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行业的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35:02

自媒体行业的发展篇1

关键词:媒介融合;传媒产业;发展变革

一、研究背景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多元化传媒产业的发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很多世界级企业纷纷完善自己的业务体系,进一步向传媒产业发展。在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我国要抓住新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先进技术,建立自己的传媒系统,促进传媒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因而我国的互联网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网络媒介为网络传媒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也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促进了网络媒介自身的发展。各种新兴传媒以及网络媒介进入了大众的视野,伴随着用户的增多市场份额不断扩大。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以及壮大,对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而且新兴媒体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推动了传统媒体的创新发展,通过媒介融合发展的方式提升自己的市场占有率,这也成为新时期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式。网络媒体在发展壮大的同时,也为传统产业的发展带来启示。对于传统的电视、报刊、杂志等传媒利用成熟的网络技术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扩大市场的同时,丰富了传媒产业的发展形式,推动了我国媒介融合的发展。电视传媒的发展逐渐与网络媒体的发展相结合,建立起自己的视频终端传输播放设备标准,利用网络、手机等扩大自己的市场规模。传统报纸行业的发展也在向网络传媒靠拢,利用互联网技术以及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丰富自己的业务范围,将电子新闻更加迅速的传输到更多的人手里。与此同时,很多杂志期刊也将传媒产业的发展触角延伸到网络媒体,不断发展电子期刊产业,促进了我国传媒产业媒介融合的发展,加强了互联网技术与现代传媒产业的结合,对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文的研究是基于新媒体发展背景下的媒介融合,对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变革进行研究。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各种传媒形式以及产品交错复杂,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网络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的盲目性。因而,我们对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变革进行研究,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传媒产业发展的特征,对新媒体发展背景下的传媒产业发展的模式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实际对传媒产业的发展创新进行分析,希望对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以及变革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充分考虑到我国传媒产业当前发展的困境以及问题,在媒介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结合信息对现代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对社会发展环境以及发展机遇进行分析,明确现代传媒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现代传媒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引导促进作用,提出合理的产业发展策略,使其在发展过程中更加符合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需求以及实际标准,从而实现自身经济价值的同时,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二、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信息对现代而言比金钱更为重要,随着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信息的快速传递成为很多人的追求和选择。因此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以网络传媒为代表的新媒体获得迅速发展,占据的市场份额不断加大。各种网络媒介以及传媒产业不断发展,尤其是在媒介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对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而中国的传媒产业的发展也需要进一步做出调整,以与市场更加吻合的发展模式,提升传媒产业集团的企业实力。

本文基于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现状,对传媒产业的发展背景以及目的、意义进行论述分析,明确了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方法;在第二部分对传媒产业发展中的相关概念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同时结对新时期媒介融合发展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论述;在第三部分针对新时期的传媒产业的发展特征进行分析,首先明确了我国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发展历史以及现状,然后对新媒体背景下的垄断与竞争进行分析。针对传媒产业发展的价值链体系进行研究,结合传媒产业的发展机制与媒介融合之间的发展关系进行研究;在第四部分,对新媒体发展背景下的传媒产业发展模式以及策略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新时期传媒组织内部的发展变化,然后对传媒产业的联动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同时对传媒产业的媒介融合策略进行研究;在第五部分,对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创新进行分析,首先,对技术创新与传媒产业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然后分别以创新管理运营模式以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本文在进行研究的同时,紧密结合当前传媒产业发展的背景以及变化。基于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传媒产业的发展进行分析,进一步寻找适合我国传媒产业发展实际的发展模式,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促进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以及变革。以这个研究思路为主线对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以及变革进行研究,本文通过文献查找法、总结归纳法以及比较研究发展对我国新时期传媒产业的发展进行研究,提出合理的建议,促进新时期我国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传媒产业的发展。

三、文献综述

(1)媒介融合概念

随着新兴传媒技术的发展,为我国传媒产业带来新的改革,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新时期,媒介融合无疑是这一时期最为重要而显著的特点。随着媒介融合的发展,现代传媒产业的发展涉及到很多方面,而且媒介融合的相关概念也涉及到很多的层面,其中不仅包括传统的媒体产业,也包括新兴的网络媒体、技术以及相关业务等。对于新兴传媒产业的发展而言,具有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同时对于他的研究意义也在不断深入和完善。对于媒介融合的定义,就是利用数字技术以及网络技术,以信息为核心,以快速便捷的信息传递为目标的业务拓展,将客户的需求作为产业发展向导,将现代的网络媒体、信息内容以及客户终端三方面有机的联系起来,从而促进现代传媒产业的顺利变革。根据媒介融合定义中的三个核心要素,可将媒介融合分为三种,即媒介内容的融合、传播渠道的融合、媒介终端的融合。其中,内容融合是媒介融合实现的资源基础,网络融合是实现媒介融合的前提条件,终端融合则是媒介融合最终得以实现的载体,是内容融合、网络融合的集成端口。

(2)核心能力的概念

对于任何行业而言,核心竞争力都是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而核心能力则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主要能力。核心能力的主要作用,就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核心能力突出企业自身的优势地位,进而提高自身的生存发展能力。因而这种核心能力是企业的对手很难达到或者拥有的。对于核心能力而言,主要通过各种技术以及对应组织之间的协调配合实现,通过这种协调的配合和发展,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实现长期发展以及赢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对于自身而言,核心能力是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自身属性,因而具有独特性、价值性以及不可替代性等直接而明显的特点。

(3)核心业务概念

核心业务是一个企业在市场经济中为自己赢得利润的主要业务,因而企业的核心业务能够与企业的多元化经营产生相互联系,并且通过发展自身的核心业务,完善自己的多元化业务,提升企业在多元化经济发展中的竞争优势,企业的核心业务是企业最具有优势以及代表性的业务,体现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核心业务也是基于媒体融合背景的传媒产业所必须拥有的。

四、新媒体背景下的传媒产业发展特征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传媒产业的发展一直发挥着重要的政治作用,传媒产业自身的事业属性比市场化经济中的产业属性更为突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传媒产业逐渐顺应市场化发展的趋势,本身的产业属性逐渐得到加强。新媒体背景下的垄断与竞争对于我国的传媒产业而言存在较为严重的地域差异,现有的传媒发展体制一直是四级办媒体体制,因而我国的媒体数量较多,缺乏统一的管理机制,并且存在较多的小媒体。在很多省份省级媒体都具有不可比拟的绝对性垄断地位。媒介融合下价值链的构建对于传媒产业来说,在媒介融合新的背景条件下,要想构建新的价值链,就必须注重受众,这也是传媒产业价值链的核心。媒体融合规制落后于媒介融合发展,媒介的发展是与科技发展同步的,因此,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也导致了新兴媒介的快速增长。对于传媒产业来说,要想实现媒介融合,就必须制定完善的媒体融合规制,这也是促使传媒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五、新媒体背景下的传媒产业发展模式及策略

新时期传媒组织内部的发展变化,传媒企业同其他任何的产业一样,由一个个相对独立的企业构成,微观的企业构成了宏观的产业。上述中所提及的传媒产业的媒介之间融合策略及模式,在实质上,只是针对于单独的传媒集团或传媒企业来说。传媒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联动发展模式,根据上文可知,传媒产业要采取媒介融合的发展策略必然会导致更好的行业融入到传媒产业当中。基于新媒体下的传媒产业媒介融合策略。随着社会竞争的愈发激烈,媒体之间的融合也是大势所趋,究其表现形式来说,主要有两种:

一是通过传统媒体企业与现代媒体企业的并购融合实现企业之间的重组,优化企业内部结构,打造出新的适合现代社会的媒体团队。

二是通过融合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之间的关键技术,使得两种媒体互相取长补短,让传统媒体在新时代迸发出新的活力。

六、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创新

技术创新是媒体创新的核心,在客观上,集团的跨媒体运营、媒体融合,需要对各类信息进行统一采集,放在同一平台上,采取多种介质、多格式生成的方式,以此实现一次性采集、多次生成、销售。媒体融合迫切需要储备、培养、打造一支精英团队,来指挥和完成多媒体的采编管理工作。推进体制改革促进媒介融合发展。从20世纪末开始,媒体融合成为世界媒体产业发展的趋势,由于在同一市场拥有多种媒体可以覆盖更多的受众,越来越多的大型媒体集团要求本国政府开放媒体所有权的呼声越来越高,各国似乎都在经历一场媒体体制上的变革。

七、总结及展望

当前,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了我国传媒产业主要的发展和变革手段。在崭新的传媒环境中,媒介融合意味着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这也是对我国传媒企业的一个不小的挑战。虽然我国当前已经开始不断重视媒介融合对于我国传媒产业的重要性,并积极的开展和深化相关内容的研究。但是目前大多数对于我国传媒产业的研究只停留在对表面现象的描述,或者是对于一些理论设想的整合。虽然我国当前已经开始不断重视媒介融合对于我国传媒产业的重要性,并积极的开展和深化相关内容的研究。但是目前大多数对于我国传媒产业的研究只停留在对表面现象的描述,或者是对于一些理论设想的整合。所以,如果仅仅是对于传媒产业表面层次的研究,就必定会造成该领域的研究流于简单化,从而无法实现媒介融合策略的有效实施。因此,对于我国传媒产业发展变革的研究,必须要创新研究的方法和思路。可以通过借助其他的社会科学理论来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和深化。

参考文献

[1]timporte.LondonBombings:theUnreadnewspaper[eB/oL]http://timporter.com/firstdraft/ar2chives/000468.html,2005-07-07.

