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1:26

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篇1

[关键词]能力能力本位教育教学模式能力本位评价

在社会转型时期,在我国职业教育面临各种各样挑战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吸取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理论的精髓,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建立能力本位的教学体系。

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和生产技术都在发生迅速变化,生产第一线的体能化劳动逐步减少,而智能化劳动逐渐增加,社会生产亦呈现出“小批量、多品种、调头快、效益好”的发展趋势,对劳动者的能力要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和多变性。因此,社会和企业必然会对职业教育提出新的挑战,对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新的要求,要救济金职业教育必须向学生提供能适应社会快速发展变化的“能力”培训。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能力本位职业教育(CompetenceBasedVocationaleducation,缩写为CBVe)应运而生。

一、能力本位教育模式的内涵分析

“能力本位教学模式”中关于能力内涵的诠释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在纷繁芜杂的演进过程中,却潜伏着一条清晰的演进主线,即“职业技能――知识、技能、态度――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在早期的职业培训中,教、学双方关注的焦点更多的集中在被教学者的从业能力即职业技能上,被教学者只要通过学习能掌握并胜任一门技术即算完成了职业教学的任务,同时,被教学者也获得了足以谋生的职业技术。这一时期在管理科学的演进历程中可对应泰勒时代。

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管理者对于技术工人、生产效率的认识正在悄悄的发生着变化,管理者们发现,即使掌握同样技术的工人在工作中所反映出来的面貌亦大不一样,也就是说,“一个人决定着一个岗位的面貌”。其根源就是支撑一个人职业技术背后的知识储备、从业心理极大地影响着他(她)对待劳动的态度,并进一步影响着他(她)所从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企业管理者对于产业工人这一认识的变化无疑要反映到职业培训领域中,由此,职业培训领域从原先单纯地注重职业技术开始注重被教学者的知识、技术、态度等,被教学者的从业能力内涵从“职业技能”拓展到“知识、技能、态度”。

随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变革、沟通、合作正成为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企业的经济生产方式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企业管理者对于从业者的要求呈现出一种集成化的趋势,即从业者要承担的不仅仅是单一的工作任务,而是复合的多任务系统。作为为企业输送合格从业者的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无疑要迎合这一变化。在此背景下,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对能力概念完成了第二次拓展,即从“知识、技能、态度”拓展到“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所谓“专业能力”是指专门知识、专业技能和专项能力等与职业直接相关的基础能力,是职业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所谓“方法能力”是指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判断与决策能力、获取与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习掌握新技术的能力、革新创造能力和独立制定计划并执行的能力;所谓“社会能力”是指组织协调能力、交往合作能力、适应转换能力、批评与自我批评能力、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推销自我的能力、抗挫折能力、竞争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

二、能力本位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

能力本位是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是把传授知识、培养智力、形成技能、发展个性作为基本任务。社会对从业人员要求的是动态的能力结构而非静态的知识水平,检验教学质量的权威标准是社会实践。科学的教学机制无不把能力培养作为基本点,而在一切类型的教育中对能力要求最直接、最强烈的无疑是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根本特点是以社会经济发展为导向,面向企业生产第一线,培养目标是以各行业熟练劳动者和社会需要的各类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为主,培养规格是技术型、工艺型、应用型人才。因而能力本位是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是职业教育实现自身特点的根本保证。职业学校准确地定位于此,是理解和贯彻能力本位指导思想的前提和基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以实践为基础,强化技能训练。《面向二十一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明确提出“职业教育应确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和就业能力放在突出位置,使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和劳动就业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将向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不能满足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要求的。工业经济时代,随着产业分化和社会分工的加剧,必然对就业者提出职业专门化的要求,即要求从业者要具备某一专门职业的资格和能力,以提高职业效率。所以工业经济时代必然选择能力本位。正是基于这一点,原国家教委在九十年代引进了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模式。

三、能力本位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

1.开放、动态的教学设计

“能力本位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是开放的、动态的。其开放性体现在从教学专业的确定、教学内容的安排都基于充分的就业市场调查,在此基础上,其专业综合职业能力目标的确定更是依赖于相应职业的优秀从业人员所组成的顾问委员会来开发确定。其动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以及与之相应的能力目标不断的会随企业对人才要求的更新而更新;二是可以按照企业的不同要求和职业的要求,开发各种长短不一的课程体系,随时招收各种程度不同的学生,学生可按自己的情况决定学习方式和时间。

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

“能力本位教学”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组织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在能力本位教学中,教师的作用转变为引导、鼓励、帮助、评价、管理的作用,学生是学习的真正责任者,在能力目标的导引下,自己制定学习计划、自行组织安排学习、自行评价学习成果。

3.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执行

能力本位教学所有教学组织、执行的指向性异常明确,即受教学者的综合职业能力。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采用、教学组织的形式等都以受教育者的能力养成作为最终的落脚点和成功与否的评判依据。

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是一种以满足企业需求为主,以实际能力培养为主的职业教育。它以全面分析职业角色活动为出发点,以提业界和社会对培训对象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能力为基本原则,强调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其核心是如何使学员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实际能力。这意味着其教育思想从传统的强调教育过程转移到强调教育结果,即学员毕业时实际所掌握的操作性能力。在这里,教育结果是可以预期的,是与工作场所的操作任务直接相关的。较之传统的职业教育,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提高了产业界在开发职业教育课程、进行职业教学中的介入程度。与以往那种知识本位职业教育相比,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更能够为就业作好准备,更直接符合企业的需求;与以往那种企业本位职业教育相比,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更能适应行业性的广泛要求,更能提高职业教育的效率和效益。

四、能力本位评价

能力本位评价是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说能力本位教育与培训的运行是从确定能力标准开始的话,那么其运行的终点便是以这些能力标准为参照去判断学习者是否具备了相应的能力,以此来决定最终的学分授予和证书颁发。

