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危机产生的原因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36:10

能源危机产生的原因篇1

关键词:企业危机危机管理直线式危机传媒式危机矩阵式危机信用危机质量危机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任何失误都有可能使企业受到危机事件的考验,近几年来,“苏丹红”事件,“高露洁”牙膏事件等突发危机,使企业充分意识到对危机认识和处理的重要性。

通常我们认为,当某件突发事件使企业几乎来不及反应,缺乏信息并对人、物产生威胁的时候,企业的危机就出现了。概括起来,企业所存在的危机情景包括:对人员和资源的威胁;失控;对人员、资源和组织造成可见、不可见的影响。我们应该看到,每一次危机情景既包含着导致失败的根源,也孕育着成功的种子。

一个企业难免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遭遇各种类型的危机。对于企业来说,危机是无所不在的。对于不同类别的危机,企业应该实施的管理方法也是有所不同的。只有在充分了解危机的类别的前提下,“把危机转化为获取成功的机会”。

按照不同标准,我们可以对企业所面临的危机做不同的划分。

直线式危机、传媒式危机和矩阵式危机

企业危机的产生原因是指某类危机为何会出现,其成因是什么。根据企业危机产生原因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危机分为以下几类:

直线式危机

所谓的直线式危机就是某种危机事件的出现是可以找到直接原因的。比如:某个广告诉求和宣传不合适,某些商业和决策行为的不恰当以及某些产品服务的不合格或者因为前一个危机事件而引发连锁反应等等。

此类危机的特征是:能够找到危机出现的显著根源。通常,这种根源来自于一至两个原因;根源与危机的出现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对于此类危机的处理最关键的是剔除或解决根源,危机会自然消除;危机的波及面小,产生根源不具有普遍性,故不易引起公众群体的重视和共鸣;危机的改善有针对性,改善难度较低。

传媒式危机

传媒式危机(图1)是由于大众传播媒介对于某些事件的报道而导致企业出现危机情景。如:宣传产品中某原料的不安全,宣传某公司的某些负面新闻(财务巨亏,高管被捕,虚假广告等),大型卫生检查有关不达标产品高比例的新闻报道等。

例如:2005年4月出现的“高露洁”牙膏所含成份可能致癌的事件。据报道,包括高露洁在内的等抗菌清洁用品,含有化学物质三氯生(triclosan)。长期使用可致癌。

从我国相关规定,目前对牙膏产品中三氯生成分还没有明确的安全标准及检验标准。此次危机的突然袭击其主要原因是传媒所公布的来自于美国癌症研究中心的科研资料,同时,传媒声势浩大的宣传报道,也使高露洁的处境雪上加霜。我们将这种来自传媒报道的危机界定为:传媒式危机。

关于传媒式危机的特征,可以概括如下:

危机的突发和难以预料性。由于传媒是根据自己的调查进行相关报道的。所以在信息公布以前,被涉及的公司毫不知情;有直接的原因导致危机出现。但是此原因是企业在事发前无法控制和改善的;该直接原因在事发后的可改变性不确定。有的传媒式危机成因事发后可以改变,还有的传媒式危机成因事发后也无法改变其存在;危机的波及面较大、波及速度快,产生根源具有普遍性,故较易引起公众群体的重视和恐慌;危机的改善难度高、速度慢,对知名品牌的破坏性更强;危机涉及到的企业可能不止一家。转贴于

矩阵式危机

所谓的矩阵式危机就是某种危机事件的产生由多方面共同因素所致。这种危机比较难寻找到准确根源,也是企业所面对的最为复杂的一种危机。比如:环境某些突发因素(包括媒体)和企业管理策略同时出现问题。

2004年底,四川长虹上市十年来的首个预亏公告,2004年度公司将亏损37亿元左右。

受此影响,2004年12月29日,四川长虹开盘后就被上千万股的卖单死死压在跌停位置。直至收市,价格为4.44元,全天共成交110万股,换手率为0.11%,至收盘时跌停板价位上所报的卖单仍有高达3210万股的封单。仅一日,四川长虹流通市值即蒸发4.66亿元,总市值蒸发10.6亿元。

这样的事件,令“长虹神话”顷刻灰飞烟灭。毫无疑问,自己经营管理的失误和外界报道宣传的共同作用使长虹遭遇了矩阵式危机。

对于矩阵式危机的特征总结如下:

危机的根源来自于企业内外部两方面的原因,这些原因共同作用导致危机出现,因而很难界定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分别是什么;其中某一个或几个原因与危机的出现没有必然因果关系;危机成因很难枚举;危机的波及面巨大,产生根源具有完全普遍性,故必然引起公众群体的重视和反应;危机的持续时间长,危机的改善缺乏针对性,改善难度很高,甚至于容易产生破产、倒闭等严重后果。

企业信用危机和企业连锁危机

信用危机

目前我国的许多企业存在着严重的信用危机,具体包括:生产信用危机、经营信用危机、财务信用危机和信贷信用危机等。企业信用本质上是一种产权关系。好的信用关系意味着交易的各方当事人对自己的资源有比较可靠、明晰的权利边界,并且,交易当事人能尊重彼此之间的权利。

当企业面对客户,利用与客户之间存在的关于信息不对称的机会,使得客户利益受损,并进而导致客户对企业丧失信心,企业、信誉、品牌遭到破坏的结果就称为信用危机。

同时,企业会存在经济交往中拖欠、逃债等财务失信行为,久而久之这种信用危机可能会导致相关客户不再提供商业信用或导致银行不愿提供贷款,进而影响企业发展。

信用危机的特征包括:信用危机的原发性,信用危机通常来自于本企业的诚信度下降或缺乏;信用危机的可变性,信用危机是在严格控制下可以减弱或完全避免的,信用危机表面所显现出来的看似偶然的事件背后其实蕴藏着很多必然因素,看似无法防范的风险其实完全是可以避免的;信用危机的多发性,信用危机在企业中有多种表现,且多种信用危机可能同时发生;各类信用危机的危害和波及面大小不一,正是由于信用危机表现不同,因此其产生的危害也各不相同。

从较为狭义的信用危机的角度来理解,更多的信用危机出现在金融业和相关财务活动中。信用这个词被作为是纯经济学概念。它表示价值交换的滞后产生的活动,信用主要体现为商业领域和个人流通领域的赊销行为。

连锁危机

连锁危机是由信用危机引发的同行业、同地区、同产品链上企业利益、信誉、品牌等受损的危机现象。

我们以信用危机中的南京冠生园食品厂的“月饼事件”为例,该信用危机出现后,与之毫不相干的上海冠生园月饼受到牵连,尤其是原来市场份额较大的福州、武汉、石家庄、山东和北京等省市都纷纷退货,市场销售比原计划一下子减少了50%。全国20多家挂“冠生园”牌子的月饼厂家中,都受到南京冠生园丑闻的影响,减产量均在50%以上,销量直线下降,有的甚至退出市场。

从连锁危机分析,其特征如下:

连锁危机的次发性,一般来说,连锁危机因为相关企业的信用危机而出现连带效应;连锁危机的不可预见性,由于连锁危机是对信用危机的连锁反应,所以对遭受连锁危机的企业而言,在连锁危机出现前是无法估计的;连锁危机涉及到的企业主要包括同品牌企业,同行业企业,同产品链上企业和同地区企业。

系统危机和非系统危机

根据危机的波及范围来看,可以将企业危机划分为以下几类:

系统危机

系统危机由于市场、环境、制度、法律等整体系统发生变化,使得竞争对手综合能力加强或者企业自身的综合能力下降而导致的危机。

例如:由“阜阳劣质奶粉”事件作为导火线,消费者对整个国产奶粉行业产生了怀疑,中国奶粉企业从未遇过如此严峻的危机,几乎所有的中国奶粉企业都被波及。以三鹿奶粉为例,其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多万元,间接损失近2亿元。

概况来看,系统危机主要有如下特征:系统危机波及面广,受影响者多。由于是整个系统的变化所致,所以处于系统内部的各微观单位均会被牵涉在内;系统危机的可控性弱;系统危机的不可预见性;系统危机中微观单位有“破茧而出”的可能。就“阜阳奶粉”整个事件说,三鹿乳业是无辜的,是被错误列入黑名单的。所以他们很快通过政府证实自己产品的“优质性”。

非系统危机

非系统危机由于企业本身的条件发生恶化,使得竞争对手综合能力加强或者企业自身的综合能力下降而导致的危机。举例如下:

质量危机:因为企业产品服务方面的失败导致的危机。例如:2004年上半年,可口可乐公司在英国遭遇质量危机。该公司在英国销售的Dasani瓶装水在一次抽查检验中被发现溴酸盐含量远超过英国规定的饮用水标准。据了解,抽样检查不合格的消息传出后,英国各个超市、便利店开始纷纷撤下Dasani瓶装水。从3月19日开始,已经陆续有50万瓶Dasani瓶装水被撤下柜台,占可口可乐在英国境内总投放量的80%-85%。此事被曝光后,可口可乐股价应声跌落了26美分。

管理危机:因为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失败导致的危机。例如:2004年12月,金正集团董事长万平的被捕牵涉出金正集团背后一系列的问题。股东之间的内部矛盾,银行以及上下游供货商的逼款,生产线被查封、渠道分崩离析,消费者持观望态度,这一切都使得金正陷入一个资金链断裂的危机当中。金正引爆的碟机行业存在的管理危机触目惊心。

能源危机产生的原因篇2

关键词:财务危机产能过剩货币政策钢铁行业

一、研究背景

自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金融危机以来,世界上很多企业纷纷陷入财务困境,当然我国的很多企业也未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幸免,并且其恶劣影响一直延续至今,财务危机的防范逐渐受到企业的重视。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处于成长期的中小民营企业以及大中型企业普遍发生前所未有的的财务危机呢?从企业财务角度和经营状况来看,企业采用赊销方式时缺乏信用评级或信用评级不当导致应收账款坏账频繁发生,高额利息支出,融资困难,收入高但现金流量匮乏,几乎所有问题都出在资金链上。多数学者研究表明,从财务角度分析,企业危机的根源是在于资金断裂。但是,这些研究大部分都局限于企业微观层面的原因分析,鲜有从社会宏观角度来审视企业财务危机的形成原因。货币政策作为调节宏观经济的主要手段之一,必定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影响。因此对货币政策与微观企业巨亏间的传导机制做深入的剖析显得尤为必要。

二、研究现状

(一)企业财务危机形成原因的研究

国外对财务危机形成原因的研究起步早,研究成果也比较成熟。研究结论主要可以归两方面。一是企业微观层面原因,包括财务指标因素、企业制度设计及经营管理等方面。新小田太平认为,企业经营管理不善,财务结构恶化,失去支付能力,从而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Johnargenti列出导致企业失败的原因,其中提到公司没有发现经营环境变化或者对于环境的变化没有做出正确的反应是公司失败的主要原因,并且过度经营、开发大项目也会最终耗尽企业现金,走向失败;LB.andersen,D.Hager,S.maberg,m.B.naess,m.tungland(2012)提到财务危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企业未能很好的控制经营风险。二是宏观层面的原因。Darayseh,waples和tsoukalas(2003)研究了宏观经济因素对公司失败率的影响;Javier和oren(2007)讨论了商业周期与财务困境之间的关系;Bonfim(2009)认为公司财务状况对其违约起基础作用,而宏观经济则起着重要作用。

国内的实证研究普遍将上市公司被特别处理(St)作为标志。姜红珍和张明燕(2003)在“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的研究”中认为导致我国企业财务失败的宏观因素有行业背景的影响、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及政策的影响和体制因素的影响;微观因素有投资决策失误、债务负担过重、财务杠杆率过高、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和盲目扩张和多元化。韩臻聪和于丽萍(2005)在“上市公司财务危机成因分析”中重点分析了企业财务危机的内部成因:公司战略决策不当,包括盲目扩张的多元化战略、盲目扩大规模、负债比率国道、缺乏产业实体支撑的资本市场发展战略、公司监理机制不健全、公司财务管理缺陷等。王庆华、张一培、赵枫朝(2008)在“复杂视角下企业财务危机问题的探讨”中,分析了微观经济系统中的企业财务危机的影响因素,从供应商和客户、债权人、被投资对象和政府税务部门四个部门分别阐述了企业可能陷入财务危机的原因。

