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低碳经济对工程建设的要求十篇低碳经济对工程建设的要求十篇

低碳经济对工程建设的要求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02:23

低碳经济对工程建设的要求篇1

内容摘要:随着世界贸易环境友好趋势加强及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的召开,面对世界经济体制的低碳与节能转型,我国的工程建设面临抉择,一方面要求工程项目的低碳标准达到国际要求,另一方面要使低碳经济建筑的理念得到广泛接受。低碳经济对工程项目的建设标准不仅仅需要工程设计的节能考虑,还需要工程建筑的节能考虑,以及建筑选材的绿色化标准的考虑。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低碳经济与wto新绿色贸易标准的提出对我国工程造价的影响及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趋势。

关键词:wto低碳经济工程造价标准化

引言

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召开,标志着世界领域的低碳环保大赛正式开始,以美国为首的低碳国家纷纷作出低碳能源的战略规划,在未来10-20年的时间内削减自己国家的碳排放量,wto也出台了新的法规和技术贸易政策用来限制市场中的高碳排放量的产品,用碳排放税的形式限制高排放和高污染企业的发展,利用合理和科学的限制手段保证世界范围内的碳排放量维持在一个标准化的空间内,这其中不仅仅针对衣物、食品、资源、汽车等等,甚至还针对建筑和工程。欧洲早在1980年就开始了生态建筑的建造,美国也是最先提倡工程自主产生新能源可持续使用的国家之一,工程造价受到wto新标准的要求,也受到低碳经济体发展条件的限制。对于我国工程项目工程造价的低碳化和绿色化发展方向,我国应该探索一条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

wto技术标准与低碳经济对工程项目的要求

随着国际市场分工的细化及低碳经济发展的趋势性加强,wto和低碳经济对工程项目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低碳经济发展的初衷是为了降低全球二氧化碳和污染气体的排放量,国际组织和各国非常关注全球变暖的问题,为了应对低碳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应该加强工程建筑的低碳标准和节能要求,要强调绿色化建筑和低碳工程的稳定性,要保障我国工程项目的发展遵循低碳经济的发展路线,尤其是在工程造价的建设工程造价、单项工程造价、单位工程造价以及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等环节加以改进和优化,在工程的建筑、安装、市政等施工阶段工程预算及工程结算与决算、工程审计与估价、定额编制与管理、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施工、组织管理、工程监理、工程招投标及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中注意低碳经济理念的引入,认真分析工程项目建设中各种低碳化的投入与维护。

低碳工程的设计要求与标准

低碳排放的标准就是在现有的基础上近一步降低碳排放量,让原有的污染降低到最小,让排放的污染气体可以最大化的降低。对待工程类的低碳建设需要不断的增强工程项目的低碳建设标准,提高建设合理性和科学性,改变以往的建设方式和建设理念,采用新型的建设原料和设计理念,以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促进低碳工程的发展,低碳经济体制的不断提高是对工程项目结构和工程项目建设的新一轮挑战。

在设计低碳工程的结构时,结合成功案例开发新的设计理念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参考具有已建或在建该类建筑经验的设计师的理念,可以获得一定的建设标准概念与信息,比如瑞典的冰雪自流建筑、奥林匹克国际办事处的节能建筑中引用的采光设计、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的自然通风、巴林银行的自然风力发电,这些设计灵感来源于设计师日常生活的细心观察,需要不断的进行试验才可以引用到实际生活和实际的工程项目建设中去。

低碳经济工程造价要求与规范性

(一)低碳经济条件下工程造价建设要求

工程造价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是指建设一项工程预期开支或实际开支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也就是一项工程通过建设形成相应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所需用一次性费用的总和。这一含义是从投资者―业主的角度来定义的。第二种是从市场的角度来定义的,工程造价就是指工程价格。即为建成一项工程,预计或实际在土地市场、设备市场、技术劳务市场,以及承包市场等交易活动中所形成的建筑安装工程的价格和建设工程总价格。低碳经济环境下对工程造价的主要建设要求是:节省建造用料,降低用料的碳排放量,选用环保材料、绿色化材料建设工程项目;工程项目设计的低碳化和绿色化,利用绿色建筑和环保建筑可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加强自身能源的供给与可持续利用及发展;加强工程项目的低碳化道德性和教育性价值,如果可以提高工程项目的社会低碳价值和绿色化教育价值,这样会大幅提高整个社会对低碳经济的认识,加强每一个社会人对绿色化经济的认识。

(二)低碳经济环境下工程造价的规范性

低碳经济环境下的工程造价规范性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工程造价的大额性。低碳经济时期要发挥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用,其工程造价的建设金额都是非常大的,动辄数百万、数千万,特大的工程项目造价可达百亿人民币。第二,工程造价的个别性、差异性。任何一项工程都有特定的用途、功能和规模,在低碳经济模式下对每一项工程的结构、造型、空间分割、设备配置和内外装饰都有具体的要求,掌握绿色化的工程质量和低碳化的工程选材是关键,节能产品的差异性决定了工程造价的个别性差异,每期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也不相同,使这一特点得到了强化。第三,低碳经济下工程造价的动态性。任何一项工程从决策到竣工交付使用,都有一个较长的建设期间,在建设期内,往往由于不可控制因素,产生许多影响工程造价的动态因素,低碳经济的建设要求也是一样,如建筑设计变更、材料、设备价格、工资标准以及贷款利率、汇率的变化等,都必然会影响到工程造价的变动。第四,工程造价的层次性,工程造价的层次性取决于工程的层次性,一个建设项目往往包含多项能够独立发挥生产能力和工程效益的单项工程,一个单项工程又由多个单位工程组成。低碳经济发展要求我国工程造价有三个层次,即建设项目总造价、单项工程造价和单位工程造价。如果专业分工更细,分部分项工程也可以作为承发包的对象,如大型土方工程、桩基础工程、装饰工程等。第五,工程造价的兼容性。工程造价具有广泛性和复杂性,工程造价除建筑安装工程费用、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用外,征用土地费用、项目可行性研究费用、规划设计费用、与一定时期政府政策(产业和税收政策)相关的费用占有相当的份额。

低碳环保理念下我国工程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一)建立健全低碳环保工程的法律制度

我国发展低碳环保工程的首要任务是要开辟出一条符合我国发展现状的环保工程法律制度,利用法律作为限制环境保护和工程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限制高排放和高能耗的建筑类企业发展,在市场竞争中逐渐淘汰高能耗和高排放的企业。在国际化市场竞争中我国的环保工程发展越来越受到发达国家的阻力和影响。发达国家对生态设计指令涉及的产品范围不断扩容,从耗能产品扩展至能源相关产品,而有关具体用能产品的实施措施也在不断扩充,使我国低碳技能产业发展的门槛也在不断提高。近年,欧盟《确立能源相关产品生态设计要求的框架》相继生效了5类产品的实施细则,不仅针对产品能耗进行要求,还对环境冲击的项目予以管制。欧盟对《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废弃电气电子设备指令》也进行了修订,2011年2月3日,欧洲议会通过的weee指令修订案,提高了针对碳排放建筑的建筑要求和设计要求。鉴于此,我国需要不断建立健全我国的环境保护立法和建筑类节能环保型立法,用法律保护我国的绿色建筑业发展,用法律引导我国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

