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建设科技创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8:19

城乡建设科技创新篇1

关键词:城乡规划;建设;实验室

1引言

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城乡规划学科的研究领域不断延伸、拓展,形成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城乡规划专业加强人才的职业性、职业化能力培养,提高专业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体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体系。城乡规划专业实验室是规划学科的重要基础,学校是进行实验实践教学、科研服务的重要场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加强城乡规划专业实验室建设,对提高实验室管理的效率,规范实验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2城乡规划专业发展概况

金陵科技学院城乡规划专业自建校以来就开设了与该学科相关的建筑学、城镇建设与规划、城市景观等专业。随着学校发展、社会需求,该校城乡规划人才培养注重“需求导向、能力为本、知行合一、重在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学生在学科团队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科平台积极参加各类型层次的学科竞赛,获得多项省级和部级奖项,提升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内涵。

目前,该校城乡规划学成为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建设学科及校级重点专业。城乡规划专业主要开展以城乡发展战略研究、城镇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城市设计、景观规划设计、城市市政工程规划设计、旅游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等相关课题研究和技术咨询服务工作,积极承担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任务,提高城乡规划学科的社会服务水平。该校城乡规划学科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县域城乡统筹与乡镇可持续发展、城乡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规划、新型农村社区与乡镇规划设计、可持续的绿色建筑设计研究。

3城乡规划专业实验室建设重要性

3.1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通过对城乡规划设计行业的调研,设计行业急需专业基础知识完善、实践与创新能力较强的专业技术人才,注重学生综合能力考查。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结合地方需求,加强素质教育、创新型人才建设。城乡规划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为学科间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互动平台,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创新相结合。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可以通过参与指导老师科研项目,提高专业技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城乡规划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可以依托现有的仪器设备,更好地开展科研服务,为服务地方经济提供良好的保障。

3.2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城乡规划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主要思路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技术为手段,以需求为导向,在实践教学与管理中,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通过建立开放实验室,创建自主学习平台,构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导向培养模式。加强设计性、创新性、综合性实验项目建设,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城乡规划专业实验室建设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相结合,融合教育教学改革,实现教学与科研同步发展,创造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有机结合,以此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工程能力。

3.3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需要

实践环节是城市规划专业发展的核心,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1]。该校城乡规划实验室已经具备良好的实验实践教学平台,依托专业绘图教室、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室、规划设计模型实验室、虚拟现实实验室、建筑物理实验室、建筑节能实验室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实训场地。城乡规划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具有自身的特色,能够在课程设计、认识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过程中,形成一套完整的培养体系。

4城乡规划专业实验室建设研究

城乡规划专业实验室主要依托该校土木工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室、规划设计模型实验室、虚拟现实实验室等主要针对课内实验、设计课程、毕业设计、学科竞赛提供实验场所。城乡规划专业实验室建设应依托省级和校级学科优势,与建筑学、土木工程等学科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综合实践能力,打造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实训基地。

4.1完善实验教学条件,建立实验管理体系

各级财政对高校实验室建设实行规划管理是建设投资的主要手段,实验室建设离不开经费的支持[2]。受中央财政与省市财政支持,实验设备及实践教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应提高实验设备的有效利用,满足实验教学的基本需求。结合城乡规划专业特色,选择实验室所需仪器设备,保证课程设计、科研服务需求,将教学与科研所需的仪器设备作为实验室补充的重点,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提高学生专业认知能力培养。依托现代化实验教学手段,建立开放的实验实训场地,加强实验室设备仪器的开放使用,通过现场实训、仿真实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建立完善的实验室管理体系,城乡规划专业实验室需要摒弃传统的管理模式,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科学化管理,如实行网上预约系统、实名注册登记、设备远程监控、实验远程指导等,提高实验管理人员长效管理。教师承担实验教学任务,根据实验教学大纲确定实验项目,专职实验技术人员负责仪器、材料、实验室准备,协助实验指导,随堂听课,填写实验日志。通过建立完整的实验室管理体制,为实验教学的开展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

4.2依托科研创新项目,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培养

专业实验室是高校开展实践教学、科研及科技服务的重要场所,为高校教学科研工作提供重要保障[3]。城乡规划作为省级和校级重点建设专业,已经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通过开展科研项目研究,为学科建设作支撑,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目前专业教师承担多项纵横向科研项目,让学生积极参与指导教师科研项目,结合实际规划设计类项目,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得到实际运用。积极鼓励教师将科研项目融入学生实践教学中,不断提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建设,提高学生规划设计能力,为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依据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可以根据设计课程需要,进行各专业技能操作,比如制作规划模型过程中,对各类仪器有一定的认识和操作能力,学生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过程中,能熟练运用各类仪器设备,熟练操作专业软件,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强化工程意识,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培养。

4.3提高实验设备使用率,推进职业技能鉴定培训

城乡规划专业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实验室各项设备、仪器基本满足学生课内实验与课外科技竞赛需求,通过建立开放实验室,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场所,提高实验设备的有效利用。该校城乡规划专业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对教师开展科研服务提供良好的保障,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不仅能够满足教学与科研需求,为实验室的有效运转作支撑。

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不仅可以完成在校学生的培养,同时长远建设目标应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发挥培训中心的作用也是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4]。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室资源,强化专业技能培训,参加职业技能考试,如CaD高级制图员,通过率较高。学生专业可以结合专业知识,强化训练专业所需软件,如CaD、photoshop、Sketchup等软件,结合实际科研项目,将所学专业技能更好地运用于实践。城乡规划专业人才职业性、职业化培养是发展趋势,该专业学生将来可考注册规划师、注册建筑师等,这些注册职业考试,将提升并拓展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并满足社会。

4.4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城乡规划专业要求教师具有综合性知识,不仅仅考虑单纯的教学需要,还应对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有足够的认识,对相关学科也应有所了解,如建筑学、社会学、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城乡规划专业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应具备丰富的工程实践经历。城乡规划专业实验教师需要结合实际工程经验,聘请设计院或者同行业高级人才作为兼职指导教师,同时对校内青年教师进行培养,让更多的实验教师参与规划设计类实践项目,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更好地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近年来,学校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等,实验室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设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依托校级、省级、部级竞赛,如斯维尔Bim建模大赛、中国环境学年奖、中联杯、蓝星杯等,激发学生创新设计,体现城乡规划专业人才职业性、职业化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5结语

实验室建设是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场所。科学制定实验室建设发展计划,明确实验室规划目标,通过整合现有资源,完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实验室建设围绕职业技能鉴定,不断深化实验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努力建设成为教学与科研一体化的综合实验基地。

参考文献:

[1]杨大伟,安蕾.城市规划专业教学模式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2(4):41~44.

[2]冯敏侠,庄中华,劳静.做好实验室建设规划,促进实验室建设发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8):423~426.

城乡建设科技创新篇2

关键词:城乡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校企协同;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0;tU9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7)03-0028-04

新型城镇化是新时期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策略。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内容是城乡统筹与一体化、产业升级与低碳转型、资源的节约与集约利用、土地的混合利用与紧凑开发等[1],因而要求城乡规划行业积极探索推行新型城镇化的新策略。作为为社会培养、输送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的高等学校,应积极进行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使得毕业生具备前瞻预测、综合思考、专业分析、公正处理等方面的能力,能够科学应对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规划设计与规划管理方面的难题和挑战。

2011年黑龙江省启动了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作为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试点高校,黑龙江科技大学积极开展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2-3]。黑龙江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在试点改革过程中,以校企协同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积极开展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得到了社会和行业的认可和好评。

一、城乡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概念模型

城乡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是在一般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和专业自身的办学条件、办学背景以及所处的地域环境,综合地方和区域的城乡建设发展需求,进行人才培养定位,并集中学校优势教学资源,使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在城乡规划编制、公共政策制定及建设实施管理等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比较突出,在省内外具有领先优势和影响力。城乡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的概念模型见图1。

二、校企协同的基本思想

城乡规划是以城乡建成环境为对象,以土地及空间利用为核心的公共政策[4]。城乡规划是政府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手段,要求规划师具备较高的职业能力。一方面要求规划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及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善于应用专业理论分析解决实践中的复杂问题;另一方面,城乡规划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通过规划设计与规划管理,对城市发展资源进行空间配置,并使之付诸实施的过程[5],因而要求规划师应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

