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8:00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篇1

【关键词】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评价方法

一、引言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是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提高科研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的,标志着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高度重视。因此,对科研成果的评价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相应的也对科研成果的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研成果的评价方法大

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定性评价方法,一类是定量评价方法。

二、定性评价方法

哲学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的诸多特点使得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比较复杂和相对困难,就学科性质来说,最传统的定性评价方法比较适合哲学社会科学。

1、专家评价方法。专家评价法是“一种由科学共同体来做出有关科学真理性评价的制度”。其实质就是针对某一个具体的学术领域,组织该学术领域学者与该学术领域相关的专家,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涉及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价的活动。

(1)专家评价方法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中的应用。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中,专家评价方法具有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主体地位。中国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实行同行专家评审制,设立评审专家库,按学科划分为学科评审组,届时抽取一定量的成员参加会议评审,对同行评议专家实施信誉制管理。

(2)专家评价方法的优缺点。传统的专家评价方法有其独特的众多优点:首先,同一学术领域的专家比较了解自身学科的研究现状,能够客观地评价出成果的创新之处;其次,对于无相关文献可供参考的评价对象,可以充分发挥同领域专家的经验智慧开展评价工作,减少或避免了因资料缺乏而带来的局限性、片面性;最后,当评价指标难以量化时,专家评价就显示出了它独特的优越性。

但不可否认专家评价法也存在着自身局限性:首先,马太效应不可避免,专家的名望在增加参与专家评议的机会的同时,也引发由机会不均匀带来的评审不公;其次,专家评价法存在着严重的主观性,当研究成果与个人因素相冲突时就会出现较严重的观念偏差,带来评价结果不客观性;最后,专家评价的最终结果有较大分歧时一般是采用学术民主的方式,原则上是少数服从多数,而这与具有创新性的科学活动的特点是不相符的。

2、公众评价方法。公众评价方法是对专家评价方法的补充,其自身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

(1)公众评价方法的内容。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公众评价将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果评价的一种必然趋势。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方法,由评审组织部门建立相关评价网站,对参评成果建立网上公众评价,或者设计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信息采集,然后将其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以作为定性分析的补充,同时用来弥补专家评价法的不足之处。

(2)公众评价的必要性。学术研究成果大多以学术论文的形式表现出来,学术论文是否具有创新性、价值性,读者是最有发言权的。科研工作者的科研成果并不是为了评价而发表的,是为了得到社会的承认,从而实现其社会价值。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中增加公众评价的内容,可以促进学者们在理论研究上下狠功

夫,从而提升研究成果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三、定量评价方法

定量评价方法的出现是为了避免定性评价法的主观性而产生的,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具有客观性。

1、引文分析法。引文分析法是利用各种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进行比较、概括、抽象、归纳等的逻辑方法,对科学期刊、论文、著者等分析对象的引用和被引用现象进行分析,以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的一种信息计量的研究方法。目前引文分析法广泛运用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以其客观性著称。

(1)引文分析法的分析指标。一般来说,对科学期刊进行分析时常用的分析指标有五种:自引率、被自引率、影响因子、引证率与即时指标。在对专业和学科结构进行研究时,除用引证率外,还可用引文耦合和同被引等分析指标。

(2)引文分析法的局限性。尽管引文分析法具有客观性强且易量化的优点,但也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第一,引文数量随机性导致平等“量”化困难。在实际的论文撰写时,作者所列出的引文在数量上是完全随机的,没有任何比例或限制。另外,引文数量会受其它客观因素的影响,例如外语水平、引文来源等等。第二,受时空的限制新发表的论文的被引率较低,刊物的发行范围也对被引率有较大影响。还有一些观点有明显错误的论文,被他人作为批评的对象而列入参考文献之中,这样的被引用也将影响引文分析数据的准确性。第三,参考文献不够规范,引文著录不规范会对引文分析产生不良的影响。

尽管引文分析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它毕竟是客观而科学的国际通用的文献计量评价方法,其客观反馈性和定量分析弥补了人为定性评价的缺陷,成为众多评价研究成果的多种方法中极为重要的评价方法。

2、文摘法。文摘法在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一种专家评价法,也被认为是“优选”。在理论上,文摘被认为可以作为“一种对论文的科学水平进行间接评价的手段”,文摘法在期刊评价中被广泛运用和认可,使得很多学术期刊不得不采取迎合文摘刊物的“文摘战略”。作为评价工具,文摘法的操作性很强,同时权威文摘刊物的评价效力也是为学术界所广泛认可的。

(1)文摘法所采用的主要摘录方式。文摘标识是以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著名的、带有权威性的转录刊物、文摘或者题录刊物收录情况作为衡量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价值和质量的重要标识。一般摘录的方式有全文转载、全文摘载、内容摘要和文献题录四种。

全文转载就是从众多哲学社会科学论文中挑选出一些质量高、学术价值大的重点论文,原文不作任何改动,集结成册出版发行,如中国人民大学的《复印报刊资料》和《中国跨世纪战略文献》等。全文摘载与全文转载性质差不多,在不改变原文的结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压缩后出版发行,如《新华文摘》和《中国经济文库》等。内容摘要即是提炼出文章包含的一些新观点、新理论或者新方法,汇集出版发行。在我国,刊登这类专业性文摘的刊物较多,收入《新华文摘》“论点摘编”中的文献就属于这种。题录就是对论文的外部特征进行描述和揭示,然后汇集出版,如中国人民大学的《复印报刊资料》中所附的文献题录。

(2)文摘法的局限性。文摘法是以通过专家推荐为基础的方法,因此难免会存在一些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一是文摘评价具有瞬时性,推荐与否必须在短时间内决定,一旦形成,无法更改替换,更无法查缺补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次性的评价,因此存在着很大的偶然性。二是有些潜在的新兴学科或者极其具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在发表之初可能会乏人问津或知者甚少,进而失去被某些权威文摘期刊选中的机会。三是文摘对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的抵抗力不强。由于文摘的摘编者是固定的机构和人员,而文摘对某些单位、期刊和个人又十分重要,因此就不可避免得会出现“关系文摘”和“人情文摘”。在这种情况下,文摘机构和个人若不能超脱利益和关系的桎梏,就难以做到按质摘发。

3、指标计量评价法。近年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方法的发展趋势是多指标、多层次综合评估。从管理学的历史角度看,多指标代表着评估方法一种新发展,使评估结果更符合现实况。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aHp)是将与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一个个的层次,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决策方法。这种方法是在对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尤其适合于对决策结果难于直接准确计量的场合。在应用多准则多指标对科研成果进行综合评价时,层次分析法显示出比较明显的优越性。

(2)模糊综合评判法。模糊综合评判法是利用模糊矩阵对科研成果进行专家评议,通过模糊矩阵复合运算,定量地描绘出科研成果优劣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评价指标以定性指标为主的评价系统,同时需要同行专家对每个评价指标的内涵有较高认同度。若评价系统是以定量指标居多时,用此方法就失去了其特有的优势。

(3)灰色关联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是根据因素之间发展趋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即“灰色关联度”,作为衡量因素间关联程度的一种方法。灰色系统理论提出了对各子系统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概念,力图透过一定的方法,去寻求系统中各子系统(或因素)之间的数值关系。因此,灰色关联度分析对于一个系统发展变化态势提供了量化的度量,因此,非常适合动态历程分析。而且这种方法对数据要求较低且计算量小,便于广泛应用。此分析方法目的在于揭示因素关系的强弱程度,其操作对象是因素的时间序列,最终的结果表现为以关联度对各比较序列排序,由各样本关联度排出优劣顺序。

四、结束语

对科研成果的评价有助于肯定科研人员的工作成果,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动力,是科研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科研成果评价的过程中,要注重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学科的差异性,不能将自然科学领域内的评价办法生搬硬套到哲学社会科学中来,更要注重定性评价方法与定量评价方法相结合,各取所长,综合考量,这样才能获得公正客观的评价结果。

(注: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研究”论文,项目编号08JK148。)

【参考文献】

[1]黄顺基、刘大椿:科学的哲学反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2]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eB/oL].http://npopss-cn.省略/2002sj/newglbf.htm,2002.

[3]张慧颖、张卫滨、张颖春: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方法的比较研究[J].理论与现代化,2007(1).

[4]刘建辉: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方法探析[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5]邓毅:建立科学评价机制改进成果评奖办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

[6]胡明玲、王建涛:引文分析的局限性及其改进[J].图书馆,2000(6).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篇2

关键词:行为分析;社会科学;价值中立;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C3文献标识码:a

行为分析方法发端于生物学、心理学等对人的行为规律的研究。行为分析认为,研究人的行为是理解社会现象的钥匙,而人的行为又是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观察、描述、实验、分析而获得规律性的可靠认识。在我国,一些社会学科存在着身份危机,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学科研究方法的缺乏,考究行为分析的利弊得失将有助于行为分析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上的应用和发展。尽管行为主义有着自身的内在缺陷,但我们只要坚持以辨证的眼光看待它,认真吸取其合理因素,去除其不科学成分,行为分析将对社会科学的发展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行为分析方法的要义

从方法论的角度看,行为分析主要体现为两个大的方面:第一,“价值中立”论。行为分析的绝大多数研究都将有关价值问题排除在研究范围之外,拒绝研究伦理道德问题,提出应当完全摒弃意识形态,排除所有的价值判断,要用“不偏不倚”的方法研究人类行为,严格防范研究者的价值观念介入研究过程,反对把科学和道德、伦理问题混在一起,主张完全“价值中立”,以使各门学科成为一门“经验科学”、“纯科学”。这集中表现在研究对象、研究者和研究目的应当“价值中立”。在行为主义者看来,传统科学研究的最大危害就在于受研究者个人的思想倾向和感情特点影响之深,妨碍了科学的自主性和客观性。对于行为分析来说,“价值中立”不仅是一种原则、一种理想,而且还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现实目标。为了做到完全“价值中立”,不仅研究者要自觉约束自己,克服个人偏见、主观好恶,而且还要对研究方法进行革命,改变既有的研究对象、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第二,行为分析提出了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这具体包括四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强调必须不断地探究人类行为的规律以及与此相关的变量,以此来使各门学科研究真正成为一门解释和预测的科学;二是强调科学研究的基础是实际可观察的现象,因此科学研究要建立在可观察的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借助现存的理论体系和学者们的思维加工,提出有关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假说或假设,用经验材料验证假说;三是强调科学研究的资料应当量化,并主张只有量化才能发现规律及各种内在的关系。按照达尔的观点,定量资料的一个好处就是它们大大方便了因果分析,另一个好处是可以用来进行比定性资料更有效地分析,从而检验命题是否成立;四是强调社会科学研究应当破除学科间的界限,效法自然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技巧、技术和概念,建立跨学科的方法联合。

二、行为分析方法的分析框架

行为分析方法以人类的行为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索行为的内在机制,旨在找到行为规律,从而引导人的行为。其主要的研究思路以描述――解释――预测――导向四个阶段为分析框架来进行。描述是逻辑起点,该阶段是要对行为的状况进行客观的、准确的描述,还行为以本来面貌,从多角度刻画行为的复杂性,从而把握行为的本质。解释就是要探究行为发生的原因,研究行为的发生机制,把握行为之间的逻辑联系,从而找到行为的规律。这是四个阶段最重要的阶段,反映着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是行为分析最复杂也是难度最大的工作。行为生成的原因有多种,有直接的和间接的、有主要的和次要的、有本质的和一般的原因等等,需要把握本质才能得出合理的解释。预测则是在认识行为规律后对行为未来的发生和变化进行预测,是从已知到未知,从现在到将来的一种推理和猜测。这是一种基于客观规律认识基础上的、合理的、科学的对未来的预测。导向阶段则是在对未来的预测前提下对人的行为形成一种影响,引导人们的行为朝着实现组织的目标发展,克服影响主体行为的消

极因素,充分发挥主体的行为积极性。行为分析方法可以说为我们进行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分析框架。

