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健康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1:53

口腔健康计划篇1

社区口腔健康教育是一个告知、动员与帮助人们采纳和保持口腔保健实践与生活方式的过程,其目的是使人们认识并能终生保持口腔健康。它是以教育的手段促使社区居民主动采取有利于口腔健康的行为,并倡导所需的环境改变以使推动这一目标的实现。

社区口腔健康教育的原则

社区口腔健康教育与一般的社区健康教育有相同的地方,但是,也有其自身的特点与原则,其原则具体体现在以下3方面。

口腔健康教育应纳入社区整体健康教育之中口腔是全身的一个组成部分,口腔健康教育同样也应纳入社区整体健康教育之中。社区或地方综合性的保健规划中,都应明确规定口腔保健项目。例如,对社区内学校的保健项目和健康教育应有口腔保健内容,要有考核要求。应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因为他们正处在长身体的时期,学校也担负着建立学生健康行为的重任。学校是预防口腔疾病、增进口腔健康的最基本场所。并能真正体现口腔健康教育的群众性。

每一项口腔医疗和保健服务都应包括口腔健康教育,例如,可以在社区所在学校中开展集体刷牙,应该配合有关刷牙的教育。如刷牙的目的,含氟牙膏与保健牙刷的使用,有效的清除牙菌斑的方法等;为了使学生们理解,通过菌斑染色后的自我检查,可以加深认识提高教育效果。如果没有相应的口腔健康教育项目,则口腔保健项目较难持久与深化。其他如窝沟封闭、含氟漱口液、服用氟片等口腔保健项目都应有相应的口腔健康教育内容。

口腔健康教育还应是社区临床医疗服务的组成部分。由于病人渴望得到与自身有关的保健知识,加上对医务人员的高度信任,口腔健康教育一般都能收到满意的效果。所以,社区医生在进行检查、诊断、治疗与康复过程中,都应尽可能地针对病情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

对口腔健康教育材料的要求社区口腔健康教育材料内容应有准确性、知识性,应体现最新科学成果,对人群与疾病应有较强的针对性,特别是在社区组织大型口腔健康教育活动中,更应重视教育材料的科学性、准确性与知识性,防止与整个活动主题相违背的内容。

对口腔健康教育材料的设计,还应有趣味性、思想性与艺术性,要适合各年龄组人群的社会心理与需求。另外,口腔健康教育材料也应按公众要求从美、健康、长寿的角度出发,表现出文(通俗易懂)、情(感情)、理(道理)三者结合的艺术,传达易于被公众接受的科学知识。

口腔教育应因地制宜社区口腔健康教育指导应符合本社区文化、教育、经济发展状况与患病情况,只有如此才能将有限的资源分配到应优先解决的健康问题上来,也能使口腔健康教育做到实用可行。

社区口腔健康教育的常用方法

社区口腔健康教育不仅要传播信息,还要考虑影响健康行为的心理、社会和文化因素,传统的观念与习惯,个人或社区居民对口腔健康的要求、兴趣等,以确定首先进行的口腔保健内容与相应的教育方式。一般采取4种教育方法。

个别交谈就口腔健康问题与预防保健问题与患者、领导、家长、居委会成员、保健人员进行交谈、讨论。由于此方式是双向的信息交流,交谈的针对性强,讲座讨论比较深入,效果好。例如,患者就医时的随诊教育,不只是医生单向传授知识,而是有问有答交流。

组织小型讨论会如座谈会、专家讨论会、专题讨论会等。参加者除卫生专业人员、决策者之外,应广泛吸收不同阶层的社区居民。各种小型讨论会既是很好的教育方式,也是调查研究的方式。

借助大众传播渠道如报刊、杂志、电视、电影、广播、街头挂图与橱窗等传播新的口腔保健信息,反复强化公众已有的口腔卫生知识,干预不健康的行为。大众传播渠道其优点是覆盖面大,能较快地吸引公众注意力,使之集中到有待解决的口腔健康问题上来。

组织活动如街道居民区、乡村和社会团体与单位(工厂、学校、机关)的活动,主要使人们提高对口腔健康的认识,引起兴趣,产生强烈的口腔健康愿望,以便寻找口腔健康教育的资源。通常是帮助进行口腔健康调查,了解对口腔健康的需求,为制定计划打下基础,在制定计划过程中有意识地对不同层次的人进行教育,以增强目标人群对实施教育计划的责任感。

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且不能互相取代。在不同的情况下选择不同的方法,也可以综合运用多种健康教育方法,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口腔健康教育的计划与评估

口腔健康教育应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目的性,并监测与评价执行情况,这样可以避免进行社区口腔卫生宣传时单纯把口腔卫生信息灌输给公众,即避免社区口腔健康教育的随意性与盲目性。

口腔健康目标口腔健康目标是社区口腔健康计划管理和决策的基础,同时也是我们对有限的社区资源进行合理分配的依据与最终评价成效的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口腔健康目标包括口腔健康教育目标,在制定目标时,应准确地包括4个基本内容,即特定人群、具体指向、可被衡量的尺度和目标预期实现的时间。

口腔健康教育计划的设计口腔健康教育是口腔保健计划的组成部分,它对口腔保健计划的实施起到推动作用与加强作用。计划实施是为了保证目标的实现,因此设计要全面、严谨。设计时要考虑以下6个步骤。

确定有待解决的问题社区目标人群存在口腔健康问题、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经济水平以及他们的口腔健康知识、信念、态度与行为的情况,所能提供的口腔保健服务的状况与群体本身对口腔健康的要求与迫切程度。

确定目标例如,把提高目标人群预防口腔疾病的知识作为目标,比如可制定到2年后95%的社区成年人懂得口腔疾病的一级预防方法。

评估本目标实施的条件如社区可以利用的资金、设备、卫生人员,同时还应考虑社区居民原有的口腔卫生知识水平、要求程度、领导者及现行政策对本项目的支持程度。

确定内容与选择方法围绕目标人群口腔健康问题的严重程度、客观可能提供的条件、人群主观的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自我口腔保健应是项目内容的主要部分。

充分估计执行中的困难。

评估效果对计划做必要的调整与修改。

以上几个步骤不一定按顺序进行,综合考虑,但要防止遗漏。

口腔健康教育的评价对口腔健康教育的评价有3个方面,即对口腔健康知识、信念、行为的评价,从以下5个方面考虑。①社区居民口腔健康意识的变化;②社区居民口腔健康知识的变化;③社区居民对口腔健康问题所持态度的变化;④社区居民口腔健康行为的变化;⑤社区口腔相关社会环境变化。

在社区口腔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社区口腔保健与疾病预防工作需要重点预防一些社区常见的口腔疾病,而龋病和牙周病是社区的常见疾病。

这讲和下一讲将介绍龋病和牙周病的社区预防并在下一讲中介绍一些实例。

・第二节龋病的社区预防・

龋病是社区口腔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它是在多因素作用下的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是由口腔常在菌引起的内源性感染性疾病。龋病的社区预防应重点是对社区龋病的易感人群与易感因素进行干预。

龋病的易感人群与易感因素

易感人群顾名思义是指容易发生感染或疾病的人群。龋病的易感人群包括人群龋发病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并存在共同的易感因素,也就是可能导致龋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因此,易感人群也称“高危人群”。

龋病的易感因素①致龋菌在口腔内的数量及在牙体聚集滞留的时间;②牙齿抗龋能力低,如唾液、牙齿等抗龋机制下降;③人群口腔卫生状态不佳;④不合理的膳食结构等。从以上的易感因素提示我们,控制菌斑,增加牙齿抗龋能力,建立合理的膳食饮食习惯,养成良好的口腔习惯,及时采取有效防龋措施是减少人群龋病发生率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从上述易感因素看,龋病易感人群的检测应在人群防龋项目中有计划地定期进行,包括常规的及辅助的检测,以便针对高危人群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龋病的预防措施和方法

龋病的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促进口腔健康。普及口腔健康教育,制定营养摄取计划,定期口腔检查。实行特殊防护措施,合理使用各种氟化物防龋措施,及时进行窝沟封闭。

二级预防早期诊断。包括定期检查,X线片等辅助诊断,在检查诊断基础上做早期充填等治疗。

三级预防防止龋的并发症。对龋病引起的牙髓及根尖周病的病牙进行牙体、牙髓治疗以保存自然牙列,阻止炎症向牙槽骨、颌骨深部扩展,对于严重破坏的残冠、残根应拔除,防止牙槽脓肿及颌面化脓感染及全身感染。高危及易感人群的特殊防护,有条件的社区可以建立对高危人群的长期专项管理制度,并由专人负责管理。对高危人群进行调查、筛选,包括口腔常规检查及辅助检查、龋活性试验等登记建卡,具体分析致龋的危险因素,提供具体预防对策。采取有效的防龋措施,特别是对致龋的主要危险因素,要制定一套完善的防治措施。

