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特征十篇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特征十篇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0:54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特征篇1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当下的网络传播模式相比以前一对多、点对面的单向传播方式,更加强调了交互性传播和分众化传播,网络碎片化特征越来越明显。本文将以微博为例,来分析网络传播内容、传播主体、传播环境和受众注意力的碎片化特征。

关键词:网络碎片化微博网络社群

麦克卢汉在《媒介即讯息》一书中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从长远的角度看,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并不是各个时代的媒介所提示给人们的内容,而是媒介本身。在麦克卢汉看来,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社会生活和社会行为的新方式,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真正有意义的、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们所开创的可能性及其带来的社会变革。

作为第四媒体的网络,和当年的文字、印刷术、电子媒体一样,也开创了社会生活和社会行为的新方式。从21世纪开始,网络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最主要的传播工具,其以海量的信息和极其方便的信息获取方式,既对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产生了极大的作用,也在影响着我们理解和思考的习惯。因为网络的极大普及,一种前所未有的空间――网络社会也已经建立起来。在讨论网络社会的特征时,我们总避不开其碎片化特征,那么什么是碎片化,网络中的碎片化特征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网络传播的碎片化

所谓“碎片化”,英文为fragmentation,原意为完整的东西破碎成诸多零块,在20世纪80年代末常常见于“后现代主义”研究文献中。有研究表明,当一个社会的人均收入在1000~3000美元时,这个社会便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渡期,而这个过渡期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社会的“碎片化”:传统的社会关系、市场结构及社会观念的整一性――从精神家园到信用体系,从话语方式到消费模式――瓦解了,代之以一个一个利益族群和“文化部落”的差异化诉求及社会成分的碎片化分割。①

在网络传播中,“碎片化”其实指的就是凸显传播个体的主体性,信息需求的个性化,话语权进一步下放的去中心化。网络模糊了传者和受者的界限,使得受传一体化,网络媒体自身的特性以及其对受众主体性的凸显开创了碎片化传播时代的到来。笔者整理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自己的思考,认为网络传播中的碎片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传播环境时空的碎片化。传统媒体在进行传播活动时都要有一个空间和时间上的中心。报社、编辑部、演播室、新闻发言人等掌握话语权的人和机构都是传播环境空间的中心,我们使用大众媒体进行传播活动时通常要在确定的时间段里,这是传播环境时间的中心。传统的大众传播活动要在特定的时空中,这就将受众和传者隔离开来,特定的传播环境营造出一种仪式感,将大众传播活动神秘化。网络则以其独特的媒介形式和接触的便捷性,摆脱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尤其在移动网络广泛应用以后,更没有时间和空间上的中心,整个传播时间和空间都被撕裂成了碎片,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传播活动,没有中心的传播媒介打破了之前传者的权威,也使大众传播活动去魅化。这种在空间上的碎片化极大地解放了传者的主体性,也使得网络传播活动更为自由。

传播内容的碎片化。传统媒体传播的内容大多是以线性叙事为主的完整的信息,我们习惯了接受完整的一段信息,但在网络上并非如此,网络与传统媒体最显著的区别之一就是超文本链接。网络催生了信息大爆炸,而爆炸的结果是我们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这些信息大都是旧有知识体系崩裂后重新排列组合的产物,信息碎片遍布网络世界。网络将这些信息碎片用超文本链接连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一则完整的信息往往与其他很多在内容上与之有关系的信息相互链接,我们可以随时从这一文本跳跃到另一文本中去。超文本使得网络传播的内容不再完整,而是趋向碎片化、非线性化,这种非线性的信息结构,极大地方便了受众获取信息的过程,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极大地提高了学习和工作的效率。网上冲浪正是这种接受碎片化信息的体验。

传播信息的日趋短小也是传播内容碎片化的一个表现。网络上海量的信息可以让我们找到想要的一切信息,但也容易被淹没在这种信息的海洋里。所以短小精悍、信息量大的内容就成了当下信息接受主体的最爱。

注意力的碎片化。和传统媒体相比,网络的优势之一就是传播速度非常快,所以其信息的更新速度也非常快。网络上有海量的信息,网络用户一直处于信息的包围当中,有人甚至因此有了信息焦虑症。快速的更新和海量的信息,导致了在网络上我们的注意力只能是片刻的、即时的、转瞬即逝的。能引起我们注意的信息很快就会被信息的海浪卷走,消失在茫茫的信息大海中,而我们的注意力又会被下一个能刺激我们神经的信息所吸引,所以在网络上,我们的注意力只能是碎片化的。

传播主体的碎片化。传统社会中,掌握话语权的传播主体大多是统治阶级和上层阶级,一般受众很难得到说话的机会,因而传播主体都有一定的权威性,大众媒体往往是他们统治的工具。然而,网络的出现打破了他们的权威。网络以其去中心化著称,而去中心化则带来了话语权的下放。在网络这个信息交流平台上,人人都有发言的机会,于是传统的话语权威被解构,进而崩塌,新的草根势力崛起,受众主体性被最大化。

网络上的信息种类繁多,几乎涵盖了一切信息,受众群体的复杂性颠覆了之前传播主体的权威和唯一性,使传播主体变得碎片化,人人都在传播和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于是权威不复存在,碎片化的传播主体成为网络最为独特的风景。

“碎片化”的传播方式满足的是受众以自我为中心构建的信息传播与接受体系。在这里,彰显的是受众自己的个人特性,任何观念都以是否满足了“我”的需要及喜好为衡量标准。②于是,网络成了一个去中心、无疆界、主客体交织、富有弹性与不确定性的特殊空间,因此其体现出来的种种碎片化特征极大地解放了受者的主体性,模糊了传者和受者之间的界限。

以微博为例浅析网络的碎片化特征

微博是微型博客的简称,是博客的一种变体。因其的信息内容和博客比起来很短,只有140个字符,所以称之为微博。下面我们就以微博为例来分析一下网络的碎片化特征在微博上的表现。

传播媒介的移动性使得传播时空进一步碎片化。从twitter的诞生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微博服务初始只是针对手机用户的,后来才把手机和网站进行了结合。而手机最大的特性就是移动性。这种移动性使得凡是有网络覆盖的地方,都可以微博,这样就使得传播的空间大大拓展。手机移动性的特征使得人们可以抓住几乎所有的空余时间来进行传播活动,这样的传播方式既满足了传者随时随地的表达欲望,也满足了受众可以抓住空闲时间即时方便地接收信息的信息需求,这样就使得传播环境的时空进一步碎片化。

字数的限制使得传播内容进一步碎片化。twitter刚开始时对的内容字数限制在140个字符以内,是针对手机特性而设置的,因为手机短信一次只能发140个字符。但没想到这种限制在网络上受到热捧,这种碎片化的信息使得传播信息的和接受都方便了许多,也让传播活动接受和的双方轻松了许多。对传播信息内容长度的限制,使得传者在进行传播活动时只能表达事件中最为主要的部分,这就使其更加注重表达的简练,强调信息传播的速度,而非内容的全面性。信息的接收者也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掌握信息的最主要内容。这是网络信息泛滥的必然结果,人人都想在最短的时间里去获得尽量多的信息,碎片化信息的出现理所当然。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因其简短、零散,使得人们获得的信息更加丰富多彩,满足了人们对信息获取的基本需求。

关注机制使得受众结构进一步碎片化。微博与一般的网络传播活动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关注和粉丝的设置。其中,关注就是你所关注的其他微博客,而粉丝则是关注你的其他微博客。以新浪微博为例,在用户的首页上,一般只出现你所关注的人的微博信息,你所的微博信息则会出现在关注你的其他微博客――也就是你的粉丝的首页上。这实际上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来选取要关注的人,而关注你的人也是觉得她(他)和你有一定的共同点,你有让她(他)感兴趣的地方。这样的传播活动是一种典型的分众传播。

这种关注机制其实就是一种信息定制服务。在信息定制服务出现以前,用户在网络上面对大量的信息,还需要自己进行筛选、过滤,来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但信息定制服务,使得受众“选我所需”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受众的分化形成了许许多多受传者群落的‘碎片’,传播致效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必须开始特别重视每一细分的个性化族群的特征,以及每一位单一消费者的个性和心理需求”。③在受众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时,根据个体的需要而自发聚集起来的群体,完成了对受众群体的细分,受众个性化的需求组合成了受众结构的“碎片化”。

转发和围观使得注意力进一步碎片化。因其传播内容的短小精悍,在微博上转发别人的微博就成为一种可能。如果你觉得其他微博客所发的微博内容引起了你的共鸣,你想将其与你的粉丝分享,那么你就可以使用转发功能,将其以你的微博内容的形式,并且还可以加上你对其的评论,形成一条属于你的新的微博。在微博上,从一个分众群体到另一个分众群体的信息传播,主要就靠转发,转发能引起巨大的传播效应,其传播速度异常快速,是一种成几何倍数增长的传播。大多数的微博信息都是转发的产物。这种转发机制促使了围观的产生,人们对一条有争议的微博可以广泛转发,并且加注自己的态度和观点,论点的争锋和意见的碰撞很容易就聚合起人们的注意力,形成围观效应。

但是,更新迅速的微博信息,也使得人们的围观时间不会长久,下一条新闻的出现往往就会使我们的注意力转移开来。以新浪微博为例,2010年3月28日王家岭矿难发生,微博第一时间关注此事,成了当时大家注意力聚焦的事件,但随即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这使得所有的人又把目光都投向玉树,开始抗震救灾,支援灾区。矿难的消息则一下子变得少之又少,对于矿难工人的关注度也迅速下降,后续报道引不起人们的注意,信息的更新使得价值依旧很高的新闻事件失去了关注,淡出了公众的视野。所以在微博上面,传播的迅捷性使我们的注意力进一步的碎片化,对任何事情的持久关注度都大大降低。

结语

网络传播的“碎片化”凸显了传播个体的主体性,强调个体的信息需求,提供信息定制服务,这些都将具有相同或相近爱好兴趣的个体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数量庞大、规模较小的群体,这些分散于世界各地却在某些方面有着共同需求的人群,因网络而组成了一个个的“网络社群”。笔者认为,从互联网和移动网络的发展来看,“网络社群”必将是未来网络的主体,与之相对应的分众传播也将成为未来网络传播的主流模式,在“碎片化时代”中,注重一个又一个小的“网络社群”是将来网络传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注释:

①③喻国明:《解读新媒体的几个关键词》,《媒介方法》,2006(5)。

②张怀琛:《关于网络信息传播“碎片化”的思考》,《青年记者》,2010(12)。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特征篇2

关键词:信息网络传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网络链接

一、网络数字技术的产生促使立法变革

现如今,“互联网+”成为新兴飞速增长新模式,互联网作为载体成为重要的信息传播途径。新兴的数字技术不仅大大减小了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距离,同时也不受时间限制,为人类活动创造了新的空间。传统的作品的创作、使用和传播方式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快速发展中发生了剧烈的变革。因而,低效、速度慢、传播范围窄等特点的传统传播模式逐步被新模式所替代,被人们所接受并以飞速发展。

网络作为新型的传播介质也不免带来了较多问题。因互联网传播具有高效性、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将作品数字化一遍迅速的传播,使得较多的公众更方便的获取。但作品一旦在网络中公开,在网络传播的空间下,作品的权利人却难很难对于其进行把我。未经授权的擅自下载、传输、复制其作品的行为十分普遍。

现如今的生活方式和认知因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进行了深刻的变革。同样,著作权制度也因此进行了变革。所以,对于新型技术的发展与研究,必须进行正确而且合适的应对,促进我国立法的完善与适应。更好的将制度与技术进行配套,从而充分的保护知识,保护权利人的合法利益促进技术社会的良好发展。

二、信息网络传播权相关立法及理论基础

因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二者相结合,所以运用网络进行传播信息的行为自然而生出相关权利。网络著作权作为代表性权利,其关注度与日俱增。信息网络传播权首次作为独立的权利出现在2001年修订的《著作权法》。并将信息网络传播权进行定义。可以从定义理解到两层方面意思:第一,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作品必须经由权利人自己或者经权利人授权;第二,权利人有权禁止他人未经许可或在法律许可之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作品。2006年7月1日起实施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对网络环境下版权保护的基本原则、权利属性、权利限制、权利行使、法律责任等做出了相对全面的规定,同样也是我国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立法保护的标志。2013年3月1日实施的修改《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决定,也扩大了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保护范围和力度。但随着新媒体快速发展,与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必然对版权保护制度产生强烈的冲击及影响。通过具体判例中不难发现立法制度并不能完全适应技术的发展,其滞后性、局限性逐渐显现出来。

三、信息网络传播权立法保护方面的不足

(一)网络链接的责任认定不明

网络连接是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而产生出的一种技术,本身是提供互联网用户访问远程资源的方式。在网络环境中不同的连接拥有着不同的连接效果,却不能一概而论的判断是否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关于何种情况下删除链接和恢复链接《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中只是对什么情况下删除链接,什么情况下恢复链接做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而对于链接在何种情况下构成侵权没有详细的规定,也未对建立链接的服务提供者进行法律责任进行规定。网络链接提供者因为只提供链接技术服务,由于我国较常用的连接方式包括正常链(一般链接)、纵深链、埋置链和加框技术。因链接方式的差异化导致发生了较多的法律纠纷,难以把握链接中具体侵权责任问题,由侵权的构成要件也不尽相同。因此,应当依据网络链接的不同方式,判定侵权的内容与相关网站的法律责任。

(二)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界定特征不准确

之所以在判定网络链接是否侵权时存在差异,不仅因为法律制度中没有明确规定侵权构成要件,更因为在制度中并没有很好的解释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概念与界定。新修订的《著作权法>关于信息网络传播的定义源自《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wCt),但是仅仅是粗略的并没有针对性的规定,法律既定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概念并不能充分的结合网络作品及其传播的本质特征,这使得相关规定不具体、可操作性不强。

特别是在《著作权法》中“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这一表述中,它并不是信息网络传播唯一的特征。学界较多的观点是将这一特征归纳成“交互式传播”,但例如网络短信等并不符合此项特征。再有,使用者在网站中进行浏览时对于网站广告也无法进行控制,使用者处于被动状态。因此“交互式传播”并不是唯一的传播方式,相比字面上理解的“通过网络传播信息的权利”更加狭窄。现如今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如若继续按照原有的定义进行权利保护,无法将较多的传播方式纳入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范畴,相对应的司法实践则会出现司法不公现象,将会特别凸显出法律制度的局限性,法律制度的局限性将凸现出来。

(三)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限制缺失

之所以需要平衡社会公益和个人利益,就是为了更好的区分确定网络连接的责任。然而这种平衡能够更好的实现就需要通过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制度对权利人的权利进行有效限制。

