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儿童心理健康心得体会十篇儿童心理健康心得体会十篇

儿童心理健康心得体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1:55

儿童心理健康心得体会篇1

积极心理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未成年孩子。近些年,我国城市化速度加快,农村很多年轻的爸爸妈妈到城市打工,由于条件限制,将未成年的孩子留在家乡由其他亲人照看,致使很多中小学生成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因为不能像正常孩子那样享有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容易出现一些不健康心理和不良行为,严重的甚至出现犯罪行为。因此,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中小学也对留守儿童开展了不同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但效果不显著,留守儿童的许多心理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原因在于当前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以传统的消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思想,过分地关注和渲染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给留守儿童贴上“问题儿童”的标签,诱发了留守儿童消极的心理暗示和痛苦的心理联想,忽略了多数留守儿童都是健康儿童的事实,忽略了留守儿童身上的积极因素和积极潜能,阻碍留守儿童的积极评价。所以对当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改革刻不容缓。本文试图从积极心理学视野出发,分析当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一、积极心理学概述

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个体身上都存在固有的、潜在的、实际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和优秀品质,如果能够挖掘出来,个体就拥有强大的力量解决自我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人生得到完满发展,个体就能获得美好、幸福的生活。

积极心理学侧重从下列三个方面来研究个体自身的积极潜能和力量:第一,主观层面,研究人的主观体验,包括希望、满足、乐观、安宁和幸福等,其中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是研究的重点,是指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未来。第二,个体层面,研究人的心理品质,尤其关注有关积极力量和美德的心理品质,如智慧、勇气、仁慈、感激等24种积极心理品质,并试图探讨能够帮助人拥有这些积极心理品质的途径和方法。第三,群体层面,研究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积极的组织系统,包括社会系统、家庭系统和学校系统,探讨个体如何利用这些积极组织促进自己积极品质的发展。

二、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当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当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比较消极

当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认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预防和治疗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这种以问题导向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把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服务对象与工作范围变窄,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是面对那些有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其他的留守儿童就没有关注到。而且对于这些有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也仅仅是帮助克服心理问题,而没有对他们进行发展性教育,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留守儿童中应该能发挥的更大作用。

2.当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比较片面

传统主流心理学把各种心理问题的症状和处理方法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认为没有心理问题的个体就是健康的个体。在这种消极心理学理念指导下的当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其内容也是片面而消极的,只注重给留守儿童介绍他们群体中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的症状,并帮助他们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的各种缺点、弱势以及心理问题,分析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掌握心理问题预防和治疗的技术和方法。这种心理健康教育可能对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造成不良影响,留守儿童容易出现错误认知,以为所有的留守儿童都存在心理问题,对号入座,错误地给自己贴上存在某种心理问题的标签,产生消沉痛苦的情绪感受。即使在心理辅导教师的帮助下,解决了心理问题,留守儿童也只学会了如何避免和克服这种不良心理状态,不会主动挖掘和利用自己拥有的积极的潜能、积极的力量去促进自己完美地发展,实现幸福人生。

3.当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形式比较单一

当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形式比较单一,主要是通过讲授法传授给留守儿童有关心理问题的知识。这种讲授法存在很多的弊端:(1)留守儿童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被激发,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效果不佳;(2)教师只是单向地向留守儿童传授知识,没有能够从留守儿童那里得到及时的反馈,不能够根据他们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3)师生之间或留守儿童之间的互动很少,不利于他们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以及团队合作等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4.当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体系不完善

完善的评价体系能起到导向、监督、检查、调解、激励的作用,从积极心理学视野看,当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体系非常不完善,体现在:(1)评价的指标消极。学校通常根据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的多少来衡量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心理辅导教师通过测验发现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较少就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成功了。(2)评价的主体单一。通常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评价工作仅仅由心理辅导教师负责,家长或其他的教师没有参与其中。

5.当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当前农村中小学中负责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大部分是由班主任、德育教师、校医等兼任,几乎都不是心理学专业毕业的,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技术不熟悉,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德育思维方式的影响,做出许多违反心理健康教育原则和规律的事情。即使有些教师通过参加培训或自学等方式掌握了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方法,但对于积极心理学等新理念的了解也不是很多,所以几乎不可能从积极心理学的视野出发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三、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当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

1.树立积极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积极心理学认为,仅仅关注和解决个体身上的缺陷和问题是不能产生持续有效的预防效果的,应该通过发现和发掘人人自身都拥有的积极心理潜能、利用个体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来有效地预防和战胜心理问题,使个体成为自我心理健康的维护者、调适者和促进者。从积极心理学的视野出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要树立积极的目标不仅要帮助个别留守儿童消除心理问题,更要培养全体留守儿童积极的个性品质和健全的心理素质。这样的目标才和教育部提出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相吻合,才能为留守儿童获得学业成功与生活幸福提供有效指引。

2.拓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一样,不仅需要预防和治疗心理问题,更需要学会如何挖掘和利用自身的积极潜能幸福地生活。因此,除了心理问题的咨询和治疗外,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应该是发现和挖掘留守儿童身上的积极力量。这些积极力量包括积极心理品质、积极情绪体验等。

(1)培养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实现积极预防

个体拥有的积极心理品质和美德,如诚实、乐观、自尊、勇气、智慧、希望等,是战胜心理问题强大的力量,发掘和利用它们,个体就拥有自我抵御疾病的能力。所以,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应该把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具体来说可以采用信度、效度较高的问卷测量留守儿童拥有的起到内驱力的积极心理品质和美德,引导他们利用这些美德,如引导他们利用乐观品质战胜忧伤和自卑。针对那些留守儿童身上没有的积极品质和美德,可以采用纵向研究了解这些品质形成的过程和途径,并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干预,帮助留守儿童塑造这些品质。

(2)增加留守儿童积极情绪体验,提供充足能量

美国心理学家弗瑞德克森认为,积极情绪体验能够为个体的思想和行为提供充足的能量,能够让个体思维的创造性更活跃、认知更全面、反应更准确。所以,增加积极情绪体验也应该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增加留守儿童积极的情绪体验?首先是家长要多关心孩子、表扬孩子。虽然留守儿童的父母不能每天陪伴孩子观察孩子,但他们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和途径关注和了解孩子行为举止和心理变化,经常和孩子沟通和交流,关心孩子、鼓励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在身边,感受到父母的肯定与认可,增加他们的积极情绪体验。其次是教师要善于发现留守儿童的闪光点,创造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教师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用欣赏的眼光从孩子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用激励和赞美的语言,为孩子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尊重、鼓励中增加自信、乐观等积极情绪体验。教师还可以创造某些情境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增加积极情绪体验。

3.丰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形式

仅仅依靠讲授法这种单一形式不利于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积极情绪的体验,无法满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因此,要丰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形式,突出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参与实践中不知不觉地体验积极情绪,自然而然地形成某种积极心理品质。例如,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心理辅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从留守儿童生活中选取某些典型场景,让留守儿童进行相应的角色扮演,引起留守儿童某种情绪和态度体验,促进留守儿童积极心理机能发展的教学方法。在情境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学习的兴趣被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教师和留守儿童之间双向交流,教师可以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而对教学进行及时的调整;留守儿童之间是互动的,在合作完成某种任务的过程中,他们的团队精神、人际交往能力等积极因素得到培养。除了情境教学法外,心理辅导教师还可以采用辩论法、小组合作法、讨论法、团体心理辅导法等多样化的方法进行教学。

4.完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体系

积极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有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来保证其教育目标能够有效实现。因此,我们要破除病理学的评价和干预方式,完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体系,通过积极、客观、科学的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全面评价。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1)增加积极指标来评价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许多心理学者认为,个体心理健康可以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消极的、负面因素的减少,另一方面是积极的、正面的因素的增加,所以我们不能像传统心理学一样只采用心理问题减少来衡量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更要把拥有多少积极心理品质、体验多少积极情绪等作为评价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例如,采用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的意志品质、积极的自我、积极的人际关系等积极的、正面的指标,来检查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目标是否实现,可以有效地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留守儿童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2)评价的主体多元化。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包括他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如果仅仅由学校的心理辅导教师这样的单一主体进行评价可能会导致评价结果不科学,所以应该让评价的主体多元化。孩子的父母、实际监护人、心理辅导教师、班主任、任课教师、同学和留守儿童个人都应该参与评价。多元化的主体进行的综合评价应该会更科学。

5.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只有掌握专业心理学知识、具备专业心理咨询和辅导能力的教师才能够胜任。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开展的关键条件。所以要通过各种方式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水平:(1)各学校可以通过招聘引进、特岗计划等方式引进专业的心理学教师。(2)创造机会让在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出去参加培训,学习积极心理学等先进理念。(3)鼓励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参加科研,在科研中提升专业素养。

――――――――

参考文献

[1]孟丽娟,胡云斗,王同军.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融合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教学与管理,2011(10).