校企协同是提高城乡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职业能力的有效策略。校企协同的基本思想是指在城乡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应具备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专业核心知识和专业相关知识、现状调研能力、规划设计能力、协同创新能力等主要由高等学校来培养,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体;同时可以将规划师请进高校进行讲座和实践指导。学生规划设计与规划管理等方面的业务实践,包括教师的挂职锻炼在设计院和规划局等企事业单位完成,企业为学生业务实践及教师挂职锻炼提供实践平台和业务指导。校企协同的基本思想框架见图2。

三、校企协同的城乡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

(一)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教师应“会讲能做”“亦师亦工”

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城乡规划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要求高等学校的师资队伍除了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和前瞻的国际视野外,还应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才能胜任传授理论知识、培养具有规划设计能力与创新能力人才的教学任务,因而“双师型”队伍建设是提高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多年来,黑龙江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先后安排教师深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中建设计集团黑龙江省分公司、哈尔滨市方舟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哈尔滨市城乡规划局等单位进行挂职锻炼。通过挂职锻炼,教师“会讲能做”“亦师亦工”,教师的实践能力及社会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并且还能够将科技服务成果引入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以“导引课、核心课、相关课、技术课”为主线,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现代城乡规划的复杂性、综合性及专业性要求毕业生具备前瞻的预测与分析能力、综合的思考与表达能力。因而高等学校的专业课程体系是至关重要的,不仅影响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同时也影响其能力结构。黑龙江科技大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进一步优化了专业课程体系,形成了“导引课、核心课、相关课、技术课”的特色专业主线。主要包括:以教师系列报告形式,开设了城乡规划导引课程,及早让学生了解专业特点和职业特点,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引导学生有目的进行学习;开设了城乡规划原理、城乡生态与环境规划、中外城市发展与规划史、城乡基础设施规划、城乡道路与交通、城市总体规划、村镇规划、城市设计、详细规划、社会综合调查研究、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等核心课程,有效保证了专业教育与职业实践的衔接;重视城市经济学、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概论、城市公共政策、城市社会学、城市地理学等相关课程的开设,强化了学科构成的多元化,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开设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城市地理信息系统(GiS)、城市b感(RS)、大学语文与写作等课程,强化了规划技术类课程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计算机信息自动化处理能力与公文写作能力。

(三)专业实践与专业竞赛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协同创新能力

城乡规划专业实践一般包括调研、规划设计与规划管理等方面。专业实践是培养学生现状调研与分析、设计方案的构思与深化、设计概念与思想的表达及规划管理实践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过程。黑龙江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重视特色应用型人才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将专业实践与设计及调研竞赛相结合,每年均组织学生参加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的规划设计和社会综合实践调研竞赛。通过参加规划设计竞赛,学生学会了以创新的视角解析设计主题的内涵,并以全面、系统的思考进行城市设计。通过参加社会综合实践调研,培养学生关注城市问题的职业素养,增强学生将专业知识与经济发展、新型城镇化、低碳城市、社会管理、公众参与等相结合的专业意识,强化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和创新解决城市问题的能力。以2014-2015年为例,黑龙江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24名学生,在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的规划设计和社会综合实践调研竞赛中获部级奖励,其中“小岛难载生命之重”和“足下生活圈”2份调研报告获得三等奖。

(四)采用双导师制,实现顶岗实习,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双导师制是指在学校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实习单位,在实习期间,由学校指导教师和设计院指导教师进行双重指导把关的实习方式。设计院实习是城乡规划专业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提高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由于设计院实习具有量大面广的特点,为了提高实习的质量,分散式顶岗实习是一种有效的实习方式。由学校与企业联合,建立以设计院为核心的实习实践基地。在大学第五学年,将学生组织到设计院进行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学生的规划设计实习、毕业实习都在设计院完成。实习期间以项目为载体,学生通过参与设计项目,了解专业理论、专业规范和标准在实践中的应用,学会团队协作以及如何与人交流等技能。实践表明:顶岗实习,能够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和职业需求,有效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五)毕业设计选题与设计院或教师科研项目相结合,提高毕业设计的实用价值与创新水平

设计院的实际项目及教师负责的科研项目,一般是目前需要解决的突出的城市问题,是新规划理念的具体应用,项目选题创新性强,有代表性。根据工作量的大小,组织学生单独或合作完成设计院的实际项目或教师负责的科研项目,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毕业设计的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黑龙江科技大学2015届城乡规划专业毕业设计为例,毕业设计选题涵盖了城镇总体规划、概念规划、城市设计、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村镇规划等方向(图3)。学生结合设计院实际工程项目和教师科研项目选择毕业设计题目,毕业设计真题率为100%,有10份毕业设计方案被设计院采纳,占32.3%。学生完成的村庄规划,强调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设计思想,突出规划的可操作性。采用村民调查问卷、村委会及村民访谈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形式,强调村民对规划的参与。毕业设计选题与设计院实际项目或教师科研项目相结合,不但拓宽了毕业设计选题范围,而且有效提高了毕业设计的实用价值和创新水平。城乡规划专业的毕业设计因实用价值与创新水平高,在黑龙江科技大学毕业设计专项评估中连续多年被评估为优秀。

四、结语

城乡规划是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的依据和蓝图,城乡规划专业人才需要具备有效解决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更为复杂化、纵深化的城乡问题的能力。特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亦是城乡规划专业人才职业发展的需要。因而培养能适应新常态下城乡发展的特色应用型人才,突出城乡资源配置、公共政策和公共服务,是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应该不断加强与城乡规划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校企协同,探究有效的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提高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不断推进中国城镇化质量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单卓然,黄亚平.“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知误区解析[J].2013,37(2):16-22.

[2]张洪波,姜云,王宝君,等.新时期城乡规划专业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途径[J].高等建筑教育,2016,25(2):25-27.

[3]姜云,张洪波,王宝君,等.城乡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基本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6,25(1):32-35.

城乡建设科技创新篇3

转变发展方式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和战略性的问题。在这一阶段,发展应更注重质量,经济增长方式应实现“从汗水到智慧”的转变,竞争的重点应从以廉价资源为基础的比较优势向以自主创新为中心的竞争优势转变,主导产业由传统加工业向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等资金与技术含量更高的产业转移,把量的增长建立在质的提高基础上,以质的提高促进经济在更高层次上的发展,获得长久持续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因此,必须着眼长远、放眼大局,以思路转换、方式转变、路径转轨,实现在转型中发展、在转型中提升。

着力加速产业集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产业是基础,是经济发展的支撑。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启示我们,竞争力的强弱和市场格局的变化,就一个企业来说,取决于其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就一个城市或一个区域来说,则更多地取决于其产业结构。世界的实践也告诉我们,每一次大的危机过后都有一场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因此,不管是从奋力走出当前金融危机泥淖的角度来说,还是从争创长远发展新优势的角度来讲,最根本、最关键的任务就是紧紧扭住产业转型这个龙头,加快构建一个现代化的、符合地区实际、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实现产业集聚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重大转型。一是转变思路,从一般性地抓项目转到抓产业规划、产业政策、产业整合、产业集聚和构建产业环境、产业体系上来,从抓一般性项目转到抓战略性、支撑性、基础性、成长性项目上来,主动布局,突破龙头,推进产业集聚。二是选择适当产业,促进产业升级,构建产业体系。产业升级,不仅需要“破”的勇气,更需要“立”的眼光;不仅需要开拓奋进的“闯劲”,更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要适应世界产业革命的新趋势,围绕园区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重点,加快产业空间上的集中、企业上下游的集群和产业链式的集聚。以扬州为例,扬州将在加快做大做强石油化工、汽车船舶、机电装备等主导产业的同时,进一步培植发展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尤其是绿色新能源产业,使其成为引领发展转型、提升竞争力的先导产业、支柱产业。同时,抢抓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和消费结构升级的机遇,大力发展旅游业、文化产业、信息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三是采用积极有效的方式方法引导和推动产业集聚。正如美国波特教授对如何形成产业集聚提出的“钻石理论”所说。政府要发挥其引导和推动职能,创造一个开放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在市场作用下促进产业集聚。要用“发点球”、“点射”的方式,以大项目为载体、为抓手、为支撑,排兵布阵一批在产业升级中起关键作用的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促进产业集聚和结构升级。