我国相关法律通过加强对技术和权利管理进行保护,也同时赋予权利人应有的网络传播权,但是未曾对网络传播权的权利限制进行合理解释。网络传播权的合理使用虽然出现在在《信息网络传播权管理条例》第6条至第10条,但合理使用原则仅出现在较窄的范围内,并未包含有网络环境下的适用原则,因此尚未存在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的法律保障。法律制度中的这种缺失,无疑会造成利益的倾斜化,使著作权人的专有权无节制地在网络上蔓延。因此,在以后的立法和修法中,结合当下网络环境中传播的特点,为了更好平衡权利人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之间的关系,确定合理使用的范围以便与权力限制制度相吻合,达到更好的立法意图与司法实践效果。

四、完善信息网络传播权立法保护

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立法不足导致各地法院对于制度的理解与司法实践出现差异,尽管《著作权法》中有相应的“兜底条款”,但相应适用则不免显现出局限性。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法律规则已出现一段时间。但是,我国立法的进程需要紧随技术革新和国际法制发展,立法缺失的问题需要进行明晰界定。

(一)扩大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使用范围,赋予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法定许可

为了更好的确定合理使用范围,明确合理使用制度,同时应增加信息网络传播的法定许可。可以在著作权法修改中增加网络转载、摘编的法定许可,即网络服务提供者转载、摘编已经在报刊、书籍、网络等其他媒体上公开发表的作品,并按有关规定支付报酬、注明出处的,不作为侵权行为,此外,在权利人进入网络公共社区以及开设个人门户时,如果没有明确禁止其他网站的转载和摘编,就应该视为默示许可其他网络服务提供者进行非营利性传播。当然,使用者必须尊重权利人的著作人身权和其他著作财产权。

(二)根据信息网络链接方式的不同,区别信息网络设链者的法律责任

作者在签订作品使用的具体网站应当在链接技术上设置某一具体限制,以保护作者的传播权利。即网站设计链接应当限制其只局限于作品主要信息的链接。以上要求反映在立法上,就是应当既注重保护作品的著作权利,也要考虑民众的公共利益。这种公共利益表现在互联网上,就是尽可能给信息交流以较宽松的环境。一个作品的作者有权考虑如何尽可能多地获取报酬,但也应当考虑一个社会效益问题。因此,国家立法,应适当允许网络有文摘性质的链接刊登,允许通过链接全文浏览,但不付报酬不得下载。当然这里所指的都是一般性网络链接,如果网站进行的是深层次网络链接,则应当认定为侵权。(作者单位:中原工学院法学院)

参考文献: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特征篇3

关键词:微博营销;社会网络;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

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148X(2017)02-0012-07

收稿日期:2016-09-25

作者简介:孙江华(1976-),女,河南方城人,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媒体管理;颜诗烬(1992-),女,湖北荆州人,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媒体管理、数据挖掘。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金项目“电视商务的运营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5GDYB09。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企业营销工具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介,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型媒介已成为企业营销的新宠。传播学大师marshallmcLuhan(2000)认为:“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宣告我们进入了一个新时代”[1]。微博基于用户关系进行分享,传播和获取,用户可以自由通过“评论”,“转发”和“点赞”功能将他人传播的信息经过自己的“加工”,向自己的“粉丝”网络进行。基于此,微博的互动社交功能能够带来网络效应,提升信息的价值,也是微博快速成为企业必备营销工具的原因之一。据2015年新浪微博的第三季度财报中显示,截止2015年9月30日,微博月活跃用户数(maU)已经达到据222亿人,较上年同期增长33%;9月的日均活跃用户数(DaU)为1亿,较上年同期增长30%[2]。其中,17-33岁用户占月活跃用户总量的79%,是微博的主力人群,且年轻化用户有较为明显的增长趋势。正是因为主力消费人群偏好这种新型媒介,目前大量的企业和组织依托其进行信息传播、分享和互动的网络营销行为。

国内外学者对于微博营销的研究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种不同的视角[3-8]。宏观视角上一是对微博的社会价值进行探索,并通过真实案例分析微博的营销策略;二是构建微博营销影响消费者的理论模型。微观视角上,学者主要从微博的营销信息传播模型入手,主要通过评估节点影响力和信息质量两方面来进行研究,定量分析如何实现信息扩散效果的最大化。

而微博作为一种典型的复杂社会网络,主要是通^单向的“关注(跟随)”行为构建社会网络关系,众多研究表明,微博具有社会网络的特性。国外学者中akshayJavaetal(2007)[9]、teutle(2010)[10]、wojciechGaluba(2010)[11]等以twitter为对象,通过测量度分布和路径长度,证实微博网络同样具有小世界和无标度特征。国内学者平亮和宗利永(2010)[12]通过关键的网络拓扑结构指标进行了分析,从点度中心性、中间中心性和接近中心性三个方面对微博社会网络的中心性进行了分析,证实微博具有明显的集中趋势,权威用户往往成为“意见领袖”,对信息传播起到关键作用。微博具有社交网络的特性,使得基于微博社交网络的特性来研究微博的营销更具有意义。

在众多行业中,电影行业由于其营销推广需要多频次传播,且高成本的线下推广难以满足片方预期,所以,微博这种社会化媒介成为完成营销推广信息裂变式扩散的最佳渠道。目前,经过认证的电影官方微博账号成为电影行业进行宣传推广的首选。自2011年电影《失恋33天》成功进行微博营销后,大部分的国产电影和部分外国电影都采用开通官方微博这种方式作为自己的推广渠道。尽管越来越多的电影宣传方开始意识到微博营销的重要性,但实证研究表明,大部分电影官方微博营销的运作效果并不佳。特别是在国内,运营官方微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探讨微博信息传播规律,分析企业微博营销效果的影响因素,对于提高微博运营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本文旨在从社会网络分析的角度探究影响微博营销效果的因素。其中,选取以微博中“转发”行为作为微博营销效果,并综合微博传播网络拓扑结构、个体属性特征和官方微博的信息特征对影响因素进行合理划分和提取,建立微博转发扩散效果营销因素模型;以新浪微博为研究对象,利用爬虫技术抓取全年经过认证的电影官方所的营销推广微博和其相关的转发信息,通过构造电影上映期间单日的传播网络,以单日转发人数为衡量微博营销效果的指标,并将传播网络的属性信息和传播节点的属性信息进行量化,建立基于面板数据的个体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研究。

二、研究假设及模型

通过构建基于社会网络关系的“转发”网络模型,对信息传播网络进行描述。本文设定参与转发人数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和衡量微博营销质量的指标。而这些人转发的特性和构成的“转发”网络结构会对这些人参与转发的人数造成影响,本文将其分为以下3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传播网络的拓扑结构特征

微博营销信息一般由官方微博作为中心节点发出,呈类星形扩散。营销信息扩散的转发人,即为信息传播网络中的节点,通过不同的拓扑结构组成社会网络。而社会网络拓扑结构属性,能够很好地刻画社会网络节点之间的关系,对社会网络的整体情况进行描述。由此提出假设:

H1:微博营销信息参与转发人数受到转发的传播网络结构的拓扑特征的影响。

针对这种网络结构,我们可以通过几个指标进行刻画:代表传播网络中连接关系的平均度和平均加权度;代表传播网络整体连接关系的图密度;代表网络转发层级特征网络直径、平均路径长度和熵。根据社会网络分析对这些指标的定义以及其与参与转发人数(即节点数)的关系,提出如下假设:

H1a:参与转发人数与转发网络的平均度显著相关。

H1b:参与转发人数与转发网络的平均加权度显著相关。

H1c:参与转发人数与转发网络的图密度显著相关。

H1d:参与转发人数与转发网络的网络直径显著相关。

H1e:参与转发人数与转发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显著相关。

H1f:参与转发人数与转发网络的熵显著相关。

(二)传播网络个体属性特征

除了传播网络拓浣峁沟氖粜灾外,由于微博参与转发的个体有所差别,其个体属性(节点属性)也会对参与传播人数造成影响。由此提出假设:

H2:微博营销信息参与转发人数受到转发的传播网络个体特征的影响。

对于参与转发的个体,我们可以从以下其性别和是否经认证两个指标探究传播网络中的个体特征是否对参与转发人数造成影响,假设如下:

H2a:参与转发人数与转发网络中男性占比显著相关。

H2b:参与转发人数与转发网路中认证占比显著相关。

(三)官方微博的信息特征

此外,官方微博营销信息的特征也应当对参与转发人数造成影响,提出假设:

H3:微博营销信息参与转发人数受到营销信息内容的影响。

由于本文未涉及文本分析,仅以官方微博的信息和官方微博的信息是原创信息在所有信息的占比为研究对象。因此假设:

H3a:参与转发人数与营销微博的信息量显著相关。

H3b:参与转发人数与营销微博的原创占比显著相关。

(四)模型整体框架

在社交网络分析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微博“转发”网络模型,以微博单日转发量来衡量微博的营销的效果,结合从传播网络的拓扑结构特征、个体属性特征、官方微博的信息特征三方面所提出的假设,构建本文微博营销效果影响因素模型框架,如图1所示。

三、实证分析

(一)数据概述

通过爬虫技术对微博转发信息进行收集,选取2015年全年票房排名前50的电影,共收集其官方微博在上映期间信息17825条,共1694个单位日的信息。其中,总转发信息252636条,共涉及186640人次。

根据上文中假设,本文从传播网络的拓扑结构特征、传播网络个体属性特征和官方微博的信息特征三个角度构建变量。为了使模型拟合度更高,在模型建立的过程中加入了上映天数、百度指数、票房和屏幕数,以及哑变量周五、周六和周日七个指标进行模型建模。相关变量和描述如表1所示。

(二)面板数据回归建模

1.相关变量统计分析

表2是获取的电影官方微博营销相关指标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从微博信息传播网络的拓扑结构指标可知,每日的传播网络平均度基本小于1且图密度较小,说明信息传播网络基本符合由中心扩散的单项网状结构,个别单日扩散网络可能出现相互转发的情况,造成平均度大于1的情况。加权平均度考虑到单日内有些用户多次转发官方微博的情况,所以平均加权度基本大于1且大于平均度,说明单日内个别用户多次转发官方微博内容是个普遍现象。除了个别微博转发层级很高,大部分官方微博发出的微博平均受到转发为两个层级的转发,而大部分个人微博会受到一次转发。文中引入熵为指标刻画不同层级间转发的差异,从结果可以看出,熵偏小,说明转发层级差异较大,主要集中在一级转发。

从转发用户节点属性特征指标可知参与转发的用户中男性占比较小,说明转发网络中女性为转发行为的主导人群。转发中官方认证的用户较少,大多以“草根”用户为转发的主导人群。从官方微博信息特征指标可知电影官方微博在上映期间平均每日信息为10条左右,半数电影官方微博平均每日信息不大于4条,但是有电影官方微博信息高达182条,远大于其他的官方微博。其中,大部分的官方微博的信息以转发其他的微博的信息为主,原创内容较少。

2.变量相关关系及多重共线性检验

在建立回归模型之前,由于单日转发人数(节点数)参与计算获得传播网络结构的拓扑指标,故需检验传播网络拓扑结构指标与参与转发人数的相关性。从表3可以看出,各指标两两之间相关性并不明显。

对平均度、平均加权度、网络直径、图密度、平均路径长度和熵6个指标对参与转发的人数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利用方差膨胀因子(VarianceinflationFactor,ViF),即容忍度的倒数进行描述。其中,ViF越大,显示共线性越严重。经验判断方法表明:当0

3.建立固定效应模型

由于部分官方微博的单日传播网络为空,即在某些日期中没有微博页没有用户转发其曾经的微博,所以部分指标为0,变量不能进行对数处理。本文的实证数据为69部电影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以天为单位的时间序列跨度为12-55,一共有1694个观测值。故建立如下五个个体固定效应模型:

模型1:以传播网络拓扑结构指标和男性比率为基础指标,探究用户认证比例影响模型。

模型2:以传播网络拓扑结构指标和男性比率为基础指标,探究官方微博数量影响模型。

模型3:以传播网络拓扑结构指标和男性比率为基础指标,探究官方微博原创比率的影响模型。

模型4:以传播网络拓扑结构指标和用户认证情况为基础指标,探究官方微博数量影响模型。

模型5:以传播网络拓扑结构指标和用户认证情况为基础指标,探究官方微博原创比率的影响模型。

4.模型结果

根据以上公式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结果如表5,五个个体固定效应模型的拟合度(R2)均在86%-88%之间,说明模型拟合良好,且所有模型的p值均小于222e-16。说明通过以上变量建立的模型能够通过t检验,模型结果能够被接受。

(三)模型结果分析

基于五个个模型结果,可以得出各指标与单日转发人数关系总结为表5所示。在五个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中,传播网络拓扑结构指标较为显著且数值稳定,说明传播网络的部分属性特征c传播网络的大小(单日转发人数)相关。平均度显著为正而加权平均度显著为负,说明在传播网络中,参与转发的用户之间通过转发建立更多的关系能够帮助信息进行扩散,然而相同的用户在同一日内多次转发(即用户之间的连接加入权重),并不能使传播网络扩张。图密度与传播网络大小正向显著相关,又由图密度的数据描述可知,各单日传播网络中的图密度较小(因为传播网络属于类星形扩散结构),故可知,在传播网络中的个体之间相互连接增加,有利于传播网络的扩散。

从传播路径的角度进行研究,网络直径与传播网络大小正向显著相关,而平均路径长度与其负向显著相关。对于这种单日的信息传播网络,大部分信息经过少层级的转发同时小部分信息经过多层级的转发,这种模式对转发扩散更加有利,这也可以说明描述网络层级混乱度的熵指标为什么不显著,因为各层级之间的差异性对转发扩散的影响并不大。

当加入一些用户的属性指标,可以看到,男性用户在所有转发用户中所占的比例与传播网络大小正向显著相关。这表明男性用户对信息的传播,更可能引起更多人转发行为,扩张传播网络。而认证用户在所有用户中所占的比例与传播网络的大小关系并不显著,可能的解释是,对于转发官方微博的内容,是否是认证用户进行转发对其他用户是否进行转发行为影响并不大。

从模型2、4中可以看到官方微博单日的微博数与传播网络的大小负向相关,说明官方微博每日多宣传内容并不能够引起更多地转发。而其中的原创比率并不显著,表明内容是否原创与传播网络的大小没有显著的影响。

四、结论与建议

基于社会网络特性,本文提出“转发”网络模型,使用爬虫技术进行数据采集,构建了官方微博信息扩散的影响因素模型,研究发现:传播网络的属性特征与传播网络的大小相关。在传播网络中,参与转发的用户之间通过转发建立更多的关系能够帮助信息进行扩散,图密度与传播网络大小正向显著相关;网络直径与传播网络大小正向显著相关,而平均路径长度与其负向显著相关;性别因素对传播网络的扩张有影响。男性用户对信息的传播,可能引起更多人转发行为,扩张传播网络,是否认证用户对其他用户转发行为影响并不大。官方微博当日的微博数与传播网络的大小负相关,内容形式是原创或是转发,对传播网络的扩张没有影响。

根据研究结论,对官方微博营销推广信息策略提出如下建议。

从微博传播网络的拓扑结构特征角度来说,一是官方微博在信息的内容上,应该多提供一些帮助参与转发人之间互动的内容。例如开展网络大赛等活动进行推广或者发起转发抽奖活动,设置一些奖项来吸引粉丝的参与。二是在宣传上应当采用持续多日的战略。三是官方微博在信息内容的时候,应当采用多样化的策略。实证研究表明单一用户多次转发,对宣传营销起到负面的效果,通过多样化的方式,能够吸引更多的新用户转发,帮助信息传播网络扩散,起到促进宣传推广的效果。

从个体属性特征来说,转发网络中男性用户占比越多,该微博被转发的机会也就越多。由此,电影官方微博可以多能吸引男性用户的微博内容,扩大转发量。此外,对于电影官方微博来说,认证用户占比与微博单日转发量关系并不显著,可以从侧面反映出认证用户对于微博营销效果的作用并不体现在转发微博的认证用户数量,而主要在于认证用户自身的影响力上。

从官方微博的信息特征来看,单日过多的信息对信息传播网络的扩散起到负面影响,所以,单日内“少而精”的内容,是帮助营销推广的良策。例如电影官方微博账可以逐渐公布定妆照、剧照、花絮、宣传片、预告片等与演员相关的宣传资料吸引粉丝的关注和转发。

参考文献:

[1]marshallmcLuhan.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37.

