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国内企业直接对外投资十篇国内企业直接对外投资十篇

国内企业直接对外投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3:19

国内企业直接对外投资篇1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三大经济圈;动机

中图分类号:F833.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9)02-0045-05 收稿日期:2008-09-26

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其GDp、外贸、FDi均位于全国前列。在GDp、外贸、FDi处于全国前列的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不管是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还是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而言,均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但与GDp、外贸、FDi相比,oFDi来源地的多元化趋势却非常明显。《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统计资料显示,从投资流量上看,三大地区的对外投资流量占全国比重从2003年的21.5%下降到2006年的10.06%。这说明,oFDi的地理集中程度在下降,在总量不太大的情况下,各省市的oFDl分布相对比较平均,这与GDp、外贸、FDi等相对集中的情况形成对比。从投资存量上看,这三大地区的比重有所上升,2003年占全国比重为9.82%,2006年占全国比重为14.48%。长三角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和流量是增加的趋势,除2006年度投资流量所占比重有所下降外,其他年份都是增加的;而且存量一直保持增加的趋势。珠三角地区对外投资流量也一直呈增加趋势,特别是2006年度比2005年度增加约2倍,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占全国比重维持在5%以上。环渤海地区的对外直接在2003年出现一个高峰,其后年度出现巨幅下降;2006年流量仅占全国流量的2.02%;而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维持在3%的水平上。

一、理论分析与模型假定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虽然起步不久,但发展非常迅速。国内相关学者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也进行了一些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得出了一些富有启发意义的结论。项本武(2006)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是出口创造型的,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是进口替代型的。赵春明等(2005)指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多的是通过获取海外市场和资源;通过向外转移国内剩余生产能力,从而促进本国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对外贸易的发展来实现的,更多地体现为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对于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动因,章海源、王海燕等(2006)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企业积极开展海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动因在于拓展海外市场,扩大市场份额,获取高新技术,增强企业竞争力以及企业战略发展的需求;成本优势、商品质量优势和我国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更优越的营销策略是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优势;但同时我国企业对外投资也存在规模劣势、市场秩序不规范、人才缺乏、投资环境风险、政府支持政策不到位和汇率风险等问题。

上述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对外投资的目标可能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化的,我们需要鉴别目前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动机。考虑到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在中国的经济地位,我们选择这三个地区共九个省市的对外直接投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在中国全方位开放的大背景下,全球FDi大量涌入我国,与国内企业争夺市场份额。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国的企业必须走出国门,参与全球市场份额的争夺。所以,我们假定,随着进入我国的实际FDi增加,国内企业出于“策略型”竞争的目的,将增加对外直接投资。(Bhagwati,1987;Smith,1987;Compa等,1998;ellingsen等,1999)本文在计量模型中将考虑FDi的滞后1期。因为,根据理论的假定,国内企业只有感受到实质威胁时,才会实施oFDi,但这个过程中存在FDi形成实际生产能力和国内企业做出oFDi决策并付诸实施的时滞。

假定1:中国的oFDi的发展是“策略型”动机的结果。中国的改革开放使我国三大经圈吸引了大量FDi,这些FDi形成生产能力对国内企业产生巨大压力,尤其是对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九省市。出于策略型投资的考虑,这些地区的oFDi会随着流入这些地区的实际FDi的增加而增加。

根据邓宁(1981)的研究,一国经济发展与其对外直接投资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即伴随着一国经济的成长,对外直接投资额将随之增加。至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迅猛发展,2006年,我国GDp总量为206417亿元人民币,以1:7.5的汇率折算得27522亿美元:人均GDp为超过2000美元大关。尤其是我国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的人均GDp更高。据统计,北京2006年的人均GDp突破6000美元,上海突破7000美元,天津突破5000美元,浙江突破4000美元,江苏和广东接近4000美元。按照邓宁的理论,我国刚刚进入对外直接投资的第三阶段,而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的大部分省份已经进入第四阶段。

假定2:根据邓宁对于经济发展阶段与oFDi关系的研究,随着中国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的高速发展,为这些地区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经济保障。即经济发展为这些地区储备了大量资金,从而促进这些地区的oFDi的发展。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即便是到发达国家进行投资,也可能存在威尔斯(1983)的小规模技术优势或拉奥(1983)的技术地方化优势,这些发展中国家企业所具备的垄断优势仍然可以使其在发达国家站稳脚跟。如何衡量垄断优势是一个难题,我们需要找到替代变量来解决它。本模型选择两个替代变量:专利申请和发明申请。专利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以一部专利法同时保护三种不同的客体,是我国专利法的特点之一。在许多国家,实用新型与外观设计虽然也受到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但不是在专利法的保护范围内。在我国,“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技术方案;“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技术方案;“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其结合以及产品的色彩与形状、图案或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由其定义可以发现,实用新型的技术含量较发明专利为低,而外观设计的技术含量又较实用新型为低。所以,考虑企业是否拥有垄断优势或垄断优势有多强,发明专利拥有量是一个较好的指标。而考虑到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优势或者拉奥的技术地方化优势,则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恰好就是这些优势的具体反映。另外,之所以选择申请量而不是授权量,主要是考虑到专利申请特别是发明专利,从申请到授权一

般会经历一到两年的时间。而专利申请可以真实反映一国企业的“瞬时”竞争力。

假定3:利用专利申请和发明申请数量代表企业的垄断优势,当该地区企业的专利申请或发明申请增加,则表示其企业所有权垄断优势提高,从而导致该地区企业对外投资额的增加。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外经济联系日益紧密,进出口贸易额迅速增加,截至2007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达到1.53万亿美元。高额的外贸顺差造成了我国和主要贸易国之间的贸易摩擦。美国、欧盟等主要贸易伙伴国对中国频繁实施反倾销、反规避、反补贴、特殊保障条款,对中国企业的出口贸易产生重大影响,而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更是遭受贸易壁垒的重灾区。一些企业在这些贸易壁垒的重负下,不得不寻求其他的出路;而利用对外直接投资实现产业转移,通过他国海关出口,可以降低贸易壁垒的负面影响(钟根元等,2005)。本文计量模型中我们选择了两个指标:出口额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出口额越大,对进口国竞争企业造成冲击越大,进口国会向政府施压,要求对出口国的企业实施贸易壁垒。而出口国的进出口贸易额越大,即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上升,很可能引起进口国政府的警觉,从而设置相关贸易壁垒。

假定4:出口越多,越有可能造成进口国与出口国的贸易摩擦。出于规避进口国贸易壁垒的目的,企业更有可能对外直接投资。

二、数据及模型设定

本文利用2003-2006年度三个地区共9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变量用ofdi表示,数据来源于各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专利申请变量用patent表示,专利发明申请变量用invent表示,数据来源于各年度《中国统计年鉴》;国民生产总值变量用gdp表示,数据来源于各年度《中国统计年鉴》;出口变量用export表示,进口变量用import表示。上述两个变量的数据均来源于各年度《中国统计年鉴》;外商直接投资的滞后1期变量用fdi_l表示,该变量的数据来源于各年度《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年鉴》。为保证实证分析的可靠性和便于解释,所有变量均取对数值。

根据本文的理论假定,模型设定如下:

本文利用四个方程分别考虑专利申请、发明申请、GDp、出口额、进出口总额以及外商直接投资额对于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各变量的预期符号如表1所示。

三、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在研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问题时,使用面板数据模型估计可以控制无法直接观测到的如获取自然资源动机等变量对oFDi的影响。显然,简单地使用横截面回归往往会造成结果的不可靠。在本文中假设获取自然资源的动机在各省市之间不随时间变化或变动很小,这样我们使用面板数据模型可以解决遗漏重要变量的问题,并得到较为可靠的估计结果。

利用Stata软件计算上面四个模型,每个模型都进行了固定效用估计和随机效用估计,并在表2最后一行给出Hausman检验的结果。Hausman检验的结果显示,4个模型均不能拒绝固定效用与解释变量不相关的假设,故本文采用随机效用模型的结果来解释。随机效应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

(一)无论是专利还是纯粹的发明专利申请,都对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产生显著的正影响模型(1)、(2)显示,专利申请每增加1个百分点,可以促进三大经济区的对外直接投资平均约增加1.5个百分点;模型(3)、(4)显示,发明专利申请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可以促进三大经济区对外直接投资平均增加约1.3个百分点。这些结果都表明,技术进步会产生企业垄断所有权优势,进而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也就是说,“垄断优势论”至少能够部分解释中国最发达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在近30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通过学习和自主创新,中国的一些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得到极大增强。仅2006年,三大经济区的专利申请就达335585项,占全国比重为58.5%,其中发明专利申请84437项,占全国比重为40.1%,这些都反映出三大经济区内企业的技术实力不断在提高。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专利申请和发明申请对于三大经济区的对外直接投资的贡献存在细微的差别,即专利申请对oFDi的贡献超过发明申请约0.2个百分点。这个数据表明,三大经济区对外直接投资存在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优势或者拉奥的技术地方化优势。综上所述,发达国家的垄断优势论和发展中国家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优势和拉奥的技术地方化优势在解释中国三大经济区对外直接投资行为是互补的。

(二)四个模型中,三大经济圈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均能促进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其中模型(3)和模型(4)通过显著性检验,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GDp每增加1个百分点可以促进其对外直接投资增加约1个百分点,这符合邓宁的关于经济发展阶段与对外直接投资关系的理论。之所以经济增长会促进对外直接投资,可能有两个原因:其一,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成长,企业效率和生产经营效率不断提高,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资金,这些资金也需要在逐渐开放的国际资本市场中追逐更高的利润。其二,一般而言,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技术的进步,三大经济圈的企业相对国内其他地区的企业而言,其技术水平要高,技术基础要雄厚得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凭借其不断积累的技术优势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能够扩大市场,并可能获取高于国内的利润。

(三)模型结果显示,出口贸易额与进出口贸易额对三大经济圈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系数,统计检验并不显著尽管在4个随机效应模型中,有三个系数为正值。我们并不能在统计上下结论说出口贸易额与进出口贸易额的增加会促进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在本文中,出口贸易额与进出口贸易额是作为贸易摩擦的替代变量出现的,那么这个实证结果就表明,在我国三大经济圈,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规避贸易摩擦风险的动机并不强烈。之所以统计上不显著,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由于容易产生贸易摩擦的产品多为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些产品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中国的劳动力成本的低廉:而对外直接投资一般需要企业具有所有权优势,而这些正是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行业所欠缺的,虽然可以转移到劳动力更为低廉的国家从事生产,但这些欠发达国家可能因为政治不稳定或制度不连续等因素导致区位优势无法发挥。其二,国家相关的鼓励对外投资的政策或措施不到位。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关于制造业资本输出优惠政策以及关于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建设的系统规定,而这些优惠政策对于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国外规避贸易壁垒是非常必要的。

(四)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对三大区域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系数,统计检验也不显著所有的模

型中,FDi_i的系数均没有通过统计显著性检验。模型实证结果显示“策略型”投资的动机并不存在。以2005年为例,《中国统计年鉴》资料显示,我国共吸引外商直接投资603.2亿美元,而三大区域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地区。我国FDi来源地主要有两大板块:香港、英属维尔京群岛和开曼群岛等优良避税地属于第一板块;另一板块来自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日本和欧洲地区。前一块板块里面,来自香港地区的外资达到179.5亿美元,来自英属维尔京群岛的外资达到90.2亿美元,来自开曼群岛的外资达到19.5亿美元,这三地的总和占我国当年吸引外资比重的48%,这些地区的FDi很可能是内资回流利用优惠政策的。而来自第二板块发达国家的FDi共182.4亿美元,占当年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总量的30%;而这一板块的FDi多数投资到我国不具备竞争优势的高技术密集型部门,这些部门发展比较滞后,竞争力也相对较低。因此。虽然每年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额巨大,但其不会对我国三大经济圈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产生大的影响。

四、结论与启示

国内企业直接对外投资篇2

【关键词】国际市场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自上个世纪末,我国在对外直接投资上就已经获得了很大的成就,我国的企业在全球对外投资领域中已然成为新的代表者,在维持世界经济稳步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由于国内经济局势错综复杂,并且国际市场上的不确定成分也在逐年变大,国际经济总体局势不是很令人满意。

一、国内对外直接投资的状况和现存的问题

首先,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大部分缺乏相关策略。由于现阶段还没有较完善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可以与国内国情相符,这极大的制约了国内对外直接投资的进步。基于这样的形势,企业实施对外直接投资在很大程度上是随意性的。某些企业是在冲动和偶然的情况下开展对外直接投资,而不是自身发展到某种程度后自然生成的。

其次,企业组织制度造成对外直接投资失败。由于国内的部分企业没有明确员工职能,再加上企业内部管理人员没有足够的风险意识,况且在处理风险问题时也没有相应的能力,这些都会导致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不成功。除此之外,国内企业的制度和结构问题不够清晰,造成企业盲目的对外进行投资。

再次,大部分企业缺少专业技术。在国内很多企业都是依赖劳动力而发展起来的,企业内部研发投入的资金所占的比例远没有发达国家的比重高,且大部分企业缺少重点技术和专业性技术,这样不仅使得企业的研发能力低,还使得对外直接投资处于低端位置。

