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业发展建议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2:17

煤炭行业发展建议篇1

关键词:发展历程;重要措施;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5.029

1煤炭行业发展历程

1.1第一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

这个阶段我国处于计划经济时期,各行业的发展由国家统一制定计划,煤炭的生产、销售、定价也由国家决定,虽然经济增速缓慢,但发展有序。

1.2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后到20世纪末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煤炭资源需求量猛增。为此,国家提出“有水快流”和“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大中小煤矿一起搞”的方针。截至1997年底,全国共有煤矿约6.4万处,其中小煤矿约6.1万处,占总数的94%。这个阶段虽然煤炭行业发展迅猛,但市场竞争激烈,价格秩序混乱,全行业陷入不景气的局面,1996年开始出现供大于求,一直持续了四五年。

1.3第三阶段是21世纪前十年

这十年国家大力推进亿吨级煤炭基地建设,但也对煤矿安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这个阶段我国累计探明煤炭资源储量增至1.2万亿吨,煤矿数量由最多时的8万多处减少到1.8万处左右,煤炭产量增长到39.5亿吨,年均增长约2.4亿吨。煤矿百人以上事故时有发生,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煤矿共发生25起一次死亡百人以上事故,2002年至2009年就发生了10起。

1.4从2013年开始进入第四阶段

由于上阶段煤炭行业的快速发展,这个阶段大部分煤矿企业严重亏损,有的负债率高达80%,存在长期停产、拖欠工资、人才流失等问题。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宁夏等地区受到严重影响,内蒙古鄂尔多斯大部分煤矿停产,使这个以煤炭为支柱产业的城市陷入困境,因煤而兴的陕西省神木县也失去了昔日的辉煌。

2近年来国家采取的重要措施

2.1简化行政许可

为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措施的落实,国务院了《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38号),同时取消煤炭生产许可证和煤矿矿长资格证的颁发。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也简化了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行政许可事项。

2.2修订和完善法律法规

随着煤炭行业的发展,国家制定的部分法律法规、标准、规定已经不能适应当前需要,有关部门及时对《安全生产法》进行了修订。国务院办公厅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2013〕99号)。国家煤矿安监局及时对《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和《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进行了修订。

2.3严格煤矿安全准入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易发生重特大事故,〔2013〕99号对新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生产能力和建设单位业绩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从源头上提高安全标准,为煤矿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奠定坚实基础。

2.4加快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工作

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7号),明确从2016年开始,用3至5年的时间,再退出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下发了《关于支持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安监总管四〔2016〕38号)。同时,从今年5月起,采用地方自查、执法检查、督查暗访的方式在全国开展钢铁煤炭行业安全生产执法专项行动。

2.5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矿井

近几年,很多事故都发生在非法违法矿井,给矿工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社会影响恶劣。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煤矿安监局联合下发《关于全面清查和坚决制止煤矿违法违规建设生产的紧急通知》(发改运行〔2014〕2546号)。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国家煤矿安监局、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联合召开专题会议,对涉及违法违规建设的产煤省份有关部门和煤矿法定代表人进行约谈。国家煤矿安监局将于今年11月份对煤矿建设项目进行专项监察。

2.6加强科技创新力度

今年5月19日,国家煤矿安监局组织召开了全国煤矿自动化开采技术现场会,交流推广了陕煤化集团黄陵一矿等单位自动化开采技术经验,黄陵一矿智能化无人开采技术具有理念、技术、装备、管理、培训等5个方面的创新,具有很好的典型示范带动作用。

3新形势下煤炭行业面临的问题

3.1安全形势压力大

近几年,虽然全国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持续下降,但事故总量仍然较大,重大事故时有发生。2015年全国共发生煤矿事故352起、死亡598人,同比分别下降32.3%和36.8%,百万吨死亡率0.162。其中,重大事故5起、死亡85人,同比分别下降64.3%和62.9%;顶板、瓦斯事故死亡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572%。尤其是在当前煤炭经济形势下行,大部分煤矿企业严重亏损,安全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很多小煤矿特别是一些灾害严重矿井前期投入了大量资金,处于观望状态,一旦煤炭形势稍有好转,这些矿井就会疯狂生产,势必对全国煤矿安全形势带来压力和挑战。

3.2地方有关部门协调不力

部分省份相关部门职责划分不清,有时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要决策部署的时候存在不愿牵头、互相推诿等问题,从而影响政策落实的时效性,给煤炭行业健康发展带来较大影响。甚至对煤矿企业联合督查时,各部门都不愿提出实质性意见,造成企业安全隐患积聚,一旦发生事故,谁也推脱不了责任。

3.3基层安全监管人员匮乏

部分地区煤矿具有数量多、井型小、灾害重、分布广等特点,安全监管难度大、任务重,同时监管人员待遇不高,缺乏积极性,频繁出现辞职情况,人员不能得到及时补充。有些安全监管部门人员缺乏专业技术知识,也没有进行专业的培训,到煤矿检查时发现不了主要问题和重大安全隐患,既不能帮企业改善安全状况,也不能很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

3.4企业安全投入得不到保障

2012年至今,煤炭行业形势持续下行,煤矿企业经营困难,部分企业连续数月拖欠工资,且有大量银行债务,这种情况下,个别煤矿企业采用压减安全投入、冒险组织生产的方式,减轻企业债务压力,却带来了安全隐患,有多起事故就是这样发生的。

3.5煤矿企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

随着煤炭开采深度的加大,部分地区煤矿灾害日趋严重,有的煤矿水、火、瓦斯等灾害叠加,重大灾害防治难度较大,煤矿灾害的防治技术、设备、管理日新月异,这就需通过科技来确保安全,科技要发挥作用就离不开专业技术人员。但部分煤矿企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有的小煤矿只有一名技术人员,其他人员都是“门外汉”,如果矿上在生产过程中遇见复杂安全问题,都无从商讨,而且存在安全培训不到位、人员流动性较大、职工专业知识和能力水平不高等问题。

4对策建议

(1)法规、标准的制定、修订一般程序多、时间长,待时有些条款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了。建议有关部门加快相关法规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确保时效性。

(2)不断完善协调联动机制。各部门应建立健全的协调机制,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要勇于承担,形成合力,要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到企业检查时,要实事求是查隐患,为企业负责,更为自己负责。

(3)认真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煤矿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对煤矿企业的检查不可能做到全覆盖,企业应提高安全意识,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做好完善制度、加强管理、排查隐患、安全投入等工作。

(4)建立人才激励机制。人才是煤矿生产安全的基本保障,但受制于井下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等影响,地方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及煤矿企业人才流失严重。因此,要建立人才激励机制,留住人才,保障煤炭行业安全发展。

(5)不断加大培训力度。部分省份有关部门和煤矿企业缺乏专业技术人员,要切实加强培训,让有关部门人员具备查出隐患的能力,让煤矿企业管理人员具备专业技术知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煤炭行业发展建议篇2

煤炭热解符合国家的集约高效

低耗产业发展方向

记者:尚总,我们在采访中了解到,最近几年,贵公司对煤热解工艺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发和工业化试验、示范工作。那么,您本人及陕煤化集团如何看待煤炭热解产业?

尚建选:煤炭作为大自然恩赐给人类的化石能源和有机原料的统一体,最高效的利用途径就是以物质和能量消耗最少的方式,实现气、液、固态清洁能源和有机化工原料的同步获取。对于占我国煤炭总储量、探明保有储量以及目前煤炭产量均在55%以上的低变质煤炭资源,包括褐煤、长焰煤、不粘煤、弱粘煤等,通过低温热解,实现煤的气、液、固组分的分质转化,进而对气、液、固三相物质进一步分质利用,应是煤炭高效利用的最佳途径。

如果从能源利用率指标、节能、节水、资金投入做综合比较的话,依据有关项目的可研报告测算,煤热解制油(一代技术)的能源利用率为78―80%,煤制天然气为56―60%,直接制油为38%,间接制油为36.5%,煤制甲醇为54%。从节水角度看,煤热解制油每吨耗水3―5吨,其它4种路线吨或千立方产品耗水分别在5吨、8吨、9吨和8吨以上;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吨产品投资煤热解(一代技术)为5000元,其它4种吨或千立方产品投资分别为6500元、12000元、13000元。另外,粉煤热解制油的二氧化碳排放比直接液化减排86.8%,比间接液化减排86.6%。这样一个产业符合国家集约、高效、低耗的政策方向。

陕煤化集团在煤炭热解方面的

产业化探索

记者:既然贵公司如此看好煤炭热解产业,那么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尝试?

