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十篇呼吸科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十篇

呼吸科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8:18

呼吸科危重症患者的护理篇1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3.076

【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theapplicationeffectofnursingriskmanagementinnursingofrespiratorycriticallyillpatients.methodsatotalof50respiratorycriticallyillpatientsweredividedbydifferentnursingmethodsintoobservationgroupandcontrolgroup,with25casesineachgroup.thecontrolgroupreceivedconventionalnursing,andtheobservationgroupalsoreceivednursingriskmanagement.nursingeffectwascomparedintwogroups.Resultstheobservationgrouphadlowertotalincidenceofunplannedextubation,accidentsandnursingdisputesas4.00%than36.00%inthecontrolgroup,andthedifferencehadstatisticalsignificance(p

【Keywords】nursingriskmanagement;Respiratory;Criticallyillpatients

护理风险管理指的是在护理的过程中,对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手段。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有着病情变化快、生命体征不稳定、病情复杂的特点,因此护理工作量较大,再加上患者家属心理较为焦躁,也为护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1]。为了提高护理质量,本院采取护理风险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6年1~6月治疗的50例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35~66岁,平均年龄(52.21±4.75)岁;对照组男12例,女13例,年龄34~65岁,平均年龄(53.12±3.97)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行护理风险管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由护士长、护理组长、高级责任护士组成,对呼吸科危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进行综合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控制措施。观察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并修改护理方案。对科室工作人员的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判断护理过程中风险较高的环节与人员,制定风险管理方案。

1.2.2建立风险管理方案风险管理小组要对易产生风险的各个环节建立风险管理方案。同时,根据护士的不同特点与能力,还需要针对性的建立护士风险管理方案。方案制定完成后,召集科室所有护士进行会议,对方案的内容讨论、修改并定稿,绘制成册,人手一份。

1.2.3实施风险管理培训首先采用集体培训的方式对所有护士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风险管理理论基础、风险管理重点、风险管理方案等;学习针对危重症患者的多种护理技术。其次,根据不同护士的特点,如护理年资、学历、知识结构等,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危重症疾病的诊疗、护士核心能力培训。根据护士的水平分为n0~n6,采用导师制,分层级培训,同时邀请专业教师、医师以及仪器工程师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对呼吸科危重症患者的疾病?o护重点;对于护理年资以及学历较低的护士,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护理风险管理工作流程、危重症患者抢救药典、仪器设备的使用等。采取自学与带教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保证这类护士能最快的掌握相关知识。先进仪器的使用与维护可以邀请厂家工程师进行培训,保证每个护士都能熟练掌握。

1.2.4落实护理风险管理方案每周由总务护士对风险防范进行评价,判断风险防范是否有效,并向护士长报告。每月由护士长对风险管理方案进行评价,并召开风险管理反馈会议,分析一月中护理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整改方案,制定工作目标。

1.3观察指标及判断标准观察两组非计划性拔管、意外事件与护理纠纷的总发生率与患者护理满意度。其中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自评表,由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评价,满分100分。90分以上?槁?意;70~90分为一般;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意外事件与护理纠纷发生情况对比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意外事件与护理纠纷总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3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3.1治疗期间护理呼吸科危重症患者大多为中老年人,经过剧烈活动后会出现呼吸急促等情况,严重的甚至出现运动能力下降、反应缓慢的情况,在日常护理过程中,常会出现不可控的意外事件。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尽量降低护理风险,例如保证病房内外与厕所地面的干燥,避免患者滑倒,患者在进行室外活动时,也必须要有医务人员或家属的陪同,将患者的安全性放在第一位[2]。饮食方面,提倡食用清淡类的食物,这类食物利于消化,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同时叮嘱患者戒烟、戒酒,少食用刺激性较强的食物[3]。定期打造病房及病房周围环境,保证良好的清洁度,为患者建立一个练好的康复环境。护理人员要随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如呼吸频率、咳痰等情况。若发现患者存在嗜睡、反应迟缓、呼吸急促、精神萎靡等现象,则表明病情有恶化趋势,要及时反馈,并做好相应的应急措施。

3.2康复期间护理呼吸科危重症患者进行一段时间的治疗与护理后,若病情有明显好转,则护理措施也应当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增强患者的体质为主,针对患者的特点制定锻炼计划,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叮嘱患者忌烟忌酒,促进患者呼吸功能的好转。同时,要患者注意保暖,避免出现感冒等病症,影响患者的康复。此外,仍旧要保证环境卫生,避免病房中有烟雾、粉尘等刺激性气体,保证患者呼吸道的健康[4]。

3.3心理护理积极的心理对患者的病情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在住院中长由于对病情的担忧出现焦虑、烦躁等心理情绪,严重影响了睡眠质量[5]。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关注患者的心理情况,对患者不了解的情况耐心解释,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护理措施,采取心理辅助治疗的方式,促进患者的康复。此外,护理人员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避免护理过程中出现操作不当等情况,影响患者的病情,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呼吸科危重症患者的护理篇2

关键词:知识管理;呼吸内科;团结性;工作效率

传统的呼吸内科管理是一种单纯以“管理”为核心的模式,强调医护人员对各种制度、规定的遵守。这种管理模式效率低,对医护水平提高的作用有限,并且不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护关系。知识管理是网络新经济时代的新兴管理思潮与方法,它将知识作为管理对象,通过知识的积累来提高创造力。这种管理模式不仅应用于企业管理,在医院管理中也多有运用。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2012年开始在呼吸内科推行知识管理,一切围绕提高医疗水平和护理水平进行,建立了典型病例分类管理制度、危重症患者资料库制度和护士分层次管理制度等。本文就知识管理的研究与效果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共有医护人员45名,其中医生15名,护士30名。男6名,女39名。医生年龄25~59岁,平均38岁;护士年龄18~50岁,平均28岁。管理依然采取绩效考核的基本方法,强调对医院制度的遵守。

1.2方法

1.2.1典型病例分类管理制度

为了提高对疑难病证的诊断、治疗能力,呼吸内科实施了典型病例分类管理制度,对治疗中遇到的一些比较典型的疑难、复杂案例,或比较典型的案例进行分类,总结每类案例中的共同特点,以及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尤其是明确了每一类案例典型特征,从而为治疗提供准确依据。根据每一类典型案例的诊断、治疗和护理标准,制定详细的诊断、治疗和护理方案,为各项工作提供明确的标准和应对方案。这样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如遇到类似案例就可以快速做好诊断、治疗和护理工作,提高诊断的针对性和工作效率。对应每一类典型病例,呼吸内科配备了专门的医生和护理团队,并且明确各自的角色和工作内容,医生与护士之间密切配合,有效避免了工作失误。

