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专业实践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2:00

农学专业实践总结篇1

农学专业是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传统优势专业,它为我国培养各级各类农业人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农学专业具有应用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实践教学环节是农学专业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实践教学,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动手的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教学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实际操作为主,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以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实际操作能力为目的的各种教学形式的统称。实践教学目前仍然是制约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限制因素之一。如何提高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效果,国内各高校在认识及实践中进行了大量有意义的探索。[1]山东农业大学建设了开放式实践教学平台,[2]沈阳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把认识性实践、印证性实践、科研性实践、生产性实践等环节有机结合,探索出教学新体系。[1]北京农学院在原有农事实践课的基础上,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改革,在1997年形成了农事学课程。[3]山西农业大学在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中,结合实践教学自身情况及发展水平,借鉴北京农学院已有农事学课程教学成果,在2004年开设了农事学课程。农事学课程是农学专业的必修课,是农学专业唯一一门以实践教学为主的课程,经过7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农事学教学体系逐渐完善,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积极的改革,以求适应当前高等农业院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要。一、开设农事学课程是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成果(一)传统农事操作课很难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农学专业是高等农业院校老专业,其实践教学体系随时代的发展不断的改革完善。早在20世纪80年代,山西农业大学作物栽培教研室对作物栽培学课程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在大学第二、三学期开设作物形态观测与农事操作课程,在第四、五学期开设作物生产技术等实践课程。[4]这些课程的设立,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劳动积极性。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专业教学计划的调整,上述实践课程不断被压缩,最后只保留了农事操作课程。这一课程目前在全国许多高等农业院校中还在开设,并被许多高校列为必修课程。在该课程的教学中,由于缺少相关教学指导书和教学大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大的自主性和随意性,课程考核标准也很难把握。[5]在学生学习农事操作课程之后,很多教师发现,在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耕作学等课程的教学中,学生普遍实践能力较差,学生对作物播种、田间管理、作物形态识别等基本技能都不太了解,更不用说掌握了。这些知识的不足,使得学生对学习生物统计学、作物栽培学、耕作学、作物育种学等课程特别困难。尤其是从1999年高校扩招后,学生人数大大增加了,同时,农学专业中来自城市的学生比例在不断增加,这些学生对农业生产常识不了解,即使来自农村的学生,也很少接触农业生产实践。这就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差了,暴露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薄弱,也大大影响了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这个问题如不解决,必将降低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利于培养合格的人才。(二)农事学课程的设立迎合了加强实践教学大趋势1.设立过渡性实践课程作物生产技术为了加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在认真分析了农事操作课程教学效果较差的主要原因是教学体系不完善,教学手段落后之后,在2002年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取消原来的农事操作课程,开设作物生产技术课程,课程总学时为10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内容20学时,实践教学80学时,分两个学期完成教学任务,在农学专业第六、七学期开课。这次教学改革,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1)增加课程理论教学时数。原来的农事操作没有理论教学,只有实践环节,不利于教师讲授理论知识;作物生产技术课程中有了理论教学部分,有利于形成课堂知识交流和即时安排实践环节,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对实践课的重视。(2)建立专门的实践教学基地。用于农事实践的土地3300m2,保证了教学用地。(3)成立了新的教学团队,用全新教学方法进行实践教学。自2002年春季学期开始上课,课程开设了三年。在实践教学中,每2~3个同学负责种植一种作物,参加作物从播种到收获全过程管理。在课程考核方面探索合理的考核方法,春季采用理论考核与平时成绩结合,秋季结合具体实践,撰写“田间管理要点总结”和“年终生产实践总结”两篇课程论文。2.设立农事学课程作物生产技术课程进行了3年的教学实践改革。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在第六、七学期,学生既要参加农事实践训练,又要参加科学研究训练,这两个实践活动互相影响;考虑到农事实践是科学研究实践的先导课,我们认为课程开设应该提早一年进行,让学生尽早学习作物生产技术;又由于课程不仅仅是生产技术,还包括许多农事理论,因此对课程名称和学时数都作了调整。结合2004年山西农业大学对各专业教学计划进行修订,借鉴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改革经验,[6~8]新教学大纲将作物生产技术更名为农事学,学时数54学时,开课学期设在第四、五学期,为跨学期课程。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又设立了农事学实践课程,学时4周。农事学课程与农事学实践同步教学。二、农事学课程形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一)教学内容以实践为主,理论密切联系实践从理论上学习基本的农事理论知识,了解中国农业技术发展史。在实践中认识作物,掌握作物各生育阶段的形态特征,观测记录作物生育时期、测定株高、叶面积等形态指标,这样就增强了学生对作物的感性认识。从3月份开始,学生要完成作物从播前准备、整地、播种、田间管理、作物收获及测产等生产环节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作物生产各环节的实践技能。并根据所学知识,编制农事月历。#p#分页标题#e#(二)在教学中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主要让学生掌握作物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留种等理论知识,理论教学要围绕实践教学开展,与实践环节配合。如在理论教学中,要讲到作物的播种技术,作物播种技术理论教学时间与大田作物播种时间相同,学生可同步学习理论知识,同时进行播种实践活动。实践教学按照春播作物生长情况安排,分集体实践和小组实践两部分。从春季3月份开始,一直到11月份结束。集体实践中,每组学生15~25人,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统一安排的实践活动,如作物播种、作物形态观测、作物田间管理等。集体实践活动教学内容相同,使每个学生掌握作物播种技术,认识各种作物,掌握作物田间管理中如灌溉、施肥、中耕等技能。小组实践充分考虑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异,学习兴趣差异,把实践项目分为3类;在实践课开始前,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实践小组。第一类创新创业类。这一模式适合头脑灵活,具有创新精神,有团队意识,吃苦耐劳学生,愿意在生产中投入一定资金,具有冒险精神;创新创业小组成员一般6~10人,学生自主选择种植作物种类和方法,自主设计种植方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第二类为高产竞赛类。这类模式适合对大田作物特别感兴趣,有志于在作物生产中掌握作物高产原理与技术的学生;这种模式小组成员3~4人,小组成员协商选择种植某一作物,学生可选玉米、棉花、大豆中的一种作物,采用同一品种,从作物播前准备到收获测产的整个过程中,学生独立进行实践操作,按照作物生长发育特点灵活安排自己的管理,在年终根据作物产量决出高产优胜组。第三类为基础实践类。适合对农业生产不太了解,实践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这种模式小组成员6~10人,由指导教师指定作物,每个组完成几种作物的种植任务,学生独立进行播前准备到收获测产整个作物生长生育周期的实践操作。三、农事学课程考核体系逐渐完善在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考核评价指标含糊,成绩评定随意等问题,不能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学生实践积极性,限制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9]建立完善的实践考核体系,不仅有助于引起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同时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实践技能的操作要点,便于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实践技能。[10]因此农事学课程在设立之初,就吸取以往教训,不断探索科学的考核体系。农事学课程教学周期为一年,春季学期与秋季学期实践任务不同,两个学期考核方法有所不同。(一)春季学期考核方法春季学期从3月份开始实践,主要是作物播种、田间管理实践环节,根据实践情况,课程考核项目包括四部分,各部分所占比例根据年度间实践教学内容确定。(1)平时出勤、学习态度。根据理论课上课和实践课出勤次数及在实践中学习态度评定。(2)农事实践操作技能。对学生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等实践技能进行考核。(3)阶段性总结报告。对春季播种、田间管理等农事操作要点进行总结,以课程论文形式提交。(4)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内容包括作物生产基本的实践知识,最新作物生产技术动态及晋中地区生产实践知识。题型一般有:名词解释题、填空题、单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分析题、计算题等。(二)秋季学期考核方法秋季学期从9月份开始实践,主要是作物收获、留种、测产、产品销售等环节。课程考核分3部分。(1)平时成绩。根据出勤、劳动态度、劳动技能及作物生产情况进行评定,占总成绩的30%。(2)田间管理要点总结。学生对自己种植的小区作物生长发育特点及管理措施进行总结,内容包括播前准备、播种技术、前期管理、中期管理、后期管理、收获及测产。占总成绩的20%。(3)年终生产实践总结。占总成绩的50%。在作物收获、测产、销售后,结合所记录的数据资料,对自己作物种植管理情况进行系统的总结,提交课程论文。四、农事学课程在教学中形成的自身特点(一)以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服务于实践教学与农学专业设置的许多课程如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耕作学等课程相比,农事学课程以实践教学为主。农事学实践课程教学时数为4周,通过一年实践教学不但提高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有利于学生用理论指导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实践水平,课程重点训练学生实践环节。(二)课程教学环节与作物生长周期高度一致课程完全根据作物生长发育规律来安排教学活动。如春季安排春播作物播种,秋季安排冬小麦播种,夏季安排冬小麦收获等。(三)实践教学分散进行,可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在实践教学中,作物的管理要根据季节和作物生长情况进行,如下雨后要及时中耕,有蚜虫危害棉花时要打药等。这些管理措施可在课余时间进行,既不占用课堂时间,又可根据作物生长特点灵活管理,实现了连续式教学。(四)课程考核多样化农事学课程重在实践,考核方式有闭卷考试、实践操作、劳动考勤、课程实践总结等,汇总为学生综合成绩。避免了以闭卷考试确定学生成绩的片面做法。(五)全面锻炼学生综合素质通过本课程实践,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学会常见作物的播种、管理技巧;通过对作物的观测记录,可以训练学生记录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通过撰写课程论文,学生可以学会撰写科技论文,提高电脑办公软件应用水平;通过拍摄实践环节图片及视频,提高了学生视频制作水平,丰富了教学内容。#p#分页标题#e#五、农事学课程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一)农事学课程取得的成绩1.教学质量逐步提高,教学手段不断更新农事学课程的发展是加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产物。在开课初期,由于实践经验少,开课准备时间仓促,必然存在诸多教学问题。经过7年的教学实践,老师们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编写了“农事学实践指导”教材。目前,农事学课程理论教学已经使用多媒体授课,课程教学内容与考核方法已得到完善。2.实践场所逐步改善由于学校农作站合并到农学院,为农学院实践教学开展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目前,用于农事学课程实践教学用地达到了6667m2,土地资源丰富,保证了每位同学都有实践机会;学院建有作物标本室、农事学综合实验室;购置了大量劳动工具,满足了学生实践需要。3.实践教学分区更加合理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在原作物标本区的基础上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下设6个大区。(1)作物栽培测产实验教学区根据教学计划安排的作物栽培学实验内容划定种植面积与作物类型,主要种植玉米、棉花、大豆等作物用于测产实验。(2)作物育种实验教学区根据教学计划安排的作物育种学实验内容划定种植面积与作物类型,主要种植玉米、棉花、大豆,用于杂交授粉、留种等实验。(3)作物标本区种植各种作物不同类型,供不同专业学生识别作物各时期的形态特征。(4)农事实践环节教学区主要完成农事学实践教学任务,农学专业学生基础实践小组学生利用业余时间种植作物,从播种到收获。(5)作物高产竞赛区种植玉米、棉花、大豆三种作物,高产竞赛组同学种植自己喜欢的一种作物,采用高产技术,进行高产竞赛。(6)创新创业区这是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最新设立的教学区。从2009年开始,每年安排十几个组的同学进行种植业创业实践。(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教材建设要加强从2002年开设课程以来,我们编写了“作物生产技术实践指导”、“农事学实践指导”。由于课程在不断发展与变化,教材建设也要调整,在原有教材基础上,编写更适宜于实践教学的教材就显得尤为迫切。目前,“农事学1级”、“农事学2级”、“农事学实践”已经编写完成,“学生观测记录手册”正在编写中。2.课程考核方法要不断探索合理的实践教学考核方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在考核内容中最难考核的是学生实践技能,如播种技术的量化考查。另外,考查内容比例安排也很重要,如平时成绩和理论成绩所占比例。在今后的教学中,课程考核方法还需要不断探索。3.教学中生产资料相对不足(1)劳动工具简单由于教学资金不足,学生实践时劳动工具极为简单;目前只购置了如锄、耙、开沟器等简单劳动工具,较先进的工具如脱粒机、播种机、机动喷雾器等尚未购买。(2)实验室仪器设备缺乏目前,“农事学综合实验室”只有电子天平、尺子、种子袋、种子瓶等简单设备,有数码相机一部。恒温培养箱、种子水分仪等常用设备缺乏,不能满足学生实践要求,需要增加数量。

