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的核心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3:31

人文主义的核心内涵篇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7)02-0018-05

价值观是人类社会文化的核心要素,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党的十八大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任务,是我们党立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的重大决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1〕。当前宣传思想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就是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引领方向、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

大众媒体是传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随着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兴起所带来的大众媒体传播环境的巨大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媒体传播方式也必将随之变化。如何运用新媒体有效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这个重要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挖掘新媒体的特性,使新媒体的运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传播需求更加契合。本文将基于大众传播效果研究中的涵化理论,着力探讨价值观的媒体传播规律,并就如何利用新媒体的涵化作用更好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建议。

一、基于涵化理论的价值观传播机制

涵化理论(cultivationtheory)产生于媒介表现的暴力内容及其对儿童的影响的研究中〔2〕,主要来自于美国学者乔治?格伯纳在美国暴力原因与防范国家委员会所做的研究。涵化理论指出,对大量看电视的观众来说,电视实际主宰和包容了其他信息、观念和意识的来源,所有接触这些相同信息对人们的观念所产生的效果,便是格伯纳所称的涵化作用,或者说起到了塑造共同的世界观、共同的角色和共同的价值观的作用〔3〕。尽管涵化理论自诞生以来就受到各种质疑和批判,但迄今为止仍然是大众传播效果研究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

涵化理论主要揭示的是人们对于现实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受到大众媒体提示的“象征性现实”的巨大影响,这种影响在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制约和改变着人们的观念和态度〔3〕。更进一步的是,格伯纳等人在涵化理论的修正过程中提出“共鸣”(resonance)论,指出当人们发现自己的日常生活与通过电视看到的情况相近或一致时,“实质上得到的涵化是‘双剂量效应’的,因为他们在电视屏幕上看到的现实和自己的真实生活发生了共鸣”①。也就是说,当传播的观点相一致或相近时涵化效果就有显著扩大的趋势〔4〕。

在现代社会人们非常依赖大众媒体所传播的信息。人们头脑中的“主观现实”,即对真实世界展示的客观现实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经过大众媒体传播的“象征性现实”,即经过大众媒体选择和加工后所传播的内容作为认知中介(见图1),也就是说,由于信息不对称性、有限理性等因素的存在,个体对客观现实的认知需要若干中介环节。人们所感知的现实,除了受到成长环境、学校家庭教育、自身知识积累等带来的认知习惯影?之外,很大程度上受到大众媒体所提示的“象征性现实”的影响。这种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推动人们形成稳定的主观现实之后,就会影响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知态度,进而影响其改造客观世界的行为。

涵化理论揭示的价值观传播机制,对于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人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反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伦理这一客观现实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也来自于大众媒体传播的“象征性现实”所给予的体验,通过这一体验来描绘自己头脑中的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主观现实”。而且,当人们发现所接收的“象征性现实”与已有的“主观现实”趋于一致时,就会更加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从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过程就是大众媒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涵化作用的过程。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大众媒体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象征性现实”过程中产生的涵化作用,使人们在“主观现实”即观念世界中强化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二、新媒体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涵化作用

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带来了信息传播方式的深刻革命,信息的多样选择和多元表达带来的客观真实性和鲜活性,使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认同;新媒体构建的“关系网络”更容易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鸣氛围。这些特点构成了新媒体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涵化作用中的独特优势。

首先,新媒体带来信息的多样选择和多元表达,让人们感觉到更加真实鲜活的“象征性现实”。

新媒体不仅能够提供基于互联网的前所未有的巨大信息量,而且这些信息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搜索选择的。人们可在新媒体提供的灵活即时的个性化服务中,自由选择信息的主题和内容、信息呈现形式、信息出现时间等,能在多样化的充分选择中感受到信息获取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新媒体通过对多元文化符号的充分运用,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的使用甚至是色彩的巧妙搭配,使人们更容易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次,新媒体重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们在新媒体构建的“关系网络”中更容易产生强烈的“共鸣”。

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发展,将人们带到“内容网络”与“关系网络”相互叠加融合的后web2.0时代。数据表明,“60.8%的新媒体用户将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作为近三个月中获取新闻资讯的主要方式,用户日益养成依赖社交媒体获取信息以及表达诉求的习惯”〔5〕。网络媒体的开发者们也清晰地认识到,“近十年网络所提供的各种内容与服务,越来越趋向于以构建人与人的关系为要点,而不再是以简单锁定人与内容的关系为目标”〔5〕。可以说,人们对新媒体越发强烈的依赖主要是因为新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交互性特征,即新媒体能为用户带来信息即时有效交换的自由体验,充分满足了现代社会的人们在虚拟网络时代的社交需求,这在一定意义上也重塑了现实世界中人与人的关系,形成了新媒体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络”。人们更倾向于在新媒体构建的“关系网络”中发现和表达观点,以此作为寻找自我存在感、实现自我价值的社交方式。

上述分析表明,麦克卢汉关于“媒介是人的延伸”的著名论断在新媒体构建的“关系网络”里得到了更加形象化的证明。新媒体有利于人的思想观点的有效传播,当新媒体通过“关系网络”使观点相同或相近的人聚合在一起的时候,人们就会产生强烈的“共鸣”。同样,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新媒体构建的“关系网络”进行聚合和传播的时候,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所产生的“共鸣”会大大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化效果。

三、加强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化作用的建议

为了更好地利用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充分发挥新媒体在涵化作用中的独特优势,进一步强化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知和认识。

(一)要以文化内涵为主要切入点,通过新媒体传播真实鲜活的“象征性现实”,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化作用,达到“以文化人”的传播效果

对于格伯纳来说,“涵化就是文化的浸润”,这是因为“文化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学习的最基本的媒介”③。对于新媒体所传播的“象征性现实”,人们并不是全盘接受的,而是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去感受、进而决定是否接受和认可、最终形成自身的“主观性现实”。

在新媒体内容和形式的构建过程中,要摒弃可能会让人感到生硬、呆板、刻意的?嗤?性表述,用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信息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人们在具有文化感召力的“象征性现实”中汲取养分,只有这样才能更容易让人们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识。除了对信息内容在文化意义上的再加工、再提炼,如对艺术形式和表现形式的创新外,还应该重视从人民群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获取素材,传播内容要接地气、暖人心,让人们在新媒体传递的信息中感受到自身的“存在感”,唯此才能让人们更容易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爱国”这一核心价值观关键词为例,用青年人喜闻乐见的动漫形式,制作各类反映爱国主题的小视频,可以起到很好的涵化效果。如“复兴路上工作室”推出的宣传片《领导人是怎样炼成的》,通过漫画的形式介绍了中国领导人的选拔过程,生动地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势,令人耳目一新,两天内播放即达100万次,被网友评价为“跟得上时代的宣传品”〔6〕。爱国主义题材漫画《那年那兔那些事》通过漫画的形式将中国近现代历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前及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一些军事和外交的重大事件表现出来,这种展现形式迎合了时下青年人的审美风格,该漫画2011年问世后便吸引了大量网友的关注,目前总点击次数已达2.69亿〔7〕。可见,通过表现形式的创新,将文化内涵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内容,可以增强传播内容的文化感召力,从而达到“以文化人”的效果。