儿童心理健康心得体会篇2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致感同伴依恋心理健康中介效应

分类号:B842

1、问题提出

近年来,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日益成为心理学领域的研究焦点。留守儿童(left-behindchildren)指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特殊群体。处于父母亲情相对缺失背景下的留守儿童,体验到的心理冲突和压力可能比一般农村儿童更严重,因此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更大。JiangQin和Bjornalbin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情绪和社会行为方面;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出现两极分化;留守儿童青少年在抑郁、焦虑、敏感、偏执等心理症状上的检出率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青少年。王锋生等人对SCL-90测试结果进行元分析发现,农村留守儿童较非留守儿童存在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可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多样化且不容乐观。

对青少年而言,父母依恋和同伴依恋是影响其成长发展的重要因素,依恋关系的存在与青少年的同一性发展、情绪能力及社会行为均有一定的关系,对自尊和社会适应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影响在个体发展的一些转折期尤为突出。留守儿童因与父母的“情感剥夺”,其人际关系从以父母为中心转向以同伴为中心,同伴关系逐渐成为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主要方面。据Bowlby的依恋理论,人们的情绪波动和心理障碍可以归因于对某一对象情感依恋的受阻。同伴依恋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表明,同伴依恋不仅与个体的生活满意度有关,同时与积极情绪显著正相关;同伴依恋更是预测心理健康的重要因子,对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

目前,心理健康领域普遍采取一种于健康有益的研究方向,即健康促进模型,探讨个体的积极品质对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心理-致感”是美籍心理学家aaronantonovsky提出的健康模型里的一个核心概念,具体指个体对生活的总体感受和认知,是个体内部稳定的心理倾向。它综合体现了个体对内外环境的应激、应对压力所具有的资源以及对生活意义的感知,表达了个体拥有的一种普遍、持久、动态的信心感。心理一致感包括三个内容:(1)来自个体生命历程中内外部的压力是结构化的、可预测的、可解释的(可理解感);(2)个体能够取得资源来应对这些压力(可控制感);(3)这些压力是有挑战性的、值得为之投入的(意义感)。三种成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国内外大量研究结果一致表明,高心理一致感个体往往体验到较低水平的焦虑、抑郁、生活压力,更可能灵活地采纳适宜的策略,以适应特定环境的需求,生理和心理健康水平都显著高于低心理一致感的个体。李滢、刘俊升2010年的研究发现,心理一致感在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之间发挥着重要的中介调节作用。国外研究表明,心理一致感在青少年、华裔留美大学生等不同群体的同伴依恋和抑郁水平间起着不同程度的中介效应。

作为心理健康问题亟待解决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心理一致感的特点及其与同伴依恋、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如何?本研究以此为切入点,探讨内部保护性因素心理一致感及同伴依恋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以期为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和研究证据。

2、方法

2.1被试

选取重庆市一所城市学校、一所农村学校,整群抽取370名留守学生,初一、初二、初三年级分别为141、140,46人。其中男生153名,女生174名。被试的年龄介于12岁至1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4.11±1.01岁。剔除漏答错答问卷后,最终获得有效问卷327份,有效回收率为88.4%。

2.2研究工具

2.2.1心理一致感量表简版(SenseofCoherence-13,SoC-13)

由antonovskv在1987年编制,包蕾萍、刘俊升修订。心理一致感量表由可控制感分量表、可理解感分量表和意义感分量表组成。量表采用7级评分,得分越高代表心理一致感水平越高。修订结果显示,中文版心理一致感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61;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6,校标关联效度理想。

2.2.2父母、同伴依恋问卷修订版(theinventoryofparentandpeerattachment,ippa)

由armsden和Greenberg在1987年编制的自陈量表,包括父亲、母亲、同伴依恋3个分量表,各25个题目。从和依恋对象的相互信任程度、交流质量、愤怒和疏远程度来全面评估青少年的依恋关系。量表采用Likert5点评分,1代表绝大部分不符合或很不符合,5代表绝大部分符合或很符合。得分越高表示个体的依恋水平越高。本研究采用ippa中文修订版,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ippa问卷中同伴、父母依恋三个分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o.92、0.94、0.93。

2.2.3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由王极盛在2005年编制,包括强迫、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心理不平衡十个因子,共60个题目。量表采用5级评分,得分越高表示个体心理健康水平越差。研究结果表明,10个分量表重测信度在0.716~0.905之间,同质信度在0.601~0.8577之间,分半信度在0.6341~0.8726之间;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在0.7652~0.8726之间,内容效度比较理相。

2.3研究过程

施测前对施测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测试时间、指导语等注意事项。施测时严格按照既定的施测程序以班为单位集体进行。问卷统一发放,统一收回,施测时间约为40分钟。

2.4数据分析

将原始数据汇总,通过tXt建立数据库,导入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3、结果

3.1留守儿童同伴依恋、心理一致感及心理健康水平的描述性统计

同伴依恋、心理一致感、心理健康水平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留守儿童的同伴依恋得分性别差异显著(t=-2.624,p

3.2同伴依恋、心理一致感与心理健康总分的相关分析

留守儿童同伴依恋总分及三个维度、心理一致感、心理健康总分的相关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研究中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进行调查,得分越高,表明个体相应的问题或症状越多,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越差。由表2可知,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与同伴信任、同伴沟通、同伴依恋和心理一致感呈显著正相关,与同伴疏远呈显著负相关。因此,促进同伴依恋,提高心理一致感水平对增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3.3同伴依恋、心理一致感对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为考察同伴依恋、心理一致感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同伴信任、同伴沟通、同伴疏远和心理一致感为预测变量,以心理健康得分为结果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

同伴信任、同伴疏远和心理一致感依次进入回归方程。方程F(3,323)=18.006,p

3.4心理一致感在同伴依恋和心理健康水平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为考察心理一致感、同伴依恋和心理健康水平三者的具体关系,使用温忠麟、张雷等人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对间接路径“同伴依恋-心理-致感-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中介效应检验。首先,检验回归系数c是否显著。以同伴依恋为自变量,心理健康得分为因变量做回归,得到同伴依恋对心理健康水平的总体效应,路径c的标准回归系数显著(β=-0.310,p

4、讨论

4.1留守儿童同伴依恋、心理一致感与心理健康的特点

留守儿童的同伴依恋、心理一致感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性别差异检验结果表明,女生的同伴依恋水平高于男生,这与以往的多数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因为留守儿童在与同伴进行互动交流时,受到传统社会文化对男女生的刻板印象以及个体自身的性别角色认同的影响。与男生相比,女生需要更多的安全感,其认同感更多源于亲密关系。她们会接受来自同伴较多的关怀和接纳,表现出更高的同伴依恋。女生的心理一致感显著高于男生。我们认为,心理一致感受到个体年龄、成熟度以及生活经历等因素的影响。处于青春期的女生发育早,思想成熟,因此能够妥善处理生活中的压力事件,对事物的可控制感较强。同时,女生拥有更多的同伴依恋等社会支持资源,积极的社会支持可以提供物质或精神上的帮助,增加归属感和自信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女生的心理一致感水平。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性别差异不显著,这与以往的部分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是由于一方面相比于男生,女生比较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且自身情感细腻、敏感脆弱;另一方面,女生又比男生身心成熟,拥有更好的人际支持资源。因此,面对留守现状的男、女生,各有其优势和特点,其心理健康水平保持了相对一致性。

4.2留守儿童同伴依恋、心理一致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研究发现,同伴依恋、同伴信任与心理一致感显著正相关;心理健康得分与同伴依恋、同伴沟通、同伴信任显著负相关,与同伴疏远显著正相关;心理健康得分与心理一致感显著负相关。据Bowlby的依恋理论,个体在早期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内部工作模式”(intemalworkingmodels)是一个动态的系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水平的提高及新的依恋对象(如同伴)的不断出现,而不断的修整和完善,同伴的社会化影响在青少年时期达到顶点。据此,我们认为同伴依恋与同伴信任对留守儿童的心理一致感具有积极影响,通过增强个体的同伴信任和依恋程度,可以改善留守儿童对生活意义的感知,促进心理一致感的发展。由相关分析结果可知,心理一致感、同伴依恋及其三个维度均与心理健康得分呈显著相关,是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同伴信任、心理一致感显著正向预测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同伴疏离对其存在显著负向预测作用。来自同伴的情感关怀和社会支持,使得留守儿童体会到信任感和亲密感,从而促使个体对自己、对他人、对生活的总体认知更加积极,进而影响个体的情绪调节及行为方式,最终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从改善同伴信任和心理一致感入手,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有益探索。

心理一致感作为留守儿童的一种积极的内在品质,在同伴依恋和心理健康水平之间存在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同伴依恋和心理一致感显著正相关,两者相互影响。同伴依恋为留守儿童提供积极情感和社会支持,促进心理一致感的发展和成熟。反之,心理一致感水平较高的个体更倾向于建立和发展同伴依恋。同伴依恋和心理一致感两者共同促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其中,心理健康更多地受到同伴依恋的直接影响,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心理一致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心理倾向,而是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个体在青少年时期所经历的各种挫折和压力是心理一致感形成的重要条件。留守儿童属于青春期的弱势群体,心理一致感水平可能较低,从而影响其在同伴依恋和心理健康水平间的中介效应程度。

