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政策十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政策十篇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政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3:25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政策篇1

关键词:宏观调控;金融创新;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0.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0017-2012(5)-0004-08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中国已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转型期,需要完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和深化金融改革,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金融服务水平,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一、金融宏观调控取得较好成效

(一)经济运行走稳回升

目前,世界经济还处于缓慢复苏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较多困难。但按照“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措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合理搭配、携手发力,经济趋稳筑底回升,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

1、积极的财政政策提供经济增长的动力

2012年,我国经济经历了从增长速度下行到逐步企稳的过程。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力维持了经济增长的动力,扩大内需和增加投资,为“稳增长”奠定了基础。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特别是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鼓励民间投资,出台了“新36条”的42个实施细则。2012年末,全国财政收入增长12.8%,财政支出增长15.1%。财政政策更多地侧重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更好地支持了关系民生的基础建设。数据显示,2012年与民生相关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支出增长分别为28.3%、12%、12.9%和16.4%。财政支出的大幅增加,尤其是涉及民生的支出大幅提升,使得财政政策成为宏观调控的一大亮点。

2、稳健的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平稳回升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中国人民银行始终注意在危机发展演变的不同阶段把握好政策的取向和力度,货币政策适时适度调整,不断扩大应对危机冲突的成果,处理好保增长、调结构与稳物价之间的关系。

(1)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调控。2012年,我国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极为复杂。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交替运用数量型和价格型工具及宏观审慎政策工具,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区间。进一步增加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弹性。根据流动性供给格局的变化,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引导市场利率平稳运行,满足银行体系合理的流动性需求。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把握信贷投放总量和节奏,促进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2)货币信贷增长符合预期、总体适度。2012年,在多项货币政策工具的综合作用下,货币供应量增速保持比较适合水平。2012年末,广义货币m2余额97.42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8%;狭义货币m1余额30.87万亿元,增长6.5%;流通中现金m0余额5.47万亿元.,增长7.7%。12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62.99万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91.74万亿元;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8.20万亿元,同比多增7320亿元;新增人民币存款10.81万亿元,同比多增1.17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为15.76万亿元,比上年多2.93万亿元。

2012年上半年,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以及我国主动宏观调控下,经济运行总体出现回落的态势,这一回落态势在第四季度出现趋缓企稳的状况。2012年,我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519322亿元,增长7.8%;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比上年上涨2.6%;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2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3%;进出口总额增长6.2%。其中,出口增长7.9%,进口增长4.3%,进出口相抵,顺差2311亿美元。

(二)未来经济持续稳健复苏

2013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2013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188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增速比上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4%,涨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4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回落0.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0.9%,增速与上年同期持平;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0.2%;进出口同比增长13.4%,远远高于去年全年进出口增长6.2%的水平,其中出口增长18.4%,进口增长8.4%,进出口相抵,顺差430.7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4个百分点。从经济发展状况来看,由于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以及国内主动调控的结果,我国内生增长动力尚显不足。一季度,世界经济仍处在深度调整之中,复苏比较缓慢。一些发达国家采取量化宽松政策,对发展中国家币值升值产生较大压力,也增加了出口难度。此后一段时期,宏观调控的政策预期将越来越稳定,政府决策是在长期可持续增长和短期经济稳定增长之间寻求平衡。此外,房价、物价两个核心变量未来进一步触及监管层心理底限的概率较低,市场流动性比较充裕,社会融资总量有望保持较高增长。总体看,GDp高于去年二季度的7.6%和三季度的7.4%,也高于今年的7.5%的预期目标,运行在7.4%-7.9%的区间内,属于平稳增长。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和出口这三大动力并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依然保持着稳中有升的势头。201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力度加大,财政赤字规模扩大,全年投资将保持较快增长。近期消费增速放缓除了季节性因素之外,还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我国促进消费增长的政策已经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时候短期刺激转变为基础性和机制性的建设。因此,促进消费增长的效果将是长期的,2013年全年消费增长态势比较乐观。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我国外部需求和企业经营状况也会逐步改善,我国进出口将会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从长远看,我国经济增长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等进程还在进行中,将会释放出巨大的投资和市场潜力。

二、加强宏观调控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党的十指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

(一)当前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

当前,支撑中国平稳发展的基本面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但也要充分认识到,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依然复杂。2013年3月,塞浦路斯与其国际债权人商定了救助协议的关键细节,暂时躲过了破产和退出欧元区的风险,但两大银行重组中的10万欧元以上的大额存款将进行减记,显示出欧洲债务危机仍在发酵。虽然美国债务违约风险暂时解除,但未从根本上解决美国的高赤字问题;日本财政赤字则在进一步上升。美国实施第四次量化宽松“Qe4”新措施,日本中央银行的Qe已推到了第11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面长期趋好,但仍然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中国必须以只占全球7%的耕地和6%的水资源养活全世界20%的人口。2012年,中国15-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数量减少了345万人;预计至少在2030年以前,将会逐步有所减少。在结构性及经济周期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经济增长受到一定影响,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更加紧迫。

(二)灵活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党的十之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继续把握好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因此,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注意灵活性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关键词是“稳增长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因此,要紧紧围绕“稳增长中的质量”这一重点要求,注意把握好稳健货币政策的度,增加操作的前瞻性、灵活性、科学性。

一是货币政策不宜大幅放松。长期以来,货币政策坚持单一目标制还是多目标制在全球都有不同观点,并且有较大的争议。过去十年来,我国货币政策一直坚定践行多目标制,并在各个目标之间进行平衡与取舍。保持低通胀和促进经济增长是货币政策目标的两个重要方面,但物价稳定是中央银行最重视的目标。当前,通胀压力犹存。2012年11月Cpi重返2%,2013年2月Cpi同比上涨3.2%;楼市回暖,一些地方房价走高,都提醒人们“潜在通胀和资产泡沫”的风险随时有可能发生。因此,要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就要注意把握好稳健货币政策的度,对货币供给的控制不宜大幅放松,更不能继续依靠“开闸放水、大水漫灌”的方式,通过过量的货币供给,过度刺激投资,推动经济短暂增长,而形成资产泡沫和金融风险。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预计,经济增长目标是7.5%,Cpi控制在3.5%左右,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是13%左右,这表明政府对于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的强调。2013年通胀超预期上升和经济重新下行的风险均不能排除。因此,2013年的稳健货币政策将是真正意义上的“中性”。稳健的货币政策目标在于更好地控制市场的流动性,选择市场化的货币政策工具,发挥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处于合理水平。

二是货币政策也不宜过分收紧。我国面临复杂的经济金融环境,要确保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其中重要条件之一,是保持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不低于7%。为巩固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货币政策就不宜过分收紧,也包含着“保持贷款适度增加”、“适当扩大社会融资总规模”的稳健。为此,在基础货币投放上,货币当局将在通过外汇占款、央行票据余额等渠道,保持基础货币必要增长的同时,继续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确保银行体系拥有与实体经济发展相匹配的流动性。在未来经济逐步企稳的情况下,利率政策保持基本稳定的可能性较大。中央银行将继续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短期可以通过灵活、高频的公开市场操作调节流动性,中长期则应在金融制度方面加快推进结构性改革。

2、注重在复杂环境中加强宏观调控

当前,“外升内稳”推动我国经济继续向好的方向前行,但国内外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因此,需要针对经济金融运行的特点,加强宏观调控,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一是外汇占款导致货币被动投放的压力仍然存在。近年来,由于实行“稳出口,扩进口”的措施,人民币实际升值,以及欧美市场对我国贸易的影响,连续3年我国贸易顺差减少,导致外汇占款增加减少,但我国外汇储备存量仍然位居全球第一。此外,美联储、欧洲央行、英国央行、日本央行等全球几大央行实施非常规货币政策,并多次推行量化宽松政策(Qe)以来,新兴市场资本净流入大幅上升。据统计,2009-2011年,包含“金砖四国”在内的全球30个新兴市场国家的资本净流入超过2.05万亿美元,年均增幅近40%,远超过去15年18%的平均水平,新兴市场面临货币升值和通胀压力。

2012年下半年以来,伴随着国内经济的逐步企稳,外汇占款开始恢复性增长。2013年第一季度我国再次迎来资本大规模流入,致使外汇储备跃升1300亿美元至3.44万亿美元,几乎相当于德国的经济总量。在新增外汇占款大幅度回升之后,人民币贷款和存款规模也随之扩张。2013年3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06万亿元,人民币存款增加4.22万亿元。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2.76万亿元,同比多增2949亿元;人民币存款增加6.11万亿元,同比多增2.35万亿元。3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65.76万亿元,同比增长14.9%;人民币存款余额97.93万亿元,同比增长15.6%。随着近期房价等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以及外汇占款超预期增长均在客观上要求中央银行增加资金的回笼力度。中央银行将继续通过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使用调控基础货币的投放,控制市场的流动性。针对全球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将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适度放宽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二是注意通胀压力,加强调控的针对性、前瞻性。从中长期来看,我国仍面临着通胀压力。从国内看,趋于上升的劳动力成本以及资源性产品价格,将在较长时间构成价格上升的推力。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也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外部输入性因素的影响依然存在。近年来,中国m2存量呈现“加速”上涨的态势。2000年,m2约为13万亿元人民币,到2008年末接近50万亿元。自2009年起,每年跨越一个10万级台阶,2012年达到97万亿元。2013年3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达到103.61万亿元,同比增长15.7%。我国多年的货币高增长使其m2与GDp的比例迅速上升,目前已达到1.9倍,并已成为全球m2量级最大的国家,是美国的1.5倍,英国的4.9倍,日本的1.7倍,比整个欧元区的货币供应量多出20多万亿元人民币。因此,要处理好促进经济增长、保持物价稳定和防范金融风险的关系,就需要进一步提高调控的针对性,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避免通胀强劲反弹和经济增长出现较大波动。

3、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和资本流动的变化,中央银行要进一步丰富和强化逆周期调节手段,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监管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金融监管,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维护金融稳定。当前,要着重注意防范和化解以下几个方面的风险。

第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根据审计署2011年公布的数据,截至2010年末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共计10.72万亿元。2013年,一些专家指出,目前我国中央债务规模在7.7万亿元左右,地方债务在10.7万亿元左右。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表现为各级政府间事权和财权高度不匹配;政府融资所提供的产品性质混淆,投资主体混乱,用途非常复杂。地方短期内平台项目开工过多、投入金额过大、资金使用及回收周期过长,导致项目未来盈利能力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针对地方政府债务形成的原因和特点,从承债主体、债务期限、债务区域结构等角度进行分析,监测债务风险。开正道堵歪门,尽快推动包括《预算法》在内的相关制度完善,逐渐以试点方式赋予地方政府直接发行债券权利和明确其偿债责任,建立地方财政的偿债基金。规范发债主体的融资、投资、建设、运营行为,完善治理结构,完善相关制度。

第二,经济周期和结构性变化对银行业的影响,以及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压力。当前,银行业面临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同时受到经济增速放缓、“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金融监管改革深化等多重挑战。2012年5大银行共盈利774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98%;在全行业中,5大银行的盈利占比超过60%。但数据显示,相较于2011年5大银行同比高达25%的增速,2012年利润增长显著降低。随着经营环境不确性上升,银行业绩增速放缓的趋势仍将持续。预计2013年上市银行业绩增幅将低于10%;5大银行2013年净利润增速为6.12%,2014年将进一步下降到3.71%。五家大银行资产质量走势基本一致,不良贷款余额稍有增加,不良贷款率持续下降。虽然未来一段时间银行业不会出现大面积资产质量下滑,但前期逾期贷款大幅增长的压力正在逐步体现。据统计,2012年末,仅5大银行的逾期贷款超过4000亿元。此外,银行资产质量的风险有可能从个别区域转向部分产能过剩行业。截至2012年末,银行业理财产品余额达到了7.12万亿元,其中4大银行的理财产品余额约3.05万亿元。银行理财产品的增加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但其在运作过程中,各种问题也不断浮现。许多理财产品透明度较低。银行通过发行“资金池”业务理财产品,将不同发行时间、不同期限、不同收益率的募集资金放入同一个“资金池”,采用“发新偿旧”的方式来满足到期产品的兑付,形成错期风险。针对理财产品经营中的问题,建立和完善有关法规,细化商业银行从事个人理财产品业务的相关规范。2013年3月,中国银监会公布了《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银行财理产品做到资金来源和运用“一一对应”,要求理财产品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余额在任何时点均以理财产品余额的35%与商业银行上一年度审计报告披露总资产的4%之间孰低者为上限。通过银行资产规模约束理财业务结构,将会对银行理财业务产生深远影响,推动其走向标准化债权投资,优化投资结构。

