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的感受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03:24

科技创新的感受篇1

大家好!我是×号选手。我说课的题目是《搭建起创新的桥梁》,选自山东教育出版社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第四单元第九课《走创新之路》第二框。下面我就从设计理念,教材与学情,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说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向各位评委老师说说我是如何进行《搭建起创新的桥梁》的教学设计的。

一、说设计理念

体验是最真实、最感性的一种内心感觉,它能内化学生的道德认知,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引发学生的道德行为,使知、情、意、行在品德形成过程中成为和谐的整体,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体验的良好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让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学习,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这是我设计《搭建起创新的桥梁》这一教学内容所要遵循的理念。为让学生切实体验、感受创新的神奇,落实设计理念,我通过创设情境、组织活动动手制作等环节来引发、增强和拓宽学生的体验。

二、说教材与学情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内容明确规定:了解我国在科技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感受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从这一课程标准出发,本单元的第八课第一框《感受现代科技》主要强调科技的发展和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以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第九课第二框《搭建起创新的桥梁》是第四单元《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里》的最后一框,这一单元在全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作用,而且为九年级学习科教兴国战略奠定基础。而本框是这一单元的落脚点,足见其重要性,又为后面九年级科教兴国战略的学习做了铺垫,为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提供了情感支持和行为指导,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学情:青少年学生对现代科技有着浓厚的兴趣,具有较强烈的探究欲。而目前,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创新能力还存在较大差距。所以,我国必须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青少年要承担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任,就必须从小培养创新意识、掌握创新的方法,所以学习本课十分重要。

三、说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体验、感受创新,让学生在感受和体验的过程中形成能力和掌握知识。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最大限度地发掘自身的创造潜能。

能力目标:学生提高善于观察、展开想像、敢于质疑与求异、创新学习、勇于实践等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和掌握创新的一般方法有善于观察、开发想象力、求异思维、创新学习、勇于实践。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创新的一般方法。

依据:本课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培养创新的一般方法,主要让学生体验、感受科技的神奇,而科技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学生能够而且是最为直接的感受。

教学难点: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因为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感受科技神奇的同时,也要让他们明白科技创造并不神秘,也并非高不可攀,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去思考,掌握一定的方法,也可以成为科技创造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

(1)本课的教学方法是体验法和探究法。为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我将以引导学生体验探究为主,采用活动的形式实施教学。

(2)教学手段:借助电脑等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法:

自主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对创新方法的学习,学会主动探究、获取知识,让他们在掌握创新的一般方法的同时,享受收获的快乐。

情感体验法:让学生带着对社会生活的体验进入课堂,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感受创新的魅力,从而进一步培养创新精神。

五、说教学过程

为完成本节教学目标,我安排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出示图片2011年8月7日刚刚结束的“第26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图片,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感受科技创新的力量,学生谈启示。这一环节的目的是激发求知欲,导入新课。

第二环节:学习新知、快乐收获

首先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内容,对教材有一个初步的感知,为进一步学习探究做好铺垫。

活动一:观察思考、合作探究

设计理念是: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创设动画情境“牛顿与万有引力定律”,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方法,动脑思考问题,思考归纳出创新的一般方法有:善于观察、展开想象、求异思维等。

活动二:活动探究、勇于实践

小游戏:激发你的思维——用6根火柴棒,搭出四个三角形。

设计理念是:根据课程标准:“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走

好创新之路”的内容,通过自主学习等方法,使学生懂得:创新离不开科学文化知识的积累。要正确处理创新与知识积累的关系,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会创新学习,为创新奠定知识基础。创新离不开实践,创新的最终目还是为了实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发明、小制作等活动,在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

第三环节:知识梳理、练习巩固

设计理念:让学生系统掌握创新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总结、归纳问题等能力。

通过有梯度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创新的一般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第四环节:走进生活、学以致用

设计理念:通过学生的体验、参与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活动一: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创新学习方法,制定出具体的适合自己的创新计划

活动二:展开想象的翅膀

展开你想象的翅膀,设想在家庭、学校的生活、学习用品中:

(1)你认为哪些方面可以改进?

(2)说一说这一创新的构思。

第五环节:总结本课(用自创的《创新之歌》)作总结,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歌词:创新、创新,民族进步的魂,国家要富强,人民要富裕,靠的是创新;

创新、创新,国家不竭的劲,民族要团结,国家要统一,靠的是创新;

创新、创新,创新路上,有你有我,要把国家振兴作为己任;

创新、创新,要把国家振兴作为己任。

科技创新的感受篇2

关键词:自我效能科技创新职校生

一、自我效能感的基本理论

1.自我效能理论的内涵及本质

自我效能理论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关于行为技能或知识的获得过程”与“关于行为反应的产出或表现过程”的中介过程的理论阐释。自我效能是个人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操作行为的期望。是人们对自己是否具有在从事和完成某项活动过程中达到指定操作表现目的能力的判断。这与一个人具有的技能水平无关,而与对一个人具有的技能可以做什么的判断有关。自我效能感是一种对自我生成能力的知觉,它与“习得无助感”(senseoflearnedhelpless)形成截然的对照。自我效能感促使诸如认知的、社会的和行为的技能转化为实际操作的能力,并用其生成的能力调节技能的实施,有效的行为操作需要技能与自我效能的协同作用才能实现。感知的自我效能内化到价值系统就成为自我效能信念,即有关自己能力判断的认知取向。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信念有近似认知的、动机的及情感的功能,都是人类行为操作中的强大力量,它在控制与调节行为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2.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

班杜拉(1986)及其他一些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取决于以下四种因素。一是替代性经验。个体通过对他人行为的观察,模仿以后获得的间接经验是自我效能感产生的重要来源。如果一个人看到他的榜样遭受到失败,特别是付出很多努力以后的失败,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就会随之降低。如果情况相反的话,榜样的成功则会极大促进个体自我效能感提高,尤其当个体与榜样的情况相近时。同时,当个体对自己在某方面的能力没有确定的判断依据时,这种来自于榜样的间接经验影响力将是非常大的。二是个体的成败经验。因为一个人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是通过自己实践直接得到的,因此一般会对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产生最大化影响。通常来说,经常反复的失败会使个体情绪沮丧,从而导致自我效能感降低,而成功的经验则会使个体自我认知提高,从而促进自我效能感提高。不断的失败或成功带来的体验及经验会使人体逐步建立起比较稳定的自我效能感。三是情绪和生理状态。和谐淡定的情绪和健康的身心反应对个体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大有帮助。反之,一个人长期紧张、忧虑、疲劳、烦恼和不良的身心反应都会带来情绪低落,从而导致降低个体自我效能感。四是言语劝导。言语劝导就是说服人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好事情,这种方法被广泛地使用。言语劝导要取得很好的价值,关键在于看它能不能切合实际,如果言语劝导是在有着直接经验或者替代性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话,那么效果就会显得更好。而空洞的言语,特别那种缺乏事实依据的劝导作用不大,很难提升自我效能感,同时言语劝说效果和受劝说者的自身条件相关,如他的身份、专业和地位等因素。

二、职校生科技创新的必要性

1.科技创新的内涵

1912年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了“创新”概念,熊彼特把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称之为创新,也就是把以前没有过的生产条件和生产要素融合起来构成一种新的生产体系。在他看来,实现科技创新,引进新组合是企业家也就是资本主义“灵魂”的职能所在。经济要不断发展,资本就要不断实现新组合,资本主义就是这种“经济变动的一种形式或方法”,即所谓“不断地从内部革新经济结构”的“一种创造性的破坏过程”。因此,创新是“一种新知识或技术在人类生产中的应用并使生产力获得结构性改变的过程”,创新包括“知识和技术性变化的创新及非技术性变化的创新”。科技创新能力指主体在科学思想指引下,把科学理论和方法运用于实践,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取得开创性成果的能力。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多层次、综合的概念,按照主体角度划分,科技创新能力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个体科技创新能力,二是组织科技创新能力,三是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本文从职校生个体创新能力培养这个角度加以论述。

2.职校生科技创新教育的必要性

创新是民族发展的灵魂。职校生作为中国劳动者的中坚力量,必将承担着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职业教育得到长足发展,然而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变化,为国家综合国力提高提供新时代的高素质基层劳动者,科技创新教育已成为职业教育不可避免的重要任务,职业教育要更好地开发职校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首先,广大中职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的成型期,年龄介于17~20岁,正是人生价值观、世界观形成时期,同时是思维最为敏捷的时期,这个时期学生的创造力是无限的,要求职业教育工作者抓住这个黄金时期,对职校生进行科技创新教育,教师如果能进行合理的创新教学,把创新能力融入平常学习当中,必然会使学生掌握相关专业技能,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兴趣,提升个体科技创新能力,学生一定会终生受益。其次,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职校生在我国学生中的比例越来越高,而众多职校学生在毕业之后将成为工厂或企业中一线的操作工等。在此类工作中,如果工人能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及降低劳动强度,如果职校生具备了适当的创新能力,在其以后工作当中,就可以把这种能力用于工作中的创新,这样既可以减轻个体的劳动强度,提高收入水平,同时又可以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大的利益,这样可以通过一线工人的科技创新促进企业集约化发展,从而促进整个社会良性发展。最后,大部分职校生在毕业之后不会像普通中学生那样继续求学深造,而是很快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他们是国家经济建设的基层力量,也是促进国家发展的主力军,而职校生到劳动主力军的转变时间是不长的,一般在3~5年之间,所以职校生的创新教育时间紧迫,因此必须尽快实施。