[2]新浪微博数据中心.2015年微博用户发展报告[Z].新浪微博,2015(9).

[3]杨晓茹.传播学视域中的微博研究[J].当代传播,2010(2).

[4]史亚光.企业微博客营销策略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5]王海龙.企业微博营销的局限性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1.

[6]Jansen,B.J.,Zhang,m.twitterpower:tweetsaselectronicwordofmouth[J].JournaloftheamericanSocietyforinform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2009,60(11):2169-2188.

[7]金永生,王睿,陈祥兵.企业微博营销效果和粉丝数量的短期互动模型[J].管理科学,2011,24(4):71-83.

[8]陈晓明.企业微博客营销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D].广州:暨南大学,2012.

[9]akshayJavaetal.whywetwitter:UnderstandingmicrobloggingUsageandCommunities[C].procedingsoftheJoint9thweBKDDand1stSna-KDDworkshop,2007.

[10]teutle,a.R.m.twitter:networkpropertiesanalysis[C].201020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lectronics,CommunicationsandComputer(ConieLeComp),2010,18:180-186.

[11]Cialuba,w.,aberer,K.(n.d.).outtweetingthetwitterers-predictinginformationCascadesinmicroblogs[C].3rdworkshopononlineSocialnetworks,woSn,2010.

[12]平亮,宗利永.基于社会网络中心性分析的微博信息传播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10(6).

theeffectsofSocialnetworkCharacteristicsonthemicroblogmarketing

――anempiricalStudybasedonthepanelDataofofficialmoviemicroblogs

SUnJiang-hua,YanShi-jin

(Schoolofeconomicsandmanagement,CommunicationUniversityofChina,Beijing100024,China)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特征篇4

论文关键词互联网名誉权保护对策

网络环境下的名誉侵权行为是近几年来才发生的事情,由于当前我国网络人口已经突破5亿人,且网民规模仍然在不断增加,各种网络媒体工具层出不穷,因此,网络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然而人们通过网络获取自由的同时,名誉侵权案也层出不穷。

一、网络环境下的名誉权概述

(一)网络名誉权的概念

网络环境下的名誉权是人们在网络环境中享有的名誉权,这一概念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逐步兴起的,在现实社会中的名誉权是指自然人和法人所享有的与其自身特征所表现出来的社会价值,并以此获得的社会公正评价权利,我国《民法通则》通则第101条规定:“我国的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到法律保护,禁止使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和法人的权利”日常生活中人们相互交流思想,彼此在彼此交流的过程中,受到法律的保护,同样在网络空间中,人们通过网络相互连接,并可在网络空间中相互交流评价,因此在这种环境下的相互交流环境中需要定义名誉权。一般情况下我们把以下行为,称为侵犯了别人的名誉权,这些行为包括通过声音、图像、文字、视频等形式来降低或贬损他人名誉信息的行为。网络名誉权是传统名誉权在网络中的延伸,正是由于网络名誉权与传统名誉权之间的这种关联性,致使自然人或者法人的名誉权在网络环境中发生变化时,那么其传统名誉权也就发生了变化。因此,可以说网络名誉权的侵权与现实生活中的侵权的是一样的,侵权人的目的和侵权后的效果与现实空间是一致的,因此,网络侵权只是一个新的法律现象,并不是一个新的法律问题。对网络名誉权实施保护体现着对独立主体的保护,因此,我国当前法律不管是现实世界中的名誉权还是网络中的名誉权都是适用的。

(二)网络环境下名誉权的特点

与传统网络名誉权相比,网络环境下的名誉权的主体、客体和内容都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与传统的名誉权相比,网络环境下名誉权的侵权途径由现实空间转移到网络空间中来。由于网络自身的特征,致使网络环境下的名誉权与传统名誉权相比有着其自身独特的特征。其主要表现如下:

1.通过网络发表侵权言论,传播具有高速性

由于在网络环境中,危害信息的传播速度相当快,而且传播地域广,不但在一国之内短时间内全民皆可知晓,全世界也同样如此。尤其是在微博、微信以及其他即时通讯工具大量应用之后,信息的传播几乎成为即时状态,往往是一条消息,在出现的几分钟之内,便会让全国都知道,这种即时效应,是其它损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望尘莫及的,但这使得网络环境下保护人们的名誉权变得更加困难。

2.通过网络侵犯名誉权,传播具有广泛性,处理起来比较复杂

由于互联网是全球通达的,因此,侵害他人名誉权的信息和行为有着广泛性的特征。任何一个国家的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其他国家的网站,以及向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有害信息,可以说任何个人信息,一旦接入互联网,就可被广泛传播,导致人们没有任何隐私可言。同时,它与传统媒体相比,又缺乏较为完整的预先检查体系,很难考虑到信息在大范围传播之后的影响,尤其是跨国的传播,由于全球各国的法律体系都不相同,因此,一旦涉及到名誉侵权的问题,往往会引起各国法律体系之间的矛盾,经常出现对于相同的侵权事件,各国对法律侵权人所负责任的不同的现象。

3.通过网络侵犯他人名誉权更加隐蔽、方便

在当前网络背景下,侵害他人名誉权只需一台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侵权人也只需轻敲键盘就可在网络中散播大量能够降低被害人社会评价的信息,或者通过其他方式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由于互联网上人们身份的匿名性,因此,导致要想真正找到侵权人是非常困难的,无异于大海捞针。

4.通过网络进行名誉侵权,责任更加难以确定

侵权行为的发生,需要信息发表者、信息传播者两部分组成,其中侵权言论的者担有主要责任,但是网络接入服务商、网络信息内容提供商和网络服务提供商,也为信息传播提供了已经平台,因此有些学者认为,一些相应的提供商对于名誉侵权也担有一定的责任。因此,名誉侵权行为的责任者除了侵权言论的者承担以及煽风点火者之外,责任承担着还要包括服务提供商、信息内容提供商和接入提供商,也可能包括一些非盈利性的网主,如大学、公益性组织等,因为他们为侵权言论提供了平台。

二、网络环境下名誉权的方式

在网络环境中进行名誉侵权行为,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平台进行。首先是微博、轻博客、博客等自媒体工具;其次是用来交互讨论的社区、贴吧、论坛等;第三是通过新闻和新闻评价的形式来侵犯他人名誉权。

(一)通过微博、轻博客、博客等工具侵害他人名誉权

当前,微博是人们最常用的网络工具之一,但也是当前出现侵权言论最多的平台之一,由于微博具有互粉、转发、评论等众多功能,因此,一但出现一个网络热点,很快就能在整个互联网上泛滥开来,并且,一些微博的博主比较自我,法律意识淡薄,同时网络平台又缺乏对其约束的良好措施,因此,在微博言论很多都带有侮辱、诽谤的成分,个人隐私信息很容易暴露在外,因此,在微博平台上出现的名誉侵权行为屡见不鲜。同时轻博客与博客同样作为一种个人展示工具,也经常出现各种侵权行为。

(二)通过在贴吧、社区论坛的形式发表污染、诽谤他人的言论

互联网各种贴吧论坛无数,供网民发表意见和提出话题的地方众多,其中贴吧和论坛是普通网民经常逛的地方,这些地方一般用户群体比较大,像天涯、猫扑等论坛都有几千万用户,因此,其中存在着众多的话题,对于论坛上的各种言论都有众多受众,而有些发帖者通过在网上侮辱、诽谤他人或者揭别人隐私来吸引用户眼球,这在很大程度上侵犯了别人的名誉权。其中揭别人隐私的一种极端行为是进行人肉搜索,一些人将自己所知被侵权人的信息张贴在网络上,一般包括的内容有被搜索人的手机号码等通讯信号码,人际关系,精确的家庭住址等。由于这样的内容更能激起用户的好奇心,吸引用户点击,提高点击率。同时一些网站经营者在法律意识淡薄和利益驱使的双重作用下,对于名誉侵权的行为不做评论或者有意散播有关信息。

(三)通过网络新闻侵害他人名誉权

通过网络新闻来侵害他人名誉权主要责任方有三个:首先,编写侮辱、诽谤、诬陷,总之是降低他人社会评价新闻的作者或者网站,它们是这些信息的制作者,它们对此负有主要责任;其次,是一些自行转载网站,起到传播的作用;再次,网民的评述,尽管评述的网络新闻内容可能真实发生过,但评述者将一般的违反道德行为夸大为严重犯罪行为,将他人的生活琐事升格为他人伦理道德的缺失等,严重降低了受害人的社会评价,因此,网络新闻会侵害他人名誉权。

三、网络环境下名誉权现状及保护措施

当前我国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名誉保护机制,国家不仅从宪法的高度规定了名誉权,同时从刑法和民法等众多具体法律条例中,明确了人们的名誉权。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我国公民享有人格不受侵犯,并禁止任何侮辱、诽谤、陷害他人的行为。这里的禁止任何侮辱诽谤行为其实就是指禁止名誉侵权行为。除宪法之外,我国还在少年儿童保护法、妇女保障法、和残疾人保护法等做出了详细的规定。明确禁止名誉侵权行为。由于网络名誉侵权与常规侵权在目的和结果上具有相似性,将原来的法律应用于网络之中是正确无误的,但是在网络中名誉侵权又有着许多新特征,因此仅用传统法律保护是不够的,必须专门制定些针对网络名誉权的法律规范或者出台一些与之相应的司法解释。可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尚没有对一些具体问题做出详细规定。面对以上情况,笔者以为防止网络背景下的名誉侵权,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措施实现。

(一)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增强网民的自律意识

由于互联网自身具有隐蔽性的特点,致使许多网民在网上发言时“肆无忌惮”,出现一些言论越界问题不可避免。因此,通过各种手段提高网民的道德水平,净化网络空气可以为防止网络名誉侵权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尽管网络环境中的人具有虚拟性,但是他是个人在网络中的身份,他是真人的虚拟存在,他们的行为是现实生活中人的一种表现,正如人类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会形成组织,并逐步走向自制一样,网络环境中,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民也会自觉走向自制,并会不断提高自身的自觉性。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约束条件来加强自律,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明确自身义务,尤其是网络媒体要树立起新闻传播意识,无论是自己还是转载都要保证其真实性和可靠性,在此过程中,要加强文化引导。

(二)加强网络监管,规范网络言论

加强网络监管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加强行政监管,一种是自律进行监管。行政监管包括对用户网络行为的监管,还包括对还包括在宏观行业自律层面的监管,通过为它们制定共同标准和行规,规范他们的行为。网络监管还可以积极引导和监督网民,通过规范网民行为,加强教育说服等众多方式,来规范网民的言论,从而在网络上构建其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另外,加强对网络自律行为的监管,对于网络上侵犯名誉权的事件,网络监管部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停止侵权事件,并对侵权人做出相应处罚。

(三)完善网络名誉权立法,弥补法律真空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特征篇5

[关键词]:网络网络社会政治功能政治文化

大众传媒很早就发挥着自身的政治功能。19世纪初,到美国考察的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就看到了报纸的力量。他指出:“在美国,报刊分别来说几乎都没有什么权威;然而,定期报刊的权力仅次于人民。”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随着网络的问世而受得更加引人注目。网络自问世之日起,就显示出它是一种无形的巨大的权力,无论它掌握在谁手中、以什么方式发挥作用,它都成为政治体系中一支重要的力量。网络使亿万台计算机借助电缆和卫星技术,形成一个包纳一切的庞大“蛛网”,对打破信息垄断和由此衍生的集权控制,具有潜在的颠覆作用。网络提供信息的特点在于它的及时性和共时性;同时提供文字、听觉和视觉上的刺激;提供信息,刺激情感;使受众有身临其境、参与其事的切身感受。民意测验表明,大多数美国人的兴趣从报纸转向电视,又由电视转向网络,他们从网络中得到大部分新闻。电脑网络成为展现巨大威力的“魔盒”,它将全国乃至全球捏为一体,变为能在同一时间知悉同样事务、受到同样刺激的网络大家庭。我们必须正视网络的政治存在。道格拉斯·卡特曾指出:新闻媒介是政府的第四大部门,可以监督立法、行政、司法三权。这个说法在今天已经被人们广泛地接受。而网络的出现可称之为第五种权力。总之,就像历史上出现并还在发挥作用的革命性传媒(如广播、电视等)一样,网络是这个外表宁静实质激荡的政治与经济权力更新分配的始作俑者,它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网络的政治功能正逐渐引起政府、政治家以及普通民众的注目,网络对政治文化的传播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一.网络社会的基本特征

1.非物质性

由于数字化空间中最基本的元素并不是传统物理空间的原子,而是“比特”,这就造成了数字化网络社会的第一个特征—非物质性。在网络时代,出现了一批非物质化的高附加值的服务行业,如货币交易、软件开发、基因研究或卫星电视制作等,其中大部分属于高科技领域。它们在开发、运营、销售、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与以往常传统行业不同的一个共同的特征就在于它们具有非物质性。

2.超时空性

在数字化网络社会中,由于因特网的开发与应用,消除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建立了一个超时空的网络社会。正如伦敦经济学院教授丹尼·奎认为的那样,“非物质化的商品全然无视空间和地域”[①]。由于因特网消除了时空的距离,使得地球变成了“地球村”。数字化信息社会的本质就在于保持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为零。

