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十篇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十篇

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33:03

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篇1

副组长:黄松山

成员:朱清宝

林朝庆

2、学校保卫处为加强平时校园安全的预防力度,快速有效地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城厢中心学校成立保卫处。保卫处由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直接领导。主要职责是处理校园各种突发事件。具体名单如下:主任:林木田(校长)

副主任:黄松山

成员:朱清宝林朝庆

二、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一)暴力伤害事件应急预案1、活动的组织者或当班值勤者为第一责任人。2、实行“突发事件首望制度”,即暴力伤害事件一旦发生,首先看见突发事件的教师,应在第一时间报告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小组,并尽可能阻止暴力伤害行为继续实施。3、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小组一方面应通知“保卫处”和相关人员迅速赶往事发现场,竭全力阻止暴力伤害行为继续实施,及时疏散学生,全力保护受害师生。另一方面应立即与当地公安部门和上级相关部门(镇政府、县教育局)取得联系,要求救援。4、如发现学生身体受到意外伤害时,应马上送医院诊治,并及时通知受伤害者的家长。5、公安部门到达现场后,应听从他们的指挥,积极配合救援工作。6、事件平息后,协助保护好现场,并向公安部门和上级政府部门详细汇报情况(口头、书面),做好有关材料。7、学校领导和班主任要对受伤学生及时慰问,稳定情绪,保证校园秩序稳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小组组织人员,接待受伤同学家属并做好解释工作。(二)消防事故应急预案

1、配备好必备的防火安全设施、设备,及时检查电器设备。2、发生火灾时,切断电源,迅速搬离危险品、易燃易爆物品,先用灭火器灭火;火势蔓延,急向“119”消防指挥中心报警,并立即报告县教育局。3、迅速开通全部安全通道,组织、指挥师生疏散,撤离至安全地带。4、阻止学生救火。5、配合消防部门,做好自救工作。6、尽可能地保护好现场,做好涉及本案的有关证人证事记录。

(三)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1、凡就餐后,老师出现不明病因的肚痛、胸闷、恶心、乏力昏沉、呕吐、腹泻等症状,各生活老师、班主任、值周教师等,谁先发现,谁就应在第一时间报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2、迅速与医院联系、诊治,采取救护措施,并向教育局及卫生防疫部门报告(包括:时间、地点、中毒人数、主要临床表现、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等)。

3、保护现场,做好预留食品、蔬菜的取样工作,食品用工具、容器、餐具等不急于冲洗,以备卫生部门检验。4、迅速排查食用致毒食物的师生名单,并查询他们的身体状况。5、根据事态发展情况,迅速与家属联系。6、如实汇报有关情况,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诊治、调查、事故处理工

(四)突发传染性、流行性疾病应急预案1、做好传染性、流行性疾病的预防和公共卫生工作,宣传防治知识,防范突发事件的发生。2、建立重大、紧急疫情信息报告制度,对

已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传染性、流行性疾病,或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及时向卫生防疫部门和区教育局报告,听取卫生防疫部门的处理意见。3、对传染性、流行性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防止师生交叉感染和扩散。4、在校园、教室内做好必要的消毒工作。对可能受到危害的该班学生和任课老师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5、坚决杜绝染病学生带病来校,必须由医院出具诊断证明已康复并不再存在传染危害后方准许来校上课。6、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共同配合预防和诊治。学生病愈回校后,任课老师要做好补课辅导工作。

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篇2

某县教育系统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20xx年9月)

为了建立我县教育系统重特大事故及重大突发事件救援应急体系,提高重特大安全事故及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反映能力和救援工作整体水平,最大限度地减轻重特大事件及重大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全县学校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等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我县教育系统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全县中小学、幼儿园、职业中学发生的一次性死亡3人以上(含3人)或重伤10人以上(含10人)的急性中毒50人以上(含50人)或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含30万元)以及其他性质特别严重,影响重大的安全事故和重大突发事件。主要包括:

(一)学校(幼儿园)的建筑物倒塌及走廊、通道、楼梯道拥挤造成学生伤亡的事故;

(二)学校(幼儿园)发生的重特大火灾事故;

(三)学校(幼儿园)建筑工程发生的安全事故;

(四)学校(幼儿园)师生发生的集体急性中毒事故;

(五)发生的造成师生伤亡和重特大交通安全事故;

(六)学校(幼儿园)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发生的重特大安全事故;

(七)各类自然灾害引发的学校安全事故;

(八)学校(幼儿园)发生暴力恐怖事件等重特大安全事故;

(九)学校(幼儿园)发生的重大群体性传染性疾病等事件;

(十)学校发生的学生重特大溺水死亡事故;

(十一)校外集体活动、集会、演出等发生师生伤亡的事故;

(十二)一年一度的高考、中考等大型考试活动中发生的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群体性事件。

二、实施原则

按照“政府统一领导,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旬阳县特大事故应急救援总指挥部的组织指挥下和旬阳县教育局特重大事故及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开展重大安全事故抢救和突发事件处理工作。县教育局在职责范围内负责对重特大事故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指挥和组织实施;各学校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启动应急预案。

三、重特大安全事故及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处理指挥机构及职责

县教育局成立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开展重特大安全事故抢险救援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县教育局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纪检书记、考试管理中心主任、政府教育督导室、督学任副组长。成员由各股办、室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分管安全工作副局长任办公室主任,教育股长、行政股长、人事股长、计财股长、督导室负责人分别任办公室副主任。各乡镇教育办主任、各级各类学校校长(幼儿园长)为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责任人,直接负责重特大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的报告、现场保护等前期事故应急救援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四、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主要职责

(一)负责督促指导县直学校(幼儿园)和乡镇教育办制定各自的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二)定期指导预案的演练;

(三)重特大事故和突发事件发生时,快速向县委、县政府、市教育局汇报并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及突发事件的实际情况;

(四)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及有关人员快速开展现场安全保卫,事故区域警戒和治安管理,维护学校、幼儿园正常的教育秩序和社会治安。

(五)做好事故现场的交通疏导和人员疏散工作,阻止无关人员随意进出事故现场。

(六)组织有关学校、幼儿园和相关部门按照应急预案,快速开展抢险救援和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

(七)配合有关部门对肇事者等有关人员采取监控措施,防止逃逸。

(八)配合上级部门对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工作。

(九)做好伤亡师生家属的善后、安抚工作。

(十)大型考试活动,有突发性群体性事件的苗头,要加强对事件的严密监控。若校内出现群体性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及其股办室要及时深入事发学校,现场指挥,控制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五、重特大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的报告

(一)各中小学校、幼儿园要在第一时间迅速将重特大安全事故及突发事件的真实情况分别报告县教育局和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

县教育局值班电话:xxxx

(二)事故发生24小时内写出书面报告,报送县教育局和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

(三)事故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1、发生事故的单位及事故类别,发生时间和地点;

2、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的初步估计;

3、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4、事故抢救处理情况和所采取的措施;

5、事故的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四)县教育局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接到重大安全事故及突发事件报告后,除了向局长报告外,须立即向县政府分管副县长报告,同时报县委办室和报市教育局、县安监局和相关部门。并根据重特大事故的实际情况,请公安、消防、卫生监督、环保等相关部门赶赴现场进行事故现场保护和证据收集。

六、重特大安全事故和突发群体性事件发生后的对策和措施

(一)重特大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发生后,县教育局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立即启动实施应急预案,并随时将抢险情况和应急处理情况上报县政府和市教育局。

(二)重特大事故发生后,在县政府的领导下,立即请交通、水电、电信等公共设施管理部门快速恢复被损坏的道路,水、电、通讯等设施。

(三)请公安、交警加强事故现场保护。请卫生部门第一时间派出医务人员抢救伤员,并做好事故现场的防疫工作。

(四)事故发生后,各学校党政领导、幼儿园园长要亲自挂帅,组织有效的抢险救援工作,同时做好全体师生的思想稳定工作。

七、重特大安全事故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及要求

(一)各乡镇教育办、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各民办教育机构要牢牢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要把安全工作作为学校当前和今后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好。要建立健全学校、幼儿园各项安全制度。逐级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各部门安全工作职责,并建立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各乡镇教育办要加强对所属村小、教学点的安全管理,经常性地检查督促,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篇3