1.2.2危重症患者资料库制度

呼吸内科危重症患者较多,每个危重症患者对医疗工作和医护人员都是一种挑战。为了更好地救治危重症患者,并为危重症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呼吸内科在危重症患者的治疗中,除了常规的临床资料外,还进一步建立了危重症患者资料库制度,患者入院后,由呼吸科的专家小组对患者的疾病情况作出评价,对危重症患者的药物纳入资料库进行管理。资料库不仅包括临床资料,还包括医疗团队的讨论记录、其他抢救治疗方案、医护人员针对病例进行的学习与研究成果等。要求对危重症患者必须采用专家团队进行治疗,配备专门的危重症护理护士。专家团队的成员根据患者疾病的不同,成员有较大不同,有可能是本科室的医生,也可能是本科室与其他科室医生共同组成。专家组在每次病情讨论的发言都要详细记录,以便在下一次诊断当中能够准确找到依据。此外,资料库还有危重患者详细的护理过程记录,包括护理中的心得体会等。

1.2.3护士分层次管理

分层次管理是指将呼吸内科护士根据能力、责任意识、经验等分为不同层次,从而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将护士分为责任护士、执行护士、辅助护士和秘书护士。责任护士为呼吸内科护理岗位的佼佼者,工作能力强,年度考核优秀,工作细致耐心,护理经验丰富,均有3年以上护理经历,多为本科学历,主要负责危重患者的护理。执行护士具有较强的专业护理知识,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在呼吸内科工作1年以上,为护理专业的优秀人才,主要负责一般患者的护理。辅助护士大多为大中专学历,入职不到3年,工作经验和能力均较缺乏,但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秘书护士为刚走上工作岗位者,与辅助护士一样,一般不独立承担护理责任。在管理方式上,四类护士采用不同的绩效考核方式,主要体现在工资水平和奖金系数上,对应的奖金系数分别为1.3、1.0、0.5和0.5,三个类型的护士以考核决定类型,考核的标准以三类护士的评定标准为基础,结合患者评价、日常绩效等。秘书护士必须做满1年以后才能参加考核。

1.3统计分析

使用SpSS17.0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结果显示,实施知识管理前后医护人员在团结性、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等方面的满意情况差异显著(p<0.05)。在解决患者问题的及时性和疾病治疗效果等方面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

3结论

呼吸内科是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的重点科室之一,病床使用率位居医院前列,危重症患者较多,患者的病情变化较快,对医护质量、医护人员的能力与水平有着极高的要求。只有不断提高医护水平,才能帮助患者解决疾病的痛苦,最大程度地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呼吸内科疾病大都比较复杂,治疗和护理中对医护人员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一些典型病例,对该科室的医护工作提出挑战。知识管理适应了呼吸内科建设需要,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呼吸内科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水平。知识管理要求呼吸内科在管理中要围绕提高医护水平开展工作,努力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能力与技术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典型病例分类管理制度、危重症患者资料库制度,还是护士分层次管理制度,对呼吸内科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熊雪芳单位: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

呼吸科危重症患者的护理篇3

[关键词]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胸外科学;危险因素;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该院收治的45例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作为试验组,将45例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试验组中男29例,女16例;年龄24~70岁,平均(53.24±2.21)岁;体重42~85kg,平均(57.21±2.67)kg。对照组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25~70岁,平均(53.21±2.45)岁;体重42~84kg,平均(57.28±2.46)k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护理方法

对照组施行传统护理,试验组实施系统护理。系统护理是以传统护理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环境管理。保持病房定期通风并保持温湿度合适。重症监护病房最好配备层流通风和消毒设备,并严格消毒病房。对患者进行一定隔离,减少走动和人员流动。(2)洗手:医务人员的手卫生非常关键,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洗手法进行洗手[1-3]。(3)严格无菌手术。在各项护理中,如气管切开、吸痰等护理操作中均需执行无菌操作。(4)严格消毒设备。对污染的雾化器和支气管镜等均需进行严格消毒以便再次使用。(5)呼吸机管理。呼吸机管理需要1周更换1次呼吸回路,出现污染则需要及时更换,并注意及时倾倒冷凝水,以免出现回流污染。(6)营养支持。对患者进行营养强化干预,必要时进行胃肠减压,并通过缓慢鼻饲维持机体营养和菌群平衡[4-5]。(7)理疗护理。给予体位引流和振动排痰护理,促进痰液排出,加速患者康复。(8)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大多数患者对他们最初使用的抗菌药物有抗药性,所以应联合使用2种以上的抗菌药物。(9)口腔护理。指导患者用漱口水进行口腔护理,并注意做好气管插管深度的记录,避免导管损伤气道[6-7]。

1.2.2观察指标

(1)分析危险因素。(2)比较两组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护理满意度;满意度=(满意例数+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后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住院时间。(4)护理前后患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iL-8]。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危险因素分析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为昏迷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的延长。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分析并最终确定,昏迷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与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均有显著的相关性(t=8.224、9.181,p=0.001、0.003)。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81,p=0.003)。

2.3两组护理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护理前,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炎症因子水平较护理前降低且试验组炎症因子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两组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后,试验组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呼吸科危重症患者的护理篇4

关键词: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综合护理干预

呼吸系统疾病一般起病急、病程长、病情反复,部分疾病晚期患者存在呼吸困难、发绀、精神状态较差等症状,严重者会因为对药物治疗反应较差而进入危重状态,进而由于呼吸衰竭而死亡[1]。所以,对于呼吸内科危重症患者除了要进行常规治疗以外,开展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2]。我院近年来对呼吸内科危重症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取得理想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3年9月~2014年9月共收治88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将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4例患者,其中男25例,女19例;年龄为19~80岁,平均年龄为(44.8±9.4)岁;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炎20例,慢性支气管炎10例,支气管哮喘7例,支气管扩张4例,肺癌3例。观察组44例患者,其中男23例,女21例;年龄为16~75岁,平均年龄为(43.7±8.2)岁;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炎18例,慢性支气管炎8例,支气管哮喘10例,支气管扩张4例,肺癌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基本资料方面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病情监测

对患者的心率、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特别是对呼吸深度、频率、节律进行重点监测;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咳嗽、咳痰及咯血等症状及咳痰者的痰液性质;对哮喘患者是否存在并发症及诱发因素等进行密切关注,并做好记录。加强后半夜巡护,以免哮喘午夜发作;一旦患者出现发绀等缺氧症状,应立刻给予吸氧,并做好血气检测及心电监护,根据患者病情急检测指标对吸氧流量进行调整。

