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经济统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1:21

金融经济统计篇1

关键词:大数据;经济金融;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0.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0017-2015(9)-0089-05

iBm执行总裁罗睿兰认为,“数据将成为一切行业当中决定胜负的根本因素,最终数据将成为人类至关重要的自然资源。”麦肯锡给“大数据”的定义是:大小超出常规的数据库工具获取、存储、管理和分析能力的数据集;亚马逊的“大数据”定义:任何超过了一台计算机处理能力的数据量;维基百科的“大数据”定义:“无法在一定时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大数据”定义:“由科学仪器、传感设备、互联网交易、电子邮件、音视频软件、网络点击流等多种数据源生成的大规模,多元化、复杂、长期的分布式数据集”。“大数据”的显著特点是大量化(Volume)、多样化(Variety)、快速化(Velocity)及由此产生的价值(Value)。“大数据”提供给人们新的观察世界方法,并用数据化思维和先进的处理技术去探索海量数据之间的关系。

一、构建“大数据”是人民银行经济预测和金融统计的现实需要

受“大数据”驱动,依托信息共享、高度集成的数据仓库、先进的数据挖掘分析模型,“大数据”将改变人民银行宏观调控、管理与决策的方式与方法。

(一)构建“大数据”,强化人民银行宏观调控管理的智能化。人民银行“大数据”实施后,人民银行业务将从传统的手工处理向全信息化处理转变,业务基础工作重心将从手工或半手工采集数据转换到灵活运用人民银行“大数据”,依托对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聚类和清洗,优化人民银行综合管理模块数据自动采集功能,实施宏观预测分析,对社会经济运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实时掌控全国经济金融变化动态,实现人民银行宏观调控的智能化处理。

(二)构建“大数据”,夯实人民银行信息服务与决策支持的坚实基础。随着人民银行各类数据处理、管理和交换进一步集中,经济金融数据共享渠道的进一步畅通,“大数据”的统一性和完整度将出现质的变化,人民银行将成为国家调控、政府及其部门、企事业单位等部门数据的枢纽。充分挖掘和运用人民银行“大数据”,为我国经济金融政策的制定、执行、监测、决策和实施,提供快捷、全面的数据支撑和信息支持。

(三)构建“大数据”,有利于人民银行及时掌控、跟踪金融风险。通过深度挖掘人民银行业务数据,建立和完善人民银行现场和非现场监管模型,实施人民银行调控手段的规范化管理,动态跟踪、管理资金流的异常监测,实现人民银行风险控制、内部业务风险控制、外部业务监督管理的智能化处理。

二、人民银行初步具备建立“大数据”的基本条件

人民银行数据是指人民银行在履职过程中所获取的具有分析、研究、决策等功用和价值的数据,包括调查统计、货币信贷、征信管理、财务会计、国库等结构化数据,以及人民银行经过积累的统计、货币分析资料库、图表、文字资料、影音视频文件等非结构化数据。

(一)建立了较为全面的金融业综合统计监测体系。经过多年探索,人民银行目前已构建了包括货币供应量统计、信贷收支统计、现金收支统计、对外金融统计、金融市场统计、人民银行专项调查统计(企业商品价格指数、景气调查指数)和资金流量统计等金融业综合统计监测体系,为人民银行宏观调控服务,着力提高货币政策针对性、灵活性,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2014年12月,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与环境保护部政策法规司、国家税务总局稽查局、国家外汇管理局管理检查司、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8家单位签署信息采集合作文件,标志着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在信用信息交换共享方面迈出新步伐,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二)建立了规模较大的人民银行数据库。一是建立了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截至2013年末,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收录近8.4亿自然人和1919.3万户企业及其他组织的信息;个人、企业信息全年查询量分别达3.5亿次和1.04亿次;全国累计补充完善小微企业信息近243万户,累计已有35万户小微企业获得银行贷款,贷款余额72318.90亿元;全国共为1.51亿农户建立了信用档案,对10143万农户进行了信用评定,贷款余额2万亿元。二是建立了国库数据库。国库数据汇集了各级政府财务数据和各级国库管理数据,包括各类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以“3t”系统[指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tCBS)、国库信息处理系统(tipS)、国库管理信息系统(tmiS)三大系统]为核心的现代化国库信息系统总体框架基本形成。2013年,全国通过tipS成功处理各类业务20798.5万笔,金额136911.25亿元,通过tCBS办理收入业务38070万笔,金额109574亿元;办理实拨资金支出业务621万笔,金额118694亿元;办理退库业务153万笔。2013年国库系统共办理国库收支41.18万亿元,2013年11月,国库管理基础信息模块在全国正式上线,国债管理模块与38家储蓄国债承销机构正式联通。

(三)金融标准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10年,人民银行推出《银行业标准体系框架》,《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2010版)等14项金融行业标准;《金融业机构信息管理规定》,建设金融业机构信息管理系统,构建中国首个金融机构名录库,囊括23万多家金融机构信息。2011年3月,人民银行颁布《关于推进金融iC卡应用工作的意见》,启动我国银行磁条卡向iC卡迁移战略。2012年《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pBoC3.0),组织建设国家金融iC卡安全检测中心。先后《证券、期货、保险、印制、银行业标准体系》;修订《人民银行信息安全综合规范(2013版)》,《金融机构代码证管理办法(试行)》。2014年8月,人民银行《统计数据与元数据交换(SDmX)》标准,规范了我国金融统计信息的处理、交换和对外流程等内容。2014年11月,人民银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用户管理规范》和《征信机构信息安全规范》。

(四)人民银行数据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通过分析研究存贷款及其变动对货币政策产生的影响,对货币政策进行适时适度调整。财政部等部门从人民银行提取数据并加以利用,也会影响其宏观决策的变化。地方政府通过使用国库部门提供的预算收支数据,加强对预算收支情况、地方财政投入等各种管理工作。

三、制约人民银行“大数据”构建的主要因素

当前,存在一些技术、法规因素制约了人民银行“大数据”的建立、分析和利用。

(一)技术操作层面上,数据采集和挖掘仍较为落后。1、数据采集和挖掘较为落后。与阿里巴巴等电商动态的数据采集系统相比,人民银行数据挖掘和采集方式仍较为落后,数据录入处于原始状态。人民银行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没有利用好系统数据,系统利用率大概不到20%。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兴企业在“大数据”处理经验、产品创新能力、市场灵活度等方面都拥有明显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人民银行更应激活利用内部的“沉睡数据”。

2、数据整理缺乏标准化设计。人民银行数据交换过程中缺乏标准化数据模型,且存在语义区别和数据源的不一致问题,不少业务处理和管理系统缺乏标准化的统一设计,直接导致“大数据”二次开发难。

3、缺乏对非结构化数据利用。人民银行档案管理制度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的完整和安全作出了具体要求,人民银行数据的利用仍以报表、报告等传统方式为主,对数据的分析仍集中在结构化数据,但对图片和影音视频文件等非结构化数据尚未统一进行数字化处理和规定,缺乏多维度智能分析、展示,缺乏对非结构化数据的处理能力。

(二)法律制度层面上缺乏明确的法规依据。人民银行进行“大数据”挖掘,涉及到法律制度建设、系统开发等多方面原因。

1、个人信息采集的合法性问题。《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三条规定:采集个人信息应当经信息主体本人同意,未经本人同意不得采集。但是,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信息除外。因此,对信息主体的通话的语音信息、营业网点或atm机的录像信息等,这些数据信息采集如未得到信息主体允许,进一步分析开发是否合法、侵犯个人隐私尚未定论,影响了人民银银行数据采集的拓展。

2、“大数据”的基础设施和安全管理亟待加强。由于“大数据”是伴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以及物联网等新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金融“大数据”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进一步增加了“大数据”的风险隐患,若处理不当可能遭受重大损失。因此,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大数据”安全技术研发、动态数据安全监控机制等亟待加强。

3、跨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尚未建立。如共享信息的名称、内容、质量、数量、更新频度、授权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共享期限、共享依据、实现进度等事项,以及信息共享相关标准规范等尚未建立。

四、国外央行“大数据”运用比较分析及借鉴

以下主要介绍“定向算法文本分析”(简称Data)、XBRL分析框架在国外央行的运用情况,以期对我国“大数据”利用提供借鉴。

(一)欧洲央行(eCB)和美联储运用“定向算法文本分析”(简称Data)的新方法和统计手段。在2014年11月份的报告中,欧洲央行描述了基于“大数据”的经济预测方法。Data是基于文本数据集内的特定术语搜索,该搜索是以信念叙述理论为指导。信念叙述理论不仅表面上关注人们对经济的感性预期,如“积极/消极”,“乐观/悲观”等,而且深入分析经济决策背后隐藏的人类情感,包括情感的性质及程度。通过采用Data方法来直接地、透明地构造情感转移的相关性指标,评估这种相关性是否显著。如将相对情感指标(BRoKeR)定义为一个月之内兴奋类关键词和焦虑类关键词出现的频率之差,这个差值除以文本中的总字数即是标准化后的指标。密歇根信心指数(mCi)主要用于衡量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和购买意愿。指数以至少500次电话采访,询问大约50个问题,为期两周的调查数据为基础构成。指数每月两次,其中初步数据在每月第二个周五,最终结果在每月第四个周五。研究表明,初步指数和最终指数间高度相关,因此,关键是预测t+1时点初步指数较t时点最终指数的变化,这个变化值用DiFFpReLim来表示。

按照“大数据”预测方法,DiFFBRoKeR对DiFFpReLim的回归。DiFFpReLim=初步指数(t+1)-最终指数(t),DiFFBRoKeR=BRoKeR(t)-BRoKeR(t-1),t为2010年7月到2012年3月中的任意某月。将两者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可得到2012年5月的密歇根指数预测值,如此逐月推进重复此项运算,直到估计出2013年7月的指数。从2012年5月到2013年7月期间的预测结果看,运用基于“大数据”的Data,对代表消费者信心减去其焦虑的净水平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文本分析,对这15个月的数据进行分析,其中预测准确的有12个月。继续用“大数据”方法来预测更远期的mCi值,结果显示即使预测4个月后的情况,BRoKeR数据仍然显示出预测功能。就预测的正确性而言,预测期为2期时,15个月中有11较准确;预测期为3期时,15个月中有8个较准确;而预测期为4期时,有7个月较准确。

(二)XBRL分析框架在国外央行运用概况。XBRL是“extensibleBusinessReportingLanguage”的缩写,意为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主要用于商业和财务信息的定义和交换,让在不同系统间共享数据成为可能,被设计成能够适应最复杂的金融报告形式。

XBRL在日本央行的运用。日本央行从2003年中期起开展XBRL试验。2006年2月,日本的金融服务公司每月使用XBRL向日本央行报送数据。日本央行认为,每月使用XBRL报送资产负债表大大减轻数据验证等工作负担。XBRL简化了报送流程,特别是能够通过提交前的验证功能发现报告中的问题。

2、XBRL在南美央行的运用。巴西央行积极研究XBRL(巴西资产负债表注册项目的一部分)的应用。2008年10月,阿根廷央行担当建立XBRL阿根廷临时地区组织的组织者,并向XBRL国际组织申请直属成员资格。阿根廷央行实施资产负债表注册项目,该项目主要是根据公司规模、市场知名度等标准分阶段实现财务报送的XBRL化,主要目标是对阿根廷各类公司进行清晰的信用评级。

3、XBRL在西班牙央行的运用。西班牙政府了JUS/206/2009号法令后,XBRL已成为西班牙年度数字化财务报表编制的基础。每年,2,743个实体向西班牙央行报送109,554份XBRL报告,XBRL技术的引入实现了数据验证的自动化,提高了数据质量。同时,可以通过对内容严格定义来控制风险。西班牙央行的职责之一是收集、处理和保存西班牙非金融性公司的财务信息,增加对西班牙各分支行业的了解;收集本国金融机构信息,履行其监管国内银行业体系;收集统计数据,向欧洲央行(eCB)报送所有公司数据的职责。西班牙央行正在推进XBRL应用扩展计划,在偿付能力信息、财务报表、互保、外币兑换处和评估公司中增加运用这些公式。

(三)快速预判宏观经济形势。英国央行以前通过统计部门的房地产销售数据、就业数据等,判断房地产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变动趋势,但统计部门的数据一般有数日乃至数周的时滞,不利于对形势的快速判断。目前英国央行现已运用“大数据”对英国房地产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趋势作出快速判断,通过对一些网络搜索关键词的监控,如“按揭”“房价”“职位”等,获取最新的经济运行情况,分析预测客户及交易对手行为。加拿大央行利用“大数据”分析并跟踪宏观经济的变化。

五、相关建议

欧洲等国外央行的探索表明,“大数据”在经济预测和金融统计等领域的应用具有良好效果。应积极借鉴国外经验,探索人民银行利用“大数据”进行经济预测和金融统计。

(一)适应“大数据”要求,规划人民银行“大数据”战略的顶层设计。一是建立“大数据”研究机构。在总行层面设置专门研究“大数据”机构,建立数据管理决策机制和内部协调机制,制定“大数据”工作规划,形成管理数据、使用数据和推广数据的有效工作机制。二是明确“大数据”发展重点。规划明确“大数据”产业的发展重点、空间布局和保障措施,推动和改善与“大数据”相关的收集、储存和分析工具及技术,开展“大数据”应用示范,加大对基础研究的“大数据”获取方式、组织与管理、关联与发现、分析与可视化等方面的研究。三是以数据分析技术为核心。加快非结构化数据处理技术、非关系型数据库管理技术、可视化技术等基础技术研发,并推动与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融合。加强网页搜索技术、知识计算(搜索)技术、知识库技术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并与数据处理技术相结合,为提高人民银行金融调控能力提供技术支持。四是构建覆盖从数据访问、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隔离到数据销毁各环节的云端数据安全框架。建立“大数据”隐私保护制度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提高安全防范能力,严密维护信息安全(包括滥用、篡改、损坏、窃取、失泄密等)。

