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的案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37:16

思想政治教育的案例篇1

关键词:案例教学;联系实际;本土化

在以往的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着只顾理论、原理的讲述,但是忽视联系生动活泼的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的问题,再加上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普遍欠缺和对不良社会现象缺乏一定的辨识能力,致使思政课教学失去了应有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要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理论联系实际是基本原则和根本方法。在思政课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就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很好体现,对学生理解和掌握思政教学内容有很大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做到教学案例本土化,更能拉近生活与教材的距离,使学生有亲近感,多用本土化的案例,实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使学生感到“学习即是生活,生活就是学习”,与现实世界联系密切,对思政课产生兴趣,从而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思政课教学要实现教学案例本土化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学生生活实际,是指学生的生活环境、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在日常生活中所争议的问题。如讲授思政理论知识时,要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从学生了解、感兴趣的事物中寻找最能说明问题的案例材料,由此开始分析,由浅入深,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理论和原理。因为思政理论和原理都是源于客观存在、源于生活,但又不是客观存在的直接呈现和生活的简单描述,要讲清抽象的思政理论和原理,就必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通过掌握思政理论和原理的感性材料,从具体到抽象,加强对思政理论和原理的理解,而且能在生活实际中运用理论和原理。生活化的思政教学内容或生活化的思政教学案例的选择,为学生不久将来的社会生活作了必要的准备,培养了学生在真正社会生活中需要具备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这些生活化的思政教学内容在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基础上,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讲《基础》课程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时,让学生观看《大国崛起》视频资料,2015年9月3日的阅兵视频等;又如,在讲《基础》课程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时,围绕“什么是正确的消费观”和学生展开讨论,请学生列举出身边有哪些不适度消费的行为?生活中有哪些盲目攀比现象等?这些源自于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既贴切又很有说服力。

二、思想政治教学案例本土化

思政教学案例的本土化,主要是指搜集整理学生身边的事物和当地发生的事例作为思政教学案例,通过这些“本地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思政理论教学内容。思政教学案例的本地化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也符合思政课教学的时代性要求,有助于思政课堂教学取得生动活泼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思政教学中如果选用了一些脱离学生、脱离现实的教学案例,就会造成思政课教学没有说服力,无法实现思政案例教学的实效性。相反,如果在思政教学中能够选用和学生贴近的身边案例、本地案例,学生就会印象深刻,感同身受,有助于对思政教学的理解和掌握。因为对于这些平时所见、所闻甚至所经历的案例,学生对其已经有了自己的一些认识、看法或观点,当运用这些案例来解释思政理论或原理时,就愿意听,感兴趣,也能理解。例如,在讲第七章第二节“大学生的择业与就业”时,用图片和文字展示了学校周边的人才市场招聘情况、学校周边其它校园招聘会的情况、并鼓励学生亲自去体验,以及讲授教师自身择业与就业时的经验教训等,学生就听得很入迷,教学效果很好。要使本地化案例的列举达到启迪学生智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功效,案例的贴切性、典型性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能够准确驾驭,做生活的有心人,随时、及时地收集相关案例。同时学生也要参与教学案例的收集、整理活动中。1.教师精选素材。通过广播电视、电台、报刊、网络等,全面了解本地新闻事件,积极分析本地重大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掌握本地各项政策的出台背景,养成剪报、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为思政教学积累案例素材。这些案例素材和学生生活较贴近,自然更能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学生集思广益。“当学生体验到一种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人们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毫无疑问,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是要让学生亲自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思政教师在讲授思政理论知识时,可以根据教学要求和教材内容,提前给学生布置收集各种信息、事件资料、视频影像等,既可以作为思政教学参考,也可以用于学生开展思政课堂探究。例如,在讲《基础》课的法律部分时,让学生课前搜集“当代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特点、原因”等材料,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在展示所整理的资料时学生都很投入。在思政课教学中尝试教学案例本土化,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思政课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课堂效率,而且可以让学生在不断参与中扩大知识面,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增强思政课实效性的教学目标。

作者:闫青会单位:山西金融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令超.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

思想政治教育的案例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法研究述评

如何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在不断地探索中案例教学法越来越受到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青睐。近年来,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案例教学法研究的理论成果颇多,现将其中几个重要问题综述如下。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法的定义

我们现在研究的“案例教学法”主要指由哈佛大学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兰代尔(ChristopherColumbusLangdell)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最早应用于法学教育中,后来被广泛用于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中,这种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深受学生的欢迎。所谓的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学者使用案例,以团体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增进成员间的交流,引发学习者思考,并给予成员真实状况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1]。

何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法?曹炳志、高丽娴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案例教学法,就是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把真实事例或虚拟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可供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使学生通过自我研究和探讨的方式,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一种反映,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教学方式[2]。戴艳军、杨正德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和观点、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和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案例进行分析,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学方法[3]。张德航、王国良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是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和任务要求,通过案例及案例分析,阐释抽象的理论和知识要点,加深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实践活动[4]。

综合而看,学者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法的定义比较趋同,都着重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法要紧紧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否则就顾此失彼。其次,学者们都意识到案例教学法的重要载体是案例,适合案例的选取是进行案例教学的先决条件。同时,指出案例教学法的终极价值目标指向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运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意义

曹炳志、高丽娴认为,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所学理论知识。案例教学法将书本理论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可以使学生更清晰、更深刻地把握抽象的概念和原理;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通过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造能力;案例教学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情景设置,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教与学的良性互动,有利于实现教学相长,从而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5]。

肖建杰认为,首先,案例教学能够很好地满足和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案例教学法正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这一教学目的和宗旨。其次,案例教学是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目标的重要措施。应用案例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原理,更重要的是通过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师生共同分析、探讨、争辩,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再次,案例教学能有效激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活力,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6]。

刘惠、王安平认为,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将理论知识由“虚”变“实”。案例教学法采用的案例大都来源于社会实践,在运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将“虚”的理论通过“实”的案例变得明确、具体,变得容易理解和接受。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将学习内容由“死”变“活”。案例就是将“死”的知识与“活”的现实联系起来的桥梁。此外,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将学生地位由“客”变“主”。案例教学法使学生由被动接受教育影响的客体变成积极主动学习的主体[7]。

张德航、王国良认为,首先,案例教学法增加实践性环节,体现素质教育。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较好地弥补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沟壑,它借助案例,以理论的观点方法为指南,在实践中求得实际问题的解决,促进大学生自身思想政治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其次,案例教学法增强了教与学的自主性,推进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讲,案例教学法能使教育者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促使自己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与学的关系、教学价值观等一系列教学论思想发生显著的变化。从学习者的角度来讲,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是一种从他人实践中获得认识,即接受学习的方式。但同时它也促进了学生自主式学习、发现式学习、探索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再次,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增进自觉性,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认知和发展思维的能力,而且好的案例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包含潜在的教育因素。案例教学既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又为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提供条件[8]。

可见,学者们都充分认识到把案例教学法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势所趋。首先,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受传统教学观的影响,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僵化等问题,使教学陷入困境,学生不愿学也不重视,无法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而案例教学法的引入,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其次,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在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等能力,有助于素质教育的实现。此外,案例教学法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即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使学生变成学习的真正主人。

三、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学者们都认识到案例教学法的意义所在,但是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杨惠民认为,一是精当教学案例相对匮乏。精当的教学案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案例教学的前提条件。而典型性、规范性、思想性、教育性俱佳的教学案例仍然比较缺乏,远远满足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多样化教学需求。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资源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必须及时充实、更新能够反映时代精神变化和社会向前发展的内容和素材,但目前更新速度较慢。三是教学案例呈现方式单一,案例教学互动性优势发挥不足。由于教师和学生对案例教学这一教学组织形式不够熟悉,其结果是案例教学互动性优势发挥不足。四是尚未形成完整的案例教学理论体系和培训体系[9]。曹炳志、高丽娴认为,首先,案例选择不当。在实际案例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由于对基本理论把握不准,选择的案例与教学内容脱节,影响教学效果。其次,案例内容和呈现形式较单一呆板。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往往不下工夫搜集和挑选案例,反反复复就是雷锋、焦裕禄等几个人的案例。这些事例虽然很典型,但学生会产生重复、老套的感觉,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再次,案例使用过多。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讲课为了渲染案例的效果,过多地使用案例,顾此失彼。最后,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够。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够,达不到通过案例促进、深化理论学习的目的[10]。

