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旅游策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8:18

民俗文化旅游策划篇1

【论文关键词】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旅游规划;主题策划;方法;模式

o.引言

主题公园始于1955年,诞生在美国。在我国经历了“人造微缩景观”、“人造景观”、“人工景观’、“主题公园”等阶段。国内主题公园诞生伊始,对于它的定义,学术界、舆论界就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和兴趣。一直试图给出准确、统一的定义:保继刚认为主题公园是一种人造旅游资源,它着重于特别的构想,围绕着一个或几个主题创造~系列有特别的环境和气氛的项目吸引旅游者;魏小安等则认为主题公园就是以特有的文化内容为主题,以现代科技和文化手段为表现,以市场创新为导向的现代人工景区;董观志把主题公园称为旅游主体公园ri01urismpark),他认为旅游主题公园是为了满足旅游者多样化休闲娱乐需求和选择而建造的一种具有创意性游园线索和策划性活动方式的现代旅游目的地形态。

民俗文化主题公园作为主题公园的一个分支,目前尚无明确的定义,但从众多学者对主题公园的定义中,我们不难发现可以用以下文字概括: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是以民俗文化为主题,具有多种吸引物(包括餐饮、购物等服务设施)、开展多种有吸引力的活动而为旅游者的消遣、娱乐而设计和经营的场所。

1.研究目的及意义

旅游规划的任务不仅仅在于发现、认识区域的特色,而且要在开发实践中将其突出出来,形成鲜明的风格,具有一定的垄断性,有着强劲的生命力和竞争力,面对国内竞争日益激烈的民俗旅游市场.众多旅游景区的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旅游景区开发实践中,设置哪些旅游项目、规划什么旅游产品、如何将景区无序的空间通过旅游项目安排变成有序的空间、怎样进行游客游览线路的安排,这些问题都和景区的规划主题息息相关。

在对景区进行规划设计时。鲜明而富有特色的主题是成功开发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基础和重中之重。因为主题策划是成功策划的灵魂,只有将产品概念进一步提炼、升华成为形象化、情节化、甚至戏剧化的主题,才能对消费者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主题策划方法

2.1主题选择原则

2.1.1与时俱进: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主题应注意跟上时代的步伐,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旅游需求,选择那些与时代息息相关的主题。并在主题选择上应有较大的扩展余地,使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具有较大的弹性,能延展开发相关联的旅游产品。

2.1.2注重地方文脉:任何一个成功的旅游规划,都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以本土山川灵气和地方历史文化为根基,才能找到正确的旅游规划指导思想,山川灵气与人文历史文化精髓的结合体是主题思想确立的根本。

2.1.3差异性:主题应具有鲜明的个性魅力,在能够满足现代旅游的时尚需求的基础上,还要与周围相类似的旅游景区形成区别,差异性竞争.满足游客和当地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2.1.4符合市场需求:旅游主题应具有个性、创意,并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反映旅游者的态度、爱好和动机,能贴近游客的求新、求奇、求特的心理需求,符合游客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的兴趣取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体现“人文关怀”原则。

2.2构建主题框架

董观志探讨了主题公园主题选择的框架,时问、空间和文明是主题选择的基本轴线,三个轴线有机组合构成了旅游主题公园的主题选择框架。主题公园主题选择策略:

2.2.1沿单一轴线方向的选择策略:

2.2.2沿两个轴线构成的平面型选择策略:

民俗文化旅游策划篇2

一、指导思想

围绕我市打造“一城、两带、三片区”的城市建设框架和“一心两翼”大旅游格局,以新农村建设为平台,按照“政府主导、统一规划、明确标准、突出特色、市场运作、规范管理”的方针,坚持特色定片、主题定线、以线定点,把乡村民俗旅游融入滨海生态文化旅游主线,走出一条“以旅促农、依农兴旅、旅农结合、共同繁荣”的乡村民俗旅游发展新路子。

二、基本原则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将乡村民俗旅游发展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旅游发展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小城镇建设规划结合起来,科学编制乡村民俗旅游发展规划,逐步建成以休闲度假景区为龙头、综合经营户为骨干、单一经营户为补充的乡村民俗旅游产业链。

(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充分发挥我市丰富的滨海生态旅游资源和底蕴丰厚的渔家文化,依托重点景区带动,大力发展集观光体验、休闲度假、科普教育于一体的观光农业,增强乡村民俗旅游项目的民俗性、亲和性、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多样性。

(三)优化环境,持续发展。坚持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并重,在利用和开发农村民俗旅游资源的同时,加强对生态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的保护,坚决避免因盲目发展、统筹不够和低层次开发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

三、工作目标

大力实施乡村民俗旅游“十百千”工程,即:十个乡村民俗旅游示范点(村)、百个乡村民俗旅游特色村、千个乡村民俗旅游专业户。通过三年努力,打造镇村、林场度假村、镇村观光采摘、镇天鹅摄影、街道渔家民俗、街道特色采摘园区、街道大鱼岛渔家风情、街道民俗村、虎山镇好当家露华农园艺观光园、斥山街道波通达生态园10个乡村民俗旅游示范点,到年培植起100个乡村民俗旅游特色村,新培植1000个乡村民俗旅游专业户,逐步形成各具特色、错位发展、互为补充的民俗旅游发展新格局。

四、规划重点

综合我市自然、生态、人文、历史、资源等因素,重点培埴渔家体验游、采风写生游、休闲度假游、农业观光游4大类乡村民俗旅游。

(一)渔家体验游

充分发挥渔村临海和渔民长期生产劳作所形成的渔耕文化以及纯真古朴的渔家民俗文化优势,大力发展以“吃渔家饭、干渔家活、住渔家炕、体验渔家生活”为主题的渔家体验游。通过政策引导,完善设施,规范管理,提升服务,重点培植镇河口胶东渔村、街道民俗村、街道渔家民俗村等示范点,新增成等20个渔家民俗旅游村,新培植200个渔家体验旅游专业户,打造集垂钓、赶海、观光、体验等特色于一体的渔家民俗旅游目的地。

(二)采风写生游

借助我市“中国大天鹅之乡”、“中国黄嘴白鹭之乡”以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草房三大生态品牌优势,对现有天鹅湖、海驴岛、市文博中心“渔家傲”展馆、阳光文苑展馆进行精心包装,加强对镇村、街道村、港西镇村等特色村庄的保护,组织举办各类摄影书画创作比赛活动,吸引众多爱好者前来旅游观光、创作写生,新增镇村,镇大庄村、村,街道村、村,街道村等10个采风写生特色村,新培植100个采风写生旅游专业户,打造集观鸟、摄影、书画创作于一体的采风写生旅游目的地。

(三)休闲度假游

紧紧围绕全国最大的自然渔村大鱼岛村,大力发展以渔岛观光、渔村体验、影视题材创作为主的民俗风情文化游;林场度假村要结合资源特点,大力发展森林公园、民俗体验、海滨娱乐、生态科普等旅游项目,新增街道赵家村、镇大山口村、滕家镇鲍村、虎山镇罕山村等20个休闲度假特色村,新培植300个休闲度假旅游专业户,打造集民俗体验、休闲养生、度假疗养于一体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四)农业观光游

以农业为依托,以农村为空间,以农民为主体,以城市居民为客源,直接对接城市需求和现代消费,发展以采摘、观光为主的农业观光游。以等新农村为典范,改造建设用于乡村民俗旅游的农民别墅、农民公园,新增10个共同富裕的新农村建设样板示范村;以街道村为重点,辐射周边的等10个村发展草莓种植采摘;以街道宁家村为重点,辐射周边神道、东庄等10个村发展樱桃种植采摘;以镇村为重点,发展休闲采摘观光体验园;以虎山镇好当家露华农园艺公司葡萄园采摘、名贵花木栽植为重点,发展高科技农业生态观光园;以斥山街道波通达生态园为重点,发展自然生态型农业观光园,培植夏庄、、荫子、埠柳等镇的20个农业观光特色村,新培植400个农业观光旅游专业户,打造集农业示范、生态教育、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观光采摘旅游目的地。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乡村民俗旅游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负责统一组织指导和调度实施全市乡村民俗旅游工作,同时,将乡村民俗旅游工作列为市级重大督查事项和日常督导范围,纳入对各镇区、街道及相关部门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各相关部门要把发展乡村民俗旅游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强化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要整合资源,将乡村民俗旅游业设施的改善作为农村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优先将具有发展乡村民俗旅游条件的村庄作为村庄整治建设对象,优先安排村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休闲场所、旅游项目和配套服务设施,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各镇(区)、街道也要成立专门的工作班子,具体抓好辖区乡村民俗旅游工作。

民俗文化旅游策划篇3

一、引言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因此而造就了我国民俗文化内容随着地域化特征而丰富多彩,发展至今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实际上,民俗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就是民间的风俗,也称之为民间习惯、民土风情,属于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并且传承下来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同时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换言之,民俗既来自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这种生活模式会在一定地域内进行传播,从而形成包括语言、行为、心理等各个方面上的集体习惯。本文对有关民俗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进行研究和探讨,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二、我国民俗旅游资源现状分析

随着文化旅游的逐渐推广和普及,在我国各地涌现出各式各样的民俗村、古街、古城等,一方面具有优美的环境以及文化背景,另一方面进行的是现代化管理与优质的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而言推动了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

(一)人造民俗村

比如,在深圳的中国民俗文化村,就是集合了我国56个民族的各式各样的艺术、风情以及建筑等,占地面积为18万o,在风景区内有各种少数民族的村寨与景点,具体内容包括生活民俗、绝技、服饰、歌舞等表现形式,从不同的视角对各个民族进行展现。其实也可以将其看作是动态民族文化博物馆。

(二)民俗风情旅游

民俗风情旅游主要是通过传统节日、少数民族风俗或者其他节庆活动等,比如说云南西双版纳的泼水节、哈尔滨的冰雕节、内蒙大草原上的那达慕等,都是以少数民族风俗为载体而形成的民俗风情旅游项目,与普通旅游相比因为具有少数民族特色而备受国内外游客的青睐。

