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思路与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8:51

科技创新思路与措施篇1

按语:《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开创文化科技工作新局面》一文从深刻认识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明确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落实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政策措施这四个方面对当代中国文化与科技融合背景下有关我国当前的文化科技工作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论述。关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重大意义,包括要把运用高新技术作为推进文化建设、提高文化创新能力和传播能力的新引擎,以及要推进文化发展向更多依靠科技进步转变这两个主要部分。关于准确把握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文章提出,一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指导方针,暨“面向需求,汇聚资源,引创并重,推进提升”;二是提出了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战略目标;三是明确了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文章的第三大部分是明确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其中,一是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总体思路;二是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工作思路;三是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主要任务及指标,包括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体系建设、效率和效益、项目攻关、关于文化与科技融合建设四个方面;四是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主要工作抓手。文章的第四大部分是落实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政策措施,其中一是大力推进文化科技体制改革,包括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及继续推进文化科研院所管理体制和文化科技宏观管理体制等方面改革两个方面;二是制定和实施鼓励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政策措施;三是进一步加大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资金投入;四是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人才队伍建设。文章的最后强调指出,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注重把抓住发展机遇和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模式结合起来,要注重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努力提高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要在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中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工作,全力开创文化科技工作新局面。

科技创新思路与措施篇2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打实基础科学发展,改善作风奋起直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技强市创建”为实践载体,组织全局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扣“创业富民、创新强市”总战略,坚持“强工业、兴三产、优环境、促民生”方针。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企业创新发展和产业提升中的突出问题,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加强科技创新、创建省科技强市、推进转型升级的具体实践中去。树立优良的服务意识和工作作风,不断提高科技服务水平,努力争当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和体制保障,为难中求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加快科学发展步伐、形成奋起直追势头,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二、目标要求

学习实践活动要努力实现全体党员干部受教育,科技工作上台阶,企业、群众得实惠,努力取得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科学发展观规律、有利于促进科技进步的思想成果、实践成果和机制成果。

1、提高思想认识。通过学习实践活动,使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不断加深对党的*精神的理解,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大局意识和追赶意识,进一步提高政策理论水平;进一步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决策能力。

2、解决突出问题。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在干部作风上,坚持严格管理,弘扬务实作风,努力解决“十问作风”中指出的各种问题;在科技工作中,主动查找当前科技工作存在的难题和薄弱环节,认真探索影响制约我市科技发展的客观和主观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和方案。通过学习实践活动,使党员领导干部能充分认识到加强科技创新推进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广大中小企业和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使影响和制约我市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的难题得到进一步地解决。

3.完善科技创新和管理机制。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党员干部围绕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本局的工作制度,优化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围绕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工作目标,设计工作载体,创新工作机制,优化政策制度,为我市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持和机制保障,形成以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为主要内容的、有利于创业创新、提高全市自主创新能力的长效机制。

4、促进科学发展。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努力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推进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谋划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增强党性修养的自觉行动,促使我市加快转变科技水平不高的现状,在科学发展、富民强市的道路上实现新的跨越。

三、基本原则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要准确把握“坚持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特色、贯彻群众路线、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着重把握以下四个方面:

1、坚持解放思想,把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灵魂贯穿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用新思路分析新情况,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用新措施开创新局面,以思想大解放和观念大转变推进经济社会大发展,使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我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更加符合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需要,更加符合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2、正面教育为主,把党员干部率先垂范作为关键贯穿始终。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领导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带头参加学习实践活动,带头深入学习活动、调查研究、解放思想,搞好分析检查和整改落实,勇于克难攻坚、解决突出问题,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能力。党员干部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联系实际,总结经验,分析现状,查找原因,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注重保护和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形成推进科学发展的共识和强大合力。

3、突出实践特色,把应对当前挑战和解决突出问题作为重点贯穿始终。紧紧围绕实践载体,将积极应对当前经济形势、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促进*更好更快发展,作为学习实践活动最大的实践、最重要的实际,把打基础、保增长、抓转型、重民生、促稳定、强党建的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把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与改造主观世界的实践统一结合起来,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解决问题,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观的突出问题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把科学发展观始终贯彻到“创建科技强市”、“企业服务年”、“科技帮扶促调”和科技政策宣传等科技活动中去,切实促进我市企业升级、科技企业培育、科技项目申报和知识产权等工作的长足发展。

4、坚持群众路线,把走群众路线作为重要途径贯穿始终。充分发扬民主,广开言路,广泛听取企业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真诚接受群众监督,在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上下功夫,在解决企业和群众在创新发展中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下功夫,把群众满意作为评价活动成效的重要依据,确保取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成效。

四、实施步骤与时间安排

学习实践活动从今年3月开始到今年8月结束。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之前,做好充分准备,重点是进行广泛宣传和思想发动。学习传达中央和省委、金华市委和*市委关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有关精神,摸清科技部门在实践活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听取党员和群众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意见建议;结合本局实际,制定活动实施方案,落实活动载体;召开全局党员干部动员大会,由局领导作动员部署。整个学习实践活动分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三个阶段组织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做到“边学、边查、边改”,务求取得实效。

第一阶段:学习调研阶段。4月底前基本完成。这个阶段,要在真学真懂上下功夫,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上求实效。要围绕“强化学习,解放思想,达成科学发展、奋起直追共识”这一重点,抓好三大行动:

1、开展科学发展大讨论。首先积极参与市委组织的“科学发展聚共识”专项行动,组织全局党员学习《邓小平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要把读书学习与深入学习党的*以来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和金华市委五届九次全会、*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暨市政府四次全会、全市干部大会精神相结合,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探索科学发展的内在规律。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制定一份学习计划;局主要领导作一次学习报告,副局长和党组成员在夜学中每人都作一次主题发言,中层干部结合科室工作实际作专题发言,并将学习心得形成文字上报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每位党员要记一本学习笔记。第二步,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十问作风”,组织党员干部进行一次专题讨论,交流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学习体会,总结日常工作和专题调研中发现的制约我市科技创新的难点问题,对照先进典型提出加快我市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进一步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通过大讨论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对科学发展的认识,找准加强科技创新、推进科学发展的有效抓手。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升华思想,培育科学发展理念,理清科学发展思路,优化服务发展意识,提高引领科技创新水平。

2、深入一线大调研。要围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建立健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科技创新水平,集中开展专项调查研究。局领导班子成员带领各分管科室,结合我局职能和个人分管的工作,用一周时间,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通过“一带、二听、三访、四求”的方式,“倾听民声,问计于企”。“一带”,即局班子带头深入基层,征求意见,查找问题。“二听”,即邀请人大代表、政协代表、企业代表和群众代表召开不同层面的座谈会,听取不同群体的意见。“三访”,即走访群众、企业、基层党组织、上级主管部门党组织、金华市兄弟县市科技部门,充分征求意见。“四求”,局学习实践办公室通过发放《征求意见书》或者《调查问卷》,广泛征求意见。每个班子成员都要围绕党员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问题和作风问题、基层群众和企业对科学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需求、科技管理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不足之处、制约科技创新和科学发展的机制等问题提交一份调研报告。

3、共克时艰帮扶行动。积极开展“服务企业、服务基层”“双服务”工作,学习实践活动一开始,就选派一名工作经验丰富与、责任心强、熟悉经济工作的党员干部到企业担任“共克时艰”驻企指导员,不为企业增加任何麻烦负担,只为企业全心全意全程服务,做企业的宣传员、联络员、通信员、协调员、服务员,切实有效地帮助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同时组建“科技政策宣传组”、“科技创新服务组”、“困难帮扶组”,等三个科技帮扶促调团队,深入基层企业和镇乡(街道)开展解困、扶持、服务等工作,帮助企业共克时艰、转型升级。

第二阶段:分析检查阶段。今年6月底前基本结束。这个阶段,要在找准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及主客观原因上下功夫,在明确科学发展的思路上求实效。要坚持“敞开大门搞活动”,通过上级点、群众提、自己找、相互评,认真查找班子和个人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问题。要围绕“发扬民主,深入剖析,共谋科学发展、奋起直追之路”这一重点,抓好三个环节:

1、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根据专题调研和思想讨论的结果,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征求意见,深刻分析检查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统一局班子成员的思想认识,明确今后的整改方向。召开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党员组织生活会,总结前阶段学习成果,查找工作中存在问题,明确下一阶段整改方向。

2.形成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在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基础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认真开展“三对照三查找”,即对照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认真查找在运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科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照工作实际,认真查找我市科技工作的发展思路、发展战略、体制机制和工作举措等方面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照基层企业和群众的对科技创新的新期待和新需求,认真查找事关激发科技创新热情、保护创新利益的突出问题是否得到了及时有效解决。总结学习实践活动以来,科学发展意识是否明显增强,科学发展能力是否得到明显提高,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实效是否明显。各科室提交的分析报告交各分管领导,各分管领导根据分管工作提出指导意见,并就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加强科技管理更好的服务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提出新思路新举措。提交的报告经以适当方式听取各方面意见,经党组扩大会议充分讨论后,反复修改完善。

第三阶段:整改落实阶段。今年8月底前基本完成。这个阶段,要在解决问题、健全机制上下功夫,在取得推动科学发展的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上求实效。学习实践活动能不能出成果、能不能见实效、能不能让群众满意,关键看这个阶段。要围绕“攻坚破难、建章立制,开创科学发展、奋起直追信局面”这一重点,针对梳理出来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和措施,抓好三个环节:

1.制定整改方案和措施。局领导班子在学习调查和检查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整改落实方案,明确整改目标,落实整改责任主体,细化整改措施,制定整改工作进度表及整改承诺书,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接受党外领导干部及群众的监督。

2.破立结合重点整改。根据整改方案,突出重点,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抓好落实。每位领导班子成员领办一个以上难题,包案负责。围绕提升我市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体系建设,保护知识产权、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重点工作,总结科学发展新经验,送政策下企业,送服务下基层,不断提高科学发展意识和服务水平。

3.完善政策健全机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修订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政策制度,逐步形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完善并构建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科技项目评价体系、科技企业认定评审体系、职能部门科室目标责任体系,创新促进科学发展的载体,努力争取在建立健全体现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上取得突破。

学习实践活动结束后,认真做好总结工作,并开展满意度调查,通过书面问卷、座谈访谈、民意调查、网上调查等多种形式,对解决本单位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突出问题的满意度,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满意度进行测评。并根据测评结果,进一步完善整改措施,巩固和扩大学习成果。

五、工作要求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中央的一项重要决策,各级党委也高度重视,我们必须把此次活动作为当前头等重要的政治任务,统一思想,积极参与,务求实效。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学习实践活动,党组负全责,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为加强对学习实践活动的领导,成立以党组书记、局长邓素牛为组长的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对学习实践活动的具体指导和日常工作。

科技创新思路与措施篇3

关键词:技术路线图;技术特征;流程图

中图分类号:D035.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introductionoftheapplicationoftechnologicalroadmapfortheengineeringprojectwithexample

ZhangHenghui

(ShanghaiUrbanConstructionDesignandResearchinstitute,Shanghai200125)

abstract:asuccessfultechnologyprojectalwayshassophisticatedtechnicalthinking,whichepitomizesthetechnologyroadmap.thispaperintroducedthefunctionsoftechnologicalroadmaponthetechnologyresearchandsummarizesthecriticalstepsandprocesses,describedthekeystepsandflowcombinedwithinstances.

Keywords:technologicalRoadmap;technologicalCharacteristic;Flowchart

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深化和科技工作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技术研发的管理理念和思路也在不断改变,科研和生产的结合更加紧密。科研目的不再是重视技术的本身,而更注重实际的应用;生产的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也更趋紧迫;从技术原型创新开始到中间试验、工程应用,再到市场推广的“全过程研发”正在大量地推行。随着科技的进步,科研项目的复杂程度增加,导致常用的经验、思路和方法已不适应当前科研项目技术问题的解决,其研究效率和研究成本必然会增加[1]。

技术路线图是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一种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进行管理的新工具和新方法。该方法通过项目研发风险与可行性的深入探讨,直观显示项目目标以及过程的关键时间和关键点,为研发者提供较为准确的技术路线[2]。

技术路线图虽然发源于西方发达国家,但其理念和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在国内开展技术路线图的研究,更应该结合新时期下国内企业发展模式、创新需求开展适合自身特点和发展需要的技术路线图研究。本文通过技术路线图在工程技术研发方面的应用,结合实际技术项目的研发过程,对技术路线图的形成与制定和流程进行了总结。

1、技术路线图的发展与意义

技术路线图(technologicalRoadmap,tRm)是满足产品的开发需求而进行备选技术的识别、选择和开发的技术规划,可以用于探寻和确认技术资源、组织目标和不断变化的外在环境三者的联系,是支撑科技管理和规划的有效工具[3]。

tRm最早出现在美国的汽车行业,之后,许多公司、行业协会、国家实验室、政府部门等开始绘制各种tRm。中国科技部于2007年组织有关专家首次开展了国家tRm研究和制定工作;中国科学院2009年6月2050年科技发展路线图;2011年上海绘就高新技术产业化领域技术路线图;为我国科技创新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自此之后,tRm应用范围逐渐扩大。

国际上,国际能源署(iea)了2050年核能tRm、风能tRm和太阳能光伏tRm等;美国政府层面了生物质能源tRm、氢能tRm等。另外,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等国家都先后开展过产业tRm研究制定工作,以期提高这些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技术路线图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应用是一个迅速发展的领域。技术路线图可以将各种理论和趋势的论述与各种理论模型组合在一起,鉴别出学科之间以及学科内部的潜在联系,发现更广阔的知识空间,解释并理解各种调查和实验情况。技术路线图甚至可以将解决问题的各种工具和设备以及图纸、图表等整合在一起。

有利于产学研合作。由于产业技术路线图给出了清晰的技术创新路径及其演进规律,可以按照时间序列和过程节点,把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等各方面创新主体有效组织起来,围绕同一目标开展创新,做到分工明确,优势互补,实现产学研合作的集成创新。

从技术路线图过程来看,主要市培养了良好的沟通机制,进而形成研究应用化的氛围,提高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的成功率、技术产业化的成功率。在科技管理工作中,通过技术路线图的过程,可以让技术人员更清楚市场的需求,从而开发更适合需求的技术。

2、科技项目中的技术路线和技术路线图

2.1科技项目中的技术路线

科技项目在立项阶段需要填写《科研计划项目课题任务书》,在对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关键技术的描述中,往往涉及技术路线与实施方案问题。科技项目中的技术路线一般是指项目研究的准备、启动、执行、再重复⋯⋯直至取得成果的过程,是一种基于时间规划、叙述现状与技术发展前景逻辑关系和演变过程的意思表达。

具体来讲,科技项目的技术路线就是指申请者对为达到研究目标而准备采取的技术手段、具体步骤及解决关键性问题的方法等。合理的技术路线可保证既定目标的顺利实现。撰写技术路线时应尽可能详尽,每一步骤的关键点要阐述清楚并具有可操作性。如有可能,可以使用流程图或示意图加以说明,以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

科技项目的技术路线侧重在申请项目研究内容确定的情况下,如何进行研究开发,即把申请人的研究方案和技术措施用文字表达清楚。同行专家即可根据申请人提出的技术路线判断申请人提出的研究课题能否如期完成及所能达到的水平。在技术路线中,特别注意要把关键问题写清楚,并且要把解决关键问题的方案、技术措施写清楚,同时还要写出解决这一关键问题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为解决这些困难所采取的措施等。

技术路线关键在于表达清楚,不要求有过高的复杂性。

2.2技术路线与技术路线图的相似性

技术路线与技术路线图有许多类似之处。首先,宗旨上的相似。根据定义,技术路线网是用来描述技术变化的步骤或技术相关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包括最终的结果和制定它的过程和方法;科技项目技术路线是指项目研究的准备、启动、执行、再重复......直至取得成果的过程。二者都是描述技术动态(由当前向未来发展)过程的方法。通过这种描述,人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酝酿中议题的来龙去脉以及事项的基本轮廓。

其次,表达方法的相似性。根据定义,技术路线图使用的表达方法主要是简洁的图形、表格、文字等;科技项目技术路线使用的表达方法主要有文字、流程图、示意图等。如果忽略宗旨上的差异,二者之间是完全可以互通的。

第三,作用的相似性。根据定义,技术路线图可为技术开发战略研讨和政策优先顺序研讨提供知识、信息基础和对话框架,提供决策依据,提高决策效率;科技项目技术路线可表述科技项目如何实现研究内容的逻辑步骤,说明科技项目的科学性、可行性,同时作为科技项目立项评估的参考。二者的主要作用是一致的,都是描述科技事项内容的实现步骤、过程、相关要素。

因此,科技路线图与科技项目技术路线具有同构的逻辑关系,可将技术路线理解为技术路线图的子集。

3、技术研究中运用技术路线图方法的重点

(1)市场需求

目的是针对技术路线图的技术现状,识别未来市场对技术和服务的需求,分析技术发展趋势以及驱动力,明确技术发展定位。其核心工作是采用科学的方法,筛选出市场需求要素优先序列,为选择技术创新战略、确定技术创新组织形式以及研发计划的组织管理等提供依据。同时,市场需求要素分析还将为确定研究发展目标提供依据。

(2)研究目标

目的是在明确技术的现状以及未来市场对产业产品和服务需求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统计方法,凝聚专家对产业未来发展方向的判定,确定技术发展目标。

(3)技术壁垒

目的是根据未来发展目标,分析影响目标实现的技术(包括工艺)壁垒。其核心工作是从现存的技术壁垒中筛选出优先要解决的技术壁垒。通过对这些技术壁垒的突破,实施技术升级,实现目标。

(4)研发需求

目的是确定突破产业技术壁垒和关键技术难点的研发需求,找出现实与目标的差距,厘清需要培养和提升哪些能力,确定研发需求和组织研发主体之间的关系;确定技术发展模式(主要为三种模式,即自主研发,技术合作,技术引进)。通过这些研发需求,突破技术壁垒。

针对上文中有关路线图的重点,典型的科研项目中的技术路线图组成部分如图1所示。

图1技术路线图的一般流程

4、技术路线图的应用实例

下面以在桥梁顶升移位技术研究为例,介绍相应的技术路线图具体实施过程。

(一)、市场需求

桥梁的顶升移位技术的技术难度大,需要从结构分析、设备使用、施工管理等方面共同完成,受市场经济的影响,目前国内多家单位,对不同地区、不同桥梁进行了相应的施工,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也不乏失败的案例,主要表现在:

施工过程中,设置的临时结构,或为施工进行的改造结构不合理,导致结构产生不利受力,甚至出现安全事故。

前期受力分析不够,导致顶升过程中或归位后出现结构不利受力。

在施工过程中缺乏对既有结构的合理改造,在顶升部位、移位过程中或归位过程中出现不利受力损伤破坏。

既有桥梁移位后缺乏相应的检测和保护措施,导致结构后期受力发生改变,受力性能减弱。

因此,需要从设计、施工、检测等方面作出相应的规定,包括设计的相关技术条件、施工安全相关技术规定、施工设备与安装相关要求、质量检测与保证措施等。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实现真正的经济、安全、环保工程的实施。

目前国内尚无桥梁顶升移位改造的技术规范或规程,相关施工均依据施工单位工作经验进行,或参考国内外其它行业相关技术规范、规程和建议,缺乏一定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二)、研究目标

在总结桥梁顶升平移改造技术在桥梁结构中的设计施工经验基础上,补充和完善桥梁顶升平移改造中的关键技术,并通过一定的桥梁结构施工验证,从而实现最终研究成果应用于国家标准《桥梁顶升移位改造技术规范》的制定中。

(三)、技术壁垒

多年来,国外在该领域实施技术垄断,技术引进费用高昂,且容易引起知识产权纠纷。

(四)、研发需求

桥梁结构空间尺寸巨大,自重大,受力性能复杂,要确保桥梁的顶升施工和后期使用的安全,需要在确保其顶升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方法,确保每一部施工工序均在安全合理的范围内,然而要实现这一点,空间结构受力性能的预测不可缺少。

为此,需要解决三大关键技术:

(1)利用动态仿真技术,实现桥梁结构在顶升平移过程中的受力动态分析,从而辅助顶升施工方案的制定与施工,确保施工安全。

(2)桥梁结构的顶升平移过程中的机械施工的连续性、协调性和平稳性。

(3)顶升平移后桥梁的上、下部结构发生改变,加上使用性能的变更,需要以新结构的角度对其进行合理的评估,需要针对性的桥梁检测与评估标准。

(五)、研究基础

开展产学研合作,组建科研课题小组进行联合攻关,利用产学研联合体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多种相关研究设备,施工单位拥有许多试验和依托工程应用的大型设备,进行一系列的科学试验,并将取得的科技成果应用于施工单位的具体工程中。

参考文献

仪德刚,齐中英,赵新力.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技术路线图[J].科技管理研究,2006(1):98-100

韩晓琳,张庆普.技术路线图在知识管理中的应用[J].预测,2007(2):41-47

李栎,张志强,安培浚.技术路线图的发展与应用分析[J].图书与情报,2009(3):8-13

科技创新思路与措施篇4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管理;协调

一、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1、对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

当前我国公路建设行业快速发展,逐渐迈进世界先进国家队伍中,可是,因公路工程技术的飞速进步与部分公路工程管理者思维理念比较落后等因素,造成我国公路工程管理上欠缺创新能力,造成我国公路工程管理工作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此类不足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公路工程管理能力的进步和完善,由于此类不足主要反映在对公路工程管理不够重视的方面,针对公路工程来说,切实合理的公路工程管理方式是决定工程施工质量的先决条件,因此,进行公路工程管理过程中,需确保公路工程管理方式的持续完善,其作为实行工程管理任务的关键方向,可实际工作阶段,大多数工程管理者均忽略了公路工程管理的重要性,特别是一些基层工程管理者,都严重疏漏了公路工程管理工作的认识,造成此类不足的关键因素有如下几点:首先,由于传统管理方式较大的影响,某些工程管理者相信仅仅依照本身实践工作的阅历就可以做好有关工作。其次,由于目前大多数工程施工现场缺少必要的管理条件,无法保证公路工程的切实管理工作。最后,由于目前公路工程还未营造出对工程管理气氛的重视,就导致公路工程管理不能取得更多的关注,许多管理均流于形式。

2、管理思维老旧,管理系统不够完善

当前公路工程施工管理思维的老旧是制约整体公路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不能有效实行的主要因素,通常情况下,公路工程施工管理思维是管理方式创新的前提,除非具备优秀的管理思维才可以促进我国公路工程施工管理方式的发展,才可以促进公路工程技术的长远进步,以目前公路建设行业的状况来看,大多数企业的工程管理思维依然停留于指令型经济时期,公路工程施工管理方式上依然采用传统方式,和当代公路工程施工管理技术间发生了很大程度的错位情况,对整体工程管理的合理化和健康化进步造成制约,最后对工程管理的总体效果与工作效率造成严重影响。另外,对公路工程施工管理能力提高产生影响的另外一个关键因素为公路工程管理系统不够完善,诸多建设企业均未设立独立的工程管理监督部门,纵使设立了工程管理监督部门,在工作人员之间和部门间的关系上依然相对繁杂,对整个工程管理部门效能的充分发挥产生了制约,职能分配模糊还有很大概率导致公路工程管理出现错乱,对公路工程施工顺利开展造成不利作用。

二、提高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

1、做好规划协调工作

为了保证公路工程的施工进度不受影响,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需要做好基本的规划协调工作。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相关的管理人员在路基施工开始前对整个工程量及工程的施工周期等,进行必要地规划和明确。由于公路工程的子项目较多。实际施工中相关技术人员能否做好彼此间的沟通交流工作,也会影响公路工程整体的质量可靠性。因此,公路施工前也需要做好基本的协调工作,保证施工计划的按时完成。

2、加强施工材料的管理

公路工程最终的质量能否达到相关单位的验收标准,与工程施工中相关的材料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施工材料不达标,不仅会影响工程整体的安全性能,也会为未来的投入使用埋下重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施工企业在选用施工材料的过程中,需要采取可靠的技术手段对材料的质量进行必要地测试,保证材料在实际的使用中能够达到工程的具体要求。一般情况下,选用抗冲击性能较好的材料,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特别是公路路基工程也需要选用弹性模量较大的石方建筑材料颗粒,严格控制石料的含泥量。

3、加强碾压工作的质量控制

公路工程的质量需要对施工中的路面的碾压质量进行必要地控制,增强路面的碾压效果,可以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及整体的压实性。实现这些目标,需要选取合适吨位及型号的碾压机。碾压过程中需要注重一定的方式方法,保证不同区域的碾压效果能够达到设计方案的具体要求。同时,路基碾压时需要保证均匀性,这与碾压设备正确的操作方法有关。同时,在保证施工进度不受影响的前提下,需要对路基的碾压质量进行必要地检查和评估。加强公路路基碾压质量的控制,有利于保证路基工程实际的应用效果。碾压机及碾压方式的正确选择,对于路基碾压质量的影响较为明显。控制好这些方面的具体工作,有利于增强路基整体的抗压能力。

4、创新管理理念

管理理念应该是根据各种实际情况进行的实施管理,不能固守一种。通过长期的施工管理,实现公路工程企业管理的发展,提高创新管理在企业发展战略中的定位。为了更好的是实现对管理理念的创新,可以对管理人员人才进行一定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完善适合企业自身条件的管理体系,灵活的对不同的工程项目进行合理的施工管理。公路工程施工企业为了更好的进行施工管理的创新,应该完成对管理理念的转变,通过相关的规章制度完成对施工过程的约束,保证自身的健康稳定发展。

5、完善管理内容

通过严格的对增收等方面的核算来完善公路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根据施工企业自身的相关准则对定额进行科学的计算,通过对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流通办法的制定来实现对报账掺假、虚盈实亏等现象的清除。跟上科学前沿的步伐,加强对增收创收的重视,对出现的新型材料和工艺进行合理的应用,对办理、索赔和增减账的手续进行变更处理,合理的对施工人员的岗位进行安排,实现劳动力的最优分配。处理对施工的设备和技术进行定期的更新,还要加强对最新标准了解和应用;严格的进行质量的评定,细化评定规则;加强对样板管理的推行,实体化的进行施工设计。

三、总结

公路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工作量较大的工作,需要从根本上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提高,要合理实现管理思维的革新和完善,进一步意识到创新思维对建设企业生存进步的关键作用,更改传统陈旧的思维理念,促进公路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艳华.加强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3(22).

科技创新思路与措施篇5

关键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高校科技管理服务工作思路和措施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传家宝。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高校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于深化高校综合改革、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基层党组织应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坚决反对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着力解决突出问题,使党员干部思想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1]。

一、高校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推进科技管理服务工作的意义

随着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科技工作面临的形势政策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特点,要求高校的科技管理服务工作必须与之相适应。在高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对加强科技管理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科技管理部门应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渗透到具体的日常工作,把群众路线的科学方法贯穿管理服务的全过程,在实践中做到尊重科研人员、依靠科研人员、服务科研人员,主动满足科研人员的需要,热心解决科研人员遇到的困难,为高校科技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2]。

高校科技工作职能部门承担着制定实施学校科技发展规划、项目组织申请、项目跟踪管理、科技平台与人才队伍建设、知识产权管理、成果申报与转化应用、经费监督使用等多项职责。为了更好地履行管理服务职责,提高管理服务水平,高校科技工作职能部门只有贯彻执行群众路线、主动面向科研人员、热忱耐心细致服务,将群众路线的服务理念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去,才能更好地符合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要求,才能更好地发挥科学研究支撑高校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高校科技工作职能部门的管理服务人员,应该牢固树立密切联系群众的观念,立足本职工作,把党的群众路线的精神实质,深深扎根于科研人员之中,努力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做到感情上贴近科研人员,工作上为了科研人员,一切从科研人员的利益出发,多为科研人员办实事、办好事,才能得到科研人员的拥护和支持,才能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二、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针对科技管理服务工作梳理出的主要问题

