文化艺术形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1:05

文化艺术形式篇1

摘要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艺术是贵族化的。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出现了以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中的某些艺术形式为休闲对象的文化现象,传统文化艺术出现平民化趋势。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艺术休闲,这一文化现象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平民化与非功利性。这种文化现象的出现,必须具备两个客观条件,一是发达的地区经济,二是悠久的汉文化传统。传统的文化艺术以休闲文化的形式在民众中间出现,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表现,也是时代使然,这对传统文化艺术在信息时代的发展与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艺术形式艺术休闲

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闲阶层开始出现,工作之暇,人们有条件参与体育、旅游、艺术等一些消遣性活动,以休闲为主题的行为逐渐成了人们生活的主题。《礼》称“霜始降则百工休”,休,即息也;《周礼旅师注》云“闲民无职事者所出”,闲,即暇也,无事也。“休”与“闲”两字合用,表示的是一种闲适状态,与劳作、忙碌等相对。在休闲活动中,一些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形式,比如传统戏曲、书法国画、古体诗词、太极武术,甚至是一些民间工艺等等都成为人们休闲的对象,我们把这种休闲方式称为“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艺术休闲”。

艺术休闲是一种高雅的休闲方式,它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一种标志。以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艺术形式为休闲对象,进行休闲活动这一现象表明,在传统文化断裂现象存在很长时间之后,民众对传统文化是十分自信的,它昭示着传统文化的回归和中国社会的进步。这种文化现象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对传统文化艺术在信息时代的发展与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艺术休闲,是一种正在悄然兴起的高雅的艺术休闲形式,与中国古代传统的文化艺术活动相比,它具有明显的平民化和非功利性特征。古代的文化艺术活动的主要特征表现为贵族化、精英化和功利性。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大段时间都处在农耕的封建化社会中,地主贵族是社会的统治者,只有地主阶层才有钱和有闲来享受文化艺术。

中国古代的文化艺术的从事者主要是文人士大夫们,文艺批评注重的是对哲理、审美、文化、人格与理想等因素的挖掘,那么,古代的文化艺术的审美标准和价值取向,就必然体现着以文人士大夫,为文化主体的少数精英们的文化诉求。而不在这一行列里的,却也在从事着这些文化艺术活动的人,要么,就是想通过从事这些活动跻身于文人士大夫行列,以此为手段上升为地主贵族阶层;要么,就是通过艺术活动为地主贵族阶层提供服务,赖以谋生。

而现今刚刚出现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艺术休闲行为,所表现出来的正是与之相反的特征。其一,是参与主体的平民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传统的文化艺术不再只是少数文人士大夫才能享有的高雅艺术,如今,它已经成为普通民众在闲适时人人都可以参与和享有的艺术形式(专业人员只是艺术家,也不再具有古代文人士大夫所享有的身份和地位)。其二,是参与目的与心态的非功利性。对于普通民众来讲,参与文化艺术活动主要体现的,是生活的闲适和心态的自娱,谋生与进取等带有功利色彩的东西,基本已被排除在活动之外了。

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艺术休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之所以能够在今天出现,是因为有了适宜它生成的土壤,这种休闲方式是汉文化圈经济发达地区所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首先,发达的地区经济是这种休闲形式得以出现的经济基础。在后工业时代,紧张的工作给人们带来了财富,也给人们带来了过重的心理压力,人们日益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社会结构之中,而且承载着多方面的压力。主动休闲是人们缓解压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当经济基础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休闲进而还可以直接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把从事传统文化艺术活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现象最早出现在日本,比如茶道和书道就是很多日本人一生中的必修科目,这虽然与日本人善于保持自己民族传统这一特点有关,但是,这更与其经济文化的发达有着直接关系。在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普遍提高,有闲阶层的出现就为艺术休闲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事实上,正是经济的发展,才出现了以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作为休闲对象的休闲方式。

其次,悠久的汉文化传统和深厚的汉文化积淀,是传统文化艺术休闲这种文化现象在当今能够出现的文化基础。休闲现象的出现主要取决于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而采取何种方式休闲,往往取决于该地区的核心文化传统。自古以来,中国一直是一个自给自足、相对封闭的农业国家,拥有自己自悦自足的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文化式样和传统。自从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开始,随着民族复兴呼声的涌起,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一次大的震动,在这以后的近百年时间里,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处在一种断裂的状态下。随着新的文化思潮的出现、发展与成熟,应该说,新的文化传统已经形成了。但是,这种新的文化传统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形成的,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中国传统文化这条主脉上来。传统文化艺术休闲现象的出现,就是传统文化回归的一种表现,否则,传统文化艺术休闲的形式可能就不会是习练传统书画和古体诗词等这些具体形式了。

传统文化艺术休闲这一文化现象的出现有它的历史必然性,传统文化艺术中的某些艺术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由高雅化到平民化的角色转变,也是符合文化艺术的发展规律的。上个世纪80年代,诸如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旅游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等各种大众文化现象开始为人们所关注,休闲文化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它一出现就具有强劲的发展势头,在今天这个信息时代,休闲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主题之一。据权威经济学家预测,在世界即将出现的五大经济浪潮中,休闲经济将会将位居首位。

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国家,“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随着传统农业经济的解体,中国传统文化的式样与传承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传统戏曲、书法国画、古体诗词、太极武术等等都是传统文化艺术中的代表性艺术形式,它们曾经赖以生存的土壤成分如今发生了很大变化,适用范围越来越小,很有可能沦为纯粹的经典艺术,被束之高阁。然而,传统文化的魅力是恒久的,因为“民族文化,特别是其中的民族心理、民族习惯,本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都是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而形成”的,“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是中国文化传统能够传承有序、绵绵不断的基础。在汉字文化圈,一个不很懂书法和诗词的人,也会有很强烈的书法收藏和诗词欣赏心理,这足以说明,中国的文化传统在人们心里是根深蒂固的。

在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现象存在超过半个世纪以后的今天,出现的这种以民众为主题的热衷于传统文化艺术的文化现象,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强大的遗传性和鲜活的变异性的显现。“音乐、美术之类是由少数人从事的行业艺术,而书法却是由所有识字用字的人参与的社会性艺术”书法艺术作为传统文化艺术的代表之一,本来就具备这样一种特性,在中国古代,书法等艺术形式之所以只是一种贵族艺术,主要原因在于经济的贫困与教育的不普及,如今,这些问题都逐一都得到了解决,书法等传统艺术形式就完全有可能真正成为“所有识字用字的人参与的社会性艺术”。传统艺术形式的旧有适用领地的缩减,是社会进步和时展的必然,但传统文化所具有的鲜活的生命力又决定,它在新的历史时期还能够找到可以适合它存在和发展的空间的。

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艺术休闲这一文化现象的出现,是当前传统文化热正在兴起的一种表现形式。就一般意义而言,从事这种艺术活动,不仅可以用来缓解来自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压力,而且还可以满足现代人对从事高雅文化艺术活动的心理诉求,应该说,在汉字文化圈内,这种形式的艺术休闲是比较理想的艺术休闲方式。

社会经济的大发展、民众文化程度的普遍提高及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增加等良好局面的形成,都是在中国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事情。如今,传统文化热正在悄然兴起,这正说明了国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渴求与自信。这一文化现象的出现也表明,在信息时代,传统的文化艺术不但不会走向末路,而且,还会有更为光明的发展前景。我们有理由相信,其意义是深远的。

注:辽宁省教育厅科研课题,编号:2006020。

参考文献:

文化艺术形式篇2

【关键词】城市雕塑;地域特点;艺术形式;文化内涵

城市雕塑是城市公共场所中的雕塑作品,主要用于城市的美化与装饰,它在道路纵横、高楼林立的城市中起着缓解因为建筑物集中而带来的拥挤、单一感觉,在空旷的场地起着点缀、平衡的作用。城市雕塑多建于车站、广场、公园、公共绿地等公共场所,有气势恢宏的大型雕塑,也有精细逼真的小型雕塑。任何一个城市都有着其独有的发展历史,不同的历史背景、社会经济等都决定了其特有的文化内涵,作为城市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雕塑,因为汇聚了城市的人文风貌,往往成为一个城市的象征,甚至一个国家的象征。比如广为人知的位于美国纽约的自由女神像,自由女神像头戴光芒四射的冠冕,穿着古希腊风格服装,左手捧着《独立宣言》,右手高举象征自由的火炬,脚下是打碎的脚镣、手铐和锁链,自由女神像是美法人民友谊的象征,表达了美国人民争取自由、民主的崇高理想。

一、城市雕塑的艺术形式分析

城市雕塑的艺术形式多种多样,贯穿于整个城市的历史发展之中,它是以艺术方式来表现城市的文化和精神风貌,一些优秀的城市雕塑甚至可以使每位进入雕塑环境的人都沉浸在这个城市浓重的文化氛围之中,感受到城市的脉搏。