3.非排他性

这是数字化网络社会的又一重要特征:一个人使用一件非物质的物体时,不排斥他人同时使用。这是网络时代的数据可以共享的技术特征所决定的。

4.平等性

网络社会给人带来的是一种平等的感觉,任何人,无论他是从事何种职业,或拥有多少财富,或自身条件有多么大的劣势,他都可以在网络社会中发表自己的看法,畅谈自己的思想。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社区中,任何人都处于平等的地位,人人都是平等的,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事实上也是平等的。

二.网络社会的中网络的政治功能

1.网络在传递政治信息中起着中枢作用

网络首先是作为一种传媒出现的,从这一层面来看,网络传递政治信息的“中枢作用”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传递政治信息是政治系统正常运行的润滑剂。传递政治信息的实质是“国家意志”“民间意志”的相互交流与沟通。国家政策通过网络得到及时而准确的解释,公众的愿望也通过网络得以及时而全面的反映,上下相通,思维一致,才能形成凝聚力,政治决策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得公众的支持。网络能够向政治系统输送强大的社会动力。

(2)传递政治信息可以为政治决策营造良好的社会心理氛围。当前,诸如失业、环境、教育和医疗问题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也是政府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出台一系列政策,而政策往往难以兼顾群众的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不同地区和不同阶层的所得与付出之间的平衡,这需要群众对政策有一个理解和承受的过程。网络在这一过程中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它借助具体的“形象”,用通俗生动的方式提出问题,阐明背景,发表意见、评论或分析,帮助群众认清自己的生存环境,启发群众适应政策的主动性。网络的这一作用在以往的价格改革、住房改革中已得到有效的发挥。

(3)传递政治信息有利于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调动社会成员的注意力集中于国家发展目标上。网络报刊、广播和电视等媒体每天向社会提供大量的信息,同人民群众的思想、工作和生活联系密切。舆论导向正确,人心凝聚,精神振奋,这是宣传思想工作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

2.网络是一种第五种权力

道格拉斯·卡特曾指出:新闻媒介是政府的第四大部门,可以监督立法、行政、司法三权。这个说法在今天已经被人们广泛地接受。而网络的出现可称之为第五种权力。它不是一种实在的物质权力,它不能向任何人发号施令,更不能直接调动国家的军队和武装力量,不能支配财政收支,也不能制定法律、做出司法裁判。作为大众传媒的一种,网络是以民意代言人的身份出现的。报刊需要发行量,电视需要收视率,而网络却摆脱传媒受资本垄断或少数技术精英控制的局面。它虽然不是立法权和司法权,也不是财权和军权,但它是舆论的权力和道义的权力;它不是刚性的权力,而是一种无形的、柔性的权力。人们不必服从它,但不能忽略它。

作为第五种权力,网络的作用主要是监督和制约政府的三个部门,三个部门的相互监督也需要借助于网络的力量。美国在三权分立的体制下,如何监督政府与官员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网络的崛起加强了这一环节,网络能够充当民众的耳目,对政府及其官员实施有效的监督和制约。网络在“克林顿性丑闻”中的作用则是十分典型的事例。从对丑闻最初的揭露,到事件调查过程中的报道和评论,网络动员全国舆论给克林顿施加了巨大的压力,使其一时间处于四面楚歌之中。

3.网络可以为创造“阳光政治”提供一个平台

“阳光政治”相对于政治过程中的“暗箱”操作而言,“暗箱”政治是专制主义的特征,它容易产生政治信息的错误解读。“阳光”政治是政治事务公开化、透明化的民主政治。网络的出现为创造“阳光”政治提供了一个平台,推进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民主政治必须使政治事务公开化、透明化,使公民在充分了解情况的条件下做出他们的决定。它还要使受公民委托的政府官员处于公众的监督之下。有人比喻说,在民主政治下,政策的制定、执行与政府的政治活动以及政府官员与民众的关系应该暴露在阳光下,经得起公众的审视与考验。

网络为公民了解政府的工作提供了经济快捷的渠道。通过网络,公民最贴近地了解到政府的工作过程,使政策的制定、决策和执行过程透明化。网络使公民与政府官员的对话成为可能,顺畅通达的电子访问打破了身份的限制,削弱了等级观念,为自由平等的交流铺平了道路。普通公民通过网络访问国家元首已不再是天方夜谈。网络也使政府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收集各种意见,并获取信息反馈,避免了多层过滤使信息失真。

三.网络对政治文化传播的影响

1.网络对主流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的传播与弘扬造成了强大的冲击。

(1)网络对国家的政治控制机制有瓦解作用,从而引起政治文化传播的困难。任何个人和群体都有各自的政治价值观、政治情感和政治意识。一个社会和国家有自己意识形态的“主旋律”,即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它代表着统治阶级及其政党的意志和利益,这既反映在国家的法律法规中,也体现在媒体舆论导向中。为了形成社会的认同意识、政治意识和道德意识,以达到稳定社会之目的,国家通过垄断和控制传媒向社会公众宣传,教育和灌输这个“主旋律”。一是垄断和封锁那些不利于政治稳定的信息,用强有力的措施来控制传媒,经过筛选过滤的信息以营造统一舆论,控制舆论导向;二是通过诉诸道德、伦理和思想意识等方式的说教和灌输来强化公民的国家意识,以赢得民众对宪法的忠诚,对制度框架的认同和对政府的能力、政绩的肯定;三是政府控制民众的政治参与程度,使之与政治发展水平相适应。网络不仅提供了个人自由的空间,而且极力张扬个人自由主义和全球化观念,这同国家的政治控制机制的作用是相抵触的,对这种机制本身起着瓦解作用,从而增加主流政治文化传播的困难。

(2)网络对国家政治控制机制的瓦解作用的另一面必然是人们拥有了更多的思想和言论自由。网络作为一种新媒体,具有信息传播量大、成本低、简便易行、不受时空限制等特点。每一个上网者都可以通过一定的技术程序和网上协议程序传播或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要求,互联网给人们营造了越来越丰富的话语权利。个人的自我表现不知不觉代替了主流文化的说教,人们逐渐适应了独立思考,更加强调自己的权利而保持思想的独立性。政府对于民众信仰!宗教和政治观念,变得越来越不好控制了。

(3)网络成为西方发达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工具。互联网络无所不在、无孔不入的渗透方式以及巨大的信息量对“主旋律”文化的传播、弘扬造成强大冲击。网络已成为文化渗透,尤其是意识形态渗透的工具。西方发达国家,为了冲击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文化,加速和平演变进程,通过互联网络提供给用户大量的关于世界政治动态的看法,宣传自己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信仰和政治理想等意识形态。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到网民的政治导向和信仰的变化,造成了对主流政治文化传播的冲击。

2.网络对政治文化传播发展趋势的影响

(1)网络促进了政治文化传播的民主化。

由于网络有其自身的特点,在网络社会中,首先,网络保证了政治文化传播主体与客体的平等性。没有政治文化传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平等地位,就难以实现政治文化传播的民主化。“在信息社会里,任何国家和地区的任何人都有权享受信息和知识。”[②]网络为人们提供了平等交流政治信息、政治情感、政治态度、政治思想的空间,便于人们沟通思想、交换意见,有助于构建一个平等、民主的政治文化交流和传播模式。其次,网络保证了政治文化传播主体与客体的自主性。政治文化传播的民主化与传播主体、客体的自主性密不可分,没有自主性,也就不能完全实现民主化。由于网络技术有特殊的离散性,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控制,它构成了一个无主体的自由格局。网络与人们以前使用的媒体最大的区别是,它能作为相对独立的主体,根据人们的意图自主地进行政治信息的采集、存贮、加工、处理,人们可以在未加工的信息中进行挑选,并自行评估和鉴定其价值。网络条件下的政治文化传播不再是一个被动过程,而是一个网民积极参与的过程,人们既可以接受信息,又可以信息,那种“我说你听,我打动你”的单向传播模式将被双向互动的政治文化传播模式所取代。

(2)网络促进了政治文化传播的社会化

网络对促进政治文化传播的社会化提供了现实的条件。首先,网络改变了人的交往方式。“网络既拓展了人们的交往空间,也重新调整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人与自然的关系。”[③]网络条件下交流方式的变革为政治文化传播的社会化提供了便利条件。网络不仅传递一般的信息,还传播大量政治信息,现代社会,网络成了政治体系输出政治信息的必不可少的途径。其次,网络是一个体系,它具有整体性、协同性的属性。网络内各个节点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它构成了一个跨地域的体系,这个体系能够把众多的社会领域连接成一个整体,使之呈现出“一体化”的特性,政治文化传播的社会化正是在这种“一体化”中实现的。

(3)网络促进了政治文化传播的高效化与国际化

网络应用于政治文化传播后,对于政治文化的传播速度与广度产生了重大影响。首先,网络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政治文化的传播速度。网络凭借其极快的传播速度,它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党和国家的最新政策传播给受众,人们可以随时地迅速了解国内外正在发生的政治事件。其次,由于网络本身就具有在全社会传播信息的功能,从而使国际范围内的政治文化传播和交流变得极为便利。网络创造了一个没有国界的世界,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跨越国界的赛博空间,在这个世界,人们的相互登录和访问变得极为便利,大大提高了政治文化跨越国界交流的能力;网络缩短了人们的距离,冲破了时空限制,它可以实现千差万别、天遥地远的行为主体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网络使人们的沟通能力发生了质变,使人类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发生了革命性变革,使得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在网络系统沟通、传播信息。

参考文献

1.刘文富(2002).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版

2.戴安·科伊尔(1999).无重的世界—管理数字化经济的策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邓景丽(2003).关于我国政治文化现状的几点思考[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41-42

4.严峻(2002).试论网络的政治功能[J].中共云南省党委学报.6:56-59

5.匡小阳邹艳斌(2005).网络媒体助推新型公民政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4:127-131

6.朱银端(2003).网络政治文化认识[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26-32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特征篇6

【关键词】网络新闻媒体;新闻信息;信息社会;新闻观念???

中国网络新闻媒体经过5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网络新闻媒体的基本模式,即众多网络新闻媒体在新闻、服务的方式上趋于一致。这为我们研究网络新闻媒体提供了较为成熟的实践基础,因为网络新闻媒体基本模式的形成,也就意味着网络新闻媒体的一些本质特征得到了凸显。?

本文意在通过对中国网络新闻媒体基本模式的分析,研究网络新闻媒体的主要特征。??

一、中国网络新闻媒体的基本模式

根据新浪网搜索引擎的资料,中国网络新闻媒体总量为5959家,其中包括一家新闻网站不同频道的单独登录,但是根据一家新闻单位出版多种媒体出版物的做法,我们仍然可以认为一家新闻网站的不同频道是不同的媒体(见表1)。?

虽然目前中国网络新闻媒体门类庞杂、数量众多,并且良莠不齐,还有很多登录的新闻网站处于“死亡”状态,但是这并不影响对中国网络新闻媒体基本模式的研究——我们将选择真正有影响的网络新闻媒体进行分类,并对其中有代表性的媒体模式进行研究。?

网络新闻媒体可以按照地方性、全国性分类,还可以按照专业性、综合性分类。但是本文的目的在于研究网络新闻媒体相对于传统新闻媒体的本质特征,所以本文采用将网络新闻媒体分为传统新闻媒体举办、商业实体举办两类。本来产权并不能决定新闻媒体的本质差别,但是因为我国法律规定商业网站无新闻采访权,只能够全文采用传统新闻单位的新闻,并不得进行编辑(删改)①,所以网络新闻媒体的产权差别实际上也就代表着一种根本性的差别:新闻采访编辑权,即所谓的原创新闻权利。而这样的差别对于研究网络新闻媒体的本质极有意义。?

“专题/热点新闻”包括: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3)中美撞机事件(11)反腐倡廉/大案要案(10)台湾局势与两岸关系(41)揭批“”(24)申办2008年奥运会(24)?

“出版”包括:出版信息(14)出版社(654)?

资料来源:新浪首页〉探索首页〉新闻媒体search?sina?com?cn/search_dir/nm/2001/6/11??

依据这样的思路,网络新闻媒体可以细分为如下类别:(见表2)?

在这些种类的网络新闻媒体中间,真正有影响力的是有独立新闻系统的由传统新闻媒体举办的网络新闻媒体和大型商业网络新闻媒体。它们信息量大,新闻持续稳定快速,在网民中已经建立一定的信任度,因而访问数量大。依据传统新闻媒体本质研究中往往采用有巨大影响的媒体为实践基础的惯例,本文在研究网络新闻媒体中亦将以这些有巨大影响的网络新闻媒体为研究的实践起点。鉴于网络新闻媒体众多,本文具体以表2所列出的网络新闻媒体为研究的蓝本。?

①这类网络新闻媒体仅仅只是传统媒体版本的电子化版本,对于研究网络新闻媒体没有什么意义,故不列为本文研究对象。?

②③这类网络新闻媒体影响小,新闻量小、更新缓慢,并且大多处于时断时续的状态,所以本文不列为研究对象。??

这些网络新闻媒体的详细情况如下:?

中国主要网络新闻媒体详情一览表

频道:以网站首页设置的频道、栏目名称为准?

新闻搜索:指新闻搜索引擎?

滚动新闻:指以滚动的方式更新新闻的板块?

相关新闻列表:指每一条新闻的详细内容页相关新闻的列表?

新闻排行:指依据网页点击数排列的访问最多的新闻?

新闻专题集纳:指对重要题材设立专题,将众多的新闻信息汇集到一起?

新闻调查讨论:指点击答案或简单回答的新闻调查、每条新闻在页末设有入口的讨论区?

新闻图片:图片新闻报道?

多媒体:视频、音频及动画新闻报道方式?

直播:指对重大题材进行的文字、图片、音频或视频的即时直播??

通过表3(见下页)相关项目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到,在10项主要网络媒体特征变量上,9家网络新闻媒体的相互比较的一个详细情况。关于“主要网络媒体特征变量”的设置,笔者是在充分浏览9家网络新闻媒体内容的基础上,并在与传统媒体的比较中设立的。当然,主要网络媒体特征变量设置本身是值得探讨的,这种探讨与对网络新闻媒体本质的认识是紧密相连的,或者说其探讨的过程就是认识网络新闻媒体本质的过程。?

10项变量中,趋同率最高的依次是图片新闻、新闻搜索、相关新闻列表、滚动新闻、新闻调查和新闻讨论,趋同率较低的是新闻排行、直播和多媒体。其中多媒体和直播虽然不是网络新闻媒体常规性的新闻方式,但是几乎所有的网站都曾经播放过多媒体新闻、直播过新闻。比如新浪网播放过2002年中美撞机事件的视频节目,人民网在2000年两会报道中采用了即时连续的文字和图片报道方式进行直播。由于视频节目技术的特殊性限制、直播节目本身的选择性,使该两项的常规趋同率较低,但是我们仍然可以认为他们在网络新闻传播中具有代表性。?

