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建议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4:57

高等教育建议篇1

一、教学目标的科学定位

美术教育,即通过美术教育实践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及其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所谓审美能力是指学生对美的感受、欣赏和创造的能力,也称对美的鉴赏能力。主要表现为对现实的感受是否敏锐、鉴别是否准确、发掘蕴藏在审美对象深处的本质性的东西是否深刻等。美术教育的教学目标可以从三个层次去定位。

1.知识目标定位

即通过美术教育理论课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理论、文化知识和艺术素养,使学生具备正确的审美判断、科学的审美价值、高尚的审美理想和高雅文明的审美趣味。所谓审美判断是依据一定的审美理论、标准,对客观世界的事物和艺术作品所作的饱含情感的审美评价;所谓审美价值,是审美客体所具有的能满足人审美需要、给人以审美享受的价值;所谓审美理想,是指人向往、追求的美的最好最高境界,是审美要求系统化后所形成的理想化的审美观念,是审美经验的积累和升华;所谓审美趣味,是指审美主体对某些审美对象的一种特有的喜好、偏爱的倾向。

2.能力目标定位

即通过美术教育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有高尚的审美理想和正确的审美观念;二是有对美的感受、鉴别和欣赏能力;三是有按照美的规律表现美、创造美、完成美术作品的能力。

3.情感价值目标定位

即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学生准确的审美判断、高雅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价值判断。审美情趣是以主观爱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对审美对象或爱或憎的富有情感的评价倾向。它表现为个人爱好、兴趣的差异和审美能力高下深浅的差异。时代精神、生活方式、地域环境、民族心理、习俗的差异也会带来审美情趣的差异。通过美术教育,培养起人们高雅、文明的审美情趣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这样的美术教育的目标定位就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的美术教育目标定位简单化、同一化和绝对化的弊端。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传统的美术教育中,技法训练是大学四年的主要内容,课堂写生与临摹占据了大部分的学时,这种教育的好处是学生的基本功扎实,技法过关。但坏处就是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不够,学生的艺术个性不明显,创造力薄弱。另一方面,对审美教育的忽视,也使学生的艺术视野不够开阔,审美能力较弱。所以,美术教学内容的改革,应在训练学生专业技法的同时,重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

1.构建跨学科课程

表现和创造“美”是一切艺术活动的目标[1]。许多高校美术课程的设置中,鉴赏与美学理论课仍然是球,整个四年下来,也抵不上一个学期的技能课学时,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明显不足。我们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中,注重构建跨学科课程。首先,在保持专业独特性的同时,构建跨学科的新课程体系,注重与其他人文学科的融合渗透[2]。提倡学生除了学习本专业理论课程,也积极选修美术之外的舞蹈、音乐、文学、哲学等学科。在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加大专业美术理论课的学时与分量,引导学生重视理论课的学习,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2.引入思维训练课程

创造力是促进人类发展的伟大天赋[3],也是高素质的美术人才必备的才能。目前,高校美术教育存在着重视课堂习作而忽视创新训练培养的倾向,学生的作品习作味浓,创新性差。要改变这种局面,一方面可以通过教师在日常授课时随机训练,如做出发散图表等,加强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另一方面,可以引进新型的思维训练课程,如头脑风暴训练课。训练时,要求学生在很短的时间里,像暴风骤雨一样,迅速地说出自己的一些观念,不能迟缓,不限制数量,也不要求质量。在整个思维训练过程结束后,进行评价。评价标准是:说的越多表示思维流动性越高,速度越快表示思维流动性越好。这种风暴式的联想训练,对促进创造性思维大有益处。

3.增加开放式实践教学内容

现在高校美术毕业生的通病是学生实践性不够,就业后还要“二度培训”。要改变这种现状,学校和教师应改变传统封闭式教学体系,倡导“开放式”实践教学。

(1)鼓励课堂外教学。这种课堂外教学包含两种方式。一种是寻求当地美术资源,如相距不远的古建筑或博物馆,组织学生实地观摩。观摩前教师设计好课题,观摩后以组为单位提交调研报告。另一种是在讲解一些理论性较强的技法时———如透视学,由教师短时间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在校园里实地观察透视变化。

(2)建立“班级工作室”,把社会设计项目直接引入教学课堂。通过模拟真实丰富的生产情境,把教室变成合作互助的工作室,师生共同负责“产品的全程生产”。这种实践可以快速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3)组织多种竞赛活动。学校可以多组织一些设计比赛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变模仿性学习为创造性学习。

(4)发展校外实践基地。由校方出面联系,发展不同的校外实践基地,使学生在实习时了解社会需求,主动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灵活选择

1.改变“一言堂”教学,倡导“对话式”教学

“对话式”美术教学是建立在处于平等地位的学生、教师和作品三者间彼此的精神敞开而达到心智启迪、灵魂交融目的的教学形态。在这种多元对话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与权威,而是课堂的引领者与组织者。

(1)与作品对话。通过课前布置作业,引导学生搜寻作品资料,理解“画内之意”与“画外之意”,实现初步的“人与作品的对话”。

(2)师生的对话。课堂上教师巧设话题,师生之间展开对话。这种对话不是漫无目的的,而是在教师循序渐进的问题诱导下层层深入的。同时,学生之间讨论、对话,活跃思维,呈现了对作品的多元理解。

(3)与自我对话。对话最终的目的应该是自身的人文关怀与精神的提升。师生在欣赏完作品后与自我的内心和精神世界进行对话,这是课程审美性与人文性的体现。

2.改变单一的“范画示教”,倡导多元化教学

单一的范画示教容易导致一班学生都模仿老师的作画风格,显得千人一面。因此,在现在的技能教学中,倡导在“范画示教”的基础上,引入多元的教学方法。

(1)激疑法。指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刺激学生感官,再促使学生思考和探讨。如教师在作画前,先展示自己或他人的优秀作品,在学生惊叹之中,教师有侧重点地引导学生观察技法特点,如湖水的透明感是怎样表现的;学生带着问题思考,研究,讨论。然后教师具体示范湖水透明感的画法,使学生领悟。这种方法针对性强,且激发兴趣,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2)对比法。展示优劣不同的范画,请学生自发找出劣画中的构图、色彩、透视上的缺点,再讨论同样的问题在优秀作品中是怎样表现的,通过对比使学生理解技法细节。

(3)展览法。名家名作虽然可以引起学生的感叹,但是与他们心理距离最近的还是同班同学之间的交流与观摩,定期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作品展览,组织学生观摩与讨论,可以互相促进,开阔创作思路。

(4)临摩法。让学生临摩美术大家的画作,提高其审美和鉴赏能力。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美术技法,另一方面,又可以对学生进行美术史和名人名画介绍,提高其审美情趣和审美评价能力。

3.引入网络和多媒体技术

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的引入无疑是现代课堂的重要改革,这使课堂的信息量增长,感官性增强,课堂效果更好。同时,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建立网站,收集资料,相互交流与促进。也可以指导学生把自己的美术作品挂到网上,相互交流与欣赏。

四、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

美术创作与其他学科门类相比,方式多变,过程复杂。因此,对教学评价的改革也应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

1.由重结果评价向重教学过程评价转变

原有的美术教学评价一般是重结果,轻过程。美术评价改革要求,应在宽松的艺术氛围下,教师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对教学过程分阶段评价。

2.对作业的单一评价向质与量评价转变

在日常作业的评价中,弱化量化评价和主观评价,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做出客观的描述性评价与软性评价,适度地指出问题,尊重学生的审美个性。

高等教育建议篇2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育经费比较

一、新疆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现状

(一)新疆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情况

十年来,新疆的高等教育投入逐年增长,为新疆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多层次人才。由图1可知,新疆教育经费投入由2001年的12.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59.6亿元,年均增长18.6%。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增长显著,年均增长21.9%,事业收入、捐赠和其他收入增长较为缓慢。

新疆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如图2所示,自2001—2008年,新疆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有增有减,变化不大。2008年以后,高校生均教育经费增长明显,2010年增长最快,由2009年的12980.51元增长到2010年的19321.27元,增长了48.8%。

(二)新疆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结构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新疆高等教育经费支出主要出有以下细项。2007年以来,新疆高等教育支出额由28.83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54.03亿元,年均增长23.3%。

从2007-2010年的结构上看:

1.事业性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89%、97%、94%和95%,基本稳定在95%左右,波动不大。

