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档案管理办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33:38

交通档案管理办法篇1

一、加强档案法制建设,进一步贯彻落实“五五”档案法制宣传教育规划,配合省档案局做好交通系统档案普法考核验收工作

今年省厅将继续配合省档案局贯彻落实《全国档案系统“五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和《福建省档案系统“五五”档案法制宣传规划》,开展档案执法检查,依法查处档案违法案件,做好交通系统档案普法考核验收工作。同时积极指导厅属单位执行省档案局制定的《福建省机关档案规范化管理考核办法》、《企业事业单位档案规范化管理考核办法》、《数字照片档案管理暂行办法》《电子文件管理工作实施办法》、《福建省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办法》等档案法规。各单位要积极配合,随时迎接考核验收,争取进入“五五”档案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表彰行列。

二、为实现年交通发展目标任务,更好地发挥交通档案的整体服务功能

(一)为推进“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重点建设项目服务

各单位要严格贯彻执行交通运输部、省交通运输厅、省档案局有关交通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各相关办法,科学界定各参建单位项目档案管理责任制,及时组织开展项目档案收集、整理工作,扎实落实交通档案“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项目”的工作职能,提升交通档案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今年的工作重点是根据省政府公布的年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名单以及分级分类管理的要求,加强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认真落实档案登记制度和档案验收制度,根据项目档案管理的特点,“提前介入、全程监督、同步管理、跟踪服务”,确保项目档案工作为项目建设和管理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

1.港口航道。依照交通运输部出台的《水运工程建设项目文件材料立卷归档办法》检查、指导在建的港航项目档案管理,继续重视清理沿海各港口历年来建设完工的码头和航道工程项目档案的形成、收集、整理等规范工作;监督、指导今年完工的10个项目档案的专项验收工作;推动今年新开工的15个项目档案的建档工作;重点检查指导罗源湾将军帽15万吨级散货码头、江阴港区6-7#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湄洲湾港罗屿25万吨级矿石码头、湄洲湾航道二期,海沧港区14-19#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及古雷大型石化项目配套码头等重点项目建设档案的形成、收集、整理等规范工作。

2.高速公路:完成同三复线福州湾边大桥建设项目,浦南、泉三三明段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档案的专项验收工作;抓紧永武永安至上杭段、武邵、福州机场路二期、福州绕城路西北段西岭互通洋门及连接线、泉厦扩建、莆秀2个项目和泉三泉州段等项目(路段)档案的汇总与专项验收工作;抓好计划今年开工的莆田至永定泉州段、京台线建瓯至福州、泉州环线南安张坑至石井、沈海复线仙游至南安金淘、沈海复线漳州天宝至诏安、宁德蕉城至连江浦口、泉州湾跨海通道、福州绕城东南段、漳州南联络线、武平十方至东留、永宁、宁武、渔平、厦漳大桥、浦城至建宁浦城段等项目档案的形成、收集、整理等规范工作;重视厦门海沧至漳州天宝、松建、福州南连结线、福永、莆永龙岩段、莆永莆田段、上杭蛟洋至城关、招银疏港路、泉州环城路二期等项目档案的前期管理建档工作。注重海西网规划项目初步设计编制工作档案的形成与整理。

3.普通公路干线:完成厦门杏林大桥、厦门东通道翔安隧道及两岸接线工程、厦门成功大道、泉州晋江大桥、平潭海峡大桥等建设项目档案的专项验收工作;继续督促未完成项目档案专项验收的8条“入闽通道”建设项目档案的汇总与专项验收工作;敦促、指导省道在建18个项目档案的形成、收集、整理等规范工作;重视新开工38个项目档案的前期管理建档工作。

4.公路运输场站:围绕加快以中心城市为重点的综合运输枢纽场站建设,指导新建、续建公路运输场站项目档案23个。重点收集整理福州江阴物流园区一期工程、龙岩象屿物流园区、马尾快安仓储中心和福州汽车新南站、福州汽车新西站、厦门西客站、龙岩客运中心、石狮客运中心、永安长途客运站、莆田客运枢纽中心、龙岩客运中心站和石狮客运中心站等项目档案资料。

(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交通工程建设服务

继续关注“年万里农村路网工程”项目档案质量管理,要求以县(市)交通局作为“年万里农村路网工程”项目档案的立档责任单位,一路一档地收集、整理、归档各路网项目,各设区市交通局应主动联合同级档案部门开展此项工作,要求每个各设区市交通局提供2-3个已完工路段的档案资料作为所属县(市)交通局一路一档收集、整理、归档工作的试点,并于今年第二季度前报省厅备案,省厅将联合省档案局在今年第三季度开始组织全省检查(具体时间另行通知)。检查内容含盖已建成的所有危桥改造工程、安保工程、养护工程、村村通客车等工程建设项目档案,为促进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规范化常态化服务。

(三)为深化交通改革服务

加强厅直机构改革中档案管理的指导工作。公路稽征系统已实施税费改革,对拆并单位的档案归属与流向处置问题,省公路管理局应抓紧组织各公路稽征处在上半年完成涉改人员安置任务前完成拆并单位档案的鉴定、整理、处置等报批工作,时间要求在今年5月底前完成并报省厅备案。各设区市交通系统涉及税费改革单位的档案处置可参照上述方法管理。省厅将与省档案局在第二季度开始组织全省检查(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同时各相关单位应注意收集整理持续深化交通改革、加大费税改革人员安置工作形成的档案资料;收集整理组建交通融资平台,认真落实全省港口资源整合总体方案,探索高速公路建设、运营新的管理模式,完善高速公路建设、运营管理体制,统筹通车路段有限资源,降低综合运营成本等深化交通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各类档案资料。

(四)加强对我省拓展闽台“三通”等重大活动档案的指导与收集整理的力度

围绕服务拓展闽台“三通”档案。加强指导与收集整理有关建设两岸直接往来综合枢纽,加快对台客运基础设施和集疏运通道建设,加快平潭跨海第二通道前期工作;促进对台直航港口全面发展,促进厦门至台中、基隆客货滚装班轮运输稳定发展,积极引导福州至基隆、台中滚装航线常态化;拓展完善“小三通”功能,推动加快实现行李双向直挂业务、新增运力,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力争空中直航增辟航线、增设航点、增开航班,构筑闽台立体运输体系;加强两岸业界合作,办好交通涉台重大活动,筹备第二届海峡论坛两岸空中直航圆桌会议、年中国航海日(泉州)、第八届海峡桥隧通道研讨会;推动我省直航船公司在台设立办事处或分公司,引导两岸更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通过我省有序往来,打造服务两岸人民交流往来主通道等重大或专项活动形成的档案资料。

三、进一步推进交通档案基础业务建设

(一)贯彻落实国档局8号令,把好档案资源建设源头关

今年省厅机关将根据新批准的内设机构职能补充编制本机关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并报省档案局审核。厅直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应依据本单位经批准的内设机构职能的实际,严格按国档局“8号令”准确划定本机关文书档案保管期限,明确归档范围,突出本单位工作职能,要求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本单位《文件材料分类编号方案、归档范围与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的补充或编制工作,由省厅转报省档案局审核后执行;其他厅直单位也要于今年6月底前完成本单位《文件材料分类编号方案、归档范围与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的编制工作,报厅备案。

