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教学能力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04:21

幼儿园教育教学能力篇1

一、幼儿园教师体育教学能力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学前教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也加强了对学生体育教学能力的培养,有效提升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体育教学能力,为培养合格的幼儿园教师提供了保障。然而,通过对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调研发现,现有的幼儿园教师体育教学能力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中对教师专业能力提出的相关要求相比,存在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幼儿园教师对体育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受传统“重智轻体”教育观念的影响,幼儿园教师对体育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多数教师认为,体育活动就是陪幼儿一起玩或者带幼儿玩大型玩具,没有认识到体育活动内容的全面性和形式的多样性以及对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影响。没有思想上的高度重视,就不会有行动上的重大突破。正是因为幼儿园教师对体育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了思想上和行动上对幼儿园体育活动的轻视。

(二)幼儿园教师对体育教学的目标定位不明确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体育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技能的协调发展,增进体质,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但是,调研发现,70%的幼儿园教师对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目标存在认识模糊的现象,只是简单地认为“幼儿园体育活动就是锻炼幼儿的身体”。众所周知,幼儿身体的锻炼只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目标之一,体育活动还可以有效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体质体能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等,从而有助于幼儿智力的发展〔1〕。幼儿园教师对幼儿体育活动目标的定位不明确,从而导致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偏离了方向,进而影响了体育活动的效果。

(三)幼儿园教师体育活动内容的选取单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地把体育列入健康领域,成为健康领域的下属内容,与其他各个领域相融合。《纲要》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幼儿园体育活动应该是丰富多彩、多种形式与方法并存的,既有基本的体育游戏活动、体质锻炼项目,也有基于地方特色的民族体育活动内容等。但现实中,幼儿园教师在体育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仅局限于体操形式和体育游戏,造成了幼儿体育活动内容的单一化和成人化,缺乏幼儿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减弱了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二、幼儿园教师体育教学能力不足的成因

(一)职前培养机制的不健全

各级各类高师院校是幼儿园教师的主要培养基地,幼儿园教师体育教学能力的不足,追根溯源,是由于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机制不健全导致的。幼儿园教师入职前没有经过科学、严格的训练,入职后就不会有高质量的教学水平。培养机制的不健全突出体现为课程体系的不健全,对于高师院校来讲,不论是初中起点的三年制幼师、五年制幼专还是高中起点的大专,在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上,多数没有开设与幼儿园体育教学相关的课程。有的学校即使开设了,也很不完善,从课时分配上来看,与幼儿体育教法有关的课程远不及舞蹈、音乐、钢琴、绘画等技能课的课时数〔2〕。加上受传统教育观念“重智轻体”思想的影响,最终导致幼儿园教师在校学习期间只注重钢琴、儿歌演唱、绘画、舞蹈、语言、说课技能等方面的训练,而忽略了体育教学与教法及相关技能的训练,缺乏有效组织幼儿体育活动的教育教学能力。

(二)职后培训内容的不均衡

幼儿园教师是幼儿园体育活动最直接的设计者、组织者与指导者,其自身体育素养及活动组织能力的高低将对幼儿体育教学的质量和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然而,幼儿园却很少注重对教师进行与幼儿体育活动相关知识及技能的培训,针对幼儿教师进行的培训内容存在明显的不均衡现象。幼儿园每年都会给教师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但是,无论是从幼儿园教师本身来讲,还是从培训机构来讲,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都会选择科学理念的宣讲、《指南》的解读和领域教学的传授,而针对体育教学能力提升的知识或技能却很少或基本没有。入职前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入职后又没有及时的补充,幼儿园教师体育教学能力不强就不足为怪了。

(三)对安全问题的担忧

幼儿园教师体育教学能力不足,这是不可争辩的事实,但是导致该问题的原因有很多,除上述之外,家园合作的不和谐,或者家庭与幼儿园之间联系的断层,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活动的效果。同时,教师和家长对幼儿安全问题的担忧也成为影响教师体育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能否保证幼儿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安全是幼儿园教师及家长最为担心的,因此,幼儿园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体育活动时,幼儿的安全是教师首先必须考虑的:担心场地会让幼儿受伤、担心幼儿运动能力弱会受伤、担心幼儿因自我保护能力差而受伤等,加上幼儿园教师本身所具备的体育相关知识及技能不够全面等因素,必然导致教师组织与开展幼儿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减弱,最终导致幼儿园教师在体育活动中尽量运用“安全”的手段组织“安全”的体育教学活动〔2〕。久而久之,教师对体育教学活动本身丧失了应有的积极性,也间接地阻碍了幼儿园教师体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三、提升幼儿园教师体育教学能力的途径

(一)加强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指出,“能力为重”被确定为幼儿园教师所必须秉承的一个基本理念,掌握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创设环境、捕捉生活中的课程生长点、调动幼儿参与、对话、共同建构知识等被视为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的重点〔3〕。幼儿园教师只有具备了相应的体育知识与教育教学能力,才能科学、有效地组织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课程是文化的载体和创新工具,作为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在教育体系中始终居于核心地位,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实现其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因此,提高幼儿园教师的体育教学能力,必须要加强高师院校课程的改革,设置合理的课程〔3〕。1.夯实体育学科知识的理论基础高师院校在理论课程的设置上,除了一些基础课程外,还会设置相应的实践类课程,包括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等,这些课程是帮助学生了解幼儿园各领域教育活动设计和实施的基本要求,为提高学生活动设计和实施能力提供知识和能力的保障。幼儿园教师要具有较强的体育教学能力,需要有相关的学科知识作支撑。体育涉及到幼儿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体育学科教学知识等,这些知识缺一不可。幼儿骨骼的发育程度、机体的成熟程度、运动能力的强弱等生理特点是幼儿进行体育活动的生理基础。教师只有对幼儿的生理特点做到了如指掌,才能切实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生理特性设计适合于他们的体育活动。同时,教师掌握幼儿的心理特点,是他们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保证。例如,对小班幼儿来讲,他们的游戏水平还处在一个较低层次的合作,而中班和大班幼儿的游戏则需要更多的同伴合作。因此,幼儿园教师只有很好地把握了幼儿的心理特点,了解他们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水平及需求,才能针对不同孩子的个性特点开展个别化教育。其次,体育学科教学知识是幼儿教师做好体育活动的重要保障。学科教学知识主要包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组织实施体育活动,有哪些注意事项,如何应对突发事件等。因此,幼儿园教师提升体育教学能力,必须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而这些学科知识是通过课程讲授获得的,高师院校只有开设相关的课程,学生才有机会获取相应的知识。2.加大实践课程力度幼儿体育活动具有实践性强、操作性强等特点。幼儿园教师体育教学能力的获得需要通过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共同实施完成,其教学能力的强弱是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表现出来的。幼儿园教师体育教学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幼儿教师对体育活动的驾驭,包括目标的制定、内容的选择、方法的选取、评价方式的科学性等,而这些都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获得。因此,要有效提升未来幼儿园教师体育教学的能力,高师院校除了设置必要的理论课程外,还要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关的实践课程。通过多样化的实践课程,例如,实训课、观摩教学、微型课等,既能够使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也可以在实践环节中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提高自身的体育教学组织能力。

(二)加大职后体育教学能力的培训

职后培训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对职前培养不足的有效补充。职后培训要根据幼儿教师的专业特点和实际需要实施,充分发挥职后培训的促进与补充作用。现今的职后培训,无论是从培训机构来讲,还是培训学员的需求来讲,都没有将体育教学能力的培养纳入到培训的主题中,因此,要提升幼儿园教师体育教学能力,要在做好职前培养的基础上,加强职后培训。体育教学活动不同于其他的教育活动,因此,对幼儿教师体育教学能力也有不同的要求。鉴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在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的过程中,无论是教育形式还是教育方法,都要遵循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的规律,切合发展实际。比如,体育教学培训要尽可能采取小班教学,让培训者有更多的机会参与体育教育实践,同时,教学内容的选取一定要结合当地幼儿园的实际状况,比如,农村幼儿园可以结合当地的一些特色,把当地的一些童谣和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游戏加进来;城市幼儿园在进行体育活动中,要根据本地的、幼儿园自身的一些特色进行。因此,在职后体育教学能力的相关培训中,一定要因园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培训课程。