论文关键词:高校;信息化;突发事件;危机预防;问题;对策

一、国内外研究工作现状

突发事件应对是近年来研究热点领域,其中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的研究备受关注。一旦出现突发事件,没有建立突发事件应对管理机制的高校管理者一般不得不采取一些消极措施:封锁消息,严禁走漏风声,内部处理等。这些措施往往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不仅不利于事件的彻底解决,也不利于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不同学术背景的学者都从各自的认识出发,结合自身的学科优势,对与突发事件应对管理机制有关的某个侧面或某一个具体问题加以研究。归纳起来可以发现,对高校突发事件管理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把高校危机分为四类:(1)自然性危机事件(发生在高校);(2)社会性危机事件;(3)高校设施性危机;(4)高校管理类危机。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李欣提出建立智能校园突发事件紧急预案可视化平台,利用GiS技术,在地图上标识事故位置。南昌大学的王鹏程按照高校突发事件的性质对突发事件进行划分:(1)政治类突发事件;(2)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3)刑事、治安灾害类突发事件;(4)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5)高校管理类突发事件;(6)教学类突发事件;(7)校园网络的突发事件;(8)影响学校安全与稳定的其它突发公共事件。虽然高校突发事件的分类多种多样,但是简敏认为,按照突发事件的性质对突发事件进行划分便于对突发事件的管理。关于高校危机管理的阶段界定问题,学者们的相关论述较少,同样亦无定论。华东师范大学的李志强[18]将高校危机管理按照工作周期和工作重点分为以下五个阶段:(1)危机事前管理;(2)危机事发阶段管理;(3)危机事中阶段管理;(4)危机事后恢复管理;(5)危机管理评价。马叶把高校危机管理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高校危机预控管理、高校危机准备管理、高校危机反应管理、高校危机恢复管理。武宇清等将危机发生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危机潜伏期,这通常是一个较长的时期,危机苗头还没有出现,但是潜藏的一些矛盾隐患己经存在。二是危机的暴发期,一般这是一个持续时间短而强烈的时期,迫害程度较大,这是危机管理最困难、最紧迫的时期。三是危机的恢复期,危机发生后对危机中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尽快恢复正常的秩序,积极寻找新的生长点。余宏明分析了美国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的一些方式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经过分析,可以发现关于应对突发事件的视角和研究内容比较繁杂,其中关于基于信息化基础的突发事件建模和应对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平台建设的研究较少,还没有形成系统、深入的研究。因此本文所做的工作就很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二、突发事件特点分析

(一)隐秘性:危机一般无法立刻被人发现,长期处于潜伏状态,学校危机从表面看是由突发事件引发,其实大都要经历一段潜伏期,这一时期许多潜伏的危机因素一开始表现并不明显,不易觉察,但它通过不断累积,达到一定程度,便会一触即发。

(二)预测困难:学校危机就其产生的表现来看,是突如其来的,如果事前没有相应的预案,往往是防不胜防,使管理者措手不及。它常表现为某一突发事件,该事件起到危机导火索的作用。

(三)联系性:一般情况下,各种学校危机是相互关联的。当一种危机发生后,易引发另一种危机。如学校管理者因某方面的决策失误而产生公众对校方的不信任,导致信誉危机、形象危机或财务危机的产生。

(四)规则性:学校危机的发生、发展虽然具有突发性、隐蔽性,但同时它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危机全程从酝酿到解决一般要经历四个不同的阶段:潜伏期、爆发期、恢复期、解决期。每个阶段都有一定的特征,如果学校管理者认识、把握其特征也就找到了规律,就可制订与之相匹配的预防、应对、恢复和解决策略。

(五)后果难以估量:从学校危机造成的影响来看,其后果往往是难以估量的。因为一些特别严重的危机所产生的经济损失可能在当时有一个大概的估测,但从长远考虑则难以估量。另外,从产生的精神损失来看,且影响更加久远。由此突发事件而引发的学校办学形象危机会造成长期的负面效应,甚至影响到学校的生存。一方面,学校形象严重受损且波及到学校其他方面的人和事,另一方面,严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甚至影响其一辈子。

三、高校突发性事件信息平台机制的建立

(一)构建信息化的危机信息收集机制

掌握信息化的危机信息收集工作的主动权。1、控制网络阵地,强化信息工作。学校必须将网络作为获取情报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并形成以党校办牵头,信息中心、保卫处、图书馆等部门结合的网络控制小组,通过对校园网及相关网站、博客、论坛的深入监控和巡查,挖掘影响学校政治稳定的情报信息;2、加强学校各部门之间的情报信息沟通与互动。建立以学校党委办公室为核心,各学院、各二级单位广泛参与的情报信息交流互动平台,在各单位分别组建一支信息员小组,通过学校办公自动化系统,完善信息收集、上报制度,使情报信息工作正规化、制度化;3、通过学生群体信息力量,获取深层次情报信息。在学生当中构建群体信息力量,通过学生获取情报信息。不断完善对群体信息力量的构建制度和考核标准,规范信息通报制度;4、通过专案、专题调查获得情报信息。在调查各类案件或协助地方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查处案件时,进行专项调查或调研,对发现的可能影响学校稳定的因素进行风险分析,对相关人员予以掌握和控制,使学校对维持稳定情况有总揽全局的控制力。

(二)构建信息化的校园突发事件应对预警机制

1、科学确定预警指标。根据应急预案中的校园突发事件的分类,遵循科学性和系统性等原则,分别设计预警指标。根据校园突发事件隐患评估的结果,对危害程度较大的安全隐患,应及时向全校教职员工发出警报,并要求他们提前采取预控措施;同时,还要强化校园网24小时值班制度,发现问题立即报告并妥善处置;2、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危机预控机制。当发现校园突发事件的征兆并确认其可能发生时,危机管理小组应迅速采取果断措施,命令有关组织和人员立即进入战备状态,把校园突发事件消灭在爆发之前;3、在校园突发事件已经发生但尚无明显的升级扩大的情况下,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切断突发事件产生的源头,尽可能把损失和影响控制到最小,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和升级;4、保证经费投入,购置校园突发事件的预控设备,比如网络数据存储备份设备等,实现一旦发生校园突发事件而导致系统信息遭到破坏,可以立即启用备份系统的信息,把损失降到最低;购置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和灾备系统。由党校办牵头在校园内强制推行上网实名制,使得肇事者不敢肆意攻击校园网站,散布蛊惑人心的谣言,以实现对网页的实时检测。通过灾备系统自动恢复被篡改的文件,提高校园网信息安全。

(三)构建信息化的校园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

构建完善可靠的信息化的校园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主要是强化突发事件控制力。高等学校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构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体系。收集整理相关信息。对于收集到的信息,需要经过系统的整理分析,甄别是非,去粗存精,从而获得重要的危机预警信号。学校以党校办为核心形成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分级负责、职责明确,预防为本、及时控制,系统联动、群防群控的处理校园突发工作原则和指导思想,提高学校处置校园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能力。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证明,在处置校园突发危机事件时,要充分利用学校各种宣传载体,在第一时间让广大师生了解事实真相,深入细致地做好全体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详细掌握并上报学校各类人员的思想情况,及时消除上级思想负担,化解师生各种矛盾,维护学校的稳定。根据学校各自特点制定处置机制,健全预警预控机制。建立校园突发事件隐患评估系统。采用定性、定量或者是二者结合的方法,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校园突发事件的类型及危害程度做出绩效评估。

(四)构建信息化的校园突发事件预演机制

学校要充分发挥自己人力资源丰富的特点,加强突发事件演习。应急预案不能只在嘴上说说,要真正落实,彻底杜决:事前没人管,事后出问题拍屁股推责任的现象。学校要认真制订应急预案演习计划并定期组织演练。通过演习,让更多的教职员工了解校园突发事件的预防知识和应对措施,不断提高处理应对危机的能力,使应急预案真正发挥效用。

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篇4

关键词:高校;突发事件;预警;对策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6.068

对突发事件的预警和管理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考验和亟需解决之事,这对学生的人身、财产的保护和心理的良好发育都有重要意义,也是避免高校与学生发生法律纠纷的重要环节。因此,开展良好的高校突发事件的预警与对策研究,才能更好的为高校进行人才培养工作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利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安全、有序和高效发展。

1高校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分析

1.1社会环境因素

(1)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元化对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产生冲击,学生不再是单一的接受校园文化知识,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容易产生思想和行为的偏差。

(2)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学生层次和学生规模的变化和加大了学生管理难度,为高校学生管理提出了重大课题,应急处理学生突发事件管理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3)校园周边环境的复杂性也是重大的安全隐患,学生课余时间多数消耗在校园周边的餐饮、娱乐休闲、体育活动等场所,酒吧、网吧、旅馆等地易为突发事件多发之地。