三、自我效能感在科技创新教育中的应用

自我效能感在学习中的作用越来越为教育界重视,该理论是学习动机理论的一次重要发展,其对职校生的科技创新教育提供了有益启示,在职校生中开展科技创业教育要遵循职校生自身特点的原则和方法。

1.基本原则

首先要遵循主体性原则。主体性是当代教育的显著特征,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发展是科技创新教育成功的保证。当个人主体性思想得到确立,个体对教育的认知就提升了很高层次,从过去服从、被动适应转变为自主、超越的境界,教学管理不再是一种呆板的约束行为,而是帮助个体积极探索、认识、发展的手段。个体的积极探索正是科技创新的基本动力,因此主体性原则运用得当可以很大程度激发职校生科技创新能力。其次是个性化原则。对于职校生的科技创新教育,个性化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个性化是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方面,科技创新教育中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和个性自由发展,是一种较新的教育模式。该模式以尊重差异为前提,引导个体独特性发展,同时为个体提供多样化选择和资源。个性化教育原则主要体现在因人施教、课程体系特色化、教学管理差异化等方面。最后是开放性原则。在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开放性原则是重要的,只有开放,才能使本系统与外界进行有效的能量、信息、物质等各类因素交换,从而促进职校生科技创新能力发展。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当中运用开放性原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要把具有时代特点和创新特点的成果反映在教学内容里;二是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方法,实现方法科学化和优化;三是特别重视学生的个性特点,发展个性特长。

2.基本方法

首先要创造出能使学生感到成功的条件,过去学习实践经验是个体自我效能感产生的主要基础,过去经常成功的经验会增强学生以后学习的信心;职校生在过去经历中会有很多失败阴影,因此对自我效能感的体验是比较低的,因此对科技创新缺乏足够信心,所以科技创新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创造各种条件,循序渐进地提高难度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体验成功,通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分步骤学习,一步步取得成功,积小成功为大成功提高职校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增强科技创新教学效果。其次提供积极的反馈与评价,人是通过社会对自己的评价认知自己的。积极的社会评论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在科技创新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对学生的不足之处予以纠正,另一方面对学生的进步给予表扬,不断强化他们对成功的感受。当学生完成创新任务时,教师公开表扬,为学生提供积极反馈。不要轻易否定那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这样只会导致信心进一步丧失,降低自我效能感。即便分析失败的原因时,也应采用鼓励性语言,而不是简单的训斥,有助于学生树立信心。再次充分发挥榜样作用,科技创新教学中榜样的作用是很大的,包括教学教师和创新能力较强的学生。科技创新教学中,教师如能通过努力做出很好的科研结果,无疑是对整个集团的巨大鼓励。榜样的成功可以更好地促使其他同学完成任务,自我效能感得到加强。除此之外,为了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在科技创新教学分组时可采用差异搭配的方法。即根据学生不同特性,将性别、学习成绩、创新能力、性格等不同学生分在一起。科技创新能力强的学生自然会成为同一小组内的榜样,其他组员看到有可比性的同组成员的成功示范后,就会减少心理障碍,有助于自我效能感增强。最后帮助职校生建立积极乐观的情绪,个体内在的学习动机和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被严重束缚。职校生本来在学习上成功经验并不多,缺少积极乐观的情绪,职校生积极乐观的情绪需要多方面努力,诸如在任务设置、教学方式方法上、教师的个人修养及班主任等思想工作者的引导上,加强职校生对学习、对科技创新抱有积极乐观的情绪,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自我效能感在科技创新教学中的作用。

四、结语

科技创新的感受篇3

随着媒体传播形态的转变,受众的文化诉求需要科学传播不断提升其艺术性和思想性,深入挖掘科学信息与内容中的思想理念与文化内涵。现代科学传播并不是一种单纯知识性的传播活动,而是一个通过科学传播主体对科学内容的解读与延伸,复合思想理念、艺术价值、娱乐效果等文化属性的传播过程。旧金山探索宫的创建者弗兰克•奥本海默在20世纪60年代已经提出,一个博物馆型的科学中心,其中的展品和演示,除了教育目的以外,还应具有艺术魅力〔1〕。多种艺术形式如建筑艺术、环境空间设计、造型艺术等在科技馆建设中的运用,使得科技馆以及科学展示设计成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创作过程。随着展示材料与工具的不断创新,用来进行科学传播的艺术形式也更为新颖并更加多元。艺术性的创作特征,可以营造出良好的科学传播氛围,使科学传播成为一个能够增长科学知识,激发科学兴趣并可以享受科学、赏心悦目的美感体验过程。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引发了展示方式的颠覆性变革,而新媒体艺术作为一种展示手段逐渐成为各类公共空间与场馆展示中的必要组成部分〔2〕。在科学传播中,新型展示技术的引入与运用并不是简单的技术层面问题,而是一种具有审美意义的艺术创作。随着新媒体艺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非艺术领域尤其是公共展示领域之中,新媒体艺术与科技馆这两个各具科学与艺术双重属性的领域碰撞在一起,形成一种类似于“全媒体、全艺术〔3〕展示”的科学传播整体环境。然而在科学传播的特殊范畴内,新媒体艺术的引入与运用固然具有一定优势,也并不能因此忽略其相应劣势。另一方面,无论新媒体艺术的展示效果如何,它也只是进行科学传播一个媒介、一种手段,其设计创作需要与整体科学传播环境相互协调,以科学启蒙与科学内容传播为最终要求与目的。

1从新媒体艺术到新媒体艺术展示

对于新媒体艺术,至今没有一个明确且统一的定义。新媒体艺术理论先驱罗伊•阿斯科特(Royascott)认为:“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为连结性与互动性。了解新媒体艺术创作需要经过五个阶段:连结、融入、互动、转化、出现。你首先必须连结,并全身融入其中(而非仅仅在远距离观看),与系统和他人产生互动,这将导致作品以及你的意识产生转化,最后会出现全新的影像、关系、思维与经验〔4〕。”如果将这个过程放到公共展示领域中加以推演,可以将其描述为一种多重感官体验所带来的展示内容个人再加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播主体利用多种手段,从视觉、听觉、触觉、想象、心理等各种渠道影响观者的感官,不仅仅是冷硬的知识性接受,而是通过深度的感知与体验,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综合看来,新媒体艺术主要可以分为网络艺术、虚拟现实、机器人、装置艺术、人工生命艺术(基因与生物艺术)、数字艺术和多媒体艺术这几种形式〔5〕,但更多时候它们是以一种交叉的、复合的状态而存在的。科学传播中的新媒体艺术,不再是艺术创作的主体,而是展示内容的载体与媒介,有时甚至是部分的媒介。相对于在纯艺术创作中对艺术家情感、观念、态度的主观性表达,科学传播中的新媒体艺术实质上是一种展示、传播的艺术手段。虽然有了相对受限的表达内容(科学内容),但作为展示的新媒体艺术与艺术品一样,依然是创作者使用多种艺术手法对其精神内涵与理念的一种传达。

新媒体艺术作为一种展示、传播载体,以计算机多媒体、传感、显示等新媒体技术为基础,以科学展品、环境空间构建、科学表演、特效影院等不同形式存在于多种科学传播活动中。科学传播特别是科学展示的传统方式包括实物展示、图文版展示、视频展示、模型展示等,新媒体艺术作为一种新型展示方式,既具有与传统方式无差别的展示特征,也具有相对于传统方式的展示优势及局限性。以科技馆展示为例,互动性和娱乐性是新媒体艺术展示与科学传播可以融合的无差别特征,只能说不同展示手段的互动方式不同,而不能单纯对比哪一种展示的互动和娱乐功能更强。新媒体艺术展示与传统展示有各自适合的传播内容,只是传播途径不同,效果可谓殊途同归。从新媒体艺术所带来的数字化展示来说,从传播的内容建构上具有一定的展示优势。一是可以扩大科学内容的信息量,减少实体空间及成本;二是虚拟效果及情景可以展示更多抽象的或者无法用模型、实物完整展示的内容,包括数字模型的创作和历史场景的再现。同时,新媒体艺术在科学传播中的引入与运用,能够带给受众一种全方位多感官的“沉浸式”体验。

相较于绘画、造型等传统艺术形式的单一式感官体验,“沉浸式”体验使参观者由原来的一种知觉感受变为多种感官全方位的同时互动。多元的知觉体验根据参观者自身变量的不同互相作用产生综合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又与展示环境交互,创造出属于参观者的唯一“展示内容”,于是一种“传播内容和结果的不确定性”就产生了。在这个过程中,传播主体与受众间的单向传递过程转化为一种交互型接受过程,传播者和观者间的情感交流和传递过程变得清晰起来。与展示优势相对,新媒体艺术用于科学传播也存在着一些“不耐受”的局限性。首先,是科学传播内容上的不耐受,新媒体艺术方式并不适用于所有科学内容的展示,虽然有利于信息量大、抽象、情景再现类内容的传播,但在某些基础研究领域,传统展示方式更能进行直观展示与有效传播。其次是展示形式上的不耐受,新媒体艺术作为展示方式,具有较高的互动参与性及计算机设计基础,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容易出现工作障碍。同时,新媒体艺术展示装置大多操作界面较为复杂,对于第一次参观的观众,特别是儿童及老年观众来说,容易产生无法正确参观展品甚至中途放弃的现象。最后,是传播效果上的不耐受,“沉浸式”体验固然有强大的传播效果,但也正因为新媒体艺术展示所带来的视觉效果及互动操作感较为突出,有时会使观众产生一种形式上体验等于内容体验的错觉,从而忽视了传播主体所传达的科学内容及理念。

