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计算机平面设计的就业率十篇计算机平面设计的就业率十篇

计算机平面设计的就业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0:08

计算机平面设计的就业率篇1

针对计算机工程系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对2011届毕业生进行了调查,最终分析结果如下: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备计算机二维机械绘图、二维平面图像处理、三维效果图设计与制作、模具设计与制作知识,掌握二维平面绘图、三维效果图绘制、建筑效果表现、模具设计与制作能力,能从事建筑效果表现、模具设计与制作等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

二、调查情况

(一)就业对口率,就业稳定性,适应性,毕业生薪酬水平分析

1、就业对口率分析

2011届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本系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分布在家装设计、广告设计、印刷设计、模具设计及网站设计等方面,对口率较高。

从就业单位性质来看,主要集中在中小型私营企业公司,这也符合本专业定位于服务地方经济的思路。

从就业地区来看,主要集中在学校所在地潍坊、及济南、青岛、淄博等经济较发达地区。

2、薪酬待遇分析

通过对毕业生的调查分析,月薪在1000-2000元的占68%,月薪在2000-3000元的占27%,3000元以上的占5%。根据我们对毕业生的访问,对于刚毕业1-2年的学生来讲,目前的薪酬水平基本符合学生的期望值。随着学生工作经验的增加及职称的上升,学生普遍看好未来的升职加薪。

(二)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就业特点总结

根据对近几年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统计分析,就业具有如下特点:

1、就业率高、专业对口

统计显示,本专业的就业率为100%。本专业毕业生专业水平高、能吃苦耐劳、相对本科生薪资水平低,受到广大中小型企业的欢迎。本专业的专业设置符合当前企业要求,所以大部分毕业生都能对口就业。

2、薪资起点低、上升空间大

根据毕业生的薪资水平的调查显示,大部分集中在月薪1000—2000元的水平,与高职其他专业基本持平,但比本科毕业生低。根据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大部分毕业生能很快熟悉行业特点,积累经验,上升空间比较大。

3、稳定性较低

薪资水平较低、工作强度较大等特点,使得一部分毕业生经常更换工作,稳定性较差。

三、提高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建议

(一)完善专业设置、提高教学质量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学习的软件比较多,更新换代较快,根据社会需要及时调整。同时加大学生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学生毕业后能够快速适应单位要求。教师在讲授过程要多列举与实际密切相关的案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二)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双赢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培养,使学生能够了解到时下最流行的技术,有方向的提高自己的水平。同时企业也可以培养适应本企业的学生,减少双方的磨合时间,

(三)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

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必须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分析当下的宏观就业形势,介绍行业、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与要求,面试技巧与注意事项,择业的要素和优先次序等,通过专题报告会邀请企业人事干部、中介机构经理、优秀毕业生进行专题讲座,以案例分析的形式,介绍就业、从业、创业的艰苦经历和成功经验等;利用中介机构和媒体推荐,宣传学校办学特色和成功经验、毕业生的特点特长等为学生就业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通过各种渠道为学生就业创造条件,通过实习就业和定单培养提高就业率,根据与企业达成的协议,部分优秀毕业生在实习实训时,实现预就业,通过与有意向性的大型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合作计划,为企业定向培养专业人才,学生学习期满,达到毕业标准,到原定企业参加工作。

参考文献:

[1]梅泉海.大学生就业形势探析.发展,2009,(6).

计算机平面设计的就业率篇2

.

【关键词】计算机程序设计应用开发

计算机技术已经走进千家万户进入各行各业,这种技术的发挥,在人们工作与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可以运用某种技术来改变人们的工作学习方式。计算机拥有的强大技术水平,可以大大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与准确度,它可以代替人们做很多复杂的工作,减轻人们的工作强度与难度。计算机之所以有这么多优势,主要是借助程序设计来完成的,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应用开发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应用,实现了智能化与科学化的管理,这种高新技术的发展,对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计算机程序设计的概述

计算机的技术发展速度迅猛,它在运行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些作用的发挥主要是依靠计算机程序来完成的。计算机程序是一种语言,它可以通过计算机来识别,而程序设计就是把人们的需求通过计算机语言来转换成能够被计算机识别的指令,通过这些指令来完成相应的功能。在计算机程序设计过程中,要先了解分析用户有哪些需求,再弄清主要的核心任务以及相关的输入、输出要求,然后再设置计算法,把这些计算法转换成应用程序,交给计算及执行,确保程序可以正常运行。

在计算机程序设计上,有很多种语言类型,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最开始运用的是机器语言,计算机程序都需要转变成机器语言才可以运行,它主要是由二进制的0和1组成的,这种程序有很多弊端,因为二进制人们不容易懂,所以在编写程序过程中,效率非常低,准确性也不是很高。后来,为了解决这种语言存在的弊端,人们就研究出了汇编语言,在汇编语言的基础上,为了使计算机程序设计的更准确,又出现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这种编写程序比较简单,人们在使用过程中比较容易理解。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又出现了C语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又出现了Java语言,这种语言是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根据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Java语言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2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应用开发

2.1在管理信息系统中对程序设计应用开发的思考

目前,我国计算机技术水平发展的特别快,它可以代替人们做很多平时难以完成的工作,比如信息管理系统。那么在计算机程序设计应用开发中,管理信息系统为企业带来哪些优势呢?我们具体来分析一下。

在计算机的信息管理系统中,很多单位都通过计算机的程序来提高管理水平,比如说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等,这些系统主要都是通过计算机在程序设计开发过程中运用高级语言编写成的,它在处理信息过程中既快速又准确,给人们在管理中减轻了很多负担,企业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运用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管理时,针对人力、财力、技术等资源来说,可以有效的确保数据信息的准确性,企业从下到上的资源都可以统一管理,大大的提高了管理水平。在企业管理中,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范围非常广,不仅能管理企业的商品销售与库存情况,还能针对客户与员工的信息进行管理,这样可以节省很多人力资源,更好的对人员进行分工,方便及时的跟进客户,给企业带来更多经济效益。其实针对企业来说,用管理信息系统更多的是可以提高运作效率,节约成本,解决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仅如此,这种管理信息系统还能更好的规范企业的管理。因此,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运用管理信息系统了。

2.2在电子商务中对程序设计应用开发的思考

电子商务是在计算机中通过高级语言建立的电子商务网站,企业为了宣传品牌的形象就会把企业经营范围与服务宗旨放在网上,这样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企业,扩大知名度。用户可以通过电子商务网站了解产品的动态,给品牌的推广带来一定的效益。现在大部分人都选择在网上购物,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说计算机的程序设计应用是很强大的,比如要对图书销售网进行设计,之前是需要人工来建立后台数据库,然后对图书进行管理。现在电子商务技术就是用电子数据信息流来代替实物流,这样不仅能够控制成本,还方便交易,这是企业经营中的一种新的经营模式。