戴艳军、杨正德认为,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普遍采用案例教学还有很多问题和困难。第一,案例编写是开展案例教学的前提,教学案例的质量高低直接关系案例教学效果的强弱。但收集、编写高质量的教学案例,批改学生的案例分析报告,可能大大增加教师的工作量,让教师不堪重负。第二,课堂组织学生讨论案例,教师进行案例点评,增加了教学难度,对现有教师素质是一个比较严峻的挑战。第三,投入不足的问题不容忽视。案例教学要求人数规模适中,为保证学生充分交换意见,班级规模以40人以下为宜。班级规模的缩小要求有更多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投入。第四,不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特点不同,对案例教学模式的要求也不尽相同[11]。

季士强、肖鹏英认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还存在一些对案例教学法的误区,需要我们及时辨明并加以改正。误区一:案例教学就是举例子。误区二:案例教学就是案例的教与学。误区三:案例教学就是学生的案例学习[12]。

可见,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困境,在于缺少合适的案例。合适的案例是进行案例教学的前提条件,因此案例的开发显得迫在眉睫。同时,教师对案例教学法的认识存在误区,如把案例教学法等同于举例子,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对案例教学法的探索。此外,缺少投入。如在案例的开发上,在教师的培训上,以及教室的硬件方面,等等。

四、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戴艳军、杨正德认为,第一,各级各类学校领导应该更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方法改革,增加投入。第二,建立专业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资源开发中心和数据库,以及采编、投稿、使用和管理办法,形成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配套的案例资源管理机构和机制。第三,加强师资培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师资队伍,不断提高教师对案例教学重要性的认识,组织案例教学能力,以及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责任感。第四,注重学理支撑,提升研究水准。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方法的研究,及时总结、积累、交流案例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案例教学质量和水平。赵平认为,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其次,处理好案例教学法和其他教学法之间的关系[13]。

张翠云认为,首先要选取有价值的案例。在进行案例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吃准吃透思想政治课教材内容,深刻领会教学内容的实质,紧紧围绕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案例。其次要处理好案例与理论之间的关系。切不可把案例教学等同于案例讲述,沉醉于单纯的情节叙述,使课堂教学有故事会之嫌,案例只是手段,最终目的仍是理论知识的渗透。再次注意引导学生从案例中得到启发。教师在呈现案例后,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讨论时间提出启示性较强的问题,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14]。

曹炳志、高丽娴认为,首先,应恰当选择案例。教师在案例的选择上应当着重把握以下几个原则:第一,注重典型性和正面性。第二,注重真实性和时效性。第三,注重案例的趣味性和地方性。其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体现在教师要有对案例教学实施过程的掌控能力,对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进行追踪和整理,对案例讨论的点评总结方面。再次,合理运用案例教学法。一方面,我们要避免案例使用越多越好的思想。另一方面,要正确处理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的关系。运用案例教学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但其不是万能的,在实际教学中要与其他教学方法搭配着使用[15]。

在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注意事项方面,大多学者都意识到首先应选择恰当的案例。处理好案例与教材内容、案例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同时加大对案例的开发力度。注重师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组织案例教学的能力。

此外,学者们还对案例教学法的具体运用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如李颖把案例教学法的组织与实施分为五个环节操作:1.确立教学目标,2.精选典型案例,3.设计教学场景,4.分析讨论案例,5.总结点评案例[16]。赵平则把案例教学法分为三个步骤,一是案例的选择,二是案例教学的组织实施。第一,课前准备;第二,分析讨论;第三,总结评价[17]。

以上从思想政治理论案例教学法的定义、意义、存在问题、注意事项等方面,对近年来一些学者的看法进行了梳理。总的来看,学者们越来越重视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但同时也意识到要想在教学中实施有效案例教学法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参考文献:

[1]武亚军,孙轶.中国情境下的哈佛案例教学法:多案例比较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0(2).

[2][5][10][15]曹炳志,高丽娴.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0).

[3][11][13]戴艳军,杨正德.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经验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3).

[4][8]张德航,王国良.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思考[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6).

[6]肖建杰.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9(6).

[7]刘惠、王安平.试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中的案例教学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2).

[9]杨慧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6).

[12]季士强,肖鹏英.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常见的三个误区[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14]张翠云.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文教资料,2010(7).

[16]李影.浅谈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J].教育探索,2012(12).

思想政治教育的案例篇3

关键词:案例教学高校思政课实效性

高校政治教育,是一门人文性的学科,是以人为教学对象的学科。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该学科教学具有理论抽象性、意识形态性及政治性等特点。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形式化趋向严重,教学方法保守拘谨,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大学生作为年轻一代,思想更加活跃,其思想呈现多元化的现象也更加明显。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之后,全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陷入了低谷,导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相对西方而言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为保证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稳步发展,必须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

一、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

当代大学生由于自身素质和社会中的一些负面问题,出现了许多思想政治方面的问题,诸如:理想信念模糊、政治信仰缺失、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协作意识差,受市场经济中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的影响大。思想政治教育是个人社会化的重要方式,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社会价值观和正确意识形态的必要手段,也是个人参与社会实践,融入社会生活的重要指导思想。作为时代所需要的新型人才,作为国家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大学生自身价值的实现,前提是满足国家和社会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的高要求[1]。而在《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思想政治教育和学校管理的有效结合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重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思政课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状

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体制的改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及价值取向,而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却始终没有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显得保守、落后,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经常泛泛而谈,缺乏针对性,在高校教育中处于被动地位。目前,高校思政课的课程理论和实践生活严重脱离。虽然思想政治教育是理论性极强的学科,其教学内容具有抽象性及系统性,但是如果过于注重理论教育而忽视生活性和实践性,就失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马克思曾经说过,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因此,个人的思想意识的变化是通过个人的实践生活表述的,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由于高校思政课缺乏针对性,再加上其理论性特点导致与生活实际脱节,高校思想政治课明显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导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存在实效不佳。

二、关于案例教学

(一)案例教学法简介

案例教学是由美国哈佛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代尔于1870年首创,后经哈佛企管研究所所长郑汉姆推广,并从美国迅速传播到世界许多地方,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方向的一种成功教育方法。20世纪80年代,案例教学引入我国。作为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法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进行学习。案例教学一般要结合一定理论,通过各种信息、知识、经验、观点的碰撞达到启示理论和启迪思维的目的。在案例教学中,所使用的案例既不是编出来讲道理的故事,又不是写出来阐明事实的事例,而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基于一定的事实而编写的故事,它在用于课堂讨论和分析之后会使学生有所收获,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对于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人文学科,是以人为教学对象的学科,具有理论抽象性、意识形态性及政治性等特点。对于这一特点,马克思曾经提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显示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发展[2]。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课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出发,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将知识理论灌输在实际生活实例中。案例教学法正是结合一定理论,通过各种信息、知识、经验、观点的碰撞达到启示理论和启迪思维的目的的教学方法,非常适用于高校思政课。

案例教学法在理论上与学生的心理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相适应,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高其分析问题和提炼信息的能力。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要正确运用案例教学法,针对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将课程上的理论与实际的案例信息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案例中获取更为直观的知识,使学生的思维更为活跃,并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总之,案例教学法是提高高校思政课堂教学效率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3]。