(二)注重低碳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工程造价与工程项目的发展需要新型的专业化素养较高的专业人才,他们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基础,有全面的和系统化的知识模型,低碳工程的设计、开发、建设都需要这些人才的参与。围绕低碳经济人才培养目标和企业对人才、学校优势资源的需求,应寻找结合点,灵活选择合作形式,与国内外先进企业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共建联合实验室,如:Bit-eDS数字化协同与创新技术中心、北京理工大学-美国物理声学公司无损检测技术联合实验室、CSit-Bit船舶数字化生产系统联合研究室等。这些联合实验室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工程训练中心的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提高了实验教学综合水平。低碳环境下我国工程项目建设需要人性化地提高参与者的专业素质和操作水平,以及全面的培训工程经济知识和低碳能源的节能环保知识。只有培养好专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提高工程经济相关人员的操作水平,才能更好的与社会责任相结合,满足社会需要,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满足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建立中国特色的绿色化工程造价标准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绿色化工程造价的标准应该依据我国国情来制定,如果盲目照搬国外先进经验或许会本末倒置,反而起到阻力作用。从短期目标来看,我国应该提出一些与我国目前状况相符合的标准来评定绿色化工程造价的发展状况是否合理。绿色化工程造价的标准应该主要包括:绿色建筑设计、绿色建筑选材预算、绿色建筑人员专业素质、低碳排放量的测定、生态保护性与地区和谐性、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和能源再生能力等等。提高我国工程造价的基本标准,能为未来发展绿色化工程造价奠定良好的基础。

wto绿色贸易标准对我国工程造价及建设的影响分析

(一)我国工程造价相关人员的绿色化和低碳化专业知识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工程造价相关人员的绿色化意识不足,低碳环保理念的认识不到位,节能环保与生态平衡的打造概念引入不到位,“低碳理念”和“核心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两根支柱,同样也是建设低碳工程训练中心的基础。在建设工程训练中心的过程中,要实现低碳发展,首先要建立和推行“低碳理念”,投入精力研究低碳工程训练建设的方向,肩负起培养低碳人才的责任。构建专业人员低碳工程训练的思路为:坚持训练规模、训练项目、教学质量、低碳运行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工程训练发展方式转变;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找到资源优势与低碳工程训练发展的结合点,建立稳固的低碳工程训练体系的基础;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能为主要特征,促进工程训练内容的创新和训练方式的转变;以科学管理、厉行节约、高效率为关键点,改进工程训练运行和管理模式。

(二)绿色道德指数将成为绿色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现在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但是考虑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和承担绿色道德的企业和个人很少。国际发达国家有些环保意识较强的组织和个人对绿色化道德指数的认识较全面,比如荷兰、瑞士、丹麦、美国、日本等,这些国家不光是在国家政策中引入了绿色经济发展的概念,更多的是在教育和个人思想价值观的道德评定标准中引入了绿色化概念。我国需要建立一个道德评判机制,在发展和建设绿色化社会的同时,将个人道德标准与国家发展利益相结合,这样做可以让个人自发的参与到绿色化建设中,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这样做的必要性和意义,积极参与社会化的低碳改进活动。

参考文献:

1.刘新霞.浅谈建筑施工中工程造价管理.青春岁月,2011,9

2.张丽红.浅谈工程造价管理.水利水电工程造价,2007,8

3.潘永东.天津石化20亿元打造低碳工程.石油工程建设,2009,8

4.付继红.探讨建筑工程造价现状及进行有效控制对策.经济观察,2010,6

5.王红兵,胡爱珍.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现状及进行有效控制对策.福建建材,2011,4

6.黎桥.浅谈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水利水电工程,2007,4

低碳经济对工程建设的要求篇2

低碳经济是一种科学的经济发展模式,我国政府也十分认同这种经济发展理念,并在发展战略中贯彻这种理念。绿色GDp、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及当前的和谐社会建设,都是低碳经济的延伸,市政工程施工作为行业标杆,也应践行低碳理念。

(一)普及低碳意识,树立低碳价值观

当前,很多市政工程延续着传统的施工管理理念,往往是“先污染后治理”或“先节约后浪费”。这种管理模式对发展低碳经济是十分不利的。为此,要求市政工程相关单位普及低碳意识,在思想上重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并将其落实到施工各领域。市政工程建设之初,要对施工企业、施工业主、施工人员等进行低碳施工培训,使每个相关人员都了解低碳施工,并努力践行低碳经济的基本要求。在施工管理中,要深化认识低碳施工的概念,彻底摒弃过分追求经济利益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在施工管理各环节贯彻低碳经济理念。作为施工企业,要将低碳施工、绿色施工、文明施工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门,积极进行宣传和引导,使每个施工人员在思维、观念上重视低碳理念,从而促进低碳施工理念彻底落实。

(二)推行绿色施工,节能减排促环保施工企业

要在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基础上,开展绿色施工。绿色施工的概念较为宽泛,其包括了施工管理及具体施工的各个环节和施工材料等。推行绿色施工,就要科学的规划整个施工过程,包括设计、管理、检查等各个环节,具体来说:首先,要最大限度的减少施工对于周围环境造成的破坏,如减少粉尘、处理污水等;其次,要最大限度节约能源,如节能、节材、节水等,将节能减排进行到底;其次,使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建材,从根本上大幅度减少市政工程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最后,严格检查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提高施工效率,既要保证工作效率高,还要保证施工能耗少。此外,施工前,要仔细设备和材料,禁止高污染设备和材料进场。施工结束后,要及时处理施工造成的环境破坏,如降低扬尘、处理废弃物等,尽量保持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环境的不受影响。

(三)使用低碳化施工技术,提升施工技术水平

市政工程多为工程量较大,工期较长的施工工程,因为要保证施工技术的低碳化,进而保证施工过程的低碳化。企业应认识到低碳施工对企业发展、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低碳施工技术对施工人员的要求较高,施工企业要加大对低碳施工技术培训方面的投资,加强相应的施工管理,促进低碳技术的合理应用。在施工工程过程中,要注意施工各环节的处理,如利用水净化设备,循环利用水资源;施工破坏自然环境后,要选择适当时机,运行生态修复技术还原生态环境或创造新的生态环境;鉴于施工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应建立动态监测机制,设立检测点,并使用二氧化碳动态检测仪,随时检测碳排放量,以控制施工过程的碳排放量。

二、结语

低碳经济对工程建设的要求篇3

【关键词】军队工程投资低碳措施

加强军队工程投资低碳管理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真正地实行低碳管理,就要将低碳措施落实到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从决策阶段到施工阶段再到后评价阶段都需要严格把关,实行精细化管理,将低碳管理应用到军队的工程建设上来。

一、重视决策阶段低碳控制

项目投资控制的重点在于施工之前的投资决策阶段。项目决策的正确性是工程投资合理性的前提,能否合理选择关系着项目的成败,决定着工程投资合理与否。项目决策阶段影响工程投资的主要因素有:项目建设规模、建设地区及建设地点、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工程方案、环境保护措施等。要加强军队工程项目投资的低碳管理,必须重视项目决策阶段的低碳控制,具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1、建立减少碳排放费用指标体系

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的费用包括项目决策、实施、运营和报废处置阶段等的全部费用。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应该考虑到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用低碳技术所减少的碳排放费用。建筑全寿命周期减少的碳排放包括实施阶段的低碳材料、低碳机械、区内交通、绿化等降低的碳排放量;使用阶段节能、节水等降低的碳排放量;报废处置阶段采用低碳施工方法拆除、回收低碳材料和设备等降低的碳排放量。在评估工程全寿命周期费用过程中确立减少碳排放费用主要考虑到多方面的效益,一是促使建设单位从长远角度来考虑运营成本,应用低碳技术来减少资源和能源的使用,节约资金,提高经济效益;二是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增加了生态效益;三是通过建立减少碳排放费用指标体系,是对国家节能减排措施的贯彻落实,也为军队建设在低碳领域树立了良好形象,为国家低碳经济发展做了进一步的推广,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2、量化工程投资生态效益评价