最后,投资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与世界对外直接投资量的平均水平相比,国内的还处于较低水平,还需要国内企业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由于投资的规模比较小,所以部分企业不能产生规模经济,不能通过增大规模来削减生产成本。国内企业没有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使得资源利用率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风险。

二、国内对外直接投资的策略

第一,营造一个有助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国际氛围。一方面在免于双重征税上增强政府的工作力度。当前,中国已经和60多个国家签署了关于免于双重征税的协议,而且对于境外加工的物质应该作为实物投资的出境物质,实施出口退税制度,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应该依据开展对外投资策略的需求,加速和相关国家或地区签署关于免于双重征税的协议。另一方面应加强国家间双边投资保护条约的工作力度。中国已经和100多个国家签署了双边投资保护条约,首先应对其充分利用,进而继续推进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关于双边投资保护的商谈,从而保障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除此之外还应充分施展政府的外交职能,促进大型项目的合作。

第二,增强对企业跨国投资的资金支持力度,迅速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放松外汇管制,让条件符合的跨国企业拥有一定的海内外融资权,健全国际投资担保制度,鼓励企业在国际金融市场上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进行融资,同时减小申请程序的复杂程度,简化审批过程,降低企业成本。

第三,激励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一方面获得更多的专业技术、资金,另一方面还可以解放已趋于饱和的国内生产力,并依据投资的最终目标使资金流向多样性。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主要是合资和收购,但多数都是独资企业,因此合资方式的对外直接投资应备受关注。

第四,建立健全信息服务制度。由于信息不对称会限制企业海外投资,为减少这种负面效应,同时顾虑到对外直接投资给我国带来的影响,因此海外投资的有关信息要具备公共产品性质。对于政府部门来说,不仅要努力实现驻外使领馆和代表机构的作用,还要积极提高各种进出口商会、国内外行业协会以及外大型企业等的工作热情,充分利用它的技术性强、接触面积大、消息及时等特点。我们应该尽早迅速完善信息服务制度,形成以政府服务为前提、中介机构和企业积极参与的信息网络,帮助企业及时把握住对外投资的机会。

第五,培养企业自身优势,构建对外直接投资的先决条件。国际化的形成是由出口开始的,直到该产品成为受欢迎的品牌,并在出口市场上占有一定的比率,才在这个市场上进行投资,予以生产和出售。在竞争力不是很强的情况下,企业应该利用其技术,通过产品差异化策略,进而拓宽本国的市场空间。通过增加研发的资金投入、联合技术、共同挖掘等方法取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进而在本国市场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使得自身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国内的制造业出口规模比较大,部分企业的出口产品在出口市场上已占有一定的影响力,这些企业如果要到海外进行投资,就会有较明确的市场,需要的营销成本也会比较低,因此这些企业的对外投资应备受关注。

第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某种程度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先决条件,而市场占有率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弱,是它的外在体现。构建保证品牌发展策略的管理制度,例如现代企业体系的构建,除此之外提升产品的价值,加大企业市场占有率,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都有利于国内企业对外投资的迅速发展。

第七,增强对跨国经营人才的培育和储备容量。市场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当前,跨国经营人才的缺乏直接影响着国内企业实施走出去策略。要想使自身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企业就应注意人才的培育和招纳。

综上所述,通过对当前国内市场上对外直接投资现状的分析以及策略的提出,从而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这对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姚远.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影响的区域差异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2,(10).

国内企业直接对外投资篇3

关键词: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引力模型

中图分类号:F1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14)02-0035-07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4.02.08

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首先面临着区位选择问题,而区位选择直接影响到企业能否发挥企业优势,关系到企业的投资格局与投资利润的高低。目前,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目的地国家的各方面发展水平都存在着较大差异,而能够正确认识自身优势与投资目的国环境的企业仍在少数,很多企业由于忽视区位选择甚至导致对外投资的失败。因此,研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问题对我国企业“走出去”有很大参考价值。

一、文献综述

S.Hymer(1960)将垄断理论应用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特定优势理论[1]。Hymer认为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是因为其比东道国同类企业具有垄断优势。Hymer的垄断优势理论虽然没有涉及企业投资的区位选择问题,但是包含了跨国企业以竞争优势选择东道国的思想。Vernon(1966)提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他认为新产品要经历创新、成熟和标准化三个阶段[2]。随着这三个阶段的进行,相应的投资区位也从发达国家向欠发达国家逐步转移。企业必须把其独特优势和在特定东道国的区位优势相结合,才能进行直接投资并取得收益。小岛清(1978)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出发,认为一国应从边际产业①开始进行对外直接投资,选择与本国存在一定产业梯度的区位进行投资,目的是获得东道国原材料、中间产品和市场,以发挥母国和东道国的比较优势[3]。Buckley和Casson(1976)提出的市场内部化理论,认为市场的不完善是由于市场机制存在缺陷,并从中间品的特性与市场机制的矛盾角度论证了跨国公司的产生是经营内部化超越国界的结果[4]。市场内部化的过程需要特定的区位条件,而跨国企业会选择在交易成本较低的区域进行投资,从而发挥企业优势,获得更高利润。Dunning(1977)真正将对外直接投资与区位因素相结合,提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他认为企业进行直接投资的决定性要素是所有权优势(ownership)、区位优势(Location)和市场内部化优势(internalization),即oLi模型[5]。其中L是区位优势,它决定了企业是否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的流向取决于不同地区的区位优势大小。w.Beckermann(1956)认为,心理距离(psychicDistance)②也对区位选择存在较大影响,跨国企业对外投资一般遵循心理距离由近到远的原则[6]。anderson(1979)使用引力模型来解释了投资流量的问题,得出两地的收入和人口因素主要地影响着两国双边贸易流量,且为正向关系,而与两地间的地理距离存在反向关系[7]。根据研究需要可以加入区域集团、投资、时间等检验因素。

目前国内学者主要对影响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因素进行分析。阮翔(2004)利用引力模型对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与东道国的经济总量存在较强正相关性,与地理距离呈负相关[8]。杨成平(2006)通过运用计量模型对17个样本国1995—200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东道国自身具有的优势会对区位选择产生较大影响,这些因素与我国企业投资区位选择之间存在着正相关性[9]。郭爽(2007)利用引力模型对我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域选择进行定量分析,并通过投资系数将15个样本国进行了投资区域划分,为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域选择提出了建议[10]。李晓玲(2009)根据1998

—2007年我国对外投资存量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在市场规模较大的条件下,企业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受基础设施或市场化水平之外的其他因素影响较小[11]。

二、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与区位分布特点

(一)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现状

1.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1年末,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746.5亿美元,较2010年增长8.5%。其中新增股本投资313.8亿美元,占42%;当期利润再投资244.6亿美元,占32.8%;其他投资188.1亿美元,占25.2%①。

2.投资行业分布较为集中。我国现阶段的对外直接投资中,行业分布较为广泛,采矿业、批发零售业的比重逐步上升,而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和商务服务业的投资比重则有所下降。据商务部统计,2011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向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56亿美元,同比下降15.5%,占34.3%;采矿业144.5亿美元,同比增长153.1%,占19.4%;批发和零售业103.2亿美元,同比增长53.3%,占13.8%;金融业60.7亿美元,同比下降29.7%,占8.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5.6亿美元,同比下降54.8%,占3.4%。

从境外企业分布的主要行业情况看,制造业占30.8%,批发和零售业占25.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12.5%,建筑业占6.4%,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相对劳动密集的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商业服务业及建筑业,而在很多高新技术领域,如it业、通讯技术行业,所占的份额相对较小,还处于起步阶段。

(二)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的特点

1.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走向。2011年末,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共分布在全球177个国家(地区),占全球国家(地区)总数的72%,其中流向中国香港、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的投资共468亿美元,占流量总额的62.7%。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前十位的国家(地区)的流量与行业分布情况(见表2)。

2011年,我国对欧洲、大洋洲及非洲的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较快,同比分别增长22.1%、75.6%和50.4%;对北美洲投资下降5.3%;投资比重最大的区域仍是亚洲,占60.9%。截至2011年末,我国对发展中国家(地区)的投资存量为3781.4亿美元,占89%;对发达国家(地区)466.4亿美元,占11%,较2010年提升近两个百分点。其中欧盟202.9亿美元,占对发达国家(地区)投资43.5%;澳大利亚110.4亿美元,占23.7%;美国89.9亿美元,占19.3%;加拿大37.3亿美元,占8%;日本13.7亿美元,占2.9%;其他国家(地区)12.2美元,占2.6%。

2.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区位分布。截至2011年末,我国共有近1.8万家境外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境外企业分布在全球178个国家和地区,总覆盖率为72.4%。在世界各地区的投资中,亚洲、非洲地区境外企业的投资覆盖率最高,分别为89.8%和85%。

从境外企业的地区分布看,五成的境外企业集中在亚洲地区,数量高达9627家。中国香港是境外企业数量最多的地区,超过了4500家,占境外企业总数的25.3%,其次是美国。

三、基于引力模型的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分析

(一)引力模型理论回顾

tinbergen(1962)受物理学引力模型的启发,使用引力模型研究两国之间的双边贸易流量问题[12]。由于贸易与投资是互补的关系,随后anderson(1979)用引力模型来解释投资流量问题,其引力模型如下:

Qij=?茁0(Yi)■(Yj)■(ni)■(nj)■(Rij)■(aij)■?着ij(1)

其中,Qij表示两国之间投资流量的变化,Yi和Yj分别表示第i国和第j国收入(常以一国GDp表示),ni和nj分别表示第i国和第j国的人口数,aij表示两国之间的阻力因素,?着ij表示误差。

该模型认为投资国与东道国之间的投资流量主要受两国的GDp与人口数量影响,呈正相关,并与两国的地理距离呈负相关。

有学者对此模型提出质疑,认为该模型缺乏对东道国与投资国的同时分析,而且从模型方程来看,除非国家GDp为零或国家间距离无穷大,不会出现两国之间投资流量为零的情况,不能解释小流量的情况。虽有部分学者对模型提出了各种质疑,但整体上看该模型能较好地解释双边投资流量问题,可用于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问题。

(二)引力模型对企业投资区位选择的实证分析

1.样本的选取。本文选取2009—2011年亚洲、美洲、欧洲、非洲等15个与我国具有直接投资关系的国家和地区为样本,借助引力模型来分析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选择。

2.模型的建立。由于国家政策以及对投资限制与鼓励措施难以量化,在建立引力模型之前,我们假设各国引资政策相同,经济体制对吸引投资不产生影响。同时,本文对原始引力模型进行了改造,将两国的经济规模、人均收入、地理距离、是否签署区域保护协议等变量引入模型中进行分析。本文采取对数线性模型,一方面将对外直接投资与解释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转化,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异常点以及残差的非正态分布和异方差性,建立的新引力模型方程表示为:

Ln(FDiij)=C0+C1Ln(GDpj)+C2Ln(tGDpij)+C3Ln(pGDpij)+

C4Ln(Dij)+C5Bitj+?滋ij(2)

其中,FDiij表示我国企业对东道国的年度直接投资,式(2)中各解释变量的含义见表4。

3.数据来源与说明。我国企业对各国直接投资数据来自《2011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各国GDp(亿美元)、人均GDp(美元)数据来自世界银行,tGDp、pGDp数据由笔者计算得出,国家之间地理距离D(公里)从网站(http://)的距离计算器计算得出,Bit情况来自商务部①。

4.引力模型的回归结果分析。本文使用eViews6.0软件,采用面板数据对引力模型进行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得到第一次回归的结果(见表5):

理论上讲,双边投资保护协定Bit的签订能够促进双方的投资,应与直接投资流量呈正相关。但从以上的回归结果来看却呈负相关,与理论有所矛盾。笔者认为,由于选取的15个国家有13个与我国签有投资保护协定,而未签订的两国分别为美国与加拿大,且我国近年来一直致力于达成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同时美国与加拿大是吸收外资的大国,出现负相关的结果也很正常。此外,解释变量Bit不显著,p值均在90%的置信水平以下。因此在逐步回归中剔除虚拟变量Bit,得到第二次回归结果(见表6)。

从第二次回归的结果可以看出,我国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与东道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之和tGDp与我国FDi流量的正相关性非常显著。这表明东道国与我国的总经济规模越大,越能吸引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13]。人均差异pGDp与企业FDi流量呈正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这表明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国家较为适合我国企业投资,但在投资流量上存在着不稳定性,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正向关系。东道国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与我国对东道国的FDi流量呈负相关,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企业在FDi区域选择时,东道国的经济总量对FDi的吸引力并不是一个重要因素。我国与东道国的地理距离D与FDi流量整体呈负相关,表明地理位置的远近和运输、通讯成本的大小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较易流向与我国地理距离较近的亚洲国家。

四、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对策

从上文的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应首先分析东道国的区位特征,如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与我国差异、地理距离及产生的成本等因素,并结合企业自身优势做出正确的区位选择,在与本国产业存在梯度的国家进行投资,并形成新的比较优势,从而增大企业对外投资的利润。

(一)发挥在周边国家投资优势

第一,地理距离优势。一方面,周边国家与我国的地理距离较小,由投资产生的运输交通成本、通讯成本以及其他的管理费用都较低,有助于降低企业在国外投资成本,形成价格优势,从而较易在国外市场上形成规模。另一方面,较近的距离也便于企业管理者的经营和监督,同时周边国家的华侨较多,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的发展。