第三,房地产金融风险。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升温,房价不断上涨,一旦出现房地产泡沫破裂和房价大幅下跌,房地产企业有可能出现资金链条断裂引发的系统性风险。2013年2月,70个城市中有62个城市房价较去年同期上涨;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达到66个。针对房地产市场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从2003年开始,国务院发文“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之后出台了“国八条”“国六条”、“国四条”、“国十条”、“新国八条”等一系列房地产相关政策,新出台的“国五条”是最严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目前,由于大量购房者赶“末班车”入市,促使房价上升。据统计,2013年3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价格同比上涨的有67个,涨幅最高为11.2%,比上月扩大了3个百分点;环比上涨的有68个,涨幅最高为3.2%,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国五条”的出台,表明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方向没有变化,即抑制投机和投资性需求,满足合理的住房需求,控制房屋涨价预期,并继续运用结构性的信贷政策控制房价,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在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背景下,房地产企业的优胜劣汰在稳步推进,行业集中度在稳步提高。

第四,民间借贷引发系统性风险。近年来,温州、鄂尔多斯等地开始爆发民间借贷违约潮,并呈现全国蔓延的趋势。“温州模式”辉煌30年之后,温州经济发展进入困境。据统计,2002—2011年,温州GDp平均增速为11.9%,平均增幅比前10年下降7.8%。到2011年9月,温州民间借贷风波爆发,一些企业主为了逃债开始“跑路”,民间借贷风险逐步向银行体系传导。温州银行系统不良贷款率从2011年初的0.44%上升到2013年2月末的3.9%。其中,个别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高达10%以上,个别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也超过7%。针对当前民间金融市场存在的风险,国务院、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地方金融管理、司法等部门各司其职,协同化解潜在的风险。地方政府出台有关指导意见,引导民间融资阳光化和规范化。推进金融改革,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拓宽民间融资渠道,加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信息系统,采取有力措施规范融资行为。制定风险事件应急预案,积极消除发生案件的负面影响,防止产生连锁反应,全力维护社会经济稳定。

三、金融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力度

当前我国正面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关口,这将是一个面临严峻挑战的转型过程。我国面临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和创新能力不足并存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主要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但目前外需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尽显疲弱。当前要着力扩大内需,提高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但也存在较多困难。在刺激投资的措施下,工业的生产力提高了,但市场并没有充分扩张,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和居高不下的成本压力影响下,不少企业进入了微利甚至是亏损的困境。近年来,在刺激消费政策的推动下,消费对经济的贡献有所提升,但目前家庭消费仅占中国经济的1/3,出口和投资占2/3,消费的增长难以在短期内弥补出口和投资的增长放缓,因此,总的经济增长速度将比以前有所下降。从长期来看,我国经济平稳增长,需要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推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动力更趋均衡;同时进一步推进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适当扩大社会融资总规模和合理配置资源

按照党的十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也包含着“切实降低实体经济发展的融资成本”的内涵。

一是实施稳健货币政策,适当扩大社会融资总规模,推动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金融的较快发展,社会融资规模也逐步扩大。据统计,2012年全年社会融资规模为15.76万亿元,比上年多2.93万亿元。2013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为6.1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27万亿元。适当扩大社会融资总规模,通过资金量的增加和资金运用,直接对实体经济提供全部资金支持,使市场上资金供需保持总体平衡,从而将市场利率维持在较为合理的水平,达到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目的。同时,通过拓宽融资渠道,提高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契合度,切实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

二是在适当扩大社会融资总规模基础上,调整和优化融资结构,为实体经济注入稳定有效流动性,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由于金融组织结构、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脱媒”等因素的影响,社会融资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目前,尽管金融机构贷款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是实体经济资金的主要来源,但新增人民币贷款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占比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据统计,2002年新增人民币贷款以外融资1637亿元,为同期新增人民币贷款的8.9%;2012年新增人民币贷款以外融资7.56万亿元,为同期新增人民币贷款的92.2%。从2002年至2012年,社会融资规模结构中新增人民币贷款占比从91.9%降至52.1%;直接融资占比从4.9%上升至15.9%。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换代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将会提出对金融需求多样化的要求,也必将不仅促使银行业综合化经营,也会带动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更快发展;加快推动多层次金融市场建设,扩大直接融资,促使社会融资结构的调整和改善,有效引导资金满足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和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

(二)深化金融改革和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1、金融改革和促进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近些年来,我国金融业深化改革和进一步扩大开放,全面发挥金融的服务和调控功能,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是银行业资产规模大幅增长。截至2012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总资产达到131.27万亿元,全年新增总资产规模达到19.75万亿元,增幅达17.7%,成为资产总额增加最快的一年。截至2012年12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95%。

二是证券业和保险业综合实力较快提升。“十一五”期间,全国保费收入年均增长达26.5%;保险公司累计赔付1.3万亿元,是“十五”期间的3倍。我国保险业资产近3年以每年约1万亿元的速度在增加。2012年末,中国保险业资产总额为7.35万亿元,同比增长22.3%;2012年全国保费收入为1.55万亿元,同比增长8%;累计赔款、给付4716亿元,同比增长20.0%。截至2012年末,保险资金的运用余额达6.85万亿元,占行业总资产的93.2%。截至2012年末,114家证券公司总资产为1.72万亿元,净资产为6943.46亿元,托管证券市值13.76万亿元。

三是金融市场平稳较快发展。2012年末,上证综合指数和深证成份指数分别收于2269点和9116点,比上年末分别上升70点和198点;我国沪市筹资额居亚洲第一。截至2012年末,沪、深股市上市公司达2494家;总市值为23.03万亿元;流通市值为18.16万亿元;筹资金额为6852.86亿元。2012年,沪、深两市股票累计成交31.72万亿元。

2012年累计发行各类债券(不含中央银行票据)7.97万亿元,增长24.3%。截至2012年末,债券市场债券托管量达26.0万亿元。2012年,银行间市场累计成交263.6万亿元,同比增加34.2%。其中同业拆借累计成交46.7万亿元,同比增加39.8%;债券回购累计成交141.7万亿元,同比增加42.4%;现券成交75.2万亿元,同比增加18.2%。交易所市场政府债券回购累计成交34.6万亿元,同比增长73.5%。2012年,企业累计签发商业汇票17.9万亿元;金融机构累计贴现31.6万亿元。

2012年,外汇市场交易平稳,掉期交易保持快速增长。2012年,人民币外汇即期成交3.36万亿美元;人民币外汇掉期交易累计成交金额折合2.52万亿美元;人民币外汇远期市场累计成交866亿美元。全年“外币对”累计成交金额折合857亿美元。2012年,黄金市场运行平稳,黄金交易累计成交6350.20吨;成交金额为2.15万亿元。

2、推进金融改革和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当前国内外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较多,需要把稳增长、控通胀、防风险和推动经济转型结合起来,加强宏观调控和加快推进金融体系改革,给实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信贷环境。

(1)强化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建设。目前,我国多元化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已基本形成,但国有大银行仍然占居明显的优势。截至2012年末,大型商业银行的总资产达到62.66万亿元,在银行机构(包括农村信用社、财务公司)总资产的占比为54.8%。截至2012年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总数达到20.51万家;其中邮政储蓄银行网点数量达到3.9万家,行业占比高达19%;5大银行拥有的网点数量达到6.72万家,占全国银行业网点总数的32.8%。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经济增长的动力和经济结构都在发生变化,因此相应要求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的现代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加快推进中小银行机构的分层配置、科学合理布局。适应放宽中小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设立城市社区银行,加快推进农村商业银行、合作银行和村镇银行的建设步伐。逐步完善政策性银行运营的法制环境,明确界定政策性银行业务范围。建立和完善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金融分工协作、民间借贷为补充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探索农业银行服务“三农”新模式,强化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职能定位,鼓励国家开发银行推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不断完善以农民为主体的合作金融制度,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组织的金融功能。支持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按照“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做实资本、服务三农”的原则,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保持县域法人地位的长期总体稳定。

(2)改革和完善多层次、多功能的金融市场体系。中国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的首要目标是服务实体经济,确保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十二五”金融规划发展目标,非金融企业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提高至15%以上。当前,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的主要举措包括“新三板”及债市互联互通工作。新三板从2006年开始在中关村科技园区进行试点,以后扩展到上海、武汉、天津。2013年1月16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揭牌仪式在北京金融街金阳大厦举行。2月8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业务规则(试行)》及配套文件正式实施。新三板的“介绍上市”模式将会分流ipo堰塞湖,从而可能成为企业绕道上市的“绿色通道”。据预测,未来5年新三板挂牌公司将突破5000家,总市值突破10000亿元,年交易量约4000亿元。2013年初,中国证监会召开的监管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促进资产支持证券、金融债和公司债在银行间市场以及交易所市场相互挂牌。此外,为了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进一步深化发行体制和退市制度改革;将推出创业板再融资规则;证券业协会主导的私募产品券商间市场也将迈出实质性步伐。大力推进货币市场各子市场协调健康发展,加强市场基础制度建设,优化货币市场机构投资者结构。根据企业不同的利率、期限、偿还方式等需求,设计与之相适应的债券产品。研究探索推出高收益企业债、市政债、机构债、大额存单、资产支持票据等创新产品。改进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系统和清算机制,支持中小金融机构参与外汇市场,丰富外汇市场产品,继续推进外汇市场的对外开放。加强对黄金市场的监测分析,创新黄金市场产品。完善黄金市场仓储、运输、交割和黄金账户服务体系。

(3)推进金融经营模式、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据统计,中国城镇化率已经连续两年超过了50%。在城镇化过程中,将需要40万亿到50万亿的投资需求。这些资金的筹集除了通过土地增值、发行国债和税收安排外,还需要充分发挥金融推动作用。

一是加快银行业金融机构改革创新和转型发展。当前,银行业利差萎缩导致净利高增长难以持续,拓展银行盈利新途径已成为当务之急。第一,推进经营业务转型升级。完善多层次信贷投向政策体系和信贷资源调节体系,信贷资源向扩内需、城镇化、惠民生倾斜、向中西部地区和“三农”倾斜,向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第三产业倾斜,向事关全局和带动性强的重点项目倾斜,支持科技自主创新领域的改革与发展。推动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等领域的绿色金融发展;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强化对就业和再就业、助学、扶贫开发等环节的金融服务。持续深入调整信贷结构,优化客户结构,全面推动个人和公司金融业务转型升级。设立和完善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专营机构,创新服务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和信贷模式。积极推动动产、应收账款、仓单、股权和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质押方式;简化业务流程。建立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体系,积极推动多层次中小企业担保体系。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可以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中小企业板、创业板等直接融资。第二,降低资本消耗,推动金融资产服务业务快速成长。进一步加快经营创新和转型,推动综合化经营模式的深入发展,扩大产品创新和中间业务的范围。充分利用金融市场打造交易型银行。发展投行、信用卡、离岸、托管、资产管理等新兴领域业务。第三,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管控风险的责任意识,提升风险管控水平。加快风险计量体系升级优化和计量成果的实际应用,推动实施风险管理系统整合。加强零售信贷风险管理,完善市场与流动性风险管控体系,加强票据、表外和跨境跨业风险管理。加强钢贸、理财产品、民间借贷、房地产、船舶、光伏等重点领域风险管控,关注过剩产能化解过程中的潜在风险。第四,加快金融创新,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能力。鼓励国家控股的大型银行和各商业银行通过多种方式开办农村金融业务,不断延伸农村金融供应链,提高资金配置效率。扩大林权抵押贷款规模,完善林业贷款贴息政策。深入研究和探索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用于贷款抵押。创新支农贷款担保机制。引导鼓励涉农金融机构适度提额度、改周期、增服务,简化贷款办理流程。加强农村电子银行、网络银行建设。深入推进农村支付清算体系建设和信用环境建设。支持农业企业扩大直接融资规模。继续运用多种货币信贷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支农力度。

