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33:39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篇1

[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阶段演变;政策创新;发展展望

[中图分类号]F1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3)11-0036-04

目前学术界对我党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变的阶段性划分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且对每个阶段公有制经济政策形成的背景、所起的作用也有着不同的看法。本文通过对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历史演变全景式的梳理,总结经验,思考未来,探索进一步完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方向,澄清思想认识上仍然存在的一些误区。只有认识正确了,才能在行动上进一步调整非公有制经济未来政策的着力点,促进它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

一、如何历史地看待非公有制经济

由于无产阶级政党是在经济不发达、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国家取得革命胜利的,这些国家是从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甚至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过渡而来的,私有化程度相当高,因此,在取得革命胜利后,如何对待私有制的问题就成为了世界社会主义国家共同面临的一个课题。从某种意义而言,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首先就转变为如何对待私有制的问题。尽管对私有制的政策如何进行正确定位,中国共产党人从建党之初就开始进行了探索,但主要工作还是在解放之后。在这个长期探索过程中,我们党既取得了重大的理论突破和实践成果,但也有着严重的教训。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但从1957年到1978年由于党内存在的严重的“左”的错误,导致在对待非公有制经济上的错误政策,非公有制经济被当成了资本主义的尾巴而受到了全盘否定。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随着在如何认识和建设社会主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取得的进展,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便逐渐成为了大家的共识,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非公有制经济不再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是如何大力发展的问题。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我们党制定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提供了坚强的指导。非公有制经济获得了蓬勃的发展,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比重逐步提高,已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非公有制经济目前还面临着一些前进中的问题,从政策层面上来看,包括行业进入问题、贷款问题、公平税收问题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党继续进行探索并加以认真研究解决。

目前对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变的研究存在两个缺点:一是缺乏理论上的深刻性。目前的研究还是把重点放在了史料的挖掘与整理上,而对历史背景、理论渊源、发展过程的研究比重太低。使得整个研究流于表面化、形式化,只是机械地总结历史发展阶段,描述历史发展进程,各个历史阶段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难以进行深刻的理论分析,由此也影响到对各个历史发展阶段或具体政策与思想的历史评价的客观性与说服力[1]。二是在政策演变的阶段划分上观点过散,没有形成比较集中统一的看法。尤其是在演变阶段划分的标准问题上显得十分模糊,以至于出现了各种不同的阶段论。因此,有必要对演变阶段的划分进行重新认识。

二、关于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阶段划分

非公有制经济是相对于公有制经济的一个范畴,它包括新中国成立之后出现的资本主义工商业、个体私营经济、民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新中国成立后我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也经历了几次反复,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也就是说,从这个阶段的整个历史来考察,阶段性的特征十分明显。学术界对新中国成立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变阶段划分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观点,大约有五种划分法。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两点:一是历史上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经过了多次反复,起伏比较大,过程十分复杂,对转折点不好把握。二是在划分的标准上存在一定的困难,这里面有大小标准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笔者以为在演变阶段的定位上应着眼于重大的带有根本性的政策演变上。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变的全过程来看,实际上是围绕着“非公有制经济是否可以存在”以及“非公有制经济如何发展”这两大主题,以这两大主题为标准进行阶段性划分,而把同一大主题之内的政策演变视为同一阶段。这种划分的意义在于:一是阶段性的特征更为明显,二是可以避免一些小阶段的影响,使主题更为集中。

按照这种逻辑思路,我党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新中国成立初期至1956年,这一阶段从政策层面上解决了非公有制可以存在的问题;第二阶段是从1957年至1978年,非公有制经济政策从肯定演变到否定;第三阶段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政策主题是如何发展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一)第一阶段:扶植和改造

这一阶段是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也就是过渡时期。党的主要工作就是为社会主义的到来做好政治上、经济上的准备。由于党对非公有制经济执行的是扶植和改造的政策,因而非公有制经济在新中国有了很大的发展:1952年与1949年相比,私营工业产值增长了54.2%,工业厂家增长了21.6%[2],这个速度是非常之高的。随着社会经济恢复任务的逐步完成,中共中央在1953年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中也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非公有制实际上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也正因为如此,所以,要进行改造,使之与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相适应。因而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扶植并不是无条件、无原则的“扶植”,而是在限制条件下的“扶植”,即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的扶植,这种“扶植”的前途必然是走向社会主义[3]。不过,当时设想这个发展过程是比较漫长的,虽然没有具体指出多长时间,但至少也要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由于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性质缺乏深入的认识,这一时期在政策上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限制:一是不利于国计民生的要进行剥夺和取缔,而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也通过制定税收政策、规定劳动条件等手段限制其活动范围和市场价格。二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规模受到限制,不能处于和国营经济同等的地位。

(二)第二阶段:1956年~1978年

这段时期由于“左”的错误思想在党内占据了主导地位,导致党的主要领导人对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出现了误判,对非公有制经济基本上采取了完全否定和彻底排斥的政策取向,城乡非公有制经济基本上被消灭殆尽。这种不顾客观条件,一味压制和取消非公有经济正常发展的做法,使得国内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了严重损失。因此,这一时期也是党在对待非公有制经济问题上出现偏差最严重的时期。尽管从1957到“”开始前以及“”结束后的两年与“”时期在程度上有比较大的差别,但共同点都是在政策上排斥和消灭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只是期间由于“左”的错误思想发展到了极致,机械地照搬经典作家的理论,在思想意识形成了“一大二公”为本质属性的社会主义固有模式,视非公有制经济为对立物和异己力量,从而实行了一套排斥和消灭非公有制经济的错误政策。实践证明,这种超越历史发展阶段、否定非公有经济历史作用的经济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特别严重的损失,教训是极为深刻的。

(三)第三阶段:1978年至今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经济发展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同时也开始了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另一个发展时期,很多重大政策的调整都是在这一阶段发生的。每一次重要会议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都会很快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比如,上个世纪80年代初,政府鼓励劳动者个体经济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和工商行政管理下适当发展,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从政策调整的角度来看,最根本性的变化还是在“十五”大之后。1997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大实现了对非公有制经济认识的全面突破,成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式的制度创新。之后,中央陆续出台了一些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重大政策。其中,最重要的政策有两个。一是2003年10月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其中提出:要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清理和修订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消除体制;放宽市场准入,享受平等待遇等。二是2005年2月,《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非公经济36条”)正式出台,主要内容就是国家支持非公有资本参与城镇供水、公共交通等市政公用事业和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石油等基础设施及能源领域的投资、建设与运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主题的中央政府文件,也是再一次以国家政策的形式,把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放在一个公平的发展平台上,被誉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

三、政策演变的根源及内容创新

从上面的阐述中,可以发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变具有反复性的特点,在历经多次调整后,逐步走向稳定、成熟和完善。因此,需要对这一变动过程进行分析,发现其中演变的真正根源。另外,在这种正向变动(从允许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变的角度)中具有内容不断创新的特点,也需要同时进行考察。

(一)政策演变的根源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变的根源一部分在于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但主要是在于党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认识程度的不断加深。

1.国际形势的影响。过渡时期的国际环境使苏联经济发展模式(即“苏联模式”)得到了普遍的效仿,我国在借鉴其经验的同时,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上受到了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是资本主义国家长期侵略留下的伤害,以及它们对我国实行经济上的封锁,使我们在情感上对非公有制经济抱有强烈的排除心理。这两个因素的叠加形成了党对非公有制经济既扶持又限制的政策。

2.国内经济政治形势的影响。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变到第二阶段主要是受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国内经济形势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党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另一方面私营经济发展开始面临越来越多的困难,比如,有些工厂开工不足,有的工厂停业半停业,甚至有不少工厂接连倒闭。表面上看,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市场和民族资本自身的问题,但实际上主要是由于当时缺乏一个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明确政策。很多企业主心存疑虑,仍处于观望状态。这些现象使得很多党员干部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发展潜力产生怀疑。加上从1956年开始,由于对国内主要矛盾判断的失误,以及事实上存在的某种否定社会主义倾向的思潮,使得两条路线的斗争成为当时的主要矛盾,因此,在政策上否定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也就成为了必然。

3.改革开放形势的影响。从第二阶段演变到第三阶段主要是改革开放政策的必然结果。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党对中国的国情进行了重新认识,果断作出了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的重大决定,发展经济就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重中之重。因此,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重新被提上议事日程,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之路成为共识,随后有了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和调整。

(二)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创新与完善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在发展过程中体现了两个方面的创新:一是第一阶段上在政策设计上的创新;二是第三阶段在如何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上的创新。

1.第一阶段上的发展与创新。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领域存在着五种主要经济成分,即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从严格意义上看,只有国营经济属于公有经济,其他四类经济形式均属于非公有制经济。合作社经济虽然带有集体经济的某些属性,但从本质上看仍属于非公有制经济,属于私有产权基础上的比较松散的联合经济体。由于国营经济大部分是从解放区发展而来,时间短,经济力量十分薄弱,因此,当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了很大比重的是非公有制经济,它起着主要作用。在这种国情下,如何正确处理好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发挥各种经济成分的作用,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尽快摆脱战争留下的颓废衰败、贫穷落后的经济困境,开创经济发展的全新局面,就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基于对当时国情的认识,顺应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经过充分的酝酿,党中央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充分体现了党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的理论创新性。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在走向国家政治舞台成为执政党后,能够容许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这本身就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学说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可以说,至1956底“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已成功地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它在理论上的贡献是既坚持了马恩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特点,又兼顾了当时中国的历史条件,兼容了一切能发展经济的积极因素,融入了一些新的元素,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学说的发展和创新。这次创新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的首次创新,为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和创立创造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2.第三阶段上的改革与创新。与过去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最大的不同在于两点:一是承认并允许外资经济的发展。之前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是完全禁止外国公司来华投资的。因此,如何对待外来投资,成为了这一时期政策设计上的一个新课题。多年的实践证明,两种社会制度之间具有相互借鉴、交流与合作的一面。改革开放后,跨国公司开始进入我国,建立了各种不同形式的企业(主要是“三资企业”)。这一政策不仅比较好地解决了国内资金短缺问题,而且使国内企业有机会学习这些跨国公司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实践证明,跨国公司的进入,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外资经济已经成为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我国已成为连续20年来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2011年中国吸引外资达到1176.98亿美元,在全球范围内也稳居第二位。外资的进入也加速了地方经济发展。以天津开发区为例,至2011年末,全区累计批准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4999家,项目投资额698.96亿美元,合同外资金额525.83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05.17亿美元,项目平均投资规模1398.19万美元。跨国公司的进入推动了天津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整个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全区工业产值超过1亿元的企业有278家,超过10亿元的有79家,超过100亿元的有12家。这些成就都是得益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释放的“红利”。二是把非公有制经济从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形式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极大地提高了非公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从根本制度上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彻底扫清了思想障碍和政策干扰。这一制度层面的重大创新和突破,使得非公有经济也逐渐成为许多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比如,浙江非公有经济占其GDp的比例已超过60%,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达75%左右。

四、未来展望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努力探索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种途经,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相继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和扶持非公有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很好地解决了“要不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如何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这两个根本性问题。但由于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级还将长期存在,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也就需要不断地深化,我们并没有解决它在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比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规模问题和行业进入问题,尽管党的十五大报告已经作出了里程碑式的阐述,非公有制经济进入的行业领域从理论上获得了重大的拓展,但是在一些垄断领域和公共服务领域,如何进一步打破垄断,从执行层面上为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打开方便之门,如何在融资上为非公有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又比如,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负能量,正在影响着社会的公平和廉洁。这些问题包括一些民营家的原罪问题、非法经营问题,一些外资企业商业贿赂、雇佣中国官员子女通过关系经营,损害公平竞争、牟取暴利等,这些新问题目前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仍需要我们在理论上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索,才能在政策制定上不断加以完善,才能有效规避非公有制经济产生的负能量,引导其释放正能量。