(三)家园共育,创造和谐体育教学环境

幼儿园教育教学能力篇2

一、加强学生对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重视

要提高学生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能力首先教师需要摆正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认知态度,让他们认识到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目的在于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得到较好的环境保护,以实现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和个性化发展。不少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认为,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就是要将幼儿园的版面和墙壁装饰得非常漂亮和炫目,吸引幼儿的眼球,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单纯强调视觉效果不但无法起到提高幼儿教学质量的目的,还会加深幼儿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和害怕,且会让幼儿将更多的心力放在学习以外的东西上,这种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方式对幼儿的成长并不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合理的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时,要注重在给幼儿视觉体现的同时让幼儿能够更多地参与其中,实现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教育功能。

此外,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还需要严格遵守以下几点原则:第一,教育性原则。教师要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中认识到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目的是让幼儿能够接受教育,实现教育的可视化和可操作化,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比如,教师在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中可以设置大小不同的装饰物品,让幼儿进行分辨。第二,童趣性原则。幼儿的身心发展较为缓慢,教师要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中应该坚持从幼儿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将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得更加具有童趣性,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第三,参与性原则。参与性原则指的是幼儿园主题环境的创设并不是为了让幼儿观赏,而是要让幼儿主动参与其中。只有幼儿主动参与,教师从旁指导,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教育功能才能够得以显现。而且也只有幼儿主动参与其中,在实践中学习和积累,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才能够得到明显的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只有在尊重以上几点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才有可能达到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目的,实现自我专业素质的提高和发展。

二、加强学生关于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实践训练

(一)加强对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基本了解

要提高学前专业学生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能力必须要求学生能够加强实践训练。而在学前专业学生进行实践训练之前,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基本内容。在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过程中,学前专业学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色彩的应用方面,使用什么样的色彩进行搭配和协调需要学生根据幼儿的喜好决定,要保证色彩的搭配能够让幼儿感觉到舒适;其次,要坚持从幼儿的视觉心理角度出发,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情况,实现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元素的协调和统一;最后,要强调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整体美感能够让幼儿满意。

(二)采用实践教学法进行教学

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采用实践教学法,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能力。当然,在实践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了解,通过分析学生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等来设计教学程序和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可以通过让学生欣赏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具体案例的方式,加强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研究,提高学生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能力,也可以通过加强与当地幼儿园合作的形式,让学前专业学生进入幼儿园进行实地演练和实习。这样,在实践训练中,学生能够更加完整地掌握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过程中需要重视的墙面色彩选择、图纸应用、主题确立等问题,掌握更多的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技巧。

三、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幼儿的关注

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对幼儿的教育,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因此,在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能力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以幼儿为中心,加强对幼儿的了解,这样才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能力的提高。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蕴含的实际意义十分丰富,它既是对幼儿行为和认知的引导,也是对幼儿的教育指导,同时也是对幼儿的视觉指导和健康指导。学前专业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强化学生以幼儿为中心的思想,让学生能够坚持从幼儿发展的角度出发,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需要进行幼儿园主题环境的创设,实现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教育功能和目标。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存在错误的认识,认为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就是考验自己的手工和劳动效果,这种思想是从学生自身角度出发的,没有突出幼儿的中心地位。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认识到提高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能力应该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将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当成促进幼儿身心成长的重要工具。因此,学前教育学生在实际的幼儿教育中应该充分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年龄特征以及性格特征等,然后进行相应的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四、加强对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能力的具体指导

首先,教师要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主题墙饰设计的指导。幼儿园主题环境的创设离不开墙饰的设计,而墙饰设计要坚持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出发,既要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又要能够达到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教育目标。因此,在实际的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中,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采用活泼可爱的元素来引起幼儿的注意,同时要能够促进幼儿的学习;其次,教师要加强学生对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指导。区域活动是幼儿教学中经常使用的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形式,创设合理的区域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例如,在水果主题创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选择幼儿比较喜欢的水果类型,然后以幼儿能够接受的卡通形式粘贴在墙壁上或者散落在活动区域中。幼儿在进行区域活动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可以加强对幼儿的教育指导,让幼儿能够在娱乐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幼儿园教育教学能力篇3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家园合作;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3-0237-02

一、前言

近些年,人才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人才的培养成为了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建设的头等大事。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对教育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和创新,致力于人才的终身教育和全面培养。幼儿教育是我国人才教育的基础阶段,对儿童的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抓好幼儿的教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两种教育方式,社会中对两种教育方式仍存在很大的争议。笔者认为,作为幼儿的两种基本教育方式,幼儿园教育已家庭教育两者各有所长,不可偏废其一,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发挥“家”“园”合作新模式的优势,才是我国开展幼儿教育的正确道路。

二、幼儿园教育及其重要性

(一)幼儿园教育概述

幼儿园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的基础部分,以幼儿园为教育场所对幼儿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肩负着幼儿的知识启蒙和健康成长等重任。幼儿园教育是国家教育部要求和社会需求的产物,主要目的是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实现幼儿身心和和谐发展,为幼儿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幼儿园教育基本上采取“保”“教”结合的教学方法,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注重幼儿学习的连贯性和系统性。此外,幼儿园教育还要求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保证幼儿在社会中的健康发展。

(二)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

人类是社会的产物,人在社会中不可能孤立而存在,幼儿园教育为人才的早期教育提供了良好的人类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指定的,引导幼儿直接感知自然环境,在对空气、花鸟等的欣赏中幼儿对人类的自然环境产生热爱,培养幼儿爱护环境、保护小动物的社会责任感。幼儿园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有利于提升幼儿的社会认知,幼儿园主要采用合作、分享等教学模式,通过幼儿之间的情感与话语交流,促进幼儿帮助、合作、同情等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加快了幼儿社会化的进程。

三、幼儿家庭教育及其重要性

(一)幼儿家庭教育概述

家庭教育伴随人的终身发展,对人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广义的家庭教育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方面指在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相互教育,另一方面指父母对子女单方面的教育。幼儿阶段的家庭教育属于后者,主要指父母对幼儿的教育,具有灵活性和连续性。幼儿家庭教育的灵活性格体现在教育的内容和时间上,幼儿和家长接触的时间较长,家长可以随时对幼儿进行教育,尤其是在幼儿出现错误时,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个性特征及时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此外,幼儿的家庭教育不会出现中断,稳定的亲子关系使幼儿的家庭教育具有连续性。

(二)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主要环境,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首先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为幼儿营造了爱的摇篮,为幼儿的成长提供了安全感,有利于幼儿形成稳定、活泼的性格,反之,不和谐的家庭会带给幼儿心理阴影,从而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其次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对幼儿的理解和尊重,以平等的态度与幼儿进行交流,在教育中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创造力;最后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把握对幼儿“爱”的尺度,家长要注意自身的行为的素质,做到言传身教,不要对幼儿过分溺爱,注重在生活中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四、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

(一)幼儿园教育指导幼儿家庭教育

幼儿园教育属于我国教育体系,是在国家教育部统一规定下开展的教育活动,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和系统性。而家庭教育局限于家庭之内,没有固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对幼儿的教学比较随意。再加上家长的工作比较繁忙,家长本身缺乏科学的幼儿教育理论知识,在对幼儿的教育中常常感到束手无策。幼儿园教育对幼儿的家庭教育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家长可以通过幼儿园教育掌握先进、科学的幼儿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即使在幼儿园放假期间幼儿也能够得到良好的教育。此外,幼儿的家庭教育要以幼儿园的发展目标为标准,促进幼儿在幼儿园和家庭之中都能健康成长。