生态效益是投资效益中关乎到人类生存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从这个角度反映投资的宏观效益,比用单纯的经济效益指标更为全面和客观,但生态效益评价的指标难以量化,这制约着投资效益评价方法的发展与完善。为了能量化生态效益评价,我们可以引入模糊数学和不定性方法,即不确定性数学方法处理,将成本的定性估算结果表述为可以直观判断的数据结果。

3、进行科学论证,设定低碳目标

前期决策阶段是首要环节,建设单位与相关咨询单位对低碳项目开发的必要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和社会环境合理性进行分析论证,设定项目的低碳目标,最后做出投资决策。比如可以根据项目所在的环境条件,选择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方式,确定建筑围护结构的性能指标、绿化方式等主要措施和控制指标等。低碳项目的开发要求开发商从全寿命周期角度来设定低碳建筑目标,按此目标分阶段实施低碳控制。

二、加强设计施工过程低碳技术应用

1、实行低碳设计

由于设计费用占工程投资份额小,但对工程今后建设产生的影响巨大,在工程设计中必须处理好经济合理性和技术先进性之间的关系,设计方案必须兼顾建设与使用、近期与远期的要求,还要考虑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费用,更要注重环境、生态、建筑、能源、材料和设备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如可持续的场地规划与设计,整体区域多绿地少硬化、铺装的规划,节能墙体、低耗门窗、保温屋面的节能设计,雨水收集系统和地热供暖系统等在建筑中的利用,节水设计等,都可以大量地减少因为加热和冷却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如果在规划设计阶段不注意建筑能耗的影响,在运营维护阶段就会出现能耗大、室内通风采光不好及在拆除报废阶段部分建筑材料不能回收利用等不良现象。规划设计阶段是低碳建筑总目标实现的主要阶段,使其具有可控和可操作性,同时也为后续工作的进行做准备。其次,实行限额设计,按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项目经费概算控制设计。建设单位要与设计单位签订限额设计合同,防止超限额、超标准设计,把初步设计及概算、施工图及预算控制在批准的项目经费概算之内。凡超过设计限额的,设计方案不予采用,设计费用不予支付。

2、实行低碳施工

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低碳建筑是今后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军队有些项目也陆续开始建设低碳建筑,而施工阶段是对设计的实施,是形成低碳建筑的实体阶段,也是最终形成低碳建筑产品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质量控制及减少施工能耗(如建筑垃圾、噪音、粉尘、材料及劳动资源浪费等)来实现,根据绿色施工要求,编制施工方案,我们可以通过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方案及施工组织设计的合理安排,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是否合理,能否达到预期的质量及建筑物的低碳节能要求,能否做到施工过程中的人员、材料、机械的合理安排。比如施工中我们可以采用钢模钢管架取代木模板木支撑,减少木材的使用量;采用滑模施工取代传统的定型模板,减少模板的使用量和人员的劳动量;进行材料、设备选型时,优先采用技术成熟、能源消耗低的材料和设备及当地可利用的材料,尽量使所有的建筑材料就地取材,减少外地采购材料的运输耗能。同时在施工中要严格加强低碳建材的质量控制,目前低碳建材虽然有一定的发展和应用,但是很多低碳建材市场还不规范,用非低碳建材冒充低碳建材,从而给低碳建筑的施工及使用留下隐患。

3、建立低碳施工评价体系

为了推行低碳施工,积极引导承包商与建设单位建立低碳施工评价体系,对低碳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进行综合评判。低碳施工评价体系的建立同绿色建筑、生态建筑评价一样涉及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实施低碳施工评价,需要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因此,首先需要回答诸如哪些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因素需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予以监督和评价?哪些应在招投标文件及工程合同中予以要求?在此基础上,根据低碳施工发展现状,需要明确选择哪些评价指标,各指标需要利用何种模型进行评价以及现阶段可接受的评价标准是什么,从而最终建立低碳施工的决策支持系统。其次,以低碳施工应用示范工程为切入点,建立完善激励机制。推行低碳施工应用示范工程能够以点带面,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引导低碳施工的健康发展,制定引导企业实施低碳施工的激励机制。还要对低碳施工应用示范工程的技术内容和推广重点做进一步研究,实施激励政策,以示范工程为平台,促进低碳施工技术和管理经验更多更快地应用于工程建设。此外,要在相关的工程评优中,加入低碳施工的内容要求,强化激励作用,激发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三、工程运营融入低碳理念

在运营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单位的节能意识、对日常的维护管理以及低碳建筑拆除后的回收和循环使用技术的发展。例如定期对低碳建筑主体及设备的合理使用进行维修和养护以保证其正常运行。低碳维护和管理对低碳建筑的运行有着很大的影响,传统的维护主要是针对故障处理,是一种被动式的管理,仅考虑经济效益,很少注意到设施设备的碳排放。低碳建筑的维护要求低碳管理,需要管理工作参与到项目全寿命周期的建设当中,进行主动管理。维护管理人员应参与到节能设计和决策阶段或将信息及时地反馈其中,因为他们对项目运营过程中的能耗问题十分清楚,可以弥补决策和设计人员的不足,为运营阶段的低碳排放打下基础,将设计方案精品化。如营区的绿化建设以低碳排放为指导,优先选择吸附二氧化碳能力较强的乔木、灌木和自然生态绿化,尽量减少使用人工草坪等吸附能力基本为零的绿化方式。在旧营区维护管理中可以通过一些低碳改造,实现绿色节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此外,在运营管理的过程中一些低碳建筑的拆除报废,尽量做到废旧建材的回收循环利用,减少生产材料时的碳排放。

低碳经济是继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之后的一次绿色产业革命,这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我国能否在未来几十年里走出“高碳”时代,真正实现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取决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对于低碳经济政策的落实。建立与低碳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创建基于低碳的工程投资管理方法,推广低碳技术,定能实现军队的低碳后勤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先君、罗远洲:工程项目管理[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2]陈军:低碳管理[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

[3]解生涛:工程项目投资控制应该注意的几个环节[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4(4).

[4]肖俊华、柏红川、唐明雄:军队工程投资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J].军事经济研究,2011(4).

