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排查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8:16

财务风险排查方案篇1

为深入了解海南海事局财务风险现状,本研究对海事局的内设机构、分支机构和直属机构等部门开展了问卷调查,调查样本为局领导、中层负责人、财务审计、征收等与经济业务关联度较高的人员,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91份。同时,为弥补问卷调查的不足,本研究还辅以深度访谈法,单独与局领导、中层干部、财务负责人、主要业务经办人等深入交流,以挖掘海事局财务活动中存在的风险隐患。

二、实证研究

为便于研究,本文按照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等过程,对海南海事局的财务风险进行实证研究。

(一)海事局财务风险识别

财务风险识别是指在财务风险事件发生之前,运用多种方法系统、连续地识别所面临的风险,以及分析风险事件发生的潜在原因,只有正确识别出海事局所面临的潜在风险,才能进行有效应对。

1.财务风险意识识别

为了解海事局干部职工的财务风险意识,笔者选取日常经济业务中的征收、缴库、预算、审批、报销、支出等工作环节,并针对潜在的风险问题,设定了很有必要、有必要、无所谓、没必要、不清楚等体现风险意识强弱的选项。经数据处理,得到海事局财务风险意识现状的调查结果。分析发现,调查样本中选择“很有必要和有必要”的占调查人数的87%,说明绝大部分干部职工在经办日常经济业务时具有较强的财务风险意识。但调查样本中选择“无所谓、没必要和不清楚”的选项占13%,这些职工虽然所占比例较少,但表明海事局仍有少数职工财务风险意识淡薄,需引起风险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因为这些人可能就是未来风险事件的制造者。

2.财务风险隐患识别

为识别海事局的财务风险隐患,笔者对以上六项业务的工作流程和风险点进行排查,得到财务风险隐患识别的调查结果。经考量发现,征收环节的风险识别值为23,其存在风险隐患的可能性最大;其次是支出环节,其风险隐患识别值为21。依次是审批环节,其风险隐患识别值为17。这表明审批是风险的源头和关键环节,海事局需从源头上对财务风险进行事前控制。此外,报销、缴库、预算等环节的风险识别值虽然较低,但也存在不可忽略的风险隐患。

(二)海事局财务风险分析

财务风险分析是对识别出的财务风险事件,分析其发生的可能性、影响后果等,并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便为财务风险评价和风险应对提供支持。为便于研究,本文仅选取风险指标的最高值(点)进行研究,因其更能反映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造成的后果也最严重。

1.财务风险发生可能性

为考量海事局在征收、缴库、预算、审批、报销、支出等环节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经对调查数据处理,得到海事局财务风险发生可能性趋势图。深入分析发现,在被调查的六个环节中,征收业务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最大,其最高风险数值为58,这表明征收业务是风险控制的重点,也是风险排查的关键点;其次是支出环节,其发生财务风险的最高值为52,表明支出业务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较大,风险管理者需提前进行防控。从财务风险发生可能性的最高点看,缴库、预算、审批、报销环节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财务风险,只是发生风险可能性的强弱略有不同。

2.财务风险影响程度

为考量财务风险对海事事业发展的影响程度及后果,笔者对以上经济业务的调查数据进一步处理发现,在调查结果中,大部分业务的风险后果值超过了10,尤其征收风险对单位造成的影响程度最高,其风险后果最高值达到了48。这是因为征收业务直接面对的是被征收对象,易于发生权利寻租风险,风险一旦发生,不仅给海事局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也将损害行政事业单位的声誉。其次,支出和审批的风险后果最高值也超过了40,需引起风险管理者的高度关注;此外,报销、缴库、预算等环节的财务风险影响程度虽然相对较低,但也将会对海事局的事业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三)海事局财务风险评价

财务风险评价的重点是将风险分析所确定的结果与财务风险管理标准相比较,或在各种风险分析结果之间进行比较,以确定风险等级,并结合海事局领导的风险偏好或者风险态度,做出风险应对决策。本文仅采用矩阵评估法对海事局的财务风险事件进行评价。

1.风险等级和可能性

通过对海事局财务风险可能发生的事件进行调查,现将风险等级按强弱分为五级,对风险发生的可能程度也分为相应的五种程度。

2.财务风险评价

经对海事局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进行评估,按照财务风险评估矩阵对风险事件进行描述,得出如下风险事件的评价:在财务风险评估矩阵中,3号区域属于高危区,表明海事局的财务风险问题很严重,财务风险事件可能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需要彻底排查,将风险损失降低到最小;2号区域属于预警区,表明财务风险问题已达到预警级别,需要积极预防和规避财务风险;1号区域属于轻微区,表明财务风险问题较轻,甚至有些可以忽略不计。

三、研究结论

(一)存在的风险隐患

经对海事局重点业务和关键环节进行排查,并结合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发现海事局存在的财务风险隐患表现为:

1.在报销方面

部分经办人未按要求提供合规的原始凭证;原始凭证与实际业务不符;凭证审核程序不规范;不及时报销或冲账;报销环节缺乏相应的核查制度;借款长期挂账等。

2.在审批方面

少数领导对费用支出的具体事项了解不清;审批时工作太忙,顾不上详细了解;对审批的经济业务不熟悉;审批时缺乏财务风险意识等。

3.在支出方面

少数分支机构挤占专项资金;擅自扩大支出范围,提高支出标准;办理无预算、超预算支出;未经批准擅自改变资金用途;日常支出缺乏科学的费用定额标准等。

4.在征收方面

存在违规办理征收减免手续;对逾期缴纳规费的,不加收滞纳金;对少缴、漏缴规费的,不进行补征;对同种情形的征收对象采用不同的征收标准等。

5.在缴库方面

未按规定将收入及时足额缴入相应级次国库;混淆收入种类和入库级次,存在坐收坐支、截留、挤占、转移、挪用等现象;未按规定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私设“小金库”等。

6.在预算方面

部分下属单位预算编制不细,预算定额不科学;预算追加随意性大;预算编制不全面;预算编制程序不符合规范;未建立预算执行检查考核制度;预算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等。

(二)风险等级评估

结合调查数据和风险隐患排查,并与财务风险评估矩阵标准值进行对比,现将海事局财务活动主要环节所处的风险等级评估如下:

1.风险处于高危区的是征收业务

经估算其风险值为16,风险颜色同3号区域,风险等级为高,风险描述为风险很大,需引起极大关注。

2.风险处于预警区的是支出业务、审批业务和报销业务

其风险值分别为10、9、6,风险颜色同2号区域,风险等级为中,风险描述为一般风险,需引起一般关注。

3.风险处于轻危区的是缴库业务和预算业务

其风险值分别为4和3,风险颜色同1号区域,风险等级为低,风险描述为风险极小,日常工作中需偶尔关注。

四、风险预防措施

1.制定风险管理操作指南,建立风险预警体系。

结合海事局的风险管理现状和实际,需要制定一套系统的《财务风险控制操作指南》,主要内容包括:财务风险管理的环境;经济活动的经办流程;经济业务的风险点;风险事件的识别、分析和评价方法;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等级和影响后果;风险应对与控制措施等定量标准等。通过风险排查登记表,对部门或个人经办的业务程序进行风险排查,以期提前发现财务风险隐患,实现风险预警的目的。尤其,需从海事系统的重点领域、重点工程、重点环节等入手排查风险隐患,形成以积极防范为核心,强化预警管理。同时,结合海事局党风廉政制度建设,排查海事各个部门的党风廉政风险点,并进行对应的识别和防控,建立起系统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2.健全财务内部稽核制度,规范业务操作流程。