计算机程序设计开发的电子商务系统是面向生产者、销售者以及消费者提供的市场,三方都可以满足需求。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都认识到了电子商务的优势,在管理与营销中都会通过电子商务来进行,所以说计算机程序设计应用开发在电子商务这个方向有很大的前景。

2.3在工业工程中对程序设计应用开发的思考

我们都知道,在工业工程中突发事件都比较多,工业设备为了提高生产率需要高负荷的运转,那么计算机程序设计开发对工业工程的运转也会带来很多便利。

在工业工程的机械领域中,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应用主要从自动化控制和计算机辅助方面体现出来。因为计算机在生活中已经被人们普遍应用,那么在工业领域中,计算机的辅助设计还有自动化设备也已经开始被应用。所谓计算机辅助设计就是设计人员在对计算机进行设计的时候,运用图形技术,来设计工厂、仓库的布局,还有电子电路等等。它的作用是通过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判断出来设计是否有问题,如果存在问题,那这种图形技术就可以自动修复,能够保证数据的准确性。计算机程序设计应用在工业机械领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机械效率。

3结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水平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已经离不开计算机了,我们知道,计算机程序设计主要是运用计算机语言来解决的现实需求。通过上文我们思考了计算机应用程序开发为企业发展所带来的优势,目前计算机应用程序设计已经成为企业解决问题的发展主流,因此,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更需要开发这种技术,来方便人们今后的工作、生活。

参考文献

计算机平面设计的就业率篇3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作为我国市场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参与者,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是优胜劣汰,而我国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稳住脚跟,推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这个科技不断发展的时代,计算机应用技术已成为我国当代企业发展的必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现代企业的发展水平与其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化建设水平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明显,计算机应用技术有着高速率、超大容量等特点,在现代企业当中能够有效保障企业的工作效率,实现信息化建设可以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在未来的竞争当中,人才与科技必然会成为竞争的核心。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化建设作为科技发展的产物,是企业在未来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保障。

2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领导层的认识不到位

在我国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企业领导层在发展过程中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信息化建试论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化建设文/任艳艳 史蕾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作为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一股重要力量。企业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稳固自己的地位,利用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化技术是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本文对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化建设做了相关的介绍。摘要设的认识不到位,认为经济效益就是加大生产,降低企业的成本,以至于在企业管理中没有建立起信息化管理意识,从而造成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低,企业的经济效益得不到保障。

2.2资金不足

我国现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企业的资金大多都投入到企业的生产运营中,而对于计算机应用软件方面,企业却没有在财政预算中对其进行考虑。在我国许多企业当中,计算机还是采用老式的计算机系统,那种老态的计算机比较笨重,计算系统也比较落后,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传统的计算机已经近乎被淘汰,而现代企业发展对计算机配件的需求不断增加,那种老式的计算机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发展了,而企业认为只要计算机还能用,就没必要花费资金去购买新的计算机,企业没有对计算机应用软件以及相关软件投入资金扶植,以至于企业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落后,计算机应用技术落后,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也就滞后,企业生产效率与管理水平也就得不到保障。

2.3计算机技术应用不全面

计算机作为一种先进的技术,应用在在我国现代企业当中可以有效的保障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然而我国很多企业的计算机和信息化技术应用不全面,计算机与信息化技术都只限于某一部门,如财务部门,侧重于管理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领导层对财务部门的重视越来越大,因此将计算机与信息化技术应用在这个部门也越来越普遍,而计算机与信息化技术在生产、销售等部门的运行上却应用较少,工程部门的信息化远未得到重视,出现了严重的计算机技术应用不平衡。这样发展起来的信息系统,智能处理企业管理中某个环节出现的问题,难以在整体战略上实现企业各个系统的衔接与整合,导致企业信息沟通不畅,企业资源难以充分优化整合。

3推动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3.1转变经营观念

我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容易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片面的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企业的管理,在企业的管理中,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而计算机信息技术与信息化建设关键在于领导层的决策,受领导层经营观念的影响,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落后就要挨打,因此我国现代企业必须转变经营理念,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化技术来推进企业的信息化管理。

3.2加大资金的扶植

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中,对于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信息化建设要进行资金的扶植,只有拥有足够的资金,一些先进的计算机应用软件才能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当中得到更好的应用,一些先进的设备才能引进企业生产经营当中,才能保障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率,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

3.3提高计算机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水平

计算机技术与信息化技术在我国现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有着重大意义,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能给企业以强大的支持。而企业在利用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为此,企业要全面加强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与信息化建设,将计算技术应用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在各部门之间建立统一的网络系统,便于企业资源的共享,同时有助于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高。

4结语

计算机平面设计的就业率篇4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化,金融服务日益规范,外资银行陆续进入中国市场,银行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而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由于历史原因,在财务管理方面一般没有工商企业那样完善。国有商业银行要在市场中求生存,就必须顺应复杂激烈的市场环境,运用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加强财务管理工作。

一、网点效益测评的理论基础

管理会计是以现代化管理科学为基础,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向企业内部管理人员提供与管理决策有关信息的会计学分支。它使会计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提供会计信息和单纯的核算(记录、反映),而是进一步利用会计信息进行财务预测、决策,对经济活动进行控制、分析及业绩评价。

量一本一利分析是“业务量一成本一利润分析”的简称,是研究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业务量、成本、利润三者之间变量关系的一种专门方法,其核心是确定“盈亏平衡点”。“盈亏平衡点”是指企业在这一点上正好处于不盈不亏的状态,即“所得”等于“所费”,收入等于成本,亦称为保本点。对于商业银行来讲,可以利用量一本一利分析测算各网点存款盈亏平衡点,即存款达到多少时,刚好收支相抵;超过盈亏平衡点的存款就可以给银行带来利润。

网点效益测评主要运用量一本一利分析,对商业银行各网点的盈亏平衡点、预期利润等指标进行测算,为合理规划网点布局、客观评价网点效益、科学决策网点撤并,提供相关、可靠的会计信息。

二、网点效益测评方法

财务会计通常是对过去已发生的经济业务予以核算和反映,要求信息客观、真实、力求准确。管理会计的工作重点着眼于未来,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故其所提供的数据不要求绝对精确,只要做到尽量合理即可。下面的利润和盈亏平衡点计算公式中收入仅指利息收入,支出仅指利息支出、业务管理费和折旧,略去了手续费收支和税费等因素。

