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投资决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0:08

管理会计投资决策篇1

【关键词】财务管理;投资决策;会计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大小企业所遭遇到的市场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很多企业纷纷选择通过扩大投资再生产,从而实现产业的转型,然而在这其中投资决策水平对于企业经济效益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由于投资决策是现代财务管理工作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可以从财务管理的角度进行分析,对企业的投资决策给予一个所有科学依据的数据,从而降低企业投资决策过程的风险系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投资决策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

受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各企业均具备自己独立的法人代表,因此每个企业生产经营的最终目标都是将利润实现最大化,资产配置合理化以及资本运用有效化。然而近几年来很多国有企业都在积极影响国家产业政策,对于资产重组以及资本经营方面均采用了很多种方式的大胆尝试,虽然说也有成功的案例,但是同样也有失败的结果。对于失败的结果,如果深究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其实大多问题都是出自投资决策方面,由于在投资决策之初都过于的盲目,对于资金投入的一个主次关系都不明确,而这样就会变成决策障碍,那么所投资决策的内容就会变成一纸空谈,导致的结果就会使投入的资金变得入不敷出更有甚者直接就是有去无回。在当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经营已经开始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格局,仅仅凭以往的单一经济活动方式根本无法满足如今的企业发展需求,在这个市场经济的时代,企业要想在这场竞争中取得长久的胜利就必须适时的把握好每一个经济增长点,找对投资方向,让有限的资金给企业创造丰厚的利润,因此投资决策在一个企业理财中所占有的地位就显得无比的重要。其实单纯的就企业经济活动来说,无论是什么行业它的表现无非也就是资金投入、资金运营以及资金回收等等一系列增值与保值的价值运动过程。而企业管理在关注商品生产与营销的同时,还需要注意企业资本的动向,资产的配置与运用等,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资本化运动质含量的高低就变得非常重要。资金运动在这个过程中所表现出它不间断性的一种特征,而这种特征它不受企业经营活动环节与时间段的限制,并且它所具备的经济内容也有所区别。但是由于企业在每一个时空阶段对于资金存量(指从物质载体上所表现出来的资产存量)的撑握必须在一个合理的度之内,并且这个值还需要让它们相互之间的比例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而这个比例更需要建立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以市场需求为依据,对这个比例进行适当的调整,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企业资金或资产达到增值或保值的目的,而这也正是财务投资决策最为重要的作用。

二、财务管理投资决策在企业会计中的运用现状

由于国内各企业均不同程度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影响,大家纷纷对于自身企业无论是产品开发方面,还是生产投入方面都在全力以赴,但是在这其中也有不少企业直接将目标瞄准到投资决策方面。然而虽然这些企业将大笔的资金投入到一些项目上,但是收益并没有像预期一般达到理想的效果,更有甚者直接将投入的资本亏损到血本无归,最终这些项目反而成为了牵制企业发展的包袱。而这些问题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投资决策前期准备工作不完善

一般来说财务管理中的投资决策是为投资者预测将要投资项目的一种可行性分析,其运用科学的方法与专业的手段对需要投资的项目进行权威的必要性分析,其包括对该项目的投资规模、投资成本、投资结构以及投资预期收益等一系列的经济活动中所将会要遇到的重大问题的一种测评。像以往的投资决策基本都只是采取一些较为常见的普通调查走访、研究分析等方法,这些过于简单的程序对于当代企业的投资决策来说就显得有些单薄无力,同时企业在进行研究与分析相关投资项目的可行性时,所呈现出来的状态仍然是系统化不明显,思维不周密,与之有关的信息数据等依然存在漏洞与误差,使决策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

(二)投资决策与企业会计未能达到有机融合

投资决策作为投资行动的侦查兵,它对于投资行动是否开展起着一个关键性的作用。因此企业的投资经营活动是建立在投资决策的根本上,而投资预测和评估以及优选还有决策,这是一套系统过程,我们通过这一套系统过程是对将要投资的项目从科学的角度进行一个最终的评估分析与优选。然而财务管理中的投资决策在企业会计中实际运用时,并没有像预期一样采用了会计专业的方法与手段对将要投资的项目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评估,比如说是采用量本利分析法来进行项目前期工作的分析,从而造成投资决策最终的失误。

(三)决策人员与管理人员对其造成的影响

很多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对于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工作都是比较熟知的,但是关于对财务管理中的投资决策的了解以及财务管理对于企业最终的投资决策所能造成的影响,他们的认识度是非常不够的;在他们的理念里,管理工作、财务工作以及投资决策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明确,有的甚至还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财务管理工作被他们仅仅使用在了保证企业资金运转方面,而关于投资决策方面完全没有让其得到实质性的应用。所以财务管理投资决策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在很多企业仍然还只是停留在了书面状态,关于一些系统化与制度化的参与机制并还没有成形。

(四)财务人员对其造成的影响

由于现阶段很多财务从业人员受到自身专业能力的影响,对于财务管理中的投资决策这一块的知识较为浅薄,他们往往只是偏重于对历史数据的一种记录,从而导致他们对于大数据收集与分析能力的欠缺,因此最终呈现的结果就是企业会计对于投资决策的参与程度并不高,影响力也不大,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

三、财务管理投资决策在企业会计中的运用对策

(一)强化投资决策前期的投资价值分析企业进行最终的投资决策时最为重要的一个依据就是投资价时代金timesF2017年第01期中旬刊(总第648期)值分析,它要求财务人员需要在掌握该项目基本情况的前提下,对该项目进行一个专业的分析与研究,包含项目的各项经济指标,最终得出一份既科学又客观的结论。这个分析是将项目直接放在了社会与市场这个大环境下,运用会计的专业段并从其特有的角度对该项目进行一个全方位的分析,分析项目的可行性与效益性,其重点在于分析它的投资价值,最终得出企业投资此项目是否存在效益。它可以从根本上降低投资的风险,从而达到提升企业投资收益的可能。

(二)建立投资报酬率模式分析,降低投资决策风险

企业会计人员应该按照投资的性质,对项目进行一个科学的估算,预测出项目将需要投入的资金数量以及时间,再采用适当的方法对其需要资金数量与投资的总额进行一个估算,从而得到更加准确的估算结果信息。其实在进行投资决策时,我们可以将内部报酬率iRR的方法引用进来,对于投入的资金成本进行最为充分的估算,从而得出较为准确的收益率,减少投资决策所存在的风险。

(三)加强会计理念与投资决策的有机融合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对于财务管理的投资决策相关知识,让他们能够灵活的将会计相关专业方法运用在投资决策上来,比如说是他们在进行市场分析、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财务评价与效益分析、投资项目风险分析全过程时,都能将会计理念有机的与投资决策进行融合,管理人员运用科学的信息数据对投资活动进行可行性与效益性分析,让企业的投资决策变得更为科学有效。金融Financeno.01,2017(Cumulativetyno.648)

(四)提升决策者与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

财管管理投资决策的运用对于财务人员以及决策都有着一定的专业知识要求,因为只有当财务人员真正参与到企业投资决策中来,才能使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制订、投资分析、绩效管理变得更为专业,因此就必须要求他们需要具备十分专业的能力才能财务人员更好的融入到企业投资决策中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这个市场经济十分活跃的时代,财务管理投资决策是否正确影响着一个企业的生存,已经成为一个企业财务管理和生存的命脉,对企业财务工作的进一步规范与管理具有重要的影响。由此可见,财务管理投资决策在企业会计中的有效运用,对于企业投资决策来说是一个重要的依据,因此,要真正重视财务管理投资决策的应用,只有将其有效的运用在企业会计工作中,方能企业得到长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晓秋.关于企业财务管理中金融投资风险及应对措施的探析[J].时代金融.2016(21).

[2]张丹.企业投资过程中财务管理对投资风险控制的影响[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11).

