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防疫与检疫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7:35

动物防疫与检疫篇1

关键词:动物;口蹄疫;检疫;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273X(2016)02-0018-02

动物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所引起,目前已知口蹄疫病毒在全世界有七个主型,即a、o、C、南非1、南非2、南非3和亚洲1型,以及65个以上亚型。o型口蹄疫为全世界流行最广的一个血清型。该病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对畜牧业生产危害大,防治难度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之首,我国已列入动物一类传染病,为控制该病的流行传播,国家采取对易感动物全覆盖免疫和对疫源地病畜的严格扑杀,消毒灭源政策。所以,搞好防疫、加强检疫、消毒灭源是防治该病的主要措施。

1口蹄疫的特征

1.1病毒类型

目前已知口蹄疫病毒在全世界有七个主型,即a、o、C、南非1、南非2、南非3和亚洲1型,以及65个以上亚型。o型口蹄疫为全世界流行最广的一个血清型[1]。

1.2流行病学

口蹄疫病毒侵害多种动物,偶蹄动物最易感,家畜中以牛最易感,猪次之,羊更次之,性别与易感性无影响,但幼龄动物较老龄动物易感性高。该病的主要传染源为患病动物和带毒动物。通过水泡液、排泄物、分泌物、呼出的气体等途径向外排散感染力极强的病毒,污染饲料、水、空气、用具和环境。屠宰后通过未经消毒处理的肉品、内脏、血、皮毛和废水而广泛传播。尤其是病猪和潜伏期猪的淋巴结、骨髓内含毒量最高,可成为猪口蹄疫的主要传递因素。该病通常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亦能经伤口甚至完整的黏膜和皮肤感染。、奶汁亦含有大量病毒并能传染。在特定的条件下,空气也是一种重要的传播媒介,病毒能随风传播到10~60km以外的地方,人与非易感动物(狗、马、鸟类等)均可成为该病的传播媒介。口蹄疫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疫病,流行迅速,一旦开始流行犹如燎原之火,并呈跳跃式传播。猪感染口蹄疫病毒后,首先在其咽喉部及肺部上皮细胞中贮存并不断增殖。病猪经呼吸排至空气中的病毒量相当于牛的20倍,因此在猪舍内迅速传播的主要途径是气源性感染。口蹄疫的暴发流行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一般每隔2~3年或3~5年发生一次较大规模的流行,但随着养猪业的快速发展,其周期性已不再明显。该病的发生没有严格的季节性,但其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规律,我国大多以深秋至来年的初春较易发生流行,随着气温的升高,逐渐减缓和平息。易感动物卫生条件和营养状况也能影响流行的经过,畜群的免疫状态则对流行的情况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1.3症状

由于多种动物的易感性不同,也由于病毒的数量和毒力以及感染门户不同,潜伏期的长短和病状也不完全一致。

牛:病牛体温升高至40~41℃,精神萎顿,肌肉发抖,特别是心跳加快,节律失调,反刍停止,食欲减退或废绝,闭口,流涎,开口时有吸吮声,在唇内面、齿龈、舌面和颊部黏膜发生蚕豆至核桃大的水疱,如有细菌感染,则糜烂加深,发生溃疡,愈合后形成瘢痕;趾间及蹄冠的柔软皮肤上表现红肿、疼痛、迅速发生水疱,并很快破溃,出现糜烂,或干燥结成硬痂,然后逐渐愈合;皮肤有时也可出现水疱,很快破裂形成烂斑。

猪:病猪以蹄部水疱为主要特征,病初体温升高至40~41℃,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或废绝。口黏膜(包括舌、唇、齿龈、咽、腭)形成小水疱或糜烂;蹄冠、蹄叉、蹄踵等部出现局部发红,微热、敏感等症状,不久逐渐形成米粒大、蚕豆大的水疱,水疱破裂后表面出血,形成糜烂,严重者造成蹄叶、蹄壳脱落。病猪鼻镜、也常见到烂斑,尤其是哺乳母猪上的皮肤病灶较为常见;哺乳仔猪常呈急性胃肠炎和心肌炎而突然死亡。病死率可达60%~80%,病程稍长者,亦可见到口腔(齿龈、唇、舌等)及鼻面上有水疱和糜烂。

1.4病理变化

患病动物的口腔、蹄部、、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胃黏膜可见到水疱、烂斑和溃疡,小肠、大肠黏膜可见出血性炎症,心包膜有弥散性出血点,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或条纹(虎斑心),心肌松软似煮熟状[2]。

1.5诊断

根据病的急性经过,呈流行性传播,主要侵害偶蹄兽和一般为良性转归以及特征性的临诊症状可做出初步诊断。为了与类似疾病鉴别及毒型的鉴定,须进行实验室检查。

2口蹄疫病的检疫

2.1产地检疫

(1)猪、牛、羊等偶蹄动物在离开饲养地之前,养殖场(户)必须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检,接到报检后,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必须及时到场、到户实施检疫。

(2)查验资料及畜禽标识。查验饲养场(养殖小区)《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和养殖档案,了解生产、免疫、监测、诊疗、消毒、无害化处理等情况,确认饲养场(养殖小区)6个月内未发生相关动物疫病,确认调运动物已按国家规定进行强制免疫,并在有效保护期内。省内调运种畜的,还应查验《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查验散养户防疫档案,了解免疫、诊疗情况,确认调运动物已按国家规定进行免疫,并在有效保护期内。猪、牛、羊还应查验畜禽标识加施情况,确认其佩戴的畜禽标识与相关档案记录相符。

(3)进行群体和个体临床检查。现场进行群体的静态、动态和饮食状态检查。主要检查动物群体精神状况、外貌、呼吸状态、运动状态、饮水饮食情况及排泄物状态等。个体检查主要通过视诊、触诊和听诊等方法进行检查。主要检查动物个体精神状况、体温、呼吸、皮肤、被毛、可视黏膜、胸廓、腹部及体表淋巴结,排泄动作及排泄物性状等。

(4)实验室检测。对怀疑患有检疫规程规定疫病及临床检查发现其他异常情况的,应按相应疫病防治技术规范进行实验室检测。

(5)检查合格后,收回动物免疫证,出具检疫合格证明;对运载工具进行消毒,出具消毒证明,对检疫不合格的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2.2屠宰检疫

(1)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检疫人员对猪、牛、羊等偶蹄动物进行查证验物,了解动物运输途中有关情况。临床检查:检查动物群体的精神状况、外貌、呼吸状态及排泄物状态等;查验入场(厂、点)动物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佩戴的畜禽标识;证物相符、检疫合格后方可入厂(场)屠宰。

(2)屠宰过程中按有关规程实行同步检疫,检疫合格,出具检疫合格证明。对检疫不合格的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2.3种畜、非屠宰畜异地调运检疫

