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移动通信的了解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1:25

对移动通信的了解篇1

关键词移动通信;实践教学;实验室建设

前言

通信技术,尤其是移动通信,在近几年发展得非常迅速,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随着社会的发展,移动通信已经由一门新兴的实用技术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由于市场对移动通信人才的大量需求,也使得众多高校都开设了移动通信的相关课程,大批量的实验设备在高校中投入使用,让学生能够从实践中了解移动通信。但是目前移动通信人才的发展还没有跟上实际发展的步伐,主要原因在于学校的理论教学与社会实际的岗位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如何根据学校自身条件建设移动通信实验室,成为众多高校越来越重要的研究课题。市场上有众多的实验教学设备,如何合理利用这些设备,建设一个真实系统的移动通信网络,让学生能够真实了解移动通信的整个过程,尽量缩小与实际工作的差距,是本文将要探讨的主要内容。

1移动通信实验室建设现状

对于目前大部分学校来说,实验箱依然是建设移动通信实验室的首要选择。这些实验箱能够对移动通信课程中的调制解调、扩频解扩等原理进行一个模拟仿真,帮助学生了解基础的原理知识。但是这类的实践教学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学生无法将真实的移动通信系统与所做的实验仿真结合,无法真实理解移动通信过程,并且这种培养方案与实际工作岗位对人才的要求相差比较大。移动通信技术专业要求掌握移动通信技术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毕业后能够从事通信设备安装、调试、管理与维护,移动基站设备的研发等等。并且根据高校培养方向的不同,学生的就业方向也有不同。图1展示的是目前通信人才市场上两大类就业方向。第一种为研究型人才,这类岗位需要对移动通信系统具有深刻的理解,对移动通信行业相关产品能够有独到的理解并能加以改进;第二种是工程应用型人才,这种岗位主要是要求对目前市场上现存的通信产品能够了解应用,解决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在实际的市场需求情况中,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岗位数量要比研发型岗位多很多。

2移动通信实验室建设现状分析

学校的实践教学水平,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培养质量,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对于学校来言,这是很大的问题。对于市场而言,人才的稀缺,也影响了通信行业的发展。因此,学校的实践教学方案和思路应该与市场人才培养的方向相匹配,培养出与市场需求相契合的专业型人才。从图1分析的通信工程类专业就业方向来看,学校在移动通信的课程实践教学方面应该采用基础实验教学与实训教学相结合的思路。从当前众多高校的实验建设情况来看,主要采用的是以下几种方案和思路:移动通信实验箱、用几台实验箱搭建一个模拟的移动通信架构、采用大型商业设备以及采用移动通信协议分析仪或路测分析系统对移动通信原理以及网络优化进行理解和实训。2.1采用基础实验箱来建设移动通信实验箱对于大多数高校来说,是一个基础类的实验室。不管是本科类院校还是职业类院校,这类型的实验室都必须要建,因为对于学生来说,单纯的移动通信课程理论知识学习,他们很难理解,这就需要基础的实验来做支撑。通过做实验,让学生了解实际电路的搭建、系统的构成,真真实实看到信号的调制解调,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但这种实践教学也仅仅是让学生了解学习底层原理知识,不能展现移动通信现网的真实数据、业务流程以及系统原理,这种培养方案培养的学生难以与社会岗位需求对接。2.2采用实验箱搭建移动通信系统随着教学仪器行业的发展,在移动通信这块,有部分厂家提供了这样一种方案。结合移动通信实验箱,加上自主研发的小型基站和移动交换中心,搭建一个真实的移动通信网络。这种建设方案相比于基础实验箱的方案,增加了系统网络结构的展示,学生既能够通过基础的实验箱来熟悉理解理论知识,又可以通过模拟的移动通信网络来了解移动通信系统的架构,对学生来讲,就不再是纸上谈兵了。但深入了解之后发现,这种模拟的移动通信系统仅仅只是拼凑了一个系统的结构,它与真正的移动通信系统相差很大,学生通过这样的实验设备学习的知识会让其对真实生活中的网络产生误解,对以后就业很不利。2.3利用大型商业设备建设移动通信实训室随着通信行业的发展,部分高校也开始着眼于真实的商用设备。华为、烽火、中兴等通信设备公司都是三大运营商的直接供货商,他们生产的设备都是用于真实的网络系统搭建。因此,部分高校采用这种大型的商用3G、4G设备,在学校内部搭建一个真实的、独立于大网的3G网络。部署这样一个真实的通信网络系统能让学生接触到实际的系统网络设备,还可以完成一些实际业务以及系统配置。学生可以通过这种设备了解一些工程实训的内容。但是这种商业设备封闭性很强,外在的借口较少,开放性不够,学生不能达到有效的硬件及系统搭接方面的训练,只能熟悉设备的操作。而且这些商用设备都价格昂贵,学校需求资金投入量非常大,经费难以控制。因此,这种大型商业设备建设的移动通信实训室也不能符合众多高校实验室建设的需求。2.4采用移动通信协议分析仪或路测分析系统目前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网络非常成熟,这也正是以后学生工作所要面对的。因此,在进行实训的时候,需要对真实的网络系统进行分析。采用路测及协议分析的方法,抓取手机与基站通信的整个通信过程及其底层数据,并对其进行解析,研究它的工作原理和过程。学校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很好地训练,让学生可以对移动通信系统的底层协议、信令、流程以及网络架构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观察和分析。学生一直学习的是真实实际的通信网络,在以后实际的工作中,无论是进行网络建设、还是进行网络优化,或者是在技术开发中进行与协议栈有关的开发或增值应用,都会有一个很好的基础。

3移动通信实验室建设目标

移动通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从事移动通信行业的学生,不仅需要较高的理论知识,还需要较高的实践能力。因此在教授这门课程时,除了培养学生移动通信基本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移动网络规划、优化设备的实践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应的岗位工作做好准备。从教材编排方面可以看出,移动通信分为两大部分,即基础理论部分和系统原理部分。针对这两个部分,应该采用不同的实验及训练方案。基础理论部分可以通过实验箱完成一些基础实验来加强理解,系统原理部分则需要通过实训来让学生了解系统的架构、相关的接口以及一些基本的流程、重要的参数等等。图2展示了移动通信实验室建设方面的一个总体思路。整个移动通信实验室的建设可以有以下几部分组成:(1)基础实验箱。主要用来学生平时的实验,帮助学生加强对理论知识点的了解。部分教仪厂家还研发了对应的虚拟仿真软件,将实验箱搬到了电脑上,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打开仿真软件来进行实验。(2)实训网络。建设一个真实的实训网络,能够让学生了解移动通信中的终端技术、空口无线接口技术、核心网技术等理论知识,学习如何分配无线频谱资源,了解影响各种网络融合的因素等等,让学生对移动通信技术体系有真实直观的认知。(3)协议分析仪。用协议分析仪能让学生能真正观察和捕捉空中的数据码流进行细致的分段并解析,让学生对基站、手机甚至是移动交换中心的相关工作过程以及网络中各个设备的交互均可以从进行较为深入的观测和分析,这对学生以后从事网络建设、网络优化等相关工作有很大帮助。

4结束语

通信行业的快速持续发展,对通信人才提出了更加专业的需求。高校在培养模式这块,要加强对实践教学的把握。建立一个系统、完整地展示移动通信底层理论知识的移动通信实验室,是培养移动通信专业合格人才的保障。本文从多个方面分析了现有的实验室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提出了一个相对完善的建设方案,从分析来看,这种方案比较合适现在的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江敏,黄祎.中国3G现状与高职通信专业就业前景分析.中国电力教育,2012:133-134.

