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建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十篇建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十篇

建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36:40

建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篇1

关键词:高职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修订

人才培养方案是指专业在其定位确定后,为实现这一定位而制定的实施计划的总称。人才培养方案是指导教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专业建设的核心、课程改革的基础。近几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迅速,“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教育教学理念已在高职院校深入人心。虽然培养了大批的高职毕业生,但并不意味着真正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一方面市场需要懂得高新技术、操作能力强、能够快速适应岗位需求、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并有发展后劲的高技能人才;另一方面许多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没有准确的职业岗位定位,基本素质、职业素质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缺乏就业能力。因此,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认真思考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么培养?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充分满足企业的需求,这样才能获得自身的快速发展。为此,很有必要对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以求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建筑类人才,为建筑行业作贡献。

一、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

当前,由于国内大搞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改造、房地产等项目,给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高职毕业生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根据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反馈的信息显示,本专业的毕业生基本能找到工作,工资2000元左右。但学生普遍反映,工作初期很是茫然,到工作岗位后好像什么都不懂,在大学里所学的知识跟实际工作差别很大,以前所学的知识大多没用,有用的又没有学精,有些还根本没有接触过。建筑类用人单位反映,现在就业的高职毕业生基本素质、职业素质不尽人意,好像什么都不懂,必须从头开始培训,培养得差不多了,又好高骛远,一走了之,要想找个合适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高职毕业生真不容易,但工作确实需要人,不得不以次求之。

上述现象表明,我院根据现有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需求,为了培养出适应市场需要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高技能人才,抓住目前良好的就业形势,建设好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创造品牌专业,很有必要根据市场需求,对我院现有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

二、人才培养方案包括的主要内容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包括以下18项内容:⑴人才培养目标;⑵招生对象与学制;⑶人才培养规格;⑷毕业要求(毕业证获取要求,职业资格证要求);⑸人才培养模式;⑹面向岗位(群)、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⑺课程体系的构建与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⑻实践教学体系;⑼专业核心介绍;⑽各学期时间分配表及进程计划表;⑾各教学环节各类课程的教学进程计划表;⑿各教学环节各类课程教学总学时(分)比例统计表;⒀其他培养措施;⒁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⒂专业教学队伍;⒃校内外实训基地;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审议意见;⒅学校各级有关人员的签字。

三、人才培养方案的制(修)订

1.学校制定并颁发《关于制(修)订各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

《原则意见》应包括的内容: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基本原则;基本框架及相关说明;有关具体规定和要求(如课程编码要求,归属要求,精品课程,多媒体教学,网络课程,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教材,考试考核,学分计算等);附表等。

2.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流程

(1)调研;

(2)分析调研材料;

(3)学习“原则意见”;

(4)专业带头人起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草案)或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5)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讨论“草案”,提出修改意见;

(6)专业带头人修改草案;

(7)再讨论再修改后形成讨论稿上交学校教务处;

(8)教务处组织专家审议并提出修改意见;

(9)专业带头人根据《原则意见》再修改后定稿实施。

四、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1.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原则

(1)适应社会需求的原则;

(2)以培养技术应用型管理人才为目标的原则;

(3)适应学生智能特点的原则;

(4)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筛选课程内容的原则;

(5)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内容组织原则;

(6)基于工作过程和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构建课程体系的原则。

2.调研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要是培养面向建筑生产一线的技术与管理人才,我们通过对行业企业的走访与座谈,了解到建筑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要求是:爱岗敬业、勤奋务实,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能够脚踏实地、安心在生产第一线工作;善于沟通、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善于观察总结,能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并在不断实践中积累自己的经验;在知识层面上,能识读施工图纸、能完成定位、放线等施工测量任务、能运用办公自动化软件及建筑CaD软件完成工程项目资料数据整理、熟悉施工的全过程并能组织施工、在施工过程中能做好质量、进度和一般的成本控制工作并能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同时,我们还同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保持不断线联系,定期不定期地询问他们的工作情况,在工作中遇到什么困难我们及时帮助出谋划策,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及时向我们反映,我们及时加以改进工作,便于更好地培养学生。

通过对行业、企业、学生考察和调研,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化,课程整合、课程体系构建和教学模式改革需要进一步推进;师资队伍数量不足,青年教师缺乏企业从业经验,师资队伍中缺乏具有一定行业影响力的教师等问题需待逐步解决,“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需加大培养力度;现有的校内实训场地与实训设备还没有充分利用,还需根据人才培养的要求进行完善改进;同时,校企合作虽然已经开展,但深度不够,范围不大,需要进一步把建筑类企业先进技术与标准、工作内容、工作经验等引入教学过程。在建设校外实习基地的同时,结合建筑行业的特性(季节性、建设周期长)还需进一步加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因此,结合当前建筑行业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及本专业在人才培养上的差距,进一步构建符合高职人才培养规律、适应建筑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3.优化课程体系结构是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

新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压缩了公共课所占的比重和课时,增大了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比重和课时,构建以基本素质与能力课、职业素质与能力课两个组成部分。基本素质与能力课包括公共必修课和公共任选课;职业素质与能力课包括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整个课程体系结构围绕学生的职业知识、素质、能力进行构建,使学生能学到更多更宽广的知识,使学生能掌握更多的专业基本技能与技巧。其重要修订内容包括以下5个方面。

(1)公共必修课程。所开设的公共课程严格按教育部的要求执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考试课,共48学时,全部为理论教学,安排在第一个学期;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考试课,共96个学时,其中理论教学56学时,另外以讲座的形式授课40学时,安排在第二个学期;体育与健康为考试课,共112学时,安排在第一、二、三和四共4个学期,按每学期14周,每周2课时计算,该课程原培养方案是安排为56学时,安排在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完成,每学期28学时,从这一变动看出增大了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为完成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作所应具备的强健体魄打好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为考试课52学时,理论和上机实训各占26学时,安排在第一学期完成,这门课课时有所压缩,原方案是64学时,要求学生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考试则可;大学英语为考试课在新的方案中由原4个学期的学习共240学时压缩为第一和第二学期完成共120学时,要求学生通过大学英语三级考试;形势与政策为考查课,这门课由原来的课程讲授改为讲座的形式完成;原方案普通话课程改为表达与交流课程,由原来的28课时增加到56课时,要求学生除了会说普通话以外,还要有一定的语言文字写作表达能力。从新方案和旧方案的比较可见,公共课程的总课时压缩,但拓宽了知识范围,效果反而增大,为后面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和提高学生基本素质打下基础。

(2)专业必修课程。建筑工程技术作为典型的工科专业,高等数学(考试课,96学时,安排在第一、第二学期完成)、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原为建筑工程制图,进行了知识扩充,由考查课改为考试课,提高其学习要求,共88学时,分2个学期完成,第一学期60学时讲授基本识图与制图知识,第二学期28学时讲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识图与制图),将原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3门课程合并为建筑力学一门课程(考试课,60学时,安排在第一学期完成)、建筑材料与检测(原为建筑材料,考试课,60学时,增大了材料检测内容的实践课时);工程测量(原为建筑工程测量,考试课所学内容进行扩充,64学时,安排在第二学期完成)、建筑CaD(为考查课,56学时,原来安排在第三学期改到第二学期完成,主要为完成工程测量课程数字化成图作基础);原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课程合并为建筑结构一门课程(为考试课,共108学时,安排在第三学期完成);其他专业必修课变动不大。专业必修课调整后为学生后面专业限选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专业限选课程。针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学而不精的问题,新人才培养方案特设置了3个专业方向的限选课程,要求学生根据爱好选择一个专业方向来专攻。3个专业方向分别为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方向、建筑工程造价方向和工程监理方向。根据专业方向分别设置相应的限选课程,如,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方向设置有建筑施工组织、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建筑施工组织课程设计、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4门限选课程;建筑工程造价方向设置有工程造价软件应用、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和建筑施工组织3门课程;工程监理方向设置有建设工程进度控制、建设工程进度控制课程设计、建设工程投资控制和建设工程质量控制4门课程。同时还要求每位学生参加相应方向的毕业顶岗实习,让学生学有专攻,毕业后能“下得去、做得下”。

(4)专业任选课程。考虑到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的任职历程,将来需要通过一级或二级建造师的考试才能获取做项目经理的资格,特设置了与建造师考试相关的还没有讲授的课程供学生选修,如建设工程经济(60学时,安排在第三学期)、工程建设监理概论(36学时,安排在第三学期)、钢结构(36学时,安排在第四学期)、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60学时,安排在第四学期)、建设工程项目管理(36学时,安排在第四学期)等5门课程,这些课程全为考查课程,为以后参加建造师的考试打下一定的基础。