三、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政课中的运用

(一)制订明确的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主要包括特定的教学对象、明确的教学目的、具体追求的教学效果和对教学过程的整体设计及其控制。在高校思政课中运用案例教学,主要目的不仅仅在于传授政治思想理论知识,还在于通过动员学生的参与热情,唤起潜藏在学生身上的丰富的实践经验及其能力。明确的教学计划不仅要考虑案例课的过程控制,还要考虑整个教学计划的进度特别是其中案例部分的安排及其效果,要注意案例部分和理论部分、实践部分的平衡。

(二)选择合适的案例

要做好高校思政课的案例教学,就必须选择适合的案例。所有的案例是为一定的教学目的编写的,选择案例一定要考虑案例编写者的着眼点。同时,案例教学的目标是启发学生对现实的政治问题的思考、争论和进一步探索,基于问题和探索问题是这种教学方法的核心特点[4]。因此,选择的教学案例要结合教材上的理论知识,兼具综合性和实践性,同时富涵鲜明、强烈和错综复杂的问题意识,能充分引发学生的争论与思考。

(三)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

对案例的讨论环节能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以完全释放,是案例教的的特色所在,也是其终极目标。因此,在高校思政课的案例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根据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帮助学生从对案例的认识与思考过渡到对案例后的本质知识的思考。老师要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环境,让学生积极地讨论,并乐于表述自己的观点。

(四)课程的总结与评价

对课程的总结与评述是案例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老师要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公正而客观的评论,并对自己的教学成果进行总结。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重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并将理论学习渗透在案例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其精神实质却对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管理的实践和进步大有裨益。在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教学宗旨的背景下,在以思想政治素质作为新时代人才主要评价标准的当代,创新性的大学生思政治课教学方法是更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方式,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即将进入社会的大学生,能够为大学生的未来,为社会发展的未来提供思想依据的良好支撑。

参考文献:

[1]张新旭.思想政治课教学案例的应用[J].职业教育,2011(6):78-79.

[2]李钺.思想道德修养课中案例教学法效果浅谈[J].今日科苑,2008(12):67-68.

思想政治教育的案例篇4

关键词:“故事化”;案例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1-0069-03

一、问题的提出

有一个话题最近在电视业界不断地被提及:“故事化”的成功运用是促成许多电视节目“火爆”的重要原因。尤其是近两年央视的《百家讲坛》、《走近科学》的收视率飞速增长,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评论出现了。

然而,两年前《百家讲坛》、《走近科学》的收视率在央视排名很靠后,处于被“边缘化”的尴尬境地。无独有偶,在我国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中,许多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一些学生甚至千方百计地逃课,更多的学生则是迫于考勤等纪律约束不得不到课堂,但并不听课,有的背外语单词,有的做其他课程的作业,有的看报刊杂志,还有的用手机发短信,真正认真听课的反而只占少数。二者的相似处境不禁让人产生“同病相怜”之感。

“故事化”令《百家讲坛》创造影响力“神话”。从“故事化”盘活《百家讲坛》、《走进科学》等一系列电视节目的成功经验中,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者,我们应该有所启示,应该反思我们是否具备“故事化”的意识,我们是否擅长讲故事。本文正是从这一思路出发,思考如何将百家讲坛“故事化”的成功经验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即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

二、“讲故事”:从讲授教学到案例教学的跨越

1.案例教学使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故事化

事实上,“讲故事”是电视节目中不能缺少的、最常用的、最有效的表现手法。《今日说法》、《新闻调查》、《大家》、《艺术人生》、《实话实说》……细想那些我们耳熟能详、印象深刻的节目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非常会设计故事、非常会“讲故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同样应该学会“讲故事”,即运用教学案例。通过选择学生感兴趣、喜欢读,并能引起学生关注、深入思考的典型案例,便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去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案例和案例所揭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促进学生思考并获益。

然而,长期以来,讲授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流”教学方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讲授教学的弊端是有目共睹的:讲授教学采用单一的权威式的教学方法,进行单向的灌输和枯燥、死板的照本宣科,用教师的“一言堂”代替学生的“群言堂”;讲授教学习惯于“一本教案、一块黑板、一张嘴巴、一支粉笔”,条件好的也许有“一个课件”,但其实质上无多大区别,教师只是充当起“画面解说员”的角色;在课程考核方法上,讲授教学沿用“一张试卷定终生”的传统,闭卷考试教师划学生背,背完再复制到试卷上,开卷考试教师不管,学生瞎抄。

与此相反,案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分析各种案例来开展教学活动,是一种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法。由于每一个案例的内容都是不同的,新奇的事物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讨的热情,实现从知识层面到理论层面的升华,从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与效果不断提高,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与功能。

2.案例教学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生活化

传统的讲授教学使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活动理想化,远离现实生活。教育者往往一厢情愿地用理论体系和概念建立起来的理想世界取代了学生活生生的生活世界,不顾受教育者的生活实际进行圣人化、理想化的教育,凡事追求清雅脱俗和出淤泥而不染的境界。学生在接触这种教育时必然发现不能解决生活问题,引起学生的失望和反感,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难以顺利进行,更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理论的建立,依赖于对事实知识的慎密考查。而理论本身也不是空泛的,是具体体现在社会生活的人或事上,是和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才能真正体会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真谛;只有通过活生生的社会生活实例的剖析,才能使学生辨是非、识真伪、知荣辱。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案例库。能创造、体现或蕴涵道德教益的典型故事,就可选取为道德教育真实案例。不同时代英模人物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高尚情操和时代精神,是对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再继承、再塑造,代表着当今社会所推崇的先进思想和高尚伦理道德。社会是个大舞台,新中国翻天覆地的巨变,验证着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这些都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内容,吻合与时俱进的时代步伐。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有利于将深刻的思想内容寓于具体事例之中,以讲述分析、讨论互动等多样的方式学习,是课程教学的客观要求。

3.案例教学使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化

传统的教育观念过于强调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世界的过程,是学生接受人类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由于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结果势必束缚、压抑和阻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才能的发展,久而久之,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少学生为应付考试而学习。

案例教学方法是通过一个真实的或模拟的具体情景,让学生置身于情景之中,凭借案例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和自身的认知能力,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相关理论,以当事人的身份去分析研究,寻找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讨论优选解决问题的方案。这种教学方法是一种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提高全面素质的有效方法。由于在这种方式的学习中,既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老师按部就班的讲解,学生没有了依靠,只能靠自己动脑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独立地做出判断和决策,学生无形中形成一种自我教育,实现教育客体到教育主体的角色转换,即客体主体化。

4.案例教学使思想政治教育效应情感化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紧密联系实际,通过案例扣响学生的心弦,讲清道理、切中要害,既可避免教师在课堂上言之无物、空洞说教,又可以让学生在感悟中感动、思考并行动,潜移默化地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髓”深入人心。

案例让思想政治教育成为生动鲜活的东西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从感知具体事例入手,调动其情感因素。当一个人的积极性情感体验不断积累之后,就会在思想上产生共鸣和认同,进而在行为上产生某种偏爱的立场、习惯、思维定势和行动惯性。这是思想品德结构中,知、情、义、行几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过程,也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关于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两次飞跃的规律。

如在讲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家庭美德”一节时,通过播放2005年1月《实话实说》的一期栏目《长大不容易》的视频文件,将重庆工商大学布置给大一新生的特殊作业――“算账”介绍给同学。首先算出家长、国家,对自己四年大学生活的投资成本,甚至要具体到每个小时自己的花费;然后计算自己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够回报父母对自己大学生活的投资;最后把自己的感受写一封信告诉父母亲。由于案例中的主人公和当时的教学对象都是大一新生,这一共同身份立即得到了学生的认同,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因此,笔者在课堂上随即引导大家一起动手算这笔账。这样一次看起来简单的算账和写信,却在同学当中产生了很大的震动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在课堂讨论中,几乎所有学生都深刻的认识到了以前被自己所忽视的父爱母爱,甚至有的学生情到深处,在讲台上当众留下感恩的泪水。通过这次算账,学生经历了一次情感上的洗礼,在期末作业或者课后聊天中,许多学生表示,这次案例教学之后,他们不仅对亲情生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而且更深刻的感悟到只有珍惜大学四年的宝贵光阴,认真学习,才是对父母最好的报答。

