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的核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4:58

科学发展的核心篇1

“科学发展评价核心指标体系”的构建理论和逻辑框架

“科学发展评价核心指标体系”的构建应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的根本方向,“五个文明”和“五有社会”应是“科学发展评价核心指标体系”构建应涉及的全面领域和当前应关注的重要部分。

“科学发展评价核心指标体系”应围绕“以人为本”加以构建

要构建科学发展评价的核心指标体系,根本上是要反映科学发展观的精神、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而要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首先要理解为什么“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的论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因此,“科学发展评价核心指标体系”应该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加以构建。而要达到上述目标,必须明确“以人为本”的根本内涵。

“以人为本”,就是要在发展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和代表人民的利益,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坚持以人为本,要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通过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不断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以人为本”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指明了“科学发展评价核心指标体系”的构建方向和根本逻辑。然而,“以人为本”只是指出了指标体系构建的方向,我们需要进一步明确“科学发展评价核心指标体系”究竟应该如何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具体应该包括哪些内容。这里,我们可以借鉴“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引入“以人为本”所涵盖的具体内容。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hierarchyof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该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种,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生理需要),安全上的需求(安全需要),情感和归属的需求(社会或社交需要),尊重的需求(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求(自我实现需要)。

尽管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包括其需求归类有重叠的现象、需求满足没有清晰的标准和界限、片面强调个人内在价值实现等等;我们也不能完全赞同其理论背后的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学说基础,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在构建“科学发展核心评价指标体系”对其合理的部分加以借鉴。我们并不全部认同马斯洛理论中需求满足逐级递增的论断,但其关于需求的分类和具体的内容,无疑可以用来丰富“以人为本”的具体内容,从而为我们构造“科学发展核心评价指标体系”提供有益的参考。

“五个文明”、“五有社会”与“科学发展评价核心指标体系”

以上我们明确了“科学发展评价核心指标体系”的构建应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的根本方向,并借鉴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阐释“以人为本”的具体内容,然而“以人为本”究竟应该落实到哪些领域呢?即应该在哪些方面来实践“以人为本”的精神和具体内容呢?其中哪些又应该结合当前形势的需要,成为核心指标体系应关注的重要领域呢?为此,我们从“五个文明”和“五有社会”两个方面来论述“科学发展评价核心指标体系”构建应涉及的全面领域和当前应关注的重要部分。

“五个文明”是“科学发展评价核心指标体系”应涉及的全面领域

“五个文明”是我国在建设现代化进程中,认识不断丰富和实践日益深化的产物。党的十三大则明确提出要把“富强、民主、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此后党中央一再强调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正式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至此,“物质、政治、精神、社会和生态”五个文明协调发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完整而全面的文明体系。

其中:“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指人类物质生活的进步状况。它主要表现为物质生产方式和经济生活的进步。物质文明越高,表明人类离开野蛮状态愈远,依赖自然的程度愈小,控制自然的能力愈强。

“政治文明”是人们在政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益成果,表现为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进步。政治文明包括文明的政治理念、文明的政治制度、文明的行为和文明的政治目的。

“精神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智慧和道德的进步状态。

“社会文明”,广义社会文明是指人类社会的开化状态和进步程度,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所获得的积极成果的总和,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等方面的统一体。狭义社会文明是指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并列的,社会领域的进步程度和社会建设的积极成果。一般所谈到的社会文明指的是狭义概念。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改造生态环境的积极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

在“五个文明”中,生态文明是前提,物质文明是基础,政治文明是保障,精神文明是灵魂,社会文明是目的。强调“五个文明”共同发展、协调发展,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正确回应,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再一次升华。“科学发展评价核心指标体系”的构建就是要把“以人为本”的具体实践落实到上述“五个文明”的领域当中,“五个文明”应当成为“科学发展评价核心指标体系”所涉及的全面领域。

“五有社会”是“科学发展评价核心指标体系”应关注的重要内容

“五有社会”的建设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最为需要加强、与普通民众最为利益攸关、人民群众也最为关切的核心领域。

目前,我国正处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这一个时期,重点推进“五有社会”的建设应当成为“科学发展评价核心指标体系”所考察的重要内容。

“学有所教”是指要优先发展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是我国建立人力资源强国的根本,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学有所教就是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劳有所得”首先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就业权利。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解决就业困难。其次是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

“病有所医”是要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老有所养”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住有所居”是要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维护商品化住房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加快保障房建设,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住房权利。

