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的要素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3:53

管理会计的要素篇1

使用最普遍和最主要的的是全面预算,成本核算与控制,管理会计报告和分析,绩效评价这四类要素。

管理会计的运用必须依靠高效的信息系统,才能准确快捷地提供多角度,多口径,多层次及不同时期的会计信息,实现内部控制,预算管理,财务会计同管理会计的信息资源共享,从而满足单位内部管理和运行决策不同方面的需求。利用信息系统一方面可以根据管理会计目标向各业务环节的人员或各层级的数据处理人员传递信息,如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另一方面管理会计处理过的数据也可以依赖信息系统反馈至各级,以保证数据信息的及时传递。

(来源:文章屋网)

管理会计的要素篇2

关键词:会计;管理会计;财务会计;决策;控制和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179-02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是从上世纪中期从会计中分出来的两个分支,财务会计的主要职责是以一定的会计准则对企业的经济活动来进行监督和核算,财务会计是一种报账性质的会计;而管理会计是企业会计中的一种,他们通过提供各种非强制性财务报告以外的财务或者是非财务信息,来满足其企业的管理中所需要的信息,它可以按照企业的管理需求,使用多种会计处理方法或者是程序,来规划企业的未来和控制一切经济活动,这是属于企业经营型的一种会计。文章中详细阐述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一、基本理论

要认识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首先得做到对这个事物的理解,然后在这些理解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事物之间存在的关系。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具体概念是很多人模糊的,这也就导致了人们不能认清它们具体的职能,所以这些基本理论是非常重要的。

1.财务会计基本理论。财务会计[1]作为会计的一部分,相比较与管理会计而言,更多的使用了传统的会计模式,所以又称之为传统会计。财务会计的工作侧重点在于为企业外部相关方面提供需求,所以又称之为对外报告会计。财务会计的工作对象主要是企业以往的交易或者是信息。通过一定的程序,然后对这些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然后整理成财务报告的形式,来给企业的内部利益基团提供有利的经济信息。在这种交易过程中反映了企业在以往的资金运作。

2.管理会计基本理论。管理会计[2]的核心是决策研究,因为决策是一个企业的管理核心和最主要职能,建立一个更严密的概念也成为了研究管理会计理论的一个重要目的。管理会计是采用一些方案将财务会计所提供的经济信息进行整理和计算,最后将得到的结果分析提供给企业内部利益集团,协助企业领导做出一定的决策,以达到规范和控制企业日常发生的一切经济行为。管理会计是为企业内部服务的,其工作的目的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同时协助管理者对某一经济问题进行预测,判断经济形势,找到更好的投资和经营方法,规划企业内部责任问题,提高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最终为企业带来最大利益。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能是管理,所以为了满足其工作的需求,管理会计通常都会采用一些先进的技术,来作为其决策或者是预测的手段,通过预算的形式把管理会计的决策表达出来,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以责任会计制度为预算的控制体系。管理会计按照职能还可以细分为控制会计和计划会计两类,此外管理会计的职能还包括业绩的考查。由于管理会计只服务于本企业内部,能满足本企业在管理上的需求就可以了,所以没有很多的限制条件。

二、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相同点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之间尽管有着很多的不同,但是二者提供服务的目的是统一的,那就是企业会计管理的总体要求,它们为实现企业的经营和管理目标以及利益相关者服务。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是组成会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会计系统是企业管理系统中占据最核心的位置。在现如今的经济情景下,科技进步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些新科技都已经在会计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两种会计制度共同组成的会计系统,已经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更好的应用到企业管理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

1.属性相同。会计是为了给人类提供服务而诞生的。所以从本质上来讲,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有着相同的属性。它们都是管理活动会计,都是企业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都是通过对收集的信息处理、加工,然后利用有价值的经济信息,来掌控经济活动。在整个过程中财务会计的侧重点在于企业的实际运作过程的记录以及总结;而管理会计是通过根据已有的经济数据,帮助企业管理者做出相应的决定,其侧重点在于过程的控制以及决策。两者作为现代企业会计的分支,其目的都是为了企业管理服务而存在的。

2.目标相同。由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基本属性都是会计,所以它们都有着会计的基本职能,那就是对企业运营的监督和反映。管理会计通过一定的手段或者是技术,来对企业运营中的活动或者人的行为进行一定的控制和管理;财务会计的核算是为了通过所得到的信息,来对人们的行为或者决策产生影响。所以两者都是为了服务现代企业会计的总体要求,他们都为了满足于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以及企业外部的利益相关者的要求。

3.针对对象相同。会计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是通过人的加入、设定目标、收集、加工以及利用经济信息,进而做到对经济活动的合理组织和调控,促使利益相关者或者是管理者对利弊分析更明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是现代企业会计系统中的两部分,所以两者所针对的对象从整体而言是一致的,那就是以价值运动和物资的运动作为基础的,信息运动作为其运行的纽带。

管理会计的要素篇3

一、研究管理会计理论结构的意义

1.有助于指导管理会计实践。在会计界有人认为管理会计还是一门不成熟的会计学科,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我认为这与管理会计尚未形成前后一贯的理论有关。要想更好地开展管理会计工作,需要我们有准确系统的管理会计理论来加以指导。因此研究管理会计的理论结构,对于指导管理会计实践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2.有助于管理会计学科体系的建设。翻开中外各种管理会计教材及专著,虽然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内容,但各自的体系还是有许多的差别,这与过去人们对管理会计的传统认识有关,似乎就应该如此。其实,这也是由于缺乏对管理会计的理论结构进行系统研究造成的,这样长期下去,不利于管理会计学科体系的建设。

3.有助于制定较为合理的管理会计原则,规范管理会计行为。管理会计原则是管理会计理论与管理会计实践的桥梁,同时也是管理会计理论的重要延伸。只有通过深入研究管理会计理论结构,才有可能制定出前后一贯,自成一体的管理会计原则。如果对管理会计的理论结构缺乏研究,那么制定出来的管理会计原则必然是片面的,甚至是违背管理会计基本理论的,其生命力及影响就会受到限制。

4.有助于对管理会计理论各要素作出科学界定。在人们对管理会计理论要素认识尚不明朗,对管理会计中的一些基本概念认识不一致的情况下,系统地研究管理会计的理论结构,从内涵到外延上对各管理会计理论要素加以界定,便于人们更准确地应用,同时也促进管理会计理论的发展。

二、管理会计理论结构的要素

管理会计理论结构的要素是指构成管理会计理论的必要因素。其内容有哪些,说法并不统一。第一种看法认为管理会计理论结构的要素包括:1.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的基础,2.管理会计的本质,3.管理会计的目标,4.管理会计的对象,5.管理会计的基本要素,包括收入、成本、损益、现金流量等,6.管理会计的基本原则。(注:宋献中《中国管理会计——透视与展望》,《会计研究》1995年第11期。)第二种看法认为管理会计理论结构的要素包括:1.起点理论层次,具体指管理会计理论基础、管理会计对象理论。2.基础理论层次,具体指管理会计原则理论。3.管理会计核心理论层次,具体指管理会计原则理论。4.管理会计实务理论层次,具体指管理会计程序方法理论,管理会计具体实践。(注:劳秦汉《论管理会计》,《财会审论坛》1995年第4期。)第三种看法认为管理会计理论结构的要素包括:1.管理会计的目标。2.管理会计概念,具体指计量、传送、信息、系统、规划、反馈和成本性态。3、管理会计原则。4.管理会计技术。(注:陈今池编著《西方现代会计理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10月第1版,第302—303页。)