(三)旅游饭店文化

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以此丰富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其中,旅游饭店文化成为其中的代表性主题。在我国,民俗风情中无论是歌舞艺术、音乐,还是服饰、装饰等,都可以很好的与饭店结合在一起,一方面给饭店引流、提高进店量,带来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对于推广我国优秀民俗文化做出一定贡献。

三、民俗旅游资源在规划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过去二十多年时间,我国在民俗旅游行业得以迅速发展,取得一定的成就。举例而言,北京作为古老和现代的结合体,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尤其是各种民俗旅游资源特别突出,比如胡同旅游已经成为北京旅游的重要名片,每年会有接近20万国际游客来此参观。然而,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规划和开发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对于旅游行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具体表现为:

民俗旅游的特点在于舞台真实特点,哪怕是民俗表演必须要尽量贴近真实生活,而不是简单的追求热闹好看,仅仅符合游客的兴趣而丧失了对民俗形式、民俗内容及其主要特征的体现,对于历史文化内涵的传承而言造成严重的影响。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规划和开发过程中,强行把一些非民俗的内容添加到“民俗旅游”中。具体体现在民俗旅游开发时,一些开发商为加大对游客的吸引力,故意忽略了民俗文化原本的特质,站在商业的角度看待民俗。甚至纂改民俗内容及表现形式,从而形成“制造”民俗的情况。一些开发商表示,民俗与旅游想要表达的文化积淀不太符合,和游客想要追求的轻松的旅游心态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对于民俗旅游资源进行一定的表现处理,通过声、光、电等技术对民俗文化进行包装。表面上来说,尽管这些做法对于游客来说能够直观的了解到民俗,然而仅仅假如站在文化的视角,以上做法反而限制了游客对民俗文化内涵的认识。

(二)民俗地社区当地居民之间存在利益协调机制不合理的现象。在旅游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民俗地社区当地的居民也会适当参加到旅游分工中来,比如说利用制售纪念品、参加景点服务工作的方式参与进来,以此在旅游行业中获取经济利润。一些居民会由于知识、技能等因素,无法从当地旅游行业获取经理利益,因此而造成旅游收入不均的情况。以上两类人群对于民俗旅游的认识存在相反的看法:前者获利颇丰,自当会积极支持民俗旅游,后者获利较少,甚至是零获利,有可能站在民俗旅游发展相反的视角。同时,因为两类人群看法不同而造成两类人的人际关系越来越紧张,处理不当则会引发矛盾冲突,对于景区及社区的和谐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民俗旅游地区的居民生活方式也在悄然发生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民俗消亡过程。实际上,民俗旅游经过一定程度的开发,世界各地的游客纷杳而至,民俗地居民和外界之间的接触越来越多。特别是针对于积极参与民俗旅游业分工的居民,一方面从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发家致富,在不断改善自身生活条件的同时,也在悄然改变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生活条件改变过程中,表现最明显的自然是吃住条件,从而对于外来生活方式也产生一定的吸引力。这部分居民有可能会认为长袍大衫的样式过于单一,而且穿着非常不方便,于是选择牛仔夹克。体现在建筑方面,尽可能的选择结构耐用、采光条件良好的高层建筑。家用电器的广泛使用也改变其传统的生活方式,对比分析以往传统的生活方式越来越不合时宜,会逐渐被新的生活方式所淘汰。

四、解决民俗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问题的对策

从以上问题中可以得出,必须要针对我国民俗旅游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科学布局,使得开发和保护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从而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一)强化民俗旅游的宣传力度,可以通过旅游小册子、圣像制品等方法,或者是以展销、区域合作等方式进行宣传,熟悉客户获取民俗旅游资源的意义。

(二)对民俗文化进行挖掘,对民俗旅游产品的定位进行调整和提升。一方面,必须要遵循特色性原则,另外一方面就是遵循参与性原则。

(三)强调的是民俗旅游商品的开发,游客一方面要对地方特色充满兴趣,其需求点还包括旅游商品的购买等,各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食品等,都能够作为商品开发,开发时谨记特色化原则和文化内涵原则。

(四)保护和民俗旅游资源之间的关系,首先对专业人才进行培养,能够使用科学的理论知识与方法体系,对民俗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如有必要,还可以采取特殊手段,比如或录像、电影等。需要明白的是,保护并非是民俗风情装进博物馆,对于民俗风情旅游资源进行保护,从而实现传承和活动。

(五)强化管理,严格执法

在旅游旺季必须要采取一定的对策,对游客进行疏导、限制,避免因为环境污染而导致生活便利性下降,民俗庸俗化和违民俗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是缺乏法律限制。所以,民俗风情旅游行业的规划化、法制化等,实际上属于交警工作的重要内容,必须要严格立法和执法,才可以确保我国民俗风情旅游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六)可持续发展道路

民俗旅游资源也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如果开发过度,没有做好保护措施,那么资源也会化为乌有。一定要对民俗文化进行科学合理的弘扬,始终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一是可以及时准备专家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评估,对旅游接待量进行科学规划,制定相关保护对策,让民俗文化、社会经济、文化等,共同组成社会主义和谐文化。除此之外,必须要依赖于政府、媒体等,向客户传达保护民俗资源的意向,避免民俗被庸俗同化。

五、结语

民俗文化旅游策划篇4

关键词:秦岭;民俗体育文化;旅游

体育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以休闲、娱乐、健身和提高人文素养为主要目的,以观看、欣赏和参与各种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旅行游览活动。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景观和民俗文化赋予了秦岭北麓乡村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发展丰富的资源。西安秦岭北麓观光农业园的开发,民间文化活动和农事活动、健身活动、民间文艺等融入到农家乐进行开发,露营地的开发,休闲产业带的开发等一系列民俗体育文化旅游项目正在蓬勃发展。

1西安秦岭北麓乡村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发展的有利因素

1.1自然旅游资源丰富

西安秦岭北麓指从秦岭主梁向北至山下平原到距西安市区南20公里的地带,其东西方向贯穿蓝田县、长安区、户县和周至县,共有汤峪、库峪等41峪和朱雀森林公园、太平森林公园、秦岭国家植物园等多处国家及省市级森林公园、景区、景点等。这些都为乡村民俗文化旅游提供了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

1.2民俗体育文化历史悠久

西安秦岭北麓地处陕西关中地区,耍社火、扭秧歌、跑旱船、陕西红拳、庙会等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如,位于秦岭北麓中部周至县境内的楼观台,是中国道教发源地,每年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楼观台庙会都有“集贤鼓乐”行乐、迎宾民俗表演、比武招亲、殿镇锣鼓芯子方阵、大玉木偶、牛斗虎、民俗趣演大巡游等传承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让观众领略最古老、最传统、最具关中地域特色的民间闹春习俗。

1.3城市居民闲暇时间增多,体育消费意识增强

我国法定节假日制度的实施为城市居民参加体育休闲提供了更多机会,人们的体育消费意识也在近年来不断加强,顺应此环境,西安市委、市政府不断构建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规划旅游项目如:终南山地质博物馆,南五台佛光文化保护区,朱雀冰晶顶旅游步道项目,秦岭野生动物园周边景区环境整体改造等。

1.4政府相关政策法规的保障

结合陕西省体育产业发展实际,省政府作出了“利用秦岭山地资源优势,推动陕西体育产业发展”的决定。西安市政府审议通过的《西安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2013—2020)提出立足“一核引领,三心提升,三带拓展”的格局。“一核”指西安主城区,“三带”就分别包括:秦岭山地休闲体验带、渭水生态休憩景观带、渭北历史文化体验带;《大秦岭西安段保护利用总体规划(2011-2030)》、《大秦岭西安市段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1-2030)》提出了“以生态环境保护为纲,以实现城乡统筹为领,以促进区域发展为重,以适宜人居旅游为本”的原则。

2西安秦岭北麓乡村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2.1民俗体育文化旅游规模效应不强

受到秦岭山地乡村的规模、交通、自然地理环境等条件,以及资源的配置整合、产业的融合度等现实问题制约,民俗文化旅游的市场发展缺乏竞争力,没有形成规模效应。表现为品牌民俗文化旅游村落数量较少;一般性民俗文化村落受条件限制同质化严重,恶性竞争激烈。

2.2民俗体育文化资源传承受阻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进展,大量秦岭山区青壮年人口涌入城市务工,一些民俗工艺、文化面临着失传的危机。加之市场化利益驱动,一些具有文化特征的资源、活动出现了商品化特征,失去了民俗文化内涵,有的甚至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过度开发,阻碍了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2.3民俗体育文化旅游专业人才缺乏

民俗体育文化旅游是体育产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融合产业,其发展需要懂得体育经营管理、体育产业政策、体育文化内涵等方面知识的专业复合人才。目前我国体育文化旅游专业人才供给不足。

2.4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宣传力度不够

目前,秦岭北麓地区的翠华山登山节、太白山旅游登山节、大秦岭文化旅游节等重要赛事和节事开发才处于初级阶段,宣传力度不够,很难吸引游客。民俗文化融入体育产业的步伐有待提升。

3西安秦岭北麓乡村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发展对策

民俗文化体育旅游受到越来越多的体育消费者的喜爱,政府、企业、秦岭山地当地民众应该齐心协力营造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环境。政府部门应该在现有基础上细化相关政策,加强政策的可行性。企业应打造民俗文化旅游品牌,扩大知名度。未来秦岭北麓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应着力打造与特色农业相结合的区域民俗文化旅游品牌示范区、观光带、产业园等。同时,应该加强生态和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并不断培养体育文化旅游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参考文献

[1]涂传飞,陈志丹,严伟.民间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的概念及其关系辨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8):24-31,51.

[2]邱春婷.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陕西民间手艺品的旅游市场价值探析[J].价值工程,2012,(2):312-313.