(二)结合人民银行履职特点,科学构建人民银行数据库。借鉴“大数据”理论,建立以总行为中心、分支机构为补充的分布式数据库(见图1),人民银行数据库实行总行统一规划建模,分级管理推进,上下协调一致;本级业务数据由中心统一分发,非业务数据逐级上传,借助人民银行内网“云计算”1技术,提升数据流转、计算分析能力;运用“雾计算”2技术,对人民银行敏感数据进行保护,甄别、控制窃取和滥用数据行为,确保人民银行数据安全。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结构由经济金融数据库,分析、预测模型库和分析、预测体系三部分组成。运用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经济金融活动进行分类、量化、数据收集和整理及进行描述和分析,反映经济金融活动规律,为经济金融制度的设计和理论研究以及金融调控机制的实施提供客观和科学的依据。

(三)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构建人民银行“大数据”平台。建立与银行、保险、证券等监管机构以及国家统计局、电商、数据公司、互联网平台企业等合作机制,构建共享数据库和信息共享机制。同时,将金融宏观调控与移动网络、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等融合,提高内外部数据信息的整合能力。构建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大数据”平台,建立适应“大数据”时代要求的信息化基础架构,通过信息技术手段,采集金融经营管理数据,建立标准化、系统性的数据体系,搭建“大数据”平台,为金融业发展和监管提供基础性的网络支持和信息服务。

(四)借鉴欧洲等央行经验,构建人民银行“大数据”分析和预测模型。借鉴欧洲等央行经验,改进和优化统计范围、工具分类、部门分类、信息披露、数据质量控制等方面,进一步完善金融统计体系。尝试建立人民银行决策知识库和预测、分析模型。要运用“大数据”技术对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出的一些关键性指标,构建前瞻性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ynamicStochasticGeneralequilibrium,DSGe)的宏观计量模型,对未来一个时期可能发生的经济金融形势进行分析和预测,提升人民银行宏观预测能力和运作效率,为货币政策制定和执行提供决策参考。

(五)探索挖掘数据结构新方式,建立和完善人民银行“大数据”挖掘与应用体系。结合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等职责需要,积极探索挖掘和利用数据结构新方式,如可将传统的银行家调查问卷改变为对银行家情绪的搜集,利用Data预测银行业机构运营情况。围绕深化经济金融改革、金融宏观调控等需求,统筹好历史数据和当前采集数据的关系,充分挖掘历史数据的潜在价值,并运用“大数据”技术手段提升分析现实数据的能力,形成具有人民银行特色的数据挖掘与应用体系,推动人民银行数据利用向智能化迈进。

金融经济统计篇2

二、保障重点,全力以赴做好金融统计双轨并行工作,保证金融统计数据集中工作顺利进行。一是精心准备,全力完成新系统上线前全市金融统计涉及报送数据的信息初始化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和督促xx各县支行统计人员尽快掌握和熟悉系统操作及业务处理。二是按照xx总行金融统计数据集中工作部署,认真组织和协调xx各县支行和各金融机构应妥善安排人力,顺利开展2008年1季度金融统计数据集中系统双轨运行工作,做好新老系统的数据源和报表等内容的一致性核对,力争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完成新老系统的平稳过渡。三是积极协调和督促xx县支行和各金融机构,努力做好双轨并行期间各项金融统计工作,密切联系,及时向xxxx中心支行反映双轨并行期间的各种情况,保证全市金融统计双轨运行工作规范进行。

三、夯实统计基础,努力做好金融统计各项基础工作,确保各类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效性。一是严格统计数据报送规定,按时、准确地报送各类金融统计报表,坚决杜绝漏报、迟报、拒报等违规现象的发生,确保全市金融统计信息数据汇总报送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全面提高金融统计数据报送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二是继续做好辖区内“金融机构货币信贷统计月报”以及“专项统计报表”等基础性报表的编制工作,充分满足各级政府、各级领导和各金融机构以及xx有关部门的信息需求。

三是积极协调与地方劳动保障部门、教育部门等相关部门的沟通,继续加大对下岗失业人员担保贷款、助学贷款、房地产贷款、中长期贷款按行业分类等专项统计指标的核对力度,不断提高专项统计报表质量,为决策部门和其他需求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专项信息。xx各县支行要高度重视专项统计数据的核对与报表编制,本着审慎的原则做好对外披露工作,以确保辖区金融统计数据的完整性和权威性。

四、强化依法统计管理,保证各项金融统计工作高效开展。各县xx和各金融机构要认真学习和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金融统计管理规定》等统计法规,进一步增强依法统计意识,不断规范金融统计行为,保证全市各项金融统计工作正常高效开展。

一是各县xx要认真履行依法统计管理职能,建立辖区规范、有效的日常考核管理机制,通过坚持不懈地对辖内金融机构日常金融统计数据报送的质量、金融统计信息沟通交流和金融统计组织管理等情况的考核管理,加大对金融统计数据的非现场监测和检查,积极促进和规范全市金融统计工作,从根本上保证金融统计数据的质量。二是认真落实《xx省金融统计人员备案制度》,各县xx要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建立辖内金融机构的统计人员备案制度和信息库,实现对金融统计人员的动态管理,真正落实统计岗位a、b角制度;各金融机构要严格执行备案制度,及时对金融统计工作人员进行报备和信息更换。今年是全国、全省数据集中的关键一年,各县xx和各金融机构要确保统计人员的稳定性,切实保证全市金融统计工作的有效开展。三是各县xx要认真履行金融统计监督职能,从本辖区金融统计工作的薄弱环节入手,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和内容的金融统计现场检查工作,进一步规范金融统计检查程序,增强金融统计监督检查实效,切实加强对辖内金融统计工作的监督和指导,保证金融统计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五、增强服务意识,保证金融统计数据集中后金融统计信息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全面做好金融统计信息披露工作。一是充分准备,采取积极措施,完善和改进金融统计数据集中系统双轨并行期间和数据集中系统正式上线后各项金融统计信息服务工作,正确认识和合理处理数据集中对现有金融统计工作造成的影响,保证各项金融统计工作连续、有效开展,金融统计信息服务工作不受任何影响。二是继续以“精品”意识做好各层次金融机构货币信贷统计月报、金融统计快报和专项统计报表等各类金融统计资料的编制,向本行领导、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各县xx提供优质金融统计信息服务。坚持按季度和年度分别在《xx金融调研》和《xx市统计年鉴》等刊物上,定期披露xx市金融机构本外币、人民币、外汇信贷收支统计、金融机构现金收支统计、金融机构贷款累放累收等进度数据,进一步扩大金融统计信息披露范围,努力提高金融统计数据的透明度,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多的金融统计信息产品。三是以“中国xx内联网xx市中心支行网站”为平台,及时披露相关金融统计信息,并及时做好统计信息维护和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金融统计信息服务的实效性、便捷性,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用户和需求主体对金融统计信息的实际需求。四是各县xx一定要按照xx兰中支和xx市中心支行有关金融统计信息披露、交流与共享的相关制度规定,结合辖区金融统计工作的实际,建立和完善辖区分层次的金融统计信息披露与共享制度,全面推动金融统计信息在地方政府综合经济部门、金融监管部门和银行业金融机构之间的有序交流与共享,更好地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四是继续完善2008年建立的xx市(1949-2008)经济金融数据库,全面仔细核查已入库数据,保证一致的经济金融统计口径。认真审核填制2009年全年经济金融数据,并将xx市所辖五县一区经济金融数据全部囊括入内。使调研人员能够及时完整地查阅所需各类数据信息。

六、充分挖掘和整合信息资源,积极开展各种有特色的金融统计分析和统计制度调研。一是在做好日常统计工作的基础上,注重总结、分析辖区内经济金融运行规律和货币信贷变化特点,拓宽信息数据的搜集面,深入挖掘货币信贷变化的原因,采用计量经济学数据模型等先进的专业分析方法和手段,切实提高金融统计分析质量,积极做好金融统计信息的挖掘和成果转化工作,为各级领导、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金融运行第一手信息资料。二是依托“中国xx内联网xx中心支行网站”做好统计工作动态反映。充分利用和发挥“中国xx内联网xx中心支行网”覆盖范围广、信息传递速度快和信息容量大的优势,加快金融统计信息成果的转化,及时编写和优秀的统计分析和调研成果,促进全市金融统计的业务沟通与信息交流,达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逐步提高金融统计人员的分析水平和调研能力。三是密切关注经济、金融运行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统计分析和专题研究,为经济金融发展和改革提供决策依据。比如结合金融统计制度改革和制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强制度研究,对《现金收支统计制度》的改革和完善进行更为深入的调研,为金融统计制度改革提供一些修改意见和参考信息。

七、加强培训,全面提高全市金融统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针对新形势下金融统计工作对金融统计工作人员提出的新要求,我行将根据金融统计业务发展和金融统计工作的实际需要,围绕金融统计数据集中和金融统计制度改革等重点内容,结合金融统计数据集中后新业务知识增加较多、对不同层次统计人员要求不同的具体特点,积极创造条件,继续加大对全市金融统计工作人员有关经济金融理论及金融统计新业务、新技能、新知识的综合培训,采取多种形式,不断提升全省金融统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金融经济统计篇3

【关键词】金融危机政府金融审计免疫系统论

金融系统作为融通全社会货币资金的信用中介既掌控着巨大的资金流,同时又在引导资源配置、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调节宏观政策等方面起着积极而关键的作用,其在国家经济体系运转中均发挥着“经济心脏”的功能。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借助政府金融审计“免疫系统”的构建来有效地规避和降低金融行业的风险,有着相当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免疫系统论下的政府审计本质与目标

(一)政府审计功能的拓展

1.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保护功能。政府审计具有“保护”和“监督”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职责和义务。从本质上讲,是国家《宪法》和《审计法》规定的法定监督;从体系上来看,是政府系统内部的专门职权监督;从监督的主体上看,是国家审计机关。其监督和服务内涵是维护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运行。政府审计的服务监督作用和人体免疫系统的“保护功能”具有相同的内涵。

2.免疫系统的第二道防线:清除功能。政府审计主要是对被审机构及其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计监督,揭露财经工作中的不真实、不合法以及弄虚作假、损失浪费、舞弊腐败等问题。政府审计“清除”影响国家民主和法制进程中不民主、不合法的因素,“清除”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中的不和谐、不合理的成分,让审计工作服务和监督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体系的完善。

3.免疫系统的最后防线:修补功能。政府审计的“修补”功能不仅仅是审计之后发现问题的“小修小补”,更是相关制度的“大修大补”,以及填补相关制度的“空白”,让政府审计更好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执审必严”,进一步增强政府审计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塑造政府审计形象,同时更好地推动我国的民主法制进程。

(二)政府审计作用的新变化

传统意义上审计的作用主要是监督约束作用、查错纠弊和批判揭露。“免疫系统论”认为审计除了这些作用外,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好以下4个作用:一是全局性作用,即用全局和宏观统揽审计工作,在全局上、整体上和宏观上有更多的话语权,对国家经济、社会存在的宏观性、全局性、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进行调查,提出建议;二是服务性作用,即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开展审计,跳出局部和具体的审计项目,服务改革和建设的大局,推进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和改革目标的实现;三是建设性作用,在查错纠弊、揭示大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或问题苗头的同时,提出对策建议,更好、更多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推进地区、部门和单位堵塞漏洞、完善制度、加强内控、规范管理;四是前瞻性作用,关注已经存在和潜在的经济风险,及时发出风险预警,防范和化解经济风险,防止外部不利因素对国家经济社会大系统的侵袭。

(三)政府审计范围的延展

《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提出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将审计范围由“经济活动运行”扩展为“经济社会运行”。单纯的把审计定位为经济工作,或只看到审计在一个国家的经济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而没有把审计与整个经济社会的健康运行联系起来,这是对审计的不全面、不完整的理解。审计作用的发挥是与经济社会环境相联系的。过去我们主要强调审计的经济功能,但是随着审计作用的日益强化、审计方法的逐步改进、审计角度的不断调整,审计越来越表现出宏观性和全局性,国家审计早就超越了经济范畴,对整个社会生活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四)政府审计目标的转变

作为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维护国家安全是审计工作的第一要务。因此,从政府审计的最高目标来讲,审计工作只有把维护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作为首要任务,才能够有高度、有深度,才能够真正实现其历史使命,也才能够在更高的层面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政府审计免疫系统除了财政财务审计之外,首先要解决的是国家这个机体的安全与健康,不只是关注财产、资金的安全,还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安全;要更多的关注行政管理、政府职能转化以及审计管辖领域的事业发展问题。在做好一般性财务资金审计的同时,探索资源环保审计;在关注资金运行的同时,探索对审计对象业务运行的审计;在进行传统真实、合法性审计的同时,探索效益审计。审计免疫系统要预防、揭示、抵御一切不利于国家经济社会正常运行的各种病害,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政府金融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重复审计”导致审计效率低下

一是政府金融审计有“越俎代庖”之嫌,“监管误区”和“监管盲区”同时并存。在现有的金融监管部门中,财政部负责中央国有金融资产的保值增值,金融监督部门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会负责金融风险的监督,央行负责金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而按照《审计法》的规定,政府审计可以全面检查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和损益情况,既查财务,也查风险,这就有“越俎代庖”之嫌。另外,金融监管又存在“盲区”,政府金融审计和其他监管机构都很少检查中小银行及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信用社、证券公司、各种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更不用说国家审计部门对金融监管机构监管情况进行再监管了。

二是“群龙治水、重复监管”。政府金融审计与其他金融监督部门缺乏相互间权责的明确界定和职能的严格定位。而就政府审计与社会审计而言,也存在着“重复审计”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两者在方法和程序上的确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相似之处,因此难免存在着“重复审计”。

(二)“审计不足”导致审计监督作用弱化

首先,审计不足使得监管信息更加不对称,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增大。由于审计力量单薄,监管当局从金融机构获取信息的渠道极为有限,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在所难免,被监管者利用信息优势进行败德行为的概率增大。