着力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发展路径优化。工业革命以来。推动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的主要经济形态先后有三种:资源依赖型、投资驱动型和科技创新型。科技创新型经济作为引领当今世界潮流的最新经济形态。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以科技知识和科技人才为依托,以创新为主要推动力,是一种科技支撑型、创新创业型、财富增长型、可持续发展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形态。现在,资源、环境约束效应日益显现。处于这一阶段,破解发展难题、催生经济发展的动力更多地要从依靠资源、能源等消耗过渡到科技创新、知识应用上来,推动经济发展路径的转变。因此,新一轮发展的“引擎”是科技,动力源在创新,核心在人才,途径在发展科技创新型经济:做强科技创新的主体,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完善科技创新的载体,推进园区转型升级,种好“高产田”,建设“优质园”,打好“高新牌”,当好“排头兵”,打造科技创新型园区;突破科技创新的关键环节,狠抓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一批科技型项目、人才型项目尤其是产学研项目的引进、一批示范应用工程的建设等;突出创新要素的集聚整合,加速资金集聚,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大力引进各类投资公司、风司、创司。加速人才集聚,通过“产业引才、项目聚才、事业励才、机制活才、待遇留才”等办法,加强本土人才培养,加快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加速技术集聚,引进市场前景广、产业化条件成熟的科技成果。同时,加大科技创新政策扶持力度,推进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打造科技创新的社会系统工程。

着力加快城乡统筹。促进形成城乡互动发展大格局。统筹城乡发展的本质在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关键在于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推动城乡良性互动发展,让农民与市民有同等的发展权。统筹城乡发展,要以重新安排山河的勇气,以更新的理念、在更高的层次、用更宽的视野谋划城乡未来发展,加强功能分区、优化生产力布局,推进市区城乡规划、土地利用、产业布局、就业社保、基础设施、金融服务、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管理“八个一体化”。加快城乡交通、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乡教育、医疗、文化、体育事业建设,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城乡统筹当前重点要突破的是制度创新。创新土地制度,促进土地要素自由流动,盘活用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把农民捧的“泥饭碗”做成“金饭碗”,让农民增加更多的资产性收入和财富性积累;创新财产权制度,特别是村级集体财产权的改革,尊重和保护农民的财产权;创新户籍制度,这不是简单的户口问题,而是与人口流动、迁移相关的许多社会体制政策方面的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户籍本身的问题就好解决了:创新就业制度,特别是进城民工的有关体制政策的改革创新,建立健全城乡统筹的就业创业体系,让能就业且有就业愿望的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创新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建立完善的保障和福利体系,让城乡老百姓充分感受和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创新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体制。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老百姓生活品质:创新财政和税收制度。主要是公共财政建设中的城乡统筹。农村税费改革等;创新价格制度,粮食价格问题,一些垄断部门的价格问题,在统筹城乡发展中也还是值得研究的。围绕上述内容和改革,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型、经济体制的转型等“三个转型”的互动发展。

同时,统筹城乡又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推进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区域特点,从不同经济区域的实际出发,寻求适合本地区统筹城乡的特殊方式。而且更要注意发展的阶段性,区分统筹工作发展的不同阶段。明确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循序渐进。市区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火车头,比一般县域具有更好的基础和条件,市区实现率先统筹城乡发展。对于推动全市域的城乡统筹具有较强示范和积极的辐射带动意义。最近,扬州市专门制定了市区率先统筹城乡发展实施意

见,推进市区在城乡统筹发展上先行一步,同时下大力气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富民强镇强县进程,这有着实践意义。

着力推进名城建设,促进城市品质提升。城市作为现代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不仅是经济发展的载体,更是老百姓生活的家园,也是百姓财富积累的载体。因此,城市建设和城市品质的提升,既事关城市的发展,也事关市民生活的改善,既要强调城市环境越变越美,也要强调群众生活越过越好;既要体现城市的经济价值,也要提升城市的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以城市品质主导城市发展,是城市建设的最高定位,也是国际国内城市现代化的一大趋势,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也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任务。提升城市品质,内涵在文化,文化是城市的“根”和“魂”,挖掘文化资源,展示文明成果,继承历史文明,对提升城市品质起根本性作用;基础在市民,靠市民的广泛参与和市民素质的提升;关键在特色,靠内涵突出自己的个性和优势,靠特色增强城市的魅力和竞争力。在提升城市品质时,要处理好“五大关系”。即政府主导和全民参与的关系、长远规划和阶段目标的关系、整体推进和彰显特色的关系、城市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关系、城市功能完善与内涵提升的关系。就扬州来讲,一是完善城市功能,打通对外交通要道,努力实现由平面交通向立体交通转变,由单一交通向综合交通转变。重点是加快苏中江都机场、宁启铁路复线及电气化改造、淮扬镇铁路及长江铁路大桥、京沪高速扩容及南延过江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提升基础设施承载力,积极谋划由长江时代迈向“高铁”时代、空港时代。同时,完善中心城市生产功能、消费功能、就业功能、服务功能,为经济持续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提供重要平台。二是着眼未来大城市发展格局,科学规划、科学布局、科学建设、科学管理、科学经营。重点是推进古城保护工程、城市新区拓展工程、文化博览城建设工程、民生城建工程和市民素质提升工程等,让城市在拉开发展框架、提升形象的同时更具内涵、更人文、更文明、更具特色。尤其是在提高城市空间设计水平的同时,加强对建筑形态、风格、色调的总体设计和精细设计,在保护古城风貌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城市建设文化特色,留下我们这一代城市建设者的文化理念和文化足迹。三是加强生态建设和城市管理,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建成“水绿相依”、“城林交融”的生态园林城市,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提升市民生活质量。以现念和管理来提高城市发展水平,以信息化推动城市管理现代化。重点解决好环境、居住和交通等群众反映强烈的三大难题,增强市民的便捷感、安全感和舒适感,使城市成为创业者向往、本地人自豪、外来人羡慕的宜居城市。

城乡建设科技创新篇4

一、施行“一条龙”,形成三位一体的人才管理体系

1.建立人才开发领导体系。结合实际,建立健全抓好人才市场人才工作的长效机制,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真正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紧密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加大对人才工作的投入,将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纳入财政年度预算,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专项资金用于人才吸引和奖励方面。

2.建立人才专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人才市场建设,积极发展农村人才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人才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人才资源信息化建设;积极拓展人事、人才交流、人才测评等服务,全面提高人才服务质量,促进人才有序流动。同时,畅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进一步消除人才流动中的城乡身份、所有制限制,探索建立流动人才保险衔接、户籍准入、人事等制度。优化服务机制,对高精尖人才、企业家实行个性化服务。

3.建立人才优化配置体系。首先以政策为依托,促进城乡人才流动。如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做好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等;落实城乡统一、公平就业的要求,支持、引导农村人才向城市适度有序转移,做好各项公共服务工作,解决好流动人才子女上学、工伤、医疗、养老保障等问题。其次以协作为路径,完善城乡人才链接。如运用县、乡、村贯通的人才服务市场链,促进城乡人才双向选择、合理流动;积极发展农村各类流通中介组织,提高城乡人才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二、拉开“一张网”,形成多维共育的人才培养格局

1.以建设学习型社会为目标,全面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推进成人继续教育、干部管理教育、职业培训发展,认真抓好各类人才的继续教育工作。依托党校、成人学校、村(社区)和企业活动阵地,开办农民夜校,开展农业实用技术讲座和文化知识培训。充分发挥城市高校和职业技术学校在城乡人才培养中的主渠道作用,开展订单培训。抓好远程教育通村工程建设,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实现村级终端站点全覆盖。

2.坚持培养和引进并举,建设一支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做好企业对人才需求情况的调查摸底,并及时将情况向人才交流机构反馈。人才市场定期向企业推荐一批专业对口的毕业生,并组织企业参加各类人才交流会。加强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采取委托培养、定向培养等方式为企业提供合格人才。支持和鼓励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到高校、大型企业学习深造和实践锻炼。

3.根据社会需要,大力培养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结合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启动技术工人和技师培养工程。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建立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灵活开放、特色鲜明的现代职业教育机制。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重点培养从事农技推广、农产品开发、农村经纪人、农村致富带头人等方面的人才。认真落实鼓励农业技术人员到生产一线从事科研和农技推广工作的政策措施,扎实作好农村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选工作。