上述“五有社会”的建设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最为需要加强、与普通民众最为利益攸关、人民群众也最为关切的核心领域,它应当成为“科学发展评价核心指标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科学发展评价核心指标体系”的具体构建

“科学发展评价核心指标体系”由五个需求层次在五个领域的15个方面的23个核心指标构成。

根据上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一般性方法,并结合相关理论的阐述,“科学发展评价核心指标体系”将以“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为根本方向和基本逻辑,以需求层次理论中的各类需求为具体内容,以“五个文明”为涉及的全面领域,以“五有社会”为关注的重要内容。具体而言,“科学发展评价核心指标体系”由五个需求层次(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在五个领域(物质、政治、精神、社会、生态)的15个方面的23个核心指标构成。

——物质领域的生理需求层面

包括4个具体指标,分别是“食物和衣物”、“睡眠”、“性”和“住有所居”。它对应的是人在物质领域的基本需求,即满足“吃饱、穿暖、睡好”、“有基本的住房条件”和满足基本的性需要。

——生态领域的生理需求层面

包括2个具体指标,分别是“水”和“空气”,这也是满足人基本生存的需求,即要有充足的水和干净的空气。

——物质领域的安全需求层面

包括2个具体指标,分别是“劳有所得”和“病有所医”,它对应的是人对就业和基本医疗保障的需求。

——精神领域的安全需求层面

包括1个具体指标,即“基本道德保障”,它是指人们在生理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对基本道德的诉求。也就是说人们都不希望生活在一个完全依照丛林法则运行、“弱肉强食”而没有基本道德保障的社会。人们的安全感不仅来自物质层面(就业和医疗),也来自于精神层面(即对社会基本道德的诉求)。

——社会领域的安全需求层面

包括3个具体指标,即“人身和财产安全”和“学有所教”和“老有所养”。这三个指标反映的也是人对基本安全、抵御风险的需求。它要求社会运行有基本的法律保障,对人身和财产安全都保护,能够满足人们对教育和基本社会保障的需要。

——生态领域的安全需求层面

包括1个具体指标,即“能源和资源的可得性”,它反映的是人们对能源、资源等基本物质的安全保障要求。

——政治领域的社交需求层面

包括2个具体指标,即“社会公正”和“基本自由和基本权利”。其中“社会公正”主要是指社会应提供基本的司法公正,让人产生对法律和秩序的信任和信赖感。而“基本自由和基本权利”包括人们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言论、出版、行动和的自由和基本权利。

——精神领域的社交需求层面

包括1个具体指标,即“友情和爱情”。它反映的是人们在精神领域的社交需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获得稳定友谊和亲密爱情的需要。

——社会领域的社交需求层面

包括1个指标,即“社会参与和社会关爱”,它反映的是人们归属社会的一种需求。人是社会的动物,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人与所在社区和单位常常会发生种种联系,人都希望能够归属于某一群体,得到社会关爱,从而获得一种参与感和归属感。

——生态领域的社交需求层面

包括1个指标,即“生态伦理”,它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即人对环境改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需要。此时人不是处于征服自然、予取予求的状态,而是将人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角度出发,从而产生对人自身行为进行影响的相关需求。

——精神领域的尊重需求层面

包括1个指标,即“自我尊重和自我评价”,它反映的是个人包括对自我状态的肯定和认可,主要是对自身成就和自我价值的一种自我认同的需求。

——社会领域的尊重需求层面

包括1个指标,即“他人尊重和他人评价”,它反映的是个人对自身状态获得他人肯定的一种需求,其自身的成就、地位和价值希望得到社会和他人的尊重和肯定,从而获得自我满足的一种需求。

——政治领域的自我实现需求层面

包括1个指标,即“政治参与和影响”,它反映的是个人在政治领域的参与感和获得相应影响的成就感。

——精神领域的自我实现需求层面

包括1个指标,即“自我满足和自觉性”,它反映是人是否能够达到忘我地、集中全力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从而追求和实践人生终极意义的需求。

——社会领域的自我实现需求层面

科学发展的核心篇2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解读;构建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了一个新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十七大报告中一个非常突出的亮点是关注民生,并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新形势下提出“以人为本”的最新论断,这一论断是党的新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理论上弄清以人为本的内容实质;从实践上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和要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一、以人为本的内容实质

   (一)以人为本的时代内涵

   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一脉相承的。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基础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着眼于新的形势和任务,科学回答了发展的目的问题,即发展说到底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着眼点和立足点。科学发展观中“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理念,是以人为本这一价值取向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必然要求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缺少其中任何一条,就不是以人为本,也不可能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为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价值理念和认识基础,充分反映了当今时展的客观要求,全面赋予了发展丰富的、科学的时代内涵。