(二)要强化主流话语权,依托新媒体“关系网络”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鸣”氛围,达到“以理服人”的传播效果

首先,在“关系网络”中,持有相同或相似观点的人更容易产生“共鸣”,因此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鸣”氛围,传播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微博的粉丝通常和博主有着相同的基本价值观,当博主用粉丝习惯的语言和风格传播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息时,基于对博主的信任和认同,粉丝群体就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产生一定的“共鸣”。以“友善”这一核心价值观关键词为例,2014年10月,西南交通大学官方微博在了该校大二男生在公交车上给熟睡老大爷充当“靠垫”的信息后,西南交大官方微博的粉丝群体青年大学生们争相在个人微博、微信朋友圈等“关系网络”中转发和讨论此事,引起了人民日报、人民网、央视新闻、新华网等国内数十家拥有众多粉丝的媒体官方微博的多轮转发。“中国好靠垫”之美称不胫而走,红遍网络,深入人心,该信息所蕴含的友善与温情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共鸣,使得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其次,在“关系网络”中,同一信息的持续传播,也会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共鸣”,因此要善作善成,久久为功,坚持不懈地传播核心价值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已经指出,频繁地接触某些刺激有可能使这一刺激转化成持续易得性信息,它继而会影响到印象形成、回忆和注意力等。即便受试者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力很低,这些持续易近的信息也容易被他们提取出来并影响判断的形成。”〔8〕因此,要利用新媒体有意识地强化主流话语权,要尊重新媒体传播规律,善于通过小故事来讲大道理。以新浪微博为例,微博推出的“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绿植领养”等微话题和特色活动,通过调动数以千万计的青年人积极参与,并在绿植领养、关爱山区留守儿童等爱心活动中传递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在青年人微博的“关系网络”中形成持续传播。每一次点滴的善行,久而久之便汇聚成美德的大江大河。

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充分利用新浪、腾讯等公共新媒体平台资源,通过微话题、微社区、微文化、微行动等举措,引导青年学生认知核心价值观、感悟核心价值观直至认同核心价值观。“对在大众化生产的信息里集中和暗含的模式的揭示,‘并非强迫地告诉我们人们在想什么或做什么。但是(它)将告诉我们什么是大多数人通常思考或者做的事情’”③。可见,在这样的新媒体“关系网络”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息越多、密度越大、形式越吸引人、内容越有深度,人们就越容易产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鸣”。

综上,利用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大众媒体的涵化理论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提供了颇具特色的理论视角,该理论所揭示的媒体涵化效能,在新媒体传播实践中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如果我们能着力通过具有文化感召力的“象征性现实”涵化核心价值观,依托新媒体“关系网络”强化核心价值观的“共鸣”氛围,达成以文化人、以理服人的涵化目的,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一定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汇聚成中国人民强大的精神力量,从而在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中展现出中国国家价值观的独特魅力。

注释:

①转引自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第323页,曹书乐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人文主义的核心内涵篇2

精准扶贫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举措与有效路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因此,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分析精准扶贫的逻辑内涵,有利于优化精准扶贫的政策设计、强化精准扶贫的执行力度,最终提升精准扶贫的实效性与时效性。因此,本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精准扶贫的逻辑内涵进行探讨,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与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精准扶贫

顾名思义,精准扶贫的概念是相对于盲目扶贫而产生的概念,具体来说就是要找准扶贫的重点对象、关键环节、保障条件,因而从定义上来说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具体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的,谁贫困就扶持谁;在新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形势下,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下分析精准扶贫的核心内涵有利于确保精准扶贫的方向不走偏、目标不背离、行为不出格。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涵。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来分析精准扶贫的核心内涵,首先必须理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组成部分:第一个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第二个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第三个方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部分内容的划分,精准扶贫的核心内涵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扶贫的目标与对象要精准,如目标要立足于全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处理好局部扶贫与全局发展的关系,在扶贫对象上要注重从多维度去考虑,如民主思想、精神文明等;第二,扶贫的措施与方式要精准,既要能精确解决贫困地区的问题,又要注重扶贫与被扶贫的平等地位,扶贫要做到要合理、合法、合情,不能打著扶贫的幌子做违反市场经济规则、违反社会主义法律法规的不良行为;第三,扶贫的管理要精确,并以法律为准绳,如不能利用扶贫攻坚谋求私利,要真正的尽全力帮助贫困地区实现脱贫脱困,最终走上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精准扶贫的内涵逻辑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层次划分,可以从国家、社会及个人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精准扶贫的内涵逻辑,实际上也是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的价值扶贫进行逻辑剖析,具体如下。

(一)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分析精准扶贫的内涵逻辑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具体体现,落实到精准扶贫上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其内涵逻辑,具体包括:精准扶贫既要“授之以鱼”也要“授之以渔”,既要“物质脱贫”也要“精神脱贫”。

1.精准扶贫既要“授之以鱼”也要“授之以渔”。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视角分析,贫困地区既要富起来,也要强起来,落实到精准扶贫上就是说:精准扶贫工作既要“授之以鱼”也要“授之以渔”,“富”指要及时给贫困地区“输血”,给予一些物质上的支持,帮助贫困地区富起来,“强”指要给予知识技术、发展方向上的帮助,强化贫困地区及人员的致富能力,强化其“造血”功能。

2.精准扶贫既要“物质脱贫”也要“精神脱贫”。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文明、和谐”视角分析,推行精准扶贫工作,不仅仅是要帮助贫困地区改变其落后的经济面貌,而且还应该进一步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着手,帮助贫困地区加速推进基础民主体系建设、精神文明体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从而真正使得贫困地区及人民不仅物质生活富裕起来,而且精神生活也得到有益充实。

(二)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层面分析精准扶贫的内涵逻辑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具体体现,落实到精准扶贫上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其内在逻辑,具体包括:精准扶贫既要“精准规划”也要“两情两愿”,既要“平等对话”也要“互利共赢”,既要“政策支持”也要“依法扶贫”。

