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十篇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十篇

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2:20

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篇1

关键词:心理健康;思想政治;教育;结合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教学的改革体制也不断深化,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问题。针对在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已经不单单是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并且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联系,要想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应该将大学生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

1整合的必要性

1.1教育目的的一致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宣传,通过运用各种心理知识解决大学生可能产生的心理疾病,提高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指提升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人才。两者在目的上一致,都能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1.2教育功能的互动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内容,能够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和高强的品质,促进学生积极人生态度的形成。另外,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提升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认识和评价的过程,使学生具有较好的沟通能力。

1.3教育内容的相关性:

在高校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能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受到了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应该坚持以思想道德素质作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性条件[1]。

2整合的模式和策略

2.1教育观念整合:

人的心理和思想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现实反应,依靠人脑作为主要的载体,以事实为主要的参考内容,运用实践活动作为教育的主要媒介。从思想本质上来看,学生的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具有相同的构架,在实施的过程中,都是为了促进学生良好人格的实现,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实现教育统一目标的实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为了促进大学生政治素养的提升,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回避不了世界观和价值观等问题,以此来进行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所以,在教学中,必须要树立整合的思想观念,在实践中形成一体化。

2.2教育原则整合:

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的运用过程中,应该遵循保密的原则,而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坚持公开性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为了强调教育的情感性和互动性的特点,通过实践活动,对学生的体验和理解进行深入的反思。所以,学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会涉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并且要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在教学活动设置的过程中,应该对相关教学环节进行精心的策划工作,以便达到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相结合的原则[2]。

2.3教育方法整合:

心理健康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主要是根据个人的特点,来进行教育方式的选择。为了使学生能够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应该采用因材施教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应该注重教育对象的思想觉悟,结合个人在教育上的差异,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另外,还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进行普及性的教育,运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引起学生对心理问题的重视程度,形成健康的思想观念,提高自我调节的能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2.4教育内容整合:

大学生阶段处于思想意识形成的重要阶段,学生在学习中和生活中会面临较多的问题,主要有政治、品质和思想方面的问题,存在着较大的心理因素,并且这些问题的存在形式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混杂在一起的。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问题的解决,应该对大学生的日常学习方式进行改革,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促进心理健康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发展,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两者的互相补充和互相促进,只有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现阶段,思想教育体系在大学生教育体系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并且把心理教育的相关内容纳入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里面,在教育过程中,实现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所以,在进行教育内容整合的过程中,常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教师应该遵循大学生思想认识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心理健康的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学的形式,消除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问题,对学生加以思想引导,克服学生所产生的不健康心理行为[3]。

结论:

当前社会是一个各种信息和文化交织的时代,学生的心灵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心理承受能力受到了严重的挑战,所以加强心理健康教学成为当前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该结合思想道德教育,根据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出发点,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人才。相信,通过长期的教育过程,一定能使学生深刻的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学的重要性,有利于保障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杨洪泽.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2]何慧星,张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平行渗透模式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3:59-60.

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篇2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近些年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大学生的精神状态和面貌得到了有效的改善,然而在大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过程中,依旧面临着多方面的困惑和心理问题,给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高校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具有重要的责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对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以及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

1、理论基础不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理论基础的,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明确国家的教育方针,时刻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充分考虑到当前我国的现状,弘扬爱国理念,为不断培养优秀的建设者而努力。

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设和发展,以心理科学的教育为范畴,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将心理学理论作为教育的基础,以科学性的原则作为指导,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正确的方向。与此同时,积极建立有效的心理干预的机制,对大学生的成长和教育有关键性的作用。

2、解决问题的角度不同

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十分注重和强调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和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是为了更好地塑造和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的成长做出积极的努力和贡献。这样不仅有利于促进心理健康观念的塑造,而且对于学生自我调节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而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塑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不断改变和调节学生心理状况问题。它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解决和消除学生们在心理方面的问题和障碍。这对于提升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心理水平的改善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3、内容的侧重点不同

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强调对于唯物主义哲学的运用,对学生的价值观以及明辨是非能力的培养和塑造,对于学生积极的价值观和政治思想观念的塑造以及道德品质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较为丰富和复杂。具体来说包括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等,对于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4、开展工作的方式不同

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教师通常采用在课堂讲授的方式和说教的形式,在因材施教方面有所欠缺和,对于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度不够,不利于大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培养。

心理健康教育十分注重和强调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宣泄和疏导,注重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情感沟通,采用积极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不断帮助大学生心理问题和困难的疏导,促进大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为培养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努力。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

1、对象相同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服务对象是大学生,高校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时刻注意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对自身政治觉悟的提高和大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当前高校在培养和塑造学生问题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在解决学生的心理冲突和问题,以及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对象是大学生,对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的塑造和培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目标相同

当前,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对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丰富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而且还应当具备良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而心理健康教育侧重强调对大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和塑造,当学生在心理上遇到一些问题和挫折时,教师采用个性化的方式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对于学生的成长和人格魅力的塑造具有积极的作用。这两者的共同目标是为了促进和帮助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3、教育途径的多样化

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教师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堂内容,无论采用思想政治教育还是采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都会采取多样化的教育途径,不断增强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这样不仅有利于促进心理健康观念的塑造,而且对于学生自我调节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

1、教育观念的整合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塑造和培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和强调对大学生政治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政治觉悟的提高,在培养大学生独立的人格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的塑造和培养。因此,我们在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