其次,审计不足使得监管者与被监管者间“合谋”的可能性增大。这种合谋的行为很大程度上抵消了金融监管的作用,降低了金融监管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再次,过于频繁的现场检查凸显监管资源稀缺。审计的不足致使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之间始终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被监管者不愿意将经营管理信息全面真实地传递给监管者,监管者也难以完全相信被监管者报送信息的真实性。在没有其他信息渠道情况下,监管者为了准确了解被监管者风险控制程度,更多的会通过现场检查方式掌握真实和全面信息,由于信息变化太快以及要了解的信息太多,频繁的现场检查又进一步加剧了监管资源的稀缺。

三、政府金融审计免疫系统的完善与金融危机防范

(一)建立和完善政府金融审计预警系统

完善的政府金融审计预警系统通过收集信息、分析警兆,可以预知金融危机,进而规避或延缓危机的发生。利用经济、金融、财会等理论知识,采用比例分析、趋势分析、模型分析等手段,政府金融审计预警系统能够发现金融业存在的内生性和外生性风险因素,并向经营管理者预先提示,提前采取降低或分担风险的措施,在很大程度上防止警情的发生。

1.更新审计模式,以防范金融风险和危机为目标,引入并建立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风险导向审计显著的特点是:在“合理的职业怀疑假设”的基础上,立足于对审计风险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以确定审计的重点和范围;将审计的视野扩大到被审计单位所处的经营环境,捕捉潜在的风险,将风险评估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

2.突出审计重点,抓住高风险区域,加强对衍生金融产品等的审计预警。衍生金融产品等金融创新业务是新生事物,风险系数更大,往往是金融风险高发领域,也是政府金融审计预警的薄弱环节。在对传统金融业务审计预警的同时,要对新生业务的警源进行重点审计,以更好地发挥政府金融审计预警和免疫系统的保护功能。

(二)建立和完善政府金融审计清查系统

通过政府金融审计,可以检查资产质量,揭露掩盖不良资产的手段,分析原因、明确责任;可以监督业务经营合规性,发现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重点揭露和纠正违反规程放贷、诈骗资金等行为;也可以检查盈亏的真实性,发现并查处是否存在截留转移收入、挪用资金、私设“小金库”等问题;还可以查处重大违法违纪案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三)建立和完善政府金融审计修正系统

加强对政府金融审计修正系统的持续完善,有利于保证政府金融审计预警和清查功能的发挥,对政府金融审计免疫系统的总体功效起到保障作用。一要建立健全政府金融审计法律法规和准则制度。目前,开展政府金融审计工作的法律法规、准则制度还不完善,政府审计还没有建立起像社会审计所拥有的成熟的道德准则、执业准则和审计机关质量控制准则体系。二要加强政府金融审计监管体制建设。通过分析我国现行政府金融审计监管体制,评估其健全性和科学性,找出我国政府金融审计监管中存在的体制性、结构性、制度性缺陷,促进政府金融审计监管体制的完善,提高金融监管效能,以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政府金融审计“免疫系统”的充分发挥与完善,对处于国家经济中枢地位的金融体系安全的保障作用越来越大,通过严格有效的政府金融审计监督,及时发现、防范、化解和控制金融风险,乃至金融危机,将对我国金融与经济的和谐与稳定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常迎迎.关注国家金融安全,提高国家金融审计服务水平.审计与理财,2009(4).

[2]陈文夏.次贷危机对我国政府金融审计的启示――基于国家审计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思考.审计研究,2009(2).

[3]刘英来.用“免疫系统”论指导审计的科学发展[J].审计研究简报,2008(17).

金融经济统计篇4

【关键词】国家经济安全;金融审计;改进对策

一、引言

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基础。政府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维护国家安全是政府审计工作的最高目标,政府审计在金融审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从更高层面、更广的范围,密切关注财政、金融、民生、国有资产、能源和资源环境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潜在风险,及时提出对策性建议,防范苗头性问题演变成趋势性问题、局部性问题演变为全局性问题,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刘家义,2008)。”

国家安全问题伴随着国家政权的建立而产生,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和全球化经济浪潮的推动下,国家经济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并超越传统的军事安全和政治安全。国家经济安全是指在经济全球化发展条件下,一国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具备抵御国内外各种干扰、威胁、侵袭的能力,从而保证经济不受侵害,并使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一种态势(王元龙,2003)。金融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处于核心地位,金融系统产生的问题很可能会迅速波及到实体经济,成为整个经济的问题;另一方面,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也使得世界局部的金融问题迅速转化成为全球性的金融问题。因此金融领域的安全成为国家经济安全的首要关口。

金融审计是政府审计作用于金融领域的具体体现,金融审计的监督作用是国家宏观经济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其对信贷资产质量的监控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有力保障,对违规违纪问题的防范与纠正也是金融审计维护金融秩序的基本需要。

二、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因素

影响我国国家经济安全的因素可以分为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国际因素方面,主要表现为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陷入衰退,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放缓;全球贸易增速下滑,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已;经济问题与社会问题的联动关系进一步加强,各国经济复苏和政策运用的复杂性加大;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欧洲债务危机能否有效控制并逐步缓解,发达国家就业率能否提升,主要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面临政府选举……全球经济在复苏进程中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上升。这些都对我国的金融运作和金融形势产生影响,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到金融的安全。

国内方面相关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第一,宏观经济运行呈下行趋势,我国经济发展处于转型时期,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持续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后,中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增长的后期,国际经济态势、国内房地产市场走势和基础设施投资状况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风险积累和引发的可能性增加。第二,相关的法律制度建设落后,法律的威慑力不足,监管存在真空地带,民间借贷、非法金融等问题干扰着正常的金融秩序。总理在2012年1月6日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对全国金融改革发展的八项部署中,也突出强调要加强金融基础建设,改善金融发展环境,加快制定和完善金融法律法规。第三,金融系统内部控制不健全。内部控制是国民经济安全运行的微观基础,当前商业银行存在着资金审批程序不健全,对资金使用监控不严,对贷款审查不严格,缺乏一套行之有效、较为完善的员工业绩考评和激励竞争机制,金融运作中的业务风险和道德风险问题突出。第四,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突出。我国地方政府普遍存在着过度信贷举债问题,债务风险突出,如果处理不当,相关风险可能会转化为银行微观金融风险和宏观金融风险。

三、我国金融审计问题分析

我国的金融审计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而不断变化。审计署金融审计司原司长范鹏认为,“审计署成立以来,金融审计工作从只查金融机构的财务开支,到以资产质量真实性为中心重点揭露金融机构违规经营问题,再到关注金融机构重大风险和对效益有重大影响的突出问题,共走过了三个阶段。”①审计署自2003年12月12日开始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以来,披露的审计结果公告涉及金融领域的共有25个。各级审计机关对国有金融机构进行了深入、广泛的审计,审计了包括金融监管机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政策性银行、保险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等在内的单位。

从当前我国金融审计工作开展的总体情况来看,还存在诸多问题,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要求还有差距。

首先,审计目标主要还是停留在真实性、合规性方面。从当前金融审计公告所披露的问题来看,查错防弊、促进金融机构遵守财经法纪仍是金融审计的主要目标。审计署也结合经济责任审计,组织对金融机构主要负责人实施经济责任审计,督促被审计单位整改,金融审计走的是合规性审计的路子。金融制度及体系的安全、金融机构的安全、金融财富的安全、金融运行安全以及金融发展的安全,是一个国家经济安全的重中之重。从金融审计结果公告中,我们可以看出,金融审计在打击金融犯罪、保护国有金融资产安全、维护金融市场秩序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国家经济安全牵涉的范围较广,除了体现在打击金融犯罪方面,金融审计还应更多地将安全性作为其目标。在审计结果公告中,审计机关只是就查出的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并督促被审计单位进行整改,对金融系统管理结构、经营效益等方面缺乏较为全面和客观的分析评价,更没有对一些重要问题从较为深层的原因(比如政策法规、体制制度、监督体系、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探究,难以从金融系统的整体运行上揭露问题,无法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其次,审计对象亟需扩展。长期以来,金融审计除了对包括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监管机构加强审计力度外,审计资源主要集中在国有银行上,而对证券、保险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而言,审计力度却不足。近两年来虽然加强了对保险、证券和资产管理公司的审计,但审计盲区仍然存在。当前我国金融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外开放程度也日益加深,混业经营将成为金融业发展的重要特征。如果金融审计仍然停留在原审计对象上,将难以实现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目标。

再次,审计内容亟需深化。在金融全球化浪潮的带动下,金融业务外向型特征日益明显,比如,外币业务比较突出。金融创新是金融业的主题,金融中间业务的拓展,包括代收代付、基金托管、金融衍生业务、资产管理、投资咨询等,使得银行调整了业务结构。中资银行开始走出国门,向海外扩张。面对种种变化,金融审计却依然集中在传统业务方面,比如存款业务、贷款业务、票据业务、结算、财务管理等,对金融创新业务、国际业务都很少涉及,更未曾涉及中资银行的海外业务。金融创新不断涌现,审计内容却没有相应深化,难以深入了解金融业务中的重大风险,政府金融审计控制金融风险功能的发挥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最后,审计问责亟需加强。审计问责制既符合法律对于建立、完善责任追究制度的要求,也有利于被审计单位及时纠正和整改审计查出的问题,遏制屡查屡犯的问题。已披露的审计结果公告在整改说明中都提到了被审计单位对责任的追究情况,对问责制落实情况实施审计始于2008年。2008年,审计署第8号审计结果公告披露了农业银行经营管理存在薄弱环节,“问责制落实不力,对违规人员责任追究不到位、处理不及时”;在对光大银行的审计中发现了“责任追究不到位,以罚代刑的现象比较突出”等问题。另外,政府金融审计对各部委审计问责的力度不够,审计结果公告只是指出各部委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各部委也没有追究相应的责任人,对于历年存在的问题,是屡查屡犯。如对“一行三会”的审计中,中国人民银行每年都存在资金账外存放支出、资金被挤占和挪用等问题,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均不同程度地存在虚列支出、提高开支标准、扩大开支范围等问题。对于这类问题,要加大问责力度,从深层次上分析原因,从制度上解决问题。

四、改进我国金融审计的对策

基于对当前我国金融安全和金融审计存在的问题分析,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高度来看,必须改进和强化我国的金融审计工作。

(一)审计法律法规制度层面

我国现行的法律为审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提供了基本依据。《宪法》第九十一条明文规定,“国务院设立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修订后的《审计法》指出,其立法目的是“为了加强国家的审计监督,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

但是现行的法律将政府审计的范围限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并将真实性和合法性作为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目标。因此,无论是从审计目标还是审计范围上讲,都显得较窄。《审计法》中有关“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的描述,也不能适应全球化的发展和防范经济风险的要求。国家财政经济秩序只是国家经济安全的一个方面,无法代表国家经济安全。金融审计方面,只监督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和损益,不足以评估金融领域的安全问题,应该是对整个国家的金融市场体系、金融运行体系进行评估,不仅包括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还应当包括对国际投机资本的风险、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金融创新产品特别是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风险、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业造成的冲击、汇率波动造成的风险等方面。

(二)审计理念——审计“免疫系统”

“审计机关作为一个‘免疫系统’,能够最早地感受到病害侵蚀的风险,更早地揭示病害侵蚀带来的危害,更快地运用法定权限去抵御、查处这些病害,也能及时建议政府或相应的权力机关,运用各种政治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去消灭这些病害,从而健全制度,保护国家安全”(刘家义,2008)。“免疫系统论”是新形势下创新审计理念的典范,要求审计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发挥作用,改变单纯财务审计的传统理念,转变以查错纠弊为主要目标的审计理念,转变只注重微观不注重宏观的思维方式,树立全面、系统、整体的审计理念。

政府审计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运行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大局考虑,在金融审计中国家审计机关要基于标本兼治的理念,在查处问题的同时,着眼于防范问题;在提出针对具体问题的整改和处理意见的同时,更要着重从问题产生的根源、从体制机制层面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防止问题的重复发生。

(三)审计手段——预防与跟踪审计并重

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重要的管理制度之一,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与否,关系到企业能否在变化莫测、充满风险的经济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内控机制的失灵或缺位,将会直接导致风险的失察、失控和蔓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证明,许多银行发生危机或困难的国家都存在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因此,金融机构应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督促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与执行。从金融审计结果公告披露的问题来看,金融机构应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刚性约束,强化内部控制文化意识,健全员工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同时,在金融审计中将审计关口前移,不是单纯的事后监督,而是事前介入、事中督查,注重“防患于未然”,实施跟踪审计。对于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可以凭借跟踪优势,提前给予建议,防范问题的发生。比如对资金的跟踪审计,是以实现资金的安全有效、防范资金运行的风险为目标。国家审计机关对资金进行跟踪审计,就是沿着资金的流向、轨迹和运行情况,对资金的收、支、管、效等环节进行有效地监督,及时跟进,防范风险,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浪费的程度,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效果。对重大金融事项实施跟踪审计,是维护金融安全的必要手段。

(四)审计重点——风险控制

由于金融本身的高风险性和金融危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金融体系安全、高效、稳健运行对经济全局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因此,金融审计的重点是对金融业风险的防范与控制。金融机构内部风险控制系统的建设,关键在于建立和完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eRm),在战略决策以及在整个企业中贯穿实施的过程,识别影响企业的潜在事件,将风险控制在企业风险偏好的范围中,并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

金融审计工作要贯彻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原则,实施风险导向审计,重点关注重大和异常的金融业务,避免审计人员陷入大量繁杂的金融业务而失去了审计目标。结合当前影响我国国家经济安全的因素,审计机关要评估金融机构的内、外部环境,对金融机构的生存能力和运行环境状况进行分析,了解其战略优势和威胁其经营目标的风险,运用分析性程序从宏观层面识别重大金融风险,准确发现金融机构在防范风险方面存在的缺陷,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在实质性测试的过程中,将审计资源向重点风险领域倾斜,对于高风险层次的风险因素进行全面详查,最大限度地强化金融机构的风险治理功能,及时发现风险、防范风险,发挥风险预警作用,促进金融系统安全运行。同时,我国的金融风险具有地域性,在制定审计计划时,要搞好审计调研,关注金融高风险区和案件频发区;在实施审计计划时,要依据各项金融业务的风险大小来确定审计的内容和重点。

【参考文献】

[1]刘家义.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审计研究,2009(1):3-11.