[2]andrewnachison.Goodbusinessorgoodjournalism.Lessonsfromthebleedingedge[eB/oL].Http://xici.net/b244699/htm.2001-5-10.

[3]theDaily.abouttheDaily[eB\oL].http:///about/,2011-02-01.

[4]王菲.媒介大融合[m].广州:南方日报出报社,2007.

[5]熊澄宇.信息社会4.0[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6]刘颖悟.三网融合与政府规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7]迈克尔.埃默里等.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第9版)[m].展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8]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美国年鉴(2002)[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自媒体行业的发展篇2

【关键词】文化视野;广电新媒体;发展思路;改革要求

在国际媒体发展的新形势下,各种新兴媒体技术在社会文化领域大放异彩。根据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媒体市场的发展研究报告指出:“十一五”期间,我国加快了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通过资源优化以及投资整合,使文化产业方面GDp不断取得突破。在媒体广告方面,却放缓了发展脚步,在2010年和2011年媒体广告创收数据表现出仅为1%—2%的低速增长;而在新兴媒体发展领域却逐年体现出蓬勃的发展动力,尤其在互联网行业,通过广告创收就在2011年底突破了50%的增幅。可以说,随着媒体行业科技的进步,数字信息化媒体资源给我国媒体市场带来了一场深刻的革命。如今,数字电视、3D电视、手机电视、移动电视等新型广电数字终端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开始普及。与此同时,一些广电新媒体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使媒体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在广电新媒体的发展环境下该如何制定发展思路,广电新媒体技术如何得到广泛的应用,如何把广电新媒体技术用于社会文化发展之中,本文就以上问题展开具体分析。

一、广电新媒体在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科技的发展催生新型媒体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本世纪初,广电新媒体的新型文化舆论传播形式的出现标志着广电媒体行业进入第三次技术革命。从上世纪我国媒体行业以广播电视类单一媒体传播渠道的普及和利用开始,到近年来媒体信息数字化应用,使广电媒体的发展确立了发展的新思路。媒体行业向企业化转型,参与到社会主义市场竞争体系中,使得媒体产业的生存具有潜在的危机感,因此,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创新媒体方式,运用多元化媒体渠道,是现代广电新媒体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广电新媒体加强了对网络资源的利用,媒体的数字化表现平台也与网络有着更为紧密的关系,对于网络这一创新媒体发展平台,是各类媒体企业竞争角逐的舞台。

在新媒体领域具有更多技术创新的是社会媒体企业,而在新的竞争环境下,这些媒体企业逐渐显现出自身的发展优点:如户外媒体传播技术最早的应用者分众传媒;车载电视媒体与公交媒体立体平台融合的世通华纳传媒公司;中国互联网的先行者新浪和搜狐传媒;继而在互联网媒体领域又出现了诸如阿里巴巴、百度、网易等新型综合性传媒企业;视频网站中如国内视频的生力军优酷传媒、酷6网、56网以及迅雷等视频媒体企业也在网络化广电新媒体的竞争舞台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广电新媒体发展的新时代,传统官方广电媒体的发展面临着很多巨大的压力,既有很多优秀媒体企业的出现抢占了媒体发展的优先市场,同时,传统的广电媒体管理方法已经约束了广电新媒体的改革与发展。

首先表现在广电新媒体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具有明显的市场属性,由于我国广电媒体行业还是实行“四级办广电”的管理制度,对媒体市场自由化竞争形成了一定的束缚。“四级办广电”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广电媒体事业运行的基本管理方案,媒体创办方案审核需要经过中央、省、地、县四级文化系统逐级审核通过,这种陈旧的媒体审核体制在如今变化多端的市场竞争中具有很强的阻碍作用。

广电网站的应用就是一个很好很生动的具体实例。互联网数字媒体的开发应用对传统电视广播媒体造成巨大的冲击,由于互联网准入门槛没有设限,具有充分的市场化竞争空间,众多新兴媒体企业看中了互联网所带来的巨大商机,在短短几年中就突破300万家互联网传媒企业,而地方广电媒体虽然也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化革新,但观念陈旧,经营理念跟不上社会文化的发展趋势,在内容理念方面就已经输给了媒体企业。另一方面,在互联网硬件的使用方面,各大媒体企业不断开发自己的专属软件应用,有的软件具有强大的生活应用功能,使人们更看重这些新兴媒体企业的创新成果,而广电媒体对于硬件的革新与升级方面已经被媒体企业拉开了巨大的差距。

其次,广电媒体在经营与宣传中面临巨大的困境,由于广电媒体在进行事业单位向企业化经营模式的转型时间不久,很多广电集团依旧采用事业化管理制度,出现企业管理的“双轨性”特征,这一方面是广电媒体具有社会舆论文化宣传载体的功能,另外在通过转型之后还需要经营企业经济效益,这两个问题是广电媒体发展的中心原则。广电媒体作为国家政策方针的第一宣传阵地,在媒体内容方面具有一定的约束性,另外,广电媒体是作为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宣传前线,具有很强的责任感,在此基础上,如果考广电媒体企业利益化似乎有些“矛盾性”。广电新媒体是具有高成长的文化产业,其经营方式也需要向着新环境的发展要求积极探索,追求经济利益与广电媒体的舆论宣传并不是背道而驰,只是前者作为企业经营的原则,后者作为企业发展的基本动力,如果把广电媒体的宣传与经营二者分开,就不利于广电新媒体事业的健康发展。

第三,广电新媒体的建设和发展缺乏相应的合作竞争机制,所谓合作就是广电新媒体企业与传媒企业进行动态合作,把媒体经营放在市场化的广阔空间中进行。如现在已有的CCtV移动频道就与车载电视移动传媒世通华纳公司进行互利合作,在移动传媒广告宣传中,既能够拓宽广电新媒体企业的融资渠道,又能够通过车载传媒来做到社会舆论宣传,扩大宣传效果,这就是一举两得的成功范例。在新形势下的广电新媒体企业必须注意市场多元化的发展要求,以合作促发展,带动地方(区域)媒体在更广阔范围内的覆盖,获得更为丰富的市场资源。

最后,是广电媒体具有的“特权”效应驱使企业“惰性”的出现。由于广电媒体在电视节目中具有强大的垄断性特征,地方电视台就拥有地方广播电视使用的所有权力,导致很大一部分广电媒体企业不思进取,把电视广告投放当做稳定高效的经济收入,由此便失去了参与市场竞争的活力,固步自封,坐吃山空只会导致企业被社会淘汰。

二、广电新媒体经营发展讨论

在国家关于加强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正面临着空前的机遇,新媒体作为传媒产业的生力军,更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眼下广电新媒体抓紧时机融入市场竞争的大军,犹未为晚。因此,要求广电新媒体的发展必须要打破常规,在发展中摸索、创新适合我国广电新媒体发展的具体道路。

(一)打破行政区域划分,采用多地域联合运作方式

我国广电媒体企业的运作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由于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如果仅仅依靠本地资源进行广电媒体运作,势必会造成运营成本短缺的现象。因此在广电新媒体的发展中,必须打破行政区域划分,合理利用广阔资源进行媒体传播。各级电视台要建立广电局、台、网络三位一体的新型媒体信息环节,搭建整体运作模式下的广电宣传平台,充分发挥广电网络在市场资源中合理利用,创建新型合作机制,着力扩大广电媒体的覆盖范围。

(二)放宽资本准入条件,促进新媒体领域创新

广电媒体的资金投入是广电事业发展的直接动力,资金的投入必然要求做到高效的收入回报,因此广电媒体需要不断开拓市场,寻求资金投入的良性循环经营模式,以循环资金促进企业的二次发展。广电媒体对于社会资本的吸纳应该采用多种合作渠道,首先必须树立良好的信用合作形象,在加强与社会传媒企业的合作过程中,要体现出公平原则,不能再封闭在自我垄断的空间中,在资本投入中,要合理利用广电媒体行业的发展优势,寻求与企业的合作突破,在良性的经济效能运行中为后期发展提供循环资金保障。

(三)尽快建立广电媒体发展规划,提升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广电媒体的改进方案与发展规划是在无数的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因此,具有高成长的广电媒体企业的成功经验是很多在发展媒体企业应当学习借鉴的。由于区域限制,媒体发展改革思路会受到利益与区域经济的限制,尤其在自主知识产权方面,作为媒体企业发展竞争的核心动力,是不能与所有媒体企业共同分享的。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尽快落实出台关于广电新媒体提升改革的规划方案,提高国内广电媒体发展的整体水平。在广电媒体发展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经济发展与产业链效应的互利关系,如3D电视台、高清频道的推出,势必会带动3D电视,大屏幕彩电的生产与销售,因此在寻求市场资源方面要注重与产业链之间的共同获利经营,使广电新媒体的发展更为坚实稳定。

新型广电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文化产业的固定发展模式,向媒体行业提出了更为具体的发展要求。面对新环境下各种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广电媒体企业必须时刻革新观念,以市场经济为发展的主要导向,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广电新媒体的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

[1]尼绍光.广电系统网络新媒体的内容管理平台建设[a].第七届全国互联网与音视频广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7.

