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素养的含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0:20

文学素养的含义篇1

【论文摘要】:对科学素养涵义进行界定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研究。文章分析了科学素养和科学素质的区别,深入探讨了科学素养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并对它在不同时期的含义进行了评析。

引言

正确理解科学素养是进行科学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然而当前中文文献(包括学术期刊和大众媒体上的文章和报道)中对科学素养的概念作深入全面探讨的论文很少,因此对科学素养进行概念辨析是十分必要的。

1.是科学素养,还是科学素质

《现代汉语词典》对素养的解释是"平日的修养,如艺术素养。"可见,科学素养即属于"如艺术素养"之类;对素质的解释是:(1)指事物的本来性质;(2)素养;(3)心理学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因此,素质包括先天和后天两个方面的因素,而素养则主要指后天培养的。所以说,科学素养与科学素质在内涵上是有区别的,科学素养是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当代著名理科教育专家R.w.Bybee认为,第一个使用scientificliteracy一词的是美国学者Conant。literacy有两层不同的意思:一是指有学识、有文化,跟学者有关;二是指能够阅读、书写,针对一般公众。不管是学识、文化,还是阅读、书写,这些都为后天培养获得。因此,根据科学素养与科学素质的区别,把"scientificliteracy"译成"科学素养"更为确切。

2.科学素养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2.1美国三大组织的描述

在科学素养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美国科学促进会(theamericanassociationfortheadvancementofScience,简称aaaS)、国家科学院(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简称naS)以及国家科学基金(thenationalScienceFoundation,简称nSF)这三个组织起着重要作用。

aaaS从1985年开始发起了一个旨在通过长期的科学教育提高全美民众的科学素养的计划,即著名的2061计划(project2061)。在试图说明科学素养这一概念的含义时,aaaS通过对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人(ascientificallyliterateperson)的描述来界定:一个有科学素养的人,"知道科学、数学和技术是相互联系的人类智慧的创造物,伟大但仍有局限;明白科学中的一些关键性概念和原理;对世界和自然了解,并认识到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能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思考方式。"

naS在介绍《国家科学教学标准》(nationalScienceeducationStandards)时,表达了以下观点:"科学素养是人们在进行个人决策,参与社会、文化和经济事务时所需要了解的科学知识、概念及过程,……科学素养有不同的层次和形式,科学素养的提高和扩展是一生的事,而非仅仅在校期间。"

nSF在其报告《影响未来:在科学、数学、工程和技术方面的本科生教育的新期待》(ShapingtheFuture:newexpectationsforUndergraduateeducationinScience,mathematics,engineering,andtechnology)中认为,一个有科学素养的学生应该知道,"广义的科学到底是什么,科学、数学、工程和技术方面的专家们的工作内容和性质,如何评估所谓的’科学’信息,社会如何作出关于科学和工程方面的理性决策。"

从上述三个组织对科学素养的表述中可以看到,对科学素养的理解和定义,不同的组织之间,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2.2国外学者的见解

Roberts把1957-1963年这一阶段称为科学素养概念的"正名阶段"(periodoflegitimation)。然而,倡导这一概念的人,却没有给出其明确的定义,因此,紧接着正名阶段而来的,是"认真解释阶段"(periodofseriousinterpretation),这一阶段出现了有关科学素养的许多定义和解释。然后是进一步解释阶段。1976年,Gabel基于当时有关科学素养的含义的概括和分析,指出这一概念含义之庞杂,足以表示任何和科学教育有关的事。由于各种说法长期无法达成共识,这一概念实际上一度丧失了其使用价值。

1966年,pella和同事仔细而系统地挑选100种1946-1964年之间出版的报刊文章,他们在这些文章中检查各种和科学素养有关的主题的出现频率。他们认为,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人应了解以下这些方面的内容(即所谓的"参照物"):(1)科学和社会的相互关系;(2)知道科学家工作的伦理原则;(3)科学的本质;(4)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差异;(5)基本的科学概念;(6)科学和人类的关系。其中,头三个方面的内容尤其重要。

1974年,Showalter进一步深化了pella等的工作。他们总结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近15年间有关科学素养的文献后,认为科学素养有以下七个方面的含义(sevendimensions):(1)具有科学素养的人明白科学知识的本质;(2)有科学素养的人在和环境交流时,能准确运用合适的科学概念、原理、定律和理论;(3)有科学素养的人采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作出决策,增进其对世界的了解;(4)有科学素养的人和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和科学原则是一致的;(5)有科学素养的人明白并接受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关性;(6)有科学素养的人对世界有更丰富、生动和正面的看法;(7)有科学素养的人具有许多和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实用技能。

上述pella等学者和Showalte对科学素养的定义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都认为科学素养是一个多维度概念(multi-dimensionconcept);二是两者对科学素养的定义,都是通过对"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人"的定义来进行的。其中,对科学素养概念所包含的不同维度(dimensions)的归纳和区分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这些维度正是这一概念的基本特性(essentialqualities)。

1975年,Shen把科学素养区分为三类:实用的(practical),社会生活的(civic)和文化的(cultural)。这三类并不互斥,但在目标、对象和内容、方式及普及方法上各有特色。实用科学素养指一个人用科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消费者的自我保护;社会生活方面的科学素养旨在提高公民对科学与科学相关议题的关注和了解,以便让公众参与到社会的相关决策中,包括健康、能源、食品、环境等方面的公共政策;而文化方面的科学素养,指把科学作为一种人类文化活动的理解和认同。Shen对科学素养不同类别的区分,进一步拓展了人们对这一概念丰富内涵的认识。

1983年,美国艺术和科学学院(americanacademyofartsandSciences)的会刊Daedalus发表了一期关于科学素养方面的研究专刊,许多作者就科学素养问题及美国面临的挑战发表意见。其中,Jonmiller对科学素养的概念和经验测量的论文影响最为深远,因为他不仅提出了对科学素养的多维度定义,而且也提出了一套实际可操作的测量方法。miller认为,科学素养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时代不同,科学素养的内涵也会发生变化。他在"当代情景下"(contemporarysituation),定义了科学素养概念的三个维度如下:(1)对科学原理和方法(即科学本质)的理解;(2)对重要科学术语和概念(即科学知识)的理解;(3)对科技的社会影响的意识和理解。

1991年,Hazen&trefil认为,在有关科学素养的讨论中,必须注意"从事科学"和"使用科学"(doingandusingscience)之间的重要区别,这涉及到科学素养的对象问题。他们认为,对公众而言,科学素养只涉及后者即使用科学,因此,对其科学素养的要求,也应只限于后者。这正如对于公众而言,计算机素养只要求会用计算机做自己想做的事就够了,不必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各种编程技巧。鉴于此,他们对科学素养的定义为"了解各种公共议题所需的知识,包括各种事实、词汇、概念、历史和基本哲学思想"。Hazen&trefil的看法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科学素养的内涵和测量方法。即科学素养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是否存在或应该存在一种普适的科学素养?抑或科学素养也要因人因地而异,注意具体场景?这都是仍待探讨的重要问题。