第二,文化差异较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必然会面临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而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与冲突也会使企业在国外的投资面临极大的风险。周边国家在历史文化上与我国有着共同的渊源,与我国文化存在或多或少的共同性和相互认同感。这既有利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时与当地政府、供销商、客户和员工进行交流,又有利于企业降低在国外投资产生的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风险。

第三,区域经济合作较多。我国参与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多集中在周边国家,如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由于区域经济合作协议的签订,企业在周边国家进行直接投资能够有效的规避风险,同时享有合作中的各种优惠与便利条件,提高投资的收益性。

同时,我国作为亚洲发展较快的国家,与周边的各国处于长期的政治经济稳定状态,发展程度也比较相似。东南亚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工业技术水平与我国比较接近或落后于我国,这就为我国机械、冶金、轻纺等传统工业部门转移产品和技术提供了更多机会,能够极大地降低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风险,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投资收益。

(二)注重在新兴市场国家投资

在新兴市场国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不仅有利于我国企业发挥自身优势,也有利于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在新兴市场国家进行投资时,我国企业应该在外交关系、国内政治生活稳定的国家进行投资,如拉丁美洲的巴西、非洲的南非、东欧的俄罗斯等国家,与我国同为“金砖国家”,经济发展与我国情况相似,我国企业也可以借助这些国家的发展来实现自身的投资利益,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

(三)兼顾欧盟国家和北美地区

我国企业的主要比较优势是适用技术、中等技术和某些进入成熟期的产品,这些技术和产品在发展中国家有优势,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导致我国企业对欧美地区的投资停滞不前。但是欧美地区的发达国家具有市场容量大,购买力强、基础设施发达、投资环境优越和科技高度发达等特点,是目前世界上对跨国投资者最具吸引力的地区,企业在这些国家投资,可以获得高新技术以及我国经济发展短缺的资金、设备、信息和其他经营资源,特别是可获得先进的管理经验。尽管发达国家企业竞争力强,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我国大部分企业尚不具备能力进行大规模投资,但这并不代表企业的投资区位选择要将欧美发达国家排除在外,而是应鼓励有技术实力、有较大规模的企业率先发起对欧盟及北美地区的投资,专注生产特色产品求生存,并不断获取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的开发能力,并积极带动国内其他企业逐步向欧美投资,整体上提高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水平,进一步带动国内的经济发展。■

(下转第71页)

(上接第39页)

参考文献:

[1]Hymer.S,theinternationaloperationsofnationalFirms:aStudyofDirectForeigninvestment[m],Cambridgemitpress,1960.

[2]VernonR,theLocationofeconomicactivity[J],economicanalysisandthemultinationalenterprise,1974.

[3]小岛清.对外直接投资:跨国经营的日本模式[m].日期:普雷格出版公司,1978.

[4]p.J.Buekley,m.Casson:theFutureofmultinationalenterprises[m].London:maemillan,1976.

[5]Dunning.J,internationalproductionandthemultinationalenterprise[m],LondonallenandUnwind,1981.

[6]w.Beckermann,Distanceandformoftradewithineurope,1956.

[7]anderson.J,thetheoreticalFoundationfortheGravityequation[J],americaneconomicReview,Vol.69(1),1979.

[8]阮翔.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研究[D].浙江:浙江工业大学,2004.

[9]杨成平.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D].广州:暨南大学,2006.

[10]郭爽.我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域选择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07.

[11]李晓玲.中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09.

国内企业直接对外投资篇4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取得显著成就。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在给国内宏观经济带来利益的同时,亦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将重点探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突出问题,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现状问题;

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现状

近十几年来,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呈加速增长的势头。2012年全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为746.5亿美元。而当前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的突出特点有:

1.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持续稳步增长,且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截止2011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可达4247.8亿美元,比上年同比增长33.9%。中国已经成为国际对外直接投资中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邓宁的投资发展周期论的基本思想在于,一国净国际直接投资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因此,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其流量与存量在未来还将继续有所增长。

2.对外直接投资的投资方式向多元化趋势发展,跨国并购成为最主要方式。2011年中国企业通过海外并购实现的对外直接投资超过272亿美元,占同期对外直接投资总量的36.4%。可见,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方式由早期成立合资公司和新设立海外子公司为主逐渐变为跨国并购,并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

3.对外直接投资的投资主体仍集中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但非国有企业比例有上升趋势。虽然国企仍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力军,但非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增长速度逐步加快。2011年末,在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的存量中,国有企业占比为62.7%,较10年下降了3个百分点。

4.从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来看,我国海外投资主要集中在亚洲及拉美地区。截至2011年底,我国有超过1.35万境内投资者在国(境)外设立企业1.8万家,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4247.8亿美元,遍布177个国家(地区),占全球国家(地区)总数的72%,其中亚洲和非洲国家和地区的投资所占比重最高,可达76.9%。

5.从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来看,我国海外投资集中于租赁,商务服务业,金融业,采矿业。据商务部数据统计分析,2011年,商务服务业和租赁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对外直接投资占到全年对外直接投资总流量的70.8%。

二、对外直接投资问题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突出问题是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大,存量小。2011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只占到世界对外直接总投资的2%。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整体规模明显偏小。对外直接投资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对外直接投资的投资主体结构不合理。我国海外投资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非国有企业等民营企业实力明显不足。因国企在投资经营活动中的公司治理结构缺陷,在海外市场竞争中缺乏市场化运作的经验等,其在海外直接投资中竞争力低下且经济效益不高。而民营企业普遍缺乏全球竞争意识,加上政府的扶持鼓励不到位,阻碍其海外扩张的步伐。

2.对外直接投资的投资区域结构存在不合理。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密集,而欧洲,大洋洲及北美洲的对外直接投资比例少,仅达到18.8%。对外直接投资分布过于集中会造成我国境外企业之间相互竞争不断加剧,不利于企业长足发展。

3.对外直接投资的投资行业结构不合理。我国企业海外投资过度偏于初级产业,其投资领域多集中于附加值低,科学技术含量不高的能源及劳动密集型产业,缺乏对高附加值以及高科技含量领域的海外投资,致使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的经济效益不高。

4.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政府职能缺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缺乏国家的政策支持和宏观规划,目前海外直接投资多是自发行为,导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地区分布集中和投资结构初级化。另外,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管理体制滞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审批制度存在不规范弊端,管理部门审批效率低,且对外直接投资管理过程中存在多个职能部门共同参与海外投资管理监督工作的现象。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法律法规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抑制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

三、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长足发展的政策措施

虽然我国境内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取得明显成效,但企业在海外投资扩张道路上面临着重重障碍。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平稳较快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进程中面临的艰巨任务。

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

为优化我国对外投资的行业和地区分布结构,使境内企业真正参与海外投资扩张的竞争中,政府必须加强对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扶持力度。健全对外直接投资的法律法规体系,实现对外直接投资管理的统一管理,给予其税收支持和资金优惠政策,积极鼓励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进行对外投资扩张,引导海外投资商会等中介组织的健康发展等。

企业树立全球竞争观念,积极“走出去”

从境内企业自身来看,在政府积极鼓励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背景下,企业应树立全球化竞争意识,加快走出去步伐,最大化利用政府提供的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努力增强自身的国际竞争力,改变传统的竞争观念,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国际竞争的挑战,实现企业长足发展。

结束语

促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平稳较快发展,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与引导,与企业自身发展也密不可分,也与国内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市场化改革紧密相关。

参考文献:

[1]黄云.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现状及对策.改革与开放.2012(3).

[2]刘超.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问题与对策分析.现代管理科学.2012(3).

[3]商务部.2011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4]张谦,胡剑波.危机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与未来展望.国际商务.2011(2).

国内企业直接对外投资篇5

目前学界有一种消极观望的观点认为,不宜大规模发展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其理由是:目前及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仍处于国内急需建设资金的状况,如果大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必然会减少这种国内资金的存量,从而不利国内经济建设;同时,我国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还在较低的水平,按照英国经济学家邓宁的“投资发展周期论”,我国将长期处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第二阶段,即起步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400~2000美元,净对外直接投资额为负值,且负值有扩大趋势”,而大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将人为超越这种经济规律。此外,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监管制度并不健全,若放开对外直接投资,将带来很多负面效应,如影响国际收支平衡、国有资产大幅流失等等。对此,笔者则认为我国无论当前还是以后都应大规模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理由如下:

(一)符合国际直接投资的新趋势

21世纪前10年,国际直接投资出现停滞或下降的可能性不大,其规模将会继续扩大。理由有二:一是尽管遭到一些发展中国家和非政府组织的反对,经济全球化仍会继续向前推进,各国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将会继续推动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根据wto有关协议,在21世纪前10年,发达国家的市场准入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的过渡期也将基本结束,这将进一步推动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二是一些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如欧盟、东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内部成员之间的直接投资可能会不断扩大。既然国际直接投资的未来趋势是继续扩大,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作为其组成部分,也应适应这种发展趋势。

(二)未超越我国的经济发展规律

前文消极观点称我国未来仍应处于对外直接投资第二阶段的定位并不十分准确,它不是在科学预测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基础上作出的结论。诚然,目前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大致在1300美元左右,但我国经济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如果能保持在8%左右,21世纪初期的20年中,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可望超过2000美元,并进而达到3000美元以上。也就是说,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应处于由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渡的时期,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则可能处于第三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2000~4750美元,对外直接投资大幅度增加,其发展速度可能超过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发展速度,对外直接投资净额的负值呈下降的趋势”。在这种科学的定位下,近期和未来大力发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并未超越“投资发展周期论”的阶段定律,符合我国经济发展规律。

(三)我国有必要大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

我国大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有经济上的必要性,因为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一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可以推动我国生产要素双向流动和资源配置更加国际化。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外国直接投资比例极不平衡,但若以后扩大对外直接投资,就可保持一个合理比例,我国也能在国际资源配置上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二是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可以进一步促进我国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三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可以绕开各种壁垒,促使我国产品更多地进入别国市场。目前,我国出口遭遇别国反倾销和进口壁垒措施的情况时有发生,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生产基地设在别国,可以有效地绕开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直接进入国际市场。

(四)我国具备大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

一是国内经济和体制环境的变化有利于大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格局良好,国民生产总值持续增加,2005年对外贸易额居世界第三位,这些为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物质条件。此外,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积极推动对外直接投资便利化,建立、健全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服务体系,可以预测将来对外直接投资的体制环境会进一步得到改善。二是宏观资金环境的根本改善也有利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前文所述的消极观点理由之一是对外直接投资会减少国内资金的存量,而事实并非如此。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稳中有升,2005年底外汇储备8189亿美元;国际收支方面常年保持经常项目及资本项目双顺差的格局。这为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雄厚的资金保障,不会过多减少国内资金的存量;随着开放力度的加大,国内引进外资的流量也可以弥补资金的外流。此外,一些行业和企业已积累了相当充实的资金,国际融资能力也大幅提高,加之国内市场上还形成了相当规模的游资,这些都为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创造了有利的资金条件。三是其他比较优势的存在是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基本条件。如我国的一些生产技术、工艺水平以及一些制造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具备比较优势。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未来发展结构

在大规模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宏观定位基础上,针对其现状及问题,未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结构应作适当调整和优化。这种调整和优化战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未来发展的具体趋势:

(一)优化投资主体结构

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体仍会呈现目前的多元化趋势,但国家应采取个体分散投资与联合集团投资并举的策略,优化这些多元化主体,使其在保持合理比例的基础上,形成最优结构,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具体而言,“优化”有两个要求:

1.各类对外直接投资主体应保持合理比例。这种合理比例通常表现为某类主体居主要地位,而其他主体为次要地位。究竟哪类主体应处于主导地位的问题,学界观点各异。一种观点认为,应主要依靠大型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因为与中小企业相比,大型企业有规模、技术、设备、资金等优势,并有生产、科研、贸易、金融、信息、服务等多功能经营能力,能迅速在国际市场上打开局面,成为跨国经营的主力军。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应重点发展中小型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因为从带动出口的角度出发,更容易成功的不是大型的企业,而是中小型企业。而我国的比较优势正是中小型企业,不是资本密集型的大型企业。

笔者倾向第一种观点,因为要扭转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益不高的局面,就应该鼓励有各方面竞争优势的大型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项目规模不断扩大的趋势也印证了这一点。但中小型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也不容忽视,它可能在带动我国产品出口方面作出其独特贡献,因为中小型海外企业生产成本较低,其产品的价格更容易被东道国接受;而且以加工、组装为主的中小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往往会带动半成品、机械设备等出口。如果从所有制而言,民营企业应取代国有企业,成为未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体中的主力军。因为我国国有企业虽然规模较大,但内部产权不清、缺乏正确的激励机制,在没有彻底改革之前很难指望它们担负起资本输出的重任。事实上,我国国有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的成功概率也不高,国有资产由此浪费不少。而世界经验表明,民营企业往往产权清晰,有着高效的经营管理体系和完整的营销网,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生命力很强。我国也有不少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非常成功的案例。因此,我国政府应引导、扶持民营企业走向海外,通过提高其国际市场竞争力,让其担当对外直接投资的重任。