(一)抽象雕塑

抽象雕塑是指非具体形象的雕塑,抽象雕塑要求有其内在涵义或具有美观的特征,并不严格要求其形体。抽象雕塑强调随心所欲的艺术追求和主张,往往超出现实之外,从而给观者留下想象空间。《家庭群像》是英国雕塑家亨利?斯宾赛?摩尔最得意的作品之一,在作品中,父亲托着孩子的双腿,母亲双手环绕着孩子的腰部,孩子在父母的环抱中,显得很安详,整个作品充满了一种温馨的感觉,使人沉浸在人伦幸福的氛围中。三个形象连接却又相对独立,既体现出孩子是联系父母的纽带,又表示出每个人独立的人格。

(二)写实雕塑

写实雕塑是指雕塑家要掌握和运用解剖学原理,用材料再现或模仿人或动物的真实形态,它是通过对雕塑的精确刻画,从而使雕塑达到具体真实的效果,从而反映人文、反映自然、反映作者的思考和心灵。《大卫》是意大利伟大的艺术家米开朗基罗的著名作品,位于佛罗伦萨市。在作品中,大卫头部微微转向左方,双目凝视敌人,右手自然下垂,微握拳头,左手握着肩上投石器,整个雕像显示出了大卫勇敢、沉着和必胜的信念,是佛罗伦萨市民心目中保卫祖国的英雄形象的化身。

(三)依附雕塑

依附雕塑是指雕塑借助一定的外在物体或空间来进行雕刻,从而表现出雕塑的内在涵义。位于乐山市南岷江东岸的乐山大佛就是一尊大型的依附雕塑,前后历经90年时间才建造完成。传说中,南岷江东岸是三江河水汇流之处,水深流急,行船经常沉没,危害极大,凌云寺的海通和尚认为水中有水怪,于是打算依着山势在岩石上雕刻一尊大佛来镇压水怪,从而使过往的船只不再受害,于是就有了乐山大佛。(四)独立雕塑独立雕塑是指雕塑能够在特定的环境将本身的独立性展示出来,它往往表现特定的历史事件、特定的历史任务等。《五月的风》是山东青岛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雕塑的造型是螺旋上升的风,颜色为火红色,充分体现了“”张扬腾升的民族力量和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基调。

二、城市雕塑的文化内涵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雕塑是人类文化创造能力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人类文明、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城市雕塑作为一个城市的“标志”,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特定环境、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内涵,见证着不同的文化精神。国与国之间,不同地域之间,不同民族之间都存在着差异性,再加上不同城市有着不同的历史、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的精神信仰等,这些客观因素都导致城市产生其独特的文化,而这些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城市雕塑的发展与形成的不同。各个城市都将各自的雕塑化作文化符号来表现自身的文化与精神,这些符号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是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与精神的缩影,其中蕴含着这个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些符号甚至象征着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精神。由于城市雕塑其重要的内涵和意义,在城市环境中的作用越发体现了出来。延安在历史上是红军长征的终点,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圣地”,在1935年到1948年13年的岁月,以主席为领导核心的党中央在这里了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并最终取得伟大的胜利,奠定了我们党建国的坚固基石,为我国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延安的红色文化雕像蕴含着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延安精神,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英勇奋斗。观看延安红色文化雕像,情不自禁会将人带到那个特定的年代,回忆起那段革命先辈的峥嵘岁月。西安古称长安,是华夏文明和东方文明的发源地,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一个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当前西安的城市雕塑基本上展示的都是唐朝文化,虽然不可否认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最繁盛的时代,但是其他朝代文化展示的缺失却使西安的文化氛围显得过于单一。在其他一些历史名城中,我们经常可以看见一些高大的雕塑,却看不到这些雕塑和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有着什么关联。这些雕塑作品由于没有和城市的文化内涵相融合,不但让这些雕塑作品显得单一,也让城市失去了特有的文化底蕴魅力。优秀的雕塑往往和城市的社会发展、地域环境、历史文化密切联系。比如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市标小于廉、埃及的狮身人面像雕塑、罗马城的象征朱庇特的母狼、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基督像、俄罗斯圣彼得堡的青铜骑士等。

三、结语

本文介绍了城市雕塑的概念,对其艺术表现形式进行了简单分析,并列举了相应的案例进行说明,从中分析出城市雕塑与城市文化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当前城市雕塑已经走进了多元化时代,雕塑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城市的文化走向。只有对雕塑造型的特征进行深层次的提炼,才能使城市的公共空间更具人文内涵和深度。为避免城市雕塑成为工业时代的复制品,我国城市在进行雕塑设计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城市文化在城市雕塑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将城市特有的文化通过雕塑展现出来,从而展示出城市的独有魅力。

参考文献:

[1]唐健.城市雕塑的艺术形式与文化内涵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3(12).

[2]刘雅丽.城市雕塑的艺术形式与文化内涵[J].大众文艺,2014(24).

[3]陈鑫.体现地域文化的城市雕塑设计研究[D].株洲: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

文化艺术形式篇3

虎自古以来就与人类结http://下不解之缘。人类在创造历史文化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创造出别具一格的“虎文化”。中华虎文化起源较早,源于远古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早在距今约六千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原始部族在陶器、石器及玉器上,便有类似虎的图腾。在河南出土的仰韶文化时期的墓葬中,虎与龙分别居于死者左右,从中可以看出虎在先民心中的地位。

布老虎是一种古代就已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工艺品。据说有2000年的历史,在即墨,传说春秋战国时期战火不断,瘟疫流行,人们制布老虎以保平安。人们以虎为型缝制成虎头帽,希望孩子像头戴虎头盔甲的将士一样的勇敢威猛。缝成虎头鞋,让孩子一出生就穿上有虎眼的鞋,一生走正道、顺道。不同种类的布老虎有不同的寓意,但都是借虎的形象传递爱和祝福,借虎的形象反映希望和眷恋。

1.布老虎的总体艺术特征

1.1布老虎的总体形象

传统布老虎,大都黄布包皮,人工缝制,把其身躯和尾巴都大幅度地收缩了,四肢也变短了。然而,老虎的主要特征却没有忽略,虎头更给予着意的刻划。它那又圆又大的眼睛和龇牙咧嘴的形态,都被明显地夸张。这种老虎形象,把现实中的虎和幻想中理想化了的虎交融在一起,具有人的性格,满含人的感情,因此显得格外可爱迷人,憨态可掬。

1.2布老虎的制作

制作布老虎的材料及工艺也各不相同,较常见的是把棉布、丝绸缝制成形,内部装填锯末、谷糠、棉花或香草,表面用彩绘、刺绣、剪贴、挖补等手法描绘出虎的五官和花纹。

布老虎的贴眉、点睛等等一系列的装饰,大和小的方法、用材也都不一样。一般说来,大老虎多采用颜色不同的绒布和丝线来装饰,小老虎则多采用五彩玻璃珠、金银纸和丝线来装饰。

布老虎完成的最后一道工序是点睛。点睛的饰物,多为珠子、扣子、缎子和金线等数种。点睛时,要根据老虎的形态和气势来选择饰品。如布老虎是一种威风凛凛的样子,那么最好是用闪闪发光的珠子来点睛。而如果布老虎很安详,或略带顽皮的倦意,那就要用缎子和金线来装饰。

2.布老虎的地域分布及特点

数千年间,民间布老虎代代相传,主要在汉族辽阔的居住地流传着。主要有黄河流域的晋、陕、甘、鲁,以及在云贵高原也有分布。地区与地区的人际交流,使布老虎的地域特色逐渐同化,但由于我国各地区、各民族风俗习惯不同,必然会带来不同的地方特色。

2.1晋、陕、甘地区布老虎的艺术特点

在晋、陕、甘地区,布老虎在传统的形象上融入了组合的元素,如虎与蛙、虎与猴、虎与蛇、虎与雨、虎与蝴蝶等合体造型。尤其是山西的布老虎制作,虎鼻子作成了蛇形,蛇头与虎嘴相接处绣着红、绿、蓝三色球;蛇身两侧装饰着两条鱼;蛇尾则从虎头上高高地翘起,尾端悬挂着彩线三色球;虎背绣着太阳纹;虎足上装饰着云勾子等。

2.2胶东地区布老虎的艺术特点

胶东布老虎的传统特色是:柳叶眉、核桃眼、樱桃口、黑胡须;背贴为蝴蝶花纹,有金银红绿四种颜色;虎尾分出尾和不出尾两种,尾巴粗短上翘,彰显虎之生气和威风。胶东布老虎大小不一,小的只有指头大,大的约10厘米长,把它们排列在一起,就会给人以一只母虎领着一群小虎下山游玩的感觉。这是胶东一带端午节的应景玩具。

2.3贵州独山水族布老虎的艺术特点

在黔山秀水间有一个古老的民族——水族,在水族人心中,“虎”是保佑家人幸福安康的守护神,水族人世代传承着虎图腾的遗风。在水族的水书典籍中描绘有许多虎豹的图案,民间也保存着很多有关虎的风俗,因此民间有制作布老虎的风俗。贴绣“祥云神虎”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虎是镇邪招财之物,云则是吉祥平安的象征,“祥云神虎”佩戴在小孩身上,既寓意像虎一样勇敢强健,又能表达对小孩的期望与祝福,因此很受欢迎。

3.布老虎的用途及传承保护

3.1布老虎的用途

3.1.1小儿吉祥物

孩子出生所戴的虎头帽,穿的虎头鞋,睡觉的虎枕;新生婴儿“洗三”时必备的辟邪布老虎,满月时大人给婴儿脖子上带上虎头护身符,过节时胸前围着脚

踩五毒的虎牌,脖子上围着全虎围嘴,肚上系着虎面肚兜,不仅反映了遗传在儿童身上的虎崇拜,更反映虎文化在民间习俗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大人希望自己的后代生长的虎头虎脑,虎虎生威!