尚建选:近年来,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立足陕北低变质煤炭资源,对以低变质煤炭低温热解为龙头实施煤炭分质转化利用的路径和工艺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科技研发和工业化试验、示范。为了实现所确定的煤炭分质转化多联产路线的经济技术先进性,陕煤化集团在关键环节技术的研发和工艺技术、产品方案优化组合等多方面进行了长期的研究探索,并进行了大量的工业化示范,取得了积极成果。

一是低温煤焦油加氢制油品工业示范装置成功投运。投资建成了神木天元化工公司年产50万吨煤焦油轻质化装置。今年4月份投入生产,连续平稳运行1500小时后,6月份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专家现场考核和技术鉴定,认为该项目煤焦油预处理装置和加氢装置运行平稳、安全、可靠;工艺技术属于国内首创,工艺指标先进,投资少、成本低;催化剂属于自主研发,活性好、寿命长、消耗低。技术属于“国内领先”,建议“在目前产业化基础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二是粉煤热解工业示范装置即将投运。投资建成了富油能源科技公司2×60万吨规模固体热载体快速热解工业化示范装置,现已进入分段试车阶段。主要环节技术已取得专利。同时,与大连理工大学合作开发的粉煤热解二、三代技术,已完成试验室开发工作,经催化热解焦油产率由一代技术的10%分别提高到20%和30%以上。目前,二代技术中试已进入尾声,计划在一代工业化示范装置运行平稳后,直接进行升级改造。

三是Dmto-ii工业化试验开发取得成功。在与大连化物所、洛阳石化工程公司等共同完成Dmto一代工业化试验,并成功应用于神华包头工业化示范项目的同时,与大连化物所合作成立的陕西煤化工技术工程中心完成了“新一代甲醇制烯烃(Dmto-ii)”工业化试验,并于今年6月份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专家现场考核和技术鉴定,认为“装置规模和技术指标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建议以Dmto-ii工业化试验装置为基础,加快该技术的工业推广”。

四是即将开始甲醇耦合石脑油制烯烃工业化试验。我公司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合作开发的甲醇耦合石脑油制烯烃工业化试验工作,已经完成试验装置建设,试验工作即将开始。石脑油催化裂解制烯烃在600―700摄氏度条件下进行,是高耗能的吸热工艺过程。而甲醇裂解制低碳烯烃过程中,甲醇首先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强放热脱水反应。将这两个过程进行热量和反应途径的耦合,可以大大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量消耗。

煤炭热解产业前景广阔

记者:您怎么看待煤炭热解产业的发展前景?

尚建选:煤炭分质转化工艺路线适合于低变质煤炭的高效转化利用,煤热解后的产物既可以作为燃料,又可以作为化工原料,在几乎所有煤化工领域继续延伸发展;煤热解、煤焦油加氢等关键技术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生产装置主要由国产化装备组成,具有投资省、水耗低、排放少、效益好的优势;煤炭分质转化已经具有大型化、规模化推广的技术依托,可以实现产业在规模上的跨越式突破;煤炭分质转化思路符合合理配置资源的科学发展理念,煤炭分质转化利用应是目前能耗、物耗最低的煤炭转化方式。今年8月25―27日举行的《中国国际煤化工发展论坛暨展览会(CoaLCHem2010)》上,陕煤化集团所作的《煤炭分质高效转化的科学理念与转化路径探索》的主旨演讲和所取得的工业化示范成果展示,得到了业内专家的一致认可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低变质煤炭富集的西部省份更是对该转化工艺路线青睐有加,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陕煤化集团在《陕北能源化工基地“二次创业”规划》中规划了三大煤炭分质转化集群项目,而《陕煤化集团“十二五”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更是规划了转化总规模6000万吨、一期规模3000万吨特大型煤炭分质利用示范项目为依托的煤炭分质高效转化产业园,并与榆林市政府签订了包括土地、水资源等方面内容的合作协议。可以预测,随着煤炭分质转化利用园区和项目规划的实施,煤炭分质转化在不久的将来会实现规模化经营,展现出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煤炭热解产业急需政策扶持

煤炭行业发展建议篇3

【关键词】国有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政策

就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而言,以煤为主的结构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不会改变,保障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煤炭能源需求的充足供应,事关国家能源安全的大局。山西是我国煤炭生产和供应大省,多年来煤炭调运出省量一直占全国煤炭省际间调运总量的3/4左右,在确保国家经济建设对煤炭能源需求方面,其地位举足轻重。为此,2006年4月19日,国务院决定在山西省开展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工作。2007年2、3月间,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批准山西省自2007年3月1日起开征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同时停征能源基地建设基金。2007年4月2日,煤炭可持续发展试点工作全面启动。

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一年多来,山西煤炭工业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至少在七个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一是理顺并健全了煤炭工业管理体制和职能;二是建立了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基本完成了“三大监测监控系统”建设;三是进一步推进了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四是普遍建立了矿区环境补偿机制;五是开工建设了一大批煤炭城市转型和煤炭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项目;六是各项基金征收使用管理逐步纳入科学规范轨道;七是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工作还逐步推进。

但就煤炭企业个体来说,尤其是成立多年的国有煤炭企业,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在试点工作中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新的问题,甚至遇到一些难题,下面对主要问题进行分析。

一、环境治理资金不足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煤炭企业更加重视矿区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工作,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科学制定具体资金规划,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开展矿区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争取做到“不欠新账、渐还旧账”,但由于矿区环境治理持续多年未充分投资,历史欠账较多。

(一)补贴企业环境治理、生态建设资金

根据《山西省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安排使用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晋政办发〔2008〕12号)文件精神,可持续发展基金的50%主要用于解决企业无法解决的跨区域生态恢复治理,因此,建议政府有关部门简化项目申报程序,对于煤炭企业难以解决的重大项目,经企业申报后,及时纳入山西省生态环境恢复机制,并给予资金补贴,确保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遵循“企业所有、专款专用、专户储存、政府监管”的原则提取、使用和管理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

要将该资金全部纳入企业内部预算管理,任何单位和部门不以任何理由集中和分成该资金,确保企业提取的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能全部投入到所辖矿区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等方面。

二、大型集团培育和支持力度不足

煤炭企业正在按照山西省实施煤炭行业“第三战役”有关要求,通过加强煤炭行业横向、纵向联合,实施资产重组和企业并购、托管,应加快建成大型煤炭集团进程,提高产业集中度和总体素质,走上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道路。

(一)给予企业转型发展资金支持

当前,煤炭企业正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管理集成、良性发展的要求,构建煤――电――材和煤――焦――化等多条产业链的延伸,在建设高产高效接替矿井的同时,规划和建设一些新型产业园区,为资源型城市和煤炭企业搭建转型、转产平台,新上了坑口电站、煤矸石和煤层气发电、煤化工、装备工业等项目,这些项目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根据(晋政办发〔2008〕12号)文件精神,可持续发展基金的30%用于资源型城市、产煤地区转型和重点接替产业发展,因此,建议省政府建立煤炭城市转型及重点接替产业发展援助机制,从可持续发展基金中给予企业发展支持。

(二)支持资源匮乏矿井取得接替矿权

煤炭企业破产矿井的接替井田地质勘查费用、资源价款费用额度较大,企业支出资金缺口难以弥补,建议国家和省政府在政策和资金方面予以支持,帮助企业度过难关。

(三)支持企业整合中小煤矿

国家规定,对国有地方煤矿、非国有煤矿现已无偿取得的矿业权,要结合资源整合、兼并重组和股份制改造,在2008年年底以前全部实现有偿使用。煤炭企业有意愿收购或控股地方资源整合煤矿,增加国有企业资源占有量,保障煤炭生产可持续发展。但收购或控股地方资源整合煤矿后,仍需缴纳矿产资源价款费用和矿井改扩建费用,所需资金投入大,涉及地域范围广,还存在诸如并购成本高、并购重组手续复杂、税负负担重等问题。因此,建议建立资源向优势企业流转机制以加强资源控制力,对大型煤炭企业重组中小煤矿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

三、企业办社会负担仍重

目前,大部分国有煤炭企业至今仍承担着矿区大部分的社会职能,存在人员多、内部市场有限、创收难度大、增收空间小、依赖程度高、独立生存能力弱等问题,虽然企业在后勤改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每年仍投入大量补贴资金,负担沉重,难以实现公平市场竞争。

(一)返还企业办社会补贴资金

根据(晋政办发〔2008〕12号)文件精神,企业上缴的可持续发展基金的20%用于解决因采煤引起的社会问题,主要包括企业办社会、棚户区改造以及与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关系密切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等。建议省政府继续放宽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的使用范围,在移交工作未全面完成之前,根据企业办社会机构、人员的实际支出和棚户区改造情况,对煤炭企业进行补贴返还。