三、下好“一盘棋”,形成各尽其才的人才使用目标

1.扩大人才活动平台。推进城乡人才柔性流动,以兼职、短期服务、项目合作、远程咨询等方式让各类人才施展聪明才智,拓展发挥作用的空间。加强工业园区和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鼓励企业建立科技研发中心、科研实验室,打造对各类人才具有强大吸引力和承载力的平台。建立完善项目与人才的互动机制,依托重点农业产业化项目,建立一批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基地。

城乡建设科技创新篇5

一、指导思想

围绕新农村建设,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统筹兼顾城乡发展,抓好“三农”工作,科学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实践农业科技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生活保障社会化,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落实城乡共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

二、目的要求

为构建城乡基层党建新格局,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围绕和谐发展心连心主题活动,按“五个好”要求,定好对口党建工作规划、用好城乡党建资源配置、抓好城乡党建事务管理、做好城乡党建服务、组织好城乡党建考评。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三、依托包村工作基础,加强对口组织共建

提高党组织工作上水平,公司在包村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公司机关支部与南溪村支部之间互助共建,和谐发展心连心活动,为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缩短城乡差距,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充分发挥对口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让党员干部得锻炼,对口党组织利用各自资源优势。实现优势互补,推进对口党组织共同发展,建立城乡党建活动教育培训阵地,互学共享,整合互进,取长补短。提高城市党员干部对中国农村深刻认识,农村党员干部对城市发展与农业发展关系认识。丰富城乡双方党员干部工作内容,提高素质,增强才干,人生历练,实现价值。

党组织作用落到实处,积极推进城乡共同发展。提高城乡对口党组织党建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紧跟政治经济形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而对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妥善处理农民返乡问题,积极引导开发乡村旅游建设,壮大农村经济,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活条件,推进民主管理,强化公共服务,促进和谐发展,充分发挥对口基层党组织作用。

四、树立“五个好”目标,建立长效对口共建机制

设立城乡共建“公司机关与南溪村党组织心连心工作组”并挂牌。制定对口党组织共建发展规划。建立对口党组织共建工作制度,具体内容有:一是双方党组织联席会制度;二是党员交流,人才共育制度;三是进一步发展新农村建设研讨制度;四是科技扶贫、结对帮扶、定期走访制度;五是创建城乡对口党建服务管理制度。

确立对口党组织年度工作目标。双方党组织,每年联合开展一次党课教育活动。年终召开一次共建总结会和民主生活会,考评工作成效,确定下一年共建任务和目标。紧跟全市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结合双方党组织工作实际,相应深入开展有自身特色的活动。力求实效,务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城乡建设科技创新篇6

关键词:返乡创业;农民工;新农村建设;新农村文化建设

一、引言

由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出现大量失业农民工,其中有诸多曾在全国各大城市及沿海发达地区工作的农民工,拥有资金,技术和项目,以至于形成了农民工反向自主创业的热潮。反乡自主创业的农民工逐渐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并且返乡农民工对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可以看出,鼓励和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重大意义和作用。

二、农民工返乡创业给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新的路径,并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一)农民工返乡创业给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新的路径

农民工返乡创业形成了一条良性发展的梯级化的新农村建设道路,返乡创业农民工通过在大中城市流动打工普遍提高了其综合素质,获得了一定的人力和金融资本,并向乡镇和农村聚集,创办工、商企业和经济实体,容纳更多返乡创业者,促使当地的经济发展并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以此推动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吸引了大量农村剩余人口。这样的新农村建设策略既避免了高速城市化,又发挥了城镇化的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

(二)农民工返乡创业带来大量实际资金投入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当前,各级政府都重视对农村地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并采取多种积极的措施加快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需要大笔的资金投入和政策的不断支持,但是我国需要进行新农村改造的地区较多,政府的财力有限,因此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政府的财力投入远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资金问题成为了一个短时间内无法解决的瓶颈,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而返乡农民工在自主创业的时候投入了一定的资金,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政府在新农村建设方面投入不足的问题,也为更多的投资者和创业者进入农村进行创业和寻找发展打开了一条良性通道,新的投资又为新农村经济社会的建设积累了更多的资金,有利于逐步改善新农村的投资环境,形成良性发展。

(三)农民工返乡创业用先进生产力推动新农村建设

1.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回了城市先进生产力

城市拥有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技术、信息、资金等必要的生产要素。返乡进行自主创业的农民工在城市地区有过工作经验,因此他们有农村地区所没有的创业能力和精神,他们逐步在接受城市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因此与一直待在农村地区的人相比,他们的综合素质更高。而且返乡农民工对家乡的资源,环境更为了解,能够把在城市打工时学到的知识,掌握的技术,带回的项目更好地与当地资源整合,形成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生产力,并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2.农民工返乡创业推动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

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回了城市的先进生产力和科学的发展思想,他们通过创办企业和经济实体,有效带动一大批农民走上共同就业创业的富裕之路,增加了农民收入,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了当地经济水平,政府增加了税收可以更好地推动和完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返乡农民工还能参与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之中,如农村水利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这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生活环境和基础条件,还给农业生产和农民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三、农民工返乡创业有利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创新

(一)农民工返乡创业优化了农村社会结构

农民工返乡创业有助于实现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金融资源,返乡创业农民工在大中城市积累了一定的资金,返乡进行创业,资金投入到乡镇和农村的发展之中,形成了金融资源和资本的有序流动。二是人才资源,历经市场洗礼的返乡创业农民工们大都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接受了城市先进文明的熏陶,了解了一定的技术和知识,农村企业的创办和发展需要具有创新和开拓精神的人力资源,农村可以以这批返乡创业者为“核心”,吸收来自各地的优秀资源,并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加快当地人才资源发展的进程。三是信息资源,包括市场信息、技术信息、共需求信息等,返乡创业农民工将他们所了解的外地市场信息和家乡资源进行有机结合,以独资、合资、联营式和引进式等方式创办企业和经济实体,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四是劳动力资源,农村大多具有丰富且较为廉价的劳动力,返乡创业农民工在创办企业时不仅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这也给当地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均衡发展。

(二)农民工返乡创业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

农民工在外打工积累的各要素为他们返乡创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这也使得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的优势资源逐渐向农村和欠发达地区转移,不断加快自主创业的进程,也给自主创业的成功提供了重要的条件,他们的成功创业和投资能充分调动农村创业的积极性,给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三)农民工返乡创业有助于农村经济体制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大多数农民工返乡后依托打工时掌握的资源、技术并与家乡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不再局限于从事农业发展,而是有更广的方向供他们选择,他们不仅带回了当地缺乏的市场信息和技术资源,在某些规模化养殖、种植及农副产品加工行业中更是起到了相关技术的示范和推广作用,形成了较好的规模经济一体化发展格局,甚至在当地形成了特色、龙头产业,对农业生产经营化和农村经济体制结构的调整起到了推动作用。农民工返乡创业也容纳了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而返乡农民工在自主创业方面的成功也将给当地农民提供范例,逐渐改变农村比较单一的种植业结构,吸引更多的农民从事二三产业的生产,逐步改变当地的生产结构,不断推动经济的发展并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合理发展。

(四)促进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创新与完善

农民工在创办企业和经济实体时不仅将城市现代思想、技术、文明和生活方式带回农村,也促进多种金融组织形式在农村地区的发展,如民营小额信贷银行、合作银行等,不断推动公平竞争的金融市场环境的建立。在企业创办发展的过程中引入了竞争机制,这很好的促进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构建了和谐竞争的氛围,促使农村市场的稳定发展,完善农村市场结构,丰富农村产品市场,加快发展技术、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农村市场经济秩序,稳定了农村地区的基本经营制度,促使农村地区经济体制的完善。

四、农民工返乡创业有利于新农村文化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一)农民工返乡创业为新农村建设引进了一批较高素质的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返乡创业农民工为农村地区的新兴企业带来了一大批优秀产业工人和技术管理人员,使他们成为新农村发展和建设的骨干力量。返乡创业农民工除了创办企业和经济实体以外,还从事了新型农业、工商服务、教育、卫生等行业,还有的担任了村干部,参与农村民主管理,加强了新农村的人才队伍建设。

(二)返乡农民工带来现代城市新风尚,促进农村文明建设和发展

返乡创业农民工是农民工中最有活力、最有创造力的群体,他们不仅带回了城市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完善全面的市场信息之外更带回了现代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他们既是城市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传播者,又是现代文明的传播者,他们引导着广大农民对教育和文化追求的提升,更加关注知识学习、子女教育培养、奋斗致富、团结协作等,树立了农村的文明风向,从而推动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促进了农村文明的建设和发展。

(三)返乡创业者是新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强化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民主制度和集体意识

农民共在外务工时,现代民主法制观念和团队协作集体意识逐渐内化为他们价值取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拥有较强民主意识、组织能力和较高管理水平的“精英”,对我们农村原有的管理结构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他们不仅带来了更多新的观念和思维方式,甚至还有一部分人员参与到了村干部的民主竞选当中,直接或间接参与农村的民主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村政治结构和管理体制的改革。同时他们作为新型产业工人阶层,他们将在工作中学到的集体意识、民主意识、组织纪律和科学的管理方式运用到基层工作的管理过程中,逐渐强化新农村的民主制度和集体意识,并逐步改变农村地区的落后思想,改变当地死板的工作方式,为新农村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推力。

(四)建设文明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

返乡创业农民工的创业精神和成功经历给当地农村农民带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文明风尚,多层次逐渐影响当地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引导当地农民发展经济、争相致富,学习政策和先进经济文化知识,更加关心新闻和儿女的教育问题,注重现代化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动了文明新农村的建设,构建了文明和谐、幸福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潘江.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问题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3(07).