2、教育方法的整合

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和实施的过程中,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应当主动承担起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其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结合,为学生的成长提供积极有效的措施和途径。应当十分注重和强调对学生独立性和个性化的塑造和培养,在关注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依据大学生个性化的特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和目标,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教师可以从学生的专业知识、心理素质、个性化的特色等方面,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不断加强对学生的关注,顺应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不断提升和发展。与此同时,在对学生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上采用说教的形式和一刀切的方法,这样对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和培养是十分不利的。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采用心理咨询的方式,对学生在学习和考试方面遇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疏导,这样不仅有利于促进心理健康观念的塑造,而且对于学生自我调节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3教育环境的整合

目前,由于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增强,在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一系列变化的同时,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也发生了剧烈的改变和动荡,传统落后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有效地解决当前大学生所面临的问题了。尽管我们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体系已经日渐成熟,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依旧需要学校、学生、教师以及家长的共同努力,积极采取有效的和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和心理状况的缓解。

4、教育内容的整合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建设和发展的关键时刻,在他们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难免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极容易产生心理方面的问题和困扰,对学生的健康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和阻碍。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教师应当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整合起来,这样不仅可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与此同时,对于学生的成长和教育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运用和采取有效的心理疏导和康复的措施,对于消除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障碍,采用思想疏导和教育的方式,对于克服学生的心理问题,以及学生的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5、教育原则的整合

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对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应当遵循和注重保密性原则的采取,强调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树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不断加强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积极运用和采取有效的心理疏导和康复措施,有效缓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对学生的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结语:

让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教育的过程中,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去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具备良好的情绪把控能力,有效地塑造自身良好的品质,这样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健康成长,而且有利于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高校应当主动承担起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其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结合,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有效的措施。由于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的塑造和培养方面的目标和原则是一致的,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将两者进行全面整合,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正确的方向,并且有利于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树立,有利于我国综合性人才的培养和塑造。

[参考文献]

[1]叶华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的策略[J].教育探索,2009,(2).

[2]詹小平,丁立平,黄任之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双元结构”实践探索[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8).

[3]周晓晔,杨冬梅.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价值实现[J].教育与职业,2012,(20).

[4]郑云恒.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J].教育与职业,2012,(5).

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篇3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联系。思想政治教育从整体上、社会生活的各个角度去研究、了解人;心理健康教育则是从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和生理机制方面去研究、解剖人。二者在操作途径上,都要通过课程以及学科渗透、团队活动、课外实践活动、优化校园环境等加以实现。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补充。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过多关注社会对个人的思想政治道德规范方面的要求,但对于学生如何认识自己和他人,如何发展自己独特的人格,如何选择与自身相适应的专业与职业等方面的关注不够。而这正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其次,心理健康教育也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引和参与。个体健康心理的发展与心理机能的发挥受主体的思想意识所制约,而这些意识又受制于主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这意味着心理健康的人必须有观念明确的道德准则。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证明,价值观问题是许多心理问题的诱因,缺乏道德观念与坚持“超道德”观念是人格异常者与神经症患者常见的特征。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理论基础不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是社会需要,主要从社会关系的层面上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而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是人本需要,侧重于从个人发展的层面上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一般保持价值中立。教育内容不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强调不同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思想、政治和道德三个方面,力图使大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美丑,追求高尚的思想与品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学习生活、人际关系、职业选择、心理障碍、行为异常等多角度、多方面的教育和指导,偏重于使学生认识自我,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强化其自知、自尊、自信、自助及自控能力。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拓宽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心理健康教育中,教育者由主导地位转为平等,尊重学生人格,使双方都敞开心扉,显露自己的真实情感,对于思想政治工作者“渗透”工作对象的内心世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把握工作对象的思想实质加以对症下药;另一方面,由于双方情感一致或基本一致,工作对象对工作者的观点看法听得进,记得牢,从而容易改变自己的固有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和实效性。

(二)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从思想意识的形成及发展过程来看,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政治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建立在健康心理这一基础之上的,只有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问题,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三)对人的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决定了教育对象思想活动的方向和内容,同时也决定着教育对象的心理成熟度。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提高教育对象认识、改造世界的能力,培养意志,指导他们逐步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这一切,将激励教育对象产生新的、更高层次的需要,形成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冲突,帮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能动地解决心理活动的内部矛盾,使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思想政治工作要认识并研究需要,以满足学生正当、合理的需求,根据学生需求的变化规律,用动态的、发展的思维开展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使学生的思想和行动始终处于积极健康的轨道上。

(四)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一定要采用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和“思想方法”,主动地在教育实践中渗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具有更坚实的后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长期的实践中,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些方法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同时也符合人们的心理活动规律。比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表扬与批评相结合的原则,以及灌输、榜样、评价、锻炼等。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途径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结合。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取说服、榜样、锻炼等方法,强调外在的影响及强化,这种做法常常流于形式,枯燥单调。而心理健康教育所传授的知识更贴近学生们的日常生活,注重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大化的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身的心理健康,为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手段的结合。1.由被动变主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性是一个全局性的战略问题,教育者从宏观上把握势态发展,增强工作的预见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主动性和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在相关工作中,增强责任意识,开阔思路,采取先入为主的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发挥引导、激励的作用。对于学生而言,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明确自身目标,增强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并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不断修正自自我,确立科学、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健康的心理品质,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2.在实施的过程中的相互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强调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根据教育对象的个性特征选择教育方法。关键看在具体工作中能否有的放矢。思想政治教育在具体工作的开展中需要像心理健康教育一样重视教育对象在文化水平、思想觉悟、心理素质、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不可采取“一刀切”的方法,否则必定会引起教育对象的心理阻抗。此外,还可以将心理咨询中的会谈技术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像思想政治教育那样公开主动的对学生开展普及教育,并辅以课堂教育和小组讨论等形式,引起学生对心理问题的重视,建立起心理健康的观念,提高自我调节能力,促进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在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同时,完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培养一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理论联系实际,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学骨干队伍。所有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者应紧密配合、相互合作,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参考文献:

[1]丁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5):127.