“能力本位评价是根据对所期望的学习结果加以明确界定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评价形式。在这种评价形式中,由于对一般的或特殊的学习结果都予以了明确界定,使得评价人员、学生自身,或任何感兴趣的第三者,对学生是否达成这些结果均是一个相当客观的判断。对于学生学习进步的判断,是完成基于学生个人对这些结果的达成情况,而不是基于学生在正规教育情境中所花费时间的多少。”这个定义强调:(1)能力本位评价基于所要求的学习结果,在评价时对所有的学习结果均应全面予以考虑;(2)所要求的学习结果应以一种明白和透明的方式事先陈述出来,使得评价人员、被评价的学习者或其它第三者事先都明白要评价什么,应达到何种程度;(3)评价活动应从特定的机构与学习方案中完全独立出来。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能力本位评价是针对职教与培训中传统评价方式的不足而产生的。职教与培训中的传统评价方式,很大程度上是把普通教育中的评价方式照搬过来。通常是在课程修完或学期结束时进行一次书面测验,然后根据成绩常模给每个学习者一个百分等级分数。这种评价重视对知识的掌握,忽视对技能的测试。这种书面测验的试题,通常也只能覆盖所要求掌握的必要知识的极小一部分,而不可能考察所有要求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另外,传统评价方式是采用心理测量模式中常用的常模参照评价方式。学习者最后的等第与分数取决于他在所有学习者中所处的位置,即取决于与常模(即样本平均成绩)的参照比较。因此,就全体学习者而言,无论学习质量如何,总有一定比例的学生不能合格,也总有一定比例的学生是优等生。显然,这种传统评价方式对于职业教育与培训来说,有诸多的不合理之处。以下两点就足以说明:第一,评价仅指向于所有要求掌握的学习目标中少数的一些目标,而不能覆盖所有的学习内容,因此评价的效率是值得怀疑的。由于评价目标的狭窄,这也就常导致被评价者进行猜题与押题。第二,学生的学业成绩与等第完全取决于课程学习结束时的一次测验,这也导致人们对评价效度的怀疑。有时学习者仅因为某个原因而不能在测验中表现出他实际掌握的知识与能力的话,也就没有其它评价证据可以证明了。另外,这种测验通常是在人为特定设置的环境(即考场)中进行的,这就对被评价者产生许多人为的压力,从而也会使评价失真。有鉴于此,能力本位评价的诸多做法力图克服传统评价方式产生的弊端。例如,评价中尤其重视实际操作技能;采用标准参照评价方式;评价证据要满足每一能力要素的要求;连续性评价而非一次性评价;主张评价情境尽可能与实际工作情境相接近等。

我国职业教育评价也正在趋于能力本位的评价。在《面向二十一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有关原则意见》中提出要“积极推行两种证书制度……职业教育的有关标准应当与职业资格证书标准相协调,积极推行学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两种证书制度。通过学校学业考试和有关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鉴定两个方面的考核,促进职业能力的提高。凡所学专业与当地职业技能鉴定所开考专业(工种)相同的职业学校学生,应当积极参加当地职业技能鉴定。”没有标准就没有质量,能力本位教育评价是实施能力本位教育的导向和保证,我们应借鉴能力本位教育评价的基本标准参照评价,强调操作技能、高透明度、个别化、连续性等优越性,促进我国职业教育评价的科学化、合理化,充分发挥其导向和制约作用。

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篇2

关键词: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课程建设

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类型。职业教育是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地位平行的四大教育板块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镇化速度的提高,职业教育的发展会成为国家教育的奇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等职业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存在一些弊端:在课程的价值取向上,忽视课程本身的创新价值,课程目标缺乏对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明确要求与具体规定;课程内容脱离学生生活现实,不注重教师的课程开发核心主体的地位与作用,更不注重学生作为课程主人的地位和课程开发主体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地域经济发展、行业发展和就业岗位的需要。为此,我们必须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加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树立能力本位、岗位目标的课程观,根据岗位能力的要求,科学合理地构建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努力培养高素质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一、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

1.高等职业教育定位。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社会性、人民性。我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先生曾把职业教育的目的概括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职业教育应该是面向人人的教育,使更多的人能够找到适合于自己学习和发展的空间,从而使教育事业关注人人成为可能。总理在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必须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必须满足城乡居民对职业教育的多样化需求,为他们就业、创业和成才创造条件;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实行政府主导、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机制;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实行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坚持不解的努力,逐步形成完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2.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8届大会通过并的《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建议》明确指出:“为就业作准备的职业技术教育,应当为卓有成效的愉陕满意的工作打下基础。为此,应当做到:(1)使受教育者获得在某一领域从事几种工作需要的广泛知识和基本技能,使之在选择职业时不致受到本人受教育的限制,甚至在一生中可以从一个活动领域转向另一个活动领域;(2)为受教育者从事的第一个工作提供充分的专业上的准备,并提供有效的在职培训;(3)使个人具备其职业生涯各阶段都可以继续学习所需要的能力、知识、态度。”教育部有关文件明确指出:“以就业为导向,切实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是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环节。”《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职业教育就是要造就数以亿计的工业、农业、商业等各行各业有文化、懂技术、业务熟练的劳动者。”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说就是就业教育,它既是培养人才层次类型的教育,又是培养人才素质类型的教育。职业教育是人的个性优势和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类型。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各级各类实践型人才,培养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技术型、技能型、技艺型、操作型人才。职业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强调实践性、职业性,注重职业道德和综合职业能力。最好的教育是适应个性和社会发展的教育。

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原则

1.基础性。重视基础教育已经成为各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共同趋势。基础性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加强国际交流需要强化信息时代需要的基础学科,如外语、计算机、强调普通文化基础课程的地位,重视专业需要的专业基础学科教学。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正力图在传统与现代双重因素影响下朝专业基础化的方向发展。课程设置必须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

2.针对性。课程设置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依据职业岗位所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设置课程。以职业技术技能课程为主干,理论教学服务于技术培养,切实加大实践课的比重。课程设置要克服传统的单一、封闭模式,走出校门,深入社会.与行业、企业相结合,调查了解与专业相关的职业岗位知识和能力群.共同参与课程的设计。要注意将用人单位的需求转化为高职的培养目标,并在课程设计中体现出来。

3.实践性,课程设置要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强调以理论“够用”为度,理论知识做到少而精,严格按照职业岗位工作的需要去精选适合的专业理沦知识。要特别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要通过生产见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根据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设计各岗位实践操作技能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岗位胜任力。

4.实用性。高等职教育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就业教育,这类人才既不是白领,也不是蓝领,而是应用型白领,应该叫“银领”。培养的学生,既要能动脑,又要能动手,经过实践锻炼,能够迅速成长为高技能人才。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要突出高职特色,理论“够用”,技能“实用”。文化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是为学生今后所从事的职业打基础的,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技能训练课程更应针对学生所从事的岗位要求,组织开展有效的训练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课程内容要强调应用性,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体系为中心。同时,还应强调课程模式的实践性,要求在高职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使学生有充分的机会将专业知识与职业实践结合起来,增强其职业适应能力。

三、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取向

1.以人为本。职业教育的功能表现:(1)具有持续开发实践型人力资源的功能,是开发实践型人才资源的基本手段;(2)具有转化现实生产力的功能,是先进的科技、设备和人力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直接桥梁;(3)具有对人的职业能力的调适功能,是劳动就业、转岗的重要途径;(4)具有促进人的智能优势发展的功能,是促进一大类人的个性优势发展的活动。因此,笔者认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满足学生的需要,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就业和可持续发展。

2.能力本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应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全面的职业技能,一定的创造能力,较强的应用和发展能力。高等职业教育强调以能力为本位,以提高职业能力为目的,课程设置注重以职业需要为主线,可根据社会对职业的新要求调整课程,将教学课程及内容与能力一一对应,将学科教学转化为能力培养。能力本位取向是以某一社会职业岗位的需要为目标,在职业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某一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的知识、技能与态度为目标而设计的课程形态。一般包括如下基本要素:根据一定的能力观分析和确定能力标准;将能力标准转换为课程,通常采用模块化课程:进行灵活的教学和培训,通常采用适应个别化差异的个别化教学;以能力标准为参照,评价学生多项能力,即采用标准参照评价;授予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学分。