(一)两个基本公式。我们的目标是测算网点的预期利润、盈亏平衡点,其公式为:

设:1一存贷比一准备金率一备付率=a(a为资金余缺率)

利润=存款×[存贷比×贷款实收平均利率十(准备金率十备付率)×备付金利率十iF一存款利率〕一业务管理费一折旧

存款盈亏平衡点=(业务管理费十折旧)/[存贷比×贷款实收平均利率十(准备金率十备付率)×备付金利率十iF一存款利率)

式中:iF(a>0,为a×内部资金利率;a<0,为a×借款利率)

可以看出,利润、盈亏平衡点这两个指标与存款额、折旧、业务管理兼、各项资金运用比率、利率等因素密切相关。

1、资金运用比率、利率的选择。资金运用比率指各种资金运用方式占资金总量的比率,包括存贷比、准备金串、备付金率和资金余缺率a.所涉及的利率有:贷款实收平均利率、准备金利率(备付金利率同准备金利率)、内部资金利率(若资金短缺,则为短期借款利率入

资金运用比率、利率可以选用各支行数据,也可选用分行平均数据。支行测算自己所属各网点的效益时,选用支行数据可以更切合实际地反映支行各网点的经营效益情况,并实现网点间效益的横向比较。但站在分行角度,为使所有支行各网点置于同一水平上予以客观公正的考核,应采用分行资金运用平均水平。

2、业务管理费、折旧的计算。业务管理费一般划分为人员费用、办公费用和基础设施费三项;折旧包括设备折旧和房屋折旧。如果人员费用、办公费用、其他基础设施费(指扣除房屋租金、装修费用)和设备折旧在各支行统一核算,可按支行人均数与该网点人数的乘积计算。房屋折旧、房屋租金、装修费用,不同网点间相差较大,可根据各网点的实际列支数计算。

(二)具体计算步骤。

(1)存款;指日均一般性存款余额。如果首次开展该工作,可按上半年月均余额为准。

(2)利息收入=存款×[存贷比×贷款实收平均利率十(准备金率十备付率)×备付金利率十a×内部资金利率〕

(3)利息支出=存款×存款平均利率

(4)业务管理费:个人费用=正式职工人数×支行人均个人费用;办公费用=全部职工人数×支行人均办公费用;其他基础设施费=全部职工人数×支行人均基础设施费用;基础设施费用=房屋租赁费十装修费(递延资产摊销)十其他基础设施费

(5)折旧一房屋折旧十设备折旧

设备折旧=全部职工人数×支行人均设备折旧房屋折旧按各网点房屋实际计提折旧数计算

(6)利润和盈亏平衡点:

利润=利息收入一利息支出一业务管理费一折旧

盈亏平衡点=(业务管理费十折旧)/[存贷比×贷款实收平均利率十(准备金率十备付率)×备付金利率十iF一存款利率]

(三)关干网点撤并方案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在决策时,从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取某个最优方案而放弃次优方案或其他方案的可计量价值。也就是说,如果选择了一个方案,则必须放弃其他可供选择的方案,其他方案可能取得的收益是实行本方案的一种代价,也就是机会成本。在网点保留或撤销的决策中,该网点如继续保留可获得的收益(即撤销前利润)与撤销后的收益之差构成了撤销方案的机会成本。

撤销后收益=保留存款×[存贷比×贷款实收平均利率十(准备金率十备付率)×备付金利率十a×内部资金利率]一尚未摊销的装修费用一正式职工个人费用

如果撤销某网点的机会成本很大,则需考虑是否予以撤销该网点。同样道理,可以计算网点迁址的机会成本。

三、网点效益测评的现实意义和启示

(一)网点效益测评的现实意义。网点是银行系统的基层单位,网点效益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各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加强网点经济效益测评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积极意义:

1、为网点的新设、迁址、合并方案提供可行性投入产出分析,使商业银行基层机构的设、撤、并、迁等决策建立在量化分析的基础上,促进商业银行决策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

2、优化网点布局,着眼于提高网点利润水平,实现我国商业银行在网点设置方面从量的扩张转为追求质的提高。

3、加强对各网点存款、费用和利润的数据调查,可及时评价各网点的经济效益,为实施国有商业银行以绩效为基础的激励约束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通过对利润增减因素的计算分析,有利于挖掘开源节流潜力,实现国有商业银行“效益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

(二)网点效益测评的启示。

计算机平面设计的就业率篇5

关键词:计算机统计业务现状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tp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2-0004-01

一、计算机在基层统计业务中的应用发展状况

计算机在统计业务中的应用比其它行业起步较早,我市从1984年起就开始尝试计算机在统计报表中的应用工作,它的应用改变了当时部分统计数据手工汇总处理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但由于当时微机档次低,处理速度较慢,程序开发周期长,只有个别专业的部分报表实现微机处理,电子化程度不高。

随着各级领导对统计信息现代化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逐步实现统计信息处理和管理的现代化,为党政机关宏观管理和社会公众提供优质服务,统计系统自上而下进行了统计信息工程建设。我市率先组建了县、镇两级统计信息网络,更新了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让所有专业实现了统计数据微机处理和网上远程传输;并自主开发编制镇级工业主要报表、GDp核算、农业全面报表等应用程序,实现市、镇两级统计报表微机汇总处理,以电子邮件或软盘方式上报;完成了统计信息网页的制作和,建立了统计信息网浏览服务系统,并以主机的方式加入“中国统计信息网”,二十四小时向全国统计系统提供信息浏览服务。

二、计算机在统计基层业务应用中的难题及发展方向

1.统计信息和办公自动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统计原始记录、统计台帐的设置、统计报表数据的管理以及国家专项调查数据、大型普查数据、名录库建设不够规范,没有建立其相应的统计信息标准库,还不能充分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进行管理、维护和备份;统计办公只是实现了利用办公软件进行文字处理,还没有真正实现统计信息自动化、网络化及政务电子化。

2.数据处理不够规范,计算机应用电子化程度有待提高

统计业务中除专业报表数据使用微机程序处理外,其它工作仅限于利用计算机储存和远程传输,部分工作仍存在半手工操作,没有开发出与其相关的处理程序,造成部分统计业务工作机械,效率低下;同时,计算机的硬件技术水平发展速度很快,档次越来越高,处理速度越来越快,但统计人员开发和应用软件的水平相对滞后,不能协调发展,造成计算机技术和信息资源不能充分利用。