(二)幼儿家庭教育反作用于幼儿园教育

幼儿的家庭教育对幼儿园教育具有反作用,科学、规范的幼儿园教育可以为幼儿家庭教育提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良好的家庭教育也为幼儿园教育奠定了基础。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要与幼儿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要保持一致,如果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相辅相成,保持连贯性,幼儿园教育就会事半功倍,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都能够显著提升;反之,幼儿的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相左,幼儿园教育的难度会相应加大,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随之下降,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三)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具有一致性

作为我国幼儿教育的两种教育方式,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一方面,两种教育方式的教育目标具有一致性,结合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幼儿进行科学有序的教育活动,增强幼儿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使幼儿成长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另一方面,两种教育方式的教学内容具有同步性,幼儿园教育注重幼儿的基本认知能力和科学逻辑能力的提升,家庭教育则侧重与对幼儿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实现了幼儿的智力、能力、思想道德的全面发展。

五、幼儿教育新道路——“家”“园”合作

(一)“家”“园”合作的重要性

幼儿园教育和幼儿家庭教育是我国幼儿教育的“两翼”,两者各具优势、相辅相成,共同致力于我国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在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不断进行改革和完善,幼儿教育的改革具有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家”“园”合作的幼儿教育模式势在必行。“家”“园”合作模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要注重两种教育方式的优势互补:一方面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是幼儿园进行教育活动的前提条件,幼儿园定期举办家长会或幼儿教育知识专题讲座,定期进行家访,增加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另一方面家长要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家长通过家庭教育在幼儿心中树立教师的威信,言传身教,做到尊重教师,对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严格要求,确保幼儿园的教育活动顺利开展。

(二)“家”“园”合作的有效途径

1、加大对教师和家长的宣传,增强“家”“园”合作意识

目前,大多数孩子的家长工作比较繁忙,对幼儿的教育有所疏忽也在所难免,“家”“园”合作教育模式的顺利开展的前提是要增强教师和家长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的意识。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进行“家”“园”合作的宣传,比如致家长的一封信、家访等形式,让家长了解到“家”“园”合作的重要性,引导家长与教师进行有效地沟通和交流,共同致力于幼儿的教育工作。

2、开展“家”“园”合作活动,建立良好的“家”“园”关系

幼儿园应该积极的开展亲子活动,引导家长直接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在亲子运动会、家园主体活动、亲子音乐游戏等亲子活动中,教师、家长、幼儿三者之间都进行了深入的情感交流,为幼儿提供知识信息的同时也拓宽了幼儿教育的视野,有利于实现幼儿教育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幼儿园教师与幼儿家长之间要相互信任的关系,在相互信任、主动参与的基础上实现“家”“园”合作。

3、定期进行家访活动,深化“家”“园”合作层次

幼儿园开展亲子活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兴趣和机会,但是“家”“园”合作不能流于这些表面的文体形式,“家”“园”合作需要幼儿园与家长之间更深层次的合作和交流。家访是增加幼儿园与家长之间联系的有效途径,幼儿园教师根据幼儿在园期间的表现定期进行家访。幼儿园要十分重视家访工作,制定明确的家访目标和家访内容,在家访中深入了解每一个幼儿的家庭环境和家长素质,结合家访的结果,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4、提升教师和家长的素质,提高“家”“园”合作的教育水平

提升幼儿园教师和家长的素质是提高“家”“园”合作教育水平的基础。幼儿园要十分重视幼师的选拔工作,聘用热爱孩子、有亲和力、专业素养高的综合人才,提高幼儿园的教师队伍素养。幼儿园定期对教师和家长进行培训和教育,邀请幼教专家举办讲座,不断提升教师和家长的幼儿教育理论知识。另外,根据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对幼儿家长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到幼儿的教育工作中,切实提高“家”“园”合作教育模式的效率和质量。

六、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在幼儿的终身教育中同等重要,两者各具优势、相辅相成,在具体的幼儿教育活动中,两者不可偏废其一。“家”“园”合作教育模式是新形势下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在科学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通过亲子活动等教育平台,教师、家长、幼儿三者之间进行了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实现了幼儿身心的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华正宏,钟锐锋.关于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重要性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9,(10):239-240.

[2]黄绪云.重视家庭教育 突出育人地位——浅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11,(2):67-68.

[3]廖贻.幼儿园社会认知教育的重要性及其目标与内容[J].学前教育研究2010,(1):57-60.

幼儿园教育教学能力篇4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男幼儿教师加入学前教育领域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这已成为当今社会、家长及幼儿园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随后,国内一些高中专院校相继招收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培养男幼儿教师,安徽省也不例外。那么,当前幼儿园最需要什么样的男幼儿教师?男幼儿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职业素质?如何培养符合当下需要的男幼儿教师?这些是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为了了解安徽省幼儿园园长对男幼儿教师职业素质的期望和要求,以进一步完善当前安徽省男幼儿教师的培养体系,本课题组开展了关于安徽省幼儿园园长对男幼儿教师职业素质期望的调查。

二、调查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在安徽省随机抽取各地市幼儿园合计120所,本次调查对象为120所幼儿园园长(或副园长);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以个别访谈;

调查内容与问卷设计:调查内容主要围绕男幼儿教师职业素质展开,自编调查问卷,问卷设计12道选择题,1至10题为单选题,11、12题为限定多选题;

问卷发放与回收:本次调查问卷实地发放100份,回收97份,电子邮件发送20份,回收11份,电话问答17份,合计回收问卷125份,回收率为90.58%,其中有效问卷119份,有效率为95.2%。

三、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从此次调查结果中看出,安徽省幼儿园园长对男教师加入幼儿园基本上持支持的态度,这正顺应了时展的要求,反映了男教师介入学前教育是迫切的,也是必要的。园长对男幼儿教师职业素质的期望,反映在对男幼儿教师的学历、专业、岗位定位、教学能力等要求上,特别对男幼儿教师职业道德、鲜明的男性特质、阳光的个性等给予很高的期望。

1.学历要求以大专起点居多。

园长对男幼儿教师的学历期望,选择大专起点的为72.27%,本科起点为15.17%,中专起点为10.92%,无所谓的为0.84%。这说明园长们对男幼儿教师的学历期望处于折中的状态,既要求男教师能有较高层次的科学、文化知识训练和学习,又担心太高的学历幼儿园留不住。

2.专业要求多是科班出身。

调查中,园长要求男幼儿教师专业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为57.98%,体育教育专业的为24.37%,艺术教育专业的为7.56%,计算机教育专业的为3.36%,无所谓的为6.72%。这说明园长还是较多注重男幼儿教师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因为科班出身的男幼儿教师,在某种程度上更多地掌握了一系列幼儿教育规律和知识,从而懂得怎样教育幼儿。同时园长们对体育教育专业的男幼儿教师也有一定的期待,显然园长希望这些专业的教师能在幼儿园中发挥体育优势,展示男性特质,更好地对幼儿进行教育。而要求艺术教育专业的较少,因为在当前的幼儿教师培养的模式中,女教师在唱歌、跳舞、美术等方面优于男教师。

3.岗位定位凸现专职活动教师。

调查中,园长最期望男幼儿教师能定位是专职活动教师有50.42%,带班教师为13.45%,幼儿园相关辅助管理有20.17%,幼儿园科研有10.08%,电教技术人员有5.04%,0.84%的选择其他。从中可以看出,园长们能认识到男幼儿教师在带班方面不如女教师有优势,所以最期望男幼儿教师能扬长避短,做专职活动教师。同时,随着人们对学前教育的重视,较多园长最期望男幼儿教师定位在幼儿园相关辅助管理的岗位上,这样对发挥男幼儿教师在管理工作中独特的男性思维特质和创新的能力,锻炼他们多方面的才能,实现他们自身的价值,稳定男幼儿教师的队伍,更好地为学前教育作出贡献有积极的作用。

4.以职业道德为首的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professionalQuality),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在某一职业所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职业信念、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等。

调查显示,园长对加入幼儿园的男幼儿教师的职业素质结构中最看重职业道德的为51.26%,最看重职业能力的为32.77%,最看重职业信念的为14.29%,最看重专业知识的为1.68%。结果说明,教师的职业道德在职业素质中的核心作用,它不仅仅是为师表率的要求,更是做人的基础。幼儿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才能以身示范,做好育人的工作。