三、行为分析方法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意义

首先,行为分析方法促进了社会科学的科学化发展。一是定量分析方法的促进作用。行为分析方法运用数学、统计学、物理学、生物学等提供的最新方法和技术,如先进观察、资料收集、个案分析、统计分析等为分析提供量化根据,以量化资料去说明各种社会关系的规律,从而避免了主观臆断及浮于空泛的定性议论,也加深了分析研究的可靠性、科学性;二是假设法。假设方法主要是预定一套严格的理论假设、概念,然后依据已经确定的理论假设、概念开展研究,使每个理论假设、概念都可以用实验资料予以检验和证明。这是自然科学指导原则在社会科学的科学化;三是操作方法。社会科学的概念与自然科学的概念一样也要通过操作程序,不能进行操作的概念则被排除在科学之外。这种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运用增加了社会科学的客观性、可操作性、可重复性,克服了神秘性弊端,从而推动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实证化进程。

其次,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行为分析方法还是众多交叉学科和新理论的催生器。行为分析方法对自然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方法的借鉴,丰富了社会科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在“科学”的口号下,行为分析综合运用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统计学、物理学、系统论、控制论等理论和方法研究社会行为。如在政治学研究中,行为分析方法认为政治行为只是人类行为的一种,要研究政治行为必须要研究人类的其他行为,并研究其他与之有关的学科。这种多学科性研究催生了政治人类学、政治社会学、政治地理学、生物社会科学等众多学科,从而

扩大了其研究领域。

四、行为分析方法对社会科学发展的启示

由于行为分析的内在缺陷,1969年伊斯顿在担任美国社会科学会主席的就职演说中提出了进行后行为主义革命的倡议。后行为主义对行为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批评,批评了价值中立论及哲学基础,主张价值与事实的不可分;批评了行为主义过分强调基础理论的研究而忽视了某些紧迫问题的解决,主张社会科学的政治化;批评了行为主义对社会科学传统研究方法作用的贬低,重新肯定了政治哲学及其方法在社会科学的研究地位;批评了行为主义热衷于以技术手段做定量分析而使方法超过了研究本身。因此,我们在进行行为分析的同时,必须避免和预防行为分析的这些内在缺陷,使行为分析方法对社会科学的发展起着建设性作用。

其一,社会科学要把事实分析与价值分析结合起来。一方面社会科学要借鉴自然科学以及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致力于学科科学化建设,不断探索社会科学的学科规律;另一方面又要重视价值的追求,要重视规范研究。做到科学与艺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完美结合。

其二,社会科学既要有宏观视野,也要有微观聚焦。一方面要研究具体的社会问题,要有现实感、时代感,但另一方面社会科学又要有宏观视野,要对国家、社会、民族的长远、根本的发展有战略思考。

其三,社会科学要把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结合起来。社会科学既要进行基础理论研究,也要大力倡导实证研究。理论研究要走出书斋,实证研究也要丰富理论的发展,要使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有机结合。理论指导实证,实证发展理论,形成良性循环。

其四,社会科学要进行跨学科交叉研究,拓展自身学科研究途径。社会科学一方面要充分借鉴、吸收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来充实、发展和完善自己的学科理论体系;但另一方面又必须注意学科间的相对独立性,要构建自身的理论体系和学科范式,不能使社会科学内各门学科成为其他学科的仆人或与其他学科混为一迹,失去本学科的独立身份和资格。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篇3

1.国际标准化概念

研究方法国际化或者标准化,是指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活动,要使用国际上普遍认同、广为接受和业已证明为科学的研究手段和研究工具(方法),遵循科学的研究程序,按国际统一的科学规范要求从事和管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其主要特点是强调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工具操作性,研究过程的客观、量化、实证和严谨性,以客观描述为主,少有主观臆断和模糊性思维判断。标准化实质是要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使用统一的研究标准、手段和评价尺度。这既是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客观要求,也是对其科学评价的前提标准。标准化的目的就是采用科学方法获得科学结果。到目前为止,我国曾有过很多学者采用国际化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使其研究成果得到国际认可,作为科学研究的文献索引,加以引证。实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标准化的现实意义就是避免伪科学和学术垃圾以及学术浮躁,以科学手段,高效率地获得人类对社会以及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

2.国际标准化内容

哲学社会科学国际标准化实际就是科学化;科学化是国际化发展的主题,量化和实证是主要研究方法,客观描述是其主要的实验记录手段,突出研究的专业技巧性和工具性是主要特点,使用规范的研究方法和遵循严谨的科学研究程序是其基本要求,创造新的方法论是研究的价值目的。

就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量化和质化研究方法看,主张质化分析和量化分析的统一,它也是国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根本方法,但是,其包括很多具体的质化和量化方法。我们对质化方法很熟悉也普遍使用,依靠逻辑过程或悟性过程等抽象提炼方法获得研究结论,但是,主观成分很大,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和“发挥主观能动性”。量化方法依据数据和定量经验等的推演、分析和验证得出研究结论,客观性很强,少有主观悟性参与,它是当今国际社会科学界普遍采用的研究方法之一。目前国内仅限于个别学科的使用,例如,心理学、伦理学、教育学、统计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但是,使用的程度非常浅显,特别是存在着研究方法服务于假定结论的普遍倾向。没有做到对研究对象进行科学的定量把握。这是我们与国际社会科学学术界的主要差距所在。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看,这种情况可以表述为,我们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坐而论道者多,会做实验的少。

从国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范看,目前的研究工作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1)突出研究成果的原创性。选题没有新意,重复研究是国内研究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有时忽视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闭门造车,各自为战。同时,也存在另一个极端,不顾质量,仓促抢先发表,“占山为王”的现象。内容上多是主观分析的结果,很少有通过量化实证建立的原创性。因此,选题和内容上的原创性是研究必须首要注意的问题。

(2)选题普适性问题。研究选题立意要有一般性。哲学社会科学所以是科学就在于它的研究成果反映出社会发展的一般性规律,没有对社会规律的认识,不能称其是社会科学。因此,不论研究的对象具有什么特殊性和地域性,都要透过特殊揭示其蕴藏的一般规律。反映规律就是科学,科学也就是具备普遍适用性。

(3)研究的持续性问题。反映规律的同时,还要对其做持续研究,不断验证规律。国内对很多问题研究,发表了论文就好似解决了问题,以后就不再探讨了,一劳永逸,这是机械研究的态度。科学研究要跟踪研究和持续研究,把一个问题搞透,彻底把握它的特点和运行规律,这样才能做到未雨绸缪。这样也才能形成专业化的学者。国外很多学者终生就研究一个问题,成为专家。而我们现在是什么时髦研究什么的现象。

(4)量化文献考察。对研究问题从纵横两个向度做最大限度的文献穷尽考察,是确定研究问题可信度的关键前提。历史上或者是别人如何关注和论述这个选题;完成到什么程度(解决的问题和未解决的问题);本项研究如何在此基础上开展;解决什么新问题;如何延续研究成就,等等,这是任何研究必须做的基础工作和遵循的研究方法。这既是对别人研究成果的尊重,也是对文明成就的继承,更是寻求研究的科学起点。

(5)选择普遍认同的研究方法。设定选择已经验证为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相应的研究工具。设计自己的研究方法,通过量化检测手段,收集文献研究资料和文献数据,特别是问卷是数据的主要来源,必须首先检测问卷的科学可靠性,科学问卷是研究问题的主要标准依据。

(6)量化检测手段问题。我们经常提倡创新理论,但是理论的创新历来缺少一个理论检测环节,现行的检测职能是由实践来完成的,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实际上是验证和检测理论的指导思想,除此之外,理论还需要技术性的检测手段,依靠技术性手段科学验证理论的真伪,这是科学探索的至关重要的环节,哲学社会科学光有指导思想还不够,还要有本学科的专业技术手段,这是学科成熟发展的标志。从国际哲学社会科学界看,这些检测手段有很多种,常用的有5种:(1)三角稳定结构方法;(2)可信度测试法;(3)内在关联度测试法;(4)差异性检测法;(5)因素分析方法;等等。通过这些基本检测方法,所获得的结论就具有一般性、可借鉴性和科学性。可以成为衡定类似问题的科学手段和模式,也意味着创立了一个新的研究和应用方法。科学模式也就是在此基础上经过进一步的模式测试(社会科学的amoS平衡理论)[1]得出的定论。目前在国内采用上述手段反复检测研究结果的学者很少。

以上几点只是创立规律性社会科学结论的十几个科学步骤中的基本要求。依据这几点基本要求,就能做到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标准化的基本要求。

3.国内研究方法现状及其问题

目前国内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种类繁多,但是,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大主流研究方法:一是以西方哲学和科学为主的研究方法;二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为主的研究方法;三是中国古代形成的哲学“综合创新”方法。

3.1国内西方哲学和科学为主的研究方法及其弊端

现行国内普遍使用的研究方法,大多是西方哲学和科学的最基本和原始的方法。其中主要包括五大类方法:

(1)逻辑研究方法。这是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在其《工具论》里总结的古代人的逻辑研究方法,后来作为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普遍使用。

(2)经验归纳法。培根在其《新工具》(1620年)提出了经验性的研究方法。这是近代科学、哲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诞生。

(3)假设演绎法。培根提出其方法的同时,笛卡儿在《论方法》(1637年)则提出了其理性化的研究方法。这两种方法实际上代表着哲学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究方法的二元论[2]。

(4)在近现代西方哲学界,普遍认同的三大哲学研究方法——先验研究方法(康德)、辨证研究方法(黑格尔)和现象研究方法(胡塞尔),也是国内研究借鉴的三大现代方法。

(5)其他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很多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在经典传统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多补充的研究方法,例如,休谟和夏夫滋伯利等就提出过怀疑论的质疑研究方法,现在也广为使用。一些著名经典哲学家如赫舍尔、穆勒、孔德、耶方斯和现代的哲学家库恩、拉卡托斯等基于经典哲学和科学的研究方法,也提出了各自独特的方法,广泛为人们运用。

上述方法都是目前我国学者普遍借鉴使用的西方研究方法,比于当代西方研究方法论的发展,这些研究方法还都属于经典的基本方法,特点是重宏观抽象,缺少微观把握;理性分析较多,实证特点不很鲜明,往往是总结和归纳的思维过程是研究成果产出的主要过程,弊端是思维序列往往与实际序列不符。解决理论与实际的矛盾是这种研究方法面临的主要问题。

3.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

这是中国国内占主导地位的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史观,是从人类的实践中总结和概括出来的哲学方法,被作为科学(自然和社会以及人类自身)研究的普遍方法论,在广义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不是一般的科学,是研究一切科学的最普遍的方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具有最大的普遍适用性。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法论也存在发展和创新问题,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把当代西方哲学和社会科学发展普遍使用的量化、考证研究方法引入唯物辨证方法中,在突出对事物质的定性功能作用(质性分析)的同时,强化定量的功能作用(量化分析)。量化研究方法本来是辨证唯物主义的题中之意。马克思和恩格斯曾非常明确地认为,数学是建立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基础。恩格斯指出:“要确立辩证的同时又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需要具备数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3]

为此,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其现实方法论意义实质就是要以科学量化的手段对与时俱进、实事求是、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和和谐发展等思想观点做量的内涵规定,强化这些科学理论的量的转变功能和工具操作性。量化理论观点内涵便于实践操作,实际上是增加了理论的方法论价值,从而在操作中能真正实现以量的积累带来质变的科学方法的确立,避免以往方法论的缺陷而导致的空洞和操作离位。理论是从无数量的现象中总结提升(抽象出质的定性)出来的,在返回实践的指导过程中,也必须要有量的规定,这样的理论内容才丰富。才能实现马克思所说的“一门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各门科学,运用了数学,可以严格化,可以数量化,成为定量的科学,能够进行严格的推断和预测。因此,只有恢复和重建量化研究手段,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面临的理论与实践的矛盾问题才能解决。

3.3中国哲学传统的研究方法

这是指张岱年等学辈主张的具有开放性、主体性、辩证性和创新性的“综合创新”[4]研究方法观。它是中国哲学研究普遍使用的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依据中国哲学的性质、对象、内容以及目的、任务,以我为主,从中国哲学观和哲学史观出发,以开放、兼容的态度对多样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取舍、融贯、综合、创造,建构起的一种新的独特的中国哲学研究方法论。“综合创新”研究方法应该是中西哲学研究方法的整合。“综合创新”被认为是未来建构中国哲学和哲学史方法论的正确途径和方向。这个方法的缺憾就是综合的过程要人来把握,因此主观综合分析色彩突出。传统的“正言若反”和“执两用中”作为认识和操作方法,同时也具有模糊性的思维特点、认知主观化和操作主观化的特点。解决主体和客体的矛盾是这种研究方法面临的主要问题。