三、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

虽然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并将案例教学法引入课堂教学实践,但是总体来说,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仍处于一个探索阶段,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

1.更新教育理念

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教学组织者、管理者,还是教育者、被教育者,都应该充分认识到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应用的重要性。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必须充分意识到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给予案例教学法以应有的重视,选好编好案例,建设高质量的案例库。其次,作为教学组织者和管理者的学校,应大力提倡和鼓励教师开展案例教学,并通过加大投入、加强管理以及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等方式,引导和调动教师开展案例教学的积极性。再次,任课教师应该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一方面彻底摈弃以教师为中心,单纯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树立案例教学的教育观念,运用具体案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另一方面,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深刻理解教学内容,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宗旨,努力探索案例教学法的一般规律,理解案例教学法的真谛,不断积累案例教学经验,掌握必要的案例教学技巧,提高驾驭案例的能力。最后,学生也要更新学习观念,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培养自身自主学习、勤于思考和敢于探索的精神,在案例教学中扮演一个积极参与者的角色,课前仔细阅读案例材料,并认真进行分析和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2.合理选择和使用案例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案例应具有真实性。柏拉图在谈到用讲故事塑造学生心灵时就特别强调故事的真实性,他指出,“为了培养美德,他们(年轻人)最先听到的故事应当是最优美、最高尚的。”然而,实际上城邦里现在所讲的故事大多数都要加以抛弃,因为那些“赫西奥德、荷马,以及其他诗人所讲的那些故事”都是“编造的假故事”,对此“首先应当痛加谴责”。教师在叙述案例时必须客观公正,真实可信,没有个人的观点与好恶,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如果案例是虚构的,就很难让人相信,甚至产生反感情绪,这样的案例教学将起到极坏的作用。

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案例应具有针对性。案例教学应该为教学目标服务,紧紧围绕教学主题展开,以教学目标和教学基本内容为主线来选择案例、组织材料,以达到目标明确、主题鲜明、结构严谨、信息充足、事实充分、说服力强的教学效果。如在进行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时,应该针对“爱国”这条主线,在阐明爱国主义的基本概念、爱国主义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爱国主义的基础上,再举出几个我国历史上和现代著名的爱国英雄,用爱国英雄的感人事迹来说明爱国主义的概念、意义及其形成过程,用爱国英雄的感人事迹来教育学生,为他们树立学习的榜样。如果偏离或脱离爱国主义这个主题,讲到历史上著名的战争案例,或举出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生产力快速发展从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例子,虽然也没有太大的错误,但由于偏离了主题或脱离了主题,其结果很可能是到教学结束时,有些学生还不甚清楚主要教学内容是什么,这样的案例就成为画蛇添足,而非锦上添花了。

最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案例应具有启发性。在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取绝不能追求那种只是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也不是上课多举些有趣的事例、讲点笑话、来些幽默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灵魂在于它的思想性,必须用课程自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案例是表象和思想的切入点,选用案例一定要注意典型性和启发性,不能随手拈来,不加选择地在课堂上罗列,而应精心筛选有代表性、针对性、时代性并且能揭示矛盾、反映问题较为典型的实例。

3.正确处理讲授教学与案例教学的关系

使用案例教学模式,教学形式活泼、生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弊端,使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得到了一定的锻炼。但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并不是所有的章、节都适合搞案例教学,所以应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既要系统讲授理论知识,又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和价值观的教育。然而,无论是教学理论研究的成果,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都无一例外地证明:死守讲授教学传统,很难培养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正确价值观的人才,也很难真正地学好理论知识,这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旨相违背的;同样,轻视甚至拒绝系统理论传授,单纯地运用案例教学,学生很难达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处理传统讲授教学与案例教学的关系,将二者耦合在一起,取长补短,既充分发挥讲授教学传授系统理论知识的精确性、系统性优势,弥补案例教学的局限,又发扬案例教学的能力培养和价值观养成的自主性、启发性优势,克服讲授教学的弊端。

思想政治教育的案例篇5

摘要:随案例教学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案例教学也在一定程度上存着偏差。在案例教学中正确地使用案例应做到:提升师生的主体能动性、掌握必要的案例教学的技巧、,优化教育环境。

关键词:案例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

案例教学已受到越来越多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者的青睐,它对于改变传统教学的一些弊端,真正提高教学效果确实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造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极有益处。

但就目前而言,案例教学在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中的贯彻和实施并不理想。这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理念落后,影响了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和推广

重理论轻实务,重传授轻参与,传统的教学理念仍然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流。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只重视知识量的积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以应试为教学的终极目的,这极大地影响了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和推广。

2.案例库源供应不足,质量不高

现在许多高校尽管很重视案例教学,加强了案例库建设,但对于思想政治课而言,并没有把案例教学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更没有进行案例库的建设。这就导致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案例严重不足。即使有一些案例可供选择,其质量也不高。有的案例中所涉及的问题太肤浅,讨论分析的意义不大;有的案例所涉及的又太深奥,学生讨论分析又无从下手;有的案例所讲的问题与实际情况联系得不够密切,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如果把这样的案例应用于教学很难达到教学的目的,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还不如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

3.教师缺乏案例教学的经验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选择的案例针对性不强,使得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两张皮”,联系不起来。

二是对案例教学的设计与安排不够科学与优化,有些教师在设计有关案例的讨论题目时,理论探讨的东西较多,而对实际的问题探讨较少,总是回到传统教学的轨道上去。

三是缺乏驾驭案例教学的能力,控制不了案例教学的进程和案例讨论的气氛。

在教学过程中,当讨论跑题时,无法回归主题;当讨论正热烈时,不能把学生引向更深层次的讨论,使讨论陷入无味的争论中;当讨论进行不下去时,不能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出现“冷场”。

针对这些问题,如何实现案例教学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融与契合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提升师生的主体能动性

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归根到底是价值观的教育,而价值认识却是依赖主体自身特殊性的,其认识终极是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统一。从案例教学来看,师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也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因为案例教学不是单向的、被动的学习方式;相反,它强调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的主动学习的过程。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案例教学与师生的主体能动性是密切相关的,提升教师和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成为案例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成功运用的核心。一方面,要注重教师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对受教育者的全面认识;对教育介体的科学运用;对教育环体的优化与开发。另一方面,要注重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对象是双重身份的统一体,既表现为教育客体,又表现为教育主体;所以教育对象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中案例教学的运用也是至关重要的。就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而言,主要表现为: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主动意识;对教育目的价值认同;对教育活动的积极互动 。

2.掌握必要的案例教学的技巧

(1)要学会引导学生阅读案例。

阅读案例阶段是学生熟悉案例和产生疑问的过程,这一过程安排在课堂教学之前比较合适。在阅读案例阶段,教师要学会设问。设计的问题难度一定要适中。一方面要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机构,另一方面要注意新旧知识点的衔接;一方面要考虑学生的自学能力,另一方面要考虑学生的自学潜力;一方面要考虑案例的深度,另一方面要考虑学习的理论内容。

(2)要学会驾驭案例讨论的过程。

案例讨论过程是集中学生集体智能,解决案例问题的阶段,也是案例教学的核心环节。因此如何正确地引导将成为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的关键。

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克服胆怯心理,大胆发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活跃案例讨论的气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学生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充分发挥案例教学之长,改变传统教学的单向或双向学习为多向学习。

