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十篇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十篇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9:35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篇1

【关键词】法律意识法治建设对策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分析

1.缺乏扎实的法律基础知识,易产生错误的观点,法制观念淡薄。目前对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主要是通过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公共课程,但是高校大学生大多重视专业课而忽视基础课,在这种思想意识支配下,大学生就难以有扎实的法律基础知识。加之法律基础知识课程内容覆盖面有限,课时量少,教师只能略教一些法律知识,学生也只能建立起对法律制度和法律建设的一个感性认识,无法实现对法律基础知识的理性认识和实践应用。

2.权利意识觉醒,但是淡于守法、用法。随时信息时代的出现,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多样化,不仅可以通过课堂的学习,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介对法律知识的传播都可以使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学生的权利意识逐渐觉醒。近年来各地不断涌现出学生学校侵犯其受教育权的案例就是明显的证明。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大学生的行为与法律规定背道而驰,守法的自觉性较差,形成“学而不用”,“知而不信”现象。对学生而言,法律规则主要包括法律法规、学校规章制度、校规校纪等。但当代大学生在行为上表现为违法违纪现象发生较多,且明知故犯,有些学生甚至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对国家法律规定和学校规章制度视若无睹,对自己有利的就做。

3.违法违纪现象日益增多。近年来,在校大学生犯罪呈明显增长趋势。从2002年轰动全国的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北京动物园“伤熊事件”以及后来发生的“马加爵”案等,大学生犯罪问题成为众人注目的焦点。而2010年10月16日晚河北省保定市电视台实习生李启铭在河北大学醉酒驾车肇事后,口出狂言“有本事你告去,我爸是李刚”案件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同年10月20日晚,西安音乐学院2008级学生药家鑫深夜驾车撞到行人却不知救人,反而用刀捅死受害人的案件更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社会影响极其恶劣。在这些大学生违法违纪现象的背后,反映出大学生法律法规方面的问题更值得关注和深思。

二、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对策

1.改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拓宽教学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应向师生互动的方向、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向转变;利用案例讲解法、启发式教学法、精讲自学法、主体参与法、情景教学设计等方法来提高法制教育的效果,课堂教学要讲要点,讲方法,讲思路,配合一些法制教育的辅助教育方法,逐渐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在教学内容上,要增加法律基础知识部分所占的权重,对知识的容量进行扩展和延伸,力求丰富学生的基础法律知识。在拓宽教学途径上,可以开展形式灵活的校园法制第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激发学生对法律现象给予关注的热情和兴趣。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主题鲜明的法制演讲、辩论赛、专题论坛、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活动使学生能在自主参与、身临其境中得到教育和启迪。这种既有直观实务又有深层理论的滚动式校园法制文化活动,是培养和普遍提升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切实可行的渠道之一。

2.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的发育期,心理上具有强烈要求他人和社会认可的冲动,极力想摆脱外界的干涉和约束,独立自主意识增强。进入大学,学习环境、人际关系等都发生了变化,心理脆弱的学生会感到无所适从,容易对法律、制度产生心理抵触。因此高校应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法律素养。首先学生刚进校,辅导员要彻底排查学生,如果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及时与学生沟通,做好学生的心理工作。其次学校要开设心理学课程,建立心理学咨询室。让学生通过对心理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心理调试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3.为学生营造法律意识教育的良好环境。要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就要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形成良好的法制教育大环境,三方同心协力,构筑起一个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网络体系。首先高校应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在制定学生管理规定时,充分征求学生的意见,广泛吸收学生参与讨论,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法治主体地位。同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人人平等、师生平等,绝不姑息迁就,坚决杜绝人情和走后门现象。并利用校园文化设施,宣传民主法治思想,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从而营造浓厚的校园法治氛围。其次家庭应该通过以身作则等,发挥亲情说服的作用,提高大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最后社会也要加强法制建设、法治教育和宣传,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为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提供良好的社会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篇2

【论文摘要】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社会的骨干,他们的宪法意识水平如何,直接影响到宪法的贯彻和实施。他们宪法意识的培养与树立,对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客观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宪法意识的现状、成因,对当代大学生宪法意识培养新途径进行了探索研究。

法治不仅包括法律制度及其良好的运行状况,而且包括良好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且大学生作为国家的公民,既观念是制度的灵魂,是法律制度得以产生和正常运转的指导思想和精神动力”。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集中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中国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必须进行宪政建设,而这不仅需要完善整个国家的宪政制度,同时也需要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整个国家的法治状况不仅仅依赖于公民是否具有一般的法律意识,更重要的是依赖于公民是否具有一定的宪法意识。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的公民,既是祖国的未来,又是未来社会的骨干,他们的宪法意识水平如何,直接影响到宪法的贯彻和实施,继而影响到社会主义法治现代化的进程。因此,客观分析大学生宪法意识的现状及成因,充分认识大学生宪法意识培养的重要性,顺应新时代采取新途径加快大学生宪法意识的培养,也是我国高等学校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当代大学生宪法意识的现状及成因

1.大学生由于没有接受系统的宪法学教育,对宪法知识掌握少、兴趣低

宪法知识的掌握是形成宪法意识的前提。宪法相对而言具有一种超脱性,没有民法、刑法调整力度强,不能给人们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在高校中,法科学生为了在毕业以后获取一个高薪的职位,往往热衷于选修民法、经济法、国际经济法等热门课程,对宪法情有独钟者甚少。而非法科学生则更多地专注于本专业知识的学习,接触宪法的几率更小,只能通过法律基础课来获得一些零星的认识。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学生从来就没有机会获得系统的宪法教育,显然这不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宪法意识。

2.大学生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宪法权利意识差

我国有着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历史,政治上的君主专制,造成了我国人民缺乏民主的习惯、法制观念的淡薄。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学说,自始至终贯穿着对于王权、等级、秩序的顶礼膜拜。迷信权威、畏惧权力、崇尚人治、义务本位等传统观念积淀在民众的心中挥之不去,压抑了他们对独立人格、平等权利的追求,以至于宪政建设所要求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监督意识始终未能在民众中彻底扎根。有的大学生根本不知道自己享有宪法权利,主体意识不强;有的大学生对宪法权利的理解存在偏差,把宪法权利仅仅理解为单一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对诸如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言论自由、结社等宪法权利知之甚少;大部分大学生没有行使过宪法权利。对权利行使方面始终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状态。

3.我国宪法实施、监督制度不完善,大学生难以形成宪法至上的理念

现实中公民权利受到侵犯,在穷尽了其他手段后,无法通过宪法诉讼得到救济,时常发生宪法被侵犯而免遭惩罚的事例。宪法不能进入司法,缺乏相应的宪法诉讼制度,也就使得这部分权利的争议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这种状态的存在不仅极大地损害了宪法的权威和尊严,而且其本身也是违反宪法的。“宪法具有双重功能,即授予权利并限制权力。”政府权力往往容易被滥用,前些年发生的“孙志刚事件”便是政府不守法的典型例子,我国没有一套有效的违宪审查机制来进行约束。制度上的不完善,或者说是制度的软化,社会也没有形成一种尊重宪法的环境,而这势必对大学生形成强有力的冲击,使大学生难以形成宪法至上的理念。

二、当代大学生宪法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确立宪法意识,忠实地遵守宪法、捍卫宪法,对每一位公民而言,都是责无旁贷的。胡锦涛同志在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时,就首先向全国人民宣誓要忠实地遵守宪法。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宪法意识水平如何,直接影响到宪法的贯彻和实施,影响到宪法的最高权威的树立。因此,确立起强烈的宪法意识对当代大学生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党和政府历来都非常重视对青少年进行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教育和法律意识培养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邓小平同志就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高度提出要培养“四有”新人,其中特别强调纪律的重要性。明确指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大中小学的学生从入学起,……就要学习服从各自所必须遵守的纪律。对一切无纪律,无政府的违反法制的现象都必须纠正”。江泽民同志曾经针对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青少年法律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的状况,深刻指出:“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要经常在学生中开展纪律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纪律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嘲锦涛同志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宪法时发表讲话指出,必须坚持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切实保证宪法的贯彻实施,充分发挥宪法对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促进和保障作用。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下,中共中央下发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多次强调指出,高等学校法制教育要以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法律意识为核心,要大力加强宪法教育,使大学生确立强烈的宪法意识。

2.从依法治国这一基本治国方略的高度认识培养当代大学生宪法意识的重要性

自从党的十五大确定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之后,依法治国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公民和全社会法律意识尤其是宪法意识的提高。因为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础,宪法意识不等同于一般的法律意识。面向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全面提高公民的宪法意识,造就依法治国的法律文化环境,使宪法意识成为全社会的主导意识。依法治国必须以依宪治国为重要前提和途径。当代大学生作为依法治国的中坚力量,要从根本上树立宪法卷识。