2.个体分散投资与联合集团投资并举。市场竞争表明,独立投资难成气候,势单力薄最终会败北于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因此,从长远来看,我国投资主体应适度向集团化、联合化转换,提高“集团军”作战的规模效益。措施主要有:一是将现有的海外投资企业重组成企业集团,造就出具有一定国际竞争能力的对外直接投资“联合舰队”;二是将对外投资企业和银行等金融机构融合起来,组建银企集团。我国可充分利用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和中信公司等金融机构在国际上信誉较好、资金雄厚等优势,搭台组建生产、金融、贸易和科研为一体的大型多功能中国银企集团,通过各种投资组合分散投资风险,并给对外投资企业以金融上的支持。

当然,在集团化、联合化的过程中要防止“定指标”和“拉郎配”的做法,避免重蹈计划经济的覆辙。例如一些具备自身特色的中小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就没有必要予以联合化和集团化,保持其个体分散投资方式对其更加有利。

(二)优化投资地区结构

优化对外直接投资地区结构,就是使我国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直接投资保持合理的比例,既避免投资国家过分集中,同时也要注重重点区位。简言之,我国投资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比例应合理、适当。但怎样的比例才算“合理、适当”?对此学界存在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应维持现有的集中于发达国家的局面,不必过分强调向发展中国家投资。因为我国企业的比较优势多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或是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后转移出来的产业,而这类产品往往需要大规模的市场才能充分发挥经济优势,因此经济势力强、市场容量大的发达国家才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设厂的首选。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应积极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以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为主;同时不鼓励企业到发达国家投资,因为发达国家的市场竞争激烈,我国的企业尚没有足够的实力进入。

笔者认为,上述两种观点都不尽妥当。究

竟投资于哪类国家才合适,应结合我国对外投资企业的投资目的来判断。如果投资目的在于“销售产品”(保证销售市场),投资于有庞大市场容量的发达国家是首选;而如果投资目的在于“产品生产”(建立生产基地),则投资于各种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是首选。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具有二元性:“销售产品”和“产品生产”,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结构同样会具备二元化特征,即部分投资于发达国家,部分投资于发展中国家。但由于我国企业生产水平普遍不高,以建立生产基地为目的的投资仍会占主要地位,因此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区位应是发展中国家。近两年我国的投资流向集中于拉丁美洲和亚洲地区说明了这一趋势,以后还应大力拓展对非洲地区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此外,我国也应在巩固北美等发达国家的现有海外企业基础上,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寻求在其他发达国家,尤其是欧洲国家的新的投资机会。

(三)优化投资行业结构

优化投资行业结构,就是合理选择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并达到一个合理的分布比例,以最大限度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取向不够合理,主要集中于贸易性行业,许多具备比较优势的行业对外投资未得到充分的发展。未来如何优化投资行业结构?学界观点不一,有人认为应以生产加工和资源行业对外投资为主;有人认为应以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对外投资为主。笔者认为以上观点不尽全面,优化投资行业结构应同时从三方面着手:

1.减小贸易性行业对外投资的比重。由于我国未来的对外直接投资重点区域是发展中国家,以建立生产基地为主,因此在这类国家进行生产加工行业和资源行业的投资前景广阔,应扩大非贸易性行业的对外投资。近年来,我国这两类非贸易性行业的对外投资已经有了迅速发展,以后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2.前瞻性地鼓励部分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对外投资。国际直接投资行业的重点已从资源开发、初级产品加工业向新兴的高附加值产业和服务业转移,高科技产业和金融等服务业正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热点。虽说我国目前还不是完全处于此阶段,但也要有一定的超前意识,鼓励部分企业从事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以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当然,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对外投资的首选地域应是发展中国家,因为我国主要是相对于发展中国家才具备资金、技术方面的比较优势。

3.扩大我国特色产业的对外投资。所谓特色产业,主要是指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食品、瓷器、手工艺品等产业。这些产业往往具备独特的国际比较优势,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发达国家投资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优化投资方式结构

在优化投资方式结构方面,以下内容学界意见一致:一是扩大并购方式的运用。由于并购方式具有成本低且迅速便捷的优点,我国应采取体面倾斜政策,重点扶持一批企业进行海外并购,并给予必要的财政金融支持。在具体操作上,并购对象可选择一些小型企业,充分利用东道国的资本进行再融资、再并购,逐步扩大规模,以降低并购成本,减少东道国政府的抵制;在并购方式上,可多采取协议式的善意并购,以提高并购的成功率;在并购目标企业所属行业的选择上,应优先选择有利于带动我国产品出口的行业。二是扩大实物与无形资产的投资,货币投资的资金来源则通过国际资本市场解决,币种选择应达到防范外汇风险的目的。在具体操作上,实物投资方式应注意选择国内经济发展所不急需的实物作为输出资本;工业产权投资方式也应选择技术差距相对较小的产业进行;货币投资方式的资金可通过国际贷款或发行国际债券等多种渠道筹集,币种选择上或增加硬币投放比重或实行货币构成多元化或以符合货币保值。

然而在新建海外企业的组织形式方面,学者的建议并不一致。有人认为,我国中小企业应选择合资的形式,而大型企业选择独资形式较好。因为合资的优点是可获得当地财政、金融、物资供应以及税收等方面的支持和优惠条件,并利于当地政治风险的减少或避免,故这种形式适合能力有限又希望获取更多利益的中小企业。有人认为,在海外企业的组织形式上一律以采用合资为宜。也有人认为,在发展中国家投资,要尽可能避免独资的形式。因为一切从头开始的做法并没有贯彻“优势互补”原则。笔者认为,第一种观点的分析有一定道理,但不够全面。大型企业有时更看中风险,适宜选择合资形式,而中小企业的投资多数是抓住市场机会,灵活的独资形式可能更适合。第二种观点则太笼统,因为合资并不是万能的,有时应吸收其他的组织形式。第三种观点只看到在发展中国家采用非独资方式的重要性,但究竟采取何种形式,未作进一步分析。总之,笔者认为,采取何种组织形式更为合理,没有统一的规律可循,应结合投资主体的所有制性质、规模、发展阶段和投资地区等多种因素做出最后判断。

参考文献:

国内企业直接对外投资篇6

【关键词】国际资本流动;国际收支;外商直接投资

一、外商直接投资的涵义

外商直接投资(FDiForeignDirectinvestment),也叫国际直接投资internationalDirectinvestment),它以控制经营管理权为核心,以获取利润为目的,是与国际间接投资相对应的一种国际投资基本形式。国家统计局定义:外商直接投资指外国企业和经济组织或个人(包括华侨、港澳台胞以及我国在境外注册的企业)按我国有关政策、法规,用现汇、实物、技术等在我国境内开办外商独资企业、与我国境内的企业或经济组织共同举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或合作开发资源的投资(包括外商投资收益的再投资),以及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项目投资总额内企业从境外借入的资金。一般外商直接投资以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经营企业、合作开发等方式存在。

二、外商直接投资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外商直接投资是造成货物与服务贸易账户、收益账户逆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对外商直接投资的管理可以有效地改善经常账户的情况,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平衡有重要意义。

(1)外资来源单一。我国当前的投资来源比较单一。2009年我国外商投资总额603.25亿美元,其中亚洲地区的投资为357.2亿美元,占50%以上,北美地区为37.3亿美元,欧洲地区为56.4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投资来自香港、台湾、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日本、欧美等国对我国的投资虽然有所增加,但比重仍然很小(见表1)。

(2)优惠政策引发负面效应。首先,优惠政策使外资企业相对于国内企业来说有着诸多优势,使原本资本和技术实力就落后于外资企业的国内企业在政策方面又处于不利的地位,直接限制了国内企业的发展。其次,由于外资企业享有的税收政策不同与国内企业,出现了数额巨大的“假合资”,即内资为了享受外资的待遇,有的企业便设法将资金转移到国外,然后以“外资”的身份流回国内,套取各种对外资的优惠政策,形成了许多“假外资”企业。(3)外商投资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分布不平衡。而我国的外资产业分布格局是第二产业比重偏高,占70%以上,其中多以制造业为主,第一产业仅仅占2%左右,第三产业占20%左右。在第三产业中,房地产占了吸收外资的首位,约占了第三业的2/3,而金融、保险、商业、外贸、信息服务业等行业外资流入的数量有限。从地区分布来看,目前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尤其集中于珠江三角洲及闽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中西部地区起步较晚。

三、对于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建议

(1)提高外商直接投资质量。保持外国直接投资适度规模是提高质量的前提,对于实现我国国际收支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在20世纪90年代末,国内引发了有关引进外国直接投资适度规模讨论的热潮,提出了其适度规模的概念。适度外国直接投资规模具体是指在国家自我经济发展控制权的条件下,在一定时期内,能为经济发展所消化吸收,并能促进经济。(2)引导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取向。重点支持先进技术,大力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于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型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同时鼓励外商对我国农业的投资,加快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的进程,提高我国初级产品的国际竞争力。(3)有针对性地打击外国直接投资热钱流入行为。首先针对贸易项下存在着进口价格虚报、假借贸易名义融资等行为,在不限制其用汇条件下加强真实性审核,提高监管的效率。其次,严格限制资本项目的借汇,对外资企业外债实行审查备案制度,对其资本项目外汇实行有条件结汇。对资本项目不按规定渠道审批和结汇的各种违法行为进行查处。最后,严格进行收支凭证的审核和实施法人负责制。要防止利用境内外母公司和子公司及关联公司之间的财务关系进行资金的投机炒作,严格进行收支凭证的审核和实施法人负责制。

参考文献

[1]王博雅.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价值工程.2011(22)

国内企业直接对外投资篇7

关键词:河南;外商直接投资;行业分布;绩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F8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7)02―0056―06

收稿日期:2006―08―09

改革开放以来的近三十年,河南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止,利用外资从1985年的1208万美元上升到2004年的116261万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从565万美元上升到87367万美元。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对于河南的经济增长及产业结构提升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和全国其它地区相比。却存在巨大的差距,2003年河南省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名第6位,但吸引FDi却排名第14位,存在巨大反差。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河南省尚需加大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力度,为促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提供外源动力。

一、河南外商直接投资产业分布的现状与特点

(一)河南外商直接投资产业分布现状截至2004年底,河南省共有登记注册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2600家,外商直接投资总额为1486106万美元。平均规模为571.58万美元,其中投资规模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为301家。仅占全部企业的11.6%,体现了河南省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规模仍显过小。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共有外商直接投资企业74家,占全部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总数的2.85%,第二产业共有2035家,占全部的78.27%,第三产业共有491家,占全部的18.88%。第二产业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部门,从投资额来看,情况基本一致,一、二、三产业占投资额的比重分别为:1.34%、76.94%和21.72%(表1)。

分时期考察,河南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存在变动,表2选取了1998、2001和2004三个年份来进行考察。总体来看,仍然是第二产业吸收了大部分的外商直接投资,在最低的年份2001年,仍然超过60%,到2004年则高达78.23%。不同的是,第一产业吸收直接投资的比例均比2004年底统计的外商直接投资总额比例要高,2004年甚至高达4.94%,基本接近国际上对于第一产业吸引外资的一般比例。如果考虑统计口径的因素,比一般比例还要高一些。一个原因是河南省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加大了对:于二第一产业的倾斜力度,二是因为河南省有一些比较大的涉农企业,这也促使外资向第一产业进入;三是本表使用的数据是协议投资,而非实际投资,第一产业的实际投资比例往往较低。

深入国民经济各部门内部来考察,制造业是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行业,2004年底企业个数和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比例分别为70.15%和52.53%。其次是电力、煤气和水的生产与供应业(占22.37%)、房地产业(占8.403%)和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占5.278%)。值得注意的是,制造业也是企业注销比例最高的行业,截止到2004年。制造业共注销512家企业.占全部注销企业633家的80.88%。体现了制造业是外商直接投资最多也是活动最频繁的部门。

(二)河南外商直接投资产业非均衡分布的特点

1.第一产业利用外资明显不足。表1可见,河南省第一产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明显不足,仅为1.34%,这虽然略高于全国第一产业利用外资1.15%的水平,但一般发展中国家在外商直接投资中,第一产业利用外资的比重为5%,虽然这里面存在统计口径的问题,在国际上统计外商直接投资时,第一产业一般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为农、林、牧、渔业,另一部分为采矿、采石、采油业,而我国统计时将采掘业计入第二产业从而降低了第一产业利用外资的比重。即使将采矿业加入第一产业,河南省第一产业利用外资所占比重也仅为1.75%,不足2%,距一般水平仍有很大差距。

2.第二产业是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也是外商直接投资活动最频繁的部门。第二产业是河南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部门,符合外商直接投资产业分布的一般规律。截止到2004年底,河南省第二产业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占全部的76.94%,和全国的68.93%相比。处于较高水平。这一方面说明外商直接投资进入第二产业比例较高,第二产业既是国民经济活动最活跃的部门,也是外商直接投资活动最频繁的部门;另一方面也印证了外商对华直接投资更注重于强调利用我国低成本劳动力的性质。从第二产业部门内部分布情况来看,河南制造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比例为52.53%,低于全国60.35%的水平,而河南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比例却高达22.37%,远高于全国5.09%的水平。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是具有高垄断性的行业,换言之,高垄断部门的高垄断收益成为河南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动力,这种情况不利于产业的长期发展.也不利于第二产业市场结构的优化。