2.工资福利占事业经费的比重分别为:36%、31%、31%和24%,呈下降趋势。

3.个人家庭补助占事业经费的比重分别为:15%、18%、19%和20%;其中助学金占事业经费的比重分别为:4%、7%、8%、10%,均呈上升趋势。

4.商品和服务支出占事业经费的比重分别为:31%、29%、28%和29%,基本稳定。

5.其他资本性支出占事业经费的比重分别为:18%、22%、22%和26%,呈不断提高的趋势。

(三)新疆高等学校科技投入状况

新疆高等学校科技研究不断深化,区域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研究逐渐深入,有力支持了新疆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截至2010年,新疆高等学校科技研究与发展机构有24个,科技研究人员12894人,科研经费为2.36亿元,科研经费比2009年增加了6931万元。其中,政府拨款为1.84亿元,比2009年增加1.13亿元,增长迅速。随着高校科技进步与科研能力的不断增强,高校为新疆大规模开发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目前,新疆高等教育已形成了较完备的高等教育体系,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跨越,高等教育逐步向更高层次发展,专业从少到全,为新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大批人才。截至2010年,新疆拥有普通高等院校32所,其中,综合大学6所、理工院校11所、师范院校4所;开设本科专业157种,高职高专专业269种;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25.33万人,在读研究生1.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本、专科学生占36.0%(数据来源于新疆统计年鉴2002—2011)。通过布局结构调整,使高等学校实现了优势互补,办学规模和效益明显提高。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质量建设、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能力明显提高。

二、加大财政高等教育投入,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的几点建议

虽然近十年来,新疆高等教育事业有了长足进步,但是与内地发达地区相比,教育条件、教育方式和手段还有较大差距。由于新疆区位环境特殊、经济基础薄弱、地方财力不足以及居民的收入水平较低,导致新疆高等教育对国家财政的高度依赖性。并且,这种高度依赖性短期内也难以改变。目前,新疆高等教育经费支出中用于日常运转的支出占比较大,而用于提高教育层次与质量的经费来源严重不足。因此,国家必须加大对新疆高等教育的投入,使新疆的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跨越式的发展,以满足新疆经济大发展,社会大进步对人才的需求。

(一)不断加大新疆高等教育投入,尤其是加大对高等学校科研的投入力度,培养适应新疆发展要求的高端人才队伍

首先要不断提高高等教育投入在教育投入中比重,提高高等教育财政预算内的生均经费支出,实现生均经费支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尽快合理化高等教育的学科设置与办学层次,适应新疆人口受教育层次整体上移的趋势;进一步改善教学和实践条件,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创造物质条件;加大对高校教师的培训力度,培养专业性与综合性管理人才,使高校成为新疆人才的储备基地。此外,此外,还要加大对新疆高校科研的投入,支持高校进行新疆社会、传统文化和区域经济等方面的研究,实现高校研究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政府政策决策,服务于企业经营管理,为新疆跨越式发展提供充足的智力储备。

(二)提高高等教育投入在教育投入中的比重,提高高等教育财政预算内的生均经费支出,实现生均经费支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虽然从数据上来看,近年来新疆高等教育生均经费支出的绝对额与增长率均较快,但用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方面的比例还有待提高。如2010年比2009年,奖助学金增长了78.8%,达到51586.4万元;免费师范生教育增加了4.31倍,达到13193万元;此外2011年起还增加了民族预科学费资助(数据由新疆教育厅财务处调研数据整理所得)。这些投入提高了生均教育经费的数值,但却不能有效支持高校教育发展。

(三)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支持新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力度,增加各类专项经费的投入

近年来,中央财政对新疆高等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如,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专项建设、中央与地方共建经费投入从2003年的500万元提高到了2011年的7500万元(数据由新疆教育厅财务处调研数据整理所得)。但是,截至2010年,新疆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500.58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为1698.91亿元,财政自给率仅为29.46%,在全国排名倒数第四位((数据由中国统计年鉴2011整理所得)。因此,主要依靠新疆地方财政支出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基础尚显薄弱。

(四)调整高等教育支出结构,加快新疆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进程

要围绕学科设置与办学层次合理化、进一步改善教学和实践条件、加大对高校教师的培训力度以及加大对新疆高校科研的投入力度。增加在教师工资福利、教师培养与发展、教学条件改善与提高方面的投入,以提高新疆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实现高校研究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政府政策决策,服务于企业经营管理,为新疆跨越式发展提供充足的智力储备。

(五)着力解决新疆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促进各学科与各高校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以新疆本科院校的专项项目支出为例,2009年与2010年两年,新疆大学、新疆农业大学的专项项目支出额分别达到了19714万元、21634万元;文科院校新疆财经大学仅为5478万元;位于南疆的喀什师范学院只有1512万元(数据由新疆教育厅财务处调研数据整理所得)。因此,今后应改善教育经费在不同学科、地域的合理投入,实现新疆高等教育发展的均衡性。

参考文献

[1]新疆跨越式发展中几个重要指标的分析[oL].新疆统计信息网,2011-12-27.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oL].新疆统计信息网.

[3]陈玉芝,党玮.新疆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05).

高等教育建议篇3

[论文摘要]面对机遇与挑战,办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建立一支知识结构合理、实践操作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本文从师资队伍的现状入手,谈一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高职高专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

随着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高职师资队伍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在教师数量上,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在建设方向上,要努力建立一支“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已成为共识,并显示了实际效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现有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1 结构不尽合理。据不完全(不包括民办院校)统计,在高职专任教师中从职务结构上看,教授仅占214%,副教授占31.8%,讲师占46.1%,助教占19.7%。从学历结构看,博士生仅占0.4%,硕士生占8.4%,本科生占85.1%,专科及以上者占6.1%。从年龄结构上看,30岁以上占20.8%,31~40岁占43,6%,41~50岁占21.1%,50岁以上占14.5%。可见高职专任教师的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都相对偏低,教师队伍年轻化的态势良好,但迫切需要培养提高。

2 实践能力不强。对数多名高职教师的抽样调查数据表明,由高校毕业后直接任教的占67.1%,由其他高校调入的占8.7%,由企业调人的占22.2%,由科研机构调人的占2%;可见,大多数教师缺乏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工作经历与实践经验,实践能力不强。

3 相关政策不配套。高职高专师资评审与普通高校有所区别,以体现高职高专院校的师资特点和办学特色。现行的高校教师职务评聘办法偏重于学术水平和科技能力,影响了高职教师,特别是主要从事实践教学教师的积极性,不利于高职教师队伍的稳定。对此,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特点和有关规定,制订适合高职高专教师工作特点的教师职务评审办法。为中青年教师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但是此项工作至今进度缓慢。

4 师资来源渠道单一,培训渠道不畅。高职院校专职教师主要来自高校毕业直接任教,渠道比较单一,缺少有实践经历的教师。另外有计划地培养、培训教师是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教育部2001年以后开始在天津、上海、北京、河南、宁波等地建立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但培训制度尚不健全,培训规模小、随机性、渠道不通畅的问题依然存在,而且实践技能培训依然是一个难点;出国培训还很困难;另外,各个高职高专院校的培训政策也不尽一致,培训工作还未进入有序、规范的状态。

(二)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

1 明确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制定出师资队伍建设的规划。由于高等职业教育,既有高等教育的特点,又有职业教育的特点,因此对教师的规格有特殊的要求。高职高专院校“十一五”期间师资队伍建设总体目标是:争取用6年左右的时间,使教师学历层次明显提高,青年教师中硕士学位以上教师的比例达到30%,有条件的学校争取达到50%;“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的比例不低于50%,有条件的学校争取达到70%以上;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不低于20%,有条件的学校争取达到30%左右;生产一线的兼职教师与专业课、实践课教师的比例不低于1:7。有条件的学校争取达到1:51以上;教师与学生的比例控制在1:18以内。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应根据学院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确定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并从师资队伍的实际出发,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具有较高素质、较强实践能力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和梯队人才。

2 改善并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1)科学引导和培育青年教师。现有的师资大多数直接来自高校毕业生,并且年轻教师偏多,缺乏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工作经历与实践经验,可以采取两种方法:一是到企业进行生产实习,了解并熟悉企业的生产实际;二是采取“导师制”,在专业教研室内部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作用,以老带新。培育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2)实施学历提升工程,改善教师的学历结构。针对学历结构相对偏低的问题,可以采取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在引进方面,各院校要出台超常规吸引高层次人才的优惠政策,尽快补充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在培训方面,主要有三条途径:一是鼓励现有教师攻读硕士及以上学位;二是选送骨干教师到国内有关院校进行短期培训;三是送到国外进行短期研修。

(3)加强教师梯队建设,形成合理的职称结构。职称结构也是影响师资队伍建设的“瓶颈”问题,要想改善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师资结构不尽合理的现象,_可以采取以下办法:外部引进——以优惠的条件吸引高职称人才;继续聘用——继续聘用校内外刚退休高职称人员;内部培养——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3 建设一支实践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兼职教师队伍。兼职教师是能够独立承担某一门专业课教学或实践教学任务、有较强实践能力或较高教学水平的校外专家,不仅是各专业教师数量不足的补充,而且能带来生产一线最新的动态、成果和经验,对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对“双师型”队伍建设都是不可缺少的。积极从企业单位聘请兼职教师,实行专兼结合,是改革学校的师资结构,适应专业变化的要求,实现教学与生产、科研工作以及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有力措施。