管理会计投资决策篇2

一、在投资主体从政府向企业

过渡时期,企业的投资决策管理制度出现了危险的空白。在计划经济时期,投资决策权基本上掌握在政府有关部门手中,企业没有或者只有很少的投资决策权力。这就产生了一个投资项目盖几十个公章的公章大旅行。其结果是很多投资项目脱离市场、贻误商机。随着企业告别计划经济,不管是已经改制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或者是目前尚未改制的企业,企业都程度不同地取得了自主经营管理权,这其中也包括投资决策权。

但是许多企业并没有很好地用好这项权力,产生了很多投资决策失误,甚至重大失误。究其原因有宏观经济、市场环境等外在因素,但更主要的原因在于企业内部没有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投资决策管理制度和投资决策制衡机制。计划经济年代企业没有投资权,一般只设计划部门,不设投资管理部门。没有投资管理机构,当然更谈不上建立投资决策管理制度。随着企业逐步进入市场,投资主体向企业回归,在这个时期内,许多握有投资决策权的企业却仍然适应不了这种权力的回归,没有设立投资管理机构及制订相应的投资管理制度加以管理。因而出现投资管理制度空白期。投资决策经常没有经过科学的可行性研究,而是单凭领导的经验和感觉作出。于是,许多企业就出现领导拍脑袋决策的现象。有人称之为“三拍”:决策前拍脑袋,执行中拍胸脯,失误后拍屁股。这样的“三拍”导致投资决策失误在所难免。而且投资决策权作为一种权力,一旦权力制衡机制失衡,就有可能成为腐败温床。

我们不能排除一些投资失误是权力腐败的结果。在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中,在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正常运行的情况下,监督机制和制衡机制是比较完善的。但运作不正常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而作为尚未改制的国有企业,这种投资管理制度的空白,产生国有资产重大损失的概率就更大。因此如何完善投资决策管理,应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建立一整套科学的投资决

策管理制度是企业减少投资失误的有效办法企业投资是企业以取得经济效益为目的,投资资金进行再生产的一种经济活动。企业投资的目的是通过投资活动,使资产取得相对最大的增值。因此每一次投资决策都是对资金投向、投入数量的一次抉择。其成功与否必然受制于市场,受制于宏观经济,受制于经济规律,受制于种种纷繁复杂的政治经济社会因素的制约。任何轻率的决策都可能使投资遭受损失。为了尽可能地避免损失,就必须建立企业投资决策管理制度,实行科学的投资决策程序,以尽量减少主观因素引起的投资失误。科学的投资决策管理制度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效益优先原则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企业投资的目的是要取得最大的回报。所以投资项目的最基本的条件是必须达到一定的目标效益。其次,既然是决策,就是要在几个项目中选择最优的项目,以期以同样的投资取得最优的回报。这个原则看似简单,其实执行起来很难。一讲投资,一哄而上,反正企业出钱,基层单位受益,加上外界因素的干预,计划经济时期“撒胡椒面”的顽疾继续发作,一点资金,大家平均分摊,而且贪大求洋,最后大家都成为半拉子工程,大家都不能出效益。企业要想通过投资取得最佳效益,就必须以效益优先为原则,对项目进行筛选,选准项目,集中资金,保证重点,加快速度,尽早见效。

2•科学决策原则

投资决策的成败在于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科学的决策就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决策。单凭经验或许可以作出几个正确的决策,但是市场在变化,社会在前进,经济有时也会把决策引入歧途。科学的投资决策应立足于市场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市场预测、项目筛选、项目评估。应利用科学手段,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每个项目必须在完成可行性研究之后才能进行决策。切不可为了上项目而弄虚作假。要建立责任制和审核制度,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

3•民主集中决策原则

投资决策,特别是重大投资的决策,必须实行民主集中的决策原则。所谓民主,就是投资决策必须防止个人独断专行,要集中大家的智慧。投资决策应有相关责任人、相关领导人参加讨论,参与决策。绝不允许个别人拍脑袋决策。所谓集中就是负责决策的主要领导人既要善于听取大家的各种意见,吸取其中科学、合理的部分,又要善于从各种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作出决策并承担决策责任。不能过于忧柔寡断而丧失机遇。

4•谨慎决策原则

企业的任何投资决策都会有风险。不能因噎废食,有风险就不进行投资。但市场经济的风云多变又要求我们必须谨慎从事。在买方市场投资风险就大得多。所以我们必须遵循谨慎决策原则。谨慎决策原则首先要求我们要认真调查,反复论证,更重要的是要有风险意识,对投资项目可能带来的风险要预先考虑,并提出应对风险的对策。凡事预则立,能预见风险,才能避开风险。能面对风险,才能化解风险,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5•决策程序化原则任何制度的执行都有一定的程序,颠倒程序、跨越程序就会破坏制度的执行。否定程序实际上就否定了制度。投资决策程序一般为:

(1)项目建议。由要求投资的单位或部门提出。

(2)市场调查。项目建议书经由批准后由指定部门或单位进行。

(3)可行性研究。通过市场调查,取得真实、准确的市场信息后,由决策管理部门、有关部门或单位进行。

(4)提供决策机构的决策会议决策。

6•完善监督机制没有监督的制度难以持久。任何一种制度都必须有完善的监督机制加以保证。

三、内部审计在企业投资决策中可以而且必须发挥其监督及服务功能没有制衡机制的权力就可能蜕变,没有监督机制的制度终归要流于形式。制衡的目的是避免独断专行和草率决策,而不是制造磨擦。监督的目的是除弊兴利,保证决策的成功,而不是设置人为障碍。

投资决策作为一种极为关键的经济行为,其关键之处就在于决策一旦作出,付诸实施,则如覆盆之水,难以收回。事后的监督只能分清责任,损失已经是无可挽回了。所以对于投资决策,事前的监督相当重要。加强对投资决策的监督是投资成功的保证。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可以而且必须加强对企业投资决策的事前监督。内部审计是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和自我约束机制的主要手段,内部审计的职能是对企业的所有经济活动进行监督,投资决策作为企业的重要经济活动,不但可以而且必须置于内部审计的监督之下。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的有关部门,其工作目的与企业的经营目的是一致的。内部审计的优势在于置身企业内部,对企业生产经营十分了解,经常接触企业最完整的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并通过审计活动,提高会计信息系统的真实、准确性。这就为内部审计部门事前介入投资决策审计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为科学决策的基础是可行性研究,而可行性研究的基础是真实、准确的信息。会计学已经在管理会计的基础上发展出决策会计。审计学同样也必须发展决策审计,特别是投资决策审计。因为它们同样都是生产实践的需要。而国际上内部审计也是从审核会计资料逐步向整个企业管理的信息系统的监督延伸,从事后检查向事中、事前审计发展。

总之,内部审计通过实行对投资决策的事前审计,可以对投资决策中的失算、失误进行纠正并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四、投资决策审计的主要内容既然有必要开展投资决策审计,那么投资决策审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我觉得投资决策审计就是要针对投资决策前所提供的信息资料进行审核,去伪存真,作出评价。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和评价功能。因此,决策审计的内容主要应该包括:

(1)可行性报告的审核。审核的内容应包括:是否作过市场调查、市场信息是否准确。市场调查是投资决策的重要环节,也是避免主观决策的有效办法。市场调查取得的市场信息是否全面、真实、可靠也非常重要。市场预测是否准确,投资规模与市场预测是否相符。有没有为了扩大规模而弄虚作假的现象。效益预测是否科学合理。管理会计已经把“价值工程”、“量本利分析”、“净现值评价”等方法用来评价经济效益,同样也可以用这些办法来评价投资效益。投资效益、资金回收能否达到预期目标。投资风险有否预见、化解风险的措施是否得当。任何投资都可能会有风险,风险与效益共存。有时候效益大于风险,有时候风险大于效益。所以应该把风险摆在决策的桌面上。如果在投资决策之前预见到,正视风险,并预先采取恰当的措施消除或回避,就能把风险减少或化解。

管理会计投资决策篇3

关键词:会计师项目决策职能发挥

会计师属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担任着重要任务。早在1990年,会计师对于企业经济管理、经济效益的重要性已经被提出,《会计法》也规定,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必须设总会计师。由此可见会计师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企业项目投资作为企业经营管理、扩大规模的重要手段,其成败将直接影响企业经营状况。投资过程中,企业需要关注经济形势、市场竞争、融资环境、财务状况、现金流等多方信息,会计师作为企业会计工作的主体,其工作质量将影响投资项目可靠性,当前形势下,会计师职能应当向决策支撑延伸。

一、新形势对会计师提出的新要求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趋于完善,会计师也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提升了自己的领导能力、专业素养。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网络化与经济全球化为企业带来了更高的管理要求,企业必须从海量数据中掌握核心信息才能实现发展。这种形势下,企业资源供给量大幅上升,信息量急剧膨胀,业财结合已经成为基本趋势,这种情况下,如何扩大会计师职能,为项目决策提供更好帮助已经成为会计师未来发展的需求。

