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3:28

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篇1

关键词化学本科教育科研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theCultivationofScientificResearchinnovationabilityin

UndergraduateeducationofChemistry

LanGLeiming

(BiochemicalandenvironmentalengineeringCollege,nanjingXiaozhuangUniversity,nanjing,Jiangsu211171)

abstractUndergraduateeducationisthebasisofeducationforthecultivationofapersonwithinnovationability.theinnovationabilitycultivationofchemistryundergraduatecanbeachievedbymeansofinterestcultivationandskillpracticeincludingthereformationofteachingmodesandconstructionofgoodscientificresearchcircumstance,whichcanimprovethecomprehensivequalityofundergraduate.

Keywordschemistry;undergraduateeducation;scientificresearchinnovation

本科教育是关系到学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一个人的能力素质和发展后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科阶段的熏陶和训练。本科生参与科研实践是培养其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国外众多知名大学都将本科生的科研活动纳入教学计划中。但在我们国家很多高校仍存在如只重教师传授、轻学生研究;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书本知识、轻实践操作;重考试成绩、轻整体素质等弊端。这些都极大地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化学本科教育中应实施新的教学模式,增设研究型课程和讲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学科视野、增强学习兴趣与动力,并对其进行全面、系统、规范的科研思维训练和科研方法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化学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初步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治学和科研态度,培养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

1改革课程教学模式,努力培养科研意识

1.1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科学研究是在不断探索和尝试之中寻找新的客观规律,而科研兴趣的培养不仅与每个学生息息相关,而且也与我们教师平时教学内容,理念,方法,手段密不可分,如何保证在正常讲授基础知识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科研兴趣,这就需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一定的改革。

(1)教学内容上,在讲授基础课程时,结合书本知识有针对性的穿插当前国家社会中与化学密切相关的热点、前沿问题如绿色合成、食品添加剂、新型催化剂等,在较短的时间里,加大重点资料的信息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另外,开设相关的研究型课程和增加实验教学中的研究型实验,以无机化学实验为例,传统实验教材只是让学生照书做实验,只是简单的重复,少有真正的探索与创新,如此学生做完实验课后,收效甚少,从而不能独立设计实验开展科研工作,不具备真正的创新力,也很难解决新的实际问题。因此,在实验课的讲授中,将以往的重复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如: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制备。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合成是无机化学中的一个基本实验,通过实验改进,使学生不但了解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制备方法和性质,而且还可理解制备过程中化学平衡原理的应用,同时掌握水溶液制备无机物的一般方法并要求学生对产物不但用化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还要用红外光谱进行表征。该实验是集无机合成、分析化学和仪器分析于一体的一个综合实验,实用性较强。此外,也可以结合教师自身的科研课题讲解制备无机材料的一些新的方法和表征手段,虽然此时大部分同学可能一时还无法认知和接受这些新的东西,但只要有意识的灌输科研的思想和理念,潜移默化中接受并且朝着该方向去努力,达到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

(2)教学方法上,应视学生为学的主体,在课堂上不仅是老师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有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尤其是在一些研究型课程中要更注重学生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培养,通过采取学生自学、教师辅导或组织小组讨论、师生共同研究的方式学习,使学生经过质疑、判断、比较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获得结论,从而培养学生科研的思维方法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开设系列科研讲座,激发学生科研兴趣

本科生平时除了忙于各种课程的学习外,接触科研工作的机会较少,尤其是在二本高校中开设科研方面的讲座就更为不多,这就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兴趣的培养。因此,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科研兴趣,邀请本专业的教授,重大课题负责人等老师介绍当前化学领域所从事的各类科学研究工作如何为国家战略与社会需求服务,如何在国民经济的主战场中发挥重要作用,拓展本科生视野,展望本学科发展的美好未来,并且还邀请年轻有为的教师和科研成果丰厚的硕博士学生代表讲述自身的求学和科研之路,让学生在羡慕之余也有了很好的学习榜样,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兴趣。此外,还可开设常规的科研知识讲座,就科研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基本过程,科研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及科研风格,本专业的科研方法、研究手段等内容进行系统全面的阐述。

1.3对学生进行科研岗前培训

化学类的本科生尤其是刚入学的学生虽然进行过实验基本操作的训练,但接触研究型的实验较少,对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如何从事科研活动还知之甚少,因此,有必要对从事科研活动感兴趣的同学进行科研岗前培训,讲解如何查阅文献,如何选题和进行课题调研,如何分析现在的热点问题,并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参观实验室的各种仪器,了解和熟悉科研实验室的规章制度以及主要仪器的使用方法,对科研活动的前期准备工作有个直观和深刻的认识。

2加强实践活动,培养科研能力

2.1开放实验室,提供实践平台

为了能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训练,实验室的开放为其提供了很好的途径。作为基础实验课的有力补充,开放实验室为广大有兴趣参与科研活动的同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施展自己才华的平台。相比较基础实验课,它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如实验课上只是照着书本原有实验机械操作,缺乏自主创新和思考,而且由于人数较多无法保证一对一的指导和讨论,另外由于实验课程的局限性不能保证部分失败的实验再次重做,这就进一步限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因此,开放实验室一方面可以对操作较差的同学进行补差,通过重复实验达到实验教学的要求。并且允许基础好的同学自己任选实验,进入实验室完成整个过程,验证自己的设想。另一方面,实行导师制,鼓励低年级的同学尽早进入实验室,跟随高年级同学参与导师的研究项目,熟悉从文献查阅、课题选择、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步骤、优化实验条件、选用实验仪器设备、评价实验结果及撰写论文等全过程,培养了认真仔细,刻苦专研的科研精神,学会如何用所学知识解释科研中出现的问题,并树立牢固的团队意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在导师的指导下自己撰写课题申请书,参与学校或省级项目的申请,掌握课题申报的整个流程。通过这些创新与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探求真理的兴趣,对科学研究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大大提高了实践能力和探索创新精神,也深化了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

2.2强化毕业论文工作,增强创新能力

毕业论文是化学类本科生在校期间最后的也是极为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某种程度上,毕业论文工作也是对学生四年来基础理论知识,综合创新能力地综合评价。因此,毕业论文在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方面显得尤为重要。毕业论文工作是本科生在校期间从事的最长的一项科研创新活动,它在前期实验课和开放课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和强化的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但目前毕业论文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毕业论文只是走个过场,最终老师还是会让其通过;大四学生的考研压力会严重影响其毕业论文的工作时间,学生的创新活动得不到时间上的保障;另外由于本科学生人数的众多,师资力量的不足也会影响毕业论文最后的效果。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以确保毕业论文工作顺利有效的进行:(1)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的进行选题,指导教师必须尽心尽责的指导并对其严格要求,让其知道毕业论文的重要性。(2)针对考研的学生可以提前让其进入实验室开展毕业论文工作,这就避免了考研阶段时间上的冲突。(3)增加经费投入,保障毕业论文所需药品和仪器的及时到位,打通各专业仪器的限制,使其能为全院师生服务。通过一系列的举措,使全体师生感受到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性,并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学生科研成果的不断涌现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

2.3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社会是个大舞台,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和工作能有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此,应积极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参与社会调研和实践,比如,与社会环保组织联系定期组织学生到周边湖泊、河流采集水样,熟悉整个采样过程,并将样品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分析处理,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总结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法,最后形成水质报告供环保部门参考。通过这样一个过程不仅增强了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意识,而且从中也能使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不断地总结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此外,还可通过与社会企事业单位合作,组织学生到质监部门和化工企业等单位实践并将所学技术带回实验室进行进一步分析和改进,优化实验条件,提出更好的技术方案,这就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上升到理论的创新过程。虽然这个过程对本科生来说并不是那么简单,但只有在不断的尝试中才能提升其科研创新能力。

总之,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不断调整教学模式和手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努力营造出良好的科研氛围,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淑芳,赵洪,余立新.在本科生中开设“研究训练基础”课程的探索与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2009.1(28):113-115.

[2]刘经南.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质量战略与管理特色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07(Z1):18-21.

[3]裘立群,殷焕顺,艾仕云,汪建民.建立开放实验室,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3(8):119-120.

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篇2

【关键词】免费男幼师生教育科研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8-0007-02

2010年,江苏省首开先河,在全国率先试点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男生培养工作。男幼师培养是江苏省的一项重要创新举措,在国际上也是独特的创举。布莱顿全球教育集团董事长贝尔认为,“江苏免费男幼师培养是中国的一大特色,这让西方教育者非常羡慕。男幼师将给孩子带来不一样的能量和视野。”5年来,全省共招收免费幼儿师范男生2317人,而2014年首届300名学生已经走上了实习岗位。他们的出现,为我省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经笔者调查,承担培养任务的学校都已制订了免费男幼师生培养、考核方案。各校培养、考核方案都侧重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学业评价、毕业要求、培养措施等方面做出了详细的规定。但笔者发现培养、考核方案中对免费男幼师生教育科研能力培养方面规定得较少。鉴于此状况,笔者认为,在免费男幼师生成长的过程中,除了重点培养他们的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体现学前教师专业特质和技能以外,还应当重视男幼师生教育科研素质的培养,积极探索和改进男幼师生教育科研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一概念界定

