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专业就业去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2:59

农学专业就业去向篇1

应组织闲散的大学生上山下乡创业二年锻炼,以后招考公务员必须有两年上山下乡创业工作经历,或考公务员另加10分/年的优惠。中央每年拨到农村科技建设上千忆资金,由上山下乡创业大学生去组织实施,让资金发挥出更大效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本在农业,出路靠科技,关键在人才。面对农村高层次人才“下不去、留不住”的现实,安徽科技学院王等三位大学生顶着压力,毅然把户口迁到凤阳县小岗村开展创业活动,浙江、江苏等地也有一批大学生“非转农”到农村创业。他们的行动不仅是对“宁要大城市一张床,不要农村一幢房”的世俗观念的挑战,更重要的是开辟了一条人才通向农村的新途径。大学生到农村创业是解决农村人才匮乏的有效途径。实践反复证明,事业兴衰关键在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靠政策,二靠科技。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在“党的政策”和“农村工作的实际”、“有用的科学技术”与“农业生产实际”联结的“关节点”上,要有高素质的人去做工作。通观全国农业农村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凡是农业生产搞得好的,必定是农业创新搞得好的,而推动农业创新的背后必定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而现实状况是,农村最大的问题就是留不住人才。由于农村条件艰苦,首先,在中国传统的“学而优则仕”观念影响下,农村知识青年走的都是通过读书“跳农门”而改变身份的道路,一批又一批农村学子一踏进大学门,就意味着永远离开了养育他们的农村。于是越是贫穷的地方,考大学的人就越多;上大学的人越多,这个地方就越穷。其次,除了上大学外,有一定知识水平、年富力强的人都通过参军、打工等途径离开了农村,留下的人中,文盲半文盲居多,且大多为老人与儿童,最终造成了农村的“人才荒”。

就在社会为农村发展人才匮乏问题而困扰的时候,大学生把户口迁到农村创业,无疑是搅活了中国农村大地的“一池春水”,开辟了一条为农村输送人才的新渠道。他们的行动之所以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肯定,就在于大学生落户农村创业这个挑战传统与世俗观念的创举为破解新农村建设的人才难题提供了有效答案,显示出巨大的意义与价值。大学生到农村创业为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注入了有生力量。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而现代农业离不开科技进步和人才智力的支撑。大学生尤其是农科大学生到农村创业有利于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在农村推广,推动农业科技和生产体制的创新,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增强造血功能,从而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大学生到农村创业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奠定了人才基础。目前村级干部队伍急需补充高素质人才,大学生当村官对改善村级班子结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大学生通过创业被选为村干部又比直接委派任职效果更佳。有利于促进农民转变思想观念,培养新型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而培育新型农民必须从转变思想观念入手。

政府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培养农科人才,加强创业教育,引导支持大学生到农村创业。高校要坚定信念重视农科类人才培养。国无农不稳,民无食不宁。“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培养农科类人才。现阶段,由于农业效益低,农业农村工作条件艰苦,农科生就业难度大等原因,农科类专业成了冷门,普遍存在着生源“垫底”和报到率不高的现象,加之农科类专业办学投入大、效益低,迫使农业院校弱化发展农科类专业而大力兴办“热门”专业。实际上农科人才培养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不可或缺的。在农科类人才培养面临严峻挑战的形势下,我校始终坚持为农服务的办学方向,明确提出把农科作为学科专业建设的重点,坚持开设了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园艺、农村区域发展、农用机电、农产品加工与贮运等十几个农科类专业,农科类专业在校3600多人,约占在校生总数的1/3。此外,还开设了生物技术、中药学、园林工程等多个涉农专业。同时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明确立足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有作为”的应用型农业科技人才。为提升农科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实践动手技能,我校构建了校内校外“双基地”实践教学体系,在校外挂牌建立了18个教学实习基地,在校内投资2000多万元建起了由植物、动物、食品加工科技为主体的生产实习基地。多年来,我校毕业生以“理论基础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的特色,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政府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大学生创业一要有敢于创业的精神和勇于创业的激情,二要有创业所必备的素质和能力。几年前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创业曾一度“红火”,但如今在校大学生创业以及毕业生选择创业的已很鲜见。高校要重视对创业大学生的支持。对走上创业之路的大学生,学校要继续给予关注与支持,以促进他们创业成功。

政府要优化政策舆论导向,促进农科人才培养和大学生到农村创业。为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农村经济发展,进而推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许多发达国家都出台了倾斜政策,大力扶持高校加强农科类人才培养和鼓励人才到农村与农业行业工作。而我国面对大学农科专业逐渐弱化和农村基层大学毕业生“下不去、留不住”的局面,政府应当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引导和支持高校办好农科类专业。目前,高校农科类专业因投入大、办学效益低,加上缺乏优质生源和就业形势严峻,处于较为艰难的办学境地,政府要重视高校中这一“弱势群体”,采取倾斜政策加大投入,支持高校办好农科类专业,防止农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萎缩。大力鼓励考生报考农科类专业。针对高校农科专业优质生源严重不足的实际,应积极实施吸引优质生源报考农科专业的招生政策。

努力打造良好的创业政策平台。要使大学生到农村创业成为普遍和长期的行为,政府必须在政策导向上下工夫,建立和完善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的政策体系。积极营造鼓励到农村创业的社会氛围。社会对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的舆论导向,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创业行动与热情。目前,虽然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从社会整体看,人们对大学生到农村创业还缺乏足够的理解与认同。因此,政府要充分发挥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积极营造全民支持、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的社会氛围,真正形成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光荣的舆论环境。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要到更广阔的农村去开拓自己的事业,学校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同时,各级地方政府应完善扶持大学生农村创业的配套政策,尽可能为大学生在农村创业提供良好的条件。大学生到农村创业,显现了自身的人才优势。许多到农村去创业或工作的大学生都有这样的感叹:“中国农村太需要大学生了!”一方面,大学生在学校里学得的知识,尤其是所学专业与农业相关的,就是可以直接指导在农村创业的前沿技术;另一方面,大学生也有和科技院校和科研单位直接联系的便利条件。总之,与在城市相比,大学生到农村创业正逢天时、地利、人和,面临许多商机和机遇。很多事例也证明,大学生到农村去创业是一条光明之路。

农学专业就业去向篇2

在大多数人印象中,只要选报了农学专业,一辈子就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田间生活扯不断联系。最具有代表性的农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生活,便符合了大多数人对于农学专业读研生活以及就业方向的想象。但是,近几年现代农业的概念远远超过传统农业中的种菜种粮、养猪养鸡的范畴,农业已经涵盖生态、营养、动植物检疫、食品加工、克隆、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农村社会的发展规划等诸多内容。

随着现代农业的进步,农学专业也发展迅速,出现了园林艺术等与新潮的绿色农业、旅游农业联系紧密的专业。在这期栏目里,我们将会为大家解答农学专业读研以及就业方面的问题,为此,特别采访了华中农业大学的研究生处镇志勇副处长,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学院院长曹凑贵教授,以及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学院的优秀研究生郑敏同学。

【主歌】“专家说”

“真正的就业是让知识学有所用”

《求学・考研》:目前,研究生招生工作已经基本结束,2011年华中农业大学的招生情况怎么样?与2010年相比有什么新特点?

镇志勇处长:2011年华中农业大学专业学位的报考人员一般是应届毕业生,在职考研的人数较少。一般报考的是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工程硕士、风景园林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和社会工作硕士。我校是全国首批获准农业推广硕士、风景园林硕士和社会工作硕士等专业学位授权的试点单位之一,其中农业推广硕士招生领域达12个,是中南地区招生覆盖学科门类最广、培养力量最为雄厚的高校之一。最热门的报考学院和2010年相同,主要是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园艺林学学院和mBa。

《求学・考研》:农学一向是华中农业大学最吸引考生关注的地方,在农学研究生招生方面,2012年有没有一些新政策和新计划出台?

镇志勇处长:主要是在2012年的研究生推免工作中,在对待外校推免生方面,只要是符合对方学校推免资格的学生,我们一般都会接受。在复试中,我们会关注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科研潜力。我们学校准备在2012年申报生物信息学这个新专业,预计在2013年可以实施招生。

《求学・考研》:调剂阶段是考生们最紧张的日子,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接受考生调剂的情况怎么样?今年调剂的学生一般会被哪些专业录取?又有哪些新特点?

镇志勇处长:华中农业大学特别注重研究生考试的调剂工作,努力做到一切为考生着想。2010年调剂了200多名同学进校,调剂出去1099人,调剂成功率很高,学生的满意度也较好。比如,我们在考研调剂时期会每天更新研究生招生的网页,告诉考生们当天的调剂信息。因为本校的农学专业性非常强,所以每年对口调剂的学校都差不多。我们还会把外校调剂的信息放在研究生招生网站上,方便那些对外校信息不是很了解的学生。我们也统计了以前考生调剂的去向,给考生作参考。

《求学・考研》:最近有些媒体说,高考的报名人数缩水了,而近几年研究生就业状况和薪资水平都没有很大的改善,很有可能导致考研人数减少。对于这种状况,华中农业大学会怎样面对呢?