笔者认为管理会计理论结构的要素要能体现以下基本思想:第一,要有时代特色。管理会计自产生到现在不过一百年左右的时间,但它的内容变化很大,今后还会不断更新。因此,在理论上要有时代特色,而且能预示其变化,在一定时期内能容纳下其发展。第二,要前后一贯,具有逻辑性。要避免传统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不严密、前后一贯性差、逻辑性不强的毛病。要运用系统论的观点与方法,对各要素按照其内在逻辑进行排列组合,而不是任意凑合。第三,要有一定的包容性。管理会计是一项世界性的企业管理语言,因此其理论结构的要素应能够包容得下各个时期中外管理会计的理论与实践。

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管理会计理论结构的要素有以下一些内容:1.管理会计的本质,即管理会计概念,2.管理会计对象,3.管理会计职能,4.管理会计目标,5.管理会计任务,6.管理会计环境,7.管理会计假设,8.管理会计原则,9.管理会计道德,10.管理会计哲学,11.管理会计文化,12.管理会计程序,13.管理会计方法,14.管理会计行为。

1—5项我称之为基本的管理会计理论要素,它阐明管理会计是什么,干些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要完成哪些任务。

6—9项我称之为规范的管理会计理论要素,它说明管理会计是在一定的环境下、一定的假设条件下、一定的规范约束下开展活动的,它是基本的管理会计理论要素的延伸与发展。

10—14项我称之为行为的管理会计理论要素。管理会计实践活动是在一定的管理会计哲学的指导下进行的,而且脱离不了管理会计文化的影响。管理会计程序虽然多变,但每一项具体工作还是有一定的基本程序的,管理会计方法是管理会计实践的有力工具,管理会计行为是一切管理会计理论的充分体现。

构造管理会计理论结构要素的逻辑起点,我认为应当是管理会计的本质。上述列举的三种观点均不以管理会计的本质作为逻辑起点。因为只有管理会计的本质才是该学科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抽象、最简单的一个理论要素。只有从管理会计的本质出发,才能把其它管理会计理论结构要素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而构造出一个具有逻辑性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只有科学地揭示管理会计的本质,才能真正将管理会计与其它管理活动区分开来。管理会计学之所以能成为一门科学,就在于它把揭示管理会计的本质作为自己研究的根本任务,管理会计理论结构中的其它要素难以起到这一统率作用。

只有科学地揭示管理会计的本质,才能知道管理会计的性能和发展方向,对管理会计本质认识的正确与否,必然会对管理会计其它理论要素的建立和发展及整个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构造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美国著名会计学家利特尔顿教授在研究空间理论结构时,首先从会计的本质开始。(注:利特尔顿著《会计理论结构》,中国商业出版社,1989年8月第1版。)这也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研究管理会计理论结构,也应从管理会计的本质作为逻辑起点。

管理会计理论的核心,应当是管理会计目标,但管理会计目标是由管理会计本质决定的,而不是管理会计目标决定管理会计本质。这一点必须明确,在构建管理会计理论结构时应摆正这一关系。

管理会计本质是管理会计本身所固有的,决定管理会计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特点,是决定管理会计发展的那种基本规定性。我认为它至少有以下三层含义:它是一个以提供经营管理信息为主的会计信息系统,它是现代会计的新发展和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项最能动的会计管理活动。市场经济越发展,管理会计越重要;科技水平越高,管理会计越成熟;经营管理越复杂,管理会计的内容越丰富。

三、管理会计理论结构要素的定性描述

1.管理会计本质(概念)。管理会计以现代经营管理学为理论基础,广泛利用会计部门提供的会计信息和其它部门提供的经济信息,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产生出许多新的管理会计信息,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并直接参与经营管理。

2.管理会计对象。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什么,众说不一。我认为管理会计对象是向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提供经营管理所需的管理会计信息,协助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经营管理好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3.管理会计职能。管理会计职能是管理会计的内在功能,即它能发挥什么作用。管理会计职能随着管理会计工作和理论的演进在不断发展。我认为目前管理会计职能主要是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规划经济活动,控制经济过程,分析经济效益,考核经济责任,反馈经济信息,参与协调组织等。

4.管理会计目标。管理会计目标是管理会计运行系统的目的,以及所需达到的基本要求。它对整个管理会计系统的有效运行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管理会计目标是管理会计本质的能动体现。管理会计目标既有总的目标,也有具体目标。目标要定得科学合理,要让管理会计人员争取能够达到,要对企业经营管理确实能有所贡献。

5.管理会计任务。管理会计任务是管理会计人员应完成的工作,应负的责任。管理会计任务是由管理会计职能和目标决定的,管理会计任务是否合理,对于管理会计目标的实现,对于管理会计职能的发挥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管理会计任务应结合企业实际,要具体明确,尽量量化,做到可以考核,以便激励管理会计人员开展工作。

6.管理会计环境。管理会计环境是指对企业管理会计活动及其发展产生各种直接和间接影响的客观条件和状况。主要是指管理会计的社会环境。它主要受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科技发展水平、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企业领导者及员工的素质、管理会计人员自身的素质、以及企业管理会计制度的完备情况的影响。

7.管理会计假设。管理会计假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管理会计工作的前提条件或制约条件,是对客观情况合乎逻辑的推断。管理会计假设主要有:管理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期间、责任主体、相关范围、货币时间价值、投资风险价值、会计信息的近似性、币值可变化、计量多变性、方法灵活性、重置成本计价、未来可预计、机会成本、未来收益与成本的确认与配比等。

8.管理会计原则。管理会计原则是管理会计工作中应遵循的各项基本准则,是规范管理会计活动的指南。管理会计原则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即一般的管理会计原则和具体的管理会计原则。管理会计原则的制定受众多因素的影响,要在对管理会计有全面认识的基础上来描述其各项原则。

9.管理会计道德。管理会计道德是管理会计人员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它体现着管理会计人员行为是否符合社会价值标准。管理会计道德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它具有丰富的内容,是管理会计原则的必要补充,是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精神境界的重要营养。管理会计道德着重解决管理会计人员所面临的各种利益冲突,协调好管理会计工作中人与人之间,人与企业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身心灵世界的关系,求得一个最佳的平衡。

10.管理会计哲学。管理会计哲学是从管理会计学自身发展过程中“生长”出来的,但它又是超越管理会计学而上升到更高理论层次的实践哲学。管理会计包含着哲学,管理会计需要哲学。因为它使人们对管理会计的认识形成了更高的理论概括,进而为管理会计实践提供更高的理论指导。

11.管理会计文化。管理会计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企业管理会计人员的长期培养和倡导,在长期的管理会计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表现形态的总和。管理会计文化反过来影响管理会计工作及管理会计人员的行为。管理会计文化建设对管理会计活动将产生长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12.管理会计程序。管理会计程序是指开展管理会计工作所采取的步骤。可以分为总体的管理会计程序和具体的管理会计程序。总体的管理会计程序即管理会计循环,它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循环相配合。具体的管理会计程序即管理会计工作的具体步骤,因工作内容不同而有很大差异,要结合企业具体实际加以确定。