3.1.2节令玩具

布老虎是在端午节期间流行的一种主要的节令玩具。端午布老虎的形式很多,有单头虎、双头虎、四头虎、还有子母虎、枕头虎、套虎。按旧俗,端午节

期间,民间盛行给孩子们做布老虎,或是用雄黄在孩子的额头画虎脸,写“王”字,希望孩子们像虎—样勇敢、强壮、健康成长。

3.1.3新婚陪嫁品

在陕甘晋一带,各种各样的虎枕,布虎玩具是新婚时新娘陪嫁品中的必需品。在婚礼上,必定有一对特大的面制老虎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上,下轿时男方要给新娘的脖子上挂一对面虎,嫁妆中有虎头鞋,虎头帽,老虎围嘴,虎头枕,布老虎等。

3.2布老虎开发传承与保护的措施

布老虎是很好的儿童玩具、室内摆设、馈赠礼品及个人收藏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布老虎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因此至今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

但现在掌握布老虎制作工艺的手艺人已经越来越少了,并缺乏创新,更缺乏现代经营管理知识和进军市场的能力,还处于小作坊生产的粗放状态。所以“布老虎”的开发遇到不少难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加强布老虎文化的加之开发和传承保护,一是要充分对“布认识老虎”的文化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认,加强宣传力度、保护和发展意识;二

文化艺术形式篇4

关键词:艺术审美视阈城市文化形象设计范式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3年度河北省社科基金年度项目《艺术审美视阈下城市文化形象设计范式研究》的成果之一,项目编号为:HB13YS010

“城市文化形象是城市文化的集中反映和具体表现,是包括历史文化传统、自然环境、城市建筑、人文环境、社会制度、社会生活、风尚习惯、文明礼仪、精神信仰等在内的所有文化意象的复合体,具有深层的文化结构和精神内蕴,是城市性格的集中显现,也是整个城市文化高度抽象后的精神指向,具有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象征力量。”[1]而作为城市文化形象之一的建筑,其设计不仅要追求实用性和技术性,也更应该追求艺术性和审美性,以直观性和可感性强的特点更好地传达一个城市的韵味。

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艺术审美视阈下城市建筑的设计提供几个范式。

18世纪德国的哲学家谢林的“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突出强调了建筑语言的表现性特征。建筑,不仅仅是可视可触的外在实体,也在表现丰富的内在精神,它是外在世界和内在世界高度统一而产生的和谐。北京天坛,为明、清两朝皇帝祭天、求雨和祈祷丰年专用。天坛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著名的祈年殿在最北方,这是天坛内最宏伟、最华丽的建筑,也是想象中离天最近的地方。天坛充分传达着天、地、神、人四者统一的中国古代精神,是中国古人沉思冥想、静观宇宙生命、弃绝自我融入自然的精神指向。1998年天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所以,在城市建筑的设计上,应该有意识地通过它把一个城市的人文精神传达出来。不仅能用眼睛看,更要让人用心去体悟、去揣摩一个城市的厚重,这是建筑应该担负起的责任。

一座城市的文化传统、时代风貌,也会在作为城市文化形象之一的建筑上得以感性地显现。换言之,一座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应该在这座城市的建筑上有所表现。身处其中,建筑应该可以让人感怀到历史的丰富和厚重,感受到这座城市曾经的光荣和梦想,让心灵在历史的浸润中得以饱满地面对今天的生活,和对未来保有信心满满。所以,在城市建筑的设计中,传统和现代的交织与碰撞以及对未来的昭示,都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参考因子。比如胡同之于北京,胡同作为北京古老文化的积淀和载体,对于今天的北京而言,仍具有穿越时空的永恒魅力。鉴于此,即使今天北京的建筑设计,也应该是在维护传统情结的基础上展现它作为国际大都市和首都的时代风貌,也只有此,才能让它更有吸引力。再如江南水乡,廊街岸柳、深巷老宅、小桥流水、茶馆、染坊、典当、戏台、道观、寺庙都是与之血肉相连的特定的文化符号。脱离这些古老文化的载体,它的建筑将大为逊色甚至仅仅是一堆物质性建筑材料的堆砌而已。而山东潍坊,更是充分利用风筝、剪纸字画、板桥故居等当地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旧城改造,通过不同凡响的文化构思,实现了城市本身的转变,对于其他城市而言,不失为一个成功的借鉴。所以城市建筑的设计,必须要学会吸收借鉴历史文化积淀中的营养,并赋予传统新的时代风貌的精髓,融会贯通,让历史文化脉络的发展在它身上以形象直观的方式表现出来,而这种表现,也是这座城市通向未来的物质化了的精神导向。

一座城市,首先向别人做出自我介绍和形象展示的,还是建筑。说到底,建筑是一座城市的身份象征和标签,而且不同城市的建筑,又都是个性鲜明。因为一座城市连同它的文化形象,都是一定地域一定时期的民风、民俗、审美习惯和生活方式的视觉呈现。因为“富有个性特色的城市形象是城市文化长期发展的历史结果和自然流露,好比茶水之于老成都,六朝烟水气之于南京的担夫,这种形象本身植根于城市文化悠久丰厚的土壤之中,具有广泛的市民基础……”[1]这就如一看到金字塔就自然而然地想到埃及一样,金字塔已经成为埃及的象征。古埃及人认为住房只是临时的住所,而死后的坟墓才是永恒的家。这种对待生与死的独特认识,使得古埃及人热衷于陵墓的建造和装饰,并发挥到极致。古老的金字塔,就在造型与非造型的交织中,服务着古埃及人灵魂不死的观念,实现了由一个世界向另一个世界的转换。金字塔之于埃及,正如埃及之于金字塔,二者已经无法分割。金字塔不仅是古埃及人生命永恒观念的简朴象征,也是埃及历史文化的象征,是埃及的纪念碑。其他的再如泰姬陵之于印度、悉尼歌剧院之于悉尼等等不一枚举。所以,建筑设计必须体现独特的地域风情特色,应该努力让建筑成为一坐城市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象征或者是身份标签。它应该是这样的一个窗口,通过它,人们一眼就能捕捉到一座城市一个地区或者是一个国家的特点,把这座城市这个地区或者是这个国家放在一个由特定的时代、种族和环境融合而成的大背景中去解读,去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中国古典美学追求天人统一,即主张人与自然是亲和亲子的关系。对这种理论的现代诠释就是和谐,许多中国古代的建筑杰作也高度凝聚了这一美学理念,这也是现代城市设计中应该考虑的一个因素。一是为了传统艺术精神的传承,二是追求建筑本身“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之美,也是大美。建筑的和谐,首先表现为与当地自然的和谐,协调自然环境与人工建筑之间的关系。如大家熟知的悉尼歌剧院,由三组巨大的壳片组成的外观,如海上扬起的风帆,与周围环境相映成趣、相得益彰,似乎要带着人们的音乐梦想扬帆起航,一切是那么的自然和谐。协调处理好建筑与社会的关系,也是这种和谐理念的一种体现。建筑,同其他任何艺术一样,都是与时代精神交融的产物。比如欧洲的哥特式建筑,就是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精神的反映,是否定现实生活,否定人的正常的情感和欲望,而将一切寄希望于渺茫的来世生活的宗教情怀的精神折射。哥特式建筑中那高耸入云的尖塔,那光怪陆离的内部空间,就企图要把人的灵魂带向虚无缥缈的天国世界。任何建筑,就其功能而言,首先是实用价值的追求,而审美是要依附于实用的。所以,建筑的设计,还要考虑到它与人的和谐,既要满足于人们在生活中的某种现实需要,又能体现出人们特定的美学追求,即从物质和精神上都要促成建筑与人和谐统一的理想境界的实现。如中国古代的园林建筑,既为中国古代的文人雅士们营造出返璞归真、天然野趣的自然境界,又是他们所追求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齐一的美学思想的诗意体现。在建筑设计中,只有做到建筑与自然、社会、人的和谐,才能促成一个大和谐、大一统的“天人统一”的理想境界的实现,给人以诗意地栖居。

建筑,连同其他城市文化形象,在艺术审美视阈下是以审美客体的方式存在的,是城市审美文化和公众审美文化的典型体现,反过来又会对审美主体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作用。相对于其他的城市文化形象,建筑作用的发挥又是那样的随时随地。所以,建筑的设计,更应该注重与城市文化精神的内在统一。