[2]李永江.高职院校通信专业就业岗位能力培养分析.商情,2013:282-282.

[3]杜建凤.浅析未来移动通信发展方向.中国电信建设,2003(8).

[4]冯德尹.3G移动通信实验室建设初探.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2).

对移动通信的了解篇2

目前,大部分《移动通信》教材的内容都涉及到移动通信基本概念、无线信道特性、数字调制技术、抗衰落技术、多址技术和mimo技术、组网技术等;以及典型的移动通信系统如GSm系统、CDma系统、3G移动通信系统和专用移动通信系统(如集群系统等)。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面面俱到,则这些内容都无法深入,最后使得学生感觉内容繁杂零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移动通信的特点,对移动通信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移动通信和有线通信相比较,之所以如此复杂,根本的原因在于传输介质和空中接口。因此,可以将移动通信的教学内容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围绕传输介质即“无线信道”进行教学内容的组织,一部分围绕“空中接口”问题进行教学内容的组织。对于第一部分内容,在充分分析无线信道的传输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后,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移动通信关键技术的组织。比如,针对无线信号传播的能量损失问题,进行路径传播损耗模型及信号覆盖问题的讨论;针对无线信道的多径衰落问题进行相关的抗衰落技术,如信道编译码、交织、均衡等等问题的讨论。而进行这些关键技术的教学内容的组织时,可以打破系统间的界限。以调制技术为例,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包含GmSK、16-Qam、8pSK、oFDm等等技术,在介绍这些技术时结合具体的系统进行技术运用说明,如GSm系统采用GmSK,HSDpa采用16-Qam调制,Lte采用oFDm等等。这样,既介绍了调制技术本身,又让学生理解了具体的移动通信系统所采用的调制技术及不同系统间调制技术的差异。由于移动通信与有线通信的另一个显著区别就是“空中接口”问题,而围绕“空中接口”,移动通信相比较有线通信要完成通信任务,就需要解决基站如何区分手机;手机如何找到基站;基站如何找到手机;基站如何识别手机用户的身份;系统如何保证通话不被他人窃听以及手机在移动时的通话质量等问题。而围绕这些问题,课程就可以开展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接口、协议、信令等问题的讨论。不同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主要的区别就是与空中接口相关的技术,但不同的系统之间也有相似的地方。因此,具体教学时可以以某个系统比如wCDma或GSm系统为主,详细介绍其网络结构、组成、信令等等。而其他系统的介绍可以采用对比的方式,重点剖析介绍其不同的地方。这样,学生学完整个课程后,对整个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实际运用都会有较深的理解。我校在进行《移动通信》教学内容的安排时,考虑到我校该课程课时只有48学时,因此,我们在组织教学内容时将教学重点放到了第一部分内容,重点介绍移动通信系统中底层的关键技术,包括无线信道、调制技术如mSK/GmSK、p/4-QpSK/mpSK、mQam、自适应调制、扩频调制、正交频分复用调制(oFDm);抗衰落技术如分集接收、信道均衡、信道编码、交织编码、智能天线、空时编码、HaRQ、智能天线、mimo、空时编码等以及多址技术。而关于上层如网络层的内容主要以学生自学为主。

二、实验项目设置

《移动通信》课程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综合性,更新速度快,与工程实际结合较紧密。为了使学生迅速掌握并运用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提高移动通信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可以利用软件资源优势,采用理论与仿真相融合的方式,设置相关仿真实验,使学生通过仿真实验,对移动通信关键技术进行验证;同时通过直观的仿真结果,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基础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为此,我校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都会相应地设置一些仿真实验。具体开设的实验项目包括无线信道仿真;QpSK,mSK,GmSK,16-Qam调制解调仿真及其在衰落信道下的性能分析;卷积编码与turbo编码实验;扩频序列的产生与CDma系统仿真;oFDm系统仿真;自适应均衡仿真等等。这些实验项目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学生独立设计完成,一部分为课堂演示实验。课堂仿真演示实验主要针对一些抽象难理解的知识点进行,融入仿真演示便于学生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独立设计实验由学生课下独立完成,老师通过抽查答辩等方式进行考核。学生通过自己设计搭建系统,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设计、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以后从事通信行业的设计开发和调试分析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

对移动通信的了解篇3

1移动通信技术

移动通信网与固定通信网一样,不论从用户对业务的需求,还是从网络运营商提供的服务以及通信设备研发生产商来看,都可以分为3个层次:语音、数据、视频和多媒体。可以将后两个层次的业务统称为移动数据业务,如短消息、传真、电子邮件、文件、图像、浏览网页等。能为用户提供移动数据业务的移动通信网,又可称为移动数据网。也有专门提供移动数据业务而不提供语音业务的,称为专用移动数据网(或简称为移动数据网,或无线分组数据网)。随着技术的发展,语音和视频等实时业务将完全以分组数据的形式传送,那时,移动通信网也就完全变成了移动数据网。与无线数据通信相比,它们的共同点在于数据通信都是通过无线信道和网络进行的,而主要区别就在于“移动”与“无线”二词。“移动”一词表示通信终端的3种运动状态:归属区静止、运动和漫游(访问区静止)。实际上“移动”主要是指“运动和漫游”这两种状态。因此,“移动数据通信”就是指终端在3种运动状态下都能进行数据通信。而“无线数据通信”一词主要含义是指在静止状态进行数据通信,但如果无线网络能提供漫游服务,那么这种情况下的“无线数据通信”也是“移动数据通信”。能提供无线数据通信最典型的例子是无线局域网(wLan)。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移动、无线网络与互联网的逐步演进和相互融合,传统的无线数据网也能支持终端在运动状态下进行数据通信,无线数据通信与移动数据通信将不再有区别。