二、会计师如何在项目投资决策中发挥作用

(一)对项目进行经济性评价

项目投资前的经济性评价十分重要,对项目价值、项目技术、项目市场起定性作用,需要高效的经济信息处理与细致的可行性评价。工作中,会计师应当领导项目财务评价。例如,某基建投资在决策程序中,一个核心环节就是投资可行性评价,这时,会计师就必须统领全局,开展投资前调查,对基建投资所需的信息汇总分析,使用多种方法进行经济性评价,得出投资额、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财务净现值等必要指标,分析项目可行性,为决策提供参考。

(一)规划筹资方案

资金是项目命脉,筹融资方案直接决定了项目能否正常开展。项目投资决策中,会计师首先要了解项目资金需求,按照现融资的做法,为规划项目筹资方案提供建议,优化投资资金来源方案。会计师应当细致了解项目投资中涉及的政策规定,考虑自筹资金比例与外源融资比例,全面计算项目各节点融资成本及效益,结合企业资金实力,详细计算投资后企业资产负债率、投资率、偿债能力、速动比率等,抓住财务指标,提高筹资规划方案的科学性。

(二)制定项目投资风险应对方案

从会计师职能出发,项目投资过程中,会计师应当从各指标计量与分析入手,为项目投资提供风险识别及估量,对各决策方案可能面临的风险提出风控措施。首先,会计师应当对项目投资效益进行评估,分析投资可行性风险。第二,要运用财务杠杆,对项目过程中的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进行平衡,降低总体方案的风险系数。第三,合理规划投资组合,实现风险转移或分摊。第四,参与制定项目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第五,后期评价,根据项目各项财务指标,发现项目投资运作问题,为投资风险防控积累经验。

(三)建设内部控制机制

会计师参与内部控制机制建设,关键在于资产投出、管理、处置等环节。项目决策过程中,会计师应当根据往期项目建设经验,确定项目内部控制各关键节点,在工程款支付环节,设置项目请款、审批、付款环节的流程建设,规范记账凭据管理。设置项目期满资产处置流程,如是否经过董事会批准;是否根据国家清算规定进行财产、债券、债务的清查;是否有抽调资金、转移资金、变相私分资产等行为。设置清算结束后项目资产债权入账控制。

(四)决策监督

会计不仅是简单的记账、算账,其职能应当扩展到决策监督上,当前,财务舞弊现象频发,为维护股东利益,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会计师必须对项目投资决策环节进行全程监督,避免企业因个人利益进行虚假投招标、暗箱操作、幕后交易等,防止违规操作。

(五)统筹税务筹划工作

税务筹划是在法律准绳下,企业通过调整经营策略、利用优惠政策等方式实现节税的手段,能否实现高效、合法的税收筹划,对项目效益有着直接影响。工作过程中,会计师应当了解投资项目所能享受的优惠政策,按照成本效益原则优化项目建设方案,降低企业税负,提高企业效益。

三、强化会计师职能的建议

要提高会计师在项目投资中的作用发挥,企业应当从两方面入手。首先,要对企业会计师参与决策的环境进行优化,为会计师服务决策提供基本土壤。其次,要配以相应的监督机制,以严肃的执行制度牵制会计师行为,保障会计师与领导层都能遵守制度,提升决策科学性。第三,强化会计师人才队伍建设,企业层面,应当为会计师提供培训及提升机会,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培训,对会计师进行持续教育,提升会计师专业素养及道德素养。个人层面,会计师也应严于律己,保持学习热情及工作态度,提升自身综合素养,为企业项目投资决策提供更为强力的支持。

四、结束语

总之,会计师在项目投资中应当考虑多种因素,才能实现科学决策。会计师要充分认识自身的作用,积极融入企业项目投资决策管理中,企业也应当积极为会计师构建决策参与氛围,提高会计师责任感、能动性与参与力度,从而促使会计师为项目投资决策与管理发挥更高效能。

参考文献:

[1]殷树军.价值管理导向下的总会计师职能定位探讨[J].管理观察,2014,10:48-49

管理会计投资决策篇4

一、战略管理会计的特点分析

1、战略管理会计具有明显的外向性。战略管理会计跳出了单一企业这一狭小的空间范围,将视角更多地投向影响企业的外部环境,这些外部环境主要包括政治形势、社会文化环境、自然环境、法律环境和经济环境。因此,战略管理会计特别强调各类相对指标或比较指标的计算和分析,如相对价格、相对成本、相对现金流量以及相对市场份额等。

2、战略管理会计更注重长期、持续的发展战略。现代企业非常重视自身健康地可持续发展,国外研究表明,以下几个因素对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顾客的满意程度;制造优良;市场占有率;产品品质;可信赖程度;敏感性;技术领先地位,优良的财务业绩。因此,战略管理会计必须超越单一的期间界限,着重从长期竞争地位的变化中把握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它更注重企业持久优势的取得和保持,甚至不惜牺牲短期利益。

3、战略管理会计提供更多的与战略有关的非财务信息。企业要想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单靠优良的财务业绩是远远不够的,它还必须依仗众多的非财务指标,因此,战略管理会计必须提供与战略有关的财务与非财务信息,具体包括五大类信息:(1)战略财务信息和经营业绩信息;(2)企业管理部门对战略财务与经营业绩信息的评价分析,(3)前瞻性信息;(4)背景信息,(5)竞争对手信息。

4、战略管理会计是一种全面性、综合性的风险管理。战略管理会计既重视主要生产经营活动,也重视辅助活动;既重视生产制造,也重视其他价值链活动;既重视现有经营范围内的活动,也重视各种可能的活动。因此,战略管理会计应高瞻远瞩地把握各种潜在的机会,回避可能的风险――包括从事多种经营而导致的风险;由于行业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导致的风险;由于资产、客户、供应商等过分集中而产生的风险;由于流动性差导致的风险。

5、战略管理会计更加注重会计信息的相美性和及时性。由于未来企业的竞争充满风险,信息使用者更关注的是企业的未来信息,因此,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就成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首要因素,即对那些相对不太可靠但又相关的信息,只要在披露信息的同时披露其计量方法和假设即可,这样,信息用户可据此评价信息风险,调整其战略决策。

二、战略管理会计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

1、投资决策需要更多的与战略有关的非财务信息

战略管理会计之所以可以弥补传统管理会计的缺陷,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战略管理会计的信息来源极其广泛,而且所提供的信息具有很强的决策有用性。战略管理会计的这一特点对投资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与战术性投资决策相比,战略性投资决策由于涉及的资本数额巨大,投资的方向往往与企业的经营主干相关联,决策实施后影响的期限长、范围广,涉及到的相关利益主体也是多方面的,所以决策一旦出现失误,后果将不堪设想,造成的影响也是短期内无法消除的,而要避免企业出现战略决策失误,需要考虑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其中提高决策所需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是必不可少的。战略管理会计中进行投资决策分析时,不仅需要财务方面的定量信息,而且往往更注重企业的组织机构设置、产品开发,市场营销、资源配置、竞争优势、生产的弹性、顾客的满意度、产品寿命周期等内部与外部的非财务信息,只有拥有这些必不可少的信息,才能确保战略性投资决策的科学性。

2、投资决策的适应性进一步提高

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市场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加剧了企业外部环境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企业的投资决策和相应的计划往往与实际环境相脱节。传统管理会计在这种情况下也往往束手无策,提供的信息不仅对投资决策产生不了应有的支持和指导作用,反而具有一定的误导性。战略管理会计则弥补了这一缺陷,它作为一个外向型僦息系统,时刻关注着环境的变化,同时战略管理会计中包含的权变思想使其力图寻找到会计系统设计中适用不同环境的成分,将管理会计系统设计与规模、技术和风格等组织机构因素,与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等外部环境联系在一起。企业的投资决策在这种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大大提高了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在不同的环境下,企业可以提供出不同决策方案加以考虑,当环境突变时,企业可以采用事先制定的权变计划以解燃眉之急。