高等教育建议篇4

关键词:高校发展后勤社会化管理建议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高校必须充分认识到要办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必须有高质量的后勤保障:要办一流的大学,必须有一流的后勤保障。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多次就高校后勤制度改革问题做出重要指示,明确要求高校后勤必须与高校行政管理相脱离,组建企业化经营管理的高校后勤生活服务公司,专门从事学生公寓物业管理以及学校后勤生活服务,逐步实现高校后勤管理与运行模式的社会化。因此,冲破旧有的高校后勤“统得过死,包得过多”;“平均主义,大锅饭”等计划经济时代单纯的行政管理体制模式,引入承包经营、经济核算、契约合同等具有企业性质的社会化管理模式来构建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是高校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现就宁波大红鹰学院规模与后勤发展的情况统计分析如下:

备注:表格中教职工数中不包括后勤人员数;后勤人员数是指在编职工,不包括合同工及聘用工。

从表中可以看出:随着宁波大红鹰学院(教育部于2008年4月10日同意设立宁波大红鹰学院,同时撤销宁波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后勤人员数也逐年递增。为了实现原有学校后勤资源的优化配置,宁波大红鹰学院采用“社会化服务模式”和“独立法人模式”相结合的运行模式,于2008年3月12日成立宁波鸿大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为主体来承担管理学校的后勤工作。宁波鸿大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以后勤市场为资源,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校内服务市场,并以市场竞争机制约束保证服务质量,还在学校后勤生活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上,通过鼓励社会企业投资建设并参与服务。这种模式不仅减轻了学校和后勤实体的负担,还使学校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得以充分发挥作用。

通过这几年宁波大红鹰学院后勤服务实现市场化;后勤经营实现企业化的新型后勤服务体系运作后,从中得出一些经验和体会,现就后勤社会化管理提出以下几点浅薄建议:

1.科学的管理制度设计

科学的、人性化的管理制度是现代高校实现后勤社会化管理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高校在后勤管理制度设计时,始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即从全局考虑,又从细微着眼,体现科学化和人性化的特点。高校要制定后勤各部门具体的工作岗位责任,如《设备管理责任》、《水电维修办法》、《校容、卫生、绿化管理办法》、《办公用品、低值易耗品采购办法》等,科学、完善、严格而又富有人情味的制度既从根本上杜绝了后勤管理漏洞,又保证了各种管理制度得到最大限度的贯彻和落实,从而使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与办事透明度。

2.建设专业的人才队伍

现代高校要把后勤职工队伍建设当作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常抓不懈,要加强后勤队伍培训工作,注重文化教育与业务技术教育相结合,内部培养与外部培养相结合,理论、技术学习与考察实践相结合,并要以人为本,按需施教,根据人才成长的规律和教育培训的要求,分级分类地开展培训,激发人的内在动力和潜力。同时要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引进和使用的新机制,导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创新用人机制;建立“能进能出”、公平、公正、客观、科学的全员聘用制;建立人才合理的流动机制。高校还应经常组织后勤人员召开座谈会进行政治学习和思想交流,经常性地组织开展检查、督导、评估、民意调查等活动,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的建议。全面提高后勤队伍综合素质,建立一支能够满足学校服务保障体系要求、精干高效、勤恳务实的后勤社会化管理队伍。

3.有效进行质量监控

现代高校后勤处作为后勤工作的主要监控职能部门,应采取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加强对后勤社会化管理工作的质量监督。一方面建议民主评议和纵向评价相结合的后勤管理工作考评机制,接受服务对象的监督,提高管理的透明度。另一方面,通过后勤部门与师生联席会、设置意见箱、校园网等多种形式与途径,广泛征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让师生参与到后勤管理中来,增进相互间的沟通、理解、支持与依赖。同时,注意逐步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认知体系,借助科学的管理方法和严格的管理手段,把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如食堂管理中的电子校园卡监控、配备医务监督和专职食堂管理员、二十四小时留样菜的制度、师生组成的善管会等措施的实施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后勤管理的满意度,而且也大大地推动了家校共同体的建设,真正让师生体会到学校如家的感觉。

4.建立亲善的环境氛围

现代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部门在为广大师生提供服务时,要十分注重情感的投入,通过对后勤服务人员及设施、设备的有效管理,给师生创造一个安全、整洁、舒适、优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同时坚持以人为本,以服务对象的合理要求为工作准绳,时时处处为师生着想,不断改善服务态度,为他们提供一流的服务和亲善的管理,让他们感受到亲人般的热情和家庭般的温暖,从而使每一位师生都能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以促进高校的稳定和发展。如为解决教师住房困难,除了发展住房补贴以外,还可以通过租民房,建公寓楼等多种途径予以解决,使中青年教师真正能够安居乐业。

5.丰富校园文化

现代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要努力创建“环境优美”的校园,做到校园建筑布局合理,校园绿化怡人,校园环境整洁,校园文化浓郁,同时充分挖掘高校人文底蕴,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内涵,特别注重校园的文化建设环境,努力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生活,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提升学生人格,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意识的高校文化氛围,从而充分发挥出环境育人的功能。尤其是在寝室文化建设方面,除每间设室长、每层设层长以外,每撞宿舍还要设一名政治辅导员和数名宿舍管理员,在加强管理的同时,通过开展星级文明寝室评比活动,将文化建设纳入到寝室管理之中,使学生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得到熏陶,受到教育,高校后勤的育人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6.完善保健体系

高校后勤的医疗保健服务是全体师生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的根本保障。现代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一方面要通过加强医务室的建设,配备必备的医疗设备,聘用医术过硬、责任心强的医护人员,坚持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值班;另一方面要坚持预防为主,经常向广大师生宣传疾病预防的急救知识,开展定期讲座、体检,提供各种保健咨询服务等;第三,要建立一整套科学严密、细致周到的疾病防治制度和措施。为广大师生提供全天候及时有效的治疗服务;同时与有关医院和救护中心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配置专车以备不时之需。除此之外,医务室还要从药品采购、卫生消毒、食品检查等方面提供相应的保障,确保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

7.保障安全工作

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现代高校应高度重视安全工作,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部门领导应亲自挂帅,从意识、措施、行动等多方面部署安全工作,同时制定:“以预防为主,重在责任”的安全工作思路,通过加强常规安全检查,严格保卫制度,定期检查校园内部信息系统、校园安防监控系统、各种活动、文化娱乐设施以及消防设施等的安全工作,并定期开展安全知识竞赛,组织模拟消防演习,邀请法律专家等多种安全教育形式;运用科技、人力、管理、加强巡逻、调查、预防工作等手段;制定完善的安全工作细则、鉴定各部门安全责任书等措施,加强广大师生的安全责任意识,保证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的稳定,为师生员工创造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实现创建平安校园的目标。

8.合理配置资源

现代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本质上是一种经济活动,这就必须充分考虑人力、财力、物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使三者达到一个协调的状态,才能真正坚持高校的可持续发展。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还应设立保证资源分配科学、民主、公平的监督机制,同时进行全面预算管理,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使有限的资源充分发挥最大效益,这也有利于加强成本的控制与管理。另外应做到严格的物资申购审批程序、建立采购员定期轮换制和询价制,坚持先询价、再采购的原则,并且要求询价员定时公布主要物品及食品的价格接受大家的监督;对于大宗物品和贵重物品,则必须向社会公开招标予以采购。

高等教育建议篇5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建议

以下从管理体制、办学形式、层次定位、法律保障等方面,提出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些建议。

尽快建立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互衔接与沟通的“立交网络”,解决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不畅的问题目前,大多数国家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间能相互衔接与沟通,多数国家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间建立了相互转换或等价关系,高等职业教育层次在不断向高一级延伸。而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相互衔接不紧、沟通渠道单调,职业资格培训与高等职业学历教育分属不同部门管理,毕业文凭与资格证书之间脱钩。据此,应该尽快建立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间衔接与沟通的“立交网络”;解决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的管理体制不畅问题,构建起毕业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间的有效转换机制,使两者之间有序协调发展;完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废除阻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国家标准类”规章制度,充分发挥省级地方政府的优势,使地方职业院校办出特色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比较发达国家在管理体制、学制、入学要求与资格、专业设置、课程开发等方面没有硬性的“国家标准”,而是各个州甚至学院之间各具差异,形成了不同特色。如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德国等视实际情况确定学制长短,美国、加拿大各州(省)的教育体制都不完全相同,甚至各个学院根据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社会和科技文化变化来制定管理、教学计划、课程大纲与课程内容等,连比较保守的德国、英国和瑞士也是如此。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单一、没有地方特色,由于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不尽相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极大,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应注意因地制宜。因此,必须废除阻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有关“国家标准类”规章制度,如学校名称、层次、学制、入学考试与入学时间、教学内容、学生管理、新生入学与毕业生注册时间等,相应地,国家应出台有关法规,充分发挥地方政府优势,提倡地方政府制定不同的高等职业教育政策,鼓励地方政府开办各具特色的职业院校,地方政府可根据本地实际需要,确定招生计划、招生办法、专业设置、收费标准、户籍管理、指导毕业生就业、生均教育事业费补贴标准等,以保证教育质量、规范办学秩序和改善办学条件。