管理会计的要素篇4

关键词:卓越会计师素能维度素能要素量化分析

一、引言

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推进《高教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教育部联合多部委和行业协会提出了“卓越计划”,包括“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等。“卓越计划”强调以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探索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式的一场重要变革。伴随我国经济社会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不断深化,社会对高端复合型会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那些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实践能力突出、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处理复杂会计业务的会计人才供不应求,这与国内普通会计人才日趋饱和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矛盾,这种现状迫切要求高校进行会计教学改革,提升会计人才培养质量。为此,许多学者提出“卓越会计师”培养理念,并就卓越会计师人才培养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等相关问题开展了探讨。

从词性组合视角看,卓越会计师是指杰出的、非同一般的会计人才,但这样界定显然过于模糊,无法明确刻画卓越会计师的特征,不利于指导相关高校针对性地开展培养模式改革。为此,必须有效刻画卓越会计师人才的素能结构,科学界定其素能维度及构成要素,以进一步明晰卓越会计师人才的杰出与非同一般之处,从而为相关教学改革与实践提供明确的指导。目前,已有相关研究从定性视角对卓越会计师人才素能结构进行了分析,但定性研究无法有效揭示卓越会计师人才不同素能维度及其要素的相对重要程度。因此,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多主体视角,运用层次分析法,量化分析了卓越会计师素能结构,揭示不同素能维度及其要素的相对重要程度,挖掘卓越会计师人才关键素质与能力,并据以提出改革目前我国高层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二、研究方法与步骤

本文基于多主体视角,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对卓越会计师人才的素能维度及其要素进行量化分析,分析步骤包括:

(一)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卓越会计师人才素能递阶结构。该结构包括“基础理论与素质”“业务技能”及“综合素质”3个维度,具体如上页图1所示。

(二)对卓越会计师人才素能维度及要素的相对重要程度赋值。为了全面客观地量化分析卓越会计师人才素能结构,笔者邀请了企业财务高管、高校会计专业教师、企业会计从业人员3类评价主体,以集体比较的方式,对卓越会计师人才素能维度及其要素的相对重要程度赋值。其中,企业财务高管5名(包括2名财务总监,3名总会计师);高校会计专业教师7名,均具有高级职称;企业会计从业人员9名。评价主体按相对重要程度在1―9级标度进行赋值,见表1。

(三)构建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根据每个评价主体赋值的结果,构建以各层次因素具体赋值为元素的相应判断矩阵,采用Yaahpv7.5软件,对每个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当各个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Ci和同阶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之比CR

(四)计算卓越会计师人才素能维度及其要素的相对重要程度。在所有判断矩阵符合一致性标准的条件下,将5名财务高管、7名高校教师及9名会计从业人员对各层次因素的赋值分别进行汇总平均,参照陈冠铭等提供的算法,编制基于matlab(2014)的aHp求解程序,求解卓越会计师人才素能维度及其要素的相对重要程度。

(五)提出卓越会计师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根据卓越会计师人才的素能维度及其要素的相对重要程度,分析卓越会计师人才的关键素质与能力,并据此为高校卓越会计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出建议。

三、结果与讨论

由21名评价主体对卓越会计师人才素能维度及其要素进行了赋值,对每个评价主体的赋值结果分别构建相应的判断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经过两个轮次的赋值,所有评价主体的判断均符合一致性标准;进而依据所构建的aHp求解程序,计算得到卓越会计师人才素能维度及要素的相对重要程度,计算结果见表2。

三类评价主体的相对重要程度评价分析如下:

企业高管认为卓越会计师人才最重要的素能维度是业务技能,相对重要程度为41.26%,其次是基本理论与素质,相对重要程度为32.73%;居第三位的是综合素质,相对重要程度为25.98%。在业务技能维度中,企业财务高管最关注的素能要素是决策支持、财务管理和财务分析,三者的相对重要程度分别为20.70%、16.86%和15.11%,三者相对重要程度之和在业务技能维度中占比为52.67%,这体现出企业高层管理者对会计人员参与企业决策管理、提供决策信息方面能力的高度重视。在基础理论与素质维度中,企业财务高管认为最重要的素能要素是职业道德、逻辑思维和思想政治素质,三者的相对重要程度分别为22.45%、16.52%和16.38%,三者相对重要程度之和在基础理论与素质维度中占比55.35%。在综合素质维度中,企业财务高管最关注的素能要素是创新意识和沟通协作,两者的相对重要程度分别为25.67%和25.36%,两者相对重要程度之和在综合素质维度中的占比为51.03%。

高校教师认为业务技能和基础理论与素质均为卓越会计师人才重要的素能维度,两者的相对重要程度分别为40.01%和39.99%;给予综合素质维度的相对重要程度为25.98%。在业务技能维度中,高校教师最关注的素能要素是决策支持、核算与报告、审核监督,三者的相对重要程度分别为20.83%、16.82%和16.82%,三者的相对重要程度之和在业务技能维度中占比为54.47%。在基础理论与素质维度中,高校教师最关注的素能要素是职业道德、逻辑思维和经济与管理理论,三者的相对重要程度分别为25%、20.43%和19.38%,三者相对重要程度之和在业务技能维度中占比达64.81%。在综合素质维度中,高校教师最关注的素能要素是沟通协作和发展潜能,两者的相对重要程度分别为24.66%和22.09%,两者相对重要程度之和在综合素质维度中占比为44.75%。

企业会计从业人员认为卓越会计师最重要的素能维度是业务技能,相对重要程度为41.25%,居第二位的是基础理论与素质,相对重要程度为32.74%;居第三位的是综合素质,相对重要程度为25.99%。在业务技能维度中,企业会计从业人员最关注的要素是核算与报告、决策支持,二者的相对重要程度为25.89%和20.24%,两者相对重要程度之和在业务技能维度中占比46.03%。在基础理论与素质维度中,企业会计从业人员最关注的要素是经济与管理理论和逻辑思维,两者的相对重要程度分别为25.48%和23.46%,两者相对重要程度之和在基础理论与素质维度中占比48.94%。在综合素质维度中,企业会计从业人员最关注的要素是发展潜能和沟通协作,两者的相对重要程度分别为30.56%和24.53%,两者相对重要程度之和在综合素质维度中占比55.09%。

综合分析,三类评价主体给出的评价结果虽然有一定的差异,但总体较为一致。首先,三类评价主体对卓越会计师素能维度的重要程度排序一致,均认为业务技能对卓越会计师人才而言是最重要的,其次是基础理论与素质,居于第三的是综合素质。其次,在业务技能维度中,三类评价主体均认为决策支持是卓越会计师最重要的业务技能,并且对财务管理与财务分析都给出了较为一致的评价结果,差异之处在于企业财务高管更关注卓越会计师人才的管理能力,而高校教师和国有企业会计从业人员则相对更关注核算与报告能力;在基础理论与素质维度中,企业财务高管和高校教师对职业道德的评价一致,认为其是最重要的素能要素,并且三类评价主体都认为逻辑思维和经济与管理理论对卓越会计师人才而言是重要的素能要素;在综合素质维度中,三类评价主体对各要素相对重要程度的判断较为均衡,对沟通协作、组织与管理、国际视野等综合素质均给出了较为一致的评价,差异之处在于企业财务高管更关注创新意识,而国有企业会计从业人员则对发展潜能给予了更高的关注。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基于多主体视角,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卓越会计师人才素能维度及其要素进行了量化分析,得到不同评价主体对卓越会计师人才素能维度及其要素相对重要程度的评价结果。尽管不同评价主体的判断存在一定的差异,但评价结果总体较为一致。综合不同评价主体的观点可以看出,对于卓越会计师人才而言,决策支持、财务管理、财务分析、核算与报告是相对重要的业务技能,职业道德、逻辑思维、经济与管理理论是相对重要的基础理论与素质,而沟通协作、发展潜能、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则是相对重要的综合素质。

根据以上分析结论,本文认为目前我国卓越会计师人才的培养,优先的方向应是构建以专业技能培养为主体,以基础理论与素质培养和综合素质养成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培养模式。为此,在专业技能培养方面,应以“管理+核算”为导向,着力塑造卓越会计师人才参与企业决策管理、处理复杂会计业务的能力;在基础理论与素质培育方面,应在全面培养卓越会计师人才所需要的相关理论与基本素质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职业道德、经济与管理理论的培养和分析复杂问题能力的塑造;在综合素质的养成上,应在培养卓越会计师人才多方面素质的基础上,注重对其沟通协作、国际视野、发展潜质、创新意识的养成。

参考文献:

[1]张倩,陈英.基于国际化卓越会计师培养的双语教学评价[J].商业会计,2014,(4).