农学专业实践总结篇2

关键词:农学专业;问题

一.农学专业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理论教育而忽视实践教学。受20世纪90年代以前培养目标及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部分从事农学专业教学的教师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实践教学仅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而已,掌握基本理论才是最重要的;片面地认为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主要看学生掌握理论的水平,而实践能力则无足轻重。因而只重视理论教学,不重视实践教学,对课程实验、实习的学时越压越少,甚至干脆不搞实践教学。在不重视实践教学的教师的影响下,部分学生也对实践教学兴趣不大、热情不高。还有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所搞的实践教学脏、苦、累,且档次较低,总是和庄稼、泥巴、肥料、农药等“低级”东西打交道。因此,有些学生在实验、实习、科研训练时只是看看而已,不愿意动手。

(二)专业建设经费不足,办学条件有待改善。农学专业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

业。它不仅要求有一支专业基础理论扎实,学术造诣深、科研、生产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而且要有良好的实践性教学基地。由于种种原因,农学专业目前专业建设经费不足,特别是实习、科研基地条件较差,基础设施不完善,生产工具也比较落后,难以适应现代化农业的专业技术人培养的需要。因此,加大专业建设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是新时期农学专业建设发展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重视实践教学的环节布置,忽视过程管理。有些高校看似非常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有关实践的教学文件一堆,课程论文该如何做、生产实习该如何做、毕业论文等该如何做都有规定,但学生的课程论文、毕业论文、生产实习、科研训练、社会调查等,基本上都是教师布置任务,学生完成任务,搞成什么结果就算什么结果,缺乏对各实践过程的指导和管理,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不认真听讲,不认真操作,走马观花现象十分普遍。考核中,普遍表现为重理论考试,轻实践考核。给人的感觉是措施很硬,但操作过程监控很差,很少有学生会因实践环节完成不好而不能毕业的情况,以致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上,实践教学成了走过场。

(四)生源不足,生源质量有待提高。生源不足,生源质量较差,是长期以来困扰农学专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农业的发展相对其他行业有很大的滞后性,农业和农村很不发达,生产力水平低,农村经济落后,农业工作条件艰苦,农业科技人员待遇偏低等,对考生产生了消极影响,使很多考生特别是优秀考生不愿意投身农业行业,从而使农科成为冷门学科,生源数量不足。农学专业每年招生第一志愿录取的考生的比例,不到招生人数的一半,能够在重点分数线以上第一志愿录取的考生更少,生源质量相对较差因此,如何扩大生源,提高生源质量,是新时期农学专业建设发展中必须研究解决的又一个重要问题。

二.农学专业建设发展的思路

(一)加强专业思想教育,使学生牢固树立学农爱农的思想。专业思想是学习的内在动力。一个大学生如果他的专业思想不牢固,他不热爱自己的专业,他就不可能把精力放在学习上,这种学生即使有很高的智商,也不会在他所在的专业领域内有大的成就。因此,搞好专业思想教育,使学生牢固树立学农爱农的思想。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正确看待农

业产业的发展,鼓励学生致力投身于农业这一行,这是农学专业建设发展必须研究解决的首要问题。关于农学专业的专业思想教育问题,过去几十年一直都在提,但是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专业教育形式单一,缺乏实证资料。过去专业思想教育大多是大会上讲,课堂上提,没有实质性的实证材料。学生没有真正看到学农的希望在哪里?出息在何处?结果专业思想教育花的时间和精力不少,但是收效甚微。总结过去专业思想教育。

(二)教学改革应该与时俱进,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通过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坚持以提高学生对社会大生产适应能力为目标的改革方向,培养具有一专多能的专业素质、掌握多种实用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农业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为经济建设培养人才,使学校的教学改革沿着与社会需求相互适应的轨道发展。

(三)强化教学质量监控制度,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专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一个专业如果教学质量出了问题,它将很快退出历史舞台,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尤其是在当今竞争机制引入教育的历史条件下更加如此。因此,努力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是新时期农学专业建设、发展的关键所在。提高教学质,一是要成立专业教学质量督查小组,督促主要课程责任教授及其有关教师做好课程建设;努力创建精品课程和重点课程;二是认真执行听课制度,教师之间互相听课和交流,取长补短;三是要积极备课和教学观摩,进行教学交流,总结教学经验,以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农学专业是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它直接面向农业生产。走出去,与生产结合是办好农学专业的关键所在。因此,新时期农学专业的建设、发展,必须加强外联工作。加强与区农业厅、农科院、各地、市、县农业局、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联系,建立相对稳定的联系网。必要时聘请上述这些单位一些学术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专家参与我们的专业建设工作,听听他们对农学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校内外有机结合,课堂教学与生产实际有机结合,提高农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国杰.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5(7):9-13.

农学专业实践总结篇3

农学专业作物栽培学改革与成效

一、教学改革的背景

作物栽培学是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一门重要的应用科学,其综合性和实践性强,是种植类专业(包括农学、种子、植保、资环等)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其任务主要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并探讨实现作物高产、稳产、优质、低成本、高效的栽培技术措施和理论依据,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需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在安徽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过程中,如何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加强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能力与素质的培养,使学生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农业生产实际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农业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为了满足培养适应21世纪高级农业科技人才的需要,本课程根据种植类专业(尤其是农学专业)学生特点和人才培养的要求,优化培养方案,改革教学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全面提高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二、教学改革的原则

(一)转变教学思路

1.教育思想上实现3个转变。即从注重知识的传授向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上转变;从依赖课堂教学向理论实践相结合,突出课外实践上的转变;从教育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在进行大众化教育的同时,特别重视学生个性、爱好、特长发展的需要。

2.教学方法上实现3个结合。即“教学、科研、推广”――产、学、研相结合;田间、课堂、实验室相结合;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

3.实践教学方式实现3次循环。即第1次循环为“感性实践”,在“大一”“大二”期间结合农事操作课和专业劳动课,进行作物生产实践的“启蒙教育”;第2次循环为“理性实践”,在“大三”专业课教学期间,结合课堂教学、实验实习教学种试验田,使学生全面了解、基本掌握各种农作物的基本栽培理论与技术;第3次循环为“应用实践”,在“大四”期间认真组织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将学到的知识放回到生产实践中去检验、总结和提高。

4.教学手段上实现3次升级。一是在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模式上增加了幻灯片、投影片等辅助教学手段;二是研究完成作物栽培学多媒体教学课件,可在安徽省教育厅网站的精品课程上浏览、学习,教学内容丰富,图、文、声并茂;三是研究开发作物栽培管理农业专家系统单机版和网络版,并在中国农村致富网上网,学生可直接上网或拷贝使用单机版光盘。

