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骨折后如何护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37:33

老人骨折后如何护理篇1

【关键词】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临床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349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676-02本院骨科于2010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了8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给予患者术前与术后进行护理。鉴于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于患者的术后康复具有显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选自2010年5月――2013年5月期间在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4例,男女比例为49:35,年龄在56-8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1±3.5)岁。其中,有3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高血压,10例患者合并糖尿病,15例患者合并有冠心病,13例合并哮喘病,11例合并支气管炎。

1.2方法

1.2.1术前护理措施

1.2.1.1术前心理护理针对患者表现出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加以重视,并鼓励其以正确的方式抒绪。若患者对手术出现任何疑问,应给予有效的解答。由于老年患者大多已失去行动能力,主要依靠家人的照料,因此在内心会出现诸如自卑、沮丧和绝望等心理特征,发展下去就会成为恐惧感和焦虑症状等[1]。此时,护理人员应给患者宣传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相关病理知识,以及实施手术的主要措施,以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此外,还应给患者家属讲解相关的护理常识,解释手术的原理与安全性能,劝解家属多鼓励患者,树立治愈的信心。

1.2.1.2术前牵引护理针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在其手术前通常进行牵引治疗,使骨折处于稳定状态,并减少患者肌肉的张力,从而降低局部的出血量,减轻疼痛感。在行牵引治疗时,应使患者的肢体轴线同牵引力线之间保持一致,患肢呈外展、中立位30°左右,利用软枕将患肢抬升30°[2]。密切观测患者患肢肢端感觉与血流运行情况,引导患者适当屈伸其踝关节与股四头肌。

1.2.1.3术前饮食护理因为老年患者的牙齿多有松动,消化系统也在逐渐消退,因此其饮食应作特殊处理。鼓励患者多食易消化的新鲜水果与蔬菜,可适量进食蘑菇、豆类和山楂、木耳等活血化瘀的食物。同时,还应指导老年患者多喝水,可进食高热量、丰富维生素、粗纤维的食物,帮助排便。

1.2.2术后护理措施

1.2.2.1术后常规护理密切观察患者术后的呼吸、血压和脉搏等生命体征,每间隔一个小时记录一次,并给予患者实施低流量的吸氧和心电监护。针对合并心脏病与高血压的老年患者,还应密切观察其心电图与心律的变化情况,若发现任何异常出现,应立即报予主治医师。此外,还应观测患者的患肢温度、颜色,以及是否出现肿胀,给予患者的引流管进行定时挤压,1次/h,使引流管始终保持通畅。若患者的切口出现渗血,应立即更换敷料。

1.2.2.2给予患者术后实施皮肤护理老年患者卧床时间太长会使受压的部位出现压疮,因此应给予其必要的皮肤护理。采取填写翻身卡的方式,定时予以患者翻身,2h/次。而患者病床的床垫应选用海棉床垫或气垫床,在其骶尾部安设水垫和气圈。针对患者受压的部位,应给予必要的按摩,并用温水进行擦浴,2次/d。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使其血液供应情况得以改善。

1.2.2.3术后康复训练和出院指导手术6h之后引导患者屈伸足趾,术后2d进行适量背身运动、踝泵运动,3次/d,25min/次。术后5d指导患者抬高其上身,高度不宜大于30°,并适度的屈伸膝关节。直到15d拆线后即可逐渐活动其髋关节,并鼓励患者扶着拐杖下地走动[3]。患者出院时,应告诉患者及家属持续进行功能锻炼,不能侧卧、弯腰和坐沙发。同时,加强患者的饮食调理,多饮食豆制品,并多到户外晒太阳。

2结果

经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后,所有患者均已痊愈出院,没有出现术后并发症。

3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医疗条件得到有效的提升,我国的人口正朝着老龄化的趋势发展,因此出现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情况也越来越多。股骨颈骨折在骨科临床中非常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常发生在老年人群体中。由于老年人的股骨颈通常会出现骨质萎缩和骨质疏松的情况,只要有一点轻度的外力影响,即可导致出现股骨颈骨折。患者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通常会伴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疾病,这也给医师的手术带来一定的风险,而且术后恢复也非常的困难。而且发生股骨颈骨折之后,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恢复较慢,无法正常的行走和站立,只能长期卧床休息,而且还会伴随着局部的剧烈性疼痛感,严重的情况下会引发许多的并发症,危机老年患者的生命。鉴于此,给予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显得非常的重要,不仅能提升其生活质量,也是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保障。

本院将8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其围手术期给予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经一系列护理措施的有效实施,所有患者均已痊愈出院,没有出现任何的并发症。可见,给予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平等和谐的医护患沟通使患者熟悉了疾病的有关知识,逐渐主动接受治疗。

综上所述,针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具有明显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苏向荣.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14):189-191.

老人骨折后如何护理篇2

【关键词】老年;股骨颈骨折;护理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患者中常见的外伤性损伤,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在骨科接收的髋部骨折的老年患者逐年增多,如何做好防护措施,减少老年骨折后的死亡和改善病情,是护理工作的中心目标。老年人易发生骨折是由于骨质疏松,反应较迟钝。多在意外的情况下,发生,老年人毫无防备,大多是摔倒后外旋所致,使得关节囊和髂骨韧带失去连接,紧张度消失所致[1]。受伤后,患者会失去行走和站立的功能,局部存在剧烈的疼痛。由于该部位特殊,病程长,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因此,如何精心的做好护理工作,对患者的健康恢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临床资料

收治本院自2009年5~8月间的3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48~76岁,平均62岁。由车祸引起19例,摔伤9例,其他原因4例。伤前有并发症者,伴高血压5例,糖尿病8例。

2护理

2.1心理护理由于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稍微不注意或由于意外就可引发骨折,多数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发生的,当事故发生后,患者一时间不能接受,多伴有悲观,愤怒,低落甚至是逃避的态度,不能很好的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护理,这时,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是极其必要的。老年患者骨折后,大部分的时间需要卧床修养,行动不便,且易引起并发症,这时的患者会更加的焦虑,烦闷,恐惧,对骨折的愈合缺乏信心。因此,在生活上,护理工作者要多关心,照顾患者,并详细的解释术前的准备工作,术中的配合和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注意事项,使患者对手术的过程有充分的了解,消除紧张恐惧心理,稳定其情绪。让患者对医护工作者产生信任感,加强心理疏导,使患者能更好的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治疗和护理达到最好的效果。