(二)加快企业办社会职能移交进度

建议省政府尽快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配套措施,将剩余办社会职能全部列入移交范围,调动好各方面积极性,最大限度地维护好职工合法权益,避免因移交时间过长,给企业带来新的问题和困难。

四、煤炭企业税费负担较重

近一段时期,针对煤炭行业的调控政策出台较多、较快,已大幅提高煤炭企业的政策性成本和支出,与此同时,企业原有税负仍较重,生产型增值税限制煤炭产品进项税抵扣,即使在中部六省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后,煤炭企业实际税负仍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煤炭企业上市部分、未上市部门属于独立法人和纳税主体,企业办社会等负担无法实现所得税税前抵扣。

(一)暂缓出台煤炭行业增支政策

考虑2009年煤炭需求的增幅预期回落,进一步将面临产能过剩压力,原有的和预期新增的政策性增支因素继续向下游转移的空间已缩小,因此,建议政府在更长一个时期内观察煤炭市场走势,暂缓新政策的出台。

(二)减轻煤炭企业增值税税负

调低煤炭产品销售增值税,或者按实际税负增加额采取“先征后退”或“即征即退”等办法返还煤炭企业,降低国有煤炭企业的税负水平。

(三)减轻企业改制所得税税负

继续实行煤炭企业所得税返还政策,解决煤炭企业组建股份制公司实现利润增缴所得税,而存续企业亏损得不到补偿的问题。

五、煤炭成本核算方法陈旧

现行的煤炭工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是1991年原能源部颁发实施的,十几年来,煤炭工业已发生了很大变化,旧有的核算办法已不能适应煤炭产业改革发展的要求,同时,对近年出台的各专项资金的核算管理口径也衔接不够。

(一)改革煤炭成本核算管理

建议按照国家《煤炭产业政策》对煤炭生产成本管理指明的发展方向,及时改革完善煤炭采掘、洗选成本核算,探索完全成本管理模式,制定新的核算管理办法,将与煤炭开采相关的资源价值、环境成本、改革成本、转产成本支出等及时计入成本范围,防止报表利润虚增,多交所得税,同时也使报表使用者合理评估煤炭企业利润水平。

(二)出台专项资金使用管理细则

及时制定煤炭产业有关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细则,统一规范维简费、可持续发展基金、煤矿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转产发展资金、煤矿安全费用等专项资金的列支范围和标准,简化项目申报、审批手续,将项目申报制简化为备案制,给予企业足够的自,确保企业能足额使用专项资金,独立承担社会责任,保障煤炭行业快速、安全发展,产煤地区环境治理、生态建设充分投入,资源型城市、产煤地区逐步转型,因采煤而产生的社会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

[2]山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山西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工作总体实施方案的通知晋政发〔2007〕9号.

[3]煤炭工业协会:2008年煤炭供求总体价格预测.

[4]山西省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征收管理办法.

[5]山西省煤矿转产发展资金提取使用管理办法.

煤炭行业发展建议篇4

[论文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煤炭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一直占2/3以上。但是,煤炭行业在资源与能源消耗方面,仍然面临许多突出的问题。节约资源和能源是实现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煤炭行业运行状况

(一)煤炭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相对于石油和天然气,煤炭在我国既具有储量优势,又具有成本优势,且分布也最广泛,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煤炭仍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和重要的战略物资。尽管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但煤炭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将是长期的和稳固的。

(二)煤炭行业如何应对现有能源

节约资源和能源是实现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节能工作重点主要包括:一是加大煤炭开采方法和生产工艺改革,实施规模化集中生产,降低煤炭产品单耗。根据资源条件,加大露天开采比例,建设高产高效矿井,实现集约化生产。二是依靠科技进步,选择合理的采煤方法和生产工艺,提高矿井资源回收率。三是发展先进煤炭洗选加工技术和工艺,提高煤炭质量和煤炭燃烧效率。四是积极利用矿区低热值燃料和矿井瓦斯。五是发展洁净煤技术,开发煤炭燃烧新技术。

二、中国煤炭行业发展趋势

(一)整体发展趋势

煤炭市场的景气程度主要取决于我国工业生产的增加值,特别是电力、冶金、建材和化工四大主要耗煤工业产品产量的持续增长。其中,电力用煤在煤炭消费中的地位最为重要,其消耗量约占到全国煤炭消耗量的61%左右。钢铁行业数煤炭消费的第二大户,其炼焦用煤占到了煤炭消费的约30%左右。因而,可以说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与我国整体工业发展速率息息相关,特别是电力行业和冶炼行业需求,更是对煤炭市场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这些下游产业如电力、冶金等行业在未来的持续发展将促使我国对煤炭的消费量日益增大。

在居民消费方面,我国多数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居民生活,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而且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农民生活中60%以上的能源仍然是靠柴草,农村从使用生物能源向矿物能源转变是必然的趋势,这将进一步扩大对煤炭的需求。

此外,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焦炭生产国和出口国,作为世界最大的产煤国,我国将在本次能源结构调整中占据极为有利的地位。特别是石油价格上涨,导致海运费提高,这将提高中国煤炭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因此,我国煤炭的出口量将会有一定的增长。

(二)产品发展趋势

加入wto后给我国煤炭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发展机会,但更多的还是挑战与压力。目前,我国煤炭行业的对外合作其实已经远远落后于其他行业,如中国石油、天然气和电力等行业都有吸引外资的政策或者法律规定,然而煤炭行业至今没有具体明确的政策措施。为了应对未来外国公司的竞争,我国煤炭企业应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通过大集团、多元化的竞争战略壮大实力,在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扩宽自身的发展空间。

在国家经贸委的煤炭行业近期发展导向中明确提出,要支持煤炭企业集中化发展,具体内容包括:支持大型煤炭企业通过兼并或资产重组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支持大型煤炭企业的大中型煤炭企业的大中型矿井建设、技术改造工程和跨地、跨国开办煤矿;鼓励大型煤炭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等形式对小煤矿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小煤矿生产规模和技术装备水平;支持大型煤炭企业煤电、煤焦化、煤化工、煤建材项目建设;支持煤、电、路、港、航企业联合重组为特大型企业集团。

三、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一)煤炭行业在市场上可预见的发展趋势

2008年煤炭市场上出现了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煤炭价格由快速上涨到急速下滑的急剧动荡的情况,煤炭市场运行很不稳。由于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煤炭市场由供应紧张向宽松方向发展,大部分地区出现供过于求的形势,煤炭价格通过大幅度跳水下滑后,价格逐步趋于相对稳定。由于中国煤炭资源丰富,随着中国煤炭生产能力的提高,煤炭市场供应形势的缓解,并出现了较大区域的煤炭产品库存积压、市场供过于求的严峻形势,为了推动煤炭工业的发展,中国的煤炭进出口政策有可能要适当调整,降低煤炭出口税率,以此减少国内煤炭市场供过于求的压力,推动煤炭出口,煤炭出口量将可能会进一步增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今年煤炭价格市场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重点合同和非重点合同的价格差距将会减小,重点合同的煤炭价格上涨幅度将达到10%左右,市场煤价格将可能继续小幅度下滑,逐步接近重点合同煤炭价格,调整的结果重点合同煤炭价格将和市场煤价格基本趋于一致,逐步消除仍然存在的煤炭价格“双轨制”。(二)煤炭行业如何在能源行业中健康发展

问题与希望同在,机遇和挑战并存。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日益加深,如何更好、更有效地解决能源安全问题,推动能源发展上水平、上台阶,成为摆在我国面前的一项紧迫而重大的任务。

全国能源工作会议2009年2月5日在京闭幕,这是我国17年来首次举行的全国性能源工作会议。在全球能源形势剧烈波动,我国能源发展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考验的形势下,这次会议突出了重要举措。

1.锻造可持续保障的能源链条。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障。然而,能源形势的迅速变化让人始料不及。从2008年三季度起,“油荒”、“电荒”似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相对“过剩”,煤炭、石油价格也一路下滑,能源消费需求下降,能源企业效益减少,能源投资增速放缓。专家指出,利用当前扩张性的政策环境,推进关系全局和战略安全的能源投资,既可以有效拉动内需,又有利于锻造能源长远保障的链条,增强能源整体抗风险的能力。

2.用改革促进能源行业健康发展。

“市场煤”和“计划电”之间矛盾突出,煤炭行业内部也存在着“合同煤”“市场煤”的“双轨制”。而且,由于大煤矿集中度不高,小煤矿多、散、乱,国家对煤炭生产供应的调控能力受到限制。“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通货膨胀压力减轻,有利于理顺能源产品价格关系。”张国宝指出,当前要抓住有利时机,更加注重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加快能源发展方式转变,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深化能源领域的改革是必由之路。