参考文献:

[1]衡孝庆.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研究述评[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篇2

[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财政政策税收资金扶持

一、西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现状

西藏作为一个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经济基础薄弱,各产业尚不发达的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已成为财政、税收收入的新的重要增长点。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得益于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实施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比如,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于99年8月下发了《关于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强调“要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加快全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重点,制定优惠政策,创造宽松环境,鼓励放手发展。”

二、新形势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有利条件

1.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不断健全完善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对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发展。出台了一系列适合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律规范,这些法律的实施和立法的逐步完善帮助人们消除了非公有制企业与公有制企业的“差别待遇”,在经济领域实行了同权利、同义务、同处罚。非公有制经济在受到法律保护的同时,其法律责任也不断科学明确、具体可行。

2.西部大开发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带来大好机遇

第一,国家对国有企业实行“抓大放小”允许并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企改革,通过转让、租赁、拍卖、兼并等多种形式对国有小企业、困难企业进行资产重组,为西藏非公有制经济低成本扩张和结构转换升级创造了条件。第二,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的机遇。农村结构调整的战略为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另一种全新的思路和广阔的空间,通过加盟参与市场开发与建设。第三,有缓解资金和人才瓶颈制约的机遇。西部大开发将导致人才和资金回流西部,可以缓解西部地区资金短缺的情况,另一方面国家已出台解决非公有制经济资金匮乏的措施。

3.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振兴地方财政的客观要求

西藏财力十分有限,引进外资不易,国企振兴也尚待时日,促进财政增长可谓任重而道远。而非公有制经济自发展以来,不要政府投资,没有财政补贴,也不要政府承担风险,由于其产权明晰,责、权、利一致的财产机制;自我投入、自我积累、自我扩张的资本聚集机制;短小精干、快捷灵活、互惠互利的营销机制,使个体、私营企业保持旺盛的活力和竞争优势,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税收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

三、促进非公有制的财政对策

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要及时转变理财观念,积极发挥财政的职能作用,努力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

1.在资金方面加大财政资金的扶持力度

财政部门加大对基础设施、公共支出的投入,可以改变并完善城市的基本面貌,这是优化投资环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财政部门要积极探索增加对非公有制经济投入的新途径。如设立贷款担保基金,吸引银行资金投入,对符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经营业绩好、有发展前途、讲信用的非公有制给予大力支持。对市场销路好、经济效益高的种植和养殖项目、畜产品深加工项目、农畜产品购销的贸易流通项目及从事民营企业、开发性企业应适当运用财政资金加以扶持,通过贴息优惠等办法,改变国家财政资金投入不涉足非公有制经济的观念,实行政策倾斜。

2.强化服务意识,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做好促进工作

财政部门应转变职能在强化服务上下功夫,第一,做好信息咨询服务,财政部门要发挥宏观经济部门的调控作用,及时收集、整理和区域内非公有制经济所涉及的行业布局、数量前景预测等相关信息,引导他们发展。第二,做好管理服务,要帮助非公有制企业的企业主及财会人员提高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对个体、私营企业财会人员的持证上岗、职称申报评聘等工作要纳入全区财务人员统一管理渠道。第三,抓好资产评估工作,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要积极为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企改革做好服务工作,在评估过程中既要客观公正,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又要做到服务优质高效,积极促进企业的资产重组。

3.完善税收征管措施,做到合理公平税负

西藏各级税务机关主要施行“定期定额”,对少数有建账能力、帐证齐备的私营企业采取“查账征收”。在新形势下,税务部门要统一认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第一,要做好服务和咨询工作,对国家出台的税收政策和鼓励个体、私营企业发展的减、免税政策要全部公开。第二,完善税收征管办法,各征收机关应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更简洁、更实用、更能方便纳税人纳税的征收,努力形成适合西藏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税收征管方式。

4.加快市场体系建设,为非公有制经济提供发展舞台

财政部门在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对市场建设进行投入,会同工商管理部门按照“多方集资、多方兴建、统一管理、共同受益”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多渠道吸收资金,加快市场建设步伐。要鼓励个体户、私营企业投资联建市场,对出资者应在场地、房租、管理等方面给予优惠照顾。管理部门应统一规划市场,把现有条件较好的小商品、服装、农副产品等专业性零售市场逐步发展为以批发为主、批零兼营的市场。把初具规模的专业市场发展为产、供、销服务一条龙的功能齐全的市场。在拉萨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创办各类具有一定特色的诸如民族服饰、传统手工艺品等经济小区,集中管理、连片开发,形成特色经济群体。

综上所述,西藏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积极的财政政策进行扶持指导和规范。随着各项财政政策的贯彻落实,必将迎来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大突破的春天。

参考文献

[1]黄万纶:《西藏概论》,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篇3

[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认识;政策演变

[作者简介]杨书群,中共佛山市委党校经济学部副主任,副教授;冯勇进,中共佛山市委党校哲学部讲师,广东佛山528000

[中图分类号]F12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10-0018-05

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掌握国家政权和国民经济命脉之后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非公有制经济,是一个长期困扰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1949年10月开始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对这一问题进行过艰辛的探索,既经历过重大的历史挫折。也取得过灿烂辉煌的成就。回顾我国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历史和政策演变过程,分析这些政策产生的实际效果,有助于深入了解我国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与发展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轨迹,尤其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党的十五大以来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问题的新思路、新政策,不断探索和完善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更加坚定地贯彻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战略决策。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对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认识历程,大体上可分为两个时期,即从建国到改革开放以前为第一个时期以及从改革开放以后迄今为第二个时期,在先后继起的每个时期,由于我国政策的变化比较大,因而,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带有明显的阶段性和明显的中国特色。

一、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及政策变化

从1949年到1978年,我国对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认识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1 限制利用阶段(1949~1952)。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2年底是我国认识和处理非公有制经济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党和政府从我国的具体实际出发,在继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认识成果的基础上,对非公有制经济作出了基本正确的分析判断,采取了正确的政策。

早在1947年12月,中共中央就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在这一纲领的指导下,随着解放战争的进展,中国人民和人民政府没收和接管了属于国家垄断资本的金融和工商企业,从而构成了新中国最初的国有经济的主要构成部分,向建立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型经济体制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三大经济纲领实现之后,新民主主义的经济主要由五种成分组成。在五种经济成分中,国营经济处于领导地位,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在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我国实施了“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基本经济政策,达到了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使各种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国家优先发展国营经济、积极扶持合作经济、鼓励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对于国营经济,政府在接管官僚资本的过程中,由于贯彻“原职、原薪、原制度”的政策,较好地调动了管理人员和职工的积极性,并在此基础上实行民主改革,使国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有较为明显的提高,对于私营经济,一方面实行以“节制资本、统制贸易和加强计划”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政策。通过在活动范围、税收政策、市场价格、劳动条件等诸方面对私营经济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方面予以限制;另一方面,国家通过调整工商业,开展城乡物资交流,活跃市场流通,并且扩大了对私营工业的加工订货和产品收购,从而使私营经济获得了正常利润,能够进行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在新解放区全面实行,使3亿多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获得了7亿多亩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但“没有改变小农经济的性质”,国家还从减轻赋税、发放贷款、推广技术等方面大力促进农业个体经济的发展。这些政策措施调动了多种所有制成分的积极因素,促进了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和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到1952年底,各种经济成分按比重大小顺序排列,“在工业总产值中,国营工业占41.5%,私营工业占30.6%,个体手工业占20.5%,公私合营工业占4%,集体所有制工业占3.3%;在社会零售商品总额中,私营商业占60.9%,集体商业占18.2%,国营商业占16.2%,农民零售占4.3%,公私合营占0.4%;在国民收入中,个体经济占71.8%,国营经济占19.1%,私营经济占6.9%,集体所有制经济占1.5%,公私合营经济占0.7%”。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当时的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和主体地位的仍是各种非公有制经济。

这一时期,我国的国民经济之所以能够在极其困难和复杂的情况下得到迅速恢复,与当时采取的经济政策充分调动了各种经济成分的积极性是分不开的。人民民主的国家政权掌握国民经济命脉,农民获得了土地,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者和城市手工业者摆脱了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的压迫,得到了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这种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的格局,非常适合我国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各阶层群众的认识水平。如果当时我国能在一定时期继续坚持这种政策,新民主主义经济将会取得更大的发展,为后来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创造更好的条件,打下更加良好的基础。

2 根本改造阶段(1953~1956)。从1953年社会主义改造酝酿到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是我国认识非公有制经济的第二阶段。在此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地位降低。

在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前进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过渡时期,我党经过充分酝酿,于1952年底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其核心是“一化三改造”。从1953年开始,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就成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经历了统购统销、加工订货、公私合营等阶段。对个体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合作的道路。个体农业的改造经过了农业生产互助组、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个体手工业经过了手工业供销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和合作工厂三个阶段,到1956年底,“全国私营工业户数的99%,私营商业户数的82.2%,分别纳入了公私合营或合作社的轨道;加入合作社的

农户占全国农户数的96.3%,其中参加高级社的农户占全国农户数的87.8%;参加合作社的手工业人员已占全体手工业人员的91.7%”。

当时我党认为,总路线的实质就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我们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经济基础,即把当时非公有制经济占主体阶段变为公有制经济占主体阶段,从而使我国社会的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1956年同1952年相比,“国民收入中各种经济成分的比重,国营经济由19.1%上升为32.2%,合作经济由1.5%上升为53.4%,公私合营经济由0.7%上升为7.3%,以上三种经济成分之和由原来的21.3%上升为92.9%,而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则分别由原来的71.8%和6.9%下降到7.1%和0.1%。在工业总产值中,社会主义工业占67.5%,国家资本主义工业占32.5%,资本主义工业接近于零;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占68.3%,国家资本主义商业和由原来的小私商组织的合作化商业占27.5%,私营商业只占4.2%”。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结果,不仅是由于在这一阶段我国对非公有制经济采取了从限制到消灭的政策,更重要的是由于我党对马克思主义某些论断进行简单教条的理解和严重脱离了中国的具体实际。

20世纪50年代,党内绝大多数人由于受传统经济理论的影响,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只能由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经济成分组成,非公有制经济不论其所占比例大小,都是与社会主义制度不能相容的经济成分。对非公有制经济理论这种认识上的局限性和严重脱离我国具体实际的分析,是我国过早过快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深层原因,也是从所有制上消灭非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原因,历史地分析,当时我国的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相比,已取得了优势,但还不能说居于绝对优势地位。特别是当时的私营经济的存在还有能力和可能干扰国家经济秩序。因此,我国主张对其改造是必要的,但是对非公有制经济进行那样如此彻底迅速的改造,其必要性则很值得怀疑,出于党内存在的让资本主义和小生产绝种的观点则更是极“左”的观点,事实上如果当时我们采取各种措施对非公有制经济进行限制、引导、监督和管理的话,完全可以把非公有制经济引导、限制在为公有制经济服务的范围之内,更何况我们有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和国民经济命脉作后盾。

3 取缔消灭阶段(1957~1978)。从1957年到1978年间,我国对个体经济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积极探索,逐步返回正确道路到完全陷入迷雾的过程。