(二)配合省档案局开展机关、事业单位档案规范化管理考核工作,为开展厅直单位第三轮档案整理质量检查做好准备工作

今年省档案局将研究制定《福建省机关、事业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考核办法》,启动机关、事业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考核工作。省厅将密切配合省档案局开展机关、事业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考核工作,同时启动年厅直单位第三轮档案整理质量检查的准备工作。检查的重点是:-年度的各门类档案,文书档案以省档案局最新审核批准的本机关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为依据,侧重检查反映本机关主要职能活动的文件及各门类(注重专门档案和电子档案)和各种载体文件材料的收集、归档是否及时和齐全完整,整理是否符合规范。希各单位均要按照省档案局《福建省机关、事业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考核办法》和《关于在省直机关推行档案整理质量合格证制度的通知》((闽档〔〕60号))的要求,提前做好每个年度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和档案整理质量管理工作。

(三)积极做好网上办理档案登记和档案目录电子数据报送工作。

按照《福建省档案局关于认真贯彻福建省档案登记暂行办法的通知》(闽档〔〕44号)要求,及时收集、归档、整理本单位上一年度形成的各门类档案,及时进行网上办理档案登记。按照《福建省档案目录电子数据报送暂行规定》(闽档〔〕49号)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在线报送符合规范要求的档案目录电子数据。省档案局将对档案登记办理和电子数据报送的情况进行通报。

(四)依法做好交通建设项目档案移交进馆工作。

依照《交通档案进馆办法》于每年11月30日前向省交通厅提出移交申请的项目档案:由省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统一组织移交申请的有邵三高速公路、龙长高速公路2个路段的项目档案。连同去年必须移交的高速公路5个路段、普通公路2个路段的项目档案共有9个公路项目档案必须移交交通运输部档案馆。为保证档案移交进馆工作的顺利进行,各有关单位在移交档案之前,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切实把好移交进馆档案的质量关。项目档案的移交要求按照《福建省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法》执行。

(五)提高防范意识,强化档案安全管理工作

确保档案安全是档案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各单位档案部门要提高档案安全防范意识,切实强化档案的安全管理工作,杜绝各类危害档案安全事故发生,进一步健全相关制度,完善各项档案安全保管措施和应急措施,确保档案实体的安全。要高度重视档案信息安全建设,把安全防范意识放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首位,要从档案信息网络安全、操作系统安全、档案数据库安全等方面着手,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档案信息系统和档案信息内容的安全,防患于未然。

四、进一步推进机关档案信息化建设

各单位要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制发的《电子文件管理暂行办法》和《福建省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办法(试行)》(闽委办[]25号)的规定,坚持电子文件管理的原则,明确电子文件管理的职责,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切实加强本单位电子文件的收集归档与电子档案的保管利用。今年省厅将配合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宣传贯彻《电子文件管理暂行办法》,着力推进厅直机关电子文件管理工作,并通过组织召开现场会、经验交流会、观摩学习、检查考评等多种形式,进一步落实《电子文件管理暂行办法》,各单位应积极参与。省档案局将继续积极推进机关档案存储数字化工作,推广省直机关试点单位的成功经验,推动省直机关开展档案存储数字化工作,并提出省直机关室藏档案数字化建设指导意见,各单位应及早行动,按照本机关制定并经审核批准的《文件材料分类编号方案、归档范围与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的要求,对本单位在工作中形成的各类纸质档案开展鉴定与档案存储数字化工作。

五、积极开展交通档案工作协作组活动,加强交通档案人员的教育培训与学习交流,表彰档案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交通档案管理办法篇2

关键词:道路交通 档案管理 数字化 机动车保有量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011年11月,中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23亿辆,汽车保有量达1.04亿辆,汽车保有量达到100万辆以上的大中城市达到14个。私家汽车保有量为7748万辆,占汽车保有总量的74.17%,私家汽车成为汽车保有量构成主体。根据国际通用标准,目前中国有许多城市已经进入汽车社会。据媒体公布的数据目前全球汽车保有量大约10亿辆,中国占据了其中的10%。成为仅低于美国(2010年2.4亿辆)的世界第二大汽车保有国。业内专业人士预计,到202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将突破2亿辆。媒体报道截止2009年末全国机动车驾驶人数量为199765889人,比2008年增长10%,据此推算到2011年底全国机动车驾驶人数量大体与机动车保有量达2.23亿辆数据持平或者略高于2.23亿。《2011年上半年全国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统计分析》指出2011年上半年全国共查处交通违法1.71亿起,其中教育纠正4473.2万人次,警告795.6万人次,罚款处罚1.12亿人次,暂扣驾驶证26.7万本,吊销驾驶证1.8万本,行政拘留17.3万人次。如此众多的机动车保有量和大体相应的动车驾驶人数量对机动车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日益拥堵的城市道路交通状况,以及道路交通违章违法案件日益增多的复杂形势,笔者觉得加强机动车档案、机动车驾驶人员档案管理工作刻不容缓,实现机动车档案、机动车驾驶人员档案计算机管理,网络化管理势在必行。

1.传统道路交通运输档案管理存在的弊端

道路交通运输档案管理工作是道路交通运输管理部门重要的综合性基础工作,是做好道路交通运输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路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从历史的角度看道路交通运输档案是每个参与道路交通运输车辆和驾驶人员的历史记录,通过记载和保存道路交通运输车辆和驾驶人员的档案可以了解车辆运输和驾驶员的工作情况以便解决实际问题,道路交通运输档案不仅反映交通运输车辆和驾驶人员过去和现在情况,对于道路交通管理部门掌握必要的信息,做好管理工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道路交通运输档案作为一种特定信息资源来为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决策者提供适当的理性思考,我们国家道路交通运输档案管理工作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已经步入正轨,历史上道路交通运输档案管理基本上延续纸质档案管理方式,道路交通运输档案管理改革工作近年来刚刚起步,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管理方式还在探索之中,目前还没有形成全国道路交通运输档案网络化管理,网络化查询。

一是纸质档案耐久性差。纸质档案保管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耐久性问题,从内因来讲纸张质量,纤维含量,粘胶质量,酸碱含量,金属离子含量等等都是影响纸质档案耐久性的重要原因。从外因而言,档案库房环境,日照、通风状况,档案室室内温度湿度,细菌、虫害状况,以及借阅、复制过程中人为损坏和机械磨损等等,这就造成纸质档案难以长期保存。

二是纸质档案保存占用空间大。纸质档案除了必须的文件、资料以外,每一份档案都要有一个专门的档案袋包装,一些重要档案还要进行装订,编制目录,编制查询检索文件,试想全国至少4亿份道路交通运输档案,其中:车辆2亿多份,驾驶人员2亿多份。每份档案按照平均50克估算,大体上全国道路交通运输管理档案总质量在200亿克,20万吨。按照火车每节车厢载重60吨估算,大体需要3333节车厢才能装得下,按照每节车厢长度23米推算大体需要766公里,可以从四平排到北京。

三是纸质档案查询检索难度大。我们国家有960万平方公里土地,根据交通运输部最新公布的数据,到2010年底,全国已建成通车的公路总里程达到398.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7.4万公里、农村公路(县、乡、村)通车里程达到345万公里。如此漫长的建成通车的公路总里程,如此巨额的机动车保有量,道路交通管理部门的路检人员如果要查清每一台车的档案资料和每一名机动车驾驶员档案资料简直比登天还难。即便当地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查询检索这些档案资料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四是纸质档案无法实现全国共享。建国以来我们国家道路交通运输档案管理基本上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车辆、驾驶人员档案归车辆所在地、驾驶人员档案在户籍所在地(申领驾照所在地)保管,查询检索必须取得档案管理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实际上除非重大交通运输事故,基本上很少异地查询检索。事实上纸质档案根本无法实现全国共享。