9家网络新闻媒体在10项主要网络媒体特征变量上的趋同勾勒出了网络新闻媒体现阶段发展的基本模式,从此我们也可以探讨网络新闻媒体的本质特征。

①a代指audio音频。?

②R代指Realplay视频播放。?

③F代指Flas。?

④⑤多媒体和直播基本上所有的网站都曾经有过,此处只列出每天都有的多媒体播放、常规性的直播。?

⑥⑦该两项在新华网上只有项目名称,没有实际内容。??

二、网络新闻媒体的本质特征

本质特征是涉及到社会性的根本转变、新闻观念的转变并决定网络外在特征的核心特征。从上文讨论的网络新闻媒体的基本模式出发,我们可以看到模式背后的核心特征:1.新闻搜索是为了受众快速准确地获得新闻,这与对传统新闻媒体的阅读方式是天壤之别。传统媒体是依据传者有什么新闻就什么新闻,受众及时阅读或收看,表现为新闻的及时消费。而建立在搜索引擎基础上的网络新闻媒体是受众需要什么新闻就依据搜索命令提供新闻,受众的新闻消费则是根据自身需要的时间来进行,不是及时消费;2.网络新闻媒体依据受众需要提供新闻的基础是大量(不仅数量巨大,还形态多样)新闻的汇集,这必须是远远大于传统新闻媒体信息量的极度丰富性,并且它是以网络数据库这样的技术为基础的;3.相关新闻列表、新闻专题集纳同样是为“依据受众需要提供新闻”的思路服务的,通过列出相关新闻、汇聚专题使受众的需要得到更多满足的可能性,并具有拓展受众需要从而扩大受众利益的可能性;4.新闻排行、新闻调查和讨论一方面使传者获知受众的需要,另一方面,更有意义的是使受众个体通过参与调查和讨论获知社会其他个体的态度和意见,我们可以视之为一种特殊的体现在网络上的公众舆论。在一定程度上说,了解围绕一条新闻形成的舆论比了解一条新闻本身更有价值;5.滚动新闻、直播则承续了传统媒体即时阅读新闻的方式,但在时效性上更好地满足了受众的需要。这些特征使网络新闻媒体超出了传统媒体新闻的模式,更加类似于信息咨询服务。?

信息咨询业“是通过利用各种信息处理技术对各类信息开展搜集、加工、整理、分析、传递,向客户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建议、规划或措施等信息产品的知识型产业”。②信息咨询服务与网络新闻媒体传播模式的最大差别在于信息咨询服务有明确的功利目的,即解决某一个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它需要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新闻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区别在于:网络新闻媒体不仅最新的新闻,还提供过时的新闻及相关的多种信息;而所有的这些信息受众在任何时间都可以全部获得,表现出接受的巨大灵活性。?

因此本文认为,网络新闻媒体的本质特征在于其是提供新闻信息服务的网络机构,而不仅仅是新闻的机构。此处“新闻信息”的概念区别于信息咨询的多种信息,有区别于传统新闻媒体强调“新鲜”的新闻(网络新闻媒体没有对“明日黄花”的鄙弃);“服务”既区别于信息咨询的“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建议、规划或措施”,也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仅仅最新新闻(网络新闻媒体的搜索引擎使“废旧报纸”的说法失去意义)。(见表4)?

网络新闻媒体作为提供新闻信息服务的网络机构出现,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它的形成有社会的根源,也有对于新闻观念的影响,还通过一些外在特征表现出来。?

1.网络新闻媒体的社会基础: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信息社会是工业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之后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工业社会中,物质资本对于生产力的发展至关重要,表现为厂房、设备、原料等因素决定了生产的过程,其技术基础是蒸气化、电气化。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知识信息在生产中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种重要性以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基础而不断增长,直到电脑、网络技术成熟应用于生产过程,才超过了物质资本对于生产力发展的贡献。工业社会也就转变为信息社会。?

在信息社会,人们的生产、生活高度依赖信息的生产、传播、使用。首先是信息的数量和种类极大丰富,其次是信息的快速传播,最后也最重要的是对于信息的高效率获取和应用。信息的高效率获取和利用并不是主观愿望能够达到的,特别是应用的效率必须以高度发达的工业生产力为基础。比如我国生产力还比较落后,工业尚未充分发展,物质资本的生产能力尚未充分释放,那么信息化的管理方式所获取的丰富快捷的管理信息对于绝大部分企业来讲是毫无意义的,也就是没有效益。由此,我国很多企业的电脑网络主要成了职工进行网上娱乐的工具因而成了网络扫盲的工具也就不奇怪了。?

虽然我国在总体上离信息社会尚有距离,本文对生产领域的信息网络建设也持谨慎态度,但是非生产领域的信息化(包括文化艺术、公共领域和个人娱乐消费等)却有光明的前景。我国当前网络新闻媒体的发展虽然资金底子薄,但是在新闻信息传播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就是证明。非生产领域首先步入“信息社会”,是我国网络新闻媒体存在与发展的根源。非生产领域的信息化还必须为生产领域进入“信息社会”打下基础。?

从另一方面来看,新闻是人的认知能力的延伸,而网络新闻则是人的认知能力的进一步延伸。人的认知能力的第一次延伸是在资本主义革命时期,延伸的结果是近代新闻业产生,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当生产、生活向人的认知能力提出进一步延伸的要求的时候(信息咨询业的发展反映了人的认知能力进一步延伸的需要),人的认知能力在信息技术革命时期开始第二次延伸,延伸的结果是网络新闻信息服务的产生,人类进入信息社会。?

信息社会使人成了信息的寄生虫,这些虫只有在丰富的信息包围中、在高效率获取有用信息并高效率利用这些信息的时候才会感到快乐。毫无疑问,网络新闻媒体使这些虫快乐了:新闻信息极大丰富,数量巨大,多种媒体一应俱全;搜索引擎、相关新闻列表、新闻专题集纳、新闻排行使高效率获取新闻信息成为可能,而这在传统新闻媒体中是不可想象的;滚动新闻、直播满足了高效率获知最新新闻信息的需要;电脑的强大处理能力满足了高效率利用新闻信息的需要(目前还停留在copy和传送上,将来必然有大的发展);新闻调查和讨论、新闻排行在获知公众舆论从而为个体提供公众信息参考方面提高了新闻信息的利用效率。?

2.网络新闻媒体的新闻观念:新闻向新闻信息服务的转变?

由于信息社会塑造了人的新闻信息需要,受众和传者的新闻观念相应发生了变化。?

(1)新闻软化、泛化?

我国近年来先后兴起的晚报、都市报、专业报,以及电视中大量服务、娱乐节目,都说明了新闻的内涵和外延在发生着某种变化。国外的情况也是如此,一项由美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和medill新闻服务华盛顿局主持的对美国16家主要新闻媒体1977—1997年的6,020个新闻报道进行的研究显示,“新闻报道的重点和主题正在逐渐转向生活方式、著名人物、娱乐和名人犯罪及丑闻,而离开政治和国际事务”。③这说明,传统新闻的精髓——以关心政治为荣耀的硬新闻正在淡化。淡化不是说减少或消亡,而是说别的类型的新闻信息在增多。显现在新闻媒体上,就是媒体的功能多样化,除了让人们关心国家大事、国际事务、制造引导舆论外,它还提供娱乐、信息、咨询、服务等多种功能。媒体新闻报道的这种变化,当然不可能是某个人的决定,它只能是社会生活变化的结果。?

在网络新闻媒体中,由于其技术上的优势,使新闻的软化、泛化有更精彩的表现。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系的杜骏飞对网络新闻进行了这样的描述:?

网络新闻向人民展示的不是单纯的新闻,而是把新闻的概念提高到一种泛信息的高度。就像我们在论述泛传播的原理时所描绘的那样,今天的新闻已经越来越多元化,并通过多元化甚至达到了实在化。它进入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使受众对世界的外观下所蕴含的各种各样的讯息都确知无疑,这正是信息化社会能够赋予这个世界非常强大的实在的动力的重要原因。从媒体运作来说,有关新闻内容的服务工作(包括新闻采访、写作和编辑)都已不能仅仅把眼光放在所谓的硬新闻上,而要把眼光投射更远,远至社会形态的各个侧面。在网络时代,你所看到的最令人称奇的传播画面是,多元化的新闻广泛涉及我们的教育、医疗、娱乐、商务……以及一切生活。④?

新闻的软化、泛化使传统新闻媒体的“新闻”在信息的种类上拓展为网络新闻媒体的“新闻信息”,新闻也就转变为提供新闻信息服务。?

(2)时效性观念的拓展?

传统新闻观念十分强调新闻的“时效性”,今天该发而没有发的新闻,等到明天就成了所谓的“明日黄花”,而永远不能编发。过期的报纸无一例外地变成了“废旧报纸”,播出过的广播电视新闻更像逝去的清风不可追寻。但是网络新闻媒体似乎永远只有一份报纸,这份报纸没有边际,一切过时的新闻都不擦去,新的新闻一个劲地往上添加。于是,“明日黄花”依旧在这份报纸上。由于只有一份,也就没有所谓的废旧报纸。?

但这又不意味着网络新闻媒体不讲究传统新闻媒体的时效性,恰恰相反,在绝对快速的时效性方面它有相对于传统新闻媒体得天独厚的优势,被杜骏飞誉为“全时性”:?

(网络新闻)在时效性上一个独特的优势,被我们称之为“全时性”,今日网络新闻也往往被视之为“全时新闻报道”。⑤?

滚动新闻板块、新闻的及时更新使网络新闻媒体的全时性传播得到生动实现。?

这样,网络新闻媒体的新闻时效性观念在传统新闻观念的基础上大大拓展:一方面要求新的“新闻”传递更快(即时传播);另一方面旧的“新闻”又不失去意义。?

(3)受众利用新闻的方式发生转变?

网络新闻媒体受众并不特地界定自己是在看新闻、还是在使用新闻,是单纯接受信息、还是在全方位地生活。⑥总之,网络新闻媒体受众利用新闻信息是自由、轻松、随意的。在时间上,受众利用新闻信息没有时间限制,不像传统新闻媒体必须定时、持续收看,比如报纸就必须每天阅读,电视必须在固定的时间收看才能了解一个主题的发展过程。而网络新闻媒体受众可以在任何他方便、想去看的时间登录网站,都一方面可以接受当时的最新信息,另一方面(更有意义)可以了解到此前该主题发展的详尽过程;在利用新闻的动机上,网络新闻媒体受众具有完全的自利,可以随心所欲,看不看有完全的自由,从而形成传与受之间平等、自由的关系。人民网也不拒绝刊登名模内衣秀的照片,就是放下了《人民日报》高高在上的党中央机关报的架子,以平等、自由的传受关系争取受众。在传者与受众两个主体的关系上,受众的主体意识增强,受众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获取新闻信息,并且自主地形成对于新闻信息的判断,而不再是被传者“灌输”和支配。受众对新闻信息的真实性、权威性的判断能力也增强,因为既破除了对媒体的迷信和依赖,又有很多途径可以对其真实性权威性进行评估,比如通过比较其他信息源的信息、搜索相关信息进行比较、参与讨论、发送e-mail求证等。?

受众利用新闻信息的方式在上述三个方面的变化,形成了受众新闻观念的变化。?

(4)原创新闻、独家新闻在传播中的重要性被削弱,退居次要地位?

中国网络新闻媒体的一个有趣现象是,商业网络新闻媒体没有新闻原创(采访、删改)的权利,但是仍然生机蓬勃。很多人就对新浪网靠“粘”新闻而获得极高访问数表示不满和疑惑。其实,撇开原创新闻的旧框框,我们就会发现令人不满和疑惑的事实下面的规律:原创新闻对于网络新闻媒体或许并不重要,而“粘”的水平倒很可能对网络新闻媒体至关重要。?

正是这一点揭开了环绕着网络新闻媒体的各种面纱,露出真实的网络新闻媒体:新闻信息的汇编、检索质量成为网络新闻媒体的生命。曾经被报纸视为生命的原创新闻、独家新闻在网络新闻媒体中失去其独特的重要性,退居次要地位(不是不重要,只是退到了第二位)。?

新闻信息的汇编、检索质量直接关系到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的大量需要、受众高效率获取和利用新闻信息的需要的程度。信息社会使主体对信息的需求在量上大大突破,大量的需求使原创新闻、独家新闻黯然失色,而大量“粘”在一起的新闻信息以其“大量”而熠熠生辉。当然,“粘”并不是简单地相加,它是极需要水平、技术支持、资金支持的一项复杂工程。从传者的角度来看,受众利用新闻信息的效率问题也就是新闻信息的汇编、检索质量问题。?

为了提高新闻信息的汇编质量,网络新闻媒体提供相关新闻列表,并对很多专题信息进行集纳;为了提高检索质量,很多网络新闻媒体不惜花费巨资开发高效搜索引擎,使受众检索更加全面、快速、准确,以期为受众提供更多有用信息;为了进一步提高受众利用新闻信息的效率,有的网络新闻媒体提供个性化的汇编和检索服务,如订阅相关新闻邮件。但是目前我国网络新闻媒体在个性化服务方面发展尚不充分,这可能主要是资金和技术的问题。在其他领域,比如娱乐、商务、招聘网站,登录进入个性化页面的服务方式已经比较普遍,图书馆系统的个性化检索也有一定发展。相信随着网络新闻媒体的发展,会出现根据访问者的个体情况提供新闻信息的动态网站,以及个性化的新闻信息的检索服务。?

新浪网在网络新闻媒体传播中占尽先机,正是源于它那长长的相关新闻列表、详尽的相关信息以及那准确、丰富又便于阅读的检索结果。而人民网、新华网在早期是不保留“过时”新闻的,也不提供相关新闻列表和相关信息,检索功能极弱。不过,人民网和新华网等一批网络新闻媒体很快在新闻汇编和检索方面迎头赶上。(见表5)?

3.网络新闻媒体的外在特征?网络新闻媒体的外在特征是由其核心特征决定的。网络新闻媒体的核心特征在于它是提供新闻信息服务的网络机构,信息社会是其社会性的根源,它还与新闻观念的一系列变化相联系,并受信息技术的支持得以实现。(见表6)?

1995、1996年网络新闻媒体在中国发展以来,国内关于网络新闻媒体外在特征的描述已经相当丰富,故本文不再作详尽的论述。?

注释:?

①参见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与信息产业部联合颁布的《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2000年11月7日。?

