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学实验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8:16

动物医学实验总结篇1

关键词:医用物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科研元素

物理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为生命科学提供了先进的实验研究手段及精密的科学实验仪器。医学物理学是把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人类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和保健的交叉学科。医用物理学实验课程是医学类学生入学后接受的一门必修课,是其他实验课的基础。通过理论及实验教学,使医学专业学生及早了解和掌握医学诊断和治疗中的物理原理与技术,并通过实验环节,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物理与医学学科交叉的成果,体验运用知识的过程,启发创新意识。

在医学类院校中,虽然学生能意识到物理实验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教学模式及实验设备落后,部分内容与当今医学结合不紧密,致使一部分医药类学生认为医学物理实验和他们以后的专业不挂钩,学习态度消极。在实验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现结合我的实验教学体会总结如下:

一、实验教学与医学实践结合

1.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医学物理学教材虽然经过了多次修订,但是其内容与理工学科的教学内容基本类似,与医学实践相关的内容较少,导致了对应的物理实验教学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例如,我校临床专业开展的物理实验主要有: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量、刚体转动惯量测量、电场线测绘、万用表的使用等。这些实验简单枯燥,缺少综合性及创新性,很难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实验教学的改革

在实验教学中,我们需要优化实验内容,扩充选做实验,增加和医学相关的综合性实验。在实验课讲授中,教师要改变以往按部就班的填鸭式教学方法,适当引入和医学相关的物理学史及物理学家,并把实验内容与现代医学结合起来。例如,在液体黏滞系数的测定实验中,我们可以从英国的“近代生理学之父”哈维通过解剖学实验总结出血液循环运动的规律入手,引出血压与的关系;让学生思考血液的黏度与血压的关系及如何测量液体的黏滞系数,并根据实验原理让学生尝试提出测量液体黏滞系数的实验方案,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的目的,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真正融入实验课堂中。

在实验教学中,我们还要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通过图片及动画演示,把物理知识在医学中的应用充分地展示出来。

二、将科研引入物理实验教学中

1.科研元素引入实验教学的优点

将科研元素引入实验教学中是体现现代教育的高效途径,将有效消除大学生的消极心理。传统医用物理学实验课程都是一些经典的验证性实验,而科研性实验与这些实验在本质上是不同的。科研元素的加入可以使学生更加了解实验内容,增强自身的实验素质,提高自我动手能力。而且科研一般是研究前沿的现象和理论,许多内容还不完善,这就给实验者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和研究价值,培养其创新能力。

2.科研的探究型实验的构建

在实验教学中,我们要适当地删减和医学相关度较小的内容,例如:万用表的使用等。将一些前沿的医学知识和成熟的科研成果引入物理实验教学中。例如,在表面张力系数测定的试验中,可以将呼吸过程中肺泡内表面张力的作用及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机制介绍给学生,并进一步指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治疗中,表面活性剂的疗效及不同给药的方式对治疗的影响。

另外,我们还可以把一些成熟的科研项目作为实验题目。由教师提出一些和医学相关的综合性试验,通过学校开放实验室的建立,让学生完全进入自主的实验状态。教师在设计综合性实验时要提出一些挑战性的问题,这将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做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且,综合性实验都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在实验设计、验证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通过综合性实验的设计,还可以提高教师本身的教学能力与科研素质。

总之,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需要相应的科研素养及实际观察、操作能力。通过医学物理学的实验改革,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医学科技的迅速发展,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了解更多的医学科技前沿动向,使学生具备更强劲的动力和更广阔的视野,提高自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动物医学实验总结篇2

1.1医用物理实验微课教学的思想统一

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高,既要大力提倡教师的爱岗敬业、奉献精神,还要大力开展校内的教研活动,从强化物理实验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着手,开展交流讨论、集体备课等多种形式业务方面的交流活动,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统一标准、取长补短的目的,此外还要开展与其他同行院校的学术交流活动,邀请全国各地教学名师来校讲解新的教学理念及新的教改动态;参观兄弟院校的部级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等等。

1.2搭建物理实验教学微课平台

首先要加强医用物理多媒体实验室的建设,制作物理实验微课网站,提供微课资源展示的平台;其次进行微课方面的比赛,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然后上传优秀的微课作品,以便师生学习。目前各医学院校医用物理实验的项目和数量各不相同,我校能开设的实验项目主要有10个,而医用物理微课教学的实验项目选取了五项:基本测量、血压计的使用、蓖麻油黏度系数的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量、示波器的使用。从十位物理教师中选取五位优秀教师,来尝试实验微课教学。五位物理教师一人选取一个实验项目,制作医用物理实验微课课件,限时一月内(2014年3月)完成。4月份在教研活动时间集中观看,讨论,提出改进意见,进行修改,限时一月内改完。5月份再集中观看、讨论,提出微课修改意见。然后交校教学督导专家组观看、观后讨论,提出宝贵意见,继续修改,直至专家满意为止。再公示在校园网上,征求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的意见,公示期一个月,再总结、修改,于2014年7月基本完成。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对我校2014级临床本科医用物理实验课程的五个实验项目采用微课教学,与2013级临床本科医用物理实验采用传统教学相比较。实验班学生49名,男30名,女19名;平均年龄18.1岁。对照班学生50名,男30名,女20名;平均年龄18.2岁。两班学生均是经全国高等院校统一招生考试入学,随机分班,学生的性别、年龄、入学成绩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性差异,样本具有可比性。

2.2教学方法

对照班所用教材为2013年校内自编教材《医用物理实验讲义》,教学过程采用传统教学法:每个实验指导教师主讲15分钟左右(实验内容、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然后学生两人一组,动手操作,记录数据,数据分析、讨论,书写实验报告。实验班所用教材、授课计划、教学学时、教学目标、教学进度均与对照班相同。不同之处是:提前告知学生要做的实验项目,上课前在网上观看实验项目的微课视频;上实验课时,到实验室再观看微课视频,并提出问题,老师逐一解答。然后按照分好的小组(两人一组)做实验。

2.3教学效果评价

为客观评价微课教学效果,学期结束后,采用实验报告评分、实验操作考试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形式对本次教学改革进行评价。实验报告评分:每个实验结束后统一上交,教师按照统一标准要求打分,满分5分,其中数据的准确度(误差)3.5分,讨论分析1.5。实验操作考试:期末。所有实验项目结束后,从五个实验项目中随机抽取进行操作考试,统一标准,满分10分,其中实验操作规范5分,实验数据5分。问卷调查:课程结束后,向实验班49位同学发放一份调查问卷,回收49份。问卷包含5个问题,每个问题分为赞成、中立、不赞成三种选项,采用不记名的问卷方式。通过问卷调查以了解教学对象对两种教学方法的评价。

2.4统计处理

评估结果均采用SpSS统计软件11.5版进行处理。

3结果

3.1实验班与对照班医用物理实验报告成绩结果

通过t检验,实验班实验报告总成绩、实验数据分数、实验数据讨论分析部分的成绩均优于对照班,两个班的实验报告成绩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3.2实验班与对照班医用物理实验操作成绩结果

通过t检验,实验班实验操作成绩、操作规范和实验数据成绩均优于对照班,两个班的实验操作规范成绩、实验数据成绩、总成绩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3.3问卷调查结果

发现赞成医用物理实验微课教学的人数明显高于不赞成的人数,说明医用物理实验微课教学不仅显著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4讨论

动物医学实验总结篇3

摘要: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针对学科知识量大,内容繁杂,传统教学中学生学习被动、依赖性强、积极性不高等问题,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通过改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Cai课件组织教学,强化课堂教学效果;注意知识更新,加强与临床学科的联系;开设综合性实验,大胆尝试实践教学,为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指出加强师德修养,提高专业课教师自身素质也是人才培养的关键。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众所周知,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新速度加快,各学科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边缘学科和新学科不断渗现,如何适应新形势下培养新型的高素质医学人才,以适应现代医学教育的需要,笔者主要针对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谈一些自己的看法及建议。

