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的基本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1:24

旅游资源的基本特点篇1

旅游资源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影响力,可以为旅游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是旅游产业发展的资源基础”。国家旅游局2003年出台的《旅游规划通则》中捉出,旅游资源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可见,旅游资源不仅包括具有自然属性的“硬件资源”,如:旅游地独特景观、旅游服务设施、交通条件等;也包括具有人文、社会属性的“软件资源”,如:完善的旅游服务接待环境、旅游法规等。对此,本研究对旅游资源的定义为,能引起旅游者旅游兴趣,为旅游地带来经济、社会效益的各种因素。

而资源配置是指经济中的各种资源(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信息资源)在各种不同使用方向之间的分配。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研究各种资源如何在不同的用途中获得最佳的使用和分配。具体包括,一方面在资源条件给定或有限条件下,如何使各种资源发挥更大效用,创造出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资源在产生理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基础上,如何将投入成本减为最小。2.2研究现状

对旅游资源的合理配置的研究,有不少学者通过不同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展开调查与分析。

首先,从研究方法上,有学者从理论研究方法人手研究旅游资源的最佳配置问题,如透过经济学投入产出理论分析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利用经济学观点研究旅游资源的最佳配置,通过旅漪资源投入产出关系、寻求最佳投入数量组合。有研究指出,旅游部门提供的旅游产品数量已定,要求旅游部门以最少的费用进行生产;而旅游部门成本费用已定,要求旅游资源进行最佳配置,获得旅游产品的最大化。也有研究采用实证调查的方法,如对广西百色旅游资源合理配置进行了调查。对福建省绿色生态和红色旅游等两类旅游资源提出优化配置的构想及具体对策。其次,在研究视角上,有研究透过旅游资源对经济、社会、环境影响等不同角度出发,评述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配置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有学者就黑龙江省生态旅游资源的合理配置,应从环境影响、资源、生态伦理等多个角度进行评价,以构建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配置综合评价模型,从经济、生态、环境的角度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有学者对于旅游地实际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基础上,从旅游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评述,并提出旅游资源合理配置的具体建议和对策。

而在对辽宁沿海区域旅游资源合理配置的问题上,目前所展开的理论研究颇多,但实证调查研究相对不足。其中能结合区域旅游实际情况,遵循旅游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进行优化旅游资源配置的研究就更为有限。对此,本研究在分析旅游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基础上,结合该区域旅游资源的特征,从板块设置和路线设计上提出旅游资源优化的若干建议。3旅游资源合理配置的基本原则3.1旅游资源的合理配置要讲求整体性

微观上,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不仅仅关系到旅游地的旅游项目、旅游事业的发展;从宏观的角度,旅游资源的合理配置更影响到旅游目的地经济、社会、生态的综合效益,因此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要讲求整体性。3.2旅游资源的配置要与保护同步进行

旅游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的特点,当某些旅游资源或旅游景点过度开发后,会破坏原有的旅游生态系统,并难以修复,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因此,旅游资源要进行适当的规划与开发,优化与保护同时进行,不能只追求旅游资源带来旅游地的经济效益,更要注重旅游资源在配置和开发后如何能永继发展,防止旅游资源在开发后出现“早衰”甚至消亡的现象。3.3旅游资源的配置要考虑到地方经济和旅游业发展的实际

目前,在辽宁沿海各旅游城市之间,有些地区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忽略了区域内旅游资源配置的整体规划。经常出现某一地区的旅游项目出现经济效益后,其他地区一窝蜂进行复制、摘抄,盲目投资建设,开发不久就出现项目萎缩或烂尾,收益无法得到回报,直接影响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学者指出,辽宁沿海经济带各城市旅游资源开发上存在重复建设,旅游业无序竞争的问题,导致旅游产品重复性强、互补性羞,拉低了区域整体旅游业吸引力和竞争力。因此,旅游资源的合理配置、开发利用必须要考虑到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3.4旅游资源的合理配置要考虑显性和隐形成本的投入

旅游资源的合理配置所带来的经济收入不仅受到传统的成本和利润的影响,隐性成本也不能小觑。旅游资源在开发中,存在着社会成本、环境成本等隐性成本,经济利润核算公式应考虑到这些隐性成本的作用。但在现实中,不少旅游企业片面追求旅游资源的高利润、高产出,这往往以高隐性成本的投人为代价,未有做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4辽宁沿海旅游资源合理配置的总体构想

围绕旅游资源合理配置中的整体性、配置与保护同步、要考虑旅游区实际发展需要和注意显性和隐形成本等原则,本文以a级景区数量分布为基础,以各地旅游景点类别为依据,充分分析辽宁沿海区域的旅游资源的性质和特征,就如何合理配置旅游资源上,提出三大板块构建的思路和旅游路线优化的建议。4.1三大旅游资源板块的构建

(l)打造辽西(锦州、葫芦岛、盘锦)宗教历史文化、自然观光及海岛文化旅游板块。

据统计,辽宁沿海旅游城市的西部——锦州,拥有丰富的山川、滨海等自然旅游资源,寺庙文化的观光旅游资源也独具特色。似北镇为例,国家a级旅游景区数量居锦州各县区首位,数量接近30%;青岩寺风景区、医巫间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名闻省内外;盘锦的红海滩风景区业颇有盛名。应以此为中心,延伸至凌海市的岩井寺景区;义县的万佛堂石窟、奉国寺及宜州化石馆;锦州市内的北普陀山风景区、广济寺/市博物馆,这一板块的旅游资源具有浓郁的宗教寺庙文化、自然风光特色,旅游资源已显著成效。鉴于此,辽西地区应重点打造北镇市为中心,并以盘锦、凌海市、锦州市内为依托,全力推荐宗教文化及自然观光型旅游项目,形成明确的发展思路,建立市场竞争力强的辽西宗教文化和自然观光旅游板块,创建特色旅游品牌。

此外,结合锦州南部滨海新区及辽西南葫芦岛地区所拥有的滨海休闲度假、古城文化、海岛旅游等多元化的旅游资源,因此其旅游定位应为推进海岛文化旅游资源的发展,应以锦州的大小笔架山岛、葫芦岛的葫芦山庄、兴城古城、阳光海岸度假村、菊花岛等特色的旅游景点为节点,精心设置旅游路线,全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滨海/海岛旅游品牌,建设竞争力强的辽西南海岛文化旅游板块。

(2)构建辽南(大连、营口)滨海休闲旅游板块。

这一板块的旅游资源融合了滨海旅游、休闲旅游、文化旅游的特色,这一板块应若重打造并实施辽南滨海休闲旅游精品发展战略,培育滨海休闲旅游品牌,推出精品旅游项目及路线,以现有的成熟5a、4a级景区为依托,发挥品牌效应,带动正在筹建的其他5a级景区的发展,形成具较强竞争力的滨海休闲旅游板块。

对此,应构建板块内两个特色的旅游区域,一是以大连的南部近海的老虎滩海洋公园(5a景区)、金石滩景区(5a景区)、圣亚海洋世界(4a景区)节点形成的大连滨海旅游区域;二是以营口的月亮湖景区(4a景区)、仙人岛白沙滩黄金海岸(4a景区)、望儿山景区(4a景区)、虹溪谷温泉旅游区(筹建中的5a景区)为节点构成的营口滨海休闲旅游区。

(3)培育辽东(丹东)自然观光旅游板块。

丹东地处辽宁东部,山川、海岛、江河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且森林覆盖面积大、植被储备丰富,孕育了丹东以自然风光为主的观光型旅游资源相对发达,其中自然风景区数量占全市的80%。此外根据各类a级景区的数量看,其宽甸县、东港市两地的景区数量又超过全市的60%。对此,辽东地区应重点打造自然观光型的旅游板块,其中以宽甸县、东港市为中心,延伸至市内、凤城,以鸭绿江风景区、凤凰山风景区、天华山风景区、天桥沟和黄椅山森林公园为节点,构建辽东自然观光风景区,强化以山川、江河为特色的旅游产品的品牌效应。4.2构建旅游资源优化配置线路

(l)构建跨市旅游优化线路。

应利用现有便利的交通体系和基础旅游服务设施,设置科学旅游线路,合理配置旅游资源。例如,在构建的辽西宗教历史文化旅游板块中,要凸显宗教文化旅游的魅力与特色,应开设连接青岩寺风景区、医巫闾山风景区、岩井寺景区、万佛堂石窟、奉国寺、北普陀山风景区、广济寺/市博物馆等精品旅游景点的辽西宗教文化游线路。在全力打造辽西南海岛文化旅游板块中,应开设大小笔架山岛、葫芦山庄、兴城古城、阳光海岸度假村、菊花岛等特色海岛旅游路线。而在构建辽南滨海休闲旅游板块中,应充分结合大连及营口地区部分成熟的滨海休闲旅游资源(如老虎滩、金石滩景区),精心设置旅游路线,如健全辽南营口至大连滨海环岛游路线,以点带面,深入挖掘其旅游资源的价值。

旅游资源的基本特点篇2

关键词: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延边州

中图分类号:F592

红色旅游作为国内重要的旅游形式受到了各级政府关注,并在很多地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但一个地区的红色旅游开发的社会经济效益则受到了地区综合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国内大多数经济欠发达且红色旅游资源市场认知度较低地区的红色旅游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例,通过对该地区红色旅游发展的分析,提出建议,以期为地区经济发展及红色旅游资源市场认知度较低地区的红色旅游发展提供相应的借鉴。

一、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基础理论

1.旅游资源开发

从广义角度来看,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是旅游资源开发的一种特殊形态,应具有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开发的一般性特征,且应符合旅游需求发展变化的趋势。吴殿廷等(2007)的研究中指出旅游旅游产品是旅游资源的综合利用并提供给旅游者的旅游吸引物与服务的组合,即旅游目的地向游客提供一次旅游活动所需要的各种服务的总和。同时该研究还指出,目前的旅游开发存在广义狭义的两种观点,狭义的观点强调对旅游资源的发掘和改善,其目的是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广义的观点认为,旅游开发是一种对区域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系统开发模式。

在关于旅游资源开发原则的相关研究中,罗清(2008)指出应注重四方面的内容,一要注重开发与保护间的关系,兼顾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以及旅游开发的生态可持续性;二是注意协调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及生态环境间的关系;三是要考虑到旅游开发所具有的综合性特征;四是要注重游客体验性。而在刘红梅(2012)的研究中则强调了旅游开发过程中的文化原则、美观原则、旅游目的地营销、特色原则、保持原创原则及注重形象原则。

马进甫(2006)提出红色旅游资源的本质在于,对当代人具有旅游吸引力并具备了旅游开发价值的革命历史遗存,具体特征分为以下六点:第一,红色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政治功能;第二,中国的红色旅游是世界的战争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红色旅游资源的存在形式“非实物化”;第四,红色旅游资源的存在形态优化;第五,红色旅游资源是独立性和整体性的统一;第六,红色旅游资源的地域跨行政区域化。

基于上述基础研究的结果,包含红色旅游开发在内的旅游资源开发是一种综合开发的模式,同时考虑到本文所关注的经济发展水平及红色旅游资源认知度均处于较低水平的地区更需要在红色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重视其综合性特征,并遵循旅游开发的一般性原则。

2.红色旅游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旅游开发模式,具有其特殊性。在李宗尧、高舜礼等(2002)的研究中将红色旅游定义为“以革命老区、革命根据地为依托,同时对能有较大教育意义的旅游方式定义为红色旅游”。而在随后的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则明确提出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树立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游览活动”。

目前对于红色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主要有5种。本文采取第一种分类方式。第一,阶段分类法,根据中国革命经历的不同发展阶段及其独有的年代特征,按时间的先后分为:新民主主义时期(1921-1927);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红军长征时期(1934-1936);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第二,国家标准分类法,即分为建筑设施类、人文活动类、革命遗址和遗迹类。第三,地区分类法。第四,目的分类法。第五,资源属性分类法。

通过上述对红色旅游相关资料的整理可以看出,红色旅游作为我国特有的旅游形态不仅具有一般形态的旅游活动所具有的功能及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在精神层面的教育意义。对此,在卢丽刚(2007)的研究中总结了红色旅游的特点,并在后续的研究中逐渐形成了共识。首先,红色旅游是中国特色的旅游产品,其产生及发展离不开中国革命这一特殊的历史“政治背景”,红色旅游资源所蕴含的丰富的革命精神,革命历史对于中外游客来说都是绝无仅有的。其次,红色旅游是革命精神教育活动,是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结合的有效方式,是丰富的精神文明建设。第三,红色旅游具有特殊性与地域性特征。其本质是依托所在地特殊的革命文化遗迹类的旅游资源,对于红色资源的开发应该根据其作为革命圣地和纪念地这一特殊情况,开发特殊旅游产品。第四,红色旅游资源具有丰富性特征。特定的历史年代当中全国各地都在进行着各种形式的革命运动,因此在全国各地都有着自己地方特色的红色旅游资源。最后,红色旅游资源层次的高品位性,其思想层面的价值远远高于其物质价值,红色旅游资源的评级与资源所代表的历史事件的重要性成正比。

此外,目前国内的红色旅游开发模式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以观光活动为主的传统模式。第二类是注重休闲娱乐的体验式开发。第三类是观光与体验并重的混合开发模式。除此以外,在针对具体案例分析的研究中学者们也考虑到了不同地区红色旅游发展的特点阐述了特定地区红色旅游开发的模式。如黄三生(2009)的研究中指出红色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区域合作的必要性。卢丽刚(2007)在京九铁路沿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中强调了品牌的树立的必要性。由此可以看出,红色旅游作为特殊的旅游开发形态在遵循旅游开发的一般性原则的基础上应考虑到红色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以及地区红色旅游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二、延边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