龋病预防方法龋病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其防治方法为阻断多种因素的致病作用。由于多学科的发展,使防龋方法的研究不断深入,不断丰富。下面从控制菌斑,提高宿主抗龋能力等方面介绍一些防龋方法。

牙菌斑的控制细菌是致龋的主要因素,而防龋的关键环节是控制菌斑。控制菌斑包括控制菌斑数量、滞留时间、致龋菌的毒性作用。具体方法如下。

机械法清除菌斑:是指用牙刷、牙膏等保健用品,清除口腔内牙菌斑。

生物学方法:主要是用抗菌剂、抗附着剂、酶类等进行漱口。

化学方法:使用洗必泰等进行漱口、刷牙等。

糖代用品:使用山梨醇、甘露醇等替代蔗糖。

氟化物防龋:主要通过局部使用氟化物如含氟牙膏等,预防龋病。

窝沟封闭:主要用于儿童,通过清洁牙面、酸蚀、冲洗和干燥、涂布封闭剂、固化、检查等步骤在点隙裂沟涂布一层黏结性树脂以保护牙釉质,预防龋病发生。

以上龋病的社区预防可以总结如下。

康芝药业有奖知识问答

上期答案

1.正确答案:a,B,C,D

2.正确答案:D

口腔健康计划篇2

【关键词】预防医学;口腔医学;临床疗效

预防医学属于多门学科组成的一个学科群,它是以人类群体为研究对象,应用生物医学、环境医学和社会医学等的理论,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的一门交叉学科[1]。预防医学就目前面临的问题是: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机制,最终使人类环境相关疾病的“基因预防”成为可能[2]。口腔疾病是影响人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据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儿童乳牙患龋率高达67.0%,中年人群恒牙患龋率达59.9%,老年人群中全口无牙者达6.9%,人群中存在牙龈炎、牙石检出率也相对来说较高,口腔健康状况普遍较差[3]。这些常见的口腔疾病发病率非常高,却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面对现代口腔疾病的蔓延,预防医学对于此类疾病的发生及其前期的预防工作起到了关键作用,可以找到引起口腔疾病的因素,进行行之有效的治疗。本文将本院收治的口腔疾病患者给予观察发生疾病的因素,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疗及其预防,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院2012年8月~2013年7月共收治存在口腔疾病患者107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4例,男31例,女23例,年龄10~65岁,平均年龄(24.3±10.2)岁,病程1~20年,平均病程(11.1±2.3)年;实验组53例,男28例,女25例,年龄9~66岁,平均(24.5±10.1)岁,病程1~19年,平均病程(11.2±2.7)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西医诊断标准,西医诊断及其治疗标准参照(原卫生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颁布的中国口腔卫生保健规划[4]。

1.3治疗方法对于进入到本文观测的用于评价的患者中,所有的患者都会采取坚持每天刷牙的生活习惯。对照组没有给予任何措施的治疗,生活方式也不发生改变,2次/d刷牙,注意饮食卫生;治疗组则给予一些必要的药物治疗或者是手术治疗,以1个月作为1个疗程,在经过1个月之后,对上述人群进行综合疗效评价。

1.4观察指标总体的观察指标是对两组患者的患有疾病的程度、治疗的方式、治疗的情况等考察指标进行比较。

1.5统计学方法本文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

2结果

所有的患者在经过1个月的治疗之后,集中到医院检查,进行统计,两组患者进行相互比较,得到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07%,而实验组总有效率则达到94.34%。具体的数值见表1。

3讨论

就目前来说,对于口腔类疾病,属于威胁人体的健康的常见疾病,口腔疾病给患者、家庭及其社会造成极大的负担,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是我国现阶段较为突出的健康问题[3]。对于口腔类的疾病,一般情况也不属于较大的疾病,现代医学中,临床医学的治疗手段完全可以对口腔疾病起到很好地预防及其治疗作用,防止口腔类疾病的蔓延。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口腔卫生策略总体框架》指出三点建议,①尽量降低口腔疾病和伤残负担,重点关注穷困及社会边缘群体。②促进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来自环境、经济、社会及行为方面对口腔健康的危险因素。③建立口腔卫生体系,使其能够公平地提高口腔健康水平。同样,我国卫生计生委也发动了一系列的口腔健康促进活动,包括爱牙日活动、大中小学校口腔健康教育、培养口腔卫生人才、推广常见的口腔疾病的控制和防护措施,并开展科学研究,制订合理的防治策略,采取综合措施,积极控制口腔疾病的流行与传播等,推动我国口腔疾病控制和防治的发展[5-7]。

通过以上的临床研究可以得到,医学上采取行之有效的药物治疗,生活中注意合理的日常生活作息习惯,注意生活中的口腔卫生,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可以有效达到治疗目的的。

参考文献

[1]庄勋,李百胜,朱和新.对预防医学教育国际化的探讨.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2):33-34.

[2]熊光练,欧阳宁惠,周妮.新世纪预防医学发展方向的浅议.医学与哲学,2003,24(2):4-5.

[3]李刚.我国口腔疾病控制和防治的现状及差距.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2,5(10):595-596.

[4]卫生部办公厅文件.中国口腔卫生保健工作规划(2004-2010年).卫办疾控发[2004]13号.

[5]张震康.展望21世纪中国口腔医学发展的趋势.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0,35(1):5-7.

[6]王兴.中国口腔医学的发展.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08,1(4):193-194.

口腔健康计划篇3

关键词老年人口腔健康社区

目前随着我国人口老年人口比重的逐年提高,口腔疾患作为老年人群众的常见问题,也受到大家的关注,本次研究通过调查800名社区老年患者的口腔健康现状和医疗状况调查,发现这一人群的一些普遍特征,也是今后开展社区工作的一个参考。

资料与方法

社区老年人:总人数800人,男357,女443;年龄55~75岁,以2006~2007年本社区老年患者门诊符合入选条件(入选条件:55~75岁;沟通无障碍;可配合口腔检查与问卷调查)。

研究方法:基础资料部分为发放调查问卷统计一般情况及资料结果,总计发出问卷800份,回收800份;口腔专科检查部分以口腔科查体、就诊病历记录及专科问项的资料汇总统计分析[1]。

结果

基础资料显示:55~65岁522人,其中至少有1项慢性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等)201人(40%);66~75岁378人,其中至少有1项慢性病231人(62%)。

口腔专科检查部分显示:检出各种龋、牙体牙髓及根尖周病变疾病人数504人(63%);检出牙周病768人(96%),有牙周治疗需求的总计不足28%;牙列缺损(包括无法保留的残冠和残根)和牙列缺失681人(85%),有修复治疗史和现要求修复治疗的患者总计不足33%,近期有修复计划的约15%;口腔黏膜病32人(4%),其中以溃疡、白斑、地图舌、口干综合症多见,3例诊断不明转诊上级医院。据统计该调查人群中86%患者要求治疗或拔除主诉牙,而对于临床检见的其他口腔问题不予关注或要求暂缓治疗,集中表现在对牙周问题及牙列缺损重视不足。

讨论

通过对社区老人这一人群口腔健康调查的汇总,55~75岁年龄段各种常见口腔疾病患病率高,与一般人群横向比较远高于平均患病率[2]。同时口腔健康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老年人的咀嚼消化、营养吸收,进而关系其身体素质和日常生活质量。而结果显示该年龄段慢性病患病比率本身基数就大,所以保障口腔健康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老年人对口腔健康疾病及相关保健知识了解途径少、信息窄更新慢的现状[3],加强宣教增强老年口腔健康意识和大力发展老年口腔医疗服务成必为社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调查方案,2005:1-30.

