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因素与健康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7:13

社会经济因素与健康篇1

1健康模式转变理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生率降低、死亡率降低、期望寿命增加、人口老龄化导致慢性病的作者简介:冯显威,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医学社会学。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这种变化称为健康模式转变。1964年,Stolnitz在“人口模式转变: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一文中,全面概括了人口模式变化对人类健康状况的影响,指出世界所有国家在其现代化进程中都会经历这样一种转变过程。1971年,omran提出“流行病模式转变”这一术语,把人们对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的认识,从生物学因素扩展到社会、经济及心理学方面,并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1973年,Lemer提出“健康模式转变”的概念,进一步强调了社会和行为因素对人类健康状况的影响。健康模式转变是由人口转变和流行病学转变共同作用的结果。健康模式转变还会引起不同地区和不同社会经济阶层健康问题的差异和变化等。健康模式转变包括人口模式转变、流行病学模式转变和健康危险因素的变化3个方面的内容。人口模式的转变与人口老龄化。近十几年来,我国生育率水平逐步实现了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人口模式的转变。人口构成趋向老年化,医学敏感人群占劳动人口的比例将从40%上升到60%,将严重影响人群健康模式和卫生服务需求的变化。流行病学模式转变。伴随着人口模式的转变,人群死亡年龄构成变化导致了死因谱的变化,被称为“流行病学模式的转变”。导致流行病学模式转变的原因主要有两点:①感染性疾病的下降导致疾病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发生了转变;②由疾病危险因素改变引起某些疾病死亡率的绝对上升。调查资料显示,20世纪90年代与70年代相比,我国城乡居民传染病死亡率下降70%,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明显上升。此外,职业危险因素等的发生,也导致了许多与行为有关的非传染性疾病发病和死亡率的上升。健康危险因素的变化。工业化、城市化和生态破坏引起的环境污染,城市化进程和人口迁移加速,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流行,导致不同疾病的危险因素发生改变。

2健康生活方式理论:从马克斯•韦伯(max•weber)到威廉•科克汉姆(wmiam.C.Cockerham)

健康生活方式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生活机会所选择的与健康相关的行为的集合。健康生活方式的问题,要从德国社会学家maxweber的理论说起。在(economyandSociety)这本著作中,weber在论述“共同体内部的权力分配:阶级、等级、政党”时,引入了生活方式的概念,他对生活方式的看法有助于我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理解。我们知道,生活方式是人们长期受一定社会文化、经济、风俗、家庭影响而形成的一系列的生活习惯、生活制度和生活意识,是不同阶层人群在其生活圈、文化圈内所表现出的行为方式。weber将他的分析主要集中在阶层和地位之间的差异上,他指出,阶级是基于经济的划分,“等级是根据其货物消费的原则来划分的,表现为生活方式’的特殊形式”、“任何等级的社会都是靠惯例即生活方式的规则维持其制度的,因此在经济上制造着不合理的消费条件”引。weber认为,阶层是社会生活的客观维度,以一个人拥有多少金钱和资产作为象征;而地位是主观维度,包括别人对其的尊重程度。一般来说,一个人的职业和受教育程度是其受他人尊重的基础。地位群体之间的差别取决于人与消费资料的关系,社会经济地位高的群体的生活方式,显然与社会底层群体及中产阶层群体的生活方式不同,在同一地位群体当中的成员享有相似的生活方式。weber还注意到社会经济状况是决定人们特定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他用“生活机会”来解释获得特定生活方式的可能性,即一个人想要获得某种生活方式,必须有资金、地位、权利和社会关系的支持。社会经济地位处于上层及中层的群体拥有充分的资源支持他们所选择的生活方式,由此实现健康生活方式的机会更大。但weber也认为,虽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把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相互分隔,但生活方式也可以跨越其所产生的社会经济阶层。Featherstone的研究证据表明,在当今的西方社会中,原先产生于中上阶层的强调锻炼和运动、合理饮食、避免吸烟等不健康行为的健康生活方式,已经开始传播到所有社会阶层中。美国著名医学社会学家wili啪.C.Cockerham指出,weber生活方式的概念也适用于健康生活方式,因为追求健康生活方式时,就是这个人在尝试按照自己的动机、努力和能力水平产生良好的健康状态。Cockerham概括了weber的观点对健康生活方式研究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总结了weber以后的研究进展。从weber到Cockerham逐步发展起来的健康生活方式理论,其基本概念框架可进一步概括如下6点。@weber发展了社会学中“社会经济地位”的概念,社会经济地位是一个人社会阶层地位的根本反映。weber认为一个人在社会等级中的定位不仅仅取决于其收入水平,而是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及职业地位3个因素的综合作用。②生活方式反映了一个人的社会地位。weber认为,生活方式基于人在消费什么而不是生产什么,当选择的生活方式是为了获得健康时,人们的活动目标最终就是一种消费性活动,即人们努力获得健康来达到延长寿命、享受生活和继续工作等目的。③生活方式是以选择为基础的,但是这些选择取决于个体实现某种生活方式的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又取决于这个人的社会经济环境。④特定的生活方式是特定的社会经济群体的特点。健康生活方式似乎是上层及中层的特点,但它具有超越社会阶层界限影响到全社会的潜力。⑤社会经济地位对生活方式的选择固然非常重要,但它不是决定生活方式的唯一因素。除了社会阶层因素外,还应该重视年龄和性别等其它因素对健康生活方式的选择。⑥一个现代文明社会的明显标志,是无论属于哪个社会经济阶层,人们都会在环境和机会允许的条件下接受健康生活方式。

3健康的社会阶层差异理论:社会阶层与健康

社会阶层是由收入水平、职业地位和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确定,这3个因素综合起来反映了一个人的社会经济地位。社会阶层或社会经济地位与健康状况之间存在重要的相关性。从收入水平、职业地位和受教育程3个因素分别来看,它们都对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并且它们之问还存在着相互影响。收入水平与人们的消费能力、生存条件、生活水平、营养和医疗保健状况等密切相关。收入水平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状况,由收入差距带来的物质生活条件的不足,是决定人们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这些因素的影响在低收入人群中最为明显。由收入差距带来的社会地位、受教育机会、生活压力、心理影响等,对人们的健康也产生很大的影响。健康状况是随着收入水平和社会经济地位的提升而改善的,收入水平和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通常有较多的自主选择权,他们可以选择安全的居住环境、购买有营养的食物,更有条件投资于健康。职业地位反映了人们在社会中的地位、职业活动范围和性质、工作压力和相关的健康风险的情况,决定了相关的收入水平。不同的职业类型所接触到的职业健康危险因素和相关的工作压力是不同的。职业场所和组织机构、管理方式及人事关系也会影响人们的健康。职业地位的差异不仅与健康危险因素有密切联系,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心理上的压力,决定着人们能否有足够的收入用于医疗保健和维护自身的健康。受教育程度对人的文化知识、技术水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价值观等有直接影响,并且与个人的社会经济地位紧密相关。受教育程度代表着人们获取经济社会资源的能力,决定着人们的收入水平,是影响人们健康的最大因素。教育还能提高人们获取和了解健康资讯的能力,帮助人们保持或改善健康。受教育程度高的人能接触到更多的健康相关知识,更了解健康生活方式的优点和预防保健的重要性,从而帮助他们采取健康行为,降低危险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当发生了健康问题时,他们能够更好地利用医疗卫生资源。社会阶层与健康状况之间关系的研究表明,人群健康存在着明显的社会阶层差异。同一社会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健康状况不同,处于较高社会阶层的人健康状况要好于较低社会阶层的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社会阶层影响人们获得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机会。在经济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低社会阶层的人和高社会阶层的人相比,较少利用医疗保健服务,很多经济上有困难的人他们只在出现紧急情况时才去就医。例如,我国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将调查对象按收入水平分为5个收入组,结果不同收入水平居民之间的卫生服务利用差异明显,未就诊率、未住院率随收入水平的提高而降低;由于经济困难,应住院而未住院患者比例达70.0%;城乡低收入人群应住院而未住院率的比例达到了41%,远高于一般收入人群,不同收入人群之间卫生服务利用的差异较大。此外,经济上处于不利地位并不是低社会阶层的人较少利用医疗保健服务的唯一原、因,由于职业地位的差异和相关危险因素的影响,低社会阶层的人本身就不如高社会阶层的人健康。国外许多研究表明,社会阶层和健康状况之间的差异是社会经济因素中不平等分配的结果。1999年,英国萨塞克斯大学Richardw.wilkinson教授在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著作《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对人口健康的社会和经济决定因素作了权威性的论述。2000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国家流行病学和人口健康研究中心的JaneDixon在为该书写的评论中指出,人群之间健康的差异是由于社会特征的差异,而不是卫生保健方面的差异。健康梯度不单独是一个贫困问题,穷人健康状况不佳,健康不平等,是一个社会经济地位或社会分层结构问题。总的来说,健康不决定社会地位,是社会地位决定了健康。wiliam.C.Cockerham也提出了一个重要假设:如果社会阶层差异减小,人群的总体死亡率也将会下降。为了考察这一假设,Cockerham从wilkinson的研究中找到了支持的证据。wilkinson回顾了多项国际性研究后发现,一个社会在社会地位和经济上愈平等,该社会的总体健康水平就愈高;在每一个处于向高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类型转变的过程中的国家中,都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即财富增长了,健康水平却没有提高。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该国家人口中社会地位和经济享有的公平程度;如果社会中富人和穷人之间的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和生活条件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即使这个国家总体上健康状况比较好,但社会仍然广泛地存在着健康不公平性。如果上述差距明显减小,社会中的健康不公平性也会显著降低Ⅲ。社会阶层与健康的研究,有助于调查发现社会阶层中各种因素与健康或疾病的关系,有助于调整社会阶层结构、缩小社会阶层差异和改善高危人群的健康问题,对完善医疗卫生和保健政策,提高健康的公平性和人群的健康水平等都有重要意义。