5、教育建议

留守儿童心理一致感、同伴依恋及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为我们全面了解和把握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为其教育提供了重要启示。

首先,为促进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应重点关注儿童自身的积极品质。从心理一致感角度出发,通过培养留守儿童对生活事件的可理解感、可控制感和意义感,增强其心理一致感水平,使其成为维护心理健康的内部保护因子和远离心理问题的免疫因子。已有研究发现,部分留守儿童具有较高的心理弹性,能够在留守情况下较好地适应环境,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从同伴依恋的角度出发,积极引导留守儿童主动提高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培养对同伴的信任和沟通,产生勇敢的交往行为,使其注重发展家庭以外的重要的社会关系——同伴依恋,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因此,学校应针对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开展多种团体辅导和人际互动活动,引导他们掌握人际交往技巧,与他人建立起亲密关系,增强其同伴依恋的发展,从而促进心理健康。此外,鉴于留守儿童的性别差异,教育措施应充分结合儿童发展的普遍性和特异性,因材施教。最后,留守儿童的发展具有长期性、动态性,因此要针对留守儿童的不同特点和不同发展阶段进行持续性的教育干预和引导,以真正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需要指出的是,心理一致感在青少年时期尚处于发展阶段,远没有达到稳定和成熟,本研究采用横断研究探讨了留守儿童心理一致感、同伴依恋及心理健康的关系,三者的关系随留守儿童的成长发展将出现何种变化,还有待于未来纵向研究的验证和充实。

6、结论

(1)留守儿童的心理一致感、同伴依恋性别差异显著,女生得分高于男生。

儿童心理健康心得体会篇3

[关键词]农村少年儿童心理健康

一、加强农村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关注少年儿童,尤其是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健康又有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如果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比身体健康还可怕,可是心理健康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少年儿童频频犯罪要么自杀,要么杀他人,孤独症、抑郁症在不断的上升,这些无形的杀手在向少年儿童袭来。这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少年儿童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关注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已成为社会、家长、和教师的共识。但是作为一名农村教师我觉得农村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更值得关注。

二、农村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一)家庭教养方式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

给孩子一片空气,让他们自由呼吸;给孩子一块绿地,让他们栽花种草;给孩子一片绘画壁,让孩子自由描绘;给孩子一片饲养园地,让他们感受动物的可爱。顺孩子之天性,让他们快乐的成长。创设优美、安全、舒适的物质环境,多么美好的生活,但是,对于我们农村的少年儿童来说这是一种奢望。1、因为许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与孩子联系的时间相对较少,孩子长时间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往往变得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性格极易变得内向、悲观、孤僻、冷漠。没有家长的监督慢慢的孩子就养成了自由散漫、没有自我约束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内心有矛盾,缺乏安全感,心里话无处倾诉,内心变得脆弱,性格发生偏差。2、家长给予丰富物质生活,使少年儿童得到的宠爱和照顾远多于锻炼和体验,以宠爱甚至溺爱代替关爱,孩子娇生惯养,如要什么买什么;家长关注少年儿童的智力发展和应试的成绩的程度,传统教育“黄金条子出好人”如打人骂人;还有部分家庭家长自身就有严重的行为或心理问题,双亲对少年儿童的成长没有树立良好榜样,甚至还以其不良行为和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少年儿童的成长,如打牌、喝酒等。

(二)学校教育问题:

1.农村的教学质量低下,学校只对少年儿童的学习成绩进行评定。忽视少年儿童德育、人格、心理等全面发展,从而误导少年儿童心理和智力不平衡发展。

2.目前教师没有经过专业的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培训,在工作中不能运用心理科学知识帮助少年儿童解决心理问题,致使许多少年儿童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存在有人格的缺陷也不知道怎样解决。

(三)社会的责任问题:

少年儿童面对日趋激烈的学习和就业竞争,面对价值观多元化的影响,幼小心灵中感受到难以摆脱的压力和困惑,在当前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下,这种心理负担很难得到有效宣泄,出现自我意识混乱、青春期适应不良、厌学、考试焦虑、学校恐怖、孤独症、抑郁症甚至精神分裂症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少年儿童健康发展。

三、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家庭是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环境

家庭是少年儿童生活的第一环境,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具有启蒙性、长期性的特点,父母采取怎样的养育方式都直接关系到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家长不应当只担负传统意义上的养育职责,更要担负起对少年儿童进行心理教育的责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

留守儿童心理诸多问题主要是由于父母不在身边造成的,是由于家庭的缺失造成的。因此,要重视发挥家长在留守儿童健康心理成长中的作用。要多跟孩子交流,尽可能地保证每天跟孩子通电话,多跟孩子谈谈心,多跟孩子沟通,对孩子的心理、情感和精神需求给予更多关注。

2.以身作则,为少年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

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对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起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父母应改变不良习惯和不良思想,为少年儿童做出正确的表率。

3.全面了解少年儿童,注重因材施教

父母应全面了解少年儿童的性格、情绪等特点,发现少年儿童的长处与短处,扬长避短,因材施教,多鼓励,少批评,采取赏识教育。

(二)教师是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的辅导员

教师,教书育人,还要当发现者,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不歧视,平等地对待他们。首先要特别关心留守儿童的思想状况,多给留守儿童一些热情的帮助,解答学生成长中的烦恼。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角色,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从而使学生能学得懂、学得好、学得轻松。这样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和勇气,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

(三)社会是少年儿童心理成长的大环境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打工潮流直接影响农村的少年儿童,各种不良风气不断出现,对少年儿童心灵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因此,改善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积极净化居住环境,还少年儿童一个洁净的成长空间。

儿童心理健康心得体会篇4

[关键词]聋哑儿童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7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4-0161-01

21世纪社会高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儿童的健康教育,儿童教育也因为人们的理念的转变而快速发展,可是往往却容易忽视在儿童群体中较为特殊的群落的健康教育——聋哑儿童的健康教育。现如今,我们往往谈起“健康”这个词,一般含有双重意义,不仅指的是身体健康,同时也指代心理健康。一个健康的儿童,不仅仅包含身体健康,还需要有良好的心理条件。对于一个身体素质良好的健康儿童来说,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也不一定是一件简单的事,那么对于身体有障碍的聋哑儿童来说,更加难上加难。

一、聋哑儿童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聋哑儿童教育主要是针对聋哑的心理状态特点进行的有阶段、有计划、有步骤的教育方式,不能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慢慢提升聋哑儿童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能够适应与其他正常儿童一起的生活。聋哑儿童的身体缺陷往往会给他们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因为听力障碍和语言障碍,在与其他正常儿童一起生活时一般会遭到特殊待遇,这使得他们的性格会相对孤僻、多疑,同时为了谋求关注,往往喜欢在负面表现自己,养成不讲卫生、不讲文明礼貌、懒于梳洗等坏习惯。因此,对于聋哑儿童的教育,不仅仅只是贯彻实施国务院颁布的《残疾人教育条例》的一个措施,展现社会主义教育的全面性和优越性,更重要的意义是对于聋哑儿童自身,良好的针对性教育能够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能够开发他们的智能,增强生活信心和生活能力,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社会的公平竞争中,聋哑儿童的健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全面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二、聋哑儿童健康教育的方式

聋哑儿童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教育方式不能够完全按照正常儿童的方式来实施,根据我国《残疾人教育条例》,应该对聋哑儿童实行“从小培养,反复训练,因人而异,循序渐进”的教育方针,用低起步、慢进度的教育程序来逐渐养成聋哑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近年来对聋哑儿童健康教育的实施,对于聋哑儿童健康教育方式概括起来为:

第一,需要根据聋哑儿童的自身特点,来设计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训练。主要表现为,学校在编排教学内容的时候,对于低年级年龄小的儿童,主要实行以思想教育为主,重点培育聋哑儿童的自理劳动习惯,对于高年级年龄较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认知能力,这时候需要将文化教育与劳动科技等科目同时进行教育,不仅可以让他们及时改掉自己的坏毛病,还为他们日后的学习打好文化基础。

第二,需要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好的学习环境能够使学习效率提升百倍,这不仅仅只针对正常儿童,对聋哑儿童也适用。环境对聋哑儿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不容小视的,良好的生活环境有利于聋哑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三,需要严格管理,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当他们接受教育的时候,教育者不能因为同情心理而有所放松,需要严格约束他们的行为,同时还需要给他们创造丰富的课内外活动,这是聋哑儿童健康教育的重点,能够让他们建立健康的心理,能够正确认识自身的缺陷。

三、影响聋哑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聋哑儿童是可以接受教育的,这是大家早就认识到的一个观念。在开展聋哑儿童健康教育的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为什么聋哑儿童的健康教育难以顺利进行呢?甚至出现有些聋哑儿童拒绝教育这样的情况,其实原因是因为聋哑儿童的心理行为出现了问题,一个心理素质良好的聋哑儿童,是能够很好地接受教育的。

