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0:22

智能时代教育篇1

关键词:人工智能;教育挑战;教育管理职能;人格化;法律;新征程

人工智能是现代工业发展的产物,经过60多年的演进,因其层见叠出的优良性能而备受万众瞩目。尤其近年来,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强烈需求的共同驱动下,人工智能发展势头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社会建设的新机遇[1]。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并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足见党和政府对新时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高度重视。但是,人们在喜闻乐见人工智能之巨大进展时,对其担忧也与日俱增。人工智能到底是“机智过人”还是“技不如人”,未来人工智能会给人类带来福祉还是祸患,都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话题。其实,福祸本相依,根据对立统一规律,机遇和冲击比肩并存。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冲击是全方位的,但教育首当其冲[2]。本文将就人工智能究竟为何物、与教育有何联系,人工智能对教育管理有何现实意义与挑战,教育管理在人工智能时代如何抓住机遇、展开变革,“人格化”与“智能化”如何融合与碰撞,人工智能走进教育管理的可行路径等,进行重点研究。

一、人工智能是人类智能的延伸,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管理变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人工智能不是外在物,是人的智能的延伸,正如人眼看不清太微小、太遥远的物质而借助于显微镜和望远镜一样,人工智能是人的器官官能的延伸。这个器官官能就是人的大脑的智能。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人类远在旧石器时代就已开始借助各类工具来弥补其器官官能的局限。如果说(信息时代之)信息技术是取代、提升人的体力的工具,进入人工智能时代,智能技术的应用解决的是替代或扩展脑力的问题[3]。人工智能时代和信息时代的本质区别就是,信息时代“假于物”之“物”是物理概念,智能时代之“物”是类生物概念。

正如工业革命的产物不仅替代、扩展了人的体力,也改变了人体力的作用方式(如交通工具、通讯工具的使用代替长途跋涉,信息时代“指尖化”管理代替以往人类劳动中“臂力”的广泛使用)一样,智能时代智能技术的运用,必将改变人类脑力劳动的模式。比如有科学家根据阿尔法狗三代阿尔法零(alphaZero)的智力思考逻辑,设计出相关的软件和方法,对新的围棋手进行脑力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智能[4]。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对人工智能“为何物”有了一个概念上的了解。那么,人工智能和教育、教育管理有何联系?如何处理教育管理“人格化”与“智能化”的关系?智力发展是教育的重要方面,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让智力得到锻炼、培养和提高,如同在一张白纸上绘图,改变或发展学生原有的单纯的心理结构、让学生获得复杂的高等智力,是教育的内容和目的。从这层意义上说,教育是一种创新——创造新的智力结构——人工智能也是如此,试图让人工智能机器拥有和人接近、甚至超人的智力结构(替代、扩展人的智力,弥补人类智力(如记忆力)运行的局限性),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终极关怀。根据这一“根源性”探讨,我们可以得知:人工智能与教育“血脉相连”。其一,人类教育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基础(人工智能时代到来所需的智力资源由人类教育提供);其二,人工智能机器通过与人类教育相同的方式获得智能(机器能够学会学习)。

由此观之,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管理变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人工智能“起源”于教育,反过来应用于教育、管理教育教学过程的所有环节。人工智能既然与教育“血脉相连”,人将它运用于教育管理就当如阪上走丸、得心应手。教育既然可以影响和制约人工智能的发展,教育就应该有所作为,致力于让人工智能发展尽如人意——符合人类发展的需要,而非被异化——人工智能本不是外物,要把它变成真正的“骨骼”,而非“假肢”。这是教育管理实现“智能化”兼“人格化”的前提条件。

二、人工智能对教育管理的现实意义与挑战

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管理中得到应用,必然对教育管理的发展起到不可磨灭的促进作用。但挑战同时存在。管理者要用好这把双刃剑,随时注意回归教育本质,准确理解技术,有效利用技术,真正做到智慧地运用技术解决教育问题,提高教学效果[5]。

(一)人工智能对教育管理的现实意义

其一,教育管理将更具有前瞻性。预测是人工智能的重要功能。人把一定程式、数据、前提条件写入智能系统,用其对最终结果进行模拟和预测。预测是管理活动中举足轻重的环节。在人工智能问世前,人们就已用各种方法来预测管理结果,如德尔菲法。预测的对象除结果外,还涵括与管理计划相关的诸因素,如影响计划实施的前提条件、可能困境、可行纠偏措施等。基于控制论、信息论、统计学及非数学学科知识于一体的人工智能系统,拥有强大的大数据综合处理、复杂程式分析、可能性概率估量、可视化图像模拟、多维计量建模等功能,其综合性的预测效果显然比单一专家预测(知识结构单一、凭经验推理)要好很多。譬如:人工智能专家系统能综合运用特定领域中专家提供的专门知识和经验,并采用人工智能推理技术来求解和模拟[6]。由是,人工智能使教育管理更具前瞻性。

其二,促成教育管理数据化、透明化与管理理性。以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为特征的人工智能,其发挥作用的前提是具有大量的有效数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数据的人工智能,根本无法发挥作用[7]。人工智能依托于数据而存在,这必将促进教育管理数据化进程。数据化即是将各项具体指标按一定方法进行明确计量、科学分析、精准定性的过程。数据化作为人工智能的手段和目的,必将使教育管理不再是模糊化管理,一切将有据可循、有据可依。

管理数据化必将促成管理透明化和管理理性。当大部分工作指标都基于数据来进行计划、监测或评估时,一个明显的好处即工作更具透明度,暗箱操作将明显减少。人工智能时代的公民,应当充分意识到数据对于公民生活的重要性,通过自身或集体性的努力来提高数据感,加强数据使用,并争取获得相应的数据权利,从而更好地实现更为优质的数据化生存[8]。就教育管理相关主体而言,指标量化将让他们的工作或学习更具明确性、目的性、可比性,这本就是很好的激励措施;就领导者来论,管理数据化将在最大程度上规避盲目决策(如“拍脑袋”决策)等感性处理、随机决策的管理方式。

其三,重构教育管理监督与纠偏体系。“预警抓苗头,监督常态化”[9],人工智能具有强大的监测和预警功能,这是其被交口称赞的原因之一。当实时状况与预设条件不一致,预警程序就启动,以便管理者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采取应急预案、执行纠偏措施。甚至在某些时候,人工智能自适应系统可自动采取解决办法。拥有这一功能,就能杜绝因问题发现不了或不及时而造成损失的现象。同时,人工智能之数据化、可视化将为第三方教育评估(或监测)机构的工作提供便利。另外,人工智能的引入将拓宽教育管理的监测渠道、创新教育管理的监测方式。譬如,在以往,考试作为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的主要途径,产生了应试教育的诸多弊端,而人工智能之监测和评估将是全方位、全过程的,这将最大程度规避传统教育监测模式常见的囿于一隅、舍本逐末等功能缺陷。

(二)教育管理需要面对人工智能的挑战

首先,人工智能在教育管理中全面推广将遇到难题。广大教育管理者已经意识到人工智能对推动教育决策的理性和科学性、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阶段人工智能的应用案例还相对零散,离全面推广还有很大一段距离。未来教育管理如何使人工智能得到广泛、适当应用,如何在最大程度挖掘其内在价值,如何提升在位的教育管理者应用和驾驭人工智能的能力以及培养符合人工智能技术运用需求的未来教育管理者,如何平衡智能和非智能生活、最大程度地规避技术的负面效应,成为摆在人们眼前的一项挑战。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究竟该如何全面“落地”,有无可推广的成熟应用模式,仍是困扰教育界的一大难题[10]。

其次,人工智能“机智”与“愚昧”双重属性的认识问题。人工智能具有深度学习能力,如机器学习——模拟或实现人类的学习行为,以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结构使之不断改善自身性能——使用预测学习解决如何随时间发展对数据进行探索、使用集成学习解决如何在空间分布上对数据进行探索、使用指示学习解决如何探索数据生成的方向[11]。但是,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抱着白往黑归的态度对待人工智能的学习能力问题是不行的——众所周知,缺乏思维意识是人工智能的“阿喀琉斯之踵”,它的智能只是一种由程序员事先写入的“仿智力”。事物的多样性、多变性,尤其是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人之独特性,凸显了这一“仿智力”的局限性。它既无法认“理”,又无法究“情”。如何处理人工智能既定程序之“蠢”和万事万物之“变”的关系,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再次,人工智能运用于教育管理涉及隐私和伦理问题。上文我们谈到,人工智能是基于数据和程序而运行,而且数据越具体,其服务就越精确、学习建议就越科学、知识内容就越合理,产生的教育质量和效益就越显著。但是,数据的授权也使相关人员的隐私保护受到威胁。譬如,学生的家庭状况、学业成绩、惩罚记录等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和数据,在被人工智能利用的过程中,存在泄露的隐患。人工智能还涉及人权、责任、道德、环境等伦理问题。譬如,在教育管理中,智能机器是否会侵犯师生人权?智能机器人是否拥有人权和道德地位?智能机器在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中造成的事故由谁承担责任?这都是人工智能走进教育管理要面临的挑战。

三、人工智能对于教育管理职能变革之特殊蕴涵

教育管理职能是指人们对教育管理工作的一般过程和基本内容所作的系统性归纳,对各项程序相似、内容相通的教育管理行为的概括和分类。教育管理职能是教育管理的内容和手段,研究教育管理,必将讨论教育管理职能。研究教育管理人工智能化可不可行、必不必要、是式微还是繁盛,先得探析人工智能对于教育管理职能变革之特殊蕴涵。

(一)人工智能与教育管理计划职能

计划过程是决策的组织落实过程,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12]。就教育管理活动而言,计划是指教育教学工作及相关工作(如财务管理、学生食宿、校园文化、对外交流、公共安全等)的提前安排与部署。计划工作是管理活动的基础,周密的计划是确保决策效率和管理质量的轴钧之点。

优良的教育管理计划应是动态的、滚动的,即在计划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通过对信息的及时监测和反馈,及时改变现有计划不恰当的方向和内容,从而在计划实施过程中优化、校正计划本身。人工智能对“滚动计划法”的实现大有裨益,它使得各项本来很难或不可能由人工完成的对大量数据的监测、处理、调整、预测工作成为可能:人工智能本质上是建立在广泛的网络连接和大数据的基础上,同时又不具备人类自然生命的众多生理与情感约束,其在对信息掌握程度、对输入响应速度、理性判断和分析的能力方面,都远超传统人类[13]。另外,人工智能为教育管理计划实施创造技术条件:课程安排冲突之避免、教学资源之充分利用与浪费之杜绝、部门间信息交流之畅通及工作协调之高效、人力物力财力分配之井然有序等。

教育管理计划不同于企业计划。企业计划更多是对整体、全局、事物而言。而在教育领域,学生是成长中的人,学生的多样性、特殊性,决定了教育管理者无法制定符合每个学生发展需要的统一计划。最理想的计划是老师和学生一道、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的计划,这种“量身定制”是基于人与人之间因心灵亲近而达成足够了解这一前提。诚然,人工智能在数据处理、指标监测方面卓有成效,然却无法适切于引导学生循序渐进之计划功能的发挥。尽管,我们期待在将来某天,人工智能将真正实现从单纯的物理环境向智能化环境转换,构建一个个体成长和服务进化的教育生态,使教育实现个性化[14],但这毕竟路途遥远。

(二)人工智能与教育管理组织职能

人尽其能、物尽其用,是教育管理组织职能的手段和目的。组织的设立、职位的设置,既要考虑系统整体目标的实现,又要符合工作任务的分配需要,也要顾及到每个人能力的适用。教育管理组织职能的发挥关系到教育的质量、效益和效率,能否大匠运斤、游刃有余地设计组织架构、配备组织成员、整合组织力量、塑造组织文化、完成组织变革,是教育管理工作能否行之有效的前提条件。

人工智能可以独立或辅助完成多项工作,故将促使管理组织从锥形结构形态向扁平结构形态转变,达到使组织变得灵活、敏捷、富有弹性和创造性的目的[15]。管理层级减少,加上人工智能执行任务鲜有失误之特性,使组织中信息传递效率提高,失真率降低,信息监测成本减少,采取的纠偏措施可更具及时性和针对性。同时,由于管理幅度增大,下级组织将拥有更多自治空间,这有利于下级组织创造力和主动性的发挥。另外,在组织部门设置、组织内部权力划分(集中或分散)、人员选聘、人员考评和培训等方面,都会有很大一部分工作交由人工智能完成。