参考文献

[1]高小康,耿波.都市形象与城市精神[a]//胡惠林,刘士林.都

文化艺术形式篇5

【关键词】艺术设计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校园精神的凝练,是学校潜在的无形资产,具有巨大的文化价值。成熟的校园文化能够积极影响校内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并且推动教师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进而影响到学校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和社会的进步。全面、深入地挖掘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和提高社会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一、艺术设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资产,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校园精神的体现,但是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形成各种不同的具体的实物展示,如校园景观和文化产品等。而艺术设计专业的研究方法、设计手段及成果展示等,可以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景观的营造、文化产品的设计推广提供有力的支持,并能够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艺术设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在国内和国外众多高校都有一定的体现。例如,有的高校为了打破校园固有的边界限制,利用开放式的建筑形式和自然式的景观设计,贯穿于校园的整体规划中,特别注重学校在整体规划、建筑设计及景观小品的表现形式,强调“无边际”或“无围墙”,完全向社会居民开放,让学校融入整体环境中,成为社会居民生活的组成部分,这样也无形增加了校园的面积,还在一定程度上宣传了校园文化。如武汉大学的校园内就弥漫着浓郁的文化氛围,注重学术文化、创新文化、历史文化以及樱花文化的宣传,利用各种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将校园文化的特质进行表达,注重校园内的景观小品和公共设施的设计,充分体现“自强、弘毅、求实、拓新”的校园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自然环境的营造,成为了国内首屈一指的风景优美的高等学府。

利用艺术设计增添校园文化氛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把各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同校园精神结合,在物质环境中感受校园精神和校园文化,能够有效地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深度挖掘艺术设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巨大潜力,能够帮助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二、艺术设计对校园文化元素表现的作用

校园文化具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而每种表现形式都具有其独特的影响性。文化的表现要经过从意象表达到形式表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艺术设计可以有效地对校园文化元素的提取和文化元素的表现起到积极的作用。

目前,在一些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虽然十分注重艺术设计的作用,但是在艺术设计表现形式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充分,单纯地理解为对校园的美化建设。对于如何充分发挥艺术表现形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其利用仅仅停留在表象上,没用挖掘其深层利用价值。

针对艺术设计表现手法形式的单一,在校园文化艺术表现的时候,要注重艺术设计与校园精神文化的有机结合,要合理、充分地提取校园文化的表现元素,进而结合校园精神对提取的校园文化元素进行设计与创新,拓展不同的表现形式与表现手法,寻求有效的校园文化表现载体。结合艺术设计的方法,将提取的校园文化元素进行具有艺术性与创新性的设计,结合设计元素的表现形式,丰富艺术表现的形式与种类,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艺术设计对校园文化元素的表现。

三、艺术设计对校园文化产品设计的作用

合理、合适地把艺术设计作品转换为校园文化产品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工作。将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融入校园文化中,充分发挥艺术设计的创新意识和表现能力,树立校园文化品牌,能够营造更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表现形式。利用校园文化不同的特质进行艺术设计作品的创作,再结合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和艺术表现形式,把艺术设计作品转换为具体的艺术设计产品。这种由提取校园文化元素设计转换而成的设计产品,既是校园文化下的产物,同时其诞生也可以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

校园文化产品的设计是校园文化建设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其不仅包括校园文化具有实用功能性的产品,还包括校园景观小品设计、绿化设计、公共设施设计、视觉形象设计及虚拟现实设计等。艺术设计的专业知识和设计手法可以为校园文化产品的设计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和评价机制。注重设计成果转换,将设计作品转变成为设计产品,积极研究艺术表现形式艺术转换方式并进行推广,既可以丰富校园文化表现形式,也可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四、艺术设计对校园文化产品展示和推广的作用

校园文化产品的展示和推广能够对校园文化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而在宣传、展示和推广的过程中和方式上,可以充分利用艺术设计的手段和方法进行校园文化的宣传、文化产品的展示与校园文化的推广,从而为校园文化建设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根据校园文化产品的设计特点及校园文化精神的展现,举办各种形式的艺术展会,研究校园文化产品和艺术设计的结合方式、展示方式、推广方式和营销方式,积极进行校园产品的营销。这样既宣传了校园文化产品,又传达了校园文化。将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更加全面地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挖掘校园文化形式表现,树立校园文化品牌形象,加强校园文化景观设计,丰富校园文化产品种类,注重校园文化产品展示,研究校园文化艺术化营销模式,可以为校园文化的建设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结语

艺术设计产品是校园文化的载体,把校园文化精神融入艺术设计中,通过艺术表现形式更具象地传达校园文化精神。校园艺术设计和校园文化建设相辅相成,互为因果。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同时,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给艺术设计更好的展示平台。艺术设计专业与校园文化的建设存在多方位的联系,如何将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更加全面地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及推广价值。

(注:本文为2013年度湖北经济学院教学研究课题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3018)

参考文献:

[1]刘德宇.高校校园文化发展论[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

文化艺术形式篇6

一、艺术的形式与内涵

艺术是我国文化市场中的重要表现类型之一。作为文化和社会领域范畴的概念,对于艺术的概念界定,学者们并没有统一的结论。艺术是什么?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其形式多样,随着时代的变化,艺术的外延和内涵一直都在发展。美学,哲学,艺术学,社会学等不同领域的学者对艺术作品有不同的定义。学者们普遍认为,艺术的概念是社会赋予的。有的学者会按照需要界定艺术一词所涵盖的范畴,以便研究。艺术并不是对客观的世界的刻板描述,而是艺术家饱含自身情感和个性进行创作的成果。笔者认为,艺术是某一特定社会所认可的一类表现形式,在这些表现形式下,人们对现实社会和世界、事件等的主观认知和情感的主观表达。这种对世界的主观描摹,便是艺术创作的过程,其结果是艺术品的产生。

二、布迪厄的艺术理论

(一)场域、惯习、与实践

布迪厄对艺术领域有深刻的理论阐释。笔者在此首先对布迪厄的理论做简单阐释。场域是布迪厄对社会结构的见解。场域是指不同社会类型的社会结构,在不同的场域中存在不同的结构与规则,构成了不同特性的“力”,这种“力”便是不同社会场域中的惯习。惯习是不同社会场域中人们行为的倾向性。处在相关社会场域中的人们会受到惯习的影响和制约,会不自觉的按照场域中惯习的要求进行活动。惯习既是场域中的规则,同时也内化成场域中的个体自身的一部分。场域与惯习通过实践相互联系。惯习作为场域结构的一部分,影响场域中的个体的实践活动;而场域中个体的反复实践则不断对相关场域进行修整或构建。艺术场域的构建过程与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是相符的。艺术家,艺术鉴赏者,中介人,大众,文化服务公司,博物馆,等个体或组织与其相互之间的互动构成了艺术场域。所有在场域中的个体都必须按照艺术场域中的行规和相关制度行事,由此体现出场域的独特惯习;同时,艺术场域是在人们的反复实践下,不断发生变化,其结构与相关制度、规则也在不断调整。艺术场域随时间的发展,不断发生着变化。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的模式,艺术鉴赏者和大众的审美标准,拍卖公司对同一艺术产品的定价,都随着艺术场域内的惯习和文化标准而变化。由此,艺术家们选择的艺术形式也在不断变化。从这些变化中,我们可以窥视艺术场域内部结构、规则与运作模式。

(二)布迪厄资本理论对中国艺术场域的解释

中国的艺术场域和其他的社会场域存在交叉。其中,政治场域和经济场域对艺术场域的渗透最深。同时,其他文化场域对艺术场域也有不同程度的渗透。不同场域的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其他社会场域的“力”同时也或大或小地作用于艺术场域,由此构成了我国艺术场域的现状。不同场域对艺术场域的渗透,从客观上影响了艺术行业的健康发展。不少其他领域,如经济、政治资本对艺术场域的渗透,从一定程度上盗用了艺术场域中的文化符号,并借用艺术场域中的艺术资本,为己服务。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不少艺术博物馆中并未展示最优秀的艺术家的作品;有时,艺术博物馆中展出的是拥有较多政治资本和经济资本的艺术家;拍卖市场中也存在类似的现象,一些书法或绘画作品,可能并未有较好的创作技法,也未必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但是在市场上有时却有一定的卖价,这有可能是政治场域对艺术场域的渗透和作用。一些艺术家在经济活动场域的侵蚀下,将一些对社会发展不利的艺术符号投向市场。不同行业和领域对艺术形式的使用和利用,虽然从客观上丰富了艺术领域的表现形式,推动了艺术行业的发展,但同时,不同行业对艺术领域的渗透,也影响了艺术行业符号内在价值。艺术创作从客观上说需要纯粹的环境,并需要减少其他社会场域的负面干扰。

另一方面,我国民众对艺术品与不同的艺术形式并未有足够的包容性,对于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可能欠缺对应的品位。大众对于艺术品的消费可能存在盲目性,对于艺术欣赏有时仅是跟随潮流,并没有自己的主见。正是由于普通民众艺术品位的欠缺,才给了其他社会场域可乘之机。低端艺术做品借助其他场域的力量,在艺术场域中抢占有利位置,由此影响了艺术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当今中国艺术的现状