影响聋哑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很多。首先,聋哑儿童自身的自卑心理让他们对外界产生了抵触情绪。因为他们有语言障碍和听力障碍,导致他们不愿意去交流。其次,家长和社会对聋哑儿童的不同态度也容易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家长的冷漠,社会的冷漠往往会深深打击到他们幼小的心灵,而有些家长怀着负罪心理对孩子过分溺爱,这些都是造成他们心理不健康的原因。最后,聋哑儿童的心理健康状态极其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比如有些不尽责的老师,对聋哑儿童的教育没有那么尽心,聋哑儿童长期生活于其中的学校和班级的氛围对聋哑儿童的影响也是极大的,人们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对聋哑儿童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加强聋哑儿童心理教育对策

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教育疏导是加强聋哑儿童心理教育的有力对策。充满温情的人文主义社会环境能够给聋哑儿童创建一个相对公平的平台,社会教育是搞好健康教育的重要保障。在实践过程中,设立聋哑儿童家长学校,疏导家长的不良情绪有利于配合学校对聋哑儿童的全面管教;有社会义工或者热心人士不定期与他们交流,给予生活上的帮助和鼓励,有利于树立他们对社会生活的信心,等等,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对策。

对于教育者来说,需要做到如下几点:1.教学过程中努力营造爱的氛围,增强聋哑儿童的信任感;2.为聋哑儿童创设自由活动的空间,与聋哑儿童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3.摆正表扬与批评的关系,要针对他们自身的特点给予最正确而又最合理的是非评判依据。

总的来说,聋哑儿童的健康教育不仅仅只是家长、聋哑学校以及教育者的责任,更是整个社会的责任,需要社会里的每一个人对他们多一点关心,少一点冷漠,努力为他们营造一个温暖的社会环境。

儿童心理健康心得体会篇5

【摘要】目的:探讨广州市萝岗区儿童家长健康教育需求。方法:设计自拟问卷,对广州市萝岗区260例儿童家长进行健康教育需求调查。结果:该地区基本的儿童保健已得到满足。但社区儿童保健面临诸如:儿童心理行为、肥胖、影响母乳喂养的社会因素等新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适宜的健康教育方式在儿童保健的实施上起着重要作用。结论:应进一步拓展社区儿童保健工作的服务内容,满足新时期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的需求,做好儿童保健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使儿童得到良好的保护和健康的全面发展,是今后儿童保健研究和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儿童保健;服务需求;健康教育

investigationandanalysisofthehealthinformationneedsof260parentsinLokongDistrictofGuangzhoucity

DongHai-pengmaXin-liSuHong-meiYuanHui-rongZouqing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healtheducationneedsofparentsinLokongDistrictofGuangzhoucity.methods:Designthequestionnairetoinvestigatethehealtheducationneedsofparents.260parentswereenrolledinLokongDistrictofGuangzhoucity.Results:theregionbasicchildren'shealthcarebeenmet.Butthecommunityofchildren'shealthcaremanyproblemssuchas:children'spsychologicalbehavior,obesity,thesocialfactorsofinfluencingbreastfeeding,thesetofurtherstudyandtosolve.appropriatehealtheducationmodeintheimplementationofthechildren'shealthcareplaysanimportantrole.Conclusions:weshouldfurtherexpandcommunitychildren'shealthcareservicecontents,meetthechildren'shealthneedsofparentsinnewperiod,completesthehealtheducationandhealthpromotionofthechildhealth.tomakechildrengetgoodprotectionandhealthall-rounddevelopment,isthefutureofchildren'shealthresearchandfocusofthework.

【Keywords】childhealth;healthservicedemand;Healtheducation我国人口众多,中国儿童人群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3(约3.42亿),以农村地区为主[1]。2010年我国儿童保健事业持续发展,约2/3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3岁和<7岁)已进入儿童系统管理[2],儿童健康状况显著改善。

随着人们经济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城市家长对儿童保健的需求越来越高,儿童的健康及婴幼儿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重视,“每个儿童有权拥有最佳人生开端”[3],如何才能做好儿童保健?今后儿童保健的发展方向如何?为此,我们做了以下调查,以了解社区内儿童保健服务现状;母亲育儿知识、态度、行为;母亲对儿童保健的需求,提高今后儿童保健的工作质量。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在广州市萝岗区夏港街道社区,对在辖区内本市户籍509名儿童进行随机抽样,抽取6个月~3岁儿童260例。对这260名儿童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

1.2方法:采用面对面调查的方法,于2009年12月进行调查。为了保证调查质量,调查员经统一培训,严格操作规程,问卷填完后当场校对。资料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1.3问卷内容:调查内容包括四个方面:①被调查者的年龄、职业、孕产次和家庭情况;②家长对儿童保健健康教育及其方式的需求,对健康教育方式设12项内容;③家长对儿童保健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共设28项内容;④婴幼儿期保健知识的需求,设16项内容。

2结果

2.1儿童基本情况:260例婴幼儿有230例为足月产,占88.46%;其中自然分娩为118例,占51.13%;平均出生体重(3165.87±437.95)g。对被调查儿童进行体格测量,用2005年九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结果评价结果:发育正常儿童231例,占88.85%;肥胖儿童23例,占8.85%;营养不良儿童6例,占2.31%。被调查儿童母亲、父亲的文化程度以大学及大专以上为主,占64.5%和74.6%。

2.2儿童期保健服务提供及利用情况:被调查儿童新生儿期访视次数为0~3次,平均为(1.87±1.08)次;其中接受过1次以上的占86%。被调查儿童中257例(占98.85%)参加定期体格检查,其中207例(占80.54%)儿童在体检中未发现过问题。94.6%的母亲自认为了解有关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常见病预防等育儿知识。了解这些知识的渠道依次是:书籍或宣传册90.5%、家属朋友介绍44.5%、孕妇学校或家长学校等讲座42.5%、广播、电视、VCD34.5%、医生个别讲解或咨询31%、医生入户访视时宣传15.5%、热线电话14.5%、宣传栏板报8.5%、上网及其他3.0%。

2.3母亲育儿的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中母亲对育儿知识回答的正确率分别为:保健常识88.5%;心理行为发育82.34%;喂养(母乳喂养及辅食添加)方面75%;疾病预防57.88%;其中母亲的文化程度对一些问题的正确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处理儿童自立能力和外界交往的态度上,母亲的文化程度对其正确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处理儿童不合理要求哭闹态度上,母亲的文化程度对其正确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被调查儿童中81.5%喂过母乳,3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为50%,4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仅为19%。第4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急剧下降的原因是有职业的母亲产假大多为3个月甚至更短,城市中职业母亲工作中的紧张因素和事业压力等种种社会因素是造成各种“奶不足”的主要原因,也是城市中母乳喂养率难于提高的重要原因,母乳喂养率的提高有赖于一些社会因素。调查儿童开始常规添加半固体食品的平均时间(4.39±0.88)个月。断奶的平均月龄为(6.07±5.42)个月。

2.4母亲对儿童保健的需求:98.0%母亲想了解有关养育儿童方面的知识,需要得到的育儿知识依次是:儿童智力发育90.5%、儿童心理保健81.0%、常见病的预防73.5%、儿童营养66.0%、辅食添加23%、母乳喂养5.5%。母亲自认为适合的健康教育方式主要顺位是:书籍或宣传册74.0%,医生个别讲解或咨询51.5%,广播、电视或VCD46.5%,孕妇学校、家长学校等讲座37.5%,热线电话18.0%等。被调查的母亲希望儿童保健门诊开设的项目依次是:常见病的预防84.0%,营养咨询80.5%,心理咨询75.5%,智力筛查74.0%,眼、耳、口腔保健70.5%。母亲在育儿过程中常遇到哪些问题?有73%的应答率,主要问题依次是:42.46%属于儿童智力、心理行为方面的问题;29.45%属于常见病的预防和处理;28.08%属于喂养、营养与保健方面的问题。母亲希望解决的途径最主要还是咨询医生或寻求权威医疗机构的帮助等。

3讨论

该文调查的社区地处广州市萝岗区,经济文化水平较高,因此,社区儿童保健工作,以及家长的儿童保健意识正在逐步提高。调查结果显示:64.5%的母亲和74.0%的父亲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被调查的儿童新生儿期访视率为84%,参加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达到99%,其中,81%的儿童在体格检查中未发现问题,可见该地区基本的儿童保健已得到满足。然而,随着居民经济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儿童保健服务的需求已超出了其基本的保健工作范围,拓展儿童保健工作的服务范围,满足人们对儿童保健知识日益增长的需求,使儿童得到良好的保护和健康的全面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