与企业管理不同,教育管理不以盈利为目的,人工智能之于企业组织职能有益之处,对教育管理不一定适用。首先,组织职能最重要的部分——组织设计,譬如大学之院系设置等,应根据学科的内在规律、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开展。其次,虽然我们不难预料,不久的将来机器人会走上讲台,但我们也可以肯定,作为教师的人是不会被人工智能所替代——再完善的人工智能程序,也无法媲美师生之间契合的、互动的思维和意识、思想交流所能带给学生的裨益。再次,学校招生工作能借助人工智能参与的部分也是有限的。例如: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学校德育质量等难被量化的指标(这些指标却是评价学生身心是否健康发展最重要的参考因素)的考察,几乎不可能通过人工智能实现。最后,在塑造组织文化(校园文化)方面,就更不可能依托人工智能来进行。塑造能愉悦和润泽师生心灵的、促进师生生命成长的、增加师生生命内涵的校园文化[16],是教育管理之举足轻重的组织职能。这一职能无法依靠没有思维和意识的人工智能来履行。

(三)人工智能与教育管理领导、控制职能

人工智能在领导职能方面发挥作用的空间要小一些,因为人工智能即使“机智过人”,它也只是一种先进技术,非人的主动行为,而涵括指挥、协调、激励等要素的领导职能,须依托于人的主动性、主导性方能实现。尽管如此,人工智能技术对领导职能仍具意义——技术或科学技术具有很强的领导功能、领导动能,是领导能力、领导效力、领导力的重要支撑。技术水平和层次的质变,必然造成和带来领导方式的转变[17]。

就教育管理而言,其领导职能的重心不是激励全体成员朝着系统目标努力,而是促进、保障每个成员身心健康发展。师生不能沦为人工智能影响作用之客体。规避“客体”成分、杜绝单一化驱动、协调、激励的领导模式,是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管理领导职能转变、优化过程中所应振裘持领之事。

由于内外部环境变化、信息不对称、管理权力分散、工作能力差异等原因,工作或多或少会出现与原计划不一致的情况,这就需要控制。控制职能指的是对计划的执行,以及偏离计划的差异进行持续监控[18],从而保证计划执行过程中不出现偏差,或有偏差能及时发现和处理[19]。就教育管理而言,控制是指在教学进度(或质量)、学校财务、基建状况、学生成长状况等偏离原计划(标准)时,对其执行适时、适度、客观、灵活的纠偏措施。将人工智能运用于控制职能,将简化控制流程、提高控制效率、节省控制成本,尤其人工智能监测功能、数据处理功能、反馈功能之精确高效,为人所望尘莫及。

但是,控制是控制事物,而非人。教育领域涉及的方方面面都是人和人的发展,学校师生作为人的独立自由的教学和科研的基本权利不应被控制或干涉。这是将人工智能运用于教育管理控制职能时所面临的掣肘,因为无论人工智能发展成何种高精尖的形态,它依然绕不开教育、人的发展的基本规律。

四、“人格化”与“智能化”:教育管理变革的统一与冲突

人的认知、思想、态度、情感、意志(而不一定是行动、行为),都构成教育管理的内容。“人格化”教育管理指的是用有益于人格发展的方式来实施教育管理,主要突出两个方面:其一是尊重师生的主体地位、敦促师生共同参与管理;其二是以追求师生人性的完满发展,也即回归教育的本质——使人性臻于完善为目的[20]。“人格化”是崇高的人全面发展的过程。

人工智能对“人格化”教育管理有哪些益处?第一,表现在人工智能技术对教育管理的高效助力及由此产生的对人类思维、生产力解放的促进作用。譬如,人工智能替代人去完成教育管理中复杂的、单一的重复劳动,全方位减少师生教学、科研和管理的任务量并提高其效率、效果,这必然推进教育管理“人格化”进程。第二,人工智能教育管理与普通教育管理的具体过程(从上至下、从整体到个体、从战略到战术的“主导——服从”结构)有区别:技术的运用及其过程中信息的互通、分享或公开,本身具有敦促教育管理各相关主体互相配合、良性互动的属性,这一属性契合于“人格化”教育管理内涵要求——师生共同参与管理。第三,传统教育管理中存在的管理权滥用现象,譬如教育行政“过度”、校长“官本位”、教师“学术追求”与“权力追求”错位、学生自主参与管理的诉求缺失等[21],信息不对称、数据隐蔽化或模糊化处理当为主因。许多教育管理者陷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传统思维误区,滥用管理权力,采取多种手段封锁信息,拒绝尊重师生主体地位,更遑论引导师生共同参与管理。人工智能之高标准数据化要求,以及这种有据可循、可依的管理模式促成的管理透明化和管理理性,将有效杜绝管理权力滥用或寻租行为,使各相关主体能掌握更多信息、话语权,继而实现民主共管、共治。这本也是教育管理之民主性原则、规范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的内在要求。

然而,“智能化”与“人格化”也存在冲突之处。其一,理想的教育管理应该是一种分管、分治。分管不仅指校领导之间存在任务分工,且指全体师生的分层分类管理:学校行政事务交由学校行政职能部门去办,学术(教学与科研)事务交由教师去办,学习事务交由学生自己去办。各自把自己该做的事办好,同时协助他人办好他的事,学校才会处于和谐、协调和良性运转状态,政府、社会与学校、学校行政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才会和谐、融洽[22]。但是,在这种分层、分类管理过程中,如果师生在方方面面、事事处处都能得到人工智能强力辅助,久而久之就会对其产生依赖,继而导致人的自主管理、自律、自控能力下降、退化和丧失。当下,人们对智能手机这种低级智能技术“上瘾”、“分秒难离”的现象普遍存在,遑论未来高级的智能科技。其二,运用人工智能对管理者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精通智能技术、深谙操作技巧的管理者成为不可或缺的管理要素。但是,优秀的“工程师”并非一定是具有高尚人格、懂得科学管理方法的、卓越的“管理者”或“教育家”。恰恰相反,一个精晓人工智能技术的人,如果未领会或不重视教育管理原理之精要,利用人工智能干一些与教育管理规律背道而驰之事,就会与“人格化”教育管理的内涵要求南辕北辙。其三,某一所学校、某一个地区,要全面实现教育管理人工智能化,需要充足的教育资金投入、持久的教育财政支持。这必然导致:经济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省会或中心沿海城市、得政策倾斜或政府扶持的省市,将有条件推广人工智能技术,而偏远地区或贫困落后市县,将被边缘化,将沦为教育管理人工智能化的旁观者。如此,人工智能将对教育精准扶贫和教育均衡发展产生掣肘,本就因经济基础差异导致的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教育失衡,将因人工智能引入而进一步加剧。这就完全背离“人格化”教育管理的初衷。其四,就“实现师生人性完满发展,使人性臻于完善”这一教育本质和本原来谈。人性的发展、完善,有至关重要的两方面:其一是人性之内生、主动发展,如“致良知”,即从外物的魅惑、对名利的欲望中解脱出来,回归人格中本真的“善”;又如,在最大程度上探寻和发掘自我之所擅长、爱好并加以发挥、培养和引导;还如,为内心寻找最适合的安放之所,成全最本质的自我。其二是人性之外生、引导性发展,即通过外在的教育引导,帮助个体全面、客观地了解世界,形成成熟的意识和潜意识,继而找到与万事万物之“道”一致、又契合自我本质存在的人格发展模式。然而,正如上文我们已提及,人工智能基于既定的、“冰冷”的、非人格的、非个适性的程序和逻辑而存在、运行——它不仅无法完成出色的教育管理者所能完成的、适切于人格人性健康发展的工作,反而会对师生人格人性发展造成阻碍。

五、教育管理新时代:以智能化开启现代化的新征程

教育受生产力制约是教育的固有规律。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目的、课程设置及部分课程内容、科研内容和方向、教育事业的规模和学校结构、教育和教学的手段等。人工智能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及未来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成为每一个教育管理者不可回避之事。如何充分利用人工智能这一生产力发展的硕果,如何促成人工智能与教育管理的良性结合,且通过教育使人工智能发展得更完善、更利于人类福祉和解放,成为社会各界重点关注的问题。积极稳妥、有的放矢地构建和实施具体可行的策略和办法,将促使人工智能与教育管理相得益彰,以智能化开启教育管理现代化新征程。

首先,应厘清人与人工智能在教育管理活动中的工作边界。在教育管理活动中,尽管人工智能将成为高效、得力的辅助工具,但它却不可能全面替代作为人的管理者的工作。许多只能由人亲自完成的复杂的教育管理、教育教学事宜,不应让人工智能越俎代庖或包办代替。譬如:由师生之间互动和交往交流产生的、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启迪与引导作用;含有“难量化考察指标”的教育(如德育)质量监测或评估体系的建设;涉及到“学生是成长中的人”特性、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学生发展的阶段性、师生人格完善客观规律的系列工作;教育管理实践中出现的需因地制宜、因时适变、因人而异的意外事件。

其次,在国家层面,要健全有关法律体系,加强相关法律功能。现代法律体系,能否成功应对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新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能否在人工智能时代继续维持秩序与变革、守护与创新、价值与事实之间的动态平衡,是今天的法律人所必须面对的紧迫问题[23]。在教育法律法规层面,就教育管理人工智能化制定相关规范势在必行。行之有效的立法是充分发挥法律效用的关键所在:法律界人士应该学习和研究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只有清晰把握人工智能的内在逻辑,才有可能让立法更具有针对性和明确性。有关方面应敦促人工智能专家参与相关立法、司法和行政工作,并为其参与此类工作提供便利渠道。各高校法学院应着手培养学生的、与人工智能发展对接的创新思维、逻辑推理、实践和判断能力(而非单纯传授法学、法律知识),以使学生毕业后在应对人工智能事宜时不处于被动状态。总之,应通过对人工智能相关法律问题的深入研讨,为智能社会划出法律的边界,让人工智能服务人类社会[24]。

再次,教育主体应各安其位、各谋其职,适度利用人工智能。知止不殆,每一位教育管理者,以及所有在教育分管、分治工作中分担职责的师生,皆应时刻警惕:对人工智能要合理、适度地利用,不能因过分依赖、“上瘾”导致自身管理、教育、学习、科研、自律、自控等能力及身体素质全面下降或退化。教师的高阶脑力活动和教学经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习惯,绝非天生具有,往往需要经过低阶脑力劳动甚至体力劳动的重复训练和积累过程。师生过度依赖人工智能可能导致其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甚至变相成为人工智能的助手和附庸——教师失去应有的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学生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健全的心智性格。如此的话,人工智能带给人类的就不是福利和解放,而是祸患与危机。

复次,构建切实可行的应用驱动和机制创新策略。应用驱动立足于受教育者最直接的利益问题,驱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管理领域的广泛应用,驱动教育管理的变革和发展,驱动适切于教育管理运行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驱动教育管理人工智能化的全面实现。机制创新是指不仅仅依靠政府和教育系统本身来提高和保障资源供给,还注重依托产业界、社会各界的力量来推动教育管理人工智能化变革的顺利实现。譬如,在以往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各教育机构通过与电信企业深度合作、互利共赢,有效地促进了教育信息化与应用驱动进程。

最后,学校应做好适切于人工智能发展和应用的教育管理人才培养工作。高端人才是人工智能的领头羊,人工智能高端人才队伍是推进“人工智能+教育”发展的雄厚后备力量[25]。优质的、适切于人工智能发展与应用所需的教育管理人才的培养,属于教育的本职事宜。上文我们提及,教育受生产力制约是教育的内在规律,与此相关还有另一条教育规律:教育可以对生产力发展产生反作用——教育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实现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产生新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生产力。因此,关注适切于人工智能发展与应用的教育管理人才的培养,对于使人工智能这一生产力朝适合的方向、以最高的效率、最好的效果推动教育发展、提高教育管理质量是大有裨益的。

智能时代教育篇2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组织观念;面向对象;面向过程;智能化时代

中图分类号G7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7)01-0008-06

一、职业教育课程组织观念演进逻辑

职业教育课程组织观念是职业教育课程实践长期积累与总结形成的课程组织认识观。其既是课程组织的客观反应,也是课程组织者的主观价值取向。职业教育课程组织的内涵可以理解为职业教育课程顺利实施和达成既定课程目标的组织指导观念。其外延可以理解为以课程组织为中心的组织观念所辐射的范围。传统的课程结构定型始于中世纪初期,随着学校形式的教育,以及学科分类的出现产生了分门别类的专业化教学计划[1]。以科学技术发展和工作方式改变为标志,将人类工业历史划分为手工业时期、大工业时期、信息化时期和智能化时期,各不同阶段的职业教育课程组织呈现不同特征。