1.精准扶贫既要“精准规划”也要“两情两愿”。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视角分析,推行精准扶贫工作,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做到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精准规划”,做到真正有利于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实现高速、健康、可持续发展,但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贫困地区的风俗民情,即只要不违背经济、社会及文化发展规律与原则的前提下,贫困地区有权利选择他们偏好的发展道路与方式,这是“自由”内涵的体现。如在许多民族地区与边境革命老区,在帮助他们脱贫致富的过程中必须要保护其民俗文化,尽力做到因地制宜。

2.精准扶贫既要“平等对话”也要“互利共赢”。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平等、公正”视角分析,推行精准扶贫工作既要“平等对话”也要“互利共赢”,“平等对话”是指精准扶贫的扶贫方并不是造世主,尤其是参与精准扶贫的社会资本不应该忽略贫困地区的各种需求,双方的谈判与市场交易,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在交易上是公正的;“互利共赢”是指精准扶贫必须要使得扶贫方与被扶贫方都有好的结果,尤其是随着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精准扶贫中来的时候,必须要处理好社会资本与扶贫地区的利益关系,不能因为贫困地区缺乏资本、技术及人才,就签订一些不能体现公平、不能实现共赢与可持续发展的项目与方案。

3.精准扶贫既要“政策支持”也要“依法扶贫”。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法治”视角分析,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既要有“政策支持”也要“依法扶贫”,这就是说精准扶贫是当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与必然举措,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会获得极大的政策支持与社会各界的帮助,但是也必须明确:精准扶贫的一切举措都必须依法合规,要做到“依法扶贫”,不以精准扶贫的借口行非扶贫的事情,不以精准扶贫的借口践踏法律的尊严,要充分认识到法律法规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重要性。

(三)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分析精准扶贫的内涵逻辑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具体体现,落实到精准扶贫上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其内在逻辑,具体包括:精准扶贫既要“发展局部”也要“顾全大局”,既要“抓住机遇”也要“自力更生”,既要“勇于前行”也要“诚实守信”。

1.精准扶贫既要“发展局部”也要“顾全大局”。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视角分析,精准扶贫虽然是帮助贫困地区及其人民群众脱贫致富,但也必须考虑全局的发展,这说明在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过程中,必须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尤其是在对于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爱国教育中,必须使其认识到个人的发展只是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一部分,地区经济的发展又只是全国经济发展中的一部分,个人的利益要适当考量地区的发展需要,地区的利益要适当考量国家的发展区域,如建设基础设施过程中,个人与集体应该积极配合,而不应该为获得个人利益最大化而阻挠项目推进。

2.精准扶贫既要“抓住机遇”也要“自力更生”。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视角分析,精准扶贫是政府及其他富裕地区对贫困地区及人民群众的一种发展红利,是贫困地区人民共享改革开放发展成果的具体体现,贫困地区及人民必须抓住这个发展机遇,但是要特别指出来的是,这种外部支持只是一种“发展机遇”,贫困地区及其人民不能形成路径依赖,不积极的自力更生去谋求发展。如当前许多贫困县就不愿意脱掉贫困帽子,只是为了获取国家与社会更多的物质支持与优惠政策,这是不合理的。

3.精准扶贫既要“勇于前行”也要“诚实守信”。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友善”视角分析,精准扶贫工作是艰难的,必须要亚欧敢于拼搏、敢于创新、敢于为常人所不敢为的探索与尝试,这是精准扶贫的内在含义,否则精准扶贫的“精准度”就会不够,精准扶贫的效果就会不明显,但是也必须明确,无论是改革探索还是创新发展,都必须坚持“诚实守信”,打破陈规不等于破坏规则,应该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各项交易规则,实事求是,诚实守信,实现个人、家庭、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三、研究结语

人文主义的核心内涵篇3

关键词:红色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红色文化内涵及本质

红色文化是指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革命战争、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大潮洗礼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映中国共产党和最广大劳动人民的理想、信念、道德、价值,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以多样化的文化方式的传承、记载、歌颂和承载这一历史过程和现实的文化综合体,主要包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和改革开放精神。

其本质主要有:

(一)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它始终是红色文化精神内涵的外部表征和深刻阐释,体现着红色文化精神群的典型特点。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最能体现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广大无产阶级的战斗风格和精神面貌,是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革命精神的集中展现。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是浓缩了的红色革命的革命精神,主要指的就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性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性精神是红色文化革命精神须臾不可分离的灵魂,是具有方法论指导意义的客观理性。离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性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方针、政策就无从确立和制定,也就失去了红色文化革命精神成长的理论土壤。

(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以及红色文化的革命精神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革命战争年代,特别是在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的紧迫形式下,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建立和发展革命根据地,切实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种党同广大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密切关系,在红色文化的红色精神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充分体现。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形成的主导价值观或价值观体系,包含着国家、社会、个人的主导价值观,以明确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价值导向以及民众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等内容。

(一)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从国家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

(二)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要求。

(三)个人行为层面的价值目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是每一个公民必须恪守的根本道德准则。

三、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

文化的核心内容体现着人们一定历史时期的价值观念,核心价值观是一种文化区别于另一种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念。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走向民族独立、国家繁荣富强道路上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相互联系,

(一)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耦合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历史继承性是其相对独立性的具体表现之一,红色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内核、价值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相一致,社会主义核心r值观所倡导的核心价值理念能在红色文化中找到“缩影”。从近代历史来看,独立、民主、富强一直是中国人民努力不懈的追求目标,国家的富强能给人民生活带来更多的保障,国家的富强是人民获得幸福的前提,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贫穷和落后将会给我们带来无数的困苦和灾难。在面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以及中国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时刻,中国面临着对两种前途、两者命运的抉择,为了团结全国人民,争取光明的胜利,中共七大提出“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人延续着先辈对“富国强兵”的追寻,他们一生致力于摆脱旧中国的积贫积弱,将救国强国作为自己终身的奋斗目标,他们不怕牺牲,抛头颅、洒热血,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在漫漫征途中不断思索、不断探寻中国富强的正确道路[1]。

民主是共产主义永恒的主题,是中国共产党本质的追求。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立足于中国基本国情,借鉴前人思想基础上,摸索属于自己的社会主义民主观念。在延安时曾与民主人士黄炎培对民主进行探讨[2]。

在红色文化形成、发展进程中,关于爱国、敬业、诚实、友爱等事例不胜枚举,它彰显了中国人民热爱自己祖国、喜爱和平,彰显了中国人民兢兢业业、辛勤劳动、诚实守信、待人真诚,彰显了中国人民待人友善、与人和谐相处局面。红色文化承载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精髓,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属性,它继承和弘扬了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价值理念,因此,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耦合。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红色文化的时展