欧盟国家科学素养调查的领导人J·杜兰特认为,科学素养由三部分组成:理解基本科学观点、理解科学方法、理解科学研究机构的功能。

2.3我国专家的观点

在我国,中国科普研究所的专家认为,科学素养由三部分组成:科学知识(概念和术语)、科学方法、科学技术与社会。也有专家认为,可把科学素养分成四个方面来阐述:一是科学知识、技能和科学方法,二是科学能力,三是科学观,四是科学品质。还有专家把科学素养的结构划分为知识结构、智力结构和非智力结构来论述。《科学课程标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2001)中科学教育包括四个方面: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小结

综上所述,科学素养这一概念的含义和解释,从本质上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人们对其的理解和了解,实际上是各种不同含义和解释之间"争霸"的结果。科学素养概念含义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具有动态性、发展性特点。那么,当前是否有一个公认的科学素养定义了呢?对科学素养的概念的理解和界定,与其说是一个理论问题,不如说是一个实践问题。对公众科学素养的研究,最终要落实到具体的测量,以及对测量结果的评估,乃至随后的政策建议。在这个意义上,Jonmiller对科学素养的多维度模型显然是一个受到广泛认可的概念定义,因此自1979年开始,基于miller模型的科学素养调查在美国一直延续下来,并为欧美以及亚洲许多国家所借鉴。在我国,中国科普研究所于1992年开始,利用miller模型对全国公众的科学素养进行了四次调查,得到了一些重要的数据。

1996年的世界竞争力报告表明,现在国家之间竞争已从原来的产品竞争、加工竞争和结构竞争,转向了国民素质的竞争,作为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国民科学素养正日益成为国家间竞争的焦点。从2001年我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的数据看,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1.4%(每千人中有14人具备基本公众科学素养),而美国公众科学素养在1990年就为6.9%。当前,提高国民科学素养已成为我国进一步发展的迫切需要。显然只有正确把握科学素养的含义,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国民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朱效民.国民科学素质-现代国家兴盛的根基[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1).

[2]李大光.科学素养研究[J].科普论坛,2000(9).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1992.

[4]周超,朱志方.逻辑历史与社会:科学合理性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文学素养的含义篇2

在逻辑学看来,概念是理论研究的基本出发点。要准确了解潘懋元先生的素质教育观及其价值,应当首先了解他对素质教育概念的理解。而要做到这一点,又应当了解他对其中关键词“素质”的认识。素质教育是由中国学者最先提出的一个教育学概念,它的科学性如何最终要看对素质的解释合理与否。素质原先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人的先天的生理解剖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但在人们的运用中,“素质”概念已经发展成为“先天遗传的禀赋与后天环境影响、教育作用的结合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结构”[1],如“干部素质”、“学生素质”等。他认为,这是因为“客观事物的发展、实践的需要”[2]赋予了素质概念新的内涵。“我们反对没有科学依据与实践经验去杜撰新闻,但也不拘泥于引经据典而阻碍新认识、新思想的产生。”[3]可见,对于学术研究的重要基点———概念问题,潘懋元先生坚持概念确定性和灵活性相统一的辩证逻辑观点,既反对“杜撰新闻”、臆造新词的主观主义倾向,也力避食古不化的形而上学窠臼,从而在逻辑上给“素质”,进而给“素质教育”以合理的学科定位。这反映了老一辈学者治学上深厚的逻辑修养。什么是素质教育?我们认为,在潘懋元思想体系里它具有密切关联的两层含义:第一,“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全面素质为目的的教育”[4]。这是它的最基本含义。这里,他采取了教育理论界一个广为认同的观点。那么,“全面素质”包含哪些内容?它有“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等”[5]。在稍后(2001年)研究杨贤江教育思想的文章里,他讲得更明确:“素质教育的内涵应包含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6]。这样,“全面素质”包含着四项内容。正是在这一意义上,素质教育又称为“全面素质教育”[7]。这是素质教育的第一层含义。第二,素质教育不仅是各项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还是诸项素质内部各层因素协调发展的教育。这是较难把握,又容易忽视的另一层含义,需要详加分析。他说:“素质教育所要求的是:第一,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教材上现成的基本知识,而且要使学生学会自我增长知识,也就是‘学会学习’。第二,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发展能力,包括思维能力、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尤其是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第三,不仅要使学生增长知识和发展能力,而且要使学生学会做人。”[8]其中,第一、二点讲“增长知识”与掌握学习方法、“发展能力”应当兼顾,是文化科学素质(或思想道德素质等)内部应当注意的问题,实质上不同于第一层含义,是另一层含义。第三点涉及两层含义。一方面,如若增长的知识、发展的能力不属于德育范畴,即增长的不是“做人的知识”,发展的不是“做人的能力”,那么,“学会做人”与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属于思想道德素质和其他素质(如文化科学素质)之间的外部关系。这时,第三点就是讲思想道德素质要与其他素质并重,不可偏废,属第一层含义。另一方面,如若增长的知识、发展的能力属德育范畴,即增长的是“做人的知识”,发展的是“做人的能力”,那么,“学会做人”与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属思想道德素质的内部关系。这时,第三点讲的就是其内部不同层次各因素之间要保持协调,这显然涉及素质教育的另一层含义。潘懋元先生说,实施素质教育有待于“转变观念”,包括“转变学生观”。这就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9]是否构成其素质教育概念的确定内涵,从而形成不同于上述两层含义的第三层含义?对此我们持谨慎态度。所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用杨叔子的话说,教育是“‘育人’非‘制器’”[10]。这是因为,学生是自己思想和行为的主体,其思想和行为具有自主性、自觉性、自律性等,而供人役用的器物无此特点;从教育的内部规律出发,教育理应将原属于人的主体地位还之与人。当然,这样做“绝不意味着可以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1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之所以不能形成第三层含义,主要是因为,对素质教育已有的两层含义进行逻辑分析可知,对学生的两个要求———各项素质全面发展以及诸项素质内部各层因素协调发展,本身已经内在地包含着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肯定和尊重;单以培养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的智育而论,要求知识、能力和智力三层因素协调发展,就是要重视学生的智力、特别是其中的思维力,而思维力正体现了他人无法干预或包办的鲜明的自主性。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正是潘懋元先生反复强调的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因此,潘懋元先生理解的素质教育没有这层含义。总之,潘懋元先生的素质教育观具有两层含义:它是各项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同时又是诸项素质内部各层因素协调发展的教育。