3.宪政建设的实践证明大学生宪法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它的执行、遵守和维护,是要通过人的行为来完成的,而人的行为受到一定意识活动的决定和指挥,宪法能否得以切实执行,能否被严格遵守和维护,同公民的宪法意识有直接的关系。在宪政建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曲折的、有时甚至是相当激烈的斗争。当代大学生只有学法、懂法,树立起宪法意识,自觉地以宪法为活动最高准则,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为建设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法治国家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培养当代大学生宪法意识的途径

宪法意识不是自发形成的,必须经过有意识的培养,使大学生形成遵守宪法、捍卫宪法、崇尚宪法、信仰宪法的基本理念,使宪法意识真正成为大学生健康的人格心理结构中必不可少的主体意识的重要内容。新时期培养大学生的宪法意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

1.加强学校课堂中的宪法学教育,开设宪政公共课程

宪法知识的掌握是形成宪法意识的前提。目前我们要想提高大学生对宪法的认识水平,只能靠普及宪法知识,加大宪法学知识的教育。考察当前的大学公共课程设置,与法相关的通常只有法学基础理论课,在国内外巨大压力与时代潮流的双重挤压下,宪政建设势不可挡,在这个特殊历史意义的阶段,开设宪政方面的公共课程来弥补现有宪法学教育的不足,从而在思想上、行为上真正重视起宪法学的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宪法知识的普及。

2.要革新宪法教育方式

高校的宪法教育,首先要遵循法制教育的一般规律。法制教育是对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认同”、“接受”、“消化”的教学过程,是培养自觉、自愿的守法精神和塑造体现民主、正义、效率、公平等现代法治理念的教育。目前,依靠传统的“课堂说教”很难奏效。较适宜的是让学生在生动、直观的实践活动中感受为什么要遵守及如何遵守这些规范。法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没有经过法律实践是难以真正理解法律的。因此宪法教育要学习英美法系国家的“实践性法律教育模式”,采取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宪法教育要与班级干部选举、学生会选举与基层人大代表选举等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切身体验宪法的某些方面与环节,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培育、形成宪法意识;宪法教育要密切关注世界各国的政治事件,采用案例分析方式培养宪法意识,当代世界,宪政事件接二连三,有的已经发生,有的正在发生,很多在世界范围内引起震动,如美国的总统选举及其争议、伊拉克的总统选举及政府重组等等,不断变化发展的各国政局为宪政教育提供了生动而具体的素材。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具体的宪法案例,以案例剖析的方式,在对现实世界的关切中不断培养他们的宪法意识。

3.要加强宪法实施制度的建设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篇3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教育法制教育一体化

时代社会的发展,当代人富了口袋,却贫了脑袋;重视自己、而忽视他人。冲击大众视觉及思维的各种社会事件屡屡频发,如:南京彭宇案、天津许云鹤案、佛山小悦悦案,无不发人深省。为把握好当今大学生的思想法律素质状况,笔者于2012年5月向大学生开展了关于大学生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现状的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80份,收回有效问卷356份。有效回收率93.7%。调查问卷显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主流是积极、健康和向上的,且大学生具有更强的法律维权意识。但大学生缺乏社会政治经验和社会实践经验,对待事物的辨别能力弱。

一、当前大学生道德与法律素质现状

(一)具备基本的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国民素质的教育从幼儿开始,做为当代大学生,自幼年开始的家庭熏陶、学校教育、直至大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看世界时期。大学生已经形具备有基本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尽管电影、电视、报刊、网络等信息传播将形形的世界文化传播于青少年一代,当代大学生感受着世界文化的同时,也产生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碰撞与冲突。在碰撞与冲突中,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念都受到挑战,大学生做为一个独立的活跃的思考主体,将根据自己的实际和需求来审视和筛选,因而在当代大学生中没有"一统天下"的主流思想,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各颓废思潮一直在青年大学生思想中孳息着。但,通过问卷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主流思想的积极健康、向上性。如:评价在没有人看见的时候看见他人遗失的财物,大学生的行为选择。70.14%的大学生的做法是:捡起来,设法寻找失主。如:小月月事件,假设做为大学生的你是路人中的一个,你该如何选择。42%同学确定,会伸出援手,在生命危机时刻,不该过多考虑个人得失。仅有8%的同学认为帮助小月月,也许会给自己带来麻烦,选择绕道而行。如:问卷:如果你捡到了别人丢失的东西,自己占为所有了。你认为你的行为构成违法吗?47.8%的同学认为构成违法。调查问卷的多项调查显示,大学生具备良好道德素质和基本法律常识。并能在生活中提醒自己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秩序。

表1你对在生活中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秩序的看法。

人数百分率

时刻提醒自己要遵守他们(a)27978.4%

记得就遵守(b)6318.26%

无利可图,不必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次序(c)10.295

没有明显看法(d)133.77%

(二)大学生道德情感与法律思维的冲突

当代大学生自小形成深厚道德理念,处理思考问题时,更多倾向于感性认知,尤其是涉及到道德与法律的冲突时,往往更强调事件的道德性质,而忽视了法律准则。也由于大学生法律知识薄弱,法律意识不强所造就了大学生在面对情景复杂的社会事件难以理性做出评价。

表2你如何看待官员拿受贿款扶困济贫,被判处刑罚。

表2如何评价官员拿受贿款扶困济贫,53.9%的大学生的选择随构成了犯罪,但能受惠于民,理当不应追究刑事责任。又如问卷:捡到了别人丢失的东西,自己占为所有,是否构成违法。访问学生中的15.9%认为,捡到别人丢失的东西是道德要求,无法律义务返还失主;36.2%的学生认为数额巨大事才涉及法律问题。两项调查显示了法律问题融合道德情感时,大学生更多倾向于感性的认知。当遇到法与理、法与情的冲突,更多讲究个案公平,忽视了社会公平。及缺乏了以法律为准绳思考与处理法律问题的思想。

(三)大学生缺乏牢固的法律知识,甚至法制意识淡薄。

实用主义理念在大学校园中尤为泛滥,这种实用论造就了大学生更专注于专业学习,而忽视道德修养的锤炼与法律知识的积累。在法律素养方面。许多非法律专业大学生对法律重视不足,法律知识贫乏,属于“法盲”和“半法盲”一族,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法制观念淡薄,主要的原因是不知法、不懂法。正由于不知法、不懂法,也就难于以法治的思想思考与处理法律问题,往往以个人道德评价取代法律评价。

表3大学生法律知识现状及诉求你是否掌握了一定的法律知识掌握了解一定法律的常识不知道,有需要再学习了解人数

6

284

66

百分率

1.6%

79.8%

18.5%

你最想了解的法律知识有哪些?(多选)

宪法

民事法

刑法

劳动合同法

行政法

国际法

诉讼法

人数

301

265

184

352

76

25

106

百分率

45.5%

74.4%

51.7%

98.9%

21.3%

7%

29.8%

问卷调查显示,79.8%的受访学生了解一定的法律知识;不知道的,有需要再学习了解的同学达到了18.5%。这说明我们属于法盲的大学生法律知识的匮乏,有用论的思想不容忽视。另外,在学习法律知识的选项中,从表3,可看到学法的欲望也在于与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最受同学们欢迎的是劳动合同法,达到98.9%;民事法律,包括有婚姻法、继承法等74.4%的同学有强烈愿望学习。不懂法及有选择性的接受法律知识,造成了大学生在面对较为复杂的行为事件时,往往以传统道德认知取代了法律的评价。目前,高校仍然存在着一部分大学生缺乏道德理念及法制意识。面对事件,难以控制自我情绪,往往进一步激化矛盾。甚至认为,众犯不究。由此,在群体哄闹中对他人构成的侵权还全然不知,无意识的一步步走向违法的边缘。小则民事侵权,大则刑事犯罪。对大学生加强法制宣传,强化法律意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

(四)大学生法律知识的诉求

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多种价值理念冲击着当代大学生,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通过多种传播媒体影响着学生。电视新闻、报刊杂志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迎合一些低俗的或者不健康的思想潮流。使得腐朽思想个人、拜金、利己主义在文化传播领域蔓延,商业性的流行传媒文化对大学生形成不良的错误的导向①。当今社会中普遍出现的腐败现象也给大学生的思想带来消极不利的影响。尤其是当今媒体对于社会中发生的消极事件,过于放大宣传负面信息,使得大学生在个思想认识发生了错误的引导。甚至会对法律产生重大曲解。通过调查,大学生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造成较大影响的是,生活环境(86.4%)及社会不良风气(59%)的影响。随着竞争日益激烈,法制不断完善。完善个人道德文化素质、具备法律素养是当今大学生的共同追求。