2平台结构设计

移动监控系统中监控前端和监控终端均处于移动网关的防火墙后,相互间不能完成点对点通信,在不增加设备的情况下无法建立数据链路。另外视频监控系统中监控前端是嵌入式视频服务器,DSp处理能力相对有限,监控前端运算负荷会过大,影响音视频的质量和传输性。因此,考虑在internet上引入流媒体转码服务平台概念。流媒体转码平台由三大功能模块构成,如图1所示,分为转发模块、流媒体转码模块和设备认证模块。流媒体转码服务平台不仅使移动监控前端和移动监控终端之间的通信链路得以建立,同时可以实现传统有线网络中的pC监控客户端访问位于移动网络内部的监控前端的实时音视频信息,并通过控制信令实现对其进行控制,完成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的互通与整合。转发模块维持和视频服务器的连接通道,使得连接请求可以跨越移动网关到达视频服务器,并通过该通道对控制信令,报警信号进行及时的转发,同时转发模块可以实现对音视频媒体流进行缓存和转发功能。设备认证模块负责系统接入的安全验证,阻隔未授权的访问和操作。流媒体转码和模块将原始音视频流针对手持终端设备进行优化,并借助专业的流媒体平台进行。

3系统实现

3.1接收与解码的实现

视频服务器采用的流媒体传输协议是RtSp[3]。RtSp是一种控制和传输实时媒体的传输协议,通过ip网络传送多媒体数据,用于流媒体服务器和终端之问的媒体流会话的建立和控制[4]。本文采用的是netSink中的pushSink,转码模块主动将转换好的媒体流推送到流媒体服务。在接收和解码部分,按照RtSp流媒体协议进行音视频流的接收,并调用相应的解码模块进行解码,最后将解码后的码流送到windowsmedia编码单元。接收及解码程序框架如图2所示。

3.2转码的原理

转码服务模块利用转码技术,将高分辨率高带宽的音视频码流针对手机设备进行实时转换,映射成小画面低带宽,适合于移动网络传输的码流,再进行对手机设备的转发。另外,在转码的过程中采用多码率技术,同时转换出多种码率的低带宽码流,以适应不同的手机终端和移动网络环境,在终端接收带宽波动的情况下,自动在多种码率间无缝切换,以达到最好的流畅度在进行原始码流的接收和解码之后,重编码模块对解码后的信息进行重新编码,重编成什么格式,是流媒体转码服务器设计中要考虑的问题。随着流媒体的广泛应用,微软公司推出整套的流媒体制作、和播放产品windowsmedia,其产品的一大特点是其制作、和播放软件与windowsnt/2000/9x集成在一起,势必成为今后流媒体应用的主流产品[5]。编码模块将这些解码后的数据转换成windowsmedia兼容的流格式,并发送给windowsmedia流媒体服务器。系统在侦测到数据包到达的时候启动处理流程。接收模块将视频服务器发送过来的原始音视频流送入接收缓冲,调用解码模块对其进行解码,解码后的数据送入解码缓冲区,以供windowsmediaaSFwriter模块进行后续的编码处理。客户端在回放的时候,根据当前的网络带宽,自动选择最合适的流进行解码输出,在带宽波动的时候,子带间可以实现平滑的切换。

3.3设备认证机制

视频监控系统中,安全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尤其是涉及保密的视频信息,需要强有力的安全保障。每一路视频服务器内均内置有安全认证和权限分级的功能,基于内嵌web页面,通过用户名和密码来确定用户权限级别和访问许可。在设备认证模块中,这一机制被保留,专门设立安全数据库,集中管理每一个视频服务器的安全信息,在客户端连接的时候进行安全验证,阻止一切未经授权的访问。对于移动客户端,由于手机输入相对于桌面pC较为不便,采用用户名密码方式不具有友好的用户体验。所以在对手机监控客户端进行认证的时候,考虑获取手机设备的唯一标识,在中心安全数据库注册并分配安全级别,移动客户端在访问时,由客户端程序提供该唯一标识,无需用户手动输入身份信息,做到即开即用。手机设备的唯一标识的来源有imei方式、手机卡方式、操作系统api方式。系统采用的是由操作系统api提供的api获取的DeviceiD。通过调用windowsmobile提供的GetDeviceUniqueiD函数获取16字节的设备唯一标识,并将该标识打包到连接请求信令里,提交给服务器。服务器根据该iD号查找用户信息,并确定访问权限。操作系统api提供的唯一标识,不容易被篡改,技术门槛较高,不过在更换设备后必须重新注册。在设计中心数据库结构的时候,用户和设备iD号之间应该是一对多的关系,以应付一个用户拥有多部手机的情况。

对移动通信的了解篇4

受教学条件的限制,学院的移动通信实验室内只有移动通信实验箱,个别企业赠送的大型的移动通信设备由于年限已久,无法投入教学中,再加上教师数量的限制,所以为了增加学生对移动通信的感性认识,减少教学内容的抽象性,在移动通信课程的中后期组织了学生们参观阿克苏地区三大移动运营商的机房设备,参观过程中,各公司的工程师在机房设备前对GSm系统和3G系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且利用信令分析仪为学生们介绍了移动通信网络中活动用户产生的所有信令,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了,大大地增加了学生们学习移动通信课程的兴趣。参观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每当工程师讲解到他们课堂上学的理论知识的时候,学生都会很惊喜。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对移动通信设备、通信网络结构有了新的认识,对移动通信专业课程,也有了更足的信心。这样实地参观了设备过后,以前在书本上看过的专业知识、图片得到了具体化,对于通信过程,也有了一种融会贯通的感觉。再次回到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明显比参观前大了很多。

2开通信实训课程

通信实训课是在课程即将结束的时候进行的。目前第三代移动通信占据主流,所以学院开了针对3G的移动通信实训课程。在我国的存在的三大移动通信运营商中,中国移动经营着中国提出的tD-SCDma网络;中国联通经营着美国标准的wCDma网络,中国电信经营着欧洲标准CDma2000网络,所以针对这三大网络,分别使用实验仿真教学软件进行实训。实验仿真教学软件的开发是基于现代通信工程教育的需求应运而生的,此软件把大型网络通信系统的所有功能移植于个人电脑上,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电脑上就可以亲身体验最真实的硬件环境,模拟操作体验主流的通讯业务。

2.1tD-SCDma实训

tD-SCDma实训课立足于中兴通信公司研发的tD-SCDmaVbox仿真软件,此软件为具有移动通信原理基础知识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tD-SCDmaRnS硬件和网管的工具。本软件主要包括“虚拟机房”和“虚拟后台”两部分:用户可以在“虚拟机房”中观察机房环境,机房硬件结构,RRU、RnC和BBU的主要连线,指示灯的不同状态和其状态说明。用户可以在“虚拟后台”体验网管数据配置过程,查看动态数据跟踪;然后在虚拟电话中拨打其它号码,发送短信;还可以打开信令跟踪,查看信令跟踪消息或信令故障的原因。通过本软件,用户可以了把移动通信课程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并能了解tD-SCDma的硬件结构和网管后台数据配置维护。