1.理论学习不够深入。

(1)理论学习上不够系统深入,某些支部在贯彻落实中心组学习与专题理论学习制度方面,存在时紧时松的现象,支部党员常忙于具体业务工作,自行学习时间不充分,政治理论与科技业务学习不深入、不系统、不透彻,未能真正系统、透彻地领会学习材料。(2)某些支部党员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还不够,存在实用主义,要用什么才去学什么,与工作关系密切的学得多,与工作关系不大的学得少,以会代学、以工代学的情况较多,系统学习理论较少。

2.工作推动力度不大。

(1)工作计划与重点工作布置后,跟踪推进欠力度,对于一些涉及多部门联合推动的工作,协调不够,联动不好,力量整合不到位。(2)在安排布置工作时,存在以会议落实会议、走形式走程序的现象。传达精神、转发文件多,深入检查、狠抓落实的少。对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深入研究、深入思考、动脑筋想办法等方面的力度不够。(3)针对二级学院科技工作开展的调查研究,有些浮于表面,触动实际、切实解决问题的相对较少,支部班子的整体协同效果尚未充分体现,主观能动作用和整体效能尚未充分发挥。

3.深入科研人员不够。

(1)深入学院、课题组和科研平台调研、倾听意见不够。听取汇报多,直接倾听意见少;看先进典型多,了解实际问题情况少;了解面上情况多,发现深层次问题少。对学校科研情况的了解,多数情况下是通过打电话、发信息、发邮件等方式,或者是在办公室听汇报,很少专门抽时间到学院、课题组调研情况,不能及时准确掌握新情况、新问题。(2)一些全局性的工作在组织实施前,没有广泛征求学院、课题组和科研人员的意见和建议,没有在最大范围内做到集思广益。

4.开拓精神有所放松

(1)对于目前科技工作发展亟待解决的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解决措施不够合理、效果不够显著。(2)在科技工作面临发展瓶颈、力求转型突破的关键时期,班子成员存在按部就班的现象,对未来的工作缺少开拓精神,危机意识、开拓意识有所懈怠。(3)面对有一定难度或者棘手的工作,心存顾虑,有求稳怕乱、等待观望的思想,工作推进较缓慢。

三、通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进高校科技管理服务工作的思路措施

1.自觉主动学习,转变工作作风。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增强履职能力。按照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党组织的标准,支部领导班子成员应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长效性,坚持思想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两手抓。树立学以致用、用有所成、务求实效的学习观,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出发,通过学习,理顺科技工作发展思路与目标,深入思考如何实现内涵式发展等深层次问题。(2)对于各二级学院科技工作存在的发展困难和突出问题,支部党员要逐条列举出来,再带着问题、带着思考深入学院调研,摸透掌握情况,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提请支部班子研究后,安排布置抓落实、抓推进。

2.深入学院调研,主动热情服务。

(1)领导班子和支部党员对口联系二级学院。支部班子成员应深入学院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科研人员诉求,密切关注科研人员反映,多方收集意见建议,及时向班子沟通掌握的情况和解决问题的对策。每位支部党员联系1―2个学院,检查、督促学校制定的科技政策和发展规划在学院的实施与落实;开展对部级项目、省级重大重点项目的跟踪管理,了解、督促项目执行进展,提炼重大科技成果;协助配合学院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科技沙龙等学术活动。(2)坚持问需于科研人员、问计于科研人员,加强科研人员的参与权、知情权,逐步建立让科研人员参与科研管理的常态机制与渠道,做到在促膝交流中了解掌握工作的利弊得失,在朝夕相处中增进与科研人员的感情,提高管理决策与服务方式的科学性。

3.增强忧患意识,不断开拓进取。

(1)在科技工作面临发展瓶颈的新时期,高校科技管理服务人员尤其要增强忧患意识、竞争意识,克服得过且过、吃老本或惧怕困难的思想,始终保持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的工作状态,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2)潜心研究国家科技工作趋势走向,制定高校短期工作任务与长远发展目标,及时调整战略发展思路,给予科研人员更多实质性的指导帮助,全力以赴推项目、出成果,扩大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提高科研项目的成果产出质量。

4.建章立制,严格执行,优化管理流程。

党支部应根据在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查摆和发现的问题,集中研究,追根寻源,从现行的制度上查找原因,属于有制度而没有执行的,加强落实;属于制度不完善的,加快修订;属于没有明确制度的,加紧制定。切实加强制度化建设,推进工作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

一方面,完善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机制。研究和制定有利于创新、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科学的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完善以科研绩效、科研工作量、科技奖励为重点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充分考虑学院、平台、学科性质和人员岗位类别的差异,研究和制定科技分类考核标准和办法,加强对各二级学院、科技创新平台和科技人员的考核,实行“问效制”和“问责制”。另一方面,完善促进科技创新的管理体制。(1)深化二级目标管理改革,完善目标管理考核中的科技评价指标体系,引导二级学院的科技工作实现从重视规模扩张到规模与质量并重的转变,更注重中青年人才,更注重科技内涵发展。(2)按照有利于形成完整学科链的原则,科学合理调整校内学科的归属,依托学科链构建起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开发的科技创新链,通过任务牵引、积聚力量,承担来自国家、本省及社会的科研任务。(3)针对科技管理涉及的科技、财务、资产和审计等各部门间缺乏沟通协调,容易造成经费使用和项目管理混乱的问题,进一步优化管理流程,打破项目管理上的条块分割、实现科研项目管理与项目经费管理之间的无缝对接,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提高科研管理工作的效率成效。

5.围绕需求,结合优势,制定发展战略。

(1)注重以生物技术引领传统学科发展,把现代生物技术作为传统学科发展的核心内容,应用现代生物技术的方法,促进传统学科与现代生命科学融合,提升传统学科发展水平。(2)推进重点学科、重点人才、重要平台、重大重点项目一体化建设,促进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农业科技创新的有机整合,实现学科建设资源、人才队伍建设资源、创新平台条件建设资源和科技项目经费资源的一体化。(3)以创新链上的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难题研究为核心,推进大学科、大团队、大平台建设,促进学科、人才、平台资源要素向创新链聚集,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开发研究的学科集群、团队集群和平台集群。

6.注重学术道德和创新文化建设。

(1)加强学术道德宣传,研究和完善规范科研活动和学术行为的规章制度,加大对学术不端等行为的监控和惩处力度,营造科研人员自律的良好学术道德氛围。(2)充分挖掘学校科技创新的传统和积淀,宣传典型的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技创新业绩,鼓励和支持各二级学院、各创新平台在科技创新实践中发展和培育差异化的创新文化,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7.加强与国内外的科技合作交流。

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和实力雄厚的企业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共建创新平台、研究机构和创新战略联盟,联合申请科技计划重大重点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联合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共同举办重要的学术会议等。

参考文献:

科技创新思路与措施篇6

一、十七大后六市开展科技工作的新思路

党的十七大召开以后,特别是《*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得到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后,各市党委、政府制定和调整了“十一五”发展目标,围绕《*关于实施科学发展三年计划的决定》出台了当地科学发展的相关决定。调研中我们看到,科技工作是当地党委、政府关注的一项工作,但是各地、各级的重视程度有差别,科技投入的差别很大,科技工作显效的差异也很大。但是被调研的市科技管理部门在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当地特色优势资源,形成了较为清晰的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思路,科技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市

*市提出要主动对接钦北防重点项目,实施总部基地战略,延长产业链,着力建设三大基地、完善三大平台、实施六大科技工程、开展六大科技行动(简称3366工程)。三大基地即特色优势有色金属技术开发与产业基地、生物质产业基地和科技企业孵化基地。三大平台即技术创新研究开发平台、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和科技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六大科技工程即工业产业科技支撑工程、高新技术产业促进工程、节能减排科技示范工程、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和民生科技提升工程。六大科技行动即产业创新体系建设与产学研结合促进行动、新农村建设科技引领行动、多区域科技合作行动、知识产权战略行动、科技人才支撑行动和科学普及拓展行动。

(二)*市

围绕*市提出实施“二次创业”,实现“经济升级,城市转型”的目标任务,科技工作的主要思路和措施:一是完善科技政策环境,促进企业自主创新;二是加强对外科技合作,推进城市国际化建设;三是实施自主创新和品牌战略,推动产品升级换代;四是健全技术创新体系,实现企业技术升级;五是完善奖励措施,鼓励和引导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

(三)*市

*市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实施一个战略,争创两个城市,营造四个环境,建设三个平台五个体系。实施一个战略即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努力建设创新型*。争创两个城市即创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和“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营造四个环境即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营造有利于企业创新的良好环境;创新人才培养使用机制,营造优势人才聚集的良好环境;大力实施专利战略,营造推进名牌工程的良好环境;提升特色产业创新能力,营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建设三个平台五个体系即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成果转化平台和创业孵化平台;建设技术创新体系、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科技投入体系、科研成果及专利技术转化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

(四)*市

*市科技工作基本思路:一是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实施专利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促进自主创新。二是推进产学研结合,鼓励和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联合协作,共建技术开发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是围绕*市委、政府提出的突出打造十大优势产业,开展重大项目攻关。四是推进孵化器建设。五是提高农村科技水平,加强科技特派员工作。六是推进部区会商项目实施。