口腔健康计划篇4

通讯作者:王占杰

【摘要】目的分析突泉县2010年中小学生龋患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龋齿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被调查中小学校2010年的健康监测资料,同时进行问卷调查,计算龋患率和预防龋患指标发生率。结果总龋患率为46.65%,龋均为1.17,高于国家控制指标;女生龋患率高于男生,乡村高于城镇,小学高于中学。预防控制指标达不到国家规划要求。结论几年来中小学生龋病防治取得了较好效果,总龋患率、龋均比2005年明显下降,但12岁儿童龋均仍未达到国家控制指标。要进一步开展宣传教育,扎实推进《中国口腔卫生保健工作规划》,把农村和城镇小学作为防治重点,积极组织龋患学生进行窝沟封闭防龋或预防性树脂充填。

【关键词】龋齿;患病率;学生

龋齿是危害我国中小学生口腔健康的最常见疾病。几年来,突泉县按照卫生部颁发的《中国口腔卫生保健工作规划(2004~2010年)》开展了很多具体工作,在中小学生口腔卫生行为干预上有了明显的进展,比如集中组织龋患学生填补龋齿或缺齿等。为全面了解突泉县中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2010年笔者对突泉县中小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抽取县辖学田乡中学、六户镇中学、永安镇小学、杜尔基镇小学,突泉县第二中学、突泉县三街小学共计6所学校,共调查7~16岁学生3378人。其中男1690人,女1688人;城镇1542人,乡村1836人;中学1578人,小学1800人。其中12岁组为当地出生并长期居住,凡由外地迁入或出生后在外地生活一段时间后再转回者不作为调查对象。12岁组做单独统计。

1.2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即根据各地的经济文化水平、医疗保健服务和基层工作的实际情况,抽取有代表性的学校。检查方法和标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口腔健康检查方法》和卫生部《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及危险因素调查方案》有关技术要求进行。检查人员由从事口腔技术的业务人员和流行病学调查人员组成。影响因素选择《中国口腔卫生保健工作规划(2004~2010年)》中列举的有关项目,以调查表或问卷形式进行。在调查和答卷之前由专人讲解调查表及问卷的项目和要求,以便统一方法、统一尺度,避免误差。

2结果

2.1龋齿患病率与龋均对3378例受检者进行检查,共检出龋齿患者1576人,总龋患率为46.65%,其中中学生41.38%,小学生51.28%;龋均1.17,其中中学生0.98,小学生1.33。患者龋均2.50。见表1。

2.2性别、年龄与龋患的关系统计结果看出男性龋患率43.85%(表2),低于女性49.47%(χ210.72,p<0.05)。从年龄上看,中学生龋患率41.38%(表1),低于小学生51.28%(χ233.09,p<0.05);中学生龋均0.98低于小学生1.33。12岁学生受检401人,龋患133人,龋患率33.17%,龋均1.19,患者龋均3.36。

2.3城镇、乡村龋患的关系城镇学生龋患率为40.24%,低于乡村学生51.91%(χ246.130,p<0.05)。

2.4影响因素调查以口腔保健知晓率、有效刷牙率、氟牙膏使用率、龋失补充填比率为评价指标。其中有效刷牙指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刷牙不少于3分钟、采用水平颤动拂刷法,属于三者之一即视为有效刷牙。具体统计结果详见表4。统计结果表明,除含氟牙膏使用率以外,其它评价指标的率,中学生全部高于小学生,城镇学生全部高于乡村学生,经统计学检验,差别有显著意义(χ287.74,230.17,160.99,402.92,12.74,91.03,p<0.01)。4项指标率均未达到《中国口腔卫生保健工作规划(2004-2010年)》指标。

表1突泉县中小学生龋齿患病率

表2突泉县中小学生龋齿患病与性别的比较

表3突泉县中小学生龋齿患病与城乡的比较

表4突泉县中小学生龋患影响因素统计表

3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突泉县近年来中小学生龋病防治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纵向看,中小学生总龋患率比2005年的57.48%、龋均比2005年的1.72有明显下降[1]。但从国家要求的12岁儿童恒牙龋均达到1.1以下的指标来看,还有一定距离。

本次调查可以看出,中小学生龋患依然很高,被调查学生总龋患率达到46.65%,龋均达到1.17,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乡村学生龋患率明显高于城镇学生,小学生龋患率明显高于中学生,女性龋患率高于男性(即乡女>乡男),与全国调查结果相吻合[2]。这一结论说明城镇学生家长对龋患的重视程度和学生本人的认知程度较高,城镇学校的健康教育开课情况、口腔卫生保健措施的落实情况都好于基层乡镇学校。女性龋患率高于男性,可能与女生较男生喜吃甜食和零食有关。

从影响因素上看,口腔保健知晓率、有效刷牙率、含氟牙膏使用率、龋失补充填比率均达不到国家规划的要求指标。但龋失补充填比率明显高于2005年全国第三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3],这与当地卫生部门集中组织龋患学生填补龋齿或缺齿有关。

综上所述,被调查地中小学生龋患防治有一定成效,但目前的龋患现状仍不容乐观,要坚持开展口腔卫生宣传,把《中国口腔卫生保健工作规划(2004-2010)》落到实处,把重点放到农村和城镇小学当中。加大宣传力度,保证健康教育授课,指导学生掌握正确刷牙方法,定期开展问卷调查,以便掌握学生口腔卫生的工作重点。集中组织龋患学生进行窝沟封闭防龋或预防性树脂充填等[4]。

参考文献

[1]曹宏.城乡中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调查.中国公共卫生,2005,21(增刊):51.

[2]季成叶.我国中小学生龋齿流行现状及龋患程度构成.中国学校卫生,2008,29(2):114.

[3]张博学.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年鉴社,2008:6.

口腔健康计划篇5

【关键词】口腔卫生;龋齿;因素分析,统计学;健康知识,态度,实践;学生,医科

【中图分类号】R179R161.5R7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9817(2007)07-0588-02

oralHealthConditionandinfluencingFactorsamongFreshmeninamedicalUniversity/wanGHai-lin*,SUnYing,taoFang-biao.*Departmentoforalmedicine,HospitalofStomatology,anhuimedicalUniversity,Hefei(230032),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oralhealthandtheoralhealthknowledgeandbehaviorsinfreshmenofmedicaluniversity,andtoprovidescientificevidencefororalhealtheducation.methodsDentalcariesandperiodontaldiseaseswereassessedstrictlybynationalsurveytableofdentalcariesandperiodontaldiseasesfor2557schoolstudents.Resultstheprevalenceofcarieswas39.7%,theaveragedecayedwas1.51,cariesactivityteethaccountedfor39.0%,thecariesmissingteethaccountedfor3.7%,cariesfilledteethaccountedfor9.7%.materiaalbaaveragezoneswere2.07±0.92,theincidencewas85.2%.Dentalcalculusaveragezoneswere2.24±0.75,andtheincidencewas81.2%.Gingivitisaveragezoneswere2.72±0.92,andtheincidencewas78.4%.thestudentshadpoorknowledgeaboutdentalcariesandperiodontaldiseasesororalhealthcare.Conclusiontheprevalenceofcariesandperiodontaldiseaseishighandthetreatmentpercentagewaslowerinthosecollegestudents.itisnecessarytopromoteoralhealthcarebehaviorsinfreshmen.

【Keywords】oralhygiene;Dentalcaries;Factoranalysis;Statistical;Health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Students,medical

监测大学新生口腔健康状况和口腔健康知识及健康行为,为制订口腔保健教育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4年组织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部分医务人员为新入学的2557名大学生进行了口腔健康检查,同时对口腔卫生习惯、卫生知识及口腔预防保健意识等进行了问卷调查。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04年9月某医科大学新入学学生2557名,年龄16~25岁,平均年龄(18.88±2.73)岁。其中男生1370名,女生1187名;农村学生1433名,城镇学生500名,城市学生624名。

1.2方法口腔检查依据wHo推荐的龋病检查标准评价龋齿状况[1];软垢、牙石及牙龈炎评价参照第2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标准[2],检查记录6个指定牙面,即右上第一磨牙(16)、右上中切牙(11)、左上第一磨牙(26)、左下中切牙(31)的颊面或唇面、下颌左侧第一磨牙(36)和右侧第一磨牙(46)的舌侧。

参考第2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18岁组口腔调查问卷进行调整与修改[2]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1)被调查者的一般情况;(2)口腔卫生习惯;(3)口腔卫生知识;(4)口腔卫生预防保健意识。调查问卷当场发放、填写、回收。

1.3质量控制参加调查的人员均为附属口腔医院口腔执业医师。调查前经过学习与培训,使用统一器械和染色剂,进行交叉重复试验检验,符合规定后,正式进行调查。调查结束后,随机抽取5%的受检者进行复查,结果相关系数达0.85。

1.4统计方法各项数据由专人负责输入,采取双录入方法。数据经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大学新生龋患情况由表1可见,在2557名受检者中,检出龋病者1000人,因龋失牙者95人,补牙者249人,龋失补总计1016人,患龋率为39.7%。男生患龋率低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检出龋齿3236颗,因龋失牙148颗,补牙483颗,龋失补牙总数3867颗。表2的结果显示,2557名大学生龋均为1.51,男生龋均低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龋者龋均为3.81。