民俗文化旅游策划篇5

关键词: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产业转化

中图分类号:F59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6-0149-03

民俗文化是各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共同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象征,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撑。民俗文化旅游属于高档次的文化旅游范畴,是人类文明进步所形成的一种文化生活方式[1]。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特色鲜明、禀赋较高,是内蒙古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代表。由于区域特点的差异及其潜移默化的影响,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又表现出多元特质和地域性差异,具有良好的开发潜质。

一、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产业化现状与问题

(一)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产业化现状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受思想观念和旅游业发展水平的影响,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民俗文化长期处于零散的原生状态。20世纪90年代以来,鄂尔多斯民俗开发逐渐受到重视,加大了对各类旅游景区的投资力度,仅2008年,全市景区建设投入1.51亿元[2]。成吉思汗陵祭祀、鄂尔多斯婚礼、察罕苏力德祭祀等一大批民俗文化旅游精品被开发并显示出其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如,鄂尔多斯婚礼表演每年在鄂尔多斯市内各旅游景点演出达2000余场次,观看的中外游客约200万人次,已经成为鄂尔多斯旅游文化的主打品牌[3]。在取得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带来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也已逐渐显现,民族文化得以挖掘、保护、传承,生态意识得以增强,生态环境得以改善。

在民俗产业化发展方面,鄂尔多斯市采用多元化投资、企业化运作、科技化开发、科学化管理、立体化发展等一系列战略措施,开发形成了以成吉思汗陵祭奠、查罕苏力德祭祀等为代表的祭祀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系列,以鄂尔多斯婚礼为代表的社会游艺民俗旅游产品系列;以鄂尔多斯国际文化节、那达慕大会等为代表的节庆民俗旅游产品系列。鄂尔多斯民俗旅游已经初步实现了产业化经营,产业前景广阔。

(二)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产业转化中存在的问题

1.开发与转化的思路不统一,开发无序性严重。在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产业转化过程中,各级政府、各个地区思路并不统一。许多地区混淆民俗文化产业与民俗文化事业的关系,民俗旅游开发中要么单一的以民俗保护、复原为目标,忽视民俗旅游资源的产业开发价值;要么过多地关注民俗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重开发轻保护,忽视了民俗文化的本真性,出现了“伪民俗”的不良倾向。由于思路不统一,许多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中就出现了无序性的问题,重复性开发、破坏性开发状况严重,最终导致的是民俗文化的流失或变异。

2.产业转化环境欠佳,产业地位不高。由于民俗文化产业化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和专门的策划人才,较长时间运作后才可见效益,而鄂尔多斯经济以能源、化工等为支撑,见效快,回报率高,因此政府和企业大多不愿涉足于民俗文化产业,导致民俗文化产业地位不高,产业转化环境欠佳。鄂尔多斯民俗文化在产业转化中存在着创意、市场、观念等重重壁垒,影响了其旅游效应的发挥。

3.开发模式陈旧、雷同,产品创新性不强。在民俗旅游开发模式选择上,鄂尔多斯更多的是照搬其他地区经验,缺乏适合于自身发展的模式。在民俗旅游产品开发思路与技术上,存在雷同性强、创新性差的问题。旅游界流传的“一首歌、一碗酒、一条哈达、一堆石头”正是这一问题的写照。民俗旅游开发差异不明显、产品区分度不高、科技含量低、艺术性不强、丰富度不够、参与性低等问题已成为产业化发展的主要障碍。

二、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产业转化的对策选择

(一)协调民俗文化事业与产业的关系,统一开发思路

民俗文化事业注重保护传承,与民俗旅游资源产业开发并不矛盾,但需要协调发展。鄂尔多斯市应制定一套包含多级指标、评估方法、评估分值等内容的“民俗旅游资源评估指标体系”[4]。通过这一体系科学定期地对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进行梳理、评定,界定出“可开发民俗旅游资源”、“不宜开发民俗旅游资源”和“限制开发民俗旅游资源”,从而明确开发内容。对于不宜开发的民俗资源,要侧重于挖掘、整理、考证、保护、传承,等评估为“限制开发”或“可开发”后再面向市场;对于限制开发民俗旅游资源,要适度开发,条件成熟后再进入产业化生产阶段;对于可开发民俗旅游资源,应保护与开发并重,摆脱拿民俗文化事业中保护与传承的标准来衡量民俗文化产业中创新与利润标准的错误思想,加快推进这部分民俗旅游资源进入现代工业生产和市场商品领域。民俗旅游的产业化开发必然会导致一部分旅游产品存在复制化、模式化、批量化、大众化等问题,需要通过民俗文化事业的指导来解决。产业化民俗并非将民俗文化整体彻底地产业化,只是提炼了民俗中可开发的元素,同时将不可开发的元素保护起来,以此实现民俗文化事业与产业的协调发展。

(二)培育产业转化环境,实施精品带动战略

针对产业转化整体环境不佳的现状,鄂尔多斯市应采取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大型企业具有产品优势、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示范作用与辐射作用明显,可以较好地带动地区民俗旅游产业的发展。这种龙头企业带动的发展途径能够实现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企业的优胜劣汰,促使一批小规模的民俗旅游企业逐步退出市场,规范市场秩序,并使有限的社会资源得到充分集中。

要将鄂尔多斯民俗研究与民俗旅游产品开发结合起来,优先开发艺术含量高、市场操作性强的民俗资源,打造民俗旅游精品。对于鄂尔多斯而言,应该加强成陵为代表的祭祀民俗旅游产品、鄂尔多斯婚礼为代表的婚庆民俗旅游产品、马文化为切入点的游牧生产民俗旅游产品、那达慕为代表的游艺节庆民俗旅游产品的产业转化,形成品牌效应,以品牌带动民俗旅游的产业化发展。

(三)加强民俗旅游产品创新,提高产业品质

创新是民俗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原动力。要改变以往鄂尔多斯民俗开发中到处“蒙古包、手把肉、草原白酒喝个够”的状况,将视野扩展到鄂尔多斯蒙古族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提高民俗旅游产品丰富度,优化民俗旅游产业结构。对鄂尔多斯市各地区民俗进行深度挖掘,找出各地区民俗的差异性并对其进行重点开发,从而形成产品的独特性。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产业转化过程中,要注意民俗本真性与时代性的结合,将时尚元素、科技元素有机地融入到民俗旅游之中,增强其旅游吸引力与核心竞争力。在今后的民俗旅游中,必须重视创意竞争策略的运用,加强挖掘文脉、提炼文脉、升华文脉的过程,创新民俗旅游开发的主题。

(四)科学选择开发模式,重视多种旅游资源整合开发

民俗旅游开发与产业转化模式必须考虑到民俗所依赖的环境背景。脱离了环境背景的民俗是失真的民俗,其生命力是脆弱的。民俗依赖于草原游牧,因此以“民俗移植”为基础的“集锦荟萃型”模式[5]并不适合于鄂尔多斯民俗旅游开发与产业转化。在实践探索过程中,社区参与型原生自然式发展模式的优势逐渐显现,已成为鄂尔多斯民俗旅游开发的最佳模式。这一模式的基本框架是在一个民俗文化相对丰富的地域中选择一个最为典型、交通也比较便利的地区对旅游者展开宣传,以居民的自然生活生产和社区的自然形态为旅游内容,除了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外几乎不进行任何加工改造,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经营。目前,鄂托克旗正在以此模式打造鄂尔多斯最大的草原文化旅游区。

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中很大一部分属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旅游开发难度较大。因此整合其他类型旅游资源,加强民俗文化的物化过程显得尤为重要。要将民俗旅游与观光旅游、度假旅游等有机结合,发挥多种旅游资源聚合优势,从而提高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

(五)加强形象策划,加大营销力度

生态学上有一原理:没有任何两种生物占据同一生态位,否则竞争会导致其中一个种的消亡[6]。这一原理同样适用于民俗旅游开发。定位雷同、形象雷同、产品雷同,最终导致的是恶性竞争,因此在产品定位、形象策划等方面必须采取错位竞争策略。要在分析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特征基础上,形成个性形象,并根据定位、形象及客源市场选择营销手段,通过营销推进鄂尔多斯民俗旅游产业化进程。

三、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产业转化的意义

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包括物质民俗、社会民俗、信仰民俗、游艺民俗、节庆民俗等,是鄂尔多斯最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其中,祭祀民俗和婚庆民俗最具特色,极富开发潜力。祭祀民俗包括敖包祭祀、成吉思汗祭祀、拖雷祭祀、苏力德祭祀等;婚庆民俗即鄂尔多斯婚礼民俗,是几百年来传承于鄂尔多斯蒙古族中的婚礼形式,舞台化的鄂尔多斯婚礼表演已成为鄂尔多斯重要的旅游品牌。对这些优势民俗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并积极地进行产业转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鄂尔多斯旅游资源的多元性开发,提高旅游产业竞争力。鄂尔多斯拥有茫茫草原、浩瀚的沙漠及厚重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资源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凸显。但以资源垄断性而言,鄂尔多斯民俗应该是最为重要的旅游资源。鄂尔多斯将旅游形象确定为“一代天骄长眠地,鄂尔多斯蒙古风”也正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加快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产业化步伐,既可极大地丰富旅游产品类型,促进旅游资源多元性开发,实现民俗旅游产品与草原、沙漠、历史旅游产品和谐发展,又有助于旅游业朝着可持续、和谐方向发展,提高旅游产业竞争力。

2.有利于丰富旅游者消费内容,增加旅游情趣。通过民俗旅游开发,旅游者可以亲身体验和触摸到鄂尔多斯蒙古族的民众生活,感触到当地的民俗民风,体会到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饮食起居和审美情趣,实现审美与自我完善相结合的旅游目的,从而提升旅游内在品质,达到较高的旅游层次。

3.有利于促进鄂尔多斯旅游经济水平的提高。鄂尔多斯地处内蒙古西南部,蒙古族聚居,民俗文化底蕴深厚。合理的开发利用这些民俗旅游资源,不但可以变文化优势为经济优势,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牧民经济收入,而且能借此带动相关行业发展,增加旅游财政收入。以2008年为例,全市全年接待旅游者达498万人次,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13225人次,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0.8亿元,创汇690万美元[7]。

4.有利于优秀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蒙古民俗是鄂尔多斯市重要的物质和精神财富,通过挖掘、保存民俗文化,不仅可以让本民族人民了解和熟悉祖先创造的悠远历史文明,还可以让优秀的民俗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要坚持保护与传承依赖于挖掘和利用的观点,合理、有序、良性的进行蒙古民俗旅游开发和产业化运作。

四、小结

由于地处中国北部边陲,交通条件相对落后,使得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很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保存较为完整,体现了原生态的美。为了在旅游开发和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民俗旅游资源的原真性,要坚持以人为本,文化至上的理念。以人为本是指,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和产业化过程中,积极听取当地社区居民的意见,坚持社区居民优先参与当地旅游就业的原则,使其成为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获利者。同时,保持民俗的原有文化内涵,民俗资源的产业化不以蒙古族特有文化的消失为代价,真正将民族文化的资源优势转化为鄂尔多斯地区旅游经济优势。

总之,在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产业转化过程中,应注意相互贯通融合,实现多元化发展,力求凸显民俗文化的内涵,从而进一步提高鄂尔多斯旅游业发展水平,促进社会经济进步。

参考文献:

[1]郑岩.满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模式与对策研究[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7,(4):16.