一是强化会计稽核管理。财务部门关键是严把“三关”,即凭证入口关、凭证入账关和凭证支付关。因此,须设立稽核人员和稽核岗位,凡需进入会计核算系统的原始凭证,须首先由稽核人员审核,并加盖“合规凭证”印章。二是加强票据凭证管理。财务部门应实行岗位分离,空白票据的填开、收款、审核和保管要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并按收款内容和性质使用票据,规范填写票据;对已开完的票据要及时销号,杜绝挪用公款风险事件发生。三是控制费用开支标准。按照海事局的财务制度及其相关规定,明确支出项目的开支标准和范围。按照各部门的公用经费预算,把各项费用细分到每一个事项中,形成一套完善的内部费用控制指标体系。

3.构筑财务风险控制层,防范风险事件发生。

海事单位需要构筑独立的财务风险控制层次,对单位易发生风险的经济业务进行“防、堵、查”的监督控制,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控制层次可以设计为:第一层设立事前预防,即在经济业务发生之前,严格按照审批流程和环节办理,从源头上建立以“防”为主的防线;第二层设立事中监控,即在经济业务经办的全程中融入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机制,建立以“堵”为主的防线;第三层是设立事后核查,即在会计部门规范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对其各个岗位、各项业务进行日常性和周期性的核查,建立以“查”为主的防线。

4.加强职工的法制观念,遏制风险发生根源。

财务风险排查方案篇2

2013年以来,由于传统经济增长乏力,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尚未形成,国内煤炭供需严重失衡,煤企经济效益下滑,煤炭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商业银行来说,随着国家“三去一降一补”政策逐步实施,前几年过度信贷投放的风险开始加速暴露,其中煤炭行业贷款信用风险显现尤为突出。2015年3月,a银行信贷部门因势而动,组织开展了全行煤炭行业贷款风险排查,旨在切实掌握煤炭行业信用风险现状,及时发现、及时处置煤炭行业信用风险。排查组发现,煤炭行业信用风险隐患重重,B公司问题尤为严重,具体表现为:企业停产、采矿权证欠缴价款、采矿权抵押悬空等方面。对此排查组从个案出发,解剖麻雀,以点带面,及早促进煤炭行业信用风险管控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排查效果。

二、排查过程及方法

2015年,由于国内宏观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国内煤炭市场延续了去年的下行态势,短期没有任何好转迹象,a银行所在地煤炭生产行业亏损严重,煤炭行业贷款信用风险加速显现。为此,排查组在对煤炭行业客户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煤炭生产行业为重点排查调查对象。在样本全面分析的过程中,B公司引起了排查人员关注。截止2014年年末,B公司贷款余额2600万元,风险分类为关注,贷款已逾期欠息。为切实掌握B公司信用风险真实状况,排查组多措并举,有效揭示了B公司存在的重大风险隐患。

(一)强化行业分析,精准锁定风险客户

排查组充分运用大数据思维,通过分析a银行煤炭行业贷款客户2012年至2014年财务数据发现,受整体宏观经济不景气影响,煤炭行业客户整体财务状况呈恶化趋势,客户亏损面逐年增多,销售净利率逐年下降,应收帐款逐年攀升。其中:煤炭生产行业客户亏损面达一半以上、整体盈利能力严重下降、总体经营性现金流大幅下降。为此,排查组将辖内煤炭生产客户作为审前分析重点对象,并精准锁定了B公司为现场排点目标,同时确定了外调核实B公司生产经营现状、抵押物状况为主,内部查证B公司贷款运作资料为辅的排查思路。

(二)注重内查外核,有效揭示风险隐患

a银行某经营机构于2010年发放B公司项目贷款2600万元,用于煤矿建设项目,期限5年,用C煤矿采矿权抵押,贷款余额3000万元。排查组通过“内查外核”发现B公司存在以下重大风险隐患:

一是丧失第一还款来源。鉴于B公司财务数据反映主营业务大幅下降,排查组赴B公司现场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发现B公司由于煤炭市场行情不景气,煤炭售价与成本出现倒挂,自2014年起一直停工至今,已丧失第一还款来源,导致银行贷款出现逾期欠息。

二是B公司采矿权证存在被吊销风险。排查组函询采矿权抵押备案部门得知,用于抵押的采矿权证,欠缴采矿权价款600万元,根据《物权法》、《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面临被发证机构吊销的风险。

三是采矿权换证导致抵押悬空风险。排查组函询采矿权抵押备案部门同时得知,用于抵押B公司项目贷款的采矿权证(下称旧证)已于2012年11月换发新证(下称新证),新证记载矿区面积是旧证的3倍,新证有效期限28年,旧证为30年,采矿权证其余记载均同。排查组进一步函询采矿权抵押备案部门,要求明确原证抵押备案登记对新证是否有约束力,采矿权抵押备案部门未明确告知原证抵押备案登记对新证有约束力。排查组通过查询《物权法》、《担保法》、《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并请教相关法律专业人士,得出:a银行与B公司基于旧证签订抵押合同,并办理抵押备案登记,因矿区范围发生变更换领新证,未重新签订抵押合同,亦未将新的矿业权许可证到原发证机关办理备案手续,抵押权不成立。排查组据此认为原证抵押备案登记对新证没有约束力,B公司项目贷款抵押悬空。

三、排查成效

基于B公司停产,贷款抵押悬空,丧失第一、二还款来源,呈现严重的信用风险,为此排查组出具了风险提示。引起a银行管理部门高度重视,结合煤炭行业信用风险现状,开展了煤炭行业信用风险专项治理工作:

(一)开展行业风险排查

于2015年8月组织工作组对煤炭行业贷款客户进行全面风险排查,实地排查辖内全部煤炭贷款企业,逐户访谈了相关企业管理人员,查阅了相关资料,做到排查全覆盖,基本摸清了煤炭贷款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贷款的风险状况。

(二)强化行业监测分析

一是及时掌握国家和当地政府对煤炭行业的政策变化情况,做好相关信息收集、梳理、分析工作,做到心中有数,及早防范风险。二是做好煤炭行业到期贷款监测工作,对即将到期的贷款本息,做好预判客户到期还款能力工作,因部分客户无现金流,无力还款,及时采取相关措施缓释信用风险。

(三)做实风险缓释工作

一是对煤炭行业客户采取一户一策、针对性地制定风险管控措施,分层级明确管控责任人,做到“人盯人、人盯事、人盯户”,切实做好煤炭行业风险管控工作。二是认真研判采矿权抵押悬空风险隐患,评估分析对信贷资金安全的影响,积极采取追加抵押等措施缓释风险。

通过近半年的煤炭行业信用风险专项治理工作,a银行煤炭行业信用风险得到了有效管控,及时遏制了煤炭行业不良贷款上升势头。

四、思考和启示

近年来,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a银行所在省份地质条件复杂,煤炭生产行业客户开采成本高等因素的影响,部分煤炭生产企业的经营状况整体不佳,行业客户信用风险显现。当然,煤炭行业出现的信用风险也不能完全归咎于宏观经济环境,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因部分煤炭行业客户信用风险未能及时识别并有效处置,充分反映出银行基础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通过本次排查调查得出如下启示:

(一)法人客户风险排查离不开行业分析

经验得知,国民经济行业各具有不同的行业特征,通过对一定期间行业类客户整体财务全量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反映出行业财务状况。以煤炭行业为例,截止2014年12月末,煤炭行业亏损户数比2012年末、2013年末大幅上升,平均净利润率2012年末、2013年末大幅下降。通过煤炭行业整体财务数据分析,得出煤炭行业总体偿债能力会进一步弱化,信用风险会加速显现的结论,为现场排查调查确定了排查方向和目标。