3.计算机技术及网络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当前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发展一日千里,统计业务应用中又不断产生新的应用需求,相对来说计算机人员的知识水平更新速度慢,缺乏有针对性的专业知识培训。如果不加强业务学习和培训,就不能满足新时期工作的需要;只有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了,才能更好的带动和促进其他人员的计算机技术学习和水平提高。

4.计算机及网络安全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应用的普及和发展,计算机的硬件资源、统计信息资料及统计网络的安全问题也成为困扰统计人员的一大难题,稍有疏忽,计算机病毒及网上恶意代码便有可能乘虚而入,造成无可弥补的损失。

三、造成计算机技术应用难题的原因

1.部分计算机硬件设施及软件开发不到位

由于经费缺乏和其他一些原因,造成一部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不协调,如缺乏实现统计信息和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务的软件系统,缺乏大型数据库软件管理系统和与培训、学习相关的硬件设施,担当网络安全卫士的硬件“防火墙”也没有到位等。

2.缺乏定期的技术培训及横向学习与交流

由于计算机培训的相关硬件设施不到位,计算机网络管理人员及统计人员不能够定期的参加技术培训学习,不能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业务的需要及时提高应用水平。正是这个原因,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统计信息化和统计工作规范化的发展。

3.管理体制不健全

在统计信息化和统计工作规范化的建设上,没有相应的具体管理体制与之适应,造成统计工作中的漏洞。

四、解决计算机应用中难题的对策

1.加强统计人员的微机技术培训工作,提高统计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确保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建设的逐步完善,尽力拓宽统计人员的计算机知识面,提高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使其不仅熟悉本岗位所需要的操作技能,还要熟悉其它操作技能,达到无论在哪个岗位,都能适应工作需要。

2.加强计算机和网络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提高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管理及应用水平

现代计算机技术发展迅猛,以及统计业务工作中不断涌现出的应用需求,都要求计算机及网络管理人员不断学习,提高相应的管理和技术应用水平,来适应统计工作的需要。

3.加强统计信息化和办公自动化建设

统计信息化建设工作本身就是一项系统工程,完成这项工作需要从三个方面同时推进,这三个方面是:统计数据信息化、数据处理电子化、系统设计网络化;逐步推广办公自动化,实现无纸化办公,推行以公文处理系统为主的政务处理网络,文件处理更加规范,节约办公经费,提高工作效率。

4.加强计算机应用程序的开发利用和网络数据库建设

硬件是基础,软件是关键,应用是目的。充分利用现有信息资源,强化应用软件的设计,开发专业统计人员实用的数据处理程序,推广成熟软件在统计工作中的应用,使业务工作程序化、网络化、规范化。加强单位名录库、综合统计数据库、年报数据库和其他专业数据库的建设工作,大力开发数据库资源,提高数据库的综合利用效率,逐步强化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开发利用。

5.加强计算机和网络安全管理

加强计算机数据备份工作,必要时建立光盘库,防止数据丢失,备份载体实行档案化管理;安装并及时升级杀病毒软件,设置“防火墙”,防止病毒和黑客非法入侵。

6.健全体制,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体制,使统计业务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

计算机平面设计的就业率篇6

关键词:工作温度;电炉;炉衬

中图分类号:U261.15文献标识码:a

安装功率是指炉内电加热元件在单位时间内应具有的最大加热功率[1]。为满足工件的工艺需要,工业炉在功率设计方面应满足如温升速度、最高使用温度等要求。便于工件处理后得到想要的微观组织和宏观上的强度、硬度等指标。下面对安装功率的几种计算方法举例介绍如下:

首先假定电炉参数:炉膛φ8000×8000mm,炉子最高工作温度1100℃,最大载重(含辅具)300t,固定炉台为砖衬,炉体为对开式。移动炉体炉衬为全纤维结构,厚度350mm,容重230kg/m3。炉衬重量:m=;其中=230kg/m3;

=V1+V2=73.41+20.8=94.21m3所以:m==94.21m3×0.23t/m3=21.67t砖衬重量:m==1.7t/m3×27.13m3=46.12t。结构方案图如下:

一、热平衡计算法

设定升温速度:20℃--1100℃满负荷70℃/h。Q吸=Q放,Q放即电热安装功率。Q吸包括工件及辅具升温吸收的热量Q1、炉衬吸收的热量Q2、承重炉台吸收的热量Q3及炉体炉衬外表损失的热量Q4。下面分别计算各项热支出项目:

①工件及辅具升温吸收的热量Q1

Q1=GCpt=305.8×160×56=2739968(kcal/h)==3182.93(Kw)

式中,G―工件及垫铁的重量,垫铁采用50mm厚ZG4Cr24ni7Si2nRe,辅具及工件按最大载重300t计算.G=300+5.8=305.8t

Cp―工件等炉内金属20~1100℃加热过程中的平均比热Cp=160kcal/t℃

t1―炉子满负荷时工件等金属最大升温速度t1=t=56℃/h

②炉衬吸收的热量Q2

Q2=G/C/pt/=21.67×240×42=218416.46(kcal/h)=253.73(Kw)

式中,G/―纤维炉衬的重量,G/=21.67t(94.21m3);C/p―纤维炉衬的平均比热C/p=240kcal/t℃;t/―纤维炉衬的最大平均升温速度t/=0.6t=42℃/h

③承重炉台吸收的热量Q3

Q3=G//C//pt//=46.12×240×49=542371.20(kcal/h)

p==630.66(Kw)。式中,G//―台车砖衬的重量,G//=46.12t;砖衬的平均升温速度t//=0.7t=49℃/h;C//p―砖衬的平均比热C//p=240kcal/t℃。

④设定炉体外炉壁温升在小于40℃情况下对升温过程中炉子散热损失Q4进行估算:炉衬热损失的热量Q4.