(一)手工业时代突出以技能辅助谋生的面向过程观

基于时间维度,课程组织概念作为课程衍生概念,来源于学校职业教育系统。手工业时期,职业教育主要以学徒制形式存在。学徒制中几乎没有课程组织,当时的职业学校,主要开设普通文化课程加一些自然科学课程,以及少量关于工艺的课程[2]。可以说,这一时期职业教育课程组织初期借鉴了学校学科课程组织的方式。

胡戈・冯・圣・威克多(HugovonSt.Viktor,1096-1141)的教学论(Didas-calicon)指出,传统课程结构的定型代表着连续―线性结构化形式课程结构的出现[3]。之后,经过夸美纽斯(Comenius,1562-1670)完成的线性――平行科目结构进一步优化。要以现代观念挖掘其课程组织观念,必然要深刻理解现代意义的课程组织。课程组织包括课程结构的组织和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结构类似人类身体骨骼,课程内容近似依附于骨骼的肌肉、脂肪和皮肤,课程结构不存,课程内容便难以成型。同时,课程组织的突破是改革的核心目标,课程结构是课程理念与课程目标实现的基础。显然,手工业时期的职业教育课程组织观可以理解为在学科体系中,以技能辅助谋生的面向过程观。由于在普通课程中生存,其外延较为宽泛,浮动在整个课程组织观领域。

(二)大工业时代突出工作体系的面向过程观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产业工人成为职业教育的主要对象。课程作为教学行动体系的指导和知识体系的框架,是学校职业教育系统的关键部件。由于历史缘由,我国进入工业化时期相比西方较晚。有学者认为,我国近代职业教育与工业化过程没有形成一种紧密的联系,这成为我国近代职业教育变革不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4]。职业教育的发展应该与技术、产业与时展同步。因为大工业时期工作体系以面向生产过程的流水线组织方式为主,所以大工业时代职业教育课程组织观念的核心是突出工作体系的面向过程转向,其外延日益缩小,收敛于工作体系范畴。

(三)信息化时期突出趋向多元的面向过程观

20世纪中叶后,泰勒把课程分为四个要素:目标、内容、组织和评价,并且开始强调课程组织的作用。泰勒认为,必须根据继续性(即在课程设计上要使学生有重复练习和增进提高所学技能的机会)、序列性(即后一经验在前一经验基础上的泛化与深化)、综合性(即课程的横向联系)的标准来组织学习经验。课程组织日益受到课程领域学者们的关注,甚至有学者把课程组织的突破作为改革的核心目标,强调依据工作组织进行课程组织设计[5]。同时,各种面向过程的课程结构争相出现,比如类型结构化、范例结构化、纪元结构化和项目形式结构化等。当然,以上转变离不开职业教育课程核心价值观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中期,职业教育课程的核心价值为传承知识,提升文化水平;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职业教育课程的核心价值转变为训练技能,形成职业意识;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职业教育课程的核心价值体现为发展能力,培育职业素养[6]。这一时期,职业教育课程组织观依然没有超越面向过程思维,但是各方面的尝试已经浮出水面。因为,职业教育课程组织观念已然与现实脱节,有一种技术更新或者时代力量,推又耙到逃课程组织观念变革。此时职业教育课程组织观念已经不是单纯学科体系或者工作体系偏向,究其内涵,表现为多元探索取向的面向过程观。同时,其外延开始模糊难辨。

(四)智能化时代面向过程观的解构

智能化时代初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是技术更新换代,生产效率的提高,课程领导者和课程组织者有更充分的时间研究和创新课程组织。但是,智能化时代正加速来临,与此相关的工作系统正趋向于工作过程去分工化、人才结构去分层化、技能操作高端化、工作方式研究化及服务与生产一体化[7]。因此,必然倒逼职业教育课程变革。课程组织作为职业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不例外。同时,大工业时期职业教育课程组织观念依然开始摆动。如今缺乏工作系统到课程系统的映射,职业教育课程组织观更为漂浮,内涵和外延界限模糊。可见,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课程组织观念必然发生深刻变革。

二、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课程组织面向过程观困境

过程思想作为人类把握自身和世界的理论资源始终存在于哲学的发展过程之中[8]。课程组织观作为哲学下位的观念,也难以脱离面向过程的思想,职业教育也不例外。职业教育课程组织过程观就是以过程的思想来考虑课程组织的存在、发展、价值和意义的实现,过程形式是其表现形式。如同知识细分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过程形式;经验转换是杜威的反思性过程形式;关系结构是怀特海的形成性过程形式;生活事件是实践生成的过程形式;角色体验是交往对话的过程形式[9]。过程观在课程内容组织方面表现为必须有低级课程内容组织,才能叠化到更为高级的课程内容组织,即课程标准必须按照学科化课程逻辑组织,或者工作体系分层思想。职业教育作为特殊教育类型,与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极为密切,显然是后者的思想。具体专业形式多样,各有不同。新时期智能化视域下的职业教育课程不可能包罗万象,显然更多是针对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根据职业教育课程组织的内涵和智能化时代工作过程特征,职业教育课程组织的面向过程观有其时间差、实践差、思想差、内涵差意义的窘迫。

(一)时间差:类型论意义的打破

智能化时代人才类型与课程组织的周期在时间维度上有一定差异。全世界职业教育领域具有两种课程组织方式:一是按照工作岗位需求,本质而言,就是按照工作岗位所需能力层次对各种课程内容的需求,水平组织各类课程;二是按照资格证书需求从低级到高级组织课程。这两者都是基于面向过程,横向与纵向构思职业教育课程组织。显然,智能化时代这两种类型面临着时间差困境。

1.人才类型不易区分:人才层次扁平化与人才去分工化

智能化时代,人才往往集工程型与技术型人才与一体,并且技术型与技能型分层不明显。所以,传统工程型人才(设计型、规划型、决策型)、技术型人才(工艺型、执行型、中间型)和技能型人才(技艺型、操作型)日益交互融合,趋于扁平化[10]。纵向上,面向过程的课程组织纵向稳定性失衡。比如本科职业教育主要沿用中职教育、高职教育及职业培训所采用的课程模式[11]。本科、中职和高职的课程模式难以区分,同时,中职、高职和本科层次技术教育,虽然都面向工作体系的操作过程,但在去过程化的智能时代都面临困境。横向上,人才分工不好定位。比如“机器换人”改造后,作业人员从650人减至30人;有的原来需要20人的车间,目前只需要1人[12]。员工角色多元、能力综合。

2.课程组织周期不明:技术日新月异

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具有及时性与有效性,所以职业教育课程组织具有生存周期。智能化时代,C器人与人混合操作生产,生产流程扁平化,技术迭代加快,时代需求瞬息即变,比如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等。那么职业学校课程组织能否适应学生未来发展?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如何避免所学技能和技术与社会需求脱轨?职业学校课程组织序列进度与容量多少为好?此等问题都面临时间上类型论意义的打破。

(二)实践差:关系论意义的解构

在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课程组织实践差体现在课程组织形式化的差别上。休谟和康德等哲学家们把事物的客观因果联系看作人们主观之内的产物,马赫甚至以函数关系论排斥任何其他的必然性,独尊逻辑的必然性。然而,课程组织贯穿意识层面到教学实践层面,作为复合理实的事件,马赫逻辑必然性就难以概括,课程组织在关系论意义上应该取自马克思矛盾观的对立统一关系,即课程组织理论与课程组织实践有对立统一的矛盾。同时,实践正是课程组织关系论意义的形式化,主要体现于操作理念的形式化差别。

正如碳原子既可以组成石墨,也可以组成金刚石,但是二者的功能差异巨大。所以,怎样的结构就有怎样的功能。面向过程观职业教育课程组织的实践程序为:计划―规划―实施―完成。属于满足需求型,逻辑起点是需求的可计算或者可预测。比如,低端手机市场满足低端消费者通信需求,对个性化需求就较少考虑。因此,通过预测工作过程,就可以设计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组织,由此培养一线工人的课程组织便可明确。但是,面向对象观的职业教育教育课程组织实践程序为:理解―建构―反馈―生成,属于创造需求型,趋于建构主义思想。

(三)思想差:课程组织对象的缺位

职业教育课程组织的思想差体现在智能化时代课程组织思想的落差,即对职业教育课程组织的主观和客观综合认识落后于智能化时代的生活和实践。理念作为观念的基本,影响观念的形式化,因此可以以理念来推测观念。那么思想差具体而言体现在三方面:创业理念缺失;理念守旧;终生学习理念不足。

1.创业理念缺失

智能化时代以科技创新为显著表征,常常伴以创业。反过来,创业逐利驱使科技突飞猛进,智能化程度继而顺势而为。由此,创业作为一个课程组织对象逐步登上历史舞台,但现实是创业无论作为内容,还是教学活动形式,依然鲜见于职业教育课程大家族,更无缘进入课程组织视野。从国内职业教育课程领域专家所关注多为学术体系和工作体系,却涉及创业体系较少便可得知。

2.理念守旧

观念滞后于时代是一般事物发展规律,取决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但是,观念守旧却是人类理性有意为之。由于课程改革的时延,主观对客观的思维覆盖,课程与社会需求的匹配总有差距。比如,智能化时代,虚拟现实技术在商业社会日益涌现,但学校课程内容与课程结构中却没有出现虚拟现实技术元素。

3.终身学习理念不足

智能化时代,社会变革节奏及产品的更新换代日益加速。凝聚于产品的技术也随之更新加速。与之对比,人类知识与技能积累的增速相差甚远。但是,目前终生学习的理念仍然不足。例如,中国终身学习理念较为强调服务老人生活和愉悦老人身心,却少有针对终身学习的技术类课程。那么,随着技术高移,适合智能化时代的高端技能与技术型人才便难以培养。

(四)内涵差:生产体系根本改变

智能化时代生产体系的巨变,导致课程组织内涵反差巨大。传统职业教育面向过程的课程组织观念的内涵是面向某一工种的生产体系过程,从低级到高级,或者从普通到专业,组织与之相应课程的意识取向,即维持课程组织的连续和继承。智能化时代,由于生产体系的根本改变,如技能操作高端化、服务与生产一体化等[13]。职业教育课程组织观念应具有新的内涵,这体现在课程组织结构和课程内容组织内涵的增加。

1.创新生产方式

课程组织结构需要稳定与灵活并存,以满足创新生产方式的需要。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互联网工业,以及阿里巴巴的上市,中小企业日益受到重视。比如,美国加利福尼亚98%的公司是小公司,这些公司雇佣超过50%的加州劳动力[14]。所以,已有的学科取向、工作过程取向课程组织显然面临转型升级。

2.加速隐性知识传播

前两次工业革命的意义在于解放人类承载体力劳动的四肢,那么智能化时代的互联网工业和大数据革命就是有释放人类智慧活动来源的大脑。更强调创新和一体化的生产体系,显然隐性知识的占比有所提高,但是学习者的学习时间,工作过渡期是一定的。所以课程组织又被赋予了加速隐性知识传播的任务,由此便带来课程内容组织的演变。

三、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课程组织面向对象观转向

朴素原子论中“一切皆是对象”,具体到职业教育课程组织领域,职业教育课程组织面向对象体现在课程组织行动时,作为目标的事物在主体意识形态的行动。面向对象与面向过程课程组织方式的本质区别在于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迥异。面向过程的课程组织观念带来有限分解性和具体化概念,比如meS课程开发就是将任务分解成最小的具体化操作实体,随后进行相应课程内容与课程结构的组织。面向对象课程组织观视域下的课程组织具有更高抽象性、封装性、继承性和多态性等特性。

(一)职业教育课程组织面向对象观念的抽象向度

抽象相对于具体而言,哲学上指个别的、偶然的不同事物中,分析出共同点的思想活动。外部表现为把复杂物体的一个或几个共性特征抽离出来,从而不受细枝末节限制的行动和过程。有抽象的向度,就形成了面向过程观和面向对象观的差异。面向过程的课程组织观和面向对象的课程组织观的差异外化为课程组织的分散化(面向过程)与集中化(面向对象)。由此,抽象向度便成为理解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课程组织对象观转向的概念抓手之一。

