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经济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4:41

城市建设经济学篇1

本专业委员会由热心于城市经济问题研究特别是有志于城市经济学学科的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等自愿组成的全国性、群众性、专业性学术团体。在我国进入21世纪的经济发展新阶段,城市化高潮已经到来的新形势下,以加快城市经济理论研究为基本宗旨的本会的成立,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专业委员会秘书处设在天津市南开大学。第一任委员会主任为饶会林教授,现任委员会主任郭洪懋教授。工作任务主要是:

1.组织和推动城市经济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研究,开展相关学术活动,举办学术会议,促进中国城市经济学的发展;

2.沟通研究信息,交流研究成果,协调全市城市经济理论研究力量,对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组织攻关研究;

3.承担中国城市经济学会、政府及有关部门委托的城市经济教学和科研,提供咨询服务;

4.组织编辑出版国内外有关城市经济方面的书籍、刊物、资料及学会会讯;

5.举办讲座、培训班,普及城市经济有关方面的知识,为有关部门培训管理干部和业务人员;

6.交流城市经济学的教学经验、推进人才培养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7.组织城市方面对外学术活动。

城市建设经济学篇2

关键词:城市规划;经济发展;环境;辅助

城市规划是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而逐渐形成的城市管理理念。古代就在逐步形成的城市管理理念,在现代社会被更加广泛的接受和重视。在我国自提出现代化建设理念以来,城市规划这一理念已经成为全国城市综合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城市规划理念已经深入到各级城市建设的所有角落,以实现特定时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目的,确定城市发展的大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规划城市布局以及关系建设的其他综合项目。研究城市规划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对城市的综合发展有重要意义,应该予以关注。

城市规划的目的

城市规划是现代化的城市管理理念,关系着城市整体建设的方方面面。只有明确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及最终目的,才能使城市规划的研究有的放矢。

(一)城市规划的主要面容

城市规划的内容在各国各有特点,而在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致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合理城市空间组织布局,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环境生态保护的需要,从而达到提升人民生活整体水平的目标。城市规划必然包括一种强制性内容,涉及城市基础设施以及相邻城市的相应设施,同时包括城市的文化遗产之类必须控制开发的内容。合理的城市规划必须估计城市发展的各基本面,严格规划城市资源的开发使用程度以及范围用途,具备自身城市独有的特色。

城市规划必须从大局出发,兼顾城市整体以及长远利益,合理而有序的规划城市空间布局,从而提升城市整体效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有效保障。城市空间有限,合理的利用,避免浪费,同时兼顾环境保护以及其他多方面内容,也是城市规划的基本内容。同时,合理的城市规划必须做到符合当前可持续发展要求,协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生态保护三者的并存。还需建立各项有效机制引导和控制城市各项建设活动与城市发展目标一致,并提供有效信息,促进城市各项事业的健康有序运行。

(二)城市规划的最终目标

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是城市规划的出发点和着力点,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以及生存状态的提高,才是城市规划的最终目的。当代社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统筹经济社会以及环境人文多方面的因素综合发展,这也正是城市规划所必须遵循的着力点以及最终目的。现代城市的发展不仅是城市内部经济的调动,还要提供强大的吸引力,引进外来资本及人员,才能是城市更好的发展,实现城市规划的最终目的。

只有合理的规划城市空间,最大程度的有效利用,不浪费有限的土地资源并兼顾环境保护和人民生存环境的提高,才是科学城市规划的基础。然后,合理布局城市基础设施安排,有效重组城市经济建设布局,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提供软环境以及发展空间,才是城市规划的最终目的。经济的发展建设,是城市规划的长远目的。现代化城市规划必须以城市乃至国家的整体长久经济利益为主线,不偏离科学发展观,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经济建设的重要性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城市规划的程度

城市规划,是综合城市管理手段之一,是由专业人员团队经过实际勘察研究并综合城市多方面因素而最终得出的城市发展方案。这一方案,结合城市现实经济建设程度,构想为来城市经济发展目标而形成,既要研究城市现有的整体水平还要为未来城市发展方向及目标提供合理方案,其内容的深度,取决于城市现有建设水平。低估或者抬高城市实际经济状况,所得出的城市规划方案都是不合理且无法实施的。

另外,经济为城市规划提供所需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所引进的专业人员水准越高,提供的财力物力资源越充分,就越能使科学的城市规划方案真正的得到落实。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只有坚实的经济基础,才能补偿现用土地使用人的利益损失,同时,为其提供更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坚实的经济基础才能保证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渗透到城市各个角落,并保证其实施起来。所以说,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城市规划程度。

经济建设决定城市规划的长久性

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在一定时期的的整体发展构想,具有一定是时间要求。而在这一时期内,城市规划的实施层次会逐渐升高,对各方面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只有坚实的经济基础,才能保证城市规划进程中所需的各项资源及时到位,保证城市规划的进行。

同时,城市规划改变着城市的构造格局,对经济产生必然影响,只有经济建设不断地调整进步,才能使城市规划方案得以保持,软环境和硬环境同时发展,才是长久之计。现代城市规划必然涉及到城市已有资源的整合,产生某些利益冲突,只有经济基础坚实的城市财政及时的补偿这部分损失,才能使城市规划对经济发展长久利益的以实现。

(三)经济建设为城市规划提供良好环境

首先,城市规划的形成,是专业人员经过科学复杂的考证研究,综合有形无形环境以及考虑多方利益而最终得出的。其次,现代城市规划,关系城市国家的诸多方面。近年来,提出关于城市规划的监督听证制度,以及全面的法律法规环境,为城市规划限定正确空间也为其实施提供良好环境保障。只有经济坚实的城市,才能有精力不断地完善城市规划所需的必要法律保障并且有效监督城市规划的运行。再次,城市规划的实施,需要结合多方面有效信息,并且保障再实施过程中消息的及时准确,以及不断更新,这些,都需要坚实的经济基础为其提供高效服务和技术支持。综上三点,城市经济建设为其城市规划的视线提供相应人文环境,法律保证以及信息技术支持,是城市规划得以保证实施的重要方面。

城市规划与经济建设相辅相成

城市建设经济学篇3

关键词:生态城市;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升级

我国的生态城市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城市生态问题的日益严重,与生态城市相关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杨志峰等认为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发达,社会公平、繁荣、自然和谐、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性,并促使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稳定、协调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

1生态城市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1.1生态城市建设表面化现象严重

由于受思想观念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城市政府往往强调生态城市的表面层次,即城市外在环境的改善,在一些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盲目仿照西方发达国家生态城市的建设模式,建成一批与当地自然、人文环境不相符的人文景观,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的综合效益。一些城市为达到生态城市建设的外在化指标,将生态城市建设停留在城市景观生态化的层次上,单纯依靠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等方式建设生态城市,显然无法真正实现生态城市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

1.2生态意识普及推广不足

现阶段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存在上热下冷的现象,对于生态城市相关规划的落实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往往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口号响亮,但却没有具体实施的时间框架和建设指南,生态意识在全社会普及推广的力度不够,缺少必要的实施规划及细则,来指导城市建设和配合生态化发展。城市居民生态城市理念欠缺,环境保护意识淡漠,在建设过程中群众参与力度不足,生态城市建设延续性不够,没有建立良好、完善的生态城市建设公众参与机制。由于生态城市建设水平难以定量化表征,使得人们对生态城市经济高效、环境宜人、社会和谐的特点没有清晰的认识。

1.3城市政府对生态城市建设管理缺乏力度

由于管理机制不健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关系难以协调,城市政府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政策引导和组织协调力度薄弱,各相关部门协作能力不足,信息共享力度不够,信息资源分散在各个部门,使得城市政府无法完成对生态城市的整体协调调度,工作效率较低。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虽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生态城市的建设向良性发展,但整体来看,我国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管理保障体系仍不完善,对于与生态城市建设有关的法律问题研究较少,相关法律、政策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对生态城市建设的支持力度不足。