⑵通气护理

对患者的呼吸道及时进行清理,促进痰液顺利排出,做好口腔清洁工作,降低感染概率,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呼吸困难或无法自主呼吸的患者应及时采取呼吸机辅助呼吸。

1.2.3药物护理

以患者的年龄、病情等为依据对给药剂量进行调整,做好药物毒副作用的预防及处理工作;静脉注射及雾化吸入为呼吸内科危重症患者常用的用药方式,可建立两条静脉通道确保用药安全、准确、及时,将一般药物与特效药物分开进行输入;在详细的了解患者的用药史与药物过敏史后,再静脉给药;注意控制给药的速度。

⑷病室护理

安全舒适的环境能够降低患者感染的机会,也能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情接受治疗,配合治疗,所以,应保持病室的空气流通,定时进行通风换气,保持适宜的湿度及温度,做好病室消毒工作。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指标变化,及治愈率、抢救成功率与病死率。

1.4统计学处理

对所得数据以SpSS22.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对计数资料以卡方检验,以例数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对计量资料以t检验,以X±S的形式表示,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指标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pH值、血二氧化碳分压、血氧分压、心率、呼吸频率分别为:7.28±0.14、(57.2±3.1)mmHg、(96.2±5.3)mmHg、(91.2±5.5)/分、(19.3±2.8)/分。对照组护理干预后的pH值、血二氧化碳分压、血氧分压、心率、呼吸频率分别为:7.39±0.18、(72.5±3.5)mmHg、(64.4±4.3)mmHg、(97.6±5.9)/分、(26.3±2.2)/分。观察组的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治愈率、抢救成功率及病死率

观察组的治愈率为81.82%(36/44),抢救成功率为11.36%(5/44),病死率为6.82%(3/44),对照组的治愈率为68.18%(30/44),抢救成功率为18.18%(8/44),病死率为13.64%(6/44)。观察组的治愈率及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起病急、病情发展快,容易导致患者呼吸衰弱而死亡[3]。因为病情比较危重,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控制效果不太理想,而实施科学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控制患者病情进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24小时持续监测;并且做好用药护理,用药前充分了解患者的用药史与过敏史,做好毒副作用的预防及处理工作;对患者开展病室护理,保证病室的安全、整洁、舒适,让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且治愈率、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均提示,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孟.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1):2009-2010

呼吸科危重症患者的护理篇5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呼吸衰竭;重症肌无力危象;肺部感染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周围神经系统性疾病,临床上并不少见,是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异常所致的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骨骼肌无力为主要临床表现,通常在运动后症状加重,休息后和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后症状可减轻,多发生于胸腺瘤患者。重症肌无力患者大多病程长,长期在家中口服药物维持治疗,随着病情进展最后会影响到呼吸肌,患者也会出现咳嗽咳痰无力,饮水呛咳等症状,引起坠积性或者吸人性肺炎,诱发重症肌无力危象[1,2]。重症肌无力危象会累及延髓而致呼吸和吞咽困难。本研究拟探讨伴发呼吸衰竭的重症肌无力患者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天津市泰达医院神经科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重症肌无力伴呼吸衰竭患者44例。住院前已经确诊患有重症肌无力并因呼吸衰竭入院者42例,均长期或间断用药治疗中。以单纯呼吸衰竭人院,住院期间发现并确诊重症肌无力患者2例。呼吸衰竭以血气分析指标进行诊断。其中男14例,女30例;年龄14~76岁,平均(57±13.79)岁;胸腺瘤28例,其中已行胸腺瘤切除术16例;长期服用类固醇药物患者28例。本研究的设计符合伦理委员会标准。

1.2方法患者入院后予以多参数监护,积极继续个体化治疗原发病,即刻完善血气分析、血常规、胸片、痰培养等检查,并动态复查血气分析,根据化验结果和患者的情况加强气道通畅,改善缺氧,抗感染,重要脏器保护等治疗,必要时予以无创性或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甚至气管切开治疗。对确诊重症肌无力伴呼吸衰竭患者的性别、年龄、患重症肌无力的时间、合并症,包括肺部感染、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资料进行采集。住院期间的重症肌无力治疗结合患者既往的治疗情况,采用个体化规范性治疗以控制病情进展,对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鉴别危象的类别后加以纠正。对患者本次住院后1个月的呼吸衰竭预后进行分组:死亡或未见好转组、好转组和痊愈组。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对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性别、年龄、患重症肌无力的时间、合并症等因素和本次住院后1个月呼吸衰竭预后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发病相关情况患有重症肌无力的时间0~15年,平均(35.38±12.63)个月。肌无力危象14例,胆碱能危象10例,反拗危象8例。

2.2呼吸衰竭类型及通气模式44例重症肌无力伴呼吸衰竭患者中,i型呼吸衰竭24例,Ⅱ型呼吸衰竭20例。36例患者至少间断进行了机械通气,无创机械通气14例,其中病情逐渐恢复8例,气管插管仅4例,气管切开2例;因病情需要直接气管切开12例。

2.3并发症结合患者的体温、血常规和胸片诊断肺感染34例(77.27%),根据痰培养结果选用对重症肌无力无禁忌的抗生素治疗。合并糖尿病30例(68.18%),合并高血压34例(77.27%),合并冠心病10例(22.73%)。患者长期或者间断服用类固醇类药物,可能引发高血压、高血糖,而长期的高血糖和高血压又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危因素。

2.4经治疗后1个月的预后情况死亡或未见好转10例(22.73%),呼吸衰竭好转但仍间断发作者26例(59.09%),其中1个月内再次住院患者14例,本次呼吸衰竭纠正后无复发患者8例(18.18%)。

2.5重症肌无力的各临床因素与呼吸衰竭预后的关系重症肌无力的患病时间与呼吸衰竭的预后呈负相关(r=-0.318,p

3讨论

本研究中44例重症肌无力伴呼吸衰竭患者中42例人院前已经诊断明确,因为呼吸衰竭症状入神经科,呼吸感染科协同治疗,以单纯呼吸衰竭起病而在住院期间确诊重症肌无力2例。文献报道约2/3的重症肌无力患者以眼外肌麻痹为首发表现,延髓麻痹也可表现为首发症状,肌无力症状逐渐向四肢发现,3%~8%晚期重症肌无力患者出现呼吸衰竭并发症。

一般诊断明确的重症肌无力患者一旦发生吞咽和呼吸困难,首先考虑重症肌无力危象。在胸腺瘤患者发生率较高。大多数患者的情况也的确如此,但重症肌无力发展到最后,会影响到呼吸肌而致呼吸肌无力导致潮气量和有效肺泡通气量下降而致呼吸衰竭。临床上将重症肌无力危象分为3类,即肌无力危象、胆碱能危象和反拗危象,要注意区别胆碱酯酶的缺乏还是过量,治疗原则相应不同。本研究中入院后诊断明确的肌无力危象14例,胆碱能危象10例,反拗危象8例。其中反拗性危象主要见于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在服用胆碱能或类固醇药物期间突然对药物失效,导致患者出现全身肌肉无力并发周围型呼吸衰竭甚至