镇志勇处长:我认为“考研热”冷却下来是一个必然的现象,因为生源数量减少,以后必然会导致研究生报考人数的减少。但是,华中农业大学一直坚持着研究生精英教育的理念,并没有计划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反而一直在控制研究生的招生数量。我们每年的研究生导师增长速度一直高于研究生增长速度,努力提高研究生教学的质量,为学生负责。

《求学・考研》:我在前几年的湖北省大学生创业展览上看到,有一些华中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的学生开果园创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于这种现象,很多同学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花了这么多钱读研究生,到头来还是自己创业,您怎样看待?

镇志勇处长:大学生应该转变一下对于“成功就业”的定义,我认为真正的就业就是让自己的知识学有所用。当你在从事一项工作的时候,你能够把你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工作中,这是一件最快乐的事情。现在有很多学生从事着和专业不对口的工作,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就业市场很多方面需要时间来发展和完善,一部分原因是同学们的“屈就”心理。华中农业大学每年都有一部分学生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创业,比如开果园的同学,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不懂得育种、施肥等等在果树栽培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他是不会取得创业成就的。我觉得对于那些“屈就”自己,去一个专业不对口单位就业的学生来说,这种把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的学生是值得学习和钦佩的。

【副歌】“老师说”

“农学专业的‘辛苦’是为了发现问题”

《求学・考研》:不论是高考报考,还是研究生选择专业方向,大家在面对农学专业的时候,总会认为这个专业会比较辛苦,报考率不是很火热,您怎样看待这个现象?

曹凑贵教授:我觉得大家对农学专业的了解比较片面,从传统的观念来讲,很多考生都觉得这个方向非常辛苦。农业不是一个简单的产业,而是国家的事业。目前,粮食安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和环境安全问题这三大安全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与国家的政治稳定有重大联系。所以,就这一方向而言,从事农业的前景和潜力是巨大的。

而且,现在的农学专业已经改变了很多,在就业方面也出现了许多新方向,比如生态农业等。农学专业的“辛苦”是为了发现问题,我们学农学就是为了解决“面朝黄土背朝天”这一种植方式的辛苦。既然大家都觉得从事农业辛苦,为什么我们不加入到这个行列里来,去努力研究出可以不那么辛苦的种植途径和方法呢?

《求学・考研》: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那现在有没有一些新兴的就业机会,不存在人们传统意识上的“辛苦”呢?

曹凑贵教授:实际上现在农业这一块,观光农业、旅游农业都是非常流行的。比如江浙、上海一带,你很难分清楚哪些是工业、哪些是农业,它们很大一部分都是工厂化生产。另外,如果学生就读生物智能、生物技术、转基因和基因工程等新兴农学专业,就业环境将会展现出现代农业的特色。

《求学・考研》:农学专业和生产实践息息相关,农学学科的教学是怎样体现这个特点的呢?

曹凑贵教授:老师为什么要做科研?老师做科研就是为了能突破课本到课本的局限,在科研前线上发现实验中所反映的问题,然后以案例的方式在课堂上讲解给学生,大家一起分析总结。这样,学生也会比较感兴趣,学到的知识也会比较扎实。

《求学・考研》:农学专业的学生有的来自城市,有的来自乡镇,城市的同学在上大学之前可能对农学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比较少,而来自乡镇的同学可能对这些基础知识就比较了解,而且有亲身的体会。您觉得这两种来源的同学各有什么特色呢?

曹凑贵教授:来自城市的同学可能会缺乏一些生活背景,比如他不知道农民劳动的艰辛,但是他的知识面和信息来源非常广,思维方式也比较多样化。而来自乡镇的同学性格比较朴实、稳重,在田野实验中态度会很积极。这两类同学各有千秋,只要有兴趣,都适合就读农学专业。

《求学・考研》:在普通人的印象中,农学专业的学生需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艰苦的野外实验,您如何看待这种实验?

曹凑贵教授:做科研是一定要做实验的,不同学科的实验有不同的方式和基地。生态学和作物栽培学的实验大多数都是在田野间进行,所以你会发现我们虽然有很多实验室,但老师和学生们大部分时间在田间野外。

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差别,农学的实验比较特殊。有的实验很长时间都没有结果,在实验中也会遇到其他学科没有的困难。农学很多实验需要在野外进行,水、阳光等条件难以控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验的进展。比如2011年我们在野外的试验田降水很多,水稻基本上都被淹了,这是一笔很大的损失。可是,这种棘手的情况是比较多的,这种试验不同于实验室的实验,是野外的大规模生产试验,也是考验我们研究成果有没有用的一种方法。

《求学・考研》:一般什么单位对农学专业学生的需求量比较大?

曹凑贵教授:这几年,有很多单位在华中农业大学招聘,特别是一些基层或地县级城市的农学相关单位。但我们的学生很少愿意去,所以这些单位也很难在我校招到合适的人才。我们的毕业生也很少有人参加大学生村官的选拔,可能是因为大家刚毕业不愿意深入基层,都想去大城市闯荡一下的缘故。

【间奏】“学生说”

“田野实验最能证明你的毅力”

《求学・考研》:在你周围的同学里,城市同学和乡镇同学的比例怎么样?

郑敏:在我周围的同学里,乡镇同学要多一些,因为他们对一些基础知识比较了解。城市的同学一般都会选择华中农业大学的其他专业。

《求学・考研》:农学专业有很多的田野实验,你的田野实验是如何开展的?

郑敏:我近期在做的是水稻试验。水稻的生长期是5到10月份,我们在这段时间内会分两批轮流驻扎在两个实验基地,主要工作是取样,观察水稻生育期的发展、植株的采集。在做取样的时候,需要当天就把取样的植株运回武汉的实验室分析,因为农学专业的实验对时间的要求很严格。这些严格要求的实验程序培养了我做事踏实认真的态度,对以后找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求学・考研》:你们在实验基地的生活条件是怎么样的?

郑敏:以前我们都在农户家里租房子,和农户们一起住。农户给我们做饭,但生活一般都要受他们限制,比如一定要和他们差不多同一时间睡觉,不能影响他们的作息时间,这就很影响我们在晚上做实验分析和讨论。后来,我们就单独租房子或者学院自己建房子。就日常生活来说,女生比男生面临的困难要多一些。比如洗澡没有专门的浴室,有的男生直接用井水洗,但因为井水太凉,女生往往受不了,只能把井水打到房间里去擦洗。2011年华中农业大学实验基地的条件有了很大改善,生活设施基本完备,热水器、空调和网络都在安装之中。虽然刚开始条件艰苦,但是时间久了大家都会适应下来,我们的吃苦精神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现在回忆起来,我觉得田间实验是我们步入社会前不可或缺的一课,因为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现代社会,想要获得事业的成功,必须有坚韧的毅力和吃苦的精神。

《求学・考研》:那在具体的大田试验中,研究生具体要做的有哪些事情?

郑敏:基本上我们每天都要顶着烈日下田,只是中午太阳太大的时候会休息一会儿。整田的工作有时会让农民帮忙,但有些导师要求整田工作也必须由研究生自己完成,比如做好田埂、播种等。一般的施肥、浇水都是研究生自己做,因为雇人去做很难达到实验的满意度,一旦中间哪个环节出现问题,有可能我们一整年的心血都白费了。我们工作中也很少使用农用机械。

《求学・考研》:那下田是田野实验中最辛苦的工作吗?

郑敏:是的。夏天的时候,外面的温度可能是三十七摄氏度,水田里的温度可能已经达到四十摄氏度,这时下到水田里数分蘖的话,头需要一直扎在底下仔细数,因为有的会有三十几个,要数很久,这样非常容易中暑。如果你想向用人单位证明你的毅力和吃苦能力,你曾经做过的田野实验将是最好的证明。

《求学・考研》:你们做实验遇到过失败吗?遇到失败的时候你们是怎么做的?

郑敏:本科毕业那一年的暑假,导师都会和研究生们确定研究方向,方向一旦确定,就可以开始做实验,这样算来我们有三年的时间做实验。因为每一种作物的生长时间都不同,所以会导致实验数据存在差距,一旦一个数据出现问题,一年的精力就白费了。在实验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第一年的实验做出来了,我们发现和已经发表的结果不太一样,第二年继续做,还是发现数据不对,剩下最后一年就无法做论文了,因为我们的论文都需要两年或者三年的数据。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会在失败的第一年或者第二年就变换研究方向,在别人正确的研究结果上再做深入研究。所以我们对每一次实验都要特别认真。

《求学・考研》:你的家乡在浙江省,毕业后会回到家乡吗?

郑敏:虽然家人希望我考家乡的公务员,而且研究生考公务员比本科生更有优势,但我仍然倾向毕业后留在武汉。现在国家有中部崛起的政策,而武汉又处于发展中的长三角经济区,所以我比较倾向在武汉就业。目前的准备是留校当辅导员,我发现自己更喜欢从事行政类的事务,而且我认为作为一个女生,做行政类事务也特别适合。

《求学・考研》:你觉得周围的农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就业有什么区别?