4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理论

健康的决定因素复杂多样,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人员,将除那些直接导致疾病的生物遗传等因素以外,由人们居住和工作环境中社会分层的基本结构和社会条件不同所产生的影响健康的因素,统称为“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作为人们的社会环境特征,作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全部社会条件,反映了人们在社会结构中的阶层、权力和财富的不同地位。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发现,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其行为生活方式和健康水平不同,较低社会阶层的人总体健康状况比社会阶层较高者差。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往往患不同的疾病,社会阶层越低的人期望寿命越短,社会地位越高的人健康状况越好,贫困和社会不平等最有害于健康。健康不平等是由社会造成的人群总体健康差异和不公正。哈佛大学经济学和哲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amartyaSen认为,卫生服务的公平分配关系到政治权利问题,健康的不平等与人的权利不平等相关。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所体现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健康公平。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还认为,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是导致疾病的“原因的原因”,以往的卫生政策模型只考虑直接导致疾病的生物原因是不够的,还必须考虑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重视健康损益背后的社会性机制。

健康决定因素的社会本质表明,政府不仅仅要关注特定公共卫生问题对人群造成的危害,还必须主导维护国民健康的社会性政策措施,从影响健康的“原因的原因”入手,把实现健康公平作为基本价值目标。健康公平是从社会的、经济的、人口统计的和地理的角度定义的人群健康公平和无差异状态,是政府政策选择的伦理基础,政府和有关机构应该把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和健康公平作为重要的政策关注点,建立健康公平的政策行动框架,降低健康不平等,实现健康公平。正如michaelH.merson所说,健康问题是一个与政府相联系并以社会公平性为支撑的领域,“政府在其中至少起到了两方面的关键作用。首先,政府设计和实施公共政策以改善社会和环境状况,如就业、住房和污染控制等。其次,政府提供特定的计划和服务,特别是针对最需要的人,保证他们平等地享有正当权利和健康状况。

5健康权与政府责任理论

社会经济因素与健康篇2

abstract:aftersuccessfullyholdingthe16thpartycongress,itmakesblueprintsforthenext50yearsofdevelopmentofChina,buildingwell-offsocietyinanall-aroundway,andinnovatingthesocialis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awell-offsportisunderthebackgroundofawell-offsociety.Deepeningthereformofschoolsportsshallbeundertheguidanceofwell-offsports,setuptheguidingideologyofthehealthyqualityasanimportantpolicyofschoolsportswork,increasetheforceofthereformoftheschoolphysicaleducationandhealthcoursesystem,firmlyestablishlifelongphysicaleducationthought,andcontinuetocarryouttheschoolsportsworkfacingallthestudent.

关键词:小康体育;导向;学校体育;改革

Keywords:awell-offsports;orientation;schoolsports;reform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9-0191-02

0引言

十六大的胜利召开,是我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也是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小康体育是小康社会背景下的体育,是大众的体育、社会全体成员参与的体育。对于每一个走向社会的人,都要接受一定的学校教育,学校体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世纪、新的形势下,以小康体育为导向,应如何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为社会培养合格体育人才、让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的人投入到全民健身的行列中去、为全面步入建设小康体育阶段做出努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1小康社会与小康体育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兴国的第一任务,是改革开放中积累的最重要的经验。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首先在经济上提出了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作为小康并非只是一个经济指标,它还包含政治、文化上的目标和任务,邓小平在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时,本身就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和要求。因而,小康是一个全面整体的奋斗目标,包含经济、政治、文化多方面的范畴,其中,在文化上,我们所需达到的目标是: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体系,人民享有良好教育的机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而,人全面素质的提高是小康的目标所在,任何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人,而且,人的健康素质能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群的健康状况,健康针对个人是智力、体力和心理发展的基础,是劳动生产的基础,针对社会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以,国民健康素质的提高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小康体育是由小康社会引申而出的一个概念,被包含在小康社会这一大范畴中,它是把全民族的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作为奋斗目标。从历史进程讲,是指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分层转型、文化多元融合、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结构梯度升级,需求和欲望显著提升,人均GDp从1000美元增长到4000美元,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体育。可见,小康体育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体育。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拥有健康身体的欲望就越强烈,体育的地位也就越重要,所起的作用也越大。小康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人们从关心温饱向关心身体、关注健康与生命的转移。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发展基础上的小康体育,其主要特征应是大众的体育、全民参与的体育、是以人为本、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和生活质量、满足大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的体育,也是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协调发展的体育。因而,小康体育是以小康社会为背景的体育。20世纪后半叶,中国体育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这一时期体育主要还是在满足政府需求,竞技体育的发展占了很大空间,当然这与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加速发展,1996年我们也适时的开始推动全民健身运动,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小康社会经济的大发展,使得小康体育得以生存的空间,这一时期的体育发展必由满足政府需求为主向满足大众个体需求为主转变。

2以小康体育为导向不断深化学校体育工作改革

实现小康目标、步入小康体育历史阶段,是以人为本的,作为人仅仅高度理解认识小康体育、有强烈的欲望是远不能实现的,还要在这一理想阶段真正投入和参与,这需要社会成员必须掌握一定的科学锻炼方法与知识。我国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一个社会的人必然要通过学校教育的雕琢,学校体育工作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健康素质的培养和终身体育思想的养成、健身方法知识的掌握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和意义。

社会经济因素与健康篇3

目的研究吉林省老年人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应对老龄化社会,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寻求开展城市社区老年人健康教育策略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老年人健康服务提供依据。方法使用“2009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选择吉林省的长春、吉林、通化、四平、松原5个地区开展调查,以55~69岁的城乡常住人口为对象。由调查员深入样本户对调查对象进行询问调查。结果老年人对健康理念和健康知识的认知城市要好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文化程度越高掌握越好。不同城市间有差异。城市老年人日常行为习惯得分高于农村,其城市间有差异(p

【关键词】老年人;健康素养;影响因素

健康素养指个体做出适宜健康决策所需的获取、处理、理解基础保健知识及服务的能力,是一个比社会经济、年龄、民族等因素更强的人群健康预测因子〔1〕。探讨老年人健康素养,寻求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老年人卫生服务模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经济学意义〔2〕。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吉林省老年人对健康知识、信息、服务的获取能力以及对健康生活方式、健康技能的掌握程度等与健康素养有关的情况,掌握吉林老年人的健康素养水平,进一步研究影响健康素养的相关因素,为制定健康干预计划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09年5~6月,在综合考虑地理分布、城乡、性别、经济水平等因素前提下,抽样选择吉林省的长春、吉林、通化、四平、松原5个地区开展健康素养监测调查,每个地区确定1个城市点,1个农村点。55~69岁的城乡常住人口作为调查对象。

1.2方法

使用“2009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调查员深入样本户对调查对象进行询问调查。监测内容:《2009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公告相关内容,主要包括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等。问卷中关于健康理念和健康知识18题,每题1分,满分18分;关于日常行为习惯14题,每题1分,满分14分;关于健康技能5题,每题1分,满分5分。

1.3质量控制

每份问卷完成后经调查员和质控员审核后,方为有效问卷。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80份,回收有效问卷1035份,问卷回收有效率95.83%。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epiData3.0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数据以x±s表示,假设检验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计数数据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

2结果

2.1调查对象一般情况

见表1。表1调查对象基本特征(略)

2.2调查对象健康理念和健康知识的认识情况的影响因素

见表2。老年人对健康理念和健康知识的认知城市好于农村(p

2.3调查对象日常行为习惯情况的影响因素

见表3。城市老年人日常行为习惯得分高于农村(p

2.4调查对象健康技能情况的影响因素

见表4。城市老年人健康技能的掌握要好于农村(p

3讨论

本调查结果显示,吉林省老年人群中普遍存在低健康素养现象。城乡、性别和文化程度对健康理念及健康知识、健康生活方式和健康技能3方面回答正确得分和知晓率有影响。一般表现为城镇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文化程度愈高健康素养水平愈高。

城市和农村之间经济、文化和医疗服务等各方面具有巨大差异〔3〕,老年人健康素养城镇明显高于农村,这也是城市和农村之间经济、文化、医疗卫生服务等各方面现实不平等的一种自然反映,说明我国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提高任重而道远。

城市间经济、文化和医疗服务、健康氛围等各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说明践行健康老龄化,尚有很大的建设空间。

虽然男女间健康素养综合指数没有差别,但是男女之间各分指数是不同的,除了行为性健康素养指数女性接近男性,而其他的分指数则要低于男性,这种差别可能是由于男、女在社会及家庭中的角色、地位不同造成的。这也提示在进行健康素养干预研究时应该考虑到不同性别间健康素养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策略和措施。

教育程度对健康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不仅反映了某个人对健康的认知,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其健康行为〔4〕。低文化程度的个体往往具有较低健康素养,文化程度高的人在阅读理解水平、知识面、分析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等方面优于文化程度低的人,从而能更准确有效地理解相同的信息。文化程度高者易于采取主动寻求健康知识的行为,并且对自己的健康不良行为产生较强的约束力,对健康行为通过动力定型产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李现文,李春玉.延边地区朝鲜族老年人健康素养对健康状况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23):3101.

