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处罚条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4:55

煤矿安全处罚条例篇1

第一条为了保障煤矿安全,规范煤矿安全监察工作,保护煤矿职工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煤炭法、矿山安全法、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和国务院关于煤矿安全监察体制的决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国家对煤矿安全实行监察制度。国务院决定设立的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对煤矿实施安全监察。

第三条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依法行使职权,不受任何组织和个人的非法干涉。

煤矿及其有关人员必须接受并配合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依法实施的安全监察,不得拒绝、阻挠。

第四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支持和协助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依法对煤矿实施安全监察。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当及时向有关地方人民政府通报煤矿安全监察的有关情况,并可以提出加强和改善煤矿安全管理的建议。

第五条煤矿安全监察应当以预防为主,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有效纠正影响煤矿安全的违法行为,实行安全监察与促进安全管理相结合、教育与惩处相结合。

第六条煤矿安全监察应当依靠煤矿职工和工会组织。

煤矿职工对事故隐患或者影响煤矿安全的违法行为有权向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报告或者举报。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报告或者举报有功人员给予奖励。

第七条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及其煤矿安全监察人员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监察职责。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及其煤矿安全监察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有权向上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或者有关机关检举和控告。

第二章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及其职责

第八条本条例所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是指国家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以下简称地区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及其在大中型矿区设立的煤矿安全监察办事处。

第九条地区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及其煤矿安全监察办事处负责对划定区域内的煤矿实施安全监察;煤矿安全监察办事处在国家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规定的权限范围内,可以对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第十条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设煤矿安全监察员。煤矿安全监察员应当公道、正派,熟悉煤矿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工作经验,并经考试录用。

煤矿安全监察员的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商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第十一条地区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煤矿安全监察办事处应当对煤矿实施经常性安全检查;对事故多发地区的煤矿,应当实施重点安全检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根据煤矿安全工作的实际情况,组织对全国煤矿的全面安全检查或者重点安全抽查。

第十二条地区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煤矿安全监察办事处应当对每个煤矿建立煤矿安全监察档案。煤矿安全监察人员对每次安全检查的内容、发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情况,应当作详细记录,并由参加检查的煤矿安全监察人员签名后归档。

第十三条地区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煤矿安全监察办事处应当每15日分别向国家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地区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报告一次煤矿安全监察情况;有重大煤矿安全问题的,应当及时采取措施并随时报告。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当定期公布煤矿安全监察情况。

第十四条煤矿安全监察人员履行安全监察职责,有权随时进入煤矿作业场所进行检查,调阅有关资料,参加煤矿安全生产会议,向有关单位或者人员了解情况。

第十五条煤矿安全监察人员在检查中发现影响煤矿安全的违法行为,有权当场予以纠正或者要求限期改正;对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依照行政处罚法和本条例规定的程序作出决定。

第十六条煤矿安全监察人员进行现场检查时,发现存在事故隐患的,有权要求煤矿立即消除或者限期解决;发现威胁职工生命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要求立即停止作业,下达立即从危险区内撤出作业人员的命令,并立即将紧急情况和处理措施报告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第十七条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在实施安全监察过程中,发现煤矿存在的安全问题涉及有关地方人民政府或其有关部门的,应当向有关地方人民政府或其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并向上级人民政府或其有关部门报告。

第十八条煤矿发生伤亡事故的,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组织调查处理。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组织调查处理事故,应当依照国家规定的事故调查程序和处理办法进行。

第十九条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及其煤矿安全监察人员不得接受煤矿的任何馈赠、报酬、福利待遇,不得在煤矿报销任何费用,不得参加煤矿安排、组织或者支付费用的宴请、娱乐、旅游、出访等活动,不得借煤矿安全监察工作在煤矿为自己、亲友或者他人谋取利益。

第三章煤矿安全监察内容

第二十条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煤矿执行煤炭法、矿山安全法和其他有关煤矿安全的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安全标准、行业安全标准、煤矿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的情况实施监察。

第二十一条煤矿建设工程设计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的要求。煤矿建设工程安全设施设计必须经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审查同意;未经审查同意的,不得施工。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审查煤矿建设工程安全设施设计,应当自收到申请审查的设计资料之日起30日内审查完毕,签署同意或者不同意的意见,并书面答复。

第二十二条煤矿建设工程竣工后或者投产前,应当经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其安全设施和条件进行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生产。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煤矿建设工程安全设施和条件进行验收,应当自收到申请验收文件之日起30日内验收完毕,签署合格或者不合格的意见,并书面答复。

第二十三条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当监督煤矿制定事故预防和应急计划,并检查煤矿制定的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的措施及其落实情况。

第二十四条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发现煤矿矿井通风、防火、防水、防瓦斯、防毒、防尘等安全设施和条件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行业安全标准、煤矿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要求的,应当责令立即停止作业或者责令限期达到要求。

第二十五条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发现煤矿进行独眼井开采的,应当责令关闭。

第二十六条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发现煤矿作业场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责令立即停止作业,限期改正;有关煤矿或其作业场所经复查合格的,方可恢复作业:

(一)未使用专用防爆电器设备的;

(二)未使用专用放炮器的;

(三)未使用人员专用升降容器的;

(四)使用明火明电照明的。

第二十七条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煤矿安全技术措施专项费用的提取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对未依法提取或者使用的,应当责令限期改正。

第二十八条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发现煤矿矿井使用的设备、器材、仪器、仪表、防护用品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或者行业安全标准的,应当责令立即停止使用。

第二十九条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发现煤矿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责令限期改正:

(一)未依法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

(二)未设置安全生产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生产人员的;

(三)矿长不具备安全专业知识的;

(四)特种作业人员未取得资格证书上岗作业的;

(五)分配职工上岗作业前,未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的;

(六)未向职工发放保障安全生产所需的劳动防护用品的。

第三十条煤矿安全监察人员发现煤矿作业场所的瓦斯、粉尘或者其他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超过国家安全标准或者行业安全标准的,煤矿擅自开采保安煤柱的,或者采用危及相邻煤矿生产安全的决水、爆破、贯通巷道等危险方法进行采矿作业的,应当责令立即停止作业,并将有关情况报告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第三十一条煤矿安全监察人员发现煤矿矿长或者其他主管人员违章指挥工人或者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或者发现工人违章作业的,应当立即纠正或者责令立即停止作业。

第三十二条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及其煤矿安全监察人员履行安全监察职责,向煤矿有关人员了解情况时,有关人员应当如实反映情况,不得提供虚假情况,不得隐瞒本煤矿存在的事故隐患以及其他安全问题。

第三十三条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责令煤矿限期解决事故隐患、限期改正影响煤矿安全的违法行为或者限期使安全设施和条件达到要求的,应当在限期届满时及时对煤矿的执行情况进行复查并签署复查意见;经有关煤矿申请,也可以在限期内进行复查并签署复查意见。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及其煤矿安全监察人员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责令煤矿立即停止作业,责令立即停止使用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或者行业安全标准的设备、器材、仪器、仪表、防护用品,或者责令关闭矿井的,应当对煤矿的执行情况随时进行检查。

第三十四条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及其煤矿安全监察人员履行安全监察职责,应当出示安全监察证件。发出安全监察指令,应当采用书面通知形式;紧急情况下需要采取紧急处置措施,来不及书面通知的,应当随后补充书面通知。

第四章罚则

第三十五条煤矿建设工程安全设施设计未经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审查同意,擅自施工的,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责令停止施工;拒不执行的,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移送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依法吊销采矿许可证。

第三十六条煤矿建设工程安全设施和条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擅自投入生产的,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责令停止生产,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停止生产的,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移送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依法吊销采矿许可证。

第三十七条煤矿矿井通风、防火、防水、防瓦斯、防毒、防尘等安全设施和条件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行业安全标准、煤矿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的要求,经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责令限期达到要求,逾期仍达不到要求的,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责令停产整顿;经停产整顿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决定吊销煤炭生产许可证,并移送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依法吊销采矿许可证。

第三十八条煤矿作业场所未使用专用防爆电器设备、专用放炮器、人员专用升降容器或者使用明火明电照明,经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责令停产整顿,可以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九条未依法提取或者使用煤矿安全技术措施专项费用,或者使用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或者行业安全标准的设备、器材、仪器、仪表、防护用品,经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责令限期改正或者责令立即停止使用,逾期不改正或者不立即停止使用的,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责令停产整顿;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纪律处分。

第四十条煤矿矿长不具备安全专业知识,或者特种作业人员未取得操作资格证书上岗作业,经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整顿;调整配备合格人员并经复查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

第四十一条分配职工上岗作业前未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经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处4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责令停产整顿;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纪律处分。

第四十二条煤矿作业场所的瓦斯、粉尘或者其他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超过国家安全标准或者行业安全标准,经煤矿安全监察人员责令立即停止作业,拒不停止作业的,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责令停产整顿,可以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三条擅自开采保安煤柱,或者采用危及相邻煤矿生产安全的决水、爆破、贯通巷道等危险方法进行采矿作业,经煤矿安全监察人员责令立即停止作业,拒不停止作业的,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决定吊销煤炭生产许可证,并移送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依法吊销采矿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四条煤矿矿长或者其他主管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给予警告;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章指挥工人或者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的;

(二)对工人屡次违章作业熟视无睹,不加制止的;

(三)对重大事故预兆或者已发现的事故隐患不及时采取措施的;

(四)拒不执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及其煤矿安全监察人员的安全监察指令的。

第四十五条煤矿有关人员拒绝、阻碍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及其煤矿安全监察人员现场检查,或者提供虚假情况,或者隐瞒存在的事故隐患以及其他安全问题的,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给予警告,可以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责令停产整顿;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纪律处分。

第四十六条煤矿发生事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给予警告,可以并处3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责令停产整顿;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直至开除的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按照规定及时、如实报告煤矿事故的;

(二)伪造、故意破坏煤矿事故现场的;

(三)阻碍、干涉煤矿事故调查工作,拒绝接受调查取证、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

第四十七条依照本条例规定被吊销采矿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相应吊销营业执照。

第四十八条煤矿安全监察人员、、,应当发现而没有发现煤矿事故隐患或者影响煤矿安全的违法行为,或者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影响煤矿安全的违法行为不及时处理或者报告,或者有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规定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章附则

煤矿安全处罚条例篇2

出席会议的中方代表有: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梁嘉琨同志和总局政策法规司、总局财务司、总局安监一司、煤监局安全监察司、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开滦集团的相关领导。

欧盟委员会就业、社会事务和机会均等总司社会对话司司长阿米恩多・席尔瓦先生、欧盟委员会政策官员安东尼奥・卡玛落塔、欧盟委员会政策官员马修・海伯雷斯顿、比利时联邦公共服务就业、劳工与社会对话司司长克里斯提・德佛里、德国联邦经济技术部司长尔里奇・库勒曼、捷克矿山局副局长安东尼尼・托佛等欧盟代表出席了会议。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监察司副司长李伟敏做出重要讲话。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煤矿安全生产工作。2000年1月,成立了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代表国家对各级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依法实施监督监察。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实行垂直管理的煤矿安全国家监察体制,具体是在国家层面,设立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在地方层面,全国设立27个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76个区域监察分局。煤矿安全监察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履行国家监察职责,加强安全监察执法,在保障和促进煤矿安全生产、推动煤炭行业健康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保持稳定好转作出了贡献。

煤矿安全监察体制刚刚建立的2000年,全国发生煤矿事故2720起,死亡5796人,百万吨死亡率为5.71;其中,一次死亡10人以上重特大事故发生75起,死亡1405人。2009年,全国发生煤矿事故1616起,死亡2631人,百万吨死亡率0.892。与2000年相比,事故起数减少1104起,下降40.6%;死亡人数减少3165人,下降54.6%;百万吨死亡率减少4.818,下降84.4%。其中一次死亡10人以上重特大事故与2000年相比,事故起数减少55起,死亡人数减少896人,分别下降73.3%和63.8%。

我国煤矿安全监察执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煤矿安全准入方面的执法监察

煤矿安全准入方面的执法监察主要是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即煤矿建设项目“三同时”和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工作。

第一,对煤矿建设项目“三同时”工作的执法监察。《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2003年8月,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了《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察规定》,对煤矿建设项目“三同时”工作作出了具体规定。