二是大力发展多元化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优化投融资结构。第一,推进信托业的发展,服务实体经济。截至2012年末,信托业管理的资产达到7万亿元,2013年2月末,达到8.27万亿元。近年来,信托业对基础建设及房地产投资的比重高达45%左右。信托业需要加快改革和转型,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改善与银行合作的同时,加强自营业务和拓宽自身销售渠道。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信托业管理的资产规模将达到20万亿至30万亿元。第二,推进证券机构加快发展。目前,券商的资产管理存在着业务模式单一、产品同质化严重、业绩对行情依赖性高、销售渠道拥挤、客户服务较为简单粗放、客户流失率高等现象。因此,券商资产管理业务需要进行多方位创新和改革,尝试从产品自身及资产管理业务模式的各个环节进行突破,打造出具有券商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资产管理产品。2012年我国新基金发行数量和募集规模达到了261只、6450亿元。目前,基金销售多元化体系已经基本搭建完成,将会带来新的销售业务模式和差异化的服务,而更多的竞争将有助于投资者享受到更多的金融服务。第三,加快保险市场改革与创新。进一步提升保险的服务能力与水平,有针对性的提供保险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保险需求。鼓励和引导人民群众参加商业养老、健康等保险;进一步拓宽小额保险试点的范围。大力发展出口信用保险;促进环境污染、公众、火灾等相关领域的责任保险发展;推动建立和完善巨灾保险制度。2012年11月,国务院颁布了《农业保险条例》,要求积极发展包括农业保险在内的“三农”保险业务,有效放大财政补贴对“三农”的支持效应,促进城乡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强银保合作;进一步推进保险资金运用体制改革,分散投资风险,提高保险公司投资收益;重点解决保险市场存在的销售误导和理赔难等问题,切实维护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刘建伟.当前金融对实体经济影响的分析[J].中国商贸,2011,(11):24-28。

[2]宋汉光.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的思考[J].银行家,2012,(8):60-63。

[3]杨子强.宏观流动性管理与金融资源均衡配置-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困境与出路[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11):114-118。

[4]詹向阳.以宏观调控为支点撬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J].中国金融家,2012,(5):14-149。

[5]张文汇.坚持金融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J].中国金融,2013,(1):74-76。

thepolicymeasuresonChina'smacroRegulationandControlandFinancial

ServicesfortheRealeconomyinthenewperiod

LiDe

(thepeople'sBankofChina,Beijing100800)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政策篇2

内容摘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本文宏观分析了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推动作用,接着进行金融对地区经济发展作用进行中观分析,并借鉴国外区域金融发展的经验,论述地方政府重视金融发展的必要性,提出地方政府推动区域金融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地方政府区域金融对策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招棋活,全盘皆活”。这段话深刻地揭示了金融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金融与经济唇齿相依,共生共荣。没有繁荣的金融,就没有快速健康发展的经济。一般而言,经济发达地区的政府部门对金融问题比较关注和重视,而欠发达地区,政府在金融问题上仍难作为,认识的不同导致行动的不同,导致对地方经济影响不同。在金融与地方政府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的背景下,研究加快地方金融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进入新世纪后,由于中央出台了一系列防范风险,保持稳定,促进金融发展的政策,在城市信用社基础上组建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管理权限下放到省级地方政府,金融业市场准入政策适当放松,出台了支持村镇银行发展的政策。在政策推动下,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上海、北京、天津、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等地纷纷成立政府金融办,分别提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金融强市、金融立市、金融综合改革开放试验区、金融强省等战略口号,并付诸实践,金融与地方政府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金融对一国经济发展作用的宏观分析

现代金融业联结着社会经济各方面和人民生活,成为社会经济的“晴雨表”,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大,突出地表现为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增强。

通过金融运作为经济发展提供条件。一切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信用因素,所有商品与劳务都是以货币计划价流通,各部门的余缺调剂都要借助各种信用形式,各种政策的调节实施也都与货币信用有关,而金融正是通过自身的运作特点为现代经济发展服务,并为现代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通过金融的基本功能促进储蓄并将其转化为投资,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如通过吸收存款和发行有价证券等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供给,因此,金融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与其筹集资金和运用资金的能力相关。

金融机构是调节、管理经济活动的杠杆,是经济健康、有序、稳定运行的保证。金融机构是联系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纽带,可以对国民经济各部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而有利于政府意图的实现。一国政府要求金融机构进行合理设置、科学管理、有效运作,其目的是为顺利实现中央银行的宏观金融调控,以及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高效的微观金融运作,最终达到金融与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目标。

通过金融机构的经营运作可以节约交易成本,促进资金融通,便利经济活动,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如通过对科技提供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促进技术进步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普及应用,从而大幅度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等。

通过金融业自身的产值增长直接为经济发展作贡献。金融业产值的快速增长,直接增加了国民生产总值,提高了经济水平。

金融对地区经济发展作用的中观分析

(一)金融发展要适度超前是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

一国或一地经济要提升档次,拓展规模调整结构,加快发展,它需要依赖于金融为之服务,这是主要原因。

第一,从理论上说,经济决定金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金融提出更强的需求。

第二,从实践上看,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需要金融的参与和伴随,当企业出现大量融资及其它市场性资金需求时,地方金融机构以其更为熟知的情况和便捷的服务,可以起到促进作用,而金融机构和企业互相支持,互相提携,亦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经济层次的提升。随着企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资本运作也是必然,金融机构在高层次上的参与与协作显得更为迫切。

(二)建立地方性主体化金融机构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

一是有利于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形成大中小、全国性和区域性共存、共同发展的组织框架,形成更为全面健全的金融体系,有利于金融市场竞争,有利于金融创新和完善服务功能,有利于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二是有利于更多的积累资金,因为存贷差形成的从外省分支机构上划过来的资金,可以形成可用资金实力,形成总部经济优势,增进本地区筹资、融资能力和实力。

三是税收和利润解缴因素形成的资金便利,它对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本省财政经济综合实力具有很大益处。

四是有利于积极发展金融业对外交流与合作,培育本地居民的金融意识,形成无形资产和社会信誉,推动区域中心的形成。

五是如果主体性金融机构在全国各地设立众多的分支机构,它可以通过派驻干部,交流干部和情况汇总等途径,进而更多地了解其它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改革发展信息,以利于我们取长补短,综合利用。

(三)地方金融业发展能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并引导民间资金

首先,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瓶颈。我国经济的特点是中小企业多,中小企业由于其规模小,难以得到全国性和大型金融机构的支持,而需要因地制宜地建立一些中小金融机构来完成,从而进行社区式、针对性的服务,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发展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十分重要。

其次,农民贷款难的矛盾。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化,为实现银行自身国际化发展目标,国有银行主要从事批发大宗金融业务,主要为大中型企业服务、为大中城市化服务成为趋势,造成农村经济发展缺乏足够的金融支持。因此,“三农”的贷款及金融服务问题将成为新的难点,它不仅需要农村信用社积极发挥作用,更需要其它金融机构为之服务如保险、银行等。

最后,民间地下金融的蔓延。东南沿海一带地下金融在民间发展有很久的历史,引导和打击也比较经常,但效果并不明显。如果理性地对此分析,不能一概予以打击,地下金融活动之所以在宏观紧缩情况下存在,在民间发展起来,有其客观需求,宏观调控中的一刀切与发达地区资金需求之间存在着严重矛盾,这为区域提出了发展地方中小金融机构、丰富基层金融活动、改善金融服务的需求。

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国外经验

世界各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个普遍现象,几乎所有国家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区域平衡发展问题。相关国家运用区域金融政策在协调经济发展方面积累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一)进行区域金融立法,指导和规范区域金融政策的实施

1950年,日本专门制定了《北海道开发法》和《北海道开发金融公库法》,随后成立了北海道东北开发金融公库,有效满足了北海道和东北地区开发对中长期资本的需求。1972年,日本政府又颁布了《冲绳振兴开发金融公库法》,进一步完善区域金融法规体系。美国也十分注重建立健全配套法规,以保障区域金融政策的实施。美国联邦政府为了保障区域援助中贷款、贴息等一系列区域政策的落实,颁发了《地区再开发法》、《阿巴拉契亚地区开发法》、《社区再投资法》等重要法令,并成立了地区再开发署、阿巴拉契亚区域委员会等区域开发机构。遍布美国12个农业信贷区的联邦土地银行、联邦中期信贷银行、合作社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其就是依据《联邦农业信贷法》建立并开展区域投融资业务的。

(二)设立政策性金融机构,对欠发达地区进行重点投资

为支持落后地区经济开发,世界各国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都设立了不同的政策性金融机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在金融体系内专门设立了面向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区域开发性金融机构――北海道东北开发金融公库和冲绳振兴开发金融公库,旨在促进产业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巴西为了尽快改变落后地区面貌,促进全国经济平衡发展,在20世纪50年代先后建立了国家经济开发银行以及若干地方开发银行,为所在地区的发展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如东北部开发银行就是为了促进巴西东北部开发而设立的政策性金融机构。美国也建立了政府的农业信贷机构、住房信贷机构、中小企业管理局和美国进出口银行等一系列政策性金融机构。通过这些政策性金融机构,上述国家对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基础教育、公共工程建设以及支柱产业进行重点投资,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三)制定优惠政策,鼓励资本流向欠发达地区

各国在金融支持欠发达地区发展时,都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以鼓励资本流向欠发达地区。一是对投资者给予政策优惠和信贷扶持。意大利政府对到南方兴办工厂的投资者给予特殊的优惠和资助,规定南方新建企业、扩建或改造老企业,给予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0%的优惠贷款,利率为普通利率的30%,期限为15年。比利时对向欠发达地区投资的贷款利息补贴达5%~7%,享受补贴额可达投资总额的75%,补贴期为5年。德国也通过投资津贴、投资补贴,以及“欧洲复兴计划特别基金”的低息贷款等手段,对欠发达地区的私人投资实行一系列的优惠措施。二是政府对欠发达地区企业贷款提供担保,支持金融机构对欠发达地区的企业提供贷款。如德国对欠发达地区重大企业遇到风险须向银行贷款时,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均可出面担保;而美国,则对向欠发达地区提供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贷款的私人信贷机构提供高达90%的信贷保险。

地方政府推动区域金融发展的对策

金融巨大的外部性以及控制金融业的巨大收益,使政府不可能真正从金融发展中退出,通过上述地方政府发展金融的理论分析和可供借鉴的国外经验,地方政府在金融发展中就要有所作为,积极参与金融业发展和金融机制建设。

(一)地方政府的金融工作重点应转向协调和服务

随着市场化的进程,金融机构通过改革逐渐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地方政府的工作重点应转向协调和服务,目的是为地方金融体系整体功能的发挥创造环境,这种协调服务包括促进政府与金融监管部门、金融经营单位的沟通交流,建立信息互通平台和机制,出台扶持政策,支持金融机构更好地发展,更重要的是改善区域金融生态整体环境,为金融体系发展创造外部条件。同时,要按照精简高效原则,重点在积极作为、科学作为、有效作为。