1.4生态城市内部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

我国的产业结构布局相对落后,整体来看还属于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能耗大、污染重的产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基础设施薄弱,第三产业滞后等问题突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问题日趋严峻,城市发展和城市资源承载力之间的矛盾突出。生态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经济发展不协调,大量企业存在工艺落后、设备陈旧、浪费严重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城市及其周边的环境、资源质量。高技术产业在我国是资源密集度较高、知识密集度和附加值较低的产业。信息技术的高技术产业,基本上是一个缺乏技术含量的组装产业。核心技术、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在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对绿色GDp评价指标的认识存在偏差,重视程度不够,一味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城市的经济高效性优势不明显。我国生态失衡、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是我国产业结构低度化、增长方式粗放导致的必然结果。我国产业结构低度化的特征突出,经济增长对资源消耗的依赖程度高,在这样的产业结构下维持经济快速增长,必然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后果。

1.5生态城市规划不合理

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可实施和可操作性不足,往往仅是打着生态城市的旗号,好高骛远、急功近利的现象严重,使城市的生态建设与城市自身基础设施建设脱节。生态城市的空间规划不合理,对城市的扩张和城市自身结构优化方面存在局限性,不注意开放空间的利用和保护,使城市开放空间日益减少,生态质量随之下降;交通组织形式混乱,公共交通系统不发达;土地集约利用能力不足,盲目扩张城市用地范围,土地浪费现象严重,直接影响到生态城市的建设进程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6缺乏科学的生态城市评价标准

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生态城市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使得生态城市的建设缺乏必要的指导原则以及建设过程中对原有生态结构的维护规则。单纯重视城市绿地面积指标的完成和生态景观的建设,城市绿化没有为城市生态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没有将生态城市的内涵融入到城市的复合生态系统之中,淡化了生态资源培植,考虑经济建设过多,考虑生态资源再造少,其综合效益较低。

2解决问题的对策

(1)实现“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

“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是生态城市区别于传统城市的主要特征,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谐的社会运行为经济的长效发展创造了条件,高效的经济运行为居民财富的积累奠定了基础,而生态的良性循环是城市持续发展的前提。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三者又常常表现出矛盾性,城市作为一个社会经济系统,“社会、经济、生态”是共生的客观存在,但“和谐、高效、良性循环”的目标没有相应的基础和条件却难以共存。城市经济学应在区分城市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在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城市社会内部关系协调和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与条件。

(2)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

城市的空间结构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关系到城市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有的城市经济学理论认为,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大致可分为同心圆型及其轴向结构、放射扇形和多中心型等变形形式,其中同心圆模式是城市形成的基本结构。然而生态城市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城市地理空间概念上,它区别于传统城市独立于周边乡村的特点,是一种城乡融合的城市化区域,因而在空间特征上,生态城市必然会与传统的城市有所不同。城市经济学应该在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上,研究适应于生态城市特点的空间结构演化及城市土地利用规律,找到最适合生态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模式。

(3)要素禀赋与生态城市建设的途径选择。

要素禀赋是城市在特定的区位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城市是区域空间上多种要素大规模聚集的结果。在长期的建设发展中,城市已经形成了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目标的相对完备的要素构成及资源配置方式。然而,生态城市作为新兴的城市形态,需要充分考虑环境、社会、经济等众多方面的生态化要求,根据自然条件、区位条件、资源条件、人文条件等要素禀赋的不同,选择适宜的建设途径与方式。城市经济学研究应能揭示要素禀赋与生态城市建设途径选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路径选择判定标准。

(4)生态城市的经济运行规律。

城市经济是在密集的地理空间范围内的开放性经济,它不是封闭的,因而城市经济的运行需要依靠外部环境。生态城市打破了传统城市的地域界限,将城市与乡村融合到了城镇化区域之中,具有更广阔的经济运行环境。因而,城市经济学应该研究生态城市的经济构成,生态城市的经济运行所遵循的特有规律,已有的传统城市经济运行规律有哪些可以运用到生态城市的发展之中,现有的经济运行规律怎样指导生态化的经济运行,如何促进生态经济发展等问题,尤其应该特别关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济运行规律。

(5)生态城市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模式。

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决定了其产业结构不同于以非农经济为特征的传统城市,将是一、二、三次产业相互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新模式。又由生态城市复合式生态系统的特点所决定,其集约内涵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将与传统城市的粗放外延式模式不同。因而,应研究符合生态城市内涵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包含第一产业在内的新型城市产业结构的发展问题、满足生态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态城市产业结构的构建问题、城市三次产业布局的合理分配问题、如何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效益二者之间关系的问题、如何促进传统工业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及第三产业转型的问题等。应特别关注对生态城市区域产业传导机制的研究,探索如何形成具有生态、经济、高效的产业链,在城乡一体化条件下发挥生态城市产业的带动机制,加快生态产业的发展。

(6)生态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与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是否有效的依据,对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的优化具有引导作用。生态城市的经济运行有其特有的规律,应该构建不同于传统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应从生态城市自身经济运行特点着手,重点研究生态城市经济运行的特殊性、生态城市经济运行过程中各部门的协调方式和责任分工、进行生态城市发展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等问题。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目标,充分考虑节能、降耗、环保等内容构建适宜生态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

(7)重视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

城市和区域是密不可分的。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两者相互依存、互相促进。城市及区域间不断地在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生态城市的建设特别要强调城市间、区域间的分工协作、协调发展。

3生态城市建设的重心和方向

(1)产业是现代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城市发展的动力。

产业的发展状况不仅直接决定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而且对城市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根据我国目前的产业发展模式,必然造成大量的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社会问题。因此,改善产业发展模式,使产业发展“生态化”,是我国实现生态城市的必要条件和核心内容。或者说,只有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在发展循环经济的框架中继续优化产业结构,才能为生态城市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发展生态工业是生态建设的重点,而循环经济是生态工业的发展方向。因此,在产业方向上,要坚持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原则;在企业生产过程中,推行清洁生产和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单位经济产出的废物排放量,实现达标排放。应把生态环境优化作为衡量工业发展质量的基本标准,并把产品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损害程度降至最低。同时,多层次利用“废弃物”,把经济生活中传统的侧重污染的末端治理转变为生产全过程控制的污染防止,即实现清洁生产。在管理上,将不同部门和地区之间的资源开发、加工、流通、消费和废弃物再生过程进行系统组合,优化系统结构和资源利用的生态效率。

把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作为推进我国环保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力图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环保战略的总思路。

(2)生态建筑是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

生态建筑体现了以人和自然为本的生态观,是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协调的结点。它是由自然基础设施、生态代谢设施、人工设施(和人类生态服务体系,通过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经济过程和人文过程及其相互关系耦合而成的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人居生态系统。生态建筑是解决城市发展中所面临的污染和健康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关键因素。

(3)发展生态服务业是生态建设的保障。

所谓“生态服务业”也可称为“生态第三产业”,也就是指第三产业的生态化。生态城市必须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因为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形成完备的功能组合。如商业、交通通讯等流通部门保证了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正常运转,是城市经济生态系统运行的动力,同时也对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构成重要影响。交通的密集和拥堵会加剧城市环境污染(主要是大气污染),饮食服务业造成的油烟及消费过程中严重浪费现象等也会造成城市环境污染。在重视实体生态产业发展同时,要重视城市生态服务管理和生态文化建设,通过加强环境公益建设为生态城市建设奠定服务基础,通过新型社区和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人的素质、技能和生态意识。

(4)绿色消费是生态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环节。

消费是实现生态循环的重要环节,它和社会生产之间存在促进和制约关系。因此,在生态城市建设中,要实现消费方式的转变:一是要引导消费者向无污染、无公害、有助于身体健康的“绿色消费”方向发展;二是在消费的同时就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对垃圾进行有效的处置,提倡“绿色生活”;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提倡“绿色家园”;四是提倡适度消费,实现可持续消费。