二要加强引导。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随时注意把学生引导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原则。当然,由于学生对理论观点的理解程度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学生产生不同的认识和观点本身是无可厚非的。千万不要随意地扣帽子、打棒子,否则容易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产生逆反心理。相反,如果对学生积极思考的结果,教师能够予以肯定和鼓励,同时加以正确的引导,将对学生今后的学有裨益。

三要恰当地点评。对于错误的观点,要及时指出错误所在和原因;对于一时难以得出结论的问题,应鼓励学生深入讨论和研究;对于正确的观点要予以肯定,并要求学生探讨得出正确观点的方法和思路。

3.优化教育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的案例篇6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理论;案例

[作者简介]罗爱武,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08级政治学博士研究生,仙桃职业学院思政部讲师,湖北武汉430072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10-0148-0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如何不断地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及说服力、感染力,充分发挥其主渠道作用,是高校多年来一直不断探索的重要实践课题。近年来,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获得了越来越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推崇,实践证明,案例教学具有“以案论理、活化教学内容,讨论为主、调动学生的主体性,问题分析、提高学生掌握并应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功能,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与实效性的有效方法。但要使案例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切实发挥预期的效果,避免对案例教学法的误用,还必须处理好案例教学中案例和理论的关系,不能因为案例教学强调案例的重要性而忽视理论的作用。实际上,在案例教学过程中,理论对案例始终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从案例教学法的实质看,理论是案例的主导

案例教学是通过对含有问题在内的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展开课堂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从本质上来说,它是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和观点、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对精选的思想政治教育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以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学方法。

运用案例进行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法相对于其他教学方法最鲜明的特点。案例教学把整体的课程知识分解成各个部分,并融合于具体的案例中呈现出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讨论来达成对马克思主义原理、方法的掌握。它的优点是以具体反映抽象,以特殊体现一般。在案例教学中不是“教案例”,而是“用案例教”,不是就具体案例来教授、学习具体案例,而是用具体案例来教授、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和方法,案例教学法的实质就是通过案例来教授理论知识,通过案例来学习理论知识,通过案例来运用理论知识。

在案例教学中,理论是案例的主导,案例的选取是否合适取决于特定的理论内容。针对同样的理论内容,同一个教师如果选用不同的案例,可以达到同样的教学效果;相反对同一个案例,同一个教师如果从不同的理论视角来解读,就可能形成完全不同的教学效果,这说明决定案例教学效果的不是选择什么样的案例,而是对教材理论的把握是否准确、透彻。因此,在理论和案例的关系中,理论起着主导作用,决定案例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不是用什么案例来说明理论,而是用什么理论来解读案例。离开理论的主导就事论事、以现象解释代替原理探索、使完整体系的理论学习演变成零碎烦琐的事例学习,这不是真正的案例教学;离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角从其他理论视角来分析讨论案例也不是成功的案例教学。

二、从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过程看,理论是案例的指导

案例教学绝不意味着脱离教材理论内容,就案例来讲案例。案例教学过程中教材的理论内容始终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1、在案例选择阶段。理论是选择案例的首要标准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首先必须选择案例。在案例选择阶段,以什么标准选择案例是个首要问题,是否具有“针对性”是案例选编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所谓“针对性”是指教学案例必须紧扣教学目的和主旨,紧密联系教学理论内容。

案例教学同样是一个传授理论的过程,它是在引导学生探究案例的过程中学习和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学生在案例探究过程中所能掌握知识的多少直接与案例所涉及到的知识的多少有关。因此,教师在选编案例之前首先必须明确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什么,相应的教材内容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什么,要选择在内容上紧扣主题、围绕中心、针对重点、契合难点的形象材料,使案例所提供的信息尽可能多地蕴涵教材中的重要概念和原理。只有选编的案例符合教学目的,紧扣教材内容,才能达到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原理的目的。切忌为片面追求课堂气氛的生动、活跃而忽视教学内容,抛开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随心所欲地东拼西凑,将与教学目的和内容没有什么关系的事件当作案例,这将造成教学案例与教材内容“两张皮”。其结果只能是喧宾夺主,干扰主要教学内容的学习,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在案例分析阶段。理论是分析案例的向导

在案例分析阶段,理论是教师分析案例、设置问题的向导。教学案例是一个具体真实的事件或一种现象,对于一个特定的教学案例,应怎么分析,该如何评价,取决于人们的理论视角,对于同一案例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往往会提出不同的问题,得出不同的结论。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案例,教师只有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视角分析案例,提出问题,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案例分析阶段首先必须明确与案例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是什么、有哪些,其中哪些又是特别重要的,案例适合引进什么理论内容展开深入的讨论,以便引导学生在分析、思考和讨论案例的同时,学习和运用相应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其次,因为思考总是从问题开始的,所以在案例分析阶段,教师还要根据课程理论要点,结合案例内容,设计一些帮助学生分析具体案例、理解理论知识的有针对性、启发性的具体问题,以便于在案例讨论阶段引导学生围绕案例主题缜密思考、深入分析。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探讨,从案例中归纳概括出课程理论来。理论内容是案例分析的向导,没有一定理论指导的案例分析往往是就案例谈案例,会陷入狭隘的经验主义。

3、在案例总结阶段,理论是总结案例的指南

运用案例教学法,在学生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充分探讨、辩论之后,教师最后还要进行总结归纳。在案例总结阶段,教师的归纳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也不能局限于对案例本身的讲析,还必须引导学生通过解析案例问题,

根据这个典型案例所提供的属性和本质,进一步推论到与此相关的同类现象和问题,使学生对单一案例认识上升到相应理论结构理解、吸收和巩固上,使教学案例融于完整的理论知识框架中。这个总结过程是从具体案例上升到抽象理论的过程,而这一理论就是课程的内容。如果教师在案例总结阶段没有上升到应有的理论高度,对学生来说,他们对案例的认识就会局限于案例本身,而不能获得其中蕴含的理论知识。

同时,在案例总结阶段教师要注意的一点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中,案例归纳的结论是带有鲜明的理论导向性的。这就是说,虽然在案例讨论阶段,教师要鼓励学生针对案例各抒己见,但是在案例总结阶段,教师必须给出明确的结论。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法和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等其他学科中案例教学法的一个最根本的区别: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等其他课程案例教学的结论是多元化的,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必须强化教育教学的导向性、思想性和教育性。这种差异是由不同的学科性质和教学目的所决定的: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等专业课程的案例教学的主旨是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培育学生职业技能。因此,案例教学是开放的,案例的解读和案例问题的答案都是多元的,并不追求唯一的“标准答案”,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要通过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提高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解释社会现象、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显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案例教学是手段,思想教育是目标。案例总结阶段的结论具有明显的“一元导向”性,这个导向性的结论就是课程理论的内容。离开了课程理论内容,案例总结的导向性就无法体现。有的教师之所以误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讨论的结果也是“开放性”的,是因为他们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案例教学法混同于其他学科的案例教学法了。案例总结阶段的理论提升相当重要,如果缺少这一环节只是就案例谈案例,上升不到理论层次,忽视理论知识的学习,那就势必会影响到预期教学效果的实现。

三、从案例教学法的教学目的看,理论是案例的向导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何教学方式都不能忽视传授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因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首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就要对大学生传授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但由于理论本身的抽象性、概括性和间接性往往会带来认识和理解上的困难,如何传授理论知识才能更便于学生理解、接受和内化,是出现各种教学方法的根本原因。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为了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及其说服力、感染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要关注所讲的理论是什么、有哪些,还要关注以怎样的方式将这些理论讲出来才能让学生更易理解、更愿接受,而后者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往往更为直接。