(1)国内跨省调运包括种畜、乳用畜、非屠宰畜时,应当先到调入地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办理检疫审批手续,批准后方可调运。

(2)经调出地按规定检疫合格,方可调运。起运前两周进行一次口蹄疫强化免疫,到达后须隔离饲养14d以上,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检疫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场饲养[3]。

3口蹄疫的防制

3.1预防注射

规模养殖场按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散养家畜在春、秋两季实施集中免疫,对新补栏的家畜要及时补针。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母源抗体和免疫抗体检测结果制订相应的免疫程序。所有怀孕的母畜必须进行免疫。为减轻免疫副反应,可将疫苗多点多次进行免疫,并避免动物多次活动。

3.2紧急接种

发生口蹄疫时,需用与当地流行的相同病毒型、亚型的弱毒疫苗或灭活疫苗进行免疫。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内的健畜进行紧急接种,在受威胁地区的周围建立免疫带以防疫情扩展。康复血清或高免血清用于疫区和受威胁的家畜,可控制疫情和保护幼畜。

3.3封锁疫区

一旦发病,应立即封锁疫区,及时划分疫点、疫区、受威胁区,对疫区进行封锁。在最后一头病畜死亡或痊愈后21d,再没有新的病畜发生,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才能解除封锁。

3.4扑杀病畜

扑杀疫点内所有病畜及同群易感畜,并对病死畜、被扑杀畜及其产品以及其排泄物、被污染饲料、垫料、污水等进行无害化处理。常用的方法包括:焚烧法、化制法、掩埋法、发酵法。

3.5加强消毒

对被污染或可疑污染的物品、交通工具、用具、畜舍、场地进行严格彻底消毒,以减少传染源。常用消毒药有1%~2%naoH溶液、1%~2%福尔马林溶液进行浸泡或喷洒消毒,能密闭的畜舍可用福尔马林熏蒸(每立方米用25mL)消毒1~2d。粪便、污水需作无害化处理后才能作肥料。

4小结

了解和掌握口蹄疫病的流行特点和症状表现是诊断和鉴别口蹄疫病的基础,加强检疫是防治口蹄疫病的主要手段,消毒灭源是防制口蹄疫的重要措施,所以,防制动物口蹄疫必须采取搞好防疫、加强检疫、消毒灭源等综合措施。

参考文献:

[1]陈溥言,王川庆,刘秀梵,等.兽医传染病学[m].第五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73-78.

动物防疫与检疫篇2

1、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加大宣传力度

产地检疫工作由于开展的时间短,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出台较慢,因此在开展产地检疫的过程中,应积极主动地与公检法、工商、动检、卫生等部门协调配合,加大动物市场监督力度,提高监督员的执法水平,县、乡(镇)从上到下层层把关,严格要求、扎实工作,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检疫网络机构,确保产地检疫工作顺利进行,并使产地检疫工作全面化、制度化、规范化。同时,通过广播、电视向广大人民群众讲解畜禽传染病的危害性、相关法律知识,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动物产地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监督意识,增强群众接受产地检疫的自觉性,主动配合检疫人员的具体工作。

2、加强领导,完善制度,提高检疫队伍的执法素质

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层层落实,建立健全畜禽检疫机构。搞好产地检疫,必须有一支素质高懂业务技术队伍作保证,同时还要建立起科学的管理体制和严格可行的规章制度,促进畜牧产业可持续发展。

3、防检结合,以防带检,以检促防

畜禽的防疫工作必须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实现“政府部门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动物防疫目标,是防治畜禽传染病的免疫屏障,也是维护产地检疫的基础。产地检疫是防检人员结合当地动物疫情对畜禽进行临床检查,如果平时的防疫工作搞的彻底、扎实,那么防检人员通过动物检疫记录就能对当地的动物疫情有所了解,再结合畜禽在临床上的表现(静、动、卧、立、呼吸、精神、食欲、饮水等)就很容易对被检的动物健康与否作出判断。因此,做好平时的动物防疫工作是产地检疫的重要保障,以防疫带动产地检疫的实施。反过来,通过产地检疫又可督促平时防疫工作的实施,以检促防。

4、建立畜禽户口卡,实施动物网络化管理

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本着有利生产,促进流通,搞活经济,方便群众,便于检疫,控制动物疫病原则。在辖区内合理设立动物检疫申报点,负责检疫申报的受理工作。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将联系电话、联系人及动物检疫申报点的管辖范围告知管理相对人,使畜主能与检疫人员及时联系,动物按规定程序检疫,便于检疫工作开展,保证产地检疫质量。

在检疫过程中发现的动物疫情,要根据耳标通知产地检疫防疫监督机构检查疫情。产地检疫监督机构要及时查找疫源,采取相应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建立健全动物免疫、检疫数字化、网络化管理。在辖区内建立禽畜户免疫卡,一畜一卡,凭卡出售交易,无卡不能上市。在搞好防疫的同时,仔细登记其饲养量,预计出栏时间和免疫情况,通过分析档案及时安排人员进行产地检疫,并规定畜主在出售前必须报检,经报检点防疫人员按规定检疫,出据有效动物产地检疫证,方可运出,并回收相应的动物免疫卡,按规定注销户口薄,每月或每季度检查一次。这样做可使检疫人员主动掌握畜禽的流动情况,是搞好产地检疫的重要一环。畜禽防检人员必须持有检疫员证,方可上岗实施产地检疫,动物检疫人员必须坚持检疫规则,秉公办事,按规定实施检疫,不能把此地产地检疫证拿到异地使用,严守动物检疫规则,严格检疫票据证管理,严防动物传染病死灰复燃,危害人民。

5、加强屠宰检疫、运输检疫、市场检疫的监督力度,促进产地检疫

在认真搞好产地检疫的同时,加强宰前检疫、宰后检疫、运输检疫、市场检疫监督力度验证查物,凡无证或物证不符屠宰的、运输的、上市交易的动物及其产品,防检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并接受产地检疫后加倍收费。通过加强监督力度有效地促进产地检疫工作。

6、增强服务意识

产地检疫人员接触的主要是一些饲养员、畜主(农户),检疫人员一定坚守岗位,随叫随到,工作认真,工作态度和蔼,经常到农户家、饲养场了解熟悉情况,帮助制定防疫计划和动物疫情应急方案,掌握生产动态,提供科技信息和技术管理,与群众打成一片,密切与经营者的关系,以便于开展动物产地检疫工作,服务于人民。

以上体会证明,产地检疫是一项长期性开展的工作,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维护好和开展好产地检疫工作是我们今后一项长期艰苦的任务。只有认真贯彻党的畜牧方针政策,调整畜牧产业结构,推动畜牧科技发展,实现科教兴牧发展战略,才能确保畜牧产业可持续发展,搞好动物产地检疫,实现动物防疫目标。维护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边防巩固和民族团结。

