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的主要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5:44

突发事件的主要特点篇1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河北省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当前社会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为进一步掌握河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特点和规律,给卫生行政部门提供决策依据,特对2008年河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如下分析。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数据来源于河北省传染病与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监测报告系统,所有事件均已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了临床、流行病学、实验室等专业调查证实。

1.2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2结果

2.1基本概况2008年河北省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00起,报告发病2416人,死亡23人。其中一般事件97起,较大事件2起,重大事件1起,无特别重大事件。

2.2事件分布

2.2.1时间分布:全年12个月,出现了2个高峰,即3~5月和12月,分别报告53起、14起,分别占事件总数的53%、14%。2次高峰共报告67起,占事件总数的67%。见图1。

2.2.2地区分布:全省11市均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其中,石家庄市最多,共报告40起(40%);承德市次之,共报告17起(17%),其他市均在10起以下。

2.2.3人群分布:100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各类学校、幼托机构等报告共89起(89%);发病2251人,无死亡病例;其中小学70起,中学12起,其他学校7起;城市学校43起,农村学校46起。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部为传染病疫情。

图12008年河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间分布图

2.2.4类型分布:事件主要以传染病疫情为主,报告94起(94%);职业中毒和环境因素事件分别3起,各占3%。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以水痘为主,共报告50(50%);其次是流行性腮腺炎20(20%);风疹13起(13%);其他11起,包括甲型肝炎、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和手足口病各2起,戊型肝炎、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感冒和其他传染病各1起。见图2。

图22008年河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类型分布图

2.32008年与2007年比较2008年与2007年相比,报告事件数、发病数、死亡数分别下降了45.7%、47.2%、34.3%。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和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分别下降44.3%和80.0%。2007至2008年无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见表1。表12007与2008年河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比较

3讨论

2008年河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类型以传染病为主、分布人群主要是在校学生,并呈现季节性高峰,这与近几年情况基本一致。但也呈现本年度特点:(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幅度下降。全年报告事件数、病例数、死亡数较2007年分别下降45.7%、47.2%、34.3%。(2)全年未报告食物中毒事件。(3)职业中毒事件有回升趋势。全年共报告3起职业中毒事件,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为68人和17人。发生的1起重大职业中毒事件主要是由于炼钢高炉煤气泄露导致,死亡17人,占全年事件总死亡数的73.9%(17/23)。考虑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主要与河北省卫生应急管理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控制工作措施落实较好有关,同时,也与2008年全省开展“迎奥运、保安全”活动,进一步加强联防联控,加大防控力度有关。

综上所述,学校是人群集中的场所,容易发生各种传染病流行和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近年来,河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发生在学校,这与我国现阶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和趋势相似。并且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快、传播力强,极容易在适宜年龄人口密集的场所发生,如学校、幼儿园等[2]。因此做好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别是农村地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控制,是做好整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重要组成部分[3],也是当前河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范工作的重点,尤其要加强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等呼吸道传染病的监测报告,并加大与教育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加强晨检和学生因病缺课情况统计[3],确保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参考文献】

 

1王陇德主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324.

突发事件的主要特点篇2

摘要:目前我国法律法规对于突发事件的统一分类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类,而社会热点问题具有与突发事件近乎相同的特征,并且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不断增长,社会热点问题应当作为突发事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突发事件分类社会热点问题

世界上关于突发事件的记载由来已久,由于研究角度以及研究目的不同,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突发事件分类方式。随着社会形势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笔者认为现有的突发事件分类并不能从总体上涵盖现有的具有突发事件特征的社会热点问题,应当将社会热点问题视为突发事件的一个重要类别。

社会热点事件是一种新型的突发事件

目前,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突发事件都还未形成统一的概念。但从中外专家学者的研究来看,突发事件这个概念具有共同要素:第一,突发事件具有“事发突然”、“出人意料”、“难以把握”的特征。第二,突发事件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强烈关注。第三,突发事件都具有危害性。2007年8月30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对突发事件的概念给出了如下定义: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从这一定义来看,该法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四类,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笔者认为,这一分类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首先,从理论上看,如我们所分析的,构成突发事件需要三个要素,该定义强调了“突发性”和“危害性”,特别是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直接危害,对于事件的间接危害、事件的影响力重视不够甚至没有涉及。其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一些新型的突发事件不断出现,该定义所做的分类,并不能涵盖现实中所有的突发事件。

近些年,一些社会热点经由媒体传播形成公共事件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成为一种需要高度重视的新型突发事件。比如山东济宁副市长下跪事件、南京周久耕事件、杭州富家子弟飙车案、郑州规划局副局长质问记者事件、重庆“最牛钉子户”事件、陕西“华南虎照片”事件、“邓玉娇案”、上海“钓鱼执法”事件、河南“开胸验肺”事件、“躲猫猫”事件、广州政府网上公布预算、喝开水死亡事件、“最牛团长太太”,直到2010年的“换妻门”事件、广西烟草局韩峰“日记门”事件等,在媒体上曝光之后,立即引起广泛关注,成为街谈巷议的热点话题,对公众心理、情绪乃至社会秩序造成极大冲击。

这类事件具有突发事件的一般特征,但是,同其他突发事件相比,其形成条件、演变过程、对社会的影响、处置要求都有所不同,构成了一种新型的公共危机。

社会热点事件具有突发事件的一般特征

社会热点事件的形成,一般沿循以下的路径:首先是发生一个小范围的突发事件,事件起因主要有弱势群体遭到侵权、社会道德困惑、官员不当行为等,当事人或者其他网友在网络等传媒上将此事披露,引起受众关注与讨论,事件开始在社会上传播;第二步,事件经媒体传播,受众情绪、意见不断高涨,影响越来越大,形成公共事件。

分析社会热点问题的路线图和成因,我们不难发现社会热点问题具有突发事件的一般特征:

不确定性。根据2010年4月18日北青网邀请的100名专家的分析,目前,社会热点问题分布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诸如腐败现象、“三农”问题、收入差距扩大、干群关系、社会治安问题等,这些问题跟每个人都相关,从这个角度来看,每个人都有可能在不确定的时间发生引起不确定的社会热点问题的可能性。

危害性。一般来说,社会热点问题不会像其他突发事件那样迅速引发大范围生命的丧失或者财产的损失,却会因为迅速传播引起公众的关注,成为公众热点并造成公众心理恐慌、社会秩序混乱、普遍价值观质疑等。

广泛关注性。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性甚至比其他突发事件的关注性还要高,这一方面缘于信息传播手段的多元化和人民对自身权利的认知能力提高了,另一方面也说明社会矛盾已经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在这种情况下,大众期望通过舆论监督迅速形成社会热点问题,对政府形成一个“压力集团”,推动社会矛盾的解决。

总的来看,社会热点问题引致的事件具有突发事件的一般特性,比如:发生的时间、地点、方式、程度等都难以预料,事态的变化、发展趋势以及事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难以预测;涉及公共利益,需要调动和整合公共资源,需要公共权力介入等等,因此,这类事件完全可以划入突发事件的范围,并按照突发事件处置的一般原则予以规制。

社会热点事件具有自身的特性

与其他类型的突发事件相比,社会热点事件在发生、发展、处置过程都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参与者的多元性。与一般突发事件相比,社会热点事件有一个重要特征,即参与人数众多,数以万计的网民都可能通过网络对事件发表评论和看法,共同形成巨大的舆论压力;其次是参与对象跨地域,涉及面广,既有来自事件发生地的,也有来自千里之外甚至国门之外的,而参与者的社会身份则几乎分布于社会的各个阶层,很多时候,参与者可能和事件本身毫不相干。