5.关注敬业和创新的职业精神。

调查中可以看出,园长在职业精神方面最关注敬业精神的为47.06%,创新精神的为37.82%,合作精神的为10.08%,奉献精神的为5.04%。职业精神体现职业信念,敬业精神不足,职业信念就不强,人们对自己从事的职业就不会真诚,从而导致看着这山比那山高的心态。这也是园长们担心男幼儿教师不稳定的一个因素。有创新才有特色,有创新才有发展,园长们很关注男幼儿教师的创新精神,这关系到幼儿园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幼儿园教育的生机和活力,更关系到幼儿园的发展。当然,合作和奉献也是男幼儿教师不可缺少的素质。

6.第一要热爱儿童的职业道德。

调查中,园长们认为男幼儿教师第一应要有的职业道德中,选择热爱儿童的为64.71%,选择爱岗敬业的为21.85%,选择学高身正的为8.40%,选择团结协作的为4.20%,选择热爱集体的为0.84%。结果显示不管你的水平多高,知识多厚,幼儿教育最需要的是教师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幼儿是祖国的花朵和希望,需要幼儿教师更多的关怀和呵护。作为男幼儿教师,当然应首先热爱儿童,以真心从事幼儿教育工作。

7.偏向组织管理的职业能力。

调查中,园长们最注重男幼儿教师的职业能力方面,选择组织管理能力的为36.97%,教育教学能力的为30.25%,交往协调能力的为21.85%,科学研究能力的为10.08%,其他0.84%。结果显示,园长们最注重男幼儿教师的职业能力是组织管理能力,这也是为迎合男幼儿教师的自身职业期望,发挥男幼儿教师的男性特质的一个体现。当然,作为教师,最基本的仍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这是一个教师的看家本领。特别看到,园长们对男幼儿教师的交往协调能力有一定的关注,说明男幼儿教师不仅要与幼儿之间交往沟通,还要与幼儿的家长之间沟通和协调,还要与同事及园领导等各方面交往和沟通等,具备人际间的交往沟通协调能力,能给我们的教育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有利于园内的和谐,有利于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8.专业技能突出体育运动技能。

专业技能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时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相关的素质和能力。园长们最期望男幼儿教师的专业技能,选择体育运动技能有59.66%,选择电教技术的有15.97%,选择教师口语的有12.61%,选择音乐弹唱的有7.56%,选择绘画手工的有2.52%,选择舞蹈的有1.68%。这说明园长们在一定程度上认为口语、音乐、绘画及舞蹈是女幼儿教师的优势,多数园长期望通过男幼儿教师的体育运动技能来弥补女幼儿教师的不足,发挥他们的男性特质在幼儿园中的作用。

9.特长素质期望。

调查中,园长们希望男幼儿教师应具备的特长,选择最多的三项为体育运动特长(88.2%)、计算机软件应用特长(如动画制作、文字处理等)(59.66%)、艺术特长(音乐、舞蹈、绘画等)(48.74%),紧随其后的是计算机网络维护特长(31.93%),前三项中排序在第一位的是体育运动特长(83.19%)。结果说明,在特长素质期望中,体育运动特长发挥男性特质起到重要作用。信息时代,教学多媒体技术广泛运用于幼儿教育中,基于男性的思维敏捷,动手能力强,对计算机知识接受快的特点,园长们期望男幼儿教师在计算机软件的应用中更好地发挥自己优势,发展自己的能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期望他们在幼儿园里能有计算机网络维护的特长。当前的幼儿教师培养体系中,女幼儿教师在艺术上一般优于男幼儿教师。正是如此,幼儿园里的幼儿在艺术素质的培养上,几乎一律是女幼儿教师的工作,不利于男孩的艺术教育和培养,所以,园长们期望男幼儿教师能有艺术特长,在幼儿教育中发挥强大的作用。

园长们最期望男幼儿教师具有的体育运动特长中,选择最多的三项分别是武术(60.50%)、乒乓球(60.50%)、跑步(57.98%)、跳绳(37.82%),紧随其后的是轮滑(36.97%),前三项中排序在第一位的是武术(52.94%)。结果说明,园长们期望男幼儿教师擅长一些安全、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特点的球类项目、传统项目。轮滑这项新型运动项目也越来越受到园长们的欢迎。

四、讨论与思考

1.安徽省幼儿园对男幼儿教师如此期待,为什么多数园长不愿聘用男幼儿教师?

这里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当前安徽省幼儿园教师的工资普遍较低,园长们担心聘男幼儿教师,干不长久就会跳槽转行,不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2)因为当前加入学前教育队伍的男幼儿教师不多,幼儿园里几乎都是女教师,园长聘用一两位男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是一个突出的问题;(3)聘用了一个男幼儿教师,幼儿园便会极力发挥他们的优势,精心培养和打造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或骨干教师,由于他们的性别特质,很有可能被其它园挖走,有种“为他人做嫁衣”的担忧。

2.如何培养具有园长们期望的职业素质的男幼儿教师?

这是一个现实而又艰难的事情。目前男幼儿教师的培养,不管在目标定位、课程设置,还是在实践活动等,其模式等同于女幼儿教师的培养,这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凸显男性幼儿教师的特质,甚至会造成男性女性化的倾向。所以关注与提升男幼儿教师的性别特质,应当是培养男幼儿教师的关键和重点。如何才能做到,一定要“以生为本,因性施教”,从目标定位开始,区别对待男女生,制定男幼儿教师的培养课程方案,专业课程教学中实施区别化教学,多多开展有利于挖掘男生潜在优势的课程,如体育、计算机、科技等,与女生所擅长科目形成互补,努力发挥他们的优势,积极培养特长。教育实践中,根据男生特点,提供更多的观摩男幼儿教师教学活动的机会,尽可能安排男生在有男幼儿教师的园里实习等等。

3.幼儿园应如何实现男幼儿教师的特长与优势?

幼儿园应该意识到男性教师加入幼儿教育领域的直接受益者是幼儿园,所以园长们应当转变观念,区别对待男幼儿教师。在工作安排分工上要实现男幼儿教师的男性特质需求,不要一刀切,与女幼儿教师一样的评价,要考虑性别特点,建立合理、完善的评价和奖励机制,让男幼儿教师感受尊重,体验成就,必要时增加薪酬待遇,应多给予男幼儿教师机会,留住人才;完善教学管理,尽可能让男幼儿教师开展专职活动,从事幼儿园相关辅助管理、电教技术及幼教科研工作,减少保育,营造适合于男幼儿教师的工作环境;有条件的话,可以开设男幼儿教师独立的工作空间,以保持男子汉的阳刚之气。

4.男幼儿教师如何在幼儿园岗位上展现自身的素质,散发男性特质的教育魅力?

正因为备受期待和关注,男幼儿教师在幼儿园里的工作压力还是挺大的。怎样才能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从自身来说,应积极推动自身成长,满足幼儿园对自己的期望,不能认为自己备受青睐,优越感较强而对幼儿园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应正确摆正自己的位置,认真工作,刻苦钻研,努力为自己争取赢得更多展示自己魅力的机会,积极发挥个人特长,扮演好男性角色,友好地与同事相处,热爱幼儿,树立敬业乐业观念,勤于思考,不断创新,做一个进取、有为、上进的人。这样才能实现个人价值,专心幼教,彰显特色,从而获得个人成功。

参考文献:

[1]李巧萍.应重视培养和任用男幼儿园教师.现代教育论丛,1999(2)

幼儿园教育教学能力篇5

论文摘要优质幼儿园在幼儿教育领域中有着示范和带头作用,在这个社区发展迅速与不断完善的今天,实现优质幼儿园与社区教育资源的共享需要优质幼儿园与社区双方的共同努力,共同探索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的途径。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不断地探索资源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开发与利用,资源的内涵与外延也不断地丰富与拓展。教育资源是人类社会资源之一,在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给教育资源下的定义为:教育资源亦称“教育经济条件”,教育过程中所占用、使用和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即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财力资源的总和。从宽泛的社会学意义上看,教育资源是指维持、组成、参与并服务于教育系统的一切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时空资源、信息资源、文化资源、权力资源、制度资源等等,这些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资源系统。

