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分析与对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3:26

财务风险分析与对策篇1

【关键词】出租车行业;行业风险;财务对策

一、前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全面推进,城市出租车行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出租汽车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形式逐渐发展成大规模的出租企业,对出租汽车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提出新的要求。为了促进出租汽车企业的健康发展,实现企业科学化、正规化管理,必须结根据我国出租车行业市场情况,以及出租汽车企业运营模式的差异特点,分析出租车行业面临的风险,进一步建立科学、完善的出租汽车企业财务管理模式。

二、北京市出租车行业风险分析

1.北京市出租车行业的市场风险分析

截止至2013年底,北京市出租汽车企业共有252家之多,同时逐渐形成了以银建集团为首的出租车行业市场发展格局。然而,随着北京市出租车行业的发展,行业之间出现过度竞争的局面,司机收入下降以及道路交通拥堵等问题严重,使得北京市出租车行业存在相当多的市场风险。

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出租汽车企业提供了生存的条件,换言之,市场经济能够直接作用于出租行业的发展。然而,市场并不是一尘不变的,若出租汽车企业无法掌握市场发展的内在规律及时调整经营策略,那么企业就会面临诸多的经营管理风险。市场风险是当前出租车行业面临的最大风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出租汽车企业的产权不够明确,并没有坚持“以员工为本”的原则,忽略了出租车司机的主体地位,而片面注重出租车承包人的权利和作用,进而使得出租汽车企业在固定资产的使用方面、财产成果的分配方面以及人才聘用方面存在短期行为。其次,缺乏有效的监管出租车承包人的规章制度,大部分出租汽车企业通过以包代管的方式管理承包人,却没有重视对承包人的行为约束,使得一部分出租车承包人包盈不包亏,甚至出现了违法经营的情况。最后,出租汽车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意识,将某些市场风险转移到出租车承包人身上,一旦出现承包人无法承担、企业也无法承担的情况,最终只能依靠政府来承担。

2.北京市出租车行业的财务风险分析

从整体上看,出租车行业的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是出租汽车企业负债经营的决策失误,以及在市场影响下的企业经营管理局势的恶化。然而,出租汽车企业资产结构的不平衡才是造成企业财务风险的最终原因。在举债方面,出租汽车企业因依靠财务杠杆而使得到期无法偿还债务,从而让企业面临财务危机,严重者甚至使企业面临破产。此外,企业借款的增加使得企业收益的波动性加大,当出租汽车企业的借款利率高于息税前利润率,或者息税前利润率降低时,企业负债会造成企业经济效益下滑,进而造成企业亏损。在投资风险方面,大部分出租汽车企业经营模式与经营范围相对单一,通过出租车承包经营,向各个承包人收取一定的押金,这些押金并没有用来进行投资,而是存入银行中,若出现通货膨胀,则会给出租汽车企业造成资金损失。

三、北京市出租车行业财务管理对策

1.成立财务预算管理机构

出租汽车企业可以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并由企业财务部门负责人来担任预算管理委员会会长,实行问责制,全面负责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其他各部门负责人则是该委员会的主要成员,负责审核企业的预算管理制度,并完成企业年度预算审批工作。企业财务部门作为预算管理委员会的下属执行部门,协助预算管理委员会完成预算的编制工作。出租汽车企业预算管委会需要从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出发,在企业预算编制原则和编制制度的基础上,广泛收集整个企业的各项财务收支信息与收支明细,对全部的财务收支信息情况做出详细的分类汇总报告。并且,针对企业经营管理现状、市场发展现状、政府的规章制度、出租车行业的运营特点和企业自身的运营条件等方面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之上,完成企业整体的预算编制工作,并交由预算管理委员会委员及董事会审批。待审批通过后,财务部门要根据审批的预算情况,将责任落实到企业各个部门中。

2.完善财务管理控制机制

出租汽车企业需要完善自身的财务管理控制机制,将传统的、形式单一的财务部门进行优化,将财务部门细化为财务管理部门、会计核算部门和内部审计部门等,使部门职责更加明确。对原来的财务部门人员进行重新整合,根据部门实际对人员进行合理划分,制定各个财务工作岗位的职责明细表,使财务工作更加精确。在财务管理部门中还可以建立资金结算办公室、财务分析和结算办公室、筹资办公室等等下属机构,实现全方位的财务管理目标。在企业的内部审计方面,与企业经营管理有关的审计事宜,需要由财务部门的相关负责人负责监督和落实,定期对企业市场运营状况、企业财务状况和资金的回报信息等内容进行财务审计,并交由董事会审阅。

3.实现财务信息化控制

出租汽车企业需要通过财务信息化平台的建立实现财务信息化管理的目的。企业财务信息化平台包括企业的财务账目情况、各项财务报表和财务分析资料,同时还包括企业的会计科目,通过信息化的管理平台将企业财务信息统一集中在一起,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各项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与会计核算部门是需要对企业的所有财务信息与数据资料进行分类管理,每天负责收集整理各个部门的各项数据信息,并上传至企业财务信息化平台,方便上级领导部门及时了解企业的财务信息状况以及本企业在出租车行业的运行状况。

4.加强现金流控制

出租汽车企业还需要加强对现金流的控制,安排财务管理部门对企业的现金流量进行合理的管理。企业财务管理部门需要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各个结算账户进行科学的监管,通过已有的资金预算程序,将企业在特定时期或特定阶段内的现金流量准确的进行预算。同时,根据所得的现金流预算情况有计划的分流到各个分公司和部门,进一步明确各个月份、季度以及年度的经营所需备用金额。对于出租汽车企业而言,其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往往存在为了适应本企业经营发展需求而事先垫付资金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和市场开发部门应根据对应的资金报批流程根据由上级到下级的方式进行审批,并从下到上的开展预算编制工作,从而有效的对企业流动资金占用情况进行合理预算,最终实现企业整体的流动资金预算目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出租车行业不仅是城市现代化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公共交通的核心内容。当前,北京市出租车行业在市场风险以及财务风险上均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确保出租车行业的健康、长远发展,各出租汽车企业需要成立财务预算管理机构、健全财务管理控制机制、实现财务信息化控制以及加强现金流控制,通过有效的财务管理对策,最大程度的降低出租汽车企业所面临的行业风险,以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程哲,李勃,刘波,唐成平.出租汽车特许经营权出让相关因素研究[J].交通企业管理,2012,11(06):102-103

[2]贺阿佳.关于现代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探讨[J].中国商贸,2014,11(26):54-55

[3]张萍.刍议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与防范[J].会计师,2010,03(10):163-164

财务风险分析与对策篇2

1强化风险意识

(1)采取由上至下的风险识别和评估方式,寻找引起风险的原因或者是找出解决风险的具体方法;

(2)对于多发的风险要进行讨论与总结,时刻提醒企业员工形成强烈风险意识;

(3)从战略到策略再到具体工作层面都应该进行全方位的风险评估与分析,让全体员工具有风险管理意识,构建企业风险管理文化是能够持续有效防范风险的有效方式。

2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现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就要使自己的财务行为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财务管理反映了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对企业资产进行管理,规范资产管理行为。企业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只有规范了企业的财务管理才能够更好地避免财务危机。以建立产品成本分析为例,财务部人员可以在每个月按不同产品编制产品成本差异表,通过对材料、工资、制造费用的差异,与采购部、生产部等相关的部门进行沟通,找出差异的原因再进行改进,并把相关的报表及改进结果上报给企业管理层,再由管理层指定人员对改进结果进行跟踪,这样才能使资金得到更好的利用。

3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应收账款经常伴随着销售环节而产生,企业在赊销前应对购买方的市场信用和履约能力进行科学详细的调查,按照购买方的信用度和还款能力,确定赊销的期限与金额。对于不同的信用等级采取不同的销售策略和结算方式,企业每年根据当年的回款情况和销售计划、经营策略来确定赊销额,也根据各个购买方的销售情况来确定符合其实际情况的最大赊销金额,分析购买方的盈利能力,才能在发生问题的时候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在合同中规定,在赊欠期中提供担保,逾期不还就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通过加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对存货进行严格管理

全面预算是一种管理工具,也是一套系统的管理方法。把预算按年度、季度、月度到部门以及每个作业的流程,每个月都要定期报告预算执行的情况,对出现偏差较大的项目要进行重点跟踪,从而找出其差异的原因,再提出整改的措施和建议。针对企业库存存货居高不下的情况,该企业就可以通过预算对存货进行严格地管理。年初制定预算的时候,设定一个合理的存货周转天数,将其指标作为考核财务与库存管理部门的指标,如果存货出现积压,财务部门以及库存管理部门就会即刻做出反应,采取相应管理措施,例如对有可能给企业造成损失的库存及时计提减值准备金,而且及时督促相关的部门对积压的库存及时进行处理,减少对企业资金的压力。

5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利用其行业优势,收购行业中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迅速地扩大市场的份额。尽管企业有可能要为此付出不菲的代价,但这些产品却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就给企业不错的经济回报,同时也能够极大限度地规避了开发新产品而带来的风险;

(2)西部开发是国家一直在进行的,一些优势政策也存在,企业可以利用其优势政策及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因生产成本上涨的压力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缓解;