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篇4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184-02

在目前高校教育中,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属于高校素质教育的范围,教育对象都是在校大学生,两者的教育任务都是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个体健康的心理素质为基础的,在这个基础上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才会有根可依。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必要辩证结合,将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塑造结合起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两者具体教育目标的融合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着重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着重从大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观念、政治信念等方面对其进行教育,促进其健康全面发展。我国现阶段素质教育总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四有”新人,即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公民,它包括思想素质目标、政治素质目标、道德素质目标和心理素质目标[1]。从以上可以看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教育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对社会主义建设有用的人才。目标决定行为的方向,要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首先应该在两者的教育目标层面加强相互融合。

二、两者相关教育内容的交叉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属于高校素质教育的内容,并且两者是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的,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都起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具体进行的过程中,可以把一些教育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在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过程中注意从思想政治的高度去引导,而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可以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去探析原因,通过这样的相互作用和联系产生单靠一种教育难以达到的效果。

在具体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大多教师只重视本学科内部知识的讲授,容易忽视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以及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学生个体人格的发展、完善及个体潜能的发挥,重视心理学知识的传授和心理问题的解决,是从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入手继而培养其整体的身心素质。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于学生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培养,侧重于教育方向与宏观方面的指导,主要从学生的思想发展的方向进行教育和引导。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相比更加宏观,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思想政治教育相比则显得更加具体化。所以,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相融合,才能从宏观和微观上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进行整体把握和细节分析,继而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得到共同发展。

据此,建议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专家和学者应该在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思想状况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中心来编写教材,在遵循大学生心理、思想的特点,满足学习需求的同时,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政治素质的塑造结合起来,并尽可能的结合一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编写融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的有特色的教材,这对高校同时整体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

三、两者教育方法手段的交叉点

在目前高校素质教育工作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有各自独特的一些教育方法,为了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一教育目标,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积极的借鉴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开展工作,在把握好自己本学科特点基础上,辩证有效地吸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精华部分加以借鉴和运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恰当地参考和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工作方法,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总体而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方法和手段上可以相互借鉴各自的优势,互补不足,有机结合,共同发挥整体功能效应,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比如,从网络上获取各种信息是在校大学生学习生活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以网络为平台,实现两者教育方法的融合。高校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直观性、互动性、隐蔽性和自由性等特点,让学生自由自在地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通过这种形式,不仅可以消除一部分学生的排斥感,还可以潜移默化地对其进行引导和教育,达到教育目的。

四、两者评价体系的融合点

在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对高等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考核的重要指标,纳入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教育教学评估体系”[2]。因此,建立并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十分必要,评价体系的建立既能对过去的教育效果做出检验,又能为未来的教育方向提供指导。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他们分别所要解决的是大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的问题,教育效果不像具体产品一样具有明显、具体、可量化的特征,目前也没有建立统一的考核标准,因此,教育效果很难准确测评。目前,高校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大多只看学生最终的卷面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动态和思想动态,然而后者才是对教育效果最好的检验。因此,教育效果的考核办法,除了每个学期末的卷面考察成绩外,平常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成绩、心理健康状况以及社会实践调查成绩等多个方面也应纳入到考核的内容里面去。除此之外,还应该大胆尝试诸如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假期实践报告,大学生素质档案、问卷调查、小组讨论、个别访谈、网上满意度调查等等各种手段,把考核过程看作是师生间,学生间信息传递的互动过程和情感交流的人际交往过程,也进一步使学生在交流和相互合作中得到教育和发展。

五、两者教师知识结构的融合点

国家教委政教司[1994]7号文件指出:“为了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逐步培养一批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着力学生成长规律,又掌握一定心理咨询方面专业知识的高校心理咨询教师骨干……”[3]这是高校素质教育教师未来发展的方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并熟悉学生发展的规律;二是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以及技巧,了解学生心理发展态势,遵循学生发展的心理特征和成长规律来教书育人[4]。因此,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一个重要点。

一方面,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队伍的素质高低直接决定着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的效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在很好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也应该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知识,继而能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适当地采用思想政治的教育方法,学会站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来引导学生,并主动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内容穿去,为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在加强自身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要积极的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并学会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了解和认识学生的思想、行为方式、心理特征和成长规律,以便及时察觉并能准确辨别一些学生出现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问题与心理问题,并及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教育。

另一方面,加强队伍建设。2005年在教育部、卫生部、共同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关键就是“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对大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队伍是两个学科的专业教师,他们担任着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除此之外,学校学生工作处、团委的工作人员、学院管理学生工作的党总支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等一批专兼职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是最合适的第二梯队人选[5]。学生除了在课堂专业理论学习外,受到再教育和影响较多的就是以上的学校工作人员,因此,他们是否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心理素质如何,是否有能力担当学生的再教育任务,是教育队伍建设的另一个关键点。学校领导在加强专职教师建设和培训的同时,也必须在第二教育队伍建设上高度重视。对两支队伍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技能培训的同时,结合工作实践,组织两个学科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彼此启发、共同促进,有针对性地解决大学生成长和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

参考文献:

[1]连仙枝.从思想政治教育入手增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1):61-62.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5(1).