以上三大类研究方法总体上看,需要突出解决的是增强客观量化分析环节和考证研究环节,即不能简单地通过概念推演和思维过程获得质的结论,而应该通过展示和考证事物的量的实际客观积累推导出质的结论。这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所要解决的关键所在。

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门类齐全,研究领域广阔,每年的成果甚丰,在国际学术领域很有影响,但是,能够得到国际认可的学术研究成果,特别是能够被国际学术媒体收录和转载的社会科学成果却寥寥无几。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主要原因可归为如下几点:

(1)中国社会发展与国际社会发展水平不同。代表社会科学发展水平的国家都是发达国家,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社会发展处在不同的层面上,研究的需求热点不同,惟一交叉的部分就是关于中国问题的研究,而这在很多国家社科研究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因此,从客观发展水平上看,国外的发展需要与我们的社科研究成就不很匹配。

(2)我国很多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还主要集中在中国自己的特殊问题上;或者是从特殊性的研究上还没有总结提升出一般性的普适规律,因此,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成就还不具备普遍意义和全人类价值。

(3)意识形态的差异太大,研究成果的意识形态色彩较重,加之历史文化背景不同,相互借鉴难度较大。

(4)中国大多数学者与国际学术界接轨存在着语言障碍。大部分社会科学研究学者还无法用国际认可语言写作,加上社会科学产业化环节不健全,直接影响了我们研究成果向国际世界转译和进入国际学术领域。

(5)研究方法差异较大。国内研究方法主要以主观定性为主,方法为体系建立服务;国外以实证定量为主,方法是研究的终极价值。尤其是我国学者的研究方法、研究程序以及使用的工具都是各自为战,没有统一规范。这直接影响对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问题。

(6)全国缺少统一的哲学社会科学职业或专业机构,监督和评价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活动和研究成果,没有明晰的统一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要求以及监督机制,特别是缺乏符合自身规律的评价和奖励机制,对研究成果进行自我评价的现象很多,导致学术浮躁,研究成果科学含量低。

上述原因中,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国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不科学的问题。由于我们没有把社会科学视为科学,而是当成意识形态问题对待,所以,研究方法在我国社会科学学术界历来不受重视,学术研究的目的都是追求建立体系和论证体系,而不是为社会和文明发展提供创新方法论。研究方法往往是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产出方式和产出结果,目前关于研究方法在学界没有任何明确的、强制性的行业和职业规范要求,采用何种研究方法完全是学者自己学术修养和道德水准所决定的,不是学术行业的法律规范约束。因此,研究方法问题也就成为研究者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领域。很多学者开始意识到研究方法的重要性,但是,大多数学者还是采用陈旧的研究方法或者不规范的研究方法。与国际化标准相比,我们的研究方法和手段还不够科学,不符合国际化和标准化,因此学术成果的产出方式也就不科学。所以,我国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很容易被谨慎对待,甚至被认为是不科学的。这是阻碍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走向世界的关键所在。

应该说,任何社会科学研究对人类文明都应该具有一定的开启价值,但是,我们的研究具有中国特点、研究热点与国际匹配不上,研究方法再具有“中国特色”,没有统一认可的研究方法作为学术成果交流的共同参照尺度和评价依据。所以,我们的研究开启价值没有被国际学术界普遍重视,影响了学术研究成果的交流和借鉴。如果不规范研究方法,我们的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很多都会是徒劳无益,这不仅浪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的辛勤劳作,也使我国对当代国际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特别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很微薄。在当今国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只有通过使用国际上公认和认可的研究方法获得研究结果,才被视为是科学的活动和研究结果。学术研究是为全人类工作的伟大活动,必须依据全人类认可的普遍标准进行。

4.国际化的必然性及其意义

采用国际标准化研究方法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客观必然要求。一切理论的探索,归根结底是方法的探索。这表明理论探索既是方法运用,也是方法的创造。理论只有验证(以往方法)和提供(新的)方法,让人们把握和运用所创新的方法,才能付诸实践。这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价值所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实现其功能作用,首先要由体系本位意识转向方法本位理念,同时强化实证量化分析研究方法,这是研究方法国际化的关键。为此,我们必须首先采用国际认可的统一研究方法。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1)意识形态原因。不同意识形态国家之间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交流,往往不是学术观点的交流,而是研究方法的交流。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如同自然科学一样,关键就是运用人类普遍接受的手段和程序,“首先创造方法”[5];并且,黑格尔也提出过“方法有时比体系更重要”的阐述。无论什么意识形态下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创造的理论体系并不重要,关键是这种理论是否为人类认识自然、协调自然提供新的、更有效的方法,以便人们操作和有助于人们改善处境,这是在学术研究中贯彻以人为本宗旨的根本体现。因此,研究方法就成为国际学术成果价值评价的关键问题,也是学术交流和借鉴的关键衡量尺度之一。

(2)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原因。比于自然学科,哲学社会科学被认为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学科,意识形态色彩较重,人文主观因素参与较多,在学术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比较和交流学术观点容易出现不分伯仲、相持不下的结果,而研究方法的相互借鉴则更容易形成共识,并且具有可操作性。

(3)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社会科学产品)国际规范化的必然要求。自然科学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必须符合国际统一认可的iSo系列标准,否则不被认可。如同自然科学一样,哲学社会科学产品走向世界,也有统一的国际规范化要求;特别是对社会科学产品的诞生过程(即生产过程)有着严格的工艺流程要求。这个工艺流程就是操作方法体系。使用国际认可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和获得研究结果,才被认为是科学的结论。

(4)要拥有知识产权,首先要拥有符合国际规范化要求的知识产品。知识产品必须首先是符合国际要求、得到国际认可的产品,然后才能成为全球性的知识产权。而对知识产品考核的标准之一就是看它产生的手段和过程是否科学,特别是研究方法是否科学,只有通过科学方法产生的新理论方法才会有产权价值。

以上4点表明,作为科学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重视方法论的价值意义。因为,“科学方法是我们藉以达到知识的唯一道路”,“整个科学的统一仅在于它的方法,不在于它的材料”[6]。研究方法是目的也是手段。重视方法的价值意义和采用国际标准化的研究方法,是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切入点,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国际学术界交流和对接的首要前提。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标准化的意义:

(1)研究方法国际标准化可使国际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认可和借鉴我们的社会科学研究成就。采用国际统一的学术研究衡量标准,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就与国际接轨的前提,只有如此,才能把我们的研究成果推向世界,才能实现为人类探求真理、为人类文明发展做贡献的目的。

(2)研究方法国际标准化,有利于规范和调控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管理,使哲学社会科学向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更好地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认识世界、传承文明、理论创新、咨政育人、服务社会和对外交流的功能作用。

综上所述,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存在着严重的不规范现象,主要表现为研究手段、研究过程和研究工具等方面不科学操作,没有统一的法律和行业规定,特别是普遍不符合国际社会科学研究标准化的要求,这严重影响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研究成果的科学性,也影响国际学术交流、研究成果与世界接轨,直接导致理论和实际脱节、学术浮躁、急功近利和学术腐败等不良现象。当务之急必须要实行研究方法的国际标准化,强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产出过程的科学性。研究方法国际标准化,是形成国家和民族知识产权、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和创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契机、前提和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arbuckle,J.(1997).amoSuser’sguide.Version3.6.SmallwatersCorporation,Chicago,iL.

[2]李醒民简论科学方法[n]北京:光明日报,2001-5-8(4)

[3]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序言部分

[4]高秀昌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的“综合创新”[n]北京:光明日报,2005-5-23

[5]彭加勒科学的价值[m]李醒民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1

[6]K皮尔逊科学的规范[m]李醒民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篇4

关键词:省属普通高校研究生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问题解决思路

一、研究生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的主要任务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指社会科学研究为发展和完善社会科学理论在搜集和整理社会科学实践经验数据并开展理性思维的过程中所采用的一切途径、手段、工具和方式。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一般包括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研究方法。[1]方法论问题历来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关键问题,方法论的突破意味着相关学科领域研究深化。然而在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的发展与更新一直比较滞后,尤其是在大部分省属院校研究生教育对学生研究方法训练的系统性和前瞻性还存在明显不足。重视研究方法是一门学科趋于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跟社会科学理论同等重要,社会科学方法论甚至构成了社会科学理论的核心。

研究生阶段的人才培养,要培养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科学研究,提高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生阶段的社会科学方法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学生撰写学位论文乃至今后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工具问题。提高研究生运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能力,对学生论文写作能力的提升大有益处。规范研究生的研究方法还能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层次。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实证研究方法的教学,使受教育者在研究生阶段培养理论联系实践,尊重社会事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良好研究素养,为将来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奠定基础,为我国社会科学的发展作出贡献。

二、省属普通高校研究生培养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在省属普通院校,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应用的整体基础还比较薄弱。通过对所在院校社会科学类研究生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的教学经验总结和对吉林省部分省属高校有关教学情况的个案研究发现,目前一些省属高校尚缺乏掌握主流研究方法即实证研究全部技能的研究人员和培养这些人才的教育机制。一方面,部分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的指导老师所掌握的资源(纵向和横向的课题经费)不足以支撑实证研究的支出。另一方面,部分导师和其学生还没有很好地形成优势互补的研究团队,理论研究上多进行规范分析,而缺乏实证的研究。当前部分研究中体现出研究者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掌握还不够成熟,或者重理论而轻方法。

同时,在部分省属普通院校,对研究方法领域的教学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我与部分同行交流,以及在授课和接受一些研究生关于论文中方法方面问题的咨询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面临的方法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比如不会选题,对研究问题的确定偏重于依赖专家或导师意见,难以在符合专业方向的论域里发展出感兴趣又有能力操作完成的论题,不会界定研究问题,不知道什么是好的、能激发读者兴趣并且有价值、潜力的选题,等等。有些学位论文没有研究问题,研究的论域和论题都没有明确的界定,把研究的论域具体化为论题的时候存在一定的困难。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也许不是单纯的研究方法方面的不足,但是通过方法方面的引导,可以改善在选题过程中的盲目性。再比如,有的研究论文没有明确的研究假设。学位论文应该如何提出研究问题或研究假设?不少论文在这个方面比较混乱。[2]一些学生只在导论中提到研究目的、研究问题或假设,而在后面的文献回顾及研究方法等章节均没有涉及研究问题或研究假设。显然是为了提出研究建设而提出研究假设。还有学生在论文文献回顾中,根本就没有涉及文献回顾所涉及的有关其他研究与本研究之间的关系。还有一些论文在提出研究假设时很突然,前人的研究成果与自己的假设之间的逻辑关系没有介绍清楚。此外,还有一些论文中对统计学的一些基本方法,如均值比较,相关分析等不理解统计软件给出结果的含义,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位论文写作和其今后的研究能力。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初步估计一方面与这些院校的生源跨专业甚至跨学科现象比较多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这些社会科学类研究生缺乏应有的方法方面的指导有关。

以上问题反映出了研究生的研究方法实际应用和方法课教学中的一些缺陷,希望能在教学中引起重视,加强对学生在这方面的训练或指导。

三、教学中解决问题的思路

1.促进研究生选题能力的提高

研究生在自己的研究方向上选择“合适”的研究题目,并开展研究,也许不是研究方法课能够解决的问题。但是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学位论文的选题无论如何都是不能回避的问题。在授课的初期,应该在讲授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问题后,在进行讲授研究设计、研究假设、研究方式、研究方法等内容之前,用适当课时通过实际案例,介绍哪些是合适的选题或好的选题,某些选题存在哪方面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鉴别、分析、讨论、思考。引导学生在自己进行选题之前,要先会鉴别他人的选题,督促学生阅读其研究领域内重要的刊物和作者的文献。

2.着力解决研究规范性问题

科学研究要遵循学术规范,包括选题的确定、研究的设计、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结果的表述、论文的结构等。加强研究生研究方法的训练,重要的一环就是强调学位论文的撰写要遵循学术规范。一方面是对研究程序的理解问题,如研究问题或假设与文献回顾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是对研究方式和方法的深化问题,如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之间的关系如何结合使用,什么样的问题适合定性或定量研究。教学中应采用研究生论文的案例(包括部分学生的课程论文与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分析与鉴别、课堂与调研作业)进行教学,在经验层面探寻研究生科学研究中的方法欠缺,澄清存在的问题,找到优势。从研究选题的论域、研究问题、研究假设、统计假设、统计分析、软件应用、结论讨论等方面分析研究生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规范,进行案例比较和分析,加深学生的直观理解和印象。对于统计基础薄弱的学生,则应深入浅出地介绍如何根据研究目的与数据类型选择统计方法,为学生应用、解释统计软件输出结果奠定基础。