[2]李里.传统广电媒体的新媒体之路[J].现代电视技术,2012(1).

[3]徐敢峰.从文化产业角度看广电新媒体发展[J].现代传播,2008(3).

[4]广电新媒体发展之探讨[J].中国传媒科技,2009(4).

[5]汪梦霞.新形势下加快基层广电新媒体业务建设与发展的思考[a].第十届全国互联网与音视频广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0.

自媒体行业的发展篇3

一、新闻媒体思想政治工作现状

新闻媒体行业是党和国家重要的舆论引导平台和文化阵地,新闻媒体行业在我党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着重大意义。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载体。在新闻媒体行业的管理上,党和国家始终坚持“政治家办报”、“政治家办台”、“党管媒体”的新闻媒体行业管理原则。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我国新闻媒体行业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发展和长足进步的同时,也积极发挥了新闻媒体行业对党和国家建设的正面效益。随着党和国家的进一步改革开放等政策战略的实行,新闻媒体行业面临着职业环境,社会环境不断发生变化的考验,过度娱乐化三俗”之风泛滥,虚假、有偿新闻不断蔓延等问题纠缠侵蚀着新闻媒体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网络信息化的出现和发展对传统新闻媒体行业造成巨大的冲击,两者之间该怎样共存,网络时代的新闻媒体行业的管理问题等,是摆在当前新闻媒体工作者面前的巨大难题。在这一新形势大背景之下,有相当一部分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信仰出现弱化现象,失掉原则,随波逐流的思想政治工作现象屡见不鲜。这一现象可笼统归结为以下几点。

(―)新闻媒体内部缺少建设专门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缺乏思想政治工作专职部门,随着这一现象的持续和恶化,在新闻媒体行业的改革整合当中,很大一部分新闻媒体政工队伍呈现弱化现象。

(二)新闻媒体行业思想政治工作缺少持续一贯的力度,很多新问题媒体人员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不够,或认识偏颇,不够重视。尤其在当今网络媒体快速发展下,新闻行业强调信息的包容多元和理解,一些传统新闻媒体人不能及时眼上时展节奏,而是处于思想政治工作的老方法不管用不再用,新方法不会用不去用的境地,导致新闻媒体思想政治工作处于停滞甚坌倒退的状况。

(三)新闻媒体行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针对性。新闻媒体行业内部岗位繁多,职责多样,实行全面标准化式思想政治工作难免出现偏颇和轻重不分的状况,传统思想政治工作在运行过程当中显示暴露出了诸多的不合时宜的地方,缺乏针对实用性,造成新闻媒体思想政治工作的不合理低效化。

(四)新闻媒体行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单一,缺乏灵活性和吸引力,尤其对年轻群体而言很难有效接收和消化。同时思想政治工作很多时候只是挂着一个名义,具体操作过程包含思想政治工作极其稀少,导致新闻媒体行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进度缺少吸弓[力,人员排斥心理严重。

二、新时期新闻媒体思想政治工作刨新建议

(一)工作内容创新

社会在发展进步,每一秒钟都在发生着可见不可见的变化。在新闻媒体行业领域同样是新变化、新问题层出不穷,来自世界各地参差不齐的文化思想观念碰撞激荡,这使得新闻媒体思想政治工作面临巨大挑战。过去传统的单一模板化的思想政治工作显然对现时情况无能为力,首当其冲的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不合时宜性。坚持在党和国家领导下,以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为指导,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大背景,创新制定新闻媒体思想政治工作生动具体又不乏深刻说服力的工作内容。

(二)工作形式的创新

传统新闻媒体行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形式在当下的实际运用当中暴露出了诸多的问题,直接导致新闻媒体行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低效化。创新运用新的的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对新闻媒体行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党建带团建

党建带团建的思政工作方法具有高效髙功等诸多优势特性,在促进党组织自身建设的同时,能够有效确保和带动新闻媒体行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提升新闻媒体行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深人性的同时,有效的壮大新闻媒体行业党组织队伍,提高整个社会思想政治工作的灵活运用性,当然也就势必映射和作用到新闻媒体行业自身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

2.强化“三带”效益

所谓强化新闻媒体行业思想政治工作“三带”效益,就是在新闻媒体行业思想政治工作当中最大限度发挥党组织相关的“带思想”、“带工作”、“带作风”效益,大力促进和提升新闻媒体行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效率,有效解决新闻媒体行业思想政治问题,这是开展新闻媒体行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基础和目的。在新闻媒体行业从业人员中的青年采编播人员是一个特殊群体。首先,年轻且从业经历和时间不长,更有必要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其次,青年群体的成长环丧相比过去有着巨大变化,形成的思维方式和面对问题的解决方法都有着其独有特性。再者这群青年人才是新闻媒体行业今后发展的主要推动主题,加强教育这群青年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树立坚定的思想政治信仰,需要强化新闻媒体行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三带”效益,最大限度利用党组织有限人力物力资源,发挥无限的榜样引导作用,保障新闻媒体行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和高效开展。

3.塑造形成良好思想氛围

新闻媒体行业窬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国家主旋律,加大行业从业人员的的主流思想意识形态教育和普及。积极发挥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和桥梁纽带作用。

(三)新媒体运用的创新

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传统新闻媒体行业的冲击是巨大的,尤其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给新闻媒体行业及其思想政治工作发展进步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变化。网络信息为代表的新媒体似乎彻底改变了大众获取信息的途径,在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拓展了信息传播范围的同时。网络信息传播有着更好的交互性。这对传统新闻媒体发展是一个巨大考验和挑战,同时又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在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怎样做好新闻媒体行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具复杂性髙难度性。首先,当下的新闻媒体行业思想政治工作应要做好融合各方资源,努力强化新闻媒体行业思想政治工作团队建设。同时,转变传统不合时宜的陈腐观念,优化新闻媒体思想政治工作结构,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自身的灵活自如性,更好的在不同形式下顺利髙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三、结束语

自媒体行业的发展篇4

一、新媒体技术对于媒体行业发展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技术应用到了人们的生活之中,而媒体行业也不例外。现在的新媒体不仅仅具有极强的时效性,且具有灵活性,对于传统的媒体来说,新媒体的发展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冲击。由于发展和更新,现在的新闻报道方式逐渐出现了多种渠道,并且产生了“媒介融合”的现象。媒介融合现象使得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界线逐渐模糊,可以利用多种媒体方式结合的方法来报道新闻事件以及信息,对于媒体行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媒介产品的融合会获得更多的渠道资源,在此基础之上,就能够获得更多的市场利润,使媒体行业能够处于良性竞争的发展状态。

二、媒介融合下的新闻报道方式现状

(一)报道方式的技术不足首先,由于我国的媒体行业为新兴行业,在新闻报道方面的技术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新闻报道方式的技术不足会影响报道的质量。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之下,如果没有技术上的突破,很难实现媒体行业的发展。报道方式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的创新技术能力不足,缺乏能动性;二是新闻报道方式的创新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过于形式化。

(二)媒体报道没有新政策支持大众传播时代的格局由新媒体打破,在新媒体出现之后,我国的传统媒体报道渠道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因此,媒介的融合也是媒体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我国现阶段的相关政策并没有对新闻报道媒体进行过多的描述,没有适应媒体行业发展的秩序与潮流。无论是媒体产业内部,还是媒体产业外部,都十分缺乏良好的引导与制约机制,从而阻碍了我国媒体行业的发展。

(三)媒介素养较低媒介素养是每一个从事传媒的工作者都必须具备的素质,且需要以此为职业精神,不断地激励自己。媒体行业从业者的整体素养直接影响到媒体行业的发展程度,而且会对社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就我国媒体行业的整体情况来看,从业者的媒介素养普遍较低,媒体工作者的自身素质也有待提高。

三、媒介融合下的新闻报道方式创新途径

(一)实现技术创新首先,要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之下加强新闻报道方式和途径的多样性,还应加强技术创新的实现。媒体行业的发展与传播必须依托于传媒技术,传媒技术的发展能够为媒介融合以及新闻报道渠道的拓宽奠定基础。例如,在上个世纪末,我国开始使用数字电视,这是一个传统媒体与现代新媒体结合的突破。在试用数字媒体之后发现,数字媒体更加具有优势,音质、画质都远远好于过去的传统模拟媒体,而且信号不易受到干扰。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能够给观众带来更多的选择,将新闻报道的渠道拓宽,实现了媒介的融合。而近几年媒介融合的最有力的证据,就是手机电视的出现。手机电视的出现是媒介融合趋势之下的产物,在观看手机电视节目的同时,还能够参与手机电视节目中的互动,而且手机便于携带,增加了电视节目播放的灵活性,从而保证了电视节目的可看性。

