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材料行业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0:07

合成材料行业现状篇1

程材料的验收和实物进行检查。在质量监督实践中,监督机构力量的配备和建设规模爆炸式增长之间的矛盾一直存在,加上工程材料的品种和种类多、进场批次多、使用周期长,因此质量监督机构对工程材料的监督覆盖和成效不尽理想。工程材料质量是通过其各项技术指标得以反映的,不同的技术指标对工程质量起着不同的作用,就当前质量监督机构对工程材料质量监督情况来看,监督机构很少对工程材料质量监督工作进行深人研究,把工程材料质量作为独立的质量体系进行监督的更少。主要原因一是对现场工程材料基本信息不掌握,本地市场上工程材料有多少生产厂家、有多少种类、有多少供应单位、流通到那些施工现场、质量状况等诸多信息无法掌握。二是质量监督资源有限,即便有的监督机构已开展了对工程材料质量的现场监督,多停留在现场资料的核查上,且也作为工程质量监督的一部分。合理利用有限的质量监督资源,掌握工程材料市场和施工现场的信息状况,是工程材料监督管理的当务之急。

2加强信息化建设,掌握工程材料市(现)场信息

作为工程质量监督的一部分,目前质量监督机构对施工现场的工程材料进行监督抽查是一种点状管理,且以抽查工程资料为主,收集的信息量少,难以对市(现)场的质量状况进行评估,难以制定有效的措施有针对性的实施监督管理。随着《江苏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办法》2013年7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二十二条规定,对影响建筑主体结构质量安全和使用功能的主要工程材料,工程材料供应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到所在地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登记手续。笔者根据工程材料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特点,结合本市在材料监管信息化方面的一些成效,提出了材料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新思路。为此,扬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站随即组织调研,开发了工程材料质量监督登记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

2.1材料供应商登记与产品登记相结合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通过录入企业基本信息及产品信息建立内部数据库。一方面,在系统中进行企业登记时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对材料供应商登记设置一定的准入门槛,如企业登记时供应商需提供企业资质等级证书、材料生产单位颁发的地区销售授权书等信息,对未进行企业登记或不符合资质等级要求的供应商,其提供的工程材料严禁进入施工现场,同时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可依据江苏省人民政府第89号令第二十八条要求进行处罚;另一方面,在系统中进行产品登记时审核产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等相关要求,如电线电缆、保护电器等产品需提供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3C)证书、新型墙体材料、节能保温材料需提供由市级墙体材料改革与建筑节能管理办公室下发的认定备案证书等,同时,材料供应商必须提品有效期内的型式检验报告。

2.2对工程材料购销合同实行登记管理

加强对建设工程材料合同的监督管理,是建立完善的建筑市场体系的重要保证。工程材料在进入施工现场前,施工(建设)单位应与材料供应商及时签订购销合同,监理在系统中进行登记后方可进行工程材料进场登记。材料供应商可通过系统查询本单位的合同登记状况,保证合同的真实有效。如果工程材料供应商未进行企业登记或产品登记,系统中将无法显示材料供应商信息,无法进行合同登记,施工现场也无法对该供应商提供的工程材料进行进场登记。

2.3材料进场验收信息登记上报

工程材料质量低劣造成的工程质量事故和损失往往是非常严重和难以修复及弥补的,因此,把好材料进场验收这道关卡尤为重要。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要求对已经进行过合同登记的工程材料,每次材料进场报验时,监理单位需实时将该批次材料的名称数量、质保信息、委托检测信息等上报至系统中,并在检测报告出具后及时将复检报告的结果录入到系统内,并注明该批次材料的使用部位、使用时间等,如出现复检不合格的情况,还需将不合格材料的处理情况及影像资料及时进行上传。进场验收的整套信息一旦形成,系统自动将其锁定,无法进行修改;材料供应商也可登陆到系统中,查看自己所供材料的质量状况。

3工程材料质量监督登记系统成效

3.1强化工程材料源头管理,督促供应商健全质保体系

企业登记与产品登记的结合能够使材料供应商行为更加规范化,一是有效防止材料供应商超越企业经营范围或资质等级向施工单位(建设单位)提供工程材料,牢牢抓住工程材料的源头;二是一旦相关的证书及型式检验报告过期,系统会自动屏蔽该企业的产品信息,施工现场不得使用该供应商提供的材料,促使材料供应商严格依照相关规定及时延续证书和按标准要求及时进行工程材料质量检测工作,建立健全质保体系,抓好自身所供材料的质量控制;三是工程质量监督机构通过对材料供应商的分类统计,掌握本地市场工程材料的供应商名录、生产单位数量、工程材料种类等信息,了解本地当前的工程材料市场状况。

3.2规范建设各方合同行为,明确建设各方责任

工程材料合同登记管理的实行,能够防止工程材料买卖双方出现口头契约或先供货后签约的现象,明确施工单位(建设单位)与材料供应商的责任与义务,加强合同双方的自律性,有利于合同双方友好合作,照章办事,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便于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工程质量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监管;合同登记完成后,买卖双方均可通过系统查询自己现有的合同状况,可有效防止一些企业或个人假冒其他材料供应商向施工现场供应假冒伪劣材料。规范工程材料买卖双方的交易行为,最终能起到减少合同纠纷、维护建筑市场秩序的作用。随着工程材料合同管理的逐步完善,建筑市场必然会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

3.3及时掌握施工现场材料状况,合理分配监督资源

合成材料行业现状篇2

一、前言

社会的发展需要能源、信息和材料供应。而材料供应根据其特殊的材料可以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等,金属材料是人类历史发展到现在为止最重要的材料。从古代打铁工艺、金子、银子等的制作和推广,金属材料都占据着人们的生活。金属材料根据其特点具有韧度高、硬度强度大等特点,而且金属材料容易获得,且不少金属制作简易。随着现代金属工艺的发展和推广、科学技术的发展壮大,金属材料在机械制作、国防领域、工业、农业、电子信息等行业,都有明显的性价比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市场。

二、金属材料当前发展现状

(一)钢铁材料发展现状

钢铁是整个国民紧急发展的基础,各种大楼的兴建、各种器材的使用、汽车等工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钢铁工业的发展。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不锈钢工艺的不断提升,钢铁工业的发展,应当以不锈钢工艺为主要的发展方向,不锈钢是在常温或者其他特殊条件下,利用钢铁内部的特点能够生成钢材不生锈的情况,但当前不锈钢的发展工艺依然成本过高,可以推测不久的常来,不锈钢的工艺能取得更快的发展。