当今中国的艺术场域,包含了不同的艺术形式,中国的艺术场域呈现出多元状态。但是艺术领域与大众存在多方面的隔阂。同时不同的艺术形态也存在自身的问题。笔者根据自身对艺术场域的了解,主要探讨以下三类艺术形式在中国的现状。

(一)传统艺术

中国的传统艺术有长时间的文化积淀,在技法和表现形式上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在现今的艺术文化市场中,传统艺术文化面临以下两项困境。首先,传统艺术形式并未得到很好地传承。当今虽然有很多艺术家从事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创作,但是并不是所有艺术家都很好地把握了传统艺术绘画的精髓。在资本场域和政治场域的影响下,许多并不出彩的绘画作品流入市场,广泛流传,并被高价拍卖和出售。这无疑对传统艺术的进一步传承有不良影响。其次,传统艺术的不被认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由于其存在文化符号上的积淀,传统艺术有其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法和包含特殊含义的文化符号。但是,这种传统艺术中内含的文化符号,仅仅存在于艺术场域的中的特殊位置。因此,普通的大众对于传统艺术中的优秀文化形式和内容并不能作出足够充分的理解,大众的审美情趣有待提高。社会对传统文化艺术符号的理解和欣赏,对于传统绘画艺术的认可和发展是必需的。

(二)流行艺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外流行音乐,特别市hip-pop等音乐类型对国内流行音乐影响巨大,国内流行音乐对其时尚元素进行了吸收。歌曲中的节拍感显著加强,对节奏更加重视并显著加快。快节奏的流行音乐迎合和当今社会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特点,使得许多年轻人从中找到了共鸣和情感倾泻的渠道。影视作品同样也是如此。国内电视剧、电影等影视作品,因其题材,剧本,拍摄技术,等方面的不足,逐渐失去了对市场份额的占有。对此笔者认为,流行艺术和文化有两点值得注意。首先,流行艺术形式良莠不齐,糟粕与精华共存。流行艺术迎合大众口味,追求创新和潮流,在形成流行趋势的同时,其中必然会包含糟粕与低档次艺术作品。这些作品被大众消费与接纳,可能会造成消极后果。其次,流行艺术受到较多大众的认可。流行艺术作品由于迎合大众口味,包含当今时代所认可和接受的文化符号,满足了大众的情感需求,契合了大众情感和休闲喜好。各种流行艺术形式,包括电影,流行音乐等充斥文化消费市场,可以说,当今的艺术文化市场主要被流行文化所占据。

(三)后现代主义艺术

后现代主义艺术是一种与传统艺术相互对立的艺术思潮。后现代主义的兴起,传统的美学标准已然失去效用。传统艺术与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对话,展现了现代社会艺术领域的现状。后现代主义的艺术主要体现在对现代社会现状的体会与反思。后现代主义艺术的主要内容并不是对美的表达和展示,除了积极情感的表达,后现代主义的艺术主要倾向于对消极情感的表达。焦虑,恶心,不安,恐惧,愤怒,蔑视,抗争,等等,所有传统艺术所不接受的情感表达在后现代主义艺术里都可以找到。不过,后现代主义艺术在中国才刚刚兴起,不为大众认可。同时,后现代主义艺术包含内容过于繁杂,我们对后现代主义艺术应当批判地接受。

(四)当今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方向

当今中国社会,由于不同类型的艺术形式并起,中国的艺术社会领域呈现出非常多元的趋势。不同类型的艺术形式,在中国呈现出不同的生存状况。笔者认为,发扬我国传统文化,使传统艺术形式重新焕发青春是改变中国艺术文化市场发展必须要走出的一步。笔者认为,如今被大众普遍接受的艺术产品并不能代表我国艺术的最高水平。一方面,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并没有发挥出自身的全部力量;另一方面,大众对我国传统艺术的精髓,缺乏应有的感悟与欣赏能力。在此笔者认为,传统艺术对流行艺术的吸收与接纳,传统艺术与后现代主义的艺术的对话,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方向。(1)流行艺术形式由于较为准确地传达了普通大众群体的情感需求和精神世界,受到大众的喜爱。中国传统艺术同样可以做到这点。在发挥自身文化传承和艺术表现力优势的基础上,吸收现代社会元素,说现代人的故事,表现现代社会的现状,努力体现时代气息;(2)传统艺术与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对话,展现了现代社会艺术领域的现状。通过与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对话,传统艺术应当能找到自己的出路。

四、结语

本文在布迪厄艺术理论的基础上,着重对中国当今艺术行业和相关领域的状况进行了论述。并对传统中国艺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看法。在政治、经济等其他场域的影响之下,传统文化艺术并没有在文化艺术场域中占据有利的位置。同时,在流行文化的冲击下,传统艺术并未得到普通大众足够的认可。在现今这种状态下,传统艺术文化的发展应发挥政治场域和经济场域的积极作用,并借此尽量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同时,艺术家应积极吸收流行文化中时代元素,积极与后现代主义艺术等其他类型的艺术形式进行对话,不断发展自身。作为普通大众,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审美修养和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同时激励和催生更为优秀的艺术作品。最后,社会应当给予传统艺术更宽松和适宜的创作环境,促进传统艺术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维多利亚·D.亚历山大.艺术社会学.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

王岳川.布迪厄的文化理论透视.教学与研究,1998(02).

文化艺术形式篇7

从现代意义讲,现代与区域性传统文化的融合已成为后现代主义的使命成果。而当代艺术的指涵,正如范迪安所诠释的:“当代艺术、即现代艺术发展的今日状态”。今天,是现代意义上的今天,当代,是现代意义上的当代。现代艺术与现代审美的不可逆转和时代性进步,带来的不仅仅是伴随西方现代文明全球覆盖式的传播和影响,也不只是艺术的多向性发展方式,更重要的是它为人类带来了现代审美观念。现代审美观念缘起于现代艺术的发生和发展。[3]如果我们不能从文化进步性的价值认识来看待现代艺术,就很容易陷入循环反复的盲目否定和批判。从徐悲鸿对现代艺术的否定,到不同时期的批判和抵触现象,乃至当下现代艺术的边缘化处境,都可以反映出传统观念惯性作用下的排斥和抵触,其间所反映出的认识能力缺失是显而易见的,尤其在美术创作领域,尽管艺术家们在努力解放思想,对现代艺术进行枝节式的理解和误读,但全面系统的认清其内在价值意义还是困难的,无论是实用主义还是功利主义观念,都无法真正做到对现代艺术的系统化理解和清醒认知,其实质性价值所在、释放自由创造原理、认知的进步性自觉、以及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认识,所呈现的初级状态,均归于对现代文明的不求甚解和对现代艺术的盲目排斥和抵触。相形之下,在艺术设计领域,其源于传媒发展和市场经济带来的“赢利艺术”效应,则完全分享着现代艺术和现代审美的价值成果。如2008奥运和上海世博会的设计,在国际文化圈成功实现了民族文化的现代性传播和影响。相形之下的艺术创作领域,却普遍呈现出审美观念的认识滞后,可以说他更像旧时代保守老人,闭关自守、满足现状,安稳无忧。在21世纪的今天,国家文化战略和文化体制改革下的艺术繁荣、文化创意产业兴起,使得艺术原创的滞后处于尴尬境地,这也是实际现状,不管我们是否承认,我们都无法否认对现代艺术与现代审美认知的缺失。[4]于此,我们就有必要对现代艺术的价值所在,提出明确的认识定位。因为现代审美源于现代艺术的价值认知,也就是说,没有现代艺术,就没有现代审美。这里我们暂且略去对现代艺术史的回顾和讨论,而直接提出现代艺术的三大成果。

一是形式构成体系的建立。从1907年“立体主义”的产生到抽象艺术的出现,是形式构成体系创建的关键前提。20世纪20年代,形式构成体系创建于德国魏玛包豪斯学校,康定斯基、克利、费宁格、伊滕等大师受聘此学校,因为设计人才培养的需要而创立了形式构成体系,于此开启了现代设计艺术的体系化发展模式。由形式构成体系带来的审美观念,成为那个时代谈论艺术的核心话题。设计艺术通过对现代艺术的认识转进,从而获得巨大的动力源。现代文明中的现代艺术成为一个吸引世界目光的神奇领域。对于形式讨论的主要意义在于,绘画从此摆脱了造型与技巧的单向性传承方式和客观描绘束缚,而转进为思维方式的展现。也就是说形式观念成为现代艺术的首要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就无法认知其文化进步意义上的现代审美。