重症肌无力或者重症肌无力危象所致的吞咽和呼吸困难引起的饮水呛咳或呕吐误吸会导致肺部感染,而肺部感染早期如果未予重视,很可能继续恶化从而诱发呼吸衰竭,同时肺部感染也是诱发重症肌无力危象的主要因素本研究证实肺部感染与呼吸衰竭预后有关,肺部感染与重症肌无力危象互为因果。重症肌无力合并肺部感染抗生素的使用,在经验性用药和尊重痰培养药敏结果的基础上可适当使用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药物,尽量避免使用氨基糖甙类、大环内酯类或磺胺等药物,可能会加重肌无力的病情。

目前对重症肌无力后呼吸衰竭的治疗多在神经科进行,对肺部感染对呼吸衰竭的诱发作用研究和重视较少。本研究认为,晚期重症肌无力或者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吸人性或者坠积性肺感染的发生会诱发或加重呼吸衰竭的发生,而呼吸衰竭又反过来会诱发或加重重症肌无力危象的发生。因此对重症肌无力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在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上非常重要,特别是晚期的重症肌无力患者,要加强肺部感染的防治以改善呼吸衰竭的预后。

参考文献:

[1]ContiFineBm,miLanim,KaminSKiHJ.myastheniagravis:past,present,andfuture[J].JClininvest,2006,116(11):2843-2854.

呼吸科危重症患者的护理篇6

【关键词】内科危重患者并发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260-02

“危重患者”在各种疾病中都可以见到,其特点是病情复杂,病情变化迅速,身体衰弱,生活无法自理,甚至叙述病情,变换,饮食排便均需他人照顾。由于危重患者病情瞬息万变,故在抢救中必须分秒必争,精心护理,才能使患者尽快转危为安,反之,则有生命危险。现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130例内科危重患者抢救、护理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我院内科收冶危重患者130例,其中,男86例,女44例,年龄27~81岁,平均56.5岁,病因:心肌梗死64例,肺源性心脏病并呼吸衰竭30例,扩张型心肌病14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0例,高血压危象8例,肝硬化并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4例。

1.2症状

(1)一般症状:高热、脱水,其中肺炎、呼吸衰竭并高热4例,糖尿病昏迷并脱水4例。(2)神经症状:昏迷、惊厥、呼吸肌瘫痪、脑出血、脑血栓形成、持续性癫痫、脑实质的严重疾病,高血压危象8例。(3)呼吸系统:咯血、喉痉挛、气管异物堵塞、急性肺栓塞、呼吸衰竭,收治肺源性心脏病并呼吸衰竭30例。(4)循环系统:休克、心力衰竭、心率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跳呼吸骤停。心肌梗死64例,扩张型心肌病14例。(5)消化系统:急腹症、急性大出血(呕血、便血等)、肝性昏迷,收治肝硬化并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4例。(6)内分泌系统:甲状腺危象、糖尿病酸中毒,收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0例。(7)急性中毒。(8)其他:药物过敏、中暑、电击、烧伤、淹溺。

2护理措施

3.1树立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奉献精神

危重患者多精神不振或意识不清,身体极度衰弱,常有大小便失禁或排泄不畅等,要求护士对危重患者应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奉献精神,避免忙于抢救忽略患者及家属感受,主动协助患者及家属克服困难,同时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支持。

2.2创造良好的急救环境

危重患者需要安静,最好安置在小病房或急救室内。如病情突变不允许搬动,可用布帘或屏风隔开,留有较大空间,以便抢救。室内保持清洁,空气新鲜,避免患者直接受风吹着凉。室温以18~20℃,湿度50%~60%为宜。室内保持安静,让患者能充分休息。

2.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危重患者多不能自述病情,常需要依靠医护人员的细致观察来发现病情的变化,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意识、瞳孔、中心静脉压等变化,准确记录出入液量,对心脏骤停的患者采取心、肺、脑复苏的手段,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2.4熟练掌握急救护理技术

护士应掌握心电监护、中心静脉压及血氧饱和度检测,熟悉各种急救药物及抢救技术,如: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吸痰,气管切开的护理、洗胃、鼻饲等,发现患者病情变化时,及时配合抢救,提高抢救成功率。

2.5饮食护理

危重患者常缺乏食欲,需帮助进食,维持营养成为恢复健康极为重要的一环。饮食不仅需要照顾营养,又要照顾患者饮食的特点。不能进食的患者,静脉输入部分营养物质外,还应口服或鼻饲补充各种营养物质,鼻饲流质者应定时喂食,保证足够的营养供应,喂食前后抬高床头防止食物反流。注意饮食卫生,餐具每餐彻底消毒。

2.6预防各种并发症的护理

2.6.1预防外伤和褥疮。对躁动不安、有精神症状的患者要注意安全,防止摔伤,应加用床档保护,必要时设专人护理。抽搐者,可用开口器或压舌板开口,防止舌被咬伤。血压过高、过低者,要防止晕倒。长期卧床的患者,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减少对皮肤的机械刺激。应尽早进行按摩和肢体的被动活动,以防关节强直和肌肉萎缩,并注意预防褥疮的发生。

2.6.2预防五官的并发症。注意眼睛的保护,如眼睑不能闭合的患者容易发生角膜溃疡及结膜炎,应用凡士林纱布覆盖。用0.9%氯化钠溶液或口灵擦洗口腔,注意清除鼻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2.6.3防止便秘及泌尿系感染。长期卧床的患者容易便秘,为了防止便秘,每天可给患者吃一些香蕉及蜂蜜和含纤维素多的食物,每日早晚给患者按摩腹部,必要时可用开塞露帮助排便。尿潴留患者积极采取措施,使之自动排尿,尽量避免导尿,减少尿路感染。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多饮水,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床上活动,以防泌尿系统结石。留置尿管者,每2小时开放1次,每日用呋喃西林液膀胱冲洗1~2次。

2.7保持各种引流管的通畅

危重患者在治疗的过程,身上往往同时有各种管道,如:氧气管、胃管、气管切开套管、胸腔闭式引流管、导尿管等。这些管道都与患者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稍不注意就会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造成抢救失败,必须认真观察,精心护理,保证各条管道的通畅。