免费男幼师生须在中考前参加招生培养学校统一组织的面试。面试合格者方可填报免费男幼师生志愿。毕业时拿的依然是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专科毕业证书。在就业方面,为免费男幼师生制定宽松的就业政策。江苏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只要是取得毕业证书和教师资格证书的免费男幼师生,均可自由选择就业出路。包括参加教师公开招聘,到生源所在省辖市公办幼儿园任教,也可通过双向选择到民办幼儿园任教。经公开招聘、双向选择依然未落实工作单位的,还可由省辖市教育部门负责协调,安排到农村公办幼儿园任教。经协调安排到农村公办幼儿园工作的男幼儿免费师范生,应承诺在农村公办幼儿园工作不少于5年。各地则负责确保,到公办幼儿园工作的男幼儿免费师范生有编有岗。”由于就业有保障,学生报考热情高涨,录取分数线均达到了当地四星级高中的水平。目前共有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学校、苏州幼儿高等师范学校、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常州幼儿师范学校、镇江高等专科学校、宿迁高等师范学校、阜宁高等师范学校八所学校承担培养任务。

二加强免费男幼师生教育科研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教育科研能力是免费男幼师生教育的应有之义,当前我国的教育已由精英模式向大众模式过渡,规范免费男幼师生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及其培养方式,应当成为免费男幼师生培养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由于幼师男生未来承担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教学任务,所以他们自身的素质一定要过硬,教育科研能力不仅是他们能力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入职后发展成为研究型教师的必备条件。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师范生的培养和培训做出了详细的规划,提出了“教师即研究者”的口号,体现了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要求教师“以研究者的视角来分析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中的各种问题”。这就要求免费男幼师生必须在职前教育阶段就要注重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教育科研兴趣,让他们参与科研活动,激发探索精神,为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目前免费男幼师生教育科研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免费男幼师生教育科研意识淡薄

在2012年、2013年、2014年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三次免费男幼师生汇报会上,充分彰显了男幼师生培养在专业技能、职业素养、人文精神、教育实践等方面取得的重要阶段性成果。男幼师生们进行了体育类、美术类、互动实践课、文艺类展演,赢得一片喝彩。武术、跆拳道、健美操,展示了男幼师生们的蓬勃朝气、阳光帅气;儿童水墨画、蜡笔画,则展现了他们的刚柔并济、内外兼修。这些技能、技艺,素质、素养,品德、品格,已经在4年的学习生活中不断锤炼,形成常态。但是汇报会上却没有关于教育科研能力方面的展示,首届300名学生已经五年级了,2015年7月即将毕业。经过笔者访谈调查和问卷调查统计:参与到老师各项课题研究的学生仅约10%,在正式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文章的约为1%,参加假期社会实践的仅约20%,课后阅读教育科研类期刊的仅约10%。应当承认,免费男幼师生教育科研意识较为淡薄,很多学生只把专业技能学习和专业知识学习作为主要目标,没有探讨学术问题的意识,参与调查研究的经历较少。

2.免费男幼师生教育科研方面的知识掌握甚少

通过对八所培养学校免费男幼师生的问卷调查表明,只有三所学校开设了学前教育研究方法作为教师教育类课程,其他五所学校只是把学前教育研究方法作为公共任选类课程来开设。调查表明,只有约5%的同学参加了公共任选课的学习,还有个别学校因公共任选课学生报名人数较少,取消了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课程的开设。仅约10%的学生了解教育类研究论文的相关写作要求,只有极少数学生通过参与教师课题研究掌握教育科研的方法及课题选择、调查问卷设计等知识。学生主动去了解当前教育教学改革进展状况的几乎没有。

3.免费男幼师生教育科研实践能力有限

在访谈中,大部分免费男幼师生都认为工作之前参与教育科研实践不重要,认为工作后有了教育教学实践基础才能搞好教育科研工作。仅有个别学校提供给学生可选择研究的课题,这些课题也都是涉及寒假、暑假期间社会实践调查类的。没有学生主动申报研究课题,只有极少数学生参加教师的课题研究,帮助教师做一些数据调查、记录、统计等方面辅助工作。调查表明,有80%的学生能通过图书馆文献索引查找文献资料,但都是查找其他材料的,查找教育科研方面的只有10%。

四免费男幼师生教育科研能力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免费男幼师生教育科研能力素质较低,究其原因,不仅有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也与学校对学生教育科研能力培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关。

1.对教育见习、实习进行改革,使教学活动与学生的教育科研能力培养相结合

学校与邻边的幼儿园共同建立免费男幼师生教育培养实验区,免费男幼师生在幼儿园见习、实习,建立免费男幼师生见习、实习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注重免费男幼师生见习、实习培养过程管理。把教育见习时间安排为从第二学期至第期,共8次,每次为期一周,把教育实习时间安排到第六学期、第八学期和第十学期,共3次,每次两个月。每次都安排教师指导学生撰写见习、实习案例分析,指导学生去发现问题,继而去解决问题。学校给每一个指导教师下达任务,与教师的绩效考核挂钩,教师每人必须至少在指导免费男幼师生幼儿园见习、实习中设立一个课题,同时这一课题组中必须有5~10位同学参与。不仅增加了学生见习、实习的时间,而且加强指导教师的职责,在培养学生教育科研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了指导教师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加强免费男幼师生教育科研能力考核,构建新的评价体制

教育部在《关于师范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强调:师范院校特别要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坚持科研和教育教学相结合,提高师范生教育学术水平,高度重视教育科学研究,特别是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高师院校要提高认识,从思想上和实践上加强学生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意识和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通过调查,免费男幼师生培养学校中只有我校建立了学生毕业撰写毕业论文的制度,把学生毕业与撰写教育类论文或课题研究相挂钩。学校明确科研处牵头,制定考核标准,对学生科研活动实施统一的协调管理,特别是对在校期间完成科研项目的学生予以一定的奖励。学校从制度层面使培养免费男幼师生教育科研能力成为师生的自觉行动,并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和整个过程及每个人身上。

3.以专业课程为依托,建设免费男幼师生教育科研精品课程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指出:“推进精品课程建设,进行重点改革和建设,力争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梯队、教材建设、教学效果等方面有较大改善,全面带动我国高等学校的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我校的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课程作为校级精品课程,在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运用、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免费男幼师生专业课程主要有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卫生学、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等。以前这些课程的考核都以考试为主,现在部分课程用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核,提高对学生的科研要求。精品课程内容的选择上,精选教育研究选题与研究方案设计、收集与分析研究资料、教育调查、行动研究、课堂观察等专题,运用案例教学法、谈话法、讨论法等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幼儿园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教育科研对教育工作的推动作用,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

参考文献

[1]袁振国主编.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王春燕主编.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幼儿园课程[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王根顺、吕成祯.“教育研究方法”课程资源开发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7)

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篇3

关键词:护理本科教育信息能力护理信息能力重要性培养方案

自21世纪以来,随着有限网络、无线通讯技术的快递发展和普及,各种信息的传递、交互日益增多,可以说我们进入了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医疗护理保健信息系统和技术出现了快速增长,几乎所有大中型医院都开始了信息化整合进程。就护理信息化而言,如护理人员在门诊挂号、住院登记、实验室检查、科室财务管理、医嘱执行等信息录入和维护[1],等等,这些日常信息处理工作都需要护理人员具有一定的信息管理能力。所以,护理信息化作为医疗护理保健信息系统的重要一环,必须加快速度,否则就会落后,拖后腿。这样的理念必须“往前推”,必须在护理教育阶段落实执行,从教育环节入手才能更有效率地培养护理本科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从2015年护理学生就业现状看,护理信息能力对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推动护理现代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护理信息能力及其重要性

1.1概念

在1974年美国政府的报告中,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Zurkowski首次提出了“信息素质(informationliteracy)”的概念。它的定义是:利用大量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2];直到1979年,全美信息产业协会给出了信息素质的定义:掌握了利用信息工具的知识与技能,并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到了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发表的信息素质研究报告指出,具备信息素质的人,是能够敏锐地察觉信息需求,并能够进行相应的信息检索、评估和有效利用所需信息的人。同时,我国学者马海群指出,信息素质广义的理解为在信息化社会中个体成员所具有的各种信息品质,包括信息智慧(涉及信息知识与技能)、信息道德、信息意识、信息觉悟、信息观念、信息潜能、信息心理等。

对“信息能力”最广泛性的解释为作为具有信息素质的人,必须具有一种能够充分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有能力有效发现、检索、评价和利用所需信息,解决现存问题的能力。信息素质是当代人才的必备条件之一。具体到护理本科专业,护理信息能力是指在护理专业领域中,护理工作者或护生为了能在护理工作中充分发挥护理信息的知识、技术、态度等方面优势,提供更优质、更安全、更高效的护理服务而进行的各种护理信息活动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整合[3]。

1.2培养护理信息能力的意义

护理信息能力本质上是学生对(护理)信息的获取、评估、处理、利用、创造、评价和反馈等一系列活动。

1.2.1增强学生信息管理能力。对于学习过程而言,加强护理信息能力的培养,实质上是增强学生的信息管理能力。使学生在课堂过程中,更好、更快、更准确地掌握教师想要传达的信息,并且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快速、准确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在课堂时间后,学生能够利用网络、书籍、杂志等其他信息获取渠道,合理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从而全方面地提高能力和竞争力。因此,增强学生护理信息能力可以认为是在增强学生的知识信息学习能力,能够大大加速学生正确建立护理知识体系。

1.2.2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在实际护理工作中,未来的护理人员都将面临信息化技术越来越密集的工作环境,需要获取、处理和管理多种护理信息,如前文提到的门诊挂号、住院登记、医嘱执行及患者信息等,因此优秀的护理信息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优异的护理信息能力能促进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程序中技术的使用、增强护理文件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促进护理标准化语言的发展、改进护理流程、加强护理数据的自动化收集和重复使用,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工作中的误差。因此,能否提高护理信息能力,关系到能否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高效、以患者为中心的及时、平等的优秀的护理服务。

