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弘扬地域文化的重要意义十篇弘扬地域文化的重要意义十篇

弘扬地域文化的重要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2:36

弘扬地域文化的重要意义篇1

关键词:高职院校;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系统设计与研究

作者简介:张玲(1982-),女,山西太原人,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地域文化;侯炜征(1982-),男,黑龙江牡丹江人,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育。

基金项目:2014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高职院校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的路径选择和对策研究――以淮安市为例”(编号:2014SJB695),主持人:张玲;江苏省淮安市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淮安运河文化产品开发与旅游线路规划”(编号:HaS2014020-4),主持人:赵仕奇、张玲。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6)05-0045-05

文化传承与弘扬是高等教育(包括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责任。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非常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而地域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特别是高职院校学生以本省生源为主,地缘关系亲近,地域文化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凝聚力,以地域文化为载体能够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喜爱程度。高职院校通过对地域文化开展研究,利用数字媒体技术保护地域文化遗址(遗迹),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因此,有必要对高职院校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开展系统研究与设计。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文化传承与弘扬功能研究

(一)高等教育的文化传承与弘扬功能研究

文化传承与弘扬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责任。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史,文化始终被高等教育办学者所重视。在我国,对于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研究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成熟。有研究者提出高等教育通过“文化的选择、传递、传播、保存、批判、创造等方式对社会发生作用”,这“永远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这种功能本身也是高等教育的活力所在”。[1]到了新的历史时期,文化传承创新被提到了新的高度。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高等教育质量必须依靠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大学被赋予了新的历史责任与使命――文化传承创新。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文化传承与弘扬功能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具有高等教育的属性,同时高等职业教育又具有自己的个性――技术性和职业性,培养的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健全的人格特征。这就要求高职教育要处理好高等性与技术性的关系。高等性表现在高职学生进入社会后能够成为文化的引领者和创造者,技术性表现在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了解相关产业、行业和企业文化。这些都对高职院校传承和弘扬文化提出了要求。

(三)高等职业教育的文化传承与弘扬关系研究

文化传承与弘扬是“自我保存”与“自我更新”的辩证统一关系。教育具有“自我保存”与“自我更新”的功能。“自我保存”功能指教育的“封闭性”与“保守性”。同时,教育还能使自己再现,也能使自己更新与完善[2]。文化传承(自我保存)功能是文化弘扬(自我更新)的基础,后者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前者的内涵。高职院校通过传承历史传统文化,实现了教育的“重复”,是学校的自我保存。同时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传统地域文化进行弘扬和创新,就是自我更新。

二、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的重要教育意义

地域文化是特定地理范围内的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体力和脑力劳动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总和,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方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古为今用、就地取材,挖掘优秀的本土历史文化资源,肩负起对所在城市地域文化传承和弘扬的神圣使命,对于解决高职院校自身面临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水平

高职院校在经历了早期规模扩张、中期内涵发展之后,都在强化特色发展,地域文化是地方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根基所在,只有依托地方特色构建的专业结构和校园文化才具有长期的生命力。“所以地方高校要充分认识自己在区域内的应有位置和作用,牢牢把握地方性特点,在文化自觉中突出个性追求,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寻找定位,形成、坚持并完善自己的办学风格和特色。”[3]高职院校在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的同时必然形成特色发展之路。

(二)有助于树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而地域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指导下的一个分支文化。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在办教育时,必须注意人在其诞生和将来生活所在的地点和时间的条件,一句话,应注意就其广泛和包罗万象的意义来说的全部现代文化”。[4]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为儿童设计的专门课程中就包括社会经济研究和乡土历史探讨等课程。这就说明一个人所处地区的文化应该并且必然会对这个人产生深刻而巨大的影响。所以,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这个资源基础和实践载体,开展地域文化进校园活动,可以有效帮助青年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内化为自身行为。

(三)有助于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手段

探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地域文化进行保护传承的新路径、新方法。用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和3D打印等现代科技手段,可以更好地保护活态文化遗存、留住百姓城市记忆。因此,着眼于所在地域,从文化挖掘研究宣传入手,弘扬地域文化精神,保护地域文化遗址,也是高职院校承担地方社会建设责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三、淮安高职院校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的主要途径与不足

基于对在淮安高职院校的调查研究,了解了目前高职院校在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方面有许多优秀的经验,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淮安高职院校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的主要举措

1.科学确定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的核心内容。淮安是一座历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的城市,主要分为运河文化、名人文化、戏曲文化、美食文化、民俗文化、文学作品和红色文化等多个方面。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中必然有许多值得我们传承和弘扬的元素,同时,也一定有一些封建、落后和不符合现代价值观的思想与习惯。因此,在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之前,要善于找到校园文化与地域文化的共同点,按照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选择核心内容,才能使之相互认同。

例如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在规划设计中以地方文化为题材,构建了“一线”、“三区”、“八景”的基本建设构架,设计出以“湖畔八景”为主要内容的“地方文化长廊”。在楼宇道路命名时融入地域色彩,在校园内的亭台广场以及石像雕塑上,铭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淮安名人名言,修建“翔宇广场”等。

校园文化与地域文化都是文化系统下的亚文化,他们之间必然存在一定联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地域文化影响,找到相融、相近的方面并非难事。高职院校应认真慎重地挖掘、选择地域文化中的精华,作为地域文化进校园的主要载体,使地域文化变成校园文化的“有机土壤”。同时不断从地域文化中吸取具有时代精神的思想与内涵,使文化建设焕发出青春的生命力,实现新时代下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历史使命。

2.建立地域文化教学和研究基地。通过地域文化的研究促进地域文化教学[5],“大学的特殊功能就在于把研究和教育相结合。”[6]将地域文化资源融入“两课”、专业课,鼓励教师开展地域文化的研究与教学,制定相关激励政策以及评价机制。

例如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内成立淮安历史文化研究会,将地域文化引入第二课堂,邀请专家学者作事迹专题讲座等活动。该校从2012年起系统开展地域文化研究,2014年获批省社科联淮安地域文化调研点,目前已立项省级项目4项、市级项目2项,到账经费50万元左右,成立地域文化研究中心,配备专门的办公地点和设备,承办2015年江苏省地域文化研究会年会,在地域文化研究领域拥有一定的话语权与影响力。又如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文化研究所”、“淮安商业文化研究所”、“地方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所”等六大文化研究所开展相关研究。

在教学方面,以专业选修课或必修课的形式开设专门的地域文化课程,开发校本教材;另一方面将地域文化教学与专业课教学结合起来,将地域文化融入专业课教学中,既不增加学时、课程,也不加重教师、学生负担,重点是地域文化传承和弘扬的意识要被教师所认同并执行,这样才能主动并有效地开展地域文化教学和研究。

同时,高职院校地域文化研究机构要加强管理,完善运行机制,发挥出智库作用。组织研究团队下大气力对优秀地域文化进行挖掘和阐发,加大对文献资料整理研究的力度,推出一批对地域文化传承、创新具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7]。另外以研究基地为依托,培育一支具有较高素养、视野开阔、创新能力强的研究队伍。

3.拓展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的多种渠道。首先是“互联网+”背景下的地域文化大数据库建设。目前科技与文化正在进行着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为支柱的文化产业不断涌现,成为江苏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将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引入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研究领域,构建地域文化大数据库,是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的新途径之一。这种大数据库与传统数据库有许多不同,它基于云计算背景,多学科、跨部门共建共享、海量数据、虚实结合、开放互动,能有效地消除信息孤岛,克服“碎片化”研究,能够提供智能分析的交互式人机界面。目前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正在建设“地域文化大数据库”,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探索出地域文化新的特质、特色和规律,较大程度上支撑和满足相关用户在科研、教学方面文献获取的需求。其次是加快基于大数据背景的地域文化产业化。淮安拥有十分丰富多元的文化和历史资源,对这些资源应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其文化和经济价值,大力开拓文化产业市场,准确把握文化资源产业发展战略方向,从而为促进地方文化发展、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作出贡献。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发旅游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研发基于地域文化的虚拟现实产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保护活态文化遗存,留住百姓城市记忆。利用大数据技术挖掘并分析受众市场,开发群众感兴趣的地域特色文化艺术产品和农村文化产业,规划和设计旅游线路等。目前淮安高职院校正在进行这些方面的探索与尝试。

(二)淮安高职院校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的不足

虽然淮安各高职院校在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取得一定成果,但也存在涉及面较窄、融入教学过程不足以及制度文化、队伍建设较弱等不足。

1.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的涉及面较窄。淮安地域文化主要分为运河文化、名人文化、戏曲文化、美食文化、民俗文化、文学作品和红色文化等多个方面,但目前高职院校主要围绕红色文化、名人文化,尤其是恩来精神进行传承和弘扬,其他方面涉及的较少。

2.地域文化与教学的融合度还不够深入。目前高职院校开设的地域文化相关课程主要以选修课尤其是公共选修课为主,大多数还没有进入必修课的层面,并且教学形式较为单一,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手段,还没有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地域文化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地域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较为单薄。制度是一切事物的基础和保障,只有制定了计划、形成了制度,并将其贯彻下去,才能保证任务的完成。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地域文化建设方面做到了制度上的创新,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积累的积分可以换算成学分。但其他高职院校在制度文化方面还有许多需要努力的空间。只有从制度上加以保障,地域文化建设才能长期、有效地开展下去,否则难以实现其长远目标。

4.地域文化研究队伍等配套建设没有完全运作起来。虽然目前各高职院校基本都成立了与地域文化相关的各类研究所,但研究所的运行、管理和保障令人堪忧,许多研究所并没有真正发挥智库的作用。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地域文化研究中心有经费、有场所、有设备,有人员、有课题、有会议,走在了同类院校的前列,但还要进一步组建并培养更加优秀的研究队伍。

四、淮安高职院校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的系统设计

“文化是人的活动,它从不停止在历史或自然过程所给定的东西上,而是坚持寻求增进、变化和改革,它不是单纯地问事物是怎样的,而是问应该是怎样的。以这种方式,文化能够确立超出实际状况的规范(超越性),而突破自然过程中或历史过程中所产生的确定条件(固定性)”。[8]因此,需要思考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的应然状态是怎样的?