Q4=q×S,(Kw)其中q==

所以Q4=q×S,=407.95×301.44=122.97(Kw)

其中:当时,(w/m.℃)

式中:-耐火纤维毯热导率(w/m.℃);s-炉衬厚度(m);

q-单位炉衬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散热损失(w/m2)

t1-近似炉衬内表面温度(℃);tb-炉衬外表面温度(℃)

-炉衬外表面对空气的给热系数(w/m.℃);S,炉衬内表面积(m2)。

安装功率确定

综上Q放=Q吸=Q1+Q2+Q3+Q4=3182.93+253.73+630.66+122.97=4190.29(Kw)

考虑到观察孔、炉体对接处、电热元件引出端等其它方面的热损失和电压波动因素对功率的影响,炉子的安装功率适当增大,

即4190.29×1.15=4818.50Kw,取安装功率4800Kw。

二、根据炉膛容积V计算法

对于最高工作温度1100℃情况下,p=;其中V=3.14428=401.92m3

代入公式得:p===5446(Kw)

三、根据单位炉膛内表面积法

最高工作温度1100℃情况下;p=15S;(其中15为温度系数);S为炉膛内表面积,S=3.14422+3.1488=300m2,代入公式:p=15S=4500Kw

四、实践经验计算法

根据实践经验和已安装使用的电炉使用情况进行总结,考虑最近几年保温耐火材料业的发展,得出经验计算法,这种方法是在热平衡功率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经验证,这种方法快速可靠,p=[mJ/(h3600)]R=4700Kw;

其中m是加热工件和垫铁附具等的重量,J是金属的比能,此温度下碳钢的比能大致在760KJ/Kg左右,h为加热升温段时间。这里为14小时。R为经验系数。

总结:以上这些方法都在生产中被工业炉制作厂家使用,我们对照一下看看,

1、热平衡计算法:p=4800(Kw)2、根据炉膛容积V计算p=5446(Kw)

3、根据单位炉膛内表面积计算p=4500(Kw)4、实践经验计算p=4700(Kw)

我们考虑的除了这些方法,最重要的是哪个合理,哪个在满足使用的情况下最优化节能。我在这个行业从事设计工作5年有余。从最初的采用热平衡计算法起步,逐步总结了自己的一套计算方法即第四种实践经验计算法。应该讲这些方法是各有优缺点的,热平衡计算法是比较准确的,但不足是计算繁琐,当工作任务量很大时,往往没有充足的时间让你计算。根据炉膛容积V计算安装功率的方法计算快,但往往所得结果偏大,这个公式没有考虑工件重量的影响;根据单位炉膛内表面积计算安装功率的方法适用于方案设计步骤中的初步估算,也对装载量缺少考虑;经验总结计算法只是一个大致公式,实际上要综合各方面因素,其中R这个系数就很难确定,如使用温度,有无炉底板、有无风循环系统、什么样的密封方式、工件形状类型、有无垫铁附具和炉衬保温材料性能等各方面因素都对其有影响。宗旨是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安装功率释放的总能量和所有吸收热量及损失热量之间达到一个平衡。所以最后一种方法实际上没有固定的公式可供参考。但往往用于实际生产最准确。这里就对从事这个行业的设计者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我所举的例子是实际发生的,此设备为齐齐哈尔中国一重集团的一万五千吨水压机配套设备。最后生产采用的安装功率为4700Kw,投产几年来运行良好,对以上的几种计算方法也是一种实际的验证。

结束语:电炉安装功率的优化一直是困扰设计者的一个难题,因为它直接影响电炉的各项指标,电路设备的造价和以后使用的用电成本等。与能否顺利验收投产也密切相关。我根据实践生产经验总结出,安装功率的计算切勿完全复制各种设计手册的计算公式,它们有两方面缺陷,其一,公式往往夸大炉衬材料的蓄热和热损失,忽视了隔热保温材料等行业在不断发展,如全硅酸铝耐火纤维结构的炉体,与普通的耐火砖相比,在同等保温效果下,全纤维炉衬其重量仅为耐火砖的1/30,比同规格的砖体炉节能30~38%,升温速度提高一倍[2]。而在炉围内壁涂高温高辐射涂料,强化炉内的辐射传热,有助于热能的充分利用,其节能效果为3%~5%,也是近期较先进的节能方法[3]。其二,公式无法充分考虑你所对应的加热工件的实际情况,电炉一般是非标设备,对加热工件需要量体裁衣,照搬公式有脱离实际的倾向。真正的安装功率计算需要设计者有较丰富的经验,综合各种因素在公式的计算结果基础上切实考虑。

参考文献:

1、王秉铨.《工业炉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8(750)

2、许广清.工业炉节能措施探讨.工程建设与设计,2005(11)

计算机平面设计的就业率篇7

[关键词]办公自动化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3-0255-01

现代化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的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之下,企业必须要改善自身的经营方式和办公方式,并合理地利用计算机技术,从而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提升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一、办公自动化概念概述

办公自动化理念是计算机和网络高速发展之下的产物,其含义为利用计算机的强大网络,对企业内的信息以及有效资源进行归纳和整理,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信息以及资源进行分配,从而提高企业的办公效率,并获得更多利益。办公自动化不仅仅是一种办公方式,而是需要针对企业的各项资源,例如文字、图像、视频、音频等等进行充分地收集和整理,并科学地整合和存储,建立企业数据库,使企业内的数据和信息永不丢失。而办公自动化并不是完全的自动化这项工作还是要以工作人员为依托,也就是说,实现企业的办公自动化必须要将信息化工作方式与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相结合,从而提高办公效率。

企业的办公自动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具有集成的特点:自动化的办公方式能够形成一个企业网络,将企业中所有的信息数据全部包含在内,并整合在一起,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可以进行科学地分类,使企业员工不需要再使用传统缓慢的手动方式来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查找。二是具有智能的特点:运用计算机技术的网络数据库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在并且能够智能地对系统发出的指令进行识别和理解,从而确定正确的工作内容。三是具有准确的特点:计算机作为一种具有复杂计算功能的机器,其误差率极小,产生错误的概率远远低于人脑的计算,因此,计算机在工作的过程中一般不会出现失误,这样就可以有效提高工作的准确性,从而提高办公的效率。

二、计算机技术在办公自动化中应用的有效策略

自动化的办公方式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降低办公中的失误率,对于企业的信息和资源能够有效并即时地接受和整理。在自动化的带动下,可以节省企业的成本输出,减少纸、笔的浪费,并使企业的内部管理和外部销售紧密联系在一起,加强企业内部和外部之间的交流,提高企业的发展速度。而自动化办公则必须要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为依托。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策略为以下几方面。

(一)提高计算机操作人员的素质

虽然称为“自动化办公”,但实际上自动化办公还是需要企业工作人员的准确操作。因此,企业必须要先提升计算机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增加计算机操作人员的责任感,加强计算机操作人员办公的准确率,从而提高办公的效率。企业应对计算机操作人员实行定期培训,逐步提升计算机操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并要求计算机操作人员掌握一定的计算机修理知识,全面提升计算机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另外,还要培养计算机操作人员的责任心,增加计算机操作人员的荣誉感,提高计算机操作人员的道德素质,使计算机操作人员能够尽职尽责地为企业服务。