3.1探讨社区内儿童保健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方式,满足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和科学的育儿方法的需求:调查结果显示:高达95.5%的母亲自认为了解常见的育儿知识,但调查中育儿知识正确率均低于这一比例(57.9%~88.5%)。这一结果与家长获得育儿知识的渠道有一定关系。调查显示获得这些知识的主要渠道首先是“书籍和宣传册”(占90.5%),其次是“家属朋友介绍”(占44.5),而与社区儿童保健工作相关的渠道占的比例均不足50%。单纯通过市售的“育儿书籍”让非专业的家长得到育儿知识有时难免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容易断章取意;而通过“亲属朋友介绍”,尤其是长辈朋友的介绍,获得的育儿知识往往缺乏科学性,有时还会造成误导。这可能就是大多数家长自以为很了解儿童保健知识,实际上很多方法都不科学的原因。由此可见,健康教育应是儿童保健的重要内容;健康教育的方式在儿童保健的实施上起着重要作用。“只有当传播内容和情感冲击之间架起桥梁,联系这两个同等重要的因素,有效的传播才可能发生[4]。”诸如:经常在社区举办育儿知识讲座(调查显示91%的母亲愿意参加此类知识讲座);给予家长更多机会、多种形式的咨询和讲解。总之,如何更好地做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是今后儿童保健研究和工作的重点。

3.2重视儿童的心理、发育保健工作,促进儿童健康的全面发展:据文献报道,全国22个城市儿童少年行为问题的检出率达12.97%[5]。儿童心理行为健康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5,6]。相关研究表明:早期教育能促进婴幼儿心理及智能发育,提高其运动、认知、语言和社会交往能力,并有利于儿童良好气质的培养和适应行为的形成[7]。专业指导人员更应以传播学的理念和方法对儿童健康知识普及进行指导,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使儿童获得必要的卫生知识,树立健康的价值观,培养和巩固健康行为[8]。本调查中“儿童心理发育行为方面的问题”排在育儿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中的首位:“儿童早期智力开发和儿童心理保健”是问卷中母亲最希望得到的育儿知识;母亲的一些育儿态度正确率只有63.5%~78.0%;而且该地区儿童保健在儿童心理行为方面的服务很少。

因此,社区儿童保健的服务内容应拓宽、加深,应由原来只对儿童躯体健康保健,发展到不仅关注儿童躯体健康和营养状况,而且加强对儿童心理发育行为保健的服务,满足新时期儿童家长的需求。这也正是今后儿童保健的发展方向。

3.3应该重视儿童肥胖问题:目前肥胖已成为城市儿童常见的健康问题,有资料表明,儿童期肥胖的发生率从10%~20%不等,而且近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9]。本调查结果显示,儿童肥胖的发生率达11%,更重要的是,从问卷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家长对肥胖的认识不够,其中有54.5%的家长不认为“过胖”应该去看医生。因此,儿童保健工作应重视儿童肥胖发生率逐年升高的现象,在社区内加强儿童肥胖的防治、探讨儿童肥胖的管理方法。

我国目前保健知识普及率不高,医院只能针对就诊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及出院后保健指导,而儿童保健工作的服务对象是辖区所有散居儿童,由其所开展的散居儿童健康教育具有覆盖面广的显著优势,对促进儿童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有研究表明,通过加强基层散居儿童健康教育工作,使家长接受新的保健理念,增强了家长的保健意识,使其建立了正确的育儿态度,改变旧的、不良的养育习惯和方法,促使婴幼儿身心两方面都得以健康成长。因此,在基层散居儿童保健工作中开展健康教育干预可以提高婴幼儿的行为发育水平,适应社会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10]。早日构建完成健康知识普宣教的大环境,就能让儿童健康这一社会工程得以实施,为创建更加和谐的社会、为公众及下一代的健康幸福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UnitednationsChildren'sFund.theStateoftheworld'sChildren[R/oL].Specialedition.newYork:UniCeF.(2009-11-20)[2010-02-22].http://unicef.org/publications

[2]2009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eB/oL].(2009-10-01)[2010-02-22]http://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bgt/s8274/200905/40765.htm

[3]鲍秀兰.塑造最佳的人生开端:新生儿行为与0~3岁潜能开发指南[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2

[4]Harrye.Chambers.effectiveCommunicationskills:forScientificandtechnicalprofessionals[m].perseuspublishing,2000.26

[5]姚凯南.大家都来关注儿童心理行为保健工作[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1998,6(3):141-143

[6]潘黎明,唐剑波,叶掌梅.湖州市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效果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4,12(3):229

[7]季成叶,刘宝林.儿童少年卫生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71-173

[8]许积德.在社区卫生工作中开展儿童保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1998,6(1):123

儿童心理健康心得体会篇6

1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社区年1月至年12月参加儿童保健的约3862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318名,女1544名,年龄(0-4)岁。

1.2儿童保健方法:社区儿童保健工作的开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社区配置1名具有医师资格的专职儿童保健人员,定期接受相关保健知识的培训。(2)儿保医生为社区内儿童提供医疗保健,每年对社区儿童进行身高、体重、心肺检查等。(3)为儿童家长提供健康咨询服务,教育儿童跟母亲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及喂养方法,儿童营养搭配注意事项,儿童日常卫生指导,意外伤害等。(4)配合上级单位工作,对社区儿童的健康状况进行入户调查及电话随访,对社区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进行预防和监测。为社区0-4岁的儿童建立4-2-1卡,进行系统化管理。(5)不定期召开儿童健康知识讲座和各种形式的亲子活动。(6)对儿童智力进行早期筛查,对高危儿、出生缺陷儿进行专项管理和综合干预。

2结果

各年的建卡率、母乳喂养率和系统管理率均有上升趋势,目前辖区内0-4岁儿童建卡率已为100%,母乳喂养率为85.9%,系统管理率已达90%以上。对中重度贫血、体弱儿、重度肥胖、佝偻病、出生缺陷儿及高危儿的检出人数较前几年明显增加。

3讨论

3.1社区儿童保健的现况分析:社区儿童保健是对社区范围内的儿童进行持续性、整体化的健康管理,以保证儿童健康的生长发育,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为儿童提供更好的健康保健服务,是整个社会对卫生保健工作的基本要求。社区是儿童生长的主要场所之一,社区儿童保健工作的好坏,与儿童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息息相关。我们为社区儿童提供医疗保健、健康知识教育等多方面的医疗服务,以全科医学的观念指导儿童保健工作的开展。从本研究的数据分析结果来看,儿童保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辖区内0-4岁儿童已建立4-2-1卡,建卡率为100%,定期对儿童进行健康体检,母乳喂养率已达85.9%以上,系统管理率已达90%以上。

对中重度贫血,体弱儿,重度肥胖,佝偻病等疾病进行了专案管理,对常见病和先天性疾病的检出人数得到提高,发育异常、高危儿、体弱儿童得到了及时的诊断,每年的智力筛查人数稳定上升,儿童健康状况得到了保证,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说明社区儿童保健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首先,儿童保健人手较少,检查仪器设备受到限制,仅能进行简单的身高、体格检查、心肺听诊、智力筛检等,对儿童生长发育情况进行简单的评估。其次是母乳喂养率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家长对母乳喂养的重要性认识尚有不足。这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有的家长缺乏育儿知识,文化层次较低,也不愿意学习相关知识。另一方面有的母亲即使通过健康教育,知道了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但为了保持产后体形,仍拒绝母乳喂养。因此母乳喂养的宣传力度还有待于加强,宣传重点和方法还有待于改进。再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流动人口的增多,给社区儿童的管理带来了压力。流动人口的住所和联系方式频发更换,限制了儿童保健工作的持续性和系统性。

儿童心理健康心得体会篇7

关键词流动儿童认同整合心理健康自我效能调节效应

分类号B844.1

1问题提出

流动儿童作为我国典型的处境不利群体,进入城市之后的社会融合困难成为其社会适应和心理发展的最突出问题之一。认同整合(identityintegration)测量同时具有多种不同身份认同者如何看待他们的多种身份之间关系的个体差异,认同整合是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最终标志。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不是唯一静态的,他们同时具有农村人和城市人的认同身份,因此流动儿童如何组织和管理两个不同的身份认同是认识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关键。

流动儿童可能认为他们所拥有的两种身份是和谐统一的,也可能认为这两种身份之间是相互对立甚至冲突的。这个动态的“冲突”或“和谐”的认同心理过程揭示了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本质。流动儿童由于经历了两种本质不同的认同身份角色——农村人和城市人,在城市社会融合进程之中,接触和内化了两种认同身份,每种身份对应着文化意义系统,从而依照情境的不同而指导个体的思维、情绪和行为。流动儿童或多或少都具有两种“文化体系”的意义系统,即同时对两种身份产生认同。一部分流动儿童面临着认同困难:一方面积极学习城市生活的角色,使自己像一名城市群体的成员;另一方面,在城市生活受到诸多限制,自己也无法完全抛弃农村身份。因此,对于处于城市学习中的流动儿童,对于自己的不同身份认同的整合情况,会影响到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

认同整合对流动儿童个体层面的影响是心理健康,不同的身份认同如果不能统合为一个整合的认同,那么就可能引发认同困难,影响心理健康发展。认同整合促进两种身份认同之间的积极关系,高认同整合流动儿童能够解决认同身份的混淆,在面对社会融合压力下拥有更高水平的心理健康。