日前,畜产品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全社会观注的焦点,生产安全优质的动物性食品已成为畜牧兽医部门的主要任务。从我国畜牧业发展水平来看,动物防疫形势非常严峻。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扑灭和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是从产地走向市场的重要环节。动物检疫是保护畜牧业和人体健康的基础工作。笔者就动物产地检疫在工作中的几点体会小结如下:

1、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加大宣传力度

产地检疫工作由于开展的时间短,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出台较慢,因此在开展产地检疫的过程中,应积极主动地与公检法、工商、动检、卫生等部门协调配合,加大动物市场监督力度,提高监督员的执法水平,县、乡(镇)从上到下层层把关,严格要求、扎实工作,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检疫网络机构,确保产地检疫工作顺利进行,并使产地检疫工作全面化、制度化、规范化。同时,通过广播、电视向广大人民群众讲解畜禽传染病的危害性、相关法律知识,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动物产地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监督意识,增强群众接受产地检疫的自觉性,主动配合检疫人员的具体工作。

2、加强领导,完善制度,提高检疫队伍的执法素质

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层层落实,建立健全畜禽检疫机构。搞好产地检疫,必须有一支素质高懂业务技术队伍作保证,同时还要建立起科学的管理体制和严格可行的规章制度,促进畜牧产业可持续发展。

3、防检结合,以防带检,以检促防

畜禽的防疫工作必须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实现“政府部门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动物防疫目标,是防治畜禽传染病的免疫屏障,也是维护产地检疫的基础。产地检疫是防检人员结合当地动物疫情对畜禽进行临床检查,如果平时的防疫工作搞的彻底、扎实,那么防检人员通过动物检疫记录就能对当地的动物疫情有所了解,再结合畜禽在临床上的表现(静、动、卧、立、呼吸、精神、食欲、饮水等)就很容易对被检的动物健康与否作出判断。因此,做好平时的动物防疫工作是产地检疫的重要保障,以防疫带动产地检疫的实施。反过来,通过产地检疫又可督促平时防疫工作的实施,以检促防。

4、建立畜禽户口卡,实施动物网络化管理

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本着有利生产,促进流通,搞活经济,方便群众,便于检疫,控制动物疫病原则。在辖区内合理设立动物检疫申报点,负责检疫申报的受理工作。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将联系电话、联系人及动物检疫申报点的管辖范围告知管理相对人,使畜主能与检疫人员及时联系,动物按规定程序检疫,便于检疫工作开展,保证产地检疫质量。

在检疫过程中发现的动物疫情,要根据耳标通知产地检疫防疫监督机构检查疫情。产地检疫监督机构要及时查找疫源,采取相应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建立健全动物免疫、检疫数字化、网络化管理。在辖区内建立禽畜户免疫卡,一畜一卡,凭卡出售交易,无卡不能上市。在搞好防疫的同时,仔细登记其饲养量,预计出栏时间和免疫情况,通过分析档案及时安排人员进行产地检疫,并规定畜主在出售前必须报检,经报检点防疫人员按规定检疫,出据有效动物产地检疫证,方可运出,并回收相应的动物免疫卡,按规定注销户口薄,每月或每季度检查一次。这样做可使检疫人员主动掌握畜禽的流动情况,是搞好产地检疫的重要一环。畜禽防检人员必须持有检疫员证,方可上岗实施产地检疫,动物检疫人员必须坚持检疫规则,秉公办事,按规定实施检疫,不能把此地产地检疫证拿到异地使用,严守动物检疫规则,严格检疫票据证管理,严防动物传染病死灰复燃,危害人民。

5、加强屠宰检疫、运输检疫、市场检疫的监督力度,促进产地检疫

在认真搞好产地检疫的同时,加强宰前检疫、宰后检疫、运输检疫、市场检疫监督力度验证查物,凡无证或物证不符屠宰的、运输的、上市交易的动物及其产品,防检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并接受产地检疫后加倍收费。通过加强监督力度有效地促进产地检疫工作。

6、增强服务意识

产地检疫人员接触的主要是一些饲养员、畜主(农户),检疫人员一定坚守岗位,随叫随到,工作认真,工作态度和蔼,经常到农户家、饲养场了解熟悉情况,帮助制定防疫计划和动物疫情应急方案,掌握生产动态,提供科技信息和技术管理,与群众打成一片,密切与经营者的关系,以便于开展动物产地检疫工作,服务于人民。

动物防疫与检疫篇3

关键词:角奎镇;动物防疫

中图分类号:S811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60230088

动物防疫工作包含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检验检疫,是对动物疫病发生、传播、流行进行预防与控制的重要工作。

1防疫工作现状

在动物防疫过程中,经常出现养殖户抵触防疫疫苗,认为疫苗没有作用的情况。角奎镇甚至出现在动物死亡后,养殖户出现情绪激动,行为失控,将所养动物死亡原因归结为疫苗的行为发生。

在角奎镇具体开展动物防疫工作时,经常出现操作流程不规范,实际效果不明显的现象。角奎镇在动物疫苗管理过程中,由于防疫设施不到位,防疫员将不同类型的疫苗直接放在随身携带的拎包中,对所需保存温度无法严格执行,使得疫苗未在规定温度下保存,导致药力效果减弱,同时,在对动物进行疫苗注射时,很难做到“一畜一针头”的要求,基本是针头循环使用,仅做简单的消毒,往往会出现交叉感染的现象发生。

角奎镇从事动物养殖的人群较多,但是经营分散不集中。存在检疫员根本不到养殖现场实施临栏检疫的情况,无法保障动物检疫的质量。

2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

2.1养殖户对动物防疫认识不足

动物防疫过程是针对某一类型的高发传染病而研制出的免疫疫苗,一般常见的防疫疫苗接种后,动物基本不会再得。但是无法保证防疫类型以外的病毒感染动物,经常出现由于感染疫苗防治以外的病毒导致动物死亡的情况,使得养殖户认为防疫没有作用,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在动物养殖户中普遍存在“重养轻防、轻防重治”的传统养殖思想,日常免疫防治工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2.2动物防疫工作有待加强

原因分析:动物防疫防病工作是项未雨绸缪的复杂系统工作,需要检验防疫工作人员耐心、细心及具有极强的责任心。但是,在基层的检验检疫及疫苗栽种工作中,存在人力不足、财政支持力度不够、检测治疗手段落后、防疫工作不及时的情况,个别防疫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加之基层防疫设备不到位不齐全,针剂与疫苗的存放不科学,工作人员的医疗注射手法不专业等,使得在实际注射疫苗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

2.3产地检疫与消毒工作不到位

在农村地区,养殖经营较为分散,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应收的检验检疫费用少于支出费用,使得检疫工作难以开展。在具体进行检疫消毒过程中,为节省时间,有些地方不针对毛皮、绒、羽等进行处理及检验而直接出具检疫合格证明,存在工作不到位问题。