2.培养学生护理信息能力方案研究

培养学生护理信息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同时对目前护理教育和环境进行多方面调整,重点集中在以下方面。

2.1调整课程设置

增加一些具体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较强的课程,例如,《access2003基本操作》、《excel应用》,再通过一些专门、专业的选修课作为补充,例如数据库语言的入门学习,《VB程序设计》等[4];删减一些计算机基础课程中与这些专门课程重复的部分。通过基础与针对性应用、必修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的方式,达到既有使用技能训练,又提高学习新的信息技术的能力,更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调整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上,建议使用任务驱动式,教师给学生布置探究性的学习任务,学生查阅资料,对知识体系进行整理,再选出代表进行讲解,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使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讲授中,注意区分基本知识点、重点与难点,基本知识点主要靠教师教授;重点及难点的讲解,结合探究式教学的特点,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力一起完成学习过程,并在最后设置课堂实践的部分用于巩固知识点。

2.3调整教学手段

从教学手段上,注意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例如ppt显示,Flas演示,音视频演示,等等[4],直观地让学生了解信息获取、信息处理和信息管理的多种先进工具,以及这些工具的强大功能,从而调动学习主动性。

2.4调整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不应当完全以纸面成绩作为标准,护理信息能力是一项与实践联系的非常紧密的课程,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考核方式应该包含平时考核、上机考核和纸面考试三个部分。

2.5外部环境建设

一所学校的信息环境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获取信息渠道是否丰富。图书馆建设、网络架设和机房建设等外部环境因素[5],决定了学生获取信息的多寡、多样性,对学生护理信息能力的培养产生重大影响。

3.结语

护理信息能力是21世纪护理专业本科生必须具备的能力,护理信息能力的培养是国内各大高校当前的主要培养目标之一;护理信息技术能力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期、持续投入软硬件资源,在做好基础建设的同时,鼓励教师利用新兴科技手段教学,鼓励学生通过不断学习和实验获取更多信息技术,并通过这些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护理本科生的护理信息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毕业后的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徐荣,曹梅娟.护理本科生护理信息能力的重要性及培养对策[J].中华护理教育,2012.9(2):67-69.

[2]徐荣,曹梅娟.护理信息能力内涵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2):92-94.

[3]徐荣,曹梅娟.护理信息能力概念及构成要素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1.26(20):88-90.

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篇4

关键词:学前教育本科科研

中图分类号:G6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a)-0144-01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带来了社会对幼儿教师的需求,同时,也从数量上的需要上升到了质量的竞争。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本科学历已经成为从事幼教行业的敲门砖,更是幼教机构招聘教师的必备条件之一。据相关调查显示,很多条件好的幼教机构都只招聘具备本科学历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而且,还要求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也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同时,也要有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和专业的技能。

1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科研能力现状

从我国目前幼儿园的科研能力现状看来,大部分从事在教育前线的幼儿教师,不具备或者是缺乏科研能力。据调研显示,有很大一部分教师认为培养科研能根本就没有必要,少数教师支持对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另外,我国教育发展存在很大的不均衡现象,对学前教育相关课题的研究也只限经济发达的地区,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幼儿园,很多都存在资金不足的情况,而基本硬件设施不到位的幼儿园,搞科研也是不现实的,也是一种奢求。从小的方面看来,也就是从学前教育专业本身来看,科研能力也是不足的。很多的高校并没有着重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而是把教学重心放在学生其他技能的培养。只有少数高校比较注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把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成科研型人才的培养,而且,在课程设置上,也充分体现出对专业技能的培训。

2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2.1提高幼儿教学质量和发展幼儿教育事业的需要

现在,很多的幼儿园教学方法有很大的问题,基本上都是采用一刀切、统一的教学方法。这样一来,容易捆绑住幼儿的手脚,限制幼儿潜能的开发,也最容易错过幼儿发展的黄金时期,使幼儿不能全面发展。而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一方面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一定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会成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一种自身优势,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巨大的指导作用。例如,在实际的教学中挖掘幼儿的各种潜在能力、磨练幼儿的意志品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在此期间,既要保证幼儿个性的培养,又要注重全面发展,不但要有准确的判断力,也要有恰当的教育方法来把握幼儿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些在客观上都会有助于幼儿教学质量的提高,并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2.2社会发展和幼儿优化成长的需要

经济发展使社会全面进步,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的时代,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改善,迫切想要接受到高等教育,对个体的发展已不再局限于高考,而是过渡到关注人生的起点教育,“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成为每个家长的心声。在这种心理需求下,人们开始把目光放在幼儿教育,不仅关注幼儿的身体健康,更加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力求使幼儿作为独立的个体能够全面优化的成长。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就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厚的专业技能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一切就会变有可能了。如果毕业生具备一定的科研意识,一定的科研能力,并通过自身不断的探索来研究来发现幼儿成长的规律,并且,能够根据个体差异,研究出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具备科研能力,是发展幼儿教育事业的强有力保障。

2.3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提高幼儿教师自身素质的需要

时展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专业化就是其中一项要求,也是教师立足社会的内在需求。所谓教师专业化,就是指教师个体不断发展,是教师更新知识,加强专业技能的历程。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教师不断的学习和探索,正确审视自己的优缺点,并不断完善,进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而科研能力则是教师进行专业化发展所必备的一种能力。从学前教育本科生自身发展的情况来看,在学习型社会的大背景下,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更新和提高必须借助科研能力,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永远走在时代前列,融入主流社会。

3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途径

3.1设置相关的科研课程

科研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首先应该掌握科研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将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作为教学目标之一,科研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是一项重要且长久的任务。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第一步应该是掌握科研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科研方法,因此,要把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作为学校的教学目标之一。并列入教学计划。另外,开设能够有利于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相关课程,有目的性的培养学生本科阶段的科研能力,为以后自主科研奠定扎实的基础。

3.2打造科研环境,树立科研意识

基本的科研知识和科研方法是培养科研能力的前提和基础,要在实践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树立学生的科研意识。另外,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要积极主动的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幼儿,发现实际存在的问题,并做及时记录,收集材料,从科研的角度解决问题。同时,研究幼儿研究的问题不宜过大、过深,尽量研究具体的问题,没必要有很深的理论,而是更加注重在实践中解决实际的问题。这种科研能力的培养还需加强学生发现问题,对问题反思能力的培养。

3.3全面培养学生科研能力

学校要利用一切机会加强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并落实到实际的教学中,一方面,要积极鼓励学生树立科研意识,另一方面,在及时发现问题并主动研究时,还要在布置的课后作业中体现出来,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应该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工作中来。在实习中深化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针对专业内容,在实践中多练习自由选题,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科学研究。最后利用毕业论文对科研学习做一次全面的总结,便于学生查缺补漏。

参考文献

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篇5

关键词:三位一体协同创新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路径

一、“三位一体”协同创新机制下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时代背景

(一)国家教师教育改革深化与“三位一体”协同创新机制下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

教师培养模式是高素质教师培养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1]。随着国家教师教育改革的深化,小学全科教师是国际发达国家普遍采取的小学师资培养模式,也是我国小学师范资培养的重要新兴趋势与未来发展方向。《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文件明确提出未来小学卓越教师培养的目标是“重点探索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培养一批热爱小学教育事业、知识广博、能力全面,能够胜任小学多学科教育教学需要的卓越小学教师”。因为小学全科教师人才培养在我国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亟待厘清,这就使得其专业建设与特色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本目的申报与实施就显得有其紧迫性与针对性。

“三位一体、协同创新”是《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提出的重要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改革模式。“三位”是指高等师范院校、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基层学校。“一体”是指三方互动合作,机构管理一体化;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有机衔接的教育过程一体化;大学教师、中小学教师与师范专业学生合作学习的专业发展一体化。“协同创新”是指在“三位一体”的基础上,师范院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协同培养教师的新机制,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资源、教学团队、实践基地、教学研究及培养质量评价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协同创新。

(二)小学全科教师人才培养定位与“三位一体”协同创新机制。

1.“三位一体”协同创新机制契合小学全科教师人才培养的定位。“小学全科教师”作为一个学理性概念的正式提出,目前在国内为数不多的研究中,一般认为小学全科教师是由具备相应教师资质的教育机构专门培养的、掌握教育教学基本知识和技能、学科知识和能力结构合理、能承担国家规定的小学阶段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研究与管理的教师[2]。我国大陆传统的小学师资一般采用分科培养的方式。在国际上,发达国家基于“小学教师是一种综合性的职业”的理念,一般不实行分科教学而采用小班制、包班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因此本科小学师资普遍采取全科培养方式,如法国的小学教师进行资格认定时要考查其多科教学的能力,英国小学教师要胜任全国统一课程中任一学科的教学,美国的小学教师要包班教学、教授小学的所有科目等,我国台湾地区本科小学师资的培养是普遍采取全科培养方式。近年来,在我国大陆中、西部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由于人口分散,小学办学规模小、班小年级多,在师资紧张的情况下急需教师包班、全科教学。因此,从2006年至今,湖南、江西、广西、重庆等省市先后启动和开展了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教育改革试点工作。另外,在我国沿海地区,如上海、广东、浙江等地,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小班教学、提高教师对学生的关注成为可能,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日益受到关注,如2011年,浙江省就将小学全科教师培养列为教育体制改革的试点项目。因此,小学全科教师要掌握通识性知识,以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3]。培养全科教师有两方面意义:一是立足当前,为农村培养具有较强应用能力的小学师资,促进重庆市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立足未来,为小学全科教师这一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新的建设思路,从而推动教师教育的变革发展。