(4)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我国新闻媒体的逐步开放,迎来了新媒体时代。网络平台的开发性和隐蔽性使得大学生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恣意获取、发表、评论各种信息,新媒体的推广在开阔学生视野、拓宽信息渠道、增强社会联系等方面有着重要积极作用,但也为网络监管带来了巨大挑战。

1.2高校管理工作尚有不足

(1)学生管理工作不力,民主渠道不畅。高校突发事件具有发生领域广、事发突然、管理复杂、责任重大、影响层面深等特性,这都增加了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需要后勤管理部门、学生处、教务处、保卫处等多部门协调,往往管理相对滞后,不能提前预警突发事件,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成为薄弱一环。

(2)预防和应急处理突发事件的机制尚未形成。事实证明,高校预防和应急处理突发事件的机制需要有完备科学的处理体系,职责分明的组织机构,充实的物资储备,但很多高校明显缺乏专门的预警与应急机制,即便有,内容单一,流于形式,操作性不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不够,遭遇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仍需提高。

1.3学生自身原因

(1)心理健康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学生面对着纷杂的大千世界,人生观、价值观都受到很大影响,从新生入学的环境适应与迷茫,到学习、恋爱、交友的心理成长,以及升学、就业的种种压力,都容易造成他们身心上的困境和扭曲,从而引发思想和行为的失衡,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2)自我保护意识缺乏。大学生思想单纯,性格纯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和自我保护意识,政治思想觉悟不高,面对复杂的社会矛盾缺乏清醒的头脑认识。面对毫无预警的突发事件事件时,应急意识不够,并不能理性分析和判断,往往成为突发事件的盲目跟随者及受害对象。

(3)家庭环境复杂。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成长与单亲家庭或者贫困家庭,复杂的家庭环境使得学生缺乏关爱,安全教育缺失,面对挫折和失败时没有自我调节能力,产生过激行动,引发高校突发事件。

2突发事件预警与管理现状

2.1应急管理意识滞后

很多高校危机管理意识淡薄,管理理念滞后,还没有认识到突发事件的严重社会危害性,没有把预警机制纳入到校园安全管理的常态工作中,对学生的人格教育、思想教育、安全教育、应急教育还不够,学生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容易出现群体性恐慌、抱怨、虚假传播信息等问题。高校要把突发事件的预警与应急处理当作一种整体的系统工作看待,不是单一由保卫部门负责,要树立“大校园应急管理”意识,很多高息没有认识到突发事件的预警与应急管理是一个需要内外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综合工作。

2.2缺乏完备的制度保障

科学完备的制度建设是突发事件预警与管理的有效运行的基础,有系统的预警方案、应急机制、权责规章制度才能更好的预防和落实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很多高校忽略了制度建设,缺乏系列的制度设计。面对突发的危机事件,采取临时性的应急手段,往往处理效果欠佳,后期善后问题遗留严重。

2.3专门管理机构的缺失

多数高校都是由保卫部门负责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缺乏常设性的突发事件综合协调管理机构,没有固定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小组,一旦校园出现问题四处报告,谁知道了谁处理,没有明确严谨的应急思路,各层领导慌乱处理,职责划分不细,缺乏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主心骨,专门突发事件预警与管理机构缺失。

2.4心理干预薄弱

校园突发事件的发生对当事人、相关同学以及其他学生都会有深远影响,包括身体伤害和精神伤害,往往精神层面的影响和刺激更不易被发现,破坏性更大,影响学生的情绪把控、价值取向、思想状态和生活信念。高校即便有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但是对突发事件的心理调控还有待加强。

3构建多元化高校突发事件预警与管理机制

3.1建立应急法律机制

高校突发事件往往涉及到法律问题,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实质问题,高校应当加强师生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法制教育。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发生,应尽快出台《校园安全法》,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完善高校突发事件预警与管理的法制化建设。通过法律设定明确法律依据、执法主体、处置程序、救济途径、监督管理以及事后恢复。

3.2深化安全教育

要深入开展安全教育,提升安全意识,通过活生生的案例教育学生注重人身安全和思想维稳,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包括校电视台、广播电台、校报、小百合BBS、橱窗、布告栏等)积极开展正面宣传活动,让广大学生真正树立起牢固的安全意识。及时了解掌握师生员工的思想动态和引发事端的原因,掌握深层次、预警性信息。事件发生时,及时有效地做好师生员工的思想教育和疏导工作。协助信息联络与宣传组做好突发事件期间的舆论引导和宣传工作。让学生明确安全隐患和突发事件的后果,明确安全责任,预防潜在的、有倾向性的危险。

3.3完善应急组织体系

应对危机事件高校需要成立突发事件预警与管理机构,由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担当领导指挥机构,实行集中领导,统一指挥。同时,明确工作职责,识别、分析各种安全因素,针对高校突发事件的特点、性质、危害程度等多种因素,结合突发事件的实际情况,寻找可能出现危机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并向上级提交报告,启动预警预案,组织力量处置校园突发事件。

3.4制定预警与管理预案

建立高校突发事件预警与管理预案,能有效的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或者降低发生后的危害结果,制定应急管理突发事件的战略规划,编制相关制度,健全预警与管理预案。在制定完备的预案后,要明文并做好制度宣传,组织学生进行演练,不断完善以确保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高校突发事件预警与管理预案主要包括指导思想、决策机构、工作目标、预警制度、信息报告、应急措施、信息处理、后勤保障、恢复重建、心理评估等。

3.5有效利用新媒体平台

新媒体的广泛发展为高校突发事件的预防与管理提供了一个重要手段,大家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前提下,要提高警惕,及时发现易引发突发事件的异常信息,排查不稳定因素,提醒学生规避网络风险,不要盲目相信、传播不良信息。站好网络阵地,加强网络舆论疏导,提供客观、准确的信息导向,形成积向上的舆论环境,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高校突发事件进行理性看待。

3.6确保后勤保障

建立健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应急保障,是解决突发事件的物质基础和必备条件。物资保障方面,后勤、总务等相关部门要保障物资充足,保证物资、器材的完整性和使用性。人员保障方面,各学院、学生处、医务室、网络中心等部门要保障应急队伍充实,积极投入到突发事件预警与管理工作。高校突发事件预警与应急队伍主要由主管领导、学生工作者、保卫处、后勤部门、医护人员以及大学生组成。

3.7规范预警与管理程序

(1)预防阶段。各院系要依照“注重安全”、“预防为主”的方针,强化安全教育和隐患排查,针对重点人员和重点部门进行布防,及时发现和收集危机校园安全稳定的信息,上报领导小组,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有效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

(2)发生阶段。一旦发生突发事件,领导小组立即进入运转状态,各职能工作组及时到位,保持通讯联络顺畅、快捷,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规模、范围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必要时可预先通知校内广播、电视、网络等传媒做好播报准备。

(3)善后处理阶段。事后,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落实整改措施,安抚和平静师生情绪,尽快恢复正常秩序。特别是针对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师生舆论、网络信息传播导向以及相关学生的心理恢复和后续教育教学管理问题,跟踪查访突发事件的后续处理结果。

参考文献

[1]曹顺.轮高校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6).

[2]谢慧.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法律机制之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7).

[3]刘辉.高校突发事件研究综述(1979-2012)[J].高教探索,2013,(4).

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篇5

在学校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成立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稳定应急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和指挥学校发生重大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急和处置工作。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办公室主任:

成员:

二、应急处置项目

本应急处置项目是学校发生人数较多、影响较大聚会,并可能走出校门,或者冲击校园,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重大群体性事件。

三、应急处置类别划分

按照《市区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划分应急处置类别。

一般突发公共事件:是指事态比较简单,矛盾冲突一般,对学校师生的人身安全、财产和教育教学秩序影响相对较小。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是指发生的事态比较复杂,矛盾冲突复杂,问题难以理清,对危及学校财产、威胁师生人身安全、教育教学秩序造成影响。

特大突发公共事件:是指发生的事态复杂,矛盾冲突尖锐,问题发展态势危及校园师生、财产的安全,严重影响学校教育教学正常秩序,并有冲击校园或走出校园上街聚会的趋势。

四、处理校园重大群体性事件遵循原则

1.贯彻“安全高于一切,一切服从安全”的原则。保障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群体事件的冲突,造成人员伤亡等滋生、衍生事故。

2.落实“以防为主”的原则,健全学校安全工作周报、月排查等综合信息分析和按时上报制度,准确预防、得力防范,及时发现矛盾,积极解决纠纷,有效预防学校重大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3.遵循“依法规范”的原则,以《治安管理处罚条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信访条例》等法律为主要依据,以法规为准绳,科学决策、统一领导、责任到人。