演变过程的不确定性。社会热点事件要成为突发公共事件,一个很重要的中间渠道是媒介的传播。一个热点事件能不能被广泛传播,要看当时的舆论环境。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一个事件即将演变成公共事件时,突然发生了一个更具吸引力和轰动性的事件,此时,舆论极有可能受新事件的影响,将前一个事件逐渐冷却。但是,这种冷却有可能只是暂时的,当它受到新的诱因刺激时,可能再次重新演变成公共事件,这样的波动过程甚至可能反复数次。换句话说,一个热点事件能不能成为突发公共事件存在着不确定性,什么时间爆发成为突发事件也不确定,这是和一般突发事件的一个重要区别。

影响的“软杀伤”性。与地震、火灾、安全事故、公共卫生事件相比,由社会热点引发的事件的直接危害一般不大,事件本身牵涉的人群也比较少,但是,其影响却更为深远。如果说地震、火灾、安全事故、公共卫生事件主要还是“天灾”的话,那么由社会热点引致的突发事件无论是其发生原因还是处置过程更多的是“人祸”,可以指向政治问题、社会问题、道德问题等上层建筑,很多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因此更容易引起大众的关注和讨论。

处理上的艰巨性。由社会热点引致的突发公共事件,一般都是多元主体多种利益矛盾并存,历史与现实问题交织,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纠集,处理起来难度更大。在网络时代,这些事件的扩散非常快,处理的时间窗口非常短暂,一旦处置不当、不及时,就很可能发生连锁反应,后果难以预料。

社会热点事件报道应注意的问题

社会热点问题引起的突发事件由于公众关注度高,已经成为媒体吸引受众、赢得新闻竞争的主要着力点。研究社会热点问题的舆论引导问题,探索其报道规律,对于有效处置突发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重塑新闻报道管理模式。搞好社会热点事件的报道,首先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突发事件报道管理模式。在网络时代,许多过去行之有效的新闻管理办法不仅不起作用,而且束缚住了新闻单位的手脚,造成报道工作的被动。比如过去“只处理、不报道”、“先处理、后报道”、“宁慢勿抢”、“内外有别”或者试图封锁消息等做法,既不符合党和政府的要求,实际上也难以做到了。再比如,尽管国家和地方都颁布了相关的应急处理法律法规,但在现实操作中,很多人还是按照传统行政组织体系,层层请示汇报,这种体制不改变,必然造成信息传递的“慢半拍”和新闻报道的滞后,失去舆论引导先机。在报纸时代,新闻的截稿期可以到当天晚上12时,次日见报。因此,给新闻单位采访写作和主管部门审稿会签留有比较宽余的时间。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传播速度以分秒计,这就给主管部门在操作方法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遵循公益原则、主动原则、时间原则、一致原则,健全和完善管理机制,从制度上保证突发事件发生后,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工作有专人负责,有方案可以遵循,及时信息,有效引导舆论。

及时准确全面信息。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兴起,对社会热点事件报道的时效提出了新要求。据一般的经验,现在,热点事件一经发生,一般2至3小时后就可在网上出现,6小时后就可被多家网站转载,24小时后在网上的跟帖和讨论就可达到高潮。政府和主流媒体的声音如果跟不上,负面信息就会乘虚而入。在大众的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人们以后的认知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这就是“首因效应”。如果错过最佳的传播时期,即使付出加倍的努力,也难达到同样的传播效果。

所以,社会热点事件的报道,及时性是第一位原则。当热点事件发生后,媒体要打破常规,千方百计,争分夺秒,尽量及时、准确、全面、客观地有关信息。要先网上,后传统媒体,先简要信息,后详细,先报事实,后报原因,先主流,后全面覆盖,先纠正错误,后补充,以牢牢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为危机处理争取广泛的理解、合作与支持。

当然,重视时效性不等于盲目抢发,迅速报道必须是在真实报道的前提下进行,如果只是道听途说就马上报道而没有进行核实,即使在较快的时间内报道了社会热点事件的新闻,不仅会使新闻的媒体失去公信力,还有可能误导视听,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整合传播形成舆论引导合力。在社会热点事件报道中,要重视融合报纸、电台、电视台等传统主流媒体和互联网、手机、无线电、卫星通讯等新技术传播媒介,使其各显神通,让信息自由流通,增加社会的透明度,稳定社会和人心,增强公众对政府工作的认识,广泛吸纳民意,动员社会参与事件的处置,推动事件的解决。

新媒体具有即时传播、自由平等交流的优势。一旦突发事件发生,手机、网络要在第一时间信息,抢在谣言发生之前将事件的真实情况告知接收者,先入为主,先声夺人,掌握舆论主动权;然后发挥网络优势,坚持连续报道原则,不断跟进,保持权威信息地位;要利用网络搭建平等沟通的平台,运用网民可以接受的形式与方法进行有效的、因势利导的教育引导,使网络成为加强政府与网民进行深度沟通的桥梁。

面对社会热点事件,主流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不能失语,也不能起哄,要准确报道、科学解读,推动事态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对一些社会重大事件的报道,必须采取审慎的态度,务求客观、真实、全面、公允,避免偏听偏信、误导社会视听。要引导读者正确看待转型期热点事件多发的原因,充分理解事件的复杂性,用正面声音消解各种错误、反动观点的不良影响。要善于把带有某种政治诉求的问题化解为地区性问题、行业性问题,把社会压力分解到社会治理的各个环节中去逐一处置。要倾听民意,化解民怨,举起社会公正的旗帜,与基层政府的不作为、乱作为和少数无良官员切割,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

传媒渠道的增多,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信息爆炸”、“信息过剩”,面对真假难辨的海量信息,受众往往无所适从。主流媒体这时应该起到“把关人”的作用,一方面,面对纷纭的信息,要积极求证真伪,澄清真相;另一方面,要主动进行“议程设置”,在海量信息中寻找所需要的有效信息,扭转舆论走向,达到需要的引导效果。

总之,在社会热点事件报道中,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可以在报道议题的深化上形成有效的互动和联动。传统媒体可以凭借固有的舆论影响力来引导新媒体的报道基调,使之更趋理性;新媒体可以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强化主流媒体的传播效果。采用媒体与新媒体配合,可以形成舆论引导合力,为突发事件的处置营造有利的舆论氛围,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突发事件的主要特点篇3

关键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启动、响应问题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需要立即处理的紧急事件。高校突发事件也就是发生在或涉及高等学校校园内部的突发事件。根据高校突发事件的概念,社会关注程度、危害范围、危害程度以及发生频率,综合考虑,高校突发事件可以从宏观上分为:高校突发环境公共事件,突发自然灾害事故,突发,突发人身伤害、死亡事件以及突发治安、刑事案件。

一、不同类型高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启动、响应问题研究思路

对于不同类型高校稳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启动、响应问题的研究,技术性方法很多,我们着重从“程序”合理、合法性和“实体内容”适用、可操作性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因为“程序”的合理、合法是对“实体内容”适用、可操作性的重要保证。所以对于每一类型的突发事件,我们将依据特定的程序,充实丰富实体内容,从而保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启动、响应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影响范围广,处置技术性要求较高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启动、响应的问题