党和国家领导人于1956年底开始认识到发展个体经济的重要性,于是在翌年初对个体经济进行了一次短暂的再探讨,提出了利用个体经济形式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一系列正确思想:提出了长期保留个体经济独立经营的主张;针对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个体工商户出现的新情况,提出了调整所有制结构的新思路;提出工商业者不是国家的负担,而是一笔财富的观点。但是这些思想并未从根本上突破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认识框架,也未制定具体的政策加以巩固,仍然把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完全公有制当作我国的现实目标去追求。对个体经济在我国的积极作用和发展商品经济的历史必然性认识不牢固,因此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相反,1958年之后,由于对主要矛盾判断的失误,党内经济建设方面急躁冒进思想的发展和政治上“左”倾观念深化,经济体制的变动服从于“”的需要,服从于提前建设社会主义、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口号的需要,对“三大改造”后剩下的个体工商业者采取了更加严厉的限制和改造措施:一是组织人社,对个体手工业户,除极个别的特种工艺手工业户外,都要组织加入手工业合作社;二是把集体工商业并入或转入国营企业。1958至1959年。绝大部分的集体工商业都已经转为国营,留下的少量合作店、合作组也基本上只保留了形式,实际上都归对口国营企业统一核算。

“”期间,由于更加盲目和片面地追求纯而又纯的公有制形式,一方面,排斥公有制以外的其他任何经济成分,把个体经济视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异己和障碍,必欲除之而后快,连个人修修补补、理发、卖油条等行业都不能容忍,都要作为“资本主义的尾巴”割掉,甚至把调整时期刚刚恢复的集体商业、手工业、个体经济当作资本主义的温床大加砍伐,并提出什么“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宁要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的资本主义”等等荒谬口号;另一方面,片面强调全民所有制的优越性,低估集体所有制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混淆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界限,搞所有制的“升级”,“穷过渡”和“合并运动”,将“一大二公三纯”作为判断所有制形式先进与否的标准。至1978年,“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全民所有制企业占77.6%。集体经济占22.4%。个体经济几乎不存在,在国民总产值中,国有经济占56%,集体所有制经济占43%,个体经济仅占196;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国有商业占54.6%,集体商业占43.3%,个体商业占0.1%,农民零售占2.0%”。至此我国的经济结构已基本上成为单一的公有制,事实上这一结构已严重脱离了中国国情,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及政策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批判地继承前述认识的基础上,对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理论发展已经有了重大性突破,这一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

1 允许发展阶段(1979~1996)。从1979年到1996年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认识非公有制经济的第一阶段。在此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补充。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人深刻反思了国内外有关所有制结构问题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并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国情出发,经过不断的实践和认识,把马克思主义的非公有制经济观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从1979年开始,我党及时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并逐步开放了城乡市场,恢复了多年来几乎绝迹的个体生产经营,个体饮食服务行业、个体专业户、农民搞贩运相继出现,带徒弟、请帮工和雇工经营的现象应运而生,我党从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出发,一改过去歧视、排斥非公有制经济的观念,不是取缔而是容许、不是压抑而是支持这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及时给予总结和充分肯定,1980年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提出的重要改革举措之一是:“在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允许城镇个体所有制经济的发展。”这是我国在改革与建设的新时期对个体经济的最早认可,也是我国重新认识个体经济的起点。

1981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城镇非农业个体经济若干政策性的规定》的文件,该文件从个体经济对公有制经济的作用角度进一步深化了对个体经济的认识,认为“从事个体经营的公民,是

自食其力的独立经营者”。1982年12月全国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宪法,都把肯定个体经济适当发展和合法地位的范围从城镇扩大到农村,党的十二大报告明确指出,在农村和城市,都要鼓励劳动者个体经济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和工商行政管理下适当发展。作为公有制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

如何对待改革开放后的私营经济,是我国所遇到的非公有制经济成份中最为敏感且又复杂的新问题。最初我党采取了比较慎重的态度,规定个体工商户经批准只可以请一、二个帮工或不超过五个学徒。由于私营经济大都是从个体经济发展而来,因此这一限制性的个体工商户雇工政策实际上就为私营经济的发展开了“绿灯”,各地出现了不少雇工人数远远超出了这个限定的“个体大户”或“雇工大户”。而对私营企业的大量出现和剥削现象,经中央政治局慎重研究,采取了“看一看”的方针。1983年中央《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文件,提出对私营经济实行“不宜提倡、不要公开宣传、也不要急于取缔”的“三不”政策,实质上就是对私营经济的保护。从此全国出现了一大批雇工大户,有的雇工达数百人。

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提出:“私营经济是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经济成分,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它必然同具有优势的公有制相联系,并受公有制的巨大影响。”1988年七届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指出,“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维护私营企业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同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及有关法规,从立法角度保护私营企业的合法存在和健康发展。从此,中国私营经济才名正言顺地出现在国家统计报表上,也就是说才正式领到“出生证”。它代表了对非公有制经济由1953年以后的改造和消灭政策,向允许、鼓励政策的转变已经完成,从此,非公有制经济的政治、经济、社会地位逐步得到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先出生后发证”的过程说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道路是先有实践后有政策的道路,我国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是对客观实践的正确反映,而不是主观臆造的产物。

1992年10月召开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对非公有制经济有了突破性的认识,标志着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首次提出“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的模式;第二,提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第三,指出“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经济形式的联合经营”,这表明,我国已把非公有制经济看成是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同公有制经济共同处于一个所有制结构之中,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使社会主义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

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对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的方针作了进一步说明:一是“就全国而言,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应占主体地位,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换言之,可以根据生产力发展状况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有些地方、有些行业,非公有制经济甚至能占据优势,如我国的经济特区、沿海城市如温州、珠三角的佛山市基本上是如此。二是“国家要为各种所有制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创造条件,对各类企业一视同仁”,这就突破了以往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划等级、划分优劣的观念,意味着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和公有制企业在市场中都是平等竞争的伙伴关系,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2 鼓励发展阶段(1997~至今)。从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迄今,是改革开放以来认识非公有制经济的第二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平等享受“国民待遇”的市场主体的时期。

对非公有制经济认识的历史性突破还是在党的十五大上,着重体现在十五大报告中的“一个基本、两个重要”的理论阐述上。关于“一个基本”的表述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并指出“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这一新的界定和理论说明,走出了长期以来把公有制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误区。事实已雄辩地证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本来就不应该是公有制经济一统天下,而应该是一个多元的大家庭,个体、私营经济和国有、集体经济一样,都应该是这个大家庭的正式成员,关于“两个重要”的表述是:“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这样的阐述,使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从“补充”上升到“重要组成部分”、“重要作用”上来。虽然非公有制经济属于非主体经济,但过去认定它是一种“补充”,则把其视为可有可无、无关紧要的经济成分,而现在认定是“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作用”,则把它看成是不可没有、无法替代、关系全局的经济成分。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激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标志着我国非公有制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基本制度层面上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同时还指出:要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破除体制障碍,促进个体、私营和中小企业发展,法律上的“平等”保护和经济上的“平等”竞争这“两个平等”是十七大在非公有制理论上的重大亮点。

十五大以来关于非公有制经济论断的科学表述既突破了早期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在过渡时期消灭私有制的观念,又突破了列宁、曾经提出过的关于在过渡时期允许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并存发展的思想。由此使人们认识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是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也像公有制经济那样,具有铁的必然性、崇高的历史地位和重要的历史作用。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篇4

问:在新形势下,促进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答: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两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已从1979年的不足1%提高到目前的1/3左右。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的70%以上是由非公有制经济提供的,从农村转移出劳动力的70%以上也在非公有制经济就业。

实践证明,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繁荣城乡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扩大社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问:当前为什么要出台《若干意见》,《若干意见》是如何体现中央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针政策的?

答:党的十五大特别是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了一系列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宪法修正案明确了完善保护私有财产法律制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日益改善。但也应该看到,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部分地方、部门观念转变滞后,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市场准入方面还存在一些不适当的限制,企业融资渠道窄;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政府监管和服务不到位;部分企业行为不规范,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方针政策和宪法修正案要求,切实解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国务院制定了《若干意见》。这个文件的出台,必将对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若干意见》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正确处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关系;二是从多方面采取措施,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同时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监督和管理;三是切实保护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益,切实保护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四是明确要求各级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明确要求非公有制企业依法经营、照章纳税、提高自身素质;五是强调政策的连续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市场准入、投资融资、财税支持、服务体系等方面作出明确具体规定。

问:今后一段时期,促进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哪些要求?

答:根据中央的方针政策和我国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实际,《若干意见》提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确定的方针政策,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消除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实现公平竞争;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法保护非公有制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政府监督管理和服务,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进一步引导非公有制企业依法经营、照章纳税、诚实守信、健全管理,不断提高非公有制企业自身素质。

问:《若干意见》中,提出了哪些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答:《若干意见》针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七个方面的政策措施:

一是放宽市场准入,公平待遇。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行业和领域,并在进入垄断行业、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金融服务业、国防科技工业等领域明确了改革方向和措施。

二是改善金融服务,加大财税支持。加大各类银行信贷支持力度,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开发适合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同时,完善有关财税支持政策。

三是发展社会中介服务,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加大对各类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积极开展创业服务。支持开展企业经营者和员工培训。加强科技创新服务,支持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积极推进企业信用制度建设。

四是维护非公有制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完善私有财产保护制度,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五是引导企业提高自身素质。要求非公有制企业认真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及市场准入规定,规范企业经营管理行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做强做大,推进专业化协作和产业集群发展。

六是改进政府监管。根据非公有制经济生产经营特点,完善监管制度,改进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水平。

七是加强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指导和政策协调。建立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工作协调机制和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手段,努力营造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问:《若干意见》在放宽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

答:《若干意见》在放宽市场准入方面提出了以下政策规定:一是加快垄断行业改革,在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石油等行业和领域,引入竞争机制,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这些垄断行业和领域。二是加快完善政府特许经营制度,规范招投标行为,支持非公有资本参与各类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和运营。三是支持、引导和规范非公有资本投资教育、科研、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包括非营利性领域和营利性领域。四是在加强立法、严格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金融业。五是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国防科技工业建设领域,按有关规定参与军工科研生产任务的竞争以及军工企业的改组改制。六是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支持非公有资本参与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地区崛起。

问:当前,非公有制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中小企业面临的突出困难是融资难、贷款难。拓宽非公有制经济融资渠道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答:解决非公有制经济融资难问题重在拓宽融资渠道,《若干意见》提出了四方面政策意见:

一是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改进信贷考核和奖惩方式,切实发挥银行内设中小企业信贷部门的作用,提高对非公有制企业的贷款比重。鼓励政策性银行依托地方商业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开展以非公有制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转贷款、担保贷款等业务。

二是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在证券市场发行、上市方面,非公有制企业与公有制企业实行同等待遇。加快完善中小企业板块,分步推进创业板市场,规范发展产权交易市场。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以股权融资、项目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健全创业投资机制,支持中小投资公司发展。

三是鼓励金融创新。改进资信评估制度,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发放信用贷款,开展质押贷款试点。鼓励金融机构开办融资租赁、公司理财和账户托管等业务。改进保险机构服务方式和手段,开展面向非公有制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创新。

四是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和区域性信用再担保机构。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的行业准入、风险控制和损失补偿机制,加强对信用担保机构的监管,建立担保行业自律性组织。

问:非公有制企业的主体是中小企业,《若干意见》对中小企业有哪些支持?