1.时间维度

100多年前的俄罗斯制课程组织依据不同职业领域的工作与任务分析形成课程序列;20世纪70年代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就业技能模块组合课程(meS课程)精确地控制课程实施的每一个细节;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盛行强调工作任务分析法的能力本位课程(CBe课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学习领域课程),在课程组织形式上被认为是以“系统化”弥补meS课程模块过于碎片化的缺陷[15]。在形而上的观念意识层面,显然是课程组织抽象向度“势”的上升。那么抽象向度的“荨焙我陨仙?这就是智能化时代面向对象观产生与发展所催生的结果。

2.事件维度

智能化时代虽然不是课程组织从面向过程观到面向对象观,抽象向度“势”上升的直接原因。因为,上个世纪50年代,随着“姻缘职业”的出现,法兰克福方法的创立者在已有的阶梯观念(由低级向高级,即由“简单的、基础的”向“专门的、复杂的、理论的”过渡)基础上又建立了一个课程原则,即多个姻缘职业的同一性原则[16]。但是,正是智能化时代需求所然。抽象对于将东西分成属及种是必需的,按照具体过程分类到按相同概念分类。正如美国加州不是简单的横向与纵向类型课程的组织,而是以职业路径为对象,提取核心能力组织课程。

(二)职业教育课程组织面向对象观的封装向度

封装向度是一个二维平面结构,横坐标是横向封装向度,纵坐标是纵向封装向度,二者的合向度体现为最终的封装向度。具体而言,表现在纵向封装向度的产学研一体化;横向封装向度的美国职业群做法,复合封装向度的元数据模型建构。

1.纵向封装向度

课程组织纵向封装体现在需求分层与各层次课程作为一个模块封装,以接口形式连接模块构成对象,从而对课程经验的积累具有较好连续性和灵活性。就如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过程思想升级为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思想,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方面:无论是构建从中职到专业学位的一贯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基于深度校企合作的高端现代学徒制,还是构建以“工作系统分析”与“职业能力研究”相结合的课程开发方法[17],从课程组织观念看,其转向都表现为把复杂的过程、多级层次分层封装,并在各层级教育提供接口形成一个独具特定功能的对象。对象化的课程结构具有一定封装性,即结构的内容序列与序列操作方法组装,共同构成对象化的实体。整体的结构具有一定稳定性,局部在接口的辅助下又有一定灵活性。能较好适应智能化时代各层次职业教育各层无法贯通,技术技能型人才学习经验难以积累等问题。美国《帕金森法案》所确立的“技术准备计划”的目标是为高技术社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其解决的具体方法就是整合中职课程、两年制社区学院课程与四年制本科课程[18]。从课程组织观念而言,这是封装向度纵向分量的实践体现。

2.横向封装向度

按照泰勒的说法,在探索学习经验的组织时,除了可以从时间角度,还可以从一个领域到另一个领域的角度来考查学习经验的关系。换言之,可以从一个对象到另一个对象的角度考察学习经验[19]。面向对象是把构成问题事务分解成各个对象,建立对象的目的不是为了完成一个步骤,而是为了描述某个事物在整个解决问题的步骤中的行为。相对于面向过程的分析,面向对象模式希望控制入口条件以及接口类型,类似于课程学习的起点基础和终点评价,内部具体过程却是具备一定自由路径算法和层级并且处于封装状态,比如美国各州的职业群做法,每个职业群内部都具有一定封装性。

3.合封装向度

虽然目前的职业教育课程组织依然没有跳出程序观。虽样式不一,所及之处可以概括为线性程序、分支程序,以及二维程序,即一个维度是量的增加,一个维度是质的跳跃(分层),依然不敢大胆辅以生成观。但是,基于美国经验:课程组织纵向上,各层次可以交叉,即可以跨年级选修。横向上,采用混合职业群形式。学生不仅没有排斥职业教育,而且综合中学的职业科的组织形式日益受到学生的欢迎。可见,基于课程元数据模型构建,结合面向对象观的封装向度,使课程组织灵活度和稳定度趋于平衡,更适合智能化时代要求。

(三)职业教育课程组织面向对象观的继承向度

相比于传统面向过程课程组织以过程连续性为导向,面向对象课程组织更为强调类属的概念,而过程在类属传递过程中自动生产。也正是由于类属概念的引入,产生了面向对象观的继承向度。由于课程组织有一定的生命周期,课程组织开始、结束,以及阶段划分的节点依据,创建与销毁的执行,节点的内在属性与外部表现,以及节点与节点之间的外部关系,得以继承与发展。

继承性不等于面向过程所强调的连续性,继承性在连续的方向增加类属的概念。以补充智能化时代课程组织的内在对象及其表现行为的复杂化。具体而言,体现为课程的其他要素与课程组织的交叉关系更为柔性。比如项目制、补习制,各个实体间提供可供连接的接口,以进一步按需组合成具有继承性的新对象。而这种继承性既可以体现在知识维度、技能维度,也可以是态度维度。

(四)职业教育课程组织面向对象观的多态向度

职业教育课程组织面向对象观念多态向度,是在传统单向思维、静态分析和机械分割的面向过程课程组织观念基础上增加态势而产生。因而面向对象组织观念偏向系统的全面整体,面向过程偏向机械的全面整体,既有内容维度上的多态,又有结构维度上的多态。

1.内容组织多态向度

21世纪初,国内职业教育学者提议面向过程的内容序化,强调应该参考工作过程,整合程序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抛弃显性理论复制和再现,注重在行动体系中生成和构建隐性实践知识[20]。然而,隐性知识缺乏量化和分层依据,无法过程化,但是s可以对象化。智能化环境和知识、技能形成一层系统,该系统架构作为基础居于下层。职业教育课程组织与职业教育内容互动组成上层系统架构。比如,从美国教育部的2013年职业教育国家评估中期报告中可知,从1982年65%的投资者关注于一个职业领域的投资,到2004年55%的投资者关注多个职业领域的投资,因为职业课程学习者越来越趋向于选择多门职业课程[21],而美国正是将选择同一类别三门及以上职业教育课程的学生鉴定为职业教育学习者。

2.结构组织多态向度

智能时代教育篇3

>>云计算时代更需政府智慧智能机器将取代甚至消灭人类?人类智慧vs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学会欺骗人类机器智能技术模仿人类认知创造价值智能机器人时代的来临“放弃”更需要智慧智慧城市进入超智能时代安全更需要智能《机器智能》智能仓储物流机器人时代的来临世界机器人大会2016,开启智能时代机器人开启安全智能时代人类与机器赛跑机器如何“假装人类”机器狗搅乱人类情感围棋手挑战人工智能全职妈妈更需要智慧职场管理更需要智慧管理婚姻更需要智慧融合智慧社区建设智能家居迈入“云”时代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中国>管理>机器智能时代更需人类智慧机器智能时代更需人类智慧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document.write("作者:吴丹妮")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1997年5月3日,卡斯帕罗夫在纽约与“深蓝”对弈。

1997年,超级计算机“深蓝”击败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时,人类对机器智能的不懈追求和恐慌之感同时俱增。今天,当数字技术、机器智能被不断应用于教育、金融、传媒等领域,并创造出丰硕成果时,人们对“机器是否将取代人脑”的追问更加迫切。这场由“机器发起的变革”让亲手创造它们的人类“痛并快乐着”。

面对日益强大的机器智能,人们的担心不无道理。不过,长期关注教育、科技创新以及公共政策的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丹尼尔・阿拉亚(Danielaraya)认为,机器取代人脑尚需时日。他在近期发表的《机器智能时代的教育与失业》一文中提出,我们更应看到:正是因为机器智能的蓬勃发展,人类智慧,特别是创新思维才更显得难能可贵。

机器智能打破“旧秩序”

尽管丹尼尔认为现在机器取代人脑还为时尚早,但他也毫不避讳机器智能给社会带来的冲击与改变,特别是在部分职位被机器取代后带来的失业问题。

《机器智能时代的教育与失业》一文认为,统计显示,目前美国的失业率仅有5%,但许多经济学家承认,实际数字恐怕要高出许多。而导致当今美国社会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只有两个字――科技。

这一说法并不“武断”。丹尼尔指出,农业革命后,人类饲养动物为农业服务;工业革命后,人类制造大型机器为工厂生产服务;计算机革命出现后,人类正想方设法让电脑变得更智能化、高效化,以期取代会疲劳、容易出错的人类,或者干脆将人类从工作中彻底解放出来。

总体而言,当下这个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蓬勃发展的社会,正变得越来越“计算化”:新式软件算法,电脑辅助设计,数据挖掘,还有机器学习……凡此种种都已开始扰动现有的经济秩序和社会实践,后工业社会的新秩序正在逐步形成。文章认为,这种“计算机知识经济”的日趋发展和成熟,必将大大推进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革。

目前美国的机械化程度已经很高,丹尼尔认为现在也应该为未来的劳动人口担忧了。文章研究发现,美国的劳动力参与率从2009年开始就在走下坡路,同时,为了调节通货膨胀,从197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的人工工资就再也没有增长过。

当然,科技不能完全为失业问题“买单”。丹尼尔认为,过去三十年所创造的财富,很大一部分都集中到了小部分精英的手中,位于财富金字塔顶尖的那1%的人群,实际上掌握着世界一半的家庭财富,这样的不平等显然给劳动人口带来了更多问题。

机器智能需要更多创新人才

对于美国及其他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内的贫富差距扩大现象,部分国家在公共政策方面已开始有所回应。丹尼尔认为,这些政策主要集中在教育领域的改革上。

无论是在拥有较高机械自动化程度的美国,还是在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关键时期的中国,教育一直以来都被看作是培养技术工人、扩大就业机会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目前教育领域的许多改革政策仍过于短视,政府未能以长远眼光进行教育改革政策的规划和制定。

《机器智能时代的教育与失业》一文以美国为例,当科技正以指数倍的趋势发展时,现有人力资源策略和教育改革方式,没有考虑到科技对新型劳动力的促进作用,只是把这些新型劳动力按一般劳动人口,简单地纳入全国劳动力资源中。可实际上,教育改革应该以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新型劳动力为长期目标。

什么是“新型劳动力”?丹尼尔认为,计算机和数字媒体应用将成为21世纪领军型行业的基础,这为重大的长期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诚然,电脑确实可以在许多逻辑功能方面超越人类,但它还不能像人类一样,高效完成那些要求灵活性和判断力的任务。换言之,电脑能提高许多常规工作的自动化水平,但也放大了社会对有创造力、问题解决能力和社会协作能力人才的需求。这部分人才就是当今教育体系应着力培养的新型劳动力。

因此,在机器智能时代,教育改革的价值不言自明。可是,文章认为,现在的问题在于,当前的教育系统,还没有为即将发生的大规模劳动错位问题做好准备,无法承担起培养足够新型劳动力或创造型人才的任务。

改革教育才能适应新时代

长期的研究与观察让丹尼尔相信,如今的学生必须拥有运用自主创新能力,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除基本的计算和读写外,一些更高级的职业素质,比如网络协作、数字化应用、创新思维等应成为必备技能。

为此,政府必须推行新政,改变由来已久的教育教学结构和方式。文章提出,当前教育政策制定的核心应当是:满足能适应具有破坏力的“计算机经济”的人才需求,而不是仅满足大规模工业社会的人才需求。

当然,这样的改革还面临诸多挑战,不可能一蹴而就。丹尼尔在其著作《创新经济与教育》一书中也谈到,在一个由创造、创新能力来驱动的社会,转变已经固化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教育体系,着实不易。如果说现有文化系统所肯定的能力,是工业社会的教育目标的话,那么在机器智能时代,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对这个文化系统进行创造性的改革。与为社会再生产而存在的工厂相比,人类如今更需要的是迅速建立在“智能扩张”基础上的各式创新孵化器。

如今,人类处在一个关键拐点,计算机正在把教育从“严格的信息传递系统”变成将机器学习、创业合作和多媒体资源结合起来的交互式学习系统。因此,教育领域的新政策应是在正规教育继续集中传授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搭建起一个能运用先进计算机技术传递最新知识的有效平台,让学生能运用机器智能和创造性思维,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智能时代教育篇4

关键词:智慧教育;发展战略;路径选择

在云计算、物联网与大数据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各个国家都开始引进智慧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智慧教育顺应了教育发展潮流,是当前我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方向和途径。“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运用信息技术变革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必将引领和推动我国教育的全方位改革和创新。

一、我国智慧教育的发展战略

目前,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期盼的要求,存在一系列发展难题。智慧教育通过创新应用信息技术,提升教育系统运行的智慧化水平,有助于破解教育发展难题,从而形成突破点,带动整个教育系统的全面改革。要想是我国的智慧教育能够实现良好的发展,实施正确的发展战略是非常重要以及关键的。笔者认为,正确的发展战略必须是结合我国国情所指定出来的战略。