将“高等职业教育”改称为“高等技术教育”,更加符合国际高等教育发展史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从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看,最先出现的是“学术型教育”,随后从“学术型教育”中分离出“工程型教育”,20世纪50年代又从“工程型教育”中分离出“技术教育”,即高等教育具有三种基本类型,相应地有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三种高级人才基本类型。学术型教育培养从事理论研究规划型的高级人才;工程型教育培养开发与设计型人才;技术型教育培养将工程设计、技术规范、管理法则转化为实际生产、经营管理与服务的人才。三者彼此相互补充、相互依存。还有传统的以农业、工商业、家政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教育课程出现技术化(技术性),以及传统的职业岗位对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或者说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是技术化越来越浓厚。在国际上,一般将培养工程师的称“工程教育”,培养技术工人的称“职业教育”,培养技术员的则称“技术教育”,如美国招收2年制技术员培养“技术师”,法国培养“高级技术员”的短期技术学院,英国培养“技术工程师”的多科技术学院,德国培养“应用型工程师”的专科高等学校和技术学院等,这表明高等职业教育实质上是高等“技术教育”。因此,中国将技术型教育称之为“高等职业教育”是不妥当的,应将“高等职业教育”改称为“高等技术教育”,实质上也是对该类型教育的一个明确的属性定位。

积极开展高等职业教育规律的探索及其教育理论、教学方法、课程模式的研究,尽快建立高等职业教育学无论是学术型教育、工程型教育还是技术型教育都应该存在自身的教育规律,具有各自的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学术型、工程型教育与技术型教育在学术性与职业性的选择、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专业和课程的设置、培养条件的要求等方面都存在着质的差异。可见,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并不一定比长期从事技术型教育的职业院校好,而这些学校所培养的人才既不像研究型又不像技术型。如此一来,我国把高等职业教育的本科、研究生层次及其学位授予权置于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可能并不恰当,反之,应该支持职业院校积极探索与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大力研究专业领域、职业岗位(群)的发生发展规律,尽快建立高等职业教育学;对于研究水平高、师资力量强、仪器设备先进的成熟职业院校在专科层次基础上,可开展本科甚至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经过国家学位委员会的审核同样具有学位授予权。目前,我国的技术型教育无论是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还是办学模式、课程体系,要么是过多地受到学术型、工程型教育的影响,要么是显著存在中等专业学校甚至技工学校的痕迹,绝大多数没有建立自身的特色,存在着水平不高、效益不高、特色不明的缺陷。因此,如何创建高等职业教育理论、教学方法、课程模式以及如何办出特色等是亟待解决的一系列学术问题,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学中的重要课题。

高等职业教育的学制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应该由专业领域的知识与技术含量决定事实上,学制长短主要取决于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又取决于该专业所需知识、技术含量的多少,而不是事先硬性地规定学制长短。虽然,不少专业的确只需要2~3年的教育就可以达到培养目标,但有些专业如知识、技术含量较高的临床医学、数控技术以及复合型较强的专业如城市规划与建设等完全需要实施4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教育才能实现培养目标。因此,制定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依据技术型人才的特点、专业(职业)领域的知识与技术含量多寡、教育层次等因素,以此再确定学制的长短,只要达到了培养目标其学制多短或多长都可以,绝不能一刀切。

借鉴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模式实施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应采取统合型课程模式,课程体系应考虑文化课程、专业课程、职业课程、学术课程等的有机结合,注重职业资格考核体系与人才培养方案等有机结合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存在“双元制”、“三明治”、CBe、培训包等教学模式,其共性是“习而学”。首先,德国和英国的课程理论深度处于中等、有利于人才培养,德国的课程与职业岗位的匹配程度很高、高等职业教育发挥的经济效益最好,英国的理论课与实践课整合度比较理想,教学效果最好。其次,从课程模式来看,现有单位职业型(如CBe)、职业群集型(如培训包)、阶梯型(如三段式)以及统合型(如双元制)等四种常见类型。再次,20世纪末期职业教育由终结性演变为终身性,由狭义技能拓展到综合素质,由单一满足上岗走向适应社会发展,导致要求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乃至课程模式的多样化,很多国家的课程体系由普通课程、职业课程与学术课程组成,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有机结合。因此,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应借鉴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模式,应建立一个包括文化课程、专业课程、职业课程、学术课程等在内的课程体系,采取统合型课程模式进行课程开发,注重素质课程与知识课程有机结合、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有机结合,注重灵活多样教育和个性化教育有机结合。同时,将职业资格考核体系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参考书、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密切结合,进一步完善我国职业标准的规范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改变提倡学校自己“做大做强”思想,国家加大资金投入,出台有利于社会、学校、企业三者发展的产学研政策,对实施产学研结合的企业实行费税优惠高等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的校内实训基地规模较大、工程环境好、设备先进、没有创收要求,实训基地建设、人员工资、仪器设备和实训材料等费用均由政府提供资助;政府重视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重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要求企业必须接受学生实习和技能培训并可得到政府补贴,真正典型的产学结合。究其根本原因,政府重视实训基地建设,重视产学结合,对实施产学结合的企业具有优惠的政策待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途径提倡产学研结合,实质上是松散的结合,在企业实施主要是顶岗实习,企业并非自觉自愿与学校合作;还有些学校看似依托行业办学,行业却没给学校优待,实质上仅仅是行业性质的学校。为了加快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切实推进产学研结合,确保高等职业教育对地方经济建设做出实际效果的贡献,各级政府必须改变提倡学校自己“做大做强”思想,国家必须加大对教学基础设施、仪器设备和实训基地的资金投入,国家应出台有利于社会、学校、企业三者发展的产学研政策,明确主管部门和学校的责任、权力、义务,对主管部门制定有效的、可操作性强的支持措施,规定企业支持学校产学研结合的义务,给实施产学研结合的企业实行费税优惠。

必须尽快制定《?教师法?的实施细则》,确定师资准入条件,实行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年检”,加快教师的培训,尽快建立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众所周知,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提高教师质量,为了尽快缩短与高等职业教育比较发达国家的师资差距,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形势。根据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的特点和我国从事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的现状,必须尽快制定《?教师法?的实施细则》,并严格贯彻执行,尽快确定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准入条件,定期考核,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实行“年检”,对考核和检查不合格者调离教师岗位,按照教师岗前培训的具体要求和教学大纲,加强师资培训;必须加快教师的业务知识和技术能力培训,积极鼓励教师攻读研究生,采取内邀外请的方式开展各种专题讲座,使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师尽快变成“双师型”;必须尽快建立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

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经费应该列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对受益企业开征高等教育税或人力资源享受费目前,在高等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公立学校教育经费主要是政府拨款;政府对私立学校也有一定的资助,程度不一,且有逐年提高趋势。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经费严重紧缺已是不争的事实,即使有拨款其数目因各地经济发展程度差异悬殊,或者有些拨款也只有人员经费,没有办公经费和发展经费或有也是杯水车薪。仅仅依靠提高学费来维系学校发展、改善办学条件是不恰当的,对学生也是不公平的,必须有赖于政府、社会、学校和学生各个方面来解决,尤其是政府拨款和社会捐助。由于“教育产品”很特殊,是社会“公共产品”,提高国民文化素质、技术素质、科学素质是任何一个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的义务就是教育而非筹款,政府对职业院校办学经费给予拨款是一种义务,按照《职业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的规定,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故其办学经费也应列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切实保障职业院校的教育经费。同时,企业由于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加盟使其经济效益翻番、成倍受益,企业也应是社会捐助的主体,有义务给职业院校捐助经费;或者政府对受益企业开征高等教育税或人力资源享受费,专门用于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壮大。

尽快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修定现有的法律法规,出台有关实施细则我国《职业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颁布时,几乎没有考虑地方尤其是经济不发达地区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保护、学生顶岗实习伤残等问题,我们应该借鉴国外教育立法的经验,尽快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对已有法律进一步修订,出台有关实施细则,明确政府和学校的教育管理职责、义务、权力,对办学经费渠道与拨款数目、师资培养经费、专业开发资金、实训基地建设费用等内容作出明确的规定。

参考文献:

[1]左家哺,王,黄旭,等.国际高等职业教育的比较研究[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0(4):372-379.

[2]左家哺,彭蝶飞,屈中正,等.发达国家及地区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比较研究及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06,(2):78-85.