(二)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研究

国外对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理论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种理论认为货币政策的传导只是通过货币途径完成,因而被称为“货币观点”,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主要包括利率、汇率、资产价格、货币供应量等;另一种理论则被称为“信用观点”,它认为货币政策通过影响银行信用可得性,使投资发生变动,进而影响产出。

国内学者也从货币供应量、利率、资本市场、汇率等方面来研究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王振山、王志强(2000)运用协整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模型,对1981-1998、1993-1998年季度数据进行分析,表明信用(贷款)渠道是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而货币渠道效果则不明显。周英章、蒋振声(2002)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货币政策是通过信用(信贷)渠道和货币渠道的共同传导发挥作用的,信用渠道占主导地位。总的来看,国内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研究的重点集中在信贷和货币供应量方面,而大多数学者认为信贷渠道是货币传导的主要渠道。

(三)产能过剩的原因及后果的研究

已有文献已经表明货币供给是产能过剩的原因之一,刘秀光(2011)的研究结果表明,五大商业银行的货币供给成为产能持续过剩行业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国内外学者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别分析了产能过剩的形成原因。FernandoBernardideSouza,SilvioR.i.pires,(1999)在“analysisandpropositionsaboutthebalancinganduseofovercapacityinproductiveresources”Gest.prod.,1999,Vol.6中提到产能过剩的原因是因为企业着眼于传统的资源最大化行为而不是将生产力以有序的方式合理分配。Dimitrisparaskevopoulos,eliasKarakitsos,andBercRustem在“RobustCapacityplanningUnderUncertainty”中提到产能过剩可能源于企业对外部市场的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则事因为对外变量的错误估计,比如对需求的错误估计。

三、研究方法预期目标

(1)探讨信贷配给对产能过剩的影响。

(2)探讨产能过剩对企业财务危机的影响。

四、研究内容

由于我国钢铁行业几乎都属于大型国有企业,政府的支持使得钢铁企业普遍的大规模过度投资,出现比较严重的产能过剩现状,所以本研究方法以我国钢铁行业作为研究对象。

本研究方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分析货币政策、产能过剩与企业财务危机三者间的关系,构建相关理论模型,我们认为在钢铁行业,信贷集中可能会导致财务危机,而产能过剩作为中间的传导因素,是导致财务危机的直接原因之一。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方法的数据取自国泰安和巨灵数据库。拟以2009―2013年间在a股上市的钢铁企业为样本。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二)变量选取及模型建立

根据理论分析,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H1:信贷集中是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原因之一

(1)

其中,Risk表示财务风险,借鉴李秉成、祝正芳的研究结果,用速动比率来衡量财务风险;Cre表示钢铁行业信贷集中度,我们用钢铁行业贷款总额与商业银行贷款总额之比来衡量;Gdp为国民生产总值,作为控制变量宏观经济;Csi为沪深300指数;Bbi为银行业景气指数,衡量金融环境。

由于企业陷入财务困境风险来源于三方面,企业特征、行业特征和宏观经济,我们以钢铁行业为研究对象,所以已经不存在行业特征和企业特征,因此模型(1)中用Gdp、Csi和Bbi等变量来表示宏观经济的影响。

为了验证模型(1),建立如下三个假设和三个模型。

H2:信贷集中会导致过度投资

(2)

根据王立国、鞠蕾在其“地方政府干预、企业过度投资与产能过剩:26个行业样本”中对过度投资模型的界定,我们借用其研究成果来可以得出钢铁行业过度投资总额。

其中,表示当年投资水平,表示上一年企业成长水平,表示上一年杠杆比例,表示上一年现金持有量,表示上一年公司上市年数,表示上一年公司规模,表示上一年股票股票回报,表示上一年投资水平,Year表示年度效应,表示残差。

若为正,代表过度投资,为负代表投资不足,所有大于0的数值相加即为当年钢铁行业过度投资总额。

H3:过度投资会导致产能过剩

(3)

其中oC为产能利用率,用它表示产能过剩程度。

H4:产能过剩会导致企业财务危机的产生

(4)

五、研究意义

(一)社会意义

宏观方面,金融机构的信贷集中会造成部分重点热门行业、大型企业,尤其是钢铁行业产能过剩。本项目研究探索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机制对产能过剩的影响。第一,可以发现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以及财务危机的宏观层面的原因;第二,能够为央行制定和调控货币政策提供企业微观层面的依据。

微观方面,产能过剩会导致企业过度投资,已经成为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一个重要诱导因素。本方法试图理清产能过剩对财务危机形成的影响,能够为企业降低财务风险和避免财务危机找到一条新的出路。

(二)学术价值

不管是对产能过剩的因素研究,还是对企业财务危机的原因研究都已经有相关文献,但是都没有把货币政策因素作为研究重点。现有文献认为,投资和消费结构不协调、体制缺陷是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而财务危机发生的主要因素来源于企业内部的经营不善和管理欠缺。已有的比较成熟的研究都忽略了货币政策这一宏观层面的因素对产能过剩和财务危机的影响。本研究方法把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机制作为研究重点,将信贷集中作为诱发产能过剩进而导致企业财务危机的源头因素,为财务危机的形成机理提供了新的视角。

(三)应用前景

本方法的研究成果能很好的解释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宏观层面的因素,为央行制定和调控货币政策、合理分配信贷供给提供学术支撑;企业若能控制信贷额度,避免大规模低质量的投资,就能降低产能过剩的可能性,本方法的研究成果能够为企业提高财务危机意识、降低财务风险、防范财务危机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edwandialtman.FinancialRatios,DiscriminantanalysisandthepredictionofCorporateBankruptcy[J].JournalofFinance,1968(23)

[2]t.Shumway.ForecastingBankruptcymoreaccrurately:aSimpleHazardmodel[J].JournalofBusiness,2001,(1):101-124

[3]刘西顺.产能过剩、企业共生与信贷配给[J].金融研究,2006,(3):166-173

能源危机产生的原因篇3

金融危机是指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一短期利率、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一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Goldsmith,1982)。根据《世界经济展望1998》中的分类,金融危机可分为四种类型:货币危机、银行业危机、外债危机和系统性金融危机。

货币危机是指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国家当面临如经济基本面恶化或遭遇强大投机攻击等被动情况时,调整汇率制度实行浮动汇率制,而由市场决定的汇率水平远远高于原来维持的官方汇率水平,汇率持续大幅变动难以控制。货币危机理论有代表性的是三代货币危机模型,均从货币危机的引致原因角度进行了分析。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Krugman,1979)认为货币危机的根源在于经济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冲突: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obsfeld,1994)认为货币危机发生的原因是危机的自我促成:第三代货币危机模型(mckinnon,Krugman。1997)认为货币危机发生是由脆弱的内部经济结构和亲缘政治所致。

银行业危机是指银行不能如期偿付债务,或迫使政府出面,提供大规模援助,以避免违约现象的发生。弗里德曼(Friedman)认为银行业危机的产生是由货币政策失误造成的;明斯基(minsky)提出“金融不稳定假说”认为:外来冲击或失误的宏观经济政策不是引致银行业危机的原因;戴尔蒙德(Diamond)和荻伯威格(Dybvig)认为:银行业危机主要源于存款者对流动性要求的不确定性以及银行资产较之负债缺乏流动性之间的矛盾:麦金农(mckinnon)认为:存款保险制度及政府金融监管部门扮演的角色会使银行业产生“道德风险”,从而引致银行业危机。

外债危机是指一国支付系统混乱,无论是债还是私人债均不能按期偿付的危机。费雪(Fisher)认为外债危机产生原因是企业在经济上升时期过度负债:沃尔芬森(willfen-shen)认为企业过度负债使银行不愿提供贷款只能降价出售资产,资产价格急剧下降使企业债务负担加重,从而增加债务危机爆发的可能性。

系统性金融危机是指主要的金融领域都出现严重混乱,货币危机、银行业危机、外债危机同时或相继发生,如1929年美国金融危机、20世纪90年代日本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等。该类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结合了前三种类型危机的引致原因及交叉作用。

2007-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是一场银行业危机引致的全面系统性金融危机,虽然此次危机对于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实际影响不大,但对其爆发深层根本原因的研究仍具有很强的理论及现实意义,不仅有利于金融危机理论的发展和完善,还有利于准确预测、防范金融危机或者减少金融危机带来的损失程度。

二、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

此次美国金融危机起源于2007年3月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危机,9・11事件后美国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2000-2004年连续25次降息,联邦基金利率从6.5%降至1%,长期的低利率政策造成了美国房地产行业的持续繁荣,推动了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过度竞争,大量竞争者进入市场争夺份额,设计贷款的标准也越来越低,甚至对一些没有收入证明或抵押品不足的家庭提供“零首付、只付息”的次级抵押贷款。贷款机构在发放抵押贷款之后,将抵押贷款转化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卖给投资银行,投资银行再把它们重新分割包装,转化为次级债务抵押证券(CDo)出售给对冲基金和保险公司等,转移了风险,也为金融危机爆发埋下种子。2004年7月至2007年8月美联储连续17次加息,房地产市场由盛转衰,致使许多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陷入资不抵债的窘境,贷款违约率持续上升,贷款机构纷纷倒闭。受其影响,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市场也出现了严重的危机,股指持续下跌,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和萧条。

针对此次危机发生的表层原因,经济学家们已基本达成共识,认为美国金融危机是由美联储的持续加息加重了购房者的债务负担,房地产市场膨胀过后持续降温致使抵押贷款质量下降,美国国内居民储蓄率过低,CDo等衍生品流动性不足以及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扭曲等原因引致的。但这些表层原因分析并未切中要害,并未揭示出危机发生的实质及深层原因。目前对于此次美国金融危机爆发深层原因的研究仍存在争议与分歧。CostasLapavitsas(2008)认为。此次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当今美国社会中的大企业已经很少依赖于银行借贷,而更多的是利用企业留存利润扩大再投资,因此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间金融机构只能寻找企业之外的利润来源,积极从事消费和住房信贷的扩张,导致金融相对独立于生产性企业迅速增长,从而制造了严重的金融泡沫;michaelpettis(2008)认为发达国家大范围的资本流动性收缩是导致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martinwolf(2008)认为此次危机的根源在于资金从东亚横跨太平洋转移到了美国,而现在资金则从美国企业那里转移到金融市场中,造成大量现金在寻找出路,从而支持了美国次贷危机;邓翔(2008)认为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是由于金融监管未能跟上金融创新的步伐,从而导致监管的缺失;王运成(2008)提出国际货币合作的缺陷是导致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我认为。以上分析都还没有揭示出此次美国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要想究其根本。从此次危机的源头(即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分析中不难看出,自2000年起美联储屡次降低利率来刺激经济鼓励消费,致使美国国内出现过低的储蓄率、长期的消费热潮、进口不断增加以及长期的经常性收支恶化,而美国之所以可以按照这种形势维持经济的繁荣,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当前全球经济的严重失衡和不对等、不均衡、不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尤其是以美元本位制为特征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着内在的重大缺陷。在该种体制下,美国勿需担心国际结算问题,美元就是最终的国际结算手段,面对各种问题美国只需要开动印钞机印制美元。就可以长期的支配外国的商品和劳务。危机前,美国通过数年大量印制的美元钞票大赚国际铸币税收入,同时也为全球性的流动性过剩和通胀危机奠定了基础:危机中后期,美元将大幅持续的贬值,尽管美元的信誉及国际地位可能会动摇,但各国手中大量购买的美元债务也会迅速贬值,美国正在利用不均衡的国际货币体系进一步剥削世界各国的财富。全球经济的严重失衡状态也在支持美国的该种行径,全球的顺差国、新兴市场