1.高校突发环境公共事件,主要包括水污染事件、有毒有害气泄漏事件、实验室放射性物质污染环境事件

由于该类事件影响范围广,危害性强,危害后果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广延性,处置的技术性要求比较高。所以高校突发环境公共事件启动、响应问题,除做到以上谈及的六点要求外,还要做到:控制污染继续发展是前提,救治伤者是重点,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是根本。所以应急预案启动、响应重点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立即报告主管部门突发事件发生区域,封锁污染区域,紧急疏散无关人员,禁止人员靠近。目的是控制污染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在划定“封锁区域时”要以初步认定的“污染源”为中心向四周辐射。二是及时拨打急救电话“120”,报警电话“110”,并将接触人员送往医院进行检查和救治。救治“密切接触人员”时,要按照“120”急救人员的要求,全力做好协助工作。三是由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勘察现场,确认或重新划定突发事件发生区域。保证突发事件控制、处置的有效性。四是向国家主管机关或职能部门报告突发事件的基本情况。

2.突发,主要包括群体性卫生事件,群体性政治事件,群体性伤亡事件

由于该类事件具有人员多、规模大,集中爆发的特点。常伴有人员伤、亡和财物受损的情况发生。所以处置该类突发事件,要遵循“宜解不宜结,宜顺不宜激”“宜分散不宜聚集”的处置原则。一是及时拨打急救电话“120”,拨打报警电话“110”。救治受伤人员,做好聚集人员劝导和现场警戒工作,目的是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和新的伤亡发生。二是及时掌握突发事件的基本情况,包括时间、地点、规模、事件组织形式和人员伤亡情况等,并向教育行政主管机关和公安机关报告。三是依据高校突发事件社会影响由发生区域或核心向周边跳跃性、不连续性发展的特点,掐断其与外界横向和纵向的联系。具体为掐断其与社会人员的联系;掐断其与周边高校的联系、呼应;掐断高校内部院系之间的联系、呼应。目的是防止事态扩大和蔓延,将事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四是掌握突发事件发生的核心问题、核心人物,以所属学院为单位,以思想政治辅导员为主力队伍,突出抓好对不明真相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并可视情况配合公安机关对带头闹事的违法人员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五是在处置过程中注意收集各类信息和证据,为事件的进一步处置提供依据。六是查清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并对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和影响进行专业评估。

3.高校突发自然灾害事故,主要包括由自然现象引起的火灾、地震、泥石流等灾害事故

由于该类事件具有不可预见性、突发性和破坏性的特点,所以处理该类事件要遵循严防次生灾害发生,及时救助伤者,寻求专业技术救援和做好伤者的心理辅助治疗的原则。一是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报警电话“110”或火警电话“119”。报告灾害发生时间、地点、受灾概略范围(面积)、灾害程度等。二是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灾害的基本情况。初步划定灾害范围和区域,对灾害进展情况指定专门机构和人员实施动态的监测,对灾害区域实施警戒。三是协助医疗机构救治伤者,并及时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家行政机关报告。四是正确评估灾害影响的程度和救援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严防次生灾害的发生。

三、需要国家司法、行政机关介入处置的事件应急预案启动、响应的问题

这一大类的事件包括突发人身伤害、死亡事件;突发治安、刑事案件。这类事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属于意外事件,不具有行政违法性或刑事犯罪性,不需要追究行政、民事、刑事责任的事件。比如说意外死亡事件(猝死等)、疾病死亡事件等。另一部分属于具有行政违法性或刑事犯罪性的案件,需要国家司法、行政机关立案侦查,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的案件。无论是以上哪一部分事件(案件),其处置程序都应该是一样的。在处置以上两类事件时,重点关注程序的合理、合法性问题。尤其是第一部分“意外事件”的处置,程序的合法性至关重要。高校的许多“”或“缠访”事件大多数是由于程序的合理、合法性被忽略导致的。一是迅速拨打急救电话“120”,积极协助医护人员救助伤者。二是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件或案件的基本情况,保护好事件或案件现场,并及时拨打报警电话“110”;由公安机关或司法机关对事件或案件现场进行勘查;对当事人或知情人展开调查。三是及时通知相关学生家属或近亲属,讲明事件或案件的基本情况。四是协助公安机关勘查现场,展开调查工作;五是由公安机关认定事件性质,并由公安机关向相关学生家属通报事件性质,家属若有疑问可直接向公安机关问明情况。六是事件一旦被公安机关认定为案件,即由公安机关立案查处。

参考文献:

[1]王强.试论高校突发事件及其应对措施[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

[2]黄.浅谈新形势下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建设[J].课程教育研究,2012.

[3]朱维林.浅议高校突发事件防控与思想政治教育[J].科技信息,2011.

突发事件的主要特点篇4

一、什么是突发性新闻事件

所谓突发性新闻事件,系现实生活中突如其来的重大事件,具有较高的新闻性的事件。这样的事件往往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打乱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秩序,并造成生命、财产等方面的巨大损失,大致可划分为自然灾害与人为破坏两种情形。前者主要涉及地震、洪水、台风、海啸等各类天灾,后者则主要涉及战争、烧、恐怖活动等各类人祸。也有的两种情形兼备,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原因,如矿难、瘟疫等。从历史上看,一场损失惨重的突发事件,往往更适合归因于“天灾+人祸”。突发性事件区别于日常活动特别是预先安排的所谓“仪式性”活动的基本特点,在于它对于社会公众来说,具有很强的不可预知性,伴随着极大的风险或灾难,常常造成重大甚至持久的不幸,因而备受公众关注。

欧洲人权法院对“公共紧急状态”的定义是:一种特别的、迫在眉睫的危机或危险局势,影响全体公民。并对整个社会的正常生活构成威胁。这里所谓的“公共紧急状态”,大致等同于我国所称的突发性公共危机状态。在我国,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也常被称为“突发公共事件”或“突发事件”。2006年1月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定义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对“突发事件”的定义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重大突发事件往往具有巨大破坏性。例如: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造成8万多人死亡、数十万人受伤的极大损失。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转型期出现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加之人类活动对自然界影响力的增加,由社会因素诱发和自然因素诱发的公共事件出现增多趋势。

二、突发性新闻事件的传播学特点

(一)事件信息的突发性。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无法预知或者无法准确预知,使事件具有明显的突发性的特征。同样,因事件而产生的事件信息,也具有突发性的特征。如:四川512汶川特大地震在一瞬间突然发生,导致与地震灾难有关的新闻信息突然以爆炸性的方式产生和急剧膨胀,迅速吸引了全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

(二)事件信息的海量性。突发性新闻事件因为牵涉到的人员面广、影响面大,所以信息量非常巨大。比如尼泊尔特大地震发生后,在极短的时间内,包括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受灾群众应对灾害的努力、世界各国的友好援助、众多志愿者的无私奉献等,大量的新闻信息从各种渠道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全世界的媒体辟出重要版面或时段等予以报道。

(三)事件信息传播的无序性。这种无序性越在事件的早期越明显。突发性新闻事件对既有的社会、经济、政治秩序形成较大冲击,对既有的传播秩序也形成一定冲击。在危机事件中,信息的来源更加多样化,信息传播的渠道更加多样化,夹杂着大量无序性的存在。长江客轮翻沉事故发生后,伤亡情况、财产损失、救援情况等,政府固然可以提供部分信息,但同样有大量的信息通过非政府渠道产生和传播,其中不乏错误信息,是应对这类新闻中需要引起高度注意的事项。

(四)事件信息受众的广泛性。在信息倾向于过剩的今天,即使综合性媒体,它的不同内容版块总是拥有不同的忠实受众群。比如,综合类报纸的时政、体育、文化、财经等版块的读者一般有比较固定的群体。但是,突发性新闻事件的受众,超越了平时的喜好,基本上覆盖了所有能够接触到信息的受众。