(二)改革教学内容

作物栽培学的课程内容包括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甘薯等)、经济作物(棉花、油菜、花生、麻类作物、烟草等)、特用小作物(薄荷、席草、啤酒花等)及绿肥饲料作物等。其体系结构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即各作物栽培的生物学基础(包括生长发育特性、生育过程、器官建成、产量形成以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等)和栽培技术两大部分。生物学基础部分主要为基本理论,栽培技术则实践性强,且新技术不断发展。

为了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农业科学知识,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以精选课堂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为核心,改变以前总论与各论分离,各作物强调自身的完整性,教学内容上存在分离与重复的现象。一是将总论和各论形成一体,把总论中与耕作学内容重复的部分删除,重新组织总论内容,把总论和各论中共性内容贯通一体;二是将各论中生物学基础部分中与先修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农业生态学重复或相近的部分内容进行提炼,使之与上述课程更好融合;三是以作物种类为专题讲授各论,突出不同作物的特点;四是主要农作物(稻、麦、棉、油等)适当增加教学时数和实验课时数,使课堂教学与实验、实习教学形成有机整体。课堂教学本着少而精的原则,凡是实验、实践教学中设计的内容,课堂教学中避免重复。教学方法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课教学尽量与作物的生长季节同步,充分利用教学实习周和实验课,提高同学们的动手能力。

(三)改变考核方式

为了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成绩的高低,促进学生实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将学生成绩分为3个部分:一是实验、实习实践技能考核,占20%,如拟定《千亩中稻亩产600千克栽培技术规程》这一大作业,是对学生基础理论、基本实践技能的综合考核,改变了这类课程过去从不安排作业的局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写作能力。二是平时成绩,占10%,考核学生上课出勤率、实验实习到位率等。三是笔试成绩,占70%,笔试的命题是在上述考核基础上提高了要求,避免一问一答的死板内容,着重体现其整体性,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既测试基础知识和理论,又要应用这些知识和原理进行分析对比,以考核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核方法改革后,注重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打破了过去那种课堂教学学生死记硬背、知识面窄、实践能力差的现象。

三、教学改革的主要过程

1.注重教材建设

20世纪90年代后期,本课程使用的教材为1994年出版的《作物栽培学各论》,该教材基本反映当时作物生产现状及80年代作物科学先进水平,有一定的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和实用性,但至90年代后期,内容已显陈旧,且因作物栽培的地域性强,该教材对安徽省的地域生态特点和相应技术反映不够,课程组负责人积极组织力量,主编出版了具有安徽特色的《作物栽培学》,同时参加并担任副主编编写出版了21世纪教材《作物栽培学各论》(南方本)、《农学实践》《农学概论》和《农业生态学》等5本本科教材,主编和参编了《安徽水稻科学》《安徽油菜》《安徽棉花》《安徽花生》《花生新品种与栽培新技术》《农业推广学》《农业发展研究方法》《发展项目管理》等专著,可作学生课外参考书。

2.加大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本课程组在校大杨店农场建立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拥有教学实验田40亩,实验楼拥有实验室3个(每个4间),可满足学生实验、生产实习等实践性教学需要;在合肥经济开发区省级农业技术示范园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与省种子公司试验站、丰乐种业、安徽省农科院、白湖农场、龙亢农场等单位建有长期合作关系,可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

3.提高教学质量配套措施

改革教学课时安排(如课堂理论教学与田间生产季节同步,组织学生去田间考察、诊断等)和成绩考核方法(笔试、口试和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改善教学手段(充实标本实物,制作投影、幻灯和录像片,开发多媒体教学软件和作物栽培管理专家系统等)。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教育研究,积极组织申报各级教学改革项目,加强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开展青年教师的教学竞赛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在学校编制范围内,建立了一支人员精干、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梯队,目前,本课程组50岁以上4人,40~50岁6人,30~40岁13人,30岁以下3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4人,讲师3人,助教3人,实验师2人;具有博士学位15人,硕士学位6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2人。

四、教学改革的主要成效

1.精选课堂教学内容,改革课程教学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农学专业作物栽培学分为两部分,即作物栽培学总论和作物栽培学各论,学时分别为30学时和80学时,在第五、六学期讲授。根据新的改革形势的要求,为了让学生更全面的掌握农业科技知识,必须精选课堂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改变以往总论与各论分离,各作物强调自身完整性,教学内容上存在分离、重复的现象。课堂教学本着少而精的原则。总论部分侧重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及基本方法的讲授;各论部分则偏重于不同作物的特征特性及相关的栽培技术。凡是实验、实践教学中涉及的内容,课堂教学中不再重复。

2.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一专多能是教学改革的目的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在作物栽培教学过程中,要全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开拓能力。要培养学生由“专业型”人才向“企业型”人才发展,“单一型”人才向“复合型”“开拓型”人才方向发展。因此,课堂教学上要特别注重不断充实新内容,多讲新概念、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增加新知识、新技术的介绍,把作物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本学科的前沿理论和最新科研成果简明扼要地引入教学内容中。尤其是不同作物在生产实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重点介绍,以便开阔学生的思路和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农、爱农、为农的热情。由于课堂内容的精简,势必要求学生自学一些内容,为此,我们合理确定一些自学内容,指定参考书,要求学生到校图书馆和系资料室查阅有关资料,写出专题读书报告,并组织课堂和课外讨论。不仅锻炼了学生自学能力、写作能力和演讲能力,而且起到了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其成绩作为学生平时学习成绩。

3.加强实践教学和强化实践技能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

作物栽培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为此,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在按质按量完成实验室实验教学外,采取按季节安排作物教学内容,以利于现场、实物观摩教学和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田间实际观察调查。充分利用实验教学实习环节,自己种植“种子田”“丰产田”和“试验田”,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强化学生的实践和生产意识。同时,在考试内容中增加实践及教学实习内容的题量,以引起学生对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视。

4.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保证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

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能力的培养,主要取决于教师素质的提高。只有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才能保证教学、科研水平的持续提高。教师通过参加科研课题、科研学术会议、指导生产实践等了解学科前沿理论、发展动态及生产上存在问题,同时加强国际间和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作物栽培学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向东,孙学振,贺明荣.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5,(1):74-75.

[2]董志新.《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及其创新点[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S1):40.

农学专业实践总结篇4

关键词:生物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C

大学生既要读好“有字之书”,夯实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基础,也要加强实践,读好“无字之书”。社会实践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之一,是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展才华、炼品质、做奉献的平台。多年来,全国高校都十分重视实践活动,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会实践文化。在不断推崇文化改革创新的新时代,积极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机制的创新是思政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当代生物专业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必要性,结合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探讨生物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机制。

1社会实践面临的难题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近二十年来,全国各高校结合“三下乡”文件精神,积极组织学生深入农村开展“文化、科技、卫生”活动,常见形式有便民服务、义务支教、法律宣传、社会调查、义务劳动、文艺下乡、环境保护、考察实践等等。最近几年,很多高校探索出一些具有特色的实践形式。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学生无法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灵活地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无法将综合素质与专业素养的提升有机结合。因此,科学合理地解决这些问题,是创新社会实践活动的保证,值得不断实践和探讨。

2生物专业特点及社会实践的必要性

生物学科是一门自然科学,学习研究与生物相关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是一门多彩、有趣且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生物专业课程大多包括了野外实习实践环节,但与社会实践活动在目标上存在较大差异,前者注重课程内容的体验,后者则有助于思想教育和素质提升,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专业和职业。

3生物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做法和创新经验――以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为例

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包括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及园艺四个专业,是一个以生物学科为主体的学院。2013年和2014年暑期分别组建了实践队赴贵州省遵义市泗渡镇、贵州省贵定县盘江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实践成果,笔者认为,生物专业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既要与专业、就业、创业相结合,又要注重实效,切实促进实践地的发展。

3.1实践队员师生比例合理,人才结构科学化

科学合理的实践队伍是社会实践顺利开展和收获实效的保障,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出“师生结对、本硕联手、党团共建”的复合型人才结构,在思想引导和专业指导上都可以开展工作,极具科学性。生命科学学院2014年社会实践队共选拔23人,其中教师3人、研究生2人、本科学生18人、党员10人、团员12人。

3.2实践内容注重结合,实践成果讲求实效

3.2.1结合专业特色开展社会调研,注重实效

生物专业知识多为理论基础知识,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生物等产业。生命科学学院针对性地开展了“泗渡镇果蔬合作社体制调研”、“盘江镇自然资源调查”、“生态民族旅游与农村新风貌调研”、“农业发展现状与绿色环保农业调查”等调研,通过查阅资料、科学实施、悉心指导、认真总结、形成报告,为地方政府更新了大量数据,为地方经济发展起到正向促进作用。

3.2.2结合地方实际开展科技支农,注重成果

生物专业是一个科研性较强的专业,利用这一特点,在社会实践中开展科技支农活动,将生物知识具体化,将专业技术灵活应用于农业发展实践中,强化了学生的科研思维。生命科学学院实践队针对泗渡镇辣椒病虫害极为严重的现状,开展“辣椒病虫害防治研究”工作,通过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利用基因克隆、生物标记等技术,探索出预防和治理辣椒病虫害的方法,最终研发了专用检测试剂盒(验证阶段)。此外,实践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帮助农村朝向绿色、生态、高效、可循环农业方向发展,充分搜集专业知识为当地农民举办知识讲座和技能培训。