国家等动用过多的外汇储备购买美国债券,进一步支持美国的狂热消费,导致此次金融危机爆发。而全球经济的严重失衡状态也是与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密不可分的,由于许多新兴市场国家并不能以本币在国际市场上筹资,甚至不能在国内进行长期借贷,而国际主要支付结算又以美元计价,因此这些长期保持贸易顺差的国家只能持有大量的美元及美元资产,于是形成了这种奇怪的全球资金环流,美国消费全世界提供的廉价货物和劳务,而消费资金来自于向全世界各国的举债。即使各国已意识到这个问题,尽量调整外汇储备结构,减少美元比重,但至今美元仍然是世界重要的储备货币。因此全球经济以美国意志为转移,美国不惧怕通胀,通胀的后果由全世界共同承担,美元不惧怕贬值,贬值可以白白消费世界各国资源之后又可以降低债务水平。可见,2007-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最根本、最深层的原因就是不对称、不均衡的国际货币体系,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迫切需要改革目前国际货币体系和美元金融霸权地位。美国金融危机的受难者不是美国人民。而是待宰的,被玩弄于鼓掌之上的全世界人民。

三、未来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应对措施

针对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及全球蔓延态势,美国已经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如美国政府投放7000亿美元拯救经济,帮助金融机构剥离地产和商业等不良资产,以恢复信贷市场运行:美国政府注资2500亿美元收购花旗集团、摩根大通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优先股股权:美联储针对危机做出的常规与非常规回应,从关注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转向管理资产构成等措施。这些措施可能会减轻危机造成的损失程度,缩短危机发生的时间,尽快恢复美国及全球经济,但并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要想根治此类危机,就必须改革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为各国创造公平的国际经济发展环境。

如我们所知,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也经历了几个主要的历史阶段:20世纪20年代前的国际金本位制是对称性的国际货币体系,其博弈规则对称地适用于所有国家,没有国家居于绝对主宰的地位:1945-1971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处于绝对霸权地位,国际货币体系是美元完全垄断的,但由于存在“特里芬难题”该体系无法长期维系,1971年尼克松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1973年建立的牙买加体系下美元已与黄金脱钩,但仍然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结算和储备货币,部分发达国家不再盯住美元而实行浮动汇率制,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然采取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而此时的美元已经不再是稳定的错货币了。美国仍然凭借其世界第一的经济政治军事实力维系美元的霸权地位,但这种“非均衡”、“非对称”的国际货币体系不可能长期存在。

能源危机产生的原因篇4

【关键词】生态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经济危机

2008年,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掀起惊涛骇浪,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迅速波及全球,举世震惊。尽管时间已过去六年,人们仍然在危机的阴影下痛苦前行,祸不单行的是,紧接着两场生态危机分别在两个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相隔不到一年的时间不期而至,一场是2010年4月发生的美国墨西哥湾泄油事故,在一场是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可以说,这两场生态危机都是空前的。诚然,两起事故的发生都有其偶然性,特别是天灾,然而,为什么偏偏紧随金融危机而生又随它而扩?是否同金融危机有联系?是否是资本主义不可逃避的命运?解决这种危机的出路又在何方?这是笔者在此所要思考的问题。

对两起事故分别做一个简要而又全面的分析:

美国墨西哥湾泄油事故

墨西哥湾漏油事故发生在2010年4月20日,离金融危机“探底”不到4个月,它的救助治理则长达4个多月,至今导致环境污染的严重残毒未消。这件事的发生是偶然性中包含着必然性。说它偶然,在技术操作上发生过偶发事故;说它必然,从起因到救助过程再到污染后果,都与金融危机、石油危机有着必然联系;金融危机的中心仅仅几个月后又爆发最大的石油生态危机,能说是纯粹偶然的吗?关键在于他们没有心思处理此事,对本国国民不负责任,更不肯花大钱。

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

日本是受金融危机受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经济衰退最突出,债务相当于GDp的两倍。为解决经济危机,十分无能的几届政府却像走马灯一样一个一个倒下。菅直人上台后,对经济困境一筹莫展,想了个歪招:把矛盾引向国外,一会与中国闹,一会与俄国闹,一会与美韩大搞军演。面对专家送上的东北地区可能发生大地震的报告置若罔闻,毫无准备。恰在这时爆发了9级地震和海啸,又引发7级核泄漏大事故。全面看,日本福岛7级核泄漏事故是由三个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天灾即9级地震和巨大海啸,二是技术缺陷,三是制度弊端。天灾固然难以避免,但如果制度优越、事前有备,就不至造成这样大的祸害,而唯利是图的制度和被债务缠身的政府则加倍放大了这场灾祸。福岛核泄漏事故扩大到如此程度,正是资本主义矛盾长期积累的结果,金融危机又使它积重难返、雪上加霜,政府和企业心猿意马、力不从心。深层原因就是私人占有、追求利润最大化损害了整个社会利益,不可能适应高效、高危的高科技大规模运用造福于人民。直接原因恰好是被金融危机的闷棍打晕了,心不在焉,加重危机的深广度。从政府到企业,既对人民表现了道德缺失,麻木不仁,又对救助手忙脚乱,如坐针毡,使日本这个曾经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家,一下子沦为捉襟见肘的困难户。生态社会主义视阈下,生态危机也是资本主义的宿命

经济危机是由生产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所决定的,是资本主义制度自身不可调和矛盾的产物,是资本主义的宿命。在我们刚才通过对两次生态危机事故的分析,不难看出,既然它们同金融危机存在种种直接相关性,从某种程度来讲,此两起事故的发生和演变都是由政府和企业为应对经济危机采取错误行动所造成的恶果。在生态社会主义的视阈下,在资本主义国家中,生态危机的发生,就如同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一样,都是本身固有的内在不可调和的矛盾所导致的,是任何一个资本主义国家都不可避免的恶果,也是资本主义的宿命。

一、资本积累是导致生态危机的直接原因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的固有本性就是不断地追求利润,为了满足这一本性,就必须不断扩大积累。资本主义积累是建立在不断增长的生产率上的,生产率的增长意味着一定的雇佣劳动能加工比以前更多的原材料。如果经济在不断的增长,对原材料的需求量就会不断地增加(假定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对资源的开发力度也就会不断加大,其结果是导致原料在不变资本的支出中占有更大的份额,同时持续扩大对资源的开发力度,这势必产生环境恶化甚至是资源枯竭的危险。从长期来看,这又有提高平均成本的趋势,从而抑制了利润率和积累的增长。为了继续保持利润率,资本(个体或联合)便会扩大设备、技术及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资以开发新的资源,努力降低原材料的成本。如果资本的这种努力能够如愿以偿,即在更为有效的生产和使用水平的前提下,付出比以前更低的平均成本,那么,原材料的成本和价格就会下降,平均利润率就有上升的趋势,原材料的开发和资本积累的速度就会加快,并造成对资源的过度开采进而产生资源耗竭的危险。简单地说,如果原材料的价格很便宜,那么资本的积累率以及由此而导致的资源的耗费和衰竭程度就会相对较高;而如果原材料很贵,那么资本就会通过扩大投资开发新的资源来把它们的成本降低下来,这样就又导致新的资源的耗费和衰竭。总之,不管原材料、能源的成本是低的且是不断下降的,还是高的且是不断增长的,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都会带来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而投资规模越大,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消耗就越大,对自然资源的破坏性就越大,环境污染的程度也就越大。这是资本积累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因此,毫无疑问,资本的不断扩张会以自然条件的破坏为代价,资本的过分积累,必然导致严重的生态危机。

二、不平衡的、联合的发展造成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资本主义积累和危机是以其不平衡和联合的发展为特征。不平衡发展指历史性生成的工业、农业、矿产业、银行、商业、消费业、健康、劳动关系以及政治结构等等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平衡状况。不平衡发展一方面可以用来描述原料供应地区(第三世界或欠发达国家)与对产品的生产加以垄断的地区(第一世界或发达国家)之间的二元对立;同时也可以用来阐释作为整个全球资本主义体系的再生产的基础的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奥康纳认为,资本主义的不平衡发展对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产生的后果是不一样的:对前者会带来大量的污染,对后者则带来了资源的毁坏和衰竭。迫于急切发展经济的压力,南部国家以及北部的那些原料供应地过度地开发本地区的资源,以出口到发达的工业化地区,创造尽可能多的外汇,结果造成了这些地区资源的毁坏和衰竭,如土壤的恶化与流失、森林的过度砍伐以及对矿物燃料的过度开发等等;而这些原材料在工业化的地区则恰恰是以废弃物和污染物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联合的发展是指那些发展了的地区的经济、社会及政治形态与那些欠发展地区的经济、社会及政治形态之间的一种独特的结合社会经济或政治生活的新、旧形态的混合。资本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把各种社会经济形式联合起来,它至少有以下两种相互并存的形式:第一,南部国家农村中无地或只有少量土地的人向城市的迁移,以及南部国家人口向北部国家的迁移;第二、发达国家的资本和技术向能够提供廉价劳动力和更具有市场潜力的第三世界国家的输出。在第一种形式下,廉价劳动力向城市的大量涌入,不仅带来了生产条件、生活条件、健康条件恶化等多种社会问题,也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的短缺、农村土地荒芜和生态状况的恶化。在第二种形式下,发达国家将一些高污染、高消耗的企业迁移到发展中国家。由于当今世界经济同时存在着不平衡的发展和联合的发展,因此应该阐述二者共同作用产生的后果。不平衡发展导致了自然资源的毁坏,联合的发展在这基础上又增加了污染、有毒废弃物以及其他的一些问题。发达国家正是通过不平衡发展和联合发展,实现了对全球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造成了大量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的短缺和枯竭,并引起了全球严重的环境污染。总之,资本主义是不断追求利润自我扩张系统,这种自我扩张的趋势与自然资源、自然净化能力的有限性构成了资本主义无法解决的矛盾。

通过以上的论证,我们不难看出,在生态社会主义视阈下,正是资本主义制度自身的独有的特性和固有的矛盾,促使生态问题的出现与恶化成为必然的结果,总之,生态危机也是资本主义的宿命。

三、解决生态危机的唯一出路―走生态社会主义道路

既然导致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在于这一制度不可改变的利润挂帅的经营战略,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的宿命。那么,消除生态危机的唯一出路就在于走“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社会主义道路。

(一)通过生产资料共同所有制的实现对人与自然关系加以集体控制

英国生态社会主义者佩珀指出,异化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普遍现象。异化首先是自然的异化是与我们的自己的部分的分离,而导致自然的异化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因此,通过生产资料共同所有制的实现对人与自然关系加以集体控制,异化就可以被克服,因为生产是我们与自然关系的中心。在他看来,克服自然的异化意味着,通过消除它虚假的外部性和控制与规范它对整个社会用处来坚持自然的人性。我们不应该在试图超越自然限制和规律的意义上支配或剥削自然,但是,为了集体的利益,我们应该集体地支配(计划或控制)我们与自然的关系。由于社会经济组织的每一种形式都有着与它自己的具体的历史条件包括非人环境相关的特定方式和动力,因而,对一个既定生产方式的自然限制,并不是对所有生产方式的普遍限制。改造生产方式意味着改变许多需求,因而改变供应它们的资源以及必须解决的一系列生态难题。

(二)坚持实施生态转化战略

美国的福斯特强调变革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主张实施生态转化战略。实现“零增长”或“负增长”不是解决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在世界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是必要的。由于生态危机的主要历史根源是“资本与自然之间的致命冲突”,因而生态斗争与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是不可分离的。要变革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就必须实施生态转化战略。一方面需要工人运动与环境保护运动的结盟,消除工人与环保主义者之间的对立;另一方面也需要国家层面上的协作行动,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同时规划新的与自然合作的关系,大力削弱国家与资本的合作关系。

在这里值得大家注意的是,纵观全球世界,粮食危机,恐怖危机,债务危机,失业危机,石油危机,隐现的信用危机等等,可以说危机肆意,横行张狂。但在其中,生态危机做为一种更加致命乃至危及地球生存安全的隐患,不得不引起大家的格外关注,因为它带来的灾难将是毁灭性的,是难以进行补救的。大家有可能要说,生态危机是全球性的,不管姓“资”还是姓“社”,都有可能发生,但为什们就只分析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难道社会主义国家就没有生态破坏问题的存在吗?毋庸置疑,只要是人,就必须要生存,要生存就要去索取资源,一个人的破坏难以发现,但人加人成为国家后,可想而知破坏生态的程度将有多深。的确,社会主义国家或多或少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生态问题,但跟已经工业发展了好几百年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二者孰轻孰重,谁的破坏性更大,那就不言而喻了,即便是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了若干次重大生态破坏事故,哪一次背后的真凶不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了,况且资本主义国家的内在本性更就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生态危机要比社会主义国家要大。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生态危机已成为显性危机,我们必须思考对其防范的对策,但是,在当今理论界,生态社会主义者们对其发现、研究的时间较早,并有若干比较成熟的思想对策,然而,其派系林立,很难形成一套有系统、有组织、有层次的理论体系,但是,他们的思想建议对我们今天构建我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崔永杰.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启机前直正想源―佩拍生态社会主义理论探析[J].东岳论丛,2009(1).