(5)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十分注重学生实践教学环节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为此新人才培养方案都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设置,一方面大部分课程都设置了相应的实践课学时,另一方面大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原来的“2.5+0.5”模式改为“2+0.5+0.5”模式,即由原来的两年半理论学习加半年毕业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为两年理论学习加半年单项综合能力实践再加半年毕业顶岗实习。这样就可以使得学生在毕业顶岗实习的过程中不至于一筹莫展,很容易进入顶岗实习角色,同时还可以在毕业顶岗实习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实习所接触到的工程完成毕业设计。

五、结束语

在深入调查咸宁市建筑行业企业人才市场需求和我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反馈的基础上,认真分析研究我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局限性和缺陷,本着服务于学生,着眼于学生,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满足社会市场需求为目标,特修订了合乎实际的新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利于该专业学生毕业时就业面更为宽广,就业机会更多,使其在未来的社会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赵昕.工作过程知识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J].职业技术教育,2007,7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建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篇2

文章以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更名,以及南昌大学制定新版本科培养方案为背景,探讨制定大土木类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新版培养方案以培养具有土木建筑基本知识,能在建筑环境与建筑能源领域从事设计、施工、制造、运行、咨询及节能改造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员为目标,探索开设大土木类专业平台课、第三学期实践课程及特色课程等。

关键词:土木类;专业平台课;第三学期;特色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0;tV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52909(2017)01003605

1998年教育部将原土建类的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和城市燃气工程专业合并调整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2012年教育部又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专业、建筑设施智能技术专业合并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以下简称建环专业)。建环专业两次合并更名过程中,国内各相关高校对其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张昌等[1]全面研究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系统总结了专业人才培养中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经验。杨吉民等[2]介绍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王晏平等[3]介绍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培养计划制定的原则及课程体系的主要内容,阐述了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的主要特点。李锐等[4]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符永正等[5]对专业指导委员会提出的最新专业指导性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培养目标定位、课程名称等提出一些建议。张腾飞等[6]将国内该专业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与发达国家与地区高校相应专业进行了比较,发现国内的建环专业尚需增加涉及建筑学、结构、给排水等方面的专业平台课,以打通目前存在的专业壁垒。李志生等[7]介绍了国内外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最新的发展趋势,分析了高校进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时所应采取的对策。张国强等[8]研究并学习发达国家的思维方法,对建环专业进行准确的专业定位。倪龙等[9]认为建环专业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徐荣进等[10-11]提出了学校、教师、企业和学生等各群体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及其改革的必要性。李永存等[12]认为在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应新增能源供给系统方面的内容,以满足行业对该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同时也促进该专业的健康发展。金光[13]针对新更名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和“教与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必修环节适当增加建筑节能技术与管理课程模块。南昌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根据学校本科招生制度和培养模式的新变化,制定了2016版大土木类建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南昌大学制定建环专业新版培养方案的背景

南昌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前身是2010年申蟮慕ㄖ节能技术与工程专业,当时是应教育部关于

高等学校设置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新专业的要求而申报的,于2011年开始正式招生。学校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专业设置在建筑工程学院。学院有土木工程系、建筑学系、水利工程系及工程力学实验中心,拥有8个建筑、土木及力学类专业。学校第一版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传统建环专业培养课程为主,兼具部分建筑土木和节能课程。

为将南昌大学建设成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全面提高学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在“人为本、德为先、学为上”的育人理念引领下,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等文件要求,在总结学校2012年以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取得的经验和成绩的基础上,南昌大学制定2016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此次培养方案的修订,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通专融合为途径,以创新创业教育为突破口,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驱动力,以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为抓手,以大类培养、学分选课制、三学期制、学业评价等改革为手段,着力构建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更加科学和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培养目标

根据专业指导委员会要求及学校具体情况,修定后的建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为:适应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较好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基础,具备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具有土木建筑基本知识,掌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具有在政府部门、设计研究院、工程建设公司、设备制造企业、运营公司、能源管理公司、绿建咨询公司等单位和机构,从事采暖、通风、空调、净化、冷热源、供热、燃气、节能改造等方面的规划设计、研发制造、施工安装、运行管理及系统保障等技术或管理岗位工作的能力。

三、建环专业大土木类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南昌大学2016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创新创业类课程构成。专业通识教育课程约占30%,学科基础课程约占30%,专业课程约占36%,创新创业类课程约占4%。通识教育课程分为Ⅰ类公共必修课程和Ⅱ类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Ⅰ类公共必修课由思想政治理论课、英语、体育、计算机类课程等组成。Ⅱ类文化素质课主要包括

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认知能力、实践能力、批判能力、国际视野,帮助学生掌握不同学科的科学思维方法,对学生进行完善人格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优质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由

最核心、最基础的专业主干课程(16门左右)组成。专业课程则根据学生就业、考研、出国或者联合培养等要求灵活设置课程模块,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需求,在学院教师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从而形成个性化的专业或者专业方向。专业课程分为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基于学校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培养课程体系学分比例见表1。

(一)构建土木类专业课程平台

南昌大学自2016年开始不分专业按院系大类招生,一、二年级按大类进行培养,同一大类的学生修读共同学科平台课程,三、四年级根据学生个人兴趣和发展需求进行专业分流,分类培养。共同修读两个学年的专业大类平台课程应不低于16门,共同修读一年半的专业大类平台课程应不低于12门,共同修读一年的专业大类平台课程应不低于8门。学生专业分流时间原则上在第二个学年结束后。但是由于建筑工程学院土木系有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4个本科专业,专业种类繁杂,因此,选择共同修读一年8门专业大类平台课程(具体课程见表2)。表2中工程制图类课程包括画法几何、土木CaD及部分建筑信息模型(Bim)课程,还安排了Bim相关课程设计。工程测量系列课程是此次培养方案新增的课程,一是学院具有完备的工程测量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条件;二是有很多毕业生从事工程施工工作,需要学习该课程知识。工程经济学及管理基础课程由工程管理教研室承担教学,为学生将来从事项目管理及工程造价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二)第三学期实践课程设计

南昌大学现在实行的是传统两学期制教学模式,即秋季学期(约20周)+寒假(约5周)+春季学期(约20周)+暑假(约7周)。改革后,根据《南昌大学“三学期制”实施方案》,

实行“三学期制”,以实现课程结构的整体优化。学期制模式改为两长一短三个学期,即:秋季学期(18周)+寒假(约5周)+春季学期(18周)+夏季学期(4周)+暑假(约7周),总教学周数为40周,寒暑假的放假时间基本不变。实施“三学期制”后,秋季学期和春季学期主要安排理论教学,夏季学期主要安排实习、实训、课程设计、综合试验等实践教学环节。根据学校要求,此次建环专业新版培养方案中,将原先在春秋学期进行的课程设计、实验、认识实习安排在夏季学期即第三学期(见表3)。

根据学校学制学分规定,学分计算最小单位为0.5学分,理论学时须为8学时的整数倍,实验学时须为16学时的整数倍,实验学时超过32学时的实验课,可以单独设为一门课程,不到32学时的实验课,应在同一课程群内整合成实验课;鼓励多开设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因此,将原本分散在传热学、工程热力学和流体力学课程中的验证性试验合并为热工及流体实验,并在三年级夏季学期开设,之前工程热力学理论课在二年级上学期开设,传热学课程和流体力学课程在二年级下学期开设。另外,将供热工程、空气调节、空调用制冷技术三门课程的实验合并成暖通空调综合实验,在四年级夏季学期开设,之前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在三年级上学期开设,供热工程课程和空气调节课程在三年级下学期开设。

将课程设计和实验安排在夏季学期,这样不会影响学生春秋学期期末备考理论课,同时又能使学生专心完成实践任务,也便于教师集中指导。

(三)特色课程设计

1.土木特色课程

由于学院特色课程主要是传统土木和建筑类相结合的课程,因此,建环专业侧重土建类理论知识体系,这不同于偏重机械类课程体系的传统建环专业。除了上文介绍的土木类平台课程外,建环专业培养方案还设置有房屋建筑学(含课程设计)、绿色建筑材料(含实验)课程,分别在二年级的上学期和下学期开设。土木类特色课程的设置,旨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原理,具有一定建筑识图能力,同时对保温节能建筑材料的结构原理、力学及热工性能也有了解。

2.建筑节能类特色课程

由于建环专业的前身是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专业,因此修订培养方案时保留了第一版培养方案中有关建筑节能类课程,包括建筑节能原理及技术、建筑能效评估(含课程设计)、建筑能效管理与节能、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含课程设计)等课程。与第一版培养方案的区别在于,这次修订将这些课程分别设在大三下学期及大四上学期。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将来能在能源管理公司、绿建咨询公司,从事建筑节能改造及项目咨询工作,扩大学生的专业适应范围。

3.开放研究生课程共享

按学校要求,“学院在修订培养方案时,可以考虑开放研究生课程共享,鼓励有志于继续深造的同学提前修读研究生课程,如果进入我校学习,其在本科期间修读的研究生课程将给予认定并免修。”此次培养方案中设有数值传热学、能量系统火用分析等研究生选修课,一方面是为了响应学校要求,另一方是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提供理论基础。

四、结语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经过两次专业名称的变更,使其专业应用范围得到扩大和调整,极具时代特色。根据南昌大学2016年起不分专业,按院系大类招生,一、二年级按大类进行培养教学的要求,土木工程系建环专业进行了大土木类人才培养的创新探索和实践。主要举措有开设8门大土木类专业平台课程、构建第三学期实践课程及开设特色课程(土木类特色课程、节能类特色课程和

研究生共享课程)等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参考文献:

[1]张昌,郑万兵,汤文华,汪秀清.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教育,2008,17(3):35-40.