3.2.3立足两个根本进行教育关爱,注重细节

社会实践要立足于中央文件精神和学校属性两个根本,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活动。贵州师范大学是一所师范院校,实践重点是教育关爱。因此,实践队根据盘江镇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数量多、受教育受关爱不足的情况,除开展传统的爱心捐赠和学习辅导外,还结合专业特色开展了一系列趣味生物活动,包括制作叶脉书签、制作动植物标本、地方资源图片展览等,拓展了他们的视野。

3.3实践成果注重总结和推广,强调长效机制

实践成果的总结和推广,一方面促进了实践成果的科学利用,另一方面有助于大学生做好就业、择业和创业工作。实践队开展课题调研后,获得大量一手数据,经过数据整理和分析,形成高水平的调研报告。实践队积极与地方政府合作,建成“生物科技农业扶持基地”,实现实践成果的推广和转化,形成长效机制。基地工作依赖于实践队员不断地学习和摸索,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钻研专业知识,更是督促学生锻炼学以致用的能力。

农学专业实践总结篇5

关键词:植物保护;农艺师;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6-0086-03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2012年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决定启动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并联合农业部印发《关于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大力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结合培养高素质农林人才。“卓越农艺师的培养”作为“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力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及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具有深远意义。

围绕着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东北农业大学作为省部共建的211学校,率先把培养卓越农艺师及建立符合黑龙江省地域特色的农业卓越人才培养体系,作为植物生产类专业“十二五”本科教育的重点任务。植物保护专业卓越农艺师主要从事植物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识别诊断、预测预报、综合防治、植物检疫以及从事与植物保护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项工作。植物保护专业是植物生产类的主干专业,要实现这样的培养目标,就必须从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及实践实训着手,积极探索出符合新时代农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一、植物保护专业卓越农艺师培养面临的问题

东北农业大学自1948年建校以来,目前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农科为优势,集农、工、理、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植物保护专业作为省重点建设一级学科,多年来为植物保护领域的各个部门输送了一批批的专业技术人才。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进步,植物保护工作者的使命和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原有的培养模式已很难满足对新时代卓越农艺师的要求,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师资队伍素质有待提升

目前东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共有专业教师23人,其中20人具有博士学位,每年植物保护专业的学生人数大约有300人左右,生师比基本符合教育部规定的14:1-18:1的要求范围。尽管师资队伍具有较高的学历结构,但是目前不同价值取向的制度安排及对教师的考评体系大多重科研轻教学,导致教师对教学工作积极性不高、投入不足。

教师对本科教学工作不够重视,具体表现为:一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陈旧,照本宣科的填鸭式教学依然是当前教师授课的主要方式,对学生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不利于创新式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二是教学改革功利化、形式化,教师进行教材立项、教育课题及精品课建设等大多是出于对评职晋级的要求,缺少踏踏实实的研究,难以真正提高教学效果。此外,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相对薄弱,也是制约卓越农艺师培养的一个要素。植物保护专业多数课程的讲授必须紧密结合农业生产过程,而多数青年老师没有经过严格的实践技能培训,参加生产实践的机会和时间也比较少,所以缺乏实践经验,授课内容通常不能与生产实际有效结合,满足不了卓越农业人才培养的需要。而在实践课程方面,由于授课内容烦琐、教师待遇低等原因使得目前承担本科实验实践教学工作的绝大多数都是青年教师。

(二)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不合理

1.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和教学计划不能协调统一。植物保护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毕业生要具备植物保护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他相关部门从事植物保护工作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这就要求毕业生要能胜任与植物保护专业相关的四个方面的工作,这四个方面也可以说代表了四种类型的能力。但学生由于个体之间的差异和不同的个性,很少有人在四个方面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和学习重点。而实际上同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计划则导致学生共性较多,没有个性,缺乏对相关专业的了解,知识面狭窄,缺乏学科交叉知识。培养规格与教学计划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形成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和教学计划不相一致甚至背离的情况,致使制订的教学计划不合理、不科学,不能起到培养本专业合格人才的目的,这一切导致这一复合型多层次多类型的培养目标难以实现。

2.植物保护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问题。东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本科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包括四方面内容:(1)校级公共课、基础课;(2)专业课;(3)选修课;(4)实践性教学环节。其中校级公共课、基础课及专业课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很难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缺乏灵活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公共课和基础课占了相当学分,使得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比例被压缩得越来越小。选修课的设置理论上是弥补公共课的不足,通过给学生提供多学科综合性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启迪学生思维,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但是在真正操作时,由于师资及教室等硬件设施的不足,导致学生主观自愿想学习的课程选不上,很多时候只能被动地接受别人挑选剩下的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实践内容和时间上也表现出弱化现象,由于实践实习经费不足及缺乏对实践教学有效的管理和评价体系,教学过程、内容及结果评价基本由承担实践教学的教师确定,缺乏各个层面的有效管理和评价,导致实践教学内容不充实、过程简化、教学效果不佳。制订教学计划时由于条件限制和人为因素,实践教学所占学时比例较少,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不能涵盖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全部实践能力培养范围,达不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的目的。

(三)实践教学内容滞后,基地建设薄弱

实践教学内容落后跟不上当代农业的发展,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薄弱,植物保护专业在校内没有教学实习基地。农业科学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如果学生缺乏专业实践技能的培训和训练,将会失去自身存在的价值,就更没办法实现卓越农艺师的培养。

1.实验室条件落后。经费不足是很多学校实验教学面临的具体问题,造成人均仪器设备拥有量较低,更新速度较慢或多年没有更新,仪器设备老化且不能满足实验教学分组的要求,只能通过演示实验来完成教学过程,导致实验内容无法更新,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少,创新性实验匮乏,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差。

2.实习基地偏少偏小,实习经费不足。校内实习基地面积小,投入不足,配套设施不完备,配套服务不健全,根本不能展示现代农业的整体状况,学生实习效果差;校外实习基地少,或者档次水平低,不能满足实习学生人数和质量的需求;实习经费不足,实习费用还是执行多年前的标准,导致实习内容和实习时间不得不压缩。

二、植物保护专业卓越农艺师培养模式的设想及途径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本科教学绩效考核,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

制。学校和上一级教育管理部门通过加强教学工作在绩效考核中的比重,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下大力气提高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扭转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局面。在全校范围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优胜劣汰的师资动态管理体制,形成教学、科研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目前东北农业大学正在逐步通过提高教师为本科授课待遇、提高教学工作在教师晋级中所占比重等方法,使从事卓越农业人才培养的教师不断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投身到卓越农业人才培养的实践工作中。

2.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全面历练和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目前国家大力提倡创新型及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其相应的课程、教材建设及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必须深入探索。为了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教育事业核心要素的教师就必须积极投入到课程、教材及教法的改革实践中,结合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和需求,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与时俱进,加强历练。通过集体备课、定期研讨等方式,进行优势互补,全面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打造优秀的教学团队。

3.注重培养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除了通过各种方式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和提高外,在培养卓越农业人才的特殊要求下,必须着重培养青年教师生产实践能力。给予青年教师更多参加生产实践工作的机会;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引导、鼓励青年教师参加生产实践过程;建立学校与农业生产单位在科研、人才培养方面的联合培养机制,选派青年教师到生产一线参加生产实践工作。目前东北农业大学已经派出多名植物生产类专业青年教师到黑龙江省的多个县、乡镇挂职锻炼,极大地提高了这些教师的生产实践能力。

(二)优化卓越农艺师人才培养方案

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就曾指出:“高等学校要贯彻教育方针,按照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总体要求,逐步构建起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富有时代特征的多样性的人才培养模式。”[1]本科人才培养的方案,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实践化,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中心环节。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要培养卓越农艺师,就必须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科学合理地确定植物保护专业公共课、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比例,搭建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的基础课、公共课平台。结合植物保护专业及农业发展特点及趋势,设置符合实际需要,具有特色的专业课程。具体方法如下。

1.卓越农艺师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主体的确定。在人才培养方案具体制订时需要专业教师集体讨论决定,同时征求包括用人单位、同行专家、毕业生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合理地把这些意见和建议融入卓越农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东北农业大学在启动卓越农业人才培养计划时,进一步完善已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主体,明确了制订主体的任务内容。

2.人才培养方案的比较与分析。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前,东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通过各种方法搜集国内外现有的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历史和现状对这些培养方案进行横向、纵向、国内、国外比较与分析,总结出现阶段、符合国内外本专业卓越农业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和符合本地区域特点和卓越人才的具体要求,形成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继而形成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教学计划。

3.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基本程序。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应遵循以下几个程序:由系主任、专业负责人组成的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本专业全体教师讨论、修改征求用人单位、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其他院校同行专家、毕业生意见和建议方案修改、完善提交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审议方案修改、完善提交学校审批方案执行。在卓越农业人才培养方案启动时,东北农业大学已在学校、学院和各个专业层面统一明确方案制订的基本程序,为科学、合理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4.建立系统的卓越农艺师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