[2]胡义清,吴玲.不平衡发展与生态危机―詹姆斯・奥康纳对资本主义全球化的生态学批判[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3]孟鑫,胡军.生态危机的制度原因―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主张[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2(3).

能源危机产生的原因篇5

   [关键词]金融危机投机经济平衡监管

   2007年在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最终演变成目前这场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对世界实体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距离上次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仅仅十年。纵观世界经济,为什么全球或局部性的金融危机反复出现?为什么它会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它的根源到底在哪里?人类应该如何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以及减轻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影响?本文将就以上问题展开论述,探讨金融危机的根源,进而寻找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一家之言,欢迎批评指正!

   一、经济生物链和经济生态平衡

   在自然科学领域,自然界的生物链和生态平衡的概念已经被人们广泛的认识和接受。一旦自然界的生物链和生态平衡被打破,带来的是生态危机和生态灾难。本文认为:在经济领域,也存在着一种经济生物链和经济生态平衡,一旦经济生物链和经济生态平衡被打破,必然带来经济灾难或金融危机。经济运行的规律与自然界运行的规律在很多层面是相通的。

   我们先来看一个自然界最简单的生物链模型:在草原上,生活着狮子和羚羊,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开始点,处于生物平衡的状态。假设狮子的数量开始上升,那么在一定时间内,羚羊开始减少,草原开始茂盛,结果就是狮子被饿死,羚羊获得更多发展空间,草原开始减少;随着羚羊数量增加,草原开始减少,狮子也获得更多食物开始增加;当草原开始减少,羚羊会随之减少,其后是狮子因食物不足而减少;羚羊减少后,草原又开始增加……狮子、羚羊和草原之间正是在反反复复的增加和减少的过程中建立了一种动态的平衡,在自然界,很难找到绝对的平衡。假设狮子过度发展,最终吃光了羚羊,或羚羊过度发展,吃光了草原,结果就是一起毁灭,这就是自然界的危机。

   经济活动的运行规律如同自然界一样,存在着一种动态的平衡,各个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关系,当某个环节过度发展,最终会对其他环节产生影响,而严重的失衡状态就是我们谈到的危机。经济本身的波动是一种正常现象,各个环节不同步发展也是客观现象,但是当某个环节的发展超出正常波动的范围,则最终会打破经济原有的平衡状态,表现出来就是经济或金融的危机状态。以金融、房地产、其他实体经济为例,当金融和地产的过度发展最终挤占了实体经济的发展空间,透支了实体经济的血液之后,最终金融和地产也会因为缺乏真正的血液而崩溃,这就是目前经济的危机状态。

   二、金融危机的根源

   经济危机的直接表现就是金融泡沫的破裂后表现出来的某些行业严重过剩某些行业严重不足的经济不平衡的危机。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是相伴而生的,金融危机是经济危机的最直接和外在的一种表现形式,经济危机则是金融危机的一种后果和本质所在。所以本文在论述时没有加以详细的区分。

   下面简单探讨一下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本文认为,金融危机发生的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金融活动中的过度投机行为,而政府在监管信用交易(投机交易)方面的缺位加速了危机的爆发。

   1.金融危机的直接根源:过度投机。投机活动无处不在,但是最容易发生在哪里呢?“资本惧怕没有利润或利润过于微小的情况。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只要有10%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20%,就会活泼起来;有50%,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会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它们。走私和奴隶贸易就是证据。”通过这段话不难看出,哪个行业利润高,哪个行业就容易产生投机行为,利润越高,投机产生的风险就越大。

   经济中的某个行业如果处于利润过高的状态,根据西方经济学中“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必然会有很多资本包括投机资本流如该行业,其结果就是造成该行业的过剩和其他行业的短缺,这种局面如果维持时间过长的话,经济的不平衡状态会逐步加剧直到出现该行业因为严重过剩企业大量破产的局面,最终造成银行大量坏账,进而波及其他行业,损害实体经济的发展。

   高额的利润诱发过度投机行为。我们从一些数据来看一下金融业和地产业的高利润状况。根据美国官方公布的数据,美国房价2004年平均涨幅为11%,2005年平均涨幅为13%,美国2000年到2006年全国房价平均价格上涨了90%,其增长速度均超过同期利率回报水平;在国内金融界,2007年11位金融高管年薪过千万;2007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前10名中,涉足地产的达到6位,前4名均涉足地产。从这些数据中不难看出,金融业和地产业的利润程度,如此高额的利润岂能不诱发资本的逐利行为?其行业投机程度由此可窥见一二。

   无论是东南亚金融危机还是此次起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其起源都是金融和房地产泡沫的破裂,这恰好反映出一个问题:金融业和地产业在危机爆发前存在着利润过高和规模过度膨胀的情况。可以说,过度投机使这些高利润甚至是暴利行业过度膨胀,最终助长了经济危机的发生。

   在自然界,如果某个物种过度发展,便有可能影响到其他物种的发展,进而可能引发生态危机。在经济领域同样如此,过度投机使某些行业的发展超出了正常的规模,同时其他行业得不到充分的发展空间,最终使经济失衡导致危机的发生。

   2.金融危机的深刻根源:信用交易失控。为什么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容易成为经济危机的重灾区,或者说,为什么在金融业和地产业更容易产生投机呢?投机需要大量的资本来支撑,在资本不足的情况下,杠杆交易成了投机者最好的工具。正是因为在金融和地产领域广泛存在着杠杆交易,才使得这两个行业成为投机活动的重灾区。

   我们知道,在实体经济中,交易1美元,就需要实实在在掏出1美元,在这种情况下,投机即使存在,也很难掀起大风大浪,但是,在很多的金融活动的杠杆交易中,投资10美元的东西实际出资只需要不到1美元,在这种情况下,暴利是很容易出现的,杠杆越高,投机活动就越密集,最终,疯狂投机打破了原有的经济平衡状态,当资本获利撤出或市场出现严重过剩后,问题或危机也就随之而来。

   举例来说明:目前,世界上许多投资银行为了赚取暴利,采用20~30倍杠杆操作,假设一个银行a自身资产为30亿,30倍杠杆就是900亿。也就是说,这个银行a以30亿资产为抵押去借900亿的资金用于投资,假如投资盈利5%,那么a就获得45亿的盈利,相对于a自身资产而言,这是150%的暴利。反过来,假如投资亏损5%,那么银行a赔光了自己的全部资产还欠15亿。相关资料表明: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林、高盛、摩根斯坦利等着名美国投资银行及其交易对手出现的流动性危机,都是源于高财务杠杆率支配下的过度投机行为。美国投资银行平均表内杠杆率为30倍,表外杠杆率为20倍,总体高达50倍。

   房利美和房地美的杠杆率则高达62.5比1。

   虽然银行可以通过保险等手段转嫁风险给保险公司或基金公司,但是过高的风险总是要有人来承担,保险公司或基金公司也存在因为承担不了风险而破产的可能性。所以说,这个金融链条看似完美,但是一旦有哪个环节因为不堪重负倒下的话,受损害的是整个经济的运行。

   为什么房地产行业也容易发生危机呢,按揭贷款在某种程度上起了一个不好的作用,三成首付、两成首付甚至零首付都是变相的杠杆交易。当杠杆交易失去控制,必然会产生大量的不良债务和虚假的投机需求,给实体经济带来根本性的破坏。所以政府对杠杆交易的监管是非常必要的,当任何一种经济承担了它本身不能承受的风险,这种经济发生危机的可能性就始终存在。

   三、金融危机的防范及应对措施

   1.抑制人为垄断,维护经济的平衡。经济中的垄断行为是高利润的源泉。作为政府来讲,防范经济运行中出现垄断行为是防止经济出现不平衡的重要手段。政府应该在经济中引入更多的竞争来防止经济出现垄断行为。同时还应该立法防止经济中可能出现的串通合谋囤积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所引发的人为垄断行为。一旦经济中某环节出现垄断行为,要么效率低下遭人诟病,要么就是借助垄断地位疯狂攫取,而且由于其处于垄断地位,在危机来临时缺乏必要的缓冲,极容易诱发连锁反应,对经济产生强烈的破坏。美国的房利美和房地美就是典型的例子,如果该行业有更多的竞争者,至少可以给经济提供足够的缓冲,避免或延缓危机的发生。

   垄断企业借助其垄断地位,很容易使其处于一种无法破产的地位,这样便造成一种局面:经济景气时股东赚取高额的盈利,危机时则要动用全体纳税人的钱来拯救。这就是经济中经常面临的道德风险问题。也就是说,当你把某种经济风险全部交给市场中的一个经济体承担时,如果这个经济体本身无法承担这样的风险,那么就存在着道德风险,这种危险最终还是要由政府和纳税人来承担。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就有必要主动承担并监管这种风险,否则的话风险机制就形同虚设。

   自由竞争也会导致生产过剩,但是自由竞争产生的生产过剩还不足以形成经济危机,因为任何经济都有波动性,这种波动的幅度在健康经济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但是当垄断行为大大加剧了经济过剩,使其有可能超过经济本身的承受能力,造成经济危机。

能源危机产生的原因篇6

关于这次金融危机产生的机理和原因,国内外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形成了不同的观点和看法。笔者根据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吴晓求教授关于“制度说”、“政策说”、“市场说”和“周期说”的提法,将学术界学者的观点归纳总结如下:

(1)制度说。“制度说”认为,高度自由、过度竞争的经济制度和金融体系是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制度原因。大卫•科茨认为,此次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因为,解除管制是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没有国家严密监管的金融市场是非常不稳定的。日本共产党中央前主席不破哲三谈到国际金融危机对当今资本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的影响时指出,国际金融危机的性质是金融危机与生产过剩的结合,其根源是新自由主义的泛滥。程指出,次贷危机的深层次意思就是过度宽松的经济政策,即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此次金融危机就是由先前一阶段的次贷危机所引起的,而次贷危机产生的源头又于政府“放任经济、任其发展”的新自由经济政策密切相关。