1.延边州红色旅游发展现状

延边地区红色历史沿革,1907年8月,日本侵略军入侵延边地区,从此延边地区成为朝鲜族抵抗日本侵略点的重要战场;1920年6月4日-7日,北路督军府府长崔镇东率领联合抗日队伍,开展日光山、凤梧洞战役,从此开启了延边地区的抗日武装活动;1920年10月,“珲春事件”日本派2万正规军入侵延边地区;在抗日战争期间延边人民先后发动了“5.30暴动”“8.1吉敦暴动”抗日活动,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抗战队伍逐渐壮大;在解放战争期间,延边革命根据地起到了巩固后方的重要作用。

从旅游产业发展来看,延边地区的经济较发达,消费水平较高。旅游产业依托于长白山的旅游发展,缺乏其他的有竞争力的旅游吸引物,季节性明显,人口流动性大。区位方面位于我国东北边境地区,与朝鲜相接壤,同时与少数民族的联系更加密切,因此适合对其背后的红色文化进行进一步的挖掘整理。本地的红色旅游资源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由于历史原因,延边地区的红色旅游与朝鲜族的历史是相互依存,朝鲜族的烈士占吉林省烈士的41%。

但由于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客观条件的限制,目前延边地区仍处于红色旅游发展的初期阶段。但随着近几年地区政府对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视、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交通环境改善等客观条件的变化,为延边地区红色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从延边地区的区域特征及红色旅游资源情况来看,延边地区朝鲜族在国内的一个主要聚居地区,有着丰富的抗战历史和爱国主义情怀的地区。目前延边州红色旅游资源数量较多,有100多处红色旅游景点,包括省级重点保护文物6处,州级重点保护文物17处,省级德育教育基地2处,州级德育教育基地3处。目前延边地区的县市均保存了众多的红色旅游资源,其类型涵盖了重要机构及党组织所在地遗址、历史人物故居、活动、殉难地遗址及烈士墓、纪念碑、陵园三大类(具体数量及分布情况见表1)。

表1延边州红色旅游资源分布表

类型

所在地

重要机构及党组织所在地遗址

历史人物故居、活动、殉难地遗址

烈士墓、纪念碑、陵园

延吉市

64

5

68

龙井市

19

7

102

和龙市

38

1

79

珲春市

24

50

图们市

5

4

49

敦化市

17

1

38

汪清县

22

9

91

安图县

20

4

39

资料来源:韩顺兰等编著.《延边革命遗址》(2009)

表2延边地区重要红色旅游资源概况

级别

名称

所在地

省级德育教育基地

延边革命烈士陵园

延吉

延边历史博物馆

延吉

州级德育教育基地

纪念馆

延吉

陈翰章烈士纪念碑

敦化

龙井日本伪间岛省总领事馆

龙井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

大荒沟抗日根据地

珲春

车厂子抗日游击根据地

和龙

王隅沟抗日游击根据地

龙井

龙井日本伪间岛省总领事馆

龙井

腰营沟抗日游击根据地

汪清

马村抗日游击根据地

汪清

州级重点文物保护

烟筒砬子抗日根据地

珲春

梨树沟抗日根据地

珲春

苏联烈士纪念塔

图们

山抗日游击根据地

安图

六号屯战迹地

敦化

哈尔巴岭战迹地

敦化

敦化革命烈士纪念塔

敦化

陈翰章烈士纪念碑

敦化

渔良村抗日游击根据地

和龙

八道沟抗日游击根据地

龙井

三道沟抗日游击根据地

龙井

老头沟万人坑遗址

龙井

罗子沟抗日游击根据地

汪清

汪清第五区苏维埃政府遗址

汪清

资料来源:延边统计年鉴(2012)

通过对延边州历史沿革以及红色旅游资源的整理可以看出,延边地区的红色旅游资源有着较长的历史背景,红色旅游资源产生的时间跨度长,在地理分布上呈现出空间分布广且多分散于山地地区的特征。同时整体红色旅游资源类型相对单一,历史事件模糊,属于静态旅游资源。

2.延边州红色旅游发展主要问题

通过对相关理论及延边州红色旅游资源现状的整理可以看出,目前延边州内的红色旅游开发处在初级阶段,主要的旅游形态以参观遗址遗迹、故居等静态的旅游活动为主。其主要问题体现在如下几大方面。

首先,延边州的红色旅游与其他旅游形式相比红色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受到的重视程度较低,缺乏相关的政策支持和宣传推广。其次,在产品的开发方面存在开发项目相对单一,同时遗址遗迹与历史事件的挂靠缺乏统一的规范,历史沿革较模糊,各个旅游景点之间的联系性不强的问题,单个景区的影响力不够。第三,在实际的市场运作过程当中则存在缺乏专业劳动力的问题。延边地区的朝鲜族劳务输出较多,且旅游行业需要大量有素质的劳动力。但是延边地区缺乏有与旅游相关的专业劳动力,目前旅游整体的服务人员服务技能、水平较低。最后,从市场开发的角度来看,延边地区虽然拥有大量的红色旅游资源,但是红色旅游资源的品质相对较差,同时没有形成完善的市场环境,市场上缺乏以红色旅游为主或者与红色旅游相结合的旅游产品,在日常生活当中也很少有组织或者社会自发的红色旅游的社会活动。

三、延边地区发展红色旅游的建议

在结合红色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考虑到延边州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未来延边州红色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可从旅游产业和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两大方面入手,具体内容如下。

在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方面,第一应该进行产业联动,整合地区旅游资源与本地其他旅游项目相结合。旅游开发的综合性特征可通过产业内部整合的方式,对州内红色旅游资源寻找其相通点,丰富产品内涵。并与州内其他的旅游形式相结合在进行其他旅游项目过程中穿插如抗战生活体验等与红色旅游相关活动,丰富红色旅游产品内容。其次,在增加红色旅游产品多样性方面出发,在开发延边州红色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增强红色旅游活动的参与性,体验性,通过举办各种纪念活动增加其市场影响力。第二,发挥政府在旅游开发当中的作用,在开发同时加强保护文物力度,并进一步的挖掘地区的资源。并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红色旅游发展。并通过改善改善地区基础设施,增强景区可进入性等方面对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提供支持。最后,考虑到红色旅游所具有教育性特征,可将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与大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利用学校实践活动促进地区红色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提升景区的生存能力。

在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方面,首先应进一步挖掘旅游资源背后文化。形成有地方特色主题旅游线路或者旅游项目,利用延边地区民族和党的关系处理,民族融合,文化上的相互借鉴为文化背景,同时与当下实时相结合。

其次,根据景区特点选择不同开发方式。红色旅游开发独特性原则要求在开发过程中,对于博物馆类型的景区应该以教育形式为主,着重于讲解方面,面对在校学生、政府部门的爱国主义学习为主。而遗址遗迹类的产品则应该以保护为主,并发展与之相关的产业增加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对于根据地类的景区,则以增加游客的参与性为主,可以依托当地居民的风土人情和地方特色,发展相关的服务类旅游设施。

在人力资源培养方面,考虑到红色旅游是以实物为载体来反应其背后所蕴含的革命精神和民族精神这一特征,应通过专业讲解员培训提升红色旅游的教育性及品质。

四、结论

本文以延边州红色旅游开发为例针对经济欠发达且红色旅游认知度较低地区的红色旅游发展进行了相应的探讨。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延边州在其红色旅游资源综合开发过程中存在的诸如,资源类型单一导致的产品类型单一、市场运作不足、政府部门重视程度不足等问题,能够反映出众多红色旅游资源认知度较低的地区在发展红色旅游过程中所遇到的困境。

基于对延边州红色旅游资源综合开发过程中具体问题的认识,本文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及红色旅游资源综合开发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由于本文仅选取了延边州作为研究对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后续研究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

参考文献

[1]黄三生,刘慧,卢丽刚.湘鄂赣红色旅游合作问题分析与思考[J].价格月刊,2009(6)

旅游资源的基本特点篇3

关键词:说课;教学研究;旅游资源学

说课,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专家,系统的解说自己的教学设想和理论依据,以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简言之,说课就是教师说教什么、教给谁、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以及怎样学的思路和规划,说课要进行精心设计。在高职院校中,积极开展说课这一形式的教研活动,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说课需要进行精心设计,把课说好,应从明确课程的性质和作用、吃透教材、掌握学情、探索多种教法学法这几个方面入手。本文以高职旅游专业《旅游资源学》课程为例,尝试探索高职院校的说课教学研究。

一、明确课程性质和作用

明确课程性质和作用,是说好课的基础。教师应从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来确定课程的性质和作用。高职教育的特点是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高职旅游专业尤其重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与专业技能的培养,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将旅游管理专业的证书制度从单一的“学历证书”转向学历与职业资格的“双证书”制度。在说到为什么开设这门课,这门课程的性质和作用时,应充分体现出以上特点。

如《旅游资源学》课程的性质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旅游资源学》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根据社会需求,当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大多分为旅行社经营管理、酒店管理和会展管理三大方向。其中旅行社经营管理方向主要面向旅行社计调、门市接待、导游、景点讲解员等岗位培养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在毕业时具备旅游产品设计和行程制定、旅游产品销售、撰写导游词、熟练运用导游语言进行讲解等职业能力。为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必须建立层级递进的知识体系。首先初步了解旅游学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旅游资源相关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全面掌握;只有对旅游资源的概念、类型和价值等有了深刻的认识,才能够对旅游资源进行组合完成旅游产品的设计,以及对旅游资源进行剖析,撰写导游词,讲解景点。与层级递进的知识体系相对应的是课程设置的先后顺序,《旅游资源学》课程就处在从基础过度到技能的连接点上,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该课程恰当地衔接起《旅游概论》、《管理学原理》等先导课程和《旅游市场营销》、《旅游景区管理》、《旅游文化》等后续课程,在整个专业教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另一方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大多有报考国家导游员资格证书的需求,而《旅游资源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国家导游员资格证考试科目《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具有高度一致性,因此这门课程对学生的考证也有一定的辅导作用。《旅游资源学》课程可以与《导游业务》、《旅游政策法规》等课程同期开设,共同构成一个导游资格证书考试的辅导体系,将考证辅导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

二、吃透教材

教师应结合专业教学需求选择教材。对教材的定位、教学目标、重难点和课时安排系统把握,同时还有注意分析教材优缺点,扬长避短。要做到吃透教材,熟练驾驭教学内容,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总体把握教材结构。

教师可以通过通读教材从结构上对教材进行分析,提纲挈领地掌握教材内容编排的主次、教学的重点难点。如《旅游资源学》课程选用了鄢志武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旅游管理专业系列教材,该教材分别从旅游资源学的理论和实践两个环节出发,从地质学和文化学的角度分析了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成因、特征和主要类型,阐明了旅游资源学的研究内容、不同类型旅游资源的特点以及旅游资源学的实践研究。

2.根据需要取舍内容。

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应用型技能人才,因此要紧扣培养目标,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如《旅游资源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分为三个模块,即旅游资源学基础知识模块、旅游资源类型体系与典型旅游资源介绍模块、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模块等。

《旅游资源学》全期54课时,理论教学时数学30学时,实践教学24学时。其中:

(1)旅游资源学基础知识模块6学时。

(2)旅游资源类型体系与典型旅游资源介绍模块36学时。

(3)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模块12学时。

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的重点主要是梳理旅游资源类型体系,介绍典型旅游资源,对旅游资源的调查评价。这样的教学内容安排,舍弃了教材中理论性过强、难度过大的一些内容,如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资源研究的gis技术等,遵循了“够用”的原则;将旅游资源类型体系与典型旅游资源介绍作为课时安排的重点,更符合高职考证的需求,遵循了“必需”原则。

3.选择教辅弥补不足。

一本完美的教材是很难寻觅的,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材难免有一些不足之处。

这时应选择适当的教学辅导用书作为参考,弥补选用教材的不足,做到扬长避短。

例如:前文所述《旅游资源学》课程选用的教材,其优点在于全书以“篇”作为最高级别的结构单元,构建了较为完整的旅游资源类型体系,层次分明,条理清晰,便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所学内容的结构和联系。其存在的不足是:教材中的案例不够鲜明;作为考证辅导课程而言,重要知识点的不够突出。

根据这一情况,我们选择了清华大学出版社的高职高专旅游类专业精品教材《旅游资源学》和国家导游员资格证考试指导书《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作为课程的参考教材。前者每一章节都设置了经典案例,作为对案例教学的补充;后者是考试指定用书,对考点的把握更加明晰。

三、掌握学情

掌握学情是指要充分了解授课的对象,做到有的放矢。

1.了解学生总体特点。

说到高职学生特点,人们常常想到的是文化基础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自我要求不严格,自律意识差;注意力易分散,兴趣容易转移,往往还表现出心理素质较差的状况。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源一般是达不到普通高校录取分数线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专、职高、技校的“对口生”,因此学生底子薄,文化基础差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我们也要能够看到,高职学生往往对新鲜事物接受快,对动手实践感兴趣、能力较强的优势。掌握了以上特点,在课程教学安排上,就要注意夯实基础知识,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的安排。如在《旅游资源学》课程中,枯燥讲解旅游资源的类型往往效果不佳,而安排学生自己调查本地旅游资源类型和价值,形成调查报告;前往实际旅游景区现场识别则受到学生的欢迎。

2.把握学生当前需求。

把握学生的当前需求是指,教师一方面应了解所授课程的承接关系,能否为先导课程和后续课程建立有效联系,也就意味着当前开设此课程是否必要;另一方面,应了解本课程是否与学生报考职业资格证书有联系,对学生考证、参赛有无指导意义。如《旅游资源学》课程一般开设在第二学期。此时的学生通过第一学期《旅游学概论》等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对旅游学的入门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可以进一步的开展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第二学期也正是学生备考导游资格证考试的黄金时期。近年来,校内外各类旅游职业竞赛频繁,学生参赛热情较高。比赛常见的线路设计,导游讲解等技能环节都需要《旅游资源学》的知识作为基础。综合上述情况,在此时开设这门课程学生都表现出较大的兴趣。