2.“三位一体”协同创新机制契合小学全科教师人才培养能力导向的模式。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近年来,“三位一体”协同创新机制下的小学全科教师人才培养一直致力于人才培养转型改革的积极探索,小学全科教师人才培养从一开始即定位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研发了小学全科教师专业能力标准,并以能力培养为逻辑起点,系统构建了“一个实践教学体系,三个岗位能力平台”,以整体提升人才培养的岗位能力适切性与实践性。

3.“三位一体”协同创新机制契合小学全科教师人才培养开放办学的平台。“三位一体”模式强调国家政府对教育的调控和管理。教师不可能避开国家对教育系统所负的责任和所实施的控制[4]。在当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背景下,“三位一体”协同创新机制下的小学全科教师人才培养积极推进行业合作、开放办学,与政府、教委、进修院校、小学、教育企业签订共建协议,探索高校、政府、行业“三位一体”协同创新。“三位一体”协同创新机制下的小学全科教师人才培养可以依托校地合作平台――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在政府专项建设资金的支持下,启动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培养人才的“师资共建、基地共建、课程共建、资源共享、学分互认”五个行动计划,为创新性、实践性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平台支持。

二、“三位一体”协同创新机制下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路径

(一)建立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三位一体”教学科研协同创新机制。

1.明确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三位一体”教学协同创新机制的内容。为了建立合作共赢长效机制,高师院校可以与地方政府、小学协同制定小学全科教师人才培养目标,并在课程体系、课程资源、教学团队、实践基地、教学研究、人才培养质量评估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合作。三方可以共同开发和建设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资源等,通过专家讲座、网络课堂和岗位互换等多种形式,吸收一线小学的优秀专家加入小学全科教师专业的教学团队。三方协作,充分发挥校内外实训基地在小学全科教师专业课程教学方面的作用,为小学全科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专业发展服务,也为小学全科教师未来开展科研工作、科研成果转化创造条件。对于小学全科教师教学及科研质量进行多方监控,采取高等师范院校、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一线小学共同参与的方式进行评价。

2.明确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三位一体”科研协同创新机制的内容。建立高等师范院校、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一线小学协同科研机制、提高社会服务能力。高师院校的小学全科教师专业科研人员应直接参与一线小学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现实问题,在注重职前教师培养的同时,大力开展与行业合作,以紧贴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最新前沿。同时,通过三方科研协同创新,设立横向课题,带动一线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以服务区域教育发展的职后培训,促进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改革与小学教育发展的热点问题结合,适应不同层次、不同地区小学全科教师发展的不同需求,使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三位一体”科研协同创新机制的内容朝“多元化、多层次、多样性、订单式、网络化、多区域、国际化”等方向发展。开展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三位一体”科学研究合作,主要包括:一是合作申报教师教育研究项目,高师院校与中小学共同申报各级纵向和横向教育规划、教研教改研究项目,重点开展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对接研究,高师院校利用自身图书资源、仪器设备、信息资源,引导、帮助中小学校教师参与研究,提升中小学校教师研究水平;中小学校为高师院校专家、学者提供必要的帮助和便利使他们有效开展教师教育、基础教育研究工作。二是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高师院校与中小学双方主动吸纳对方教师参与教研教改项目、教研室活动、教改实验。三是开展学术研究活动,高师院校组织专家学者到中小学开展讲学、讲座活动,帮助中小学教师提升教育理论水平、更新教育观念、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提高中小学办学质量;中小学选派优秀教师,帮助高师院校教师更好地开展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对接研究。四是强化办学特色建设,高师院校与中小学互相支持,共同加强办学特色建设;双方组织专家学者共同研究和总结双方办学经验,培育或强化办学特色,帮助对方诊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二)建立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三位一体”人才发展协同创新机制。

1.建立人才发展协商机制。构建以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为桥梁的“师范院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地方中小学”的实习模式,既可提高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中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又可促进教育公平,形成多赢的局面[5]。吸纳地方政府和小学的一线教育行政人员、教研员、校长及教师建立“小学教育(全科方向)专业建设委员会”,共同研制、修订专业能力标准,建立人才培养联动机制。继续深化与地方政府共建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的“基地共建、师资共建、课程共建、资源共享、学分互认”五个行动计划,打破师范院校的封闭式办学壁垒,促进校地深度融合,建立人才培养的三方联动机制。

2.建立人才发展反馈机制。“三位一体”模式以高校为引领,有助于利用自身的专业理论优势,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为中小学整体设计与学校改进提供实践支撑,为政府教师教育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6]。建立师范学院与地方政府的有效对接路径,在小学全科教师培养中及时收集学生校外实践、实习的实况与建议,邀请一线教研员、教师进入本校,观测学生能力测试、竞赛及试作等并提出改m意见,在学生毕业后跟踪、收集并分析毕业生岗位能力信息,将以上信息及时反馈至后续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3.建立人才发展创新机制。教师教育具有公共性、专业性等基本属性[7]。有效整合师范院校与地方政府、一线小学的研究与实践力量,充分发挥师范院校教师团队在地方小学教育发展中的智力支持作用,充分吸收地方小学教育一线优秀校长、教研员、教师的实践智慧,共同组建教学、科研创新团队,协同开展教研及应用性横向课题研究。

(三)建立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三位一体”专业发展协同创新机制。

1.区域综合改革协同创新。以农村地区素质教育示范区建设为目标,围绕“一个中心”(教育教学中心),实施“五大行动”(课程改革行动、评价改革行动、教师教育改革行动、办学体制改革行动、管理体制改革行动),具体抓实项目支点,助推城乡区域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促进城乡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

2.学校专业发展协同创新。在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打造多所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示范学校,师范院校与地方政府教委、进修校共同组成专家团队,围绕特色学校发展规划、课程领导力提升、校园文化建设、传统文化教育等领域,以阶段性专项实施的形式,助推实验区小学专业发展。

3.教师专业发展协同创新。实施“1+1名师培育计划”,由师范院校1名专业教师助带1名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小学教师,共同围绕课程改革、教学创新、教研提升等领域开展同伴互助,以实现高校教师实践智慧、中小学教师理性思考能力的双向提升,培养一批高校和中小学名师;在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系统构建涵盖“国培、市培、区培、校本研修及自我研修”五大领域的特色培训体系,为实验区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四)建立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三位一体”资源共享协同创新机制。

1.课程资源共享。师范院校开放办学,培养教育行业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是我国教师教育的重要改革趋势。师范院校与地方政府相互开放网络、图书馆及其他教育资源,并优先为对方提供合作研发、成果转化等各方面资源共享的机会。为提高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师岗位能力,实验区充分整合高校理论研究与地方一线实践智慧的优势,组成课程开发团队,以横向委托课题的形式联合开发小学全科教师专业实践课程、情景性课程及区域性校本课程、培训课程,初步完成了小学全科教师专业学生校外实践教学手册的编写,小学教育个案的收集及情景性课程的录制,以及一线小学教育、教学的各类教育案例的收集。

2.评价资源共享。师范院校为地方各类小学教师提供各种在职培训、研修的机会,并通过学分银行对进修教师的职后培训、研修进行学分评价认证;师范院校小学全科教师专业学生部分学分(校外实践教学、技能测试等)交由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一线教研员和教师进行培养质量等级认证。

3.人力资源共享。探索高校与地方政府一线“双向互聘”、“岗位互换”、“协同创新”的教师发展新机制,建立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共同体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聘请小学名师到高校担任兼职教师,从事小学全科教师培养工作。专业核心课程主要由专任教师完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建立专任教师和小学教师共同开发课程、小学兼职教师负责共建课程的良性机制,通过外置课程探索课堂与实习基地的一体化建设。三方共同实施小学全科教师专业带头人“一岗双师”制度,选聘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一线专家为师范院校的校外专业带头人。加大对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力度,通过项目合作、学术交流、进修等方式,使其成为既能把握行业和职业发展方向、了解专业建设与改革,又有高水平课程开发和教学实践能力、在行业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建立对小学全科专业带头人的定期量化考核机制,加强管理和监督。

参考文献:

[1]孙霄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n].中国教育报,2010-9-14.

[2]江净帆.小学全科教师的价值诉求与能力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2016(4).

[3]田振华.小学全科教师的内涵、价值及培养路径[J].教育评论,2015(4).

[4]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管理卷)[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166.

[5]王慧.地方师范院校“三位一体”教师教育实践运行机制的构建[J].教育探索,2014(5).

[6]孔凡哲,彬彬.U-S合作的焦点:以专业引领促学校发展――以大学与地方政府合作办学为例[J].教育发展研究,2014(8).