红色文化是一种观念性的形态文化,具有自己核心精神内涵,具体表现为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取向,红色文化的发展过程也是其精神内涵、价值观念产生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文化在精神层面上的体现,反映了社会主义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固着性质,体现了社会主义文化本身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探索历程而摸索出来的价值观念,是“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在一定历史时代的社会意识。

目前,中国人民在社会实践生活中正朝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伟大目标中前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反映了这种伟大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旨在于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将整个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它通过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终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富裕。此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继承和发展了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的精神内涵、价值观念,集中体现了红色文化的科学理论、伦理道德、民族传统。

红色文化是“对民族传统的继承,又是不断适应新时代的需要,使历史和现实相连,使红色文化真正体现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结合”[3],具有特定时代的文化核心理念,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精神面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的理论延伸,它能够影响和塑造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素养、审美情趣,使人们自觉追求国家富强、人民民主、公正法治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些都与红色文化所表达的内涵意蕴一致。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其实就是红色文化内涵不断充实、不断发展之路,所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红色文化的时展。

参考文献:

[1]付治平.精神的升华―中国共产党的精气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人文主义的核心内涵篇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社会思想文化交流交融较量形势下的新态势,是各个行业领域的思想引导者,发展和弘扬黄河文化,离不开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指导和引领。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弘扬;黄河文化

黄河文化作为众多文化中的一种,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社会思想文化交流交融较量形势下的新态势,是各个行业领域的思想引导者。因此,发展和弘扬黄河文化,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和引领。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黄河文化精神内涵的一致性

党的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涵盖着黄河文化的精神内涵,这种精神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在精神领域上是一致的,二者都是一种时代精神的象征。

1.1适应发展需要的精神产物

从适应当前社会形势的变化看,我国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在前所未有的改革、发展和开放的进程中,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纷繁复杂,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就迫切需要一种主流观念的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应势产生的思想领域领航者,它正是适应了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而黄河文化的精神内涵中“:团结”是凝聚力、战斗力,是事业胜利的基本保证“;务实”是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开拓”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进一步增强改革开放意识和创新精神,知难而进,锐意进取,把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实处“;拼搏”是一种积极进取的良好精神状态;“奉献”是一种真诚自愿的付出行为,体现了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黄河文化精神也是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发展的需要。二者有着相同的时代精神,对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意识形态的正确指导,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着积极的正能量的引导作用。

1.2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需求

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解决好价值体系问题,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掌握价值观念领域的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引导人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道路。发展和弘扬优秀的黄河文化,是全面深化治黄改革的思想保障,全面深化治黄改革是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部分,黄河文化的深层底蕴是我国文化事业的强大支撑,是统筹自然、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部分。

1.3提升民族和人民精神的支柱

无论是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还是黄河文化的精神内涵,都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行动向导。对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作用。一个人、一个民族能不能把握好自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神领域的引领。

2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下弘扬黄河文化的必要性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民族赋予了黄河丰富的文化内涵,黄河文化精神承载了黄河的记忆,记录了人类利用黄河、改造黄河、与大自然斗争的宏伟经历,传承了我国劳动人民治理黄河的事迹和成就。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黄河文化精神是十分必要的。

2.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弘扬黄河文化的精神基础

在宏观上,将黄河文化精神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黄河精神所提倡的勤劳勇敢、勇于风险、奋勇向前、开拓创新,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准确的精神实质。在微观上,黄河人都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黄河精神,思想上时刻指导自己,行为上时刻规范自己,才能真正做到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弘扬黄河文化精神。

2.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弘扬黄河文化的社会意义

从物质形态的黄河文化看,根据治黄发展的要求,依照“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新理念”目标,开展了一系列黄河水利工程建设,这些工程在为社会提供水资源、水电以及防洪安全保障的同时,也造就了一大批风光各异的黄河风景区,黄河文化在水利建设中赋予了新的内容。从精神形态的黄河文化看,丰富的水利实践推进了治河思路的创新,可持续发展的治河思路和民生水利的理念不断丰富完善,推动了传统水利行现代水利转变的进程。自古至今,有关“母亲河”的传闻、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传世画作《清明上河图》等,以及大禹的“疏导”治水方法、贾让的治河“三策”、潘季训的“筑堤束水,以水攻沙”、“三条黄河”“、维持黄河健康新理念”等治河理念。这些都是黄河文化的人文思想构思与大自然相结合的产物,对中华民族的精神、风俗、习惯的形成发生着重要的作用。

2.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弘扬黄河文化体现出的作用

一是,体现黄河文化的凝聚和引导作用,黄河文化具有巨大的亲和力、强烈的感召力、持久的向心力,把个人的思想感情和命运与黄河事业的发展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将事业心和责任心相联系,形成干部职工的精神支柱,营造个人目标和整体目标相融合、思想理念与实践活动相统一的工作氛围,激励和引导干部职工自觉地为实现终极目标而奋斗。二是,体现了黄河文化的规范和支撑作用,黄河文化也是一个逐步规范的过程,对黄河职工行为无形当中有着一种约束力,引导和约束干部职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行为。通过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来提高自觉遵章守纪的群体意识、自律意识,增强职工自己的自我规范意识,规范自我行为,充分发挥职工的主观思想和工作作风,不断为治黄事业做出新的贡献。三是,体现黄河文化的协调作用。黄河文化在处理各方面的关系中,起到了良好的协调作用。“天人合一,崇尚自然”,这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精神,认为人是自然繁育恩养的万物之一,是大自然和谐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黄河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见证了民族悠久的历史,虽然饱受风霜,历经磨难,但仍绵延不绝。这就是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的作用所在。作为黄河人,我们要不辱使命,发挥好黄河文化的协调作用,坚持人和自然和谐,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妥善化解各种矛盾,促进职工的身心健康,增强职工之间的相互交流、理解和信任,团结一致,集思广益,不断探索,使治黄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3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黄河文化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导全国各行各业、全体公民的核心价值体系,黄河职工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黄河文化研究的全过程,把大力弘扬“团结、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的黄河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为黄河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思想活力和新的时代内涵,使之成为推动黄河文化健康和谐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3.1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

在确立治黄发展目标、谋划发展规划、出台重大改革措施、开展各项治黄实践中,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做到讲社会责任、讲社会效益、讲守法经营、讲公平竞争、讲诚信守约,形成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政策导向、利益机制和社会环境。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在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行政许可等治黄工作中,要符合具体政策措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