四、探索多种教法学法

教法是指教师怎么样进行教学,学法是指学生怎么样进行学习。这两者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种互相结合,相辅相成的关系。学生的学法往往会随着教师教法的改变而变化,教师教法也常因学法的变化而调整。因此在分析教法和学法时,需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积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二是引导学生配合教法进行学习。

如《旅游资源学》课程主要采取了讲授法、案例教学、任务驱动、野外考察、竞赛激励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做到了互动式教学。

1.讲授法:采取重点、难点精讲,一般知识略讲的方法,主要针对旅游资源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如旅游资源的概念、形成,各类旅游资源的特色等。通过讲授,使学生掌握旅游资源相关理论知识和常识。与之相配合的学法是上课听讲,课后通过习题巩固练习。

2.案例教学:主要针对我国具有的各类典型旅游资源分布等知识,通过对应案例,分析讨论,把课堂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加强了学生对旅游资源特点和分布以及典型资源的认知,帮助学生记忆。与之相配合的学法是学生分析案例,通过讨论,辩清案例地旅游资源的类型和价值。

3.任务驱动:属于多维互动式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一个个任务,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主动解决问题,旨在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问题,继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要求学生根据旅游主题,有效组织旅游资源,设计一条旅游线路,综合训练了学生对于旅游资源类型和特征的把握,以及对旅游资源分析评价的能力。与之相配合的学法是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掌握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分析旅游资源类型、特征,结合交通方式组织线路。

4.野外考察:学期中将带领学生前往周边旅游景区,实地了解旅游资源的分类,各类旅游资源的特色等。与之相配合的学法是提前掌握考察地旅游资源类型和分布,实地辨识旅游资源。

5.竞赛激励法:通过鼓励、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导游讲解大赛、线路设计大赛等,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做到以赛促学。与之配合的学法是学生在班级内分组模拟比赛项目,互相评判,互补提高,推选最优者参加校外竞赛,听取指导老师意见,不断完善。

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模式的改进离不开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和实践。说课可以促使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思考,进一步理清教学思路,明确教学重难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过程。同时,说课也促使教师不断学习教学理论,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在说课中注意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能有效避免思路不清、主次不分、方法单一的现象,帮助教师说好课,并在说课的基础之上,灵活多样地开展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庭之.人才培养评估中的高职课程说课设计案例[j].职业教育研究,2010,(2).

[2]宋清文.关于高职院校教学方案设计的思考[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0,(2).

旅游资源的基本特点篇4

摘要:本文以延边州为例,通过对其红色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及红色旅游资源综合开发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为经济欠发达且红色旅游资源认知水平较低地区的红色旅游资源综合开发提供相应的借鉴。

关键词: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延边州

中图分类号:F592

红色旅游作为国内重要的旅游形式受到了各级政府关注,并在很多地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但一个地区的红色旅游开发的社会经济效益则受到了地区综合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国内大多数经济欠发达且红色旅游资源市场认知度较低地区的红色旅游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例,通过对该地区红色旅游发展的分析,提出建议,以期为地区经济发展及红色旅游资源市场认知度较低地区的红色旅游发展提供相应的借鉴。

一、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基础理论

1.旅游资源开发

从广义角度来看,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是旅游资源开发的一种特殊形态,应具有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开发的一般性特征,且应符合旅游需求发展变化的趋势。吴殿廷等(2007)的研究中指出旅游旅游产品是旅游资源的综合利用并提供给旅游者的旅游吸引物与服务的组合,即旅游目的地向游客提供一次旅游活动所需要的各种服务的总和。同时该研究还指出,目前的旅游开发存在广义狭义的两种观点,狭义的观点强调对旅游资源的发掘和改善,其目的是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广义的观点认为,旅游开发是一种对区域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系统开发模式。

在关于旅游资源开发原则的相关研究中,罗清(2008)指出应注重四方面的内容,一要注重开发与保护间的关系,兼顾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以及旅游开发的生态可持续性;二是注意协调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及生态环境间的关系;三是要考虑到旅游开发所具有的综合性特征;四是要注重游客体验性。而在刘红梅(2012)的研究中则强调了旅游开发过程中的文化原则、美观原则、旅游目的地营销、特色原则、保持原创原则及注重形象原则。

马进甫(2006)提出红色旅游资源的本质在于,对当代人具有旅游吸引力并具备了旅游开发价值的革命历史遗存,具体特征分为以下六点:第一,红色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政治功能;第二,中国的红色旅游是世界的战争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红色旅游资源的存在形式“非实物化”;第四,红色旅游资源的存在形态优化;第五,红色旅游资源是独立性和整体性的统一;第六,红色旅游资源的地域跨行政区域化。

基于上述基础研究的结果,包含红色旅游开发在内的旅游资源开发是一种综合开发的模式,同时考虑到本文所关注的经济发展水平及红色旅游资源认知度均处于较低水平的地区更需要在红色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重视其综合性特征,并遵循旅游开发的一般性原则。

2.红色旅游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旅游开发模式,具有其特殊性。在李宗尧、高舜礼等(2002)的研究中将红色旅游定义为“以革命老区、革命根据地为依托,同时对能有较大教育意义的旅游方式定义为红色旅游”。而在随后的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则明确提出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树立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游览活动”。

目前对于红色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主要有5种。本文采取第一种分类方式。第一,阶段分类法,根据中国革命经历的不同发展阶段及其独有的年代特征,按时间的先后分为:新民主主义时期(1921-1927);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红军长征时期(1934-1936);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第二,国家标准分类法,即分为建筑设施类、人文活动类、革命遗址和遗迹类。第三,地区分类法。第四,目的分类法。第五,资源属性分类法。

通过上述对红色旅游相关资料的整理可以看出,红色旅游作为我国特有的旅游形态不仅具有一般形态的旅游活动所具有的功能及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在精神层面的教育意义。对此,在卢丽刚(2007)的研究中总结了红色旅游的特点,并在后续的研究中逐渐形成了共识。首先,红色旅游是中国特色的旅游产品,其产生及发展离不开中国革命这一特殊的历史“政治背景”,红色旅游资源所蕴含的丰富的革命精神,革命历史对于中外游客来说都是绝无仅有的。其次,红色旅游是革命精神教育活动,是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结合的有效方式,是丰富的精神文明建设。第三,红色旅游具有特殊性与地域性特征。其本质是依托所在地特殊的革命文化遗迹类的旅游资源,对于红色资源的开发应该根据其作为革命圣地和纪念地这一特殊情况,开发特殊旅游产品。第四,红色旅游资源具有丰富性特征。特定的历史年代当中全国各地都在进行着各种形式的革命运动,因此在全国各地都有着自己地方特色的红色旅游资源。最后,红色旅游资源层次的高品位性,其思想层面的价值远远高于其物质价值,红色旅游资源的评级与资源所代表的历史事件的重要性成正比。

此外,目前国内的红色旅游开发模式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以观光活动为主的传统模式。第二类是注重休闲娱乐的体验式开发。第三类是观光与体验并重的混合开发模式。除此以外,在针对具体案例分析的研究中学者们也考虑到了不同地区红色旅游发展的特点阐述了特定地区红色旅游开发的模式。如黄三生(2009)的研究中指出红色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区域合作的必要性。卢丽刚(2007)在京九铁路沿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中强调了品牌的树立的必要性。由此可以看出,红色旅游作为特殊的旅游开发形态在遵循旅游开发的一般性原则的基础上应考虑到红色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以及地区红色旅游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二、延边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

1.延边州红色旅游发展现状

延边地区红色历史沿革,1907年8月,日本侵略军入侵延边地区,从此延边地区成为朝鲜族抵抗日本侵略点的重要战场;1920年6月4日-7日,北路督军府府长崔镇东率领联合抗日队伍,开展日光山、凤梧洞战役,从此开启了延边地区的抗日武装活动;1920年10月,“珲春事件”日本派2万正规军入侵延边地区;在抗日战争期间延边人民先后发动了“5.30暴动”“8.1吉敦暴动”抗日活动,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抗战队伍逐渐壮大;在解放战争期间,延边革命根据地起到了巩固后方的重要作用。

从旅游产业发展来看,延边地区的经济较发达,消费水平较高。旅游产业依托于长白山的旅游发展,缺乏其他的有竞争力的旅游吸引物,季节性明显,人口流动性大。区位方面位于我国东北边境地区,与朝鲜相接壤,同时与少数民族的联系更加密切,因此适合对其背后的红色文化进行进一步的挖掘整理。本地的红色旅游资源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由于历史原因,延边地区的红色旅游与朝鲜族的历史是相互依存,朝鲜族的烈士占吉林省烈士的41%。

但由于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客观条件的限制,目前延边地区仍处于红色旅游发展的初期阶段。但随着近几年地区政府对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视、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交通环境改善等客观条件的变化,为延边地区红色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从延边地区的区域特征及红色旅游资源情况来看,延边地区朝鲜族在国内的一个主要聚居地区,有着丰富的抗战历史和爱国主义情怀的地区。目前延边州红色旅游资源数量较多,有100多处红色旅游景点,包括省级重点保护文物6处,州级重点保护文物17处,省级德育教育基地2处,州级德育教育基地3处。目前延边地区的县市均保存了众多的红色旅游资源,其类型涵盖了重要机构及党组织所在地遗址、历史人物故居、活动、殉难地遗址及烈士墓、纪念碑、陵园三大类(具体数量及分布情况见表1)。

通过对延边州历史沿革以及红色旅游资源的整理可以看出,延边地区的红色旅游资源有着较长的历史背景,红色旅游资源产生的时间跨度长,在地理分布上呈现出空间分布广且多分散于山地地区的特征。同时整体红色旅游资源类型相对单一,历史事件模糊,属于静态旅游资源。

2.延边州红色旅游发展主要问题

通过对相关理论及延边州红色旅游资源现状的整理可以看出,目前延边州内的红色旅游开发处在初级阶段,主要的旅游形态以参观遗址遗迹、故居等静态的旅游活动为主。其主要问题体现在如下几大方面。

首先,延边州的红色旅游与其他旅游形式相比红色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受到的重视程度较低,缺乏相关的政策支持和宣传推广。其次,在产品的开发方面存在开发项目相对单一,同时遗址遗迹与历史事件的挂靠缺乏统一的规范,历史沿革较模糊,各个旅游景点之间的联系性不强的问题,单个景区的影响力不够。第三,在实际的市场运作过程当中则存在缺乏专业劳动力的问题。延边地区的朝鲜族劳务输出较多,且旅游行业需要大量有素质的劳动力。但是延边地区缺乏有与旅游相关的专业劳动力,目前旅游整体的服务人员服务技能、水平较低。最后,从市场开发的角度来看,延边地区虽然拥有大量的红色旅游资源,但是红色旅游资源的品质相对较差,同时没有形成完善的市场环境,市场上缺乏以红色旅游为主或者与红色旅游相结合的旅游产品,在日常生活当中也很少有组织或者社会自发的红色旅游的社会活动。

三、延边地区发展红色旅游的建议

在结合红色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考虑到延边州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未来延边州红色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可从旅游产业和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两大方面入手,具体内容如下。

在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方面,第一应该进行产业联动,整合地区旅游资源与本地其他旅游项目相结合。旅游开发的综合性特征可通过产业内部整合的方式,对州内红色旅游资源寻找其相通点,丰富产品内涵。并与州内其他的旅游形式相结合在进行其他旅游项目过程中穿插如抗战生活体验等与红色旅游相关活动,丰富红色旅游产品内容。其次,在增加红色旅游产品多样性方面出发,在开发延边州红色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增强红色旅游活动的参与性,体验性,通过举办各种纪念活动增加其市场影响力。第二,发挥政府在旅游开发当中的作用,在开发同时加强保护文物力度,并进一步的挖掘地区的资源。并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红色旅游发展。并通过改善改善地区基础设施,增强景区可进入性等方面对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提供支持。最后,考虑到红色旅游所具有教育性特征,可将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与大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利用学校实践活动促进地区红色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提升景区的生存能力。

在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方面,首先应进一步挖掘旅游资源背后文化。形成有地方特色主题旅游线路或者旅游项目,利用延边地区民族和党的关系处理,民族融合,文化上的相互借鉴为文化背景,同时与当下实时相结合。

其次,根据景区特点选择不同开发方式。红色旅游开发独特性原则要求在开发过程中,对于博物馆类型的景区应该以教育形式为主,着重于讲解方面,面对在校学生、政府部门的爱国主义学习为主。而遗址遗迹类的产品则应该以保护为主,并发展与之相关的产业增加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对于根据地类的景区,则以增加游客的参与性为主,可以依托当地居民的风土人情和地方特色,发展相关的服务类旅游设施。

在人力资源培养方面,考虑到红色旅游是以实物为载体来反应其背后所蕴含的革命精神和民族精神这一特征,应通过专业讲解员培训提升红色旅游的教育性及品质。

四、结论

本文以延边州红色旅游开发为例针对经济欠发达且红色旅游认知度较低地区的红色旅游发展进行了相应的探讨。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延边州在其红色旅游资源综合开发过程中存在的诸如,资源类型单一导致的产品类型单一、市场运作不足、政府部门重视程度不足等问题,能够反映出众多红色旅游资源认知度较低的地区在发展红色旅游过程中所遇到的困境。

基于对延边州红色旅游资源综合开发过程中具体问题的认识,本文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及红色旅游资源综合开发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由于本文仅选取了延边州作为研究对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后续研究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

参考文献

[1]黄三生,刘慧,卢丽刚.湘鄂赣红色旅游合作问题分析与思考[J].价格月刊,2009(6)

旅游资源的基本特点篇5

2.1阻力面理论的基本含义

景观生态学家俞孔坚博士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生物物种迁移过程中的阻力面概念,并建立了判别模型,俞孔坚博士用阻力面理论来识别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状态。在阻力面理论中物种对景观的利用被看作是对空间的竞争性控制和覆盖过程,而控制和覆盖必须通过克服阻力来实现,即阻力面反映了物种的空间运动趋势[1]。