2.8警惕病情反复

有的危重患者,经过积极抢救后,病情好转,要警惕病情反复,如:安眠药中毒者,极易反复。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好转,活动后又可突然恶化。心力衰竭患者在大小便后,心跳突然停止等。护士一定要提高警惕,注意防止病情恶化。

3结果

本文130例内科危重患者经积极抢救和周密的护理,124例好转,6例死亡,患者及家属对冶疗效果及预后均较满意。

4讨论

护理内科危重患者,要求护士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奉献精神,了解和掌握疾病的生理、病理变化,具有扎实的医学知识与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各种先进监测技术和抢救技术,熟悉各种急救药物,有较强的临床技能和敏锐的观察、分析、应变能力,善于独立思考,通过对130例内科危重患者经积极抢救和制定周密护理计划,并精心实施,明显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呼吸科危重症患者的护理篇7

【关键词】重症高龄高危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2006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手术治疗肺癌患者360例,其中重症高龄高危患者62例,经过精心治疗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男40例,女22例。死亡3例,治愈出院59例。本组患者均在全麻下行肺癌根治术,其中全肺根除11例,肺叶切除51例。本组患者发生并发症:呼吸衰竭5例,肺部感染13例,心律失常10例。诊断标准:①重症患者:肿瘤直径5cm,或根据Ct检查和术中探查,判定有肺门纵膈淋巴结肿大者。②高龄:年龄≥70岁者。③高危:术前重度呼吸功能不全,最大通气量(mmV)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肺癌患者极易产生焦虑、恐惧、悲观心理,护士应加强心理疏导,耐心做好解释工作,讲解手术方式及各种治疗的意义、方法、大致过程、患者的配合及注意事项,以消除焦虑恐惧心理。严格戒烟,指导患者做腹式呼吸和有效地咳痰,嘱其进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2.1.2保护心肌,预防肺部感染:术前1~2周应用心脏极化液保护心肌,此类患者术后并发症主要是肺部感染及呼吸衰竭。因此,术前应严格呼吸道管理,指导患者咳嗽、排痰,加强呼吸功能锻炼,预防感冒,必要时雾化吸入2次/d,应用抗生素,术前给予定时定量吸氧,以改善肺功能,改善组织缺氧。

2.2术后护理

2.2.1生命体征观察:心电监护:由专人负责48h以上连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心律、心率的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本组患者有7例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其中3例心电图表现为频发室早,4例为房颤。患者出现心悸、头晕等症状,应立即安慰患者,并迅速通知值班医生,采取相应措施。②血氧饱和度监测和氧疗:术后重视氧饱和度监测,早期发现低氧血症,及时处理心肺并发症的先兆表现。本组患者有5例术后Sao2持续低于85%,诊断为急性呼吸衰竭,经呼吸机辅助呼吸,其中4例气管切开。重症高龄高危肺癌患者术后应给予中流量吸氧,以利于呼吸功能代偿,术后24h内氧流量5~6L/min,以面罩吸氧为主,以后可改鼻塞吸氧,3~4L/min,维持Sao2在92~96%,持续吸氧48~72h以上,Sao2高于95%以上者可试停吸氧[1]。

2.2.2呼吸道管理:①指导深呼吸,协助咳痰:术后24h内患者易出现呼吸浅促、不规则,咳嗽无力,排痰不畅,护士应在麻醉清醒后,督促患者深呼吸,促进余肺扩张,超声雾化吸入2~3次/d,协助扣背咳痰,常规1次/2h,咳痰时,护士扣背后协助扶住切口,以减轻疼痛,嘱患者深吸气后用力咳出,如患者不敢用力咳嗽,护士可挤压气管刺激咳嗽[2]。②吸痰:患者痰多粘稠,无力咳出,听诊肺部有明显痰鸣音,氧饱和度低于90%时,应及时行气管内吸痰,排除分泌物。可用鼻导管吸痰法,由鼻腔插入气管内吸痰,同时可刺激患者产生咳嗽。该组患者吸痰时间以10s左右为宜,不超过15s。也可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法,这是治疗肺不张非常有效的方法。本组有6例患者术后因伤口痛,不咳嗽,并发肺不张,经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后治愈。但在使用纤支镜时应密切观察心律、心率、血压的变化,如有异常则拔镜观察。③气管切开患者按气管切开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应注意无菌操作,吸痰避免过频过深。

2.2.3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护理:①监测气道峰值压(ptp):避免管道阻塞、扭曲,气管插管移位等。②听诊双肺呼吸音。③观察神志,有无烦躁不安,是否伴紫绀等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表现。④胸廓及腹部的呼吸动度,是肺扩张程度、肺通气量的标志。⑤行血气分析,定时查血气分析为呼吸机的调试提供依据。⑥监测呼吸机与患者是否同步。护理:清醒患者做好解释,争取最大程度合作,必要时应用镇静剂,适当加温湿化、雾化,定时将气管导管气囊的气排出,每4~6h1次,第次30min,防止气管粘膜受压、缺血、坏死,放气前吸净口鼻分泌物,放气前后应根据情况适当增加呼吸机通气量。

2.2.4其他护理:①:患者清醒且生命体征平稳后改半卧位,全肺切除患者取平卧位或1/4侧卧位,避免剧烈震动,以防纵膈过度移位,引起休克。每2h更换1次,防止发生褥疮。②严格掌握输液速度,以不超过30滴/min为宜,并尽量避免下肢静脉输液,以防止血栓形成。③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过度用力排便,进食忌过饱、过快,少食多餐为宜。

3讨论

高龄高危患者由于老年退行性改变,心肺功能较差,往往存在程度不等的心肺功能障碍,行开胸肺切除手术,进一步加重了呼吸和循环系统病理生理改变。其手术危险性大,并发症多,病死率也较高。加强围手术期监护,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是重症、高危、高龄肺癌手术成功关键。在实施护理过程中,始终把握住细致观察、准确判断、及时处理的护理特点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王爱云.老年肺癌113例临床分析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3,9(7):520-521.

[2]王茂生,黄健.重症高龄高危肺癌病人的围术期处理[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3,3:154-155.