二是实验方式的建立。绘画艺术的传承方式、尤其是写实艺术的造型基础与表现技巧,是绘画艺术赖以传承的核心基础,无论是西方写实主义、还是中国卷轴画传统,均体现为审美标准的前置设定,造型方法和表现技巧的讲究在代代传承中形成象牙塔式的层级审美方式。在现代艺术中,立体主义对学院派象牙塔式的层级审美方式的瓦解和摧毁是革命性的,他致使传统的单向性传承方式转变为多向、放射性的现展方式,多元并举方式带来的艺术发展,彻底解放了艺术创造的自由活力,画种壁垒被打破,艺术家在纵心所欲和不择手段的实验探索中兼容了所有技术手段。可以说实验方法成为现代艺术的孵化器,正如罗伯特•休斯在他的《新的冲击》一书中所言:“整个欧洲都像一个实验室,现代艺术不断从那里产生出来”。在这里,准确认知实验方式的全部含义,其意义在于其间隐含着的创造原理与突破观念束缚。[5]在艺术创作领域,对实验方式的探讨大多散见于艺术家对艺术的谈论,“实验”一词出现频次之多、人们关注“实验”的努力也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立足于画种自身规则下的‘实验’讨论,是难于获得实际意义的。问题在于单纯画种不能孕育出实验方式,而是“实验”孵化出了现代艺术。从这个意义讲,“实验”是打破画种界别,实现跨界的综合技术方法,包括材料技术和学科交叉的认识观念。我们有理由认为,实验方式的认识更多缘于对原始艺术、民间美术、儿童绘画,艺术涂鸦、包括疯人艺术的再认识,在那些非文化身份的艺术表现中产生出的手法和形态中,更容易理解实验的含义。实验是不择手段、是纵心所欲、是自由创造、是以意图传达为目的的艺术手段。

三是语言传达方式的建立。艺术必须传达意图,他通过视觉传达方式实现语言表述。现代艺术放射状的表现形态、那些平面、立体和空间、以及装置、行为、综合材料、观念艺术等均在语言方式上拓展了人类视知觉的辨识可能性。语言方式的探索意义还在于不同区域文化传统的现代性转换,即所谓国际语境所代表的语言方式。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体现为包容性,这就是中国文化精神的现代性希望。现代审美观念可以赋予民族文化以现代性发展活力,民族美术也会赋予现代审美以中国文化精神。那么,民族美术就需要纳入现代审美中加以重新认识,正如毕加索坦言:“艺术不是创造而是发现”。也就是说凭空的创造是不存在的,现代审美发现也是文化传统意义上的,美国当代艺术家戴维•史密斯也说道:“在没有任何文化传统的艺术中,什么也不会有”。在现代语言方式中,视觉意图的传达不单单是语言上的,更重要的是文化属性上的文化身份表述。也就是说,文化立场与文化身份的现代性表述,需要立足我们自身文化传统的价值认知。民间美术赖于民俗文化传承而传承,民俗文化生态孕育出的各种美术形式,决定了其民族文化的根本属性。[6]从民俗角度看,我们可以将城市民俗与乡土民俗做一个区分,由于环境的不同,城市民俗的物质条件和文化条件明显优越于乡土民俗。尽管在城市民俗中并不鲜见与乡土民俗类同内容,但他的市民文化和市场需求更多体现为工艺美术形态,对物质材料和工艺水平的追求代表了城市民俗文化的本质特征。而在乡土民俗中,由于农耕生活水平的低下和长期稳定,那些出自于劳动者之手的各种民间美术形式,以代代传承方式稳定延续下来的,他们没有文化身份也无艺人身份,甚至普遍是不识字的庄户人。这类同于原始艺术与儿童美术。这种非文化身份的艺术则是缘于民俗文化的氛围影响,蒙昧意识中的冲动和创造力往往是巨大的。在那些原始艺术、儿童美术、涂鸦艺术和疯人绘画中,意识冲动与情绪宣泄是纯粹的,他们没有名利思想,也无私心杂念的困扰,单纯状态下的刻绘涂写更多缘于他们内心的原始冲动。这在乡土美术中同样体现出这种原发性和原创性,不同区域的乡土美术赖于民俗文化的传承体系,它反映的是大一统的民俗文化属性。本文来自于《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简介详见

二、现代审美与乡土美术

以现代审美看,乡土美术中蕴籍的理想愿望、民族情感、文化精神、思想观念和意图传达,已距现代文明和思想进步渐行渐远,但其表现形态的视觉审美意义却越来越显现出令现代审美目光陶醉的魅力。形态上的平面、立体、空间形式,尤其是那些与民俗生活浑然一体的各种美术形态,面人、剪纸、纸马、年画、绣品、布艺、器物造型等,那些承载着美好圆满愿望的图形符号,理想寄寓,均在民俗文化庞大体系下呈现出内在的审美魅力。也由于乡土美术的简素朴拙性,那种顺手拈来的自由性,使得意识冲动下的样式呈现为充分的活力表力。从形式特点看,乡土美术形式的两维平面属性,贯穿于其各种表现形态中,平面的如剪纸、木版年画、绣品、农民画以及墓室砖画壁画等,两维平面的自由性,在现代表现观念中是无可比拟的,正如美国艺术家路易斯•内韦逊坦言:“二维平面远比雕塑优越,更多隐秘就存在其中,你看着一个平面就会获得深层的共鸣,好的艺术就是从中追求一种超越。”在乡土美术形态中,图底并置关系同样体现了形式构成趣味,这在农民画中体现得更为典型。又如立体形式,那些面人、布艺、土陶器物、石雕砖雕版雕、雕梁画栋和建筑装饰等,无论造型还是结构方式,均体现出明确的立体构成特点。再如空间形式,屏风、灯笼、风筝、帷幔装饰、伞具、中国结、园林设计等,对空间的结合审美方式,场景空间的境趣追求等。如果以现代审美的眼光看,民间美术的完整生态所呈现的、与现代形式构成体系具有惊人的相似。从实验方法看,民间美术的技术方法是随时随地而实现转换的,石工、木工、瓦工、窑工、剪裁、针线活、金银铜铁工、橱艺等工种技术均转进于艺术创造手段。这在现代实验方法中不择手段的需要中,尤其是技术借用上,民间美术生态中饱含了技术手法的借用与转进方式。从语言传达方式看,民间美术缘于民俗文化的历史沉积和完善,文化底蕴的深厚与文化生态的约定俗成,致使其生态之上的美术形态凝聚了准确的寓意和意图传达,婚丧嫁娶、传统节日的不同目的,在美术形态上的语言传达是单纯而明确的。[7]这在现代审美中,语言传达方式的单纯原则是一致的。不同的是,传统民俗中价值观已被现代文明价值观所替代,两者渐行渐远。事实是民间美术的传统语义需要民俗文化的知识基础才能明确。而语言传达方式,则是需要从中领悟并进行现代方式转换的。乡土美术中的意图传达,蕴籍着独特而丰富的语言方式线索。

文化艺术形式篇8

关键词:高校;艺术教育;视觉艺术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2-0072-02

艺术是不断发展的。艺术是一条活的、连贯的、永不停息的长河。艺术的发展有自身传统,有其历史的继承性、借鉴性和创新性,这是艺术发展的内因或者说自身规律。艺术随着社会、文化、科技、媒介等的变化而变化、不仅艺术表现的内容、题材、生活、观念、价值会发生变化,艺术的风格、形态、传播方式和接受方式也都发生着变化,甚至新兴艺术门类也会不断产生(如电影、电视、多媒体艺术等)。这是艺术发展的外部推动力。此外,在一个全球化时代,艺术的交流更为频繁、便捷、迅速,互相影响的规模更大,可能性更强。艺术发展的形态、样式、风格、主题、内容在今天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艺术的发展需要艺术的创新,而艺术发展和艺术创新又势必会碰到各种各样层出不穷的新问题。

视觉艺术依着势不可当的绝对地位成为了社会主体媒介,作为社会文化转型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与大众消费和工业技术大规模崛起的需求不谋而合,即影视传播面是如此之广,对人的强大作用力是如此令人叹服。原因就在于影视文化作为一种视听知觉、声画合一、具有逼真性效果的独具优势,传播范围直接纳入了大多数的群众,自己创造了一个独立影像空间,视觉艺术代表了现实,并成为现实,成为经验的符号和自我的符号。英国作家王尔德对艺术和生活之间的关系有很好的解释,即“不是艺术模仿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艺术”,这一令人费解的假设无疑在影视艺术这儿得到了实现。可见视觉艺术拉近了艺术和生活之间的关系,视觉艺术的崛起打破了传统艺术存在形式,打破了其传播形式和影响。形式,是对传统艺术的挑战,发展的势头甚至取代传统艺术的文化中心地位。由此可以得出,视觉文化的发展势必会影响艺术教育教学的发展与变革创新的进程与结构。

一、艺术的发展与艺术教学的创新

艺术形式的变化使得艺术理论的发展遇到了挑战,艺术理论的发展就速度而言要慢于艺术形式,其中的视觉艺术就是很好的例子,进而出现了艺术形式倒逼艺术理论的调整和适应,更有甚者出现了结构性的调整,是一场观念的变革。