   (二)以人为本的内容实质

   以人民群众为本,这是以人为本的实质。

   首先,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为本。“本”是指发展之本,即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切发展之根本。我们党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强调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发展的历史首先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我们党取得政权靠广大人民群众,巩固执政地位靠广大人民群众,维护执政地位靠广大人民群众,发展执政地位同样靠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靠人民群众生机勃勃的创造性活动。无论发展生产力还是发展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无论发展政治文明、发展精神文明还是发展生态文明,都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紧密相联,都与实现好、巩固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紧密相联。

   其次,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整体中的个体为本。强调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以人民群众为本,不是只重整体不重个体,也不是排斥和否定个人利益。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是客观现实生活中人们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是社会的基本成分。人与社会不可分割,没有人就没有社会,而由于社会性是人的必要属性,没有社会也就没有人。在阶级社会里,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是带有阶级性的;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是一致的。总之,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的。只有在现实社会中、在最广大人民群众中,个人才能获得解放和发展的条件。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实现,是每个人利益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强调以人民群众为本,目的是要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引导人们更好地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促进个人利益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共同生存、共同发展与共同提高。

   最后,反对“个人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历史唯物主义告诫我们,极端的个人企图对我们的事业是一种威胁。有的人把以人为本理解为“个人利益至上”,这是不正确、不科学的,也是十分有害的。“个人利益至上”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它把人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对立起来,只讲人的权利,不讲人的义务;只讲享受,不讲奉献;只讲人是目的,不讲人是手段。这种价值观与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是背道而驰的。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人作为目的与作为手段的统一。“个人利益至上”,实质上是把自己当作目的,把他人和社会变为满足自己欲望的手段,把自我置于他人之上、社会之上,置于最广大人民群众之上。这种价值观有悖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就要反对“个人利益至上”的价值理念,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社会成员的个人利益统一起来。只有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才能最充分地满足个人利益,保证个人利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在现实生活中真正体现个人的自身价值。

   二、以人为本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发展的实践基础上,尤其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实践基础上的经验总结,是党在新形势下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问题的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提出的重要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以人为本从时代高度上突出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我们所要实现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为不同主体提供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制度保障。上述六大特征,既涉及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涉及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调整;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国家关系的总概括,其内容都是围绕以人为本而展开的。正如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同样是一个生产力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各种权利不断得到实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最根本的是必须始终把发展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第一要务,通过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但是,这里强调的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一切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具体利益与根本利益的关系,让发展真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如果忽视甚至干扰、阻碍甚至破坏了发展,以人为本就会落空,甚至会南辕北辙,事与愿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就失去其核心和实质的意义。

   (二)以人为本站在新历史坐标上进一步概括和完善了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目标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及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继续支持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推进中部地区崛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所有这些举措,都着眼于以人为本,实现先富带后富,部分富带动全局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党提出以人为本,既是站在新历史坐标上对现阶段我国国情的深刻把握,也是对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进一步概括和完善。(三)以人为本顺应改革潮流充分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两种力量,一是“活力”,二是“合力”。要使社会充满活力,就必须进一步深化市场取向的改革,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制定适合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发展要求的方针政策,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而要使社会有“合力”,就必须协调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社会的利益关系出现了多样化的局面。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也逐步显现,影响了“合力”的发挥。实践证明,形成“活力”要靠改革,促成“合力”也离不开改革。在过去30年的改革发展中,我们始终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三个有利于”标准仍然是我们推进改革的重要原则。同时,改革还要有利于最大多数人利益的整体实现,有利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所有这些,都充分地说明了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得到进一步强调,党倡导的并顺应改革潮流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得到了进一步体现。

   三、以人为本思想与西方人道主义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

   在西方近代和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产生过人本主义思想和民本思想,这两种思想都对人的价值、地位等作过一定论述。但是,从实质上看,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思想和民本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

   (一)西方人道主义的思潮

科学发展的核心篇3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7.023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在基础教育阶段应该帮助学生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要求高中各学科课程要提出学科核心素养,将教育教学的行为统一到育人目标上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

目前,大家认为,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含有以下方面:人们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变化的过程中,运用探究的手段,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透过宏观现象审视变化的微观本质;能建立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理解化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能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化学过程对自然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权衡利弊,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决策。