郑敏:本科生的就业一般比研究生容易一些,因为研究生研究的方向更局限了,而且本科生没有研究生那么好高骛远。本科专业学的很多,很多方向都可以找到工作,也有同学去做财务或者文员方面的工作。不过,我的大部分同学还是在找工作的时候极力靠近所学专业。

农学专业就业去向篇3

关键词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措施;成效;宜春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8)04-0274-02

中共中央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到“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此,中国农业发展更需要有知识、有技术、有能力的应用型农业专业人才,农学专业毕业生将引领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潮流,建立新时期、新阶段中国农业发展的新历程。

实践是知识积累的源泉,农学专业是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培养出的人才除了应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外,还应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近年来,高等农业教育逐步改革了传统的理论教育为主的模式,加强了实践性教学环节,但关于如何发挥高校能动性,使理论与实践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应对新时期新形式下社会发展对农业实用性和技能性的应用性人才的需求,仍需进一步改革农学专业实践教学[1-5]。如今,我国农业正处于现代化和规模化转型的历史新时期,农学专业毕业生将成为我国农业现代产业化工作的主力军,高校对于农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应朝着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及学生就业实际方向发展。江西省地方性应用型高校宜春学院的农学专业以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为宗旨,通过导师制、寒暑假实习实训、设立学生科研项目、学科竞赛等系列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1农学专业发展现状与定位

农学专业是宜春学院的传统优势专业,是学校开办的最早的主干专业,此专业以“服务农村经济建设、提升农学专业水平”为办学宗旨,以“拓宽农科学生就业渠道、提升农科学生创业素质”为目的,实行走出去、迎进来,坚持开放式办学,注重与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联合、合作培养人才[6]。农学专业于2010年被列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在2016年江西省同类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名列第二位,学校农学专业毕业生市场需求大,就业率高,实际就业率可以达到100%。

我国各农科院校对农学专业实践教学进行系列改革,也取得一定成效[7-9]。近年来,宜春学院根据专业学科发展规划,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情况,研究当前新时期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农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实践改革以实用性和技能性人才培养为目的;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机整合校内实践环节、校外实践环节和校企产学研3个实践环节,形成由校外生产实习基地、校内实验室和校企联合研发中心共同组成且面向全体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的学生实践学习平台,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教研相长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以此探索培养具有坚实专业基础和较强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实践特色教学模式。

2新型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2.1导师制实践教学模式

仿制研究生培养模式,实行一对一导师制培养,从新生入校开始就选择导师,每位农学专业学生至少选择1位专业教师作为导师,导师根据学生特质进行培养,有的学生从大一开始就直接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或者由导师帮助学生制订培养计划进行个性化培养,对将来就业做出规划,并按照规划进行指导性培养,导师对学生的培養是全程负责式,从入学持续到就业。

2.2寒暑假农业企业实习制

根据现代企业人才观,从校内实践基地、校外实践基地以及企业合作等多方位、多层次地进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及运行机制研究。利用学校寒暑假期间,组织学生到校内外实践基地进行专业相关内容的实训,或组织学生去相关企业实习实训,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际生产实践中去,学校计实践课必修学分。

2.3创新实践项目和能力建设项目

鼓励学生自主进行创新实验研究和实践活动。学校鼓励学生自主进行科研课题研究,并设立专门经费,同时教学院开放实验室和实践基地作为支持,聘请专业教师指导,完成科研项目,发表相关论文,或申请专利技术,学生的科研成果或所得奖项按等级计学分。宜春学院有作为科研项目实施的“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培养实践能力为目的的“大学生专业技能竞赛”等具体措施。近年来,学生独立完成或参与完成省级科研项目逾10项,在《杂交水稻》等期刊发表相关论文数十篇,大多数同学毕业后都从事了与在校研究相关的工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毕业就业,改革成效显著。

3实践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

3.1打造实践教学专业教师队伍

根据教师自身的研究专长分方向建设有组织、有计划的实践教学专业教师团队。对团队教师提出明确的管理和考核目标,建立绩效制度,将吸引学生实践人数、实践能力培养效果、学生就业质量等作为重要考核标准,实现教研相长。

3.2优化实践课程培养体系

结合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增加实用性、设计性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同时通过多举办专业技能、创新能力竞赛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学习氛围,促进实践教学发展。

3.3加强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和管理

为了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农业技术推广基本流程,农学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建立学科知识与学生能力系统建成方向相一致的田间实习和实训场所。增加基地建设与产业发展的互动,增强实践基地的开放性和实验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性。

3.4优化学生生产实践环节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好就业,就好业”为目的,开展案例式、体验式实践教学,同时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沟通,让学生有机会去企业实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根据社会市场变化,实时调整教育策略,加强教师团队建设,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全面推进高校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改革。

4实践教学改革的成效

通过教学改革,农学系先后成立了作物生产技术和分子与生化等教研室,形成了水稻育种研究、油菜育种研究、苎麻育种研究等科研团队,促进实践教学专业教师队伍形成、教研相长,提高了教师专业素养。通过实践教学改革,拓宽了学生就业路径,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学生的就业率及就业满意度稳步上升,学生能在农业相关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经营、管理工作,或在农业相关领域创业发展,或在科研、教学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

农学专业就业去向篇4

“这是一份优异的成绩单。”面对记者的采访,学院党委书记王宇抑制不住兴奋。

“要问有什么诀窍,就是我们始终敞开大门办学,在时代的风雷中激扬核心竞争力。”王宇深有感触地说,“作为一所底蕴深厚的百年老校,作为一所以农业为主的现代化综合性高职院校,我们紧紧围绕‘时’字做文章,依托行业、对接产业、办好专业、融入企业、服务农业,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路子。”

顺时而动,动在时先

在湖南省休闲农业高级职业经理人培训班上,何正波与谈再红“不期而遇”了。

何正波是长沙和道源休闲农庄董事长。“我们农庄虽然规模较大,但实际效益并不理想,最大的瓶颈是人才。”这不,他一次带了5个人来培训班。他说,休闲农庄与一般的酒店管理不同,农庄里的基层工作人员大多是农民,知识面的差异使得一般酒店管理的办法在农庄行不通。

“现实的情况是,既懂农业又会经营管理的人才数量远远跟不上农庄发展的步伐。我们只能想办法自己培养人才,把大学毕业生招过来,再在工作中慢慢培养他们关于种植业、养殖业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何正波显得有点无奈。

谈再红是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副院长,之前担任省农业厅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对生态休闲农业的发展进行了长期的“跟踪”。去年7月到学院工作后,他把创意休闲职业教育的现状和前景向书记、院长一汇报,大家一拍即合,马上组织人员进行专题论证。

举办这个培训班的通知并没有发到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他们是自己去“蹭”来的。谈再红带着学院精心设计的《湖南休闲农业人才需求调查问卷》,发到了每一个前来参加培训的负责人手上,“我们想借这次机会更准确地了解休闲农业对人才的需求。”

创意休闲专门人才培养在国内仍是空白,学院觉得有责任顺应时展的要求。经过细致的摸底调研,针对休闲农庄人才缺口问题,学院计划2013年招收100名学生,并且根据休闲农业的特点,设置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创意、旅游服务管理等方面的课程,“学生在三年的学习中,将有超过一年的时间在农庄或农业生产基地的岗位上实践学习。比如百果园农庄等知名农庄已经成为了我们的学习基地,我们将和更多的五星级农庄建立合作关系。”谈再红谈得头头是道。

这是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顺时而动,动在时先”的一个例证。

地处长沙市东湖的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修业学堂”,后为“修业农校”,1952年改名为长沙农校。2001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与省机电工程学校合并升格为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任名誉院长,构建了与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种、养、加、机、贸”相配套的专业体系。

时代的飞速发展,要求学生所学的专业及其内容必须适应社会,甚至必须超前。在此背景下,这所“百年职教学府”与时代同行的铿锵足音,不断汇集成创新的聚变动量——

过去的农机修造专业变成了机电一体化专业,变成了模具设计、汽车维修这些“火爆”且广受社会欢迎的专业。

传统的农业专业向都市花卉、都市园林转了,原来的兽医专业变成了宠物医生方向。花艺专业更是填补了省内空白,把花艺的最高水平带到了课堂。并且,他们针对市场需求,搞成不同的系列,并制作成“花谱”。园林专业则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叫做小型园林建设施工,专门针对别墅花园、办公区的露台花园设计,有很好的市场,毕业的学生直呼“忙不赢”……

总之,专业人才培养由产业链低端向高端发展,专业服务领域从产中向产前、产后两端延伸,产业的附加值得以大大提高,培养出来的人才也特别受到市场的青睐。

顺应时代、领先时代,是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一贯的文化传承。

王宇书记介绍说,早在百年之前,“修业学堂”就已经形成了“心忧天下,为时养器”“务本崇实,修德精业”的文化特质,、黄兴、徐特立、周震鳞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先后在学校任教,让它愈加历久弥新。

为了更直观地体悟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这一文化特质,我们看看“三一”物流班周凯的例子。