[2]汤小莉,逯颖.浅析政府审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基础[C].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2010.

[3]张悦.我国政府金融审计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刘家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审计工作全面发展[J].审计研究,2008(3):3-9.

[5]陈艳娇,易仁萍.金融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实现的路径研究——基于审计结果公告的实证分析[J].审计研究,2009(3):14-21.

[6]宋华.金融审计功能与实现机制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金融经济统计篇5

2002年4月1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次以英文公布了中国统计数据文件,标志着中国正式成为imF“数据公布通用系统”(Gen-eralDataDisseminationSystem,缩写为GDDS)的正式成员。我国加入GDDS是适应经济全球化、金融市场一体化的需要,也是我国进一步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加入GDDS有利于提高我国宏观经济统计数据的透明度和宏观经济统计数据的可靠性与国际可比性,它不仅会使我国政府也会使国际社会更清楚地了解我国宏观经济的实际情况,为我国的宏观经济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同时也使国际社会能对我国经济情况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在中国正式加入“数据公布通用系统”的开通仪式上表示:中国加入“数据公布通用系统”,标志着中国政府的统计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意味着中国在宏观经济统计上已开始实行国际通行的标准。

一、透明度问题与制定GDDS的背景

1994年末,墨西哥发生了严重的货币金融危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危机爆发前金融市场出现的危险征兆未能察觉。imF认为,一些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不够透明是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随后,经济金融数据的统计和得到了各国和国际组织前所未有的关注,提高透明度成为国际社会“加强国际金融架构”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此背景下,imF和其他国际金融机构在多个领域建立了透明度国际标准和良好行为准则,其中公布数据的标准和准则为:数据公布特殊标准(SpecialDataDisseminationStandard,缩写为SDDS)和数据公布通用系统。SDDS是imF于1996年3月颁布的。SDDS要求参加国报告主要宏观和金融数据,以及生产和数据的过程及对数据的注解,并对数据的频率、及时性、完整性、公众获取性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只有满足了这些要求的国家才可加入。SDDS适用于已经或寻求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国家,由于这一标准要求较高,参加国基本上都是具有良好统计基础的国家。

1997年12月,imF制定完成GDDS。GDDS的宗旨是:鼓励成员国改善数据的质量;提供评价数据改善必要性和确定改善重点的框架;在经济和金融日益一体化的背景下,指导成员国向公众提供全面、及时、容易获得和可靠的经济、金融和社会人口统计数据。GDDS在加入方面没有严格的条件限制,只要求参加国承诺用GDDS作为本国统计体系发展的框架。加入GDDS的国家无须提供统计数据,只须描述该国统计体系的现状,并根据GDDS的总体框架提出改进统计体系的计划。imF和有关国际组织根据每个国家的不同情况给予技术援助和培训,帮助参加国逐步改革原有的统计体系,最终达到统计的国际标准。GDDS适用于所有成员国,特别是适用于统计基础比较薄弱的发展中国家。可以说,SDDS是宏观经济金融统计的国际标准,而GDDS是宏观经济金融统计的良好行为国际准则。从某种意义上说,GDDS是SDDS的基础,是通往SDDS的桥梁。目前,已有42个国家加入了GDDS。

二、GDDS的主要内容

GDDS将国民经济活动划分为实际部门、财政部门、金融部门、对外部门,以及社会人口部门。从数据特征、数据质量、数据完整性、公众获取数据四个方面对各部门的统计提出了要求。

1•数据特征。GDDS对数据规范的总体框架和分类核心指标提出要求,内容包括范围、频率和及时性(见下表)。

2•数据质量。要求成员国提供数据编制方法和数据来源的资料,提供统计指标细项内容、与其相关的统计数据的核对方法以及支持数据交叉核对并保证合理性的统计框架。

3•数据完整性。要求参加国必须公布编制统计数据的条件和规定,特别是为信息提供人保密的规定。提供关于数据公布前政府机构从内部获取数据的说明。提供政府部门在数据公布时的评述。提供数据修正方面的信息并提前通知统计方法的重大修改。

4•公众获取数据。一是要预先公布各项统计的日历表。二是统计必须同时发送所有有关各方。GDDS是imF为其成员国的统计体系制订的一个综合框架,是数据生产和的良好行为国际准则,它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除了数据的生产以外,还涉及数据生产的基础和质量保证、数据公布以及公众获取等方面。也由于它是一个高度概括的“框架”,其本身在数据生产等方面并没有提供具体的做法,所以单纯依据GDDS的概括要求,无法真正实践数据的生产工作,鉴于此,GDDS建议各成员国对每个核心框架要遵循“国际性指南”。所谓“国际性指南”是指由国际机构按照国际共识编写并的、规定统一的概念、定义、分类等内容,代表最新发展和促进国际可比性的手册类文件。《国民账户体系(Sna)1993》是其中的总括性指南,适用于其他各部门的统计指南包括《政府财政统计手册》、《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国际收支统计手册》等。

三、GDDS的实施

imF鼓励成员国在自愿的基础上加入GDDS。加入这一系统意味着要作出以下承诺:将GDDS作为开发本国经济和金融数据编制和公布系统的框架;指定一个国内协调机构与imF工作人员合作;向imF提交文件———数据诠释(metadata)。数据诠释是imF制定的描述统计方法的标准格式文件,文件由按部门填写的综合框架表、按每一个指标填写的数据类别和指标表、按部门填写的用以说明数据的完整性和公众获取的表格组成。这三份表格由实际部门、财政部门、金融部门、对外部门分别填报,imF将其按照改进计划、数据特征、数据质量、完整性和公众获取性汇总为概览表。通过概览表,可以对实际部门、财政部门、金融部门、对外部门进行对比。imF将在其公布标准公告栏网页上公布一个国家的概览表和三份数据诠释表。一个国家加入了GDDS,就必须承诺以GDDS为框架来发展和改进本国的统计体系,也就是宏观经济、金融和社会人口数据的生产和公布系统。参加国所承担的具体责任是向imF提供数据生产和的描述以及改进计划———数据诠释,并且每年至少更新一次数据诠释。参加国的权利是可以要求imF提供援助,并通过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交流学习提高。

四、GDDS框架下的我国金融统计

1•金融统计在GDDS框架下的实践现状。1980年我国恢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合法席位后不久,即在imF的帮助下按照《货币统计手册》的要求开始编制以“银行概览”为核心框架的各类货币统计报表,并向imF报送报表,由imF刊登在《国际金融统计(iFS)》的中国页上。随着近年我国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和金融业务种类的不断扩大,我国货币统计的范围和报表种类也随之增加。1997年,我国金融统计实施了“全科目”报送体系,以“全科目”指标为源数据的货币统计的质量进一步提高。此后,中国人民银行就GDDS的要求与我国的金融统计实践进行了认真的对比研究,在金融部门的数据诠释中详细描述了我国金融统计的现状。目前,我国金融统计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达到了GDDS的要求,但在有些方面仍须改进,我们将改进的短期和中期计划也列入了数据诠释。#p#分页标题#e#

2•金融统计改进计划。短期改进计划包括完善编制货币银行统计数据的方法和制度,准备对外公布“编制货币银行统计数据的方法和制度”的文本。编制并公布包括在华外资金融机构数据的本外币合并的银行概览。编制其他金融性公司概览,考虑其中包括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在《货币金融统计手册》分析框架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划分为其他金融中介。建立“提前数据公布日期表”制度,编制下一年度的数据时间表,并于当年11月左右公布。建立“提前通知统计制度的改变和有关数据修正的信息”制度。培训数据的编制者和使用者,使其更好地理解数据编制方法以及数据的分析框架。中期改进计划包括公布编制货币银行统计数据的方法。进一步规范、细化全科目统计制度,使其更符合货币银行统计的分类需要。将银行概览与其他金融性公司概览合并,编制金融性公司概览。公布编制官方国际储备数据方法的有关信息。将培训编制者和主要使用者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

3•对imF的技术援助需求。短期技术援助需求包括对如何编制其他金融性公司概览提供技术援助。培训提供统计数据的银行机构统计人员。中期技术援助需求包括对如何编制金融性公司概览提供援助。培训数据的编制者和主要使用者。

金融经济统计篇6

关键词:影子银行m2/GDp金融结构性扭曲货币政策金融抑制

影子银行没有被统计在货币供应量中,从而游离在监管之外。影子银行在我国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王曼怡、等(2014)指出,影子银行有利于实现我国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金融体系活力,盘活金融体系的存量资源,但其与生俱来的风险却影响着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另外,由于影子银行与正规金融双重结构的存在,导致我国货币供应量统计难以反映市场上真实的货币供应量,严重冲击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王增武(2010)指出,中国影子银行虽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异,但它的产生模糊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窗口指导口径,放大了市场的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统计指标m2统计的是虚拟经济货币供应量与实体经济货币供应量之和,实体经济中货币供求处于均衡状态,其资金一部分来自银行贷款,一部分来自影子银行信用创造。如果资金在虚拟经济中空转,并未进入实体经济,并不会引发通货膨胀,只会导致m2虚增,而且市场融资环境恶劣,实体经济难以从金融部门获得融资,这就可以解释我国m2/GDp2010年达到1.8,但Cpi只有3.3%。另外,由于影子银行的存在,放大了社会货币供应量,但是又提高社会融资成本,引发了中小企业融资贵的问题。我国影子银行是由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紧缩的信贷政策催生的,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银行有过多的信贷资金,但是由于中小企业资质比较差,导致银行对中小企业惜贷,而且受到资本充足率和存贷比75%的限制,银行为增加收益、转嫁风险和规避监管,将表内资产表外化,通过设计理财产品、银信合作、银保合作、银基合作、银证合作、银担合作,将风险转嫁给信托公司、基金公司、证券公司、担保公司等,而且获得比普通贷款更高的报酬,这种制度设计大大增加了社会融资成本。因此,可以解释为什么社会流动性这么充足,但是中小企业融资这么困难,社会上出现了融资难、融资贵的金融结构性扭曲的怪状。

我国货币供应量统计现状及影子银行概念

从1994年我国统计和公布货币供应量伊始,我国先后对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完成了3次修订,我国目前编制货币供应量统计的依据是2011年修订后的准则,首先依据流动性对各个货币资产划分层次,其次将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与存款货币银行资产负债表合并成为货币概览,统计出m0和m1,最后通过分析合并货币概览与特定存款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形成银行概览,计算出m2。计算公式为: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委托存款+信托存款+保证金存款+保险基金存款+保证金存款)+住房公积金存款(赵彦云等,2012)。

影子银行体系(shadowbankingsystem)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执行董事保罗・麦考利2007年在美联储年度研讨会上提出。经过学者们不断研究,2010年美国金融稳定局(FSB)结合金融调查委员会(FCiC)对影子银行的定义,将影子银行的概念界定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指由非正规金融实体及其活动所组成的一个信用中介系统(systemofcreditintermediation);第二个层面是指具有系统性风险隐患和监管套利隐患的非正规金融实体及其活动;第三个层面发挥商业银行三大核心职能(期限匹配、流动性转换以及杠杆交易)的非正规金融实体,如金融担保机构、债券与抵押贷款保险商以及信用评级机构。对我国影子银行最为全面定义的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巴曙松(2013)将影子银行按统计口径划分为四个层次:最窄口径,影子银行仅包括银行理财业务和信托公司两类;较窄口径包括最窄口径、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较宽口径包括较窄口径、银行同业业务、委托贷款等表外业务、融资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和典当行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最宽口径包括较宽口径和民间借贷。中国人民银行在《2013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中,借鉴国际上的有关定义,结合我国实际,将影子银行概括为正规银行体系之外,由具有流动性和信用转换功能、存在引发系统性风险或监管套利可能的机构和业务构成的信用中介体系。本文为研究方便将其划分为三类:传统金融机构内部的影子银行业务,如:非保本型理财产品、委托贷款、信贷资产证券化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影子银行业务,如:信托公司的金融信托、投资公司的信托投资基金;非金融机构的影子银行业务,如:p2p、民间借贷等。

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供应量统计的影响机理

(一)货币金融统计的对象不包含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影子银行业务

我国货币金融统计涉及的金融机构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信用社、三家政策性银行,并且通过分析合并他们的资产负债表统计出货币供应量,因此,只包含了存款类金融机构,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并未纳入到货币供应量统计中。非存款类金融机构主要包括: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典当行、融资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非融资性担保公司、p2p、众筹等。从目前货币金融统计状况来看,这类公司虽然有财务制度,但是他们根本没有金融牌照,因此,没有被纳入金融统计之列。以担保公司为例,担保公司包括融资性担保公司和非融资性担保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有两类,一类是由地方政府注资成立的担保公司,这类担保公司是与银行合作,给银行的一些贷款项目提供担保;另一类是民营融资性担保公司,这类公司的资金来源是社会上的闲散资金,这部分资金运作就脱离了传统的银行系统,从而游离在银行体系之外。第一类融资性担保公司的信贷业务被统计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内,纳入到货币供应量统计中;而第二类融资性担保公司的信贷业务,游离在银行体系之外,并没有被统计在货币供应量中。对于非融资性担保公司从事的业务与第二类融资性担保公司从事的业务相同,只是二者的资质不同,非融资性担保公司没有获得金融办颁发的融资性担保业务经营许可证,其操作过程极其隐蔽,财务制度也不健全,因此,也无法统计在货币供应量中。小额贷款公司是用公司自有资金和在银行获得的部分信贷资金向市场上发放小额信用贷款,并从中收取利息,与担保公司不同的是其从事的是无抵押贷款,贷款效率高,但同样绕开了银行贷款系统,向市场上释放了流动性,并未统计在货币供应量中。典当行作为最古老的民间金融形式,目前从事新三件(房屋、车辆、有价证券)的抵质押贷款,向市场上释放流动性,但并未纳入货币供应量统计之列。最值得一提的是投资公司这种金融机构,虽然投资公司是由担保公司演化而来的,是民间借贷走向台面的产物,但是其从事的是资金池业务,不再像担保公司那样只是替借贷双方提供第三方担保,并从中收取手续费的运营模式。其运营模式是一方面以高于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的6-7倍从市场上获得闲散资金,然后再将资金以年利率48%贷给用资方,从而赚利差。其一方面分流了银行存款,另一方面又向市场上提供了流动性,但其操作很多都不合法,更加不可能被统计在货币供应量中。