[2]鄂尔多斯市旅游局.2008年全市旅游工作总结[Z],2009.

[3]鄂尔多斯市文化局.鄂尔多斯市文化产业规划[Z],2009.

[4]王光文.内蒙古民俗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J].实践,2006,(1):23.

[5]徐文燕.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模式探讨[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2):60.

[6]邹仁爱,陈俊鸿,等.旅游地生态位的概念原理及优化策略研究[J].人文地理,2006,(5):36.

[7]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内蒙古旅游统计年鉴[K],2008.

ordosFolktourismResourcesDevelopmentandindustrialtransformation

QinZhao-xiang

(Collegeoftourism,neimenggunormalUniversity,Huhehaote010022,China)

民俗文化旅游策划篇6

[关键词]长吉图区域;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3)09—0116—04

长吉图区域是目前我国唯一的由国家批准实施的沿边开发开放区域,该区域发展规划对旅游业提出了战略性要求,其中明确提出要发展当地民俗旅游,意义重大,毋庸置疑。长吉图区域民俗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目前也开展了一些民俗旅游活动,但却存在着资金投入不足、规划不合理、缺乏法制监管、旅游环境差等若干问题,阻碍了当地民俗旅游的健康发展。在国家着力发展长吉图区域的时代背景下,讨论该区域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笔者结合相关学者的论述和其他地区民俗旅游的发展经验,提出以下建议:

一、政府主导。广辟资金渠道

世界各国旅游业发展的经验表明,当处于旅游开发阶段时,一般选择政府主导战略,由政府以行政力量指挥资源的配置。我国政府在发展旅游业时,总体上也采取了这种战略,但管辖长吉图区域的吉林省政府的主导作用不是很明显。

吉林省政府应充分运用行政力量,建立长吉图区域民俗旅游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民俗旅游专项产品工作的特色和重点,动用政府所掌握的经济、文化、民俗、人力资源,切实调动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加快长吉图区域民俗旅游的开发和建设。

政府主导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多方筹集长吉图区域民俗旅游发展资金。首先,地方财政在年度计划中应相应增加长吉图区域民俗旅游投资金额,加大投资力度。如对一些重点民俗文物古迹和民俗文化传承人,应在预算中拨专款保护,并随着当地经济增长和收入的增加不断扩大专用资金数额。其次,建立长吉图区域民俗旅游发展基金。从当地旅游企业的营业收入中收取一定比例的经费,有助于实现以旅游养旅游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第三,征收旅游资源税,以缓解民俗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经费不足的压力。第四,争取国家旅游局的财力支持。主管旅游工作的吉林省领导应带领吉林省旅游局领导,经常前往国家旅游局汇报长吉图区域民俗旅游开发的进展,引起国家旅游局的高度重视,并申请资金资助。第五,多元化集资。通过国内银行贷款、引进外资、地方集资、发行债券、中外合资等多种形式,多方面筹措资金,调动全社会力量,开发长吉图区域民俗旅游。最后,对于发展旅游的资金保障,吉林省旅游局近期提出了2项比较新颖的规划措施,一是联合组建上市公司。通过资产重组和强强联合,组建2—3个规模大、信誉好、实力雄厚的旅游企业成为上市公司,吸纳社会资本,为旅游大发展注入生机。二是尝试发行旅游。集资具有成本低、风险小的优势,有利于在短期内筹集资金。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尝试采取发行旅游的方式筹资。这2项规划措施也比较适合为长吉图区域民俗旅游筹集发展资金。

二、合理规划,重点开发

政府相关部门应根据长吉图区域民俗旅游资源情况,做到统一规划,重点开发,协调发展。制定开发规划时,一定要注意保持当地的民俗和历史文化原貌,然后根据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开发。为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可组织旅游专家、民俗专家、环境专家、社会学专家一起组成专门的规划小组,进行可行性论证和评估。

长吉图区域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应该和长吉图旅游开发总体规划相结合,才能取得效益最大化的成果。《长吉图特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1—2020)》中提出构筑“一核三圈三带”旅游总体发展格局,其中,一核是指长白山旅游核心地;三圈是指长(春)一吉(林)旅游圈、大长白山旅游圈、延(吉)一珲(春)边境旅游圈;三带是指长吉图东北亚风光风情旅游带、图们江边境风情旅游带、长(春)长(白山)旅游交通带。这恰好为该区域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规划提供借鉴。

在开发方式上,民俗旅游点、线、面应该有机结合,形成立体式开发网络。选择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比较集中的地区,如延吉市、吉林市,依托民族博物馆、民俗村、民俗街等旅游景点的开发,推动长吉图区域间联合行动,开辟不同的朝鲜族、满族、冬季冰雪民俗旅游线路;再把这些线路合理串联起来,重点规划、开发民俗文化和历史文化为一体的旅游区。也可在边境城市,如珲春市、图们市,把民俗饮食、民俗建筑、民俗节庆活动、民间工艺品等诸多民俗要素融合在一起进行开发,重点吸引海外旅游者。

三、加强法规建设

为确保长吉图区域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吉林省政府应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颁布当地民俗文化保护条例。对那些从事民俗文化整理、开发、传承工作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那些致使民俗文化珍贵资料和实物受到损坏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相应处分,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吉林省政府还应加强旅游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地方性旅游资源保护法规的建设,进一步制定分项条例,如《吉林省旅游资源开发条例》、《吉林省旅游环境保护规定》,并完善具体实施细则。与此同时,加大长吉图区域旅游法规的执法力度,督促当地政府机关和管理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尤其对那些破坏民俗旅游资源、污染旅游环境的违法行为,要坚决予以制止和打击,充分发挥旅游法律法规的作用。

四、改善旅游环境

旅游环境内容广泛,就旅游者而言,旅游环境是指以旅游活动为中心的,涉及旅游目的地及其所在的旅游依托地,并由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等所构成的复合环境系统。为确保长吉图区域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吉林省政府必须从加强旅游服务设施的硬件建设和旅游人才培养的软件建设两方面全面改善旅游环境。

(一)加强旅游服务设施的硬件建设

首先,加强长吉图区域的旅游交通建设,尤其是从长春、吉林、延吉等交通枢纽城市到达民俗旅游村镇的公路客运车有一些比较陈旧还经常超载;而民俗景区本身的交通状况也存在着步行道路不规范,车行道路狭窄等问题。希望相关管理部门能够改善当地旅游交通状况,置换新的旅游交通车辆,并严禁超载;增加旅游客运交通车辆;规范景区内部的交通道路,添置景区内部环保车,等等。这些基础工作完成后,再按照前文所述的《长吉图特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1—2020)》中对旅游交通的宏观规划,全面加强该区域旅游交通建设。

其次,加强长吉图区域的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如银行外币兑换窗口、医院旅游紧急救援窗口、医疗急救流动站、排污系统、旅游停车场、夜间照明设施、旅游信息系统、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安全紧急救援中心、民俗旅游饭店、民俗娱乐设施、特色餐饮店铺等等。其中,旅游信息系统是长吉图区域应重点建设的服务保障系统,它主要包括:旅游咨询服务体系、旅游解说体系、数字旅游保障。

(二)加强旅游人才培养的软件建设

加强民俗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尤其是既掌握旅游接待礼仪,又知晓民俗风情的专兼职导游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

其一,组织选拔一批旅游行政管理人才、旅游企业(旅行社、饭店、景区等)高级管理人才到旅游发达国家和国内旅游发达地区参观学习和培训。

其二,应设立多层次全方位的民俗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如在吉林省各大旅游院校成立民俗旅游专业人才培训班;在旅游景区建立民俗旅游专业人才实训基地;设立民俗旅游专业人才多语种培训机构,提高入境旅游接待能力与服务质量;建立“朝鲜族旅游人才研发基地”、“满族旅游人才研发基地”,培养少数民族旅游人才。

五、整合资源,打造精品

长吉图区域民俗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但开发出来的旅游产品有些雷同且规模较小,如朝鲜族民俗村,在延边州各地现有的和即将建成的有近10个,民俗活动内容相仿,各自特色不明显。建议政府部门整合这些民俗旅游资源,使其形成具有规模效应的、有影响力的民俗旅游品牌。另外,整合资源不只是整合民俗景点本身,还要考虑到民俗饮食、民俗纪念品等相关配套的旅游资源,提高整个区域民俗旅游综合竞争力。