去年5月23日,周凯从“三一重工”沈阳公司实习结束,出发返校。他没有选择平常的交通方式,而是一个人骑着单车挑战2300多公里行程。上路后,他才告知实习老师,让老师们足足提心吊胆了10多天。

当周凯“凯旋”,他的行为引发了激烈的讨论。一些老师认为应该对他严肃处理,更多的老师却看到了这个“惊人之举”的可取之处。最终,学院奖惩分明,在批评其莽撞行为的同时,肯定了其坚强的意志和过人的毅力。在周凯深刻检讨后,学院选中他为今年的“新疆志愿者”。

“教育不应该抹杀个性。”学院院长楚琼湘认为,“传承‘修业精神’,不是简单地复制,而是坚守下的创新。我们不是要加工出上千个王首道、夏爱民,而是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性,让他们都能在时代的大潮中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会计08340班的刘利同学,失去双手,身残志坚,克服了各种困难顺利毕业,并创办了自己的公司,成为自强不息的典型。

患肝癌去世的罗敏娟同学,弥留之际特别嘱咐家人和同学,一定要在保险公司理赔的费用中,优先偿还自己助学贷款欠下的费用,其诚信精神令人感动。

2011届毕业生胡少华,毕业前应征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尽管毕业后家里帮他找到了不错的工作,但为了遵守当初的诺言,他不顾家人反对,放弃高薪,毅然前往湘西投入“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行列中。

因时而变,为时养器

新世纪前后,农业类专业招生曾陷入学生不愿读、家长不愿送的困境。人才的培养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极不相适应。

另一方面,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为一个时代的命题。转型的紧迫更以飞翔的速度向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传导。

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梁勇见证了这一时期的“风云变幻”。他说,时代对我们发出的最强烈震撼和最大启迪,就是必须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院专业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效对接,为高职教育开辟一片广阔的新天地。

在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是最早迈出改革步子的专业之一。

机械及自动化系主任白长城介绍说,早在1998年,模具在中国刚刚起步,系里就开始了与顺达电脑公司的校企合作,一是派老师去企业学习,二是请顺达的老师给学生上课,三是企业为学校提供了正版的模具设计软件。2002年,学院成立了顺达模具班,开始了订单式培养。后来,系里又与珠海艾比、江苏吴江台达、三一集团等几十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特别是和长沙百通电子科技公司合作,办起了“校中厂”。

与学校单独办的“校办工厂”不同,“校中厂”主要是引进企业到校内设厂。他们的做法是,在一定期限内免费提供场地,由企业出资建设厂房、引进设备。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工厂接受学生的观摩见习、生产实训、顶岗实习和老师锻炼,企业吸收学院优秀毕业生进厂,并向深圳其他公司推荐就业。校企双方过程共管、成果共享、风险共担,融化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剃头挑子一头热”的坚冰。

“这样的结果就是,就业成了我们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甜蜜的烦恼’。企业一要人就是二三十个,根本供不应求,我们只能拒绝全部的中介。现在,不是企业挑学生,反而是学生挑企业呢。”白长城高兴地说。

这仅仅是个开始,一切都在因时而变。

2008年秋,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迎来了办校史上一块最鲜亮夺目的牌匾:省级示范性高职学院。

这一年,在省教育厅、省农业厅的支持下,学院牵头组建了湖南现代农业职教集团,集结了30多家农业、农机企业,还有10多所职业院校的精英,引起了业界的轰动。

也在这一年,学院与长沙“都市花乡”花艺连锁机构合作,一起参与“花艺”人才培养全过程。他们共同开发新专业、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编制教材,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企业员工和学院师生共同参与花艺产品的设计与生产。“都市花乡”从台湾等地请来高级花艺大师给学院师生授课,大大拓宽了师生的眼界,提高了教学实践水平,而学院帮助“都市花乡”策划承办的“中国—长沙花艺国际交流会”,获得了良好的反响。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学院形成了《湖南农技人才现状及农业职业院校办学困境的调研报告》,提出了面向农村,免费对口培养农业高技能人才的政策建议,引起了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11年,省教育厅把这个项目列为湖南省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的重点科研课题,并批复同意学院进行免费对口培养农业高技能人才单独招生试点。2011年首批招收了种子生产与经营、畜牧兽医两个专业免费培养学生118人,首开了我省普通高等职业学院免费培养农业高技能人才的先河。

学院还与省畜牧研究所合作创建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去年5月,首批近百名大学生入园学习和创业。创业孵化园利用院、所双方的优势资源,以研究项目与成果为依托,对大学生给予创业指导与扶植……

这样,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敏锐地把握时代脉搏,实现了人才培养由规模向内涵、由传统向现代、由大众向特色的转型。

从订单培养人才到合作开办专业,从共建实训基地到协助经营市场,通过深度合作,学院不愁师资软件,不愁实践硬件,学生也有了更好的成长平台和更稳定的就业渠道。借助“市场”这条金色纽带,采用市场机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学院的办学通往了自己向往的地方。

另一方面,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坚持潜下心来,陶铸品牌,为时养器。

追求“精品”而不满足于“精品”,是学院教学改革的座右铭。

为不断提升办学内涵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2008年,学院设立了专门的科研处,让科研从“单打独斗”向“团体作战”转变。2010年,学院成立了17个由教授和博士领衔的科学研究与创新团队。

2011年,学院启动了“六个一工程”建设项目,计划三年时间,每年投资上千万元,对10个专业进行重点改造,对60门课程进行提质建设,重点建设基础和专业实训平台40个。同时启动了“百位教师下企业,百位能工巧匠进课堂”的师资培养计划,让每一个专业、每一门课程都有相应软、硬件资源做支撑。该工程成为学院教育教学新一轮转型的标志,为学院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带来颠覆性的变化。

不久前,一则新闻在业内再次产生“轰动”:省农业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在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成立,30多名行业专家受聘为委员。

“这标志着我省农业职业院校今后有了行家指导。”梁勇向记者介绍说,学院虽然号称百年老校、千亩校园、万人规模、亿元资产,但当前的发展还面临基础设施老化、办学经费不足、行业指导缺乏等主要困难,省农业厅有针对性地加大了对学院的指导与支持,成立办学指导委员会。2012年12月7日下午,办学指导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学院的东湖校区召开,省农业厅党组书记、厅长、办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田家贵率领厅相关领导和相关处室负责人出席会议,目的在于借助办学指导委员会,进一步对学院开展全方位的关心与支持,进一步壮大学院职业教育招生和培训事业,进一步形成行业指导学院办学的长效机制,努力破解制约学院发展的“瓶颈”,推动学院发展再上新台阶。

与此同时,各系也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探索并构建出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农业类专业“创业型”、制造类专业的“专业群+企业群+岗位群”、食品加工类专业的“朝修夕练、三训定点”等人才培养模式,让众多渴求人才的企业眼前一亮。

植科系正式启动“4+1”教学模式,学生从二年级开始,每周4天在学校学习,1天在实训基地进行实习,由“都市花乡”的花艺师进行专业知识的实践教学。

为时养器,陶铸品牌,带来的是办学质量的飞跃。

一组数据显示,目前,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共有园艺技术、畜牧兽医、园林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4个省级精品专业,5门省级以上精品课程,4个省级以上重点实训即专业教师专业技能教学水平认证培训基地,4个省级专业教学团队,8名省级专业带头人;学院职业资格鉴定工种达43个,多次荣获全省职业技能鉴定“十佳单位”。还有“大湘西100万亩红薯标准化生产及产业化推广”等7大科研项目获农业丰收奖,以及7个科技进步奖、10多个教学成果奖。

“人才培养、专业建设上的进步革新,带来了办学质量、水平和效益的大幅提升。目前,学院学生技能鉴定通过率达99%,毕业生获‘双证’率达98%以上。学生在全国、全省的各项技能竞赛中多年名列前茅。每年的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0%以上,在全省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11年前,成立之初的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不足4000人,只有9个高职专业,如今已成为拥有万名全日制在校学生,开设涵盖农林牧渔、制造、电子信息、财经管理、食品、艺术等9个专业大类,40个高职专业的省级示范性高职学院。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职业技能鉴定十佳单位’、‘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殊荣落户这里,学院还先后跻身部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全省文明高校和湖南省文明单位行列,湖南日报、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多次专题报道学院的办学成就和经验。”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刘晓魁对记者娓娓道来。

情系于时,器为时用

浏阳市镇头镇养猪大户周老板,对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何德肆副教授佩服得五体投地——前年,他养殖的猪突然发病,一下死了360头。情急之下,他找到了何教授,何教授帮他制订了一套治疗方案,让他的1800多头病猪奇迹般地治愈了,挽回经济损失10多万元。

何德肆的农民“粉丝”还有很多。他服务了10多家企业,为成百上千的养殖大户和农民提供技术指导与培训。他还为长沙拜特生物研究所、湖南五指丰生化有限公司开发“免疫解毒清”、“母崽康”等兽药产品,为企业创造年利润数百万元。