3.明确研究生与本科生方法课的差异

研究生阶段的方法课与本科生阶段的方法课,除了在深度、课时方面存在不同之外,在教学的方法与侧重点上也存在很大的区别,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也不同。如果说本科生阶段的研究方法教学还主要是传授有关知识,那么研究生阶段则应该促进学生掌握实际研究的能力。把知识过渡到实际的研究与科研论文撰写能力,要考查知识结构与实践能力是如何建构的。总结、归纳研究生与本科生社会科学类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的异同,特别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实践教学。通过课内实践和一定强度的课外实践作业,通过“亲历”,激发学生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热情,使学生投入研究对象或研究对象所在的社会情境中去,自发地掌握科学研究的规范与技巧。包括文献综述写作的训练、主要研究方式的应用、问卷的设计、访谈技巧等,都需要亲自操作才能有深刻的印象。因此,教师要加强教学过程的课外督导,以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提供具体的、个别的指导。

综上所述,加强研究生在研究方法方面的训练,能使他们掌握并运用所在学科领域的研究方法,提高论文写作能力,并为今后的学术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对研究生阶段的培养任务与要求有明确的认识,又要充分考虑到省属普通院校的生源实际情况,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着力解决研究生研究过程中不会研究或研究不够规范的问题,协助学生从研究问题的确立入手,发展既具有研究价值又具有实证特点的研究问题,并深化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使之规范地开展研究,提高研究层次,从而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林聚任,刘玉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22-24.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篇5

一、中学历史课堂的现状

1.富阳区东洲中学历史课堂现状

随着社会各界的支持以及新课程改革的进行,课程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很多不合理的教学发生了较大改变,仍然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受到教学定式的影响,长期形成的习惯难于发生改变,更然会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缺少思辨教学引导,满堂灌、填鸭式教学仍然存在,缺乏创新教学方法。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学生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缺乏改革的意识。

2.造成现状的原因

首先,在长期应试教育背景下,学校不得不重视学生考试成绩,历史课程设置与历史新目标发生较大差距。另一方面,由于在考试中历史所占分值比重较小,导致学生对历史课程重视度不都够,而把分值比较高的数学、语文、英语当成重点,造成学生不全面发展。从教师角度来说,由于教师受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的影响过于深重。使许多教师仍然注重学生认知的培养而忽视学生解决问题与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方法的探究

1.历史课堂时间地点的创新

教学时间地点的创新主要指历史课堂由封闭形式教学向开放式教学转变。传统的历史教学就是在限定的教室内上课,课堂上没有海鸥的氛围环境,历史课堂成了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因此,应该在授课形式上进行创新,除了在历史课堂上学生可以获取知识外,历史教学应走出课堂。当今是信息社会,是一个技术发展的年代,知识更新非常快,历史教学也不断发生变化,从丰富课堂到提高上课效率再到改革教学方法。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历史教学中开始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及人机对话教学的方式,这样有利于教学手段向着多样化、智能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也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2.引导式教学

引导式教学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需要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介入,引导,演示,管理,引导学生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因为初中阶段,学生的自制能力差,自主学习能力较弱,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示范引导。教师不能只是一味的讲授知识点,应带领学生细读,提炼中心思想,分析文章。然后,也需要培养学生的概括提炼能力,历史知识都是互相联系的,在理解的基础上,老师要引导学生应用技巧方法,将零碎的知识点概括提炼出来,并梳理整合。

3.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体现实用性

教师的授课内容要以历史教材为依托,并且要时刻关注历史学术动态,大胆的引入新的学生观点或者新的教学资料。此外,还要探索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交叉,加强各学科之间知识的联系和沟通。在课堂上要理论联系实际。课堂上,老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新的信息调整自己已有的知识,逐步积累知识并形成新的见解,以及提高自己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4.多样、开放、互动的课堂

开放的课堂就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是老师一直给学生灌输知识,而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课堂上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以小型专题辩论赛的形式教学,这样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课堂交流,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搜集资料,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种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活动内容,对学生独立思考和整合信息的能力都会有所提高。

还可以通过历史情境模拟这种形式教学,这样可以进行互动式学习。这些教学形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式上与时俱进,根据教学对象、内容的不同因材施教,从而丰富课堂内容。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篇6

关键词:体育人文社会学;学位论文;研究生;研究方法;中国

中图分类号:G80-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7)02-0127-04

科学方法的进步必然带来体育科学的突破,正确地运用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将更能有效地提高科研质量,更有效地解决体育科学理论和实践上的问题[1]。体育人文社会学是研究体育运动领域中各种人文现象和社会现象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是一个庞大的学科群,包括了几十门已经成熟和接近成熟的学科,和数十门在发育成长的新兴学科[2]。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几乎都是应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法等定性分析方法,少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且总体水平不高。20世纪90年代以后,问卷调查和数量统计方法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问卷调查在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应用更多[3]。然而,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信息量与日俱增的21世纪,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的规模不断扩大,在过去5年中全国招收了近千名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硕士研究生和近百名博士研究生[2]。截至2006年,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学位授予点有8个,占总数的32.0%,硕士学位授予点有65个,占总数的27.3%。因此,在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重视和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探讨是非常必要的,有利于促进学位论文研究方法运用的创新,提高学位论文的质量:

本研究随机抽取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华南师范大学等15所高等院校的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157篇为研究对象,其中硕士论文114篇,博士论文43篇,对论文中具体运用的研究方法进行统计分析,了解新时期研究生在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研究方法运用的情况,归纳和总结其特征。

1研究方法总体运用状况

体育科学中的具体研究方法是指针对某一领域运用的手段和技术。根据其运用的范围又可分为基本研究方法与特殊研究方法,体育科学研究中的基本研究方法有用于收集资料与实事的方法(例如文献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等)和分析资料与实事的方法(例如理论分析、统计分析、系统分析等)[4]。根据人文社会学学位论文中所运用的研究方法频数统计(表1),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运用频数最高的前5种相同,依次为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学法、逻辑法和系统法。其他还包括观察法、实验法等。

根据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统计可知,文献法被运用频数最多,排在研究方法的首位,在114篇硕士学位论文中运用频数为109次,95.6%的论文运用了这一方法,所有的博士学位论文都运用了文献法,这与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性质是分不开的。文献资料法是通过查阅与研究课题有关的期刊、图书、图片等资料,把所收集的各种资料来源进行鉴别、分析整理,运用分类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方法进行逻辑推理,阐明所要研究的问题,以弄清事实的真相,把握事物的相互关系,概括出某种规律性的认识,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或基本思路。文献资料法所具有的这些性质与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学科特点是相吻合的,所以在各类研究方法中运用频数也是最高的。

在科学研究工作中,往往为了了解实际情况进行系统严密的调查,一般可通过座谈、询问、填表、观察统计等方法。在114篇硕士学位论文中运用调查法的频数为95篇,占硕士学位论文总数的83.3%。从表2可见,问卷调查法是学位论文最常用的调查法,有59.6%的硕士学位论文和72.1%的博士学位论文都运用了这一方法,说明问卷调查法在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有42.2%的硕士学位论文和55.8%的博士学位论文运用了访问调查法,访问调查法的具体形式主要有个别访谈、座谈、函询等,其主要特点是通过直接与调查对象的访问谈话来收集其课题所需要的研究材料,并对问题进行必要的分析;有36.0%的硕士学位论文和50%以上的博士论文运用专家调查法。在专家调查法中,大部分研究生运用了特尔菲法,专家相互隔离和匿名填答问卷,使专家能充分独立地发表意见,在体育发展战略和体育管理决策的学位论文中较多运用这一方法。同时,部分研究生论文还运用了实地考察、个案分析等调查法。近年来,个案研究受到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的重视,通过某种行为或事物单一案例的深入调查,可以探索行为或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特别在研究优秀体育教师、奥运冠军等个体成长过程,可以体现这一方法的价值。可见,调查法受到研究生的青睐,他们可以根据具体研究课题来选择不同类型的调查方法,以保证学位论文的有效完成。

在体育科学研究中常用到数理统计方法,尤其在调查问卷法中,对数据的统计分析是必不可少的。调查中发现有67.4%的博士学位论文和56.1%的硕士学位论文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特别是推断统计的运用,有效提高了体育人文社会学学位论文的科学性。逻辑法也是体育科学研究工作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从某种意义而言,逻辑思维能力是研究工作者科学素养的标志之一,研究生运用逻辑法进行科学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认识研究对象,有41.7%的博士学位论文和53.5%的硕士学位论文运用了这一方法。调查中发现,研究生主要运用了比较与类比法、抽象与概括法、分析与综合法、归纳与演绎法等具体的逻辑方法。特别是分类法在学位论文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把一些杂乱的技术资料加以整理成各自的系统,从而发现之间的联系,以探索其内部的规律性。

在现代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运用多样化的趋势下,系统法、实验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在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中也有出现,为高质量学位论文的完成提供了重要保证。还有部分研究生从课题实际出发,运用了软件工程法、预测法、生命周期法、行动研究法、社会测量法和教育人种志方法等形式多样的研究方法,为学位论文的完成提供了重要支持。

随着体育科学研究的综合化发展,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运用体现多样性,表现为3种、4种或5种科研方法的综合运用。据统计,有97篇硕士学位论文运用3~5种方法,占被调查硕士论文总数的85.09%,最多的硕士学位论文运用了7种研究方法,但也有12篇硕士学位论文只运用了2种研究方法;有36篇博士学位论文运用了4~6种研究方法,占被调查博士论文总数的83.72%,其中还有2篇博士学位论文运用了7种研究方法,由于博士学位论文要求具有创新性,因而在研究方法的使用上明显比硕士学位论文更多样。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多种方法的组合分

析,发现2种方法主要以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结合为主,3种方法主要以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结合为主,四种方法主要以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结合为主,5种方法主要以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为主。总之,研究生在选择研究方法时,可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灵活运用,以期达到研究目的。

2研究方法运用的特征

(1)根据论文需要综合多种方法。

研究方法的运用必须与研究课题的内容一致,才能达到理想的研究效果。从157篇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分析,大部分论文能够从课题的实际出发,选择适合研究课题的方法,例如学校体育、体育经济、体育管理等研究领域的论文主要以调查法为主,通过问卷调查、访问调查、专家调查等具体调查法,收集了大量论文需要的实证资料;而体育史、体育社会学等领域的论文主要以逻辑分析法为主,通过比较与类比法、抽象与概括法、分析与综合法、归纳与演绎法等具体逻辑方法,探索内部的规律性;特别是近年来,部分研究生的跨专业、跨学科选题,在学位论文中运用了自然科学常用的实验法、观察法等方法。随着科学研究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的科研方法、手段也在不断更新,使研究生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去分析问题,寻求多视角去解决问题。特别博士学位论文要求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大部分论文采用了4.6种的研究方法,改变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博士学位论文运用较单一的逻辑思辨研究方法对课题进行理论层面探讨的状况,提高了学位论文的质量;硕士学位论文主要以3~5种研究方法为主,也体现了方法运用的综合化和多样化趋势。总之,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从运用单一的方法解决问题发展到运用综合的方法描述或解释复杂现象,揭示变量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反映了在研究方法运用上的进步。

(2)以主体研究方法为基础,体现方法学的创新。

根据以上统计结果分析,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主要以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学法、逻辑法和系统法为主体,其中文献资料法成为必不可少的研究方法,从论文选题、提出假说到验证假说都离不开一定的文献资料,通常贯穿于科研的全过程。从某种意义而言,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过程,就是文献资料的搜集、使用和再创造的过程,研究生学位论文要在情报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借鉴和创新。另外,调查法、数学法、逻辑法和系统法也是研究生选择的主要研究方法,成为学位论文完成的方法学基础。在当今科学研究不断交叉和综合的趋势中,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不断吸收跨学科的知识,把其他学科的前沿理论、先进的研究方法运用到学位论文中,从方法学上体现学位论文的创新。还有部分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从课题的实际出发,运用了在以前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中较少使用的软件工程、预测、生命周期、社会测量、教育人种志、层次分析法、内容分析、灰色关联分析、社会网络分析、路径分析等研究方法,体现了体育科学研究的新思维,使得学位论文显示出独特的个性。总之,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不断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注重在方法学上的创新,提升学位论文的质量,对于完善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的方法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3)注重定性与定量的结合以提高科学化水平。