4.贯彻“分级负责”原则,学校一般性群体性事件先期由学校、部门处理,将矛盾解决于萌芽状况,解决在学校基层中,严防逐级抬升。

5.落实“反应迅速”的原则,保证学校、各职能部门及时有效收集上报重大群体性事件的有关信息,严密监控势态的变化,事发学校确保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视逐级抬升趋势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6.贯彻“公众参与”原则,发挥学校、各部门,以群防、群控、群救为核心,建立全员动员体系。事发前、事发后组织可动员力量开展工作,做到思想准备、预案准备、机制准备、物资准备,严防事件的扩大化。

五、处置重大群体性事件的报告及处理程序

(一)实行学校一把手负责制。学校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学校必须在第一时间向街道教育办、并向区教育局报告。

(二)学校主要领导必须第一时间赶往事件现场,本着“先控制、后处置、救人第一、减少损失”的原则,果断采取有效措施疏导、隔离、调解聚众人员,避免矛盾冲突升级。同时视势态启动应急预案。

1.发生一般性突发事件,学校领导第一时间亲临现场,主要领导挂帅处理,将事件真相及时报告街道教育办。处置结果报告街道教育办和分管教育的街道领导。

2.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学校全体领导必须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协调、调解、指挥,将事件真相及时报告街道办和区教育局。区教育局启动联动应急预案,区教育局和事发街道办领导赶赴现场做好处置工作。处置结果报告区政府主管教育领导和区应急指挥中心。

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篇6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安全责任。____市____县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下发《关于调整全县中小学校(幼儿园)综治安全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及职责的通知》,要求相关部门迅速成立安全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将校园安全应急工作分从维稳工作、学生安全、校园安全、校舍安全、房屋出租、食品卫生等方面落到实处,同时要求相关单位负责人、各级各类学校校长签订安全应急工作责任书,做到安全任务分工到人,事故责任追究到人,确保了安全应急工作责任得到落实,为做好应急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强化流程管理,完善预案体系。先后组织修订完善了《____县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____县学校重特大安全事故防范与应急救援预案》《____县学校突发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____县教育局处置群众来信来访应急预案》和《____县教育系统防汛应急预案》,并制定下发了《____县学校突发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____县学校安全应急预案》。同时,制订了年度应急管理工作考核办法、将校园应急纳入政府应急管理考核体系。

(一)加强“三防”建设,打造素质精良的安全应急工作队伍。投入资金,为全县学校配备专兼职安保人员392名,制订相关规章制度,定人定岗在校园内外执勤巡逻,定期定点进行演练与培训,与学校一起构筑起校园安保工作的坚实屏障;安装视频监控器97套、摄像头533个、红外线报警装置68套,技防覆盖面达到98%;配备各类安保器械1731件套,完善校园人防、技防、物防体系。此外,要求各校通过教师巡防、家长护卫等形式,构筑起警、民、校合作联防的校园安全保护网络,对学校安全管理、周边秩序维持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开展培训和演练,增强师生自护能力。利用全国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月、“5.12全国防震减灾日”、“11.9全国消防宣传日”等契机,该县应急办积极组织公安、卫生、教育、气象、武警、消防、科技等单位专业人员,组成校园安全巡回讲训团,对全县各级师生进行了有关食品安全、气象灾害、人身伤害及防范,交通安全、防火、防震、防踩踏等方面的知识讲训,近8万名师生接受了教育和培训,各校又通过主题班队会、课堂渗透、黑板报、宣传栏等途径,广泛对学生进行各类安全知识教育,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各中小学、幼儿园开展避震防火逃生、防踩踏、防暴力侵害等各类安全避险和自救演练共计120多场次,参加演练师生6万余人次。同时,将“开学一周内演练”工作常态化,有效提高了师生安全自救互救能力。

(三)加强重点防护,杜绝安全事故发生。一是加强防溺水安全管理。针对全国部分省市发生多起学生溺亡的安全惨剧,组织中小学(幼儿园)校长及股室负责人召开安全会议,做好预防溺水的各项措施,提出实现“安全教育全覆盖,家校联系全覆盖,安全巡查全覆盖”。暑期,组织专班对存在危险水域的中小学进行了专项安全检查,对各校开展防溺水专题安全教育、签订家校安全责任书和周边危险水域安全隐患排查的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二是加强学生乘车交通安全管理。制定下发了《____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常态化整治方案》,成立了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督察专班和各镇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日常监管整治专班,实行“一校一交警、一镇一专班、一日一督查”的管理模式,强化了对学生乘车安全。

(四)推进避难场所建设,提高应对灾害应变能力。应急避难场所是应对突发事件时紧急安置灾民的主要场所,是加强社会应急救援体系的主要内容。该县通过调研下发了《____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____县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将该县城区12所学校操场作为主要应急避难场所,并都设立了明显的应急避难场所标示,切实增强了各校防护功能,提高了防灾减灾能力。截至目前,该县城区12所学校避难场所面积近4万平米,可容纳近3万人,下一步我们将着重对全县各镇中小学校应急避难场所进行建设,力争按上级要求,在规定时限内全县所有学校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达到标准。(五)排查安全隐患,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将安全隐患排查作为开展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建立了学校自查和教育局普查和随机抽查制度,通过自查、普查和抽查及时发现应急工作现存的各类问题和不足,针对这些问题逐一立项,并跟踪予以解决和改进,使各种安全隐患得以化解。今年上半年,该县政府应急办组织两个专班多次不定期对城区12所学校从安全值守等6个方面进行了夜间安全突击检查。分两次对各镇各校进行了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排查安全隐患45处,下达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37份,收回安全隐患整改报告单37份,已整改销号43处。关停了孙桥镇和雁门口镇4所违规办园园所。今年下半年,利用开学工作检查对全县学校安全隐患进行摸排,下发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26份,已整改销号25份,这些安全隐患的及时化解,有效地预防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了学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篇7

 

应急管理工作心得体会1

 

通过三天的培训学习,使我对应急管理工作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对应急预案在街道工作中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现就如何做好应急管理工作,我的认识是:

 

首先要落实应急管理工作的各项责任。街道应制定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创建实施方案,将应急管理工作的每一项都落实到每个部门和责任人。

 

其次营造应急管理工作氛围。街道应制定应急演练计划,经常组织维稳工作人员开展练兵。大力提高应急管理工作意识、责任意识,推动应急管理工作深入开展。

 

再者就是制定应急管理工作预案,加大防范措施。一是对当前应急管理工作进行深入认真的分析,结合本街道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应急管理工作预案。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工作规章制度,特别是贯彻落实好24小时值班、带班制度。三是以防为主,加强管理,确保应急管理工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针对突发公共事件,丽园街道成立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办公室,并成立了应急预案编制领导小组,履行值守应急、预案管理、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能,发挥街道应急管理工作的运转枢纽作用,建立建全了覆盖街道各社区、各行业、各单位的预案体系。

 

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部署下,丽园街道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紧密围绕街道工作大局,结合各社区实际情况,认真贯彻应急管理工作的决策部署,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妥善处置,把突发事件控制在掌握之中,较好的完成了应急管理工作任务,确保了社区居民的安全。具体做法是:

 

(一)完善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强化工作责任。

 

(二)逐步完善各项应急预案体系,明确工作措施。

 

(三)建立健全值班值守机制,完善应急信息报送工作制度。

 

(四)强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组织应急救援演练。

 

为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力量,建立了一支“一专多能、一队多用”的综合队伍。这支队伍大多分布在街道和基层社区,配备了一定数量各种抢救装备,具有一定综合救援能力,在关键时刻能拉得出、救得上、抢得来,目前已成为丽园街道应急救援的重要力量。为此还建立24小时应急信息报送制度,各应急管理信息联络员必须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并按要求在第一时间报送各类突发事件信息,在双休日、节假日及政治敏感期等重要时间段,必须每天上报当天情况,坚决杜绝重要信息迟报、漏报、误报、谎报和不及时续报等现象,实现信息报送的程序化、规范化、及时化运作。在应急管理宣传工作中,丽园街道还通过信息平台、

 

丽园街道接到预警信息后,迅速核实情况,对情况属实的,及时上报领导。随后根据职责和规定的权限启动各部门应急预案,立即拟订相应工作措施。及时、有效地开展先期处置、控制及事态发展,将事件消除在萌芽状态。并根据防控情况及时调整措施,防止事态扩大。为保障各社区居民安全,长期以来坚持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活动。明确安全责任,坚持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方针,坚决反对“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加强安全监管。对辖区内住街网点、居民区进行排查,重点检查火灾隐患,对存在不安全因素的场所及时清理。同时,还定期查看小区各处的下水井盖,以此来确保社区居民的出行平安。