(3)现在产品在创新与环保方面是很多企业都注重的,就可以从这两方面去着手去研发新型的原材料,如果无法单靠自身的能力,可以与原材料开发商一起进行研究开发。

二、结语

财务风险分析与对策篇3

关键词:中国电力财务公司金融风险风险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9(a)-0097-02

中国电力财务公司属于非银行金融机构,是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照章纳税、自负盈亏、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企业法人。中国电力财务公司由中国电力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华中电力集团财务有限公司等5家非银行金融机构改组而成,总部设于北京。改组后的电力财务公司是由国家电力公司控股、各省的电力公司共47家企事业单位参股组成的全国性金融机构。中国电力财务公司处于一个多变的经济环境之中,加入wto、金融监管改革、电力体制改革等都影响着中国电力财务公司未来的发展。构建有效的金融风险管理体系,提升公司整体的风险应对能力,将是中国电力财务公司健康稳步发展的重要举措。

1中国电力财务公司的金融风险管理分析

1.1中国电力财务公司面临的风险

中国电力财务公司处于多变且复杂的经济环境之中,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电力体制的改革、我国加入wto等都对电力财务公司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中国电力财务公司除了一般金融机构都要面临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等外,根据电力财务公司的经营特点、国内外经济氛围,中国电力财务公司还有面临如下风险。

(1)管理风险。中国电力财务公司刚改革完毕,管理风险是其不可避免的风险。中国电力财务公司发展迅猛,管理机构和人员不断攀升,资产规模也日渐扩大,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也不断增加,公司整体的管理难度增大,必须要正视与防范管理风险。另外,中国电力财务公司的管理思想、从业人员、管理模式、机构设置仍沿用电力公司的体制,作为金融机构的电力财务公司需要进行管理模式的改进。(2)政策性风险。电力行业“厂网分离”的变革趋势愈演愈烈,我国的电力体制改革对中国电力财务公司产生重大影响。大部分人认为,中国电力财务公司会留在经营电网的集团内。信贷资产是中国电力财务公司的主要资产,电力体制改革对中国电力财务公司的信贷业务产生重大冲击。除此之外,体制变革与政策变化导致的法律风险也不容小觑。在竞价上网体制下,发电企业存在逃废债务的可能性。(3)贷款风险。贷款风险按照借款人的还债能力,将贷款质量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5种。随着我国加入wto,外国资本逐渐进入国内金融领域,中国对股份制银行、国有银行的保护能力变弱。国内外不同的经营作风、经营技术、经营方式、经营领域等趋于多元化发展,加剧了金融行业的竞争程度。贷款业务是中国电力财务公司传统的主要业务,中国电力财务公司必须加强对优质贷款用户的竞争意识。

1.2中国电力财务公司金融风险管理的特征

中国电力财务公司作为一家金融机构,不仅要面临所有的金融风险,还要应对其自身特征引起的特有风险。中国电力财务公司与其他银行相比,其经营对象仅限于集团公司成员单位与分支机构,其风险主要是集团内部面临的个体风险,而非社会性系统风险。财务公司所服务的企业具有高度集中性,其经营状况的好坏与该行业的发展好坏息息相关。财务公司的风险管理在必要时可通过集团公司进行行政干预,这也是财务公司风险管理的重要优势。

2中国电力财务公司的金融风险管理对策

根据中国电力财务公司的特征,在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金融风险管理的应对策略,以期能有效防范风险,降低公司损失。

2.1加强风险识别、评价与处理

中国电力财务公司面临着多种复杂风险,需要有效地对风险进行识别、估计、评价与处理,以保证经营活动的正常有序进行。(1)风险识别。作为风险管理的第一步,风险识别为后续的风险估计、评价与处理等工作确立了范围与方向。中国财务公司通过风险识别以明确自身承受着哪些风险,是在质上的确认。主要用到的方法有德尔菲法、财务报表分析法、风险树搜寻法等。(2)风险估计。通过估计风险,中国电力财务公司将风险可能达到的程度进行量化。风险估计主要用到回归分析法、概率法、风险价值法、估值法和假设检验法等。(3)风险处理。根据评价结果,中国电力财务公司决定是否控制,以及如何控制风险。处理风险的方法有风险规避、风险预防、风险组合、风险分散、风险转嫁、风险补偿、风险自留与风险抑制等。

2.2构建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

完善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是中国电力财务公司进行风险管理的重要保证,风险管理系统包括风险管理的功能系统、组织系统、信息系统,还有激励措施与风险管理文化等。中国电力财务公司的风险管理组织系统至少要有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部门与业务部门等几个层次。而风险管理的功能系统是包括风险管理的战略制定、风险管理技术、风险控制等环节的动态系统。合理有效的激励措施与风险管理文化将为风险管理提供保障。

2.3构建有效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有效地管理公司风险离不开一个能加工分析、传输信息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需要有高素质的风险分析人员以及完善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根据国外银行经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分为数据仓库、数据处理器、数据分析层三部分。通过建立风险管理的信息系统,利用电脑对风险进行识别、评价与处理,同时借助该平台进行风险预警功能。

2.4建立合理的风险内控制度

风险控制贯穿于交易成本控制、证券优选决策、投资组合、下达交易命令的动态管理过程。首先,要建立风险控制文化并进行管理监督。风险的内控体系包含公司管理层、相关部门管理人员与普通员工。每个人都要充分认识并重视投资中的风险,并将风险的内控融入企业文化中。风险的内控制度至少有以下几项:投资决策委员会的工作制度、各项投资业务的管理办法、风险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等。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还要分工明确,避免部门间的责任冲突。

2.5有效控制贷款风险

现有的信贷管理体制主要是风险管理与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对五级贷款的分类管理是信贷管理体制的核心。贷款的五级分类管理是银行根据借款人偿还贷款的实际能力,将贷款的受损程度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这五类的管理办法。贷款分类管理的实施对银行贷款的风险防范与控制有重要意义。实施贷款的五级分类管理首先要注重贷款存量风险的控制,进行准确分类;然后要完善信贷的内部控制机制;再者,加强风险的预警分析和贷后管理;最后,需要精选客户,优化整体的贷款结构。

3结语

中国电力财务公司处于多变的复杂经济形势中,其金融风险管理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文章通过梳理金融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从中国电力财务公司的实际情况出发,定性角度分析了中国电财公司面临的各种金融财务风险,并有针对性地在风险管理系统、风险信息管理系统以及风险的内控制度等方面给出对策。

参考文献

财务风险分析与对策篇4

针对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缓慢,通货持续紧缩的经济态势,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以增发国债为主要内容的积极财政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内需的不足,拉动了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增长,有效地遏制了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局面。与此同时,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我国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也在不断扩大,2001年中央财政赤字达到2598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7%,债务余额15608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6.3%。虽然财政赤字率和国债负担率都在所谓的安全警戒线以内,但我国财政基础相对脆弱(两个比重低),潜在财政债务风险很大,特别是我国财政债务风险有其特殊性,因此,不仅需要从数量关系上,更要从本质特征上把握财政债务风险问题。

1、国债发行额与财政赤字额的互动

财政赤字既可能是由被动发生收不抵支现象引起的,也可能是政府为刺激总需求而主动采用的一种积极财政政策。1997年以前,我国财政赤字主要是收入增长缓慢而支出膨胀引起的,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后,财政赤字的弥补,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用历年的财政盈余;二是以货币融资形式向中央银行借款;三是以债务融资形式向社会发行国债。我国1986年以来政府财政全为赤字,《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现已明确规定财政不允许向银行透支。因此,财政赤字只能靠债务融资来弥补。从财政赤字与国债发行额的关系来看,赤字是原发性的,债务是由赤字派生的,二者在数量上具有正相关性,财政赤字高的年份,国债发行额也较高,近年来的实际情况也是如此(见表1)。但是,现在存在的问题是债务发生并不纯粹是被动发生的,债务额与赤字额具有相互推动的发展趋势。其中一个原因是由于宏观调控政策的需要,把增发国债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操作工具,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其资金回报率较低,随着国债规模的扩张,还本付息额也迅速增加,国债规模的迅速扩张反过来推动财政赤字的急剧攀升,陷入借新债还旧债的恶性循环当中,如1997年国债发行额为2412.03亿元,同年的还本信息额为1820.40亿元,还本付息额占发行额的75.47%,在财政收入不可能有较大增长的情况下,中央财政的偿债成本和偿债风险都相应增加。

2、低债务负担率与高债务依存度并存

国债负担率(国债余额/当年GDp)反映了负债规模与一国尝债总体经济实力的对比关系,这一指标对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实际意义,经济发达国家的债务是建立在雄厚的财政经济基础上的,整个国家对债务的承载能力较强,其国债负担率可以高些,如《马约》规定欧盟成员国这一指标上限为60%,而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规模和经济实力较差,其债务负担率也应较低,一般国家应不超过45%。我国的国债负担率一直低于17%,2001年也仅为16.3%,远低于国际警戒线。但是从动态分析,我国国债负担率近年来增长很快,由1990年的4.5%,迅速提高到2001年的16.3%。

从财政对国债的依赖程度和财政承载债务的能力上看,则需要考察国债依存度和偿债率两个指标。由于我国国债的发行和偿还都是由中央政府操作的,在分税制条件下,真正能衡量国债所蕴涵的财政风险的应为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和偿债率,所以研究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和偿债率也更有实际意义。