(二)国家推行新政策由于我国没有对媒体行业的媒介融合问题推行相关的政策,导致现在的媒体行业缺乏引导、管理与监督的机制,进而就会使媒体行业混乱,新闻报道出现失真的现象。因此,国家必须对媒体行业足够重视,尤其要对媒介融合态势下的新闻报道渠道进行管理与维护。由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现在大多数年轻人都抛弃了在报纸、杂志上阅读新闻的习惯,选择在网络上进行阅读。但是如果网络新闻报道途径没有经过正确的引导、有效的管理以及严格的监督,就很容易失去优势。现在,大量的新闻网站为了博取眼球而制造假新闻,这种现象必须严厉抵制,国家要出台一系列的网络媒体监管政策,对网络媒体加强约束,清理网络新闻报道途径。另外,各大新闻网站上都充斥着大量的广告,影响了网友的阅读心情。

(三)提升媒体从业者素质媒体从业者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媒体行业的发展,因此,媒体从业者自身必须要具备责任感与使命感,严格遵守媒体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质,同时还要加强自身的专业素质,利用专业素质为民众提供更多优质的新闻报道。另外,国家重视对媒体从业者的培养,提升职业入门的标准,加强媒体工作者的素质,利用法律法规来严格约束媒体工作者,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新闻报道方式的创新。

四、结语

自媒体行业的发展篇5

首先表现在广电新媒体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具有明显的市场属性,由于我国广电媒体行业还是实行“四级办广电”的管理制度,对媒体市场自由化竞争形成了一定的束缚。“四级办广电”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广电媒体事业运行的基本管理方案,媒体创办方案审核需要经过中央、省、地、县四级文化系统逐级审核通过,这种陈旧的媒体审核体制在如今变化多端的市场竞争中具有很强的阻碍作用。广电网站的应用就是一个很好很生动的具体实例。互联网数字媒体的开发应用对传统电视广播媒体造成巨大的冲击,由于互联网准入门槛没有设限,具有充分的市场化竞争空间,众多新兴媒体企业看中了互联网所带来的巨大商机,在短短几年中就突破300万家互联网传媒企业,而地方广电媒体虽然也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化革新,但观念陈旧,经营理念跟不上社会文化的发展趋势,在内容理念方面就已经输给了媒体企业。另一方面,在互联网硬件的使用方面,各大媒体企业不断开发自己的专属软件应用,有的软件具有强大的生活应用功能,使人们更看重这些新兴媒体企业的创新成果,而广电媒体对于硬件的革新与升级方面已经被媒体企业拉开了巨大的差距。其次,广电媒体在经营与宣传中面临巨大的困境,由于广电媒体在进行事业单位向企业化经营模式的转型时间不久,很多广电集团依旧采用事业化管理制度,出现企业管理的“双轨性”特征,这一方面是广电媒体具有社会舆论文化宣传载体的功能,另外在通过转型之后还需要经营企业经济效益,这两个问题是广电媒体发展的中心原则。广电媒体作为国家政策方针的第一宣传阵地,在媒体内容方面具有一定的约束性,另外,广电媒体是作为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宣传前线,具有很强的责任感,在此基础上,如果考广电媒体企业利益化似乎有些“矛盾性”。广电新媒体是具有高成长的文化产业,其经营方式也需要向着新环境的发展要求积极探索,追求经济利益与广电媒体的舆论宣传并不是背道而驰,只是前者作为企业经营的原则,后者作为企业发展的基本动力,如果把广电媒体的宣传与经营二者分开,就不利于广电新媒体事业的健康发展。第三,广电新媒体的建设和发展缺乏相应的合作竞争机制,所谓合作就是广电新媒体企业与传媒企业进行动态合作,把媒体经营放在市场化的广阔空间中进行。如现在已有的CCtV移动频道就与车载电视移动传媒世通华纳公司进行互利合作,在移动传媒广告宣传中,既能够拓宽广电新媒体企业的融资渠道,又能够通过车载传媒来做到社会舆论宣传,扩大宣传效果,这就是一举两得的成功范例。在新形势下的广电新媒体企业必须注意市场多元化的发展要求,以合作促发展,带动地方(区域)媒体在更广阔范围内的覆盖,获得更为丰富的市场资源。最后,是广电媒体具有的“特权”效应驱使企业“惰性”的出现。由于广电媒体在电视节目中具有强大的垄断性特征,地方电视台就拥有地方广播电视使用的所有权力,导致很大一部分广电媒体企业不思进取,把电视广告投放当做稳定高效的经济收入,由此便失去了参与市场竞争的活力,固步自封,坐吃山空只会导致企业被社会淘汰。

在国家关于加强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正面临着空前的机遇,新媒体作为传媒产业的生力军,更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眼下广电新媒体抓紧时机融入市场竞争的大军,犹未为晚。因此,要求广电新媒体的发展必须要打破常规,在发展中摸索、创新适合我国广电新媒体发展的具体道路。(一)打破行政区域划分,采用多地域联合运作方式我国广电媒体企业的运作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由于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如果仅仅依靠本地资源进行广电媒体运作,势必会造成运营成本短缺的现象。因此在广电新媒体的发展中,必须打破行政区域划分,合理利用广阔资源进行媒体传播。各级电视台要建立广电局、台、网络三位一体的新型媒体信息环节,搭建整体运作模式下的广电宣传平台,充分发挥广电网络在市场资源中合理利用,创建新型合作机制,着力扩大广电媒体的覆盖范围。(二)放宽资本准入条件,促进新媒体领域创新广电媒体的资金投入是广电事业发展的直接动力,资金的投入必然要求做到高效的收入回报,因此广电媒体需要不断开拓市场,寻求资金投入的良性循环经营模式,以循环资金促进企业的二次发展。广电媒体对于社会资本的吸纳应该采用多种合作渠道,首先必须树立良好的信用合作形象,在加强与社会传媒企业的合作过程中,要体现出公平原则,不能再封闭在自我垄断的空间中,在资本投入中,要合理利用广电媒体行业的发展优势,寻求与企业的合作突破,在良性的经济效能运行中为后期发展提供循环资金保障。(三)尽快建立广电媒体发展规划,提升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广电媒体的改进方案与发展规划是在无数的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因此,具有高成长的广电媒体企业的成功经验是很多在发展媒体企业应当学习借鉴的。由于区域限制,媒体发展改革思路会受到利益与区域经济的限制,尤其在自主知识产权方面,作为媒体企业发展竞争的核心动力,是不能与所有媒体企业共同分享的。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尽快落实出台关于广电新媒体提升改革的规划方案,提高国内广电媒体发展的整体水平。在广电媒体发展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经济发展与产业链效应的互利关系,如3D电视台、高清频道的推出,势必会带动3D电视,大屏幕彩电的生产与销售,因此在寻求市场资源方面要注重与产业链之间的共同获利经营,使广电新媒体的发展更为坚实稳定。新型广电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文化产业的固定发展模式,向媒体行业提出了更为具体的发展要求。面对新环境下各种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广电媒体企业必须时刻革新观念,以市场经济为发展的主要导向,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广电新媒体的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本文作者:丁敏艺工作单位:湖南广播电视台

自媒体行业的发展篇6

一、我国传媒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传媒产业存在着一定的发展问题,只有明确问题所在,才能更加有效的制定相对应的策略。问题集中体现在结构、人才和机制等方面。

首先,我国传媒产业发展水平低且内部混乱,我国现有电视台3000余家,作为传统媒体中的龙头老大,相比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多国的电视台总和还多。但是,数量不代表一切,规模小,竞争力弱得问题尤为突出。从结构上来看,我国的电视台多以中央和地方为主要资金支持,大多由中央和地方领导,少部分由私人或者合作形式运营,造成了一家独大的局面,近年来多家地方台通过特色化运营,改善节目质量,使其收视率稳居前列,有效的打破了国内混乱的传媒发展,为中国传媒发展提够了很好的借鉴。

我国传媒产业缺少人才,集中体现在缺乏训练有素的传媒经营管理人才以及技术创新人才。中国管理学发展较晚,整体管理能力较弱,在传媒产业方面亦是如此。目前,多少传媒从业者,缺乏专业的培训,对于传媒产业经营和管理的规律缺乏认识、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较弱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经验较少。因此,我国传媒产业的缺乏专业并富有经验的管理人员是一大问题。中国由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中,有很多地方的改进不到位,国家法律框架的调整,对于行业规范制定,都还很不完善。实际执行中,比较有效地保证了执政党和政府对传媒特别是新闻传媒的控制。但这套政策和法规严重滞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阻碍了我国传媒业的成长。中国现有企业,缺少跟外国一些比较成熟企业的交流,在人员、技术、资金方面,交流不足,不能将企业做大做强,成为国际化企业。

对于新媒体中人才的缺失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传媒产业是人才密集型的产业,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尤为重要。我国的传媒产业主要以传统媒体为主,对于新媒体的开发和挖掘还不够。由于这种历史性和技术性的限制,我国的传媒产业难以在世界范围内产生较大的影响。