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篇6

一、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与就业情况

(一)招生情况

1988年华东师范大学设立首个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点,首批招收2名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随后硕士点不断增加,根据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2017年硕士专业目录显示,职业技术教育学授权硕士点目前共有48个。师范类院校约占42%,技术师范类院校约占8%,综合类大学约占25%,工科类、农业类大学与财经类大学共约占25%,可以看出,本专业的研究生不仅分布在师范性大学,还分布在专业性、综合性和技术师范学院中。

培养院校中985国家重点院校比例比较小,社会对专业认识的误解导致重点院校的本科学生不愿报考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根据对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来源的调查,全部25名三个年级的在校研究生中,有10人本科专业是工商管理(职教师资),有2人是土木专业(职教师资),有1人机械专业(职教师资),1人是电子专业(职教师资),6人为其他教育类专业,1人是英语专业,3人是经管类专业,1人是车辆工程专业。除了985高校生源充足以外,许多普通高校是报考教育学其他专业调剂过来的,缺少学科认识。生源主要来源于本科教育学类专业及少部分文学、外语和经管相关专业,有理工科背景的本科生占的比例较小;生源中男女生比例失调,女生占了绝大多数。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侧重对教育学理论知识的考查,然后由培养院校自行安排面试,很多人在入校前对职业技术教育学的认识是比较模糊的,普遍缺乏对职业教育、职业院校和职业院校师资和学生的了解。而在国外,生源大部分是理工科专业学生或有工作经验和技术技能的人员。总体来看生源结构失调、质量参差不齐。

(二)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生毕业就业去向与人才市场分析

1.毕业生就业去向分析

一份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9名硕士研究生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25人表示毕业后不会优先选择职业教育工作;27人认为当前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政策不利于个人发展;26人认为职业教育只是为缓解高等教育大众化而出现的产物。另一份对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教学院的30名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意愿的调查问卷显示,90%的人表示毕业后会优先选择本科及研究型大学或国家公务员,而不是职业教育;95%的人认为当前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政策不利于个人发展;87%的人明确表示毕业后肯定不会从事职业教育工作;只有13.3%的被调查者表示会首先考虑去职业院校任教。总体来看,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职业教育相关工作的意愿并不是很强。

由于大多数高校和科研机构只招收博士层次的专职科研人员,就业门槛不断提升,使職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中想从事科研工作的毕业生知难而退。而有些本科是其他教育学科的毕业生也会选择与学科相关的工作,由于学科多样性,也导致了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毕业去向比较散落现象的发生。毕业生对于是否选择职业教育相关工作有困惑,主要认为其不利于个人发展、职业教育发展前景不好等。

2.人才需求市场分析

专业教师紧缺困扰职业院校多年,由于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市场对技能型人才需求迫切,缺乏竞争力的薪资和发展前景、高校培养的教师无法满足职校需求、职校教师招聘条件限制,多重原因使职校专业教师招聘陷入想招招不到,想进进不来的困境。

职业院校招聘教师的基本趋势是双师型,一类是学术类型,至少是本科学历以上,最好是硕士甚至博士;一些专业类教师,如旅游类、汽车工程类,如果是应届毕业生,更希望是有相关学科背景的,如果是相关行业内人员则需要具备高级职称等技术能力,因为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可以看到职业院校对教师的要求并不比普通高中低,有时甚至更高。相比文科类教学岗位,理工科类的专业教师岗位更难招到合适的教师,愿意来学校任教的教师,往往是理论水平较高,但动手能力一般的应届毕业生。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专业操作技能、掌握教育教学规律与方法才是职业院校青睐的教师人才。

对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并已经在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工作了一年的黄老师进行了访谈,她感觉在当时求职面试时缺少实际授课经验,说课和写教案能力的锻炼需要自己准备,院校读研阶段没有系统的、全面的相关实践培训内容,很难把学校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需要进行改善与解决。

二、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的现状与问题

(一)培养目标重学术轻应用

培养目标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解决了要培养什么样人才的问题。通过查阅各培养单位官方网站上的培养方案,学校之间的差异显而易见,有些官方网站没有公示培养方案或者是正在建设中,培养方案质量也是参差不齐,有些十分简单草率,有可能是因为网站建设的问题,没有更新最新的培养方案。

纵观各高校的培养目标,首先大多数还是以学术研究为重点,掌握教育理念和教育理论知识的发展和成果,了解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和现状还有国际比较研究等;其次能力要求不完善,有些学校不重视英语能力和阅读国外文献的能力的培养,有些院校不重视实践研究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培养院校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和职业能力。

高校人才培养重点还是在学术理论研究上,学生需要综合职业能力,而不是单纯的理论研究能力。培养院校忽视了实际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虽然有些院校提到了实际应用能力,但重视度远远低于研究能力,培养目标脱离了社会需求,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与用人单位要求不符,无法促进社会发展,教育也就失去了意义。

(二)课程设置不灵活,脱离培养目标

培养院校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比例不是很合理,选修课选择不多,跨学科课程的设置也过少,尤其是理工类、农林类等院校,强势学科不是教育学,招生规模小,基本上所有人上一样的课程,没有自主性。另外,本科通识课程设置过多,专业课程变少,本科学教育学专业的学生在研究生阶段还要上重复的课程,调动不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选修课设置差异性较大,问题研究型课程较少。部分院校开设了经济学相关课程;少数培养院校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课程。设置的课程没有与社会发展动态相结合,了解社会职业技术教育学发展动态和前沿信息、了解职业院校、职业教育政策等的真正深入职业教育实际教学情况和前沿信息的课程十分少。

(三)忽视实践环节

职业教育学有教育特色、职业特色和应用特色,仅仅掌握职业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而且职业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未来有可能要到职业院校教学,需要教学专业技能,而大多数培养院校的培养方案中,实践环节在整个人才培养中占了很小的比例。与在职业院校工作了一年的学姐和还在读的学长访谈时,他们提到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对职业院校的总体情况了解较少,实习实践环节没有得到重视。目前就业形势不太乐观,培养院校也需要重视开拓学生的就业出路,开设就业指导和创新创业等课程,学校很少开设这类课程,只有通过一些讲座来对学生进行指导。

职业教育一直在提倡校企合作,而培养职业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也应该进行校企合作和校校合作,学校可以和职业院校、研究机构、企业等合作拓宽实践路径,凸显区域和学科特色。

三、从社会、学校和个人角度进行原因分析

(一)社会角度:职业教育地位不高

从社会大环境的角度来看,虽然国家一直在号召加速和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但是公众对于职业院校还存在一定的偏见,认为职业学校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没有普通学校的高,教师没有成就感,对职业学校的学生也带有一些偏见,认为经过职业教育的毕业生素质低于普通教育的毕业生。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和职业技术教育学的学科发展,使得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倾向去大型企业或普通院校工作。

(二)学科角度:职业教育没有形成体系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借鉴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经验,但相比较于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还有职业性和应用技术性的特色,不能一概使用教育学的培养模式和学科范式,相对于教育学下的其他分支学科,培养体系还不够完善。另一方面,由于长时期使用传统学术型培养定位,学校教师已形成固定思维,没有关注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式的创新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使学生还是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上,没有应用到实践中。

(三)个人角度:个人需求多样化

以前硕士研究生社会干扰比较小,读研的最大目的是科研,勤奋学习、积极参与学术科研活动。由于现在诱惑也十分大,学习动机复杂,培养过程缺少培养者的积极参与,培养也失去了意义,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无法符合社会需求。

四、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建议

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培养硕士研究生一方面要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服务,另一方面要体现应用型,强调实践性,把理論运用到实践中,有能力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这是现在培养院校比较缺失的。

有学者认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要向应用型转型,一是要吸纳更多应用型人才报考;二是要强化研究生的应用型研究。还有学者提出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需要职业技术教育学创新型人才深入职业教育第一线进行教学管理升级和更新,重理论、轻创新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的发展。江西科技示范学院张教授认为: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定位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学术型、技能型、职业型)。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导师朱教授认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科、不同类别的学校、不同差异学生来定位,不应该按照完全统一的模式来进行。

传统的单一的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如今对人才多样化与专业化的需求,需要进行改革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改善招生制度,优化生源来源

招生时应该平衡生源,吸引更多工科背景、有专业技术能力和职业技术教育基础的本科毕业生和优秀高职毕业生。

(二)定位与社会接轨,能力要求强调应用性

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需要密切关注社会的发展动向和人才市场的需求动态,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和有效的培养方案。建议培养院校关注最新的社会焦点、政府政策变化、专业学科动态和人才市场的需求,还需要收集分析历届硕士研究生毕业生的就业,跟踪调查毕业生工作状况:调查就业单位对毕业生表现的反馈,结合毕业生自己在工作后的反思,如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和培养的能力是否能胜任工作,通过以上的调查和研究来修改或制订培养目标。

(三)利用学校教学设施条件,突出培养院校特色

院校培养人才是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经济、社会、文化背景和资源,培养院校应当根据所在区域和学校特色制定培养方案。师范大学以及教育学学科实力较强的综合性大学,由于其教育学专业强势,有着较高的科研和交流平台,培养以侧重科研能力和学术研究素养为主;而工科类、专业类大学、技术师范大学,可以侧重于培养学生专业教学能力、技术技能的应用、综合职业能力、课程与教学改革等实际应用能力。

(四)課程内容要改革,课程选择要自由

课程设置要考虑学科和专业特点,设置的课程首先要梳理职业教育学基础理论,体现出专业性,还要密切关注学科前沿,向学生介绍当前该研究方向领域的焦点、热点问题和历史发展与未来趋势,要有丰富全面的认识和积淀,优化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让他们拓宽原有的知识面。

(五)人才培养要个性化,提升综合素质

人才培养要实际考虑学生自己的学科背景和个性发展。在确定了一个基本培养方案后,导师和学生可以一起研究制定具有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对学生选修课程与实践活动的选择进行指导安排,这样就可以保证依据每个硕士研究生的兴趣爱好和专场特色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从而形成合理有效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并在课程计划中加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研究,参加课外学术活动和调研课题。

(六)加强实践环节,让知识学以致用

培养院校需要和社会建立密切的联系,可以把职业学校和企业精英请到学校里开讲座、报告研讨会或是作为专业导师对学生进行辅导,加大实践环节的比重,让学生真正到职校里体验实际教学、到企业里参加实际工作,把学到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岗位中,解决实际问题。