(二)真实性验证是揭示信用风险的关键

此次排查发现B公司采矿权证(旧证)与其它煤炭行业客户采矿权证格式文本明显不同,在国土资源部网站上也查不到相关信息,排查人员合理怀疑采矿权证真实性,立即对采矿权证(旧证)开展了真实性验证。一方面函询旧证颁证部门,查询旧证抵押备案登记情况,另一方面赴B公司询问了解采矿权证办证相关情况。排查组通过详尽细致的调查,完整呈现了采矿权证换证过程、缘由,及时揭示了因B公司采矿权证换证带来抵押悬空的重大风险隐患。

(三)采矿权抵押法律风险须引起高度关注

财务风险排查方案篇3

近年来,市社保中心紧紧围绕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大局,大力加强重大风险防控力度,努力提升社保服务效能,精心安排部署,全面开展风险点大排查,着力解决社保经办领域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重大风险问题,及时有效防范、化解、管控各类不稳定因素,坚持做到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抓早、抓小、抓了,将各类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确保社保基金安全。

一、基本情况

我市社会保险工作以扩大参保覆盖面为突破口,以确保社保待遇发放为中心,以提高优质高效服务为目标,以规范业务经办流程和完善内控制度为重点,以加强社保经办能力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为抓手,不断推进了社会保险经办“专业化、信息化、标准化、关联化、人性化”建设,扎实推进“三个全面取消”工作,全面提升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

截至2020年5月底,全市企业职工养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城乡居民养老、工伤、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9.63万人、5.5万人、81.49万人、14.9万人、12.2万人,征缴社会保险费分别为13920万元、35551万元、4314万元、773万元、1258万元,支出各项基金分别为63935万元、45120万元、13349万元、2827万元、9821万元。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规范岗位设置,防范经办主体风险

近年来,紧紧围绕“记录一生、服务一生、保障一生”总体要求,不断加强社会保险经办风险管理工作,将其作为全中心的重点工作来抓,建立了“一把手”负责制,分管领导具体抓,稽核科具体承办的工作机制,与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逐项查找业务科室经办事项风险,提出相对应的防控措施。强化岗位设置,对每位工作人员都设置了岗位职责和经办事项。严格授权管理,对各项业务办理均实行了严格的授权管理,责任到岗,责任到人。

(二)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内控监督,防范经办制度风险

按照“分工合理、职责明确、流程规范、运转高效”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从经办风险管理各环节入手,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和制度建设,印发了《白银市社会保险业务经办风险防控管理暂行办法》,《白银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部控制规程》,明确了组织机构控制、业务运行控制、基金财务控制、信息系统控制等内控内容,将内控办法贯穿于业务操作流程之中。建立业务痕迹保留机制、责任追究制度,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监督抽查机制和风险预测预警机制,确保内控机制有效运行。梳理关联业务,建立各险种之间业务联合监督和约束机制,以“关联业务”作为切入点重点稽核,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法,对财务部门、业务部门、待遇审批部门执行社保政策和工作流程情况进行稽核,并及时分析稽核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向被稽核部门反馈稽核意见,促进社会保险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开展常态化日常稽核,不定期开展专项稽核,着力做实参保人数、缴费基数。认真执行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支付政策,把好待遇支付关,严格核查享受待遇人员申报资料,确保资料齐全、合规。

按照省人社厅《关于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河北省养老保险基金贪污案件的通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4起贪污养老保险基金案件的通报>的通知》(甘人社通﹝2019﹞439号),开展为期5个月的基金风险排查专项行动,印发《关于开展社会保险基金管理风险排查专项整治的通知》(白社保发﹝2020﹞5号)至各县区社保中心,要求全面梳理排查基金运行风险。

(三)加强学习教育,增强抗风险意识

近两年来,我市市县(区)两级社保经办机构高度重视加强干部职工的学习教育,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干部职工学习《社会保险法》、《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规定》、《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工伤保险条例》等社会保险法律法规等文件。同时,继续强化业务知识的培训,近年来,根据社会保险业务经办能力的提升,我们组织全市社会保险经办人员进行了社会保险省集中系统经办平台培训,大大提升了业务经办能力。通过强化干部职工的学习教育,干部职工履职能力得到了提高,责任意识不断增强。

(四)梳理再造流程,加强经办管理,防范业务环节风险

2018年以来,我中心先后印发《白银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廉政风险排查防控流程图》和《白银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廉政风险排查防控工作手册》。根据“放管服”改革和“四办”要求,我中心对经办的所有经办事项及流程进行了重新梳理,认真解决社保经办工作中的堵点、痛点及难点问题,印发《白银市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第二批科室经办事项及流程》,依据现行社会保险有关法规和政策,明确社会保险经办业务划分为社会保险登记、社会保险费征缴、个人账户管理、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核发、财务管理、稽核、业务复审、内审、业务档案管理等环节,各项业务经办严格按照国家、省市经办规程依法依规经办,依法依规审核、审批,取消重复证明35项,解决堵点问题5项。

(五)执行财务规定,加强基金管理,防范财务环节风险

严格执行社保基金财务、会计、内控、内审、稽核等制度,完善财务会计操作规程,落实基金对账、信息披露、要情报告等规定,加强社保基金风险评估分析、研判和监控,及时预测、预警、预报社保基金风险状况和安全情况,确保不发生重大要情及系统性风险。按照《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的要求,制定了《白银市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财务管理内控制度》,规定了财务负责人、会计、出纳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健全财务管理内控制度11项。加强财务管理,统一使用全省a++财务管理系统记账;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转借和挪用,资金全部存入规定银行,分险种建账、分别核算,做到基金收入支出审核、复核和审批手续完备。

(六)规范信息操作,强化信息管理,防控数据系统风险

我市始终重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多次与市农行合作,先后投资近2000万元建设了五险合一的“白银市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核心平台三版)。2017年,随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整合工作的完成,参保人数信息的剧增,我局又采取“财政铺垫,社会赞助”的方式,筹集资金1200万元,购置设备,在农行白银分行建立标准社保中心机房,将我市运行的“白银市社会保险信息系统·核心平台三版”和城乡居民养老、医疗等保险数据进行了集中管理,原我局社保机房作为同城容灾备份机房使用,提高了信息系统容量和数据安全。2019年10月8日,根据全省信息化建设要求,启动了“甘肃省集中式社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目前我市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业务已切换至新系统内开展。强化网络延伸,将城乡居民医保系统向社保经办机构、定点医疗机构和乡镇、村社延伸,构建覆盖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网络平台。制定了《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办法》,《关于规范使用系统管理员账户的通知》,制定信息管理系统账号分配及授权流程,按规定设置系统操作及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和用户权限,杜绝一个人全过程操作信息系统,防止冒用他人用户名和密码进入信息系统,越权、非法进行系统操作。按规定设置政策参数,严禁擅自篡改、删除、增加业务信息或重要数据。建立数据备份机制,有关数据及相关材料及时备份,业务系统与外部互联网隔离,互联网计算机不得保存涉密信息,防止数据丢失和泄露参保人员信息数据等问题发生。