答:我国非公有制企业的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绝大多数是非公有制企业,在《若干意见》中充分考虑了这一特点,对中小企业提出了相应政策措施。

比如,强调逐步扩大国家有关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加快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加快研究改进和完善个体工商户、小企业的会计、税收、统计等管理制度,探索建立有利于个体工商户、小企业发展的组织制度;支持建立创业服务机构,鼓励为初创小企业提供各类创业服务和政策支持;加快建立适应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特点的信息和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加强科技创新服务;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促进以中小企业积聚为特征的产业集群健康发展。

问:《若干意见》明确了许多重要政策,如何保证这些政策能够落到实处?

答:按照国务院要求,《若干意见》出台后,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贯彻落实。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要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加以考虑。加强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二是制定配套办法。有关部门和各地区要尽快清理和修订有关政策性文件和行政规章,加紧制定相关的配套办法和实施细则,完善具体措施,确保落到实处。

三是转变政府职能。要根据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特点,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解决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健全服务体系。推进政务公开,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注意听取非公有制企业的意见。

四是营造良好氛围。要充分发挥新闻宣传的舆论导向作用,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非公有制经济的先进典型,形成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政策解读:一、国家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

针对长期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受到过多限制的现象,《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贯彻平等准入、公平待遇原则,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

《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行业和领域。允许外资进入的行业和领域,也允许国内非公有资本进入,并放宽股权比例限制等方面的条件。在投资核准、融资服务、财税政策、土地使用、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对非公有制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

垄断行业、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金融服务业、国防科技工业,这些长期以来非公有制企业难以进入的领域,如今获得了国家的准入。有关部门与地方政府将尽快完成清理和修订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的法规、规章和政策性规定工作。

国家将在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石油等行业和领域,进一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对其中的自然垄断业务,积极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非公有资本可以参股等方式进入;对其他业务,非公有资本可以独资、合资、合作、项目融资等方式进入。在国家统一规划的前提下,除国家法律法规等另有规定的外,允许具备资质的非公有制企业依法平等取得矿产资源的探矿权、采矿权。

国家将支持非公有资本积极参与城镇供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污水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与运营。在规范转让行为的前提下,具备条件的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可向非公有制企业转让产权或经营权。

在加强立法、规范准入、严格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国家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区域性股份制银行和合作性金融机构。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可以发起设立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允许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参与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改组改制。

政策解读:二、国家将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财税金融支持

国家将采取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拓宽直接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服务创新、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五项措施,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一直存在着自有资金短缺、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发展受到很大限制。24日由新华社全文播发的《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财税金融支持。

《若干意见》提出,国家将逐步扩大有关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省级人民政府及有条件的市、县应在本级财政预算中设立相应的专项资金。加快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研究完善有关税收扶持政策。

国家将有效发挥贷款利率浮动政策的作用,引导和鼓励各金融机构从非公有制经济特点出发,切实发挥银行内设中小企业信贷部门的作用,改进信贷考核和奖惩管理方式,提高对非公有制企业的贷款比重。

非公有制经济的直接融资渠道得到拓宽。国家将对非公有制企业在资本市场发行上市与国有企业一视同仁。鼓励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到境外上市。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以股权融资、项目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允许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发行企业债券。

国家将鼓励金融服务创新。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资信评估制度,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发放信用贷款。对符合规定的企业,经批准可开展工业产权和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质押贷款试点。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篇5

十指出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非公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地方官员意识滞后,对非公经济作用认识不到位,甚至仍然受到长期以来姓资姓社传统观念和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对非公经济的偏见较多,导致非公经济发展环境不宽松。对非公经济发展中政府行为进行分析,剖析存在问题的原因,进一步提出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政府行为选择及改革路径,是政府改革任务之一。

一、非公经济发展中政府行为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法规配套不够。

虽然在市场准入方面,当前已经赋予了非公资本更大的投资空间,并开始准其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领域。但基本上是原则规定,具体配套措施跟不上,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有些行业虽然没有规定限制民资进入,但名义开放、实际限制的“玻璃门”现象突出。

(二)融资渠道畅通不够。

非公经济融资渠道不畅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直接融资方式对非公企业门槛过高,非公企业难以利用;二是银行对非公企业规模小、档次低产生“惧贷”心理,因此造成不少私营企业仍然不能从银行正常得到贷款,从而导致融资渠道窄,压制了非公企业的投资行为,很难促进民间投资的快速增长;三是面向非公经济的信用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担保机构少,能提供流动贷款资金有限,品种单一,难以满足需要。

(三)服务体系健全不够。

大量非公企业特别需要的创业辅导、企业诊断、技术支持、员工培训等政府服务和社会服务,有的基本没有,有的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当部分中小企业深感创业难、经营难、有了问题解决难,处于无助地位。面向非公经济的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许多地方政府面向非公经济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用以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的技术信息服务、中介服务、商会服务、金融服务等严重不足。对非公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行业协会运作不规范,作用没有得到正常发挥。

(四)公共服务满足不够。

有些地方政府的领导大量时间和精力被迫用于日常的商务应酬、招商引资,甚至为企业跑项目、找贷款、搞产品推销,无暇顾及社会经济的管理,致使交通、能源建设相对滞后,城乡建设和城市管理不尽如人意,文教、卫生发展跟不上形势,社会治安紊乱,环境质量下降,政府职能有些错位。

(五)政府寻租惩处不够

权力部门利益化对非公经济发展造成很大的约束,审批环节多,把服务、管理变成收费,部门之间推诿使众多非公企业苦不堪言,特别是中小企业还要穷于应付名目繁多的部门检查,影响了企业的管理和发展。在部门或集团利益驱动下的政府管制,往往是没有节制,自发而盲目的,致使政府行为偏离目标。政府部门的寻租活动鼓励垄断、限制竞争。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攫取行为给非公企业的发展设置进入壁垒,使他们面临严峻的经营环境。这对于市场的培育和经济的发展都十分不利。

上述行为的出现与我国鼓励非公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建设不够健全有关,也与非公企业的产权界定不清有关,但更多的是原因是政府的执法主体过多,造成政府部门的行政干预过度。执法主体的多元化往往造成“有利的事情抢着干,没利的事情都不干”的现象,从而对非公企业的利益构成了损害。政府对非公企业的过度干预,不仅使企业的事没干好,同时也削弱了政府应有的职能,使得那些应由政府来做的事也没做好。

二、制约非公经济发展的政府改革路径选择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地、规则平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在非公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要管住自己“闲不住的手”,市场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资源配置作用,企业要体现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政府、市场和企业之间,应构建起一种责任主体分明、适应客观规律、适应社会经济运行规则的有效的协调机制,以寻求政府、市场和企业的最佳结合点。在非公经济发展中,政府要限止自己的行为,努力克服自己的制约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探索政府改革的路径。

(一)打造发展环境是克服制约的前提

对于非公经济的发展,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个别地方一些人习惯于戴着有色眼镜看非公经济,看消极因素多、看积极因素少,甚至将其与假冒伪劣、偷税、漏税、坑蒙拐骗划等号,这样的定性思维要不得。政府要树立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观念。要明确对非公企业进行调节和扶持,政府主要应该作的并不是对非公企业进行直接的干预与管理,而是制定适宜的方针、政策与措施,为非公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优化有利于非公经济发展的舆论环境。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尊重创业者的良好风尚,创造有利于非公经济发展的舆论环境。

(二)制定公平政策是实现发展的基础

政府促进非公经济发展在未来的主要工作,就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与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消除各种各样的政策与体制歧视,赋予非公经济与外资经济、国有经济平等的国民待遇,创造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投资政策和体制环境,为非公经济投资扩张提供市场准入、资金融通、权益保护的公平政策待遇。

一是在市场准入上力度更大

要制定市场准入的价值标准和市场准入法,大幅度拓宽非公经济投资领域。要解决非公经济平等进入投资市场的问题,应当制定统一规范的市场准入办法,在法律上颁布投资或市场准入法。要全面有序的开放投资进入领域,让非公投资主体在基础设施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在高科技产业起生力军作用,一般制造业起主力军作用,在服务业领域发挥积极作用。要推进基础领域的改革开放,让非公投资主体发挥补充作用;推进制造业领域的改革开放,让非公投资主体发挥主力军作用;推进高新科技产业领域的改革开放,让非公投资主体发挥生力军作用;推进服务业领域的投资开放,让非公投资主体发挥重要作用。

二是在金融保障上力度更大

加快建立与非公经济贷款配套的政策体系。要改革银行的贷款审批程序和信息获取渠道,形成适合非公经济贷款要求的运作机制和政策方针,同时尝试着设立非公经济贷款的专门部门,专项负责解决非公经济的信贷问题。要建立健全非公经济信贷担保体系。要积极探索风险投资机制,广开融资渠道。要逐步培育一批创业风险投资公司,为非公经济的创业和发展提供融资支持,证券市场也要逐步开设二板市场,或者加大与香港的合作,可考虑在香港先开辟二板市场,为创业风险投资公司顺利推出奠定市场基础;与此同时,可尝试有管制的发展柜台交易,为非公经济的融资开辟广泛的资金来源渠道,这也是我们逐步走向资本市场的一个必要的前期工作。

三是在财政引导上力度更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是为各种经济成份营造一个共同发展、平等竞争的宽松政策环境。其中,特别重要的是财政政策环境。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从财政政策体系上制定有利于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要加大对非公经济的资本性支出。政府根据国家产业政策、产品政策、地区政策等确定投资的范围,主要可投资于下列产业:一是科技水平比较高,风险比较大的产业;二是投资比较小,但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比较强的智能产业;三是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新兴产业。要增加对非公经济的有偿资金支持。政府可以通过设立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的基金体系,实现对非公经济发展的有偿资金支持。要合理安排政府采购配额。政府在安排采购配额时,应综合考虑国家的产业政策、经济政策、购买对象的质量、企业的经济效益、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及企业的国民经济地位等综合因素确定对各类企业的采购比例,坚决杜绝以所有制划线确定采购配额的歧视非公经济的做法。要加大对非公经济的无偿资金援助。财政支持非公经济的形式可主要采取财政贴息、财政担保等形式,即对具有就业、产业、产品意义的项目,对其从金融机构获取的贷款由财政给予贴息或者直接提供担保。

(三)发挥中介作用是促进发展的良药

目前,政府对非公经济的主管部门是非公经济管理办公室、非公经济管理局等类似机构。另外,还设置工商联、非公企业咨询服务中心等协会性质的事业单位。同时,还有兼管的职能部门,主要有工商、税务、国土、技术质量监督部门等。由于各部门没有分清职能,划清权责,造成对非公经济的管理极为混乱,严重影响到非公经济的发展。为此,应该优化设置政府机构,调动民间中介机构的积极性,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

一要规范政府中介服务。各级政府应积极、稳妥地建立具有政府色彩的企业中介服务体系。庞大的政府机构必须精简,同时考虑到社会的稳定等因素,比较理想的途径是对政府机构进行重组并转型,转化为为非公企业等中小企业服务的各类中介机构,从而推进整个政府机构的改革。二要建立民间中介机构。民间中介机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着共同目标、共同要求的经营单位结成的维护共同利益的、自我管理的、自我服务的社团。要建立健全包括为非公企业从创立阶段到科研开发、市场营销以致科技成果的转化等方面全方位的社会服务系统,尤其是要扶持那些技术含量高、科技成果多、市场前景好的骨干企业,为其在登记注册、技术咨询、项目评审、风险投资、为职工办理养老保险等方面提供一条龙服务。

(四)转变政府职能是克服制约的关键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在非公经济发中,政府既要从宏观上发挥调控作用,又要从微观上发挥支持作用,更要打造公平的市场秩序。具体点就是一个加强、一个减轻、一个整顿。