二、潘懋元素质教育观两层含义的成因及相互关系

潘懋元素质教育观第一层含义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作为自然存在物和社会存在物,人是多种规定性的有机统一体。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发展,而个人的发展又有待于内在多种规定性的协调、平衡和充分发展。潘懋元先生说:“素质教育则明确地表达了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个人、个性的全面发展,也就是体现恩格斯的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所指的‘自由’发展。”[12]他显然同意,历史唯物论关于人和社会关系理论、特别是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素质教育思想和全面发展教育思想共同的哲学基础。简言之,这也是第一层含义之所以成为潘懋元意义素质教育基本含义的原因所在。据我们分析,素质教育的第二层含义涉及潘懋元先生多次论及的知识“内化”这一关键问题。和杨叔子教授的思想一致,他认为知识应当通过思考和实践,“内化为人文精神、文化素质以及其他素质”[13];否则,受教育者可能有知识、缺能力,甚而“言行不一,品质恶劣”[14]。知识不“内化”或少“内化”是我国传统教育久治未癒的痼疾,自然成为素质教育意欲针砭的对象。实际上,第二层含义还涉及一个比知识“内化”更一般的问题———知识和智能关系问题。潘懋元先生早说过,教学过程有“两个平行的密切相关的任务”,即“使学生既掌握知识又发展智力能力”[15]。因为“知识和智能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相互转化的”[16]:知识的学习促进智能的发展,反过来,智能的发展也促进知识的学习……。他持辩证逻辑观点,反对割裂关系、偏执一端的两种不良倾向:一种是传统教育所遗传的“重知识,轻智能”的原有倾向,一种是受“西风”感染的重智能、轻知识的新兴倾向[17]。不难理解,知识消化不良实质上仅属其中一种倾向,即“重知识,轻智能”倾向导致的恶果。然而,一种素质要成为名符其实的素质,必然要求同时防止两种倾向,从而在知识与智能之间保持协调和平衡。因此,知识和智能的协调发展思想,可以说是他素质教育观的心理学基础。简言之,这也是第二层含义之所以成为潘懋元素质教育观不可或缺的内在含义的主要原因。然而,上述成因并不直接导致潘懋元素质教育观的形成,联系二者的中介或桥梁是新的教育质量观,即“素质主导的多元化”[18]教育质量观。“传统的教育质量观是知识质量观,是以知识的多寡、深浅为主,甚至被看成是唯一的质量标准……”[19]他深刻认识到,它存在着两个意义的片面性:一是“重知识、忽视能力”[20],一是“忽略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的成长”[21]。对此,他在论著中多处论及。无疑,新的教育质量观正是同时在这两个意义上对传统教育质量观加以纠正。[22]显然,它的产生是潘懋元先生接受上述哲学理论和心理学思想影响的当然结果,而它又是进一步催生其两层含义的素质教育观的直接理论依据。在潘懋元思想体系里,素质教育的两层含义密切结合在一起,共同保证着素质教育成为真正潘懋元意义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第一层含义是说,各项素质应全面发展,避免重某些素质、轻其他素质的倾向。第二层含义是说,一种素质内部各因素之间应当协调发展,使之成为名符其实的素质,防止在知识和智能之间失去协调和平衡。从两层含义的相互关系分析,每项素质内部各因素之间的协调发展,构成了各项素质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两层含义是不可或缺的。因此,要完整地把握潘懋元先生的素质教育观,就应当清楚认识到其内在的两层含义,以免挂一漏一,“顾此失彼”。我们将会看到,根据这一素质教育观,可以分析和思考当前我国素质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许多重要问题。考察潘懋元先生对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关系的论述,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把握其素质教育观。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是极易引起混淆的两个概念。什么是全面发展教育?从潘懋元先生的思想沿革看,它不是一个脱离实践和认识发展的一成不变的概念。早在上世纪80年代,潘懋元先生即在《高等教育学讲座》中阐述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23]的教育思想。这反映了当时我国的教育方针,也在不同程度上接受了他所景仰的前辈蔡元培、陈嘉庚、杨贤江、王亚南等人思想的影响。到90年代末,文章《试论素质教育》详细了论述二者关系。他认为,一方面,它们“方向一致、目的一致、基本内涵一致”[24];另一方面,“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目的同具体教育实践的中介”[25],同时其内容“有一些是全面发展教育学说所未提及,或虽包含在全面发展教育之中但不明确的”[26]。2001年,他又进一步认为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的地位开始大为升高,不再是单纯培养审美素质的狭义美育,而是一个兼顾原先不曾顾及的“情感的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广义的美育的范畴”[27]。至此,除了继续以“中介”环节彰显其特殊性外,其第一层含义的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涵趋于一致。

三、潘懋元素质教育观的启示

(一)理论启示

在理论上,潘懋元素质教育观为分析、澄清和评价当今教育界、教育学界关于素质教育的种种思想提供了一个可靠的理论视角。这里,我们据之解读《教育规划纲要》有关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也用以分析、评价关于素质教育流传已久的一些误解。《纲要》提出,本阶段我国教育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为了达到战略目标,要贯彻三大战略主题:“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和“坚持全面发展”。从潘懋元素质教育观看,可以这样理解,三大战略主题的基本内容都属于素质教育范畴。“坚持德育为先”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他们“学会做人”,这是潘懋元素质教育观第一层含义强调的内容。“坚持能力为重”,就是重视培养学生的三项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纠正传统教育“重知识、轻智能”的不良倾向,这相当于潘懋元素质教育第二层含义所强调的内容。“坚持全面发展”,就是“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全面发展教育,实际上相当于第一层含义的潘懋元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此外,从潘懋元素质教育观还可看出,道德目标和能力目标尽管为《纲要》所着重强调,但它们终究属于素质教育的两个目标而非全部目标,我们不应将素质教育的品德追求和能力追求简单视为素质教育的全部任务。在此,潘懋元素质教育观为我们分析、理解《纲要》有关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确立了一个良好的解释视角。潘懋元素质教育观有助于我们澄清目前学界对于素质教育概念及其他概念的一些误解。有学者主张:“所谓素质教育,指的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28]也有学者声称:“从严格的定义来讲,素质教育是指:以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为基础,以促使知识深刻内化为关键,以激活每个受教育者的个性潜能发展为核心,以促进所有学生共有和特有的精神品质和谐形成与不断提高为目标的整个教育活动。”[29]从潘懋元素质教育观看:其一,“面向全体学生”或“促进所有学生……”不能成为素质教育概念的固有内涵。不然,素质教育在将全体教育对象、特别是包括校外教育对象完全纳入教育过程之前,根据定义不能称为严格意义的素质教育,因为一种教育从部分学生推广到全体学生毕竟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过程。那么,这种处于推广“进行时”中的“教育”的性质如何?它与传统教育、素质教育分别有何关系?我们应当怎样界定?这将引起学界思想上的困惑和混乱。其二,不能用全面发展教育概念来界定素质教育。从潘懋元对素质教育的释义,以及对它和全面发展教育关系的论述看,全面发展教育毕竟还是一个有别于素质教育的概念;并且,从某个方面说它较素质教育更为抽象。因此,将素质教育界定为“……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并没有使有待明确的概念内涵得到明确,不合逻辑定义的基本要求。其三,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应直接列入素质教育的定义之中。从潘懋元素质教育观的第二层含义分析可知,知识和智能的协调发展已经包含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但与此同时,这种协调发展导致的积极结果远远不限于此。对素质教育的科学定义理应涉及所有可能的结果。因此,诸如此类流行的说法作为强调的重点是有意义的,作为科学定义有待商榷。此外,上述分析还启发我们,创新教育并不是一种有充分理由可以独立于素质教育之外的教育,相反,它隐含在素质教育之中,所以大可不必脱离素质教育的大道,另辟蹊径,搞一套有别于素质教育的“创新教育”。

(二)实践启示

文学素养的含义篇3

1.秘书的概念与分类

秘书与秘书工作的含义;