2.2保守疗法的护理外展性骨折,骨折端比较吻合,无畸形,卧床活动也不感疼痛,可睡普通床。患肢可做直腿皮牵引。休息的时候,注意盖被不要压在脚上,以防使患肢外旋。必要时可在鞋底打上一横板或防外旋的石膏靴。患者采取仰卧位,在牵引期间,应鼓励患者多进行锻炼,积极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活动。3~4周后,可去掉牵引,患者可在床上自由活动,锻炼肢体,继续进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活动。

2.4并发症的护理老年患者常伴有内科的其他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护理的时候要多加注意,在饮食上也不可忽视,应给予患者高蛋白、高钙、高维生素、低盐、无糖、低蛋白饮食。增强体质,促进骨骼早日愈合。

2.4.1预防褥疮的护理术后患者需长期卧床休息,行动不便,护理工作者要时刻观察患者受压部位的皮肤情况,协助患者翻身,经常变换,保持床铺的干燥整洁,经常对患者的皮肤进行护理,对受压的皮肤进行热敷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也可以用气垫床,能更好的预防压疮的发生。

2.4.2预防呼吸道感染的护理老年患者骨折后需卧床休息,抵抗力随之减弱,容易诱发呼吸道感染的疾病,患病期间,要鼓励患者在床上做扩胸运动,深呼吸,正确指导患者做有效咳嗽,及时的咳出痰液。增加肺活量,必要的时候进行雾化吸入,天气变冷时,注意保暖,以防感冒,注意房间要多通风。

2.4.3预防静脉血栓形成和肢体萎缩的护理热敷,按摩,肢体活动等都可以促进血液的循环有利于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可以指导家属给患者每日温水擦浴2~3次,同时配合按摩,健侧肢体抬高、屈伸、蹬腿活动,双上肢进行内收、外展、向上伸展的活动。注意下肢血液循环情况,观察下肢水肿程度,肤色,肌力等情况。双下肢进行对比观察,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给医生,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

2.4.4预防泌尿系感染的护理长期卧床,由于行动不便,极易引起泌尿系统的感染。加强护理工作,至关重要。对留置导尿的患者,每日用0.1%新洁尔灭棉球消毒尿道口2次,每日换尿袋1次。鼓励患者多饮水,尿量保持在2500ml以上,以达到生理冲洗尿道,促进尿道细菌排出,预防尿路感染和结石。

2.4.5预防便秘的护理饮食习惯的改变,加上患者食欲减退,胃肠蠕动减慢,就会引起便秘。这时就要嘱咐患者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等富含粗纤维的食物,禁食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勤按摩腹部,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

3出院指导

对于患者,要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给患者解释清楚注意事项,术后期间,要特别注意防止外旋和内收,这样的动作最容易重复受伤。注意睡眠姿势时要平卧,必要时穿“丁”字鞋,半年后可弃拐行走,但不能过度负重及进行重体力劳动。避免坐矮凳。

老人骨折后如何护理篇3

股骨为全身最粗的管状长骨,股骨干骨折指股骨小转子以下、股骨髁以上部位的骨折,只有遭受到强大直接暴力才能造成股骨干骨折,骨折移位与骨折不同部位的肌肉牵拉力有关。股骨干上1/3骨折时,骨折近端因受臀中小肌、髂腰肌及外旋肌群的作用而产生屈曲、外展及外旋移位。远端骨折则后上、内移位。股骨干中1/3骨折时,骨折端移位无一定规律性,视暴力方向而定,如果骨折端尚有接触而无重叠时,由于内收肌的作用,骨折向外成角。股骨干下1/3骨折时,由于膝后方关节囊及腓肠肌的牵拉,骨折远端多后向倾斜,有压迫或损伤腓总神经的危险,而骨折近端内收向前移位。

1临床表现与治疗

1.1临床表现患肢常有明显的扭曲畸形,疼痛剧烈,肢体缩短、肿胀,髋膝不能活动,完全骨折有骨擦音,但不可以随意的测试,对下1/3骨折应检查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X线检查可证实和明确骨折部位、类型及移位情况。

1.2治疗手术治疗近几年较为常用,优点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固定牢靠,患者可早期下床活动。这样可以更有效的防止肌肉萎缩、骨节僵硬、骨质疏松、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手术的固定方法有钢板螺丝钉固定、髓内针内固定术、普通髓内钉固定术等,在老年患者身体能承受的情况下,多数采用内固定的方法。

2术后护理

2.1术后监测观察脉搏、血压变化、伤口局部渗血以及负压引流管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做相应处理。

2.2术后指导指导患者或家属如何使用自控式静脉镇痛泵或硬膜外镇痛泵止痛,并注意观察患肢的感觉及运动功能,防止腓总神经受压。

2.3术后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药物疗效,避免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2.4防止并发症主要有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压疮、肌肉萎缩等。为防止压疮的发生,应对受压部位给予按摩,特别是骶尾部、内外踝、足跟等,正确的按摩方法为用大、小鱼际肌,力量由轻到重再到轻,每个部位按摩5~10min,每2~3h按摩1次。

2.5加强功能锻炼术后第2天即可开始练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关节

僵硬。

3术后康复指导

3.1术后功能康复锻炼耐心宣教术后功能康复的重要性,解除患者焦虑心理,增强患者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3.2指导有效的咯痰老年人咳痰无力,加上卧床,极易引起肺不张或肺炎,应教会鼓励老年患者做深呼吸运动,定时变换,术后及早采取半坐位,定时有效叩背,协助咳痰。

3.3术后第2天开始股四头肌收缩锻炼、踝泵运动,促进肢体血液循环,有利于患肢消肿及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3.4术后第3天练习深呼吸,做扩胸运动,预防肺部感染,练习伸直膝关节,但膝关节屈曲应遵医嘱执行。

3.5术后1周可练习下地站立,逐步进行扶拐行走,患肢由不负重到部分负重再到全负重,运动要适量。

4心理护理

意外事故的打击使老年患者在一段时间内陷入恐慌之中,加上患肢疼痛的折磨,对手术的恐惧以及愈后效果如何都是对患者精神的一种刺激,患者表现烦躁、情绪波动不定、极度疲惫,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护理人员应态度和蔼,主动关心体贴患者,主动与之谈心介绍有关情况,使之尽快适应新的环境。使患者正确认识自己的伤情,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的配合治疗。创造条件让患者做自己喜欢的事,如读书、看报纸等,消除恐惧心里。