(二)地方政府要加强社会信用环境建设

良好的信用环境是金融业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地方政府部门要按照“打造诚信社会,诚信经济”的要求,构建以诚信为核心的金融生态环境,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加大诚信宣传和教育力度,在全社会营造诚信光荣的氛围,倡导诚信为本的良好社会风尚;加大司法执行力度,消除地方保护主义,严厉打击逃废金融债务的行为,切实解决诉讼难、执行难的问题;加快企业和个人征信服务系统建设,建立信用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公开不讲诚信的“黑名单”,加快社会信用中介组织建设,大力发展信用服务业,为企业提权交易、财务、理财咨询、财务审计、资产评估、财务公证贷款担保等中介服务,提升信用中介组织社会化、市场化服务水平;建立地方和社会信用环境考核评价体系,真正实现“诚信有价”。在经济金融领域形成崇高信用的价值导向。

(三)地方政府实行倾斜的金融政策以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金融系统能够通过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两个渠道促进经济增长,但在欠发达地区,由于存在低储蓄―低投资―低产出一低收入―低储蓄的“贫困陷阱”及资本外逃,单纯依靠市场调节,金融系统很难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这就需要政府执行一些倾斜的金融政策。以上对发达国家的经验总结,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制定专门的区域金融政策法规,指导、规范当地区域金融政策的实施。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国在金融支持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中,都十分注重制定配套法规对区域金融政策的实施给予充分的指导、规范,从制度上保障区域金融政策的顺利实施。各省级区域在利用金融手段支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也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以指导、规范和保障区域金融政策的实施。

设立专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加快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依据政策法规建立健全区域性政策金融机构,是国外实施金融支持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日本的北海道东北开发金融公库和冲绳振兴开发金融公库、巴西的国家经济开发银行,以及若干地方开发银行、美国的一系列政策性金融机构,都为该国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开发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有力地支持了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省级区域在开发欠发达地区的过程中,应依据区域性开发的总体规划和具体目标,建立专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有重点地投向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公共物品建设以及支柱产业的培育,为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专项金融服务。

给予政策优惠和信贷扶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欠发达地区的开发。欠发达地区的开发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需要民间资本的大力参与。在引导民间资本投往欠发达地区的政策上,有的国家采取了对在欠发达地区投资的企业提供低息贷款、利息补贴等优惠政策,有的国家政府还直接为欠发达地区企业贷款提供担保。这些措施的实施,为引导民间资本投往欠发达地区、支持欠发达地区经济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省级区域在开发欠发达地区的过程中,可以考虑综合运用上述措施,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当地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周建松.构建和谐政府金融运行新机制[J].浙江金融,2007.9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政策篇3

经济金融政策的传导者。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神经末梢,对国家实施经济金融政策,实现经济金融协调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县(市)支行需要适时向地方党政通报国家的金融方针政策,使其及时了解掌握每个时期的国家金融工作动向,为地方经济决策提供相应的政策依据和参考。

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者。在当前县域金融改革仍未到位、金融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需要县(市)支行密切关注县域经济动态,配合地方产业政策的实施适时对银行机构进行窗口指导,引导银行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增加有效信贷投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需要高度关注县域农村经济发展,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导向作用,引导农村信用社及其他农村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的信贷投入,加强和改善支农金融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好金融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上的作用。

县域经济金融信息的反馈者。人民银行职能调整对基层人民银行包括县(市)支行的经济金融运行统计、分析和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县(市)支行需要加强对县域经济金融运行情况的监测和数据收集,并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通过数据分析透视县域经济金融运行态势;对县域经济金融运行中的一些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调研,提出合理化建议;跟踪调查反馈国家经济金融等政策在县域的实施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县域金融工作的协调者。县(市)支行的职能作用之一,就是协调好地方党政与金融部门的关系,促进地方党政与金融部门的相互支持与配合。县(市)支行应充分考虑并根据基层人民银行工作职责的要求,把握、协调、处理好与相关各方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银行的职能作用,促进区域经济金融的发展,维护金融稳定。

县域金融稳定的维护者。维护金融稳定需要县(市)支行在预警分析、判断和协调机制等方面发挥作用,需要县(市)支行积极结合县域经济金融运行情况,研究建立县域风险动态监测、预警指标体系;主动加强与监管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建立维护金融稳定工作的协调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主动向地方政府汇报县域金融风险状况,建立由地方政府主导的维护县域金融稳定的工作机制,形成维护县域金融稳定的工作合力,确保县域金融平稳运行。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政策篇4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机构;服务体系;正规金融;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6-0087-02

每个国家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都是整个国家金融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农村金融体系对本国的经济的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也一样,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农村金融体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纵观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不难发现的是,城乡发展差距这个问题一直都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健康已严重地影响了我国整体发展的经济水平,统筹城乡发展,大力发展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至关重要。本文从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出发,目的就是研究现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地研究探索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所发现的问题对症下药,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分析。

一、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1.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组织效率低下。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组织效率低下,资产管理能力也较弱。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呈现出卖方市场的一个典型模式,缺乏竞争意味着效率降低。同时,市场营销队伍还出现老龄化人群居多的现象,不利于市场的外部拓展和创新。另外,缺乏竞争性市场,金融机构的业务单一,创新力不强,导致农村金融市场缺乏竞争意识,目前县域对农户的贷款的只有农村信用社,由于竞争缺失,所以使贷款利率居高不下,更加重了农民负担。

2.农村资金大量外流。由于地理环境因素等原因,我国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呈现很大的不稳定性,农产品价格低且持续长时间的低迷,而且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生产率低,使农业地区的投资机会减少,所以大量农民外出务工,但是收入却通过农村金融机构流到发达的非农产区。久而久之,农村进行生产时缺乏资金,又会有更多的农民走上外出务工的道路,便出现了恶性循环[1]。

3.农村金融服务网络构建不健全,涵盖面积小。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变化,反而现在农村的金融服务水平也随着日益下降,其功能被削弱很多,主要由于国有银行的进行战略调整、农业银行单一性转变以及农村信用社体制的改革等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出台,改革后的农村金融体系已经很难在适应当代农村的农业发展。改革后的局面是金融机构的网点数量减少,覆盖面减少,一些农村地区除了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机构的网点外没有其他的金融机构服务网点,甚至一些偏远地区连这两个金融服务机构都没有。

二、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对策

1.提高金融组织效率,鼓励金融团队创新。加快完善金融服务体系,首先,要提高金融组织的效率,鼓励金融组织进行创新。其次,应该要降低进入的门槛,尽量形成种类繁多的小额信贷组织。制定完善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对农村小型金融机构从进入市场到退出市场都要做出明确的规定。最后,我们要积极创新,为农村金融市场注入新力量,积极鼓励民营性质的社区银行的建立,形成新的市场格局。通过创新,提高金融组织效率。

2.实行向农村地区倾斜的区域性货币政策。随着国家整体的发展,不难看出经济起着重要作用。同样,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经济的支持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但是,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仅仅靠金融支持是不能实现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不足的问题的,所以需要货币政策配合实施,才能更好地推动农村经济。所以,中央银行该充分考虑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实际情况,宏观调控资金的流向。一是再贷款政策,适当增加再贷款额度、种类及期限等;二是利率政策,政府宏观控制调控使农民贷款利率更低,从而鼓励农村贷款筹集资金;三是再贴现支持政策,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大力开展票据贴现业务,简化程序,从而推动经济。

3.灵活运用财政政策支持农村金融的发展。在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中,应该注意运用财政税收政策的方法,财政政策有利于合理补偿农村金融中高风险,有利于降低银行的营业费用,促使财政补偿金融,金融支持经济,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目前财政补偿金融的主要政策措施有:一是税收政策,通过税收降低农村金融机构的各种税务,从而改善农村金融机构的盈利状况;二是利率补贴政策,政府通过干预利率,从而作为补贴的一种手段,通过这些来增加储蓄总量和引导资金向农村流动;三是建立支农贷款项目的财政配套机制,财政部门通过补贴对发达地区补给补贴。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政策篇5

[关键词]县域经济县域金融发展路径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发展的好坏,关乎到国民经济的持续、有效、健康发展,关乎到“三农”问题的解决。继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县域经济”这一时代命题,党的十七大报告以及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提出要进一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增强县域经济活力”,这些论述充分表明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成为稳步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湖北省是农业大省,农业大省的省情决定了县域地位举足轻重。湖北省共有67个县(市),县域总人口4300多万,占全省总人口的70%以上,县域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90%,多年来县域GDp一直占全省GDp的百分之50%以上。因此,发展县域经济对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一、当前湖北省县域金融服务县域经济的现状

近年来,湖北省县域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经济结构趋于优化,经济发展的后劲和活力日渐增强,逐步实现了经济社会的良性协调发展。在经济加快发展的同时,各级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县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各项社会事业扎实落实,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湖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与县域经济的蓬勃快速发展,对金融资金及其服务的需要越来越强烈。但是受县域先天条件的制约,县域金融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1.金融机构设置不足

当前,湖北省银行业县域金融机构主要有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商业性保险、证券、担保和融资租赁等金融机构和服务基本上处于不完善状态。前些年金融机构网点撤并较多,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县域。尽管中央加大了对各类金融机构到县域发展的调控力度,并积极启动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程。但是就县域金融机构网点的设置、从业人员的数量与实际社会需求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2.资金供给不足

湖北是农业大省,但并非农业强省,“湖北县域经济的主体仍是大量的农副产品加工中小企业,这些企业的典型特点是规模较小,产业层次低,自有资金不足,经济效益不高,管理水平低”。农村地区资金运用的比较效益相对于城市地区而言较低,且农村地区贷款具有风险高、周期长的特点,因此银行提供信贷支持的积极性不高;县域经济自身造血能力相对较弱,并伴随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县域金融机构存贷比越来越低,县域信贷投放较少,“大量新增存款以存入上级行社等方式而外流”;县域经济资金的主要供给来源是农村信用社,但农村信用社受其地理环境影响吸引资金有限,并且农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在一定程度上又抽走了大量资金,从而造成了农村资金供给趋紧。

3.贷款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如贷款还款期限不合理,贷款合同不是根据企业和农户正常生产周期及需要合理确定;信贷服务品种较单一,与地方微观经济发展的广泛性不相适应;部分贷款利率相对较高,与农民的承受能力不相适应;县域范围内的银行分支机构的贷款权限上移,县级支行对县域经济发展所需的大量资金没有审批权限;贷款投放结构不合理,信贷投放偏向于少数大企业,而对于中小企业和农业投放的资金相对较少;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借款人对银行业务以及相关产品了解的程度不够充分,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贷款数量。

4.金融产品的县域特色不明显

目前,县域金融机构服务仍是传统的“存、贷、汇”等业务,金融产品的特色不明显,金融产品对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针对性有待提高;农村金融创新主体单一,创新机制尚不健全;“县域金融机构服务半径也比较狭窄,基本上围绕县域城区业务,难以延伸到乡镇和行政村”。

二、湖北省县域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县域经济的良性健康发展需要县域金融的大力支持,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金融工作,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因此,除了要变革以大银行分支机构为主体的金融模式,构建县域小金融机构为主体的金融模式外,还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健全县域金融机构体系

基于县域信贷自身状况,从县域金融的实际需求出发,进一步深化县域金融体制改革,明细金融机构功能定位,“建立多层次惠普型的县域金融机构体系”。

(1)在农村信用社方面,要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增强资金实力,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积极拓展特色信贷业务,不断“强化农村信用社的合作金融主体地位”,“把农村信用社真正办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实行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担风险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