(七)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

学校培养机构要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结合自身定位,做好入职前准备。分不同阶段和年级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测评、就业形势、就业政策、法律法规、择业技巧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并且要根据学生个性、兴趣与特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择业观、就业观。定期召开校友就业专题座谈会,提出对人才培养及教育教学改革的建议和意见。

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篇7

关键词:应用型研究生;工程化教育;培养模式;校企合作

作者简介:王洪杰(1962-),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刘全忠(1978-),男,河南浚县人,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课题编号:HGJXHB211029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1-0016-02

根据教育部的全国研究生学历教育的统计情况,2001~2011年我国在校研究生数从约40万增长到约165万人。招生规模的扩大使得研究生不再是稀有的高层次“研究型”人才,而是成为满足社会需要的普通劳动力要素,对硕士研究生的要求已经由原来的学术型人才需求转变成应用型人才需求。[1]目前培养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研究生教育的重点,尤其是对于工科研究生,其学科特征及培养目标决定了其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工作领域的对应性很强,在培养过程中更强调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2]2008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始根据硕士研究生本人志愿、毕业去向、就业形势、学科建设及研究生培养条件来对硕士研究生进行分类培养,将硕士研究生分为学术研究型和应用研究型两种类型,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3]本文结合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对应用型工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应用进行了探索。

一、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定位

我国工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仍然以学术研究型的培养为主,应用研究型的规模小且没有形成完整的培养体系,这一点和发达国家的研究生培养是存在一定差距的。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主要采取协作式培养,通过大学和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实现研究生教育与社会生产相结合,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4]这种协作式的培养模式是随着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工程化改革而出现的。

工程化教育是科研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国较早就意识到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并加强大学与企业的合作。1967年的《工程教育目标报告》提出了五年一贯制和工程硕士计划,改变了美国高校以研究为取向的传统路线;1989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发表《美国工程教育实践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工程教育实践模式。2005年美国工程院发表《2020工程师培养报告》,研究了2020年工程教育的战略与机制。欧盟也在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先后推出了一系列研究计划,对工程教育的类型、模式和核心课程等问题进行了阐述。[5]

为了解决我国工程教育过于学术化和偏离实际需要的问题,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推进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卓越计划的目标是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按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要求,对于应用型工科研究生的培养应该以校企的深度合作模式为主,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目标与美国协作式培养的目标是类似的,但是在我国只有较少的工科院校能很好地与企业进行合作培养研究生,因此如何创建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创新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机制、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制订人才培养的标准和评价体系成为当前应用型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建设内容。

二、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

1.构建应用型研究生课程体系

为了适应应用型工科研究生的培养,必须调整目前的研究生课程体系,更新课程的教学内容。对于工程问题的解决,通常需要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因此在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应该注重跨学科的培养,对于课程的设置应该更加广泛,而不是学位课和选修课都局限于某一个学科甚至是一个专业方向。从培养过程来看,广泛的课程设置有助于学科间知识的联系和知识体系的完善,使研究生在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之上有更丰富的综合应用能力。因此,在公共基础课程和学科平台课程组成的学位课之外应该按照综合培养的目标构建跨学科的课程选修体系,以学位课为平台、选修课为模块,构建跨学科的应用型课程体系。

2.改进教学方式与方法

对于应用型工科研究生,不宜采用“满堂灌”的注入式教学方法。教师可以“专题讨论”、“专题报告”和“专题文献”等教学形式,要求研究生在导师指定的专题下查阅国内外有关资料,使研究生有了一定的读书量,增强了查阅资料和综述的能力。研究生根据自己的读书心得在教师组织的讨论会或报告会上提出自己的见解,有问答、有辩论,师生共同商讨,这样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研究生思维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对教学方式与方法的改革中,应该鼓励教师采用启发式、研究型、案例教学等方式,从而实现由知识传授为主向工程能力培养为主转变,由教师为主导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学生由被动依赖向研究型学习转变。

3.实行校内外导师的联合指导

目前大多数研究生还是由一位硕士生导师指导,受导师个人学术水平和工程能力的束缚,研究生的培养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企业具有大量工程能力强的高级技术人才,如果能够深入参与研究生的培养,将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师队伍的工程化实践能力。因此,应该由所在学科点和企业实习基地共同安排校内导师和企业合作导师,共同负责制订培养计划、选定学位论文题目。研究生在完成课程学习、文献检索并做好开题报告后,尽早进入企业开展课题研究。由于是双导师联合指导,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注意做到责任分工明确,充分交流与合作,避免互相牵制与责任推脱。所在学科应该对指导教师队伍加强监督并创造机制化的交流渠道。

4.加强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建设

应用型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基地是开展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条件,同时,联合培养基地也应该是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平台。也就是说,联合培养基地应该为研究生从工程实践中提炼出科研课题,通过科学研究解决工程问题并实现研究成果的合理转化。通过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合作导师的联合指导,使应用型研究生充分利用企业内部各种实践条件,开展与工程实际紧密联系的各种应用型课题研究。通过充分接触具体工程实践环节,培养其实验技能、专业技能、设备操作技能,使其充分接触具体生产实践环节,将所学专业知识融入社会生产实际之中,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研究生。

5.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完善质量评价体系

教学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价体系是应用型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正常化、制度化运行的有力保障,尤其是学生在校企联合培养基地从事研究工作期间,由于学校和企业制度的差异,容易出现教学过程管理的缺失。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实践基地的日常运行通常由企业负责,学校要安排专人负责与企业的具体联络工作,定期交换信息,沟通和协调双方关系。培养基地应按照依托企业的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同时也要健全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学校应加强对教师选派、教学安排、质量评价等关键环节的管理,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服从培养基地管理人员和指导教师的管理,保守商业机密。对于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的评价也应区别于传动学术研究型研究生的论文评价体系,注重论文成果的实际应用性。

三、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应用与实践

哈尔滨工业大学动力机械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为国家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教学和科研实力雄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以来,学科所在学院与哈电集团下属的哈尔滨电机厂、锅炉厂和汽轮机厂等企业签署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合作协议”,与哈尔滨电机厂共建了面向全国高校的部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及校级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校企合作层次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了校外研究生培养基地管理制度并制定了学位论文工作方案,使研究生的校企联合培养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学科由校内硕士生导师和企业合作导师共同指导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研究生入学后由学科点和企业实习基地商讨安排校内导师和企业合作导师,学校导师负责制订培养计划,并与企业导师充分协商,为研究生选定学位论文题目。研究生按培养计划要求在第一学年内完成课程学习、文献检索并做好开题报告,第二学年进入企业开展课题研究,按要求完成论文后回校参加答辩。

哈尔滨工业大学动力机械及工程热物理学科每年派遣一定数量的青年教师到企业接受工程化培养,也为企业科技人员提供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在职培训、学术讲座等形式的继续教育。另外,依托哈尔滨锅炉厂、电机厂、汽轮机厂等国有企业的资源,以动力机械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与国内大中型企业进行长期的科研和教学合作为基础,从企业中聘请富有教学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壮大教师队伍。国有企业的工程师具有丰富工程经历,掌握了较先进的工程技术,是补充应用型工科研究生培养教师队伍的师资源泉。目前学校已有6位高级工程师作为校外研究生培养基地的企业导师,已合作指导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8人。在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期间,通过企业的国内外技术交流平台选送5人参加国际会议,发表ei、SCi检索学术论文20余篇,参加校企合作培养的研究生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有了大幅提高。

四、结束语

校企协作式的应用型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使得研究生教育能更好地面向社会需求,推动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已经得到了广大教师的充分认同。结合各工科院校的学科特色,充分利用企业的科研和人才资源,锻炼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精神,是应用型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思想。由于各工科院校办学定位不同,合作企业的文化也有较大差异,构建一种适合学科发展的应用型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需要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刘耘.对地方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6,(5):7-9.

[2]周德俭,徐建平.试论普通工科院校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地位、作用与模式[J].高教论坛,2004,(3):6-10.

[3]吴杨,丁雪梅.欧洲硕士学位类型、学制的研究以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6,(2):50-53.

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篇8

关键词:双一流;安徽省;体育学;培养目标

1研究背景

为切实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建立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并实行现代化管理,提高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国务院于2015年10月24日颁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目标:“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国。”为早日实现目标,一方面中央财政将中央高校开展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纳入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制度中统筹考虑,并通过相关专项资金给予引导支持;另一方面鼓励高校要不断拓宽筹资渠道,积极吸引社会捐赠,扩大社会合作,健全社会支持长效机制,多渠道汇聚资源,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并通过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构建社会参与机制、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实现关键环节突破等一系列具体措施扎实推进我国“双一流”学科建设。本文通过对安徽省体育学学科培养目标研究,分析当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结合社会发展需求提出建设性意见,为安徽省体育学硕士培养单位推进“双一流”学科建设提供参考。

2安徽省体育学学科培养目标研究

2.1体育学一级学科培养目标研究

安徽师范大学是安徽省唯一一所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权的学校,该校一级学科培养目标是:“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的、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学科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或研究型,能胜任高校体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高素质高层次专门人才。”该培养目标与《中华人名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对我国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规划是相符的,即培养具有较高层次的专门人才,或更为具体的表达为:“培养具有一定科学研究能力、较强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体育专门人才。”该校培养目标侧重于与当前社会发展相适应、满足国家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学生培养的方向是能够胜任高校体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高素质高层次专门人才。但从中看出该培养目标过于笼统,没有体现出对于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具体要求,这也是当前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存在的普遍问题。