1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医学微生物学具有内容繁杂、容易混淆、比较枯燥的特点,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问题。

首先,通过讲好绪言课,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教师首先要熟悉掌握教材内容,然后加以整理,像讲故事般把微生物学发展简史娓娓道来。如从我国古时夏禹时代利用微生物酿酒,讲到法国学者巴斯德创造的巴氏消毒法,从伊凡诺夫发现烟草花叶病毒,讲到我国医学微生物学领域取得的成就,将学生的思维引导进入新学科的大门,使他们对本学科产生较大的兴趣。在讲到我国宋真宗年间人们已用“人痘苗”接种来预防天花,此法比英国医生琴纳所发明的“牛痘苗”预防天花早了800年。通过对比,使学生了解我们的祖先对微生物的认识和利用及免疫学上的贡献,并激发他们的自豪感;同时又告诉他们:由于多种原因,现阶段我国在医学微生物学领域的研究与发达国家尚存在一定的差距,要赶上并最后超过发达国家,有待于大的努力。这样讲述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促使他们形成责任感,激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刻苦努力。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联想和思维。例如,在讲授细菌基本结构这一节时,采取根据形态讲结构、联系结构讲功能、按照功能讲意义的教学方法。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细菌和细胞壁与细胞膜的关系,我们联系同学们最熟悉的生活实际举出这样的例子:细菌胞壁与细胞膜的关系类似于自行车外胎与内胎的关系。即细菌的细胞壁保护细胞膜,如同自行车外胎保护内胎,如果失去了外胎的保护作用,自行车内胎容易受破坏。同样失去细胞壁的保护,细菌细胞膜易受影响。这样讲形象逼真,与现实生活贴得较紧,听起来通俗易懂,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记忆书本知识。

另外,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推行以问题为基础的讨论式、启发式教学[1,2],即pBL(problembasedlearming)教学模式。如在学习流行性感冒病毒这一节中,先提出问题,流感病毒为什么容易变异,变异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流感容易爆发流行,其变异与流行之间有什么关系?可以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先看书并查阅相关文献,然后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讨论,上课时指定1~2名同学发言,并提出讨论中疑难问题,最后由老师总结,作出问题的圆满答案,从而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使其掌握的知识具有一定的系统性。这种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更能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当面对问题的时候,他们会调动更多的精力去解决这些问题,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个体性、主动性,在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启发学生寻找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又如,在细菌各论中学习内素素致病的细菌(脑膜炎奈瑟菌、伤寒沙门菌等)和外毒素致病的细菌(白喉棒状杆菌、破伤风梭菌等)时,我们启发同学们复习总论中内、外毒素的性质和作用,并结合病例开展讨论,这样就很自然地使总论中比较抽象的内容在各论中具体化了。

2利用Cai课件组织教学,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随着电脑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在医学各专业中应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assistedinstruction,Cai)已成为必然趋势。它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能集图、文、声、像于一体,把知识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示给学生,产生的效果是传统的教学形式所不能达到的。

Cai课件具有直观性好,思路清晰,逻辑性强等特点,而且能很好地突出重点和难点。医学微生物学这门课程具有知识点多、记忆量大、容易混淆等特点,而且各种病原体的形态结构仅靠文字讲解非常抽象,学生难以理解,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能够提供大量直观的图片,真实形象地显示各类微生物的形态以及超微结构,使同学们对各类微生物有一个直观、感性的认识,增强记忆。Cai课件文字变化多,有利于重点的突出;而对一些知识难点,其采用动画画面,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如在细菌的遗传变异这一章中,基因转移和重组的方式,配以动画画面,使原来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变为生动的画面,既有助于学生理解,又提高沉重的学习兴趣[3]。还可以用动画来展示病毒增殖周期中的各个环节,使同学们对病毒的增殖过程一目了然。

采用Cai课件进行教学,还有一个突出的优点是省去了教师书写大量板书的时间,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课堂容量大,既缓解了微生物学教学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充分发挥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另外,Cai课件易于保存修改,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备课负担。还可以全教研室统一制作Cai课件,使重点、难点统一规范。

3注意知识更新,加强教学与临床的联系

医学微生物学既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又与其他临床学科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4]。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系统讲授微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同时也要找出与临床学科密切联系的知识点,注意微生物学知识的临床应用。由于微生物学各论内容易懂不易记,而且枯燥无味,我们可以采取结合临床讲解医学微生物学专业知识的方法,将知识学活用活。将临床微生物学病例分析引入课堂讨论教学,我们的基本思路是变“以菌说病”为“以病说菌”[5],课堂讨论以病例为中心,先巧设疑问,给学生以悬念,让学生自学。然后以班为单位,展开讨论,让学生解释病因,提出诊治方案,最后由老师归纳总结,这种教学方式将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和诊、防、治措施有机融合,准确导向临床实际,因而使微生物学各论的内容变得生动,缩短了理论与应用之间的距离。

转贴于

近年来,临床上感染症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严重耐药性出现所引起的院内感染的突起,病原微生物种类变迁所致一些疾病十分猖獗,如肝炎、艾滋病以及SaRS和禽流感的流行,引起全世界的极大恐慌,人们看到传染病正在全球复活。这些新动向,在教材中难以及时反映,尽管教师上课随时增加教材外的新内容,但因学时有限,不能系统讲授,且而学生接受能力不同,对部分学生可能负担重。为此,我们可以增开选修课,配合教学内容,聘请有关专家给学生做专题讲座,每讲独立成章,讲授内容主要选择临床课程学习和临床工作需要的医学微生物学学科前沿知识,是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基础上延伸向临床教学的新发展与新动向。

4重视实验教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是理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内容在理论课上难以讲清楚,有些内容必须通过实验来验证,通过实验现象和结果来帮助学生理解理论课上的内容。如细菌代谢产物的观察、细菌的人工培养、微生物的分析、外界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病毒感染的检查与防治原则等都安排在实验课上通过电视录像、实验操作、结果示教等手段来完成,使上述各章节的理论内容与实验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实验操作和示教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判断,使理论课上无法完成的内容在实验课上完成。

传统的实验教学主要是验证课堂上所讲授的理论知识,老师怎么讲,学生怎么做,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帮助不大。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大胆尝试变“实验教学”为“实践教学”。具体步骤分三步:第一步先拿出部分实验课时间,在实验室讲解医学微生物学基本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增加学生操作内容,让学生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进行基本的三基训练,力争让每位学生都能达到实验操作规范化和熟练化;第二步开设综合性实验,或连续性实验或系列化实验,将以往零散单一的实验重新构建成几项实践性目的性很强的综合性实验(如粪便标本中肠道杆菌的分离鉴定),让学生在实验课上受到一次实验全过程的训练;第三步将实验室实验教学引向社会实践性教学。这种实验性教学,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和探索性,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们热情,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加强了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培养。

5加强师德修养,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当前,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学院校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院校的教师必须加强对新理论、新方法及新成果的吸收和应用,通过学历教育或非学历教育,如参加短期培训班、进修班、专家讲座等形式追踪最新的医学科学发展,不断吸取新养分而完善知识结构,还可以教师之间互相听课、共同交流,开阔教学思维,不断学习教学新方法和新技术并应用于教学过程中,从而提高授课水平。

专业课教师除了应当精通所授专业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技术和技能外,还要有较广博的文化修养,尽可能的较多了解相关学科知识,特别是应加强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学习。在积极提高自身修养的同时,加强爱岗敬业师德教育,努力使教师成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为人师表,勇于探索,富于进取,不断开拓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总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生命科学领域中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人类诊治疾病的能力不断先进化,全体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工作者必须努力跟上新时代的步伐,在教学实践中,以提高教学教学质量为中心,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为培养面向21世纪的高素质的合格医学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黎志东,徐志凯,李元,等启发式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山西医学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2,4(4):312~313.