(2)在农业银行方面,要积极调整农业银行经营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稳步提升三农服务能力,探索“三农金融事业部”管理经验新机制;减少管理层次,扩大县支行贷款权限;基层机构回归县级以下乡镇,满足多层次信贷资金需求。

(3)在农业发展银行方面,应当立足政策性金融机构自身特性,要加快商业化改革步伐,积极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大力拓展业务范围,健全信贷风险防控体系;加强信息系统建设。

(4)在邮政储蓄银行方面,“充分发挥邮政储蓄点多面广的优势,鼓励其发放县域贷款”;加强规范邮政储蓄经营行为。

除此之外,还应当积极发展多种类型的特色农村金融组织,放宽准入,强化管理;鼓励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在县域范围内增设网点,增强县域金融活力;积极“探索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政策性机构”;逐步健全农业保险服务体系。

2.大力推进县域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是保持县域金融活力的根本之策,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着力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是经济金融协调增长的抓手”。创新信贷方式,“选择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业试点信用贷款方式,积极推行票据融资、推广商业汇票业务”;打破传统实物资产抵押模式,扩大抵押和抵押贷款范围,积极探索有效的金融风险分散转移机制;“允许县域中小企业以适销对路的库存产品和可靠应收款作为保证向银行申请贷款”;改进贷款工作流程,减少涉农贷款审批程序,提升贷款发放的及时性与有效性;要加大县域金融开放度,立足改善已有信贷业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积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不断创新服务机制,提升服务便捷性和透明度,为不同客户群体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服务。

3.完善县域金融政策扶持体系

地方政府应当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将上级有关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对县域金融改革要研究建立具有正向激励作用的长效扶持制度,将扶持政策逐步从机构的扶持过度到面向县域涉农业务支持;改革现行扶持政策,创新财政支持县域金融方式,充分运用奖励政策工具以及费用补贴工具,加强政策配合,形成政策合力;加快建立更为有效的政策扶持体系,切实做好“三个统筹”,即统筹发挥中央地方合力,统筹运用多种政策,统筹支持全领域县域金融服务;稳步落实好“三个区别对待”,即兼顾不同地区的特殊情况,对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特殊扶持政策;兼顾农村信用社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小型机构的特殊情况,采取支持力度更大的特殊扶持政策;兼顾不同时期农村金融发展的重点和农村小金融机构的历史遗留问题,出台阶段性的特殊扶持政策。

4.改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

良好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是增加信贷投入的基础性条件,政府部门要切实转变职能,加强制度创新,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信用强化机制,为改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提供制度保障;金融监管部门要加快县域征信体系建设,并逐步完善个人征信系统,加强县域金融监管,接受社会舆论监督,对各种逃废金融债务的行径给予严厉打击,实现县域资金的良性循环;深化企业改革,提高企业诚信意识,完善内部管理,保障银行债权的落实,保障各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逐步完善县域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为增加信贷投放创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5.提升县域金融服务的信息化水平

加大科技投入,稳步推进县域金融创新;引进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县域金融机构,提升县域金融机构服务水平;“发展以现代计算机和移动通信技术为基础的金融产品在农村地区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低成本、低风险在农村地区扩展基础金融服务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

[1]贾晶,冯德显.河南县域经济发展探析[J].河南科学,2009,27(12):1613-1616

[2]鲁国华,罗汉斌.趋利避弊争市场强化管理促发展――对孝昌县金融机构撤并情况的调查[J].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00,(10):46-47

[3]肖飞.加快湖北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对策[J].区域经济,2007,(11):238-239

[4]湖北农信社十大举措落实中央一号文件[n].中国信息报,2009-03-07

[5]金融界官网.金琦:“十二五”期间县域金融发展将获五大突破[eB/oL].finance.省略/people/2010/12/

2013038816127-2.shtml

[6]朱建华,洪必纲.县域经济发展规划中的金融支持研究[J].经济地理,2010,30(4):634-639

[7]马常青.县域经济与县域金融的匹配性分析[J].中国金融,2011,(21):84-85

[8]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课题组.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大有可为[J].金融与经济,2011,(4):35-37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政策篇6

关键词:政策性金融体系;商性金融体系;政策性银行改革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11)06-0037-06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金融的主体部分是商性金融体系,但如果作严格的实际考察,可以发现各主要经济体都不可避免地在商金融轨道之外,存在政策性金融轨道,构成另一种体系。政策性金融具有“政策性目的、市场化运作、专化管理”等特征,是有别于一般商性金融资源配置机制的一种金融创新,或可称之为加入政府较强调控作用的金融资源配置机制。

政策性金融的目的,以政府为主体来确立;其市场化运作,是指在具体的微观运营管理中,要按照市场规则(或兼容于市场规则)来运行。这种市场化运作的目的和动机不同于商化(商化是逐利的,而政策性金融却不以逐利为动机),主要是与专化管理一道形成追求绩效的较好机制。“市场化运作”是为了强调政策性金融资源的运用不同于财政资源的无偿公共配置,政策性金融机构必须考虑项目的有效性和贷款的可偿还性,在具体务的运营管理中遵循市场经济规则及其要求;同时,必须明确“市场化运作”仅仅是一种手段,它必须服从于和服务于“政策性目的”这一初始的、本质层面的原则,它不等于政策性金融机构本质属性的改变或商化改革。政策性金融包括政策性融资务,也包括其他的政策性金融服务务,如政策性保险、政策性担保等。

构建我国政策性金融体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认识我国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基本功能,即对我国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定位问题。这个问题统领着政策性金融体系构建的全过程。从世界上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史、经济成长过程可总结的内在逻辑来看,发展政策性金融具有长期性。因此,探讨我国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基本定位,需要将其置身于我国追求现代化战略目标的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大环境之中,从足够长的历史视角来观察政策性金融的必要性、发展轨迹和特征,然后结合现实国情和当前的突出问题,正确认识政策性金融体系目标和未来一段时期的基本定位。

一、我国金融体系发展的特征与未来轨迹

我国现代金融体系的起步与发展带有政府主导的鲜明特征,这一进程在我国存在两个不同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在不同历史时期,始终存在对政策性金融务的诉求,金融体系都承担着内容各异的政策性务;另一方面,从大的发展趋势来看,市场力量对金融发展的推动作用在清晰地、渐强地展现,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深度融入国际社会,金融领域改革开放的速度越来越受到国际、国内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在此环境中,可以预见,深化市场化取向的金融体系改革是我国金融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且其效率直接关系着我国金融安全和金融竞争力,关系着我国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因此,需要坚持推进和完善金融体系的市场化改革,包括利率市场化改革,充分提升金融体系的效率。同时,也必须通盘协调考虑我国政策性金融体系的何去何从。

(一)以商性金融机构为主体,重视“商性”和“政策性”双轨并行与协调

就未来发展轨迹前瞻,毋庸置疑,市场化是我国金融发展的主线,商性金融机构必然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但是,从现代市场经济国家金融体系的共性特征去考察,纯粹的市场化金融体系其实并不存在,一般都可以观察到伴随商性金融的另一轨――政策性金融体系。对于我国金融发展由政府主导的历史传统,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超常规发展特色而言,如何保持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合理定位,正确处理政策性金融机构与商性金融机构的关系,重视和实现金融发展,深化“商性”与“政策性”双轨的并行与协调,更是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

(二)关注政策性金融机构发展困境的不利影响

1994年,我国成立了三家政策性银行,意在金融双轨“分道扬镳”,为国有商银行的市场化改革打开了配套的制度空间,也为政策性金融务的规范发展提供了组织上和制度上的保障,被看作是我国金融体系市场化改革的重要进步。但是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政策性金融体系的框架和发展思路,不是更清晰了,而是更模糊了,更令人惶惑了。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缺失与困境会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何种影响呢?

第一,我们重温1998年的一段表述来分析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任务。

“总量平衡与结构调整是困扰宏观经济的两大难题,经济效益则是困扰微观经济的难题。金融是为经济服务的,资源的配置一资金的配置―进而金融机构的设置要有利于这三个难题的解决。由中央银行控制‘总量’,商银行追求经济‘效益’,政策性银行承担‘结构’调整任务――这是1993年以来金融改革所形成的新的金融体系的基本框架。”(吴晓灵等,1998)

第二,进一步放宽视野,从社会政策的角度分析,社会进步不仅体现为经济增长,而且体现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王绍光(2008)认为,我国自1978年以来正处于“双向行进”中。所谓双向行进,一方面是向市场经济转型,另一方面是相反方向的社会自我保护。21世纪以来,我国正在出现蓬勃的反向运动,并在催生一个“社会市场”。在社会市场里,市场仍然是资源配置的主要机制,但政府通过再分配的方式,对与人类生存权相关的领域进行“去商品化”,让全体人民分享市场运作的成果,让社会各阶层分担市场运作的成本,从而把市场重新“嵌入”社会伦理关系之中。金融发展服务于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以及我国公共政策对于公共利益与社会和谐的重视,必然要求政策性金融体系能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政策性金融机构作为专门承担政策性金融务的机构,是政府运用经济手段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工具,政策性务的要求将长期存在。在新时期,政策性务的内容不仅涉及结构调整领域,也更多地涉及帮扶弱势群体、支持落后地区等社会和谐发展目标。因此,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缺失和功能弱化,可能会产生两类不利后果:一类是在政府主导的金融发展环境中,大量的政策性务将不得不由商性金融承担,这显然不利于商性金融体系的充分发展;另一类则可能是金融服务的供给出现断层,大量的政策性融资需求无法得到规范化和持续性的满足,制约经济结构优化和社会进步。无论是对金融体系效率的损伤,还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侵蚀,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竞争环境中,这些负面效应都可能被放大,甚至危及经济繁荣和社会安定。当然,政策性金融及其专门机构的

务范围和规模本身也存在适时适度的问题,不能过度扩张。

(三)政策性金融体系与我国金融发展的未来轨迹

鉴于以上视角的考察,政策性金融既然应有其一席之地,那么政策性金融体系的规范和发展其实也是商性金融体系在我国真正确立的一个必要条件。我国金融发展的未来轨迹既要坚持商性改革的主线,持续推进商性金融体系的演进与完善,又要明确:在现代金融体系的一般运作层面,相对于商性金融而言,政策性金融的定位是拾遗补缺;相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而言,政策性金融的作用不可或缺;相对于实现“后来居上”的现代化赶超“三步走”目标而言,政策性金融具有战略意义。因此,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必须重视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规范和发展,并且需要引导商性金融机构以合理的机制适当参与政策性金融务。

二、对政策性银行改革思路的反思及政策性金融的再认识

2007年以来,我国开始进行新一轮的金融体系改革,其重点就是政策性银行的改革。一个值得重视的倾向是要通过改革将政策性银行逐步转型为以商性务为主的运营模式,甚至直接将政策性银行转变为商银行。整个改革方案的字里行间似乎透露出一种政策性金融已经过时、希望商性金融能够覆盖所有融资需求的信息。这种想法存在偏差,在实践中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金融体系的完善带来不利影响(贾康,孟艳,2009)。

政策性金融的特征是通过金融手段来实现国家特定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意图与政策目标,强调金融机制与财政资金的“互补”结合。政府相当一部分政策性的支持资金,需要借助政策性金融体系,实现金融式的资源聚集放大、市场化运作、专化管理,努力提高其运行质量与效益。

一般而言,政府参与资金配置的规范途径主要有:一是政府通过预算安排,实现财政性资金流向市场失灵领域;二是政府可以发展政策性金融机构,通过一部分财政投入安排或者政府优惠政策,借助于市场化的运作机制,调动、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进入政府支持和鼓励发展的领域。这两种途径相比,预算途径的资金配置具有无偿性、强制性等特点,能够非常直接地服务于政策目标,但是资金规模会受到诸多限制,同时以预算拨款、通过行政安排方式配置资金的效率在开发领域一般较为低下;而以政策性金融方式,可以构建“政策性目的、市场化运作、专化管理”的混合机制和放大机制,把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政府资金以有偿而优惠的、同时也是“四两拨千斤”的乘数效应的方式运用于某些市场失灵领域。