此外,钢铁材料的发展也带动着新需求和新技术的不断出现,特别是在航空航天、能源工业等都出现更多的需求。这些需求带动着更多新技术、新工艺的产生和发展。例如:当前较为流行的钢铁工艺为超纯净钢生产工艺。随着钢铁工艺技术的发展和生产设备的更新和发展。钢铁材料也从大体积生产逐渐转化成为小钢铁、微钢铁工艺的生产和开发。

为了实现上述的钢铁材料的需求,钢铁材料工艺可以预见将会采用更多新兴工艺方式来发展,例如:铁水预处理、全自动转炉吹炼、二次精炼、保护浇注和无缺陷连铸等重大新工艺技术等。总而言之,高性能、高精度连轧工艺技术轧钢工艺的发展就是围绕着整个“三高”的技术发展。

1.高性能:通过采用控轧控冷(又称形变热机械处理)工艺,控制钢材的组织结构,提高钢材的性能,特别是强度、韧性指标;2.高精度:除了精确控制轧材的尺寸精度外,进一步减小长型材的椭圆度和提高板材的板形控制精度及表面质量;3.高效率:包括进一步提高连轧机的轧制速度和轧机作业率,大幅度提高连轧机组的生产效率。

(二)有色金属材料发展现状

有色金属材料主要是指有色金属材料,即指铁、铬、锰三种金属以外的所有金属。而随着近代有色金属科学技术的发展获得巨大的发展,有限金属材料已经从高能耗逐渐发展到性能高、精度高、能耗低的发展方向。我国有色金属材料行业已经从多年发展,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研发的品种上都已经具备了一定整体实力的工业体系。而随着电信、电力、电子等行业的发展壮大,对有色金属材料的需求将会越来越高,无论从有色金属的强度、硬度、韧度、刚度、耐高温、耐低温等性能指标都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未来的有色金属发展应当会遵循发展微型化、颗粒化、以及机械合金化、表面处理技术等方向进行更快的发展。

从有色金属的化学属性可以知道,大量的有色金属很容易在空气中和氧气发生氧化现象、和污染的空气、电化学等作用下发生破坏或者损耗,此种行为我们一般称为金属材料的腐蚀。要降低有色金属的腐蚀程度,保证金属材料的稳定和安全,防护金属材料在特殊环境下能够正常工作等,有色金属的抗腐蚀性,将会成为研究人们的重点与核心。同时由于有色金属在其发展当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传递性。因此通讯、电子行业当中,有色金属应当成为电子电力工业的主要研究方向。

随着我国对于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重视,有色金属工艺的发展与改革都在不断的提升,近年来,我国有色金属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各种重大研究和发展项目之一。据冶金行业统计,2012年,我国有色金属产业呈平稳较快增长态势。2012年铜、铝、铅锌、钛、黄金、镍等十种有色金属总产量将近4000万t。其中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000亿元左右。

(三)特种金属材料的发展现状

在金属材料未来的发展中,特殊金属材料也是一个重点。特种金属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发展。特种金属材料的研究主要是根据经适当的热处理后即具有回复形状的能力,这种材料被称为形状记忆合金(Shapememoryalloy,简称为Sma),这种能力亦称为形状记忆效(Shapememoryeffect,简称为Sme)。通常,Sma低温时因外加应力产生塑性变形,温度升高后,克服塑性变形回复到所记忆的形状。研究表明,很多合金材料都具有Sme,但只有在形状变化过程中产生较大回复应变和较大形状回复力的,才具有利用价值。到目前为止,应用得最多的是niti合金和铜基合金(CuZnal和Cualni)。

特种金属材料至今为止已经研究、开发出十几种记忆合金体系。包括ag-Cd、au-Cd、Cu-a1-ni、Cu-a1-Be、Cu-au-zn、Cu-Sn、Cu-zn、Cu-Zn-x(x=Si、Sn、al、Ga)、in-ti、ni-al、ti-ni、Fe-pt、Fe-pd、mn-Cu、ti-ni-nb、ti-ni-x(x=Hf、pd、pt、au、zr)、ni-mn-Ga、ni-a1-mn、ni-Co-al、Co-mn、Co-m、Co-ni-Ga、和Fe-mn-Si等。他们已经广泛应用到了开关电源、脉冲变压器、磁头、电源变压器、磁放大器、电感器、焊料、漏电保护器、磁屏蔽、传感器、电机、机器零件、设备面材等方面。

1.机械电气产品中的应用

形状记忆合金作为低温配合连接件在飞机的液压系统中及体积较小的石油、石化、电力工业产品中应用。

2.宇航工业中的应用

在美国,太空计划应用形状记忆合金的驱动插销释放发射后的有效载荷,也已证实是成功的。脆性插销用在预压气缸中,当形状恢复时引起有凹口的插销断裂,它比常规的爆炸释放装置要安全得多。

3.卫生医疗中的应用

在医学上tini合金应用较广的有口腔牙齿矫形丝,外科中用的各种矫形棒、骨连接器、血管夹、凝血滤器等。近年来在血管扩张元件中也应用了tini形状记忆合金。

现在人们正致力于“大块非晶”合金的研究和开发,并在非晶形成的机理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认识到非晶形成的临界条件不完全是冷却速率本身,而是取决于下冷液达到亚稳态的程度(可用过冷度atx表征),过冷度的大小衡量了非晶的形成能力,它与构成合金的组成有关。根据这一观点,只要合理地配制合金,就可以用相对较低的冷却速率铸造出具有较强形成能力的大块非晶合金。

(四)未来的发展政策

完善科研体制。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科研单位都要对金属材料发展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把科研、教学、生产相结合,既要重视尖端技术的发展,也不能忽视基础的研究在企业要加快新技术的应用,淘汰落后的生产手段和制造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金属材料品种繁多,在未来的政策制定上要能够突出其发展重点,能够集中科研资源,重点突破金属材料的回收再利用。另一个具有特殊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的是废旧金属的回收再利用问题,废旧金属回收最大的特点是金属可以不断地循环利用,比矿业采集和冶炼的金属制成原材料成本低,而且分拣后的质量是相同的。同时又能节约能源为社会和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又能带来环境上的效益。未来金属材料行业应该大力支持废旧金属的回收再利用,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将钢铁、铝、铜等金属材料分别回收,重新再利用。