2胡俊峰,侯培森.当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849.

社会经济因素与健康篇4

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和健康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社会保健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保证人们积极地、全面地发展提高生活质量的一门医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1]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发展、疾病谱的改变,社会因素在人们健康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社会医学作为一门以传授社会因素与健康关系知识的科学,目前已成为预防医学、卫生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主干课,同时也是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等专业的选修课。然而,在中医院校,除了管理类专业外,大部分专业,特别是中医类或中药类专业,均未设置社会医学课程。本文从必要性、授课特征两个方面,提出中医院校开设社会医学课程相关策略与建议。

1中医院校开设社会医学课程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人们对健康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已被绝大多数人们认可,即人们认为健康问题或疾病的产生,从根本上讲是生物因素、心理因素与社会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因此,健康的重新获得、疾病问题的消除,也需要从生物因素、心理因素与社会因素去思考。也就是说,疾病的消除,除了需要药物、技术的作用,生活方式的改变与健康心理、和谐的社会因素影响同样重要。而社会因素、行为生活方式、心理因素等与健康的关系,是社会医学传授的基本理论。因此,笔者认为,不论是西医院校还是中医院校,既然均以维系与促进人类健康为己任,因此均应设置“社会医学”这门课程。另外,就中医院校而言,社会医学与中医院校传授的主流课程也具有一定的相通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目标的一致性

中医院校的主要培养目标,是培养一批能够运用中医基础理论与知识,进行疾病诊断、治疗、预防、健康维护的健康使者;中医院校开设的主流课程,主要用于培养学生的“望、闻、问、切”能力,培养学生开具“中医药处方”,减轻患者病痛的能力。而社会医学,主要从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政策因素等方面出发,对健康问题进行阐释,提出疾病预防与治疗的“社会处方”。一般情况下,健康问题或病痛的消除,常常需要“医药处方”与“社会处方”共同努力才能起到更好的作用。因此,从根本上讲,社会医学与中医药院校的主流课程并不冲突,反而是相互补充,取长补短的关系。

1.2理念的一致性

社会医学,在西医院校里常常是预防医学专业或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社会医学与中医院校专业的主干课程,在对“预防为主”、“环境与健康”关系理念、疾病诊治理念的阐释上存在一致性。如作为预防医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社会医学以传授“预防为主”理念为己任,而中医药主流课的鼻祖《黄帝内经》[2]中曾经指出:“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欲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在社会医学中,特别重视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在现在综合健康医学模式中,认为环境因素是导致健康问题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春秋左传》[3]中曾指出:“土厚水深,居之不疾;土薄水浅,其恶易觏”,其实就是强调环境与健康的关系。需要指出的是,今天,中医界强调的“中医治未病”思想,实质上就是“预防医学”的理念。

1.3传授知识的一致性

在对健康影响因素、健康促进等方面知识的传授上,中医药主流课程与社会医学课程存在一致性。譬如,在社会医学中,特别强调适量运动、积极心态与健康的关系,而中医药文化也是特别注重这一点的。如中医有“舞蹈以养血脉”之说,《红炉点雪•静坐功夫》里说:“歌咏可以养性情,舞蹈可以养血脉,又不必静坐(练静功)。”另外,在社会医学里,将“健康管理”的理论、知识与方法视为重要的研究内容,而中医药主流文化特别重视饮食、养生等与健康的关系。

1.4对文化认可的一致性中医药主流课程,特别重视对传统文化的认可与传承,应该说中医药传统文化、理念,是中医药理论发展的指南针,传统文化、传统理念对健康问题阐释、对疾病诊治的解释独树一帜,博大精深。而在社会医学中,特别重视文化因素对疾病、对健康的影响。如社会医学认为文化因素是影响生活方式健康与否的重要因素,文化影响是导致健康问题出现或消除疾病发生的一个极其重要因素。

2中医院校社会医学课程授课特点

2.1与传统医学相结合

在中医院校,社会医学的教学应服从于主流课程,密切结合传统医学理论进行传授,应开拓一种利用社会医学视角解释传统医学理论的新思路。如在传统医学理论中,常用“阴阳”、“五行”等理论解释健康问题;而在社会医学现代综合健康医学模式中,认为环境因素是致病的极其重要因素,教师在授课过程,可以将环境因素与“阴阳”、“五行”理论结合,既加深了学生对“阴阳”、“五行”理论的理解,又能引起学生对环境与健康关系问题的重视。

2.2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社会医学,作为一种边缘性、交叉性学科,是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医学等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侧重点在于用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解释健康问题。而中医药传统文化,同时也是富含社会哲理的文化科学,社会医学课程要在中医院校得到发展,需要吸收传统文化的理论与精髓,不断完善其理论体系,才能得到学生的喜爱,做到教、学相长。

2.3强调方法学的介绍

社会医学,既要向学生介绍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的关系,阐述社会因素对医学、对健康的影响理论,同时还要侧重社会学、医学等宏观研究的方法学阐释。而在中医院校,学生的主要研究思路往往集中在微观、基础研究上,在宏观研究、调查研究等社会学研究上往往缺乏理论与经验。因此,社会医学课程在中医院校的开展,可以在宏观研究的方法学方面重点讲解,开拓学生的研究思路,提高学生“宏观”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的能力。

社会经济因素与健康篇5

关键词:素质指标;健康指标;身心健康;山西省;大学生;调研

中图分类号:G804.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0)01-0061-03

投稿日期:2005-04-18

作者简介:贾秀雯(1951-),女,山西太原人,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群众体育。

自2002年7月4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颁发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以下简称《标准》),要求从2002年新学年开始各省有2所高校实施《标准》后至今,调研结果的报道却不多;三维健康(即体质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结合系统全面研究的报道更为少见,为此,我们在2003年9月至2004年9月对山西省大学生进行测试调研和问卷调查,较完整分析大学生身心健康综合指标,为有关决策部门提供相关资料,通过综合评价结果的客观化和定量化,得出科学的研究结果。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复盖我省东、西、南、北、中的山西大学、临汾师范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华北工学院、雁北师院,长治医学院、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生3000人(男生1555人,女生1445人)为样本。

1.2研究方法

1.2.1测量法2003年9月至2004年5月随机抽取3000名学生构成样本,并依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方法、仪器进行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的测试。

1.2.2问卷调查法1)2004年4月对我省12所高校的50名教授,采用问卷复试调查的方式,请他们提出关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权重分配的可行性意见,两轮问卷调查均发出50份,收回50份,收回率100%。

2)2004年5月对各校上述抽样的学生发送问卷调查3000份,第一轮填写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若干因素,填表前给被调查者统一的指导语,要求按时独立完成,为填写真实,保护隐私权,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本文只报告总体测试结果。第二轮发送2000份,填写身心健康若干因素影响程度分类表,回收1898份,收回率94.90%。第三轮发送3000份,填写社会健康指标的赞成票及自我评价等级表,回收率100%,有效问卷2990。

1.2.3数量统计法生理部分采用常规统计,心理部分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10.0)进行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确定三维健康指标在对大学生身心评价过程中影响因素太多,为了确定可行性指标及权重,本文在二轮递进调查基础上,拟定20项因素再返回给专家确认,最后对结果相对集中的各项因子进行定性分析聚类化归,得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力指标与权重分配评判量表(表1)。

2.2山西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指标分析

2.2.1身体形态 表1显示山西省大学生身体形态指标男女身高均高于全国大学生,体重低于全国大学生,偏豆芽型;考虑与山西生活水平偏低有关。经检验,男、女生身高体重指标p<0.01均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2.2.2心肺机能肺活量测试反映人体的肺通气功能,肺活量体重指数指标是身体机能动态状况下的客观反映。表3显示男女肺活量指标均低于全国大学生,经检验,男女生指标p<0.05有显著性差异。

2.2.3身体素质通过表3可以看出山西省大学生《标准》素质部分(除男生50m跑外)均基本低于全国大学生,经检验,男生50mp>0.05无显著性差异,其余指标p<0.01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2.3山西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指标分析

2.3.1山西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全国大学生对比表5显示山西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全国同龄大学生相比较好。SCL-90各项因子≥3分的人数在6.00%~17.33%之间,有3项因子超过10%的划界,居前的因子依次为强迫、偏执和人际关系敏感;有占总体10%的学生存在中度以上心理障碍。

2.3.2山西省大学生性别之间SCL-90各项因子分均值比较表5显示山西省大学生性别之间没有差别。

2.3.3山西省大学生身心健康的若干因素分析1)从收回的3000份问卷调查中集中反映,12种因素是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最主要因素。

课程繁 重家庭贫困 考试制度 大学恋爱;

疾病传染 体质下降 不良习气 人际关系;

就业压力 昼夜上网 心理障碍 营养缺乏。

2)第二轮问卷要求被调查者把12种因素分别按影响程度进行归类和量化评分,有效问卷1898份,调查结果:课程繁重、就业压力、家庭贫困、不良习气共4项因素是影响山西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最大因素,赞成率为53.8%,其次是体质下降、考试制度、心理障碍、昼夜上网,赞成率为30.1%,营养缺乏、疾病传染为10.1%;大学恋爱和人际关系赞成率为6%。