2008年11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了《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规范》和《煤矿建设项目安全核准基本要求》规定:“煤矿建设项目应当进行安全评价,其初步设计应当按规定编制安全专篇。安全专篇应当包括安全条件的论证、安全设施的设计等内容”。

目前,国家对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实行的是分级负责制,设计或者新增的生产能力在120万吨/年以上的井工煤矿建设项目、400万吨/年以上的露天煤矿建设项目,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负责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设计或者新增的生产能力在45万吨/年以上120万吨/年以下的井工煤矿建设项目、400万吨/年以下的露天煤矿建设项目,由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设计或者新增的牛产能力在45万吨/年以下的井工煤矿建设项目,由煤矿安全监察分局负责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

按照规定和要求,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一是通过抓好资料受理、专家审查、会议评审、专家复核、设计变更、集体研究等六个关键环节,严把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关;

二是通过抓好初步验收、编制方案、现场验收、问题复查四个关键步骤,严把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关;

二是严格执行“四个不准”,即:项目未经核准不准受理安全专篇、安全专篇未审批不准开工建设、未通过安全设施竣工验收不准进行矿井竣工验收、安全设施和条件未通过竣工验收不准受理安全生产许可证申请;

四是根据煤矿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情况,适时组织开展安全检查和专项监察活动,抓好在建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

第二,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工作的执法监察。国务院《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第二条规定:“国家对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以下统称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生产活动。”

2004年5月,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了《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规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管理工作实行企业申请、两级发证、属地监管的原则。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煤矿企业申请领取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当具备八个方面的条件。如,建立、健全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相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各工种操作规程等。

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依法依规开展相关工作:

一是严格审查,严把申请材料审查关、评价报告审查关、安全条件现场核查关、审批发证关等四个关口:

二是规范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受理、审查、制证、颁发等工作程序,明确各工作岗位的职责,细化各工作环节相衔接的要求;

三是强化安全生产许可证档案管理、定期公告、电子化管理等基础工作;

四是开展安全生产许可证专项监察活动,督促煤矿企业持续保持颁证条件。

五是严格执法,对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煤矿企业不符合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的,严格按规定实施行政处罚。

二、对煤矿的安全监察执法工作

2000年11月,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成立不久,国务院颁布实施了《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对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职责和煤矿安全监察的内容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为贯彻落实国家对煤矿安全监察的相关规定,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出台了《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规定》、《国有煤矿瓦斯治理规定》、《国有煤矿瓦斯治理安全监察规定》等一系列相关部门规章。2007年11月,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印发了《煤矿安全监察执法工作计划的编制审批考核办法(试行)》,对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监察分局年度和月度监察执法计划的编制、审批和考核等工作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建立了按计划实施监察的工作制度。

2008年9月,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印发了《煤矿安全监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实施标准(试行)》,将煤矿

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行为分为采掘工程、“一通三防”、防治水等20个类别,按其违法行为的轻重程度,依据国家法规和部门规章对处罚的幅度进行了细化,规范了煤矿安全监察行政处罚方面的监察执法行为。

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严格贯彻执行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的相关规定,不断强化煤矿安全监察执法工作:

一是科学合理编制年度煤矿安全监察执法计划,紧紧抓住对事故多发地区和灾害严重矿井的监察。

二是严格按照计划组织实施,重点开展“三项监察”。以督促煤矿重大隐患排查治理为主要内容,对重点地区和重点矿井开展重点监察;根据地方煤矿安全监管部门日常性监督检查的情况,开展定期监察。

三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严格执法计划的考核。对执法计划的考核采取听取工作汇报、现场查阅资料、抽查执法案卷等方式进行,查阅的资料包括各类文件、执法工作制度、执法文书等。

四是开展执法文书评比,规范执法文书的制作。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定期开展执法文书评比活动,通过“五查五看”严把案卷质量关,规范执法文书的制作。

五是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执行《煤矿安全监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实施标准(试行)》和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制定的实施细则。在执行中注重把握了七个方面的原则,即:明确实施标准的适用范围、行政处罚遵循过罚相当的原则、上位法优于下位法,后法优于前先法的原则、依法从轻处罚的原则、依法从重处罚的原则、对多项违法行为分别裁量,合并处罚的原则、不同数额行政处罚的权限原则。

六是创新执法方式,努力提高监察执法效能。经过十年的探索,我们总结出一些效果较好的监察执法方式和方法,大大提高了监察执法的效果。主要有集中式监察、解剖式监察、示范式监察、交叉式监察、预防式监察等办法。

三、对地方政府煤矿安全监管工作的监督检查

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需要充分发挥地方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的积极性。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煤矿安全监察体制的意见》,明确了“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煤矿安全工作格局,赋予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地方煤矿安全监管丁作进行检查指导的职能。

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印发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明确“加强对地方政府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监督检查职责。”

2009年4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对地方政府煤矿安全监管工作监督检查的意见》,明确了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地方煤矿安全监管工作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工作方式、工作要求。按照规定和要求,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加强了对地方政府煤矿安全监管工作的监督检查,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是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办法。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在实施办法中明确了省局负责监督检查市级监管部门,分局负责监督检查县级监管部门的“下管一级”的相关工作原则。

二是建立完善相关工作的沟通机制、联合执法机制、联席会议机制、信息交流机制等“四项机制”,形成煤矿安全监管监察合力。

三是进行量化评分考核。考核结果向地方监管部门进行通报。定期以书面形式向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报送辖区内煤矿安全监管情况等。

四是开展联合执法,凝聚煤矿安全工作合力,为联合执法提供措施保障。

五是通过向有关地方政府提交加强和改善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建议书,向地方煤矿安全监管部门送达加强和改进安全管理监察意见书,地方党委、政府的煤矿安全生产意识明显提高。

煤矿安全处罚条例篇3

19世纪60年代,由于过多的煤矿安全事故的社会影响,美国国会也曾提出关于成立联邦矿业局的法案,以建立联邦矿山安全管理体制,然而由于受当时对煤矿安全认识水平的限制和立法经验不足,法案极不成熟,因此,法案颁布后没有推动矿山安全管理体制的建立,当然对煤矿安全几乎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重大矿山灾害事故仍然不断发生,如西弗吉尼亚州造成362名矿工死亡的矿难(美国历史上有记载的最重大的矿难),引起了公众的强烈反响,民众要求政府采取行动,以控制严重的重大事故的发生。在1891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治理煤矿安全的第一部联邦法规,标志着规范矿山活动的联邦立法的开端。由于该条例的法律位阶较低,相关的规定较为宽泛,所以没能够有效地规范煤矿开采行为,对煤矿安全产生的作用有限,之后的20年煤矿每年因事故死亡的人数仍然超过2000人(1907年人数更是高达3000多人),这一时期(20世纪初的前十年)也是美国采矿史上最为黑暗惨痛的时期。于是国会1910年通过成立矿业局的法案,隶属内政部,同时赋予矿业局管理采矿企业安全的责任,以减少采矿引发的事故,这是美国煤矿安全管理体制建立的重要标志性事件,自此,矿业局会同各主要产煤州陆续制定了煤矿安全生产的一些规定和事故调查处理办法,同时还加强了煤矿通风设备和安全仪器(如瓦斯检测器等)的开发和应用。这些安全措施的实施明显地促进了美国煤矿安全状况的改善,但当时国会出于保护资本主义高度自由市场经济环境考虑,未授予矿业局进入煤矿的调查权。直到1941年,美国颁布了第一部烟煤和褐煤矿井全国性安全法规,并在煤矿区开始建立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派驻煤矿安全监察员和检查员,依据该法文,联邦调查员有权进入煤矿,进行年度检查,获取相关信息,但没有制定和安全与健康相关的条款,这一举措使煤矿事故率下降,1947年国会授权又制定了第一部关于煤矿安全的联邦法规,到1949年美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降到了585人,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1.3。

(一)修订完善阶段(1952~1976年)以通过《1952年煤矿安全联邦法案》为标志。1951年12月下旬西法兰克福发生煤矿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19名矿工遇难,再次引起公众极大关注,1952年第82次国会将《公众法552》颁布实施,并通过了《1952年煤矿安全联邦法案》,主要在于防止重大灾害,要求对地下开采煤矿进行年检。规定了地下开采煤矿的安全要求,尤其是对高瓦斯煤矿提出更加严格的标准,该法案赋予联邦监察员更大的权力,有权下发撤离危险区的命令和违纪处罚通知,规定州监察员在州的计划体系下进行监察时也须遵守联邦政府规定的标准。同时规定对于不听从撤离指令或拒绝调查员进入矿区检查的矿主,将给予民事处罚,但并未对违反安全条例的行为做出罚款的具体规定。该法案有37条是关于煤矿安全与健康的标准,增加对无烟煤煤矿的管理,但未包括露天煤矿和那些矿工低于15名的地下煤矿。可见1952年的法规仍存在许多不足,次年立法委员会对之修改,取消了关于小规模矿井(井下职工少于14人)免检的规定。煤矿灾难性事故仍然接连不断的发生,要求建立一支专门的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呼声越来越高,有关报告于1963年8月提出。196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1966年金属和非金属矿山安全联邦法案》,将1952年煤矿法的适用范围扩大到所有的井工开采矿山,该法案是1952年法案的延展,制定了金属和非金属矿山职业安全与健康标准,标准分为建议性和强制性两部分,增加了对小型地下煤矿企业的监管,明确提出了对地下矿山必须进行一年一次的例行安检,对于屡次违规的矿山,联邦监察员有权下发违法通知和关闭命令,并增加了教育和培训项目等。然而,煤矿重大恶性事故依旧不断发生,煤矿职业安全与健康的立法进程仍然不能跟上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于是1969年国会通过《煤矿安全与健康联邦法案》(通常简称为《1969煤矿法案》),该法案比此前的那些法案都更加全面和更加严格,法案包括了露天和地下开采的所有煤矿,并规定露天煤矿一年必须进行两次安检,井工开采的煤矿一年必须进行四次安检。该法案扩大了联邦政府对煤矿的执法能力,《1969煤炭法案》规定对所有违规行为要处以罚款,并制定了对故意违法行为的刑事处罚条例,规定了针对所有煤矿的更为严格的安全标准,并建立了职业健康标准,规定了对因煤尘吸入(尘肺或“黑肺病”)引起的进行呼吸性疾病造成完全或永久性残废的矿工的赔偿。《1969煤矿法案》比《1952年煤矿法案》前进了一大步。它不但规定了详尽的强制性安全与健康标准,还规定了严格的安全监察制度。该法律规定若发现违法作业时,矿主将受到警告、罚款以至关闭矿井的处罚;对于故意违法的矿主,由联邦法院追究其刑事责任。此外,监察机构有权调查任何一起事故,并追究责任。如1970年底,芬利煤炭公司一个矿井瓦斯爆炸,死亡38人,经理被判3年徒刑,罚款7.5万美元,公司被罚款10万美元。1977年,煤矿违法事件罚款总额达到1200万美元左右。《1969煤矿法案》的颁布实施,标志着煤矿安全立法逐步走向成熟,对煤矿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年,即1968年煤矿事故死亡人数有331人,千人事故死亡率2.31,1969年下降到203人,千人事故死亡率下降到1.52,之后持续下降,到1972年,事故死亡率人数下降到152人,千人事故死亡率下降0.96,首次降到了1以下。