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应该结合每个地区不同特色,打造不同的民俗旅游精品。如延边州应打造朝鲜族民俗旅游精品:延边州朝鲜族民俗文化旅游节、延吉市朝鲜族民俗美食购物街、图们市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龙井市朝鲜族民俗村、珲春市长吉图区域民俗旅游博物馆;吉林市、长白山地区应打造满族民俗旅游精品:吉林市满族民俗文化旅游节、乌拉街满族民俗美食购物街、长白山满族文化博物馆、敦化市满族民俗村;长春市应打造冰雪民俗旅游精品:长春市冰雪民俗文化旅游节、长春市民俗文化博物馆、长春市民俗美食购物街、九台市满族民俗村等。做到各地至少拥有一个精品民俗节、民俗街、民俗馆、民俗村。

六、谋求产业化发展

为确保长吉图区域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谋求该区域民俗旅游产业化发展,这也是民俗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的重要环节。具体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一是发展民俗文化图书出版产业。在该区域创立与民俗文化相关的专业出版社或专业期刊杂志,建立长吉图区域民俗文化书籍印发中心。通过出版图书、杂志,宣传该区域民俗文化,强化消费者对当地民俗文化的了解、理解,吸引其前往旅游观光。

二是建立长吉图区域民俗文化交流中心,进而促成东北亚国际民族文化交流中心的建立。通过交流中心,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节庆活动及商务会展活动,吸引公众参加活动,体验当地民俗文化;举办专业性的学术交流活动,请专家们对该区域的民俗旅游出谋划策,促使其向专业化、科学化发展;举办各种专业培训和讲座,交换国内外旅游人才,提升当地旅游人才素质。

三是发展特色民俗旅游纪念品制作产业,建成长吉图区域东北民俗手工艺品配送中心。配送中心不仅仅负责向全国各地输送当地民俗旅游纪念品,更主要的是要做好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尤其是售后服务,通过有效的售后服务可以了解民俗旅游纪念品的市场需求,随时调整生产策略,做到供求平衡,经济效益最大化。

四是建立长吉图区域民俗文化动漫科技产业城。依托该区域的朝鲜族民俗、满族民俗、关东民俗、宗教文化等丰富的文化艺术类型,朝鲜族农乐舞、满族剪纸、东北二人转等多项世界级、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长春市较为成熟的动漫基地,打造长吉图区域民俗文化动漫科技产业城,制作精美的动漫图片、动漫电影、动漫电视剧、动漫游戏,吸引广大消费者,尤其是青少年群体。而动漫科技产业城本身也可以作为一个旅游景点、购物景点、娱乐景点。

五是在重点旅游城市长春、吉林、延吉、图们、珲春和重点景区长春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吉林松花湖国家风景名胜区、长白山部级自然保护区,设立长期民俗演艺中心等娱乐场所,打造一批高品质、有特色的文艺演艺精品。目前,图们的中国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的小剧场虽然推出了比较精彩的朝鲜族民俗表演,但仅能容纳150名观众,规模较小;吉林乌喇演绎公园大型山水实景灯光表演算是一个良好开端,但演出次数较少,知名度有待提高。

六是开发推广徒步、登山、骑马、漂流、狩猎、拔河、摔跤、珍珠球、滑雪等民俗体育、游戏旅游产品,打造民俗体育、游戏品牌。像满族的欻嘎拉哈、翻花绳、抽陀螺、踢毽子、跳绳、打口袋、玩耍爬犁、老鹞抓小鸡,朝鲜族的栖戏、将棋、对垒棋、井字棋、数斗笺、石战、尺子游戏等,都是简单易学的游戏运动,旅游者可以参与其中,分享乐趣。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建设,迅速形成该区域民俗旅游产业规模和供给能力。

七、扩大宣传,全民参与

扩大宣传,提高知名度,是长吉图区域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首先,通过散发宣传品,如宣传手册、画册、海报、招贴画等进行宣传。其次,通过在全国各地发行量大的报纸、期刊上开辟长吉图区域民俗文化专栏进行宣传。第三,利用网络、电影、电视、广播、幻灯片等进行宣传。第四,通过举办长吉图区域民俗文化专场演出,编排以民俗文化为主要题材的小品、二人转等文艺专辑等进行宣传。第五,通过举办各种交易会、博览会、新闻会等进行宣传,打造长吉图区域民俗旅游品牌。

在民俗旅游开发中,由于过分强调投资方的利益,导致当地居民利益被忽略,从而引发中断发展等问题。为确保长吉图区域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建立当地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机制尤为必要。首先,广泛征询当地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居民出物、出资、出地参与开发。其次,充分照顾当地居民的经济利益,尽可能多地为居民创造旅游就业机会,如民俗景点、餐厅、宾馆、娱乐场所服务员等。

八、与“非遗”保护相结合,共同发展

有专家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民俗旅游已成为挖掘、梳理与利用民俗文化、传统文化的最佳载体,其文化传承的意义非常重大。民俗旅游是民俗文化的活化,特别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更是如此。长吉图区域民俗旅游资源中,很多都是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朝鲜族的农乐舞、长白山满族剪纸甚至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关注与保护。

民俗文化旅游策划篇7

(1)有利于增创农业农村新经济增长点.

发展现代休闲农业,有利于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副产品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有利于带动种(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运输业、装修业、建筑业和文化产业等的发展,促进传统农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以旅促农”、“以旅助农”.

(2)有利于社会财富转向助推农村发展.

目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助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发展现代休闲农业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实现产业联动和以城带乡的重要途径,对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满足旅游消费需求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3)有利于农民就地就业加快脱贫致富.

有利于进一步满足和扩大城镇居民在农村地区的消费,加快信息、资金和技术等社会资源向农村的流动,使农民在不离土、不离乡的同时,通过提供旅游服务增加收益,为推动农村“三个文明”和新农村的建设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4)有助于促进农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

目前,国际、国内旅游市场日益兴旺发达,消费需求持续旺盛,具有本土化、特色化的休闲农业更是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前景广阔,必将有利于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的有效供给,为旅游业自身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进而支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5)有利于乡村特色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发展现代休闲农业,有利于促进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进一步拓宽农业发展的内涵和外延,发挥农业的旅游观光和文化传承等功能,进一步解放农村干部群众思想,促进乡村本土化、特色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2梅州市现代休闲农业发展条件分析

梅州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生态环境良好.山地、丘陵占全市国土面积的80%以上,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发展休闲农业的基础条件良好;同时,梅州市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和“中国自驾游最佳目的地”等众多城市名片,以文化生态为特色的旅游产业方兴未艾,成为该市实现绿色发展、特色发展的重要实践路径.

2.1资源条件简析

2.1.1农业旅游资源

近年来,梅州市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已取得丰硕成果.水果、茶叶、油茶、南药、优质稻、蔬菜、烤烟、畜牧水产养殖等特色农业产业初具规模,以“梅州金柚”、“平远慈橙”和“嘉应茗茶”为代表的金柚、脐橙和茶叶声名远扬,不仅成为有人喜爱的梅州文化生态旅游拳头农特产品和旅游商品,还打进了欧盟和东南亚等国际市场;近年来,梅州绿色农业发展迅速,全市建有5个部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1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雁南飞、雁鸣湖等农业旅游景点更是名闻全国,以乡村体验、果蔬采摘和农家乐等为主的现代休闲农业成为梅州农业产业发展的新途径和文化旅游发展的新亮点.

2.1.2人文旅游资源

梅州是世界上客家人最主要的集散中心、聚居地,全市97%以上的都是客家人,其语言、饮食、居住、风俗、节日、礼仪、教育等方面都较完整地保存了客家文化的特征,享有“世界客都”美誉,是著名的“文化之乡、华侨之乡、山歌之乡、足球之乡”.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梅州“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环境,造成了梅州与外界沟通较少,但物镜天成却也因此保存了较多的客家古村落和古民居;还有,客家人诗礼传家、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更使客家地区英才辈出,可以说每个村落都有引以为荣的历史人物或杰出代表,名人故迹遍布山村,人物故事生动活现,为开发现代休闲农业和文化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难得而雄厚的资源本底支撑.

2.1.3旅游客源市场

梅州的国内旅游市场以珠三角地区和韩三角地区为主,这些地区城镇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生活节奏较快、工作压力较大,到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的地方休闲度假放松身心的需求较大;梅州的入境旅游市场以港、澳、台地区为主,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也是客家人主要的聚居地之一,在文化习俗与人脉人际方面都与梅州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为梅州发展休闲农业提供了广阔的客源市场.同时,现今大部分的城市小孩都为独生子女,家庭环境优越,接触大自然少、动手能力较差,发展休闲农业可为他们提供良好的锻炼平台,也将得到城市居民的青睐.

2.1.4内外交通条件

梅州对外交通日益方便快捷,正在逐步形成高速、铁路、航空等全方位的立体交通网络,梅州作为粤闽赣边交通枢纽的地位日渐突显.梅揭高速和天汕高速梅州段贯穿梅州南北,连接福建与潮汕地区;梅河高速、梅龙高速连通梅州东西,使梅州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梅惠高铁、梅州至厦深高铁连接线,鹰梅、浦梅铁路及汕潮揭城际轻轨丰顺延长线的前期工作已经展开,杭广铁路梅州段(梅州-杭州)、梅瑞(梅州-瑞金)高速铁路已通过可行性研究;梅县机场已开通梅州至香港、广州、珠海、深圳、台湾等地航班.市内交通也日趋完善,基本实现了市区到各县(市、区)县城的一小时交通圈.

2.2发展模式探索

从上世纪90年代起,梅州就大力发展以“三高农业”为重点的现代农业,全市建有规模以上园地或基地10000多个.经过2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全市大力发展文化生态旅游的推动,全市现代休闲农业发展已初具规模,已形成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旅游点.

2.2.1发展模式及其特点

目前梅州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主要有农业观光休闲、乡村文化体验和生态休闲度假等类型.农业观光休闲是指利用农业科技示范、农产品生产加工、农产品采摘、渔场垂钓、畜牧狩猎等农业旅游资源发展的观光休闲旅游项目;乡村文化体验是指利用乡村田园风光、客家民俗文化、客家名人资源等发展的民俗文化体验旅游;生态休闲度假是指利用自然人文资源发展的休闲度假旅游。

2.2.2存在问题

梅州市休闲农业的发展主要存在开发层次较低、开发深度不够等问题,无论是农业观光休闲还是民俗文化体验,都还停留在较低的观光层次上,特色不够鲜明、景点雷同严重、科技含量不高,特别是对客家文化的挖掘与展示还相当不够,缺乏高层次的文化体验产品,未从全市休闲农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和梅州旅游客源流向的特点谋划发展布局,有待改进提升.