 

丽园街道在平时及敏感时期、重大节庆期间所采取的措施如下:

 

一、进一步完善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机制,促进安全社区向“预防为主、条块结合、综合治理”的工作运行机制转变。

 

二、巩固安全社区建设成果,持续提高安全社区运行绩效。

 

三、提升层次,优化安全社区结构,积极推进各级各类安全社区建设。

 

四、以安全社区创建为载体,推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

 

丽园街道在接到群众纠纷及街道派出所、社区警务室、街道办公室处理群众及辖区范围内紧急突发事件时的做法如下:

 

1、及时地组织维稳人员赶到现场,安排现场抢救和警戒,调度、妥当、科学、合理地安排维稳人员化解矛盾及进行现场施救。

 

2、适时增派抢救队伍,有效遏制事态扩大,保护现场,妥当处理善后处理工作。

 

3、组织事件调查,维护社会稳定,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事件的处置情况。

 

事件平息后,丽园街道会尽快做好善后处理工作,查清受损情况(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督促和组织开展修复工作,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秩序,并进入实地察看、核实灾情,安置受灾群众。积极采取相应补救措施,协助有关部门解决抢救、医治、转移伤病员及死者善后处理及家属抚恤工作,尽量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在应急管理工作虽然做出了突出的成绩,但离上级主管部门的严格要求还相差甚远,因此,在日后的工作中,丽园街道坚持深入基层贴近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只有深入实际,才能深化认识;只有广泛听取社区居民的意见,才能拓宽认识;只有积累总结各种意见,才能提高认识。应该把“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经常化、制度化,应急管理工作才能得到长足进步。

 

培训回去后,我们应以崭新的姿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为促进哈密平安和谐作出自己的贡献。

 

应急管理工作心得体会2

 

为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应急管理干部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应急管理工作水平,公司举办了为期5天的培训班。下面谈谈个人体会。

 

一、认清突发事件的内涵。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包涵核心要素为:一是具有明显的公共性或社会性。突发事件应对法所要解决和应对的是“公共危机”,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国家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核心目的是为了应对突发公共危机。二是具有突发性和紧迫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是突如其来,如果不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危机就会迅速扩大和升级,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和损害。三是具有危害性和破坏性。危害性和破坏性是突发事件的本质特征,一旦发生本法所称的突发事件,就会对生命财产、社会秩序、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如应对不当就会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或社会秩序的严重动荡。四是必须借助于公2权力的介入和动用社会人力、物力才能解决。公权力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发挥着领导、组织、指挥、协调等功能,公权力介入突发事件的应对。

 

二、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应对突发事件,把预防和应急准备放在优先位置,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只有牢固树立“居安思危、常备不懈”意识,逐步把握规律,主动采取防范措施,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同时,在无法完全避免突发事件发生的情况下,要总结探索如何制度化、科学化、专业化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第一,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制度。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加快应急管理的法制建设,形成有效应急管理法制体系,把应急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第二,制定完善应急预案机制。认真制定应急预案,健全监测、预测、预报、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加强专业救灾抢险队伍建设,健全抢险救灾物资储备制度,搞好培训和预案演练,全面提高抗风险能力。第三,加快建设科技应急体系。高度重视运用科技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应急管理科学研究,提高应急装备和技术水平,加快应急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形成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的科技支撑体系。第四,加强组织协调应急管理。加强相关部门的协调机制,落实各自承担的专项预案,要按照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做好纵向和横向的协同配合工作。健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组织体系,明确各方面职责,确保一旦有事,能够有效组织,快速反应,高效运转,遇事不乱。第五,积极开展应急宣传培训。利用多种方式,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特别是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增强公众的危机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深入开展应急专题培训,特别要加强对公务员进行专题教育及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培训,全面提升应对管理水平。

 

三、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应对突发事件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无论政府还是公众,都需要学习、探索,提高应对的能力。培养危机意识。危机意识是突发事件预警的起点。在和平时期,人们往往缺乏危机意识。通过模拟危机情势,不断完善危机发生的预警与监控系统,培养危机意识。

 

应急管理工作心得体会3

 

学校为了给我们普及急救知识,邀请了朝阳区红十字会应急救护教育培训中心的老师们为我们开展了“红十字会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培训”的活动。同学们都踊跃的参加了这个活动,从中也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和技能。

 

上午,红十字会应急救护教育培训中心的王老师先给我们做了理论知识的讲解,她以简单易懂的语言向我们详细讲解了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等常见急症、意外伤害的救护原理及技术手段,同时介绍了急救的原则、目的、程序、自我保护等诸多方面的理论知识。为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下午我们又跟随红十字会的老师们在进行了现场模拟演练。

 

关于这次急救培训,我感受到了培训的重要性,原本以为很容易的事情在实际操作起来就会手忙脚乱,看起来很容易,但我们进行实际操作的时候总会忘记很多要点。最后,通过努力学习,我们大家都学会了初级急救技能,顺利通过了老师的考核。通过这次急救培训,大家掌握了基本急救、自救、互救的技能知识和关键性的初级救助实践操作,大大提高了在面对意外事故和危重病发生时的应急能力,相信今后我们可以很好的应对突发事件,我们一定会知道该怎么做,不会对伤者造成更大的危害,相信在紧急时刻这些知识能够拯救自己和他人的性命。

 

总之,通过这次活动收获很多,作为一名大学生更是社会的一份子,将来遇到各种突发事件,在各种危险中能够准确的运用相关的急救知识,不仅对他人是一种帮助,对自己也是一种自我精神的升华。因此,急救知识是我们大学生所必须掌握的必备知识,学好救护知识也会使我们终身受益。今后在紧急时刻,我一定会运用这次自己所学的知识为别人为社会做一点贡献。

 

应急管理工作心得体会4

 

本月15日到18日,我有幸参加了xx年陕西省骨干教师安全与应急管理培训,在四天培训中,我认真聆听了省教育厅领导陈国栋、宝鸡文理教授苏振武、陕西新纪律师事务所律师张艳芝等的讲座,内容涉及《教职工应对意外突》《学校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理》、《学校安全事故防控与处理》、《中小幼校园安全管理的思路与对策》、《班级安全管理的思考与建议》、《学生不良行为的预防和矫正》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在讲座中专家用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案例,一串串触目惊心的数字,使我深刻感受到加强中小学学生安全工作刻不容缓。以血淋淋的事实让我再一次审视了自己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实质,一次次血的教训让我再一次深刻地理解了安全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的重要意义。通过本次培训,分享了专家关于安全工作的见解,收获颇多,经过整理,我将自己的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一、学校要加强安全管理,从严管理、落实责任,做到防患于未然

 

学校安全问题已成为当前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全社会共同关心的热点话题,

 

据调查家长担心孩子受伤害的地方的调查显示:学校占52%,自然占10%,公共场所占36%,家庭2%,这就决定了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是中小学生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的地位。

 

因此,把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工作中的首位,成为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在每学期开学初,学校日常工作的重点是要通过广播、板报、上好开学初安全教育第一课等宣传教育,使广大师生增强安全意识,经常学习安全知识,逐步提高自护应急的能力。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教育工作计划,建立健全安全工作责任制,定期对校园及校园周边环境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汇报、及时消除隐患。

 

将安全工作抓实、抓牢,帮助学生及时了解相关的学校安全制度和安全规定,将安全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

 

学生的安全和健康成长涉及到千万个家庭的幸福,安全工作决不能掉以轻心,决不能麻痹松懈,学校安全工作必须重视再重视、尽心再尽心,必须从严管理、落实责任,要进一步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集中抓,同时每位教师也要树立人人都是安全员的意识,把安全工作落实到各个工作环节中去。

 

二、加强家校合作、明确各自责任,让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现在我们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受到家长的宠爱,养成任性且唯我独尊的个性,而我们的家长认为一旦将学生送入学校,学生的安全就成了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家长就和学生安全没有什么瓜葛了,而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还为成熟的阶段,有时缺乏一些必要的安全知识,出于逞能、好强等心理弱点造成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这些都极有可能给我们学校和家长造成损失。

 

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不但在自己给孩子讲好一些安全知识的同时,还要督促学生家长也要给孩子负起安全的责任,让他们知道孩子是学校的安全关注体,更是家庭的安全关注体,时刻提醒家长高度重视孩子们的生命安全,进一步明晰未成人在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外出期间的管理责任,切实落实好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教育责任,并恳请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对学生的防溺水、食品安全、交通安全教育,教给他们防雷击、电击、火灾等方面的自救知识。