同时,我国对于技术人才的重视不足也是问题形成的关键,若能依靠现有的财力与人力资源,对原有的比较单一的产业类型进行合理的整合,挖掘易受到人们青睐的新媒体类型的话,便能达到1+12的效果。同时,对于我们正在着手的媒体类型,也同样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就拿电视媒体来说,存在着品牌结构不合理,栏目内容形式单一的问题,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问题,主要是由于对人才的重视不足。我国电视媒体的品牌结构过于单一,甚至并不合理。除了在新闻类栏目中赢得了一定的成绩外,明显欠缺制作其它类型节目的能力。节目不仅没有创新,而且栏目内容也存在着严重的同质化现象。电视媒体名牌栏目不仅是电视台的核心竞争力,而且还是电视台整体实力的体现。但是,我国电视媒体目前还在世界范围内没有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节目,所以,它在未来的战略调整中应当对此有针对性地改进。在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实现栏目内容多样化方面,我国电视媒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的策略

(一)增强自身实力,加快产业优化调整。

传媒产业作为未来非常具有发展前景的行业,各企业必须摆脱先前留下的垄断和守旧思想,认清形势,将增强企业自身实力,强化竞争能力作为第一要务,面对新兴网络传媒异军突起和世界传媒巨头的挑战,传统的传媒企业应该理性的制定其自身的发展计划,通过合作和交流,吸取经验,扬长避短,借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实现双赢甚至共赢,合理的应对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才是现在我国传媒产业应该重视的问题。

其次,媒体产业集团将是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趋势,而实现媒体集团提供综合信息服务则需要资本市场对传媒产业发展的强力支撑。为了进一步规范传媒行业的运作,国家出台了有关内地媒体集团融资的具体规定,并在2002年上半年全面清理和整顿违规融资的现象。然而,目前我国文化事业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仍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违规融资清理整顿后留下的空缺,给相关的传媒类上市公司提供了新的投资机会和发展空间。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的关于深化传媒业改革的文件,意味着传媒的结构调整、重组购并、传媒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等经济活动将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流,并构成该行业最主要的商业机会。

另外,由于计划经济留下诸多的积弊,在面对经济转型的时候,造成了很多麻烦。许多企业业务、人员冗杂,社会关系复杂,很多不适应企业发展的业务骑虎难下。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合理决策,剔除或者优化商品附加值低不具备发展前景的项目,引进、开发先进项目,使公司在改革发展中稳步前行。

(二)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

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必须从多方面来推进。首先,尊重人。我国传媒产业应该健全与完善尊重人性的制度与体制,应该重视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并要求创造一种平等的、宽松和谐的工作与生活氛围。其次,关心人。我国传媒产业需要树立人才第一的价值观,并关心职工的生活、工作与进步,为职工的成长与进步创造条件,使得职工与企业共同发展。再者,依靠人。我国传媒产业需要明确地认识到员工是企业管理主体,并且依靠全体员工的智慧和力量以建立民主和谐的人际环境,从而推动企业不断发展。通过现有的人才培养机制,定向培养需要的管理人员,另外,通过行业内,国际间的交流,了解、学习先进和合适的管理模式,有的放矢的将这些管理模式整合到现有管理体制中。

自媒体行业的发展篇7

关键词全媒体环境;传统报业;改版;转型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4)112-0016-02

目前我们已经进入到了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都在各自的阵营和领域发挥着作用,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媒体的外在环境,传统媒体的发展方式已经出现了诸多问题,不利于报业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传统媒体必须依托改版和转型来获得更快的发展。

1全媒体环境下给传统报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新媒体从刚刚出现,到如今的发展壮大,受到了传统报业不同的关注程度,原来的自信和竞争,逐渐转变为迷茫和沮丧。在各类新媒体的竞争下,传统报业的发行量在不断收到冲击,广告收入下降,针对这种情况,传统报业急需“把脉”时展潮流,对全媒体发展方向进行预测,大力进行改革和创新,融合新媒体技术,开创各种有竞争力的媒介产品。

不管时代如何发展,报纸要想生存和发展,新闻性依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新闻依然是报纸的主角。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广大读者所关注的依然是媒体中传播的新闻信息。对于报纸来说,在如今竞争日趋激烈的全媒体环境下,创新就是发展的动力。全媒体在新闻传播上,正好有着十分丰富的传播载体形态,它的传播形式不仅覆盖了人们的全部感官,如视觉、听觉、触觉等,并且还有着十分丰富的传播渠道,如局域网、互联网、传统纸质等。究竟报业的全媒体形态是什么样子?尽管从目前报业试水新媒体、全媒体的实践看,大多仍在尝试阶段,能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成功案例为数不多,但传统媒体却都在探索全媒体这一问题上达成空前共识。

2全媒体环境下传统报业改版和转型的方式

第一,应该构建多元媒体格局,做大发展平台。通过上文的叙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报业要想获得发展和壮大,不能够仅仅强调内容为王,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媒体格局,丰富传输渠道,促使发展平台得到壮大。

如杭州报业集团充分意识到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报业改版和转型的重要性,积极融合新媒体技术,如今已经构建了很多个网站,从最初照搬报纸上的新闻内容,到针对受众需求再加工,构建了“杭州十九楼”这种极具影响力中国最大的生活消费社区网站,并在去年成立了杭州十九楼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与此同时,杭州报业集团还积极与其他渠道合作,在多元媒体格局下,将传统报业的弊端给有效克服掉,在对专题新闻事件进行报道的基础上,还积极的报道即时新闻事件,对传统报纸的新闻截稿时间进行了创新,将即时报道新闻放在网络版上,而将那些时效性较弱的专题新闻放在纸质版上,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机制,增加了报业的综合竞争力。

第二,借助于新媒体,对报业主业进行创新。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网民数量的增加,出现了各类传播载体和自媒体,我们不难发现,很多社会现象、新闻事件正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网络舆论的干预和影响,而网民对从新媒体获取信息的方式却越来越依赖、越来越习惯。那么对于传统报业来讲,在新媒体语境下,就需要积极“借力”新媒体,对自身主业进行创新和发展。

如今,越来越多的报业集团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都构建了自己的网页、官微、公共账号,除了可以将新闻第一时间出来,又可以实现网络互动,以此来促使报纸媒体的影响力得到有效增强。部分报业集团在创办移动终端的电子报纸的同时,也在传统报纸上做起“文章”,通过二维码、魔码等技术,将视频、音频嵌入到纸质报纸中,用手机配合阅读,让报纸“码上动起来”。

早在2007年,成都商报开创了首个报网互动平台“社区金版”,社区居民可以通过两个即时数字通道来进行交流和互动,不仅增强了新闻的实时性,而且可以更好的采掘到新闻信息。另外,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在2007年开创了中国宁波网Bo播报,将数字报纸形态创新了出来,它因为有视频窗口功能,那么读者就可以获取到相关的视频新闻,另外,在信息获取方面,还可以通过语音播报来获得。这些有益尝试,都亟需传统媒体重视自身技术人才的培养和挖掘,加强新兴技术创新。

第三,努力打造全媒体采编运营业态。新媒体存在碎片化、多点化、分众化、易变性和个性化,它的运作模式、盈利方式完全有别于传统媒体。因此,必须采编全媒体化、运营全媒体化、人员全媒体化,在同一平台上针对不同盈利模式分别发力,形成各具特色,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的媒介经营性项目或产品,力争成本最低、效率最优、效益最大。

第四,加速媒体融合,打造全媒体。传统报业要想在新媒体环境下获得发展和壮大,就需要将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充分利用起来,促使媒体融合有效实现,打造全媒体。结合自身特色,通过联合、整合,对资源进行更加科学的配置,以此来促使传统报业在全媒体环境下获得改版和转型。

3结论

通过上文的叙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全媒体时代已经来临,对传统报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冲击,但介入有风险,不介入就没有希望。当机遇和挑战并存,传统报业需要结合自身特点,积极与新媒体融合,创新主体报业,加速媒体融合,根据用户需求传播更加及时、更精准的资讯,增强自身竞争力,以此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发展和壮大。

参考文献

[1]林刚.全媒体环境下报业复兴的路径探析[J].新闻世界,2010,20(10):199-201.

[2]欧英男.数字化背景下报业全媒体转型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20(4):177-190.