(五)*市

根据*市市委提出把*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排头兵,跨越发展的先行区,改革开发的实验区”的要求,提出了树立四种意识,争创四项先进,以“产业技术路线图”研究和绘制,支撑“千百亿产业崛起工程”的实施的科技工作思路。树立四种意识即树立开放、创新、合作共赢和竞争意识。争创四项先进即争创第四轮创新计划实施工作先进市;保持县区国家科技进步考核通过率达到75%以上;争取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总量增幅排在全区前列;争取科技投入增幅在全区前列。开展“产业技术路线图”研究与绘制,有利于找准产业链“利润池”,有利于整合资源,为产业升级指明方向。

(六)*市

*市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思路:一是培育企业创新群体,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二是培育科学研究群体,增强科技研发能力。三是培育科技服务群体,提高科技中介水平。

二、科技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科技基础薄弱。从科技人才来看,我区科研机构主要集中在*、*、*三市,但人才总量仍然偏小,不能满足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三市科研机构极少,创新人才严重不足,如*市只有科研院所11家,仅有人员147人。从财政科技经费投入来看,*、*、*三市的研究与开发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均不足0.5%。科技创新资源匮乏,自主能力不强,已经成为制约*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突出问题。

(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调研中发现,即使在*、*、*三个工业相对发达的城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很少,广大中小企业R&D投入普遍不足,缺少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三市的大部分企业甚至缺乏必要的研发部门,产品技术含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

(三)科技工作显示度不够。科技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不容易出现“政绩”工程,不少地方领导对科技工作“口号”重视,没有从人、财、物的资源上支持科技工作,导致科技工作在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上没有体现出应有的显示度。

(四)科技资源整合不够。在科技资源配置整合上,有的地方没有充分整合国家和自治区的科技资源,存在重复建设和资源共享度不高的问题。如*市就没有充分利用*海洋研究所和*红树林保护重点实验室的科技资源推进科技工作。*市和*市在红树林研究的资源上也没能有效共享。

三、几点建议

我区作为经济后发展、欠发达地区,开展科技工作还存在不少障碍,需要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把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为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以人为本,把改善民生、科技惠民作为科技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让科技服务于*经济社会总体布局,支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统筹兼顾,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与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部署,科技发展与体制机制创新的统筹协调,实现科技攻坚目标和创新人才培养的统筹安排,国内和国外科技资源的统筹利用。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创新跨越之路。

(一)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

科技工作要有为有位,必须加强科技自身能力建设。做好科技工作必须解决必要的手段和一定的工作条件,更重要的是要加强科技管理人员特别是基层科技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科技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提高科技工作绩效。

加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力度。坚持整体规划、整合资源、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我区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继续加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人才小高地等研发平台建设。加快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市场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促进其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桥梁作用。加强*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和*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建设,推动我区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技文献的共享,避免重复购置,提高现有科技资源使用效率,提高科技创新服务水平。

(二)完善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

加强科技政策的引导作用,加快建立科技进步监测体系,通过推动人大立法把科技进步指标纳入市县一把手和国有企业负责人的绩效考核指标,营造党政领导真正重视科技的环境。加快修订《*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出台有关推进我区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加大地方财政科技投入、整合科技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各项政策。贯彻落实《科技进步法》,引导和落实企业大幅度增加R&D经费投入。

(三)开展重点产业技术攻关

发展是硬道理,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第一位的要求。要进一步明确科技工作的定位,突出重点,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确定的重点产业和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构造重大科技项目,开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解决制约我区汽车、石化、有色金属等重点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我区重点产业提升市场竞争力,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发展。

(四)引进和培育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

科学发展,关键在人。针对我区高层次人才稀缺的现状,要积极引进和培育高水平创新人才及团队。要围绕我区重点产业,设立自治区高层次创新人才专项基金,结合我区科研需求和基础条件、学科建设,针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突破,创新工作机制,引进“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突”专家、“百千万”人才等国内外高端科技人才,结合全区现有创新资源,共同打造一批自治区级创新团队。从各行业每年选拔一批中青年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帮助、推荐参与国家、省市(区)级等高层次科研项目等,培养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五)强化体制机制创新

从各级政府层面加强对科技资源的统筹安排,从源头上避免科技资源配置多头管理、条块分割、分散重复、利用率不高等问题,通过科技项目引导,以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重点,构建完善*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现资源高效配置和共享。

(六)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完善知识产权协调机制,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抓紧制定实施我区知识产权战略,大力提高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运用能力。加强专利保护,落实各种知识产权激励政策,制定和完善科技创新知识产权相关政策。深化企业专利试点工作和*专利试点县工作。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加强多部门联合协作,依法严厉打击各种侵犯知识产权行为。

科技创新思路与措施篇7

【关键词】大准铁路;货运;创新思考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外运问题也制约了整个煤炭市场的大规模发展。目前,铁路运煤的量正在与日俱减也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其主要原因主要是因地拆迁复线修建缓慢运能受限。要改变这一状况,就要开始思考整个铁路煤运的发展方向,该如何优化大准铁路的铁路网布局。让大准铁路早日走上创新道路,方可摆脱困境,以保证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

目前大准铁路的新难题主要存在于1.如何挖掘潜力,提高效率,最大限度满足煤炭的运输需要;2.如何组织列车运行才可最大利用列车3.如何解决限制的区段问题4.如何解决设备能力受限制,造成煤炭运输能力下降的问题

一、改善大准铁路煤运机车运能不足的创新措施

目前我们所开行的万吨重载列车已经根据实际的运载情况相应地与6000t的重载列车相结合,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大大提高整个铁路的输送能力。除此之外,大准铁路应该在现有的万吨列车运载的基础上,需要对其基础设施、设备与要开行万吨列车的发展相适应,对其充分研究,并加强改造相关的基础设施、设备,以充分展示和发挥出开行万吨列车所拥有的巨大潜力。进一步颁布相关的措施和法案,完善提高整个列车装运相关设备和条件,以提高设备的运输效率。但是,仅仅是有大准铁路的万吨列车仍是不够的,还应该利用部分资金购买配置相关的大功率机车,让列车和机车相结合,以适应目前大准铁路的重载需求。

二、加大技改的力度,改善煤运的运输能力

众所周知,大准铁路是我国第一条单线开行万吨列车的铁路。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铁路之前也已经进行了多次的大提速创新改革,对工务维修等方面也多次提出了新的改革目标。例如:目前许多线路都出现了部分路基下沉、路肩窄等问题。这都会影响整个铁路煤运的正常运行。除此之外,钢轨、鱼尾板等材料的损耗也在不断提升。要想更好地解决上述的问题,理应根据大准铁路的实际情况,尝试在部分地段,包括长大下坡道、长大隧道内、长大桥梁这些特殊的地段早日实现无缝化。此外,我们要善于采用目前的高科技技术对铁路进行改造,维修,加强基础设备、设施,以更充分地释放和发挥万吨列车的优势。此外,还应该加大力度进行必要的检修工程,不可忽略必要的检修工作,只有在保证正常运作的基础上,才可以把这种创新的铁路货运发展模式切切实实地实施,为整个大准铁路谋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三、改善目前管理系统的创新措施

为了规范散堆装货物装载,大准铁路公司于2005年5月年制定了《散堆装货物装载质量控制及奖惩办法》、2006年6月下发了《关于重新明确货车增载规定的通知》、2009年5月制定印发了《大准铁路货运站装车质量管理考核办法》。2006年9月,燕庄轨道衡开通以来,为了充分发挥燕庄轨道衡的作用,大准铁路公司和车务段制定了强而有效的作业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对超偏载车辆的卡控。

随着各地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需求也就慢慢演变成了相关的生产要求。因此为了适应这个市场需求的变化,本人觉得大准铁路货运的管理系统也应该做出相应的改变措施,方可适应时代的持续发展。第一点:主动寻求发展。一个铁路煤运公司要想在目前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向整个部门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员工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把货主的利益放在最高地位,并加强市场分析,时刻关注市场的动态,并通过思考与分析,主动探索铁路货运市场以求得创新和发展。第二点: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员工是一个铁路货运公司的基础与核心,也是整个公司整体素质的体现,在极大程度上可以决定整个企业的兴衰成败。加强改善公司员工的整体素质,必要时多进行一些课程培训教育,以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和整体意识,自觉地将自己所做的工作与整个企业的效益连接起来,时时刻刻想着为企业谋取最大的效益。除此之外,公司还应该有一套更加完备的奖罚制度方案,对于表现出色的员工要及时进行奖励和奖赏,对于表现不足的员工要给予耐心的教导和惩罚,在员工之间形成良好竞争,以促进所有员工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投入到工作中去。

四、采取科学、合理的运行方式

目前的大准铁路已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备,毋庸置疑,要合理地去规划整个运输网。在利用现有的资源上,相关部门还应该合理配置运力资源。根据目前的运送情况,因为受到部分地区进车不均衡的影响,大准铁路煤运的运行方式受到影响。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取联发列车的运行方式,可以加大对部分能力紧张的干线进行改造,以确保整个铁路货运的运输畅通。

如何采取积极的措施改善运输速度和效率,是铁路煤运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运行方式,才可以从本质上改善运输的速度和效率,体现大准铁路货运的安全性、快速性、便捷性、经济性,才可以实现企业稳定、持续、健康地发展。

五、加强安全管理的创新措施

毫无疑问,创新发展模式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我们大准铁路的员工、领导共同努力,就一定可以看到结果之花的灿烂无比。一直以来,大准铁路公司都是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运行,也是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最高准则上的。大准车务段制作了货运站《货票、运单填写式样》、《大准线运价里程表》、《危险货物包装标志》、《货运职工守则》、《货装四卡死制度》等上墙制度,进一步规范各项工作标准,健全了管理制度。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加强公司职工的安全意识,对于铁路的通勤客车,这些重点也要加大监管力度。除此之外,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安全问题进行演练,积极广泛开展各项安全活动,这些都是铁路货物安全运行的最高保障。