“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是苏教版必修《化学1》专题2的第二单元教学内容,本课按照目前关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重新审视了教材,挖掘其学科核心素养价值,以这部分教学内容为载体,进行了精心设计,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发展学生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透过宏观现象审视变化的微观本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二、教学设计

1.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指导思想分析

学科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以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课堂教学,应该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从重视学科知识的传授、灌输转向重视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组织和指导,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自然地融入教学活动当中,让学生在探究体验中、学习反思中获得化学核心知识,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2)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一节典型的物质性质的课,也是学生进入高中后第一次完整地学习一种盐。教材并没有把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逐条呈现,而是通过两个“活动与探究”(“碳酸钠的性质”、“区别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实验方案设计”)来引导学生在动脑思考、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这样的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提升化学学科素养。

(3)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初步学习了碳酸钠与酸的反应,了解了检验溶液酸碱性的常用方法,但对与碳酸钠关系十分密切的碳酸氢钠的性质了解甚少。因此,教学时可以用实验探究、对比的方法理解两者性质之间的异同。

2.教学目标

(1)通过实物展示、实验对比,让学生认识到二者性质的差异是结构不同所致,并能归纳总结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鉴别方法和相互转化。

(2)学会研究物质的一般思路与方法。特别是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对比中,学会全面地认识和分析事物,体验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用途,感受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使命感。

3.教学重难点

基于上述分析,把教学重点确定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鉴别,教学难点设计为对照实验方案的设计。

4.教学过程及点评

教学环节1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师]资料1中,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碱”是什么物质?

[生]是纯碱,化学成分是碳酸钠。

[师]让我们一起走近碳酸钠。

[师]实物展示。请根据资料2和初中所学知识,推测碳酸钠化学性质,并运用桌面上的药品和仪器进行验证(药品:水、0.1mol/L稀盐酸、石灰水、氯化钙溶液、酚酞试液、0.1mol/L碳酸钠溶液、0.1mol/L碳酸氢钠溶液等,仪器:试管、滴管等)。

[生]讨论,制定实验方案,猜测实验现象,进行探究验证。在四支试管里各加入0.1mol/Lna2Co3溶液2毫升左右,然后依次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氯化钙溶液、石灰水、稀盐酸,观察现象。主动交流实验现象和结论。

[板书]

碳酸钠的化学性质

一、化学性质

1、与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

2、与某些碱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

3、与某些盐反应:na2Co3+BaCl2■BaCo3+2naCl

?u析:通过科学家侯德榜先生实业救国的事迹引课,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和无私的爱国情操,引发学生对“碱”的好奇心和重视,让学生认识化学学习的社会价值。

后面让学生根据初中所学,大胆预测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设计实验对自己的预测进行验证,得出结论,发展学生寻找证据进行分析推理的化学学科素养。

教学环节2分析比较,深入探究

[生]认真阅读资料,仔细观察碳酸氢钠样品,产生了以下疑问:为什么在资料中碳酸氢钠可作为食品制作中的膨松剂,而碳酸钠不能?两者性质差异有哪些?

[师]顺势引导。请大家根据碳酸钠的化学性质来设计实验,对比观察两者的性质差异。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实验对比才更有科学性?

[生]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比较!如相同反应物的浓度、状态等。同时,提出了以下3个探究实验方案:

[探究实验1]水溶液的酸碱性

在试管里加入0.1mol/LnaHCo3溶液2毫升,滴加几滴酚酞试液,与前面现象进行对照,比较溶液的酸碱性。观察现象。填写表1。

[探究实验2]与盐、碱反应

向盛有2mL0.1mol/LnaHCo3溶液的试管中先滴加1mL0.01mol/LCaCl2溶液,观察现象。再向其中逐滴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与前面实验比较,填写表2。

[板书]2naHCo3+Ca(oH)2■CaCo3+na2Co3+2H2o

[探究实验3]与酸的反应

向盛有体积均为2mL、浓度均为0.1mol/L的na2Co3、naHCo3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同时加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足量)。观察现象。填写表3。

[板书]naHCo3+HCl■naCl+H2o+Co2

[生]通过实验对照,得出结论:na2Co3、naHCo3性质大体相似,但是在某些反应上又有差别。如同浓度时,na2Co3溶液的碱性强于naHCo3溶液,但naHCo3溶液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大于同浓度的na2Co3溶液。又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两者性质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生]大家积极思考,有同学提出了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

[师]对!那我们来一起分析它们在组成结构上有什么异同?完成表4。

[生]清楚地发现:两者性质差异的原因就在HCo3-、Co32-方面。

[师]资料3中说,碳酸氢钠作为食品制作过程中的膨松剂。请你猜想碳酸钠、碳酸氢钠哪一种受热更易分解?