[3]梅国英.大力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统一体[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4)120-121.

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篇5

关键词:心理健康;思想政治;教育;结合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教学的改革体制也不断深化,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问题。针对在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已经不单单是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并且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联系,要想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应该将大学生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

1整合的必要性

1.1教育目的的一致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宣传,通过运用各种心理知识解决大学生可能产生的心理疾病,提高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指提升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人才。两者在目的上一致,都能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1.2教育功能的互动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内容,能够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和高强的品质,促进学生积极人生态度的形成。另外,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提升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认识和评价的过程,使学生具有较好的沟通能力。1.3教育内容的相关性:在高校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能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受到了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应该坚持以思想道德素质作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性条件[1]。

2整合的模式和策略

2.1教育观念整合:人的心理和思想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现实反应,依靠人脑作为主要的载体,以事实为主要的参考内容,运用实践活动作为教育的主要媒介。从思想本质上来看,学生的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具有相同的构架,在实施的过程中,都是为了促进学生良好人格的实现,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实现教育统一目标的实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为了促进大学生政治素养的提升,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回避不了世界观和价值观等问题,以此来进行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所以,在教学中,必须要树立整合的思想观念,在实践中形成一体化。2.2教育原则整合: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的运用过程中,应该遵循保密的原则,而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坚持公开性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为了强调教育的情感性和互动性的特点,通过实践活动,对学生的体验和理解进行深入的反思。所以,学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会涉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并且要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在教学活动设置的过程中,应该对相关教学环节进行精心的策划工作,以便达到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相结合的原则[2]。2.3教育方法整合:心理健康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主要是根据个人的特点,来进行教育方式的选择。为了使学生能够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应该采用因材施教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应该注重教育对象的思想觉悟,结合个人在教育上的差异,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另外,还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进行普及性的教育,运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引起学生对心理问题的重视程度,形成健康的思想观念,提高自我调节的能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2.4教育内容整合:大学生阶段处于思想意识形成的重要阶段,学生在学习中和生活中会面临较多的问题,主要有政治、品质和思想方面的问题,存在着较大的心理因素,并且这些问题的存在形式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混杂在一起的。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问题的解决,应该对大学生的日常学习方式进行改革,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促进心理健康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发展,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两者的互相补充和互相促进,只有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现阶段,思想教育体系在大学生教育体系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并且把心理教育的相关内容纳入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里面,在教育过程中,实现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所以,在进行教育内容整合的过程中,常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教师应该遵循大学生思想认识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心理健康的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学的形式,消除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问题,对学生加以思想引导,克服学生所产生的不健康心理行为[3]。

结论:当前社会是一个各种信息和文化交织的时代,学生的心灵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心理承受能力受到了严重的挑战,所以加强心理健康教学成为当前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该结合思想道德教育,根据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出发点,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人才。相信,通过长期的教育过程,一定能使学生深刻的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学的重要性,有利于保障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作者:陈萌单位:河南教育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杨洪泽.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篇6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意义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文化和观念多元化趋势的发展,其在我国高校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综观起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体有政治性、实用性、时代性、渗透性这四个明显的特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它有以下四个特征:基础性、全体性、发展性、主体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有着明显的阶级性,需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并用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来要求学生,其最终目的是通过教育者的工作使社会意识转化为学生个人的意识和行为。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则不同,它属于高校一个特殊的服务领域,它没有阶级性,不直接解决立场观点问题,它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和学生保持健康的心态,消除心理危机。由此可见,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但同时又是密切联系的。它们同属于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必须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为基础,较高的思想素质为保证。思想是心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高层次的部分,高尚思想的形成是认知、情感、意识、需要、性格等各种心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实施提供心理基础。这使二者之间有着更多的内在联系,或者说有着某种一致性。这种联系和一致性,表现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中,因而就显得更加典型和突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也进一步证明,二者实际工作中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们基本目标和任务是一致的,实际教育过程中,二者相互交织等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途径

1.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相结合

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并且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有自己的侧重点,但是作为大学生,他们遇到问题不仅有思想方面、品德方面、行为习惯及法律观念方面的问题,同时还伴有心理方面的问题,而且大学生所碰到的各种现实矛盾与问题,许多是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相混杂,仅靠单一的教育方式是难以奏效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德育工作者要深入到学生中去通过谈心、咨询等活动,指导他们处理好在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遵循大学思想认识发展的规律和心理健康发展的规律,从心理的角度入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帮助大学生消除心理障碍,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既有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顺利成长,同时也可以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并为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

2.在教学方法上相结合

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工作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等相关课堂中,进行系统分析和集体咨询。更可以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邀请专家为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学生开设专题讲座,在讲座中将集体心理辅导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结合运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要改变过去心理健康教育坐等学生上门、个别、保密进行的方法,要主动、公开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采取课堂教学、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引起学生对心理问题的重视,让大家充分发表意见,使他们建立起心理健康标准的观念,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心理素质。要积极汲取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注意借鉴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伦理学、政治学、行为科学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科研成果,善于运用多种方法,努力做到潜移默化,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