三、结语

合成材料行业现状篇3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现状;发展前景

一、简析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及其发展现状

(一)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演变过程

高分子材料又称为聚合物材料,它是高分子化合物和其他添加剂混合构成的单元共价构成。早在1953年,我国就设置了高分子类专业,很多高校陆续设置了高分子类专业,比如:化学纤维、高分子化学、复合材料等专业。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为高分子材料和工程专业的结合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了培养具备高分子材料和工程方面的高素质人才,教育部于1998年将与高分子材料相关的工科类专业统一称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这一历史性的创新将迎来崭新的发展,期望我国能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和加工成型等领域有很好的研究和突破。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有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聚合物流变学、聚合物成型工艺、聚合物加工原理、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等理论知识,力图造利于我国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等领域的发展,推动我国新领域的开发、研究,增强国力,在世界经济中站稳脚跟。

(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发展现状

材料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高分子材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小到日常使用的毛巾、鼠标、油漆,大到汽车轮胎、防弹衣,玻璃钢等等,都在不断满足着人们的种种需求。我国的高分子材料的消费水平还处在一个很低的阶段,高分子材料的生产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高分子材料的品种、制造工艺、技术等等都远远比不上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资源的浪费和低利用率,以及对环境的污染等等都亟待解决。同时,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的就业情况不是很好,截止到2012年,全国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招生的学校达到145所,其中教育部直属院校18所,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院校5所,地方院校119所,其它3所,主要分布在北京、湖南、江苏、河北等27个省和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加,但是毕业人员的就业情况却与之不匹配,很多学习这个专业的人才在毕业以后却没有从事与该专业有关的行业。此时,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如何保证培训质量和就业问题,培养怎样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才能满足社会对高分子材料与过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从环境、能源方面去考虑,节约能源、利用新能源、回收利用可降解的产品,保护环境,减少资源的浪费。

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发展前景

高分子材料独特的结构决定了它很容易被改变结构和再加工,这个特点是其他材料不可比拟、无法取代的优异性能,从而被广泛应用于科学技术、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并已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材料。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结合是任何行业不可或缺和取代的,小到穿衣吃饭、电脑手机,大到建筑楼房、航空航天。直观数据显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就业率还是很高的,达到了92%以上。21世纪以来,中国高分子材料工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作为轻工行业支柱产业之一的塑料行业,合成树脂、塑料机械和塑料制品近几年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从建筑、装饰、家电、电子电器、汽车、玩具、办公设备等行业日益广泛的应用发展来看,也显示了中国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强劲的发展势头。尽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但是它的发展前景还是很好的,市场的需求量也很大(包括橡胶、塑料制品、复合材料等等)。在当今的新形势下,我们面临的是挑战,同样也是机遇。我国要想缩短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需要加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方面的研究、生产、投入和应用,教育部门应当规范化办学,适当的控制招生规模,提高教学质量,调整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技术知识结构体系,模拟创业训练,培养科学研究、应用研发、生产工程技术、营销管理等方面的人才,以此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据调查显示,72%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生可以在科研、教学、企业等领域得到很好的发展,他们在毕业以后能很快找到工作,既可以从事高分子材料的研究,也可以从事加工工艺技术的开发或者是在商检、质检等部门从事材料的检测等等,其薪资也属于中等水平。

总结:

高分子是生命存在的形式。所有的生命体都可以看作是高分子的集合。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人民的可支配收入逐渐增加,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中,人们对更高水平、更高科技化的产品需求加大,绿色环保成为未来发展的需求,因此,社会需要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专业性人才。有关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行业有很多,而且涉及范围很广,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广阔,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包括生产、教育、建筑、电子计算机、军事等领域),并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国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存在着很多不足,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在教育、科学、汽车、军事等各个领域加大投入和创新,运用新材料、新技术,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改革和创新,从而带动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提高我国的生产力和科技水平。

参考文献: 

[1]赵长生.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发展与教育现状[a].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中国化学会,2011:1. 

[2]赵长生,顾宜.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发展与现状[J].塑料工业,2008(01):70-71. 

合成材料行业现状篇4

自从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后,我国的工业水平的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发电机制造业也开始向国际市场进军,并取得了在国际市场占有了一席之地,我国发电机制造行业技术水平也在不断的进步。但是,近年来,国内发电机制造水平遇到了瓶颈,原材料的发展,特别是发电机绝缘材料方面滞后制约着国内发电机制造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国内有关绝缘材料、发电机的科研院所和企业,在进行绝缘材料的研究制造和使用过程中缺乏沟通、各自为政,绝缘材料的现状不容乐观,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发电机行业对绝缘材料的要求很高,因此必须对绝缘材料的工艺进行改进,以促进国内绝缘材料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国内发电机制造水平。

1我国粉云母带的现状及分析

目前,在绝缘材料的研究开发及改进工作方面,我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尤其在有关绝缘材料的科研院所、发电机制造企业、绝缘材料制造企业、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如:1997年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开始研制高导热多胶粉云母带,也取得了较大进展;从1989年开始,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经过3年多的反复试验研制出了高云母含量云母带。

在科研院所、云母原材料的制造企业、云母带制造企业、发电机制造企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近10年来粉云母带的发展都取得了很好成绩。从现实情况看,虽然大家所用的粉云母纸、玻纤布、胶粘剂完全相同,但是制成线捧后的电气性能却存在较大的差异,如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制造和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制造制造的二滩电站水轮发电机定子线圈,在绝缘击穿场强方面却有很大的不同,上下差别10~12mV/m,这就说明在同一业界的不同企业有着不同的标准,各有各的工艺要求。

而在同一行业出现不同的标准,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1)云母带制造企业未能充分考虑到自己的产品在不同应用条件,对于产品的要求不同。(2)有部分云母带制造企业出于对技术保密的考虑,不愿意与业内同行分析应用工艺,共同探讨行业内共同标准。这种情况的出现已经影响着绝缘材料的发展,只有制造和应用双方互相合作,才能使进一步的开发与完善绝缘材料等工作,促进其发展。

2我国绕组线的现状及分析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对发电机水平的要求也开始趋于更严格的水平,企业开始在不断的改进电机制造的手段和试验分析方法。目前定子线圈性能通过对外引进电机先进的试验分析方法,同时经过不断的探索研究,已正式步入全面的分析阶段。有一些先进的企业对各种产品质量指标进行了量化,对绕组线的导体和绝缘层上提出了高于现行国家标准的要高标准,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的长久稳定,在应用前再次对材料进行分析测试,在实际的生产中发挥了线圈最佳的综合性能。

3我国换位适形填料的现状及分析

就目前我国各大电机制造公司所使用的换位适形填料而言,其类型多种多样,材质也各一,具体分为有使用玻璃布补强多胶云母板的,有使用腻子的,有使用舍多胶纤维的三类。而从最新的技术看,出现了一种云母树脂复合板,相比较以前的各类材料,使用效果要好的多。由于传统的设计方法与传统设备的限制,本身的使用必须在一定的温度和足够的压力作用下才具有较佳的流动性,使得新型材料的推广与利用率不高,所以有必要提升云母树脂复合板的品质,或开发更多的适形填料品种,以满足企业的需求。