认同整合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仍需要进一步的完善。第一,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西方主流文化国家中的移民、旅居者、留学生等青少年群体,我国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过程中认同整合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有限。第二,以往研究的心理健康主要指心理问题,忽视了心理健康的正向一面即心理健康的积极因素。心理健康通常包括正负两个方面,或称为心理健康与心理问题,心理健康并非仅仅是消极因素较少,同时也是积极因素较多。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指标由自尊、生活满意度、主观快乐指数以及反向计分的心理问题等四个变量构成。第三,需要进一步探讨认同整合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影响因素。流动儿童同时面临两种文化的直接挑战,具体包括如何获取城市身份认同,处理两种认同之间的冲突;如何与城市群体的人们交往,克服语言障碍、歧视等困难。如果流动儿童无法成功处理潜在的认同失调,即无法发展出一个合理的认同整合水平,进而无法在多文化情境之中健康成长,从而导致心理发展的困难。如果流动儿童自我效能感低下,影响了他们掌控这些富有挑战情境的能力,评价自身的能力和资源无法应对这些挑战,从而影响心理健康,导致心理困难的堆积。可见,自我效能感是流动儿童社会融合过程的保护性因素,认同整合对自我效能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认同和谐的水平越高,认同距离的感受越低,将对自我效能感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即一个人认为自己掌控局面的能力越强,越能够有效地预测心理健康。

因此研究假设1是认同整合水平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假设2是自我效能促进了认同整合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调节作用显著。

2研究与方法

2.1被试

采用方便取样、整班施测的方式,从北京市、山东省济南市、威海市3个城市的6所学校选取了1476名流动儿童。以经济发展程度为特征,北京、济南、威海分别代表一线、三线和三线城市。被试分布在五年级到高三的52个教学班里,筛选后的有效被试是1307名,有效率为88.6%。有效被试的年龄分布是9~19岁,平均年龄是13.10±2.01岁。

2.2研究工具

2.2.1双文化认同整合量表(BiiS-流动儿童版)

包括8个项目,分为认同和谐、认同距离两个子维度,认同距离的4个项目均为反向计分。总量表的a系数为0.79,认同和谐与认同距离的α系数分别为0.76和0.81;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1。因素分析抽取两个因素,对应变异总解释率为44%。分数越高,意味着认同整合的水平越高,认同和谐水平越高,认同距离越小。

2.2.2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Self-efficacyScale,GSeS)

包括10个项目,采用4点计分,“1”代表“非常不符合”,“4”代表“非常符合”。总分越高表明自我效能越高。该量表在本研究的α系数为0.78。

2.2.3UCLa孤独量表(UCialonelinessScale,ULS)

包括8个条目,4级评分,“1”代表“从不”,“4”代表“一直”。得分越高,对社会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的差距而产生的孤独感越高。该量表在本研究的a系数为0.75。

2.2.4Rosenberg自尊量表(RosenbergSelf—esteemScale,SeS)

包括10个条目,4级评分,“1”代表“非常符合”,“4”代表“非常不符合”。得分越高,表示自尊水平越高。该量表在本研究的α系数为0.80。

2.2.5生活满意度量表(SatisfactionwithlifeScale,SwiS)

包括5个项目,5级评分,“1”代表“非常不赞同”,“5”代表“非常赞同”。得分越高,表示生活满意度越高。该量表在本研究的α系数为0.69。

2.2.6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抑郁与焦虑分量表

本研究选择抑郁与焦虑分量表,分别包括3个项目测量抑郁(感到苦闷、对事物不感兴趣、感到自己没有什么价值)和焦虑(感到害怕、感到紧张或容易紧张、一阵阵恐惧或惊恐)的程度。得分越高,表明心理症状的程度越重。抑郁和焦虑量表在本研究的α系数分别为0.72和0.78。

2.2.7主观幸福感量表(SubiectiveHappinessScale,SHS)

包括4个项目,采用7点计分,“1”代表“非常不符合”,“7”代表“非常符合”。测量个体对生活的整体幸福感水平。该量表在本研究的α系数为0.81。

2.3数据分析

使用SpSS17.0和amos7.0进行数据分析。第一步,计算心理健康的水平。其分数通过计算自尊、生活满意感、幸福感、抑郁(反向),焦虑(反向),孤独感(反向)的标准分的平均分而获得,即Z=(Z自尊+Z生活满意+Z幸福感+Z抑郁+Z焦虑+Z孤独感)/6。Z值越高,表明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经过对这些量表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相关的碎石图也预示着一因素的结构,特征值是10.34,解释了所有变异的46.46%。心理健康综合分数的α系数是0.85。第二步,计算主要变量的相关分析矩阵后,使用层级回归分析的方法验证一般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主要变最均转化成z分数后进行数据处理。

3结果

3.1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本研究问卷采用了被试自我报告的方法,可能存在共同方法变异导致的共同方法偏差,因此使用Har-man单因素检验法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将认同整合、自我效能感及心理健康等变量全部放在一起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未旋转因素分析的结果发现,第一个公因子的方差解释率为22.25%,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有3个,其特征根分别为3.10、2.26、1.61,没有出现“只析出一个因子或某个因子解释率特别大”的情况。因此,本研究数据共同方法偏差效应不足以影响研究结论的有效性,可以进行统计分析。

3.2主要变量的相关分析

由表1可知,主要变量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p

3.3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性分析

使用方差分析考察了性别、学校类型、城市类型、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等人口学变量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见表2)。从总体上看,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得分为0.014±0.689,高于Z标准分的平均数0。在性别上,男生心理健康水平虽然高于女生,但是男生和女生之间心理健康差异不显著(p>0.05);在学校类型上,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打工学校流动儿童(ZmD=0.292,p

本研究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分成三类,将高于SeS平均数一个标准差的赋值为1,即高SeS组;将低于SeS平均数一个标准差的赋值为3,即低SeS组;将中间部分赋值为2,即中SeS组。结果显示SeS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明显(p

3.4认同整合与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在控制学段、城市类型、学校类型、SeS的影响之后,以认同整合与自我效能感和认同整合×自我效能感为自变量,心理健康为因变量进行分层回归分析,详见表3。结果发现认同整合与流动儿童心理健康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β=0.32,p

3.5一般自我效能感的调节效应

由表3的第三步回归分析结果可知,一般自我效能感对认同整合与流动儿童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β=0.17,p

为了进一步解释认同整合和自我效能感之间的交互作用,本研究采用简单斜率回归分析(simplesloperegressionanalysis)对自我效能的调节效应进行分析。首先将被试以自我效能感的平均分加减一个标准差为标准将其分为高自我效能感组(高分组,m>3。29)、低自我效能感组(低分组,m

由表4可知,心理健康对于认同整合的标准化回归系数(13)在高自我效能感组与低自我效能感组分别是0.16(t=3.01,df=127,p0.05,η2=0.16)。然后,以认同整合得分高于平均数一个标准差和低于平均数一个标准差为标准划分出高认同整合组和低认同整合组,计算出两组的平均数,将其代入前述的回归方程,得到在自我效能高分组和低分组条件下的心理健康的预测分数,如图1所示。

可见,自我效能感高的流动儿童在认同整合水平提升时,心理健康水平有明显上升的倾向;而对于自我效能感低的流动儿童,其心理健康水平表现出了轻微的上升趋势。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假设2也得到了支持。

4讨论

4.1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再讨论

本研究发现,与一线城市相比较,在二线城市特别是三线城市公立学校里就读的流动儿童,其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打工学校的流动儿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事实上,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主要反映了两方面的不同:群体比较的参照点(城市儿童、农村儿童;打工学校流动儿童,公立学校流动儿童)与心理健康的界定(表现为使用不同的心理测量工具)。目前国内对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心理健康的对比研究结果比较一致,即基本认为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要差于流动儿童。而对于流动儿童在打工学校和公立学校就读哪一个更利于心理健康的发展存在一定的争议,我们认为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打工学校流动儿童。已有研究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研究者探讨城市农民工子女的适应困难和心理问题居多,而较少关注其积极心理,研究者普遍存在认识偏差;二是心理测量工作多从心理问题的角度测量心理健康,忽视了心理健康的正向一面。因此,本研究综合考察了心理健康的正负两个方面的表现,从生活满意度、整体幸福感、自尊的积极角度以及抑郁、焦虑、孤独的消极角度,反映了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疾病的消除与正向力量或积极品质的增加才意味着心理健康的真正提升。

4.2认同整合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本研究证实了认同整合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高认同整合个体可以更好地同时存取多个认同及其知识和经验,从而促进心理健康,获得更优秀的学习成绩、更融洽的人际关系等社会结果(socialoutcomes)。不过,早期的西方研究认为,由于双语言和双文化的情境是矛盾甚至是冲突的,从而导致了个体的焦虑和抑郁,甚至会阻碍儿童的认知发展和学业;也有一些研究指出双语言和双文化对于主观幸福具有促进作用,并不会导致认同冲突和语言混淆。事实上,一项以13个国家7000多名经历文化适应的青少年为调查对象的研究发现,客观的文化差异与适应的相关不明显。因此,在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过程中,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更多地来自个体因素,我们将其聚焦为流动儿童多元认同发展的策略及程度——认同整合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高认同整合的流动儿童具有双认同的意识,即他们对于农村和城市都表示认同,这种积极认同可以减少心理适应压力,从而表现出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而对于低认同整合的流动儿童,两种认同被知觉为有一定的距离,没有交叉,甚至存在混淆,这种消极认同无法减少心理适应压力,导致心理健康水平较低。