(二)日臻成熟阶段(1977~至今)以《1977年矿山安全与健康联邦法案》的通过为标志。在1969年《煤矿安全与健康联邦法案》和原有的《金属与非金属矿山安全法》的基础上,通过合并和大量修改后制定出来,并于1977年10月由美国国会通过《1977年联邦矿山安全与健康法案》(简称《矿山法案》),1978年3月9日当时的卡特总统签署生效。该法修改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矿山安全监察与安全管理体制做了重大调整。将内政部内部的安全管理职能从内政部划转归劳工部,新机构命名为“矿山安全与健康监察局”,由一名副部长领导。二是根据该法案设立了独立的“矿山健康与安全联邦调查委员会”,对矿山安全与健康管理局进行独立的监督(对矿山安全与健康监察局做出的强制性决定进行司法复审),使煤矿生产和安全健康监督监察最终形成了高度独立、相互分权制衡的科学的管理体制,煤矿安全管理的公正性大大增强。三是加强了所有采矿工业的联邦健康与安全规定,将煤和非煤开采包括在一个法案内。四是大大加强了“矿山安全与健康监察局”的权限,调整并加大了联邦机构的设置。五是规定了矿工代表可直接参与矿山安全事务,为工会和工人参与安全管理提供了法律保证,改善了矿工权利,加强了因矿工行使这些权利而遭受矿主报复对矿工的保护,鼓励矿工及其代表多参加与健康和安全相关的活动。六是规定加强安全技术研究和矿工安全培训。七是进一步加大了对违章行为的处罚力度。八是规定所有地下煤矿必须拥有救援队。2006年国会进一步通过《矿山改善与应急新法案》。修订补充了《矿山法案》中地下开采煤矿应急方案,专门制定了地下煤矿应急方案,增加了一些有关矿山救援队和废弃矿区的新规定,规定了矿山灾害发生后的报告制度,即矿山灾害发生后应立即报告,并增加了矿山事故的民事赔偿额度,进一步提高了企业发生矿山事故的成本。美国煤矿目前执行的职业安全与健康法规主要是1969年国会通过,1970年3月1日颁布实施的《职业安全与健康联邦法》;1977年10月国会通过,11月9日颁布实施的《1977年联邦矿山安全与健康法案》一般简称《矿山法》;2006年国会通过《矿山改善与应急新法案》是上述法案的补充。职业安全与健康法的执行机构是隶属劳工部的矿山安全与健康监察局,它的监督与复审则是一个独立的由总统任命的执法机构———联邦矿山安全与健康复审委员会,它的职能是监督矿山安全与健康监察局依法行使权力,受理机构和个人对矿山安全与健康监察局决定的投诉或复议,从而使其的权力受到有效的监督。为了更好地执行《1970年职业安全与健康联邦法》,美国联邦职业安全与健康监察局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详细的、便于操作的职业安全与健康法规、标准,汇编入《联邦法典》的第29卷中;同时由矿山安全与健康监察局主持制定并颁布实施了一整套详细的矿山安全与健康法细则,汇编入《联邦法典》的第30卷中,且每年根据煤矿职业安全与健康、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现状补充修订一次,成为矿山安全与健康监察局执法的重要依据。执法和监督在美国的职业安全与健康的监管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执法监督工作的程序由事故预防、调查处理和最后的仲裁组成。矿山安全与健康监察局根据《1977年联邦矿山安全与健康》授权,主要任务是强制执行法定的矿山安全与健康标准,消除矿山死亡事故、将危害程度减低到最低点;保证使美国矿山的安全与健康环境得到改善;为了保证执法的公正,在联邦层面上成立了联邦矿山安全与健康复审委员会,根据《1977年联邦矿山安全与健康法》的职能则是对矿山安全与健康监察局的执法行为进行司法复审(其5名委员由总统直接任命)。从而形成了煤矿安全管理的立法、执法和监督的完整的闭环体系。

二、推动美国煤矿安全管理与立法发展的主要动力

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法规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1891年前美国煤矿无法可依,煤矿事故频发,年煤矿事故死亡人数超过2000人,到如今(2011年)美国成为世界上煤矿立法和安全管理最为完善的国家,每年生产煤炭超过1.1Gt洗精煤(相当于1.6Gt原煤),煤矿事故死亡人数少于30人,120年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推动美国煤矿安全管理体制和立法进程的主要动力反映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动力,即高度发达的经济社会条件和相对自由的社会舆论环境。由于经济社会相对发达,整个社会对安全事故高度敏感和较低的容忍程度,煤矿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媒体跟踪追捧,舆论高度关注,产生巨大社会压力,引起政府和全社会对煤矿安全事故的高度重视,从而大大推动和加快煤矿安全立法的进程。如1968年11月20日,位于法明顿附近的固本煤炭公司9号矿井发生瓦斯爆炸事故,78名矿工遇难,几天后矿井被封。同日,康苏尔煤矿发生瓦斯大爆炸,又有78名矿工死亡,触发煤矿工人大罢工,社会舆论哗然;在此之后,又有发生了几次矿山安全事故,造成170多名矿工死亡,事故的不断出现,使得采煤业成了美国最危险的职业;同时,成千上万的矿工由于吸入过量煤尘而患尘肺病,致死致残严重,迫使美国联邦政府制定更加严格的煤矿法规。二是行政动力,1973年,通过行政手段(内政部部长签署行政命令),设立矿山安全监察局,该机构独立于矿业局,负责实施以前由矿业局行使的职业安全与健康方面的职能,避免了矿业局既负责矿山资源开发,又负责矿山安全与健康监察,当资源开发与行使矿山安全与健康监察矛盾时难以处理的问题,从而使矿山安全管理体制向独立、分权制衡迈出了重要一步。美国以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为主导,从煤矿安全事故中总结惨痛教训,完善煤矿安全法规。几乎每一条煤矿安全法规背后都有对应的事故教训,煤矿煤矿事故发生后,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立即组织专家调查组,对发生事故的内、外部原因进行系统深入调查,提出基于事故科学分析的调查报告和煤矿安全修法补充草案,提交议会审议通过,如《1977年联邦矿山安全与健康法案》形成和完善过程即是行政推动立法完善的很好例证。该法案到目前为止仍然执行,已经影响了美国煤矿安全生产35年以上,并将继续产生影响。该法案的实施,推动了煤矿安全产生历史性的变化,安全状况持续改善,美国煤矿安全形势得到彻底改观,恶性多人事故已基本杜绝,工伤事故率稳步下降。煤矿事故伤亡人数由1977年的272人(百万吨死亡率0.21),下降到1980年事故死亡133人,百万吨死亡率为0.17,进而到1989年事故死亡68人,百万吨死亡率为0.08,10年中年平均事故死亡94人,百万吨死亡率下降了52.9%。从1980年起,美国对煤矿安全考核采用20万工时死亡率。进入90年代,美国煤矿事故伤亡人数继续减少,是历史上的最好水平。1990年美国煤矿事故死亡66人,1999年事故死亡34人,10年中年平均死亡45人,20万工时死亡率降到了0.03,2008年事故死亡30人,20万工时死亡率降到了0.02,和1977年相比事故率下降了6倍。煤矿进入到了长期安全稳定的一个崭新的本质安全生产阶段,引领煤炭行业成为美国安全状况最好的行业之一,行业社会形象达到大大改观。通过以上阐述和分析可知,煤矿安全法律制度完善的基本路径是:(1)煤矿发生安全事故;(2)强烈的公众反响;(3)事故调查与案例分析;(4)经验教训总结;(5)提出修法议案;(6)立法机构审议通过修法。其职业安全与健康方面的立法程序主要包括:第一步,事故调查;第二步,由劳工部长主持,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院或咨询委员会等提出立法方案建议,草拟职业安全与健康法规(标准)的方案;第三步,通过国会参众两院小组委员会举行听证会,并经两党议员辩论;第四步,取得一致意见后表决通过;第五步,总统签署生效成为正式立法],并严格实施。

三、结论

煤矿安全处罚条例篇4

关键词:煤炭采矿安全管理事故防范

1、引言

安全是煤矿开采的首要因素,没有安全就没有煤矿采矿的顺利进行。我国煤矿开采已历经了许多年,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式仍然不容乐观,事故依然频发,尤其是重特大煤矿安全事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煤矿采矿工作环境一般较为特殊,尤其是地下作业,地质条件多变,引起灾难频发,同时认为的因素也是造成煤矿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在安全管理方面,管理的疏忽导致事故的实例多不胜数。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生命的安全、行业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稳定的大局。我们有必要对国家煤矿安全事故的根源进行探究,搞好安全管理与事故预防。

2、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

我国煤矿采矿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地质条件以及自然灾害原因导致,这属于安全事故的客观原因;另一方面由于采矿相关人员在管理、生产过程中的疏忽以及松懈造成,同时也包括采矿安全技术与生产装备的落后原因。综合历次安全事故原因,我们得出以下导致煤矿采矿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

(1)煤矿采矿现场管理松懈。煤矿采矿的现场安全管理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管理手段,也是安全事故最直接的管理手段。但是目前我国煤矿采矿现场管理极为混乱,许多煤矿在采矿作业中存在侥幸的心理,因而使得现场管理者安全意识松懈,甚至抱有应付了事的的思想。使得现场管理考虑不细致,细节不够到位,同时现场的监督检查也是应付了事,形式主义情绪严重,致使安全管理生产制度成为一纸空文。(2)管理思想不够科学。煤矿的开采需要正确的思想作为安全开采的指导思想,但是一些煤矿的管理人员在思想上仅重视开采的效益,以及一味追求生产效率,对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没有充分的重视。同时一些地方政府管理部门也存在急功冒进的思想,追求政绩,从而忽视了安全,最后总导致了安全事故的发生。(3)煤矿安全生产相关投入较少。煤矿的开采是一个暴利的行业,但是其中伴随的风险也极大。我国在煤矿开采中的投入相对较少,尤其是在安全作业、生产装备以及安全防护方面的投入较少,而我国煤矿采矿有许多是私营企业,他们的投入则更加稀少。(4)采矿人员安全意识有待提高。我国煤矿采矿现阶段主要由人力完成,而人员也主要是以农民工为主,其文化水平较低,安全意识较为薄弱。(5)管理部门法制不健全,处罚力度不够。我国在煤矿采矿方面已经制定了许多条例,但是,仍然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新形势要求。同时地方管理部门在检查中已经发现许多煤矿安全问题,但是地方保护色彩浓厚,小煤矿花钱就可以避免处罚,同时管理部门处罚手段仅限于整改以及罚款等,威慑力度不足。(6)自然灾害严重,矿区地质条件较差。我国矿井地质条件较差,煤炭埋藏一般较深,稳定性不够,并且地质构造复杂,井下多瓦斯、地下水、煤尘等。据了解我国高瓦斯矿井占总矿井的48%,为世界煤矿瓦斯最严重的国家。

3、安全管理的措施

(1)完善管理法律法规。我国相关部门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加快制定符合时展的安全新式,在新时期做好煤炭安全生产的法律约束工作。同时加大违法企业的处罚力度,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企业和地方部门严格执法,从重执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以及经济责任。(2)明确责任制度,完善监管体制。煤矿安全生产必须落实到每一个责任人的身上,从细节抓起。要做好监督管理,建立中央部门的垂直管理体系,将地方的监督与管理区分开来,并建立相关监督机构,或者引入社会力量进行监督。对煤矿安全工作做到公开透明,并进行社会曝光,增强社会的监督作用。(3)加强思想转变,强化安全风险意识。煤矿安全管理主要在于管理人员的现场管理中,因此,对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强化,灌输风险意识将大大地改变现场安全管理松懈的情况。同时做好企业在效益与安全方面的平衡指导,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没有安全就没有煤矿采矿的效益。(4)加大科技资金的投入力度。国家重点建设和培养相关研究部门,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基地,将相关研究成果积极地运用于煤矿安全生产中。同时创新管理体制,结合实际情况积极研究安全生产的新方式,开发新的安全设备,对作业以及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处理进行相关投入研究和人员培训。

4、安全事故防范的措施

煤矿安全事故的防范是一项较为困难的事,不仅因为事故的易发性,同时也由于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多种多。在实际操作中,要切实注意一下几点:

(1)在现场采矿中,加强设备工具的检查力度。现场管理者要对进行井下作业的人员进行相关工具的检查,并对井下工具进行安全维护,对可导致任何事故的机械、工具、物品进行防火、放电处理,将隐患提前消除。(2)对基层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灌输安全意识。企业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定期对井下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对井下机械操作、工具的正确使用、地质条件的认知以及灾难发生是的处理和避难方式等进行培训。(3)建立科学合理的井下作业系统。企业要事先对矿井内部基本情况做好勘探记录,并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研究,建立完善科学的分析系统,对事故进行提前预知,从而可以使企业和相关人员做好事前防范。

5、结语

我国煤炭采矿行业的安全事故频发由多种原因而导致的,主要是自然原因和认为因素,做好新时期煤矿安全管理是摆在相关管理人员面前的重要问题。安全事故事关人民生命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和谐,相关企业在进行井下作业时,有必要提前对可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作全面的、仔细的检查,做好安全事故的防范工作。