三、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报道策划

(一)突发性事件报道策划的基本原则

1.正确引导舆论,化解因突发事件可能引发的社会危机。报道事件本身情况;报道事件发生发展的原因;报道政府或相关部门应对事件的措施和处理方式方法;善后处理与受害者的意见。

2.以人为本,减少灾难伤害和损失高于新闻报道:降低事件对社会和公众的危害是第一要务;要有人文关怀,坚持最小伤害原则。这既是新闻职业道德的准则,也是新闻从业者人文精神的体现

3.报道要有前瞻性、建设性把握报道的“远视点”;具有前瞻性,适时调整报道策划方案;不刻意渲染,以报道真情、稳定人心为己任。

4.关注对象要多层面多角:报道视野开放、广角、立体,引导主流舆论:不能只报喜不报忧;强化“民本”的报道方式。

5.报道要有服务意识;提供权威信息;缓解心理压力;提供精神支持。

(二)突发性事件报道策划的核心思想

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紧紧围绕人的生命和人的价值这个核心,为公众作出闪耀人性光彩的报道,努力营造尊重人、关心人、同情人、爱护人的“媒介环境”。要积极的引导舆论,保证报道发出的声音,来自权威、主管部门。

(三)突发性事件报道策划的保障机制

建立长效机制、突发有预案。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近年来,我国突发事件发生有上升的趋势,因此,新闻媒体不应把突发事件视为偶然事件,而应把突发事件报道的运作纳入日常专业管理之中。事件发生过程中,要尽可能发挥媒体自身的优势,第一要快,第二要全,第三要直观。

(四)突发性事件报道策划的具体方式

突发事件报道策划是指记者、编辑针对某个突发事件,努力发掘其新闻价值,谋划最佳报道形式,以求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和社会效应的过程。正确认识突发事件,总结归纳、借鉴成功的报道经验,把对突发事件的报道策划好,是新闻媒体在新形势下的一项重要任务。

突发事件的报道大致包括及时性报道、连续性报道、总结性报道三种形式。及时性报道是在突发事件后即有记者赶赴现场或从多渠道获取信息,迅速发回的报道;连续性报道是记者继续追踪事件发展过程及详情进行追踪式报道;总结性报道是在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都十分明了,一切变化因素都相对成了静态时的终结性报道。

(五)突发性事件报道策划的注意事项

突发事件的主要特点篇5

一、处置突发事件审计工作的基本特点

一是审计标准高。武警部队处置的突发事件,大都是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事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为确保处置任务完成,后勤必须将经费物资按时、足额地保障到位,同时也要强化监管,防止积压、浪费或少数人乘机“搭车”花钱、损公肥私。从某种意义上说,处置突发事件经费物资审计不仅是一种经济监督行为,更是关系到武警部队形象的政治任务,必须高度重视,要克服处置突发事件“先保障后算账”和“特殊情况无审计”的思想,在审计评价上以是否有利于“处突”战斗胜利为主要标准,注重军事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二是审计范围广。处置突发事件时,经费物资需求剧增,消耗量大。在供应渠道上,有逐级正常供应的,有上级重点供应的,有友邻部队支援的,还有地方政府支持及社会各界慰问的。在供应方式上,有直接送到战斗一线的实物,也有经费,而且现金消耗量增大。这种经费物资来源渠道和形式的多样性要求审计监督不能忽略任何环节,在组织审计时,要注意从源头开始,使审计工咋贯穿整个“处突”供应保障过程,实施全程追踪监督。

三是审计难度大。在处置突发事件中,保障关系复杂,保障任务繁重,环境条件有时非常艰苦,特别是在部队开进、回撤阶段和任务转换过程中,保障方式多样,情况复杂,不确定因素多。在这种情况下,审计人员难以全面掌握保障情况,要实施及时有效的经费物资审计,时间紧,任务重,困难较多。

四是审计方式灵活。突发事件的类别不同、规模不同、地域不同,后勤保障的方法、方式和程序就不同,组织保障时保障方案多在保障过程中逐步调整,并适时明确保障方法、理顺保障关系,提高保障针对性。在这种情况下,审计工作很难形成一套完整的既定方案,从人员到计划事先都难以确定,审计工作要服从战局,在被动中争取主动。并根据战地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适时调整审计力量,适时简化审计程序,分别选择就地审计、报送审计、审计调查等方式方法灵活开展审计哦,充分发挥审计部门在处置突发事件中的职能作用。

五是审计时效性强。突发事件突然,发展迅速,要求部队快速出动、紧急处置,审计工作要从战时需要出发,在处置准备、处置行动、处置结束和部队归建各个阶段,突出重点,快速开展,简化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既要因地制宜,又要及时有效地实施审计监督,促进“处突”后勤保障各项制度、规定和标准得到落实,杜绝管理中的浪费现象和各种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缺保各项经费、物资专款专用,提高经费物资的使用效益。

二、处置突发事件审计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是审查“处突”财经管理规章的贯彻执行情况。武警部队《处置突发事件供应管理标准》和《关于做好处置突发事件后勤保障几个具体问题的通知》,对经费物资保障的内容、标准。方法和原则作了明确规定。审计部门要参与本单位具体供应、自行补助标准和管理实施细则的制定在;检查部队在处置突发事件中落实规章制度的情况;综合评估保障效益,调查现有标准制度符合“处突”后勤保障实际的程度,提出修改的意见和建议。

二是审查“处突”经费物资保障预案。首先,审查经费物资保障预案的科学性。经费物资保障预案必须符合上级要求和任务需要,必须与后勤保障预案的总体目标一致;要确定适当的经费物资保障目标,明确各部门的责任,每一项任务都要落实到具体的单位和个人;要根据处置突发事件经费物资保障特点和规律,对每一个具体环节制定多套方案,以便在战时灵活运用。其次,查明经费物资保障是否实行计划管理。预算安排的投向投量是否合理;经费物资分配是否做到保障重点,坚固一般,留有余地;是否能够根据突发事件的发展变化完善和修订保障计划。

三是审查“处突”经费物资使用管理情况。要实行跟踪问效制度,只要条件允许,审计人员应深入“处突”一线检查经费物资的使用管理情况。审查财务制度执行情况,账目是否清楚,借款,领报手续是否完备;审查经费使用是否用于保障战斗需要,有无迟供、漏供和断供的情况,雨雾损失浪费、扩大范围、任仪开支和管理失控等问题;审查经费开支审批权限是否明确,大项开支是否经过党委集体研究决定,特殊情况的经费开支是否做到一事一报,特事特办,是否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审查物资管理是否责任到人,物资储备是否符合规定,各类物资的请领和分发工作,是否进行认真地统计和登记,购买物资是否坚持择优选购,品种和数量是否符合战斗需要,价格是否合理。

四是审查“处突”经费决算情况和物资清理情况。“处突”结束时,部队要对经费的节超情况进行汇总,对各种物资进行清理。部队归建后,审计部门要及时了解情况,对经费决算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全面审查;同时,审查军内外往来款项的结算是否及时,避免资金失控和遗留悬案;审查战损物资依据是否准确属实,战后剩余物资是否及时清理收回。

三、开展处置突发事件审计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开展“处突”经费物资审计的现实意义,强化监督意识,增强领导力度,支持审计部门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处突”经费物资审计,确保监督工作不留“死角”。审计部门必须正确领会单位党委和首长的“处突”后勤保障的特点,加强审计理论研究,注重结合专项“处突”经费物资审计实践,认真进行理性思考和系统总结,积累经验,打牢基础;在每一次遂行审计任务时,要根据突发事件的对象、规模、样式及经费物资需求量,预测和确定可能出现的情况,制定配套齐全、切实可行的审计方案,适应指挥手段现代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力求使审计监督全面、迅速、准确。