2.道路交通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应用日益普及,以及道路交通运输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化,对道路交通运输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实现实时网络化检索显得尤为迫切,道路交通运输档案管理工作任务越来越重,面对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应用领域越来越广的新形势对道路交通运输档案管理工作的需求,做好网络化枷锁道路交通运输档案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是道路交通档案数字化管理有利于实现办公自动化。办公自动化(officeautomation,简称oa)是将现代化办公和计算机网络功能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办公方式。凡是在传统的办公室中采用各种新技术、新机器、新设备从事办公业务,都属于办公自动化的领域。通过实现办公自动化,或者说实现数字化办公,可以优化现有的管理组织结构,调整管理体制,在提高效率的基础上,增加协同办公能力,强化决策的一致性,最后实现提高决策效能的目的。道路交通档案数字化管理对于道路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实现管理现代化,办公自动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是道路交通档案数字化管理有利于实现全国共享档案资源。面对日益增长的道路通车里程,面对飞速增长的机动车保有量,面对不断攀升的驾驶人员数据,如何加强道路交通运输管理,如何快捷检索、查询每一辆交通运输工具的档案资料和每一名机动车驾驶人员的历史档案是一项令人头疼的难题,做好路交通档案数字化管理,实现网络化检索查询,数据库全国共享,对于道路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以及路政人员道路检查违章、违法,及时处理违法违章行为很有必要。

三是便于实时更新档案管理内容。众所周知,现行道路交通档案管理模式对于违法违章车辆,违法违章驾驶人员的查处基本上采取的是刑事处罚和罚款,还有就是给驾驶人员扣分,众多违法违章案件当事人的违法违章行为基本上很难记入档案,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就是画地为牢,各自为政的属地管理模式,外地交警很难管理当地车辆和当地驾驶人员。如果实现道路交通档案数字化管理,无论那台车辆,哪个驾驶人员,只要发生违法违章案件,立即记入车辆管理档案和驾驶人员个人档案,在全国任何一网电脑上,只要道路交通管理人员轻点鼠标就能查询检索到详尽的车辆和驾驶人员档案信息,这样对于屡教不改者从重处罚就有了科学依据。

3.道路交通档案数字化管理需要解决和注意的问题

道路交通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是道路交通档案数字化管理也并非万能的,就目前计算机、互联网的发展状况而言,实现道路交通档案数字化管理必须妥善解决和注意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3.1档案数字化管理数据的安全性问题。计算机、互联网给人们带来的便捷是显而易见的,这项技术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数据安全问题,交通档案数字化管理数据安全性问题绝对是不容忽视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妥善解决数据的安全问题。

3.2档案数字化管理与纸质化管理有效衔接问题。前文提到过全国交通管理纸质档案的数量,如此巨量纸质档案要实现数字化管理工作难度可想而知,如何做好纸质档案保管与数字化管理的衔接和过渡也是亟待思考和认真解决的问题之一。

3.3档案数字化管理数据备份问题。由于计算机、互联网的安全性问题必须做好档案数字化管理数据备份工作,不仅要做好本地数据备份,还要做好异地数据备份,在防止计算机、互联网故障的同时,要做好防自然灾害工作。避免汶川地震那样的重大自然灾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3.4档案数字化管理数据集成问题。如今的计算机、互联网技术日臻成熟,数据库管理,数据集成的成功经验比比皆是,要做好数据集成的软件开发工作,笔者以为道路交通运输档案数据化管理系统应该参照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管理系统开发软件,便于数字化档案录入数据库,便于查询检索,便于实时更新数据库管理数据。

交通档案管理办法篇3

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在离校之前没有落实就业单位的学生,需要将档案返回生源地由院校就业指导中心派人送至即人才交流中心进行登记编号,毕业生择业期一年内可以进行免费存放。

二、民办院校就业档案服务程序

1.开具证明。择业期内未落实就业单位并且档案还存放在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的毕业生可以享受一下服务:凭就业报到证开具存放档案证明、开具未就业证明其他与档案相关的证明。

2.档案提取。择业期(2年)内就业手续办理完的毕业生,可以凭就业报到证、加盖公章的就业协议书,到各级人社局进行档案提取。择业期内没有就业毕业生不能进行档案的提取。

3.对于自谋职业、出国留学、择业期未满的毕业生档案和派遣期内自谋职业或自费出国留学以及择业期满后仍未就业的毕业生,可在各地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办理人事档案保管。

三、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学籍档案”与“人事档案”的主要区别

民办高校毕业生学籍档案是指学生通过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并被录取的学生档案,它以文字资料形式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家庭状况、高考成绩、在校期间表现、在校期间的奖惩情况等。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人事档案是由学籍档案转换的,毕业生毕业后将其学籍档案中放入该毕业生的报到证当中,然后由学校将档案转交毕业生就业单位或人才交流机构。学籍档案也就正式成为毕业生的人事档案,它需要通过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或人才交流机构签订就业协议,取得报到证后才能得以实现。

四、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档案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是毕业生进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这些用人单位本身具有人事管理权,他们可以直接接收毕业生档案。二是各类非公企事业单位与民营机构他们没有档案管理权。毕业生毕业后一定将档案交由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进行统一管理。档案存放在人才交流中心,方便又安全。三是毕业生在档案的转递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1.在不能完全搞清楚用人单位是否具备人事管理权之前,不能把档案转入该用人单位,应将档案转交给该用人单位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进行管理。

2.个别没有档案管理权的单位违规接收档案,导致档案丢失。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发生,毕业生应首先询问用人单位的性质,在确定对方是否具有人事档案管理权限后再决定将档案投向哪里。

3.档案的归属是有相关规程的,学生在离开学校之前要制定好档案调离时间,不要将档案来回调离,最好做到一步到位。

4.毕业生毕业后在异地找到工作单位,户口不落回本地的毕业生、考研的毕业生以及无法确定是否在用人单位长期就职的毕业生,这部分学生可以将自己档案交由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进行托管。

五、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工作后档案提取及补办办法

交通档案管理办法篇4

关键词:交通系统;声像档案;问题;对策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办公条件的完善,在我国交通系统各项工作和实践活动中形成了大量声像档案,这些档案是交通行业的重大历史写照,是全宗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交通系统声像档案实际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着归档不完整、保管条件差、管理混乱等问题,这就严重影响了档案的完整性以及利用率,如何更好的保护好、利用好、管理好这些生动形象的特殊载体档案已成为当前交通系统面临的重要课题。针对交通系统声像档案管理中的存在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对策及建议。

1交通系统声像档案管理工作的存在问题

根据工作实践,我们发现在交通系统声像档案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这主要表现在:第一,交通系统声像档案采录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很多人员为各业务部门的兼职人员,采录技术较低,工作时间较短,还有一些声像档案信息采集人员在思想上存在误区,认为档案就是上级来文或红头文件,没有对公务活动中形成的照片、影像、录音等信息的保存给予重视,另外,为了个人或部门内部的方便,一些工作人员没有将声像档案移交到档案室统一保存,特别是随着人员的变动和机构的调整,造成大量声像档案的管理失控或流失,对档案的利用和保护带来了不利影响。第二,从整体上看,交通系统对声像档案管理设备和系统的资金投入还是比较大的,但是由于一些单位没有制定基于声像档案管理的制度和使用要求,管理较混乱,导致大量设备被闲置、没有专人会用、设备存于个人或部门内部、设备使用人员不明确等现象普遍存在,设备添置多、利用率少,不利于交通系统声像档案收集和整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总之,声像档案管理工作明显滞后于其他门类的档案管理,在管理意识、管理制度以及保存条件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