3.2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弘扬黄河文化精神中

把弘扬“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的黄河精神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抓手,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在防汛抗旱、工程建设与管理、水资源管理等各个岗位,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诠释黄河文化精神。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在多元多样多变的价值观念中,在”治河为民、人水和谐“的治黄实践探索中,不断审视人生目标、明晰发展愿景和锻造意志品格,做弘扬黄河精神的带头人、践行者。

3.3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黄河文化建设上

人文主义的核心内涵篇5

1.(2013・福建文综卷・28)最美教师,最美妈妈,最美司机……,神州大地悄然崛起一个“最美群体”。平凡中彰显大爱,震撼中激扬正气;平民英雄让感动常在,让真情永存。这启示我们应该

①贵义贱利,追求高雅的精神生活②志存高远,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③崇德尚义,自觉维护人民的利益④知行统一,身体力行争当时代先锋

1.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知识。材料中的“最美群体”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维护人民的利益为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道德榜样,这给我们的启示是③④。追求高雅精神生活、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材料不符,排除①②。故选D项。

2.(2013・安徽文综卷・8)古人以“桑梓”代表故乡,以“椿萱”代表父母,以“棠棣”代表兄弟……可见古人对自己生存的环境何等亲切,它们能够把周围的事务伦理化。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必须尊重和认同传统文化

B.认识世界要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

C.要增强文化建设的自觉性

D.要发挥意识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作

解析:a错误,传统文化中有精华有糟粕,我们应尊重和认同是优秀传统文化,而不是一切传统文化。B错误,认识世界应以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为前提。“能够把周围的事务伦理化”说明应增强文化建设的自觉性。D与题意无关。

3.(2012・江苏政治卷・24)2012年4月,某地干洗店店主全家不幸罹难,店主姐夫含泪通知顾客前来取衣退卡还钱,被人们誉为“信义姐夫”。他的行为感动了许多市民,欠账的顾客也赶来还钱,商户们还自发挂出了“崇尚诚信,传递温暖”的横幅。这件事情表明诚信

a.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

B.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C.能够引领社会主义良好风尚建设

D.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础.

解析:“信义姐夫”的行为感动了许多市民自发挂出了“崇尚诚信传递温暖”的横幅,表明诚信能够引领社会主义良好风尚建设,C正确。a没有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民族精神,B错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础是爱国主义,D错误。

4.[2013・福建文综卷・39(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生态文明建设呼唤富于时代精神的消费理念。

近代以来,西方社会有人推崇消费主义,强调消费可推动经济增长,鼓励人们无节制消费,把消费和占有更多物质财富作为人生成功的标志。消费主义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恶化。

中国传统社会崇尚勤俭节约,提倡节省实用,主张节制消费。勤俭节约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内涵与时俱进。当代中国,人们对勤俭节约有了新的认识。

同学们经过合作探究认为,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应是:尊重爱惜劳动成果;适度消费;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中“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的合理性。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的发展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知识。首先要把握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是什么,即“尊重爱惜劳动成果;适度消费;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然后结合上述三个方面,运用文化生活原理分析: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与时俱进,体现了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体现了文化的发展;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

参考答案: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勤俭节约内涵与时俱进,反映了时展的新特点和新要求。②文化发展要取其精华、推陈出新,“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③“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考点精讲】

本课内容从整体上看,要注意把握“三个一,两个二”,即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一)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于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思想道德的显著标志。同时要坚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信为重点。

【知识拓展】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1)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的内在要求。《公民道德建设纲要》明确把“明礼诚信”确立为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3)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道德要求。

(4)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由当前我国的信用状况决定的。

(二)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为什么)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

(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举措(怎么办)

1.深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利用好宝贵的传统美德资源,要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思想道德模范常态化。

2.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人文主义的核心内涵篇6

关键词:少年儿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载体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6B-0013-02

多样化的价值观和多元化的文化相互冲击,深刻影响着少年儿童的世界观、人生观,中小学校作为育人成才的前沿阵地,应积极探索创新培育少年儿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迎接学校少先队工作面临的新任务和新挑战。

一、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认知特点,深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的历史文化精华所在,具有高度凝练、内涵丰富的特点。基于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有效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仍存在一定难度,客观上需要辅导员运用自己的智慧,根据不同阶段少年儿童的认知特点,采用便于理解和感受的方式进行解读。

(一)依据不同年龄段特点,有区别分层次解读

依据少先队员的年龄认知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与解读。针对低年级的少先队员,可以引导其识记核心价值观“二十四字”内容,并依托故事、诗歌等形式循序渐进地讲解“爱国”“诚信”“友善”“公正”等队员们能够切身体验感悟的内容;针对高年级的少先队员,可以进一步解读“文明”“平等”“法治”“敬业”等内涵,并逐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全面解读,引导其在理解的基础上内化于心。

(二)创新方式方法,通俗易懂地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少先队员普遍而言是抽象、晦涩、难以理解的,在引导少先队员认知理解其内涵的过程中,不应仅局限于传统的填鸭灌输,可以在形式上进行创新变通。例如,绘制卡通动漫形象、编唱朗朗上口的童谣歌曲、结合传统道德故事等有趣的形式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让少年儿童感兴趣、愿意接受、爱学习,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对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容易入心入脑。

(三)制定具体方案,切实可行地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广大少先队员中宣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机械地采取“空对空”的说教方式,而是要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赋予其生动形象的表现形式,把每一方面的内涵都细化为切实可行的方案。以“爱国”这一内涵为例,可以结合实际,具体化为“铭记历史健体立志纪念“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XX比赛”“主题队会”“建设祖国之我的中国梦征文比赛”等活动方案,依托活动的开展给予少先队员们具体形象的解读。

二、不断创新和丰富活动载体,有效培育少年儿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以重要节日、纪念日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培育少年儿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依托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充分挖掘其中蕴藏的宝贵道德教育资源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清明节开展扫墓教育活动,在建党节、建队日、国庆节组织主题队会活动,在“九・一八”,“一二・九”等特殊纪念日开展纪念活动,在六一儿童节、中秋节、重阳节开展孝老爱亲教育活动。通过围绕节日组织开展主题队会、歌咏比赛、手抄报、征文比赛等实践教育活动,引导少先队员充分感受并认知富有特色的习俗风尚、民族的传统艺术,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字”内涵,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