讲授法是“用教材教”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是以直接的方式向学生传授思想政治理论“是什么、有哪些”。讲授法是对课程体系中的基本概念、关键术语、原理、规律和基本理论观点进行逻辑推演、严密论证、系统阐述的方法,它注重概念的准确界定、原理的科学论证、理论的逻辑推演、体系的完整一致。这种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准确完整地理解和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提高理论思维能力。但在讲授中教师往往因为过于注重讲授内容的理论性、逻辑性、系统性而相对忽视一些重要问题:相对忽视构成理论发展前提的社会现实,相对忽视理论的实际运用,相对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养成。在这种情况下,教学便难以从现实中发现问题、得到启迪,无法有力地、及时地回应生动的社会实践中不断提出的种种鲜活的问题,弱化了理论的生命力和解释力,也直接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法是“用案例教”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是以间接的方式向学生传授思想政治基本理论“从哪里来、怎样得来”,“有什么用、怎么用”。案例教学法克服了讲授法的弱点,它将抽象的理论蕴含于真实、具体的案例中,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来认识理论、运用理论,它能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使一般的概念具体化,使枯燥的内容生动化,具有理论联系实际、丰富教学内容的作用,能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察现实、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案例教学法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只教案例,不教理论,不向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而只是意味着教育形式和方式的改变。教师要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来教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从哪里得来的、怎样得来的,理论有什么用处、怎样运用理论。“案例教学的着眼点在于学生创造能力以及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而不仅仅是获得那些既定的原理、规则。这倒不是说这样的知识不重要,相反,它所指的是如何用更有效的方式(而不仅仅是传授、讲座)获得这些知识。”案例教学强调培养学生批判创新意识和分析解决现实问题能力,但不能因此否认其理论教育的功能。理论教育和能力培养不是互不相容、相互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教育仍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目的,只不过是同讲授法相比,教授的方式和内容有些变化而已:案例教学法不是以直接的方式而是以间接的方式来教授理论;不是仅限于教授“理论是什么、有哪些”,而是主要教授“理论从哪里来、怎么得来”的,“理论有什么用、怎么用”这两个方面。

1、理论发现型案例教学是为了说明理论从哪里来、怎么得来

根据运用的不同目的,案例教学法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为了说明理论“从哪里来、怎样得来”的理论发现型,一种是为了解释理论“有什么用、怎么用”的理论运用型。理论发现型案例教学通过从具体案例到抽象理论的转化,回答学生理论“从哪里来、怎么得来”。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抽象的,但并不是空泛的,而是实践性和开放性很强的理论,它具体体现在社会生活中的人或事上,和社会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了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得出这些理论性结论的过程,真正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所包含的实践性智慧,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将反映社会生活真实状况的典型案例,以具体感性材料的形式向学生呈现出来,以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围绕具体案例通过分析、讨论,透过案例表象揭示其中蕴涵的深刻思想,挖掘其中的精神实质,让学生认识到具体案例背后所蕴涵的一般规律,使学生的认识从具体跨越到抽象,从个别扩展到一般,从而实现从感性案例材料到理性理论知识的飞跃。

理论是对具体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概括和抽象,理论发现型案例教学法将抽象的理论还原到实际生活中,通过对个别、具体案例的缜密考查和深入分析来揭示一般、抽象理论的建立过程,使理论有

了一定的现实依托,避免了单纯进行理论讲授可能造成的枯燥、抽象、远离现实的问题,更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的理论。

2、理论运用型案例教学法是为了解释理论有什么用、如何用

理论运用型案例教学通过从抽象理论到具体案例的转化,回答学生理论有什么用、怎么用。在理论运用型案例教学中,教师在精讲理论的前提下,将精心选编的有代表性、针对性、时代性的案例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进入案例描述的情景现场,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判断,通过独立思考、集体讨论来寻求解释现象的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理论运用型案例教学通过将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去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所包含的科学的方法、开放的理念及实践的成果,从而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掌握理论知识,有效地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当然,这一教学过程也有利于案例教学另一重要目的的达成:促进学生顺利实现由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升华,最终增强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中,教材中的理论对案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能因为案例教学法强调用案例教学、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就轻视理论的作用、忽视理论的教授,这是对案例教学法的误解、误用,也会降低案例教学法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戴艳军,等,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戴艳军,杨正德,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经验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3)。

[3]以案例教学为突破口

努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访大连理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研究中心主任杨慧民[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2)。

[4]韩裕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讲授教学与案例教学的耦舍[J],思想研究,2006,(11)。

思想政治教育的案例篇7

关键词:案例教学思想政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C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4.154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各种教育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与变革。初中的思想政治教学为了达到更通俗浅显地让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的目的,采用了以案例为依托的教育教学方法,充分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与方针,同时也突出思想政治课以实际出发、突出实践性教学的学科特色,在具体的案例问题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改革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高效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水平都有重要的意义。

以案例为依托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就是把具有社会性以及教学性的事实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依托,在对案例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完成思想政治的课堂教学内容,作为一种强调开放性与互动性的教学形式,对教师和学生的能力与素质都有一定的要求,也能收获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首先,以案例为依托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要求教师扮演好“主导课堂”这一角色。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最终是为了促进同学们的学习。它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时教学程序与方法会有很多改变,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这样的课堂中起着主导的作用。

要发挥好主导作用,教师需要做到的第一点是做好案例信息的搜集与编辑整理工作。在案例教学中所采用的例子不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而生编硬造的故事,也常常不是事实的照搬,需要基于一定的事实进行编写。教师可以在一定的教学目标指导下,以教学的重点难点为中心,根据初中生特有的身心特点与学习状况,在所搜集到的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编辑整理,更好地适应教学。整理出来的材料要为学生的思考与讨论留下充足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充足的准备以及全面的考虑,要比学生的考虑深入得多,这样才能在学生的讨论遇到瓶颈时进行适时引导,深化问题与思考的深度。第二点是引导课堂讨论的方向。案例教学要求学生讨论,还课堂于学生,但是由于初中生的活泼天性与这个年龄段特有的活跃思维等原因,课堂讨论的话题不免会偏离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教师适当的引导课堂讨论话题,在问题发现、讨论以及解决的各个环节都要注意加以引导。同时在讨论的过程中,同学之间各执己见时,需要教师从旁进行思想的沟通与交流,支持不同意见的碰撞产生思想的火花但也要避免课堂的混乱,以更好地达到让同学们相互学习的目的。

其次,以案例为依托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教师带着整理过的案例资料开展课堂教学,需要学生对该案例进行分析,进行一定的自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以及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进行自己的思考才能发现材料中所要说明的问题,而不是教师把问题理论等一系列的东西推给学生,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由此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被激发出来,自我主动接受的东西必定比教师硬塞进他们脑子的东西印象深刻。在学生对问题进行了了解与思考后就是讨论的环节,在这个环节过程中学生之间交流各自的看法,不同的思想交织在一起,他们可以相互学习,促进自身的提高。同时案例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主动权,充分参与到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当中去,给他们自由轻松的氛围进行学习,也就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在他们自己动手动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的不仅仅是知识与能力,也能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更加热爱学习。

再次,以案例为依托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为了上好思想政治课的案例教学课,教师需要在课前进行资料的整理与理论的准备,有充分的准备才不至于在课堂讨论的环节显得知识局促与贫乏;教给学生这些知识以备讨论之用也能让他们的讨论更加深入。然后就正式进入了思想政治课的案例教学环节,在这一个阶段要把所有的案例与情境逐一呈现给学生,让他们充分了解案例事件,快速进入教学情境当中。例如在讲述正当防卫知识的案例中,由一名学生充当讲解员的身份介绍案例,让其他学生自愿模拟故事中的角色,让学生充分了解案例的同时也让激发出学生学习兴趣,进入状态。

了解案例之后可以给同学们一定的独自思考时间,这个时间里学生会大致了解案例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并根据案例形成自己的见解。然后可以开始讨论。讨论可以分为小组讨论与班级讨论。在讨论开始之前,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基本的讨论要求,例如要求每个成员都要充分说出自己的意见,要虚心接受别人正确的意见,要尊重他人,平等民主地展开讨论等等。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他们在小组内部讨论,每个成员在发表自己意见的同时听取他人的意见,最后小组形成一个讨论结果加以记录,对小组内部有争执的问题也可以详细记录,拿出来与全班同学一起讨论。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巡回查看情况,了解讨论范围。小组讨论结束便是班级讨论,每组派出一个发言人,陈明观点并提出问题,最后达成对问题的共识,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与总结反思。这样的教学改变了政治课堂的教学模式,使以往在同学们眼中枯燥的政治课堂也生动活泼起来,学习热情也就被激发出来,促进他们更好的学习思想政治。

笔者相信以案例为依托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在变革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形式的同时,也能更加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的能力得以提高的同时也提高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许.浅谈职高政治课堂的即时评价[J].中国校外教育,2010,(13).