②陆笑:《现代信息咨询业的发展特点与对策》,《中国信息导报》,1999年第4期。?

③刘微:《变化中的新闻内涵——美国主要媒体20年来新闻报道的变化》,《国际新闻界》,1999年第5期。?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特征篇7

关键词网络传播议程设置多元化

作为新媒体的一种形式,网络传播以其互动、便捷、及时等特点迅速渗透到人们的媒介生活中并诠释着一种新的人与媒介的关系。如今,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已成为人们谈论爱好、交换信息、分享意见的重要平台,网络的交互作用使得用户不仅仅是网站内容的消费者,更是网络内容的制造者,个体成为信息制造、集散和发酵的中心①。

议程设置理论最早源于1972年麦库姆斯和肖的《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作用》,该理论认为,大众传媒可通过赋予各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来影响人们对周围“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②,然而,网络时代,新媒介对于人们想什么或者怎么想具有重要作用,个体和社群议程成为大众媒介议程的重要补充源③。随着这种传播权利的“让渡”,个体的议程设置也开始影响公众议程和媒介议程,那么,网议程设置主体多元化趋势对当前的媒介环境及舆论有何影响呢?本文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此问题作出回答。

一、网络议程设置主体多元化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多元主体通过“自我赋权”促进平等的网络话语空间

前互联网时代,传统的大众媒体决定着该报道什么、优先报道什么、如何报道,它们通过控制着媒介议题垄断话语空间;而网络最大的特点在于给草根群体提供了表达自我的平台,现实中基数庞大却占据较少话语资源的小众和相对弱势群体可以通过网络“自我赋权”而在公共领域获得相应的话语权,如图1所示,多元、分散、异质的个体(a,以下出现的a都代表网民)传播信息并形成网络舆论进而影响现实决策以达到自我赋权,这种多元主体通过网络赋予的“网民议程设置权力”冲破了传统媒体议程设置独领风骚的状态,赋予了草根群体以平等的话语空间。

2、议题来源更加丰富,信息传递更加及时

多元传播主体广泛分散在世界各个角落,也就意味着各个角落都存在着无形的摄像机,这些“摄像机”在监测到新闻后可在第一时间通过网络共享,弥补了传统媒体忽略或遗漏的重大新闻事件,丰富了传统媒体的议题来源;同时网络的即时和互动特征使得多元主体的议程设置更加便捷,再加上网络裂变式的传播方式可使信息在较短时间内传播开来,使传统媒体议程设置时因编辑、出版等流程的的羁绊所带来的时滞性问题得以缓解。

3、监督社会,促进和谐

网络传播主体多元化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将公共事务置于所有网民监督之下,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对重大社会问题的监督。网络的公开性可使社会重大事件暴露在公众面前,个体可通过对事件的表态形成公众舆论,如“表哥杨达才”、“郭美美”等事件经网民热烈讨论的社会议题势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关注,并使这些问题得以缓解直至解决。

(2)对政府职能的监督。网络的互动性与匿名性使多元主体可通过网络参政议政甚至影响政治决策的进程,近年来的“微博打拐”、“网络反腐”现象便是有效的佐证;同时,公民可通过网络行使监督权和建议权,表达自己的利益需求和愿望,督促国家机关和公务人员切实提高服务意识、促进社会和谐。

其他优势还包括:信息生产和传播成本低;因网络匿名性特征,意见表达更加真实;数据收集和反馈更加便捷;网络资源共享不受时空限制等等。

(二)劣势分析

1、赋权有限造成数字鸿沟的扩大和网民社会地位的不平等

不可否认,“在网络上,每个人都成了权力让渡的对象,每个网民都被赋予了传播的权利”④。然而,这种赋权是否平等呢?首先,网民个人因自身的经济及上网条件不平等使其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知晓能力和传播权的不平等,这种由个体议程设置能力差异带来的数字鸿沟将会随着技术的发展持续扩大;其次,因网民自身媒介素养及社会地位的影响,处于“意见领袖”地位的网民与普通网民所受关注度差距悬殊,这也将带来网民社会地位差距的持续扩大。

2、网络中“把关人”角色弱化及受众对意义的理解偏差所引发的大量虚假信息和网络谣言

大众传媒时代,“把关人”效应普遍存在并影响着公众议程;然而,新媒体时代,议题设置权力逐渐分化到普通大众手中,网民可通过微博、论坛等平台自由设置议题、生产信息,这不仅跳过了传统媒体的信息审核制度,同时由于网络的裂变式传播,使大量处于分散、匿名状态的网民(a)具有和B(媒体)、C(社会团体)一样信息的平台,部分不法分子和网络推手开始投机取巧而虚假诈骗议题以谋取私利,此时受众因个人媒介素养的差异而对信息信息产生三种理解方式,即优先式解读、妥协式解读和对抗式解读⑤,此时谣言的出现会有三种情况:一是对正面信息的对抗式解读,则谣言产生;二是对负面信息的正面解读,则谣言出现;三是正面解读和负面解读的博弈产生谣言。这些未经核实的网络谣言后会引发大范围的社会恐慌,如“抢盐风波”、“响水县爆炸”等谣言,不仅扰乱了社会秩序,还严重影响了的生命和社会财产安全。(图2)

3、多元主体的娱乐化议程影响甚至扭曲媒介议程设置

新媒体时代,议题的流向呈现出:个人议题——公众议题——媒体议题这一自下而上的流动形式,即网民的议题设置能影响媒介的议程设置。但网民毕竟不是专业的媒体从业者,其议程设置多是基于自身喜好,故网络话题常伴随着娱乐化倾向,而网络媒介为迎合网民需求、博取受众眼球,经常不惜抛售各种娱乐化、低俗化、煽情化新闻(图3),这种做法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新闻消费主义盛行,媒体也因此广受诟病,导致媒介形象受损、媒体公信力下降。

4、议题多元造成信息过剩甚至信息污染

网络议程设置主体多元化催生了议题的多元化,同时,网络上存在大量类似于“天气真好”“睡了一天”等空洞性信息,这固然装扮了我们的生活,但也萌生了新的危机——信息传播和交换旺盛招致的信息过剩和信息污染。这样杂乱无序的信息环境不仅增加了受众阅读负担,还使大量受众在面对浩如烟海的碎片化信息时产生了“信息选择焦虑症”而严重干扰了个人的判断力。

其他劣势还包括:因社区态度倾向可能存在对错误信息具有从众心理等等;网络水军为推广某一人物或话题扭曲甚至捏造事实等等。

(三)机会分析

1、科技不断发展带来的技术支持

宏观而言,数字技术的不断演进使网络媒体的多元、共享、互动等特征得到充分发挥,为网络传播主体的多元参与提供了有效途径;微观而言,网络的复制、粘贴等功能和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相互转换和融合的服务使得信息传播更加便利,所有的信息生产与分享只需键盘和鼠标的配合便可达成,使得传播主体的信息参与意愿和参与程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涨。

2、市场经济的发展是网络传播主体多元化的趋势

随着我国传媒业走上了市场化道路,在市场需求和行业理念的博弈下,各媒体不仅在新闻报道上下功夫,也努力完善和开发满足受众需求的传媒产品,也即满足受众的表达欲望,无形之中成为网络传播主体的多元化的重要“推手”。

3、民主政治的不断演进使草根参与公共事务的机会增加

网络民主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政治民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政府对公共事务的决策通常会广泛征集民意以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这不仅使网民通过互联网参与公共事务讨论的能力得到提高,而且这种将网民意见纳入政府决策体系一部分的制度也保障了网络传播主体的多元化。

(四)威胁分析

就目前网络传播现状和国家政策体制而言,网络传播主体的多元化趋势形成威胁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非法言论导致的相关部门对部分网民言论的控制

由于网络的匿名性特征,部分网友在发表意见时变得肆无忌惮,甚至出现危害国家安全、破会社会稳定、引起社会恐慌的极端言论,对这部分网民,国家及相关部门会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惩罚,制止其传播行为。

2、黑客入侵使得多元网络传播主体受到威胁

目前,由于网络技术漏洞的存在,使得部分网络黑客利用技术缺陷蓄意破坏网络平台和客户终端,导致受害网民无法及时参与网络表达。

3、地区发展不平衡使部分公民无法发声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西部及许多边远山区的公民因无法参与到网络传播,这也是网络传播主体多元化的重要威胁之一。

三、优化对策探讨

根据上述分析,主要有以下四种优化模式:

(一)So模式,即利用机会发展优势

主要包括:利用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大环境,充分利用新技术传播观点,提供信息,争取话语权;通过网络平台监督政府和社会,提高议程参与能力。

(二)St模式,即利用优势克服威胁

包括:在有限的赋权空间内充分行使权力,参与公共空间进行对话;监督自我、监督他人、监督社会、监督政府多管齐下;通过网络为经济欠发达区域网民代言。

(三)wo模式,即利用机会克服劣势

包括:独家资源,争取成为意见领袖;充分利用新技术,提高媒介素养,高质量言论;传统把关人在新媒体环境下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媒介加强道德建设、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四)wt模式,即认清自身劣势和外部威胁并采取相应措施

政府发言人加强网络舆论引导;行业领域专家勇于发言和辟谣,不断发展新技术,克服漏洞;网民在法律空间内发表言论;网民个人发展自身软实力,参与公共话语建构。

参考文献

①阚道远、夏玉婷,《微型博客——网络舆论引导的新视点》[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8)

②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③高宪春,《新媒介环境下议程设置理论研究新进路的分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1)

④焦德武,《网络议程设置与网民自我赋权》[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6)

⑤SeeS.Hall,encoding/Decoding,Culture,mediaandLanguage,Hatchinson,1980:128-138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特征篇8

与综合音乐网站相比,这些网站更具有指向性和专业性特点,是属于上文所提到的专题性网站类别。古琴网站与传统音乐专题网站具有一致性,即同样涵盖官方、民间、高校三个类型。就笔者所了解由隶属于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民族器乐学会的古琴学术委员会创建的“中国古琴音乐网”是目前国内最重要的具有官方背景的古琴传播网站,网站内所涉内容中有具体的组织架构和章程,不仅涉及琴乐本身,还涉及琴乐以外的社会性活动,如考级、评奖等,具有一定官方性和权威性;民间古琴网站主要的创建人分为专业琴家建立的综合性网站;专业琴家建立的个人性网页;琴社或琴坊等民间组织建立的综合性网站以及古琴爱好者建立的网站,如琴家丁纪园主持的“中国古琴网”、由皓月琴坊创建的“太仓古琴网”、由成公亮主持的“秋籁———成公亮古琴音乐网”等,这些网站基本关注于琴乐及琴乐文化本身,网站的专门性更强。具有高校背景的独立古琴网站并不多见,常见的形式是建立在门户网站的博客或是其他社区网站中,如北京师范大学松风琴社就是以“人人网”的轻博客“人人小站”为依托建立的交流博客、四川大学古琴社则有建立在“天涯社区”的博客、中山大学澄心琴社则依托“新浪博客”建立等,这类网络传播由于受众群群主要集中在社团、琴社成员中因此相对与前面两类传播其受众群较窄,内容也以博客文章为主要形式进行古琴研习上的交流、相关活动信息等。在此基础上依据传统音乐网络传播的特征进一步分析,在古琴音乐网络传播类型中静态传播与动态传播并行,但两者的传播的侧重各不相同。从网站内容来看,一般独立的专题网站静态性特征更为明显,动态性特征相对较弱,传播者与受众的交流只是网站的一部分内容,如:中国古琴网,从网站内容可以分析古琴网因具有官方背景,而导致其传播的信息不仅仅是以古琴艺术本身进行传播而带有鲜明的政策性和权威性,是官方政府部门对古琴这艺术形式的管理代言窗口。因此,它更注重的是代表官方的重要信息的如:学会活动等;古琴艺术在国家语境中的管理如:学会章程等;政策层面或权威机构对这一传统艺术的规范如:考级等。此外,通过“百度”搜索引擎以“琴社”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便会找到“西湖琴社”、“燕京琴社”和“春风古琴社”等专业社团所创建的与古琴艺术相关的专业网站。这些琴社网站都设有相对固定的栏目,它们一方面从古琴艺术、古琴欣赏、古琴教育、古琴论坛等方面推广传播古琴艺术,另外一方面也在不断地推荐琴社本身,以此提高其琴社的知名度。因此,静态传播形态下的专题网站的特点在于,其一,信息源都通过传播中的把关人经过信息筛选后上传网站,受众在进行人机交互时只需要接受这些信息,反馈特别是即时的反馈不是网站的主体功能;其二,受众只是被动的接收信息而无法即时反馈,而信息传播的有效性、透明性在这个过程中被忽视;其三,由于是专题网站的性质,信息源的输送者需要一定的专业素养,但受众却没有任何限制。据CnniC的第三十次调查报告显示至2012年6月中国博客和个人空间的用户达35331.3万,而微博用户总数达到27364.5万。

古琴的网络动态性传播则即是指依托网站建立的这些博客、个人空间或微博等网络虚拟社区(空间)平台进行的互动交流。如于2007年开始在“搜狐网”上开办了个人博客的琴家赵家珍,借此平台为广大古琴爱好者提供各种古琴演奏视频及其古琴讲座,并通过留言与受众进行交流,其2007年创建始至今的访问量为485805(数据来自赵家珍个人博客)。但就互动性来说最强的要数新兴虚拟平台———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这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基础上建立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随时随地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的网络社交平台。在古琴网络传播中,微博依靠它瞬间、即时、零门槛的特点已成为古琴音乐传播的重要手段。四川大学古琴社在“人人网”上开通了“四川大学古琴微博”,主办者通过与古琴爱好者的互动,充分利用了网络社区、论坛、微博的资源进行古琴艺术的动态传播;岭南古琴传承人谢东笑建立的七木琴社所创办的同名微博“是集创作、交流、传承于一体的古琴文化空间”②,共发表微博2074条③。笔者通过网络搜索新浪微博,其中具有“古琴”标签的认证用户为337位,微博群129个,古琴活动455个,与“古琴”相关的微博1680117条④。微博的即时性、广播性的特点加快了古琴音乐文化的传播以及古琴文化传播与受众之间的更为直接的交流与互动。由此可见,动态传播形态下的虚拟社区(空间)与静态传播的特征相比区别在于,其一:所传播的信息源虽然同样都是通过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经过筛选后上传至平台的,但由于其更注重交互性特点,使得传、受两者的身份往往会在信息的双向传播中互换,即受众可以既是受传者也是传播者,这也是动态传播中最典型的特征;其二:各个终端用户是处于一个平等的交互平台之上,而传、受双方是否能就信息顺利解码,并得以反馈,完成良性互动,则要看接收者能否具有解码信息的能力。因此,在信息筛选的过程中对传播者的专业性要求并没有那么严格,反之接收者则需要一定的专业素养,以达到有效性反馈的目的。