结束语

由于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煤炭矿点比较多、而且分布比较广、运量也在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在增大。通过上文的思考与探索,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只要我们通过科学、合理的创新改革,对大准铁路的通道进行科学统一的规划,大胆创新煤炭货运的发展模式,改善目前存在的问题。就可以提高大准铁路的煤炭运输能力,以缓解准格尔整个地区的煤炭外运困难的问题。以更大程度上可以加快整个神华准能煤炭业的发展与进步,从本质上实现大准铁路的持续发展,进而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科技创新思路与措施篇8

一、明确岗位职责,有效开展工作

我工作岗位的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国家科技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组织拟订全市科技发展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研究确定全市科技发展的重大布局和优先领域,推动科技进步。组织编制全市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组织对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进行考核;组织申报科技项目计划并组织实施;协调组织与科技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负责科技宣传、科技培训、科技信息管理等工作;指导科技成果转化;负责农业科技110服务体系建设等等。只有明确岗位职责,才能有效开展科技工作。

二、加强沟通协调,争取多方支持

进一步加强与上级部门、上级领导的联系,经常汇报工作、提出建议等,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主动与市农业、热作、农技、畜牧、财政等部门进行沟通,经常听取同事、群众的意见,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推进科技创新。总之,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争取各方面的支持与配合,才能统筹协调全盘工作,实现科技工作目标。

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抓好当前几项重点科技工作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科技工作。要推进科技工作的发展,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紧密联系实际,不断创新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思路、创新领导方法,改革完善各种不利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采取有力措施,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整合科技资源,抓好科技项目。结合我市优势产业和资源特点,整合各类科技资源,精心组织、策划科技项目,争取上级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以科技项目作为科技工作的主要抓手。当前要重点抓好富民强市、兴隆咖啡等科技项目的实施,加速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科技创新思路与措施篇9

一、近年来我局科技与创新工作的简要回顾

近年来,我局紧紧围绕委党组提出的治河新理念,以大力推进“三条黄河”建设、抗洪抢险新技术研究为重点,积极开展科技与创新活动,全局的科技与创新意识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的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取得了一大批优秀科技创新成果,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自2000年以来,全局投入科研资金1134.1万元,开展各类研究项目158项,获得各级科技进步奖励成果91项,其中有3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获××省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奖,7项获黄委科技进步奖;取得科技火花奖励成果82项,有75项成果通过黄委三新认定,取得群众性技术创新成果392项,有5项成果获得省局重大创新奖,38项获得省局创新成果一、二、三等奖。在科技人才培养方面,有两位同志被评为××拔尖人才,两位同志获得黄委十大科技青年称号,×××同志被评为××劳动模范,×××同志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同志获得××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同志被××列为“三条黄河”建设十大杰出青年15位候选人进行考察,×××同志被中国海洋大学聘为兼职教授,×××等4位同志被河海大学聘任为硕士生导师,同时我局命名四位同志为首批拔尖人才。在今年××召开的新世纪首次科技大会上,我局被评为全河科技工作先进单位。

(一)大力实施科技治河,为原型黄河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我局在机淤综合技术、清水沟流路行水年限、南北展宽区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在工作和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是我局自行研制开发的ZDt-i型智能堤坝隐患探测仪,经省级科技鉴定,居当前国际领先水平,取得技术发明和实用新型两项国家专利,先后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被水利部列为重点推广项目在全国推广应用。

二是成功开发的多种取沙汇集系统,提高了机淤固堤施工效率。由××市局与有关大学、生产单位共同研究的“LQS型两相流潜水泵疏浚系统”、××局研制的“挖塘机和汇流泥浆泵组合输沙试验研究”、“××××淤背固堤综合技术研究”,都通过了省级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获得省和黄委的科技进步奖。目前,以上成果已在多个市局推广应用,其生产效率显著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在黄河标准化堤防建设机淤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大力开展河口相关问题的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如延长清水沟流路行水年限的研究,通过多方努力被列入国家重点八五科技攻关增列专题,2002年取得研究成果,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总理在视察黄河工作时,曾给予高度评价。该成果对于指导河口综合治理,实现下游的长治久安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南北展的研究也已经取得初步成果。

四是防汛抢险新机具的研制和推广应用,促进了抗洪抢险技术现代化水平的提高。研究开发的“工程抢险应急照明车”、“防汛抢险钢桩及快速旋桩设备”、“液压自动抛石机”等一大批防汛抢险新机具,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获得××省和××科技进步奖,并得到了及时推广应用;由××机修厂研制的“工程抢险应急照明车”在国家防总招标中一举中标,并在全国推广应用。

五是积极推广应用新材料、新技术,增加了××工作的科技含量。结合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实际需要,广泛采用和推广了混凝土截渗墙和垂直铺塑截渗等多项堤防除险加固新技术,以及铰链式模袋混凝土沉排护底和土工格栅堆石筑坝技术等用于坝岸加固的新材料、新技术。在我局多处控导工程施工中,应用铰链式模袋混凝土沉排护底,总面积达6.4万多平方米,基本达到了不抢险或少抢险的目的。

(二)“数字黄河”系统工程建设,提高了我局治黄建设与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我局先后筹集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建设,在许多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建成并投入运用了一系列信息操作系统。

一是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办公自动化系统、××××网站、省局至市局的视频会议系统等。实现了省局到市、县(区)局的2mB广域连接和三级文件、资料、办公信息的网上传输,同时也为远程会议、防汛会商、网上审查、水量调度、远程教育和远程会商提供了现代化技术手段。

二是开发建设了××××防汛指挥调度决策支持系统、防汛信息系统、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开通了××××防汛网站。实现了防洪预案、抢险方案、防洪工程、实时险情、防汛料物、防守队伍及灾情信息、凌情的信息化管理,建成了47处自动遥测水位站,在全局完成了大规模信息集成与开发的“××××水雨情管理系统”,为处理水雨情综合信息提供了数字处理平台。在2003年的××秋汛和今年的调水调沙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开发建设涵闸远程监控系统,实现了39座引黄涵闸远程监控,提高了黄河水资源统一调度与管理的自动化水平。

四是“数字水政”、“数字人劳”、“数字建管”、“数字财务”、“数字计划”正在开发建设,并已陆续投入管理运用。

(三)积极筹备建设“河口模型”,加快河口治理研究步伐。

为做好“河口模型”建设的前期工作,组织人员到××水利科学院与上海长江河口、钱塘江河口模型实验基地进行了技术考察,派员参加了2002年中国水利学会在珠海召开的“中国江河河口研究及治理、开发问题研讨会”,协助××筹备召开了高层次的“黄河河口治理与对策研讨会”,有力的推动了河口模型建设工作的开展。目前××部已批准“河口模型”建设规划,××市政府无偿划拨了1000亩土地,胜利油田出资5000万元,该工程已于10月12日开工奠基,××批准成立的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口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河口模型的开工建设与研究院的成立,促进了河口治理工作的开展,推进了模型××建设、××综合治理规划任务书的制订。这样大的科研项目落户我局,这样高规格的科研单位在我局成立,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局科研工作上台阶、上水平。11月30日,××部又颁布实施《黄河河口管理办法》,这都将对河口的综合治理开发与管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四)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活动,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一是群众性小改革、小发明、小创造成果突出。据统计,近3年全局共开展各类劳动竞赛291次;技术比武190次;提出合理化建议9581条;技术攻关项目623项;取得小改革、小发明、小创造成果392项。获得优秀创新成果90项、优秀合理化建议53条

二是引黄供水管理创新取得了重大突破。××局与地方水务部门联合,以合同方式规定政府提供优惠,规范运作的民营供水韩店平原水库已经建成投入运用,年供水量3600万吨,年投资回报率达10%以上,为我们进一步开发利用好××水资源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三是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跨河交通迅猛发展。探索了浮桥合作经营、控股经营和跨河交通联合入股经营的新模式,找到了新的经济切入点,为我局的经营创收工作注入了活力。

四是创新淤背区土地经营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收到了良好效果。2003年××局借鉴温州民营经济的经验,大胆尝试淤背区生态林改革,对林权进行确权拍卖,取得了成功经验,在全局进行了推广。

五是界定工农业用水,规范滩区引水,采取协议供水、加价收费等措施,促进了黄河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五)广泛开展学术研讨活动,加强对外交流,为××××科技与创新营造良好环境。

一是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学术研讨活动,深入进行学术交流,五年来全局交流学术论文350多篇,学术气氛进一步浓厚。

二是立足于××××的长治久安,组织专家对我省黄河及黄河三角洲、大汶河、东平湖、北金堤和南北展宽区进行考察,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和意见。

三是广泛进行合作交流,提高学术水平。我局先后派出5个考察团组以及随团人员73人次出国学习考察,接待国外专家150多人次,拓宽了视野,开阔了眼界。

回顾五年来我局的科技与创新工作,主要有以下三点体会:

第一,各级领导的重视支持是搞好科技与创新工作的关键。近年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创新的意识不断增强,加快创新步伐,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各项工作发展已成为各级领导的共识,重视支持科技与创新工作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为加强领导和管理,省局调整充实了科技创新领导小组、数字黄河领导小组、科学技术委员会和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制定了一系列管理与科技创新的办法和机制,促进了科技与创新工作的开展。