(二)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中不包含其隐含的影子银行业务

货币金融统计是通过对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的分析而计算货币供应量的,但是,存款类金融机构隐含的影子银行业务在会计处理上并未记录在表内,因此,这部分影子银行业务的规模被遗漏在货币供应量统计之外。存款类金融机构中隐含的影子银行业务,主要包括两类代表性的业务:银信合作和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由于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有存贷比的限制和资本充足率的硬性要求,为了增加银行资产的收益性并且符合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管要求,商业银行通过将表内资产表外化来规避监管,从而增加银行资本的收益率。主要方式是商业银行与信托公司合作通过信托计划来发放贷款(即银信合作)和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银信合作业务是银行将表内业务向表外转移的一种方式,是银行的表外业务,不被统计在资产负债表中,因而在货币供应量统计中没有被统计,截至2013年末银信合作余额达到4.6万亿元。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自2004年推出以来就逐渐变成商业银行有效规避监管的另一种影子银行业务,它是以理财资金作为资金来源发放委托贷款,不仅可以规避监管,而且可以减少因与信托公司合作而产生的交易成本。截止2013年末达到28.8万亿。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包括保本型理财产品和非保本型理财产品,保本型理财产品是表内业务,被统计在资产负债表中“委托贷款”账户下从而体现在m2中(梁珊珊等,2012)。然而,非保本型理财产品是表外业务,不在资产负债表中统计,更未在m2中体现。综上所述,银行虽然财务制度健全,但是通过有效的规避监管从而游离于我国货币金融统计办法之外而没有将其纳入到统计范围内,导致货币供应量统计失真。彭兴韵、包敏丹(2005)指出一种金融工具的货币性越强,即充当支付手段和交易媒介功能可能性越大,越应该记录在货币供应量中,不论其是表内业务还是表外业务。

(三)非金融机构影子银行业务没有也很难被统计在货币供应量中

非金融机构影子银行业务类型包括:地下金融、民间借贷等。这类影子银行业务采取的形式有三种:一对一式的民间借贷,主要表现为亲人、朋友之间的借贷关系;多对一式的民间借贷,主要表现为一些企业从民间进行非法融资;一对多式民间借贷,主要表现为专门以放高利贷谋生的人群。非金融机构影子银行业务属于我国金融业监管的真空地带,其从事的金融活动是地下操作,甚至是违法活动,只有暗访才能得到部分的数据,统计成本很大,因此无法统计在货币供应量中。另外,这种影子银行业务虽然向市场上提供了流动性,发挥了商业银行核心职能,解决了社会上一部分融资需求,但是在任何社会都无法消除这种活动,也无法统计其具体规模,使得m2无法反映真实的货币供求关系。然而因其不会对整个货币市场产生太大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也没有必要统计在货币供应量中。

影子银行业务未被统计在货币供应量中引发的问题

(一)金融结构性扭曲现象

所谓“金融结构扭曲”是指银行系统流动性总量看似足够,但支撑实业融资的资本越来越少,而货币投机的资金急速膨胀。有媒体近日曾对10家银行的调查结果显示:“有资金、没贷款额度”已经变成银行的普遍现象,即银行资产端的超额储备资金很多,但负债端真正可以支撑贷款的一般性存款极少,而且还在流失。我国影子银行的产生是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特殊状况而产生的,是由我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紧缩的信贷政策产生的“怪胎”,是金融抑制、金融资源错配导致的产物,它与正规金融相伴而生,并不断发展壮大,它的内生属性与中小经济融资需求相适应优势决定了它是正规金融的补充。从经济杠杆指标m2/GDp来看,2010年已经超过1.8,至2013年该指标已经达到1.9,说明我国市场上流动性很充足,但是,近几年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很突出,据不完全统计仅2009年一年因资金链断裂而倒闭企业6万余家。因此,与m2所反映的市场上流动性充足的现状出现了矛盾。我国金融市场上出现了金融结构性扭曲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资金错配、空转。在于我国货币供应量的统计指标m2包括实体经济中的货币供应量和虚拟经济中的m2,从2007年-2013年虚拟经济中货币供应量来看,平均占到货币供应量30%,在虚拟经济中空转,并没有流到实体经济中;二是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惜贷。主要原因有三方面:首先是国家经济体制因素。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就决定了我国的银行信贷资源向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聚集,民营经济很少能够得到银行信贷资源;其次是中小企业自身禀赋差。中小企业规模小,经营风险大,体制不健全,这就导致中小企业违约风险比较大,商业银行是趋利避害的企业,经营原则就是在确保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达到收益最大化,因此,对中小企业贷款比较谨慎;再次是中央银行和银监会的监管因素。中央银行、银监会对商业银行经营进行监管,根据新监管要求商业银行必须满足系统重要性银行资本充足率达到11.5%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资本充足率达到10.5%的监管要求,而且贷款规模不能超过存款规模75%的存贷比限制,这就使得商业银行为了增加收益和规避风险,而采取表内资产表外化,通过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通过过桥业务投向银信合作等理财产品,从而在满足资本充足率和存贷比监管限制外,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银行资产收益率。

(二)我国货币之谜

麦金农(1993)将我国货币增长率超过通货膨胀率与实际GDp增长率之和,货币供应量长期高于经济总规模,但较长时间内并没有引起物价同等幅度的上升的现象称为“中国货币之谜”,换言之,m2/GDp与Cpi所反映的市场上的货币供求关系产生矛盾。从宏观经济来看,2008年金融危机从美国蔓延至全世界,在我国需求不足的条件下,受凯恩斯功能财政思想的影响,国家出台了4万亿的财政刺激计划来扩大内需,2008年我国广义货币量是475166.6亿元,到2009年我国货币供应量达到606225.01亿元,增加了28%。从m2/GDp来看,2008年m2/GDp为1.5,而2009年增长到1.8,增长了20%,然而我国2008年的通货膨胀率只有5.9%,远不及m2/GDp,从而产生m2/GDp与Cpi不匹配表现的矛盾。伍志文(2003)指出,资本市场货币积累假说认为资本市场中的货币积聚是货币存量与物价指数缺乏直接联系的原因,高m2/GDp是货币虚拟化过程中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关系失调的结果。如果货币在虚拟经济中空转,只会引起资本价格即利率的上涨,并不会引发通货膨胀,因为通货膨胀反映的是实体经济的价格水平,货币供应量并非全部流到实体经济中,有30%的货币供应量分流到虚拟经济中,从而引发我国货币之谜。影子银行为实体经济提供了信贷支持,这部分资金流到实体经济中,会引发通货膨胀,但是这部分资金规模被漏记。根据上述测算,货币实际均衡供给量增长率与Cpi呈同方向变动。

正确测算我国影子银行规模的方法设计

目前,国内关于影子银行规模测算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加法,又叫直接法,即通过统计影子银行各个部分的规模,加总计算得出结果,另一种方法是减法,又叫间接法。其中间接法最能反映我国影子银行的总体规模,具有代表性的测算者是毛泽盛、万亚兰在《中国影子银行与银行体系稳定性阈值效应研究》中提出一种方法,其测算主要思想是创造一定的GDp需要相应的信贷规模作为支撑,根据影子银行资金去向来计算。测算公式为:Shadbank=(RYL-RFL)×GDpF+(RYL-ReL)×GDpe。其测算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信贷量与GDp的比例即FYL,只是从正规银行部门获得资金与GDp的比例,并不是市场货币总需求与GDp的比例,用从正规金融部门获得的信贷资金减去从正规金融部门获得的实际资金求得影子银行实际规模,存在逻辑矛盾。因为全社会从正规部门获得的信贷资金并不能反映经济实体的真实资金需求及规模;这种方法计算的只是私企和个体工商户用来创造真实GDp的那部分资金,流到虚拟经济中的货币并没有统计。为了更加贴近影子银行真实规模,本了如下尝试:

具体做法:根据2002-2006年的m2/GDp,以GDp为权重的加权平均值算出货币需求系数为β;根据2007年以来各年份名义GDp与需求系数相乘即得到各年份的货币需求量md;根据各年份货币需求量与本年份的信贷规模SC之差求得影子银行规模shadbank。公式为:Shadbank=md-SC,则流入到虚拟经济部分的货币规模SX=mS-md。

选2002-2006年的m2/GDp作为计算货币需求量的依据:2002-2006年这段时期是金融危机前我国经济处于稳定增长时期,宏观经济基本面比较好。根据1990-2012年GDp/m2分析,可以发现从1990年我国m2/GDp由0.82上升到2001年的1.46,上升了78%。从2002年到2006年之间,我国m2/GDp维持在1.6左右,上下浮动不到5%,而这段时间是我国经济发展比较稳定的一段时间,在此期间我国Cpi平均在1.5%,GDp增长率维持在10%左右,可以假定这段时间我国市场正规金融满足市场需要,影子银行规模比较小忽略不计。三个变量的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

测算方法可以克服毛泽盛等测算中存在的问题,用货币需求系数测算出的资金需求量能够真实反映市场对货币的需求,用银行贷款规模来反映市场从正规部门获得资金情况,货币需求与正规部门获得资金之差就是影子银行规模。用图2表示。

假设实体经济市场上货币供求状况在e点达到均衡状态,此时货币价格即市场均衡利率是i,货币需求量是X0,从正规金融部门获得信贷量是X1,此时影子银行提供了另一部分资金需求(X0-X1)即图2中虚线括弧表示的规模。而在市场上货币供给量为X2,资金流入实体经济部门规模是X0,因此流入到虚拟经济部分的货币量为(X2-X0)。测算结果如表1和表2。

为了检验本文所测算货币需求基本与经济发展规律相吻合,绘制出Cpi、m2增长率、货币需求md增长率之间的趋势图,如图3所示。

从图3可以看出md增长率与Cpi增长率基本吻合,而m2增长率则与Cpi并非同向变动,二者变化规律并没有稳定关系,以2009年为例,我国出现轻微的通货紧缩,此时实际货币需求增长率在减少,但是货币供应量m增长率却在增加,与基本经济规律不符合。所以,本文测算的货币需求更能反映市场货币真正供求关系,基本属于均衡货币供应量。

从测算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我国正规金融部门的信贷配给不能满足市场对货币的需求,影子银行作为正规金融部门的补充,向市场提供了流动性,解决了市场上将近15%的资金需求。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金融抑制比较严重,信贷政策比较苛刻,从而导致资金错配,难以解决中小企业以及农户甚至是一些效益比较差的大型企业对资金的需求。第二,从流向虚拟经济一组数据可以看出,虽然我国货币供应量中m2很大,但并没有流到实体经济中,而是流到虚拟经济中。在虚拟经济中的这部分资金并不发挥价值创造的功能,只是通过投机手段发挥价值分配的功能。这就解释了我国市场上流动性如此充足,但是民营企业因资金周转问题而纷纷倒闭的怪诞现状。而且,也说明了GDp/m2如此之高,而通货膨胀却只有5%的现象,这一现象原因在于市场的流动性并没有流到实体经济中,并不会引起实体部门价格的上涨。第三,影子银行业务并非对经济体只有负面作用。我国由于金融创新不足,金融监管比较审慎,金融抑制比欧美国家程度要深,因此,我国的影子银行业务只是简单的信贷业务,风险级次只有一级,即客户对影子银行业务部门,没有复杂的交叉感染,所以风险较小。就目前影子银行规模来看,我国影子银行业务虽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如非法集资,跑路等违约风险,但是影子银行业务确实解决了我国民间资金的需求,填补了正规金融部门无法企及的领域。根据毛泽盛测算影子银行对银行的稳定性存在一个阈值,影子银行规模对金融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呈“U”结构,如果影子银行规模超过阈值,则威胁到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如果在这个阈值范围内,将促进金融系统稳定。根据他的测算这个阈值大约为6.07万亿,由于其测算的影子银行规模口径不同,考虑到误差因素,我国影子银行规模仍然没构成对我国金融稳定性太大的威胁。

对我国目前货币供应量统计的建议

完善我国的货币统计口径,加强对货币供应量的整体规模监督,使m2能够更好的反应我国经济运行中货币供应量真实情况。首先,将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影子银行业务纳入到资产负债表,将表外业务表内化,纳入到货币供应量统计和金融监管范围内;其次,完善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的财务制度,将其从事类信贷的业务纳入到金融统计范围内,并将影子银行业务纳入到货币供应量统计中,另外,对有些影子银行业务如小额贷款公司等不具有金融牌照,更不会纳入到金融监管范围内,因此,要把这些从事金融业务但不具有金融牌照的部门纳入到金融统计和监管中。再次,对于民间借贷,不需要统计在货币供应量中,只需要控制其规模即可。

将货币供应量统计划分为实体经济货币供应量和虚拟经济货币供应量。构建货币供应量结构体系,将货币供应量统计分为实体货币供应量和虚拟货币供应量,根据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货币需求共有三个层次,即交易动机、预防和谨慎动机、投机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和谨慎动机是服务于实体经济,投机动机是服务于虚拟经济。相应的,应该将货币供给统计分为实体经济货币供应量和虚拟经济货币供应量。实体经济货币供应量可以从存款类金融机构、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个人发放贷款中统计出来。虚拟货币供应量可以从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的财务报表中统计获得。从上述测算结果可以看出,我国货币统计量m2并不能真正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状况,也不能够反映实体经济中流动性充足度,仅2013年未流入实体经济中的货币量将近20万亿。根据数据分析,我国从1990年到2012年,m2增长了63倍,但是GDp只增长了27倍,m2/GDp由1990年的0.94倍增长到2012年的1.88倍,但是我们的Cpi最高也只有5%,说明m2虚夸了我国实体经济真实货币供应量,从银行系统流出的货币也不是全部流到实体经济中,有相当一部分流到虚拟经济中,在虚拟资产中循环套利,当资产在虚拟经济中循环,而基于实体的虚拟经济没有出现风险,整个虚拟经济运行良好,那么该部分资金不会对实体经济造成冲击,也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为此我们要建立实体经济中真实的货币供求关系,使我们国家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更加合理,便于实现货币政策调整宏观经济,达到币值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的政策目标。