4我国定子硅钢片漆的现状及分析

从定子硅钢片漆的历史来看,其经历了从全有机漆到半无机漆,从有机溶剂型到水溶型的发展过程,每一个阶段都会取得技术进步与创新,但从使用情况来看,多数硅钢片漆并未得到广泛推广。我国在1994年以后,出现了高无机质含量的新型硅钢片漆,除贮存期较短外,其它性能比较优越,达到了使用的高要求。

5我国磁极线圈匝间绝缘的现状及分析

从我国的现状来看,所使用的磁极线圈匝间绝缘是环氧玻璃坯布,而从国外先进技术来看,磁极线圈匝间绝缘大多采用nomex上胶纸,相比较而言,我国落后很大一截。随着近几年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nomex上胶纸也逐渐的进入我国的企业。对比两者,我国传统使用的环氧玻璃坯布存在有以下三方面的缺点:一是在热压过程中,玻璃丝布外缘的玻璃丝随着胶一起被挤出,影响磁极线圈的散热及外观;二是玻璃丝布上所涂树脂的均匀性较差;三是在其底材一玻璃丝布的编织孔中的气泡难以在热压过程中排出,使得粘结力下降;而nomex上胶纸却凸显出以下优点:具有较高的电气强度、耐温指数、和粘结力以及较低且稳定的压缩率等等,而目前市场上nomex纸价格较昂贵,但从总体上而言,在使用的同时应大力研制nomex纸的代用品,最终使成本降下来,性能提得上去。

6有关磁极托板的现状及分析

国内以往大都采用铆接式结构的磁极托板,这种结构的材料利用率一般都比较高。现在也有采用环氧板加工成的整体式托板、玻璃纤维模压的整体式托板等。用环氧板加工成的整体式托板的优势是机械强度在不同的方向均有较高的水平,同时它仍然存在材料利用率低的缺点。模压整体式托板在与纤维平行的方向,托板的弯曲强度、剪切强度都很低。相比较而言,环氧板是更好的选择,针对其材料利用率低的缺点,材料供应商应该通过学习发达国家的物流管理理念,配备必要的加工设备来优化材料的性能,以此满足不同用户更高的需求。

7结语

(1)绝缘材料的研制应从市场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在了解产品的各种用途及具体的应用工艺后进行研发,最终使提供的产品在满足用户的性能和用户的生产工艺过程的双要求。

(2)深入了解绝缘材料的使用状况、制造工艺、技术性能等特点,使绝缘材料发挥最大的能效。

(3)绝缘材料的研制、生产、应用者都应对比国外找差距,对比国内找出路,研发放首位,市场把定位,客户需求圆心位。

参考文献

[1]张志龙,吴昊,景录如.高导热绝缘复合材料的研究[J].舰船电子工程,2005(6).

[2]周健,黄祖洪.高导热绝缘柑料在高压电机上的应用意义与前景[J].绝缘材料通讯,1999(6).

[3]韩晓光,张墩明.无取向硅钢绝缘涂料的研究进展[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5).

[4]付岚贵,高云母.量主绝缘应用研究[J].绝缘材料通讯,1997(4).

[5]陈林,张军泉.二滩电站水轮发电机定子线圈制造工艺技术研究[J].大电机技术,1999(4).

[6]赵慧春,王世萍.大型水轮发电机转子绝缘材料和绝缘结构的研究[J].绝缘材料,2003(4).

合成材料行业现状篇5

关键词:材料成型;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加工分析

金属材料的成型发展受到诸多方面的要素影响,包括焊接、挤压、铸造等重点环节,同时实际工作中需要注意细节的重要性,否则小的失误也会酿成大的失误,不仅对材料的成型产生部分影响,同时在加工实行之前,也要深入的了解不同的材料性能和要求,结合材料状况,做好技术评定,从问题可控性角度考虑。

1材料选材的原则性要求

由于工程施工中企业产品的金属材料有着较好的耐磨性,不仅硬度要求比较高,同时材料具有良好的工程性质量要求,并且为材料的成型带来较大的难度。为了确保材料成型后的质量,要结合金属材料的加工技术状况,适应产品性能需求,满足产品的使用要素。例如在使用时部分金属复合型材料通过增强金属材料的纤维性,实现成型加工的要求。同时其他的金属材料在成型时为了满足性能需求,更要在二次加工中因为材料性质的不同采用针对性的技术措施,做到有针对性的分析问题,真正的推进金属材料的实践进程[1]。

由于金属材料在使用时会涉及到焊接和挤压等相关技术,由此工作的细致性就变得更加重要,任何一个小小的失误都会造成施工纰漏情况的出现,都会对材料的塑性形成关键要素影响,但是在加工之前,最好深入的研究物理和化学性能,通过深入和透彻的理解,在可塑性加工成型的基础上满足复合材料的质量要求。

2金属材料的常用加工方法

2.1机械成型加工法

当前由于金属材料在成型控制方面有新的要求,所以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道具是金刚石的刀具,这是由于金刚石的刀具硬度能够达到预定的要求并且结合铝基复合材料的应用,通过精细加工,在与其他材料结合的同时,形成新的使用工具例如钻、铣、车等方面的应用,这些使用在金属加工中应用比较多。如果铝基复合材料的使用要做好详细的划分,那么可以详细的划分为三种,分别为车削形式、铣削形式和钻铣形式,钻削主要是是借助于镶片的麻花钻头的形式加工复合材料,其中最为常见的钻头是B4C和SiC的钻削形式,通过添加适量的外切削液,目的是强化铝基复合材料[2]。由于铣削要通过1.5%到2.9%的粘合剂做好粘合,然后通过添加适当的切削液让其不断的冷却,这样就能保证使用性能,带动具体的使用功效。车削主要的切割工具是硬合金的刀具,例如在使用a1车削复合材料的时候,需要运用适当的乳液为相关的切割做冷却性处理。