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是指当年国债发行额与中央财政支出(包括国债还本付息额)的比重,它反映了中央财政支出对国债的依赖程度。债务依存度过高,表明财政支出过度依赖于债务收入,财政处于相对脆弱的状态,因为国债毕竟是一种有偿收入,高依存度对财政的未来发展形成潜在的威胁。国际上公认的控制线为25%-30%,而我国的财政依存度表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从1994年开始超出国际警戒线,1999年高达62.49%(见表1),是国际警戒线的两倍多,也是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的3-10倍。显然,中央财政支出有60%的资金来源于国债收入,财政风险较大。

表1财政收支与国债有关指标

附图

资料来源: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

反映中央财政偿还债务能力的指标是偿债率,即当年国债还本付息额与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这一指标越高,说明中央财政的还本付息压力越大,偿还能力越弱,国债的承受能力越差。从国际经验来看,偿债率的安全线为8%-10%,警戒线为22%,1990年我国中央政府的偿债率为11.43%,1998年迅速攀升为45.91%,是国际警戒线的两倍多,近两年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高于国际警戒线(见表1)。考虑到我国财政收入大幅增长的潜力不大,加之国债发行期限多为中期,还本付息相对集中,国债的偿还困难还是较大的。

上述分析表明,我国国民经济总体应债能力相对较强,而财政本身特别是中央财政对国债的承载能力有限,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比重过低,既压缩了国债继续增加发行的合理空间,也说明潜藏着财政债务风险。

3、国债筹资成本硬约束与投资收益隐性化

国债筹资是有代价的,到期偿还本金是不言而喻的,同时还要支付国债利息。国债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借贷形式,其发行主体是政府,在所有的本币市场参与者中信誉最高,信用风险最小,流通性能好,变现能力强。正因为国债具有这些特征,西方国家一般都以国债收益率作为金融市场的基准利率,从投资者角度来看,投资是国家政权担保的此种金融产品最安全,风险几乎为零。因此,国债利率通常低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我国的情况与此正好相反,由于缺乏科学的债券定价方法和基准利率形成机制,债券发行定价反而比照银行储蓄存款利率,国债利率比同期存款利率高出1-3个百分点(见表2)。

表21990-1996年银行储蓄利率与国债利率表单位:%

附图

资料来源:袁东:《中国证券市场论》,东方出版社,1997年,250页。

近年来虽然二者利差在减少,但国债利率仍高于银行存款利率。1999年发行的2、3、5年期国债利率分别是2.55%、2.89%、3.14%,而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分别是2.43%、2.70%、2.88%。使利率高低与风险大小相悖,同时也增加了国债的利息支出,1997、1998年的利息支出分别高达563.3亿元和763.6亿元。甚至有个别种类国债的真实利率高于产出增长率,如1998年第一期、第二期凭证式国债、30年期的特种国债利率偏高,从而增加了国债的筹资成本。

国债是信用性质的财政收入,是一种集借、用、还三者于一体的政策融资工具,其主要特点就是国债资金使用的有偿性。国债资金的偿还就要考虑它的使用效益。国债资金的使用效益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方面:从社会效益来看,通过国债投资,可以增强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改变社会消费与投资结构,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环境保护等,但这些溢出效应是隐性的,很难用投资收益率等指标衡量的,因此、在短期内不能作为国债的偿还基础。从经济效益上看,国债资金主要用于弥补财政赤字和还本付息,用于生产建设上的比例很小,况且基础设施投资的盈利水平较低,想用这些投资项目的盈利来偿还国债是不现实的,国债投资的自偿能力是十分有限的。

4、隐性债务显性化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体制改革的深化,将促使以前的隐性债务显性化。目前我国尚存在各种形式的债务,虽然在名义上不是中央财政的债务,但在性质上类似于国债的国家债务,在实际运作中将由中央财政承担其中的大部分支付责任,最终构成中央财政的实际债务组成部分。

(1)社会保障资金债务。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的是低工资、广就业、多补助的收入分配制度,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全部由国家和企业承担,个人未形成养老积累,也不承担任何费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的社会保障制度也逐渐形成,这就产生了弥补历史欠帐,支持国企改革,对原有职工的偿债问题,这部分债务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取决于未来经济增长率、实际工资率、利息率和人口因素等参数的变化。按照世界银行1997年测算结果,我国养老金隐性债务为1994年GDp的46%-69%,即21468~32202亿元,而他们最近的一项测算则认为在1998年中国养老金隐性债务占到GDp的94%(DorfmanandSin,2000)。即使最保守的估算,按下限计算这部分债务也达2万亿以上。

(2)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国家隐性债务。在我国的全部金融资产中,银行资产占85%以上,但由于多种原因,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重居高不下,1995年末为21.4%,以后逐年有所增加,2000年末高达29.2%,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总规模至少在27000亿元以上;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1997~2000年由于国有企业改制而核销呆坏帐1829亿;截止2000年末,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开户的企业中,逃废债企业达32140户,悬空银行贷款本息达1851亿元;三家政策性银行的不良资产,根据朱民1999年提供的数据也在3000亿元左右。而以上也仅是冰山一角。

(3)粮食企业在采购和流通中累积的亏损债务,目前高达2000多亿元,这最终也将成为政府负担的债务。

(4)截止2001年底,全国拖欠当年国家统一政策规定的工资65亿元,占应发工资总额的1.8%。

我国国有经济是由财政、银行、国有企业三部分组成,政府财政实质上为银行的不良贷款和企业债务提供担保,为社会保障提供资金来源,在动员银行和企业最大潜力仍存在缺口的情况下,上述隐性债务必将最终由财政负担,其本质与国债是相同的。所以说,虽然名义国债负担率低于国际警戒线,但如果在名义国债规模基础上,再加上社会保障资金缺口、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的不良资产债务、粮食企业亏损挂帐、各级政府欠发工资等隐性债务计算在内,我国财政债务至少在5万亿元以上,占我国GDp的50%以上,即国债总体负担率超过50%,财政债务风险是不言而喻的。

5、外债风险虽小,但成本较高

财政债务包括国内债务和国外债务两部分,近年来总的趋势是内债规模大幅增长,而外债负担相对减少,外债风险相对较小。一是外债余额增幅较小,由1995年的1056.90亿美元增加到2001年的1700余亿美元,个别年份甚至绝对减少,如1999年。二是从外债风险指标上看,2000年我国外债的偿债率为9.2%,债务率为52.1%,远低于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即偿债率为25%,债务率为100%),2000年我国外债负债率为13.5%,也低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三是从外债偿还期限结构上看,2000年长期外债余额占全部外债余额的91.0%,而短期外债余额仅占9.0%。四是我国外汇储备逐年增长,到2000年已达1655.74亿美元,为外债偿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可见,我国的外债规模、债务风险指标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和外汇储备比较起来,其负担较为合理,均在国力可承受范围内。

但是,另一方面,从外债借款成本来看,贷款利率较高的国际商业银行贷款占主导地位,2000年国际商业贷款余额占整个外债余额的65%,而利率较低的外国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仅占16.9%和18.1%,这必然导致我国外债的借款成本提高。从外债币种结构上看,币种单一,主要是美元和日元,外债币种缺乏多样化,增加了外债的汇率风险,因此,对外债风险同样不能掉以轻心,仍需加强外债风险管理。

二、财政债务风险的防范

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是双重的,在充分发挥其促进经济增长正面效应的同时,必须看到积极财政政策也导致国债规模有所扩大,进而放大财政债务风险的负面影响。为此,应针对财政债务风险的本质特征,采取有效措施,防范与化解财政债务风险。

1、适时淡出积极财政政策

一般而言,财政政策的行政色彩较浓,人为因素较大,往往侧重于需求管理,是一种熨平经济周期的短期措施。我国1998年制定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之初,只是把它作为一项应对东南严金融危机的特殊手段。而数年连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已经使这一短期政策长期化了。但社会经济及财政方面深层次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却积累了大量财政债务风险。因此,有必要适时调整财政政策,逐步淡出积极财政政策,控制财政赤字规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支出效率,深化预算制度改革,规范财政分配秩序,完善税费改革。

2、控制国债规模,调整国债结构

发行国债既要考虑社会公民的应债能力、国民经济的承载能力和财政的偿还能力,更要注重国债资金的使用效益和运作成本,兼顾国债发行的可持续性,科学界定国债的合理规模。(1)加快“费改税”进程,规范预算外收入和各种制度外收入,把它们纳入到统一的财政收入中,使财政收入稳步提高。同时,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合理调整分配结构,遏制行政经费膨胀,杜绝资金浪费,全面推行政府采购制度、零基预算、单一帐户制度,以此强化支出约束,压缩财政赤字,这是控制国债规模的最关键因素。(2)广泛采用竞争性招标发行方式,降低发行成本;动态调整国债利率,形成科学规范的基准利率机制,适度调低国债利率,降低筹资成本,控制国债利息负担;调整国债期限结构,增加短期和长期国债品种,均衡分布国债还本付息额度。(3)提高国债资金的使用效应,走出借新债还旧债的怪圈。对于投向非盈利性公共物品的国债资金,在选择项目时要兼顾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并重的原则,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尽可能地发挥基础设施的效益,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国债投资应逐步由基础设施投资转向有市场需求、有经济效益的制造业领域转移,加大用于竞争行业的投资比例,同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缩短项目建设周期,项目建成后,采取公司运作方式,保证资产的保值增值,提高国债资金的自我偿还能力。(4)为了使国债资金的筹措、使用和偿还步入良性循环轨道,应建立国债偿债基金制度,坚持基金有效运作,预算上单独列支,闲置部分可以投资,确保基金增值,使国债偿还有一个可靠的基础。