系。卓越计划要求学生有较扎实的实践能力[2],因此强化实践教学是卓越农艺师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分两个部分:一是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二是实践教学内容体系。针对卓越农艺师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植物保护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应向农业基层、农业生产一线进一步靠拢,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在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中设置三个具体的目标,即知识获得目标、技能训练目标、素质培养目标,从知识、技能和素质三个方面来把握实践教学体系的总体教学目标。在知识获得目标体系中应了解国情、省情、农情,熟悉农业、农村、农民,熟练运用农业生产技术;在技能训练目标中培养实践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协同能力、创新能力;在素质培养目标体系中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整个实践教学体系的重点,应包括以实验课为主的实验教学系列;以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为主的实习系列;以专业劳动为主的劳动课系列;以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为主的社会实践系列。在实验教学系列中,实验课的设置要充分体现植物保护专业的教学特点,体现目标体系的各个要点,并紧密与科学研究和生产实际相结合;在内容的表现形式上要多样化,把传统的验证性实验与综合、设计性实验、创新性实验相结合。在实习系列中着重设置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环节,让学生充分了解农业生产的现状,培养学生面对生产实际、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素质和能力。社会实践系列让学生通过系统的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进一步了解社会对专业的需求内容,为确立人生目标和工作目标奠定基础[3]。

(三)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建立完善的农科教结合的实践教学基地

根据实现卓越人才实践创新能力的意识、知识与训练的培养思路,必须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实践平台,从课内到课外、校内到校外等多角度、多方位和多视野为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制度、条件的保障[4]。

一方面积极改善实验教学条件,整合校内实验室资源,加强公共实验中心的建设,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增加实验经费的投入,物价上涨,适当提高原有学生实验经费标准。此外,建设完善的农科教结合实践教学基地是多元化实践教学平台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卓越农业人才培养的最关键环节。鼓励学校、学院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把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利用这些单位的良好条件完成学生的实践教学任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卓越农艺师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高等农业院校植物保护专业在进行卓越农艺师人才培养时面临着很多的问题,需要国家、社会和学校根据农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需求来不断地加以调整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钟秉林等.世纪之交的中国高等教育――大学本科教学改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贡福海,范守信.论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与素质教育的契合[J].中国农业教育,2011,(6).

[3]赵奎军等.植物保护专业规范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4]周骥平等.基于卓越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实践平台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2,(29).

收稿日期:2013-10-31

农学专业实践总结篇6

1农业院校文科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状况调查

笔者选取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为个例,以该校公共事业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工作、市场营销、国际贸易与经济、会计、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等9个文科专业在校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配额随机抽样方式进行,样本男女比例为3∶4,共发放72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700份,结合文献分析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展开研究,结果如下。首先,社会实践平台选择与农业院校特点关联性不大。只有不到10%的学生到农村基层单位去开展实习实践活动,其余都去了政府、事业单位、国企或其他私企。且相比较而言,认为以后应该到农村或其他农业平台进行实践活动的学生比例低于认为不应该去的比例,分别是40%和43%。这与农业院校文科专业主要为农村和农场提供人才的办学宗旨相悖,既不能很好地服务于农村发展需要,又不能让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很好地发挥。其次,社会实践岗位适合度与就业方向不相匹配。73.5%的学生认为,面对就业的压力,社会实践的内容选择在与专业相关的大前提下,应与就业相匹配。而现实的情况是,大多数实习期间开展的工作环节与未来就业的应用方向匹配很不一致,岗位适合度低,这会导致学生在寻找工作和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无的放矢。一些学生认为,自己在做社会实践工作的时候会遇到进入角色太慢,无法真正融入角色,实践项目与自己实际的工作需求不相关等问题,项目往往是走过场,单纯为了学分等。他们认为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与自己的未来理想职业没关系。这就引申出一个问题,即社会实践活动的资源配置不合理,个性化需求与大众供给不匹配。再次,社会实践考核和评价制度化水平不高。82.1%的学生认为只要社会实践有了社会实践单位的签名盖章,结果都是一样的,没有好和坏之分,无合格和优秀的区别。最后,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与规划很必要。在被调查对象中,100%的大学生都对社会实践充满期待与热情,认为社会实践是大学学习的必修课程,但是有69%的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具体情况不是很了解,不知道具体要做什么,能做什么,有什么结果,尤其是对于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而言,此类情况反映比较明显;因此,在社会实践之前就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介绍与指导甚至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

2影响农业院校文科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效果的因素分析

2.1社会实践形式和内容缺乏与农业院校特色优势链接

切实来说,农业院校中的文科专业,是高校扩招形势下综合发展的产物,与学校中的农科专业比较而言,发展的内动力和外环境都是不足的,且在专业结构和内容安排上与农业院校本身的特色结合得也不紧密,表现在实习实践环节:一方面,形式单一,目标不明确[2],社会实践往往局限于社会调查、支教、参观访问等形式,且缺乏有效的系统组织,没有深度;另一方面,内容泛泛,既没有与大学生的专业特点紧密结合,也未能与农学等相关专业紧密结合,不能为农业和农村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也使文科专业在与其他综合类院校文科专业竞争时缺乏竞争力。

2.2社会实践平台选择与建设不到位

到哪里去实践的问题,一直是困扰高校文科专业实践的主要问题,因为实践地点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实践的内容是否具有针对性。从调查数据看,想到国企和事业单位实践的人数占大多数,而到农村基层的较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城市的便利使学生不愿意去农村;另一方面,农村基层单位缺乏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足够重视,只把接收社会实践学生作为一种应付性的负担。除此之外,学校尽管也建立了一些实践基地,但由于经费短缺,要么基地少,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要么基地分散,不利于统筹安排。

2.3社会实践考核与评价未形成有效机制

在有些农业院校,要么根本就没有把社会实践纳入专业的教学管理体系,未有明确的实践计划和时间安排,更谈不上实践指导了;要么就没有制订专门的考核标准和办法,大多数的成绩,仅参照实践考核表登记情况的简单方式来进行,导致很多学生甚至根本就没有进行实践,只是托人找个单位盖章了事,实践报告的真实性就可想而知了。还有的对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好坏根本没有定论,更谈不上与各种评奖和荐优挂钩了,其激励效果可想而知。

2.4社会实践指导培训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相比较而言,农业院校更关注农学等基础专业的实习和实践活动的开展,作为农业院校的特色专业,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仅关注于此显然是不够的,并且,直接影响到了对文科专业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与培训[3]。总的来说,指导的力度不够,指导教师的人数不足,没有出台相关的指导政策,没有对指导教师的指导行为给予鼓励,例如,没有将教师参与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时间计入工作量,作为教师职务评聘、晋升、评优等的依据之一等,只是更多时候借助于学生自身的力量开展实践,组织制度化严重缺失。

3构建农业院校文科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模式

3.1结合特色优势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现代化大农业建设,是农业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要想有效激励本专业大学生毕业后去服务“三农”,就必须培养农村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应用型人才,他们不但要能将本专业的知识学懂学透会应用,并且还要能掌握一些基本的甚至更好的农业生产技术知识。在农业院校,农学类专业一定是专长和特色,发展的也比较好,其社会资源和实践体系也相对更完善。因此,无论是从农业院校文科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农业特色角度讲,还是从农类专业社会资源的角度讲,都可以将文科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与本校农类学科专业的学习和实践有机结合,实现资源的优化组合和共享。例如,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经常会在暑期组织服务垦区的“三下乡”支农服务团,针对水稻种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田间调查、水土质量、园林规划等多项内容展开指导、研究甚至直接动手操作的工作,为农民增产增收,效果甚好。这样的实践活动,文科专业大学生就可以参与进去,协助开展例如与农户的沟通、走访调查农场整体农业情况、宣传学校精神与北大荒精神、统计田间资料等活动,不但丰富了实践活动内容,增长了很多从未接触过的农业知识,而且提升了对专业、对学校、对垦区的归属感,增强了文科大学生投身到现代化大农业建设中的决心。除此之外,还可充分利用校内的有效资源,例如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的科研所和园艺所,参与到育种、种植等实践中去,做做调查、统计之类的工作,使学生不必走出校门就能了解到很多农业的知识,同时也为学校的发展尽了一份力。

3.2结合基地建设

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是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主阵地,是稳定地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方式,可以磨练大学生坚毅、创新和有责任感的品格,提高大学生的分析和研究能力。文科专业也应该从这一点出发,充分利用自身的社会资源,与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社区、农场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以满足文科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需要,更可以尝试与实践基地建立实习与就业一体化的模式,在基地实习期间,实习单位有意识地培养有意留下工作的大学生,给其更多的指导与任务安排,让大学生提前熟悉工作环境,将实习实践与就业相结合,既有效地提高了大学生的实习实践热情,又可大大缩短用人单位选拔和培养人才的时间[4]。针对基地建设中出现的缺乏系统性、层次性,运作不规范、不稳定,基地数量少、类型单一等问题,应该积极建设高质量的基地,完善实践教学基地的各项管理制度及质量评价体系,建立一个长期化、规范化、项目化、经常化、层次化、有效化的目标,共同参与学生实践教学大纲及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强化学生实习期间的日常管理,优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创新实践教学授课形式及内容,例如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人文学院与红星农场展开合作,建立了教学研究和就业培训基地,通过长期系统的合作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还可以利用学校内其他各学院建立的基地,展开资源的共享和合作,例如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与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合作成立了一个部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规模和水平都比较高,在农学院展开对接实践的过程中,文科专业的学生也可以参与进去,扩展基地的实践范围,深化基地的实践内容。此外,还可以将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成就业的合作基地,把社会实践和学生就业结合起来,通过实习实践的环节,基地单位可以认真甄别、选拔符合自己需要的人才,并通过实践过程有意识地培养其适应能力和团队精神,为岗位需要提前后备人才。