[2]靳利军,孙永军.高校开展“卓越会计师计划”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教育探索,2013,(5).

[3]杨定泉.基于卓越会计师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商业会计,2014,(7).

[4]李谊.工科院校卓越会计师培养课程体系设置研究[J].中原工学院学报,2013,(6).

[5]邓学衷,姚俊俊.基于创新学习的本科会计教学改革探讨――以长沙理工大学“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为例[J].财会通讯,2013,(7).

[6]张伟,王新红,王媛.卓越会计师素能结构及培养路径[J].财会月刊,2015,(6).

管理会计的要素篇5

【关键词】铁路企业;会计素质;意义;问题;方法

项目的经营管理成效直接关系着企业的效益,为了在激烈的环境下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必须要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能力,而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企业会计管理的影响。铁路企业由于线路长、规模大、站点多等因素,会造成企业的管理工作产生一定的困难。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先进管理设备开始出现,在设备逐步完善的基础上,为使企业会计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展开,就应该不断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以不断满足现代化的企业管理需求,实现铁路企业的稳定发展。

一、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素质的重要性

铁路建设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工程,关系着国家的国计民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均车辆拥有量也在不断地增加,交通拥堵、环境污染问题更加突出。铁路客运具有安全、快速、费用低的特点,一直以来都受到广大人民的青睐。但就目前来看。铁路的投资经营、运行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这就需要不断加强铁路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总体素质,以实现铁路的正常运营。

首先,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对应对全球新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全球经济形式的不断变化,我国的铁路企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在新形势下,我国铁路企业对会计管理以及会计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只有专业技能水平较高、综合素质较强的会计人才才能更好的适应时展的要求,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

其次,提高会计人员素质能够使企业决策者及时了解企业内部的财务状况,以便做出正确决策。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是评价会计工作者可靠程度和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在会计管理过程中,如果会计信息不准确,会使得企业管理者、决策者、投资者不能及时做出正确决策,影响整个铁路的正常使用和运营。所以,提高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是保证企业信息准确性的基础。再者,会计人员从业水平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管理程度。

二、目前会计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

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会计工作能否顺利展开具有重要的影响。会计信息的产生是通过会计人员对一些要素进行评估、推理得出的,但是不同的会计人员会由于自身素质的高低会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这就造成了会计信息的不准确。虽然铁路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已实行了多年,但在企业内部仍然存在很多低学历问题,这些人由于自身素质以及文化水平的制约,缺乏对会计、财务管理的意识,严重影响了会计工作的质量。

2.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管理能力较低

就目前来看,铁路企业的高素质会计人才仍然比较匮乏,更缺乏理论知识充实、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的会计人才。一般会存在工作经验丰富但会计理论知识匮乏的问题,虽然一些人在会计岗位上工作了很多年,会计的实战经验很丰富,对会计的相关法律法规很熟知,但是满足于现状,不积极进行新的会计知识和会计理论的学习,对一些新的会计管理手段不加以运用。

3.会计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

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会计信息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并且成为政府部门宏观决策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实际的会计管理过程中,由于各相关法律体系不健全,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普遍存在会计信息造假的问题,会计信息的不准确性也越来越严重。一部分会计人员对于国家的法律法规不认真学习,也不能用法律法规来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法律意识淡薄,违法乱纪现象时有发生,甚至一部分管理人员,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对于会计信息造假问题不加以制止,使得整个会计管理内部环境混乱,会计管理中有法不依的现象比较严重。

4.会计人员不能积极适用现代化会计管理要求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企业的管理模式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也迫使会计管理从以往的事后核算转变为现在的核算管理。在现今的信息化条件下,信息技术对会计管理产生了很大影响,会计电算化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由于一部分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不能及时认识到会计电算化对于会计管理的协助作用,更不能在日常的会计管理中对会计电算化加以应用,使得会计的管理模式不能从根本上发生变化。

三、实现会计从业人员素质提升的对策

1.增强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综合素质

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应不断加强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和法律意识的养成工作。强化会计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使其在工作中能够按照企业程序办事,杜绝违法乱纪现象的产生。企业会计人员应充分把握会计工作的程序和规律,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应对会计内容进行分类整理,为企业决策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使会计管理能够规范运行。企业可以通过定期组织召开例会的形式,对企业内部存在的会计管理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合理的提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举措。

2.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在铁路企业日常管理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企业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应定期组织会计从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以确保企业会计从业人员能够树立正确、积极地职业道德观,使其能够自觉地遵守职业规范,从思想上规范会计从业人员的行为活动。其次,应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严格约束会计从业人员的行为,并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制定相应的考核方法,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进行考核,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3.完善企业的会计管理制度

在铁路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应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的会计管理制度,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质量。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应不断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培训工作,以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数据分析能力。企业管理人员应定期审阅和分析企业的会计报表,及时掌握企业的财务情况、盈利状况和资产情况,及时分析企业现阶段的经营状况和经济发展状况,以便更好的做出决策。

4.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

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直接决定着企业会计管理工作能否有效开展。企业内部在引进先进会计理念的同时也要注重对会计从业人员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因此,在企业的管理中,应积极采取措施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首先,在进行会计人员的选用时,应进行严格的专业技能考核,以确保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素质;其次,对已在职的会计人员进行再教育工作,进行业务培训,确保在职会计人员拥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能够更好的为企业的会计管理服务;最后,应从高等院校会计专业抓起,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逐渐融入实践教学内容和综合素质培养的内容,做好会计储备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提升工作,为以后进入职场,更好的从事会计工作打好基础。

管理会计的要素篇6

财政部最近颁发《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较诸《企业会计准则》(1992)有巨大进步,但仍然有些原则问题需要探讨。

一、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

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是涉及财务会计目标的重大问题。《基本准则》第四条“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这样明确,很有必要。它兼具决策有用观和经管责任观的优点。该条接着规定:“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笔者认为此项规定不够全面。

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在会计界流行着决策有用观和经管责任观。经管责任观的提出者井尻雄士认为:1.决策有用观以决策者,即会计信息使用者为中心,而把会计信息提供者的意愿置之度外。经管责任观注重的是委托者和受托者,即会计信息使用者和提供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会计人员服务于委托者的需要,但并非委托者的仆从,应注意协调两者间的利害关系。2.根据决策有用观,会计人员向决策者提供的信息是多多益善。根据经管责任观,会计人员必须把注意力集中于客观的信息上,既不损害委托者,也不损害受托者。3.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的首要目标是提供对使用者决策有用的信息;经管责任观认为会计的首要目标是计量受托业绩。会计人员利用记录与报告两种工具来实现所追求的目标。报告是汇总的记录,记录是报告的基础。委托者有权获得报告,并在必要时对记录进行核查。记录使受托者对其行为负责,并实现了委托者的大部分利益。重要的是会计系统的整体有用性。井尻认为提供决策有用信息与明确经管责任实质上是鸡与蛋的关系,但不能混为一谈。