一是加强非公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

实践表明,仅仅依靠价格机制调节非公企业投资行为可能导致“市场失灵”,因此需要政府采取信息引导、技术引导与资金引导等一系列措施,帮助非公经济逐步摆脱盲目投资的倾向,引导投资逐步向现代化、专业化、特色化、规模化、科技化方向发展。

要引导非公经济向现代管理制度转变。要使非公经济向更高层次健康发展,就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在产权制度上,要发展股份制,建立新型的劳资关系,使企业成为公众型企业,实现人才资本与货币资本的有效结合;在经营管理上,要从粗放型经营转到集约化经营上来,从传统的家族式管理转到科学的现代化管理上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决策层、管理层和经营层分立的符合现代化生产要求的企业管理结构和管理制度,注重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让员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依法经营,民主管理。

要引导非公经济向特色化方向发展。政府采取信息引导、技术引导与资金引导等一系列措施,可以帮助非公经济逐步摆脱盲目投资的倾向,引导投资逐步向专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多数非公企业由于技术力量和研发经费有限,很难进行投资信息情报搜集与分析工作,政府应建立面向广大中小企业的投资项目信息网,准确、快速地传送和反馈资金与产品供求信息,引导非公摆脱“小而全”的投资模式,向专业化方向投资。

要引导非公经济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尽管从宏观上看非公投资总量发展较快,但是从微观来看,非公经济的投资规模普遍偏小,绝大部分非公企业仍然处于小型化、分散化的发展阶段,做大做强是非公经济建立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因此,要在提高大型非公企业资产规模与竞争实力的同时,鼓励非公中小企业以资本为纽带,走联合发展之路,逐渐打造规模经济优势。要千方百计地扶植中小企业投资主体,健全中小企业投资服务体系。

要引导非公经济向聚集化方向发展。要引导分散化、独立化的非公经济相对集中,发挥群体优势和集聚效益。抓好非公经济园区建设被证明是一条现实而有效的途径。目前,全国非公企业科技园区已发展到近百家,聚集了大批非公高科技企业,成为科技产业的增长点。今后,国家应当选择一些基础条件好、产业特色鲜明、发展潜力大的非公科技企业园区,加以重点扶植。

二是减轻非公企业的实际负担

税收和费用征收的合理与否直接决定着民营企业的切身利益。要优化税收服务。树立“服务也是管理”的理念,全面梳理办税流程,大力推行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服务制、延时服务制、公开办税制等纳税服务措施,方便非公企业的纳税。要改革收费管理体制,大幅度减轻非公企业负担。实行收费的深层改革,减轻非公企业负担,是发展非公经济的当务之急。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实现收费的三统一,从体制上解决乱收费问题:一是收费机构统一,即由财政部门或由财政授权的部门统一收费。二是收费权力统一,即收费权力统一由中央政府集中。三是标准统一,即收费项目标准全国统一。

三是整顿不利发展的市场秩序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篇6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与先进地区相比,我们在政策待遇、发展环境、推进措施和思想观念等方面还有不小差距。政策落实过程中存在着“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现象,有些非公企业还不能完全与公有制企业享有同等待遇和公平竞争机会。这些问题一旦得到解决,必将使我区非公经济发展进入新天地。

工商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肩负着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历史重任。我们将充分发挥工商联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专项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能,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积极推进各项政策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的意见》和《内蒙古自治区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若干规定》,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自治区人民检察院、自治区司法厅等部门都出台了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我们将持续关注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反映政策落实中的问题,积极向党委、政府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推动政策有效落实。

二是利用召开2016蒙商大会等海内外蒙商齐聚内蒙古的大好契机,举办内蒙古民间投资合作洽谈会,为民间投资搭建更广阔的交流合作平台,充分激发民间投资的活力和创造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全面推动自治区改革开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为打造祖国北部边疆更加亮丽的风景线献计献策。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篇7

关键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非公有制经济;奋斗目标

从现在起至20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时期,我国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而非公有制经济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尺度,为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重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问题。

一、从战略高度认识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性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要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集中力量抓好经济建设,而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1.从今后一个时期所有制变动的情况来看,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上升将是一个趋势,而非公有制经济由于其企业数量众多,涉及面广,影响较大,在各自的经济活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而大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不断上升,随着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不断增强,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很多地区非公有制经济税收已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安置就业,积极捐助公益事业方面,非公有制经济也发挥了很大作用。

2.非公有制企业在总体上拥有较为灵活的先天机制及创新、管理成本低的优势,这种综合优势将使其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将极大地促进各地区长期发展目标的实现、就业问题的解决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具体来讲,非公有制企业在筹集资金、兴办项目、生产经营等方面,具有机制灵活、可塑性强的优势,创立和经营成本也较低,运行效率明显高于国有企业,而且这类企业能够有效体现市场经济利益驱动的内在规律,市场适应速度快,生产方式灵活,创新的驱动机制也较为有效,动力机制特别强,综合优势成为其快速发展的动力基础,也成为促进各地区长期发展目标实现、就业问题的解决和“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一个重要力量。

3.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相当部分的生产增值,并提供超过半数的就业机会,在目前经济疲软,就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影响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及社会安定秩序的维持。

从未来各地区经济发展目标看,要求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经济必须以较高的速度和较合理的结构增长,而非公有制经济将是国民经济高速成长的重要支持力量,由于其提供了超过半数的就业机会,创造了相当部分的国民生产总值,是经济增长的主力军,是吸纳社会劳动力的主要战场,就业和再就业的主渠道。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对于确保国民经济整体增长目标实现和社会安定秩序的维持,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4.非公有制经济的稳定发展,将有利于推进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革,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创造比较宽松的外部环境,对实现国有企业走出困境或退出某些非优势领域的改革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国有经济实行战略性重组,大中型企业减员增效、企业转制的战略过程中,依靠非公有制企业的进一步稳定发展,创立社会所需要的良好环境无疑是主要渠道。非公有制经济不仅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更为有利的外部环境,而且为改革提供运作经验,降低改革成本,一方面,非公有制企业安置了大量下岗人员,为他们提供生活出路,使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不致面临分流无门的境地,减轻了社会负担,另一方面,非公有制经济通过参股、兼并、购买等方式将其经营机制注入国有企业,从而有力地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向纵深发展。

5.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有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是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农村经济发展步伐以及缩小城乡、地区差距的重要途径。

目前,非公有制企业中已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涉足农业,大大改善了农业单一的产业结构,实现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就地转移,减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给城市造成的压力,在这些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的示范带动下,一大批农民初步脱贫致富,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农村非公有制企业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给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带来的有利条件

1.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继续深入,支持、引导、保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治、政府环境将得到改善。政治体制改革在当前正在深入的进行,对于非公有制经济来说,首先是政府对现有的企业行政管理机构进行的较大规模改革,即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起“小政府、大社会”“小政府、大服务”“小政府、大保障”的政府管理格局,在具体工作上,各职能部门将逐步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认真履行职责,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继续深入,支持、引导、保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治、政府环境将最终得到改善。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经济体系的建立将使非公有制企业运行的经济环境进一步规范、有秩序。近几年国家开展了专项斗争,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逐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目前,许多方面的改革正在深化,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深入,制约经济发展的经济障碍将逐步消除,现行经济体制、市场体系中许多不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和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地方将逐步完善,健全的现代市场体系的建立将使非公有制企业运行的经济环境进一步规范、有秩序。

3.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制保护、规范作用加强,良好的法制环境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促动作用加大。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逐步实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我国将进一步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执法情况也在不断进步;全社会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不断增强;而从法律制度上保障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

4.“干事创业氛围”创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积极社会环境将逐步形成。必须看到,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有着自身特点的社会群体,他们是在党的富民政策鼓励下成长起来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消除社会依然存在的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某些偏见和认识上的误区,还需要社会舆论的大力支持,我国目前正从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理论探索和社会实践诸方面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逐渐创造更浓郁的“干事创业氛围”,通过社会舆论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思路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动力,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发展目标的实现,也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

1.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统一认识

(1)进一步深化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对不同所有制企业要一视同仁。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的标志是: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意识,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经济上。各级政府必须认清形势,进一步深化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努力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上一个新台阶,一是要认识到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振兴各地区经济,加快各地区

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实现我国“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迫切需要和依托,二是要认识到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推进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措施和有效途径,三是要认识到大力发展非公有制企业是扩大就业,吸纳多余劳动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稳定社会的重要渠道。

(2)必须从战略的高度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总体规划和专门的行业管理之中。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必须把它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把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一起纳入各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专门的行业管理中来,要做到同其他企业一样同布置、同检查、同落实、同考核,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纳入政府工作目标,认真推行目标责任制,奖优罚劣,加压驱动,并给予其一样的重视、支持、鼓励,增加政府在这方面宏观调控的指导协调作用,逐步改变依靠经营者的趋利动机自发性、盲目性发展的不良现象。

2.加强政府行政管理机构,完善政府职能,加大政策扶持,优化其发展的政府环境。

(1)设立专门机构,统一协调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中面临的政策、法律、管理问题,进一步强化政府指导、服务和协调等工作。从中、长期改革的目标看,要参照深圳市的经验,成立按企业规模进行分类管理为主与按所有制成份管理为辅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即建立统一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负责中小企业政策的制订和统筹、协调,从短期改革目标看,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管理政出多门、又无统一主管的问题,应建立由工商、税务、劳动等职能部门参加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领导机构,负责本地区非公有制经济的规划、组织、服务、管理、综合协调和指导工作,各地市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成立相应领导机构,统筹安排本地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工作。

(2)合理配置决策、执行、监督机构的人员及相应的责、权、利,以增强实效。政府有关部门要从实效角度出发,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配置相应决策、执行、监督机构人员,坚决克服人浮于事及人员力量不足的两极化现象,同时应进一步修订完善规章制度,规范行为程序,明确行为人的行为权限(责、权、利),根据其履行责任的情况实施严格的奖惩,并加强监督力度,有力促进秉公执政,保证执政的公正有效性。

(3)修改原有限制甚至歧视其发展的不合理政策,尽快做到平等对待及落实到位,加大政策的促动作用。各地区应重视政策的制定及落实,各级政府应进一步结合本地区实际,借鉴先进地区一些好的经验,已出台的各项方针、政策要补充、修改、完善,一切不合时宜的规章制度要废除,并根据新的情况制定、出台新的方针、政策;针对非公有制企业竞争力相对弱小的现实,在政策方面应淡化所有制因素,给予较大的政策优惠鼓励与扶持,尤其是在税费、信贷、执法等关键问题上要及时兑现政策,落实其待遇,从而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更有效的政策支持。

(4)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拓展其服务领域,提高其服务效率与水平。在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作中,要尽快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各级非公有制经济管理机构和工作人员要以服务为宗旨,从提高服务质量入手,强化服务意识,要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寓有效管理于优质、到位的服务之中去。在具体工作上,如提供金融支持手段、鼓励高层次人才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协调土地征用、完善基础设施等方面,各职能部门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认真履行职责,积极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把支持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体现到具体行动上来。

3.健全法制环境。

(1)完善并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法律规范和保障。为了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各地区应加快立法步伐,研究、制订、完善一些地方性的配套法规,应考虑尽快制订相关管理条例和权益保护条例等作为指导、规范、保护企业的法规,使企业在法制框架内开展经营活动,既为其内部管理和市场经营行为提供严格的法律规范,又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切实的法律保护,也使政府对企业的管理有法可依。

(2)健全行政立法机制,加强行政立法,规范行政行为。加强法制建设是消除政府缺陷的保证,要逐步健全行政立法机制,加强行政立法,完善政府行为规范,使政府行为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相互适应和彼此配套,政府行政立法要避免空洞无力,要尽可能地明确、具体,并要有相应的制裁强制措施,相应监督主体也要制订法规明确行为,确保给予有效的监督制约。