3.在教育队伍上的相结合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两支队伍在人员构成上有很大比例的重合与交叉,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主要由辅导员、专职政工干部、德育专业教师等来完成。而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尚不稳定,其人员构成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占很大比例,再加上心理学专业教师、医务人员等组成。要达到二者结合,在教育过程中的相互配合与协调一致,才能共同完成好育人任务。但是很多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并不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要积极开展对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兼职教师的培训。把政治辅导员培养成为心理辅导员,让思想政治教育人员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提高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研究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障碍问题。对学生进行政治辅导的同时,进行心理辅导,使两者相溶相通,其效果是最好的,因为辅导员有着其他老师不可替代的权威性和号召力培训工作应列入学校师资培训计划,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真正有机结合。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从理论意义上来讲

第一,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不只是道德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大学生内在信息的接受者。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为有效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心理条件,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合理扩展和延伸。思想属于心理现象的一个部分,而且是高层次部分。因此,思想教育过程不仅是以学生掌握道德知识、训练行为习惯为基础的过程,更是一个注重学生潜能开发、认知能力培养及健康人格发展的过程。

第二,充实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适当扩充与完善了思想政治教育所需要的目标与内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解决学生的政治立场、价值取向及社会道德规范和法律意识等方面的问题,而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一些最起码、最基本和最一般的人格内容,如学生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展个性心理,学生的社会适应、情绪调适及人际交往等。而心理健康教育本身是完善人格、发展人格的重要手段,它所实施的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和完善,弥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

2.从现实意义上来讲

第一,拓宽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运用说服、榜样、评价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认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处于主导地位,对于学生进行理论说服教育,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内心想法容易被忽视。心理健康教育中,教育者地位由主导、权威者变成协助者和治疗者,尊重学生人格,理解学生人格缺陷。这种角色的转换,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从而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心理和思想,有利于双方都敞开心扉,显露出自己的真情实意,形成平等融洽的人际关系,为把握学生的思想实质并对症下药提供了可能;同时有助于改变学生的态度,由于双方情感一致或基本一致,学生对工作者的观点看法听得进,因此就容易改变自己的原来态度和行为方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

第二,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在因素是大学生受教育时的心理状态。从思想意识的形成及发展过程来看,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政治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建立在心理健康这一基本之上的,只有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问题,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作到有的放矢。在接受教育时,如果大学生的某些思想或是心理因素存在偏差,就可能对道德意义和道德要求的理解产生阻碍,从成才教育的目的要求、措施手段等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消极态度和消极行为。我们如果不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因素,单纯靠制度去规范管理他们,甚至采取强硬的态度,强制性地要他们选择某一价值取向,这样的教育很难达到目的。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科学论[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2]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适应新形势大力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为改革开放[n].人民日报.2000-06-29(01)

[3]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4]郑翔.心理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双相融合[J].思想工作探索,2004,(2):62-64.

[5]李彬.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J].法制与社会.2009.(18)

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篇7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和深入,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大学生需要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多。这一定会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很大影响,给大学生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己经引起了教育界越来越普遍的关注,很多大学生在学习方面、人际关系、情感问题以及择业求职方面出现问题。本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研究,浅析如何用思政教育来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本文分为四个方面,首先提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其次进行案例分析,然后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出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要将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最后讨论下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机制。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对策机制

一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伴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经济新常态已由高速转为中高速的今天,这种现状给我们大学生带来了很多的压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普遍体现在学习方面、人际交往方面、情感问题方面和择业求职方面。[1]首先学习方面,学习肯定会有成绩好坏之分,成绩不好的人嫉妒学习成绩好的人,难免心里不会起变化。人际交往方面,大学同寝室的朋友,有一些小摩擦再所难免,有些人因为自卑或者妒忌,心理存在芥蒂,一点点很小的事情也会成为导火索,引起让人意想不到的后果。情感问题,大学生谈恋爱本应该是大学生生活中最美好的一种纯洁感情,而一些大学生不能正确对待恋爱关系,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丝毫不顾及别人的感受,最后导致命案的发生。择业求职方面,我深有体会,我大四毕业的时候,看到同学都找到了不错的令人满意的工作,然而我却没有找到,内心特别茫然,也挺嫉妒那些同学,导致我同学聚会也不去,和同学联系也很少,我这个心理问题算是轻的,如果再严重一些,后果不堪设想。由此可见,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真的是目前非常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下面我们来看两个具体的案例。

二案例分析

案例一

4月7日,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门诊6楼第一会议室,有一个人缺席。缺席者是黄洋。他本应该在这个晴好的初夏早晨,坐在这个会议室里,参加博士研究生复试。黄洋的专业成绩不仅受到了同学的认可,导师更是对黄洋赞誉有加,但一杯清澈透明的饮用水,改变了黄洋整个生命轨迹。最初学校认为林某投毒动机是由于黄洋在校期间表现突出,因妒生恨。但复旦大学方面证实,林某和黄洋专业不同,所在医院不同,不存在学业上的竞争关系。警方公布审讯结果,这起投毒案件竟是一些琐碎的小事引发的宿舍矛盾,并非完全出于嫉妒。琐碎小事包括:共用饮水机分摊水费没有达成一致,黄洋睡觉爱打呼噜等等。在我看来林森浩与被害人并无很深的矛盾,彼此也无利益冲突。他投毒,心理是有愤怒和不满的。那么,他的愤怒情绪是从何而来?我认为就是因为他自卑、敏感、脆弱的性格缺陷和处理人际关系不当及情绪调节能力低。具有这些不良因素的人在生活中一旦遭遇挫折,这些小小的挫折就会使他愤怒、怨恨、敌视他人的这种消极情绪,这种消极情绪如果长时间排除不了,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哪怕很小的事情的刺激,也会导致他情绪发作,行为失控,从而伤害别人,后果无法想象。由此可见处理人际关系是大学的一门必修课。人际关系是一个人基本的生活环境,人际关系如何,对人的思想情绪影响很大,如果人际关系和谐,那么我们就会心情舒畅,进而对社会和人生持乐观的态度。反之心理失衡,会对社会和人生持悲观态度。此时,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我们上课学到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人们相互沟通,互帮、互助、互学,缓解人际关系冲突,着力建立团结、互助、友爱、平等的人际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同心同力同德,齐心协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局面。