3.就业目标。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说是就业教育、谋生教育。以就业为目标的课程设置要求做到:(1)宽基础。“宽基础”就是所设置的课程不是针对某一专业而言的,而是针对某一职业岗位和职业群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而言的,教学内容不仅要“必要、够用、实用”,即满足当前某一职业岗位对从业者的要求,还要重视其前瞻性,即未来某一职业岗位对从业者的要求。课程设置要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着眼于为继续学习打基础,着眼于专业技术训练,着眼于转岗能力和关键能力的培养。(2)活模块。“活模块”是指为适应职业群所设计的知识和技能,以专业技术训练为主,以职业资格为导向,通过综合化,冲破学科体系完整性的约束,充分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把理沦知识、实践技能、应用环境三者结合起来,融为一体,直接指向职业能力的提高,(3)多方向。“多方向”是为就业服务的。它是指学生在进行1—2年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加以学习后,根据市场的需求和行业的要求,根据学生个人的发展方向、兴趣、特长,有针对性地进行模块整合和模块教学设计,同时进行技能达标模块的整合并强化训练,以“多方向”适应市场的变化和竞争。(4)人本位。“人本位”是指以完善学生个体人格,提高学生个体素质为目标的课程内容结构模式。它注重文理学科的渗透,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它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致力于完善学生的人格。笔者认为,就业目标取向是促进学生从职业人走向社会人,培养具有时代精神的应用型技术人才。高职学生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和高超的技能,而且要有健康的职业人格、自主创业的意识、终身发展的能力,这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目标。

四、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要突出专业技能教学,既要考虑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生就业的适应性(专业适应性与相近专业的转移性),又要考虑到专业(职业岗位群)的针对性。笔者认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应立足学生今后就业的岗位,以职业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为出发点,合理构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其课程应由基本素质课程、专业素质课程、岗位技能类课程组成。

1.基本素质类课程。基本素质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身体素质教育的一类课程,是作为一名合格大学生最基本的素质要求。主要包括思想品德、法律基础、形势政策、英语、计算机、大学语文、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

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篇3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学前教育;核心课程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要求:“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发挥中等职业教育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在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中的重要作用。”[1]怎样才能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以学前教育专业为切入点,组织开展了有关研究。

一、研究实施的背景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完善专业课程衔接体系,鼓励开发中高职衔接教材和教学资源。[2]课程是学校教育实施的核心,因此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首先是课程的衔接和教材、教学资源的衔接。从现实需求看,目前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学普遍存在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的问题,就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专业课程的教学标准参差不齐,课程结构的科学性、系统性不强。课程科目、课时设置随意,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教学模式单一、课堂教学有效性不足等现象均有不同程度存在。其次是中职教材与高职教材的内容存在着脱节、重复、偏难等问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师资严重不足,教师教育观念陈旧,教师的专业成长环境相对匮乏。第三是学生在校学制短,顶岗实习随意、效果差。有部分学生在顶岗实习中难以适应,甚至有被退回教学单位和自动放弃实习的现象;即使在岗工作几年,但由于学习时间短,导致基础差、能力低,不能进一步学习提升,转岗、转行的现象非常普遍。以上几个原因导致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学生专业水平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基于此,本研究将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置于中高职衔接背景下,确定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学前儿童教育学、学前儿童心理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音乐基础、美术基础、舞蹈基础等7门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组织市域内有关中高职学校教师开展课程建设实践研究。

二、研究的目标任务和内容

(一)研究的目标任务

1.研究目标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明确中职阶段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任务。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关注中职学生职业生涯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能从容面向一线、实践至上、脚踏实地、岗位成才。

2.研究任务

(1)坚持中高职分段系统培养、优势互补,以就业为导向,建构中高职衔接专业核心课程标准体系。目前中职学校的课程标准存在与高职标准脱节或重复等问题,因此,需要坚持中高职系统培养、优势互补,明确中职学前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合理确定课程内容的难度、深度、广度和能力要求,建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2)突破课程教学改革的瓶颈,加强教材建设,突出教学实践性。目前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课程与行业需求脱钩,许多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开设,忽视职业岗位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因此,中职课程建设应重基础、强技能,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奠基,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五个对接”。(3)探索新时期“双师型”教师培养策略,促进师资专业化成长。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规定,中职教师既要有较好的通识性知识、教学设计能力、实训实习组织能力、教育评价能力等,还要有教学研究和专业发展能力。但当前职教师资队伍“闭门造车”现象严重,与行业严重脱节的教学课堂较为普遍。应让教师们走进行业一线、体验行业实践过程,了解行业发展动态,提高指导实践教学的能力,更好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研究内容

1.确立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与高职相衔接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2.探索中职与高职衔接的核心课程计划。包括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等,拟定出课程开设的最基本要求。

3.制定具有本区域特色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7门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编写出版融基础性、综合性、实用性为一体的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教材,指导本区域中职学校教学。

4.探究中职学前教育专业7门核心课程基于课程标准的题库建设机制。

三、研究的主要措施及成果

(一)深入调研,摸清需求采用访谈、问卷、观察等方法,对在校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入职一年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中高职教师、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等进行调查,搜集各类实证材料,通过比较分析,获得了行业、社会对学前教育工作者职业要求的认识,形成《中高职衔接背景下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调研报告》,为准确定位中高职衔接背景下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依据,提高了研究的实效性。

(二)全面布网,协同研究

1.构建研究网络,组建研究队伍

本研究全面“布网”组建研究团队,多角度、全方位、有序、有效地推进专题研究。其构成为“课题组———联合教研组———学科组三个层级”。联合教研组的构成特点是:(1)中高职联动教研,突出课程有效对接。成立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联合教研室,定期开展课堂教学观摩、主题研讨交流、单招考前培训指导等中高职联合教研活动,让中高职教师相互了解教学基本情况、课程建设,商讨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对策。(2)校际协作交流,重研究过程。组建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研联组,组织区域内的中职学校之间开展教学研讨、交流活动,逐步形成统一课程设置和教学进度的共识。(3)校企联合研培,关注实践研究。组建校企联合研培中心,由教科研机构、中高职院校、优秀幼教机构联合协同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研讨、科研指导、实践考察观摩等活动。研究组织构成图示为:第一个层级是统领,第二个层级是关键,第三个层级是基础,在共同的目标指导下,开展研究工作。

2.确立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规格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首先要突出中等教育的基础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奠定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能力,为学生后续发展打好基础。从“就业教育”角度出发,随着社会的发展,学前期教育受到普遍重视,围绕学龄前儿童群体的智能开发,形成了巨大的社会需求和就业市场。由此,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重点确定为:合格的幼教师资、保育员和学前期儿童社会培训的师资。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良好职业理想、基础扎实、技能过关、实践能力强、能够面向幼教机构、家政行业、各类婴幼产品开发和婴幼特色服务等一线的应用性专门人才。