四、结束语

根据当前情况,抓住煤炭市场供过于求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推进煤炭资源整合、企业兼并重组,促进煤炭产业的优胜劣汰,减少和消除落后的煤炭生产能力,加快煤炭大基地、企业大集团的建设步伐。

另外,由于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随时可能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变数,这就需要全国所有的煤炭工作者在中国煤炭经济发展的实践中进行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及时、科学、准确地把握中国煤炭经济发展的动态,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2007-2008年我国动力煤市场社会环境

[2]2008-2009年中国动力煤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煤炭行业发展建议篇5

关键词:煤炭企业;税收税费;对策研究

我国是能源大国,其中煤炭资源总量位居世界前列,煤炭能源供给也成为我国重要的来源方式,消费占比达到60%以上,可见煤炭能源企业的发展对于国民社会的重要推动作用。然而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煤炭企业对于环境的破坏与污染,这是同社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是相违背的。2012年前的十年,作为煤炭企业发展的黄金十年,煤炭价格一路攀升,刺激着各地煤炭企业提高产能、扩大规模、盲目扩张。同时,各地地方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鼓励发展煤炭产业,并且想法设法巧立涉煤收费项目,当时由于煤炭属于暴利行业,对于这些较多的税费项目和高额的税收负担基本能够承受。但是,从2013年开始,由于煤炭产能过剩,煤炭价格一路下滑,煤炭企业的发展举步维艰,特别是高额的涉煤税费负担已成为煤炭企业的沉重包袱,所以,煤炭企业税收政策制度变革已迫在眉睫,只有通过税收制度变革才切实减轻煤炭企业税收负担才能够保证煤炭企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才能够确保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关于煤炭企业税费征收项目

当前我国的煤炭企业税收费用主要是伴随着煤炭企业的兴起而随之逐步产生的,自从1994年我国开展税费制度改革之后,针对于煤炭行业的各项费用显著提高,征收的项目也是繁杂多样。同其他行业相比,煤炭企业的税费可以说是居高不下,煤炭企业发展过程中步履维艰,其中高税收就是原因之一。目前煤炭企业对涉煤税费负担较重问题反映强烈。据统计,各种涉煤税费一般占企业营业收入的20~35%,个别地区甚至更高。就煤炭企业涉及的税费项目而言,多达30多种,主要包含了如下几方面:

(一)税金方面

主要有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资源税、城建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个人所得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印花税、车辆购置税、车船使用税等。

(二)基金收费方面

主要有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水利建设基金、水资源费、水土流失补偿费、水土流失防治费、水土保持补偿费、排污费、转产发展基金、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采矿权价款、探矿权价款、采矿权使用费、河道管理费、铁路建设基金、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森林植被补偿费以及土地恢复费用等。

二、当前煤炭企业税费负担重的原因分析

(一)增值税税率较高

煤炭企业是典型的能源型企业,主要依赖不可再生的煤炭资源,2009年之前煤炭企业增值税税率为13%,但是其进项税的抵扣明显少且存在着税基不科学的现象,这样就直接导致煤炭企业的每年税率明显增高,税务负担明显加重。2009年之后,我国实行增值税改革,由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对于企业购入的固定资产进项税纳入抵扣范围,但是对于煤炭企业而言其增值税的税率却由原来的13%提高到了17%,增长了4个百分点,增加的购入固定资产抵扣的进项税远远弥补不了因税率提高而增加的销项税,所以煤炭企业增值税负担不降反升,负担加重。据统计,大部分煤炭企业增值税税负达到13%以上,同其他行业特别是制造业相比,煤炭企业的增值税税负明显偏高,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性。

(二)进项税可抵扣的项目少

目前,煤炭企业成本费用项目中,可抵扣进项税的项目主要有材料费、电费、设备维修费等,能抵扣进项税的成本项目占完全成本不足30%,进项税不到收入的4%。对于煤炭企业特殊的且占成本比重较大的人工费、采矿权价款、采矿权使用费、征地搬迁补偿费、弃置费、复垦费及财务费用等不能抵扣进项税,造成煤炭企业进项税抵扣率远低于一般制造行业。

(三)资源税税率高

自2014年12月1日起,国家将煤炭资源税由按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尽管取消了涉煤的矿产资源补偿费、煤炭价格调节基金、可持续发展基金,但将资源税税率制定权下放给各省级财税部门,这样给个别省区为增加财政收入,制定了较高的税率提供了便利。目前,煤炭资源税税率较高的省区有内蒙古(9%)、山西省(8%)、宁夏自治区(6.5%)和陕西省(6%),对于这些省区的煤炭企业,改革后缴纳的资源税税负高于之前缴纳的从量计征资源税、煤炭价格调节基金、可持续发展基金之和,与国家当初资源税改革不增加企业税负的初衷相背离。

(四)重复性税费项目征收

对于煤炭资源方面的税费征收是其中之一,主要包括了资源税、采矿权价款、探矿权价款、采矿权使用费,种类繁多并且存在着明显的重复征收特征。此外,水土资源方面,需要交纳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水资源费、水资源补偿费、水土流失防治费、水土保持补偿费、河道维护管理费等,其性质用途基本相同,存在着重复性征收的特点。同时,因煤炭采掘业的特殊性,在开采过程中,会导致地表地面的土地塌陷,所以要在采前对地面的住户进行搬迁,对其房屋、耕地及林草地依据当地政府出台的价值和标准进行相应补偿,此外还要对于复垦形式进行费用补偿,重复性征收显而易见。上述重复性税费使得企业不堪重负。

(五)地方税费征收项目繁杂

除了重复性的税费征收,地方政府针对于煤炭企业也制定出了种类繁杂的收费项目,存在着高标准和多种类的特点,进一步增大了煤炭企业的压力。地方性费用征收项目主要包括如下内容:①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②河道工程维护管理费;③水土保持补偿费:其费用的征收标准为吨煤2~5元;④水利建设基金,其费用的征收标准为销售收入×0.6-1‰;⑤地方教育费附加;⑥残疾人就业保障金;⑦排污费;⑧环境检测费;⑨水资源费;⑩绿化费等。此外还有卫生评价费和采矿权使用费以及种类繁多的检验、检测费用等等。

三、关于煤炭企业税收费用政策的对策分析

(一)适当降低增值税税率

就当前而言,煤炭企业的增值税平均税负要明显高于其他行业,并且我国的煤炭企业税率同国外主要产煤国家相比也是出于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的。通过横向纵向对比,我国煤炭企业的增值税税负都要高于国内其他行业或国外主要产煤国家煤炭增值税税负,这样不仅违背了适度与公平公正的原则,同时也不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特别是关于煤炭企业的合理税收的文件,保证税收项目与税率的科学合理,为煤炭企业减负减压,保证其良性运作与健康发展。就当下的经济发展总形势而言,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下滑趋势,煤炭等重工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发展受到国内外整体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市场呈现出低迷趋势,具体表现在持续低落的煤炭价格上,企业经营正面临着寒冬,正因为如此,建议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将煤炭增值税税率由目前的17%降到2009年前的13%,确保煤炭企业安然度过当前经济寒冬。

(二)扩大煤炭企业增值税抵扣范围

由于政策规定“矿井”、“巷道”属于固定资产中的构筑物不动产类,在实际执行中,各地税务机关与企业存在分歧,税务机关认为“矿井”、“巷道”的支出属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不允许企业抵扣进项税,企业认为煤矿采区中的辅运、回顺及通风等巷道属于生产性巷道,一般在2~6个月内因采煤塌陷而不复存在,其所发生的费用会计上一般做费用化处理,不形成固定资产,所以应该允许抵扣进项税。

此外,因煤炭企业的采矿权价款、采矿权使用费、征地搬迁补偿费、弃置费、复垦费及财务费用等不能取得进项税发票而不能抵扣进项税,建议将此部分费用比照从农业生产者手中购买农产品,不能取得进项税发票,但允许计算抵扣。

(三)整合现存税收种类

就煤炭企业的税收而言存在着税费征收标准偏高的显著特征,此外税收种类项目繁杂也是十分普遍的,繁杂的税收项目加上偏高的税率使得煤炭企业的发展步履维艰。高赋税必然不利于煤炭企业的长远发展,为促进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首先要对于重复繁杂的税收项目进行整顿,实现税收的规范化与科学化。一方面对于煤炭行业税收进行全面分析,从而进行分门别类调整,同时对于那些重复的税收项目予以剔除,对于类似的税收项目进行合并处理。例如,将涉及资源类的资源税、采矿权价款、探矿权价款及采矿权使用费统一合并为资源税,将涉及水土资源方面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水资源费、水资源补偿费、水土流失防治费、水土保持补偿费、河道维护管理费等合并,统一征收土地使用税和水资源税。