2科学传播中的新媒体艺术

科学传播中的新媒体艺术,既区别于普通的新媒体艺术作品,又区别于科学传播中的传统艺术展示方式。科学传播的首要基础是科学性,一是展示内容的科学性,二是展示形式的科学性。简单的说就是用科学的方法传播科学的内容。作为科学内容的展示,新媒体艺术不再如其他领域中一样是展示的主体,很多时候要与实物展示、模型模拟、场景复原等传统展示方式配合协作,形成每个科学内容的传播整体。新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一样,其本质仍旧是艺术家的主观思想、态度及情感的宣泄与表达。而作为科学展示的新媒体艺术,科学传播的功能确定了需要展示的客观内容,直接的艺术表达需要转变为间接的具有科学知识性的“命题式”创作。虽然不能直接进行主观表达,但不可否认作为展示方式的新媒体艺术仍具有极高的艺术创作价值。从内容的选取创意、路线安排,到脚本设计、表现形式、视觉效果等所有创作部分,都能体现出创作者的主观影响与艺术创造力。进行科学传播的新媒体艺术,不但在传播内容上具有科学性,而且在其艺术表现上也会显露出一定的科学元素,也可以说具有一种科学隐喻。比如装置的造型、色彩的选择等各类艺术元素的呈现,都会与其他环境中的新媒体艺术区别开来。#p#分页标题#e#

科学传播赋予新媒体艺术不同表现的第二点是趣味性。科学展示及科技馆展示的趣味性特点,来自其非正式科学教育与启蒙的最终要求,这使得科技馆成为以儿童与青少年为受众主体的公共场所。所以科技馆中的艺术设计,需要细心考量主体受众群———儿童与青少年的心理诉求,新媒体艺术也不例外。无论是造型、灯光、互动游戏剧情、卡通形象设计,画外音朗读音调语气和脚本、影像内容的故事主线,以及整体空间的流动性与引导性等,都需要以容易吸引受众的注意,激发其继续探究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创作导向。科学传播选择新媒体艺术,一方面是因为其强大的展示优势,而另一方面,也暴露了现代社会对于新技术的依赖和盲从。计算机程序编制、声光影电的投放、数字内容的录制与创作,对于同一科学内容而言,新媒体艺术展示方式在形式上远比传统展示方式的创作要来得快速与“简单”。快速消费时代,从世博会到科技馆,似乎也都“高效”起来。强烈感官效果的制造、大量内容信息的囊括、自带互动参与的操作模式,新媒体艺术展示方式使得科学传播在完成氛围创造、内容传播、提高互动体验这三个任务上看起来“轻松”许多,甚至成为一些创作者心目中“多快好省”的不二选择。与此同时,富有人文气息与情感的内容设计与代表制作水平和创意的模型创作正在逐渐减少,或许有一天科学传播者们将突然发现,在提出展示内容后,新媒体技术将是能够使用并有能力完成的唯一工具。

新媒体艺术用于科学传播,可以轻易的创造出“互动”的效果,而在这背后,创作者们则需要思考,科学传播真正需要的是怎样的互动?难道仅仅是“手指”或“身体”的参与,就可以说完成了“互动”的目的吗?事实上,科学传播需要的互动是深层次的、是充满人性与情感的,是思想与文化价值的撞击与传递,而不是简单利用新媒体交互技术完成的物理性互动。为了互动而互动的科学传播设计,只见新媒体而不见艺术,只见物质材料而不见情感,创造出的也只能是一个有武无侠、有形无神的科学传播作品。

3文化视角下的新媒体艺术运用

科学传播中的新媒体艺术运用,既是一个科学传播设计过程,同时又是一个完整的新媒体艺术创作过程。纵观以科学展示为代表的科学传播,其第一层基本要求是知识性———即实现信息(传播)功能;第二层要求是要满足趣味性和互动性———达到娱乐功能;其更高层次的文化需求则是要具有艺术性———也就是满足审美功能。然而科学传播的最终目标,并不仅仅是知识的吸收与学习,更重要的是对创造力和兴趣的激发,甚至是一种启蒙。技术的堆砌并不能满足受众对于科学传播的文化要求,更不利于实现科学教育与启蒙这个传播内核。利用多种媒介建立“参与体验型”科学博物馆的观念,美国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学家弗兰克•奥本海默在1968年就已经提出了。他认为用科学博物馆进行教育的核心是尊重人以及人的创造精神,要为观众提供一个可以参与、主动发现问题的环境,使参观者能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观察、思维、触觉等多重感官体验,自己动手学习知识〔6〕。奥本海默的理论被视为世界博物馆型“科学中心”建设的基本原理,他自己也用“旧金山探索宫”的成功验证了这一理念。如此看来,早在没有新媒体艺术这种具有“沉浸感”展示方式的1968年,使用最基础的展示方式与艺术表达就能够完成科技馆建设的核心目的。那么在拥有丰富展示材料和内容的今天,我们又该如何达到科学传播的初衷?在一个科学传播的整体之中,新媒体艺术的创作,需要真正具有“创造力”的策划和设计,需要在“信息、娱乐、审美”这三个文化要求的基础上不断研究与创新,以观众的参与和情感体验为科学展示策划设计的基础,在创作的每一个环节中都真正体现出“尊重人的创造精神、以观众的参与和情感体验为基础”的根本宗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的不断进步,公众对于科学传播的文化属性需求日益提高。冰冷、枯燥,缺少文化内涵的信息、技术堆砌型或者纯粹娱乐型的科学传播设计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受众的文化审美诉求,在新媒体艺术的运用中,必须不断提高、整合其文化属性,形成兼具“科学气质”与“艺术品味”的特殊媒介。

中国文物研究所的刘爱河老师提出,现代博物馆陈列设计这种特殊的艺术传播行为注重的是精神性的传达,材料媒介以及语言符号不过是设计者的思想、理念的外化形式〔7〕。笔者同意这个说法,并且认为奥本海默提到的“尊重人以及人的创造精神”,在科技馆展示以及科学传播过程中具有双重的指向意义。在科学传播运用新媒体艺术的基本要求是尊重“两个人及他们的创造精神”,第一个“人”是科学展示的设计策划者,第二个“人”是所有可能的参观者,这两个“人”分别代表了科学传播过程中的主体和受众。尊重第二个“人”即受众,实际上也是对科学传播主体提出的要求,每一个展项与空间的设计,都需要由受众的角度出发,考量受众的情感体验及心理诉求。不是为了展示而展示,是因为观众的需要而进行传播、教育与兴趣激发。从这点也可以看出,受众意识是科学展示设计团队进行创作的基础与前提。其次,尊重科学传播主体和他们的创造精神,这要求传播主体首先是科学内容内在价值、科学教育理念的表达者,而不仅仅是外在工具的使用者。新媒体艺术展示方式固然能够轻易创造出一个具有沉浸感的展示空间,但其本质仍是一种展示手段与材料。

“21世纪的博物馆应被看作是一个体验生活、历史与文化的地方,是一个通过展示其拥有的展示材料而进行教育的地方。而一个博物馆如果仅仅成为自豪地显示自己所拥有的展示材料的地方,那么它也就没有完成自己的使命〔8〕。”科学传播更是如此。科学传播主体需要根据不同传播内容选择合适的传播媒介,通过对科学历史的再现以及自身对科学文化的解读,用科学展示的方式引起受众与展示间的情感共鸣,从而达到传播主体与受体间关于文化记忆的情感共鸣,完成由人到“物”,再由“物”到人的文化内涵传递。波兹曼认为媒介即隐喻,其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指导了人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介入却往往不为人所注意〔9〕。同样的,在新媒体和新媒体艺术越来越多地站在科学传播舞台之时,我们需要警惕这些潜移默化不动声色而来的文化“占领”。受众的思维方法将随着展示媒介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结果,多感官刺激的“沉浸式”体验将继续消磨现代社会中本就不再充足的理性与耐心。然而,新媒介的力量不是绝对而是相对的,外在符号不会完全代替内在精神,文化与情感的传递也不会全部被所使用的媒介所掩埋。对于“新媒介的隐喻力量”,我们需要的态度是不漠视、不仰视。新媒介所带来的思维方式变革,并不会抹杀所有人的思考和反思,它既然可以被人的思考所“洞察”,也就有由“能动性”来加以导向和利用的可能。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而最后会将最高级加载在哪一个形容词之前,则取决于人的思考和选择。#p#分页标题#e#

科技创新的感受篇4

关键词:科技人员;创新意愿;影响因素;计划行为理论;扎根理论

中图分类号:C9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92(2013)04-0058-06

1.引言

在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创新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要素,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然而我国企业层面的创新状况并不理想。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科学技术产业记分牌2011》显示,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仍低于该组织国家企业的水平。如同企业创新是国家创新的基础一样,个体创新是组织创新的基础与起点,组织为了实现其目标就必须依靠员工来创新他们的工作流程、方法和手段。因此,“如何激发员工创新”是当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目前对个体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行为表现上,而对引发行为表现的主体内心意愿则关注不够。研究表明,员工的创新意愿对创新行为有重要影响,对创新行为的解释率可达到50%,创新意愿是创新行为最大的推动力。科技人员作为企业创新的中坚力量,其创新意愿对组织的创新绩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搜索到的文献看,目前关于创新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尚处于零散状态,缺乏关键因素内涵构成及其相互关系,以及更为深层次的研究;另外,专门针对科技人员的研究更为鲜少。