高等教育建议篇6

随着医学学科及社会形势的不断发展,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管理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管理的现状、问题及针对这对这些问题如何改进提出自己的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高等医学教育;管理;管理体制;构建

【中图分类号】

R24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7-0284-02

长期以来,政府一直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呈逐步大众化发展的趋势[1]。医学领域亦是如此。高等医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阶段我国培养医学专业人才的主要来源。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新医改政策的推行,社会对医学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的形势,加强高等医学教育的管理,对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

1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管理现状

自上世纪90年代实行科教兴国战略以来,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事业取得了极大发展,成绩显著,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医学教育的一些规律和特点,形成了高等医学教育一些基本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初步建立了包括学校基础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的连续统一的医学教育体系,其规模、质量、效益有了明显提高,师资队伍不断加强,教学条件逐步改善。

但是,同我国现行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的弊端类似,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在教育管理理念上仍是以行政管理模式为主,其具体表现如下:

1.1充满经验主义的管理理念。具体表现为学校管理者仅仅凭借个人的经验、传统、习惯做法来对教师和学生进行管理,缺乏对教学管理观念的创新,甚至不能有效地了解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3]。特别是在以医学为主要学科的高等医学院校中,这种管理理念明显不能很好地遵从学科发展规律,不利于学科的发展。

1.2高度计划性、统一性和高度集中的管理运行体制[4]。此种管理体制下,学校行政职能部门负责整个学校方方面面的教学管理,其行政管理的权利远远大于学术管理者的权利。这种管理理念下管理人员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的方式以命令或下达任务的方式来完成,师生在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只能处于被动地位,其教育教学的主导和主体地位没有凸显出来。

1.3落后的教学方法及教学管理模式依然存在。虽然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众多医学院校也学习国外医学教育的先进教学方法,开展了诸如pBL、tBL等先进的教学形式,但更多的地方普通医学院校依然采取的陈旧的、以课堂讲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具体表现为一般由学校制定统一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并根据核心课程建立以学科为主的教研室,进一步制定教学进程,向下级教师安排教学任务;教学方式依然遵循传统意义上的“师傅带徒弟”的模式,特别是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这种落后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模式限制了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限制了学生自身潜能的挖掘和发挥。

2新形势下高等医学教育管理体制的构建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再结合新医改形势下国家对高层次医学人才的迫切需求,我们有必要努力构建一种符合新形势高等医学院校教育发展的先进管理模式和体制。

2.1转变管理观念,树立现代大学管理理念。许多专家学者曾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现代大学理念出过各自的观点,其中可持续发展则是可以涵盖高等教育其他理念的核心理念[5]。而相对于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现代大学理念而言,现代大学管理理念就主要体现在要摒弃那种充满经验主义的陈旧管理理念,遵循教育和学科发展规律,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创新意识,这样才能从思想上、根本上调动起管理者及每位师生参与学校教育管理的积极性[9]。

2.2构建优化、高效、协调、科学的高等医学院校内部管理体制。高等医学院校的内部管理体制,决定于高等学校自身的管理水平。为此,必须围绕以下一些方面来系统地推进高等医学院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创新:首先,强化学术权力,淡化行政权力,推行“专家治校”,按照高等医学院校教育管理的规律实施科学管理;其次,深化高等医学院校的人事制度改革,形成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推行全面竞争上岗和岗位责任制[6],促使管理人员可上可下,提高管理者主动服务或服务育人的意识。

2.3建立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和教学质量监控评估体系,充分发挥教育管理系统的整体优化和管理效能,进而优化教育管理组织系统。首先,构建和优化教育管理组织系统,建立以教学院、系为主体的三级管理体制,完善教育教学工作决策系统、教学工作监控系统和教学工作信息系统;其次,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要适应新世纪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改革的要求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自主意识和主体作用[7];再次,构建全面的高等医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特别是临床实践教学方面,更是须从教与学、品德与技能、理论与实践等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进行多方考虑;最后,建立各类教学激励机制,各个层次的优秀学生奖励机制和学习创新激励机制、教学工作奖优扶重机制等。

综上所述,高等医学教育管理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高等医学院校的管理者要主动适应和积极应对,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教育管理体制,不断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王素瑛.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在21世纪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5):1-2;9

[2]易露茜,陶立坚,陈启元.医学教育改革与国际标准的研究[J].医学教育,2005,(4):9-12

[3]陈世民.浅谈现代高等医学教育的实验教学理念[J].生理通讯,2004,23(5):130-132.

[4]彭勃,闫晓天.树立现代大学理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J].中医教育,2004,23(2):1-3.

高等教育建议篇7

   ,但是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的排序不仅没有提升反而在下降

   1.江苏省地方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及增长速度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增长速度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排第14位。2010年江苏省地方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为10089.18元,比上年8352.23元增加1736.95元,增长20.80%;2010年全国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为9589.73元,比上年8542.30元增加1047.43元,增长12.26%。江苏省地方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及增长速度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增长速度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低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84.03%、吉林省的59.23%、海南省的53.64%、内蒙古自治区的43.47%、江西省的37.38%、重庆市的36.14%、四川省的35.96%、青海省的34.03%、陕西省的29.95%、上海市的29.43%、贵州省的29.1%、湖北省的26.32%、山东省的24.82%。

   2.江苏省地方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虽然已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的排名却由2005年的第8位下降到了2010年的第11位。2005年全国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为5375.94元,江苏省地方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为4971.73元,江苏省比全国低404.21元。比江苏省地方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高的省份有北京市17036.5元、西藏自治区11864.34元、上海市11500.73元、天津市9134.45元、广东省7529.4元、浙江省6417.74元、青海省5972.89元。江苏省地方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排第8位。2010年江苏省地方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为10089.18元,而全国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9589.73元,江苏比全国多499.45元,超过了全国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但是比江苏省地方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高的省份有北京市34546.43元、上海市21258.08元、西藏自治区17155.04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3194.92元、天津市12395.91元、广东省11200.22元、青海省10944.41元、宁夏回族自治区10741.24元、浙江省10508.34元、内蒙自治区10147.22元。江苏省地方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排第11位。

   (二)江苏省地方高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已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的排名却没有变化

   1.江苏省地方高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已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的排名却没有变化。2005年全国高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为2237.57元,江苏省地方高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为2189.23元,江苏省比全国低48.34元。比江苏省地方高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高的省份有北京市10688.17元、上海市6865.05元、西藏自治区4596.24元、天津市4021.63元、广东省3399.36元、浙江省2273.32元。江苏省地方高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排第7位。2010年江苏省地方高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5213.14元,而全国高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4362.73元。江苏省地方高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比全国的多850.41元,超过了全国高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但是比江苏省地方高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高的省份有北京市19896.42元、上海市15438.48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7092.75元、西藏自治区6679.70元、广东省5864.76元、天津市5237.56元。江苏省地方高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仍排第7位。

   2.江苏省地方高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也仅排第20位。2010年江苏省地方高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5213.14元,比2009年增加1039.82元,增长24.92%;2010年全国高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4362.73元,比2009年增加560.24元,增长14.73%,江苏省地方高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增长速度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0.19个百分点。但是比江苏省地方高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增长速度高的省份有上海市44.57%、河北省48.79%、内蒙古自治区92.36%、吉林省110.43%、黑龙江省32.23%、安徽省26.11%、江西省27.88%、山东省97.28%、湖北省49.23%、广西壮族自治区36.57%、海南省62.65%、重庆市65.99%、四川省71.11%、贵州省59.44%、西藏自治区56.10%、陕西省66.24%、甘肃省45.63%、青海省115.3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38.54%。江苏省地方高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在各?⒆灾吻⒅毕绞兄腥耘诺?20位。(三)江苏省高校在校生人数、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江苏省财政收入、江苏省财政教育经费、江苏省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等在全国都比较突出,但江苏省高等教育财政经费投入在全国却不占

   优势

   2010年江苏省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8.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71%;2010年江苏省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例为14.13%;2010年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GDp的比例为10.4%;2010年江苏省高校在校生人数占全国高校在校生人数的比例为7.39%。2010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3.66%,而2010年江苏省财政教育经费仅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23%;2010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全部教育经费总额的75%,而江苏省财政教育经费仅占全部教育经费总额的70%;2010年江苏省财政教育经费仅占全国财政教育经费的4.72%。其中,2010年江苏省高等教育财政经费投入占全省财政教育经费总额的15.41%,而2006年全国高等教育财政经费投入占全国财政教育经费总额已达20.52%。可见江苏省高等教育财政经费投入的不足,与江苏省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极不相称。

   二、江苏省高等教育财政经费投入不足的后果

   江苏省是高等教育大省,但江苏省高等教育财政经费投入的不足造成了非常明显的后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高校债务沉重,引发财务危机