二是集中力量,把握时机。依法审计是审计监督的重要原则,“处突”经费物资保障审计虽然环境条件特殊,不可能完全按照平时审计的法定程序进行,但应从“处突”需要出发,突出重点,集中使用审计力量,把握审计时机,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在组织审计时,应以审计部门为主,抽调财务、纪检等部门人员组成精干高效的审计组,必要时,审计人员应参加“处突”前指,适时组织开展审计工作,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为首长决策当好参谋。

突发事件的主要特点篇6

关键词:突发性事件;处理;方法与艺术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现实与传统的各种思想观念不断碰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逐渐完善的过程中,各类矛盾与冲突,交替出现,实属难免。而我们的中学生现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加之受社会的负面影响,其思想行为表现很不稳定,常易造成突偶发性事件,给学校的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带来不利,对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冲击影响巨大。因此,认真预防和处理好突偶发性事件,控制破坏的扩大,维护学校正常秩序,是当前中学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班主任教师,应该认真对此问题加以研究,充分预见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尽量减少学生突偶发性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中学生突偶发性事件的类型及特点

突偶发性事件是指在学生中突然出现的难于预测也容易产生较大负面影响的意料之外的事件。其类型与特点是多种多样的,按人数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方面。

1.个人事件。它是发生在学生个人身上的事故,由于学生自身的情况,可能会发生各种的意外。比如学生在活动中,不注意身体平衡而摔倒或乱尖叫,给班团活动产生负面影响,还可能会自杀、病亡、伤亡等。

2.两人事件。学生个人与其他学生或工作人员发生矛盾,引起冲突。如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引起的吵架或打架,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矛盾等。

3.。如:集体骚乱、群体性示威、闹事、群殴等,特别是在校外发生突偶发性事件,教师最难于处理。就是这种群体突偶发性事件,给学校、家庭和社会负面影响最大。但是,无论哪种突偶发性事件,它们都有共同的特点。

(1)未知性

突偶发性事件的发生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隐蔽性。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正向成熟方向发展,其内心逐步地封闭,这就进一步加大了突偶发性事件的未知性。如:在全校性大会中,就难以预测会在哪个班,哪个人身上发生突偶发性事件。

(2)突现性

根据因果联系,通过外表的现象,可以预测结果,但是由于观察不仔细,很容易造成结果的预测错误。因此,当人们还未来得及了解事件发生前的状况,事件的发展急剧变化,由于量变迅速达到某种质变,以至事件急剧从初发到高潮,给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3)严重性

突偶发性事件涉及的范围和程度尽管有大小,但与一般性事件相比,突偶发性事件往往具有更大的影响。由于突偶发性事件是突然发生难于预测的,也较容易引起更大的影响。比如:有些集群行为或恶性事件就十分可能会给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处理突偶发性事件的方法和艺术

突偶发性事件是一种典型的非程序化决策影响事件。处理突偶发性事件的艺术就是非程序化的决策艺术,这种非程序化决策艺术极其困难而复杂,有其特殊性。我们知道,许多非程序化决策尽管复杂、困难,但可以从容处理,仔细论证,而应对突偶发性事件,首先要临危不惧,要迅速查明原因,对症下药。临危不惧是对的,迅速查明原因却不现实,甚至是不可能的。如突然发生学生聚众闹事,首先是平息事态而非保持事态,更非扩大事态。查明原因后是什么结果呢?这正是处理突偶发性事件的困难之处,需要“未查明原因先处理,未找病根先下药”。因此,常规的办法对突偶发性事件是不适用的。根据实践经验和分析研究,处理突偶发性事件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预防、预测,做好思想准备

对学校的教育者、管理者而言,突偶发性事件是偶然的意料之外的事,但这种意外的偶然却有许多必然的因素在起作用。从这个角度讲,突偶发性事件是可以把握的。因此,抓好突偶发性事件的预防、预测工作是相当重要的。一方面可以减少突偶发性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当突偶发性事件来临之时,可以临阵不乱。第一,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学校其他工作人员要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熟悉学生情况,随时掌握学生动态,特别是学生中的矛盾、不同意见等。根据影响学生思想的各种因素,预测他们可能的思想变化,抓住苗头,掌握主动,引导事物向好的方向转化,努力增强思想工作的预见性。第二,把“双差生”、特困生或身患疾病、性格内向、家庭矛盾突出的学生作为重点来掌握,主动做工作,化解矛盾,防患于未然。第三,健全制度,加强管理,作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尽量消除突偶发性事件发生的土壤环境,减少引发突偶发性事件的因素。第四,根据社会大背景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及个性特点等,事先对可能发生的突偶发性事件做出相应的预测和分析。如:大概有多少突偶发性事件可能发生,各类事件性质、规模、影响范围等,然后,分门别类制定应对预案,做好充分的各种应对准备。

(二)紧急处理,控制事态

突偶发性事件的发生,常因矛盾尖锐,造成的影响和危害极大。因此,必须紧急控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处理偶突发事件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当事者的直接领导或班主任要及时到场。因为他们比较熟悉当事者情况,容易控制局势,同时还可以控制匿名状态下的胡作非为。特别是在规模大、人数多、彼此不知哪个班、支部的集体行为中,个体在匿名状态下会发生不负责的破坏现象,并彼此感染。因此,紧急控制事态恶化的首要办法就是让当事者的直接领导或班主任到场。被老师看见,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控制和监督,能使部分当事者的激动情绪逐渐冷静,破坏行为有所收敛。第二,现场疏导,缓解矛盾,避免对抗情况或情绪激化。突偶发性事件当事者的心理往往是情绪化而非理性化。教育者在现场疏导时,要了解这种心理状况,不要简单地否定或批评,而要肯定其中的合理方面,强调劝阻的目的是为当事者未来的利益着想,是为了问题得到更快更好解决,化解其对立情绪。如果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冲突,教师要表现出高姿态,采取容忍和宽容的态度,消除学生的恐惧感心理和对立情绪。第三,群体突偶发性事件中核心人物起着组织作用和行为榜样作用,这些人的行为和情绪作为群体大多数人的榜样,强烈影响着群体行为的发展方向,因此,要把工作重点放在这些核心人物身上,通过控制他们达到控制全局。

(三)调查研究,弄清原因和实质

事态被控制下来后,并不等于问题得到完全解决。要妥善地解决好突偶发性事件,必须进行调查研究。对突偶发性事件的调查研究,不能浮在表面上。可通过对当事者、知情者及家庭的全面了解,真正弄清事件发生的原因及性质。切实把握当事者当时的思想动机。第一,对当事者的调查。中学生的心理处于成熟与半成熟之间,其思想的掩饰性和曲折性较为突出。因此,教育者要善于运用正确的方法和策略,尽量创造平等民主的气氛,消除他们的防备心理和抵触情绪,从而使调查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目的。第二,对与当事者交往密切的同学、朋友的调查是弄清突偶发性事件发生发展的重要途径。因为他们与当事者之间的思想交流,信息沟通最为密切,因此通过他们的调查,可以了解真实情况,特别是能了解当事者的内在心理,以便客观而科学地分析突偶发性事件发生的内在原因。第三,进行家庭访问。通过家访,深入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特别是事件发生前后的思想情绪及举动等变化。同时通过家访,还要弄清当事者的内在动机和家庭原因,以及思想、个性及发生变化的外在环境。此外,还可以通过目击者的调查,依靠班干部、教师和社会力量来弄清事件的真相。通过周密的调查,掌握大量的材料后,对突偶发性事件的整个过程进行分析,认真弄清导致突偶发性事件的客观原因与主观原因,准确把握事件的性质,既不扩大,也不缩小。扩大了,会伤害学生自尊,把学生推上歧途;缩小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四)慎重处理,以理服人