2.2CDma2000实训

CDma2000实训立足于中兴通信公司研发的针对CDma2000组网的ZXC10BSSB仿真软件,学生可以在软件搭建的“虚拟机房”中观察机房设备BSCB基站控制器,BtSBi4、CBtSi2、CBtSo1系列基站的单板配置、指示灯的不同状态和说明,以及各单板之间的主要连接线等。通过全面的互动查看,客户可以对机房布置、硬件结构达到较深入的了解,籍由形象具体的场景建立起基本概念,增加学习兴趣,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理解基础。虚拟后台包括“数据配置”、“虚拟电话”和“信令跟踪”。学生通过BSCB和三类典型基站的数据配置,利用告警管理、动态数据跟踪工具,结合虚拟手机和信令跟踪工具,完成数据配置、调试、打通电话的完整实习过程。然后,客户可以通过拨打电话,发送短信来体验配置数据成功、业务实现的喜悦,并对手机的呼叫流程达到全面的理解。真实、动态的反馈可以提高客户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2.3wCDma实训课

wCDmaRnS实验仿真教学软件以wCDma新型设备ZXwR的atm交换、全ip模式典型配置为例,学生通过软件,可以通过软件完成网管数据的配置;也可以选择“数据恢复”功能,导入一套已经配置好的样例数据库直接进入下即调试环节,便于学生灵活选择学习阶段。完成数据配置之后,客户就可以在“动态数据管理”中查看系统各项动态数据的使用情况。同时,还可以通过“告警管理”对系统出现的各种告警信号进行查看。

3结语

对移动通信的了解篇5

关键词:移动通信;实验教学体系;扩频通信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132-03

随着3G时代的到来,“移动通信”教学内容面临重大变革,对相应的实验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移动通信实验教学要注重所讲授内容的基础性。实验教学中应将移动通信领域基础知识的讲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作为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其次,移动通信实验教学要注重所讲授内容的应用性[1,2]。通过实验教学能使学生对当前正在采用的技术产品以及标准规范有明确的认知;最后,移动通信实验教学要注意所讲授内容的前瞻性。实验教学中应该通过合理引导使学生对很有发展前景但尚处于研究阶段的新技术、新成果给予关注[3-5]。但与理论课程教学相比,移动通信实验往往学时有限,实践环节简单。这就使得移动通信实验教学成为通信类专业课实验教学矛盾的突出体现者[5-7]。在立足高校教学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我们结合多个不同的教学环节,建立了一种开放式的移动通信实验教学新体系。该体系以关键技术和系统教学为基础,融合基本理论学习、关键(新型)技术仿真、通信系统实验、实用技术实训,逐步强化学生对移动通信系统的工程意识和实际操作的工程技能。通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移动通信实验教学内容及现状

当前阶段移动通信实验教学内容主要应该围绕以下几方面开展:①移动通信信道特性:主要涉及到无线电波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多径及衰落特征、移动信道的传播损耗及传播模型、抗衰落技术。②移动通信中的基本调制技术:例如,数字频率调制、数字相位调制、正交振幅调制等。③移动通信组网技术:主要有多址技术、区域覆盖和信道配置、网络结构、信令、越区切换和位置管理等问题。④现行的移动通信网络标准:时分多址数字蜂窝系统、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3G技术标准等;⑤移动及无线通信中的新技术[8,9]。由于高校实际情况限制,所开设的移动通信实验课很难全面涵盖这些内容,尤其是涉及到移动通信网络的内容时,更显得力不从心。这样在有限学时内就导致实验内容只能侧重于基本调制技术、信道特性等基础简单实验,即便是开设GSm/CDma的相关实验,也只是停留在相应模块的功能应用上,很难有深层次的提高[11-13]。这就使得学生反映移动通信理论课程很精彩,实验课程很乏味。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必须探索新的实验教学思路,创立新的实验教学体系。

二、移动通信实验教学开放体系

新的移动通信实验教学体系,将先修课学习、工业实习、理论课学习、实验课开展、毕业论文等多个教学环节进行整合,形成从基础理论仿真到专业实验操作、工程技术实训、创新实验等一个开放的实验教学体系。

通过通信类先修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准备好相关的基础知识,同时也对移动通信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有明确的定位[14,15]。相应编程语言类课程的学习更为实验仿真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移动通信理论课程的讲授为实验课程的开设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平台。工业实习安排在移动通信实验课开设前一学期开展,实习内容是到各通信运营商公司和设备厂家进行跟岗实习,涉及到的内容有:移动通信系统基站的建设与维护;交换与传输系统管理和维护;光纤传输设施维护;移动终端制造与维修;3G应用等多个方面。通过工业实习使学生对当前移动通信所涉及到具体问题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这对之后实验教学的开展,特别是移动网络方面实训的进行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移动通信实验教学的开展涵盖以下几个方面:基础理论仿真、专业实验操作、工程技术实训、创新实验、毕业设计。基础理论仿真是利用matLaB软件实现:QpSK调制及解调;mSK、GmSK调制及相干解调;Qam调制及解调;oFDm调制解调;m序列产生及特性分析;Gold序列产生及特性分析;数字锁相环载波恢复;Rake接收机仿真实验。例如,oFDm调制解调实验,按照图2oFDm仿真结构图,利用matLaB程序实现图2中不同测试点处的信号波形。

专业实验操作则是在南京润众RZ6001实验平台基础之上,利用tmS320和GSm模块实现:直接序列扩频编解码;跳频通信;DS/CDma码分多址;利用at命令实现GSm/GpRS移动台短信收发、语音呼叫;CDma数据传输实验。例如,直接序列扩频实验,利用DSp编程实现图3结构功能,并用示波器测量比较各测试点的信号波形。

对移动通信的了解篇6

为政府、企业信息化提供动力

6月25日,工信部、国资委、发改委、中组部、公安部、建设部、铁道部、农业部、工商总局等政府部门领导,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国航、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石油、中石化、国家电网等行业客户,及卓望数码、神州数码等十余家商代表都参加了会。

中国移动表示,“动力100”标识的推出,标志着中国移动将充分整合已有的众多集团客户业务,面向政府及企业的综合信息化应用提供更广泛更深层次的服务,并助力行业客户加快信息化进程。中国移动也将以此为契机,努力拓展集团客户的服务领域,持续提升集团客户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以更加丰富全面的产品、更加广泛的应用和更加人性化服务,为集团客户提供值得信赖的信息应用与服务。