2宋波,周春辉,侯力,等pBL教学模式在病理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3,25(1):79~80

3姚太武,王秀平,郑金平医学文献检索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制作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1,3(3):194~195

4詹素云医学微生物学“三结合”教学法的尝试与探索微生物学通报,2003,30(1):100~102

动物医学实验总结篇4

[关键词]细胞生物学;医学检验;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黄蕾(1983—),女,江苏赣榆人,本科,实验师,研究方向为实验教学;王芳(1974—),女,江苏扬州人,博士,教授(通信作者),研究方向为免疫学。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37-0383-02[收稿日期]2019-12-17

细胞生物学作为当前生命科学领域中最活跃、最富有发展前景的学科之一,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方法、技术在医学基础科学研究中处于重要的地位[1]。南京医科大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在基础医学阶段开设了细胞生物学这门课程,侧重讲授了细胞生物学理论知识,然而在专业课学习阶段,很多学校并没有开设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这门课程,大多数高校认为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对于临床常规检验工作无直接关联,且开设这门课的硬件和软件要求都较高,对于本科阶段的学生没有开设的必要性。

南京医科大学医学检验学系自2001年招收本科生以来,一直关注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训练,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毕业后的就业广度。在此过程中,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对科学研究充满兴趣,本科毕业后进入科研机构、研究室以及升入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学生比例逐年递增。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是一门与生命科学密切相关的基础研究手段,因此,我们认为开设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这门课很有必要,并且在专业发展的十几年里不断学习,总结经验得失,改革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使得课程设置更具有科学性,让学生在最精简的课时里获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一、改革经验

本学系自设置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课程后,经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的教学经验:

(一)教学模式的改革,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

运用科研思维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科学,增加学习热情,明确发展方向,提高教学效率,让实验内容由验证型向研究创新型转变[2]。本学系实验室是“江苏省医学检验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及“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不仅承担本科生的实验教学,还承担了硕士、博士研究生的科研培养。同时,本学系采用的是“系科合一”的模式,即医学检验系设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检验学部,检验专业主干课程的老师多来自临床检验一线医生和技术人员,师资力量雄厚。但是考虑到每年的本科生人数较多,而传统意义上的大课教学特别是实验教学无法兼顾到每个学生,不利于引导和挖掘在本学科上有特长的学生。因此,我们在教学模式上进行改革,将本科生教学和研究生教育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具体做法:将本科生划分为每四人为一小组,让硕士研究生以教学助教的身份参与到实验课带教中,形成一个学习小组,指导本科生查阅细胞生物学技术方面的文献,指导学生实验操作,引导学生的科研思维。研究生在助教的过程中也得到了锻炼和成长,促进教学相长。

(二)以细胞培养技术为主体的实验课内容改革

细胞培养技术是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基础,因此我们将细胞培养技术作为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实验课程的主要内容。我们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反馈以及相关学科的融合,不断改革与调整课程内容,形成了现在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在此体系中,包含了细胞提取、培养、换液传代、冻存复苏、细胞融合和单抗制备技术,由浅入深展开,有助于学生以后在科学研究方向的发展。

(三)建立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特色的考核评定模式

实验考试是考核学生掌握实验知识与技能的一种手段,是检查教师教学工作、了解教学成果、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途径[3]。以往的实验教学考核主要根据最后一次的实验考试成绩及每次实验报告分数来评定,导致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并且一次考试的成绩存在偶然性,不利于考查学生对知识、动手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因此,我们采用“全程考核”的模式动态考核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样的考核模式更全面客观,更具公平性。具体做法:将实验考核成绩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由研究生助教根据每位小组成员在每次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打分,再结合每位成员的细胞生物学方面的文献汇报评分,最终评定一个分数;第二部分,分为实验理论知识答题和实验技能考核两个部分。以随机抽题的方式回答两个问题,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评分。同样以随机抽取的方式让学生抽取一个实验操作试题,老师根据学生实验操作的流程是否规范以及操作的手法是否流畅来评分,最终将这两个分数汇总评定为实验考试分;第三部分,学生平时表现分,包含考勤、课堂回答问题、动手操作情况及实验报告评分等。汇总这三部分的考核分即为学生的实验课成绩。通过多样式的考试模式,能较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效,调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同时也丰富了教学形式,课程中充满了挑战和趣味性,学生对我们的课程反馈良好。

二、改革成效

我们在数年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在教学改革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们以细胞培养技术为切入点,让参加的学生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这样的形式非常有助于我们发掘科研的好苗子,近年来我们有多名学生在本科阶段申请到学校《大学生创新实验》课题项目,发表SCi论文以及获得发明专利,取得了许多教学成果[4]。我们的本科学生经过训练,在研究生招生面试中更具竞争力,近年来保研、考研的人数逐年递增,导师们对学生评分很高。

三、改革方向

通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在课程教学改革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未来我们将在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教学改革。

1.针对课程内容较单一现状,将进一步提高实验课时比例,而理论课课时的不足将通过引导学生上网课、微课以及开选修课的形式来补充。

2.与学校医学模拟中心合作,尝试开展新型的虚拟实验的教学形式,便于我们开设那些现有实验室条件下无法开展的实验课程,丰富我们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

3.通过调查发现,本专业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这门课各高校开展情况不同,并且缺少统一的教材,我们希望推广这门课,并联合其他院校一起制定适合本专业的统一教材。

动物医学实验总结篇5

[关键词]医学检验;仪器设备;基层医院

[中图分类号]R197.3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2)-02-190-01

医学检验在临床医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科学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们对疾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入。由于疾病的发生与细胞和分子水平有关,医学检验也越来越复杂。为了准确诊断疾病,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检验工作者必须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出更准确、更经济实用的检验方法,从而更有效地协助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贡献。

医学检验范围十分广泛,其中有临床生化检验,临床微生物及免疫检验、寄生虫检验学、形态学、临床检验等。人体致病因子中,既有外来的微生物因子,也有体内代谢和免疫系统过程产生的各种因子。医学检验的目的,就是研究人体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中的致病因子,通过这些因子及些活性物质的量和活性的变化而推断疾病的发生发展,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辅助临床医师准确判断疾病,这是医生的主观经验和各种物理检查方法都无法查明的诊断依据。之所以因,医学检验项目的结果是支持诊断、鉴别诊断,甚至是确诊的主要依据,学习检验的相关知识已经成为临床医生诊断治疗疾病和判断预后的有效途径。

医学检验在临床如此重要,因此卫校检验学科的全体教师开展了这次县乡医院检验科走访调研的工作。调研对象主要有:伊宁县人民医院;伊宁县中医医院;愉群翁乡医院;察布查尔县人民医院;察布查尔县妇幼保健站等五家医疗机构,主要检验设备、检验项目及对毕业生、实习生的反馈调查如下:

1仪器设备的情况仪器方面较为先进,检验项目很广,开展的检验项目生化、临检、免疫较多。在微生物检验技术方面各家医院均开展常见病毒、细菌感染检测的免疫学试验,痰检。县级医院主要开展医院感染的监测。常用的仪器,见表1-5。

表1伊宁县人民医院的主要检验设备调查专职检验人员:7人

表2伊宁县中医医院的主要检验设备调查专职检验人数:7-8人

表3伊宁县愉群翁乡医院的主要检验设备调查专职检验人数:6人

表4察布查尔县人民医院的主要检验设备调查专职检验人数:9人

表5察布查尔县妇幼保健站的主要检验设备调查专职检验人数:7人

2开展的检验项目主要开展生化检验、微生物及免疫检验、临床检验等项目。一般生化组的检验项目35项,在微生物检验技术方面各家医院均开展常见病毒、细菌感染检测的免疫学试验等操作全自动或半自动分析仪来进行操作。痰检、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表面e抗原、乙肝表面核心抗体、尿检、医院感染等项目主要手工操作。县级医院主要开展医院感染的监测。今后的目标是普遍都要计划要开展细菌培养鉴定及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试验。