结合政策和制度分析,提出系统设计的对策与建议:以物质文化为切入点、以精神文化为内核、以制度文化为抓手、以行为文化为落脚点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

(一)以物质文化为切入点,开启地域文化传承之路

高校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建筑文化、设施文化和环境文化等。应在物质文化建设中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在楼宇道路命名时融入地域色彩,修建名人铜像及体现地域特色的专门场馆,在亭台广场以及石像雕塑上铭刻名人名言,使师生时刻感受到被充满地域特色的校园建筑文化所围绕;在院系的实训基地、图书馆、食堂等学生活动的场所,张贴地域文化标语,打造地域特色的设施文化;利用多种媒体、平台宣传地域文化,营造浓郁的地域文化环境氛围,将地域文化以物化形态得以在师生中传承下来。

(二)以精神文化为内核,实施地域文化弘扬之道

精神文化是指大学的办学理念、内在灵魂和价值取向[9],是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核[10]。科学健康的精神文化与组织内成员是一种互生互动的关系,精神文化是由成员共同行为提炼总结而来,并被其接受和认可,同时精神文化又可以使成员间形成巨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感染力。因此,富含地域特色的精神文化能够扩大地域文化的对外影响力,对于形成“文以育人、文以化人”的地域文化育人环境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实现地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以包含地域特色的校训、校歌等为统领融入师生的日常教学行为中。组织师生观看地方戏曲、参观名人展馆以及地方文化景观,强化学生的传统文化及民族文化意识,增强对组织内部成员的向心力与凝聚力。

(三)以制度文化为抓手,筑牢地域文化保障之基

制度文化包括学校的管理体制、组织机构、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等,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是执行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和保证。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能否成为一种长期进行下去的事业,制度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就学生参与地域文化社团活动方面出台了相关制度,通过大学生成长服务平台学生可以积累积分,积分和学分换算的比例是1:10,每学期和每学年各由校团委统一汇总一次,再报给院系进行核对,然后各院系根据积分情况进行学分转换,并报校教务处,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增强了学生参与地域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高职院校系统思考与解决。例如,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平衡,活动系统性、针对性需进一步加强,选修学分对学生约束性不强等。

建议进一步增加各种社团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精心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并具有针对性的文体活动;另一方面扩大必修的学分比例,从内外两方面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地域文化相关活动。

(四)以行为文化为落脚点,夯实地域文化建设之本

校园行为文化指广大师生在校园里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所贡献的、有价值的,对校园文明、文化以及学校发展有促进作用的经验及创造性活动[11],主要包括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科学研究活动等外在行为表现形式。它既是校园人行为方式、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学校精神和办学理念的外在表现。“文化世界是一个以人为本体的世界,是一个以人的意向性为动力和指向的世界,是一个以人的活动为基本运动方式的世界”。[12]因此,行为文化是最能体现一所高校精神面貌、办学理念、员工凝聚力等指标的元素。

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制度文化最终还要通过行为文化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中。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将地域文化引入课堂,开展地域文化进校园活动。地域文化对学生特别是高职学生具有天生的亲近感,用地域文化中精华、正能量的元素培育学生,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同时在地域文化研究过程中培育学生的科研意识及科研能力,对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通过以物质文化为切入点、以精神文化为内核、以制度文化为抓手、以行为文化为落脚点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的涉及面较窄的问题,系统设计下的四维齐抓,牵动的必然是地域文化的多个方面。以制度文化为抓手,需要高职院校领导重视地域文化对校园文化、学生素质的长远影响,在制度上给予设计与实施。以行为文化为落脚点,高职院校就会结合教学与科研给予地域文化必要的关注,将地域文化引入教学、课堂以及课外活动等,同时激励教师开展研究,建立相关研究机构并配套一定经费,建设和壮大地域文化研究队伍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淮安的地域文化内涵丰富,淮安人民在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治淮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品格,治淮文化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值得后人学习。淮安有许多名人,如汉赋大家枚乘与枚皋父子、抗金巾帼英雄梁红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医学家吴鞠通、民族英雄关天培、大军事家韩信、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与宋长荣,还有开国总理等。每个人都是一本鲜活的教材,流传下来的著作、精神都值得后人进一步传承与弘扬。淮安还有鲜明的红色文化,比如刘老庄八十二烈士,这种革命牺牲精神对大学生有很大的激励与鼓舞作用。总之,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不是目的,只是手段,育人才是最终目的。通过文化传承和弘扬实现育人的目的,积极推动文化传承与弘扬的教育价值建设,培育出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的当代大学生,他们既是中国新文化的传承者,更是创造者,进入社会后能对文化建设有所担当,成为文化建设的引领者。因此,积极主动对高职学生开展地域文化、传统文化教育正当其时、极具价值!

参考文献:

[1]潘懋元.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文化选择与创造[J].高等教育研究,l995(l):2.

[2]陈桂生.“学校自我保存功能问题”的再认识[J].江西教育科研,2004(11):10.

[3][5]李琳.地域文化融入地方高校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以湘西北三所地方高校为例[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5):76.

[4][荷]C.a.冯・皮尔森.文化战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2-4.

[6]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9.

[7]刘晓丽,孙爱芹.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看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6):30.

[8]李伟胜.主动生成学校文化的系统思路[J].中国教育学刊,2010(5):46.

[9]薛永武.论大学精神文化的内涵[n].中国海洋大学校报,2012-05-10.

[10]王凌.大学精神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n].光明日报,2011-01-05.

弘扬地域文化的重要意义篇2

关键词:全球化;民族精神;弘扬与培育

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也为我们借鉴人类文明成果,博取世界各民族之长,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丰富民族精神的内涵,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供了条件。因此,在全球化语境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关键是我们要立足于本国现实,紧密结合全球化的实际,突破狭隘的民族主义,抓住契机,积极进行文化创新。

一、全球化给民族精神带来的冲击和挑战

1、全球化弱化了当代人的民族国家意识。全球化以经济全球化为发端,涉及到政治、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全球化是“人类不断跨越空间障碍和制度、文化等社会障碍,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充分沟通(物质和意识)和达成更多共识与共同行动的过程”,并引起世界范围内不同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世界上各种文化共生、交融,新的观念、文化不断涌现,必然会给国民的思想、价值和心理活动以直接影响,引起其内心深处的激荡与冲突,引发其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深刻变化。传统的民族国家主权观、安全观和民族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不可避免地淡化人们的民族国家意识和爱国主义观念,也向全球化过程中总体上处于弱势的国家,在如何维护自身文化独立与文化安全、国家主权与国家意识、国家利益与民族利益等问题上提出严峻的挑战,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提出新的要求。

在全球化所带来的种种影响中,与民族国家相连的民族国家意识受到的冲击最为突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主权泛化或弱化”,“国界的消失”,“国家权威的销蚀”以及“民族国家主权过时论”,“人权高于主权”,“全球民主化论”等言论和观点的流传容易使人们产生错觉,使国家主权的神圣性大打折扣,甚至认为国家会随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而逐渐消亡,全球化时代已无须再提民族国家的主权与利益。

江泽民指出:“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引起世界各种思想文化,历史的和现实的,外来的和本土的,进步的和落后的,积极的和颓废的,展开了相互激荡……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积极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是关系广大发展中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作为一个刚刚迈入世界轨道、融入全球经济化的发展中国家,民族文化遭到了来自于全球化的前所未有的冲击,民族国家意识有弱化的趋势。因此,全球化过程中处于弱势的中国必须高度重视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维护自身的文化独立和文化安全。

2、西方国家加强了思想、文化领域的渗透,“西化”目的明显。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极力利用全球化这一契机,把全球化等同于“西方化”,甚至等同于“美国化”,竭力推行政治制度的单极化或所谓的“一体化”,推销以资产阶级自由、人权观点为主的政治观点和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它们鼓吹和宣传经济私有化、政党多元化、人权国际化、民族自治化和社会多元化,进行一场他们十分得意的所谓“悄悄的变革”,给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甚至国家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

西方人对第三世界国家进行文化的渗透和控制,本质上是推行一种殖民文化观念,具有政治性和侵略性,他们试图在全球搞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正如阿兰·伯努瓦所说:“还有一种有利于理解文化全球化性质的新奇事物,即资本主义卖的不再仅仅是商品和货物,它还卖标志、声音、图像、软件和联系,这不仅仅将房间塞满,而且还统治着想像领域,占据着交流空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正是要通过它的文化霸权主义,使得不发达国家不仅在经济、政治、军事上依附于它,而且在精神文化上也完全依附于它,泯灭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人民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

中国是西方文化重点渗透的对象,面对这些形形色色的反动宣传,面对西方国家实行的“分化、西化”图谋,我们如何站在时代的前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敏锐而及时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现代化进程护航,是一件极为现实而紧迫、艰苦而重要的任务。

3、社会体制的变革弱化了民族精神的凝聚和整合功能。在全球化的语境中,我国一方面受到西方发达国家意识形态的进攻和挑战,另一方面自身也处于改革转型期,处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社会经济成分和经

[1] [2] [3] [4] 

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也必然带来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多元化。旧的规章制度与价值体系逐渐解体,而新的制度与价值体系尚未完全确立,因而社会思潮新旧杂糅,某些环节容易出现失范、无序的现象,使原来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受到强烈冲击,民族精神的作用也相对弱化。