[2]杨吉民,李清清,张照辉.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高等教育,2009,18(6):18-21.

[3]王晏平,黄镭,王造奇,宣玲娟.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课程新体系框架探讨[J].高等教育,2005,14(3):45-48.

[4]李锐,郝学军,詹淑慧,邵宗义.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特色专业研究与建设[J].高等教育,2011,20(6):35-39.

[5]符永正,刘冬华,焦良珍.关于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12(4):40-42.

[6]张腾飞,耿阳,王树刚,端木琳.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宽口径大类培养探索――中外大学培养模式对比分析[J].高等教育,2011,20(1):22-26.

[7]李志生,张国强,李念平,陈友明,欧阳浪琴.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国内外发展趋势[J].高等教育,2008,17(1):1-5.

[8]张国强,李志生,陈友明,李念平,欧阳浪琴.基于教育国H化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定位探讨[J].高等教育,2006,15(3):4-9.

[9]倪龙,姚杨.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人才需求及培养探讨[J].高等教育,2010,19(4):46-50.

[10]徐荣进,王贞涛,宋新南,徐惠斌.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4(5):188-190.

[11]徐荣进,宋新南,王贞涛,王颖泽.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5(1):107-108.

[12]李永存,王海桥,邹声华,李轶群.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探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6(10):28-29.

[13]金光.新形势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及“教与学”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46):110-111.

abstract:

建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篇3

伴随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建筑业也成为国民经济支撑产业的组成部分,建筑人才市场需求量增加,各高校相继增办建筑学专业。据有关统计报道,到2010年底,全国有286所本科高校设有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建筑类专业,每年毕业生达9000多人,除部分进入设计院进行建筑设计外,不少毕业生从事其他相关行业如房地产开发公司等。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建筑业理论型和研究型的人才需求量毕竟是少数,社会市场及用人单位需求的是大量能解决实际问题,产生经济效益的应用型人才。目前高校建筑学教学中,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仅仅强调设计能力培养,实践教学比较薄弱,理论教学与工程实际脱节,导致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实际可操作性和适应性。地方高校建筑专业教学由于受到学校客观条件的限制,学生缺少实践技能方面的培训,专业技能无法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欠缺,与建筑专业“老八校”及一些“211工程”名牌高校相比,学生综合素质有一定的差距,当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工作时,有的甚至无法胜任岗位考核,严重滞后于目前社会对建筑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表明了许多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所以地方高校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怎样使建筑教育跟上时代步伐,培养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专业建筑人才,是地方高校急需解决的新课题。

二、培养高等建筑专业应用型人才是时代需要

1、经济发展需要应用型人才

建筑行业的功能是满足人类生产、生活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大发展,社会对建筑的性能、感官和舒适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建筑业的要求,必须由高等院校培养出的大量应用型人才去完成。

2、社会发展需要应用型人才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在未来20-30年内,建筑业的发展和城市化推进速度加快。虽然研究型人才对国家非常重要,但是社会发展需要更多的是应用技术类人才参与,尤其是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地方经济的发展对建筑人才的需求也增大,应用型人才更为缺乏,因为在城市化过程中,大型楼堂馆所的建设毕竟是少数,而住宅、小区等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建筑才是主要内容,这些建筑的完成需要的不仅仅是创意,更多的是能解决实际客观问题的务实性人才。

3、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

另外,我国目前高校建筑专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模式单一,过分强调强化专业教学,教学内容大同小异,大多仅在教学课时和课目作一些调整。但是由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区域和城市都有较大的差别,从而决定了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作为地方高校为所在区域培养经济发展所急需的应用型人才是义不容辞的职责,同时也是时代的要求。

三、地方高校建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

由于高校属性、类型、层次、特色的多样性决定了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多样性。目前我国高校工科人才培养目标分为三类:研究型和教学研究性高校目标是培养理论型科学家和工程师,注重学科理论体系的研究,能系统地掌握尖端的理论和设计方法;高职类院校注重技能性,以培养有较强的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而教学型地方本科高校,其培养的人才是介于前两类院校之间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是能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应用于社会实践的人才,是能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基础知识和技能,从事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和过程指导,在生产第一线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纵观先进国家的教育模式可以看到,重视人才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已放在重要的地位,美国排列前50名的高校,也并不都是研究型大学。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于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要以及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必须明确学校的定位,明确学生毕业后择业定向,在教学上有明确的培养目标。根据办学性质,地方高校教育要为区域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其建筑学专业定位是:培养出应具备国家注册建筑师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面向区域城市、以设计地方适应性建筑工程项目的职业建筑人才。教学培养目标应确定为:掌握以建筑学专业中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等相关方面的原理和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绘图能力和快速设计能力,毕业后能迅速熟悉工作环境,运用现代建筑设计方法,在地方性建筑项目工程中以设计技能为核心,掌握各种设计规范,熟练进行创造性的建筑方案设计,顺利参与完成设计全过程,同时还了解项目策划、开发管理以及组织多专业协作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技术指导,现场解决实际问题,以适应建筑市场目前建筑、规划、装饰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四、地方高校建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采用以培养学生掌握建筑学系统知识、能力、素质的教学体系和运行组织方式,以期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型人才的本质特征是具有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即具有明确的职业性、实用性、实践性和高层次。他不是单纯的操作工,不仅要有宽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又要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技能,其知识结构必须比较全面,是社会需求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人才。因此其培养模式的制定必须考虑高校所在区域和学生毕业后工作去向等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有目的设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相关专业和课程,合理安排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在“知识积累+技能训练—实践运用”的循环往复中促进理论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1、优化教学体系,深化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改革

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应建立创新的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建设要体现“应用”二字,其核心环节是“实践教学”。建筑学是一门古老的的综合性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根据市场需求和培养目标,遵循“应用”的原则,在原有的“学科基础”、“专业基础”、“职业基础”教学模块上,合理适当地调整好基础课与专业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明确实践教学课所占的比例。在常见的课程组织按时间递进的教学方式基础之上,强化融贯机制,按课程相关联的知识点来划分课程系列,做到理论与实践相互衔接和融合,让学生及早融入实践教学,真正将应用型落实到建筑学教育的实处。

2、强化主干课程,加强学生快速设计能力和表现能力培养

建筑学专业特点决定了设计教学的主体地位,建筑设计课程是建筑系各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和主线,方案设计能力是建筑系学生最重要的基本技能,尤其是快速设计是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功。用人单位需要的是迅速上手实际工程,做出设计方案,解决实际问题,在最短的时间内给设计院和企业创造实际价值的人才。学生方案设计能力的强弱以及可操作性,决定了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也决定了学生能否胜任工作岗位,因此要强化学生快速设计和表现能力的培养,以便适应今后工作需要。在课程教学上要采用设计入门、深入提高、综合扩展三阶段分学期进行,即从建筑语言开始,学习建筑设计的表现方法及设计过程,培养学生建立整体的环境设计意识,掌握相关知识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熟悉掌握建筑设计立项到完成的整个流程。结合注册建筑师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强调建筑师的职业训练,培养学生从事实际建筑设计的能力,进一步强化专业技能,有目的地选修比如房地产开发、建筑环境行为学、建筑节能技术、建筑设备等相关课程,为培养、提高今后工作的综合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3、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应加强实践教学的改革,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筑学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建筑学专业教育区别于其他很多专业教育的主要标志就是强调实践能力。应用型建筑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必须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来培养,而加强建筑空间认识和表达能力培养的基本功训练是其主要途径。实践教学要突出“能力培养”这一主题,应由认识实习、古建筑测绘实习、建筑绘画实习、计算机建筑表现、建筑模型制作、毕业设计实习等诸多环节组成,让学生在各个环节中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加强对建筑功能、形式及空间的理解。传统教学强调类型设计训练,以“假而全”为目的,脱离实际搞“假题假做”,学生对此无兴趣,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要。毕业设计要提倡“真题真做”,选择真实场地制定设计方案,让学生全身心深入进去,将毕业设计作为学生进入社会的“实战演习”,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利用高校的理论资源优势与建筑企业、房地产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建立设计院及实验室,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场所,将项目工程变为实习生和建筑师培训基地。通过这样的实践教学的培养,学生毕业走入社会后即可迅速胜任自身岗位。