2.4检验检疫法律法规尚不健全

我国针对动物饲养检验检疫工作的法律法规还需要完善与健全,目前在具体工作中存在着监管的盲区,法律的威慑力不足,使得有些养殖区域根本不开展严格的检验检疫,检验检疫工作的标准也落后于国外,不能做到与国际水平接轨,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牲畜出口贸易的发展。

3积极做好动物防疫工作对策

3.1加强行政领导健全检验检疫基础设施

国家要加强对动物检验检疫工作的重视,各级管理部门要提升病害防控意识,进一步规范防疫工作操作规程,不断提高动物防疫的整体质量。具体来说,要在防疫疫苗的运输、储藏、使用等过程中加大低温冷藏设施建设的资金与技术上的投入,增加资金预算经费的投入,主要涉及冷链设备购置及更新、设备维护及检修、配套设施建设及正常运转。要积极做好动物防疫过程中的监管把关工作,涉及消毒、疫苗、注射、档案、督查、检测、补免等一系列环节工作。

积极制定防疫工作的操作流程及相应的管理规定,逐步实现动物防疫工作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加大对《动物防疫法》的宣传力度,确保广大养殖户正确认识防疫工作,摆脱过去那种认为防疫包治百病的错误想法,树立正确的1种疫苗只能免疫1种疾病的正确思想。

3.2积极完善基层动物疫情预防工作

积极利用基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作用,实施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积极为动物防疫工作采集最新数据与信息。要加强并完善基层动物疫病防治控制机构的建设与支持力度,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加强基层兽医站的建设,积极进行动物产品检疫、防疫及兽医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工作。

3.3积极发挥动物卫生监管力量

动物防疫与检疫篇4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动物检疫活动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以下简称《动物防疫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动物检疫,是指对动物、动物产品实施的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动物检疫活动。从事动物饲养、经营,动物产品生产、经营,以及从事与动物、动物产品检疫有关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动物检疫工作。各级人民政府所属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动物、动物产品实施检疫。第五条国家对动物检疫实行报检制度。动物、动物产品在出售或者调出离开产地前,货主必须向所在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提前报检。第六条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设动物检疫员,实施动物检疫。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在乡镇畜牧兽医站和其他有条件的单位聘用专业兽医人员,作为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派出动物检疫员,代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执行规定范围内的检疫任务。动物检疫员必须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检疫规程和本办法的规定,对动物、动物产品实施检疫、并对检疫结果负责。第七条动物检疫员按照国家标准和农业部颁布的检疫标准、检疫对象以及本办法的有关规定实施动物检疫。对检疫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出具检疫合格证明,加盖验讫印章或加封规定的检疫标志。对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包括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动物、动物产品,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动物、动物产品,必须按照国际有关规定,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监督下由货主进行无害化处理;无法作无害化处理的,予以销毁。第八条运载动物、动物产品的车辆、船舶、机舱以及饲养用具、装载用具、货主或者承运人必须在装货前和卸货后进行清扫、洗刷,并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或其指定单位进行消毒后,凭运载工具消毒证明装载和运输动物、动物产品。清除的垫料、粪便、污物由货主或者承运人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监督下进行无害化处理。第九条出具检疫合格证明和消毒证明应当执行动物防疫证章填写及使用规范的规定。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有效期最长为七天;赛马等特殊用途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有效期可延长至十五天;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有效期最长为三十天。运载工具消毒证明有效期与当次运输动物或动物产品的检疫合格证明有效期相同。第二章产地检疫第十条动物、动物产品出售或调运离开产地前必须由动物检验员实施产地检疫。第十一条货主按下列时间向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提前报检:动物产品、供屠宰或者育肥的动物提前三天;种用、乳用或者役用动物提前十五天;因生产生活特殊需要出售、调运和携带动物或者动物产品的随报随检。第十二条动物产地检疫按照国际和行业有关标准实施。符合下列条件的,出具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一)供屠宰和育肥的动物、达到健康标准的种用、乳用、役用动物、因生产生活特殊需要出售、调运和携带的动物,必须来自非疫区,免疫在有效期内,并经群体和个体临床健康检查合格;(二)猪、牛、羊必须具备合格的免役标识;(三)未达到健康标准的种用、乳用、役用动物,除符合上述条件外,必须经过实验室检验合格。第十三条动物产品经产地检疫,符合下列条件或者按照以下规定处理后,出具动物产品产地检疫合格证明:(一)生皮、原毛、绒等产品的原产地无规定疫情,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消毒。炭疽易感动物生皮、原毛、绒等产品炭疽沉淀试验为阴性,或经环氧乙烷消毒;(二)、胚胎、种蛋的供体达到动物健康标准;(三)骨、角等产品的原产地应无规定疫情,并按有关规定进行消毒。第十四条参展、参赛和演出的动物在启动前,必须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检,符合本办法第十二条第一项规定的,出具检疫合格证明。必要时,可以进行实验室检验。到达参展、参赛、演出地点后,货主凭检疫合格证明到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检。第十五条合法捕获的野生动物,货主必须到捕获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检,经捕获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临床健康检查和实验室检疫合格,方可出售和运输;到达接受地后,货主凭检疫合格证明到接受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验。第十六条跨省引进种用动物及其、胚胎、种蛋的,经输出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按照本办法第十二条和第十三条第二项规定检疫合格后方可启运;到达输入地后,向输入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保检。第三章屠宰检疫第十七条国家对生猪等动物实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第十八条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对依法设立的定点屠宰场(厂、点)派驻或派出动物检疫员。实施屠宰前和屠宰后检疫。第十九条对动物应当凭产地检疫合格证明进行收购、运输和进场(厂、点)待宰。动物检疫员负责查验收缴产地检疫合格证明和运载工具消毒证明。动物产地合格证明和消毒证明至少应当保存十二个月。第二十条动物检疫员按屠宰检疫有关国家和行业标准实施屠宰检疫。动物屠宰前应当逐头(只)进行临床检查,健康的动物方可屠宰;患病动物和疑似患病动物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动物屠宰过程实行全流程同步检疫,对头、蹄、胴体、内脏进行统一编号,对照检查。检疫合格的动物产品,加盖验讫印章或加封检疫标志,出具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检疫不合格的动物产品,按规定作无害化处理;无法作无害化处理的,予以销毁。第二十一条未实行定点屠宰和农民个人自宰自用动物的屠宰检疫,按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规定执行。第四章检疫管理第二十二条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对动物和动物产品的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情况进行监督。第二十三条对经营依法应当检疫而没有检疫证明的动物、动物产品的,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责令停止经营,没收违法所得。对尚未出售的动物、动物产品,未经检疫或者无检疫合格证明的衣依法实施补检;证物不符、检疫合格证明失效的依法实施重检。对动物、动物产品实施补检或者重检,应当按照本办法第二章、第三章规定的检疫程序进行。对补检或者重检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出具检疫合格证明。对检疫不合格或者疑似染疫的,按照本办法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并按照《动物防疫法》第四十八条第三项的规定予以处罚。对涂改、伪造、转让检疫合格证明的,依照《动物防疫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予以处罚。第二十四条动物检疫员实施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必须按照本办法规定进行,并出具相应的检疫证明。对不出具或不使用国家统一规定检疫证明的,或者不按规定程序实施检疫的,或者对未经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出具检疫合格证明、加盖验讫印章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记过或者撤消动物检疫员资格的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公职处分。第二十五条各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检疫工作的监督管理。对重复检疫、重复收费等违法行为的责任人及主管领导,要追究其行政责任。第五章附则第二十七条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按照本办法规定对动物和动物产品进行检疫、消毒、按国务院价和财政行政管理部门有关规定收取检疫费和消毒费。