4选择生态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

经济发展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始终是人类社会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二者的关系从“经济优先发

展、先污染后治理”发展到“清洁生产,污染零排放”,又发展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城市发展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城市”。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这种背景下,结合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要求,各大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将经历一次大的调整。而基于生态优先原则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缓解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出路;是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是顺应知识经济潮流,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4.1国内外不同经济发展模式比较

西方的工业化是20世纪主导生产模式,以不可再生的石油作为能源。“石油经济”倾向于集中趋势、规模化生产,生态压力超过生态承载力,带来环境负效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采取了自主创新为主,日本采取了模仿创新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了不同的经济发展结果。东亚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形式多样各具独色的经济发展模式。但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类型:(1)新加坡、南韩、我国台湾、我国香港新兴工业化经济体(anieS~4)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2)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东盟三国(aSean-3)外扩内联综合型经济发展模式;(3)菲律宾拉美型二元断裂性经济发展模式;(4)处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中国、越南社会主义过渡型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煤炭经济”,与人民群众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之间的矛盾很大。因此,在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生态保护中应采取有力的对策与措施:倡导节能型经济,加速再生能源对石油的替代。循环再生产模式与节耗经济应成为追求目标,把前向关联产业废物作为后向原料资源,使有害物质的排放减少到最低程度。目前,我国大中城市需要实现从粗放型发展模式向集约型发展模式的转变。

4.2循环经济模式

生态城市的经济是一种循环经济,它是仿照生态体系中的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的机制,将现行的“资源一产品一废物排放”开环式经济流程转化为“资源一产品一再资源化”的闭环式经济流程,实现资源的减量化、废物的资源化,使园区经济和环境同时优化。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的必然选择。这首先需要在城镇体系规划上、在产业布局上,把相互之间有较强“食物

链”关系的各产业主体放在一个园区内,并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产业生态园区。这既可大大节省建设投资,又可以有效地利用废物,创造一个优美的生态环境。

4.3面向生态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主题,其实质是以人为中心,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面向生态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要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础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生态型工业园区。具体设计需要遵循四化原则,即工业园区化、园区循环化、产业知识化、企业清洁化。

参考文献

[1]赵清,张珞平,陈宗团,等生态城市理论研究述评[J].生态经济,2007,(5):155-1591.

[2]王莉基于循环经济理念下的陕西生态城市建设[J].商业研究,2007,(2):21-231.

[3]黄肇义杨东援1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2001,25,(1):59-661.

[4]宋永昌城市生态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王如松生态安全生态经济生态城市[J].学术月刊,2007,(7):5-111.

[6]王发曾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时代意义、科学理念和准则[J].地理科学进展,2006,25,(2):17-251.

[7]国家发改委1“十一五”能源发展规划[R]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2007,(4).

[8]李赶顺,张玉柯,等.循环经济与和谐生态城市[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9]鞠美庭,王勇,孟伟庆,等.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7):8.

城市建设经济学篇4

一、学会一直坚持以马列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展开了各项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学会的成立就是在小平同志提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纲领的形式下组织起来的。在学会成立大会上,王任重给大会的长篇贺信就明确指出: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建立以后,要注意研究城市体制改革问题,要结合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出符合实际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提出改革的方案和建议。同时还指出,在科学研究中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有不同意见可以辩论,不能强求一致,才能活跃学术空气,促进学术繁荣。在以后学会召开的全国大型和中小型专业研讨会上,都是贯彻了这种指导思想,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发展,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研究成果。据不完全统计,20年来,学会及所属的三个专业委员会,先后召开全国综合性或专业性的研讨会达60多次,各次研讨会收集学者提供论文共计六百多篇,出版了《23位市长谈城市改革和发展》、《中国城市经济50年》、《中国城市管理新论》《城市经济理论前沿课题研究》、《中国大城市》、《地区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战略》等二十多本具有一定水平的专著。为迎接这次大会,学会秘书处及中国城市经济杂志社编辑出版了三本专著,收集了各城市市长、学者、企业家的研究成果,内容丰富,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借鉴意义。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会刊《中国城市经济》杂志,从1999年创刊到现在,共发行了84期,党和国家领导人、著名学者和企业家先后在刊物上发表了文章,这些都体现了学会成了以来的辉煌成果。

二、学会的学术研讨活动都是围绕城市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的重大战略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展开的。学会于1986年5月召开第一届大会,重点研讨如何推进城市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发展。1989年3月举办的“太平洋区域城市研讨会”,邀请了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19个国家和地区50多名专家参会,与我国对外开放城市领导和专家学者150多人,就城市经济发展理论和战略进行研讨,从中吸取外国有益的经济理论和经验,作为我国城市的改革开放的借鉴。1992年5月学会召开第二届大会,是为全面深入领会、切实贯彻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召开的,200多位省市领导和专家学者就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和经验交流。学会1999年12月召开的第三届大会,就是以贯彻党的十五大会议精神、迎接21世纪新形势为主题召开的。道涵会长发表了《重视城市市场问题研究》的开幕词,学会第一副会长、中共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王茂林作了主题讲话,总结了新中国50年城市发展的巨大成就和基本经验,提出21世纪全面推进中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新战略。为落实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2000年4月学会于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西部大开发与中心城市作用研讨会”,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会后还向国务院写了报告,得到了重视。为推动城市问题的研究,道涵会长亲自听取学会创办《城市发展世纪论坛》的汇报。首届论坛主题是“21世纪城市发展新形势”,论坛于2000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400多人参加了会议,引起全国城市的关注。第二届《城市发展世纪论坛》于2001年11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到会300多人。论坛是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现代科技迅猛发展,全球性竞争更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城市必须把发展教育和科技作为兴国兴市的战略任务为主题展开讨论的。为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学会在太原召开第四届大会,主题是“中国城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使命和任务”。道涵会长在书面致词中重点阐述城市要把发展农业、发展农村、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作为自己的任务。周道炯会长作了《新时期中国城市经济研究新课题和新任务》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大研究课题与任务,提出学会的学术研究如何做到与时俱进、理论创新。为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这一新时期重要指导思想,2004年4月《中国城市经济》杂志开展了领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征文活动。2004年10月在晋城市召开“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小城镇建设”研讨会。2006年7月,学会与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联合举行论坛,主题是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就城市可持续发展进行研讨。这次学会在上海举行的大会,主题仍然是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实现中国城市持续、协调、科学发展。总之,学会的重大学术活动,都是围绕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任务,进行了理论研讨和实践指导,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和积极的效果。

三、学会对中国城市经济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为解决城市经济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提供了总结与交流经验的平台。学会历年举办的各种专题研讨会,其内容从总体上说,是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所遇到的问题,也都是市长、学者和企业家十分关注的问题。它们突出的表现在对城市体制的大变革、城市经济的大发展、城市政府职能的大转变、城市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的大提高等二十多项专题进行反复研讨。例如,城市发展战略、城市发展规划、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城市市场建设、城市土地管理、城市住房制度改革、城市财政、城市物价、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综合开发、经营城市、民营经济、城市空间结构、城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城市环境保护、城市总部经济、城市旅游经济、奥运城市经济、沿海与内陆城市、中西部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中国城市化问题等等。这些重要现实专题问题的研讨,丰富了社会主义城市经济理论新内容,探索了城市经济发展新思路,提高了解决城市经济建设新问题的能力。