近年来,由于科学哲学和科学方法论的发展,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出现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呈现出兼容与统合的趋势[5]。由于体育现象既涉及到广泛的社会领域,又涉及到人文的各个方面,因而体育现象中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这给数学方法和统计方法的使用带来一定的难度。但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是当代体育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对研究方法提出的更高要求,重视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的定量研究,能较准确用数量来揭示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较精确地描述研究成果与规律。在统计中发现,大部分学位论文运用了数理统计法对数据资料进行处理,从简单的数据描述到复杂的统计分析,其中包括假设检验、相关分析、因子分析、方差分析、卡方检验、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等推断i生统计方法的运用,有效地将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提高了学位论文的科学性。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基于不同的认识论,因而具有不同的假设和研究范式,它们之间虽有歧异却并不排斥和矛盾,事实上,定量研究回答的是“有多少”的问题,定性研究回答的是“是什么”的问题,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对于体育社会科学具有不同的向度和贡献,两者相结合是提高学位论文科学化水平的有效手段。但是,有些研究生忽略了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偶然性和独特性,有时为了定量而定量,过分依赖统计分析结果,从而得出了相对肤浅的分析和解释。

(4)重视问卷调查方法,提高学位论文的实证价值。

问卷调查法是具有实证性质,采取定量手段、依据客观验证来认识和说明社会现象的调查研究方式,受到社会科学界学者的青睐,特别在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研究者们也比较普遍使用这一方法。根据统计可知,问卷调查方法是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学位论文的主要方法,在体育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在对硕士学位论文运用问卷调查法的统计分析发现具有以下特征:运用问卷调查法的涉及学科有学校体育学、社会体育学、体育经济学、体育管理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社会学等,体现问卷调查法运用的广泛性;在运用问卷调查法论文中,有73.5%的论文经过信度、效度检验,可见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论文的调查问卷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就抽样方式而言,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论文概率抽样以分层抽样为主,样本选择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就样本规模而言,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论文样本量一半在300个样本以上,其中主要集中在500。1000个样本之间,符合社会科学研究对样本规模的要求;在问卷数据的统计方面,描述性统计运用最多,还运用了多种推断性统计,体现了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提高了学位论文的质量。总之,研究生已经认识到问卷调查法的重要地位,但是在具体运用问卷调查法时,必须深入了解其基本性质,遵循严谨的调查程序,从而有效地利用问卷调查法得出科学的研究结论,提高学位论文的实证价值。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篇7

关键词:实证主义;人文解释;社会学研究

西方学术界普遍认为社会学的创始人是法国的实证主义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因为他最先提出和使用了“社会学”这一名称,并且力图把它建设成一门研究社会的实证科学。自此,西方社会学在研究人类社会上开创了实证主义流派且在19世纪英、法、美等国形成了实证主义或者科学主义的社会学研究。然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从不同的视角来解释社会就能得到新的发现。基于对社会的不同假设和审视,19世纪的德国形成了人文主义或反实证的方法论,这一社会学研究模式流行于整个欧洲大陆。在社会学研究中,实证主义精神和人文解释这两个不同视角构成了社会学研究的两个“极端”,并且二者是对立统一的互补关系。

一、实证主义下的社会学研究

法国社会学家孔德是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开创者,他坚信对待社会的研究可以像自然科学那样运用准确的研究方法,他致力于构建关于社会的实证科学。同为法国学者的迪尔凯姆也是实证主义的代表,他的《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和《自杀论》被公认为实证主义的经典之作。

在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和任务的讨论上,孔德从社会学作为一门实证意义上的关于社会的科学这一观点出发,把社会学关于社会的论述严格得同神学和形而上学关于人和社会的思辨区分开来。在他看来,神学将人看做是与动物有本质区别的另类,是神或天命的创造物;而形而上学则脱离现实,把社会解释为人类离职或个人理性意志的产物。[1]孔德认为,社会学在研究社会时也应该用科学的方法,正如物理学或化学研究物质世界时所运用的严格的科学方法那样。为此,孔德在论述社会学研究方法时首先提出了观察法和实验法,这两种方法都是自然科学所常运用的研究方法,他对社会学研究方法的论述和归纳充分展现了其把社会学建设为一门实证科学的思想和努力。

在迪尔凯姆看来,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他把发生在社会层面上的种种现象称为社会事实,正是这些社会现象构成了社会。他在《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一书中写道:“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换一句话说,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且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叫做社会事实。”[2]迪尔凯姆把社会事实作为事物来看待和研究,即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事实,如信仰体系、社会习俗和社会制度等,都应该被看做事物,同样也可以被直接地加以观察和客观地加以测量,正如物质的变化可以看作是对外部刺激的反应,同样,人的行为也可以看作是对外部刺激的反应,即人的行为可以看作是对社会事实的外界强制作用的反应。[3]迪尔凯姆继承和发扬了孔德的科学实证主义方法论思想,主张自然科学为榜样,通过对经验材料进行观察、归纳、分析、预测和检验这样一些步骤,对社会想象作出客观的说明和解释。此外,迪尔凯姆的《自杀论》一书开创了西方社会学经验研究的先河。同时,德国的社会学家滕尼斯也主张对人口与犯罪、工业化等社会问题作经验性的社会调查。20世纪二三十年代崛起的美国社会学芝加哥学派也十分重视社会调查研究,取得了大量关于城市社会的经验研究材料;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美国社会学界形成了一种风气,即特别强调数量化、模型化的分析方式,相继有布劳、邓肯、霍斯曼、科林斯、西蒙、兰德等学者采用数理分析方法进行了系列的社会学实证研究。换言之,实证主义方法论在西方社会学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

二、反实证主义的社会学研究

从整体来看,孔德的社会学无疑是处在社会学发展历史的初创时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从科学分类出发对社会学与自然科学进行比较,以此来提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马克思・韦伯所处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是社会学的形成时期。韦伯将社会学建立在对社会行动作“解释性的理解和因果性的说明”之上,他曾给社会学下过这样的定义:“社会学(就这个多义词在这里所表达的意义)是指这样一门科学,即它以解释的方式来理解社会行动。据此,通过社会行动的过程和结果,对社会行动作出因果解释。”[4]因此,韦伯把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规定为人的“社会行动”,而“理解”成为了社会学研究社会行动的主要方法。

理解是在研究者的解释意图与解释对象之间的一个循环互动,因此,理解与解释是永远没有完结的。德国社会学家韦伯的见解则代表了社会学领域中人文主义的主观方法论的一般主张,他认为社会学是一门试图深入理解社会行动以便对其过程及影响作出因果解释的科学。韦伯的哲学观和理解社会学主要来源于狄尔泰以“理解”为核心的精神科学和李凯尔特以反自然主义的历史和文化的科学观为核心的新康德主义哲学。韦伯认为,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有着本质的不同,社会现象含有社会成员对自己和他人行为的主观理解,即社会事实是可以理解的事实,他反对把人的行为客观化、定量化的实证主义倾向。

现象学派对人文解释有了更大的发展,一切社会科学研究或解释性理解其本质上都包含着价值倾向性,研究者应该关注他们与被研究者以及与生活世界之间的意识活动,对社会现象要进行深度描述,研究者还要深入现象的内在联系之中。他们认为采用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的结果是展示了一幅歪曲社会生活的图景,这种方法往往把人类行为主体描绘成外界刺激的被动应答着,而不是其自身社会生活的积极创造者。这一流派强调在探寻当事人意义建构的过程中,研究者应该长期在当地与当事人生活在一起,通过亲身体验以了解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他们自己是如何解释性理解对方的。社会个体对外部世界不仅仅是作出反应和回答,因而他们不仅仅是被动者,而是一个个行动者,他们在与别人的交往过程中创造出自己的意义,构成自己的现实,从而指导自己的行动。社会现实是由意义来加以构建的,社会世界是社会行动者的感性认识和主观释义的结果,而不是由存在于社会成员主观意识之外的客观实体组成的,事实上,意义正是行动者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建立和重新构成的。

三、对实证主义和人文解释的评述及应用

众所周知,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是一个实证主义哲学家,尽管社会学源自于社会哲学,但是从孔德、斯宾塞开始就能够看出社会学同实证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会学从建立之初就是一门为重新组织社会而服务的实证性科学。

在实证主义占主导的形势下,社会学很明显地属于经验科学,人们很大程度上把搜集有关社会信息的活动等同于社会调查,正如前文所论述的那样,社会学领域里的实证主义和科学主义方法论形成于19世纪英、法、美等国,而法国社会学家孔德和迪尔凯姆更是直接地表达了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基本观点和主张。他们认为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除了研究内容不同外,是没有多大区别的,其研究的方法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他们还认为人们能够而且应该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或实证的方法,去研究和说明社会现象,发现并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然而,社会规律性和自然规律性有着相同之处,也有着不同之处。社会规律性主要表现为统计规律,即总体的规律。社会研究所关注的正是有许多个人组成的总体的行为倾向或发展规律,而不是个体行为的规律性。[5]实证主义的社会学方法论认为,大量的社会现象是随机现象,而统计学是专门研究随机现象的数学工具,它提供了一系列研究随机现象的数量化方法。因此,运用统计学的方法,能较好地寻求大量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演变规律。在韦伯看来,社会现象不仅取决于社会规律,而且也是人的有意识行动的结果。使用实证的方法或自然而科学所遵循的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是合理的,但仅此是不够的,实证的方法不足以解释和预测社会现象。要引入直接理解或投入理解的方法,即研究者通过自己的感受和体检,通过对自己的理解,来重构他人的体验,来理解他人的行为,来阐述或解释他人行为及其形成的社会现象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演进,实证主义的思想内容也改变着它的表达方式,如后来的科学哲学家波普尔的证伪理论和库恩的范式概念、科学发展阶段论等,则进一步地修正和改造了早期的经验实证主义。目前,大多数社会调查研究仍遵循着实证主义的研究传统,人们大量地运用实证的方法,特别是运用统计学的方法,以寻求探讨社会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在韦伯的影响下,一些社会学家从另一个角度批判了实证主义观点,反实证主义学派提出了许多令人深思的观点,他们给社会学的发展创新做出了巨大贡献。实际上,对实证主义坚持怀疑和反对的社会学家,大多数只是反对照搬自然科学的方法或者反对滥用数量分析方法,他们并不是反对以经验事实为依据来建立和检验理论的实证原则,因为社会学要想成为科学,就必须建立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

在社会学研究中,不容置疑的是,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的研究方法在特定的情形下各有所长,有其主次之分,二者该是对立统一的互补关系。纵观社会学发展历史,大部分的社会学家都是在介于这两大传统之间来进行研究的。因此,在进行社会学研究的过程中,将两个视角的研究传统及其具体的研究方法如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有机地加以整合运用,并且在不同的研究阶段形成主次、互补等关系,这才是应施之措。正如法国学者雷蒙・布东所言:“社会学越发展,任何统一方法论的企图就越明显的注定要失败。偏重定量方法和偏重定性方法一样都是不合理的;否认数学在社会学上的重要性和不承认社会学的广大领域和许多问题似乎不应该期望数学的巨大帮助一样都是不合理的;认为社会学家应该永远以具体描述社会现象为目标和否弃一切也许得不到抽象模式的研究一样都是不合理的。”[6]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

参考文献:

[1]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3.

[2][法]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m].狄玉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34.

[3]骆玲.西方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评价及应用[J].社会科学研究,2005(3):125.