3、决策效益的评价方法将有所改变

传统管理会计中决策效益的评价主要考虑决策方案的财务效益,而且把重点放在了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节省上,这是与原有劳动密集或技术密集的生产条件相适应的。强调局部的、短期的利益最大化是传统管理会计效益评价的一个突出特征。追求局部利益最大化往往会损害企业其他部门的利益,甚至企业整体的利益,使企业的整体优势难以充分发挥,使企业整体的资源最优利用也难以顺利实现。追求短期利益则容易导致企业长期的高成本、低利润状况的出现,牺牲了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把企业整个生产经营引入歧途,使其无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战略管理会计则强调整体观和长期观,这就促使企业在评价投资决策效益时~方面既要考虑决策的财务效益,同时还要考虑决策的非财务效益,如决策对环境的适应性、生产系统的灵活性、质量的适当性、职工的积极性和协作程度、顾客的满意程度、市场的占有率以及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等;另一方面企业在评价投资决策效益时坚持整体观和长期观,使企业的效益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达到整体最优。

4、投资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

在现实生活中风险无处不在,企业的任何一项行为都会有多种可能的结果,风险既可能给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也可能带来巨大的损失。由于传统管理会计主要分析短期的战术性问题,因此风险问题不是其研究的主要课题。相比之下,战略管理会计产生的历史环境则复杂得多,多变性和不确定性大大增强,所以对风险的分析和管理在战略管理会计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一席之地,而为了有效地管理风险,在战略管理会计中专门采用预警分析技术,对影响企业经营的外部竞争机遇和问题与企业内部的优势和劣势进行科学的分析,预测其变化的趋势,以便做到有备无患。

管理会计投资决策篇5

关键词:管理会计报告;体系;构建;企业

中图分类号:

F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9013703

1管理会计报告概述

1.1管理会计报告的主体与目标

管理会计报告的主体指的就是管理会计报告的使用者,主要包括企业最高管理层,中层管理层以及基层管理者。企业的最高管理层需要了解企业的整体效益,会计报告是主要的参考依据。企业中层管理者注重整个企业的运营,会计报告为其提供企业运营的相关信息。管理会计报告为企业基层管理者提供所负责项目的详细、简单明了的会计报告。

管理会计报告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财务报告,管理会计报告,将这二者相结合,形成完整的内部管理会计报告和外部财务会计报告体系。通过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企业管理者优化资源配置,做出合理的决策信息,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总之,管理会计报告就是企业管理者进行决策的参考依据。

1.2管理会计报告的功能与作用

管理会计报告根据企业以往的财务会计数据总结出具体的规划,为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决策分析依据,管理者根据决策分析为依据,对企业的整体预算进行规划,做出正确的决策指导企业的运营。管理会计报告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设计出适合企业发展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工作流程,有利于对企业会计人员的组织。管理会计报告对于企业财务、运营、管理等进行分析、规划和总结,管理者再进行正确的决策,对企业的运营进行有效的控制。企业各个部门可以根据管理会计报告提供的预算业绩与实际业绩进行对比,是企业各个部门进行考核、评比的有效依据。总之,管理会计报告在企业会计信息系统中占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保障了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有利于企业管理目标的前瞻性,加强企业管理者决策的正确性,促进企业人性化管理方式的形成。

1.3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特征

现代企业管理报告体系必须具有实用性,不仅仅是以理论为依据,还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报告方式,例如口头式、报表式、叙述式等;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不断变化,充分体现现代管理的特点;体现其服务性,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与经营状况;管理会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重点体现对生产经营决策的影响;管理会计报告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的信息必须具有时效性,能够体现出企业当下最及时和有效的信息。管理会计报告重点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最及时、有效的信息,这样才能保障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4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基本框架

根据现代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主要功能与职责,笔者将现代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基本框架分为三个部分:预算报告,决策控制报告,责任考评报告。预算报告主要是对企业的营业、资本、财务进行预算报告,决策控制报告主要包括投资决策报告、筹资决策报告、经营决策报告、控制分析报告,责任考评报告分为预算评价报告以及业绩评价报告。这三个部分共同构成了企业管理会计总体报告。

2我国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现状

管理会计报告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纵观我国企业管理会计的发展,仅有少数先进企业成功运用现代管理会计报告,发挥现代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作用,但是总体上来看我国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发展还不成熟。这主要是由于我国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也不完善,使企业在应用的过程中缺乏理论的支持,不能将企业实际与理论基础相结合。许多企业管理者缺乏对管理会计的正确认识,不重视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企业也缺少管理会计专业人才,我国也没有相关机构对管理会计的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这些原因都是造成我国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不完善的重要原因。

现如今我国现代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主要还是依附于财务会计报告体系,对于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也是按照财务会计的培养方式。大多数企业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低,往往是将管理会计的职责和功能分配带财务会计的各个岗位中,缺少完整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企业关注的会计报告还是按照财务报告流程进行的,而不是站在企业经营战略目标高度去重视管理会计。

3企业现代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构建

3.1构建原则与整体思路

现代管理会计报告应该是贯穿整个企业运行的始终,不能将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割裂开来,在构建企业现代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目标导向原则,相关性原则,及时性原则,灵活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目标导向原则指的是在构建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体系时要以满足企业管理者的决策需求之一目标为重点,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管理会计报告信息。相关性原则指的是管理会计报告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的信息必须有利于进行决策和控制企业的运营,管理会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还要保证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帮助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的发挥和运营进行预测。及时性原则指的是管理会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必须具有及时性和时效性,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管理会计报告的功能与作用。灵活性原则指的是管理会计报告的形式与财务会计报告的形式不同,它的形式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的,可以根据企业具体的需要通过图表、文字、数字等表现形式进行报告。成本效益原则指的是管理会计报告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信息所耗费的成本不能大于信息所产生的收益,这二者要保持适当的比例,这样才能使企业获取最有效的信息和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根据以上分析,以现代管理会计报告的目标为出发点,在遵循现代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构建原则的基础上,设计体系构建的整体思路。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整体思路主要是以管理会计报告的目标为出发点,遵循体系构建的原则,具体设计出包括预算报告、决策控制报告以及责任考评报告在内的管理报告内容。

3.2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内容

3.2.1预算报告

全面的预算报告主要包括营业预算报告,资本预算报告以及财务预算报告。

企业经营业务的各个环节都需要以营业预算报告为依据,营业预算报告包含销售预算报告,生产预算报告和成本费用预算报告。销售预算报告对企业产品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和时间范围内的销售额和销售总量进行预测报告,预测报告不仅需要考虑市场的行情,还需要考虑企业产品本身的数量和价格,充分考虑影响产品销售的因素,制定出合理的销售预算报告。生产预算报告主要指的是在预测期间内的企业产品的销售数量、期末存量以及生产数量的预算报告。生产预算报告是以销售预算报告为基础的,之后才能对产品期初和期末存量进行编制。生产预算的编制对时间要求精确,因此要注重生产预算的编制时间。成本费用预算报告对预测期内的成本费用进行规划报告,制定出目标成本费用水平。成本费用预算报告为企业的各个部门的成本费用控制提供了参考和依据,有效的控制了企业各个部门的成本费用,提高企业对成本费用的管理水平,有利于企业的利润最大化,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的资本预算报告分为投资预算报告与筹资预算报告,先进行投资预算报告,再进行筹资预算报告,资本预算报告是企业进行资本支出的依据,有利于扩大企业投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投资预算报告的编制内容主要有对固定资产投资的预计,对固定资产处置的预计,对无形资产投资以及其他资产投资的预计,债券、股票、现金股利、基金、期权等投资的预计。筹资预算报告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需要筹集资金的数额和筹集方式进行预计和报告,为企业资金的良好运转提供理论参考。

财务预算报告主要包括现金收支预算报告,损益平衡预算报告,财务状况预算报告。现金收支预算报告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情况进行预算报告,如现金收入、支出、不足等情况。损益平衡预算报告就是对企业的经营利润进行预测,具体分析企业经营利润增长的原因,为企业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财务状况预算报告主要是根据企业的资产预算、营业预算、财务预算等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资财务资产状况进行预算,将企业资产的规模与分布进行预算报告。财务预算报告有利于企业管理者准确的掌握企业在预算期内的财务状况,根据预算制定准确的决策,保障企业决策的准确性。

3.2.2决策控制报告

企业在完成预算的前提下,需要落实制定的各项预算,这就需要发挥决策控制报告体系的作用。决策控制报告体系主要分为决策模块和控制模块,主要为企业管理者进行投资、经营等决策提供依据。决策控制报告体系主要包括筹资决策报告,投资决策报告,经营决策报告,控制分析报告。