突发事件的主要特点篇7

一、形成领域的多元性

公共安全领域广泛,突发灾害事故类型繁杂:既有自然因素导致的地震、海啸、旱涝风暴等“天灾”;也有人为因素造成的火灾、污染、生产事故等“人祸”;还有二者共同作用产生的疾病流行、交通事故以及敌对势对的破坏、恐怖活动、战争等。其范围之大、领域之宽、类型之多,使人难以预防和预料。其波及影响面绝非是单纯的公共安全范畴,而是更为深广的政治、经济、科技等多元领域。以所谓“天灾”导致的各种灾害为例,其所形成的真实记录随灾害事故发生的时空、类型、程度及人们应对、抗御能力消长强弱等变化,则所波及影响领域完全突破了单一的公共安全范畴,迁延扩展到多元的社会、自然、经济、科技等诸多领域,从而使与之紧密相关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档案多时空、广领域、全方位地产生。

二、记录内容的综合性

受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档案形成领域多元性及其他因素的影响,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档案在记录内容上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其不仅在形成领域上反映多元综合的特点,而且在记录内容上也对应的体现了这一特点。从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档案的文件材料来源主体上看,既有官方形成的正式文件:如观(监)测记录、应对预案、事中决策、事后处置等方面的文件材料;也有个人形成的非正式文件:如当事人、目击者、亲历人等形成的声像材料、文稿材料,还有相关的会计、统计、数据等材料等等。正是这些来自不同方面、不同阶层及不同载体类型的文件材料共同构成了一个统一整体,综合全面地记录了人们预防、应对、抗御和善后处置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全过程的档案材料。

三、内容性质的专业性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档案内容性质的专业性特点是由它所记录反映的突发灾害事故类型决定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档案类型就是集中地从其专业的角度反映与之相关的内容、方法、手段和记录预防、应对、抗御及善后处置的全过程,使不同类型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所形成的档案彼此间在专业内容上可以互相区别。由此可见,内容性质的专业性特点是实现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档案科学、有序管理的重要依据之一。

四、收集整理的机缘性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档案收集整理的机缘性主要是指在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档案中的部分关键材料往往是随机获得的。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原始记录的形成上。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最显著的特征是其难以预测,即其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型、形成及危害程度均具有不确定性。尤其是事发的瞬间与事发的初期来势急速,转瞬即逝,相关职能部门难以在第一时间亲临现场进行从容记录。加之人们一般仅熟悉常态运行下的有关规则,遇有突发灾害事故时不可避免地陷入忙乱甚至慌乱之中,进一步加大了在第一时间形成至关重要记录材料的难度。从过去已发生的灾害事故中看,相当多的第一时间记录材料是由一些目击者、当事人、亲历者在偶然因素促使下不自觉地形成的,从而在客观上使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特定条件下发生的情况有幸被记录留存下来。二是在原始记录的收集上。某些在偶然因素促使下并非自觉地形成的记录材料往往弥足珍贵。而其形成者、持有者却多非专业人士或职能部门的人员,其形成、持有相关记录材料的目的、意图各不相同。但从记录真实历史、总结经验教训的角度看,这些记录材料最具证据力、说服力,如果不能由档案部门及时收集整理、集中保存,极易随时间推移而散落遗失,使珍贵的记录丧失其应有的价值。因而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档案中的一些记录材料,无论在其形成还是收集中,大都具有某种偶然的因素,表现出明显的机缘性特征。

五、保管场所的分散性

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档案的目的在于完整准确地记录反映事件真实面貌,为日后总结经验教训与尽量避免或减少突发灾害事故造成的损失提供服务,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信息支撑作用。因此,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档案工作从本质上讲是整个社会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当前仍缺乏《紧急状态法》及相应的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专门职能机构。在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形成、收(下转第44页)(上接第41页)集、积累、管理等方面仍将沿袭既有的方式,短时间时难以由专门职能机构操作完成,由各专业、行业按照各自的职能要求形成并负责保管,将会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间。

突发事件的主要特点篇8

关键词:班主任;突发事件;处理;技巧;训练

班级突发事件是指与教学计划、教学目的无关而又出乎教师意料之外的事件。教师对突发事件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因此,班主任,特别是新任班主任如何通过训练提高自己处理突发事件的技巧和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强化思想认识

突发事件是指班级日常生活中突然发生的、预料之外的不良

事件或矛盾冲突。如,学生之间打架、意外受伤、课堂纠纷、师生冲突等。这些事件事发突然,没有预兆,影响可大可小,如果不能及时、有效、正确、适当地处理,很有可能使事态激化,导致师生矛盾冲突,甚至发生难以挽救的恶性事件。每个班主任都必须学会对突发事件正确进行“热处理”的技巧,迅速、有效地平息事端,化干戈为玉帛,这样,既能提高教师的威信,又能增进师生间的感情。同时,突发事件发生的这一段时间学生对周围信息反应特别敏感,思想矛盾特别尖锐,抓好这一时间段的教育,往往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因此,班主任要时刻绷紧思想之弦,时刻不放松思想警惕,不断提高自己对突发事件的思想认识。

二、加强知识储备

班主任处理突发事件能力的提高,需要班主任加强对突发事件的知识储备。那么,我们班主任应怎么加强知识储备呢?(1)搞好自主学习。教师要善于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及实践研究方面的书籍,在整体掌握的同时还能获得实际解决共性问题的方法。(2)加强班主任培训。着重加强对突发事件的报告程序、事件处理和跟踪、善后工作等的培训,使班主任掌握必要的班级突发事件处理的程

序和技巧。(3)加强合作交流。班主任不但平时要多注意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还要注意班主任之间的合作交流。

三、培养观察能力

班主任做好工作的前提是了解学生。然而,要了解学生的一举一动需要教师学会细心地观察,具备深刻、敏锐的观察能力。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克说过:“对一个有观察能力的老师来说,学生的欢

乐、兴奋、惊奇、疑惑、恐惧等一系列活动的细微表现,都逃不过他的眼睛。”班级出现突发事件之前,一般总会有某种异常感,班主任要学会观察学生的说话、表情、衣着、教室气氛等的变化,如特别严肃、特别闹、某个同学哭或不安,某些同学窃窃私语等,这种变化往往预示着可能有某种突发事件要发生。提高教师的观察能力,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加强自我训练:(1)要在对学生关心和负责的前提下进行观察;(2)要多层次、多侧面地进行观察,防止先入为主,切忌偏见;(3)要列出详细的观察方案,要做到特殊情况不能忽视,细微变化不能粗心,短暂现象不能放过,偶然症状不能马虎;(4)要结合青少年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进行观察。

四、注重心理训练

班主任要善于自我控制,保持冷静、沉着的情绪,学会“冷处理”,这是顺利开展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诚然,突发事件会使班主任感到棘手,所表现出的恼怒、委屈、急躁等情绪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班主任对于班级突发事件千万不能失去自制力和理智感。如果班主任大发雷霆,滥施惩罚;或茫然无措,计出无从;甚至撒手不管,放任自流,那么,不仅会削弱教师个人的威信,严重损害自己的形象,还会极大地削弱班集体的凝聚力。我们班主任在训练自己心理素质的过程中,要让自己头脑冷静、感情克制、态度沉着、处变不惊、迅速判断、果断处置。班主任要在学生面前始终处于最佳状态,注意调控自己的感情和言行,使学生在心境良好的情况下接受教育与疏导,以愉快、乐观、勤奋向上的精神状态感染学生。

五、不断反思总结

在班级中,突发事件都不同程度、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如何处理班级内的突发事件,关系到一个班级的稳定发展,也反映出作为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和艺术。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还需要班主任不断反思总结:一方面,要勤于反思自己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真实的突发事件,积累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具有实效性的处理方式,以增强教师自身观察的敏锐性、思维的灵活性、意志的果断性、处理的巧妙性,最终形成自己最佳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艺术;另一方面,要善于总结其他有关突发事件方面的案例,通过归纳总结,分析同一件突发事件不同处理方式的差异,总结取得不同效果的原因,发现其中的各种规律,为指导自己处理突发事件做好充分的准备。

如何处理班级内的突发事件,关系到一个班级的稳定发展,也反映出作为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和艺术。突发事件是特殊矛盾的反映,是对班主任尤其是对新任班主任的特殊考验。因此,在平时班级管理过程中,要特别注重训练自己处理突发事件的技巧,以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宏亮.班级突发事件及其处理的一般策略[J].班主任之友:小学版,2012.