案例二

2012年10月发生了一起大学生情杀案。男方李某因追女方半年,女方都没有同意,并且跟别的男生在一起了。李某将女方杀害。大学生的恋爱本是我们追求向往的,纯洁而美好,不会有那么多想法也没有那么势利,只是因为喜欢而在一起。但是现在社会,每家都只有一个孩子,每个孩子都自私自利,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正确对待恋爱关系,丝毫不顾及彼此之间的感受,在一种“我得不到,别人也别想得到,你也别想好”的心理作用下,导致命案屡屡发生。这是典型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生命观、道德观的表现。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甚至是恋爱观都是极其重要的。

三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结合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处理不好大学生心理存在的健康问题,就会产生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令人痛心疾首的后果。因此,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刻不容缓。那么想要解决大学生心里健康问题,我们要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结合起来。那么为什么要结合呢?单一的做心理健康教育或者只进行思政教育不可以吗?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其实是有区别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重视治疗性的咨询,主要是对他们进行一些心理上的疏导。而思政教育更注重的是知识的讲解,更加注重的是理论上的教育。首先,二者遵循的理论基础是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是一套统一的价值观,以品德来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心理健康教育主要运用人本主义、精神分析、行为主义等心理学理论知识,使学生有认识自我,有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能力。其次,二者的教育方式不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通过上课灌输的方式,通过老师课堂的讲解、学生ppt的自我理解、同学们之间相互讨论等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在理论基础的指导下,主要采用心理测试、心理咨询、内心幻想等方式,在教育的过程中更注重的是学生的主动性。最后,二者工作目标不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主要内容包括:“三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目的是使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从思想上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素养;心理健康教育则主要解决大学生在学习、生活、恋爱、择业、人际关系等方面出现的各种心理障碍,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处理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能够承受挫折,更快更好的适应环境。但是二者又是一致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政教育的基础;思政教育是心里健康教育的升华;二者又互为补充。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心理健康教育要以思政教育的政治方向为基础,思政教育又要以健康的心理为前提。无论如何,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都是为了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思政教育的落实,只有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心里素质健全,能够良好的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才能正确认识和审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从而才能听从思政教育者的教育,更好的外化为自己的行为。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政教育的其中一部分内容。

四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一)首先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全面融合,互相借鉴

现在许多大学生都有一些心理疾病,这些疾病往往是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交织在一起的,单纯的依靠心理健康教育或者是思想政治教育是难以解决的。因此,应该有机的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结合在一起,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心理素质,解决实际问题,更好的将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2-3]

(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就要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4]去年12月份,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因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我们应以高度的政治使命来推动我们大学生应有的素质,在新的形势下,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使我们健康发展。[5]

(三)大学生自身要注重均衡发展

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自身要注重均衡发展。要适应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学会做人、发展智能、个性、社会性、创造性。真正成为一个得智体美劳均衡发展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高更教育出版社,2007(7):68-69

[2]李安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6(10):25-26

[3]赵士兵.试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l):122-128.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冲国教育报,2004.10.

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篇8

论文摘要:《矛盾论》中阐述了:“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作为高校学生辅导员,在日常的心理咨询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程中就感受到这两个工作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高等学校思政教育就是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指导,针对大学生思想变化的特点和发展规律,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对大学生进行共产主义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一、道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统一如果我们将道德教育和心理咨询进行深入分析,不难发现两者在对象、目标和方法上具有统一性

1.两者的教育对象具有统一性

道德教育的对象是受教育者的品德,心理咨询的对象是求助者的人格。品德和人格虽然有区别但又存在着一致性。首先,两者均指个体内在素质,均属于心理现象的范畴,都包含一些共同的要素,如信仰、理解、信念、世界观等,而且这些要素所包含的主要意义相同。

其次,两者都有优劣好坏之分。两者的具体标准虽然有差异,相对来说,品德更强调个体的社会属性,而人格更强调个体的自然属性,但两者具有统一性,是表现在同一个体身上的不同特点。弗洛姆在阐述心理健康的标准时指出:“创发性的人格应从接受能力、思维能力、幸福和良心四个方面界定”。林崇德教授认为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可从以下三方面加以概括:“一是敬业,二是乐群,三是自我修养”。从这些标准要求中我们不难发现,道德教育和心理咨询在教育对象上的一致性。

最后,两者在形成过程中具有统一性。个体品德形成发展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个体人格的完善过程。

2.两者的终极目标具有统一性

从具体目标看,心理咨询与德育各有侧重,前者重在心理的调适、矫正、发展上,后者重在品德的提高、塑造、改变上。从终极目标看,前者是以人的发展为根本,后者的终极目标长期以来只强调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但从道德教育的本质意义上看,道德教育不仅具有社会,还具有个体,即通过道德教育不仅促使社会发展、进步,而且可以使个性充分发展,个体获得自我实现的满足。当前,德育的人文关怀价值开始受到重视,诸如强调对人本身的关注,强调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创造精神,促进人的发展和完善等等,正在成为道德教育的新目标。