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并存,极容易使人们由于良莠难辨而出现困惑和迷茫,以致产生信仰危机;外来文化的大量涌现,让有些人从陌生、好奇,发展到同化和顺应;市场经济弘扬了个体主体性,却造成集体观念的消解,使个人主义盛行;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不足,极容易导致政治参与爆炸与政治参与冷漠同时并存的奇特矛盾。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和凝聚力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的又一重大课题。

、信息全球化加大了弘扬民族精神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全球化是与社会生活全面信息化相伴而来的。随着数字化、网络化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媒体、虚拟现实将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的重要环境,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将更多地走入网络世界,在信息高速公路上与人打交道,在知识信息的海洋中开展工作,既给弘扬民族精神带来新的环境,又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其科技和文化设施的优势,全方位、全天候推销他们的价值标准、意识形态、文化理念提供了信息平台,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加新的变数。

信息渠道的多元化、教育对象接受的自主性,更进一步增加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工作的压力。全球化语境下,由于人的自主性空前提高,使思想问题、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个性化、多元化、复杂化特征也更加明显,而网络世界互动关系的虚拟性则增大了人们思想波动性,政治意识、阶级意识甚至国家意识淡化。同时,在动态的、高速流转的信息环境下,人们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将日益增多,这又呼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出积极对应之策。能否保证人们具有积极、健康、向上的人格,将关系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工作的基础。如何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对待这种新形势和新变化,建立巩固的无产阶级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已是刻不容缓和不可懈怠。

二、全球化对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提出的新要求

、开放意识与民族意识并存。处理好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文化积淀和结晶,是民族心理特征、思想情感、精神风貌和文化观念的集中体现。它是民族识别、民族认同的根本标志之一,是维系一个民族的共同心理和共同价值追求的基础。因此,全球化进程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首先要立足于本民族,维护、发扬本民族精神的传统和特点,培养对祖国和本民族的忠诚和热爱。其次要着眼于世界,结合全球化的实际,辩证地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将情感与理性的反思结合起来,处理好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

一个民族能否不断吸收外来文化,既是其民族精神能否有生命力的重要条件,也是这个民族能否发展的重要条件。全球化要求我们要立足本国,用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认识当代世界,从世界发展的角度去观察思考和研究问题。在全球化时代,民族精神更应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更应有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品质。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是在中华民族与外来民族文化不断交融、交流和互相取长补短的碰撞中,逐渐发展完善起来的,蕴涵着世界各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要体现民族精神的开放性,以开放、理性的态度吸收和借鉴世界其他民族的一切文明成果,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全盘西化,同时警惕消极、颓废文化的侵袭。江泽民明确指出:“我们要发扬民族的东西,但是不反对外来优秀的东西。”文化自大主义和文化排外主义只能导致本民族的落后,民族精神的茫然。

、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并存,处理好传统性与时代性的关系。民族精神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历史性概念,又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时代范畴。它总是与一定历史时期民族肩负的主要任务、时展的新要求联系在一起的,与融汇了中华民族各个时代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的时代精神联系在一起的。它根植于传统,又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民族精神,同一个民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其民族精神也有不同的特质和表现。”一个只依靠过去的民族是没有发展前途的,而一个抛弃祖先的民族也同样是不会有前途的。

弘扬地域文化的重要意义篇3

(一)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认识不到位

党中央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社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3](p.25)这充分肯定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大价值及其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大意义。但长期以来,藏区的各级相关部门和领导对藏传佛教文化的认识不到位,主要从藏传佛教是一种信仰的宗教上去认识,没有充分认识到藏传佛教文化的精华之所在,更没有从弘扬的视角去认识藏传佛教文化,而且还没有把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精华纳入繁荣发展藏区哲学社会科学、增强藏区的文化软实力的高度去认识。其深刻根源首先在于没有去深入研究藏传佛教文化,其次是受了那种认为藏传佛教是落后的、仅仅是宣传神的文化的观念的影响。认识上的不到位,必然造成行为上偏差。他们主要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等视角来制定关于对待藏传佛教文化的方略,制定寺庙的管理、对僧尼和广大信教群众的宣传教育和各种藏传佛教文化活动的开展的政策,以及决定经费的投入等,这无疑是正确的。但错在缺乏方略制定的宏伟性以及在政策制定上的偏狭性,从而影响和制约了藏传佛教文化的弘扬的历史进程。

(二)信仰主体对藏传佛教文化认知水平普遍低下

在藏族社会的现代转型的巨大变迁中,广大藏族民众对藏传佛教的信仰状况、信仰心理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自从宗教势力退出藏区政治舞台之后,对藏传佛教的信仰逐渐成为纯粹个人的私事,全民虔诚信仰的状况已有所变化,而且宗教人士的社会作用亦不如从前。魏冬通过多次深入调查发现,有的藏族村落中发生纠纷请僧人和寺院出面调解的现象越来越少;给新生儿命名,或选择婚丧嫁娶的良辰吉日,不用宗教人士而自主决定的情况越来越普遍;以前在寺院听不到,甚至被禁止的知识和娱乐节目开始进入僧侣的生活。从宗教感情看,随着宗教世俗化程度的加剧,宗教的神圣性日益减退,一些信徒的宗教感情日渐淡化。如神物不再神圣:衣服的颜色,以往铁锈红和黄色是佛教人士独享的专利,是佛教神圣性的体现,而今却穿在了很多男女老少的身上;以往仅供朝拜的寺庙和圣地,现在都变成了旅游景点;以往被奉为至尊的唐卡佛像,现在已成为艺术品,被展销传卖等等。此外,还有的人已经不满足于传统五明文化的学习,努力学习现代科技知识。在社会心理结构方面,出现了由浓厚的佛教出世心理向世俗的入世心理转变的态势[4]。但是,上述变化并不是藏传佛教文化在藏区的丧失,也不是藏传佛教文化体系的解体,而是表明以前以佛教文化为主转变为佛教文化与世俗文化共存、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并举。同时,上述变化也不是广大藏民族的改弦易辙,正如魏冬对地区藏民族信仰藏传佛教的状况进行深入调查后发现,目前藏传佛教文化仍然受到了藏族民众的普遍认同,仍然为广大藏族民众普遍信仰,只不过这种信仰已经有了差异化的新趋势[5]。

弘扬藏传佛教文化与信仰主体息息相关,因为藏传佛教只有得到他们的崇敬、理解和信仰,并且在社会生活中践履之,才能真正发挥其对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的功能。只有这样,它才被称得上大力弘扬。在此意义上讲,藏传佛教的信仰主体是藏传佛教文化弘扬的基础和先决条件。而信仰主体对藏传佛教认知水平又直接决定着藏传佛教弘扬的程度和实效。这说明信仰离不开对信仰对象的认知或理性的参与,尽管感性之情感是信仰的本质。如西方基督教徒对上帝的虔诚信仰是由于其认识或体悟到上帝是世界的创造者,是全智全能的神,又是人类的拯救者。中国现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的道德境界有高低之分,这是由于人对宇宙人生的不同程度的觉解所决定的,按人的觉解的高低不同,可分为由低到高的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处于最高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有完全底高一层底觉解。此即是说,他已完全知性,因其已知天。他已知天,所以他知人不但是社会的全的一部分,而且是宇宙的全的一部分。不但对于社会,人应有贡献;即对于宇宙,人亦应有贡献。”[6]这就是说,人的认知水平愈高,其道德境界也就愈高。同理,若广大信仰者对藏传佛教的认知水平高,真正把握了藏传佛教义理的深刻内涵,就能真正提升信仰者的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就能认清达赖集团的分裂言论与藏传佛教义理严重悖逆,就能洞察达赖分裂集团散布编造的谎言的实质,从而不仅不会受骗上当,而且还会坚决反对和自觉抵制。否则,就可能盲目接受,在不知不觉中成为达赖集团分裂活动的参与者。然而,提高信仰主体的认知水平又可以在弘扬藏传佛教文化中得以实现,因为他们在弘扬的文化氛围中得到对藏传佛教文化耳闻目染的熏陶,从而逐渐深化对藏传佛教文化的认知。因此藏传佛教弘扬与信仰主体认知水平的提高之间是一得俱得,一损俱损的内在关系。迄今为止,尽管不同的信仰群体对藏传佛教文化的认知水平有着差异性,但总的说来认知水平较为低下,这主要是由于其文化水平低所决定的。在笔者的调查中了解到,在藏区庞大的僧尼队伍中,他们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如在林芝地区的四百多个僧人中,最高的文化程度是初中,而且只有两个具有初中文化程度,其他基本上是半文盲。在宗教界出现了因文化素质低而无人能接班的现象。如云南耿马县佛教协会秘书长想退休,但却无人接班。再如云南佛学院免费招收南传佛教生员,入学条件是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文凭的小和尚,但是找遍耿马县119所佛寺都找不到几个符合条件的僧员。目前云南总共有南传佛教僧尼8000多人,但是真正能够施授佛学教育的教职人员只有1500人左右[7]。他们根本无法了解深奥的藏传佛教教义或义理,也就只好仅仅满足于打坐念经。造成此种局面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传统寺庙教育体系的中断,而新型的、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寺庙教育体系尚未完全确立,而现有的教育体系中有没有对广大僧尼进行文化教育的体制和机制。普通信仰群众文化水平也普遍低下,也有不少是半文盲甚至文盲,这使其对藏传佛教教义的理解能力更是困难,所了解的相关知识更是少之又少,有的甚至对宗喀巴、米拉日巴等藏传佛教史上的重大人物只是知其名,却不了解他们的事迹和言行,而且他们大多数常到寺庙等宗教场所拜佛,但却分不清所拜佛像为何佛。农牧民、城镇居民普遍接受佛教主张不杀生、尊敬师长、友爱他人等日常伦理,并在日常行为中践履之,但更是很少有人对藏传佛教十善和其它伦理道德有真正的理解。这些对藏传佛教文化的弘扬造成了相当大的障碍。