二、改进策略探索

(一)进行课程的整合,提高大学生道德法律素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思想素质进行进一步提升的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是“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及教育手段上加强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渗透性融合。确立以“法律为底线,以高尚的道德为最高要求”的教学理念,

第一,融合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内容

踏入高校校园的青年学生已经具有相对稳定的道德认知,但法律意识又相对薄弱。教学内容既要做到知识的灌输,又要对大学生产生思想的启发和引导作用。因此教学时,不能流落于单一的知识性的教学灌输。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社会时事热点。以理论做为基点,针对现实热点深化探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及法制观。例如,讲述爱国主义这一专题时,既要渗透中华子孙根深蒂固的爱国情怀,更要针对当今国情开展教学,结合抗震救灾、国防安全内容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的渗透、离不开法制理念的深入,做到爱国主义与民主法制的内容的相融合。

第二,创新教学方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教学时,一方面需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听课热情,增进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改变传统一言堂的教学方法,采用专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推动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有机结合。课堂专题教学中,针对学生存在有片面认识的,是用法律解决还是用道德解决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进行课堂分析讨论、甚至于辩论。在老师的启发和点评下,学生会对道德和法律的内在联系存在深刻的认识,学会既从道德,也从法律的角度全面客观的分析看待问题。例如,针对深圳机场梁丽案件的法理与道德思考,透视出的不当得利、盗窃罪、侵占罪及拾金不昧等等的界限及道德与法律的不同判定标准及裁判结果。

(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必须从课堂延伸到社会,在实践中,让学生身体力行的感受学习,让道德与法律的意识形态在社会生活中践行。丰富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形式,开展大学生参观访问活动、社会调研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校内道德与法律义务咨询服务中心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与社会相联系,身体力行,提升大学生道德品质与法律素养②。

第一,参观访问、青年志愿者活动

开展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充分利用本地和现有的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利用当地法院,带领学生参与法院审理旁听活动。学生由此进一步了解案件审理的诉讼程序及相关的法律知识,也增进法律意识。带领学生到救助站、养老院开展社区服务,组织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义务为社会进行法律宣传、家电维修服务,通过身体力行的实践,大学生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提升自我法律素质和道德品质。

第二,开展社会调研活动,将理论学习转化为实践认知

大学生通过开展内容多样的社会调研活动,能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调查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开展学生的就业情况、城市社会公德现状调查、城市居民住房医疗状况调查、公民爱国表现调查、公民法律认知调查、大学生三下乡等社会调研活动。通过调查研究,能够使学生对我国经济建设、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的状况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篇4

[关键词]大学生法制教育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1-0121-02

作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生法制教育,目前呈现出一种良莠并存的矛盾现状。而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各国都已把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因此我国法制以及大学生法制教育体系的建立是难以在自身范围内实现独立自主的,它的实现建构过程是要同文化结构交互作用,一体化发展的过程[1]。因此有必要从文化视角出发来分析与研究大学生法制教育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旨在使大学生自身形成一种文化的价值思维和判断能力,最终自觉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主动抵制破坏法律秩序的行为,以期更加完善当代大学生法制教育体系,提高当前高校法制教育的实效性。

一、当代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矛盾现状

法制教育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2]。而随着当今经济文化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院校的法制教育亦逐步纳入正轨,自1986年国家教委决定在高校开设“法律基础课”至今,高校在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领域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体系已基本建成,且具有一定的成效。法律知识及法律制度为大学生所熟知,并且大学生的知法、守法、用法意识普遍增强,大学生群体法律素质总体呈现稳定、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人生观、价值观、法律观的主流取向是积极、进取、务实的。

但是随着国内众多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群体的规模日渐庞大,加之当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思潮并存,多元化的价值取向等给我国大学生法制教育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原有的法制教育体制已逐渐凸显出与时代不相符的缺陷。例如,近几年有关在校大学生犯罪的报道频频见诸媒体,2002年的清华大学生刘海洋伤熊事件等,这些“天之骄子”怎会做出如此令人震惊之举呢?这一问题不能不引起教育者的沉重深思。据一项关于“校园犯罪”调查的可靠数据显示,在犯罪的51名大学生中有16人来自重点院校,占了总数的31%。在大学生犯罪中,其中不乏博士生和硕士生[3]。从这些事件及数据中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法制教育存在的主要矛盾现状为大学生法律认知与行为的严重分离。

2009年发生在我们吉林农业大学校园里的一幕令人惋惜的悲剧就用血淋淋的事实使学校、社会和家庭深深地意识到当代大学生对法律的认知与行为的严重分离。2009年11月的某天深夜,吉林农大的大四学生郭某因之前与同寝室一名室友的矛盾拿起之前买好的剔骨刀将室友残忍杀害,事后郭某居然还镇定地用自己的手机报警。可见,郭某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为是犯罪却仍然不计后果地去实施。近年来同类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不能简单地看作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一个表面现象,这已经透射出大学生群体的精神信仰、心理状态、情感感知与具体行为的严重失衡。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还没有完全成熟,他们的感情细腻丰富、思维活跃、感受灵敏,同时心理起伏较大、做事容易冲动、承受挫折和失败的能力较低。但是社会是复杂的,必须要有一个健康的处世心态和正确的行为原则来约束自己。郭某清楚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却仍然放纵自己犯下难以弥补的错误。这正体现出平时他所受的所谓的“法制教育”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流于形式,被动接受,并没有从心理上去真正接受、掌握法律知识。因此,他在杀人的时候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犯罪行为,法律的实用性也未起到应有的作用。当代大学生法制教育存在的这种法律认知与行为严重分离的现状必须得到家庭、学校及全社会的重视。

二、当代大学生法制教育问题的文化分析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产生了巨大变化,文化变迁带来了多元文化的冲突与撞击,文化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大学生群体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引起了大学生所处的校园文化的全面变化,只有揭示当代大学生法制教育出现的学生法律认知与行为严重分离的矛盾现状的深层次文化原因才能使当前大学生法制教育走出困境。

(一)物质文化原因分析

当今是全面推行市场经济的时代,经济体制的转轨使社会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随之形成了当今时代环境下的新物质文化,深深影响着作为校园文化基础的物质文化,同时这种新物质文化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亦产生了深刻影响。

新物质文化有助于当今大学生形成符合时展要求的法制新理念、新思想及形成健康文明的法律价值观。市场经济是一种具有开放性、平等性的自主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立的同时与之配套的法律制度应运而生,为人们营造了公平、公正、平等自主的物质文化环境和法律环境并建立了自主决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经济模式,这必然利于激发当代大学生巨大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成为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主体之一,利于增强他们的法律主体意识、确权维权观念以及充分尊重和保护财产权的法律思想。同时市场经济还具有理性化的特质,以自由、平等、信用和契约为基础确立了一系列法律规范和程序,在这种新物质文化的熏陶下必然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养成公平正义、诚实守信、法律至上的健康的法律价值观。

但同时,新物质文化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提出了挑战。现代市场经济的营利性、自主性和等价交换的特征唤醒了人们的利益意识,推进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腐朽了人们的思想。由于人的趋利性使得唯利是图的拜金主义、小团体主义等盛行,一些人为了利益,不惜突破一切道德底线,甚至铤而走险,触犯刑律,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沦丧。更有甚者把权力作为商品,为满足私欲以牺牲政治原则为代价,进行权钱交易,权权交易,走上犯罪道路。这些不良的社会观念和思潮充斥在大学生周围并时时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使部分大学生的行为与法律认知严重分离,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二)精神文化原因分析

所谓精神文化是指属于精神、思想、观念范畴的文化,是代表一定民族的特点,反映其理论思维水平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心理状态、理想人格等精神成果的总和[4]。当今社会电台广播、影视电视等媒介所传播的多元文化信息所形成的社会文化氛围耳濡目染地影响着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认知能力,及自身的日常行为活动。这有助于大学生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能力,与时俱进,了解并掌握当今时代最前沿的法制观念及思想,从而指导大学生日常的行为活动。但媒介中传播的一些与当今道德价值相背离的低俗文化及不适宜的行为模式也对大学生产生了深刻影响,使得某些大学生的价值观扭曲,陷入无法自拔的恶性循环,而最终酿成恶果。同时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文化”已经成为大学校园中一种新的文化现象,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网络皆是人们必备的信息搜集与沟通工具之一。一方面,网络的开放性和自由性、内容的多样性和广泛性,大大拓宽了大学生的求知途径,有助于大学生时效意识、竞争意识、平等开放意识和新型人际交往习惯的形成。另一方面,网络具有一定的缺陷和虚拟性,既传播文明又倾泄垃圾,既开启民智又制造蒙昧盲目。而某些大学生对网络交往中的信息又缺乏甄别过滤能力,沉迷于网络,网络的这些不利因素严重影响到了大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使得大学生对法制教育的接受流于形式,对法律知识的认知和行为严重分离。