秘书活动的基本要素;

秘书的分类;

我国秘书工作的沿革及发展趋势;

国外秘书工作。

2.秘书工作的性质、原则、特点与作用

秘书工作的性质;

秘书工作的原则;

秘书工作的特点;

秘书工作的作用。

3.秘书机构

秘书工作机构的性质、类型和形式;

秘书工作机构的特点、地位和作用;

秘书机构主要任务和设置原则。

4.秘书环境

秘书环境的构成及其对秘书活动的影响;

秘书环境的调整与创造。

5.秘书素养

秘书的政治素养;

秘书的思想作风修养;

秘书的职业道德素养;

秘书的知识与能力素养;

秘书的心理素养;

秘书人际关系。

二、秘书业务工作

1.信息调研

信息的含义、类型和特征;

信息工作的含义;

信息在秘书活动中的作用;

秘书信息工作的特点、原则和要求;

信息的收集、传递及处理的方法;

秘书调查研究方法和方式;

秘书调查研究的作用和特点;

秘书调研范围。

2.检查督促

检查督办的含义;

检查督办的主要任务、特点、方法和要求;

检查督办的范围、对象;

检查督办的地位和作用。

3.综合协调

综合协调的含义、原则、要求与方式、方法;

综合协调的内容、范围、原理及特点。

4.公文处理

公文形成的具体过程及要求;

公文处理的基本内容;

公文处理的基本原则;

公文处理的程序及要求;

普发文件、急件、密件的处理;

提高公文处理的效率的方法;

当前公文办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办毕公文的处置;文书立卷、归档的方法和范围;

印信管理。

5.会务工作

会议的类型;

会议的含义和性质;

会见、会谈的一般原则;

会务工作任务和意义;

会议议案包括的内容;

会议议程;

会议座位安排;

会议日程安排。

6.接待

工作的含义和作用;

工作制度、原则和方法;

工作的意义;

值班工作的有关内容;

信件处理;

接打电话的原则与工作要求;

来访接待原则;

来访接待意外情况处理。

7.机要保密

保密含义、特点、意义;

保密的原则、措施、方法;

保密的类型、范围与等级;

保密的纪律与责任。

三、公务文书基本知识与写作

1.语文基础知识

文字和标点符号的运用;

汉语词组按照结构方式的五种基本类型;

词语辨析;

现代汉语里的句子成分;

常见的复句类型;

病句判断;

歧义辨析;

文章阅读理解;

文章的观点;

文章的结构;

写作的三种文体;

记叙文的要素;

记叙的顺序;

记叙文的特点和写作要求;

议论文的三要素;

常见的论证方法;

论证的方式;

议论文的特点和写作要求;

说明的方法。

2.文书和公文写作

文书和文书工作;

文本与稿本;

文书的分类与作用;

专用文书、公务文书、文电的含义;

公文的特点;

公文的功能;

公文的种类和适用范围;

常用公文的格式要求;

公文的文体;

行文关系和规则;

公文的写作要求;

文章的撰拟与审核修改;

公文写作的语言运用。

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工作计划、总结、经济合同、简报、大事记、会议记录以及其他常用专用书信的写法;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发[2014]23号)有关规定。

四、办公自动化(oa)

办公自动化含义、内容、功能;

文学素养的含义篇4

1、查字典法。在学骚习音序和部首查字法之后,让学生充分利用字典,及时查阅不理解的词,这样既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又巩固了查字典的方法,同时还使学生清楚了词与句的关系。因为在学生查字典理解词时,往往一个词在字典中有多种解释,这时就告诉学生,理解词语要放到特定的句子中去,要放到语言环境中体会词语的意思。例如:《翠鸟》一文中的一句“翠鸟长着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灵活”一词在字典中有两种含义①敏捷、不呆板。②善于随机应便。引导学生理解,“灵活”在这一句中是对“眼睛”的描写,那么只能选第①种解释。使用这种方法关键是要让学生结合句子理解词义。

2、拆拼法。所谓“拆讲法”,就是将一个词中的几个词素先分别解释,然后再将每个词素的含义结合起来,组成这个词的意思。这一方法适用于词素含义较简单的词。

如“深情”?一词,?“深”是深厚的意思。“情”是感情。将词义合并起来就是“深厚的感情”。这个词义的解释就完成了。

3、找词眼法。有些词从表面上看深奥难懂,学生会出现不安和急燥的情绪,这时老师引导学生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些词中有的词素是我们常见的,因此我们只需借助字典找出那些既不易理解又是这个词里比较重要的词素的含义就行了。如“和蔼”一词的重点在“蔼”字上,它就是这个词的词眼,它在字典中的解释是“和气、态度好”,因此,“和蔼”的含义就是“和气,态度好”。经过反复练习,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文学素养的含义篇5

【关键词】高中语文;人文素养;教学实践

高中语文在高中的学科中是一个文学系的学科,语文这门学科自身就包含人文精神,有着其他学科不具备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学生升入高中后这期间是他们一生中培养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良好的价值观能使人面对生活、社会、面对人生和在于他人的相处时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高中语文科目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现状

1.高中教学看重考试,轻人文培养

在现在社会的大环境下,各种工作、升职都以文凭和考试来判断,这就造成学生想要有好的出路都要考试考得好,老师教学的好坏也与教出学生考试成绩的好坏来判定。这样的大环境下,就造成老师为了教学成绩而忽略对学生人文理念的培养,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听话的学生只知道埋头苦学,成为书呆子。不听话的学生,心理逆反不爱学习,形成了错误的价值观,可能会危害他人、社会、更是耽误了他自己。心灵的成长是每个学生必备的,这样的教学无法培养出全面的人才,忽略学生心智的成长。这样的教学环境下更是会让语文教学失去它真正的职责与意义。

2.语文科目的课外活动

高中生学业比较紧张,但还是有一些课外活动的,大多数是体育或美术之类的,古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语文科目中实践活动也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每个人的成长都是要自己亲身面对的,语文中的课外活动对于提升学生自身人文素养具有非常好的意义。但是许多高中学校中可能就没有语文课外活动,没有亲身体验的经历,没有面临对是非的判断,学生在高中时期心灵是没有成长的。

二、高中人文素养的培养方法

1.把语文的内涵重视起来

语文科目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天然的优势,语文科目有着各类先进文化的典故,有着十分强大的感染力。高中学生在学习语文中那些包含人文修养的课件中时,十分有利于建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念,教师应该重视人文修养的重要性,注重自身的人文修养,结合课件内容去感染学生,让学生有着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尚的人文修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正真的成长。

2.重视课外实践活动,提升学生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怎么把学到的东西正真的运用,就需要去亲身实践,参加语文课外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让学生更深刻的去理解课件的含义,发现其中所含的道理,使自己的心灵受到感染和成长,多组织一些课外活动,比如辩论赛、朗读大赛,在辩论赛中能使学生用心去发现辩论内容的真正含义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培养其正确价值观。朗读大赛中,想要把朗读内容阅读的声情并茂,就要深刻理解课件所包含的人文气息,而理解这些人文气息,自身就会受的感染,逐渐自身的文学修养也会提高。