笔者认为决策有用观和经管责任观只是侧重点不同,两者共同的而且是谁也不能否定的地方是:财务会计报告服务的对象,不仅是有关各方的经济管理,而且应有本企业的经济决策和管理。明确经管责任的主要内容是业绩评估,而业绩评估旨在为决策提供依据。两者是互相关联的会计目标,确定经管责任构成决策作用的一部分。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1978年发表的《论财务会计概念》(SFaC)第一辑《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目标》第24段指出:“许多人根据他们对企业的关系,根据他们所了解的企业情况作出经济决策,所以他们都是编制财务报告所提供信息的潜在用户,其中有业主、贷款者、供应者、潜在的投资人和贷款者、职工、管理人员、董事、客户、财务分析和咨询人员、经纪人……”

美国著名会计学家a・C利特尔顿认为“会计的首要目的是向管理当局提供控制信息或报告受托责任的信息。”

1988年,联合国经社理事会跨国公司委员会国际会计和报告准则政府间专家工作组提出《编制财务报告的目标与概念》,认为编送公司报告的首要目标,是披露有关经营、资源和义务等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以帮助使用者控制公司,作出有关该公司的经济和社会决策。这里,信息“使用者控制公司”,最直接的应当是报告主体的决策、管理层。这样说,并不否定“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问题在于不应当否定直接“控制公司”的报告主体的决策、管理层,他们是最初的使用者。

很明显,我国的新《基本准则》主要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1989年正式公布的《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该《框架》第9段“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包括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雇员、贷款人、供应商和其他商业债权人、顾客、政府及其机关和公众。”还必须注意该《框架》第11段“管理层关心财务报表中包括的信息,尽管它能够取得有助于执行计划、决策和控制职责的额外的管理和财务资料。……公开的财务报表所依据的是,管理层使用的关于主体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变动的信息。”这里,充分说明《框架》明确提出管理层“关心”并“使用”财务报表中的信息。从我国的实际看,企业管理所需要的信息有三分之二来自于会计,已是众人皆知的常识。管理层提供信息和利用信息的统一构成了会计的具体目标,怎能否定报告主体的决策管理层是财务会计报告信息的使用者呢!

iaSB的突破之处:一是目标的服务对象不只限于外部;二是明确指出企业管理当局使用财务报表信息,可惜未能将其明确列入使用者的范围。

从会计目标服务对象的重要性来看,把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列在前面,完全正确。但从会计工作的角度看,企业决策管理当局和会计部门首先要运用会计信息,加强经济管理。这正是当前和今后深化会计改革、建立管理型会计的迫切需要。将财务会计报告主体的决策管理层(包括财会部门)列入使用者,有利于指导他们更好地强化会计核算与管理,尽快实现核算型会计向核算管理型转化。

原《企业会计准则》第十一条“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前两者与新准则略同,主要差异在于财务会计报告是否应当“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或者说,提供财务会计报告主体的决策管理层应当属于使用者,是相当重要的、首先使用报告的使用者。

二、关于会计要素

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条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确定会计要素。”会计指什么?一般认为会计指会计工作,如会计准则、会计报告、会计期间、会计理论等,这里的会计都是会计工作的简称。但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显然不能构成会计工作的要素。

国外文献经常使用“财务报表要素”概念,如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财务报表的要素”第47段指出,“财务报表揭示交易和其他事项的财务影响,是根据交易和其他事项的经济特性,把它们分成大类。这些大类称作财务报表的要素。与资产负债表内财务状况的计量直接联系的要素是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与收益表内经营业绩的计量直接联系的要素是收益和费用。”FaSB认为“财务报表的各种要素是构筑财务报表的材料――财务报表所包含的各类项目。”iaSB五要素和我国的六要素可以概括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要素。英国的七要素和美国的十要素由于增设业主投资和业主派得,还可以概括业主(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但是,这些都不能直接概括现金流量表的要素,因而“财务报表要素”有其不够准确之处,也引起了是否设置现金流量表要素的争议。

我国前没有“会计要素”的概念。财政部草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准则(草案)提纲(讨论稿)》于1990年11月公开发表,首次正式采用会计要素概念。娄尔行教授较早提出“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所谓会计要素就是会计报表通常所含有的大类项目,是构建会计报表最根本的组件。会计要素就是会计报表的要素。”认为会计要素与会计报表要素是相同的。葛家澍、余绪缨教授也指出:“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我国对会计要素的研究源于建立会计准则框架,比国外“财务报表要素”概念在逻辑顺序上提升了一个理论层次,并“解决了‘财务报表要素’不能涵盖资金运动全部内容的问题。”

根据系统科学理论和会计理论,笔者认为,使用“会计对象要素”概念更为科学。会计对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按照经济内容对会计对象所作的基本分类,是财务会计报表的框架,是会计报表最基本的项目及其概括,会计报表的各个项目都是会计对象要素的具体化,会计报表项目具体化为会计科目或会计账户。四者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三、关于日常活动

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三十条规定:“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把收入定义为“日常活动”,给人以内涵过宽之感。原收入准则《指南》基本要求(一):“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而从事的所有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其它活动。”其内涵之宽,溢于言表。对工商企业来说,投资活动、旧设备处置等等,都可以理解为日常活动,但都属于利得范畴,不属于收入要素。由于企业收入以营利为目的,核算企业经常的营业活动应将“日常活动”改为“营业活动”。这样,将更为准确和明确。营业收入、营业利润概念亦可作此佐证。查“日常活动”来目iaSC《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的收益概念,收益包括收入和利得,我国的收入只是它的一部分,不应简单套用。而且1aS18收入准则新译文的第7段定义为:“收入,指主体在正常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已将“日常活动”改正。对收入来说,“营业活动”或“经营活动”都比“日常活动”贴切。

同理,第三十三条费用定义中的“日常活动”也应改为“营业活动”或“经营活动”。

四、关于经营成果

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三十七条:“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第四十六条“利润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报表。”需要商榷。

原《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修订本)》第5条:“经营活动,是指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会计词典(增订本)》:经营成果“在一定时期内各个或全部经营过程中获致的成果。”所以经营成果是经营过程或经营活动获得的成果,营业利润或称经营利润准确地概括这一关系,即:收入-费用=营业利润(经营利润)。《基本准则》第三十七条准确规定:“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即:利润=经营利润+利得-损失。“利润”来自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还受非常活动的影响,而不能仅限于经营活动。

利润账户反映利润要素。在账户分类上,会计界一直把利润账户称作财务成果计算账户。《现代汉语词典》对财务的解释为:“机关、企业、团体等单位中,有关财产的管理或经营以及现金的出纳、保管等事务。”或曰:“经济组织中,有关资金的筹集、调拨、使用、分配、偿还等方面的经济业务。”财务成果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经营过程在财务上获致的成果。”这个定义的不确切处在于财务成果不仅由经营过程中获得,还可以在非经营过程中获得,即利得-损失。查《辞海》:“财务成果是企业工作成绩的重要指标。它包括销售(或营业)损益和销售外(或营业外)损益。”财务成果即“利润或亏损”。