艺术的最初阶段的艺术形态是象征性的,在这个阶段,年轻的人类心灵力求用符号来象征型地把他所朦胧认识到的理念表现出来。这种象征艺术往往带有朦胧神秘的性质。典型的象征艺术是中国、印度、埃及等文明古国的文字和建筑艺术,如甲骨文、神庙、金字塔等。这一类艺术往往用形式离奇而体积庞大的东西来象征一个民族的抽象思想。

由象征型艺术发展到较高类型的艺术是古典主义艺术。在古典艺术中,精神理念的内容与物质形式达到了完美的契合统一。这种艺术的典型代表是古希腊的雕塑艺术。古希腊雕塑艺术所表现的内容不像埃及、印度所表现的那么抽象,而是具体的。所以,古希腊雕塑中大量表现的人体既是具体的、生动的,也是精神最适合的住所和表现形式。古典艺术的风格形态则是静默和悦。黑格尔在艺术上指出:“希腊艺术的美好日子和中世纪晚期的黄金时代一样是过去了。”在他看来,“(希腊)古典艺术达到了艺术的感性化所能做到的极致”。

人的精神在本质上追求的无限性与人体的有限性的矛盾,又导致了古典型艺术的解体并进而发展到浪漫型艺术。浪漫型艺术是从物质世界又退回到心灵世界的艺术,它把“自我”置于很高的地位,非常强调人的主观性。在精神内容和物质形式的关系上,浪漫型艺术恰好与象征型艺术相反:象征型艺术是物质超出精神,浪漫型艺术则是精神超出物质。近代的浪漫型艺术中的冲突主要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冲突,与古典型静默和悦的风格形态不同,它所表现的是动作与情感的冲突和心灵的激动。

19世纪以来,以摄影艺术和电影艺术等视觉感官艺术文化改变了现代人的审美和认知方式,彻底地改变了艺术存在的方式成为现代社会艺术文化的主流,视觉艺术开始向社会的各个领域渗透,逐渐取代了传统艺术的绝对优势,影响着艺术的发展与变革。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目标的,培养知识和能力以及素质结构的学生为目标,强调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相结合,进而当代的视觉艺术文化形式的转变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高素质复合型设计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学要具备一定的综合能力,即艺术设计软件和多媒体技术等能力,是一个具有创新和合作的能力,除此之外还要具有获得多方面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都给我国现阶段高职院校的教育培养提出了挑战和新的问题,急需要解决目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学中的不足和问题,即对新兴的视觉艺术的影响捕捉不足,艺术教学中的清晰思路等,严重缺乏理论和实践的脱节,没有一个系统的、规范的正对变化中的艺术形式教学计划。艺术文化的存在形式的变化可以说是对艺术教学尤其实践教学提出了新挑战,要求艺术教学不断调整和适应新的艺术形式和艺术审美,以及艺术消费,反之,艺术的教学发展会受到阻碍。

二、电影艺术对艺术教育的创新影响

本・雅明认为的“赋予瞬间一种追忆的震惊”的现代摄影技术,在此基础上,创造了感官和实物直接接触的艺术,发展了电影艺术文化,观众的观看方式和距离发生了变化,不由自主地进入了一个幻觉时空,于是,接受主体与艺术作品客体之间的距离感也由于摄影形象和电影拉近了,甚至消失。

现代电影理论家巴拉兹对观众进行了心理学的分析,他发现,艺术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物理距离不变,但是由于摄影镜头焦点和拍摄角度的变化,使得观众在心理上自己制造了一个真实世界,因此,一种新的艺术出现了,即不用考虑艺术本身的完整性,不用消除主体和客体的物理距离,就可以看见自己创造的虚幻空间的艺术,这是艺术现实多种审美和时空观念和价值取向的改变,艺术设计也由传统的平面化逐渐向动态的综合方向转变。艺术教育和新的电影艺术的结合使得艺术和现实拉近了距离,可以实现艺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可以解决学院化的艺术创造弊端和不足。

三、电视艺术对艺术教育的创新影响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影和电视的出现是社会艺术文化更进一步的结果表现,观众看到视觉形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电影给观众的视觉形象还没有完全摆脱“他性”即客观存在和主体之间距离感。视觉艺术发展到电视阶段,这种“他性”使观众这种距离感逐渐消失,因为电视已经走入家庭,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加上内容大都是和家庭生活有关的内容,使得观众觉得荧幕上出现的形象和自己很近,甚至就是自己。是高度日常生活化的,甚至好像就是生活本身。因此,在电视媒介中,电视影像艺术与日常生活现实的距离感逐渐消失,随着而来的是审美观距离感也打破了,不再是与审美对象拉开观照的距离,而是要从视觉感官开始,全身心地投入,迅速地产生“似真性幻觉”,参与成为必要条件。

电视和一些影像艺术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接触世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变得与生活一样,成为密不可分的朋友,不再是外在于我们生活的东西。观看电影电视,已经成为了一种日常生活的仪式,甚至很多时候,影像似乎比生活还真实。比如观看大型演出、某些天象转播,看电视比实际现场看似乎还要清晰。因为电视建立起一种比真实还真实的“超级真实”。

电视艺术的发展展现的是视觉艺术多元化的发展,新的视觉艺术的传达将打破统艺术设计课程的设置,让艺术设计理论和实践的界限逐渐模糊。艺术教学课堂上的知识传授不仅仅是理论的知识,还会引导学生精神层面上的感官认识,找出艺术作品中精神层面的艺术存在,好的艺术作品是作品本身和观赏者审美认识和理解高度的统一,当代艺术现实真真切切地具备这种精神层面的美感,影响着我们创造出优秀的艺术作品。

以影视为核心的艺术新形式或新型文化形态不但全方位地冲击着旧有的艺术形态,还改变了原有的艺术格局和生态,超越艺术的领域并渗透和覆盖了整个社会生活和文化,深刻地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语言方式以及思维逻辑等。声音和影像发展,尤其是视觉艺术统率了观众,对学生的艺术设计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当代艺术文化的教学形成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要做的是既要继承优良传统艺术理念,还要学习再创造新的视觉艺术教学观念,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因而,当代文化正变成一种影像文化,而不是传统艺术形式,这种视觉现实文化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艺术教育发展与变革创新的进程与结构。

参考文献:

[1]唐光斌.科学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研究[J].传统与现代的抉择,2009,(8).

[2]张立.对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J].理论月刊,2006,(9).[3]常跃中.艺术设计教育与市场的互动[J].美术大观,

文化艺术形式篇9

【关键词】高等院校艺术教育文化建设

艺术教育在高校文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地研究艺术教育与高校文化建设这一重要命题,本文将其分解为以下三个理论层面,分层次进行研究与解读。

一、艺术教育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艺术教育在高校文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美育的重要意义

艺术教育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首先体现在对学生的美育上。众所周知,对人的教育,主要是德、智、体、美四大方面的教育,对于这一点,古今中外的许多思想家、教育家早就达成共识,并给出十分明确的阐述。18世纪德国著名思想家席勒在他所著的《美育书简》中指出:“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这最后一种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①这和我国当前教育方针中的培养德、智、体、美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提法基本一致,只是四大教育要素排序不同而已。二者的目的都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而美育乃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艺术教育又是美育的重要手段和内容。艺术教育能够成为美育的核心,广义的艺术教育强调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原理,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的评价、欣赏和交流,来提高人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力,培养人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增加艺术交流的方式,搭建文化交流的平台。同时,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完善人的道德和开发人的智力也将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它既可以丰富人的想象力,又可以发展人的感知力,既可以加深人的理解力,又可以增强人的创造力,最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高校进行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仅要培养专门的艺术人才,而且要培养学生具有“感受音乐的耳朵”与“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即审美能力。而审美能力则是美育的核心。

(二)提高文化素质的重要意义

高校文化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而所谓“文化”,又是一个内涵十分广泛的大概念,“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与设施。”②由此可见,艺术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艺术素质自然也是文化素质的重要元素之一。高校进行艺术教育,正是通过学生艺术素质的全面提高,从而促进、增强其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提高文化品位的重要意义

高校进行艺术教育,可以直接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化品位,而文化品位的提升,又是高校自身整体品位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高校进行艺术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直接有效的文化建设。

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许多高校都十分重视艺术教育,并将艺术教育纳入到学校整体文化建设之中。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尼尔·陆登庭十分强调人文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该校开设了许多艺术类课程。我国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综合大学,也十分重视艺术教育,在全国率先实行艺术公选课学分制,带动了全国许多高校都相继成立了艺术学院、艺术中心。一个以艺术教育为核心的高校文化建设正在全国高校中兴起。

二、高校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

内容是事物内部诸要素的总和,也是一切事物的支撑与核心。高校艺术教育,必须在教育内容上得到切实的落实,并收到理想的效果。

具体而言,高校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种:

(一)影视文化教育

影视文化是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大学生欢迎。因此,高校的文化建设,必须在艺术教育中凸显影视文化教育。

(二)戏剧文化教育

戏剧既是一门综合艺术,又是极受大学生欢迎的艺术。尤其是近年来戏剧小品的流行吸引了众多大学生的眼球。所以高校的文化建设,也必须在艺术教育中加强戏剧艺术与戏剧文化教育。