2.2挤压锻模塑性成型

在金属材料的实际成型中,各类相关人员要求通过模具的表面涂层做好相关技术性手段,实践操作中要改善压力状况,降低加工中遭遇的摩擦阻力,根据相关的数据资料能够获悉,通过加工挤压能够让压力较好的释放出来,释放的比例能够达到25%到35%左右,如果释放的较好那么能够释放出来的压力将会更多,通过降低加工的挤压力,弱化增强颗粒对模具产生的损伤状况,这样能够削弱金属的材料塑性,让金属更能经受变形阻力,最终成功的可能性将会大大提升。另外,相关人员为了加大挤压的温度,用以提升金属的塑性状况,通过在金属材料中加入适度的颗粒状况,弱化其可塑性状况,最终有效的提升抗变形的能力,增强挤压的温度值,让金属基材料和颗粒两者的融合速率发生变化,通过优化两者的具体融合效果,让两者的适用性逐步加大[3]。若从常规角度考虑问题,通过加大颗粒的含量状况能够提升挤压的变形速率,但是由于金属中复合材料的含量偏高,那么相关的人员就要严格的控制被压缩的速度,但是在挤压速度达到上限以后,由于金属材料已经形成自己的固有形状,就会引发横向的裂纹。

2.3电切割技术法

电切割法主要是在成型加工的过程中结合材料的具体形状决定运用何种切割状况,但是在切割的途中需要运用正溶解的方式实现切割要求,但是在切割的过程中,由于材料组织之间的摩擦,就要形成残存物或者粉末状纤维,为了避免这些细小的纤维进入到空洞内,可以运用零件以及负极之间的间隙做好清洗,这种方式相较于传统的放电加工的方式,最为重要的优势是将电流液全部侵入到移动的电极线内部,这样就能借助于液体的局部压力做好冲刷,确保局部的高温状况,让零件加工效果更好[4]。

2.4粉末冶金成型

由于粉末冶金作为成型较早的一项技术,所以在使用时要结合复合性材料制作零件和颗粒加工等金属材料,并且成型加工要结合必要的前提完成,该技术适用的范围比较广,主要针对的使用群体是尺寸相对较小,形状比较复杂的精密性零部件,但是在使用时需要了解由于粉末冶金的主要技术优势是集中在成型制造方面,那么就要在实际使用中多运用含量调整的方式做局部调整,如果颗粒含量在半数以上,那么制造中的精密度就要重点注意,其基本要求必然是组织严密,另外粉末冶金具有界面反应少等方面的优势,这是提升工作效率的必然前提[5]。

结语:金属材料中最难的部分是材料的成型与控制,受到自身重要性能的影响,所以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前行,部分行业受到各个不同领域的青睐,所以金属材料成型不仅要应用在一个领域内,其实是多领域的应用技术要求,我国在发展中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通过科研确保自身的技术水平达到预定的水准,这对提升我国的竞争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凯.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中的金属材料加工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6,05:21.

[2]胡国富.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模具制造技术分析[J].福建质量管理,2016,05:124.

[3]向绪敏.浅谈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模具制造技术[J].福建质量管理,2016,05:151.

合成材料行业现状篇6

【关键词】建筑行业;建筑材料;钢筋检测工作;问题探讨

一、建筑材料钢筋的检测背景

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建筑行业获得了最大的发展前景,所以兴起了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大中型公用设施以及市政工程等相关建筑设施,而对于建筑工程安全质量来说,建筑材料自身质量的良好与否是直接影响建筑工程总体质量的前提基础以及重要保证,所以想要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以及结构性的安全状态就必须对建筑材料进行全面控制。钢筋原材料是影响建筑本身质量最为重要性的一项工作,新时期社会发展状态下的建筑工程必须保证结构的安全性以及耐久性,所以全面细致的钢筋检测工作十分重要。由于建筑工程安全性问题一直受到全社会以及整个国家的广泛关注,所以国家的相关管理部门已经下达了一系列的建筑钢筋检测标准,主要包括《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低碳钢热轧圆盘条》以及《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等,所有钢筋在使用之前必须进行全面检查,最终才能保证钢筋材料的使用效果。

二、钢筋检测的具体项目以及标准

在检测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取样送检工作,要对进入工地现场材料检验成品的整体性能做好表面质量以及尺寸等方面的检测工作,这样才能保证材料的表面合格,符合进行取样的要求,钢筋取样的具体要求以及方法情况详见下表1。如果经过科学合理的检验工作后,钢筋材料的任何一项检测结果存在问题,要从同一批的钢筋中取出双倍的钢筋来展开该项目操作的复检工作,在钢筋的复检结果中出现了任何一个指标上的不合格则证明该批送检的钢筋都为不合格产品,坚决不能投入生产建设使用中。

三、材料钢筋的检测项目

钢筋一直都是建筑工程建设的主要原材料之一,所以想要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性状态必须强化对建筑材料钢筋的检测工作,严格按照材料质量的相关标准要求,尽最大可能将材料本身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遏制,而建筑材料钢筋的检测项目主要涉及到钢筋的强度、钢筋的延性检测、钢筋的弯曲性能检测以及钢筋的重量偏差检测工作等等。首先,强化钢筋材料强度检测工作。在对钢筋材料进行强度检测主要是采用拉伸试验检测钢筋的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方法,将检测的材料放在试验机夹头内,然后使用开动试验机来对材料进行拉伸操作,在进行材料拉伸过程中要准确观察测试指针的变化情况,当试验材料的连续加荷达到了拉断由测力度盘读出最大荷载,而这种荷载就是抗拉极限荷载。其次,做好钢筋材料的延性检测工作。想要成功检测钢筋的延性状态,可以通过对材料的伸长率来进行最终评价,将已经拉断的钢筋在其断裂的位置进行对齐处理,由于钢筋拉断是由于各方面原因所引起的,所以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的裂缝状态,想要保证计算工作的科学性要将缝隙情况列入到拉断后的标距部分长度内,如果试验检测后的试件断在标距外或断在机械刻划的标距标记上,而且断向伸长率小于规定最小值,就说明此时实验结果无效。再次,进行钢筋材料的弯曲性能检测工作。可以对钢筋材料进行弯曲性能实验,实验的主要操作是将钢筋材料在规定直径的弯心上弯到90°或是180°的弯曲性状态,检查实验的钢筋材料是否出现了裂缝、或是断裂状态,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实验的温度状态,一般情况下温度范围在25℃左右。最后,要做好钢筋材料的重量偏差检测情况。在进行重量偏差检查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实验效果的科学合理性要从不同的钢筋上进行试样材料的截取工作,数量不少于5个,每一个样本材料的长度要保证在500mm以上,任何一个试样的长度情况都要进行细致的测量,要将误差尽量控制在1mm以内,只有这样才能为后期使用工作提供前提基础保障。