   江苏省是全国较早高等教育扩招的省份,加之为了达到教育部对教学水平实施评估的标准,在财政拨款没有相应增加及增设基本建设投资拨款的情况下,江苏省属高校普遍投入巨额资金用于征地、教学基本设施建设、购置教学仪器设备和人才引进,造成江苏省属高校债务沉重。据可靠资料,江苏省属高校最高债务余额为305亿元。2008年启动省属高校化债工作后,通过省财政化债补助资金支持、高校多渠道自筹化债资金,已化解省属高校债务89亿元,到2010年底仍有债务余额216亿元。另外,同期江苏省属高校支付债务利息52亿元,年均利息支出17.33亿元,占2010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总经费的5.35%,一些高职院校则更高,如笔者所在学校这一比例2011年达到了18.95%。在全国高校债务排行前10名中,江苏省有3所分列第8至10名,分别是位列第8名的南京中医药大学,除欠银行7亿多元贷款外,还欠施工方等相关方面2亿元,共计欠债9亿元,而学校每年学费收入为1亿元左右,政府年拨款6000多万元,支付教职工工资奖金一年要近亿元,再加上其他教学、科研和行政开支,学校只能承受贷款的年利息,无力偿还本金;位列第9名的江苏大学欠债9亿元,没有陷入债务漩涡的原因是实施了债务重组;位列第10名的南京财经大学欠债8亿元左右。过重的高校负债影响着高校的正常运转,由此引发了高校财务危机。>

   (二)学杂费水平高速增长,高等教育投资的公益性不断缺失

   我国于1986年试行招收自费生制度,1989年正式确立大学生缴费上学制度,1997年开始实行统一的学费制度。现在江苏省每生每年交纳的学费是普通类本科学生4600元,艺术类本科学生6800元;普通类专业的学费为每生每学年4140元,艺术类专业的学费为每生每学年6800元。每生每年交纳的住宿费在800至1500元之间。据崔世泉等人研究,大学生学杂费每生每学年为6112元,江苏省为6464元。江苏省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大学生学杂费水平由低到高排第20位。2008年全国全国高校学杂费占全部教育经费总额的17.54%,而2010年江苏省高校学杂费占全部教育经费总额却达32.9%。学杂费收入已成为继财政拨款之后的第二大经费来源渠道。学杂费的高速增长已大大超出了绝大多数民众的经济承受能力。据有关大学贫困学生人数调查统计,重点院校贫困学生为20%,一般院校则达到40%,一些农村家庭为支付子女的高校学费而负债累累。这显然有悖于政府应承担的公益性责任,造成不同阶层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并不平等,严重影响了教育的公平性。

   三、促进江苏省高等教育财政经费投入增加的建议

   高等教育财政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现阶段,江苏省应按照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努力构筑以大力增长的财政投入为基础,以更加完善科学的多元化投资体制为支撑的公共教育财政体制。具体如下:

   (一)落实法定增长,明确投入目标,强化政府责任

高等教育建议篇8

关键词:上海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点;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46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1-0061-02

收稿日期:2006-06-30

基金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4me04)

作者简介:秦淑娟(1963-),女,黑龙江肇源人,教授,硕士,从事教育经济研究。

一、上海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

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上海的职业教育重点是发展中等职业教育。9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上海加大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更新改造传统工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此,上海市教委提出在稳定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同时,重点拓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并于1992年首先将3所职工大学改制成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学院。1997年,上海市教委召开高职会议,提出进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试点工作的基本思路、目标及措施。

2001年,上海市教委召开全市教学工作会议,下发了《关于加强上海高职高专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近年来,在教育部将专科、高职招生计划编制工作下放给省市政府管理后,上海在招生计划上实现了专科、高职的并轨,进一步加快高职的发展。2005年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达30所,招生数35372人,占当年整个高等教育招生数的40.23%,高职在校生近10万人。

从上海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状况看,呈现出以下特点:

1.高职规模迅速扩大

1992年上海高职刚刚起步,发展到1998年时,高职的招生数每年也只有2000人左右,高职招生占整个高校招生数比例低于3%,而2001年全市招生已达14041人,规模有了非常显著的扩大。2005年,高职、高专院校发展到30所,在校生增加到近10万人。

2.加强校企合作

上海许多高职院校都与行业、企业紧密联合,建立了由行业专家、尤其是生产服务第一线的优秀工作人员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由他们直接参与人才培养规格的确定、教学计划的制订以及教学质量的评估,通过与企业的联合,学校还能及时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并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设置专业,调整专业。例如,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经教育部批准的“医用电子仪器”、“药剂设备”和“医学影像设备”专业均与行业内上海医疗器械厂、上海医用电子仪器厂、上海远东制药机械总厂进行产学合作。上海高职的专业非常贴近上海的产业状况,其培养的学生,深受企业的欢迎,近几年的就业率都在90%左右。

3.建立实训基地

高职院校充分利用上海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提供的公共实训基地,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上海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通过政府集中投资建立了一个向社会培训机构免费开放、无偿使用、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的公共实训基地。现已建有工业中心、服务业中心、新产业中心、电子信息中心等不同职业门类的实训室,可提供46个职业类别、覆盖200多个岗位工种的实训。有的高职院校还根据本学校特点与企业合作,建立本学校的校外实训基地。

4.推行“两种证书”制度

上海许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实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两种证书”制度。例如,上海欧华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已推行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员、集成电路工艺制造员、汽车维修高级工等职业资格证书30多种。新侨、托普等一大批高职院校也相继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多达几十种。2003年开始,上海高职院校学生参加了上海市职业技能大赛,高职院校学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5.发展民办高职院校

上海市教委在发展公办高职的同时,鼓励民办学校进入举办高职院校。几年来一批投资大、机制新的民办高校进入了高职领域。比如,上海邦德职业技术学院、上海新侨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建侨职业技术学院、上海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等。目前,上海民办高职院校已有15所,它们办学理念新,师资队伍强,办学资金雄厚,是上海高职发展的一个热点和重点,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上海高职院校的发展。

二、上海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1.数量严重不足

根据测算,上海到2020年大约需要新增90万人的高职毕业生,也就是每年平均需要新增约6万人的高职毕业生。但按目前每年招生3万多人计算,15年的时间,大约只能培养55万人。况且,上海高中生在未来15年总量将逐渐减少,每年招生3万多人恐难维持。如此之大的缺口,满足不了上海发展对高职从业人员的要求。

2.质量有待提高

通过对高职毕业生的质量跟踪调查,有很多企业对所聘用的毕业生的知识和态度都有基本满意的评价,但对毕业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对不同岗位的适应能力较差也都有较一致的认识。调研中我们发现,近几年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在招聘高职毕业生时都进行了严格的选拔,但在上岗前,还得经过较长时间的二次培训。很多企业表示,高职毕业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3.结构不合理

上海产业结构目前正逐步走向“三、二、一”,但三产占的比例并不高。2005年,三产的比例是1.3∶51∶47.7。预测2007年是1.0∶48∶51.0;2010年是1.0∶48∶51;2020年是0.8∶40∶59。可见,三产中二产占的比重相当大,今后若干年,上海仍是二、三产业共同支撑经济的发展,这也是上海产业结构的特色。从近几年高职所增专业看,新开设的专业大多是第三产业所需服务类专业,很少有工科专业。2004年,在上海市新批准设立的73个高职高专专业中,综合类13个、贸易、旅游及餐饮业类13个,电子信息类10个,社会服务类9个,物流类8个,房地产开发类7个,制造业类6个,卫生事业、金融保险、教育文化7个,电子信息类和制造业专业仅占21.9%。这样的比例构成在上海进一步发展中就会出现二产所需要高职人才短缺的问题。

4.师资力量不强

从上海目前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看,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专任教师多,专职教师少。2003年上海24所职业技术学院,教职工是4337人,专任教师2318人,专任教师约占教职工总数的50%。二是理论教师多,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少。三是学历层次偏低、教师职称结构不合理。据统计,高职院校中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三者的比例一般为8∶80∶9。高学历的教师偏少是目前最为突出的问题。同时职称结构不尽合理,教授、副教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比例过低。四是专业和学科带头人缺乏,教学科研力量不强。2000年上海高校获鉴定成果548项,获省市以上科技奖励205项,而高职高专只有几项。

三、上海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1.明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定位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虽同属于高等教育,但仍有区别。普通高等学校以掌握某一学科的理论及其专业技能为目标,培养的是学术性人才。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的是在某一社会职业或技术岗位群从事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和管理应用型人才。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的学生要能直接成为生产第一线的高级技术或管理应用型人才,需要更多的职业专项技术的学习、工作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专业知识面的拓宽等。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也不同于普通的职业培训、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其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一个“高”字。这个“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较高,职业发展能力较强:二是学生对前沿性技术的了解和掌握程度较高;三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具有复合性特征。