据中国移动副总裁李正茂介绍,“动力100”将持续致力于为政府企业及行业客户提供综合信息化应用服务,并从四个层面助力各行各业的信息化推进:一是“高效”,中国移动将充分发挥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专业的信息化服务,让公众感知政府的高效便民,协助政府快速推进社会信息化进程。二是“创新”,中国移动将凭借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能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专业高效的支撑团队,助力企业应对信息时代的发展,保持企业活力。三是“竞争力”,中国移动将凭借灵活的产品组合能力、标准化且便捷低成本的服务,帮助企业提升信息化实力,为企业快速增长注入新的动力。四是“共赢”,中国移动将搭建开放、成熟的信息化合作平台,以合作共赢的商务理念,携手合作伙伴共拓“信息化蓝海”市场。

为集团客户提供移动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

集团客户是中国移动的重要服务对象,一直以来,中国移动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与众多集团客户建立合作,推出了移动办公、远程监控、总机、建站、邮箱服务等一系列集团客户产品及业务应用,特别是针对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应用提供了信息集成、应用托管等综合解决方案。截至目前,中国移动已经为全国十几万家各级政府单位、两百多万家大中小型企业提供移动信息化服务,并面向农业、教育、金融、电力等二十多个行业提供移动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

在会现场,中国移动演示了一系列集团客户产品及行业解决方案,其中包括企业一卡通、车务通、商务宝、移动oa、电梯卫士、移动执法等热门产品,同时中国移动还展示了集团客户业务在政府及企业信息化建设、无线城市、农业及金融行业应用等方面的部分成功案例。

企业一卡通业务,是在手机Sim卡上集成企业内部管理的各项功能,这样企业员工用手机即可完成考勤记录、企业门禁、车库管理和内部的消费支付,同时可以实现会议通知、移动办公等多项功能,在简化企业管理的同时,助力企业提升工作效率。商务宝业务是一项可以为集团客户提供双模语音通话、无线宽带上网和传真等一站式的解决方案。电梯卫士是中国移动针对电梯运行工作推出的安全管理工具,通过安装在电梯的传感器采集电梯故障以及维保信息,极大地提高了电梯运行管理效率。无线城市则是致力于“无线政务”、“无线产业”和“无线生活”等三个方面的解决方案,目前已在厦门等多个城市逐渐铺开,无线城市将极大地改变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生活,从而成为迈入信息时代的主要标志。

对移动通信的了解篇7

4G移动通信技术实在传统通信技术的基础上,整合各种通信技术系统,添加wLan功能以后产生的新的移动通信技术。目前4G移动通信技术尚不完善,还处于发展完善阶段,技术标准还没有出台。当前4G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点。

1.1ipV6技术

4G移动通信技术是在ip基础上加入移动通信技术,ipv6技术是4G移动通信技术的网络核心关键,ipv6是一个网络地址,这个地址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唯一存在的,可以为想象出的设备提供全球唯一ip地址。同时还支持无状态和有状态下两种模式之间的相互转换。

1.2软件无线电技术

软件无线电技术就是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将标准画的模块硬件单元通过一个平台,利用软件的加载处理方式来实现无线电通信。软件无线电技术核心是在靠近天线的地方使用带宽aD变换器,利用软件定义无线功能。将硬件作为一个可操作变化的平台,实现物理层之间的链接。

1.3智能天线技术

天线是接受信号的主要工具,4G移动通信技术采用的智能天线具有一直信号干扰,自动追踪以及数字波速调节等功能。智能天线能根据信号波段的不同在一片区域内自动调整跟踪方向,以增强信号防止信号干扰。智能天线应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产生空间定向波束,使天线主波束对准用户信号到达方向,旁瓣或零陷对准干扰信号到达方向,达到充分利用移动用户信号并消除或抑制干扰信号的目的。这种技术既能改善信号质量又能增加传输容量。

24G移动通信技术的特点

2.1通信速度传输快

人们最初研制4G移动通信技术的时候就是为了更快速的传输无线网络数据以及提高语音通话质量,因此4G移动通信技术最显著的特点就在于高速的无线传输速率,4G最大的数据是传输速度可以达100mbit/这个传输速度是传统移动电话的一万倍,是拨号上网速率的2000倍,是3G移动通信技术的50倍。这样的无线传输速度,在用于在线下载大量数据的时候,会更快更便捷的完成。

2.2数据通信方式的多样化

4G技术室整合不同无线网络技术,加入wLan功能,因此,无论是在室内局域网还是使用移动数居或者卫星定位,用户都可以随时随地接入无线网络数据。而且4G终端不仅仅局限于手机,多种多样的终端设备都可以使用4G移动通信技术,在未来预期,使用4G移动数据的终端将成为一个小型的移动电脑,随时随地接入4G移动数据,跟人们带来更便捷更高速的数据体验。

2.3高质量的通信

移动通信技术最初就是为了方便人们远程通信,未来4G移动通信技术不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通信,还可以下载传递资料、图片、影像等。4G移动通信技术最大的特点就在于通信不仅仅局限于语音,实时视频通话已近成为一种可能,这样更加方便人们之间的交流与通信。

34G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

3.14G移动通信技术难

虽然4G移动通信技术只是在传统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加入了wLan功能,但居研究开发人员所说,要实现4G实时高速的下载速度以及高质量的通信还有许多技术难点需要解决。

3.24G移动通信技术使用费用高昂

虽然4G移动通信技术有更快的网络数据传输速度,正式因为这一点,用户在使用4G移动通信技术下载传输数据时,不能够很好的控制蜂窝流量数据,流量使用更多也更快,这必然引起高昂的流量使用费用。

3.34G移动通信技术普及范围不广泛

4G移动通信技术是近几年才研制出来的新技术,人们对于这种新技术尚处于观察阶段,更由于我国三大网络运营商高昂的4G移动通信费用,因此跟多用户虽然知道4G移动通信技术,但由于高昂的费用,所以有一部分用户还没有加入到4G移动通信阵营中来。另外由于建设4G移动通信基站需要高昂的费用,因此在我国范围内4G网络基站分布不均匀,这也影响了4G移动通信技术的推广使用。

44G移动通信技术发展问题的解决方法

当前4G移动通信技术虽然已经推广使用,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还有很大的存在,因此笔者简单谈一下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

4.1加强4G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完善

针对当前4G移动通信技术难的问题,我们的技术研究人员应该正对难点,做出相应对策,不断提高4G移动通信技术数据的传输稳定性,提高用户通话的质量。不断对4G移动通信技术进行改造完善与升级。

4.24G移动通信技术使用费用高昂的解决方法

我国当前主要有移动、联通和电信三大运营商,由于行业垄断,缺乏竞争性,因此造成4G移动通信技术使用费用高昂。我国政府应该加强调控,降低4G移动通信技术的使用费用,降低流量购买价格。

4.34G移动通信技术普及范围不广泛的问题解决

造成我国4G移动通信技术使用不广泛的原因主要有4G移动通信技术使用费用高昂和4G移动通信基站分布不均,基站太少造成的。因此我国政府应该加强对网络运营商的政策和资金帮助,在我国范围内大量兴建4G移动通信基站,更广泛的覆盖全国。

5结论

对移动通信的了解篇8

1.1教材的实用性和先进性有欠缺

移动通信技术日新月异,就国内而言,以GSm标准为主的第二代移动通信(2G)仍在发挥作用,3G2009年正式投入运营,但今年4G已经在国内部分城市投入使用,5G也正在研发当中.因此,移动通信教学不仅应涉及移动通信技术的基础理论,还应涉及该领域的前沿技术,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所学的知识不落伍.但目前绝大多数教材还是以2G为主,附带着介绍3G,极少数会简单地介绍4G,且很少涉及工程实践方面的内容,学生所学的知识跟不上行业的需求.