3.培养职业核心素养,拟定具有本区域特色

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中职核心素养体现在专业理念与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方面。根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标准(试行)》《高等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标准》提出的能力要求,结合本区域行业发展需求和多元化就业需求,中职学前教育7门核心课程标准强调学前教育行业的职业性、专业性、实践性,其体例为:课程性质与地位、课程目标、课程对象、前导和后续课程要求、学分及课时数、课程内容及安排(包括本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习指南、教学建议)。

4.从宽基础、重能力、求发展理念出发,拟定专业核心课程计划

根据本专业培养人才目标和中职生学习特点,针对当前本市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安排随意、专业技能课脱离实际、实习实践课时不足等问题,课题组从宽基础、重能力、求发展理念出发,拟定出幼儿卫生与保育、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园教育活动教程、音乐基础、美术基础、舞蹈基础等共7门专业核心课程计划。其课程设置和教学进度安排如表1所示。

5.在课程标准指导下有序进行教材建设

研究组组织各学科组骨干教师讨论、研究,明晰了“开放、实践、整合”的学前教育专业教材编写思路,确定“主题式或者基于工作过程、问题项目式”的应用性教材编写模式,增强对教材内容选择、组织、功能的专业特色认识,提高教材专业性、适用性。在此基础上,组建实践经验丰富的一线中高职骨干教师、幼儿园骨干教师、职教教研员编写队伍,有序地推进核心课程教材的编写。

(三)强化监测,提升质量

1.每两年对顶岗实习前学生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水平进行抽测,并形成专业学业水平分析报告

抽测立足于体现“导向”和“诊断”的作用,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引导教师落实基本职业技能、关注学生综合素质。抽测按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二年级学籍学生数的40%随机抽取,重点考查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实践操作能力,以衡量学校专业教学工作效果,查找目前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为研究专业课程教学提供依据,引导教师们高度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要与职业实践需求密切结合,促进实践教学的不断完善。

2.初步建立基于课程标准的题库建设机制

题库由所有担任该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共同参与讨论后再进行建设,并由教研机构和高职院校专家依据中高职课程标准进行审核验收,以保证入库的题既能全面覆盖课标要求的知识点,又能在每个知识点上保证难易一致,保证每次试题的稳定性。

四、研究的初步成效和深化研究的设想

本研究的开展,促进市域中高职衔接的实践探究,在以下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1.学生成长: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劳动力市场获得较好的职业竞争力。

2.教师发展: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形成良好的学习、研究氛围,促进教师进一步专业化发展,造就一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

3.学校发展:规范本区域中职学校课程设置,促进学前教育专业的良性发展。下一阶段本研究将着重开展以下工作:第一,围绕职业核心素养修订课程标准,更好地切合地域性、特色性、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第二,优化“主题式或者基于工作过程、问题项目式”应用性教材编写模式,编写出体现中职学生学习特点,受师生欢迎,适应课改、人才培养及专业建设需要的优质教材。第三,进一步完善专业教学配套资源,包括教材配套课件或者辅助资源包、建立专业教育资源平台、常态性组织各种相关研讨交流活动,以丰富的资源服务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第四,加强题库建设,完善题库的日常维护、更新,探索建立有利于全面、客观、有效地评价学生学习成果,完善有利于教学改革推进的评价机制。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eB/oL].(2014-05-02)[2016-06-20].

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篇4

论文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体育类高职院校作为高等职业院校中的一员,应当按照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加快高职教育改革的步伐。公共英语课程作为体育高职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也必须融入到这股课程改革的浪潮中。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进行课程改革。

1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的现什化建设和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体育类高职院校作为高等职业院校中的一员,应当按照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加快高职教育改革的步伐。公共英语课程作为体育高职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也必须融人到这股课程改革的浪潮中,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进行课程改革。

2改革背景

2.1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不断提高,各高等职业院校深刻认识到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深刻认识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就业为导向,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在高职教育不断改革的大趋势下,许多高等职业院校纷纷加大了专业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公共英语课程作为体育高职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的一门职业基本素质课程,也必须融人到这股课程改革的浪潮中,突破原来单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能力的传统模式,根据最新的课程改革思路,走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公共英语课程改革道路,真正实现以就业为目的培养学生真实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英语基本应用技能。

2.2体育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现状

公共英语课程作为体育高职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长期以来参照本科学科系统型的教学模式单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能力,没有突显职业教育的特点。在教学方法和方式的使用上也比较单一,一贯是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以讲授为途径、以考试为终点开展教学。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状,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从事公共英语教学的教师多数从高等学校毕业,他们长期接受的是高等学校学科系统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潜移默化地会带到高职教育的课堂上来;二是多数从事公共英语教学的老师都是刚从学校毕业不久的英语专业的学生,没有任何在企业任职的经历,同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改革思路也不是很了解。基于这种现状,按照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要求,体育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课程必须要突破原有的教学模式,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进行课程改革。

3体育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改革

3.1以就业为导向,根据职业岗位(群)要求重新设计与构建课程体系

3.1.1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观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高职教育课程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重视学科的普适性向重视能力的培养方向转移,职业能力的培养成为高职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从当前体育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的现状来看,要全面提高公共英语课程教学质量,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观。

3.1.2结合职业岗位能力分析,重新进行公共英语课程定位

公共英语课程的定位一直以来按照《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提出的:“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来定位的。课程教学按照学科系统型模式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能力,并没有真正从学生所从事的职业岗位出发,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工程中所需要具备的英语应用技能。而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虽然公共英语课程只是体育院校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但同样可以借鉴专业课程改革的经验,从岗位(群)出发,分析学生实际从事的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英语技能来重新进行课程定位,即让学生掌握一定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真实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英语基本应用技能。

3.1.3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设置课程

课程是实现和制约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最基本的元素。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和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两重性—职业性和高等性。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有别于传统学科型教育培养的人才,它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这要求课程设置要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因此,课程的设置必须紧密围绕“职业能力培养”这一主线来进行。

课程结构形态根据教育过程中主客体统一的观点分为学科中心课程模式、活动中心课程模式、问题中心课程模式和能力中心课程模式。学科中心课程模式强调学科系统化知识的构建。活动中心课程模式更多关注学习者个人兴趣和需要。问题中心课程模式以问题为中心规划课程和组织课程内容。能力中心课程模式以能力为基础,将形成某项能力所需的知识、技能、态度和素质等课程内容按照能力本身的结构方式进行组织,所要培养的能力及其结构是依据职业分析和工作任务分析得到的,更强调职业岗位能力的实用性和技术性,有利于缩短职业技术教育与实际工作的距离。