近年来,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鼓励教师深入农村,深入田间,用脚丈量农民的所需、所盼。他们积极开展“三个一”工程,即每位教师都要主持一个项目,挂靠一个企业,服务一个地方。在农民和企业家眼中,学院的老师们既是教授、顾问,又是技术培训师、生产指导员。

从教师的个别服务向整体示范延伸,从零散式向规模化转型,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步伐越来越坚定——

张建国副教授与沅陵五强溪库区合作,提供规模养殖技术和培训,开发斑点叉尾■网箱养殖3万多口,带动4000多农户,实现产值3亿多元。

肖君泽教授主持的“幼龄果园套种西瓜综合配套技术”,在辰溪等5县18个乡镇推广11万亩,为农民直接增收5400万元。

此外,据动物科技系系主任邓灶福介绍,何德肆主持的中华竹鼠人工驯养繁殖技术推广与产业化项目,在双牌县推广,带动2万多养殖户,实现产业链产值4000多万元,解决了山区农民致富无门的难题。欧阳叙向教授主持的“湘东黑山羊保种与选育研究”项目,在浏阳、醴陵两地推广,实现产值近5000万元。《彩色锦鲤的定向选育》、《湖南湘江水生生物资源的调查与研究》,为沿江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数据,还有龙牙百合快速繁殖技术与推广应用、水稻新品种选育及推广……

近年来,学院每年都有近10项科研成果被应用到生产中,为社会创造直接经济价值数亿元。

为解决超级杂交水稻规范化栽培技术和人才培养的瓶颈问题,在名誉院长袁隆平院士的精心指导下,该院申报的“湖南超级杂交水稻生产示范及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项目,2012年底获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开工建设,并获中央和省财政6000万元的经费支持,在全国1200多所高职院校中,率先实现了立项建设国家发改委重大专项项目零的突破。

学院服务三农的步伐越来越大。

自2008年以来,“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中心”和“湖南省现代农业技术培训中心”先后在该院挂牌成立,学院分别与国家农业部、省农业厅、省扶贫办、省畜牧局、省农机局合作,举办“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农村科技骨干培训、农业新技术培训、渔业执法培训、草食动物品改培训、拖拉机手培训等培训班,累计培训各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1.2万多人。

学院还与隆平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手打造农业国际化实用人才培养基地,合作开展农业国际化实用人才培养,为我国20个援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培养和储备人才,第一批学员已分别赴东帝汶、利比里亚、菲律宾执行国家援外任务。

职业培训提升了农民素质,技术服务助推了农民致富,催生了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株洲炎陵县平水镇的李老板去年开发200多亩梨园、桃园、板栗园,在植科系老师的指导下,今年,他的果园大丰收,每亩产梨或桃1万多斤。

炎陵农民唐向东掌握了大棚种植西瓜的技术,种植20亩大棚麒麟西瓜,当年获纯利9.3万元。

罗根生利用所学知识成立了炎陵水稻种植行业第一家专业合作社,发展社员50名,种植水稻3000亩,获利25万元。

茶陵青年农民彭新平投资500万元,创建了株洲市慧农特种养殖有限公司,占地面积300多亩,主要从事海狸繁育和养殖,年产5万只,产值2000多万元,并带动发展养殖户12户,安排34名农民就业。

2010年,农业部授予学院“十佳农民创业培训基地”荣誉称号。

“过去我们学工、学农,现在是科技下乡。过去救国救民,现在是实业报国。形式变了,思维方式变了,但学院顺应时展的精神导向不变。迈入新时代,我们把‘修业精神’与现代文明相结合,与‘隆平精神’相结合,坚持务‘三农’之本,务‘育人’之本,务‘做人’之本。”王宇对记者表示。

更多与责任、担当有关的故事,在发芽、生长、传播。技术、项目与服务的结合,实现了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大贡献。

说到这,藤本研究是很有说服力的范本,学院副院级督导佘俭敏向记者详细介绍起来。

石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总是和贫困相伴而生。我国的石漠化面积达45.2万平方公里,湖南的石漠化面积143.1万公顷。若能利用科学技术综合治理,即便是改变很小一部分,也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2009年冬天,学院提出利用藤本植物治理石漠化的构想,得到省发改委和国家发改委的立项支持,随后学校成立了藤本研究所。

学院利用农业、林业、生物等方面的科技优势,开辟了20亩地的藤本植物种质资源圃,里面有各具功能的组培楼、智能温室、植物快速繁殖系统等。此外,学院还派出多支小分队,采集藤本植物样本移植到资源圃。先本地、本省,再外地、外省,师生们的足迹遍布南中国各个省区的典型山岭。

刘坤同学发现了一种叶似含羞草、种子和种荚合起来有小拇指大小,可生长到10多米长的植物。经了解,这棵藤本植物原来是“老虎刺”。他将“老虎刺”带到学院,种在藤本植物园里。因为扩充了园内的新品,他获得了学校的奖励。

通过不懈努力,学院寻找、汇集、移植成活256种藤本植物样本,另有未定名的藤本植物20多种,建成了一个可观的藤本植物园。

2011年底,省发改委确定在桑植县郭家台村实施治理石漠化项目。桑植县是国家石漠化综合治理重点县,石漠化面积有120万亩。郭家台项目包括4个石漠化极端严重的山头,面积达500余亩。学院藤本研究所专家组根据当地地理环境、气候、海拔、日照面等特点,经过搭配、组合、筛选,确定了包括扶芳藤、常春油麻藤、络石、凌霄、爬山虎、薜荔等组合的藤本植物群,指导当地完成了25万株藤本植物苗土的移栽或扦插。为确保试验顺利,学院技术组为项目提供了99%以上的营养袋,以及就地育苗补种的种子,使藤本植物成活率达到90%以上。这些常绿植物落叶的同时又生新叶,耐旱耐寒,冬天不怕冷、夏天又耐旱,让千年秃山变成了绿色。

看到往日的裸山已经一片郁郁葱葱,与附近的石漠化山岭形成鲜明对比,当地人由衷地感激,是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技术支持和悉心服务,给山区的石漠化地貌带来了生机。

农学专业就业去向篇5

关键词:专业思想 人才培养模式 联合培养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是广西财经学院2009年开始招生的新专业,是广西首次开办的本科专业,对于这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我们是从零开始,是在借鉴兄弟院校办学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大胆的教学实践,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专业特色。我们相信,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在不远的将来,会深受广西各方面用人单位的欢迎。

一、狠抓专业思想教育

众所周知,由于历史和传统思想的影响,人们对“农”字专业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忌讳的心理,具体表现就是家长不让孩子报考带“农”字的专业,考生也不愿意去读“农”科专业,来自城市的学生谈到学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就害怕,农村的学生更不乐意大学毕业后又回到农村去。种种思想顾虑我们认为都是很客观的,也是很实际的。针对这种状况,经济系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了对新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工作。

1.从专业培养目标上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用大量的事实向新生说明,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是培养从事农村经济和区域发展管理工作的人才,突出在“管理”两字上。因此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具有“谋发展、懂经营、会财会、精管理”的能力。通过加强专业培养目标教育,使学生增强了对学习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认识。

2.从政策导向上加强对学生将来的理想教育。从国家层面来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中央政府对“三农”的投入越来越大,2010年达到了8183.4亿元,是2006年的2.4倍。在农村不但免征了农业税,而且有些地方60岁以上的农民每个月还能领到养老金。从大学生就业政策导向来看,近几年国家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和基层单位进行创业和就业,2008年广西考村官的竞争指数是10%(招聘459人,参考4714人),而2009年上升到了12%(招聘476人,参考5665人),说明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生想到农村当干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农村产业发展来看,农村经济已经由传统的单纯种养方式转变为现代农业经营方式,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消费一条龙的产业化格局已经形成,农村经济的范围已经扩大,产业链已经拉长,城乡“二元结构”差别在逐步缩小。通过理想教育,增强学生对学习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自信心。

3.通过组织参观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新生入学后,每年都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参观,如组织到皇氏乳业、百洋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参观,通过参观使学生初步了解到企业都与农村区域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从而扩大了学生了解专业发展的视野。