筹资决策报告主要是依据企业经营状况、企业对外投资状况以及企业资本结构的调整情况,对企业筹资的方式、途径、数额、结构等进行合理的分析和预测,筹资决策报告是企业管理者进行筹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投资决策报告是根据企业内部的资金情况,将适合企业投资的项目进行比较,制定出适合企业情况并能够为企业创造出最大价值的的有利投资项目报告。企业根据投资决策报告可以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例如企业资金充足可以选择投资金融资产等外部投资方式。

经营决策报告分析企业不同的经营方案所带了的利益,企业根据经营决策报告制定出最优的经营决策。经营决策报告要重点体现企业不同经营方案的相关收入与成本的关系,这样才能清楚的体现出最优的经营方案,促进企业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控制分析报告中首先需要设定控制的标准,也就是耗费的限额,分析比较实际开支与控制标准,根据二者之间的差别进行分析,找出具有差异的原因并制定相应措施消除差异。控制分析报告为企业的开支耗费提供参考依据,只有企业全员参与配合,才恩呢该使开支得到合理的控制,达到控制的预期效果。

3.2.3责任考评报告

责任考评报告指的是对企业各个部门的职责和工作业绩进行评价的报告。责任评价指的是按照不同的评价方式,将企业各个部门分为不同的责任中心,对每个责任中心进行统一评价,形成企业的责任评价体系,有利于企业花费最小的成本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责任考评报告体系主要分为预算评价报告和业绩评价报告两部分。

预算评价报告根据不同的责任中心可以分为成本中心预算评价报告,收入中心预算评价报告,利润中心预算评价报告,投资中心预算评价报告。成本中心预算评价报告是对成本费用的责任中心进行评价的报告,主要是评价成本费用的实际消耗与预算额之间的差异。收入中心的预算评价报告指的是对整个企业的收入中心的实际销售额与预算销售额进行分析,与整个企业的销售目标为参考,对整个企业的销售情况进行评价报告,有利于保障企业收入,不断增加企业的销售总额。企业的利润中心指的是以企业利润指标来评价各个责任中心的业绩,企业的利润中心预算评价报告不能忽视部分的可控制利润,要以各个部门的可控边际利润为评价指标。企业的投资中心拥有更多的自和决策权,投资中心的管理者可以自主确定企业产品的相关决策,投资中心的评价主要包括投资贡献率与剩余利益率,在投资中心的预算评价报告中需要重点突出这两个方面。

业绩评价报告主要包括财务业绩评价报告,经营业绩评价报告,综合业绩评价报告。企业的财务业绩评价报告指的就是根据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总结和分析,总结出适合企业财务评价的标准,再对企业的整体财务业绩进行评价的报告。企业在选择财务业绩评价标准的时候要注重选择能够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评价标准。经营业绩评价报告根据企业的相关财务报表,计算出企业的经济增加值,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报告。综合业绩评价报告是对企业的整体业绩进行评价的报告,从整体上评价企业的业绩。综合业绩评价报告不能仅仅关注企业的财务业绩,应该对企业进行完整的评价,例如客户对企业服务的满意度调查,企业文化,企业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等。

4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立足必须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现行的财务会计报告体系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发展,构建现代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具有现实意义。现代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主要包括预算报告、决策控制报告、责任考核报告三个部分,企业应不断加强现代管理会计意识,完善企业的经营管理,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单小飞.关于管理会计概念框架构建的思考[J].国际商务财会,2015,(05):1618.

[2]许叶红.从财务核算视角看商业地产服务行业管理会计体系建设[J].中国总会计师,2015,(05):6667.

[3]林娟.基于价值链视角分析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05):164165.

[4]姜世毅.现代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5,(09):321.

管理会计投资决策篇6

1.1管理会计报告的主体与目标

管理会计报告的主体指的就是管理会计报告的使用者,主要包括企业最高管理层,中层管理层以及基层管理者。企业的最高管理层需要了解企业的整体效益,会计报告是主要的参考依据。企业中层管理者注重整个企业的运营,会计报告为其提供企业运营的相关信息。管理会计报告为企业基层管理者提供所负责项目的详细、简单明了的会计报告。

管理会计报告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财务报告,管理会计报告,将这二者相结合,形成完整的内部管理会计报告和外部财务会计报告体系。通过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企业管理者优化资源配置,做出合理的决策信息,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总之,管理会计报告就是企业管理者进行决策的参考依据。

1.2管理会计报告的功能与作用

管理会计报告根据企业以往的财务会计数据总结出具体的规划,为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决策分析依据,管理者根据决策分析为依据,对企业的整体预算进行规划,做出正确的决策指导企业的运营。管理会计报告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设计出适合企业发展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工作流程,有利于对企业会计人员的组织。管理会计报告对于企业财务、运营、管理等进行分析、规划和总结,管理者再进行正确的决策,对企业的运营进行有效的控制。企业各个部门可以根据管理会计报告提供的预算业绩与实际业绩进行对比,是企业各个部门进行考核、评比的有效依据。总之,管理会计报告在企业会计信息系统中占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保障了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有利于企业管理目标的前瞻性,加强企业管理者决策的正确性,促进企业人性化管理方式的形成。

1.3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特征

现代企业管理报告体系必须具有实用性,不仅仅是以理论为依据,还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报告方式,例如口头式、报表式、叙述式等;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不断变化,充分体现现代管理的特点;体现其服务性,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与经营状况;管理会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重点体现对生产经营决策的影响;管理会计报告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的信息必须具有时效性,能够体现出企业当下最及时和有效的信息。管理会计报告重点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最及时、有效的信息,这样才能保障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4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基本框架

根据现代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主要功能与职责,笔者将现代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基本框架分为三个部分:预算报告,决策控制报告,责任考评报告。预算报告主要是对企业的营业、资本、财务进行预算报告,决策控制报告主要包括投资决策报告、筹资决策报告、经营决策报告、控制分析报告,责任考评报告分为预算评价报告以及业绩评价报告。这三个部分共同构成了企业管理会计总体报告。

2我国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现状

管理会计报告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纵观我国企业管理会计的发展,仅有少数先进企业成功运用现代管理会计报告,发挥现代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作用,但是总体上来看我国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发展还不成熟。这主要是由于我国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也不完善,使企业在应用的过程中缺乏理论的支持,不能将企业实际与理论基础相结合。许多企业管理者缺乏对管理会计的正确认识,不重视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企业也缺少管理会计专业人才,我国也没有相关机构对管理会计的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这些原因都是造成我国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不完善的重要原因。

现如今我国现代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主要还是依附于财务会计报告体系,对于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也是按照财务会计的培养方式。大多数企业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低,往往是将管理会计的职责和功能分配带财务会计的各个岗位中,缺少完整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企业关注的会计报告还是按照财务报告流程进行的,而不是站在企业经营战略目标高度去重视管理会计。

3企业现代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构建

3.1构建原则与整体思路

现代管理会计报告应该是贯穿整个企业运行的始终,不能将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割裂开来,在构建企业现代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目标导向原则,相关性原则,及时性原则,灵活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目标导向原则指的是在构建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体系时要以满足企业管理者的决策需求之一目标为重点,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管理会计报告信息。相关性原则指的是管理会计报告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的信息必须有利于进行决策和控制企业的运营,管理会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还要保证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帮助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的发挥和运营进行预测。及时性原则指的是管理会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必须具有及时性和时效性,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管理会计报告的功能与作用。灵活性原则指的是管理会计报告的形式与财务会计报告的形式不同,它的形式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的,可以根据企业具体的需要通过图表、文字、数字等表现形式进行报告。成本效益原则指的是管理会计报告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信息所耗费的成本不能大于信息所产生的收益,这二者要保持适当的比例,这样才能使企业获取最有效的信息和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根据以上分析,以现代管理会计报告的目标为出发点,在遵循现代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构建原则的基础上,设计体系构建的整体思路。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整体思路主要是以管理会计报告的目标为出发点,遵循体系构建的原则,具体设计出包括预算报告、决策控制报告以及责任考评报告在内的管理报告内容。3.2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内容