(二)以学校教育丰富资源为载体,培育少年儿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探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校风校训、规章制度和校园环境建设有机融合,开展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创意的班级文化评选活动等。发掘传统文化教育功能,根据少先队员的身心特点,编印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国学校本教材,组织开展“品读圣贤行君子之风,感悟经典诵国学之美”“静待花开”等国学教育进课堂、进家庭活动。依托校报校刊等传统教育阵地,开设“经典诵读”板块,组织课本剧表演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把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的接班人结合起来,为少先队员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打下坚实基础。

(三)以选树身边好榜样为载体,培育少年儿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榜样的力量是伟大的,发掘少先队员们身边的榜样资源,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格化身,通过身边的榜样言行、事迹树立标杆风范,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点、线、面的辐射带动影响,引导广大少先队员们自觉认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开展“做有道德的人”评选“最美少年”等活动及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站等途径,号召广大少先队员们向身边的榜样学习,使少先队员们在亲身感受、实践、参与的过程中体验道德,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加强学校和家庭联动,营造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和环境

(一)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引导少年儿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师要深入挖掘课堂教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通过教育教学与少先队活动的有机结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去,实现学科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互促互进。学校应着力提高教师和少先队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水平,做到为人师表,模范带头,在“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示范性地引领广大少年儿童正确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同时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优势,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少先队员思想道德建设,有效推动少先队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二)深入发掘家校教育潜力,促进少年儿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进一步加强家校沟通。学校应探索建立完善家长学校机制,从定期举办家长培训班、座谈会和网络学习入手,对家长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家庭教育方式的培训。通过提高家长的素质,帮助家长科学地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间接地引导少年儿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探索建立家长委员会,健全并完善学生的家庭档案。以全面掌握学生家庭状况为前提,通过定期电话联系、书面联系、请家长来校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动在广大少年儿童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结束语

总之,在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少先队工作者要认清自己的定位,发挥好学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纽带作用,不断探索、积极创新、大胆尝试,带领广大少年儿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有意义有意思的主题教育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涓涓细流缓缓注入学生心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养出一代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此文系“内蒙古自治区2015年度少先队优秀论文评选活动”获奖作品。

参考文献:

人文主义的核心内涵篇7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

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关系着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整个社会价值体系,发挥着主导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应该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社会所特有的,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和核心。因此,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它既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意志,也反映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利益与人民群众的利益的内在一致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含四个方面,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其基础。

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内涵

庞跃辉教授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具有系统性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仅直接关系个人的进步与发展,而且直接关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2]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不但是系统的,而且是不断发展的,并且具有丰富的内涵。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至少应该包含三个层面:第一,人的全面发展是任何个人的完整协调发展。第二,人的全面发展还要“多方面发展”。人的各种基本素质内部也有各自丰富的内涵,还可以分为诸多的素质要素,各个素质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同时社会对人的素质的要求也具有不同程度的多方面性。第三,人的全面发展要和自由发展相结合。人的全面发展为人的自由发展提供广阔理想的平台,使任何个人能够自由地、自主地发展自己想要发展的素质和能力,形成自己的自由个性,从而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内在统一的

马克思、恩格斯一直十分重视和强调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并把它确定为未来社会的终极目标。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才最终从理想变成现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既是历史作出的选择,也是现实的需要,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在党的领导下,建设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必须是一个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是一个富裕的社会。富裕不仅仅指人们物质生活方面的富裕,也包括人们政治生活、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富裕,社会主义是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的统一。现阶段我国虽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是已经达到总体小康的水平,社会中的各种思潮此起彼伏,这些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这种复杂的状况一方面活跃了我国的思想文化,有积极的思想成分,同时也存在消极的思想观念,对中国传统的、主流的价值观念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系统的价值理念和鲜明的社会主义特征,为人们的各种社会行为提供客观的规范,更好地统一人们的思想,有效的制约非核心、非主导的社会价值体系作用的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其基础。这些内容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保持正确方向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条件,也是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人文主义的核心内涵篇8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儒雅德育

《荀子・荣辱》曰:“君子安雅”,并注“正而有美德者谓之雅”,可见博学多才、温文尔雅自古就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一个人的最高赞赏,是育人的最高标准。

“儒”是指有儒心,即做有文化内涵,书卷气质之人。“雅”是指有雅行,即做言行举止优雅之人,具有高尚的素质修养。

“儒雅德育”立足于学校“儒雅教育”,是这样的一种教育:以孔子八德、对联文化、武术文化等传统文化为教育的载体,“以儒导学”“以儒导思”,从而培养内儒外雅的现代儒雅新人。因此,儒雅德育的核心是使师生形成共同的儒雅价值追求。简而言之,就是培养具有外表优雅、内涵博雅、举止典雅、气质高雅的现代新人。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儒雅德育校本课程的构建

1.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内涵及基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完善校本特色课程的需要。我校位于石镇莲塘村,这是武术大师黄啸侠的故乡;学校还毗邻孔子后裔居住地大龙村,一文一武为学校构筑自己的文化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为此,学校以“夯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儒雅新人”为办学目标。为了培养儒雅新人,德育处积极开发校本课程,编写了《学对联、赏对联、写对联》、《中国少年强》、《我们爱武术》、《每日一诵》等校本教材,初步形成“对联文化“、”孔子文化“、”武术文化“三大特色课程,为学生积淀了浓厚的文化根基。

2.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内涵及基于“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张扬学生个性特点的需要。学校一直以来重视开设美术类、舞蹈类、语言类、音乐类、体育等七大类活动,组建小联迷社团、华兰侨心民乐社团、华兰侨心武术社团、儒剑辩论社团等特色社团、兴趣小组共27个,其中“小联迷”、“辩论”、“武术”和“民乐”成为特色社团。全面发挥学生的特长,张扬个性,展示博艺之长。

3.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内涵及基于对班级德育自主建构,提高主题班队课实效的需要。在班级管理中,提出了德育自主建构的模式,围绕着孔子文化思想,并结合年级的特点,形成班级文化特色。制定出每月的德育主题,在学生在广泛开礼仪、诚信、感恩、爱国等教育。同时,大力推行儒雅班级、儒雅学生,儒雅之星的评比机制,通过星级评比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品质。

三、强化功能,提升儒雅德育校本课程育人实效

1.用好班会课主阵地

石镇中心小学以“崇文尚武厚德博艺”为校训,以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和世界眼光的现代儒雅新人为使命,校训“崇文尚武厚德博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个人层面的要求有极高的契合度。学校围绕着提出的育人目标,坚守班会课这一德育的主阵地,统筹规划“我们爱儒雅”的主题班会课。在“规范和规则”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正直的品格、高尚的思想和文雅的气质。