农学专业就业去向篇6

目前,国内的很多农业院校也相继开设了中文专业,如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等。甘肃省在兰的农业院校有两所,一是甘肃农业大学,二是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其前身是兰州农校)。甘肃农业大学早在2005年就开设了中文专业,截至目前,已有三届毕业生。而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截至目前,还尚未开设中文专业,但也给全校学生开设一些中文相关的通识性课程,如《大学语文》等。从这些农业院校中文专业的教学实际效果来看,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普及中文专业知识的作用,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也较为广泛。但是,这些农业院校的中文专业,和一些综合类大学、师范类院校相比,差距极大,体现不出优势来,以至于上自学校领导不重视,中间教师们缺少动力和支持,下面学生无形中有自卑感。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基础薄弱,积淀太浅,没有在农业院校的大环境内取得广泛的影响和幅射作用。就拿甘肃农业大学来说,短短的七年办学经历,专业教师异常匮乏,中文系只有教师10多人,还要兼授文秘专业的课程。另外,对专业教师的培养和重视非常欠缺,几乎没有一般专业老师进修、参加各类学术会议的条件,和老牌中文专业院校缺乏沟通和交流,极大地限制了教师们的学术视野和专业眼界。尤其是对青年教师的科研,不能得到应有的支持,所谓学术评审委员会乃至相关科研负责人,更是不能真正地理解中文究竟应该做什么。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心胸狭隘的小农意识的延续,显得荒谬可笑;更甚者,图书馆的相关资料也是极度地缺少,包括教师和学生,想要阅读和参考相关的书目,简直是无从着手,学生们没有书读的抱怨,屡见不鲜;而最重要的问题在于,农业院校的中文专业,没有很好地和“农”这一特色结合起来,因此一直在农业院校中处于边缘化的尴尬地位,体现不出农业院校中文专业的特色,因此也就谈不上任何的优势了。中文专业的课程中,古代文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而结合高等农业院校的特点,在古代文学课程的开设方面,要将古代文学与农业结合起来。这种“农”与“文”的结合,是应该、合理的,也是必要的、必须的。这样,才能使高等农业院校的中文专业彰显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来。在高等农业院校古代文学教学与教改中,教师是主体,其核心作用应该而且必须得到充分的展现,对教师的专业科研必须切实支持和保障,否则,是没有前途的。下面,就高等农业院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中教师的核心作用,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和论述。

一、教师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核心作用应该体现在对教学内容的自由度和自主性上,将古代文学和农业有机地结合起来一般而言,高等农业院校,都有着自己的农业特色和优势;相关的农业专业,也都是其长期积淀而形成丰厚底蕴的特色专业。同时,农业方面的相关研究和教学资料也比较充实。而将高等农业院校的这种优势与古代文学结合起来,形成“农”与“文”的水融,更显得意义深远。在一定程度上说,高等农业院校更应该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尤其是古代文学气息。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而文学的产生和农业本来就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定程度上说,中国的文学,尤其是古代文学,就是在农业的土壤上产生的。如上古歌谣中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这是一首反映上古原始社会人们狩猎的歌谣,句短调促,节奏明快,紧张激烈。很显然,这是劳动人民在农业劳动实践中产生的。再如《诗经》,就已经产生了大量的农事诗,如《豳风•七月》《魏风•伐檀》等等。后来,历代文学作品中大量的和农业相关的诗词曲赋文、笔记杂著,无不表明中国文学的产生、发展与农业有着悠久而深远的密切关系。笔者正在从事相关课题研究的准备工作,就目前所掌握的资料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与农业相关的作家作品,仅从数量上看,就相当庞大。单是这些文学作品中的农事诗部分,就占了很大比重,数量可观。如就《全唐诗》而言,据笔者粗略统计,就有大约167位作家的653首农事诗作品;就《全宋诗》而言,大约207位作家的1144首作品。当然,实际数字还远不止此。关于农业相关的文学作品,具体数据尚有待进一步的详细统计。

那么,在高等农业院校,教师在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中,应当充分将农业与文学结合起来,凸显出高等农业院校古代文学的特色与优势来。只有在古代文学教学内容上进行探索和改革,发挥教师的核心作用,才能彰显高等农业院校的特色和优势,而不致被埋没在强手如林的老牌中文专业高等院校里面。所以,农业院校的教师,在讲授古代文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重视农业相关的作家与作品的讲授。而大量和农业相关的作家作品,在现在通行的古代文学教材中是极少的,没有其一席之地。但是,前面已经指出,农业相关的文学作品,数量客观,非常丰富。这就需要农业院校的教师在平时的研究与教学中,花大力气去搜集和整理相关资料,不断地充实,在此基础上,归纳、整合,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农业院校的古代文学教学与改革,当然不能忽视最基本的古代文学知识的传授。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重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作家作品,这是必须要讲授的。而在此基础上,加大农业相关的文学作家作品的分量,并尽可能地开设“农业文学”课程,是非常必要的。而“农业文学”课程,也正是农业院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与改革的特色所在。而要做到这一点,从而彰显农业院校中文专业的特色,单靠教师个人显然是无法实现的,学校领导、主管部门应该有这样的高瞻远瞩的眼光和宽阔的胸襟,组织相关人员,给予大力支持,撰写相关的配套教材,其意义是深远的。关于农业文学的其它作家和各种形式的作品,具体数据尚有待进一步的详细统计。当然,还有其它各体文学作品及笔记杂著等中,农业相关的可想而知。这么丰富的资料,如果能有切实的保障和支持,将来的前景是异常广阔的。但是,谋事在人,还要看有无这样眼光的人来支持,目前我们只能是靠成事在天了。只要相关负责人能有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和无私的真诚品质,应该还是有希望的。#p#分页标题#e#

二、教师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核心作用还应该体现在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自主性上,采取和高等农业院校自身特点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目前,各高等农业院校的古代文学教材,沿用的也是综合院校、师范院校所用的传统中国古代文学史教程,如袁行霈的《中国文学史》。这样,在教学大纲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古代文学的教学,必然限制了教师的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很难跳出传统教学的圈子,更谈不上自身特色了。要使得高等农业院校的古代文学彰显出自己的特色,体现出自己的优势,必须在教材和农业结合的基础上,要探索、采用新的、能和高等农业院校结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一)实践教学法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大力提倡“生活即教育”,实际也就是主张实践教学法[1]。高等农业院校的教师,可以在讲授相关农业文学作品的同时,带领同学们到广大农的天地中去,在田间地头亲身体验,从而使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寓教于乐。这样,农业院校的学生在学习文学作品知识的同时,进行亲身体验,既学到了书本知识,又加强了感性认识,可以说一举两得。比如,学习《诗经•豳风•七月》,可以适当分散安排学生到农村去,实地观察和体验,观察农民们是如何“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又是如何“十月涤场”。否则,很多学生,尤其是城市的学生,根本就不知道“场”为何物。再如,学习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可以安排学生到农村亲自去“打场”,体验其艰辛,也品位其欢乐。否则,学生在学习时,很难理解“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橙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的诗歌意境。农业需要实践,高等农业院校的古代文学课程更需要实践,这是显而易见的。只有将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体现并强化高等农业院校古代文学的特色和优势。我们的高等教育,很欠缺的一点就是只注重课堂学习,而忽视亲身实践,尤其是农业院校的中文专业。这种片面的教学方法,应该通过各种努力,得到纠正,而农业院校的古代文学教学与改革,首当其冲。

(二)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实际上,各农业院校,尤其是地处西北的农业院校,在多媒体教学上还很欠缺和薄弱。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日益普及,在高等农业院校,加大和推广多媒体教学显得日益迫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将农业相关的文学作品,用多媒体的形式加以丰富化和形象化。凡是能够利用的,诸如各种劳动工具、劳动过程、植物品种的图片,还有各种相关的影像资料,包括劳动场面、农耕习俗等等,都可应用到多媒体上。在授课的同时,配以恰当、精美的图片和影像,以加强教学效果,这是值得高等农业院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尝试的有效途径。如上述举例,如果将农村的打场景况用图片或者影像加以再现,栩栩如生,教学效果就会明显提高。实际上,农业相关的文学资料是异常丰富的,在各地的图书馆、博物馆、保护中心等处都有。而众多的相关资料,如何更为开放地便于农业院校的古代文学教师所利用,也是相关部门需要认真对待和思考的问题,因为仅靠农业院校自身的资源还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众多的农业院校图书馆和资料室里,在单纯的农业方面的资料是非常丰富的,但是和农业相关的资料,很多还处于原始的未经整理的状态。这需要组织人力进行细致的整理,使之为教学和研究的实际服务。但这还远远不够。农业院校的相关资料毕竟还是很有限,需要同各地相关的、保存着大量农业文学资料的单位和机构进行沟通和协作,充分利用。要将这些大量的农业文学相关的资料进行整理,并结合多媒体教学,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这样,才能达到资源共享,学以致用,切实提高农业院校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与改革。

(三)拓展教学法

农学专业就业去向篇7

关键词 农科专业 研究生 就业教学 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

1当前农科研究生的就业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发展的速度持续加快,我国研究生的招生数量也在逐年增加。2001年的招生数量为46万人,2007年增加到了每年的130万人,2010年增加到了180万人,研究生数目的持续扩招,造成了社会就业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对农科专业的研究生需求一直都以高标准、高要求、高操作能力为标准,从我国农业发展状况来看,目前绿色化农业、生态养殖、低碳农业、核动力农业相关产业、太阳能农业相关产业等方面的专业农科类研究生属于稀缺类型人才,可是目前我国培养的农科类研究生大多数是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研究生专业,我国农科研究生的专业主要有8大类,分别是:作物学、园艺学、农业生物工程学、植物保护学、畜牧兽医学、农业工程学、林业工程学、食品科学等专业,随着新时期的经济转型,对农科类研究生人才的标准已经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传统农科专业研究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2农科研究生就业困境的原因分析