(三)校园文化原因分析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的整体文化,包括校舍建设、授课内容、管理制度、全体师生的共识及所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种持久深厚的精神氛围[5]。一方面,学校浓郁的文化气息和法制氛围自然地感染着校园中的大学生,引导学生的道德品质修养和思维模式的变化,进而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和行为方式。同时学校组织的文明向上的文化活动充实了学生的精神生活,使学生具有更高的法律意识,使守法由国家强制力的外在强化转化为个体对法律权威及法律所内含的价值要素的认同。但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对滞后性使社会不良文化有了可趁之机,某些思想意志不坚定的大学生受到不良文化诱惑,道德滑坡,行为失常脱离正轨,这也与高校对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缺位有着莫大的关系。

综上可见,高校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不能仅停留在表面,更需要针对当代大学生法制教育问题的文化成因进行深刻地反思。赋予法制教育以文化的神韵,用厚积薄发的文化力量来塑造大学生的法律价值观,让先进文化发挥主导作用,抵制不良文化的入侵,为当代大学生的法制教育营造一种进取拼搏,努力向上的文化气息和浓烈的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刘进田.现代法制的社会基础:物的依赖关系[J].法律科学,1990(3).

[2]路士国.浅谈在校大学生的法制教育[J].硅谷,2008(8).

[3]沈义,殷文剑.救救我们的“天之骄子”――关于大学生犯罪的调查与思考.

[4]曾丽雅.关于建构中华民族当代精神文化的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2(10).

[5]吴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策[J].华北电力大学艺术教育中心,河北保定.

theCulturalStudyofContemporaryUniversityStudents’Legaleducation

LiYinglinwangXin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篇5

关键词:高中生法律素养法制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1-0230-01

一、当代高中生法律素养现状

1.法律意识以及法制观念相对淡泊

法律素养首先包括一定的法律知识,其次是法律意识和法律行为,一旦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能否运用法律的手段进行维权。当代中国高中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整体较之发达国家的水平明显不足,法律意识相对淡泊,这与我国法制建设水平和法制教育进程息息相关。在我国,高中是能否步入高水平大学以及改变人生命运的重要阶段,来自高考的压力以及长期以来唯分数论的评判方式,对于我们高中学生养成良好的法律素养和法律实践能力是有着强烈冲突的。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庇护,为我们尽可能多的阻挡了各种社会侵害,给我们营造了稳定和谐的校园生活,让我们安心学习,法律意识的构建往往是思想政治课程中的简短篇幅。总之,法律意识淡泊是当代高中生法律素养的现状之一。

2.受社会整体的法制水平影响强烈

高中生处于青春躁动期,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较大,当然我国社会整体的法制水平也强烈的影响着我们高中学生。当前我国的整体法律意识相对淡泊,加上现在互联网、手机如此发达的条件下,一些有着强烈社会影响的违犯案件都会触动我们高中学生紧绷的神经。从很早的马加爵案到后来的药家鑫案以及十以来提倡的全面依法治国都是思想政治课堂中讨论的典例,可见处于相对封闭的高中学校受社会整体的法制建设水平还是非常强烈,这些对于我们高中学生法律素养的形成都有一定的影响。

3.运用法律进行自我保护能力差

法律素养要求行为人具有一定法律行为,尤其是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学会运用法律的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的权益。运用法律进行自我保护,这是我们高中学生所欠缺的法律素养。一旦受到侵害,高中学生往往采取忍让或者以暴制暴的极端行为,这样的措施会导致两个极端的发生,即侵害继续或者自身成为施暴者。不能合理的运用法律进行自我保护,一方面由于我国法律维权成本相对较高,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维权的渠道不健全以及自身的维权法律意识、法律信仰不足。总之,运用法律进行自我保护能力差也是当代高中生法律素养体现的现状之一。

二、当代高中生的法制教育

1.法制教育缺失

我国法制教育尤其在高中阶段缺失较为严重,一方面是我国高中教学体系所决定的,我国目前的高中教学体系主要由语文、数学、英语、文综、理综等课程组成,法律教学属于文综中的思想政治部分,所占比例在思想政治中不是特别多,所以对于升学而言法律的地位并不是特别突出,除此之外学生接触的法律教育别的渠道包括法律讲座、电视上的法律知识,网络等形式,但这些比重在我们高中学生的日常生活微不足道;另一方面,法制教育缺失与我国高中教育发展不均衡有关,不平衡性表现在教育投入和教育水平的高低,相比较而言,东部沿海地区的法制教育水平较之西部落后地区的法治教育水平有着明显的优势,没有相应的教学条件和师资水平成为法治教育缺失的重要原因。

2.法制教育实践性差和流于形式

如上文所述,法律教育的形式以及法律教学体系不足,即便对于一些有条件、有师资的地区法律教育也往往流于形式,表现在学校象征性的每个学期安排几节课程,形式往往大于内容。另外,法律教育由于本身的人文课程特点,使得实践性相对较差。对于我们高中生也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去进行相关的内容的课堂实践。不重视、形式性是当前高中学校的法律教学的重要现状。

3.法制教育缺乏系统性的安排

另外一个突出问题表现在我国法制教育缺乏系统性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安排,做不到上下链接,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法律方面都有所涉猎,尤其是高中和初中在课程结构的编排上有诸多的不合理,不能进行统筹性、渐进性的课程设计是我国教学体系出现的漏洞。其次,高中学校对于法律教学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评价的内容也缺乏相应的组织安排,这就使得教学目的不明确,换来疲于应付的现象出现。

三、高中法制教育的思路研究

1.完善法律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大纲的研究

积极制定相对完善的法律教育目标、筹划教学大纲,建立健全法律教学体系。使得法律教学能够被高中学校、教师重视起来,力争做到有章可循、有纲可依、有标而为。真正实现学生法律知识的构建、法律意识的形成、法律实践的可操作性。

2.法制教育的全面实施需要各方努力

法制教育不仅仅要加强学校的教学,同时也需要来自家庭的家庭教育,使得学生从小接受法治思维的灌输,努力将法律意识成为生活的习惯;另外,来自社会的法律关怀也是必不可少的,学校应加强与司法、公安以及社会法律援助等部门和机构的合作适时的进行法律知识讲座,向学生介绍有关的法律知识,一旦发生侵权事件的时候,可以采取和寻求的法律帮助。因此,法制教育的全面实施需要各个方面的通力合作。

3.整合学校法制教育相关课程和活动

学校可以聘请一些专业的法律工作者,进行专门的法律知识讲解,构建学生的法律意识,同时学校也要积极加强法制教育相关课程和活动的落实情况,通过配备专门的法律教师和分管领导,有效开展一些适合高中学生的法律讲堂、模拟法庭等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兴趣,使得在紧张的文化课程之余,通过这些活动既放松了心情,又锻炼了法律素养,陶冶了法律情操。

参考文献

[1]齐贵香.高中历史教学中法制意识的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2]华金.中学生法治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篇6

关键词:全面依法治国大学生法律素养培育路径

一、大学生法律素养调查研究的必要性及法律素养教育的重要意义

1.大学生法律素养调查研究的必要性。

2014年10月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其中一个“全面”便是全面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人才基础,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大学生法治意识水平的高低,对全社会法治意识的提高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事业有深远的影响。

2.法律素养教育的重要意义。

(1)国家层面: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生力军,是中国社会走向法治的希望,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有利于国家富强稳定。

(2)经济层面:大学生同样是经济建设的生力军,大学生的法律修养对市场经济有秩序地运转至关重要。具有良好法律素养的大学生可以灵活运用法律知识,合法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

(3)社会层面:在现代社会,维护合法权益最重要的武器是法律。因此,良好的法律修养对于大学生维护个人合法权益和促进社会和谐有着重要的价值。

大学生终会成为社会的主力军,世界的未来是他们的,而他们的行为为大众所关注,因此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并采用有效、正确的方法加以引导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二、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内涵及特点

大学生具备的法律素养是指,除了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外,还包括对专业法律知识的熟识,良好的法律行为习惯的养成,甚至更严密的法律逻辑思维能力及较强的法律实践和运用能力的具备。

大学生法律素养具备的特点有:

1.学法热情高,但对法律的整体认识不足,法律意识淡薄。

随着大学生知识储备的增加,他们对法律的学习热情不断增加。尽管大学生法律意识有所提高,但仍较为薄弱。

2.守法护法观念明确,却“知”、“行”脱节。

法律一旦形成,就具有极大的稳定性和公正性,具有最高的权威。任何个人和社会集团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法律权利至高无上。尽管如此,大学生处理实际法律问题时能力低下。据调查了解,不少大学生是知道法律条规的,但是真正面对实际问题时却无从下手,无法正确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知”而不懂“行”,最终不“行”。

三、我国大学生法律素养现状及原因分析

1.我国大学生法律素养现状。

大学生法律知识不足,法律观念比较模糊,法律素养不高。作为先进文化知识学习者和掌握者的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主要内容仍然是专业课,对于法律知识,却涉及很少(法律专业除外)。在校期间大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有限,其中最主要途径是大学一年级时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能了解一些比较贴近生活的法律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法律意识,但是就其对法律的了解程度来说,学生仍一知半解,不能很好地掌握相关理论和精髓,因此很难树立法律观念。

此外,大多数大学生守法护法观念明确,却“知”、“行”脱节。尤其当情与法、理与法冲突r,他们便束手无措了。在调查“权利与义务关系”时,有79%的学生认为“权利是第一位的”,说明大学生已经有很强的权利意识。这些数据显示相当部分大学生是知道法律条规的,但是真正面对实际问题时却无从下手,无法正确运用法律武器,不能正确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和严肃性。

2.当前在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状况的形成原因。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从逐渐形成到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其本身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法律意识形成原因如下:

(1)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在校大学生处于生长发育最关键的阶段,在心理方面不断走向成熟,但不算是完全成熟,他们往往自控力不强、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性格敏感冲动、精力比较旺盛。而且在校大学生大多是“90后”的独生子女,从小受到长辈的过分宠爱,性格通常比较自我,这些学生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学校,都没有接受过完善的法制教育,所以,他们遭遇学习、感情及工作上的困难时,会因为无法承受而做出过激的行为,轻者给自己带来损失,重者还会伤害其他人。

(2)学校法制教育的缺失:在应试教育模式之下,在小学及中学阶段,学校看重的只是学生的成绩,却不看重法律素养的培养。高等院校虽然在法制教育方面加大了力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还是有不足之处。现阶段,各个高等院校还是很重视专业发展、学科建设及科研成就,对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目前,非法律专业的学生只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与法律有关,但仅这门课是很难学到全面的法律知识,更不可能培养法律素养。

(3)现实生活中某些不良社会因素的潜在影响:当今社会是信息化时代,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不正确的价值观及社会观影响着一些大学生的意识。

四、大学生法律素养培育路径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大学生法制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

(1)法制教育课时安排略少:当前,我国大学生法制教育课程课时安排普遍较少,大一学生大概是每周两节,而大学二年级至四年级学生却没有必修的法制教育课程(除法律专业外)。法制教育课程安排少,供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机会更少,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不能被调动起来。

(2)法制教育内容缺乏时代性:高校法制教育内容制定得适当与否直接关系学生吸收知识的效果。高校在对大学生实施法制教育时,要体现时代的要求,要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有重点、有选择地确定课程内容。目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主要渠道是法律基础课教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直接体现大学生法制教育内容。这本书有三大特点:一是知识性;二是宏观性;三是法学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书就是一部各类法学教材的缩写本,是高校现行法制教育教学主渠道和教学内容。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内容应该尽可能具体,具有导向性和具体性,让大学生充分理解所学法律知识。

(3)法制教育的形式方法不具多样性:高校实现法制教育目标的教育途径的恰当与否将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实现。我们对大学生法制教育曾总结出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如进行形势和政策教育、传统教育、开展正反两方面的对比等。时至今日,这些方式方法仍然可用。但是,面对新时期的新要求,法制教育必须创新。目前,大学生法制教育采取的教学方法还是传统的填鸭式课堂教学模式,用灌输方法作为传授法制教育知识的唯一手段和方式。这样的教学模式不易调动起大学生学习和探索法律知识的兴趣。此外这样的教学模式不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失去参加社会实践,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机会。这种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的新要求。

2.大学生法制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大学生法制教育取得实效、达到预期效果的根本保证。但目前,我国高校法制教育师资队伍还有待完善,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师资队伍的专业性不强、教师对法制教育课程缺乏重视。大多高校还没有一支拥有完备法律知识,既能从事法律理论教学,又有一定法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教师团队,缺少对高校大学生的法律学习和法律实践过程的科学指导;学校很少聘请司法、公安等部门的法律工作者担任兼职教师,将他们丰富、鲜活的法律实践经验传授给大学生。

3.高校法制教育氛围不浓厚。

从学校角度来说,配合课程法制教学,高校要营造高品位、高质量的校园文化,营造积极向上的法制氛围。学校要严明校风校纪,各项工作的开展要按章办事,发挥制度的约束和导向功能,打造公正、民主的工作氛围;要科学引导学生看待社会存在的法律问题,树立对法律的权威和对法治社会的信心;要利用多个教育平台和多样的媒介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宣传活动,通过春风化雨的法律文化的熏陶,真正让法制理念深入人心。

五、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对策及有关法律素养培养路径的建议

1.学校层面。

(1)改变传统教育观念与方法:中国大学实行的学分制度,使得一些学生学习相关法律知识主要是为了混学分,来上课也只是走马观花。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破除就业至上的评价体系,建立知识与素养并举的评价体系,高度重视包括法律在内的各种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在法律教育内容的安排上不可以将其与其他课程孤立起来,要使其与哲学、史学及其他人文和自然学科融合起来,不仅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同时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为其增色不少,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让更多学生乐于了解与法律相关的知识,变被动为主动。

(2)在教学方法上要有创新:法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没有经过法律实践是无法真正学好法律的。所以,课堂上应主要采取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老师不再是单纯教育者和案件提供者,而是平等的案件参与者和学生的帮助人。例如,可以让同学进行角色扮演,将真实或者虚拟的案件直接展示在同学面前,然后进行课堂分析与讨论,让同w亲自参与到这个课堂中,不仅增进老师与同学的沟通,而且教学形式多样化增加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了解到相关法律知识。这样做比传统宣讲起到更大的作用,同时加深学生的印象。

2.社会层面。

努力创建良好的法治社会环境,一方面,要健全法律运行机制,做到立法科学化、民主化、程序化,守法自觉化,相关部门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大学生思想开放,其观念具有时代性的特点,主观上关心国家法制建设。所以,要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就必须进一步创建良好的法治环境。另一方面,要创建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社会舆论、道德环境。大众传播媒体和各种社会力量在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塑造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大众传播媒体和各种社会力量应利用典型案例,进行生动的法治宣传,在全社会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舆论环境,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参考文献:

[1]肖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的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5.

[2]邓映婕.依法治国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现实困境与路径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6.

[3]吴昕.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对策研究[D].中国计量学院,2012.

[4]何乐.大学生法律素养培育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4.

[5]宋丽.我国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

[6]许平.大学生法律素养培育研究――以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为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12.

[7]孙碧燕.依法治国语境下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培育路径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5(10).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篇7

【关键词】大学生;法制观念;现状;培养途径

法制观念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体系,是人们关于法律的思想、观念、知识、心理的总称,包括对法律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态度和评价、解释,对人们行为的法律评价、等。它既包括人们的法律知识、法律思维方式、法律感情、法律意志、法律态度、法律信仰,和法律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因素和内容。全力培养大学生的法制观念,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对我国的法制实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法制观念的现状

我国高校的法律基础教育比较普及,但是大学生的法制观念还是相当淡薄。苏州地区某大学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的法制自觉意识并不是很高,没有自觉提高自身法律知识的潜意识。调查中有72%的同学很少主动查阅法律方面的书籍,而对于学校组织的一些法制宣传活动或讲座的参与积极性也不够高,有近25%的同学表示从未参加过此类活动或讲座;约45%的同学觉得学习法律知识用处不大。潜意识的不重视,也是我国法制进程中的一大阻碍因素。大学生法制观念水平急需提升。目前大学生法制观念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一)大学生法制观念淡薄

法律信仰是社会主体在对法的现象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油然而生的一种神圣体验,是对法的一种心悦诚服的认同感和皈依感,是人们对法的理性和激情的升华,是主体关于法的主观心理状态的上升境界。由于中国受数千年的政治传统和法律文化的影响,权力至上、专制特权、义务本位等与现代法治精神相悖的、消极的法律观依然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作为高校大学生,受活动区域等方面因素影响,接触外界相对较少,加之社会宣传对法制观念培养的支持力度不够,不能适应当代法制教育的需求,大学生不能及时懂得法律、了解法律,从而降低了法律在他们中的地位,从客观上制约了大学生对法律的认同,动摇了法律信仰。现实生活中,一些社会不良现象的存在,以及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法律效益低下等事件的发生,加之社会消极文化的影响,也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忽视对法制观念的培养,有些人认为如果实施违法行为,被追究法律责任时,只要能用金钱或权力疏通好关系,就能避免被追究。