(一)大变革战略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时代主要有三大特征,分别是网络化、智能化以及数字化,必须结合这三大特征来发展教育。目前,我国的教育并没有结合信息时代的特征,传统模式仍是教育的主要运作模式。但是,在信息时代,如果不结合信息技术,教育是无法实现进一步的发展的,教育部门必须尽快突破固有的认识。为此,教育部门要尽快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并尽快实施大变革战略以重构教育生态系统。

(二)科教融合战略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教育所处的环境比发达国家要复杂得多,要实现教育的发展需要解决很多的问题。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则为这一系列教育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科技的进步离不开教育的发展,同样,教育的发展也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为了实现教育的更好发展,我国必须尽快实施科教融合战略。实施科教融合战略不仅有助于教育发展问题的解决,还有助于实现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这可谓一举两得。

(三)协同创新战略

智慧教育的建设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相反的,它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要想在我国发展智慧教育,就必须结合多方力量。为此,我国要积极实施协同创新战略,加快体制创新,协调好政、产、学、研这四方面的力量,将这四方面的力量发挥到最大化,这有助于实现智慧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四)无障碍战略

教育改革的成果应该惠及每一位人民群众。目前,我国的残疾人人数为8000万,在这8000万的残疾人中,有很大一部分人由于身体的残疾而无法接受教育。事实上,和正常人相比,残疾人更需要接受教育。信息时代的来临以及智慧教育的出现为残疾人教育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为了使残疾人也能够接受教育,我国应该积极实施无障碍战略,关注残疾人的教育需求,为残疾人提供无障碍教育,这有助于教育的普及以及残疾人教育问题的解决。

二、我国智慧教育的发展路径选择

要实现智慧教育的良好发展,选择正确的发展路径也是非常关键的,结合我国的现状,可以采取如下的发展路径:

(一)建设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要发展智慧教育,首先要做的就是建设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建立能够实现各类教育服务的智慧化管理以及智慧化运行。但建设智慧化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并不意味着推到现有教育信息化平台,相反的,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是建立在现有教育信息化平台的基础之上的。

(二)建立智慧教育示范区

建立智慧教育示范区也是发展智慧教育所必须实行的。智慧教育示范区应该选择建立在那些信息化水平较高并渴望实现智慧教育的学校。在建立智慧教育示范区之后,有关部门应该对示范区的智慧教育的具体情况进行研究,并及时进行经验的总结,以便日后将这些经验推广至全国各个学校。

(三)组建教育企业联盟

智慧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支持,为此,我国应该积极组建教育企业联盟。和学校相比,不少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要高得多。为此,有关教育部门以及学校应该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以及合作,将企业的力量进入到教育中来,发挥企业对教育的支持作用。有关部门以及学校在组建教育企业联盟的时候,要注意选择那些具有高信息化水平的、对智慧教育有兴趣的企业。

三、结束语

在信息时代,发展智慧教育是实现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目前,多个国家已经开始推广智慧教育活动,发挥出了试点学校的示范性作用,逐步推进、以点带面,我国可以积极借鉴其他学校的发展经验,将课程与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加强学校、政府以及企业之间的协作,打造出具备特色的智慧教育示范区,推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我国智慧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钟晓流,宋述强,胡敏,杨现民,李海霞.第四次教育革命视域中的智慧教育生态构建[J].远程教育杂志.2015(04).

智能时代教育篇5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多元智能;素质教育

当今社会是一个以知识为基础、以科技为核心、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知识管理为主线、以创新为源泉、以开发人才资源为真谛的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要求高度专业化,另一方面又要求知识和能力能够综合运用。在这种大的环境下,培养高度专业化和综合性的社会人才成为了当今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而开发学习者的多元智能则成为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必然趋势,学校教育也将围绕这一必然的趋势而展开,以便有效地适应21世纪信息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

多元智能理论(multi-intelligences,简称mi理论)是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风行全球的国际教育新理念。它是由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加德纳(H.Gardner)博士于1983年在其《智能的结构》一书中首先系统地提出。

(一)智能(intelligence)的定义。多元智能理论对智力的定义和认识与传统的智力观是不同的,是区别于传统的智能理论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人类智能结构的理论。加德纳博士认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某种产品所需要的能力。智力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智力不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而是以相互独立的方式存在的。

(二)多元智能理论中的八种智能。美国心理学家Gardner在对传统智力理论批判的基础上,于1983年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且最初加德纳认为每个人有7种不同类型的智能:1.言语-语言智能。2.逻辑-数理智能。3.视觉空间智能。4.身体-动觉智能。5.音乐智能。6.人际交往智能。7.自知自省智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1999年出版的《智力的重构》一书中,加德纳又设想了三种潜在的新智能,即存在智能,道德智力和精神智力,并认为“精神智力使我们有能力把握宇宙和超自然的信念,但它最终依赖一定的感受能力。”具体的8种智能解释如下:

1.言语―语言智能(Verbal-linguisticintelligence)指听、说、读和写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

2.音乐―节奏智能(musical-rhythmicintelligence)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乐包括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

3.逻辑―数理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intelligence)指运算和推理的能力,表现为对事物间各种关系如类比、对比、因果和逻辑等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数理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进行思维的能力。

4.视觉―空间智能(Visual-spatialintelligence)指感受、辨别、记忆和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借此表达思想和感情的能力,表现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它们表现出来的能力。

5.身体―动觉智能(Bodily-kinestheticintelligence)指运用四肢和躯干的能力,表现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做出恰当的身体反应以及善于利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6.自知―自省智能(intrapersonalintelligence)指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表现为能够正确地意识和评价自身的情绪、动机、欲望、个性、意志,并在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

7.交往―交流智能(interpersonalintelligence)指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表现为觉察、体验他人情绪、情感和意图并据此做出适宜反应的能力。

8.自然观察智能(naturalistintelligence)指个体辨别环境(不仅是自然环境,还包括人造环境)的特征并加以分类和利用的能力。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开发学生多元智能中的影响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智能发展进行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学生的各种智能,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全体发展。

(一)现代教育技术为多元智能的发展提供了开放的教育环境。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为多元智能的发展提供开放的教育环境,主要包括人文环境和技术环境。在全国推广素质教育的政策下,良好的人文环境引发了人们对教育的重新认识,营造了一个素质教育,终身学习和个性化的学习氛围,可以激励国民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现代教育技术则为广大的学习者提供了多感官的、虚拟的、便捷的技术环境,使其具有了环境的开放性、资源的丰富性、重现方式多样性、学习自主性、过程交互性等符合多元智能开发和发展的特点。

在这种环境下,教师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学生也不再拘束于呆板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在宽松的教育环境中找到符合于自己的教学资源和方法,具有不同优势智能的学生可以找到符合于自身需求、认知和提高自我的智能活动。

(二)现代教育技术为多元智能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多媒体网络等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使得传统的教育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教育教学资源日益呈现得丰富多样。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提供了比传统教学过程丰富千百倍的关于教学材料、教学工具、教学设施以及教学活动等的教学资源,如课件、计算机、网络、电子阅览室、BBS等。这就为促进和发展多元智能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基础。

(三)现代教育技术为多元智能的发展提供了多样的教学模式。教育教学理念的改变,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大量应用,使得教学的模式呈现出了多样的变化和发展。除传统的班级授课之外,分组教学和个别化教学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开始大量地应用于教学。出现了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个性化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型学习、基于资源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基于电子档案的学习,以及基于认知工具的学习等。

它们不仅丰富了教学的模式,同样可以有利于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四)现代教育技术为多元智能的发展提供了多元的评价方式。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促使教育工作研究者思索和探讨了传统教学评价方式的局限和不足。利用不断丰富的现代教育技术,提出了多元的教学评价,注重学习过程和产品/作品的评价,评价的方式和工具也日益多样化和富有个性化,如电子绩效评估系统、电子档案等,可以忠实地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时间、方式和结果,帮助学习者反思、总结学习经验、调控学习进程和学习策略。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供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在现代教育技术营造的环境中学习,多元智能可以获得一种潜移默化的、浸润式的发展,如果有意识地对这种学习环境进行精心的设计和运作,多元智能的发展效果将更具系统性、目的性、连续性和针对性,成效更是显著。

教育技术可以作为多元智能发展的活动平台教育技术的系列功能特点,能为多元智能的发展创设一种适应性、触发性、沉浸性和诱导性的学习氛围,是诱导、激发和强化多元智能发展的强效活动平台。在多媒体网络技术营造的学习天地里,各种智能活动都可以“按需所求”、“自得其乐”,甚至“酣畅淋漓”。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供的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当然,在利用新型学习资源的同时,传统的学习资源依然在利用。新型学习资源的运用在于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材料和学习工具,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学生多方面智能的发展。

首先是教学材料的利用。传统的教学由于学习资源的短缺,仅仅局限于教科书的教学内容,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教学材料日益丰富,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如电脑模型、教学电视、电影、各类课件、在线课程等。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学习者掌握了更多获取信息的渠道,了解了更多的知识。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各方面的智能,如言语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等都会得到相应的发展。

其次是丰富的学习工具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供的学习工具多种多样,有助于提高学习的工具,如作图工具、电子报表、oFFiCe软件等,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加强了学习者的技术操作能力。还有如数据库、超媒体工具、语义工具等能够帮助学习者发展批判思维、创造思维和综合思维能力的软件系统。另外还有助于促进学生人际沟通智能发展的通讯手段和工具,特别是网络聊天室、e-maiL、BBS等,可以支持学习者与其他学习者、教师之间的沟通。

这些工具在教学过程的运用,可促使学习者的强项智能得到显著的发展,而其他各方面的智能也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再者是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的利用。网络教育资源是专门为教育教学目的而设计的各种资源,基本包括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虚拟图书馆、电子词典、教育网站、虚拟软件库、电子论坛等。它们的利用,一方面是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提高了教学效率;另一方面是提高了学习者搜集和组织资料的能力;三是加强了学生自我认识和人际沟通的能力;四是还可以进行其他各方面智能的训练,如虚拟软件就可以培养学习者的视觉空间智能和身体运动智能等。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供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多元智能理论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主要是基于资源的学习,学生利用信息技术选择、确定、评价相应的学习资源,建构知识和技能。

1.基于网络的阅读教学。明确学习目标后,学生可以以独立思考或小组学习的形式,通过网络进行相关学习活动:搜寻需要的信息,阅读、理解并评价信息;加工处理,创造新信息;讨论、分享信息。这能为深入理解课文积淀丰富的背景知识,有利于学生言语、运动、交往和自省等多种智能的发展。如在《中国石拱桥》教学中,我将学生分成小组,提出两个任务:①赵州桥的历史、建筑特点;②卢沟桥的历史、建筑特点。学生通过网络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小组讨论,进行比较、评价、综合,制作演示幻灯片,向全班汇报各自的成果。在分享成果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进一步讨论两座桥的共同之处和各自的特点,并思考:课文的标题是《中国石拱桥》,为什么主要写赵州桥和卢沟桥?