综上所述考虑,山西经济虽在发展,但在全国仍属落后、贫穷;生源相对纯朴,思想相对封闭,学习竞争以及人际交往无其它开放城市同龄学生激烈,易有满足感,因此,相对而言,其心态稳定,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另外,山西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40%的大学生仍处于学校日常生活贫困状态,调查还显示,不良习气等不同程度地危害着大学生们的身心健康。

2.4山西省大学生社会健康(社会活动能力)指标状况分析

探索山西省大学生社会健康、社会适应能力、评价指标如下:

1)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工作和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杰出的合作行为

2)摆正集体活动和个人活动的人际关系

3)工作和体育活动中尊重和关心他人

4)尊重与关爱身心障碍者

5)积极参加校内外和社区体育俱乐部、培训班等,为社区体育和健康服务。

6)识别和抵制社会及体育活动中的不道德行为。

7)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8)了解国家有关体育和健康法规,关心社会的体育健康工作。

从回收的第三轮调查问卷中,赞同社会健康评价指标票100%(回收率100%),要求评价表中,同学们在互不干扰无记名的情况下,根据平时情况实事求是为自己评定等级(优、良、中、差等)打上记号“V”,经过汇总,并用建立的数学模型评价统分。统计山西省大学生社会健康指标优者为20%,50%良,30%中,无差者。社会健康自评指标尚可。是否符合实际,我们将进一步研究。

3 结论与建议

1)本文调查结果显示,山西省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指标良好,但体质健康指标较全国同龄学生差。考虑山西省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活水平较低,教育条件较差,营养、教育及保健水平相对差,学生锻炼不足之原因所致。建议高校改革和调整现行的课程,增加体育课时比例,重视课外锻炼与监督指导,加强素质方面锻炼,提高心肺机能水平。

2)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各项因子指标是通过仪器检测完成和通过心理测试量表完成的,测试结果是准确可靠的;社会适应能力的测试虽然不能运用仪器,但通过量表集体测评,再用模糊数字方法进行描述是可行的。

社会经济因素与健康篇6

作者:邹宇华陈思东张瑛李丽霞

关键字:预防医学

摘要通过正视预防医学的新特点,努力寻找教学的切入点,如培养学生宏观视野、强调行为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作用、正视经济发展对健康的负面影响、营造相互协作的氛围、加强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预防医学;特点;教学对策

abstract

inordertofindtheappropriateteachingmethodsthroughenvisagingthenewfeaturesofmodernpreventivemedicine’somenewmeasuresareadopted’suchasfosteringthestudents’macroscopicvisualfield’emphasizingtheeffectofbehaviorfactorsonthehealthanddiseases’envisagingthenegativeinfluenceofeconomicdevelopment’creatinganatmosphereofcooperationandstrengtheningthecultivationofpracticalskills’throughwhichsatisfactoryeffectshavebeenachieved.

Keywordspreventivemedicine;features;teachingstrategies

我国加入wto后,社会对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要求更高。为满足预防医学专业适应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扩大预防医学专业服务范畴和就业面,近年来我们在教学中正视预防医学的新特点,努力寻找教学的切入点,与社会需求接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预防医学的新特点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伴随着社会、经济、科技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有必要正确认识预防医学在新形势下的特点[1],以便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培养预防医学专业人才。

(一)全息性

早在二十多年前,医学界已明确提出将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种转变所蕴涵的全息性,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具有能真正从生物、心理、社会诸方面多层面、全方位地看待医学和健康问题,处理疾病与健康问题。

(二)全球性

经济全球化的高度发展,流动性的增大,交通工具的日益便捷,都可以使一种病原体在短时间内从疫源地传至世界各主要城市,进而向中小城市、农村蔓延。故此预防医学的全球性特点就凸现出来。预防医学不能仅局限在某个国家、某个地区,而是要求世界各国、各地区共同努力、协同工作。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信息通道的全球性。从社会、地区、国家、国际间创建良好畅通的信息通道,以增强全民的健康保健意识。

(三)及时性

时间就是生命,健康就是财富,SaRS在我国的传播又一次验证了这条真理。预防为主和预防优先这是由疾病发生、发展和治疗规律及因果联系决定的,惟有遵循这一规律,把时效性体现在具体的预防工作中,我们才能真正达到维护人类健康的目的。

(四)战略性

预防为主作为我国卫生工作的战略方针,对维护人类健康具有主动、经济、高效、人道的特性,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更有学者指出21世纪将属于预防医学。因此,预防医学工作者要从热爱本专业出发,真正理解预防医学对时展、社会繁荣、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价值,把人群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

二、教学对策

我们在强调教师要真正理解预防医学对时展、社会繁荣、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的同时,注重在教学中向学生灌输下列一些思想。

(一)用大卫生观念培养学生宏观视野

我们在预防医学专业及卫生信息管理、卫生监督、卫生事业管理、健康保险、社区卫生服务等不同方向均开设了社会医学,增加或选修健康教育学、卫生事业管理学等课程。

在上述课程体系中,着重讲解医学模式的转变,疾病防治任务的变化,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对我国的意义。特别注重向学生灌输大卫生观念,尤其是在卫生事业的发展中,要站在更高的角度,深刻认识到政府对人群健康负责的形式和内涵。政府对人群健康负责体现在制定有关政策、法规、标准和规划;建立卫生组织和机构;加强对产品质量和医药卫生服务的监督与管理;不断增加卫生事业经费的投入;严厉打击危害人民健康的违法、违规行为;大力发展经济;加强舆论监督;保护生态环境;强化社会保障体系;重视医药教育和科研事业等诸多方面。

在大卫生观念方面,我们还着重向学生讲述健康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是指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人类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即可持续发展战略要解决资源的代际平等、人际平等。为此,要充分认识到:1)人类昨天和今天的发展不应降低后代人的生存质量。2)社会可持续发展使医学科学技术有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3)社会可持续发展能改善人类生存的环境和条件,有利于疾病谱的改变。4)医学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健康高素质的生产力要素――劳动者。5)个体保持健康,是自身、家庭、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可持续的、平等的、均衡的发展既是社会目标,也是医学发展的基础和目标,社会医学对此有着自己独特的作用。

(二)强调行为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作用

行为与健康的关系是一种双向关系,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铸造身心健康,而健康的体魄又有助于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维持和巩固,所以说两者有相互促进作用。

国内外有关的社会医学研究表明,影响健康的影响因素可分为四大类:行为生活方式、环境因素、卫生保健服务因素和生物学因素。对于不同的健康问题,各类因素所发挥的作用不同。我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时,行为生活方式约占各类健康影响因素的1/3,目前随着年代的发展,该比例已上升为50%以上。

人类的健康相关行为与其他行为一样是一种复杂的活动,受到遗传、心理、自然与社会环境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健康相关行为的改变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各国学者、专家提出多种改变行为的理论,以期改变人们的健康相关行为,促进人类健康。我们主要讲解知信行理论(knowledge-attitude-belief-practice)对于人群行为转变的原理和意义。例如,吸烟作为个体的一种危害健康的行为已存在多年,并形成了一定的行为定式。要改变吸烟行为,使吸烟者戒烟,首先需要使吸烟者了解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戒烟的益处,以及如何戒烟的知识,这是使吸烟者戒烟的基础。具备了知识,吸烟者才会进一步形成吸烟有害健康的信念,对戒烟持积极态度,并相信自己有能力戒烟,这标志着吸烟者已有动力去采取行动。在知识学习、信念形成和态度转变的情况下,吸烟者才有可能最终放弃吸烟。但是,要使知识转化为行为改变,仍然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有很多因素可能影响知识到行为的顺利转化,任何一个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行为改变的失败。知识、信念与态度、行为之间只存在着因果关系,并不存在三者间的必然性。在促使人们健康行为的形成,改变危害健康行为的实践中,只有全面掌握知、信、行转变的复杂过程,才能及时、有效地消除或减弱不利影响,促进形成有利环境,进而达到改变行为的目的。

(三)正视经济发展对健康的负面影响

经济发展促进了人类健康水平的提高,但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新的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现代工业给人类生活、生产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由此产生的健康问题及潜在的危害广泛存在。

2.生活方式的改变

主要来自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吸毒、性乱、不良的饮食睡眠习惯、缺乏运动等等。

3.大量合成化学物质进入人类生活

为了改善生活条件及方便生活,人们在吃、穿、住、用诸方面都会与大量的化学物质接触,这些化学物质中相当一部分无疑会对人类的健康产生有害的影响。

4.心理健康问题

社会竞争更加激烈,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紧张、刺激及工作压力,给身心健康带来了不良影响。

5.社会流动人口增加

经济发展必然伴随流动人口的增加。大批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带来了传染病传播的风险,给城市的生活设施增加了负担,且计划生育工作也有很大难度。

因此,我们在讲社会医学、环境卫生学、食品卫生学等课程时,特别阐述在疾病的防制上,既要防范生物、化学等因素对机体的损害,也要正视经济发展对健康的带来的不利影响,用多因多果论分析环境与健康的关系,把经济发展与健康促进协调起来。