参考文献

煤矿安全处罚条例篇5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

该局对依法行政工作高度重视,坚持以依法行政作为一项工作的原则和要求,以依法行政统筹全局工作,层层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年度与各科室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督促严格落实,并严格考核,2009年为进一步推进我局依法行政工作,加大法制、诚信、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力度,促进全市煤炭系统依法行政工作向法制化、正规化迈进,该局按照市法制办的要求制定了《*市煤炭工业局2009年依法行政工作安排意见》【平煤(2009)41号】,今年以来,局党组以及局领导班子,对我局依法行政工作长抓紧不懈,细致指导,有力地推动了该局依法行政工作。

二、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情况

(一)为规范行政执法工作,该局专门建立了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和行政目标管理制度,行政执法责任内部考评评议制度等有关制度。年初,该局将行政执法工作作为年度目标管理的重点,与煤矿安全执法大队负责人签订执法目标管理责任书,对执法工作完成情况、执法责任落实情况作为衡量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并由局法制科组织了法律知识考试,同时对局机关行政执法资格证进行上报。由于该局对执法工作高度重视,执法队伍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法制意识、廉洁意识、责任意识”,使执法人员在日常执法过程中始终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进一步规范了行政执法行为,执法大队开展工作以来,未出现一起行政诉讼案件,执法人员无一人因廉洁问题被举报查处。

(二)认真落实行政处罚自由裁量阶次制度。为规范执法行政执法工作,该局按照市政府法制办的有关要求,结合行业工作实际,专门对涉及本部门行政执法工作的《煤炭法》、《矿山安全法》、《乡镇煤矿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的特别规定》(国务院第446号令)、《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严厉打击非法和违法生产煤矿遏制重大事故的决定》(豫政【20*】48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处罚条款逐项进行详细梳理,结合执法工作实际制定了数个处罚阶次,以正式文件上报市政府法制办,制定了《*市煤炭工业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制度》和《*市煤炭工业局行政处罚自由栽量权执行基准》,在煤矿违法行为规划为轻微、一般、严重等阶次的基础上,细化、量化相应罚款数额,作为实施行政处罚的标准,并在日常执法过程中认真遵照执行,使该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行政规范在法律框架之内和合理幅度之内,保证了行政执法活动高效进行。此外,按照市政府法制办要求,还制定了行政执法首查整改制度、行政执法目标管理制度等多项制度,并将使用率高的法律法规、自由裁量权执行基准及执法文书式样汇编成书,使行政执法工作得到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三)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按照市政府法制办要求,市局组织了全体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和相关业务知识的考试并对行政执法证进行了审核、换发,同时严格禁止无行政执法资格人员进行行政执法;为进一步提升了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规范了行政执法行为,不断推进行政决策的法制化、科学化、民主化,进一步增强该局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专门邀请了河南省能源发展局副处长孙耀霖、市政府法制办科长洪志勋为八个县(市、区)煤炭局主管法制、执法工作的副局长,执法队队长和执法业务骨干,市局有关科室人员,市煤矿安全执法大队全体人员执法就行政执法业务知识和煤炭法律法规等问题进行了专项培训。

(四)强化行政执法责任追究。该局不断完善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责任考核和民主评议考核、奖优罚劣、激励约束等机制。对群众举报、新闻媒体曝光、上级交办或其他部门转办,以及执法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法执法行为,要严格按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95号)和《河南省行政执法责任追究试行办法》(豫政(2007)1号文件)的规定,严格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进一步加大对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力度。

(五)煤炭法制建设不断加强。以“五五普法”和《纲要》颁布5周年等法制宣传活动为载体,采取出动宣传车、悬挂横幅、举办培训班等形式,突出法制宣传主题,对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进行大力宣传,共展出牌板60多块,发放宣传材料5000多份,营造了全局干部职工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六)积极探索服务煤矿企业新举措。为进一步做好当前安全生产工作,该局不断加强分类管理,为煤矿提供优质服务。一是坚持“一保一打”,保证对复工复产服务到位,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矿井,维护煤矿安全生产秩序。要加大复工复产工作力度,尽快纳入正常管理。对市局批准的第一批复工复产矿井,要召开矿长会议进行大力支持和宣传,由市煤炭协会牵头,组织专家在验收、设计、办证等方面加大对复工复产矿井的指导服务力度,形成支持先进,控制中间,打击落后的氛围。二是“三个限制”:对省验收组没有定性的煤矿,要严格执行入井人数不超过5人的规定,只允许通风、排水;对技改没完成的煤矿,严格控制入井人数;对三个月内采矿证即将到期的煤矿,严格控制工作头面、入井人数和火工品供应,严防煤矿违法违规酿成事故。三是抓好“三个督促”。对“六证”齐全矿井,要督促在六月底前按程序进行复工复产,督促技改未完成矿井限期完成,督促技改已完成矿井限时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等有关证照后按程序复工复产。要加强“雨季三防”、监测监控管理等工作,确保查出的隐患整改落实到位。

三、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1、由于工作开展时间短,队员的业务知识、工作经验、执法水平还存在一些不足,对有些法律法规条文掌握不够准确,理解不透彻,运用不够熟练,有待进一步提高。

2、执法程序、文书制作不够规范,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3、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制度落实备案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煤矿安全处罚条例篇6

为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环境权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现就加强我县煤矿企业环境管理有关事宜安排如下:

一、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

各煤矿企业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制度,对新、改、扩建项目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和市及我县有关规定,组织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环保部门审批,在取得环保部门核发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批准书后方可开工建设;在建设或运行中出现与环境影响评价结论重大不符的负面环境影响的,应当组织进行环境影响后评价;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存在重大环境安全隐患以及产生重大不良社会影响的,应当停止建设或运行,并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全县凡未取得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准书的煤矿企业,必须立即停止建设或生产;已经取得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准书的煤矿企业,必须在年8月31日前将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批准书和环境保护设施的设计图说报县环保局备案。

二、严格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管理

各煤矿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三同时”制度,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批准书的规定,完成环境保护设施设计,并于开工前将环境保护设施的设计图说报环保部门备案。环境保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步建成,并按规定向环保部门申请验收,经验收合格后,主体工程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全县凡正在建设中的煤矿企业,必须按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批准书和环境保护设施的设计图说的规定建设环境保护设施,并经审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后,主体工程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已经建成投产但未经环保部门进行环境保护设施验收的煤矿企业,必须按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批准书和环境保护设施的设计图说的规定对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进行检查和整治,并于年10月31日前报审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保部门申请验收,逾期不申请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一律停产整治。

三、严格排污申报和排污许可管理

各煤矿企业必须按照国家和市及我县的有关规定,于每年1月1日至1月15日向县环境保护局申报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并提供有关资料;产生危险废物的,还必须同时报送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各煤矿企业必须按规定申请领取排污许可(临时许可)证,并按排污许可(临时许可)证规定的种类、因子、数量、浓度(强度、活度)、最高限值及排放方式、去向、时间等排放污染物。

四、严格落实煤矿企业污染防治的主体责任

各煤矿企业必须切实承担污染防治的主体责任,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在生产建设活动中产生的废水、废渣、粉尘以及噪声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1.切实加强固体废物管理。煤矿企业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掘进废渣、煤矸石和生活垃圾。各煤矿企业应该采取措施对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加以利用;对暂时不利用或者不能利用的,必须严格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批准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建设贮存设施、场所,安全分类存放,或者采取无害化处置措施。建设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的设施、场所,必须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关于选址、设计、运行管理的有关规定。禁止随意倾倒、堆放固体废物。各煤矿企业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进一步做好煤矿矸石山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煤安监调查〔〕15号)、《关于印发〈煤矿矸石山灾害防范与治理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安监总煤矿字〔〕162号)、《市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aQ-)和《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6号)等有关法规、标准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落实煤矿矸石山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加强对煤矿矸石山的安全管理,切实做好自燃、滑坡、崩塌的安全防范工作,确保不发生因生产安全事故引发的次生环境污染事故。对停用或废弃煤矿矸石山的安全管理应由原煤矿企业负责。对关闭煤矿企业,其已停用或废弃煤矿矸石山的安全管理由县煤管局负责,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关闭煤矿企业已停用或废弃煤矿矸石山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引发的次生环境污染事故。各煤矿企业对煤矿矸石山等工业固体废物贮存设施停止使用后,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进行封场,并符合关闭与封场的环境保护要求,防止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切实加强煤矿废水管理。煤矿废水主要包括井下废水和生活污水,各煤矿企业必须严格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批准书的要求,建设水污染防治设施,经处理后达标排放。一是严格执行《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不得超标排放。二是新建煤矿在设计中,应优先选择矿井水作为井下生产用水、消防用水和绿化用水等。三是对于高矿化度采煤废水,应根据实际情况深度处理和综合利用,高矿化度采煤废水用作农田灌溉时,还应该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规定的标准。

3.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各煤矿企业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市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市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渝财建〔〕41号)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履行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的义务,加强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改善矿山生态环境。同时,必须按照国家关于建立矿区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的相关规定,向国土部门作出书面承诺,缴纳预提保证金,并按国土部门的要求开展并及时完成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工作,减少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在停办、关闭、闭坑前,必须履行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义务,完成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工作,提出矿山闭坑报告及有关安全隐患、土地复垦利用、环境保护的资料,并经国土部门验收合格。因违法受到行政处罚或者因其他原因终止采矿的,不免除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义务。采矿权转让的,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的义务同时转让,采矿权受让人应当依照履行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的义务。

五、加强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处置

各煤矿企业是环境风险防范的责任主体,应当按照以下规定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一是进行环境风险评估,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将评估报告和应急预案报县环保局备案;二是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环境事件,建设相应的应急设施,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物资和器材,组织人员进行培训和应急演练;三是建立环境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排查环境安全隐患,定期检测、维护有关报警装置、应急设施设备,确保正常使用。当前,各煤矿企业应严格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煤矿矸石山灾害防范与治理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安监总煤矿字〔〕162号)、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进一步做好煤矿矸石山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煤安监调查〔〕15号)、市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加强煤矿矸石山隐患治理工作的通知》(渝煤安监监察字〔〕226号)等规定,切实加强煤矿矸石山灾害防范和治理工作。

六、加强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

县环保局负责对全县煤矿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国土房管局、县安监局、县煤管局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对煤矿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县环保局、县国土房管局、县安监局、县煤管局等县级相关部门要建立环境安全联动工作机制,通报隐患排查情况,增进信息共享,开展联合执法,对可能引发次生环境安全事件的安全生产隐患实行挂牌督办,并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后督查。具体职责如下:

1.县环保局。负责对全县煤矿企业新、改、扩建项目执行环评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情况、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制定及落实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对未依法报批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擅自开工建设的煤矿企业,应责令停止建设,限期补办手续,逾期不补办的,依法进行处罚;对未将环境保护设施的设计图说报环保部门备案的,应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依法进行处罚;对需要配套建设的水污染防治设施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设施未建成、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就擅自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煤矿企业,依法进行处罚;对擅自闲置、不正常使用或者拆除环保设施、场所的,应责令限期改正,并依法进行处罚;对未按规定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的,依法进行处罚。

2.县煤管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煤炭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68号)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对煤矿企业环境保护监管职责。对未取得环评审批文件和环境保护竣工验收批准文件的煤矿企业,不予核发或换发煤炭生产许可证;对已取得环境保护竣工验收批准文件,但在生产过程中其环保设施发生重大变化,经整顿改进后仍不符合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的煤矿企业,应吊销其煤炭生产许可证;要强化对煤矿企业煤矿矸石山特别是已关闭煤矿企业停用或废弃煤矿矸石山的安全监管,将煤矿矸石山灾害防范与治理列入监管执法内容,防止出现煤矿矸石山垮塌灾害事故,确保不发生因安全事故引发的次生环境污染事故。

3.县国土房管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和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市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渝财建〔〕41号)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履行对煤矿企业环境保护监管职责。对未取得环评审批文件和环境保护竣工验收批准文件的煤矿企业,不予核发或换发采矿许可证;对煤矿企业提出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任务;对煤矿企业分期恢复治理工程应当组织县环保局、县财政局等部门验收合格后,才能上报市国土部门复查;对煤矿企业恢复治理项目验收不合格的,应商县环保局责令限期恢复治理;在办理煤矿企业闭坑手续时,应组织县环保局、县财政局等部门对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工程进行验收,并对矿山闭坑报告及有关环境保护的资料进行审查,经验收合格的,方能返还预提保证金;煤矿企业未履行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义务或者验收不合格,逾期不进行恢复治理或者恢复治理后仍达不到要求的,应商县环保局通过公开招标等方式,使用预提的保证金实施恢复治理。