(3)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经营行为的监督、控制、引导,杜绝违法、违规现象。针对非公有制企业中出现的不良现象,各有关部门一方面应通过加强监督和管理,规范其经营、管理行为,另一方面应加强法制、职业道德、思想教育,积极引导。为此,政府有关综合部门要加强通过信贷、税收、价格等经济杠杆进行的宏观调控,工商、行政、计量、审计等部门要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制订行业规范标准,加强行政监督与控制,从而构成一条企业行为的监督控制链,公检法要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合法行为,加大执法力度,为保持经济的可持续性,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公共资源的规范管理,制订环保标准,控制污染企业并加以强制治理。

【参考文献】

[1]潘成义.全面小康与中国盛世[J].社会主义研究,2006,(4).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篇8

一、从战略高度认识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性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要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集中力量抓好经济建设,而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1.从今后一个时期所有制变动的情况来看,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上升将是一个趋势,而非公有制经济由于其企业数量众多,涉及面广,影响较大,在各自的经济活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而大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不断上升,随着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不断增强,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很多地区非公有制经济税收已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安置就业,积极捐助公益事业方面,非公有制经济也发挥了很大作用。

2.非公有制企业在总体上拥有较为灵活的先天机制及创新、管理成本低的优势,这种综合优势将使其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将极大地促进各地区长期发展目标的实现、就业问题的解决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具体来讲,非公有制企业在筹集资金、兴办项目、生产经营等方面,具有机制灵活、可塑性强的优势,创立和经营成本也较低,运行效率明显高于国有企业,而且这类企业能够有效体现市场经济利益驱动的内在规律,市场适应速度快,生产方式灵活,创新的驱动机制也较为有效,动力机制特别强,综合优势成为其快速发展的动力基础,也成为促进各地区长期发展目标实现、就业问题的解决和“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一个重要力量。

3.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相当部分的生产增值,并提供超过半数的就业机会,在目前经济疲软,就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影响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及社会安定秩序的维持。

从未来各地区经济发展目标看,要求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经济必须以较高的速度和较合理的结构增长,而非公有制经济将是国民经济高速成长的重要支持力量,由于其提供了超过半数的就业机会,创造了相当部分的国民生产总值,是经济增长的主力军,是吸纳社会劳动力的主要战场,就业和再就业的主渠道。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对于确保国民经济整体增长目标实现和社会安定秩序的维持,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4.非公有制经济的稳定发展,将有利于推进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革,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创造比较宽松的外部环境,对实现国有企业走出困境或退出某些非优势领域的改革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国有经济实行战略性重组,大中型企业减员增效、企业转制的战略过程中,依靠非公有制企业的进一步稳定发展,创立社会所需要的良好环境无疑是主要渠道。非公有制经济不仅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更为有利的外部环境,而且为改革提供运作经验,降低改革成本,一方面,非公有制企业安置了大量下岗人员,为他们提供生活出路,使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不致面临分流无门的境地,减轻了社会负担,另一方面,非公有制经济通过参股、兼并、购买等方式将其经营机制注入国有企业,从而有力地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向纵深发展。

5.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有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是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农村经济发展步伐以及缩小城乡、地区差距的重要途径。

目前,非公有制企业中已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涉足农业,大大改善了农业单一的产业结构,实现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

二、三产业的就地转移,减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给城市造成的压力,在这些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的示范带动下,一大批农民初步脱贫致富,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农村非公有制企业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给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带来的有利条件

1.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继续深入,支持、引导、保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治、政府环境将得到改善。政治体制改革在当前正在深入的进行,对于非公有制经济来说,首先是政府对现有的企业行政管理机构进行的较大规模改革,即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起“小政府、大社会”“小政府、大服务”“小政府、大保障”的政府管理格局,在具体工作上,各职能部门将逐步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认真履行职责,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继续深入,支持、引导、保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治、政府环境将最终得到改善。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经济体系的建立将使非公有制企业运行的经济环境进一步规范、有秩序。近几年国家开展了专项斗争,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逐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目前,许多方面的改革正在深化,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深入,制约经济发展的经济障碍将逐步消除,现行经济体制、市场体系中许多不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和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地方将逐步完善,健全的现代市场体系的建立将使非公有制企业运行的经济环境进一步规范、有秩序。

3.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制保护、规范作用加强,良好的法制环境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促动作用加大。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逐步实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我国将进一步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执法情况也在不断进步;全社会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不断增强;而从法律制度上保障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

4.“干事创业氛围”创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积极社会环境将逐步形成。必须看到,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有着自身特点的社会群体,他们是在党的富民政策鼓励下成长起来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消除社会依然存在的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某些偏见和认识上的误区,还需要社会舆论的大力支持,我国目前正从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理论探索和社会实践诸方面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逐渐创造更浓郁的“干事创业氛围”,通过社会舆论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思路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动力,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发展目标的实现,也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

1.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统一认识

(1)进一步深化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对不同所有制企业要一视同仁。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的标志是: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意识,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经济上。各级政府必须认清形势,进一步深化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努力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上一个新台阶,一是要认识到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振兴各地区经济,加快各地区

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实现我国“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迫切需要和依托,二是要认识到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推进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措施和有效途径,三是要认识到大力发展非公有制企业是扩大就业,吸纳多余劳动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稳定社会的重要渠道。

(2)必须从战略的高度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总体规划和专门的行业管理之中。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必须把它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把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一起纳入各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专门的行业管理中来,要做到同其他企业一样同布置、同检查、同落实、同考核,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纳入政府工作目标,认真推行目标责任制,奖优罚劣,加压驱动,并给予其一样的重视、支持、鼓励,增加政府在这方面宏观调控的指导协调作用,逐步改变依靠经营者的趋利动机自发性、盲目性发展的不良现象。

2.加强政府行政管理机构,完善政府职能,加大政策扶持,优化其发展的政府环境。

(1)设立专门机构,统一协调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中面临的政策、法律、管理问题,进一步强化政府指导、服务和协调等工作。从中、长期改革的目标看,要参照深圳市的经验,成立按企业规模进行分类管理为主与按所有制成份管理为辅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即建立统一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负责中小企业政策的制订和统筹、协调,从短期改革目标看,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管理政出多门、又无统一主管的问题,应建立由工商、税务、劳动等职能部门参加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领导机构,负责本地区非公有制经济的规划、组织、服务、管理、综合协调和指导工作,各地市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成立相应领导机构,统筹安排本地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工作。

(2)合理配置决策、执行、监督机构的人员及相应的责、权、利,以增强实效。政府有关部门要从实效角度出发,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配置相应决策、执行、监督机构人员,坚决克服人浮于事及人员力量不足的两极化现象,同时应进一步修订完善规章制度,规范行为程序,明确行为人的行为权限(责、权、利),根据其履行责任的情况实施严格的奖惩,并加强监督力度,有力促进秉公执政,保证执政的公正有效性。

(3)修改原有限制甚至歧视其发展的不合理政策,尽快做到平等对待及落实到位,加大政策的促动作用。各地区应重视政策的制定及落实,各级政府应进一步结合本地区实际,借鉴先进地区一些好的经验,已出台的各项方针、政策要补充、修改、完善,一切不合时宜的规章制度要废除,并根据新的情况制定、出台新的方针、政策;针对非公有制企业竞争力相对弱小的现实,在政策方面应淡化所有制因素,给予较大的政策优惠鼓励与扶持,尤其是在税费、信贷、执法等关键问题上要及时兑现政策,落实其待遇,从而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更有效的政策支持。

(4)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拓展其服务领域,提高其服务效率与水平。在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作中,要尽快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各级非公有制经济管理机构和工作人员要以服务为宗旨,从提高服务质量入手,强化服务意识,要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寓有效管理于优质、到位的服务之中去。在具体工作上,如提供金融支持手段、鼓励高层次人才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协调土地征用、完善基础设施等方面,各职能部门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认真履行职责,积极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把支持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体现到具体行动上来。