老人骨折后如何护理篇4

【关键词】老年人并发症护理骨折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要求全社会更多地关心老年人健康,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长寿的人随之增多,但在社会发展,交通工业日益发达的同时,各类车祸事故也不断增多,当这些不幸发生在老人身上时候,由于年老体弱,多数病人需要长时间卧床。一般情况下护理老年病人的工作内容多、难度大、要求高,尤其是骨科手术后的病人,多数丧失生活自理能力,需要有赖于他人的帮助,如何做好对老年病人的护理,一定要掌握老年人的特殊性,提高老年人工作效果是护理人员的责任义不容辞。下面概括总结了800例骨科老年病人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

1临床资料

我科1992年10月~2008年10月份共收治住院老年病人800例,女320例,男480例。其中55~60岁300例,61~70岁280例,70~80岁220例。而从患病分类:颈椎病、颈椎骨折10例,腰椎狭窄、腰椎骨折100例。锁骨、肋骨骨折140例,上肢骨折110例,下肢骨折240例,股骨颈、股骨粗隆间骨折200例。这些病例中长期卧床的占本科病人的70%,而这些病人有50%合并其他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慢支、肺气肿、肺心病、静脉曲张、前列腺肥大等。均治愈出院。

2护理

2.1心理护理。掌握骨科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有计划地进行护理。当患者带着病痛来到我院求医,首先映入他眼帘的是护士、医生、病人、病房。等待的各种检查、治疗、手术,他们大多数生活自理能力差或完全丧失,有的表现烦躁、焦虑、恐惧、激动、多语、失眠等,上述心理状态都不利于疾病治疗,为解除病人思想负担,使之积极配合治疗,最重要的是给病人心理上的安慰。我们根据病人的经历、文化素质、生活习惯、业余爱好、家庭情况及经济状况等,采取不同的交谈方式,与病人进行亲切的交谈,护患之间相互沟通,信任我们并对自己的病情有所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2老年人反应迟钝、接受能力差,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应耐心、细致多做解释。操作时动作轻柔,给病人一种安全感、亲切感,使之容易接受。

2.3营养护理。个别病人因生活不能自理,怕给我们增添麻烦,为减少大小便次数,而控制饮食。这样的病人应向其说明营养的重要性。鼓励其多饮水、多进食易消化食物,保持二便通畅,避免便秘。同时我们更应该周到的做好生活护理,尽量满足其一切需要,不能表现出有任何厌烦的情绪,让病人信赖我们,使患者信赖我们,使其精神伤得到安慰,为进一步配合手术、药物治疗打好基础。

3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及护理

3.1警惕心、脑血管的并发症。进入老年期循环系统发生明星的衰退,如心、脑血管硬化,心肌收缩相对减弱,心血管不能适应'正常时的应激状态。加上创伤疼痛时的刺激、精神紧张,有潜在发病的可能,导致并发症出现。此类病人,一经入院应引起重视,除进行各种检查外,应严密观察病人的血压、脉搏、神智等体征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2防止呼吸道并发症。老年人由于呼吸功能相对减弱,一部分病人有烟酒嗜好,并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源性心脏病史。所以长期卧床及术后病人易发生肺部并发症,如坠积性肺炎。因此病人进入院,要求不吸烟,讲清吸烟对术后身体的危害性。鼓励病人咳嗽,做深呼吸,上肢能活动的做扩胸运动,增加肺活量。在协助病人翻身时,拍击背部使积痰易于排出,惧怕疼痛、不能咳嗽的病人应鼓励他尽量把痰咳出,若痰液粘稠可以给予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便于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炎发生。

3.3褥疮的预防。长期卧床、截瘫或牵引病人,由于全身血液循环差,皮肤抵抗力低下,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尤其是骶尾部、后枕部、踝关节、足跟部各骨突处容易发生褥疮,因此病人入院后给予气垫床、海绵垫或骶尾部加防褥疮垫,骨突处可垫海绵圈。不能自行翻身的隔2h协助翻身,并用50%红花酒精按摩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护理上一定要职责到人,每班检查交班,护士长不定时抽查,人人重视,使大家认识到预防褥疮的发生不是某个人的事,必须全体医务人员共同努力。由于措施到位,责任到人,所有病例无褥疮发生。

3.4预防泌尿系统感染。老年人因肾血管硬化,肾血流量减少而至肾功能减退,此外膀胱粘膜并随着老化萎缩,女性患者更年期后雌激素减少,尿道粘膜发生退行性改变,阴道ph值相对增高,难以抑制局部细菌生长,细菌容易由尿道逆行进入膀胱引起感染;男性患者由于前列腺肥大均可以发生尿潴留,再加上卧床而引起泌尿系感染,对长期卧床病人嘱其多饮水,有尿及时排出,排尿时觉困难,可以用手挤压下腹部,使膀胱余尿排空。需行导尿术的病人,按留置导尿的护理常规护理。

3.5预防消化系统的并发症。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均减退,因病情需要使用激素治疗的,应警惕应激性消化道出血,密切观察腹部及大便情况,发现黑便及时报告医生处理。长期卧床病人易出现腹胀、便秘情况,宜进食粗纤维易消化的食物,饮食有规律、定时定量,必要时可用缓泻剂。

3.6静脉血栓的预防。大部分患者存在高血压、冠心病、静脉血管壁存在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同时骨折时肢体活动明显减少,下肢血流处于相对滞缓状态,易导致老年患者术后发生静脉血栓,危及生命。因此要鼓励患者早期积极活动,如肌肉主动收缩于舒张活动的练习,被动肌肉按摩和关节屈伸等(术后1~4天,注意加强对肢体肿胀程度、肤色、温度、浅静脉充盈程度及感觉的观察,术后下肢保持在外展中立外,同时将患肢抬高20~25,避免窝受压及过度屈髋,以促进静脉回流。

3.7防止骨延迟愈合。老年女性病人,由于雌激素水平低下,甲状旁腺素分泌增高以及老年人运动量减少,骨细胞活动性降低,而钙的吸收利用率下降易发生骨质疏松,骨质愈合时间明显延长或不愈合。可以给病人服用钙剂,进食高钙食物,并用适量维生素D增加钙的吸收利用。

4指导功能锻炼

4.1机械运动是刺激骨细胞活动的重要因素。老年人健康时其活动力就已经减退,一旦生病或手术后活动量就更加减少,不利于骨折愈合。因此卧床期间,根据不同情况指导病人在床上进行活动。

4.2骨折术后病人早期可活动健康肢体和伤肢肌肉做等长收缩及足趾的收缩运动。3周以后可以做伤肢的关节运动,有利于改善患肢的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直。

4.3在指导老年人作运动时要有耐心,同时不可过量,逐渐增加次数,不要使其感觉疼痛和疲劳,开始离床活动时一定要有专人扶助,注意安全防跌倒,保证功能锻炼顺利进行。

老人骨折后如何护理篇5

doi:10.14033/j.cnki.cfmr.2017.9.0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7)09-0082-02