低碳经济对工程建设的要求篇4

关键词:低碳经济;支柱产业;低碳农业;低碳工业

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1]。在当前全球气候变暖、世界走向低碳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2009年末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更是把低碳经济的发展推向了高潮,未来的国际经济竞争就是碳排放权分配和利用的竞争。在全球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境况下,实现碳生产力价值的最大化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最有效途径。低碳经济要求实现低碳与经济的双赢,不能有低碳没经济,也不能有经济没低碳,实质上就是一个提高碳生产力的过程,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必然选择。

河北作为能源消耗大省,积极寻求自身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已迫在眉睫。

一、河北省支柱产业发展低碳经济的现状及潜力分析对于以农业、工业、新兴产业为主的河北省经济而言,从传统的制造业到新兴的新能源产业,从发展、优化低碳产业到建设低碳化城市,实现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既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通道,也是构建河北省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

(一)河北省支柱产业发展低碳经济的现状1.以污染减排为主线,重点治理大气环境和水污染近几年来,河北省以污染减排为主线,治理大气环境和水污染为重点,先后开展了大气环境综合整治月等大气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其中2009年,河北省污染减排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化学需氧量及二氧化碳排放量逐渐消减(见表1)。

全省设区城市及省会石家庄市空气环境质量得到了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逐年递增。

其中,秦皇岛、沧州、承德、衡水、邢台、保定、廊坊、张家口等8个设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比2008年新增了邢台、保定、张家口三个城市(见表2)。

同时,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也不断得到好转,全省七大水系三类和好于三类水质的断面比例达到42.4%,比2008年上升9.1个百分点;劣五类水质的断面比例比上年下降4.2个百分点。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的平均浓度,比2008年下降26.2%;氨氮的平均浓度,比2008年下降15.9%。

2.加强清洁发展机制(cdm)的国际合作项目自2007年以来,河北省成立了“河北省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在部分领域开展了节能减排、清洁发展机制的国际合作项目。

目前,全省已有62个cdm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合同交易减排温室气体189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3.兴建农业低碳灌溉工程

河北农业低碳发展已走在前列。《河北省农业灌溉适应气候变化行动计划建议报告》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复。按照规划,河北省将在大中型水利工程难以覆盖的地方,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地兴建一批水窖、集雨池等积水灌溉工程;在山区每3~5亩旱作农田建一座简易水池、水囤、水窖或其他储水设施。预计到2015年,全省计划投资17.5亿元,新增旱作集雨补溉工程蓄水面积1 000万立方米。此外,河北省还将实施“土壤水库”建设、极端天气气候应急体系等工程。

4.推广低碳城市,培养低碳文化河北省充分发挥逐步演进型和技术创新型的保定低碳城市以及技术创新型的曹妃甸生态城市的作用,培育社会形成低碳文化,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为推动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以及河北省发展低碳经济开辟了一条快捷的绿色通道,使河北迈向低碳经济时代的步伐越来越快。

作为国家积极发展战略之一的循环经济示范工业区———曹妃甸工业区已经形成河北省特有的科学发展低碳经济文化品牌。河北省保定市近年来成为在环渤海经济区域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城市,该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并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集群,构成了建设低碳城市的良好基础。

2008年1月,保定市和上海市被世界自然基金会列为中国首批启动的两个低碳城市。“低碳”理念深深地植入城市发展的思维中,河北保定提出了“中国电谷·低碳保定”的发展口号,积极实施“中国电谷”建设工程、“太阳能之城”建设工程、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办公大楼低碳化运行示范工程、低碳化社区示范工程、低碳化城市交通体系集成工程等六大工程,大力发展以新能源、文化创意、文化旅游为主导的绿色产业,努力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社会。

(二)河北省支柱产业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和潜力对于河北省而言,资源禀赋和地理位置决定其具备了建设低碳经济示范区的有利条件,发展低碳经济将给河北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1.发展清洁能源,河北得天独厚发展低碳经济,河北省有着巨大的优势和潜力。据统计,河北省二氧化碳年均排放量占全国总排放量的7%左右,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巨大;同时河北也是清洁能源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具有优越的能源资源禀赋,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资源都很丰富。

2.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圈为构建河北低碳经济区提供了支撑处在环渤海经济带腹地的河北省,以京津冀

环渤海经济圈为依托构建河北低碳经济区,能够与京津两地形成中国最大的绿色发展区域,具有获得国家战略支持的良好前景。河北省作为环绕京津的京畿重地,在今后绿色首都的建设中仍将是最受关注的一个区域。[2]二、河北省构建低碳经济所应关注的重点产业近年来,畜牧、蔬菜、果品业三大农业支柱产业,钢铁、食品、石油化工、装备制造、医药、建材、纺织等七大工业主导产业,以及旅游、现代物流、电子信息三大新兴支柱产业,是河北省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是加速构建低碳城市化、拉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关键[3]。但同时这三大产业也是河北省主要的碳源,对我省发展低碳经济具较大的挑战性。

(一)农业支柱产业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有关统计表明,农业耕地释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超过人类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0%;畜牧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18%。农业作为河北省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是个重要的温室气体来源,同时又受到气候变化的严重影响。农业环境保护形势日益严峻,因而,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绿色农业,这对河北省农业的发展来说将会是严峻的挑战和机遇。

(二)工业主导产业

工业是我国能源消耗的主要部门,并且其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较低,这一特征加重了我国经济的高碳化,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制约。1993—2005年,中国工业能源消费年均增长5.8%,工业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约70%。工业是河北省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其中,采掘、钢铁、建材水泥、电力等高耗能工业行业,随着河北省经济的较快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能源需求将不断增长,因此,构建经济、清洁、安全的低碳城市面临着重大挑战。

(三)新兴支柱产业

我国物流业虽然经过30多年连续高速增长,总量达到了一定规模,但粗放式运作模式的格局较为分散。我国物流费用支出大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仍高于国外平均水平。此形势势必要求传统物流向现代化物流转变,降低物流业的能耗量,从而有力地促进低碳物流业经济发展。

旅游业被称为无烟工业,以其无污染、高收益等特征著称,被公认为前景辉煌的战略型新兴产业,但是如果开发和管理不善,旅游业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在当前中央提出建设低碳化城市和我省全力开启低碳时代的背景下,发展低碳旅游经济对河北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推广节能降耗低碳景区是走向生态文明的绿色通道。

三、河北省支柱产业低碳经济发展建议(一)发展低碳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变。在低碳经济的理论指导下,发展低碳农业,来应对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一方面大力发展碳汇林业。碳汇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据统计,我国每增加1%的森林覆盖率,森林就能够从大气中吸收0.6~7.1亿吨碳。通过植树造林、加强林业经营管理、减少毁林、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等活动,加强我省碳汇林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引进与发展“沼气产业化”。在沼气技术理论的指导下,将农村各种废弃物化害为利、变废为宝;进行循环利用、深度利用有机废弃物;进行系列开发、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畜禽废弃物。发展“沼气产业化”,不仅是实现节能减排,解决了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有效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也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可行之路。

(二)调整工业结构,发展低碳工业当前,中国正处于把握经济增长机遇和进行低碳转型的选择之中。工业作为河北省三大支柱产业之一,采掘、钢铁、建材水泥、电力等高耗能行业,随着河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能源需求之间的关系,还需要我们把握以下几点:(1)应缩短依附于交通、能源、汽车、化工、钢铁、建材等高碳产业发展的产业链条,使产业链条的上、中、下游产业低碳化;

(2)应调整高碳产业结构,逐步降低重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推进产业和产品低碳化。

同时,我省应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以加快淘汰低产能、遏制“三高”行业的过快增长,推动重点领域节能减排,支持节能降耗的重大示范项目;(3)政府也应给予有关税收、财政等方面的大力支持,设立用于激励低碳项目的投资和建设的专项资金;(4)通过国际协商与合作机制,增强低碳技术的引进与创新;(5)争取获得与亚洲银行、世界银行、国际碳基金等金融组织合作,为省内发展低碳经济打开国家技术与融资渠道。

(三)大力发展低碳新兴产业

发展低碳旅游,打造我省“低碳型旅游景区”,美化我省旅游景区环境,实现旅游酒店节能减排任务,实现交通运载工具的低碳变革,扩大生态旅游、农业旅游、信息化旅游的比重。规范旅游机构的旅游行为,制定与参与低碳旅游路线,引导游客保护景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实现绿色与低碳旅游。同时,还需要政府宣传低碳生活新观念,使之深入人心,以使游览者和景区居民“独善其身”进而带动他人加入低碳行列。