3对我校毕业生的评价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科室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现在检验技术要求高,而检验人员的知识结构和科学素质却得不到提高;技术门类复杂,工作人员配备不够,设备配置日益先进,但是对于设备的准确使用率偏低。各医疗结构对我校学生的评价是:在我们调研的五家医院检验科的80%以上的人员毕业于我校检验专业,他们的总体素质良好,但是基础理论知识薄弱,主要是质量控制和形态学方面的知识;有些学生对采集末梢血、静脉血不熟练等,虽说现在仪器自动化,但是检验人员还是应具有了解各项检验原理的知识体系以及不断学习的精神。

动物医学实验总结篇6

云南中医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摘要】目的:观察雅解沙把对蛋黄乳致高脂血症小鼠血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影响。方法:健康iCR小鼠10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辛伐他丁阳性组(0.02g/kg)、雅解沙把高剂量组、雅解沙把低剂量组。除正常组、模型组灌胃给予相同体积蒸馏水外,其余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蛋黄乳剂复制小鼠高脂血症模型,观察小鼠血清tC、tG、HDL–C、LDL–C水平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雅解沙把组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清tC、tG水平。结论:雅解沙把对高脂血症模型小鼠具有一定的降血脂作用。

关键词傣药;雅解沙把;高脂血症;解脂毒

【中图分类号】R285.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4-0021-03

基金项目: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160555);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五重点建设学科“傣医学”、“傣药学”学科;③云南省卫生厅民族医药文献整理及中药民族药院内制剂研发项目(KY14)。

作者简介:王磊(1987-),男,河南信阳人,云南中医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药开发与研究。

通信作者:张超(1959-),男,云南腾冲人,主任医师,教授,e-mail:zhangc19@21cn.com

傣医认为“雅解(解药)”具有调节人体生理功能、解除人体的各种毒素、保持体内功能的平衡和协调的功效。雅解,即解药之意,是傣医常用的特色药物之一,是傣族医学中最具特色的药物及治疗方法之一,已成为傣族医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在长期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过程中,傣族人民发现上百种解除各种毒物及有害物质的药物及方剂,统称为“雅解”[2]。雅解方药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3]。“解药”在傣族地区具有使用面广、疗效较好、家喻户晓、历史悠久的特点,从古至今,在傣族民间家家都备有不同的“解药”。几千年来傣族人在应用“解药”方面总结了许多的经验,认为解药具有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解除人体的各种毒素,保持体内“四塔”(风、火、水、土)、“五蕴”(色、识、受、想、行)功能的平衡和协调,解毒养颜之功[4]。“未病先解”、“先解后治”是傣医独特的治疗疾病的“解毒”理论,是历代傣医经过长期的临床探索与实践的经验总结[5]。通过实地调研、收集、整理西双版纳州傣医院等单位进行的初步临床研究,结果表明:雅解沙把有解食物毒、药物毒、酒毒、烟毒、毒虫毒、热毒等作用。本实验在傣医雅解理论的指导下,主要是以蛋黄乳复制急性高脂血症模型为研究对象,拟探讨“雅解沙把”对蛋黄乳所致小鼠脂毒是否有解毒的作用,为其解毒机制研究奠定基础,以期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雅解理论及雅解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1实验材料

1.1药物与试剂“雅解沙把”(百解胶囊),滇药制字(Z)20082252K,0.2g×60粒/瓶,5粒/次,每日3次;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傣医院院内制剂,由西双版纳州傣医院提供;辛伐他汀片(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090001);总胆固醇测定试盒tC(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批号:140551);甘油三酯测定试剂盒tG(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批号:140551);高密度脂蛋白测定试剂盒HDL–C(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批号:140551);低密度脂蛋白测定试剂盒LDL–C(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批号:140551);蛋黄乳液(75%)。

1.2动物健康iCR小鼠,雌雄各半,体重(20±2g),由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提供,合格证号:SCXK(川)2008-24,合格批号:oo14345;饲养以鼠粮、自来水,置于动物饲养箱内,以锯末作笼垫,室温(21±1)℃,光周期12L∶12D条件下饲养;适应一周后开始实验。

1.3仪器酶标仪(infinitem200pRo,瑞士tecan公司);分析天平(型号:aL104mettLeRtoLeDo,Switzerland,0.0001g);高速低温离心机(CF16RXⅡseries,HitaCHi公司);电动玻璃匀浆机(DY89-Ⅱ型,宁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数字恒温水浴锅(HH-S28S,金坛市大地自动化仪器厂)。

2方法

2.1雅解沙把提取物的制备取“雅解沙把”生药粉末500g放置于不锈钢锅中,分三次加入5倍、3倍、2倍体积的70%乙醇50℃水浴温浸24h,过滤,将三次滤液合并,旋转蒸发仪上浓缩成稠浸膏,置于4℃冰箱中冷藏保存备用,临用前按剂量现配至所需浓度。

2.2试剂剂量设置与配制蛋黄乳液的配制:取1~2d的新鲜鸡蛋,除去蛋清,用消毒生理盐水搅拌混匀,配成75%的蛋黄乳液备用,4℃贮藏备用[6]。

原雅解沙把的浓度为:“雅解沙把”70%醇煎提取、过滤制备稠浸膏,其中含有生药2g/ml溶液,临用时稀释成不同质量浓度备用。动物注射蛋黄乳后最佳取血点的确认:取体重(20±2)g的健康iCR小鼠30只,按体重与性别随机分到5组,每组6只,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ml/只),其余4组腹腔注射75%蛋黄乳(0.5ml/只),每组分别于注射后0、6、12、18、24、48h后小鼠眼眶静脉丛取血,离心后测定血清tC、tG,找寻小鼠注射蛋黄乳液后胆固醇升高到极大值所对应的时间点[7]。

2.3高脂血症模型复制

参考文献方法[8-10],除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ml/只)外,其余4组腹腔注射75%蛋黄乳(0.5ml/只),注射后雄性小鼠20h或者雌性小鼠5h后,末次给药后1h,摘取眼球取血,取血前禁食不禁水12h。

2.4实验分组与给药取100只(体质量18~22g,雌雄兼用)健康iCR小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成5组。分组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辛伐他汀片20mg/kg)、雅解沙把高剂量组、雅解沙把低剂量组,每组20只。每只小鼠按0.2ml/10g灌胃给药,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给药组灌胃于相应组的药物,给药前禁食不禁水12h,连续给药7d。

2.5实验用药剂量的选定雅解沙把剂量组的配制:雅解沙把(百解胶囊)临床用量:0.2g*5粒*3次=3g/人-1·d-1药物浓度设置为等效量、9倍等效量两个剂量。根据人和动物的体表面积折算法,计算得出“雅解沙把”小鼠口服给药的等效量为0.39g/kg,再参考实验组前期所完成的“雅解沙把”抗炎实验的有效剂量(p<0.05)为9倍临床等效剂量,故本实验小鼠选择3.51g/kg、0.39g/kg为高、低剂量。

2.6指标检测

2.6.1一般情况实验期间每天称体重,观察小鼠食欲行为、粪便、毛发及死亡情况,做好记录,实验结束时处死小鼠,称量体重。

2.6.2血清样品制取末次给药后1h,小鼠摘取眼球取血,以3600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清,离心温度设置为4℃,样本放置于4~8℃可稳定7d,-20℃可稳定一个月。

2.6.3实验样品测定按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试剂盒说明书,依次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并做好记录。