骨折主要指的是骨结构的部分断裂或者完全断裂,很容易引起人体心理方面的应激反应[1-2]。如果患者的心理反应过于强烈,势必对骨折患者术后的预后效果造成严重的影响。骨折患者中最为常见的情绪就是焦虑,因为骨折患者一般需要卧床休息,不能够下床进行相关活动等,尤其是腿部骨折患者。另外,老年人群本身新陈代谢比较慢,等到痊愈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3-4]。基于此,患者频繁出现焦虑情绪,严重焦虑情绪者会影响伤口的愈合时间,从而引发感染。由此可见,对老年骨折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5-6]。笔者根据相关工作经验,综合分析心理护理对老年骨折患者焦虑情绪与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为老年骨折患者治疗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8例老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两组,各24例。对照组女10例,男14例;年龄60.74~78.25岁,平均(69.50±6.66)岁;本科及以上2例,大专10例,高中及以下12例;车祸19例,意外跌倒5例;胸骨骨折5例,股骨颈骨折3例,下肢骨折11例,上肢骨折5例。试验组女11例,男13例;年龄60.52~77.88岁,平均(69.20±6.48)岁;本科及以上1例,大专11例,高中及以下12例;车祸20例,意外跌倒4例;胸骨骨折6例,股骨颈骨折4例,下肢骨折10例,上肢骨折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实用骨科学》的诊断标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如何在床上进行大小便;(2)术前对患者的皮肤进行清洁护理;(3)术后观察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进行饮食指导和引流管护理等;(4)对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和并发症护理。

1.2.2试验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方法,根据患者的职业、文化水平等进行一对一的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具体表现如下:(1)维护好护患之间的关系。护理人员应该在患者入院第一天就和患者进行亲密的沟通与交流,用最大的耐性倾听患者想法,对患者的情绪予以密切关注。当患者情绪波动时,需要护理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疏导;与此同时,护理工作人员可以向患者详细介绍治疗的主要原理和相关步骤等,鼓励患者且延长患者家属探视时间,使得患者能够得到家人更多的关爱。充分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让患者能够更为信任医护工作者,维持好护患关系。(2)引导患者将不好的心理情绪发泄出来。老年骨折患者由于从自由活动状态逐渐转移为吃喝拉撒睡都要在床上进行的状态,心理上承担的压力非常大,护理工作人员此时应该把握好患者的心理状态,让患者能够以诉说的方式来缓解自身压力,多多鼓励患者将自身所承担的焦虑和不安情绪等发泄出来。(3)加大社会支持力度。老年骨折患者由于不能够独立进行相关活动,因此需要亲戚朋友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因此相比日常而言,处于此种阶段的老年骨折患者依赖感很强。护理工作人员应该充分考虑到上述问题,动员社会力量,让患者的家属或者亲朋好友等多多参与到护理过程中来,与患者多多沟通和交流。让患者焦虑和不安等情绪逐渐转为乐观且积极的情绪中,希望患者能够以平常心来看待疾病,争取早日出院。(4)注重特殊患者的心理护理。由于脾气稍微暴躁的患者焦虑情绪比较高涨,脾气缓和的患者焦虑情绪相比起脾气暴躁的患者而言更少,所以要采取差别对待的方式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必要时可以应用抗焦虑的相关药物,或者请心理咨询师来干预治疗。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分析两组老年骨折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情绪(SaS)评分、依从性及术后并发症(褥疮、切口感染、下肢静脉栓塞)改善情况。

SaS:50~59分轻度焦虑;60~69分中度焦虑;≥70分重度焦虑。SaS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焦虑情绪越严重,SaS分数越低说明患者的焦虑情绪越低。

依从性:完全依从,执行医嘱率超过92%;不完全依从,执行医嘱率为52%~91%;完全不依从,执行医嘱率小于51%。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评分比较

护理前,试验组SaS评分为(65.56±3.36)分,对照组SaS评分为(66.01±4.1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SaS评分为(41.63±2.25)分,对照组SaS评分为(52.36±5.54)分,试验组SaS评分下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

试验组治疗依从性为95.83%(完全依从20例、不完全依从3例、完全不依从1例),对照组治疗依从性为75.00%(完全依从12例、不完全依从6例、完全不依从6例),试验组治??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17%(切口感染1例),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切口感染3例、褥疮2例、下肢静脉栓1例),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老人骨折后如何护理篇6

摘 要:目的:研究并且探讨老年人的髋部骨折的并发症预防和护理的意义。方法:对75例老年髋部发生骨折的患者的并发症进行一些精心的预防与护理,其中包括并发症的常见的原因、如何预防和护理。结果:75例的老年患者在15~55d内出院,并且对这次诊治的疗效比较满意,没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要做好老年人的髋部骨折的并发症预防和护理,不仅仅是手术能够成功的关键,也是能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且降低其病死率,使之更早的达到康复的一项重要的措施。

关键词:老年人;髋部骨折;护理探讨

   老年人的髋部发生骨折的概率有着逐年不断增加的总趋势,而手术仍然是目前治疗老年人髋部骨折的比较有用的手段,但是因为老年人常常伴有一些其他的疾病并且机体的脏器功能逐步低下等因素而可能导致手术的风险增大,并且术后比较容易发生一些并发症,若能加强对这类患者的观察以及护理,能够及早的发现其并发症,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将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全科护理,2011,9(21):1915.