四、学会学术活动一贯要求高质量,为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前瞻性、高起点、科学性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为中国城市现代化建设作贡献。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建设需要在新实践中不为进行理论创新,以实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目标。无论是在党中央工作的领导同志,还是城市工作的领导者,城市经济学界的专家,都认为需要组织一个专门研究城市经济的全国性学术团体,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就应运而生了。学会首先是由原党中央领导成员王任重、学识渊博的原上海市长汪道涵、经济学家刘国光和十几位城市领导人与经济学家共同发起并组织起来。学会成立后,一直受到党中央和国家领导人的参与和关注。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任重担任学会首届顾问,在大会上发表长篇书面讲话,阐述学会成立的重要意义、任务和建立好的学风。时任上海市市长的同志被推选为学会顾问。时任上海市委副书记曾庆红参加了第一届大会。第二届大会在太原市召开,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朱基到会作了《关于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的重要讲话。大会推选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费孝通任名誉会长。第三届大会在南京举行,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李铁映向大会发表长篇书面讲话,阐述新世纪城市面临的挑战;城市研究大有作为和发挥学会作用把城市研究推向21世纪。年近九十的费老亲赴南京参加大会,十分亲切地回顾他一生工作和从事研究的历程,最后由衷地讲到:以前经济发展在农村,现在转到城市发展上来,要以城市为中心。费老讲话感人至深。大会最后推选李铁映任名誉会长,费孝通任荣誉顾问。2000年4月召开的“西部大开发与中心城市作用”研讨会,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杨汝岱在会上作了专题讲话。2000年8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首届“城市发展世纪论坛”,邀请函送总理,温总理亲自批复:“届时中央有会,我确实不能出席研讨会开幕式,请转告学会,并表歉意。我预祝研讨会圆满成功,不另发贺信。”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蒋正华出席会议并作了专题演讲。第二届“城市发展世纪论坛”于2001年11月召开,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铁木尔・达瓦买提、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孚凌、赵南起到会并发表讲话。第四届大会在太原市举行,李铁映副委员长亲临大会发表讲话,再次被推选为名誉会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顾秀莲担任过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省长,被大会推选为学会荣誉顾问。党和国家领导人兼职学会职务,亲自参与学会学术活动,说明学会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意义。学会的成立,凝聚了一批热衷于城市经济理论研究、以科学理论指导实践的中央部委和省市领导干部;凝聚了一批热衷于发展社会主义城市经济学的专家、学者、教授和理论工作者;凝聚了一批热衷于把城市经济理念指导经营活动的企业家。这三者凝聚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优势群体,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参与指导下,经历了二十年的耕耘开拓,励炼出丰硕累累的科研成果。

在学会成立20周年之际,我们对一贯积极参与学会活动,热心支持学会工作,对城市经济理论研究做出贡献的历任会长、副会长、顾问;各位省长、市长;各位经济学家、专家、学者;各位热心支持学会工作的企业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城市建设经济学篇5

关键词:生态城市意义措施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生态文明建设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升华。建设生态城市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实践,是党的十七大精神的要求,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内涵

生态城市建设是运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经济学原理,通过综合协调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促进改善环境质量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良性循环、协调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生态城市建设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发展,它不仅是一个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更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

建设生态城市,就是立足于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生态经济理念指导和规范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在更高层次上进行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创新发展机制,寻找发展动力,拓展发展空间,培育发展环境。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谋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以最小的经济社会成本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区域内环境保护、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原理是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经济学理论,基本出发点是保护环境和改善生态,核心是生态经济发展,目标是实现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全面、健康、持续发展。

二、生态城市建设的重大意义

从生态学的意义上讲,城市是以人为主体,由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三个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城市建设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效益观、消费观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强调经济、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和整体生态化。生态城市建设是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和建设现代化城市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于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建设生态城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生态城市是在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等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更高一级的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模式。生态城市建设不仅需要营造健康怡人的自然环境,还要具有生态高效的经济环境;不仅要有和谐高效的社会环境,更需要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因此,建设生态城市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有利于促进环境质量与现代化进程协调发展,引导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进方向。

2、建设生态城市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载体。生态城市建设不仅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更注重人类生活的提高、注重生态文明的培育。因此,建设生态城市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新载体,能够推动生产力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增强生态保护意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改善人居环境,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3、建设生态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城市建设不仅注重经济效益,更加注重人类福利、注重复合生态整体效益。建设生态城市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缓解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弥补自然资源的结构性缺陷,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城市建设的具体措施

建设生态城市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在生态城市建设进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两个关系,把握好四个方面。

1、在生态城市建设进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两个关系。(1)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统一、互促双赢,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应有之义。如果一味地追求经济发展指标,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资源和环境将难以支撑,环境安全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就无法实现。保护生态环境也不能脱离经济发展去谈,必须靠发展解决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问题。因此,既要努力克服重发展轻环保的问题,也要坚决防止一谈到环保就放慢发展、甚至不要发展的倾向,真正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并进。

(2)正确处理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关系。循环经济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经济,可以使资源能源得以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传统经济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造成资源能源的巨大浪费,也致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循环经济根据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三个原则,使得整个经济过程最大限度地减少末端处理,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少产生废弃物。建设生态城市,一条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2、在生态城市建设进程中,要注意把握好四个方面。(1)培育生态文化是源动力。要培育和弘扬生态文化,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生态知识普及教育,包括科学的资源观、消费观和发展观,努力提高全社会可持续发展意识。要充分发挥舆论宣传和政府引导的作用,搭建各类宣传和创建载体,大力倡导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提倡节约和循环利用,把循环理念和生态意识渗透到千家万户,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努力在全社会形成提倡节约、循环利用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

(2)发展生态经济是核心。建设生态城市,关键是走节约型、循环型的经济发展道路,也就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发展生态经济是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对策,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有效途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注重用循环经济理念抓好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先进生产力、淘汰落后生产力。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和现代服务业,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循环经济的自主发展,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路子。

城市建设经济学篇6

关键词:园林建设;生态经济;发展策略

近年来,我国城市园林建设事业快速发展,在城市生态建设中作用逐渐增强。城市园林建设已从封闭式建设逐步延伸到城市建设的方面发展,在现代城市理念和建造技术的支撑下,进入了新的阶段,促进了我国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随着我国与国际接轨,为了适应国际园林事业发展的趋势,我国对城市园林建设进行重要调整,使城市园林在我国城市生态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一、园林建设在城市生态经济中的地位

1.生态经济。生态经济主要指的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当中通过人类的经济活动展开的生态活动,通过对人类活动进行协调,促进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具体指的是,人类为保护自然环境而进行的经济活动,都可以被归结为生态经济。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破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并且对生态友爱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园林建设的生态经济功能。首先,园林建设的生态功能。在现代城市建设当中,城市污染问题引起了各方面关注,成为评价一个城市的重要标准。在城市发展的过程当中加强城市园林建设,能够有效减少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改善大气环境。在城市建设的过程当中,建立园林可以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足够的氧气,从而能够对城市的气温、适度进行有效调整,建设一个宜居的城市环境。其次,在现代城市发展当中,园林建设除了能够净化环境之外,还能够起到美化城市的效果。通过园林建设的合理设计,在不同的季节能够体现城市园林的不同风景和特点,能够使园林更加有特色。在进行园林设计的过程中,通过采用现代设计技术和设计元素,合理地进行园林风景搭配,这样在人们进入园林之时,就有一种真正回归到自然的放松心情,使城市建设与自然景观能够有效地融为一体,提升城市形象,促进经济发展。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建设园林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居民的素质。因此,加强园林建设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的投资环境。最后,促进城市旅游经济发展。旅游产业以其生态、环保受到很多经济学家的推崇,而被看作是无烟工业和朝阳工业加以支持。在进行城市建设当中,政府采取措施扶持园林建设,能够发挥园林在推动旅游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近年来,在我国城市发展中,国家以“挖沟理论”为基础扩大内需。这使我国园林建设从城建部门当中独立出来,并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行业。国家相关部门统计数据,现实在“五一”和“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国旅游人数持续增长,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且园林在“假日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