(七)加强廉政建设,提升服务质量,防控工作责任风险

根据人社部、省市有关加强作风建设的要求,制定了《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实施方案》,在全市开展了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开展了解放思想和行风建设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印发了《白银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行风作风建设大整改大改进大进步活动工作方案》等,不断改善和优化服务环境。强化干部职工教育管理,建立了周四学习制度,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和“自己讲”等方式,持续把学习各类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业务知识和党的政策方针引向深入。“请进来”,先后邀请工行白银分行、农行白银分行就文明礼仪、信息化安全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开展专题讲座3场次,提高干部职工服务意识、仪表仪态、信息安全意识和作风建设。“走出去”,选派干部职工20余人次赴人社部能建中心、省厅等机构参加党建知识和业务知识培训。“自己讲”,组织局领导和科级干部开展讲社保、讲党课“双讲”活动,目前已举办业务知识讲座40场次,“党课教育”15场次。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学习,我局形成了“领导干部带头学、支部组织集体学、干部职工自觉学、针对问题讨论学、落实任务实践学”的良好学习机制。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建立了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谈心谈话制度、党风廉政教育等制度,利用每周召开的周列会,对各科室开展谈心谈话和廉政教育。开展要情报告制度,对发生的违法违纪问题,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和省人厅进行汇报,并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有关批示,进行专题警示教育。建立白银市查处和防范社会保险欺诈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并组织召开了白银市查处和防范社会保险欺诈工作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对全市查处防范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讨论建立了全市社保基金行政监督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配合机制,对联席会议制度落实、市县(区)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及衔接程序等问题提出明确要求。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市在社会保险经办风险管理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但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工伤保险、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加大。一是自2019年靖煤公司“老工伤”人员纳入白银市工伤保险管理后,当年基金缺口近4000万元。二是机关事业单位当期已清算完的27家中央、省属单位基金当年缺口达5000万元,参保前历史欠费达2.6亿元。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大。

(二)部门间协作欠佳,信息共享难度大。一是社保经办机构与财政部门存在沟通不畅问题,导致有时社保基金发放不到位。二是与公安、医疗机构及民政等部门无法做到实时联系沟通,导致参保人员个人信息变更后不能及时更新社保数据信息,影响数据质量,同时影响参保人信息准确性,参保人员死亡后不能及时防范社保基金流失。

(三)基金监管力量薄弱。由于受编制、人力、财力等因素的影响,基金监管机构尚未健全,专(兼)职监管人员紧缺,基金监管工作经费没有保障,现有的基金稽核人员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基金稽核的方式方法仍需进一步改进。

(四)信息化工作不能适应业务工作的需要。一是省集中信息系统上线后操作流程还不流畅,造成相关业务经办时限延长。二是信息系统分割,数据资源无法共享。除企业养老、工伤、失业保险为省集中信息系统外,其余均为独立系统,数据资源未整合,导致各科室、各部门数据不共享、不对称。

四、今后工作措施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积极沟通市级财政和省厅等部门,恳请给予社保基金调剂金补助。

二是促进政府各部门间通力合作,及时有效联系沟通。加大社会保险在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互动,从而尽可能从源头上堵塞社保基金运行风险漏洞,防范社保基金流失。

财务风险排查方案篇4

关键词:跨国并购;财务风险;案例研究;风险管理

一.我国跨国并购的现状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化,在改革开放之初实施“引进来”战略的基础上,国家积极鼓励企业实现“走出去”战略[1],即通过积极的并购(包括兼并与收购)等资本运作活动,以一种较为简洁的方式获得发达国家企业在技术、管理、营销等方面所拥有的先进经验,并通过上述关键竞争要素的获取推动我国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纵观我国跨国并购的主要进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1979年—2002年)是我国海外并购的高速发展期,以中银集团和华润集团联手收购香港康力投资有限公司为代表;第二阶段(2003年—2008年)是我国海外并购的震荡推进期,这一阶段既有京东方成功并购韩国HYniX半导体株式会社从而介入国际高端显示器领域的成功经验,也有中国海洋石油公司在政治力量和公共关系的阻碍下未能并购美国优尼科公司的失败案例;第三阶段(2008年—至今)是我国跨国并购的理性回归期,这一阶段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调整期,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冲击造成了很多国际知名企业估值的降低,也为推进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提供了难得机遇,中国企业在能源、汽车、机械等领域不乏成功案例。在积极推进跨国并购的同时,这一阶段的企业并购行为趋于理性,从简单的思考“走出去”逐渐向“并购的意义何在”、“并购的协同效应在哪里”、“如何实施并购后的跨文化管理”等跨国并购的现实问题转变。

并购是一柄双刃剑,在给企业提供发展的难得机遇的同时,又形成了一系列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潜在危机。从积极的方面考虑,并购对于企业发展的意义主要体现在:第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拓展了市场的范畴,同时带来了竞争的全球化,通过并购可以帮助企业尽快介入国际市场、实现全球布局,也是企业应对经济发展变化的必由之路;第二,通过并购可以获得目标企业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品牌效应、销售网络、研发团队等关键竞争要素,可以延伸收购企业的产业链条、缩短企业在培育上述能力方面的时间,尽快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第三,通过跨国并购,可以拥有境外资源的所有权,从而为企业后续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但是,在积极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并购的过称也危机四伏。据统计,我国目前70%的跨国并购案例最终以失败告终,尽管失败的原因可以归结于政策风险、技术风险、知识产权风险、外汇风险、人力资源整合风险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财务风险始终是是否能够成功实施跨国并购的关键,有效地识别跨国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形成财务风险的集成管理体系是跨国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拟通过典型的跨国财务风险及其管理案例揭示跨国并购的主要财务风险点,进而提出规避风险的几点思考。

二.海外并购财务风险的典型案例分析

在我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的过程中,诸如吉利并购沃尔沃汽车、中国平安收购富通集团、联想并购iBm等典型并购的过程也是发生财务风险以及应对财务风险的过程,通过对上述并购案例的回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

(1)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

北欧小国瑞典拥有以其安全性享誉世界的沃尔沃汽车,1999年,处于全盛时期的美国汽车FoRt以64亿5千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沃尔沃,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福特拟出售沃尔沃的股权。彼时,2009年10月28日,来自中国的民营企业吉利汽车成为沃尔沃的首选竞购方。作为在中国市场处于中低端定位的吉利汽车,试图通过跨国并购成功运营沃尔沃这一世界知名品牌,这段跨国姻缘由于在企业匹配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并不为业界看好。按照交易结构的设计,吉利收购沃尔沃的价格为18亿美元,后续运营资金投入约9亿美元,而吉利的自由资金仅仅占到整个交易的25%左右,为了成功实施并购,吉利动用了5倍杠杆进行融资。此次并购为吉利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其中吉利集团的负债总额由2008年86亿元人民币和2009年的160亿元人民币剧增到2010年的700多亿元人民币,相比吉利集团年均15亿元人民币左右的净利润水平,此次跨国姻缘给吉利集团带来的财务负担和财务风险可想而知,吉利并购沃尔沃的案例是否能够成为跨国汽车并购除“雷诺——日产并购”案例后的第二例成功案例仍需要时日加以验证[2]。

(2)中国平安收购富通集团案例

2007年11月29日,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所属的中国平安人寿出于实现业务的全球布局以及学习世界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目的,决定启动对主营银行和保险业务的富通集团的股权收购工作。但是,由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剧烈变化以及荷兰政府和比利时政府在关于富通集团股权处置以及资产分拆等环节的介入,中国平安人寿最初设计的通过并购富通集团股权实现其在资产管理、保险等业务领域的全球布局和业务互补的设想最终以失败告终。尽管中国平安人寿的股权收购失败案例可以归结为美国次贷危机等经济和金融形势的恶化,或者可以归结为政治力量在并购过程的介入,但是,在并购决策的过程中草率的尽职调查或许才是平安人寿并购失败的根源。在进行并购前的尽职调查环节,对富通集团的财务这一并购中的关键信息,中国平安人寿仅仅通过目标公司公开发表的数据分析并购的可行性,这一做法也导致富通集团得以成功隐瞒其高达57亿欧元的债务抵押债券。因此,缺乏详尽的尽职调查工作,无法有限识别目标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而导致错误的并购决策,才是中国平安人寿并购失败的最大教训。