那么基于我国企业情境下,科技人员创新意愿的关键影响因素是哪些呢?它们是否又包涵更为细化的维度构成呢?如果有的话,这些维度变量背后的影响机理又是怎样的呢?本研究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指导,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究,并构建了基于我国企业情境的科技人员创新意愿影响因素模型。

2.创新意愿影响因素评述

目前对个体创新意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体特质、个体心理状态与组织环境三个方面。研究证明个体特质对创新意愿有显著影响。例如,拥有创新型认知风格、主动性人格、风险偏好的个体,其创新意愿较强。此外,个体特征如性别、年龄、职业也会对创新行为意向产生间接影响。在个体心理状态对于创新意愿的研究中,学者们发现工作动机是主要的影响因素,而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作用;个体积极情感能够促进创造力的思想。组织环境对创新意愿的影响表现在开放的组织氛围、领导及团队的支持及环境压力等方面对个体创新意愿的促进作用。

上述文献梳理表明,创新意愿的研究已经取得系列成果,但仍有进一步探索的空间:(1)大多数研究只是从某一单一视角对个体创新意愿进行的局部研究,鲜有基于某一理论框架考虑创新意愿诸多影响方面进行的整合研究;(2)大多数对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均置于同一层次来分析其对员工创新意愿影响的相关性,没有对这些影响因素做层次区分,并深入探究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作用机理;(3)鲜有针对科技人员创新意愿的研究,但这一群体的工作特征与价值观等方面有明显特点,这些因素对他们创新意愿的影响作用更有探索价值。

3.计划行为理论

ajzen在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计划行为理论(theoryofplannedBehavior),该理论认为个体行为的意向主要由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三个变量决定。态度是个体对执行某特定行为喜爱或不喜爱程度的评估;主观规范是个体在决策是否执行某特定行为时感知到的社会压力,反映的是重要他人或团体对个体行为决策的影响;知觉行为控制是个体感知到执行某特定行为容易或困难的程度,反映的是个体对促进或阻碍执行行为因素的知觉。而这三个主要变量又是由各自的信念决定。计划行为理论提出后被广泛应用在消费行为、创业意愿、求职意向等诸多研究领域,实践表明该理论是一个用来解释行为意向的强有力的模型,可以解释意向39%的变异。其原因在于它综合考虑了个体内部、外部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并对这些因素的形成通过“信念”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究。这也是本研究采用该理论框架为指导的原因。

以计划行为理论作为理论框架,本研究提出以下研究问题:

第一,个体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三个要素决定其行为意向,在不同的行为领域中,三要素的内涵构成有所差异。那么在创新领域,科技人员这三个主要变量的内涵及维度构型又是怎样的呢?

第二,信念是决定意愿的重要前因变量,但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下,只有相当少量的信念能被获取,称为突显信念,突显信念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们是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认知与情绪基础。对突显信念的探究可以解释个体为什么拥有不同的行为态度、如何形成主观规范和什么影响知觉行为控制。那么影响这些维度变量的突显信念又是什么呢?

本研究将探究上述问题,并最终构建科技人员创新意愿影响因素多层次模型。

4.研究方法、设计与实施

4.1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是由Glaser和Strauss所建立的一种定性研究方法,该理论既可以用于发现新理论,也可以使已有理论更丰富。该方法的基本研究逻辑是:通过深入情境的研究收集数据和资料,通过对数据间的不断比较,进行抽象化、概念化的思考和分析,从中归纳提炼出概念和范畴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和发展理论。其中,资料的搜集与分析是同时发生、同时进行、连续循环的,是扎根理论中最重要的一环,主要通过三级编码来实现。扎根理论有严格的操作程序,本研究采用Strauss和Corbin的程序化扎根理论进行研究。

4.2研究设计

本研究对科技人员采用面对面的访谈方式,以获得其“原生态”的心理输出信息。根据研究目的,将访谈对象确定为工作所需创新特征较为明显的科研院所的研发人员、企业的研发与设计人员和高校的科研教师。样本数的确定则按照理论饱和原则进行,即直到新抽取的样本不再提供新的信息为止。理论上看,样本数越多,越趋于理论饱和。但从经验来看,样本在20~30之间为宜。为保证样本的理论饱和性,本研究根据扎根理论研究的成熟经验标准,最后选取确定26个样本。样本分布为:企业研究人员10人(38.4%),研究院设计人员7人(27%),高校科研人员9人(34.6%);博士10人(38.5%),硕士8人(30.7%),本科学历6人(23.1%),其余2人;年龄在25岁以下的4人(15.4%),25~35岁的5人(19.2%),35-45的11人(42.3%),45岁以上的6人(23.1%);其中男性15人(57.7%)。

4.3研究实施

本研究的具体实施步骤为:首先进行访谈,包括一对一的深度访谈,每人/次访谈时间约1小时,共14人次;焦点小组访谈进行了3组,每次访谈时间约2小时。采用笔记和录音两种方式记录访谈,而后整理成文本资料。访谈问题包括“您和您身边的同事在工作中愿意创新吗”、“那么致使您想(或不想)创新的原因有哪些”以及创新原因产生的背景及相关联系。其次,针对理论并不非常充分的论点,进行了几次基于理论抽样的回访,对理论所需的资料进行补充。再次,按照样本的比例随机选择了18份访谈记录进行编码分析,另外8份用作理论饱和度检验。最后,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分析数据。

在编码过程中,本研究严格遵守Strauss和Corbin的编码技术程序进行范畴归纳和模型构建,以保证研究的信度和效度。为了避免编码者个人偏见对编码结果的影响,研究者组成编码小组,经过培训后,共同对访谈资料进行概念化、范畴化等讨论和处理,以使得意见一致。为了提高编码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对一些有争议的概念和范畴,在听取第三方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进行甄别、修定和删减。

5.研究数据分析

5.1开放式编码

开放式编码(一级编码)是对原始访谈资料逐字逐句进行编码、标签、登录,以从原始资料中产生初始概念、发现概念范畴。尽量使用受访者的原话作为标签以从中发掘初始概念。一共得到347个原始语句,从中抽象出47个概念。由于初始概念的数量非常庞杂且存在交叉,对获得的初始概念进一步进行分解、剖析、揉碎、整合。在概念进行范畴化时,剔除重复频数极少的初始概念(频次少于2次)和前后矛盾的概念,最后得出了14个范畴。

5.2主轴编码

主轴编码(二级编码)的任务是发现范畴之间的潜在逻辑关系,在范畴之间建立关联。对此,需要分析范畴之间是否存在潜在的脉络或因果关系,并辅以必要的原始资料挖掘,对不同范畴进行归类。通过主轴编码发现14个范畴可归纳为6种关系,在6种关系中发现了创新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三大主范畴。它们的关联关系详见表1。

5.3选择性编码

选择性编码(三级编码)是选择概括性较强的核心范畴来整合主范畴。本研究确定“科技人员创新意愿影响因素”这一核心范畴,围绕核心范畴构成“故事线”,并概括出创新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三个主范畴对创新意愿存在显著影响;主范畴又分别从不同的维度揭示了对科技人员创新意愿产生的影响;影响主范畴的六大关系进一步解释了对主范畴的影响机理。据此,构建了科技人员创新意愿影响因素的理论构架模型,如图1所示。

5.4理论饱和度检验

理论饱和度检验是指不可以获取额外数据以使分析者进一步发展某一个范畴特征的时刻,是作为决定何时停止采样的鉴定标准。本研究将剩余的8份访谈记录进行相同的编码和分析,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结果显示,模型中的范畴已经足够丰富,没有发现新的关系和范畴,对于影响科技人员创新意愿的因素也很充分。因此,本模型在理论上是饱和的。

6.科技人员创新意愿影响因素模型阐释

通过三步编码构建的理论模型可以看出创新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是影响科技人员创新意愿的主要因素,三因素又各自有构成维度,它们是由不同的突显信念决定的。

6.1创新态度

创新态度是科技人员对创新的看法和喜好程度的评价,创新态度对其创新意愿的产生起关键影响作用。这意味着,个体如果非常喜欢创新,就会有创新冲动,并容易产生创新意愿。创新态度包括两方面:一是发自内心的喜好,即内生态度;另一是在需求激励下产生的喜好,即外生态度。

内生态度是科技人员源自内心的对创新喜好的真实感受。其中,人格特征、责任感和兴趣取向是影响科技人员内生态度的主要因素。人格特征表现在主动性人格、好奇心强等方面,已有研究也证实本研究结论。通过访谈我们发现,某些科技人员将创新视为自己的工作责任,认为创新是份内之事,具有这种责任感的科技人员就会自觉产生创新意愿。另外,兴趣取向是科技人员兴趣爱好的偏向,以创新作为兴趣爱好的科技人员内心深处是喜欢创新的,从而驱动他们具有较强的创新意愿。

外生态度是由于外界的物质或精神的激励而使科技人员产生的态度想法,受经济需求和精神认可的影响。物质激励的影响已被相关研究所证实,即创新可以带来较高的工资及丰厚的奖金,可以满足个体的经济需求。而我们的研究发现,荣誉、社会地位等精神方面的激励也影响科技人员对创新的喜好程度。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一些科技人员认为创新会使他们获得名誉、地位和被他人赞美。在他人认可的激励下,科技人员会产生强烈的创新意愿。