呼吸科危重症患者的护理篇8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同期我院护理质控组检查的危重患者490例,均符合危重患者标准。其中重症医学科84例,心血管内科77例,神经内科69例,呼吸内科65例,神经外科39例,骨科30例,消化科28例,肿瘤科23例,妇产科18例,肾内科18例,普外科8例,儿科8例,泌尿外科5例,内分泌科5例,心胸外科4例,职业病科4例,五官科2例,结核科2例,中医科1例。同期我院在编护理人员483名,其中重症医学科22名,心血管内科29名,神经内科21名,呼吸内科22名,神经外科12名,骨科24名,消化科11名,肿瘤科13名,妇产科28名,。肾内科21名,普外科18名,儿科13名,泌尿外科10名,内分泌科17名,心胸外科11名,职业病科8名,五官科9名,结核科7名,中医科11名。

1.2方法①制定危重患者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合格标准为90分。质量标准要点包括:规章制度20分、基础护理2o分、病情观察2o分、护理记录10分、仪器有效使用10分、危重患者护士“八知道”10分、护士长管理1o分。②护理部设护理质量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成立护理质控检查组,其中一组具体负责危重患者的护理质控检查,每月对检查考核结果进行评分,汇总分析存在的质量问题,以护理质量简报形式对存在的护理安全、质量问题及上月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通报,并召开护理安全质量分析会,对重点问题进行讲评,提出改进措施,积极整改。

2护理质量问题分析

2.1基本护理部加护病房,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系内科,肿瘤科,内科,职业,“三短六根清净”(短头发,指甲,短的心血管,呼吸内科,短胡须,口腔清洁,干净整洁的头发,皮肤和清洁,干净清洁会阴,)不符合要求。内科呼吸内科,骨科的,神经外科,职业病房环境不干净,堆放的东西多了,床单位不干净,有污渍。内科呼吸内科,系内科,普外科,肾脏病人安全措施缺乏,如高风险的患者没有使用空气床垫,导管固定。内科妇产科,内科,系部,心血管神经基础护理是不完整的,基本的护理措施不到位,陪伴人员管理不到位。

2.2观察评价内容重症医学系内科,神经外科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系内科,心血管,神经系统,肾系内科,五官科患者入院是不完美的,如皮肤评估,观察生命体征,特别观察,病情变化未及时向医生报告。

2.3内分泌学,妇产科护理记录,呼吸道,内科温度单个项目不完整的内科心血管系系,不能修改规格,生命体征测量后记录不及时。缺乏记录,泌尿外科,心血管疾病,重症监护,对病情观察不完整的描述,缺乏连续性,临时处置没有相应的记录骨科内科医学系内科的单一内涵肾系。内科,内科,内科秩序门楣柱,柱底心血管系呼吸科填写不完整,处理订单后签名不及时。

2.4仪器和有效利用内科呼吸科,iCU显示器表面不干净,用观察不到位,没有血压,血氧记录显示。

2.5危重病人的护士被称为“八iCU,内科呼吸科,内科,内科,内科心血管神经消化系,泌尿外科,内科,普外科儿科系,肾结核科护士在危重病人:”八知道“(基本信息,诊断,疾病,患者的阳性体征和积极的指标,关键点,护理专科用药和预防并发症的主要目的,常见的,有针对性的康复计划)掌握较差的情况。

2.6法规,内科呼吸内科,内分泌科床边内容的内科心血管部门是不全面的。神经外科,妇产科,普外科,心胸外科床头卡的内容和建议处不匹配,分级护理标识不准确的。部普外科肿瘤学系,健康教育不到位。在iCU,内科输液瓶神经内科是没有标记的开盘时间,签名不及时输液吊钩。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外科无需校准膜导尿管留置时间。内科妇产科行政命令的心血管科,签名后,不及时,不输血单护士签名。肿瘤导尿管,尿袋标签不清晰。

3对策

3.1加强护理管理部每周至少2次,所有的危重病人护理和护士长的管理在护理工作情况,评论对危重病人,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积极整改,全面提高护理危重病人的质量。护士长应是护理人员合理安排,明确责任,加强对危重病人的护理管理。护士每天不少于2次的患者重症监护质量检测,订单的准确执行,在护理观察,护理措施,护理记录,急救物资,设备管理,安全防护,交接和加强监管等方面,评估,纳入考核范围。护理危重病人是一个非常重要和严肃的工作,护理人员护士在长安排名高资历,经验,负责危重病人的护理。护士应掌握的基本情况,患者的诊断,疾病,阳性体征,阳性发现,分,护理专业用药,客观,并发症的预防,有针对性的康复计划,为病人提供全面,全过程,连续的护理。加强护理安全质量教育,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院两级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护理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教育,加强对重点环节的监控和管理:护理人员监控(新转让,刚毕业的,实践中,有护士监测病人(患者)的情绪和想法,新的医院,危重,大手术);实时监控(节假日,双休日,工作繁忙,夜班);护理操作监控(准备输液,输血,过敏试验,术前),提高护理技能,规范护理操作,强化责任,规避风险。

3.2实施核心系统的关键核心系统的实施,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的管理制度,如值班交接班制度,检查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危重病人,医疗记录系统编写标准和管理制度,护士患沟通制度,消毒隔离制度。规范危重病人床边交接手续,提高了换挡品质,强化责任意识,从病人的生命体征床头交接,意识,瞳孔,全身皮肤的完整性,各种导管关闭扭曲堵塞,患者的评价,交接记录中的心理状态。双方移位到内容审批,在床头交接记录双签名将这两个。关键的是,操作,实施特殊的病人陪同考察护送到位,保持工作的连续性。高度重视病人的安全保护,患者冷敷,用特殊的护理措施约束,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宣传,告知,密切观察到位。昏迷,烦躁不安,老年患者,一个专门机构,以防止坠床,拔管,不良事件。加强身份识别,昏迷,手术的实施,新生儿特殊的患者应使用手腕。

3.3培训部门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培训的性能,操作方法,设备,并填写检查记录。观察仪器的性能的护士状况良好,没有报警,数据是可靠的工作,一旦报警,检查,如果发现有异常的参数,与医生及时沟通,耐心赢得了最佳抢救时间。护理文件作为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由护士在住院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护理活动和文本数据的其他内容,各种记录,以达到客观,真实,准确,完整,及时,规范。认真学习“记录书写标准”的组织护理人员版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护理人员熟悉规范的要求,加强临床专业知识,观察能力,指导下写作能力的训练,在“记录书写标准”,不断提高护理记录质量。

3.4提供优质的服务单元,干净,安静,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医务人员不谈论病人在床上,以避免噪音。在家访时,要注意换位的宣传,可以让家庭成员都能理解并配合护理工作积极配合。早上好,晚上护理病房,保持病房清洁,空气清新,温度,湿度,物品放入有序,没有多余的物品。护士护理服务,根据病人的自我保健护理的能力和水平,以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查房更加活跃,与患者沟通,发现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护理人员,适时观察危重病人,提高病人的安全,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

参考文献:

呼吸科危重症患者的护理篇9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危象;治疗方法;护理措施

重症肌无力危象主要是指患者的肌无力症状突然的加重,致使患者出现呼吸机、吞咽肌进行性无力或者麻痹,从而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由于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的病情比较危重,治疗和护理起来很麻烦,所以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的治愈率不是很高,下面我就向大家做一下我院从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共收治的48例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治疗与护理体会。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把我院从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共收治的48例重症肌无力危象随机的分为两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中男性18例,女6例,年龄在49岁到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8岁,观察组男性20例,女4例,年龄在54到87之间,平均年龄为63.4岁。