心理咨询尽管是指向个人,具有明显的个人功能,但其社会隐藏其中。正是在促进个人健康、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心理咨询也促进了个人积极性的提高、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在实践中,心理咨询并非孤立地采取个人取向,各种社会标准必将影响咨询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目标。

二、道德教育与心理咨询的冲突

从道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概念上看,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道德教育是形成受教育者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教育,旨在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其教育对象是受教育者的品德,它以伦理学、道德心理学、德育理论为理论基础。心理咨询是为求助者提供心理上的帮助、劝告及指导,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促进求助者对自身和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改变其态度和行为,并对社会生活有良好的适应,其教育对象是求助者的人格,心理咨询以心理治疗理论、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理论为基础。在教育实践中,由于两者对受教育者的要求、遵循的原则、运作机制等方面不相同,在某些方面又不尽协调,从而导致两者在实践中存在着角色冲突,并阻碍各自的发展。

1.价值观的导向性与中立性的冲突

在道德教育中,教育者往往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并通过反复训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社会所要求的价值观。教育过程中的价值导向是明确的。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者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选择,咨询者应保持价值中立。

2.原则上的公开性与保密性的冲突

道德教育要求教育者有敏锐的政治眼光和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发现问题应及时向有关方面汇报,与有关人员取得联系并尽快解决好问题,它遵循的是一种公开的原则,至少是一种不保密原则。心理咨询遵循保密原则,保密原则不仅是一种职业道德也是工作取得成功的保证。这是两者在工作原则上的冲突。

参考文献:

[1]李晓莉,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j],教育与职业,2007,(6)

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篇9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作者简介:常会斌,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说到思想政治,相信很多学生都能够侃侃而谈,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陪伴学生们长大的一门课程。但是心理健康,却是在大学时期才开始被大家理解。这并不是说,心理健康教育复杂难懂,只是因为,在大学期间,学生们的心理才趋向于成熟。作为国家重点培养的对象,大学生一直受到外界的关注,他们走进校园读书,被赋予了很高的期待。虽然可以说,他们是被大家认可的优秀群体,但实际上,他们的心理状态,却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健康。据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不能正确引导,很容易会转变为不健康的负面情绪。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虽然给予了学生满腔的抱负,却不能够解决学生们生活中的烦恼。这也就是说,只有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才能够更好的为学生们解决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分析思考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不同点

1.基本理论不同。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注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认知,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虽然课程有时候会让学生们觉得枯燥乏味,但却是能给大家带来正能量的重要思想教育。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从学生们的心理状态入手,让他们拥有更加健康的心理素质。二者从基本理论上来说,是不相同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总体上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通过学生们心理发展的特点,从生活小事入手,帮助学生们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们走出心理误区,还能够开发学生们的内在潜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教学主旨不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解决社会矛盾的主要途径,有着自己的独特意义。作为一门严谨的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绝对的理论知识观念,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能够加强学生们思想上的进步。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以“育心”为主要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们解决心理上的问题。与心理健康教育更加贴近生活的教育方式相比,思想政治的教学方式更加严谨。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树立正确思想观念进行教学的,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以帮助学生们走出心理误区为主旨,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辅导。虽然二者都有积极方面的意义,但从教学主旨上来说,二者还是不大相同的。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同点

1.思想政治为心理健康的前提。虽然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着许多不同,但实际上,二者也有一定的联系。首先,大学生想要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就需要有良好的思想品格。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心理健康方面的辅导才能够更有效的进行。众所周知,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培养学生优秀品德为基本教学方针,这不仅能够让学生们拥有健康的意志,还能够为心理健康教育打下扎实的基础。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给学生们带去的都是正面、积极、向上的态度,二者只是在表达方面有所不同。思想政治偏理性,心理健康偏感性,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是以培养学生们的优秀素质为前提,这也可以认为,二者的目的性是一样的。

2.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相互渗透。虽然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侧重方向不同,但从教学内容来看,二者还是有一些相通之处的。在实际生活中,人的思想和心理常常是同步的,也可以说是互相影响,不能分割的两个部分。而在教育中,这两部分,也不能够彻底的分割开来。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还是心理健康教育,都是以大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学生们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够拥有优秀的思想品格,还能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这一点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还是可以互相渗透的。

3.工作上的互助性。从教学上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于提高学生们的思想品德,而心理健康教育更注重于完善学生的心理发展。虽然二者所侧重的方面不同,但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还是有着一定的联系的。健康的心理状态是树立正确思想观念的基础,也是拥有良好社会行为的前提,只有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才能够让他们更加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从这一点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各自的工作中有一定的互助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必要性

从现阶段的发展来看,单一的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们全面的发展,在这一点上,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也不例外。想要学生们健康的成长,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到一起,也是值得借鉴的一种方式。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很大的制约,想要更好的迎合时展,课程的创新就成了必然的选择。虽然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不同之处,但也正是因为这样,二者才有整合的必要。

思想政治的教学宗旨是提高学生们的思想品格,这主要表现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而心理健康则是通过对学生心理的辅导,让他们拥有更加良好的心理素质。将二者整合到一起,不仅可以弥补双方课程上的不足,也能够让学生们更好的认识自己,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大学生作为未来的国家栋梁,不仅需要认识到思想政治的重要性,也应该拥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够成为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现阶段,很多大学生还没有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在大学生活中之盲目的追求专业知识,而忘了思想上的进步。这样的发展下去,学生们不仅不能够为社会提供帮助,反而会让自己的发展受到制约。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政治教育的相结合,最基本的意义就是希望二者可以取长补短,将学生们指引到正确的道路上去。三、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方法