[2]徐光根.班级管理中的突发事件处理艺术[J].学问:现代教学研究,2012.

突发事件的主要特点篇9

关键词:应急物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策建议

引言

2020年武汉爆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武汉作为九洲通衢交通枢纽,又正值中国农历新年,这场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秩序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影响。在面对这场人类共同且不可预防的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时,能注意到在仓储、运输、配送等方面仍有许多问题有待改善。为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国家和社会造成的损失,就要制定与之对应的匹配完善的应急物流作战计划。所以具体化的对“应急物流”的定义、特征、现状问题、完善措施研究十分重要。我国针对应急物流的研究较晚,自2003年的SaRS事件后我国学者开始重视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下,应急性物流保障机制研究和对国家应急物流体系的探讨。美国国家灾害医疗系统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ublichealthemergency)定义为“需要紧急医疗护理或医疗服务的灾害、大规模传染病暴发、生物恐怖袭击和其他严重灾难性事件”。“应急物流”(emergencylogistics)在2004年被欧忠文等[1]首次提出,其被定义为“在应对严重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及军事冲突等突发事件而对物资、人员、资金的需求进行紧急保障的一种特殊物流活动”。我国学者也对此进行了诸多研究。其中,欧忠文[2]等以建立完整的应急物流体系为目标,详尽地提出了完善应急物流管理机制的保障方法。陈慧[3]对我国现有应急物流制度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考虑整体性给出优化建议。何雨璇[4]考虑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人道主义物流的地区分配,对医药物资需求预测进行建模。但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应急物流的介绍、管理现状等问题,并未提出理论性的总结和优化建议,因此本文基于此展开论述。

1应急物流的特点

应急物流是社会物流中的一个分支,是一种在特殊时期才存在的物流。它的对象是应急物资,服务对象是一个区域或是一个城市。其主要的目的为满足社会在特定时期的应急需要。表1中探讨了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条件下,应急物流与普通物流的六要素特征对比[5]。国内外学者对应急物流的特点有较多讨论。本文针对公共卫生事件,对此前提下应急物流的特点进行总结归纳。(1)突发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规模、趋势和损失各方面都难以提前预见。因此响应突发事件的应急物流活动也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的特点。在应急物流中,我们平时的计划由于这种突发性而需要重新调整。这也是与普通物流最大的区别。(2)不确定性。由于公共卫生事件的偶然性和不可预测性,应急物资的种类和数量往往很难在事件发生前进行预判。例如疫情发生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可能因为病情或传播方式的变化,使得人们对救灾物品的需求也会相应的变化。图1中所(3)弱经济性。普通物流需要协调物流活动效率和经济效益,而应急物流更注重的是其公益属性而不再将重点放在经济属性上。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前提下,救援物资的配送对灾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前线医护人员的医用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医疗器械;保障灾区人民群众生活所需的生活物资;部分工厂企业的原材料运输及产品运送。这些物资的运输、发放不再以经济效益和成本来体现其物流效益,而是将时间即物流效率的实现作为物流效益的体现,更大程度地体现了弱经济性和社会公益性。(4)时间紧迫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具有时间就是生命的特性。尤其针对医护人员的防护用品、患者所需的医疗设备和药物、疫区人民的生活必需品。由于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性,使得实际作业对应急物流活动的最基本要求为“快速”,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应急物流最先考虑的就是将应急物资快速完整地运送至需求地。这种特点使得物流作业分秒必争,对时间有很高的要求。应急物资的运输必须短时高效,这需要通过决策判断特定时期下最有效的交通工具和最短路径,全力保障应急物资及时、完整地运输至灾区。(5)多主体性。应急物流的多主体性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物资的来源由多个主体提供,如政府提供、社会捐赠、国际救援。二是在应对灾害面前,社会各群体的参与发挥着重要作用,军队、医务人员、志愿者等共同努力,保障应急物流的运转。(6)政府和市场协调性。由于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突发性导致生产资料呈紧缺状况,尤其是医疗防护等物资的缺乏影响到灾区人民的日常生活,所以政府和市场必须进行协调才能使应急物流正常运转。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应急物流存在的问题

(1)救援物资的信息化缺失。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政府和相关部门难以快速准确地掌握所需应急物资的生产、仓储及分布情况。这使得应急指挥部门在进行调度时,对于前线医护人员和病人最需要的医疗物资,不能保证快速及时地送达定点医院。同时由于救援信息不通畅、社会捐赠复杂的实际情况,往往造成救援物资的需求和供应不平衡。对于公共卫生事件,因为疫情的突然爆发和来自各地救援物资的长途运输,往往会存在初期物资急剧短缺,后期可能出现物资过剩的情况,这就是由于救援物资信息化缺失所造成的不平衡。譬如此次武汉疫情讨论最多的是口罩等防护类用品,此类物资的急剧短缺随着全国供应链的协调口罩将会得到缓解。但官方如若不能及时地掌握救援物资的信息,很可能出现超量饱和,造成不必要的物资浪费。(2)物资储备数量不足。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能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所需医疗器械、药品、食品等应急物资运送到疫情发生地,才能最快地实现对医护人员的防护、病人的治疗,满足普通市民的正常生活。此外,医疗物资对存储和运输过程也有特殊要求,药品的可替代性又较低。因此医药物流的能力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增强。在面对此次肺炎疫情时,武汉及湖北其他市的特定物资需求呈指数增长。但是由于应急物资储备数量不足,并且许多保障生活物资和医疗器械也并不适宜大规模储备,救援物资就必须临时生产、海外采购或者依靠社会捐赠。所以在应急物流响应突发事件的前期,急需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才可以完成初期应急物资的采购、运输、配送等。而我国救灾物资储备库主要储备帐篷、食品、衣被等生活必需品。针对此类公共卫生事件的物资储备种类和数量都难以在初期满足社会需求。(3)应急物流法规体系落后。法律法规的保障在面临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特殊时期内,重新明确个人和政府部门的义务、职责和权利。目前,我国应急物流相关法律法规主要散见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应对法》、《自然灾害救助条例》、《中央级救灾储备物资管理办法》。缺失基本法律约束,对于物流企业也未提及应当承担的职责和社会使命。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应急物流的优化建议