2.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探究性学习。在学生感知课文,明确语文学习目标,并努力达成目标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发现值得进一步探究的问题,继而指导他们利用课本以外的各种资源(包括图书、光盘、网络等)进行探究性学习。问题可大可小,探究可以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单学科延伸到多学科。这对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十分有利。

3.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语言实践和延伸学习中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现代教育技术丰富了语言教学的实践活动,能有效地延伸学习。例如:利用全拼输入法学习生字生词;在电脑上作文、作画、概括课文内容;欣赏文章、图片或音乐,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自己的理解;在收集具有一定质和量的资料后,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并进行表演……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提供给学生锻炼和发展多种智能的机会。

4.了解学生的智能差异,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做到因材施教智能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学生表现出不同的兴趣爱好,具有不同的发展潜能,产生不同的发展方向。区分学生的智能强项和智能弱项,根据各人的智能强项进行分组,利用强势智能带动弱势智能,是一种教学策略。教学应根据各组学生的智能特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重组知识结构和内容,改变知识表征和呈现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利用强势智能,深入理解体会学习内容,更好地促进语言言语智能的发展。

(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供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多元智能理论对传统的标准化智力测验和学生成绩考查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传统的智力测验过分强调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的能力,只采用纸笔测试的方式,过分强调死记硬背知识,缺乏对学生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客观考核。因此是片面的和局限的,它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智力和教育测验应当通过多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在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境下进行;教师应从多方面观察、记录、分析和了解每个学生的优点和弱点,并以此为依据设计和采用适合学生特点的不同的课程、教材和教法,帮助学生“扬长避短”。测验的目的不应该是对学生分类,排名次,或者贴标签,而应该是帮助教师和家长认识和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要,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帮助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其潜能。应当明确智力测验是手段,不是目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人的智力,不是单一的能力,而是由多种能力组成的综合体。因此学校的评价指标、评价方式也应当多元化,并使学校教育从纸笔测试中解放出来,注重对不同人的不同的智能的培养,应加大情景化考试力度,以发现每个学生在环境测试中显露的区别于他人的智能特征。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智力测验中发现自我的价值,使教师通过这一过程更加充分地了解和认识学生的不同潜能特征,从而把握和提供适合他们的教育途径和方法。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促使了教育教学工作者对传统单一的评价方式的局限性进行了探讨和思考,研究开发出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在传统的测验、调查、观察等评价方式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些新的评价方式,如学习契约、量规、范例展示、学习档案、概念地图、绩效评估和自我评估等。这些方式运用于教学的不同过程,并呈现出不同的层面,如社会对学习者的评价、家长对学习者的评价、学习同伴对学习者的评价、教师对学习者的评价以及学习者的自我评价,从而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基于分析研究,可以发现将现代教育技术适时地运用到教育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并且具有深远的意义。它将为教育事业提供一个崭新的思路,为学生的多元发展、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提供新的途径、方法。当然,我们还应当清楚地意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并不是唯一一种能促进和开发学生多元智能的方法。为了更好地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同样还可以吸收其他特别是传统教学理论和技术中的有利因素,更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能够从学生的立场出发,认真钻研,结合现代教育技术的合理运用,使学生多元智能的各个方面得以充分的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从而更好地加快人才的培养,加快我国素质教育的步伐。

参考文献:

[1]祝智庭,钟志贤.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多元智能发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

[2]赵呈领.信息技术教育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J].教育技术导刊,2005.3

[3]高文.《教学模式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智能时代教育篇6

关键词:全面智能发展不可缺少作用意义

我们不难发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问题愈来愈受到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对于如何促进青少年的全面智能发展,国家教委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教育改革方针和教育理念,新的教育理念更是强调要以培养人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促进受教育者身心的全面发展。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就曾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过关于智能发展的重要理论。近20年来,不仅在心理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在教育领域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各门的学科教学中也引发了许多新的探索。最重要的是,这些探索都强调本学科对促进其他学科能力的作用,同时注重通过与其他学科的渗透与结合使本学科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其中就包括了舞蹈教育。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是多方面的,它包括各种不同领域,如:语言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包括舞蹈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等。这些智能具有相当的独立性,而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常常是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的。在这些智能的发展过程中,互相影响、互相渗透是非常广泛的。在教育上,一方面应当根据个人的能力发展的独特的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另一方面应当改变以前的不同学科分别以特定的智能发展为目标的分工模式,转向各个学科都围绕发展多元智能的整体目标来设计和实施教学内容。最早的教育家之一柏拉图清楚地意识到全面教育的重要性。他说:“教育的目的就是赋予身体与思想最完美、最理想的能力。”而舞蹈教育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更是这一实施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优秀的舞蹈教育传统

首先就文化艺术的历史传承性而言,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舞蹈教育传统。有关中国上古时代的舞蹈教育记载已屡见史籍。《史记五帝记》言舜时“以夔为典乐教樨子……诗言意,歌长言,身依永,律和声,八音能谐,毋相夺论,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此记载在《竹书纪年》中得以印证。《竹书纪年》载舜“十七年春二月入学初用万”即远在舜的时代,已经在官方学校里对贵族子弟实施万舞教育。万舞,乃是一种以干羽为舞具的宫廷乐舞。因此,至少在舜的时代,我国已经在学校中实施了乐舞教育。至周初时,舞蹈教育已成定制,且蔚为大观。当时,对不同年龄的学童,在教学内容方面,已有了明确的教学要求:“十有三年,学乐,诵歌,舞勺。”“成童舞象”(《礼记内则》)并且依周礼的规范,在不同时令阶段,对舞蹈教学的内容有相应的规定:“凡必学时,春夏学干戈,秋冬学羽,皆有序。”(《通典卷53》序)就是周代官办之学校。如果说,周代“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弟子才有机会“习舞”的话,则孔子在唇枪舌剑末所办之私学,在其所教弟子所习之“六艺”中,也同样充实有乐舞教育的内容。《晏子春秋》中载孔子“歌鼓舞以聚徒”,以歌舞形式聚众多门徒弟子,足见歌舞教育在其时社会下层民众中也是颇具影响力和感召力的。同时,也证实了即使在两千多年之前的古代文化氛围内,舞蹈教育也是普通平民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二、当代舞蹈教育的缺失

就中国的舞蹈教育状况而言,长期以来我国舞蹈教育的价值曾被人们所低估。许多人认为,舞蹈能力的培养只是对少数将来要从事舞蹈工作的人是必需的,对一般学生来说只是点缀,中国的小学教育一直到大学教育从来没有把舞蹈课列入必学课程之中,只是少数条件较好的学校在课外活动课加入一些舞蹈活动内容。甚至在一些偏远或不发达地区,除了主科教育,其他艺术教育更是为零,又何来舞蹈教育。就算在一些较为发达的城市也存在不重视普及舞蹈教育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最直接的原因是没有确定舞蹈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其实在舞蹈教育中,舞蹈能力也是控制肢体完成动作的能力,即身体运动智能,它本身就是重要的智能,就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舞蹈活动对多元智能的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贡献。例如,舞蹈能力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有相当的促进作用。有关研究证明,在校有舞蹈特长或其他音乐特长的学生并不像以前人们所认为的玩物丧志或不务正业,相反这部分同学无论在学习成绩或是在组织能力上都大大超过其他同学。这些都显现了舞蹈智能的发展不仅对于音乐智能和身体智能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对于自我认识智能和人际关系智能的影响更为显著。有关专家认为:在舞蹈和舞蹈教育的诸多价值中,最重要的是自我认识和自我成长及与此相连的独特的情绪体验。舞蹈教育可以发展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和自学心,扩展表达力和影响力。

三、国际舞蹈教育现状

我们可以看到在目前的世界教育体系中,舞蹈教育大致可分为两种模式:一类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普及型教育体制;一类是以前苏联为代表的早期专业型舞蹈教育制度。在美国,自上世纪以来,小学、中学、大学里都普遍设有学生所必修的舞蹈课程,且教学目标明确,自成体系。1994年美国公布的《2000年教育法》,首次以政府的名义规定了《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将音乐、舞蹈、戏剧、美术、影视等统括为艺术科,成为同语言、数学等诸学科并立的学校教育的核心学科之一。而值得注意的是,艺术科的各门课程从小学伊始,一直延续到十二年级,相当于中国的高中毕业。“从小学到初中,音乐、舞蹈是必修课。艺术课程每周所占学时,各校稍有不同。在我们所看到的学校里,少的有三学时,多的达五学时。”(郭明达:《世界艺术教育》第23页)而在美国的大学里几乎均设有舞蹈学科。在美国的普通教育乃至高等教育体系中,舞蹈不仅被视为一种艺术形式,更被视为一种培养人、教育人、美化人、优化人的重要教育手段,具有了其独立的、不可替代的教育学科地位。毫无疑问,这种普及型舞蹈教育机制,对于提高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道德文明素质、艺术素养,全面提升受教育者的文明人格都是大有益处的。 以前苏联为代表的舞蹈教育则强调并致力于对专业舞蹈人才的培养。某些学者称之为早期专业型舞蹈教育模式。这一模式的特点是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形成了一个较为独立而封闭的舞蹈教育子系统。这一机制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最大限度地发现并强化培养出一批出类拔萃的舞蹈专门人才。这种舞蹈教育主要是通过中等专业教育予以实施。如俄罗斯最为著名的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两所舞蹈学校,招收读完小学三年级的十岁儿童入学,学制分别为八至九年。在这类舞蹈学校里,学生们要学习完全部小学、中学的文化课程,并同时要学习舞蹈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而在其他音乐、戏剧等高等学校里,学生则专攻教育、编导和部分史论专业。这类早期专业型舞蹈教育体制,其宗旨在于对舞蹈本身艺术价值的探求和提升。并且,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也确实培养出诸如巴甫洛娃、卡萨文娜、谢苗诺娃、扎哈罗夫、乌兰诺娃等一批闻名于世的杰出舞蹈家,对世界芭蕾艺术贡献卓著。

智能时代教育篇7

人物对话

《教育》:如何理解“智慧育人,育智慧之人”教育理念?

游业强:作为深圳市龙华区首批“智慧学校”实验学校,经过数年探索、实践、思考后,我们提出了“智慧育人,育智慧之人”的教育理念。智慧教育是以美德为支撑,以能力为核心,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目的,培养有现代意识、时代视野的未来公民。智慧教育是“求真知,做真人”校训在新时期教育背景下发展而来,是上芬小学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办学思想的延续,是新的办学理念与办学成果的体现。

《教育》:您对智慧课程再构建有哪些想法?

游业强:电子教学并不是课堂教学的唯一x择,教育现代化、国际化也不等于简单的实施教育技术化、课堂电子化。本人认为:真正优秀的教育缘于投入,而投入的关键在于优秀教师与有趣的教学相结合。上芬小学的“3H智慧课程”,就是基于课堂内容的再构建,基于实践性和操作性的灵活把握,基于教育教学综合能力、文化审美和身心健康的融合,在不依赖电子课堂、不依赖科技技术的前提下实现育人目标,从而实现办学品牌的形成。

《教育》:智慧教育与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有哪些关系?

游业强:开发适合学生发展、适合学校发展、适合时代需要和为未来公民做准备的课程体系,是一名优秀校长应尽之责。智慧教育与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是学校教育内涵的生命线;比如,我们学校开发足球、机器人、创客、水墨国画、数码摄影及智慧生活等系列课程,能有效补充国家基础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不足;而且在教育教学中,重视实践操作,重视活动体验。

《教育》:为什么说智慧课程必须要不断的生长与完善?

游业强:我们在教育实践中,重新定义了智慧课程,因为课程不是一本书,而是对孩子思想情感、生命成长的有效影响,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是课程。上芬小学开发的智慧课程应用于课堂教学之后,老师们在“怎样教”和“教什么”上有了很大进步,打破了原有的学科壁垒,不得不在“怎么教”上做深入细致的思考与探索,这也与国家课改中“要建立开放而有活力课程”相吻合。所以,智慧课程必须要不断的生长与完善,才会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勇立时代潮头的学校

深圳市龙华区上芬小学创办于1976年,现有教学班34个,学生1720名,教职工105人,其中省、市级名师28人。2017年9月将搬至新校址,办学规模也将扩至48个教学班。新校址位于腾龙路与简上路交口,背靠中海锦城,东邻和公馆花园。占地2.46万平方米,总投资1.4亿元,是龙华区又一所功能先进的现代化学校。新校建有艺术楼、机器人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科学馆等。

学校认为:“智慧之人”首先指向“德”,指向人的品质,“智慧之人”应是具备美德的人,具有“真”和“善”的品质;教育是与时俱进的,“智慧之人”也一定是适应“未来”之人,他们是有现代意识、时代视野的未来公民,“智慧之人”应有“仰望星空”的志向,亦有“脚踏实地”的意志;“智慧之人”不仅是聪慧的,更是“敏于行”、有强大实践能力,并在实践中能够体会到幸福与快乐的人。此正是上芬小学“智慧上芬人”的三个标识。“2017年FiRSt工程挑战赛华南区选拔赛”之前,上芬小学机器人创客实践室学生代表参加了由深圳市教育局、深圳市教育技术中心联合举办的“2017年深圳市中小学电脑机器人活动”,学校派出9支学生代表队分别参加4个项目比赛,学生陈尧夺得“机器人足球比赛”项目第一名,也成功实现了连续4年该赛事卫冕;该项比赛全市100多所中小学参加,上芬小学“机器人足球”“机器人灭火”“FLL动物之友竞赛”等项目5支代表队获得晋级。除了以机器人、摄影、水墨、民乐合奏团、文学社为代表的智慧社团,学校还开发“3H智慧课程”,契合学校“快乐学习、学会学习”学风建设,达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拓展学生成长空间的目的。学校先后出版《语文智慧教育探索》《墨趣》《智慧生活》《跟着课本去旅行》等教辅用书。通过“3H智慧课程”建设,学生综合素养显著提升。据“广东省义务教育均衡街道”“深圳市办学效益评估”调查结果,上芬小学综合满意度超过95分,学校成为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高度认可的优质学校。近3年,师生获得区级以上荣誉达1159人次。