目前我国各水平幼儿园的质量参差不齐,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优质幼儿园的教育资源。优质性是优质幼儿园的重要内涵,是对幼儿园各项工作的高水平要求。优质幼儿园是经过评估小组与各级领导按照评估检验与层层筛选进行评定,是以先进的学前教育理念为指导的,具有独特的文化模式、经营特点和个性特征的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在优质幼儿园中能获得适合其个性发展的优质教育。优质幼儿园具有优质的教育资源。每所幼儿园都有活动室、运动场、自然角、教玩具以及花圃、道路等独特的教学、生活及环境设施,这些以物质形态存在的设施体现了幼儿园独有的文化特征,影响着教职工和幼儿的思想、观念与行为。

社区是孩子们生活的大环境,其中设施、设备、工作人员及居民都被孩子们所熟悉、所关注,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总则里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组织与实施中,又指出“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由此可见,社区资源的利用已经成为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热点。

“社区资源”是指社区内外足以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使社区居民问题获得解决的所有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力量之总和。由居民依当地的人文景观或民俗风情发展出自己社区特色,为社区带入一股新的气象与生命力。社区因为发展出休戚与共的社区意识,在社区的组织体系运作的同时,也不断的发展其“资源网络”,使社区资源网络将更紧密、更活络,而社区中的幼儿园可运用的资源也将更充沛。

从教育的角度说,社区资源的存在形式是多样的,可以分为物质环境资源、文化资源和人力资源这三个方面,这三类资源有其各自的构成状况,彼此之间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互相融合互相渗透,共同构成了社区范围内丰富的幼儿教育资源。(1)社区物质环境资源。社区物质环境资源主要包括社区内的山川河流、动植物以及博物馆、图书馆、企业工厂、信息中心、电教馆等。从幼儿园的角度说,常用到社区的物质环境资源主要有超市、医院、邮局、银行、书店、居委会、老人活动中心等与幼儿生活较为密切相关的物质环境资源。(2)社区文化资源。这里的文化资源主要是指一些当地的文化特征,如风俗习惯、自然景观等等。例如:福州市花巷幼儿园,位于三坊七巷内,幼儿园设计主题活动认识三坊七巷的古代建筑,让幼儿接受古代历史文化的熏陶。(3)社区人力资源。社区的人力资源主要来源于社区教育的队伍和社区居民,社区教育队伍包括社区专干、社区志愿者、社区退休老干部等等,另外,一些有特殊才能的居民或者能够为幼儿园教育提供帮助的家长都是社区中宝贵的人力资源。

一、优质幼儿园与社区教育资源共享特点

优质幼儿园作为办园水平较高,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师资力量雄厚的幼儿园,与社区的接触相对而言较为密切,对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要远远高于其他一些较小规模的幼儿园。

(一)双向性与互补性

优质幼儿园更能体现与社区之间的双向互动,二者的教育资源达到合理、优化的共享。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幼儿的个性化得到全面发展,需要打破以往高结构化与高控制性的教学模式,构筑一种真正开放互动的教与学的机制。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学领域的活动都与幼儿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很多时候需要用到周边的社区物质环境资源、文化资源、人力资源等等。例如,让幼儿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时,就可以带幼儿参观社区内的垃圾处理厂,更真实地让幼儿体验到环保与自身的密切关系。又如,在大班的幼小衔接主题活动中,可以带幼儿参观小学,或请小学老师到幼儿园给幼儿讲讲关于入小学该注意的地方。

同时,社区也需要幼儿园资源的大力协助。例如:社区在需要举办一些文娱活动时,也会经常请幼儿园的老师、小朋友表演节目;在宣传普及学前教育阶段育儿知识时,由于幼儿教师的专业性,社区常常会请幼儿教师开讲座或座谈会、咨询活动等等。在这种资源共享中体现了优质幼儿园与社区教育资源共享过程中的双向性与互动性。

(二)大教育性

幼儿教育并不单单指幼儿园内的教育,真正广泛的教育资源存在于大环境之中,幼儿园课程范围内的教学活动并不能满足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幼儿园须打破围墙的限制,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共同为儿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样,整个社区教育也不仅仅指专门的社区教育,还包含各类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业余学习等等。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倡导终身教育的同时,还应树立起大教育的观念,不把幼儿教育囿于幼儿园教育,实现优质幼儿园与社区教育资源的有效共享。

(三)有效性

优质幼儿园与社区教育资源实现共享时还体现有效性的特点,优质幼儿园在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时,充分考虑到社区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同时能够分析自身的教育资源为社区服务。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无法与儿童的生活脱节,对于学前儿童而言,在这个阶段主要是以活动的方式获得直接经验,因此,幼儿园只能依托社区这个对于幼儿来说熟悉的大环境,优质幼儿园能做到挖掘社区内儿童所熟悉的一切教育资源,为儿童打造最适合他们发展的课程,并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进行探究活动。在幼儿园现有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让儿童从身边熟悉的事物来提高身体、智力、语言、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不仅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满足了儿童多方面的需求,也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社区教育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同时,在服务社区上,由于幼儿园本身的特点使得园所能够获得一些新的幼儿教育信息,优质幼儿园能够将信息向社区开放,达到资源全面有效地共享。

二、优质幼儿园与社区教育资源共享途径

(一)整合与优化教育资源

从目前优质幼儿园的经营现状来分析,优质幼儿园一般在周边社区中具有良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声誉,在幼教专业领域中的影响力较大,往往可以影响到周边的居民对于幼教知识的认识。因此,优质幼儿园在整合与优化所有可利用到的教育资源中起着重要作用。首先,优质幼儿园的管理者应利用其作为管理者的身份,协调好各组织、部分充分挖掘幼儿园与社区的教育资源,与社区加强联系,引导社区在获得新资源时主动与幼儿园联系。其次,优质幼儿园的教师应合理设计其课程设置与安排,关注身边可利用到的社区教育资源,并对这些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及时做出管理与规划。第三,社区也应对本社区的幼儿园教育资源做调查与分析,统筹所有教育资源。

(二)开发利用社区特色教育资源

优质幼儿园已经能够基本上达到与社区资源之间的互动共享,在此基础上,优质幼儿园应开发利用社区特色教育资源,这同时满足幼儿发展的特殊要求,符合现代教育趋势。在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下,为了引导幼儿从身边的事物学起,主动地与环境发生互动,开发利用本地区有特色的教育资源就成为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优质幼儿园的教育者和管理者应从幼儿园所在社区的特色教育资源出发,开发身边现有的、幼儿所熟悉的且富含本地特色的教育资源。例如,以厦门市第九幼儿园为例,该园从园本实际出发,以闽南文化为蓝本,经过三年的研究实践,目前已初步建构了具有闽南本土文化教育特色的园本课程实施体系。幼儿园的布置环境充满着浓郁的闽南风情,在园内的各个角落,随处可见诸如面泥馆、木偶馆、陶艺馆、童谣室、服饰室、剪纸室、影雕室、珠绣区、戏曲南音角、织网角、闽南小吃一条街等的闽南特色布置。

(三)塑造学习型社区大环境

随着社区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社区逐渐朝着学习型社区发展,这也有利于优质幼儿园与社区教育资源之间的共享。幼儿要获得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仅仅依靠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是不够的,社区在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社区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小社会,在这里,幼儿的社会性不断得到提高,因此,优质幼儿园需要树立大教育观念,将社区看成是幼儿成长的一个大环境,社区将其获得的信息、价值传递给优质幼儿园,优质幼儿园又将其教育活动与效果推向社区,通过向社区宣传科学育儿知识,为促进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四)开展社区早教服务活动

示范性幼儿园具备开展社区早教服务活动的专业优势,应该从所处的社区环境出发,探索开展社区早教服务活动的策略和途径,开展社区早教服务活动是城市发展社区学前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幼儿园是学前教育的专业机构,而示范性幼儿园实施学前教育的软、硬件更属上乘。示范性幼儿园应该从所处的社区环境出发,积极地探索开展0~3岁社区早教服务活动的途径和策略,并为其他幼儿园进行示范、指导和辐射,带动周边其他园所为,社区幼儿教育水平的提高作出贡献。因此,切实发挥示范性幼儿园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并带动社区中其他园所共同为建设社区早教中心,把一批办学思想端正、管理水平高和保教质量好的示范性幼儿园建设成为优秀的社区早教中心基地,使其成为较为成熟的社区早教服务活动中心。示范性幼儿园在为社区开展早教服务活动的同时也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化程度。

参考文献:

[1]黄尧.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社区教育发展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叶谦,靳玉乐.对优质幼儿园课程文化建设的思考[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7,(7).