4.3认同整合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一般自我效能感调节了双身份认同整合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即对于自我效能感高的流动儿童,认同整合会提升心理健康的水平,而自我认同感低的流动儿童恰恰相反。国内目前还没有发现相关的研究,本研究探讨了个体差异变量在认同整合结果效应里的作用,首次发现了一般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明显,丰富了认同整合的研究内容,将会推动后继的相关研究。

依照社会认知理论,自我效能感有效地预测了心理健康。Bandura认为这个影响通过获取高价值的标准或原则的需要、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等两个渠道而发展。那些认定感觉自己没有竞争力或者缺乏自我效能感的个体,面对2个或更多的不一致甚至冲突的文化期望时,会有更大的风险导致负性的心理结果。这与如下事实一致:个体感觉他们的双文化认同角色之间是冲突和有距离的,这些个体的心理健康比那些认同角色之问和谐相处的人更加糟糕。

根据上述分析可见,正在经历文化适应的流动儿童,认同整合与自我效能感都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个体变量,自我效能感增强流动儿童认同整合与心理健康之间的正向关系,对心理健康起到了促进作用。

4.4研究不足及展望

首先,自我效能感从一般到具体。本研究使用一般自我效能感测量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自我效能作为人的内在因素对行为的决定作用受不同环境的影响。流动儿童的生活环境具有其特殊具体性,因此发展一个双认同的自我效能感测量工具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其次,其他变量的影响,例如大五人格中的神经质(neuroticism)等人格变量。流动儿童可能遭受与城市儿童的交流困难、歧视等压力,这些特殊的压力表现为社会焦虑,导致他们有更大的负性心理健康的风险,而在不同情境中保持心态平静的人格品质可能在这一过程中起着保护作用。

再次,集体效能的可能影响。流动儿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属于某个固定班级的一员,班级功能明显。在班级情境中,集体效能代表了班级大多数同学对班级能力的总体看法,依据目标达成的可能性,班级会对成员提出不同的行为预期,而在班级内部形成统一的规范,进而影响学生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因此,班级效能是否在组织水平上影响了认同整合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最后,面向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促进研究。从流动儿童多元认同发展的方向,帮助流动儿童提升认同整合水平,从而提升心理健康;而个体层面的心理健康促进策略或措施要根据认同整合的水平而定,并不是所有的流动儿童都需要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5结论

(1)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存在学校类型、性别、城市类型、SeS、学段的差异。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打工学校流动儿童,男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女生,三线城市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一线和二线城市,SeS水平越高,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初中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小学和高中。

(2)流动儿童的认同整合与心理健康呈显著正相关;流动儿童认同整合水平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儿童心理健康心得体会篇8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是在城市化进程的背景下,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由于经济、教育等问题儿童则留在农村,形成了弱势群体的一种社会现象。

一、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

农村留守儿童已经成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近年来,随着农村留守儿童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疾病的现象日益严重,社会各界开始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给予关注和研究。根据研究,我国劳动力输出较多的省份如河南、安徽、湖北、江西等地留守儿童群体数量较多,农村留守儿童心理亚健康状况主要有孤独、焦虑、自闭等。根据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赵峰的研究表明,有47.5%的留守儿童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而非留守儿童则为9.5%;留守儿童在人际关系紧张(47.5%)、心理承受力差(57.5%)、适应性差(44.6%)和情绪失调(46.8%)等方面的问题也较为突出,在焦虑、偏执、躯体化因子上均达到了35%以上。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日常生活和学习缺乏安全感。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城市打工,与其他同学相比,留守儿童往往感觉到生活无依无靠,没有父母的心理疏导和帮助,他们不愿意与别人交流,时常感到孤独无助,性格多愁善感,长此以往,甚至发展成为内向、抑郁。其次,农村留守儿童由于从小缺少父母的关爱,因此对感情呵护的渴望之情比较强烈,许多农村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抚养或由其他亲属抚养、监护,由于他们的爷爷奶奶年事已高,对其缺乏足够的监护能力。而由其他亲属抚养的留守儿童,心理更敏感和脆弱,往往在幼小的心里感受到寄人篱下的拘束感,通常要看监护人的眼色,缺乏在父爱、母爱关怀下的自由感和无拘束感,由此导致留守儿童心理负担较重。更为严重的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表现在留守儿童的抗挫折能力较差,许多儿童面对困难时表现得很脆弱和无助,悲观情绪严重,更有甚者以结束生命来逃避挫折。

二、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策略

要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要求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给予更多的关心与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关乎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国家要从政策上关怀和照顾。国家要加强农村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校园环境与师资力量。同时当地政府应当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要大力发展区域经济特色,让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当地就业,减少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其次,要重视学校心理教育和心理辅导。农村留守儿童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内度过,学校的心理教育和心理辅导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学校应当配备心理辅导教师和心理健康课程,引导学生心理健康、阳光发展。同时学校应当组织多种多样的文体活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意识,避免学生孤独、内向、抑郁。

总之,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应当给予更多的关注,从家庭到学校、到社会都应当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铺垫一条光明之路。

参考文献:

[1]张维新.关于留守儿童义务教育问题的探讨.安徽农业科学,2010(30).

儿童心理健康心得体会篇9

[关键词]学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农民工;城市幼儿园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7)12-0039-03

大量有关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主要将研究对象锁定在处于义务教育及以上阶段的儿童。研究结果表明,7~15岁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其心理健康水平远远低于同龄的非流动儿童。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目前与学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相关的研究较少。为了调查学前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笔者参照世界心理卫生协会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以及国内学者提出的主要的心理健康标准设计问卷,调查学前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

一、学前流动儿童家长基本情况调查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96份,回收问卷88份。问卷由学前流动儿童的家长(即农民工)根据自己子女的情况填写。每个幼儿家庭填写一份问卷。调查对象具体情况如下。

1 家长职业

被调查的学前流动儿童的家长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个体工商业等对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要求较低的职业。正是因为自己受教育程度比较低,所以这些家长一方面对子女寄予厚望,希望子女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另一方面又不能为子女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无法对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及时矫治。

2 家长每日工作时间

此次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民工的日工作时间都超过8小时。比如对父亲日工作时间的统计显示,只有26.1%的父亲平均每天工作时间为8小时,其余人员每天工作时间均超过8小时,甚至有14.8%的父亲需要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农民工与子女相处的时间短,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对子女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教育。

3 家庭月收入

家庭月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以及孩子接受教育的条件。本次调查显示,有的农民工家庭中虽然一方家长处于无业状态,但他们也不是完全没有经济收入,总会通过各种途径。如收废品、打零工等来赚钱贴补家用。因此本次调查对象的家庭月收入在总体上差别不大,其中家庭月收入在1300~1800元人民币的超过总数的60%。可能是由于家庭收入还可以,因此这些家庭才能勉强承担子女就读幼儿园的费用,而不是将子女留在家里自己照看。

二、学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因素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前流动儿童在进入城市幼儿园后。都对幼儿园以及幼儿园的教师和其他幼儿持接受或比较接受的态度,仅有6.8%的幼儿不喜欢上幼儿园。10.2%的幼儿不喜欢幼儿园的教师或其他幼儿。可见,大部分学前流动儿童能很快适应城市生活环境,不过我们也不能忽视这些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调查发现,学前流动儿童令人担忧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注意力与自控力较弱

调查显示,51.1%的学前流动儿童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不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有依赖性”,48.9%的学前流动儿童“精力分散或注意力不集中”,43.2%的学前流动儿童“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或其他学习任务”,14.8%的学前流动儿童“不能遵守纪律和一定的行为规则”。

这些学前流动儿童精力充沛,但注意力和自控力比较弱,他们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常常交头接耳,在椅子上爬来爬去,眼睛看着别的地方而不是教师,不能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等等。注意力分散、缺乏坚持性等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的学习效果。学前流动儿童或来自农村。或在城市出生并长大,但大多长期缺乏家庭教育,知识面窄,注意力难以集中,在求知欲及学习能力方面与城市幼儿有显著差距。此外,由于农民工的收入、居住条件以及工作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学前流动儿童在生活环境以及交通、安全、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条件较差,周围的许多成人也不一定遵守各种行为规范。幼儿从小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耳濡目染,难免会受到不良影响。

2 自信心相对不足

调查显示。61.4%的学前流动儿童不敢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59.1%的学前流动儿童不喜欢提问,29.5%的学前流动儿童在完成某项活动时常轻易放弃,26.1%的学前流动儿童不能独立地选择和安排自己的活动。