3.3结合主题研究

实践的主题选择是实践能否成功的重要条件。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要想取得社会的认同和实效,必须针对社会亟需和存在的问题,从基层的实际需要出发,按需设项。在实践活动开始之前,就由学校与实践单位协商制订详细的实践方案,将服务的满足尽量具体化,以实现学校与实践单位的共赢。作为农业院校大学生,深入农村开展实践活动一定是最好的需要的满足,通过与广大农民面对面地接触与交流,既可以帮助农民树立和改变某些态度和看法,又可以通过提供直接的服务解决他们的一些难题。例如,利用学习和钻研过的法律知识,针对农民的土地纠纷等问题可以开展普法教育和政策宣传,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的问题,维护他们的权益。因此,在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和社会调查等的环节上,应该根据“三农”的需要,不断拓展广度和深度,深入实际,只有这样,才能为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动手操作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文科大学生暑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的有效开展就是主题实践成功的很好典范。文科大学生的另一个主题选择是可以将社会实践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结合起来开展,既能让教师的科研水平和研究获得来自基层的最真实的数据,又能为大学生实践提供很好的选择[5]。例如,笔者主持过一个“关于农村的基础教育布局优化问题”的省级科研项目,就曾借助于本专业文科大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开展调研等活动,获得了很多第一手的资料;同时,学生们也通过这个过程,了解了很多相关的知识,有的学生后来甚至通过毕业论文的方式来继续深化研究。

3.4完善考核和评价体系

考核是衡量效果的标准与尺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才能让学校把握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整体情况以改进社会实践的诸环节,才能激励、引导学生更好地参与社会实践过程,促进社会实践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建立和完善文科大学生社会实践评价体系,要将学校评价、社会评价和学生评价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从学校来讲,要把社会实践纳入专业教学计划中,作为一门必修课,设定好学时和学分,并通过课程安排的方式在实践前给予详细指导和说明。同时,应出台相关的制度和规定,将社会实践效果作为评议各项优秀评选的重要条件,与奖学金、先进个人、推荐免试研究生、推荐就业、推荐入党等挂钩,并应特别针对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一年一次的个人和集体先进评比活动,对在实践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表彰奖励;从社会方面来讲,实践单位要如实记录学生在实习单位开展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资料、学生的具体表现,并综合给予评价;从学生方面来说,学生本人要对社会实践内容和结果进行实事求是的记录,要求详细写明社会实践的地点,包括城市、城镇、乡村等,提供对方联系方式、实践过程的文字、图片等资料,并能有效针对实践中发现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再者,学校还要通过抽查的方式检查学生的社会实践过程,一经查实作假,必须按照相关规定给予处罚,以起到警示作用。

4结语

农学专业实践总结篇7

[关键词]数字农业农业信息化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F30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3-0338-01

引言

2009年6月,总书记视察黑龙江省时做出了“黑龙江垦区具有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有利条件,坚持走现代化大农业之路,在全国现代农业建设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的重要指示。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支持垦区率先发展现代化大农业。”2014年总理在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要推进农业现代化。”随着以3S技术(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技术GiS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GpS)为依托的数字农业(Digitalagriculture)的迅猛发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全过程进行数字化管理成为可能。目前,以农业机械化和农业信息化为特征的全新数字农业模式正日渐成形,也正在对农业的生产和管理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它将传统的农业生产带入了数字和信息时代,是21世纪走可持续农业发展之路的重要方向。

为适应现代化大农业对数字农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国内各农业高等院校相继开办了农业信息化专业。然而,由于各高校所处的地理位置、省情、校情等存在较大差异,农业信息化专业办学水平是有很大差别的。各高校应实事求是,本着为社会和地方培养和输送农业信息化专业人才的社会服务功能来规划各自的人才培养定位。在当前全社会对高等教育普遍期待提高的情况下,如何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各类型高校共同面临的迫切任务。为此,我们需要不断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切实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人才需求情况分析

黑龙江垦区在精准农业和数字化农业研究方面一直走在我国前列,而相应的技术人才培养则未能及时跟进,存在较大的应用技术人才缺口。作为垦区最重要的科教基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不仅承担了国家和黑龙江垦区较多的与数字农业紧密相关的研究课题,还肩负着为垦区培养相关领域高层次人才的使命。专业申办伊始,我校农业信息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制定的培养目标就是要为黑龙江垦区提供农业信息化领域高层次人才,更好地为现代化大农业提供技术服务。该专业学位的课程应根据培养目标要求,突出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各种农业技术集成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上应着重加强案例和实践教学,体现出农业信息知识的前瞻性、先进性、综合性和实用性,并且要保证大量的专业实习和实践训练。

近年来,我们通过课程内容和授课模式改革、与行业企业联合建立双导师制以实现适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并积累了一些有推广价值的经验。

二、提高垦区现代化大农业人才培养质量举措

1.在教学内容上着重加强案例教学

近年来,由于黑龙江垦区寒地水稻种植面积的大范围扩大,与此相配套的应用技术也得到迅猛发展。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信息技术学院抢抓机遇,先后在胜利农场研发了水稻生产过程全程监控和自动喷灌系统,在庆丰农场新建了农业信息集成项目。学院鼓励将这些项目研发和实施过程进行归纳总结,选为案例教学。这样,不仅全程参与到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农业信息化专业的研究生和指导教师能对项目的前期研发、设备的现场安装、系统的后期维护等各个环节进行系统的理论储备,而且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使其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无缝衔接。

2.采用远程网络互动教学解决授课时空不一致矛盾

由于农业科研、生产多集中于春夏两季,而且作物的监测过程需要保持连续性,所以学生在科研实践和课堂教学上产生了时空不一致的矛盾。部分学生需要到现场参与项目建设,与授课时间冲突。为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不间断校内学生的课程,我们将教学时间尽量安排在晚上,使校内、实践基地的学生在网络教学平台同步进行学习。利用前期开发的校园网络资源,实现教学服务资源的多样化。在网络环境下采取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方式,通过小组协作学习、远程实时交互的多媒体教学、在线学习和讨论等形式,不仅使学生从时空等制约中解脱开来,而且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知识自我更新能力、自我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使得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新模式不断出现。

3.开设“模块化”专题讲座,课程内容以科研实践为基础

为增强学生的适用性效果,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我们将水稻秧苗全程监测与控制、水田节水灌溉、农业信息云端存储以及农业生产全过程安防监控等项目“模块化”,进行专题的教学研讨。通过开设“模块化”的专题讲座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科研实践活动进行系统培训,学练结合,以练促学。指导各项目负责教师完成授课任务,便于其理清各自负责“模块”专题授课的授课重点及系统开发经验与技巧,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如此,我们还将校外专家请进课堂,把企业当前的应用实践和技术需求方向直接传授给学生。避免出现传统教课书理论知识陈旧老套、与应用实践脱节,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实践需求的弊端。通过校内设备组装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应用机会,增强其动手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农业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院企双方对项目实施过程中锻炼成长起来的学生的普遍评价是动手能力强,接地气。

三、总结

农学专业实践总结篇8

农民是职业而不是身份!

随着作为区域性概念的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农村职业教育”的淡化;作为产业性概念的“农业职业教育”也随着农民职业化的加快,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也不在适应我国当前的实际,因而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也就呼之欲出地提到了议事日程,与之适应的作为教育的一部分的“培训”及为提高产量品质做一个技术环节的讲解的“推广”是不能培育出适应现代农业的新型农民的!所以,笔者就新形势下县(市)级中等技术职业学校涉农专业如何进行提高素质的、系统的、持续的,作为中专学历层次的“农民职业教育”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提出一个可操作性的方案,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专业名称

现代农艺(全科农技员方向)。

2.学制

农学结合、半农半读、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和专业实践有机结合的、积极创造条件参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3-4年修满200学分即毕业的弹性学分制式的弹性学制。

3.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

3.1培养目标。

(1)培养一大批扎根于农村社会,依赖于农业产业发展,以长期从事农业产业和服务于农业产业取得主要收入,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掌握较高生产技能的以农为业、以农为本的宽专业、厚基础、强能力的持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的农村先进实用技术带头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

(2)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留得住、用得上、扎住根,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为适应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需要、热爱农业农村工作、熟悉农村政策、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农业生产能力的,综合型、复合型、实用型、管理型的高素质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带领农民共同致富。

3.2培养要求。

(1)具有一定应用文写作能力。

(2)具有较全面和宽厚的全科农技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3)具有先进的现代农业生产理论和理念。

(4)具有较强的现代农业生产实践技能。

(5)具有较新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头脑和较强的现代农业创新精神。

(6)初步具有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和园区示范农业理念。

(7)具有初步的农业综合经营能力和致富能力。

(8)具有较高的农村政策水平和较全面的法律法规常识。

4.招生对象

初中毕业,16-50周岁的生活在农村且有志于从事或仍在从事农业生产、服务于“三农”的务农农民、返乡创业农民,也包括有志于在农村创业的两后生、农村基层干部和退伍军人。

5.办学地点

办学地点设在学员比较集中、有强烈的兴农愿望的乡(镇)或村(组)所在地。

6.教学形式

6.1采用理论知识够用,实践技能拔高“理实合一”的教学形式。

6.2理论课上在办学点的固定教室,实践课开在田间地头、畜栏禽舍、果园及经济林木、农闲季节多安排集中课堂教学,农忙季节多安排在田间的实践课,实践教育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

6.3根据春耕春管、三夏生产、秋收秋种等关键农村季节及各种气象条件安排教学、教学与动植物的生长周期同步,与农民的生产生活同步。

7.待遇

7.1学员同集中在县(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本部学习的学员享受同等的政治、经济待遇。