 

三、加大宣传,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安全自救能力

 

当前学生的安全,已引起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保护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已成为学校、家庭及社会的当务大事,学校要利用集会时间,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各班级要利用班会活动开展以安全为主题的教育活动,特别要从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方面入手;同时还要利用板报、标语宣传安全的重要性,增强师生防范意识,营造校园安全环境。

 

要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有效预防校园周边和校内暴力、伤害事件的发生,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事件的发生,教师要关注学生思想动态、情绪变化,对校园周边发生的及学生中间发生的各种暴力欺负行为要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对心理上出现的问题要给予更多的关爱、积极疏导化解,要重点关注单亲家庭子女、留守子女以及有缺点错误的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同志们,安全无小事,重在抓落实,常抓是保证,预防最重要。我们要力争做到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让安全意识、安全责任深入人心。一个学校,肩负着千钧重担,如何做好学校的安全工作,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是责任重大,容不得半点疏漏和大意,务必把工作抓实做细,确保万无一失。

 

我的汇报完毕,最后祝各位同仁平安健康,工作顺利!谢谢大家。

 

应急管理工作心得体会5

 

为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应急管理干部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应急管理工作水平,公司举办了为期5天的培训班。下面谈谈个人体会。

 

一、认清突发事件的内涵。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包涵核心要素为:一是具有明显的公共性或社会性。突发事件应对法所要解决和应对的是“公共危机”,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国家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核心目的是为了应对突发公共危机。二是具有突发性和紧迫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是突如其来,如果不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危机就会迅速扩大和升级,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和损害。三是具有危害性和破坏性。危害性和破坏性是突发事件的本质特征,一旦发生本法所称的突发事件,就会对生命财产、社会秩序、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如应对不当就会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或社会秩序的严重动荡。四是必须借助于公2权力的介入和动用社会人力、物力才能解决。公权力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发挥着领导、组织、指挥、协调等功能,公权力介入突发事件的应对。

 

二、积极应对突发事件。

 

应对突发事件,把预防和应急准备放在优先位置,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只有牢固树立“居安思危、常备不懈”意识,逐步把握规律,主动采取防范措施,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同时,在无法完全避免突发事件发生的情况下,要总结探索如何制度化、科学化、专业化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第一,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制度。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加快应急管理的法制建设,形成有效应急管理法制体系,把应急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第二,制定完善应急预案机制。认真制定应急预案,健全监测、预测、预报、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加强专业救灾抢险队伍建设,健全抢险救灾物资储备制度,搞好培训和预案演练,全面提高抗风险能力。第三,加快建设科技应急体系。高度重视运用科技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应急管理科学研究,提高应急装备和技术水平,加快应急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形成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的科技支撑体系。第四,加强组织协调应急管理。加强相关部门的协调机制,落实各自承担的专项预案,要按照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做好纵向和横向的协同配合工作。健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组织体系,明确各方面职责,确保一旦有事,能够有效组织,快速反应,高效运转,遇事不乱。第五,积极开展应急宣传培训。利用多种方式,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特别是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增强公众的危机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深入开展应急专题培训,特别要加强对公务员进行专题教育及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培训,全面提升应对管理水平。

 

三、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篇8

[关键词]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种类;处理;预防

高校人口密集,大学生突发事件影响了学校的社会声誉,给学校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同时也给学生家庭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大学生突发事件越来越引起学校、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高校突发事件的概念

高校学生突发事件是指由于自然、人为等原因引发的,在高校内部突然发生的,以在校大学生为主体的,造成伤亡和财产重大损失的,对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威胁或者危害的,影响或危害高校形象、声誉和政治稳定的事件。

二、高校突发事件的类型

高校突发事件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类自然灾害对高校的破坏,包含地震、洪水等,如2008年四川大地震等;第二类在高校里发生的卫生性灾害事件,包含传染病流行、食物中毒等;第三类高校里的人为灾害事件,包含火灾、漏电事故、校园交通事故等;第四类高校学生的群体性聚集事件,包含游行、非法集会、罢餐等;第五类校园伤害事件,包含学生自伤、校园暴力伤害事故、师生冲突互伤、恐吓、劫持、群体斗殴事故,如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等。

三、突发事件的处理

对于高校的学生突发事件,我们虽做好了预防工作,但有时还是会发生。在开展及时有效的处理时,有四个共通点是要坚持的:一是学生人身安全至上;二是第一时间与110、120以及学生家长联系;三是第一时间启动学生突发事件处理应急预案,向学校负责学生工作的相关领导报告,应急工作小组立即到达事发现场;四是第一时间与各相关部门如保卫处、后勤处、校医院等联系,尽可能地将伤害减少到最小。除此之外,还将按五类学生突发事件分别提出处理办法。

第一类,自然灾害、人为灾害对高校的破坏的处理。首先应急工作小组,按平时演练尽可能迅速地将学生疏散到安全的地方,对来不及疏散的学生进行解救,同时通知相关医疗部门对受伤的学生进行救治,清点班级人数,对安全转移的学生进行安抚及心理辅导。

第二类,高校发生的卫生性灾害事件的处理。应急工作小组立即安排相关工作人员将发病学生送往医院治疗,第一时间联系学生家长,积极配合学校相关部门或医疗、防疫等机构做好现场消毒、取样分析工作。协助安排疑似病例进行隔离;组织学生干部进入班级、宿舍,做核查、安抚、预防等工作。

第三类,高校学生的群体性聚集事件的处理。应急工作小组立即赶到现场,组织好全体学生干部,掌握确切情况后做学生的劝阻和说服教育工作。学生散开后,安排学生干部必须进入班级、宿舍,继续做相关的教育安抚工作。

第四类,校园伤害事件的处理。应急工作小组安排相关人员进行阻止,设法稳定局势,防止事态恶化或者立即通知110、120,应急工作小组立即安排相关工作人员将受伤学生送往医院治疗并留守医院跟进情况,第一时间联系学生家长,同时要求现场学生注意保护好现场,掌握确切情况后积极配合警察、学校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工作人员实行值班制度,在短期内陪伴邻近学生,做好安抚稳定工作;同时进班级、宿舍,做好针对性的安抚稳定工作。请学校心理咨询教师为学生做心理辅导。协同学校做好善后事宜。

四、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预防

(一)制定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成立应急工作小组。做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中各部门人员的职责明确,一旦事件发生,各自按照职责进入工作状态,做到“事事有人干,不会打乱战”。

(二)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制教育,开展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演练。针对学生的特点,开展专题演练与讲座,提高他们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及对突发事件防范意识和处置能力。

(三)及时介入,妥善善后。通过学生干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关注校园风气和思潮,消除事件诱因,加大防范力度。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做到早介入、早决策、早疏导、早平息,减轻危害程度。做到依法治校、严肃管理,防止突发事件复发。

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篇9

论文关键词: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近年来,随着社会变迁不断加剧和改革不断深化,我国高校的内外部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校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时有发生,并有逐步增加的趋势。这些因食物中毒、火灾、传染病、暴力、自杀事件等各种原因引发的突发公共事件,对部分学生健康成长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对高校和广大高校管理者的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尽快建立完善并切实可行的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高校的安全管理水平,保证高校安全、有序、高效运转,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持续蓬勃发展,已成为各高校面临的十分紧迫的重大课题。

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内涵

所谓突发事件,按照我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的定义,主要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任何社会都不可避免地要遭受自然灾害、瘟疫、社会恐怖活动、动乱、人为破坏、重大事故等各种各样的灾难,从而产生突发事件。而高校学生突发事件一般是指由于自然的、人为的或社会政治的原因引发,在高校内部忽然发生,不以高校管理者的意志为转移,大学生起主导作用,对学校教学、工作、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冲击或危害的事件。高校学生突发事件一般有:或因学生行为过激发生打架斗殴事件;或因学生违反学校宿舍禁用明火的管理规定酿成火灾;或因学生不堪学习、失恋的压力而自杀;或因国际、国内的大事诱发、学校管理失误引起学生与校方矛盾激化等原因造成的聚众、游行、示威事件等。

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内涵及功能

(一)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内涵

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主要指高校的各个管理主体为了防范、化解高校学生突发事件,恢复校园秩序,保障高校师生员工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促进高校和谐健康发展所采取的各类控制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各个控制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二)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功能

协调功能面临高校学生突发事件时,各方利益群体通常会通过各种途径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各种相关的利益矛盾也随之凸现,建立健全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相应的应急管理机制,能较大程度地发挥配置协调的功能,有效地整合、缓和利益矛盾,使利益各方的关系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规范功能高校学生应急管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健全的应急管理机制可以避免管理过程中的混乱局面,使应急管理呈现出事前管理、事中管理、事后管理的全貌。同时,由于各项应急机制的建立,使应急管理的各个环节保持连续与衔接,并逐步规范化、有序化。