(三)音乐文化教育

音乐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贴得最紧、连得最密的一种艺术形式。所以,高校的文化建设,同样必须在加强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教育的同时,使音乐艺术与音乐文化融为一体。

(四)舞蹈文化教育

舞蹈作为人体艺术之一,虽然只凭动作而无声音,但它却“此时无声胜有声”,成为人类表达情感的最高手段之一。所以,高校的文化建设,理应在进行舞蹈艺术教育时,强化舞蹈文化教育。

此外,还有文学(语言艺术)、美术(绘画、雕塑、摄影、书法等)、实用艺术(建筑、园林、工艺美、现代设计等)等,也都是高校文化建设中所进行的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高校艺术教育的必要形式

形式与内容是一对范畴,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并反作用于内容。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高校艺术教育的形式,是内容得以落实的载体与依托,也是保证。只有形式与内容有机统一,完美结合,才能使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具体而言,高校文化建设中的艺术教育的必要形式,有以下几种:

(一)艺术欣赏

艺术欣赏是高校进行艺术教育的普遍形式,通过艺术欣赏,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判断、审美评价能力,并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因为以西方接受美学的理论考量,艺术的创造工程包括一度创作(作家为主体,文本为客体)、二度创作(表演者为主体,舞台艺术或银幕、荧屏艺术为客体)、三度创作(欣赏者为主体,艺术作品为客体)。学生作为三度创作的主体,在欣赏过程中要对艺术作品进行再创造,这自然会提高其审美创造力。

(二)艺术活动

艺术活动包括各种艺术形式(戏剧、音乐、舞蹈等)的各种活动形式(演出、比赛等)。

(三)艺术创作

包括文学(诗歌、小说、散文)创作、戏剧(话剧、歌剧、舞剧、戏曲、小品等)创作、音乐创作、舞蹈创作、美术(绘画、雕塑、书法、摄影等)创作、曲艺(相声、二人转等)创作等。

(注:本文为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面上项目《艺术教育与高校文化建设的研究》系列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2532199。)

注释:

①席勒.美育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4:90.

②辞海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1858.

参考文献:

文化艺术形式篇10

关键词:绘画;形式;表达

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6-0039-01

空白的画布是绘画的开始,它既是终结,也是开始。从此画家可以超脱各种流派形式的束缚,而专注于探索能自由的表达自我的方式,展示内心的世界。

绘画形式是有限的。首先表现在绘画作为视觉传达所依靠的语言:具像的视觉形象与抽象的视觉形象。其次绘画的材料受到“架上”的限制所能选择的材料。另外,艺术家“现在”所掌握的技巧决定了绘画形式是有限的,而艺术家坚持的自我的风格更是自己为自己编的牢笼。

架上绘画形式的有限性使一部分艺术家不能得到满足。他们认为绘画的有限性使他们不能自由的表达他们的观念。于是艺术家从所有的方面突破了传统视觉艺术形式,创造了新的门类艺术:观念艺术。较所有的传统门类艺术而言,观念艺术是最自由和具有颠覆性的。它甚至让艺术史学者们感到惶恐与不安“当观念艺术家将观念作为艺术时,就意味着艺术无处不在,因为只要生活还在继续,人类还继续存在,思维就不会停息。将人的行为活动及文字语言、概念看作艺术,换句话说,就是将生活等同于艺术,艺术就是生活,艺术无处不在。这一‘无处不在’,使的艺术消融于生活,再也无法‘进步’。现代主义艺术在这里到达了它的极点。的确,当艺术进入拉屎尿尿、游戏表演、谈天说地的“极地”境界时,现代主义艺术还能走向哪里?(《现代派美术史话》崔庆忠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1)艺术史学者所关心的是艺术史将要如何续写,观念的更新和新的观念所产生的艺术形式是艺术史学者断代的依据。艺术史里,印象时期不会出现古典主义的大师,而莫奈如果和波洛克生在同一时代,那么莫奈就只能是被评论家嘲笑的对象。流行的艺术史是用现代主义对形式主义的探索作为逻辑编写的。而观念艺术让观念脱离艺术的物质形态,用艺术形式的无限可能和自由的姿态走向绘画形式主义探索的尽头,成功的颠覆了传统艺术史的价值观。结束了艺术家对艺术形式进行的考问,把所有的形式都解放成为可以选择的修辞语言。

观念艺术的思想让我们面对绘画的有限性的同时,面对着绘画的无限可能。绘画的无限性是在它的有限性的之内,就像一条线段和直线同样拥有无数的点。绘画传达所依赖的视觉形象与抽象的视觉形象拥有无限的可能性。现代主义解放了绘画必须是用颜料的局限。然而即使是仅用传统的绘画材料,绘画者也可以自由的表达任何经验和观念。绘画无限性的价值在于:在艺术的创作里,艺术家能够自由选择表达的方式和表达的内容。

当我们面对绘画表达的无限性时,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面对绘画进行价值判断?艺术史对绘画的价值判断在于新风格的进步性,风格的演变是艺术史的脉络。风格包括了新的表现形式和表达的内容。艺术史记载着艺术如何从生产劳动中诞生,艺术如何从文学和宗教里解放出来,艺术如何从描写客观到表达自我,艺术如何从自然的形象发展到抽象和概念,而现代派艺术的形式主义革命用空白的画布把形式主义探索的推向高潮和虚无。从传统艺术到现代艺术,艺术家们解决了所有的技术问题,在后现代的艺术家们面对的是什么样的问题呢?艺术家面对的是历史上所有的艺术遗产和生在后现代主义时代;面对的是后工业时代的人们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后现代的艺术家们面对的问题不再是关于艺术风格的形式主义的革命,而是要解决用什么样的姿态参于到社会意识形态中去。

后现代绘画在观念艺术模糊生活和艺术的界线时,同样强调保持艺术和大众商业文化的区别。大众商业文化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每个角落。与大众商业文化一样,后现代主义认为艺术应该拥有和所有人可能有的所有的关系;绘画同样应该和所有社会领域发生广泛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艺术的地位必须靠其对大众商业文化的批判和区别才能确立。

大众商业文化终极目的就是追求利润。商业文化用树立人们依靠消费来获得身份的价值观念作为利润获得的驱动力,同时商业文化用迎合大众审美品味的商品吸引大众进行消费从而实现利润的获得。大众的审美理想就是商业文化的审美理想。而为了获得更大的和新的利润就必须引导和左右大众的审美品味,必须利用新的审美观念、新的审美形象来制造新的流行。新的审美理想就意味着新的利润增长点。商业文化审美形象的视觉感官刺激压倒审美的心灵愉悦和文化反思。艺术树立和表达形而上学的价值观,批判商业文化价值观,它反对用金钱衡量的价值观。

艺术和商业文化一样需要审美追求和具备审美价值,这是无法逃避和无需抗争的,但艺术的审美追求必须区别与商业文化的审美追求。艺术的审美追求和商业文化的审美追求的目的不同。艺术品的生产目的和它的价值不是它能作为商品进行交换。它的目的是艺术家观念的传达和艺术品的生产。而它的价值在于艺术家创作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艺术品本身,以及艺术品持久的对观众提供的信息传达。虽然艺术品可以作为商品进行交换,但这不是艺术品生产的目的。艺术的审美追求是先进于商业文化的审美追求。艺术的审美追求引导商业文化的方展方向。商业文化是艺术的沉积。

视觉艺术家为了用自己独特的图式来实现其独特视角的表达和批判,为了与大众商业文化和其他艺术家进行区别,必须新依靠新的图式和表达方式。绘画者只有拥有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才能确立自己不可取代的地位,才能拥有艺术生命力和存在的价值。商业文化和大众认同绘画者独特图式的审美价值,并对其艺术语言进行的学习和吸收,是绘画者用图式进行批判的胜利及批判价值的消亡。商业文化通过认同新艺术的审美价值来消亡来自艺术的批判。这时同样的审美价值和审美观念出现在商业文化里,成为权利话语的艺术形式。唯一不同的是:这时候艺术家精心打造的艺术形式的批判价值已经不存在了。对审美价值追求和实现是艺术和商业文化无法割舍的共同外衣。

艺术引导大众确立不同于商业文化的人生观,他们关注一个生活在现实中的人(文化大众)在现实的生存状态中的精神追求。艺术的精神在于它的批判性,商业文化特征是追求利润和回避批判,所以后现代绘画需要追求不仅是审美价值的实现与进步,还包括审美价值以外的包含更广泛和深刻意义的批判与反思。而为了实现观念的传达,后现代艺术和商品同样需要复制和传播,甚至并不拒绝成为商品。现代艺术家们对主流及拥有权利话语的艺术形式的批判,不再是后现代艺术家的主要内容。虽然后现代绘画也需要和强调图式和图式进行区别,并不意味图式需要对图式进行批判。批判的指向对准了图式以外的周围的世界。现代主义认为含义不是绘画的责任,含义的缺席是绘画追求的自由和权利。而后现代绘画认为含义是绘画不可逃避的责任,拒绝含义是绘画放弃的自由和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