体育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设计长期把学科中心课程模式作为课程设置的依据,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组织教学内容。但由于新时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更迫切的要求。原来的学科中心课程模式已经很难适应以“能力本位”或“就业本位”为社会使命的现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所以我们必须更新职业教育理念,改革传统的课程模式,构建新的以岗位群为导向,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中心的课程模式。而在这几种课程模式中,能力中心课程模式更适合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3.1.4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确定课程内容

体育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一直以来主要选用高职高专英语规划教材作为教学内容,按照教材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能力,没有很强的职业针对性,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提高不大。高等职业教育最显著的特点是职业性、技能性以及实践性,因此,公共英语课程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上应遵循“重职业、重能力、重应用、重输出”的原则,围绕职业能力培养这一主线来安排。应把职业需求和学生能力发展作为课程内容设置的基础,从专业人才培养实际从事的职业岗位出发,分析和归纳学生在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过程中所需要的英语基本知识和技能,根据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来选择教学内容。理论知识按照职业岗位工作的需要去精选,构成要素则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工作任务,而不是完整、系统的学科知识。当然,按照这种改革思路,目前还没有一本合适的教材可用。所以,各体育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开发适合本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的校本教材来实现课程内容改革的要求。

3.2基于工作过程改革教学方式和手段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为国家培养活跃在生产、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型人才,要真正做到这一点,真正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培养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的人才,就必须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手段等进行大胆改革和创新。在体育高职传统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课堂上,普遍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式,即老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处于中心地位,学生围绕教师教授的内容进行理解和记忆。学生始终处十被动接受的地位,导致他们的学习主动性难以调动。另外,教师喜欢把课程的知识和内容向学生讲解得非常清楚,导致学生不需要怎样动脑就能得到问题的答案,学习的创造性难以发挥。而且,这种“满堂灌”的方式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导致多数学生课后很快就会忘记课堂上教授的内容。

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发展和普及,它是一种满足学习者的需要,将学习和工作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以工作任务为单位组织教学,通过工作任务的完成来建构与职业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强调“以学为主”而不是“以教为主”。因此,公共英语课程在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改革上,要紧密围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这一主线,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式,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配合使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现场模拟教学等方法的运用,从多方位、多角度训练学生的技能增强学生岗位的适应能力。

3.3以能力测试为主,重新确定考核模式

体育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考核模式一向比较单一,主要包括期中和期末考试,而且考试多以闭卷的形式进行,这种考核模式不能全面反映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掌握情况。高等职业教育强调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以岗位实用为主;重点培养学生掌握从事岗位要求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因此,课程考核模式的改革应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建立以能力考核为主、常规考试与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平时成绩占30%,常规考试占30%,技能测试占40%。平时成绩由出勤、个人表现、小组表现、任务完成质量四个部分构成,它的具体考核标准是:1.有无迟到、早退、旷课的情况;2.是否按时完成作亚,自觉做好预习和复习,课上有无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回答提问,上台发言等;3.有无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能否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等;4.任务完成质量是高,较高,一般还是差。常规考试包括期中和期末测试,以闭卷形式进行,主要考察学生对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过程中所需要的英语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试卷内容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技能测试包括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能力的考核。听说考核的方式是根据设定的工作任务情境老师和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对话;译的考核方式分笔译和口译两个部分,给出一份工作过程中碰到的文字材料或情境对话让学生进行中英互译;读写的考核主要考察学生能否看懂与工作相关的英文资料和是否会书写工作中常用到的实用文体。这种考核模式较好地围绕教学方式的改革并实现了培养学生职业应用能力的目标。

4体育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的意义

4.1极大促进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体育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英语基础薄弱,学习惰性较强。因此在英语课程的学习上不够自信,积极性不强。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式把工作过程与课堂学习联系起来,强调学生主体的参与,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借助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使英语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课堂学习的内容是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岗位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与他们未来能否找到工作并胜任工作岗位息息相关。所以,很多学生考虑到这一点在英语的学习L逐渐积极起来。

4.2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整个课程的教学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的,具有很强的职业针对性。通过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设置课程内容和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起原来按照学科系统型模式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来说,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在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之后的确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

4.3增强了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课程体系的设计和构建把职业需求和学生能力发展作为课程内容设置的基础,从专业人才培养实际从事的职业岗位出发,分析和归纳学生在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过程中所需要的英语基本知识和技能来设置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真正学到其专业将要面对的就业岗位群所要求的英语基本技能,从而实现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教育,极大增强了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篇5

关键字职业教育体系;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2)07-0005-05

经过长期的发展,我国正在逐渐形成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本文以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为主题,分析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尊重我国当前社会背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律以及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际经验,提出完善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对策建议。

一、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层次缺失

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由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层次组成,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但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层次并不完善。我国绝大部分高等职业教育只限于专科层次,学制为2~3年。没有本科以上职业教育。专科高职学生只能升入普通本科院校,从此脱离职业教育体系。某种程度上,高职生是以放弃自己的教育经历为代价而获得接受本科教育机会的,这导致我国职业教育规模的隐性萎缩。

另一方面,我国当前面临着产业升级的重大经济转型挑战。产业升级必须依赖于技术进步,对高级技术型人才的需要已经成为我国,特别是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企业的现实需求。虽然大专层次的技术教育能够基本维持我国企业当前的正常运作,但“如果我们希望发展以国际尖端技术为基础的企业,希望全面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并进一步提高现有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那么发展技术本科是必需的”[1]。因此,缺少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尤其是技术本科教育,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层次结构中的突出问题。

(二)中高职定位不清

各级各类职业教育都应该有明确且独特的人才培养目标,这是职业教育体系设计的基本问题。但在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中,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定位不够清晰,尤其表现为中高职培养目标不清晰、差异度小。

根据“职业带”理论,20世纪上半期,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分工是:初等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中等职业教育培养技术型人才;工程教育培养工程型人才;但到20世纪下半期,整个职业带右移,初等职业教育已经很难满足需求,技能型人才转由中等教育培养,技术型人才也逐渐转由高等教育培养,高等职业教育随之产生并发展。21世纪初,职业带继续右移,且技术型人才细分为技术员系列和技术师系列,分别由专科和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来培养。因此,从理论上讲,中职的人才培养定位应该是技能型人才,高职专科的人才培养定位是技术员系列的技术型人才,技术本科的人才培养定位是技术师系列的技术型人才。

然而,在现实中,许多中职学校还未能适应这种角色转变。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也也陷入困境,难以摆脱普通本科教育的影子,成为了普通本科的“压缩饼干”,然而在强调技能和就业后,又矫枉过正,在一定程度上与中职培养目标趋同。一些高职课程的难度和广度甚至还不如中职,出现了“倒挂”现象,高职的“高等性”未能得到充分体现。

(三)阶段不完整

职业教育体系分为三个相互衔接的阶段:职业启蒙教育、职业准备教育和职业继续教育。其中职业启蒙教育渗透于基础教育之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修订的关于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建议》(2001)中曾明确提出:“初步了解技术和职业生活应是普通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由此可以形成对现代文化的技术本质的理解,并使他们尊重那些需要实际技能的工作。这种入门教育应成为教育改革和民主化过程所关心的一个主要问题,它应该成为初等教育直到中等教育头几年课程的必备内容。”然而,我国渗透于基础教育中的职业启蒙教育非常薄弱。