自媒体行业的发展篇8

政策频繁“给力”,数字化技术大力发展,传播形态极大丰富,这一切将迎来文化产业大发展时期,同时,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文化产业更加有望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文化产业未来将如何发展?文化产业集团又如何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生存壮大?新媒体在产业变革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本文将对这些热点问题进行逐一盘点并对未来的趋势做出预测。

盘点一:文化产业集团化、全媒体化趋势凸显,行业马太效应愈加显著

近年来,文化传媒集团的成立成为文化产业的整体趋势。集团化实际上是在更大的范围内使传媒的各种资源优化组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集团化同时也是我国文化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虽然目前国内有些文化企业发展得很好,无奈规模太小,资金和人才都不够,没有能力和国外媒体竞争,所以有必要组织形成一个大集团,最好是综合性的、多元化的媒体集团,这样在国际上才有竞争力。

在规模化的同时,媒体的融合也在加强。如成都传媒集团将报业集团和广电集团合并运作,成为内容和平台提供商;上海文广集团通过和《北京青年报》、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等强势媒体广泛联合,投资创办《第一财经日报》、《第一财经报道》以及《第一财经网》,并进入平面媒体和宽频网络电视、手机电视、数字多媒体电视等新媒体领域,初步形成跨地区、跨行业的综合性传媒文化产业集团的雏形,文化产业集团正在朝着综合化、全媒体化的方向发展。

传媒集团跨地域、跨媒体经营符合世界传媒业发展趋势,是传媒产业发展壮大,迎接未来严峻挑战的战略需要和必然选择,也是传媒产业适应文化体制改革的需要,引领文化产业发展潮流的战略选择。此外,传媒集团跨地域、跨媒体经营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可以更好地进行资源整合,延长产业链,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成都传媒集团为例,在新闻信息资源整合上,可将新闻信息产品发送到一个共有平台上,供各个报纸或频道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和再制作,那么同一个新闻信息资源就可以得到多次利用和深度开发。在产业资源整合上,按照产业的关联度,对生产、广告、发行、技术和网络等资源进行新的整合、配置,这样可以避免同质化竞争和浪费,将有限的资源用来开发新的文化产品。

趋势预测

1.文化传媒行业马太效应凸显,表现为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国家在加大力度推行组建一些具有国际传播能力和国际竞争优势的大型传媒集团。未来的行业竞争将是集团和集团之间的竞争,市场化的优胜劣汰使得那些在目前竞争状态下长期落后的媒体慢慢被淘汰出局,而行业中剩下的企业通过重组、并购和资源整合等方式,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形成一批市值过亿的龙头企业集团。

2.大型的传媒集团必将向国际化发展

要使集团实力达到国际主流媒体的先进水平,首先要开阔视野,其次,要发挥自身优势,立足国内市场提高传媒的综合竞争力,并加强对外宣传,把自己的“文化品牌”打出去。此外,人才方面也不容忽视,媒体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

盘点二:文化传媒产业出现资本运作大潮,行业市场化、资本化趋势明显,上市和文化产业基金成为业内资本运作的重要手段

今年以来,传媒行业出现一系列资本运作动向,一批文化传媒企业接连上市:皖新传媒和乐视网成功登陆a股市场、粤传媒重组公告、酷6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华策影视于深交所创业板正式挂牌上市;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基金市场也是风起云涌。先是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SmG)旗下的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CmC)通过国家发改委备案审批,再有湖南省联合达晨创投、湖南高新投等机构共同组建省内第一只文化旅游产业投资基金;此外,北京、山东、广东、湖南等地也传出消息正筹备设立文化产业基金。

对于整个文化产业而言,如此密集的资本运作充分显示出文化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企业的扩张本能,以及企业通过资本整合资源的追求。中国文化产业,特别是新兴文化产业,正在努力摆脱初级发展阶段,用资本运作代替单纯的规模增长,文化产业正在逐步通过资本化迈向市场化。而上市和文化产业基金正是业内资本操作的重要手段。

上市是文化传媒企业做大做强的首选途径。目前传媒文化类上市公司市值占中国资本市场的比重较小,上市公司数量和市值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截至2010年3月29日,文化传播类公司总市值为2143.08亿元,占a股总市值的比重仅为0.7%,这即意味着文化传媒企业上市的空间极大。除此以外,上市也会为企业带来好处。首先,上市给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资金,更是对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根据上交所的调研,许多文化企业不能达到与公司治理标准;而上市则要求公司符合相应的现代企业管理标准和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这将有助于各公司引入先进的经营理念,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提升管理水平,建立起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规范的企业内部管理体制。其次,文化企业以上市的方式介入资本市场,可以提高企业自身的行业影响力。最后,通过建立市场化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有利于吸引和保留大批专业人才,最终提升企业的产业竞争力。

产业投资基金成为文化传媒企业资本运作的“新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已成立10多只文化产业基金,已经募集与拟设立的文化产业基金数额超过300亿。文化产业基金不仅拓宽了文化传媒企业的融资渠道,对整个行业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首先,文化产业基金能够发挥财务杠杆效应。基金的组成来自于不同的企业和个人,文化传媒企业以发起人身份,可以用较少的资本投入撬动基金运作;借助资本杠杆,盘活资本存量,加快自身发展。其次,文化产业基金能够对文化传媒企业起到市场化的激励作用。基金的运作完全市场化,有利于建立激励机制,从而摆脱现有经营体制的约束,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再次,产业投资基金能够促进业务创新并规避经营风险。中小企业有大量的业务创新,以基金的方式对其进行投资可以直接获得创新的业务,节约创新成本;同时可通过成立独立的投资管理公司进而设立基金的形式,形成企业自身与被投资企业之间的防火墙,减小直接投资失败的风险。最后,文化产业基金有利于实现文化产业跨区域、跨媒体整合。通过基金对文化产业进行投资,无需直

接投资整合所必需的大量资金投入,同时加快了产业整合进程。

趋势预测:

1.未来,社会资本与国际资本将多渠道、多形式地进入中国文化产业的核心区域

社会资本与国际资本将更多地参与中国文化产业竞争、介入中国文化产业变革,特别是广电体制和传媒业的变革,成为影响中国文化传媒业未来走向的重要力量。其中社会资本,尤其是一些已上市的业绩成长性较好的集团公司,将更加深入地参与文化产业的资本扩张,引发文化金融资本市场的空前竞争。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式资本进入方式将转变为暴风骤雨式的直接交锋和碰撞,文化产业的产权结构与产权关系的深层次变革势在必行。

2.符合产业政策的文化企业主业资产完整改制上市有望迎来高潮

从细分行业的上市趋势来看,一些大型国有新闻出版企业或成为文化板块主流,借壳上市将是其登陆资本市场的重要方式;政府新闻网站受政策及其自身属性所限,能否被资本市场接受还有待验证;“三网融合”趋势下广电系统企业也在加快股份制改造争取尽快上市;新媒体及创意文化产业的企业,因为行业抗风险能力较弱以及传统媒体的渗入,将很难主导文化产业的资本化趋势。

盘点三:新媒体突飞猛进,“三网融合”的大传媒时代来临

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等的飞速发展和统一的tCp/ip协议的广泛应用,相互独立的传媒、电信和互联网三大产业不断走向融合,形成一个全方位的、以宽带网络应用为核心、数字应用为基础,整合各种传播传媒的大传媒平台,一个崭新的大传媒时代正在来临。在大传媒时代,由于产业边界的逐渐模糊、消失,市场竞争变得日趋激烈。因此为提升产业的长期竞争力,渗透、重组、转型成为产业融合的趋势,以此催生出一个新的兼具三方特征的产业混合体――新媒体。

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美国《连线》杂志将新媒体定义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新媒体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科学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数字化传播方式,它彻底冲破了传统媒介一向自守的介质壁垒,极大地改写着现有传媒市场的版图和游戏规则,使旧有的运作架构和盈利模式日渐式微,催生着与这一时展相适应的新型产业模式。

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传播机制不同:传统媒体是点对面的单向传播,传统媒体提供什么,受众就只能看什么;而新媒体是多点对多点、全立体的传播机制,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即所有的人都发出信息,并且所有人都接受信息。从去年开始逐渐兴起的新浪微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会发现很多的信息和原创内容,甚至中央电视台好几次关于突发新闻的报道的图片和原素材都是截自微博。微博彻底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形态,从原来媒体掌控权,到现在每个人只要手上有一部手机,就可以随时作为任何新闻事件的记录者和者。这种新媒体形式的出现,使得“全民记者”时代日渐清晰。

此外,在盈利模式上,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也有所区别。传统媒体大多是“内容提供商+渠道经销商”,如频道的运作。而新媒体主要是平台提供商,通过打造平台提供服务获利。譬如Google新闻实际上并没有自己的新闻,而只是搭建一个平台;iphone的大量组件和功能用户可能只会用到其中一小部分,很多的组件只是便于用户在这个平台上信息,也便于其他人在这个平台上选择信息。

不难发现,新媒体的快速崛起使传统媒体的垄断地位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和挑战。新媒体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正在向媒体价值网络中心迈进,全新的传媒格局正在逐渐形成。

趋势预测:

1.预计到2011年新媒体的市场规模会超过3000亿元

近几年来,我国新媒体市场年均增长率达35%,由于技术、政策因素累计叠加的爆发效应,新媒体市场在2011年后将依然在快车道行驶,并呈现出提速发展的态势。与此相对应,传统文化产业将受到新媒体的严重冲击,部分传统文化行业将逐步走向衰微。对应这种情况,一些传统媒体企业和文化企业将逐步转型,形成一种全媒体、跨地域经营的新格局。

自媒体行业的发展篇9

【摘要】我国的媒介行业在政府和市场的推动下实现了产业化。在其三十多年的发展轨迹中,从“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经营模式逐步发展到集团化的现代企业运营模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媒介产业必须借助个性化、便捷性和强时效性的移动互联网特点赢得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升级。

关键词媒介产业政府市场移动互联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媒介产业在政府政策、市场竞争等因素的作用下获得了快速发展,集团化、规模化成为当前我国媒介产业的发展趋势。2013年以来,互联网思维成为大家热议的词汇,同时这也是许多公司、企业取得迅速成功的关键所在。我国的媒介产业如何在此环境下进一步发展,对于媒介企业而言,是一个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我国媒介产业的发展阶段