财务活动能够包括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如果把“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后四字改为“财务成果”,显然要好得多。但仍然不完全准确。

从严格的字面意义看,财务成果似乎不能包括非常活动。法国把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称作财务活动,营业损益+财务损益=正常损益,不包括非常损益。

管理会计的要素篇7

1.会计人员素质。

就现阶段财务会计信息的收集和管理来看,会计信息出现错误或是出入,大多数都是由于人为操作不当造成的。在财务会计信息的收集阶段,所有工作几乎都依靠人为输入,然后再对输入数据进行统计,然后进行相关财务报表等的制定。就我国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信息化实现来说,虽然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信息化的发展依然停留在表面上,没有将信息化管理的理念融入到工作细节工作中去,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及专业素质就成了影响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2.信息整理制度。

为了提高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质量,许多企业已经制定了完整的信息整理制度,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及准确性。但是依然存在一些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在会计信息收集的过程中,随意性较大,没有严格的科学依据和判定依据,这样不仅会直接影响到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质量,同时,对于企业制度政策的落实和建设来说,也会起到负面作用和影响。

3.审核手段。

监督及审核是所有工作开展的防腐剂。在任何一项工作中,一旦脱离了监督和审核,如果仅仅依靠员工自身的自觉性来开展具体的工作,必然难以达到想要的目的和效果。财务会计信息收集整理工作的开展也是如此。在对财务会计信息进行收集整理的过程中,除了提高会计信息收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态度之外,还应设立一定的监督岗位,对财务会计信息管理工作的质量及效率进行有效监督。

二、提高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措施及对策

通过上文相关论述,我们已经了解到影响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主要因素,那么在以后财务会计信息管理工作中,我们应该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提供必要依据,进而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呢?

1.制定完善的管理及整理制度。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在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管理过程中,为了有效解决遇到的难题,建议应落实相应的管理制度,为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的制度依据,规范会计信息收集人员的工作步骤,尽量避免由人为疏忽造成的信息错误和疏漏,从而提高财务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及有效性。

2.提升会计人员素质。

除了落实相应制度之外,在财务会计信息管理工作中,还应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及能力进行有效提高。对会计人员专业素质及业务能力进行有效培训,建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对新社会形势下的新技能进行培训,如计算机技能等,如此一来,才能有效提高会计人员对财务会计信息化的发展;除此之外,还应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及技能进行逐步的完善,从而降低因专业素质漏洞引起的信息质量问题。

3.推动信息化建设。

财务会计信息化的实现,是潮流所趋,同时也是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提升质量的必然措施及途径。针对现阶段财务会计信息管理工作质量面临的主要因素来说,信息化建设程度的提升不仅能有效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及有效性,同时还能提高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中对信息的使用效率。财务会计信息管理信息化的建设,首先应对人员的信息化水平进行提高,从而保证信息化条件下基础工作开展的质量;除此之外,还应对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中的硬件及软件进行建设,为信息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基本硬件保障。

4.有效开展监督工作。

除了上文提到的措施之外,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还离不开有关部门或相关人员的监督和审核。首先,作为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应专门设置一定岗位,对会计信息的质量及准确性进行及时有效的审核,并且将会计信息质量与信息管理人员的薪资挂钩,从而激发信息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人员的工作认真程度;其次,作为会计部门内部,也应采用系列技术工具及常用信息核对方法,对会计信息的准确性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初步确定信息质量及准确性。

三、结语

管理会计的要素篇8

管理会计是指运用现代先进的管理科学和技术,通过对企业的各部分要素的把控,以企业的战略目标为核心,将外部的经济要素与内部的经济要素相结合,从而实现对企业自身经营活动过程展开评估、对外界经济走向和生产需求进行预测,从而为企业管理层和决策者提供制定行动的建议和依据,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取得更高的效益的职业。在现代社会中,管理会计在企业中所起到的作用主要有如下两点:

1、管理会计服务于企业,更好地帮助企业实现管理目标

现代企业的核心在于立足于正确的企业战略方针政策上,尽可能的加快周转速度,尽可能的提高产品质量,尽可能的降低生产成本。以便于利用快读的资本周转速度以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降低过程消耗,降低风险从而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质量则能更大程度的吸引客户,打造优良口碑,创造企业文化,提高市场的占有率和影响力,从而更大程度的增加企业收人;降低成本则能更大程度的创造利润,扩大利润空间,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在这样多方面的要求下,管理会计应运而生。管理会计可以通过科学的管理方式和手段,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优化管理效果,在减少管理过程损耗的前提下,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竞争能力。

2、管理会计有助于企业经营管理

管理会计通过将财务、销售、收人等因素的收集分析,得出基于发展过程的详实评价,从而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层提供了制定有效政策和灵活多变的目标的可能,进一步推动了企业管理的水平,有助于帮助企业经营管理者制定并实施行之有效的企业发展具体规划。

二、信息经济对企业管理会计的影响

信息经济的到来决定了企业必然要扭转之前的那种各自为营的孤立发展态势,要注重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交流、开放、共享的特性紧紧抓住信息经济的发展理念调整企业的发展目标,而管理会计担负着为企业战略目标调整规划提供预测和建议的重任,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信息经济的影响。信息经济对企业管理会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四方面。

1、管理会计的总体目标发生改变

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和外部市场要求而制定的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目标对于管理会计的工作有着规划性的意义。在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型信息经济形式下,企业必然要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自身的发展目标进行调整和升级,这就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企业管理会计的总体目标,在信息经济下,管理会计的目标调整势必要同企业的战略目标调整一致,从而才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科学有效的建议和信息。

2、管理会计业务主体发生改变

在传统企业中实行的分工原则是以部门作为主要的管理主体,部门包括从企业内部分划出来的具体部门和归属于该部门的具体人员。而在信息经济主导下的现代企业,管理主体则是由以前的部门转变到了分布于企业各项事物中的具体的人,既包括决策者也包括执行者,既包括办公室文员也包括工厂工人,每个独立的个体既是企业上层管理办法的执行者,同时也是信息的收集者和反馈者。这对于管理会计而言,业务主体实现了由部门到个体的改变。

3、管理会计工作内容发生改变

土地要素、劳动力要素、技术要素、资本要素等物质资源要素是传统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在传统的企业运行模式中,管理会计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对各种物质资源要素进行管理统筹,以实现对各大要素的合理配置,从而将运行效益最大化。而在信息经济主导下的现代企业,工作重心由传统的物质资源要素转移到了知识经济上来,以知识资本为主体,结合物质资源要素共同运营从而使企业资源配置最优化,取得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管理会计的工作内容也相应的由对物质资源的管理转移到了对知识资源和物质资源相结合的生产要素的管理,以达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优化。

4、管理会计工作对象发生改变

传统经济形势下,企业管理会计的工作对象是在企业生产经济活动中的现金资本,而在信息经济主导的现代企业中,企业管理会计的工作内容则变成了以电子商务为基础、融合了现代企业内部运营所产生的、体现在比特流上的现金资源和现代企业外部经济生产活动、外部企业战略联盟电子商务交流过程中所产生的现金资源的信息流。

三、在信息经济下现代企业管理会计应作出的调整

基于信息经济时代来临的事实不可扭转和信息经济模式巳经对现代企业管理会计造成的影响,现在企业管理会计必须要作出适时的调整才能迎合信息经济时代对现代企业的管理会计的要求,从而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综合实力,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大发展、大繁荣。在信息经济下现代企业管理会计应该从如下两点做出调整:

1、提升现代企业管理会计团队的专业知识储备水平和工作素质水平

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时以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基础,计算机技术又包括多媒体的实际操作技术、相关程序的操作技术以及网络信息体系的实际操作技术,这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对传统的企业管理会计团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现代企业管理会计团队必须要强化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在保持原有的管理会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努力学习计算机的相关知识,提升对网络时代的适应能力,将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扎实的计算机操作技术想结合在一起,以便在信息经济时代的大浪潮里游刃有余,为我国现在企业的快速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

2、切实有效地建立起符合计划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管理会计工作实施体系

无论传统企业还是现代企业,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都有一项极为重要的发展任务,即是建设并实施一套行之有效的、符合经济形势要求的企业管理会计工作体系,企业管理会计工作体系对于企业管理会计的工作而言有着纲领性的意义,科学完善的企业管理会计工作体系能够保证企业管理会计的协调运作,稳定发展。

在信息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知识资本作为生产力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方面的体现在了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现代企业应利用知识资本带来的独特优势为现代企业管理会计工作实施体系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从而使管理会计工作实施体系得到全面的升级与更新,从而更好的适应信息经济对企业发展提出的要求,全面提升管理会计的预测和建议能力,从而推动现代企业更加稳定有序的发展。

四、结语

信息经济全面到来的趋势不可扭转,这对于我国的现代企业而言是一次起飞的良机,管理会计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要处理好管理会计与信息经济形式的结合,必将帮助现代企业发展到更新的层次。

管理会计的要素篇9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7-0130-03

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迅速,需要企业不断的进行改革和创新,从而增强自身的优势,提高竞争力,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集团的改革和创新,是集团发展的趋势,也是新时期市场经济对集团的要求。集团加强管理会计的工作内容,可以清楚的认识集团的发展方向和自身发展的现状,能够更全面的了解集团本身。集团管理会计的工作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点,集团管理会计的工作涉及到集团的资金流动和运行,集团获取正确的会计信息可以帮助集团领导更好地判断集团发展走向,推动集团可持续发展。

一、集团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集团对会计的工作不重视

集团会计的工作是集团内部管理的重要环节,对集团发展和提高综合实力有重要的作用,集团对会计的工作认识不到位,不能重视会计的工作,只单纯重视会计工作内容但是不加强管理,那么就会影响会计功能的发挥。比如没有建立对会计人员业绩考核,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规范会计人员,会计工作不能发挥其重要的作用,自然也不能为集团创造更多利益。[1]

(二)会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管理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管理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管理会计工作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新时期中,集团的规模得到扩大,在集团财务方面就需要更多的专业会计人才,因此,就出现了一部分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为集团管理会计工作带来很大的阻碍。管理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包括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管理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低,对专业的会计知识了解不到位,那么在工作中就不能保证会计工作的准确性,时常会出现错误,导致集团的利益受到损害,阻碍了集团可持续发展。[2]管理会计工作需要会计人员具备基本的道德素养,管理会计的工作就是核算财务并且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但如果管理会计人员的没有基本的道德素养,就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徇私舞弊,影响了管理会计工作的发展,也阻碍了集团的可持续发展。

(三)会计管理没有科学的管理体制

我国的管理会计工作开展的比较早,但是管理会计的工作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和进步,集团的规模越来越大,集团的会计工作不能跟随进行创新就会阻碍集团的发展,对集团内部的管理造成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会计工作的开展。[3]只有对会计管理进行创新,建立一套完善的会计管理体系,才能保证会计工作发挥最大的作用,保证集团稳定发展,推动集团进步。缺少完善的会计管理体制,比如缺乏奖惩制度,缺乏对会计工作流程的规范,就很容易出现会计工作过程中出现违法乱纪的现象,影响会计工作的效益,阻碍集团内部管理进步,阻碍集团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导致集团出现经济损失。[4]

(四)会计的工作缺乏监督体制

管理会计工作重要的任务就是管理资金运转和流通,从而保证集团的发展,要保证会计工作正常进行,首先就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监督体制,但是会计监督体制的建立不能得到集团管理人员的重视,从而会计工作无法正常有效的进行,也不能发挥管理会计工作的功用,影响管理会计的进步和发展,不利于集团的发展。[5]管理会计的信息不能正常进行主要体现在信息不准确等现象,导致管理会计的工作不能正常的进行,甚至对集团的经营和生产效益造成影响。如果集团没有科学、准确的体制作为管理会计的工作支撑,不能有一套完整的监督体系,造成管理会计人员在工作中比较散漫,不能按时完成工作任务,损害集团的利益,甚至还有管理会计人员会为了自身利益对会计信息进行造假,集团领导通过虚假信息不能对集团进行正确的判断,也不能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不仅不能推动集团的发展,甚至对集团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二、集团会计工作的创新和实践

(一)新形势下会计工作的创新

要让集团领导人员了解会计的工作对集团的影响,从而提高集团对管理会计的工作重视。目前,我国经济和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得到空前的发展,因此,集团管理会计的创新是集团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渠道,集团只有重视对会计工作的管理,才能保证集团稳定的发展。[6]从责任划分以及建立完善的制度开始,明确会计管理中的相关制度,明确每个会计人员的工作要求,从而保证会计工作的稳定进行。集团规模不断扩大,就会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量,这个时候就要保证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集团还可以运用先进的网络科技进行办公,能够更快地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运用网络还能保证会计工作的透明度和准确度。

(二)提高会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为了能够保证集团的利益不受外界不法人员的损害,集团内的管理会计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从而保证集团安全稳定的发展,保护集团的利益,满足集团对管理会计人员的要求。[7]第一,增强管理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集团可以对管理会计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保证管理会计人员可以完成工作要求,提高工作效率,集团同时还要发掘人才,对专业人才进行重点培养。第二,增强管理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的道德素养对集团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能够保证集团的利益和信息安全,集团对管理会计人员要加强职业道德和思想道德教育,不仅防止管理会计人员出现违法乱纪现象影响工作,同时还要让管理会计人员懂得如何保护集团的信息和利益,推动会计工作的发展,保证集团可持续发展。[8]

(三)建立完善的会计管理体系

集团规模的增大,不断地发展,就会为管理会计工作带来较大的任务量,给管理会计人员带来很大的压力,因此,为了能够让管理会计工作满足集团的需求,就要对管理会计工作不断的完善和优化,保证管理会计工作有效并且保证质量地完成。要保证管理会计工作有效地进行,就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会计管理体系,确定管理会计工作中的规章制度,对管理会计人员工作的行为进行规范。[9]比如,建立工作准则,建立业绩考核机制,定期汇报工作等形式,促进管理会计人员积极地完成工作任务。在管理会计工作的时候,要注意从集团的领导到员工,都要遵守集团的规章制度,才能保证管理会计工作有效地进行,推动集团的发展。

(四)完善会计工作的监督体制

大部分的集团对管理会计的工作都缺乏基本的监督体制,因此,管理会计的工作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得不到约束,从而导致集团的利益受到损害。要避免不良风气,提高管理会计工作的效率和严谨性,就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会计的工作监督体制,对管理会计工作进行监督和控制,从而保护集团的经济效益。[10]首先,要建立科学严格的会计管理监督体制,对管理会计工作中的内容进行监督,保证管理会计核算工作的准确性,保证集团收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其次,监督体制还要对管理会计工作进行详细的划分,对每个会计人员应负担的责任进行明确,这样的方式可以避免会计人员出现徇私舞弊、腐败的现象。[11]加强管理会计工作的监督体系,从整体监督到个人监督,明确责任,从而促进管理会计人员承担自身的责任,提高自身的工作素养,确保会计工作正常运行,从而保证集团稳定持续地发展。