[生]肯定是碳酸氢钠受热更易分解,而且分解时会有气体产生。

[师]让实验来说话。

[探究实验4]热稳定性

[师]采用(图1)装置,应该如何放置两种固体,才能证明碳酸钠的热稳定性较碳酸氢钠更好?

[生]大试管中盛的是na2Co3固体,小试管中盛的是naHCo3固体。大试管的导管伸入盛有石灰水的B试管中,小试管的导管伸入盛有石灰水的a试管中。如果a试管中的石灰水变浑浊而B试管中的石灰水没变浑浊,则可证明。

[师]演示实验,点燃酒精灯,先预热,再集中加热。

[生]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填写表5。

[板书]2naHCo3■na2Co3+H2o+Co2

[师]根据资料4,推测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

[生]可能会有固体析出。

[探究实验5]饱和na2Co3溶液与Co2的反应

[演示]向一瓶充满Co2气体的软塑料矿泉水瓶中,倒入10毫升左右的饱和na2Co3溶液,旋?o盖子,快速振荡一会儿。

[生]观察现象:矿泉水瓶变瘪,澄清的碳酸钠溶液变浑浊。

[板书]na2Co3+Co2+H2o■2naHCo3

[师生共同分析]naHCo3的溶解度比na2Co3小,这是析出沉淀的主要原因,而从方程式来看,106g碳酸钠反应将生成碳酸氢钠168g,生成的碳酸氢钠多了且反应消耗了水,也会导致碳酸氢钠析出。

评析:根据实验现象的异同,引导学生分析碳酸钠、碳酸氢钠组成结构的异同,进而寻找证据进行推理,透过宏观现象审视变化的微观本质。课堂上精心设计对比实验进行探究,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观念。

教学环节3总结提升,巩固观念

[师]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关系密切,请大家根据本堂课内容说说它们是如何相互转化的?

[生]归纳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途径(略),形成物质间有条件的转化观念。

[投影]碳酸钠、碳酸氢钠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环节4解决问题,拓展应用

[投影]问题解决:

[生]交流讨论(略)

[课后作业]

查询侯氏制碱法的工业流程图,分析涉及的原理。

评析:通过几个有“生活味”的问题解决,提升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了学生化学应用观。也体现了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化学教学,是一种能使学生主动获取化学知识、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教学策略。

三、几点反思

1.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要让学生明白所学化学知识的价值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就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这也是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让学生“想学”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向学生展示所学化学知识的价值是重要而有效的方法之一。

向学生展示所学化学知识的价值,可以是向学生展示所学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技领域的应用,特别是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可以是向学生展示所学化学知识在化学科学发展中的应用;还可以是向学生展示所学化学知识在化学及其相关学科学习中的应用[2]。高中化学课程中之所以安排“碳酸钠性质与应用”教学内容,就是因为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本节课以侯德榜的爱国事迹为引课,以“为什么碳酸氢钠可作为食品制作过程中的膨松剂?”“na2Co3、naHCo3均可与胃酸反应,为何不选用na2Co3作抗酸药?”等应用性问题展开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了知识的价值,明白了“为什么学”的问题,有效地调动了自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了化学学科素养。

2.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要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提高能力、发展素养

本节课采用实验探究进行教学。教学中提供相应的仪器药品,让学生自己提出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学生在实验探究中,主动对比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与应用,将知识融入推测、验证、探究和归纳的过程中,掌握了元素化合物的一般规律: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整个教学过程,充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体验化学研究的过程中发展了学科素养。

3.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教师要科学地处理教材内容

科学发展的核心篇4

关键词:核心能力,竞争优势,管理学,学科发展

最近十几年来,有关核心能力(corecompetence)的研究已经成为企业管理学的一个研究热点。一项文献分析表明,普拉哈拉德与哈默(prahalad&Hamel)1990年“企业核心能力”论文引证率非常之高,在上世纪90年代被收录于SCi、SSCi&HCi中的533篇文献所引证。引证该文献的论文大多发表在战略管理、技术管理、管理评论、研究开发管理、计划管理等领域的专业管理期刊上,这些期刊绝大多数被SSCi列为核心管理期刊(张炜,2002)。我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逐渐增多,也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文献。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曾被《世界经理人文摘》杂志评为在过去10年中对中国有巨大影响的10大管理实践之首(黄继刚,2002)。本文无意研究具体的核心能力理论和实践问题,而试图分析核心能力范畴的提出及其广泛深入的研究对于管理学自身发展的学科意义。