6.2主观规范

科技人员创新意愿的主观规范是指在产生创新意愿时个体所感知到的社会压力,这些压力主要来自于科技人员感知到的身边重要他人或组织所形成的一种规范。我国是一个崇尚集体主义的国度,很多场合下群体压力形成了中国人的社会规范,约束着公众行为。本研究发现主观规范对创新意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指令性规范和示范性规范两方面。

指令性规范是组织或组织中重要成员要求科技人员去创新,这种要求往往是一种书面或口头的“指令”。一方面组织制度是科技人员不得不遵循的规范,会给科技人员带来一定的压力,促使科技人员产生创新意愿;另一方面领导的倡导会对科技人员的创新意愿产生影响。在“等级观念”和“服从上级”的中国儒家文化氛围下,当领导在组织内部大力倡导创新时,科技人员出于对领导意志的“屈从”,会将这种倡导默认为一种规范,从而产生创新压力和意愿。最后,他人的期望(主要是关系比较好的同事)也会影响科技人员的创新意愿。

示范性规范是指科技人员身边重要的人已经进行积极创新活动,他们的创新行为对科技人员产生一种示范效应而影响创新意愿。研究发现,示范性规范来自于领导创新行为和同事创新行为两个方面。前者指领导身体力行的创新行为对科技人员形成了一种潜在规范,并对下属起到示范和效仿作用。同事创新行为的影响作用,国外研究显示更多体现在技术与方法的帮助方面。而我们的研究发现,这种促进作用在心理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这可能与中国人的爱面子和攀比心理相关。一些科技人员见到能力相仿的同事有了创新成就,自己不甘落后,会受到感染形成一种潜在的规范,激励其产生创新意愿。

6.3知觉行为控制

知觉行为控制通过影响科技人员所感知到的创新行为的难易程度来影响创新意愿。即知觉行为控制越高,说明感知到的不可控因素越少,实现创新越容易,则创新意愿就越高。创新的知觉行为控制主要表现在内部控制力和外部控制力两方面。

内部控制力反映科技人员对内部因素的感知,主要受科技人员的自我效能程度以及所具备的知识能力的影响。自我效能是个体对自我办事能力的自信程度,是一种对自我的肯定或否定态度。一个相信自己能处理好各种事情的人在生活上会更积极和主动,所以自我效能感高的科技人员会对实现创新更有信心,从而感知到的困难程度降低,而产生较高的创新意愿。另外,知识能力也会影响科技人员对困难程度的感知,当科技人员感知掌握充分的创新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时,会认为创新的阻碍很小,更容易产生创新的意愿。

外部控制力反映科技人员所感知到的对外部资源的控制程度,主要受科技人员感知到的所掌控的创新资源和时间、精力的影响。一方面,因为科技创新活动具有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特征,在创新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未知的阻碍因素,当科技人员掌握充足的科研经费、先进的仪器设备以及高水平的人员支持时,更有信心克服创新中的困难,从而更容易产生创新意愿。另一方面,创新活动是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如果时间充裕,科技人员会迸发出尝试新方法解决问题的想法,否则,更倾向沿用老方法快速完成任务;另外,许多科技人员具有多重角色,如既是科研人员又是管理人员或同时参与多项研究,角色冲突往往使他们精疲力竭,泯灭创新意愿。已有研究也显示,科技人员处在高度的工作自治情境中,时间充裕、精力充沛,更容易产生创新的意愿。

7.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影响科技人员创新意愿的因素主要有创新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2)创新态度由内生态度和外生态度构成,人格特征、责任感和兴趣取向是影响内生态度产生的突显信念,而外生态度的突显信念为经济需求和精神认可;(3)主观规范由指令性规范和示范性规范构成,前者的突显信念为组织制度、领导倡导和他人期望,后者的突显信念为领导创新行为和同事创新行为;(4)知觉行为控制由内部控制力和外部控制力构成,自我效能和知识能力是前者的突显信念,创新资源和时间精力是后者的突显信念。

科技创新的感受篇5

关键词:艺术设计;科技水平;创新

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8-0073-01

艺术设计是人类的审美欣赏或创造活动。科技是人们认识与改造世界的活动。科技的进步给人们进一步的艺术设计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客观物质条件,比如混凝土的出现,玻璃的问世,乐器音色的改进,特色摩天大楼的落成...当然同时随着艺术的发展,人们审美情趣也得到了提高,也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内驱力。

马克思最早用精神生产、精神劳动、意识生产来描述艺术生产。马克思认为艺术具有社会实践性,是一种实践活动,并且认为艺术、科学、宗教等等都受生产的影响,并都在一种生产规律的支配下工作,所以艺术是一种极其特殊的生产活动。艺术家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更好的感知世界,升华思想,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感知能力、顿悟能力,进而创造出自己独特的艺术作品来。马克思还论述了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关系,它们两张的关系是互补的,认为精神生产受物质生产的影响,并随着物质生产的变化而变化,而物质生产也同样受精神生产的影响,并在精神生产的影响下逐渐完善。

艺术设计属于精神生产范畴,科技属于物质生产范畴。艺术设计是不能脱离科技的意识活动,科技是离不开艺术设计的实践活动,他们两者之间从一产生起就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艺术设计与科技也有着明显的区别,艺术设计指设计家们所做的关于美的创造性活动,是人们对世界的某一对象的一种把握和创造,这种创造性的意识活动具有无以伦比的审美价值,甚至具有收藏价值,可以作为一个停留的点。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要不断的发展和创新,而且要勇往直前的进步,属于物质活动范畴。

科学技术的出现和进步,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手段,揭开了艺术的新篇章。如远古时代只有石凿技术,材料也只有红土,所以产生的岩画壁画大多具有粗犷豪放的风格;新石器时代产生了制陶技术,随着这一技术的发展后来又出现了彩陶,所以陶器上面具有漂亮的几何图案和动物形植物形花纹;在商周时期,人们利用治炼技术浇铸出司母戊大方鼎,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艺术家们巧妙的利用摄影技术、电脑技术创造出如此多的经典画面,成为永恒的经典。

科学技术发展促进了艺术分类,如材料学化工技术的进步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材质和颜料,绘画也就随之出现了派别,比如版画、水彩画、水粉画、国画。由于科技的进步社会分工越来越明确,艺术家们也各自找到自己最直接的定位,如平面设计师,室内设计师,室外设计师,摄影师等。科技的发展还为美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科技与美术之间没有鸿沟,科技与美术相得益彰。

再如广告设计,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广告设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没有电脑的时代,人们只能通过墙面或者木板做广告进行宣传。很明显,这种宣传效果的力度是非常有限的。而广告内容大多也是手工绘制,看起来有些粗糙简陋。随着电脑、摄影、投影仪等高科技产品不断普及,艺术家们开始利用电脑技术绘制设计稿,实现了靠手绘实现不了得创意想法,并通过快捷的网络进行宣传,可想而知这种宣传方式更生动,更易于打动观众。电脑使设计师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创造出更具有欣赏价值的杰作。

室内设计也遵循着这一规律――设计受科学技术发展的制约,并在科技的支配下不断进步。在电脑没有产生之前,设计师手绘出室内的大体结果轮廓,而当我们步入信息时代,他们就可以利用电脑技术及软件,呈现给大家一个逼真的室内效果图。

电脑已经深深的进入设计的领域,“工具变换”所带来的便捷与高效率我们不可否认。但是我们也要理性的看待这种关系。当今一个热门话题就是现在的设计师手绘能力普遍下降,这是因为我们过于依赖电脑或者其他科技技术。所以再有效利用科学技术带给我们方便的同时,也要不断提高手上的功夫。

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为艺术家们开拓了许多神奇瑰丽的新世界。现在设计满足了人类求新、求变、求异的心里,依靠的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设计离不开科技的支持,而科技需要用艺术来表达情感。艺术设计术与科技的完美结合,必将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灿烂和辉煌。李政道先生说:“科学与艺术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他们追求的目标是真理的普遍性。”艺术与科学的灵魂同是创新。只有不断创新,艺术设计和科学技术才能更好的发展。

科技创新的感受篇6

从探寻孝感市各县企业竞争力出发,结合大量的文献资料分析和研究。比较研究孝感市各县企业竞争力的特征,结合孝感市企业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该指标体系为依据,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结合的方法,分析出孝感市各县企业竞争力的薄弱点。针对孝感市各县企业竞争力的薄弱环节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从而使企业可以有针对性,有侧重点的进行自身竞争力的提升工作,并对如何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提出了初步的策略性建议。

关键词:

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实证分析

1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企业规模指标。企业规模指标的构成主要采纳企业流动资产总额,企业规模主要看自身流动资产规模。通过对这几项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直观看出各县的企业规模,方便进行比较。(2)企业经营能力指标。本文企业经营能力指标选取了最有代表性的盈利总额行统计分析,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研究对各县的企业经营能力会有一个直观了解,方便进行比较研究。(3)企业财务管理指标。企业财务管理是现代企业最为重视的,本文通过选择企业现金流、负债总额,这几项数据的查阅统计,得出各县企业日常运营过程中在管理、财务方面的效率及企业运营的总体情况。(4)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企业创新能力是现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最为注重的,一个企业科研人员的数量占比决定了这个企业对创新能力的重视程度,本文选取了科研人员占比指标进行比较。

2孝感各县企业竞争力比较与评价

2.1各县企业规模比较评价根据表1看出孝感市流动资产规模在湖北省内居前列,具体到七个县市任然是汉川市名列第一,大悟县与应城市由于拥有丰富的矿产及其它自然资源,因而其固定资产及流动资产也位居前列。孝昌、安陆则因为企业规模较小且数量较少在总量上靠后。