3.第三产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略显不足且内部存在不平衡。河南第三产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占全部的比例为21.72%,低于全国31.07%的水平,低了近10个百分点,从第三产业总产值比重和全国相比而言,这一比例虽略显不足,但是相对适中的。2004年,河南第三产业总产值比重为30.08%,全国比重为32.01%。由于和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区域相比,河南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和质量尚有差距,因而过度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对第三产业的发展未必有利。河南第三产业中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较高的部门主要在房地产业(8.403%)和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5.278%)。这两个行业占第三产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61.17%,另外住宿和餐饮业(2.195%)、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2.077%)的比重也在2%以上。虽然第三产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尚需要时间,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国际直接投资的60%都是集中在第三产业,与之相比,我国及河南的外商直接投资产业分布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三)河南外商直接投资产业分布结构失衡的深层次原因

1.外商直接投资产业间非均衡分布的理论解释。从世界经济发展历程来看,国际投资部门的重点具有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并继续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趋势,这一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可从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得到理论解释:(1)配弟一克拉克定理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总是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再转向第三产业,这是由产业之间附加价值的相对差异造成的。现实经济中第二产业的附加价值高于第一产业,而第三产业的附加价值又高于第二产业,劳动力便具有由低收入产业向高收入产业转移的趋势,则产业结构的转移也

出现相应的梯度转移趋势;(2)国际投资引力定律指出国际投资部门投向的决定主要取决于行业投资密度的高低。据世界银行统计,1952年世界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投资密度平均比值约为4:3.8:3.2,因此,战后国际投资重点必然依次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3)产业内同向投资理论。产业内的同向投资是指一个国家某一行业的企业在对外进行直接投资时,也常把资本投向国外的同一行业。国内产业发展由第一向第二再到第三的梯度发展,导致在对外直接投资时引起相同的效应。

2.国有经济产业分布的影响。一般而言,国有经济在产业或行业中的分布是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变量。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殊背景,国有经济体系相对成熟,同时通过与外资建立合资企业的方式,国有企业还能享受到国家为吸引外资而提供的一系列税收、信贷和原料供应方面的优惠政策,从而成为吸引外资进入的主要原因。但并非所有高国有比重部门都成为吸收外资的主要部门,因为受国家《外商直接投资指导目录》的影响,在同一部门内部的不同产业也受到较大影响。但总的来看,国有经济比重较高的如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业、房地产业同时也是吸收外资较多的部门,但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及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却是受到较多限制的部门。

3.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经营目的的影响。从河南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性质来看,截止2004年未,外商独资企业725家,占总计的27.88%,而合资和合作企业分别占61.62%和10.35%,合资经营是河南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但从趋势来看,1995年中外合资企业登记注册为3532家,到2004年为1602家,10间减少了超过一半,而外商独资企业则从1995年的606家上升到2004年的725家。独资倾向是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在华投资的一大倾向,这一点在河南表现也很明显,一般而言,独资企业更强调将中国作为一个出口的平台,通过大量使用中国的低成本劳动要素,依托其自身较高的生产技术和全球营销途径来获取利润。河南虽然是农业大省,但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高,难以成为吸引外资进入的力量,而河南劳动力资源丰富所导致的工资成本低,和河南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高的特点,却为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提供了条件。

4.外商直接投资初始行业分布的影响。理论与实践都已证明,外商直接投资初始分布对后来的外资进入具有强的效应,这一方面在于产业本身的关联,如大量的处于同一行业的外商投资企业之间可以通过人员调动、商业联动等联系来实现“知识溢出”,相互促进。更重要的是,外商直接投资毕竟跨越了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体制和不同的文化制度背景,从而会由于存在信息不完全而影响其投资和发展,这些信息包括对劳动力市场的动作、东道国外资政策的具体执行情况、对于合作伙伴的选择策略等,以前的投资无疑能够积累起当地经济和商业环境的知识和经验,从而减少投资成本,降低投资风险。

5.市场集中度的影响。东道国的行业市场发育情况也会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选择,多数文献证实由于外商直接投资导致了东道国市场竞争不够充分的结果,也有文献认为当东道国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较高时,会对外商直接投资产生抑制效应,但另外的研究认为已经形成垄断效应的行业对外商直接投资会带来吸引力,因为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兼并东道国的企业而实现快速占领市场的目的。事实上,河南省所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相对较小,2004年底河南外资直接投资共2600家企业中,投资规模超过3000:万美元的只有42家,而制造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就占了33家,这反映了外商直接投资过于注重短期利益,既不利于技术的获取,也不利于产业结构的长期调整。

二、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对河南国民经济的贡献

(一)对工业增加值的贡献2004年河南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增加值为144.2亿元,比2000年的85.72亿元增长了1.68倍,年均增长33.64%。同期全国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增长了2.02倍,年均增长40.4%。从国有及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中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贡献来看,2000年到2004年五年间,河南省分别为7.43%、6.87%、6.67%、6.56%和6.18%,而同期全国则为23.98%、25.16%、25.98%、27.62%和27.81%。和全国相比,河南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对工业增加值的贡献存在两方面的明显不足:一是贡献率过小,河南省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对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在10%以内,而全国则高于20%:二是河南省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对工业增加值的贡献呈逐年下降趋势,而全国则为上升趋势。

(二)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2004年河南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3099.38亿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经济为169.31亿元,外商贡献率为5.46%。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贡献率尚比上年的5.39%有所增长,并且比2000年2.69%的贡献率高了一倍,但低于1995年的7.86%的水平。全国情况来看,2004年外商投资经济对全社会固定资产的贡献率为9.89%。就外商投资经济固定资产投资而言,2004年全国比上年增长了41.94%,河南省则增长了35.96%,仍然落后于全国指标6个百分点。而且,就全国各地区情况而言,全部“三资”企业对总资产的贡献率河南在31个省市区中排名第25位(图1),这与河南经济总量在全国的排序是极不对称的。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近年低于往年的情况,一个解释是近年来外商直接投资更注重于第三产业,而第三产业所涉及到的科研及技术并不需要过多的固定资产投资。

(三)对工商税收的贡献2004年河南省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利税总额为50.51亿元,而河南省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税总额为794.78亿元,外商直接投资的贡献率为6.36%,相比之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贡献率为49.04%,集体企业为11.44%,私营企业为19.49%,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对利税的贡献最低。从全国情况来看,产品销售税金和增殖税两项,“三资”企业的贡献率为16.62%,二者虽然并不完全重合,但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河南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对工商税收的贡献率仍显不足。

(四)对出口贸易的贡献外商投资企业在国际市场有自己的销售网络和渠道,所以为出口商品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特别是外商独资经营企业对出口商品的贡献率更大。由于政府在审批外商投资项目时,除外资企业生产的产品属于既是国家鼓励又是国家急需的产品,可以全部在国内销售不受限制外,对于一般产品,均要求投资者做出产品全部外销或至少70%以上外销的承诺,否则不予批准,这种规定在客观上决定了外商投资企业特别是外商独资企业较高的出口贡献率。2000年以来,全国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全部出口

总额的50%以上,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表3),然而观察河南,情况不容乐观,2004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总出口额仅16.87%,且在2000年以来呈逐年递减趋势(表4)。

(五)对城镇就业的贡献2004年,河南外商投资企业就业人数为14.87万人,比上年的14.04万人增加了0.83万人,从其所占城镇就业人口的比例来看,2004年为1.71%,比上年的1.67%仅提高了0.04个百分点,基本持平。但和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对工业增加值、对固定资产投资和对出口贸易的贡献来看,这已经是较好的表现.而上述各项指标均处于下滑趋势。2000年外商投资企业就业人数为15.16万人,对城镇就业的贡献为1.76%,这样看来,就业方面基本趋于稳定。但与全国2004年外商投资企业对城镇就业3.90%的贡献率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而且从趋势来看,全国外商投资企业对城镇就业的贡献一直呈上升趋势,2000年到2004年分别为2.77%、2.80%、3.05%、3.37%和3.90%,相较之下,河南在这方面仍有不足。

(六)对地区平衡发展的贡献以人均生产总值来粗略的度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则2004年人均生产总值最高的是郑州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1233元,其次是济源市,为18417元,最低的是周口市,人均生产总值为4912元。从图2可见,除矿业城市资源存在较大差别外,各地区人均生产总值趋势线与实际利用外资走势线基本一致,各地区生产总值走势线和实际利用外资走势线也具有大致相似的关系。这说明外商直接投资对地区经济发展存在重要影响。

三、加大吸引外资的产业导向性政策建议

(一)引导外商加大对第一、三产业的投资力度,相对降低对工业的投资比重从河南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比重升幅过大,第三产业的实际比重下降,使得产业结构偏差变得突出。目前,河南外商直接投资中对第一、三产业的投资比重较之以前已有所上升。对第二产业的投资比重则相对下降。如表1和表2所示,虽然截止到2004年底外商直接投资总额中投向第一产业的比重仅为1.34%,但当年新签协议投向第一产业的比重却高达4.94%,已经体现了这一变化。但河南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与河南当前的产业结构之间仍存在差距,因此应该引导外商加大对第一、三产业的投资力度,相对降低对第二产业的投资比重,这不仅符合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需要,同时也符合国际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变化趋势。

(二)引导外商增加对重加工业的投资,相应地减少对消费品工业的投资目前外商对河南工业的实际投资中,大概有65%的“三资”企业分布在消费品工业,重工业只有35%左右。2004年,河南重工业中“三资”企业工业增加值为80.23亿元,占河南重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3.27%,特别是在重工业内部,重加工业比重较低,规模以上“三资”企业中,重加工业“三资”企业为91个,占全部规模以上“三资”企业的21.26%,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4.33%。但是,河南甚至全国的情况却是,消费工业的产品相对过剩和生产能力闲置相比重工业却非常突出。“十五”期间工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是适度重型化,加强重工业尤其是装备工业,相应控制消费品的投资规模和增长速度。因此,需要引导外商对工业的投资更多地转向重加工业尤其是装备工业部门,相应地减少对消费品工业的投资比重。

(三)引导外商直接投资向第一产业倾斜,包括向涉农第二产业的倾斜产业结构的优化不仅强调三次产业的比例调整,更强调产业发展与资源要素禀赋的结合情况。河南是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同时也是农业大省,农业产值居全国第二位,第一产业从业人数达3245.66万人,占全部从业人数的58.09%。但河南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存在不平衡性,农业产值占第一产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4.08%。加大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向第一产业的倾斜力度,有助于河南第一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调整,提高劳动生产率,并有效的促进第一产业的市场化水平。促进外商直接投资向第一产业的倾斜有两条思路,一是直接向第一产业投资,二是向涉农第二产业投资,特别是那些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公司+农户”型的涉农企业,加大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的发展,在促进第一产业发展的同时,拓展产业链条,密切三次产业之间的联系。

(四)引导外商增加对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资利用外资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引进外资来弥补国内资金缺口,促进技术管理等方面的进步,从而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但是,除了大型跨国公司外,目前外商投资过度集中于一般加工工业,而一般加工工业中,有些是生产能力过剩和竞争激烈的产业,包括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重复建设、引进的产业。外资的大量涌入,加剧了这些产业的过度竞争,造成对国内市场和国内企业的强烈冲击,致使部分国有一般加工企业的处境十分困难。目前,外资工业虽然在机电工业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对河南省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但外资企业同时在加工工业中占有更高比重。而9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具有由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的趋势,因此应利用这一趋势,进一步重视吸引大型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引导外资更多地进入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同时减少对一般加工工业的投资比重。

(五)引导外商增加对薄弱的第三产业投资,减少对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的投资外商对河南省第三产业的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和社会服务业,这和全国的情况非常类似,从而导致外商对第三产业投资波动比较大,并对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产生不良影响。在经济扩张时期,外商对房地产和社会服务的直接投资高度扩张,往往导致整个第三产业的外商投资比重大幅度上升:而在经济相对紧缩时期,外商对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的直接投资迅速收缩,导致第三产业的外商投资比重大幅度下降。由于第三产业中投资结构倾斜现象的存在,房地产和社会服务业的外商投资大幅度波动会直接造成整个第三产业的大幅度波动。显然,只有当第三产业外商投资结构过度倾斜趋势得到逐步改变后,外商对第三产业投资的周期性波动现象才会明显减少。第三产业中,目前外商直接投资比重较低的部门,如金融、保险、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以及教育和文化艺术等。多数属于层次较高的服务部门,要提高其发展水平,必须通过相应的外资产业结构导向政策,引导外资合理地向这些行业投资。

(李恒电子信箱:hdlh@henu.edu.cn)

国内企业直接对外投资篇8

【关键词】直接投资战略选择投资效应影响因素

一、战略分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驱动因素

企业战略管理过程的起点是战略分析,它是对企业的战略环境进行分析、评价,并预测这些环境未来发展的趋势,以及这些趋势可能对企业造成的影响及影响方向。对于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战略来说,在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分析企业对外投资的驱动因素,即什么样的环境导致企业做出对外直接投资的决策。理论上,对投资动机的研究始于1960年Hymer提出的垄断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跨国公司进行直接投资的动机源于市场缺陷。随后,1966年Vernon从动态角度,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过程,提出“产品生命周期”直接投资理论。19世纪70年代中期,以Buckley,Casson,Rugman为主要代表人物的西方学者,于1976年提出了内部化理论。内部化理论强调企业通过内部组织体系以较低成本,在内部转移该优势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当作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真正动因。