3.创造人文氛围,使学生充分感受人文情怀

在教学中创造具有人文素养的教学环境,我让学生时刻能感受到人文气息。教师在讲不同的课件时,都要准备好与文化信息相对应的备案,让每一节课程都充满人文气息,在课堂上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认真讲解,让学生真正的领会到所包含的意思。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学会思考。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要让学生参与到所学内容中去,比如在讲到《雷雨》时,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各自讨论书中的人物比如曹禺、周萍等人物。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当时社会的现状以及各类人物的遭遇,让学生各自发表各组讨论的意见,教师对各组讨论的结果一一评价,最后做出总结,让学生真正懂的其中的文学气息。

4.多样化的人文资源,扩大语文科目教育空间

人要活到老,要学到老,学习不仅仅是在教室中,在日常的生活中也处处是学习的地方,要教会学生观察生活中存在的人文气息,去到什么地方旅游,要留意那里的名胜古迹,从中会发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学到新知识要分享,分享也会收获快乐,同时也会提高学习积极性。在教室里教师要适当给学生讲一些有寓意的故事,比如非洲鬣狗是非常残忍的捕食者,但为了小鬣狗能安全的长大,不辞辛苦、任劳任怨,在小鬣狗的生命遇到狮子威胁的时候,为了保护小鬣狗而放弃了自己的生命。在学习这篇文章时,会让学生感受到母爱的无私和伟大,对生命的顽强不屈敬畏,使学生学会敬爱生命,热爱自然,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结语

语文科目自身所包含的文学特性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文素养中有着天然的优势,但现在的教育现状下,语文科目作用没有完整体现,学生没有得到全面的成长。为了更好的体现语文课目的作用,教师应该注重课件的人文信息,提升教师自身的整体人文素养,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为提升语文科目真正的育人之能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桑金宏.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J].现代教育,2015,Z2:114.

文学素养的含义篇6

方法将145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分为两组,城镇患儿61例,乡村患儿84例;另取健康儿童60例作为对照,城、乡儿童各30例,采血后立即分离血清,用火焰原子吸收法进行测定锌、铁、钙的含量。结果城、乡两组健康儿童组的血清锌、钙、铁含量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城、乡两组RRi患儿的血清锌、钙、铁含量均低于健康儿童组(p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微量元素;城乡差异

文章编号:1003-1383(2010)05-0572-02中图分类号:R725.9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0.05.028

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是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复杂,其中微量元素缺乏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因城乡间生活水平、生活习性不同,儿童的喂养史、辅食添加、有无偏食等因素可能影响这些患儿血清的微量元素,在治疗上应区别对待,以利于RRi患儿的及早康复。我们对145例RRi患儿进行微量元素检测,并与60例健康儿童的微量元素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2006年6月至2009年12月间,我院小儿科诊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45例,均符合1987年全国儿科会议拟定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83例,女62例,年龄1.5~11岁,平均5.6岁;病程1~11年,平均3.4年,年呼吸道感染7~14次。其中城镇患儿61例,乡村患儿84例;另取健康儿童60例作为对照,城、乡儿童各30例。城乡各组儿童的平均年龄、性别构成,年平均呼吸道感染次数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2.标本采集与测试受检者2周内均未使用过影响测定结果的药物。所有检测对象于晨间空腹抽取静脉血2ml左右,采血后立即分离血清,用火焰原子吸收法进行测定锌、铁、钙的含量。使用仪器为HitaCHi760002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由北京科德曼生化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操作过程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3.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

结果

1.各组血清锌、钙、铁含量比较城、乡两组健康儿童的血清锌、钙、铁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乡两组RRi患儿的血清锌、钙、铁含量均低于健康儿童组(p

2.各组儿童血清锌、钙、铁含量异常例数比较城乡各组儿童均出现一定例数的血清锌、钙、铁含量减少。城、乡两组间健康儿童的血清锌、钙、铁含量减少的例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乡两组RRi患儿的血清锌、钙、铁含量减少的例数明显高于健康儿童组,两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

讨论

人体内微量元素主要功能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和调节体内的生理生化功能。锌是人体重要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对免疫系统的发育、维持和调节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锌缺乏时可使舌黏膜增厚、角化不全、味觉敏感度下降,发生食欲不振,厌食,异食癖,进而导致其他营养元素缺乏,使患儿免疫功能特别是呼吸道免疫功能下降,导致反复呼吸道感染[2]。铁的缺乏也是影响小儿免疫功能的因素之一。缺铁患儿不仅存在着细胞免疫功能障碍和免疫调节紊乱[3],还可引起儿童患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抗病能力减弱、生长缓慢,影响儿童体格和心理发育[2]。钙是小儿不可缺少的元素,由于钙的缺乏可造成佝偻病,从而引发机体免疫力下降,易发生呼吸道感染。本研究中城、乡两组RRi患儿的血清锌、钙、铁含量均低于健康儿童组,且城、乡两组RRi患儿的血清锌、钙、铁含量减少的例数明显高于健康儿童组,反映出微量元素缺乏是引起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因素。但城、乡两组RRi患儿间的血清锌、钙、铁含量及减少例数也不一致,乡村RRi患儿组的血清锌、钙、铁含量均低于城镇RRi患儿组,其血清锌、铁含量减少的例数高于城镇RRi患儿组。本地城市儿童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生活条件较好,而乡村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在喂养方面,存在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能否按时添加辅食、是否偏食等方面的差异,这可能是城乡RRi患儿血清锌、钙、铁含量差异的原因。提示医务工作者在治疗的同时,应配合科普宣传,加强健康教育,指导喂养,学习营养知识,纠正偏食等不良习惯,从源头上预防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纪要.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J].中华儿科杂志,1988,26(1):40.

[2]陈秀敏.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锌铁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医刊,2007,42(6):57-58.

文学素养的含义篇7

关键词:人文教育高中化学教学

我国的新一轮课程改革试图打破长期以来教育中不能有效贯彻人文教育的局面,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做为主要目标之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培养目标中从总体上确立了人文教育的地位: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1]

除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也是化学教学的任务之一。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在教学中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是实施人文教育的具体途径。

一、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人文主义教育的可行性

化学教育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化学教学中渗透人文主义教育是现代化学教育的必然要求。

《课程标准》为实施人文主义教育提供了依据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突出了人文主义教育的气息,《课程标准》指出: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高中化学课程体系,充分体现现代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现代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等诸多内容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主义教育素材。[1]

二、化学教材为实施人文主义教育提供了素材

在《课程标准》指导下编写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也明显体现出了人文精神。譬如,教材中的化学史内容较之以前明显增多。化学史教育能够展现化学的科学思想、发展历程及其对社会和人类的影响,展现化学家的人文精神;化学理论和化学原理等都包含辨证唯物主义教育,如化学平衡;新教材中随处可见环境保护教育的素材,比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光化学烟雾等反面素材,也有化学实验的绿色化、微型化要求等正面素材。同时,化学新课程更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化学课程中人文主义教育的渗透显现出了教育对人类自身的关怀。