一、核心能力理论的背景与基本观点

长期以来,面对企业的兴衰更迭、大小变化,以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企业经济学和管理学必须回答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为什么有的企业能够常胜不衰、持续发展和壮大,而有的企业却在竞争中衰败和消亡。也就是说,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什么,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背后的最根本的因素是什么。这个问题意义如此重大,以至于如果不能科学地解释这个问题,企业经济学和管理学就很难成为真正的科学;但这个问题又是如此复杂,以至于迄今为止企业经济学和管理学对此问题还没有特别令人满意的回答。

由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以企业竞争为前提的,这个问题可以具体化为企业竞争力的本质和决定因素问题。如果把这个问题作进一步的学术性表述,可以转化为围绕企业竞争优势的三方面的问题。一是什么给企业带来了竞争优势,即企业竞争优势的“源”的问题。二是产生企业竞争优势的因素与企业绩效之间有着怎样的内在逻辑联系,即企业竞争优势的“内在逻辑”问题。三是企业的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问题,即影响竞争优势可持续性的因素有哪些,怎样获得企业可持续性的竞争优势(郭斌,2002)。这三方面问题一直是企业管理学和经济学的研究主题。

而核心能力范畴和理论,恰恰是要试图对上述重大主题进行分析和研究的。正是由于核心能力理论产生的重大背景,使其必然具有重大的价值和影响。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分析逻辑,可以作如下的综述。

1.企业竞争力来自于企业的竞争优势和这种优势的持续性

竞争力不同于一般的能力,它是指企业与竞争对手相比所具有的“对抗”能力。在资源稀缺、市场需求有限、企业异质和复杂动态的环境条件下,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在企业是否具有在特定业务经营领域内能够向顾客提供超过竞争对手的价值,即是否具有竞争优势。一般意义的竞争优势只能保证企业短期具有竞争力,类似“百年老店”之类的企业长期的竞争力来自于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企业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是企业能够在动态复杂的竞争环境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竞争优势的持续性本质上并不是一个日历时间概念,而是说明竞争对手没有能力复制相应的竞争优势。

2.企业竞争优势来自于企业资源和能力的直接支撑,而持续竞争优势则来源于企业核心能力

企业能力是企业拥有的为实现组织目标所需的技能和知识。虽然广义的资源包括企业能力,但能力理论认为,能力与资源不同,能力是以人为载体的,是配置、开发、保护、使用和整合资源的主体能力。具有相似资源的企业通常在使用资源的效率方面有差异,这种差异就是企业能力的差异,是产生竞争优势的深层次因素。在核心能力理论看来,能力是决定企业异质性的根本,企业是一个能力系统或能力的特殊集合。隐藏在企业资源背后的企业配置、开发和保护资源的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深层来源。更进一步,企业所有能力中核心和根本的部分,可以通过向外辐射,作用于其他各种能力,影响着其他能力的发挥和效果,这部分被界定为核心能力。在普拉哈拉德与哈默看来,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一般说来,核心能力具有如下特征:(1)稀缺性,是企业所特有的。(2)可延展性,核心能力可以使企业进入各种相关市场参与竞争。(3)价值性,核心能力能够使企业为客户创造价值。(4)难以模仿性,核心能力应当不会轻易地被竞争对手所模仿。企业要获得和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在核心能力、核心产品和最终产品三个层面上参与竞争。核心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最终产品是核心能力的市场表现,核心产品是核心能力的物质载体。

3.组织学习是建立并不断强化企业核心能力的根本途径

能力理论认为,核心能力来自于企业组织的集体学习,来自于经验规范和价值观的传递。核心能力的形成要经历企业内部独特资源、知识和技术的积累与整合的过程。通过这一系列有效积累与整合,使企业具备了独特的、持久的竞争力。企业知识理论也认为,隐藏在核心能力背后并决定核心能力的是企业掌握的知识。企业核心能力也表现为知识和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是通过不断的组织学习而得到和更新的。如果把组织中的个人通过学习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成为能力“基因”,那么企业组织中一个团队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知识体系就构成了单项核心能力,而整个组织的学习则整合单项核心能力,构成了一个能力体系,形成了企业整体核心能力(谢恩、李垣,2001)。也就是说,学习是使企业的个体能力向组织能力转化、最终形成核心能力的必要手段。知识的共享、经验技能和失败教训的共享,是企业组织学习的主要内容,通过知识共享可以使个人的能力、知识转化为企业集体的组织能力和知识。