二、战略选择: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战略选择的因素

对外直接投资决策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五个要素:产业选择、技术选择、区位选择、时机选择和方式选择。它们分别表示对外直接投资在何产业、在何国家、在何时、以什么方式发生。其它各种因素是通过影响这五个方面来影响企业对外投资的战略选择。而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多集中在产业选择、区位选择和方式选择,研究技术选择和时机选择的较少。

在方式选择上,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一般分为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胡峰,余晓东(2003)利用模型对跨国并购和新设投资这两种直接投资方式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比较,证明了当国内资产的战略性价值足够高时,跨国并购就一定会发生。李善民,李昶(2013)分析了影响FDi进入模式选择的因素后认为,东道国工程建设速度、经济增长率、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影响FDi进入模式的选择;东道国对FDi投资的政策引导直接并显著地影响FDi进入模式的选择。

三、战略评价: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效应

预估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效应是做出投资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会产生两方面的效应,一是内部效应即对企业自身发展的影响,二是外部效应即对东道国和母国的影响。吴添祖,陈利华(2006)借鉴美国与日韩企业的发展经验,认为通过跨国并购来获取核心技术,是实现中国企业核心技术获取和企业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而对母国的影响是学者研究最多的领域,这方面的文献可以分为:

(一)、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就业的影响;于超,戴翔(2006)在综合比较FDi的替代效应和产出效应以及比较FDi型企业就业增长状况和非FDi型企业就业增长状况的基础上证明了FDi对国内就业有积极的影响。葛和平(2011)考察了2003―2009年间中国25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发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与国内就业显著正相关,同时,各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对就业的影响不同。

(二)、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产业结构的影响;肖黎明(2009)认为FDi对母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制主要有三种,即传统产业的跨国转移机制,逆向投资式的技术获取机制与国际间的产业关联互动机制。潘颖,刘辉煌(2010)根据1990―2007年的数据,运用协整理论、Granger因果关系对对外直接投资与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研究显示:对外直接投资短期内不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而从长期来看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三)、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技术进步的影响;张莹(2011)研究了oFDi与母国技术进步之间的影响机制,将其归纳为海外研发反馈机制、跨国并购适用技术企业机制、收益反馈机制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公共效应。

(四)、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贸易的影响;对外贸易包括出口和进口两个方面,大多数学者都认为FDi有利于促进出口,但FDi对进口的影响,学者之间持有不同观点。唐心智(2009)则运用回归技术对1982―2006年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进出口贸易规模和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能产生较显著的贸易创造效应,同时对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也具有改善作用。

(五)、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常建坤,李杏(2005)认为世界上主要投资国和对中国投资较多的国家的对外投资促进了其本国的经济增长。与之不同的是,肖黎明(2009)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在总体上促进了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但由于某些方面的原因,目前这一结果还不是很明显。冯彩,蔡则祥(2012)则更具体地指出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经济增长效应在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之间存在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大于全国和中部地区。

四、战略实施与控制: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成败的因素

企业对外投资战略的成败取决于战略的实施效率和实施过程中对风险的控制。聂名华(2009)综合分析了跨国企业面临的传统风险和非传统风险。对具体风险的分析包括:HarriRamcharran(2001)研究了跨国公司在欧洲中东部(Cee)地区投资的制度风险和国别风险。Jamesagarwal(2007)基于加拿大企业的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分析了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政治风险。王海军(2012)基于东道国与母国两个维度实证分析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政治风险,发现来自东道国的政治风险对oFDi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本土的政治风险对于oFDi也有实质影响;经济增长、经济开放程度以及政府政策等因素对oFDi也有显著作用。在具体行业投资风险的分析上:徐莉莉(2011)总结了中国食品企业跨国并购失败的因素,建立了基于国家因素,行业因素,公司因素,交易因素的评价模型。另外,何帆(2013)详细研究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继而指出了其中的潜在风险。

五、总结与展望

现实的经济问题产生经济学研究的主题,西方国家自二战后,随着跨国企业的发展,对外投资开始逐渐火热,可以看到从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到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无不是对这一经济现象进行理论解释,1960-1970年前后,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开始飞速发展,小岛清根据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情况,在70年代中后期提出了边际产业扩张论又称“小岛清模式”,80年代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悄然兴起,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的新特点使以前用于解释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理论并不能有效解释发展中国家的情况,于是出现了邓宁的国际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理论、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理论和拉奥的技术地方化理论等。中国的对外投资始于80年代,国内学者对对外投资的研究也从那时开始逐渐增多,至今国内学者已经对中国对外投资的动因、产业选择、区位选择、方式选择、对外投资对母国的效应、对外投资的风险等做了细致的研究(以实证研究为主),这些研究成果基于不同理论、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得出了很多有益的结论,但是,这些研究的理论框架多是基于传统的、国外的投资理论。

然而,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同时又是社会主义国家,这些因素都让传统的对外投资理论能否指导中国对外投资实践成为疑问。再次,国内对于对外直接投资的主流研究多是站在政府的角度,较少以企业为主体,为企业出谋划策。而对外直接投资的真正实施者是企业,即使是国有企业。因此,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如何针对我国对外投资实际对对外直接投资进行系统研究、深入的理论研究,以及以企业为主体的研究将是今后对外直接投资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蒋冠宏--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异质性及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微观影响―南开大学―2015-06-30.

国内企业直接对外投资篇9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投资区位;投资目的

[中图分类号]F7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12)07-0054-06

梁静波(1973-),男,博士,信阳师范学院经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投资和产业经济。(河南信阳474000)

本文系2011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118670)和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09GGJS-073)的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随着“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出高速增长的趋势。图1是2001-2010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情况。从流量可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在2005年以前发展平稳,2005年首次突破100亿美元,之後高速增长。即使在金融危机期间全球主要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都在大幅下滑的情况下,依然保持高速增长。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和外汇管理局联合的《2010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显示,2010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688.1亿美元,占全球当年流量的5.2%,位居全球第五,首次超过日本、英国等传统对外投资大国。2010年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3172.1亿美元,位居全球第17位,成为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对外直接投资国。尽管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发展势头良好,但对外直接投资中出现了投资主体不均衡、投资行业不均衡和投资区域不均衡现象,这种不均衡现象若不及时调整将影响今後的进一步发展。

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不均衡状况

对外直接投资包括投资主体、投资行业和投资区域三个关键内容。投资的主体结构、行业结构和区域结构是否协调是衡量一国对外直接投资是否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从近几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投资主体、投资行业和投资区域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主体上,在国有企业占绝对地位,民营企业占比较低;行业上,侧重于以贸易为导向的服务业和以资源为导向的采矿业,国内极具竞争力的制造业和高科技行业及现代服务业投资较少;区位上,侧重于亚洲和拉丁美洲,其他大洲较少。

(一)投资主体不均衡

尽管从企业数量上看,国有企业所占比重不大,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分别占16.1%、13.4%和10.2%,但从投资金额上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仍然是国有企业(含国有控股企业),其他类型企业所占比重较小(见表1)。

流量上,2010年中央企业和单位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424.4亿美元,占流量的70.5%。存量上,至2010年年末,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中,国有企业占66.2%,居第一位,而其他类型企业占33.8%,其中,有限责任公司占23.6%,股份有限公司占6.1%,股份合作企业占1.1%,私营企业占1.5%,外商投资企业占0.7%,集体企业占0.2%,港澳台投资企业占0.1%,其他占0.5%。在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国有企业中,以大中型国有企业为主,比如大型工业企业集团,如首钢总公司;大型能源公司,如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大型金融机构,如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国有企业占主导的局面没有发生根本变化,说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资金很大程度上集中在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这与中央企业拥有大量资金、实力雄厚的现状密不可分,也与我国现阶段对外直接投资仍集中于能源开采、金融等高投入、高风险行业有关。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上的活力还待加强。

(二)投资行业不均衡

尽管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覆盖了国民经济所有行业门类,但无论从流量还是从存量来看,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都比较集中,主要分布于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行业。服务业成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见表2)。

2010年末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直接投资总共累计净额为2623.5亿美元,占82.7%,尤其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净额为972.5亿美元,占30.7%。而国内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业仅为178亿美元,占5.6%(见表2),主要分布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有色金融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纺织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如钢、铁)、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金属制品业、医药制造业、木材加工业等,这些多是中低端制造业。我国在其他先进行业,尤其是先进服务业的投资数额更少,例如,截至2010年末,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为84.1亿美元,占2.7%;建筑业为61.7亿美元,占1.9%;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为39.7亿美元,占1.3%;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为11.3亿美元,占0.4%。由此可见,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行业分布偏向较严重,主要集中分布在采矿业及租赁和商业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与对外贸易紧密相关的领域,而对技术服务、科学研究、信息传输、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对外直接投资所占比例极小。这样的行业结构表明我国对外投资具有较明显的寻求资源和促进出口的特征,说明获取资源和能源及促进出口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目的。

需要重点说明的是,虽然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但是真正体现我国比较优势的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不论在规模还是速度上都赶不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等服务业。从流量上看,2010年我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46.4亿美元,仅占全部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6.8%;从存量上看,2010年末我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178亿美元,占全部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5.6%。而且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存流量排名多年来几乎没有发生改变,甚至还有略微下降的趋势。我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水平规模较小,说明国内制造业缺乏国际竞争力,国内制造企业还不具备大规模向外投资的水平和能力。国内服务业的竞争能力远低于制造业,但对外直接投资却高于制造业,这值得我们思考。

(三)投资区域不均衡

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区域是亚洲和拉丁美洲,且集中于几个避税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2010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中,亚洲占71.9%,拉美占13.8%,两者合计达85.7%,而欧洲、非洲、北美洲、大洋洲合计仅占14.3%。而投向亚洲和拉丁美洲的资金,又有很大一部分流向了香港、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等几个避税地。避税地并非对外直接投资的最终目的地,很大一部分投资又流回到内地。这种回流的对外直接投资并没有起到真正开拓海外市场、获取国外资源和转移产业的目的。2010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中,亚洲占65.3%,拉丁美洲占15.3%。受市场竞争力、文化差异等因素限制,我国对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直接投资相对较少,2010年我国对欧洲、大洋洲和北美洲的直接投资仅分别占总存量的5%、2.7%和2.5%(见表4)。由此可见,无论是从洲际分布,还是从国别(地区)来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都呈现出较大的不平衡性,以亚洲和拉丁美洲的传统避税区为投资重点。对外直接投资区域过度集中容易造成企业生产经营之间竞争加剧,重复投资,资源利用率下降;影响对外直接投资市场的进一步拓展,不利于企业在全球生产布局、合理分配价值链的各个环节。

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不均衡的成因分析

(一)投资主体不均衡的成因

如前所述,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体以国有企业为主。之所以投资主体以国有企业为主,是因为我国大型国有企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很高,金融和战略性的能源、矿山等行业以国有企业为主,这些国有企业具有对外直接投资的资金优势、规模优势、行业垄断优势和肩负国家战略产业安全的责任,同时也是“走出去”战略的忠实执行者。在政府的推动下,尤其是对战略性资源投资加大力度的情况下,众多大型国有企业开展了对外直接投资。另一方面虽然我国民营企业众多,但有实力的大型民营企业不多,很多民营企业缺乏对外投资的能力和动力;加之为保证获取经济发展所需的战略资源而投向的采矿业需要巨大的资金作後盾且伴有巨大的风险,而这是众多民营企业所无力承受的。

(二)投资行业不均衡的成因

由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二产业主要集中在采矿业和制造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主要集中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所以在本文分析中,主要针对第二产业的采矿业和制造业;服务业由于领域较多,为便于比较,把服务业的几个重要分行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不对其进行细分。

1.服务业占比高的成因

服务业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较高,成为对外直接投资中最具活力的领域,一是得益于国际服务业大的开发环境,许多国家服务业进入门槛低,不会遇到国内那样诸多体制机制障碍;二是部分服务业技术要求相对简单且又能适合投资地的经济水平和市场需求,这为技术含量少、资本额小的国内商业资本提供了机会;三是很多服务行业是我国传统的优势领域,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服务业占比高说明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主体更看好服务业的盈利机会和市场前景。

2.制造业占比低的成因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占比较低。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中,制造业所占比重很大,除了其自身结构升级的需要和国内高劳动力成本的驱动外,更重要的是由于其跨国公司的制造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从我国现实情况看,国内很多制造企业并不具备对外直接投资实力。

在国内具有较高竞争力的制造业,之所以没有出现大规模投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一,国内丰富低廉的资本投入和较低的人工成本使制造企业在产出上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因此其制造活动更倾向于在国内进行,而不是大规模的离岸生产。我国制造业目前最大的竞争优势是劳动力成本比较低,而企业恰恰不能以此为作为海外投资的凭借。国内传统的制造企业一旦离开国内低廉的要素环境,到国外生产立刻就会失去竞争优势。第二,制造企业本身的竞争力太弱。目前国内大部分制造企业缺少国际化经营人才、资金和市场渠道,缺乏能够整合全球价值链的战略资源,不具备国际化经营能力。除了华为、联想、海尔等为数不多的企业以外,国内真正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制造企业屈指可数。2009年《财富》的世界500强名单中,尽管有34家企业上榜,但是绝大多数是国有垄断行业或者竞争不充分领域的企业,缺乏真正高技术或者充分竞争领域的制造业企业。制造企业缺乏竞争优势和垄断优势,这使得我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受到很大限制,决定了我国制造业目前的对外直接投资比重还比较小。