煤矿安全处罚条例篇7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改革和强化非煤矿山行业监管工作的实际出发,将安全管理、市场管理和税费征缴管理有机结合,改进税费征缴方式,强化依法监管措施,优化政府服务职能,促进非煤矿山行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总体目标和原则

(一)总体目标

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和手段,全面有序征缴非煤矿产品税费,确保非煤矿产品税费不流失、应收尽收,促进非煤矿产品有序开采、有序加工、有序经销,打造矿产业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实施原则

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通过税费征缴方式的改革,有效解决安全投入欠账较多、监管力量配备不足和技术装备短缺落后等问题,促进非煤矿山安全基础建设,全面提升安全监管水平。

坚持依法监管的原则。通过税费征缴方式的改革,严格按照国家、自治区、市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实施环境保护、整合矿产资源、治理安全隐患、规范税费征缴。

坚持优化服务的原则。通过税费征缴方式的改革,将过去实行的“定额估算、分散征缴”方式,改为“设站管理、集中征缴”,并对非煤矿山行业的安全、生产、销售、税费征缴实施一体化管理,将部门的单纯监管转变为服务式监管,进一步优化政府对企业的服务功效。

坚持优化财政收入结构的原则。通过税费征缴方式的改革,进一步优化财政收入结构,提高地方财政收入比重,壮大地方政府对企业的扶持力量。

坚持“三个统一”的原则。通过税费征缴方式的改革,进一步协调企业利益关系,疏通市场供求渠道,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均衡企业税费负担,规范企业经营行为,达到统一市场管理、统一税费标准和统一票证核算的目标。

坚持资源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原则。通过税费征缴方式的改革,进一步提高企业自觉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积极性,有效防止无证开采、盲目开采、违规开采行为。

三、实施对象

全区未纳入集中征缴税费的非煤矿山企业。主要矿种:石灰石、铁矿石、硅石、石英石、高岭土、砂石粘土、石膏等。

四、实施措施

(一)机构设置

由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建并管理区非煤矿山管理站。管理站下设办公室、安全监管股、规费征缴股、财务股、稽查队,规费征缴先期设立10个征费站。

(二)非煤矿山管理站内设机构的职责分工

办公室:负责站内的政务、事务、财务和后勤保障工作;

安全监管股:负责企业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以及组织、协调、指导、服务;

规费征收股:负责按照“一票制”的方式,按规定向企业发放票据;向下设的各征费站分发补差票据并对各站点进行管理,办理结算和清缴手续;根据各企业所在位置进行分组,对未纳入征费站监管的企业进行产量和销量核算,并根据核算结果向这些企业开展征费业务。

财务股:负责非煤矿山管理站内部帐目,从上级部门领取票据以及向各业务部门分发票据。

稽查队:负责规费稽查,以固定和流动相结合的方式负责对非煤矿产品销售数量的核查,监督查处偷逃规费行为。

征费站:负责在各自站点按规定开展征费业务。

(三)非煤矿山管理站主要职能:一是负责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规程和技术标准在管辖范围内的宣传贯彻;二是配合协调非煤矿山行业的市场管理、经营秩序整顿、采矿秩序整顿、环境污染治理、资源整合和开发利用;三是负责非煤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四是配合有关部门对非煤矿山企业实施行政管理,为政府指导企业提供决策依据;五是协调非煤矿山企业外部关系,具体负责政府对企业的指导服务。

五、具体工作方法

非煤矿山管理站采用设站征费与核查定额征费相结合方式。

(一)将尽可能多的企业纳入站点征费范围内,因地理位置和交通因素确实无法纳入站点征费范围的由规费征收股负责,对企业进行定额征费。定额征费的方法采取企业自己申报和到企业核算相结合的方法,核准企业的产量和外销量,然后对该企业实行定额征费。实行定额征费的企业在运输非煤矿山产品时须随车携带由区安监局出具的销售证明书,以备查验。区内合法非煤矿山企业要向非煤矿山管理站申领“销售证明书”,作为矿产品运输依据。核算的定额将根据市场情况和企业经营状况不定期进行调整,企业需要调整的也可以向非煤矿管理站规费征收股提出申请,征费股对提出申请的企业进行重新核算后作出调整决定并上报非煤矿山管理站领导班子批准。

(二)纳入征费站范围企业的征费办法

非煤矿山管理站对所有规费征缴项目均通过“一票制”的方式核准数量。由区财政部门统一监制或印制票据;非煤矿山管理站按照票面数量和收费标准将票据发放给符合管理要求的企业,并向各稽查分站分发补差票据;凡达不到安全生产基础条件、未按有关规定实施环境治理、资源整合、技术改造的企业,不予发放票据,其产品不准销售或向外拉运;达到管理要求的企业,按照实际发货量计算,向产品购买方或使用方出具票据后,由稽查分站复磅、验票,对复磅后发现数量不足的,由稽查分站当即予以补差。

(三)对企业交费的监管

非煤矿山管理站稽查队对纳入征费范围的非煤矿山企业的交费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1、对未纳入征费站的定额交费企业主要是对企业的销售发票进行核查,并在我市通往市外的主要公路上进行巡查。企业在向非煤矿山征费站申报外销时,必须如实申报,不得弄虚作假或隐瞒不报。企业运往市以外的运输车辆必须随车携带该企业的外销证明和销售发票。稽查队在对企业进行发票核查或公路巡查时,一经发现违规行为将对该企业进行销售收入1—3倍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将停销产品3个月,直至上报区人民政府对该企业处以责令停产的处罚,并通知公安部门停发火工品。在公路巡查中若发现无企业证明的运输车辆,即行暂扣并对委托该车辆运输的非煤矿山企业进行处罚。

2、对纳入征费站征费的企业主要通过各征费站进行监督。企业的运输车辆必须随车携带外销证明书。销往市内的必须出具销售企业的发票或相关证明,持有外销证明书的车辆各征费站通过对运输产品的称量,防止企业少开多拉等行为。发现超出销售证明书所载的吨位的,现场补齐差价后放行,非煤矿山管理站稽查队发现跑车或偷逃规费等违规行为,除对稽查分站当班业务人员追究责任,按规定实施处罚外,还将对发货企业酌情予以销售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处罚,情节严重的将停销产品3个月,直至上报区人民政府对该企业处以责令停产的处罚,并通知公安部门停发火工品。对不按规定接受验票计重、不服从管理、聚众闹事,人为损坏监控系统、计量设备和办公用具,或侮辱、诽谤、殴打征管人员的,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稽查队将对纳入征费站的企业进行核查,从源头上监管企业的销售行为。

3、对非煤矿山管理站工作人员的管理。非煤矿山管理站制定严格完善的管理制度,一经发现贪赃枉法、的工作人员将依据制度作出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报区纪检监察部门处理。

六、税费征收部门、项目、依据及标准

(一)收取税费部门、项目、标准

1、国家税务局

项目:增值税。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标准:销售收入的6%。

2、地方税务局

项目:资源税、所得税、水利建设基金、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印花税。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暂行条例》、《自治区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实施细则》、《自治区地方教育附加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国务院《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

标准:

a.资源税:砂石:3元/立方米;砖瓦粘土:3元/立方米;硅石:3元/吨;石灰石:1元/吨;铁矿石9.9元/吨。

B.所得税、水利建设基金:

上述矿产品全部按销售价格的2%计算征收所得税;按销售价格的0.1%计算征收水利建设基金。

C.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

城建税按应纳增值税的5%计算征收;教育费附加按应纳增值税的3%计算征收;地方教育费附加按应纳增值税的1%计算征收。

D.印花税:

销售收入和购进金额的80%合并计算按0.03征收印花税。

3、国土资源局

项目:矿山资源补偿费。

依据:《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

标准:产值的2%。

4、水务局

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费。

依据:《自治区水土流失防治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标准:产值的5%-10%。

5、环保局

项目:排污费。

依据:国务院《排污费征收管理办法》。

标准:每年由市环保局统一核定费用。

6、林业局

项目:育林基金。

依据:《自治区地方煤矿造林费用提取及使用管理办法》。

标准:每吨0.1元。

7、残联

项目: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依据:《自治区地方税务机关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管理办法》。

标准:应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上年末在职职工总人数×1.5%-单位已安置残疾人数)×单位所在地统计部门公布的职工上年度平均工资额(保留两位小数)。

8、林技站

项目:草原养护费。

依据:《自治区草原养护费征收管理办法》。

标准:每立方米2元。

(二)按矿种分类核定的境内销售矿产品税费征收参考标准

根据我区目前尚未纳入集中征缴税费的非煤矿山企业经营状况,以及近期市场运营情况,对部分非煤矿产品暂定下列征收参考标准,随着物价和政策变动将及时对征收项目和标准作出调整。

1、铁矿石44.23元/吨。其中:国税15元/吨、地税11.63元/吨、资源补偿费4元/吨、排污费3元/吨、水土流失防治费8元/吨、育林基金0.1元/吨、草原养护费2元/吨、残疾人就业保障金0.5元/吨。

2、磁铁矿料24.653元/吨。其中:国税7.2元/吨、地税6.453元/吨、资源补偿费2.4元/吨、排污费1.5元/吨、水土流失防治费6元/吨、育林基金0.1元/吨、草原养护费0.5元/吨、残疾人就业保障金0.5元/吨。

3、石灰石(不含石灰销售额中的其它工厂成本)8.222元/吨。其中:国税1.8元/吨、地税1.822元/吨、资源补偿费0.6元/吨、排污费1.5元/吨、水土流失防治费2元/吨、育林基金0.1元/吨、草原养护费0.3元/吨、残疾人就业保障金0.1元/吨。

4、石英石12.286元/吨。其中:国税2.4元/吨、地税4.086元/吨、资源补偿费0.8元/吨、排污费1.5元/吨、水土流失防治费3元/吨、育林资金0.1元/吨、草原养护费0.3元/吨、残疾人就业保障金0.1元/吨。

5、高岭土16.046元/吨。其中:国税3.9元/吨、地税4.746元/吨、资源补偿费1.3元/吨、排污费1.5元/吨、水土流失防治费4元/吨、育林基金0.1元/吨、草原养护费0.3元/吨、残疾人就业保障金0.2元/吨。

煤矿安全处罚条例篇8

一、“违章就是事故”理念提出的背景。

当前在煤矿生产中,安全生产是由人、物和环境共同组成的综合系统。衡量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不是管理最强的地方,而是管理中最薄弱的环节,“违章”就是木桶理论中的“短板”,直接影响到安全生产。

违章现象屡禁不止。违章成为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隐患,煤矿事故发生后最大的损失是生命,违章行为引发事故的后果直接危害职工家庭幸福、经济收入、集体荣誉、企业稳定、社会和谐等。每个矿工都曾反反复复接受过安全教育和培训,但是现场违章现象却时查时有,有的造成了严重后果,有的虽然只引发了小事故,使违章者被处以罚款或纪律上的处分,却没有在思想上引起重视,过一段时间就淡忘了违章教训;有的违章没有被发现,违章者在思想上产生侥幸心理,形成习惯违章,给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

违章是发生事故的前提。安全的死敌就是事故,而造成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违章”。违章就是违反安全管理制度、规范、章程,违反安全技术措施及规程要求所从事的活动。海恩法则告诉我们,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起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而这些事故隐患绝大多数都是出于违章造成的。根据对全国每年上百万起事故原因进行的分析证明,95%以上是由于违章而导致的。违章是发生事故的起因,事故是违章导致的后果。

二、“违章就是事故”活动的具体内容。

本着“安全为天、从严治矿”的原则,矿及时出台了《关于开展“违章就是事故”大学讨论活动的通知》、《矿“违章就是事故”处罚规定》等有关文件,根据“三违”的违章情节和严重程度将“三违”划分为三类95条,对每一生产环节、每一道生产工序中的可能出现的“三违”行为进行了严格规定,第一类属于一般“三违”,第二类属于较严重“三违”,第三类属于严重“三违”,分类分级对“三违”相关责任人进行建账处罚。为鼓励每一名职工能检举、查处、制止违章,矿每季度对有关人员适当奖励,为鼓励“三违”人员违章后不再违章,矿规定如果连续3个月无违章行,返还其“三违”全额罚款。连带人员的罚款根据本单位季度“三违”次数降低比例适当进行返还。