(三)藏传佛教文化弘扬在教育上的严重制约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藏区的教育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由于基础差、地域偏远、经费投入有限等原因,藏区教育还相当落后。一般来讲,在国民教育中,藏区拥有学校的数量、校舍质量、教师的学历层次、教师业务水平、教育经费、教育管理者的管理水平等教育资源较少或较低,教育质量普遍较差,与内地差距较大,因而出现了藏区同内地之间严重的不公平现象。同时,寺院教育普遍不受重视,不仅多数寺院教育缺乏制度性和规范性,不少规模小的寺院教育根本就无法开展,而且佛学院偏少,在僧尼队伍较为庞大的没有一所佛学院,因而很少有僧尼进佛学院深造的机会,而提高广大僧尼人员的文化素养更没有纳入到国民教育的体系之中。再则,藏传佛教文化很少进入教科书中,即使藏区编著出版的本土教材也很少有此方面的内容。这严重影响着藏区人才的培养质量,严重影响到对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人才需求,也严重影响到信仰主体的认知水平和寺庙僧尼的文化素养的提高。

二、弘扬藏传佛教文化机制的建立

机制是事物的内在结构及构成它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调节的原理,在社会文化中的机制还应包括相应的规制,目的是达到各要素之间的彼此协调和动态平衡,使事物得以良性运行和顺利发展。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离不开机制的建立,以保持其顺利开展和达到实际的功效。

(一)信仰机制

这是为了充分保证广大信众的信仰自由的权利的实现。的作用绝不可低估,它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而且历来是一把双刃箭,它既可以增强民族团结,增强国家内部的凝聚力,也可以对一个国家的民族团结和稳定形成斥力或抗力。或者说,宗教既可以成为建立和谐的民族关系的纽带和向心力,也可以被用来制造民族之间的不和与冲突。正由于此,敌对势力往往处心积虑地利用宗教问题搞分裂活动。所以,一定要认真对待和慎重处理藏区的藏传佛教信仰问题,坚决抵制和击退敌对势力利用其搞分裂活动的图谋,维护广大藏区的社会稳定。为此,需要建立维护广大民众对藏传佛教信仰的机制,而这种机制的内涵包括维护广大民族自由的权利,充分满足其信仰需求,以及在藏传佛教信仰中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等的责任与义务。

(二)保障和监督机制

保障机制是指弘扬藏传佛教的经费、法律法规、组织机构、人员、宣传教育的工具、办公与活动场地等保障的原理、规定。监督机制是对弘扬藏传佛教文化中的各种制度的执行、遵纪守法、经费的安排使用、宗教文化管理等方面的监管和督查的原理和规制。

(三)动力机制

弘扬普及藏传佛教文化的动力要素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主要包括改革、教育、宣传、研究四大动力。藏传佛教文化中有一些与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不合拍,甚至背道而驰的教规教制、教义等要素。如政教合一的陈旧落后的制度、超越现实的出世而不积极入世的神学特质、忍辱无争的消极思想、人生唯苦的悲观情绪、盲目崇拜的深层心理等等就是当代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阻力因素。而建立改革机制就是革除或克服这些消极因素,同时革除在目前制定的不适合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政策措施,以此打破旧的条条框框的束缚,催生推进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步伐的新的方略、政策和措施。由于对藏传佛教文化的教育、宣传、研究的落后,所以对其弘扬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因此需要发展教育、加大宣传的力度、加强研究来推动藏传佛教文化的弘扬。若没有这些要素的推动,弘扬藏传佛教文化就是一句空话。改革、教育、宣传、研究背后的推手是人,人是改革、教育、宣传、研究的实施者或执行者。所谓建立动力机制,就是建立有利于上述四大要素推行和发展,以及充分调动各级领导、相关部门、宣传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机制。在这里,需要对建立教育这一动力机制再进一步做出深入的阐释,因为这个问题对于弘扬藏传佛教文化太重要了。赵朴初先生在1992年的佛教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当前解决佛教的核心问题是人才问题,他说:“当前和今后相当时期内佛教工作最重要、最紧迫的事情,第一是培养人才,第二是培养人才,第三还是培养人才”。弘扬藏传佛教文化中的人才也是一个核心问题,因为它是直接关系到藏传佛教文化能否得到真正的弘扬,关系到藏传佛教文化能否有效发挥其价值及精神导向作用的大问题。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因为只有加强教育才能提升信仰主体的认知水平,才能提高寺庙僧人的文化水平,才能培养一大批卓有成效地开展宣传教育和研究工作的人才队伍,才能在广大僧人中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自觉抵制、反对国内外敌对势力在藏区搞分裂破坏活动的骨干分子。以往藏区教育存在的许多问题与教育机制不健全密切相关。如对教育制度的安排、经费投入、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对民众的教育培训以及宣传教育等方面的机制就不健全或不完善,于是在教育的经费安排、人员的培训、宣传教育等方面的随意性很大。因此,弘扬藏传佛教文化急需建立教育机制。具体包括建立藏传佛教文化教育的制度安排机制、充分发挥国民教育对藏传佛教文化弘扬的基础性作用的机制、对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经费投入机制、藏传佛教文化教学研究机制、对相关人员在当地和外出培训机制、提高僧尼的文化素养的机制、教学研究基地建设机制、藏传佛教文化宣传教育机制等,并且建立这些机制时应该考虑其长效性、相对稳定性。

(四)实践机制

这是指开展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各种活动的原理和规定。如宣传教育活动、节庆活动、研究活动、宗教文化聚会、宗教仪式活动、转山、转湖、转经筒等。实践机制的建立旨在规范和要求人们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行为动机和方式,如需要做什么,做的目的是什么,能做什么,又不能做什么等。如在不能做什么方面就有不能以教干政,不能利用宗教文化搞分裂破坏活动等。这表明此种机制上的规定有着极强的排他性和抗拒力。

(五)创新机制

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当代性离不开创新,因为创新性是宗教文化当代性的一个重要标尺,这也是其与时俱进的根本性要求。藏传佛教文化的弘扬决不是如同一块钱币拿来就能在当下即用,也不是将已有的佛学义理、教规教制等的简单重复,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发扬就是一种新的阐释和倡扬,光大本身就是扩充创新。在解释学家伽达默尔看来,诠释者解读文本是视域融合和效果历史的统一,在此基础上的理解也就是站在解释者视域和文本视域相融合的一个效果历史事件,而效果历史体现了诠释者思考的历史性,这是一种新的历史视域。既然是一种新的历史视域,那么对原作者本意的追溯就不是目的,而是要达到所说的意义本身,因此理解便体现诠释者对文本的创造性。正如他所指出:“文本的意义超越它的作者,这不只是暂时的,而是永远如此的。因此,理解就不只是一种复制的行为,而始终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8]对藏传佛教教义等的阐释也就同样是一种创新。当然,对藏传佛教义理等的创新意义上的阐释前提是要符合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原则和方针,或者说是要符合当代性的新阐释。但创新性阐释又不是从根本上改变藏传佛教文化自身的特质,也就是要保持自己的不同于其他思想理论之“异”,如若抹杀了其“异”,就是对藏传佛教文化的“吞噬”。通过制定有利于创新的机制以增强藏传佛教文化的时代感和吸引力,以及为繁荣发展藏区哲学社会科学增加新的内容和活力。创新机制包括建立有利于弘扬藏传佛教文化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解放思想、学术争鸣,有利于除旧布新的规制和社会环境,有利于创造性与开拓性的精品力作的问世等等的规制。

(六)建设机制

藏传佛教文化建设包括关于藏传佛教文化活动场地、藏传佛教文化研究基地、藏传佛教文化设施、藏传佛教文化旅游资源、藏传佛教文化宣传媒介、藏传佛教文化产品等方面的建设。藏传佛教文化建设机制就是建设有利于藏传佛教文化活动场地的开辟、藏传佛教文化研究基地的建立、藏传佛教文化设施的建造、藏传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利用、藏传佛教文化宣传活动的拓展、藏传佛教文化产品的开发(如开发卡通、唐卡、工艺品)等机制,以此充分体现藏传佛教文化载体、活动形式、宣传形式等的丰富多样性。藏传佛教文化建设需要上下结合,若无上层的组织领导的建设就无以见“宏”,若无下层积极性的建设无以见“微”。也就是说,若无各个上级的组织领导就没有弘扬藏传佛教文化高瞻远瞩及其战略、政策的制定,乃至大量经费的落实,而无基层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就没有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具体而全面的落实。因此,对藏传佛教文化建设需要上下齐心和共同给力。

三、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模式的建构

所谓模式就是作为一种行为标准的样式或形式,而这种样式或形式是主观的、理性的,因而结构主义把模式视为用来说明事物结构的主观理性形式。主观理性建构起来的模式有着方法论功用。所以,弘扬藏传佛教文化模式的建构对弘扬藏传佛教文化又有着方法论的指导意义,它为弘扬藏传佛教文化提供思维方式和指导方法的样式。弘扬藏传佛教文化模式的建构既是观念性的,又是一种先在的筹谋,然后努力在实践中得以实现。我们认为弘扬藏传佛教文化应该建构具有如下模式:

(一)有层次与结构

这就是说,对弘扬藏传佛教文化进行分层次、有结构的考量。这根源于藏传佛教文化自身的层次结构。藏传佛教文化是由组织机构、寺院、神职人员、普通信教民众、典籍、传播媒介、规章制度、宗教仪式、宗教活动、神学或教义、世俗文化等诸多要素所构成的有机系统,而在这个系统中具有一定的层次结构。所以,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模式就应体现出一定的、含摄主要内容的层次结构。把藏传佛教中组织机构、寺院、普通信教群众、僧尼、典籍、宣传媒介、活动场地等作为弘扬藏传佛教文化中的基础层;把活佛转世制度、各教派的传承制度、神职人员的阶位制、寺院的规章制度、修行制度、宗教仪式活动(包括祭祀仪式、转经筒、转佛塔、转神山、转神湖、诵经等)和各种宗教庆典作为中间层。与此同时,在历史上,藏传佛教把世俗文化(如作为认识论和逻辑学的因明、作为医药科技的医方明、作为语言文学的声明、作为农商和建筑手工等的工巧明)等融摄到自己的体系之中,成为自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让世俗文化为其自身所用,抑或以此体现和论证藏传佛教教义。如因明学就是阐释、论证藏传佛教教义的,且给予藏传佛教理论以强有力的逻辑论证。二是证明藏传佛教是宣传和发展世间知识的。所以这些世俗文化也是我们研究、传承的对象。而这一对象也可以纳入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中间层。

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高层是佛学(内明),它是论述和阐释佛教教义或义理、概念、范畴等的学说。在义理上,包括缘起论、性空论、中道论、宇宙观、心性论、因果论、生死观、人生论、境界论、道德观、修行论、认识论等,而且每一个部分都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如伦理道德中就有为善去恶、众生平等、普度众生、因果报应、爱生护生等义理。藏传佛教不仅具有神学的特质,而且是既宗教又哲学的学说,是出世与入世、心灵和智慧的学说有机结合。在整个藏传佛教文化系统中,佛学不仅是处于高层,而且居于核心的地位,它是藏传佛教文化的灵魂,其他部分都是对它的支撑和体现。建立这一个具有上述层次结构的弘扬藏传第四卷48佛教文化的模式,才能满足当代全面继承和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要求。

(二)批判吸取并举,继承与创新结合

如前面所述,藏传佛教文化是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所以在建构弘扬藏传佛教文化模式中需要鲜明地体现出对其精华的吸取,对其糟粕的批判。对藏传佛教文化进行批判继承的同时,又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根据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的需要进行新的阐释和更新,实现其价值转换。

(三)有体有用,体用结合

藏传佛教文化中有体有用,所谓“体”就是佛学教义或义理,“用”就是体现佛学教义或义理的宗教活动、传播媒介、宗教仪式、教规教制、典籍、活动场地,等等。被纳入藏传佛教文化里的藏族古代文学、艺术、因明学、医学、建筑技术等等虽然是世俗文化,但它们无不是对藏传佛教教义的体现或阐释,所以对藏传佛教教义而言也是用。藏传佛教文化之体是本质、灵魂、核心,用是现象、表现、表层。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无体即无用,无用即不能显体,体是用之体,用是体之用。所以,在弘扬藏传佛教文化模式中既有体又有用,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在弘扬藏传佛教文化之体和用的结合中,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引,藉以保证其正确的方向。

(四)多形式与多途径

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离不开多形式、多途径的模式的建构。因为只有多形式、多途径才能使藏传佛教文化精华得到广泛的倡扬,才能使其被广大干部群众或信众所理解,才能得到全面的继承和体现。多途径包括以宗教活动、节庆活动、旅游、广播、电视、电影、图书资料、学术研究、宣传教育等途径弘扬藏传佛教文化。多形式是在上述的各种途径中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如宗教活动中就包括讲经、辩经、转经筒、转山、转湖等,宣传教育包括社会、学校、寺庙、家庭等宣传教育。又如图书资料包括通俗读物、报刊、杂志、传单、研究文献等。

(五)信仰与建设共进

藏传佛教文化既是广大信众的信仰对象,又是和四省藏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藏传佛教文化被广大藏族群众和其它民族的群众所信仰是不能被抹杀的。但如果仅仅是信仰,藏传佛教文化只能是在情感范围内的重复,抑或只能满足信仰者的信仰需要,而没有使其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所以,在信仰的同时,要把藏传佛教文化纳入藏地文化建设的范畴,对其进行资料上的挖掘、义理上的阐释和研究,且作为一种文化进行传播、继承与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创新,以推进藏地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六)体现当代性、通俗性、大众化、实效性

这种模式的构建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所以在以前的藏传佛教文化宣传、继承和弘扬中没有凸显出来,导致藏传佛教文化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用。所谓当代性,从根本上讲,就是推进藏传佛教文化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使其促进广大藏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及社会的和谐稳定。问题是如何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在政治上讲,就是要使广大信教群众和寺院僧尼热爱祖国,遵守宪法和法律,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同时,整理发扬藏传佛教文化的精华,改革其与宪法与法律相抵触的因素,宣扬藏传佛教教义、教规中的积极因素,以激励广大信教群众和僧尼为善去恶,利益民众,奉献社会。佛法既认为人生唯苦,通过修行脱离生死轮回,超脱世俗认识,进入涅槃之境,同时又讲不坏和随顺世间,以慈悲化解矛盾对立,以和平化解暴力,以智慧对治无明,这些对于由恶心恶行向善心善行的转化,对于形成同舟共济和互助互济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以及对于维护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等均有着积极的价值和意义。所谓民族性,一方面,就要使藏传佛教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能将其从中华民族文化中脱离开来,它只能是同中华民族文化的融合。另一方面,藏传佛教文化是藏民族特有的文化,因此要充分体现其藏民族的特性。如精彩纷呈的空性论与中道论、活佛转世制度、藏密、藏传因明以及与藏传佛教密切相关的唐卡、各种手工艺制品等等,当人们一讲或一看就知道是藏民族的特色文化。这个民族特色一定要继承而不能丧失。所谓大众化就是指藏传佛教文化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不仅使广大藏族干部群众都能理解,而且使其他民族也有所了解,而不能把它搞成藏传佛教高僧大德和研究者的专利。藏传佛教文化作为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不是把其浩繁的典籍、深邃的义理等直接拿来就可以使用和使广大群众所认识和理解,而是要经过深入研究,尤其是对其通俗易懂地加以转述和阐释,以此揭开其神秘面纱,让广大群众,特别是信教群众能够容易理解和掌握。这就是通俗性。所谓有效性是指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实际功效,使其真正达到鼓舞群众、提升境界、加强民族团结、凝聚人心、建设美好藏区的精神动力。这一模式的构建就是要考虑以较少的投入获取较大的效果,考虑藏传佛教文化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政策性,特别是要注意防止可能出现的对其歪曲的理解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的宣传阐释。

弘扬地域文化的重要意义篇4

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且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中华民族有着灿烂而辉煌的文明。在这漫长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一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凝聚力之所在,成为中华民族能够生生不息的清晰脉络,成为鼓舞中华民族不断奋进、不断进取的精神动力。当代大学生是中华民族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肩负着中华民族复兴的庄严使命。因此,面对“很不安宁的世界”,研究、分析高校进行民族精神教育面临的新问题,探索新的有效的应对策略和方法,对高校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人才至关重要。

面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迫切需要,高校有必要审视一下这方面工作的不足。

首先,经济全球化背景使一些大学生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存在误区。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世界变得越来越小,特别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活动范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走出国门,到世界各地去留学、经商、工作、旅游观光或在国内的外资公司供职。在这样的形势下,往往使人们产生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既是“地球村”,人人都是村落中的一员,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当然,也因为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实行最优化的配置,更加速了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人群之间的交流和联系,每个人都因此去寻求机遇,发挥才智,获取自己最大的生命追求和实现自己的最大人生价值。致使一些学生认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倡导的国家利益至上的价值观有碍于个人利益的追求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再加上经济全球化伴随着激烈竞争,使人们的竞争意识更加强烈,个人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就必须掌握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一些大学生认为自己在中小学阶段接受的爱国主义教育已经形成了浓厚的爱国感情,在国家遇到危难、遭受侵害时,爱国的民族情感会自动迸发出来。在大学里,关键是学好专业知识,没有必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其次,“入世”后的文化交融和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对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来了新的挑战。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和审美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一个民族的人文精神、价值观念、民风民俗、语言体系、文化心理结构的融汇和综合。在过去,由于地理环境的阻隔和技术手段的相对落后,各种异质文化的交流是非常有限的。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中国加入wto,网络传媒打破了空间界域,网络上的跨文化传播与交流势不可挡,多元的文化传播在网络上将出现从未有过的激烈竞争。由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网络传媒起步较早,各方面相对都比较成熟,这就形成了英语文化对非英语文化国家影响的“顺差”。这一局势必将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造成很大的冲击和影响。加上互联网上不良信息泛滥,其种类和数量也触目惊心,诸如种族主义、宗教仇恨、法西斯思潮、民族歧视和侮辱性言论等文化垃圾,严重危害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对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产生负面效应。顺应新的时代要求,中国适时地加入wto,但中国加入wto后,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国民待遇”原则,国外的电影、音像制品、出版物、艺术品、演出、旅游等领域也将逐渐享受与国内相关领域同等的待遇。根据中美就我国“入世”所达成的协议,我国在近几年内将允许中外合资经营音像制品的发行、销售和出租;将允许每年进口20部外国影片,并在“入世”3年后达到每年50部,允许中外合资新建或者改造影院并参与管理。文化贸易中的文化价值观方面的“输入”将使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益复杂化。在与西方国家的交往之中,我国(特别是前卫的当代大学生)客观上也必然受到西方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和冲击。这些都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势必造成一定的影响。

顺应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就必须正视时代,正视自己;就必须适时地把握时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华民族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历史,沉淀着自己的民族气节和民族特质,这种民族精神是中国人的灵魂。在新的时代环境里,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推向新的未来,我们必须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特别是在当代大学生中,加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教育,更具有深远的和现实的意义。