校长游业强在任深圳市清湖小学校长期间,将一所村办小学打造成具有教育特色的“航母学校”,校长岗位13年来,创造了一系列教育典型。游业强任上芬小学校长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学校继续沿着培养“时代视野”为标识的智慧学生迈进。近年来,学校毕业生成为深圳名校的抢手生源,学校因此先后获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广东省水墨国画和摄影特色教学实验基地、广东省红领巾小社团、深圳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基地学校、深圳市中小学创客实践学校、深圳市足球特色学校、深圳市“智慧校园”示范校、深圳市教科研先进单位、深圳市艺术教育先进学校、深圳市中小学生综合素养培养试点学校等荣誉称号。

“3H智慧课程”解读

上芬小学是深圳市龙华区首批“智慧学校”实验学校。学校认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是教育永恒的话题。上芬小学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提出“以智慧育人,育智慧之人”的智慧教育理念。“智慧”既是育人目标,又是育人手段,必然成为学校办学特色与构建课程的关键词。学校以“智慧”为关键词进行顶层设计。“3H智慧课程”突出智慧教育,是实现智慧育人的重要载体。“3H智慧课程”是在国家课程总目标基础上,结合学校智慧教育理念,通过校本课程整合,从课程统领、课程规划与建构、课程实施三个维度实施课程改革。三个维度既是自上而下的引领,又有自下而上的互补与创新。在“慧心课程”“慧思课程”“慧行课程”中取“慧”字的首字母,合称“3H智慧课程”,又如三个齿轮一样咬合、叠加,螺旋推进,共同培育“智于心,明于思,慧于行”的智慧学生。

上芬小学课程改革的规划、建设、实施,都带有自己特定的标识,如英语配音、语文国学、趣味数学相互拓展。据介绍,“3H智慧课程”以“拓展”为途径,以“体验”为过程,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学校每天下午第三节课,教师实行走班制,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发展需要开展课程。“3H智慧课程”以课程表的形式落实在课堂、功能室及社区活动场地,教师是智慧课程的开发者,也是课程的实施者。学校规定,每学期至少有一次大型智慧教学展示活动。此类活动已成为深圳市、龙华区品牌教研活动。过去一年,学校以智慧教学为核心,将“智慧课程”落实在操作层面,形成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教学成果。

学校建立“学科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班队活动;社团活动”四位一体教学体系,如“慧心课程”既有《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学科教学,也有“手拉手工程、义工工程、当家工程”及“职业体验俱乐部”综合实践活动;“慧行课程”实行学生走班制,学生选择不同的课程走向不同教室,形成自学与互学的学习氛围;“慧思课程”实行导师走班制,负责不同课程的教师共同负责一个班级。这样,每一天,每一名孩子都能享受不同的智慧教育,满足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需要。

V东省南粤优秀教师、上芬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陈燕香说:这种课程内容与形式的再整合,以学科单元或知识点统领教学内容,将知识、经验与生活相结合,学生能学到连贯性的知识与技能,并能做到学以致用。“光影课程”“Ft机器人课程”“星光点点文学课程”整合后,出现一种视界融合的教学景观:机器人社团的孩子用现场演绎的方式,展现科技魅力;而摄影社团的孩子,用镜头记录机器人社团的精彩校园生活;文学社社团孩子,则用文字为镜头润色。

近年来,全国不同省份学校相继来到上芬小学取经,“3H智慧课程”教学模式走向天津、杭州、桂林、重庆等地学校。浙江省特级教师蒋军晶到上芬小学仔细研究了“3H智慧课程”后说:我很欣赏这种自主开发、高度整合的课程教学模式,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上是一次重大创新。上芬小学基于教学、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教学智慧,被深圳市授予首批“教师专业发展基地学校”称号,《南方都市报》《广东教育》及深圳教育新闻网以不同方式对上芬小学“3H智慧课程”进行专题报道。

智慧学生的别样风采

在上芬小学校园,随处可见学生摄影、水墨作品,校长办公室也是用学生作品装饰。学校现有机器人、数码摄影、水墨国画、文学社、朗诵社、女子足球队、舞蹈队、民乐合奏团等20多个学生社团。退休教师邓建昌主动向学校提出建立“小小实验家”社团,组织学生进行科普活动。学校100%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学生摄影作品分别在《摄影之友》《特区教育》等杂志发表110多篇(幅),学生水墨画作品获区以上奖项740余人次;学生摄影与水墨国画在深圳市少儿图书馆、宝安群艺馆、新区文体中心展览13次。目前,学校既是广东省国画特色教育与创作实验基地,也是广东省摄影特色教学与创作实验基地。“星光点点文学社”创办至今,已经编辑出版《星光点点》校报33期,在各级报纸杂志发表文章560余篇,被评为“广东省优秀红领巾小社团”,被深圳报业集团定为“学通社小记者站”。在各级比赛中,学校智能机器人实验室学生7次获区级冠军,5次获市级冠军,2次夺省级冠军,1次拿到全国金牌。

在学校活动中,拿着“长枪短炮”拍照的是“童心飞扬”摄影小社团成员,他们是“生活即教育”的最好实践者。社团负责教师贺剑辉说:我们的初衷只是让学生熟悉相机,用镜头记录童年生活;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通过摄影不仅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审美与创新素养也得到了极大提升。2010年,上芬小学申报摄影教学课题《小学数码摄影教学探索》成为区重点课题,由此开启了学校探索普及摄影教学的时代。

摄影教学以小组形式为主,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采取“实践、点评、再实践”循环教学法及小团队合作实践法。比如:以拍摄某主题为契机培养学生合作、操作与沟通能力,拍摄期间有教师跟踪指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作总结性分析;学生逐渐学会理解与拍摄方法,通过电脑制作、整理图片达到教学目的。同时,社团在进行循环学习期间,经常穿插作品欣赏、名家作品分析及学生作品观摩等,以提高学生的审美与欣赏能力。

科普机器人成为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阵地,目前在龙华区乃至深圳市都小有名气。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学习机器人课程,五年级学生已经可以“玩转”编程,让不少教育专家大为惊叹。青少年机器人世界杯组委会主席、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艾米・江口(amyeguchi)女士,以及青少年机器人世界杯中国区主席、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博士李实等人,曾慕名来到上芬小学,高度肯定了学校普及机器人教学与培养方式,并愿意为机器人教学提供经验和技术支持。

“3H”同行:每一学科都写满故事

学校认为:教育无时不在创造智慧,以“3H智慧课程”为载体的智慧教育,成就了智慧学生、智慧教师、智慧学校的整体功能。“3H智慧课程”下的“慧心课程”是在国家课程框架内,以学科为基础进行整合与重构。首先,“慧心课程”整合为“智慧语文”“智慧数学”等7个学科。每一个学科课程均有独特的智慧标识,如“智慧数学”,学校教师黄爱华组成课题组,构建“基于问题”的数学课程,课程学习从“大问题”开始,提供“大空间”,最终呈现“大格局”的智慧景观。游戏是少年儿童的天性,体育与健康教育遵循这一规律,重新构建课程内容,不论是田径、篮球等常规课程还是“快乐足球”校本课程,都散发出一种寓教于乐的智慧。“慧心课程”是“3H智慧课程”的基础,占有核心地位,是学生品德素养、学习素养、审美素养等核心素养的主阵地。“慧思课程”则是基础课程的延伸和拓展。少年儿童作为“快乐的体验者”参与到课程活动中,既有灵动的“国学堂”,又有时尚的“英语配音秀”;有引人注目的“趣味数学”,还有流连忘返的“阳光体育”;课堂不再局限于班级教室,由课堂走向操场、功能室、社区等广阔天地。

“慧行课程”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而构建,它以教师特长与学生发展需要相结合,实现课程的“私人订制”。学校的摄影社团、文学社团、机器人社团由此分别走进“光影课程”“星光点点文学课程”,在“慧行课程”中,学生不仅是体验者,也是实践者,更是成功的“创造者”。“慧行课程”开发与执行中,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得以“刷新”和“升级”,不断体验个人成长与成功的幸福。上芬小学教师与“3H智慧课程”同行,每一学科都写满故事:

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陈燕香,深圳市教师评审专家库成员;深圳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基地学校上芬小学负责人;深圳市首批“教师专业发展基地学校”继续教育课程主讲教师;上芬小学“智慧教学研究室”的核心成员。

语文教师马强国,人民教育出版社特聘教师;深圳市龙华区首批学科带头人;曾获得原宝安区首届班主任大赛第一名。

美术教师贺剑辉,小学一级教师;深圳市美术兼职教研员;先后主持、参与省、市、区重点课题研究;编著《童心飞扬》《墨影》《索摄拾文》《墨趣》等教育文集;作品在宝安区艺术馆、深圳少年儿童图片馆展览;所教学科已成为深圳市美术继续教育实验基地。

数学教师陈觯深圳市中青年骨干教师;在参加市、区课堂教学比赛中,其数学的本真教育获得广泛好评,参与出版《数学“三味”》等文集。

语文教师张慧,深圳市教坛新秀;龙华区首届中青年骨干教师;龙华区“卓越课堂”大赛语文学科一等奖获得者;曾获原宝安区第三届教师综合素质大赛一等奖;合著《语文教育智慧探索》《跟着课本去旅行》;编著《点点星光》一书;辅导学生发表作品100余篇。

英语教师廖晓霞,龙华区首批中青年骨干教师,深圳市第二、三届小学英语教研中心组成员;龙华区“卓越课堂”大赛英语学科一等奖获得者;参加课堂教学、说课、资源包设计、试题命制、英语演讲等各类比赛获得佳绩。

智能时代教育篇8

论文摘要:人类在社会生产发展中,对资源的消耗,由对自然资源(物质资源)的消耗转向对人自身的智力资源的消耗。智力资源是开发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的基础。人的智力,是先天素质、社会历史遗产和教育影响以及个人努力三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通过后天社会实践和现代化教育来开发人的智力,则应受到重视。

人类经历了三次革命性的转变,第一次是从动物向人的转变;第二次是从原始社会向农牧社会的转变;第三次是从农牧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这是第四次,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变”。这种转变,意味着对劳动者的体力消耗的要求逐渐降低,对智力消耗的要求逐渐增加,智力资源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发生了深刻地变化。“如果说200年以前的农业经济主要依靠土地资源,以种植业为主,18世纪下半叶的工业经济主要依靠资金,以制造业为主;那未,知识经济的主要资源是知识,并由此传播、增值”。“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FCD)主要成员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美国政府宣称,技术进步是决定经济能否持续增长的一个主要因素。技术和知识的增长占了美国生产率增长总要素的80%”。以知识为基础的人的智力,即通常所说的智慧,即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作为社会的主要资源不断代替机器和厂房。对智力资源一人才和知识的占有比在工业社会中对稀缺自然资源一土地和石油更为主要。人类要继续发展前进,主要不是依靠开发体力,而必须依靠开发和利用自己的智力资源。

智力资源的特殊性

智力资源,是一种特殊资源,是开发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的基础。

开发智力资源,核心问题是开发人类大脑的思维能力。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认知反映过程。其动态活动过程叫思考,称其思考的结果为思想。历史上所有伟大的想法和所有伟大的发明,都来自于人类的大脑,即思维。正如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华莱士·普拉特在《找石油的哲学》中所说:“真正找到石油的地方还是在人们的脑海里”。脑海里虽然没有石油和铀矿,但是发现它们,认识它们,需要人们的大脑思维,根据石油生成和储存的规律,可以找到石油储藏的地方。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根据地质力学的理论,认为从东北松辽平原到华北平原和汉江平原,都属于新华构造体系的一个沉降带,是很有希望的储油构造带。当主席、总理向他问及中国石油前景时,他肯定地说,中国有石油。按照他的理论,中国石油勘探队从西北转到了东北,很快发现了大庆油田。

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

个人是不能离开社会而单独存在的。个体智力的开发离不开所在群体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优良的环境,对于人的教育和智力开发具有积极的意义。