[2]马健.农民工春节返乡创业忙政府抛出橄榄枝[J].农村工作通讯,2014(04).

[3]张秀娥,王冰,张铮.我国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困境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12(30).

[4]张秀娥,孙.返乡创业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推进作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4).

[5]张秀娥,孙.农民工返乡创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系解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

[6]王文礼.论返乡创业农民工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主体地位及其市民化[J].成人教育,2012(01).

[7]任义科,赵亚男,姚小丹.农民工返乡创业中的社会管理[J].未来与发展,2014(03).

[8]董伟才.返乡创业渐成气候三大难题亟待破解———湖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就业,2014(03).

[9]卢欢欢.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财税支持政策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01).

城乡建设科技创新篇7

立足高度——从新的发展战略高度开阔视野、拓展思路

以党的十精神为指针,从国家“支持六盘水开展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支持六盘水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建设六盘水喀斯特山区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六盘水物流节点城市”、“培育‘凉都六盘水’旅游休闲度假胜地”的发展战略高度,切实解放思想、拓展思路、抓住机遇、振奋精神,大力发展以生态为导向的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农业园区、旅游景区、城市新区等,加速推进“凉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明晰做特做优做大三次产业的思路——做特做优一产,以特色农副产品产业化为突破口、特色农业为重点,壮大山区生态特色立体农业;做长做特二产,以能源产业链为突破口、轻工业为重点,壮大循环经济总量;做特做大现代服务业,以旅游休闲度假和枢纽物流商贸为突破口、打造服务载体为重点,加速提升服务业比重,从而形成创建系列品牌、提升品牌质量效益的发展新格局,实现历史性新发展、新跨越。

把握角度——从新的发展角度转变观念、加速实践

从建设发展“实力、魅力、活力、文明、幸福”五位一体六盘水的全局解放思想,加快特色城市建设步伐,把解放思想与“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理念融入这五位一体的建设发展之中,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三次产业发展创新和城镇化建设之中,实施改革开放、优势领先的带动策略,树立“开拓创新是动力、搭建平台是载体、营造环境是抓手、重点突破是引擎、产业发展是关键”的实践理念,以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为主体,打造三次产业“循环型、生态型、科技型”经济载体,充分发挥国有大企业、民营经济、民间资本的巨大活力作用;以开放合作、引资招商为抓手,营造大环境,创建新机制;以产业新发展、新跨越为突破口,加速能源循环产业、新兴轻工业、山区绿色立体农业、休闲旅游业、物流商贸业和城镇化实现新发展、新跨越。

着眼速度——用新的速率抢机遇、抓速度

解放思想、审时度势,快速抢占发展机遇和创新制高点,变“速度”为“效益”、变“时间差”为效益差”、变“速率”为“效率”,雷厉风行地执行和落实好中央、省和市关于六盘水发展的战略决策,把速度、质量和效果统一起来,把思想解放、凝聚力量、激发积极性、创造性都聚集于“干”字上、聚集于“实践”中,聚焦优势和特色,加速“布局建设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加速“推进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和综合利用”,加速“建设六盘水煤制烯烃项目”,加速做精做强做大“煤电铝、煤电钢、煤电化、煤电材四个一体化”循环经济品牌、产业链品牌,加速开发利用水能、风能、生物质能来完善能源结构,加速具有六盘水特点的装备制造业和轻工业来完善工业结构,加速发展喀斯特山区特色农业产业化来完善农业结构,加速城镇化和开发建设“凉都”避暑旅游、休闲度假、观光购物项目来完善服务业结构,以新的发展速率把六盘水创建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喀斯特山区特色农业示范区和旅游休闲度假胜地。

拓宽广度——以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开拓发展新空间、新领域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空间,一方面,通过管理创新拓宽发展思路、拓展开放合作的新空间、新领域,坚决实施开放合作战略,完善开放合作机制,扩大区域合作、加强次区域合作、促进泛区域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区域合作,尤其要强化与“珠三角”、东盟和“港澳台”的开放合作,成渝经济区和“长三角”的开放合作,“毕水兴”和“攀西一六盘水”区域的开放合作,充分发挥煤电能源、通道枢纽和“凉都品牌”的功能优势,更好地利用区域内外的资源和市场,更好地拓宽发展新空间、新领域。现代市场经济既是竞争发展的经济,更是合作开放的经济,要以“双赢共胜”的开放胸怀、合作气度、思维方式、操作办法开创新局面,实现新发展、新跨越。同时,在另一方面高度重视以科技创新和新科技利用突破资源环境瓶颈的制约,拓展科技利用和创新在三次产业发展中的新领域、新空间,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以技术联盟为纽带的企业创新联盟、产业创新联盟、产学研创新联盟,此其一;通过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构建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创新发展的“高低杠”运行机制——“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能耗低、污染低”的新机制,展示出六盘水产业发展的竞争力、持续力,此其二;其三,科技创新和利用凸显三个重点:重工业科技创新和利用重点向“煤一电一化”、“煤-气-化”、“煤-钢-化”、“煤-电-铝”、“煤-电-材”、“煤电装备制造”等煤电循环经济产业链发展,轻工业科技创新和利用重点向“特色农产品加工”、“化工产品加工”、“零部件加工”、“装饰材料加工”等方面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和利用的重点是发展壮大“十大产业”、构建喀斯特山区生态特色立体农业体系,从而提升科技进步对“凉都”重工业、轻工业、农业发展的贡献率,使科技的巨大功能成为新发展、新跨越的新引擎。