2.2旅游地阻力面理论分析

在旅游开发建设中引入的阻力面概念,则应当是反映具有相当价值的旅游资源点、资源区克服阻力实现开发建设规划,不断扩大规模,参与旅游市场竞争的能力在空间的运动趋势。因而,建立这样的阻力面的旅游地最小累积阻力模型(tmCR)的因素则应从资源点、资源扩展阻力及其影响因子等几方面考虑。旅游地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公式如下:

附图

式中:tmCR——某个地区内所有资源点扩散到空间某一点的最小累积阻力;

f——某个待定的正函数;

D[(K),ij]——以资源点i为圆心,以其中心开发建设的景区j向外辐射的半径;

R[,i]——以资源点为主要开发对象的景区j在开发建设中的阻力,由当地的基面特性和资源点本身的扩散能力(市场竞争力)决定;

n、m——分别是资源点和景区类型的数目。

K[,i]——从源j到空间某一点的路径数目。

其中需要指出的是确定模型中的R[,i]值时,要考虑两个方面因素的情况,一是当地基面特性,二是资源点本身的扩散能力(市场竞争力),其包括的具体影响因子可如图1所示。

附图

图1影响资源点本身的扩散能力(市场竞争力)因子分析

Fig.1theanalysisofthefactorsthatinfluencethecapabilitycompletion

2.3理论研究与实践指导意义分析

在旅游区规划设计过程中,通过对影响阻力面的各个构建各因子D[(k),ij]、R[,i]、及n、m、K[,j]等的分析确定,利用旅游资源点的最小累积阻力模型(tmCR)来确定阻力特征,再用相等的阻力特征值绘制旅游地等阻力线图(图2),旅游地等阻力线图可以很好的表明旅游资源点、资源区在扩大规模和参与旅游市场竞争能力中其空间阻力的分布状态,在旅游地的规划和开发建设中通过对旅游地等阻力线图的分析可以找出旅游资源点或资源区的运动趋势。从旅游地阻力线图中可以得到以下结论:资源点或资源区的扩散阻力在源区呈区域性下陷(图中的大面积黑色区域,已经将源包含在其中);在空间扩散最难的区域,其阻力最强,等阻力线分布类似于地形图中的山脊区域,区域阻力线分布集中且呈蜂状突起;在两下陷区域之间有低阻力分布区域,类似于地形图中的山谷区域,等阻力线分布稀疏或没有分布,可用谷地线相连,即旅游地阻力线图中的源间通道;两峰之间可用代表高阻力面的脊线相连[2]。

在指导实践上方面,可以根据阻力面进行空间分析,以判别资源点和资源区的在空间运动过程中的区间连接线、辐射道和战略点[3];根据旅游地阻力线图进行空间分析,可建立一组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相对应的旅游地规划要素,即:

以上述分析为基础而进行景区规划,可以达到地方旅游地科学合理开发的目的,其中,旅游地阻力面理论的实践意义可具体体现为以下几方面:①旅游区的功能分区规划;②旅游线路的设计;③旅游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④旅游产品的建设布局;⑤旅游区的范围界线。

3旅游地阻力面理论在旅游开发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本文采用我们参与完成的黑龙江省计划委员会和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项目“黑龙江省五大连池火山地质遗迹部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中,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的研究为基础,对旅游地阻力面理论加以点滴应用,以阐明该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意义。

3.1指导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的作用

按照旅游者的市场需求,结合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有效地组织合理的空间结构和旅游线路,是区域旅游开发和规划过程中需要加以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而阻力面理论的构建正是基于对当地旅游资源开发阻力的空间分析。在旅游地阻力线图中,其点、线、面三类空间要素均可成为区域旅游空间结构要素的选择基点,为优化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提供分析依据。

附图

五大连池自然保护区(风景区)面积为1,060km[2],按其旅游资源的地域组合特征来看,可分为7个景区[4]。其中,药泉湖景区、药泉山景区、老黑山景区和火烧山景区之间相距较近,是整个风景区的核心景区,目前的开发层次较高,也是旅游者必然游览之景区。而旅游资源品质相当的南北格拉球山景区、龙门山景区、笔架山景区和两个以火山堰塞湖为基础的水域景区等,或由于旅游资源开发水平较低,或由于距核心景区较远等因素,而旅游客流很少,在浪费了旅游资源合理利用价值的同时,严重影响了风景区旅游业的发展。例如,南北格拉球山景区的旅游资源在火山地质景观中实数罕见的景观类型,对五大连池这一以火山地质景观资源为旅游资源基础的风景区,其“火山地质博物馆”的美誉就是产生于火山地质景观的典型性、系列性和完整性,旅游资源的开发不足严重影响了风景区的景观形象,减少了风景区的旅游容量,降低了游客的滞留时间,影响了风景区的开发效益。如何降低景区开发劣势,科学合理的开发这一景区,旅游地阻力面分析可为其提供联系中心景区的最小阻力线和最佳战略点提供依据(图3)。在战略点设置具有吸引旅游者游览参与的景观,以有利于旅游活动的空间扩散,如可设置火山活动模拟演示馆。战略点的景观建设,在空间上将南北格拉球山景区和核心旅游区连接了起来。

3.2优化旅游路线,提高旅游产品丰度

旅游产品是地区旅游规划的核心所在,其独特性和丰富程度是吸引客源和发展地区旅游产业的关键。阻力面理论通过对各影响因子定量分析而确定的区域旅游发展阻力线图,可为旅游资源实现产品开发提供指导。就线状空间的利用而言,有两种重要的线状空间区域有待发现和利用,其一,旅游区域内景点与景点之间、景区与景区之间所形成的最小阻力线作为设计旅游线路的选址依据;其二,源间通道的选定为考察地文景观资源提供了最好的路线,以便于风景区的进一步开发建设旅游产品设计新的内容,例如,源间通道的地文为森林景观则可设计为林间浴场或狩猎观鸟道;再如源间通道为是河流等水域景观的则可设计漂流项目;如果地文景观为陡峻的山体则可将其设计为探险攀登旅游产品。这两种旅游空间区域的发现,为旅游路线的设计和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有利的依据,使旅游路线设计即达到了连接景点与景点、景区与景区的作用,同时又丰富了该旅游路线上的旅游产品,提高了景区整体旅游产品的丰度。

在五大连池风景区,岩浆流动形成的五个火山堰塞湖,湖面清澈、两岸风景秀丽,有温泊和灰鹤湿地等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又与火山景观形成完好的景区空间结构,然而由于水域景观长期没有得到相应的开发,使相当的水域已遭到周边农业污染和沿湖水土流失的破坏。运用旅游地阻力面理论来分析,可将五个湖泊作为五个旅游资源点——源,源之间有天然流水通道,将各源之间的流水施以少量工程便可开发出一条以船为交通工具的优质旅游路线,将旅游接待区、水域观光娱乐景区、老黑山景区、南北格拉球山景区有机的连接成一体,沿源间通道可建设的旅游景点、景区主要有:温泊云雾奇观、垂钓乐园、连池矿泉水上餐厅、湖滨浴场、灰鹤湿地以及野外度假区等,在湖的两岸还可以开发大量的湖滨园林或其它人造景观,这不但丰富了旅游产品,增加了旅游路线,同时开辟了其它旅游产品的新的观赏角度,有力地提升该风景区的旅游产品品位。

3.3建立风景区间的联系形成旅游网络体系

按照等级一尺度理论,地方旅游区仅是更大时空尺度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1],在对区域旅游开发规划的研究和管理中,不仅要注重风景区内旅游资源和产品的空间特性研究,而更应注重某风景区与相邻地域其它风景区或旅游影响要素间的关系研究,以及旅游区与旅游区之间的关系研究。在更为广泛的时空尺度上进行旅游区的规划设计和开发建设,并将不同层次的旅游区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的旅游空间网络体系。

阻力面理论可将不同等级和不同空间规模的风景区或旅游区确定为不同的因子层次,确定其模型分析中的因子等级尺度,并根据实际研究区域范围的大小进行分析,设计出更大空间的旅游区域网络体系,并用以指导具体风景区的旅游规划和建设。在小尺度上研究景区内各资源点,例如,五大连池风景区内的一个泉眼、一个火山口、一片石海等的空间阻力特征;在中尺度上则可将风景区内不同的景区作为点要素来考虑,例如,五大连池风景区内的10个景区,以景区与景区所形成的空间阻力面特征分析来实现整个风景区的各景区之间的空间结构优化组合关系,制定出整个风景区旅游业发展建设的理论依据;在大尺度上着眼于五大连池风景区与黑龙江省(乃至东北地区)其它风景区间的主力特征分析,建立以风景区为区域单位的旅游源之间的点状要素,其阻力面特征分析则是用来研究更大空间范围区域或国家之间旅游空间结构特征。这样不同尺度旅游空间阻力面分析一方面为确定空间范围内旅游发展的构建基础,另一方面也为各确定区域的比较优势分析提供建设依据,同时有利于建设更大空间的旅游网络体系,该研究策略的应用对以省或国家为区域单位的旅游发展规划的制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4结论

旅游地阻力面理论将旅游资源点看作是具有可扩张性发展的能动主体,实现这种资源的扩张价值则需要克服以当地基面特征和资源本身竞争力两要素所决定的阻力来完成。从不同空间尺度进行分析,则特定范围内的旅游空间结构可以通过旅游地阻力面分析得到体现,其发展趋势也可以通过对阻力面的分析得到预测和调控。因而,可以得出结论,旅游阻力面的研究可以在旅游规划和开发实践中起到优化资源配置和合理设计旅游地空间结构的指导作用。本文对于旅游地阻力面的论述仅仅是该理论初步的提出和探讨,在模型的构建和因子的选择上仍有待完善,而其意义则需在实践中得以检验。

附图

图2旅游地阻力线图

Fig.2theequalresistanceside

附图

图3五大连池格拉球山景区的阻力面空间分析示意图

Fig.3theanalysisoftheresistancesidebetweenthecentralbeautyspotandGelaqiushaninwudalianchi

【参考文献】

[1]徐海根.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设计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29-37.

旅游资源的基本特点篇6

关键词:城市;体育;休闲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5-0597-03

本文试以杭州市为例,重点对体育休闲旅游的资源(Resourceanalysis)、市场(marketanalysis)、产品(productanalysis)三方面特点进行分析,进而就城市体育休闲旅游的开发提出一些设想,为其它相似的大中城市体育休闲旅游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借鉴。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研究的对象为杭州市城市常住居民与杭州城市周边地区旅游相关部门管理人员。

1.2研究方法和样本构成本研究采取了对体育市场管理部门和目的地旅游相关部门访谈和对居民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原始资料,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1.5对所得数据进行各项统计分析并得出结论。调查于2004年7~8月间在杭州市西湖区、上城区、下城区、拱墅区、余杭区、萧山区等主要城区居民小区发放问卷120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932份,有效率为78%。调查统计中,本研究以100份问卷为统计量距,当累计到800份时,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和反映调查意图的相对数量特征变化趋于缓和。因此,本次调查样本总量达到能够反映调查区域的问卷表现量。本次调查样本的基本构成情况如下:1)性别构成。男性468%,女性532%。2)年龄构成。18岁以下77%,18~25岁223%,26~35岁232%,36~45岁212%,46~55岁170%,55岁以上86%。3)文化程度。大学本科及以上195%,大学专科315%,中专及高中337%,初中及以下152%。4)家庭月收入。30000元以上68%,20000~30000元79%,10000~20000元143%,5000~10000元193%,5000元以下517%。

2分析与讨论

2.1体育休闲旅游m性分析(marketanalysis)体育休闲旅游是一种新的旅游产品,既具有旅游的普遍规律,又有其自身的特性,同时旅游者对体育休闲旅游产品的需求又具有特殊的规律。通过对杭州市城市居民的调查分析,体育休闲旅游需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一是体育休闲旅游以短途游和近距离游为主。进行过体育休闲旅游的被试者中,体育休闲旅游花费时间为2d的比例最高,达35.2%;2d以上者的比例逐渐降低。选择体育休闲旅游目的地期望理想距离大约为1h车程的占24.7%;2h路程的为38.6%;3h路程的占19.5%;更远的占17.2%。从中可以看出1~2h路程之间,随着旅行时间的增加,体育休闲旅游的出游期望值提高;在2h以上路程,随着旅行时间的增加,体育休闲旅游的出游期望值降低。从上可以看出远距离的体育休闲旅游由于存在着距离障碍,体育休闲旅游者出游的频率降低。居民在城市周边区域体育休闲旅游的出游率远远高于较远距离的目的地。二是体育休闲旅游需求以大众产品为主。调查结果表明一半以上的城市居民希望提供的产品是花费相对低又比较熟悉的大众性体育休闲旅游产品。对于体育休闲旅游产品类型的选择情况见表1,其中有57%的居民希望提供的旅游产品类型为大众产品,其次为专业产品占到28%。这与城市居民目前的家庭收入、体育能力和生活现状相符。进行过体育休闲旅游被试者参与的运动项目也主要集中在游泳(49.6%)、表1体育休闲旅游产品类型选择大众产品专业产品高档产品竞技产品合计频数5312619347932百分比/%57.028.010.05.0100.0