2.2体育学二级学科培养目标研究

当前安徽省拥有体育学二级学科学位授予权的培养单位有3所院校,即淮北师范大学有“体育教育训练学”1个二级学科、安徽工程大学有“体育人文社会学”1个二级学科、安徽师范大学共有6个二级学科,安徽师范大学的6个二级学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产业运营、大众体育学、体育人文社会学”。通过表1~表3对比可知,3所培养单位体育学二级学科培养目标所强调的主体方向基本是一脉相承的,一方面强调学生必须掌握学科内的基础知识与运动技能,有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如体育教学能力、体育管理能力以及科学研究能力等;另一方面都共同强调培养学生掌握一门外语,能够于都学科内的专业外文资料。3所培养单位培养目标都致力于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淮北师范大学关于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的培养目标倾向于对于学生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专项基本技术技能的培养,培养方向是从事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健身指导、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人才;安徽师范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培养目标倾向于培养掌握学科内的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相比较而言,淮北师范大学学科培养目标更为具体。安徽工程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培养目标注重于学生体育人文社会学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掌握以及国内学科前沿动态的把握,使掌握现代化学习工具和方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意识。而安徽师范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培养目标与体育教育训练学培养目标一致,倾向于掌握学科内的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培养。另外从表3可以看出,安徽师范大学对于“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产业运营”四个学科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对于“运动人体科学、大众体育学”方向的培养目标独立的,且具有针对性。运动人体科学学科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适应社会经历建设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与研究型,能在各位部门从事专业的运动医务监督、运动创伤诊断与治疗、康复指导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大众体育学学科培养目标倾向于培养学生掌握现代大众体育方面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结合我国大众体育的国情创造性的加以应用。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安徽省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呈现过于笼统的态势,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缺乏针对性。

3.1.2培养目标是课程设置、评价体系构建的依据,而安徽省部分培养单位存在不同二级学科、培养目标却相同的情况,且在培养目标相同的情况下,学科课程设置以及研究方向等又并不相同,这与培养目标的制定原则是不相符的。

3.1.3安徽省体育学培养单位的学科培养目标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并未与当前的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具体表现为当前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呈现“供大于求”的状况,很多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岗位与自己所学专业并不契合;此外现今在“全民健身”的背景下,相关培养单位的培养目标的定位仍一尘不变、过于“陈旧”。

3.2建议

3.2.1培养单位在制定培养目标的过程中应加深对于国内外相关培养单位培养目标的研究,“取其精华”结合自身院校现实资源制定出相应的、针对性较强的培养方案,为培养单位课程设置与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

3.2.2相关单位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应充分结合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坚持“与时俱进”原则,针对存在的问题作出相应的尝试。如:对于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应改变传统的培养模式,为学生增设交叉学科课程学习、搭建专业的学科交流平台,成立安徽省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会等一系列措施,切合提高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综合能力。

3.2.3针对于当前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存在的问题,相关单位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应抓住2条主线:(1)培养目标定位是以适应不同体育职业需求的知识与技能为核心要求;(2)不同专业课程设置与培养体系建立应体现对于不同体育职业的针对性,即对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体现职业适应性与发展性。

参考文献:

[1]张瑞林.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

[2]1980年2月12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根据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决定》修正.

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篇9

关键词:培养质量;原则;方法

一、硕士培养质量现状分析

研究生教育是为国家培养高层次的专门人才。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始于1978年,自高校扩招以来,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以平均每年近30%的速度递增,到2006年我国在校研究生总数已经突破100万,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大国。

研究生的扩招使在校研究生人数增多,相应的一些问题也随之逐渐显出。在招生人数急剧扩增的同时,研究生培养所需的软硬件并没有与之成比例的协调增长,研究生教育面临着教学资源相对缺乏、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局面。

长期以来,因为社会发展程度限制以及博士研究生数量少的缘故,我国的硕士研究生教育主要是为高等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培养人才,以学术性为主,其教育层次和培养目标主要为高校和科研院所服务。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的多元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公司等成为吸纳研究生就业的另一支主力军。就业岗位的多元化要求与培养目标的单一性产生了矛盾。

二、提高培养质量的原则

当前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改革正推动高等教育加速发展,社会需要大量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供需双方的矛盾冲突促使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价值追求亟待由单一的学术性转向多元化。在规模招生下如何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问题。

(一)研究生扩招对培养质量的影响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把保证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是我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新时期对高层次人才需求量不断增长的需要。然而随着研究生招生数量增多的同时,研究生培养质量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导师少、学生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教师、教室、实验室等教学资源不足;导师科研经费不足。上述问题的出现不利于我国高等教育布局的重新建构,极易导致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降低,与国家、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高期望值背道而驰,也违背了我国科教兴国的整体战略。

(二)新形势下高科技农业的发展的新要求

我国农业自然资源丰富多样,总量大都位居世界前列,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并不多。1983年4月,世界粮农组织提出了粮食安全的新概念,即: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应该是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品。而我国的现实情况是从2001年起,我国粮食已连续多年产不足需,与此同时我国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将产生6.4亿吨粮食总产需求。我国的农业要大规模的发展,必须走高附加值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对农业高级技术人才、高级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与之相对的是农科研究生生源数量不足,尤其是优秀生源相对缺乏,培养规模偏小,培养效益不高。高层次农业人才的数量和规模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需要。

农科院校要充分意识到这种转变,更新培养观念,加快农科研究生教育改革,增强农科研究生教育的吸引力,吸引优质生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的全面和谐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在具体的培养工作中,要贯彻以下原则。

1、人本主义管理原则。人本主义,即以人为主的思维立场,是一种以人为核心,重视人的生存发展,以人作为行为主体和判断依据的理念。人本主义管理思想是一种以人为主的管理方式,重视人的存在与发展,调动人的积极性、挖掘人的潜能,把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置于管理的核心点。清华大学王大中校长曾阐述过“以人为本”的内涵:学校教育的本质是一个人文过程,是一个以人――教师和学生为中心的过程;不但在学术上要发挥专家、教授的积极作用,在管理上也要发挥专家、教授的积极作用,要确立教师在办学治校过程中的核心地位。以培养人才作为高校教育教学的中心,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转变教育管理思想,尊重教师和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心理需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充分发挥教师在高等院校教育的主导地位,变行政治校为学术治校,改变高校教育行政化的局面。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应对多元化的社会要求、市场需求。

2、保障质量原则。研究生培养质量应该有一定的标准,那就是经过研究生教育的毕业生所提供的智力服务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其提供服务的社会需求程度越高,满意程度越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越高。要转变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机制,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模式,秉承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高等教育最重要的价值目标之一应当是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服务,使学生的全面发展达到人性的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研究生培养单位应该遵循教育规律,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多样化的就业形式需求,依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高层次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不但要符合国家对研究生的学位要求标准,还要满足社会对高等人才的需求和研究生个体成才的自我实现需求。

3、严格管理原则。研究生培养是一个事关到课程教学、实践教育、学位论文、培养管理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在实际教育过程中,结合学科特点,使研究生教育活动尽可能地少发生偏差,致力于学生德、智、体等诸多素质的全面提高。通过对研究生教育过程各环节的目标、标准和措施的确定,实质性地改进培养的过程,使质量管理活动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顺利实施。教育质量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高效、严格的管理是必要的保障。要将毕业论文这一最后总的质量评判量转化为培养过程中的不同培养阶段所要达到的分阶段指标。过程控制要达到从事后的检验、考核转移到控制事前的各质量环节,把质量管理的工作纳入前一个环节是为后一个环节服务的轨道上来。将管理结果变为管理中的过程因素,强调每个环节都要符合预定的目标和质量标准,把不符合标准的因素消除在形成过程之中。

三、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方法

研究生是高级专门人才的后备力量,其政治思想、业务水平、治学作风及创新能力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的培养方法,严格的培养程序,与时俱进的培养观,扎扎实实的培养工作是培养顺应时展需要、德才兼备、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级农业人才的关键。

(一)确立人本主义培养目标,设置稳定、集中的专业课程

确立研究生是教育主体的人本主义培养目标。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都是为了提高研究生的整体素质,适应时展的需要,适应参与全球化竞争的需要。研究生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研究生心怀祖国、放眼世界的宽广胸怀,培养学生民族、社会责任感和振兴农业使命感的重要阶段。当代要培养学生具有和谐社会的人本精神,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根本目标。

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要把培养研究生成才放在首要地位,要明确培养高素质农业人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培养目标。稳定、集中的专业课是保证硕士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与系统的专门知识的关键。研究生课程应该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具有专业性强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覆盖面广,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才能有利于研究生基础理论的更新。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已经给农业注入了更多的科技因素,农业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形成了多个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因此要根据学术发展的情况,及时修订培养方案,更新课程及课程内容,对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要开设一些新的前沿方面的课程,介绍最新农业成果,不能闭门造车。坚实的基础知识是创造能力的基础。

(二)建立以研究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加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要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育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改变以知识为本的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建立以研究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促进研究生个性的全面、健康发展。《论语》早就指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教育“文、行、忠、信”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

在实际教学中宜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可以达到“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己”的教学效果,能打开学生的思路,举一反三,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去理解问题、解决难题、增长才干。要有意识地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鼓励研究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归纳、整理的能力,要整合学生的各种基本能力,培养创新思维的创造力。

重视学习方法的传授,“授人以网”而不是“授人以鱼”,鼓励研究生自学。增加研究生班讨论、研究生专题讲座的学时数。明确研究生班讨论的内容,选择本学科的前沿问题。讨论之前培养研究生阅读的能力,通过阅读文献使研究生掌握同类课题研究的国内为动态、不同学者的研究特点,使学生能通过课题讨论理清思路,触类旁通,发现新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散思维能力。

(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导师队伍

邓小平同志说过,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是教师。高水平的导师是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有创新能力研究生的关键。

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要经常和研究生交流,从课程学习、文献查阅、选题、开题、论文写作到答辩,导师的作用贯彻始终。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启发式的教育方法都需要导师来贯彻、执行。高水平的导师队伍可以培养研究生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科学的创新精神。导师扎实的理论知识、稳定的研究方向可以帮助研究生把握学科发展的方向;活跃的学术思想、严谨务实的学术态度可以培养研究生从事科研实践的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通过对具体问题的研究、分析讨论,使研究生新的思想在反复讨论中趋于成熟,促进研究生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健康成长。重视导师队伍的建设,引入能上能下的导师竞争机制,鼓励导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合作,不断提高导师素质,建设一支思想素质好、学术水平高、学术梯队合理的导师队伍。

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研究生扩招、农业院校优质生源少的大背景下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需要从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入手,需要不同阶段工作的衔接与协调,需要院校探求研究生教育培养管理中的规律,发挥学院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健全研究生培养规章制度,科学管理,将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入课程教学,从而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合格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保仁.以提高质量为主线开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新局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2).