(五)会计工作内容要明确目标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管理会计的工作越来越能体现出其在集团发展中的作用。要做好会计管理的工作,就要制定一个管理会计的工作目标,因此,集团在进行管理会计的工作时,要明确管理目标,集团不能一味将追求经济利益作为会计的工作目标,要重视集团文化资产在集团中的利用。[12]企业要做好明确会计工作的目标,就要做到以下几点内容。第一,集团会计工作的目标要跟集团实际经营的情况相结合。企业在制定会计工作目标时,最基本的一条就是根据集团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要满足集团的实际需求,同时还要与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的情况相结合,才能保证管理会计的工作稳步发展。第二,管理会计的工作能有效地解决集团的财务问题。解决集团的财务问题是集团经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任务,因此,管理会计的工作在进行的时候,也要把这个问题作为自身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才能保证管理会计工作发挥其功能,保证集团稳定地发展。第三,管理会计的工作要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现实需求。管理会计的工作是集团内部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要提高集团的管理成果首先就是要提升管理会计的工作,根据这一点,在制定管理会计的工作目标时,就要以能满足集团发展需求为目的。[13]

(六)会计工作内容要加强信息管理,降低财务风险

在集团会计的工作中,做好风险管理是会计工作的重要任务。能够提高管理会计的工作实效性,我们要先对集团存在的财务风险有一个大体的了解。[14]集团经营中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追求更高的利益,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注意财务风险,重视对财务风险的控制,运用财务指标对企业的负债融资和权益融资进行分析,为了更好地防范财务风险,集团在进行决策的时候,首先要结合集团自身的情况以及各方面的因素,运用科学合理的经济模型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决策。根据集团的需求,要降低财务风险,就要在集团的内部经营管理中从管理会计的工作入手,加强对信息的管理,从会计管理的角度为集团提供更多的财务信息,优化管理方法。在选择管理模式的时候,能够更加符合集团的实际情况,符合集团的发展需求。同时,管理会计的工作,也要从企业财务的角度考虑分析企业有可能面临的财务危机,进行及时的预防,并且提示集团的领导层,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以及集团管理风险,让集团在经营中越来越符合集团的发展需求,为集团的发展铺垫,更好地促进集团的经营管理发展和进步。[15]因此,集团的会计工作要加强对信息的管理工作,从而降低集团的财务风险。

管理会计的要素篇10

关键词:现代企业;企业管理;会计人员

一、现代企业高层会计管理人员提升素质的必要性

无论是企业,还是高层会计管理人员,都应认识到会计管理者自身素质提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与全球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迁、我国经济飞速进步以及高级会计人员行为影响力都有着密切关系。

从全球经济―体化趋势来看,改革开放后,全球经济的大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国内企业不断走入国际市场,我国经济已然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一部分。如此一来,跨国公司及企业在其所经营的当地国家或者地区政府的经营状况、财务成果以及纳税情况等相关会计信息的披露都必须在国际会计规则范围内,也必须在当地国家或者地区政府的法律规范范围内,这对我国企业高级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提供更高要求。

从知识经济时展来看,新的时代背景下,知识更新速度极快,这使人们的思维、生活、工作方式都是一种挑战和改变,而此种改变也促使我国现代经济呈现新的局面,现代管理理念、现代科技也都将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更大作用。那么,经济环境的改变,带动企业会计工作的改变,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改变,高级跨级人员素质的不断提升。

最后便要分别从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走向以及高级会计人员行为的影响来看,前者呼唤一种更具实践意义和操作性的会计准则体系,而新的会计革命又必然要求高级会计人员具备更高的业务能力和财务管理素质;后者则体现在高级会计管理人员对企业领导者、企业管理、企业财务管理、会计工作、普通会计人员的影响上,比如高级会计人员有助于企业领导者做出正确、恰当的决策,有助于企业管理迈向更为积极的方向,有助于企业财务管理更加有机地处理财务和会计的关系,有助于企业会计工作更加良性地运行,有助于企业会计人员更加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二、现代企业对高层会计管理人员基本素质的要求

宏观上把握会计事宜。以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为背景,我国会计改革全面启动,尤其在会计法规体系建设方面,会计改革推动力度极大。作为一个企业的高层会计管理人员,其更应该脱离企业具体会计事宜的局限,而放眼整个国家宏观政策,对那些重大会计政策出台的背景、意义、理念以及原则等,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关注。

具有过硬的财务管理能力。高层会计管理人员应将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定位为自身财务管理的重心,从企业资金筹集、资金投放、资金运作、资金退出等几个具体的、重要的环节入手,不断夯实自己的财务管理能力,提升自我财务管理水平,甚至朝向“零存款、零存货”的理念迈进。

将会计工作更好地融入企业经营之重。对现代企业而言,企业管理与决策都需要高层会计管理人员的参与和付出,这便对高层会计管理人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高层会计管理人员必须从企业财务部门所掌握的财务会计准则出发,认真剖析企业经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针对其中的薄弱之处,给出可供高层管理层参考和使用的改进措施,同时还要尽可能地保证所提意见和建议是通俗易懂、简便易行的。此外,高层会计管理人员还应充分熟知本企业生产及经营特征,使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融入了更多会计工作举措。

推进本企业内部控制的开展。高层会计管理人员肩负着构建并实施企业内部规范体系的重任,其应该严格控制企业内部最为关键和敏感的岗位和环节,特别是销售岗位、采购岗位、工程项目岗位、货币资金岗位、预算控制岗位、对外投资岗位以及计算机网络控制岗位等。所以,一个高级财务会计人才必须具备组织和实施内部控制的想法和能力。

熟练运用会计准则。以资产减值为例,当企业资产项目发生减值,不管是流动资产或者是固定资产,其都应进行提取减值准备,当具体怎样才能判断出企业某项资产减值数额,这需要高层会计管理人员更好地思考和操作。根据统一的会计标准,会计人员只能参考到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从企业具体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并且凭借自身良好的职业判断,高层会计管理人员才能更好地运用自身掌握的指示,判断出哪些资产发生减值,同时提取多少减值准备。这意味着,高层会计管理人员应对各项企业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具备熟练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以能够做出相应的职业判断。

三、现代企业培养高层管理会计人员的有效举措

在政治素质方面,企业应让高层管理会计人员明白,一个国家有其不同的政治需求,任何国家也都会对自己的国民提出一定的强制生,而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科技和企业管理能力并不意味着改革政治信仰的公正性和正确性,东西方之间、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存在一定的政治差异。所以,高层会计管理人员应保持明锐的思想和前瞻的意识,从国家和民族立场出发,培养自身具有哲理性的政治素质。

在专业素质方面,企业应提高高层会计管理人员的会计职能,这包括对国家宏观经济与税收政策的及时了解,对国家会计政策、法规变动时企业会计业务发生变动等情况的掌握,对企业组织机构合理性的有效组织等都能够很好地实践和开展;应提高高层会计管理人员的财务职能,妥善处理企业管理和财务管理的关系、财务和会计的关系,提高财务职能;提高高层会计管理人员的指示更新能力,一则是会计专业知识的更新,二则是其他专业知识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