大学生对法律的信仰度值得关注,很多同学对于在学校学的法律知识是否有用的存在疑惑,并且对于法律,检察院,公安局等执法机关的信任程度也只有一般。

(二)大学生整体法律知识水平较低

法律知识是法制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法制观念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法律知识主要由法的基本理论和现行的法律两大部分组成。

受学校教学课时所限,大学生对我国法律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的水平比较低。一项调查表明,大学生对法律基础知识有一定了解,但掌握得不具体、不全面。68%的学生对宪法、刑法、民事诉讼、刑事诉讼等方面的常识问题有基本的了解,但对商标法、仲裁法、国际法、行政法等方面的法律知识比较生疏。大学生整体法律知识水平存在明显欠缺。由于法律知识水平的欠缺,导致大学生的法律观念模糊。部分大学生对法律的认识是一知半解,处于感性阶段。比如,大多数学生都知道刑法是制裁犯罪的基本法律,但对于刑事责任年龄这些具体的规定不熟悉,有的大学生甚至认为不满18周岁就不负刑事责任。他们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是一种片面的、不系统的。2002年清华大学的刘海洋泼熊事件充分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法律知识缺乏,急需提高。

此外,严峻的就业形势迫使大部分学生把时间花在专业课程和一些技能证书的获取上,非法律专业的学生不愿把精力花在对法律知识的学习上,对法律知识不重视的态度也使大学生整体法律知识水平处在较低的水平。

(三)大学生的法律理论知识教育与实践相脱节

我国高校都开设了法律基础课,在法律基础课上,通过学习一定的法律知识,学生们能够提高法制观念。但是高校的法制教育有时仅仅停留在理论方面,受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往往注重讲授纯理论部分,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

法律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脱节,一方面是我们的法学理论教学环节出了问题,有些法学理论本身应当被时代淘汰,还有些可以转换视角重新审视,而有些法学理论可能是由于教学方法的原因而未被学生真正领悟;第一方面,高校法学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也导致了脱节问题。

二、大学生法制观念的培养途径

(一)加强高校法律理论课堂教学,提高法律素养

发挥学校法制宣传教育主阵地作用。法律理论教学是法制观念培养的有效的途径。在高校,法律基础课是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基本学科。通过法律理论教学,可以让大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到我国法律的基础知识,比如,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公民的基本民事权利和等等。加强法律理论课堂教学,可以使大学生形成基本的法律价值观,自觉养成法律思维习惯,做到知法、守法。

学校在教育上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寓教于乐。在教学方法上,要打破以往纯理论的教学模式,要进行更多的案例教学。通过介绍一些典型的、与法律理论知识密切相关的实例,由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势必将加深大学生对法律理论的理解。

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用录音机、投影仪、照片等多种方法展示自己的资料,学生兴趣很浓,在学习中也会非常认真。教师使用新型教学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与进行教学互动,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有趣,激发了学习兴趣,促进大学生法律思维的发展和法律素养的提高。

(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丰富高校法律教育第二课堂的形式

理论来源于实践,脱离实践,很难形成对法制观念的培养。高校要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生活,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并结合自己及身边很多的法律实事进行思考,形成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的第二课堂。

模拟审判是第二课堂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各种诉讼法课程学习期间,老师都可以安排同学们在课堂之外分小组组织模拟审判。通过模拟审判的形式,同学们不仅熟悉了各种诉讼程序等法律知识,而且可以通过再现审判现场的方式感受庭审过程法律的威严性,有利于养成自觉遵守法律的习惯和意识。

高校可以与看守所、监狱联系,建立普法学习基地,让学生定期接受法制教育。此外,老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到法院旁听,身临其境地去感受法庭审判的实践过程,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积极性,增强高校法制教育的实效性。

第二课堂的形式还包括法制讲座、辩论赛、讨论会、知识角、知识竞赛等活动。

(三)完善家庭教育,注重守法意识

家庭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最早接受,影响时间最长、最深刻的一种教育,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能够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法律观,对一个人高尚品德和守法意识的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教育是大学生法制观念教育和培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首先,家长应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质和修养。父母是子女最好的老师,家长的个人法律素质和修养的水平对子女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家长一定要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遵纪守法,起到一个模范作用。其次,家长应多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时发现其法制观念的不足之处,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法制教育。再者,在家庭里,最好大家能经常地观看法制类电视节目或者对现实中的实际案例进行讨论,让家庭成员都能提升法律素质。

(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大学生违法犯罪大多数是因为缺乏法律意识,而法律意识的淡薄多半是因为其心理不健康。早在90年代初,有调查表明,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大学生约为25%,并随年级升高呈现递增趋势。近年来,随着大学扩招、收费、就业、分配等方面改革的不断深化,尤其是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当今大学生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产生的心理问题远远大于以往。因此,学院应广泛开设心理教育类课程,来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使其能够全面认识自我并且正确掌握心理调适的基本方法,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积极开展心理咨询,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帮助其提高法律修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在教育和引导,要重点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树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意识,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要让大学生学会与人沟通,学会化解矛盾,学会与压力共处,化压力为动力。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介绍增进、调适心理健康方法和途径,帮助大学生消除心理困惑,增强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珍爱生命、关心集体、善待他人。第二,倡导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立体网络,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校刊、校报、橱窗、板报、广播等宣传媒体,编印心理健康教育刊物等方式,多渠道、多形式正面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强化学生参与意识,提高广大学生的兴趣。第三,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档案,提出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第四,开展拓展训练,让大学生通过这些训练项目经历心理挑战的锻炼,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调适身心状态;认识群体的作用,增进对集体的参与意识与责任心,改善人际关系,学会关心,更为融洽地与群体合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助于促进其心理素质的改善和发展。

三、结论

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班人,当代大学生承担着承前启后的光荣的历史使命。探索大学生法制观念的培养途径,加强提高其法制观念的培养,对于促进我国法制实践的发展和社会主义事业的腾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高校、家庭和全社会都应当重视大学生法制观念的培养,创设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大学生自己也应加强自身法律知识的学习,培养和提高法制观念。

参考文献

[1]张磊,刘洋.法学教学中实践技能训练之我见[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7(5).

[2]陈新开.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4).

[3]杨莉,叶文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查与研究[J].统计教育,2006(9).

[4]韩世强.试析我国高校法制教育模式的重构[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7).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篇8

思想政治教育是塑造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学科。法治观教育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创新性以及时代性,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一内容关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以及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因此,通过对当代大学生法治观的发展现状分析,提出加强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路径对策,从而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就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法治观教育;大学生

1.法治观与大学生法治观

法治在我国很早就提出来,但和现今的法治观念不同。法治,简单来看,即是用法律来治理国家。更具体来看,法治是以民主政治为前提和目标,以严格依法办事为理性原则,表现为良好的法律秩序,并有着内在价值规定的法律精神的一种治国方略。

法治观是指人们对法律的性质、地位及其价值作用等问题的观点和看法,即人们认识法治理念、运用法律知识、践行法律思维、评判法律作用和价值的观念。

大学生法治观则是指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对法律的性质、地位、作用等的认识和评价。

2.大学生法治观发展现状

2.1法治观念淡薄,法律意识缺失,导致大学生犯罪形式多样

十几年的校园生活,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他们接触到最多的是书本知识,社交圈子比较简单。在家庭与学校的保护伞之下,他们的法治意识普遍较为淡薄,其看待社会问题的时候,心思比较单纯。因此,他们更容易受到来自于外界的不良因素的影响,这也导致了高校学生犯罪的形式多种多样。

大学生是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很多方面都还未完全成熟,他们感情较丰富、血气方刚、遇到事情容易冲动,思想意识还呈现幼稚状态,思维也不够缜密,极易受到社会多方面各种因素的影响。考虑问题不够周全,遇到问题时不能冷静理智地思考,常出现“感情用事”“意气用事”的情况。如容易因同学间的一点小矛盾,而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一些学生进入大学校园之后,接触到了来自于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不同的成长环境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而不平和的心态容易使其产生一种盲目攀比的意识,当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无法满足自我挥霍的需求的时候,这就导致了盗窃行为的发生。高校大学生掌握着高水平的文化知识,在当前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下,掌握着网络专业知识或者其他知识的大学生在经济利益等的驱使下,也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马加爵事件、药家鑫事件等都是大学生缺乏法治观念的典型的例子。大学生触犯法律的案例也时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究其原因,除了受社会环境、家庭教育的影响及较低的自控能力等原因外,各大高等学校在法治观念教育方面的缺乏也是重要原因。无论是出于报复他人或社会、抑或是因个人情感犯罪,他们的共同特点都是法治观念淡薄者,甚至是“法律的门外汉”。然而,当代大学生被寄予厚望,被当做是“国家栋梁”的代名词,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却因为法律知识的缺乏、法律意识的匮乏、法治观念的淡薄,最终导致多种形式犯罪悲剧的发生。