二、生态园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对现代园林建设的认识不充分。随着现代园林建设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发展,在进行园林建设的过程中并不是传统的简单进行草木种植等绿化工作,而是在园林建设当中,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基础上进行园林生态建设。在园林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与城市的发展特点和人文环境进行园林建设综合考量,同时,园林建设还需要与城市的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进行有机融合。在城市园林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积极改善在城市化建设当中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另一方面,城市园林建设要积极融入到城市生态经济建设当中,为城市生态经济发展积极贡献力量。但是,当前在城市园林建设当中,建设思想比较落后,城市园林建设不仅没有与城市生态经济发展挂钩,在城市园林建设中主要是进行绿化工作和造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城市环境,但是城市园林在城市生态竞技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2.城市园林建设难以带动生态经济发展。在城市园林建设当中,一方面,需要对当前的城市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治理,对导致城市污染问题出现的污染源进行科学控制,防止环境污染问题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在城市建设当中,还需要对城市空气问题进行进一步净化工作,这样在进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城市绿化工作,通过提高城市内部的植被覆盖率,有效提高城市的绿化水平和绿化效率。当前,在我国进行城市化建设当中,由于城市规模扩张太快,城市绿化工作和园林建设严重滞后,导致了在城市建设当中面临着严重的污染问题,导致了城市建设中水体污染、固体污染和大气污染严重。由于在进行城市化建设当中,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城市发展对环境保护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在城市建设当中园林建设和生态发展面临着比较严峻的挑战。城市在环境恢复工作中,园林建设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十分重要的措施。但是,从整体上看,园林建设的功能也被局限在环境保护方面,政府部门并没有积极挖掘园林建设在带动城市生态经济发展中发挥的积极作用。3.管理员工素质有限,经济作用难以发挥。在城市园林建设当中,园林行业的从事工作人员一般都会被压缩到一个很低的数量。甚至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在国内高校并没有开设园林专业,这样导致了我国高素质园林管理工作者严重匮乏。此外,在国内园林建设当中,很多城市面临着长期工作在一线具有丰富的园林工作经验的老工人退休,但是新的工人还没有完全掌握操作技术和园林建设方法,这样在园林建设当中出现了技术断层,市园林建设无法和城市生态经济建设进行有效融合。当前,在国内进行园林建设当中往往是一个空有理论知识没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带着一群民工建设具有高艺术要求的园林建设和维护工作,其实际效果不佳。由于我国高校开设园林建设的时间比较晚,为了适应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我国园林课程设置都是以我国传统的园林建设理念为基础的,并且借鉴国外原理建设的经验。在我国城市园林建设当中,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地理文化特点,因此园林建设必须与当地文化和环境相互契合。但是,由于采取不合理人才培养模式,在园林建设之初就与市场需求脱节,导致园林建设的经济效益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三、加强城市园林建设,促进城市生态经济发展的策略分析

1.将市场经济原则应用到城市园林建设当中。在我国城市进行园林建设当中,在园林建设内部会建设小部分的工人欣赏的娱乐设施。现代园林在建设当中是以整个城市作为背景的大园林,并且园林建设由传统的封闭状态走向开放,园林服务对象由传统的向少数人提供服务转变为向社会大众开放,并且园林在设计时也实现了审美标准的大众化,园林建设从传统的单独注重欣赏娱乐向着注重环境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等综合效益进行转变。园林建设工作也从传统注重局部的独立空间逐步转变为整体城市风格相协调的大空间。为了适应园林建设的这种转变,在进行城市园林建设当中要认真计算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在园林建设当中将市场经济原则引入,通过城市园林的市场化经营,将城市园林行业转变为一个能够推动城市生态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在城市园林假设当中,要使园林行业在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对园林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在业务上进行再造,使之能够符合市场经济环境,推动和实现原林业的可持续发展。2.培养高素质园林管理工作人员。目前,在我国园林行业发展中,主要的技术人员来自于国内高校培训。但是,从整体上看,国内高校进行园林培训时,主要集中于园林技术方面,对园林管理、建筑、信息以及经济等方面缺乏系统的教育工作。此外,在进行园林建设时势必面临着一定的风险,涉及到园林建设的战略规划和风险评估、园林信息的搜集与处理,以及园林建设当中相关数学模式的建立等一系列问题,这样单纯地通过高校教育很难使学生具备以上综合素质。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园林建设在推动城市生态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必须对我国园林行业的人才培养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积极改革,适应我国园林事业发展需求。在我国园林行业的长期发展中,由于与市场严重脱轨,导致了园林行业管理工作人员难以摆脱专业思维惯性的影响。为了适应现代园林业发展的要求,推动园林业的快速发展,必须加强对园林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招聘园林管理的专业人才。3.实现园林建设和生态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在我国城市园林建设当中,为了有效保证城市的园林建设,加大力度发展城市生态经济,必须认真做好相关的规划设计工作,并将其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城市园林建设的当中,要努力实现城市和乡镇建设的一体化,并将区域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进行有效融合。在进行园林建设时,也需要将园林建设的生态效益更好地发挥出来,同时,在城市建设中也能够将园林的生态效益更好地发挥出来,提高城市绿地的定额指标,在最大的程度上对城市的生态系统进行改善,不断提高城市的适居度,实现城市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进行城市园林建设当中,相关单位要确保城市园林建设资金能够落实,并要建立起健全的城市园林建设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园林建设资金能够落到实处。在现阶段,城市进行园林建设时,要实现与生态经济的发展相契合,做到和谐统一、双向发展。

四、结语

加强城市园林建设工作,一方面能够给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带来更多的有力的价值,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在园林建设当中需要与城市生态经济发展进行结合,发挥园林建设在推进城市生态经济发展当中的积极作用。在城市园林建设当中,首先要发挥园林建设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的作用,其次发挥园林建设对城市生态经济的推动作用,最后要通过城市园林建设塑造城市形象,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城市活力,促进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滕明君,周志翔,岳辉,杨玉萍.低碳园林的生态学途径[J].中国园林,2012,(4).

[2]王恩,章银柯,马捷婷,包志毅.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的低碳高效城市园林绿化建设[J].山东林业科技,2010,(3).

城市建设经济学篇7

关键词:石油城市规划建设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石油城市规划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1、过于分散的城市布局形态造成了聚集效益较差。

由于原有的计划经济对石油城市的影响,致使原来一味强调城市产业结构,使得城市的发展显得分散,都是随着石油的开采就近建设,没有合理的布局。城市布局分散,不仅使得增加服务设施的成本增加,也使得土地出现浪费,分散的布局也不利于石油城市的统一管理。

2、城市仍未形成具有强大吸引力和辐射力的地域中心。

石油城市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单一,对石油资源的过度依赖是石油城市经济增长最重要的特征。石油城的经济结构,主要集中在石油行业发展的早期阶段,一般都占到一半多,甚至有的石油城有九成的经济都是这种结构。过度依赖石油发展的产业结构,使得石油城市建设的封闭性、高度指令性、内向性仍很突出。

3、城市基础设施需要进一步更新、完善和系统化。

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石油城市建设都不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只是把它错误的当成辅助配套工程,也正是这种认识上的偏差,使得城市基础设施相对薄弱,需要更新、改进、完善和系统化。

4、城市风貌缺乏特色,急需更新和改造。

石油城由于长期都是做到早生产为主,对生活追求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都不重视,就使得石油城里的建筑标准低、投资少、看起来都一样没有鲜明的特点,城市道路缺乏绿化,建筑的整体风格表现不佳,颜色的整体搭配协调也不合理,整个城市缺乏特点以及文化品味和艺术风格。