传播环境的变化对古琴音乐传承方式的影响

根据以上议题分析,可以显见当代古琴音乐文化的传承方式必定会因为传播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传统的琴乐传承不外两个主要途径:其一,民间传承:自古以来中国传统音乐是建立在师徒关系之上以“口传心授”为主要方式的传承,古琴也不例外。主要有如下三类表现方式:第一类为家族式传承:这种传承方式是古琴艺术在早期的发展阶段主要的传播方式,其传承的对象一般是具有血缘或者建立在宗法、血亲关系之上的家族成员,这就注定了古琴技艺传播者的自主选择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此导致琴艺继承人的数量和演奏风格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如琴师王既甫(1807—1886年)将琴艺传给了自己的四个子女,其子王心源又将琴艺传给自己的儿子和同宗晚辈[5];与王既甫并称“诸城二王”的王冷泉的徒弟王燕卿和王占亭也是王姓家族传人[6]。第二类为琴社传承:琴人通过结社,完成宗派认同,并通过琴乐教习活动,达到传承目的。而琴社的组成倚靠琴派核心人物建立,并通过琴社雅集促进不同琴人、甚至是不同派别、不同地域间的交流和传播,如:闽派古琴代表人物祝凤喈在其琴艺练成之后建立的“琴楼”在当时当地都产生了较大反响,而西湖琴社每年定期举行的元宵琴会、清明琴会、端午琴会、重阳琴会、岁末琴会等主题琴会,为古琴文化的推广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7]其二,随着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学校成为古琴传承的另一重要场域。具有重要文化象征性的琴乐,原本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是具有深刻的政治寓意即“阶级性”———士大夫阶层。而随着近现代学校教育体系的建立,琴乐被列入该体系的音乐学科内。部分高等音乐院校开设了古琴课程,如1956年,梅庵琴派的刘景韶在上海音乐学院担任古琴专业教师,培养出一批当今活跃在琴坛的著名琴家龚一、李禹贤和林友仁等。[8]这些传统的音乐传承方式在历史上无疑对传播文化起着主导作用,其传播的形态主要是集中在人际传播的范畴。然而就传播面的广度和深度而言显然无法与当代大众媒介相比,更无法与拥有数以亿计用户的网络传播相比。事实证明“全方位的网络音乐传播已把音乐教育纳入其中”[9],古琴的传承也不例外。根据传播学原理,我们可以总结出网络传播具有远程性、即时性和延时性等特点,而这些特点改变了古琴传统的传承方式,使得琴乐打破了固有的文化、政治和阶级界限,获得较人际传播中更为多的受众,从各网站点击率研究过程中虽然笔者无法深入到每个被研究网站或博客内部获得更为核心的数据,但如表中所述,无论是网站的点击率还是博客的访客量也足以说明网络覆盖下受众的普遍性。下面笔者将从古琴网络教学的角度来阐述古琴传承的变化:首先,无论是传统“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或是后来的学校教育体系,基本都是师傅(老师)与弟子(学生)近距离地人际传播。传承空间是现实的物理空间,因此受到场域的阻扰,被传授者的数量有限往往只是单个或几个人。而网络的发展,打破了场域空间的物理限制,琴乐学习的信息源通过上传通道到达终端服务器实现远程教育的目的。远程网络教学内容丰富,社会不同群体中爱好古琴的受众可以突破时空限制,通过网络平台,在终端服务器上学习琴乐。古琴的网络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琴乐传播受众小,传播面窄的不足。如前文所述具有静态传播特点的专题网站就起到的这样的作用,琴社和著名古琴演奏者(比如成公亮),通过网络上传古琴教育视频,教授学生如何演奏古琴;部分专业音乐院校(如中央音乐学院)建立了网络教育学院,通过网络为学生提供远程古琴音乐教学内容。其次,动态性网络传播的虚拟社区(空间)由于其操作性强,普及面广,更大程度上促进了“网络的即时教学工作”的发展。师生在网络的两个终端进行授课与学习的互动(如传承岭南古琴的七木琴社腾讯qq社区等)。教师与学生的琴声、姿势、语言等得到了及时沟通和交流,克服了静态网站视频单向传播的弊端,进一步拓展了古琴网络传承的互动空间。其三,古琴的网络传承,还有具有延时性的特点。所谓延时性即受众可以无限制的搜索储存于网络空间的大量古琴音乐信息进行学习或讨论,而这时音乐信息的使用对于的时间来说是延长的。这样的延时性打破了传统传承方式中对时间和人的限制。这一特点在古琴网站以及网络社区都存在。当习琴者或传播者对某一问题话题进行网络讨论时,受众即可以选择即时参与讨论,也可以在话题一段时间后再登陆社区进行讨论或研究;另外,习琴者对于某段视频或者某个古琴问题产生兴趣时,亦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搜索,主动寻找网络中该学习项目进行学习或讨论,而针对同一问题在网络中往往可以找到好几个不同的学习范本。

网络环境下古琴音乐传播的利与弊分析

网络是一个开放、互通的自由平台,其特点就是“有选择性,网络媒体可以使人们只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音乐和音乐话题”[10]。选择的自由给古琴爱好者以各种便利。然而,网络毕竟是一把“双刃剑”,通过网络途径来传播古琴艺术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弊病。通过古琴网络传播的利弊分析对如何利用好网络资源更好的为古琴以及传统音乐的传承服务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笔者根据上文分析以为无论古琴网站属于那种类型,其传播形态都具有静态和动态的特质。在这样的特质之下,古琴音乐的网络传播相较于传统媒介传播必然具有专业性强、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使用方便,不受时空的限制优势:一、专业性强。由于“古琴”身份的限制,注定了该类网站有别于其他网站而具有特定音乐种类的专业性指向。而网站或社区的建立者往往是该领域中的“局内人”,因此,上传信息具专业性特点。同时,网站的建立更为古琴音乐的创作者在自由的状态下提供了充分展示其古琴理念与音乐审美的场域空间,极大地激发创作热情。二、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网络环境下传播不再受到载体的限制,其传播不仅是网状的,而且呈指数速度递增。即每一接收音乐作品传播的主体会和传播者一样成为新的传播者,而原有的传播者仍然可以继续传播。同时,更加多元化的网络音乐终端包括个人电脑、手机终端、车载终端、网络游戏终端、企业的终端、家庭视频终端等可使网络琴乐传播无处不在。而受传者只需要一台电脑一根网线或者无线终端就可以任何时间自由地选择在线视听或者下载古琴资源。三、使用方便,不受时空的限制。网络资源库中海量的的音乐信息为古琴专业人士搜集资料提高古琴水平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古琴的爱好者还可以将自己喜欢的古琴视频或者某些观点上传至论坛,供大家学习和参考。网络传播的便捷性,选择的自由性、资源的丰富性将对古琴的传播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然而,网络传播迅猛发展的当下,古琴艺术的传播和传承对网络过分的依赖将影响到古琴艺术偏离该艺术发生的本源———文化属性———“儒家文化的精英艺术属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11],导致只关注其表象中的表演与技术,而弱化了古琴音乐背后的审美趣味、文化象征,同时由网络发展可能带来的知识产权纠纷也是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首先,网络传播对于古琴艺术的审美具有一定的影响。“小众精英”艺术的古琴音乐,历来为传统文人士大夫修身养性自省之道,其以清远古淡为至美,体现了清雅致远,闲适虚静的审美情趣。然而,网络平台是一个在市场规则和商业利润支配下,倚靠在科学技术之上的大众传播虚拟空间。由于其零门槛的界线导致将文化的“大众化”、“娱乐性”推向极致。凡是在此平台之上的文化都离不开“被大众化”的宿命。琴乐网络传播也越来越驱向于让更多的人喜欢、听懂为宗旨,也就是说在大众传播的技术手段之下让更多的受众接受这一“传统的”“精英化”的艺术种类。网络中的琴乐演奏不再是一种自省的行为而是一种面向更多人的表演;网络中的琴学教学更多的是关注于技术层面的表达;同时由于网站运营的需求,有的甚是是一种隐形的商业性的行为。如此,网络传播中古琴文化势必由精英化、自省性、审美性向大众化、娱乐性、技术性妥协。“在古琴的大众化传播中,特别是在运用一些现代形式通俗载体的过程中,亦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甚至出现严格意义上传承质量的下降琴乐在大众传播媒介的传导中,也会进行价值与精神的消解。”[12]如何避免过分重视网络传播古琴艺术而导致其审美、文化内核被剥离,最终失去其传统神韵和审美价值,仅仅只剩在“演奏”、“技术”等表象层面上的传统琴乐。是我们对古琴当代传承保护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其次,千年以来的琴乐发展已经跳出了单纯的技术与表演构成的纯音乐层面,进入到涵盖艺术、文化乃至儒、释、道三教为主的诸子百家之琴道的审美境界,也使得它具有其他音乐形式所不具备的文化含义。这些承载的文化意义时刻依附在琴乐的“口传心授”的传承中过程中。琴乐演奏中讲究“吟、猱、绰、注、上、下、进、复”等多种手法,单单一个吟的指法就有细吟、大吟、游吟、飞吟、长吟、落指吟等多种精微分类,不同的演奏手法能表达出不同的音乐神韵。而这些只有在传统教学的师徒相授过程中才能达到。师徒相授的传承是透明的,无障碍的传播,受者可以直接感受传播者对音乐、技术的理解以及他传达出来的要领。在这种一对一、面对面的过程中,传者和受者才有可能以最小的心理距离进行艺术交流,并在互相配合之中来共同完成对古琴音乐形象的塑造。即使最先进的技术传播手段,也无法完整地替代这种师傅当面指点和示范所传达出来的古琴艺术的神韵和灵动。依靠科技技术发展的网络传播,是通过技术处理将琴乐传播内容储存在网络数据库中,并通过终端处理器实现信息的还原。虽然人们可以这样无障碍的、具有自主选择性的随时接受琴乐信息,但接收到的是数字化的技术音像,即使是高清的技术,它依然是通过机器过滤后的信息。这意味着古琴艺术的传播必受到非琴以外的设备的影响,如:服务器配置的高低、网络传播的速度等。因此,即使在具有即时反馈的特点的网络互动平台上,琴乐传播的“透明性”“即时性”仍是有别于人际传播中的口传心授的。这种传授方式因为受到技术媒介的影响而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并会影响到古琴艺术传授的效果。其三,网络传播中的知识产权问题。虽然网络传播的整体发展有利琴乐传播,但也应该看到在网络传播过程中产生或有可能产生的知识产权纠纷。目前,对于广大的网民来说,从互联网上下载免费音乐信息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一些未经合法授权的数字音乐能够得以下载,以及部分网站受利益驱使提供某些盗版链接的行为侵犯了版权所有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甚至出现未经任何许可在网站上提供音乐的浏览、试听、传播和下载服务,并通过这项盗版业务,获得巨额利润的现象。随着网络在古琴传播过程中影响面的不断扩大以及古琴学习热潮的兴起,古琴音乐传播过程中的商品性也在不断增强。为利益驱使琴乐的传播也将出现同样的问题。但我国现行著作权法立法较早,实在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网络著作权保护的实际要求,一些网络传输等重大法律问题缺乏规范与定位,而且也缺乏可操作性强的具体法律规定。音乐网络传播侵权的情形时有发生,因此,我们始终面临着一个两难的问题:在通过网络最大范围内促进古琴艺术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如何依法地维护原音乐作品版权人(琴曲演奏者或琴曲创作者)的著作权,以及音乐制品出品人的邻接权的权益,保护好音乐创作者、表演者、制作者、传播者的积极性,从而最终促进古琴的健康传承和发展。

结语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特征篇9

【关键词】网络文化;客文化;微文化;微传播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传播媒体”,日益介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我们学习、工作、生活以及交往产生深远的影响和全新的挑战。网络传媒的出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看待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观念,这也昭示着一种新文化的出现,这种文化就是伴随网络技术应运而产生的网络文化(internetCulture)。网络文化正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不可避免地影响和冲击着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一、网络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根据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截止2012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5.64亿(居全球第一),普及率42.1%;手机网民4.2亿,占网民总数的74.5%;即时通信(QQ、mSn)用户4.68亿,应用使用率提升到82.9%;微博用户3.09亿,使用率54.8%,增长23.5%;手机微博用户2.02亿,占微博用户的65.6%%;网络文学用户数2.33亿,网民使用率41.4%。截止2012年11月底,中国手机用户数量升至11.04亿,普及率达82.5%。网民群体的不断壮大和手机用户的逐渐增多,为网络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人文环境,同时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网络文化的内涵

所谓网络文化,就是指网络上的具有网络社会特征的文化活动及文化产品,是以网络物质的创造发展为基础的网络精神创造。

广义的网络文化是指网络时代的人类文化。它是人类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延伸和多样化的展现。

狭义的网络文化是指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以及网络经济基础上的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是人们在互联网中,进行工作、学习、交往、沟通、休闲、娱乐等所形成的活动方式及其所反映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等方面的总称。包含人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知识结构、道德修养、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行为方式等方面。

(一)网络文化的分类

目前,特征非常突出,群体比较庞大,影响比较广泛的网络文化主要有“客文化”和“微文化”两大类。

(1)网络客文化

网络客文化是网络传媒时代的新兴文化,是随着网络传媒的形成和发展而出现的一种虚拟文化,是一种具有个性、即时性、开放性、交互性、合作性的文化,是民生文化的一种形式,是网络传媒时代出现的一种新兴文化。目前网络传媒领域出现了许多关于客文化的概念,比如博客、播客、微博、维客、黑客、红客、换客、试客等,客文化就是由这些客元素组成的整体。

(2)微文化。微博、微公益、微支付、微表情、微整容……微文化已经悄无声息来到我们身边。微文化是以微博(microblogging)为代表的网络文化,它是一种积聚的力量,通过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不经意间却改变了人民的生活。网络时代的快节奏和即时性酝酿了微文化的产生,同时正是由于网络聚集的“微力量”数量惊人,这种日益渗透的微文化也正一步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从而为当前媒体尤其是新媒体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方向。微文化是一种微言文化、微行文化、微民文化、微妙文化。具有去中心化、碎片化、分工化等特征。

(三)网络文化的特征

不管是网络客文化,还是微文化,作为网络文化它们具有不同于传统形式文化的诸多特征。就目前而言,网络文化具有以下几大方面的特征:(1)网络文化的人际传播性决定了网络文化的非中心性特征;(2)网络文化技术基础的网络化决定了网络文化的开放性特征;(3)网络文化的集群化决定了网络文化的多变性特征;(4)网络文化的信息化决定了网络文化的及时性特征;(5)网络文化的民俗性决定了网络文化的反理性特征;(6)网络的互动性决定了网络文化具有补偿性特征;(7)网络的开放性决定了网络文化的极端性特征;(8)网络的广泛化、普及化决定了网络文化大众化特征。