稳定功能高校建立健全应对各类学生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进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积极备战,沉着应战,主动出击,化解突发事件,可以提高公共安全应急处置能力,推进校园安全网络,确保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可以及时解决问题,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能有效地减缓校园突发事件向社会的波及,从而保证社会稳定。

发展功能高校建立健全应对各类学生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可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突发事件,减少突发事件对学生人身和财产造成的侵害,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和良好的人文环境,聚集更多高水平人才,扩大学校规模,体现“以人为本”的高校发展观。

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现状

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具有偶然性、演进性、复杂性和裂变性等特点。应急管理是一项极其艰巨的工作。当前,我国高校应对学生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较低。主要体现在:

应急管理意识淡薄,管理理念滞后目前,我国高校危机意识淡薄,学校缺乏对广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安全教育、防范意识教育,使广大学生在面临突发事件时容易出现群体性恐慌,降低人们在认知和行动上的应对能力。同时,许多高校在管理理念上滞后于时展,把学生突发事件的处理看成是学校安全保卫部门的职责,尚未完全树立“大校园应急管理”意识,尚未认识到高校应急管理是一个学校内外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互动网络,需要借助和发挥各方面的力量。

应急管理缺乏制度保障高校应急管理的有效运行有赖于制度建设来保障。一些高校将应急管理等同于应急处理,忽略了预防和预警机制的制度建设;由于缺乏整体的制度设计,当危机发生时,一些学校往往采取临时性的缺乏依据的“非常”手段,处理效果不理想且易于造成遗留问题。

应急管理缺乏常设性的校园突发事件管理综合协调机构没有固定的突发事件处理工作小组,从学生到辅导员到院(系)到学校安全保卫部门的信息联网不畅,不能迅速获取突发事件警讯,提高突发事件状态下的相互合作整体能力。

心理干预缺失,不能为应急管理提供心理支持突发性事件除了给事件当事人带来身体上的伤害外,往往给当事人心理和精神上带来更大、更严重的伤害,进而造成当事人的思维方式、情感表达、价值取向、生活信念以及对生命价值看法等发生明显的变化。对心理危机的干预和预防缺失,是当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构建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如何构建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

(一)构建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预测预警机制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做到未雨绸缪,才能防患于未然。大量事实表明,突发事件并非全是无端而起的横祸,很多事故发生前都有某种预兆。如果能够及时发现这些可能导致突发事件的先兆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则可能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

首先,要建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预案。危机管理的真谛在于预案在先。加强突发事件的战略规划、编制各类学生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是预防突发事件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高校要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由不同部门编制不同的应急预案,提交最高决策机构研究确定。全校在部门预案的基础上制定学校整体应急预案并明文,组织学生进行演练,从中发现问题进行修改完善,确保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应急预案的内容应包括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决策机构、指挥中心、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信息、安全措施、后勤保障、恢复重建、调查评估等。一旦突发事件发生,立刻启动相应预案,垂直领导,指挥到位,做到临危不乱,沉着应对,令行禁止,形成合力,把危机带来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其次,要加强突发事件的情报信息工作。高校要构建纵横交错、上下贯通、灵敏高效、从院系深入到专业和班级的情报信息监测网络,设立监测哨点,随时监测网络上的各个环节,搜集学生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及时妥善地解决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同时建立起由学生个体、社团组织、教师等组成的信息分析、整理、辨别、反馈及传递机制,使各方面情况及信息能够完整、快速地传递到学校决策层。此外,还可通过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工作人员、学工部干事及各分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党总支书记、辅导员、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社团成员、寝室长等基层信息员收集有关信息,确保心理危机信息快速、及时地传递。

再次,要建立灵敏的应急反应系统。当捕捉到可能引发高校危机事件的前兆时,高校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应该在进行危机识别的基础上及时启动危机预警,并迅速组织各应急管理小组商讨预警方式,尽可能阻止事态的恶化,使危机事态置于危机管理的控制之中。在对危机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本着“以学生为本、以和谐为本”的原则,高校应急管理者应着力危机预警工作的实施。危机预警系统指高校为了能尽早地发现危机而建立的一套能够感应危机来临的信号监测与报告系统,通过判断系统发出的信号与危机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危机管理机构和危机管理者迅速转入危机事件管理状态,采取及时的行动。转贴于

(二)构建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处理机制

由于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要完全预防危机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所以必须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前建立相应的应急管理处理机制,这是应急管理的核心。应急管理处理机制主要包括:应急决策机制、应急处置机制、应急沟通机制、应急宣传机制和应急保障机制。

建立健全应急决策机制突发事件的应急工作由潜态转入实态运行,关键在于决策,凭什么做决策,如何做决策,采取什么样的决策,是必须慎重对待的问题。预警监测实体根据对事态的评估,认为系统有必要由潜态转为实态,应立即上报决策层。

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是立足“抓早、抓小,以快制快”,按照“有效控制,就地解决”的原则建立的由党委领导、行政指挥、校院联动、齐抓共管的领导组织保障体系。学校根据应急预案,设立信息通报、教学协调、宣传教育、卫生控制、后勤保障、医疗救治、综合治理和检查监督等职能小组,按照工作预案,明确责任制,确定各个工作层面及环节的职责,并进行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配置。当接到学生突发事件报告时,要做好记录,要弄清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原因、伤亡损失情况等内容。职能部门根据事件性质上报学校领导的同时,应立即组织力量对事件涉及本机构工作范围的情况予以了解查实,并提出是否启动应急指挥机构的建议,报告机构负责人。机构负责人根据本机构工作任务及处置突发事件预案,做出是否启动的决定。启动决定做出后,即按预案程序予以实施。

建立健全应急沟通机制学生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应及时与社会媒体及学生家长沟通。一方面按照正常程序把学校发生的危机实情发送到社会有关媒体做出公开正面报道,避免不正确信息的传播。另一方面,将危机处置的情况及时向学生家长通报,告知他们的子女现在的处境,共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建立健全应急宣传机制学生突发事件往往会以小道消息的形式迅速在校园蔓延,甚至引起恐慌,任其发展将会影响校园稳定。因此,当学生突发事件发生时,应由学校最高决策机构在第一时间准确可靠的信息,告知全校师生员工,学校发生了什么事情,真相如何,告知大家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要大家不要慌乱,不要轻信谣言,服从学校的统一指挥,同舟共济,战胜困难。这样做,不仅保证了学生的知情权,而且可以及时稳定学生的情绪,引导舆论,封杀谣言。

建立健全应急保障机制做好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应急保障,是战胜各种困难的物质基础和必备条件。因此,学校应把应急资金统一列入学校财政预算,后勤部门、校医院等相关单位应建立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物资储备,保证物资、器材的完好和可使用性,以应对各种情况的发生。各学院、二级单位应按照学校的要求组建突发事件应急队伍,一旦启动预案,立即投入处置工作。学校应急队伍主要由专职管理人员、保卫人员、医护人员和大学生组成。

(三)构建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恢复机制

危机过后,要及时做好恢复重建工作,对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进行客观评估,找出发生事故的原因及管理工作中的各种漏洞,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今后的管理工作。

第一,风波过后,学校决策机构应立即组织所属机构和部门对危机进行评估,找出产生危机的诱因及平日管理工作中的疏漏。

第二,及时组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尽快恢复正常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要组织有关专家彻查事故隐患,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发生次生和衍生的灾害。

第三,大力普及应急防护知识,把公共安全和应急防护知识纳入教学内容,编制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并安排相应的时间组织师生学习演练。要通过各种媒介广泛开展公共安全知识及自救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真正做到人人皆知。

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篇10

一、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理适用范围

本预案所称“突发事件”,主要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影响学校安全与稳定的,需要学校及有关部门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并加以处理的事件。如地震等自然灾害;群体性传染性疾病、群体性中毒等公共卫生事件;校园发生的群打群殴、爆炸、绑架、暴力伤害,重大交通事故,重大火灾、房屋倒塌等安全事故灾难;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罢课等危及校园稳定的社会安全类事件,以及学生自杀、自残、自虐、离校出走、失踪、溺水死亡等事件。

二、处置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高度重视师生的生命权和健康权,把保障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人身健康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危害,并切实加强对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