划船(47.1%)、漂流(43.7%)、钓鱼(35.2%)等。三是体育休闲旅游以中青年为主。年龄通常是影响个人休闲参与及休闲形态的最重要因素。调查也表明,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城市居民体育休闲旅游出游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年龄影响着城市居民的体育休闲旅游的参与率,18~45岁年龄段的城市居民体育休闲旅游的参与率普遍的高,但年龄对体育休闲旅游参与率影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从表2可以看出,男性在18~25岁和36~45岁年龄段体育休闲旅游的参与率较高,分别达58%和52%。45岁以上又呈下降趋势;女性在26~35岁年龄段的参与率最高,达52%。35~55岁之间又呈下降趋势,但55岁以后又出现上升趋势。调查分析中(表2)也证明,在不同年龄段男女间体育休闲旅游出游率又表现出差异,其中在25~35岁(性别比为1.30)和55岁以上年龄段(性别比为1.87)的女性出游率明显高于男性。25~35岁年龄段的男性面临成家立业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大都缺乏时间和考虑经济因素而很少选择出游。55岁以上年龄段的女性大都已退休赋闲暇在家,身体状况往往好于男性,所以这两个年龄段的女性比男性又表现出较高的出游率。

2.2体育休闲旅游R性分析(Resourceanalysis)对于旅游资源的定义在旅游学界就有多种,但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属性是它的理论核心。[10]体育旅游资源是吸引体育旅游者参与的客体,是体育旅游活动得以实施和体育旅游得以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主要是指能适宜于开发体育休闲旅游产品的山脉、湖泊、森林、沙地、雪地、气候等自然资源。体育休闲旅游资源与其它旅游资源的区别在于体育休闲旅游资源是体育活动的载体。由于追求自然与健康是体育休闲旅游需求的原动力,根据资源的理论核心和体育休闲旅游需求动力,体育休闲旅游的吸引物主要由自然资源和适宜于自然资源的休闲体育活动共同组成。旅游产品多以资源为基础开发而来,但一种资源如果不能或仅提供较少的体验机会,那么这种资源向产品的转化就要付出更大的代价。自然资源和休闲体育活动都可以使参与者产生体验,而二者的结合会使旅游者产生非凡的体验,同时满足了参与者对自然和健康的追求。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专业化的加剧,使得人们的工作节奏越来越快,工作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紧张的工作,使人们回归自然的要求更迫切。根据市场特点,体育休闲旅游产品应以环城市地区自然资源为基础进行适宜性开发。体育休闲与旅游都是建立在闲暇时间基础上的行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能获得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由于参与喜欢的体育休闲活动能使居民获得某种非凡体验,所以居民进行体育休闲旅游的主要动机就是在参与体育活动和接触自然的过程中获得非凡体验。以参与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休闲旅游,除了旅游的普遍功能外主要还有以下的功能和作用:1)有规律的运动有助于心理健康。具体表现在它能减少消极反应(如焦虑和抑郁等)和增强积极反映(如自我效能、精力充沛和身心健康等)。2)体育活动能提高居民承受生活压力影响的能力,即提高压力免疫能力。体育休闲活动可改善人的情绪并增强人的免疫能力。3)体育活动为旅游者提供一种较佳的体验状态。

2.3体育休闲旅游p性分析(productanalysis)旅游产品是一种复合概念,是吸引物、交通、住宿、服务等的组合。体育休闲旅游产品与其它旅游产品的不同主要是吸引物的不同,即体育休闲旅游主要是以自然资源以及与其适宜的休闲体育活动为吸引物。体育休闲旅游产品同样是一个复合产品。这决定体育休闲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创新不能独立完成,需要众多部门的通力合作,特别是体育与旅游等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城市周边地区旅游目的地开发体育休闲旅游产品必须首先根据地方资源特点,在市场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相适宜的产品理念,这是规划和开发的基础。进行体育休闲旅游产品开发,首先要对环城市周边体育休闲旅游产品的开发进行综合分析,科学定位开发产品并确定其产品开发层次。其次,重点解决开发资源和体育休闲旅游产品(p-R关系)间的关系,即目的地旅游资源与适宜性体育休闲产品开发的关系。以自然资源为基础,配之以相适宜的休闲体育项目,这种资源-产品共生型的体育休闲旅游产品,会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同时资金投入、开发强度相应较小。第三,体育休闲产品的开发和营销必须在确定市场目标的基础上分层次进行。调查分析表明:居民对体育休闲旅游的意愿性主要以兴趣爱好选择,但由于经济、年龄等因素,居民对不同体育休闲项目的需求差异较大。所以体育休闲旅游产品的开发应根据市场和资源特点,集中力量、突出重点进行开发。

3基于Rmp分析的杭州市体育休闲旅游开发设想

3.1以资源特色为依托,开发适宜性产品体育休闲旅游作为一种旅游产品,应从体育休闲旅游产品为旅游者提供的体验角度来理解和开发。这就是说,只有能够向旅游者提供某种非凡体验的产品才能称得上是一种合格产品。体育休闲旅游产品的开发必须要有品级旅游资源的支撑,资源品级越高,资源依托型体育休闲旅游项目的开发就越容易成功,越能为体育休闲旅游者提供非凡的体验。一流的旅游资源,是一流体育休闲旅游项目开发的物质基础。资源品级的高低是体育休闲旅游开发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和杭州商学院旅游学院对杭州市旅游资源的普查得出:杭州市旅游资源的特点是数量多,类型丰,品质优,分布广,各类都有特色。杭州缺失的资源有冰雪地、沙丘地等。综合上述,杭州市旅游资源的地域性特点是以山水著称,开发体育休闲旅游项目要突出山和水的资源。

3.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点开发近程产品由于体育休闲旅游产品自身的特性,旅游者对体育休闲旅游产品的需求呈现一些特殊的规律。从对杭州市城市居民体育休闲旅游行为的调查和分析中得出:旅游者的中青年化和旅游方式的短途游选择是体育休闲旅游的重要特征。所以,开发体育休闲旅游产品应主要针对中青年市场,在环城游憩带区域进行。根据空间的不同和需求的不同,主要应开发社区体育休闲产品、市域体育休闲产品和周边区域体育休闲旅游产品。其中社区体育休闲产品、市域体育休闲产品开发应重点针对本市居民体育休闲的需求,对周边区域体育休闲旅游产品应主要针对本市居民和区域周边城市居民的需求进行开发。杭州市周边区域如千岛湖、临安等都提出打造运动休闲胜地和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口号,开发了野外拓展、水上休闲体育公园、漂流、野外生存、森林探险、登山、攀岩、徒步行走、快艇、热气球、划船、钓鱼等体育休闲旅游产品。

3.3制定专项区域规划,加强重点产品或项目建设通过对杭州市体育休闲旅游目的地的实地调查,我们发现杭州旅游目的地体育旅游产品开发存在低层次、产品雷同以及对市场需求了解不够或对于某些开发产品过于乐观等方面的问题;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发展,人们对体育休闲旅游需求将不断膨胀。对此问题,杭州市目前还没有进行专门的体育休闲旅游专项规划,体育休闲旅游目的地市场地位还没有明确。体育休闲旅游具有旅游和休闲体育的双重特性,所以要发展体育休闲旅游必须联合旅游和体育等部门对其进行综合规划。同时在重点满足本地和区域城市居民运动休闲需求的基础上,用大旅游的观念(包括从社区、本地、区域、国内、国际等渐变的体育休闲游憩活动谱)对体育休闲旅游进行全面的规划。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因产品开发的低层次和产品雷同等造成的各旅游地的恶性竞争,同时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各地自身的资源特色,建设一些体育休闲旅游目的地或综合旅游目的地。通过体育休闲旅游重点产品和目的地的建设,来带动整个城市周边地区体育休闲旅游的发展。综合旅游目的地在规划时既要考虑满足本地居民休闲需求的体育休闲旅游产品,同时又要考虑能吸引区域、国内甚至国际游客的观光型旅游产品,将二者相结合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3.4提升社区参与度和专业人才培养体育休闲旅游产品的开发与当地社区居民的参与度密切相关。社区在体育休闲旅游产品开发和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否得到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是一个城市发展体育休闲旅游,倡导居民健康生活方式,城市体育休闲旅游产品开发成功与否的关键。杭州市以2006世界休闲博览会为契机,举办和筹备各类各级别的会议和活动,在向世界展示杭州的同时,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向当地社区居民积极倡导休闲理念,为杭州市体育休闲旅游产品的开发获取社区的参与和协作保障奠定了基础。同时,开发体育休闲旅游产品必须培养大量的相关专业人才。现阶段,制约杭州市居民参与体育休闲旅游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居民缺乏体育休闲技能。因此,培养能指导和培训居民进行体育休闲的专业人才,是城市开发体育休闲旅游产品的重要前提。同时,加强对体育休闲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对体育休闲旅游产品开发能否成功也十分重要。培养出的管理者要具备有关法律、专业和执行规划等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特别是那些危险性比较大的休闲体育项目管理者必须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教育和培训,以使参与者的伤害事故和因疏忽原因引起的法律事件最小化。杭州市在筹备休博会期间,创办了浙江大学亚太休闲教育中心,开启了我国休闲教育的新时代,建议也能设立专门的体育休闲管理和技能培训机构。据此,可以清楚地看到,提升社区参与度和对体育休闲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对城市能否成功开发体育休闲旅游产品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3.5加强营销和利益相关者合作,完善管理体制体育休闲旅游项目作为新兴的旅游项目,营销策划、宣传与促销策略的研究非常重要,政府应加强对这方面的投入和对企业的指导,不断拓展体育休闲旅游市场,扩大体育休闲旅游市场的有效需求,进而提高其产品的市场认知度。同时,发展体育休闲旅游需要政府不仅从发展经济而且还应该在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的高度给予重视和支持。加强体育和旅游等管理部门以及相关机构的合作,完善管理体制,为体育休闲旅游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旅游资源的基本特点篇7

通过青岛市旅游资源普查,共计收录青岛市资源单体3617个,课题组以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从旅游资源数量、类型、等级等方面对青岛市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从而揭示其内在联系,为有效统筹利用青岛市旅游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青岛市旅游资源覆盖密度

通过青岛市旅游资源普查确定,青岛市全域面积约10882平方公里,其中旅游资源单体总数为3617个,由此计算出青岛市旅游资源平均覆盖密度为0.33个每平方公里,10个区县中有6个区县的密度超过青岛市平均值,密度排在前3位的市南区(29.87个/km2)、市北区(4.89个/km2)、崂山区(1.71个/km2)均超过1.5个/km2,这三个区旅游资源单体高度密集,是青岛市旅游资源最为稠密的地区,也是旅游开发较为成熟区域。其余各区、市旅游资源密度每平方公里均不足1个,排在后两位的胶州市和莱西市,旅游资源密度不足0.1个每平方公里,与其他区县差距较大(如表1所示)。

(一)自然旅游资源单体在各区市的覆盖密度

青岛市自然旅游资源单体总数为1117个,每平方公里平均覆盖密度为0.101个。其中市南区、崂山区、市北区、黄岛区、城阳区的每平方公里的自然旅游资源平均覆盖具有较明显的优势,自然旅游资源单体平均数量超过全市平均值。从地域空间分布来看,青岛市自然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市内三区所辖海岸带、崂山山脉的午山支脉山岭带、崂山区东南部的崂山山脉巨峰支脉山岭带、平度市北部的大泽山地区、黄岛区中南部的胶南山群地区。自然旅游资源地理分布与青岛市地貌的基本形态有较强的相关性。

(二)人文旅游资源单体在各区市的覆盖密度

青岛市人文旅游资源单体总数为2500个,平均每平方公里覆盖密度为0.226个,是自然旅游资源单体覆盖密度的2倍多。但仅市南区、市北区、崂山区、城阳区、李沧区五个区的人文旅游资源超过了全市的平均密度值,尤其是市南区人文旅游资源赋存达858个,覆盖密度28.6个/km2,数量及密度上均远超全市平均水平,剩余区县覆盖密度均低于0.15个/km2,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各区县赋存两极分化明显,由此可见青岛市人文旅游资源具有较强的聚集性,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胶州湾东岸老城区,表现出与历史变迁、经济发展较强的相关性,也表明胶州市、莱西市、平度市是青岛市人文旅游资源赋存的非优区。

三、青岛市旅游资源类型的空间结构

依照“国标”分类标准,通过本次调查,青岛市旅游资源共有8个主类,30个亚类,125个基本类型(如图2所示),分别占全国旅游资源主类、亚类和基本类型数量的100%、96.8%和80.7%,缺少BF类冰雪地1种亚类旅游资源,以及aaG、aBa、aBB、aBC、aBD、aBe、aBF、aBG、aCi、aCJ、aCm、aDa、aDB、aDC、aDD、BaB、BeB、BeC、BFa、BFB、CBB、CDD、DBC、DBe、eBe、FaJ、FCe、FeC、FGe、HGH共计30种基本类型旅游资源(如表2所示)。由此可见,青岛市旅游资源类型结构具有主类齐全,亚类丰富,基本类型覆盖面较广的特点。