表3国家外债余额及风险指标

附图

资料来源: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

3、多元分散债务风险

当国债资金投向基础设施项目时,一般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地方有关部门可能从中获益,因此,这些国债的偿还应按受益大小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按比例分摊;目前我国不允许地方政府发债,为解决地方政府使用债款,一般由中央统一发行国债,再从中转货一部分给地方政府使用,这实际上是中央政府替地方政府发债,所以按谁受益谁偿还原则,这部分债务理应地方政府负担;对于银行不良贷款和坏帐损失,最终不应由财政全部“兜底”,而要以法律法规形式明确规定银行破产后财政负担偿还储户资产的比例,按照利益与风险对等原则,规定财政、银行、储户各承担一定比例风险;对于地方政府债务,要严格界定责任,真正属于政府的,由地方政府列入预算;对于商业性债务、有关政府担保的企业债务,首先由债务人偿还;对于社会保障资金缺口这种隐性债务,应由财政、企业及个人按比例分摊,财政和企业分摊部分可通过开征社会保障税、国有股减持、出售转让国有资产等方式弥补。

4、强化外债管理,防范外债风险

由于外债具有特殊的传导机制,一国外汇市场可能成为国际投机商追逐的目标,东南亚金融风险的教训应引起我国高度重视。必须建立外债统一管理机构,结合国家的进出口政策、汇率政策,运用科学管理方法和现代化手段,统筹政府外债的借入、使用和偿还;在合理控制外债规模条件下,降低借款成本,尽量多争取外国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对于国外商业贷款,一定要注重提高外债资金的使用效益,使外债本息偿还有一个可靠的保证。同时,还要注意汇率风险,合理安排外债币种结构,提高汇率走势的预测能力,把外债风险控制在较低水平。

【参考文献】

[1]徐利群,朱柏铭.论公债适度规模的评判[J].经济评论,2002,(2).

[2]张文魁.私募资本市场:作用、风险与对诈骗的防范[J].经济研究,2001,(5).

[3]宋永明.改革以来我国国债资金的支出方向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1,(30).

[4]刘迎秋.论中国现阶段的赤字率和债务率及其警戒线[J].经济研究,2001,(8).

财务风险分析与对策篇5

一、海外工程承包财务经营风险

(一)国家风险

国家风险包括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以及自然灾害等不可控制的风险。

1、政治风险

政局不稳、恐怖活动、战乱及民族矛盾都属于政治风险。建筑企业海外项目有着较长的运营时间,较高的政治敏感度,在对承建业务进行选择时,要尽量避免其处在动荡的地区,特别是不要选择那些常遭受动乱、战争等严重政治问题的地区。比如那些殖民地过渡为独立国家的地区,以及那些财力枯竭,拒绝签约,逃避债务等东道国。所以,若是政治风险一旦发生,就会给建筑行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2、经济风险

其指的是承包市场所在地经济环境或经济形势发生变化带来的风险。由于国家经济的发展程度与基建投资规模成正比,且承包商的利益获得与施工国的经济发达度及政治因素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为了确保其可持续发展,承建商要对当地建筑业市场容量与可持续增长的问题进行充分的考虑。若是市场的容量有限,国家承建商可采用项目管理模式,来降低当地运营成本。与此同时,企业还应对政治与经济间的联系着重考虑。

3、社会风险

主要是指社会法制与文明情况。承包商在对承建业务区进行选择时,由于不同的企业管理风格与社会适应能力,就必须对当地法制与社会文明发展状况是否与本企业发展相适应作深入地了解。为了确保施工的安全与工期的如期完成,承建业务区域要选择在法制完善或治安良好的国家进行。此外,在所在国施工中,施工企业对当地法律与风俗习惯有一定的了解,不然就会造成劳资关系与法律纠纷的恶化。

(二)企业管理风险

1发展战略定位问题

由于对海外经营战略缺乏长期的规划,海外施工企业有着严重的临时经营思想,且并未作出长期发展规划,最终造成在一个项目完成后就会使一个市场丢失。

2、项目管理模式问题

其包括较低的决策效率,缓慢的资金到位,明显的物资设备保障问题,缺乏规范的劳务管理与施工组织,以及模糊的施工现场责任与权力。

3、匮乏的海外经营人才

我国建筑企业缺乏熟悉国际技术标准的、能够规范操作、了解市场运行规则的人才。加之,明显的语言与理念的不同,使与业主、监理在进行沟通时存在问题。

4、乏力的海外项目监管

由于不对称的信息在海外项目中严重存在,就需要企业建立起一套可以迅速反应、高效指挥监管有力、指挥高效的管理机制,来对集团总部与海外项目间的合作进行管理。还应结合具体情况,为各个项目下达明确的考核指标,使经济责任得以落实,从而保障海外项目的安全性,使海外经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三)企业经营风险

1、投标过程风险

由于翻译人员对施工技术不熟悉,技术人员在与当地人员进行交流时存有沟通障碍,导致难以理解项目资料信息的技术要求、标书内容、业主特殊规定等,使得建筑企业在投标过程中,产生对重大事项判断的误差,使企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经济损失无法得以弥补。同时因为海外工程路途遥远,就无法对实地考察当地的市场及项目市场,从而对投标报价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

2、海外建筑业市场认知风险

由于建筑企业不够熟悉海外相关法律政策,对工程建设制度与管理制度、基建项目投资情况也了解较少,就易导致对劳动人员工资与工程工期,以及建筑材料价格的错误判断。因此,海外建筑企业还要对不同的施工技术规范所带来的风险采取措施,进行规避。

3、项目运营风险

施工风险与成本风险是项目运营风险的主要两方面。承建商为了得到较高的中标机会,在项目运营前期会做很多设想,但施工正式开始后,却会发现许多前期的设想是不切实际的且隐藏着一定的风险,这样一来,若是企业管理层对潜在的风险无良好的应对措施,就会使企业由于某项目的失控而造成战略计划的失败。

二、防范风险策略

(一)确立企业内部风险评估机制、风险管理模型

所谓风险评估,指的是企业分析与决策所面临的各种风险的过程。为保证企业或项目全面而多层次地运营,风险评估小组在要企业中发挥其自身的作用。此外,企业有关管理部门要把项目风险管理落到实处。

(二)回避、转移或自保建筑企业海外运营风险

1、回避策略

企业决策层对具有较差支付能力的业主,或是存在较大风险的国家等那些给项目带来的巨大风险的,要采取回避策略。

2、建立风险自保机制

在项目施工技术与管理方面,要采用项目保险管理体制,是建筑企业将所存的潜在风险得以最大限度的转移。企业要对海外合同风险敞口管理有正确的理解。企业需要在正常项目施工的基础上,将当地货币兑换成国际通用货币,以此降低汇兑风险。从而避免一些国家由于幅度过大的货币汇率贬值,外汇的管理与限制等引起的财务风险。

3、加强索赔工作

在进行合同签订时,要特别对材料价格的索赔工作加以注意。虽然其程序诸如材料报价、索赔等工作较为繁琐的,但是其在整个项目的经济效益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位置,因此必须注重对它的管理与落实。此外,还要重视合同工期的索赔工作。以确保多变的海外施工环境,不同的法律文化风俗,对材料价格造成的影响。

4、强化合同风险意识,建立合同风险监控机制

作为连接业主与承建商间的法律纽带,合同对承建商的项目管理,与利润实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必须防范合同风险,加强合同索赔。并要加强海外市场调研,对FiDiC合同条件的掌握与运用加以强化,从而为企业争取的正当而合理的权益。

(三)建立风险分担机制

要想对当地的人力资源得以充分的利用,使其为企业服务,就必须将其文化、语言及技术等优势充分利用起来。企业不但要做好高素质项目管理人员的筛选与调派工作,而且要加强收管当地的劳动力资源,对当地分包商与工人档案进行不断完善,从而转移工程所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

此外,企业要合作与配合当地的咨询队伍。保证所选择建筑师事务所、评估师事务所与会计师事务所的专业人员对当地国家法律与税收制度能够熟练掌握,使双方在合作中,将其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风险与税收风险加以转移。

财务风险分析与对策篇6

[关键词]Bot;项目;财务决策

中图分类号:D412.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3-0086-01

当代的中国,正处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许多企业纷纷走上了新型发展的道路,Bot作为一种新兴的投资方式,在工程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正确的财务决策对整个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它关系到企业的未来,对工程Bot项目来说,财务决策分析的作用也十分重要,项目公司可以根据财务决策分析中预见的风险,提出应对相应风险的策略。

1.工程Bot项目的简介

1.1工程Bot项目定义及特点

Bot(Build-operate-transfer)就是“建设-经营-转让”。是一种用于公共基础建设的项目融资的一种模式,Bot就是通过政府和项目公司达成协议,由项目公司对基础设施进行投资与建设以及经营的一种方式,由政府向项目公司颁布特许,允许项目公司在一定时期内筹集资金建设某一基础设施,之后由项目公司(或由合作伙伴)经营管理该基础设施。政府机构通过特许权协议,给予签约方承担公共性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建造、经营和维护;在双方协议规定的期限内,基础设施建设的所有权归签约项目公司所有,并且在协议期限内政府允许项目公司向设施的使用者收取合理的费用,以让项目公司收回成本并获得一定的回报。当政府颁发超过了政府允许的期限后,项目公司就应将基础设施无偿地转交给政府机构。