(2)居安思危,预防为主。要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把师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放在首位,常抓不懈;坚持预防为主,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工作,摸清、消除隐患,防患未然;定期举行有针对性的安全应急演练,切实增强处置突发事件、应急疏散逃生的能力。做好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3)统一领导,协同应对。成立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对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同时建立健全分级分部门负责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协调联动、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三、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一)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

成员:(教导主任)(政教主任)(总务主任)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及时准确地掌握学校的安全状况及动态,提出预防控制突发事件的对策和措施;负责统一决策、组织、指挥、协调学校各类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响应行动,下达应急处置工作任务,承担善后处理等职责;负责向主管部门通报情况,重大问题及时向教育局请示报告。

(二)安全保卫救援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门卫人员、年级组长、

职责:负责事故现场疏导、警戒、维护管理工作,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并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抢险工作。

(三)后勤保障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教师

职责:负责处理现场所需人员的调集、车辆调配和工具、设备,物资的供应,解决相关人员的食宿。

(四)医疗护送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体音美电教教师

职责:做好伤患人员的心理安抚工作,并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救护工作。

(六)信息报告组

组长:

成员:各教研组长

职责: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和程度,采用电话、文件等形式向教育局或相关部门进行直报和续报,(包括时间、地点、规模、涉及人员、破坏程度及人员伤亡等情况);任何教职工不得、散布未经核实或没有事实依据的有关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信息和传言。

四、应急处置预案

(一)现场应急处理一般执行下列程序:

1、突发事件发生时保持镇静,沉着应对,立即向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报警,并组织师生员工施救或自救,努力将人员伤亡减少到最低程度。

2、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迅速赶赴现场,并根据突发事件性质和情况向公安、消防、卫生防疫、交通管理等部门紧急求援,使灾情尽快得以控制,受伤人员及时得到救治。

3、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召集应急处理会议,采取应急措施,全力组织抢救,维持秩序,疏散师生,保护现场,监控险情,关注事态发展。

4、协同有关部门抢险救灾,配合调查取证,做好伤患人员的慰问工作,并及时与伤患人员家属取得联系,做好对家属的安抚解释工作,努力维护学校和社会的稳定。

5、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和程度,采用电话、文件等形式对突发事件的时间、地点、规模、涉及人员、破坏程度及人员伤亡等情况向教育局或相关部门进行信息报送。

(二)火灾应急预案

1、立即拨打“119”报警,报告内容为“基长镇中学楼发生火灾,地址”。

2、迅速向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3、组织相关人员携带消防器具赶赴现场进行扑救;开通全部安全通道,组织师生撤至安全地带;打开校门,清除路障,等候消防车到来。

4、注意事项

(1)扑救要在确保人员不受伤害的前提下进行,不组织学生参加灭火。

(2)如是电源引起火灾,应立即切断电源。

(3)扑救液体火灾,如汽油、柴油、食用油等,只能用灭火器、沙土、浸湿的棉被等,不能用水扑救。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1、当社会上出现流行病疫情时,凡师生中出现与该病相似的症状时,马上报告值班领导,并及时与家属、家长联系,并陪同病患去医院诊治,一经确诊为传染性流行病或疑似传染病时,学校采取下列应急措施:

(1)迅速如实报告教育局。

(2)对病患所处场所进行布控,对全校公共场所,尤其是布控区域进行严格消毒或隔离。

(3)坚决杜绝染病师生来校,必须由医院出具诊断证明表明其已康复,并不再存在传染危害后方准来校上课和工作。

(4)在有关部门指导下,采取其它一系列防范及保护措施。

2、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1)凡就餐后,师生出现不明病因的肚痛、胸闷、恶心、乏力昏沉、呕吐、腹泻等症状,应立即向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报告。

(2)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视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与医院联系,实施救护或救治。

(3)视事态发展情况与家长联系,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4)将食堂、小卖部中的各种食品、蔬菜、肉类等立即封存。

(四)暴力伤害或抢劫事件应急预案

1、严格门禁制度,校外来人履行登记手续,擅自强行闯入的,门卫应全力阻止,不得放行。门卫追赶不及的,应立即电话通知学校值班领导,及时将闯入者查清逐出。在场的教职工有责任迅速采取措施帮助门卫将闯入者逐出。

2、校内发现不法分子袭扰、行凶、行窃、斗殴、抢劫、劫持人质、放火、破坏公私财物等,应立即采取下列处置方法:

(1)迅速报告值班领导。

(2)视情况报警(110)。

(3)对歹徒进行劝阻或制服,保护在场师生安全。

(4)立即将受伤人员送往附近医院进行救治。

(5)记录不法分子的体貌特征和其它犯罪情节,收好不法分子施暴凶器,保护好案发现场。

(6)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善后工作

(五)、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根据的突发紧迫程度、形成的规模、行为方式和激烈程度、可能造成的危害、可能发展蔓延的趋势等情况决定处理意见。若事件已超出学校范围,在事态扩大、依靠学校力量无法平息的情况下,学校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报告,请求派遣警力进校,根据情况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冲突加剧和师生受伤。

2、处理的原则是:迅速平息、减轻伤亡、保护师生、控制事态。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要靠前指挥,控制局面、果断处置,并将处置情况报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

3、学校党政领导、德育处工作人员、班主任要深入学生班级、宿舍,面对面地做好学生的教育疏导工作。避免矛盾激化,孤立极少数闹事者,团结大多数师生,促使事件尽快得到平息。努力做到教师不停课、学生不停学、师生不随意离校,加强校园管理,严格控制人员出入。

4、对涉及外教或留学生的事件,立即对外教和留学生采取保护措施。

5、对在中别有用心、蓄意破坏、危及公共安全的极个别人,要报请公安部门,严格控制和监视。

(六)被盗案件应急预案

1、迅速报告值班领导,根据案情报告德育处,如是学校财物被盗丢失的重大案件,需向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2、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视情况决定是否向公安机关报案。

3、接报人员会同相关部门人员迅速赶赴现场,对事发现场进行保护,同时向知情人了解被盗物品的名称和数量,并做好登记。

4、积极协助公安人员勘察现场,为侦破案件提供条件。

(七)学校其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学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学生在校园突发摔伤、患病、打架等情况,班主任要及时向值班领导汇报。

2、值班领导接报后,要及时将摔伤或患病学生送往医院救治,并通知班主任联系学生家长;如遇学生打架,需迅速控制事态发展,并采取救护措施,同时就事态发展情况逐级向主管校长、校长报告,决定是否报警。

3、政教处和班主任对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

自杀、自残、自虐性事件应急预案

1、发生自杀、自残、自虐性事件,知情人员应立即报警110或120,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及时实施救治,并及时将情况报告给班主任。

2、有关人员获悉情况后,应立即向值班领导汇报,并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组织人员及时将伤员送至医院救治。

3、通知学生家长,并做好家长来校接待和安抚工作。

4、知情人员协助德育处、或公安部门开展调查。

离校出走或失踪事件应急预案

1、学生擅自离校后,知情人员应及时向班主任报告。

2、有关人员获悉情况后,应立即向值班领导汇报,值班领导会同德育处、年级组进行调查,对去向不明的学生应立即组织查找,力求尽快查明该生去向,同时及时通知学生家长。

3、在无法查明去向的情况下,学校应及时报警。

突然停电应急预案

1、如遇自习突然停电,值班领导和主管主任、全体年级组长应在第一时间到所管年级的教学楼加强巡逻,当堂课教师应立即稳定学生的秩序和情绪,组织学生在教室开展一些活动,等待学校的统一安排,不允许任何学生离开教室。

2、如正值下课、就寝前突然停电,学生正在走廊、楼梯、卫生间、厕所等处,则要学生在原地站立,等眼睛已适应黑暗时,再组织学生有秩序地慢慢回教室或寝室,坚决阻止学生在此时拥挤、追逐、推搡、大呼小叫。

3、马上开启过道、楼梯内的应急灯和学校备用的其它照明用具。

五、附则

1、本预案是学校处置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的文件,学校各部门及教职工都要遵照执行。

2、在各类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中,第一个接警者或首位发现突发事件的人员,为该预案的第一责任人和第一执行者。第一责任人要以学校利益、师生利益为重,无条件地承担控制险情、抢救和报警的任务。如事发或接警后拖延、推诿等,一律视为失职、或渎职。学校视失职情况追究失职者的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包括开除在内的行政处分,直到追究刑事责任。

对在处理突发事件中有突出表现的部门和个人将予以鼓励和表彰。

3、预案启动实施由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决定。所有领导小组成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要认真贯彻执行本预案,严格执行和遵守信息保密制度,遵守工作纪律,确保信息安全,并保证联系方式畅通、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