(一)自然旅游资源类型空间结构

全市自然旅游资源空间地域性十分明显,主要集中在崂山、崂山东北、西南余脉丘陵地带以及黄岛中部地区,即崂山区、即墨市、平度市、黄岛区等区市,这个区域中自然旅游资源单体共计917个,占全市自然旅游资源单体总量的82.1%。a类地文景观、B类水域风光、C类生物景观三个主类旅游资源单体数量占自然旅游资源单体总数的98.9%,构成了青岛市自然旅游资源的主体。总体上看青岛市自然旅游资源种类较多,旅游环境容量大、资源品质高,非常符合现代人亲近自然休闲度假的需求。1.a类地文景观旅游资源。青岛市a类旅游资源单体共计784个,分属5个亚类,24个基本类型,主要集中在崂山区、黄岛区、即墨市、平度市、城阳区五个行政区域。地文景观中亚类aC地质地貌过程形迹和aa综合自然旅游地旅游资源单体占全部地文景观总数量的91.6%,这与青岛市属于海岸丘陵城市地貌特征相吻合。从分布情况来看,山岳型地文景观集中在崂山区,单体数量达到了370个,占全市地文景观旅游资源单体数量的47.2%,构成了青岛山海景观的主体。青岛海岸兼具海积、海蚀两种地貌类型,其中最具旅游开发价值的滩地型旅游地,全市共有9处,主要分布在崂山沙子口、市南区东部、黄岛区薛家岛、即墨市鳌山湾等地,其中,金沙滩海水浴场、石老人海水浴场和鳌山湾海水浴场3处,海滩宽阔、坡度平缓、沙质较细最适合开展海滩旅游。2.B类水域风光旅游资源。青岛市B类旅游资源单体共计120个,分属5个亚类,10个基本类型,其中平度、崂山、即墨三个区县91个,占总数的74%。亚类Be河口与海面旅游资源是青岛市最具代表性的旅游资源,资源单体总数15个,资源总体数量较少,但单体体量较大覆盖面积广泛,十分适合休闲观光游憩。这些资源单体主要集中在南部前海、西海岸一带,而胶州市单体数量为0,表明青岛海滨一线水域风光旅游资源开发不均,环胶州湾、大沽河沿岸的潜在资源现阶段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也体现了青岛市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上具有较明显的集聚性特征。[2]3.C类生物景观旅游资源。青岛市C类旅游资源单体共计198个,囊括了所有的亚类以及8个基本类型,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以亚类Ca树木旅游资源为主。各区市中崂山区资源单体总数最多,其次是黄岛区、胶州市、市南区。崂山区植物景观主要集中在九水、下宫、崂顶四个区域;市内三区植物主要以观赏植物,行道树和林木为主,林木多分布在市内的山区[3],如观象山、信号山、贮水山、青岛山、八关山等,黄岛区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主要分布于大、小珠山及其周边。4.D类天象与气候景观旅游资源。青岛市D类旅游资源单体共计12个,包括了2个亚类,6个基本类型,其中青岛温带季风性避暑气候旅游资源为影响全域的气候资源,使青岛市形成了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十分适于旅游的气候环境。青岛气候除受着海洋影响外,因地形因素在部分区域又形成了一些不同的小气候,形成了独特的气候现象景观,例如崂山太清湾,因东、北、西三面山体环抱,只有南边面海,形成了这里近似亚热带小气候,而位于崂山中部偏北的白沙河中上游地带的北九水,由于受到南面巨峰的阻挡,气温较低,形成了独特的避暑气候地。

(二)人文旅游资源类型的空间结构

青岛市人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各类人文旅游资源单体总数2500个,占全市旅游资源单体总数的69.12%,表明青岛是一个人文底蕴非常深厚的旅游城市,这些人文旅游资源在空间结构上表现出类型齐全、存量丰富、特色明显、分布聚集的特点,是今后青岛市旅游深度开发的重点。从类别上看,F类旅游资源单体占人文旅游资源单体总数的的77%,构成了人文旅游资源的主体。1.e类遗址遗迹旅游资源。青岛市e类旅游资源单体218个。ea类旅游资源从空间分布来看,总体较为分散,区域上相对集中在即墨、胶南、平度、莱西四个区市,主要是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人类的遗迹,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东岳石文化遗址(平度)、北阡遗址(即墨)、三里河文化遗址(胶州)、北辛文化遗址(即墨)等,这充分说明青岛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史前旅游资源的发掘将不断丰富城市考古的文化序列,可以将仅有百年建制的青岛的城市历史延伸至史前文明[4];eB类旅游资源主要以废弃寺庙、军事遗址与古战场、历史事件发生地三类资源为主,空间分布较为聚集,主要集中在市南、崂山、平度、胶南四个区市,以琅琊台遗址、青岛山德军炮台遗址、即墨古城遗址、崂山道院遗址等资源为代表。2.F类建筑与设施旅游资源。青岛市F类旅游资源单体总数为1938个,是所有类型中旅游资源单体数量最多的主类,这些旅游资源数量、类型十分丰富分属7个亚类,45个基本类型仅缺少FeC悬棺类旅游资源。FC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FD居住地与社区、Fa综合人文旅游地3种亚类旅游资源总数1728个占建筑与设施类总数的89.2%,是该类旅游资源中最具代表性的3个亚类。F类旅游资源主要聚集在市南区、市北区、崂山区、平度市、黄岛区五个区县,其中市南、市北两区最为集中,数量达到了1069个,资源亚类中FD居住地与社区旅游资源最为丰富,数量达752个,这里的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名人故居与历史纪念建筑、传统与乡土建筑、特色街巷等,反应了青岛近现代历史的变迁以及当代城市经济发展的脉络。3.G类旅游商品旅游资源。青岛市G类旅游资源单体总数128个,涵盖了所有的基本类型,类型比较齐全,但从空间分布上看青岛旅游商品资源多集中在周边区市,开发程度较弱,市场认知度不高,导致青岛旅游商品仍然以浅层次海洋产品为主,不能满足旅游市场日益多元化的对旅游商品的需求。从单体的数量上看,主类G旅游商品的单体数量较少,是全市人文旅游资源的薄弱环节,反映出青岛旅游商品开发和销售落后于其他旅游产品开发和销售的问题。4.H类人文活动旅游资源。青岛市H类旅游资源单体216个,涵盖了4个亚类,14个基本类型。在空间分布上青岛市内三区人文活动旅游资源单体21个,主要以现代节庆为主;周边相对密集的区域有即墨、平度、胶州三市,类型以民间习俗、艺术类资源为主,其中,胶州和即墨的茂腔和柳腔是青岛独特的地方戏曲,胶州秧歌,传承自元杂剧,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四、青岛市旅游资源等级的空间结构

依据“国标”中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对青岛市旅游资源单体进行了评价,将其划分为特品级(五级),优良级(四级、三级),普通级(二级、一级),未获等级四个类别,并运用aRCGiS软件将各资源单体在地图上进行了标注,从而辅助全市旅游资源等级的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和整合(如表3所示)。旅游资源等级是综合性要素分析的结果,对区域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均具有指导性意义。

(一)特品级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

青岛市特品级共计34个,数量较少,这与青岛是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的地位不符,但同时也体现了青岛市旅游资源的综合效用较为突出的特点。青岛市特品级资源单体的空间分布十分集中,其中市南区、市北区共计26个,占全市特品级单体总数的76.5%,是全市特品级旅游资源最为密集、基础设施最完备的区域,其他区市中崂山区特品级旅游资源也比较丰富,是全市旅游资源开发相对成熟的区域这与青岛市现阶段旅游业发展的核心区域相吻合,也说明特品级旅游资源对区域旅游的带动作用十分巨大。另外李沧区、城阳区、胶州市、莱西市四个区市特品级旅游资源赋存为0,表现出这些区域旅游业发展滞后的特点。

(二)优良级旅游资源空间结构

青岛共有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1002个,占所有资源单体总数的27.7%,数量十分的可观。优良级旅游资源是旅游吸引性要素的主体,也是城市旅游开发的重点,因此优良级旅游资源的赋存的多少,体现了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潜力,也决定了区域旅游发展的方向。在空间分布上我们可以看出市南区、黄岛区、崂山区、平度市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数量较多,说明这些区域是今后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区域,同时也发现市北区优良级旅游资源相对较少,这说明现阶段这个区域旅游业发展已经受到了资源欠缺的制约,旅游发展潜力不足。李沧区、城阳区、胶州市、莱西市四个区市优良级总量为35个,数量十分稀缺,说明这四个区市是旅游资源开发的非优区,同时也表明这个区域的旅游开发仍处于浅层次阶段。从类型上看,市南区、市北区、黄岛区、崂山区、平度市五个存量较丰富的区域资源各具特色,其中市南区、市北区F类建筑与设施旅游资源单体优良级数量达到488个,主要以近现代建筑、商业街巷为主,适于开展帆船运动、休闲购物、城市观光或文化体验等旅游活动;崂山区建筑与设施类61个,地文景观类49个,水域风光类11个,人文活动类14个,适于打造文化游、生态游、健身游等特色旅游项目;平度市旅游资源中地文景观25个,建筑与设施类资源中摩崖字画、碑碣类旅游资源单体32个数量尤为丰富,较适合开展乡村旅游、文化游等项目;黄岛区优良级旅游资源中地文景观有5个,其中海岛有2个,建筑与设施31个,资源内容非常适合开展海岛游、度假休闲旅游等项目。

(三)普通级旅游资源空间结

构青岛共有普通级旅游资源单体2486个,占市旅游资源单体数量的68.7%,各区市胶州市、莱西市、李沧区数量较少,其他区县普通级单体数量均超过了200个,其中尤以崂山区、市南区、即墨市、平度市、黄岛区最为丰富,是普通级旅游资源的密集区。除崂山区、市南区这两个旅游业比较成熟的地区,普通级旅游资源的赋存对于即墨市、平度市、黄岛区等现阶段城市旅游非核心区域有着重要的影响,丰富的资源赋存标志着这些区域具有较强的旅游资源开发潜力,是今后青岛市旅游开发的重点区域。同时即墨市旅游资源单体总量较大,但旅游资源等级以普通级为主,这与即墨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越的自然资源不符,说明即墨市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不够,没有发挥应有的资源优势,导致资源整体知名度、等级不高。

五、青岛市旅游资源空间结构优化建议

旅游资源的基本特点篇8

【关键词】青海;生态旅游;思考

一、生态旅游及其特征

“生态旅游”一词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1983年首次使用,并于1986年的墨西哥环境研讨会上得到正式承认。按照生态旅游学会1992年对生态旅游所作的定义,该术语主要包括三层意思:一是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是有特殊目的的旅游活动;二是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局限于区域的景观、景物(如山、水、生物资源等),也包括区域的人类遗产、人文景观等(如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三是生态旅游是在传统的大众旅游和自然旅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加重视与自然景观的协调一致和有机联系。可以说生态旅游是人类先进的生态文明所追求的精神享受的旅游。

与传统旅游相比,生态旅游有如下特征:1、生态旅游的目的地是一些保护完整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系统,参与者能够获得与众不同的经历,这种经历具有原始性、独特性的特点;2、生态旅游强调旅游规模的小型化,限定在承受能力范围之内,有利于游人的观光质量,又不会对旅游造成大的破坏;31生态旅游鼓励“互动式”参与,需要旅游者广泛接触大自然,融入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中,既充分欣赏、享受生态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又积极充当人文及生态环境的保护者;41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这些责任包括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责任,以及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责任;51生态旅游是一种高品位旅游,旅游者一般具有较高文化素质,通过观赏自然人文景观,从中获取自然、人文知识;61生态旅游中的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都强调突出自然本色,参观游览活动以自然生态本色为中心,所需要的旅游设施简单,基础设施的投资费用很低,仅相当于传统旅游的1/4左右。www.133229.Com

二、青海发展生态旅游业的优势与问题

青海作为以地文景观为特色的山地景观旅游资源集合区和以历史文化为脉络的文化旅游资源集合区,发展生态旅游业潜力巨大。近年来,青海省以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为先导,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着力构建绿色经济生态系统,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生态、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着力培育了一批旅游精品

一是打造观光旅游精品。形成了以自然生态与人文精神完美结合的经典巨作———环青海湖风光和体育旅游圈;以清凉、健康、生态、人文、旅游为丰富内涵的环西宁“中国夏都”旅游圈;以青藏铁路为纽带,以大旅游的思路开发青藏高原独特的历史文化、雄浑的山河湖泊、丰富的高原生态、浓郁的民族风情、神秘的宗教文化等旅游精品———青藏铁路世界屋脊旅游带;以贵德为核心,以“清清黄河”为主线,加快开发了黄河沿岸的自然风光、撒拉族风情、温泉疗养、宗教文化等旅游产品,形成了黄河文化旅游带;同时,开发连接龙羊峡、拉西瓦、尼那、李家峡、公伯峡等梯级电站的黄河上游水电明珠工业旅游带。积极培育以玉树、班玛林区、年保玉什则湖、阿尼玛卿山等景区为重点,深入挖掘高原奇特的自然景观和特色文化,积极推进了玉树嘛呢文化景观和“三江源”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申报工作,重点开发观光、生态、科考、猎奇、探险、登山等旅游产品的三江源生态旅游区。

二是打造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精品。充分利用独特的高原风光、优良的植被、水和空气,突出生态特色和少数民族民居的优雅舒适风格,建立了以青海湖、贵德、金银滩、互助、循化、海西等为重点的一批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实现了由过去传统的“点”向片区发展转变,由单一的观光旅游向会议、度假、休闲游相结合转变。

三是打造城市旅游精品。按照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现代文化三者和谐统一、相得益彰的要求,精心组织城市建设,实施了格尔木、西宁等城市总体风貌改造、绿色通道和节点建设工程,配套城市服务功能,增点留客,使之成为旅游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四是打造运动休闲旅游精品。以项目为载体,积极推进观光型旅游向度假型、运动型、体验型旅游转变,高起点策划、高质量推出了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国青海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青海高原世界杯攀岩赛等旅游项目,增加了参与性、娱乐性旅游项目,丰富了旅游精品内容。

(二)基础设施建设有所强化

近五年来,青海省投入巨资,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7715亿元。公路通车里程达513万公里,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发展到215公里,“两横三纵三条路”为主骨架的公路网基本建成。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兰青铁路复线电气化工程即将竣工,柴木铁路、西格段复线及电气化工程和玉树三江源机场开工建设,西宁和格尔木机场改造工程完成。公伯峡、尼那、拉西瓦、积石峡等大中型水电站、大通华电火电、格尔木燃气电站和官亭至兰州750千伏、乌兰至格尔木330千伏输变电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和玉树州电源电网建设等重点电力工程相继建成或开工建设,基本实现大电网覆盖下的户户通电。建成黑泉水库和盘道水库,开工建设“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一期工程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固定电话突破100万户、移动通信用户突破200万户,实现了乡镇和行政村全部通电话。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一批道路、防洪、供排水、垃圾污水处理、煤改气等城镇设施建成使用,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综合接待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旅游管理体制创新积极推进