2加强声像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2.1树立声像档案信息资源观意识

从信息资源角度来看,交通系统中形成的声像档案是最真实、最可靠也最权威的原生信息,其具备以文字为载体的档案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是交通事业单位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信息与纸质的文书、科技档案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档案资源体系,对交通运输事业的历史和现实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所以,我们必须树立声像档案信息资源观意识,实行统一管理,做到层层有人抓,处处有人管,形成工作协调一致的交通系统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网络。

2.2制定切实有效的管理办法

要想改变交通系统当前声像档案管理工作混乱的局面,就必须制定一套切实有效的管理办法来实现对该项工作的规范。各个立档单位都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加大管理力度,实现声像信息从产生、收集、归档、保存到移交档案室的统一管理,防止信息的分散或流失,杜绝将声像档案归为个人和部门内部所有。明确规定声像档案的日常保管和借阅利用,对于那些永久保存的档案,应定期向交通主管部门或专业档案馆移交,与此同时,明确责任,制定并落实各项配套措施,做到依法管理,有章可循,使声像档案管理工作逐渐成为一项自觉的行动,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确保档案利用率和完整性。

2.3采取切实有效的前端控制方法

前端控制是交通系统声像档案管理的基础。首先,针对当前声像档案管理现状,交通行业档案主管部门要加大对声像档案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将声像档案管理纳入档案目标管理和年度执法检查中。针对不同单位的工作现状,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指导,疏通收集渠道,全面提升整体水平,比如对于那些在人员、设备和管理方面都比较规范的单位,要巩固提高,在开发利用上下功夫,而相反的则应在依法管理和规章建制上下功夫;比如对于本单位或部门的一般档案,要及时移交到上级主管部门或专业部门,对于重点部门或科室产生的比较集中的声像档案应强化收集,及时沟通。另外,人是做好声像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因此,在人员方面,应选派有工作经验和高度工作责任心、懂拍摄的人员担任信息采录人员,提高声像档案工作的专业水平;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声像信息采录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提高声像档案人员的归档意识,将散存于个人和部门内部的资料收集起来,使档案人员逐渐学会自觉行动,为交通系统声像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2.4加强声像档案编研

交通行业各个单位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声像档案价值的认识,努力转变观念,使声像档案的编撰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在此过程中,善于依托档案馆藏资源优势,尽量编撰出能够突出交通系统特色的文献资源,提高档案工作知名度。档案编研工作要由单一型的低层次开发逐步向多元化的高水平发展,充分利用先进设备和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保证信息开发的有效性和实时性,最大限度缩短信息加工时间,提高信息利用效率;打破传统的“关门编研”现状,为各个工作中心和部门提供生动形象的声像资料,使声像档案宣传更具生命力和活力。

3结束语

做好交通系统的声像档案管理工作不仅仅是档案管理部门的事,还是各个立档单位和全社会的事,我们必须对该项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加强宣传,树立声像档案信息资源观意识,制定切实有效的管理办法,采取可行前端控制方法,不断加大管理力度,将声像档案保管好、利用好,管理好,使声像档案的价值在交通系统中得以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田欣.加强声像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及建议[J].民营科技,2010,(06):98.

交通档案管理办法篇5

一、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对档案工作重视不够。

近年来,相当一部分人员包括部分领导层面对档案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档案工作不是单位的主要工作,充其量就是收收发发、抄抄写写、照抄照转等事务性工作,抓与不抓无大碍,不能给单位创造经济效益。只要守好摊、不丢失、不泄密、不出现大的纰漏,确保单位领导及时查阅,就万事大吉了,导致档案管理人员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究其根源主要是部分领导同志对档案工作的认识有偏颇、意识淡薄,这样势必造成档案工作疏于管理。

2.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突出表现在部分档案的收集、传阅、保管、保护、保密制度不够完善,有的虽建立了相关规章制度,但流于形式,执行不严。有的档案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文件资料堆积如山,收集整理不及时,档案资料收集不全,有的甚至出现了丢失现象。借阅档案时,不认真履行借阅手续,有借无还时而发生,时间久了,档案资料下落不明,在不同层面造成不良影响。

3.档案基础设施及经费不足。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管理中广泛应用,创新发展势头强劲。而运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管理的单位较少,由于资金短缺,个别单位至今还没有专用档案管理阅览室,有的单位档案多,而档案室空间狭窄,潮湿、通风透气较差。“六防”设备不配套、不完善,导致档案资料发生霉变、虫蛀,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提高运政部门档案管理的对策

1.强化领导,把档案管理纳入重要日程。

一是交通运政部门要成立以所长为组长、各科室负责同志参与的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健全档案管理机构网络,建立综合档案室,配备专职档案员。档案工作领导小组要认真研究解决档案管理工作中所涉及的经费、设备、档案室硬件配套设施等相关事宜。二是实行“三纳入”“三同步”,即把档案工作纳入单位总体发展规划、纳入单位管理制度、纳入相关人员职责范围。布置工作、检查工作、总结工作时与相关档案资料归档同步,确保档案管理工作扎实有效推进。三是档案室对档案的收进和移出、案卷数量、档案利用等情况进行跟踪服务。单位主管领导及专职档案管理员定期对所存档案进行全面大检查、大盘点。

2.注重培训,提升档案人员整体素质。

一是组织档案管理人员积极参加由上级档案主管部门举办的档案管理和业务技能培训班。二是交通运政部门每年组织档案管理人员系统学习《档案学概论》《档案管理学》《科技档案管理学》以及档案专业知识理论、现代化管理知识和先进技术设备的操作技能等,加强档案人员的业务能力培养,不断提高档案工作者的素质。三是组织档案管理员观摩学习。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邀请专职档案员定期对单位档案人员上门授课、业务指导,进行传帮带。组织管理人员到档案管理先进模范单位,参观学习档案管理的先进经验和操作技能,促进交通运政部门档案管理工作不断跃上新台阶。

3.完善制度,促进档案管理规范化。

制度建设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加强制度建设,严格依法治档,是新形势下对档案工作的迫切要求。依据《国家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交通运政部门对已有的制度进行了修订,使档案各项规章制度更加充实、完善和提高。我们重新制定的制度主要包括借阅制度、保密制度、保管制度、统计制度、归档制度、文书档案分类编号办法,此外,还制定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考核制度、奖惩制度等。在日常工作中,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使档案工作做到有章可循、规范运作,按制度办事。

4.固本强基,使档案工作朝着现代化方向迈进。

交通档案管理办法篇6

为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工作,规范移民档案管理,充分发挥移民档案的作用,国家档案局、水利部、国家能源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等有关法规,结合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工作实际,于2012年4月联合印发了《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个《办法》的出台对移民工作和移民档案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 规范移民档案管理是移民工作的需要,也是档案工作的需要。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也是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的建设历史,在这些项目建设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征地、拆迁、移民工作,而水利、水电项目移民工作涉及面广,影响面大,与老百姓的利益联系更密切,早在1991年国务院就颁布了《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2006年进行了修订,其第五十五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政府或其移民机构以及项目法人应当建立移民工作档案,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管理。2011年8月国家能源局的《水电工程验收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工程阶段验收和竣工验收前必须进行建设征地移民安置专项验收。2012年3月水利部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验收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移民档案管理是移民安置验收主要内容之一,并应满足移民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已经完成,并满足完整、准确和系统性的要求。移民档案真实记录了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工作全过程,它对移民工作的开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作用,但移民档案如何管理,如何保证移民档案完整、准确、系统、安全和有效利用,—直是移民部门和档案部门关心的问题,此《办法》适时出台满足了移民部门和档案部门工作之迫切,又符合实际。