中国媒介产业历经三十余年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年到1987年的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时期。我国媒介产业的变革首先在报刊领域开始。一些报社自发的认识到,印刷、发行等属于经营性质的行为,其完全可以用企业的形式来开展而无需由国家来买单,报社主要在采写、编辑等内容生产上发挥好喉舌作用。1978年底,国家财政部批准人民日报等媒体按照“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方式进行改革。1979年4月,财政部再次发文重申媒体的“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经济政策,并将这一政策推广到全部新闻媒体。在国家的政策推动下,《天津日报》在1979年1月刊发了文革后的第一则广告,上海电视台也在不久之后播放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条商业广告。自此,我国媒介的产业化全面开启。

第二阶段,1988年到1995年的媒介产业经营机制革新时期。1988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工商管理总局联合颁布了《关于报社、期刊社、出版社开展有偿服务和经营活动的暂行办法》,允许报社开展“与本身业务有关的有偿服务和经营活动”。这一政策刺激和推动了我国媒体积极开展经营活动,提高了媒介产业的自营能力。新闻媒体在“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道路上,按照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在激烈的竞争中逐渐出现了媒体间的联合、兼并、向社会融资、与外商合作等经营行为。1994年,绝大部分省级以上的、一半左右的地市级的党委和政府机关报都走上了“独立核算、盈余留用”的自我发展道路。①在媒介产业化的过程中,企业化管理只是一个阶段,发展到一定程度就需要通过公司制来实现自身的更大发展。1994年10月,作为金华市市委机关报的《金华日报》开全国报业之先河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将报业编辑部门与广告、发行等经营部门剥离,成立了新闻发展总公司。

第三阶段,1996年到2002年的媒介集团化时期。集团化是媒介产业发展的大趋向,是我国媒介产业自我发展,紧跟市场经济的结果。1996年,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过去我们的传媒只讲宣传,如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传媒既要宣传,又要经营。”也是在同一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立了我国首家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以此为起点,北京、上海等地的媒介组织纷纷向集团化靠拢。目前我国已经组建了24家出版集团公司、49家报业集团,出版行业上市公司有11家。②

第四阶段,2002年至今的媒介多元化经营时期。纵观我国媒介产业以往的发展历程,大都是单线条的,即只在与本产业有直接相关的行业里开展经营活动。这种单一化的经营,既有可能获得产业垄断又有可能因产品线过于单一而缺乏竞争力。摆脱这种矛盾的一种可行方式就是多元化经营。多元化经营方式的优越性在于能够有效地均衡市场风险,通过不同行业、不同产业对市场的渗透,可以争取更多的市场机遇。同时,多元化经营能够加强不同产业和产品之间的联系,扩大收入渠道,增强媒介的整体经济实力,提高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③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媒介产业中的报业集团已逐渐改变其单纯的报业经营,而是从报业集团向传媒集团、文化集团的方向发展。2005年7月,南方日报报业集团率先从“报业集团”转型为“传媒集团”,成立了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同时组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公司。

二、我国媒介产业发展的推动因素

产业的生存与发展无法脱离其存在的环境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媒介产业在此背景下的发展呈现出其特有的双重属性,即“既具有形而上学的意识形态属性,又具有形而下的信息产业属性”。中国媒介产业的这一属性是在以下推动我国媒介产业发展的因素作用下逐渐形成的。

1、政府因素

政府对媒介产业的推动作用,首先表现在政策制定上。政府在推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主要是在宏观层面为产业发展制定方向,为产业发展制定相应政策以扫清发展障碍以及制定完善、成熟的法律体系。在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实践中,文化体制改革贯穿始终,而媒介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就成为改革的排头兵。从媒介产业发展初期的“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经济政策,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工商管理总局联合颁布的《关于报社、期刊社、出版社开展有偿服务和经营管理活动的暂行办法》,再到1998年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明确提出的“三年后包括报社、电视台在内的大多数事业单位要实行自收自支”的方针以及2002年出台的《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都在相应的历史阶段推动了我国媒介产业的发展。

政府对媒介产业的推动作用,其次表现在资源“许可”上。官方作为权力者为媒介提供的最大资源是“许可”。④我国媒体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唯一的任务就是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承担起宣传任务。20世纪70年代末媒体功能的单一化在政府的允许下被打破,开始朝着媒介组织的本质—信息体的方向发展。“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模式只是开启了媒介的产业化,只是回归了媒介的本质,其进一步的发展还是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我国媒介组织的官方属性,使其与资本市场的结合有着严格的限制。虽然媒介组织自发的通过边缘突破的方式在资本市场上融资发展,但媒介集团化的过程,更多的是通过行政整合来达到的。我国媒介产业的集团化进程的独特性就在于:通过非市场化的渠道,表现为行政主导下的合并与划拨。⑤行政主导下的合并与划拨就是允许原有的媒介组织在更大的范围内掌握更多的产业资源,实现规模发展。

2、市场资本因素

媒介产业作为一种产业经济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媒介产业的概念,更没有媒介产业的存在。我国媒介产业的发展与改革开放相伴随,从最初的社会主义下的商品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媒介产业逐步发展壮大。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可谓是我国媒介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其在产业化、市场化的过程中一直走在行业的前沿。1996年成立至今,其已成为拥有1张主报、15张系列报、5家杂志社以及两个网站的媒介集团。根据央视市场研究的调查数据显示,《广州日报》在1994年以来,已连续19年广告收入位居中国平面媒体第一名;世界品牌实验室的“2012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广州日报》的品牌价值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26.27亿元……稳居中国报业品牌第二位。⑥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能够取得如此成就,是在市场化的条件下,充分运用自身所掌握的资源,在资本的助推下取得的。市场经济制度中的竞争机制,迫使不同企业间展开激烈的竞争。而我国目前成立的49家报业集团,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市场发展、行业竞争的结果。传媒集团的大规模出现,使得我国媒介产业的规模经济增加、边际成本降低,在更大程度上形成了范围经济,这些都从整体上推动了我国媒介产业的发展。

三、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我国媒介产业的发展趋势

进入21世纪,互联网在我国的兴起使得三大传统媒介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最近几年,作为互联网的延伸,移动互联网在更大的范围内颠覆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也改变了媒介产业的受众。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介呈现出个性化、便捷性、更强的时效性等特点,移动互联网的这些特点,成就了该产业的大发展。我国目前的网民数位列全球第一,而移动网民更是呈现出极大的增长。2012年,中国的移动网民规模为4.2亿人,3G用户为2.3亿户,奠定了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用户基础。我国目前的媒介产业存在着条块分割、地方保护严重的局面。媒介产业追逐经济效益,媒介组织都希望能够做大、做强,但条块分割、地方保护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该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然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终端的便捷性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其受行政区划的影响相对来说是有限的。因此,媒介组织如果能够利用好移动互联网媒介的这一特点,其将跨越区域限制,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另外,分众化的受众特点需要媒介组织对不同的受众推出相应的产品、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用户是个性化的,在这个大数据时代,移动互联网公司能够根据用户平时浏览的信息来推介其感兴趣的内容。媒介组织正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的这一功能,收集受众信息,调整自身的产品内容和营销策略,满足受众的需求以求得更大的发展。

结语

我国媒介产业的发展,起步于政府的推动,成就于市场与资本的助力,在每个发展阶段都得益于当时的社会环境。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政府对媒介产业的发展将逐步转变其职能,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将迫使媒介组织更加市场化。政府和市场将对我国媒介产业的发展继续发挥推动作用,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介产业的发展壮大在于融入到移动互联中。

参考文献

①胡靓,《我国媒介产业化历史沿革》[J].《新闻爱好者》,2008(11):98

②覃爱玲,《专访柳斌杰:新闻出版改革下一步》[n].《南方周末》,2008-12

③周志平、陈兵,《媒介产业的多元化经营》[J].《当代传播》,2004(4):39

④⑤王珊珊,《浅析我国媒介产业发展变革的影响因素》[J].《当代经济》,2007(4):26-27

⑥gzdaily.dayoo.com/html

/2013-01/21/content_2126255.htm,2013-1-21

自媒体行业的发展篇10

关键词传媒产业经济特征盈利模式研究

一、引言

传媒产业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人类交流沟通、传递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在网络时代,我们必须要改变传统媒体的运作方式,开发出新型的传媒模式。网络产业是信息全球化的最根本力量所在,从世界各国的传媒产业发展来看,传媒行业在市场中的占有程度与生产数量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我国也在报纸、图书、影视、互联网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传媒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传媒产业的兴起也为解决社会就业问题和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便利条件。目前,传媒产业的经济特征将在资源禀赋、盈利模式、产业格局、市场结构四个方面发生较大变化。而盈利模式是企业与商家得到利益的过程,即便是相同的传媒产业其盈利模式也会有所差别,传媒产业的商业性主要体现在是信息服务、广告传播、技术服务以及发行等方面。本文中将对传媒产业的几种经济特征与盈利模式进行简要的分析。