3.采矿业占比高的成因

采矿业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中所占比重较高,是因为随着我国进入重工业阶段和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对资源能源需求大幅增加。然而,我国很多重要资源能源大多需要从外部输入才能维持正常运转,在输入形式中,通过进口容易受到世界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国际政治和寡头垄断等因素的影响,供应量和价格波动较大,需求都无法得到正常保障。为摆脱国内资源能源供应短缺的局面,政府鼓励资源能源类企业投资于采矿业,鼓励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来建立资源能源供应基地,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利用资源能源。这是我国采矿业占比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投资区域不均衡的成因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向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大部分资金流向了香港、英属维尔京群岛和开曼群岛等传统避税港。向这三地投资目的除了这三个地区具备较高的金融、贸易自由度和经济开放度及优越的投资环境外,主要是获取生产经营以外的利益,即享受与外资同等的税收优惠待遇、合理避税、规避贸易壁垒和便于海外上市等。虽然2008年开始我国统一内外资税率,使得企业投资香港、英属维尔京群岛和开曼群岛的一个动机消失,即以外商投资企业的身份享受税收优惠的动机消失,但向这些地区投资的其他动机并未受到太大影响。

从洲际情况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大量集中在亚洲,一方面是由于亚洲很多国家与我国存在一定的产业梯度,制造能力相对较弱,生产成本更低,这样我国转移出去的产业在那里具有更大的竞争实力和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是因为亚洲人口众多,市场容量大,资源丰富;第三是由于我国和亚洲具有先天性的地缘优势和血缘、文化的相似性,企业在当地投资遇到的文化和习俗障碍较少,所以近年来亚洲日益成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地区。拉丁美洲是仅次于亚洲的第二大直接投资区域。我国对拉丁美洲的投资除了看重开曼群岛和英属维尔京群岛这两个全球著名的避税天堂所带来的好处外,更看重拉丁美洲丰裕的自然资源,如巴西、秘鲁、委内瑞拉等国具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铁矿、铜矿等资源,能够很好地满足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中对能源的需求。这从对拉丁美洲的投资行业主要集中于采矿业可以得到印证。我国对欧洲、大洋洲和北美洲的投资相对较少,是因为这些大洲很多国家是发达国家,与这些国家的企业相比,我国企业目前的国际竞争力较弱;加之文化和意识形态差异较大,部分西方国家把日益强大的我国视为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对我国的直接投资实行更为苛刻的安全和政治审查,造成许多投资受阻,限制了我国在这些地区直接投资规模的扩大。另外,随着“走出去”战略深入实施,近年来资源丰富的非洲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地位逐步上升。

三、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调整策略

(一)发挥民营企业的生力军作用,推动对外直接投资向纵深发展

国有企业作为对外直接投资主体,虽然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但由于许多国家对国有企业存在意识形态偏见,其投资意图常被东道国误解,把它们的正常投资行为与国家的行为联系在一起,因而常常设置一些障碍以阻止我国国有企业并购,导致许多并购失败。再加上国有企业本身治理结构的天然缺陷,风险控制能力较弱,严重影响到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绩效。相对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具有一些先天优势,如产权明晰、风险意识强、经营机制灵活、适应市场能力强,更重要的是很多西方国家认为民营企业更能代表市场经济成分,投资的商业意图更明显,因此其遭遇的严格审查较之国企要少。鉴于此,要扩大对外直接投资,政府应加快推进投资主体由国有企业向民营企业的调整。给予民营企业金融、保险等政策支持,设立特别金融机构或建立特别基金,完善境外投资保险制度,以提升其国际化经营的能力;逐步使民营企业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规模上成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体,以减少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因企业背景及经营管理体制原因而寻找政治经济安全借口阻止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现象的发生。政府在着力推进国有企业向民营企业调整的同时,应加快国有企业经营的去政治化,改变国有企业经营决策过多体现政治意图,信贷等各种资源过度偏向国有企业的现状。政府对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介入和支持应尽可能采取政策引导和服务的形式。同时,国有企业则需要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风险控制能力。

(二)推进行业调整,加强对重点行业投资

第一,发挥比较优势,加大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我国应加大制造业海外转移,把边际产业转移到下一个梯次的国家。我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行业主要是:拥有成熟和标准化适用技术的制造业,产能过剩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第二,加大高科技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推动技术和产业升级。为缩小与先进国家的技术差距,我国应大力发展对发达国家的航天技术、激光通信、生物工程和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积极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到境外科技资源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设立研发中心、建立技术密集型的合资合作企业、并购海外高科技中小企业。第三,继续加大采矿业等资源开发行业投资。“十二五”及今後一段时期,我国应继续加大对资源开发业境外直接投资规模,通过海外资源开发进一步参与全球国际资源的生产经营体系,争取全球重大战略资源的定价权,维护国家资源安全。除继续加大石油、铁矿石等战略性资源对外直接投资力度外,应适当向与可再生能源、新材料有密切关系的战略资源(如天然铀)转移。第四,加快现代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提升对外服务业层次。当今,全球现代服务业在国际直接投资中所占比重日益上升,为此我国服务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应该向附加值高的知识、技术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方向发展,以此促进国内相关产业升级。第五,抓住全球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投资与低碳经济有关的行业。我国应抓住全球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良好时机,拓宽对外直接投资领域,通过并购、独资、合资和合作等方式,获取国外先进的环保技术,以尽早转变高能耗、高排放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

(三)根据投资目的不同,合理安排投资区位

虽然,2010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和地区的覆盖率已达到72.7%,但是对外直接投资地区过于集中的根本格局并没有改变,多元化地区分布格局欠佳。今後根据对外直接投资战略意图,确立多元化投资地应是政策鼓励的重点内容。对于自然资源获取型直接投资,资源丰富的拉美、北美、大洋洲、非洲以及中东、中亚等地区,应是我国资源开发型产业投资的重点区域;而以获取先进技术为目的的投资,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是首选;以转移边际产业为目的的对外投资,应该流向和我国具有一定产业梯度的和市场空间较大的地区,比如非洲、中亚、东南亚等地区。另外,笔者认为消除对民营企业制度性歧视、完善资本市场是减少我国对避税地直接投资比例和改善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地域分布不均衡的关键因素。

(四)加强政府宏观指导和规划,完善投资信息服务体系

由于我国政府对企业直接投资的区域、行业等缺乏明确的规划和指导,造成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导致投资区域、投资行业过于集中。…为减少企业投资的盲目性、无序性,避免不必要的投资风险。政府应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国家战略等内容,制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战略规划及中长期规划,进行统一的境外产业规划和合理布局,保持和谐的区域结构和行业结构;同时放宽民营企业的投资权限,使其逐步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信息不对称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一大障碍,而政府在提供信息方面应有所作为,承担起信息披露的责任。我国政府在提供信息服务方面做了很大工作,但仍不够。为做好信息服务工作,下一步政府除了充分发挥驻外使馆和机构、国外大公司驻华办事处、外国驻华使馆等的作用外,还应加强与国外商业机构、国际经济组织和东道国引资机构合作,同时充分发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国际商会、各种进出口商会、行业协会的作用,在这些部门和机构之间建立全面有效的信息网络体系,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提供最新最全的信息服务和投资指导。

国内企业直接对外投资篇10

【摘要】对外直接投资和引进外资是一国参与国际分工、利用国际资源、享受经济全球化利益的重要手段。两者应同步发展相互促进。而我国目前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滞后,政府激励政策缺位是主要原因。通过分析税收激励政策的特点与效应,以及政策执行的成本收益,为如何制定税收政策以促进对外直接投资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大力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一直是我国经济政策的一大立足点,也的确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然而,仅单方面引进外资已不能适应目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要使我国充分参与国际分工,在国际分工和国际协作中占据有利地位,我们必须建立资金流人和资金流出的双向循环机制,以期充分利用国内外市场和资源,有效利用全球生产要素,分享国际分工的收益。

表1和表2分别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占GDp比重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引进外资的比率同其他国家进行了比较。(见表1、表2,下页)

表1的数据表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占GDp的比重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而且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也相去甚远;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仅很低,且与我国的总体经济实力极不相称。表2的数据则显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与引进外资规模之比,不仅无法与发达国家比较,也远低于发展中国家。这种“只进不出”的资金流动状况,从微观上讲会使企业逐渐退出国际竞争舞台;从宏观上讲会使我国内部经济和国际收支失衡,并影响我国在世界经济格局和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表1各国(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占GDp比重(%)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世界平均水平

14.44

16.50

19.19

20.46

21.63

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16.16

17.89

21.34

23.07

35.91

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

9.32

12.32

12.84

12.83

13.50

德国

16.40

19.02

25.88

29.85

29.07

美国

11.48

12.74

13.17

13.70

14.37

日本

6.90

4.29

5.84

7.25

8.31

中国

2.44

2.51

2.39

2.74

2.87

资料来源:世界经济年鉴编辑委员会:《世界经济年鉴2003/2004》,2004年。

表2对外直接投资与引进外国投资比率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中国

1996

01:00.7

01:02.5

01:20.0

1997

01:00.7

01:02.6

01:16.7

1998

01:00.8

01:03.7

01:16.7

1999

01:00.9

01:03.0

01:25.0

2000

01:01.0

01:02.3

01:50.0

注:以上数据根据《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白皮书2003》以及《国际统计年鉴2003》资料整理计算而得。

二、我国现行对外直接投资税收政策分析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滞后,固然有企业发展战略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国政策支持的缺位。仅从税收政策的角度看,与我国吸引外资的税收优惠政策和其他国家鼓励对外直接投资的税收政策相比,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税收激励还不完善且效率较低。

(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税收激励与吸引外资税收激励的比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了吸引外资,对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的税收实行了广泛的优惠措施。首先是专门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对来华投资的外商的税收优惠做了明确而详细的规定和解释;而对于我国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税收优惠只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中用一些零星条款进行了规定。其次,从具体的税收优惠条款来看,名目繁多方式各异,予以外资企业以优厚待遇;而反观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税收优惠,只是因避免对企业双重征税和企业在国外遇到某些风险时给予一定保护时才涉及,鼓励企业进行对外投资的相关措施也较少。显然,我国在对外直接投资和吸引外资的税收激励上,两者反差较大。

(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税收激励与国外对外直接投资税收激励的比较

从国际上看,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国都运用税收优惠政策对本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进行支持和鼓励。表3列举了部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促进对外直接投资的税收政策措施,通过对比,不难发现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税收优惠条件较为苛刻,手段比较单一,覆盖面较窄,而且虽有保护措施,激励作用却较小。

表3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税收激励与国外对外直接投资税收激励的比较

国家

促进本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税收措施

美国

所得税减免、抵免、延付,赋税亏损退回,赋税亏损结转,关税优惠。

法国

海外子公司所得税减免,海外子公司股息不计入母公司征税范围。在与东道国存在双重征税的情况下,法国公司在得到政府允许以后,可扣除所欠税款及其海外子公司已向东道国政府缴纳的税款。

德国

通过国内立法和多双边税收协定,实行免税法,对能够促进德国就业和出口的大型公司的境外投资项目实行税收优惠,给予德国企业在发展中国家投资所得一定的税收抵免。

日本

实行对外直接投资亏损准备金制度,资源开发投资亏损准备金制度,特定海外工程合同的亏损准备金制度,扣除外国税额制度。

韩国

海外投资损失准备金制度,国外纳税额减免、扣除,对海外资源开发投资免除红利所得税。

新加坡

海外投资亏损注销,免除某些海外投资收入、红利和管理金收益的税收,海外投资业务所得税减免。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开发享受双重减税优惠。

中国

纳税人在与中国缔结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的国家所纳税收给予抵免,对承担援助项目的企业实行税收饶让,对在境外遇到不可抗风险而造成损失的企业给予所得税优惠。

三、税收激励政策对促进对外直接投资的效应分析

对外直接投资相对国内投资,风险更大,收益更具不确定性,竞争可能更残酷。因此,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主要考虑:一是收益与风险的预期和权衡;二是资金能力。这样,从政府角度讲,要鼓励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一方面运用税收政策对企业的成本收益予以特别照顾,使企业对外投资收益率更容易形成稳定的高的预期;另一方面在资金上对企业进行支持,从而激发企业扩大对外直接投资需求。税收政策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激励效应主要体现在对企业投资需求的激发方面(见图一)。

图一表明,对外直接投资的税收激励措施,就是从税率、税基、税额、纳税时间等方面对投资主体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实行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增加企业某项特定投资的预期回报率或降低其成本或风险。其中,直接激励措施是通过直接减少企业的应纳税额来减轻他们的税负,从而增加他们的可支配利润;间接激励措施是用延长企业纳税期限或将企业应纳税额后转等办法,使企业能在一段时间里无偿占有政府税款,从而降低了企业纳税压力,间接减轻了企业税负。