2 《办法》内容全面,对移民档案工作具有监督指导作用。《办法》是规范性文件,共六章三十三条,并有一附件。该《办法》第一章“总则”,明确了适用范围——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提出了移民档案定义、移民档案工作性质、移民档案工作的目标。第二章“管理与职责”,明确了移民档案工作管理体制: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县为基础,项目法人参与,并明确了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项目主管部门、各级移民管理机构、项目法人以及涉及移民工作的单位的档案工作职责,提出了“三纳入”要求:纳入移民工作计划,纳入移民工作程序,纳入相关部门及其人员的工作职责,“四同步”要求:同部署、同实施、同检查、同验收,强调了在签订移民工作任务合同协议时应设立专门条款明确移民档案收集范围、整理标准、移交时限及质量要求,特别提出了声像材料收集整理要求。第三章“归档与移交”,明确了移民档案归档工作的直接责任人是移民档案形成单位(部门),并根据移民工作主要内容:移民安置前期工作、移民安置实施工作、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移民工作管理监督、移民资金财务管理等提出了相应档案整理要求及移交时间、移交手续,提出了可通过合同、协议约定,在移民安置验收后,省级移民管理机构应将反映移民安置实施主要过程和结果及资金管理等方面的档案复制件或扫描的电子文件提交项目法人备查。第四章“移民档案验收”,明确了移民档案验收是移民安置验收的重要组成部分,移民档案验收不合格的,不得通过移民安置验收,提出了移民档案验收组应由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移民安置验收组织单位、项目法人及有关单位的档案人员和相关专家组成。第五章“奖励与处罚”。第六章“附则”,明确规定各相关单位可制定实施办法,本办法由国家档案局负责解释。附件《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归档范围与保管期限表》,根据移民工作主要内容提出的文件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是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办法》既是涉及移民工作的单位或部门对照检查移民档案工作开展情况的衡量标准,也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开展移民档案工作监督指导的依据,同时也可作为移民档案验收的依据之一。

3 进一步规范移民档案工作,又能反作用推动移民工作规范。该《办法》是根据《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要求,按照移民工作程序提出的移民档案工作要求,既解决了移民档案按机关文书档案管理,还是按科技档案管理的困惑,又为涉及具体移民工作任务的单位(部门)提出了文件收集、整理、移交的要求,特别是根据移民工作内容提出的文件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对做好移民档案管理具有重要指导作用。而根据文件归档、移交质量可以看出移民工作中不完善的方面,如文件归档不全可以看出移民工作或没有按正常程序进行或进行了但工作没有结束,因为只有文件归档了此项工作才算结束,因此《办法》对规范移民工作也具有重要作用。

交通档案管理办法篇7

层层负责 齐抓共管

为确保“村档乡(镇)管村用”工作在全市的顺利进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志群,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石希欣于2007年3月9日签署了《市委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村档乡(镇)管村用”工作通知》,并且破例一直发到全市各乡(镇)。为加强对这一工作的领导,文件要求各县(市、区)“两办”切实负起组织、协调和监督责任,乡(镇)政府是具体实施者,行政村是具体执行者,县级档案部门负责业务指导。在档案权属及交接手续上,《通知》重申,村级档案交接后,其所有权仍归各村民委员会,管理权归乡(镇)政府。在2008年4月召开的全市档案工作暨表彰会议上,又特别请各县(市、区)常务副县(市、区)长参加会议,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志群,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石希欣在会上再次强调各县(市、区)务必于年内全面完成“村档乡(镇)管村用”工作任务。为此,市委办公室还在其《情况交流》上向全市推介了中方县委、县人民政府总结的开展“村档乡(镇)管村用”的经验做法。

从此,全市上下迅速行动起来,从县委、县人民政府到乡(镇)党委政府领导,再到村党支部村委领导,给予重视支持,进行组织部署。溆浦是个大县,有60余个乡(镇),600余个村,任务重、压力大。县委书记宋智富参加会议给予强调,县长梁永泉则在经费上予以支持(150元一个村,考虑财力安排,分两年实施),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刘生礼亲自召开3次会议,部署安排,听取工作进展汇报,找工作后进乡(镇)领导做工作等。13个县(市、区)中有沅陵、辰溪、新晃、中方、会同、靖州、通道、洪江区8个县(市、区)成立了由县级领导挂帅,“两办”、组织部、农办、经管办、民政局、财政局、档案局等单位负责人参加的领导小组,共召开乡(镇)领导会议50余次,以“两办”名义发文30多个,支持经费100余万元。同时,辰溪、麻阳、新晃、洪江市等县(市、区)还将此项工作列入双文明目标管理和督察范围。

以点带面 扎实推进

在村级档案建设上,我们做过多次实践,如通过抓村级经济、建整扶贫、小康村建设、村务公开等中心工作的开展,与市县有关部门联合行动,借东风推动村级建档,解决了部分村级建档难题。可是建档不易,但中心工作一过,巩固又是难题。于是,市档案局主要领导与中方县委分管领导一起,深入到中方县铜湾镇,认真调研总结该镇“村档镇管村用”的经验。该镇自2003年以来,采取统一经费、统一整理、统一保管、统一利用的“四统一”措施,将全镇15个村2个居委会历年来的档案进行规范整理,共1157卷,全部移交镇档案室统一保管。镇政府确定一名档案员进行管理,按月给予补发岗位津贴,每年还安排1500元作为档案业务经费。镇政府还确定各村的会计为档案员,每年集中到镇政府规范整理前一年的档案,然后移交镇档案室。该镇实行这一模式5年来,利用效益十分显著。我们认为该镇的经验,是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档案工作的有效措施,具有典型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于是决定扩大到全县,把中方作为全市试点。在中方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支持下,经过一年的努力,该县22个乡(镇)211个村,达到了“双百”目标,即100%的村建档,100%实现了“村档乡(镇)管村用”,计档案达13720卷。

各县(市、区)在参观中方县后,都办了自己的试点,共办点31个。县、乡(镇)领导和档案人员,通过典型参观学习,消除了顾虑,统一了思想,明确了做法和措施。各县(市、区)开展培训,进行业务指导,共举办培训班56个。靖州县则利用县委党校办村支书、村长培训班的契机,进行“村档乡(镇)管村用”工作的业务培训。

跟踪指导 狠抓落实

实施“村档乡(镇)管村用”工作,市县级档案部门处于中心位置,处于关键部位,责任重于泰山。为此,档案部门把此项工作作为近两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精心组织,抓好协调,跟踪指导,狠抓落实。

县(市、区)档案部门千方百计向领导汇报,力争取领导支持,将此项工作列入对乡(镇)的年度目标管理责任制,分值虽然只有2~3分,但它的分量大。各乡(镇)为了争先达标,都把它当作自己的分内工作任务来完成。各乡(镇)也把此项工作列入对各村的目标管理。例如麻阳县锦和镇,在目标管理中给此项工作分值5分,并实行重奖重罚,完成任务奖4000元,任务完成不好,罚2000元。事实证明,抓这一条抓到了关键和要害。与此同时,县(市、区)还精心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精心制定了周密的实施时间安排表,密切把握工作进度,保证按季按月完成所规定的任务。

档案部门除办试点和培训外,还要编制“村级档案管理办法”、“村级档案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并编制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制度,以供乡村档案人员在实施中学习与具体操作。据统计,13个县(市、区)印发这方面的学习、执行、操作性资料、制度达2万多份。县(市、区)将乡(镇)进行划片分解,将“蛋糕”分配到人。局领导任务到片,片里任务到人,集中时间,跟踌服务,打好突击战。忙碌的时候,县(市、区)档案部门只留下1~2人守家,全力以赴打歼灭战。县(市、区)领导亲自带队,连续转战在山水之间。