[2]刘艳玲,宋璐.品德课堂即时评价的问题[J].中国德育,2009,(8).

[3]尹安玲.即时评价巧妙点拨[J].山东教育,2007,(25).

思想政治教育的案例篇8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理论联系实际

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的理论性较强,必须辅以案例来加强实践性,因此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受教师个人因素等影响,也存在一定弊端,例如案例缺乏时代性、精典性等等,尚需对案例教学法自身的内涵、意义、实施流程和注意事项进行思考,以充分发挥其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的促进作用。

1案例教学法的内涵及意义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但是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才开始流行于教育界,我国引入并研究这种教学方法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

案例教学法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性与实践性为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提供了便利条件,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有助于思想政治理论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因此案例教学法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首先,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有助于学习热情的激发,运用案例教学法能够从学生的身边选取适合的事例与思想政治理论相结合,通过精心编排赋予其知识载体的作用,一改以往单一的注入式教学模式,通过自主思考、集体讨论、角色扮演等引导学生探求新知;其次,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有助于双向交流的强化,教师在案例教学中扮演剧本的“导演”,负责案例的选择、编排和课堂教学的引导,而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讨论等环节,是教学的主体,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得到加强;最后,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能够促进教学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提高自身素质修养,使教学活动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从而提高其自身能力和教学质量。

2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流程

第一,选编案例。教学案例的选择和编排是后续教学的基础,需要结合思想政治教学目标和要求以及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案例,保证案例即符合思想政治教学要求,又贴近学生。

第二,展示案例。在案例教学的开始教师需要展示教学案例,根据教学要求和案例内容选择适当的展示方式,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探究,使课堂教学步入思考、讨论的活跃节奏之中。

第三,研究案例。研究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重要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教学案例进行思考分析,展开讨论。教师要选择合适的组织形式进行案例的分析和讨论,精心设计问题,调控讨论节奏,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以保证案例研究的效果。

第四,总结提升。总结提升是案例教学法的最终环节,也是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教师需要结合案例研究的情况对教学进行总结,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的层次,在扎实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能力。

3案例教学法应用的注意事项

第一,案例的选择需要满足时代性、真实性、精典性、贴近性、趣味性、可议性、方向性、科学性等要求。时代性是思想政治学科的重要特征,案例的选择需结合社会发展现状,选取热点问题、突出问题,顺应时展和中学生成长的需求;真实性是案例教学法的根本,只有保证案例本源的真实性,方能起到正确的价值导向作用;精典性指的是案例的主题需明确,且可以反映问题的本质,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能够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有效模式,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技能;贴近性指的是案例应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只有与学生现有的认知相联系,案例教学法方能起到引起共鸣、促进讨论交流的作用,从而保证教学效果;趣味性指的是案例应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具有可读性,只有学生感兴趣才能保证学生投入学习的积极性;可议性指的是案例必须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他们参与讨论,理想的案例应是一种两难或多难情境,能够最大化激发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方向性指的是案例应有正确的价值导向,保证案例对学生有积极向上的激励和引导,拥护党的领导,宣扬社会中的真善美;科学性指的是案例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全面、合理、可行,才能真正起到促进教学的作用。

第二,教师要加深对案例教学法的认识,强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注重自身素质能力的提高,把握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第三,教师应摆正案例教学法的作用和地位。一方面,不仅要重视案例所表现出的视听效果,更重要的是把握住案例内含的理论本质,要将案例教学法与理论学习相结合而不可偏废理论学习。另一方面,案例教学法不仅具有诸多优势,也存在用时长等不足,教师应加强分工协作以改善案例教学法效果低等弊端。

综上所述,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应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特点和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合理选取编排案例,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讨论,并进行总结提升,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成长服务。

参考文献:

[1]王青梅,赵革.国内外案例教学法研究综述[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06):7—11.

思想政治教育的案例篇9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专业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teachingmethodsontheCombinationofideologicaland

politicaleducationwiththeprofessional

XUQuanhai

(Department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

Guangdong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Dongguan,Guangdong523083)

abstractinthispaper,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andprofessionalstudentscombineasastartingpointtoexploretheconceptoffocusingontheteachingmethods,mainlythroughfourthematicteachingmethods,caseteaching,action-orientedteachingandpracticeteaching,sothatideaspoliticaleducationclosetoreality,life,closetothestudents,andenhancetheappealandpersuasivepower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forcollegestudentstoestablishacorrectviewoftheworld,lifeandvaluesofeffectiveleader.

Keywords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combinewithprofessional;teachingmethods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简称《意见》”)认为:当代大学生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因此,抓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意见》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这是中央对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方面的总要求。经过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全体老师的多年探索,我们认为,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相结合,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益途径。所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笔者认为,学生是重要的落脚点,贴近实际,首先要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生活,是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在给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思政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专业才是学生最大的实际和主要的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深入学生的内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专业相结合,并不意味着要打破或者改变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而是在严格遵循中央的指示精神,为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所做的一项有益尝试,具体的结合点,我们放在教学方法上,通过专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更好地实现和达到中央的要求和目标。在开展教学中,我们选择了“05方案”所要求开设的五门课程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与我院管理系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为试点,通过上述教学方法的实施,收到了较好的成果。我们有意把这样好的做法总结出来,在其他思政课程和其他专业推开,全面提高我院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以下,笔者仅就思想政治教育与市场营销专业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做一番详细介绍,以求教于方家善士。

1专题教学法

众所周知,“基础”课各章节之间并不存在着严密的逻辑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基于课本,又应当超越课本,专题教学方法是一个比较好的处理方式。在专题内容的选择与安排方面,我们会根据市场营销专业的特点,遵循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来进行课时的安排。比如在思想道德修养方面,我们重点讲述职业道德部分,尤其是结合市场营销人员的职业道德来谈,在诚信教育方面花大力气来进行教育和引导;在法律基础方面,法律意识的阐述放在重点,具体的法律制度将着重讲述民商法、经济法等方面的知识。我们的安排主要是让“基础”课与学生的专业密切相结合,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授课,摆脱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的教学方法。事实上,经过这几年我们的实践,得到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在每个学期的学生评教中,担任“基础”课的老师在全院排名中都名列前茅。

2案例教学法

在“基础”课的具体教学中,不同专题的内容如何与市场营销专业相结合,必须找到一个契合点,即同样的内容如何展示该专业的特色,我们的做法是通过案例教学法来落实。在选取案例方面,学院和管理系市场营销专业的老师给予大力支持,他们为我们提供了世界各大名校商学院的相关教材,这样我们在备课之时便有充分的经典案例来供选择。

在此,笔者有必要说明一下,我们选择世界各大名校商学院选取的营销案例的原因,首先,在于这些案例很经典,特别能说明营销策略和手段,同时也能说明营销行为背后的精神。比如,我们在讲述爱国这一主题,会援引日本索尼公司在1960年代拒绝美国企业要求放弃自己品牌这一案例,由此深入讲述企业营销过程中要有民族和国家振兴的担当,激励学生以后在以后事业中创造和坚守中国品牌。其次,经典案例能较大扩大学生的视野,打开他们的思维,从更高的境界和更深的层次来思考和实施营销行为,毋庸讳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这一方面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比如我们在讲理想之时,会引用海尔集团打进欧洲市场这一案例,引导学生怎么从高要求、高标准上来树立个人、团队和企业的理想。