(2)政策说。“政策说”认为,长期的低利率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全球金融危机形成的政策基础。许小年指出,美联储所发行的货币超出实体经济的需要,金融机构的钱太多了,再加上对对冲基金监管不力,最终成为次贷危机的罪魁祸首。甄炳禧认为,美国次贷危机起源于近年来美国次贷市场的过分膨胀,是近些年来其国内积累的金融和经济风险不断释放的结果,也与金融创新、金融全球化及西方货币政策相关。美国的货币政策和与此相关的美国房地产行情的变化也是次贷危机发生的重要因素。孙音则指出,自2000年起美联储屡次降低利率来刺激经济鼓励消费,致使美国国内出现过低的储蓄率、长期的消费热潮、进口不断增加以及长期的经常性收支恶化,而美国之所以可以按照这种形势维持经济的繁荣,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当前全球经济的严重失衡和不对等、不均衡、不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尤其是以美元本位制为特征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着内在的重大缺陷。

(3)市场说。“市场说”从更微观的角度分析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他们认为,金融的过度创新和监管的相对滞后,金融工具的结构化、衍生性和高杠杆趋势,导致了金融市场过度的流动性,加剧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程度,是这次金融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王胜国指出,美国政府为刺激经济复苏的宽松的货币政策促使了次级抵押贷款的迅速增长和美国居民的过渡消费,造成了资产价格泡沫;监管制度的漏洞和监管手段的不足使金融体系的风险逐步积累,是导致此次危机的主要原因;华尔街的经济精英们违背信用原则,漠视风险控制,缺乏制衡机制,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迷狂中陶醉,将社会责任抛诸脑后;美联储为抑制经济过热和稳定通货膨胀预期大幅度地提高利率的货币政策,直接促使这次次级抵押贷款偿付危机的爆发。而究其根源在于金融创新中对于信用风险的控制不当。

(4)周期说。“周期说”认为,这次金融危机是全球经济长周期的一种反映,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以来全球经济结构、贸易结构、金融结构大调整在金融体系上的一种必然反映。它是对国际经济金融体系中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严重的结构性失衡的一次重大调整,以实现资本市场、金融资产在规模和结构上与其赖以存在的实体经济相匹配。在上述四种说法里,吴晓求教授比较倾向的就是“周期说”。并且他认为,“百年一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只会发源于美国、发端于华尔街。因为,在那里,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现代金融),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结构上都已严重失衡,华尔街的极端利己主义行为把这种失衡推向了极端,从而使金融危机一触即发。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认为,美国金融危机并不单纯是监管不力,如果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分析来看,实际上是虚拟资本过度膨胀的结果。

除了这几种主要的原因分析之外,还有的学者提出过度消费说,委托链过长说、流动性过剩说等不同的理论。2基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成因再探讨

上述关于金融危机产生原因的分析,分别从不同的视角阐释了危机的成因。各位学者虽然都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看法,每种分析也都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是都只是分析了金融危机的表面原因或者具体原因,并没有揭示出当前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或者深层次原因。因此,我们要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视角透析当前金融危机的本质,揭示危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虽然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没有在完整系统的专著里给我们呈现,但是马克思早在19世纪40年代就已经开始研究资本主义周期性的、普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而《资本论》的写作并问世,标志着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完成。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资本的生产过剩,仅仅是指可以作为资本执行职能即可以用来按一定剥削程度剥削劳动的生产资料——劳动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过剩;而这个剥削程度下降到一定点以下,就会引起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混乱和停滞、危机、资本的破坏。”可见,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的实质是资本生产相对过剩引起的危机。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相对过剩”,它是针对“绝对过剩”而言的。马克思又指出:“生活资料和现有的人口相比不是生产得太多了。正好相反,要使大量人口能够体面地、像人一样地生活,生活资料还是生产得太少了……但是,要使劳动资料和生活资料作为按一定的利润率剥削工人的手段起作用,劳动资料和生活资料就周期地生产得太多了……不是财富生产得太多了。而是资本主义的、对抗性的形式上的财富,周期地生产得太多了。”可见,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的社会基础和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不断扩大的社会生产能力与相对有限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当代危机的产生流程是:资本制度的内在矛盾——两极分化——有效需求不足——生产相对过剩——透支消费——违约率上升——经济危机——淘汰过剩生产能力——回到起点。通过增加透支消费、违约率上升两个环节,一方面延迟了危机;另一方面生产过剩不再直接表现为有效需求不足,而是表现为有效需求旺盛,甚至表现为有效需求“过度”(透支消费)。可见,其实质仍然是马克思早已指出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自从“9•11”事件后,美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房地产市场繁荣,次贷机构为了获取利益,大量发放次级抵押贷款。当美联储为了避免通货膨胀而提高利率时,借款人无法正常还贷,导致了危机的发生。这种透支消费,正是由于消费者消费能力有限,而资本家要获取高利益,所以低估风险,盲目发放贷款,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缓解生产过剩。所以,透支消费,只不过是将危机从当时推迟到了未来。

可见,正是由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才导致了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这也就引发了生产无限扩大和消费能力落后的矛盾,出现了消费能力不足,导致生产过剩。由此引发了透支消费,出现了违约率上升,引起了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波及到全球之后出现了当前的金融危机。按照马克思的逻辑,只有用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实现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才能最终解决这个对抗性矛盾。这也就揭示了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仍将继续甚至更加频繁,资本主义也终将走向穷途末路。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是一个科学的理论,它把握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从本质和根源上说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必然性。对今天而言,它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市场经济基本保持稳定发展,事实证明了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科学发展观是经得起考验的。

参考文献

[1]大卫•科茨.美国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J].红旗文稿,2008,(13).

[2]赵静.日共前主席不破哲三谈国际金融危机对当今资本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的影响[J].当代世界,2009,(5).

[3]程.新自由主义与经济危机[J].知识经济,2009,(9).

[4]许小年.次贷危机罪魁祸首是格林斯潘[DB/oL].

[5]甄炳禧.透视美国次贷危机及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11).

[6]孙音.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探究[J].北方经济,2009,(5).

[7]王胜国.全球金融危机的缘由及其主要经济理论的反思[J].商场现代化,2009,(4).

[8]吴晓求.关于金融危机的十个问题[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1).

[9]成思危.分析金融危机还是要回到马克思[J].中国改革,2009,(1).

[10]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85.

[11]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87.

能源危机产生的原因篇7

关键词:矿山;危险性控制;安全培训体系

我国的矿山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也偏低,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致使我国的煤矿事故多发。为了不使煤矿事故呈上升趋势发展,国家已经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和较完善的煤矿安全监管体系。但是由于行业特点,为了减少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我们应该对矿山的危险源进行辨识,以便得到相应的控制。更要构建完善的安全培训体系,为矿山的生产安全做出保证[1]。

一、矿山危险源辨识

我们把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因素都称为危险源,它和安全事故是密切相关的。危险源、诱发因素加上组织因素就能形成工业事故。在生产过程中,能量是不可或缺的,但是能量是不可控的,它也可能形成危险源,从而导致事故发生。危险物质或危险结构的本身或者其结构自身性质的突变,都能引起事故。因此,根据矿山危险源产生的原因,将矿山危险源划分为两类[2]。

(一)矿山第一类危险源的辨识

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前提条件,它主要指的是化学性危险源、机械性危险源、电气性危险源等,化学性危险源主要包括爆炸性物质以及有害气体等,例如,瓦斯、煤尘矿尘、一氧化碳等,它会导致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的发生。机械性危险源主要指的是机械设备以及作业场所等因素,导致翻车、水灾、挤压等事故的发生。电气性危险源就是电气设备和作业场所等因素,导致电击、意外停电事故的发生。

(二)矿山第二类危险源的辨识

第二类危险源相对于第一类危险源辨识更加困难。它随机性强,变化快,主要从人为失误角度分析。人为失误再加上物的故障和环境因素就形成了矿山第二类危险源。人为失误角度是指操作错误或使用不安全工具等因素,物的故障指的是设备设施造成局部停止作业等因素,环境因素指的是井下环境和承担职务的人物环境因素。

二、矿山危险源控制

(一)顶板灾害控制

顶板灾害属于第一类危险源中的地质性危险源。矿山开采破坏了岩体和顶板的力学平衡,当岩体和顶板处于失衡状态时,就会发生因岩石掉落而引发的伤亡事故。顶板灾害控制就是,先要观测矿山的压力分布状态并采取防治措施;接下来就要依据顶板的不同性质和上覆岩层压力的分布规律,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最后为了将事故损失最小化,要及时启动应急救援措施。

(二)矿井水灾害控制

矿井水灾害可能是由于天然水体、人工水体和降水导致的。可根据以下措施对水害重大危险源进行控制,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第一方面,做好预防预测,包括地表防治水、含水隔水层的改造、注浆堵水和避开含水层等之类的预防预测。第二方面,做好防治措施,例如,疏干降压、防排水系统等。第三方面,做好应急响应,比如,通告与通信联络及时和现场恢复工作等[3]。

(三)煤矿瓦斯危险性控制

瓦斯爆炸会导致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它有客观实在、潜在和复杂多变等特点。必须具备三点才能引起瓦斯爆炸,一是足够浓度的瓦斯,二是引火源,三是足量的氧气。因此,可从这三方面着手对煤矿瓦斯危险进行控制。除了要禁止矿山工人吸烟,还要对矿山的自然条件进行科学的监测。另外,还要进行一些科学的教育和培训,以减免事故的发生。

三、矿山安全培训体系的构建

(一)矿山安全培训体系的目标和原则

矿山安全培训经过了六个阶段的发展,才形成了矿山安全培训体系。第一阶段是1949年到1965年的起步阶段;第二阶段是1966年到1976年的艰难发展阶段;第三阶段是1977年到1987年的框架形成阶段;第四阶段是1988年到1992年的正规化建设阶段;第五阶段是1993年到1999年的标准化建设阶段;第六阶段是2000年到现今的内涵发展阶段。这些阶段的发展就是为了建立一个安全的矿山培训体系,为矿山的可持续安全发展提供保障。矿山安全培训体系的目标是构建一个完善的矿山安全培训网络,为服务安全生产建立长效的机制。矿山安全培训体系的建立离不开目的性原则、层次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和激励性原则。

(二)矿山安全培训的内容

矿山安全培训的内容主要由安全思想、法律法规、安全知识技能和典型事故案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安全思想。它包含两方面的培训,一方面是劳动纪律方面的培训,为了实现安全生产,使管理人员和职工自觉地遵守劳动纪律。另一方面就是思想认识方面的培训,就是使大家认识到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第二部分是法律法规。对于安全生产是有具体的法律法规政策的,通过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的贯彻执行,就能提高安全生产意识。第三部分是安全知识技能,包括技术知识和专业安全技能。第四部分是通过典型事故案分析来吸取事故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发生。

(三)矿山安全培训的现状和过程控制

矿山安全培训中在取得成效的同时,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培训观念错误、培训计划不够合理、培训需求分析不精细和培训内容缺少针对性等等。为了改变矿山安全培训的现状,我们首先要识别培训需求,就是通过问卷调查或绩效考核的方式来分析需要培训的方向[4]。其次就是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对培训计划做以分类,还要编制好培训计划的步骤。然后是组织实施培训,过程中要注意选择教材、选择培训方法和培训的注意事项等。最后是评估培训效果,制定培训质量评估的步骤和评估方法,并采用一定形式把培训评估信息搜集起来。

四、结束语

我国的煤矿事故多发,是由于矿山安全生产基础薄弱造成的。所以,我们应该从矿山的危险源出发进行分析,在矿山顶板灾害控制、煤矿瓦斯危险性控制以及矿井水灾害控制等主要方面做好工作,避免矿山事故的发生。同时,也要对矿山生产过程中各类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进行研究,保证安全培训有效落实。加强矿山安全体系方面的研究,不但能提高矿山安全培训质量,也能使矿山安全培训更具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熊俊杰.矿井冲击地压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D].河南理工大学,2012.

[2]刘嘉琪.试析金属非金属矿山危险源辨识与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J].新疆化工,2013,01:24-28.