三、开展“违章就是事故”活动步骤。

1、广泛宣传发动,使职工知其意,不愿违章。进入年以来,矿在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矿内广播、橱窗、黑板报、《信息》、局域网等宣传媒体,深入持久地宣传“违章就是事故”的理念,各区、队会议室都张贴“违章就是事故”等宣传标语,制作“安全寄语”版板悬挂在井下,提醒每一位入井员工时刻不忘安全,并经常性地开展安全知识有奖竞赛活动和班前安全知识问答活动。他们还印制了“违章就是事故”的事故案例下发到每位职工手中。另外,他们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牌板、标语等多种形式对企业安全文化进行广泛宣传。各职能部门也不定期组织开展事故分析会、班前安全培训、安全心连心文艺演出和“小手拉大手、安全伴我走”等活动,形成了不间断的安全宣传氛围,使全矿员工的安全意识不断增强。在矿区内营造了浓厚的反“三违”、预防事故氛围。责任明确、层次清晰、保障有力、落实到位的安全宣传教育网络,在职工充分了解了“违章就是事故”活动的意义,构筑了牢固的安全防线,实现“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

2、深入讨论学习,使职工增其智,不会违章。各区(科)、队在宣传发动的基础上,通过安全例会、“每周一课”、班前会等形式,联系工作实际,组织干部职工讨论学习典型“三违”案例、矿建矿以来及公司年事故案例、岗位作业标准、《矿“违章就是事故”处罚规定》,引导职工规范作业行为,对照各工种操作规程,反思自己在日常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查找不足,清醒地认识到“三违”的危害性,牢固树立“违章就是事故”的理念,做到按正规循环作业,上标准岗,干标准活。按照“实用、有效”的原则,在全矿范围内开展了以安全培训为核心的活动,组织员工学习煤矿安全生产方针和法律法规、煤矿安全规程、矿规矿纪、劳动保护与劳动合同、典型事故案例分析、自救互救与创伤急救等11个方面的制度和知识。矿通过培训与自我教育,使每名员工真正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技能,熟知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和识别方法,提高了员工杜绝和预防“三违”的能力,形成一道安全防线。

3、强化三违查处,使职工明其理,不敢违章。三违不除,矿无宁日,矿要求纠正违章必须就是要通过从严考核,使违章者及有关人员都有切肤之痛,把教训牢牢记心中,永不再犯。对违章指挥作业的干部或因管理性违章而造成作业人员违章的领导加倍处罚。矿要求各级干部必须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坚决克服“三乎”、“三惯”思想,深入现场,狠抓人的行为规范,切实解决现场存在的问题。严格干部下井带班规定,跟班队干在下班前对工作场所进行安全确认,为下一个班做好开工准备工作,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决不能开工;矿长安全小分队、安监处小分队加大了监督检查力度,处理“三违”不留私情。对所查的问题按a、B、C级整理汇总,C级隐患24小时之内处理,暂时处理不了的隐患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对隐患不能及时治理、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整治不达标的,对领导干部要实行问责。六区(科)充分调动队、班组自身规范行为的积极性和反“三违”的主动性,奖优罚后。由区(科)技术主管监督,各队技术员对本队职工以安全知识、事故案例、操作规程为内容进行考试,不及格者严禁上岗作业。为了防止“三违”现象的发生,该矿还建立了“不放心人员”排查教育制度,对易发生“三违”的人群,特别是对不懂安全的“糊涂人”、盲目蛮干的“鲁莽人”、满不在乎的“麻痹人”、钻安全检查空子的“经验人”、探亲归来的“疲劳人”等人员进行重点帮教,一季度职工共写出保证书2000余份,矿科级干部深入班前会800余人次,矿领导参加安全例会30余人次,这些工作较好地起到了教育、警示职工的作用。

煤矿安全处罚条例篇9

安全管理制度混乱。煤矿安全管理未形成制度化、系统化,管理者意识薄弱,个人化、随意化和情绪化现象严重,导致管理缺乏系统性、标准性。如不少煤矿存在管理混乱,制度落实不力,调度困难,生产物资、设备随意堆放,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等,部分煤矿企业安全规程管理制度只表现在“纸面”上,管理维护跟不上,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如一些煤矿在发现安全隐患的情况下不但不及时采取安全措施,反而强令矿工继续下井作业。

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不够。一些煤矿岗前安全教育、培训未形成制度化、体系化,或者落实不到位,相关内容、程序和责任不完善,导致新入员工没有培训或培训不足就安排下井作业,由于工人不熟悉作业规程和作业环境,给煤矿生产系统带入不稳定危险因素,严重影响煤矿的安全生产。

安全欠账大。安全投入少,安全装备缺乏,甚至在一些乡镇煤矿仍然采用炮采等落后的开采方式,机械化程度低。据统计,我国仅国有重点煤矿的安全欠账就达到5130亿元人民币,远远落后于美国的安全技术投入。

工人流动性大、文化素质和技能低。煤矿工作环境苦、风险大、报酬低,安全管理和技术人员相对缺乏,管理层次难以提高;同时,矿工多数为农民工,流动性大,造成熟练工人缺乏、人员安全知识和技能匮乏,对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标准不了解,技术设备掌握不够,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知识不足,自我安保能力低下。

美国煤矿安全管理研究

美国煤矿生产事故发生起数少、百万吨煤死亡率低主要得益于其安全立法周密、机构运作严格、政府服务完善、技术研究先进,对美国煤矿安全生产法律和安全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后,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矿山安全与健康管理局规定了采矿业安全与健康作业的强制性标准,矿山经营者必须避免危险有害的工作条件,以防止人身伤亡事故和职业病。同时,美国事故成本非常高,一经法院认定为责任事故煤矿企业要承担高额罚款,煤矿主可能会因此而破产。

美国煤矿安全管理基本原则:①所有的井工煤矿每年必须接受四次安全检查,所有的露天煤矿每年必须接受两次安全检查;②任何人不得提前泄露安全检查信息,否则都要处以罚款或有期徒刑;③煤矿伤亡事故必须有调查报告并指明责任,蓄意违反法案的责任者要处以罚款或判处有期徒刑;④安全监查人员一旦出具错误报告的或供应商一旦提供不安全设备,均会被依法处以罚款或有期徒刑。

安全教育与培训内容针对性强、实效性高,全员培训的理念先进且落实严格。对于新入矿工下井工作前,必须接受至少40个小时的安全技术培训,同时煤矿所有职工(包括管理人员)每年都要接受至少8小时的再培训和一次应对危险培训;对于矿长、工长,必须通过州级政府机关的考核获得资格证书才能在本州煤矿工作,并且上岗后每年要接受再培训。安全培训规定性严谨,可操作性好,美国很少有一次死亡2人以上的事故发生。

美国煤矿安全生产监督机构独立性强,对死亡3人以上的煤矿事故,联邦办公室调派外地安全监察员强制性介入调查,并禁止本地安全监察员参与调查。

实行强制性工伤保险制度以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病,99%的工人可以受到联邦或州劳工赔偿法的保护,其中赔付工伤保险全部费用由雇主一方担负。同时对于生产过程中矿工发生的伤、残、死亡事故,无论责任划分在谁,雇主都要依法给予受伤害者经济赔偿,不能因责任问题影响受伤害方正常的生活。

结束语

美国先进的安全管理经验来自于煤矿事故的教训总结,事实证明其实用性很强,事故预防效果很好,所以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为了促进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和保障矿工的安全、健康,文章结合我国的实际生产情况给出以下建议:

依据近年来的煤矿事故调查报告,修改和完善《矿山安全法》等相关煤矿安全生产规章、标准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健全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和执法程序,禁止检查前事先通知,并明确执法部门间的协作关系。

为确保煤矿安全监察工作高效、健康运转,应当建立独立的安全监察体制和加强安全监察员队伍的建设。同时,以勒令停产整顿和罚款等行政处罚手段来严格处理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煤矿,加大对事故责任人的惩处力度以及提高煤矿事故死亡赔偿标准,使违法成本远远高于守法成本,迫使煤矿主动自觉增加安全资金的投入来预防事故。

树立“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安全理念,促使煤矿职工在思想上扭转对事故不可避免的误解,实现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同时,加强安全文化、安全教育和培训,建设应急救援管理体系,从而增加矿工对井下作业环境、危险有害因素和作业流程等的熟悉程度,提高矿工的安全作业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解除矿工心中的顾虑,使矿工在好的安全文化氛围中工作。

煤矿安全处罚条例篇10

这次工作会议是在全国夺取抗击“非典”全面胜利,学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掀起学习“三个代表”新高潮的时候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中共江西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和国家局召开的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座谈会议、全国深化煤矿安全专项整治现场会议精神,贯彻落实58号、60号文件,总结上半年工作,围绕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研究问题,坚持和完善工作思路,对下半年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为努力实现全年工作目标而奋斗。

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今年上半年煤矿安全监察工作回顾

今年以来,我局按照国家局和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围绕年初工作会议提出的“两个提高、两个下降、一个减少”的工作目标,对全省煤矿安全监察工作早研究、早部署、早动员、早安排,不断强化煤矿安全监察执法,做到了内部管理进一步规范严格,煤矿安全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安全状况进一步好转,组建三年来迈出了三大步。

今年1-6月,累计监察矿井1647次670处,监察覆盖率76.1%,其中:省属国有煤矿监察覆盖率100%,小煤矿监察覆盖率超过50%;查处事故隐患8247条,隐患整改率84.3%;制作各类执法文书3156份,其中现场处理决定书1372份;共责令66处次矿井停产整顿,其中省属国有煤矿7处次,责令176个次工作面(头)停产整顿,其中省属国有煤矿41个次;处罚款103万元,收缴73.2万元;查处事故55起,结案44期,期限内事故结案率100%,查处事故责任人132人,其中刑事处罚4人。

煤矿安全监察工作有效地促进了全省煤矿安全状况持续好转。在全省煤炭产销两旺,产量同比增加330万吨,增长70%的情况下,1-6月,全省煤矿安全事故55起死亡74人,同比事故起数增加7起,死亡人数减少18人,下降19.6%,其中:一次死亡3-9人事故4起,死亡15人,同比分别下降20%和33.3%;消灭了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

今年上半年采取的主要工作措施是:

1、针对“一通三防”和防治水,强化重点内容的监察。

始终牢牢把住“一通三防”和防治水这两个重点,坚持执行瓦斯治理“十二字”方针,按照《2003年国有大矿瓦斯防治重点监控实施方案》,开展“一通三防”专项监察活动,抓好瓦斯防治监控工作,严格执行“六不准”规定,没有建立瓦斯抽放系统的煤矿,责令立即建立瓦斯抽放系统,否则一律停产整顿;对存在违规串联通风及通风系统不完善的小煤矿进行重点监控,先后依法责令上官岭等一批煤矿停产整顿。

及时按照国家局有关水灾防治的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就进一步加强防治水工作提出了要求,凡是存在重大水患威胁又没有切实落实井下探放水制度、措施的煤矿,一律停产整顿;各办事处都开展了防治水的专项监察活动,对丰城市受龙溪特大水体威胁的小煤矿和上饶、铅山等县水患严重的小煤矿进行了反复监察,督促制定并实施了隐患整改措施;与景德镇市政府、省煤炭集团公司一道,遵照省政府的指示,在《乐平矿区水患调查》基础上,编制了《乐平矿区水患排除》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执行。

2、针对春节“两会”期间和事故高发月,强化重点时间段的监察。

在春节“两会”期间,省局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两次下文,对全省煤矿安全督查检查和监察工作进行部署。期间,我局组成三个检查组,深入9个产煤设区市和省属国有煤矿进行督查。同时,遵照省政府的安排,督查了景德镇市,并参加了宜春市的督查,确保了春节“两会”期间煤矿的安全生产,实现了省政府提出的“三个良好开局”(全省“两会”安全良好开局、春节期间安全良好开局、全国“两会”安全良好开局)。