首先,必须提高大学生对民族精神的理性认识,以此来巩固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思想基础。要在大学生中进行民族精神的培育,就必须指出大学生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所存在的误区与认识不足,必须分清弘扬民族精神与狭隘民族主义二者之间的区别。狭隘的民族主义主要表现为:以维护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为由,把本民族的利益置于其他民族之上,对其他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实行歧视、限制、掠夺的政策,维护本民族的特权。认为自己民族的一切都好,拒绝和排斥其他一切民族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和先进的文明,盲目排外,惟我独尊。而民族精神却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因此,它绝对没有丝毫的排他性,而是体现着一种宽容团结与和谐进取的精神,它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我们弘扬的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强烈的时代特点和与时俱进的民族品质,可见这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弘扬民族精神和追求个人价值二者也是不矛盾的,在全球化进程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只有国家利益得到维护和发展,国家才有能力为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足够的物质基础和活动空间,使个人的价值得以实现。而个人价值的实现,又能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两者是相辅相承、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弘扬民族精神和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也不矛盾,高尚的民族情感可以强化学生的报国之志,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可以更好地学好专业技能。相反,就有可能迷失政治方向,最终走向歧途。

其次,活跃校园文化,做好“四个”结合,丰富培育民族精神的载体。校园文化活动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把民族精神培育寓于各种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做好“四个结合”,是保证培育在校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有效性载体。具体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可充分有效地利用假期开展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主题社会调查、科技支农、夏令营、文艺汇演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有一个锻炼自己、认识社会的机会,使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强意识。也可以结合我国传统的民族节日活动,在传统节日中蕴涵着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优良道德风尚。各个高校中都有许多富有传统民族特色的社团,其中不乏有着眼于继承和弘扬民族民间优秀文化传统的社团。学校可以加强这些社团的建设,在经费、场地等方面给予支持,充分发挥其在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学校可以开设相关的选修课和人文讲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弘扬地域文化的重要意义篇5

龙超云:借文化产业之力弘扬传统文化之美

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归宿感,已成为当前许多人自觉或不自觉的追求。关注我们所处的时代和传统文化发展,提出几个问题:第一,在时代变迁中,传统文化对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何贡献?第二,在这个互联网井喷式发展、新媒体成功占领舆论阵地、新技术革命引发颠覆性创新的时代,传统文化如何演化、变身、融合?第三,在这个重视政治取向、社会效益又呼唤市场效率,讲求公益性又追求产业性,“公私合营”的混合经济时代,传统文化如何强化适应、抗拒诱惑、拒绝干扰而独善其身?第四,在这个唯改革才能走出绝境、求开放才能更好生存的时代,传统文化如何经受各种考验涅而重生?第五,在这个各区域、各民族语言体系及表达体系纷陈杂处、相互吸收的时代,传统文化如何在坚持自己的同时,由对抗变为对话、由封闭停滞变为共生共荣?第六,贵州经济发展和社会发育正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回望贵州历史文化只想叩问:为何近些年来,少有大作品、没有大师、难有大家出现?

中国传统文化是发展的文化,是走在路上的文化,要把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价值体系中去,成为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传统文化要与市场对接,要借文化产业之力,弘扬传统文化之美,让阳明文化“显象”而亲切,走入人间,走进人心,走向未来,造福于贵州发展。

陈海峰:用科学方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阳明文化强调知行合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努力传承弘扬这样的优秀传统文化,应当属于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之一。

知行合一是认知和行动的统一,从认识的角度来说,我们的研究还不够,理性的东西还应该进一步深化;从社会行为的角度来说,怎样通过深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用先进的文化来引导大众,这两方面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贵州实现科学发展、快速发展、持续发展,不能只是简单地一味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忽视文化因素的深层次影响,这只会导致社会心态的浮躁、毛躁、急躁,对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摆脱贫困,实现同步小康需要更多地关注文化因素。贵州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做的工作得到的关心,说明高层在关注贵州生态底线、扶贫攻坚的同时,对贵州文化建设也非常关心重视。

作为文化支撑来说,一个重要的部分应该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建设相协调。能不能提出用先进的文化、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现在中央要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来打造一个“塑身计划”,更多地用有形的方式来引导人、塑造人?从全面深化改革进行系统设计的角度来考虑,弘扬先进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同样需要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系统设计,从而广泛地、多层地、制度化地推进文化的传承、丰富和弘扬,实现“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形成全社会的覆盖。

顾久:融通中西马打造新道德文化

王阳明的道德学说有三个境界:第一个境界是,他相信人有一种本能的良知,这种良知是合理的,是在一个乡土社会或家庭里最本能的良知。第二个境界是,他认为在一个非人情化的,或者更大的血缘社会,机会主义态度会给个人带来更大的利益。第三个境界就是所谓“致良知”,“纯乎天理”。他认为要超越书本学圣贤,达到一种不完全在读书,不完全在实践,更在于静坐、自省、体悟的“体验型道德”。

王阳明的道德学说到今天应该有一个创造性的转化,也即是当代社会“欲望”的正当性问题应该得到正视。王阳明的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是在农耕文明社会产生的,而今天我们已经进入工商文明社会,欲望起到了一种本能的、推动整个经济发展的作用。王阳明的圣人之道是否还能回去?该不该回去?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这个时候来看,康德的“欲望正当性”思想可能更适合这个时代渴望超越的东西。当今中国现代化的道德指向可能不是回到王阳明,不是存天理灭人欲,而是融通中(包括孔子、王阳明)西(包括康德)马(马克思),打造新道德文化。

张新民:研究传统文化应有大视野、大眼光

王阳明在贵州悟道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就他个人的生命来说,是其人生最大的转折点,从中国思想史的角度看,则是又一次历史性的重大突破。龙场悟道前,他在游离徘徊中质疑和追问存在的意义,龙场悟道后,他对生命的看法焕然一新。

阳明学说最关键的是讲“心”,就是我们怎么认知世界,世界怎么为我们所认知,这当然离不开心的能动作用,是一个存在论的问题。良知学说感通宇宙,沟通内外,是超越的,又是道德性的,而道德是符合人性的需要的,失去良知就失去存在的意义世界。因此,完善人格的根基就在人性内部,不能不最大化地发挥心的作用。

明代是专制发展到高峰的时期,王阳明被贬到贵州,对朝廷判断是非真理的标准提出质疑,他认为判断是非的标准不在权力中心,而应该还原到每个人的良知。阳明学说从边缘逐渐走向中心,始终在发展。未来是东西方对话、整合东西方合理文化资源的世界,因此,研究传统文化应该有大视野、大眼光,这才是文明的对话,不脱离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对话。

范同寿:弘扬传统文化需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精髓

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就要认清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只有把握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会贯通于贵州实际,才能将其转化为后发赶超的动力。今天我们在谈文化的时候,应该更注重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功能。

首先,中华传统文化需要有更广阔的视野。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着古老的传统文化,因而中华文明的起源绝不只局限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同样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

弘扬地域文化的重要意义篇6

高校文化建设的提升呼唤大学精神的凝练。高校作为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在文化的继承与借鉴、创造与创新、传授与传播方面发挥特殊作用。当代中国的大学精神,显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即传承民主、科学、自由、创新的精神。高校文化建设对优化育人环境具有独特的功能,在其建设过程中必须切实体现大学精神,贯彻大学精神于始终,使大学精神承载整个高校文化建设。

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高校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新世纪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质量与发展水平的全面提升,迫切要求“与时俱进的大学精神”的智力支持与全面促进。弘扬大学精神的本质内涵在于把握“四化”。一是固化基垫。即追溯数代学人艰辛求索的创业历程,总结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大学精神得以形成、发展的最为深厚的历史基垫。二是强化认识。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强化对大学精神的认识,把对大学精神的认识提高到应有的高度。三是转化“内需”。要切实把大学精神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既是大学精神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新形势下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实践对大学精神提出的迫切要求,更是时代和广大师生员工对大学精神的真诚呼唤。四是深化“灵魂”。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学精神要与时俱进,要有创新意识,要追求卓越,大气开放,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气度处世,要科学借鉴他人经验。

弘扬大学精神的基本原则在于注重“四度”。一是精度。对大学精神的总结与提炼,必须全面、科学、精练、到位,必须又精又准,必须集中反映此前各个时代学人创造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之中的精髓,必须揭示出其中的本质、核心、精华。二是高度。大学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全面大发展的“内动力”。提炼大学精神,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必须从战略的角度将其置于突出地位,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三是维度。从横向上讲,它是对一定时间、地域、人口、部门及人文精神的诸多重要层面的提炼;从纵向上讲,它涵盖学校发展不同阶段、不同部门等方面。四是力度。培育和弘扬“与时俱进的大学精神”并非易事,它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大工程,必须从思想认识、重视程度、监督检查、统一协调等各个重大方面切实加大工作力度。

弘扬大学精神有“三忌”。一是切忌“两层皮”:弘扬“与时俱进的大学精神”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实为一体。要使二者水融,相辅相成,一举两得。二忌“以虚对虚”:大学精神不是空洞的、玄虚的,而是实实在在的,其生命力在于科学地指导实践。要将这种极其理性的精神与极其生动的实践有机结合,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有理有据,朴实真切,生动感人。三忌“一阵风”,“走过场”:要将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作为一项长期工程来抓,建立一整套科学的具体的切实可行的长效机制,领导高度重视,群众认识统一,常抓不懈,抓出成效。

大学精神的弘扬为和谐校园的构建正确导航。和谐大学校园的构建,依赖高校和谐文化的引领,离不开大学精神的全面弘扬。当前,高校建设成效显著,在确保校园安全,强化素质教育,发扬创新精神,实现教育公正,营造特色文化,引领社会风气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学生综合素质稳步提升,为新时期的和谐校园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平台。同时,在推进校园建设的进程中,也存在校园安全隐患,学生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有待加强,校园创新意识和特色文化不足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总体思路,坚持和谐社会建设的总体方向,使校园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地。