(四)扩大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免税范围或降低征收标准

据了解,目前对煤炭企业采空区征收耕地占用税的省份有山东省、陕西省、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等省区,内蒙古同时对煤炭企业采空区征收土地使用税。这些省区征收耕地占用税的依据: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第十三条“纳税人临时占用耕地,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缴纳耕地占用税。纳税人在批准临时占用耕地的期限内恢复所占用耕地原状的,全额退还已经缴纳的耕地占用税”。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三条“因污染、取土、采矿塌陷等损毁耕地的,比照条例第十三条规定的临时占用耕地的情况,由造成损毁的单位或者个人缴纳耕地占用税。超过2年未恢复耕地原状的,已征税款不予退还。”

现行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是2008年颁布,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难以操作。一是采空区、塌陷区,损坏区面积如何确定;二是耕地林地的鉴定标准不明确,采区内的地形地貌较复杂,耕地、林地、草地、沟壑地和沙地都存在,无法详细统计测量,目前,部分省区将采区范围土地全部按耕地和林草地征税,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三是没有恢复治理的验收标准;四是条例规定的2年恢复治理期限无法鉴定,以及期限太短不切合实际。

建议国家尽快修改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明确对煤炭企业采空区占地免征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或降低征收标准,全国统一标准,不要给地方政府肆意提高征收标准留有借口。

(五)拓宽个人所得税的抵扣范围

煤炭的开采不同于其他矿藏,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属于典型的高危行业,煤炭工人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安全风险系数明显高于其他行业,但是工资及福利待遇却不高,这就存在着一定的不对等性。过多频繁的税收更使得工人各项福利待遇难以提升,针对于此可以将煤炭工人特别是那些从事具有高风险系数的井下旷工的福利津贴等在税前进行扣除,充分保障工薪阶层的基本权益。

(六)优化并规范地方性税务征收

由于当前地方政府对于煤炭企业的税收费用征收呈现出种类繁多、征收额度较大的现状,对于煤炭企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针对于此可以将煤炭企业中所涉及到的税收项目种类以及金额进行整顿规范,对于其中存在的不合理税务征收项目进行整顿剔除,对于数额征收庞大或其他不科学的税收项目进行规范,主要可以通过减免或是直接取消的方式进行,特别是对于那些重复性的税务征收更要严加整顿,建议可以通过税费合并的方式开展,实现同类型税费的一次性征收,最终实现煤炭企业税务征收政策的进一步优化,使其一方面不仅有助于煤炭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同时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七)允许煤炭企业职工宿舍、公寓等相关支出所得税税前扣除

鉴于煤炭行业的特殊性,煤矿都处于偏远山区,周边离城镇较远,配套的交通通讯、医疗教育等生活设施缺乏。矿井生产实行倒班制连续作业,为保证生产正常进行,需要给等待轮班的员工提供相应的休息场所,建议将煤矿职工宿舍楼等相关费用不作为福利费,允许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八)取消煤炭企业铁路建设基金

铁路建设基金是20世纪90年代初,为保证铁路建设所需资金,经国务院批准征收的专门用于铁路建设的政府性基金。铁路建设基金设立的初衷,主要是用于解决“八五”期间国家计划内重大铁路工程资金短缺问题。但当前,铁路建设基金的征收对象和主体都已经发生了变化,对煤炭企业来说,既要缴纳铁路建设基金又要给铁路运输企业支付运费,极为不公平不合理,让现在原本就困难重重的煤炭企业雪上加霜。尽管这几年的全国两会上,有多位代表先后多次提议取消铁路建设基金,但至今为止仍然在征收。在2016年的政府报告中明确指出,今年要减税降费,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并采取取消违规设立的政府性基金,停征和归并一批政府性基金等措施。建议相关部门以此为契机,尽快取消铁路建设基金,为煤炭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

煤炭企业的发展之路任重道远,特别是在当前煤炭钢铁去产能、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之下,煤炭企业的发展路程又将何去何从直接关系到社会民生。煤炭企业作为国家重工业发展的典范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基础性的保障。但是我们必须要深刻认识到,煤炭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与之相关联的煤炭企业发展必将伴随着资源的短缺而出现瓶颈,并且在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其他资源破坏以及明显的环境问题。针对于此,国家政府通过高税收的宏观调控方式对其进行制约,但是就当前的税收状况而言也是问题重重,使得煤炭企业的负担加重,反而不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因此煤炭企业税收政策改革也是大势所趋,在加大清费立税的基础之上优化整顿税收项目,实现煤炭税收项目的整合规范,从而促进其整体性能的提升,最终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之路。

参考文献:

[1]唐卫平.煤炭企业税费负担现状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4(32).

[2]张瑞明.煤炭企业税费负担现状及对策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3(23).

[3]梁燕.浅析煤炭企业税费负担现状[J].会计之友,2011(13).

煤炭行业发展建议篇6

关键词:增值税转型;煤炭企业;影响;建议

煤炭工业是我国重要的资源性基础产业,税收制度对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009年1月1日起,全国范围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煤炭增值税由以前的13%恢复到17%。本文拟对增值税转型后对煤炭企业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增值税转型后对煤炭企业造成的影响

(一)增值税负担过重,导致总体税负偏高

2009年增值税改革之前,煤炭企业税收制度执行1994年税制改革时建立的以增值税为主体的税制体系,1994年税制改革时,将煤炭销售3%的产品税改为13%的增值税,煤炭企业税负大幅度提高。国家为扶持煤炭企业的发展,实施了超税负适当定额返还的办法,即增值税超过税改前的税负先征后返。返还办法规定以1993年度的产品税为基础,超过产品税的部分,由国家定额适当返还给原煤炭部,再由其根据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分配,缓解了企业增值税税负剧增所造成的困境,但煤炭企业增值税实际负担仍高于其他行业1-2倍。

1998年煤矿企业管理体制变更后。各省大幅度减少和终止了煤矿企业增值税返还的额度,使煤炭企业实际缴纳的企业增值税竟然是税改前的三倍多,使国家对煤炭企业税负不增加的承诺流于空谈。进一步拉大了与其他行业税负水平的距离,造成煤炭企业税收负担过重。

煤炭开采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成本的构成有别于其他工业企业。煤矿属于采掘业,原材料消耗在整体成本投入中所占比例小,而煤炭企业的“大自然”成本-土地塌陷补偿费、青苗补偿费、征地迁村费、探矿权价款、采矿权价款、环境治理等方面的投入大,却不能抵扣,使煤炭行业的实际税负远高于其他行业,煤矿的增值税抵扣进项税后负担率已超过10%,大大高于一般加工和制造业,几乎是其2倍。2009年增值税转型再次提高了煤矿的增值税税率,虽然同时也允许以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进行抵扣,但是相对于提高部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税率提高进一步拉大了煤炭企业与其他行业的税费差距,违背了税收适度和税负公平的原则。

(二)进一步加重煤炭企业的困难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的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逐步显现,能源需求减少,煤炭价格下跌。煤炭企业效益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煤炭下游行业很难接受含税价格的上涨,其增加的税负无法转嫁给购买者,煤炭企业不得不自己负担这4%的增值税提高带来的利润压缩。经测算,这给煤炭企业带来了15-30元/吨的成本增加,成本压力进一步加大。

而且,由于煤炭资源质量和赋存条件差别很大,导致煤炭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差别很大。据煤炭行业统计,2007年84家大型煤炭企业平均吨煤利润51.82元,其中:吨煤利润低于10元及亏损的企业32家,占38.1%;吨煤利润10.1-30元的企业24家,占286%:吨煤利润30.1-51.82元的企业11家,占13.1%;吨煤利润在平均值51.82元以上的企业17家,占20.2%。达到平均利润水平的17家企业利润总额占全部大型企业利润总额的50%。80%的企业达不到平均利润水平,1/3的企业是微利或亏损的。在制定煤炭企业税收制度改革政策时,不能按照2008年煤炭行业的特殊收益情况,必须考虑企业的承受能力。

(三)不利于煤炭工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和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我国煤炭资源相对丰富,但资源赋存条件复杂,开采投入大、成本高、安全性差。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重化工阶段,是以矿产资源为支撑的。世界上石油、铁矿粉、氧化铝等矿产资源价格飞涨,主要是针对中国,以此扼制中国振兴步伐。长期以来,我国对煤炭实行低税收和低价格政策,对促进我国加工制造业的发展和增强世界市场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由于政策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煤炭行业投入严重不足,职工工资水平明显低于其他行业,与高危行业和脏累苦险的工作环境极不相称,导致煤矿招工难、招生难,产品结构不合理、科技水平低、安全事故多发、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等问题突出。在目前受金融危机影响、煤炭企业效益下降的情况下,再承担如此重的税负,对行业的发展十分不利,部分煤炭企业将重新陷入困境。煤炭企业效益降低,又会导致安全投入减少,资源环境投入减少,形成新的恶性循环。不仅使煤炭企业雪上加霜,而且会导致煤炭工业长期不振或煤炭价格高筑,对煤炭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