(二)建立完善的办公体制

办公自动化的实现体制应为完善的办公体制,若没有一个完善的办公体制,也就无法实现办公自动化。而建立完善的办公体制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管理方面,二是设备方面。

管理方面:企业应加强对工作制度的管理,建立严格的赏罚机制,并严格执行,企业的管理层应加强对员工的管理,合理分配工作,并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设备方面:企业应大力投资建设计算机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引进新型的信息技术,并在同时自主研发新型的计算机技术,为企业的办公自动化提供更多动力,另外,还要定期更换计算机设备以及相关的电子产品,提高计算机设备以及电子产品的利用效率,淘汰老旧的设备,不断为企业的员工提供新设备,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兴趣。

(三)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

由于自动化的办公为新型的办公方式,一些企业员工不愿意转变自身的工作方式,就使自动化办公设备闲置下来使自动化办公设备失去利用的价值。企业应营造一个良好的自动化工作环境,呼吁企业的员工利用自动化设备办公,为员工讲解自动化办公设备的使用方法,提高自动化办公设备的利用效率,从而营造良好的自动化工作环境,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

结语:

总而言之,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能够有效提高企业自动化办公的工作效率,提高企业资源和信息整理的能力,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所以,在企业的自动化办公发展进程中,应多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魏宏玲.办公自动化中的计算机技术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2).

计算机平面设计的就业率篇8

1.1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定义

所谓计算机应用技术就是指对各种软件的各种功能、设置、属性等有足够的了解和应用能力,可以在各种情况下操控计算机,并且能高效率地为不同人群提供各种所需要的服务的一种总称。

所谓企业信息化,指的是企业在使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现代技术的基础上,将信息资源作为主要对象,运用系统集成的方法,对企业整个管理和框架进行全面整合,使各个方面都得到一个合理的配置,企业信息化的使用不仅能规范和优化企业经营(生产)管理业务流程,而且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也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1.2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现状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以及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开发普及,我国的信息技术得到迅猛发展,计算机应用技术已经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其影响之广、普及之快是前所未有的。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生产、生活需要,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和习惯方式。根据最新数据表明,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突破4.5亿大关,达到4.57亿,较2009年底增加733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较2009年提高5.4个百分点。同时我国的中小企业互联网接入比例达92.7%,规模较大的企业互联网接入比例更是接近100%。43%的中国企业拥有独立网站或在电子商务平台建立网店;57.2%的企业利用互联网与客户沟通,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应用水平为42.1%,其中电子邮件以21.3%的比例成为“最普遍的互联网营销方式”。由此可见,我国企业已经开始了信息化之路,然而前途漫漫,任重而道远。

2.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企业信息化中的实施阶段

企业信息化实质就是通过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合理、有效运用,提高企业管理现代化、生产自动化水平,降低企业成本,增强经济效益,进而全面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按照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范围划分企业信息化的实施阶段:

生产过程控制的信息化阶段:指的是对技术自动化发展和升华控制的一种阶段,是制造型企业在批量生产流水线作业方式信息化进行的主要环节。它的内容主要就是运用自动控制和微电子技术以及模拟仿真技术、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来实现对整个生产过程的监测和控制,以达到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操作)效率的目的。生产过程控制信息化重点就是产品开发设计、生产工艺流程、车间现场管理、质量检验等各环节。比如: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复杂工程结构设计(Cae)、辅助工艺设计(Capp)等。

企业内部流程管理的信息化阶段:企业内部流程管理的信息化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算是比重最大,也是难度最大,应用最广涉及范围最宽的一个领域。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主要就是规范管理的_些基础工作以及优化业务流程,运用信息集成应用系统有效地对信息资源进行采集、加工、组织和整合,以提高管理效率,提供更加准确的管理信息和决策信息。比如:事务处理系统(tpS)、决策支持系统(DSS)、企业资源计划(eRp)、产品数据管理(pDm)等。这可以说是一项“牵牛鼻子工程”。也就是说能达到“牵一发动全身”的效果。不管什么样的企业都应该在摸清自身情况的基础上来选择合适的开发对象,并且能够踏踏实实的完成好它。另外,我们在业务管理的时候还会弹出一些非结构化的数据,例如各种文档、邮件和报表以及视频和亚视幻灯片等。所以,办公自动化(oa)和文档管理也是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

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阶段: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不断改变,企业的生产已经开始从“大而全、小而全”的孤立以及封闭的状态慢慢的开始前伸和后延。也就是现在所谓的供应链管理,供应链指的是从原材料以及零部件的采购、运输、储存、加工制造、销售到最终送到并且服务于客户所形成的一条由上游的供应商、中间的生产者和第三方服务商、下游的销售客户组成的链式结构。而这个过程直接就制约和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活动和管理流程。所以,企业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在企业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重点就是使用企业局域网络、internet互联网、数据库、电子商务等技术资源对供应商、第三方服务商及客户的信息化管理和协调,使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的供应、销售、服务有效的整合在一起,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应变能力。

3.计算机应用技术融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优势分析

(1)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融入可以提高基础数据信息录入的自动化水平,有利于提高企业经管基础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进而有助于提高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制定发展战略的科学性、合理性;

(2)计算计应用技术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办公的自动化程度,有利于实现无纸化、自动化办公,进而节约企业办公和管理成本,提高了企业管理效率,同时由于流程的简化以及人为因素的减少,有利于提高工作的准确性;

(3)有利于优化企业整理工作流程,消除不合理的环节和浪费,进而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并且有利于将员工的经验与技术转化成企业内部资源,提高了员工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同时避免了因人员的流动而导致的工作延误;

(4)企业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合理调控和利用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有效资源,使其能在现有资源条件下达到最佳利用效果,进而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和管理效率;

(5)实现企业信息资源的合理、有效、分级共享和管理,进而明确岗位职责,增强员工的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助于我们紧紧跟踪_些先进经验和成果,从而有助于企业的发展,提高员工的创新能力;

(6)提供企业乃至整条供应链的强大、快捷的的信息交流平台,有助于企业以及供应链内部人员的沟通,消除了企业内部信息流通不畅的问题,促进企业内部人员的有效沟通,提高了员工的合作意识,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7)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融入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企业信息化水平,有利于为企业的电子商务打下坚实的信息基础,进而推动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同时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还有利于实现企业的远程办公和移动办公,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办公的灵活性。