(3)联想并购iBm案例

联想集团是我国最大的it服务供应商,iBm是世界知名的信息服务供应商。由于个人电脑事业部在iBm中持续亏损,iBm拟作价出售其个人电脑事业部。为了在与戴尔、惠普等竞争中占据优势,并获得iBm的品牌效应和技术实力,联想集团决定对iBm的个人事业部实施并购。联想并购iBm案例在财务风险管理方面的成功启示在于:第一,在并购战略的总体设计和尽职调查阶段,联想聘请了麦肯锡作为其并购的战略顾问,聘请高盛为其并购顾问,聘请安永和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其并购的财务和投资银行顾问;第二,为了规避并购的融资风险,联想集团采取了混合支付的形式,并通过引入泛大西洋等财务集团的形式有效化解了高负债率可能导致的财务风险;第三,为了规避并购的支付风险,联想集团采取了现金支付和股权支付相结合的支付方式,通过合理的现金和股权支付比例的确定,既规避了过度依赖现金支付导致的现金流风险,也规避了过度依赖股权支付导致的控制权稀释风险[3]。

三.规避跨国并购财务风险的策略性思考

通过上述跨国并购过程中主要财务风险的分析不难发现,全面识别并且有效防范跨国并购中的财务风险是并购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财务风险管理能力也是我国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过程中亟待提升的核心能力之一。结合本文的研究成功,提出以下规避跨国并购过程中规避财务风险的策略性思考:

(1)全面系统的并购战略设计。我国政府积极鼓励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终极目标不在于通过控制权的获取成为目标企业的股东,而在于通过成功的并购运作掌握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管理、品牌和渠道资源。因此,中国企业在实践“走出去”战略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并购的战略性设计,需要认真分析并购的战略协同效应、详细制定并购的整合运作方案。全面系统的并购战略设计的意义在于:第一,跨国并购的战略设计是并购方式遴选的重要依据。概括而言,跨国并购可以采取资产并购、股权并购和企业合并等主要形式,不同的并购形式为并购方带来的税务负担、连带责任等各不相同,例如基于关键技术获取的并购战略设计可以选择资产并购的方式,基于资源获取或者产业链整合目标的并购战略设计可以选择股权并购的方式。因此,并购方需要预先清晰界定并购的终极目标,从而选择合理的并购模式,规避因并购方式的不当导致的财务负担;第二,跨国并购的战略设计是确定融资安排的重要基础。现代并购由于交易标的较高,仅仅依靠自有资金往往难以满易需求,为此,并购方通常通过投资银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形式募集资金。资金募集的方式和额度需要充分匹配并购的战略设计,在并购融资方面,既需要考虑交易的标的额,也需要根据并购战略的需要预测并购后的资金安排,从而充分评估企业自身融资能力与并购战略的匹配性,防止在成功实施并购后由于后续整合阶段资金无法保证而导致的并购失败。

(2)充分详实的尽职调查。尽职调查是指法律、会计、资产评估、投资银行等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在目标企业的协助下,对目标企业的财务数据、运营状况、法律纠纷等进行独立、客观、公允的评判,在此基础上对目标企业目前的技术能力、管理能力、盈利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估,并对企业预期盈利水平进行预测,为跨国并购决策、并购的交易结构设计、并购相关协议关键条款的设计提供客观依据的过程。尽职调查是了解目标企业真实情况的重要环节,也是规避财务风险的关键。本文所述的中国平安并购富通集团的跨国并购案例中,恰恰是由于尽职调查工作的不充分,导致中国平安需要为草率的并购决策承担巨大的财务负担。为了有效规避跨国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尽职调查工作首先需要关注目标企业内部的资产完整性、真实盈利能力、资产抵押和质押情况,从而为合理的交易价格的确定提供依据;其次,尽职调查工作需要关注目标国的劳动关系法律、养老法律、税务法律、环境保护法律等与企业运作密切相关的法律规定,从而充分估计后续运营模式可能导致的资金需求;最后,财务尽职调查工作需要与技术评估等工作密切联系,从而有效识别企业潜在的或有负债,以预先实施财务安排。

(3)灵活多样的交易架构设计。交易架构设计包括交易标的的决策、交易关键条款的设计、交易支付方式的确定等内容,合理的交易架构设计是有效规避跨国并购过程中财务风险的关键。在交易标的的决策环节,与国内通常根据资产评估价值确定交易对价的方式不同,跨国并购的过程中通常根据目标企业的息税前利润(eBit)和合理的市盈率确定交易对价,由于并购双方在市盈率倍数认识的差异,估值调整技术(或称为“对赌协议”)是解决并购双方价值差异的常用对策。为了降低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并购方可以在初始交易对价进行一定让步的基础上,通过设置较为苛刻的企业利润指标、市场占有率指标、企业盈利增长率指标等估值调整方案对初始投资进行调整,从而防止交易对价过高导致的财务风险;在交易支付方式的确定方面,可以考虑设计交易支付的关键节点,使得标的对价的分步骤支付与并购的战略意义相匹配,以此适当的延长交易对价的支付期限,通过支付期的设计,使得目标企业的真实状况进一步呈现,从而降低并购方的财务风险;在交易关键条款的设计方面,为了降低直接成为目标企业股东而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可以通过债转股等交易结构的设计,为并购方在经过一定时期的债权人安排后拥有是否成为目标企业股东的选择权,从而在经过债权人期间对目标企业的了解和考察后进一步降低并购过程的信息非对称程度,降低并购的财务风险。(作者单位:西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兰天,郭有钦,当前我国企业海外并购中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J].现代财经,2009,12:82-86

财务风险排查方案篇5

按照改革创新、惩防并举、统筹推进、重在建设的要求,以“预警在先,防范在前”为出发点,以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为核心,针对本系统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细致排查廉政风险点,把深化制度建设的要求贯穿于管权、管事、管人的全过程,努力形成制度确权、科学分权、公开亮权、实时监控的廉政风险内控机制、预防腐败信息共享机制和腐败预警机制,增强科学分析和预防腐败能力,不断构建和完善本系统保廉制度体系,为房产部门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二、工作目标

通过坚持不懈地开展廉政风险防范内控机制建设,逐步建立起以完善的内控制度体系为支撑,以廉政风险点排查为基础,以强化对权力的实时监控为核心,以制度执行问责为手段的部门权力内控机制,使本部门由习惯于被动接受监督向主动防控转变,使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增强廉政风险防范意识,使本部门权力透明、规范、高效运行,不断完善自我发现问题、自我纠正、持续改进的廉政建设内控机制,最终实现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目的。

三、工作内容和实施步骤

开展廉政风险内控机制建设工作,要按照“统一部署,上下联动、突出重点、把握重心、求真务实、增强实效”的工作原则,分四个步骤进行。

(一)学习宣传发动,制定实施方案(5月18日至5月31日)。局成立由局长同志、工委书记同志负总责,局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具体负责的内部控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纪检干事、财务、组织人事等相关人员参加,由纪工委书记同志兼任主任并牵头开展工作,具体履行建议、指导、教育、评估风险、制定实施方案和实行监控等职责。局属单位党支部书记、局机关各科室负责人为内控检查员,参加本单位内控机制建设工作。以“党员干部熟悉内控、理解内控”为目标,深入开展内控机制建设宣传教育,具体做到“四个一”:一是局机关和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围绕“加强内控机制建设,防范廉政风险”主题开展一次专题教育;二是局班子理论学习中心组安排一次内控机制建设专题学习活动;三是以城建领域的腐败案件为例,开展一次警示教育;四是在局系统全体党员干部职工中开展一次“我为开展控机制建设建言献策”活动。