二、石油城市规划建设的对策思考

1、正确认识和处理城市规划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首先,必须用市场经济观点指导城市规划建设。城市规划和建设,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和城市功能的规划和建设,必须在当地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建设。城市中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与城市的标准化建设息息相关。在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石油城是纯粹的行政和生产场地,政府围绕城市布局进行生产组织,实现拓展城市应承担的行政命令就可以保证生产运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政府的行政行为以及经济运行方式发生了变化,石油城城市功能的要求必须加强和重塑。城市是市场经济的重要载体,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活动,取决于市场。城市的发展,可以使各种类型的市场空间完成建设,并促进他们的发展,通过各种服务功能的改善,为市场的有效运作创造了条件。

其次,城市规划和建设,必须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针对服务发展经济。规划和建设的目标就是让石油城市的市场服务满足经济的发展,只有当地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经济获得发展,城市的建设才有意义。城市规划和建设必须立足于一个更广阔的经济发展的空间,最关键的是要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优先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约束,对能源、通信、供水和排水、电力、旅游服务及其他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给予优先考虑。

2、正确处理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景观风貌特色的关系

首先是城市规划和美化。建设花园城市已成为现代城市规划、城市发展的方向。石油城市绿化水平不高,森林覆盖率低,人均绿地面积水平低。这就需要制定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对空间领域进行调整,以一个点的整体环境,形成多层次、宽领域的城市绿地系统和空间系统,实现城市林带和郊区森林相结合,城乡绿化一体化的目标。

其次是城市规划中的道路交通问题。石油城市布局是因为点较多、路线长、范围广泛,造成城市很多交通不便,不利于城市管理,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滞后的问题,在城市规划中应着力解决城市中和乡村的交通问题。

第三是城市建筑风格的规划。要利用城市规划的特点,突出城市建筑的艺术,需要注意的是通过艺术创作从不同的层次,对空间和物质元素进行塑造,提升城市建筑的风格和特点。

第四是塑造城市规划的文化品位。城市的重要文化设施代表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城市的固有特性还包含文化背景,以及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对城市形象的创作、创建,必须突出文明城市以及文化设施的多样性,要以标志性的形式,创造出美丽的城市人文景观。

3、搞好城镇体系规划,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城镇体系是一个有序的区域城市体系的网络结构,涉及到的地理区域作为一个整体,可以对城市、城镇和村庄进行全面系统地规划,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布局,建立共同贸易市场,改善基础设施和环境,设立一个完整的组织结构和分工,形成混合的城市和农村地区同时开发的新格局。

首先要完善城市功能,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石油城市具备中心城市系统的内部性能,以吸引外部的辐射和带动农村的发展,促进农村城镇化为最终的目标。石油城市规划建设后应该成为周边乡村的生产中心、交通中心、外贸中心、金融中心和科技信息中心。这五大功能就像五个巨大的力量,促使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进行频繁流动,活跃农村经济活力。

第二,必须把握好小城镇规划。按照合并后的村庄建设中心村,发展小城市和小城镇的方针,根据城市的长远需求,采用经济转型的办法,重新系统性的进行战略调整。要科​​学确定城市、农村的城镇和村庄中心的合理布局。在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发展战略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上加快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的城镇体系。

最后,要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小城镇的功能,提升经济发展速度。要想方设法加快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一个功能齐全、设施齐全、道路交通和信息网络通畅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加快小城镇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中,要利用小城镇社区的区位优势加强经济实力建设,进行开放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最终完成从城市到小城镇的共同发展。

三、结语

石油城市发展目标是建设高科技现代化城市。要做到城市发展的全面化、集约化、动态和标准化,。这就要求石油城正确认识和处理城市规划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城市规划建设和城市景观功能特性的关系;还要做好良好的城镇体系规划,促进城乡一体化和农村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

参考文献:

[1]郑恩才.石油城市规划建设的理论分析及对策思考[J]工业技术经济,2003,(05)

城市建设经济学篇8

关键词:文化城市群中原经济区跨越式发展研究分析

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建设以及转型发展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影响整个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众多学者对中西部地区城市经济发展研究后认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关键,比如:虽然城市劳动力数量较多,但是劳动力综合素质不高,城市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但是以文化为基础的服务能力以及产出却严重不足,大多数学者研究后认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以中西部文化城市群建设为主,通过社会文化资源、物质文化资源以及审美文化资源等中原资源文化,突出城市建设中的个性特点,创建城市发展特有的文化品牌,进而实现城市经济与城市的跨越式发展。本文主要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就文化城市群与中原经济区的跨越式发展分析如下:

一、跨越式发展概述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许多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及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采用的战略模式主要是跨越式发展,虽然经过较长时间的模仿学习以及自我探索,但是往往事与愿违,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发达地区同样也在进行经济建设,因而从一定程度上而言,跨越式发展似乎是不现实的,大多数城市在经历数次的经济跨越式发展尝试后,会将早期“按部就班”或者是“循序渐进”的发展模式采用跨越式发展代替,所以跨越式发展需要纵观全局,并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建立对应的发展战略、战略框架、发展策略、重要技术手段方法等。

通过对大多数国家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研究表明,经济跨越式发展是存在可能的,但却不是必然的,这其中与城市地区的自身特点存在较大关系,也就是说在城市经济跨越式发展过程中,需要研究并分析影响不同城市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因素以及存在的问题,这样能够保证从实际出发,在满足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寻找出适合自身发展的跨越式发展路线,这种跨越式发展在理论上可行性较大,而在实际操作中则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二、中原经济区跨越式发展时代背景以及战略要点

跨越式发展在中原地区经济突破发展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原地区想要实现经济的突飞猛进,就需要实现“质的变革”,如果不能实现质的改变,则中原地区只能按部就班的发展经济,而在跨越式发展过程中,需要结合国内外城市地区的发展现状,寻找出适合自身的发展战略,从而依次作为依据,实现中原地区的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在明确现状的基础上,中原经济区跨越式发展过程中的战略要点主要有:

(一)以文化建设发展为核心

现阶段,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城市发展的现状,比如:人口急剧增长、能源危机、环境污染严重等,也就是说在后期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资源、环境以及社会承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以文化发展促进社会的转型发展,这是因为文化建设既能产生巨大的经济利益,同时还能促进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心理生态建设以及社会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主席以高瞻远瞩的思想提出了“文化强国”的大战略,这一战略的提出会将我国从经济大国逐渐向“文化强国”发展,提高经济发展中文化建设的地位。

中原经济区在长久发展过程中可作为众多地区的缩影,中原地区人口众多,大部分人口属于农业人口,自然资源存在危机,但同时中原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这些都是文化建设中强有力的保障。在原有文化建设基础上,突出中原地区城市建设中的特色和优势,以文化建设为核心推动中原地区的经济跨越式发展。

(二)以文化城市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理念以及主导模式

中原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大难题就是城镇化建设,这是因为诸如河南等中原地区属于典型的农业地区,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城市公共服务能力严重不足、城市服务设施落后,与此同时,许多农业人口在城市生活中感觉有巨大的生存压力,虽然处于城市中,但是却不能感觉到真正的幸福,这种典型的“城市文化病”在全国范围内也较为常见,而这一切的根源都是因为在改革开放后提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有的工作均是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主题,这样就造成了在城市发展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对自然资源的无限制使用,此外也忽视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建设,过去经济建设基础下的发展模式使得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成为时展的必然,而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文化城市建设会成为城镇化建设发展理念以及发展模式的首选,也就是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将各种文化资源作为原始的生产资料,实现文化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文化魅力,实现城市生活中人的生活质量以及精神追求,这种文化城市建设能够实现经济建设的转型发展,同时还能够增加人们的幸福指数,缓解城市生活压力,减少各类“城市文化病”,文化城市发展具有独特的优势,可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实现城市发展过程中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有效协调,这种发展模式可逐渐转变传统发展模式,也能为中原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发挥示范作用。