3梅州市现代休闲农业发展研究与对策

3.1理论问题研究

梅州市现代休闲农业的发展,必须关注和解决好规划发展原则、发展空间布局等基础理论问题.

3.1.1规划发展原则

(1)以农为本原则.

“三农”是现代休闲农业发展的基础和优势资源所在,在休闲农业发展规划中要以农为本,把农业发展、农民受益、农村进步作为出发点,根据梅州市各县的资源特色寻求差异化发展.

(2)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要求既要考虑当代人利益,更要考虑子孙后代利益.梅州休闲农业的规划发展,应进行可行性的科学分析研究,应注意环境资源保护,注重客家民俗文化资源挖掘,达到开发保护并行目的.

(3)创新发展原则.

梅州市现代休闲农业发展现在所面临的资金短缺、参与主体利益冲突明显、发展模式单一等问题,其之解决问题的关键出路在创新,要在规划发展实践中注重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发展机制和模式.

3.1.2发展空间布局

根据梅州现代休闲农业资源的空间分布和客源市场的特点,梅州现代休闲农业的发展,必须围绕近城镇郊区型、沿交通干线型和临景区景点型等主要的开发经营模式,重点选择在梅州市区和各县(市、区)城郊及交通主干道和主要景区周围(点)布局相关项目.

(1)近城镇郊区型.

即环绕梅州市城郊、县郊重点发展休闲农业,形成环城市(镇)郊区休闲农业旅游带.这些地方具有交通方便、接近城市消费群体的特点,应重点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种植养殖、农业园艺、农业观赏和农事体验,形成融“吃农味、住农舍、赏乡野、干农活、购农产品”为一体的环城休闲游憩带.在发展类型上可重点发展农业公园、农园采摘、生态科技观光、渔场垂钓等.可将梅县区南口侨乡村、程江镇、西阳镇、城东镇、梅江区城北镇发展为市郊农业观光休闲与民俗文化休闲;平远县可依托脐橙、油茶、南药、优质稻等四大农业主导产业和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发展县郊农业观光休闲与民俗文化休闲;蕉岭县可依托底蕴深厚的客家民俗文化,重点发展民俗文化休闲;大埔县可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客家民俗文化,发展农业观光休闲、民俗文化与休闲度假村;丰顺县可依托丰富的乡村温泉资源,发展融温泉与农业休闲于一体的度假村;五华县可依托热矿泥特色休闲资源与有机农业资源,发展农业观光休闲与休闲度假村;兴宁市可依托合水水库、丰富的客家精神与名人文化资源,发展农业观光休闲与民俗文化休闲.

(2)沿交通干线型.

即在主要客源地进入梅州的主要交通干道旁规划布局休闲农业旅游点.五华县、兴宁市可充分利用靠近G25长深高速的优势,丰顺县可充分利用靠近G78汕昆高速的优势,依托自身的温泉与客家民俗文化特色资源,在邻近交通主干道附近发展融温泉保健养生与客家民俗文化体验于一体的休闲度假村;梅县区松口镇可充分利用靠近S223的优势,依托自身客家民俗文化资源,发展民俗文化休闲旅游.

(3)临景区景点型.

即在主要核心景区周边规划布局休闲农业旅游点,依托景区集聚效应获得发展机遇.可围绕阴那山旅游产业园、五华县热矿泥康体产业园、丰顺县乡村温泉产业园、五指山风景名胜旅游产业园四大核心进行规划布局,发展近景区型休闲农业旅游.

3.2特色线路策划

发展现代休闲农业,不仅需要重视休闲农业点自身的开发建设与经营,还需要注重解决好休闲农业点的“点”、“线”、“面”结合问题,形成特色休闲农业旅游线.根据梅州市休闲农业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全市现有交通网络及其未来一段时间的规划发展,可重点规划建设5条特色休闲农业旅游线路.

(1)东部休闲农业旅游线.

以S333和梅大高速为轴线,发展主要以大埔县为主的东部休闲农业旅游专线,包括以乡村旅游为主题的坪山梯田旅游区、甜竹生态旅游区,以客家民俗文化为主题的客家民俗文化村、三河坝景区,以休闲农业为主题的西岩山茶乡旅游度假村等;同时,可借势大埔“南国牡丹”广东汉剧发源地、广东汉乐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花环龙之乡和鲤鱼灯舞,五鬼弄金狮、花环龙等浓郁客家风情,发展以客家民俗文化村为特色的客家民俗文化休闲旅游.

(2)东北部休闲农业旅游线.

以S223为轴线,包括梅县区雁洋镇、松口镇,发展东北部休闲农业旅游线,依托以生态农业为特色的国家5a级旅游度假村雁南飞茶田景区、国家4a级旅游度假村雁鸣湖旅游度假村;以乡村旅游为主题的桥溪村;以红色旅游和客家民俗文化为依托的国家4a级景区纪念园,发展以农业观光休闲、民俗文化休闲、休闲度假村为一体的综合型休闲农业与特色乡村旅游地.

(3)北部休闲农业旅游线.

以G205、G206为轴线,辐射蕉岭县和平远县,发展北部休闲农业旅游线.蕉岭是中国长寿之乡,拥有广东省自然保护区长潭旅游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丘逢甲故居、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谢晋元将军故居,古代客家民居石寨土楼等;平远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广东脐橙之乡,拥有国家3a级旅游区五子石生态旅游产业园、南台卧佛山文化旅游产业园等.可依托长潭旅游区、五子石生态旅游产业园,重点发展以中医药养生保健为特色的休闲度假村、以客家民俗文化为主题的民俗文化休闲.

(4)西部休闲农业旅游线.

以G205、G25为轴线,辐射兴宁市和五华县,发展西部休闲农业线.兴宁市拥有部级森林公园神光山、合水水库风景区、金明湖温泉度假村、广东省古村落罗岗等;五华拥有汤湖热矿泥山庄、七目嶂风景区、益塘风景区、球王李惠堂故居等,可依托热矿泥康体产业园重点发展以温泉养生保健为特色的休闲度假村和农业观光休闲.

(5)南部线.

以S12、G78为轴线,发展以丰顺县为主的南部休闲农业旅游线.丰顺温泉资源丰富,拥有广东最多的温泉,此外还有龙鲸河漂流、龙归飞瀑、铜鼓峰、八乡山、黄花村等,可依托丰富的乡村温泉资源发展以温泉养生保健为特色的休闲度假村和农业观光休闲.

3.3发展对策建议

(1)做好论证、科学规划.

梅州现代休闲农业的发展必须立足地方特色资源,科学分析判断,提取特色、浓缩精华,在自然资源基础上,糅进客家文化.不仅要让具有农业工程咨询与设计资质的单位进行论证设计,在建设前期更要邀请民俗文化、农业科技、生态环保、交通旅游等方面的专家充分论证,对其观光功能进行科学设置.

(2)加强指导、政策扶持.

梅州现代休闲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引导和政策扶持,离不开主体培育和市场参与,建议进一步鼓励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现代休闲农业的信贷投入,特别是农行、农村信用联社等要加大面向农户和中小旅游企业的小额贷款和联保贷款规模,为现代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资金与信用服务;同时,政府要加强宏观指导,出台政策、制定标准,引导和支持交通、住宿、饮食等休闲农业服务项目发展,使游客来得通畅、住得舒服、吃的尽兴、玩得愉快,促进休闲农业的长远发展.

(3)提高档次、提升服务.

针对梅州现在大部分休闲农业开发项目单一的现状实际,建议以满足不同旅游者需求为目标,努力提升产品档次和品牌形象,要通过各种途径引导教育农民特别是休闲农业的开发经营者提高其综合素质、审美能力和增强服务意识,要尽快建设一支与现代旅游服务业相适应、能满足广大游客需求的休闲农业从业人员队伍,提高经营管理服务质量,推动现代休闲农业的规范化、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发展.

(4)加强宣传、广招客源.

要指导休闲农业经营单位和个人搞好策划包装,特别是要加强与旅行社的紧密合作,积极引导和扶持休闲农业点与主要客源地的旅行服务企业广泛开展信息交流与区域合作,实行资源共享、线路互连、市场互动、客源互送,加快实现休闲农业发展良好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

(5)维护生态、持续发展.