三、化学学科特点决定实施人文主义教育的可行性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化学的教学内容所直接面对的是自然,而对自然的认识是靠人来完成的,因此化学也是联系人类、自然和社会的一门科学。化学知识中随处可见人文主义教育的素材,让学生充分了解化学的由来、发展、用途、价值;化学家的坚强、执着等。化学教材中蕴涵着大量的人文主义教育素材,这为实施人文主义教育奠定了基础,因此教学中实施人文主义教育是切实可行的。

四、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策略

在化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在教材中挖掘人文精神,也可以通过课外材料来进行。进行人文教育可以从多个方面着手,如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化学史教育、环境保护教育等等。

五、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人类认识事物的次序是由个别、特殊上升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和个别。对于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发现就是人类认识事物过程的一个鲜明的例子。人们对于元素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开始是对单一的元素的认识,比如铜、锡、金等等,这是第一阶段。随着发现的元素越来越多,开始研究元素之间的关系。1789年,拉瓦锡在《化学基础》中把已知元素进行了分类。之后,德贝莱纳发现了三元素组,后来又相继出现了四元素组、五元素组,这就是第二阶段。再到19世纪60年代,门捷列夫和迈尔发现了周期律,特别是门捷列夫,他在元素组的基础上,将当时已知的化学元素依据原子量的增加组成了元素周期律表,这就是第三阶段。最后,门捷列夫在元素周期律的基础上预言了尚未发现的元素的存在,是再从普遍到特殊和个别的一个过程。元素周期表作为一个典型的例子,全面体现了辩证法的联系观和发展观。元素周期律的发现不但在化学上有重要意义,而且在哲学上也有着重要意义。

六、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化学史教育

科学知识的传授不能脱离知识产生的背景以及科学发展的历史。这样才能使学生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更深刻地理解知识,才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

在高中化学教材中,根据学习内容提到了很多化学家:舍勒、戴维、哈伯、门捷列夫、凯库勒等,每一个名字都有着耐人寻味、震撼心灵的故事。因此,教师在进行相关内容的教学时,不仅要向学生讲述他们在科学方面的成就,更要表述他们的人文精神对人类进步的影响。在化学家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科学精神是支持其进行科学活动的动力,更是人类财富中的瑰宝。

然而,化学家并不总是象我们看上去那样光辉、荣耀,他们也有遗憾、也有教训。化学家是生活在一定社会中的活生生的人,他们一方面是化学家,另一方面又是社会的一份子,具有鲜明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倾向。可以说,他们既有科学素养又有人文素养。所以,化学家传记是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

七、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的策略

实验是化学科学的基础。在化学教学中,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都是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重要资源。微型化学实验是在绿色化学思想下,用预防化学污染的新实验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对常规实验进行改革与发展的必然结果。

如在选修6实验化学中对于氯气的生成及其性质的实验就采用了微型化实验的方式。利用表面皿与玻璃片之间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小气室,使生成的氯气在密闭空间扩散,与各试剂液滴迅速反应,现象明显,并可防止氯气泄漏。此实验在保证实验效果的前提下,减少了实验药品量,使实验小型化、微型化,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还缩短了实验时间。所以,普及微型化学实验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

结束语:

科学精神是人类在对世界特别是自然界的探究中形成的,科学精神重在求真务实,探究万物之理。但如果没有人文教育就难以保证其内容的丰富性和正确性。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才能使学生的人格不断的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吴克勇,蔡子华.挖掘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人文精神[J].化学教学,2004(4)

[3]张海洋.中学化学人文教育的实验[J].化学教育,2008(09)

文学素养的含义篇8

关键词:灵商;素质;素质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6-0198-02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1]随着对“素质教育”内涵的不断挖掘,“灵商”的培养已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不容忽视的基础内容。

一、“素质教育”内涵的深层次解读

“素质”一词在不同版本的工具书中,具体解释有所不同,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对其的理解也有差异,大致可以从以下思路了解“素质”的含义。在《辞海》里,“素”的名词本义是细柔的白色绢。“质”的含义分别有性质、朴素、抵押、物质、责问等。当素与质连用成为一词时,其含义又生出多种变化。基本义是指人和事物的本来特点和原有的基础。心理学上指由于对个体的经验和环境的反应而成的个人心理结构。亦有“素养”之义,即在长期训练和实践中所获得的技巧或能力。

通过对“素”、“质”、“素质”简单的文字训诂之后,我们将教育学上的“素质”从两个层面进行概括:其一指有机体与生俱来的生理解剖特点,即“遗传素质,这是人发展的自然前提。其二指人的才智、能力和内在涵养,即后天逐渐培养塑造而来的才干与道德力量。简言之,现代汉语里的“素质”是人们先天具有与后天习得的一系列特点和品质的综合。前者包括人身体各种器官组织的结构与机能的基本特点;后者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创新等多方面的品质。前者遗传而来,是自然属性的体现;后者则通过后天的学习而成,体现为社会属性[2]。总之,教育学上的素质是人在遗传获得的生理基础上,通过后天人文社会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形成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持续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品质结构。

那么,究竟如何界定“素质教育”呢?其含义国家教委于1997年作了这样的说明: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3]。此处,我们看到,素质教育将“学会做人”置于首要的位置。之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强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1]。这里亦明确了素质教育要加强学生的思想修养、培养学生实现自身价值、树立远大理想。透过字面不同的表达方式,我们不难知道,无论是“学会做人”,还是加强思想修养、实现自身价值、树立远大理想,都是注重受教育者思想意识领域的培养,或进一步讲,是将思想意识层面的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重点内容来强调的。

因此说,素质教育在实践中包含两个层次:一是思想意识层面的内在素质教育,主要指人对世界、环境、人生的看法和意义,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二是指人具有的能力、行为、所取得的成就等外在素质教育。前者是“做人”的层次,后者是“成才”的内容,而做人又是成才的根基[2]。以此推知:素质教育的基础就是“成人教育”。“成人教育”是通过教育使人成为真正的“人”的教育。人之为人,绝不由外在皮囊决定,亦不由内在生理结构遗传决定。当你呱呱坠地之时,只是奠定了你“生物人”的基础,至于你能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这需要经过漫长的后天塑造与培养。正是在这个层面,我们会说,人之为人是先天遗传因素与后天教育共同塑造的成果,而后天教育尤其重要。

二、“灵商”:人之为人的核心要素

文学素养的含义篇9

【摘要】目的:以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为模型,探讨罗格列酮(RSG)对内皮素1(et1)引起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原代培养的心肌细胞分为5组:Dmem组,et1组,et1+RSG(10-9mol/L)组、et1+RSG(10-8mol/L)组、et1+RSG(10-7mol/L)组;培养24h和48h,吸取培养液;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测定心肌细胞培养液中LDH,SoD活性及mDa含量.结果:药物干预24和48h后,培养液中LDH的活性,et1组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p<0.05,p<0.01),et1+RSG组均低于et1组,其中10-8mol/L和10-7mol/LRSG+et1组较et1组降低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p<0.01);SoD活性:et1组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p<0.05,p<0.01),et1+RSG组均高于et1组,其中10-8mol/L和10-7mol/LRSG+et1组较et1升高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p<0.01);mDa含量:et1组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p<0.05,p<0.01),et1+RSG组均低于et1组,其中10-8mol/L和10-7mol/LRSG+et1组较et1降低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p<0.01).结论:RSG对内皮素引起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与抗氧化、降低氧自由基的产生有关.