石镇中心小学以“儒心”“雅行”为标准,以“培养现代儒雅新人”为目标,打造了规范的班会课系列,针对培养对象的长远发展,有步骤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根植学生“中国灵魂”地同时,拓展了学生的“世界眼光”,取得良好育人效果。

人文主义的核心内涵篇9

关键词:东北农村剧;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世纪以来,随着《刘老根》、《马大帅》、《乡村爱情》等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在央视热播,东北农村剧创作进入全面发展时期。作为辽宁影视文化产业特色品牌,以“本山文化”为代表的东北农村剧凸显辽宁丰富乡土文化资源的魅力,浓郁的“黑土情怀”给荧屏带来清新的乡土气息。经过十年繁荣发展,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发展势头逐渐趋缓,创作中呈现出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如何有效提升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的文化软实力,成为积极推进东北农村剧进一步深入繁荣发展的关键问题。党的十七大强调,提高文化软实力,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软实力主要以文化影响力和文化感召力为表现形式,其提升的核心是价值观的建构。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作为承载主流意识形态的主旋律电视剧类型,如何在当下多元价值不断碰撞的社会转型时期,更加有效地构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东北农村剧提升文化软实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文化品牌的关键所在。

一、提高文化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东北农村剧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文化自觉,彰显人文关怀,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准确认知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是推进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繁荣发展的根本要求。

作为传统农业大国,表现农村和农民生活的文艺创作在我国有着悠久深厚的传统,新世纪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的繁荣根植于特定社会时代语境,创作者应以明确的文化自觉意识来审视自身创作与发展。新世纪以来,党和政府连续多年出台中央文件,把解决三农问题视为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问题之一,“三农”问题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近年来农村的生活面貌和农民的生存状态都出现了巨大变化,新农村建设取得了突出成绩,同时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也凸显出来,丰富多变的现实生活为电视剧创作提供了丰厚的素材,成为农村剧艺术创作不竭的源泉。从受众需求的角度来看,不仅农民需要和渴望电视剧讲述自己的故事,城市观众对乡村发生的新变也具有浓厚的兴趣,同时本色的乡土生活也带给生活在高节奏和巨大压力下的城市观众田园牧歌式的想象。在党中央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大背景下,有效体现三贴近原则的东北农村剧从文化方面积极参与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事业中,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朴实自然的风格为新世纪的荧屏带来了清新的气息,受到观众的关注和喜爱,需求潜力巨大。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和基本道德规范。东北农村剧作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电视剧类型,创作者要提高文化自觉意识,树立明确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创作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的优秀作品放在实现东北农村剧的可持续发展,推动辽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位置。首先,创作者要深入领会、真正认知核心价值体系,使东北农村剧的创作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以深厚的人文内涵做支撑,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真善美,创作生产能够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优秀作品。其次,要提高文化自觉,重视在东北农村剧在构建辽宁省良好文化身份和形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深入挖掘并合理展现辽宁省特色乡土文化,将弘扬和传播传统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传播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赵本山曾表示就是想把东北的文化,展示给大家看,让全国的观众都了解东北农村。这种积极承担推动辽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高度文化自觉是东北农村剧发挥文化建构作用不可或缺的宝贵品质。此外,面对新世纪以来电视剧产业属性彰显,娱乐主义和消费主义盛行的情况,东北农村剧创作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传递感性娱乐的同时,注入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大众传媒作为一种公众舆论的载体,其过度娱乐化倾向很容易造成公众个体选择上的迷惑,使公众呈现出理论性价值淡化,价值观念向个人本位偏移的特点,价值评价标准呈现出明显功利化倾向。”针对东北农村剧目前存在的模式化、庸俗化、审美内涵缺乏等较为明显的问题和不足,创作者不仅要满足人们娱乐消遣的需求,更要注重对电视剧精神内涵的追求。特别要避免过度强化娱乐功能、以迎合大多数受众的低级趣味来博取收视率等情况,要在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的同时,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将人文关怀理念注入东北农村剧,突出思想内涵,彰显主流价值,使剧作表现出积极、向上、进取的精神气质,进一步提升东北农村剧的思想和艺术水平。

二、增强文化自信,以深厚的乡土文化内涵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度

文化软实力作为一种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是通过吸引而非强制的方式达到期望结果的能力。作为辽宁文

化创意产业辽宁的重要品牌,东北农村剧创作应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对自身文化价值予以充分肯定并坚定对自身文化发展的信心,用丰富深厚的乡土文化承载来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体系认同度,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自觉担当起推进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任。“无论是对于东北人还是对于东北文化来说,当前都是一个难得的重新认定自我、实现转型与发展的关键时刻。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绝不单纯是一个经济行为,更是一个社会发展和文化转型的整体行为,或者说,东北文化的现代性转换既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内容,又是振兴的动力。”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实现,文化建构是其中重要内涵。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作为构建辽宁文化形象的一种重要形式,如何有效利用宝贵文化资源,生产出“既大众通俗、多姿多彩,又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的作品”,是东北农村剧创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作为大众文化产品的东北农村剧可持续发展,需要以深厚的人文内涵为支撑,辽宁地域文化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饱含着优秀的文化因子,其中丰厚的内涵底蕴需要创作者深入挖掘和探寻。辽宁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文化资源丰富,民族民间文化、历史文化、旅游文化等资源优势明显,拥有人才济济的艺术家队伍,艺术积累深厚。以赵本山为代表的东北喜剧小品和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以辽宁特色乡土文化为依托,展现了浓郁的地域风情和人文特色,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刘老根》、《马大帅》、《乡村爱情》、“新农村三部曲”等热播东北农村剧塑造的普通农民群像中,从放弃安逸舒适的城市生活回乡带领家乡父老创建旅游度假村的刘老根,大学毕业回乡创业将荒山开垦为沃土的谢永强,在城市底层挣扎奋斗遭遇种种挫折却仍保持善良正直本性的农民工马大帅;到爱面子又怯懦胆小的酸腐“文化人”药匣子、世故圆滑却不失善良本性的范德彪、狭隘敏感却又对爱情执着勇敢的丁香;以及王小蒙、刘一水、谢小梅等一系列农村新青年的形象,既表现出新时代东北农民性格中的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和率真朴实的一面,也刻画了农民自身难以克服的内向保守和自私狭隘等人性弱点。东北农村剧用深厚的人文关怀关注普通乡民的精神需求和生存状态,立足现实生活,紧扣时代脉搏,真实生动表现了现代农村和农民的精神面貌和生存状况的巨大变化,描绘了全新价值观和陈旧思想在农民内心引发的剧烈交锋与碰撞。作品对农民内心世界的关注、对人生命运的追寻和情感关系的展现,生动地诠释了“新农村建设”内容,以浓厚的人文关怀积极诠释和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东北农村剧对普通农民衣食住行的描写则展现了东北农村的生活面貌和具有浓厚关东农村地域色彩的乡风民俗,从富有地域特色的红砖瓦房、热炕头、压水井到饭桌上摆着的大葱蘸酱、白酒和玉米棒,热情直爽的大秧歌和二人转,以及东北农民幽默诙谐的语言,都是东北农村剧中不可或缺的显著标志,流露出原汁原味的关东风情,“这种地域文化是几代演员都无法挖掘透彻的”。东北农村剧要重视挖掘东北乡土文化的厚重积淀,从本土特色文化土壤中汲取丰足养分,并在突出本土特色的同时,增加历史和文化的厚度,提升时代和创新的广度。使农村的面貌风情、农民的精神世界和富有地域特色的风土民俗等在东北农村剧中得到有机统一,真正展现出辽宁乡土文化的整体面貌和深厚内涵,用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的东北乡土文化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