2.推动专业建设和改革

专业是高职院校的基本构成单元,是社会需求与教学工作结合的纽带。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适应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所以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要适应上海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变动和调整,超前、合理地培植专业方向,积极开设适应上海发展的新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根据高职的特点来进行,不能认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层次低于普通高等教育,在普通高教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关系上,应构建并驾齐驱的两套教育体系,即基础教育之后,分为两套同等重要的高教体系,其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运行机制都不同。教学内容要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基本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注重实践性教学。

3.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

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教育成败的关键,为此,要加强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一是“内培”,即安排教师在校内实训、实习基地直接参与生产过程和教学指导;指派教师到企业参与生产、管理和设计过程,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鼓励教师与企业合作开发项目;依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对教师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帮助教师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鼓励教师在职攻读工程硕士、博士学位,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二是“外引”,即从企业引进具有现场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充实到教学一线:采取教师雇佣制,外聘企业兼职教师,以节约经费开支。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越来越多,要求师资数量不断增加。为解决这一问题,外国不少高职院校都采用教师雇佣制,扩大兼职教师和半日制教师的比例,以减轻人员开支的负担。这种做法我们完全可以借鉴。

4.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高职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一个主要区别是,高职教育要加强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这就必须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计划,以行业和企业发展的先进科技水平为标准,形成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实际操作技能和职业素质。为此,上海市教委一方面应有重点地推进重点实习基地建设,加大投资力度,推动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另一方面要鼓励和引导学校依托行业和企业,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按互惠互利、专业对口、相对稳定的原则,通过校企合作办学,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强力推进“订单式”教育,让人才接收单位提供实训条件,同时在高职院校教学水平评估中对实验、实训条件做出硬性规定,达不到要求的专业停止招生,促使院校尽快建立实验、实训基地,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提高创造条件。

5.大力发展民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上海已形成公办与民办相结合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在发展公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同时,要大力发展民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把民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纳入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大对发展民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支持力度,制定和完善民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建设用地、资金筹集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在师资队伍建设、招生和学生待遇等方面应与公办学校一视同仁。

6.有计划地扩大对外省市的招生

上海人口几年来是负增长,高中毕业生在未来15年将有所减少。根据上海新一轮发展对高职人才的需求,上海高职院校要逐步有序地扩大在外省市的招生。高等职业学校可试行招收非本市户籍的外省市在沪工作人员子女,并将其纳入高等职业学校在外省市的招生计划。鼓励高等职业学校与中西部地区联合办学,通过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定单”式培养等方式为上海培养高水平的劳动力。

高等教育建议篇9

 

关键词:中医院校 大学生创业 创业教育 思考 建议 

 

随着每年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长,加上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促进大学生就业不仅成为国家关切的大事,也成为家长关心、社会关注的大事,大学生自主创业作为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其作用越来越明显,也越来越为大家所重视。本文基于中医院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并结合中医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特点,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旨在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帮助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为中医院校大学生成功创业打开智慧之门。 

 

1.中医院校大学生创业的现状 

 

1.1数量少,质量不高 

中医药院校作为专业性很强的高校,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较大,专业分类主要以中医药和非医学类,从往届毕业生创业的情况来看,医学类中针灸推拿专业学生创业稍多,非医学类则以贸易、计算机等专业学生创业较多,但总体数量较少。而涉及到的创业行业也有少许依托自身专业特长而自主创业的实体,如推拿馆、药店等,为数也甚少,更多的是礼品店、网吧、饭店等,特色不鲜明,进入门槛较低,竞争程度激烈,总体质量不高。 

1.2创业意识不强 

医学专业学生的传统思想还是想进医院,,愿意从事其他行业的相对较少,因此创业对于他们来说,难度更大。而计算机、贸易营销等等其他非医学类专业就业相对容易,创业的意愿也不强。 

1.3创业能力有待提高 

大部分自主创业的大学生由于对创业没有一个很好的规划,只是凭着一时的热情和冲劲,同时由于对创业困难估计不足,抗风险能力较差,多数自主创业的实体生存时间不长,不能带来长期影响。 

 

2.影响中医院校大学生创业的因素 

 

2.1有利因素 

2.1.1国家及地方政府政策的支持 

从2006年至2010年,中央共出台10项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措施,涉及到大学生创业的行政事业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放宽市场准入、税收优惠等方面,这无疑对大学生自主创业带来极大地动力。 

2.1.2学校重视 

大学生就业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部分,各高校对此一直非常重视,在自主创业方面,也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如安徽中医学院在资金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并且对于每一个创业实体都亲自上门进行指导和关心,设立大学生创业服务点。还专门设立招生就业处,督促和指导各二级学院的学生就业工作。并设立专门的就业指导课教研室,强化就业指导课的作用。 

2.1.3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 

创业者作为创业的主体,既要有精神、行为、结果[1],因此需要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心态和勇于实践的踏实作风。而大学生作为最活跃、最有激情和上进心的群体,他们对新鲜事物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并具有冒险精神,对自我价值的实现孜孜以求。这些特质对大学生创业来说,无疑起到了很大的正面作用。 

2.2不利因素 

2.2.1创业的主动性不强 

尽管大学生有着积极、上进、创新等优秀的特质,但是由于对创业的繁琐和困难,以及创业风险的忌讳,会产生对于创业的恐惧,因此也导致创业意愿的不强,主动性不够,有不少大学生创业者是因为暂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而转移到创业上来的,带着一定的盲目性和被动性。 

2.2.2创业资金的缺乏 

金钱资本作为大学生最为短缺的部分,一直以来都是制约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像中医药院校,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且家庭贫困的学生不在少数,因此在本身学习、生活就已经困难的情况下,创业资金的筹措更是一大难题。 

2.2.3社会经验不足 

学生在校园这样一个相对单纯、简单的环境

[1] [2] [3] [4] 

中生活学习,各种能力的成长也多是在校园这样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参加的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获得的社会经验也相对表浅,当走出校门,自主创业,应付社会事务时,自然对外界的“干扰”缺乏正确的处理方式和方法。 

..创业氛围不够 

创业氛围的不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创业的热情,一方面是在校创业学生的人数少,团队少,成功的案例也较少,缺乏典型的示范作用;另一方面,创业讲座组织的少,也没有专门的创业协会,创业活动的组织开展也就无从谈起。 

..创业宣传不到位 

相关创业知识的宣传不够,如开公司办实体,大学生应该怎么去注册公司、如何利用国家的相关扶持政策、大学生创业应该选择什么样合适的项目以及经营的相关法律法规等等。 

..相关扶持政策的落实不到位 

国家、地方出台的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在真正落实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到位现象,还需进一步到位和完善,如贴息贷款、小额担保贷款的申办程序等要求较多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 

 

.中医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创业教育起步较晚 

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年,笔者所在的安徽中医学院第一次参加“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并组织学生参加“全国高等院校企业竞争模拟大赛”,就业指导课也逐步走上正轨,逐步被纳入到学校的教学计划当中。尽管如此,仅有五年的我校创业教育,还仍处在起步阶段,纵观其他中医药院校,情况也相似。 

.创业实践机会较少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以“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为目的,按照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在校大学生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一系列教育活动的总称。这对于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都有着非常大的帮助,而对于创业教育来说,创业实践机会的获得,对于大学生创业者来说,更显可贵。但目前,有些中医药院校特别是中西部的中医药院校还尚无大学生创业示范点和创业实践基地,而大学生创业服务点的建设也尚待加强。 

.创业教育方式不够丰富 

中医药院校的创业教育方式基本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的创业教育,多是理论教学,缺少针对性指导。二是组织学生参加创业计划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三是请成功创业的毕业生回校做创业报告。但目前还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创业实践教育。 

.创业教育者素质有待提高 

现在多数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多是辅导员在担任主讲教师,辅导员尽管对学生非常熟悉,对专业发展前景也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在学生创业就业指导这方面还是缺少专业的知识和专门的培训。

.对于中医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和建议 

 

.重视认识大学生创业的意义 

大学毕业生通过自主创业,可以把自身兴趣和职业紧密结合起来,有利于实现人身价值;有利于大学生培养自立自强、风险意识、团队精神、以及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创新型思想的发挥,为国家建设创新型社会提供人才储备;也有利于缓解国家就业压力,为更多的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所以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实现充分就业对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意义,从而重视大学生自主创业。 

.重视对大学生创业的宣传 

大学生创业氛围营造的好坏和宣传的程度有着一定的联系,好的氛围能产生发散效应,从而带动更多的学生认识创业,参与创业。因此在宣传方面应该做到:一要重视大学生创业先进典型的宣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何况榜样就在我们身边。二要加强对相关扶持政策的宣传,让学生了解、领会政策并利用好政策为创业做好服务。三要宣传如公司注册、店面开业等的程序,让学生明了于心,减轻创业大学生创业的畏难情绪。

 