2.2大学新生牙周疾病患病情况软垢检出率为85.2%,平均区段(2.07±0.08)个;牙石检出率为81.2%,平均区段(2.24±0.75)个;牙龈炎检出率为78.4%,平均区段(2.72±0.92)个。由表3可见,牙石、牙龈炎检出率男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软垢检出率男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大学生龋齿充填治疗情况比较表4显示,被调查患龋大学生中,龋齿充填治疗率女生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镇和城市学生龋齿充填治疗率高于农村,3组学生龋齿充填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龋齿是否得到充填治疗在父母文化程度不同的学生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4患龋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将性别、是否经常吃零食、是否睡前刷牙、是否睡前进食、是否定期检查、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与是否患龋齿进行单因素χ2检验,结果显示,是否定期检查、父亲文化程度、是否睡前进食在龋齿发病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531,8.490和1.978,p值分别为0.104,0.075和0.160)。将患龋与否作为因变量,将性别、经常吃零食、睡前刷牙、母亲文化程度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Forward法)分析,结果表明,女性、经常吃零食、睡前不刷牙是大学生龋病的危险因素,见表5。

2.5学生的口腔卫生知识及预防保健意识口腔卫生知识共14题,答对一题评1分,答错评0分,平均得分(10.12±1.66)分。经pearson相关分析,口腔卫生知识得分与龋齿补牙数、软垢、牙石、牙龈炎牙数无统计学相关性(r值分别为0.009,0.010,0.008,0.012,0.008和0.028,p值均>0.05)。结果还表明,入学新生对多吃甜食易患龋、刷牙可预防龋齿发生等基本常识有所了解,24.5%的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其牙龈出血的倾向与正确刷牙方法成明显的负相关。入学新生获取口腔卫生知识的主要途径有:相关书籍的占63.8%,新闻媒体(报纸、电视广告)的占27.8%,医务人员宣教的占8.4%。对专业性较强的知识,如窝沟封闭防龋,全口洁治术防牙周疾病等,大部分学生的回答是否定的。

3讨论

调查结果表明,某医科大学新生患龋率为39.7%,龋均为1.51,略低于2000年安徽省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结果[3],也低于全国同一年龄段人群检测结果[4]。男生患龋率和龋均明显低于女生。可能由于女生大多数家庭条件较好,食用致龋食物较多,而生长发育时期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口腔保健宣教还不够普及,没有口腔预防保健意识,导致女生龋患明显偏高[5]。因此,现阶段龋病治疗仍是口腔医生的工作重点之一。

结果还显示,软垢、牙石、牙龈炎检出率和平均区段均高于全国同年龄组[4]。提示应对安徽省大中小学生加强口腔卫生宣教,普及口腔卫生知识。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预防牙周疾病的发生、发展。

调查发现,龋齿充填治疗率(23.1%)远低于陈德风[6]2002年的调查结果,且龋齿充填治疗在性别和城乡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现为女生充填治疗高于男生;城镇治疗率高于农村。调查还发现龋病充填治疗与父母的文化程度有关,说明龋齿充填治疗与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和经济收入状况有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口腔保健的需求也在增加,这就要求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政府要加大口腔卫生事业的投入,合理分配口腔医学资源,使口腔疾病得到早期预防、早期治疗。青少年口腔卫生状况不仅与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有密切关系,还体现了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7]。

龋病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显示,母亲不同文化程度在龋齿发病的差异上有统计学意义。okada等[8]的实验性研究表明,家长的口腔健康行为可直接影响其子女的口腔健康状况,或通过耳濡目染,影响子女的口腔健康行为而间接影响子女的口腔健康状况。家长的行为对子女存在持续的潜在影响。家长的健康观念、受教育程度可以影响子女的口腔卫生习惯。因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生活模式,可能是导致此次调查父亲文化程度在龋齿发病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原因之一。家长的口腔卫生行为与子女的龋指数呈直接负相关[9]。调查结果证实,经常吃零食这一不良习惯是龋齿的好发诱因,而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可以有效地预防龋病。

(致谢:感谢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的江崇英老师,感谢公共卫生学院的苏虹、王静老师在研究的实施、数据分析中所给予的支持和帮助。)

4参考文献

[1]worldHealthorganization.oralhealthsurveys:Basicmethods.4thed,Geneva,wHo,1997:1-21.

[2]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第2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68-413.

[3]安徽省教育厅体卫艺处.2000年安徽省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资料汇编.合肥:安徽省教育厅,2002:43-49.

[4]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第2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92-360.

[5]庄润涛,罗京群.北京交通大学2002级新生口腔健康调查报告.北京口腔医学,2003,11(4):218-219.

[6]陈德风.850名新入学大学生口腔常见疾病状况调查.中国全科医学,2004,7(11):818-819.

[7]李刚.临床口腔预防医学.西安:世界图书出版社西安公司出版,2000:222-268.

[8]oKaDam,KawamURam.influenceofparents'oralhealthbehaviouronoralhealthstatusoftheirschoolchildren:anexploratorystudyemployingacausalmodelingtechnique.intJpaediatrDent,2002,12:101-108.

口腔健康计划篇6

摘要目的:探讨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实施健康教育路径的方法。方法:83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在同步放、化疗过程中制定健康教育路径并实施。结果:全部患者均能按计划完成同步放、化疗,治疗后完全缓解率93.9%。结论:实施健康教育路径能使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按计划完成同步放、化疗,减少口腔黏膜及皮肤反应,从而能提高治疗效果及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鼻咽癌同步放化疗健康教育路径护理体会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9.254

鼻咽癌是我国南部地区常见的恶性肿瘤,尤其在广东珠江三角洲及广西西江流域一带发病率较高1。放射治疗目前仍然是治疗鼻咽癌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但由于其原发部位隐蔽,不易早期发现,病理分化差,恶性程度高,易呈浸润性生长及早期转移,很多患者就诊时多属晚期。对于晚期患者,单纯采用放疗,其疗效不甚理想。已有资料表明,采用放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可以提高局部区域控制率,并降低远地转移率,从而提高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2。2008年3月~2011年12月采用同步放、化疗治疗Ⅲ期及Ⅳa期鼻咽癌患者83例,按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进行了护理,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83例鼻咽癌患者均经鼻咽部病理检查证实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其中男62例,女21例;年龄29~71岁,平年龄45岁;根据2009年aJCC分期,Ⅲ期44例,Ⅳa期39例。全组患者均采用6mV—X线常规外照射,在放疗过程中,所有患者每周均予奈达铂40mg/m2同步化疗。

方法:制定鼻咽癌健康教育路径,并形成表格,由责任护士负责实施,包括一对一教育,健康教育宣传手册,健康教育课堂集体授课等,护士长及护理小组组长评估效果,如发现患者有不正确的健康行为或有疑问时,随时纠正不良行为或给予解答。

⑴入院第1天,介绍病区环境,次日各项检查的目的、意义。

⑵入院第2、第3天介绍疾病相关知识,放化疗流程。

⑶放疗开始3天内介绍放疗的不良反应,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功能锻炼等方面知识。①放射性口腔、口咽炎的护理:口腔、口咽护理在鼻咽癌放、化疗患者的治疗中十分重要。治疗后口腔和口咽部的放射性黏膜炎一般发生在放疗后的3~4周,表现为口干、咽痛、口腔溃疡等症状,并随放疗时间及剂量的增加而呈逐渐增加趋势3,严重时可影响患者进食。嘱患者餐前、餐后各用软毛牙刷刷牙1次,每天用淡盐水或漱口液漱口3次,黏膜反应重者应每天给予雾化吸入2次,并嘱患者多饮水,以保持口咽湿润,减轻疼痛,必要时予抗炎治疗。剧烈疼痛者可在口腔黏膜溃疡局部喷麻醉剂,以便能够进食。②放射野皮肤保护指导:放射性皮肤反应一般分为干性和湿性两种,干性皮肤反应表现为皮肤瘙痒、色素沉着及脱皮,但无渗出物,不会造成感染4。湿性皮肤反应则表现为照射区皮肤有湿疹、水泡,严重时可造成糜烂、破溃。对于损伤较轻的湿性皮肤反应,可给予三乙醇胺乳膏局部涂抹。为减轻皮肤反应,在治疗开始时就交代患者穿棉质内衣,禁穿高领硬领衣服,勿使用刺激性清洗消毒剂、护肤品,防日晒、防冷热刺激,剪短磨平指甲,出现皮肤瘙痒时勿挠抓,切勿洗脱照射野标记,保持照射野界线清楚及皮肤的清洁、干燥。③张口锻炼指导:张口锻炼3次/日,每次3分钟,同时行扣齿错齿、按摩牙龈、按摩颞下颌关节、鼓腮、伸舌弹舌、转颈、抬肩锻炼。