幼儿园教育教学能力篇6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 家庭教育 家园互补

一、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

家庭与幼儿园是幼儿生活的两个最重要的环境,幼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有其不同的特点,两者都有其优势也有其缺失,本文主要从幼儿家庭教育的角度出发,论述幼儿家庭教育应该从三个发面来实现与幼儿教育的结合互补:第一是幼儿家庭教育应该为幼儿园教育做好准备;第二是幼儿家庭教育应该对幼儿园的教育内容进行延伸和巩固,第三是幼儿家庭教育补充幼儿园教育的缺失。

(一)幼儿园教育

幼儿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包括了幼儿园教育、幼儿家庭教育。前者属于正规机构内教育,后者属于非正规机构内教育。

(二)幼儿家庭教育

幼儿一出生就与家庭相接触,父母对幼儿的教育于不知不觉中渗透在幼儿生活的各个方面,家庭教育是贯穿在幼儿一生成长过程中的。

二、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的关系

在幼儿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无论是正规的幼儿园教育,还是非正规的幼儿家庭教育都起着关键的影响作用,他们是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的,幼儿园教育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与影响,就必须重视探讨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之间的联系。同样,幼儿家庭教育要想能从根本上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也需要得到幼儿园教育的指导与帮助。

(一)幼儿园教育对幼儿家庭教育起到指导作用

幼儿家庭教育具有极强的封闭性、随意性和片面性,这些不利因素将会制约幼儿的健康发展。而幼儿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其教育性质决定了自身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和科学性。许多父母在进行家庭教育时。会感到在面对孩子不听话的孩子时常常束手无策。这就是因为他们对教育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念并不了解,没有从理论的角度科学的把握教育的原则、方法等。幼儿家庭教育对幼儿发展是重要的,并且也伴随在幼儿的整个发展过程中,但同时必须要得到幼儿园教育的指导与帮助,这样才能使其做到科学、合理。

(二)幼儿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幼儿家庭教育的发展方向

幼儿园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教育目的是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幼儿的年龄特点确立的。并且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确立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了社会的发展需求。幼儿家庭教育的目的,具有随意、灵活和针对性的特点,但其教育目标,是要与幼儿园、社会紧密联系,互相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这样才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活泼地成长。

(三)幼儿家庭教育对幼儿园教育具有反作用力

幼儿园教育要想能获取到高质量的教育效果,就必须得到幼儿家庭教育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幼儿家庭教育的目标是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紧密相连的,这就决定了两者的教育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和相关性,幼儿家庭教育如果能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就可以使幼儿园教育得以顺利开展,使幼儿所受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较好的保持了其完整、连贯性,并可取得较为显著的教育成效。

三、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如何互补

(一)家庭教育如何为幼儿园教育做好准备

幼儿园教育尽管以游戏为主,但毕竟与家庭环境有了很大的差别,幼儿面对骤然陌生的环境大多会产生抗拒心里,如家庭教育能提前为幼儿入园教育做一些准备,会大大减少幼儿的入园焦虑,缩短幼儿入园后的适应时间,对很多知识的学习也可以更快地掌握,让幼儿在园生活更加愉快自信。

(二)家庭教育如何对幼儿园的教育内容进行延伸和巩固

有的家长过分溺爱孩子,生活中总怕孩子受到伤害而不让孩子放手去玩耍。幼儿园教育较提倡幼儿的独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矛盾就很容易造成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的表现大相径庭,容易使幼儿生活自理的独立性、坚持性和自我控制能力差,生活习惯的依赖性强,日久天长,幼儿懒惰、依赖、自私、任性、怯弱、没礼貌等坏习惯就会养成。

总之家庭教育并不能代替幼儿园教育,只有家园合作,一致要求,才能达到教育同步促进幼儿最全面的发展。

(三)家庭教育如何补充幼儿园教育的缺失

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有其不同的特点,家庭教育针对幼儿个体,情感性和随意性较强,而幼儿园的教育专业性更强,更具计划性。两者都有其优点也有其缺失,只有两者配合互补,幼儿才能实现健康成长。

1.家庭环境的熏陶对幼儿品格的形成举足轻重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情操,使他们变得高尚文雅,富有同情心,爱憎分明。”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是孩子行为的指导者。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和宽松、民主的家庭氛围对于形成幼儿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性格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2.家庭教育应该注重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在生活中渗透教育尽管幼儿园在教育内容上追求尽量接近幼儿生活,但毕竟局限于幼儿园之内,能够呈现给幼儿的通常只有图片和视频而已,与幼儿的生活仍然有一定的距离。幼儿园无法把幼儿带入真实的情景之中,而家庭教育却可以弥补这个缺憾。

3.家庭教育要明确孩子的学习特点、特长,因势利导

学前教育专家莫里逊指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和最佳学习方式,家长只有予以重视,因势利导,才能实现教育的最优化。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和影响,而学前儿童不能离开成人单独接触社会,所以与学前儿童关系最亲密的莫过于家长与教师了。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结合互补需要家庭与幼儿园双方面的努力,家庭方面要积极主动地配合幼儿园教育,并对幼儿园教育的缺失进行补充,才能实现幼儿最科学、最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幼儿园教育教学能力篇7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策略研究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是指幼儿园教育脱离的实际的教学轨迹,以升小学为目标,在教学中加入了小学教育模式以及课程内容,增加幼儿在学习中的负担,提前实现小学化教育管理。小学化的教学倾向超出了幼儿的智力接受能力,增加了幼儿的学习任务,不能有效提升幼儿的学习能力,形式上造成了揠苗助长的现象。除此之外,小学化的倾向还给整个幼儿园教育带来了更多的束缚,不利于幼儿园教师更好的开展幼儿园教育。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出现的原因

(一)应试教育思想影响

在很多幼儿园教育调查中发现,之所以有很多幼儿园的教学内容与小学教学内容相似,并且在实际教学中为学生加大学习难度,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很多幼儿园升小学考试中,题目难度较大,因此幼儿教学中难度也要增加。也就是说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幼儿园教育出现了小学化倾向。应试教育具有双重性,从积极方面进行分析,应试教育能够提高教育教学的目的性,提高教学效率。但是从消极方面进行分析,应试教育抑制了教育的多元化,一味的赶超计划,增加学生负担。

(二)幼儿园师资以及家长等方面的影响

从幼儿园师资方面进行分析,由于很多幼师水平有限,不能认识到幼儿园教育的真正目的,盲目的在教育教学中增加小学教学内容。另外,从教学设备上分析,幼儿园教育设备比较稀缺,教学模式单一。而从家长方面进行分析,家长也是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始作俑者,很多家长错误的认为,在幼儿园中让孩子学得越多,学得越难,对孩子的智力开发有好处。其中不然,揠苗助长的教育方式没有科学依据,也罢免了幼儿的快乐童年权利。

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策略

(一)增加幼儿教育设备,提升教学趣味性

幼儿阶段的学习并不是要求幼儿能够懂得多少科学道理,识得多少的多比划的汉字,以及多会验算多少数学算术题。真正的幼儿教育是指,还原孩子的童趣,在欢快的氛围中,引导幼儿认识生活中充满知识,帮助幼儿理解知识,并鼓励其在参与学习活动中各抒己见。该种形式的教学模式既不失童趣,也能够寓教于乐。在幼儿教育教学中,实现趣味性的教学模式,首先从如何实现趣味性教学方面进行分析。