针对连续两年4月份都是煤矿事故高发月的特点,把扭转4月份事故高发的局面作为2003年煤矿安全监察的硬仗来打。办事处监察员牺牲休息时间,深入井下第一线,省局监察人员分成两个检查组下矿下井进行安全监察,4月份,同比少死亡17人,下降54.8%,一举扭转4月份事故高发的局面。

3、针对曲江矿井和破产矿井,强化重点项目的监察。

依照《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认真做好新建矿井投产前安全设施的竣工验收工作,按照“原则问题不放过”的要求,对新建的曲江矿井进行两次验收后,认为曲江矿井建设工程安全条件不具备。凌成兴副省长对此十分重视,在《通报》上亲笔批示:竣工验收要严,务请安全、安全、再安全,把关、把关、严把关。6月中旬,我局严格按照省政府领导的批示精神,对曲江矿井的试生产活动再次下达执法文书,责令其不准生产。

针对有的煤矿实施破产改制过程中,出现的安全监管责任不明确、安全管理松懈、工程质量下滑等安全问题,做到超前监察。专门就加强破产煤矿企业的安全监察工作进行了研究,下发了通知,要求破产改制的煤矿企业,坚持重组和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同步进行,先落实责任再生产的原则。凡安全生产工作机构不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明确、安全管理不到位的一律停产,保障了破产改制煤矿的安全生产,避免了因安全责任制不落实、管理混乱而发生事故。

4、针对国有大矿和发生重特大事故矿井,强化重点对象的监察。

第一,办事处对全省36处省属国有矿井,平均每个矿井监察两次以上。第二,对全省22处存在特大事故隐患矿井重点监察,其中对抚州市的9处煤矿,进行了专项监察,督促其整改,争取早日消除特大事故隐患。第三,把2002年以来发生重特大事故的矿井列为回头看的重点对象,专门听取了办事处对这些矿井是否监察到位的情况汇报,研究了下一步工作方案。事故发生前,监察机构对10处2002年发生重特大事故的矿井进行了安全监察,其中5处矿井,还对后来导致发生重特大事故的隐患,针对性地下达了执法文书要求整改,事故前未监察到的3起事故矿井都是非法开采矿井。由于严肃处理了事故责任者,整改措施到位,2002年发生事故的13处矿井今年以来未再发生事故。第四,对安全条件差、事故隐患较多,且过去事故多发的丰城、乐平矿务局作为重点监控对象抓住不放,今年两局均消灭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事故,取得历史好成绩。

5、针对煤矿存在的安全问题,加大对安全投入的专项监察。

针对国有大矿安全欠帐多,投入不足导致系统不完善的主要问题,一方面强化对省属国有煤矿国债资金项目落实情况的监察,督促煤矿落实国债技术改造安全项目,另一方面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强化督促企业自身加大安全投入,双管齐下,完善安全生产系统。与此同时,积极争取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在国债资金上对我省予以倾斜,2003年申报的4个国债技术改造安全项目总投资2.8亿元,其中申请国债补助资金2.6亿元,原省属五矿也申报了5000万元的国债资金。

针对小煤矿办矿标准低的主要问题,按照《小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30条)的要求,督促深化整治,提升安全生产条件,督促小煤矿在今年底前,按照30条标准整改到位,否则,将按不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处理。凡通风系统不完善,或采掘工作面风量不足,或通风系统混乱,或随意停开风机(含局扇),或瓦斯经常处于临界状态,或井下电气严重失爆,或井下存在明火明电的小煤矿,一律停产整顿。目前,已有6个设区市的小煤矿购买自救器,5个设区市的小煤矿已装备或正在装备甲烷报警断电仪,属高瓦斯“双突”,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矿井的计划装备矿井监控系统。

6、针对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程度评估,督促煤矿搞好重点活动。

结合我省煤矿安全实际,制定安全程度评估标准,认证评估中介机构,召开全省煤矿安全程度评估工作会议,部署全省煤矿安全程度评估工作。各办事处利用下矿监察时机,牵头进行宣传、推动、督促。目前,省属国有煤矿都在进行试点,部分设区市已制定评估计划。

以“安全生产月”活动为抓手,指导、督促煤矿大张旗鼓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举行《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知识竞赛,开展煤矿安全大检查,积极整改安全生产隐患,营造人人关心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期间,省局组成3个组,由局领导带队,赴有关设区市和省属国有煤矿进行督促检查。

7、针对从业人员素质亟待提高的现状,强化安全资格培训工作。

进一步完善了煤矿安全培训体系,强化对培训机构的管理,完成了对矿长的首轮培训,加大对5大特殊工种的培训力度,并结合实际,开展监测监控人员、发生事故煤矿的矿长、特聘安全监督员的培训工作。共举办各类安全培训班110期,培训7039人,其中:培训矿长近300人,特种作业人员6400余人。

在上述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党务、纪检监察、基地建设、安全标志、设备检测、煤矿救护、档案、保密、外事、财务、和老干部等工作,也扎实有序进行,局直属事业单位的工作也取得了进展。庐山疗养院上半年开局势头良好,3、4月份营业收入同比翻番,在突如其来的“非典”面前,严防死守,苦练内功,把损失减少在最低限度;煤炭学会“三主一家”工作健康有序,发展新会员178名,深化会员管理,交流学术论文52篇,进行技术咨询和司法技术鉴定8项;煤炭工业协会工作全面起步;排水站工作也做出了成绩。

回顾上半年的煤矿安全监察工作,有5个显著特色。

一是坚持“两手抓”。在非典型肺炎的重大灾害面前,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一手抓“非典”防治这件大事不松劲,沉着冷静,从容应对,一手抓住煤矿安全这个中心不动摇,强化监察,严格执法,一举扭转了4月事故高发的局面,保持了煤矿安全好转的好势头,取得了抗击“非典”和煤矿安全的双胜利。

二是以“三件大事”总揽全局。制定监察员述职考评、执法统计分析、事故调查处理和宣传报道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了煤矿安全监察工作机制,研究制定了加强煤矿安全监察队伍建设的意见,进一步优化了办事处领导结构,强化了队伍建设。

三是工作敢于碰硬。无论是国家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还是省政府的部署,都及时贯彻落实,措施有力;工作雷厉风行,善于监察,既不放过原则问题,又不纠缠细节,既树立并巩固了煤矿安全监察的权威性,又实事求是地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凌成兴副省长在会议上多次肯表扬我局工作,并充分肯定江西煤矿安全监察局组建以来,工作扎实,作风深入,执法严格,敢于碰硬。

四是加强监察的预见性、超前意识,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在监察过程中,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紧紧围绕安全目标,将日常监察、重点监察、专项监察、安全大检查与服务于企业充分协调结合起来,抓重点、抓培训、抓装备,同时又不放松安全标志、救护协调管理、职业病防治、基地建设等工作,并及时召开党务和纪检监察工作会议,使各项工作在超前性、预见性、计划性的情况下齐头并进。

五是各部门齐抓共管。按照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社会监督支持”的安全生产新格局要求,煤矿安全监察工作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多次作出批示,得到市县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得到国土资源、煤炭行业管理、公安、工商、监察等部门以及新闻媒体的紧密配合,就煤矿民爆物品发放、放炮员等特种作业人员培训、非法生产等问题,与省直有关部门达成一致意见,并在煤矿安全监察过程中,充分信任并紧紧依靠煤矿企业,借助一切可以借助的力量,齐抓共管。

二、当前煤矿安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近两年朝好的方向发展,但煤矿安全基础还十分薄弱,问题还很多,煤矿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当前,煤矿安全主要存在5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省属国有煤矿安全欠帐多,防灾抗灾能力弱。我省地质条件复杂,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自然灾害严重,矿井简易投产后,受煤矿经济条件的影响,靠减少安全投入来维持最低限度的简单再生产,历史沉积下来的问题比较多,致使许多安全系统不完善。虽然近两年我省得到8000多万元国债资金进行安全技术措施改造,煤矿企业自身也筹措1亿多元资金用于安全投入,安全生产条件确实有较大改善,但是安全欠帐仍然很多,一些制约安全生产的系统上的大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与《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差距仍然很大,安全基础工作仍然很不牢靠,矿井防灾抗灾能力仍然很弱。据省煤炭集团公司统计,省属国有煤矿2002年仍有安全欠帐2.9亿元,其中“一通三防”方面欠帐1.84亿元。

二是小煤矿办矿水平和人员素质低。经过两年来的煤矿安全生产秩序整治工作,小煤矿的基本安全设备、设施等硬件条件上了一个台阶,但对照《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规定》差距仍然很大,对照《煤矿安全规程》差距更大。在安全生产管理等软件方面,小煤矿矿主素质普遍低下,缺乏专业技术管理人员,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低,培训不到位,安全思想淡薄,生产操作技能差。在历年全省煤矿事故死亡人数中,小煤矿事故死亡人数都占70%以上。

三是煤矿安全隐患多,整改进度缓慢。每次安全生产大检查,都能发现大量的安全隐患。江西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在日常监察工作中,2001年共查出8000多条事故隐患,2002年查出1.4万条事故隐患,今年1-6月,又查出8247条事故隐患。虽然都下达了执法文书要求煤矿整改,但由于种种原因,一些隐患一时无法整改或难以整改,隐患整改率只有85%左右;还有一些矿主不懂如何整改,导致整改不到位。

四是关闭矿井死灰复燃、非法开采难以根除。受利益驱动,一些小煤矿矿主无视法律法规,非法开采,昼停夜采,明停暗采。上次煤矿安全检查就发现70多处非法小矿在生产,有的县市非法开采现象还比较严重。在今年发生的6起重大事故中,仍有无证非法煤矿事故。

五是一些煤矿企业存在管理不严、措施不力、落实难到位的现象。在各类事故中,顶板事故明显上升,占总起数的66%,占死亡总人数的53%。尤其是一些矿主受到利益驱动,要钱不要命,突击生产,冒险蛮干,超通风能力生产,煤矿重大事故时有发生。1-6月,全省煤矿共发生4起重大事故,死亡15人,全部发生在萍乡市。

进入7月份,全省煤矿事故高发局面再次凸现,至7月28日止,7月份全省煤矿就死亡28人,同比增加10人,其中重特大事故3起,死亡19人。7月7日,信丰县永发煤矿顶板事故,死亡3人;7月18日,萍矿集团公司杨桥煤矿透水事故,死亡4人;7月26日10时30分左右,吉水县石莲煤矿(县属国有煤矿)又发生透水事故,死亡12人,重伤1人,国家局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等分别作出批示,朱怀萍副局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省煤炭行业办赶赴现场指挥抢救工作。

另外,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自身也存在人员不足、监察计划针对性不够、原则性不够强、松劲懈怠情绪等问题。这些问题通过1-6月监察指标反映出来。一是监察覆盖率,虽然略为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整体上达到了国家局的要求,但与河北、山东等10个局(覆盖率达到90%以上)相比,与“办事处主任每月下井4次,副主任6次,监察员12次”的要求相对照,仍有不小差距;二是隐患整改率,不足全国88.6%的平均水平,山西、山东等10个省的隐患整改率达到90%以上;三是行政处罚力度,收缴监察罚款不到全国平均水平167万元的一半,全国有10个省的收缴罚款在100万元以上,四川、河北、山西、湖南省收缴罚款都在300万元以上,差距太大;四是执法文书,比全国平均水平少25%。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今年以来发生的重特大事故,全部发生在萍乡办事处辖区内,大家务必引起警思。

存在的这些问题,都有待在下半年和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否则,我省煤矿安全生产持续好转的基础就难以继续夯实,煤矿事故死亡人数逐年下降的趋势就可能发生逆转。因此,我们煤矿安全监察工作必须围绕上述问题增强工作针对性,发挥创造性,力求抓出特色,抓出成效,继续开创我省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新局面。

三、下半年工作部署

按照国家局和年初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以及山西晋城座谈会精神,2003年下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国办58号、60号通知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三件大事”总揽全局,以煤矿安全监察为中心,进一步完善煤矿安全监察工作机制,围绕煤矿安全程度评估等重点工作,继续强化安全监察执法,在提高监察质量和效果上下功夫,在加大行政处罚力度上下功夫,在督促整改隐患上下功夫,在强化责任追究上下功夫,力争实现年初提出的“两个提高、两个下降、一个减少”的工作目标。

2003年下半年的具体目标是:省属国有煤矿监察覆盖率100%,小煤矿监察覆盖率超过50%,全年覆盖率达到100%,事故按期结案率100%,隐患整改率达到90%以上,8月份以后消灭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全省煤矿死亡人数同比下降。