4.结语

计算机平面设计的就业率篇9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设计;平面设计;教学应用

在平面设计教学中,传统的以教材内容为主的教学方式,不但让课堂气氛非常的沉闷,还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都是很不利的。而随着计算机技术水平的提高,计算机辅助设计逐渐的被应用在平面设计的教学中,其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设计出非常好的设计作品。然而在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师的应用水平有待提高、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平面设计专业相脱节、教师过分的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等,严重的影响着平面设计的教学,因此本文对于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平面教学中的存在问题的分析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平面设计需要学生有创新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才能设计出优秀的作品,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必须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给学生带来新的设计理念,然而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平面设计教学中还存在着以下问题,影响着教学水平。

(一)教师的应用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很多中职院校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很多都开始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来进行教学,然而很多教师在应用过程中,对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并不是很熟悉,基本上只会简单的操作,严重的影响着平面设计的教学。并且还有很多教师对于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一点也不了解,更不要提对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深层操作了,这即不利于教学的开展,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必须要提高其应用水平,熟悉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教学效果。

(二)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平面设计专业相脱节

在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过程中,由于每位教师具备的能力不一样,其教学重点就会很不一样,因此就会有很多教师教出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平面设计专业相脱节的现象。如有很多教师在教pHotoSHop时,教师环境艺术比较强,就会教学过程中侧重于环境艺术设计,跟学生未来的专业没有任何的关系,不但对学生未来产生影响,学生还会不知道计算机辅助设计到底对自己的专业有什么帮助,从而让这种教学方式形同虚设,影响着教学水平。

(三)教师过分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

在平面设计教学过程中,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固然能够帮助教师节约一些备课时间,也能很好的帮助教师来对学生进行讲解,然而其实际上就是一种辅助工具,并不能完全代替教师来进行授课。然而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很多教师过分的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来代替教学,久之让学生产生跟传统教学方式一样的厌烦的情趣,甚至也会对此种教学感到无趣和单调,从而没有发挥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有效作用,从而影响着教学水平。

二、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对策分析

(一)提高教师的应用水平

为了提高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应用水平,必须要提高教师的应用水平。首先教师要熟悉掌握计算机辅助软件的操作,做好教学开展的基础工作。其次是在平面设计的各个科目中应用,如在色彩教学中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软件中的调色板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调出满意的颜色,还能通过调色,让学生直观的掌握色彩的运用原理,从而设计出优秀的平面作品。在比如教师还可以在格局教学中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让学生可以直观的学会如何合理的进行布局,如何进行平面设计的文字编排,从而提高平面设计教学水平。

(二)规范培养目标

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应用计算机辅助软件,必须要规范培养目标,避免出现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平面设计专业相脱节的现象。本文认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结合学生的未来发展,做好计算机辅助软件的教学,可以采用任务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虚拟的案例,来进行操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案例,掌握自己应该掌握的专业知识,这对学生的学习和未来工作都是非常有利的。并且教师还应该结合课程来对教学进行整合,合理的做好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安排,避免出现学生们在学习完新知识后,忘记旧知识的现象,提高平面设计教学效率。

(三)采用多方位的培养模式

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要采用多方位的培养模式来保证教学效果。首先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很容易会对计算机产生依赖,利用计算机可以不受任何限制的设计出学生们想要设计的作品,从而让学生忘记如何手绘平面作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强调学生对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熟练应用外,还要强调手绘平面作品的重要性,让学生通过手和脑相结合,真正的提高了学生的平面设计水平。其次很多教师对于计算机辅助设计不是很了解,无法做到跟平面设计教学进行有效的衔接,从而出现目标培养不明确,教学混乱的现象,因此教师必须要熟练的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操作,熟悉计算机的操作,才能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这种教学拉进和学生的关系,从而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平面设计的教学效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即对教与学起着推动的作用,从而还会让学生在学习中失去一些传统的知识。因此在应用过程中,必须要提高教师的应用水平、规范培养目标、以及采用多方位的培养模式,为我国培养出集技术和艺术为一体的平面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景晶.浅谈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包装世界,2010(6):48-49.

[2]侯林峰.浅谈计算机辅助设计在中职院校平面设计课程中的教学方法[J].教育,2015(3):169.

[3]李非.浅谈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读天下,2016(12).

计算机平面设计的就业率篇10

关键词:承包人企业定额建立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c)-0169-02

1目前企业在定额管理方面的现状

由于我国在定额制度和管理上存在条块分割、分级管理,根据定额管理层次和执行范围分别有全国统一定额、部门行业定额、地方定额和企业定额。在没有统一的企业定额的情况下,我们依据的都是行业定额和地方定额,而目前企业经营涉及的行业较多,有铁路、公路、水利、码头、房建等不同行业和部门的工程项目,不同行业和部门颁布的定额标准即使是对同一工作内容的消耗量标准的确定也存在不一,这就给我们投标决策和成本控制带来了难度。

2企业内部定额的编制方法及途径

2.1企业内部定额的编制原则和方法

2.1.1企业内部定额编制原则

(1)企业内部定额编制水平贯彻“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现阶段定位为处于平均水平与平均先进水平之间。

(2)企业内部定额编制内容体现“简明扼要,项目细化,操作方便,计算简单”的原则,内容基本上满足投标决策和作业层责任成本管理需要。

(3)企业内部定额编制技术标准满足国家、行业现行的施工规范、质量标准。

2.1.2企业内部定额的编制方法

(1)企业内部定额内容章节划分的确定。

虽然目前我国定额体系存在不同行业和部门有不同的定额,但对施工企业来讲不管什么行业的工程项目,只要是相同的施工内容,企业应执行的标准应是一致的,所以在确定章节内容时应打破行业部门界线,按工程项目性质进行划分为:土石方工程、砼工程、钢筋工程、模板脚手架工程、砌筑工程以及钢结构工程等。

(2)定额项目及工作内容的确定。

由于对预算定额较为熟悉,根据内部定额使用的需要,定额项目应尽可能的细化。而预算定额项目综合程度较高。比如桥梁砼工程包含了模板、砼灌注、钢筋等项目,就不能满足内部定额的需要。我们对内部定额项目确定的方法最好以一种预算定额为基础,对预算定额综合项目按照需要进行分解和细化,这样便于掌握和操作。

(3)定额项目包含的施工组织和施工方法的确定。

如果在预算定额项目的基础上分解划分了内部定额项目,对预算定额编制时采取的施工组织和施工方法,对目前施工现场仍适用的,我们可以套用,对预算定额编制时采用的施工组织和施工方法已经不适应目前施工现场的实际或明显落后和淘汰的,应当按照现场施工组织实际进行调整,重新确定。