在实体经济货币供应量中单独列示影子银行规模。实体经济的货币供应量是由正规金融部门提供的货币供应量和影子银行提供的货币供应量组成,为此要将实体经济货币供应量中列示影子银行规模,从而更好控制影子银行规模,并为实体经济运行提供更加切实的指标依据,并且从影子银行货币供求中来获得市场上融资成本信息,为制定利率政策,疏导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提供合理的依据。

参考文献:

1.王曼怡,张译文.金融深化改革加速进程中我国影子银行的审视与管理[J].金融与保险,2014(6)

2.王增武.影子银行体系对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以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为例[J].中国金融,2010(2)

3.赵彦云,阮建弘.金融统计分析(修订本)[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2

4.巴曙松.应从金融结构演进角度客观评估影子银行[J].经济纵横,2013(4)

5.梁珊珊,邓智琦.银行理财产品对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影响[J].金融与经济,2012(4)

6.彭兴韵,包敏丹.改进货币统计与货币层次划分的研究[J].世界经济,2005(11)

金融经济统计篇7

关键词:金融审计;免疫系统;金融风险;金融监管

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金融系统作为融通全社会货币资金的信用中介既掌控着巨大的资金流,同时又在引导资源配置、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调节宏观政策等方面起着积极而关键的作用,因而现阶段对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金融在国家经济体系运转中均发挥着“经济心脏”的功能。不仅如此,实践中,由于金融业本身属于高风险行业,再加上金融风险的产生又极易给整个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带来极大冲击,因而实践中借助于金融审计“免疫系统”的构建来有效地规避和降低金融行业的风险,也就有了相当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内涵分析

“免疫系统”是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系统,其根本任务就是保证人的健康和安全。生活中,一旦自身的“免疫系统”不能正常工作并有效发挥作用,也就谈不上预防、抵御病害的发展和有效地保护自己的身体。尽管国家与人本身的差别很大,但国家照样要求有一个“免疫系统”来保护它的健康、安全。可以说,如果没有这样的“免疫系统”,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就会面临诸多困难,甚至陷入停顿。相比较而言,首先,由于审计机关具有“保护”和“监督”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职资和义务;由于审计机关能对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计监督并进而揭露出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相关弄虚作假、损失浪费、徇私舞弊等问题并进而最终“清除”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中的不合理、不合法的成分;由于审计机关作为一个“免疫系统”,既能够最早地感受到“病害”侵蚀的风险并进而运用法定权限去抵御和查处这些“病害”,同时也能及时建议政府或相关的权力机关运用各种资源去消灭这些“病害”和弥补制度的缺陷,以保护国家经济运行的安全:由于审计机关既要关注政府管理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性障碍以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同时又要关注因决策失误和管理不善造成损失浪费的问题以推动政府管理创新;由于审计机关必须要以批判的眼光、批判的态度去审查每个项目、每个事项和每笔资金,因而,总体上看,审计本质上就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这个系统本身就具有保护、清除、修补和建设等方面的功能。

事实上,审计作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免疫系统的功能,转换一个角度来看,其实还可以被理解为审计的批评性和建设性作用。不仅如此,考虑到“免疫”是主动的、积极的,其发挥作用的方式主要有预防、提示和抵御三种(其中预防是第一位的),因此,审计要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也照样需要突出发挥好自身的预防性作用。这一点也正如刘家义审计长所指出的那样,审计作为国家的“免疫系统”,有责任更早地感受风险、有责任更准确地发现问题、有责任提出调动国家资源和能力去解决问题和抵御“病害”的建议、有责任在永不停息地抵御一时一事单个“病害”的同时,促使其健全机能和改善机制。显然,审计作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免疫系统,不仅客观上要求审计自身必须是一个完整、科学的系统,而且也还应当是审计法规制度、审计机构与组织、审计人员、审计方法与技术等要件的协调组合。 

二、加强金融系统免疫功能建设的重要性

正如笔者在前面所分析的那样。一方面,金融在国家经济体系运转中发挥着“经济心脏”的功能;另一方面,实践中,由于金融业本身又属高风险行业,再加上作为现代经济核心,金融风险往往又极易给社会经济秩序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害:一家金融机构发生的风险所带来的后果,往往超过对其自身的影响;金融机构在具体的金融交易活动中出现的风险,有可能对该金融机构的生存构成威胁;具体的一家金融机构因经营不善而出现危机,有可能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构成威胁;一旦发生系统风险,金融体系运转失灵,必然会导致全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甚至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既然实践中金融风险的产生有可能给整个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带来极大冲击,因而实践中借助于金融审计“免疫系统”的构建来有效地规避和降低金融行业的风险,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与其他行业发展的风险相比,金融行业的风险有着自身的特性:

(一)金融行业的风险具有易发性

实践中,金融系统运行的发展状况不仅与金融企业自身经营管理能力有关,且还要受到经济基础、社会信用、政府行为、社会心理等其他诸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事实上,在开放性的金融政策下,现阶段影响金融业稳定和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日益复杂,不确定、不可控的风险因素不断增多,加之大量金融创新业务的涌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金融运行的风险点,我国金融业现又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初级阶段,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监管体系不完备、风险管控能力弱,以致于相比较而言,目前我国金融风险易发的可能性也相当大。

(二)金融行业风险具有传染性

现代金融系统不仅内部机构之间、业务之间高度交融和关联。而且由于大量的金融产品已广泛扩散渗透到了社会经济体系中的各行各业,以致于往往一个金融风险事件、一个金融机构的经营失败都有可能造成其他金融机构和其他行业投资者的连锁损失或破产倒闭,从而传染成为整个经济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另外,信息不对称也将会促使部分金融机构的风险被误认为整个金融系统出现问题,从而引发社会恐慌,传染成信用危机,引起资金大规模的无序流动,最终有可能诱导出更大的金融和经济危机。

(三)金融行业风险具有致命性

事实上,金融产品的广泛扩散性和金融风险的快速传染性,便极易使金融市场中众多的投资者出现“一荣俱荣,~损俱损”的投资后果,再加上金融杠杆原理的倍数扩散效应,实践中,金融风险和危机一旦形成和扩散,就又难于立即控制和消除,往往产生大范围的惨重损失,以致于多年聚集的社会财富顷刻间蒸发殆尽。而且,国民对金融信心的丧失,最终也极易给以信用为基础的金融业及其支持的实体经济发展造成致命性的打击,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和痊愈。

对于人体而言,防止具有易发性、传染性和致命性特点的病灶对生命健康的威胁,提高免疫能力是唯一可选的有效办法。基于同样的道理,金融业为避免上述种种具有特性的风险,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重视和加强金融系统免疫体系的建设。换句话说,只有提高对金融行业风险的预警、预防能力和及时消除风险根源,才是维护金融系统安全、稳定和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根本之举。

三、国家审计具有发挥金融系统免疫功能的优势条件

目前,尽管对我国金融业进行业务监管,具有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职能的主要是人民银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等金融监管机构,但与其他监管部门相比,国家审计机关具有发挥金融系统免疫功能的优势条件:

(一)审计监督的独立性

金融风险的产生既有可能与金融企业本身的经营管理失败、金融行业整体恶劣市场环境等客观因素有关。也有可能与金融监管制度缺陷、失灵和金融监管机构的失职有关。既然如此,作为金融体系一部分的金融监管者,不可能对金融监管问题及由此产生的金融风险进行彻底和全面的反映、处理、责任追究,也不可能提出有可能触犯自身权利的改革建议。相比较而言,审计机关独立存在于金融系统外部,与金融风险的发生没有直接的责任关系,就能够客观、公正地行使审计监督职权、全面深入反映和揭露金融行业风险问题以及独立提出金融改革建议。显然,在防范金融风险方面,金融审计更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审计监督的全面性

目前,我国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根据法律授权和功能定位,人民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宏观金融风险;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各自分别对银行、保险、证券业进行具体业务监管,而财政、税务等部门仅在自身管辖权限内进行专项事项检查。相比较而言,只有政府金融审计才能够对金融系统进行全行业、全业务范畴的专门经济监督,能够从全面、系统和联系的角度去监督、发现、预警风险。同时,其所提出的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意见才更加具有针对性、周密性和有效性。事实上,除了对金融企业进行微观层面的审计监督外,政府金融审计内容还可涉及金融监管部门的职责履行情况、金融监管机制的有效性和健全性等宏观层面,因此对金融业进行全面性审计监督,为金融审计奠定了全方位的防范金融风险的平台优势。

(三)审计监督的专业性

大规模金融危机往往是由于处于萌芽状态的风险源没有得到及时发现或者被人为隐蔽,经过不断传染、累积后释放产生的,因此及时发现金融领域中存在的潜在性、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是消除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关键。而这恰恰需要依赖及时、准确地获取能反映金融企业和金融行业真实的经营、发展状况的基础资料和会计信息,并对此进行专业性的审计验证和科学的分析比较。相较于金融监管部门,由于政府金融审计具有会计专业背景和审计职业优势,同时又能及时、全面地获取并有效地验证和分析金融部门的会计信息,因而也就能更准确、更直接地发现金融机构的经营问题和金融行业的风险所在。

(四)审计监督的延伸性

根据审计法的规定,国家审计不仅可以对金融企业、金融监管部门进行审计以及对金融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提出建议,而且还可以利用法律赋予的权力,对与金融密切相关的其他行业、其他企业进行延伸调查与审计。显然,这一点是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和金融企业内部稽核所不具备的。

四、构建金融审计“免疫功能”的主要途径

考虑到现阶段金融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考虑到金融行业风险的广泛存在性及其巨大的社会影响力;考虑到国家金融审计在监管和规避金融风险方面所具有的强大优势,实践中,为切实有效地规避金融风险并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有必要及时地构建起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可操作性的国家金融审计的“免疫系统”。为此,可采取如下应对措施:

(一)坚持全面审计,力争突出重点,强化金融领域的大要案意识,切实发挥金融审计“眼睛”的作用

目前,我国经济处于转轨时期,违法违规问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将继续存在,尤其在金融领域情况更是如此。在现阶段我国“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督体制下,在审计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审计机关应通过提高效率、整合资源、突出重点来有效地发挥出自身的“眼睛”作用。为此,金融审计在把握总体情况的基础上,应选择重点问题、要害问题、敏感问题进行审计调查,着力揭露突出的问题、重大风险以及相关的倾向性、普遍性问题。实践证明,将发现大要案线索作为审计的突破口,是现阶段发挥“眼睛”作用的有效方式。

(二)积极实施“以总行审计为龙头、以银行客户为中心、以资金流为导向”的审计组织方式,尝试“统一组织、集中审计、突出重点、联网运作、科学管理”的审计管理模式

为此,实践中又可在如下几方面进行努力:1、在组织方式上,继续加大“五统一”力度和适应信息化发展的客观要求。积极组建一支数据分析专业化队伍,通过集中分析电子数据,准确发现风险地区、风险机构、风险业务、风险资金,及时揭露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隐患。2、改变目前“一年审一家,一审管几年”的方式,在年度计划管理上,可以考虑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宏观调控,围绕金融业的热点、难点问题,围绕金融领域存在的倾向性、重要性问题,统一组织对数家金融机构同时开展专项审计或审计调查。3、充分发挥计算机在金融审计的作用。近期,可以通过审计组之间的联网,加强上下协同作战的能力,强化扁平化管理:按照审计署审计质量控制100条所规定的质量控制流程建立项目管理平台,实施科学的审计项目管理,提高审计质量;尽快建立和完善“以客户为中心,以资金流为导向”的商业银行审计基础数据库,进一步规范信息化审计方式。同时,以系统论为指导,以内控制度为导向,积极探索风险审计方法。

(三)将专业的会计、审计、金融、信息技术知识与研究金融犯罪机理和特点结合起来

找准金融犯罪易发环节、高发领域和基本规律,探究和弄清金融犯罪主要形式和采用的技术手段,为审计打击金融犯罪找准精确方向、提供有效手段,真正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同时,积极加强与金融监管部门、纪检司法部门、财政税务部门等其他监管机构的沟通、交流,形成专业互补优势和信息线索共享机制,建立并有效利用打击金融犯罪的协调合作平台。形成打击金融犯罪、维护金融安全的合力,提升和整合金融系统的免疫能力和效果。

(四)从加强金融监管和防范金融风险出发,树立全新的监督理念

金融审计要在防范金融风险中发挥作用,首先必须树立全新的监督理念并进而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转变。1、要实现从合规性监督向风险性监督的转变。目前,金融审计监督主要还是合规性监督。应该说,这种监督模式不仅目标不够明确,而且也不利于有效地揭示金融风险。2、要实现从事后监督向事中、事前监督的转变。为此,实践中金融审计应该探索变被动为主动的方式方法,进行事中和事前的监督,防患于未然,提高监督效能。3、要实现从突击性监督向经常性监督的转变。金融审计的大部分项目是针对某一法人单位全系统各个层面的机构,或是某一类别的所有法人单位及其所辖机构。这样的项目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而且受到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一个年度实施不了几个项目,审计的覆盖面有限。审计成本较高,审计效益较差。然而,实践中一旦以信息网络的方法实施监督,则不仅可以实施经常性监督。且也能大大降低审计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当然,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需更多地依赖于审计内部与外部条件的根本改善。

(五)着力完善行业内审计信息的分析、评价体系

探索在金融行业内部建立审计项目后评估制度,提升行业内审计影响力。重点对审计获取的会计和有关经济信息结合经济、经济形势和有关情况进行行业内区域性、综合性分析评价,提出对策建议,将综合信息情况和对策建议报告决策层,促进金融行业稳步、健康发展。

五、结束语

现阶段。金融审计作为金融行业的“免疫系统”,有责任更早地感受金融风险,有责任更准确地发现行业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更有责任提出解决问题、抵御风险的建议,促进建立健全富有活力的金融体制和运行机制。科学地构建金融审计“免疫系统”、规避金融行业风险任重而道远。