(四)营造相互协作的氛围

做好预防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单靠专业知识和技能很难取得最好的成效。预防医学工作者还必须在大卫生观念的基础上,协调好各种关系,依靠全社会的团结协作来完成。因此,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精神,特别是在毕业前的专题实习中,从实习小组的建立、分工、实验、调查、数据处理、资料查阅等各个方面,都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和培养团结、合作、团队精神。很多学员将这种精神带到了以后的工作岗位,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五)加强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我们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基层,服务社会的预防医学实用型人才。

在教学中我们非常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流行病学课间实习中,采用了模拟现场教学方法,收集国内外有关疾病爆发的原始材料,编制成一个模拟疾病爆发的现场,让学生在实习中就像亲临现场一样去进行调查和处理。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一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是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这种教学方法已实行了十多年,被评为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这种培训实用性强,在去年非典流行期间,许多毕业生在工作岗位发挥他们的作用并展示他们的才干就是一个明证。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对部分内容采用了案例教学法[2]。该法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有助于其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又利用了教科书以外的多样化知识资源。

我们还改进了课后作业的形式,让学生通过文献检索或上网搜索了解预防医学的热门或敏感话题,书写报告、体会、感想、见解等,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文字表达能力。

此外,我们注重预防医学的时效性,因为某些传染病常在一定地区和时间突然暴发,这就要求预防医学工作者能及时到位,掌握信息,当机立断,有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把把时效性体现在具体的预防工作中我们才能真正达到维护人类健康的目的。

三、教学改革的成效

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我们的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效我院毕业生就业率近年来一直位居全省高校前列。近两年来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平均达到94.4%。就业率的稳步升高,一方面反映了我院培养的人才为社会所需,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们培养的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所认可。

在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灾害面前,广大卫生防疫战线的工作者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其中就有众多广东药学院预防医学专业的毕业生。2003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广州,在一次重要会议中接见抗击非典的各方领导及专家共100多人,其中有近1/5是广东药学院预防医学专业的毕业生。2003年7月,广东省委、省政府授予抗击非典一等功人员中有13名是广东药学院预防医学专业的毕业生。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完善预防医学专业的建设,以期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更好地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社会经济因素与健康篇7

【关键词】生殖健康;人口素质;性文化;社会规则;性传播疾病

Reproductivehealthandqualityofthepopulation

ZHanYuecheng,ZHoUweiwei,CHenwenchao,ZHanYuan

tangshanJingtangReproductiveHealthHospital,Hebei063000,China

【abstract】Humanreproductivehealthisagreateventwhichisrelatedtohumansocialmoral,sexualculturalvalues,thequalityofreproductionandpopulationquality.Byresearchingandstudyingtheconceptofreproductionandinfluencingfactors,proposingrelevantmeasures,itwillmakerelevantdepartmentsandmajorityofmedicalworkersbetterunderstandtheactualsituationofChinesereproductivehealthandtheimportanceandnecessityofreproductivehealthcareer.

【Keywords】Reproductivehealth;populationquality;Sexualcultural;Socialrules;Sexuallytransmitteddiseases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迅速强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人们的生殖需求、生殖观念也默默的发生着改变。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生殖系统疾病、性文化迷茫等现象有蔓延的趋势,已经影响了广大人群的泌尿生殖系统健康,给人们家庭、生活、生育质量带来了不良后果。生殖健康、生殖保健问题令人担忧,也明显地影响到了人口素质的提升,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重视。

1生殖健康与人口素质的关系

1.1生殖健康的概念

生殖健康一词由英文“Reproductivehealth”翻译而来,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国际人口与发展行动纲要》中明确提出:生殖健康就是指人类及其个人在整个生命过程中涉及与生殖有关的一切活动,均应在生理、心理和社会诸方面处于完好的健康状态。也就是说,人口的生殖健康不仅仅是自身生殖系统的健康,更重要的是其围绕生殖有关的一切活动都要遵循社会法律法规、社会道德以及健康的性文化观念,这才是生殖健康的真正内涵。

1.2人口素质的概念

人口素质是人口在质的方面的规定,又称人口质量。它因人类的种族、遗传因素、社会状况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从广义上讲,人口素质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社会制度下,人口群体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它包含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三个方面的内容。这三方面内容既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和相互制约,各自反映了人口素质的不同侧面,共同构成人口素质的整体。

1.3生殖健康与人口素质的关系

生殖健康与人口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生殖健康可以促进和改善人类的生育能力和生育质量、降低各种遗传疾病的发生,提升人类的身体素质和身体健康状况;其次生殖健康人群在围绕与生殖有关的一切社会活动过程中都要符合不同社会阶层的道德标准,对提升人类思想素质有着不可取代作用和影响;相反良好的人口素质又能促进人类生殖系统和社会活动的健康和谐,二者既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特别是在我国市场经济模式不甚完善的时期,作为医务工作者,必须研究和制约影响生殖健康的有关因素,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宣传生殖健康的有关知识,培养人们养成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生殖习惯和观念,为我国人口素质的提升做出应有的贡献。

2生殖健康测量指标

由于生殖健康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急需建立一套完整的生殖健康测量指标。从生殖健康概念的发展来看,生殖健康的测量指标已经从单纯的医学领域延伸到人口、社会、文化、经济领域。它既涉及到个人的权利与义务,也涉及到国家的责任和社会功能。

目前,国内外尚未有统一、完整的测量指标,北京王燕、王绍贤于1996年提出了一套包括29个指标在内的生殖健康测量体系[1]。1998年,程怡民认为衡量生殖健康水平的指标应包括概念性指标和可操作性指标两部分[2]。这些生殖健康指标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基层生殖健康工作水平,合理调动和充分利用现有的卫生保健资源,完善社会发展目标。但是如何有效的落实这些测量指标,还需要有漫长的社会实践过程,特别是在一些薄弱的方面,如流产、、性传播疾病防治、青少年性健康保健、医疗服务质量等问题更应给予特别的关注。

3影响我国人群生殖健康的因素

3.1社会因素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约束、制约生产力发展诸多因素被解除,生产力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与此同时人们的意识形态、道德标准、性文化观念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异,有些方面违背了人类生殖健康理念,潜移默化的影响了生殖健康的水平。

3.1.1社会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忽略了生殖健康在整个国民素质提升的意义为保障生殖健康和人口质量,我国先后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十余项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建立对维护我国公民生殖健康、提升人口质量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在使用和贯彻过程和细节中还存在着走形式、走过场、监管执行不作为现象,有的甚至把其作为权利和利益的象征。同时近年来,我们对市场经济下的一些社会问题重视不够,有些制度和法规与现实不同步,阻碍了生殖健康保健工作的开展与运行。例如:文化发展方向与社会公德教育有脱离国情的倾向;一些先富起来的个别人,家庭观念混乱,包二奶、取二房现象抬头,并成为一种时髦;计划生育工作中以罚代管的现象严重,给想要生儿子的农村人群、有钱有势人群及自由职业人员提供了方便,生二胎、三胎,借腹生子现象屡见不鲜,其创新势头难以阻挡……这些问题暴露出监管、制约、舆论机制的漏洞和缺陷,既影响了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又降低了出生人口的质量,败坏社会风气。

3.1.2婚姻法婚前强制体检政策取消出现了诸多弊端虽然过去的婚姻法常规体检中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现象,属于监督、实施、宣传机制不健全所致,非婚前健康体检本身问题。而取消婚前体检之后,由于我国公民的整体素质偏低,自愿体检等同于不用体检,使得遗传病、传染病等危害生殖生育的疾病不能及时发现,既损害了生殖健康,也影响了家庭幸福与生育质量。

3.2文化领域发展方向不明确,社会道德教育、性保健、性文化教育滞后

近年来,性开放、性随意性、性市场象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在社会各个阶层,在扰乱社会秩序的同时,严重损坏了生殖健康。应该说在此过程中,我们忽略了我国所处的特殊社会背景;忽略了我国性文明、性健康教育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水平的现状;忽略了文化引导与社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2.1市场经济下,社会道德教育、文化舆论方向有自由发展的倾向我们不能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同于言论自由,为所欲为。我国的国民素质和传统习俗决定了我们文化发展方向决不能简单套用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我们应当借鉴人家好的东西去制定符合自己国家特色的社会道德规范和文化教育规则。实事求是的讲,近年来我们在文化领域和社会道德的建设上存在着方向性的错误。

3.2.2行业的兴起以为经营模式的行业遍布在娱乐、旅店、理发、集贸市场、饮食等行业,形成了有组织、有保障、有一套工作程序的经营模式。与此同时大量的录像、网络游戏、影视作品出现在不同层面,人们举手投足之间都会受到与性有关的文化作品的骚扰。在一些人群中性生活随意到如家常便饭一般,婚前的发生比例几乎达到80%之多;群居模仿、吸毒、性乱等模式成为有些人群引以自豪的生活方式。这些现象导致泌尿生殖道感染疾病广泛流行,严重影响了人类生殖健康、败坏了社会风气。

3.2.3老年人的性观念也发生了细微的改变据近年来调查发现,我国50岁以上男性人群,患泌尿系感染疾病的比率由原来的0.25%上升至6.2%。出现惊人上升比率与老年男性性心理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即在全民性开放浪潮的影响下,一辈子本本分分的心有些盲动了,也渴望得到社会传说的婚外情。而很多者也会及时掌握这种倾向,提供相关服务,结果感染了疾病,得不偿失,给老年男性朋友身心健康带来巨大的伤害。