2.2部分大学生对法治的诉求有所提高,但缺乏应有的法律信仰

大学生的法治观念虽然较之前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也有部分学生对法律持不信任态度。比如说,在与同学发生争执,被对方拳打脚踢一顿后,有的学生能够理智对待,报告给学校或报警,但也存在部分同学会选择隐忍或是直接打架。也就是说当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有些学生缺乏合法维权观念,宁愿选择消极放任态度,甚至因采用报复手段讨回“公道”而触犯法律,也不愿相信法律的公信力,缺乏应有的法律信仰。

2.3大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单一且很少主动获取法律信息

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大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渠道主要是大学里所上的“有且仅有”的公共课程,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而对于大部分当代大学生,尤其是非法律专业的学生来说,对这些公共课的重视程度和关注程度并不高。甚至,大多数学生都以“应付期末考试”的心态来上这门课,即便人在课堂上、心可能还在教室外,上课不够专心,课后不花时间去思考。更有甚者,直接旷课不去,导致该门课程的出勤情况也不理想。在这样一种令人无奈的现状下,大学生获取法律信息的程度可想而知。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逐渐成为一个新兴的学习渠道,可作为大学生了解法律、学习法律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主动地区浏览与法律相关的网站的学生少之又少。而且,目前一些普法性的电视节目也未能得到广泛宣传,当代大学生更是很少会去主动观看此类节目或无从获取相关的法律信息。

2.4大学生在践行法律方面,缺乏主动性

不可否认的是,大部分大学生普遍认同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性。但在日常生活中,真正时刻践行法律的却寥寥无几,还是缺乏主动性。主要表现在:课余时间自觉学习法律相关知识的学生很少;对当前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的认识存在一些偏差;部分大学生认为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是太冲动、处理事情不够理智、缺乏理性,却忽视了自身“法治观念的淡薄”这一根本内在原因。此外,一部分大学生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大学生犯罪后的处罚应该相对较轻,对个人的影响不是很大。因此,当大学生自身的权益甚至是人身都受到侵害时,大部分大学生会视情况考虑诸多未发生因素来决定是否运用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是否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大学生法治观现状的原因分析

3.1家庭教育存在功利化倾向

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综合教育体系中,家庭教育始终处于基础地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影响最为深刻。而家庭教育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甚至有些学生持“思想政治课无用论”观点。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和发展压力。为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家长对子女进行所谓“狼性教育”,多为自己考虑而忽视社会发展的需要。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曾严正指出:“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在培养精致的利己者……”。大学出现“精致的利己者”不仅有学校和社会的责任,家庭教育的功利化难辞其咎,其严重制约了学生法治观念的形成。

3.2学校教育中存在教条化倾向

首先,学校教育教条化、程式化成为法治观教育的制约因素。学生从小接受10年之久的应试教育,为应对高考,承受着沉重的课业负担,主攻“主课”而忽略了思想品德与法治观教育等“副课”的学习和实践。而大学的法治观教育内容肤浅,与中小学缺乏连贯性甚至重复,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其次,由于受高等教育文理分科的影响,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关注视野有明显差异,理科生大部时间专注于专业学习和科学实验,较少关注社会新闻,法律属于人文社会科学范畴,更易于文科生接受和吸收。

3.3不良社会风气的消极影响

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养成需要良好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由于受到传统文化中权力至上等各种消极法律思想的影响,很多大学生没有培养起信仰法律的思维习惯和正确的法治观念。

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带来较高生活水平的同时,对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作用。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和盲目性等缺陷导致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及极端个人主义倾向等消极现象,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对法律的认知,致使其法治观念出现偏差。

3.4大学生自身的思想行为弱点

当代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8岁至23岁之间,在这一年龄阶段,大学生在思想上活跃与混乱、自强与脆弱、理性与盲目等相互矛盾的状态并存。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有些大学生辨别是非能力不强,自控能力较差。加之,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表现出自我意识较强、缺乏奉献精神的特点。这些都成为其法律意识不高的内在原因。

4.对大学生进行法治观教育的对策

4.1转变教育观念和治学理念是法治观教育的前提

“思政理论课”是塑造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课程。而法治观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引导大学生成长为遵纪守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课程。因此,这门课程关乎国家、民族以及公民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应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足够重视。当前,应试教育成为掣肘法治观教育效果的制度性因素。为了高考,学校、家庭都忽视了对“思政课”的学习。而“思政课”不仅传授政治理论知识还是德育内容的重要教学点,忽视“思政课”的学习,对德育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事实上,“德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智育没有德育做基础,智育就是犯罪的帮凶”,一些高智商的大学生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就不足为奇了。因此,就需要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课在教育结构中的基础地位,摒弃“思政课无用论”的错误论调,重视“思政课”的建设,切实加强学生的法治观教育。

4.2采用灵活多样、积极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积极性

首先,改变教师一言堂教学模式,强调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大学阶段,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都处于最佳状态,抽象思维能力显著增强,喜欢怀疑和争论,容易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如果教师一味进行灌输式宣讲,学生自然会产生反感情绪。因此,我们要重新定位教与学的关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身份由传授者向引导者转变,要强调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其次,多运用案例教学法,增强法治观教育的实效性。案例教学法最早兴起于美国,目前为世界各国所学习、借鉴、运用。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宣讲或解释某一法学理论或法律规范时,结合较为典型的法律案例,引导学生围绕该案例展开分析、讨论,从而加深对该法学理论和法律规范的认识及理解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相对开放式的教学方法生动形象、易于感知,具有启发性、参与性、互动性、民主性等优势特点,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从而实现法治观教育“知、情、意、信、行相统一”的教学目标。

4.3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教学资源,宣传法律知识

随着电子信息科技和计算机技术的的普及与应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成为现代教育的技术基础。“思政理论课”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取代了传统的板书形式,这一取代的明显优势是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克服了教学的枯燥性,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课堂教学良好效果的达成有重要作用。在网络时代,教与学双方信息对称,学生不再被动接受老师传授知识。因此,学校教育要与时俱进,向“信息化”方面发展。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正确利用互联网,甄别、获取正确信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学校要占领网络思想教育阵地,让互联网成为法律宣传的新平台。教师可以设置网络课堂,利用QQ、微信、微博等方式与学生交流学术信息,关注学生思想动态。以此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增强普法效果。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法治观念以及思想道德水平影响整个社会的建设,重视大学生高尚的道德体系的构建,显得至关重要。对于大学生法治观教育,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及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谢湘,等.北大在培养利己者他们掌权比贪官危害更大[n].中国青年报,2012-05-03.

[2]杜海英.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当代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4-11-27.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篇9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意识;犯罪

随着我国法制社会的不断完善,全民能够懂法、用法、护法已经成为实现依法治国的关键,而当代大学生作为新生代的力量,是建设未来社会的主力军,更要懂得法律知识,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质,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

目前当代大学生中完全不懂法的人是极少的,毕竟大多数大学都开设法律基础这门课程,而完全懂法用法的学生也只占少数,这部分人群大多数是法律专业或者与法律专业相近专业的学生,他们知道生活中哪些事情是违法的,知道违法后的严重后果,知道哪些事情会损害自己的利益,也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更能有效地避免自己遭遇不法侵害以及遇到不法侵害时如何有效的解决。事实上,大多数大学生都属于似懂非懂型。对于法律,这类人群是知道却不会运用,或者大体明白一些,但不全明白,具体到某一件事情上时就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或者他们能够分辨哪些事情是违法哪些事是不违法,但违法的后果却不是很清楚,甚至有时他们做了违法的事情却还不知道或者别人已经侵犯到他们的合法权益却不知道维护。总之,他们自我感觉懂法,有时也会懂法用法,但还是存在一定的盲区,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很好的运用法律知识来进行分析、判断以及自我维护,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还是存在欠缺的。

二、影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原因分析

1、学生自身因素

高校大学生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又未完全成熟阶段,又面对来自经济、学习、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学生总是忙于专业知识的学习或者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法律知识的获得总是被动的,对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也是抱着一种无所谓的心态来学习的,据了解,大多数学生对于这类课程的出勤是较低的,即使上课出勤,上课的效率也是比较低,学生在上课期间要么是在玩手机要么做其他自己的事情,真正认真听老师讲解的人很少。而这恰恰影响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此外,有些大学生虽然知道有些事情是违法的,但为了避免麻烦或者哥们义气,采取放任或者漠视的态度,结果沦为了阶下囚,与之相伴的不再是书本而是手铐和脚镣。