2.2各县规模以上企业经营能力比较评价由表2看出,企业年盈利能力这一项的比较上,民营内资企业占据了绝大多数,中省企业及市直企业由于资料缺失故无法比较。在内资民营企业中汉川市依靠企业数量的优势依然取得第一的位置,应城、孝南、云梦紧随其后。受制于产业结构及工业基础薄弱的影响位于北部山区丘陵的三县市企业盈利能力较差。

2.3各县规模以上企业财务管理比较评价根据表3可以看出,汉川市企业现金流居于全市最高。从现金流总量来看其与企业的数量与规模是相对应的,因此汉川市居于第一,云梦县与应城市分列二、三,安陆市凭借其制药业、农产品加工业、矿业上的优势在现金流的表现上良好。孝南区、孝昌县由于大企业偏少规模不大,致使现金流量较小。从表4中得出,安陆市,应城市和汉川市的负债总额较高,其中汉川市的最高。

2.4各县规模以上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由于大部分依托农副产品加工业、工业制造业致使全市每年的专利总数不足200,而企业对产品的科技研发的重视度也相对不足,在企业科研人员占比最高的孝南区其占比尚不足10%,这与缺乏新兴科技型企业是密不可分的。

3孝感市企业竞争力的制约因素

3.1城市周边县乡与偏远山区县乡企业环境差异较大,企业分布不均孝感市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被划分成了南北两部,靠南的县市处于江汉平原上依托武汉的大城市优势,在交通、人口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而北部的偏远县市由于交通落后,大企业分布不均使得整体环境较为恶劣,区位间的差异显著。中小企业在这样的环境下难于成长。

3.2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不善,资金情况不容乐观由于受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和体制的影响,孝感市中小企业在加强财务管理方面遇到了阻碍。例如,政策“歧视”使中小企业不能和大型企业公平竞争;地方政府行业管理部门的干预使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短期化;财务管理受企业经营者的影响过大等等。

3.3县级中小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同质化严重孝感市县级中小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原因是技术力量薄弱。目前,绝大多数孝感市县级中小企业都是缺少核心技术的公司,产品大多来自于模仿,核心技术部分掌握在被模仿国内外大企业的手里。因为缺少核心技术,产品的同质化问题严重,同行之间只能通过价格战来竞争。

3.4科研经费投入过少,创新能力薄弱长期以来孝感市经济增长过多地依赖国际市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全市科技创新力量薄弱是导致孝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较弱的主要因素,而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与政府科技投入、科研管理效率密切相关。当前孝感市创新性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的创新性人才数量偏少。科技经费投入不足也直接影响科研人员的创造积极性,制约科技产出。

4提升孝感市各县企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4.1加强对偏远县乡新兴工业开发区投资孝昌县、大悟县、安陆市属于比较偏远的县市,应加强对这几个县市新兴工业开发区的投资,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发展方向,拉长产业链,推进集群化,形成一批大项目、大企业、大产业,加快资金、人才、产业、技术的聚集程度,尽快形成推进开发区发展的新的板块和企业群体。

4.2完善财务管理,加强企业管理加强财务管理观念要求从企业经营者到普通员工,首先要从思想上更新企业财务管理观念,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战略核心地位,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不再是被动的服从式管理,而是主动服务、参与企业管理,需要全员参与配合。

4.3加大创新科技投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要大力加强对创新科技的投入,加强对孝感市转型升级、科学发展能起直接支撑作用的科研项目的投入。加强企业高层次科研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人才,瞄准行业发展的技术前沿,以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结合,提升孝感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竞争力,抢占行业技术制高点。

科技创新的感受篇7

论文摘要在信息化的今天,人的信息素养已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教材,将信息技术应用到青少年科技教育中来,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创新精神,让孩子成为21世纪的信息型和科技型人才。

面对机遇和挑战,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呼唤着科技的大发展,更呼唤着教育的大发展。高质量地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已经成为人们的广泛共识。由于种种原因,中学开展科技教育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如何把信息技术应用到青少年科技教育中来,对此我们有几点思考:

一、充分认识中学开展科技教育的重要性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其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作用之广、影响之深,超过任何一个历史时期。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强烈地冲击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也深刻地影响着学校教育。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培养和训练青少年的科学态度、科学意识、科学素质、科学能力等为目的的科技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科技教育活动已经在各级各类学校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因此,在中学实施科技教育活动、培养科技人才,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面对知识经济的来临和中学学生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我们感受到在中学开展科技教育迫在眉睫。只有使青少年从小具有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具有在未知道路上勇敢探索的能力,才能成为新世纪高素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同时,青少年正处于求知欲旺盛的生理时期,渴望着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掌握,以求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足够重视青少年的科普教育。

二、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及时转变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模式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及时接受科技新信息,感受新科技,创设科技教育环境,也是中学开展科技教育的重要形式。这就需要我们转变信息技术教育要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变。我们利用科技橱窗、宣传栏定期向学生宣传最新的科技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组织学生办科技黑板报、手抄报,开展科普阅读活动、科学知识竞赛等,培养学生的科技兴趣;利用学校特有的环境感染学生,通过建立信息技术科技角等形式营造浓重的科技信息氛围,使学生天天都在感受科技信息,身在校园犹如在科技的海洋中。

在课堂上,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不再仅仅停留在计算机教育上。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计算机技术、应用软件操作技术,更重要的是注重培养学生了解信息科技知识,在生活和学习中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运用信息的实践能力,树立在信息化社会生活中健康的伦理道德等。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的兴趣。

但是,在目前学校信息科技课程的课堂教学中,许多老师仍然停留在过去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中。以教师讲授为中心,忽视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因此,中学开展科技教育必须及时转变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模式。转贴于

教学模式转变的核心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工具课程,而其中的技能又是最重要的,理论知识是技能的基础,技能是理论知识的目的。只掌握知识没有技能就如同纸上谈兵。所以必须把培养信息技术的基础操作技能作为主要任务,而动手去实践去操作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基本方法。在教学中,努力让学生多动手,教学中应当以学生为主体,从操作中、从实践中去领会方法,而不是靠教师的长篇阔论。课余开放电脑房,学生可按班级轮流上机实践,内容不限,完全自由。这样学生不但可以对课堂知识进行巩固,而且更可以去掌握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教师作现场指导。即使每次动手只有很小的一点点收获,也会有一种日见成效的感觉,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学习科学技术的浓厚兴趣。

三、课外科技教育要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中学开展科技教育必须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促进信息技术的运用与课程教学改革有机结合,创新教学手段,实施素质教育。

学生时代最富想象力和创造性,极易接受新知识。为了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符合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人才,我们在课外科技活动中注重信息技术与各学科配合,计算机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配合,按兴趣爱好及专长分组辅导,培养了一大批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相互依托,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促进了青少年全方位发展,使青少年有了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条件与场所。在中学推进教育信息化,多学科有机整合,以人为本,利用校园网络和互联网,创新教师教法,学生学法,大力开展课内教育与课外科技活动,对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促进综合素质提高大有裨益。

总之,21世纪的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纪,而竞争的主旋又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又主要集中于具有科学思维、科研能力和科学精神的创造性人才的竞争。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学的科技教育将任重而道远。只有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青少年才能对科学研究有切身的体验,在感性和理性、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将科学精神内化为青少年的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1]陈俊良.计算机科学是什么科学[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07(1):4-5.

[2]徐晓东.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

科技创新的感受篇8

关键词:数字媒体技术艺术设计创意

中图分类号:tp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c)-0025-01

iphone、ipad等科技产品的出现,很快将我们从发展初期的“拇指文化”带到“触控”时代。她们的出现表明技术在不断创新,科技不断刺激着我们的感官,人们对审美的要求也被刺激的多样化,实际上在人们的审美、感官受到科技刺激的同时,我们已经将数字媒体技术融入了艺术设计领域。运用数字技术来表现设计师的艺术灵感,在创作过程中设计师将闪现的艺术灵感用数字媒体技术来表现。

1艺术设计领域中数字媒体技术的特征

单纯通过视觉形式表达意图的传统艺术形式如油画、版画、雕塑等的创作方式非常不同于运用数字媒体技术的艺术创作。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运用了数字媒体技术的艺术设计:将数字媒体技术作为艺术创作的辅助工具,革新艺术设计行为方式,它是与传统艺术的创作手段有极大区别的新型艺术形态。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设计的融合,究其根源是科技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更加快捷、方便的记录艺术创作过程的手段。

艺术设计过程加入了数字媒体技术后主要有如下特征。

1.1普通大众也可参与到艺术创作中

传统艺术家需要具有扎实的艺术功底和与众不同的创意才能创作出优秀作品。但科技的发展让普通大众也有机会深入的了解到了艺术,艺术设计运用了数字媒体技术将艺术门槛降了下来,普通大众不断接触并融入当代艺术创作中。如摄影艺术,传统艺术家要经历长时间训练才能掌握暗房技术,并且对光的运用要有很好的拿捏,修改照片过程更要求艺术家对前期拍摄的底片进行第二次创意发挥,这是一个具有独创性的创作方式。但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极大地冲击着摄影艺术,数码照片处理软件能够模拟并创新暗房效果,使摄影艺术变得不再神秘。数字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得普通大众也可以参与艺术创作,艺术不再是少数人的舞台。

1.2较强的虚拟性

虚拟性主要体现在运用数字媒体技术构建虚拟场景表现设计师的创意思维,在虚拟场景中有助于设计师宏观把握设计作品并可很容易的判断取舍。数字媒体技术是当代艺术设计的辅助工具,那谁又能来表现数字媒体技术呢?当然是类似于app中的各种应用软件了。软件是数字媒体技术实际表现形式,它在艺术设计创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数字媒体技术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应用分析