3.2.4性早熟与文化传媒的多样性,导致青少年性活动提前,保护意识淡漠我国10~24岁的青少年占全国总人口的26%[3],而青少年的模仿与创造力旺盛,缺乏社会责任感,个人行为单纯,结果使得大学生、中学生意外怀孕、流产率呈逐年增加趋势。出现这种现象除了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外,关键在于性健康教育、性生理宣传以及社会道德教育存在避重就轻、方式滞后的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3.3性传播疾病(StD)、遗传疾病、地方病防治因素

1964年我国向世界宣布,中国大陆基本消灭梅毒、淋病、软下疳和性病性肉芽肿四种经典性病(Venerealdiseases,VD)。1977年我国报道发现StD病例13例,截止到1998年报告病例已达百万之多[4]。近年来StD感染病例在不断增加,特别是非淋、湿疣、疱疹、梅毒、艾滋病等五大疾病呈明显的上升势态,加之我们在此类疾病的防治上存在着严重的漏洞和弊病,给人们的生育、性生活、家庭和睦、精神状态以及经济状况带来诸多不良后果,严重影响了男女泌尿生殖系统的健康,影响了社会、家庭的稳定和谐。目前我国重点监测的8种StD中淋病、梅毒、艾滋病被列入乙类传染病重点控制,可见StD的危害性,已经成为笼罩在人们心头的一片阴影,急需全社会的关注和卫生工作者的重视。

另外在家族遗传疾病的防治、近亲结婚、地方病防治方面,存在重视不够、走过场现象。医务人员受市场经济的干扰,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工作敷衍了事,统计报表有虚假现象,甚至干扰和影响了政府的决策,使得一些地区遗传疾病和地方疾病没能很好的得到控制,影响了人口的健康和质量。

3.4人们生育观念的变化对生殖健康的影响

目前,性别鉴定、堕胎、重男轻女现象,在有钱有势人群及传统观念强烈的人群中屡见不鲜。人们性生活的开放,性保健、生殖保健意识的淡漠,婚前怀孕,药物流产、刮宫、无痛人流引产到处泛滥,并成为某些医疗机构挣钱的重要途径。这些生殖、生育观念的变化,造成女性生殖道疾病、药物畸形、胎传疾病明显增多,严重影响了生殖健康和生育质量。

3.5环境污染、职业环境的影响

环境污染对生殖健康的伤害作用可以发生在生育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它可导致障碍、月经失调、损伤、不孕不育、流产、死胎、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畸形等,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环境因素中非电离辐射对生殖健康的伤害较大,如人们常接触到的微波、电磁波、电脑、无线通讯、雷达导航、飞行员或医疗、电器等。职业因素中高温、高空、高原缺氧、热暴露作业、寒冷、高强度作业、大运动量训练、长途跋涉、艰苦环境等因素可以造成男女内分泌功能紊乱、影响男性的功能。化学因素如长期接触杀虫剂、DDt、二恶英等污染食品,容器、塑化剂、办公用品、苯、醛以及铅、汞、镉、锰、砷等重金属及其化合物都可以损伤生殖细胞导致少精或无精症,甚至引起全身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5]。而内分泌失调又可使人类胚胎生殖系统发育受到潜在影响,导致隐睾、尿道下裂、肿瘤、女性流产等疾病。

3.6生活习惯、医疗、食品卫生的影响

高科技防腐蚀品、食品添加剂、乳化剂、色素、快餐食物、瘦肉精、矿泉水、农药添加剂、饲料添加剂、植物生长素等食品可危害身体器官及生殖系统;饮食或食品单一可造成微量元素锌、硒、铜等缺乏,导致少精或无精症;工业污染导致食用海鲜中汞含量增高,长期食用造成男性不育;生活习惯、交通空气污染、吸烟、饮酒、过度夜生活、空调、手机、电脑等可以影响和生育质量;药物如激素类药物、化疗类药物、避孕药、抗生素可以造成障碍、不孕不育。特别是医药行业受市场因素影响,存在不规范使用抗生素、过度用药、滥用药现象,严重损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3.6精神和心理因素的影响

各种因素可导致长期精神紧张和压力、心情不愉快、情志不畅,如:家庭不和、失业下岗、偏僻孤单职业者、流动人口居住条件差、私有企业高强度工作、社会传统习俗压力等,都可以造成生殖系统的损害,引发障碍、月经失调、内分泌紊乱。

4维护生殖健康的几点措施

4.1加强政府的决策、监督、管理职能

要大力加强法律法规在实施过程中的质量,不能简单的用经济指标的杠杆作用来带动生殖健康工作,严厉禁止职能部门能拿出文件拿不出行动,对上能打出报告但对下没有深入实际的恶劣行为。把维护生殖健康做为一种社会责任和社会保障事业去抓,使其落实到每一个过程之中。

4.2提高人口健康教育职业人员的自身文化素质,把生殖健康教育职业人员与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

据了解,在我国“人口健康咨询师”执业标准中,其文化程度的要求为初中水平即可[6],这样一个学历标准不能适应现阶段健康教育的需求。个人认为,这类人员必须是医学院校毕业,具有一定临床实践基础,才能真正承担重担,把生殖健康工作做好。近些年来,青少年的、生殖观念等问题一直得不到合理的教育引导,因此而导致的生殖系统疾病让人担忧。所以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是一项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工程,仅仅依靠学校的教育是不够的,同时要求我们健康教育职业人员还应当深入到青少年的性文化、生殖发育科普的工作中去。

4.3加强性市场管理的透明度,提升从业人员职业标准、健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政府职能部门必须提出和制定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降低此类职业对人们生殖健康的危害。比如,建立从业人员体检、持证上岗,岗前进行性传播疾病危害性知识的培训学习等措施;在各种有可能从事场所宣传生殖健康知识、疾病防治措施、安全套的使用方法和意义等内容,有利于人们对疾病的防护。

4.4加大性健康教育科普知识宣传力度,培养人们正确的和性观念,保障青少年生殖健康

建议把思想品德和生殖健康教育做为必修课程纳入教学工作;同时加强对文化网络市场的整顿,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对待生殖与问题,向大、中学生宣传避孕措施及安全套使用;宣传药流、人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4.5认真开展婚前医学检查、产前诊断、遗传疾病咨询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

基于我国婚姻登记及国民整体素质的现实,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认识提高生殖健康与人口素质的重要性,脚踏实地的做一些造福于民的事情,提高公务人员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地位。建议民政部门在领取办理结婚手续时,免费宣传婚前医学检查的意义、生殖遗传疾病的危害,宣传性生活知识及生殖感染疾病的防范等知识。

4.6加强计划生育工作

近年来,在一些有钱有势的个体职业者、追求传宗接代的农民中,借腹生子、多生、超生、性别鉴定等现象层出不穷,严重违反了计划生育政策,给妇女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扰乱了社会的安定和谐。所以政府应该给予认真的研究解决,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4.7加强妇女的生殖健康保健防范意识,提升妇女的权利和地位

目前,一些地区和人群中,女性生殖生育问题仍然复杂。例如,人员靠青春做资本,结果给自己未来的生活带来严重的伤害。再如,青少年性的随意性及避孕知识的淡漠,多次怀孕流产,导致婚后不孕的病例明显增多。还有一些地区,受传统观念约束严重,妇女社会地位低下,她们认为生不出儿子就在家庭和丈夫面前抬不起头,使其身心健康受到严重伤害。所以加强这类女性青少年及育龄期妇女的生殖保健工作迫在眉睫。

4.8加强遗传病、地方病防范工作

加强对偏远地区、地方病多发地区、家族遗传史人群、近亲结婚等特殊人群的健康教育指导与监管。相关医务工作者应当深入基层,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提供符合我国现状的防治措施。

4.9加强社会公德、思想品德教育,明确文化舆论的发展方向

我们应当实事求是地评价目前我国国民思想品德的现状,有必要把社会公德、社会责任、价值观念等意识形态问题上升到市场经济建设的高度对待。下大力气加强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加强文化舆论导向的研究,加强生殖健康理念的培训学习,培养人们爱祖国、爱人民、有责任感、勤劳勇敢、积极向上、符合社会伦理道德的思想情怀,从而提升思想素质,保障生殖健康。

4.10重视环境职业保护,降低现代职业危害因素

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新技术、新产品、新职业诞生的同时,职业危害性也随之出现,医疗保健工作者必须尽职尽责,自觉抵制市场经济的诱惑,积极投身于环境与健康、职业病防范的工作中去,提供给相关部门和广大职业人员安全可靠的防护措施及防范知识。

4.11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提供安全可靠的食物和药物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因食品质量、过量超量使用药物引起的肝肾功能损害、畸形、不孕不育和慢性毒性损坏病例呈逐年递升的趋势,严重危害人类的身心健康和生殖健康,影响了人口素质。我们必须研究现阶段食品、药品对人类的危害以及运行环节的违法违纪行为,研究其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切实消除食品、药品的对人类的危害。

4.12降低生存压力、完善社会保障、宣传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目前,就业困难、失业下岗、再就业、工作不稳定人群还是有所增加,人们不得不为住房、找工作承担巨大的精神心理压力;同时生活节奏的加快、民营私营企业职工休假等福利待遇落后;加之社交活动频繁、人际关系复杂,熬夜、、吸毒、、电脑游戏等不良生活习惯人群增多,这些问题应当引起国家政府部门的重视,加快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改善生存压力,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

5改善生殖健康状况,提升人口素质,

为我国社会发展奠定良好的人力基础通过上述有关生殖健康因素和完善机制的讨论,使我们充分认识到我国现阶段国民生殖健康的状况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和现象严重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我国人口质量的提升。因此,维护和改善生殖健康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社会相关部门和广大医务工作者应当高度重视,积极的、脚踏实地的投身于维护人类生殖健康工作中去,研究制约生殖健康的因素,实事求是的提出解决办法和措施,为我国乃至人类的生殖健康和人口质量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燕,王绍贤.生殖健康测量指标[J].人口研究,1996,(3):53-54.