民俗文化旅游策划篇8

关键词:民俗文化民俗旅游文化产业

旅游的目的是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因此,民俗特色和地方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在这两者中,笔者以为旅游应以民俗特色为本,因为它涵盖了地方特色的人文内容。就像一座孤岛离开民俗的浸染,对旅游者来说只能算是风光旅游。而风光旅游若离开人文因素,未免有些单调。本文试图从分析吉林省民俗旅游发展的现状入手,探讨如何进一步开发民俗文化资源,来促进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吉林民俗文化旅游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吉林省是满族和蒙古族的发源地,更是朝鲜半岛以外朝鲜族的聚集地。他们既与汉族习俗文化相融合,又保留着自己独特的民俗特点。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方面,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多以风光旅游为主,夹杂些民俗风情为辅的形式,来达到吸引游客的目的。如松原市自2002年,已连续10年成功举办了“查干湖冰雪捕鱼旅游节”,所聚集的人气逐年增加。但除古老的祭祀仪式和捕鱼方式外,能全面与蒙古民俗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配套的东西并不多;延边近年来也举办了各种名目繁多的旅游节,也都难成气候。与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吉林自然风光旅游、展会游、边境旅游、冰雪旅游、人参旅游、乡村度假旅游等项目不断被开发相比,民俗文化旅游的瓶颈状态未被有效地突破,构成了吉林旅游事业的短板。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还缺乏与自然旅游资源相配套的统筹机制。这既反映出对地域古老民族文化传承重视不够,同时,也为吉林开发民俗特色旅游资源留下广阔的拓展空间。具体表现为如下方面:

(一)对如何利用优势的自然旅游带动尚处于劣势的民俗旅游认识不足

从吉林省现有旅游类型吸引力看,最基本层次的观光旅游大体占80%,娱乐购物、会议商业和度假约占15%,能展现具有真正长久吸引力的民俗特色旅游所占比例不足5%。从这组数据看,吉林的民俗旅游劣势非常明显。据一次抽样调查表明,在外国游客心目中的中国旅游第一吸引力,认为山水风光名胜古迹的占30%,对民俗风情感兴趣的竟达70%。[1]由此可见,开发民俗旅游资源重要性。目前在延边州和松原两个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尚未把用优势自然旅游带动劣势的民俗旅游提到日程上来。

(二)民众参与度低,使旅游的民俗性大打折扣,导致后劲不足

延边大学对2007年“延边州民博会”的一份‘参与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中,知道(听说过)民博会的占80.6%,看过(参加过)的比例在39.6%,没看过(没参加过)的占60.4%。从被调查人员职业结构看,公务员、教育工作者,企事业人员比例为87.6%,其他只占12.4%。[2]可见调查面之窄,难以反映民俗文化真正土壤——广大民众的参与兴致。民俗文化缺少地域民众参与,必将失去焕发活力的土壤。没有活力的土壤,又怎能博得旅游消费者认同和长久的生命力呢。

(三)热衷办旅游节,缺少对旅游精品活动的统筹规划。2012年延边州由州及所属市县举办的节庆就有37项。春看梨花、冬滑雪、夏游长白、秋采梨,可谓四季热闹;朱果、莲花、金达莱,大雁、松茸、东北虎,都有了自己的节庆。[3]掺杂的民俗元素,基本是朝族饮食、秋千、跳板、歌舞,导致本地民俗被人为的庸俗化所践踏。试想一个不乏自然风光,有得天独厚民俗的地域,办了如此多的节庆,非要给看不见的老虎、随处可见莲花、奢侈品松茸过节,这种旅游营销手段的滞后,很少能以符合游客心理的方法扩大影响,提高潜在游客的参与度来吸引游客。

二、吉林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策略

吉林省开发旅游资源是一项系统工程,作为子系统的民俗旅游的开发,必须与已经体现出优势的自然风光游统筹考虑,才能体现出其独到的旅游价值。

(一)吉林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与保护策略

开发与保护是挖掘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潜力必不可少的前提。同旅游资源的物质资源相比,民俗文化旅游中所蕴含的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难度要大得多、复杂的多。然而,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除了政府大力搭台办节庆外,没看到有太多有效措施。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对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保护,就应该在培育、光大深藏于民间的民族习俗上下功夫、花气力。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来自于民众,传承于民众,规范民众,又深藏在民众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民众的参与度和自发的参与热情,才是民俗文化挖掘的方向,才是吸引游客的魂灵。培养区域民众群体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和自豪感,使游客身临其境便能体会到该民族浓郁的民俗氛围。

(二)打造民俗旅游精品及营销策略

民俗文化的群众化,是打造民俗旅游的精品策略重要一环。从游客心理特征考察,有广泛参与大众化的民俗文体活动,很容易唤起游客的参与欲望,一旦他们被融入其中,必然会很快被这种大众文化氛围所感染并认同。这样的感染力所产生的渗透力无疑会通过游客向身边蔓延。蔓延的结果,必将会比什么推介会、甚至是被‘旅游化’的各种‘民俗节’的宣传效果好得多。如“延边朝鲜族端午民俗旅游节”的朝鲜族摔跤邀请赛,邀请了青岛、大连、沈阳、延边等10支代表队,共60名队员参加。笔者认为这是推销民俗旅游最经济和有效的办法。要比请专家、官员推销民俗旅游节俭得多、影响大得多。此外,减少辖区为造势和不切实际诸如“大雁、松茸、东北虎”和同一季节重复的“苹果梨”等样式单调的节庆,以民俗文化资源,让项目的丰富性、多样性,留给游客游难尽揽、余兴未尽的遗憾。

如前所述,目前吉林旅游对游客的吸引力自然风光游是优势,而民俗旅游处于劣势。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景观,固然吸引眼球,但缺乏人文气息,总是会让人感觉有些苍白。凭借吉林自然风光游的地利,自然地融入民俗风情,不仅是对民俗文化旅游的带动,也是对旅游吸引力总体层次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温艳玲等.延边龙山朝鲜族民俗文化村可行性研究报告[DB/oL].

/view

民俗文化旅游策划篇9

傈傈族主要的聚集场所在云南,至今为止这里仍然保留着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傈傈族民俗文化。丽江老君山国家地质公园是傈傈族民俗文化旅游村的地址所在,其最初是从2009年黎明景区统一进行规模化的整理时开始的,文化旅游村有着较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从刚成立之初便把自身定位为民俗文化旅游村,在此基础上,相关人员积极宣传傈傈族民俗文化,打造傈傈族民俗文化品牌。虽然,丽江市傈傈族民俗文化尚为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改善,但是民俗文化旅游给当地带来的变化已经有目共睹。

一、傈傈族民俗文化旅游村的开发现状

(一)传统饮食的开发

人类实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便是饮食,它是人类在世上生存及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便会产生出不相同的生态饮食资源,久而久之便会发展为形态各异的饮食民俗文化特色,如今旅游业飞速发展,传统饮食逐渐成为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实用性及文化性在旅游业中尤为突出。傈傈族民俗文化旅游业中自然是以傈傈族传统饮食为主,其中最具当地民族特色及最受游客们欢迎的主要有:苦荞粑粑、籼米粑粑及包谷饭。傈傈族位于高山之上,有着较为丰富的植物资源,因而来此观光游览的游客们不仅可以观赏美丽的风景,而且可以品尝当地的野生菌类、山茅野菜及用中药材做成的美味菜肴。

(二)特色住宿设施的开发

旅游业中最能够体现出当地硬件设备建设的就是住宿,旅游建筑在旅游业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特色设施的建设可以反映出特定时代、民族和地域的文化背景,有些甚至会成为吸引游客的主要因素;同时,它承载着整个民俗文化旅游业,为旅游业提供了功能设施方面的保障。在傈傈族民俗文化旅游村中最核心区域是红石街,其因全部采用当地特有的红岩为路面而得名,在街道两旁建立的客栈共有二十余家,均采用当地特有的红岩堆砌而成。住宿设施中,除了红石街上的客栈,在村内还有许多村民自家开办的农家乐设施,这些建筑主要以木楞房为主,具有傈傈族古老的居民建筑形态。

(三)旅游交通设施的开发

开展一个地方的旅游业,交通设施的开发是重中之重,这样才能满足旅游者在旅游场景中的自由选择,在傈傈族民俗文化旅游村中其旅游交通设施也具有当地民俗特色,比如:从住宿地红石街到周围各个旅游景点的这段路程,包含了特色的芦笙文化走廊及河谷生态走廊,但是有些较为偏远的景点,仍还未建成通路,尤其是一些偏远的乡村及森林内部,道路越往前走越是难行。

(四)娱乐表演节目的开发

民间娱乐活动在社会生活当中广泛存在,其中有我们祖先传下来的也有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断发掘和创新的,但它们有着共同之处,即:可以娱神的同时也可以娱人。在民俗文化旅游业中,民间娱乐活动有着较大的研发价值和旅游价值,作为游客们较为喜爱的当地民俗文化活动之一,在民俗文化旅游业中有着重要的宣传作用。傈傈族当地的民间娱乐节目主要有:民间节日及民间音乐舞蹈。来此旅游观光的游客可以切身的体会到当地热情似火的歌声和舞蹈,许多游客被这开心热情的舞蹈带动,会不自觉的参与其中。其中较为特色的活动主要有“百人吹奏葫芦笙”、“上刀山、下火海、舔火型”等活动。

二、旅游场景对傈傈族民俗文化的影响

(一)使民俗文化广为人知

在传统民俗文化的开发中,一些逐渐被人们忘记或逐渐消失的民俗文化被慢慢激活,同时使民俗文化广为人知,在傈傈族民俗文化旅游村的开发和发展中,复兴最为明显的民俗便是当地的民间乐器及传统歌舞。以前当地的年轻人都是往大城市里跑,很少有在傈傈族工作和生活的,自从成立傈傈族民俗文化旅游村后,许多年轻人便选择在当地工作,他们一般白天在景点工作,晚上没什么事情后便到“诺玛底之声”参加歌舞排练及表演工作,这样的话,便为民俗文化的宣传作了更为深厚的当地民众基础。

(二)使民俗文化更加丰富

在进行旅游业开发时,地方民俗中一些有特色、有价值的东西会被挖掘出来,同时在开发过程中会发生新旧因子的相互叠加,不同历史时期的民俗文化会同时呈现出来。在景区中可以看到柏油马路与乡间土路、传统服饰与现代服装等等古今元素的同时呈现。在傈傈族民俗文化旅游村的开况来看,旅游资源主要有传统的地方民俗特色、一直进来的民俗特色,和复兴后的传统特色,经过时间的沉淀和多样化的加工,傈傈族民俗文化旅游村体现出了当地民俗文化的多样性。

(三)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在傈傈族民俗文化旅游村中的居民,很多人借此契机参入到了旅游行业中,促进了当地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使傈傈族民俗文化村的经济形式由原来的农业经济逐渐转变为旅游经济。