2.7数据统计与处理采用SpSS16.0数据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数据方差齐进行组间t检验;方差不齐进行组间t’检验。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不同剂量雅解沙把醇提物对蛋黄乳致高脂血症小鼠血脂水平的影响,分别测定各组实验小鼠血清中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实验与分析结果如下。

3.1雅解沙把对蛋黄乳致小鼠高脂血症tC、tG含量影响比较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的tC、tG浓度均升高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高脂血症小鼠模型复制成功。与模型组相比,雅低组、阳性组,tC均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雅高组、辛伐他汀阳性组,tG均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雅解沙把在降tC、tG水平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且雅高、雅低组降低tC、tG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见表1。

3.2雅解沙把对蛋黄乳致小鼠高脂血症tC、tG含量影响比较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的LDL-C、HDL-C浓度水平均分别升高、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高脂血症小鼠模型复制成功。与模型组比较,雅高组、阳性组、雅低组的LDL-C有降低的趋势,但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雅解沙把对该模型的降血脂作用不是很明显。见表2。

4讨论

“雅解”学说是傣医学最具民族特色的理论之一,它以四塔、五蕴为理论核心,“未病先解,先解后治”的解毒理论是其核心内容,雅解能解除人体内各种毒素,调节因精神因素所导致体内“四塔、五蕴”功能失调而发生的各种疾病,达到防病治病,保持人体健康之目的[11]。在长期医疗活动中傣族人民陆续发现了上百种具有解毒功效的药物及方剂,统称为雅解。雅解功能以解毒为主,针对各种食物、药物、动物叮咬及各种原因过敏等所致的体内毒素而设,它属于傣医“解”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12]。傣医广义的“解药”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狭义的“解药”内容包括:解除食物毒性、解除毒性动物叮咬毒、解除毒热、解除药物毒性和解除药物作用五个方面[13]。目前,从国人饮食的发展趋势来看,饮食结构已发生了较大改变,特别是高脂饮食的摄入明显增加,脂肪摄入过量则产生“脂毒”(高脂血症)。“雅解沙把”是傣医广泛用于治疗烟、酒、药物、食物中毒行之有效的方药,临床上除用于解“酒毒”外,更多的是用于解“食物毒”,包括解脂毒等。项目组成员前期和西双版纳州傣医院临床研究均表明多种傣医解药具有明显的解毒、保肝、促进消化功能的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消化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等。

鸡蛋黄中的胆固醇和脂肪含量十分丰富,腹腔注射75%的蛋黄乳后,外源性脂质通过腹膜迅速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快速升高实验动物的血脂。所以本实验采取腹腔注射75%蛋黄乳方法成功复制急性高脂血症模型。本实验主要是以蛋黄乳复制急性高脂血症模型为研究对象,拟探讨“雅解沙把”对蛋黄乳所致的脂毒(高脂血症)是否有解毒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是判定高脂血症的重要指标,雅解沙把灌胃7d后,对实验小鼠血清tC、tG浓度水平均显著降低,且雅高、雅低组降低tC、tG有所侧重。提示:雅解沙把对高脂血症模型小鼠具有降血脂的作用,也即是具有解脂毒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方洁,许建新.傣医“雅解”发展与应用[J].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4):2190-2192.

[2]王辉,郑进,代蓉,等.傣医解药雅解沙把对大鼠肝药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2,18(11):52-55.

[3]段小花,郑进,王辉,等.傣药雅解沙把解药物毒作用的研究[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34(10):56-57.

[4]林艳芳,依专,岩罕单,等.论特色傣药——雅解(解药)[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2,14(2):38-40.

[5]玉腊波,林艳芳.傣药“雅解”(解药)临床应用举隅[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8,14(7):25-29.

[6]徐叔云,卞如濂,陈修.药理实验方法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03.

[7]凌树森,张菊,孙维林.小鼠高胆固醇血症快速造型法的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1985,70(1):15-17.

[8]闫志芳,王永辉,李季英,等.建立高血脂症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5(4):15-16.

[9]翟羽佳,陈邦添,李善兵,等.tritonwR-1339诱发小鼠高脂血症模型的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1,27(8):1178-1179.

[10]冯任南,郭福川,李颖,等.急性高血脂小鼠模型蛋黄乳及trition法建立[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9):1116-1117.

[11]唐琭璐.傣医“雅解”学说运用规律的初步研究[D].云南:云南中医学院,2012:1-100.

[12]台海川,林艳芳.傣医“解”的理论与解药的现代研究初探[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9,15(10):37-39.

动物医学实验总结篇7

1重点实验室建设

1.1基础建设。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以“西北特殊环境人工实验舱”为基础平台进行实验室建设,该舱体造价1000万元,相应配套实验设备360万元,成为本区特殊环境医学研究的主要支撑平台。实验室使用总面积共2793平米,万元设备总数217台(件),设备总金额3927.15万元。结合特殊环境医学的特色研究方向,本实验室建成6个研究室:野战外科研究室、分子生物学研究室、实验动物研究室、病理生理学研究室、药理学研究室、卫生勤务研究室,并与3所基层医院联合,分别建成代表高原、沙漠、高寒环境的3个现场实验基地。除了自治区科技厅的拨款支持外,医院在基础设施的投入上给予重点倾斜,并每年拨款30万元成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根据实验室规定的特殊环境医学的研究方向,选择8~10项具有一定创新和实用性的项目给予资助,开放基金课题的研究期限为1~2年,每项经费支持额度不超过3万元,为本院和相关单位具备一定科研思路而暂无立项课题的人员提供科研启动基金,为下一步申请军队、自治区及国家科研基金打下研究基础。1.2人才队伍。本实验室以新疆军区总医院动物实验中心为主体,联合临床医学研究所、输血科、药剂科、病理科、检验科及相关临床科室等20个科室及相对固定研究人员62人组成,并聘请客座专家10名。实验室组成人员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27人、博士后8人、博士36人、硕士15人、本科19人。其中,8人在全国各专业学术委员会中任职,5人在中华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中任职,16人在全军56个专业学术委员会中任职,8人在新疆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中任职,8人在原各专业委员会中任职。客座专家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国际著名专家1名,国内著名专家3名,疆内知名专家4名。组成特殊环境医学重点室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任聘请国内野战外科领域著名院士担任。定期邀请客座专家和学术委员会委员对研究方向及课题研究进行指导,充分发挥国内外专家的学术引领作用,在提高重点实验室研究水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3制度建设。为使新疆特殊环境医学重点实验室达到运行正常化、管理规范化,本实验室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因西北特殊环境人工实验舱在新疆自治区尚属首例,为规范其操作和管理,制定《西北地区特殊环境模拟舱检测规范》(DB65/t3441-2012)和《西北地区特殊自然模拟舱操作管理规范》(DB65/t3663-2014)两个自治区地方标准并颁布实施,为重点实验室制定《总则》《新疆特殊环境医学重点实验室管理制度》《学术委员会工作章程》《对外开放管理条例》《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等。为了规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的利用与管理,加强实验室的对外开放与交流,制定《新疆特殊环境医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管理细则》。各种规范的制定为实验室的正常运行提供规范和保证[1-2]。