3.健全法制环境。

(1)完善并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法律规范和保障。为了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各地区应加快立法步伐,研究、制订、完善一些地方性的配套法规,应考虑尽快制订相关管理条例和权益保护条例等作为指导、规范、保护企业的法规,使企业在法制框架内开展经营活动,既为其内部管理和市场经营行为提供严格的法律规范,又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切实的法律保护,也使政府对企业的管理有法可依。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篇9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对于解决我国现存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同公有制经济相比,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还存在着许多制度障碍,为此,国务院专门下发了旨在推进“非公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涉及到多个法律领域的问题,其中尤其涉及到大量的经济法问题,因而有必要从经济法的角度略为解读。一、发展“非公经济”与经济法的基本假设国家为什么要大力推进“非公经济”的发展?这可以从经济法的基本假设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在经济法的理论和制度层面,存在着多个“二元结构”,其中,“公私二元结构”是非常重要的,它是经济法的理论和制度赖以展开的一个基本假设。借助于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公共经济与私人经济、公益与私益、公权力与私权利、公法与私法、国家与国民等多重“公私二元结构”,可以对经济、社会和法律发展中的许多问题作出有效的分析。例如,从上述并未穷尽的多重“公私二元结构”来看,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之差异,主要在于所有制或投资主体之不同。事实上,两类经济都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提供的都是私人物品,因而都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私人经济;两类经济的主体,都有自己独立的利益追求,都会通过其私权利的行使来维护自己的私益,因而都是市场主体,在进行市场竞争方面,都应当有公平竞争机会。可见,从“公私二元结构”来看,两类经济其实都属于市场经济或称私人经济,只是由于投资主体的不同,才产生了所有制上的差异。但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投资主体的差异,不应当构成市场竞争的阻碍因素。同时,公有制经济不是公共经济,提供公共物品是政府的职能,而并不是公有制经济的职能,因此,不应当把公有制经济的主体等同于或类比于政府,并以此将其同“非公经济”相区别,否则,与现实情况亦不相符。从上述“公私二元结构”的基本假设来看,既然两类经济都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两类经济的主体都是平等的市场主体,则其在市场行为方面的基本法律待遇,就应当是无差别的,这也是私法上的“主体无差别”假设的一个基本体现。而现实中的各类制度差异所造成的两类经济主体在法律地位、法律待遇、经济能力上的差异,是私法本身无法解决的,它恰恰需要包括经济法在内的各类公法来予以调整。因此,解决现实中存在的主体差异性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实质上的不平等、不公平等问题,正是经济法调整的重要目标。基于“公私二元结构”假设,有助于认识到:两类经济实际上都是营利性经济,两类经济的主体都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或相关利益,两类经济作为私人经济,都应当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原理,平等地展开竞争,因此,当某类经济在实质上处于不平等的地位时,就应当通过国家的推进,通过经济法等法律的调整,来使其实现基本的法律待遇或法律地位上的平等。上述认识,有助于从经济、法律的角度,转变发展非公经济的观念。此外,借助于上述的“二元结构”的分析方法,可以进一步认为,在我国的市场经济领域,也存在着一个二元结构,即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所构成的“二元结构”。但像其他的各类“二元结构”一样,两类经济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并由此影响了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此,对于发展受到限制的“一元”,就需要通过鼓励、支持、引导,来促进其发展,确保在整体发展上的实质公平。而积极的鼓励、支持、引导,正是经济法的规制性特征的体现。对此可以从制度特征的角度做进一步分析。二、发展非公经济的制度特征分析推进非公经济发展的许多制度,都具有突出的经济性与规制性。而这两大特征也正是经济法的基本特征。这说明在发展非公经济的制度体系中,需要和存在着大量的经济法制度,因而可以从经济法的两大特征的角度,去认识发展非公经济的相关制度的特殊性。为什么发展非公经济的制度要有突出的经济性和规制性?这是由解决问题的需要决定的。从经济性的角度来看,各类推进非公经济发展的具体制度,由于旨在解决非公经济的发展问题,特别是其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法律待遇问题,因而制度的内容必然要围绕“经济”来展开;同时,要有效解决公有制经济与非公经济在法律待遇上的实质不平等的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类经济主体之间的交易成本过大、市场失灵等问题,就必须从“节约”整个社会成本的角度,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来赋予其从事相关经济活动的权利,从而有效地推进非公经济地位的改善,以使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更加“经济”。这些都会使发展非公经济的制度具有突出的经济性。其实,从这个社会经济运行更加“经济”的角度来看,基于相关的经济规律,基于经济发展的互赖与互动,基于各类经济的“比较优势”,一个国家既不能单纯地只发展公有制经济,也不能单纯地只发展非公经济,而必须考虑两类经济的适当比例、规模和效率,为此,就必须有效地运用相关的经济政策和经济手段,以及相应的经济法律制度,来进行有效的平衡、协调,促进两类经济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以在整体上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在体现经济规律,反映经济政策、经济手段的过程中,相应的推进非公经济发展的制度,就必然会体现出突出的经济性,从而使这些制度不可避免地带有突出的经济性的特征。此外,为了实现发展非公经济的目的,各类推进非公经济发展的制度在具有上述的经济性的同时,还会具有突出的规制性,即把积极的鼓励促进和消极的限制禁止相结合的特性,这也是发展非公经济制度的突出特征。我国《宪法》第11条规定:“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这一规定本身就体现了对非公经济发展的积极与消极的两个方面的规制,从而也使得各类具体的推进非公经济发展的制度,具有了突出的规制性。如前所述,这种规制性在《意见》的标题上所表达的“鼓励、支持和引导”这“六字真言”上,已经体现得淋漓尽致。与经济法的经济性、规制性的两大特征一样,发展非公经济的具体制度所体现出的经济性,反映了此类制度所需解决的经济问题、所依据的经济基础、所确立的经济目标,以及所运用的经济手段,而这些经济内容因其已被“法律化”,从而成为此类制度内在的组成部分。此外,在上述制度中所体现出的规制性,则主要映射出针对非公经济领域的特殊问题所运用的特殊调整手段——基于推进发展的需要,这些规制性的手段更主要地是积极的鼓励、促进,即如宪法条文和意见标题上所表达的“鼓励、支持和引导”,而监督和管理则是辅助性的,是为推进非公经济的发展服务的,这同一些传统法律制度惯用的消极的限制和禁止的调整手段是不同的。事实上,在《意见》规定中流露出的经济性与规制性的特征是较为鲜明的。例如,在放宽市场准人条件和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这两个最主要的方面,国家在新时期对经济规律的认识以及由此所确立的新的经济政策,都已经有所体现。其中,放宽市场准人条件,体现了新的竞争政策,这样的竞争政策不仅有助于非公经济获取平等的、公平的竞争机会,而且对于激活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潜能,对于在竞争中实现各类经济的良性竞争和共同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样,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也体现了财税政策和金融政策在非公经济领域的新发展,相关的财税优惠和金融扶持措施,在那些具有经济法性质的“促进法”制度中是经常被采用的。从我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的具体规定来看,各类“促进法”的核心,实际上是对“弱势”一方予以特别的激励,以实现实质上的公平。可见,诸如《意见》之类的各类发展非公经济的“促进性”规定,都有着较为突出的经济性和规制性。上述的经济性和规制性,在发展非公经济的各类具体制度中,还会进一步体现为政策性,其中,最重要的是各类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相应地,各类政策的协调也非常重要。这种协调在《意见》中也有体现。而之所以会有突出的政策性,还是与两类经济的差异直接相关。“没有区别就没有政策”,没有现实的经济能力、法律待遇等方面的差异,也就不可能有对非公经济的单方面的促进,也就不可能体现出制度上的“政策性”。同时,正由于发展非公经济的制度是各类相关政策的“制度化”或“法律化”,因此,应当像注意相关的政策协调一样,做好各类具体的制度的协调。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制度的整体功用,才能更有效地实现其制度目标。三、发展非公经济的制度目标与经济法的宗旨发展非公经济的各类制度的总体目标,都是通过直接促进非公经济的发展,来促进各类经济的整体发展,进而实现经济与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应当说,发展是核心目标,通过发展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特别是各类不均衡的问题,是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各类制度的基本任务。这些目标与任务,同经济法的宗旨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从前述的经济法的基本假设来看,为了满足公共欲望与私人欲望,需要公共经济与私人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同时,也需要在私人经济领域里,实现公有制经济和非公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为了实现各类经济的发展,就需要通过一类具有经济性和规制性制度,来审时度势,适度调制,进行经济性的规制,从而确保实质上的均衡,实现包括非公经济在内的各类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由于上述具有经济法特征的制度,在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制度中居于最重要的地位,因此,发展非公经济的总体制度目标,同经济法的宗旨自然会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当然可以透过经济法的宗旨去认识其制度目标。与前述的“公私二元结构假设”相一致,经济法上的基本矛盾,是个体营利性和社会公益性的矛盾,以及由此衍生的效率与公平的矛盾,这些矛盾产生了市场失灵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经济法所需要着力解决的。经济法的宗旨,就是通过其对宏观调控关系和市场规制关系的调整,来不断地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以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保障社会公益和基本人权,进而促进经济与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从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制度来看,非公经济所面临的法律地位或法律待遇问题,特别是市场进入壁垒过高、交易成本过巨,财税金融等领域的政策性歧视等问题,是单靠市场机制本身所无法解决的,因而是典型的市场失灵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必须由新型的制度去解决,必须由政府通过其特别的制度安排,来推进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因此,从所面对的基本矛盾、基本问题以及调整的基本目标来看,经济法与发展非公经济的许多制度是一致的,从而使这些具有一致性的制度,可以归入经济法制度之中,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从经济法的角度来看,要实现其宗旨,需要两类最重要的制度,即宏观调控法律制度和市场规制法律制度,从而形成了经济法体系上的“二元结构”。而这样的“二元结构”,在发展非公经济的制度中也存在。如前述《意见》中涉及到的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的制度,以及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的制度,就分别对应于经济法上的宏观调控法制度和市场规制法制度。之所以要在《意见》中着重确立这些制度,是因为要实现前述的发展非公经济的目标,就必须要有这些制度。事实上,为了实现发展非公经济的目标,国家确立了鼓励、支持和引导的制度调整手段,而这些手段,需要具体体现为法律化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竞争政策等诸多政策及其手段,在《意见》中所列举的36条“意见”,大都是从经济法的角度作出的制度安排,其基本目标,同经济法的总体宗旨都是暗合的。因此,对于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相关制度的立法和执法等,可以从经济法宗旨的角度去检查和检验,这对于提高此类制度的立法质量和执法水平,均有裨益。四、非公经济主体权利实现的经济法保障非公经济主体享有多方面的法律权利,其中有许多都属于经济法上的权利;这些权利的实现,都需要经济法的保障,例如,非公经济主体作为市场主体,享有经济法上的公平竞争权、财税优惠权、金融扶持权,以及对国家宏观调控的对策权等。这些权利,在《意见》中也都程度不同地有所体现,它们都需要经济法的制度保障,需要同相关的经济法制度配套,惟此才能得到有效实现。例如,《意见》对市场准入条件的放宽,实际上主要是一种类似于反垄断的制度安排,它使得非公经济主体同公有制经济主体能够在各主要领域里有平等的竞争机会,从而使其公平竞争权能够得到承认和保障,这与经济法上的市场规制法的基本精神也相符。应当说,对于非公经济主体在市场准入条件上的放宽,是史无前例的。例如,在资金投向上,过去一般不可能涉足的领域,如军工,以及金融等重要的经济领域或社会事业领域等,非公经济主体都可以像公有制经济主体一样参与竞争,这体现了对非公经济在市场竞争方面的实质公平的一种考虑。但是,仅有《意见》中的“意见”还是不够的,还必须进一步把它同具体的经济法制度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意见”得到尊重和落实。此外,在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方面也是如此。虽然从促进发展的角度来看,非公经济主体可以享有财税优惠权、金融扶持权,但无论是预算专项资金或者相关基金的设立,还是具体的税收优惠的安排;也无论是在信贷、融资等方面的金融支持,还是金融服务创新等方面的推动,都不是仅靠《意见》的“号召”或“要求”就能实现的,在调制法定原则的要求之下,在部门、行业和具体单位都有其独立利益的情况下,还尤其需要有经济法的具体制度的保障和支撑。另外,对于非公经济的发展,国家除了鼓励、支持以外,还要予以有效的引导,使非公经济主体不断提高素质,同时,还要对相关主体加强监管。根据规定,非公有制企业要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依法经营,依法纳税,服从国家的宏观调控。这些都涉及到经济法上的问题。与此同时,尤其应当注意保护国民的基本财产权,因此,诸如非公经济主体的拒绝乱收费或拒绝摊派之类的拒绝权,[12]也是应予确立和保障的。除了在经济法的具体制度上要作出相应的配套性规定,以更好地定分止争以外,还应注意在具体实施相关规定的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失灵”问题。如前所述,确立发展非公经济的制度,意在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因为非公经济的发展涉及到制度约束或制度限制问题,单靠非公经济主体自身的力量有时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政府的推动和促进,在现实的市场经济体制之下,就显得非常重要。但在政府推定的过程中,政府失灵的问题同样可能发生。因此,《意见》的实施,不仅需要经济法具体制度上的配套,也需要政府在执行上的有效落实,即要有一套好的实现机制,以免在诸多的博弈中减损制度的实效。五、简短的结论对于在发展非公经济的《意见》中所包含的大量经济法内容,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经济法解读。本文所选取的几个解读的侧面,涉及到如下考虑:基于经济法的基本假设,有助于转变发展非公经济的观念;基于经济法的特征,有助于理解发展非公经济的制度特征,尤其有助于理解为什么要运用鼓励、支持、引导等具有经济性、规制性的手段;基于经济法的宗旨,有助于理解发展非公经济制度的具体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所应当进行的制度协调;基于经济法上的权利结构,有助于理解为什么非公经济主体的权利实现,需要经济法制度的配套保障,需要政府的有效执行。全面地理解上述密切相关的各类问题,有助于旨在推进非公经济发展的竞争法、财税法、金融法、计划法等制度措施的有效执行,同时,也有助于相关的社会保障措施或者其他制度措施的配套,从而有助于推进各类经济的协调发展。「注释即国务院于2009年2月24日下发的《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可参见拙文《经济法学的基本假设》,载《现代法学》2001年第6期。无论是公有制企业还是私有制企业,都存在着一些经济实质的共通性,也存在着一些法律形式上的差异。对于此类问题,经济学领域有一些具体的研究,可参见周其仁:《公有制企业的性质》,载《经济研究》2000年第l1期。经济法的规制性的特征,体现为经济法的调整把积极的鼓励促进和消极的限制禁止相结合。其中,积极的鼓励促进是许多传统法所缺少的。国务院的36条意见共涉及七个方面,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和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这两个方面,就占了19条,且放在最前面,足见其重要。如我国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等,以及菲律宾的《出口促进法》,日本的《中小企业现代化促进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泰国的《投资促进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等等,都要体现政府在财税金融等方面的支持和促进。可参见《意见》的第七大方面,第三十四至三十六条。政策性本身就是现代性的体现,是现代国家解决经济和社会问题的职能在相关制度上的重要反映。参见拙文:《论经济法的现代性》,载《中国法学》2000年第5期。参见拙文《略论经济法的宗旨》,载《中外法学》1994年第1期。参见《意见》第九至十三条。在财税、金融领域法定原则非常重要,因而有些方面,可能还涉及到相关法律规范的存废兴替,因此,并非提出《意见》就能解决问题。可参见《意见》第二十五、二十六条。这些方面,主要应防止非公经济发展中的消极方面,以更有效地、更全面地进行规制。[12]参见《意见》第三十三条。该条尤其强调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各类收费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乱收费、乱罚款及各种摊派行为。张守文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篇10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确定的方针政策,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消除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确立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实现公平竞争;进一步完善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法保护非公有制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政府监督管理和服务,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进一步引导非公有制企业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健全管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此,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