主要参考文献

[1]黄道国金融审计与金融监管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2]胡春元风险基础审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3]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金融经济统计篇8

关键词:基层金融统计制度信息数据

金融统计是中国人民银行和各金融机构统计部门对各项金融业务活动的情况和资料进行调查收集、整理和分析,提供统计信息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信息交流与共享,进行金融统计管理和监管的一系列活动。基层金融统计数据质量直接反应其经济发展现状,关乎政府政策制定,影响地区经济发展,因而基层金融统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我国基层金融统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与新特点

(一)金融统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为了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于2009年对人民银行金融统计数据集中系统应用进行一系列改变,主要表现为:一是金融创新机制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及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而逐步建立,诸如互联网金融、小额信贷、城商行、民营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不断涌现,金融创新不断深化,深圳、温州等各地金融改革大幕也逐步拉开,这对金融统计工作的时效性、真实性和全面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央行逐步加大对金融统计制度的改善力度,大力推进金融统计法制化、标准化、全覆盖。三是金融机构对金融统计的认识和管理有弱化趋向,如县级以下分支机构普遍没有明确金融统计工作责任人。四是竞争使得金融部门对基层员工的考核细、全、严,各项业务分任务,收入与任务挂钩。

(二)基层金融统计工作面临的新特点

我国基层金融统计模式也逐步随着全国银行数据集中业务核算系统的建立而发生较大变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新特点:一是基层金融统计数据来源进一步多元化;二是金融信息数据采集方式由传统的自下而上层层汇报变为通过总行数据系统由上而下、分级传达;三是金融统计信息交流与共享机制逐步建立;四是基层金融统计机构数量及人员大幅缩减,金融机构体系扁平化改革后许多地市级及以下级别的分行没有设立专门的金融统计部门和职员。

二、当前我国基层金融统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金融统计面较窄,指标设置不完善,不能完整客观反映金融整体运行情况

据资料显示,我国基层金融统计范围只限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而证券、期货、担保公司及财务公司等大量的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并未纳入基层金融统计。另外,目前我国基层统计指标主要是针对存贷款等常规业务,而不是根据效益中心原则来科学设置金融统计指标。这就客观造成基层金融统计覆盖面较窄,数据采集不全,整体风险难以客观反映,因而不能完整全面客观的反映金融整体运行情况。

(二)技术及统计数据管理存在问题

这主要反映在以下几点:一是许多基层金融统计机构的计算机硬件逐步老化,更新较慢,金融统计数据信息存储难,客观上制约了金融统计业务的标准化工作。二是有些金融机构系统存在和人行系统接口不匹配的问题。三是金融统计机构工作人员变动频繁,新统计员主要靠老统计员帮带,培训机会较少,也面临着无规范的行为操作程序的尴尬局面,这自然影响统计数据的质量。

(三)统计基础相对薄弱,现行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缺陷导致金融统计数据失真

当前我国很多基层金融机构统计人员较少,没有专职统计人员且统计手段较为落后,这极易影响统计数据质量,也不利于原始记录的管理。另外,当前针对金融机构的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够健全,造成部分人员通过违反财经法纪做假账、设帐外账及虚报经营成果来谋取私利,这都使得统计数据严重失真。

三、完善我国基层金融统计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一)充分重视金融统计工作的重要性,稳定统计队伍,提高人员素质

笔者认为,各级负责人要充分认识到金融统计工作对于经济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切实采取各种措施,完善激励机制和惩罚机制,严格管理账外账、瞒报或者虚报经营成果等违法违纪现象,并抓好统计人员配置及内部审计,把好数据质量关。同时,各类金融机构也要加大对基层统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尤其是要对统计人员进行微机操作、政策理论、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培训。

(二)完善现行的统计指标体系,加快基层金融统计工作电子化进程

要根据效益中心原则来科学设置金融统计指标,使之更能全面客观的反映金融、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指标设置可以调整与补充相结合,加强统计指标分析的预测预警功能,并建立会计、统计系统关联制度。另外,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完善更新基层金融统计基础设施,建立统一的统计信息工作管理模式,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加强日常管理,建立起科学、规范的统计资料报送制度。同时要制定会计数据与统计数据的转换规范,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度,尽量减少数据统计报送的随意性,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

参考文献:

[1]章文彬,刘福师.现行基层金融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2(9)

[2]李宏伟,徐韶颖.提高县域金融统计质量应从四个方面入手[J].吉林金融研究,2009(9)

金融经济统计篇9

【关键词】江苏省;金融服务业;监管

一、江苏省金融服务业发展的基本状况

作为现代经济核心,金融服务业掌握着社会生活的命脉,从经济发展过程中三次产业的变化规律以及发达国家的经验中可以看出,一个国家或是一个地区资源的有效配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金融服务业的运营效率。任何产业要想实现快速增长,只有首先获得金融资本的垂青。因此,金融服务业的发展状况也成为了地区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指标。

近年来,江苏省的金融服务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其地位有了显著的提升,成功经受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在经济和社会各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0年江苏省金融服务业的产值为2105.92亿元①,比2005年增长了1613.52亿元②,平均年增长率为33.73%,比同期GDp的增长速度高16.36%。金融机构数量由2005年的9662家③增长到2010年的11425家④,平均年增长率为3.41%。从业人员由2005年的147,533人⑤2010年的179,177人⑥,平均年增长率为3.96%。但是,由于众多主客观原因的存在,江苏省金融服务业的发展与江苏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与上海、浙江省等金融服务业发达的城市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二、江苏省金融服务业中存在的问题

1.金融服务业与经济发展的水平不相符

近年来,江苏省金融服务业取得了较大发展,不仅产业规模显著扩大,而且金融系统的整体功能也在不断完善。但是,与江苏省的经济总量相比,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仍然偏低。经过改革开放30年多来的快速发展,江苏省积累了雄厚的实体经济基础,但也在客观上导致传统服务业所占的比重过大,金融服务业等高端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制约了江苏省经济增长潜力的发挥。例如,2010年江苏省金融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为5.08%⑦,甚至低于2010年全国5.21%⑧的平均水平。而同期浙江省和上海市金融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8.39%⑨和11.37%⑩,由此可以看出江苏金融服务业与其经济发展的水平还不相符。

2.国际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加入世贸以来,尽管服务业的开放力度不断加大,但就金融服务业而言,并没有对外资实行积极有效的开放。外资在行业准入方面仍然存在种种限制,例如政府政策向国有控股的大银行倾斜、国内银行引入国外战略投资者的占资比例不得超过20%等等。2005—2010年间,江苏省金融服务业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合计为9.23亿美元?,仅占全部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0.30%,而同期制造业所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为2186.60亿美元?,占全部外商直接投资的72.04%,由于国际化水平不高,因而也就无法有效地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金融服务业的供给、服务质量和服务手段也就难以像制造业一样迅速发展和提升。

3.固定投资水平较低

2005—2010年江苏省城镇金融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为60.71?亿元,占城镇第三产业全部固定投资的0.18%。而同时期城镇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分别为4204.96?亿元和1591.57?亿元,分别占城镇第三产业全部固定投资的12.26%和4.64%,总体而言,江苏省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中传统服务业的比重占绝对优势,金融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的固定投资较低。

4.市场化程度不高,导致竞争程度并不充分

目前的江苏省金融服务业的市场化水平仍然不高,从银行业来看,银行业本身的特点以及政府较苛刻的审批制度使得银行业的进入壁垒很高,国家控股商业银行仍然占绝对主导地位,中小金融机构很难与国家控股商业银行相互竞争。从保险业来看,其组织形式既有国有独资保险公司,也有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但同样是国有独资保险公司占主要地位,也无法形成充分竞争的局面。

三、加快江苏省金融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依托强大的实体经济,加速发展金融服务业

金融作为一种虚拟经济,其发展必须以实体经济为依托,企业的发展需要有金融的支持,只有具备了完善的融资体系和健全的市场体系,企业集聚才能得以完成。所以,江苏省的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必然要求资本市场的信贷结构、融资结构予以配合。江苏省要充分意识到发展金融服务业的战略意义,以强大的实体经济为后盾,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打造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发展的平台,发展金融服务业的整体规模,使其满足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要求。

2.深化金融市场改革,提升投融资效率

现阶段金融机构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还不能完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负盈亏和自主经营。因此,银行、证券、保险等主要金融服务行业应加快自身改革,按市场机制要求参与竞争,提高服务效率,增强金融服务产品的供给能力。此外,还应当适当降低门槛,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同时放宽引入外国投资者的相关限制,改善金融机构的资本结构和风险构成,使具有多种所有制度的中小型金融企业可以稳步发展,以提供更多层次的服务,满足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融资需要,并最终提升金融市场的投融资效率。

3.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国际化水平

金融服务业只有将开放与改革相结合,才能适应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当前,随着金融业的激烈竞争和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金融业的外包业务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例如90年代花期银行就将其在华分支机构的非核心业务外包到马来西亚,在这样的发展背景和历史机遇面前,江苏省不能仅仅停留于从事制造业外包,而应当充分利用目前较为优越的条件努力承接各种形式的金融外包业务。逐步给予外资金融企业国民待遇,完善审慎监管的原则,拓宽境外机构在境内的融资渠道。商业银行则应当积极引入外国战略投资者,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鼓励有实力的国内金融走出国门,支持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在海外的并购以及重大的经营活动。

4.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金融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金融创新,而金融创新必然导致信息不对称,金融上的创新和对金融的监管存在着既相互促进而又相互制约的关系。监管不力不仅影响了创新的质量高低,也会对金融服务业造成一定的风险;而监管过度则会对金融创新的造成效率上的损失。金融创新需要规范的监管作为保障,而富有生机的创新又是提高监管效率和节约监管资源的重要举措。所以要对金融监管的体制进一步进行完善,正确处理好行业自律、内控企业机制和金融监管之间的关系,让金融监管变得更加协调,以此来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江苏省的上市公司数目近年快速增长,要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管理,禁止内幕交易、操纵证券市场、制造虚假信息等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在金融服务业不断开放的同时,金融监管也应该参照国际良好的监管经验与做法,不断提高对外资金融机构的监管水平。总之,对金融企业的指导、监督与检查要建立在科学认识的基础上,依法进行,杜绝超越职权的随意性监管。

5.把握历史机遇,承接上海,形成错位竞争

鉴于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对江苏金融服务业的辐射作用,江苏省各市应根据自身区位特点和产业优势,承接上海,走与上海差异化和互补化道路,推进多层次金融体系建设,形成层次分明的战略格局。例如南京作为省会城市,政治资源比较丰富,应形成金融总部的聚集区,积极吸引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在南京成立区域性总部。苏州则可以应该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坚实后盾,提供支持性的服务,例如可以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业务处理中心、生产数据中心、电话及网上服务中心、金融物流中心、金融外包及配套服务基地。

6.努力培养金融人才,建立科学完善的人才战略

人才是未来金融服务竞争的焦点所在,目前金融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江苏省金融服务业未来发展的因素之一。因此,有必要继续推行金融人才战略,多渠道加强金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在人才引进方面,应当以既懂得发达国家资本市场运作规则又懂得中国市场的操作规律为标准;在培养金融人才方面,要注重文理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来培养和完善其知识结构。最后要加强对金融从业人员的定期培训,对其知识结构和观念不断更新。最后,完善薪酬考核制度,建立一个有利于培养、发现、吸引和留住人才的环境。

注释:

①数据来自江苏省统计年鉴2011.http:///2011nj/nj02/nj0208.htm.

②数据来自江苏省统计年鉴2011.http:///2011nj/nj02/nj0208.htm.

③数据来自江苏省统计年鉴2011.http:///2011nj/nj07/nj0709.htm.

④数据来自江苏省统计年鉴2011.http:///2011nj/nj07/nj0709.htm.

⑤数据来自江苏省统计年鉴2011.http:///2011nj/nj07/nj0709.htm.

⑥数据来自江苏省统计年鉴2011.http:///2011nj/nj07/nj0709.htm.

⑦数据来自江苏省统计年鉴2011.http:///2011nj/nj02/nj0208.htm.

⑧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年鉴2011.http:///tjsj/ndsj/2011/indexch.htmhttp:///tjsj/ndsj/2011/indexch.htm.

⑨数据来自浙江省统计年鉴2011.http:///zjtj2011/indexch.htm.

⑩数据来自上海市统计年鉴2011.http:///tjnj/nj11.htm?d1=2011tjnj/C0306.htm.

?数据来自江苏省统计年鉴2011http:///2011nj/nj08/nj0815.htm.

江苏省统计年鉴2010.http:///jstj/jsnj/2010/nj12/nj1215.htm.

江苏省统计年鉴2009.http:///jstj/jsnj/2009/nj12/nj1215.htm.

江苏省统计年鉴2008.http:///jstj/jsnj/2008/nj12/nj1215.htm.

江苏省统计年鉴2007.http:///jstj/jsnj/2007/nj12/nj1215.htm.

江苏省统计年鉴2006.http:///jstj/jsnj/2006/nj12/nj1215.htm.

?数据来自江苏省统计年鉴2011.http:///2011nj/nj08/nj0815.htm.

?数据来自江苏省统计年鉴2011.http:///2011nj/nj05/nj0505.htm.

江苏省统计年鉴2010.http:///jstj/jsnj/2010/nj05/nj0507.htm.

江苏省统计年鉴2009.http:///jstj/jsnj/2009/nj05/nj0507.htm.

江苏省统计年鉴2008.http:///jstj/jsnj/2008/nj05/nj0507.htm.

江苏省统计年鉴2007.http:///jstj/jsnj/2007/nj05/nj0507.htm.

江苏省统计年鉴2006.http:///jstj/jsnj/2006/nj05/nj0507.htm.

?数据来自江苏省统计年鉴2011.http:///2011nj/nj05/nj0505.htm.

?数据来自江苏省统计年鉴2011http:///2011nj/nj05/nj0505.htm.

参考文献:

[1]孙俊,孙慧智.江苏省金融业发展的战略机遇与对策[J].金融纵横,2011(2).

[2]汪泉.江苏金融业要为保增长促发展作出更大贡献[J].经济纵横,2009(4).