4.企业家创新精神是组织学习的动力源泉

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建立、生存和发展的原始动力。发现和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同义词,企业家的角色是制定创新决策,并进一步执行创新决策、产生所谓的新组合,从而保证企业具有竞争优势、获得经济利润。具体而言,一方面,企业家创新决策需要建立在对市场机会的把握和未来发展的预见基础之上,从而实现培育新的竞争优势来源;另一方面,企业家的创新决策还同时实现了对已有的竞争优势来源的破坏。从总体动态上看,由于众多企业家的创新决策的存在,已有的竞争优势源泉的不断被破坏、新的竞争优势源泉的不断出现,这意味着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知识基础在不断发生变化。对于一个具体企业而言,企业组织必须通过组织学习适应这种变化,支持自己企业的创新决策的制定和执行,从而不断培育新的竞争优势源泉。因此,企业家精神的实质,在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创新获得超额利润。这是企业组织学习的原始动力,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二、企业核心能力范畴与理论对管理学学科发展的特殊价值

核心能力理论的重要价值,不仅仅因为该理论的产生背景是试图回答企业竞争力本质和来源这个企业管理学重大问题。实际上,企业资源理论、企业知识理论等都试图从企业内生角度分析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等重大问题。例如,企业资源理论认为,企业是资源的特殊集合体,那些与竞争对手相比具有资源的独特性和优越性、并能够与外部环境匹配得当的企业会具有竞争优势。企业资源中满足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模仿和替代性标准的企业资源被称为关键资源,只有基于这些关键资源建立起的竞争优势才是持久的竞争优势。然而,与其他企业竞争优势内生性理论相比,核心能力理论具有其独特性。核心能力理论在试图回答什么是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最根本因素、或者说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什么这个问题时,赋予了这个“最根本因素”或“源泉”一个非常易于流传的专有名词——核心能力。而与“核心能力”这个“专用性”概念相比;“资源”、“知识”等概念就过于泛泛,因而这导致更多学者和企业家愿意接受企业持久优势的根源是核心能力(而不是关键资源或知识)的观点。从这个角度我们甚至可以认为,核心能力理论的主要魅力在于“核心能力”概念本身。

从理论产生角度看,无论是企业资源理论、能力理论,还是企业知识理论,更多地归属于企业经济学、现代企业理论的范围,都不属于企业管理学对关于企业竞争优势分析的专门理论,只有核心能力理论是从企业管理学角度分析企业竞争力的,这进一步决定了核心能力理论对管理学学科具有特殊的价值。

1.核心能力范畴的提出为管理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管理学,虽然至今仍不存在一统一的定义,但一般认为是研究管理活动、过程及其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解决管理问题、指导管理实践的学科。而所谓管理,则是指在一定组织中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指挥、协调等职能充分调动利用各种资源、协调组织成员的行为,从而以尽量少的投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或过程。在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上,迄今为止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研究方法,一般认为管理学具有多学科的移植交叉性,也就是将数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工程学、系统论等学科的方法,单独或综合起来引入到管理学中,解决管理问题,从而构成管理学知识(崔援民、黄群慧,1998)。孔茨和韦里克(Koontz&weihrich,第27~33页,1998)在其著名的《管理学》中曾归纳出12类管理分析模式或学派,包括经验或案例学派、人类行为学派、群体行为学派、协作社会系统学派、社会技术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学派、管理科学学派、权变和情景学派、经理角色学派和经营理论学派、麦肯锡7S模式等等,基本上都是这类研究思路。然而,核心能力范畴的提出则为管理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核心能力理论是从企业组织的本质和目标出发,研究管理问题的。核心能力理论认为,企业本质上是一个能力的集合体,能力是对企业分析的基本单元,而企业拥有的核心能力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积累、保持、运用核心能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性战略,也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永恒目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各类管理职能都应该围绕企业核心能力而展开,生产、营销、财务等各个管理领域都应该以企业核心能力为中心。从管理的定义可以看出,管理活动是依托组织而存在的,管理活动的目标不在于管理本身,而是作为管理对象——组织的目标的实现,因而,研究管理问题的出发点应该是组织的目标。以上述12类分析模式为代表的现有管理问题的研究视角,所强调的是提高管理活动本身效率,而不区分不同组织的目标差异,试图寻找适用于所有组织(包括企业、政府机构、大学、俱乐部、教会、医院等大小不一、行业不同的盈利性和非盈利性组织)的管理规律。核心能力范畴和理论则是建立在企业理论对企业本质和目标的认识基础之上,演绎和发展管理学知识,这无疑是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从这个视角发展而来的管理学知识,并不缺少普遍适应性,这不仅因为企业是管理学关注的主要组织形式,还因为通过改变组织的假设条件可以将企业管理学知识应用到针对其他类型组织的管理学中,这种应用应该并不比从其他学科移植研究方法解决管理学问题更为困难。而且,如同经济学在理性人抽象假设前提下建立理论,进一步放松假设解释现实问题一样,核心能力理论在对企业本质的抽象认识基础上发展和演绎企业管理学知识,并进而推广到整个管理学中,这个研究视角相对更具有科学性。