【关键词】罗格列酮,内皮缩血管肽1,心肌/细胞学

【abstract】aim:toinvestigatetheprotectiveeffectofrosiglitazone(RSG)onendothelin1(et1)inducedcardiomyocyteinjuryanditsmechanism.metHoDS:theculturedprimarycardiomyocytesfromneonatalratswererandomlypidedintoDmemgroup(controlgroup),et1group,et1+RSG(10-9mol/L)group,et1+RSG(10-8mol/L)groupandet1+RSG(10-7mol/L)group,respectively.thesupernatesweretakenanddetectedbeforeand24and48hafterinterventionforthelevelsofLDH,mDaandSoDwithbiochemicaltechniques.ReSULtS:at24and48h,thelevelofLDHinet1groupwashigherthanthatincontrolgroup(p<0.05,p<0.01,respectively),andalsohigherthanthoseinet1+RSGgroups,especially10-8mol/Land10-7mol/LRSG+et1groups(p<0.05,p<0.01,respectively).theactivityofSoDinet1groupwaslowerthanthatincontrolgroup(p<0.05,p<0.01,respectively),andthoseinet1+RSGgroups,andparticularly10-8mol/Land10-7mol/LRSG+et1groupsweresignificantlyhigherthanet1groupinSoDactivity(p<0.05,p<0.01,respectively).theconcentrationofmDainet1groupwashigherthanthatincontrolgroup(p<0.05,p<0.01,respectively)andthoseinet1+RSGgroups;10-8mol/Land10-7mol/LRSG+et1groupsweresignificantlylowerthanet1groupinmDaconcentration(p<0.05,p<0.01,respectively).ConCLUSion:RSGprotectscardiomyocytesfromtheet1inducedinjury,whichmayberelatedtoitsantioxidantpotentialanddepressionofoxygenfreeradicalsproduction.

【Keywords】rosiglitazone(RSG),endothelin1(et1),myocardium/cytology

0引言

大鼠心肌细胞有内皮素特异性受体.在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中,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可诱导心肌肥大、增加蛋白质的合成,是引起心肌肥大的因子[1].随着et1研究的深入,现已证实,et1有引起心肌细胞损伤和心律失常的效应.高血压患者,et1浓度的升高.ppaRγ的激动剂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SG)在动物实验中已发现可以通过降低高血压大鼠的血压、et1的浓度和抗心肌肥大的作用[2],但整体动物实验影响的因素较多,本实验采用培养大鼠的心肌细胞.我们研究ppaRγ的激动剂RSG对et1引起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1~3d龄新生SD品系大鼠乳鼠由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新生牛血清为杭州四季青生物工程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考马斯亮蓝G250由华美生物工程公司提供;高糖Dmem培养基、5′溴脱氧尿苷(Brdu)和itS是GiBCo产品,et1,胶原酶1均为Sigma公司的产品,RSG是alexis公司的产品,LDH试剂盒、丙二醛试剂盒和SoD检测试剂盒均由南京生物工程研究所生产.

1.2方法

1.2.1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的分离与培养参考文献[3]在无菌条件下取出乳鼠的心脏,剪碎,用胶原酶110g/L消化成单细胞悬液,离心(1000r/min,5min)弃上清,加入含100mL/L新生牛血清,0.1mmol/LBrdu的高糖Dmem重新悬浮,孵育90min,收集未贴壁细胞(95%以上为心肌细胞)用于实验.

1.2.2分组将心肌细胞接种于24孔培养板[5×105细胞/(ml·孔)],培养48h,换含10g/LitS的无血清高糖Dmem培养液,24h后每8孔为1组,随机分为对照组,et1组,et1+RSG(10-9mol/L)组、et1+RSG(10-8mol/L)组,et1+RSG(10-7mol/L)组,培养24h和48h,吸取培养液,于-20℃冻存待测.

1.2.3心肌细胞培养液中LDH,SoD活性及mDa含量的测定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4].

统计学处理:实验数据以x±s表示,多组间均数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均数间的多重比较用SnKq检验,,用origin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RSG抑制et1引起LDH活性的升高et1组,et1+RSG不同浓度组给药前与正常对照组LDH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t1组24h,48hLDH活性较正常对照组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p<0.01).RSG减弱et1引起LDH活性的升高,10-8mol/L和10-7mol/LRSG均可抑制et1引起LDH活性的升高(p<0.05,表1).表1RSG抑制et1引起LDH活性的升高(略)

2.2RSG恢复et1引起SoD活性的降低et1组,et1+RSG不同浓度组给药前与正常对照组SoD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t1组24h,48hSoD活性较正常对照组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p<0.01).RSG可恢复et1引起SoD活性的升高,10-8mol/L和10-7mol/LRSG均可恢复et1所致的SoD活性的升高(p<0.05,表2).表2RSG恢复et1引起SoD活性的降低(略)

2.3RSG抑制et1引起mDa含量的升高et1组,et1+RSG不同浓度组给药前与正常对照组mDa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t1组24h,48hmDa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p<0.01).RSG减弱et1引起mDa含量的升高,10-8mol/L和10-7mol/LRSG均可抑制et1引起mDa含量的升高(p<0.05,表3).表3RSG抑制et1引起mDa含量的升高(略)

3讨论

et1是含有21个氨基酸残基的血管活性多肽,它有调节细胞增生、促进血管和心肌重构的作用[5-6],外源性et1可以引起心肌缺血性损伤和心律失常.在整体动物实验中,et1的效应不能区分直接还是继发于et1缩血管产生的效应.本研究选用培养心肌细胞模型,在细胞水平观察et1对心肌细胞的直接影响,排除了整体或离体心脏实验中et1收缩血管的因素.内皮素作用心肌细胞后,细胞培养液中LDH活性的增加提示心肌细胞损伤,细胞内酶漏出,,培养液中SoD活性的降低和mDa含量的增加,SoD具有清除氧自由基和抗氧化损伤的能力,mDa是细胞脂质过氧化作用的产物.内皮素作用下,SoD活性降低和mDa含量增加,表明心肌细胞的抗氧化损伤的能力明显下降.RSG抑制内皮细胞产生et1,体内、体外实验证明RSG有抑制心肌肥大的作用.我们证明RSG可以降低内皮素引起LDH的升高,说明RSG对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RSG在高胆固醇血症中保护血管效应与抗氧化有关[7].RSG可恢复内皮素引起SoD活性的降低,保护心肌细胞的损伤也与抗氧化有关.RSG可以降低mDa含量的增加,说明RSG可以抑制内皮素诱导细胞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增强.