二、传媒产业的经济特征问题

(一)资源禀赋:从渠道稀缺到内容稀缺

在传媒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在不断地经历着从渠道稀缺到内容稀缺的发福交替现象。渠道的稀缺源自于对渠道要求的不断提升,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需要将信息传递给越来越多的人,而在这一过程当中,从早期报纸的出现,到如今互联网的全球覆盖,媒体覆盖人群已经呈几何倍数不断增长。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商业的不断进步,渠道传播又迎来了全新的挑战。如今的时代不仅仅要求媒体具有多广的传播覆盖面,而是向着更加精准的用户投放形式发展,现实的商业体系下要求媒体渠道能够尽量精准地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用户和受众,因此渠道的选择就变得相对有限。

传统的媒体渠道下对于内容的选择,受众往往只能被动接受,而在新媒体发展的大趋势下,受众有了更大的选择权利,而这时,优质的内容就成了每个渠道最为稀缺的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讲,优质内容资源的多少,甚至决定着媒体的生死存亡。尤其是在如今信息泛滥的年代,优质内容的稀缺已经成为媒体发展的一大重要阻力。

(二)盈利模式:从单一收入到多元收入

传统传媒的盈利模式是在内容市场将内容销售给读者,然后在广告市场将广告的时间或版面卖给广告主。这种传统媒体的盈利模式收入渠道过于单一,同时还受到发行量、收视率等的限制。在这一盈利模式下,传统媒体的收入取决于受众对于内容的需求,但是这对盈利能力并没有很大的改善。因此,突破旧有模式,提升媒体盈利能力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第一,内容收入作为主要渠道,即成为专业的内容提供商,通过对内容进行更加专业系统的制作来为特定人群提供更加专业的,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这一点可以参照彭博社的主要经营模式。第二,传媒发展成为综合性媒体平台,在内容上提升信息整合能力,在传播渠道上形成多种渠道并行发展的方式,以此获得庞大的用户群体,最后通过业务范围的不断延伸,以庞大的用户基础,建立起以商务合作、用户付费与数据库运营等全新模式为主体的盈利模式。当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广告收入依然是最重要的收入,而伴随着盈利模式的逐渐转变,传媒机构将会以更加多元化的方式获取收入。

(三)产业格局:从产业分立到产业融合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电信业、广播电视业以及传统出版业等传媒和信息产业之间都相对独立,各个产业都独立拥有自身强大的行业优势,无论是从硬件设备,还是从传播渠道上,都有明显的业务划分。然而,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加之国家多年来国家一直都在大力推进“三网融合”,致使通讯产业及各大媒体(包括电视、广播、报纸刊物等传统媒体)逐渐由业务分立走向产业融合。伴随着各媒体产业在传播渠道上的互联互通,在传播内容方面也正在逐渐趋于融合。依托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用户可以在同一平台下实现通讯、阅读、收听、收看、分享、互动等多种形式的操作,对信息的快速检索、精准投放也将变得更加便捷、灵活。这种融合有效地打破了不同媒介之间信息相对独立,不能相互传递的壁垒,最终实现了从内容生产、信息传播、用户接收、互动沟通以及信息二次传播等多个方面的融合与发展。同时,还推动了各个产业在更多服务内容方面的提升,加快了产业多元化发展的步伐。

(四)市场结构:从垄断的市场到竞争性垄断市场演变

从早期传媒行业的发展中我们能够看到,传媒产业因为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门槛和资金门槛,一般很难进入,这也就形成了各自相对独立和封闭的行业体系,也造就了在各自市场上相对处于垄断地位的行业巨头。然而,伴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各个行业之间的壁垒被逐步打破,曾经相互独立的业务如今已经借助于互联网开始相互渗透和互补,这也就将原本处于封闭状态的各个行业巨头拉到了用一个竞技的舞台。在这个巨大的舞台之上,曾经的行业巨头依然具有某一领域的巨大优势,但与此同时也都面临着被其他行业巨头渗透和瓦解的危机。曾经的市场格局已经不复存在,原本处于垄断地位的行业大佬也已被重新洗牌至同一个市场之下。从这时起,一场强者之间的竞合游戏已经上演,谁都想干掉对手获得绝对的行业垄断,但是谁都无法在短时间内将对手干掉,以取得绝对的优势地位。因此,在这个大的市场之上,各大巨头仅能够尽力去维持自己相对具有优势的细分市场,从而获得相对垄断的地位。

三、传媒产业的盈利模式分析

(一)广播电视类传媒盈利方式

不同的传媒产业盈利方式有所不同。例如,电视包括模拟电视与数字电视,它们的盈利方式主要依靠收视率,而收视率与大众化密切相关,也就是说,收视率要提高就需要让节目变得更加大众化。数字电视作为大众的传媒能够满足很多观众的需求,可以为多数人提供节目的服务,即使是收入较低的人群也可以这样。其次是广播市场,从目前来看,广播的价格定价主要考虑收听率,计算价格为“每次收听点的成本×收听率”。再就是电影,作为传媒产业的巨头,电影本身便有传媒产业所具有的经济特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无形性、公共商品、研发创新。电影的收益主要是依靠于广告植入、票房、电视频道及视频网站授权以及周边衍生产品等。从票房的收入来看,电影的票房决定着一部电影的成败,更决定着电影潜在商业价值是否值得挖掘。据统计,2015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440.69亿元,比2014年增长48.7%,创下“十二五”以来最高年度增幅。其中,国产影片票房271.36亿元,占总票房的61.58%,以较大优势保持了国产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的主导地位。然而,相对于国际知名电影产业而言,我国的电影产业在价值挖掘上还存在较多的不足,在电影产业整体拓宽盈利模式方面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探索。

(二)新媒体类传媒盈利方式

2014年中国网络广告收入仅次于电视广告收入,但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互联网经济的发展,预计到2016年,中国互联网广告收入将超过电视广告收入,成为中国最大的广告市场。对网络的盈利模式以及网络营销的情况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模式,在互联网新传媒中可以分为:第一,整合的网络盈利模式。这种模式将以往的模式与在线的模式相结合从而实现网络盈利,它经历了由非中间化到再中间化的过程,从网络的兴起到破灭再到重新发展的过程,体现了人们对于网络的认识已经越来越成熟化。整合的网络盈利模式主要表现为由企业网站加上在线的销售产品与订购产品的服务。第二,综合性的门户网站盈利模式。这类网站的主要盈利方式包括以banner广告、富媒体广告、互动式广告等形式为主的广告收入,以及媒体利用自身公信力、影响力所从事的各类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活动等。第三,以用户为基础的盈利模式。这种盈利模式主要集中在以社交功能为主体的网站或平台上,它们拥有大量的用户资源,通过向用户提供付费服务,或向广告主提供基于用户行为习惯的大数据广告推送业务获得相应的广告收入。而这类收入往往建立在庞大的用户基数和对庞大用户数据的科学分析及定向推送的基础之上,并同时依托优势的用户资源进行盈利模式的重复开发。

(三)出版类传媒盈利方式

出版类传媒的盈利方式就是对于报纸与杂志的盈利,我国的传媒市场属于半垄断性的市场,无法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商业化运作,这也就造成了出版类传媒产业的盈利模式的相对单一,只能依靠广告实现营收。然而,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媒体的大量出现使得传统出版类媒体的发型量出现了大幅的下滑,广告收入也因此开始萎缩。伴随着报社、杂志社以及出版社的收入及生存空间被互联网媒体严重侵蚀,这些传统出版类传媒机构也都在积极寻求突破和转型。其中较为成功的方式分别是:第一,依托传统出版类媒体在内容生产方面的优势,积极与互联网融合,拓宽受众渠道,转换经营思路,分析用户阅读习惯等方式,逐渐向市场化方式运作。第二,传统的出版类媒体在多年的运作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原创内容资源,而面对新媒体的冲击时,在传播广度上具有明显优势的新媒体却在原创内容方面表现出不足。出版类传媒企业如今正在逐渐利用自身所掌握的优质的版权资源,通过版权交易,内容授权、图书出版等方式实现自身的盈利。

四、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传媒产业有三大特点:一是传媒产业继续不断发展,势头仍然很强但是速度有所放慢;二是传媒产业的结构发生了变化,报刊的衰落与新媒体的增长是最主要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差距很是明显;三是文化及媒体产业进行了必要的体制改革。不同的传媒行业有着不同的盈利方法,这是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导致的,它们在本质上是不存在优劣之分的,只有逐渐适应市场变化,与平行产业之间相互学习、相互融合,才可以探究出新的盈利方式。未来的传媒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必将打破传统的行业界限,实现“渠道+内容”的产业模式,以及无界限广泛传播与精准化个性传播有效结合的运营模式。

五、结束语

通过上文中对传媒产业的经济特征与盈利模式,以及传媒产业的未来发展前景的分析,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随着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与深入,整个传媒产业市场的环境也在慢慢完善与健全,未来传媒产业会成为最有优势的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并且,在盈利模式上,随着科技与国民消费的习惯,传媒产业相互融合可以寻求更多新的利润,更高的盈利方式。可以说,我国的传媒产业拥有极为强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发展前景。

(作者单位为中阳财富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钟云华.中国传媒产业规制模式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9.

[2]滕飞.北京CBD集群的网络状产业链机制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