二、笔者对上述不利影响所提出的应对措施

综上所述,面对严峻的煤炭经济形势,现行的增值税改革措施对煤炭行业而言无疑是不利的,为促进煤炭行业健康全面的发展,特提出以下建议以供参考:

(一)借鉴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实行的矿业保护政策,促进煤炭行业健康发展

矿业活动具有高风险性,许多发达经济国家在矿业税收制度中都给予诸多的优惠,允许矿业活动能产生比其他风险较低行业更高的收益率。例如美国、加拿大、英国、瑞典等国家都对矿业实行保护政策,不征收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只收企业所得税和权利金(采矿税)。而我国增值税、资源税、资源补偿费占税费负担总额的80%~90%,其中增值税一般占60%左右,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为6%~15%。矿业赋税过重以及许多不合理的因素导致企业盲目追求眼前利益,乱采滥掘、采富弃贫、浪费资源等。因此,我们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对煤炭产品降低增值税率或者不征收增值税,以保护煤炭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研究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和煤矿企业实际的税费体系,合理界定抵扣范围

由于没有考虑煤炭资源无偿使用而没有原料成本、塌补费不符合进项税抵扣条件等行业成本特点,造成进项税抵扣额太少,煤矿的增值税负担大幅度提高。针对这样的情况,应研究以资产化的矿权作进项税额抵扣问题,将无法取得增值税发票的“大自然”成本一土地塌陷补偿费、青苗补偿费、征地迁村费、探矿权价款、采矿权价款、“三废一沉”治理等,比照交通运输费或采购农产品等进行定率抵扣,这不仅有利于公平煤炭企业的税负,而且有利于提高煤炭企业开展环境恢复治理的积极性。

煤炭行业发展建议篇7

【关键词】煤炭;税费;国外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大大增加。由于我国能源的禀赋特点,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为缓解我国能源压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在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约束下,我国煤炭产业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所以实现煤炭产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煤炭行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相对成熟。但是在矿产资源领域,特别是我国的煤炭行业,煤炭产业的市场建设与其他行业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西方国家市场经济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已相对完善,煤炭领域制度的建设也非常健全。在我国煤炭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对完善我国煤炭行业的制度具有借鉴意义,也为我国煤炭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开发海外煤炭资源提供参考。

一、我国现行煤炭资源税费制度现状

二、中外现行煤炭税费制度比较

三、国外主要矿业国家煤炭税费制度

(一)美国煤炭资源税费制度

在资源税税率设置上,其开采税税率是由地方政府主导,地方政府是在考虑本地实际情况基础上进行设定的,这点美国与其他国家不同。其税率因煤炭资源的种类、开采条件、后续加工程度不同而不同。其开采税税率主要有比例税率、定额税率、在定额税率的基础上进行浮动的税率。因此,美国资源税在各州不相同,这是值得我国借鉴的。

目前,煤炭资源税费在美国包括:(1)开采税,开采税的税率因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同其制定的税率也不统一,在美国已经有38个州征收此税;(2)货物税,地下开采和露天开采的煤炭货物税分别为1.1美分/吨和55美分/吨;(3)权利金,即对煤炭资源征收的绝对地租,该项费用必须按月向政府交纳;(4)红利,红利是在招标过程中,中标人一次性支付的超过法律规定的权利金,因为美国的煤炭资源是通过拍卖进行出让的;(5)矿业权租金,矿业权租金是煤炭资源的开采者为了取得矿地的使用权而需缴纳的费用;(6)复垦费,在煤炭资源开采完毕后,要对其进行复垦,复垦后要达到联邦政府规定的标准,所以开采者需要缴纳复垦的费用。

(二)澳大利亚煤炭资源税费制度

与美国类似,澳大利亚在税费上对于煤炭资源的管理实行分税制,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在税费的设定上有自。2012年7月1日,澳大利亚公布了新的关于煤炭资源税收改革方案,将对煤炭企业所获得利润征收40%的资源税,该项费用将会加大资源型企业的负担,而目前各州对煤炭企业所征收的特许税税率在2%~10%之间。

目前,澳大利亚对煤炭征收的主要税费包括:(1)资源租金税,是对那些煤炭品种好、开采条件简单,能给开采者带来超额利润所征收的税费;(2)联邦所得税和州政府资源使用税,该项费用是针对煤炭销售公司征收的特殊税种;(3)矿物租赁费,是针对煤炭资源征收的租赁费,该项费用是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的;(4)矿业权租金,是矿业权人按照有关规定向政府交纳的租金,该项费用主要由州政府收取,每个州的标准有所不同;(5)权利金,即煤炭资源的绝对地租,是开采者因开采不可再生资源而须向所有者交纳的费用;(6)环境恢复保证金,因为煤炭资源的开采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澳大利亚各级政府要求煤炭资源的开采者缴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来修复破坏的生态环境。

(三)俄罗斯煤炭资源税费制度

俄罗斯能源资源十分丰富,煤炭资源量仅次于美国和中国。1999年,俄罗斯改革了国内的煤炭资源税制度。目前,俄罗斯沿用的是2002年煤炭资源的税费体系,该税费体系是新实施的联邦新税法中规定的税费。

俄罗斯煤炭资源税费主要包括:(1)地下资源使用税,该税税率视不同的情况而有所变动;(2)煤炭资源开采税,该税是根据开采出来的煤炭资源价值而进行缴纳的税种,税率为17%,该税所征收的税金40%列邦预算,30%列入地方预算,30%列邦主体预算;(3)矿产资源使用费,该税种是按照单位煤炭资源所占的面积进行征收的,政府根据各矿区的实际情况确定征收的具体税款。根据相关法规,一次性使用费对开采者征收的最低数额不低于煤炭资源开采税的10%。

四、对我国煤炭税费制度政策的建议

由于煤炭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开采的特殊性,国外对煤炭行业征收的税费种类比较少,而且其税率依据实际情况可调,对煤炭行业实行保护性的税收政策。

(一)改革税收制度

我国对煤炭行业征收的资源补偿费和资源税,实际上是权利金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两种税费的并存,给煤炭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多问题。因此,建议将资源补偿费和资源税合并为“权利金”。其中,以资源储量为基础,制定权利金的具体征收方式,同时也应该考虑到销售价格从量征收。根据我国各地煤炭资源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合理的税率标准,并且随着经济发展要求和煤炭行业发展变化情况进行调整。

(二)建立起资源耗竭补贴制度

建立资源耗竭补贴制度,是为煤炭企业的继续勘探等工作提供资金保障,确保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实行积极的财税政策,取消相关不合理的收费,建立阶梯电价制度,用于煤炭输出省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解决煤炭资源开采后遗留的问题。在所得税方面对煤炭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减轻煤炭企业的负担。

(三)简化行政手续

我国在矿业权审批环节中存在办事效率低、环节多、审批时间长等一系列问题。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高效管理制度,建议缩短审批时间,简化相关程序,实行“早申请者优先原则”,加强矿业权管理中的技术含量,实行探采一体许可证,完善矿业权登记制度,加强对矿业权市场的管理。

【参考文献】

[1]洪水峰,杨昌明.中国矿业税费改革方向初探[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4,17(11):18-20.

[2]芮建伟,刘海滨,王立杰.矿产资源有偿使用经济实现方法分析[J].煤炭经济研究,2001(3):16-24.

[3]高兵.我国矿业税费问题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6.

[4]李国平,张云.矿产资源的价值补偿模式及国际经验[J].资源科学,2005,27(5):70-76.

[5]程黎,李大明.西方资源税制及其对完善我国资源税制的借鉴[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8,30(4):628-632.

[6]徐华清,华全忠.美国的能源税收现状及其主要特征[J].中国能源,1996(4):44-46.

[7]高珊珊,孙超.我国矿业税费制度研究[J].中外能源,2009,14(3):10-15.

[8]何国家.澳大利亚煤炭工业的税收和租赁费[J].中国煤炭,1999,25(12):37-38.