强化力度——以凸显特色创局面、创新机制抓落实来推动新发展、加速新跨越

解放思想就是要实事求是地创造性开展工作,干出特色,干出激情,干出绩效。特色与激情、绩效就是竞争力,就是吸引力。六盘水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在解放思想中如何实现新发展、新跨越,是当下面临的重大任务。为此,应凸显“三个着力”:一是着力打造城市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六盘水作为区域中心城市、枢纽城市、能源城市、避暑城市,打造独具特色的支柱产业集群,是发展城市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当务之急是把资源禀赋优势及时转化为科技利用优势,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打造“煤电铝、煤电钢、煤电化、煤电材四个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带动传统工业升级转型:坚定不移地走符合喀斯特山区特点的现代特色农业发展道路,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化集群,带动传统农业全面升级转型;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城镇化和现代服务业发展道路,打造以“凉都品牌”为龙头、旅游休闲度假胜地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集群,带动生产生活服务业全面升级转型。二是着力提升城市功能的拓展力。在能源功能方面,全面拓展能源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把六盘水建设成为祖国喀斯特山区重要的“新型工业化示范之都”,展现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美好前景。在科技功能方面,为着科技利用和创新,实施科技利用和创新团队培育工程,将科技利用和创新融入三次产业发展之中,把六盘水建设成为具有喀斯特山区特点的“科研利用创新之都”,展现出科学发展的魅力无穷。在生态功能方面,大力争取中央和省生态补偿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大力增强珠江三角洲与六盘水“发展同命脉、同生共繁荣”的血脉生成关系,加速建立实施珠江三角洲与六盘水“共生繁荣、共谋发展、共建生态”的实践机制,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乡现代三大产业发展,把六盘水建设成为“两江”上游生态良好、生机盎然的“生态安全屏障之都”,展现出可持续发展新态势。在服务功能方面,开创城市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将六盘水独具特色的喀斯特地质地貌生态资源、人文社会资源等旅游资源作为加速开发的富矿、处女地,大力开发旅游项目,发展壮大旅游企业,繁荣旅游市场,按照“巩固老企业、引进新企业、培育大企业”的策略,制定旅游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按照“发展互补、资源融通、合作共赢、繁荣市场”的策略,创建旅游景点景区、旅游线路,创建省内外旅游企业合作发展新机制:按照“品牌营销、市场导向、资源整合、传媒推介、节庆带动”的策略,完善旅游市场促销机制,凸显特色旅游、张扬个性旅游、打造文化旅游、丰富旅游产品、构建旅游网线,吸引和满足不同旅客的需要,把六盘水建设成为喀斯特山区里国内外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展现出“凉都”旅游创新发展的勃勃生机。在枢纽功能方面,充分利用六盘水这一区域战略通枢纽的经济功能和显著优势,加速枢纽功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完善区域战略性立交桥的高铁、高速公路、机场航空通道,畅通内陆向印度洋、太平洋出海的市场经济交通网,把六盘水建设成为祖国西南面向东盟、南亚和印度洋、太平洋开放发展的、欣欣向荣的“战略通枢纽之都”,展现出“立交桥”的生机活力。在物流商贸功能方面,充分发挥区域战略通枢纽的物流人流资金流功能,加速建设一批功能和特点鲜明的现代物流园区、商贸新区,加速引进和培育一批战略性骨干物流企业、商贸企业和仓储发展企业,尽快把六盘水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区域性新兴物流商贸之都”,展现出物流商贸的繁荣昌盛。在以城带乡功能方面,积极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统筹城乡三大产业发展领域的项目、资金、政策支持,创新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机制、新格局,创造城乡统筹发展新经验、新方式,走“统筹发展城乡三大产业、统筹增强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度、统筹城乡投入和资源配置、统筹城乡公共产品服务、统筹大中小和小城镇发展”的路子,把六盘水建设成为喀斯特山区“统筹城乡试点示范城市”,展现出喀斯特山区统筹城乡发展的魅力。在扶贫开发功能方面,在加快六枝、盘县、水城扶贫攻坚步伐的同时,积极推动“毕、水、兴”新经济带、新增长极建设,充分利用乌蒙山片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等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充分发挥上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投入作用,积极对接争取中央和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扶贫项目的支持,创新扶贫开发机制、开发工作,把六盘水建设成为喀斯特山区“扶贫开发示范之都”,展现出致富奔小康新局面。三是着力挖掘城市文化的升值力。文化是城市发展的思想灵魂、精神支撑、基本动力、重要产业。从红军长征、三线建设、改革开放和区域民俗看,六盘水有着光辉的革命传统文化、厚重的历史文化、优秀的民俗文化,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当下城镇化进程中打造特色城市的重要资源。为此,要增强“凉都·六盘水”城市文化建设的自觉自信,凸显城市发展的文化特色,用城市化先进理念保护、开发、利用“凉都”城市文化,发展文化产业、创造文化产品、打造文化品牌、增加物质财富;大力发展“凉都”精神生产力,高擎六盘水人文精神的旗帜,弘扬“团结奋进、艰苦创业”的精神,践行“崇尚文明、追求幸福”的理想,彰显“改革创新、开拓前进”的气度,激发“虚怀若谷、积极进取”的情怀,体现“文明开放、蓬勃发展”的魅力,展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形象;大力塑造“凉都”城市文化形象,重视城市形象设计与建设,优化城市功能性质定位的文化形象,彰显和完善具有“凉都”文化底蕴、特征的符号、元素、标志。落实上述“三个着力”,既要改革完善用人制度,坚持为发展事业选干部、配班子,大力选拔配备“有激情、想干事、能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干部;又要创新工作机制,坚持通过综合运用责任定位法、营造氛围法、一线工作法、绩效考核法、民主评议法等,促进发展目标和各方面工作的落实。

城乡建设科技创新篇8

【关键词】农村农民新农村建设科技因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形势下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和谐社会,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完成这一重任,就必须发挥科技的作用,实现科技兴农。

一、农村的科技现状

1、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落后

近年来,虽然我国的农村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承担农村科技服务的基层单位――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改善。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后,农业科技队伍又出现了一些不稳定因素,农村科技服务的工作开展举步维艰,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中人员专业素质、科技服务技能不高,有相当一部分是非农学专业毕业的,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农学知识教育。

(2)农村科技服务经费没有保障。由于农村乡镇财政收入不高,因此能投入到科技服务中的经费少得可怜。

(3)政府及其他社会组织开展农业科技服务意识较差。政府、企业、科研院所、中介服务组织参与程度不高,社会化科技推广机制尚未建立。受资金、管理、观念、市场等诸多因素影响,政府加快科技推广的职能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企业、科研院所、中介服务组织是提高农村科技服务水平的重要推动者,但是在科技推广中,企业、科研院所、中介服务组织的参与仅局限在订单农业、新产品推广范畴,缺乏长期性、系统性,受益农民较少。

2、农民科技素质不高

“社会主义新农村本质是发展生产,核心是农村科学技术的进步,归根到底还是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在新农村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农民素质的高底,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改革开放20年来,尽管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认识水平的增强,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与现代化建设要求仍有较大差距。低教育、低素质、低能力、低水平的广大农民队伍,导致新的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难以推广应用,传统农业种植技术在广大农村仍占主导地位。

3、农村教育条件极差,科技培训发展滞后

一方面,我国农村幅员辽阔,地域差别大,农民居住分散,生产相对独立,科技培训难以集中;另一方面广大农民以多业兼营为主,从事行业复杂,教育培训需求呈现个性化和多元化特点,培训课程难以统一;再加上农村经济发展落后,集体经济薄弱,科技设施差,本身难以支付较大的培训费用,各级财政又无力承担此项开支,农村科技培训发展滞后。

4、人才流失严重,农业技术人才匮乏

一方面,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相对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农民,尤其是有文化的青壮年劳动力都通过各种途径大量流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而留在农村从事农业劳动的只剩下老弱病残和妇女儿童,无人从事农业技术研究,致使农业生产后备力量严重缺乏,农村的农民素质呈现逆向发展态势。另一方面,城市与农村在生活、工作、发展等方面存在的现实差距,使得从城市回流农村的人很少,外出的青壮年宁可在城市打工也不愿意回到农村从事农业劳动,大中专毕业生及各行业专业人才又认为农村发展空间小,条件差,也不愿到农村发展,造成农村人才严重不足,尤其是农业技术人才更是匮乏。

以上的情况反映了我国农村的农业技术含量小,机械化水平低,生产力落后,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

二、农村科技极端落后的原因

1、广大农民的受教育程度较低

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残余,加上国家对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相对薄弱,在广大中国农村,封建迷信是很有市场的――愚昧、落后的现象时有发生等等――这是不值得奇怪。因为当科技的力量没有足够到把神秘的力量从农民们的脑袋驱除出去的时候,任何人都不能指望没有愚昧、落后的甚至是荒诞的现象的发生。但是要把科学的东西植入文化教育程度很低的农民的大脑中,那是何等的难事。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农民整体的科学文化知识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农村的教育资源投入相对不足,所能接受的教育程度和条件远远落后于城市,所以自我产生科技人才的能力是非常差甚至可以说在落后的农村还生产不出真正算得上科技人才的人。加上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较差,能够吸纳人才的能力弱,因而农村的科技人才是非常的缺乏。这一切都说明,农村中的广大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最活跃的最积极的因素,存在先天的不足,而后天弥补也有限。没有科技人才的支撑,农村科技非常落后的状况就是历史的必然了。

2、在指导思想上,我国长期以来没有确立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共同发展的思路

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的偏向发展政策,导致农村资本和产业向城市单向流动,造成城乡发展的不协调,农村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农村与城市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拉大。指导思想上的有所侧重引起发展政策上的倾斜,导致城乡差距的拉大。

3、在体制上,长期的“二元制”经济结构使城乡产业分工泾渭分明

这不仅割断了农村内部产业间的联系,也割断了城乡各种产业间的联系,直接后果是农村发展越来越落后。再加上城乡“剪刀差”的历史影响,农村发展的先天条件的制约,以及政府实行的“重城轻农”的财政政策,对农村扶持力度小、投入少、财政资源在城乡之间分配失衡等客观原因,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缺乏活力,农民失去了生产积极性,弃农经商、弃农打工、弃农进城现象有增无减,使得农村无人劳动,农业无人经营,农业科技无人开发,农业技术无人应用,“三农”问题越来越成为当前社会的突出矛盾。