能源危机产生的原因篇8

关键词:金融危机;比较;机遇

中图分类号:B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2-0074-06

2007年春爆发在美国的次贷危机已经演变为2008年夏的金融危机,目前这次金融海啸已经波击到了全世界,其影响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实属罕见,众多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研究,他们介绍了金融风暴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其原因以及对世界,尤其是对中国的影响,但这些文章大都着重分析了金融危机中的“危”的一面,即消除影响。然而,凡事皆有利弊,正如中国哲学中的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附。因此,我们不仅要看到金融危机造成的困难和危害,还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坏事之中蕴含的积极因素和危机中的机会,可能为中国未来发展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

一、本次金融危机与1929经济大萧条的比较

巴菲特曾预言,2008年的金融危机是1929年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格林斯潘也说,美国正陷入“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中。国内的学者也认为,国际金融危机目前已经发展到第二阶段,其影响从发达国家扩展到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蔓延到实体经济(李向阳,2009)。金融危机已成为实实在在的经济危机(吴宣恭,2009)。那么,这两次危机究竟有哪些不同。

(一)背景不同

1929年大萧条的时候,全世界只有美国和欧洲两个强大的经济体,美国处于上升阶段,欧洲处于相对停滞阶段。从政治环境看,在欧美尚处于意欲殖民统治全球各地的理念的主导下,德国、日本等新兴工业强国有挑战既有秩序的强烈动机;从资金流向看,当时美国对欧洲有很多借款,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美国信用收缩后直接导致欧洲资金回流从而挤压欧洲,很快欧美都处于流动性丧失状态;从国际协调看,1929年美国危机爆发以后,最重要的影响是国际贸易急剧萎缩,各主要工业国在当时盛行的激进民族主义倾向下都采取了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以国家主义的名义推动了一同滑人深渊的结局。这是一个分裂的世界注定要承受的结果。

而这场危机在这三个方面都是不一样的。首先,自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后所建立的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贸易金融体系,美国、欧洲、日本、中国和印度,都是这个体系的受益者,并不存在挑战这个体系的强烈欲望;其次,从资金状况来看,在这个体系链条中,中国、日本、中东等自由贸易金融体系的受益者,握有总数上万亿美元的贸易盈余,总量资金充裕,并不存在1929年美国经济收缩而欧美都没有资金的状态;再次,激进民族主义的隔离政策到目前为止似乎并没有很大的市场,世界的整体性比以前有很大增强,各个有影响力的经济体并不希望原有国际金融贸易体系发生崩溃(刘辉,2008)。而是联手同时出台政策来应对金融危机。

(二)机理不同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的背后,隐藏着严重的危机。在此期间,社会经济虽然有一定发展,但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资本家攫取了高额利润,广大劳动人民却日益相对贫困,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资本家为眼前的利润驱使,盲目扩大生产,使得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同时,人们醉心于利润丰厚的股票等投机活动,股价被大幅度哄抬,大大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1929年lo月,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形势急转直下,股价狂跌。人们疯狂抛售股票,股市崩溃,引发了一场经济危机。

目前这场金融危机:在放松抵押贷款标准、创新抵押贷款产品的情况下,美国房地产金融机构持有很多住房抵押贷款债权。这些债权在未来一般可以获得稳定的现金流,但是这些债权的流动性比较差。为了迅速回笼资金,房地产金融机构和投资银行合作,将部分住房押贷款债权从资产负债表中剥离,以此为基础资产(Underlyingasset)发行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这样,住房抵押贷款债权就被证券化了。但是,证券化金融产品根据未来偿付优先权的次序不同进行分级,依次为优先级、中间级和股权级。相应地,优先级证券化产品的评级最高,而中间级等其他证券化产品流动性则较差。为了获得流动性,房地产金融机构在投资银行的帮助下设立特别目的公司(specialpurposeVehicle,SpV),特别目的公司购买中间级mBS等缺乏流动性资-产,再以该资产池的未来现金流为基础发行债券,即为担保债务权证(Col-lateralDebtobligation,CDo)。出于类似的分级,优先级CDo往往能够获得aaa评级,具有稳健的投资价值和良好的流动性,而中间级、股权级CDo因收益相对高于中间级mBS而受投机性投资者的偏爱。此时,中间级mBS等资产也被证券化了。实质上,CDo是中间级mBS等证券化产品的证券化,是一个再证券化(Resecuritization)的过程。这些证券化产品经过评级机构评级,再卖给保险公司、商业银行、对冲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等。资产证券化和担保债务权证给房地产市场带来了规模巨大的流动性,为房地产的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何德旭,2008)。

然而,2006年以后,随着美国国内物价水平的不断攀升,为避免通货膨胀,美联储不得不提高利率水平。利率的上升加大了借款者的成本,导致浮动抵押贷款违约率提高,取消抵押品赎回权的次级贷款比重出现大幅攀升,美国次级住房按揭贷款的违约率创近10年新高。违约率的大幅提高拉响了美国次级房屋抵押贷款的危机警报,随着大量借款者无力偿还贷款,“次贷”风波迅速爆发和升级,并波及全球金融市场,演化为金融危机(于洋,2008)。

(三)原因不同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2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繁荣景象,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存在,在经济发展的本身又潜伏着严重危机。首先,美国20年代的繁荣是建立在不稳定的基础上,少数垄断组织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这就造成国民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一方面,资本家攫取了高额利润,20年代,国民收入的1/3为占人口5%的最富有者所占有;另一方面,广大劳动人民都日益相对贫困,1929年,约60%的美国家庭收入仅够维持生活,他们的收入在全国总收人中尚不足24%。这就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造成市场的相对狭小。第二,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20年代后半期,美国市场日益盛行分期付款,以此来刺激消费,造成市场的虚假繁荣。这种繁荣不是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

而是一种提前消费的形式,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消费的疲软。而资本家为眼前利润驱使,盲目扩大生产,使得生产和市场的矛盾日益尖锐。第三,无限制的股票投机活动。当时美国的股票投机活动非常猖獗,不但职业投机者,一些普通的美国人也参与股票的投机,把它作为致富的捷径。人们不但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投入,甚至向银行贷款购买股票,结果造成这一时期股票价格被大幅度哄抬,发展到令人难以相信的极端,股票以其账面价值的3倍到20倍的价格卖出,这大大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为货币和信贷系统的崩溃准备了条件。1929年10月,以纽约股市的崩溃为开端,引发了一场空前规模的经济危机。

目前这场金融危机的原因。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发生以后。以及从次贷危机演化为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危机的原因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经济学者们从各个角度分析了原因,外国学者的主要观点如下:有的经济学者从房产泡沫破裂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比如,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前里根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马丁・费尔德斯坦(martinFddstein)认为,美国的金融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美国房地产泡沫的破裂。美国圣路易斯联邦储银行尤利娅・德姆言科(tuliyaDemyanyk)和美国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金融学教授奥托・范・赫默特(ottoVanHeme~)认为次级抵押贷款危机主要是由2006和2007发放的抵押贷款的违约率上升造成的。有的经济学者从制度和政策的角度进行了分析。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克里斯托佛・惠伦(R.Christopherwhalen)认为,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政府政策,二是金融创新,三是会计准则。有的经济学者从综合的角度进行了分析。美国房地产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艾伦・马利亚奇(manmallaeh)认为,一些贷款经纪商的欺诈行为以及一些资产评估机构和一些借款人的欺骗行为等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李嘉图・卡巴莱罗(RicardoJ.Caballero)、美国哈佛大学伊曼纽尔・法希(emmanuelFarhi)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技皮埃尔・奥利维尔・古里蔡斯(pierre-oliverCourin-ehas)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证明了持续的全球经济失衡、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和最近石油价格波动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李羽中,焦志文,2009)。美国耶鲁大学经济系教授罗伯特・希勒(RobertJ,Shiller)认为造成危机的原因是整个社会对房地产泡沫急剧膨胀造成的恶果缺乏深刻认识,以及抵押贷款人的欺诈行为,对冲基金和信用评估机构日益膨胀的贪婪和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的失策(罗伯特・希勒,王燕燕译,2008)。有的经济学者从道德风险的角度分析了原因。美国CCH公司分析师卡塔莉娜・m・比安科(Katalinam.Bianeo)认为,道德风险在此次危机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导致了贷款标准和抵押贷款证券发行标准的放宽(李羽中,焦志文,2009)。

中国学者有以下观点,有人认为原因有三点:放贷冲动,风险集中释放和金融机构监管缺位(于洋,隋学礼,2008)。陈四清将危机的表面原因归纳为六个方面:一是贷款机构放弃信贷原则使次贷质量先天不足;二是投资银行高杠杆率操作放大收益的同时也放大了风险;三是一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四是金融市场特别是金融衍生品本身存在缺陷;五是外部评级机构对证券化金融工具评级存在严重问题,六是政府监管缺位。深层次原因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美国经济运行进入下行周期;二是资产价格形成泡沫,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三是市场经济下“经济人”假设,使得各主体过度追求“利”,忽视了“义”;四是美国主导的世界经济格局下过度消费的生活方式(陈四清,2008)。葛奇将次贷危机原因归纳为五条:美国政府长期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国政府对次贷发行的有力政策导向,贷款机构对次级贷款人资格审核流程的变化,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破灭,权威评级机构对次贷证券的评级并未体现真正的内在风险(葛奇,2008)。刘克崮则将次贷原因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是次贷产品自身和运行机制的缺陷,外因是房地产走弱,利率持续上调(刘克崮,2007)。张炳辉则认为美国次贷危机的主要原因是过于宽松的房贷政策种下了危机的种子,资产证券化将房地产市场风险传递到整个金融系统,而利率的上升和房价的下跌最终导致这场危机爆发(张炳辉,2008)。陈颖则认为次贷危机是由四大缺陷共同导致的“完美风景”。一是低利率条件下授信标准放宽带来的信用风险;二是一些大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明显缺陷;三是评估机构对证券化金融工具评级存在严重问题;四是“发起一分数”经营模式下市场参考者的激励机制扭曲(陈颖,2008)。光认为这场危机的发生是源于三个层次的问题:一个是美国现在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生活消费模式;二是金融运行机制上的监管缺失;三是危机发生的条件,包括三个方面,金融过度自由化、美元的世界主货币地位和宏观政策(光,2008)。胡汝银则认为这次危机是政治、经济、货币、金融等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宏观经济层面上政府宽松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房贷政策及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微观层面上的原因有三个:市场参与者的信息不对称、对华尔街金融机构管理层与员工激励机制失当,以及监管不力下的高杠杆和投标行为(胡汝银,2009)

除了以上综合的原因,有些研究者着重从单一方面对金融危机的原因进行了深度分析,比如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方面(邓翔,李雪娇,2008),次贷危机中评级机构的角色及影响。2008年5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声称已开始对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三大信用评级机构进行调查,以确定这三大评级机构是否在次贷危机期间出现违背法律和职业规范的行为(史健忠,2008)。金融危机标志美国超前的消费模式和自由资本主义模式的终结,也标志着旧的世界经济体系的崩溃(高辉清,2008)。金融危机中金融产品的过度创新(何德旭,范力,2008)。

吴宣恭首先总结了外国和中国经济学家给出的原因:美国信贷环境急剧变化、金融衍生工具太多太长,贷款门槛太低,金融监管机构工作失误,美国监管体制存在重大漏洞,美国人过度透支国家信用和新自由主义的盛行。然后他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认为,这场危机的根本原因仍然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被美国信贷消费模式遮掩着、生产无限扩大趋势与消费能力相对缩小的矛盾,是爆发这场经济危机根本的、深层次原因(吴宣恭,2009)。

(四)特征不同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具有明显的三个特征,第一,它范围特别广,从经济范围看,危机期间信贷货币危机、工业危机与农业危机同时并发、相互交织;从地域范围看,危机从美国蔓延到德、日、英、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并且波及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不发达国家,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它持续时间特