2重点实验室管理

重点实验室是一个联合单位,其日常管理主要由动物实验中心负责,为了保证有效运行,成立重点实验室办公室,动物实验中心主任兼任重点实验室主任,由科技厅任命,并设秘书1名,负责与科技厅和各个组成单位研究人员的联系。为了克服实验中心固定人员少,研究室多的局面,在管理上采取“六化”管理措施。2.1科室管理精细化。为加大科室管理力度,根据科室点多面广的特点,并结合工作人员各自的专业优势,为充分调动每个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增强其管理意识,本实验室建立“交叉网络管理模式”。在此模式下,每个人负责一个研究室的相关管理工作,每个人既是管理者也是被管理者,每周一科务会上各室负责人进行工作汇报,由科室主任进行讲评,提出要求并协调各个管理小组之间的工作。此模式一方面锻炼个人的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保证管理上不留死角,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工作上的推诿,使科室运行高效[3]。2.2科学研究团队化。从重点实验室建设开始,本实验室以建立研究型团队为主要目标,将科室工作人员从单纯实验保障型向实验保障和研究复合型过渡。利用科室承担的全军及军区课题,将科室人员分成多个科研攻关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人均由博士或硕士担任,如一名博士带领一名实验员负责脑和神经内分泌方面的研究,另一名博士带领另一名实验员进行肠道黏膜通道性方面的研究。在导师指导下,在读研究生和科室实验员也组成研究小组。将大课题分解成小课题,由各小组负责实施。在动物实验及取材时通力合作,取材后各小组进行各自所取脏器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这样一方面节约科研团队时间和经费,另一个方面充分调动科室人员的科研积极性,收到很好效果。本团队2015年获批原科研创新团队。2.3人才培养自主化。针对动物实验中心人员科研实力相对薄弱问题,为了加快研究步伐,不能靠等高学历研究人才的引进,本实验室注重现有人才的发掘和培养,坚持于每周五上午进行科研课题讨论,并针对每个科研小组的研究方向,要求课题负责人进行相关国际前沿的读书汇报。针对科室招聘人员学历低的状况,为了适应研究型科室的发展战略,鼓励其利用业余时间攻读专业硕士。在此模式下,一名主管技师在参与课题研究同时,于2015年7月顺利从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硕士毕业。另一名实验员也于2015年考取新疆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正参与本课题研究,另外两名实验员于2016年参加硕士研究生考试,本科2名博士分别获批自治区的科研项目,并获批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1名博士后顺利出站;重点实验室获批新疆医科大学联合博士培养点,科室人员在共同的课题攻关中科研能力得到不断提升[4]。2.4联合攻关多学科化。重点实验室的客座专家和学术委员会主任及委员有军内著名的野战外科院士,也有高原医学、航空医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专家教授。在各位专家的指导和带动下,实验室既在军内进行研究合作,同时也在疆内与新疆医科大学、石河子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新疆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研究所建立合作关系。院内与放疗科、烧伤科、输血科、急诊科、iCU、临床医学研究所、检验科、营养科、心内科等科室建立跨学科的科研团队,以加快特殊环境军事医学研究,加快人才培养步伐,团结协作,联合攻关。2.5研究方向特色化。因为本实验室具备“西北特殊环境人工实验舱”这一特色平台,在科研方向上逐步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沙漠干热环境腹部火器伤创伤机制及救治研究为“十一五”全军临床高新技术项目,在国内外首次建立沙漠干热环境腹部火器伤模型,前期研究经科技成果鉴定认为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其救治研究正在进行中。同时,成功建立沙漠干热环境中暑模型,在美国急救医学杂志,并在国内外首次将姜黄素应用于沙漠干热环境热射病的治疗研究,结果显示大鼠的生存率明显提高,提示姜黄素有明显的脏器保护作用,以此推测姜黄素有望成为预防和治疗沙漠干热环境热射病的有效药物,其机制7个科研攻关小组正在积极研究中,有多篇文章陆续发表。本实验室已经在沙漠干热环境研究中形成特色优势,但在高原领域的研究尚未形成学科优势。近期拟与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研究所联合,以新疆民族医药为突破口,结合特殊环境医学的研究方向,以期在高原和沙漠干热环境损伤保护的药物研究方面形成研究特色和优势。2.6安全管理常态化。始终把安全管理放在首位,组织全科人员认真贯彻条令条例,遵章守纪,从军区部队发生的事故问题中汲取教训,逐步加强全科人员安全防范意识。本科在实验过程除了强调生物安全外,还存在毒麻药品管理的安全、消防安全、消毒锅的压力容器安全、人工实验舱的操作安全等,加上新疆环境的特殊性,安全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结合本科实际情况,科室安全工作实行四级负责制(包括各实验室、各组、总值班员、主任)。为了加强安全,启动24小时在岗在位的安全值班,并制定值班制度,明确值班的责任,确保安全工作万无一失[5]。

本实验室已经获批自治区重点实验室,但仍存在基础薄弱、管理经验不足、科研实力不强,没有形成较强的学科特色优势等问题。随着重点实验室建设的不断推进,在多学科研究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逐步形成高原和沙漠干热环境医学的研究特色,促进本院特殊环境军事医学的研究发展。

作者:刘江伟是文辉杨帆雷权许永华张云宏单位:1.新疆军区总医院新疆特殊环境医学重点实验室2.新疆军区总医院医务部

【参考文献】

[1]房世杰,任红松,李进,等.对新疆农业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12,31(6):35-38.

[2]田伟,陈吉.疗养院健康管理实践[J].医院管理杂志,2017,24(1):22-24.

[3]张洪清,台红祥,郑楠.高等医学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2):42-43.

动物医学实验总结篇8

[关键词]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教学方法;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4721(2012)04(a)-0157-02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简称生化)是当代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被誉为“生命科学领域的世界语”[1],其理论和技术已渗透至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等各个领域,成为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医学生化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现象的本质,即研究人体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是医学院校各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主干课程。由于其内容多抽象,学科发展更新快,因此这门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着公认的“两多两难”的现实性问题[2],即教学内容多,生物化学反应与机制多;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难,理论知识理解和记忆难,一度被学生称为“四大名捕”之首。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理解与学习,更不利于实现“知识、能力、创新、综合培养”的教学目标。且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对生物化学的记忆更加所剩无几,以至于只知道机械的看化验单而并不能将各种疾病与其症状及各项诊断指标进行联系。在新形势下如何改善老师教学难,学生学习难的困境,帮助和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化难为易,更新理念,较好地掌握新知识、新内容;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提高教学效果是值得每位生化教师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本校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些经验供交流。

1整合教学内容,重点突出

本校是一所少数民族医学院校,除普通医学专业外,还设有蒙医学、蒙药学等特色专业。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在结合教学大纲、分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我们为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量身定制了自己的授课计划和学时安排,在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与教学方式也各有方案。我们的教学内容涵盖了各种国家统一性考试的固定内容,也兼顾了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和进展。我们把生物化学的教学内容分为四部分:(1)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2)物质代谢及其调节;(3)遗传信息传递及其调节;(4)专题部分包括肝胆生化、血液生化、维生素、生物转化、细胞信息转导等。不同专业根据学时数在内容上做一些增减和调整。如:蒙医学专业细胞信息转导不作为讲述内容,增加了水盐代谢酸碱平衡这部分内容。各版本教科书中通常生物氧化这部分内容在糖代谢、脂代谢之前。生物氧化这章内容抽象难懂,在教学中我们在顺序上做了调整,先介绍糖代谢,再给学生讲授生物氧化,然后讲述脂代谢。如此以来,不仅利于学生理解和学习生物氧化这部分内容,而且在讲糖代谢时给同学们留下了疑念,维持生命活动的atp如何生成的?糖进入体内经过化学反应后分子逐渐减小如何转变成了atp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进入脂代谢学习后对生物氧化的理解会更加深入,有了前面知识的铺垫使学生更易接受。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紧扣大纲,将教学任务中的重点、难点转化为授课时的中心思想,并注意归纳总结各章节的纵横向联系。对于临床医学专业来说,教材较厚,信息量大,在有限学时数内不可能把所有内容介绍给同学,有些内容我们点到为止,给同学留下一些思考题,围绕这些题自学整理。同时我们利用节约下的时间,通过互联网及时更新知识体系,把生物化学的前沿动态、研究热点、发展新趋势和新成果,补充到教学内容中来,内容新颖实用,既能开拓学生视野,又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符合当前加强素质教育的教学改革方向。另外,凡是各种考试涉及的重点难点在课堂上我们都要结合相应的题突出强调,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有益于他们对知识的记忆。