(二)清理行政职权,排查廉政风险(6月1日至7月31日)。按照“工作有程序,程序有控制,控制有标准”和“事有专管之人、人有专司之职、时有限定之期”的要求,清理职权,优化流程。一要明确职权。通过定岗、定职、定责,梳理形成权力行使依据、程序、时限及相应责任的职权清单,编制权力运行流程图;二要适度分权。厘清权力运行界限,推行岗位权力分权制约,建立完善岗位制约措施,确保各项权力行使的廉政责任落实到人;三要优化程序。优化权力运行路径,简便办事程序,减少中间环节,提升内控效率;四要公开亮权。公开职权清单和权力运行流程图,利用政府门户网、本部门房产政务网等载体,向干部职工和社会公开,接受监督。

机关各科室、局属单位要组织党员干部和职工,突出重点岗位,通过自己找、群众帮、领导点和民主测评等方式,认真排查廉政风险点。重点排查:

1、人事管理风险。查找在人事管理、干部使用、人员招聘、考评考核、评先评优等方面,是否遵守组织人事工作相关规定,是否经过集体讨论,是否经过报告报批,是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等。

2、财务管理风险。查找在大额资金的使用上,尤其在大额资金调拨、大额非生产性开支、工程款支付、奖励资金发放等方面,是否履行规定程序和手续,是否经集体讨论和报批;有无年终财务决算时,由于帐表不符,造成财务数据不准的现象;有无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管理不力的现象发生等。

3、资产管理风险。查找重大工程承包、发包项目以及其他重大项目的安排是否进行集体讨论、公开招投标、委托第三方评估和公示,工程建设项目是否实行审计监督、审计后支付工程款等;在资产购置、管理使用及处置过程中,是否存在违反政府采购的相关规定采购物品,是否每年进行清产核资,登记造册,建立资产台帐,如实登记和反映固定资产的数量、价值及其变动情况并进行公示等。

4、执纪执法风险。根据房产部门执纪执法的工作特点,结合本行业、本系统已经发生的案件,进行类比分析,查找各类业务流程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要认真排查各类廉政风险点,填写《部门廉政风险点排查表》,报局办公室统一登记,归类汇总,动态管理,建立廉政风险“问题库”,构建内部廉政风险信息资源公开共享平台。对查找出的廉政风险,还要认真分析、评估,按照风险发生频率高低、人为因素大小、自由裁量幅度、制度机制漏洞、危害损失程度等开展风险排序,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填写《廉政风险点自我评估报告》。《部门廉政风险点排查表》、《廉政风险点自我评估报告》请于7月10日前报局办公室。

(三)制定防范措施,建立健全制度(8月1日至9月30日)从建立健全岗位管理的基本制度、规范权力运行的廉政制度、监督制度执行的违规处罚性制度等方面入手,清理整合、建立完善制度。重点围绕工程项目决策、工程量变更、招投标、大额资金支付、大宗物品采购、干部任用、人员招聘、拆迁补偿等方面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不断完善内控制度体系。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要填写《部门廉政风险防范措施表》,于9月10日前报至局办公室。

(四)严格执行制度,做好总结评估(10月全月)。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要及时将优化后的职权清单、权力运行流程图、部门风险点和防控措施以及重点内控制度等内容报办公室,及时信息公开,接受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局内控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强化廉政风险内控机制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建立廉政风险问题整改分析制度,不断完善内控机制。对权力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严重违规违纪行为,将按相关规定实行问责。要积极配合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内控机制建设情况进行的综合评估和考核,及时整改考评过程中反馈的问题。局内控机制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做好内控机制建设工作总结,于10月15日前报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要切实加强领导,动员全员参与,加强工作督查指导。班子成员要按照分工,督促、指导分管科室(单位)做好具体工作。

财务风险排查方案篇6

 一、总体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及全国和省、市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对全乡各类金融风险进行全面排查,准确掌握金融领域的机构分类及数量、潜在风险、突出问题、涉稳隐患等情况,摸清底数,找准症结,落实责任,有针对性地研究提出整治措施,分类化解各类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和不发生大规模群体性事件两个底线,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防控的长效机制,加快金融改革发展,确保全乡金融业规范稳健运行。

二、组织领导和责任分工

成立领导小组。由乡长任组长,副乡长任副组长,金融发展服务中心、宣传、派出所、乡财政局为成员组成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乡金融发展服务中心,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风险处置组:由派出所牵头负责,宣传、乡财政所等部门参加。主要职责:研究制定应急处置预案,负责统一指挥、组织、协调及指导各村做好摸排期间风险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及时、有效、妥善化解风险。

财务风险排查方案篇7

【关键词】家居电商并购财务尽职调查

并购活动对企业而言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信息不对称是企业并购过程中最重要的风险之一,财务尽职调查是降低并购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风险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了解资产负债、内部控制、经营管理的真实情况和分析企业盈利能力、现金流,有利于充分揭示目标企业财务风险和危机,有利于确定收购价格和收购条件,有利于设计并购方案和合理构建整合方案。

一、财务尽职调查理论概述

财务尽职调查是指在并购企业与目标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后,经双方协商,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与本次收购有关的财务事项进行的一系列现场调查、资料分析等活动。财务尽职调查目的是为并购企业防范和减轻由于信息不对称或者信息欺诈所带来的风险或不确定性,应遵循独立性、专业性、谨慎性、全面性以及重要性的原则,包括制订财务尽职调查计划、组建财务尽职调查团队、经营以及财务数据的收集和研判和财务尽职调查报告的提交等工作流程。

财务尽职调查是通过对目标企业历史和现状的深入了解而对其未来进行预测,因此在调查过程中,财务专业人员需要运用以下方法:审阅,通过财务报表及其他财务资料审阅,发现关键及重大财务因素;分析性程序,如趋势分析、结构分析等,对各种渠道取得资料的分析,发现异常及重大问题;访谈,与企业内部各层级、各职能人员,以及中介机构的充分沟通;小组内部沟通,调查小组成员来自不同背景及专业,相互沟通有利于全面了解目标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在财务尽职调查时,产业型横向或纵向并购方应当以目标企业的资产运营质量、净资产和增长率为核心重点,关注各项风险的同时兼顾投资后盈利水平和未来获取现金流情况等,以期保证并购方能实施对规模经济、开源节流的目标需求。

二、家居电商企业的财务特点

家居产品种类繁多,日新月异,规格不一,对采购和库存管理要求极高,否则容易造成退货和库存积压,从而占用资金和库容。家居电商以线上现金交易为主,客单价低,交易频率高,突出现金管理和银行账户管理的必要性。家居电商竞争门槛较低,为了获取较多的平台流量,需要不菲的广告宣传费用,也需要线下的体验,必须支付不断上涨的店铺租金。

三、家居电商企业财务尽职调查流程

(一)准备阶段

拟定调查计划,确定调查目标、调查时间和调查范围,对重点调查领域、人员安排和预计调查费用等做出说明。并购双方需要签订保密协议,以确保被调查的企业的商业机密的安全性,同时参与财务尽职调查的人员也需要签订保密协议。