老人骨折后如何护理篇7

[关键词]护理干预;老年骨股颈骨折;手术

[中图分类号]R683.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01(2010)07-50-02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已逐渐引起社会的重视。而股骨颈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原因是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轻度外力和间接外力传导即可引起股骨颈骨折。据统计,股骨颈骨折占老年人骨折的68.41%,严重威胁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1]。老年人年老体弱,抵抗力差,股骨颈部位血液循环和再生能力也较差。一旦发生骨折,不但愈合困难,股骨头坏死率高,而且由于长期卧床,并发症多,再加上老年人多有性格固执、孤僻等,使治疗和护理产生一定的难度。为使患者早日康复,除了合理的治疗外,护理工作十分重要。为探求一种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所需的一种护理模式,自2006年2月以来,我科运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患者的术前、术后、出院时、出院后的不同阶段,实施了全方位、人性化的整体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6年2月~2009年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跟踪随访至出院后半年。干预组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60`~80岁,平均73岁。对照组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58~79岁,平均74岁。两组患者入院时的一般情况、文化程度、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治疗方法、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护理模式。干预组患者在术前、术后、出院时、出院后的不同阶段,应用综合护理干预(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由于患者骨折后患肢制动,日常生活都由别人照料,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急躁、不安、内疚等负性情绪。患者入病房后,责任护士应主动、热情地接待病人,详细介绍住院环境、同病室病友、主管医师等,为患者提供安静、整洁、舒适的病房环境,消除其陌生和不安感,增强安全和信任感。责任护士态度和蔼,多与患者接触、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感受、对疾病认知程度和需求。并在制定该患者的护理计划时,尽量满足病人的要求。护理上的热心周到能使患者感到安慰和温暖,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认真做好术前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思想负担重,担心术中疼痛和发生意外,担心手术后的效果,害怕手术失败后致残及带来的困难等。护理人员应有的放矢地实施心理安抚与疏导。如向其讲明手术治疗的意义,目前先进的治疗方法和良好的预后效果。并将含有股骨颈骨折的一般知识、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特点、简单的手术过程、麻醉方式和部位、术中的注意事项、如何配合手术等知识并将宣传材料及时发放给患者及其家属,以口头讲解、录像、图解等多种形式,提高患者和家属的疾病知识。解除其由于不了解而产生的焦虑情绪,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此外,要特别重视家属和朋友的支持、理解和帮助在治疗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家属和朋友的关爱、体贴、照料,为患者提供强大的支持力量,从而积极、主动地配合手术,以轻松的心态迎接手术。(3)做好手术后的适应性锻炼由于患者术后卧床时间较长,入院后指导患者在床上正确使用大、小便器,避免因不习惯而发生尿潴留和便秘。训练床上翻身,即保持患肢外展,躯干呈轴样翻身。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和股四头肌锻炼及踝关节背伸、跖屈锻炼。可促进血液循环,防止静脉血栓形成[2]。(4)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后的、注意事项、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和预防方法,可能出现的不适,告知患者当出现不适时如何用放松疗法使之减轻。还应向患者讲解早期活动的意义,并根据每个患者的耐受程度,制定一个适合该患者的功能锻炼计划表和切实可行的饮食指导计划。向患者及家属强调合理的饮食能增强抵抗力,对疾病康复有促进作用。责任护士指导患者进行肌力训练和康复期的负重练习,注意循序渐进,以患者能耐受、不感到疲劳为宜。(5)为方便患者和家属,我科制作了出院指导手册。针对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责任护士提示患者出院后复诊的时间,给予合理的功能锻炼、护理的方法及注意事项、饮食指导建议等。并告知科室电话号码,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咨询。科室建立患者档案,定期给予电话随访,跟踪至出院后半年。

1.3评价标准及方法

①两组患者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入院时、术前、出院时患者的焦虑状态进行评估。采用我院自制的调查表,对疾病知识、护理满意度、治愈疾病的信心、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进行比较。②评价标准。焦虑因子得分越高,提示其相应负性情绪越严重。自制调查表每份问卷>80分为优,71~80分为良,≤70分为差。③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两组患者焦虑情况见表1,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治愈信心、护理满意度比较见表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见表3。

表1~3显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个项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尤其在护理满意度和治愈信心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表1显示,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使患者术前负性情绪明显降低,且对术后负性情绪的改善也有一定的作用。干预组住院期间负性情绪的下降趋势均大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表2显示,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患者满意度,增强了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提升了护理工作质量。责任护士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制定护理计划,并与患者、家属沟通,可使患者明确护理计划的目标。因对治愈的迫切希望而主动参与护理的全过程,增强了自我护理的能力,也使护理工作有计划、有预见性地进行,形成了主动护理和主动参与相结合的护理工作模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股骨颈骨折患者因年龄大,自理能力差,担心给子女增加负担,容易产生悲观、失望甚至绝望心理。护士应做好解释、开导工作,并请手术成功、疗效满意的患者现身说法,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和勇气。护理人员真诚的态度、无微不至的关心,缩短了护患之间的距离,使干预组患者的满意度达到了100%,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表3显示,干预组并发症减少。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出现的一般并发症包括褥疮、泌尿系感染、坠积性肺炎、深静脉栓塞、便秘等。护士通过有计划、有针对性、有预见性的护理干预,在术前已向患者讲解了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发生并发症时的临床表现,使患者的警惕性提高,及早通知医护人员进行预防性的处理,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表3显示,干预组一般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了20%,促进了老年患者早日康复。对3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干预,使老年患者掌握了与疾病有关的知识,主动参与疾病的治疗过程,积极配合术后的功能锻炼,树立了正确的健康行为,提高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maynardFm,BrackenmB,GreascyG,etal.lnternationalstandardsforneurologicalclassficatilnofspinalcordinjury[J].SpinalCord,1997,35(5):266.

老人骨折后如何护理篇8

【关键词】舒适护理;骨折;备皮;应用

术前备皮是骨折手术患者术前准备的必要内容,而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备皮操作时由于受限制、部位特殊及备皮范围大等影响,加之骨折伤痛刺激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增加患者生理、心理、精神负担。如何降低患者的痛苦,提高手术患者的舒适度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1],笔者将舒适护理应用于髋部骨折患者术前备皮操作过程中,收到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11月至2008年3月收住河南省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五科髋部骨折患者118例,排除语言沟通障碍、行骨牵引术、放弃治疗患者。入选患者87例,其中男29例,女58例,年龄54~93(69.2±9.7)岁。股骨颈骨折5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27例,股骨粗隆下部骨折2例。行内固定术46例,关节置换术41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23例,初中25例,小学及以下39例。无配偶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8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种、病情严重程度、手术方式、文化程度、配偶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护理方法两组均采用骨科常规备皮操作方法,贯彻整体护理工作程序,向患者解释备皮的目的、意义、操作过程、配合要点,解答患者的疑问,调节病室温度在24℃~26℃,选择软毛刷和适宜皮肤温度的温水及肥皂液,用屏风遮挡患者,保证光线充足。操作时动作轻柔敏捷,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心理护理。操作结束后为患者整理好床,协助更换清洁的衣服,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观察组则在骨科常规备皮操作方法的基础上开展舒适护理,具体方法如下:①操作前舒适护理:根据本组患者年龄大、文化程度偏低的特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解答患者的疑问,对其不正确的认知和行为以提醒、商量、讨论的方式纠正。交谈时要耐心,放慢语速,适当提高声音,并嘱患者排小便,以防操作中冲洗局部毛发诱导排便,给患者造成尴尬局面;②操作中舒适护理:由于本组患者备皮部位特殊且年龄大,封建意识及孤独感重,操作中尽量留家属陪同,若无家属陪伴,让其他医务人员陪同并握住患者的手或轻扶其肢体,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同时给患者播放喜欢的戏曲或音乐,分散注意力。操作过程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牵引状态,不可增减牵引重量或放开牵引,以防止髋关节局部发生扭转、内旋动作,增加患者痛苦。并注意观察患者的非语言行为如面部表情、手势、有无出汗等,及时发现患者不舒适情况,采取相应措施;③操作后舒适护理:为患者安排适合疾病特点的舒适卧位,询问有无不适,对本次操作有何意见和建议,同时对患者的配合给予表扬并表示谢意,鼓励患者树立信心,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接受手术治疗。