4、培养执业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建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篇4

关键词:建筑学,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能力

随着国家建筑行业的深化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建筑工程设计中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和新设备的不断涌现以及大型工程国际化招投标的推行,促使建筑市场逐渐趋向规范化、国际化。而过去传统的建筑学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很好适应市场的变化,出现了在校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之间缺乏良好对接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应结合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尝试通过课程和培养模式的改革,使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和技能得到优化和提高,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1课程体系改革的意义和目标

根据对建筑市场的调查数据显示,多数人认为建筑类专业人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包括:民用建筑设计、建筑制图、建筑构造建筑物理、建筑结构、建筑设备、建筑材料、建筑历史、建筑施工等,其内容涵盖方案设计、建筑历史及理论、建筑技术和施工几个方面。同时,从事设计工作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熟练的计算机绘图能力、编制施工方案的能力。因此,对于课程体系的改革,应结合市场需求合理划分知识模块,建立完整的专业知识结构,适当增加人文艺术类课程。在制定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时,应以毕业生实际从事岗位需要和必备的知识、技能、能力、素质为依据,打破传统课程体系中的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的模式,将课程按照培养目标要求,划分为通识基础、设计系列、理论系列、美学与人文素质、建筑技术五大课程群。优化后的课程体系以建筑设计系列课程为主线,加强基础,注重实践,通过分阶段的建筑设计训练提高学生的专业基本功、设计思维及创新能力、方案沟通与协调能力[1]。

2改革前后的课程体系比较

传统的建筑学本科课程体系着重于学生基础美术训练、制图和表现能力、平面功能划分和空间布局、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改革后的课程体系可以结合目前世界建筑发展趋向,增加建筑节能、生态建筑等课程,结合建筑项目施工管理,增加建筑师业务、建设法规、建筑施工等课程。加强学生美学素养的形成及提升,增加建筑美学、建筑赏析、建筑绘画及表现等课程。加强实践环节,加快和完善校外实习平台的建设,使学生能更有效地参与到专业实习中。

1)原有课程体系。

以我校为例,分为四个模块,分别为:通识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具体课程涵盖内容。

2)改革后的课程体系。

改革后的课程体系立足于学生建筑设计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加强学生的建筑绘画能力、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的训练,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紧密结合。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可以根据课程性质划分为通识基础课程、设计类课程、理论类课程、美学修养与人文素质课程、建筑技术类课程、实践类课程六个课程群,形成以通识教育为基础,建筑设计为核心,建筑理论和技术为支撑,结合实践,渗透美学和人文知识的课程体系[2]。

3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都应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建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为重点,同时使学生具备一定的项目策划及工程施工知识,毕业后能在设计院、房地产企业、建筑施工单位从事建筑设计及相关工作。因而,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

1)明确目标,分层次提高。

专业能力的提高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基础技能,包括场地设计、功能分区与流线组织、建筑方案设计、快速表达等。这一层次的能力可以帮助学生适应一般的设计工作。二是创新能力,设计实际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会根据建筑及环境的复杂程度不同出现矛盾和问题,我们要做的是结合场地要求和现代建筑的发展,提出最合理的解决建筑和环境问题的方案。所以创新能力是理解力、创造力和协调能力的综合[3]。

2)学分制改革。

国内目前的学分制借鉴于国外大学的做法,目的是扩大学生的自,使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选课,自主安排学习进程。在完全学分制的情况下,学生有着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包括:专业选择权、学业规划选择权、课程选择权、教师选择权,但从学分制的实施来看,国内主要停留在课程及教师的选择权上,并且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课程的选择性有限,教学计划的修订,教师评价体系的不完善等。因此,如何加大学生对于课程的自主选择性,允许学生选择辅修方向,协调好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实现跨专业和学科选课等,都是推行学分制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3)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接轨。

建筑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可与市内多家设计单位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使其成为学生的实习基地,以利于学生进行专业实习,同时便于学生了解行业需求,明确专业学习内容,完善知识体系结构,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完成就业对接[4]。

4结语

根据建筑学专业评估要求和行业对于学生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的要求,编制人才培养方案,依照培养目标进行课程体系构建,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结合市场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对于高校建筑学专业的发展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樊莹,董晓婉.浅谈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架构及实施[J].教育技术研究,2012(4):211-212.

[2]孙超法,张万奎.建筑学专业“一心两翼”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32):87-88.

[3]邢双军,方勇锋,陈跃.以能力为核心的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初探[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1(2):105-108.

建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篇5

一、目前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差异性

当前,国内诸多高职院校都设有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调研发现,各校该专业的课程设置有很大的差异性,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培养目标有差异

教育部统一将该专业的培养目标规定为:培养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能从事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和技术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该专业设有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园林工程方向,在这里我们仅讨论建筑设计方向。由于学校办学具有地域性,内地一些院校该专业的毕业生分布于市、县、镇中小型设计院,担纲建筑设计师的角色,因此专业课程设置以国家二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内容为主导纲要,也就是“小建筑学”的教学安排,由本科阶段的建筑学专业五年制变为专科阶段的三年制,这必然会导致学生学习内容过多且不深入,况且学生生源参差不齐,绝大部分学生入校时没有美术基础,高考填报志愿时对专业认识不充分,外加各高职院校在教学时强调突出高职特色,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减少了理论教学学时,将学生培养成多面手就有些勉为其难了。

2.专业核心能力有差异

到底要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各校认识也不一样。显然,培养学生具备中小型民用建筑设计、建筑效果图及建筑图纸的设计绘图能力是共同目标,但有些学校还增设了现场施工、经济管理甚至结构设计能力培养课程,要涵盖各个方面,有些高职院校是从老中专转型而来,师资配备不甚合理,产生了因人设课、因师设课现象,专业特色不够突出,由此,建筑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在国内各院校没有统一。

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重构思路

深圳作为设计之都,本地建筑设计公司外加各地设计院在深圳设立的分公司有160多家,设计市场相当饱和,设计人才呈现高学历高职称分布的态势,我校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自2000年开设以来,已向企业输送毕业生近350人,每届学生的就业对口率都在85%以上,在深圳建筑设计行业已占据一席之地,深受用人企业的好评。毕业生在企业作为建筑师的助手,在方案阶段能很好地理解设计师的思路进行方案深化和表达,完成项目招标设计文本的设计与平面制作,在施工图阶段熟练运用电脑进行建筑施工图设计,完成大量的绘图工作,已经有不少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独立担纲设计师的角色。基于此,结合深圳地区建筑行业特色,对我校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现有课程体系重作构思,以期培养受企业欢迎的设计人才。

1.进行职业分析,确定职业能力目标

概括地讲,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是建筑师的助手。详细阐述为:具备初步的建筑方案设计能力,能胜任设计公司的辅助设计工作,具备后续学习能力,熟练应用计算机软件绘制建筑图纸,具有建筑施工图设计能力。对以上能力进行分解,理解为:初步的建筑方案设计能力是指能自主进行常见类型的中小型建筑方案设计与表现;胜任设计公司的辅助设计工作是指能理解导师的意图进行设计的完善;后续学习能力强调的是学生不是当一辈子绘图员,应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熟练应用计算机软件绘制建筑图纸是立足之本,能熟练完成图纸抄绘、效果图表现、文本制作等辅助设计工作。具有建筑施工图设计能力是指能胜任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工作。

2.课程体系重构的思路

根据职业能力目标,进行能力细分,初步得出需要的课程支撑体系(见下页表1),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课程安排紧紧围绕职业能力展开设计。

(1)思路一:设定培养目标的原则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教学目标,所有课程的设置中心围绕专业培养目标进行。

(2)思路二:注重学生学习智能的开发高职学生入校时成绩不高,虽对专业参与热情高,但学习动力不够、自我控制能力弱、空间思维能力欠缺、学习方法不好,因此我们在课程设计中应注重学生学习智能的开发,用不同于传统学科教育的方式组织课程,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进程中循序渐进,深入浅出教学,将复杂的原理形象化、具象化,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入门,逐步架构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3)思路三:注重课程的复合集成以专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选择教学内容,进行课程的复合集成,将相关联的课程整合,如:依据建筑材料与建筑构造的关系,将“建筑材料”与“建筑构造”整合为“建筑构造1”。依据专业涉及到的技术理论知识,将“建筑设备”、“建筑施工”整合为“建筑技术概论”。依据专业需要的专业基础技能,将“素描”、“色彩”、“构成”整合为“建筑美术基础”。依据专业设计到的计算机技能要求,将“3DmaX”、“photoshop”、“Coreldraw”整合为“建筑电脑效果图设计”。