2、宋敏.构建高等教育服务理念[J].江苏高教,2006(2).

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篇10

摘要从创新能力培养的角度对体育专业研究生实验教学课程的建设进行了探索,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构成出发,探讨实验教学对研究生科研以及创新能力提高的作用,并以此为基点探讨体育专业研究生实验教学课程建设。

关键词体育专业实验教学研究生创新能力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高层次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的主要渠道。而实践能力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指标,是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实验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研究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体育专业的实验教学整体上发展较为滞后,在人才培养中所特有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近几年随着实验教学越发的受到重视,体育专业的实验教学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目前体育专业的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两个,分别是北京体育大学的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上海体育学院的体育教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其它省级、市级、校级的体育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也在发展之中。但体育专业的实验教学尚处于探索和快速发展的时期,发展的目标也指向本科教育,与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相关的实验教学未得到相应的重视。体育学科是文理交叉性学科,体育专业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不仅体现在社会科学板块也体现在自然科学板块,力学、生物化学学、解剖学、生理学等自然学科是构成体育运动理论的基础学科,其实验教学在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体育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构成

关于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看法。但总体上将创新能力分为了理论层面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层面的创新实践能力。以下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析体育专业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构成。

(一)体育专业研究生的理论创新能力

学生的认识和创新能力是在新知识信息和原有知识、认知能力的融合重建中提高的、体育专业研究生要提高理论创新能力就必须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创新科研学习的能力

研究生的学习以及科研都要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之上,研究生理论学习的第一步首先是继承别人的知识成果,将他人的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当新的知识信息不能被融入原认知结构中时,自己就要改变或重组自身的认知结构,学生的能力就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高。所以,研究生要有不断更新自己学习科研能力的能力,改变或重组自身,提升创新能力。

2.科学的抽象能力

对事物表面现象联系的描述称为经验,对事物本质规律的描述则上升为理论。人们的大脑对感性材料、经验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伪存真的加工,抛弃其偶然现象和非本质特征,找出其普遍的、必然的本质规律特征;以及在他人抽象出的理论基础上,抽象出更深层次本质特征,或对其理论修正和发展,都称为理论创新。科学的抽象能力是指要能够从已知中区分出新的东西,从看似无关的东西中找出本质联系,能认识和理解这些新的共性,得出规律性的理论,还要能够演绎出低层次的抽象,并能够通过实验验证。

3.应用数学方法的能力

在体育领域的科学研究里,数学的应用是体育科研的一个瓶颈。数学是研究事物量及其变化规律的理论,是理论思维的有效工具。一门学科只有成功的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完善的地步。要突出体育专业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就要提高其应用数学的能力。

(二)体育专业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体育专业研究生在学习科研中创新主要是要利用已知理论去解决体育领域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自身的学术生产力,并在理论应用和实践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探究理论与实践的交互关系,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馈理论等。所以研究生在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就需要:

1.敏锐的观察力

观察是能够提出问题的前提,是获取感性材料和科学事实的基本能力。体育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起点是敏锐的观察力。只有能够正确的分析辨别事物之间的差异,抓住事物的特性才能够在科研过程中有创新性的发展。

2.归纳和演绎能力

演绎能力是从一般规律出发研究个别事物属性特征的能力。而归纳能力是从众多个别事物找出其一般规律的能力。归纳与演绎是科学研究中最基础的能力之一,体育专业的研究生应该能够归纳法研究某类事物的普遍因果联系,再运用演绎能力,研究具体事物的性质特征,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3.分析和综合能力

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学生要具有将整体解剖为各部分,分别研究本部分特征,再研究各部分相互间关联特征的分析能力,同时也要有将各部分综合研究的能力。分析与综合互动交叉,创新能力才能有较好的发展。

4.实践动手能力

没有实践动手能力,就没有实践创新的行动,创新就成为空谈。要强调学生自行设计方案、自行进行自主的科研活动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动手能力是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

二、实验教学在体育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实验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实验教学的教学本质就是以学生为主题,强调学生个体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实验教学学生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研创新能力。研究生的培养就是要求研究生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实验教学的课程特性决定了实验教学在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实验教学的教学环境具有较大的开放性,更便于教师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先进的教学手段,启发式、研讨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的运用,对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很好的推动作用。实验教学打造了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之上不仅会使高水平的教师与强能力的学生产生学术与思维的交流,而且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各个组成要素提供了针对性较强的锻炼机会。

三、根据研究生创新能力组成要素体育专业研究生实验教学课程建设的措施

(一)明确教学目标,紧跟前沿的课程设置,突出培养研究生创新科研学习能力

实验教学要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需重新定位,改变其在体育学科不受重视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明确实验教学目标,紧跟体育学科的前沿动态优化课程设置。以培养高素质创新体育科研人员为目标,完善实验教学课程,改进教学方法,建立健全研究生管理制度和监督评价体系,注重体育专业研究生创新科研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以本科实验教学为基础,突出研究生实验教学综合性与设计性的特点,提升研究生科学的抽象能力

实验内容单一、以验证想实验为主是目前高校体育专业实验教学的常见问题,研究生实验教学较之于本科实验教学更高突出其综合性和设计性的特点,根据体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特点,文理交叉,多学科交汇,联合应用多项实验技术,突出培养体育专业研究生的应用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并在能力塑造的过程中提升其科学的抽象能力。

(三)强调数学方法在实验教学中的运用,提升研究生创新数学应用能力

重视数学方法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应用数学能力是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的科学研究,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在寻求将实际问题量化为数学模型,用数学的方法探求问题的本质以及找到解决方法。作为体育专业的研究生要能够根据体育领域中实际问题的特点,建立理想化的数学模型,用数学语言加以描述,将其抽象成为数学问题;针对抽象出的数学问题进行求解;根据运用数学方法得出的结论,解释实际问题。研究生运用数学方法以及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即是理论创新的重要能力也是解决未知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注重体育专业特色,精选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培养研究生创新科研思维能力

体育院系有着服务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体育产业以及全民健身的办学宗旨,这也是体育专业的特色所在。体育专业实验教学的科研攻关大多都是为了给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体育产业和全民健身提供理论支持。体育院系要明确自身的专业特色,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精选实验教学内容,提升研究生科研服务的能力;要将实验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起来,并能够将最新的体育领域的科研成果融入到实验教学中,让研究生通过前瞻性的、先进的教学内容,把握最新的学科动态、掌握最先进的技术思想、运用体育学科发展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研究方法,从而培养研究生创新科研思维能力。

(五)全方位开放研究生实验教学,满足学生实验需求,提升研究生动手能力

实验教学对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在其不断的实验科研操作过程中实现的,满足体育专业研究生对实验内容、实验资源以及实验时间的需求是培养其能力的基本保障。研究生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突出“学研”结合,并且研究生较之本科生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更多,实验教学如何最大限度的满足研究生科研和学习的需求,是体育专业实验教学功能发挥的关键。研究生实验教学的开放要在实验时间、空间、内容及评价等多个维度进行,这样才能有利于提升体育专业研究生实践动手能力。

(六)建设高素质的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导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人才培养过程中,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关键,实验教师教学手段方法的采用、对教学目标的把握、对实验课程的控制等直接影响着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与提升。从某种意义上说实验教师在实际的研究生实验教学中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导向作用。所以,研究生实验教学体系要发挥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就必须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精干、专兼结合的实验教师队伍。体育院系要充分认识师资队伍在研究生实验教学中的作用,要制定一系列有利于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保证实验教学运行以及改善实验教学环境的政策,重视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使高水平的教师参与到实验教学中,提升实验教学师资质量。

四、结语

在实践中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向。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提升体育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要素,明确实验教学在培养与提升这些构成要素方面所具有的独特的作用,对研究生实验教学课程进行改革与优化,这样才能为竞争日益激烈的体育领域培养出大批高素质、高层次的体育创新人才,为我国体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蒋荣.体育院系实验室与实验课程建设的构想[J].体育与科学.1999.20(116):59-61.

[2]陈兴胜,周元香.体育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障碍因素与对策[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8.24(3):53-55.

[3]葛治波.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切入点:抓好研究生课程教学[J].扬州大学学报.2005.9(4):66-68.

[4]郁翰萍.培养研究生创新的能力完善研究生的实验教学[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6):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