别长,1929~1933年,持续四年之久;第三,它破坏性特别大,不仅在危机期间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1/3以上,国际贸易额减少2/3,甚至在危机以后也不见经济的复苏。

而此次金融危机表现出系统性、全球性、交互性和集中性等特征。

1 系统性金融危机

本次金融动荡最初以次级抵押债券市场动荡的形式出现,影响范围限于持有或经营次级抵押资产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公司、商业抵押贷款机构、投资银行及商业银行的抵押贷款子公司等。随着次贷危机的加深,一些商业银行开始冲减次贷有价证券,财务状况恶化,甚至出现净亏损。受此影响,银行业普遍收紧企业和消费者放贷标准、提高贷款条件,信贷紧缩开始困扰实体经济。至此,次贷危机完成了向信用危机的传递。信贷紧缩笼罩短期资金市场,导致货币市场基金的机构投资者面临陡然增大的资金赎回压力,流动性出现紧缺,货币市场总市值萎缩。信贷紧张加剧了业已存在的借款人房贷违约现象,并波及经营债务保险及信用违约担保产品的保险商,导致其融资成本升高,债权人相继要求其追加债务担保。除了商业信用市场、保险市场外,金融动荡还波及公司债券市场、商业票据市场、股票市场、汽车融资市场等其他金融市场,形成系统性的全面金融危机。

2 全球性金融危机

1995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随后的俄罗斯、巴西等金融风暴,均发生在国际金融市场的边缘区域,其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程度有限。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范围和波动幅度则远远超过历次新兴市场危机,是近年来罕见的发生在国际金融市场核心并冲击世界的全球性金融危机。

次贷危机发生后,除美国银行业遭受损失外,从欧洲到亚洲,多家国际活跃银行因广泛参与美国次贷市场而蒙受损失,并大规模收缩相关业务,导致全球范围的流动性枯竭,迫使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等央行纷纷加入救市行列,频繁向银行系统注入巨额资金。

美国金融危机导致美国股票市场大幅度下滑,并对全球股票市场产生了严重冲击。美国金融危机向欧洲蔓延,引起欧洲股市大幅震荡。

3 与实体经济交互作用的金融危机

美国金融危机源于实体经济,并作用于实体经济,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因而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本轮金融动荡首先源于房地产市场的快速下跌。由于美国金融市场的规模数倍于实体经济总量,金融市场动荡严重冲击实体经济。

在本次金融危机中,金融动荡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是:随着金融危机深化,信贷收缩笼罩市场,使企业融资成本快速攀升,甚至导致新增投资来源枯竭;金融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的大幅度下滑带来强烈的逆向财富效应,抑制了居民消费。最终,金融危机从投资和消费两个角度导致实体经济下滑,从而完成了“房地产市场下滑导致次贷危机,次贷危机演变为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冲击实体经济”的逆向反馈循环。因此,金融危机最终能否结束,将取决于美国经济的表现尤其是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恢复状况。

4 各类金融风险集中爆发的金融危机

在次贷危机中向金融危机的演变过程中,美国金融市场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金融风险。危机开始于利率周期性变化所引起的利率风险、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引起的信用风险;危机也因金融机构面对严峻的市场环境减少同业拆放所引起的流动性风险以及金融市场价格快速变动所导致的市场风险而不断加深,最后大量的交易对手违约导致的操作风险几乎使金融市场出现了去功能化的趋势(徐克恩,鄂志寰,2008)。

(五)影响不同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可以从局部和整体两个方面进行归纳。从局部看,经济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各国政坛丑闻层出不穷,政府信誉扫地;广大人民强烈要求改善生活状况,示威、游行和罢工斗争不断;法西斯分子乘机兴风作浪,促使社会更加动荡不安。从整体看,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改善本国经济形势,加紧在国际市场上争夺,使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各国进一步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进行掠夺,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世界局势危机四伏。

有学者认为这场危机分三个阶段,由2007年初的次贷危机演化为2008夏以雷曼兄弟倒闭为标志的全球金融危机,现在处于由金融危机向经济危机的演化中,最终能否变成经济危机,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但2009年2月中东欧国家银行的纷纷倒闭,有人认为是金融危机的第二波,金融危机对银行业的冲击由发达国家转移到新兴经济体,有学者认为金融危机已经演化为实实的金融危机。

从危机的演化过程中,可以看出人们对危机的认识越来越刻,对于危机原因的探究越来越多,对危机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广泛,负面影响越来越大,但很多负面影响超出了人们以前的判断和自身的认知。因为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的影响远远大于次贷危机的影响,这种影响从地域上看,可以由大到小分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对于欧美发达国家和东欧和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影响,从国别上看,中国学者研究最多的是对美国和中国的影响;从行业上看,各位研究者着重分析了对证券市场、对房地产和银行业的影响。

1 次贷危机对美国和中国的影响

在次贷危机阶段,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有两种观点,以巴菲特、索罗斯和其他学者们认为次贷危机会引起美国经济的衰退。以布什为代表的政府界人士认为,次贷危机不会导致美国经济的衰退,只能引起美国经济增长放缓,这种观点也就导致了现在看来错误的决策:美国政府放弃了对雷曼的救助。另外的解释可能是政府的相对乐观态度是为了稳定美国民众的信心。

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压倒一切的看法是,直接影响有限,比如,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在美国的投资损失占整个银行资产的比例非常低,不到l%,对银行业的业绩没有实质影响。但对中国外贸出口的影响非常明显,中国对美外贸出口大幅下降。更多的是间接影响,主要体现在心理层面和信心上。现在看来,多数研究者对危机的影响偏于保守,次贷危机对美国银行业的影响不宜估计过重(董隽,2008)的观点是太乐观了。

2 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人们对次贷危机的认识随着情况的不断恶化是逐步加深的,从美国的次贷危机已经演化成全球的金融危机人们已经达成了共识,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已经显露无遗,美国三大汽车品牌濒于倒闭就是最好的例子,毫无疑问,金融危机已经实实在在的影响到了全球的实体经济,但是在是否定性为经济危机。学者们还有不同观点。世界经济的未来走势是触底反弹的“U型”,还是漫漫无期的“L型”,人们还不能确定。

最悲观的观点要数巴菲特,他认为他有生之年不会看到世界经济的复苏,他的有生之年到底是多少年我们不清楚,但他和格林斯潘认为这是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场危机的观点则得到公认。因此,这场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将是长期、广泛和深远的。

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的负债消费模式将会进行调整,美元汇率有可能再次贬值,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会陷入阶段性调整,困

挠清洁能源所形成的产业群有可能成为下一轮经济周期繁荣的支撑点(李向阳,2009)。所以巴菲特向具有研发新能源汽车的比亚迪投资了20亿。在可预见的未来,全球经济将进入一个低利率的通胀的时代(刘辉,2008)。世界经济将进入大调整、大动荡时期,经济调整是对美国过度消费生活模式的大纠正,旧的世界经济体系会崩溃,中国等新兴经济体面临的发展机遇将大于挑战(高竣清,2008)。本次金融危机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不同,对东亚,特别是中国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影响严重性还要看美国经济衰退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黄朝翰,2008)。

(六)两次危机的相同点

除了不同点,两次危机也有一些共同点,背景方面,危机爆发之前的经济繁荣。“一战”后美国经济高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头羊,美元取代英镑,成为世界货币。这次危机发生之前,美国经济同样呈现稳定持续地发展,7--8年的经济周期波动被熨平。原因方面,房地产泡沫、信贷过度扩张、投机盛行、股市暴跌成为导火索。特征方面,危机的负面影响范围广、程度深、持续时间长,影响到全世界的各个角落。影响方面,大萧条的结果是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本次金融风暴能否引起世界格局的变化,还是未知数,但干预手段有相似之处,上次危机引起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主义的盛行,而本次危机引起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和资本主义国家国有化程度的提高。两次危机给中国带来影响都很大。不过,上次是消极影响,这次可能积极的成分会更多。

二、金融危机对中国的机遇

从以上两次经济危机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点和相同点,但对中国的影响完全不同,1929--1933年大萧条时期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国贫民穷,内战四起,对危机的影响只能被动接受。而今天情况完全不同,新中国已经建立60周年,改革开放也已30年,中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已初步实现了小康社会的目标,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外汇储备近2万亿,中国政府拿出4万亿刺激经济,保持经济又好工快地发展。同年2月份,国务院又相继出台了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物流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在这样一个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日益强大的中国将面临着更多的机遇,我们需要抓住机遇,不失时机地推动中国金融市场充分利用后发优势,迅速、高效、健康地发展。为中国的和平崛起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利用金融危机,引进高端金融人才

利用英美金融高端人才被裁员或减薪之机加大引进力度,不仅有机会招到优秀人才,而且还有可能节约招聘成本和使用成本,有利于弥补国内金融人才结构缺陷。《2008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蓝皮书》指出,目前上海金融行业从业人员超过18万,仅占上海总人口约1%;行业领军人才,兼具金融、法律、外语、产业等知识,又能掌握金融服务运作惯例的中高层金融管理人才、高级专业金融人才尤为短缺。对于力图把上海打造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规划,“抄底”华尔街金融人才,以此来增强上海的软实力是一个非常重要且难得的举措。

当然,有人会反对说,这些人曾搞垮了美国华尔街的五大投行,是引起这场金融风暴的“元凶”之一,把他们引进到中国来,可能搅乱中国的金融市场。对于这个问题,60年前就有了答案,共产党打败了,但重用了许多中的军事将领,当时许多共产党将领也想不通,成功的将军怎么能向败将学习。但事实证明:这些败将对共产党应对未来更大规模的战争还是很有价值的。同样,美国的情况是金融创新过度,而中国的问题是创新不足(胡汝银,2009)。与美国相比,中国的金融人才不能满足实体经济对金融市场的需求,难以为实体经济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从而降低了实体经济的运行效率,同时导致金融风险在低水平的金融体系中不断的积累,导致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的脆弱与动荡。因此,在从美国金融危机中吸取经验教训的同时,绝不能放慢中国金融市场改革与发展的步伐。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和金融对外开放的程度将不断提高,最终会不可避免地与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实现一体化。必须抢在这种一体化之前不失时机地发展国内的金融市场,使国内的市场参与者积累起足够的经验和市场运作技能,形成足够的竞争实力,不至于在金融市场全面开放后沦为任由国外金融机构宰割的牺牲品。QDii、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平安等海外军团的在海外市场的全军覆没和巨额浮亏就是明证。还有黑石对摩根土担利投资50亿美元,现在仅剩10亿美元。因此,就国内市场和市场参与者而言,“发展是硬道理”,没有金融市场发展,就没有操作经验;没有金融市场发展,就没有竞争实力;没有金融市场发展,就没有成长空间;没有金融市场发展,就没有金融安全。必须只争朝夕地推动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要发展就必须依靠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经验,熟悉国际金融运行规则的高端金融人才。

(二)利用金融危机,发展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

第六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10日至11日在北京大学举行。百余名专家围绕文化战略、文化产业与城市发展等展开探讨,普遍认为,在金融危机中我国文化产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认为,虽然金融危机影响了我国经济增长,但网络游戏、影视文化等文化创意产业却不断增长,已经远远超过经济增速。金融危机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一是文化产业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发展潜力大、资源消耗少,符合国家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要求;二是符合国家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要求;三是金融危机影响到我国传统的出口企业,反而给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创造了机遇;四是从内需来讲,文化消费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五是新媒体、新文化业态的兴起也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也认为,经济危机出现时,文化消费需求反而有可能增加。近年来,文化产业逐渐成为许多地方的支柱型产业之一。国家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措施出台后,也有利于解决中小文化企业的融资问题。

印度的班加罗尔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而北京中关村和大连高新创业园具有很好的条件。文化创意产业和软件外包服务业面临着新机遇。

(三)利用金融危机,加快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能源危机产生的原因篇9

关键词:煤矿;瓦斯爆炸事故;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模型;定量化分析;风险评价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D712文章编号:1009-2374(2015)08-Doi:10.13535/ki.11-4406/n.2015.