.重视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目前无论是在大学生本人还是学生家长,更多的想法是毕业以后找一份安稳的工作或者继续深造,在现在来说,这种观念依然根深蒂固,如何让创业成为大学生的一种择业模式和成长理念,当前的工作就是要帮助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让创业能力成为其除学术能力、职业能力外的第三种能力,成为通向创业成功的有效“护照”。 

..创业培训应形式多样 

高等教育建议篇10

关键词天津经济结构高等教育结构调整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随着国际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天津市作为四大直辖市之一,沿海开放大市,中国经济增长第三级,经济飞速发展,经济结构面临不断优化与升级,经济发展如何影响并推动高等教育进步,高等教育结构如何适应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是本文研究的关键。

1天津经济结构变化进程及调整目标

从上世纪90年代后,天津经济产业结构从“结构转换”式的战略性调整向“优化升级”的目标发展。到了21世纪初,天津“十二五”规划确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为“大力发展高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全面优化升级”。

1.1天津经济结构优化的步伐及特点

本文从天津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与劳动力就业结构两个方面,研究天津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从表1可知,20年来天津经济飞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约7.5倍,年均增长率为15.7%,2011更是突破万亿大关。

纵观天津三大产业结构变化,21世纪初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天津产业结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不同态势。根据表2中的数据,天津产业结构升级有如下特征:首先,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连续不断呈下降趋势,且幅度剧烈,从1991年的8.5%降到2011年的1.4%;其次,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曲折波动,从1991年的57.4%降到1999年的50.6%,又回升到2007年的55.1%,后截止2011年又下浮到52.4%;最后,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上升先快后慢,从1991年的34.1%到1999年的44.7%,后为2011年的46.2%。

另外,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也是劳动力发生转移的过程。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扩散,进而又向第三产业转移。从1991年到2011年这20余年,经济飞速发展,不断吸引外来劳动力流入,天津社会从业人数从1991年的476.7万人,增加到2011年的1161.0万人,增长接近2.5倍,同时,就业人口的产业分布也发生很大变化。从表3可知,天津经济结构的优化导致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动,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数量持续下降,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数量不断上升,显现出积极良好的发展势头。在这20余年的变化中,第一产业下降1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8.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18.2份百分点,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带动就业的主导地位。

1.2“十二五”期间天津经济结构的调整方向

“十二五”期间,我国处于后工业化时期,天津作为环渤海经济中心,我国经济增长第三级,其现代制造业、重工业在“十二五”期间仍然处于高速增长期,第二、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所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差距会逐步缩小,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所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会最终超高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并且第二产业社会从业人员也会继续下降。天津“十二五”期间要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自主研发和现代制造业为支撑点,不断完善现代服务业,加快农业现代化,三大产业全面升级优化,协调、可持续性发展的新时代产业格局。

1.2.1推进第三产业

以现代服务业和生产业为核心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一是大力发展旅游、医疗、文化、非义务教育、培训、社区、房地产等为内容的现代服务业,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二是继续发展金融、物流、电子商务、技术咨询、电子信息等为内容的生产业,不断提高其对第一、第二产业的辐射能力。三是提高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公共管理等为内容的公共服务业,构建与国际化港口城市相匹配的公共服务体系。

1.2.2优化第二产业

继续发展现代制造业和重工业化,推进电子信息操控广泛运用,创建以高新技术为主导地位的国际化制造业大型基地,形成以传统产业为基础,新型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化工业体系。加快产业融合集群,改造优化石油化工、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国防科技、航天航空、装备制造、轻工纺织、生物医药这天津优势产业,建立具有优势的产业集群,提升天津竞争优势。

1.2.3创新第三产业

加快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构建具有生活、生产、生态功能的“三生型”多元化现代农业。一方面运用创新技术改革传统农业,推进农业发展专业化、规模化,实现粗放型向集约化过度。另一方面拓展农业的文化市场功能,开辟集旅游、教育于一体的农业园,创建一批生态绿色园林,满足人们回归自然,体验农村生活的需求。

2支撑天津经济结构升级的高等教育要求

从劳动力供给的角度看,不仅供给的数量影响着经济结构,而且劳动力供给的结构也对经济结构起很大的制约作用。在产业现代化进程中,大量低素质社会劳动力往往有利于发展劳动集约型产业,而要发展技术集约型产业,则需要大量高素质的社会劳动力。因而一国经济的发展既要考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现存劳动力水平结构的差距,又要考虑到劳动力水平结构短时间提升不迅速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带来的制约作用。而落后的人才结构,往往是阻碍经济结构升级的主要因素。20年来,伴随经济结构转型,起支撑基础作用的人力资本也在不断进行结构调整。天津高等教育的发展,从数量、质量、结构等诸多方面为经济结构的调整发挥巨大作用。

作为天津,引领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来源,很大一部分依靠新型技术和高新产业的发展。而支持这些新型技术的发明与实施、高新产业产品的开发,主要依靠高等教育所培养的高级技术人才。在经济结构发展的同时,天津高等教育也进行跨越式的发展、改造与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学科结构等也做出了经济的调整,以适应产业结构对人才类型的需求。经济发展、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高等教育与经济要同步协调发展。

2.1天津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经费投入

数量增长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要基础,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基础和办学规模。如果学生数量较少,既不能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20年来,天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增加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在校学生人数从1991年的5万人增加到45万人,增长了9倍,其中“十五”期间人数翻了一番。

教育经费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保证,伴随学生、学校数量扩充,高等教育需要更多的学生培养费、教师薪酬费和一系列的教学设施软硬件费用。如果教育经费的投入不够,会严重影响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业环境。20年来,天津地方政府不断加强教育财政投入,教育经费从1991年的10.6亿增加到2011年的302.3亿,增长了近29倍,2011年天津教育经费占GDp比重为2.7%。

2.2天津高等教育的培养结构

为了更匹配天津产业结构升级的现状,高等教育培养结构也做出相应的调整。首先,对研究型人才越来越重视,扩充研究生的数量。其次,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

数据来源:天津市统计年鉴2000-2012

2.3天津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

产业结构与高等教育相衔接主要通过学科建设,有什么样的学科结构,就产生什么样的人才结构。而这些各个专业培养的人才将输送到天津经济建设的各个行业中去,成为其中坚力量。为了适应天津经济的发展需要,高等教育学科结构加快了调整速度,使其更为合理。

为了推动天津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发展,高等学校在重点专业的建设上加大投入,调整学科结构,加大工科学生比例,加强信息技术建设。2010年4月天津市教委审批并通过22种新专业,所涉及的领域包括新能源产业、信息网络产业、新材料产业。2011年,天津市开启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的建设计划,重点建设59种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同时也全面对高校专业进行整顿,接近40%传统专业需要调整方向。

3天津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建议

全球化背景下,天津经济要迈上更高台阶,并成为教育强市,任务非常艰巨。天津高等教育结构调整要服务于天津本土经济发展,要与天津产业结构升级步调保持一致。

3.1扩大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保障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顺利实现

教育经费的短缺是制约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天津市重视对教育事业发展的支持,但对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力度还是不够,2011年天津教育经费占GDp比重为2.7%,而同期全国平均水平是3.83%,低于全国1.13个百分点。解决教育经费不足的根本之路,就是要在保持现有水平下继续加大政府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深化教育投资体制改革,拓宽高等教育经费的来源。多渠道经费也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它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利于提高公平性,利于扩大高校规模等。

3.2优化高等教育培养结构,造就高水平的专业人才

第一,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提高本科生与研究生比例,把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市作为重要战略方向。2011,天津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比例大约为6.4:1,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未来要大力扩大研究生规模,建设更多的研究生院。同时,在研究生的内部比例优化上,一方面要增加学术理论型研究生的培养规模,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具备专业实践能力的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

第二,逐步实现合理的高校层次梯队。继续发扬天大、南开作为一流大学对高端人才的吸引作用,对普通高校结构调整的指向作用,并将其建设成世界闻名的学术研究性大学;将天津市重点建设的市属高校列为二梯队;全面提高其他本科院校,包括独立学院、私立大学使其成为天津高等教育的三梯队;面向一线基层部门,培养一批实用、技术型人才,使其成为四梯队。

3.3优化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满足经济发展对各种人才的需求

天津高校的学科结构调整必须与“十二五”规划的产业结构优化相适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一是重点发展直接为信息、材料、生物等为高新技术产业服务的专业,并且大力发展能源、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轻工纺织等支柱产业所需的专业。二是加大与天津外向型经济相适应的专业,如旅游业、物流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培训业等所需专业。三是加大专业改造的力度,减少社会需求量较少的专业;对于一些基础学科更新教学内容,与现展接轨;对于某些专业面过窄的专业,采取合并方式,拓宽就业面;对于重复设置的专业,通过撤除或并入其他专业进行改造调整。四是加强学生们的英语、计算机能力,增强其通用知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