四、强化检测报告工作意识

对于任何一个使用钢筋材料的单位来说,检测试验机构出具的检测试验报告都是直接影响材料使用性的主要依据材料,所以检测实验报告的材料要保证其信息内容的全面性,最为重要的是要保证实验报告内容的真实、合理、有效、客观,要求参与检测工作的相关人员都要进行签字并加盖专门检测机构的印章,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人为操作的不良状态,检测报告主要包括几点要求规定,检测报告要覆盖所有涉及到文字描述的结论;为了保证检测报告的真实性状态,要在检测试验报告中进行相关机构的公章或是专用章等,这样才能保证钢筋材料的使用性能;对于那些需要进行修改的已发出的检测报告,要及时向相关使用单位进行书面声明,然后将已经修改完毕的数据内容情况进行全面性的重新发放,要保证修改后的检验报告下发到各个相关单位,同时为了全面让相关单位对检测试验机构修改的特殊性状态,要将材料试验进行修改的相关原因以及进行修改后的再次试验情况向其进行书面内容解释,检测机构也要做好试验资料的保存工作。只有保证钢筋材料的各项检测工作均符合严格的质量标准,才能进行建筑工程的最终使用。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钢筋作为建筑工程的主要应用材料,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安全性状态,所以在使用之前必须做好详细周全的检测状态。对钢筋检测主要是涉及到钢筋自身的强度、变形情况、弯曲性状态以及重量偏差程度等,只有保证每一项检测项目的科学合理性,才能保证建筑钢筋最终的使用状态,最大限度的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所以要求相关检测工作人员强化自身工作责任意识,保证钢筋质量的合格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低碳钢热轧圆盘条[S].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2]丁杰.浅谈监理工作中对进场钢筋的验收检测[J].科技资讯,2010.(4).

[3]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S].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合成材料行业现状篇7

由于专业的物流公司是由业务精通,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的员工组成的专业企业,在采购材料上更注重质量和价格的性价比。在采购材料中所产生的差价是管道工程建设企业综合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企业的整体利益。由于专业的物流公司长期从事管道工程的材料采购工作,逐步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材料采办的方式方法和工作流程,对大宗物资可以在短时间内组织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采购,形成批量优势,价格得到优惠。

二、在企业内部建立材料采购与使用

分开制度在企业内部建立材料采购与使用分开的制度可以让采购材料质量得到“双控”,一是材料采购人员对自身采购材料质量进行控制受到仓库管理人员的监督;二是受到使用单位各项目部的监督控制,这样能进一步把好质量关,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实施集中采购

集中采购是将有限的、分散的采购资源集合起来,形成一个合力,共同应对市场,充分利用大市场资源吸引更多的供应商参与所采购物资的竞价,通过集中招标、谈判,获取质优价廉的物资设备,降低采购成本,同时获得一批宝贵的供应商资源。

2.对材料消耗进行控制

费用控制管理贯穿整个施工生产活动的全过程,特别是实行工地物资消耗控制管理势在必行。项目部材料管理部门根据工程施工现状和历年来同类工程材料资消耗规律性,按工程性质、不同的焊接、防腐工序、施工状况制定出不同的材料消耗定额,并在运行中进行适宜的调整,以达到企业定额更具有可操作性。

3.加强信息化管理

采用互联网等现代化通讯手段及时获得国、外内各地区管道工程材料的价格信息并将其整理和存档,随用随查。通过查阅材料信息报刊,收集材料价格信息,通过电话、电传、信函等多种形式并结合现场实地考察和调研,对供货方的产品质量、企业资质、信誉、供应能力、售后服务和产品价格等进行跟踪调查,并形成书面调查报告,建立合格供方及价格信息档案。

三、结语

合成材料行业现状篇8

关键词:材料成型控制工程;模具制造;工艺技术

相较于改革开放之前,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这无疑为制造业、工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特别是对于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磨具制造领域来说,很多新技术、新工艺开始涌现出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现在这个科技不断发展的时代中,如果单纯依靠理论和实验来处理材料加工中的困难,是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的[1]。因此,计算材料方法开始引入到材料加工领域中,成为当下解决材料加工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具体问题的处理过程中,还应全面、系统的处理问题,完成理论与实验难以解决的工作。

1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概述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需要要就材料结构、材料性能及表面形状如何改变、加热过程中材料可能受到影响的工艺等,在综合材料到产品设计开发领域中,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理论与方法,在整个现代制造业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需要对热加工改变材料宏观性能、微观结构、表面形状进行研究,分析结构、形状、性能改变过程中工艺因素对材料带来的影响,将成型设备、成型工艺开发及工艺优化的相关理论问题解决好,研究制造模具过程中的热处理、材料及加工方法等相关问题。目前我国很多工科院校都开设了材料形成与控制工程专业,同时该专业目前也是很多职业技术类学校开设的重要专业,主要培养学生的材料成型加工、控制工程、模具设计指导等专业知识,为社会输送应用开发、科学研究及工艺设计方面的技术类人才与管理类人才[2]。

2金属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模具制造技术

目前制造行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促进了工业的整体进步与发展,其中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模具开始引发人们的关注,人们不仅关注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同时还将目光聚焦在了该领域出现的新技术与新工艺上[3]。

2.1金属材料一次成型加工

(1)挤压成型:应用该项技术时,首先需要将待加工的坯料放到模具中,进行加压处理之后再压力的作用下,预先加入模具中的坯料会发生变形,从而获得产品。利用挤压成型技术获得的产品,其塑性比较好,同时还不容易发生变形。(2)拉拔成型:首先应在模具中放入坯料,进行拉拔处理,预先加入的坯料在拉力作用之下会发生变形,通过加压产品。利用这种技术制成的产品,其变形阻力非常小,但是要注意,要想达到预期的拉拔效果,必须在生产过程中利用性能非常好的坯料才行。(3)扎制成型:该项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主要是利用扎轮旋转力作用使坯料发生塑性形变,最后生产出产品。

2.2金属材料二次成型加工

(1)锻造成型:该技术可以通过自由锻造、模型锻造两种手段实现,其中,前者是指在压力机表面放置坯料,利用制作企业施加外界压力获得符合要求的产品。利用该项技术不需要模具即可完成;后者指在压力机表面放置坯料,利用模具的压力使坯料发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产品。应用该技术可以用来加工复杂形状的产品,因此目前已经将其应用于工业化生产之中[4]。(2)冲压成型:这项技术是指在压力机表面放置金属板材料,在压力作用之下金属板会发生塑性变形,将模具从金属板上分离开,最后得到形状、大小一致的产品。(3)旋压成型:利用旋压成型技术时,需要将板料放在芯模上,降板料压紧,板料在压力作用下随着芯模发生转动,进而出现一些塑性变形,最终获得形状、大小一致的产品,应用该项技术时所受的阻力非常小,产品的尺寸也相对较大,需要的模具也不是很复杂,但是该项技术的生产效率并不高。