4、我国有的农村还存在“靠天吃饭”的现象

在客观上,一方面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农业人口众多,各地区差异大,生产力水平不均,农业生产长期以来深受自然环境、自然灾害的影响,这是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许多科技不能在农村推广和使用。特别是中国南方山地多,平地少,所以实行大规模的机械化成为了不可能,因而导致农业发展难以均衡;另外,我国农村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广大农民仍处于较为封闭状态,所以信息技术科技群向农业和农村全面渗透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有很大的困难。这导致了城乡的信息的巨大差距――形成了信息鸿沟,这是在短期内无法解决的。

三、对科技兴农的几点建议

1、在工作思路和总体布局上要更加注重农村科技的发展

在工作思路和总体布局上,要更加注重把握工农互动、城乡互动的发展趋势,加速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拓展非农产业的发展空间,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更加注重培育和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能力,建立依靠科技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把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摆在重要位置;更加注重农村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珍惜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与环境基础;更加注重营造环境,加强体制和机制创新,发挥龙头企业和农村科技服务组织在带动产业技术进步中的重要作用;更加注重增强贫困地区和低收入农民的致富能力,加大科技扶贫力度,为协调发展、保持稳定做出贡献。

2、加强科技教育工作,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政府单单是从政策、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给予扶持和帮助,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无论从经济建设还是社会建设上说,新农村建设都需要稳定长久的农村人才因素,归根到底是要调动农民的力量。要从战略高度重视和加快教育事业,巩固“普九”成果,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力争普及高中教育。整合农村各种教育资源,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大力开展各种成人教育、特殊教育,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3、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

从我国农业发展经验看,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依靠自主创新,为实现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到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做出了重要贡献。从国际经验看,农业的竞争在表层上是价格、品种、质量和服务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是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已逐步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发展农业的普遍做法。我国农业农村科技工作必须将自主创新摆在突出位置,着力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增强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储备能力和转化能力。

4、加速农村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

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是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我国农村科技发展的薄弱环节。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取得了很大成就,为农业和农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村科技成果转化率还较低,技术推广效率还不高。要切实将农村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转化和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充实农村一线的成果转化和推广力量。因此我们要“发展多元化的科技推广服务组织,一些经营性科技项目应通过兴办科技示范场,开展农资连锁经营,实行多种形式的技术承包等方式,逐步走向市场建立科技推广新机制,把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引入科研立项、成果鉴定、成果转化、产业开发等各个科技环节之中”。

5、深化农村科技创新体系

“现代农业需要现代的科技,中国农业的发展问题实质上是现代农业科技发展问题。解决制约农业科技发展问题的根本,就在于从根本上解决科技体制和教育问题。”体制和机制创新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加强体制和机制创新,有利于进一步释放科技创新活力,有利于为农业农村科技进步注入新的动力,有利于促进科技与“三农”更为紧密的结合。要在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国家创新体系特别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存在的结构性和体制性问题,整合资源,优化布局,转变机制,加大支持,整体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逐步形成以农技推广机构和产、学、研相互结合、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界参与的多渠道农业农村科技投入体系。

6、引导和鼓励科技人员为科技兴农建功立业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要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就必须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给予表彰。要把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结合起来。在大力提倡扎根农村服务农村的无私奉献精神的同时还要采取绩效考核的办法,将科技人员工作实绩与工资、福利、职称评审相挂钩,调动科技人员的工作热情,确保科技人员真正深入农业生产一线,真心为农民解难题、办实事,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贡献。

【参考文献】

[1]谢莉勤: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7(1).

城乡建设科技创新篇9

毛小平:省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令人感到鼓舞和振奋。无锡已胜利实现“第一个率先”,建成了全面小康社会,踏上了“第二个率先”的新征程,将坚决贯彻“当好先行军”的要求,比全省更早、更好地基本实现现代化,争取到2015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我们的基本现代化,不仅是现代化指标的全面达标,还要是老百姓认可、老百姓满意的现代化。立足长三角,无锡将打造生产发达、生态良好、生活幸福的现代化滨水花园城市,建成长三角区域性中心城市,成为长三角地区个性特色鲜明的璀璨明珠。放眼全国,无锡将勇当基本现代化的探路先锋,在部分领域成为新的全国性先进典型,特别要力争使无锡成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样板。

记者: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无锡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这个伟大进程中产生的重要经验,必将对无锡实现“第二个率先”产生有益的启示。

毛小平:是的。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无锡积极应对发展挑战,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胜利实现了“第一个率先”的奋斗目标。一是突出结构调整、创新驱动,综合实力实现大跨越。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793亿元,在2005年基础上实现翻番;财政总收入达到1580亿元,是2005年的3.7倍,经济综合实力继续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达到45.7%和42.8%,比2005年提高12.3和5.2个百分点。无锡成为全国科技创新先进城市、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和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二是突出城乡一体、生态立市,城乡面貌实现大变样。坚持城乡统一规划,重塑城市空间格局,太湖新城、锡东新城基本成型,全市城市化率达到71%。市区工业“退城进园”全面完成,江南大学、职教园、人民医院等重大工程建成投用,城市功能布局更趋合理。建成国家生态城市群,万元GDp能耗五年下降20.96%,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五年分别削减32.9%和32%。太湖无锡水域水质逐年改善。市区形成太湖、长江“双水源”供水格局。建成国家森林城市,获中国人居环境奖,跻身国际花园城市。三是突出寓强于富、普惠于民,人民生活实现大改善。2010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7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002元,分别是2005年的1.73倍和1.75倍。五年新增城镇就业58.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以内。城乡五大类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均达98%以上,市区在全国率先实行城乡一体的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低保标准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市域城乡并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达到100%。无锡、宜兴建成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四是突出加强法治、扩大民主,社会和谐实现大进步。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快建设法治型、服务型政府,在全省率先建成市、县两级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系统。推行“一平台三机制”社区扁平化管理新模式,99.8%的社区建成社区事务工作站,95%的村建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居委会和村委会依法自治率均达到99%以上,村务公开、政务公开、财务公开普及率达到100%。五是突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建工作实现大提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公开选拔、公推公选、竞争上岗等选人用人方式逐步推开。积极实施“百千万”党政领导干部培训工程。扎实推进“强基工程”和创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党组织活动。加强机关作风与效能建设。着力构筑无锡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我们的主要体会是: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这一条决不能有丝毫动摇。只有做到“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实现无锡科学发展的新跨越。概括起来,有五条基本经验: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始终坚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始终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必须始终坚持增进民生福祉为本,必须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党对各项事业的领导。

记者: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无锡将如何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毛小平:无锡目前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挑战是:产业层次和整体水平不高,自主创新与核心竞争能力不足;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各板块功能集聚、错位发展水平有待提高;资源环境约束强化,人口老龄化加剧,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民生改善任务艰巨,社会管理基础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能力素质不适应快速发展的形势,机关作风效能和党风廉政建设仍需加强等。我们的应对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生态城、旅游服务城、高科技城、宜居城”建设目标,坚持科技驱动、城市引领、民生导向、生态保障,全面组织实施《无锡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行动纲要》,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城市发展、社会建设、文化振兴、生态文明五个《行动计划》,特别是针对薄弱环节花大力气狠抓不放,使无锡的基本现代化没有明显的短腿,人民群众有很高的满意度。尤其要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深刻认识“四个危险”,勇于面对“四个考验”,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经过五年左右的努力,使我市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各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争创全省党建工作最佳实践区,为无锡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坚强保证。

记者:省党代会报告60处提到“创新”,创新无疑是推进我省“两个率先”的强劲动力。党代会之后,无锡如何进一步深入推进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和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全面增强区域创新能力?