动物防疫与检疫篇5

一、组织领导

1、各乡镇畜牧兽医站和区动物防疫监督派出机构要层层签定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目标责任书,要与站内职工、防疫员和规模养殖户分别签订责任书,严格落实站长负总责,防疫人员具体负责的责任体系。

2、对区畜牧局有关动物防疫工作的部暑和要求,要有具体的落实措施和工作方案,各乡镇要及时组建春防工作队,确保春防工作不走过场,不留空白和死角。

3、建立督查制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工作要求

1、认真完成区下达的动物防疫工作任务并作好工作计划,按照省、市、区的有关要求,作好疫苗、消毒药物、注射器等防疫物资的订购和储备。

2、认真完成“春、秋”两季动物疫病集中防疫工作,猪瘟、口蹄疫、禽流感、新城疫的免疫密度必须达100,耳标佩带率、免疫卡片发放率要达到100。狂犬病免疫限养区要达到90%,散养区要达到85。全年做到无免疫质量责任事故。

3、畜禽消毒面必须达100,养殖密集地区、屠宰场点、重点交易场所等要进行重点消毒。

4、免疫注射和消毒记录记载一定要完整,必须有畜主签名或手印,免疫档案、免疫证明、免疫耳标三统一。

5、严禁使用非法疫苗进行免疫,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不得迟报、漏报、瞒报、谎报疫情;发现可疑疫情,能采取果断有效措施彻底扑灭,不造成疫情扩散;全年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

6、全面开展产地检疫,规范屠宰检疫。全面推进动物及动物产品申报检疫制度,强化产地检疫,产地检疫必须达到100,规范屠宰检疫,坚持检疫“四到位”,宰后检疫一定要做到同步检疫,严格执行屠宰检疫规程,出县境动物检疫率达100,认真落实免疫卡片和耳标回收制度,检疫要做到登记完整清楚。

7、搞好各类防疫总结,同时防疫资料管理要规范。

动物防疫与检疫篇6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主要是:

随着形势的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原有的知识面已完全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为与时俱进,我站要求每人必须订阅一份专业杂志与一份党报党刊,了解国家的政策、方针,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努力提高自身识别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深深地懂得,只有加强学习,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为约束站员的行为,调动站员的工作积极性,年初,我们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定岗定人,明确规定各个岗位的职责,用制度管人,在工作中严格按年初制定的制度进行奖罚,逐渐培养了一支团结奋进、能战斗、技术过硬的队伍。

动物防疫是养殖业健康发展的保障,我们时刻绷紧动物防疫这根弦。年初,镇里出台了《__镇20__年防治重大动物疫病和严厉打击“瘦肉精”等禁用药品工作实施方案》的文件。完善了应急预案,建立了应急预备队,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动物防疫措施进一步得到落实,镇指挥部不定期进行督查,并将督查结果进行通报,纳入目标管理。在责任期内,因思想麻痹、防疫不到位、监管措施不落实、疫情频繁发生、导致疫情扩散,经上级检查不达标或出现重大动物疫情和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对有关责任人员和责任部门依纪依规严肃处理。春秋两次集中免疫期间村(居)干部不带队的在年终考核时扣减相应分数;经镇组织的督查中,对未在岗或免疫密度未达标的村(居)、驻村干部、动物防疫员各罚100元每次;动物免疫进度缓慢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免疫项目的罚动物防疫员200元每次;经上级抽查各项指标均达标被通报表扬的奖该村(居)、驻村干部、动物防疫员各500元每次;被通报批评的罚村(居)200元每次,从动物防疫工作工资补助中扣除,直至扣完为止,并在年度考核中扣减相应分数,对驻村干部、动物防疫员各罚500元每次。

与各村(居)、驻村干部、动物防疫员、规模养殖场签订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和打击“瘦肉精”等禁用药品工作目标管理责任状,明确任务,建立健全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增强了驻村干部、村(居)干部、动物防疫员的责任心。

在动物防疫期间,我站多次组织力量进行督查,跟踪动物防疫员,走访养殖户,对在防疫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督促动物防疫员予以整改。镇长刘琴、副镇长王升对动物防疫工作相当重视,多次过问防疫进度,在工作中是否有什么困难,一一予以解决。并与畜牧站长一起进村入户查看动物防疫情况,督促驻村干部,村(居)干部在动物防疫中一定要带队,与动物防疫员一起搞好动物防疫工作。

动物防疫检查验收,我镇牲畜口蹄疫、猪瘟、猪蓝耳病、禽流感、鸡新城疫免疫密度达100%,牛羊口蹄疫、猪瘟、猪蓝耳病血清抗体检测合格率达100%,鸡新城疫、禽流感血清免疫抗体合格率达80%以上。

动物检疫是我站工作的一个难点,特别是当前各项相关税费的逐步取消,更加增重了动物检疫的难度。根据我镇的实际,我站安排了3名专职检疫员专门负责我镇的动物检疫工作。为增强责任心,对检疫员下达了收费指标,没有完成收费指标的由检疫员补上,超额完成的超额部分返回给检疫员,充分调动检疫员的积极性。加大对出售病死畜产品的查处力度,严格执法,净化了畜产品市场,让群众吃上“放心肉”。

今年4月份,镇里下发了《__镇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实施方案》,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与水产养殖户签订了责任状。为保护渔业资源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开展渔业执法。

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养殖场的监管是重点。我镇实行“班子成员、干部、防疫员包场、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包干制度,进一步明确职责,将规模养殖场(户)包干责任到人。对出栏5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落实监管领导和监管责任人,进行登记造册,并在各规模养殖场挂牌,将监管领导和责任人的职责及联系方式向社会公开。加强养殖生产档案制度建设。要求生猪规模养殖场都要建立完备的养殖生产档案,并及时认真记载养殖投入品的来源、名称、使用情况及生猪的用药、检疫、免疫、消毒、销售情况。使每个场每一头生猪都有真实可靠的档案资料,实现对养殖场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监控和可追溯的目标。要求各养殖户在生猪出栏前三天内提出产地检疫申报,及时安排检疫员前往检疫,在检疫的同时必须做好“瘦肉精”等违法添加物的同步检测,并查阅养殖生产档案,检查合格后方可出具产地检疫证明。防止“瘦肉精”等非法添加物的使用。