坚持标准 巩固成果

村档乡(镇)管后,这一成果怎样巩固下来?市、县(市、区)档案局的领导也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思考,认为乡(镇)档案室建设普遍比较薄弱,必须建立加强“六有两坚持”为重点的机制,如此方能真正达到“村档乡(镇)管村用”的本来目的。因此,县(市、区)档案部门与乡(镇)党委、政府认真学习和实施《档案法》及其他法律法规,增强干部职工的档案意识,共同努力建立起“六有两坚持”为重点的巩固机制。

交通档案管理办法篇8

【关键词】施工企业;科技档案;管理

1、注重科技档案的交接

由于科技档案具有极强的延续性,科技档案人员调动工作时,必须在办完科技档案移交手续后方能离开岗位。”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单位或科技档案人员却忽视了这一环节,存在以下问题:

1.1是科技档案交接不及时。一些单位对科技档案交接工作不够重视,把关不严。老科技档案人员离了岗,新科技档案人员进了岗,而科技档案交接手续还未办妥,以致出现科技档案数量等问题责任不明、界限不清。

1.2是科技档案交接手续不严密。一些单位科技档案人员离岗或调动工作时,移交不按程序办事,手续不按程序办理,该检查的不检查,该清理的不清理,该签的字也不签,从而出现一些基层单位科技档案交接只有一串钥匙的现象,忽视了科技档案交接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忽视了科技档案交接工作的基本要求三是科技档案监交工作不严格。

笔者认为:如何做好科技档案交接工作,笔者认为应做好下列工作,采取如下措施:

首先科技档案交接要纳入基层单位的议事日程、工作程序和规章制度之中。科技档案交接是基层单位科技档案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应引起基层单位的重视。在科技档案人员离岗或调动工作单位时要把好关,做到科技档案人员离职离岗先办理工作交接手续,然后再办理调动手续,对未办理科技档案交接手续的科技档案人员,不得签发调动工作通知,不得办理工资转移手续,不得离开原工作岗位,并要把科技档案交接工作纳入单位工作制度,列入有关人员的岗位职责之中。

其次认真做好科技档案监交工作。科技档案监交工作对科技档案交接起着鉴证和监督作用,因此无论是科技档案机构负责人交接,还是一般科技档案人员,特别是负责科技档案保管接待人员的交接,都必须安排专人负责监交。一般科技档案人员交接,可由科技档案机构负责人监交;科技档案机构负责人交接,可由分管科技档案工作的领导或科技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派人监交。交接双方在监交人员的监督之下认真做好移交、接收工作,做到帐物相符,手续齐全,并要在交接文据上注明并要在交接文据上注明交接时间、地点和监交人、移交人、接收人的姓名职务及移交清册册、页数等。移交文据一式3份,移交人、接收人各执一份,单位存档一份。交接工作结束之后,移交人、接收人、监交人应在移交文据上签字盖章,以示对交接工作负责。

再是加强科技档案交接中的思想教育工作。科技档案交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单纯是基层科技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问题。因此在科技档案交接的过程中要补上这一课,教育交接双方端正思想、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从而保证科技档案交接工作严格按照规定办理,使基层科技档案工作前后衔接起来。

2、科技档案的管理

大型或特大型施工企业的产品往往涉及到国家(企业)的核心秘密,它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安全,关系到国家的政治活动和一个企业经济发展的成败,关系到企业建设的进程。因此,为确保核心秘密的安全,必须管理好科技档案。

2.1科技档案应与非科技档案分别保管。要设保险柜、保险锁、防盗器,从保管条件上确保绝密科技档案的安全。

2.2层层提高科技档案管理人员与人员的素质。绝密科技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有较强的责任心、事业心和高度的保密意识,不仅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经手的事情件件有头有尾,手续清楚,而且要防止“无形”储存在头脑中秘密的泄露。

2.3加强科技档案的日常管理。科技档案的调阅、移出、销毁等应严格按规定手续办理,必须经指定领导人审批,认真履行登记、签字手续,任何人无权擅自调阅。科技档案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对、检查,发现失密、泄密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进行补救。

2.4做好科技档案的保管期限与保密期限的区分工作正确分析和鉴别科技档案内容的现实作用和历史作用,根据本企业工作的需要,全面确定科技档案的保存价值,准确地判定科技档案的保管期限。根据国家秘密事项:绝密级事项不超过30年,机密级事项不超过20年,秘密级事项不超过10年。保密期限在一年及一年以上的以年计,在一年以内的以月计。对规定为“长期”的国家秘密事项,在授权机关作出解密前,其他机关、单位应当对其采取长期的保密措施,不得擅自决定解密和随意对外提供。

2.5注重科技档案情况变化的调整科技档案在保管过程中,其密级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文件贯彻的情况变化的。基本变化是升密、降密、解密。因此科技档案管理人员应依据科技档案内容的变化掌握划密标准,严防密级偏高或偏低,密期偏长或偏短。

2.6做好科技档案密级的调整工作。一要严格执行解密划控的时间标准、有关内容标准及保密规范标准,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二要主动接受保密部门对调密工作的监督指导,齐心协力搞好科技档案文件的清查鉴定。严格划清密与非密的界限,确定哪些科技档案能开放利用,哪些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利用,哪些还不能提供利用。

2.7要建立起法制的新秩序。为了适应科技档案调密工作制度化、正规化的需要,科技档案管理应建立以下三个制度:建立划定密期制度,以便届满自行解密;建立调密通知单制度,对保密期间提前解密或发生升降变化的密级文件,要下发通知单告知有关科室,以便衔接工作,及时掌握,适时变动;建立科技档案接收标准制度,加强科技档案的规范化建设。

2.8要加强科技档案的科学管理。在调密工作中我们发现,过去经常把密和非密文件混合组卷、混合保管、混合提供,造成了扩散机密的漏洞。对此,可以采取分段治理的办法。以1991年贯彻国档发28号文件实施藏科技档案解密划控工作为界,对以前大量混订在卷内的密级文件可以原封不动,但在今后一般查档中只提供所查内容,不提供含文件的原卷;外供卷时,可采取对与所查科技档案无关的文件进行密封等措施。今后对密级文件特别是绝密文件应当单份盒装保存,彻底解决密与非密的文件材料混卷问题,堵塞过去那种因混卷在提供利用中造成机密扩散的漏洞,以及科技档案文件分散不集中,日后调密不便的问题。

交通档案管理办法篇9

2015年12月11日,新修订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财政部国家档案局令第79号)正式公布。为方便各单位更好地理解、贯彻和实施,本刊从第二期开始连续四期刊登国家档案局经科司蔡盈芳同志的文章,就《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进行全方位解读,本期对《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保管期限的修订内容进行解读。

向单位档案管理机构移交时间更加灵活

原《办法》要求会计年度终了后,会计档案可暂由会计机构保管一年,一年后应当移交本单位档案机构统一保管。实际工作中,很多单位会计机构的需要应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以及业务主管部门、审计部门、税务部门等的检查,通常近三年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需要随时查阅。为此,新《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由会计机构临时保管一年后移交单位档案管理机构保管。因工作需要确需推迟移交的,应当经单位档案管理机构同意。会计机构临时保管会计档案最多不超过三年。”