首先,农科类专业的选择面积比较狭窄,而且选择农科专业的学生多为调剂生,而且大多数农科类专业研究生学习专业知识时对自我学习专业领域的技能操作性和实际应用性并不感兴趣,对待农业专业知识的学习没有热情,不能让自己“钻进去”学习,导致了研究生毕业后没有实际应用能力,对当前的农业发展和农业需求人才类型掌握不明确,可以说是研究生主动性不足的原因占多数。其次,农科类研究生在学习生活中,教学体系中欠缺树立农科类研究生的一种就业观念,社会的虚华让学生们认识到只有生活在大城市才可以让自己具有更多的机会,大多数学生只愿意选择薪酬高、职位好、待遇优厚的工作,不喜欢选择西北边远山区基层性的工作,在工作环境上的挑剔,造成了“群羊效应”,导致了大多数的农科研究生毕业后都想留在现代化的大城市,在工作意愿上就没有端正态度,导致学生没有设身处地地理解自身农科专业的去向问题,引起了农科类研究生就业的不足。最后农科类研究生毕业后大多数因为在学校中欠缺系统化和职业化的农业产业职业生涯规划与培养,导致学生对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特点的不明确,难以将自我的优势或发展理想与现实接轨,造成了农科类研究生的社会化发展与就业的难题。

3发展农科研究生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新路径

3.1坚持全程化就业指导,引导研究生自主就业

农科类研究生的教学路径发展需要建立在学校对农科类研究生的充分重视的基础上,农科类研究生的特点是以农业发展为导向的,教学中也要侧重与农业之间的联系,要改善对待农科研究生的一种态度,开展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教学引导,更好地引导研究生自我寻找并发现适合的岗位与具有潜力的职位。从实际就业工作中看,研究生在就业政策的掌握、就业信息的获取、就业观念的转变、就业的主动性等方面并没有体现出高学历所应具有的优势。因此,进一步加大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力度,引导他们转变就业择业观念,树立就业信心,成为研究生就业指导部门应着力做好的工作。学校可通过帮助硕士研究生分析专业、社会需求、经济结构,提供给学生科学的理论和先进的理念,使之认清就业形势,加强硕士研究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将就业和职业生涯教育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

(下转第194页)(上接第170页)

3.2树立农科专业研究生基层就业理念

农科类研究生因为专业的特殊性,其发展要与农业产业相结合,而农业产业的发展较集中的地区都在农村或者偏远城市,这些是农业产业发展的集中地区,也是农业产业发展真正需要人才的地区,要改变当前农科研究生对农村或者基层就业的落后观念,要增强农科专业研究生对待基层农业就业的认识,改善农科专业研究生学习上的不足,要增强农科类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农科类研究生的动手能力,使其在实际农作物生长和农业发展中可以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而且还要鼓励相关农业产业和相关组织提高基层农业地区的高等人才就业薪酬,改善农科研究生就业的环境,加强对农科类研究生的重视,稳定安置农科类研究生,发挥农科类研究生的从业价值。

3.3创新农科院校研究生的专业设置

农科院院校的专业设置按照传统的分类法一直是8个一级学科,它们是作物学、园艺学、农业生物工程学、植物保护学、畜牧兽医学、农业工程学、林业工程学、食品科学,在这些学科中还下设27个二级学科。这些学科虽然分类明细可是在现代化的绿色经济转型时期,略显一些不足,在长远发展中不具有培养潜力和价值。创新农科院小研究生的专业设置是现阶段农科研究生培养的主要创新途径之一。创新农科院小的研究生专业设置主要目标是针对现代化发展中的前沿性的专业进行定位、开展教学,这其中包括:绿色农业发展技术、新兴的生物技术、低碳能源、生态养殖技术、生物质能、核能、光电产业中与农学科目产生变化联系和具有相关性的学科,这些学科已经成为了研究我国新型经济时期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培养新型农科专业研究生会帮助国家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改善我国新型农业产业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3.4加强农科专业研究生的基层体验式教学,提高农科研究生的自主创业能力

加强农科类专业研究生的基层体验式教学能力是改善农科研究生自身对农村地区和落后偏远城市农业产业发展认识不足的一个最优化的途径。通过加强农业产业的发展可以提高农科专业研究生基层工作经验的积累,改善对落后偏远城市和农业基层地区的认识,加强对落后地区发展的基层式教学体验,让研究生亲身体验农业企业发展与运营的发展方式和流程,改善研究生的“理论盲目”的缺点。而且还要提高农科研究生的自主创业的辅导教学,在创业的辅导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对现代化新农业领域发展的认识,了解到市场中的欠缺与不足,从而更有利于学生发现商机,学校还要积极与本地区的金融机构与组织进行联系,形成统一体,加强对农科类研究生创业的支持,在资金和技术上都给予相应的扶持。

农学专业就业去向篇8

关键词:农学专业人才培养就业专业改革

一、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1.学校农学专业概述

农学专业是华南农业大学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在近百年的办学过程中,专业实力不断提高,其中作物遗传育种学科和生态学科被列为学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该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特色专业,2012年成为广东省的重点专业。

2.农学专业教学模式分析

2001年,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张桂权教授提出,要结合当下农学专业人才培养需求趋势,为农学专业设立更为细致的方向,在专业下设立了三个方向,即农业信息技术方向、农产品标准化与贸易方向、农业生物技术方向。每个方向的培养方案各具特色,同时实施教师队伍的培养提高、教学方法的改革等措施。

在各个专业方向课程的安排上,有五分之二的课程相同,涉及通识课及专业课,即农学专业要求每一位学生具有扎实的农学基础理论知识,专业上总体呈现大同小异的特点。

在技能方面,农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进行田间试验和统计分析、进行作物高产栽培、培育作物新品种、组织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农产品质量检测和农产品经营管理与国际贸易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3.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1)特色实践教学模式。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在课程体系中加大实践课比重,提出了实践教学体系的指导思想: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学,建立特色实践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专业人才。

(2)导师制培养方式。华南农业大学教学相关文件规定,农学专业学生大二即启用导师制,导师负责指导学生进行试验及毕业论文,每位学生选择导师一般是先考虑本院系内老师,若是对其他院系老师的研究方向感兴趣,亦可跨系选择导师,甚至可以跨学院跨学校选择导师。

(3)设立本科生科技创新项目。科技创新项目的开展对于培养大学本科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团队意识等都有着促进作用。从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近3年的项目审批情况来看,各类科技创新项目立项已超过82项,参与人数约350人,结题率高达98%,投入金额约10万元。对比往年数据,每年参与科技创新项目的学生获得各类奖学金的人数都在递增,在专业学习、综合能力提升等各方面都有较为明显的提高。

二、农学专业毕业生近年就业情况分析

1.就业形势好转

《2008-2010年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数据资料显示,农学专业就业形势逐年好转。据有关媒体报道,近两年广东省应届大学生就业率高达95%,农学类本科生就业率超过95%。

经统计,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就业率在2008年至2012年逐年提高,近两年排在同类专业的前列,2011年农学院三个不同方向的农学专业就业率达到100%。除此以外,2012年农学专业有5名本科毕业生因获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的资助而出国深造。

2.就业流向多样

调查显示,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毕业生在2010-2013年的就业率依次为96%、97%、97%、99%。针对农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流向进行调研分析,进入国企相关机构的所占比例连续三年维持在的10%左右,进入私营企业的比例呈增长趋势。

升学深造占农学类总人数的比例依次为8%、12.2%、31.9%、23.4%,农学类专业本科生选择升学深造的人数越来越多。调查显示:超过一半学生考研的动机是为了职业发展,考研成为农学专业本科生重要的毕业去向。

3.就业对口率低

针对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毕业生就业流向进行调研分析,近四年从事农业相关工作的毕业生所占比例依次为45.8%、57.5%、37.9%、36.7%,比例逐年下降。跨专业就业的毕业生中,30%迫于家庭压力,28.3%对农业不感兴趣。

三、农学类人才培养与供需分析

1.人才供给分析

通过对2013年毕业生进行就业跟踪问卷调查,发现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学生在培养中存在一定的不足,具体分析如下。

农学院2013届毕业生318人,约64%的人认为影响就业的最大因素是个人实际能力,有20%的人的认为是所学的专业,接着是计算机技能、英语能力、学校社会声誉、家庭背景等。因此,学好本专业知识和提高个人的实践能力,对农学毕业生来说是就业的重要筹码。

有64%的毕业生认为求职过程中遇到最主要的问题是专业不对口或专业面太窄,24%的毕业生认为是信息严重不足。因此,多方面发展自己,增加就业技能,重视拓展就业信息,重视自己的职业规划,应该是农学院毕业生必须考虑的。

2.人才需求分析

近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现代农学和过去农学有许多不同。农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农学专业毕业生会使用现代信息技术、高端测试设备和仪器,从而能在先进的实验室里学习知识和技能,在现代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等技术平台上进行科学的探索和研究。

通过对吸收农学专业人才相关农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总结各用人单位在选聘毕业生中考虑问题的星级指数,可看出,综合素质与学生专业是用人单位最看重的两个要素。所以,农学专业毕业生在农业领域就业的竞争力是最大的。

四、农学类本科人才培养建议

1.明确培养目标,开展特色培养

华南农业大学对农学专业进行整合改革后,构建了“四模块”的教学体系。因此具体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可依循通用型教育的思路,并密切结合市场实际人才需求开展特色培养,使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优化。