(三)中原经济区跨越式发展过程中将文化城市作为顶层设计以及核心构架

城市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形成城市群,这与现代通信技术以及交通有着重要关系,通过多样性的交通体系以及合理的层级分工,打破了传统城市经济建设中在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空间等方面联系上的不足。在城市群中通过确定不同城市的分工以及层级体系,可有效地克服传统粗放型城市发展模式中存在的各种弊端,实现了城市发展目标的统一,也能将对经济建设的高度重视逐渐转变为对文化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以及提高人口生活质量等,实现城市发展过程中文化背景下的以人为本。在这种情r下,中原经济区在跨越式发展过程中需要将文化城市作为顶层设计,同时将文化城市作为中原经济区跨越式发展的核心构架,这种发展模式既是对单体式城市发展的突破,同时也是对经济发展模式的突破,进而实现从质上的跨越式发展。

三、以文化城市群为基础推动中原经济区的跨越式发展

中原经济区是国家新的时代背景下改革的重要标志,中原经济区包含地区较多,主要有河南全省17个地级市、11个省直辖县市及山东、河北、安徽、山西12个地级市,3个区、县等。尤其是在河南地区,通过中原经济区的开展,实现了郑州市、开封市以及洛阳市之间的有效联系,并逐步实现区域一体化,同时集聚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以及历史文化等,这些都能为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参照国内外城市发展历程,中原经济区想要求得经济跨越式发展,要求城市需要达到一定的城市化水平,并且具有相对完善的现代化城市服务设施,而这个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时有较多的不稳定因素会对其产生影响;城市群在发展过程中人口、交通以及经济均是重要的指标,这些会进一步加剧城市中人口生存压力,增加“城市文化病”。文化城市群能够消除其中存在的部分问题,但是需要注意文化群城市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而且中原经济区跨越式发展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以文化城市群为基础推动中原经济区的跨越式发展。

河南省作为农业大国,农业人口众多,在文化城市群建设过程中首先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培养出拥有文化气息以及符合城市发展的新时代的河南人,这样能够保证在文化城市群建设中,最终文化城市群的质量;其次就是需要不断地总结整个全球中文化城市发展的特点以及趋势,在现有政策导引下,及时的抓住机遇,把握机遇,逐步转变早期农业生产化、长期边缘化以及发展落后的心态。客观地认识到文化城市群建设的意义;最后就是做好策略上的调整和规划,基于文化城市群建设需要对原有的历史文化复兴,实现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同时逐步的对发展方式进行转型,在文化城市群建设重视创新发展。

四、结束语

文化城市群对于中原经济区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文化为目标的构架,才能突破传统发展模式中的不足,实现中原经济区的跨越式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地提升文化城市魅力,实现“文化强国”。

参考文献:

[1]刘士林.以中原文化城市群推进中原经济区发展[J].中国建设信息,2013(17)

[2]魏火艳.新区域主义视角下的中原经济区体育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价格月刊,2014(03)

[3]王娜.传承传统文化精神共识的学校文化建设*--基于齐鲁文化和江南文化融合的视角[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5(6)

城市建设经济学篇9

关键词:经济转型;城市建设管理经济;完善

中图分类号:F29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02

引言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的不断扩展,给我国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已经管理、经济等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城市规划伴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管理经济职能作为政府职能之一,现有的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建设管理经济职能急需迫切的转变,以此来解决职能不健全、缺乏有效协调能力和手段、权威性不强等问题,使规划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城市建设管理经济是政府为了合理配置城市资源,给社会创造良好的经济运行空间而采取的行动,在规划设计市场开放进程中,规划行政部门应始终以反映“公众”意志,维护“公众”利益,促进社会发展为宗旨,靠引入有效的市场机制或某种社会化机制来克服城市规划本身的失灵和缺陷。

一、我国的城市建设管理经济概述

(一)我国城市建设管理经济职能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和有效的政府离不开的,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就是有效的政府,维护国家的利益,公众的利益是城市规划的核心任务,以此来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积极调动原有的资源,拓宽经济的调节领域,促进平等竞争,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城市建设管理经济作为调控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能有效促进城市和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城市房地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设施协调有序,更为重要的是能加强建筑实体建设的控制,有效制止违法建设的产生和蔓延的作用。

(二)我国城市建设管理经济存在的问题

1.如今的城市建设管理经济已迎来了“第三个春天”,但与此同时也遇到了“相对滞后”的现象,从而需要积极主动的推动城市发展,得到全面有效的发挥。当前城市建设管理经济体制是从过去计划经济条件时代承继下来的,由于行政区域的分割而各自为政、未能完全适应经济体制的转型等,因而表现出较多的矛盾:规划利益的整体性与投资者的局部性之间的矛盾、规划利益的长远性与政府任期政绩的显化性之间的矛盾、规划利益的长远性与政府任期政绩的显化性之间的矛盾,经济管理中的粗放等。这些矛盾会导致一定的问题问题出现

2.对经济转型的适应性不强。市场主体地位确立后,相关的监管没有同步到位。城市在专心工作对其注资和剥离不良资产以及市场资金流动监督等,其机制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仅停留在表面。当前国内公司之间、业务之间现行体制没有理顺,没有完善货币供给、转移渠道的可控制监管,根据政府政策、市场调节的反映速度慢。经济发展快速时,不能及时调整其对民间投资的“惜贷”的贷款习惯,也客观给城市建设管理经济中的洗钱创造了温床。

3.经济转型后,各企业税收不够完善。经济体制市场化后,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纳税企业对所得税汇算清缴的理解偏差。纳税企业对自身所得税汇算清缴的理解情况,直接影响了所得税汇算的各种风险。纳税企业把所得税汇算清缴和将少税收金额之间挂钩,和企业争取最大化收益的营业目标相一致,这也是企业必须的生产经营思想。然而纳税企业若是不考虑怎样根据税收法律的尺度去合法遵循纳税义务,反而未被法律法规,绞尽脑汁,通过不记或少记利润、多计虚报成本等“对策”,以逃避缴税为目的而实施的所得税汇算清缴。这些方式及时在一定的时期中,能够让企业减少税额或者免税,降低企业的经济负担,然而从长远看,是无法真正的解决企业暗藏着违法行为,则法律风险也就一直笼罩着,当税务部门对企业进行稽查,企业的行为败露也在所难免了。这样一来,对城市建设管理经济也是一个很大的伤害。

二、完善城市建设管理经济的思路

唯有充分适应经济转型下的管理环境,分析城市建设经济管理的现存问题,对各个环节有效地分析、改进、控制和完善,以达到提高效率、节约资源并以此带来高效益的过程。其中包括有地区经济结构的合开利用、制度的完善、人员管理、经济政策的适应、监督机制等。

(一)与地区经济结构相结合

要解决城市建设管理经济中的矛盾,除了管理方面,还要战略性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实现从“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转变为“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优化城市建设管理经济结构,使环境压力减小,协调区域发展,缩小地区之间不平衡;在城市建设管理经济中大力推行生态化经济运行模式的,运用经济的机制刺激和鼓励建设者、管理者把城市整体性保护因素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考虑因素。具体来说,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一是把自然价值纳入城市建设管理经济的经济价值之中,综合“经济——生态”价值,将其作为统一体共同发展;二是市场管理中将企业对城市的价值重点衡量考虑,应遵循着资源投入产出最优的原则,利用各种管理方法和先进科学技术提高经济质量。

(二)进一步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我国城市建设管理经济的监理还处于初级阶段,建立更加完整的规章制度存在着必要性。尤其在具体的监理中,要进一步完善城市各种项目、工程的资产和资源、工程项目、债权债务等管理制度,对于工程资产、资源的承包和承包合同的签订,必须推行公开招标制与科学的决议制。要进一步完善工程议事会、代表会、理财组织等民主管理制度,明确工作程序,健全工作制度,确保这些组织真正发挥监督作用。同时建设企业要预先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的、高效的履行责任方案。有条件的话可以制作两个或多个方案,可以进行社会效益比较,优中选优。需要注意的是,方案中要质量关、成本开支、收支比例控制详细列入其中。在实际施工适多方分析各类成本支出,及时采用新设备、新方法、新材料等,以此减少成本、提高社会收益。