3非金属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模具制造技术

非金属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模具制造技术主要可以从挤出成型、注射成型及压制成型三方面分析。

3.1挤出成型

挤出成型技术目前已经应用于工业制造领域,产品生产的连续化可以得到实现,同时生产效率比较高,获得的产品其品质也比较高,可以将其应用于多个领域之中。挤出成型技术应用的装置都比较简单,需要的设备投入也比较少,短期之内即可收回成本,且不会由于生产对环境造成污染,投入的人工成本也比较小,因此,可以将其广泛的应用于工业化生产领域之中。

3.2注射成型

注射成型技术的原理是在注射设备中放原材料,在注射设备中完成材料熔化处理过程,在相应模具中注射熔化以后的材料,然后对材料进行冷却处理,固化处理之后拆除模具后即可得到产品。注射成型技术可以应用于复杂结构产品生产领域中,提升大批量生产的生产效率与生产质量。

3.3压制成型

压制成型技术是指在特定模具空腔中放材料,然后加压处理,最后获得产品。但是该技术需要较长的周期,整体产品生产效率也不是很高。

4未来的发展方向

不久的将来精确成型加工工艺必须会成为机械加工的主要发展方向,特别是对于那些对工件要求较高的汽车生产领域中,精确成型必然会得到广泛应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下,我们不仅要依靠理论、实验来解决加工过程中中面临的困难,同时计算材料方法也会更多的应用于材料加工中,利用这种方式可以更加全面的分析和处理问题,从而达到理论、实验不能达到的效果。

5结语

总之,当前市场对产生效率、生产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机械产品的品质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就必须不断发展生产力,在现有技术层面上进行持续的创新与改革,不断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这样才能更好的迎合市场的发展趋势,更好的促进机械制造领域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张文华.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模具制造技术分析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5:73.

[2]杨永强,王迪,吴伟辉.金属零件选区激光熔化直接成型技术研究进展(邀请论文)[J].中国激光,2011,06:54-64.

[3]李光明,郑丽璇,薛松,马有良.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02:147-149+152.

合成材料行业现状篇9

关键词新型建材;发展状况;分析展望

中图分类号tU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3)95-0098-02

0引言

我国是人口大国,其能源与耕地等有效资源其人均占有量也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因此国民经济与社会资源及生态环境这三者之间的有效协调,是发展新型建材和社会进步以及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我国部分城市的一些实践来看,在同等条件下,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能够有效增加使用面积,还可减少建筑自重40%以上,按目前年竣工城镇住宅2.4亿平方米的10%采用新材料计,每年可增加有效使用面积约2000万平方米,综合造价可降低约4%~7%,由此可见提高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效应对新型建材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新型建材的形式进行分析和展望进行论述。

1新型建材发展状况分析

所谓新型建材是指基于传统建材标准上创造的新一代建材,新建筑材料是以发展新型墙体、保温隔热、防水密封等三种材料为发展目标。我国新型建材是在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带动下发展起来的。我国新型建材早在1979年就已经开始其发展的步伐了,经过了几十年的蜕变,我国新型建筑材料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一个发展历程。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不断上升。在此现状下,新型建材的优势便展现出来。

1.1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状况的分析

我国新型墙体材料从1987年至1997年这十年中,产量增加了十倍多,发展的步伐一直处于较快状态,砖(包括粘土空心砖、掺废料的粘土砖、非粘土砖等)、块(建筑砌块、混凝土等)、板(轻质板材、复合板材等)都属于新型墙体材料,其特点是品种繁多,但数量都较少。新型墙体材料的持续发展,改变了墙体材料的产品结构,使其变得更为合理,只有加强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才能更好的实现环保、节能、减少建筑用地的目标。

1.2保温隔热材料发展状况的分析

我国保温隔热材料的发展在近几年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很大的距离,其具体表现在:1)在国外,建筑产业中保温隔热材料的使用率占其总产量的五分之四还多,而在我国,建筑产业中保温隔热材料的使用率仅占1/3,差距是如此之大;2)不论是在材料的生产工艺上,还是在生产过程的管理上,都明显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导致保温隔热材料的质量也存在很大差别;3)在保温隔热材料的科学研究上不舍得投入,导致应用技术的研究与产品的开发相对较落后,尤其是保温材料的技术研究发展较慢,这较大程度上限制了保温隔热材料工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加强新型保温隔热材料的科学研究与生产利用,是当下发展新型建材的重中之重。

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保温材料由单一化产品模式逐渐步入了多元化,同时在产品质量上也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以珍珠岩、玻璃或矿物棉、泡沫塑料、耐火纤维等为主的产业链已经形成,并初具规模,即便这样我国保温材材料工业起步较晚还是对发展效果有一定的影响。近些年来,全国各地层出不穷,保温材料工业重复建设率不断上升,从而导致投资收益在逐渐降低,供过于求的局面由此而生。

2防水密封材料发展状况的分析

防水密封材料作为防水材料的一部分,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社会与经济的不断进步中,不论是工业还是民用建筑在防水材料上都有了更高的需求,就目前情况来讲,我国的防水材料与国外的相比较有如下不足:1)防水密封材料的结构不合理。我国新型防水密封材料在当前的使用数量还较少,因此生产的数量也较少,目前广泛应用的还是纸胎油毡防水材料;2)防水密封材料的质量不过关,各种劣质、假冒的产品充斥的建材市场;3)防水密封材料的设计与施工技术水平较低。

3新型建材未来之展望

我国建材产业的发展理念是要推陈出新,研究与发展新型建材,不仅仅是要改善建材行业的结构,关键是在新上,新型建材的产值,发展至两千年时已近1300亿人民币,其中位于乡以上独立核算的企业,其产值有将近九百亿人民币,占建材产业总产值的1/5左右,新型墙体材料的产量在逐步增加,其在墙体材料总产品的比值已增加到35%左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建设的水平。

作为新型建材,空心砖是一种高空洞率、高保温性能、高强度的多孔砖;混凝土砌块常被用做双排或是多排孔的保温承重砌块、外墙饰面砌块,在未来新型建材的发展与应用中,要大力促进对该类新型建材的使用。

SRS、app以及apo改性沥青油毡作为新型防水材料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目前工程用量已经达到市场防水材料的55%以上,其消耗量约为7000万平方米,已经取代了老式的纸胎油毡防水材料。另外,高分子防水卷材在工程上的用量占有率也将提高到20%,消耗量约为5000万平方米,在工程中的用量也提高至7%,年消耗量6万吨,其中,特种机关的防水材料消耗量达到应用量的80%以上。

4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关于新型建材行业:首先阐述了新型建材行业发展状况分析,其中包括新型墙体、保温隔热材料、防水材料的现状发展进行分析;再者阐述新型建材发展展望,有以上两点的观点阐述不难看出新型建材的发展趋势和其发展的重要性。他不仅关乎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也影响着其经济效益。因此在日后的建筑中,对新型建材的分析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张琳,宋银辉.新型建材行业形势分析与展望[a].现代建设工程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

[2]刘庆忱.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J].山西建筑,2008年24.