⑷化疗前1天介绍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滴速要求,应对不良反应的方法、饮食指导、心理指导。①心理指导:患者对治疗方案缺乏了解,而且由于治疗后反应和预后的不确定性,往往出现恐惧、焦虑、怀疑、悲观和失望的心理,很多患者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复合心理5。因此,尽可能给予患者关心和照顾,多沟通,向患者解释治疗后常见的不良反应,消除由于出现的这些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的心理症结,介绍治疗效果较好的患者,使他们相互交流经验,同时做好家属的工作,争取得到家庭及社会的支持。②饮食指导:患者放、化疗后常出现口腔黏膜反应及食欲不佳,进食量少,易造成营养不良,以致影响治疗和康复。因此应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及易消化的食物,并且应戒烟酒,禁食辛辣及干硬、过热的食物,多食水果、蔬菜,鼓励患者多饮水,使肿瘤坏死组织尽快排出体外,促进患者早日康复。③化疗常见不良反应应对指导:胃肠道反应:用药前使用止吐药物预防,出现频繁呕吐需要给予补液治疗。及时清理呕吐物,呕吐后漱口,取舒适,清淡饮食。泌尿系毒性反应:嘱患者大量饮水,使尿量2000~3000ml/日以上,按医嘱使用利尿剂,输液量3000ml以上,碱化尿液。神经系统毒性:防性低血压,防冷刺激,按医嘱使用营养神经药。骨髓抑制:卧床休息,口腔护理,空气消毒及隔离,预防感染。

⑸出院指导:复查时间,放射野皮肤避免日照,注意口腔卫生,坚持功能锻炼,保养鼻腔,饮食指导等。

结果

83例患者全部能按计划完成同步放、化疗,治疗后完全缓解率93.9%(78/83),口腔黏膜反应≤Ⅱ级,皮肤反应≤Ⅱ度,没发生张口受限。

口腔健康计划篇7

[关键词]口腔健康教育;学龄前儿童;口腔卫生行为;乳牙;龋病;患龋率

[中图分类号]R473.78;R78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9701(2016)32-0129-04

我国学龄前儿童存在患龋率高、口腔健康行为养成率低的现象[1]。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中全国5岁儿童患龋率为66%,龋均为3.09。良好的口腔健康行为是预防龋病的有力保障。而学龄前儿童家长的口腔健康理念可能直接影响儿童的口腔卫生行为[2,3]。本调查选择杭州主城区和城乡结合部两所幼儿园,研究对象分别是主城区儿童和城乡结合部外来务工人员儿童,分别进行口腔龋齿检查和家长口腔健康教育,并进行比较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5年3月在杭州市两所公立幼儿园:一所位于主城区,抽取124名儿童,其中男童67名,女童57名,年龄3~6岁,平均4.5岁;一所位于城乡结合部(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幼儿园),抽取137名儿童,其中男童64名,女童73名,年龄3~6岁,平均4.5岁。2016年3月对这两所幼儿园再次进行口腔龋病检查,主城区幼儿园共抽取123名儿童,其中男童67名,女童56名,年龄3~6岁,平均4.5岁,城乡结合部幼儿园共抽取122名儿童,其中男童60名,女童62名,年龄3~6岁,平均4.5岁。

1.2方法

1.2.1检查方法和诊断标准在口腔健康教育前、后分别对两所幼儿园的儿童进行口腔检查。检查项目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的诊断标准进行记录[4]。检查在人工光源下,以视诊结合探诊的方式进行。检查器械包括平面口镜和Cpi探针。分别记录乳牙龋坏牙数(decayedteeth,dt)、乳牙因龋缺失的牙数(missingteeth,mt)、乳牙因龋充填的牙数(fillingteeth,ft)。计算乳牙龋均(人均乳牙龋坏、因龋缺失及因龋充填的牙数,dmft/受检人数)、龋补充填比[因龋充填的牙数与患龋牙数及因龋充填牙数总和的百分比,ft/(dt+ft)×100%]和患龋率(患龋人数占受检人数的百分比)。

1.2.2质量控制调查前统一诊断标准,4名检查者经过标准一致性实验,Kappa值均>0.8,并且由高年资医师负责质量监控。两所幼儿园检查均由同一批医生完成。

1.2.3健康教育方法针对幼儿家长和老师开展持续一年幼儿口腔知识讲座,每月一次,每次20min,每次围绕一个主题,内容涉及(1)胚胎期乳牙恒牙的发育;(2)乳牙的重要性;(3)龋齿是怎么发生的;(4)为什么要刷牙?何时开始刷牙?(5)正确的刷牙方法;(6)乳牙龋齿的危害;(7)儿童定期口腔检查的重要性;(8)乳磨牙窝沟封闭的意义;(9)甜食与龋齿的关系;(10)如何让宝宝爱上刷牙;(11)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12)正确的口腔保健理念等。每月举行一次幼儿刷牙比赛;给家长发放口腔健康知识小册子及折页等宣传资料,教室内张贴爱牙刷牙宣传画,组织儿童观看爱牙刷牙动画片。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建立数据库,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乳牙龋指数用dt、mt和ft表示。群体患龋情况用龋均和患龋率表示,龋补充填比表示乳牙龋得到治疗的情况。

2.1杭州市两所幼儿园儿童乳牙龋均、患龋率及龋补充填比比较

口腔健康教育后与之前相比,主城区幼儿园儿童乳牙龋均(t=0.023,p=0.037)和患龋率(χ2=8.569,p=0.024)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主城区幼儿园龋补充填比在健康教育后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37,p=0.012),而城乡结合部幼儿园儿童患龋率和龋补充填比在教育前后无差异(p>0.05),仅乳牙龋均呈下降趋势(p0.05),龋补充填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杭州市两所幼儿园儿童乳牙dt、mt、ft及构成比比较

两所幼儿园儿童在健康教育后,龋齿均数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杭州市伤幼儿园儿童乳牙龋、失、补人数百分比及构成比比较

健康教育后,主城区幼儿园乳牙龋坏人数百分比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23,p=0.041);因龋乳牙缺失人数百分比持平。健康教育后,主城区幼儿园龋齿充填人数百分比明显上升(χ2=6.875,p=0.032),而城乡结合部幼儿园上升不明显(p>0.05)。健康教育前,两所幼儿园d、m和f人数及构成比无差异。健康教育后,主城区幼儿园的ft人数和构成比明显高于城乡结合部幼儿园(χ2=6.214,p=0.023)(表3)。

2.4杭州市两所幼儿园性别对乳牙龋均及患龋率的影响

两所幼儿园男女生龋均及患龋率在健康教育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4)。

3讨论

龋齿对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危害巨大。由于乳牙髓角高,髓腔大,根管粗,一旦龋病累及牙髓腔,牙髓病会快速发展形成根尖周病变[5],引起根尖周组织的肿胀,疼痛,患儿不能咬合,对进食和消化均会产生影响,不利于儿童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6]。长时间未受到控制的根尖周病变甚至可能引起儿童颌骨和牙弓的发育异常,导致恒牙列萌出后牙列不齐,给孩子和家长的心理均会带来负担[7]。但家长常常认为乳牙总是要换的,忽视乳牙龋坏的危害[8]。因此学龄前儿童家长口腔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直接影响家长对儿童口腔卫生行为的引导和监督[9,10]。有研究表明家长让儿童越早开始刷牙并坚持早晚刷牙,用正确的方法刷牙,其防龋效果越好[11]。本研究针对杭州市主城区和城乡结合部两所幼儿园儿童家长进行为期一年的口腔健康教育,内容主要涉及口腔保健知识、正确的刷牙方法、正确的护牙爱牙理念、乳牙的重要作用等,以期提高儿童家长的口腔保健知识认知度进而引导学龄前儿童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并探讨其对学龄前儿童龋病状况的影响。

本调查结果表明,口腔健康教育后,主城区幼儿园儿童乳牙龋均和患龋率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健康教育前、后主城区幼儿园儿童乳牙龋均和患龋率均低于城乡结合部幼儿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主城区幼儿园龋补充填比在健康教育后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乡结合部幼儿园患龋率和龋补充填比在教育前后无差异,但乳牙龋均呈下降趋势。家长经过口腔健康教育,提高了口腔保健知识认知度,能够正确认识乳牙的重要性,关注幼儿的口腔卫生健康,引起儿童口腔卫生行为的改变,乳牙龋均和患龋率呈现下降趋势。然而目前,从幼儿园教育开始的健康教育活动不多,重视力度不够,因此建议政府重视对学龄前儿童家长的口腔健康教育[12,13]。口腔健康从娃娃抓起。对学龄前儿童家长的健康教育应制定合理的计划,纳入常规,并扩大范围到社区[14]。