政策性金融作为政府参与社会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从其基本特征看,它是介于财政资金直接投入与商性资金融通之间的一种资金融通方式。就利率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而言,政策性金融比商性金融更具优势,并且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帮助实现政府产政策和经济发展规划;就效率、规模和灵活性而言,政策性金融比财政直接投入方式更具优势,通过发展政策性金融体系,政府可以较低耗地实现国家政策意图,降低社会运转成本,提高社会资金配置总体效率。

从国际经验看,政策性金融务是长期存在的,即使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也存在比较强大而且种类多样化的政策性金融服务。对于采取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发展中国家来说,通过发展政策性金融务,可以适当集中有限的资金支持需要重点发展的项目,从而加快赶超步伐。在我国现阶段,无论是科技产、中小企的发展以及产结构的转型,还是西部开发、东北振兴、珠三角及长三角产转型以及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重庆社会统筹试点、北部湾经济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加快建设,等等,都存在资金不足的制约。这些领域的投资收益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往往超出商性金融务的风险承受能力,迫切需要政府政策性资金的扶植,借以拉动商性信贷资金的投入。而在“三农”领域,相关农户和农企获得商性资金的能力一般更低,带有明显的“市场失灵”特征,更加迫切需要获得政府政策性资金的大力支持。

虽然我国财政每年为此安排了大量补支出,但在很多具体问题上仍不能直接解决和满足某些资金需求。在这些领域,往往使用政策性金融的方式更有效率。如果在金融体系改革中完全取消了政策性金融,这些微利和低利的产和地区将难以获得较充足的资金投入。例如,我国中小企融资难问题与“三农”问题已经讲了多年,但直到现在也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实质性改进,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在制约经济统筹发展和社会和谐目标的实现。

正因为如此,我国政府必须能够长期动员和集中一部分资金资源,相应拉动、引致其他社会资源,来满足上述特殊领域和特殊行的资金需求。通过逐步构建完善的政策性金融体系来完成这种资源集中和政策资金配置,可以填充补足财政直接支出和商性融资之间的“中间地带”。追求政府财力依托机制转换,实现效率提升的倍加效应,应是我国政策性银行改革和重新审视与构建政策性金融体系的战略性着眼点。

通过改革,应将政策性金融建设作为我国社会资金融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依靠政策性金融,完成单纯依靠市场和商性金融无法办到的事情,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即使我国经济继续得到快速发展,工化、城镇化、市场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但由于产区分和项目性质等原因,在农、中小企以及大型机电设备进出口等方面,我国仍然需要相应的政策性金融服务。当然,从长远趋势观察,政策性金融的范围将有所缩小,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程度最终也会有所降低。

三、我国政策性银行定位和资金供给与运行机制的偏差

既然政策性金融体系的构建对于我国这样实施“赶超型”战略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如此重要,那么,为什么在我国政策性金融体系建设并未充分展开的情况下,仅存的三家政策性银行却已经有一家被明确要求改制成商性银行,另外两家也一度有可能失去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地位呢?这与我国对政策性金融机构以及对三家政策性银行的功能定位错位有一定关系。

从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政策性金融的发展历程看,对于政策性金融的认识较为模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政策性金融这一概念被政策性银行所取代,似乎三家政策性银行就可以覆盖我国所有的政策性金融领域。狭义的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建立,实际成为金融体制商化改革的副产品。这种定位对政策性金融的长远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容易误导相关各方对政策性金融体系存在的必要性看窄。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和政策性金融运作的实际情况看,政策性金融体系所涵盖的领域应该比较广泛,是三家政策性银行的务范围所不能全部包含的。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一直未能形成清楚的思路。

另外,在构建我国商性金融体系之初,是将三家政策性银行的产生作为减轻原有专金融机构包袱的配套措施;而在其产生之后的务开展阶段,缺乏对其政策性务持续给予必要资金支持的全面设计,不仅三家政策性银行所从事的政策性务范围界定不够清晰,并且特别是运行机制如何合理构建这一关键问题都迟迟没有解决方案。

财政分配体系在一次性拨付一定数额的资本金之后,对政策性银行的日常管理运作就很“自然地”拉开了距离,财政部门没有义务和责任继续按照政策性融资务发展的需要去追加政策性金融机

构的资本金。在以财政补贴提供政策性资金支持方面,虽然主要面向农发行,但也与农发行的资金需求缺口具有很大差距。这样,政策性银行务开展所需资金只能依靠其他来源,特别是在发展的前期,其资金来源主要是其监管机构――中国人民银行给予的再贷款。

作为中国人民银行来讲,虽然其面对的往来对象主要是商性银行,但其商原则也适用于向政策性银行发放的再贷款,即中国人民银行必须考虑这些资金回收的压力。在本应判定和追求政策性金融目标实现程度的监管机构出现缺位的情况下,中国人民银行成为政策性银行的监管机构,但由于没有明确的政策性目标,其在监管过程中最自然的选择就是逐步实现政策性银行的盈利性,继而利润指标也成为考核三家政策性银行运营情况的核心指标。2003年银监会成立以后,在履行对政策性银行的监管职责中,主要还是侧重于微观经营绩效评价,即采用与商性银行类同的经营绩评价体系。这种监管导向的结果就是导致政策性银行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不愿意从事收益率较低、风险相对较大的政策性务,从而选择那些务利润较高的企和领域,甚至会凭借其政策性的优势进入明显属于商性金融机构的务范围。这导致商性银行产生不满,而这些问题反映到监管层面,也就导致有关方面在确定政策性银行改革目标之时,倾向于干脆以政策性银行的商化作为基本指导理念。

四、对我国政策性金融基本定位的重新审视

为了合理构建政策性金融体系,促进我国社会资金的全面优化配置,需要重新审视政策性金融在整个国家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摆脱政策性金融制度建设方面的认识误区。

通过对政策性金融的国际经验和我国经济运行的实际分析,本文认为,对于我国政策性金融的定位应该是:政策性金融是我国资源配置和金融运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财政分配和商性金融的必要补充,其重要性不可忽视,发挥的作用要放在战略层面来估量。

从国际经验看,即使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也在某些特定领域为政策性金融留下了足够的空间,设立了一定数量的政策性金融机构。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实现社会资金的合理、公平配置,即通过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运作,解决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社会资金配置的“市场失灵”问题,使社会资金在一定程度上支持那些资金运用直接效益不够高但对社会发展又非常重要的领域和区域。另一方面,那些实施“赶超型”发展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对于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建设会更加重视,它们在追求扶助中小企、“三农”等社会公正目标之外,普遍还赋予政策性金融机构集中社会闲散资金、支持重点产和落后区域发展、支持出口导向型战略、自主创新等经济发展目标,其政策性与国家战略的联结会更为明显,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更为重要。

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总量已居于世界前列;但是,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人均指标排位依然非常低下,经济发展基础仍然很薄弱,农发展比较落后,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存在大量的短板产和短板领域。因此,在社会资金融通过程中,如果仅仅依靠市场机制和商性金融配置资金,那些国家急需发展的产以及急需资金支持的区域,由于资金运用直接效益较低,商性资金很难配置到它们当中,极不利于加快实现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因此,我国现阶段不仅不能收缩政策性金融务,与此相反,还需要合理、积极地发展政策性金融务和大力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作用,合理引导社会资金的流向,实现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统筹发展。当务之急是要以农、中小企以及进出口、自主创新、重点领域技改升级、长期投资、资本输出等领域,构建合理的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贾康、孟艳,2010)。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政策篇7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中央从我国基本国情和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出发,为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的战略决策。中央银行是国家宏观调控重要的职能部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贯彻落实好国家货币政策,才能为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安全的、稳定的金融环境。基层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的分支机构,要按照中央和上级行党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统一部署,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确立科学的工作思路、工作理念、工作措施,不断开创基层央行工作新局面,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树立发展意识,科学实施窗口指导,力争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上有新作为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基层人民银行是总行货币政策传导神经末梢,处在贯彻执行货币政策的第一线,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发展意识,紧紧咬住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个中心不动摇,科学实施“窗口”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总行出台的货币政策,不断提高金融宏观调控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1、正确把握宏观调控政策取向。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宏观调控总体要求,通过制定指导意见、召开联席会等途径,及时向辖内金融机构通报货币信贷运行情况和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引导金融机构创新贷款品种和服务方式,加大对重点工程、优质项目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重点是增加对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的信贷投入,继续加大对“三农”和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投入,进一步拓展助学贷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业务。同时,劝导金融机构禁止对限制类行业、项目贷款投入,搞好“道义劝告”,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努力发挥信贷政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提高执行货币政策的水平。

2、不断提高政策工具操作效能。在具体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中,既要体现货币政策的总体原则和要求,又要体现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既要防止因为金融机构信贷投放不足,导致企业生产资金紧缺,影响地方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又要防止由于金融机构信贷过度投放,出现信贷过度增长,形成新的信贷风险。要立足实情,灵活合理地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强再贷款和再贴现的管理,增强再贷款、再贴现的操作效能,使基层央行货币政策工具运用能力与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形势相适应,促进地方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3、积极创新货币信贷工作机制。一要建立货币信贷沟通机制。以金融政策产品推介会、政银企融资洽谈会等为载体,加强政府、银行、企业相互之间沟通和协调,畅通信息,互信合作,为金融机构和企业搭建资金供需对接平台。二要建立货币信贷考核机制。制定对辖内金融机构落实货币信贷政策的考评制度,并将考核结果予以定期通报,给予金融机构一定的压力和动力。三要建立货币信贷跟踪机制。制定重大货币信贷措施执行情况的定点跟踪制度,对出台的重大政策分别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区或机构进行定点跟踪,探寻国家政策与市场作用的最佳结合点,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改进建议。

二、树立稳定意识,切实维护金融稳定,力争在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上有新突破

金融稳定事关国民经济安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银行职能转换后,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是中央银行的一项重要职责。基层人民银行要牢固树立稳定意识,加强风险监测和预警,切实履行维护金融稳定职责,着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促进辖区金融业稳健发展。

1、建立维护金融稳定长效机制。一要建立辖区金融稳定沟通协调机制。完善人民银行、金融监管部门、政府职能部门的金融稳定的沟通联系制度,定期通报工作情况,共同研究制定涉及辖区金融秩序和金融安全的重大政策措施。二要建立辖区金融稳定信息共享机制。以制度形式要求监管部门、各金融机构定期进行信息交换,包括金融法律法规信息,金融财务会计及统计信息、支付结算管理信息、监管政策信息、监管动态信息、监管对象的风险信息等,实现资源共享,为履行各自职责提供有力支撑。三要建立辖区金融稳定评价报告机制。建立辖区金融稳定报告制度,定期对辖内金融业的整体风险状况做出总体评价,分析影响辖区金融稳定的现实因素和潜在因素,提出相应的工作措施和政策建议。总之,要通过金融管理部门、政府有关部门间的协调、合作,使金融业在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2、继续推动金融体制深化改革。一要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认真做好央行专项票据兑付考核工作,实时监测农村信用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内控管理等工作进展情况,探索建立对已兑付央行专项票据农村信用社的监测考核体系,巩固农村信用社改革成果。二要进一步发挥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功能。继续完善农发行农产品收购融资功能,积极参与农业扶贫贷款业务,同时根据农村和农业发展的需要,适时开办农业小企业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农村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贷款、扶贫开发贷款等开发性金融业务。三要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继续发挥农业银行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坚持农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方向,使其经营决策和金融服务贴近基层、贴近农村,切实提高农业银行对农业产业化、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贷款支持质量和效益,加强对县域经济的金融服务。