在基础教育阶段,虽然一些学校象征性地设有劳技课、职业生涯规划课等,但对学生的职业启蒙教育还未有清晰的规划和设计,职业意识教育与一般的职业知识教育也未能充分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学生受到的职业启蒙教育是片断的、零碎的,甚至有时是反作用的。其危害:一是作为个体人,学生所受教育本身是不完整的,普通教育学生缺少对其生活在其中的社会(尤其是工作世界)的基本认识;二是未能为职业准备教育奠定必需的认知基础,学生进入职业准备阶段时的选择盲目性大。

(四)纵向缺乏衔接

职业教育体系应该是一个纵向相互衔接、横向相互沟通的、立体的、灵活的体系。从纵向衔接来考察,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还未能实现纵向的顺畅流动。这体现在升学制度和课程体系两方面。

在升学上,中职升高职、高职升本科、专升本考研究生,职业院校学生在每一个升学环节都要遭遇难关。中职毕业生虽然可以通过高职单招,对口升入高等职业院校,但目前受基本政策的限制升入高职的中职毕业生比例很小。高职专科毕业生中也只有很小比例的人可以升入本科院校,而且不是职业教育体系的技术本科。

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篇6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办学定位专业素质队伍建设

为促进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双师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教育部制定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这是国家对合格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基本依据。

如何准确理解《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全面地正确地把握《专业标准》的内容和要求,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

1.国家定位

第一,中等职业教育是基础职业教育,是面向每一个有中高等技能需求的人的教育,是为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础的教育;第二,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是面向社会未成年人的教育。

2.学校定位

第一,中等职业教育是面向未成年人学历与职业生涯的教育,使受教育者获得基本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持续发展能力;第二,中等职业教育是面向社会上有择业培训需求成年人的教育,使受教育者具备和提高再就业和创业的能力;第三,中等职业教育是面向有提高生活质量需求的社会成员的教育,使受教育者具备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

因此,中等职业教育不仅介绍职业知识、训练职业技能,而且注重学生的发展,兼具文化基础教育和初级职业素养教育的功能。这就要求中职教师必须同时担负养成教育、文化教育和职业教育多重教育职责。

二、中职教师专业素质的内涵

《专业标准》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分为三个维度――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在基本理念的指导下,又具体分为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教育知识、职业背景知识、课程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实训实习组织、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教育教学评价、沟通与合作、教学研究与专业发展等15个领域(见下图),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提出了60条基本要求。这不仅明确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成长方位,还明确了合格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跨入职业学校教师队伍门槛的最起码要求。

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和队伍建设的方向

《专业标准》指明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和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根本方向。教师是个职业,从事这个职业的人必须经过系统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是履行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还要具有企事业单位工作经历或实践经验并达到一定的职业技能水平。

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篇7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差异研究

我国高职教育产生的最直接因素,即它是应市场经济而生的,作为一种新类型的高等教育,高职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发展源泉与基础有着不同。高职直接源于市场,源于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高职教育侧重于职业技术技能的培训,可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有许多不同处,主要表现如下:

一、培养目标的差异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总原则和总方向,是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通常把人才分为四类,即学术(研究)型人才、工程(设计)型人才、技能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是研究型、设计型人才,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是从事研究和发现客观规律的学术(研究)型人才和从事与为社会谋求直接利益有关的规划、决策、设计等有关的工程型人才。这两类人才的特点主要是应用智力技能来进行工作。而高职教育培养的是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良好综合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这类人才的特点主要是依赖操作技能完成任务,把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的规划、决策、设计和研究成果等转化为物质形态。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具备与高等教育相适应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掌握相应的新知识、新技能和新工艺,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总的来说,高职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是专业技术知识、职业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教育类型和内容的差异

普通高等教育注重学科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即以职业技术和能力为主要教学内容

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取材于对应的学科,按学科设专业,是一种纯粹的、与人的职业活动联系不太紧密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教学以科学技术和成熟的理论为导向,具有浓厚的理论教学色彩。对工作有较宽的适应性。专业课的内容是该专业的学科知识和技能,反映的是学科性人才的职业实践。高等职业教育则基本上是职业岗位教育,按社会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设专业,以该岗位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为依据来设置课程,根据“必需、够用”原则进行教学和实际训练。尽管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对象都是专业技术,但两者的内涵不同。前者是自然规律和技术工具等客观事物的反映,而后者是主观能动性较强的经验性知识、经济社会利益的体现方式以及由于工业文化导致的实现手段等,与人的行为过程有着密切联系。同时,可能看到,在许多情况下,两者的专业设置名称相同或相近,但事实上却有着不同的含义。普通本科教育的专业名称对应的是研究领域和与之对应的学科;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名称从更多的意义上说对应的是“职业领域和与之相对应的专业劳动”,其所学习的职业技术是建立在与劳动过程直接联系的基础之上,实现与具体职业实践相对应的劳动过程的系统化。

三、教材建设的差异

普通高等教育以学科理论体系为基础编写教材,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职业岗位的需要为尺度编写教材。普通高等教育主要以知识传授为主,是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相对不完整的实践体系的统一。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主要以能力培养为主,主要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是相对完整的实践体系和相对不完整的理论体系的统一。因此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材建设强调体现职业教育的地方性、实用性和职业性,主张以模块的形式编写教材,克服以学科编写的倾向,打破旧的理论框架体系,注重把多学科的理论知识根据需要揉合成一门教材;针对地区、行业经济技术的发展水平对部分内容进行增删、修改与重新组合,体现教材建设的求新、求异、求变。此外,还特别重视实验、实训内容在教材中的反映。

四、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差异

由于主要目标与具体需求不同,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与普通高等教育产学研形成了不同的合作模式。普通高等学校围绕实现技术研究开发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合作为主要目标,同科研院所与企业形成三类主要技术开发合作模式:1.以合约为基础的合作模式,包括技术服务、技术转让、合作开发、相互兼职、联合培养人才等;2.以共建科技经济实体的合作模式,包括企业与普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共同建立合作研究中心、实验中心、研究开发公司和高新技术企业等;高职院校则围绕培养生产第一线实用型人才的产学研合作主要目标,与企业形成四类主要人才培养合作模式:1.校企双方共同参与育人全过程的“工学交替”结合模式,主要特点是:根据教学需要,安排学生多次到企业实习或顶岗工作,学生在校理论学习和在企业生产实践交替进行;2.双向参与、分段培养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主要特点是:三年教学中两年在校内一年在企业进行,校内教学以理论为主,并辅之以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在企业的一年时间以顶岗实习为主,同时学习部分专业课,结合生产实际选择毕业设计题目,并在学校、企业指导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