2程怡民.关于生殖健康指标的探讨―如何衡量生殖健康水平[eB/oL].CSSCi学术,1998.

3刘棣.中国青少年生殖健康现状与措施[eB/oL].省略.2004.

4裘法祖,孟承伟.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5牛焕付,王雪楠,等.人类生殖与不孕不育[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

社会经济因素与健康篇8

【关键词】心理健康成因教育对策

研究生属于高层次人才,是大学生中的佼佼者,其年龄、学习和生活方式较之其他大学生和一般人群有较大的差异。近几年来,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及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特别是在新一轮经济危机的冲击下,高校研究生学业、就业、情感需求和经济状况等压力日益增加,研究生的心理问题愈加凸显,研究生因心理障碍引发的各种心理、行为问题日渐增多,抑郁、自杀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些心理障碍给他们自身、学校和社会带来了危害。为此,及时准确地分析研究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对于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和培养工作至关重要。

1研究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研究生群体在年龄层次、社会阅历、认知方式、学习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特殊性使其成为心理问题高发人群,研究生表现出来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1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由于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做出过低的评价而产生的消极心理反应。主要表现为:在与他人的比较中失去了自我,总爱把自己与自己认为“厉害”的人进行比较,且拿自己的劣势与别人的优势相比,结果越比越伤心、越自卑。

1.2抑郁心理

研究生中的一些人本来就比较敏感、脆弱,情绪化色彩比较重,一但情感、学业、工作、经济等方面出现困扰与挫折而又难以调节时,就容易郁郁寡欢,持久的情绪低落、忧郁、苦闷、沮丧,一些人甚至表情冷淡、僵硬,仿佛陷入了痛苦的深渊而无力自拔,少数人已表现为神经症性抑郁症。严重的抑郁还可能导致自杀心理、行为的产生。

1.3过度敏感和嫉妒心理

有此类心理问题的学生主要表现为:极度的敏感多疑,常认为别人跟自己过不去,交往中过分敏感,爱嫉妒、喜欢抱怨和指责他人。过度的嫉妒心理导致不能容忍别人的进步与成功;看到差距自己不努力迎头赶上,却希望他人退步、失败或犯错;一些人甚至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处处设卡、封锁消息,甚至诋毁他人。这不仅影响人际关系、科研合作和团体氛围,还使他人受到伤害,更使自己备受煎熬。

1.4自我为中心的自傲心理

有些研究生在生活与学习过程中极度自傲,突出表现为:惟我独尊,我行我素,对别人的看法也不在意,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来处理人和事,而很少替他人考虑。在人际交往中,他们往往过分强调自我利益的诉求,缺乏合作精神,对公共事务漠不关心,忽视他人利益。

1.5社交恐惧倾向

有些研究生在进校后,交往的范围比以前有所扩大,人际关系变得复杂,经常感到恐惧或不安,在不知该怎样去与人交往或交往失败后回避社交活动,而导致了性格孤僻或少言寡语。这些研究生都比较害怕在社交场合抛头露面和人际方面的交往,在公共场合他们往往把注意力放在周围的环境上,对外界的刺激非常敏感,总觉得别人对自己的一言一行非常关注,总担心自己会出错而被别人嘲笑,常处于一种莫名不安的心理压力之下。

2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

研究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虽然在校园内成长,但是他们的人员结构相对复杂,研究生的来源背景、年龄层次、工作经历、婚姻状况等方面差异较大。一方面他们要为较为繁重的学业努力拼搏,另一方面又要为经济问题所分心,同时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值也较高。来自于个人和社会的双重压力使他们对未来的事业和前途不可避免地产生担忧,存在着学业与生活、理想与现实的多重矛盾和压力。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2.1环境变化引起适应不良与心理失衡

首先,研究生的学习与生活方式普遍以少数人甚至个体为主,生活、学习更趋单调,缺少群体行为和活动,导致了研究生学习的相对分散、生活的相对封闭,缺乏与他人、与社会更多更深的交流与接触的机会。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教育以分数、升学率论英雄,往往注重智育、分数和应试技巧的训练,而忽略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及社会实践活动的锻炼,忽略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健全,因此当学生面临学习和生活的巨大变化时,会显得难以适从,缺乏对自身的心理状况进行适当调适的能力。

其次,现在的研究生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在他们的成长环境中,父母往往会过分满足和保护孩子,过分强调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对他们的行为往往放任,很少约束。这就容易造成孩子依赖性强,自制能力弱,心理承受能力差,考虑问题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他人,很难适应集体生活和周围环境。

2.2人际关系不协调引起恐惧忧虑

在当前的研究生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缺乏自信,渴望与人交往、但又特别害怕与人交往,畏惧抛头露面。多数研究生从学校到学校,缺乏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在处理人际交往问题上往往就显得比较幼稚、简单和冲动,容易造成交往障碍,往往会因为在别人面前觉得害羞或不好意思而不与他人说话或不愿意做某些事情。

2.3长期压力形成研究生的心理障碍

研究生所受的压力大致可概括为学业压力、经济压力和就业压力。这些压力对使他们对未来的事业和前途不可避免地产生担忧,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缓解,必然会产生心理问题。

2.3.1学业上的压力在心理上产生的诸多焦虑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比起本科阶段,无论是学习的内容、范围和要求都提高了许多,一方面他们要改变原来被动接受的学习方法为自主创新研究,另一方面又面临学业考试和的压力。部分学生自我感觉考试关难过、科研出成果难、也难,有的同学因为毕业前还没有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因而不能参加毕业答辩。这些学习上的压力都导致强迫症状、恐怖、精神性等问题随之产生。

2.3.2经济上的压力造成的自卑与孤僻心

如果说本科生还可以心安理得地以父母支付学习生活费用为主,那么研究生就要开始自食其力挣生活费了,特别是对于很大一部分已婚研究生及自筹经费读研的学生来说,高额的学费和生活费是更大的经济负担。因而,家庭生活困难的研究生就会感到经济压力很大,产生自卑、焦虑、孤僻心理,有的研究生甚至因此走上犯罪道路。

2.3.3就业压力造成的忧郁心理

普遍的就业难题已经成为在校学生的主要压力源,特别是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就业难题更加凸现出来。随着研究生扩招规模的加大,研究生队伍越来越庞大,随着毕业时间的临近,研究生就业压力会逐渐增大,自我期望值过高与现实就业形势的不乐观带来巨大心理落差,个人能力与社会脱节而造成的挑战形成心理压力等等,这些都造成了研究生的焦虑不安和忧心忡忡,进而演化成心理负担。

3研究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对策

不断增多的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已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健康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成为阻碍他们成才、成长、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全面、系统、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通过一系列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来提高研究生的心理素质,以应对错综复杂的社会变化和不断增加的心理压力。

3.1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制建设,使其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

通过建立学校、院系、指导教师与班级多级网络化服务系统,充分整合校、院两级组织资源,积极调动指导教师、德育工作者和学生干部的积极性,通过对学生的辅导及心理训练活动,有效地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指导。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研究生教育教学活动的整个体系和整个过程,加强心理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建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监督体系,及时发现、早期干预、有效控制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首先,把好研究生入学心理健康质量关。其次,做好新生入学教育,进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建立研究生新生心理健康档案。第三,建立研究生心理健康跟踪检测制度。第四,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帮助、解决研究生求职择业等方面的困惑,提高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

3.2加强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心理健康工作中的作用

导师是研究生能否健康成长的第一责任人,对研究生的学习与成长有重要的影响力。导师要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加强对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指导,明确发展目标和任务,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思想、生活上的困惑。

3.3加强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改善研究生的成才环境

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生活,健康愉快的文体活动,广泛的人际交往,是走出自我,走出书本,开阔视野,培养人际协调和沟通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加强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交流、文体娱乐活动,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生活氛围,使研究生寓教于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促进他们个性的健康发展,心理素质得到不断提高。同时,鼓励研究生组建自己的心理健康社团,开展自我教育。

研究生的大多数心理问题是由社会性的应激源引起的,特别是经济拮据、生活困难给研究生带来很大压力。因此,要采取多方措施,改善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条件和环境,如设立奖学金、助学金,提供勤工助学机会,设立研究生助教、助研岗位等,以帮助经济困难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

3.4强化研究生自我身心素质训练,提升自我调控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提高其心理素质,主要还得借助研究生群体自身的努力。由于他们普遍缺乏社会阅历和经验,因而更需要学校的教育和引导,通过为研究生开办心理卫生选修课程、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帮助研究生了解和把握一些适用的自我调适压力的方法和技巧,指导研究生学会客观地看待自己、正确认识自我,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增强其自我调控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研究生们在接触、了解、认识社会的同时,也提高了认识自我的能力,促使他们的心理得以锤炼并趋成熟。因此,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积极组织并创造条件使其广泛参加社会实践,通过深入基层、社会调查、沙龙等形式,促进交流,学习一些实用的人际交往方法和技巧,有效地增强研究生社会交往的信心,使他们能更快地融入周围环境和社会生活。

总之,研究生心理健康对其自身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而高校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担当着重要角色。因此,开展心理健康的研究,对于维护研究生的身心健康,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增强研究生创新意识、提高创造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切实关注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帮助和指导他们学会自我心理的有效调节,使他们更加全面并充分地发展自己,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买买提·吐尔逊木明,曲曼古丽·巴拉提.当前研究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8(3).