第二,加大资金投入是做好科技与创新工作的保障。近5年,省局及各市局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多方筹集资金用于科技与创新工作,并且每年都有一定的增长,保障了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

第三,我们的实践也充分证明科技与创新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动力。××局的跨河交通、博兴县局的林权制度改革、邹平的引黄供水创新、齐河北展堤的植树、滨州局的企业整合和改制、利津的机淤汇浆系统的研制与推广、梁山机修厂研制开发的抢险应急照明灯、液压自动抛石机、工程管理多功能车、柳石枕捆抛机等科技创新成果充分表明了这一些。

二、治黄面临的形势和我局科技与创新工作存在的问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动力。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目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工作,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使我国科技工作

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党的十六大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与创新的这些重要论断,既是我们全面推进科技与创新的指导思想,又对我们做好新时期的黄河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新的要求。

当前,全国、黄委系统上下都在全面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理念,树立合理开发、高效利用水资源,全面节约、有效保护水资源,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黄委党组高度重视科技与创新工作。今年年初,黄委党组提出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新理念,并初步形成了“1493”的理论和实施框架。这是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长期研究与实践的结晶,是治黄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就我们山东局来说,目前正在紧紧围绕“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新理念、新思路,按照已经批复的“三条黄河”建设规划积极开展工作。标准化堤防建设和亚行贷款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东平湖综合治理和黄河滩区安全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黄河河口综合治理规划》编制工作将全面展开,有关治理项目也将陆续开工建设。我局“数字黄河”建设,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数字防汛”、“数字水调”、电子政务等应用系统的框架基本形成,并在治黄工作中发挥出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我局在科技与创新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但是,目前我局的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工作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科技与创新还不适应治黄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实施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新理念,推进治黄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迫切需要科技与创新做支撑、做动力。“二级悬河”的成因及治理研究,东平湖治理综合运用研究,河口演变的内在机理、河口淤积延伸对下游河道冲淤的影响、河口的整治方向等问题,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还需要尽快拿出具有较强指导性的研究成果。另外,还需要增强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现代科技手段,研究治黄新思路,探索治河新方法的能力。需要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科研运行机制,增强自主开展科技研究和创新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我们在充分肯定成绩和认识分析形势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科技与创新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这主要表现在:

一是领导认识与重视程度不够,科技与创新工作发展不平衡。大家通过看会议资料和会场外的展板就可以知道,有些单位科技创新成果很多,有些单位几乎没有什么成果。凡是领导重视的单位,科研成果就多,领导重视程度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科技与创新工作的好坏。最近几年,省局一直鼓励和支持技术人员到系统外以及国外进行技术交流,但有的单位对于学术交流不够积极,没有给技术人员提供一个比较好的条件,缺乏战略的、发展的高度来看待重视这个问题。

二是科技与创新的意识不强,观念淡薄,动力不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和意识没有真正树立起来,科技与创新的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尚未健全和完善,政策落实不够,搞科技与创新的积极性不高,多数人员晋升职称后,没有了动力,文章不写了,科研也不搞了。

三是经费投入仍然制约着科技与创新工作的开展。经费投入的机制与体制不健全,没有形成多渠道的经费来源。市局和局直单位科技投入力度不够,缺乏主动性,对于已经出现的创新成果总结不及时、已经完成的项目没有进行后续工作,如科技鉴定、报奖、推广、应用等。

四是科技人才缺乏,人才队伍结构不尽合理。缺少学科带头人和高、精、尖专业技术人才,人才后备力量严重不足。科技人才分布不均,基层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十分缺乏。人才结构不尽合理,经济、法律、财会、计算机等方面的人才比较少,尤其缺乏懂经营、会管理的中、高级经营管理人才。

五是科研项目的前期工作调研不够。科研基础性工作不扎实,不深入,缺乏战略性、前瞻性的研究,提出的有针对性的课题少、项目少,缺乏对上与对下、对内对外各个层面上的交流。特别是在河口、东平湖一些重大问题的研究上我们还不够深入。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必须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工作中的不足和不适应,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明确目标任务,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快我局科技与创新工作的步伐。

三、近期工作打算和措施

面对当前的形势和机遇,我局近期科技与创新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积极实践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新理念,广泛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大力开展创新活动,积极推广转化科技成果,全面提升科技治河水平,推动××××治理开发与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说来,主要是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科技治河之路

黄委党组提出的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新思路符合我国国情、水情,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我们必须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实践治河新思路紧密结合起来,深刻领会和把握其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并落实到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去。在黄委召开的科技大会上李国英主任提出了坚定不移地走科技治河之路的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并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积极实践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新理念,通过强有力的工作和措施,全面推动山东治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大科技与创新力度,解决治黄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科学的本质在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要大力倡导科学探索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加大科技与创新工作的力度,解决治黄事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关键问题。

一是要强化思想观念的创新。近几年,水利部提出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新思路。黄委也提出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治河新理念,新的治河思路是科学发展观、科学执政思想在治黄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我们的科技与创新工作,要密切跟踪当代水利科技前沿,科学判断科技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向,不断探索新理念、新思路,对重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要超前研究,大胆创新。特别要加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洪水管理、水资源优化配置、河口生态自然规律等观念的探索与创新。

二是要强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目前科技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不顺,依然是影响治河科技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我们必须加大改革力度,理顺体制,创新机制,逐步建立既符合我局治河科技特点和科技发展规律,又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包括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推广与技术服务在内的新型治河科技与创新体系。

三是要强化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创新。要不断改进科技创新管理方法和手段,健全管理制度,促进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在科技项目立项过程中,要建立科学、客观、公开、公平、公正的机制,建立、健全我局科技计划信用管理制度,改进科技创新评价办法。加强科技创新的全过程管理,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四是要不断拓宽科技领域,进行组织方式的创新。科技治河不仅涉及水利工程技术范畴,而且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范畴,所以科技与创新工作要充分考虑水的多元化属性,改变脱离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的研究方法,把水问题放到大自然中去考察、去研究。要不断拓宽科技创新的领域,特别要注意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生态黄河、数字黄河等新领域的拓展。在组织方式上,要实行跨行业、跨领域的联合攻关研究,不断促进学科的交叉、综合和渗透。

(三)科技与创新要认真做好四个方面的结合

一是做好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结合。基础研究是应用技术创新的源泉。突破性的科技与创新要从基础研究抓起,不断形成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新工艺,为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提供新的方向。科技工作不仅要重视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也要加强前瞻性的重大基础性问题的研究。要重视基础研究,加强应用开发研究,使二者做到有机结合。科研人员要跟踪水利行业发展的前沿,围绕××××发展的中心工作,有选择性地开展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基础研究。各级科技人员要紧密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需要,积极开展具有本单位、本部门特色的应用技术研究与推广转化工作,共同促进全局科技与创新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是做好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的结合。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治黄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要继续不断学习借鉴国内外水资源管理和大江大河开发治理的新思路、新经验、新技术、新设备。今年,我们通过国家“948”计划引进了国际先进实用的“安快坝”技术,拓宽了我局对外技术交流的渠道。同时,我们要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不断提高引进技术的层次,降低引进技术的成本。要注重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尽快实现引进技术的本土化,要把自主创新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有机结合,注重技术集成,形成更多自主知识产权。

三是做好科学研究与生产转化推广的结合。科技与创新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获取科研成果的科研过程,而是应包括科研、转化、推广、应用的全过程。因此,我们不能仅仅关心科技创新成果的技术创造性和水平,还应关注其在治黄实际中所发挥的作用,应用效果是判断科技创新成功与否的最终标准。在注重加强科技研究的同时,一定要高度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不断完善科技推广体系,健全推广机制,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对实用性强的创新成果,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当前应重点抓好工程建设与管理中“三新”推广、防汛抢险新技术推广、淤背区产业技术推广和企业高新技术引进、改进推广等。

四是做好科技与创新同人才培养的结合。造就一批德才兼备的科技创新带头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技创新队伍,是实现我局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关键。高质量的科研工作、高层次的对外合作交流和良好的科研条件,是培养和凝聚高质量创新人才的必要条件。我们要在创新实践中培育人才,在公平竞争中识别人才,在事业发展中凝聚人才,在工作生活中关爱人才,使全局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系统化的人才开发格局。

(四)强化八项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全局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科技创新意识,把科技创新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各个单位的一把手要亲自抓科技与创新工作,要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科技与创新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把科技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规划,组织实施,督促检查,狠抓落实,形成长效有序的工作机制。做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机构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我局机构改革时各市局都没有单设科技管理部门,今后我们要指定专门部门和专人承担起科技管理的职能。每年要对在科技与创新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是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资金投入体制,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科技投入是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的必要条件。2000年以来,我局加大了科技工作的投入力度,科研与开发、引进与推广的经费逐年增加。今后要继续积极争取上级相关部门科技计划的支持。同时,省局也将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工作的资金支持,每年拿出100万元以上的经费用于科技创新工作,各个单位要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多方开辟经费渠道,如利用项目前期科学实验研究费、招标节余、预备费、银行利息等,来加大对科技与创新工作的资金支持力度,当然这些资金的利用要符合国家的有关财务管理规定。同时,要积极引导企业和各种社会力量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坚持行政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办法,逐步建立省局以奖代补、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投入的多元化机制,形成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