弘扬地域文化的重要意义篇7

关键词:边防文化边防精神培育研究

边防先进文化是边防部队建设的灵魂。边防先进文化特有的忠诚、奉献、战斗、进取等精神特质,是催生和培育合格边防军人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因此,弘扬边防先进文化,要大力弘扬和培育边防精神。

一、在继承和发扬我军先进军营文化中培育边防精神

(一)发挥军营政治文化的导向作用,打牢边防官兵的思想政治基础

政治文化是一支军队性质宗旨的集中体现,也是军队和军人精神支柱的思想基石。我军的军营政治文化,始终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因此,发挥军营政治文化培育功能,要通过对官兵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树立正确的政治追求、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一是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连育人,坚定边防官兵正确的理想信念。二是加强军魂教育,铸牢听党指挥这个强军之魂。三是加强宗旨教育,始终保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本色。

(二)发挥军营战斗文化的战斗功能,培育边防官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

我们要抓住先进军营文化培育战斗精神、铸就战斗作风的切入点,在继承民族传统武德文化中形成崇尚正义、重德守节的品格;在追忆我军边防部队的优良传统中坚定忠诚于党、爱国爱民的信念;在弘扬主导战斗文化中催生热爱军队、苦练精兵的热情;在熔铸军营战斗文化中强化勇猛拼搏、吃苦奉献的品质,使官兵面对选择正确取舍、面对危难勇往直前、面对诱惑岿然不动。要继承和发扬边防部队的优良传统,创建军营战斗文化的氛围。结合担负边防执勤和完成救灾维稳等任务,把小、快、灵和伴随式的文化活动贯穿于执行各项任务的始终,培养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锤炼能打仗、打胜仗的过硬本领。

(三)发挥军营纪律文化的规范功能,培育遵纪守法的良好品质

边防部队担负任务的特殊性,要求广大官兵一切行动必须严格遵守国家边防政策法规和军队的条令条例。因此,始终严守纪律,也就成为边防文化和边防精神的重要内涵之一。

二、在继承民族优秀文化和借鉴外来文化中培育边防精神

(一)学习吸收少数民族优秀文化

边防部队大都驻守在少数民族地区,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特色文化。边防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离不开对边境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学习和吸收。

边疆少数民族文化中许多优秀成分是滋润边防文化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军民联合守边不可或缺的重要软实力。少数民族性格熔铸在民族文化中对边防军人正直豁达、粗犷豪放、英勇顽强、坚韧不拔等性格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对培育边防精神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因此,弘扬边防先进文化,培育边防精神,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学习少数民族的游牧文化、狩猎文化,自觉从少数民族文化中吸取营养,滋润边防文化。

(二)广泛借鉴外来文化的优秀部分

每个国家和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特性和长处,不同文化间的学习和借鉴是文化发展的必要途径。弘扬边防先进文化,培育边防精神,要具有开放的胸怀,锐利的眼光,正确把握先进文化与腐朽文化的界限,做到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吸取各种健康有益的因素,促进自身文化的丰富和发展。

(三)运用地域自然文化

祖国边疆有着奇特的自然景观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把这些特有的自然资源吸纳到边防文化中来,用秀美壮丽的江河山川培育官兵豁达刚毅的胸怀,教育官兵苦中励志,对于丰富边防文化生活,培育边防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弘扬和培育边防精神,要突出边防文化的地域性特点,发挥官兵的聪明才智,坚持以弘扬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卫国戍边为主题,结合部队所处环境和使命任务,开展诸如高原文化、草原文化等独具边防特色的文化活动,激发官兵热爱边防、守卫边防的豪情壮志。

三、在推进边防文化创新发展中培育边防精神

坚持以传承红色基因为主导。要把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与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统一起来,大力挖掘和发扬在我国边防建设中形成的代表边防先进文化特质的边防精神。

坚持不断拓展网络文化的培育功能。积极跟进社会信息化发展和边防官兵求新求变的现实需求,不断加大信息网络设施、手机短信群发等新兴平台建设,进一步丰富网上文化、数字文化、手机文化等边防军营文化园地,使文化建设始终焕发活力,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忠诚戍边的边防精神。

参考文献:

弘扬地域文化的重要意义篇8

一、依靠我军文艺工作培育民族精神的现实意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军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是增强军威、国威的内在要求,又是推进军队全面建设的必然选择,也是坚定官兵敢打必胜信心的现实需要。这就为我军的文艺工作提出一个崭新的课题。因此我军队文艺工作也必须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断的创新。

一是增强军威、国威的内在要求。我军是有着优良传统的人民武装,组建以来,党和军队领导人就注重用民族精神教育部队,并不断以新的实践为民族精神注入新的活力。众所周知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等,说到这些精神,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歌曲《南泥湾》,电视剧《长征》,电影《雷锋》,电影《惊涛骇浪》这些都是军队文艺工作者创作的作品。这些文艺作品都是发源于军队,再延伸到整个国家的,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光大和拓展都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

二是推进军队全面建设的必然选择。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加强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努力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实现军队的跨越式发展。为此军队的文艺工作者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如小说《高山下的花环》、电视剧《沙场点兵》、话剧《虎踞钟山》以民族精神激励、引导部队,教育官兵从党的生死存亡,国家的前途命运,人民的生命安危出发,高标准完成“打得蠃”、“不变质”两大历史性课题。

三是坚定官兵敢打必胜信心的现实需要。当前,国际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台湾当局挟洋自重,祖国和平统一障碍重重,日本在挑起事端,随时可能擦枪走火,南海小国也在蠢蠢欲动,蚕食中国领土。朝鲜半岛紧张局势不断升温,战争一触即发。各种恐怖势力活动频繁,局部不安定因素增多,我军随时有可能被迫卷入战争。但国内长时间的和平环境,使部分官兵滋长了麻痹思想,淡化了当兵打仗意识。当部队的官兵看到电影《英雄儿女》他们就会自觉地向英雄王成学习。看到《大决战》、《大进军》、《狼牙山五壮士》就会激发他们的革命英雄主义主义气概,增强敢打必胜的决心。就会处变不惊,临危不乱,保持高昂的斗志,以攻无不克的意志压倒对手,以视死如归的精神报效祖国,圆满地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庄严使命。

二、培育战斗精神是军队文艺工作的主要着力点

五千年的历史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博大精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党的十报告做出了精练的概括。现阶段,军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要突出重点,打牢基础,又要点面结合,整体推进。

(一)爱国奉献、听党指挥的赤子之心。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纽带。自古以来,从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岳飞的“精忠报国”,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以及近现代革命英烈抛头颅,洒热血,为国捐躯等等,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源远流长。我军的文艺工作正是围绕这一点不断创新发展,从延安时期的《白毛女》和《黄河大合唱》,到六十年代的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长征组歌》、代表新的历史时期的《徐洪刚》、《光照千秋》这些作品所要表现出来的强烈的爱国情怀是军队战斗力的催化剂、推进剂。

(二)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战斗精神。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构成了中国人民刚毅的品格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凝成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进取精神。从古代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到近代的“救亡图存”,直到当代的“振兴中华”。这种不畏艰险,知难而进,自立自强的精神,一脉相承,绵延不断,激励着中华儿女前仆后继,勇往直前。这种精神,在军队直接体现为强大的战斗精神。这一点在军队的文艺工作者身上表现得也非常突出。新疆军区文工团常年在雪山高原上为战士演出,的大篷车演出队,还有我军基层的业余演出队,他们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把最好的文艺作品献给了广大官兵。

(三)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是种理性的精神,这一精神的精髓在于求实创新,它是中华民族优秀品格的传承。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我党我军发扬这一作风,开创了欣欣向荣的局面。大量事实表明,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是党和军队永葆生机的根本所在。我军的文艺工作更是在创新和开拓中发展的,战士杂技团,是全军文艺工作的一面旗帜,他们创造的杂技芭蕾,享誉海内外。战友文工团创作的大型舞剧《红楼梦》更是民族舞蹈的精品。艺术学院创作的话剧《我在天堂等你》获得了国家精品工程奖。这些都说明军队文艺工作者,为弘扬民族精神做出的重要贡献。

三、军队文艺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的方法途径

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发展是个渐进的社会过程,军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着眼职能使命的特殊要求,依靠教育学习引导巩固,借助良好环境感染熏陶,结合军事斗争准备实践强化冶炼。

第一,坚持用教育学习来夯实思想基础。教育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毫无疑问,军队也应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我军的文艺工作正是从这方面担负起了它的历史使命,它用最生动最形象的形式,着力培养官兵国家意识,树立国家观念,帮助官兵了解、熟悉、接纳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引导官兵学习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发展历史和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学习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屈辱历史,增强“落后挨打”的忧患意识和奋起直追的紧迫感;学习党史军史,了解我党我军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和不朽功勋;学习社会主义祖国的改革发展史,从时代巨变中感受民族精神的巨大动力。

第二,坚持用良好环境来感染熏陶。民族精神归根到底是民族文化的积淀升华,常常是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移植到人们心里的。军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注意加强人文环境建设,努力营造浓厚氛围。“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奋进的号角”。部队文艺工作者要努力创造富有军队特色,体现民族精神的优秀作品,给官兵以思想启迪,情感升华和品格陶冶。军营环境设置,要能体现民族精神,让官兵时时感受到民族精神的鼓舞。要利用重要节日、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纪念日,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教育意义的军营活动,适时举行庄严隆重的升国旗、唱国歌仪式,组织参观荣誉馆(室),瞻仰革命英雄纪念碑,用光荣传统感染官兵。下功夫使军队一切思想文化阵地,一切精神文化产品,各类主题宣传教育和文娱活动,都充分体现民族精神,积极宣扬民族精神,大力讴歌民族精神,使官兵在长期浸润中陶冶情操,成为传统美德的继承者,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模范实践者,民族精神的实践、开拓者。