艺术的根本源于人们的性格、情感和思想的即时表达。而技术无法将性格、情感和思想完全淋淋尽致的表现出来,这样就造成艺术本源的脱离,我们要用审慎的眼光来平衡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设计,不能将自己的艺术作品变成技术的盛宴。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并且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以及言词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这种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这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

2.1艺术创作中数字媒体技术被过渡依赖

西奥多・罗斯扎克在《信息崇拜》一书中阐述:信息被认为与传说中用来纺织皇帝轻薄飘逸的长袍的绸缎具有同样的性质。看不见、摸不着,却备受推崇……软件如同过于缺乏主见的皇帝一样,已被披上了各种华而不实的外衣。电影《变形金刚》中的动画角色全部运用计算机软件设计制作,每个角色都非常逼真且极富质感。人们的思想和感官被这种环境效果极大的影响和刺激着,一定会有大批的崇拜者想成为电影中的角色,享受逼真的虚拟环境。我们千万不能迷失于华丽的技术,纯技术的产品和艺术设计中加入技术所设计出的作品是完全不同的,数字媒体技术是我们艺术创作的辅助。过于依赖技术将导致设计的艺术作品缺乏独特的艺术理念和丰富的表现形式,更不具备设计灵魂。

凡事都具有两面性,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设计当然也兼具利弊。传统艺术家创作前必定进行了大量的深入思考与积累,等到艺术灵感闪现时才开始创作。而利用数字媒体技术进行艺术设计的创作者往往有别于传统艺术家,不一定非要等到设计思维成熟了才创作,而是可以边构思边运用软件将自己的灵感呈现出来。设计师过渡依赖、高频率的使用软件,会导致丧失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且自己的思维经常受制于软件的某种特效,使自己的创意不能被完整表现。

2.2艺术设计作品越来越同质化

当代世界日渐趋同,失去了丰富的多样性,这源于数字程度极高的社会以互相协同工作的管理理念,把包括人在内的客观世界作为操纵和战胜的对象。这样会将所有不符合标准的内容过滤掉,将扼杀艺术创作的多样性和独创性。在传统艺术作品与当代艺术作品的对比中会发现,传统艺术作品上能看出艺术家创作的心路历程,会发现每一条肌理那么的自然且富有个性,而过渡运用数字媒体技术的艺术作品会让我们感觉更像从流水线上生产出的标准产品,同质性很强,缺乏生机且呆板。

我们要清晰的认识艺术的本源,我们的创意、思想不要被技术所束缚,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对我们有帮助的,但绝不能让我们主观情感受到科学技术的限制,艺术世界的关键任然是创意和思想,不要完全依赖技术。我们并不是反对技术本身,而是反对过分的崇尚技术,设计师千万不要忘记技术只是用来表现艺术的辅助工具,不要过于迷恋丰富的功能软件技术,将技术作为艺术创作的全部。不管哪种艺术设计类别,它的创作过程都要以设计师的创意、思维为中心,应用数字媒体技术的艺术设计亦是如此。我们应回归到艺术创作的本源,抛弃完全依赖技术的想法。数字媒体技术作为当代艺术设计创作中不可或缺的助手,若要使其发挥积极作用,重中之重在于设计师应当作为数字媒体技术的领导者,以展现我们的创作灵感、思维为目的,合理的运用技术,发挥人的独立思维能力,创造具有全新设计理念的、与众不同的、且具有灵魂和感情的艺术设计作品。

3结语

科技的发展极大的影响着艺术设计领域。数字媒体技术为艺术创作提供了简洁的艺术表现过程及方法,使艺术设计趋于大众化,但在艺术设计领域我们绝不能完全依赖技术。优秀作品的问世主要源于设计师的过人艺术功底、创意思维,并兼据数字媒体技术的纯熟运用。

参考文献

[1]马凌燕,论新媒体艺术与数字艺术的异同[J].湖北社会科学,2007(2):180-182.

[2]王敏,申晓红.两方世界[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

科技创新的感受篇9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新是民族进步之魂。自十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五中全会把创新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以来,科技创新一直被摆在国家治理和经济发展的关键核心位置。

作为科技部党组书记的王志刚,曾经梦想做一个军工领域的工程师,多年的一线科研经历和科技部门的管理经历,使得他对中国的科技工作和科技创新如数家珍。

总结2016年,他说“工作加一点爱好”,爱好就是看书和运动。作为安徽人,在生活中他对家乡的老母鸡汤泡炒米、李鸿章豆腐、水芹炒干子等都很是钟爱。散步时,他发现路边有共享单车时也会骑上一圈,感叹一下科技改变生活。

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谈及当前的“国家实验室”、人工智能、VR等科技领域的热点问题,王志刚表示,国家实验室是带有战略性的国家科技创新平台,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发展跟世界相比差距不大,有些方面还有我们自己的优势。

王志刚理想中的科技体制,是让有真才实学、作出重要贡献的人才有成就感、获得感,让所有愿意创新、愿意投身科研活动的人都有平台,都能得到公平的服务。而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让科技更多地能对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民生和国家安全各方面多发挥核心关键作用。”

战略性国家创新基础平台

《财经国家周刊》:国家实验室试点多年前就开始筹办,目前建设进展到了什么程度?

王志刚:国家实验室多年前的试点叫国家实验室(筹),有一个“筹”字。现在讲的国家实验室,是十八届五中全会上讲到的中国科技界要做的几件大事之一。这几件大事,一是面向2030年有一批重大科技项目,二是要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三是中国科学家要牵头一些国际重大科学计划或工程。这里说的国家实验室就不是多年前筹建的那几个,而是带有战略性的国家创新基础平台。

这方面的工作正在加紧推进,按照中央要求,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经过深入调研论证,形成了国家实验室组建方案。我们将落实中央精神,为中央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做好科技部职能内的工作。

《财经国家周刊》:那么,国家实验室决策的立足点是什么?

王志刚:建设国家实验室的出发点,是着眼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进一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大幅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和效率。国家既然把创新驱动,特别是科技创新摆在关键的核心位置,那么,要想创新首先是能力,然后才是创新的结果,从因果关系来讲,能力是最主要的,创新能力,特别是战略性的创新能力是建设国家实验室的初衷,中央的决策也是这么考虑的。另外如何集中各方面的力量,通过跨学科、大协作、高强度支持,聚焦国家长远目标和重大需求,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系统性、集成性科技创新,围绕一些重点领域、重点科学或技术创新问题来联合攻关,这就是办国家实验室最基本的出发点。

《财经国家周刊》:它未来发展的前景如何?

王志刚:对整个国家创新体系,对其他的包括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形成一个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完整的科技创新基地体系,以这个整体来推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推进科技创新各方面的工程、项目和一些课题的实施。这个体系中应该有一批国家实验室作为战略科技力量,能够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我们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同时也为世界科技贡献一批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和科技人才。

《财经国家周刊》:2016年,对阵围棋高手屡战屡胜的alphaGo,让人工智能成为一个热议的话题,你如何看待近年来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

王志刚:人工智能的概念提出已经六十多年了,现在大热,是因为过去在关键的理论方面、方法方面(包括硬件技术方面)可能还没有突破。

今天的alphaGo是因为大数据的发展,各种算法的进步,同时还有硬件方面的发展,才使得人工智能今天又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不仅是alphaGo,包括iBm公司神经元的芯片,包括脑科学和类脑技术科学的发展,也包括无人驾驶,机器狗,很多方面都使用了人工智能技术。过去曾经想把中医看病规则化,算是人工智能的初级阶段。现在到了新的阶段,可以实现更为复杂的人机交互,可以实现人机混合和群体智能等。自主控制的智能系统也算人工智能,只不过属于发展的不同阶段。

《财经国家周刊》:客观地说我们国家人工智能发展到了什么水平?

王志刚: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发展跟世界相比差距不大,有些方面还有我们自己的优势,比如模式识别,包括人脸识别,语音识别。中国的语音识别不仅中国人在用,国外公司也在用。

《财经国家周刊》:有些东南沿海省份智能制造热潮兴起,机器替代人的现象已经发生,有人可能就会担忧,有一天我们会不会被机器替代?

王志刚:现在有一些已经被替代了,像东南沿海一些有实力的制造企业,在国家“数控一代”工程的推动下,把传统的制造设备通过数控技术改造,可以大量减少人的操作负担和工作量,使得原来一些简单重复的劳动就被机器所替代。但像靠智力的,特别是个性化的智力,可能一时还代替不了。不用担忧,人也在进步。

《财经国家周刊》:现在VR也很火,你如何看待虚拟现实技术的产品?这会是我们未来科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吗?

王志刚:上个世纪90年代就出现VR技术了,你摸电门的时候可以感到手抖,自来水冲在手上也可以感觉到,那种感受是一方面,未来还可以增加触觉、味觉的感受,甚至与人实时互动,这样才显得更为真实。

VR技术本身是科学研究的方向之一,也是很重要的领域。VR虚拟现实包括一般的仿真,也包括人景交互或人在景中的aR。VR技术现在应用得很多,比如在电影和游戏中,再比如飞行员和宇航员的训练中,不可能让飞机一直飞,就搞一个虚拟现实的模拟器,模拟一下北京机场降落的时候,400码的时候怎么压低速度、怎么着陆、雷雨天怎么样、晴天怎么办、风向不同怎么办,都可以模拟。技术是推动,需求如何牵引,两个结合起来,一项技术就有不同的用处。

让科研人员能有获得感

《财经国家周刊》:2017年,继续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是重头戏,重点在哪里?