(4)思路四:注重技能的螺旋上升所谓课程体系螺旋上升式排列,是指课程内容在各个教学阶段循环加深,这种排列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对本学科中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的更深入更全面的阐述,并对解决相关问题进行综合能力训练,使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呈螺旋上升的形式.在进行专业课程体系重构时,从建筑设计入门到基本技能与理论培养,到方案设计能力,再进一步到施工图设计能力的培养;从居住建筑到公共建筑;从居住单体到居住小区;从多层建筑到高层建筑;技能培养在不断反复同时又螺旋上升,最后完成综合课题设计和毕业设计,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学校为企业输送了所需人才。

(5)思路五:定义各门课程关键能力培养目标专业课程由于受总学分数的限制,各门课程理应得到理性回归,各门课程由不同的老师讲授,在重构课程体系时就应把每门课的关键能力目标提炼出来(见下页表2),要求各授课老师完全熟悉专业全部课程的能力目标,通过自己的讲授方法达到所授课程目标,这是指导教学过程与考核内容的统一标准。

三、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重构方案

由于各校学分总数与学时数存在不同,课程的细节安排也各不相同,但课程的前后安排顺序是一致的,课程的重构方案(见下页表2)。

建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篇6

关键词:建筑类;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029-02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高职院校(含民办高职院校)已成为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力量和基本阵地之一。

据统计,截止到2010年高等职业教育为国家培养了近1300万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这其中也包括286所民办高职院校(占23.7%)所培养的专门人才。因此民办高职院校的所处地位不可忽视,它在高等职业教育人力资源强国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无容置疑。如山东就是如此。据文献{1},2009年山东省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教育机构)5823所,在校学生达到164.2万人,其中民办普通高等学校37所(含12所独立学院),在校生28.7万人。万人学校已成为民办院校的主流。象山东现代职业学院在校生已达两万多人,已为国家培养近万名学生。从职业教育系统来说,高等职业教育下连中等职业教育,上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应用性专科,本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进程中具有引领作用。但是高职院校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应具备什么条件才能承担起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任,这是许多高职院校值得探讨的大课题。这也正是本课题所要研究的问题。

二、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特征

高端技能型人才既不同于高端人才,那是综合性大学的培养目标;也不同于技能型人才,那是中等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高端技能型人才应是高等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其特征是:

这种人才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素养与知识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基本技能,能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高、技能强的复合型人才。这样的一线人才在综合性大学难以培养,而在高职院校中则有对其独特的培养优势。这在当前大力倡导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之下,充分发挥其优势可以更多更快地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因此,发展高职教育已成为我国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三、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培养过程既包括了一定深度的理论知识,又包括在校内实训技能的初步掌握,还包括极为重要的一环企业岗位技能能的培养。由此可见,高端技能型人才除了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外,更多的是专业技能的掌握。

山东现代职业学院建筑类专业走的正是这样一条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之路。本校的建筑工程学院的三个专业: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工程造价,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强化各种培养措施,在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11届本学院毕业生的网签率达到97%以上。新生入学人数达到1300多人,比2010年度增加500多人。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模式变化,新的培养模式注重以下方面的内容:

(一)以就业为导向,重新调整学生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建筑工程学院所属的专业主要为企业培养施工、建筑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等岗位的一线高端复合型人才。这种人才既要掌握“必须够用”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基本的专业实践技能。因此,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侧重于实际能力的学生培养方案,是本学院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一大特点。同时与之相对应的课程体系也以此为基础,在体现一定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更多地体现专门技术和操作技能。

建筑工程学院高端技术人才方案的的特点是在教学方面一是建立专业基础教学平台和专业课教学平台两个平台。如将土木工程概论、建筑识图与建筑构造、建筑测量与仪表等课作为专业基础教学平台课程;将建筑工程估价课、建筑招投标与管理等课作为专业课教学平台课程。二是在专业课平台课程的基础上派生出与企业岗位(施工、管理、预算员等)所需要具体课程。如适合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混应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施工等的课程;适合于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建筑工程项目、建筑施工与组织、建筑工程合同、国际工程合同管理等的课程;适合于建筑工程造价专业的工程定额与预算、工程量清单计价、造价软件等的课程。

调整后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学生是否接受,我们曾对415名工程造价专业毕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有57%的毕业生很满意新的培养方干案,24%的学生较满意,只有不到20%的毕业生认为一般。

从问卷结果可认为调整后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是得到了学生们的总体认可的,在实践中是可行的。

(二)充分调动学校所具有的资源改善学生的实训条件,使学生在校内获得了初步上岗的的技能,为进一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础

高职院校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由于经费、场地、师资等原因,学生技能的培养是其薄弱环节。但由于发展的需要学校不断地强化各类教学设施,使学校的基本建设一直在进行。这也同时为建筑工程学院各专业提供了良好的实训环境。象山东现代职业学院正在的建设的项目有大学生活动中心、学术报告厅、教师公寓等。既有现场,又有负责的建筑工程技术人员。这些正是我们可充分利用的资源。在花费极少的条件下学院各专业中的许多课程教学都在实训过程中得到了印证和升华。象专业基础平台课“土木工程概论”、“建筑力学”这类原本枯燥的课由于有现场也讲的有声有色,学生也颇有趣味,在与教师、工程师互动中验证了课堂中学到的理论,也提升了学生的能力。建筑测量仪器在学院规划布局的应用,建筑工程管理及工程造价计算机房的建立,pKpm工程软件、工程造价{广联达}软件在机房中的实训应用,都为以后专业课程案例教学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提供了支撑。

(三)建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通过建立工学结合、校企结合的基地给学生真刀真枪实践的机会,这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必不可少的过程。这里比较困难的问题是如何建立“长效机制”而实现双赢,常常是校企合作“校热企冷”。只有发挥学校的优势,帮助企业解决企业内存在的实际问题,就能达到长期合作的目的。为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发挥双师教师的理论和实践的优势,为企业职工在学校内进行工程培训,提高企业整体的业务素质和工程能力。尤其是工程质量认识,工程安全认识,工程标准和规范认识等的培训,是颇受企业领导和职工欢迎的。进而大大提高了企业培养学生技能型人才的积极性。并且常常将来实习的优秀学生招入企业。另外,在校内建立“校中厂”也是加强校企合作的重要措施。如山东现代高职学院的建筑工程学院,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了解到建筑施工过程中,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就能产生建筑垃圾500~600吨;而对于拆除的旧建筑来说,将产生7000~12000吨建筑垃圾。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已成为建筑企业急需解决的课题。本学院拟通过3年时间准备在校内实验实训室中建成一套“建筑垃圾回收生产线”投入生产,这条生产线不仅解决本校正在施工的建筑所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还为学生的实训、培训技能鉴定提供保证,同时还可为其他建工企业处理垃圾和提供再生产品如再生砂、窨井盖、盖板、轻质保温隔音材料等。本计划不仅得到学校的核准还得到了许多企业的大力支,他们对建立“建筑垃圾回收生产线”很有兴趣。通过课题引路,创新合作模式,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校企双赢。这也是我们在加强与校企合作的要求中正在探索的路子。

四、结论

(一)培养建筑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已经历史地落在公办及民办相关高职院校的身上,这是时代的需要,建筑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建筑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在当前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决不能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由国家主管的体制。我们是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教育经费远远不能满足高职教育的需要,必须走适合本国特色的道路。教育与实际相结合,偏重于专业建筑技能的培养模式是早出人才、快出人才的正确选择。

(三)培养建筑类高端技能型人才不仅是相关学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也应是全社会的共同的培养目标。因此,企业也应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大使命即提供必要的的实训基地。目前,强化学校与建筑企业合作已是当前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

(四)高职院校要切切实实地增加投入,加强和改善校内的实训基地建设,以提高校内实训环节的质量,同样也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之必须。只有发挥学校和企业两个实训基地的培养功能,才是建筑类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成功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山东省教育厅.二九年全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建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篇7

从目前社会对建筑行业人才需求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不足,并提出了适合社会需求的土木工程专业新的培养方案。在新培养方案中,通过创建校企合作平台和实施保障体系突出了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为地方院校土建类专业培养方案和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平台

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52909(2013)04010105

目前,地方院校在全国普通高校中占绝大多数,成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的主力军[1]。截至现在,中国有1003所高校开设了高等工程教育,在校本科生371万人,研究生47万人。加强地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推进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改变包括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在内的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素质不高的现象[2],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经济管理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是相关教育工作者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结合教育部提出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沈阳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在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实践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旨在为地方院校土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新的模式和途径。

一、原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

原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实践环节。

(1)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环节各自孤立,没有一个独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各门实验课程或课程设计教学仅仅是为各自的课程服务,彼此之间缺乏有机的统一。忽视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连贯性、整体性,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活动没有很好的融合[3]。

(2)实习任务重,时间短而集中,学生在有限的实习时间内只能参与其中部分甚至一个工序的实习,无法全面了解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与施工工序,也无法真正掌握实际的施工工艺,实习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3)学校教育与企业人才需求相脱离,实习基地相对匮乏,针对实际工程的训练不足,导致实践教学的理论化。