3.2.1预算报告

全面的预算报告主要包括营业预算报告,资本预算报告以及财务预算报告。

企业经营业务的各个环节都需要以营业预算报告为依据,营业预算报告包含

销售预算报告,生产预算报告和成本费用预算报告。销售预算报告对企业产品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和时间范围内的销售额和销售总量进行预测报告,预测报告不仅需要考虑市场的行情,还需要考虑企业产品本身的数量和价格,充分考虑影响产品销售的因素,制定出合理的销售预算报告。生产预算报告主要指的是在预测期间内的企业产品的销售数量、期末存量以及生产数量的预算报告。生产预算报告是以销售预算报告为基础的,之后才能对产品期初和期末存量进行编制。生产预算的编制对时间要求精确,因此要注重生产预算的编制时间。成本费用预算报告对预测期内的成本费用进行规划报告,制定出目标成本费用水平。成本费用预算报告为企业的各个部门的成本费用控制提供了参考和依据,有效的控制了企业各个部门的成本费用,提高企业对成本费用的管理水平,有利于企业的利润最大化,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的资本预算报告分为投资预算报告与筹资预算报告,先进行投资预算报告,再进行筹资预算报告,资本预算报告是企业进行资本支出的依据,有利于扩大企业投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投资预算报告的编制内容主要有对固定资产投资的预计,对固定资产处置的预计,对无形资产投资以及其他资产投资的预计,债券、股票、现金股利、基金、期权等投资的预计。筹资预算报告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需要筹集资金的数额和筹集方式进行预计和报告,为企业资金的良好运转提供理论参考。

财务预算报告主要包括现金收支预算报告,损益平衡预算报告,财务状况预算报告。现金收支预算报告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情况进行预算报告,如现金收入、支出、不足等情况。损益平衡预算报告就是对企业的经营利润进行预测,具体分析企业经营利润增长的原因,为企业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财务状况预算报告主要是根据企业的资产预算、营业预算、财务预算等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资财务资产状况进行预算,将企业资产的规模与分布进行预算报告。财务预算报告有利于企业管理者准确的掌握企业在预算期内的财务状况,根据预算制定准确的决策,保障企业决策的准确性。

3.2.2决策控制报告

企业在完成预算的前提下,需要落实制定的各项预算,这就需要发挥决策控制报告体系的作用。决策控制报告体系主要分为决策模块和控制模块,主要为企业管理者进行投资、经营等决策提供依据。决策控制报告体系主要包括筹资决策报告,投资决策报告,经营决策报告,控制分析报告。

筹资决策报告主要是依据企业经营状况、企业对外投资状况以及企业资本结构的调整情况,对企业筹资的方式、途径、数额、结构等进行合理的分析和预测,筹资决策报告是企业管理者进行筹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投资决策报告是根据企业内部的资金情况,将适合企业投资的项目进行比较,制定出适合企业情况并能够为企业创造出最大价值的的有利投资项目报告。企业根据投资决策报告可以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例如企业资金充足可以选择投资金融资产等外部投资方式。

经营决策报告分析企业不同的经营方案所带了的利益,企业根据经营决策报告制定出最优的经营决策。经营决策报告要重点体现企业不同经营方案的相关收入与成本的关系,这样才能清楚的体现出最优的经营方案,促进企业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控制分析报告中首先需要设定控制的标准,也就是耗费的限额,分析比较实际开支与控制标准,根据二者之间的差别进行分析,找出具有差异的原因并制定相应措施消除差异。控制分析报告为企业的开支耗费提供参考依据,只有企业全员参与配合,才恩呢该使开支得到合理的控制,达到控制的预期效果。

3.2.3责任考评报告

责任考评报告指的是对企业各个部门的职责和工作业绩进行评价的报告。责任评价指的是按照不同的评价方式,将企业各个部门分为不同的责任中心,对每个责任中心进行统一评价,形成企业的责任评价体系,有利于企业花费最小的成本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责任考评报告体系主要分为预算评价报告和业绩评价报告两部分。

预算评价报告根据不同的责任中心可以分为成本中心预算评价报告,收入中心预算评价报告,利润中心预算评价报告,投资中心预算评价报告。成本中心预算评价报告是对成本费用的责任中心进行评价的报告,主要是评价成本费用的实际消耗与预算额之间的差异。收入中心的预算评价报告指的是对整个企业的收入中心的实际销售额与预算销售额进行分析,与整个企业的销售目标为参考,对整个企业的销售情况进行评价报告,有利于保障企业收入,不断增加企业的销售总额。企业的利润中心指的是以企业利润指标来评价各个责任中心的业绩,企业的利润中心预算评价报告不能忽视部分的可控制利润,要以各个部门的可控边际利润为评价指标。企业的投资中心拥有更多的自和决策权,投资中心的管理者可以自主确定企业产品的相关决策,投资中心的评价主要包括投资贡献率与剩余利益率,在投资中心的预算评价报告中需要重点突出这两个方面。

业绩评价报告主要包括财务业绩评价报告,经营业绩评价报告,综合业绩评价报告。企业的财务业绩评价报告指的就是根据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总结和分析,总结出适合企业财务评价的标准,再对企业的整体财务业绩进行评价的报告。企业在选择财务业绩评价标准的时候要注重选择能够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评价标准。经营业绩评价报告根据企业的相关财务报表,计算出企业的经济增加值,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报告。综合业绩评价报告是对企业的整体业绩进行评价的报告,从整体上评价企业的业绩。综合业绩评价报告不能仅仅关注企业的财务业绩,应该对企业进行完整的评价,例如客户对企业服务的满意度调查,企业文化,企业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等。

管理会计投资决策篇7

一、深化改革和完善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管理创新

结合我国特有的社会主义性质,以及固定资产投资的特点和作用,使其投资总量、结构以及布局等均与国民经济全局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在对投资计划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时,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结合起来,并始终贯彻运用计划使全社会能够达到综合平衡,进而全面推进国民经济稳步前进。对投资计划管理进行进一步强化,其目的主要是使计划能够更加具备科学性。结合整个社会所具备的财力、物理以及技术装备能力等可能性使其能够达到综合平衡,随之对五年内的投资规模及年度投资规模进行明确,使其能够呈现平衡、适度的状态,保证年度间不会出现较大变化的投资行为。在平衡满足社会投资规模的同时,既需要对全局进行考虑,同时针对地区和部门也需要进行平衡;考虑年度规模平衡的同时,还需要对在建规模进行考虑;项目投资后所需的财力、物理的平衡也均在投资总规模考虑范围内,这就需要根据地方以及部门的实际情况来安排。

二、完善和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执行管理创新

在计划定制、调整以及执行等环节上,都应当采取程序化、规模化的管理模式,针对在建投资以及年度计划投资均应当实施双控制。对生产能力和投资额划分项目审批权办法进行大力调整改革,并根据国家在不同产业上的相关政策,运用相对集中管理对需要控制发展的产业进行控制管理,针对大力扶持的企业,则适当放宽审批权限。根据行业的不同拟定不同的经济规模标准并严格按照标准落实执行[2]。为了使计划的质量得到提升,使其严肃性得到展现,国家可以将投资计划的执行落实情况纳入到经济工作的考核中。投资资金管理体制可以说是投资体制中非常重要一部分,同时它也是计划管理体制和财政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投资资金的使用、筹集以及回收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以及方法均属于投资资金管理体制的一部分。

管理会计投资决策篇8

关键词:公允价值投资性房地产投资决策

一、引言

目前,对于公允价值的定义,iaSB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者负债清偿的金额。随着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国内金融领域的不断改革创新,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已经不能满足资本市场发展和投资者投资决策的信息需求。

2007年报持有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公司占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21.86%,2008年增加到25.27%(徐经长、曾雪云,2010)。从数据中可以看出,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公司越来越多,公允价值损益的影响越来越广泛。损益正是影响公司财务报表的重要因素,影响着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因此,探讨公允价值对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影响是有必要的。文章从公允价值与投资者的关系出发,探讨公允价值对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影响机制,并以近年来活跃的投资性房地产为例说明该机制,然后分析公允价值对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利弊影响,提出相关改善建议。

二、公允价值对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影响机制

(一)公允价值影响投资者投资决策的一般原理

不同的会计计量属性对交易或者事项处理要求不同,随之,就产生一系列的影响。无论选择何种计量属性,都不能忽略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完全游离决策有用观这一会计目标。下面,笔者将探讨公允价值如何影响投资者投资决策:

从图1可以看出,一般来说,公允价值变动数额计入当期损益,而当期损益变动会影响当期利润。根据每股收益=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利润的变动会影响每股收益,当期利润与每股收益两者正方向变动。