三、傈傈族民俗文化旅游村可持续发展策略

(一)当地民众的积极参与到节庆活动中

作为地方性节庆活动来说,举办的最大的目的就是,向来参观的游人们展示出自己当地的文化特色。而向人们展示当地的风俗文化,当地居民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才能使风俗文化更加生动的展现在游人面前。当地居民是这种地方性节庆活动的缔造者和最原始的参与者,可以更加具体和透彻的展现出当地节庆活动的灵魂和魅力。就拿我国举办的青岛啤酒节为例,青岛啤酒节上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但是当地民众的参与仍然具有主体作用,青岛啤酒节是一个游客和当地民众举杯狂欢的节庆活动。它以“品饮百家啤酒,参与万众狂欢”为节庆活动的主题,可以看出当地民众在其中的重要性。同时注重民众参与的节庆活动还有日本的樱花节,日本政府采取了很多的措施,鼓励当地居民积极地参与其中,因而把樱花节打造成了一个举国狂欢的节庆活动。

从傈傈族民俗文化旅游村当地居民的角度出发,地方性节庆活动是当地居民日常活动聚集的场所,这个时候会有许许多多的民众参与其中。同时,地方性节庆活动是传统文化和当地风俗习惯的凝聚地,对当地的风俗文化不了解的民众,可以更加深刻的熟悉自己家乡的地方特色,这样才能更好的传承和发扬当地的传统文化。所以当地政府或者是节庆活动的举办者,应该邀请当地民众参与到节庆活动的规划和举办中。同时,可以让当地民众集思广益,为节庆活动出谋划策。这样当地民众才能积极地参与其中,从而更加深刻的了解当地的文化特色。

从地方性节庆活动的角度出发,节庆活动本来就是一个民众参与的活动,是一个普天同庆的节日,民众积极参与是一个节庆活动的灵魂。一个规模浩大的节庆活动如果没有民众的参与,那也只能是昙花一现,只有民众的参与才能使地方性节庆活动更加的热闹,更加的具有人气。毋庸置疑,政府是地方性节庆活动的倡导者,但是当地民众的积极参与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才能做到节庆活动的独特性,使傈傈族民俗文化旅游村可持续的发展下去。

(二)当地文化的有效利用

使傈傈族民俗文化旅游村可持续发展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充分的挖掘和利用当地的文化特色,并展现出自己的文化内涵,这样才能吸引更加的游客。旅游业是由许许多多的节庆内容及当地的地方特色构成的,在这繁多的内容背后应该有一个地理文化的主线内容,这样地方性节庆活动才不会虚有其表。想要做好这个主线内容,就应该充分的发掘当地的地方文脉。这里所说的文脉就是,为了使傈傈族民俗文化可持续发展,而发掘的当地的地理文化背景和传统文化脉络。发掘和了解当地的文脉之后,可以顺应文脉的发展进行设计,也可以与当地的文脉背道而驰,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同时可以把顺应文脉发展和对文脉出奇制胜相融合,从而使傈傈族民俗文化旅游村可以持续发展。

正如:在2003年的时候,陕西省举办了“金庸华山论剑”的地方性节庆活动,这个节庆活动就是以华山深厚的文化背景,以及金庸先生对华山的渲染而进行的;同时,日本在赏樱节的时候,当地居民都积极地参与,同时拿出当地的特色服饰和特色的手工艺品展示给来游玩的人。游人们在这里还可以品尝到当地特色的小吃,观赏到具有当地特色的歌舞表演。许多的风俗活动使樱花节彰显出了自己的文化特色,同时使樱花节充满了浓浓的民族气息。

(三)策划新颖创新

傈傈族民俗文化旅游村要想持续的发展,就一定要做到策划方面的新颖和创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参观者。因而,在节庆活动的策划时一定要做到新颖和独特,只有自己的活动差别与其他的活动,才能使民俗文化村在种类繁多的旅游胜地中脱颖而出。比如:在文化村有一个经典的节庆活动:玫瑰花节,在玫瑰花节上,举办方要求每个花车每一年都要有一个不同的主题,这种新颖的策划方式使玫瑰花节的举办很成功,吸引了很多外国的游客前来参观。做到新颖的同时,玫瑰花车巡游和玫瑰碗的比赛这种经典的项目被一直保留着。还有田阳布洛陀民族文化旅游节也是在不断的创新中,使得节庆活动持续的发展。节庆活动上比较传统的节目是田阳狮舞,改革开放后,主办方对田阳狮舞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增加了狮舞表演的可看性和艺术性,使这种田阳狮舞更加的吸引人的眼球,因而,田阳狮舞才能吸引更加的游客。

(四)有力的推广

一个成功的民俗文化旅游村是离不开有力的推广的,通过广告媒体等形式可以使这种旅游业更加的广为人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同时主办方可以借助报纸和网络把自己的节庆活动宣传出去。提高当地知名度的同时也促进了丽江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播。

(五)特色地方性纪念品的开发

地方性纪念品可以伴随着游客分布到全球各地,纪念品是地方性节庆活动宣传的最有利最直观的方式,通过这些纪念品的发放可以有效的宣传当地的文化,同时吸引来更多的游客,促进当地的经济效益。纪念品是当地文化的标志和象征,透过富有特色的纪念品可以看出傈傈族的文化底蕴,和当地的文化内涵,可以促进不同的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因而,主办方应该充分的挖掘当地的文化特色,并融入到开发的纪念品中,使这种纪念品成为当地文化的载体。因此可以看出,纪念品对于傈傈族民俗文化旅游村的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纪念品是一个文化的标志,纪念品到达的地方,那这种地方性文化在某种意义上也到达了那里。如果有经济能力的主办方可以举办一些纪念品的展览会,这样可以更好的宣传傈傈族民俗文化旅游村,使其可持续的发展下去。

四、结论

民俗文化旅游策划篇10

关键词: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化;构想

旅游产业化是全球旅游业发展的大趋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经历了旅游事业——旅游行业——旅游产业的转变与发展过程,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三大产业之一。我国的旅游业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正如温家宝总理在世界旅游组织第15届全体大会上指出:“21世纪头20年,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时期,我们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合理保护和利用旅游资源,努力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全国已有24个省(区、市)将旅游业确定为本地区的支柱产业、龙头产业或先导产业,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

一.民俗文化的旅游产业化现状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共同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的一种较为稳定的文化事象,民俗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它的旅游功能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民俗旅游产业化是指借助市场机制有效配置民俗旅游资源,规模化地生产民俗旅游产品或提供民俗旅游服务,其实质是将民俗与旅游经济相结合,在市场经济中实现民俗文化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与一般产业所不同的是,民俗旅游产业化是以经济效益带动社会效益、保护与开发并重,保护优先的一个过程。从某种层面上看,民俗旅游产业化的社会责任要远大于其本身承载的经济功能。

近年来,旅游业逐步发展成为重点经济产业。各地区、各部门贯彻全省旅游发展大会精神,牢牢把握“抓旅游就是兴产业、抓旅游就是抓就业、抓旅游就是调结构、抓旅游就是促开放、抓旅游就是抓文化”的理念,调动全社会办旅游的积极性,景区接待量、星级饭店接待量、旅行社、旅游公司、旅游商品销售等全面上升,既刺激了消费,又拉动了相关产业,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二.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分析

(一)乡村旅游成为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的助推器。游行业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八次全委关于全面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国家旅游局倡导的“中国乡村游”主题活动,以“农家乐”、“牧家乐”为切入点,加强乡村游的调研和部署,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像互助、循化、贵德、门源、湟源、共和等地的农家乐旅游产品吸引了众多省内外游客,乡村旅游的发展是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的一大载体,不断推动了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化的发展。

(二)旅游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在全省范围开展了旅行社“诚信建设”,星级饭店“周到服务”等活动,受到旅游者的好评。

(三)科学规划,加大旅游投资力度。日本JiCa集团编制的《环西宁圈综合旅游开发规划》完成《最终报告书》;国家旅游局编制的《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全面展开,玉树州、果洛州旅游规划拟纳入启动的三江源总体规划中。

(四)民俗旅游商品建设步伐加快,以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为依托,将荣获全国、全省著名商标、驰名商标的产品纷纷进入旅游消费市场。

三.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弱势分析

(一)民俗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不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民俗旅游区距离重要客源市场较远,季节性过于明显,可进入性差,在旅游旺季,旅游交通和接待仍然制约着民俗旅游的快速发展,像购票难、住宿难、租车难等类问题也十分突出。特别是青藏铁路开通以来,一票难求的问题严重限制了旅游业的发展。

(二)景区管理体制不顺,影响民俗旅游投资环境和开发建设

以青海湖为例,除青海湖旅游景区管理委员会之外,从行政区划上涉及两州三县以及农牧厅管辖的三角城种羊场,三江投资公司管辖的湖东种羊场;从部门管理上有林业局对青海湖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建设厅对青海湖风景名胜区的管理。各有各的发展规划,各有各的工作重点,职能交叉,政出多门,无法进行统一的规划与管理。

(三)宣传营销不充分,行业发展水平低

从旅游开发的实践来看,对自身民俗文化的宣传和营销还做得不够。互助、循化、贵德、门源、湟源、共和等地的民俗旅游产品没有完全推广,旅游产品的组合营销水平低,各搞各的,没有很好的达到资源共享。其次,文化旅游起步晚、底子薄,虽然近几年发展很快,但就行业水平来说还是比较低的,不但体现在资源开发不充分、市场拓展不到位等方面,也体现在人力资源缺乏、经营方式落后、管理水平差、从业人员的素质、技能低等方面。

四.制定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

   旅游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机制不活,是旅游业发展的一大瓶颈,要想推动民俗旅游产业上新台阶,就必须扶持民俗旅游企业,培育更多的旅游市场主体,激发创业活力,制订出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

“凡事预则应,不预则废”,民俗旅游的健康发展,同样需要制定科学的、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规划。相关部门应根据该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民俗文化资源的状况,因地制宜地制定民俗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把民俗产业纳入当地社会经济的整体规划中,并明确提出该省民俗旅游产业发展的目标、重点、面对的问题及应采用的措施等,使民俗旅游产业化有序平稳的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化的发展有着无限的契机,要充分利用各种优势资源,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辩证关系,更新观念大胆尝试,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拓宽融资渠道,启动民间投资,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将和谐美好的新景观展现给世人。

参考文献:

邸平伟.青海民俗文化的发掘与青海旅游业的发展.青海民族研究(社科版),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