“瘦肉精”等禁用药品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扰乱养殖业的正常生产秩序。7月份,我镇开展了严厉打击“瘦肉精”专项整治工作。把关于严厉打击“瘦肉精”等违禁药品的通告张贴到每个村、每个养殖专业户,召开了养殖专业户、兽药、饲料经营户、生猪贩运户的会议,签订了《不使用、不销售瘦肉精等禁用药品的承诺书》。杜绝销售、使

用“瘦肉精”等违禁药品。加强监测,进行了地毯式排查。对全镇所有养猪专业户、饲料兽药经销商逐户清查,共检测尿液180份,全部为阴性,对调入我镇的生猪进行尿液抽样检测,共检疫680头,没有检出含有“瘦肉精”的生猪、检疫率达100%,保障了我镇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了群众的身体健康。

1、近几年来,动物防疫工作抓得紧,没有出现大的疫情。部分动物防疫员甚至个别驻村干部产生麻痹思想,认为动物防疫不防疫没多大关系。

2、动物防疫站收归局里管,便认为动物防疫工作是动物防疫站的事,部分村干部与驻村干部对动物防疫不闻不问,爱理不理,不当做一回事。

3、动物检疫收费难,存在屠商不肯交纳检疫费,而检疫员又无可奈何的尴尬场面,反映到局里也只说尽量做工作。为了更好地开展检疫工作,建议取消检疫收费。

1、抓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确保免疫密度达到100%,免疫抗体达到70%以上。

2、加强养猪专业户的监管,杜绝“瘦肉精”等禁用药品的使用。

3、严格执法,严查贩卖病死畜禽的非法行为,发现一起打击一起。

动物防疫与检疫篇7

(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畜牧兽医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661400)

近几年来,本县对动物防疫工作高度重视,切实加强了对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领导,是动物防疫工作更是一个台阶。但本县动物防疫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不能适应畜牧业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应继续加大对本县动物防疫工作的改革推进力度,更好保障畜牧业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

1元阳县动物防疫工作的现状?

受传统饲养方式的影响,我县养殖场仍然呈现出分散性饲养方式,养殖规模都是不大的小型饲养场,辖区内大的规模化饲养场比较少。这种分散性饲养方式制约着动物检疫工作的开展,要抓好千家万户分散饲养畜禽的动物防疫工作,就必须投入非常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虽然近年来,部分养殖户的防疫意识陆续增强,但还有大部分养殖者尤其是散养户一方面存在侥幸心理,另一方面存在治重于防的观念。主动接受免疫的意识仍有待提高。?

基层动物防疫基础设施简陋,疫病防制体系不完善,综合防制能力差,预警、预报、监测、诊断技术水平低,防疫队伍素质不高,难以适应当前畜牧业发展的需要。?

动物防疫工作不彻底、不全面,常造成局部地区时有零星疫点散发;有时因引种检疫不严而带进新的疫病;环境中致病微生物广泛存在,常因消毒不严而致病;农村病死畜禽不深埋,不做无害化处理,乱丢乱甩,人为造成疫病扩散。?

2思考与建议?

加强对动物防疫工作的领导。动物防疫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和各类人员,需要领导高度重视,政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否则,要搞好防疫工作只能是一句空话。因而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动物防疫工作的观念必须转变,认识必须提高,要把重视的着眼点从发生疫病时的扑灭转变到预防疫情发生上来。各级党委、政府增强动物防疫工作的领导,切实抓好业务部门的服务,增强防疫员的责任意识。?

在每个乡镇站设立动物产地检疫报检点,统一制作标识牌,公布报检电话和监督电话,制定了报检点的《申报制度》、《工作制度》、《文明工作制度》、《检疫工作流程》、《消毒制度》、《生物安全处理制度》,对产地检疫行为进行了规范,制订了动物产地检疫记录表,严格要求驻点动物检疫员按工作流程规范检疫,认真填报各项表册,备案备查。?

认真落实动物防疫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乡镇政府主要领导为动物防疫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对本辖区内的动物防疫工作负总责,实行分片包干,任务到人,责任到人,确保动物防疫整村推进责任落实;严格实行防疫密度及抗体抽检认定制和规模养殖场(户)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目标责任制;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与规模养殖场签订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规范化目标管理责任书,并抽调技术人员与规模养殖场联系挂钩,开展技术指导及防疫监管。?

不断提高动物防疫和防疫监督队伍的政治、法律、技术水平是做好动物防疫和防疫监督工作的基础。一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其政治、法规、技术水平;二要加强管理和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敬业爱岗,作风正派,勤奋工作;三要加强乡镇畜牧兽医站技术人员对实用技术的宣传和推广;四要建立村级防疫员网络,并妥善解决村级防疫员的劳动报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动物防疫与检疫篇8

在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改革管理体制,构建基层防疫网络

为改变原有的基层动物防疫机构不健全、人员不到位的状况,我们从抓基础工作入手,在全市率先开展基层动物防疫体制改革。一是加强领导,成立组织。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县政府分管负责人为组长,县人事、财政、工商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基层动物防疫体制改革领导组,领导组先后召开多次会议,研究实施方案,制定管理办法,组织、协调全县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二是出台方案,规范运作。县政府召开了常务会议对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作了专题研究,并下发了基层动物防疫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规定改革各项内容,还印发了《含山县动物防疫员管理办法》、《含山县动物产地检疫管理办法》等16个相配套的规范性文件,确保了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有序展开。三是先行试点,稳步推进。选择在铜闸镇开展试点,摸索经验,总结推广。组建了含山县畜牧兽医站铜闸分站,采取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办法,按每2000个农户配备一名动物防疫员的要求,面向全镇公开招聘基层动物防疫员,择优选聘了4名基层动物防疫员,同时镇政府在集镇安排2间门面房作为镇畜牧兽医分站办公场所,分站内部制订了分站职能、防疫员职责、财务、上下班等多项管理制度。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全镇畜禽防疫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牛、猪、羊和家禽的死亡率很快下降到1%、3%、2%和9%以下。四是适时启动,全面推进。在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向全县推开,在每个乡镇成立了基层畜牧兽医分站,配备了动物防疫员,动物防疫员推行聘用制,诊疗人员实行执业资格管理,实现防检统一、防治分开。