煤炭行业发展建议篇8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金融全球化的进程加速,煤炭产业的需求量逐步在发展壮大,山西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煤炭价格变化是影响山西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1],可以说以煤炭支撑着城市的经济脉搏。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太阳能、核能、潮汐能等更多的情节性能源已经被人类广泛开发与应用,况且煤炭作为一种资源来讲,总是会有枯竭的一天,可以说得上“煤能兴省亦能覆省”。面对山西煤炭的开采日复一日以及激烈的竞争,这必将加速煤炭质量逐步降低、成本逐步升高的局面,可见山西的煤炭产业已经慢慢步入了产业生命周期的成熟期,甚至已经在向煤炭产业的衰退期逐步移动,由此可见,山西省煤炭产业的转型已经是迫在眉睫了。

对于山西省的煤炭产业面临的现状,我国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采取了大量支持政策,对山西省进行了综改政策,山西煤炭产业想在夹缝中求生存,如何充分利用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在综改背景下对山西煤炭产业进行转型,从而为其提供一定的建议和意见是本课题主要研究的问题。

二、综改背景介绍及山西省煤炭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综改背景概述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简称为“综改区”,以“综合配套”为核心,从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关系等多个领域推进改革从而改变多年来单纯强调经济增长的发展观为宗旨,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举措。

2010年12月13日,山西以“资源型经济转型”为主要出发点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得到批准。发改委主任彭森指示出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总体目标为:深化改革,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和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加快创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统筹城乡发展,保障改善民生[2]。

山西省省长王君具体表示在深化山西省综改试验区的主要任务是深化改革,具体要建立多元化、现代化的产业体系;重视安全生产,构建两型社会;重视城乡协调发展;完善公共服务,改善民生;破解资源型经济体制问题,强化政策支持。

(二)山西省资源环境现状

山西省矿产资源丰富,以“煤铁之乡”著称,已发现矿产资源105种,实际可利用67种,其中煤炭产业独霸一方,但是山西经济对煤炭产业过于依赖,资源环境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1、煤炭资源浪费严重

山西省高速发展的经济以其丰富而多样的矿产资源为主要依赖,但是山西煤炭的粗放型体现于开采方式的无计划、开采方式的粗放以及指导理念的不集约,均导致了山西煤炭资源的严重浪费,具体体现在:随着需求的不断增大,煤炭资源储备量越来越少,随着资源大量浪费,后备煤炭资源的动力不足;煤炭资源平均回收率仅为50%,利用率较低,有些中小煤炭企业的煤炭资源回收率仅仅只有15%,而且缺少一些作为副产品的二次资源;同时存在很多不合理开采的小型煤炭产业,形成了乱、散的煤炭格局有数据显示:煤开采1吨煤消耗2.5吨煤炭资源,以现今山西煤产量可见一年会浪费12.5亿吨煤炭资源。

2、山西省水资源匮乏

山西省煤炭产业发展的同时,水资源也是其宝贵而必要的资源。然而山西省平均降水量较低,人均占有量少;加上经济发展中环境的不断破坏使得水土流失严重,河水中大量泥沙加剧了水资源利用的困难;对于山西省煤炭产业对于煤矿的不断开采,破坏了地表水,再一次加深了山西省水资源的困难。

3、生态环境恶劣

山西省煤炭产业的发展建立在粗放型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忽视了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山西5000多公里的煤炭运输线上,两侧农作物因受煤尘影响,全省每年粮食减产2800万斤[3]。在煤炭燃烧过程中,释放大量有害气体,例如山西烟尘排放量、二氧化碳、工业粉尘、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排放量排全国首位。有数据表示全市煤炭企业每年排放到大气中的煤尘30万吨、二氧化硫2.2万吨、一氧化碳5.5万吨,大气降尘每月80―120吨/平方公里,超过国家标准10倍。而且在对煤炭资源的开采过程中,形成了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地盐碱化等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环境的恶劣,使得山西省煤炭资源的转型有了很大的困难及应投入成本。

三、综改背景下山西省煤炭产业存在的问题

综改背景下山西省煤炭产业现状有了较大改变,但是仍然存在较多问题,面临山西能源基地的现状,可见山西煤炭产业转型已经是势在必行。所以如何抓住综改政策支持,在山西省实行煤炭产业转型,建立资源节约型,保护生态环境,在实践过程中也会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

(一)城市演化困境

城市演化有一定的演化规律,山西省作为煤炭资源大省也有一定的规律,即是煤炭资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总有一天会消耗枯竭;根据煤炭资源开采深度、方式、地质条件等不同,随着开采的深度的加大,运输等成本在不断加大,价格一定的前提下矿区收益递减[4];在煤炭资源枯竭、成本过大等问题集中后,矿区的压力也逐步加大,最终会迫使矿区转型;煤炭资源城市功能随着发展而使得增加了财政、产业交替延伸等城市功能,这样也会加大转型困难。

(二)地方财政对煤炭产业依赖高

因为山西以煤炭产业为主导,所以经济收入大多都是来自原煤炭产业,山西省的财政收入对煤炭的依赖性越大,越会增加转型的难度。

(三)缺乏强有力的煤炭产业转型系统

随着煤炭产业转型的过程不断变化,产业周期不断缩短,环境复杂多变,这就使得煤炭产业转型需要一个完整的、相互联系密切的系统,但是就山西省煤炭产业转型处于起步期,没有一个前例可以参照,没有一个宝贵的经验可以比较,也更没有一个强有力而完整的转型系统。

(四)技术研发资金投入少

山西省煤炭产业转型关键还是在技术,如果不提高开采技术的、加工结束、以及新型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增加技术投入,都会降低转型效果。山西政府对于技术研究投入较少,支持小,使得煤炭产业人才稀缺,导致了山西省煤炭产业技术水平下降,发展模式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科流,也制约了煤炭产业转型的发展。

四、综改背景下山西煤炭产业转型新举措及相关建议

(一)综改背景下山西煤炭产业转型新举措

1、发展科技,建立标准

山西省在综改背景下,出台《煤炭管理标准》、《煤炭办矿企业标准》等标准,不断建设管理现代化矿井,2013年山西省开始全面推动煤矿机电装备等设备的升级改造,提升现代化设备。运用高、精、尖科技来进行产业转型的推动动力,2013年《山西省煤矿用工管理规定》出台,“变招工为招生”,山西省近50万“窑黑子”全部变成“大学生矿工”。

2、循环经济,绿色转型

山西省建立了以同煤塔山工业园区为标杆的煤炭产业园区,积极发展“集约、绿色、多元、低碳”山西焦化集团、安泰集团以洗煤―焦化―冶炼―水泥―余热发电为模式;太钢集团以采掘―焦化―冶金―电力―建材为模式;晋煤集团以瓦斯抽采―发电―采暖为模式。循环经济在逐步成为山西省煤炭产业转型的主要理论依据,成为改善山西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山西、魅力古城的基本途径。

3、调整结构,多元发展

在综改背景下,山西省煤炭产业进行兼并与重组,中小煤炭企业逐步被兼并取缔,并不断向汽车制造行业、物流、新能源、旅游服务业等新型产业发展。可以说多元化产业结构是山西省煤炭产业分散风险、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二)相关建议

1、结合国情,从实际出发

从我国国情出发是根本,立足综改背景下山西煤炭产业现状的基点,认清现行有关煤炭产业制度存在问题是关键。想对山西省煤炭产业状况有所改善及提升,需要认清山西省生产力水平仍然不高的现实,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特点,就山西省当前的情况,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将山西省煤炭产业逐步向科学化、安全化、多元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保持山西省经济劲头的同时,加大对煤炭产业转型的力度,实现山西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以政府为主导,全面转型

综改背景下,山西省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全面部署,多方规划,提高资源利用率,合理配置资源;不断增设完善试用于综改背景下煤炭产业转型的新政策,保持政策的有力实施,在兼并重组的情况下不断向新兴产业方向转型,实现产业的多元化,降低生产消耗、提高生产附加值[5];在综改背景下,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进行宏观调控,企业找到煤炭转型发展的路径。

3、重视人才培养,持续转型

作为煤炭产业转型的基本主体――企业更要把握好产业所处在的生命周期,不断进行企业创新,开展节约环保,将粗放型经济转化为集约型经济,以煤炭集团为中心,创新发展合作竞争关系,实现共赢局面;同时加大人才的培养与投入,不仅要加大技术人员的投入,也要考虑到管理、销售、咨询等方方面面,保持人才资源的协调,建立积极引入转型类人才,利用好综改政策,实现山西煤炭产业的一次转型成功。

4、将循环经济作为指导,深入转型

山西省煤炭产业转型过程中,要树立好资源转型的理念,走一条循环经济道路,使煤炭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高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6],保障煤炭产业转型方向正确;同时在抓住循环经济的同时,不能过于追求循环而忽视了经济效益,要不断避免项目的重复、产品规模的无序,造成的经济浪费,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以循环促经济,以经济助循环,打造全国一流水平产业转型。