1.2实验项目的难度和深度不够,且与工程实践脱节

移动通信课程实验大多采用实验箱,实验项目多以验证性和演示性实验为主,单个实验项目所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单一,缺乏灵活性.实验内容的自主设计性较差,学生无法开展系统的实验,难以从工程角度理解所学的知识,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1.3教学方法比较简单,学生积极性不高

移动通信课程需要讲解各种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原理和关键技术,还需要介绍网络规划与优化、移动信号的传播特性和抗衰落等技术.为了让学生所学的知识紧扣行业需求,还需要训练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内容多,课时少.目前,大部分高校移动通信课程以基本原理讲解和数学推导为主,这种注重知识传授和理论分析的教学方法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得的知识也难以满足通信行业的需求.

1.4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欠缺

大多数高校的教师往往是从一个校门踏进另一个校门,缺少行业锻炼的机会,导致工程实践能力欠缺,缺乏工程素养致使教师不敢多讲,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

2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2.1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移动通信教学中存在着课时少与教学内容多、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矛盾,要解决这些矛盾,必须合理选择教学内容.2.1.1理顺知识主线移动通信课程教学需紧扣三个方面的知识:一是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理论,包括无线信道、信源编码、调制技术、抗衰落技术、组网技术和网络优化等;二是典型移动通信系统讲解,主要讲解GSm中与3G,4G共性的知识,然后重点讲解3G中的wCDma,并与CDma2000和tD-SCDma的关键技术进行横向比较,介绍wCDma向4G的FDD-Lte标准演化的技术路径和新技术,使学生了解4G的关键技术;三是移动通信新技术,主要包括mimo技术、无线接入技术、软件无线电、无载波通信和认知无线电技术等.在教学中把握这条主线能够保证学生系统掌握移动通信知识,又有足够的知识基础应对未来技术的发展.2.1.2弱化理论推导,重视知识的应用移动通信课程的理论性强,特别是无线信道分析、信源编码、调制解调和抗衰落技术等部分数学公式和数学推导多[6],学生学习起来枯燥乏味,在实际讲解时应尽量避免繁琐的公式推导,注重知识的应用,通过引入工程实例分析来强化相关原理及结论的应用.2.1.3精选课堂讲授内容,适当引导学生自学要在课堂上讲授完移动通信大纲所要求的全部知识点是不现实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突出重点,将课程的精髓引入课堂,同时要合理地引导学生自学,保证知识的连贯性和全面性.安排学生自学的内容需要提前在课堂上讲解自学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实际应用情况,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学并不意味着内容不重要.为了保证自学效果,通过提前布置一些问题、习题要求学生在自学中完成.如“3G中的视频信源编码技术”在所选用的教材中介绍得很简单,实际教学时安排学生自学,可以提前布置问题:3G中的视频信源编码技术有哪些;H.264编码包括哪几个流程;H.264怎样实现数据的压缩.前两个问题通过阅读教材就可以解决,但第三个问题需要学生查阅资料才能得到答案.

2.2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移动通信开设的对象为高年级学生,他们面临就业、考研等压力,学习的目的性强,对于纯理论知识不够重视,如果认为学的东西没有什么意义干脆就不来上课,或者来了也仅仅是应付检查.而移动通信本身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在本课程的讲授中,必须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其中最好的方法是将知识的讲授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2.1组织专题讲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移动通信授课时,一般会针对学生组织三次讲座,分别是第一堂课由任课教师介绍课程学习的意义、通信领域人才需求动向和对人才的要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职业导向;第二次是邀请行业工程师就某一知识作专题报告,如2014年邀请市联通公司总工程师主讲了wCDma中的mimo技术;第三次邀请业内教授专家主讲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前沿和领域相关研究的热点问题,如oFDm、智能天线等.通过专题讲座扩展了学生视野,明确了课程的重要性和学习目标,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2.2.2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传统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并不适合于移动通信,一方面是由于移动通信知识点多,教师无法在课堂上完成所有知识点的讲授;另一方面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容易造成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知识的讲解过程中,按照案例组织教学,打破常规教学中根据教材编排将同类型知识集中讲解容易造成知识与应用脱节、学习枯燥乏味的问题.通过引入工程实例或生活中与移动通信相关的现象,针对案例提供的客观事实和问题进行讲解,并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让学生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如一些基础知识可以融入到wCDma系统中进行讲解,通过剖析wCDma,讲解其用到的直接扩频、码分多址、FDD和tDD等技术.如在讲登记注册功能时,可以引入大家都熟悉的将手机放在音响旁,即使没有电话或者短信,音响也会隔断时间吱吱作响这一现象吸引学生继续学习的热情.在讲解断电源注册时可以通过解释拨打电话分别提示无法接通和已关机的原因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对于有些知识点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如通过让教师提前指定案例和相关资料让学生预习,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小组安排人员进行讲解,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2.2.3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授课效率多媒体技术集声音、图片、视频、文字和动画等于一体,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增加课堂传授的知识量,让学生在多种感官刺激下,对所学知识产生综合记忆.对课堂中一些分析繁琐、数学推导复杂的内容,利用多媒体课件可大大提高课堂效率.通过多媒体的动画演示,可以将一些复杂的原理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在几年的教学中,用Flash软件针对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制作了大量的动画演示,使学生能直观形象地理解相关知识.此外,在实际教学中,还注意启发式[7]、交互式[8]的教学方法的运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搭建移动通信实验平台,实施多层次、多形式的实验教学