1.2工程Bot项目运作方式及实施过程

根据世界银行定义工程Bot项目的运作和实施过程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①Bot(build-operate-transfer)就是遵循建设-经营-转让的模式。在有意争取新项目建设特许权的项目公司中,政府机构常常选用Bot运行模式。这种方式就是某些财团通过融资投资项目的建设,之后由项目公司或合伙公司对建设好的设施进行管理运营,在特许期满后移交给政府机构的模式。②Boot(build-own-operate-transfer)就是遵循建设-拥有-经营-转让的模式。这种模式和Bot的主要区别就是项目完成后遵循Boot模式的项目公司在政府特许期内拥有所建成的项目或设施的所有权和经营权。③Boo(build-own-operate)就是遵循建设-拥有-经营的模式。这种模式和前面两种模式的区别就是项目公司不用将项目或设施转交给政府机构,只要在特许期内建设运营就行。

1.3工程Bot项目风险分析

工程Bot项目是一个高投资高收益的项目,但是也存在着很高的风险,工程Bot项目存在的风险有:①政治风险,主要是由政局的稳定性与政府的政策等有关;②经济风险,这主要由汇率的变动、市场物价的升降、经济危机等经济因素引起的;③法律风险,主要跟外汇管理、法律制度、税收制度、劳资关系这些因素有关;④运营风险;主要跟项目公司的管理经营以及市场作用有关;⑤自然风险,主要是有那些不可抗力(地震、台风等)的因素引起的。

2.工程Bot项目财务决策分析

2.1财务决策分析方法及要点

现代财务决策分析已成为经营管理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财务决策分析是会计信息使用者对公司的业绩与经营现状的评价与剖析的方法,主要是评价项目公司的获利能力、偿还债务能力以及对贷款利息和股利的支撑能力等。

项目公司在进行财务决策分析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要点:①根据流动比率指标来评价项目公司短期的还债能力;②根据项目公司的资产负债指标评价长期还债能力;③根据资产收益指标评价公司的获利能力;

2.2工程Bot项目内含报酬率

内含报酬率就是在项目长期投资的决策分析中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一种财务分析方法,在单个长期或多个相互排斥的投资方案的选择中常常使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就是通过判断净现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零,如果净现值大于零就说明相应方案的内含报酬率大于成本。在多个方案的选择当中,项目公司不能只看净现值和内含报酬率的大小来进行方案的选择,方案的内含报酬率的最大不能决定方案的净现值就是最大的,同时,方案的净现值最大也不能决定方案的内含报酬率是最大的。因此,项目公司要综合考虑各项指标,选出最为合理的方案。

2.3工程Bot项目财务决策分析的意义

工程Bot项目财务决策分析是把收集、审查与项目公司财务状况有关的信息为起点,并以偿债能力与盈利能力为财务决策分析的重点,并以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资料为依据,采用专门的工程Bot项目财务分析的方法,系统分析与评价项目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状况。工程Bot项目财务决策分析目的是评价项目公司的经营业绩,不但要衡量现在的财务状况,项目公司还要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工程Bot项目财务决策分析的重要意义有以下几点:①在财务循环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工程Bot财务决策分析就是对已完成的财务活动的总结,同时又是财务预测的前提。②财务决策分析可以为债权人和投资者提供正确信息来实施决策。项目公司的投资者可通过财务决策分析不但可以了解企业获利情况和偿还债务的能力,还可以预测投资后的风险程度及收益情况,为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依据。③降低工程Bot项目财务风险。财务决策分析已经成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以满足债权人以及投资者所需要信息的重要分析方法。

3.降低工程Bot项目财务风险的建议

3.1树立正确的风险观

项目公司具备承受各种风险的思想准备,把风险看做提高项目公司水平的机会。认真积极地分析引起各种风险的因素,做好面对风险的准备。不但要利用好风险的盈利机会,还要认真分析把风险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3.2提高财务决策分析数据的可靠性

财务分析数据的可靠性对公司的决策者很重要,项目公司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加强:①不断拓展财务报告所披露的信息;②缩短财务报告周期提高时效性;③加强对会计信息的监督;④完善财务指标体系;⑤加强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

3.3制定合理有效的风险对策

对工程Bot项目可能会遇到的风险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对策,比如:面对项目的政治风险,项目公司可以寻找政府及有关部门对现行的政策作一定的保证,可以通过政府书面协议来降低项目的政治风险;面对项目的法律风险,项目公司可以通过聘任当地的法律顾问来降低工程项目的法律风险;面对工程项目的经济风险,项目公司可以寻求更大的集团公司支持;面对经营风险,项目公司可以通过寻求有实力的合作伙伴来解决;面对不可抗力的风险,项目公司可以对项目进行投保。

4.结束语

工程Bot项目是一种新兴的投资模式,在基础设施建设的领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模式不但可以解决政府在缺少资金的情况下对大的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同时也带动了项目公司的发展。工程Bot项目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只要做好各方面的应对措施,充分利用工程Bot项目的财务分析数据,做好面对各种项目风险的准备,项目公司就会达到预期的结果。

参考文献

财务风险分析与对策篇7

【关键词】风险预警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

abstract:thepapermainlydiscussesthepre-warningandmanagementoftherealestateenterprisefinancialrisk.

财务风险是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造成蒙受损失的机会与可能。在遭受金融危机冲击的背景下,市场不确定因素进一步增加,房地产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也越来越大,必须要全面分析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健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机制,搞好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做到防患于未然,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1.建立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预警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并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的财务资料为依据,利用财会、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理论,采用比例分析、比较分析、因素分析数学模型等方法进行预报示警。它通过收集与企业经营相关的产业政策、市场竞争状况、企业本身的各类财务和生产经营状况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判断是否预警。经过对大量的信息进行分析,当出现可能危害企业财务状况的关键因素时,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能预先发出警告,提醒经营者早做准备或采取对策,避免潜在风险演变成现实损失,未雨绸缪,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当财务发生潜在危机时,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还能及时寻找导致财务状况不佳的根源,使经营者有的放矢,采取有效措施,阻止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

通过财务风险预警分析,企业能够系统而敏锐地发现企业潜在的财务危机,从而有效地避免和防范财务危机的发生。同时,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还能够帮助企业管理层了解财务危机发生的缘由、经过,提供解除财务危机的措施以及改善管理的建议,作为企业未来经营之借鉴。

2.建立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程序

2.1选取预警指标。在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中,任何一个财务指标,都难以全面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要想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一个总的评价,就必须将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运营能力、现金能力等多方面的财务指标纳入一个有机整体中,才能全面地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进行解剖和分析,从而对企业经济效益的优劣做出评价和判断。

2.2分析预警指标。企业可以采用财务报表指标分析法、单变量模型分析法、多变量模型分析法、根据经验主管判断以及案例分析等方法对财务状况进行诊断,是否存在财务危机,以及危机的程度。各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局限性。对企业而言,在实际运用时,要考虑到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地域、行业等诸多因素的差异,选择适合企业特点,并能满足自身经营和财务管理需要的方法和模型,才能达到动态监测、及早防范、有效阻止及避免财务危机发生的目的,最大限度地发挥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功能。

3.财务风险预警的构建

3.1加强信息管理。企业预警需要有一定的管理基础和功底,仅靠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就只是杯水车薪。首先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组织机构,并遵循“专人负责、职责独立”的原则,确保财务风险预警分析的工作能够有专人落实,且不受其他组织机构的干扰和影响。而且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应该是开放性的,不仅包括内部财务信息,还包括外部相关信息。最为关键的是,系统信息要不断刷新,资料系统要不断升级,确保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3.2健全财务风险分析与处理机制。高效的财务风险分析是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核心和关键。财务风险处理主要包括应急措施、补救方法和改进方案。其中,应急措施主要是指面对财务危机和财务风险时,应该采用何种手段规避,以控制事态的进一步恶化;补救方法主要是指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减少损失,将损失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改进方案主要是指如何改进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杜绝和避免类似的财务风险再次发生。

3.3牢固树立风险防范意识。风险防范意识是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得以成功建立并有效运行的前提。这就要求企业全体员工,特别是领导层在思想上对潜在的发现的问题及提出的合理建议应给予重视和采纳。

3.4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应与企业各项制度建设相结合。企业是一个整体,任何一项活动都会影响客户的满意度,企业的财务管理必须保持与其他管理活动的良好沟通和衔接,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应该与其他子系统保持协调一致,实现数据共享。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应与企业各项制度建设结合起来,互相促进。

3.5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设计还要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使产生预警信息的价值大于产生预警信息的成本,保证该系统的经济性和有效性。

在正常情况下公司的偿债能力也即财务风险程度首先取决于现金流量状况。财务风险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公司在进行各项财务活动时,其实际财务收益由于受到内外部环境变化以及各种难以预计或无法控制因素的影响,而偏离了预期财务收益,从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它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本运营风险以及利益分配风险等,是企业经营风险的财务表现形式,使得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充满了不确定性,不利于公司的稳健协调发展。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风险是必然存在的,它贯穿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全过程,影响了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公司对于其财务风险进行管理的目标是为了对财务风险做出正确的预测并熟悉风险的来源,通过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来适当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从而将其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程度,确保企业财务的安全性,保障公司价值最大化,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4.加强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4.1增强企业应对经济环境变化的能力