转贴于

内皮素导致细胞的损伤是一个复杂的过程.et1与受体结合后,激活磷脂酶C又水解磷脂酰肌醇生成1,4,5三磷酸肌醇(ip3)和二酰甘油(DaG).ip3引起肌浆网储存钙的释放,钙离子又通过L型钙通道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使得细胞内游离钙增加.胞内钙和DaG可激活pKC,并促进心肌细胞na+/H+交换,增加胞浆钠浓度,降低H+浓度使胞浆碱化,胞浆na+浓度升高又可激活na+/Ca2+交换,促进Ca2+内流引起钙超载[8-10].王庭槐等[11]发现用pKC激动剂pma预处理耗竭或减少心肌细胞的pKC,能明显减弱et1诱导瞬时[Ca2+]i的升高,说明pKC在et1诱导瞬时相的[Ca2+]i升高中起重要作用.RSG可减弱et1和pKC激动剂pma引起的心肌肥大[12],说明RSG可能部分阻断pKC途径抑制et1引起的心肌肥大,减少了随后na+/H+交换和na+/Ca2+交换的激活,抑制钙的内流,减轻细胞的钙超载.此外RSG是胰岛素的增敏剂,胰岛素对心肌细胞的损伤有保护作用,因此,RSG的效应也可能部分是胰岛素的保护作用[13].

参考文献

[1]朱肖星,梅其炳,刘莉,等.内皮素1对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的影响及机制[J].心脏杂志,2005,17(5):441-444.

[2]michaelJ.Ryan,Seanp.Didion,Satyamathuretal.ppaRγagonistrosiglitazoneimprovesvascularfunctionandlowersbloodpressureinhypertensivetransgenicmice[J].Hypertension,2004,43(3):661-666.

[3]朱萧玲,熊利泽,陈绍洋,等.川芎嗪对内皮素起心肌肥大的影响[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6,19(3):214-216,220.

[4]高鹏,熊利泽,路志红,等.缺血后处理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mDa和SoD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27(14):1273-1275.

[5]endohm,FujitaS,YangHt,etal.endothelin:receptorsubtypes,signaltransduction,regulationofCa2+transientsandcontractilityinrabbitventricularmyocardium[J].LifeSci,1998,62(17):1485-1489.

[6]HongSJmechanismofendothelin1inducedcytosolicCa2+mobilityinculturedH9c2myocardiacventricularcells[J].CellSignal,2002,14(10):811-817.

[7]taoL,LiuHR,Gaoe,etal.antioxidative,antinitrative,andvasculoprotectiveeffectsofaperoxisome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γagonistinhypercholesterolemia[J].Circulation,2003,108(22):2805-2811.

[8]潘燕霞,林丽,袁文俊,等.内皮素1预处理对培养乳鼠心肌细胞低氧损伤的保护作用[J].生理学报,2003,55(2),171-176.

[9]林丽,袁文俊,唐朝枢,等.内皮素与心血管活动[a]//朱妙章,袁文俊,吴博威,等.心血管生理学与临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45-450.

[10]朱肖星,牛小麟,魏瑾,等.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与活力关系的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7,27(6):878-880.

[11]王庭槐,吴滨,朱小南,等.内皮素对培养心肌细胞游离钙浓度的作用[J].生理学报,1999,51(4),391-396.

文学素养的含义篇10

关键词:中职英语文化渗透跨文化意识

一、引言

教育部颁布的新《中职英语教学大纲》指出:不仅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同时要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大纲》强调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对语言的学习起着制约作用。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是从事服务性行业。如导游、跟单员、等熟悉运用英语进行口语交际的人才。因此,在中等职业教学中,应该把英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紧密结合起来。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学生语言知识,更重要的还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二、文化渗透的重要性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思维工具。语言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含着该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可以感受该民族多彩的文化形态。关于文化的定义,英国人类学家tylor曾给出了一个被学术界誉为“经典定义”的广义界说,“文化或文明,就其广义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关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人们历来推崇的观点是,语言和文化互为渗透。第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第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和文化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语言不能脱离于文化之外。因此,作为英语语言的学习者,不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也就无法真正学好英语。

三、中职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策略

文化教学是指对学生进行跨文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累英语国家文化的知识,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张晓光(2002:164)建议采用以下途径进行外语文化教学:(1)在教材里加入有关西方社会的风俗习惯和行为模式的内容:(2)利用录像和电影进行教学,然后组织讨论;(3)鼓励学生与外国人交流沟通;(4)让学生读一些短篇故事或剧本,要求他们记下有意义的文化细节;(5)让学生多读一些有关跨文化交际方面的书籍,帮助他们提高对文化差异的理解;(6)举办有关文化习俗方面的讲座,同时在可能的情况下,对比与其他国家不同的风俗习惯。基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笔者认为,应针对性地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1.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因素

在现有的中职英语教材中,包含着许多文化因素.如能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将给课堂增加无穷的乐趣。在教材中,出现最为频繁,也最易于学生接受的文化因素之一是词汇。在汉英两种语言体系中,有些对应词本义大致相同,但不同的文化内容却蕴含不同的词汇。只有在熟知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才能正确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因此,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正确认知词汇隐含的文化含义。

以颜色为例,由于历史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和审美心理的不同,不同的颜色在不同的语言中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譬如,绿色在汉语里象征新生、希望、活力等,而green在英语里可以让人联想到嫉妒或稚嫩的,例如:greenwithenvy表示非常嫉妒的,greenhorn表示缺乏经验的.greenband表示新手;蓝色在汉语里的引申义较少,但在英语中blue却饱含意义,如gettheblues表示忧郁,onceinabluemoon表示罕见,blueblood表示出身贵族。汉语中的红色代表吉祥、如意,与“红”搭配的词大多为褒义,如“红火”、“红利”、“红娘”等等;在英语中却相反,搭配的词大多为贬义,如Redink(亏损),Redflag(提示危险警告的旗)。此外,“红”在汉语中还具有“正义”,“革命”的含义,但在英语中却根本没有。

2.因势利导,渗透文化教学

除了语言本身所承载的文化涵义外。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等都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底蕴。因此,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在把语言材料作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同时,还必须重视文化的导入。在教学中,应利用教材中的知识点,适当穿插一些生动的英语故事情节、国外的风土人情等内容,使枯燥的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活泼。教师在教授关于西方文化节日的课程时,可以进行拓展。潜移默化地增进学生对异域文化的兴趣度和认知感。例如,笔者在讲到圣诞节时,教师可以讲述关于圣诞节的起源,基督教的历史,圣诞节的主要活动等。又如,在讲到西方饮食时,教师可以比较东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并让学生归纳了哪些是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在老师进行潜移默化教学时,学生渐渐形成一定的文化意识.教师也不再拘泥于照本宣科,而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3.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等多途径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有着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所以应有效地推广和应用,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一个多姿多彩的视听世界,帮助他们获得真正良好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例如,笔者在教授万圣节相关内容时,利用多媒体播放万圣节的庆祝过程,让学生进入了一个真实的语言交际情景,感受较为真实的庆祝场面,在视听的过程中,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了解了文化背景知识,在相对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了语言。此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推荐阅读体现外国文化的简易读本,以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邀请中外“英语通”作中外文化差异方面的专题报告;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等,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加深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

总之,针对目前中职教育英语教学中忽视文化,重视语法的问题,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为已任,充分强调跨文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课堂上真正做到把文化和语言结合起来,力求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使学生掌握英语交际和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外语教学与语言研究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