2尝试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

2.1总结归纳式教学

以教材内容为中心,在紧密围绕重点、难点、疑点及知识点进行课堂总结归纳教学。医学生化研究的对象是人体,人体各组织器官间、各代谢途径间都存在着普遍的联系,通过总结,既可以进行纵向联系,又可以进行横向比较。可帮助学生分清概念,记住要点,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如讲授完的遗传信息传递及其调节相关内容后,从模板、原料、产物、合成方向、合成方式及参与的酶几方面列表比较复制、转录、翻译和逆转录,通过总结比较帮助学生找出规律,抓住重点,提炼了内容。使学生对各章节所学的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巩固和提高。学完物质代谢后,学生总是稀里糊涂,甚至有些畏惧,因为这部分化学反应式太多,且各条代谢途径交叉联系,使其更为复杂,学生学习起来有无从下手感。帮助同学总结三羧酸循环、丙氨酸-葡萄糖循环、柠檬酸-丙酮酸循环、鸟氨酸循环、嘌呤核苷酸循环过程和生理意义,使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更加清晰易学,利于沟通各部分知识间的相互关系并引导学生系统地整理所学知识。总结归纳的意义在于把所学的知识系统化、简单化、条理化,便于理解记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果采取传统的平铺直叙的讲授方式进行教学,枯燥乏味,不利于学生理解,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在每次上课开始利用简短的时间回顾上次课的内容,然后开始讲述新内容,每次课在即将结束前将本次课的内容串联一遍,这样更益于学生温故而知新。

2.2案例式教学,加强与临床课程的联系

案例式教学方法的应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能吸引学生听课时的注意力,启发他们的思维。生化学科中有些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教学中引入具体临床病例会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生物化学理论与临床问题相联系,使他们既意识到人类的很多疾病发生与生化过程有关,又能发现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理论能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充分利用,而不再是死记硬背的空洞知识,也为日后临床课程的学习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如临床常用的辛伐他汀类药降血脂的机制是抑制胆固醇合成的关键酶活性而发挥作用的,这样学生就会记住了HmGCoa还原酶。2型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依赖胰岛素,从而引入血糖调节的学习。肝功能障碍为什么发生昏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镰刀形红细胞性贫血的发病机制;基因工程药物基因工程疫苗,结合临床开展的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让学生轻松学习这部分内容的同时,也让他们亲身感受到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以及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在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并在潜移默化中了解了学科新进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教与学最大程度地融合,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3多媒体结合板书教学

运用多媒体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获得最大的知识信息,同时借助动画的生动性、直观性和形象性来帮助师生共同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3]。我们在七版教材课件的基础上,利用平时积累的教学素材对课件内容、图表和动画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使之变得条理清晰简明、有趣易懂。我们建立了丰富的课件资源:把丰富的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及与生物化学有关的图片、动画、科普小电影、习题集等挂在了校园网上,供学生自学,充分方便了学生的自主化、个性化学习。但是有些内容在教学中单用多媒体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适时结合板书的使用会事半功倍。如介绍糖代谢途径时,对于步骤繁多的化学反应,在黑板上写出关键步骤的反应,会引起学生特别的关注,认真做笔记,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上,结合实际情况经常是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

3完善实践教学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编写适合本校学生使用的实验指导,并在每个实验的实验步骤中设计了一些小问题,让同学们边做实验边思考这样操作的目的,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4-5]。不断地更新实验内容,实验内容涉及电泳、层析、pCR、质粒提取等,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比例逐渐增大,跟上了学科的发展,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且我们建立了严格的实验课考核制度,包括考勤、提问、实际动手能力、实验报告等方面。期末考试时实验分总分为10分,理论卷面分为90分。我们还向学生开放实验室,结合教师的科研,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创新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我们为改善教学效果还定期举办讲座,达到教师与学生的良性互动,增加学生对该学科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并在临床医学专业中每年开展知识竞赛,得到了学生们的积极参与,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热情,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当然,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的成败往往由教师和学生两个因素共同决定。教师要从一而终地认真对待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钻研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教学模式,使教与学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培养,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姚富丽.记忆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4):2210-2212.

[2]吴琦,王宏兰,王淑英.问题式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4):2309.

[3]芦晓晶,徐俊杰,吕士杰.医学院校本、专科生物化学教学方法的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8):120-121.

[4]罗永会.如何提高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2):156.

动物医学实验总结篇9

1依托医学院校背景,实验项目“量身定制”。课程设计中题目的选取很重要,需要结合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特点,医学院学生医学知识比较扎实;同时又要结合学生的培养目标,需要对医疗仪器的设计有一定的了解。设计的题目与常见的医学信号,如心电、脑电、心音、心动图、脉搏波等有关;可以设计电路对医学信号进行采集处理;同时所选的课题应尽量覆盖电子技术的主要知识点。既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又能达到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医为工用,工为医服务”。

2采用tBL(team-basedLearning)教学法。tBL教学法以团队为中心,将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相结合,既保证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又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我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人数在30人左右,tBL教学法非常适合小班实验教学。具体过程是:将学生按4~5人分组,每组选定不同的题目,老师下达项目任务书;学生查阅文献资料进行课前的预习,课堂讨论小组发言,确定设计电路方案,老师总结;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撰写实验报告。实验过程使学生掌握现代信息资料获取的方法,培养了电子系统的设计与调试能力,学会撰写设计报告。

3促进开放式实验室管理模式的建立完善。开放实验教学目前是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这点对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也很重要,采取以组为单位对学生开放实验室管理,可以充分有效地利用实验室资源。

4教师队伍的建设。一方面通过加派青年教师去医院进修,了解医院对人才能力的要求,并将进修学习的内容应用到教学中,两年时间已有3名教师到昆明总医院医学工程科学习。另一方面加强科研能力培养,以科研来促进教学工作,青年教师返回学校再深造。

小结

动物医学实验总结篇10

摘要通过从充实实验设备改善实验条件,优化实验内容和合理按排实验时间,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践性实验内容,加强对实验课的组织、指导,重视实验成绩考核和记分等多方面对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有效地提高了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兽医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改革;措施

兽医微生物学实验课是一门操作技能较强的课程,同时又是与实践紧密联系的课程,如何通过系统学习,使学生掌握兽医微生物学的规范化、科学化操作技能,牢固树立无菌观念和熟练掌握无菌操作技术,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兽医微生物学教学及实验课教学的关键[1-2]。但在传统的兽医微生物学教学中,多是把实验课教学看成对理论教学的补充和验证,实验课教学时间一般占课程总学时的比例较小。学时少,实验课项目单一,上实验课常是以验证和演示实验为主,缺乏综合性、设计性试验、实践性实验项目,严重限制了兽医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高,且限制了学生才能的发挥。为此,笔者在多年的兽医微生物学教学中,对其实验课教学做了一些改革尝试与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加强实验室建设,改善实验条件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兽医微生物学的发展更是迅速,动物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及其内容不断拓宽。因此,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动手操作实践技术能力,提高教师和学生科研能力,是目前兽医微生物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抓住学院本科教学评估、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实验室建设的有利时机,科学利用教学、科研经费,加强实验室的硬件建设。先后增添了一些高档的实验设备,如超纯水制备仪、全自动高压蒸气灭菌器、pcr仪、bs-1e数显振荡培养箱、hh·cp-7w型二氧化碳细胞培养箱、20~200ml8道移液器(transferpetteg-8,20~200ml)、超低温冰箱、超净工作台、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生物湿微镜等,更新了老化的常规设备。为兽医微生物学实验课等课程的教学改革奠定了物质基础和有利条件。