(4)实践教学内容陈旧,形式单一,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较为落后,实践教学缺少自主性和创新性。

土木工程专业具有很强的工程性、技术性和实践性,实践性教学在培养方案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它的作用和功能是理论教学所不能替代的。实践性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开展,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提升学生综合的专业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此,必须对原有培养方案的教学体系,特别是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改革,使之更加有利于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

二、探索建立新培养方案体系

在调整培养方案前,沈阳工业大学建工学院先后对开设了该专业的不同层次的院校,包括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长春理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沈阳建筑大学等进行调研。并比较了香港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和英国曼彻斯特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情况。通过比较分析,了解到国外一些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培养方案的结构体系和内容与国内存在一定的差别,国外院校的培养方案分支非常细、专业性更强,国内重点大学人才培养的着眼点在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地方院校重点是培养宽基础的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最后,沈阳工业大学将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一)新方案制定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工程教育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积极探索和创建具有特色的校企合作工程教育模式,不断提高学校工程教育的水平,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二)新方案制定的基本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精神,借鉴国内外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原则,以优势传统产业和特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学科专业为依托,以培养“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求创新”的人才为目标,以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为平台,以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与形式的改革为核心,积极探索和创建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全面提高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

(三)新方案的培养目标及要求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土木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在房屋建筑、道路、桥梁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监理、投资开发、教学及科学研究工作的重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新的培养方案要求毕业生系统地掌握理工科理论基础及力学基本理论和土木工程专业知识;熟悉土木工程的建设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土木工程设计及施工的主要规范和标准;接受专业技能、专业实验和实践等方面的专业训练,掌握施工技术与组织、工程监测、工程概预算以及工程招投标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初步具有从事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与研究工作能力;具备工程过程管理和工程运行及维护能力;具有独立思考和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具有工程信息获取和鉴别能力;具有职业技能和道德;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自学能力;具备良好的表达交流能力;具有国内外土木工程招投标或邀标书、合同协议书等的撰写能力;具有从事土木工程领域工作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应职业资格要求的能力[4]。

(四)新培养方案的结构体系

土木工程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以“一二三四五”人才培养模式为基本思想,以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为中心任务,通过课堂理论教学、课程实验、专业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达到培养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目标。“一二三四五”人才培养模式,即“一个主线、两个平台、三个层次、四条不断线、五大模块”。“一个主线”是以培养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为主线,培养学生基本素养、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两个平台”是指校内资源的基础平台和校企合作的拓展平台的有机组合;“三个层次”是指基本素质教育、专业技能教育和综合实践能力教育;“四个不断线”是指确保学生在大学四年内在外语、计算机运用、实践教学和职业生涯方面的教育不间断。“五大支撑体系模块”包括外语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模块、计算机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模块、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模块、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块以及设计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模块。

整个培养方案在结构体系上充分显示出结构的科学、合理,各环节之间衔接有序(具体结构体系如图1所示)。

(五)新培养方案中实践体系的构建

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是帮助

学生夯实基础知识,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既互相渗透又相互支撑,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教学体系由实践教学活动的各个要素构成有机整体。新培养方案中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包括社会实践体系、课程实验教学体系、实习教学体系、课程及毕业设计教学体系。其中,课程实验教学体系由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实验三部分构成;实习教学体系由专业基础实习和专业实习两部分构成。

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目的在于,通过实践更好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独立思考、独立操作的能力,正确地掌握专业技能的技巧,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5]。

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改革后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了实践教学的目标和主要内容与科学技术的同步。实践教学培养方案具有前瞻性与系统性;它更新了实践教学内容,体现应用特色,确保与社会、企业的紧密联系,教学环节安排循序渐进、科学合理;确保有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积极构建实践教学平台,保证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如图2所示)。

总之,新实践教学体系克服了实践教学环节各自孤立分开,知识学习的持续性、连贯性差,实践教学环节与具体实际工程脱节,不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等原方案的不足。

三、新培养方案的特色与要求

(一)新培养方案特色

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充分结合辽宁老工业基地和地方院校的特点,以基础扎实、专业口径宽、实践能力强、适应市场需求、综合素质高为人才培养特色,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指导思想为加强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强化能力训练,提高自学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加强素质教育。

(2)在培养目标上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变化,突出适用原则,在大土木基础上,专业分设房屋建筑、道路与桥梁、地下工程和建筑经济四个专业方向,实现了专业互补,在择业上比较灵活。

(3)在体系结构上,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培养方案中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并行设置,保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既相对独立,又衔接有序,实现了两者的相互支撑。

(4)突出实用性原则。根据毕业生反馈信息,删减了某些与该专业关联较小的非专业课程,如原计划中的普通化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增加了地下工程、道桥概论课程。

(5)鼓励双语教学。经济全球化趋势使毕业生需要面对各类国际工程项目,这对毕业生的外语能力要求明显提高。培养方案中在五、六、七学期设置双语教学课程,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土木工程制图及CaD、弹性力学、工程建设监理、智能建筑技术、工程概预算及工程项目管理。鼓励教师进行双语教学。选择双语教学的学生可以免修该学期的科技外语或专业外语课程。

(二)培养方案中各类学分学时要求

在培养方案中,整体教学环节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体系。其中,实践环节学分占总学分的20.7%。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时分别占总学时的42.6%、40.6%和12.9%,按课程性质将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其中必修部分学时占总学时的80%(各类学分学时具体要求详见表1)。

学生在毕业前要修满188学分,其中理论课程(包括:实验课)13分,集中实践3分,素质拓展与创新教育10学分。专业设房屋建筑(方向1)、道路与桥梁(方向2)、地下工程(方向3)和建筑经济(方向4)。要求学生在第6学期必修一组方向课程5学分,同时在第6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中至少选修5学分,在第7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中至少选修10学分(可在其它相关专业选修课中进行选修);素质拓展教育课程要求在全校公共选修课程中按类选修6学分。学生自选上课学期;专题教育4学分。在实践环节中,要求学生除了修完必修的36学分实践环节外,还需选修一个专业方向3学分的实践环节。

四、培养方案实践教学的实施

为了克服原培养方案中各实践教学环节相互孤立,忽视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连贯性、整体性,实践教学与工程实际脱节,不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的问题,切实保障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落到实处。沈阳工业大学建工学院借鉴欧美等国外发达国家的土木工程专业的“回归工程实践”的教育理念,按照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的整体性和完整性原则,把课堂内外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为一个衔接有序、层次分明的体系,开展实践技能训练,突出能力培养,实施面向工程实际的实践教学模式,与包括设计院、监理公司、施工企业在内的30余家企事业单位合作,创建了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平台培养模式,开展了四类基于实践教学的校企合作平台建设,

即:实践教育教学基地,学生实习、就业基地,青年教师实践基地和创新试验与科技活动平台等。自2010年以来,各类合作平台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具体情况如图3所示)。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采取学校和企业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的方式。通过该培养模式的轮训、顶岗等方式的实习,培养了学生的专业理念,使学生了解、熟悉、掌握了各类实际工程施工程序、工艺和技术要求,为即将从事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确保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中得到切实的落实,学院采取了实践教育的保障措施,包括完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开放实验室,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建立教学评价、质量监控体系等。

五、结语

当前,地方院校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一定要适应社会各行业的发展需求。沈阳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为增强学生工程意识,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在新构建的教学体系中加大了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及工程实训等实践教学比重,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使应用型人才培养真正实现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目前新构建实践体系的实践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近五年来,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7%,培养的学生专业知识较为扎实,实践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良好,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实现了地方性院校应用型高级工程人才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鲍文博,金生吉,宁宝宽.产学研合作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4):111-113.

[2]李书伟,刘绍娜.“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下实践教育的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23(11):138-140.

[3]李远瑛.地方性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探索与改革[J].山西建筑,2009,35(17):177-180.

[4]夏建中,吴建华.卓越土木工程师培养的实践环节教学研究[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0,22(5):388-342.

[5]潘睿.构建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的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3):103-105.