成立了青海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强化对全省旅游业发展的综合决策和监督管理,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执法、统一营销,在景区制定并严格执行了旅游经营资格准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制度。同时,按照旅游资源国家所有、政府管理、企业经营的思路,于2007年对老爷山风景区实施了旅游开发权转让。并着手制定州县乡镇的旅游发展规划,精心对项目进行策划、包装,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开发,着力探索旅游开发“国有民营”的新路子。

(四)旅游业与农业实现了合理“嫁接”

坚持旅游业与农业的合理“嫁接”,以发展农家生态休闲旅游、无公害农产品、旅游商品等为重点,实施了海东农业生态示范观光带,不断规范临近旅游景区的农家生态休闲度假旅游接待点。开发了以冬虫夏草、大黄茶为主的中药材,以沙棘、高原猕猴桃为代表的优质水果,以郁金香等优质花卉苗木等为特色的旅游商品。同时,积极引导和扶持西宁生物园区的投资建设。

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作为新的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青海省的生态旅游也亟待解决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1、对发展生态旅游业的认识问题。“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的观念还比较流行,因而在发展过程中,一些地方重视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忽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破坏。当旅游者把旅游资源当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去消费时,其认识上的差距和行为上的不当,就会造成旅游资源一定程度上的损坏和污染,加剧甚至激化旅游与资源、环境的矛盾。

2、系统的生态旅游专业规划问题。高起点、高水平的规划,是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打造旅游精品的基础。然而,在开发中,许多地方重视旅游本身及相关产业的布局规划,而忽视生态建设规划。在景观设计上,没有充分体现人性化和生态化设计理念,以致许多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气氛不协调

3、科学的管理机制问题。目前,许多景区所有权、规划权、开发权、经营权集于一体,其对资源保护与开发仅仅依靠财政的投入和经营收入,无法对资源实施最有效的保护和长远的开发,旅游经营管理主体缺乏活力与生机,出现了有的资源因无序开发而耗费巨资进行整治、有的资源则长期闲置等诸多问题。41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问题。发展生态旅游必须要有相应的基础设施投入作保证,但由于资金短缺,导致旅游景点景观基础设施建设较薄弱,特别是交通、排污等设施较为落后,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比较突出。51生态旅游专业人才问题。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对产品设计有专业化的要求,涉及旅游学、生态学、环境学和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技术较为复杂。但目前既懂生态学和旅游学知识,同时又能正确把握生态旅游内涵的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缺乏。

三、加快青海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及建议

(一)高点定位,精心编制生态旅游发展规划

坚持规划先行并重视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在指导思想上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资源环境保护观,视人为自然生态的有机成分,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在具体规划上,要增进环境优化与人文关怀的互动,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加强对全省旅游资源价值、市场潜力以及旅游开发将会造成的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调查和评估,并在对各旅游区的地质资源、生物资源和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进行认真的调查的基础上,按照适度、有序、分层次开发的原则,按照生态旅游的规划模式,制定符合生态旅游目标的全省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规划、景观规划、水资源和能源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各种专项规划,实现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的衔接统一。

在具体项目上,要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各景区服务设施的规模、数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风格,提倡以自然景观为主,就地取材,依景就势,体现自然之美。对于景区内人工景物,包括一些功能服务设施的规划,要纵览全局,取舍得当。对一些生活设施,除了必要的休息座椅、小桥、公厕之外,则尽量减少人工构筑物,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为因素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

在旅游产品的规划设计和改造创新上,要抓住青海省旅游资源中特殊的自然属性,找准旅游资源中不同的文化特性,包装渲染其稀奇独特的品质,使旅游产品既美丽多姿又富有神韵,既统一品牌又具有不同的气质。在艺术形式和手法上要认真学习和借鉴先进地区旅游规划建设上的生态理念、环保意识及建造艺术,以规划整合生态旅游资源,精心打造生态旅游板块;以青海湖、鸟岛、塔尔寺、江河源、昆仑山、宝隆滩、可可西里、原子城、柴达木万丈盐桥、巴隆国际狩猎场等优势资源为基础,发挥资源的垄断性作用,突出一个“特”字,挖掘其深刻的文化内涵;以资源为依托,以文化为主线,依据产品的关联度,增加产品组合的深度和宽度,增加生态旅游产品的内涵。

(二)创新机制,提高旅游资源配置和运作水平

实行旅游资源“国家所有、政府监管、企业经营”三权分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确保国家对旅游资源的所有权。在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有机结合的原则下,按照各类景区的性质,区别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的模式,对坎布拉、盐湖城资源等级较高、各方面条件较为成熟的旅游资源,在现有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进行改革、创新,实现管理权和经营权分开。对尚需大量基础配套设施投入的三江源、环青海湖等旅游资源,则按照保护旅游资源及其特色和永续利用的原则,大胆对外开放、招商引资,通过经营权转让,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提高景区开发、保护、管理水平。在经营权转让中,坚持采用公正、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对旅游资源开发经营者进行遴选,使信誉好、实力强、理念新的企业取得经营权,确保开发档次,并以契约形式明晰责权,防止出现新的政企不分现象。同时,加强对经营者的投资与经营行为的有效监控和帮助,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依托优良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强势品牌

具体讲,可以借助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和中国夏都的品牌,同时结合青海湖、塔尔寺等著名景区(点)的观光游和休闲度假游,通过多个渠道、多种媒体,包装宣传青海省的生态旅游业,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打造著名的生态旅游品牌,并加强与各地旅游机构和旅行社的合作,形成生态旅游热点。一是建设“中国夏都”精品旅游区。有效利用景区与城区融为一体的优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增强服务功能,丰富旅游产品,将其建成中国避暑胜地、文化遗产与文物古迹的珍藏之地、郁金香和藏毯艺术的展示之地,打造西宁市旅游后花园的重要载体。综合开发并展示昆仑文化、柳湾文化、卡约文化。加快黄河上游河道整治与利用,建设水上休闲娱乐运动项目,建成集水文化体验、休闲娱乐、餐饮、购物、住宿于一体的文化旅游区。二是建设青藏铁路世界屋脊旅游带生态游览和宗教文化精品旅游区。整合沿途旅游资源,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全力打造以体验沿途宗教文化和生态文化为主,集观光、休闲、度假、旅游、探险为一体的精品旅游区。三是建设“三江源”生态精品旅游区。积极培育以玉树、班玛林区、年保玉什则湖、阿尼玛卿山等景区为重点,深入挖掘高原奇特的自然景观和特色文化,重点开发观光、生态、科考、猎奇、探险、登山等旅游产品的三江源生态旅游区。

(四)增加投入,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探索市场化的旅游投入机制,在发挥好政府投资先导作用的同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多渠道筹资、多方式合作、多元化经营”的旅游投入体制,吸引中外投资者和民间资金参与生态旅游开发,加强交通、环保、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实施旅游畅通工程。加快三江源机场建设步伐,缩短到三江源的空间距离;建成兰青铁路复线、西格铁路复线;争取建成格敦铁路、西宁机场二期扩建、花土沟机场,形成完善、稳定、便捷的立体交通体系、能源支撑体系和信息化网络体系;进一步改善城市中心区交通状况。二是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根据构建中国西部高原生态旅游屏障和度假名省的要求,加大会展、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游乐场、步行街等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区域内交通、通信、宾馆、饭店、公园等设施档次。进一步加快通信网络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实现所有旅游景区的有线、移动通信无缝隙覆盖。三是进一步优化旅游环境。继续实施城镇风貌改造工程,形成具有当地民族风格的城镇建筑特色。大力实施城镇绿化、净化、美化、亮化工程,打造城镇亮点。同时,加强对城区、景区及沿线周边镇、村的整治、改造与建设,承担为景区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配套服务,减轻景区内资源承载的压力,逐步构建“景内游、景外住”的旅游发展空间布局。充分利用青海省生态环境优势和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国青海国际黄河极限挑战赛等优势品牌,坚持用大旅游理念发展观光农业和农家乐,着力打造“一乡一色、一村一品”农家乐精品,促进农业与旅游互动、城市与乡村互动,形成生态旅游新格局。

(五)营造环境,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11加强生态教育。把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计划,在小学、中学教育中增设生态保护和建设教育内容,同时,以标语宣传、媒体宣传、专题讲座等形式,加强全社会生态环境教育,以明确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重视并加强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与此同时,还应加强对游客行为的引导和约束。

2、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坚持不懈地抓好旅游景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着力解决涉旅安全、市场秩序、卫生防疫、“三废”排放等突出问题。搞好城市和景区垃圾、污水的无公害化处理,在景区景点、宾馆饭店和城镇居民中大力推广清洁能源,严格控制烟尘和噪声排放,保护好青海省优质空气和水源。同时,加强对《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文物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与旅游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的宣传和实施。对生态保护区的开发,要根据环境法律,规定哪些部分可以开发,哪些部分严禁开发以及开发的规模、开放的季节和可接待的人数等等。对违法侵害自然资源者,加大执法力度,使其承担相应的民事和刑事责任。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关于促进生态旅游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规章制度,完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报告制度、舆论监督等制度,保护并优化环青海旅游生态环境。

3、防止盲目开发,谋求持续的投资效益。一方面,在开发初期就应通过技术手段使景区设施建设符合环保要求;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科学界定旅游环境质量、容量或承载力状况的发展趋势,控制旅游人数,避免环境污染,防止盲目开发,谋求持续的投资效益,保证资源及环境的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要以生态经济学和生态美学原则为指导进行限游模式开发。限游模式的规模要根据环境承载力来确定。由于承载力随着季节而变化,而且还与其他因素有关,如旅游者行为模式、设施的设计与管理、环境的动态特点、目的地社区的态度变化等。所以每开发一个旅游景区,必须认真研究分析其独特的环境特点,并进行环境影响预测评价以最终决定其承载力的恰当类型和水平,然后以环境保护为基础进行规划,加强可持续管理,使旅游者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少在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同时,在同一生态旅游地内根据环境需要定期调整旅游线路,使旅游区内的资源得以“休养生息”的机会,延长资源的衰退周期。

4、建设高素质的生态旅游人才队伍。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兴的特殊旅游方式,需要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和服务人才,他们对于提升生态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旅游地形象、打造生态旅游品牌有着重要作用。应利用旅游院校、培训班、专题讲座、学术会议等各种形式及请进人才、派出学习等办法培养一大批生态旅游方面的专业人才,加强对生态旅游理论和规划方面的研究,为青海省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与此同时,还应尽快建立专业化生态旅游旅行社。旅行社是联系旅游者与旅游产品的纽带。由于生态旅游的特殊性,为生态旅游者提供服务的导游人员必须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同时,旅游服务机构必须具备丰富的生态旅游经营组合经验,以及相关的硬件设施,这都对传统旅行社大而全的业务功能提出了挑战。在生态旅游个性需求日益明显的时代,组建专门从事生态旅游的旅行社进行营销与管理势在必行。

(六)加快发展产业生态旅游,促进生态旅游产业化

发展生态旅游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生态产业,繁荣循环经济,并与创建生态省密切结合起来。青海省旅游产业发展的现实要求是生态旅游必须逐步大众化,必须与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等生态产业密切结合,科学地拓展其内涵,以便于实现产业化。在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过程中,要特别强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其关键是人的全面发展,目标是实现自然、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结合当前我国生态旅游发展态势,青海省大力发展产业生态旅游是实现生态旅游产业化的必由之路。因为对于旅游目的地地区而言,它实现了生态产业、生态科技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旅游价值,获得了社会经济效益,促进了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客源地区来说,有利于学习先进地区的生态产业、生态技术和生态管理模式,加强区际文化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客源地生态技术的推广与普及、生态产业乃至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可通过以下对策发展产业生态旅游:加大宣传力度,推进产业生态旅游发展,进而促进生态产业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开展产业生态旅游的系统化科学理论研究,为产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建设产业生态旅游认证制度,实施试点示范工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实现生态旅游综合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卢云亭等.生态旅游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15.

[2]刘家明,杨新军.生态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规划初探[j].自然资源学报,1998,(14).

[3]刘薇.生态旅游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及游客管理对策分析[c].广西生态学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2003:155—159.

[4]黄继华.我国生态旅游景区管理研究进展[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1

[5]张朝枝.生态旅游的绿色营销特点及策略[j].社会科学家,2000,(4).