1概述

煤炭资源是我国第一大能源,其使用量占我国目前一次能源消费量70%左右,据统计,2013年我国的煤炭年产量已经达到了37亿。但是随着煤炭产量的逐渐提高,相关事故的发生率也在逐年增加,如煤矿透水、冒顶、火灾以及瓦斯爆炸等。其中,瓦斯爆炸是最为严重的灾难事故,它造成的人员伤亡数最多,经济损失最大,社会影响最恶劣。据不完全统计,仅2013年,我国发生的瓦斯爆炸事故多达189起,死亡总人数接近1500人。因此,采用有效的措施来评价煤矿瓦斯爆炸风险,对于遏止瓦斯爆炸事故和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瓦斯爆炸危险源及风险评价指标

2.1煤矿瓦斯爆炸危险源理论

对瓦斯爆炸危险源的研究最早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由专门的技术咨询委员会负责执行。对于瓦斯爆炸危险源的辨识是保证煤矿安全工作的前提与关键,也是整个系统风险评价的第一步,其优点是可应用于复杂系统的辨识且快速高效。辨别危险源要确定哪些是潜在发生事故的危险因素,通常采用经验分析预测法和理论分析法两种方法来进行辨别。所谓的经验分析法就是根据已经发生过的事故案例,通过查找其触发因素找出基于现实条件下的危险源;理论分析法就是采用数学模型的方法,预测系统内尚未发生的事故,反推其发生原因,找出其触发因素及潜在的危险源。在本文中,主要采用理论分析法来辨别危险源。

2.2煤矿瓦斯爆炸危险源辨识方法

根据危险源在事故中起到的作用,我国研究者提出了三类危险源理论,即瓦斯爆炸事故具有第一类、第二类和第三类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根据传统的能量释放理论,我们认为爆炸事故是危险物质或能量意外释放的一种形式,它可能造成过量的能量作用于人体或者是释放出干扰人体和外界自然能量交换的物质,这些就是造成人身伤害的直接原因。第二类危险源:为了防止能量的意外释放而导致的限制能量措施的破坏失衡的各种因素称之为第二类危险源。第三类危险源是一种主观的危险源,是由于组织者的安全管理决策上的失误以及一些不安全的行为从而造成了系统的失衡而导致的,这类危险源是一种隐藏的危险源,不易辨识。这三种危险源是息息相关的,第一类危险源在事故中会释放出大量的能量,是导致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的主体因素,直接决定着事故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事故的产生的必要条件,其难易程度决定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第三类危险源的出现又增加了人们辨别前两类危险源的难度。

瓦斯爆炸的危险源存在着以下特点:动态性。在煤矿开采过程中,随着生产过程的进行,对象和环境不断的更新,连续送入工作空间的新风对瓦斯的稀释是非均匀性的,具有动态特征;非线性。整个瓦斯爆炸危险源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非线性体系,火源和瓦斯的浓度聚集具有相当大的偶然性,瓦斯聚集的形成变化是非线性的,浓度变化具有随机性,瓦斯和空气的混合有可能是由于瓦斯的长时间积聚,也有可能是瓦斯无规律的大量喷涌而造成;评价单元的复杂性。主要难点在于复杂系统的评价单元的划分,单元内的瓦斯浓度不仅和开采技术、煤矿性质、工作空间状态等有关,还和井下通风系统有关。

综合上述观点和瓦斯爆炸危险源的特点,容易看出这种三类危险源的分类方法可以全面反映危险存在的原因和根源,为从多角度多方面来辨识、评价、管理控制危险源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2.3煤矿瓦斯爆炸危险源概述

瓦斯是一种煤层气,其主要成分为甲烷,主要吸附在于围岩或者煤体中。当甲烷和空气以一定比例混合时,如果附近有火种,则两者之间会发生猛烈的氧还原反应并伴随强烈的力学冲击,存在着爆炸的危险。因此,瓦斯浓度达到一定限度,存在高温、火源以及氧气充足是瓦斯爆炸的三个必须条件。

当瓦斯的浓度累计到一定范围时,遇到火源才会发生爆炸,这个临界浓度称之为瓦斯的爆炸界限,据研究,这个爆炸界限为5%~16%。如果瓦斯浓度低于5%,遇到火源时不会爆炸,只会产生一层明显的燃烧层;瓦斯浓度为9%时,爆炸性最强;瓦斯浓度高于16%时,则失去爆炸性,但是遇到明火会发生燃烧。这一爆炸界限并不是恒定的,它还受压力,温度,以及气体组分的影响。瓦斯的着火温度为650℃~750℃,受瓦斯的相对浓度、火源性质以及气压的影响。另外环境中的氧气浓度达到12%时,瓦斯与空气混合气体才会发生爆炸。因此,在开启封闭区域的时需要格外慎重,必须在火种完全熄灭后才能打开,防止新鲜空气的进入导致瓦斯爆炸。因此,通过分析我们得出,瓦斯爆炸事故危险源模型与下述的五种因素紧密相关:(1)固有的瓦斯危险源,瓦斯涌入量(第一类危险源);(2)引燃瓦斯的火源(诱发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3)环境中的氧气浓度达到12%(诱发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4)瓦斯浓度处于爆炸的极限范围内(诱发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5)人为的管理缺陷,制度缺失(第三类危险源)。

一般来说,绝大多数瓦斯爆炸事故只有在这五种因素同时存在并且相互作用时才有可能发生。采用这种因素分析方法模型,能够准确地描述事故的过程,迅速地确定事故的发生原因。

3瓦斯爆炸危险源风险评价体系的建立

建立瓦斯爆炸危险源风险评价体系有以下原则:(1)理论性原则。根据危险源理论分析得到的指标,必须和实际工况相联,真实地反映爆炸事故的特征;(2)明确性原则。指标的概念必须要明确,明确指标的范围;(3)层次性原则。各指标之间需要有明确的从属关系和相互作用关系,具有明晰的层级结构,更好地反映系统风险评价功能;(4)适用性原则。建立评价体系时要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特征进行评价。

根据事故发生理论可知,人、机器和环境这三个必需的要素只有在同一时空中两两相交的时候才有可能发生事故,图1所示为瓦斯爆炸人-机-环境系统,有三种危险因素,图中两个圆交叉的部分为事故较易发生区,三个圆的交叉部分为事故高发频率区。

图1瓦斯爆炸的人、机、环境系统示意图

为了研究煤矿瓦斯事故爆炸的危险性,寻找整个运行系统的薄弱环节从而进一步提高系统安全性,我们在遵守危险源风险评价体系建立原则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瓦斯爆炸“人-机-环境”这一特点,初步建立了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价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实践。

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价模型方程。本文根据煤矿瓦斯的爆炸特点和对以往事故的分析,参考其他行业的评估方法,提出了一个简化的风险评价模型。

H=K*D/6000(1)

式1中H为系统危险源总的风险度,0

其中:

K=(p1+p2+p3)/3(2)

p1,p2,p3分别为人,机器和环境的不安全系数。

D=L*e*C(3)

L为事故发生的可能概率,e为作业场所的人口密度,C为预估的事故严重度

上述公式中的所有参数都可以在相应的国标中查出。该方法简便易行,分析简单,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意义。

4相关案例分析

某矿区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作业人员64人,死亡52人,受伤12人中重伤2人,直接经济损失200万。勘测得瓦斯涌出量为1.9cm3/min,浓度达到10%以上。勘测得事故原因为相关人员违章操作拉出电线,电火花引起了瓦斯爆炸。

根据我国相关国标的规定,可以得到可能发生事故的概率L=10,作业场所人口密度e=6,事故严重度C=100,计算得到D=6000,查找相关规定,属于极其危险的级别,企业应该停产整顿。

由经验可以判断,在本事故中,人、机、环境的不安全情况均比较严重,p1、p2、p3均取0.6,则K=0.6。

根据公式1,H=0.6,属于风险较大的级别,该事故是极其容易发生的。

5结语

本论文以安全工程学、危险源学说以及相应的事故致因理论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下煤矿瓦斯爆炸的特点,对如何辨识煤矿瓦斯爆炸危险源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评价瓦斯爆炸风险的半定量模型和计算方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证实了其可能性,对于瓦斯爆炸的事前预防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瓦斯爆炸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因此该评价模型仍需进一步的完善,从而更好地预测事故可能性,进一步降低瓦斯爆炸造成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陈红,祁慧,谭慧.中国煤矿重大瓦斯爆炸事故规律分析[J].中国矿业,2005,14(3).

[2]殷文韬,傅贵,袁沙沙,等.2001~2012年我国重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特征及发生规律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23(2).

[3]李润求,施式亮,罗文柯.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特征与耦合规律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20

(2).

[4]张甫仁,景国勋.矿山重大危险源评价及瓦斯爆炸事故伤害模型建立的若干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2,28(1).

能源危机产生的原因篇10

引发人力资源危机的因素有很多,如社会因素、企业因素、个人因素、非个人因素等,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由于战略的发展,组织环境的变化,管理者疏忽,以及组织承诺与员工期望不符等。这些引发因素属于内部的范畴,从危机可预防性和可控性的角度出发,主要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基于经济学的资源危机

人力资源危机产生的过程中,其管理也有成本费用发生,也伴有一定程度的负面效应,从而产生企业人力资源危机。从组织层面分析是由于企业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企业资源置利用效率不断优化所决定的,从个体层面分析是由于自身全面发展的理性冲动和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引发的。

2.基于心理契约的资源危机

心理契约是企业和员工在雇佣关系中互动的一种动态平衡,在平衡的基础上,员工才能与企业和谐共处、才能保持积极的心态,并为企业持续创造价值、获得双赢的结果。而当平衡遭到破坏时,就会动摇员工对于企业的归属感,最终产生“变心”的意向。

3.基于实践的资源危机

根据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实践,可能导致的人力资源状态偏差的原因如下:一是企业撤并,并购重复机构时会造成人员富余;二是企业效益盈利能力下降时,需撤销分支机构或缩减业务规模时产生人员富余;三是目标过高的战略失败后,高目标的人力资源配置造成大量人员富余。

二、防范策略

所有防范重点在于对危机源头的防范,防范工作需要定期了解员工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态度,随时发现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实践状况,根据员工的表现来避免企业发展过程中由于企业文化、企业制度、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等因素引发的人力资源危机,调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发展的策略。这个危机源的防范是从企业的人才选拔开始,贯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全过程的活动,最后经过人员聘用和人员保留等一系列环节。

1.规范人才招聘机制与减员制度

严把选聘关,淘汰不适合企业的人选,招聘到忠于企业的优秀人才。成功选聘员工是减少企业人才流失的重要保障。减员制度是一个双向的危机制度建立。不仅能帮助企业在危机状况下做减员的依据,同时也树立员工的忧患意识。减员使得一个企业的劳动力规模逐渐减小,也能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最常用的减员方法有自然减员、提前退休和暂时解雇。

2.完善员工培训体系

企业员工培训的七个方面:、管理知识培训、新员工培训、企业文化培训营销技能方面的培训、沟通技能培训、潜能开发方面的培训、技术知识培训,任何一个方面的缺陷都可能引发危机。企业根据需求制定员工的培训计划,从而获得人力资源所创造的价值。防范员工培训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危机,应通过合理的培训需求分析,制定培训计划,守承诺、依计划地实施,从企业培训体系设计入手,注重培训结果的评估。

3.建立基于结果的绩效考评制度

员工绩效评价主要看不是工作行为和态度而是其工作结果;员工绩效评价的结果是可评估的、可量化的。要保证交换过程的公平性,管理者在设置员工绩效考核制度的时候,必须做到以下四个方面:制定多样化的绩效考核标准、建立动态的目标考核机制、重视对员工的绩效反馈、最大限度减少考核误差。

4.多元化的薪酬鼓励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