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是公司遭受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房地产企业日常财务管理受到这些存在于企业之外的经济环境因素的深刻影响。虽然外部经济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但公司难以预见和无法改变这种外部变化,无法对其施加直接影响。但是,面对经济环境的变化,公司并非无所作为。外部环境的变化有其自身的规律和趋势,通过对其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建立相应的风险预警机制,公司可以把握环境可能将要发生的变化,预测公司将要面临的风险。针对环境变化的预测,公司应制定多种应变措施,对财务管理政策和管理办法适当调整,从而增强公司应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能力,减少环境不利变化对财务管理活动的冲击,以此降低企业面临的外部财务风险。

4.2建立科学的财务决策机制

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大大增加了决策失误的可能性,而错误的财务决策必定会导致公司财务管理的失败,增加公司财务风险。因此,为了防范财务风险,公司必须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建立科学的财务决策机制。为了实现公司目标,首先要明确企业财务决策的目标,确定与公司目标一致的财务目标是科学财务决策的前提。在充分考虑财务风险的前提下,科学评价财务决策,通过综合运用各种财务风险分析方法来确定最优的决策方案。在财务决策的实施阶段,应加强对实施过程的监督,此时财务管理的中心环节是积极控制财务决策实施中的财务风险,从而合理控制公司总财务风险,保障公司决策顺利实施。

4.3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

公司财务风险与其资本结构与理财目标密切相关,因此,合理的资本结构有利于公司规避财务风险。公司资本结构是否合理取决于筹资决策,公司在筹资时应结合自身实际,对有关影响因素综合考虑,以确定最佳资本结构,并在长期筹资决策中保持该最佳比例。公司筹资决策需要选择适当的筹资方式、筹资对象、筹资金额以及筹资期限。管理者应权衡成本与收益,比较分析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选择合适的筹资方式与筹资对象;恰当的筹资金额和筹资期限有利于公司降低偿债压力,保证正常的资金运转,因此,为了健康、稳健的发展,公司应保持适当的资产负债率和债务期限搭配。总之,公司应优化资本结构,在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同时,降低综合资本成本和财务风险。

4.4完善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

公司如果没有明确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和方向就会模糊,势必造成财务风险管理效率的低下,因此,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是防范财务风险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内部控制是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制度的核心,为了完善公司财务管理制度,首要任务就是建立和强化企业内控机制,加强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首先,全面梳理企业现有的业务流程,寻找工作流程中存在的风险及相应控制措施;其次,对现有内部财务控制制度进行审核,并补充和完善相关监管漏洞,健全内部控制措施。同时,加强对主要业务节点的控制,例如对现金管理建立资本预算体系,对公司的现金实行预算控制管理,这可以为公司提供预警信号,公司管理者就能够及早采取防范措施,提高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贾明月。改进民营企业财务管理[J].商业时代,2004(32).

[2]徐淼.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及预警初探[J].会计之友(上),2006,(7):8-9.

财务风险分析与对策篇8

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在成因。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影响。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测和无法改变的。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财务管理系统如果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必然使企业理财陷入困境。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风险意识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企业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的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产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

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增加。同时,在赊销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不够,盲目赊销,造成应收账款失控,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资产长期被债务人占用,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二、分析企业财务风险的指标

虽然财务风险无法准确预期,但也不是无法预测可以通过有关经营、财务指标来评价风险水平的高低。财务风险评价分析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即杠杆分析法和概率分析法。

1.杠杆分析法,通过对财务杠杆系数(dfl)的分析来衡量企业融资风险的大小及财务杠杆利益的高低,财务杠杆系数是指普通股每股税后利润(eps)变动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ebit)变动率的倍数,其公式如下:dfl=(eps/eps)/(ebit/ebit)=ebit/(ebit-1)企业使用财务杠杆的目的是想通过长期债务或发行优先股来对企业资产进行资金融通,并对这些资产加以合理充分的利用,产生一个高于固定资本成本的投资报酬率,从而提高普通股的每股收益。然而,长期债务的利息、租赁合同下的租金及优先股股息等是固定性支出,如果企业对其所拥有的各项资产加以利用后,所赚回的利润低于这项固定性支出时,则必须用普通股收益来弥补这个差额,从而会使普通股的收益率低于企业的投资收益率,甚至会出现亏损。由此可见,企业越多使用财务杠杆,固定性费用支出越大,因而dfl系数越高,对权益资本变动的影响越大,融资风险就越高。

2.概率分析法,财务风险程度除了可依据杠杆系数原理评价分析外,也可采用概率度量法。度量的过程一般借助于权益资本收益率的期望值。经济状态(概率)下的可能收益率(ki)、期望收益率(‘k)和概率分布(pi)来计算标准离差。标准离差指可能收益率与期望收益率的偏差程度,标准离差越大,表明风险越大。由于标准离差不便在同行业企业之间比较,故还需要计算标准离差率。标准离差率越大风险也就越大。对各种可能收益率下的概率确定,有效的办法是依据企业历史资料,结合市场分析和行业特点、现状、前景及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综合确定。

1.流动比率,是指全部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公式: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流动负债合计,一般认为流动应控制在2左右昀低不应低于1。

2.速动比率,指流动资产扣除存货后与流动负债的比率用来衡量企业某一时点动用随时可变现资产、立即偿付到期债务的能力。通常认为正常的速动比率为1,低于1则认为短期偿债能力偏低。公式: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存货)/流动负债合计。

3.资产负债率,指负债总额与全部资产的比率,主要用来衡量企业利用负债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并反映企业对债权人投入资本的保证程度。通常该比率应以低为好,但当企业经营前景较为乐观时,可适当提高资产负债率,以获取负债经营所带来的收益。若企业经营前景不佳,则应减少负债,降低负债率,以降低财务风险。

4.存货周转率,指销售成本与平均存货的比率,该指标是流动比率的补充用于衡量企业一定时期内存货资产的周转次数。反映企业购、产、销平衡效率的一种尺度。由于存货约占企业流动资产的一半,有时尽管流动比率很高,但存货变现能力较差,从而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一般来说存货周转速度越高表明企业变现能力越强。

5.应收账款周转率,指销售收入与平均应收账款的比率该指标是流动比率的补充,用于衡量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的速度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平均收账期越短,说明应收账款收回速度越快,企业变现能力越强,所涉及的财务风险就越小。

6.现金流量指标,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到期长期负债和流动负债的比例。这一比率用来衡量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比率越高,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越强,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越好。

三、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财务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会使决策失误可能性大大增加。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并依以下步骤制定决策,使决策科学化对策。

1.明确企业财务决策的目标。使财务决策的目标与企业目标相一致,注意目标风险与目标收益之间的平衡;对财务决策进行评价。企业对各种可行的决策方案要认真进行分析评价,从中选择昀优的决策方案,切忌主观臆断,评价时要充分考虑财务风险,并将各种财务风险分析方法综合运用;对财务决策进行实施和控制。财务决策的实施和控制是财务风险管理的中心环节,企业应该对财务决策实施过程进行积极的控制,合理控制企业财务风险。

2.确定适度的负债结构。企业负债筹资时应使负债结构合理、债源分布平衡、还债时间均刀、债务搭配合理。首先,长期负债与短期负债比例要适中。长期负债成本高,风险大;短期负债成本相对较低,风险较小。企业在与自身项目相结合的基础上,应注重灵活采用长短期负债融资。同时,要考虑到负债的还债时间,长短期分布要均刀,要与投资回收期联系起来,防止还债高峰过早到来、集中到来。此外,还要考虑借入资金的来源结构,采取多种形式的筹资渠道,只有这样才能规避风险、防范风险。

3.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财务预警系统是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潜在的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其通过全面分析内部经营、外部环境等各种资料,以财务指标数据形式将企业面临的潜在风险预先告知经营者,同时寻找财务。

财务风险分析与对策篇9

关键词:企业风险财务管理;基本方法;分类

在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都隐藏着很多的风险,直接或者间接的给企业带来或多或少的损失,当前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已经不能够适应目前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企业只有及时转变财务管理模式才能够使企业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市场份额,才能保证企业得到顺利的发展。在经营环境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很多企业都面临、存在着很多的风险,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财务的风险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企业风险财务管理

(一)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的定义

企业风险财务管理是指企业客观存在的风险财务管理的现象,企业通过一些科学、合理并且有效的手段对企业的财务现状有非常清楚的认识并且进行有效管理的方法,从而使企业存在的风险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同时降低风险,在给企业的运转带来最大化的收益的同时保证企业能够得到稳定、连续的发展。

(二)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的基本特征

企业风险财务管理有着较为明显的特征,企业的风险财务管理比一般企业管理涉及面更加的宽泛,企业风险财务管理是根据其工作的范围来进行判定。一个企业的发展或多或少都会与企业的风险财务产生联系,这已经成为企业提高效益的重要措施;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相对一般的企业管理来讲在观念上有了新的进步,企业风险财务管理在管理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都能够体现到一般企业管理所没有的先进性,企业风险财务管理在管理效果上更加明显。企业风险财务管理主要可以分为风险财务预测、风险财务决策、风险财务预防与控制、风险财务处理四个方面。