本次调查发现城乡结合部幼儿园儿童的患龋率和龋均均高于主城区幼儿园,而龋补充填率却明显低于主城区幼儿园。且在口腔健康教育后,城乡结合部幼儿园儿童的乳牙龋补充填率并无明显改变。城乡结合部幼儿园儿童父母多为进城务工人员,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口腔保健意识欠缺,收入相对有限,对子女口腔健康的投入欠缺。由此可见父母的职业、受教育程度、口腔健康教育接受度、对口腔疾病状况的重视度以及对学龄前儿童的口腔健康投入度均与学龄前儿童口腔龋病情况相关[15]。

对乳牙龋均构成比和乳牙龋失补百分比深入分析表明,健康教育后,患龋牙齿均数依然占据较高的比例,因龋缺失牙齿均数比例较低,但龋补充填比依然不太理想,尤其在城乡结合部幼儿园。这提示虽然健康教育后学龄前儿童的龋均和患龋率有明显下降趋势,家长对乳牙龋坏的危害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但杭州市的儿童龋病防治策略仍需要进一步的推进。口腔保健意识的提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失牙人数的下降表现缓慢,但龋齿充填人数的变化可以出现的更早。对儿童家长应进行持续不断的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家长的口腔保健意识,继续提倡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把口腔卫生知识教育纳入公共卫生健康教育体系,推动全社会尤其是家庭和学校的广泛参与。对经济困难家庭政府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改善学龄前儿童龋齿治疗情况[16]。

有关性别与龋病的关系,目前尚无明确的定论,大多数调查显示乳牙患龋率男性略高于女性[17],但本次调查中男女儿童患龋率与患龋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国内部分省市调查结果一致[18,19]。

本研究表明,对幼儿园家长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可以增进儿童及家长口腔健康知识认知度,是督促学龄前儿童养成良好口腔卫生行为可改善儿童患龋状况的有力措施,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幼儿园及农村留守儿童幼儿园更应加大教育宣传力度[20]。

[参考文献]

[1]陈玲,张忠良.2299名学龄前儿童家长口腔健康知识的调查[J].广东牙病防治,2014,22(11):579-582.

[2]millere,LeeJY,DewaltDa,etal.impactofcaregiverliteracyonchildren'soralhealthoutcomes[J].pediatrics,2010,126(1):107-114.

[3]VannwFJr,LeeJY,BakerD,etal.oralhealthliteracyamongfemalecaregivers:impactonoralhealthoutcomesinearlychildhood[J].JDentRes,2010,89(12):1395-1400.

[4]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调技术指导组.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30.

[5]theocharopouloua,LagerweijmD,vanStrijpaJ.UseoftheiCDaSsystemandtwofluorescence-basedintraoraldevicesforexaminationofocclusalsurfaces[J].eurJpaediatrDent,2015,16(1):51-55.

[6]LlenaC,Leydaa,FornerL,etal.associationbetweenthenumberofearlycariouslesionsanddietinchildrenwithahighprevalenceofcaries[J].eurJpaediatrDent,2015,16(1):7-12.

[7]Horowitzam,KleinmanDV,Childw,etal.perspectivesofmarylandadultsregardingcariesprevention[J].amJpublicHealth,2015,105(5):e58-e64.

[8]白云洋,张笋.天津城区学龄前儿童及家庭口腔健康行为[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3):343-345.

[9]翁金龙,凌广慧,徐天婷,等.口腔卫生宣教和强化刷牙对学龄前儿童口腔卫生的影响[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13,27(4):193-195.

[10]Ghazalt,LevySm,ChildersnK,etal.Factorsassociatedwithearlychildhoodcariesincidenceamonghighcaries-riskchildren[J].CommunityDentoralepidemiol,2015,16(2):317-326.

[11]张媛媛,石兴莲,程华刚,等.遵义市城乡儿童龋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7):4439-4441.

[12]慧兰.兰州市城区3-6岁儿童零食行为现状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5):414-415.

[13]李香君,周志江,吴贤清.不同年龄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1,27(6):691-692.

[14]马艳艳,张轶勋,张瑞,等.朝阳区托幼儿童口腔卫生习惯及健康教育人员现状调查.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4,25(3):498-500.

[15]蒋琳,庄庆明,王金华,等.重庆市学龄前儿童龋病状况调查[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4,32(5):472-475.

[16]唐琪,王维倩,杨宇,等.2010-2012年杭州市12岁年龄组儿童恒牙龋病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2):278-280.

[17]李克增,李雪,胡德渝,等.780名5岁儿童乳牙患龋情况调查分析[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8,26(1):70-72.

[18]林居红,刘桥,王金华,等.重庆市5岁儿童龋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8,3(2):220-222.

[19]李秋忠,曾晓娟.儿童口腔健康促进模式研究进展[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4):511-512.

口腔健康计划篇8

[关键词]婴幼儿;口腔健康;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R78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17)01(b)-0066-04

analysisandinterventionoforalhealthstatusofinfantsincommunity

SHaoRuohengGUanFeiwanGmengxingZHaoLipingLiYuehua

DepartmentofStomatology,Children'sHospital,Capitalinstituteofpediatrics,Beijing10002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oralhealthstatusofinfantsincommunity,andexploretheinterventionmethod.methods503casesofinfantsinwannianhuachengCommunityofFengtaiDistrictinBeijingCityfromFebruary2013tomarch2015wereselectedastheinterventiongroup,andtheirindividualoralhealthrecordsincludingdentalconditions,oralmucosaandtherelatedsofttissuestructure,teeth,feedinghabits,oralhabitswereestablished.theguidanceoffamilyrelatedknowledgewascarriedout,anddiagnosedthediseaseinearlystage.allinfantswerefollowedupfor1.5to2years.502casesofchildreninsameageastheinfantsofinterventiongroupwereselectedasthecontrolgroupinkindergarten,whodidn'thaveoralhealthrecords.theinfantoralhealthknowledgeawarenessrateofparents,thecariesrateandDmFtandbadoralhabitswerecomparedbetweenthetwogroups.ResultsBeforetheintervention,theinfantoralhealthknowledgeawarenessrateofparentsinthecontrolgroupwas76.10%(382/502),whichintheinterventiongroupwas76.93%(387/503),there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afterfilingnursingintervention,theinfantoralhealthknowledgeawarenessrateofparentsintheinterventiongroupelevatedto86.08%(433/503),whichinthecontrolgroupwas71.71%(361/502),therewasa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intermsoforaldiseases,atthebeginningofthestudy,thecariesrateandDmFtininfantsofthetwogroupswere0,therewasnostatisticalsignificance(p>0.05).afterfilingnursingintervention,thecariesratewas43.03%(216/502)andDmFtwas0.98inthecontrolgroup,whichwas30.02%(151/503)and0.62respectivelyintheinterventiongroup,thecariesrateandDmFtintheinterventiongroupweresignificantlylowerthanthosein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swerestatisticalsignificance(p<0.05).infieldofbadoralhabits,afterthenursingintervention,therateofbadoralhabitsintheinterventiongroupwas17.10%(86/503),andthecontrolgroupwas32.07%(161/502),therateofbadoralhabitsintheinterventiongroupwassignificantlylow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and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establishingtheoralhealthrecordstomanagetheoralhealthstatusofinfantscansignificantlyreducetheincidenceoforaldiseasesininfants,andsignificantlyimprovetheiroralhealthstatus,whichhasapositivesignificance.