三、重视艺术创新,以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现路径

电视剧作为文化产品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只有勇于自我超越,重视内容和形式创新,创作出高质量的精神产品,才能具有内在的持久的生命活力。与享誉全国的东北小品、二人转血脉相连的东北农村剧在全国享有广泛知名度,已形成特色文化品牌,对辽宁现代文化的形成与传播发挥了巨大影响力,对于东北文化形象构建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但不容忽视的是,东北农村剧在主题表现、人物塑造、情节设置及对乡风民俗展现等方面一定程度上呈现出概念化、同质化、模式化书写,使得农村剧的进一步发展面临着自身的困惑。

轻松、愉悦的东北农村剧以轻喜剧的风格使黑土地风情被观众关注和接受,曾是吸引观众的有效手段,但过度追求喜剧性和娱乐性则往往使得作品对农村社会面貌和农民精神世界的描绘展现流于表面化。在东北农村剧创作中虽有诸多作品关注农村与城市的融合与碰撞、新思想与旧意识的交汇与交锋,聚焦农村变革和农民的内心世界,但对于一些重要问题的探讨仍止于“隔靴搔痒”或“避重就轻”,呈现出浅层化和雷同化等现象。在东北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的当下,农村发展面貌和农民生存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更需要高质量的农村题材电视剧来表现现代辽宁农村发展的新成就和农民的新面貌,主题表现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提高。而情节和人物方面存在的模式化和类型化等诸多为人诟病的问题,则使得一些作品后继乏力。如《乡村爱情》以永强和小蒙的爱情作为主线,描写了在中国新农村背景下,农民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但在续集中原本围绕新时代农村青年展开的爱情故事枝节旁分,在搞笑和戏谑中刻意化的情感纠葛使剧情失去合理性,过多的三角恋和模糊恋引起观众逆反,使农村剧的创作陷入通俗有余而审美内涵不足的窘境;你争我斗、相互攀比、无端猜忌等情节演绎强化了人物爱面子,耍派头等负面特质,使得东北农民给人落后愚昧、庸俗浅薄的印象,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人物形象。此外,东北农村剧中存在的过度展示农民身上陈规陋习、突出放大农民瘸腿、结巴、面部痉挛生理缺陷等问题,不仅丑化了东北人的形象,还使东北的文化形象被观众误读,削弱了东北乡土文化的丰富厚重积淀,进而形成对东北文化的“刻板印象”。

艺术重在创新。东北农村剧要勇于自我突破和突围,否则当观众逐渐失去了最初的陌生感和新奇感后,必然会出现审美疲劳。东北农村剧的创作应在遵循艺术规律的前提下,运用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高超的叙事手段,建立良好品牌形象,有效提升文化软实力。以高质量高品位的农村剧使幽默和欢笑增加丰厚的内涵,让人们在精神享受和艺术感染中潜移默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自觉的价值追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规范自己的行为,为辽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自己不可替代的力量。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朱建婷,大众传媒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J],求实,2008,11。

[2]张福贵,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东北现代文化人格的缺失,社会科学辑刊,2004,6。

[3]刘云山,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讨会上的讲话,[J],党建,2008,05,04。

人文主义的核心内涵篇10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红色文化;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3-0215-02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凝聚力”的重大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项伟大而又艰巨的社会工程,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更需要深入挖掘、整合各种有效资源,形成建设合力,才能取得成效。红色文化是一代共产党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阶段性成果,它对于我们今天唱响主旋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孕育母体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及其载体,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者的有机统一体。物质文化一般包括革命战争遗址、纪念地、博物馆、展览馆等实物;制度文化是指革命时期形成的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等革命文献作品;精神文化即是革命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革命道德传统等。它包括:战争年代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沂蒙精神及后期形成的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等等。

中华民族向来具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过程中,这种民族精神进一步升华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坚定的政治信仰、崇高的爱国主义、无私的奉献精神、革命的英雄主义等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支柱的观念体系,这种观念体系所蕴涵的“核心价值”构成了红色文化的实质内容。因此,红色文化在本质上就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领导构建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念体系,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在地蕴含于红色文化之中,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孕育母体。

首先,红色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成果。其次,红色文化是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与复兴,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文化,孕育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再次,红色文化是“扬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面向时代,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文化。最后,红色文化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高尚的共产主义道德情操,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文化。

二、传承红色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和有效路径

1.红色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重要的阶段性成果,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前提。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实际进程,着眼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构建,既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又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先进文化建设重要的阶段性成果,承载着中国革命的崇高理想、奋斗精神和历史经验,它既有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特定内涵,又有与时俱进、价值永恒的普遍意义。红色文化和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关系。红色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前提和坚实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注重开发红色文化资源,弘扬红色文化精神。

2.红色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丰富的优质资源。红色文化资源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过程中形成的,从其形成过程看,红色文化资源形成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逐步培育和形成的过程。因此,在内容上,红色文化天然地具有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内在地包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所有的革命遗产和文物等红色文化资源都蕴涵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革命文化内涵,折射出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爱国情感和高尚品质,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生动教材,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优质原料。

3.传承红色文化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良好载体和有效路径。红色文化资源生动感性,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能够极大地激发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激情和民族情怀,确立崇高的理想;红色文化资源内容丰富,遍及大江南北,存在形式多样,非常易于开发,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丰富而强大的精神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相结合不仅可以发扬红色文化的精神价值,营造红色文化育人的浓厚氛围,创新红色文化的育人机制,而且可以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方式方法,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和熏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