毛小平:在建立区域创新体系方面,我们将持之以恒抓科技第一驱动力、人才第一资源,深入推进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和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打造“东方硅谷”,到201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5%,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3%。一是突出企业主体地位。突出企业科技投入主体地位,到2015年全市企业研发经费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重达到90%以上。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需求

主体、创新活动主体和创新成果产业化主体,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领军企业。突出企业引才用才主体地位,鼓励各类企业引进创新创业人才、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和紧缺急需人才。二是完善创新创业服务。加强科技创新创业载体内涵及功能建设,完善各类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倡导“产、学、研、资”合作,鼓励推动企业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以及金融机构、各类基金开展战略合作。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建设科技金融创新发展示范区。进一步整合优化区域创新资源,营造全社会参与创新、支持创业、崇尚创造的浓厚氛围。三是汇聚国际国内人才。围绕建设“东方硅谷”目标,加快实施国家“”、省“双创”计划等国家和省重大人才项目,深化完善“530”计划,大力引进国际国内顶尖人才、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中介服务领军人才、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广泛汇聚优秀大学毕业生,加快建设“人才特区”,到2015年,全市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突破5万人,其中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突破5000名,全市人才总量达到150万人。

记者:无锡的产业升级行动计划引人注目,请谈谈无锡构筑现代产业体系的基本目标。

毛小平:在构筑现代产业体系方面,我们将通过全面实施产业升级行动计划,加快构建新兴产业为先导、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实现服务业跨越发展。将培育壮大服务业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提高服务业增速,扩大服务业规模,优化服务业结构,提升服务业层次,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9.5%。加快将无锡打造成为旅游休闲之都、商务会展之都、工业设计之都、文化影视之都和服务外包示范城市、长三角金融业集聚区,到2015年全市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提高到55%。二是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将先进制造业发展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大先进制造业投入,加速制造业技术升级与装备更新,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全力支持本土企业掌握核心技术,培育自主品牌,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实现做大做强,到2015年培育形成1家千亿元企业、30家百亿元企业和1130家行业龙头企业。三是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打造精品农业品牌,到2015年全市农业园区化面积达到30%以上。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培育壮大生物农业,力争到20t5年全市高效农业面积达到60%,以生物农业为代表的新兴农业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以上。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和原产地认定力度,到2015年“三品”面积达到90%以上。

记者:省党代会把生态建设和民生建设的重要性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发展经济,目的就在于使人民更幸福,城市更美好。无锡是全省“两型社会”建设的试点城市,在民生建设方面也有诸多特色和亮点。未来五年,无锡将如何做好有关作?

城乡建设科技创新篇10

【关键词】城乡规划;一级学科建设;更新与创新

城镇化这一发展路径,需要特有的规划学科支撑。城乡规划这一科目,整合起了建筑学、人居环境特有的学科、风景园林这一科目,创设了特有的学科群。这一新颖的学科群,带有开放的倾向。伴随教育的延展,要延展现有的科目构架,逐渐创设出新颖门类。实践表征出:城乡规划学这一级学科,应当结合社会的发展不断的更新和创新。

一、一级学科建设的必要价值

(一)现有的建设状态

城乡建设这样的多年实践,在建筑工程这一科目以外,折射了独立学科特有的建设价值。城乡规划这一范畴内的学会、学术范畴的多样刊物、一级这个层级内的行业学会,都带有城乡规划特有的执业注册。教育部认可这一范畴内,还涵盖了预设的指导委员会、城乡规划关联的评估主体。城乡规划这一范畴的研究所、创设出来的地方杂志、既有的出版机构,都在逐年递增着。

(二)从业队伍的延展

城乡规划特有的从业队伍,也凸显出递增的总倾向,形成了带有独立特性的新体系。统计数值表征出:这一行业既有的从业人员,递增了十几万人。去年年底,多个层级的事务所、预设的代表处、设计范畴内的工作室,已经获取了可用的资质。城乡规划师这一特有的职务,经由多年发展,已经构建出了职业资格这一机制。城市规划学会,是特有的一级学会,经由登记,被划归成科协成员。

(三)创设带有特色的路径

城乡规划学建设成为一级学科,是综合模式特有的新要求,也是城镇化这一必备趋势。近些年,伴随经济的延展、城镇原有规模的递增,现有的各类城乡,都需要专门范畴内的建设人才。因此,培育出带有综合倾向的新人才,关涉着各个层级的持续发展,也关涉着综合态势下的建设安全。为此,城乡规划这一科目,作为特有的一级学科,很好的化解了现有的制约困境,助推实践及调研的延展。近两年促动城乡统筹,增添区域稳定。

二、复杂的建设路径

(一)涵盖多个城市建设层面

城乡规划这一科目,被划归成一级科目。因此,细分出来的二级学科,应涵盖特有的区域发展、城乡预设的规划设计、社区住房特有的规划设计、历史遗产预设的保护规划、生态环境的管控及保护、细化的规划管控。

第一,区域预设的发展规划,涵盖了如下层级:区域发展特有的政策战略、规划这一范畴的城镇化。预设的调研内涵,涵盖了如下分支:某一区段发展、区域以内的城乡统筹、城乡特有的经济学、预设的土地规划、城镇化特有的本源理论、预设的发展对策。

第二,住房及社区预设的规划,涵盖了如下层级:区段内的住房政策、房地产这一范畴内的规划、社区特有的建构计划。预设的调研内涵,可以分出:城区区段内的住房管控政策、住区开发及关涉的房产开发、社区的管控及接续建设。

第三,历史遗产预设的保护计划,涵盖了如下层级:城乡特有的历史延展规划、历史文化这一范畴的保护计划。调研的预设内容,可以分出:城市特有的建设历程、历史延展的本源原理、历史及文化延展的规划保护、乡镇特有的遗产保护。

第四,城乡特有的建设管控,涵盖了如下层级:城乡这一范畴的建设,以及接续的管理路径。这一范畴的主体内涵,涵盖了关涉安全防灾的特有计划、城市区段内的管控及建设、关涉管理的预设法规、乡村区段内的管控及建设。

(二)应对着不断变化的外部条件――如现有的气候变化

城乡规划是关涉生态环境的预设规划,涵盖了如下层级:城乡特有的生态计划、城乡这一范畴的安全防灾。调研预设的内涵,可以分出:城乡范畴内的生态理论、乡村现有的保护规划、社会架构下的基础设施、工程建构的预设规划。城乡预设的设计规划,涵盖了如下层级:城市预设的规划原理及路径、城市及乡村可用的规划。预设的调研内涵,涵盖了如下分支:城市特有的设计计划、城乡规划这一范畴的本源原理、城市及乡村预设的规划路径、城乡景观特有的建设路径。

随着气候的不断变化变化,城乡规划要有特有的侧重点,不断更新生态的管控及保护。近些年,由于注重城区建设及关联的乡镇建设,忽视掉了生态管控及保护,这就造成偏多的气候难题。为应对这一状态,城乡规划既有的分支,就要涵盖气候的考量。

三、城乡规划原有的观念更替

城乡规划特有的根本理论,带有系统化的特性,以及普遍的特性;这样的理论,是城市延展这一历程中的认知形态。城乡规划带有复杂特性,以及综合特性,关涉着不同范畴内的价值根基。因此,规划关涉的本源理论,也可分出多个层级,带有丰富性。具体而言,这一理论根基,整合起了自然科学、关涉的社会科学、带有人文特性的多样艺术。

城乡特有的空间延展,涵盖了固有的发展规律、城区预设的空间组织、城区以内的土地利用、城市关联的环境描画。如本源理论,主要明晰城市特有的发展状态、演变及更替的总规律。经由这一层级的多样理论,可以明晰实践对象独有的更替规律。它涵盖着经济这一范畴的、政治及交通这一范畴的子系统。

城乡规划关涉的观念更替,涵盖了预设的规划属性、规划特有的技术及路径。城乡规划细分出来的根本内容、城市空间关涉的组织内容,都被涵盖进这一范畴。通常而言,这一范畴的概要内涵,是规划依循的总构架、潜藏着的演进关联、操作路径下的技术解释。人居环境特有的科目,构建出学科群。带有开放特性的体系构架,还会吸纳更多分支。

结束语

经过多年发展,城乡规划这一科目,已经形成规模偏大的支撑架构;这样的体系,是学科建构的本源保证。最近几年,城乡规划学这一科目,被列为特有的一级科目后,渐渐累积完善。。城乡规划成为一级学科后,需要不断的更新与创新,与时俱进,解决不同时期城乡发展呈现的不同问题。研究及并构建不断更新和创新新的学科体系,这样的目标,已经形成惯常的共识。

参考文献:

[1]赵万民,赵民,毛其智.关于“城乡规划学”作为一级学科建设的学术思考[J].城市规划,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