由于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很快,建设实际工程用实验平台成本高,设备需要不断的更新,这对于大多数高校都难以承受.所以在实验平台建设上其指导思想是:立足现有资源,做到物尽其用,同时积极加强和移动、联通及电信合作,建立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目前,已建有现代交换网信令、数据通信实验室、通信线路工程、移动通信与无线优化等实验室,拥有matlab/Simulink,SystemView,opnet和nS2等仿真软件,并自主开发了一批功能电路和实验平台;和移动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每年组织学生到公司参观学习,并共同开设了1周的校企合作课程.经过多年的探索,在移动通信的实验教学中基本形成了“三层次三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层次一:验证性实验.验证性实验以常规的实验箱等设备为依托,结合仿真软件、动画演示等对理论教学中的基本原理进行验证,以加深学生对课程关键技术的理解,使学生能够将理论和实际操作融合起来.层次二:系统仿真实验.系统仿真实验主要利用专业仿真软件建立移动通信系统的模型,对系统的一些参数进行设置并观测仿真结果.通过将实验数据与理论分析数据进行比较,加深学生对移动通信系统和关键技术的理解.如移动通信信道分析、CDma技术等通过Simulink搭建的仿真实验平台能增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层次三:设计性实验.设计性实验是以现有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展开,并充分与市移动公司开展校企合作课程的机会,让学生零距离接触移动公司的商用设备,熟悉当前典型移动通信系统的构成及基本的操作维护项目.并通过利用matlab/Simulink,opnet软件对实际移动工程项目进行模拟,引导学生自主开发各种软硬件实现某些移动通信功能,提高其开发设计和工程能力.在实验教学中坚持“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实验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实验室开放与个性化教育相结合”的模式.打破原有的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分开,实行“实验进课堂”.在理论教学时,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Flash和各种仿真软件,把相关实验平台搬进课堂,边讲解边进行实验演示和验证,让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熟悉知识的应用,增强实验操作能力.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课程和校内外实训基地,通过参观学习、引导学生参与教师项目、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等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挑战杯”竞赛、电子设计大赛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对课程综合实验采用项目驱动法,实验题目设计为解决业内实际问题,由教师在开学时提供题目,指定任务要求,学生在课余自己独立完成,教师只提供基本的指导和验收.实行实验室开放,为学生自主学习和设计开发提供实验场所和必要的设备,建立全开放的创新实验室,将创新教育延伸到课堂教育之外.

2.4加强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和工程应用能力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移动通信教学队伍以年轻教师为主,绝大多数教师都是直接毕业于各大高校,具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知识,但大多数都缺乏工程实践经验,且针对日新月异的移动通信技术,如果教师不注意对知识的跟踪学习,很容易造成知识落伍.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通信专业按照“加大培养,积极引进”的原则开展工作.首先,立足自身,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在学校政策的支持下,分批安排任课教师到知名通信企业参加新技术培训;每年组织1~2名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邀请行业专家教授对教师进行指导,组织讲座开阔教师的视野;组织任课教师开展集体备课、相互交流学习,互通有无;组织项目申报讨论会,激励教师在科学研究、教学研究、教材建设和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的研究等.其次,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特别重视有企业背景的人才的引进.同时聘请了一批兼职教师,定期来校作讲座,指导学生毕业设计或直接进课堂给学生上课.

3结束语

对移动通信的了解篇9

【关键词】移动增值业务创新开发思路改号接续

一、移动增值业务

一般来说,移动增值业务是指承载在移动通信网络上,除了最基本的业务――语音业务之外的其他附加值较高的业务,也就是说是基于wap、短消息(SmS)方式向GSm和CDma手机用户提供内容和应用服务。具体来说,面向个人用户提供通信、娱乐以及个性化的信息;面向集团用户提供行业应用解决方案。移动增值业务主要指的就是移动数据业务。由于移动通信业务必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因此也会因为生活的多姿多彩而使用户呈现出不同的应用方式。按照从应用上划分的基本分类原则,移动增值业务可以分为以下五类:第一,基于服务对象的性质划分为个人用户应用和企业用户应用,或者划分为人与人、人与设备、设备与设备之间的应用;第二,按照业务的特性划分为通信类、交易处理类、内容类等;第三,基于服务器的应用或者基于终端设备的应用;第四,基于业务平台或者支持协议划分为SmS、wap、HtmL业务;第五,基于位置信息的业务或者与位置信息无关的业务等等。

在此提出一种新的按照业务特性对移动增值业务进行分类的方案:通信类:两个人之间、两台机器之间或者人和机器之间通过移动网络进行通信的业务。因为满足的是通信双方进行信息沟通的需求,因此被定义为工具;交易处理类:在移动网络上进行交易处理的移动数据应用,或者称为移动商务类。交易处理类与商务有关,因此与银行等金融行业、产品生产和销售行业的参与有关,该类业务发展关键因素在于金融安全制度、信用制度等电子商务方面制度的建立,与国家电子商务的发展保持一致;内容类:在移动网络上将内容传送到移动终端或者用户的移动数据业务。内容类业务可以包含交易,但交易所涉及到的产品/业务是通过移动网络和移动终端送达到用户的。

二、创新开发思路

1、产品创新开发的阶段和步骤

minBasadur博士是在应用实体商务创新力思维过程的世界顶级专家,Basadur应用创作研究中心的创立者,mcmaster大学的组织行为学教授。minBasadur提出产品革新的四个阶段和八个步骤。产品革新的四个阶段如图1所示。产品革新的八个步骤如图2所示。在图1中,在产生阶段诞生问题;概念化阶段是发散思维、构思想法的阶段;优化阶段是集中思维、制定计划的阶段;在执行阶段问题得以解决。在图2中,产品革新分为三个阶段:问题形成阶段、解决形成阶段和执行解决阶段。产品革新是沿着这样的路线来实现的:发现用户的问题从用户身上挖掘事实并使用户参与其中发散思维,寻找解决方案评估并选择解决方案形成行动计划并得到用户的认知执行计划,解决问题并实现预期的愿望。在图2中,产品革新分为三个阶段:问题形成阶段、解决形成阶段和执行解决阶段。产品革新是沿着这样的路线来实现的:发现用户的问题从用户身上挖掘事实并使用户参与其中发散思维,寻找解决方案评估并选择解决方案形成行动计划并得到用户的认知执行计划,解决问题并实现预期的愿望。

在图3中,从问题到解决是个周而复始的过程,直至问题解决,满足用户的需求。在发散思维阶段,在无组织条件下操作,要求思维从旧有的做事方式解放出来,发展与培育不同的观点,主动地扩张,积极地寻求信息。可以类比于我们通常提及的“头脑风暴、异想天开”;在集中思维阶段,借助经验力量与理论力量,要求思维进行主动的集中与判断评估,避免不成熟的结论与假设。可以类比于我们通常提及的“冷静决策、最优抉择”。创新开发是知识储备、充分想象和有效评价的有机结合体。创新思维要贯穿于产品设计的整个过程中。