二、改革防疫方式,提高防疫工作质量

为扎实开展好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我们采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明确防疫任务,细化防疫员职责,使基层动物防疫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一是实行双轨管理。建立目标责任机制,层层分解任务,县政府与乡镇、乡镇与行政村分别签订了动物防疫目标责任书,把基层动物防疫作为乡镇工作年终考核内容,动物防疫工作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由乡镇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为主要责任人,防疫员为具体负责人。同时县农委与基层分站、分站与防疫员签订动物防疫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各自职责;防疫员与养殖户签订防疫承包协议书,确定防疫范围、防疫质量、收费标准以及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等。二是完善防疫办法。突出抓好日常补栏补防工作,由原来春秋两季集中防疫变为春秋两季重点防疫与日常补栏补防相结合,同时在全县八个仔猪交易市场和五个耕牛交易市场实行强制防疫,并且在种猪场推行仔猪窝防,努力提高动物防疫密度。三是建立防疫档案制度。全县所有畜禽的防疫逐户登记造册,并有防疫员和畜主签字,猪、牛、羊加挂耳标,发放免疫证明,做到一畜一证,家禽一批(笼)一证,免疫档案、免疫证明、免疫耳标三统一。四是建立应急预案。制定了牲畜w病、禽D病、羊痘、猪瘟、鸡新城疫等五个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预案。

三、建立投入机制,推动防疫工作开展

为积极推动防疫工作,我们还着力在资金投入上下功夫,采取“财政拿一点,向上争取一点,受益农户支持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投入动物防疫工作。一是县政府将县承担的动物防疫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特别是在今年禽流感防治期间,还启动了紧急预案,县财政拨款10万元用于防治工作;各乡镇也加大投入,在集镇沿街位置落实了基层畜牧兽医分站的站房和办公设备等。去年,铜闸镇、陶厂镇等5个乡镇为基层畜牧兽医分站建设一次性投入资金4万多元。二是实行以奖代补政策。建立考核机制,根据全县基层动物防疫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情况,年终进行考评,对动物防疫工作先进乡镇予以资金补助。三是县农委和畜牧兽医站积极开展工作,向上争取资金,获得了动物防疫、畜禽品种改良等多个项目资金支持。四是基层畜牧兽医分站实行有偿服务,按照核定的收费标准,从受益农户收取疫苗、耳标等工本费和防疫、产地检疫有偿服务费,并把防疫实绩与防疫员工资挂钩,解决防疫经费与动物防疫人员的报酬等。

四、实施产地检疫,实行畜禽市场准入

为抓好畜禽及其产品在生产和流通领域的防疫工作,我们采取分畜禽种类、分区域,逐步实施产地检疫,适时推行畜禽及其产品市场准入。一是按照“先重点,后一般,再其他”的原则,在环峰镇率先实行禽畜及其产品产地检疫,后向陶厂、林头、铜闸等乡镇推行,再向其他乡镇推开。二是按照“先牛羊,后生猪,再家禽”、“先规模,后大户,再散养户”的原则,分步开展畜禽产地检疫,各乡镇畜牧兽医分站开通报检电话,24小时提供报检服务,产地检疫落实到村、到点、到户,全县所有畜禽实行了产地检疫。三是推行市场准入,工商、市场举办者、畜禽屠宰场(点)等负责市场索证验证,做到没有产地检疫证明和免疫标识的畜禽,不准进入屠宰场、不准进入交易市场,特别是在今年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期,及时启动了散养户的畜禽市场准入关;与此同时,加大了典型案件查处力度,自去10月份以来,全县共查处案件37起,涉案价值4万多元,有力地维护了市场秩序。由于市场监管得力,目前,全县动物产地检疫开展面、出证率、屠宰动物的受检率均达100%,上市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持证率和规模养殖场、屠工、屠商、牲畜交易市场的《动物防疫合格证》发放率也都达100%。

五、广泛开展宣传,营造防疫工作氛围

加大动物防疫知识宣传力度,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进行广泛宣传。一是将县政府的《关于加强动物防疫管理工作的通告》,张贴到村、屠宰场(点)、畜禽及其产品交易场所。二是在县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分别开播专题节目,向社会宣传有关政策和动物防疫知识。三是制定《致全县养殖户一封信》,发放到全县每个畜禽养殖户。四是县工商、经贸等部门及时召开了屠商会议,到乡镇摆设展牌等,多方面宣传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五是开展科普赶集活动。县农委、科技局等单位安排专人,经常深入到乡镇,开设咨询台,宣讲动物防疫知识,散发宣传材料等。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宣传,为全县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我县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在防治重大动物疫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今年,我们以较为扎实的动物防疫基础工作,积极应对,取得了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阶段性胜利。针对禽流感疫情,及时启动了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应急预案,全体基层动物防疫员进入临战状态,迅速完成全县禽类养殖和疫情普查,并实行24小时值班,做到疫情每天日报告和零报告。今年2月初,我县陶厂、铜闸等2镇基层动物防疫员在开展防疫工作中,发现家禽可疑疫情后,立即上报,在省、市防指的指导下,采取果断措施,对可疑疫点进行封锁、扑杀和消毒,并在短时间内,对可疑疫点3公里范围内的所有存栏家禽进行强制免疫,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的扩散和蔓延,多次受到省、市防指的肯定。

在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我们的体会是:版权所有

一、领导重视是前提

只有领导认得上的工作,才能在思想上重视起来,在行动上体现出来。我县的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发生积极的变化,是县乡政府和干部充分地认识到,抓好动物防疫工作,实现养殖业健康发展,是实践“三个代表”的需要,是提高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保护广大群众身体健康的需要,更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从这个高度出发,我们就自然地增强了工作的自觉地和主动性,并下大气力来开展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实行县乡联动,实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强大的行政推动力,把动物防疫工作落到实处。

二、建立队伍是基础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任务艰巨。要扎实做好这项工作,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而是要求持之以恒、一以贯之地抓下去,才能见成效,有结果,这就需要建立一支专门队伍,从事这项工作;同时,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技术性强,要求高,又决定了这支队伍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因此,建立一支专业技术过硬的动物防疫队伍,是做好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基础。建立这支队伍,是解决事情有人干,工作有人抓。没有这支队伍,防疫工作便无从谈起,无从做起,无法落实。

三、市场准入是关键

各项工作都有重点,抓住重点等于抓住关键。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推行市场准入是关键,只有把住市场准入关,才能堵住病害畜禽及其产品流入市场,同时推行市场准入,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市场是一杆称,什么样的产品可以卖,什么样的产品不能卖,市场传递了产品需求信息,产生了市场法则,教育广大养殖户必须提高动物防疫意识,做好动物防疫工作。

四、经费投入是保障

动物防疫与检疫篇9

近年来,畜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这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但由于基层的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滞后,口蹄疫、猪瘟、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一直威胁着畜牧业健康、快速、持续发展,如何完善与加强基层防疫体系建设,笔者结合自己十几年的动物防疫工作经验,谈一下自己肤浅的看法,和同行们共同探讨。

1、当前基层动物防疫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1.1动物疫病防疫体系不健全,工作开展难度大。近年来,还有部份地方村级动物防疫网络还未建立健全,成为农村动物防疫工作的薄弱环节,村级防疫工作条件差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难于保证常年动物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