市盈率是指每股市价与每股收益的比值,市盈率(静态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场价格÷普通股每股收益。市盈率是很具参考价值的股市指标,容易理解且数据容易获得,是人们普遍关注的指标,对投资者投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在普通股每股市价确定的情况下,当每股收益上升,市盈率下降,当每股收益下降,市盈率上升。一般来说,市盈率越低,投资回收期越短,公司越具有投资价值,市盈率越高,投资回收期越长,公司投资价值越低。市盈率与每股收益成反比,每股收益与利润成正比,即市盈率与利润成反比。

(二)公允价值对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影响机制——以投资性房地产为例

近年来,土地价格、房屋租赁价格、商品房价格增长较快,房地产市场活跃。据资料表示,中国证监会会计部完成的《2009年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监管报告》显示,2009年,有727家上市公司有投资性房地产。其中26家上市公司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期末账面价值为366.03亿元,占投资性房地产总额的22.91%。尽管公允价值运用尚不十分普遍,但是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的应用将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受到重视。下面,笔者将以投资性房地产为例说明上述机制的运行。

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投资性房地产不同交易或者事项对市盈率影响

注:“——”代表不变,“↗”代表上升或者增加,“”代表下降或者减少。

从表1可以知道,在初始计量中,无论是自建的还是外购获得投资性房地产,借记“投资性房地产-成本”,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此时,不涉及损益类科目,市盈率不受影响,对投资者影响不大。

在后续计量中,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用计提折旧或者摊销,此时,对利润无影响。而在资产负债表日,需要比较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和账面余额的差额,把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当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时,利润会增加,每股收益上升,市盈率下降,吸引投资者;相反,每股收益下降,市盈率上升,难以吸引投资者。

在转换的过程中,投资性房地产转为自用房地产或者存货时,以转换日的公允价值作为自用房地产或者存货的入账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当该项资产公允价值高于原账面价值时,利润增加,每股收益上升,市盈率下降,吸引投资者,反之亦然。

当自用房地产或者存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时,应当按该项资产在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入账,借记“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存货跌价准备”等科目,贷记“开发产品”等科目,同时,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此时,利润减少,市盈率上升,难以吸引投资者投资决策;相反,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不涉及损益类科目。

在处置投资性房地产时,按实际收到的金额确认其他业务收入,按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余额确认其他业务成本,若存在公允价值变动或者转换日计入资本公积金额的,要结转。对利润的影响,主要看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余额与出售时的公允价值的大小。若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余额小于出售价格,则利润增加,市盈率下降,吸引投资者;反之,市盈率上升。

三、公允价值对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利弊分析

从辩证的角度看,事物具有两面性。公允价值对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影响也不例外,既有利也有弊。当某项资产或者负债数额比较大的时候,该影响就会被放大,更要格外关注。以下是公允价值对投资者投资决策利弊分析:

(一)积极作用

1.更全面反映企业的收益,有利于投资者做出科学的投资决策

采用历史成本法计量,会计收益只有在交易或者事项实现之时才会确认。而公允价值计量既要计量资产和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公允价值,也要计量公允价值变动所造成的损益。即使交易或者事项没实现,某项资产或者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也对会计信息产生影响。这样能更合理、真实地反映企业的当期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所有者权益,让投资者获取更全面的信息。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及时满足投资者投资决策的信息需求

某项资产或者负债的价格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经济条件下,有不同的价格。如果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在账面上反映的价格并不能跟上瞬间变化的市场价格,特别是价格波动较大的资产或者负债,如房地产价格等,历史成本滞后性强。公允价值可以动态地反映资产或者负债的变动情况,及时地披露相关的信息,紧跟市场步伐,提高了财务报表的相关性,为投资者预测和决策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有利于投资者作出科学的决策。

(二)消极作用

企业使用公允价值计量能使会计信息更具全面性、及时性,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然而,公允价值计量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误导投资者投资决策。

1.公允价值确定难免主观性

我国的资本市场不是十分发达,很多时候,公允价值的计量需要使用估值技术,而估值技术是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虽然有相关的法规准则规范会计实务,但是在很多方面难以完全避免主观判断。在价格的估算上,恰好因为这些可选择性的主观判断给了相关人员“主观”主观估算公允价值的机会进行盈余管理。 在时点的选择上,也具有很大主观性。不同的时点,市场上某项资产或者负债的公允价值是不一样的。不同的时候作出不同的处理,对会计信息有不同的影响。特别是存在关联方交易时,利用公允价值人为操纵利润的可能性就更大了。因为人为有目的性地利用公允价值,可能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误导投资者投资决策。冲突的存在,导致公允价值被利用,歪曲财务信息

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股东与管理者之间存在冲突。利润和管理者的业绩、薪酬等个人利益挂钩。利润越高,代表管理者业绩越好,管理者的薪酬也会越高。据研究结果表明,公允价值收益对公司高管薪酬的影响显着为正,并且激励作用显着大于其它盈余项目,而公允价值损失对高管薪酬都无显着影响,助长管理层的私利动机和投机行为(徐经长、曾雪云,2010)。由于人的自利性,管理者常常会忽视投资者的利益,不惜粉饰报表,甚至造假。再者,股东与管理层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股东几乎不参与公司的具体运营。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管理层就有机会利用公允价值歪曲财务信息,使得投资者就难以了解公司的真实情况,判断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据以对管理者业绩作出合理、客观的评价,做出科学的投资决策。公允价值容易波动,导致股价不稳定

某项资产或者负债的公允价值具有一定的波动性,该波动性会在一定程度影响股价。欧洲中央银行在2004年一份有关公允价值会计和金融稳定性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公允价值的广泛应用会增加银行财务报表项目的波动性,甚至降低它们应对不利冲击的能力。

据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公允价值变动与上证指数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很大程度上,公允价值变动数额总计为正数时,上证指数为正;公允价值变动数额总计为负数时,上证指数为负。股价会因为公允价值的波动而波动,左右投资者投资决策。

四、发挥公允价值对投资者投资决策积极作用的政策建议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采用对投资者投资决策既有利也有弊。随着公允价值的广泛应用,公允价值对投资者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广泛。如何趋利避害,发挥公允价值的积极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对此,笔者有以下建议:

(一)发挥市场“无形的手”在资本市场中作用

考虑到我国资本市场还不是十分发达,需要必要的国家调控。但是过多的干预,将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难以形成成熟活跃的资本市场,不利于获取客观的公允价值。活跃成熟的资本市场,给公允价值的估值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有利于减少公允价值确定的主观选择性,提供相对客观的公允价值,为投资者提供更客观的会计信息。

(二)完善会计准则的相关细则,加强指导作用

由于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并不是十分成熟,相关的准则也还没完善,不是十分具体,对公允价值的确定缺乏相关细则的指导。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交易情况,公允价值的确定有不同的结果,有关部门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完善相关的细则,提高公允价值确定的可操作性。

(三)加强信息披露,实行全方位的监督

某项资产或者负债的公允价值时刻在变化,对会计信息、股票市场造成一定的不稳定性。为了减少股价的波动性对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影响,应该在符合成本效益的原则下,缩短信息披露的周期,增加披露的频率,让投资者能时刻关注会计信息的变化,对有关信息有一个持续的、整体的把握。

此外,尽管在客观方面的准则已经尽可能地规范人们的行为,减少主观随意性,但是很多时候,把有关的准则制定得完美是不可能的。书面的制度条例难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漏洞。为了防止人们利用漏洞,全方位的监督是必须的。政府相关部门、会计协会、审计协会、会计师事务所中介机构、学者专家等各方面的有效监督,将更好地防范公允价值的运用。

(四)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在公允价值估价技术使用过程中,涉及极强的专业知识和职业判断,必须提高专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估价的可操作性和可靠性。此外,职业道德更重要。若专业人员以及管理层诚实守信的防火墙坚不可破,自律性强,从根本上就没有利用公允价值人为造假的动机,造假行为就不会发生。如果相关人员的自律性差,职业道德不过关,危害将随着他的能力的提升而提升。因此,加强专业人员以及管理层的职业道德教育十分必要。

五、结语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是与国际接轨的需要,也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需要。公允价值正确和准确的运用将大大地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更符合决策有用观,有利于投资者作出科学的决策。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还不算成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从各方面入手,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逐步规范其应用,逐步完善。科学地运用公允价值需要社会各方的长期努力。

参考文献

[1]徐玉德.公允价值计量理论与实务[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10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m],2010