(一)心理教育代入法

众所周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很容易就会遇到矛盾。作为人生的重要时期,在大学期间,更应该重视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扎实的理论基础作为依据的,虽然有着一定的引导作用,但实际上,带来的帮助微乎其微。在这样的条件下,将心理健康教育合理的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就显得十分有必要。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才能够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知识,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将心理健康教育代入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们心理健康的发展,也能够加深学生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可谓是两全其美的办法。虽然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一定的不同,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二者才有整合的必要。

(二)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

从总体来看,大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时,心理状态还没有达到成熟稳定的时期。在这样的前提下,加强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就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为了让心理健康教育更好的发展,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在面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大多数学生会有抵触心理。因为太过理论化的教学,让课堂枯燥无趣,所以,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的调整思想政治教育,也十分有必要。基础的思想政治课程固然重要,但也需要适当的加入新观念,及时的更换教育重心,也是发展前提下的必然选择。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就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够健康的成长,成为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三)教育队伍相互配合

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队伍。想要二者更好的结合在一起,队伍间的相互配合也显得十分重要。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相信很多人都有自己的见解,所以,想要两支队伍配合在一起,指导培训老师们的心理健康也十分重要。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的解决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对老师们进行心理辅导的培训,也是必然的选择。尤其是管理班级的辅导员、班主任,更应该有一定的认知,以便及时帮助学生们走出思想误区。此外,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也应该将课程,有针对性的整合在一起,达到共同发展,互相促进的目的。

(四)优势互补

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篇10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思想政治教育

论文摘要: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以及日渐加剧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对人们心理承受能力的要求。作为我国人才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育工作中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为其走向社会后快速改变角色奠定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培养现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课程,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及心理是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本文就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进行了简要论述。

高等院校的教学工作是我国高等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其对我国经济发展、国防科技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工作中,心理承受能力、人格的健全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影响,其是现代人们如何适应社会发展、保障我国社会稳定的关键。近年来,具有高学历的人才由于心理问题造成的自杀、自残等事件时有发生,究其根源是由于这部分人群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资讯与教育,心理承受能力过低造成。针对这样的情况,现代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日渐增加,高校也正在寻求一条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健全心理的途径。

1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分析

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我国高等人才综合素质与思想政治基础的重要阶段,其教学中的相关内容对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有着重要的意义。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更关系到大学生走向社会后的工作与生活。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工作,其是学生良好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培养的重要教学过程。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中,其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学生思想层面的教育,忽略了心理健康的教育,这也造成了现代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诸多的现状。为了顺应现代高等教育综合素质培养的需求,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在教学工作中结合信息健康教育内容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以此为培养现代大学生健全的心理提供基础的学习条件,为大学生对自身心理问题的了解奠定基础。

2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

2.1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促进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

由于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侧重的因素导致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重思想教育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虽然在教改的风潮中这一现状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由于思想政治教师传统教学方式与教学思路的限制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侧重任然偏低。针对这样的情况,现代高校应强化对思想政治教师教改信息的教育、强化思想政治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认识,使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能够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以科学的教训内容设计以及对思想政治教学大纲的透彻分析为基础,加快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为当代大学生能够接收到正统的、细致的、科学的心理教育提供基础条件,以此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健康心理。

2.2如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结合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不仅能够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其还对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德育教育工作等有着重要的印象。通过其双向促进作用,为培养现代大学生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结合的研究与分析可以看出,现代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应从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健康的心理机制形成入手,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培养现代大学生正确的认识、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并使学生能够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正确的自我认识,使其能够具有健康心理,为其工作与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高校与思想政治教师对心理健康的重视使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以高校思想政治教师深入大学生的生活、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为基础,针对现代大学生的心理现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与侧重,以此促进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思想政治教学中对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以对心理健康认识与忠实的提高为基础,以思想政治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为重点,运用现代高校氛围影响,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

3以相关研究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

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相关的研究也正处于基础阶段,这也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过程中缺乏足够的资料与理论基础。针对这样的情况,现代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还需要高校院系以及相关的研究机构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将健康心理作为综合素质培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通过思想政治教学课程中的《大学生心理辅导》、《普通心理学》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辅助培养大学生的健康心理。根据现代高校校园网络发展的现状,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还应在校园网络对应的版块添加相应的心理教学内容,为大学生的便捷查看、学习提供便利的条件。

4以思想政治教学课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心理咨询服务

在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心理问题调查中刻意发现,97%以上的学生不认为自己存在心理问题、并不愿意接受相关的咨询服务。这也造成了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存在心理问题时不能得到及时的诊疗,影响了其健康心理的形成。针对这样的情况,通过思想政治教学课程中相关内容的教学能够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心理健康相关问题的解答为其心理咨询提供信息渠道,促进心理健康培养的开展。而这一过程的开展中,仅需要思想政治教师在相关的教学内容讲解时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引导,以此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素质以及道德品质的教学结合,促进现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

5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内容,其是我国高等人才综合素质培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需要高校与思想政治教师强化对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联系的认识,并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相关教学内容的侧重与引导,以此使现代大学生能够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为心理健康培养提供思想基础,促进其心理健康的养成与培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结合为现代大学生提供科学的、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渠道,弥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不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我国经济建设所需的高等人才心理健康教育、降低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走向社会后的心理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晓云.关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结合分析[J].政治教育资讯,2009(6).

[2]王利强,李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J].中国高等教育,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