明确会计档案出境要求

对于会计档案能否携带出境,原《办法》规定“我国境内所有单位的会计档案不得携带出境”。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档案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国家档案局令第5号)规定档案出境实行分级审批制度。据此,新《办法》第二十四将其修改为“单位的会计档案及其复制件需要携带、寄运或者传输至境外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第十九条:“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的一级档案严禁出境。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的二级档案需要出境的,必须经国家档案局审查批准。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的三级档案、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的一、二、三级档案以外的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和属于集体所有、个人所有以及其他不属于国家所有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或者应当保密的档案及其复制件,各级国家档案馆以及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组织和个人需要携带、运输或者邮寄出境的,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审查批准,海关凭批准文件查验放行。”

会计档案出境根据其等级不同由不同级别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审查批准,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组织和个人的会计档案需要携带、运输或者邮寄出境的,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审查批准。有关办理方法可参见各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页有关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方法。

《关于加强在境外发行证券与上市相关保密和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定》第三条规定“在境外发行证券与上市过程中,境外上市公司向有关证券公司、证券服务机构和境外监管机构提供或者公开披露涉及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的,应当依法报有审批权限的主管部门批准,并报同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是否属于国家秘密不明确或者有争议的,应当报有关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第四条规定“在境外发行证券与上市过程中,境外上市公司向有关证券公司、证券服务机构和境外监管机构提供或者公开披露涉及国家安全或者重大利益的档案的,应当依法报国家档案局批准。”

对单位间会计档案交接的修改

会计档案的移交有可能发生在以下两种情况中:

第一种情况是因单位分立、合并等变动而引起的档案移交。新《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单位分立后原单位存续的,其会计档案应当由分立后的存续方统一保管,其他方可以查阅、复制与其业务相关的会计档案。单位分立后原单位解散的,其会计档案应当经各方协商后由其中一方代管或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置,各方可以查阅、复制与其业务相关的会计档案。单位分立中未结清的会计事项所涉及的会计凭证,应当单独抽出由业务相关方保存,并按照规定办理交接手续。”上述要求中“复制与其业务相关的会计档案”和“单位分立中未结清的会计事项所涉及的会计凭证,应当单独抽出由业务相关方保存”均会发生会计档案交接。

第二种情况是单位业务移交而引起的移交。新《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单位因业务移交其他单位办理所涉及的会计档案,应当由原单位保管,承接业务单位可以查阅、复制与其业务相关的会计档案。对其中未结清的会计事项所涉及的会计凭证,应当单独抽出由承接业务单位保存,并按照规定办理交接手续。”第二十三条规定“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期间形成的会计档案,需要移交给建设项目接受单位的,应当在k理竣工财务决算后及时移交,并按照规定办理交接手续。”上述业务移交和建设项目移交也会发生会计档案交接。

对于上述发生会计档案交接,根据新《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纸质会计档案的交接,“移交会计档案的单位,应当编制会计档案移交清册,列明应当移交的会计档案名称、卷号、册数、起止年度、档案编号、应保管期限和已保管期限等内容。交接会计档案时,交接双方应当按照会计档案移交清册所列内容逐项交接,并由交接双方的单位有关负责人负责监督。交接完毕后,交接双方经办人和监督人应当在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上签名或盖章。”会计档案交接文据的格式可参照《档案交接文据格式》(GB/t13968-1992)中第三条和第四条相关内容执行;新《办法》对会计档案交接最大的修改是电子会计档案的交接,电子会计档案的交接的有关要求解读请参照《中国档案》2016年第3期《修订内容要点解读(之二)》

对违反《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处罚的修改

原《办法》并没有对违返其管理规定进行处罚的条款,给会计档案管理责任追究带来了困难,不利于规范会计档案的管理。对原《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过程中,不少单位提出需要增加罚责的意见。为此,新《办法》增加了第二十七条,规定“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法律法规处理处罚。”尽管新《办法》并没有对违反有关规定如何处罚作出具体的规定,但由于违返新《办法》均属档案违法违纪,可依据以下法律法规进行处罚。一是依据《刑法》第三百二十九条“抢夺、窃取国家所有的档案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违反档案法的规定,擅自出卖、转让国家所有的档案,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规定。二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的规定;三是依据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档案局联合印发的《档案管理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国家档案局令第30号)中有关规定;四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四十二条、第四十四条规定。

其他修改内容

一是完善会计档案利用的有关要求。原《办法》规定,“各单位保存的会计档案不得借出”。实际工作中,在业务主管部门的检查、国家审计部门的审计中或者司法工作中,会计档案会被借出。因此新《管理办法》规定,“单位保存的会计档案一般不得对外借出。确因工作需要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必须借出的,应当严格按照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二是对不具备设立档案机构或配备档案工作人员条件的单位做出了特别规定。针对小微企业等不具备设立档案机构或配备档案工作人员条件的单位以及依法应当建账的个体工商户,新《办法》规定“其会计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鉴定销毁等参照本办法执行。”(第二十八条)。此外,随着我国会计服务外包发展迅速,很多小微企业委托中介机构记账,因此,新《办法》明确了记账中涉及的会计档案管理问题,规定“单位委托中介机构记账的,应当在签订的书面委托合同中,明确会计档案的管理要求及相应责任。”

三是对委托记账机构的档案管理责任明确了要求。新《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委托人委托记账机构记账,应当在相互协商的基础上,订立书面委托合同。委托合同除应具备法律规定的基本条款外,应当明确下列内容:(1)双方对会计资料真实性、完整性各自应当承担的责任;(2)会计资料传递程序和签收手续;(3)编制和提供财务会计报告的要求;(4)会计档案的保管要求及相应的责任;(5)终止委托合同应当办理的会计业务交接事宜。记账机构接受委托对单位的会计档案进行管理的,应当遵照《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记账机构如满足新《办法》第八条、第九条规定条件的,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管理委托人的电子会计档案。

交通档案管理办法篇10

第一条为了加强档案管理,维护档案的完整和安全,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本行政区域内的市属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它组织(以下简称各单位)以及个人,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单位和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光盘、软盘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第四条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档案工作的领导,把档案事业建设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立健全档案机构,确定必要的人员编制,统筹安排发展档案事业所需经费。

各单位应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保持档案工作人员相对稳定,保障档案工作依法开展。

第五条本市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利用。

第二章档案机构及其职责

第六条市、区(县)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事业,对档案工作实行统筹规划,组织协调,依法进行监督、指导。其具体职能是:

(一)贯彻执行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二)制定本行政区域内档案事业发展规划、计划、档案工作的规章制度和档案管理的实施办法,并组织实施;

(三)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各类档案馆和各单位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

(四)组织并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理论和科学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

(五)组织并指导档案工作目标管理、档案抢救和保护、档案宣传和教育、档案干部培训工作;

(六)监督检查本行政区域内档案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实施,依法查处违反档案法律、法规案件。

市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和指导本市档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

第七条乡、镇人民政府和城市街道办事处综合档案室,指定专人负责管理本机关的档案,并对所属单位和辖区内行政村、居委会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指导。

第八条市、区(县)所属各级机关及各行业主管机关档案机构,制定本行业档案工作计划、规章制度和工作目标,集中统一管理本机关档案,按规定向有关档案馆移交档案,并对所属单位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第九条市、区(县)各类档案馆是集中保管和提供利用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其职责是:

(一)市、区(县)国家综合档案馆负责接收、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分管范围内的各种门类、各种载体的档案,征集散存在社会上的档案史料。

(二)市城建档案馆负责监督、指导、收集、保管和提供利用本行政区域内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形成的档案。

(三)企业档案馆负责收集、保管和提供利用本企业的各门类档案。

第十条市、区(县)综合档案馆分别由市、区(县)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领导和管理,业务上分别受上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市城建档案馆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和管理,业务上受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企业档案馆由本单位管理,业务上受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