[3]王核,胡杰.浅述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的发展[J].砖瓦,2009(3).

合成材料行业现状篇10

一、功能高分子材料的介绍以及其研究现状

1.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简介

功能高分子材料是指具有传递、转换或贮存物质、能量和信息作用的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或具体地指在原有力学性能的基础上,还具有化学反应活性、光敏性、导电性、催化性、生物相容性、药理性、选择分离性、能量转换性、磁性等功能的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通常也可简称为功能高分子,也可称为精细高分子或特种高分子。

2.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究现状

在原来高分子材料的基础上,可将功能高分子材料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改进其性能为目的的高功能高分子材料;另一类是为赋予其某种新功能的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

2.1高功能高分子材料

2.1.1光功能高分子材料

光功能高分子材料是指能够对光进行透射、吸收、储存、转换的一类高分子材料,可制成各种透镜、棱镜、塑料光导纤维、塑料石英复合光导纤维、感光树脂、光固化涂料及黏合剂等。这类材料主要包括光记录材料、光导材料、光加工材料、光转换系统材料、光学用塑料、光导电用材料、光合作用材料、光显示用材料等。在光的作用下,实现对光的传输、吸收、贮存、转换的高分子材料即为光功能高分子材料

2.1.2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需要满足的基本条件:除具有医疗功能外,还要强调安全性,即要对人体健康无害。不会因与体液或血液接触而发生变化;对周围组织不会引起炎症反应;不会产生遗传毒性和致癌;不会产生免疫毒性;长期植入体内也应保持所需的拉伸强度和弹性等物理机械性能;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能经受必要的灭菌过程而不变形;易于加工成所需要的、复杂的形态。

2.1.3电功能高分子材料

导电高分子材料通常是指一类具有导电功能、电导率在10-6S/cm以上的聚合物材料。这类高分子材料具有密度小、易加工、耐腐蚀、可大面积成膜,以及电导率可在绝缘体-半导体-金属态(10-9到105S/cm)的范围里变化。按照材料结构和制备方法的不同可把导电高分子材料分为结构型(或本征型)导电高分子材料和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两大类。

2.2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

2.2.1高吸水性高分子材料

高吸水性树脂是一种三维网络结构的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它不溶于水而大量吸水膨胀形成高含水凝胶。高吸水性树脂的主要性能是具有吸水性和保水性。它可吸收自身重量数百倍至上千倍的水,自身含有强亲水性基团同时具有一定交联度。,此外,高吸水性树脂的保水性能极好,即使受压也不会渗水,而且具有吸收氨等臭气的功能。高吸水性树脂在石油、化工、轻工、建筑等部门被用作堵水剂、脱水剂、增粘剂、密封材料等;在农业上可以做土壤改良剂、保水剂、植物无土栽培材料、种子覆盖材料,并可用以改造沙漠,防止土壤流失等;在日常生活中,高吸水性树脂可用作吸水性抹布、餐巾、鞋垫、一次性尿布等。

2.2.2形状记忆功能高分子材料

形状记忆功能高分子材料自19世纪80年现热致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人们开始广泛关注作为功能材料的一个分支——形状记忆功能高分子材料。形状记忆功能材料的特点是形状记忆性,它是一种能循环多次的可逆变化。即具有特定形状的聚合物受到外力作用,发生变形并被保持下来;一旦给予适当的条件(力、热、光、电、磁),就会恢复到原始状态。

2.2.3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具有无毒、可生物降解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所以其应用领域非常广,市场潜力非常大。高分子的降解主要是各种生物酶的水解,其中聚乳酸类高分子是已开发应用于生命科学新型生物可降解材料,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除了在包装、餐饮业、农业、医药领域的应用外,在一次性日用品、渔网具、尿布、卫生巾、化妆品、手套、鞋套、头套、桌布、园艺等多方面都存在着潜在的市场,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二、新型高分子材料的应用

现代高分子材料是相对于传统材料如玻璃而言是后起的材料,但其发展的速度应用的广泛性却大大超越了传统材料。高分子材料不仅可以用于结构材料,也可以用于功能材料。

这些新型的高分子材料在人类的社会生活、医药卫生、工业生产和尖端技术等方方面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在生物的医用材料界中研制出的一系列的改性聚碳酸亚丙酯(pm-ppC)的新型高分子材料是腹壁缺损修复的高效材料;在工业污水的处理中,可以利用新型高分子材料的物理法除去油田中的污水;开发的苯乙烯、聚丙烯等热塑性树脂及聚酰亚胺等热固性树脂复合材料,这些材料比模量和比强度比金属还高,是国防、尖端技术等方面不可缺少的材料;同样,在药物的传递系统中应用新型的高分子材料,在包转材料中的应用,在药剂学中应用等等。

三、开发新型高分子材料的重要意义

从上世纪30年代高分子材料的出现开始到现代,世界工业科学不再只是满足与对基础高分子材料的开发研究,从90代开始,科学家们就将注意力转到了高智能的高分子材料的开发上。新型高分子材料的开发主要是集中在制造工艺的改进上,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减少环境的污染,节约资源。目前而言,合成树脂新品种、新牌号和专用树脂仍然层出不穷,以茂金属催化剂为代表的新一代聚烯烃催化剂开发仍然是高分子材料技术开发的热点之一。在开发新聚合方法方面,着重于阴离子活性聚合、基团转移聚合和微乳液聚合的丁业化。同时,也更加重视在降低和防止高分子材料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新型高分子材料的开发,不但能够满足现代工业发展对于材料工业的高要求,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能源与资源的节约,减少环境的污染,提高生产的能力,体现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加快高分子材料回收、再生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大力开展有利于保护环境的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开发。

四、结束语

材料是人类用来制造各种产品的物质,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基础,是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我国国民经济和高技术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需要日益增多的高性能、廉价的高分子材料,环境保护则要求发展环境协调、高效益的高分子材料制备和改性新技术,实施高分子材料绿色工程。作为材料重要组成部分的高分子材料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越来越能影响人类的生活,工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严瑞芳.高分子形状记忆材料.材料科学技术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382~383.

[2]陈莉主编.智能高分子材料[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3]何天白,胡汉杰主编,功能高分子与新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