(三)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

企业风险财务管理主要分为自然风险财务管理、市场风险财务管理、经营风险财务管理。由于自然风险会对企业的经济、人身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在风险的控制上很难把握,只有站在财务管理的视角下才能够使企业的风险得到降低。社会风险财务管理是因为社会动荡对企业财产安全造成威胁,虽然社会风险不能对企业财产安全构成直接的威胁,但是会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产生影响,造成企业的财务活动受到限制。市场风险财务管理和经营风险财务管理都存在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判定。

二、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的意义与原则分析

(一)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的意义

企业想在当前竞争如此激励的市场环境中得到发展,有必要提高风险判断能力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而风险财务管理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企业风险财务管理能够给企业提供全方面有效的经济风险管理,同时给企业提供了相对稳定的财务活动,并且对企业资金的周转起到了促进作用,进而保障了企业资金能够实现安全、完整的增值。企业风险财务管理在企业决策方面体现出了科学性、有效性,给企业的发展营造出了一个相对稳定、安全的生产环境。企业风险财务管理促进了企业超额经营的目标、自身效益、竞争力的增强的实现。

(二)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的原则分析

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相对来说较为复杂,需要在实施企业风险财务管理具体环节中遵循一定的管理原则。首先,是权责平衡原则。需要企业与经济相关的部门在权责方面有明确的认识,简要的说就是在进行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的时候能够在管理责任人方面得到落实,建立完善具有激励和约束作用的机制,并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责任的追究。其次,是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原则要求在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将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的考虑,因此,要对管理人员加强风险管理意识的认识,做好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的思想保障。再次,是适应性原则。适应性原则主要是使企业的风险财务管理与企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相互适应,只有这样才能够使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最后,是充分沟通的原则。充分沟通原则是企业在进行风险财务管理的时候要加强企业内部、外部之间的联系,提高两者之间的协商能力,最大程度地避免企业出现决策上的失误。

三、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的基本办法

企业在进行风险财务管理的同时要形成一套可行性、有效性高的完整、系统、科学的管理法则,按照风险财务管理的逻辑顺序对其进行分类,可以分为风险财务管理预测、风险财务管理决策、风险财务管理预防与控制和风险财务管理处理四个方面。

(一)风险财务管理预测的方法

风险财务管理预测方法具体可以分为:专家预测法、幕景分析法、资金分析法。

专家预测法:是指通过聘请专家来进行风险识别,集中专家的才智,从而达到识别企业财务风险的目的。专家预测法可以分为民主讨论、头脑风暴、德尔菲分析三种方法。民主讨论法是指通过集中专家相互讨论、论证来实现预测的方法。头脑风暴法是指要求专家只能够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其他人发表的意见不能进行评论,专家不能事前准备发言讲话稿,更不能够代替别人发表任何意见。德尔菲分析法是指通过匿名的方式对专家征询意见,并由主持者来收集意见,反复直至主持者满意为止。

幕景分析法:是指在进行风险探讨时通过用幕景将企业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影响描绘出来,幕景就是对企业在进行某项活动、企业未来经营的某种状态的描绘。幕景分析法是利用计算机将数字、文字、图表等方式显示出来。幕景分析法在企业进行风险管理是经常使用到的方法。

资金分析法:是指通过对企业资金和企业资金的运动的分析来对企业资金在存在、分布形态上的风险,甚至在某一时间段内企业资金在循环周转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资金分析法按照资金运动的性质来分类,可以将资金分析法分为资金静态分析法和资金动态分析法。

(二)风险财务决策方法

风险财务决策方法具体可以分为:统计型评价决策法、在风险影响下的评价与决策、贝叶斯风险决策法、边际分析决策法。

统计型评价决策法:统计型评价决策法是效益分析法的一种,也被称为风险型决策法。在具体使用统计型评价决策法时,需要具备有决策者所希望达到的目标、具有两个以上的可供决策者选择的行动方案、具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决策者无法控制的现实状态、具有可以计算的不同状态下不同方案的损益值、具有能够都明确估计各个事件的风险五个条件。

在风险影响下的评价与决策:指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很难估计出事件发生的概率,只能对风险的后果进行估计。企业决策者只能根据风险后果来进行进行有关决策,因此,也被称为不确定型决策。该方法分为等概率准则法、极大极大准则法、极大极小准则法、最小、最大后悔值决策法。

贝叶斯风险决策法:为决策者提供了在要采取的方案取决于某种自然状态时,而该种自然状态处于未知、不受决策者控制的状态,而决策者只能够通过收集相关自然状态的信息来判断、实验时提供了科学的决策方法。贝叶斯风险决策法是以非常有名的贝叶斯概率公式作为轴心来进行的。

边际分析决策法:在以往边际分析的方法多用于确定型决策,是以边际成本、边际收入为零时来作为选择决策方案的方法。同样,作为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也可以运用到风险财务决策中,需要注意的是要把边际收入、边际成本用边际利润期望值和边际损失期望值来进行代替,通过边际利润期望值和边际损失期望值来确实转折概率。转折概率作为一种分界量,决策者可以通过转折概率在某种状态下的累积概率进行比较来做出决策。

(三)风险财务预防与控制方法

风险财务的预防与控制是企业对在经营活动中可能存在或者已经面临的风险采取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从企业对风险财务管理的措施出发,可以将风险财务预防与控制分为回避、转移、自担风险三类。

回避风险是指企业决策者在对风险财务预测和风险财务进行决策之后,做出的处理各种可能存在的风险的措施。回避作为一种处理风险管理的重要措施,在企业出现无法控制某个经营活动的风险损害时,就可以采取回避的措施。当然,回避措施也只限于可以选择的企业风险,比如,取消某项新产品的开发计划等等。回避措施的实质是,对引起风险的经营活动进行回避,而减少企业承受不必要的风险损失。

自担风险是一种管理形式,是企业决定了自担风险之后,就必须要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自担风险的措施可以分为风险财务损失预防、对风险控制中的费用控制和控制风险损失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四)风险财务管理的处理方法

风险财务管理的处理是指企业对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切为了风险预防和控制的支出,以及因为风险结果而导致的损失进行核算与分配,从而帮助企业进行考核风险管理的成效,风险财务管理的处理方法主要有风险会计核算、风险财务损益处理两个方面构成。风险会计核算是指将风险收益、风险成本通过风险管理中所产生的相关费用进行收集的方式进行核算,最终核算出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的纯收益,为企业的风险管理提供科学的财务信息,及时将企业风险管理的绩效反应出来。风险财务的损益处理主要通过及时补偿损失的措施来进行,当企业出现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需要及时想办法筹措资金,将损失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行控制,防止因资金不足而出现的情况恶化。企业筹措资金同时也要进行筹措资金风险性的评估,避免出现对企业发展不利的局面。

四、企业风险财务的分类管理

(一)自然风险财务管理

如果发生自然风险事件,例如火灾、洪水、地震、雷电等各种自然风险要素。一旦出现这些风险事件则会对企业的财产以及人身带来巨大的威胁。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保险就是一种将投保人的保险标的可能会遇到的损伤后果转移给保险人进行承担的一种财务补偿的技术,这种方法是用多数人的力量来对风险进行分散,并及时提供相应经济补偿的风险管理方法。

在企业的自然风险财务管理中,保险主要有3个方面的作用:(1)及时的提供相应的经济补偿,这是保险最为直接的作用,可以让投保人在受到自然风险损失打击之后,能够有一定的财务能力来恢复生产并稳定秩序。(2)通过保险可以帮助企业减少生产经营中的诸多不确定性,虽然只有少数的、实际遭受到损失的投保人能够获得及时的经济补偿,但是对于参保的所有投保人来讲,都可以因为获得了保障而消除或者是减少自然风险所带来的各种不确定性。这可以帮助企业消除后顾之忧,创造出一种稳定的生产环境。(3)保险能够为企业提供多种相关的服务。例如保险人可以运用自身的技术优势以及信息网络为投保人提供各种风险分析服务,帮助企业更好的预防风险损失,帮助企业制定出合理的安全章程,并为企业推荐安全生产方法,尽可能的挽救受损财产。伴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保险的实质就是讲未来可能遇到的损失现实地分摊到企业的各个生产周期,当然这种方法是一种消极的管理方法,从降低风险管理成本、改善风险管理绩效来讲,并不是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的最好方式。

(二)市场风险财务管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下,市场的变化为企业所带来的风险被称之为市场风险。企业所面临的市场风险主要有国际市场风险、国内市场风险,相对来讲前者风险更大。一般来讲,市场的运行会对企业的行为产生影响,但是反过来讲,一些大气压的行为也会反作用于市场。市场与企业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使得企业遭遇到市场风险。因此,企业需要在在市场竞争之下加强对所面临的风险财务的管理。因为市场是不断变化的,所以需要通过动态的方法来揭示市场变化的运动轨迹以及影响。幕景分析法将某个企业在未来的各种外部因素出现变化时,其所会受到的影响以及最终的结果,将这种分析输入到计算机中并在屏幕上进行动态的显示,就像看电影一样,看着一幕幕的场景来做出合理的比较、判断与决策。