2、学校因素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就越来越大,一些高校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来应付就业能力的培养、从业资格证的考试,主动降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与考察标准,甚至有时会减少课时,这严重影响到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另外,现在高校对法律知识的传授都是灌输式的,无法引起大学生们的兴趣,有时反而会引起他们的厌倦与反感。此外,高校宣传不到位。一方面高校只宣传了义务而忽视了对权利的宣传,使学生产生“法律就是要求公民尽义务”的错觉,有碍于大学生健康法律心理的形成。另一方面,高校忽视了对违法犯罪后果的宣传。

3、社会因素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各种思潮和真假难辨的信息充斥着高校大学生的生活,容易造成学生价值观的错位,导致大学生很容易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另外,某些省份的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也给大学生带来了错误的引导,认为只要没抓住就没有关系或者抓起来关几天就会放出来,不会有什么大的事情,从而忽视了法律的严肃性以及违法犯罪后必将严惩的法律后果。

三、有效途径

1、积极促进大学生参加法律实践活动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践,法律的创设就是为了解决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要积极调动广大学生参加法制实践活动的热情,这不但可以让学生们主动学习,还能使他们在感性上接受法律实践的影响,进而牢固树立法律意识,而且学生广泛参与法律实践过程本身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学校在有关学生教育管理的规章制度制定过程中应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采纳学生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甚至部分管理条例可由学生参与制定工作。其次,是促进大学生参加社会法律实践活动,比如可以安排学生参加法院审判旁听,参加社会实践中的法律服务活动,还可以请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工作人员来为学生做讲座、培训或者演讲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法律实践的感性激发,使大学生能够有感而发,从而培养法律思维,能够从实际生活出发,从身边的事情做起,自觉运用法律和规章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学会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同时在学生中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良性机制”。

2、创造良好的法治社会环境

要健全我国法律机制,只有做到立法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执法的严格化和程序化、守法的自觉化、法律监督的制度化以及违法必究,才能真正实现依法治国。另外,由于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时代感强、有时带有激进性的特点,因此要创建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道德环境和社会舆论。大众传播媒体和各种社会力量可以利用真实生动的案例,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活灵活现的法治宣传,从而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舆论环境,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此外,学生家长也要高度重视自身法律意识的培养,毕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家长的法律意识单薄也会直接影响到孩子法律意识的建构。只有家长重视,才能使孩子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篇10

关键词程序法法律意识司法制度执法者

中图分类号:D922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程序法是法律程序的表现形式,规定以保证权利和职权得以实现或行使,义务和责任得以履行的有关程序为主要内容的法律,是正确实施实体法的保证。程序法具备所有优良品行的同时,又具备法律的特点,所以,程序法对维护公民的权利,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具有非凡的价值和意义。但在我国长期的法律传统中,普遍存在着重实体法轻程序法的观念。即使在今天,我国法律体系中的程序性法律规范也没有受到应有重视,表现为至今立法程序法、行政程序法、违宪监督程序法等重要程序法尚未出台,已有的程序法,即使像刑事诉讼法那样被修改过不长时间的法律,以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标准和要求来看,一些内容也需要进行修改完善。在执法和司法实践中,把程序置于不顾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笔者就我国程序法方面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提出了一些粗略的看法。

二、程序法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1、从公民的法律意识来看,公民法律意识淡薄,对诉讼程序的知识知之甚少。二十五年的普法教育已经结束,但是,人们的法律意识仍然很弱,在司法实践中,人们最先想到的是部门法。其次,刑法凭借其严厉的惩罚“深得人心”,趋利避害的本能与破财消灾的思想,让许多人只记住了“杀人偿命”的刑法,遗忘了“争权夺利”的民法、经济法,造成刑法威慑力大于民法、经济法的现状,导致了人们忽视、淡漠民法、经济法的事实。除此外,更严重的问题是,人们对诉讼程序的知识知之甚少或是不知,即算是进入诉讼程序,最终在法庭上真正追求的也不是程序的公平、公正,而法官的一锤定音。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除了我国历史悠久的“非讼”文化影响外,还与我国普法方向的偏差有关。

2、从普法实践来看,很多情况下的普法活动流于形式,不注重实际效果。有位著名学者曾说过:老百姓被告知的首先不是他们有什么权利,而是他们必须承担什么义务。人们最关心的莫过于法律规定什么戒条,以免误入法网而身陷囹圄。这也正印证了大部分老百姓认为打不起官司,那是倾家荡产的事。从实践来看,很多情况下的普法活动流于形式,不注重实际效果,浪费了社会的资源,影响了普法效果,甚至很多从事普法工作的人都缺乏现代法律意识。例如,法院公开审判早已是我国诉讼法治的一项基本原则,但直到现在,还需要举国上下疾呼“落实公开审判制度”。这就造成了法律没有深入民心,没有真正成为解决纠纷和问题的有力武器。

3、从现存的司法制度来看,法院审判权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在我国,法院除了受上级法院领导外,还受各级政府机关的间接干预,这样的现实直接导致中国司法的虚假独立性,成为行政机关凌驾于法律之上,以权压法,以权废法的温床。行政机关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直接行使着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权力,因此,行政机关能否依法行政是树立法律权威的关键因素。只有行政机关严格依法行政,才能使公民逐渐产生对法律的信任感。

4、从执法者来看,大多数执法人员素质低下。法律至上的观念在当代中国还没有完全确立。尤其体现在有的行政人员和执法人员中,由于受到传统“官本位”、“权力本位”、“人治主义”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一旦手中握有权力,便目中无法。执法人员法律素养的高低关系着每一个案件的公正处理,对于他们来说每个案件的处理只是工作的一个部分,但是对于当事人来说都是重大的改变,有的甚至会影响当事人对法律的直观判断。只有司法、执法、行政工作者身体力行,进行具体的行为示范和身教感召,只有他们首先对法律的尊重服从和遵守,才能引导公民对法律的信仰。

三、改善我国程序法现状的一般措施

1、注重培养公民系统的权利义务意识。长期以来,我国公民普遍把权利和义务割裂开来理解,认为权力是国家的,义务是人民的。甚至在一些执法者、当政者当中,这种观点尤为突出。权利意识与法律意识是一种互动关系,权利意识的增强产生对法律的认识与对其价值的认同感,有利于人们法律认同的生成。因此,培养人们对法律、对诉讼的正确理解,有助于激发公民为权利而斗争的热情,唤起公民愿意寻求法律帮助的激情。

2、增强公民的权利意识,重视诉讼法的理论基础和程序法律意识的培养。由于公民没有把法律看成是与自己的权利利益息息相关的,所以从情感层面上来讲只能被动地服从,压抑的遵守,敷衍的履行义务,这样很容易造成公民忽视法律,对法律不加甚解。因此,在普及权利义务知识时,同时普及程序权利知识,告知人们当遇到问题时,能够通过什么途径、通过什么样的程序实现法律,提升人们对法律的认知和参与感,使人们正真觉得法律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有效手段,对法律产生需求,这样更有助于权利义务意识的塑造。

3、改良和完善现行司法制度,确保法院审判的独立性。理顺司法机关和行政权利机关之间的关系,从体制上改变目前司法及法院系统的建制,在宏观体制上确保司法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防止地方行政机关以及其他权力部门非法干涉司法机关的正常执法活动,产生以公徇私、以权压法等司法不公行为,实行司法权的国家化。建立法院系统的垂直领导的体制,即是说,最高人民法院不受党政机关干涉,在财政、人事和业务等方面独立享有权力。从制度和体制上保证法院执法审判方面的中立地位和独立性。

4、加强执法者工作者的素质,提高法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建立严格、科学的法官遴选制度,把好法官队伍的门,从根源上确保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法律人员进入法官队伍。同时,加强执法人员对司法的学习,通过对现代司法理念的学习、领会,达到加强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的目的,切实做好“自律”。一名法官应当树立现代司法理念,并且应具备高尚道德品质,身体力行地培养现代司法理念,陶冶法官职业道德品质,在行动中体现这种道德品质。

四、结语

当然,要增强人们对程序法的认识和理解,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能单一而论,应当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尽快转变人们重实体法轻程序法的观念,努力强化人们的程序法意识。只有公民自身意识到程序法的重要性,能真正把法律当做维护权利和利益的武器,才能达到“依法治国”的目标,才会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步云.法律意识本原[J].中外法学,1992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