人生开始,第一个环境是家庭,第一任启蒙教师是父母。我国青少年,一般在走向社会之前的20年左右,大部分时间受家庭影响,即使走向社会独立生活之后,他们仍然与家庭保持密切的联系,一直到中年甚至到老年。家庭影响,虽然不像正规学校和托幼组织那样有计划地施教,但在日常生活中,是通过家庭关系、生活方式等对孩子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启发其智力并发展其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父母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启迪着孩子的智慧。我国自古就有家教的传统,母教、父教成名的事例很多。远的不讲,“五四”以来,《新青年》编辑钱玄同鼓励儿子钱三强学科学,成为当代有名的科学家。茅盾在《八十自述》中赞颂生母陈爱珠“慈母兼父职,课儿攻诗史”。现代作家丁玲自幼丧父,依靠书香门第出身的寡母蒋胜眉教养。她能诗善画,常向女儿口授唐诗和秋瑾故事,在幼小的心田播下了文学种子,为丁玲成长为作家打下了基础。因此,建议社会在适当时机采用适当形式对家长(特别是青年父母)进行有关家教知识和家教意义的教育。

学校是青少年生活中仅次于家庭的第二个环境。学校环境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智力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青少年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学校不仅是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系统教育的场所,而且也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智力环境和以校风形式体现的精神环境以及以图书资料为中心的物质环境。一方面入学年龄提前。另一方面义务教育时间延长,加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在校时间大大超过了学前的家庭环境时期。在校期间,正值青少年,增智力、强体力的发育时期。一般平均智商与在校时间成正比,因为聪明者倾向于更久的留在学校,受正式教育的机会更多。但也并非上学本身就能增长智力。这既要取决于学生的主观努力,又要取决于学生所在的学校环境。

家庭和学校都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或者缩影。在社会环境中,心理安全感和心理自由以及学术民主,是有利于创造活动和智力开发。因为在一种心理安全的社会环境和学术民主的气氛中,容许有获得知识的多种途径和解决问题的多种渠道。

开发智力是头等大事

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系《智力问题资料汇编》中甚至说“智力是先天遗传特性和后天影响的‘合金一’。在这里重点是要说后天影响,特别是强调“通过现代化的教育来开发人的智力”。我国科学家钱学森更明确地说:“开发智力是头等大事”。“所谓教育,就是教育者以关于生产者的知识经验和关于社会关系(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的知识经验授于受教育者,使之转化为他们个人的精神财富。从而把他们培养为适应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人的活动”嘲。现代化教育是和现代化大生产密切相联系的,是现代化劳动再生产的手段,它要根据现代化大生产对劳动的要求来再生产这些劳动力,所以现代化教育具有大生产的性质。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地位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由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管理+科学技术);到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管理+……)x科学技术;再到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管理+…)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如果说在蒸汽机时代是“加数效应”,在电器化时展成为“乘数效应”,那么在信息时代就是“幂数效应”,即几何级数。据统计,在发达国家,科学技术的贡献,20世纪初为5%-20%,20世纪中叶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使学生为进入现实社会作准备,要让他们了解在由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变的社会,不再需要几百万粗通文化的人在一起干不断重复的工作,不再需要怕丢掉了饭碗而惟命是从的人,而是要有渊博的科学、数学和交流技巧等知识,对政治和社会有理解力和具有独创精神的思想者,才能应付挑战,胜任所担负的工作。因此,学校“教育的理想目的应该是逐渐培育学习的能力,即教授如何学习,不是学什么。学习的机遇是无穷无尽的”。学校应当明确要教“学习怎样学习和学习怎样思考”,两个科目。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一书中说:“明日的学校不仅要教各种资料,而且要教掌握资料的方法。学生必须学会怎样屏弃旧思想和如何在什么时候去求得新思想。简言之,他们必须学会怎样去学习”。“新的教育必须教会人怎样对信息进行分类和再分类,怎样判断它的真实性,怎样改变其类别,如何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如何从新的角度看问题——如何去教育自己。明日的文盲不是不能阅读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学习如何学习是通向所有具体内容学习的桥梁。若学会了如何学习,那就可以在任何事物上运用这个原则。

教师是关键的资源

要通过教育开发智力资源,就必须改变以往学校的面貌,把学校办成终生学习的中心,而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就是办好这种学校的关键资源。对于教师,古代人赞喻她们好似普罗米修士般的“盗火者”,把智慧的火种传播到人间,结出了硕果。而现代人又把她们比喻成原子核中的“晶核”,可以激化周围的“基本粒子”。进发出强大的智能。无论是“火种”还是“晶核”,都不是指个别教师,而是指在各级各类学校中教学科研的梯队。他们既开发学生的智力,又进行自我开发与智力更新。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师队伍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并且代表着学校的方向。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那样,学校的方向不是由国家政策法令决定,也不是由课程的教学大纲决定的,而是由教学人员决定的。为了建成这样一支教师队伍,一要加强与改进师范教育,二要对现有教师进行再培训或职后教育。

智能时代教育篇9

LiZhiqiao

(华南理工大学理学院,广州510640)

(SchoolofScience,SouthChinaUniversityoftechnology,Guangzhou510640,China)

摘要:智慧型教师是具有较高教育智慧水平的教师,其素质养成受多种条件的制约。用高尚师德统帅教育智慧的灵魂,在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教育智慧的内涵。新时期,勤于反思,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提升教育智慧的层次,都将有利于智慧型教师的素质养成。

abstract:Smartteacherhashighlevelofeducationalwisdom,whichdevelopmentisrestrictedbyavarietyofconditions.Virtueofeducationisthesoulofeducationwisdom,andenrichestheconnotationofeducationwisdombasedonpractice.atthenewperiod,weshouldbeeagertorethink,constantlyimproveinnovationability,andpromotethelevelofeducationwisdom,whichishelpfultodevelopthequalityofteachers'wisdom.

关键词:智慧型教师素质养成创新反思

Keywords:smartteacher;qualitiestodevelop;innovative;reflective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5-0250-01

0引言

加拿大学者马克思・范梅南所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一书的出版,引起我国学者对教师智慧和智慧型教师等命题的深入探讨。智慧型教师是相对于经验型教师和知识传授型教师而言的,指具有较高智育智慧水平的教师。长久以来,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师培养途径的制约以及西式教学方式的牵制等,都严重地束缚了教师智慧的养成。智慧,是指对事物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解决的能力;同样,教育智慧也是一种能力,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具备的一种特殊能力。以知识和信息为标志的知识经济时代已然到来,根据知识经济对培养创新人才的迫切呼唤,时代急需大批智慧型教师,根据教师必备的素质结构和智慧生成的必要条件,探索智慧型的成长路径和素质养成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师德为首,统帅教育智慧的灵魂

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会上曾经说过,“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第一智慧。”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人之模范也”(汉代杨雄语),高尚师德是优秀教师的基本前提。一个缺乏爱心、没有责任感、不思进取的教师很难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人才只有靠人才去培养,能力只有靠能力去培养,才干只有靠才干去培养。”离开师德,教师资格即无从谈起,更惶论教育智慧。作为培养人的事业,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操守。师德在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处于重要的核心地位,有良好教风的熏陶才可能带出优良的学风。

师德是教育智慧的灵魂。广大教师应根据教育法、教师法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结合自身素质和学生实际,摒弃市场经济和社会风气的负面影响,在日常教育活动中不断加强道德修养,锤炼坚强的意志品质,培养深厚的职业情感,提高师德水平,做一位充满爱心,守岗爱业,具备高尚情操和职业道德的人师。

2立足实践,充实教育智慧的内涵

实践是教育教学的载体,是教师成长和永葆青春活力的沃土,是教育智慧的依附。只有在教育实践中,教师的智慧才能得以展现和提升。“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失去实践的“源头活水”,便无法生成“清如许”的教育智慧。智慧型教师能充分利用多彩的教学内容和具体的教学情境,探索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满足大多数学生学习需要的同时不忘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得以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但是,仅有丰富教育实践或仅有满腹教育理论的教师都不是智慧型教师。智慧型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和实践教学,将教育理论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追寻,在实践的沃土上播下智慧的种子,充实教育智慧的内涵。具体表现在:用正确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追求科学和真知;以饱满的热情和自身的人格魅力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借助易懂的现代化的媒介和科学的教育手段化解难解的知识硬核,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强有力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育人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勇于创新,追求教育智慧的本质

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车尔尼雪夫斯基语),”要把学生培养成具备创新精神的人,教师首先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时代需要的不再是“教书匠”而是“教育家”,教育是创新的科学,创新是教育智慧的本质所在。

智慧型教师须臾离不开创新和创造。创新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改善班风和课堂教学气氛等。提高创新能力最好的办法是坚持从事教学研究,参与课题研究或撰写研究论文。一本教案行天下的时代早已结束,教学内容和手段都应该与时俱进。知识更新的步伐也明显加速,智慧型教师一定是爱学习并坚持终身学习的人。拥有新知识并通过研究获取新成果,才能为自己旧的知识结构注入新鲜血液,才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占据优势,处于不败之地。特别是在高校,不仅博士生、硕士生,就连本科生都已广泛加入科研大军,少数优秀学生业已写出高质量的科研论文并将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上。为人师者,如果没有创新精神,很难跟上科学发展的步伐,如果连学生的创新节奏都跟不上,则无法继续胜任高校教师的岗位职责。

4勤于反思,提升教育智慧的层次

反思的过程是教师能力和教育智慧不断提升、成长和发展的过程。通过反思,将自己教学活动中成功经验或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提炼,生成新的思想、观念和方法。反思也是一个结合他评主动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批评、自我改造的过程,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善于反思的教师能够快速获得成长,提升教育智慧。

需要反思的内容很多: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亮点何在;某节课为什么会得到学生较低的评价;课堂应激反应如何;知识传授的效果是否理想,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等等。善于反思的教师,即使是与同事聊天、给学生解惑、听一节公开课或示范课,甚至看一个电视讲座也会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多加反省进而获益。反思的成果应及时记录,可坚持写教学日记。利用博客书写并发表也是好办法,不仅能记录下自己成长的体会,还能与志同道合者交流分享,快捷地获取多方观点,择优择善运用于教学实践,快速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智能时代教育篇10

一、什么是智慧型教师

“智慧型”教师是集维持型、科研型、学者型、专家型、研究型教师的某些特点于一身,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的一类教师,其显著特征是拥有教育智慧。教师的教育智慧是教师理论智慧、实践智慧和情感智慧的有机统一,具有一定的教育智慧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实践的基石。理论智慧是关于什么和应是什么的智慧,教师必须要有广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观念等,为教师教育实践提供教材和工具并指明方向。教师的理论智慧体现了教师力求把握教育普遍规律的愿望和能力。教师的实践智慧是一种在教育规律的支配下,将教育理论的普遍规律与教师的特殊教育经验有机地整合在一定的教育情境之中,能恰当处理随机生成的具体问题的智慧。它是关于怎样做的智慧,是决定教师工作绩效的重要性因素。教师的实践智慧体现了教师应对经验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即生成性因素的愿望与能力。教师的情感智慧是指教师对自己情绪的把握和控制,对他人情绪的揣摩和驾驭,以及承受挫折、自我激励和进行人际交往的能力,它是关于如何做得更好的智慧,是教师获取理论智慧、实施实践智慧、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动力和调节系统。“智慧型”体育教师是智慧型教师的下位概念,“智慧型”教师所应具备的素养,体育老师也都应该具备。“智慧型”体育教师也是集理论智慧、实践智慧和情.感智慧于一身的统一体,具体表现为在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辨析判断、发明创造和主动适应的能力,以充分的理论知识及其创新能力作基础,在实践中既不墨守成规、传统呆板,又能灵活机动、巧抓时机地开展工作,在情感智慧的调配下,能恰到好处地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

二、做“智慧型”体育教师是课改的需要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课程改革精神只有经过教师的理解和转化,才能在学生身上得以体现。体育课程改革中“实践力量的人”是广大的体育教师。从世界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来看,一个国家可以从国外引进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移植先进国家卓有成效的管理方法,但如果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不能有效地利用这些技术和方法,.如果执行和运用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己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是不可避免的。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法,再先进的工艺技术,也会在传统人的手中变成废纸一堆。此次新体育课程改革力求与国际接轨,与传统体育课程相比变化较大,教师如果因循守旧,不思进取,问题肯定也会接踵而至。新体育课程的实施呼唤广大教师要成为“智慧型”教师。智慧无极限,通过努力,“智慧型”体育教师可以在不同程度上达成。以新课程的推进为契机,与新课程共同成长,促进“智慧型”教师的积极达成,从而在课程改革中使教师和课程都得到发展而实现“双赢”。新体育课程与传统的体育课程相比,由于课程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体育教师的角色也要相应地发生变化。新课程要求体育教师成为体育课程的决策者、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和促进者、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者、体育教育的研究者。

三、怎样做智慧型体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