[4]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91.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篇8

从社会工作研究的理论范式、质性研究方法的深描诠释以及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的比较研究,揭示社会工作研究的多元范式与定量定性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的影响,并启发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在方法论的确立及获取、解释与回应人类社会问题的理解中迈向多元化的路径。

关键词:

社会工作;研究范式;研究方法;社会科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23X(2013)06000507

关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学术界素有“量化研究”(quantitativeresearch)和“质性研究”(qualitativeresearch)之争,双方都各持其理,认为自己的方法更加“合理”“真实”及“可信”。本文无意介入社会科学界这场旷日持久的论战,只是希望通过社会工作研究多元范式的梳理,偏向质性研究深描诠释的分析,以此回应国内社会科学界目前崇尚单一的量化研究及对质性研究的不深入了解,并启发社会科学研究在方法论层面的多元路径,探讨定量定性方法相结合的可能性及研究方法创新。

一、社会工作研究的多元范式及其基本差异

长期以来,在我国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论中一直崇尚实证主义的研究范式,此种研究范式主要是师法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追溯其历史,早在18世纪,经验主义大师霍姆(DHume)已经明确指出,要将对自然界研究的成果回归到人的本身,就要发展“人的科学”。当时霍姆认为的研究对象是人性,而方法与牛顿研究自然世界一样。事实上,“透过经验与观察的科学方法,掌握心智世界的规律,从而充分理解人的心智与行为的关系”[1]292,也即是后来社会学实证主义的基本理念及精神。然而,人是由身体、心理、社会性、道性德(灵性)等构成的复杂主体,仅仅依靠“硬科学”的实证主义范式来认识与研究人的问题是片面的。以下笔者基于社会工作研究范式的发展,来说明国外社会科学已经进入多元范式的研究时代;同时在描述质性研究方法迈向主流化之中,分析量化研究的“霸权”地位正在动摇。由此,笔者认为,我国社会科学在方法论层面也需要采取多元的研究范式,以此推动国内社会科学研究经历跨越式的转变。

(一)社会工作研究方法的多元理论范式及其基本差异

任何学科的研究方法都具有理论范式,而社会工作研究方法的理论范式需要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方面对一些重要的问题进行探讨。其中,本体论回答的是“真实性”问题,涉及“现实的形式和本质是什么”等;认识论探究的是“知者与被知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即“知者是如何认识被知者的”;方法论解决的是“研究者是通过什么方法发现那些他们认为是可以被发现的事物的”。

以下笔者将通过社会工作研究方法的三大理论范式,即实证主义、批判社会科学(又称批判理论)、诠释社会科学(又称建构主义)的解读,为社会科学研究在方法论层面提供新的理论范式的参考。同时,也通过对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的简略比较分析,启示我国社会科学研究路径的新思路。

关于社会工作研究方法的范式问题,研究者曾提出了不同的范式分类方法,笔者认为较为流行的理论范式有三种,即实证主义、诠释社会科学(或称为建构主义)、批判社会科学(或称为批判理论)[1]16-17,表1说明这三大理论范式的基本差异。

(二)质性研究与三大社会工作研究范式的关系

以上介绍的社会工作研究的三大理论范式与质性研究方法之间有着并不相同的亲近关系。

第一,在社会工作研究中,选择质性研究方

法并不必然是非实证主义的路径。实证路径的研究者会选择质性研究方法,通常是因为研究所处的阶段尚不便采取计量的方法,或是研究者的条件尚无法进行计量研究,从而需要开展探索性研究。

第二,与实证主义路径的关系相比较,质性研究与诠释路径范式更具有选择的亲近性。这就是说,在社会工作研究中,质性研究最适合用来展现诠释路径所欲展现的社会世界意义的形貌。因为关于社会工作研究对象的意义陈述显然不是数字所能充分传达的,它必然要依赖叙述并通过社会脉络的呈现,才能深入展现意义的深描诠释。

第三,批判路径的经验研究也常常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在社会工作研究中,批判路径与量化研究方法之间并没有互相排斥的必然性。不过,到目前为止,量化研究方法所能揭露的结构特征,常常是外部的、形态学的结构。而批判路径所关心的常常是社会的整体结构或是深层结构,也可以是文化结构层次的事物。

二、诠释学观点的质性研究方法的新发展

在国内外社会科学领域里,实证主义的定量研究方法长期居于主流地位,但社会工作研究并没有完全被实证主义所淹没。尤其是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伴随着建构主义、批判理论范式在西方社会的兴起,质性研究方法的独立性与优越性则在社会工作研究中获得了充分的肯定与发展,并且有关质性研究的理论基础也日益丰富。比如,诠释学观点的质性研究、扎根理论研究法、象征互动论与语言的社会意涵,以及实践取向的研究方法等。而在质性研究的多元理论基础中,最有代表的理论是诠释学观点的质性研究。以下笔者主要描述诠释学观点的质性研究方法,并透过一个特殊的诠释学角度即生活世界与默会知识,来分析此种方法是如何做到对被研究者意义世界的深入理解的。

(一)质性研究的对象:生活世界

从诠释学观看,质性研究的对象是“生活世界(lifeworld)”。因为质性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行动的浅描之上。同时,质性研究基本上是用理论的形式来表达的,并要对研究对象提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洞察。如此,行动背后的“生活世界”(即“互为主体的”“共享的”的意义世界)这个概念就进入了我们的关注中。

事实上,具有诠释学倾向的社会学家不约而同地把研究焦点指向了生活世界。比如,象征互动论者米德(mead)的情境定义与背景共识等概念;苏茨(Schutz)的手头知识库、窍门与类型化等概念;加芬克尔(Garfinkel)的权宜性、索引性及反思性等概念。上述概念最终都指涉生活世界的特性,而哈贝马斯(Habermas)则标举“生活世界”作为其沟通行动理论的基本概念。可见,诠释学的社会学理论均把生活世界视为最核心的概念,而这正是质性研究的研究对象。

进一步,在社会工作研究中,质性研究者认为,行动者(包括行动、创作、事件及制度等)乃是质性研究的表层现象,而行动者背后的生活世界才是质性研究的深层对象。与此同时,研究者也认为,生活世界应是一个前科学、前反思的先验总体视域,它以背景共识、情境定义的方式预先存在于人类象征互动过程中。如此,生活世界既是意义的根源,又是理解之所以可能的前提条件。

(二)质性研究的解释方法:深描诠释

以下笔者将通过从表面到深厚、从描述到诠释的深化过程,来说明质性研究的解释方法,见图1。

第一个层次是“表面描写”或浅描。即以“社会科学的大字眼”来描写研究对象的行动。比如,研究者今天去看一幅著名的世界名画,他讲出了画里有什么,如颜色、构图及光影等就是浅描。但是,要真正阐明这幅世界名画的意义,必须进入第二个层次。

第二个层次是“深厚描写”。即透过“接近实际经验的概念”来建构行动与生活的“逼真性”,以便在历史与社会的脉络中捕捉行动的意向与主观意义。而研究者在进入深厚描写的过程中,将会立刻发现“生活世界”的核心地位,也就是研究者唯有将行动者个人主观的行动意义与行动者个体的生活世界相互关联起来,这样的描写才有可能是深厚描写。比如,研究者在欣赏一幅世界名画时,只有将画家的个人生活世界(包括生活时代、年龄、当时的想法及想表达什么等)放进去,才能探究这幅画在画家的生活世界里有什么意义。同时,对画家个人生活世界的了解,正是正确理解这幅画的意义的重要条件。

第三个层次是“深描诠释”。即关注行动者身处的大环境——社会生活世界,以理解行动者的主观意义在社会生活世界中的客观意涵。比如,研究者要诠释画家的社会生活世界,则需要理解这幅名画体现了什么时代精神,当时美术界里流行什么画风以及整个艺术思潮是什么等。由此,研究者才可以理解画家背后的一套价值观与理念,即画家吸取的社会共享的意义世界是什么,从而赋予一个作品或行动在社会生活世界的深层意义。

第四个层次是“反思的深描诠释”。即将诠释的行动与研究者或读者自身的关联,以建构这个行动对我们(包括研究者与读者)自身的意义。如此,从理解开始,属于研究者或读者的生活世界(前理解)一直介入到研究对象的理解过程中,并成为我们理解及建构行动意义的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比如,研究者可能会利用后现代绘画或末世画风的观点来诠释百年前的老画,这就需要反思:自己是站在什么样的价值标准来批评的?自己喜欢哪种绘画风格?自己有什么样的绘画体验?

需要指出的是,在进行上述四个层次的诠释时应是同时出现的、相互交错的,正因为它们相互交错研究者才能够相互反省。不仅如此,深描诠释法也具有诸多方法论层面的意涵,包括:深描诠释与视域融合之间的关联,深描诠释与二度建构的关联(研究者不可能外于研究对象),深描诠释(意义理解)与理念型(如绘画的古典主义、印象派、虚无主义、写实主义)的关联,深描诠释与社会学想象之间的关联性。比如,在开展深描诠释时,研究者就需要发挥三种想象力:一是历史的想象,即注重行动的历史脉络,发挥历史的想象力,否则会导致结论的平面化与武断;二是人类学想象,即应从我们的族群(价值观)跳出来,进入别人的族群(无论是阶级、性别、种族、文化或者其他少数民族)去理解,并接纳另类生活世界;三是批判的想象,即研究者必须思考研究对象面向未来的可能性是什么,如此,研究目的就将变为找寻进入解放或促进社会迈向更理性未来的可能性。

(三)质性研究的素养:默会知识

如果质性研究的真正的目的在于对事件或行动背后的生活世界进行深描诠释,并且生活世界对于行动者而言是心照不宣的,也就是默会的,那么质性研究方法论意义将会有一个向“默会范式”的转化,原因如下。

第一,在自然状态下,对于行动者的生活世界,行动者是沉默不说的。但是,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却要求行动者将其说出来或者尽力帮他说出来。如此,对于沉默不语的生活世界,要理解它则必须要用默会的方式。相应地,一个研究过程就变为一个以默会为主的认知过程。

第二,质性研究能力的好坏,本身是无法用类似量化客观的规则来衡量的。那么,质性研究的标准又是什么?当然是默会知识,即在学者社群默会式地共同认定的标准之上。换言之,好的或不好的质性研究是依靠学者长期浸淫于学术研究中日益养成的默会能力来判断的。这就意味着默会素养并非靠明言规则的教导或短期训练就可以得到,而必须在生活中去养成。

至于如何培养研究者的默会能力,不得不谈及默会知识理论的创始人波罗力(polanyi)的观点。波罗力曾将知识分为两类:一类是显性知识,即研究对象知道并能够说出来的明言知识;另一类是默会知识,即研究对象不能用语言加以表达、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内隐知识。严格地说,显性知识与默会知识并不是两种截然二分的知识形态,如图2所示,默会知识是一切显性知识成立的根基。嘴巴说出来的是明言的,但他人怎么知道我说的是什么呢?在这里,语言的使用代表着我们的直觉理解与综合的领悟,这就是默会认知的过程。从这个角度看,从经验累积中学习及沉淀的知识即常说的实践经验就是默会知识。比如,中世纪的工匠以传统的师徒制形式代代传承工匠技术,今日这种师徒制的精神仍然在社会工作的师徒式督导或者科学研究与传承中被保留下来,如有名望的、有经验的科学家带领新手学习等。因此,与量化研究相比,质性研究将更为重视知识形成的默会成分。虽然作为一个质性研究者,我们无法用客观法则来说明质性研究应当如何,因为质性研究的主要对象与主要的研究方法都深深地立基于默会知识之上。然而,从默会知识的观点出发,我们又可以预见知识范式的改变。即知识主要并非以理论或符号的形式出现在明言的书本中,而是作为一种素养,寓居于知识使用者的身心状态中。[3]

可见,质性研究者必须“在做中学”。唯有在实际的理论与经验研究过程的锻炼中,一种默会的质性研究能力才能建立起来。至于如何培养质性研究的默会素养,主要途径是“案例性学习”。与此同时,在逐渐培养“理论性素养”“技术性素养”与“实践性素养”三种辅助意识并身体化之后,研究者的默会素养就真正建立起来了。

三、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的争议及其

对社会科学研究的启示

欧美学术界在20世纪70年代有所谓的“量化”与“质性”研究方法的争议。80年代之后,质性研究方法渐渐被接受,而这样的争议也逐步趋于平息。笔者认为,在社会工作乃至社会科学研究中,“量化”与“质性”两类研究方法除了收集资料的方法与收集的资料不同之外,在哲学、意识形态及认识论上也有不同的假设,而这些假设才是两种研究方法在当时西方学术界争议的根本所在。