其中增加幼儿园教育设备是实现趣味性教育关键,如微型多媒体,学生音乐学习演播室、操场设施等。在室内教学中,引入多媒体设备,幼师根据书本课程进行相关情境设计,以多采的形式吸引学生注意。而音乐学习演播室的相关设备引入,如幼儿架子鼓等乐器的提供,能够让幼儿接触到真正的音乐,培养幼儿的审美。而操场设备的增加,为学生提供锻炼的平台,实现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多种形式。

(二)提升幼师教育教学素质能力

在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中,幼师是一个催化剂,教师的素质能力不过关,其在实际教育教学中的方式将会出现偏差,对于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在理解上也会出现多误解。因此,提升幼师素质能力是健全教学小学化的重要方式。首先,提升幼师对幼儿教育与教学启蒙的重视,并向其宣传小学化教学的弊端,并在教学中以发展学生为主,为其创造良好的学习与娱乐的环境;其次,对幼师进行定期的教学培训,对教师能力进行测试,以讲座的形式提升幼师教学能力。

(三)呼吁幼儿升小学的考试制度改革

近年来,幼儿升小学的考试为幼儿园教学带来重大压力,同时这也是幼儿教学小学化倾向产生的直接原因。因此,随着教育体制不断改革,小学教学固然重要,但是其与幼儿园教育的差别较大,笔者在此呼吁幼儿升小学的考试制度改革,尊重幼儿园教育,明确幼儿园教育目标,在教育教学中还幼儿一个健康、欢乐的童年。升小学的考试制度严重的打击了幼儿教育的发展,限制了幼儿多采的教学形式,不能注重发掘孩子的天性,教育趋向于机械化,是幼儿教育中的一大败笔。因此,考试制度的改革,能够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划清小学与幼儿教育的界限。

三、结论

幼儿园教育是培养孩子学习与认识学习的关键阶段,小学化的幼儿教育揠苗助长,不能关注到孩子成长的特点,是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对策。希望以实际策略的提出能够推动幼儿教育改革,“解救”那些“镣铐”下的孩子。同时,本文就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来探索整个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如何能够更好的应对教育小学化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黄燕榕.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个案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

[2]王廷廷.“镣铐”下的孩子――多重视角下的公办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D].西北师范大学,2013.

幼儿园教育教学能力篇8

关键词:习惯能力情感态度

中图分类号:G613文献标识码:C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2.16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社会对幼儿园教育质量要求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幼儿园教育的科学发展面临重重挑战。一些违背教育规律、不敬畏教育科学、错误的教育价值取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正严重干扰幼儿园的正常工作,使幼儿教育偏离了科学发展的轨道。

目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产生的原因:一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家长急功近利、过度焦虑的思想作祟;二是部分幼儿园以“生存压力”为由,用各种所谓的幼儿超前教育与经济捆绑起来;三是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幼小衔接标准不统一。从而常常出现这样的场景:

镜头一:家长期盼幼儿园老师教授小学低年级数学、大量识字、拼音等内容。

镜头二:幼儿报名入学时学校进行知识测试,并以此评价作为幼儿发展优劣的标尺。

镜头三:部分社会辅导机构大肆渲染学前知识学习的“优势”误导家长。

镜头四:部分幼儿园教育一味迎合家长“需要”,开设所谓的“小学知识教育”课程,而忽略了对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培养。

如何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促进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有效衔接,我园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究:

1营造氛围,家园同步,统一认识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颁布对于有效转变公众的教育观念,提高广大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家长的科学育儿能力,防止和克服“小学化”倾向,全面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广大家长和幼儿园教师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指导、建议。因此,我园对全园教师进行专题集中学习培训,认真解读《指南》精神内涵、基本框架、教育理念。指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排解教育困惑,牢记各领域教育目标、教育建议,规范办学行为,着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夯实幼儿园教育理论水平,保证幼教队伍的专业化。以内涵建设促进幼儿素质教育。坚持“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注重幼儿体验式、探究式、发现式学习和过程评价,而非脱离幼儿生活经验、高于幼儿认知水平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在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氛围中,不跟风,不盲从,不迎合,而是尊重教育规律和教育的科学性,即着重关注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态度、自主的学习能力、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幼儿园教育是在家庭教育基础上进行的。经过家庭有意或者无意的影响,孩子在习惯、兴趣、爱好等方面已经能够表现出明显的个性特征。孩子进入幼儿园以后,幼儿园会以特有的方式按照既定的目标,进行有计划的“再加工”。如果家长不配合幼儿园做好工作,不仅会给幼儿园教育带来困难,而且还会影响老师正常教学。只有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二者紧密地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进行有效教育。

《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我园充分借助网络、幼教宣传月、家长开放日、家委会、家园联系手册、幼儿成长记录、家教宣传栏等平台向家长宣传《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南》、《纲要》,帮助家长了解幼教发展的动向,强调科学的教育理念,明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认知规律,牢固确立幼儿教育的独立地位和特点,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发展观。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幼儿园教育是小学教育的准备阶段”的真正含义,即:品质、习惯、能力、态度等方面的准备,而非阶段性的知识准备,使其克服浮躁情绪,缓解思想焦虑。正如大班幼儿王某某的妈妈所谈:过去看到别人家即将升小学的孩子,从幼儿园回家之后,就要忙着做100以内加减法、书写汉语拼音,甚至家长借来小学一年级课本辅导孩子学习,心里不免有些着急,对幼儿园的教育产生怀疑,错误地认为幼儿园不重视幼小衔接教育。通过《指南》学习,帮助家长进一步明确3-6岁幼儿学习发展目标,树立科学儿童观、教育观。

在做好家长宣传的同时,我们还主动与小学沟通,通过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教研室共同研究幼小衔接,幼儿园、小学互通教育内容、教学方法。规范小学招生办法,定期举办幼小衔接专题讲座,形成了幼儿园、幼儿教师、家长、小学老师四位一体的教育合力,从而解放了幼儿,排除了“小学化”对幼儿园教育的干扰。

2强化教科研,提升教育质量

“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反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让幼儿快乐地成长,并不是片面让幼儿无目标没有挑战的嬉戏,幼儿时期正是成长发展的关键期、敏感期,幼儿适度、适宜、建构式的学习不仅是好奇心满足的过程,也是建立自信、体验成功、快乐的过程。我们通过大胆创新园本课程;积极开展幼小衔接园本教研;“一日生活皆课程”――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研究;教师适宜行为研究;幼儿园活动区课程研究等教科研活动,让教育回归生活,真正体现了“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使习惯养成教育贯穿于幼儿园教育的全过程。

幼儿园教育教学能力篇9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实践分析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257-01

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倾向,主要是指在实施幼涸敖逃实践过程中,其教学轨迹脱离实际,主要是以升小学为目标,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融入了小学教育的模式以及相关内容,提前实施了小学教育管理,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1,2]。针对幼儿园学生实施小学化的教育,超过了幼儿的学习能力,不符合幼儿的生理以及智力发展实际,难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3],在形式上已经形成了揠苗助长的行为,同时,还给幼儿园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约束,限制了教师正常教学能力水平的发挥等。

1导致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主要原因[4]

1.1应试教育的影响

通过对当前的幼儿园教育情况实施调查发现,之所以有极大比例的幼儿园教学内容同小学的教学内容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同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人为地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其主要原因为,不少小学的招生考试中,其题目难度相对较大,这也相应地导致幼儿园教学的难度增加。由于这种应试教育的存在,导致幼儿园教育产生明显的小学化倾向。分析认为,应试教育存在双重性,尽管其可以有效提升教学的目的性,有效提出教学效率。但该方法同时也抑制了教学的多元化,抑制了学生学习的多元化。二者的交互存在,导致学生的学习压力加大、负担加重。