发展低碳物流,大力发展铁路运输、推行共同配送流程、推广绿色包装、推动废旧物流设施设备的循环利用、建立工业和废料处理的物流系统、倡导“信息化物流”[4],推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流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构建跨地区、跨行业的信息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在推进信息化物流过程中,政府部门也应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和财政补贴,以优化我省物流系统,达到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大力进行清洁能源开发,包括风力发电项目、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城市垃圾焚烧和填埋气甲烷回收发电、煤矿煤气层甲烷气的回收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及供热等。加快建设唐山新能源汽车、张承千万千瓦级风电、保定中国电谷、宁晋晶龙等新能源产业基地,以应对减缓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

四、河北省支柱产业低碳经济发展应注意的问题当前,我国多省都已开展起了低碳经济的建设工作,河北省作为我国经济大省理应走在前列。

但是建设低碳经济绝非是贴标签活动,而是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在构建低碳经济的过程中,需注重科学规划和布局,注意以下两点:(一)防止随波逐流的做法,挑选适合我省的项目和技术,逐步加以推广与完善发展低碳经济的目的主要是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社会友好型社会,不能因为政策倡导而不顾河北省基本情况,盲目跟随其他省份随波逐流。必须遵循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一般规律,顺应发展低碳经济潮流和趋势,同时还要充分考虑我省基本情况。

河北省是清洁能源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可以大力发展风力发电项目、太阳能光伏供热及发电项目、生物质能发电项目、煤矿煤气层甲烷气的回收利用等项目。在偏远农村地区推广用光伏发电系统和沼气、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太阳能照明;在城市推广普及供热与太阳能一体化建筑。

(二)防止急功近利的做法,充分认识建设低碳城市化的艰巨性低碳经济是一种处于探索中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没有现成的可借鉴模型。根据河北省情,应侧重从宏观(政府政策)、中观(产业、实验园区、城市)、微观(企业)三个层次着手,应加强引导,有重点、有阶段、循序渐进地推动我省低碳化可持续发展。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积极开展低碳经济试点项目,培育和建设具有低碳产业、低碳城市、低碳经济实验园区,重点在采掘、钢铁、建材水泥、电力等高耗能工业行业领域开展低碳经济试点。[5]同时,建设以绿色为主调的建筑,充分利用地热与太阳能等再生资源;设计绿色道路规划,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低碳交通体系,推广和宣传以公交车为主私家车为辅的交通模式。

低碳经济对工程建设的要求篇5

1.1工程经济中存在的施工方案风险以及防范管理措施

1.1.1工程经济中存在的施工方案风险对于以前我国的工程施工单位来说,其在发展过程里对利益分配比较重视,在目前,随着低碳经济环境的到来,施工单位已经比较重视全面化的发展,因此,在具体设计工程的施工方案时,会从新的角度对其加以思考。然而我国的施工工程方案建设过程中,对工程项目的选址、工程项目具备的环境保护效益、工程涉及到的排污、工程建设应该使用的节能环保型材料等都缺乏系统规范的管理。我国目前的施工方案建设工作还是受到传统施工建设的影响,使得我国在面临国际低碳经济环境时,还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特别是管理与控制施工方案中各项环保低碳指标以及环保施工方案选择。在低碳经济下,要求拓展我国工程经济的可预期风险,使其成为多样化指标。

1.1.2防范施工方案存在的经济风险的管理措施我国施工单位一直对管理施工方案经济风险进行着研究,目前,存在两种管理措施具有较大的使用价值。第一种,在工程承接竞标阶段,就对此项目规划前期工作,使其建设重点放在节能环保上,在具体设计施工方案时,强调工程施工建设的环境保护效用、环境选址、设计能源的可持续运用、环保材料的选用等。在低碳经济下,使用这些注重节能减排以及环境保护的工程方案与设计来获取投标单位的重视,工程建设公司以节能减排的增强以及环境质量的改善为基本手段,让投标者追求低碳经济的工程发展,这样能够避免投标者压价,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第二种,运用科技手段对工程经济风险实施预测工作,降低存在的不稳定风险因素导致的经济损失,使工程投标单位与竞价单位建立互信基础,正确地对工程经济的作用与管理进行认识。首先,需要正确地对工期和效益之间的关系加以认识,关于两者的正确处理,工程建设企业应该与各工程参与方协调与沟通,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保证工期具备完整性,不对工程项目价格做过多让步。其次,必须将工程技术与经济管理相结合,通过科学的施工技术来处理施工环节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1.2工程经济中存在的招投标风险以及相应的防范管理措施

1.2.1工程中存在的招投标经济风险通过分析我国的工程建筑市场的发展形势,发现在此行业中存在着建设单位比买方单位的数量要多的情况,因此,对于招投标工作来说,投标一般比招标面临更多的竞争压力。随着投标面临的竞争压力的增加,有些建设单位为了能够获得竞标优势而将工程报价降低。如果出现刻意降低工程报价的情况,那么极有可能出现投资成本过少而使工程质量降低的情况,或者有些建设单位将施工工作人员的工资降低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可能导致招投标市场出现恶性竞争,其结果是使得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存在经济风险。

1.2.2防范工程招投标经济风险的管理措施工程存在投标和报价风险,其主要原因是恶性竞争,在低碳经济环境下,工程企业如果想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必须转变企业发展理念,应用低碳经济的发展观念来有效地管理企业,以节能降排与环保材料为项目方案设计理念,提高企业在低碳环境下的竞争优势,使节能降排工程项目能够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机会。此外,也可以通过将工程施工设计质量提高,合理地评估工程造价,防止标价出现错误,有效地规避造价方案中存在的风险因素,避免企业工程造价出现损失。

1.3工程经济中存在的承包合同风险以及相应的防范管理措施

1.3.1工程存在的承包合同风险就工程的承包合同而言,其内容都包含了相关建设材料具有的使用标准,在低碳经济环境下,需要修改工程项目承包合同中建设材料的有关规定。在这种要求下,环保材料价格必然不断上涨,使得建设企业负担成本增加,从而导致企业经济效益的降低,这种风险由承包合同转移到了建设单位。

1.3.2防范工程承包合同风险的管理措施为了有效规避企业的承包合同风险,需要不断加强企业人员的合同管理以及低碳理念,使其全面掌控市场中环保供应商的信息、政府低碳经济管理信息以及物流配送信息等,通过有效的信息管理来降低承包合同中的风险因素,避免出现成本浪费以及成本抬高的情况。此外,应该在工程前期就预备几套应急方案,主要应对工程建设中出现的人为因素、不可预见外力因素等导致的设备损坏、停工以及技术更新等。避免这些情况对工程建设造成影响,针对工程建设中的风险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避免工程建设出现经济风险。

1.4工程经济存在的环境保护制度风险以及相应的防范管理措施

1.4.1工程存在的环境保护制度风险对于工程项目来说,对其实施环境影响的评价制度,是指对项目可能会引起的环境影响实施预估,通过预估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其造成的不良影响,然后对其实施加以跟踪监测。在低碳经济环境下,工程建设企业必须在具体的施工设计方案中考虑环境因素成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这无疑降低了其竞争优势,减少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在低碳经济环境下,这种矛盾主要体现在工程环保成本与有待完善的法律法规之间,表现为环保制度的经济风险。