1.2群众动物防疫意识淡薄,主动配合性差.由于我市地处西部山区、群众的文化水平低,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农户不很积极配合动物防疫工作,不按免疫程序进行科学免疫。

1.3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不利于防疫工作开展。华蓥市辖13个乡镇(街道),有4个乡镇畜牧站无办公用房,3个畜牧站的办公室为危房,其他乡镇畜牧站的办公条件也很差,乡镇畜牧站的防疫、检疫、诊断等设施简陋,缺乏必要的器械、工作手段普遍落后,制约着动物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

1.4动物防疫监管难以到位,综合防治效果较低。由于村级防疫队伍还未健全,对分散的饲养户缺乏有效的约束力,平时补针工作难度大,使免疫接种密度在非集中免疫期间难以达到规定指标,从而使综合防治效果降低,个别边远地区甚至出现免疫死角,成为动物疫病发生的潜在隐患。

2、进一步做好动物防疫工作的对策

2.1加强行政管理。动物防疫工作的最终目标不仅是保护动物健康和畜牧业发展,而且是保护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动物防疫工作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防疫观念,并以此为准则确立动物防疫工作的地位和目标。各级政府和畜牧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并将其纳入行政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把动物防疫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严格考核,奖惩兑现。

2.2建立完善机制。各地应加强基层防疫队伍建设,完善动物防疫监测预警体系、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体系、动物防疫监督体系、动物防疫物资保障体系,强化对乡镇和村级动物防疫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动物防疫人员的专业技能。要加强现有动物防疫机构建设,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防疫工作理念,逐步健全完善县、乡(镇)村三级动物防疫网络,切实解决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努力改善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工作环境,积极提升乡镇动物防疫站业务能力。

2.3广泛宣传发动。动物防疫必须依靠广大群众,要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实行“群防群控”、“联防联控”。要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提高人民群众的动物防疫法律意识,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组成完善的疫情监测网络体系,提高疫情快速反应和处置的能力。

2.4搞好防疫监管。要继续采取“五强制”(强制免疫、强制隔离、强制封锁、强制消毒、强制检疫)措施,切实加强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要健全完善疫情监测报告网络,加强以口蹄疫、禽流感为主的动物疫情调查和监测工作,进一步改善工作手段,做到及时、准确地报告疫情。各级政府要建立一支反应迅速的动物疫情应急队伍,一旦发生重大疫情、立即按照《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快速处置,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动物防疫与检疫篇10

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动物疫情的传入和传播已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和阻碍动物产品出口的重要因素,国家和社会对动物检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现有检疫工作进行认真调研,推动检疫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认真有效地贯彻《动物防疫法》,尤其显得重要,因此,笔者结合实际对如何做好检疫和监督管理工作,谈几点体会,仅供参考。

1动物检疫工作的现状与管理措施

1.1现状

1.1.1检疫成本高。由于养殖户居住较为分散,离辖区兽医站有一定距离;加之饲养规模小,因检疫成本过高导致检疫人员不愿开展散养户的检疫工作。

1.1.2定点屠宰检疫相对规范,农村散宰检疫有待改善;农村地区由于屠宰量少,经营分散,往往无法克服检疫执法成本过高,导致直接支出超过应收取的检疫费,检疫消毒工作行为不到位。

1.1.3监督环节,监督促检工作相对滞后。监督环节这方面的人力、物力还需要逐步得到加强,检疫后的监督工作缺位;违法案件办理难。

2措施

2.1加大法规宣传,营造依法检疫氛围。充分利用相关会议、培训班、宣传栏、明白卡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营造检疫工作的良好氛围。

2.2规范报检点建设,促进报检制度落实。进一步规范动物检疫报检点建设,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及时受理检疫申报和派出检疫人员实施现场检疫,确保产地检疫与市场检疫“双落实”。

2.3统一证章管理,实行专人负责。切实完善票证领用记录,实施可追溯管理,做到专人负责、专柜保存、帐目清楚、规范使用。

2.4规范检疫程序,按规定标准收费。认真贯彻农业部《动物检疫管理办法》,严格检疫出证程序,规范检疫行为,确保产地检疫工作全面开展,屠宰检疫率、检出病害动物及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率、运载工具及屠宰场地器具消毒率均达到100%。

2.5明确检疫任务,统一检疫费管理。结合乡镇养殖情况和畜产品消费情况,进一步明确检疫目标任务,真正把检疫工作落到实处。同时严格执行财务收支两条线及财政集中支付的要求,把乡镇检疫费用全额存入县畜牧局专户,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支配。

2.6严格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切实转变行风、作风,促进依法履职。强化检疫监督员工作责任。一定要增强责任意识,认真履行职责,切忌工作懈怠,克服麻痹思想,坚决防止各种失职、渎职行为发生。进一步规范动物检疫行为,要加强对官方兽医和动物防疫人员管理和履职检查,严明工作纪律与要求,对违反法律法规和纪律规定的人员,必须坚决依法、依纪、依规严肃查处。强化内外监管,保障检疫工作顺利实施。动物卫生监督单位要加大了督查力度,实行定期或不定期监督检查,有力保障检疫工作顺利实施。

2对动物检疫工作的建议

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畜牧业生产安全的大局出发,加强对动物检疫工作的管理,抓好动物检疫工作,切实做到以检促防,防检结合,杜绝动物检疫责任事件、重大动物疫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发生。

2.1按放开经营性职能、强化公益性职能和防检分开的原则,进行彻底改革。通过明确划分职能,整合、精简现有机构,建立一支职能清晰、责任明确的动物检疫执法队伍。

2.2提高执法工作的可操作性,拓宽检疫监督的范畴,明确将冷库、超市、宾馆、饭店和学校、医院等集体伙食单位纳入动物检疫监督范畴。可设定一定数额的罚款,尽快解决办案难的问题。不断强化监督执法,充分发挥“以监促检”的作用。提高行业的社会认可程度,优化检疫执法环境,更好地为公共卫生保好驾,为畜牧业发展护好航。

2.3开展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必须让养殖户知道养殖需要遵守的养殖法规和公民应尽的社会义务。通过电视、板报、横幅等营造工作氛围,举办养殖场户、村组干部技术培训班普及法律法规,提高农户产地检疫报检意识。对进入定点屠宰场的动物,认真做到查证验物、临床检查。对证物不符、无免疫耳标、检出有病害的动物,严格依法予以处理。

2.4加强对产地检疫工作的管理,做到凡出必检、凡销必检。全面实行报检制度,检疫员到场到户,开展临床检查,坚决杜绝可疑病畜禽出场(户)。

2.5开展市场检疫检验,严格市场检疫执法程序,杜绝染疫动物及产品上市交易,确保上市动物及其产品100%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