1.2师资家长的影响

在目前条件下,幼儿园教育尤其是农村幼儿园教育,其师资力量还相对薄弱。仅有公立幼儿园可以保证全是科班教师,极大比例的幼儿园教师的水平极为有限,没有受到过正规的专业性教育,不能认识到幼儿园教育的真正目的,而自发地盲目地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小学教学的内容。而针对家长而言,较大比例的家长属于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始作俑者,其错误地认为,幼儿在学校学得越多,学习的知识越难,可以有利于孩子的智力开发。然而该类教师以及家长均为正确认识到,揠苗助长式的教育不但没有科学根据,也迫使儿童过早地丧失了童年的欢乐。

2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基本对策[5]

2.1有效保障教学的适应范围

研究认为,针对幼儿阶段的学习效果而言,并非要求幼儿可以懂得多少科学道理,识得多少汉字,能做多少数学题等。真正的幼儿教育,应当重视孩子的童趣,让其在在欢快中,认识生活中的知识,帮助其理解知识,鼓励其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其各抒己见。因此,在针对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必须注重保障教学的适应范围,重点是实现趣味性教学。要积极设置微型多媒体、音乐演播室以及操场设施等。室内教学中,要注重根据书本课程设计情境,注意吸引学生注意,要重视吸引学生参与到多彩的学习氛围中来。

2.2有效提升幼师的教学素质

在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中,幼师属于催化剂。教师素质能力不足,其在实际教育教学中的方式将产生相应的偏差,对于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也会产生许多误解。所以,提升幼师素质能力属于防止幼儿园教学小学化的重要方式。要有效促进幼师对幼儿教育以及教学启蒙的重视,要充分理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弊端,在教学中,要坚持以发展学生为主,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以及娱乐环境。要积极对幼师进行教学培训,对其教学能力进行测试,有效促进其教学水平的提升。

2.3有效改革升学的考试制度

近年来,幼儿升小学的考试为幼儿园的正常教学带来巨大的压力,这也属于导致幼儿教学小学化倾向的直接原因。随着近年来教育体制不断改革完善,尽管小学教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其与幼儿园教育具有显著的差别。二者应当相互独立。幼儿园升小学的考试制度,已经严重地打击了幼儿教育的正常顺利发展,限制了针对幼儿本应当进行的多采的教学形式,无法重视和关注发掘孩子的天性,促使幼儿园教育趋于机械化,限制了正常教育效果的发挥。因此,要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认真划清小学教育与幼儿教育的界限。要充分尊重幼儿园教育,进一步明确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对幼儿园升小学的考试制度进行改革,要在幼儿园教育中保障孩子健康快乐的童年。

3结语

幼儿园教育属于培养幼儿学习以及认识学习的关键时期,小学化的幼儿教育属于一种典型的揠苗助长教育方式,不但不能顾及到幼儿发育成长的特点,还剥夺了幼儿本该享受欢愉的童年[6]。本研究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产生原因实施分析,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主要对策。在保障幼儿园教学的适应范围、提升幼儿教师的教学素质的基础上,重点还是要改革幼儿升小学的考试制度,上述几个方面的共同合力,可以有效形成一种让幼儿园教学回归本位的良好环

境[7]。

参考文献:

[1]孙钰.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危害及解决对策[J].学周刊,2014,9(12):130.

[2]李相禹,康永祥.幼儿园教育“去小学化”的制度基础及对策建议[J].教育科学研究,2014,8(07):5-10+15.

[3]程秀兰.多学科视野中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透视[J].教育研究,2014,5(09):69-76.

[4]张立贺.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2(05):145.

[5]孔令娟,王军国.防止幼儿园教育活动小学化倾向的过程性评价体系构建[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6,6(03):121-124.

幼儿园教育教学能力篇10

首先,家庭教育。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十分重要,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家庭比较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对其身心健康关注度不够,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并且家庭和睦也十分重要,是幼儿园科学管理的基础。

其次,教育设施。先进完善的幼儿教育设施是幼儿园科学管理的硬件基础,同时也能够开发幼儿思维、锻炼身体和激发兴趣,但是不少幼儿园的教育设备不完全,不利于幼儿的快速健康成长与科学管理。

再次,师资力量。幼儿园的师资力量是幼儿园科学管理的软件部分,同时也是管理工作的执行者与主导者,幼儿园科学管理的前提,特别是幼儿的可塑性较强,需要教师善于科学引导,帮助孩子健康成长,但是部分幼儿园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有待提升。

最后,卫生保健。卫生保健工作也是幼儿园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幼儿园的首要任务就是保证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期,身体免疫力一般,容易生病,所以,幼儿园在科学管理孩子时,需要做好卫生保健工作,保证幼儿的身体能够健康成长。

二、当代幼儿园科学管理的有效思路

1.依法治园是科学管理的依据

在当代我国讲究依法治国,而依法治园也是科学管理幼儿园的重要依据,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依法治园主要指幼儿园的管理工作者要根据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章程和教育方针进行规范性办学,幼儿园需要有法可依,包括幼儿园管理者与接受教育者都应该树立法制概念,这是幼儿园科学管理的准绳和依据。幼儿园园长需要树立依法治园的管理理念,是幼儿园依法管理的基础与前提;幼儿教师要及时学习国家的幼儿教育法律、法规和条例等,并且加强在幼儿园内的宣传语学习,以此作为依法治园的重要依据;幼儿园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规章管理制度,把依法治园理念与管理工作相结合,构建一套完整、规范、科学、实用的幼儿园管理制度,使幼儿园的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岗有责、有章可循。另外,幼儿园还需要强化规章制度的贯彻实施,做到公平、公正,从而科学管理。

2.校园安全是科学管理的保障

校园安全是幼儿园科学管理中开展各项教育活动的基本保障,在幼儿园科学管理中,如果幼儿园的环境不够安全和稳定,很多教育工作都无法正常开展。幼儿园的安全工作十分重要,关系到幼儿教师与孩子们的安全,关系到幼儿的健康成长,同时也关系到幼儿家庭的幸福。在幼儿园安全工作中,首先需要树立安全意识,重视安全管理,然后产生安全行为,最终形成良好的安全习惯,这样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工作才能够得以保障。所以,在科学管理幼儿园的思路中,做好校园的安全工作十分关键。首先,幼儿园园长将安全工作纳入日常管理工作之中,并且重点考虑、执行;其次,建立健全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工作制度,提供制度依据;再次,细化幼儿教师的安全管理工作职责,让幼儿教师将安全管理落实到日常教育中;最后,幼儿园需要投入一定的经费,构建安全措施,全面提升幼儿园的安全管理与科学管理。

3.师资力量是科学管理的关键

师资力量是幼儿园科学管理的关键,同时也是核心,幼儿师资力量的高低,决定着幼儿园的教学质量与效果,幼儿教师作为教育管理中的主导力量,在科学管理中地位十分重要。因此,幼儿园园长应该意识到师资力量的重要性,是提升办学质量的关键,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幼儿学校在招聘教师时,应该提出明确的学历要求,鼓励教师通过自学或函授的方式,使学历达标;规范幼儿教师的形象,要求言行举止文化,着装整齐大方,不能奇装异服,在学生面前起到表率作用;定期组织幼儿教师参加专业培训或学习,及时掌握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学习先进的经验,掌握最新的教育动态,从而不断完善科学管理理念。

4.教育科研是科学管理的途径

当代幼儿园科学管理工作需要高度重视教育科研工作,是幼儿园科学管理的重要途径之一。幼儿园领导应该积极鼓励教师主动参与幼儿园教育科研活动,在日常的教学和管理中善于发现科研课题,然后组织开展科研活动,解决幼儿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升幼儿园的教育质量与实现科学管理。幼儿园在开展教育科研活时,园长和领导要起带头作用,亲自参与科研活动,从而带动其他幼儿教师积极参与;幼儿园可以营造教育科研氛围,激发幼儿教师参与教科研活动的兴趣与热情,然后再感染其他教师;还可以从小课题出发,通过对小课题的教育科研,解决幼儿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认识到教育科研工作的作用与价值,从而辅助科学管理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