7.2修满学分,发给国家承认并验印的统一印制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证书,参加职业资格鉴定的,还可以颁发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7.3获毕业证的学员可以参加当地政府同意中专毕业报名参加的各种招工招干考试。

8.课程及学分设置

8.1必修理论课。

(1)《应用文写作》;(2)《法律常识和农村政策》;(3)《卫生与健康》;(4)《新型农民素质与礼仪》;(5)《农艺工》;(6)《农作物植保员》;(7)《家禽饲养工》;(8)《家畜饲养工》;(9)《农业产业化经营者》。

8.2必修实践课。(1)《果树花卉、园林苗木的整形修剪与培育》;(2)《家禽育雏与防疫》;(3)《养猪》;(4)《养鸡》;(5)《玉米种植》;(6)《水稻栽培》;(7)《蔬菜种植》。

8.3选俢课。(1)《玉米种植工》;(2)《水稻种植工》;(3)《蔬菜工》;(4)《果树工》;(5)《养猪工》;(6)《畜禽标准化设施养殖》;(7)《熟肉制品加工工》;(8)《设施园艺——蔬菜种植》;(9)《休闲度假农业》;(10)《苗木引种观察与筛选》。

注:农忙季节每两周集中授理论课6学时,农闲季节适时安排理论授课和实践教学,保证一学年共完成理论授课216学时,实践课800学时,考查考试总结评比66学时,共1082学时。

9.作业、考勤、实践教学、考试办法的规定

9.1作业。

按时交作业并及格记2学分,每少交一次或一次不及格扣0.5学分。

9.2考勤。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全勤记3学分,每缺旷一次扣0.5学分。

9.3考试。

考试及格记2学分,不及格不记学分,但可以有一次补考机会。

9.4实践。

实践操作及格记3学分,不及格根据实际情况记0-2.分。

9.5课程学分。

上述四项合计得分即为该课程总得学分。

注:各课程学分构成为:作业2分+考勤3分+考试2分+实践3分=10分

农学专业实践总结篇9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人才;成人高等教育;培养模式

一、甘肃省农村人才培养现状

甘肃省是一个农业大省,有1528个乡(镇)、17825个村委会,农业人口达2031.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79.5%。但是,目前甘肃省的农村经济发展仍然比较缓慢,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和路子还不多,特别是农村人才资源匮乏、总量不足、结构分布不合理、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劳动者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适应现代市场的能力还比较低,缺乏就业和创业的本领,这与农民群众想发展致富、与农村现代化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的要求还不适应,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甘肃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大规模培养农村人才,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尤其是提高村干部的科学文化素质,充分发挥直接服务于“三农”的各级、各类人才的作用,以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则是当前农村人才培养的首要问题。

二、甘肃农业大学的支撑条件

甘肃农业大学是一所多学科综合性高等农业院校。近年来,学校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立足西部,服务“三农”,形成了以农为优势,农、工、文、理、经、管多学科发展的办学格局。特别是在生物技术、旱作农业、节水农业、种植业、畜牧业、农畜产品深加工、草产业的开发和草原生态的保护利用等方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甘肃农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由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取得了较大成效。目前已初步形成融农、工、文、管等诸专业为一体,以专科教育为基础、本科教育为主体、地方委托培养和技术培训为补充的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格局,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这些条件都为甘肃农业大学开展农村人才培养提供了较好的条件保障。

三、甘肃农业大学近年来对成人高等教育农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甘肃农业大学作为甘肃省唯一一所农业高等院校,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甘肃省“三农”问题的解决。从1996年起甘肃农业大学就同甘肃省靖远县、华亭县、平川区、会宁县、天祝县、安定区等六县区党校联合试办11期地方委托培养“大学生村干部”培训班。经过多年的试点,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2006年甘肃农业大学正式启动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在兰州、天水两地招生600余名,并陆续在全省其他地区推广。这是甘肃农业大学

在原有委托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借鉴兄弟省份、院校的经验,在甘肃省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积极探索的一条新的培养模式。这种新的培养模式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其通过对现有村组干部及立志务农的本村回乡青年的选拔,接受2-3年的成人高等教育,从而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培养一批扎根农村、热爱农业事业、立志农村发展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农业科技人才和农村干部后备人才。

通过几年的试点,甘肃农业大学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时间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形成了“校县结合、就地办学、农闲学习、农忙实践”的办学模式和以“种、养、加、管”为主的教学内容。培养模式按培养对象学习特点不同分成人高等教育全脱产大专班、成人高等教育函授大专班和地方学历函授大专班三种模式进行。

(1)成人高等教育全脱产大专班:学员通过参加成人高考入学,学制两年,脱产学习,学完规定课程,成绩合格,发给国家承认的成人高等教育大专毕业证。

办学点原则上设在甘肃农业大学,也可根据需要,将办学点设在学员比较集中的地县。

(2)成人高等教育函授大专班:学员通过参加成人高考入学,学制三年,函授学习,学完规定课程,成绩合格,发给国家承认的成人高等教育大专毕业证。学员以自学为主,面授为辅。在自学的基础上,由甘肃农业大学每年面授辅导两次。辅导点原则上设在学员比较集中的地县。

(3)地方学历函授大专班:学员由地方政府委托培养,不参加任何形式的入学考试即可入学,学制二年,学完规定的全部课程,考试合格,发给地方承认的大专毕业证。学习方式同成人高等教育函授大专班。

以上三种培养模式的教学工作全部由甘肃农业大学承担。

四、甘肃农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农村人才培养模式取得的成绩

实践证明,这些大学生村干部和一村一名大学生已经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发挥出了能人效应和带头效应,对地方经济建设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几年来,受训干部利用所学知识,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及带领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涌现出了年产值超千万元的养鸡村、养猪村、养牛村和年产6~7千万元的村镇企业。有效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受到地方政府的一致好评,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五、甘肃农业大学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完善

(一)发展目标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提出与落实,就是着力于培养一大批学得好、用得上、留得住的农村人才。我们的目标是:使现任村长、村支部书记以及农村有志青年通过系统学习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和现代管理知识,成为有新思想、新观念、懂技术、会管理,充满活力的带领广大农民奔小康的领头人。使他们成为带领和帮助农民群众掌握农业科技、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推动农村发展的有生力量,这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农村政策,发展农村经济,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帮助农民致富,调动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促进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必将在全省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

(二)培养模式的进一步完善

在现有培养及管理模式上,将继续在面向“三农”,服务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基层延伸,同时加强非学历教育,增强成人继续教育功能。我们将本着边改革、边调整、边实践、再改革、再调整、再实践的逐步实施原则对成人高等教育培养及管理模式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1.培养层次结构的补充和完善

根据甘肃省农业及农村人才需求现状及甘肃省农村经济的发展需求,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成人高等教育培养层次,建立起成人教育和自学考试教育相结合、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相结合、脱产教育和函授教育相结合、大学后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教育相结合、校内办学与校外办学相结合的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多渠道的培养层次结构和办学体系,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需要。

2.专业结构的调整和改革

专业设置直接决定了培养人才的产业结构,在办好现有专业的同时,将结合所处服务区域的特点及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对现有已开设专业进行合理整合、调整减少滞后专业,发展朝阳专业,优化专业结构,增加应用型、外向型、复合型专业,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需要。

3.课程体系的调整和改革

农业院校成人教育的任务是为农村经济发展培养实用型的专门人才,而不是造就专家学者,根据我省农业及农村人才需求现状及我省农村经济的发展需求,在进行专业结构的调整和改革的同时,对各专业的课程体系也将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课程体系在考虑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的前提下,即要保持专业教学的相对系统性,又要突出农村实用型的专门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实用性,还要注重实践技能的训练,体现出“种、养、加、管”的教学特色。

调整和改革总体思路是: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以应用为目的,在必须和够用的基础上适当加深,以利于为学生今后吸收新知识、新技术奠定基础,同时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水平和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其比例一般占到总课时数的20%;专业课设置在体现“种、养、加、管”的教学特色的基础上,强调针对性、实用性、适应性,以突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其比例一般占到总课时数的60%;其余20%的课程则是增设新兴学科、相邻学科的课程以及实践、实习课程,这些课程多以专题讲座、社会实践、实习参观、经验交流等形式开出,一方面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使其知识结构趋于综合化,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保证其实践技能的训练。从而提高其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成为能创业、懂经营、善管理、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复合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才。

4.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完善

成人教育与自学考试教育要充分发挥为社会、经济服务与开发人的智力服务的基本功能,同时,实现成人知识更新与知识结构改善的终身教育,开发成人的创新潜能和服务经济建设的能力。我们要摆脱成人教育和普通教育只有学制上的差别的观念,认识到成人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有其不少的特殊性。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大多来自基层工作岗位,来自生产第一线,他们学习目的明确,自理能力强,学习积极主动,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自学能力;他们迫切要求提高学历以谋求事业发展,他们希望更新知识,充实技术,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是带着实际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来的;同时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单位对人才培养、培训也有不同层次的要求。

鉴于这种情况我们需要针对成人学生的特点,对各种教学方法的最优功能进行选择,组成合理的成人教学方法结构。在教学内容上,根据成人心理发展特点与认知特点,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精选性与前后关联性,同时要突出前沿性知识、刚刚露头的新技术和国际接轨的有关知识等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专题式、模拟式和参与式教学方法,将教学过程中心由教转向学,以自学为主,面授辅导为辅;在教学手段上重视图像表达、学员参与演练和课程设计,为成人接受知识、机能提供科学而适宜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在考核方式上将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并重。从而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对农业人才需要的预期目标,达到为“三农”服务,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徐帮学.成人教育办学模式与管理体制及其规章制度[m].宁夏大地出版社.2003.