例如某一个企业的生产材料主要是在甲地和乙地进行购买,当出现甲地货源紧张的情况,导致甲地材料价格可能上涨,但是甲地在今年内将会有两家新的材料生产厂家投产进行生产,如果投产顺利,那么估计市场货源就会增加让价格回落。而乙地有着充足的货源,价格也相对平稳,但是因为大量外地购货商争相进入乙地,估计会导致价格上扬。另外甲地运输是通过火车,乙地运输采用汽车,汽车运输受到汽油价格的上涨出现一定回升,企业当前面临着是在甲地或者乙地采购,或者在两地同时采购的选择。另外因为价格的不稳定,供应的不稳定,是否需要签订长期的供货合同也需要进行考虑。在进行决策之前,可以通过幕景分析法来对市场动态与企业的市场风险进行分析。首先将材料成本计算公式列出,然后对各种因素的变动进行考虑,并依次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这些变化因素影响的结果,这样决策者就能够通过系统地分析与比较,来进行合理的决策。市场风险也是企业的一种不可控风险,企业需要对市场风险进行充分的预见,并在经营管理中采取合理的对策,这样才能够减少市场风险的出现所带来的损失。

(三)企业经营风险财务管理

企业经营风险是由于企业内部存在着很多无法确定的因素而造成了企业经营风险。引起企业经营出现经营风险的原因主要包括企业系统内部结构的复杂性和人类认识、控制能力的局限性。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会因为一些偶然性的因素导致一些偶发事件,由于企业决策者在管理水平上的局限性,对偶发事件缺乏预见性,无能进行正确的决策来进行有效控制,最终导致企业面临损失。当然,各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存在不同,管理得当的企业,正确的决策在企业的风险经营活动中可以有效的减少、甚至是避免风险损失,并取得较大的风险收益。经营风险作为企业经营的动态风险,其实也是一种投机性的风险,具有非常明显的损益性特征。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利润的重要来源是销。企业在对客观存在的销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经营风险进行充分预见,并采用相应的风险决策方法来选择合适的方案对风险进行控制。风险财务决策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决策树是很受欢迎的一种风险决策方法。

总之,企业风险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前,企业风险财务管理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的命题,风险财务管理对我国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有着管理方式和管理内容上的突破,使我国财务管理朝着科学的发展方向迈进。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风险财务管理势必将会得到很大的关注,并将运用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努力形成企业财务与企业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张继德,郑丽娜.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探讨[J].会计研究,2012,(12):50-54+95.

[2]王阳.大中型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

[3]任建霞.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

[4]谢恒.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

[5]朱乃平.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江苏大学,2009.

财务风险分析与对策篇10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和无法控制的因素影响,使企业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及蒙受损失的可能。狭义的财务风险有时也称之为筹资风险或破产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过程中与筹资有关的风险,尤其是在筹资活动过程中利用财务杠杆可能导致股权资本所有者权益下降的风险,甚至可能导致企业破产的风险。广义的财务风险可理解为在进行财务活动过程中获得预期财务成果的不确定性,是指企业在筹资、投资、资金营运及利润分配等财务活动中因各种原因而导致的对企业的存在、盈利及发展等方面的重大影响。这种观点立足于企业全局,是全方位的,从而避免了只重视企业筹资过程的风险而忽视其他方面,更有利于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由于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因此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很多,有外部的也有企业自身的,但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未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导致重大财务决策失误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未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重大的财务决策不遵循决策规律和决策制度,仍然由某些权力主体及个人滥用决策权力,尤其是在重大的投资、筹资、资金的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由于没有有效的监督与控制,无法进行民主、客观、科学的决策,由此导致决策失误,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财务风险,甚至是关乎企业成败的风险。

2.未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导致企业内部管理混乱

内部控制制度涉及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其目标为保护企业各项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资产流失,避免和降低风险,提高管理效率,实现管理层的经营方针和目标。如果企业能够建立健全并严格地执行内控制度,则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几率将会大大降低。但目前很多企业尚未认识到此点,财务管理制度及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未严格执行,导致内部管理混乱,从而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财务风险。

3.管理者风险意识淡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不能及时识别和控制财务风险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的管理者及各级管理人员财务风险意识淡薄,未认识到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并与企业的成败密切相关,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企业内外部财务管理环境。尤其是企业的外部财务管理环境,涉及的范围很广,重要的如法律环境、金融市场环境和经济环境,其中的很多因素如政府的经济政策、经济发展状况、通货膨胀、利息率波动、竞争等各种因素,是对企业财务活动产生影响作用的外部约束条件,其复杂性和多变性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必然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同时,由于企业内部未实行风险管理,不能及时发现经营过程中出现的早期风险信号,延误了时机,最终产生财务风险。

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及管理对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企业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如何防范风险并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仅就防范及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应该注意以下方面。

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防止重大财务风险的产生

企业任何的财务决策,尤其是涉及到投资、筹资等重大的财务决策,将直接影响企业的运行甚至生存,因此必须要规范企业的财务决策机制,保证决策阶段遵循法定的程序,体现民主、科学的原则,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为企业的生存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决策保障。而要想规范企业的决策机制,我认为首先要完善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其次要规范企业的决策程序,因为程序化的决策制度是保证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的条件,是保证决策质量的关键。最后要建立决策的责任追究制度。这样就能够促使决策者在做决策时更加谨慎,尽量减少人为的主观判断,使决策更加科学、合理。

加强内部控制,防范企业财务风险

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它是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系统,包括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涉及货币资金、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工程项目、对外投资、成本费用、担保、预算控制等,贯穿于企业的方方面面,内控制度的健全与严格执行,可以极大地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的发生。因此,企业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要通过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环节来减弱企业面临的风险。首先,企业在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时,应密切关注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并对这些风险有针对性地设计内部控制制度,并采用一定的技术分析方法来分析风险发生后的实际情况和目标的差异,进而提出改进风险管理的措施,使风险的控制更完善。另外,内部控制应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及企业业务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断地修订和完善。通过实践得出的结论是: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乱则险生。

建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机制,防范企业财务风险

以上两方面的措施通过决策的源头及严格的内部控制管理来防止或控制财务风险的发生,但企业还需将财务风险管理纳入企业的管理机制。所谓财务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在充分认识其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的基础上,采取各种科学、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对各类风险加以预测、识别、预防、控制和处理,以最低成本确保企业资金运动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效益性的一项理财活动。财务风险管理是将风险管理与财务管理有机结合起来的一个新型管理领域。而要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笔者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首先,企业应设立专人负责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如果企业规模较小,可考虑由财务人员兼任,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整个过程尤其是高风险区域进行监控,一旦发现风险信息就及时、准确地反馈到企业的决策层,以便决策层进行风险决策,并协助处理各种财务风险。

其次,企业应建立科学有效的财务风险的监控系统,运用各种信息其中主要以财务、会计、统计信息为主,以计算、统计、分析、监控等方法为手段设置监管指标并进行实时监控,判断企业可能或者将要面临的财务风险的大小及对企业的影响程度,主要的监控方法如下:(1)异常信息分析法。企业风险管理人员应以信息管理为中心,及时获得与企业息息相关的有关国内外政策、经济发展状况、通货膨胀、利息率波动、同行业竞争对手等外部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分析识别其中可能对企业造成财务风险的信息。同时,财务风险作为一种信号,能够综合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因此,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注意捕捉可能导致财务风险的早期信号,如销售额的非正常下降、成本上升、管理及销售费用异常变动、产品积压、合格品率下降、货款回收缓慢、延期支付货款、过度依赖银行贷款、盲目进行投资、经营管理混乱、企业信誉下降、过度依赖关联方等,分析其中是否存在财务风险的早期信号及其产生原因,及早解决那些可能会危及企业生存发展的风险问题。

(2)现金流量分析法。现金的流转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全过程,现金对于企业犹如血液对于人体,现金及其流转出现问题就会危及企业的生存,因此企业要经常对其状况进行分析、判断,这样就可及早发现存在的风险,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常见的预警信号如经营资金不能得到满足、流动资金周转困难、拖延支付货款、工程后续资金不足、过分依赖银行借款等,归结起来就是不能以收抵支和偿还到期债务,而这正是影响企业生存的最直接风险。另外,通过现金流量表也可以随时揭示出企业现金运转的状况以及可能的危机,如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及反映现金的流动性及获取现金的能力的比率:现金到期债务比、现金流动负债比、销售现金比率等都可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因此,企业要充分运用各种现金流量信息来跟踪监控现金及其流转,同时做好现金流量预测,通过合理、有效地使用资金使企业获利,减少企业破产的风险,使企业能够长期稳定地生存、发展下去。

(3)财务报表及指标分析法。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最终会以财务数据的方式反映在企业财务报表的各个项目中,因此财务风险分析的起点是财务报表,分析的前提是正确地理解财务报表并将大量的报表数据转换成对企业风险决策有用的信息,即通过对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中的主要项目如应收账款、存货、短期借款、应付账款、主营业务收入及成本、主营业务利润、净利润或亏损等,及利用会计报表所提供的财务数据对反映企业的变现能力、资产管理效率、长期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等指标体系中的重要比率如流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资产负债率、销售毛利率及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等进行经常性的对比分析,对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抵抗风险的能力等进行判断并做出评价,就可以发现企业是否存在风险及风险的大小,使企业及时进行财务风险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