1.4.2防范工程环境保护制度风险的管理措施环境环保制度存在的经济风险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在低碳经济环境下,要求必须增加施工项目的环保成本,但是这种要求导致企业经济效益降低,使得项目建设单位的生存与发展受到阻碍。为了解决这种矛盾,需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来解决。首先,国家应该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建立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在要求项目建设单位提高其环保成本的同时,应该给予相应企业适当的经济补贴,降低项目建设单位在低碳经济环境下存在的经济风险。其次,工程建设单位应该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对环保知识的学习与培训,提高企业员工与管理人员的低碳环保意识,通过环保意识的提高完善企业发展理念。

2结语

低碳经济对工程建设的要求篇6

《经济》:请您介绍一下长株潭两型社会研究院成立的背景。

周跃云:湖南工业大学作为一所地方性的多学科综合性高校,一直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办学宗旨,特别是我校位于长株潭城市群的重点城市株洲,这就需要有一个专门的平台,服务株洲、服务长株潭。我们希望利用这个平台,更好地整合湖南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各部门各单位的研究和学科力量,立足传统工业改造与产业转型,推动节能减排、优化人居环境等方面的客观现实,针对“两型社会”建设和低碳经济发展中的关键和重大问题,组织开展对应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提供政策建议和决策参考,为企业的产业转型、体制与机制完善提供智力支持,为推进政事企合作、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探索出一条新的途径。

成立长株潭两型社会研究院也是出于湖南工业大学自身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来,湖南工业大学的硬件建设日新月异,科研水平稳步提升,我们紧紧抓住“两型社会”建设的机遇,逐步进入、继而形成和奠定湖工大在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和新农村建设领域的比较优势,通过扎扎实实的研究工作和技术开发,逐步显现湖工大在这两个研究领域对政府决策咨询、智力支持、技术支撑和宣传导向等多方面的智囊作用,进一步提高湖工大在湖南省高校的竞争力。与此同时,利用长株潭两型社会研究院这个平台,培育一支强有力的科研教学团队,培养一批有一定技术能力、适应社会需求的毕业生,服务社会、服务国家、服务民族。

《经济》:长株潭两型社会研究院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定位是什么?

周跃云:长株潭两型社会研究院作为对接高校与政府各相关部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桥梁和平台,它的定位十分明确,可以用四句话概括:积极充当政府决策的参谋,勇敢担当技术研发的先导,努力成为企业产业转型的助手,着力打造人才培养的摇篮。

为扮演好以上角色,使长株潭两型社会研究院能切切实实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我们确立了“五大”办院宗旨,即“大项目、大成果、大奖励、大平台、大应用”;推行“三大”战略,即“创新战略、人才战略、产业化战略”,努力建设一流的研发中心、一流的人才中心、一流的孵化中心、一流的创新服务中心,完成“两型社会”和低碳关键技术研发、技术转移、产业孵化、人才培养与国际合作、政策研究等五大任务。

《经济》:低碳经济的研究对湖南建设“两型社会”起到的作用有哪些?

周跃云:低碳经济的本质是节约能源和开发利用新能源,减少碳排放,保护生态环境,这与“两型社会”建设是吻合的。探索低碳经济的现展模式,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创新,是“两型社会”建设的拓展。

长株潭城市群的产业升级与转型、节能减排与环境改造任务繁重,进行低碳技术集成与创新开发研究,利用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先行先试的机遇,能够为湖南省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提供政策建议和决策参考,也能为各类企业的产业转型、体制与机制完善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撑。

《经济》:研究院是如何设置低碳课程,用以研究低碳经济和培养低碳人才?是否有研究方向和案例?

周跃云:发展低碳经济,人才和知识是关键。作为一个战略性的全新领域,人才培养和知识普及刻不容缓。为了突破人才和知识的瓶颈,我们采取“外联内合,积极申报新专业,主动开展普识性培训”的策略。

对于课程设置,我们主要有三方面的考虑:一是低碳理论、低碳知识、低碳技术与工程等低碳专门课程的开设,满足低碳经济知识结构、能力与素质的基本要求。二是建筑与城市规划理论、设计原理与技术等城市规划与建设的专业课程的开设,满足规划专业知识结构、专业能力与素质的基本要求。三是特别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培养一批适应未来需要的具备建筑与城乡规划理论知识和专业基础的低碳技术、低碳工程和低碳管理的新型应用性专门人才。

另外我们计划在今年5月中旬,以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合作创建的“全球低碳城市联合研究中心”为平台,定期主办“城市低碳发展与两型社会建设”高级研讨班,广泛传播“低碳发展”新理念,力促城市经济发展方式快速转变。

在案例方面,我院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联合开展“我国主要城市低碳发展指数的创建与”项目;同时与株洲市两型办合作,进行“株洲市创建低碳示范城总体实施方案”编制。下一步,我们准备选取湖南省有典型意义的市、区(县),开展低碳生态示范区(县)、低碳生态示范城规划,编制低碳发展路线图,推动湖南省特别是长株潭城市群低碳经济的发展。

《经济》:研究院设置的低碳课程在全国开创了先河,课程在设置阶段是否遇到一定的困难?

周跃云:低碳技术与工程专业是新型战略性专业,申报这个专业的确可以说是开创了先河,至少在湖南是如此。在课程设置之初,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借鉴,只能根据已有的研究基础和师资力量来开设专业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一切可以说是在摸索中前行。另外低碳经济尤其是低碳技术方面的专业教师缺乏,我们通过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合作,采取整合内部师资力量培训上岗和外部多方聘请的方式解决困难,逐步培养建立一支稳定的教学与科研团队。在教材方面我们采取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和教师自己动手编写讲义等方式来逐步完善,将来要逐步引进、建设一批理论联系实际的低碳经济理论与技术的本科教材。

低碳经济对工程建设的要求篇7

[关键词]低碳经济;市政工程;施工管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迅速化,由于对相关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这就使在对资源进行开采的时候,往往无节制,并导致其供需之间的矛盾逐渐严重化。再加上环境污染现象逐渐趋于严重化,特别是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政建设过程中所引起的空气污染、噪音、扬尘等相关污染,也会对人们的居住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1]。由于市政工程所涉及的范围较广,其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资源消耗也会相应增多,这就需要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对低碳经济的相关理念进行贯彻。本文主要对低碳经济环境下,市政施工管理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低碳经济环境下市政施工中的问题

1.1能源的利用率低

低碳经济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对环境进行保护,并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其通过对资源以及能源的节约,从而使其利用的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根据有关调查资料表明,我国建筑行业在施工中产生的能源消耗,通常能够占总消耗量的28%,再加上建筑行业处于不断发展中,其产生的能源消耗也相应处于不断上升状态[2]。在对施工材料进行选择的时候,通常会受到环境、工艺等相关因素的影响,这就致使低碳材料,以及相关环保材料无法实现有效的应用,并对节能减排建设的实现产生制约。同时,市政项目作为政府所投资的公共项目,其在实际施工中,通常会产生相应的浪费现象。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在设计期间,由于设计方案缺乏合理性,不仅会致使成本的增加,而且在后期还会产生设计变更的问题,这就会对施工进度产生影响。(2)在实际施工的时候,由于缺乏对施工设备、相关材料的有效管理,就会出现设备闲置以及资源浪费等相关问题。