朱丹,刘星,李世新.公允价值的决策有用观:从经济分析视觉的思考[J].会计研究,2010:84-96

徐经长,曾雪云.公允价值计量与管理层薪酬契约[J].会计研究,2010-03:12-19

王海.公允价值的演进逻辑与经济后果研究[J].会计研究,2007-08:6-12

张超伟.公允价值计量利弊分析[J].经济论坛,2010-08,8:191-193

管理会计投资决策篇9

小微企业数量庞大,生产经营灵活多变,在经济领域起着拾遗补缺作用,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小微企业由于自身的弱点,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尤其是内部管理方面问题较多。文章对小微企业财务会计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办法,以推动小微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为国民经济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

小微企业;财务会计;现状;对策

一、探讨小微企业财务会计问题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国内宏观经济发展脚步放缓,经济增长疲软,给国民经济带来很大压力。作为经济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小微企业异军突起,推动了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国家和地方政府先后出台许多鼓励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全民创业,大众创新,给低迷的宏观经济带来活力。由于小微企业一般都是民营和合伙经营,管理模式高度集权制,经营决策主要依靠领导主观意识判断决定,经济管理不规范不科学。作为会计领域重要组成部分的财务会计工作,同样存在许多问题。财务会计是企业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提供会计信息为主要目标的会计。通过财务会计工作,为投资者、债权人、行政管理部门以及企业管理人员提供财务信息。提高小微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水平,能够合理分配使用资金,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提交可靠真实的财务会计报告。搞好财务会计,能够发现经营管理中的漏洞和不足,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避免经营管理活动中的盲目性。通过财务会计工作,为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的预测、决策提供依据,促进小微企业的平稳健康发展。

二、小微企业财务会计现状与问题

(一)资金配置不合理,调配困难

资金短缺是多数小微企业面临的问题。尽管国家为鼓励小微企业发展,出台一些扶持小微企业的金融优惠政策,用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但收效微弱。很多小微企业资金管理混乱,资金配置不合理,调配困难。当短期债务到期,常常由于流动资金紧张,无力偿还而违约,商业信誉受到影响。小微企业的快速发展,数量庞大,信贷规模不断扩大,银行融资风险提高。为保险期间,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条件很苛刻。融资方面的恶性循环,影响生产经营,阻碍小微企业的发展壮大。

(二)投资决策盲目

投资活动是小微企业寻找闲置资金出路的一个渠道。对外投资的方式很多,股权投资、证券投资、实体投资等等。通过投资活动,扩展企业收益领域,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取得更大经济效益。小微企业管理者由于专业知识不足,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在对外投资时往往出现风险分析不够,宏观经济政策把握不准,误判经济形势等情况,导致投资决策失误。一些资金不能如期收回,影响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一些投资可能由于市场形势变化无法兑现回报,给企业带来损失。

(三)财务会计制度不够完善

会计是专业性、系统性很强的管理活动,是企业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会计工作质量,直接影响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很多小微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不够完善,造成会计工作的被动局面。货币资金管理不到位,牵制制度形同虚设。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财务风险增大。债权管理工作薄弱,偿款期限混乱,过期债权不能及时追缴。固定资产管理混乱,折旧的计算提取不符合规定。费用支出缺乏监控,报销手续不够严密。印鉴和结算票据管理不够严格,遗失被盗风险大。

(四)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财务会计是深层次的会计工作,会计人员需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小微企业会计工作缺乏规范,会计制度不够健全。在岗财会人员都是一些入职时间短的年轻人,并且流动性大,缺少会计工作经验和专业会计工作经历。会计人员往往疲于应付日常会计核算,进行凭证的填制审核、登记账簿和填报报表工作,无暇顾及深层次的财务会计工作。普遍存在的小微企业会计工作稳定性较差,财务会计专业人才不足,导致会计工作的应有职能不能充分发挥出来,财务会计工作的作用不能充分体现出来。

三、解决小微企业财务会计问题的对策

(一)合理配置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

充足的资金保障,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条件。小微企业在发展初期,经济实力弱,资金缺乏,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呵护和关怀。小微企业的逐步成长,发展壮大,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一种体现。政府部门要将扶持小微企业的优惠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尤其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一些金融信贷政策。对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前景清晰的小微企业,政府部门应当进行融资担保,助力小微企业。企业内部,会计人员要认真分析研究资金资源,合理配置资金,充分发挥现有资金使用效率,保证资金的运转。

(二)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

对外投资是企业理财的一个方面,正确的投资活动,能够为企业资金的充分利用提供方便,取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同时能够带动企业资金管理水平的提高。财会人员要根据小微企业现有经营状况和资金资源,利用财务会计专业知识,进行投资方案的论证。要充分考虑市场经济的不确定因素,避免炒作性投资和高风险投资。在对外投资比例分布上,应当短期长期合理搭配,持续性收益型与阶段性收益型合理搭配。财会人员认真研究国家财经政策和经济形势,掌握市场风云变幻,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

(三)完善财务会计制度,执行财务会计法规

小微企业要认真落实国家有关财务会计方面的法规政策,制定本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业务繁简,在货币资金管理、财务报销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会计人员工作职责等方面,在国家会计法规规定基础上,制定本企业财务会计规章制度。通过健全的法规制度,可以促进财务会计工作的规范化,杜绝日常会计工作中错误做法。在规定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公开公正,不讲私情。小微企业管理层应当从企业利益角度考虑问题,以身作则,成为财务会计人员的坚强后盾。

(四)加强财务会计队伍建设

随着科技进步,大数据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会计工作条件带来变革,但起主要作用的还是人的因素。小微企业需要加强财务会计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财务会计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数据的真实性,影响企业信誉和未来发展,影响经营决策和资金筹集使用,企业领导要对财务会计工作的重要性有深刻认识,要给财会人员施展才华的空间,保证各项财务会计规章制度的落实。大胆招聘使用高素质财会人员,在工资待遇、责任奖惩上公正透明。更为重要的是,小微企业要保持财务会计人员的稳定性,让财务会计人员有为企业长期服务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陈军强.企业财务会计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商业,2015(01).

[2]刘晶淼.浅谈财务会计问题及改革策略[J].经济管理(文摘版),2015(13).

管理会计投资决策篇10

关键词:管理会计;军队财务;会计信息

管理会计是20世纪初产生的一门新兴的会计分支学科,它把会计信息应用于企业管理,为经营决策优化和提高经营效率提供各种有用的方案和资料,从而帮助企业管理者作出正确的决策。目前,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界特别是大中型企业中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为更多的决策者、理财人所掌握和利用,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管理会计运用于军队的财务管理尚处于摸索阶段,但管理会计在军队的应用必将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以及财务管理的规范化起到促进的作用。

一、管理会计运用于军队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会计的职能包括反映、监督和参与经营预测和决策。财务会计主要注重前两个基本职能,而管理会计注重预测和决策。管理会计在经济业务活动过程的主要目的有四个:一是预测,为编制财务计划提供依据;二是控制,在执行过程中进行核算并跟踪管理;三是决策,通过核算结果对可选方案提出最优方案;四是评价,对实际业绩进行考核并为下一会计期间积累资料。管理会计运用于会计的一些方法,为规划、决策、控制与考核提供资料信息,为决策者提供最终决策依据。管理会计偏重于为单位内部管理服务。

目前,我军财务管理模式基本大同小异,大都采用会计制度进行核算,很少为军队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未能行使管理会计的职能。面对各种不同的条件和对象,如何运用管理会计的内容进行规划、预测、控制、评价是现今财务管理的一项主要目标。管理会计中独特的预测方法,可以根据各种不同备选方案选出最优方案,进而可以为军队发展决策,制定计划及确定最低标准等提供决策依据。因此,军队在其经济活动中充分运用管理会计这一手段,对其经济活动加以反映、监督、预测和控制,从而提供决策的依据是十分必要的。

二、管理会计在军队财务管理中的运用分析

(一)投资决策的应用

目前,我国军队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如何能使资金增值,避免财务风险,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实现低成本扩张,将是军队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军队可以运用管理会计中的货币时间价值和投资的风险价值两个基础概念进行决策分析。如果将资金存入银行,可以获得利息,几乎没有风险;如果将资金购买股票,可获得高于银行存款利息几倍的报酬,但风险却较大。军队财务管理可以运用概率分析的方法对风险和报酬做出科学的比较。以现金净流量,内含报酬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多元化投资策略,优化投资组合,形成一个财务风险相对分散而投资效益达到最大点的投资组合。管理会计中的投资决策方法将对军队财务管理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二)预算管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