五、结论

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沟通方法如下:(1)高职(专科)升本科。教育部在有条件的普通高校中批准设立了“职业技术学院”,要求认真按高职教育方向办本科,此举为高职本科教育开了一个口子,但仍然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国家应允许取得高职专科的毕业生通过一定的理论考试、专业技能考核升入高职本科或普通本科学习深造。建议国家应加大高职本科的招生数量,增加高职本科招生的专业,以利于提高职业教育的层次、发展和完善职业教育体系。(2)高职(本科)攻读技术硕士研究生。国家应制定高职本科报考技术硕士研究生与普通本科报考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相同或类似的一系列政策,以鼓励和选拔高职本科优秀生报考技术硕士研究生。技术硕士研究生考试不仅包括基础理论知识,还应考核职业技术的水平,以形成鲜明特色。(3)探索建立高职本科学士、技术硕士、技术博士教育的“三士一贯”(或称“三士连读”)或分段学习的人才培养机制。国家应制定设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软硬件标准,先行进行高职本科、研究生教育试点,招收高职本科、技术硕士、技术博士,从而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在学制上,可以实行分阶段学习,也可实行高职学士、技术硕士、博“三士一贯”制。

参考文献

[1]谭界忠.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产学研差异性比较[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356-57

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职教育;发展理念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12(2014)02-0000-01

在当今社会,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上,目标越来越明确,同时,办学也越来越有特色,随着社会各个就业岗位对就业人员信息技术技能操作水平要求的提升,高等职业院校教育同普通高校教育一样,为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校学习期间,学生就有到实际工作岗位实习的经历,可以零距离的知道社会上对就业人员各个技能的需求,通过岗位实习,使自己的信息技术的技能真正的与实际工作岗位结合起来,能够在还没有走出校门就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一、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理念

以服务为基本点,以学生顺利就业为导向,走校企结合之路的办学理念。在高等教育办学的基础上,着重突出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特点,创办为以服务办学为宗旨、以学生就业为导向、走校企结合之路的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各个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的基本共识,同时,也慢慢的得到全社会的认可。此外,在教学上,要达到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如何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某些特定的专业技能,使高等职业教育在教学实施中使受教育者学到一种谋生手段。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础特点为:学生在学习后,能够应用某些高等技能,同时,使学生在拥有此技能后,成为一定的专门人才;此外,走上社会后,要适应社会的需要为主要目标,培养学生,在校学习后能够取得某些岗位的技术技能职业证书,以此为办学路线设计学生的学习、技能、素质拓展和培养方案;学生在毕业时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知识的认知度、技术应用操作能力强、职业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教学课程以及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应用能力,并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占有很大比重;“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工学交替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按社会需求设置专业的理念。专业设置逐步从解决问题到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的转变,以岗位能力要求为标准,以岗位工作流程为依据,实际工作中岗位有这样的需求,在办学过程中我们就可以设置相应的专业。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教学体系与理论知识是同样重要的,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产学研结合以及校企结合、教学评价体系改革等,成为高职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新的职业培养模式、能力素质的提高、人才素养的提升等特点已经成为高职教育最有利的竞争点。

适应社会上大多数人发展的需要,多边性的发展理念。伴随着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的岗位和职业不断涌现,同时对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需求的也日益明显,高等职业教育以企事业单位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为主要的目标,办学触角不断延伸,市场也越来越广阔,招生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

二、发展高职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支持度还不够高。从教育资源的投入以及政府的重视程度上看,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还远不及普通高校。高等职业教育的经济投入不足,国家对高等职业院校的资金投入远远低于普通高校,但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所需的一些基本的办学设施的建立所需要的资金则高于普通高校。在各种费用的投人上,以及教师人员的录用、人员聘任等方面,大众对高等职业院校和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的不认可度还是比较告高的。在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今后无论有怎么样努力,取得再大的成绩,都无法改变第一学历是“大专”的这一事实。

此外,大众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度不高。我国高技能型人才普遍缺乏的现实是肯定的,但无论传媒如何的大作宣传,对于大多数的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来说,高等职业教育不是一种高层次的教育,来到高等职业院校学习也是无奈的选择,同时也是不得以的选择。即便是学生选择上了高等职业院校,大多数的学生也是想以此为跳板,今后选择专升本的道路。同时,社会上很多用人单位对录用人员学历上的高要求,使得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越来越低。基于多钟因素,在招生过程中,成绩优秀的学生不上高等职业院校,高职院校招生分数则一年比一年的低,有些院校很低的分数就能上高等职业院校,生源质量参差不齐,教学培养任务繁重,教育中要达到的教学目的与办学规模增长难以共同发展。

三、信息技术水平的影响

高职教育是针对岗位需求来掌握操作技能的。高等职业教育本身就是传授技能,掌握信息技术技能的一个体系。高等职业教育是不同于普通的专科教育以及本科教育的。一般的专科或本科教育是以理论教学为主,而实际操作训练作为辅助,有的普通院校则连最基本的操作训练都没有。而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为主,以理论为辅。在各种实训操作中,使学生掌握技能,掌握最基本的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从中就可以看出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实际上要比一般的专科或本科生在社会岗位就业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同时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高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鉴于高等职业教育所特有的规律,高职院校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联系的广度与深度是其能否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要素;而校企产学研结合的紧密程度、规模、运行机制则是高职院校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充分发挥行业办学优势,坚持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实行学校与社会互动,学校与行业企业互动,高职教育发展才能真正办出特色、办出质量、创出品牌,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易明,李奎.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模式选择及政策建议[J].宏观经济研究,2011(09).

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篇9

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教育部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依据教育部高教司关于要求各教指委制定好本专业类指导性专业规范的指示精神,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精神,进一步巩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推进优质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满足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各行各业对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的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从整体化的视角,认真回顾与梳理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课程改革的历程,分析了电子信息类专业建设的现状,提出了电子信息类专业规范的指导思想以及专业课程改革建设的方针和措施,形成了电子信息类指导性专业规范(以下简称《专业规范》)。

1电子信息类《专业规范》研制背景

进入新世纪,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开始进入内涵建设、提高质量、创新特色的新阶段。《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的,旨在进一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推进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年,依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在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开始了示范校建设工程。示范校中开展了学习德国职业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推动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课程改革。2009年7月教育部高教司张尧学司长发表重要讲话,在回顾与梳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历程基础上,提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对高职课程改革进行了具体的指导。

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历程来看,可以认为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三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专业课程改革。第一次专业课程改革目标是从传统学科体系课程向加强实践教学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转变,课程改革对本科压缩型的课程进行了有力的冲击;第二次专业课程改革指向职业适应能力培养,力求从根本上解决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从职业分析入手设计课程,实施能力本位的课程方案;第三次专业课程改革以职业竞争力(设计和建构能力)培养为导向,在职业适应能力基础上,加强职业综合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培养。然而任何改革都会受到其需求支持和环境保障的制约,制定《专业规范》不仅要考虑改革目标的先进性,还必须考虑我国各地对相应专业人才的不同需求状态,以及各相关学校专业所处的不同环境和条件,这样才能使制定的《专业规范》具有指导性。