1.2环境污染问题

在碳排放较为严重的领域中,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其交通与相关建筑业均属于其主要的构成,在实际建设施工的时候,由于低碳理念无法进行彻底的贯彻,就会致使碳排放量相应上升。整个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不仅包括具体的施工区域,而且还包括在实际运输当中的排放,以及废弃物的排放等,其均属于施工中有关活动所产生的碳排放,并对低碳经济中的相关要求造成不良影响[3]。市政项目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不良的组织管理也会对环境的污染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就是指缺乏对环境实施保护的相关规范化的措施,并导致噪音、泥浆污染等相关环境污染问题的出现。再加上施工的实际操作中缺乏规范性,就会对其周边的环境造成污染,导致水土流失,废弃物污染等相关问题出现,不仅会对经济相关活动的有效开展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4]。除此之外,市政施工过程中想要实现低碳建设,还需要对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应用,而我国当前对低碳相关知识的普及较低,部分施工单位对低碳理念的应用较差,这就会对节能减排的有效发展产生制约,再加上我国对新技术缺乏相关的研发,这就使市政工程在实际施工中缺乏对低碳技术的有效投入,从而对低碳经济的有效发展产生制约。

2针对市政施工管理中问题的措施

2.1低碳施工方式的应用

市政工程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对低碳政策进行彻底的落实,主要就是在实际施工中尽可能选择性能较高,且低碳型的施工材料,以此确保低碳经济的相关要求得以有效贯彻落实。同时,在对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对低碳经济的相关要求进行充分的考虑,并依据建设的相关程序以及标准,以此使工程实现低碳化。根据市政项目进行建设的相关状况,需要对绿色低碳的有关施工方式进行充分的利用,通过对设备以及材料的管理进行不断强化,可以有效防止出现能源的较高消耗,以及效率较低等相关现象的出现。除此之外,在确保工程质量以及安全的基础上,还需要不断对低碳施工方式进行应用,通过对实际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扬尘、噪音等相关污染进行有效控制,能够有效确保“四节一环保”的实现,也就是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环境保护[5]。

2.2精细管理制定的应用

施工管理过程中实施精细化管理,能够有效确保工程质量的提高,并减少环境的污染,施工单位需要根据市政项目的具体状况,对精细化的管理制度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推行。其主要就是在常规的管理过程中,对管理手段进行深化的改革,并创建较为全面的管理模式。通过对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推行,不仅能够提高实际施工中的协调性,并确保低碳经济的落实,而且还能够使建设的效率得以有效提高。同时,在精细化的管理过程中,还能够对材料、设备、人员等进行更为全面的管理,以此确保市政项目能够在低碳的环境下进行施工建设,再加上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不规范操作进行严格控制,可以有效确保实际管理中的规范性以及科学性。除此之外,在实际施工的管理中,还需要对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充分利用,以此使施工的管理效率以及质量得以有效提高,最终促使市政项目实现低碳建设。

低碳经济对工程建设的要求篇8

关键词:低碳经济低碳企业文化建设

1.低碳经济与低碳经济理念导向下的企业文化的内涵

1.1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等因素的推动下产生的。“低碳”已成为人类发展的一个新理念。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以低排放、低污染、低能耗和高效率、高效益、高效能为基础,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能源利用的转型和经济的转型,达到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

1.2低碳经济视角下的企业文化

在低碳经济如火如荼的发展背景下,企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商机,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因此,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必须在企业文化中融入“低碳”理念,建设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低碳企业文化与“低碳理念”,使企业的生产、经营等都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树立低碳意识、低碳行为准则,并使得低碳思维成为企业文化的长期经营理念和核心价值观,使企业实现其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

2.低碳经济理念导向下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企业必须了解当代经济发展的背景,顺应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从低碳经济的角度出发,通过把企业文化纳入低碳经济的视角下进行企业文化的重新定位。

2.1低碳成为当前时代经济的主题

2012年我国一次能源总消耗折36.2亿吨标准煤,约占全球的21.3%,单位GDp能耗是国际的2倍,是发达国家的4倍。迅速发展的经济活动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工业增长仍然过度依赖物质资源的投入,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并未得到有效遏制。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未来将进一步研究开展低碳工业、低碳交通、低碳城镇、低碳产业试验园区、低碳社区、低碳商业的试点,研究扩大绿色产品消费的补贴政策。”因此,对企业来说,低碳经济的发展既是一次重大的挑战同时也是一次重要的机遇。未来企业势必要将低碳概念融入企业的经营管理和产品理念中,全面实现低碳战略。

2.2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是当前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和管理手段。如果企业能结合当前经济发展的背景,从低碳经济的角度来重新诠释企业文化,赋予企业文化全新的时代内涵,使企业结合当代经济热点从新的视角来理解和完善企业文化,在企业的经营决策、生产组织等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实现低碳化,那么企业将在竞争中保持持久的生命力,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3.低碳经济理念导向下的企业文化建设思路

3.1树立低碳经济理念,形成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

据估算,“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国家投资将达到2.3万亿元,高效节能技术与装备市场的占有率将由目前的5%提高到30%。走低碳发展之路,应对气候变化已是大势所趋。因此,企业要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加强相关的舆论宣传,建设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企业文化,在经营过程中把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企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探索有利于企业应对低碳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和政策措施,推动企业低碳转型,引导企业进行低碳生产和管理行为。

3.2塑造企业核心价值观,营造低碳企业文化氛围

低碳背景下,企业要树立的价值观就是“低碳”,将“低碳”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进行大力宣传,落实到制度中,融入到企业的日常运作中去,营造氛围,使员工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去适应和认可。在低碳企业文化的引导下,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进行绿色企业的建设渗透到员工的日常行为中,使企业的每个员工都能够形成低碳意识,并作为自身行为的规范,从而使低碳理念得到确立,低碳化生产、生活方式得到深化。

3.3以满足消费者低碳需求为导向,推进技术创新生产绿色产品

低碳企业文化应关注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一方面,要改变以前的生产和管理的模式和理念,改革工艺,实行低碳环保的生产方式,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降低能源消耗,在企业的产品设计、外包装等方面体现绿色环保和低碳经济思想,了解消费者需求,不断对产品推陈出新。另一方面,低碳经济的实施要求企业以此来降低碳排放。企业利用低碳经济作为发展的契机,根据国家相关标准,结合企业实际制定企业的产品标准,大力开发和生产适合消费者需求的具有“绿色环保”的绿色产品。

3.4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引入低碳竞争合作新观念。

低碳企业文化要求企业生产履行其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企业不仅要对赢利负责,而且要对环境负责,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在低碳经济的视角下,企业通过推广和宣传新技术、新材料,开发绿色环保产品,减少企业对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社会公众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从而可以使社会公众对企业有更多的认同感,提升企业的赢利水平。

参考文献:

[1]宁小勇.低碳企业文化与品牌竞争力[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2]向重樵.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企业文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3]章喜为;涂曦.论低碳理念导向下的企业文化建设[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11)

[4]任旭萍.“低碳”背景下企业文化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山西:山西大学,2011

[5]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低碳经济培训教程[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11

低碳经济对工程建设的要求篇9

(一)提高军费管理效益的需要当前,我军正处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加速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需求与军费供应相对不足的矛盾将长期存在。目前军费管理重点解决战备训练,官兵生活所需,这就要求军费管理做到充分利用,按标准严格执行,避免重复建设和购置。为了提高军费管理效益,必须更新理财理念,引入新的管理方法。将低碳理念应用于军费管理中,有利于加强军队资产管理,缓解军费供需矛盾,提高军费使用效益,推动军队现代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二)适应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党和国家领导人不止一次指出“必须大力加强科学管理,切实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不断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质量和效益,走出一条投入较少、管理效益高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建设化道路”。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经济发展和人口、环境、资源的矛盾日益加深。建设节约型社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以为中心的党中央站在时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军队建设中实施低碳管理既能保证战斗力的可持续性,而且低碳管理所倡导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的应用可以有效节约军费,提高军费使用效益。