[Keywords]infants;oralhealth;Recordsmanagement

wHo对109个国家12岁儿童牙齿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指出当今世界儿童的牙齿状况仍然不容乐观,因此,建议各国制订和推广有效的预防政策和方案。我国近年来对婴幼儿口腔疾病的相关因素和疾病的早期干预多有研究,得出口腔健康早期干预是一项重要措施[1]。与发达国家相比,社会大众对婴幼儿口腔保健认知程度不高,甚至一些非口腔专业的其他领域医护人员对儿童口腔相关疾病的预防、健康习惯的养成、儿童口腔患病后病情m展对相关生长发育的影响既缺乏概念也不够重视[2]。因此,加强对婴幼儿口腔健康状况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尝试采用对婴幼儿建立口腔健康档案的模式介入儿童的口腔保健,旨在为提高婴幼儿的口腔健康状况提供研究资料。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3月北京市丰台区万年花城社区的婴幼儿503名作为干预组,男254名,女249名;胎龄38~42周,平均(39.51±5.19)周;出生时体重为2285~3852g,平均(3075.16±954.61)g。干预组婴幼儿6月龄~1岁时建立口腔健康档案。通过1.5~2年的追踪后,干预组婴幼儿平均年龄(2.71±0.42)岁。选取同社区同年龄入幼儿园的未建立档案儿童502名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2.83±0.57)岁;男256名,女246名;出生时胎龄36~41周,平均(38.47±5.22)周;出生时体重为2300~4017g,平均(3015.13±973.64)g。干预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分布、胎龄及出生时体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避免了由于早产、肥胖等原因对后期实验的影响,具有较好的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出生时口腔健康状况良好;②无先天传染性疾病;③无先天性认知障碍等精神疾病。排除标准:①追踪期间失访者;②先天性兔唇婴儿;③家长有认知障碍难以配合者。

1.2方法

1.2.1干预情况在干预组婴幼儿6月龄~1岁时建立口腔健康档案,包括牙体情况、口腔黏膜及相关软组织结构、牙齿咬合、喂养习惯、口腔不良习惯(吮手指、吐舌头、舌舔牙等)等个体化资料,以及婴幼儿口腔清洁开始时间、方式、工具的使用和频率,婴幼儿父母的自我饮食习惯、口腔清洁情况、口腔就医和保健等情况。并在社区开展针对家长、社区医生、幼儿园保健医的口腔公益保健宣教。建立档案时,包括针对婴幼儿展开的口腔检查以及针对家长展开的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健康行为、个人特征、健康知识、家庭环境等。有针对性地进行家庭相关知识指导,进行早期疾病诊断。通过1.5~2年的追踪,期间根据幼儿口腔的具体情况针对性地对所建立的档案进行追踪记录,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干预方式进行适当合理的调整。

1.2.2婴幼儿家长口腔保健知识问卷包括以下问题[3]:①龋齿是由于细菌利用糖产酸腐蚀牙齿而引起的吗?②小头软毛刷是适合儿童使用的保健牙刷吗?③幼儿应使用儿童牙膏吗?④患了龋齿的乳牙是否及时到医院补?⑤最容易引起龋齿的坏习惯是睡前吃零食吗?⑥少吃含糖粘性食品是预防龋齿的好习惯吗?⑦龋齿对身体最重要的危害是引起心、肾等全身性疾病吗?⑧窝沟封闭是预防龋齿的口腔保健措施之一吗?⑨每次刷牙的时间是否少于3分钟?⑩竖刷法是正确的刷牙方法吗?

1.3观察指标

检查两组婴幼儿干预前后的相关牙体疾病(包括患龋率、龋均等)和口腔不良习惯等指标,讨论建立婴幼儿口腔档案的积极意义。以wHo推荐的龋齿诊断标准[4]作为本研究的龋齿检查标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干预前后两组婴幼儿的患龋率及龋均比较

在口腔疾病方面,在研究初期两组婴幼儿的患龋率、龋均数均为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建档护理干预后,干预组婴幼儿的患龋率、龋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干预前后两组婴幼儿的口腔不良习惯及家长的婴幼儿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比较

干预前两组家长的婴幼儿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建档护理干预后,干预组家长的婴幼儿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口腔不良习惯方面,干预前,两组婴幼儿的口腔不良习惯出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口腔不良习惯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相关统计显示,我国专业儿科医生严重缺乏,儿科口腔医生比儿童比例更是严重不足[5-7]。大部分专业儿科医生已经超负荷应付门诊中疾病的治疗,无暇在有限的工作时间中去大力开展预防,使得不预防患病率高成为恶性循环。本研究尝试由专业儿科口腔医生协助社区基层口腔医生以家庭儿童口腔医生的模式介入儿童的口腔保健,建立涵盖口腔行为习惯和疾病家族史、现有口腔详细检查以及检查后有针对性的保健指导乃至必要治疗的内容全面的口腔档案,除了对于常见龋病的防控,还可以及时发现和终止婴幼儿早期口腔不良行为习惯,有效避免或减轻相关颌面部发育畸形的程度,并通过对干预组婴幼儿进行建立涵盖口腔行为习惯、家庭各种因素等内容全面的口腔档案,有效降低了婴幼儿的患龋率与龋均,改善了婴幼儿的口腔行为习惯,具有较高的现实价值。

本研究结果显示,进行建档护理干预后,干预组婴幼儿的患龋率以及龋均的显著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力证明了对婴幼儿进行早期干预护理对其口腔健康的重要意义。由此,将婴幼儿口腔健康早期干预推广的呼声一直不断。由于我国儿科口腔医生的严重不足,同时儿科牙医忙于应付各种常见疾病的治疗,且基层社区口腔医生的儿科口腔保健知识和儿科口腔疾病辨别诊断能力较弱,导致婴幼儿口腔牙病早期无法得到有效干预,进一步出现儿童的重度龋病导致颌面部蜂窝织炎、乳牙早失乃至牙合咬合紊乱恒牙异位萌出等一系列发育异常[8-10]。本研究结果还表明,建档护理干预后,干预组婴幼儿家长的婴幼儿口腔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研究初期对婴幼儿家长进行的口腔公益保健宣教,有效提高了家长对相应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在没有专业医护人员指导的情况下,家长自身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婴幼儿口腔健康的日常护理,对婴幼儿的口腔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还表明,在干预1年后,对照组家长的婴幼儿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不增反降,这说明随着婴幼儿年龄的增长,家长对其口腔健康的关注度有所下降。研究表明,在婴幼儿的生长过程中,家长对婴幼儿给予稳定的关心,可明显改善婴幼儿的口腔健康状况[11-13]。

通过2年左右试点社区人群的档案建立和规范,完善了档案建立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培训基层社区口腔医生儿童口腔常见多发疾病诊治方法和预防保健知识,使大多数婴幼儿口腔疾病可以在常规社区体检中被及时发现、干预和治疗,综合统计后得到有效降低龋病及不良生活和喂养习惯导致的颌面部发育异常的比例和治疗费用,为婴幼儿档案建立加入基层婴幼儿常规保健项目打下基础,预期计划的完成情况较好。但研究过程中也出F了一些问题,例如建立档案人群的选择和长期随访的依从性难以保证,或者对建档内容的规范性和健康指导的准确性保证落实情况等,因此在今后的在实际操作时,应着重注意以上问题,将建档管理的效用最大化。反观目前的儿保门诊,针对婴幼儿的口腔方面只局限于对乳牙的萌出情况,缺少更为细致、具体的检查内容和教育内容[14-16]。且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政府部门对4~18周岁人群进行的口腔健康普查投入了较多的资金与人力,但对新生儿的投入较少[17-18]。且一旦口腔出现疾病,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基本医疗的治疗定价较低,尤其儿童的很多手工操作相关治疗费用仅为成人的一半[19-20]。因此,如果能在早期就开展对婴幼儿口腔健康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将婴幼儿的口腔保健工作前移,不仅可以节约政府在较大年龄儿童的口腔疾病治疗中的费用支出,还可以有效控制其患龋率,对保证婴幼儿的口腔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对婴幼儿的口腔健康状况进行建立档案管理的方式可以明显降低口腔疾病的发生率,改善婴幼儿的口腔健康状况,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曹采方.对牙周病和龋齿患病率的思考――如何解读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的资料[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3,48(5):257-259.

[2]冯惠芬,钟春仪,巢枫榕,等.从化市小学生口腔健康观念知晓率的性别差异[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2,28(2):246-249.

[3]侯庆中,刘寿桃,何静,等.幼儿家长口腔保健知识与行为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4,20(7):658-659.

[4]王伟健,王左敏,俞艳平,等.wHo两种龋病诊断标准的临床应用研究[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2,16(1):46-47.

[5]顾育盈,孙嵩,李莉,等.幼儿家长口腔健康知识教育对儿童口腔健康状况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9):174-175.

[6]蒋宝凤,蔡蔚,张莲华,等.婴幼儿口腔健康3年干预模式与效果的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1):1523-1524.

[7]姚林洁,林非欧.婴幼儿口腔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3):3631-3632.

[8]曹轶婷,祝策,徐玮,等.上海市11~14岁儿童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调查分析[J].上海口腔医学,2015,24(3):345-350.

[9]陈周焕,刘建国,张剑,等.婴幼儿龋病防治的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24):11729-11732.

[10]王国珍,罗云纲,魏洪涛,等.儿童龋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8):1545-1548.

[11]李何,曾晓娟,李秋忠,等.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2,29(2):309-311.

[12]严黎吉.对老年口腔疾病患者进行口腔修复治疗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19):232-233.

[13]钟俊华,曾念彬.家长口腔健康素养在学生牙病防治中的作用[J].西部医学,2014,26(9):1204-1206.

[14]曹骏瑶,叶玮.儿童口腔健康相关生存质量量表在临床中的应用[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5,31(8):507-509.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办公厅.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3,14(4):251-256.