基于近期武汉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我国应急物流运输中所展现的优势和暴露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给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应急物流的优化建议。(1)加强信息化建设。借助互联网将各类企业尤其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市场最需要的医疗器械类企业联系起来,保证从源头直接流向所需地。同时针对运输配送这一具体环节,应加强军队物流、地方应急物流和企业物流的对接,简化物流过程、减少物流环节、缩短物流衔接时间。责成企业基于各公共事件等级,发挥物流企业专业优势,对员工开展应急物流相关的培训及模拟演练,以便当应急事件发生后可以迅速作出反应。(2)加强应急物资配送保障。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响应级别越高,其社会影响越巨大,对应急物资配送提出的要求也就越高。邮政快递在全国范围内要优先保障救援物资的运输和投递。并着力于疫情防控应急物资和灾区市民基本生活寄递服务。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应急物资配送中心尤为重要。实施以政府领导为主、市场补充为辅的应急物流体系,整合现有社会资源,依托优势物流企业共建配送中心。针对公共卫生事件,应由武汉疫情事件吸取教训,在未来优化救灾物资储备库,对各相关龙头企业的仓储也尽量予以规范的约束。(3)建设物流运输的“绿色通道”。应急物资对于运输速度要求高、运量要求大,所以选择的运输方式最关键的是压缩运输时间。在重大疫情发生时,铁路、水运、航路都应当为救援物资开辟绿色通道,并简化相关检验手续,实行优先运输,保证物资的畅通。此次武汉疫情,国家邮政局组织邮政单位、快递企业,统筹物资分配,迅速开通了国际和国内的航线,全力保障对武汉及周边城市的应急救援物资和人民群众日常基本生活物资的运输和寄递。是一个非常值得借鉴的紧急举措。突发疫情的十天内,邮政业累计承运寄递疫情防控物资7454.9吨,包裹3392.9万件。与湖北省2019年2月份和2019年11月份的十日平均邮政运行情况进行对比(见图2),注意到在武汉疫情阶段,邮政部门显著提高了邮政寄递服务业务。(4)增强信息的准确性。因防控救治工作的艰难性,应急物流自身所具备的时间紧迫性等诸多因素,“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尤为重要。因信息传递错误而导致救援物资到后却不能及时提取的情况对灾区人民的影响巨大,尤其是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一线的医护人员,医疗物资的缺失是对生命的威胁。此次肺炎事件,来自各地方政府、企业、社会的捐助种类繁多且运量庞大。对于指定捐赠单位的物资,准确地完成寄件人的委托是应急物流重要的任务,这是此次疫情我们最需要反思的一环。(5)保障海外援助物资的及时性。在“地球村”的进程下,海外援助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武汉封城后的九天内,已有75家境外中资企业发起捐赠倡议。但此类海外援助,手续繁多,对接困难。由于部分海外援助不是国家间的人道主义救援物资,这类援助物资往往需要依靠政府和相关企业的共同协助才能保障物资的运输,但实时性较难得到保障。因此,简化相关流程,调度相关企业,派遣专人对接是保障海外救援物资畅行的重要举措。(6)健全应急物流法律保障机制。由于应急物流缺少基本法律的支撑,使得实施时有诸多不便和不明确的地方,应急物流应通过法律的约束性和强制性使得施行时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有章必循,充分借助法律机制来实现对于此类情形下应急物流的统一指挥、实时监控,保障救援物资的公开透明。相关物流企业针对此类应急事件也应当给出明确的管理办法,力所能及的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

突发事件的主要特点篇10

21世纪媒体竞争十分激烈,作为主流新闻媒体,电视台需以高品质的新闻节目立足。那么经营品牌的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以哈尔滨电视台生活频道《时事盘点》为例,对电视新闻杂志节目的特性做一些探讨。

案例分析:哈尔滨电视台《时事盘点》

从《时事盘点》栏目的定位上来看,这个节目立足都市,以剖析世界的眼光,对众多的国际新闻资讯进行整合、梳理、解读、点评,满足观众在最短的时间了解到国内外最重大最新大事的需求。

一、内容解析:版块化突出“编辑思想”的深刻性与独特性

《时事盘点》每周的二、四、六播出,时长为40分钟。在当下资讯极大丰富的大环境下,如何让观众喜欢看电视新闻杂志节目,如何能让观众对这类节目有认同感和忠诚度,最为重要的是要突出“编辑思想”。从下面《时事盘点》的版块设计中我们不难看出编辑思想在节目制作中的运用。

《时事盘点》分为五大板块:热点、扫描、现场、人物、视点。热点版块主要关注当天发生最吸引眼球的热点话题,由在现场的本台评论员和电话连线重量级专家学者共同评论新闻事件走势,突出时效特色;扫描版块是快速浏览当天重要新闻资讯,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受众整理最多的新闻,突出快捷特色;现场版块是电话连线我台世界各地特约记者,让他们带来事件的最新进展,突出直击特色;人物版块是选出近期给世界带来震动的具有代表性的人,从新闻事件谈起,以人物的表现来突显事件的内涵,突出个性特色;视点版块选取经过了一段时间发酵的新闻事件,由我台评论员发出本台评论的声音,突出独家特色。按照这样的版块设置,使整个节目条理分明,重点突出。

另外《时事盘点》节目的导视力度很强大,热点、现场、人物、视点等版块都制作各自的导视,提高了节目的可视性。同时在节目播出中大量使用双视窗、三视窗形成了空间感,整个节目突显大气与洋气的特点。

二、传播特点:信息整合梳理的强大力量

“要使信息被有效地传播,有效地获得,必须要对处于弥乱状态的众多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整理和整合。”《时事盘点》的一个重要的传播方式就是对海量国际时事新闻的有效整合。这种整合体现在以下方面:

筛选热点议题、提炼有效信息。作为盘点型的新闻杂志节目,《时事盘点》在选题上具有十分鲜明的价值取向,即选取并展现关系足以影响全世界各国的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但不是简单地报道事实,而是把新闻事件由主持人与现场评论员及电话连线重量级专家学者,对国际新闻事件进行深入探讨,抽丝剥茧,旁征博引,让观众深入了解事件带来的影响及未来走势,引发人们的深入思考。力求以独特的方式来解读新闻事件、热点话题,用个性的点评语言来体现客观公正的媒体态度。

突出重点报道的连续性。常看《时事盘点》的观众会发现,经常能看到对一重大新闻事件的连续报道。例如有关利比亚的报导,《时事盘点》节目从3月3日到4月9日先后在热点版块播出了:《卡扎菲不惧怕与西方开战》、《联合国通过在利比亚设禁飞区》、《卡扎菲反攻欧盟加大制裁力度》、《多国联军:肢解利比亚进行时》、《战火中的卡扎菲依然坚挺》、《利比亚陷入血腥沼泽》、《卡扎菲:你的出路在何方?》《卡扎菲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利比亚:反对派腹背受敌》。通过以上话题的探讨,从利比亚战事的酝酿开始一直到战事的展开,全方位、客观、立体的展现给观众整个利比亚事态的发展,使观众对利比亚战局的发展有了深入的了解。而这样的连续报道也培养了观众对节目的忠诚度与期待。

三、节目编排:良好的节奏感引人入胜

《时事盘点》在节目的编排上突出的特点是用节奏来调整总体节目的风格。节目所设的五个子板块全部由主持人将其串联起来,贯穿始终。“扫描”板块节奏较快,能够很快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而“热点”、“视点”、“人物”则属深度报道,节奏自然放慢,给予观众思考的余地。在“热点”与“视点”版块还有评论员的点评,更能通过主持人与评论员的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而加深观众对节目的理解。“现场”版块由世界各地的特约记者发回电话报道,以现场报道的形势对新闻进行整理,增加了新闻的真实感,还原了新闻的本源。这种编排方式,使整个节目内容层次分明,节奏错落有致,增强了节目的立体感和受众的兴趣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