二、网络文化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互联网就像是一把双刃剑,随着互联网的推广和普及发展,一方面网络带给人们丰富的生活,便捷的交流;另一方面,由于诸多因素,致使网络文化的发展出现了许多问题。

(一)纷繁复杂的网络文化渗透,导致观念形态的冲突

据统计,目前全球有6.34亿个网站,我国有268万个,占全球总量的0.42%。互联网上英文信息占绝对优势,再加上西方发达国家网点多、信息量大,西方文化正是借助这种语言和技术优势,大肆“入侵”世界各个角落,网民由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容易受这种“西方文化”影响。网络上各种社会思潮,不同国家、民族、政党的意见在网上传播,激烈交锋,甚至一些错误、庸俗、虚假的信息都会对大家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而这种冲击将会越来越大。

(二)网民道德意识和民族意识日益淡化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网上生活与思想意识完全可以不受现实生活的控制,网民的自由个性无限扩张,这些都极易导致人们道德意识的淡化。网络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匿名性、实时性、互动性、复制性等特征使得网上虚假信息、违法信息轻易传播,网络不文明行为时常出现,色情、欺诈、等问题屡禁不止,网络暴力和网络犯罪气焰嚣张,这些对社会的稳定都造成了极大的的危害。网民的无政府主义现象也极其严重,民族观念淡泊,攻击政府、丑化官员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三)多种多样网络污染严重,虚假、垃圾信息泛滥

网络拓宽了信息的渠道,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是,网络在给予人们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种种不良的信息,甚至是黄色、低级庸俗、虚假、反动信息等精神,造成严重信息污染,网络文化中的这些垃圾信息对于那些识别能力不强,特别是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中的青年网民们的影响是很大的,极容易产生误导。

(四)网络文化管理中存在诸多漏洞

目前,在网络文化管理中存在以下方面的漏洞:(1)缺乏统一管理规划。各网络文化管理部门一般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2)管理机制不健全。网络文化管理涉及的部门很多,每个部门承担什么职责实际上没有完全厘清;各部门往往根据自己的职责范畴,制定各种网络管理的政策、规则,彼此冲突、相互矛盾;(3)绩效考核不到位。目前网络文化管理很少纳入到主管部门的绩效考核中,各部门只是被动地对有害信息进行处理,很少承担由于疏于对有害信息的管理而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的责任;(4)轻视民间组织建设。网络文化管理的对象庞杂,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至关重要,各级网络行业协会是当前参与网络文化管理的少数几支民间力量之一,但仅有协会的参与还是不够的。

(五)网络知识产权受到严重的侵犯

由于互联网的虚拟性,因此知识产权的维护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网上大量的音乐、书籍、杂志多是免费的,没有支付版权费。网络文本的可复制性也致使知识产权的维护成为一大难题,而目前关于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也时有发生。

三、进一步促进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的对策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带来更为巨大的、甚至难以预料的影响。我们应该站在为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夯实社会主义根基的战略高度,全面审视、充分重视网络文化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网络文化发展的规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使网络文化快速、科学、健康发展。

(一)加强网络文化管制,限制不良文化和信息的生存空间

面对互联网上泥沙俱下、汹涌而来的信息潮流,我们要通过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加强对网络文化的管制,控制信息的来源,严防不良信息的渗透。要进一步大力加强网上信息的引导与监控:(1)要引导民众树立正确的对待网络和网络文化的观念,加强对局域网、校园网、政府内网的管理,增强上网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提高人们辨别网络信息的能力,树立正确良好的网络道德。(2)要尽快建立较为完善的网络管理办法,力争使整个网络活动有章可循、有条不紊、活而不乱、严而不死;(3)对于网上不良信息、不同声音,要有监控部门视情况把关处理,对于人们在网上暴露的各种思想认识问题,主动采取措施引导性信息,统一认识,也可以通过落实实名注册登记的方式,通过必要的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阻止不良信息的影响;(4)引导网民,培养健康有益的上网心态,自觉抵制不良文化侵蚀。

(二)开拓创新,争创多种多样的主流网络文化形式

创新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需要,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吸引民众特别是青年学生,以生动的现实教育广大党员,抵制网络消极文化的影响。因此,要依托各种社团、各级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网民积极参与,抵制他们对网络游戏、网络色情和其他形形的不健康信息产生兴趣,使他们从沉迷于虚拟世界的误区中走出来,回归到活生生的现实世界中。

(三)密切关注,重视网络舆论的重要作用

网络文化具有便捷、即兴的信息扩散以及形式丰富观点表达的特点,这样导致网络信息泥沙俱下,成为各种利益群体、不同诉求的复杂表达。不少微内容以“社会剧场”手段使用煽情主义倾向的表达策略,如泄愤叙事、以悲情叙事、蒙冤叙事、苦难叙事、情感渲染和道德谴责等。这些内容是某种极端情绪在微文化这一拟态环境中近似真实的呈现与流露。我们有必要对这部分网络舆论密切关注,但是处置方式不能简单地仅依靠“堵、删、封”,而是应该认识到这些表达的良性建构意义,化负面影响为正面作用。

(四)重点培养,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

寻找和培养在网民中具有感召力并认同主流核心价值观的“意见领袖”,发挥他们在网络传播中对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中的导向作用。网络舆论的运动规律表明,网络传播的节点、拐点走向,往往和意见领袖所持的观点和立场密切有关。身居幕后的版主是当然的舆论领袖、意见管理者和议程设计者,很多网络热点成功引爆,就是意见领袖和版主合谋的结果。更多的社会精英和各领域的专家参与网络传播成为各类话题的意见领袖,有助于优化网络传播的表达生态,使网络意见趋于理性和权威,有效规避极端民粹主义的风险。

(五)继续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完善道德准则和法律法规

网络文化建设关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影响着社会主义精神建设,应当加强网络道德建设。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健全网络的道德准则与守则,要尽快建立一套包括信息技术使用者、开发人员、信息管理人员三个层次在内的、完整的职业道德规范守则。还要进一步整合政府管理部门、行业协会、社会公众三方的力量,再次加强网络道德监督,以维护网络的正常伦理秩序。在网络法制建设方面,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网络法规,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网络执法队伍。进一步规范网络行政管理,将行政管理与法制管理进行有机结合,从而真正做到依法行政。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特征篇10

随着信息时代的崛起,网络文化的表现形式在不断增加,并开始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一步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特别是深入影响了处在文化前沿的大学生的思想和个性发展。本文从网络文化传播背景下大学生思想的变化,网络文化自身独特的文化特征,网络微环境三个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

关键词

网络文化;大学生;负面影响;因素分析

网络文化是以网络为传播途径,通过贴吧、论坛、微博、微信等微媒介信息的和传播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随着微博、微信的不断发展和更新,一些多元化、碎片化的信息逐渐渗透到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中,从大学生关注的“微话题”“微内容”现状来看,相比时事政治类、科技文化类,大学生更倾向于关注社会生活类、娱乐类、电影美食类、旅游购物类等微信息。大学生长期接触和传播多样化、碎片化、多元化的“微内容”,势必会对大学生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诱发大学生的从众心理,引发大学生理想信念迷失,从而影响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和判断,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其原因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网络文化传播背景下大学生思想的变化

1.1个体自我中心意识突出

大学生是一个易于接受新事物、新观念、新潮流的群体,对新生代网络文化产生极大的热情和兴趣。随着知识与观念更新节奏的加快,大学生原有的习惯思维受到网络文化传播中现实社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的因素分析袁晓凤(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重庆401331)会价值观的冲击,他们对生活的体验与社会上的成人有差异,其文化观念、兴趣爱好及思想、行为表现出现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于追求时尚多元化、个性另类化、主题多样化的微内容,主动接触和传播大量多元化、多样化、碎片化的微信息。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成为不良微信息传播的始作俑者,主动加入与众不同的社会生活,保持一种非主流去中心化的人生态度。这种追求激进和进步的个体自我冲动意识,导致部分大学生在浩瀚的网络信息环境中,失去理智、失去自我的价值判断。

1.2个体自我表达欲望增强

随着微博、微信等微媒介的发展,人们在使用微博时,可以通过匿名的方式,添加好友关注,能及时了解对方的最新动态和思想状态,并对对方所的内容加以评论和转发,这种行为不仅能激发和鼓励大学生自我表达欲望和释放大学生话语权,而且使大学生在网络微环境中畅所欲言,彰显自我。在新媒体时代下,网络文化传播主体呈个体化,大学生以“微”字存在的微博、微信、微视频、微电影为主要传播载体,以原创文字、图片、视频、语音、符号、表情等方式倾诉个人的思想和情绪,在网络环境中与人交流、互动;针对某一事物,充分表达个人的立场和观点,使大学生自我表达欲望增强。

1.3个体自我倾诉需求提高

大学正是大学生处于自我发展和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其心理素质和思想特点都处于尚未成熟阶段,当大学生独自面对个人生活与学习上的压力和挫折时,迫切需要找到释放压力的空间,找到倾诉烦恼的知心朋友。网络文化的出现和传播,迎合了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满足了大学生个体自我倾诉需求。大学生通过微博、微信等微媒介,选择关注与自己有共同爱好和兴趣的同学、朋友、陌生人等人群来扩充自己的好友圈子,以达到舒缓个人压力和释放个人情绪的目的。正是这种个体自我倾诉需求的不断提高,使微博、微信中产生大量小我、情绪化、不真实的“微内容”,大学生长期依赖和接触这类消极信息,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2网络文化自身独特的文化特征

2.1载体性

欧阳友权在《网络传播与社会文化》一书中谈到:“在口传时代,由于文化没有书面记载,没有文字,其文化载体主要依靠口头语言,在节日中、仪式中、劳动中,文化一般通过口耳相传被保存和延续下来;当文字被发明以后,大量文献和数字就被刻画在龟甲、竹简、布帛上,以书面的形式记载下来,形成了文字表达的文化形态;随着印刷术的发明,文化存在形态又以书籍报刊的形式出现,人们通过书籍获得文化熏陶;同样,随着广播、电视媒介的出现,形成了一种音频式、图像化的文化形态。”[1]到21世纪,计算机、手机的出现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文化存在的形态又出现新的特征,以微博、微信等微载体所呈现的微阅读、微小说等网络文化形态,具有明显的载体性,使网络文化传播更具便捷性。

2.2草根性

微博是一个能引起人们共鸣和信息传播及时、快速的具有强大互动性的网络传播载体,人们可以通过手机,关注和浏览微博中大大小小的事件,使每个个体都成为“自媒体”。正是微博的这种“低门槛”“交互性”,使其成为网络虚拟环境中最便捷、最快速、最及时的交流平台。由微博产生的“微表情”“微支付”“微整容”“微公益”,一个个以“微”命名的网络文化,以其简单性、开放性、大众性特征吸引社会中的每个个体去参与、去践行,使网络文化传播真正来自生活、来自人们内心的感受和心理诉求。因此,网络文化发自微民,它的创造者以平民百姓为主,网络文化表达具有明显的草根性。

2.3碎片性

微博、微信承载的微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娱乐等各行各业,导致各种信息泛滥、各种观念和价值观融合,使大量微信息呈碎片化、多样化。微电影以快制作,短周期为优势,拍摄内容包含爱情、励志、校园文化、历史古典等微主题;微视频以短时间拍摄和播放为特点,记录着社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2]。可见,微博、微信展现的是人们的话语权;微电影、微视频以“微”的表现手法描述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微”概念没有明确具体的定义和标准,人们不懂得“微”的内容必须是什么。网络的匿名性,微载体传播主体的个体化,使亿万微民在网络虚拟环境中着各种各样的微信息,造成大量微信息碎片化。

3网络微环境的因素

人类的繁衍生息、生存与发展总是在一定的现实社会环境中得以延续和传承。在古代,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提出:“性相近,习相远也。”强调环境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马克思指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3]马克思强调了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性,同时,环境又在不断地受人的活动的影响与改变而更有利于人的发展。因此,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形成和发展与环境密切相关。所谓“网络微环境”,是指人们以网络微博、微信等微媒介为主要传播媒介,相互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而存在的虚拟网络空间。

3.1网络微环境中意见领袖影响突出

以微博为首的网络文化传播,深受网络微环境的影响。大学生在访问微博过程中,由于微博语言的简洁性和微博主体的个体差异性,微博用户被被动身份化。名人利用开微博方式来获得粉丝关注;教育界、商业界名人在微博中发表权威论断和话语提高个人知名度。大学生通过对方的身份或所扮演的角色来定义自身所关注的微内容。因此,身份也成为了一种文化象征。随着微博用户数量的急剧上升,作为个体的意见领袖对微博平台的议程设置影响明显。从微博关注度来看,如果某一条信息获得意见领袖们的支持,在大学生群体中,就能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意见领袖在一定程度上能引导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能控制微内容的发展方向和态势。

3.2网络微环境中微信息良莠不齐

作为新兴自媒体,微博、微信等微媒介不仅具有网络化特征,还具有微媒介“微”的特征,在网络微环境中占据一定的主导地位,成为网络文化传播的源泉。由于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微博、微信存在并发展于网络微环境中,它既为大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和交际平台,促进了文化信息的交流与传播,同时,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和微媒介传播主体的个体化,微博、微信和传播的大量微信息呈多元化和碎片化,使微博、微信中各种信息、新闻、报道更多关注地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琐碎事件,带有文化含义、审美意味的微内容占据极少板块,使网络微环境中大量微信息良莠不齐,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3.3网络微环境中微媒介对社会舆论的夸大引导

微博、微信具有门槛低、传播快等特点,传播内容缺少把关人,信息者身份具有匿名性,使网络微环境中传播着大量虚假、鱼目混珠的有害信息,严重削弱了政府的公信力和社会主流核心价值观念。网民在传播众多社会新闻事件的同时,一些未经核实的社会或个人事件也被众多网民盲目转发并加以评论,导致大量不实的消息被他人利用、篡改、夸大引导,在短时间内形成强大的传播效应,使大学生在浏览和选择微信息时,不知如何去筛选有效信息,去识别信息的真假,尤其是网络微环境中网络微媒介传播的那些不良或不健康“微内容”,影响和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模糊了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念。

4总结

在当今的网络世界里,网络文化的表现形式呈现多样性,以其自身独特的传播特征,遍布于网络空间,其涉及领域广阔,改变了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研究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及其因素,有利于顺应时代的发展,适应大学生的发展需要,自觉在现实的网络文化传播影响环境中关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分析这一新兴社会文化的内容、表现形式和前景,从而采取正确的态度和观念去应对和传播网络文化。

作者:袁晓凤单位: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欧阳友权.网络传播与社会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