五、结束语

本课题主要是研究综改背景下我国山西省煤炭产业转型的现状及对策,笔者在理论支持中选择生命周期理论论在山西省煤炭产业转型的应用,加入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以期为山西省煤炭产业转型提供思路,以其为基础妥善处理经济、资源、环境和社会之间关系[7]。同时了解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相关背景,通过对山西省煤炭产业多角度、多方面进行各项数据搜集,结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背景,从而分析出山西省煤炭产业的现状,并结合自身理解发现存在问题,随之阅读大量文献,查看多期《他山之石》期刊关于煤炭产业转型问题的论文,对德国鲁尔区、法国洛林、日本北九州对煤炭产业转型过程中实施的相关措施进行归纳总结借鉴,最后提出相关建议。但由于数据资料的有限性和作者知识的浅显性,所以有诸多问题请海涵。

参考文献:

[1]元.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概论.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港股资讯.发改委彭森∶山西获批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试验区

[3]易植刚.山西能源发展的环境对策――山西能源发展报告.山西: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154

[4]路世昌.耗竭性资源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研.中国软科学,2003(8):118~121

[5]金欣.从可持续发展的视野论内蒙古煤炭产业.企业研究,2012,(4):23~24

煤炭行业发展建议篇9

保证和提高煤炭资源的合法、高效开采及利用,为进一步规范我县煤炭税费征管。达到以完善、和谐、统一、高效、清廉的征管机构,加强煤炭税费、调节基金征管,打击私挖盗采及非法运输国家煤炭资源销售的违法行为,有效遏制煤炭税费、调节基金跑、冒、滴、漏现象,确保煤炭税费、调节基金应征尽征,为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服务之目的结合我县实际,就如何设立煤炭税费和价格调节基金征收管理机制进行了调研,现就调研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县煤炭产业发展前景及分析

导致我县煤炭产业发展滞后,县煤炭资源贮量大、分布广、煤种全。由于地形地貌特殊、人口、文化素质、资源环境、交通等因素制约。有证煤矿产煤大多集中在中部地区,南北偏少,发展极不均衡。但是通过近年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和今年在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深化改革等激励措施拉动及县委政府出台整合煤矿产业发展措施推动下,县煤炭产业的发展空间将较为广阔,煤矿产业将会逐步一改以往有证煤矿少、规模小、耗能污染大、产出低、综合开发利用率低且发展不均衡的状况。煤炭产品通过水、陆均可运输入境销售,交通极为便利。今年,虽然受道路设施改善及市场价格等因素影响,县各煤矿企业亦可望产煤160至180万吨,十一五”期末,各煤矿产煤将递增至350万吨左右,十二五”将突破500万吨。发展前景相当可观。

二、县煤炭税费征管现状及发展方向

由于县委、县人民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措施有力,县自强化煤炭税费征管、开征煤炭价格调节基金以来。通过政策引导,煤炭产业发展较快,煤炭税费及煤炭价格调节基金征收逐年递增。各煤矿累计生产煤炭140多万吨,实现销售120多万吨,缴纳煤炭税费、调节基金近1.5亿元。较大地推动和保障了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县的征管体制和机制却与煤炭产业的发展需要不相适应,尚处于雏形,各项征管措施有待健全和完善,无规范、统一、按程序审批的煤炭税费、调节基金征管机构,虽有县人民政府常务纪要明确的兼管机构,但是随着煤炭产业的发展,该机构由于受职责权限、执法主体、执法依据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已不能有力地打击非法运输煤炭销售而偷逃煤炭税费、煤炭价格调节基金的违法行为。加之我县煤炭验票站设置尚不健全,设置的煤炭验票站现仅有砂锅验票站、沙汆验票站、箐口验票站、173验票站、竹塘验票站。偷运煤炭的投机商可通过等乡镇边境自由出入县境。同时,验票站值班人员为国税、地税、煤炭局派驻工作员及聘用人员参杂值班,人员文化水平、业务素质、知识结构整齐不齐,多部门领导、多部门管理,这些问题都不同水平地增大了管理的难度。并且,现有着我县交通设施的进一步改善,水运、陆运、铁运的综合开发利用,势必推动煤炭产业的迅猛发展,煤炭产量到十一五”期末可望达到350万吨,十二五”期间将突破500万吨。煤炭产量递增之际,煤炭运输入境口亦将增多,征管工作难度将会更大,原明确的征管方式、征管体制和机构已远远满足不了煤炭产业的发展。因此,筹建新的完善健全、高效、执法主体明确和程序合法的煤炭税费征收管理机构已成必然。

三、调研建议

1拟设立县煤炭税费征收管理局

一致向县人民政府呈报我县煤炭税费征收管理机构名称拟设为“县煤炭税费征收管理局”县物价局管理,调研组通过到调研及参照州内产煤炭县征管机构设立情况。规格为正科级事业机构,业务上接受税费、基金征收部门的委托和指导,代表县人民政府负责全县煤炭税费、煤炭价格调节基金征收管理工作。该机构下设办公室、执法大队、监控中心、财务及票据管理股、10个煤炭验票站()暂定编制80名,由财政全额预算管理,其中,事业编制70名,工勤人员10名;领导职数:设局长1名,副局长3名,纪检组长1名,股级负责人14名。

煤炭行业发展建议篇10

许昆林表示,近期,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克服困难推进落实,完善机制确保效果,钢铁煤炭去产能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行业运行形势和发展环境明显好转。

工作进展及初步成效

工作进展方面。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截至9月底,钢铁、煤炭两个行业退出产能均已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量的80%以上,部分地区和中央企业已经提前完成全年任务。按照目前的工作进度,2016年全国钢铁煤炭过剩产能退出任务有望提前完成。分析近期去产能进度明显加快的原因,主要是各地去产能工作逐步深入;专项督查推动落实;进度调度和通报约谈传导压力;“三个专项行动”初见成效;充分发挥政策激励效应五个方面的原因。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许昆林出席新闻会并介绍情况

工作成效方面。一是行业经济运行状况明显好转。钢铁煤炭价格回升,贷款拖欠明显缓解,行业生产、安全和经营在较短时间内实现整体好转。二是行业发展环境明显改善。随着淘汰落后、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清理和联合执法三个专项行动的深入开展,146处未批先建煤矿项目中,除个别地区部分煤矿因涉及基本民生需求外,其他均已停产停建。三是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取得积极进展。钢铁方面,《关于推动钢铁行业重组处置“僵尸企业”工作方案》(国发〔2016〕46号)正在积极落实。煤炭方面,中央企业煤炭资产管理平台公司正式组建,对央企煤炭业务进行专业化重组整合,目前,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的非上市公司煤炭业务板块已划转至平台公司,上市公司煤炭业务板块已划转至中煤集团;其他企业的重组工作正在推进。四是对宏观经济的积极影响逐渐增强。钢铁、煤炭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行业好转也带动了关联行业的回升。

完善工作机制和制度体系

许昆林指出,在抓好去产能进度的同时,部际联席会议始终将保证去产能质量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建立统一、完整、规范的工作机制和制度体系,确保产能真去真退,按标准如期完成化解过剩产能任务。9月份以来,根据去产能工作推进实际,先后印发做好钢铁煤炭去产能公示公告、验收和抽查等工作的通知,进一步统一了标准,明确了要求,为做实做细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完善公示公告制度。部际联席会议印发了《关于做好钢铁煤炭去产能公示公告工作的通知》,按照事前公示、事后公告的原则,从产能退出任务安排和完成情况、奖补资金分配、职工安置方案、违法违规建设生产等方面,规定了公示公告的主要内容、明确了公示公告时间、落实了实施公示公告的主题、提出了公示公告的方式。

二是严格验收标准和程序。部际联席会议印发了《关于做好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验收工作的通知》,明确了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国资委的验收主体责任,2016年验收工作力争在11月底前完成。

三是建立验收工作抽查机制。部际联席会议印发了《钢铁煤炭行业化解产能过剩验收结果抽查方案》,在地方和国务院国资委验收的基础上,部际联席会议按照双随机原则,对验收结果严格进行抽查。

钢铁煤炭行业运行情况

钢铁方面。一是钢铁行业市场运行情况。呈现出价格持续回升,钢材库存总体水平低于上年同期,原材料价格阶段性过快上涨影响行业当期效应的特点。

二是下一步重点工作。今年以来,随着钢铁去产能工作有效推进,钢铁行业运行出现积极变化,钢材价格回升,全行业扭亏为盈。许昆林强调,为巩固和扩大钢铁行业运行呈现的好转态势,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要处理好钢铁去产能、调结构、促转型的关系,要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要做好市场预期引导等方面的工作。

煤炭方面。一是下半年以来煤炭市场和价格变化。7月份以来,煤炭产量下降,市场煤价加快上涨,个别地区和一些电力、钢铁企业供应出现偏紧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原因:去产能效果逐步显现,煤炭需求阶段性恢复增长,煤炭补库存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