[3]蒋昭乙.江苏省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共生关系[J].经营与管理,2011(5).

[4]卞志村,毛泽盛.后危机时期江苏金融业总部经济的发展机遇与对策[J].区域经济与金融,2010(2).

[5]李湘宁,董倩,唐波.江苏省金融业现状及发展构想[J].经济与金融,2005(2).

[6]吴先满.与部分地区比较看江苏金融业发展潜力[J].现代金融,2006(4).

[7]徐磊,张峭.中国村镇金融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J].农业展望,2011(4).

[8]张莹,唐保庆.中国发展金融服务业外包的战略思考—来自国际经验的启示[J].江苏商论,2009(2).

[9]周溪雁.有关我国金融服务业创新与发展的深入探讨[J].时代经贸,2012(14).

金融经济统计篇10

   [关键词]金融创新;新金融工具;会计制度;措施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创新成为当今世界竞争与发展的显着特征。随着中国金融市场体系逐步建立,新的金融工具如远期合约、期货合约、掉期交易等层出不穷。解决好金融创新中的会计问题,对确保金融稳健运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协调发展至关重要。为更好地发挥金融创新活跃市场的作用,笔者将就金融创新中的会计制度建设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以进一步促进中国金融业的发展。

   一、中国金融会计制度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业始终保持稳健发展的良好势头,金融体制改革加快推进,金融会计制度不断完善,对金融业稳健运行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对于现代经济对金融发展的要求而言,中国金融会计制度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金融会计制度不适应性的几个表现

   1.对金融业特殊性不够适应。其主要体现在制度规定过于笼统,强调金融业同其他行业会计制度的一致性,在资产、负债、中间业务的规范上,会计科目过于概括,尤其是忽视了银行业支付清算业务的特点,带来了现行会计科目在实务操作中可行性差的共性问题。

   2.对账务处理规范性不够适应。主要是制度规定不细致,账务处理随意性较大。现行金融会计制度在不少金融业务会计处理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模糊现象,易造成会计人员理解上的差异和操作上的无所适从或随意性,不同系统或单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受到影响。

   3.对会计电算化不够适应。现行金融业会计制度主要是基于长期以来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设计的,需要根据会计核算手段的变化进行重新设计。这一滞后使得目前各行会计资料异常复杂和不规范,会计基础数据难以实现标准化。

   4.对稳健性要求不够适应。主要体现在会计制度支撑不足。一方面稳健性原则执行不到位。贷款呆账准备的提取没有按照贷款的质量状况和贷款的风险度进行提高,贷款风险分类在会计核算上的体现不全面。对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限制较死,易造成企业前期虚增利润、资产超期服役的现象。另一方面,金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机构设置上缺乏权力制衡机制,内部治理结构不健全,会计体系不完善,时有滥用会计科目、账务核对制度执行不严的问题发生。

   (二)新金融工具对传统会计带来的新挑战

   20世纪80年代以来,衍生金融工具层出不穷,带来了金融市场活跃发展的局面。一方面,衍生性金融产品大多具有以小搏大的高杠杆效应,十倍或数十倍的巨额收益吸引着大量的投资者;另一方面,新金融工具筹资成本低,融资手段多样化,既为资金需求者提供廉价的多种融资手段,又为投资者提供防范和规避投资风险的多种选择。新金融工具自身的特点,对传统会计提出了新的挑战。

   1.要求规范相应配套的会计制度。新金融工具的出现,使金融会计面临着确认、计量和揭示的新问题,尤为突出的是缺乏与金融衍生工具相配套的规范的会计。这些新的金融工具发展较快,种类繁多,不同种类金融工具的性质、条件、金额、期限均不相同,风险程度也不同,金融会计对它的反映、控制能力不足,造成相当部分新金融工具被排除在财务报表之外,这些资产负债表外项目对报告使用者构成了隐藏的潜在隐患,存在资产负债表外损失的风险。

   2.要求改变传统的会计原则。传统会计的主要任务是报告实际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在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过程中,贯彻客观性、稳健性、历史成本等相关原则。而新金融工具会计的主要任务是预测性报告尚未发生、将来发生后才能精确核对的经济业务,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这就带来了会计制度设计基点上的分歧,传统的会计制度在原则上受到影响。

   3.要求改变传统的会计计价基础。传统会计主要以历史成本作为计价基础,所有会计要素的计量均采用历史成本,在客观形成的基础上对已经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因而计量模式讲求精准,计量结果具有确定性。对新金融工具会计要素的计量,由于不存在历史成本问题,因而改变了传统会计的计价基础,更多地依赖经验数据和知识性、规律性预测,其计价基础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

   4.要求改变传统的会计报告体系。传统会计报表主要报告会计主体源于过去的交易及事项的会计信息,报表体系、报表内部结构及其项目均无法完全满足新金融工具的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就要求对传统会计的报告体系从结构设计、项目内容和关联性等方面进行大的调整,否则将难以体现报告体系的实际价值。

   5.要求改变传统的会计要素构成。在传统会计制度下,所有资产和负债确认的基本前提条件是要符合会计要素的定义,对其未来经济利益的测算,从企业的流入和流出都必须来自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对新金融工具来说,其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则来自双方签定的契约,规定的是未来的经济活动,不能据以确认购销业务。传统会计要素已经不能适应新金融工具会计对信息披露的要求。

   由上可知,金融产品创新对传统会计带来的挑战是原则性、根本性和全方位的,需要对传统会计制度从设计原则、计价基础、报告体系和会计要素等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进行调整,逐步建立体现金融创新特点的会计制度。

   二、金融会计制度创新的思路

   (一)把握金融会计制度设计的基本点

   1.强化理论基础支撑。金融会计制度的理论基础主要涉及哲学、经济学、管理学与法学等方面。其中,哲学作为方法论,是构建会计制度研究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基石;经济学和管理学作为会计学的基础学科,是构建会计制度目标的两大支柱;法学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构建会计制度思想的支柱。经验表明,任何一项会计制度都是一定环境的产物,不同环境造就了不同内容和形式的会计制度,产生了法典式、规章式、混合式和社会式等会计制度模式。从中国会计环境出发,应该继续坚持规章式会计制度模式。

   2.体现制度设计的多重性。不同层次的会计制度,其设计主体也不尽相同。规章级会计制度的设计主体可以是财政部、国务院其他部委或地方人民政府,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设计主体是企业本身。

   3.坚持科学性与有效性相结合。在会计制度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包括符合政府要求、考虑企业特点、采用综合导向、实施国际协调、坚持稳定适用、供求平衡以及遵循成本效益等方面。

   4.遵循会计制度的基本规律。会计制度的规律性主要表现为:会计制度的构建离不开会计制度概念框架的支持,会计工作的正常秩序离不开会计制度的规范,会计制度的规范内容有赖于会计实践,会计制度的繁简程度有赖于政府政策,会计制度的运作方式有赖于文化背景,会计制度的国际协调源于经济全球化等。

   5.重视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既推动了会计制度变革,又给会计实务、会计理论和会计制度带来了较大的冲击。计算机的出现,将原来的手工会计改变为计算机会计,因特网的普及和发展,产生了电子商务、eRp,形成了财务业务一体化,并引发了网络会计的发展趋势,由此必然引起相关会计理论和会计制度的重新思考与调整。

   6.扩大信息量,减少不确定性。符号经济的不确定性有两类:一类是初级的,即由自然的随机变化和消费者偏好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另一类是次级的,即由信息的不对称而引起的不确定性。前者系经济体系之外的力量所引起的,具有根本的不确定性;而后者则是经济体系中内生的。信息是不确定性的负量度,减少不确定性必须获取和处理更多信息。制度决定着信息的提供、处理、传递、分布及信息本身的准确性,成为对抗不确定性的有效手段,为突破个人不确定性的理解力和结算力限度、规避风险提供了现实途径。

   (二)正确处理金融会计制度创新中的协调性问题

   1.金融业系统内会计制度与金融业统一会计制度的协调。金融业统一会计制度的修订应经过充分酝酿论证,保证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尽量减少金融业各系统内部的补充制度。从务实的角度确定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完善内容,既要适应金融业务的需要又要有一定的前瞻性,既要突出重点又要注意基本的技术层面,既要考虑中国经济环境又要体现国际惯例,保证金融业统一会计制度在各系统内的适用性,以及各系统切实按统一会计制度从事会计工作。这样,一则可以使各系统有权威性的参照依据,二则可以保证各系统会计信息与平时账务处理的一致性,便于企业管理者和投资者披露真实全面的会计信息。

   2.金融业会计制度的国际协调。资本市场是市场体系的核心,资本市场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否认的事实。公平和效率是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的基本准则,资本市场的顺利运作和健康发展有赖于会计及其信息披露的质量。目前,会计的国际协调得到了大多数国家及有关国际性组织的支持,成为各国政府增强本国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跨国上市和发行证券的公司企业降低国际资本市场筹资成本和提高筹资效率的重要途径。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透明、可比和充分披露成为各国政府、财务信息提供者、财务信息使用者和有关国际性组织的一致性要求。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其程序和会计方法具有可通用性,各国在同类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方面差异并不大,其国际协调存在现实性。

   (三)建立稳定性与应变性相结合的机制

   会计制度作为一种会计规范,一方面要求保持稳定性,另一方面由于新的经营方式、新的金融业务不断涌现,会计制度也必须及时修订与完善。建立稳定性与应变性相结合的机制,有效防止由于会计制度的滞后影响金融业务的发展或导致金融会计信息的失真或混乱,是金融会计制度改革的前提和关键。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理论,会计制度的本质是节约交易成本。会计制度具有浓缩的特征,是内生性的“共有信念”,所有的交易主体从这些浓缩的信息中受益。这种“共有信念”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当随机变量因素作用过大以至于动摇了信任基础的时候,就容易出现大的偏离,产生“诚信危机”。为了防止陷入危机的恶性均衡,会计制度要通过纠错机制进行“补漏”,这既是制度完善的要求,也是制度演进的动力。按照演进博弈论,会计制度是在反复博弈中形成的渐进稳定动态均衡,即“进化均衡”,规则决策与“混合策略决策”相对应。这表明,正是随机因素的累积,而不是纯粹的竞争本身,确保了有效结果的长期稳定性。这一多重进化均衡,决定会计制度必然随着形势的发展而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条件下,随机因素不断增加,会计制度的动态博弈过程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明显。知识经济为合同的可实施性在技术上提供了保障,这就使得一些原本不可能的制度创新成为可能。可以预见,由技术创新带来的成本—收益相对变化必然会带来会计制度的创新,催生新的运行机制,成为与知识经济博弈的演进动力。

   三、积极应对新金融工具挑战的对策措施

   从当前中国金融发展的现实看,需要特别关注解决新金融工具的会计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做法,应对新金融工具对传统会计的挑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1.对会计原则进行重大调整。考虑到会计所确认和计量的业务特点,采取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办法,确立适宜的会计原则。对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的会计确认和计量,仍应坚持现行的一系列会计原则,以确保这类会计信息的质量;对新金融工具业务的确认和计量,借鉴国际通行的做法,采用与传统会计相区别的原则,更加强调和注重相关性原则和重要性原则。对新金融工具的会计计价,应调整传统会计坚持的历史成本原则,针对该类业务风险大、不确定因素多等特点,确立并坚持公允价值原则,并形成根据市场进行适度调整的机制,着力提高信息的相关性。

   2.采用多重化的计价基础。传统会计采用历史成本作为计价基础,具有客观性、精确性等优点,应继续坚持并不断完善。根据新金融工具不存在历史成本的情况,其会计计价最可行的办法是按公允价值进行计价。从国外经验看,不论是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初始确认的计价,还是在新金融工具契约生效后的财务报表日对金融资产和负债的计价,均可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价。这样,会计的计价基础就不再是单一的历史成本,而至少是以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并存的双重计价基础,不同的会计计价基础适应着不同的经济业务的计价要求,更符合金融发展的客观实际。需要强调的是,理论界有人主张按持有目的对金融工具进行分类并分别以不同的计价标准来计价。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在实务操作中难以实现。金融工具分类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金融工具创新更是源源不断,尤其是对合成金融工具的归类计价难度很大。

   3.对会计报表进行动态化改造。适应新金融工具信息披露的要求,比较可行的方法是在传统会计报表体系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化的改造。对资产和负债,不仅按流动性分类,还按金融资产和负债和非金融资产和负债分类;对非金融资产和负债可沿袭现行做法,即按流动性大小顺序排列;对金融资产和负债则可按风险程度大小顺序排列,以更好地适应人们对风险往往特别关注的要求。进一步改造表外附注,使属于表外项目的一些新金融工具得以充分披露。对于报表改造后仍无法披露的重要信息,可考虑增设一些诸如“金融头寸”表等报表。根据国外经验,新金融工具揭示的项目内容至少应包括两点:一是面值或合约金额,如果两者均无,则应当揭示名义金额;二是金融工具的性质及条件,其至少应当包括衍生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现金要求、金融工具的存续期间、金融工具的交易不履行合约时可能遭受的最大损失的金额和相关的会计政策。

   4.重构财务会计要素。针对传统财务会计要素及一些基本概念不能涵盖新金融工具的问题,需要对财务会计要素及有关基本概念进行重构。具体而言,应把握好两个重点:资产不再限定为由过去的经济业务产生的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还应包括由现在契约约定的在未来可以直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负债不再限定为由过去经济业务产生的、现在由企业承担的经济责任,还应包括由现在契约约定的、在未来需要由企业承担的经济责任。这样会计要素的概念将明显扩大。对涉及金融工具的资产和负债,即通常所讲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在会计要素确立时应充分考虑其具有不确定性的突出特点,与一般的非金融资产和负债在概念上有所区别。会计要素重构后,资产和负债按其确定性理所当然就分为确定性资产、负债和不确定性资产、负债。国内外实践已经表明,能够揭示金融与非金融关系的资产负债会计报表,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对会计报表使用者更具有实际价值。

   [参考文献]

   [1]耿建新.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陈小悦.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问题[m].大连:东北财政大学出版社,2002.

   [3]常勋.财务会计四大难题[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

   [4]朱海林.金融工具会计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