当然,我们在教学中使用的案例绝不仅仅来源于这些商学院教材之中,我们生活案例也时常进入课堂,用身边的人和事来支持教学内容。在这类案例的选取中,我们更愿意选择这两类案例,第一类为往届毕业生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第二类是每一年我院学生参加全国、省市各级别市场营销大赛的例子。这两类案例主要来自于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和市场营销专业课教师的提供,“基础课”教师可以用这些案例来深入浅出地讲述理论,更有效地激励学生创业的理想和激情,让学生在内心中树立这样一种坚定的信念——我虽然来自一所民办本科院校,但我并不差,我的未来始终是由自己勤奋的双手和聪明才智创造出来的,因为我的学长和我的同学,他们就在创造事业的辉煌,我也可以的。站在教师的角度来看,身边的人和事让学生这样想,并脚踏实地地去做,比一整节课地灌输理论更有效果;从学生自身来看,这样是思想政治教育才是接地气的,是他们实实在在的人生指引和价值领航。

3行动导向教学法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主题的生动具体的场景,激发起学生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动起来,在此过程中,教师只起着导向和辅助的作用,学生或者以独立、或者以分组的方式来进行讨论、辩论、课件展示等,尽可能地把教学目标融入到学生的参与过程当中去。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目的在于改变传统的“要我学”模式,达到“我要学”的效果。在此,笔者需指出的是,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我院的思政课教学中,既创设社会类的主题,比如:理国、拒绝网络谣言、学习十精神等,更多的是结合学生专业来选定主题、创设场景,比如,思政课教师在市场营销专业进行营销战略与技巧策划、商务谈判、营销案例分析等,在这些课堂实践中,我们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以最贴近实际的方式,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地提升。行动导向教学法通过与学生专业相结合,更具有应用性与实效性,避免了学生因为思政课的主题过于宏大而无法把握所导致的兴趣倦怠。实践证明,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效果是明显的。

4实践教学法

实践教学法是思想政治教育中被广泛使用的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我们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同样重视实践教学,但却并不简单地把学生带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参观学习,也不仅仅要求学生做社会调查,而是在学生专业上做文章,让思政课教师参与到学生的专业实践中,通过他们的言传与身教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与学生专业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中,我们得到了市场营销专业课教师的大力支持。具体的实践教学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每个学期,我院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都有实训周,在实训过程中,思政课教师也会参与其中,在专业课教师的安排下,与学生共同参加实训,在这个过程中,或许思政课教师不需要给他们讲什么大道理,只需对学生提供帮助与咨询,必要的时候对他们的实训进行适度的指导,尤其是在团队合作精神、诚实守信和爱岗敬业方面,思政课教师所发挥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第二,我院每年都会举办“工商模拟市场”这一活动,即让学生在集中的时间和指定的校内地点,摆摊设点,卖各种商品。一般来说,学生们都是组队进行参加,学院和思政部并未硬性规定每个学生团队都必须要由思政课教师参与指导,但经过这几年我们的努力,从学生专业的角度来进行教学,得到了学生的一致认可,学生们在组队的过程中,经常邀请思政课教师参与,指导他们更出色地在“工商模拟市场”中一展风采。

在此,笔者要说明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必须形成联动机制,在这一点上,我们与我院市场营销教研室的教师们以及相关班级的辅导员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实现了资源共享,这是我们开展好实践教学的重要前提。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得务实,不管用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必须得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把理念贯彻下来。诚然,以上四种方法亦为广大思政课教师所使用,但我们的特色在于落实到学生的专业上来。在与学生专业相结合这一大的理念指导下,我们在市场营销专业已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从每个学期评教中即可看出,相关班级的思政课教师的评教分数往往要比专业课教师要高。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与探索,一定能够让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大学生终身受用的课程。

本文属于广东省2012年省级质量工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之“市场营销专业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2005年5号文件.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年6号文件.

思想政治教育的案例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信息化教学

一、引言

在高等教育阶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必要,作为即将离开校园走向工作社会的高职院校学生而言,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及思想政治教育也能为其更好就业与择业提供积极帮助。长期以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实际开展形式上十分单一,较为僵化的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模式更是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际教学效率十分低下[1]。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得益于信息化教学进行适当调整和转变,在教育教学创新十分普遍的情形下,通过信息化教学来达成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也具备了现实可能。

二、信息化教学及其具体价值

第一,信息化教学及其发展。[1]信息化教学是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应用新型科学技术进行教学的具体方法之一。自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各个教育阶段均十分重视信息化教学硬件的购置以及信息化教学水平的提升。当前,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了一种十分普遍的教学形式,在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阶段,信息化教学都对于教育教学活动开展发挥出了积极的影响和作用。诚然,信息化教学在不断发展以及应用中也需要进行较好的规划和设计,科学地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也是其正向价值得以发挥的前提和基础。第二,信息化教学在高中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信息化教学在高中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整体教学质量。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知识的理论性较强,在思想政治课堂整体氛围较为沉闷这一因素影响下,传统教育教学方法的教学质量相对较低,应用了信息化教学后实际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便得到了多元化,单位时间内的实际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也能获得较大提升。此外,信息化教学下学生对于某些政治理论的理解也将变得更为容易,这一优势作用影响下信息化教学也具备了更多的应用价值。

三、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教学的具体设计

第一,以多媒体课件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解读,在信息化教学相关技术影响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等形式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解读,将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动态展示与分层解读更是能够提升课堂教学实际效率。例如,在“一国两制”这一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讲解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途径进行课件下载,也可以自行进行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在课堂教学中将多媒体课件展示和教师口头讲解相互结合也能对于“一国两制”的起源,发展及影响等知识告知给学生。信息化教学背景下的多媒体课件与教师口头讲述可以进行较好融合,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阶段部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本身的理论性较强,在信息化教学缺位下,单纯依托教师更是增加了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理解的难度。第二,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进行教学互动。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进行教学互动也是信息化教学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设计之一,良好的课堂互动环境与氛围形成后也能为信息化教学应用价值发挥作出贡献。建议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进行信息化教学应用之前应当对于信息化教学的实施程度进行规划,结合具体章节知识特点进行互动节点与互动方式的选择。例如,在提依法治国战略全面实施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法制社会相关知识的讲解中,教师可以凭借多媒体课件组织学生进行积极的课堂讨论,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课题讨论并将讨论结果进行上传。教师对于各个小组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分析也能形成较好的教学互动从而提升高职思想政治课实际课堂教学质量。第三,信息化教学下案例分析与引入辅助课堂教学。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案例教学法与信息化教学可以进行较好融合,在信息化教学应用程度不断加深下将部分教学案例通过信息化教学设备展示并进行课堂讨论也是一般的教学设计方向之一。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应当在备课阶段选择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案例,将此类案例通过文字或视频形式安插在多媒体课件中,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展示也是较为高校的多媒体教学应用形式。例如,在公民基本素质的相关教育中,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选取部分不文明现象案例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出来,在这一情形下与学生一同进行案例分析,并引出优秀公民应具备的一般素质,也能达成较好的教学目标,而反面案例的引入与多媒体教学的动态展示,更能加深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的记忆与理解程度。[2]

四、结束语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用信息化教学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信息化教学本身是一种创新程度较高的教学形式,而信息化教学本身也需要成为辅助常规教学的一种有效工具。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推动者和主导者,其需要加强对于信息化教学的认识程度与应用能力。在信息化教学应用进程中,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师更是要结合学生实际对于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进行不断调整,确保信息化教学正向价值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王培俊.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8):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