[16]蔡楠,王桂茹,侯丹丹,等.小学生口腔健康知、信、行现状及口腔健康教育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9):2002-2004.

[17]阿依努尔・阿不都热衣木,赵今.婴幼儿龋病预防方法研究回顾[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4,25(2):74-76.

[18]梁翠媚,赵霞桂,容林惠,等.江门市区学龄前儿童龋病调查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20(8):761-762.

[19]辜双娇,林居红,王孟宏,等.重庆市4~17岁孤儿口腔健康现状调查分析[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4,32(4):378-381.

口腔健康计划篇9

【关键词】龋齿;牙龈出血;牙石;流行病学研究;儿童

【中图分类号】R179R78R78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9817(2008)12-1129-02

为了解河南省人群口腔健康状况和口腔疾病的发病趋势,监测和评价《河南省牙防中期规划目标(1999-2005)》的实施情况,根据卫生部疾病控制司批准开展的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的要求,2005年对河南省城乡人群的口腔疾病患病状况及口腔健康行为进行了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笔者对12岁年龄组人群的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根据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的要求,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方法,利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由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小组随机抽取区(县)级单位以及街道(乡镇)级单位。在此基础上,省流调组从每个街道(乡镇)抽取2个居委会(行政村),然后从被抽中的居委会(行政村)所有适龄人群中随机抽取各年龄组的被调查个体。选取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平顶山市湛河区、项城市、汝州市、濮阳县、唐河县12岁年龄组儿童共784人,其中城市391人,农村393人;男生390人,女生394人。

1.2方法调查项目包括牙列状况(只检查冠龋)、牙周状况(全口牙齿)、牙龈出血和牙结石、氟牙症。参加口腔检查人员全省共3人,均具备口腔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从事口腔内科临床工作3年以上。调查工作开始前,均经过卫生部组织的培训,获得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口腔检查资格证书。在调查过程中,全国第三次口腔健康流调技术指导组进行2次质量检查,每个口腔检查人员的Kappa值均在0.8以上。检查龋病、牙周疾病使用wHo推荐、上海市齿科器材厂生产的Cpi牙周探针及平面口镜。调查数据全国统一录入,数据的统计处理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完成。

2结果

2.1恒牙龋齿患病情况学生恒牙龋齿的患病率为19.13%。城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9,p>0.05),男、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5,p<0.05);恒牙龋均(DmFt)为0.29,城乡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0.54,p>0.05),男、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6,p>0.05),见表1。

2.2其他口腔健康状况在受检儿童中,检出有恒牙外伤的儿童19人,占2.42%,男、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0,p>0.05),城乡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0,p>0.05)。第二恒磨牙未萌的儿童占51.28%,男、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41,p<0.01),城、乡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2,p>0.05)。牙龈出血的儿童占29.61%,男、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2,p>0.05),城、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70,p<0.01)。平均每个儿童有1.06个牙位出血,男生牙龈出血的平均数为1.20个牙位,女生为0.93个牙位;城市儿童牙龈出血的平均数为0.22个牙位,农村为1.90个牙位。有牙结石的儿童占48.85%,男、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4,p>0.05),城、乡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6,p<0.01)。平均每个儿童有2.63个牙位有结石,男生牙结石的平均数为2.80个牙位,女生为2.46个牙位;城市儿童牙结石的平均数为1.20个牙位,农村为4.06个牙位。有不同程度氟牙症的儿童占19.05%,城、乡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7,p<0.05)。见表2。

3讨论

调查显示,河南省12岁儿童恒牙龋患率和龋均分别为19.13%和0.29。按照世界卫生组织龋病等级评价标准[1],河南省12岁年龄组儿童少年的龋齿患病处于较低水平;与2002年河南省第二次口腔流调的结果(23.3%)比较,呈下降趋势。分析其原因主要有2方面,一是2次调查龋病诊断标准不同,2005年龋病诊断采用的是wHo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第4版的标准;新标准要求必须有明显的龋洞或明显的釉质下破坏才可以诊断记录为“龋”,当可疑龋时不能记录为龋。二是河南省自1996年成立牙病防治领导小组以来,在牙病防治健康教育和儿童青少年龋病防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儿童龋病的患病率得到了一定的控制。

河南省12岁儿童恒牙龋齿充填率为4.0%,低于1995年全国流调的平均水平(11.05%),与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城市差距更大(1995年北京市恒龋充填率为18.45%,上海市为41.3%)。发达国家学生龋患率虽高,但龋齿的充填率一般都在75%以上。所以真正衡量一个国家口腔保健水平的指标不是龋患率,而是DmF构成比中的充填率(龋补率)[2]。

从调查结果还可以看出,河南省12岁城乡儿童牙龈出血及牙结石检出率农村高于城市,牙齿健康(无龋齿、牙龈出血和结石)儿童的检出率城市高于农村。因此,在河南省今后的牙病防治工作中,农村和农村青少年仍是重点。

建议进一步加强口腔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大力推广窝沟封闭、早期充填等适宜技术,不断强化和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口腔保健意识及口腔健康行为,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提高儿童青少年的口腔健康水平。

4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全国学生龋病、牙周疾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16.

口腔健康计划篇10

自我口腔保健

中老年人的自我口腔保健活动是他人无法取代的,是保持中老年人口腔健康的基础,主要包括:

刷牙中老年人应选择合乎口腔卫生要求的老人用或成人用保健牙刷。一般选用刷头较小,刷毛软而有弹性,刷柄易握,不易滑脱。牙膏最好选用含氟牙膏,可以预防根面龋和减轻由于牙齿磨耗、磨损引起牙本质过敏症。应选用“上下加旋转”的刷牙方法,除每天早晚刷牙外,每餐后刷牙对中老年人都有好处,值得提倡。

洁牙由于中老年人牙龈退缩,牙缝较宽,牙齿稀疏,光靠刷牙还不足以保持牙齿清洁。在有条件时,推荐使用间隙刷,或者使用牙线洁牙,有利于去除邻面与根面的食物残渣。当口腔中有孤立牙时,也建议使用纱布或条带清洁牙面。

剔牙选用扁平或锥形样木质牙签,顺着每个牙缝的两个牙面缓慢滑动,不要用力过猛过快,可帮助清洗牙邻面的软垢。

漱口每餐之后用清水漱口是一种好习惯,必要时可以遵医嘱使用一些具有抗炎作用的漱口水,然而对于口腔稀释能力差的中老年人不建议使用高浓度漱口水。但漱口不能替代刷牙,因为漱口达不到去除牙菌斑的作用。

纠正不良卫生习惯与生活方式包括戒除烟酒、不用牙开瓶盖、不咬硬物等。

保证营养

良好的营养状态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康复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中老年人由于多种因素影响特别容易营养不良,一般中老年人需要的热量、蛋白质比青少年少;但对钙、铁等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要量则随年龄增长而相应增加。要严格限制甜食,多吃新鲜蔬菜与瓜果,合理安排膳食。

定期口腔检查

定期口腔检查是疾病预防、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的基础。一般建议半年复查一次,有条件的可以三个月复查一次。定期检查主要检查龋病、牙周病、黏膜疾病等等。

龋病形成速度因人而异,中老年人口腔卫生状况普遍较差,龋病发展较快,一般半年检查一次。检查过程中中老年人应讲明症状和部位,配合医生的检查,主要检查每个牙齿唇颊面及邻面有无龋洞,或能否被器械钩住,必要时可以摄片明确检查部位。

牙周病在中老年人中的发病率较高,检查过程中不仅要查看牙龈组织有无红肿、出血、溢脓、退缩,牙齿周边有无结石,牙根有无暴露、有无无法保留的牙齿,严重时需摄片查看牙槽骨有无吸收、牙根的情况。一般推荐半年洗一次牙。

部分黏膜疾病是癌前病变,此时定期检查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口腔内存在反复发作的破溃、溃疡、口腔内突发性斑块者应该及时就诊,就诊时主要检查唇颊黏膜及舌体有无破溃、溃疡、条纹及斑块等,就诊后应根据医嘱回访。一般建议三个月复查一次。

做到有病就医

患有口腔疾病的中老年人应及时治疗和修复,尽早恢复口腔功能,减轻余留牙的咀嚼负担,维护口腔健康。

现实生活里,中老年人常忽视口腔问题,就诊次数较少,其实,中老年人应该重视口腔卫生与保健,不仅可以避免疾病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的疾病可以及早治疗,提高生存率的同时提升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希望中老年人了解部分口腔知识后能养成定期检查和就诊的习惯,改善口腔卫生状况。

治疗全身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