3、大力改善辖区金融生态环境。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是一项跨区域、跨系统的庞大社会系统工程,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一要倡导诚实守信观念。加大宣传力度,深入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向社会各界大力宣传“诚信为本”的道德观念,引导社会各界增强信用观念,逐步建立起良好的信用秩序。二要健全金融信用法规。积极向立法机关提出建设性意见,大力推动信用立法,规范政、银、企各方在金融信用活动中的权利、义务及失信责任等,明确各信用主体的法律责任,使信用活动受到严格的管理监督,严密防范逃废银行债务等失信行为的发生。三要完善信用信息网络。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信用网络查询系统的步伐,将金融部门数据与公安、税务、个人住房公积金、劳动保险、工商等掌握的有关企业、个人的信用信息连接起来,实现信用信息资源共享,在此基础上建立社会信用评估咨询体系,对企业和个人资信状况进行定期评价,使金融机构客户信用档案的信息资料更为全面。

三、树立服务意识,积极创新服务手段,力争在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上有新成效

金融服务是人民银行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金融服务水平和效率的高低是衡量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提供金融服务与执行货币政策和维护金融稳定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脱离了金融服务,执行货币政策和维护金融稳定将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此,基层人民银行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积极创新服务手段,为社会各界提供优质便捷的金融服务。

1、在统计信息的监测和处理上力求创新。一要结合辖区实际,在现有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景气物价等监测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涵盖辖区信贷、证券、保险、投资、外贸、消费、物价等重要变量的经济金融信息数据库。二要拓宽信息搜集渠道,加强与地方综合经济部门、统计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建立起经常化、规范化的信息交换制度,逐步实现人民银行经济金融统计信息的动态交流和实时,满足公众对统计信息需求。三要充分利用监测和分析结果,做好信息反馈,为金融机构提供具有较高信息含量和决策参考价值的咨询服务,并引导其主动配合货币信贷政策的实施。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政策篇8

关键词:西部民族地区;金融支持;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2月17日

一、西部民族地区金融支持不足现状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的统计结果,中国目前还有近9,000个乡镇只有一个金融服务网点,有近3,000个乡镇市没有金融服务网点,即“零金融服务网点”,而在这些“零金融服务网点”中,西部民族地区占到了80%以上。

王曙光在“加大西部民族地区金融反贫困扶持,消除金融服务空白区”中这样写道:其多年来在宁夏、广西、新疆、内蒙古、贵州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做过很多农村金融相关的调研,这些地区农村经济的飞速增长以及农民对金融服务的强烈需求跟当地农村金融服务供给的严重短缺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农村信用社共有12个网点,其中城里有7个,乡下只有5个,1个农村信用社服务3个乡镇,而这些乡镇的地理跨度非常大。金融服务的缺失,造成了老百姓贷款困难。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至今仍有21个乡镇属于“零金融服务乡镇”,农民贷款困难突出。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金融供给严重不足的情况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类金融机构逐渐萎缩,现存金融机构在服务能力和覆盖方面也存在很多不足,再加上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运营方面的问题,使得新疆农村金融服务形势更加显得严峻。2009年9月,作者调查了距乌鲁木齐仅有30公里的五家渠市的农村金融情况,在五家渠国民村镇银行成立之前,这里的农户基本得不到农村信用社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农户信贷可及性很低。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金融服务状况总体来说是很滞后的,西部农村出现了大面积的“零金融服务区”,既有客观的原因,例如边远民族地区尤其是山区的信贷成本高,自然风险和信用风险比较大;也有制度性的主观因素,例如政府不注重在边远贫困地区的金融服务,大型商业银行大面积撤并网点,等等。但从金融的角度来看,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二、西部民族地区金融支持不足原因分析

(一)金融政策全国统一,缺乏倾斜性金融政策。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自身资金积累能力有限,所需资金除财政投入外,主要靠吸引外部资金。然而,西部地区投资环境不佳,投资成本高,对外部资金缺乏吸引力。在这种境况下,增强对区域外资金的吸引力,就只能靠政府政策,特别是金融政策和金融制度安排。但是,目前中国在金融政策上并没有做出有利于增强西部资金吸引力的安排,货币金融政策没有体现出对西部地区的倾斜。主要体现于:第一,全国统一的存款准备金制度不利于西部地区货币资金供给的增加;第二,全国统一的存贷款利率造成西部地区资金流向东部。

全国统一的货币金融政策,使本来就资金严重短缺的西部地区资金供给不足,融资余地有限,而且还要承受资金外流的现实,最终使东部地区金融市场上出现“马太效应”,经济发展水平高的东部地区拥有的金融资源远远多于急需大量开发资金的西部地区。

(二)金融机构组织体系不健全,金融服务不完善。西部金融机构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政策性金融机构、中小金融机构、民间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服务职能不能充分发挥。主要表现为:第一,西部民族地区政策性金融机构有限,其对西部经济发展支持力度不足,在东西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以及其他金融政策没有差别、东部资金盈利率普遍高于西部地区的情况下,商业性金融机构必然把资金及业务重心转向东部,这样西部地区的金融支持除了需要国家金融政策提供外,很大程度上还得依靠政策性金融机构的金融支持业务来体现,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为西部发展提供金融支持的政策性金融机构;第二,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缓慢,非国有金融机构发展不足,导致西部金融服务主体不足,市场主体融资渠道狭窄,对中小企业、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乏力,从而影响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第三,外资金融机构少,外资对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促进作用有限;第四,商业银行布局网点较少,金融服务能力不强;第五,农村金融机构萎缩,农村金融服务严重不足。

(三)西部民族地区金融机构实力不强,服务水平较低。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相比,其金融机构不仅数量少,而且实力较弱,经营管理水平不高,金融服务功能不够完善。主要表现为:第一,金融机构运行机制不规范,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第二,金融创新发展滞后,金融服务功能不完善;第三,金融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专业金融人才匮乏。西部地区在人才上的劣势,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金融资源向西部的转移,影响西部金融机构资金实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从而影响了西部金融机构竞争力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增强西部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

(四)金融市场发育滞后,直接融资渠道不畅。在西部地区,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发育不充分,二级市场、三级市场发育更是严重滞后,企业债券、金融债券发行数量极为有限,债券的流通规模更是微乎其微,与东部地区相比差距很大,由此极大地限制了西部地区直接融资的发展。而融资方式的单一,又会使资本形成能力不足,从而制约了西部融资能力的增强。

(五)西部民族地区金融生态环境欠佳,融资能力有限。西部民族地区金融生态环境问题较多,金融生态环境较差是金融支持力度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为:第一,金融法制不健全,金融法制环境不佳;第二,金融监管不力,金融机制稳健运行缺乏监管保证;第三,信用观念淡薄,社会信用水平低下;第四,金融领域仍然存在行政干预,金融运行独立性不够;第五,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低,商业银行优质客户较少。相对东部来说,西部地区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盈利水平不高,大中型企业较少,经营管理水平相对较高的三资企业、外资企业较少,而大中型企业、外资企业一般都是当地银行的优质客户,这类企业少意味着银行优质客户少,经营风险较大,银行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制约,因此,金融支持西部经济发展的能力也就较低。

三、改善西部民族地区金融支持不足的对策建议

(一)实施有差别的货币信贷政策。根据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实行有区别的货币信贷政策,如降低民族地区支农再贷款利率、扩大实施利差补贴的农贸企业范围等等,改变目前信贷资源过度向“大城市、大项目、大企业”集中的局面。制定适合民族地区经济特点的评级标准和贷款条件,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同时,加紧制定向民族地区倾斜的货币金融政策法规,为了加大商业银行对民族地区开发的信贷支持力度,可以适当降低民族地区的存款准备金率和备付金率。此外,为了吸引区域内外资金,可以考虑赋予自治地方所在地中央银行分支机构适当调整利率的权限。

(二)完善西部民族地区金融组织体系。首先,要降低民族地区金融机构市场准入门槛,向中小金融机构提供市场准入、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发展新型地方性金融机构,引进股份制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其次,规范民间融资行为,积极推动民族地区证券、典当、租赁业和担保机构的发展;第三,加大金融创新力度,鼓励民族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事混业经营,尝试农业保险等业务,拓展服务范围;第四,设立政策性保险公司,开办低费率的农牧产品等政策性保险业务,强化对农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第五,引导和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债券,扩大直接融资比例,形成民族地区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

(三)建立西部民族地区资金回流机制,强化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首先,调整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机制,适当放宽民族地区授权授信额度,解决民族地区贷款难的问题;其次,规定存贷比例,控制民族地区商业银行上存资金,改变基层经营方式;第三,推进邮政储蓄改革,拓展业务范围,开办中小型企业贷款和农牧民小额信用贷款,支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第四,强化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人民银行应增加民族地区开办助学贷款和中小企业再贷款;农业发展银行开办农牧业综合开发贷款、扶贫贷款等等;保险公司增加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帮助民族地区增加金融资源,加快民族地区脱贫致富步伐。

(四)加强对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的培养。政府应该帮助民族地区的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提升人力资源质量,加强培训力度,以改进其服务水平,提高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和管理者的素质和经营能力。民族地区金融机构的可持续性,既取决于政策,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的素质,政府应该承担对民族地区金融机构进行人力培训的责任,同时也应加大对农民进行金融知识教育,提升他们的金融知识水平和信用意识。

(五)强化西部民族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首先,要规范金融机构行为,减少审批环节,坚决杜绝乱收费,营造良好的环境;其次,发挥政府对市场和企业的引导作用,政府通过转换和健全职能,促进市场和企业健全机制,建立和谐共存的金融生态环境;第三,优化执法环境,进一步提高金融司法案件审理的独立性和公正性;第四,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加强政府信用建设和信用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和个人征信系统的作用,实现信息共享。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曙光.加大西部民族地区金融反贫困扶持,消除金融服务空白区[J].理论探索,2010.

[2]丁英.西部地区金融支持力度不足的原因分析[J].经济研究,2009.62.

[3]王一流.民族地区金融发展的法制对策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10.11.

[4]乔永,李大期.优化民族地区金融资源配置的建议[J].甘肃金融,2009.1.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政策篇9

关键词:农村金融服务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3-203-02

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商业化经营迫使原国有商业银行中除中国农业银行外其他银行已撤出农村市场,新的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涉足农村动力明显不足。目前农村商业性金融服务主体只有精简了的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而农业银行服务网点仅设到县区级或乡镇级,在乡镇级以下设置服务网点的主要是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大部分仅限办理个人储蓄)。

近年来,在中央政策的指导下,各金融机构加大了对农村金融服务的支持力度,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但目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仍存在着农村金融服务总体有效需求与农村金融服务、产品供给不足的现象,特别是农村金融市场资源配置问题表现的相对比较突出。本文就此现状进行了分析,从而为加强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提供理论参考。

一、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金融服务垄断,缺乏竞争机制。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服务网点的撤销,使农村信用社实际上垄断了农村金融市场,农村金融资源无法进行合理有效配置,不能满足农村发展经济对商业性资金的需要。缺乏有效的、竞争性的农村商业性金融体系,使得农村的资金供求矛盾更加突出。

2.服务项目不完善,功能弱化。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业务服务方式单一,业务品种除存款、贷款、结算外,其他业务基本没有开办。我国已形成以票据和银行卡为主体、以新兴电子支付工具为发展方向的非现金支付工具体系格局。但在县以下农村可以选择使用的非现金支付工具很少。一方面新兴的金融支付工具在农村宣传有限,加之金融机构业务人员电子化程度低,一般偏好传统的、熟悉的业务品种。另一方面农村产业化发展的规模仍以家庭经营方式为主,农户的各项收入和支出的结算方式仍过度依赖现金交易。所以新兴的支付业务在农村没有普及,如代缴、异地查询、国库券、期货、保险、投资理财、基金交易等业务,影响了新兴支付结算工具的推广和应用。