第三,坚持用正面典型来引导示范。民族精神是一个历史范畴,其形成与维系,离不开民族成员个体精神和个体品格的磨练和凝聚;其继承与弘扬,同样离不开民族成员个体品性的完善与升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塑造完美人格的重要过程。先进典型人物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真谛。要用历代民族英雄、革命先烈的高尚品格来激励官兵,用英雄的壮举激发高尚情操;同时,大力宣扬新时期先进典型,用他们的感人事迹涤荡官兵心灵。领导的示范作用十分重要。军队的文艺工作,在宣扬典型方面,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如:雷锋、张思德、白求恩、,、、徐洪刚、苏宁等等,这些英雄人物,首先都是在部队的文艺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同时给了部队巨大的鼓舞和鞭策。

弘扬地域文化的重要意义篇9

【关键词】现代科技传统文化契合性

新的历史条件下,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对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挑战,但同时也赋予了中国传统文化新的内涵和活力。因此,我们要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之间的关系,充分认识和积极借助现代科技的优势,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纽带作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现代科技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契合性

现代科技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共同的社会功能。任何一个国家,都在社会存在的多元文化中确立一种能够占统治地位的主文化,并通过不断发挥主文化的教化功能。现代科技也是这样,人们发明的现代科技,只有被社会认同,才能发挥出应有的先进作用。而社会对现代科技的认同过程,也是现代科技发挥教化功能的过程。因此,现代科技和中国传统文化在共同的社会教化功能上,体现着二者的契合性。中国传统文化总起来说可以归纳为关于人的问题,是一种偏重于怎样做人,形成人生价值观的文化,人生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现代科技则是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促使人们去深化对社会、自然的认识,促进人生价值观跟上时展。同时,通过现代科技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影响和渗透,使人们的时间观念、劳动观念、消费观念、自我意识、家庭意识等也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体现了现代科技在人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功能。这说明,在形成人生价值观的功能方面,现代科技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也存在着契合性。

现代科技与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相同的促进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形成了一种相对独立的精神文化体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通过不同的表现形态,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对人们的思想行为起着影响和规范的作用,在客观上推动了我国社会向着现代文明不断发展。可以说,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长期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是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当然,现代科技对中国社会发展同样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这个层面上,它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不是对立的,而是一致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科技条件下将继续发挥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不断地吸收和容纳现代科技的新成果。同样,现代科技要在中国社会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也离不开已经深深植根于中国人民思想中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现代科技赋予中国传统文化新的科学特性和创造活力。一方面,进入20世纪以来,现代科技对人类文化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现代科技不但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和现代经济发展的强大驱动力,而且更重要的是,现代科技发展中形成的科学精神,包括现代科学思维方式、科学态度、科学的价值观念等,对人们现代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对中国传统文化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科技条件下,赋予了崭新的科学特性。另一方面,在现代科技条件下,传统优秀文化经过现代科技的陶冶和兼容,具有了新的创造活力,它既蕴含了现代科技的新成果,又指导着现代科技条件下的民族文化不断创新和发展,永葆生机和活力。具有新的创造活力的民族文化,既不守旧,又不封闭,既不教条,也不狭隘,是一种集开放性、多维性、创造性、辩证性为一体的崭新文化,充分体现着现代科技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契合性。

现代科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挑战

现代科技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在存在着契合性的同时,也对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冲击和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的封闭性受到了以开放性为特点的现代科技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始终是以自然经济为基础,以高度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为背景,以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为条件。这种在特定的经济基础、政治背景和地理环境条件下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中国传统文化,带有明显的封闭性特点。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新文化开始在中国传播,并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具有开放性特点的中国现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受到了这种现代文化冲击的同时,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并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不断扬弃,使优秀传统文化得到进一步弘扬。现代科技与工业经济和市场条件相适应,打破了地域和国界的限制,有着强烈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对仍然保留着一定封闭性的中国传统文化,无疑带来了一次新的冲击,促使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吸收和容纳现代科技的新成果,在新的条件下继续发扬光大。

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信条受到了现代科技条件下的竞争原则的冲击。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内容,是中国儒家思想的核心。中庸思想在中国人民的思想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但它与现代科技条件下所提倡的竞争原则相冲突。于此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要求人们的精神文化体系充分吸收市场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包括竞争观念在内的一系列新的文化价值观念。如果我们在现代科技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固守着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那么,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感到束手无策,甚至被淘汰。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中心原则受到了现代科技条件下的物质利益原则的冲击。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儒学的核心是“仁”,由此形成了浓重的伦理中心原则。在这种原则的指导下,中国传统文化突出了人性和人生问题,侧重研究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人的行为规范等宗法伦理问题。相比之下,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但研究并不突出,也不占中心地位。现代科技侧重于研究人对自然的认识和对自然界的改造与利用,与现代科技相适应的物质利益原则占了主导的地位。这样,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中心原则就受到了物质利益原则的冲击。

现代科技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所产生的新问题,对中国传统文化提出了挑战。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其影响和应用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引发出一系列新的问题,给传统文化提出了新的挑战。例如:社会进入信息化后,先进通信网络的形成使传统大众传媒走向没落,大众传媒原来拥有的道德传播、控制社会舆论的作用大大减弱,人们的价值取向、价值观念等受到多种渠道信息源的影响而日益多元化。另外,通信网络的发展,电话的普及减少了人们直接接触交流的机会,影响到对人们发展非常重要的人际关系,也会加深人的孤独感。

充分发挥现代科技优势,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和树立现代科技蕴含的高尚科学精神,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和基础。现代科学技术本身不仅蕴含着世界观价值、方法论准则和伦理学规范,而且蕴含着体现现代科学技术本质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和科学知识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三种精神形态。科学精神是科学研究者在长期科学活动中形成的一种高尚的意识、观念、道德品质和精神风貌,是人们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进行科学思维的前提,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大力弘扬的重要保证。有了科学精神,才能对中国传统文化采取科学的态度,才能在现代科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和挑战面前,形成科学的认识,得出正确的结论,采取科学的方法,取得有效的成果。因此,在现代科技条件下,培育和树立科学精神,仍然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弘扬地域文化的重要意义篇10

关键词 民族精神 时代价值 路径选择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当前,我国正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为了完成这一宏伟目标,需要坚持与弘扬民族精神,更需要孕育和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民族精神。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时代价值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于增强综合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增强综合国力、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需要。综合国力包括经济、科技、军事等物质力量,也包括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等精神力量。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文化、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竞争。首先,民族精神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和社会整合功能,是国家稳定和发展的精神基础。其次,民族精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再次,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中国人民自信、自立、自强意识。当前,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渗透正同经济扩张、政治霸权和军事威慑结伴而来,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要使广大人民自觉地抵御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袭,必须大力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本世纪前20年,我国的历史任务是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挑战和机遇共存。没有民族精神的动力支持,要完成这样繁难的事业是不可想象的。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柄“双刃剑”,它既能促进民族精神的培育和更新,也会造成对民族精神的某些消解和侵蚀。“拜金主义”、道德滑坡、党内腐败等问题,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民族精神缺乏的结果。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有了一定的精神,就能抑制人的欲望,匡正人的行为,激发人的锐气。民族精神以其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立志图强,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而奋斗。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塑造与培养新一代合格人才的需要。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公民思想道德的概括和升华。因此,要通过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爱国守礼、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同时,要突出青少年这个重点。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可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参照系,使他们站在较高的起点上直面人生、探索人生。同时,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寄放心灵的空间,超越自我、追求完美和崇高。谁赢得青年,谁就赢得未来。要使我们的青少年有理想抱负、有道德情操,为振兴中华而刻苦学习,最终成为新一代合格人才,进行民族精神、民族优良传统教育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加快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需要。千百年来,“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一直是国人行为的准则。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切身感受到,国家的统一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近代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就是用统一战线去团结和凝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和富强。中华民族精神,不但是团结国内50多个民族的强大精神力量,而且是凝聚全世界华人的民族纽带。中华民族对国家分裂行为的制止、香港和澳门统一大局的落实和巩固、台湾地区统一的实现,没有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没有民族团结、凝聚的巩固,没有民族宽容、谅解的实现,都只能是一句空话。我们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升民族凝聚力当作一项紧要的战略任务,巩固祖国统一成果、加快祖国统一步伐,最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历史使命。

当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路径选择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唱响和谐文化建设的主旋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树立全社会广泛认同的精神旗帜,铸就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支撑,激发引领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不断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所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要让全社会牢固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的远大理想,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现阶段我们的共同理想,将民族的前途、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潮流紧密结合起来。我们要传承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饱经风霜而弥坚的精神实质,不断拓展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精神内涵,不断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凝聚在爱我中华、振兴中华的旗帜下。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充分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道德传统。历史是民族精神的载体。一个人不了解自己民族发展的历史,是难以真正树立起浓厚的民族精神的,自然也难以充分吸取和利用它蕴含的巨大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积淀与升华。我们要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采取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原则,加强对国民的历史和国情教育。通过深入开展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形势政策教育,让国民了解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特别是了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国家繁荣昌盛而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光辉业绩。继承优秀传统,不能只停留在对文化典籍的熟读和诠释上,而是要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赋予新的时代意义,推陈出新,不断发扬光大,成为人民现实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时代精神结合,积极吸取世界先进文化成果。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一方面要坚持与时俱进,既坚持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要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新的内容;另一方面要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进行文化创新,既坚持中华民族精神的教育,又不断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应该让国民了解国家当前的内、外环境,国家在世界

竞争中的地位、面临的矛盾和困难,以培养忧患意识,树立爱国情感;用先进人物的事迹和精神来教育、感化新一代青少年,使他们在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中具备时代特有的创新、诚信、民主、平等精神。同时,我们要有宽广的胸怀,以开放、积极、进取的心态,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中汲取营养。既要克服狭隘民族主义,也要克服民族虚无主义,要有“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主体意识和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理性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