1.2.2资料整理统计方法依据河南省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标准及医护人员行为规范要求,采用自制患者满意度调查表收集资料,内容包括护士的服务态度、文明用语、技术水平、环境设置、沟通能力及总体评价6项,将2组患者意见结果归纳统计列表比较。

1.2.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结果显示2组患者对备皮操作过程中护士的服务态度、文明用语、技术水平、环境设置、沟通能力及总体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

3讨论

术前备皮虽然在运用传统的备皮方法上不断改进,但大多是在术前备皮时间上的探讨,目前多数医院仍采用剃毛刀备皮方法,目的是去除手术区域皮肤的毛发和污垢,减少细菌的污染,预防切口感染,而骨科备皮要求较一般外科更加严格[2]。随着我国老龄人口不断增加,老年骨折患者逐年增多,其中髋部骨折占摔伤骨折的52%[3],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对提高老年患者生存质量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其皮肤松弛,皱纹增加,会相对毛发稠密,污垢较多,受伤后限制,备皮范围大,心理压力重等诸多因素影响,给备皮操作带来了一定难度,操作中稍有不慎就会给患者带来生理、心理和精神的不适,甚至影响手术治疗,导致护理质量下降,护患关系紧张。1998年台湾萧丰富先生提出了舒适护理模式,强调护士除目前的护理活动外,应加强舒适护理研究[4],笔者在髋部骨折手术患者术前备皮操作中开展舒适护理,表1结果中显示观察组各项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说明舒适护理是一个整体的、个体化的、有效的护理模式,操作过程能使患者在生理、心理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5],确保患者在护理操作前、中、后得到完整的亲情服务,建立了和谐、信任的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观察结果表1显示满足患者的各种需求是开展舒适护理的关键,患者需求满足与否会影响其情绪及行为[6]。在术前备皮常规护理操作中,因护士水平、能力和责任心的差异,往往忽视患者的舒适需要,影响了护理质量和效率。笔者在备皮中应用舒适护理,要求护士工作中不仅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和熟练的操作技术,还要掌握相关的医学基础知识和医学心理学知识,并且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技巧,如操作过程设置音乐环境,具有消除紧张情绪,安神宁心的作用,使患者注意力集中在音乐的旋律中,暂时忘记操作及周围环境带来的不适。针对老年患者采用的语言及非语言沟通技巧,让其了解更多的医学信息,帮助患者理解相关操作,使其增强自我配合的意识,消除了“信息不对称”现象。操作过程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牵引状态,减轻了患者躯体不适等,正因为护士将这些知识及技能综合运用于临床护理实践,根据不同个体及操作过程中的不同阶段,选择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方式,满足了患者的明确需要和隐含需要,才使护理措施顺利贯彻进行。

舒适护理是整体护理的一种工作方法,它顺应了整体护理的发展,补充完善了整体护理,使护理内容更加完整,护理目标更加明确,患者受益更多,同时也积极调动了护士工作责任感,能够增强护士创新意识,使护士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推动护理服务质量提高,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朱丽霞,高凤莉,罗虹辉,等.舒适状况量表的信效度测试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5):57-59.

[2]何晓真,张进川.实用骨科护理学.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108.

[3]席淑华,刘若群.老年人骨折后继发性老化的护理208例.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2):27.

[4]李芳,周卓琳.颅骨牵引患者翻身的舒适护理.护理学杂志,2007,22(16):35-36.

老人骨折后如何护理篇9

【关键词】下肢骨折;干预;护理;功能锻炼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5.224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5-1230-02

下肢骨折是骨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治疗方法也多种多样。所以,如果长期卧病在床,很容易发生并发症,同时也会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比如产生恐惧忧虑和害怕残废的顾虑等。老年人机体的生理功能普遍衰退,健康的情况不是很好,神经灵敏度也有所下降,加上老年人的骨质容易受到外力冲击而导致下肢骨折。因此,医护人员的护理和功能锻炼显得尤为重要,医护人员应该采取及时、主动的有益于患者康复的护理,提高老年患者生存质量。近年来,我院在对下肢骨折老年患者治疗和干预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仅2009年就对50例下肢骨折的老年患者进行了心理干预和精心护理,通过正确的指导和有效的功能锻炼,加快了患者恢复身体功能并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50例,股骨颈骨折20例,右髌骨骨折8例,胫腓骨折2例,小腿骨折16例,股骨干骨折4例,年龄60-85岁,平均为70.8%。

2.一般康复

2.1防止老年患者的再次损伤。骨折老年患者入院后,往往需要做各种检查,如X线拍片,B超检查等,很多老年患者可能存在骨质疏松,搬运时应特别注意,防止再损伤[1]。

2.2卫生知识宣传。由于下肢骨折老年患者创伤后长期卧床懒于活动,这使他们担心活动影响骨折愈合,加重病情。这时,医护人员应针对老年人的这种心理特点,耐心护理并做一些解释工作,说明功能锻炼的目的,使老年人放下心理担忧,有信心并自觉活动和配合辅助的功能锻炼。

3.心理护理

一般地,骨折患者入院就会出现害怕下肢体残废的心理,老年人更甚。他们整天闷闷不乐,甚至还不接受治疗。在这种情况下,医护人员首先要做好老年人的心理护理,使他们消除心理负担,积极配合治疗。

4.功能锻炼

4.1功能锻炼的内容。早期功能锻炼主要是以肌肉舒缩锻炼为主,以达到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的目的。

内容包括:深呼吸、全身功能锻炼,适度的腹背肌练习,股四头肌锻炼,膝关节的功能锻炼。由于老年人关节挛缩倾向比较大,所以要注意踝背屈,防止足下垂[2]。

4.2功能锻炼的方法。

4.2.1全身功能锻炼。这个可以根据下肢骨折患者的心理状况,健康状态和骨折部位以及手术完成情况来制定不同的训练方法。

不过,以下这个方法对很多老年患者很适用。主要有:扩胸、深呼吸,每日2-3次,每次6-10次。挺胸,头部支撑,抬起背,臀不离床。抬臂、健侧下肢屈曲、双肘支撑,肩部和臂部不能离床。进行扩胸、挺胸、抬臂训练,老年人每次8-15min,每日2次。并且不要疲劳为度,体质弱的老人可以再少一些。