(一)贯彻平等准入、公平待遇原则。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行业和领域。允许外资进入的行业和领域,也允许国内非公有资本进入,并放宽股权比例限制等方面的条件。在投资核准、融资服务、财税政策、土地使用、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对非公有制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实行同等待遇。对需要审批、核准和备案的事项,政府部门必须公开相应的制度、条件和程序。国家有关部门与地方人民政府要尽快完成清理和修订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的法规、规章和政策性规定工作。外商投资企业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二)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和领域。加快垄断行业改革,在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石油等行业和领域,进一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对其中的自然垄断业务,积极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非公有资本可以参股等方式进入;对其他业务,非公有资本可以独资、合资、合作、项目融资等方式进入。在国家统一规划的前提下,除国家法律法规等另有规定的外,允许具备资质的非公有制企业依法平等取得矿产资源的探矿权、采矿权,鼓励非公有资本进行商业性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

(三)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领域。加快完善政府特许经营制度,规范招投标行为,支持非公有资本积极参与城镇供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污水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与运营。在规范转让行为的前提下,具备条件的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可向非公有制企业转让产权或经营权。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市政公用企业、事业单位的产权制度和经营方式改革。

(四)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社会事业领域。支持、引导和规范非公有资本投资教育、科研、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的非营利性和营利性领域。在放开市场准入的同时,加强政府和社会

监管,维护公众利益。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公有制社会事业单位的改组改制。通过税收等相关政策,鼓励非公有制经济捐资捐赠社会事业。

(五)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金融服务业。在加强立法、规范准入、严格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区域性股份制银行和合作性金融机构。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可以发起设立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允许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参与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改组改制。

(六)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国防科技工业建设领域。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允许非公有制企业按有关规定参与军工科研生产任务的竞争以及军工企业的改组改制。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军民两用高技术开发及其产业化。

(七)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非公有制企业通过并购和控股、参股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改组改制改造。非公有制企业并购国有企业,参与其分离办社会职能和辅业改制,在资产处置、债务处理、职工安置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参照执行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应政策。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并购集体企业,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相应政策。

(八)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地区崛起。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地区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积极吸引非公有制企业投资建设和参与国有企业重组。东部沿海地区也要继续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

二、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财税金融支持

(九)加大财税支持力度。逐步扩大国家有关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省级人民政府及有条件的市、县应在本级财政预算中设立相应的专项资金。加快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研究完善有关税收扶持政策。

(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有效发挥贷款利率浮动政策的作用,引导和鼓励各金融机构从非公有制经济特点出发,开展金融产品创新,完善金融服务,切实发挥银行内设中小企业信贷部门的作用,改进信贷考核和奖惩管理方式,提高对非公有制企业的贷款比重。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要积极吸引非公有资本入股;农村信用社要积极吸引农民、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入股,增强资本实力。政策性银行要研究改进服务方式,扩大为非公有制企业服务的范围,提供有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政策性银行依托地方商业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开展以非公有制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转贷款、担保贷款等业务。

(十一)拓宽直接融资渠道。非公有制企业在资本市场发行上市与国有企业一视同仁。在加快完善中小企业板块和推进制度创新的基础上,分步推进创业板市场,健全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功能,为非公有制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创造条件。鼓励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到境外上市。规范和发展产权交易市场,推动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以股权融资、项目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建立健全创业投资机制,支持中小投资公司的发展。允许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发行企业债券。

(十二)鼓励金融服务创新。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资信评估制度,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发放信用贷款。对符合有关规定的企业,经批准可开展工业产权和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质押贷款试点。鼓励金融机构开办融资租赁、公司理财和账户托管等业务。改进保险机构服务方式和手段,开展面向非公有制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创新。支持非公有制企业依照有关规定吸引国际金融组织投资。

(十三)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支持非公有制经济设立商业性或互信用担保机构。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和区域性信用再担保机构。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的行业准入、风险控制和补偿机制,加强对信用担保机构的监管。建立健全担保业自律性组织。

三、完善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社会服务

(十四)大力发展社会中介服务。各级政府要加大对中介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坚持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原则,不断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支持发展创业辅导、筹资融资、市场开拓、技术支持、认证认可、信息服务、管理咨询、人才培训等各类社会中介服务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规范和发展各类行业协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整顿中介服务市场秩序,规范中介服务行为,为非公有制经济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

(十五)积极开展创业服务。进一步落实国家就业和再就业政策,加大对自主创业的政策扶持,鼓励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士兵、大学毕业生和归国留学生等各类人员创办小企业,开发新岗位,以创业促就业。各级政府要支持建立创业服务机构,鼓励为初创小企业提供各类创业服务和政策支持。对初创小企业,可按照行业特点降低公司注册资本限额,允许注册资金分期到位,减免登记注册费用。

(十六)支持开展企业经营者和员工培训。根据非公有制经济的不同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整合社会资源,创新培训方式,形成政府引导、社会支持和企业自主相结合的培训机制。依托大专院校、各类培训机构和企业,重点开展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经营管理、职业技能和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培训,各级政府应给予适当补贴和资助。企业应定期对职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安全知识培训。

(十七)加强科技创新服务。要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加快建立适合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特点的信息和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推进非公有制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大力培育技术市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让。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要积极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科技咨询、技术推广等专业化服务。引导和支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鼓励国有科研机构向非公有制企业开放试验室,充分利用现有科技资源。支持非公有资本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科研开发机构。鼓励有专长的离退休人员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切实保护单位和个人知识产权。

(十八)支持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改进政府采购办法,在政府采购中非公有制企业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推动信息网络建设,积极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国内外市场信息。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企业扩大出口和“走出去”,到境外投资兴业,在对外投资、进出口信贷、出口信用保险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在境外申报知识产权。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中介组织作用,利用好国家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十九)推进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加快建立适合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征集体系、评级制度以及失信惩戒机制,推进建立企业信用档案试点工作,建立和完善非公有制企业信用档案数据库。对资信等级较高的企业,有关登记审核机构应简化年检、备案等手续。要强化企业信用意识,健全企业信用制度,建立企业信用自律机制。

四、维护非公有制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

(二十)完善私有财产保护制度。要严格执行保护合法私有财产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财产,不得非法改变非公有制企业财产的权属关系。按照宪法修正案规定,加快清理、修订和完善与保护合法私有财产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

(二十一)维护企业合法权益。非公有制企业依法进行的生产经营活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预。依法保护企业主的名誉、人身和财产等各项合法权益。非公有制企业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提出的行政复议等,政府部门必须及时受理,公平对待,限时答复。

(二十二)保障职工合法权益。非公有制企业要尊重和维护职工的各项合法权益,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与职工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并健全集体合同制度,保证双方权利与义务对等;必须依法按时足额支付职工工资,工资标准不得低于或变相低于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逐步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必须尊重和保障职工依照国家规定享有的休息休假权利,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职工超时工作,加班或延长工时必须依法支付加班工资或给予补休;必须加强劳动保护和职业病防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切实做好安全生产与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改善劳动条件,加强劳动保护。要保障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禁止使用童工。

(二十三)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非公有制企业及其职工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按照国家规定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有关部门要根据非公有制企业量大面广、用工灵活、员工流动性大等特点,积极探索建立健全职工社会保障制度。

(二十四)建立健全企业工会组织。非公有制企业要保障职工依法参加和组建工会的权利。企业工会组织实行民主管理,依法代表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企业必须为工会正常开展工作创造必要条件,依法拨付工会经费,不得干预工会事务。

五、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提高自身素质

(二十五)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非公有制企业要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依法经营,照章纳税。服从国家的宏观调控,严格执行有关技术法规,自觉遵守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等有关规定,主动调整和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国家支持非公有制经济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鼓励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加工贸易、社区服务、农产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二十六)规范企业经营管理行为。非公有制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须依法获得安全生产、环保、卫生、质量、土地使用、资源开采等方面的相应资格和许可。企业要强化生产、营销、质量等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安全、环保、卫生、劳动保护等责任制度,并保证必要的投入。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制度,如实编制财务报表。企业必须依法报送统计信息。加快研究改进和完善个体工商户、小企业的会计、税收、统计等管理制度。

(二十七)完善企业组织制度。企业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规范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制企业。公司制企业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探索建立有利于个体工商户、小企业发展的组织制度。

(二十八)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素质。非公有制企业出资人和经营管理人员要自觉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增强法制观念、诚信意识和社会公德,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引导非公有制企业积极开展扶贫开发、社会救济和“光彩事业”等社会公益性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各级政府要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的人才队伍建设,在人事管理、教育培训、职称评定和政府奖励等方面,与公有制企业实行同等政策。建立职业经理人测评与推荐制度,加快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市场化进程。

(二十九)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做强做大。国家支持有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等方式,进一步壮大实力,发展成为主业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大集团,有条件的可向跨国公司发展。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争创名牌产品。支持发展非公有制高新技术企业,鼓励其加大科技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力度,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国家关于企业技术改造、科技进步、对外贸易以及其他方面的扶持政策,对非公有制企业同样适用。

(三十)推进专业化协作和产业集群发展。引导和支持企业从事专业化生产和特色经营,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鼓励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建立稳定的供应、生产、销售、技术开发等协作关系。通过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培育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发展专业化市场,创新市场组织形式,推进公共资源共享,促进以中小企业集聚为特征的产业集群健康发展。

六、改进政府对非公有制企业的监管

(三十一)改进监管方式。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非公有制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完善相关制度,依法履行监督和管理职能。各有关监管部门要改进监管办法,公开监管制度,规范监管行为,提高监管水平。加强监管队伍建设,提高监管人员素质。及时向社会公布有关监管信息,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三十二)加强劳动监察和劳动关系协调。各级劳动保障等部门要高度重视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关系问题,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执行劳动合同、工资报酬、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险等法规、政策的监督检查。建立和完善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健全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及时化解劳动争议,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维护社会稳定。

(三十三)规范国家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收费行为。进一步清理现有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收费,除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务院财政、价格主管部门规定的收费项目外,任何部门和单位无权向非公有制企业强制收取任何费用,无权以任何理由强行要求企业提供各种赞助费或接受有偿服务。要严格执行收费公示制度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规定,企业有权拒绝和举报无证收费和不合法收费行为。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各类收费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乱收费、乱罚款及各种摊派行为。

七、加强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指导和政策协调

(三十四)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指导。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需要,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手段。要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动态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向社会公布有关产业政策、发展规划、投资重点和市场需求等方面的信息。建立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工作协调机制和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之间配合,形成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合力。要充分发挥各级工商联在政府管理非公有制企业方面的助手作用。统计部门要改进和完善现行统计制度,及时准确反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