第十一条档案工作人员应当具备专业知识。

第十二条从事档案鉴定、评估、咨询等中介服务的机构,应当接受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业务监督。业务人员应当具备本专业技术职称。

第三章档案管理

第十三条各单位应建立归档制度,本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公务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由文书或业务部门按归档范围收集齐全,按规范和规定期限进行整理立卷,交本单位档案机构或档案工作人员集中管理,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据为已有或者拒绝归档。

国家规定不得归档的材料,禁止擅自归档。

第十四条举办本行政区域政治、经济、科学、文化、体育、外事、宗教等重大活动,应当通知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活动中形成的应当重点收集和保管的档案,由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确定,并通知有关单位和个人办理档案登记或移交手续。

第十五条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产品试制、设备开箱,建设工程和其它技术项目进行鉴定或验收时,须有本单位档案工作人员参加。凡重点科研成果项目鉴定,重要工程验收之前,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其档案资料由相应的档案管理部门审查验收。未经档案部门验收或档案资料达不到完整、准确、系统的项目,不予验收。

第十六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建设活动的单位,应当于工程竣工验收后的规定时间内,按照规定向市城建档案馆和有关主管部门报送工程竣工档案。

第十七条各单位必须依照国家关于档案移交的规定向有关档案馆移交档案:

(一)列入综合档案馆收集范围的档案,自形成之日起满十年应分别向同级综合档案馆移交;

(二)列入专门档案馆收集范围的档案,自形成之日起满五年应向专门档案馆移交;

(三)列入企业、事业单位档案馆收集范围的档案,自形成之日起满一年向企业、事业单位档案馆移交。

需要提前或者推迟移交档案的,应当征得有管辖权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同意。

第十八条各单位向综合档案馆移交档案的同时,应无偿移交下列编研资料、实物等。

(一)本单位大事记、全宗介绍、组织沿革等编研材料;

(二)各单位编发的期刊、报纸、地方志、专业志;

(三)反映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的专著;

(四)荣获省部级以上的荣誉证书、奖牌;

(五)与国内外城市友好往来活动中互赠的有保存价值的纪念品。

对向档案馆移交的范围和技术要求有异议的,由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进行裁决。

第十九条单位因撤销、变更,档案管理权限发生变化的,应当报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备案,并按规定做好移交工作;发生争议的,由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进行裁决。

第二十条保密档案的管理和利用,密级的变更和解密,必须按照国家有关保密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

第二十一条各单位应当使用国家标准的档案用品,建立健全科学的档案管理制度。根据档案的不同等级,配置适宜保存档案的防盗、防火、防渍、防有害生物的必要设施,采取先进技术设备,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保证档案的安全。对重要、珍贵的档案应当采取特殊的保护措施。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或者擅自销毁档案。

第二十二条国家所有的档案,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赠送、交换、出售。需要赠送、交换、出卖复制件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赠送、交换、出卖兼有档案性质的文物、古本图书及资料或复制件的,须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下进行。

因国有资产转让需移交有关档案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集体和个人所有的档案,所有者应妥善保管,亦可以向国家档案馆捐赠、寄存或者出售。寄存在档案馆的档案,其所有权属寄存者。

向国家档案馆以外的单位或个人出售不属于国家所有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或者应当保密的档案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由县级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不得出售或者赠送给外国人。

集体所有和个人所有的档案,因保管条件恶劣或者其它原因可能导致档案损毁或不安全的,可以由档案馆代为保管,必要时可以收购或者征购。

第二十四条单位或个人需要携带、运输、邮寄档案或者其复制件出境的,依法报省级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

出境档案的范围,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第十九条规定办理。

第四章档案的开放、利用与公布

第二十五条档案馆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分期分批向社会开放档案,定期公布开放档案的目录,为档案的利用创造条件,提供方便。

第二十六条单位和个人凭介绍信、居民身份证或工作证等合法证明,可以利用档案馆已开放的档案;利用未开放的档案和其它单位档案机构保存的档案,必须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外国组织和个人利用已开放档案,须经我国有关主管部门介绍以及保存该档案的档案馆同意。

第二十七条各级各类档案馆和其它档案机构提供利用的档案,应当以复制件代替原件。

档案复制件有档案收藏单位法定代表人的签名或者盖有印章标记的,具有与档案原件同等的效力。

利用档案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抄录、勾抹、描摹、涂改、损毁、丢失档案或者伪造、剪裁、抽取档案资料。

第二十八条档案馆提供寄存的档案,应当经寄存者同意。

向档案馆移交、捐赠、寄存档案的单位或个人,对该档案享有优先利用权,并可对档案中不宜向社会开放的部分提出限制使用意见,档案馆应当维护其合法权益。

第二十九条档案的公布,是指通过下列形式首次向社会公开档案的全部或者部分原文,或者档案记载的特定内容:

(一)通过报纸、刊物、图书、声像、电子等出版物发表;

(二)通过电台、电视台播放;

(三)通过公众计算机信息网络传播;

(四)在公开场合宣读、播放;

(五)出版发行档案史料、资料的全文或者摘录汇编;

(六)公开出售、散发或者张贴档案复制件;

(七)展览、公开陈列档案或者其复制件。

第三十条国家所有的档案,保存在档案馆的,由档案馆公布;必要时应征得档案形成单位同意或者报经其上级主管部门的同意后公布;保存在各单位档案机构的,由本单位或者其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公布。

集体和个人公布其所有的档案,必须遵守有关规定,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寄存档案的公布必须经寄存者同意。

利用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的单位和个人,未经档案馆、档案保存单位同意或者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均无权公布档案。

第三十一条档案馆和单位档案机构应当加强对档案的研究整理,编辑出版档案史料,举办档案陈列展览等项活动,充分发挥档案的社会效益。

第三十二条综合档案馆应当建立档案资料目录中心,为利用者提供服务。专门档案馆和区(县)综合档案馆以及单位档案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向市综合档案馆报送档案资料目录。

第三十三条档案馆提供档案和咨询服务,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收取费用。

单位和个人可以无偿利用其移交、捐赠、寄存在档案馆的档案;利用其它档案的,应当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缴纳费用。

第五章奖励与处罚

第三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档案机构、档案工作人员和其它组织与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一)在档案收集、整理、保护和业务指导及提供利用等方面成绩突出的;

(二)在档案科学研究和现代化管理中做出重要贡献的;

(三)向国家捐献重要或珍贵档案的;

(四)热心资助档案事业事迹突出的;

(五)在其它方面对档案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

第三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根据有关档案的价值和数量,对单位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责令赔偿损失;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损毁、丢失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的;

(二)擅自提供、抄录、公布、销毁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的;

(三)涂改、伪造档案的;

(四)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二、二十三条规定,擅自出卖或者转让档案的;

(五)倒卖档案牟利或者将档案卖给、赠送给外国人的。

第三十六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处以5000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将公务活动中形成的应当归档的文件、资料据为已有,拒绝交档案机构、档案工作人员归档的;

(二)拒不按照国家规定向国家档案馆移交档案的;

(三)违反国家规定擅自扩大或者缩小档案接收范围的;

(四)不按照国家规定开放档案的;

(五)明知所保存的档案面临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档案损失的;

(六)档案工作人员、对档案工作负有领导责任的人员,造成档案损失的。

第三十七条擅自携带档案及其复制件出境的,由海关予以没收;并将没收的档案或复制件,移交档案行政管理部门。

第三十八条档案工作人员,索贿受贿、、失密泄密的,由所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或行政监察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