(一)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的比较分析

1.实证主义范式下量化研究的重点

量化研究实际上是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运用在社会研究之上,认为唯有经过实证研究所得的知识才是知识。一般来说,实证主义范式下量化研究的重点有: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适用于社会科学(即单一主义或自然主义),唯有感官经验到的才可以被接受(即现象主义或经验主义),归纳主义(理论的形成是概括构造的过程),假设性演绎及验证,客观中立(无价值判断及不受个人因素的影响)。[1]293

进一步,从实证主义范式下量化研究的设计看,最重要的是通过“假设测试”的验证过程,控制实验的方法是很理想的,其调查设计涉及相关设计、因果关系。比如,因果关系的建立通常需要三个条件,即相关、时序以及此关系的非假设性。[4]概括地说,量化研究的过程及逻辑结构见图3。

2.反实证主义范式下质性研究的重点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种“放弃数字”的新研究范式开始通行。因为对于人的研究无法排除研究及研究者涉入的影响,并且意义与互动又因人而异。如此,诸多社会工作(甚至社会科学)研究者认为,社会研究现象(包括心理学研究现象)只能被了解,而不能被控制实验或者验证测试,更不能被复制。

在反实证主义的浪潮下,质性研究呈现的基本特性有:透过被研究者的眼睛看世界(强调研究对象的个别经验、感受及“二度建构”);描述(非常仔细地描绘研究的场景);网络主义(将事件放在发生的场景或网络中去看,并且企图对事件的始末做通盘整体的了解,即采取所谓的整体主义或网络主义);过程(非常重视变迁及背后的过程转机);弹性(采用开放式或非结构的方式);理论及概念的形成(着重分析归纳、形成“概念”与主题等)。[1]298-300

从以上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的比较分析看,在量化研究者眼里,质性研究是不科学的;同时,质性研究者认为,唯有运用质性方法才能充分获得更接近事实真相的资料,并认为量化研究是不科学的。如此,科学及非科学的分际落在一种求知的态度上。

(二)社会工作研究的未来走向及其对社会科学研究的启示

诸多社会工作研究者认为,研究方法如同其它科学知识一样,也会随着人类思考方式而改进,其最终的目的是希望能借助研究发现来“改善我们的生活,满足我们的求知欲及好奇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论对自然环境也好,对人类社会生活也好,当我们能了解得更深,就应该能做出更明智的判断与决策,人类也会生活得更好。如此,从社会工作研究的总体上看,质与量的研究方法是可以结合的,并且两者的结合也是有益的,只是必须考虑到结合的必要性以及随之而来的理论假设方面的问题。与此同时,笔者认为,量与质的研究方法虽然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予以组合,但我并不希望完全消除两种方法之间的区别。方法就像文化一样,应该是越丰富多彩越好,而不应该过于简单单一。

1.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的结合

在社会科学界(包括社会工作学术界),有关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能否结合的具体问题并没有达成一致的看法,主要有纯正派、情境派、实用派三种观点。[6]

(1)纯正派的观点认为,质与量两种方法分别基于实证主义、人本主义的研究范式,这两种范式在本体论、认识论、伦理价值方面都存在着不同,其对社会的理解与研究的本质也有一些不同的假设。如此,质与量两种方法之间应是一种相互排斥的关系。而为了保持研究的纯洁性,不应该将两种不同的理论范式与研究方法混杂在一起使用。

(2)情境派的观点认为,量化、质性方法各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应该根据研究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可以结合,以及如何结合等。

(3)实用派的观点认为,质性方法可以与量化方法结合使用,但这派更注重研究的具体功用。比如,研究者会将讨论的焦点主要放在方法的使用上,不讨论范式及建立系统的结合方式,也不深究标准衡量的问题等。

进一步,在量和质的研究如何结合的类型上,马克斯威尔分成了整合式与分解式两种结合类型,并在这两类之下再分成不同的结合形式。比如,在整合式结合中可以分为顺序设计、平行设计、分叉设计方案;在分解式结合中则有混合式设计、整合式设计、内含型设计方案。[1]477-480

2.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的争议对社会科学研究的启示

从量化质性研究结合的讨论中可以得出初步结论:除了追求范式的纯粹度之外,在社会工作研究中量与质的结合是可能的,也是有益的。正如人格心理学家赫根汉曾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研究对象就像是漆黑房间里一件不能直接触摸到的物体,研究范式则是从各个角度投向该物体的光束。光束越多,照射角度越不同,人们对该物体获得的信息就越多。这样,就可以对研究的现象进行多层次的透视。[7]从这个角度看,作为新范式的质性研究将为我们提供知识的新视野及丰富的经验,但在精确度上仍不及量化研究。因此,在社会工作研究中,量化方法与质性方法之间是可以公平地结合的,它们有各自的长处、短处以及结合的前景。

基于以上社会工作研究的理论范式、质性研究方法的深描诠释及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的比较研究发现,在社会工作(乃至社会科学)研究中,已经出现了实证主义、建构主义、批判理论的多元研究范式,尤其是伴随以诠释学观点为代表的质性研究新理论与新方法的发展,已经颠覆了量化研究方法的“霸权”地位,并建设性地推动了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的结合,由此开启对人类自身及社会问题多层次的透视与不同的行动取向的回应。而这种社会工作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的新变化对社会科学研究的启示是,社会科学研究需要改变以往在研究范式上主要崇尚“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取向,注重建构主义、批判理论范式的研究,以激发社会科学研究在方法论层面的新思维。同时,在人类社会知识的获取与分析上,社会科学研究也应超越单一的“量化”收集资料与分析资料的方法,尤其注重从人的心理、社会、精神层面,来丰富人类社会信息或社会问题的研究,以促进社会科学研究在方法论的确立及获取、解释与回应人类社会问题的理解中迈向多元化的路径。

[1]李晓凤,佘双好.质性研究方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292.

[2]GUBaeG,LinCoLnYpetingparadigmsinQualitativeResearch[m]∥nKDenZin,YSLinCoLn.HandbookofQualitativeResearch.California:thousandoaks,1994:45.

[3]齐力,林本炫.质性研究方法与资料分析[m].嘉义:南华大学教育出版社,2003:4.

[4]BRYmana,CRameRD.QuantitativeDataanalysisFoRSocialScientist[m].LondonandnewYork:Routledge,1990:53.

[5]胡幼慧.质性研究[m].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6:65.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篇9

论文摘要: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已经成为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的范式。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界对实证研究存在很多误解和误用,从方法论角度分析,出现了夸大主体理性、研究者脱离研究对象、体育社会系统被肢解、宏观研究的泛滥和研究方法华而不实等弊病。本文提出要以深刻的批判意识和富有建设性的态度,批判这些弊端,并探讨对策。

实证主义思想最早由社会学创始人孔德提出。孔德反对传统的形而上学思辨的研究方式,主张社会学要摆脱思辨哲学的羁绊,重视经验和感性资料在社会认识中的重要作用,恪守经验主义认识原则。在孔德看来,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之间没有本质的差异,它们都遵从同样的科学法则,因此自然科学的方法完全适用于对人类社会的研究。孔德提出了三种实证的研究方法:观察的方法、实验的方法和比较的方法。迪尔凯姆发展了实证主义思想,他提出“社会事实”概念,制定了一系列社会研究的实证规则。迪尔凯姆认为“社会事实”才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主张用社会事实来解释社会事实。他率先把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与经验研究密切结合起来。实证主义一直提倡的面向社会事实、注重感性经验的传统正是社会学能够成为一门科学的关键因素。实证主义发展至现代,不仅对社会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研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实证主义思想传人中国虽有百年历史,但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并未形成一种稳健的研究传统。我国的体育社会科学的建立为时更短,实证主义的观念虽然在体育社会科学界已经得到广泛认同,但是与其相关的理论与方法体系远未成熟,真正基于实证主义范式的研究成果还为数甚少。另外,实证主义也存在将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混同、轻视人对社会的影响力以及人的价值世界对社会研究的影响力、过度依赖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等弊端,但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界对此缺乏反思。再加上科研体制上的弊端和近年来不断强化的科研功利化趋势,致使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界在实证研究上步人重重误区。

一、夸大的主体理性

社会成员具有进行理性认识的能力。科研工作者由于受过专门的训练,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修养,所以可以通过科学研究在更高的层次上进行理性认识。然而,任何社会成员包括科研工作者的理性都是有局限性的;任何形式的认识过程包括科学研究都要受到社会制度、生产力水平、生活方式、科学文化发展程度、传统文化、社会关系和群体心理等社会因素的制约;任何形式的认识过程包括科学研究都要受到认识主体的人生经历、社会地位、动机需求、智能结构、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等个体因素的影响。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过程更加特殊: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既是体育过程的研究者也是体育过程的行动者,其所要研究的对象之属性其自身也同时具备,因而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者具有主客体统一性。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者不仅是研究活动的实施者,同时也是社会价值体系的承载者;不仅要受理性原则的支配,同时也必然受到各种非理性因素的制约。再精心设计的研究也难以摆脱各种微妙的价值预设;再高明的研究者也无法消除隐蔽的主观干扰。在种种看似合情合理的研究背后可能隐藏着很多难以察觉的偏见、误解、干涉和扰乱。所以夸大主体理性的做法是不理性也不客观的。然而,在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界这一现象却极为普遍:科研被赋予神圣的使命,科研被视为超常的事业,科研成果被奉为权威产品;体育科研工作者经常以~种外在于体育的而且永远不会出错的力量出现,按照似乎可以脱离体育而存在的“理性手段”开展研究活动,制造各种要强加给体育的、犹如恩赐的科研产品;几乎没有体育科研工作者会在他的研究报告里主动声明自己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极少有体育科研工作者对自我主观世界给科研之影响进行深入系统的反思。这种夸大主体理性的现象可以看作是膨胀的科学主义的表现,同时也是实证主义误人歧途的重要源头。

二、脱离对象的研究者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队伍是进行体育科研的群众载体。我国的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队伍主要来自高校。众所周知,我国的教育和科研评价体制存在着一定弊端。对于来自高校的体育科研工作者而言,科研超越教学成为评价其工作业绩主要的甚至是惟一方面,而且重科研的数量轻科研的质量、重科研的规格轻科研的效益。科研演变成一种超越科学认识属性而更加强调利益博弈属性的社会活动。围绕着科研资源的争夺和配置,形成了与现有高校职称体系密切相关的利益阶层和利益等级。功利化的科研目的加上阶层化的研究队伍必然导致失去客观公正的立场。与科研队伍阶层化密切相关的是一部分处于较高等级的科研工作者开始蜕变成“科研特权阶层”。姜达维指出:“体育科研逐渐成为一部分人的‘专利’,而这部分人往往并不直接参加体育实践,从而导致了研究与实践的脱离,并且往往是他们的压迫,将所有的体育科研完全纳入到这种规范的研究模式。”@体制的弊端造就了一班不从事科研的“科研工作者”,他们不从事科研实践却能尽享科研成果,不与研究对象接触,甚至完全不了解研究对象却能提出种种所谓对策干预研究对象生活。科研应该严谨笃实,实证主义所强调的感性经验和感性资料搜集被这部分“科研特权阶层”完全抛之脑后。严格地说,在脱离研究对象的情况下搞出的“科研成果”是缺乏可信性的,是打着科学旗号的伪科学。

三、被肢解的体育社会系统

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的社会子系统。体育是社会的产物,只有将体育社会系统置于社会整体环境中才能认识其本质属性;体育是历史的产物,只有将体育过程置于人类历史整体进程中才能把握其发展脉络;体育是文化的体育,只有将体育现象置于特定的文化体系中才能揭示其社会价值;体育是鲜活的体育,只有将体育活动置于人们的现实生活场景中才能洞悉其真相;体育是人的体育,它不仅是个体在特定社会条件下受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而展现的外在身体动作,同时也是个体按照特定的价值体系建构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社会生活的过程。体育不仅服从因果律,也服从价值律。体育社会科学的研究不仅要揭示体育之规律,也要诠释其价值。任何将体育机械分割、人为剥离的研究都有可能破坏体育自然情景下的因果关系和价值体系。