(二)实施阶段

收集目标企业的主要业务、财务信息等相关的资料,全面了解目标企业的财务情况。通过取得目标企业的营业执照、验资报告、章程、组织架构图,财务调查人员可以了解目标企业全称、成立时间、历史沿革、注册资本、股东、投入资本的形式、性质、主营业务等,同时需要了解控股和参股子公司、关联方、财务管理模式、财务部财务人员结构、会计电算化程度和企业管理系统的应用情况等信息。家居电商企业在资产、负债、收入等方面有其特点,财务尽职调点如下表:

表1家居电商企业财务尽职调点

在资料和信息收集完毕之后,财务尽职调查人员应该对所获取的资料运用分析性程序等方法进行整理,进行真伪信息的辨别和错误信息的确认。

(三)项目总结阶段

尽职调查人员根据去伪存真后的信息和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将整个调查过程中遇见的实际情况和主要问题以总结的形式,进行文字整理。对家居电商企业财务尽职调查中,需要特别关注存货管理和税务风险,需要考虑在并购整合时如何提高存货管理效率以及防范税务风险。

(四)报告阶段

财务尽职调查的所有过程都是为最终的结果报告而准备的,在科学、客观的基础上,根据目标企业的实际信息,进行最终的财务风险分析和确认,陈述目标企业的可投资性和风险性,提出最终的建议和结论,形成财务尽职调查报告。

四、结语

财务尽职调查结果是并购方判断目标企业并购价值和并购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并购活动是否可以顺利进行产生直接的影响。家居企业在处理家居电商企业并购项目时,必须针对家居电商企业财务特点进行重点调查,防范特有的并购风险。

参考文献

[1]唐坤.企业并购中的财务尽职调查研究[J].商业会计,2013(2):15-17.

[2]林灵慧.浅议财务尽职调查[J].金融经济,2013(10):206-208.

[3]郭薇.家居企业网络营销策略探析[J].中国商贸,2010(10):34-35.

财务风险排查方案篇8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切实做好非法集资风险专项排查的相关工作,我公司成立了非法集资风险专项排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面组织领导本次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明确排查重点,切实加强风险管控

(一)聚焦重点领域非法集资专项排查。

加强对网络借贷、民间投融资类中介机构、融资租赁业等金融业或类金融业领域,以及私募基金、养老服务、虚拟货币、区块链、电子商务等重点领域进行专项排查。高度关注疫情防控期间出现的新苗头新动向。

(二)聚焦重点账户非法集资专项排查。

对账户交易具有分散转入集中转出、定期批量小额转出、交易金额、频率、流向等存在异常、公司经营性质、经营业务与账户资金流水不匹配等重点可疑账户加强、分析、排查、监测。

(三)聚焦重点区域非法集资专项排查。

对非法集资违法犯罪案件高发、经济活跃度较高、民间借贷较普遍地区;写字楼、产业聚集区等非法集资高发区域;开发区、高新区、拆迁安置地区、农村地区等非法集资易发区域进行重点排查。

经过本次排查未发现涉及非法集资案件。

三、加强非法集资宣传。

我行利用各营业网点LeD屏滚动播放非法集资宣传片。各营业网点内设立咨询台,并摆放防范非法集资宣传展板等宣传材料。营业网点内的液晶屏电视滚动播放防范非法集资公益宣传片。

我行以社会公众宣传典型案例为切入点,介绍非法集资的风险及社会危害,非法集资的明显特征、表现形式和常见手段,揭露犯罪分子的惯用伎俩,提高公众对非法集资行为的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同时为社会公众普及相关金融知识,向公众介绍合法的投资渠道和理财方式,营造良好的金融活动环境。

四、工作成效

本次非法集资专项排查达到预期目标,取得较好成效。一方面,通过此次排查,使我行员工充分认识非法集资的危害性和严重性,规范我行员工的注意遵规守法,员工自觉树立远离非法集资意识。在我行内部开展非法集资风险专项排查整治活动,有效确保我行各项经营行为的合规性。另一方面,面向社会公众普及防范非法集资宣传工作取得良好效果,越来越多的公众认识到了非法集资的明显特征和常见形式,加深了公众对非法集资犯罪的防范意识,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财务风险排查方案篇9

   近年来,随着国库业务核算体系的不断变革完善,国库资金运转模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在资金流转更科学、更快捷的同时,资金风险也随之而转变,并更加隐蔽,国库案件频频发生,国库部门已经成为案发的“高风险区”。如何有效规避国库资金风险,确保资金安全,已是当前基层国库管理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基层国库风险点分析

   (一)人员因素形成的风险。

   由于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的原因,基层国库不但人员配备不足,而且素质普遍不高。一是国库管理人员因内部管理的手段不到位、管理力度不够而使国库业务出现风险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管理人员对业务不熟悉而难于管理,以及管理人员自身风险意识不足而疏于管理。二是部分经办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经办人员对业务处理只知己不知彼,业务掌握不全面,难以发现业务处理中的非正常操作,造成风险隐患。三是业务培训不够,在财政体制改革频繁,新政策、新规定不断出台的情况下,基层国库对经办人员相应的业务培训没有跟上,可能对政策、规定理解失误而造成风险的产生。

   (二)执行制度中形成的风险。

   个别员工风险意识淡薄,凭经验办事,执行制度不严,违规越权,兼岗代岗,业务互相代替,导致业务运行中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不严,违背岗位牵制原则。业务操作有章不循,违规操作。如:人离柜,印章未锁;重要空白凭证保管不善;操作密码和口令授权缺乏严格管理,串用、互用口令密码;凭证审核不认真,使有问题的凭证流出国库,造成国库资金的风险。

   (三)资金清算中的风险。

   国库资金核算实现了内部资金实时清算,市分库与县支库通过内部往来实现清算,国库与征收机关、商业银行间横向联网,资金信息处理逐步开始实现无纸化,提高了国库资金使用效率,但同时也加大了国库资金遭受损失的隐患。如核算系统对参数设置、科目属性、级次、比例等要素不能实现系统自动审核功能,仍需要人工操作,随意性很大。国库部门处于资金清算的前台,大量的拨款、退库等业务都通过票据交换系统进行,一旦发生错发、误发等事件,就会导致国库资金风险。

   (四)预算资金监管中的风险。

   预算资金监管风险涵盖于预算资金收纳、拨付、退库、更正等诸多环节。如财政资金的拨付,必须控制在人大批准的年度预算之内,而在实际工作中,财政常常倒逼国库拨付超预算的拨款,国库难以严格按预算执行。预算收人退库审批机关多,退库种类多,退库政策政出多门,对退库的真实性,政策的适用性国库难以把握。作为财政部门拨付资金唯一凭证的预算拨款凭证既没有作为重要空白凭证进行管理,也没有规定使用期限,形成潜在的风险。

   二、防范国库资金风险的措施建议

   (一)构筑人员防线,堵住风险源头。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国库人员的政治素质,有针对性地开展防范案件专题教育,加强法制和职业道德教育,逐步构筑岗位风险防范的思想防线。

   2、加强业务培训。强化国库人员对新的支付工具电子计算机和金融、财政、税收等多方面新知识、新业务、新技能的学习,加强岗位轮换,组织岗位业务培训充实、稳定国库队伍,提高国库人员的业务素质。

   3、建立竞争管理机制。合理安排岗位分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引入岗位竞争机制。根据国库会计业务变化多、业务新和要求高的特点,适时引入岗位竞争机制,在充分考虑让员工自主选岗的同时,对重要或综合性强的岗位实行竞争上岗,使国库会计人员在参与岗位竞聘过程中,亲身感受到巨大压力和推动力,进一步增强国库工作人员对国库工作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二)构筑内控防线,确保规范操作。