根据人才市场需求,从本专业、本学校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毕业生反映的专业面太窄这一问题,研讨出具有广泛性、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把培养能力作为专业教学的重点,培养能在新形势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2.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专业培养应该提供较多高质量的课程实践,使培养计划落到实处,使学生专业能力能够得到提高;同时学校应该提供更多的技能培训课程或学习平台,这样可以提高学生除专业技能外的其他综合能力。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填鸭式”教学日趋严重,因此应对施教方法进行改革,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可通过设立论坛演讲答辩、讨论解析、师生自由辩论等多种形式,把学生放在教学主体地位,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提高语言表达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等多种能力。

3.推动校企交流合作,增强人才培养实效性

从企业一线岗位的优秀人员中聘请、聘用一部分流动师资,这些优秀的工作人员相对于长时间待在学校“编制”内的教师有更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能传授给学生更贴近实际的管理、营销手段。两种师资相结合,既能保证课程理论体系的完整,又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学生将来更快地适应市场的需求。

4.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

根据农学类人才的特点,利用本校本地区学科与教学优势,学校可以开展与动植物生产、电子商务及特色农产品开发等相关的特色创业培训。在国家农业创业政策、农业市场环境分析及生产技术环节上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让他们为未来做好准备。

五、对其他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建议

1.创新农学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社会对农学专业人才的实际需要,华南农业大学调整了农学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在农学专业教育改革上多次进行创新,形成了较为成功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把专业课程设置的横向拓宽与纵向深入统筹起来。

通过建立教学和就业实习基地,适度、适量地增设研究型课程与实践型课程,同时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并强化了社会实践环节,把社会实践和教育实践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

同时,华南农业大学还聘请一线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走进课堂,讲授栽培、育种等的实际情况和实践经验,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设计和人生规划。

2.优化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企业及学校双方注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联合培养不仅限于毕业实习,部分课程实习亦可在企业完成。首先,整个农业行业的企业为学生提供机会和平台,学生可以学以致用,提高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同时,企业也能提前发掘适合自身需要的人才,解决人才缺口问题。

3.加大科研支持力度

农学专业学生培养除了依靠专业知识教学外,科技创新项目申报也起着推动作用。一直以来,华南农业大学积极申报科技创新项目,同时鼓励学生毕业论文与教师科研课题相结合,不仅能巩固农学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知识,还有利于培养其思维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今后走上科研道路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向东,张桂权,苏雄武.基于现代农业的农学专业改革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2(9).

[2]李伟,刘春燕,王维.农学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近三年实践教学为例[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3]刘圆,陈霄.近两年广东应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5%[n].羊城晚报,2014-11-09.

[4]朱冬莲.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本科专业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2.

[5]刘向东,郭海滨.现代农学专业实验课整合改革研究――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3(5).

农学专业就业去向篇9

关键词:农林类院校;基层就业;动态研究

一、基层就业的内容及现状

依据《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及《关于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的通知》的精神,基层就业包括以下区域单位的就业或以下方式的就业:县及县以下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组织,农村建制村、城镇社区,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国家和地方服务基层项目,自主创业,部队,艰苦行业企业等[1]。

2003年,我国开始组织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200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2006年,教育部和相关部门组织开展“三支一扶计划”和“特岗教师计划”;2008年,中央组织部、教育部等部门组织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2011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对以上基层项目及应征入伍工作做了统筹安排[2]。

尽管国家针对大学生基层就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大学生基层就业的积极性,但是就目前而言,大学生基层就业比例仍不是很高,由于受基层工作环境、晋升条件、自身价值取向等方面因素的制约,愿意扎根基层的大学生较少。

二、研究样本及研究对象概况

(一)研究样本

本次研究样本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2004~2014年毕业生的基层就业数据。由于农林类院校专业培养的特殊性,多是往农业、林业领域输送人才,而农林业多是基层产业,所以农林类院校毕业生在基层就业的比例较其他类院校较高。

福建农林大学建校78年,是福建省唯一的农林本科高校。是福建省重点支持建设的三所高水平大学之一,是国家农业部、国家林业局与福建省政府共建大学,是全国建校最早的农林院校之一。学校现有75个本科专业,涵盖农学、教育学、管理学、工学、理学、经济学等十大学科门类。

(二)2014年福建农林大学

大学生基层就业情况分析

2014年,福建农林大学的本科毕业生总数为5783人,截至2014年9月1日,本科生基层就业人数3153人,占毕业总人数的55.10%。其中比较多的是在基层的非公有制企业、国有企业、民办非企业就业,分别占到基层就业人数的60.39%,12.88%,7.96%。

三、2004-2014年农林类院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动态分析

(一)基层就业人数动态分析

2004-2014年之间,基层就业人数比例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2005年时达到顶峰,基层就业率为80.96%。2004~2005年,这一比例急速上涨,由原来的44.90%上涨到80.96%,上涨了将近1倍,这与2005年7月5日中央出台的《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及一系列鼓励政策关系密切。继2005~2007年,基层就业比例发生了波动后,2008年至今,基层就业比例持续下降,截至2014年,基层就业比例为55.10%。

(二)基层就业去向偏好动态分析

从上表可知,2004―2014年间,在各类基层就业项目中,去向偏好排名前5名的为:非公有制企业、国有企业、其他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县及县以下机关。其中,学生选择去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的比例最高,而且较为稳定,每年都居首位;其次为国有企业,除2006年排名第4外,其他年份都是第2位;接下来为“其他事业单位”(除艰苦事业单位外)及民办非企业,这两者相当,但前者更为稳定,波动不大。另外,这几年来,地方基层项目的偏好排名处于上升趋势,2010年至今基本处于第3位。

四、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建议

(一)积极引导和教育学生转变

就业观念

现在很多大学生在择业时,一味追求编制、高薪、轻松,故而害怕去基层工作[3],更有一部分同学选择基层就业只是为了躲避竞争压力,再没有充分了解基层的情况下盲目选择,导致初次就业的失败,走了很多弯路。高校应在学生大学一年级伊始,就开始培养和引导学生的正确择业意识,充分发挥就业创业指导部门和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的作用[4],提高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就业指导专业意识,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和服务心态。

(二)大力宣传及贯彻国家鼓励

政策

21世纪以来,我国公布了很多针对大学生基层就业的鼓励及扶持政策,如何真正用好这些政策,是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高校及有关部门应及时通过报纸、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媒体全方位[5]。还应组织专场介绍会,帮助高校老师、学生和用人单位进一步了解政策、学习政策、掌握政策、用好政策[6]。

(三)加大校企合作及实践教育

通过设立实践、实习、见习基地,以校企合作的形式[7],让学生们提前了解基层工作的内容及艰辛,在提升自身就业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剖析自我,明确自我定位及未来规划,解决“为什么选择基层、是否适合基层、如何在基层实现价值”这一系列影响学生终身的问题,提高学生对于自身事业的认同感及幸福感。

五、小结

以福建农林大学2004-2014年毕业生的基层就业数据为样本,研究10年间农林类院校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动态变化情况,发现基层就业人数比例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2005年时达到顶峰,2008年至今,基层就业比例持续下降,目前基层就业人数比例并不是很高。另外,发现基层就业中,大学生偏向选择非公有制企业、国有企业、其他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县及县以下机关等单位。

虽然国家针对大学生基层就业已经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是仅2005年新政出台时的基层就业人数比例突增,而后大学生基层就业比例一直处于下降,必须持续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高校应设计专业指导课,教育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应大力宣传及贯彻国家有关基层就业鼓励政策,加大实践教育。

(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参考文献:

[1]余涛.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问题研究[D].江苏大学,2011.

[2]刘振中.大学生基层就业促进机制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6):162-164.

[3]安锦.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与促进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武汉大学,2012.

[4]杨海波,左永强.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基层就业问题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3,(3):16-19.

[5]庞先坤.引导大学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现状与对策思考[D].西南财经大学,2012.

农学专业就业去向篇10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一时间,全国各地大批知识青年从城市到了农村。无论今天如何评价那次“上山下乡”,有一点必须肯定,当年的这次下乡,的确给落后的农村带去了一定程度的科学文化普及和观念的更新。诚然,那次的下乡是政治运动,搞的是“一刀切”,少有人性化的专长发挥和尊重个人意愿。邓小平在1978年曾总结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国家花了三百个亿,买了三个‘不满意’:知青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农民也不满意”。

相比于那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如今的大学生返乡创业潮的出现却是自发自愿的。

许多大学生是看到了农村广阔的发展天地,想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在农村干出一番事业来而理智选择去农村。这表明他们的就业观念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过去,大学生毕业后大多想去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或者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等,而返乡“务农”是想都不愿想的事。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择业时考虑的不再只是这些,更看重将要从事的职业能否施展自己的才华、有所建树,所以不再排斥农村。

今天的大学生“返乡”一样能给广大农村带来先进的知识技能和观念更新。大学生去农村不论是当村官还是“务农”创业,在带动农村发展、更新农民思想观念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