三、开发实例

随着中国联通CDma网络的建设,中国联通推出了精品业务,CDma具有GSm无可比拟的优势,必将吸引大量的用户从GSm网络转移到CDma网络。但是由于手机号码需要变换,会对用户带来极大的不便,影响用户转移到CDma网络。从为用户提供便利和发展联通业务的思路出发,首先应用发散思维方式,设想由于手机号码的更换而为用户带来的众多影响,尤其是影响到用户个人的职位晋升和家庭的生活幸福;然后应用集中思维方式,提出一种增值业务解决方案,实现不因手机号码的更换而影响到用户的正常生活,而且尽量在电信运营商端完成,不给用户带来应用上的麻烦。最后应用产品革新的八个步骤,设计开发了成功解决上述问题且处于前沿的“改号接续业务”,通过网络技术圆满地解决由于用户改号带来的不便,同时又保证了电信运营商营业收入的不断提高。“改号接续业务”流程如图4所示。对于原中国移动全球通、动感地带或者中国联通各地分公司的GSm130用户,如果需要转通新时空CDma网,只要具有呼叫转移功能,都可以办理该项业务。在使用此项业务期间,原来的号码不被停机或者注销。完成改号通知业务并完成呼叫转移设置后,如果他人呼叫用户原来的号码,系统将自动播放语音,告知被拨叫用户现在的号码。中国联通当地分公司对使用因呼叫转移到“改号接续业务”系统接入码所产生的费用进行补贴。

具体的业务流程如下:当呼叫方呼叫用户原来的GSm号码;由于作了无条件转移,GSm网络将来话转移到联通的“改号接续业务”系统。采用统一的改号号码如130XXXXXXXX;“改号接续业务”系统分析来话的主叫、被叫、原始被叫等相关信息,同时查询数据库,依据GSm手机号码查询其CDma手机号。向用户播放改号信息;当播放完改号信息后提示用户正在接通被叫用户,同时向被叫呼出;如果呼出成功,向主叫发送应答信号,开始记录转移话单。将双方的电话接通,开始通话一直到通话结束;如果呼出不成功,提示主叫被叫无法接通,并且提示将使用短消息通知被叫。

四、结论

在通信市场经济日趋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下,各大电信运营商在新的市场格局下开始寻求新的竞争之道。通信企业间的竞争焦点也从近几年各自网络规模的扩张竞争,转而延伸到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主体的业务和效益竞争。发现用户的需求,创新开发增值业务来满足用户需求已成为当前运营商开展工作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俞晓辉:中国联通增值业务调查分析[D].北京邮电大学,2006.

[2]王兴历:中国移动增值业务市场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对移动通信的了解篇10

看过多方对此事件的报道后,我能理解中国移动的收费动机。中国移动的官方解释是:运行ott业务需要持续占用通信网络信令资源,容易造成通信网络拥塞,不仅影响基础通信业务的质量,也给基础通信网络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微信团队的解释是:信令问题是因2G网络不能支持移动互联网时代app长期联网特性而产生的。

这些话太专业,用形象的语言翻译过来即是:在中国移动修的公路上,车道只有4条,却总有一些被一个叫微信的小面的长期排他性占道拉客运输。小面的虽然向中国移动多交了养路费,但它在拉客时却是免费的,把相当一部分以前乘坐中国移动收费大巴的电话、短信和彩信客户吸引走了。中国移动打算盘后发现,小面的多缴的养路费,远远抵不上移动收费大巴的损失,自己亏大了。

那么,收费就能阻止微信占道拉客的情形吗?对此问题,中国移动和腾讯微信团队都认为不能。因为,钱只能解决客户问题,微信抢道运营,在根子上属于技术问题,还需要用技术来解决。

中国在2009年颁发了3G牌照,并特别照顾地把国产3G标准――tD-SCDma的牌照给了中国移动,但因为中国移动对3G建设瞻前顾后,其网络至今仍以GSm为主,这种相对落后的2G通信制式,只能承载语音和短信服务,数据业务承载能力很弱。这也让我们看到了一幅奇异的画面:对ott业务着急上火的只有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不以为意,那是因为后两家运营商在3G网络的运营上,走在了中国移动的前面,ott业务反倒对它们有加分的效果。

其实,ott带来的信令矛盾并非头一回,它在移动QQ时代就出现了苗头。据称,在2010年的春节之前,中国移动总经理李跃就专程去深圳腾讯总部协调此事。只是,当时的中国移动只把问题聚焦在钱上,没有看到移动QQ掀起的“破坏式创新”大潮。

破坏式创新,是由哈佛商学院教授克雷顿・克里斯腾森(ClaytonChristensen)提出的一个概念,它形象生动地描述出了创新在替代陈旧技术过程中的粗暴和残酷。这很符合微信在当前对中国移动的压迫之势。

也不能全怪中国移动感觉迟钝麻木。在近些年,圈内出现得最多的是绘画绣花一般的微创新,除了苹果的itunes音乐商店和ipad平板电脑,能够和破坏式创新“沾亲带故”的事物少之又少。所以,中国移动不会想到自己这么快就会被腾讯的“破坏式创新”盯上。而在成功说服腾讯,并心满意足地收到对方补交的一笔信令费后,中国移动回头找来神州泰岳代为开发自己的ott――飞信,期望借这个与移动QQ功能相似的产品,从腾讯身上挖点肉走。这似乎是中国移动赶搭移动互联网的第一个标志性动作,但他们第一次从被动变主动的机遇,被在市场上小有收获的飞信遮住了。

此后,在美国广受欢迎的Skype,因为具有免费语音功能,而被中国电信以“不具语音业务资质”武断叫停,及至微软在2011年1月以85亿美元重金收购Skype时,我们的运营商仍然没有触动,中国移动错失第二次扭转局面的机会。

第三次机会出现在微信问世之初,即2011年1月。当时,微信以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等免费功能,迅速俘获手机用户芳心。到2013年1月24日,微信用户数达3亿时,新增1亿用户所耗时间仅需150多天。在这之前,中国移动还似梦中一般,不为所动。直到当工信部用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移动的年度大红包不红――蛇年春节期间拜年短信数量增幅同比严重下滑之时,中国移动终于感到形势逼人。

对于中国移动因连续错失3次机遇而身处被动,我们哀其不幸,更怒其不争。世界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而中国移动却还在固守上世纪固话的运营思维,白白浪费了自己拥有的7.1亿手机用户资源。

其实,漠视ott机遇的不只中国移动,其他无论是中国电信先后推出的天翼Live和翼聊,还是中国联通推出的沃友,以及英国沃达丰推出的社交类互联网应用360,还有就是西班牙telefonica、英国沃达丰、法国orange、意大利telecom及德国电信等欧洲5大电信巨头联合推出的即时手机短信系统“Joyn”,这些项目通通遭遇失败的处境表明,以电信人的观点来看待移动互联网式创新,已经成了传统运营商们的行业难题。如果再不转变思维,革新运营方式,也许真如一些专家所言:二三十年后,世界将再无运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