旅游资源的基本特点篇9

【关键词】务川县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开发

一、旅游资源及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的休假时间在不断增加,活动和消费渐渐地成为人们的追求目标。要旅游当然少不了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旅游的必要条件。旅游资源是指那些凡是能够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并促进其实现旅游活动,可为旅游业发展所利用,并由此产生一定的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效益的一切自然存在和社会创造。

旅游资源开发是指通过适当的方式把旅游资源改造成吸引物,并使旅游活动得以实现的技术经济过程。

二、务川县旅游资源概述

随着现代旅游的发展,人们出游不仅是为了欣赏自然风光的美景,更是为了注重于精神上的享受。务川县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文化遗产、多彩的民族文化,具有“黔北多佳景,风物在思州”的美誉。务川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总面积有2777平方公里。共有人口43.53万人,民族25个,主要以苗族、仡佬族为主。务川县旅游资源丰富,有山有水、有洞有谷、有园有泉、有石有树,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主要自然旅游资源有栗元草场、洪渡河漂流、焦岩温泉等,人文旅游资源有龙潭古寨、九天母石、申佑祠等。

三、务川县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

在政府的指导下,务川县的旅游资源正在全方位、多渠道的进行开发,但是仍然处于起步的初始阶段,还没有着力于旅游资源的实质性开发。随着经济的发展,务川县旅游业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旅游资源的与众不同,开发潜力逐渐突现。

(一)经济发展缓慢和交通条件不便

务川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东连德江县、沿河县、南接凤冈县,西与正安、道真两县毗邻,北与重庆武隆、彭水两县交界,被国家列为贫困县,在全省范围内经济影响力不大,当地的经济发展缓慢和交通条件不便严重阻碍了旅游资源的开发。

(二)处于起步的初始阶段、没有着力于旅游资源的实质性开发

近年来,务川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发展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人们的经济意识、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发展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为务川县的旅游资源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仍然处于起步的初始阶段,还没有着力于旅游资源的实质性开发。

(三)零散的经营模式、旅游接待量小、接待范围狭窄

目前,务川县的旅游业仅仅只是停留在零散的经营模式上,旅游接待量小、接待范围狭窄。同时,政府在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上没有一套可行的措施和保障机制,旅游资源的开发没有了基本的投入,旅游业就会被边缘化,这将会失去旅游经营者。

四、务川县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旅游地的宏观管理格局体制复杂,加上旅游资源开发中普遍存在的基础设施薄弱,如地理条件的制约、交通不发达、资金投入不足和人才缺乏等,使得务川县在开发旅游这方面进展不容乐观,相比其他地方的旅游业的发展明显滞后,许多旅游资源还没能够开发,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而且务川县的旅游资源在开发中存在着许多问题,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一)旅游资源分布分散

务川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是资源的组合结构分散,不集中,如栗元草场、龙潭古寨、洪渡河漂流的地理位置分别分布在泥高乡栗园村、大坪镇龙潭仡佬族文化村、丰乐镇。旅游资源的地理位置分散,不集中,旅游成本相对较高,旅游管理相对困难,大规模投资开发就变得不容易,旅游资源开发难度增大。

(二)经济落后,交通不发达,基础设施落后

务川县由于受地理、交通、旅游景点分散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旅游资源开发的成本相对较高,旅游管理难度增大。同时又因务川县经济条件差、发展缓慢,不能进行大量投资,且缺乏资金发展旅游业。旅游资源开发的时间长、消耗资金量大,资金来源不稳定,导致务川县一些好的旅游项目因缺乏资金而被搁置。另外,由于缺乏资金,交通、能源和自身基础设施的不足,都制约着务川县旅游资源的开发,务川县将面临着旅游资源被破坏、利用率低及流失等问题。如龙潭古寨在开发过程中,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一些古老的文化被破坏。

(三)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缺乏保护意识

在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应该“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这样才不会破坏旅游资源。务川县丰富的旅游资源,分布比较广泛,这里存在着古朴的民族建筑和生活习惯。旅游资源地开发过程中当地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力度不够,生活习惯中处处有破坏环境的行为。旅游区的环境质量较低,各种垃圾处理不当,从而造成环境污染问题普遍存在,环保质量不过关。人们在开发旅游资源这方面的认识也不够,没有保护意识,居民建筑风格和民族文化遭到极大破坏。

(四)人们的观念意识薄弱,宣传力度不够

主要表现为务川县对旅游资源的宣传力度不够,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人们的旅游消费水平不相适应,务川县旅游资源的知名度不高,人们对旅游资源了解不够,观念意识不够,不能正确认识旅游,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旅游资源的利用率。

(五)旅游功能单一

从目前务川县已经开发的旅游区来看,务川县旅游资源功能单一,其他的旅游区功能还没形成,导致资源没有充分的利用,特别是在旅游旺季更加突出,单一的旅游资源功能往往导致旅游场所或设施在旅游高峰期超负荷运行,而在旅游淡季,没有合理利用旅游资源,旅游区处于闲置状态。

五、务川县旅游资源开发的策略

为了全力支持务川县旅游的开发,务川县应利用自身的资源特色,积极开发不同形式、不同种类、不同特点的旅游区。务川县旅游起步晚,无论是旅游的数量、规模、质量都与其他地区有较大的差距。尽管务川县已经在开发旅游,但在旅游区的建设、服务与管理、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等许多方面,都缺乏有经验的专业性人才的指导。务川县旅游资源的性质特征,决定了其在资源开发、设施建设、资源保护等工作中,必须做到:

(一)规范旅游区的开发建设

第一,合理规划旅游区的基础设施,明确旅游区的目的与功能。如栗元草场,要明确开发草场的目的与功能,开发栗元草场的目的是为了能让旅游者欣赏草场的风景、体验草场放牧的场景。栗元草场是避暑胜地,这一点也是栗元草场地功能之一。第二,要注重旅游区前期科学合理的规划,特别是旅游区的区位选择,发展方向等方面要谨慎考虑。如洪渡河漂流在开发前应合理规划好开发方向,好的开发方向决定着未来的发展前景,且旅游区的区位选择也很重要,开发者在选择区位条件时,也应该选择交通便利的地方。第三,在建设旅游区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标准开发建设。务川县要开发旅游资源,应严格按照前期规划标准来合理开发建设。

(二)拓展融资渠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在开发建设中要完善和加强旅游区的各种服务设施和基础设备,如成熟的接待住宿条件,便利的交通道路,完善的旅游安全设施等,使游客能真正感受到在旅途中的身心愉悦。而在建设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解决资金问题是开发和建设的首要前提,务川县可以通过政府引资、财政投入等渠道来筹措资金,完善基础设施,为旅游者提供舒适的旅游环境。

(三)打造旅游路线,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

旅游区在开发建设的同时应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对于旅游区的资源要制定具体的保护措施,控制开发强度,杜绝不科学的开发,对旅游区进行可持续的开发建设。务川县在开发过程中应打造一条精品旅游路线,把务川县的旅游景点串联起来供旅游者游览观赏。并在开发建设的同时保护好旅游资源,合理利用务川县的旅游资源,注重周边环境的保护。务川县的旅游资源一旦利用保护不当,十分容易被破坏,在短期内很难修复,因此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规划,循序渐进地进行开发。

(四)转变观念,加强宣传力度

在开发务川县旅游资源的同时,加强对务川县旅游资源特色的宣传,充分利用务川县的资源优势和特色,使旅游者真正认识并了解务川县的旅游,为务川县树立特有的品牌。务川县应转变陈旧的观念,积极对外宣传,通过播放宣传片、发放宣传手册等措施让外界了解务川县,在进行宣传时应突出务川县的特点,突出其不同之处。

(五)协调统一、多方参与、创造旅游功能

务川县的旅游业发展缓慢,主要原因是人们的观念陈旧、落后、故步自封,旅游业被限制在极为狭窄的范围内,严重制约了务川县旅游业的发展。务川县应结合政府、企业、人民等,共同发展务川县的旅游业。在旅游过程中,提供可以让旅游者亲身体验的机会:如在栗元草场可以体验骑马、放羊等,让旅游者参与其中。在洪渡河,旅游者可以体验漂流所带来的刺激,让心情得到放松。在龙潭古寨,美丽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建寨历史,丰富的文化遗产,动人的神话传说,赋予了务川县仡佬龙潭古寨不一样的神韵与魅力。旅游者可以领略古老的仡佬文化气息,感受古老的仡佬族炼丹文化。

六、结语

务川县旅游资源特色鲜明,开发前景广阔。在旅游区的开发工作中,要科学合理分析,注重旅游区的开发质量,重点做好旅游区的开发方向、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服务质量的提升、资源保护等很多方面的工作,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与管理,避免旅游的商业化行为带来旅游资源的品味降低,在保护的基础上对当地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对于那些不能适应时展,在现代化过程中容易被破坏的资源,实施静态保护方式;对于那些适应时展的旅游资源实施动态保护方式,并进行整合,科学合理的开发使务川县的旅游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飞.关于度假旅游研究综述[J].山东外贸职业学院,经济研究导刊,2013,(15).

[2]龚新.河南省旅游度假区的发展对策[J].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2013,(6).

[3]钟金贵.务川仡佬族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7).

[4]廖涛.浅谈我国度假旅游开发模式及存在的问题[J].2009,(4).

[5]魏小安.中国休闲度假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2010.(7).

[6]马勇,周霄.旅游学概论[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9).

[7]王德刚,焦连安,董宪军,李庶生.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m].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12).

[8]姜莉.新乡旅游资源开发探究[J].平原大学,2006,(6).

[9]官小刚.龙潭古寨追寻仡佬先人的足迹[J].《遵义》杂志2010,(4).

旅游资源的基本特点篇10

【关键词】宁夏县域旅游业发展与对策

旅游业日益成为各国和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扶持的战略产业,对推动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和作用,它可以有效地提高本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促进与国内外的经贸合作,增加外汇收入和税收收入,还可以拉动和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业已经成为宁夏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同时也已成为宁夏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点产业。

一、宁夏县域旅游资源的特点

宁夏位于祖国的西北内陆地区,黄河中游,特殊的自然、人文环境,孕育了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在自然旅游资源方面,沙湖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有湖面、沙丘、芦苇、珍鱼、候鸟,是生态旅游的“黄金宝地”;沙坡头景区是黄河和沙漠的交汇的地方,也是4a级景区,开展了骑骆驼穿越沙漠、乘羊皮伐子漂流黄河等特色旅游项目;六盘山旅游区山势雄伟,景区内有被称为黄土高原“绿岛”的泾河苑,有纪念红军长征和主席创作《清平乐・六盘山》的将台堡,有以丹霞地貌著称的西吉火石寨,有海原大地震遗址公园;首府银川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都市旅游、商务旅游、会展旅游、休闲旅游的好去处。目前宁夏已有各类自然保护区8个(部级4个,自治区级4个),部级森林公园2个。在人文旅游资源方面,有历史遗产类旅游资源,比如:水洞沟遗址是中华史前文明的见证;西夏王陵规模宏大,造型奇特,被誉为“东方金字塔”;宁夏还是长城和黄河唯一交汇的地方,自治区境内有秦、汉、隋、明等朝代的古长城遗址,素有“长城博物馆”之称。有文化类旅游资源,比如:宁夏镇北堡的华夏西部影视城和金水旅游区曾拍摄了《红高粱》、《贺兰雪》等一批优秀获奖影视作品。有民俗类旅游资源,宁夏回族风情浓郁,清真寺建筑别具一格回族风味小吃美味可口,风俗歌舞优美动人,吸引着海内外众多游客。

二、宁夏县域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不够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凭借和依据。宁夏县域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由于主客观原因,目前县域旅游资源开发仍较为落后,除一些中心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相对较好外,大部分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偏低,有的甚至还处于待开发状态。宁夏县域旅游资源整体上存在着分散性、可进入性差、基础设施简陋、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薄弱、品位较低等主要问题。

2.资金投入不足,旅游设施建设落后

宁夏大多数县域由于经济不发达,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如吴忠市旅游局一年经费不足3万元,其他县可想而知),旅游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一些经济效益可观的旅游资源得不到及时开发,即使是已经开发的景点,由于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档次低,接待能力有限,服务质量差,也不能满足游客的消费需要,影响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旅游质量的提高。

3.发展旅游产业的意识有待加强

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旅游景点的文化科技品位重视不够,不能深入加以挖掘其文化科技内涵;在政策保障体系上仍不够完善,特别是在投资、财政、金融、建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不能到位;对旅游促销的宣传力度不大等等。二是发展旅游业的意识还不强,导致在旅游产业的发展中缺乏新思维、新观念和创新精神。

三、加快县域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1.树立科学发展观,合理开发县域旅游资源

(1)树立精品意识,努力培育世界级、部级和自治区级的旅游精品

吸取和借鉴国内外经验,选择一批旅游景点、景区重点扶持和培育,使之成为世界级、部级和自治区级的景区景点。要聘请旅游业专家加以规划设计,促使宁夏县域的旅游景点能普遍上一个档次,以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

(2)努力开发新的旅游资源,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宁夏县域旅游结构比较单一,要进一步增强当地旅游的竞争力,就必须对旅游产品进行深度开发,充分发挥宁夏县域旅游资源的优势,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多方筹集资金,改善旅游设施,加快县域旅游业的发展

(1)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以及西部旅游开发专项资金等办法争取资金

推行“东联西出”计划,促进欠发达地区与国外和国内其他地区的经贸合作,提高西部地区整体开放的程度;还可以前向拉动和后向推动关联产业的发展;同时可以通过旅游扶贫开发,帮助那些旅游资源富集的贫困地区尽快走上富裕之路。积极开展旅游信贷业务,支持县域旅游业发展。

(2)努力拓展民间筹资渠道,促进县域旅游业的发展

政府应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金投向旅游饭店、旅游商店、旅游娱乐场所、旅游信息咨询公司以及游乐园、健身俱乐部、高尔夫球场等具有高盈利、服务性强的项目。各级政府只要充分调动起各种所有制企业及个人投资于旅游业的积极性,发展旅游业的资金渠道就会拓宽,宁夏县域旅游业的发展就会有一个新的突破。

3.树立开发县域旅游业的创新意识

(1)树立环境意识

宁夏特别是南部山区的自然生态环境较差,环境遭到破坏后自然恢复的难度很大。因此,要把保护环境放在首位,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环境效益应该重于经济效益,应在旅游开发中做好并落实生态环境的保护规划。

(2)树立市场意识

各县(市)在旅游资源和其他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应该树立市场意识,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产业效益比较,要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需要和市场需求进行,切不可盲目发展,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一切从实际出发。

(3)树立特色意识,这是保持旅游业生命力的关键

注意发挥宁夏地处西部,自然景观粗犷、荒凉、壮丽,人文资源奇特而神秘的特色,围绕西夏古都、回族风情、黄河文化、塞上江南、红色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途经地等特色,开发县域旅游资源,促进县域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4)树立民族意识

宁夏是回族聚居的地区,在县域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千万不可忽略民族意识,应该特别重视民族和宗教政策,旅游开发必须要顾及当地的民族信仰,要防止因开发不当而引起民族矛盾和冲突。

参考文献:

[1]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李天元.旅游学概论[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

[3]杨桂华.旅游资源学[m].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

[4]保继刚等.旅游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杨振之.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6]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7]徐进.旅游开发规划及景点景区管理实务全书[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

[8]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研室政文处.宁夏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利用[Z],2000.9.

[9]郑本法,郑宗新.旅游业的本质和特点[J].开发研究,19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