1.2方法随机的将这48例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重症肌无力危象的常规治疗与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基本无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重症肌无力危象的预防

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患者一定要给与充足的睡眠,要适当的运动,不要太过劳累,并且活动的时候要选择在清晨,适当的休息之后,要根据个人的体质,自我调节活动量,原则上是要不感到乏力,患者肌无力如果比较明显的时候,要指导好患者的基础生活护理,保持好患者的口腔和皮肤清洁,防止患者患上外伤和感染等并发症。饮食指导: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患者一定要注意饮食,要给与患者高蛋白、高热量还有富含钾、钙的半流质和流质饮食,不要吃一些辛辣、干硬等刺激性的食物,还有患者进食的时候要慢,如果遇到患者呛咳或者咀嚼无力的时候一定要暂时停止饮食,如果患者的症状频繁出现时,要及时的与患者本人和家属沟通,及时的进行鼻饲饮食。药物指导:当患者出现肌无力现象的时候,要立即的遵医嘱给与新斯的明1mg肌肉注射,如果患者症状没有缓解的时候可以重复使用,如果患者症状改善之后可以适当的改成口服,当患者出现胆碱能性危象时,要立即停用一切抗胆碱酯酶的药物,同时给与阿托品2mg肌肉注射或者静脉注射。

3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护理

3.1首先要保持患者所住病房的清洁和安静,避免患者受到光、声等刺激,并且要调节适当的温度和湿度。

3.2其次要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在床旁要备好吸氧装置和洗痰装置,以免患者发生危险,如果患者的意识比较清楚,应该让患者取半坐卧位或者半坐位,同时要鼓励患者适当的咳嗽和深呼吸,这样有利于患者痰液的排出,如果患者出现意识模糊或者不清楚的时候,并且鼻腔的痰液不能自行排出的时候,要立即的给与患者洗痰护理,当患者危及生命的时候,要立即给与气管插管等急救措施,并且给与呼吸机辅助呼吸,同时要密切的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还要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有没有吞咽无力和呼吸困难等。

3.3用药护理在进行抗胆碱酯酶药物的治疗时,要从小剂量开始,同时要坚持按时服用,如果遇到特殊情况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增加剂量。

3.4心里护理因为这个病的病程比较长,一旦患者发生危象的时候死亡率比较高,很容易让患者产生恐惧、焦虑的心里,这时候我们医护人员要充分的理解患者的心情,同情患者,同时要告知患者这种疾病的预防知识,帮助患者减轻心里的负担,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4讨论

通过分析48例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治疗与护理体会,我们可以看出来能增大患者的治愈率。

参考文献

[1]张莉.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急救进展及整体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1997,13(5):245.

呼吸科危重症患者的护理篇10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围手术期;护理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部位因乙酰胆碱受体减少而出现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眼睑下垂、复视、肢体无力、咀嚼和吞咽困难,严重者可致呼吸困难。手术切除胸腺治疗本病,病情缓解率可达80%。我科2012-2013年入组58例重症肌无力患者施行了扩腺切除术,效果满意。现就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人58例,其中男24例,女34例,年龄4-65岁,按osserman标准分类法;可分为:局限眼肌型34例,轻度累及全身型16例,中度全身型8例。

1.2、手术方法:本组病人均采用气管插管麻醉,行全胸腺切除加前纵隔脂肪组织广泛清扫术。

2、围术期护理

2.1、术前护理:①术前心理护理:多和患者沟通,向其解释疾病的特点及加重诱因,如生气、过度疲劳、感冒、妊娠等可以加重疾病,列举成功的病例鼓励患者,使其树立信心,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②术前呼吸道护理:病人的呼吸肌锻炼、控制呼吸道感染是术前准备的重要部分。每日练习深呼吸,以锻炼呼吸肌力。如病人吸烟,应力劝病人戒烟。术前应戒烟2周,以避免支气管分泌物增多。如合并呼吸道感染者应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控制感染后再行手术。③术前用药的观察与护理:根据医嘱,指导病人准时、准确服药。为减轻肌无力症状以利手术,通常术前应用抗胆碱酯酶药物。但如果用药不规范或不合理,就不能减轻肌无力症状而无法手术。因此,必须遵守用药三原则:一是要求护士必须掌握此类药物的机理、毒副作用。二是药物剂量要准确,发药时间要准时,必须是餐前30分钟发药,从而减轻吞咽困难,以利于咀嚼。三是发药、送水到床前,必须等病人服下药后方能离开,避免患者遗忘服药。且抗胆碱能药物一直服用至手术日晨。如有使用激素治疗患者术前一周要停药,停药要逐渐减量,以防胃出血和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如果患者在服药过程中出现大便次数增多或出现毒蕈碱样反应,如:瞳孔缩小、结膜充血、流泪、鼻涕和唾液分泌增多,肌无力迅速进行性加重,此时为用抗胆碱酯酶药物过量,应及时报告医生,予以处理。本组58例病人术前口服嗅吡斯的明90~240mgQd。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反应,发生腹痛3例、大便次数增加5例,均予调整口服嗅吡斯的明剂量、对症处理后上述症状消失。

2.2、术后护理:

2.2.1、呼吸支持因麻醉、手术、药物等因素可加重肌无力,主要是呼吸肌和吞咽肌,术后肌无力危象多发生于48-72小时,呼吸肌乏力可导致通气不足,不能维持换气功能。如术后采用人工呼吸机维持呼吸可使呼吸肌得以充分恢复,机体免疫功能得以充分调整,有利于呼吸功能的重新建立。本组8例病人术后保留气管插管行呼吸机支持呼吸至术后24小时。对Ⅱ型以上的患者应根据病人自主呼吸恢复的情况,适当延长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时间。一旦发生术后肌无力危象,即病人有呼吸无力、胸廓和腹部无明显起伏、发绀、末梢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咳嗽排痰困难、吞咽无力呼吸道分泌物积聚不能有效清除;或合并有休克等症状。

2.2.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变化:每小时记录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和血氧饱和度变化至病情稳定,尤其注意血氧饱和度变化。若患者出现烦躁不安、呼吸增快、大汗淋漓、面色潮红、血氧饱和度下降,则表示自主呼吸无力,马上予加大吸氧流量,监测血气分析,必要时联系重症监护室,转至重症监护室予气管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