3.金融服务缺位导致资金流失。首先,农村信用社规模小,支付结算手段相对落后,导致一些企业和农户舍近求远,到县城开户办理结算业务;其次,农村信用社为降低运营成本,将业绩不好的营业网点进行了撤并,从而失去了大量的储户,在吸收存款方面存在较大困难;再次,由于没有有效的资金回流机制,农村资金难以参与自身的经济循环,使本来就不富余的农村资金流向发达地区和发达行业,加剧了农村的资金短缺状况。

4.金融网络建设匮乏、滞后。我国已建立起以中国人民银行现代化支付系统为核心,银行业金融机构行内支付系统为基础的支付结算网络。但由于受地理位置、通信技术、经济发展等条件的影响,乡镇以下的农村金融服务网络覆盖面较低。部分农村信用社的乡镇网点未能接入大、小额支付系统或接入后使用率不高。现代化支付系统方便、快捷的支付功能在农村没能得到应用,阻碍了支付结算业务的发展,也制约了农村金融服务的拓展和深化。

5.金融机构信贷支持不足。目前,贷款难已成为农村建设的瓶颈。一是由于涉农企业规模小,自身资产质量不高,没有有效的抵押物,普遍难以达到信贷“门槛”要求。二是信贷投放主要以短期贷款为主,而农业生产周期长、效益低的特点,制约了金融信贷投入。三是金融机构对农村的信贷支持,主要集中在有经济实力的农户和部分经济效益较好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上,对农村综合开发、市场建设、产品经营项目等方面则支持不够。

二、促进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统筹考虑,整体推进,切实解决农村金融服务缺位的问题。一是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今后仍要坚持立足“三农”、服务“三农”的经营理念。农村金融服务的根在农村、在农民、在农业,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必须把支持农村、农民、农业发展作为出发点,依托现代化的支付系统和丰富的支付工具,延伸服务深度,努力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现状。二是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核心问题是资金,而农业发展中资金缺乏的关键问题是信用。因此,应在农村建立农户信用档案,用来记录农户的信用等级,为有良好信用等级的农户,办理贷记卡等支付工具,方便其支付结算,既增加农户对金融产品的使用率,又提高了农户的信用意识。三是促进农村金融服务创新。首先农村金融机构可以积极开发电话支付、移动支付、网上支付等新业务,使农户能够直接办理跨行转账业务。其次可以创新授权授信管理办法,发挥金融机构在项目评估、产业信息、代客理财等方面的优势,搭建适应农村金融市场的产品创新平台,如代销基金、债券、农业理财和投资咨询等服务。另外还可以结合当地经济特色,详细了解农户所需,积极研发适合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特点的金融支付产品,丰富农村支付方式,满足农村经济主体多样化的需求。四是强化农业发展银行的支农功能。农业发展银行在继续做好粮棉油收购贷款、大力支持农业开发、农田排灌等中长期政策性贷款,切实加大对农村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同时,将业务范围拓展到商业银行不愿介入的领域,赋予其支持扶贫、农业综合开发等政策性融资职能。使农业发展银行围绕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适度拓展信贷的范围和领域。既要防止混同于一般金融中介包揽应由商业金融或合作金融发挥作用的项目,又要防止混同于财政包揽应由国家财政无偿扶持的项目。比如:农业科技成果开发与推广、通信建设、电网改造、清洁节能建设等大批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的投资,发挥政策性银行作用。

2.增加农村信贷投入,建立以农业信贷政策创新为导向,信贷产品创新为主体的农业信贷管理制度。一是应着力创新农业信贷政策和信贷品种,完善贷款期限和贷款利率浮动幅度议定制度,最大限度减轻农户贷款利息,采用拓展贷款对象、拓宽贷款用途、合理确定期限、实行优惠利率等措施,实现小额农贷由小向大小兼顾转变,由短向长短结合转变,有效地增加农村信贷投入。二是规范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和扶贫贴息贷款的信贷管理政策。创新授信和抵押贷款管理政策,在对需要贷款的农户进行信用等级评估的基础上,确定授信额度,落实好担保、抵押手续后,在授信额度内采取“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封存管理”的管理办法,开辟一条有效的资产抵押的“绿色通道”,满足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的资金需求。

3.加强农村金融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支付结算服务体系,优化农村金融环境。一是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村支付系统网络覆盖面。金融机构要利用跨行清算平台,把农村支付结算纳入现代化支付系统范围,完善农村支付清算服务,实现结算网点的资源共享、结算方便、信息对称;支持符合条件的网点及时、方便的接入大、小额支付系统、支票影像交换系统,使跨系统、跨区域支付结算网络覆盖到乡镇以下网点;开通跨行资金转账、小额定期借记、全国通存通兑等业务,减少资金在途时间,增强支付网络对农业和农村的服务作用。二是加快邮政储蓄银行的改革进程,整合现有网点和业务,为尽快接入现代化支付系统和行内支付系统创造条件,全面开办支付结算业务,扩大经营空间。三是农村信用社要进一步巩固农村金融服务主力军的地位,发挥其农村专业合作社和网点多的优势,大力改进支付结算设施,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创新支农品种,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四是金融机构要在具备条件的农村,向广大农户推广商业汇票承兑、贴现等业务,在较发达的农村推广银行卡业务,尝试与中国银联公司开发适应农村需求的借记卡、贷记卡业务,深化金融支付服务方式。五是随着农村金融服务设施的不断完善,金融机构逐步向有实力、信用好的企业和农户推广电子商业汇票、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等支付系统业务,改善融资模式,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4.加大支付结算业务宣传和培训力度。一是金融机构和政府要积极协调,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强对现代化支付系统业务知识的宣传,提高农户对现代化支付结算工具的认知度,扩大其在农村的影响和作用,尤其是要加大对新兴的金融电子支付工具的介绍和推广工作,积极引导、帮助农户参与和使用电子支付工具,使农户享受到方便、快捷、高效的现代化支付结算服务。二是金融机构应从当前农村支付结算需求出发,加强业务人员支付知识和电子化知识培训,提升业务人员系统操作水平和业务处理能力,提高服务质量,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

5.发挥各级政府主导作用,构建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一是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扶持力度,出台支农惠农的金融政策,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在信贷合作、结算、信用信息交流、信用环境建设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进入农村市场,合理分布和增设服务网点,配合相关政策,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手段和能力,扩大涉农业务范围,逐步形成乡镇金融业务竞争机制。通过有效竞争机制,促进各类金融机构之间的功能交叉和互补竞争。二是地方政府在严格执行《中央财政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同时,要结合建设新农村的要求,加大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力度,研究鼓励金融机构向农村发展和投资的财政税收政策和风险补偿机制。

三、结束语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伴随着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更是不容忽视,“三农”问题始终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多措并举构建一个功能完善、分工合理、有序竞争的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形成金融合力,支持农村建设,帮助农民致富,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系统工程,是各级政府的首要任务,更是各农村金融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努力为农村经济和谐发展积极创新,谋求新的工作思路,寻找新的突破口,使农村经济在创新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侯希红.农村金融保障体系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促进作用.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2.孙军.构建农村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的设想.农村金融,2007(6)

3.孙平.我国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的构建.南方金融,2005(6)

4.张亚欣,陈茜.构建多层次金融中心体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当代经济研究,2008(6)

5.郝岩.解决农村金融困境构建多层次金融体系.商场现代,2009(3)

6.赵敏.加快完善济南市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对策研究.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7.唐旭.多层次金融市场与金融脱媒.中国金融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政策篇10

紧盯信贷政策导向上的瓶颈攻关,着力推动政策落地。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好稳健的货币政策,既防止顺周期的紧缩,又防止过度放水。强化宏观审慎政策评估体系运用,进一步加强利率定价行为管控,引导金融机构提升利率政策执行效果及定价能力,引导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从以往关注狭义信贷转向关注广义信贷,将债权投资、股权及其他投资、买入返售资产等纳入其中,减少金融机构腾挪各类资产,稳住存量,优化增量,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实力。结合曲靖辖区工作实际,力争辖区全年新增贷款突破200亿元。

紧盯经济发展趋向上的瓶颈攻关,着力提升金融管理服务有效性。围绕曲靖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谋划,把握好全市经济发展的趋向,找准经济发展的优势和短板,认清高原特色农业、居家旅游业、休闲养老、商贸流通、新型城镇化等新的优势领域,巩固传统产业中的优势环节,实现金融与经济的良性互动。人民银行将通过综合检查、专项检查、随机抽查、考核评价等方式,加大对货币信贷政策效果考核评估,对评估效果好的,给予货币工具倾斜和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

紧盯金融创新发展瓶颈攻关,着力促进产品与服务创新。盯住改革发展方向,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破常规,破除思想束缚,主动创新金融产品,对接金融服务。围绕“五大”发展理念和“五大”目标任务,正确处理好加法减法关系,满足各市场主体融资需求。注重对新业态、新生产组织形式、新消费模式的研究,形成自身特色、有核心竞争力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推动“创新金融”“绿色金融”根植曲靖经济建设中。

紧盯贷款担保抵押瓶颈攻关,着力提升担保抵押实力与内涵。信贷风险管控虽然是银行的“生命线”,但要突破唯有现行担保抵押才发放贷款的传统模式。要正确处理好担保和担当、风险补偿和风险管控、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信贷融资和非信贷融资、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顺周期和逆周期、服从和服务等关系,增强工作灵活性,只要符合产业政策的信贷需求,就要在创新风险管控、创新担保抵押上做好文章、积极支持。

紧盯有效信贷供给瓶颈攻关,着力拓展金融工作视野。认建航向,着力把党建目标和各银行机构经营目标深度融合,把这种追求作为一种责任,作为践行宗旨的行动,与为百姓脱贫致富、为企业谋划发展紧密联系。在“三去”中有逆周期思维,防止过度紧缩;在“降成本”中搞好金融服务,减少中间环节;在“补短板”中主动出击,盯住基础设施、县域经济、“三农”服务短板,尽力加大投入。人民银行将以信贷对接、信贷指引和信贷评估为手段,辅之依法开展各种检查和管理,促进各银行机构围绕省“四个一百”、市“六个一百”加大重点项目建设支持,立足曲靖区位优势,加大对生物医药、新型科技等重点行业支持。

紧盯金融风险防范瓶颈攻关,着力维护金融稳定。面对金融风险防范新形势、新问题,人民银行将与银监、金融办及相关部门紧密协作,强化金融监督管理,加强金融风险监测处置,以发展的眼光处置风险、维护稳定。各银行机构要强化风险管控意识,稳步拓展各类客户,对暂时有困难产品有市场企业做到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对不良贷款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详细分类,不搞“一刀切”,凡不是恶意拖欠的,都要想办法支持盘活。对于可以尽快形成新经济增长点的客户要以只争朝夕的作风,及早投入、及早形成经济金融稳定的支撑。对于体系外的互联网金融、p2p等新型金融业态,要以榜样的力量引导规范,形成体系内外互助合作、和谐竞争的良好金融生态环境。

紧盯脱贫攻坚领域瓶颈攻关,着力增强“三农”金融服务主动性。按照全党上下形成的“三农”是短板、农业是朝阳产业的共识,把市场经济理念与金融配置资源相结合;把普惠金融理念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结合;把朝阳产业理念与构建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基础相结合。深化中央重农、惠农、强农政策的理解,查找金融服务“三农”的缺失和短板,深挖本地农业的潜力和优势,深刻把握农业生产的特点和规律,增强“三农”服务的自觉性、有效性和针对性。推进金融信贷政策与财政政策、金融监管政策形成合力,着力解决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特殊群体等金融服务。建立和完善金融助推精准扶贫考核机制,促进加大对易地搬迁、美丽乡村建设、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支持,引导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采取龙头带动、大户牵引、合作互动等信贷组合方式,并与保险保障有机结合,把金融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向广阔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