然而,在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界有不少研究是在极端实证主义范式下进行的,否认体育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本质区别,否认体育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异质性,否认被研究者主观世界对体育的影响,用一种外在于体育的、强加给体育的方式研究体育,从而导致肢解体育社会系统,扭曲体育社会因果关系,忽视对象价值体系。我国绝大多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都是基于主体价值体系的,研究者将研究对象视为被动的客体,视为纳入自己研究视野的物化的因果关系综合体;而对研究对象而言,研究者是以高高在上的、异己的面貌出现的,并用某种外在于研究对象价值体系的方法寻找那些明明源自却又完全脱离研究对象之生活的所谓“规律”和“真理”。研究者与研究对象无法分享共同的价值体系。这种冷落对象价值体系的研究是一种貌似客观实质上非常主观的无根基研究,基于此种模式的研究成果是难以真正为研究对象造福的,甚至有可能干扰和破坏研究对象的原有生活。另外,此种主体中心论的研究模式也很容易忽视常人之体育。例如: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界曾经长期忽视对农民和各种弱势人群的体育需求和生活的研究,有些学者谈到体育社会功能的时候动辄讲“增强市民体质”、“促进城市文化建设”,似乎体育对农民和农村是无价值和多余的。

我们认为研究者不应当以强加的逻辑臆断被研究者的属性,而应当首先用研究对象自己的方式理解其观念、行为和生活,重视研究对象观念、行为和生活体系之独特内涵和价值,强调对研究对象特有的语言文本进行诠释,以追求一种更加人本化、平民化和实景化的研究风格。这种研究风格在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界是极其需要也是极度缺乏的。

四、泛滥的宏观研究

宏观与微观是两种相对的研究视角。宏观研究视野比较宏大,包含对象比较繁多,涉及因果关系比较复杂,有助于发现全局性、普遍性和概率性知识,需要动用较多科研资源。微观研究视野比较集中,包含对象比较单一,涉及因果关系比较简单,有助于发现局部性、特殊性和典型性知识,需要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修养。

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界在对待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关系上存在着一种错误观点,认为宏观研究比微观研究更有意义。单从考察范围来看,宏观研究当然大于微观研究,但科研工作的意义并不取决于其考察范围之大小,而取决于其学术价值和实用效能,而此二者又主要取决于科研工作对事物规律及本质属性等揭示之程度。规律与本质往往不是浮现于共性切面表层的,而是潜沉于个性角落底部,没有对微观事物长期、深入、细致地探究是难以揭示的。从这一点而言,宏观研究并不比微观研究更有意义。另外,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目的不仅在于揭示体育之规律和本质,也在于诠释体育作为被研究社会成员生活有机组成部分的特定价值体系,而这一点是宏观研究缺乏兴趣或者无能为力的,却恰恰是微观研究的优势。转贴于

与以上观点相关的是,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界在科研选题上呈现明显的宏观化趋势。各种冠以“全国”、“省市”等宏大范围标志的课题和论文多如牛毛,而着眼于某一微型社区、组织、学校和群体等的研究则如风毛麟角。在各种宏观研究当中最为突出的是发展战略研究。发展战略研究具有如下特点:课题由政府部门;研究范围关乎全局;研究内容多由现状与问题、目标与需要(或趋势)、手段与对策几部分构成;研究周期一般在1—3年之间;如果研究成果被采用将对众多社会成员的利益产生影响。发展战略研究在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界有不断升温趋势。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发展战略研究存在不少弊端。首先,战略研究以及研究之后的政策实施是一项连成一体的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而这个系统工程是任何个人或研究团体都无法掌控的。通常情况下,研究者只关注研究过程而很少会考虑政策实施过程,导致发展战略研究沦落为“政策论证式研究”或者“不负责任的研究”。其次,社会本质的呈现、社会规律的论证、社会政策的检验都需要漫长的时间,研究者无法保证在有限的时间里用有限的资金和人力获悉被研究社会过程的全貌、机制和对策的合理性。再次,发展战略研究过程本身及以其为依据的政策都将影响众多社会成员的利益,甚至改变他们的命运,而无论从伦理角度还是法律角度,研究者都不具备改变众多社会成员的生活方式的权力。

研究者只能通过政府部门实施这一改变,但在不少国家,政府部门的这一权力也在遭受怀疑和挑战。最后,由于我国的发展战略研究多采用调查而不是社会实验的方式,所以研究者所提出的改变策略大多是未经实践检验的“设想”而已,无法保证其能给受众带来有利影响。

五、华而不实的研究方法

体育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并非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访谈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独立研究方法的简单集合,而是以特定的哲学思想和方法论为指导,以多样的研究技术为支持的方法体系。体育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也并非脱离具体时空条件和体育实践的抽象原则与规范,而是基于特定文化和价值模式以特定研究者群体为载体的知识体系。

在各种研究方法当中,观察法和实验法基于“实践出真知”这样一个实证主义和多数反实证主义者都公认的哲学前提和科学认知原则,以搜集第一手感性经验材料而见长,也是实证主义鼻祖孔德认为的最具实证精神、最能体现实证风格的研究方法。人类学和社会学中的很多经典研究是采用实地观察或参与性观察的方式进行的,如费孝通的“江村经济”;管理学和行为学的很多经典研究是采用实验法进行的,如梅奥等人的“霍桑试验”。而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界在实证主义思想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大背景下却出现了忽视观察法和实验法的不科学倾向。

邵伟德对1995~2000年《体育科学》载文所用研究方法统计分析后发现:问卷和访谈等调查方法是运用最为频繁的方法,约占总体资料收集方法的34.32%;实验法虽然也有较高比例,占总体收集资料方法的23.17%,但主要见于人体、动物与教育实验等类研究。不同学科在资料收集方法上也带有各自特点,体育人文社会学科形成以访谈、问卷调查为主的研究模式。这一模式带有明显的实证主义色彩,一方面体现了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界对研究方法科学化的追求,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界在实证研究道路上步人了误区:片面重视统计调查,忽视实验和实地研究,满足于表面感性资料的搜集,不能深入被研究社会过程的内部和底层。

另外,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界青睐的问卷调查法,其实是一种只具有有限用途,而且饱受批评的调查方法。问卷就是一种由问题构成的测量工具,用于测量人们的行为和态度。但实际上,问卷无法直接测量行为,它只能测量人们对行为的记忆和陈述;在对态度的测量上,问卷胜过单纯的观察,但很难使调查者通过问卷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态度;在调查指标的选取上,再精心设计的问卷也难避免调查内容肢解、撕裂的弊端;在调查对象的选取上,问卷调查法要求被调查者具备一定的语言阅读能力,问卷内容也有可能与被调查者存在价值观上的冲突,或者造成书面语言、心理感受上的一种侵犯;在调查过程上,问卷调查需要严格地抽样,发放率、回收率和有效率都难以保证;在实际用途上,问卷调查法比较适合调查一些较表浅而单纯的指标,如总统选举前的民意测验等。在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界,数理统计法和问卷调查法被提升到一个不应有的高度,就连博士和硕上学位论文,只要有足够样本量的问卷调查和大量的数据陈述就可以安然过关。这是值得忧思的。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篇10

关键词:《体育社会学》学科性质教学研究

20世纪80年代,《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在我国起步,经过20余年的发展,已形成了我国自己的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第一个省级体育社会学学术团体,同时出版了多部专著、教材。最早的一部《体育社会学》是刘德佩先生于1990年6月出版完成的,其后有徐隆瑞、梁向阳的《体育社会学》(1990年7月),吕树庭、卢元镇的《体育社会学》(1995年4月),毛秀珠的《体育社会学》(1997年7月),卢元镇的《体育社会学》(2003年4月第4版)等。

本文以1990年徐隆瑞、梁向阳的《体育社会学》(下文简称1990版)、1999年顾渊彦主编的《体育社会学》(下文简称1999版)为例,从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框架结构四个方面来探讨其学科内容和体系;同时在比较国外相关研究及参阅国内同类文章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中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查阅《体育社会学》专著和教材近10部,并通过计算机检索相关文章数篇,这为本文的进一步分析奠定了资料基础。

1.2专家访谈法

对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领域中的10余名教授进行访谈,访谈包括《体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及研究内容等。

1.3比较法

与国外《体育社会学》版本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比较。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学科性质

关于《体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我们来比较三个版本的观点。1990版认为:“体育社会学是一门新兴的社会学分支学科”;1999版的观点是:“体育社会学是在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上产生的。”综上可看出,《体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门分支学科,这一说法得到一致的认可。

我们比较了美国杰·科克利(JayJ.Coakley)编著的《体育社会学——议题与争议》(第6版),其有关学科性质的看法是:“把体育社会学描述为体育和社会学的分支领域……大多数体育社会学的学者同意,此领域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它把运动当做社会和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来研究。”

就国内有关《体育社会学》学科性质的相关文章及资料显示,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观点:(1)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2)是体育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3)既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又是体育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

由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关于《体育社会学》学科性质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它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而关于它与体育科学的关系是分支还是基础,还存在一定的差异,著名学者卢元镇先生认为《体育社会学》是体育科学的基础学科。

2.2研究对象

关于《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有不同的观点。1990版认为:“体育社会学是从社会学的理论出发,研究体育的社会性或社会过程的学科,或者说,体育社会学是研究体育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学科。”此处的社会过程和社会性不仅表现在体育活动系统内部,而且体现在体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及社会总体的关系上。1999版引用《中国体育社会学》中的观点,认为《体育社会学》是一门把体育这种文化现象作为一个不断变化的整体的学科,具体可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

杰·科克利(JayJ.Coakley)在《体育社会学——议题与争议》一书中也认为应该把体育作为社会现象来研究。国内相关文章表明,关于《体育社会学》研究对象有不同的看法,而这些看法是跟作者对其学科性质看法有密切联系的。

综上所述,研究者对《体育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不同观点,与其对学科性质的不同看法有密切关系。对不同学科性质的看法,决定了不同研究对象的观点。

2.3研究内容

我们对两个版本的《体育社会学》研究内容进行了比较分析。1990版清楚地介绍了研究内容,其中有三个共性的方面,(1)体育的社会结构、特点及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其中包括整个体育结构及其组织形式的研究;体育与社会现象(包括经济、政治、宗教、教育、文化等)之间的关系等。(2)体育社会学的理论和体育社会问题。这既包括创建体育社会学理论体系,又包括解决体育中的具体社会问题。研究者通常是把两者结合起来研究,以促进理论和实践的双向和谐发展。(3)不同体育形态的研究(大众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从目前的资料来看,对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研究较多。大众体育包括大众体育的群体与组织、闲暇与体育、生活方式与体育、影响大众参与体育活动的因素、各种群体的体育等;竞技体育包括竞技体育与大众传媒、竞技体育引起的越轨与控制、竞技体育的文化价值等。学校体育中的体育现象是我国研究较少的内容,包括学校体育的社会化、学校体育的社会影响价值、校际体育运动研究等。此外,1990版还谈到体育的社会冲突与控制问题。

西方体育社会学的发展过程中,研究者感兴趣的内容有:社会变迁、社会化和社会分层领域。社会变迁的研究者关注不同社会群体体育消费的形式与变化、体育参与的形式与变化、社会系统中价值体系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相互关系的变化等。“通过体育运动的社会化和通向体育运动社会化的过程,是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体育社会学学者们关注的焦点问题。然而,当时也有学者指出,不能忽视体育运动中的非社会化和再社会化问题”。同时因为近来关于社会化的定性研究已经为理解社会体育界和体育参与提供新的、很有洞察力的见解,所以对社会化问题的研究也很关键。体育运动与社会分层的研究,包含的内容也较多,如体育运动中的阶层差异是什么、不同项目之间是否存在活动者的阶层差别及其程度如何等。

西方有关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内容,与我国有相似的地方,同时也存在一些时空及文化差异。随着进一步广泛的交流和发展,《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内容将更加具有多元化、包容性和普适性。

3.结论与建议

3.1本文通过比较国内两个版本《体育社会学》,一方面反映了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找出了有关学科发展中的相同及相异观点。

3.2《体育社会学》属于社会学的分支学科的学科性质受到了国内外的一致认可。它与体育科学的关系目前仍存在一些不一致的看法。

3.3国内外学者已把体育社会现象看做是《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这是近来一致的看法。

3.4我国《体育社会学》学科研究内容上缺少与时俱进的研究内容,包括体育不平等、体育控制等社会问题,这为我们建设当代的《体育社会学》提出了前沿性和中国特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杰·科克利(JayJ.Coakley).管兵译.《体育社会学——议题与争议》(第6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徐隆瑞.体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3]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