2制定电子信息类《专业规范》的指导思想

2.1各按步伐、共同前进是《专业规范》的基本方针

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和课程改革过程中,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处在不同状态;同时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区域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而不同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布局结构、发展重点不同,对电子信息人才的需求和类型也有所不同。这实际意味着即使是相同专业、相同课程,即便遵循相同的课程理念,采用相同的设计方法,作为结果的人才培养方案也可能有所不同。这就要求在制定专业规范时,即要有科学性,提出共同的基本要求、改革的基本步骤和建设的基本框架,明确当前的主要任务,指出改革和发展的主流趋势;又要从实际出发,不同院校、不同专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发展目标和改革计划,而不强行要求统一。因此,各按步伐、共同前进是推进当前电子信息类专业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也是《专业规范》需坚持的基本方针。

2.2基本建设是《专业规范》的基础性工作

基本建设历来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尤其是对新建专业更要首先做好基本建设工作,因此,电子信息类专业规范首先是对专业的基本要求进行规范,以保证教学质量。

2.3课程改革是《专业规范》的核心内容

电子信息类专业如何进行课程改革,是《专业规范》涉及的核心内容。在电子信息类专业中把职业竞争力导向“工作过程―支撑平台系统化课程”作为改革的目标模式,形成中国特色的电子信息类专业方案和课程大纲,并能有效开展教学活动是制定《专业规范》的重要目标。

2.4提高质量是《专业规范》的主题

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永恒主题。首先,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要表现在学生适应职业要求方面;第二,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更要表现在学生职业竞争力的提高;第三,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还要表现在对高等职业教育内涵的解读,高等职业教育既要考虑学生就业,又要重视学生发展。因此,《专业规范》必须兼顾各方面的要求,构建好保证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质量的基础。

2.5产学合作是《专业规范》的根本保证

产学合作是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途经,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学实践都离不开产学合作的保证,因此,产学合作是对电子信息类专业进行规范的根本保证。

3电子信息类专业规范化建设与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遵循上述指导思想,电子信息类《专业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对电子信息类专业设置、课程分类、专业核心课程以及实训课程等的基本规范。规范强调了技术性理论课程、单项技术技能训练以及综合性实训在高职课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对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改革的指导性规范,规范分析了当前高职专业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职业竞争力导向的“工作过程―支撑平台系统化课程”模式为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模式,并给出了在电子信息类专业实施的典型案例,最后还给出了从不同专业状态出发实现改革目标的途径。

3.1规范专业建设

规范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打好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基础,达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提升教学质量。通过制订电子信息类各专业设置标准,明确专业培养目标;规范专业核心能力;确定专业核心课程、实践环节,以此推动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教学的规范化建设。在规范化建设基础上进行精品化建设,经过几年的建设,教育部评审推出的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在种类上所覆盖的专业体系、课程门类已经逐步完善。在此基础上教指委从2009年开始,开展教指委级精品课程建设,进一步扩大对专业基础和专业核心课程的覆盖面。在现有的部级、省市级以及教指委级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体系基础上,推广学习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以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带动各学校各专业的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是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改革的又一重要任务

3.2深化课程改革

各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以职业竞争力培养为目标,以工学结合为途径,以工作过程的课程为主线,以所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支撑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在专业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法、训练环境等涉及专业教学和教学环境等方面,探索中国特色的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开发方法,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子信息类专业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引领电子信息类专业和课程改革。

改革和创新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提出在高职中着重培养职业竞争力的新目标和内涵解读,使课程设计指向职业竞争力培养;二是提出新的专业课程体系结构。我们将这样的课程称为职业竞争力导向的“工作过程―支撑平台系统化课程”模式,它是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的指导性课程模式。所谓“指导性”是指该模式不仅具有很强的原则性,从而对教学改革起指导作用;同时也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为各专业自身的课程设计留有足够空间和弹性。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专业规范》是各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在教学中的指导性文件,不是硬性的评估标准。其次,按照“分层指导,保证质量,鼓励特色,重在改革”的原则,在推动全国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整体基本教学质量提升的基础上,在推动指导性模式的改革中,鼓励各校根据自身特点,办出特色,力求创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Z].教高函[2006]14号.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函[2006]16号.

[3]张尧学.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可持续发展[R].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讲座,北京,2009-7-7.

[4]高林,鲍洁,马立红.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三次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C]//《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年度文件资料汇编编写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2006-2007年高等职业教育文件资料汇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王旭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开创信息产业工作新局面[R].全国信息产业工作会议,北京,2007-12-27.

[6]欧盟关于课程开发的课程开发项目组.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篇10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政策;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2C-0092-04

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政策背景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是21世纪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阐述了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基本思路、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等,特别强调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等内容。

为适应我国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措施,其中提出“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3月22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上明确表示,600所地方本科高校将向职业教育转变。

2014年6月,国务院正式印发《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以下简称《决定》),特别强调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明确提出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等五项举措。

教育部等6部门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规划2014―2020》(以下简称《规划》),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方案进行了总体设计,明确了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框架结构、重点任务和制度保障等。《规划》指出,到2015年初步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人才培养立交桥,形成合理教育结构,推动现代教育体系基本建立、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决定》和《规划》两个文件共同构成今后一个时期指导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基本文件。

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及要求

根据《规划》,按照终身教育的理念,应形成服务需求、开放融合、纵向流动、双向沟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和总体布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办学类型上包括政府办学、企业办学和社会办学,全日制职业教育与非全日制职业教育,学历职业教育与非学历职业教育;在层次结构上包括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其中,高等职业教育在办好现有专科层次高等职业(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发展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培养本科层次职业人才,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为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适应经济社会对高素质职业人才的需求,德、法、英、澳、美等发达国家均将职业教育贯穿到中等教育领域和高等教育领域。除美国是较为典型的职普教育整合的单轨制体系外,多数国家职业教育主要实行的是与普通教育分轨的体系,尽管在举办形式上各有差异,但都基本形成了初、中、高贯通的职业教育学制体系。

建立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双向沟通的桥梁――普通学校和职业院校可开展课程和学分互认,学习者可通过考试在普通学校和职业院校之间转学、升学,普通高等学校可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并与职业院校联合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践探索

江苏、福建等地,在人才培养“立交桥”、本科转型、高职分类招考、普职沟通等方面都开展了有效的实践。

(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的搭建

《纲要》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形成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纲要》虽然提出要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但重点强调的是中职和高职教育协调发展,重点工作在中高职招生规模、课程体系衔接、中高职贯通等方面。多年来,中职和普通高中教育规模保持大体相当(45:55),高职教育也基本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各省试点了中高职对口单招、5年一贯制高职等多种形式的中高职衔接教育,并逐渐扩大试点规模。各省也很重视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实践。顶层设计更是给力,2011年8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2013年制定了《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