Reformandpracticeontrainingschemeofcivilengineeringspecialtyinlocalcolleges

JinShengji,BaiQuan,XUJinhua,Baowenbo

(SchoolofarchitectureandCivilengineering,ShenyangUniversityoftechnology,Shenyang110870,p.R.China)

abstract:

建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篇8

论文摘要:通过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对相关指标进行量化分析,以职业市场为导向制订出具有地域和专业特色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几年的实施,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用人单位满意度显著提高;实践证明:依据职业市场需求动态调整制订高职高专工程造价人才培养方案是合理的、可行的。

高等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就业教育,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必须紧紧围绕学生就业这个目标,满足社会、经济、岗位的需求的前提下制订,最大程度地实现学生就业。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浙水专”工程造价专业通过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以就业市场的需求为导向,制订了浙水专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就业率连续四年均保持在98%以上,毕业生得到社会用人单位的认可。

l工程造价毕业生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1.1近三届毕业生就业岗位流向调查

通过对2003届毕业生就业岗位专业流向问卷调查,浙水专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主要流向的岗位为建筑工程造价员、安装工程造价员、水利工程造价员、市政、装饰、及园林造价员岗位。

1.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调查

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指标设计为25小项,每小项分4个等级,评价标准和分值分别为:好,3分;较好,2分;一般,1分;差,0分;满分为75分。25个小项规类分别归为以下6个大项: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效果评价、专业知i,nvak平教育培养评价、能力培养效果评价、身体素质评价、内在素质评价和工作适应度评价。其中六项评价指标的得分情况分别如下:1o.58±0.46、8.204-0.33、10.40±0.41、5.70±0.28、3.50±0.42、0.70±0.35,调查数据为90个。

1.3毕业生专业对口率

通过对2003届浙水专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为74.4%。

2以职业市场为导向制订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问卷调查后,将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新调整和设计,紧紧围绕用人单位的需求、岗位的需求,以就业为核心制订了适合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2.1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总体目标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总体目标为:与浙江省经济建设相适应,面向浙江省范围内的施工、建设、中介、造价主管部门等企事业单位造价员岗位,培养具有工程造价员职业能力的应用性人才。

2.2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

建筑工程造价、安装工程造价、水利工程造价是浙水专毕业生就业最多的岗位。浙水专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思路按照“一个核心,四大模块,多元拓展”方案进行,即,以造价员职业岗位能力为人才培养的核心;以土建工程造价员、安装工程造价员、水利工程造价员、市政园林工程造价员为人才专业岗位技能培养模块;向建筑工程管理与工程经济两个方向进行专业知识拓展模块的培养,实现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多方位就业的目标。

2-3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专业知识水平教育培养评价度较好。对毕业生能力素质和工作适应度的评价较低。通过走访众多用人单位,具体分析了不同的岗位对知识、能力、技能等水平的需求,制订了浙水专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具体的人才培养的标准:

2.3.1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要求:掌握应用写作知识;b.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自然科学基础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ic.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d.了解我国基本国情及国家对建筑行业的方针、政策及法规;e.了解水利、建筑、装饰、安装材料及制品的名称、规格性能、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储备保管、使用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水利、建筑、市政园林工程施工图的识读;掌握给排水、通风空调、电气照明工程施工图的识读;掌握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的一般构造及施工工艺;掌握水工建筑物的一般构造及施工工艺;掌握给排水、通风空调、电气照明工程的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和施工工艺;£掌握建筑工程造价、安装工程造价、水利工程造价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熟悉工程招投标的基本流程;熟悉工程造价控制的基本方法:熟悉建设工程法规制度;昏掌握建筑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了解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知识、掌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一般内容和方法等相关专业知识。

2l3.2岗位基本技能要求:a.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一定的应用文写作能力;b.熟悉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的拟定ic.熟悉计算机应用,掌握ofice办公软件,能用计算机完成各类文字处理、表格设计和数据处理等工作;熟悉相关工程造价软件的操作;d.能结合建筑工程、安装工程、水利工程施工生产活动过程,从事工程造价计价和控制工作。e.具有良好沟通与协作能力。

2.3_3岗位综合技能或技术应用能力要求:具备编制工程技术标书的能力.b.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工程统计主要指标的计算和初步分析,能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依法办事案例分析.c.具备工程造价商务标书编制的能力;d.具备土建、安装、水利造价员的基本技术与技能。

2.3.4执业素质要求:注重自身修养。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养.b.具有勇于开拓的创业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c.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真诚奉献社会的意识;d.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与变革,具有灵活的社会适应能力.e.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在工作中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我;f-具有勤于思考、不断探索新知识、勇于创新的意识与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2.3.5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学生毕业时除获得毕业证书外,并要取得至少一种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有:造价员、施工员、资料员、质检员、材料员、监理员等。

根据上述具体标准,合理科学地规划了三年教学的学习内容,在理论与实践的教学环节上紧紧围绕上述标准,制订了详细周密的课程名目、教学内容、教学大纲、考核指标,并编制了各种教材、指导书、任务书等等。

2.4人才培养方案科学性评价指标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否科学、适当,最终以三项评价指标来检验其合理性:毕业生就业率、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毕业生专业对口率。

2.5文中资料和数据的统计学处理方法

研究中所涉及的数据均采用spssl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p

3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前后的比较分析

3.1调整前后就业率的变化

2006至2008年浙水专工程造价专业就业率分别为98.8%,98%、98.6%,就业形势良好。

3.2调整前后毕业生就业岗位流向分析比照

2006至2008届三届毕业生就业岗位逐年向建筑造价员、安装造价员、水利造价员、市政造价员、装饰造价员、园林造价员递增,集中在建筑、安装、水利三个造价员岗位。

3_3调整前后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评价分析比照

近三年用人单位对浙水专工程造价毕业生的六项评价指标分值均有所上升,其中能力培养指标上升最快,由此引发毕业生对工作的适应性的评价也在逐年递增。

3.4调整前后专业对口率比照

2006至2008届学生专业对口率分别为74.4%、83.91%、86.05%。

4对高职高专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些思考

4.1现状及问题

工程造价具体业务的操作具有非常鲜明的地域特色,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其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都应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和行业特色。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建立在合理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上,如何制订符合本地区要求的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必须摸清毕业生的流向和岗位需求情况,而这种数据信息的收集必须是及时的、新鲜的,对数据处理要体现严肃性和科学性,要使用必要的统计处理方法,目前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制订工作上尚缺以上的操作。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指标设定的合理性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虽然每个地区每个企业对人才满意度均有相同性,但也要考虑到地域和企业对人才期望值的个别需求,因此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也兼顾到地域、企业的个别性。

4.2经验和体会

浙水专从2003年开始,每年都进行毕业生就业情况系列调查,同时走访用人单位,根据本省工程造价专业发展的行情,及时调整我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及时调整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结合每个学生即将从事的岗位来确定该学生的毕业设计任务和题目,对于就业岗位已明确的学生结合其毕业实习、顶岗实习的其体工程确定毕业设计任务和题目,通过儿年的运行,毕业生就业率显著提高,用人单位满意度不断上升,毕业生专业技能水平逐年提高。

建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篇9

(1)培养模式:创新团队本着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实行“三段式”培养计划,团队成员从对建筑结构设计从产生兴趣开始,培养基础、加强专业理论、提升创新技能三个阶段,逐步把团队成员培养成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优秀工程设计人才。(2)阶段性课程设置与内容:①基础教育阶段。由于受到知识结构分配的限制,团队从大二土木工程专业中吸收成绩优异并且对建筑结构设计极其感兴趣的同学加入,经过考察合格成为会员。该阶段要有针对性地对成员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基础教育,在学好本科阶段的必修课外,要对建筑制图、aUtoCaD等一些课程进行课外的学习和培训,为每一个成员定制学习目标,根据兴趣、爱好,确定不同的培养计划,为下一阶段的实践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②专业教育阶段进入大三之后,专业课的学习逐渐增多,成员的专业理论知识不断丰富,特别是对建筑结构设计已经有了一些理念上的认识,该阶段中,要给成员加设建筑结构设计软件的学习,主要是miDaS建筑结构设计软件的培训,达到能熟练应用的程度。在此期间,要安排校外专家给成员做定期的辅导和讲座,同时针对工程上的一些问题给学生做具体的讲解,让成员把学到的知识逐渐向工程上并轨,增强实践能力、提升创新意识。③技能提升阶段这一阶段是成员能力提升的关键阶段,进入大四之后,理论课程的学习相对减少,各种实践性的学习增多,因此,学生能支配的时间比较宽裕,要利用好这一阶段对成员的技能提升。在这一阶段中,根据成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可以通过导师或外界力量承接一些建筑结构设计的工程项目,让成员提升自己的价值,这也是成员与社会接轨的关键所在。(3)指导教师培养:创新团队下指导教师应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同时兼备较强的实践技能。为此,校内指导教师应该深入企业,加强实践技能的提升,进一步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得能力。