(4)企业内部定额指标的确定方法。

对于企业内部定额的工、料、机消耗量指标可以通过定额测算法来进行。所谓定额测算法就是通过对本企业近年(一般为三年)的各种基础资料包括财务、预结算、供应、技术等部门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分析归纳,测算出企业的现有消耗水平,然后将企业的现有消耗水平和国家统一(或行业统一)定额水平进行比较,计算出水平差异率,最后以国家统一定额为基础按照差异率进行调整,用调整后的资料来编制企业定额。

2.1.3利用计算机编制和使用内部企业定额。

编制和使用内部企业定额。定额的编制工作量大、定额的应用计算繁琐,如果靠手工操作难以完成。目前计算机应用相当普及,各类型的预算软件日益成熟。

3企业内部定额指标的确定方法

3.1人工消耗指标的确定

企业劳动定额在企业定额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它是指本企业生产工人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条件下,为完成一定合格产品或一定量工作所耗用的人工数量标准。企业劳动定额一般以时间定额为表现形式。

(1)搜集资料,整理分析,计算预算定额人工消耗水平和企业实际人工消耗水平。

选择近三年本公司承建的已竣工结算完的有代表性的工程项目,计算预算人工工日消耗量,计算方法是用工程结算书中的人工费除以人工费单价。计算公式为:

预算人工工日消耗量=预算人工费÷预算人工费单价

然后,根据考勤表和施工记录等资料,计算实际工作工日消耗量。

工人的劳动时间是由不同时间构成的,它的构成反映劳动时间的结构,是研究劳动时间利用情况的基础。

(2)计算施工方法对人工消耗的影响。

不同的施工方法,将产生不同的劳动生产率水平。科学合理的选择施工方法,直接影响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的使用数量,这一点,在编制定额时必须予以重视。

例如:路面二灰碎石基层,施工方法有人工沿路拌和和机械沿路拌和两种;各种混凝土预制构件,施工方法有预制安装和现场浇筑两种。在编制企业定额时,选用哪种施工方法,其施工方法与预算定额取定的施工方法是否一致,不同施工方法对工、料、机消耗量影响的差异是多少,应通过对比计算,确定施工方法对人工消耗的影响水平,并作为编制企业定额的依据。

一般地编制企业定额所选用的施工方法应是企业近年在施工中经常采用的并在以后较长期限内继续使用的施工方法。两种施工方法对资源消耗量影响的差异可按下类公式计算。

3.2材料消耗指标的确定

材料消耗指标的确定过程与人工消耗指标的确定过程基本相同,在编制企业定额时,确定企业定额材料的消耗水平,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1)计算企业施工过程中材料消耗水平与定额水平。

以预算定额为基础,预算定额的各类材料消耗量,可以通过对工程结算资料分析取得。施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与定额材料相对应的材料消耗量可以根据供应的出、入库台帐、班组材料台帐以及班组施工日志等资料,通过下列公式计算:

(2)替代材料的计算。

替代材料是指企业在施工生产过程中,采用新型材料代替过去施工采用(预算定额综合)的旧材料,以及由于施工方法的改变,用一部分材料代替另外一部分材料,替代材料的计算是指针对发生替代材料的具体施工工序或分项工程,计算其采用的替代材料的数量,以及被替代材料的数量,以备编制具体的企业定额子目时进行调整。

(3)周转性材料的计算。

工程消耗的材料,一部分是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还有一部分材料,虽不构成工程实体,但却有利于工程实体的形成,在这部分材料中,有一部分是施工作业用料,因此也称施工手段用料;又因为这部分材料在每次的施工中,只受到一些损耗,经过修理可供下次施工继续使用,如土建工程中的模板、挡土板、脚手架,安装工程中的胎具、组装平台、工卡具,试压用的阀门、盲板等,所以又称为周转性材料。

周转性材料的消耗量有一部分被综合在具体的定额子目中,有一部分作为措施项目费用的组成部分单独计取。

周转性材料的消耗量是按照周转使用,分次摊销的方法进行计算。周转性材料凡使用一次,分摊到工程产品上的消耗量称为摊销量。周转性材料的摊销量与周转次数有直接关系。一般地讲,通用程度强的周转次数多些,通用程度弱的周转次数少些,还有少数材料是一次摊销,具体处理方法应根据企业特点和采用的措施来计算。

(4)计算企业施工过程中材料消耗水平与定额水平的差异

通过上述的一系列工作,对实际材料消耗量进行调整,计算材料消耗差异率。

材料消耗差异率的计算应按每种材料分别进行。

(5)调整预算定额材料种类和消耗量,编制施工材料消耗量指标

3.3施工机械台班消耗指标的确定

施工机械台班消耗指标的确定,一般应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1)计算预算定额机械台班消耗量水平和企业实际机械台班消耗水平。

预算定额机械台班消耗量水平的计算,可以通过对工程结算资料进行工、料、机分析,取得定额消耗的各类机械台班数量。对于企业实际机械台班消耗水平的计算则比较复杂,一般要分以下几步进行。

统计对比工程实际调配的各类机械的台数和天数。

根据机械运转记录,确定机械设备实际运转的台班数。

对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质进行分析,分清那些机械设备是生产性机械,那些是非生产性机械;对于生产型机械,分清哪些使用台班是为生产服务的,哪些不是为生产服务的。

对生产型的机械使用台班,根据机械种类、规格型号,进行分类统计汇总。

(2)计算设备综合利用指标,分析影响企业机械设备利用率的各种原因。

通过上式可以看出,企业机械设备综合利用指标的高低,决定于设备能力和时间两个方面的利用情况。从机械本身的原因看设备的完好率,以及设备事故频率是影响机械台班利用率最直接的因素。企业可以通过更换新设备、加速机械折旧速度淘汰旧设备,以及对部分机械设备进行大修理等途径,提高设备完好率、降低事故频率,达到提高设备利用率的目的。

(3)计算机械台班消耗的实际水平与预算定额水平的差异

(4)调整预算定额机械台班使用的种类和消耗量,编制施工机械台班消耗量指标,其过程是依据上述计算的各种数据,按编制企业定额的工作方案,以及确定的企业定额的项目及其内容调

4结语

随着工程量计价的进一步推广,低价中标将要求承包人不断完善自身企业定额信息库的建设,也必将使承包人更加重视自身成本数据的分析和积累,而投标竞争也必将更加趋于理性化。企业管理规范、技术力量雄厚、企业自身成本测算能力强的企业必将脱颖而出得到较大的发展,那些不重视管理、不重视技术改进、不能合理测算成本的企业也必然会逐渐退出竞争行列。

参考文献

[1]徐伟,李建伟.土木工程项目管理[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