4.2.2股四头肌锻炼。患者自受伤之日起,一直到治疗结束者要坚持不断地锻炼,每次8-20min,每次的持续时间5-10s,反复地进行。

4.2.3预防并发症。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很容易发生褥疮、肺部及泌尿系统感染。褥疮是常见的并发症,特别是年老体弱者。为此,在加强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定时检查受压部位,给予按摩[3]。

同时,医扩人员应做好饮食指导,鼓励患者多饮水,排尿时,压一下腹部使膀胱残余尿下降至最低水平。

5.结果

老年患者功能锻炼掌握情况:老年患者功能锻炼掌握率达90%,患者接受能力良好,但未出现不掌握现象。

老年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这些资料主要来自于护理部每月对病区老年患者护理的质量检查反馈,取12个月平均值,没有细心护理和功能锻炼前平均满意度为55.5%,细心护理和功能锻炼之后的平均满意度为80.8%。通过正确指导护理和有效的功能锻炼,促进了全身和局部气血运行,防止了老年人骨脱钙,促进了骨质愈合,褥疮等并发症,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6.结论

综上所述,在护理下肢骨折老年患者时,医护人员要把患者看作整体,给予全身心的护理使他们尽快康复。功能锻炼是骨折患者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要持之以恒[4]。很多老年人每天要坚持功能锻炼,医护人员要给予指导和协助。早期要根据患者的体质情况,多协助活动为主,循序渐进。运动量可以逐渐由小到大,量力而行,动作也可以由易到难。总之,在护理和功能锻炼过程中,护士须有足够的理论指导,总结经验,加强每位患者的针对性指导和医患、护患间的沟通,才能使康复护理有效进行,达到良好的效果,促进功能的早日康复[5]。同时,医护人员一定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指导患者充分正确地功能锻炼,这是促进功能恢复的重要条件。另外,护士要合理排班,明确岗位职责可以使患者更好地掌握有关康复知识。

参考文献

[1]王铭远,赵磊,孟照英,等."主动运动法"在髋部骨折社区康复中的疗效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

[2]瓮学清,崔恒燕.骨折的危险因素及其干预对策[J].中国全科医学.

[3]张洪君,苏春燕,周玉洁,等.分层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老人骨折后如何护理篇10

【关键词】抑郁症;桡骨远端骨折;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5)19-0084-03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elderlydepressionpatientswithunstabledistalradiusfracturesaftertheeffectivenursingcountermeasures.method:aretrospectiveanalysisfromJanuary2003tooctober2014in23patientswithseniledepressionwithunstabledistalradiusfractureinthenursingprocess.Result:23patientsgotgoodcare,andachievedsatisfactorynursingefficacy.Conclusion:aslongascarefulnursing,propermethods,theseniledepressionpatientswithunstabledistalradiusfracturescanobtainsatisfactoryeffectafternursing.

【Keywords】Depression;Distalradiusfracture;nursing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大,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抑郁是老年人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心境障碍。早在2004年,wHo就报道了抑郁症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四大疾病[1],在非传染性疾病中,抑郁症导致的负担最重。老年性抑郁症是最常见的老年精神障碍之一,仅次于老年痴呆,王祖新[2]报道其发病率已超过10%。桡骨远端骨折是指发生于桡骨远端松质骨的骨折,解剖上多位于桡骨远端关节面2.5cm内,是人体最常发生的骨折之一,好发于中年及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占所有骨折的6.7%~11%[3]。老年抑郁症患者由于其疾病的特殊性,常常容易发生意外引起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此类患者发生骨折后,由于体质衰弱、认知功能损害、抑郁症共病等问题,功能恢复困难,易引起并发症,影响老年人的疾病康复和生存质量。老年抑郁症患者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不仅需要及时、正确的处理,还要重视护理干预。老人抑郁症发生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作为一种负性生活事件,势必会对其生活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在进行积极治疗的同时,不容忽视好护理工作。笔者对23例合并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了反复宣教,及时、有效的护理,获得了满意的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共纳入23例患者,均为2003年1月-2014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或在院期间的抑郁症患者,患者经两位精神科主治医师以上专家进行诊断,以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4]为诊断标准,均符合CCmD-3的诊断标准。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经X线片、Ct确诊,均为ao分型B和C型。其中院外发生骨折19例,住院期间发生4例;男8例,女15例;年龄55~78岁,平均65岁;均手术治疗,其中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18例,ao外固定支架5例;服用抗精神病药时间11~48年。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护理、心理护理,并同时进行了相应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和指导。

2结果

老年抑郁症合并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经治疗护理、心理护理与个体化健康教育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配合率达95%,23例患者的精神症状均得到缓解,无护理并发症发生,骨折均愈合后出院,腕关节功能评价标准按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20例,良1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达91%。

3护理对策

老年抑郁症患者若有跌倒,如有腕部着地,不论有无骨折专有体征,均要限制其腕部活动,尽快检查,以排除骨折。

3.1术前护理

确诊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后,在进行治疗前,严密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以同理心做好安慰解释工作,让患者感受到一种温和、人性的照顾。评估自杀、自伤风险,做好安全工作,配合药物治疗,协助患者阻断负性思考,适时疏导患者,让其有安全感,保持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5]。

3.1.1心理护理突如其来的外伤,因疼痛、进入陌生环境等因素,使患者恐惧、焦虑、抑郁、痛苦不堪,不宜合作。根据抑郁症患者焦虑、多疑、情绪低落等心理特点,护士应通过使用语言和非语言沟通技巧,建立有效的护患沟通,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治疗性关系。与患者沟通交谈,态度要真诚,言语中要传达关怀,同时要接纳患者,接受患者恐惧、抑郁、情绪低落等情感,以尊重、谦和的姿态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通过介绍成功病例及图片介绍,调动患者积极性,消除患者恐惧不安的心理,让患者信任医护人员。不良情绪会导致躯体症状如失眠、头痛等,焦虑、悲观、恐惧可降低治疗依从性,而阻断负性思考,以积极的情绪应对疾患,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促进骨折康复[6]。同时,护理人员要了解患者的精神状态、睡眠、饮食状况,仔细询问患者的需求,并尽量满足其要求,尊重患者的感受,要有同理心。