   1、强化制度建设,完善内控机制。针对国库业务的发展,以“风险首位”和“内控先行”为导向,合理设置国库岗位,不断完善内控制度、操作规程和管理办法,全力构建内部风险防范机制。根据业务特点,合理设置工作流程,明确操作规则,强化运作程序和具体要求,建立岗位责任追究制和内部自律控制机制,明确责权划分,做到岗位固定、责任固定,使国库业务的全过程和所有风险节点都置于管理制度之中。

   2、规范操作,严格执行制度。严格控制会计资料交接、外来凭证审核、资料传递、记账复核、退汇转汇、查询查复、手工填制凭证等业务操作环节中的风险,确保规范操作;严格执行印章、密押(钥)及重要空白凭证“三分管”制度,并建立相应的登记簿;严格执行与财税部门对账制度,落实重大事项分级审批管理制度和报告制度。

   3、加强国库会计核算系统及其网络的风险控制。会计核算系统的操作管理,重点是加强岗位制约,防止“一手清”。保障会计核算人员专人专机,操作密码严格保密,并及时更换,做到离机签退,以防他人盗用密码进行非法操作。加强对系统服务器和其他国库业务用机的防病毒管理,定期对计算机进行病毒检测,落实网络防火墙、安全预警、灾难应急预案等措施,确保国库核算系统安全、高效运转。

   4、实现自查工作制度化。除了自觉接受各级部门的检查指导外,国库部门还应以制度和职责的方式,明确国库会计部门负责人和岗位主要责任人,加强对国库会计业务的日常检查辅导,对日常业务进行现场监督,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对国库会计业务进行全面或有重点的监督检查,使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

(三)构筑监督防线,规范资金支拨。

国库部门处于资金清算的前台,大量的拨款、退库等业务都通过票据交换系统进行,对退拨资金、同城退票、挂账等资金性质、权限要严格进行管理;要配合财政税务机关加强对印鉴、凭证和国库资金入库管理,将“拨款书”、“收人退还书”纳入重要凭证管理范围,防止支拨或税款入库环节产生风险;对于违反财经制度、不符合规定的各种拨款,国库部门要坚持原则予以拒办。

   (四)构筑预警防线,消除安全隐患。

   建立起国库内部岗位监督机制,加强风险排查,从业务操作和管理,以及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等方面,摸排风险点,寻找切入点,及时发现业务处理中的薄弱环节,防范资金清算,印、押、证管理,计算机安全管理,岗位相互制约等环节的风险。通过由点到面、由低到高全方位的排查监督,消除各类风险隐患,确保国库资金安全。

财务风险排查方案篇10

全程顺利、感受私密、便利快捷的服务,让丁先生大感“省时省力省心”。对于更高端的客户,太平人寿提供的服务更多,品格更高。太平人寿并不仅仅局限于国内医院的预约服务,还有全球顶尖医院的全身体检等服务。

“保险产品往往是给客户以终极的体验,而此次太平人寿希望给客户以过程式的体验。也就是在投保的过程中,就能享受到保险公司提供的健康服务。”太平人寿有关人士表示,让客户真正做到健康地传承财富。

以“吉祥三保”为代表的产品针对银行保险的高端客户,推出限量版顶级专属财富管理服务,为高端客户的财富传承、健康保护以及意外防范这些问题,做出了整体的解决方案。

“银行有很多高端理财服务,但是缺少相应的高端医疗保险资源。因此‘吉祥三保’也深受银行销售人员的欢迎。”上述太平人寿人士表示,通常银行渠道销售保险产品纯粹是帮助保险公司销售,而此次太平人寿的“吉祥三保”产品成为银行高端理财产品的有效补充,深受各家银行的欢迎。

提供独家全球高端医疗资源

“太平提供的最优质的医疗资源,如果个人想预约是不一定能够预约到的。”上述太平人寿人士说,全球顶尖的医疗资源就那么些,太平人寿是通过自己特有的渠道帮客户联系。

此次全球的医疗机构包括日本札幌pet癌症筛查健康关爱体检、美国波士顿全面身体健康关爱体检等世界级高端技术检查。

以“吉祥三保”为例,只要保单承保一个月后,客户即可享受太平集海内外顶级医疗资源为客户量身定制的健康管理服务,为客户健康保驾护航。其中每年一次的体检服务,公司将根据客户所选计划,首年提供日本札幌或美国波士顿的海外健康体检,对客户的身体状况做全面的评估与诊断,第二年起提供国内健康关爱体检,直至缴费期满。

“我们为您提供的健康管理服务,就是想通过各项身体健康检查、疾病风险预估等方式,最大限度提高您的身体免疫机能,提高健康生活质量,延长健康寿命,让健康与您同行。”太平人寿人士介绍道。

资料显示,中国肿瘤患者五年生存率不到30%。在全球癌症死亡率不断攀升的同时,日本却在过去的30年里下降了27%。举国防癌的成果使日本保持着癌症治疗最重要的指标——五年存活率世界最高水平68%。日本防癌检查经验告诉我们,定期专业癌症检查是人类迄今为止抵御癌症的最佳方法。

日本LSi札幌体检中心内配备了日本最先进的医疗设备:mpet-Ct、mRi、Ct、超声波等,检查结束后,将由具备多年临床经验的医生对检查结果进行详细说明,并对病人进行具体养生指导,防疾患于未然。

美国波士顿关爱体检是来自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该医院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医院之一,年度科研经费5.5亿美元,共产生了13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投保人可以在该医院完成癌症排查、身体成分分析等权威体检报告。

太平人寿已经集中了诸如此类的顶级国际医疗资源供投保人选择。

除首年赴海外进行免费体检之外,日常健康管理项目包括:全天候在线电话医生,知名医院协助预约挂号,专家会诊/第二诊疗意见,住院安排/探望,国内健康关怀体检(保单次年起且交费期内,每年一次)以及健康档案的建立等等。

提供意外风险管理方案

人生并非一帆风顺,意外风险不得不防。

在全球范围内,每年约有近300万人死于意外伤害事故,约占人类死亡总数的6%。意外伤害已成为除自然死亡外,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的第一杀手。

全世界每年约1000人死于空难,死于道路交通事故的达10万人。从这个意义上讲,乘飞机也许是最安全的交通方式。然而一旦飞机失事,幸存者寥寥无几。

太平人寿作为保险专家也为客户考虑到了风险的防范问题。“吉祥三保”除了保健康外,另一个功能就是保太平,免除客户对意外风险的担忧。

太平吉祥宝意外伤害保险责任则为客户提供了为期一年的意外保障(吉祥宝意外伤害保险),海外健康之行有保障,航空意外保障高达200万元,解除了客户的后顾之忧。

让客户健康完成财富传承

“吉祥三保”的财富产品——太平金生恒赢年金保险的特点是:交一阵,领一辈,留子孙;一张保单,三代受益。而“吉祥三保”整体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财富传承与健康、平安的结合。

“传统的理财产品只关注财富的风险,传统的保险产品则只关注意外风险。而吉祥三保财富管家首次提出了致力于解决人生可能面临的财富、健康、意外风险等三大方面的困扰,为您的幸福人生保驾护航。”上述太平人寿人士表示,针对银行保险的高端客户,公司在业界首次推出了限量版顶级专属财富管理服务,为高端客户的家庭财富管理、健康管理与出行太平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