王志刚:今年科技体制改革很重要的是“落实”。年初我们开全国科技工作会就提出,将今年工作重点从抓规划部署转移到落实落地上来。

现在大家对改革的获得感还不够,特别是科技人员。我走访了很多大学、科研院所、企业,也请很多科研人员和管理者到科技部座谈,有些人知道改革的政策、改革的重点,也有些人不知道。政府提供服务,服务的内容、服务的产品要让我们的对象都了解,亲身感受到,并且知道怎么做才能把政策用到最好。“落实”是2017年的第一个关键词。

第二是“担当”。强调,剩下来改革的都是硬骨头,都是深水区,如果瞻前顾后,见到困难就绕,改革就推不下去。各方面意见都一致的、容易改的,都改完了,现在改革中很难讲各方面意见完全一致,但我们一是要看准方向,这个方向就是中国科技发展的方向、目标、任务,这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都有了,中央也有明确部署和要求。二是要符合科技本身发展的态势,发展的规律。要做到这一点,既有勇气问题,作风问题,责任问题,也有能力问题。要能够把握具体的科研领域和整体的科技发展趋势,要对它过去、现在、将来有准确的判断,一个领域会产生什么样的科学发现、什么样的技术发明,今后会对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对国家战略目标、战略意志的实现以及整个人类科学技术进步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个大方向要把握好。

《财经国家周刊》:刚才你提到让科研人员有获得感,这方面有哪些具体政策会推进?

王志刚:一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规定了激励科技人员转移转化科技成果的一系列制度措施,这些激励措施跟发达国家相比,力度都是很高的。

第二,制定出台了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使科技人员收入与贡献挂钩,让有真才实学、作出重要贡献的人才有成就感、获得感。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不同领域的科技人员都将从中受惠。2017年我们将积极推动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加快文件落实。

第三,针对科研人员反映的科研经费不好用,科研项目跑路多、评审多等问题,我们制定了相应的文件。

《财经国家周刊》:你理想中的科技体制机制是什么样子的?

王志刚:改革是为了调整生产关系,调整生产关系的目的是为了让生产力更持续和快速地提升,从而支撑我们的经济社会能有更好的发展。科技体制改革主要是围绕人来进行,包括科技人员,科研机构和企业家,他们都要有积极性,让所有愿意创新、愿意投身科研活动的人都有平台,都能得到公平的服务,这是我们改革的初衷。

《财经国家周刊》:目前还有哪些障碍或者急需解决的问题存在?

王志刚:应该还有不少。第一个问题是我们对从要素驱动、投入驱动、成本驱动到创新驱动转型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还需要进一步加深。第二,我们的政策、法律、措施等是不是适应创新驱动的要求?第三,即使政策法律已经出台了,我们是不是已经做到了让每一个想创新的人都已经了解了,我们的服务是否到位了。

通过改革,要在全社会确立一个导向,构建一个环境,建立一个评价标准,有一个社会文化氛围,使得大家都愿意学习创新,理解创新,最后投身创新。

与人息息相关,科技部管什么?

《财经国家周刊》:关于科技体制改革,2016年做了哪些工作?

王志刚:一是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加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继十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五中全会把创新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后,2016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提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和“三步走”的战略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目标、任务、路径。

这个《纲要》也引起了国外的重视。前一段时间,我不久前在北京会见美国总统科技顾问霍金先生,他讲到,他读了我们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对里面规定的科技创新的内容、思路、目标、方法,都非常赞同。

第二是我们在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科技创新方面,从科学发现,包括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等工作,包括科技部最近的“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很多都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在基础研究方面不管是在农业、工业、服务业,包括在卫生健康领域等都有一系列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为人们的吃、穿、用、健康以及各方面的生活需求提供支撑和帮助。

技术创新方面包括很多,大的方面有高铁、超算、特高压输变电、核电,“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等,科技服务业也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之一。我骑过摩拜单车,刷个卡,在云端就把锁打开了。

在改革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2015年修订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2016年国务院印发了《实施若干规定》,国办出台了《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共同形成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三部曲”。目标是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让他们愿意创新,能通过创新实现自己的价值和追求。

《财经国家周刊》:刚刚你也提到,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为人们的吃、穿、用等各方面的生活需求提供支撑和帮助。有没有人经常问你科技部到底管什么?哪些方面跟普通百姓相关?

王志刚:科技部管的有几个方面,一是科技发展的战略、规划;二是一些涉及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国家安全方面的重大科技项目;三是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包括为国际科技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四是科技方面的法律、政策制定,创新生态的构建,包括加强科学技术普及、提高国民科学素质;五是为科技创新的团队、机构、科技人员提供服务。

这些都是我们科技部职能之内的事情,也是我们必须做好的工作。但关键词就一个,围绕科技创新而展开,延伸到方方面面。

改革的目的际上是让科技更多地能对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民生和国家安全各方面多发挥核心关键作用。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探月、航母、歼20、运20等,这是大的方面。小的方面,像摩拜单车,都跟生活息息相关。科技带来的一个是国家竞争力提高,一个是对人们生产生活的改变。

科技创新的感受篇10

2008年始建的科技创新平台是我院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和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教学和科技工作更快更好发展的基地。在为教职员工提供研究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孵化、技术服务、人才培养等各类科技活动载体的同时,也成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广阔天地。多年来我院借助科技创新平台,提升了科学研究水平,取得了多项高水平研究成果,实现了服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及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引导大学生,立足科技创新平台,关注专业学科研究发展前沿,依托教师科研课题,自选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研究,激发了学生踊跃参加科技创新研究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将来深造或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研究发展前沿

高等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关系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职责。我院的科技创新平台有效的优化、整合了各学科资源,设立创新平台专项建设经费,对进入平台的人员在岗位津贴、学科建设经费、实验室用房分配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使其具有良好的科学研究条件和学术环境,吸引和聚集院内外拔尖人才和优秀人才,承担高级别的科技课题。因此,实时的引导大学生借助于科技创新平台关注专业学科研究发展前沿,通过各专业老师们的研究课题的介绍,了解本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最先进的技术发展,展望专业发展前景。同时,鼓励学生从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学习研究。

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研究相关课题

毕业设计是大学本科教育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学生从学校学习向实际独立工作过渡的一个关键性环节。此时学生已经系统的学习了专业的知识,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研究基础,鼓励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充分利用科技创新平台,主动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在老师的指导下,就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某一部分内容独立、系统、全面的进行研究、论证和实践,使其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得到协调发展,有效地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经过多届学生实践,确实提高了学生科研素养,并有多项设计成果在省市获得奖项,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和积极响应。

激发学生对学科研究的兴趣爱好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创新实践教学中,教师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吸引学生参与到研究课题中来,激发学生对学科研究的兴趣爱好,调动每一个参与课题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其全身心的投入到研究工作中,提高综合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达到预期的培养实践创新性人才的教学目标。

经验提示,研究课题的软硬件设置必须注意如下几点。

1研究题目的多样性:研究课题要具多样性和个性化,使学生通过课题的研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锻炼自己分析与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自己认为最佳的一种或多种方式进行研究。意在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思考和积极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发挥其个体能动性。

2研究手段的先进性:研究手段有助于增加学生对研究内容的兴趣,更有助于学生对研究方法和结果的认同,增加学生对研究工作的兴趣和精力投入,对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和工作作风也大有益处。

3研究内容的实用性:结合科研与生产实际,更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让其更具有想象力,以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4研究深度的可塑性:让学生了解预研究项目的深度及广度,熟悉研究项目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在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的前提下,学生依据各自的能力和兴趣爱好,展开各自的想象力,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组合或独立完成整个工作。

5研究成果的延续性:承上启下也是激发学生对学科研究兴趣爱好的最有效的方法,了解往届学生的研究成果及成败原因,往往会诱发学生继续研究的冲动,使其很快进入研究状态,从而达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评价学生所做学科研究的收获

每一位学生在初次接触学科研究项目时都会无从下手,而面对面对新课题,如何开展并最终完成研究工作,是理工科大学生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做学科研究最主要的收获,其中包括以下几种能力。

1自学新知识的能力:查阅相关文献是所有研究工作的始点,学习相关的新知识,汲取或借鉴一些前人的成果或观点,熟悉研究方式方法,都检验并锻炼着学生自学新知识的能力。

2组织实施的能力:确定研究项目后,如何充分利用已有的科研资源有效开展工作,也考验每一位同学,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大胆的按自己的意愿不断地实践,鼓励学生不怕失败,实战中积累经验,不断增强学生的组织实施能力。

3运用书本知识的能力:如何灵活运用已熟悉的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大学生能力的体现非常重要,学科研究给了学生一个实践的机会,学科研究是继承与创新的合体,只要认真地去做,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4研究与动手的能力:学生的学科研究题目虽小,也需要做系统的研究,学生们在动手过程中,所进发出的灵感常常会相互启发,各自从中受益。

5论文写作的能力:论文的写作过程是学科研究工作的重要部分,是总结和知识积累的过程,更是学术交流必备的形式,因此写好论文需具有较高的逻辑思维与语言组织能力,也是学科研究成果能否被认可关键所在。如何让学生论文书写规范,文字严谨,数据正确,论证充分、结论合理是学生所做学科研究不可或缺的内容。

提炼学生为学科研究所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