年初工作会议部署的10项重点工作要一如既往地抓紧抓好。围绕上述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结合当前实际,下半年要突出抓好以下9项主要工作:

1、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加强队伍建设,打造一支作风优良的煤矿安全监察队伍。

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通知》,国家局和省委也作出了统一安排。最近,省局党组结合实际,制订印发了《关于在全局兴起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意见》,希望大家狠抓落实。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兴起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是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也是做好煤矿安全监察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重大意义,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精神,把握实质,制订学习实施方案,精心组织,学以致用,忌为学习而学习,要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要在推进安全生产“五项创新”上下功夫。

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强化作风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大力倡导敬业、奉献、奋斗、创新、协作“五种精神”,培育刻苦学习、求真务实、从严从细、令行禁止“四种作风”,开展创建“基层党建红旗单位”和“创建先进办事处、争当优秀监察员”活动,把省局和办事处建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勤政高效的煤矿安全监察执法机构。

要切实加强局和办事处两级领导班子建设,配齐配强领导班子,充实专业监察骨干,并以此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完善以教育为基础、以监督为手段、以制度为保障的反腐倡廉责任体系,层层落实责任。要重视做好教育防范工作,经常警钟常鸣,防微杜渐,认真加强廉洁自律教育,增强监察人员的免疫力,保证在执法过程中过好人情关、金钱关、美色关,筑起拒腐防变的思想长城。对在履行监察执法职责过程中不遵守执法纪律,索拿卡要、接受小煤矿主吃请馈赠和徇私枉法的,既要严肃追究当事人的责任,也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严肃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

要着力改善工作、生活条件,涉及切身利益的各种实际问题,可办可不办的,要抓紧办,可早办可晚办的,要立即办,切实解决监察员的后顾之忧。要加快基地建设步伐,确保年底前完成基地建设任务。

2、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两个文件精神,促进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先后发出了58号、60号文,国家局和省政府办公厅都先后进行了转发,提出了贯彻措施。省局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了研究,形成了贯彻意见,希望大家切实抓好落实。在此,我再强调几点:

一是要把这一系列文件的精神贯穿到煤矿安全监察始终中去。贯彻落实文件精神,是下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各办事处、机关各处室不但要不折不扣地执行文件要求,更要通过学习,深刻领会58号、60号文的精神实质,进一步充实和完善监察计划,明确监察重点,加大工作力度,全力以赴抓好监察执法工作。

二是要积极配合地方人民政府做好矿井的对照审查工作。58号文明确要求:由地方人民政府按照《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规定》,对煤矿逐个进行审核评估。各办事处要提高认识,摆正位置,不得喧宾夺主,更不能代替包办,要在积极配合过程中,与安全程度评估协调结合起来,与煤矿安全监察紧密结合起来。

三是要做好监察通报工作。凡是责令矿井停产整顿、停止作业(一切采掘活动)、罚款的,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在向被监察矿井下达执法文书的同时,要及时通报给地方人民政府,并提出加强和改善煤矿安全管理的建议。这样,一方面可防止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矿管理部门多头处罚,另一方面对拒不执行监察指令的煤矿,可由地方人民政府及时采取措施强制实施。

四是要妥善处理因非法生产对县乡政府主要领导行政处分的建议问题。非法开采(生产)问题,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必须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办。在监察过程中,凡是县(市)发现两处、乡镇发现一处非法(开采)生产或属“四个一律关闭”应关未关的煤矿,办事处在向地方人民政府通报、依法移送有关部门后,应及时书面报告省局,由省局统一向其上级人民政府进行通报,并提出对县乡政府主要领导给予行政处分的建议,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作出处理,同时抄报国家局备案。

五是煤矿安全监察要推进深化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省政府已再次明确,全省煤矿安全整治工作由省煤炭行业办负责,我们是配合单位。因此,要与有关部门建立必要的通气制度,加强协作配合,及时协调解决整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3、把煤矿安全程度评估工作抓好抓实,并抓出成效。

煤矿安全程度评估是煤矿安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煤矿企业自我完善安全条件的必要途径,是实现监察与管理的有效结合,是监察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保证,是深化煤矿安全专项整治的重要措施。国家局早在年初工作会议上就已部署,并把它作为今年重点工作来抓,明确要求在年底前完成。《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2003]60号)也明确要求:抓紧对煤矿等重点领域的企业进行安全评估,并确保质量与进度。因此,必须把煤矿安全程度评估工作作为下半年的重点工作来抓,各类煤矿必须进行安全程度评估工作,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克服畏难情绪,努力把评估工作抓出成效来,力争年内完成预定目标,为实现分类监察打下基础。

一是依法做好评估工作的指导与协调工作,及时解决评估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煤矿安全程度评估是煤矿企业自身必须完成的安全基础工作,是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应有的管理职责,不是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一家的事,因此必须发挥大家的积极性。省政府对此十分重视,早在6月《关于萍乡市湘东区乌岗一矿非法生产事故等四起典型案件的通报》(赣府厅字[2003]78号)就已明确,市县人民政府及其煤矿主管部门要认真抓好正在进行的煤矿安全程度评估工作。为进一步推进煤矿安全程度评估工作,省局、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省煤炭行业办将于8月底在高安市联合召开乡镇煤矿安全程度评估现场会,已请示省政府同意通知市县政府分管领导参加,省政府凌成兴副省长还将到会作重要讲话。

二是做好评估督查工作。在年底前,凡不进行安全程度评估的矿井,均按不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实行停产整顿,直至关闭,以此推动安全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是在煤矿安全程度评估的基础上,找准影响煤矿安全的重大隐患,有针对性地下达执法文书,督促整改。

4、继续强化监察执法,进一步提高监察质量和效果。

督促省属国有煤矿和高瓦斯“双突”矿井切实贯彻落实瓦斯治理“十二字”方针,按照《2003年国有大矿瓦斯防治重点监控实施方案》抓好瓦斯防治监控工作,建立重大危险源监察档案和数据库,对重大危险源实施重点监控,严格执行“六不准”,督促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瓦斯治理方案,建立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对煤矿尤其是小煤矿监察执法的重点是对照《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规定》进行监察,凡不符合《规定》之一的,均下达停产整顿的执法文书,限期整改,期限内不能达到要求的,提请县级人民政府予以关闭。

全面执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第1号令)、《煤矿安全监察行政处罚办法》(第4号令)和国家局《关于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实施经济处罚的意见》,依法加大行政处罚力度。要加大对事故责任人员行政处罚的力度,不能以追究刑事责任,尤其是小煤矿从业人员不能以追究党,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政纪处分,代替经济处罚。省局已在起草内部奖惩办法,其中就有一条,对行政处罚力度大的办事处予以重奖。

要充分利用监察设备进行安全监察,加大监察执法活动中的科技含量。要正确认识监察与安全的关系,严格监察执法将有效地促进煤矿安全;要妥善处理监察执法与地方管理部门和企业的关系,紧紧依靠煤矿企业搞好煤矿安全工作,依法行政,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要妥善处理监察深度与广度的关系,在确保覆盖面100%的基础上,强化监察深度;要妥善处理监察频率与监察效果的关系,宁缺勿滥,监察效果是监察执法活动的生命线。

要在强化日常监察质量,突出监察重点,充分发挥办事处监察主力军作用的同时,适时针对性地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监察。联合省直有关执法部门,准备在9月份开展一次全省性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并与明察暗访结合起来,促进国庆节期间安全生产;要开展好贯彻瓦斯抽放“十二字”方针、矿井提升设备、持证上岗等专项监察活动。

5、全力督促煤矿整改隐患,提高安全装备水平。

妥善处理事故隐患与督促整改的关系,要求企业整改的隐患,特别是重特大事故隐患,落实监察员责任,一查到底,善始善终。探索煤矿隐患整改复查的新办法,切实提高事故隐患的整改率。要客观地、实事求是地看待事故隐患,确定隐患整改期限,无特殊原因不能在期限内整改好隐患,就必须实施行政处罚,不能一再迁就,整改时间延长再延长。所有煤矿的安全监控系统和瓦斯报警断电仪必须在10月底前全部装备到位,其他没有到位的,一律实施处罚。凡省属国有煤矿的双突矿井,在明年一季度内未建立抽放系统、未实行抽放的矿井一律停产整顿;地方煤矿未实行瓦斯预报预测、效果检验的矿井一律停产整顿。

为加大事故隐患的整改力度,省局和省监察厅已按照明电[2002]17号文件的要求,制定《江西省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追究的规定》,正联合上报省人民政府,请求省政府批转执行。

要推动煤矿企业切实解决好安全投入问题。要把是否符合《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规定》,作为办煤矿的前提条件加以落实,严把市场准入关。煤矿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必须向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提交安全专篇,安全专篇不经审查通过,不得进行施工,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必须依法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所必须的资金投入,保证煤矿企业达到法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得以任何借口,擅自减少安全投入。

6、依法加大事故查处力度,积极配合依法打击非法生产活动。

要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依法加大事故查处力度。发生事故后,要抓紧进行调查,确保在90天内批复结案。对于重特大事故,不但要严肃查处直接责任人,而且还要按照《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省政府关于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严肃查处所有的相关环节、相关人员的行政责任,并公开曝光,做到查处一起事故,解决一些问题,整改治理一批隐患,安全管理水平得到一次较大提高。对隐瞒事故或者发生事故后逃匿的,要依法从重惩处。对于追究刑事责任的,要及时向有关部门移交有关材料。要加强对事故处理落实情况的跟踪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加以落实,维护法律的严肃性。

要积极配合打击非法生产活动。监察过程中发现了非法煤矿,下达撤出人员停止一切采掘活动的执法文书后,立即将有关情况移交给有关部门,并通报地方政府,建议依法予以关闭。同时,按照[2003]58号文件的要求,积极配合各级政府及其公安、地矿、煤炭、工商等部门,依法加大对非法矿井、死灰复燃矿井的查处、打击力度,积极配合监察部门依据赣府发[2001]17号文件要求追究有关人员失察的责任。

7、加强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全民的安全意识。

要进一步搞好安全生产新闻宣传工作。加强与新闻机构和各类媒体的合作,继续办好《煤矿安全监察动态》,引导煤矿,尤其是小煤矿征订《中国安全生产报》、《中国煤炭报》等安全生产类报刊杂志。定期公布煤矿安全生产信息,通报重特大事故情况,对存在的安全突出问题进行曝光,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努力营造人人关心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

要继续抓好煤矿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工作。一是按照分类指导、统筹规划和分级实施的原则,充分发挥培训基地的作用,认真组织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安全生产岗位资格培训、安全技能培训。在以前的基础上,完善培训机构的管理制度;组织进行对煤矿主要经营者的复训,对安全管理人员和5大特殊工种以外的特种作业人员,如煤矿救护队员等进行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把培训质量放在第一位,切实加大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二是组织好行政执法培训,努力提高监察员的执法水平。要加强对监察执法活动的检查与指导,召开监察业务研讨会,开展“规范执法案例”、“优秀执法文书”竞赛活动,举办执法文书使用讲座。当前,要把国家局新颁发的一系列规章作为学习的重点。

8、认真组织开展执行《行政处罚法》情况检查,促进依法行政。

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执行《行政处罚法》情况检查的通知要求,省局已作出部署,7月份为自查阶段,8月上旬省局检查,9月、10月省政府抽查。检查的重点是:实施行政处罚的主体资格是否合法,执法人员是否经过法制培训合格并取得有效执法证件,执法人员是否持证上岗、亮证执法;是否越权处罚,是否重复处罚,行政机关对涉嫌犯罪案件是否及时移送;是否违反法定程序实施处罚;作出罚款决定的行政执法部门与收缴罚款的机构是否分离,行政经费拨款与上缴罚款是否挂钩,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或者没收非法财物拍卖的款项是否全部上缴国库,财政部门是否向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执法部门返还罚款,是否使用省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行政处罚文书是否规范,案卷材料是否齐全,案卷归档是否符合要求。

各办事处和机关各执法处室要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端正态度,切实加强工作领导,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征求意见,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并借此机会,认真组织学习《行政处罚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进一步促进依法行政的水平。

9、加快办公自动化进程,提高煤矿监察信息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