(三)建立健全城市经济风险评估机制

2007年下半年以来,起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开始肆虐,并最终演化成全球金融危机,其中很多人将矛头指向市场资金流动,指责其加速了次贷危机的恶化。对此次金融危机下的对市场资金流动的争议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其中原因,最后认为市场资金流动虽有不完善之处。城市作为经济运行的载体,有着大量的市场资金和各类企业。在市场经济转型背景下,如果对市场资金流动情况的评估和审核工作制度不完善,会使得城市经济处于风险状态。因此,城市建设管理经济中,要依据城市各经济体如各大企业的背景资料、业务、行业等相关信息做好风险等级和程度等级评估。对于城市经济信息应该从全方位考虑,规避使用市场资金的主观性。金融机构应定期对系统功能进行评估,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完善可疑交易监控系统,进一步优化城市经济秩序。

(四)提高经济政策信息、市场信息透明度

经济转型下,各企业提高现行财务报表与市场资金相关信息的披露和列报要求。让公众了解影响市场资金流动的相关信息,如投资趋向、货币发行量等,以及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披露,这样可以规避公众盲目参与市场经济,使大众理性参与、利用市场资金。实施绩效责任制。为了保证经济效率,这是经营的第一目标,同时过硬质量可以为单位赢得口碑、赢得市场,继而为单位的持续性发展打下良好的铺垫。而好的城市质量取决于人,人的工作效率取决于制度,因此,实施绩效责任制,用明确的标准与责任来促使参与人员在营改增中的适应性、能动性,并将绩效与他们的报酬、提升相挂钩,是发挥人员能动性、自觉性的必要保障。

结语

经济转型下,城市建设经济管理是国家建设发展的重要辅助。不能单纯为了建设自身区域建设而不顾整体发展,当然也不能为了片面的追求利益而违背经济转型的大形势。对城市建设经济管理进行完善,表现了城市建设的本质目标,并体现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城市建设、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当代建设与经济管理效益重要而客观的标准,唯有适应形势不断完善,才能保障有丰厚的效益,只有效益增长了,城市建设经济管理才有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志凯.经济市场化战略下的城市转型与经济空间拓展[J].城市发展研究,2009(10).

[2]杨成智.建筑单位实行企业化经营过程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1(04).

[3]张爱军,吕亚男.我国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理论借鉴及其定位[J].学术交流,2006(09).

[4]李贵明,魏涛.更新财务观念加强财务管理[J].国土资源成人教育,2001(S1).

城市建设经济学篇10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发展现状问题思考

在十报告中提出,推进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要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吸纳就业等功能,加快完善城乡一体化机制,实现城镇化建设的稳步进行。由此可见,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经途径,也是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矛盾解决的根本出路,对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城镇化建设发展的现状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迅猛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不断推进,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对于促进城市发展质量的提升起到了较大的帮助作用。但是,由于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差异明显,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有些地区对于推经城镇化建设的理念还不十分了解,不能够将城镇化与环境节约型社会、循环性经济发展、集约型产业结构等联系起来,由此导致其在城镇化进程中往往是以牺牲大量的能源及自然资源为代价,与国家所提倡的城镇化发展指导思想背离。还有一些城镇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只关注新城区的建设,而对于旧城区建设则关注较少,由此严重损害了当地城市特有的历史文脉继承,破坏了当地城区的文化发展。城镇化建设是大中小城市与城镇统一协调性发展,但就当前的城镇化建设情况来看,明显存在着重城市、轻城镇的情况,城市与城镇的发展明显脱节,而且缺乏科学规划,从而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二、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问题的思考

(一)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

我国加快构建城镇化的目的在于促进人民的全面发展,尤其是改善农村人民的生活质量,更好地满足其经济发展需要,并使更多的人们享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城镇化的推进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这不能够是以牺牲环境、能源、资源为代价的。当前有些地区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忽略了人的主体性,将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破坏殆尽,能源用光,自然资源破坏严重,恶劣的环境,居高不下的物价仍然无法满足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此,坚持以人为本是城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不断促进人的素质及能力提升,促使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素质相符合,不断加强农村人民的素质教育,培养其适应现代化发展的知识能力及生产能力,同时不断摒弃旧的生活、生产方式,形成现代化的生产及生活方式,以更好地满足现代化发展需要,促进农村的城镇化进程。

(二)加快制度创新,强化社会保障

近年来,我国的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对于进一步满足人民需要起到了显著的效果,但是,由于社会保障体系及户籍制度还较为落后,导致大量在城市常住的人口还并未纳入到城市户籍管理和社会保障体系中。在我国7亿多的城镇人口中,有1亿多人口属于农业户籍,他们虽然在城市常住,但却只能享受农村的待遇,甚至还出现了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他们只形成了半城镇化,这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明显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点,因此加快制度创新已经迫在眉睫。首先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政府应当消除由于户籍不同而导致的各种不公平差距,恢复原有的人口统计管理功能,最大限度的实现公民的自由迁徙和居住,放开对于农民的落户限制,根据职业来确定人们的户籍,同时逐步采用身份证制度来代替户籍制度,确保农村户籍的居民可以享受到与所在城市居民相同的待遇,以实现城乡的和谐发展。其次要为农民工建立相应的社会救助制度,农民工不同于城市的其他人群,他们的社会保障水平较低,对此,应当对于由固定工作、固定住所的农民工实行同等的市民待遇,努力解决新生代的农民工问题,以促进他们可以在城市真正落脚。同时,当农民工遭遇天灾人祸或者是合法权益受损时,政府应当给予其免费的法律援助和社会救济,以确保农民工的最低生活水平。最后要建立相应的农民工制约培训制度,以进城务工为职业培训重点,使他们可以掌握一技之长,从而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及劳动素质,从而更好地满足城市经济发展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生活水平。

(三)调整城镇结构,坚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就当前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情况来说,存在着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虽然我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达到了7亿多,并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城镇化规模已经居于全球第一位,但是我国固有的东西部差距导致城镇化发展差异显著。政府对于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一系列优惠政策,不断促进其经济进步,但对于中西部提供的优惠政策则相对较少,即使这样也仍旧导致中西部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房价飙升等情况,大中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快,而小城市及城镇的发展则越来越慢,与大中城市的差距越发明显,严重影响到了我国的总体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再加上一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盲目的模仿西方发达国家,从而导致其难以立足实际,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此,要想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提高,关键在于分析我国的实际存在的基本国情,构建属于我国的特色化城镇发展道路。政府应当充分发挥大中城市的辐射作用,将大中城市的经济发展优势惠及中小城市及城镇,吸纳更多的农村人口转移,同时政府还要加快中小城市及城镇的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其经济发展水平,并形成独有的发展特色,以对农村人口形成新引力,促进农村人口转移,以缓解大城市的收纳压力,从而确保我国各个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并不断的提高城镇化经济发展水平,为城镇人民提供更多的优秀服务。

三、结束语

城市化进程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发展经济的核心战略,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全国经济的平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要给予城镇化建设更多的关注,减少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提高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及就业能力,不断缩小城乡发展差异,以不断提高城镇化的发展质量,从而更好地满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实现城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胡勇.以城镇化为支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6).

[2]孙光堂.贫困山区统筹城乡发展“左权模式”之一——左权县“1城34村”特色城镇化路径探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3]石磊,石万曲.基于时间序列模型的重庆市城镇化进程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05).

[4]辜胜阻,易善策,李华.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01).

[5]张元林.让传统村庄逐步转变为现代农庄——实现中国城镇化的有效途径[J].建设科技.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