2重视实验课教学,合理安排实验时间

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多是以教师为主,学生在教师的安排下,根据实验教材内容进行基础理论验证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这种教学方法养成了学生的依赖思想,只是模仿操作不动脑深入思考,不利于发挥其创造性思维和积极主动操作能力。学生对实验课不重视,上实验课只是理论课的一种附属品,做好做差无关紧要。对此改革兽医微生物实验教学,首先将实验课时由原来占总课时的1/4增加到1/3以上,重视实验课教学,期终考试时增加实验课内容的比例,促使学生重视实验课学习。

实验课教学中有些实验连续很强,在以往上实验课时,多是2学时上1个实验,有些实验时间够用,有些实验则不够用,有些实验做起来观察则需要等时间,例如细菌的培养及在培养基生长性状观察,病毒的ha和hi试验、培养基的制备过程中的消毒等。结果是2学时后学生去上其他课程,不能及时观察结果或不能善始善终地把整个试验结果观察和记录完整,当时不能看到结果的,过后学生又不及时去观察结果,写实验报告时没有真实的实验数据,而是相互传抄同组或其他同学的结果。有的实验为了赶在2学时内做完,就得省略步骤减少环节,这样势必导致结果不够准确。针对实验教学中的现实问题,改革实验课教学,首先合理安排实验,确保实验的连续性。具体做法是:将实验课安排在下午,2个学时不能做完的可以借用课外活动时间将实验继续做下去直至做完。需要时间长的实验,任课教师自行安排时间,可以提前让做好预习和实验的准备工作,可以安排在课间、课外活动时间或其他业余时间进行结果观察,想尽办法让学生能将每个实验都能完整地完成,即不能因实验课程时间安排不当而影响实验的质量。

3改革实验课教学,优化实验项目

3.1改变单独实验为综合系列实验

对《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指导》的内容进行精心备课,优化选择重新组织实验项目,把原来单独实验变为综合性系列实验,将有关实验内容有机地串联起来,结合临床实际开好各个试验。例如将《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指导》的实验1“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实验2“细菌基本形态及构造观察”、实验3“细菌抹片的制备及染色”有机结合在一起,可定名为“细菌涂片的制备、染色、镜检及基本形态的观察”,用4个学时,分2次开出。具体作法:一是分发已培养好的各种细菌供学生抹片、染色、镜检,每个学生只涂其中1~2种,同学之间可互相交换观察;二是将学生不易制出的荚膜、鞭毛等标本片放在示教镜下或从多媒体幻灯片中,供学生操作间隙轮流观看,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这样做的效果是用4个学时开出了3个实验的内容,节约了时间,增加了实验的内容量,给同学们增加了操作的机会。可将实验指导中的实验4“培养基的制备”、实验5“细菌分离培养及移植”、实验6“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表现及无能运动力检查”、实验7“细菌的生化试验”、实验8“细菌的药敏试验”等5个实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生产实践中最常见疫病大肠杆菌病为实例,以分离培养大肠杆菌为主线,验证培养基制作是否规范合格和细菌的生化特性,观察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性状表现,穿插进行细菌运动力检查,并可用药物敏感性试验的结果指导养殖场进行药物治疗。可用6个课时分成3个下午进行上课完成5个实验,使实验更加紧凑,保持实验的连续性和内容的完整性,加深学生对细菌培养性状观察、致病性、生化特性等试验印象。同时,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3.2减少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增开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是过多的开设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实验内容很难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3]。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此压缩了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的实验时间,增加和加大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设力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安排在相关理论课学习和基础实验操作技能熟练掌握之后,例如:仔猪大肠杆菌病(仔猪黄痢、仔猪白痢、仔猪水肿)、鸡的新城疫和鸡传染性法氏囊的微生物学诊断,分别在细菌各论和病毒各论讲过之后,这时学生对基本理论已经掌握,并对培养基的制备、细菌的分离培养、涂片、染色观察、生化试验、药敏试验、病毒的ha试验、hi试验以及沉淀试验等实验操作技能都已经掌握,使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设的条件已经成熟。任课教师结合实际和疫病发展流行趋势,引导学生深入基层养殖场(户)调查研究,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做1个综合性设计实验,为养殖场(户)做1个细菌性或病毒性疫病的微生物学诊断。从病料采取、送检、病原体的分离鉴定到治疗方案的制定等,都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做。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吸引学生自觉的参与到新的实验内容中去,启发学生的智力,开发学生的智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5]。学生完成一个实验之后,非常有成就感,学生深有体会地说:“一个综合性实验几乎应用了整个兽医微生物学的所有知识,好像把全书都串通复习一遍”。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增加,提高了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4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4.1合理分配实验教学时间

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开设务必增加了课时数,为把实验教学搞好就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任课教师根据实验项目合理搭配实验教学时间,如培养基制备实验中,高压灭菌需要等时间,利用这个空间可以增加贵重仪器的使用与保养、玻璃器皿的洗刷、干燥、包扎、试管棉塞的制作等内容。再如在ha和hi试验时,加完样后需要等时间观察结果,可以利用给学生讲述试验中红血球的制备和稀释方法等,时间得到充分利用。

4.2认真组织教学

合理分组使每个学生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避免一些学生不动手的现象。首先指导学生对试验内容很好地预习,教师先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例如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实验前老师提出“哪些细菌是需氧的?厌氧的或兼性厌氧的?”做细菌制片染色前提出“哪些细菌是阳性菌?哪些细菌是阴性菌?”再如做病毒的凝集红血球试验前老师提出“哪些病毒具有凝集红血球的特性?”这样使学生即预习了实验又复习了理论课的内容知识,通过预习和查阅资料得出结论,调动了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6]。实验课上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都积极主动认真地做好试验中的每个环节。

4.3重视实验结果分析和实验报告的完成

过去学生上实验课往往忽视试验结果的观察、分析和实验报告的完成,相互传抄实验数据结果,有时出现错误结果也不查找问题出在哪。实验报告是学生实验课的主要作业,完成实验报告不仅使学生全面总结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科学结论,而且有利于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实验报告也是科学科技应用的一种形式。写好实验报告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每次实验后都要求学生就试验结果进行细致观察、记录、分析、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在试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实验结果误差等现象,对此要查找问题出现的原因,吸取教训避免类似问题在以后的实验中再次发生。

5重视实验成绩,注意实验内容考核

实验成绩是衡量学生掌握实验内容的一个标准,同时也是反应实验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的重要手段,因此实验成绩的评分必须纳入兽医微生物课程的学习成绩之中。实验成绩要细致化、严格化,从实验的不同方面综合评分。首先是学生实验操作技能要单独技能考试,占实验总成绩的60%;其次是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和实验报告的书写(是否规范、条理、清晰等)情况,占实验总成绩的20%,从实验报告中显示;实验理论记忆性的内容占总实验成绩的20%。实验成绩占该门课总成绩的30%~35%。重视实验成绩的记分,使学生上实验课出勤率、做实验的积极性、主动动手操作意识及创新思维能力都大大提高,实验教学效率也随之提高。

6结语

总之,通过兽医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的改革尝试,改掉了以往学生做试验不思索、按部就班地照书本内容和教师讲的程序机械性操作的模仿做法。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对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拓宽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使学生通过实验中的失败体验和成功喜悦领会到了实验的真谛,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好兽医微生物学、做好实验、深入实践探索研究的积极性。

7参考文献

[1]杜扬.创造性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j].教育探索,2009(3):8-9.

[2]龙春阳,赵阿勇,周圻.改革实验教学体系培养具有特色的应用型专业人才[j].教育探索,2009(2):64-65.

[3]王国惠.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2005,32(2):144-145.

[4]司振书.兽医微生物学教学改革初探[j].微生物学杂志,2005,25(3):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