2.2.3、加强呼吸道护理:病人因术后伤口疼痛咳嗽无力,呼吸道分泌物易潴留,尤其用抗胆碱酯酶类药物后呼吸道分泌物更多,如不及时协助排痰可造成痰液阻塞呼吸道,致气体交换障碍。肺部感染是重症肌无力病人发生肌无力危象的主要诱因,因此,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关键。⑴常规氧气雾化,雾化吸入药液配制应注意禁止用庆大霉素,雾化时尽量予半卧位或者坐位,同时指导患者进行深吸气,有利于药液充分到达支气管及肺内,氧气雾化后协助患者拍背排痰。⑵鼓励并协助患者进行有效咳嗽、排痰。由于患者术后伤口疼痛,不敢用力咳嗽、咳痰,指导患者咳嗽时轻轻按压伤口,必要时予胸带加压包扎伤口,有利于减低咳嗽时伤口张力,从而减轻了伤口疼痛更有利于患者术后咳嗽、咳痰,预防术后肺部感染。⑶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增加通气量。①腹式深呼吸:手术麻醉后患者意识恢复清醒即可开始练习,予半卧位,双手放于胸前下缘或肚脐下缘,由鼻子慢慢吸气,吸气时腹部慢慢鼓起,注意吸气时肩膀及上胸部要放松,不可以抬起或耸气。一呼一吸掌握在15秒种左右。即深吸气3-5秒,屏息1秒,然后慢呼气6-10秒。每天练习3次,每次30分钟。②应用三球式呼吸功能训练器进行吸气训练:患者取卧位或者半卧位,保持舒适,在术前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以利于与术后患者呼吸功能情况的比较;方法:首先设定出每天的目标值,含住含嘴缓慢吐气后慢慢地吸气使训练器升起,保持吸气并尽最大的努力,让球升起到最高点并保持2-3秒,松开含嘴缓缓地将气体排出,在每次深呼吸后,调整呼吸,循序渐进,成人达到1000mL以上,小儿达到500-600mL,每次进行10-15分钟,每天3次。每次使用后,将呼吸训练器的咬嘴用水清洗、晾干、放回袋中备用。⑷协助口腔护理⑸指导患者多饮水,以利于痰液的稀释排出。

2.2.4、重症肌无力危象的观察和护理由于重症肌无力行胸腺瘤切除后,病人对抗胆碱酯酶药物的敏感性大大提高,且大多数危重肌无力病人抗胆碱酯酶药物的治疗量与中毒量十分接近,故用药须相当谨慎,一旦用药过量便可发生胆碱酯酶危象。护士在执行医嘱时一定要准确及时。胆碱酯酶危象的表现是病人瞳孔明显缩小、眼泪、唾液、呼吸道分泌物大量增多;体格检查有肌束颤动、肠鸣音亢进、心率减慢,如静脉注射阿托品,上述症状可有缓解。肌无力危象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烦燥不安、发绀、气管内分泌物增多而无力排出,致严重缺氧严重者引起急性心力衰竭。此型特点是新斯的明用药不足。所以在使用抗胆碱酯酶药物的过程中,必须做到合理,准确,认真观察用药后的反应,正确鉴别这两种危象。本组3例术后出现重症肌无力危象,因发现及时,处理得当,经呼吸机辅助呼吸,应用大量抗胆碱酯酶药物及免疫抑制剂,上机后第1-2天脱离呼吸机,转危为安。

2.2.5、控制肺部感染肺部感染是诱发肌无力危象的常见原因,当危象发生后又加重了肺部感染,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肺部感染是肌无力危象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遵医嘱使用有效的广谱抗生素预防肺部感染,可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忌用氨基糖甙类、多黏菌素、四环素族抗生素,因这类药物能减少神经2肌肉接头部乙酰胆碱的含量,加重病人的肌无力症状。此外,应加强呼吸道管理。

2.2.6、遵医嘱用药:①合理应用抗胆碱酯酶类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对于有咀嚼无力者新斯的明应在饭前30分钟服用。②避免使用干扰神经肌肉传导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和麻醉镇痛药(如奎宁、氯丙嗪、杜冷丁等)。

2.2.7、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①麻醉清醒后,即协助病人取半卧位。②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③保持引流通畅。④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

2.2.8、疼痛的护理:教会病人运用腹式呼吸,术后胸部予胸带加压包扎,减轻疼痛;协助病人采取舒适的卧位,避免由于引流管移动、牵拉所引起的疼痛;为病人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采取非药物措施减轻疼痛:如听音乐,松弛疗法等。

2.2.9、营养支持:保证营养的摄入,是增强机体抵抗力和预防感染的重要环节。患者术后6小时无恶心、呕吐可给予少量饮水,术后第一天予半流饮食,进食后无诉腹部不适,术后第二天可恢复正常饮食,饮食应注意多样化、平衡饮食,少喝冷饮以免损伤脾胃,多喝温度适宜的温水、汤类(以37-45摄氏度为佳)。应少吃寒凉的食物:如苦瓜、绿豆、海带、紫菜、黄花菜、西瓜之类食物。对于面色偏白、流口水、四肢不温腰酸的脾肾虚肌无力患者可吃一些黑芝麻红糖粥、桂圆鸡肝粥等,患者可多吃些温补、富含蛋白、维生素的食物:如牛肉、猪肉、羊肉、鸡蛋、牛奶、花生、苹果、葡萄、橙子等。

2.2.10、术后锻炼与康复指导:鼓励病人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尽早恢复功能锻炼。如:进行腹式呼吸、呼吸功能锻炼等。指导病人活动量应逐渐增强,避免劳累,育龄妇女应避孕,不可随意增减抗胆碱酯酶药物服用量,坚持遵医嘱合理治疗。

2.2.11、健康教育病人术后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易使病人淡化服药的作用,因此用药指导尤为重要;(1)反复强调手术和药物相结合的重要性。(2)出院时帮助病人制定药物服用情况表,列出每日服药的时间、剂量及机体反应以指导治疗。(3)慎重保管药物,家属督促检查服药情况,防止患者漏服或少服而影响治疗效果。(4)告之病人和家属慎用镇静药,禁用对神经-肌肉接头有阻止作用的抗生素,如链霉素、卡那霉素等。(5)减少诱因,避免过度疲劳、腹泻和上呼吸道感染等因素。(6)避免情绪紧张,保持良好心态。(7)定期复查。

3、结论

术前心理护理,控制呼吸道感染,改善肺功能;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和呼吸道护理,合理运用抗胆碱酯酶药物,正确预防、判断及处理肌无力危象、胆碱能危象是护理关键,也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保证。

参考文献:

1、陈文虎,主编.重症肌无力.胸外科特色治疗技术,2004,5:273~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