(一)直接激励措施

企业的投资行为实际上是对生产要素的购买,因此我们可以把企业在对外投资和对内投资之间的选择视为其对国际生产要素和国内生产要素的选择,企业的生产投资决策也就是在企业的成本预算一定(资金供给一定)时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问题。政府运用直接税收激励措施可以影响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从而影响企业的投资选择。(见图二)

图二中横纵坐标分别代表了企业选择国内生产要素和国际生产要素的数量,我们以此来说明企业进行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的规模。当政府对该企业的所有投资行为征收同等税收时,该企业等本线为CB,等产量线为a。而如果政府对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实施税收优惠(极端假设为免税),那么,一方面从企业角度看,国际生产要素相对国内生产要素价格下降,企业的等成本线由CB转动到aB位置,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得以扩大,同时,企业的产量也得到相应的提高(等产量线由a上移至b);另一方面从资源角度看,线段aB到CD到aD的移动就是一个节约国内资源(oB到oD),同时充分利用国外资源的过程(oC到oa)。

具体而言,降低税率、税收抵免和税收饶让这三种不同的税收激励手段对于鼓励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与渠道。

1.优惠税率。它是指对于特定的对外直接投资主体或某种特定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采用较一般税率更低的税率征税,一方面直接减轻企业税负,另一方面可以引导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实现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宏观经济目标。

但需要注意的是,各国税率水平的差别会影响资本跨国流动的方向和效率。因此,政府在制定优惠税率时,要掌握一定的限度,并结合其他国家的税收政策和国际平均税率水平,避免出现国家之间的恶性税收竞争,使资本跨国流动具有效率并符合我国的整体利益。

2.税收抵免。它是指准许纳税人把其某种或某些符合规定的特殊支出项目(如在东道国已经交纳的所得税税款),按一定比率或全部冲抵其应纳税额,以避免对投资主体双重纳税。税收抵免可分为直接抵免与间接抵免。直接抵免主要针对同属一个法人实体的总公司和分公司的组织形式,它一般适用于自然人的个人所得税抵免以及总公司与分公司之间的公司所得税抵免和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预提所得税抵免。间接抵免适用于不同属一个法人实体的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税收抵免关系,且其适用范围仅为股息一项所得。间接抵免较直接抵免复杂,两者适用的对象、范围不同。在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对于企业不同的组织形式和所得形式,两者可以相互补充,发挥不同作用。

3.税收饶让。即对外投资企业在东道国享有的税收优惠,视同已纳税,予以抵扣。税收饶让是税收抵免的一种延伸,目的在于让投资者切实享受到东道国的税收优惠措施。当对外直接投资享有东道国的税收优惠且作为母国的政府实行税收饶让时,投资者在对具有相同税前收益的国内投资和国外投资的选择一般倾向后者。因此,税收饶让是减轻对外投资主体税负,激励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手段。

但是,应当注意到,税收饶让减轻投资者税负的效应会受到一些条件的制约。

首先,东道国对外资实行了税收优惠政策。由于目前国际上有的国家主张税收中性政策,反对用税收优惠来干预经济,因此,我国在与其他国家签订税收饶让协定时,应充分注意到这一动向。

其次,投资者对东道国的税收政策、国内税法必须进行充分了解,只有在对其认可并完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够从税收饶让中得到实惠。

第三,对于实行税收饶让的母国而言,东道国税收优惠政策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母国的税收收入。如果东道国的税收优惠过多过滥,那么实行税收饶让以后母国的税收收入势必受到较大影响,所以,一国政府在签订税收饶让协定时应该考虑到本国的财政承受能力。

(二)间接激励措施

1.加速折旧和延期纳税。加速折旧是允许纳税人在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初期提取较多的折旧,从而使纳税人的税负得以递延。它和延期纳税一样,虽然不能减轻纳税人的实际税负,但其可以缓解纳税人的资金压力,因此,政府可以通过调整纳税人可以从应税所得中扣除的折旧额度,从而影响纳税人的投资行为。这种在税收制度中规定的可以计提的折旧被称作税收折旧。当税收折旧率高于实际折旧率的时候,实际上降低了企业应税所得,这种税收政策对于对外直接投资就有刺激作用。

2.盈亏互抵和设立亏损准备金。这两项措施主要针对投资主体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可能遇到的风险,允许其在遭受损失时用以前或以后的盈利,或者用专设的亏损准备金来冲抵损失,从而降低投资者在遇到风险时的税收负担。这样一来,虽然国家对企业征税是与企业共享了投资收益,但这种盈亏互抵和亏损准备金制度的实行又让国家同企业一起承担了风险,这就使企业有了更大的动力和兴趣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三)税收激励政策的成本一收益分析

从国家财政的角度讲,对投资主体的税收优惠必然会减少国家的财政收入,或者会把这些税收优惠转移为其他涉税主体的税收负担。

在很多国家,税收优惠被称为税式支出,在政府进行每一年度的财政预算时,其会被列入财政支出的范畴进行预算编制,从而使税收优惠不管从项目上还是数量上都能有计划有步骤的执行。但目前,我国还没有真正实行税式支出制度,因此,在衡量各项税收优惠措施的效率时,我们还难以找到全面的数据和指标进行定量分析。我们现在可以做的,只是从理论上分析税收激励政策在促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所产生的各方面成本和收益,全面审视税收激励政策对各个经济主体的影响,使税收激励政策达到最大效率,从而为政策制定提供一定方向上的指引。

1.税收激励政策的收益。在生产要素层面,通过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可以起到节约资源、提高技术、积累资本的作用。我国目前已经面临着严重的资源瓶颈,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把一些对国内稀有资源需求量大、或在国内资源开发成本高的项目转移到国外,既可以节约国内资源,又可使企业享受到廉价充足的国际性资源,降低企业成本。同时,通过对购买外国先进技术和设备、与发达国家企业建立合资企业以及兼并收购发达国家拥有先进技术的企业等形式的对外直接投资予以特殊的税收优惠,可以刺激企业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给国内企业提高技术以外部压力。此外,由于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能够在东道国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上筹措资金,这就可以给企业带来一定的资本积累效应。

在生产能力层面,对不同企业的不同投资行为实行差别税收激励措施可以重新有效配置社会生产能力,优化产业结构。政府可以通过有差别的税收优惠政策激励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企业把生产能力适当转移到国外,从而让渡出资源给生产能力相对不足的行业,这样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我国生产能力,既可以在节约并有效利用国内资源和生产能力的同时,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生产能力,也是国家保护和扶植幼稚产业发展的有效措施。同时,促进对外直接投资的差别的税收激励政策也是利用国际上存在的需求差异,实现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手段。实施与国家产业政策相一致的税收激励政策,不仅能在量上扩大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而且能使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扩大转化为国家的经济绩效,实现国家的总体经济目标。

在对外贸易层面,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可以带动我国的出口,同时避开国际贸易、非贸易壁垒,抵制外国政府的贸易保护。同时,通过在国外建立子公司或分公司,我国企业可以较好地了解国际市场的价格状况、供求状况,降低企业的信息搜集成本,减少出口的盲目性,从而提高对外贸易收益。

2.税收激励政策成本。首先,从短期看,税收优惠政策的直接成本是政府税收收入的减少。这一成本是政府实行税收优惠政策的固定成本,难以消除。但从长期看,有效率的税收优惠政策给整个社会带来的远期经济效益能为政府收入创造更多的税源。

其次,对外投资规模的扩大可能导致对国内投资和就业的替代。在企业资金状况一定的情况下,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必然导致国内投资的减少,可能影响到国内的经济增长水平。

从国内产业发展看,虽然很多学者否定了对外直接投资会产生产业空心化的现象,但是,如果税收激励政策运用失当,引起企业为了享受税收优惠而盲目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确有可能造成国内生产能力和技术的流失,最后国内的企业成为一个空壳。

从就业情况看,我国负担着沉重的劳动力就业压力,企业将生产转向国外,就业机会也流向了国外,这无疑给我国的就业问题带来很大的困扰。但如果政策得当,相对过剩的产品生产移出,相对短缺产品的生产性资源将更充足,这样我们可利用国际分工,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既可避免产业空心化现象,又可促进就业。

第三,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税收激励可能造成资本外逃和国有资产流失。很多企业可能以各种合法或非法的方式将资金转移到国外,然后以“外资企业”的角色回到国内投资以享受税收优惠。结果,资金的流出并没有形成投资的效果,而资金流回以后却享受了税收优惠,使财政收入蒙受损失。其实,如果是以产业政策等政策为依据的有选择的税收激励,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资本外逃和国有资产流失。

综上所述,对外直接投资税收激励政策的收益主要来自于对外直接投资带来的收益,其取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质量。对外直接投资税收激励政策的成本是税收优惠政策给社会经济其他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些负面影响虽可设法抑制,但很难完全消除,因此政府的任务就在于如何使政策的收益提高,成本降低,即用收益消化成本,使税收激励政策的净收益达到最大。

四、发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税收政策安排

根据以上对我国现行对外直接投资税收政策的纵横向比较以及对税收激励政策的成本收益分析,制定税收激励政策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相对应,尽快制定完整的对外直接投资税收法律条例,明确规定各项涉及对外直接投资的税收政策,以显示政府目前重视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倾向,同时也能够让企业在面对对外直接投资的涉税问题时有法可依,从而给予企业充分的法律保障。

第二,适当处理税收优惠与政府税收收入的关系,权衡近期利益和远期利益。一方面要控制税收优惠的适度规模,将政府收入的减少控制在财政能够接受的限度之内;另一方面要使税收激励政策所促进的对外直接投资能够最大程度的节约国内资源,利用国际资源和技术,使经济得以长期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以远期税源的扩大,补偿近期政府收入的损失。

第三,依据产业政策,制定体现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导向和产业导向的税收优惠政策。适应我国经济从传统的低层次、粗放型平面扩张发展模式向集约化高度化的发展模式跃迁的趋势,一方面引导企业对发展中国家和转轨经济进行直接投资,实现我国某些产业逐渐向国外转移;另一方面重视对发达国家高科技产业的学习型投资,引导企业瞄准对我国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具有直接助长作用的投资方向,将对外投资重心放在技术密集型产业,特别是那些高新技术含量大,产品附加值高的产业类型。根据这一产业选择原则,在税收政策的安排上,就应该对那些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和高度化,从事技术密集型产业投资的企业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营造一个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如给予他们特别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同时,对于那些通过购并国外高新技术企业,以控股方式获取了先进技术,并将先进设备运回国内以提高国内技术水平的企业,可以对他们的设备进口免征进口税。

第四,要充分借鉴其他国家的税收优惠方式和国际惯例,使各项税收激励措施能够切实发挥作用,并且节约政策的执行成本。

例如,目前国际上对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税收抵免通常是采用综合限额抵免办法,而我国现行的企业所得税法中却采用分国不分项的抵免办法。这种抵免办法在操作上比较繁琐,而且难以起到很好的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效果。所以,将税收抵免办法从分国限额抵免法逐渐转变成综合限额抵免法,应该是我国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一项很好的税收激励措施。又例如,目前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间接抵免办法,同时,在我国目前和其他国家签订的税收协议中,多数协议也规定可以运用间接抵免消除双重征税,但我国现行国内税法中却只有对直接抵免的规定,没有涉及到间接抵免的具体操作方法,这就给对外投资企业在进行税收缴纳和抵免时造成无章可循的局面。再加上一旦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逐步发展起来,就必定会产生多种投资方式,因此,这就要求我国尽快在税法中补充对间接抵免办法的规定,使国内税法和国际税收协定有很好的衔接。

第五,必须重视对外直接投资可能带来的产业空心化和就业机会流失现象。我国的生产力状况是劳动力数量多、成本低,而生产技术相对发达国家落后。因此,税收激励政策应处理好承接和转移的关系,鼓励企业一方面充分运用国内充足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如引导企业在国内生产劳动力消耗大的产品和部件,同时在国外建立高技术的全自动装配线,这样的内外分工既可以使企业绕开贸易壁垒,扩大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有效利用国际资源,又可以避免国内生产的停滞和就业机会的流失。

第六,要注意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严格性,并与其他经济、税收政策有机结合起来,防止对外直接投资引起的国有资产流失。一是应当与我国现行对外资的税收优惠政策结合起来考虑,硏究和设计相应条款,以避免国内资金利用税收优惠而外逃;二是明确对可以享受税收优惠的税源的界定,并在执行税收优惠政策时加强对税源的审核,保证只有真正符合税收优惠条件的税源才能得到税收优惠。此外,我们还应该重视国际间的税收协调和合作,打击跨国偷逃税,促进世界经济的共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白皮书2003》,中信出版社,2003年

[2]周斌:《国际直接投资教程》,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3年

[3]上海财经大学投资研究所:《2002中国投资发展报告:迈向国际化的直接投资框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

[4]李东阳:《国际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

[5]刘红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证研究与国际比较》,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6]伍舫:《中国税收优惠指南》,中国税务出版社,2001年

[7]刘剑文:《国际所得税法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

[8]刘心一:《税式支出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年

[9]王传纶高培勇:《当代西方财政经济理论(下)》,商务印书馆,1995年

[10]陈浪南:《国际投资学:对外直接投资的决策、融资及环境分析》,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

[11]深圳市国际税收研究会课题组:《鼓励内资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税收政策》,《涉外税务》2003年第11期

[12]罗良文:《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财政研究》2003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