造成学前流动儿童自信心不足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一方面,许多农民工往往对自己的子女抱以很高的期望。希望他们能过上更好的生活,但是由于自身素质不高,忙于生计,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在自己的孩子犯了错误后,他们往往采用“一顿打骂”或“放任不管”的方式进行教育。幼儿无法适应家长的粗暴教育方式。容易出现胆小自卑、紧张焦虑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学前流动儿童由于在学习方面与城市儿童存在显著差距,他们在幼儿园里很少能体验到成功感,可能常常体验到“我不行”、“我不会”、“我做不好”等消极情绪,自信心相对不足。

3 交往能力有待提高

学前流动儿童从农村来到城市,进入城市幼儿园。他们与城市幼儿相处得如何?他们能和城市幼儿成为好朋友吗?调查显示,19.3%的学前流动儿童“常和小朋友打架,不能友好相处”,能做到“常常主动帮助和关心朋友”的学前流动儿童仅占25%,“和小朋友游戏时能遵守规则,懂得商量、合作”的学前流动儿童仅占23.9%。可见,部分学前流动儿童在与同伴交往时存在一定的障碍,不能与同伴建立较为和谐的人际关系,会产生一定的孤独感。

学前流动儿童在和城市幼儿的交往中存在着很多障碍,这些障碍也许主要来自以下几个“不一样”:口音不一样,学前流动儿童随父母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听不懂当地语言,与教师和同伴的交流比较困难;家庭教养不一样,学前流动儿童的父母大多文化水平不高,无力对自己的子女进行辅导,还有不少父母忙于生计,无暇管教子女;生活条件不一样,学前流动儿童一般家庭物质生活不富裕。在吃、穿方面大多很俭朴,而城市幼儿大多生活比较富裕。拥有许多新颖而昂贵的玩具,这让学前流动儿童望尘莫及。因此,如果引导不当,学前流动儿童也许会产生自卑心理,不敢或不愿与城市幼儿交往。有的学前流动儿童也许还会对城市幼儿产生妒忌、仇视心理。

以上调查结果只反映了已经“幸运”进入幼儿园的部分学前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本次调查显示。这部分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值得注意的是,从整体来看,目前学前流动儿童的入园率还很低。因此能进入幼儿园的学前流动儿童相对于整个城市学前流动儿童队伍来说是少之又少的。对于那些没有机会接受学前教育,只能跟着父母四处漂泊或因经济条件所限而不得不在条件极差的流动幼儿园就读的学前流动儿童来说,他们更加缺乏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加不容忽视。

三、学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学前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涉及面广,牵涉因素多,如果单从一个方面入手,很难解决实质性问题。因此,要改善学前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首要的任务应当是以维护社会公平和保护弱势群体为原则,理清国家所应承担的责任和社会所能自主解决的问题,强化幼儿教育机构的职能,进一步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形成包括国家、社会、幼教机构和家庭协调配合、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作为幼教机构的教育者,我们主要应该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 建立学前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档案

要有针对性地、科学地对学前流动儿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就要认真地对他们进行观察研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心理健康档案包括学前流动儿童的家庭住址、家庭状况、家长经商或打工地点、家长的文化水平、幼儿的性格特征、幼儿心理健康状况等内容。通过观察、记录幼儿的生活、学习、游戏等情况。并对这些原始材料进行汇集、分类和分析,教师可以从中了解幼儿的精神状态、学习态度和情绪特征,熟悉他们的性格、兴趣、爱好、习惯、思维方式等,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疏导措施。为幼儿发挥自己的潜能提供良好的条件。

2 创设平等、宽松、接纳的心理环境

要提高学前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除了常规教育外,幼儿园还要注重良好的园风和班风建设,创设平等、宽松、接纳的心理环境。学前流动儿童刚从农村来到城市,因为环境、语言、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差异,可能会出现胆小、害怕、自卑等心理问题。这时教师和其他幼儿的态度会对他们的心理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和蔼的微笑和热情的态度能缓解学前流动儿童的紧张情绪,而歧视、讥笑的表情则会给他们的心灵留下阴影。因此,在学前流动儿童入园前后,教师要以正确的态度及时教育幼儿。创设民主、和谐的班级环境,引导幼儿以关爱的态度接纳学前流动儿童并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教师还要鼓励学前流动儿童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使他们在集体活动中获得安全感、归属感,成为班级中不可缺少的一员。

3 通过多种途径增强学前流动儿童的自信心

教师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机融入幼儿园的日常教学活动,利用多种途径增强学前流动儿童的自信心。

儿童心理健康心得体会篇10

【关键字】儿童心理健康孤独感自卑心理恐惧心理

一、引言

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对儿童的健康成长以及儿童一生均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儿童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在当今社会日益复杂的背景下,不仅是当代教育的主题,也是儿童健康教育的主题。关注和研究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既是父母培养儿童的必备素养,也是儿童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对儿童心理教育的研究,有助于为儿童从小树立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儿童健康的心理,对其健康成长,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少教师对儿童心理教育存在一定的误解,认为儿童因其社会经验不足,不可能产生心理问题,但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当代小学生的心理负荷能力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有资料表明[1],在我国约有20%左右的儿童青少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种种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儿童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儿童心理教育就是致力于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的面对社会现实,进行有效的情绪调节。预防问题发生,促进心理素质提高才是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二、典型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与健康教育对策

(一)孤独感

孤独是一种消极的、弥漫性的心理状态。虽然一定程度的孤独体验对于人格的成长并不完全是消极的,但是长期处于孤独状态会使儿童产生被遗弃感,并导致自尊心的下降、自信心缺乏,不仅对他们的学习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而且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适应能力[2]。

儿童孤独感的影响因素有多个方面,主要有[3]:第一,师生关系与儿童孤独感。学校背景下的孤独感是学生基于教师对自己的评价、情绪反映和行为表现而产生的孤单、寂寞、失落无助和不满的主观情感体验;第二,家庭环境与儿童孤独感。家庭功能与孤独感的关系要通过社会能力和行为、同伴接受性等中介变量实现;第三,同伴关系与儿童孤独感。其是按“受欢迎儿童―一般型儿童―被忽视型儿童―被拒绝儿童”的顺序递增的,儿童的社交地位越不利,其孤独感就越强;第四,认知因素与儿童孤独感。儿童的社会认知对孤独感的体验有一定的影响,对他人和自我的消极评价是孤独感产生的原因之一。

对于儿童的孤独情绪的干预和辅导,需要学校和家庭及社会的共同努力。主要针对个体进行,重视认知改变、人格因素、归因方式、行为塑造,采用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的形式。同伴接纳水平低的儿童体验到更多孤独感,而且同伴地位一经确定是比较稳定的,不易改变,即使儿童有了认知和行为方面的改变,但是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同伴的正性强化,是不容易固定下来的,对于儿童孤独感的干预效果也不会明显,所以无论是作为影响儿童孤独感的重要因素还是作为儿童孤独感干预过程中的强化因素,都应该同时对孤独感儿童所在团体进行干预,增强团体的接纳性,优化团体氛围[4]。

(二)自卑心理

自卑往往是非常消极的自我防御形式,会让人变得敏感、羞怯和自暴自弃等。自卑的心理对于儿童的成长非常的不利,一个儿童如果内心被自卑心理填充,将会影响到他未来的身心发展和与人交流的能力[5]。

存在自卑心理儿童主要有以下表现[6]:郁郁寡欢、情绪低落;渴望在诸如考试、体育比赛或文娱竞赛中出人头地,但又往往在正式参赛时会临阵逃脱;语言表达较差,或表现为口吃,或词汇贫乏等;常常贬低、妒嫉他人;怕羞过度,从来不敢接触生人等等;对交朋结友或兴趣索然,或视为“洪水猛兽”;在学习或做游戏时往往难以集中注意力,或只能短时间地集中注意力。

(三)恐惧心理

恐惧心理在儿童中是常见的,一般情况下,恐惧情绪是短暂的、不过分的。而有些儿童会出现持续的、严重的恐惧反应,表现为适应行为异常和焦虑、紧张,这种状况不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以主体来分,有个体恐惧心理和群体恐惧心理,如个别儿童怕兔子,而绝大多数儿童怕黑;从引起恐惧的事件来划分,最常见的有动物恐惧、社交恐惧、自身损伤恐惧、对自然事物和现象的恐惧,其中社交恐惧如儿童怕见陌生者,现象恐惧如儿童怕影子等;以恐惧症状的程度来划分,有怀疑、担心、害怕、恐惧、恐怖等不同阶段和程度的心理状态。

三、总结

本文从儿童典型的心理行为问题视角入手,系统地分析了孤独感、自卑心理和恐惧心理三种典型儿童心理问题的表现、影响因素及其相应对策,为类似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干预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儿童心理教育对儿童的健康发展和儿童的培养都发挥着较大的作用,儿童心理教育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心理健康教育不仅需要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更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参考文献:

[1]吴洁.新时代下教师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研究[J],商界论坛,2013(19):328-329

[2]梁艳.浅析小学儿童孤独感的因素及辅导[J],社会心理科学,2010,25(110):474-477

[3]李幼穗,孙红梅.儿童孤独感与同伴关系、社会行为及社交自我知觉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7,30(1):84-88

[4]李昱霏,王继玉.近十年来我国儿童孤独感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社会心理科学,2010,25(109):287-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