二、低碳下我军工程投资管理存在问题

近几年来,军队工程建设发展迅猛,在这些建设任务中,如何加强工程投资管理,合理确定造价,有效控制投资,确保建设资金的有效利用,成为单位后勤部门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一)可行性研究缺乏低碳分析目前的可行性研究是从经济、技术、社会等几个方面对项目建设可行性、合理性和必要性进行科学分析和系统论证,并提出结论性意见作为项目决策重要依据的工作过程。但在实际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中只是把环境影响评价通过影响建设项目投资额作用于建设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再者可行性研究过程中环境成本效益分析基本缺失,忽略了项目运行期间由于环境影响产生的成本费用;甚至有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只是流于形式,为了顺利通过立项有意压低规模和投资额,内容和数据不实,使项目建设存在隐患。(二)缺乏低碳设计指标根据数据统计,设计费虽然占工程建设全寿命周期总投资额不到1%,但如果决策正确,它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将达到75%以上。这就足以说明,一个好的工程设计有利于有效进行工程投资管理,降低工程成本。目前,军队还没有明确的限额设计规定,这就使得在设计阶段,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没有相应的经济责任,不会从成本角度,更不会从低碳角度去考虑工程设计,缺乏低碳设计指标;有些单位缺乏精品意识,只求工程量和安全性,人为增加安全系数,出现铺张浪费现象;设计结构,平面布置不够合理,致使设计变更增加工程成本,这些人为因素造成的投资管理不合理,都是不符合低碳管理理念的。(三)施工过程控制不严造成环境污染在军队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或多或少的存在重视工程质量、进度、成本控制等方面问题,而对施工现场的环境影响不能给予同等程度的对待。对于工程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主要包括噪声,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施工过程中噪声污染主要是各种机械产生的噪声,这是也是施工过程中反映较多污染问题;施工中的固体废物主要是废弃的建筑材料、废弃土方、废弃泥浆液及生活垃圾等废渣。目前许多军队工程项目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都出现超标现象,严重影响生态效益,对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原因分析

(一)建设单位对环境效益不够重视军队工程建设的资金是由建设单位向上级申请,总部审核后下拨的。与地方工程项目投资资金管理上有很大的差异。相比地方工程,军队工程项目的军事意义要大于其经济意义,这就使得我们有些单位搞工程,建项目不是以科学的论证为依据,而是片面的追求“政绩建设”和“门面工程”,造成很多的重复建设和铺张浪费;有些建设单位对建设项目不够重视,表现在并没有对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设计品质和施工质量,不能有效降低设计成本和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二)官兵低碳意识欠缺早先低碳意识淡薄的现象在军队人员内部是普遍存在的,随着近些年国家对低碳理念的推广,多数人对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意义有较高的认知度和认同感,观念上持积极态度,但大多数不能做到“知行合一”,对于节能减排,落实低碳管理大多也是一种被动心理,缺乏主动性。军队工程建设项目中,由于建设单位低碳意识的缺乏,投资管理不能从工程建设全寿命周期进行考虑,只是追求短期目标,造成工程成本失控;低碳理念没有完全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在办公过程中,用水、用电以及办公用品的消耗上造成很多浪费;就施工、设计人员来讲,没有低碳环保的意识,就不能进行低碳设计和节约施工,忽视了其中的隐形成本和再次投资问题,很容易出现基本建设费超支现象。

四、小结

低碳经济对工程建设的要求篇10

关键词:低碳经济;环境保护;低碳技术

当今世界,我们的环境正面临着许多严峻的问题,比如气候变暖,空气和水资源污染,以及对自然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低碳经济的概念应运而生,低碳环保已经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共识,这就充分体现了人类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关注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生态需求。

一、环境保护和低碳经济的关系

低碳经济这一概念的首次提出是在2003年,尼古拉斯·斯特恩向英国政府提交《气候变化的经济学:斯特恩报告》,从气候学的角度对当前经济进行分析,并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可见,低碳经济的概念就是由于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而产生的。

国际社会对于温室气体减排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催生了时下逐渐流行的低碳经济概念。自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发表以来,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发展低碳经济逐步成为一些国家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2008年的世界环境日主题确定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更加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以应对碳基能源对于气候变暖影响为基本要求,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低碳经济的实质在于提升能效技术、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这是从高碳能源时代向低碳能源时代演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二、我国低碳经济建设中的问题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本国的低碳产业和相关技术。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在低碳领域取得了一定成就,发展中国家也开始推进低碳经济建设。总体来说,我国的低碳经济仍处于起步阶段,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在低碳经济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

1.能源消耗持续增加

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工业化进程中,稳定与发展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首要任务。而能源的持续供应与消费是经济发展的必需推动力。能源、钢铁、汽车、交通、建材、化工等六大高耗能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的高碳经济状态仍然比较突出和明显。由于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将同时并进,这就必然导致能源消耗快速增长。而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间内,传统的化工能源仍然占据主体地位,对化工能源的持续消费,必然会带来碳排放物的相应增加,这是与低碳经济的内在发展要求冲突的。

2.我国的资源储备决定了碳的高排放量

作为一个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我国煤炭的比重占70%以上,而在各种能源中,煤炭含有最高的碳含量,因此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数量也相对较高,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30%以上。虽然我国已经开始研究并开发出可再生能源以及各种清洁能源,但在短期内依然难以完全替代传统能源,我国以煤炭等燃料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发生根本改变。

3.产业结构阻碍低碳经济发展

目前我国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为1:5:4,第二产业仍然是主体产业,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我国在国际贸易分工中的地位决定的,而我国目前又处于以高能耗为特征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世界大部分产业链低端产品都是在我国制造完成的,这就决定了我国需要消耗大量基础原材料,即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而工业生产技术的相对落后又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高碳经济特征。总之,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产生了严重的阻滞效应。

4.低碳技术水平低下

低碳技术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和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0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指出,中国实现未来低碳产业的目标,至少需要60种骨干技术支持,其中有42种是中国目前没有掌握的核心技术。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在低碳领域的整体技术水平还存在严重的落后性。低碳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其先进与否,直接决定着低碳经济建设与发展能否成功。

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应对措施

1.加快产业结构改革

我国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工业所占比重过大在所难免,但是在经济建设过程中不能一味偏向工业的发展规模,而忽视了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我国在建设低碳社会的过程中,应该从国家战略的高度统筹规划,积极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制定完善的产业结构升级和改造计划。

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既然我国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以煤炭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耗方式难以改变,那么要想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就只能通过提高单位能源的利用效率来实现。比如通过政府补贴、税费减免等方式鼓励企业引进先进高效生产设备;制定严格的能效标识制度和能效准入制度,鼓励和规范家电、建筑等行业的能源高效利用;以价格为杠杆,逐步推行阶梯能源定价,从消费者一方入手做到节约能源;加快低碳节能技术的研发和引进,并尽快投入到实际生产过程中,从而实现低碳生产。

3.加强低碳技术的研究与创新

我国低碳技术还不是很发达,可以加强与其他发达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引进提高能效的技术、先进的节能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等推动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另外,政府还应该鼓励支持低碳技术的自主研发以及对引进的技术进行二次创新,使我国在低碳技术领域拥有自己的技术特色从而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总之,发展低碳经济既是全球环境使然,也是我国实现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面对低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我们应该结合实际,合理改善产业结构以及提高低碳技术等逐步提高我国在低碳领域的竞争力,从而健康快速的发展低碳经济。

参考文献:

[1]洪大用.中国低碳社会建设初论[m].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