3.1.2生活护理老年人发生的桡骨远端骨折属于骨衰竭骨折,存在骨质疏松症等基础病。要尽量减少骨质疏松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故饮食调养非常重要。由于抑郁症患者情感低落、悲观,加上意外所致桡骨远端骨折导致的疼痛、恐惧及躯体不适,容易产生食欲不振,不主动要求进食等情况。生活护理中,要安置在整洁舒适、色彩明丽的房间,以利于调动患者的食欲,必要时给予喂食、鼻饲。饮食要求多样化、高营养,注意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饮食,防止创伤后负氮平衡发生,同时给予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防止便秘发生。特别要补充高钙食品,注意补充维生素a、D及钙和蛋白质。针对部分出现睡眠障碍的患者,完善病房内的设施,控制合适的室温和湿度,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明亮的住院环境。白天鼓励患者多参加一些活动,晚上入睡前喝些热饮,不要喝浓茶、咖啡等,并且要了解患者平时的睡眠习惯.避免干扰,尽量少的在患者休息时进行护理操作,必要时睡前给予地西泮10mg肌肉注射。

3.1.3术前教育抑郁症患者情感低落、思维迟缓及言语动作减少、意识活动减少。对患者的术前健康教育要耐心、细致、反复、多次进行,态度要温和,反复诱导,使他们正确认识疾病,鼓励其诉说疑问、不适及焦虑原因,为其答疑解惑,使其尽早了解手术的准备过程及术后转归;使他们能掌握术后描述疼痛的方法及如何活动手指、腕关节进行功能锻炼等。

3.1.4社会与家庭支持的干预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了解其家庭状况、经济状况,给予亲情与关爱,指导家属多与患者进行交流,消除患者的自责感及对生活的挫折感,消除其对家庭经济负担加重的顾虑。

3.2术后护理

术后除了做好常规的护理,因抑郁症患者的特殊性,还应重视疼痛和安全护理。

3.2.1疼痛的护理疼痛刺激可引起患者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反应。护理人员根据wong-Baker面部表情疼痛评定量表(wong-Bakerfacespainratingscale)[7]进行疼痛评估,对小于3分者,给予护理干预;对达到3分及以上者,告知医生予以药物干预,充分镇痛,必要时肌注强效止痛药,如杜冷丁、强痛定等药物。焦虑与疼痛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患者越焦虑,对疼痛的反应则越大,反过来,疼痛不缓解,会加重患者焦虑症状。要加强心理护理,引导患者认识并接受手术后疼痛属于正常现象,并允许患者家属随时探望或陪伴患者,结合家庭心理干预,让家属接受患者焦虑情感,鼓励患者按可接受、可控制的方式表达焦虑情绪,如哭泣、来回走动等,以期望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及焦虑状况,并对手术治疗效果给予积极地肯定。

3.2.2加强安全护理由于抑郁症患者情绪低落,骨折后生活上依赖于他人的护理,加之担心日后肢体功能的丧失,故负性心理反应强烈,常有自杀的意念和企图。患者自杀行为往往是在人少的时间和人少的地方,如夜班、节假日、厕所等。因此,护理人员要特别注意观察、看护,加强巡视,不能单独安置一房间。加强心理护理,多与其聊天,给予心理疏导,及时发现自杀先兆。做好防范工作,服药时要亲视服下,防止患者藏有大量,患者24h应有护理人员或家属陪同,病房的门窗应牢固、无松动,要有防护网安全防护,房间内不放刀、剪、绳、玻璃制品等危险物品。

3.2.3功能锻炼正确、及时、合理的功能锻炼,不仅可以防止骨质疏松进一步加重,还可以增加肢体血液循环,有助于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促进骨折愈合。要向患者说明功能锻炼的意义,使其积极主动地配合训练。功能锻炼要循序渐进,活动范围应遵循由小到大,次数由少到多,时间由短到长,强度由弱到强的原则。在具体的护理中,要通过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维持患肢的肌肉、关节活动功能。骨折早期(骨折第1周),功能锻炼主要是握拳伸指,练习肌肉舒缩活动,如前臂肌群的等长收缩,防止肌肉萎缩,锻炼肌力的同时促进血液循环,以利于消肿、止痛。骨折中期(骨折2~4周),早期功能锻炼可进行肘、前臂肌群的等张收缩,增加关节活动度,防止关节僵硬、挛缩;随着病情的恢复。功能锻炼后期(5周以上),拍片复查X线片,证实骨折断端达到临床愈合标准[8],则应通过全面的肌肉和关节锻炼,逐步恢复肩、肘、腕功能。功能锻炼可在进行肘、前臂肌群的等张收缩、增加关节活动度的基础上加大幅度和力度,练习轻度的负重动作,增加肌力,逐渐恢复肢体正常功能。在功能锻炼康复过程中,还要向患者说明配合康复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和长期性,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其焦虑等负面情绪越高,其功能恢复速度越慢,生活自理能力也越差。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不仅要理解、关心患者,及时给予细心地、专业的知识教育,还要针对患者出现的焦虑等负面情绪制定详细周密的护理计划,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当前社会老龄化日渐明显,老年抑郁症患病率亦有所上升。由于桡骨远端为松质骨,且老年人多存在骨质疏松症,故老年人此部位稍有外力侵袭,就有发生病理性骨折的可能。由于抑郁症患者存在情绪低落、反应迟缓等特点,故容易发生意外跌伤,导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老年抑郁症患者缺乏自制能力,对治疗缺乏配合,给骨折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带来很多困难。这一现象已受到家庭及社会、医生广泛关注和重视。因为老年抑郁人群有其特殊的心理特征,发生意外骨折后对其护理的要求,除骨科常规护理、基础生活护理外,应注重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安全护理。要求医务人员不仅要掌握骨科治疗护理知识,还需要努力学习,掌握老年学科、内科、精神科等相关学科知识,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服务。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只要处理及时,护理恰当,就可使患者的精神症状改善及消失,促进骨折的早日康复,避免护理并发症,提高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murrayCJ,LopezaD.Globalmortality,disability,andthecontributionofriskfactors:globalburdenofdiseasestudy[J].Lancet,1997,349(2):1436-1442.

[2]王祖新.老年抑郁综合征[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1998,17(3):175-176.

[3]Charlesm,Court-Brown.epidemiologyoffractures:areview[J].intJCareinjured,2006,37(2):691-697.

[4]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5-83.

[5]蒋协远,王大伟.骨科临床疗效评价标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7-38.

[6]周志虹,孟玉梅.心理干预对长期卧床老年患者精神状态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11,10(6):537-538.

[7]申萍,施毅.用面部表情量表法评估疼痛[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8,17(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