三是强化管理,实现科技与创新工作的规范化运作。要充分发挥行业管理优势,加强管理,促进我局科技与创新工作的协调发展。省局科技处除了机构改革时赋予的职能外,明确为综合部门,具有协调和综合的职能,主管科技与创新工作,要会同有关处室,站在宏观、全局、战略的高度,协调好全局的科技与创新工作,保障科技投入持续增长,构建政策与制度规范,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推动行业科技进步。科技管理部门要按职责加强科技项目立项和科技成果的统一归口管理工作,今后凡是各个单位和部门安排的科技项目都要通过省局和市局的科学技术委员会进行相关的前期工作,要积极引导和鼓励科研、勘测、设计、施工、管理、教育等各方面的科技人员投入到治黄实际工作中来,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各个单位和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本单位、本部门发展战略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提高科技进步对治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力度。

四是加快“数字黄河”建设步伐,继续在系统内保持先进水平。认真贯彻黄委“数字黄河”工程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四统一”的要求,在黄委“数字黄河”建设总体规划框架下,坚持“管理、应用、共享”的六字方针,抓好“数字黄河”建设,以信息化促进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现代化。各个单位要积极开展前期工作,增加投入,培养人才,加强硬件设施和软件开发应用的力度,力争在“数字黄河”开发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五是尽快完成河口模型建设,促进河口治理研究。加大河口模型建设的前期工作力度,在水利部批准规划的基础上,争取尽快立项、安排资金,加快河口模型的建设进度,使其尽快发挥作用。尽快制订黄河口研究院的发展规划,与黄科院密切配合,积极向上级争取科研经费,广泛开展河口相关问题的技术研究,为加快河口的综合治理步伐提供强力技术支持。

六是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技术交流,实施人才战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要加大力度,拓宽交流渠道,扩大科技合作与技术交流的范围,积极吸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科技成果和资金。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科技交流与合作,拓宽视野,开阔思路,促进科技发展。要针对我局经济发展的需要,重点加强黄河经济发展、高新技术领域的科技合作。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加快治黄科技拔尖人才培养与选拔。着力加强人才队伍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当前重点要在提高创新能力上下功夫。对重点项目,集中人才进行攻关,鼓励各市局技术负责人或单位技术骨干担任项目负责人,为培养和造就科技带头人创造良好的环境。要为科技人员,特别是中青年科技骨干出国进修、短期培训和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创造条件,鼓励和引导科技工作者为治黄事业服务。要增强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的主动性,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相关的业务合作联系,全面提升科技合作与技术交流水平。

七是继续深入开展科技创新年活动。科技创新无事不在,无时不有。省局研究决定在今年开展科技创新年活动的基础上,继续扎实有效地开展科技与创新活动,广泛组织广大职工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的三小活动,把创新贯穿到治河的各项工作中去,发动广大职工以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态度全面推动我局各项工作健康、快速发展。省局将下发关于进一步开展科技创新年活动的实施意见,希望各个单位和部门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和开展好科技创新活动。

科技创新思路与措施篇10

关键词:地勘基层单位学发展观

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不仅在宏观上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而且在微观上反映了市场经济对一个地勘基层单位建设发展的新要求。

地勘行业是一个专业性强、工作环境艰苦、靠事业费拨款、完成指令性项目的特殊行业。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全国地勘基层单位为了打好转企的基础,都怀着强烈的民发展欲望,创办了不少企业。但从结果上看,有的成功了,有的则不然。究其原因,主要是在科学发展上存在差异。实践证明,作为一个地勘基层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仅仅具有强烈的发展欲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有符合本单位实际的发展思路,必须要有科学系统的发展战略,必须要有永远艰苦奋斗的发展精神,必须要有扎扎实实抓基础建设的工作作风,必须要有勇于创新的发展意识,须要有善于攻艰破难的发展艺术。只有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全面科学地抓好企业自身建设,强烈的发展欲望才能转变为成功发展的现实。

1正确的发展思路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对一个企业来说,有没有科学正确的发展思路,其结果大不一样。思路正确,困难的企业可以兴旺发达;思路不正确,好的企业也会衰败。

所谓企业的发展思路,就是企业确定何种主导产业,向社会提供何种产品和服务,其产品和服务定位到何档次,通过何种措施来实现。所谓正确的发展思路,就是发展产业的确定能够从本企业实际出发,能够选择本企业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进入;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不仅能够适应社会某个方面和某个层面的需要,做到有市场,而且能够与本企业能力水平相一致,做到能提供。

对于企业的最高决策都来说,要做到发展思路正确,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曾经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些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就正确的发展思路而言,本企业人才、技术、装备、管理和文化实力以及业内状况、某种产品和服务在不同领域的社会需求量以及供应状况,都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本企业实力在业内所处地们,本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空间、利润空间,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在各方面可能发生的变化情况等,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把所有这些与本企业发展相关的客观事物、内部联系搞清、弄通,就是调查和研究。而我们要想把这一切完成好,就必须尊重科学,否则正确的发展思路是产生不出来的。

我们华勘院原是我国冶金金有色系统唯一的一支水文地质专业队伍,计划经济时期,在全国各地创造性地完成了一批技术难度极高的矿区水文地质勘探项目,从而在业内闻名遐迩,并造就一批社会知名度较高的水文专家。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国民经济调整,没有了指令性矿山治水和水文地质勘探任务。为了生存,便于开展多种经营,先后创办了机械制造、印刷、塑料、轧钢、水泥、家俱等一批安置型工业企业(当然,后来除包机厂、印刷厂和塑料厂至今保留外,其余的都因为自身在业内没有优势而关停或转让了)。在相当一个阶段中形成了多业并举的产业格局,其中包装机械厂为支撑单位生存发挥过经济支柱作用。到上世纪末,产业结构调整时,我们经过深入调查和研究,看到了水文地质市场日见活跃的趋势,根据单位资源的比较优势,果断调整了发展思路,明确了工勘岩土业为主导产业,工业企业为辅助产业,制定了大力培育主导产业、稳定提高辅助产业的五年发展战略与规划。经过坚定不移地执行这个发展战略与规划,全面提升了市场竞争能力,使我院走上了蓬勃发展的中兴之路。我院的成功实践再次证明,企业正确发展思路的产生确实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2促进发展的措施需要符合以人为本的要求

大量的实践一再证明,仅仅有正确的发展方向和明确的发展目标而没有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作保证,企业是不能够发展的。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华勘院正是由于下大力培育了水文地质核心技术,创出了国际品牌;正是由于实施了建设经营者、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三支队伍、培育八种类型优秀人物、造就百名拔尖人才的“三八百”人才工程,建设了高素质的核心员工队伍;正是由于勒紧腰带过紧日子和苦日子进行大投入,形成了装备优势;正是由于按照国际标准狠抓了质量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和行政管理,提升了管理水平,获得了国际认证联盟颁发的管理优秀奖;正是由于狠抓了资质建设,获得了勘察类综合甲等十多项国家最高级别的从业资质;正是由于全面系统的进行了企业文化建设,获得了省部级一等奖,打造出了核心竞争力,我们院才在国内市场上占有了一席之地,才完成了一批国内外其它专业队伍未能完成的高难度项目,才把我院越做越大、越做越强。特别是近三年来,结算收入、经济效益、员工人均年收入都实现了翻番。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一个企业要想成功发展,所制定的保证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都必须符合以人为本的要求。这是因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的核心。就宏观而言,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经济和社会发展要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就微观上说,企业发展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广大职工,企业发展的任何一项政策措施都必须保证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都必须有利于调动发挥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都必须考虑到有利于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我们华勘院在制定和落实促进发展的政策各,比较好地把握了上述原则。在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下,我们提出了“以人为本办好和谐事业、效益为先建设活力企业”;在培育核心技术上,我们注重了对掌握核心技术专家作用的发挥和后续人才的培养;在处在核心岗位、掌握核心技术、从事核心业务核心员工队伍的建设上,我们出台并落实了切实有效的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的政策;在分配政策上,我们提出了富有激励性的经营者年薪制、管理人员岗位工资制、工勘工作量工资制和岗位工人计件工资制;在处理三者利益关系上,我们坚持了经济效益和员工收入的同步增长等等。也正是由于我们较好的坚持了以人为本,才使其它方面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得到了很好地贯彻执行,真正起到了促进企业发展的作用。

3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需要在科学的创新中提高

在企业发展的要素链条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那就是落实政策措施的实际能力问题。一般说来,企业最高领导者的这种能力越强,促进本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就会落实程度越高,产生的效果也就会越好。反之,这种能力越弱,则落实的程度就会越低,产生的效果也就会越差。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领导者这种能力的强弱决定着企业的成败。

当然,凡处在企业最高决策者位置的人,都经过了多岗位锻炼,在过去的实践中增长了才干,在能力上都是强者。但是,由于这些人担当着领导企业发展的重任,面对着有别于以往的新形势、新环境、新任务、新条件,在履职过程中随时都可能发生一些始料不及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切不用说客观形势的变化需要对原来既定的战略目标、方针、政策、措施做出及时正确的修订,既便是在落实既实的政策措施中,也会产生一些新矛盾。这就需要这些领导们不断创新,以提高自己把握大局、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促进发展的能力。

我们华勘院之所以能够在短短的几年内由一个基础很差、困难很多的单位,一跃成为在行业内知名度和美誉度都比较高的先进单位,经济总量能够出现一再翻番之势,主要是得益于华勘院处中心地位、起中心作用的院长,能够正确地判断形势,本质地分析问题,科学地处理问题,并注重对全院各级领导都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