2具体实施方案

(1)制定创新团队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该团队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应以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规范为依据,保证学生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此基础上根据项目驱动的工作性质和学生兴趣及未来计划的发展去向增加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增加理论教学的内容可以通过选修课的形式增加深度和广度。(2)创新团队成员的选择。该团队下的成员并不是针对所有学生,其对象应该是该专业整个学生群体的前20%~30%,不打破所选学生的原所在班型,这样可以通过创新团队的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他没有进入创新团队的学生,使更多学生受益。创新团队本着大二基础教育、大三专业教育、大四技能教育的思想,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3)创新团队指导教师的选择。首先是对建筑结构设计有共同兴趣、有相近专业背景和较强研究或开发能力的校内中青年骨干教师和校外专家;具有精诚合作,坦荡无私精神,积极参加团队活动和团队建设,勇于创新,甘于奉献,思路开阔,探索敏锐,能担当人才培养职责,同时以兴趣为驱动,以技术创新进步为宗旨,以提高自身学术水平和培养高质量人才为目标,积极开展创新团队科技创新教育工作,开展创新团队科技学术创新系列活动。(4)培养方案实施。根据培养方案、学生培养方向组织方案实施。方案实施要充分体现实战的培养宗旨,确实使学生进企业,做项目,与项目同步。同时,要结合学生做项目情况,组织有针对性的理论教学,达到工程实践理论、实践都过硬的水平。(5)建立对创新团队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学生的考核机制。对学生的考核是保证学生培养效果的基本机制,要根据相应的方向、培养项目考核学生的完成情况及效果,考核结果也是对学生淘汰的依据。(6)培养计划调整。根据项目实施考核意见,解决培养方案的内容设置、执行方式不合理之处,使培养方案更优化。

3结语

建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篇10

鉴于国内木结构行业发展现状,南京林业大学于2002年开始在木材科学与技术学科中设置了木结构建筑工程专业,并招收硕士研究生,2007年率先设立全国第一个木结构建筑工程本科专业,并组成了一支高学历、年轻、结构合理、学科知识门类齐全的教师团队。在团队中,绝大多数教师都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有从日本和法国归国的博士各1名。他们中既有长期从事木质材料、加工工艺、检测评估方面的教学、科研人员,也有从事建筑设计、建筑结构、古木建筑研究等方面工作的研究人员。通过对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经验积累,木结构建筑工程专业已经初步具有较完整的课程体系和配套教材,并培养了大量的专业型人才。木结构建筑系在学术团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条件建设和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方面都在迅速成长,在同类学科中的影响力和地位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客观上受教学资源、专业课程体系不成熟等原因的限制,本科生课程安排主要围绕建筑设计和工程技术2个方向展开。例如,在基础课程中开设“基础化学”“电工学”等与专业相关性不强的课程,这大量占用了其他专业课程的课时量;在建筑设计系列课程中,“建筑与建筑环境概论”(大一下学期)、“建筑图形设计”(大三下学期)、“木结构建筑设计”课程(大四上学期)安排在不同时间开设,导致课程知识前后衔接困难。此外,从学生的反馈情况看,虽然部分专业课程,如“木结构建筑工程”等,在授课的过程中对木结构建筑设计、施工技术、相关规范以及建筑保护等知识都有涉及,但由于缺乏系统深入的实作训练,学生很难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不能满足社会工作的要求。因此,有效地调整课程设置,构建以木结构建筑设计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对今后木结构建筑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

二、木结构建筑工程专业应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

(一)以建筑设计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

1.加强主干课程建筑学是一个多学科的领域

主要包括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工艺学、创造艺术等学科(Uia,《建筑教育》)。木结构建筑学科作为建筑学的分支,它的人才培养同样应注重综合性,既应包括扎实的工程技术基础,又需要广博的文化知识储备。因此,南京林业大学在培养方案中适当增加了建筑学主干课程的课时量,如“建筑学基础”“木结构建筑设计”“中外建筑史”“建筑构造”等课程的课时量。另外,还对部分主干课程的时间安排做了适当的调整,如将“建筑图形设计”“木结构建筑设计”课程的开课时间提前,以便与基础课程衔接。同时,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增添了“中外城市建设与规划”“园林规划设计原理”“园林木结构设计”等选修课程,目的是提高学生对美学、环境行为学、景观生态学以及建筑遗产保护等相关学科的基础认知能力,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设计思维的扩展与延伸,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保持专业技术课程的优势

目前,木结构建筑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普遍对建筑工程技术感到陌生,而且表现出后劲不足的问题。建筑工程技术不仅是建筑构想得以实现的支撑要素,更是建筑创作的灵感来源。木结构建筑工程专业在培养方案设定之初就较为重视建筑工程技术方向的课程,目前开设的工程类课程包括“木结构建筑法规与标准”“建筑结构”“木结构建筑工程学”“木结构建筑概预算”“建筑装饰工程”等,内容涵盖木结构建筑规范、木结构主流建筑形式的结构构造体系、建造施工流程、建筑室内装饰技术等方面。这不仅培养了学生扎实的工程技术能力,而且也为学生的木结构建筑工程专业的设计和实践提供了保障。另外,木结构建筑工程专业针对与专业课程对应的基础课程,在培养方案上也做了适当的调整。如,缩减了“大学物理”“理论力学”“结构力学”等课程的课时量,增加了“建筑物理”“建筑构造”“建筑力学”等专业基础课程的课时量,并尽量做到与实际工程相结合。这些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基础与专业课程内容的衔接,也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率地接受相关的知识。

(二)优化专业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

随着木结构建筑行业在中国的迅速崛起,木结构建筑工程专业的应用领域和功能要求也逐步发展。因此,在木结构建筑工程专业中,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以住宅中木结构建筑设计为主,并针对不同年级渐进式地开展常见类型的公共建筑设计训练计划。同时,考虑到建筑材料、结构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在公共建筑设计训练中涉及的建筑结构类型应当在木结构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如要求学生适当接触和掌握砖木混合建筑以及其他常规建筑设计要领等。另外,针对目前学生普遍存在的设计理念模糊和基础知识不扎实的问题,教师应在理论授课和图纸修改过程中,注重对设计理念、建筑空间设计、流线设计等知识的讲授。在建筑设计软件学习方面,除安排学生学习autoCaD、3Dmax、photoshop等基础绘图和建模软件外,教师还应针对高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mitek、Cadwork、Softplan等木结构建筑设计软件的学习任务,以提高学生对木结构建筑的设计能力。建筑不仅仅属于科学技术领域,或单纯的物质文明建设,建筑还是文化建设,是城市文明灵魂的体现。亚洲建筑协会第七次大会指出,“尊重传统的呼吁是没有强制力的,因此亚洲的建筑和城市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引进的特征”。“木结构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目的不能只满足于对欧美现代木结构“拿来主义”式的生搬硬套,而应以本土建筑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为最终目标。这不仅需要学生对传统木结构建筑历史、文化、建造技术具备全面的认识,更应在建筑设计实践教学中有所体现。因此,除开设“中外建筑史”“木结构建筑文化”“木结构建筑保护学”等理论课程之外,木结构建筑工程专业还应在“木结构建筑设计”课程中引入中国传统木建筑的特征挖掘和基于传统木结构建筑的创新设计等内容。如,引导学生挖掘国内不同地区传统木结构民居的构造特点,并应用到自己的课程设计作业中。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其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还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把握古今木结构建筑的演变和发展,使设计更加突显木结构建筑的特色和优势,使现代木结构建筑设计真正走向本土化。

(三)以工程实践辅助木结构建筑设计

1.拓展实践教学内容没有实践的支撑

建筑设计不论有再华丽的外形还是前卫的理念,都只能是坐而论道、纸上谈兵。从已有的培养方案来看,木结构建筑工程专业教学实践环节是以相关课程设计、工程实地调研、结构综合实践和模型设计制作为主,但由于试验场地和设备的限制,使实践教学活动难以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笔者认为可以考虑拓展实践教学内容在课程中的比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合适的实际工程案例和研究项目,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实践要求较高的课程可以让学生以方案设计结合模型制作、社会调查、实际工程案例分析等方式代替单一的试卷考核,以实现对课程内容的掌握;针对高年级学生应增设涵盖多门学科的、由各专业教师共同指导的综合设计课程,同时定期举办木结构建筑专题讲座,邀请业内知名人士与学生沟通交流,为学生的设计实践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

2.课程设计与木结构设计大赛相结合

木结构建筑工程专业不同于一般的自然科学学科,它需要有深厚和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才能有所发明创新。而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往往使得学生的个人潜力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木结构建筑工程专业自创办以来,已连续5年举办木结构建筑设计大赛,并成功地逐步从校级竞赛升级为全国性木结构设计大赛。木结构设计大赛的开展不仅有助于在实践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和创新精神,提高专业技能,培养合作能力,而且还能在不同专业、不同高校、不同企事业单位的竞争中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与互动的平台。值得一提的是,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将大三学生“木建筑图形设计”课程的课程设计与第二届全国木结构建筑设计大赛相结合,使学生的设计作品从设计理念、完成质量到图纸规范程度都有了明显提升。此外,大赛中激烈的竞争更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与动力,促使学生主动汲取课本以外的专业知识。如,很多学生在大赛准备过程中就自学了一些效果渲染、结构和能耗分析类的软件,这不仅弥补了课程体系中存在的不足,而且全方面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

三、木结构建筑工程专业应用人才培养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