[2][美]斯腾伯格,杨炳均等译.认知心理学[m].中国轻工出版社,2006.

社会经济因素与健康篇9

众所周知,医学从根本来说是以人、以人的生命、人的健康为服务对象。医学这一特征决定了它必须植根于人文学科的基础之上。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医学高新技术引发的社会、伦理和法律问题也日益增多。医疗费用高涨、医患关系疏离、医疗资源浪费、医疗纠纷增加等问题的存在使得医疗卫生领域面临着艰巨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应对当前的挑战以及自身的发展,医学学科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问题已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医学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已经明确提出,医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社会医学是医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其知识基础来有两个主要的来源,即医学学科(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等)和社会科学(要包括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政治科学、管理科学、经济学、伦理学等)。可以说,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应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的一门医学学科。它的实践活动主要是在医学领域,其主要任务在于揭示健康和疾病的社会属性,研究社会对健康的需求,各种社会因素对健康、疾病的影响,以及从社会的角度来预防和治疗疾病、促进个体和人群健康,提高人们的生命质量。社会医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未来的卫生工作者初步建立起社会医学的观念和思维模式,以“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指导医疗卫生实践。同时,加强医学生社会医学的教学也是当前改革医学高等教育、广泛开展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医学院的社会医学教学已经成为各个专业、各个层次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健康状况转变、21世纪新医学目标提出和确定的背景下,笔者就“医学模式转变”和“社会因素与健康”这两个社会医学的主要教学内容来探讨如何使其与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相结合。

一、实现医学模式转变与树立医学人文精神的结合

在社会医学中,医学模式主要指的是健康和疾病观。现阶段医学模式的转变即是指从传统、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现代、多维度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对我国医学科学以及医学教育的影响是持久而深远的。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人文精神曾经一度与医学脱离了关系。例如,仍有一些临床医生在诊疗中只关注病人生物学指标的改变而忽视社会心理因素对患者健康状态的影响;在医学院校中,医学生普遍存在对医学专业课程学习很重视,投入了极高的热情和精力,而对其他一些人文学科或交叉学科的选修课程则不感兴趣。但在今天,疾病的变化和医学科学的进步已经向将医学囿于“见病不见人”框架下的生物医学模式提出了挑战,过分强调生物病因而不注意社会病因的观念,逐渐显露出它的片面性和局限性。社会医学有关医学模式转变的教学内容就是立足于科学的发展观念下,摈弃片面的生物医学模式,倡导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一进步的医学观念。

1.强调医学思维方式变革的必要性“看病不看人”的传统思维方式已明显与现代医学的要求背道而驰。医学思维的变革可具体体现在:①在临床诊断中,要了解病人的社会背景和心理特征,进行立体诊断或者整体诊断(所谓立体诊断即从生物、心理、社会的三维空间进行诊断)。②在临床治疗中,要充分考虑影响病人康复的社会心理因素,既要有针对病人具体病症的临床治疗处方,也要根据立体诊断开出社会医学处方。

2.建构立体思维和立体知识作为一名现代的医学生,必须扩大知识面,转变观念,在牢固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努力学习哲学、政治、经济、法律等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努力学好社会医学、卫生经济学、卫生管理学及医学心理学等医学人文科学知识。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真正地落实以人为本的精神,才有能力给病人作出心理和社会诊断。

3.强调以人为本的医学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原理。在最具人性化、最能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的医学领域,更应该使人文精神起到引领和导向作用。医学起源于人类互相关怀的需要,与人文精神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有学者提出,人文精神是医学科学的旗帜。医学的本质就是人文关怀。在对于医学院校的学生而言,接受医学模式的转变,自觉增强人文学科的知识和修养,提高自身关注人生价值的能力,这样才能增进对病人的了解、对人的完整性的了解以及对病人痛苦本质和来源的了解,这既是现代化医学的要求,也是对现代化医生的要求。

二、实现综合分析影响健康的社会因素与自觉加强人文素质修养的结合

社会因素是指社会的各项构成要素,包括环境、人口、文明程度(政治、经济、文化等)。在现代医学中,大多数的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都是以研究与人类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的生物学现象为主。而在医学模式发生转变的今天,作为医学服务对象的个人,不仅仅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个体,而且也是有着社会属性的人,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社会属性会越来越突出,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客观事实也说明了社会因素对人的健康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社会医学的研究中,探讨社会因素对个体和群体的健康与疾病的影响的是一项主要的任务。社会医学认为,在疾病的产生、发展和转归过程中,社会因素都具有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及可以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社会因素可以导致疾病的产生和健康状况的损害,也可以促进疾病的康复和健康水平的提高;社会制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健康相关的文化因素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居民的健康状况,而个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所承受的心理应激水平、获得社会支持的情况等因素则与个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在社会因素与健康的教学内容中,可考虑从以下两个层次来实现综合分析影响健康的社会因素与提高医学生加强人文素质修养自觉性的结合。

1.从医学问题社会化的背景出发来引导学生从社会的角度思考医学问题“医学问题社会化”,是指将精神或躯体疾病当成是社会问题或政治问题来看待。例如期间,有人提出精神疾病是思想病,可用思想来治疗。简单地把医学问题社会化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不仅会影响对疾病的及时治疗,还无益于有效解决真正的社会问题。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医学的社会化也是医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必然表现。医学问题的社会化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例如,健康、疾病等的概念的社会含义;对医学领域有社会人群的研究,如病人、医生、护士等角色分析,角色的社会化问题;对医患关系、医护关系、患际关系等的研究等。可以说,医学问题社会化是医学与社会互动的结果,对社会科学基础理论了解和人文科学理念的树立将是未来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必备条件。因此,对于当代的医学生来说,一方面树立社会大卫生观,自觉提高对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兴趣,学会从社会的角度来分析和看待健康和疾病的问题;另一方面逐渐摆脱生物医学根源论的局限,学会从全局的角度来分析健康和疾病的问题,这不仅可以为学好专业医学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还可在对人文社会学科知识的了解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修养。#p#分页标题#e#

社会经济因素与健康篇10

首届京交会健康服务贸易现状与发展新闻会,由商务部举办,北京市政府承办,是北京最大的国际性、全球范围内服务贸易大会(俗称“京交会”)。

在“京交会”上,慈铭体检集团总裁、医学博士韩小红介绍,“云健康”的概念是,只需要一部手机就可以实现体检预约、结果查询、慢性病管理等一站式服务,甚至24小时健康咨询、就医绿色通道、私人医生、医疗旅游、国际转诊、保险优化服务等也可以一同实现智能打包服务。

“云健康”国际产业园项目是慈铭体检集团于2010年末推出“云健康”(CloudHealth)计划的一部分。“云健康”计划是慈铭集团的最新成果,也是网络时代健康管理的最新体现。“云健康”计划主要依托慈铭现有机构、人员、设备、客户等内部资源、整合国际医疗及信息技术等外部资源,通过网络技术与医疗技术相结合,为现代医学的应用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进而实现个人自主健康管理的终极目标。内容涵盖健康体检、健康管理、健康教育、健康保险、健康旅游、私人医生、家居照护、养老社区、高端健康会所、国内国际转诊、专家远程会诊、国际SoS救援等服务,能满足不同地域百姓健康需求。

随着我国人口平均期望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的增加,传染病的进一步控制和死亡率下降,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导致慢性病危险因素的增加和行为生活方式的变化,人类的疾病谱、死因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慢性病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并影响着人群健康,居民医疗费用增加,对社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随着“云健康”体检服务模式的开展,通过健康科学的体检,建立以体检数据库为依托的健康体检监测网络系统,分析人群健康状况的动态分布和影响因素资料,加强生活方式病危险因素研究与干预监测,围绕健康体检实施一系列的健康管理服务技术,对加强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卫生部部长陈竺曾用“井喷”来描述中国慢性病防控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慢性病防治占我国医疗费用的80%,在今后10年中,我国因心脏病、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疾病导致的过早死亡将产生558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到2015年我国慢性病直接医疗费用将超过5000亿美元。体检作为一项快速发展的新兴医疗保健行业,是疾病预防与治疗的前置性手段,具有良好的社会前景。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全民健康是民生工程的核心,不仅关系到个人、家庭、企业的兴旺与发展,也决定了国家、社会和民族的兴盛与繁荣。慈铭体检集团作为国内首家专业健康医疗机构,自成立以来,不断践行“为人民健康服务”的企业核心价值观,着眼健康产业和首都经济的发展,积极与国外知名医学服务与健康管理机构交流,引进国际先进的专家人才、设备、健康管理理念和管理意识,着力改善国内健康管理状况和提升健康管理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