[2]李水山.高等农业成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农学专业实践总结篇10

一、“两校合一”培养模式适应了新时代对农村人才培养的需要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生态农业的飞速发展,农民亟需更新观念,增长知识,掌握现代农业实用技能,来适应不断变革的社会发展要求和新农村建设要求。充分发挥农民培训机构的职能,采取有效的培养模式,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成为当前一项紧迫的任务。

多年的农民培训工作使我们认识到,传统的农民教育培训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农村人才培养的需求。短期专项的、填鸭式的讲座和技术指导,不能全面系统地解决农民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难题,达不到切实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实现增产增收的目的。为此,延庆农广校大力开展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的研究工作。农民中专学历教育具有多学科、知识全面系统、注重专业理论知识传授等优势,在提高农民理论知识和综合素养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多采取填鸭式传统教学方式,不能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理论与实践结合、与农民生产实际结合不够紧密,农民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相比之下,农民田间学校是以农民为主体,以田间地头为课堂,资源人和辅导员作为幕后策划者和指导者,采取互动式、讨论式、参与式的一种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民教育培养模式,以提高农民分析问题,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为主旨,注重田间地头技术实践,农民学习积极性高。但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涉及很少,制约了农民农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关于农民生产、生活方面的知识,如政策法规、农产品包装销售知识、邻里交往等知识更是很少涉及,因此在农民综合素质的培养方面也存在明显不足。“两校合一”培养模式可以实现“四个结合”,即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有机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专业技术培训与团队建设有机结合、提高素质和更新观念有机结合,实践证明,该模式恰好做到了在优势上互为补充,能够使农民培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得到显著增强。

二、“两校合一”培养模式的具体做法

(一)完善管理体系,为教学活动开展提供组织保障

为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延庆农广校将农民中专学历教育与农民田间学校的班级组织机构进行了整合完善,实行中专班的班主任与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一肩挑、中专班的任课教师与农民田间学校资源人一肩挑、中专班的班长与农民田间学校的校长一肩挑的组织管理机制,并系统整合中专班和田间学校的教学计划,为农民中专班的教学与农民田间学校各项活动的开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外聘专业师资,确保农民培养工作的实效

为确保培训效果,农广校积极整合多方面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校内外师资优势,采用资源人和辅导员“双师制”授课形式,辅导员与资源人互为补充,二者缺一不可,二人在进行合理分工的基础上,互相配合,共同完成教学工作。在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聘请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资源人,主要负责在活动中对学员进行技术指导和答疑。并外聘60位各行各业顶尖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中心的外聘教师,承担资源人的任务,同时安排校内教师拜师学艺,全程跟随外聘资源人学习,现已有10多名教师能够独立承担起资源人的工作职责。农广校教师作为辅导员,充分发挥班级教学组织优势,负责培训前各种教学活动的策划工作,在活动中积极引导、调动、组织农民参与学校的各类学习活动,并辅助资源人培养农民辅导员和技术员,在活动结束后,对典型案例和经验进行总结,及时上报运行情况和教学效果,为学校提供决策依据。

(三)积极开展行动研究,不断完善“两校合一”培养模式

1.在调研、BBt测试(票箱测试法)基础上,制定教学和田间学校活动总体计划

为使教学真正立足于当地产业需求,满足农民生产实际需求,开展培训前我们要做两项工作:调研和BBt测试。

调研的目的是掌握当地产业发展总体情况,为教学提供方向性指导。调研的内容涉及村镇基本情况、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优势产业的种植面积、种植技术难题等方面。调查的对象包括村民、村镇主管领导。主要采取的调查方法是问题分析表、农事季节历、分类排序表等方法。

BBt测试通常情况下每年组织两次,开班前和阶段培训后各进行一次。测试的题目紧贴农业生产实际,开班前的测试为资源人及辅导员掌握学员的素质水平,制定相应的培训课程奠定基础。阶段培训后的测试是为检验学员的学习效果,并为下一阶段培训提供参考。

依据调研和BBt测试结果,结合农民中专班专业教学计划和田间学校建设意见,通过专业组研讨,制定班级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学校审批后实施。

2.结合农时制定动态的阶段性教学计划,同步开展专业理论教学与田间实践活动

动态的阶段性教学计划主要是围绕作物生长周期制定,做到理论知识教学与田间活动紧密结合,与农时结合,以农民生产需求为出发点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设计。采取自下而上的启发式、互动式、参与式的培训方式,着力培养学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业理论课教学为实践奠定坚实基础。拿板栗专业来讲,春天该采取哪些管理措施,提前组织学员进行《板栗栽培管理技术》专业理论课的教学,教学重点放在板栗的春季管理上,如春季如何松土、春季修剪等,紧接着就根据农时开展田间活动,将理论课教学的内容与实践教学相融合,进行实际问题的分析探讨。到了夏季,该进行哪些管理,集中授课讲理论,再活动实践。

理论课教学也以学员回顾为主开展复习,在教师布置学习内容后,学员开展自学,随后是学员专题讨论和教师点评,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充分调动了农民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显著提升。

在田间活动的同时,充分利用各活动环节锻炼农民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如活动的第一个环节――上期回顾,学员在辅导员主持下首先分组进行上期学习内容和实践操作技能知识的回顾,然后各小组推荐一名代表上台汇报,这个环节中,学员的合作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锻炼。再如第二个环节――专题讨论和资源人点评,资源人将田间技术存在问题以题板的形式贴在黑板上,然后在辅导员主持下,分组进行问题分析讨论并将各组讨论结果写在大白纸上,资源人根据大家讨论情况进行点评,这个环节通过引导学员对问题的分析,锻炼其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在教学及田间实践各项活动开展的同时,结合教学还融入了丰富多彩的团队建设活动,通过“踩地雷”、“运气球”、“集体作画”、“悄悄话传递”等互动式、参与式的游戏,提高了学员之间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集体凝聚力,改变了学员陈旧的思维观念和意识,在活动中明白了一些简单但是平时容易忽视的道理,学员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悄悄转变。

三、“两校合一”模式实施情况及效果

“两校合一”培养模式实施以来,已经在四海、大庄科、张山营、珍珠泉、井庄等几个乡镇培养农民近700人,涉及板栗、苹果、葡萄、李子、大桃等专业。与传统的培养模式相比,“两校合一”模式在转变农民思想观念,提高农民文化素养、增强专业技术能力、实现增产增收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思想观念方面发生转变。通过学习,农民转变了生产活动中的一些旧观念,学科技、用科技的意识明显增强。大庄科乡沙塘沟学员在学习板栗冬剪技术时,看到老师对栗树修剪的力度大,担心枝量减少会影响产量,所以不敢把学到的技术运用到自家板栗树的修剪中。直到看到那些经过老师修剪过的树产量不但没减少反倒增加时,他们才放心地利用所学技术修剪自家板栗树。农民一次次看到科学管理的效果,科技观念逐渐增强,学习积极性也逐渐提高。目前大庄科乡参加学习的学员由最初的一个班已发展到6个班,共333人参加学习,占大庄科全乡总人口(5000人)的6.67%。

知识技能水平方面得到提高。每个班学员培训前与阶段培训后的BBt测试结果都显示,“两校合一”模式有效提高了农民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理论知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也逐渐显现出来,在实践中表现得更理性,操作方法更正规。仍以大庄科乡为例,经过学习,全乡2万亩板栗树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修剪,因此使得板栗亩产提高了20%左右。大庄科乡的学员还成立了果树专业队,不但管理本村的果树,还被其他村请去,靠技术获得了收入。

综合素质方面得到提升。“两校合一”模式培养的农民在文字书写、语言表达、沟通协调、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不同程度的提高。沙塘沟学员张红霞,在去年村干部竞聘时被选为村书记,她说,正是通过学习,锻炼了她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她有信心参加竞聘,并最终获得了成功。

农民增产增收得到了实惠。通过培训及活动开展,学员果树管理技术明显加强。仅石硫合剂熬制一项技术的推广,就使每亩果树节约支出42元,降低成本约3/4。不仅如此,农民以防为主的意识逐步增强,病虫害防治手段更加科学,用药更合时机,所用农药也更注重高效、低毒、低残留,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升了果品品质,实现了增收。

“两校合一”培养模式得到了广大农民朋友、各级部门领导的高度关注和认可。延庆农广校在2009年、2010年连续被中国成人教育协会评为“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单位”,被北京市农广校评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先进单位”。2010年6月在北京市农村成人教育工作大会上,“两校合一”模式还被指定作典型发言,2010年,在延庆县创建学习型区县先进县评估验收中,“两校合一”农民培养模式成为学习型延庆创建工作中一个创新点,受到市领导和专家的好评,同年,延庆农广校撰写的《“两校合一”农村科技人才培养项目》被北京市教委评为郊区农民培训优秀项目特等奖。中央农广校、北京市教委、北京市农业局、北京市农广校、北京市各郊区县农广校的领导曾多次到校考察。2009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九个人口大国的教育官员和专家为此专程到校考察并给予了高度评价。“两校合一”培养模式不仅培养了农业科技骨干近700人,也带动了全县农民学科技的积极性,全校农民中专班的招生规模由2008年的2200人,增至现在的45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