2.核心能力范畴和理论提供了一个贯穿企业组织内外管理学知识的逻辑线路

企业管理学的知识体系具有开放性和综合性,迄今已经形成包括众多分支学科和诸多理论流派在内的庞大的知识体系。这些知识基本上难以被归结于一个统一的逻辑体系中。尤其是企业管理学以企业组织边界为“分水岭”被分为企业外部经营和内部管理两大知识板块,而且这两大板块知识呈割裂状态,不存在一个内在统一逻辑。这体现在现实的企业管理实践中,企业外部经营职能部门和内部管理职能部门之间常常存在冲突和矛盾。而企业核心能力理论认为,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源泉是企业核心能力,该理论从企业外部竞争需要入手,最终归结到企业组织内部能力的培育,提供了一个从企业外部到企业内部的“天然”理论逻辑。更为重要的是,这个逻辑的存在,就把整个企业管理学的知识建立在“竞争”的基础之上。如果理解了竞争对于经济学的重要意义,也就不难接受这一点对于企业管理学具有的重要价值。

3.核心能力为整个企业管理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平台

核心能力理论和范畴,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创新的其他企业管理学方法和技术不同(例如作业流程重组、学习型组织),它不仅仅是一个战略管理领域的创新,它涉及到企业管理学的各个领域、管理活动的始终以及对各类管理领域和活动的整合。一般认为,企业培育核心能力的途径主要有二:传统途径和现代途径。传统途径就是产品经营,指企业为了实现内部资源的最优配置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行为,包括技术创新、供应管理、生产作业管理、市场营销管理、财务管理等。现代途径是资本运营,指企业为了有效整合外部资源而采取的更为复杂的管理行为,包括兼并、收购、分拆、上市、联营、破产等。因而核心能力的培育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各种活动。虽然企业核心能力一般强调的是整合能力,但是从研究视角,需要从不同角度对核心能力进行层次分解,分解的最终结果会将核心能力落脚到企业各个管理职能领域和经营管理业务活动中。实际上,核心能力理论为企业管理学构成了一个新的研究平台,围绕企业核心能力的识别和确定、培育和建立、积累和应用、保护和评价等动态过程,是有可能把现有的企业经营管理知识进行重新组合的。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引伸一个初步判断:核心能力范畴和理论可能构成了企业管理学的一个新的研究范式。这个新的范式可以概括为:基于企业能力理论对企业本质和目标的认识,以企业核心能力为共同的研究视角,围绕企业核心能力的识别、培育、应用、评价等过程,发展共同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框架,进一步以这些理论和框架为基础发展、演绎和重组企业管理学以及整个企业管理学的知识,最终将企业管理学知识应用于管理实践中。长期以来,由于企业管理学的学科的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研究方法多元性等特征,使得企业管理学从一门科学角度衡量,缺少统一的研究范式。与之相比,经济学由于存在一种有共同的视角(经济人的偏好、生产技术和制度约束、可供使用的资源禀赋)、参照系(例如阿罗—德布罗定理、科斯定理、m—m定理)和分析研究方法(例如供需曲线、所有权—控制权模型、不对称信息模型、萨缪尔森重叠带模型)组成的统一的研究范式,而发展迅速,在所有的社会科学中地位日益突出(钱颖一,2002)。从某种意义上说,与其说是管理学研究方法的多元性是管理学的本身的学科特征,倒不如说管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存在着一种“范式危机”。这种“范式危机”的存在,显然不利于作为一门真正科学而存在的管理学学科的发展。按照著名科学哲学家库恩的观点,这种“范式危机”至少表明管理学学科作为一门科学还不成熟。从这个角度而言,核心能力范畴和理论如果能够在将来发展成为一种管理学范式,无疑对管理学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核心能力理论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作为上一世纪90年代新兴的企业理论和企业管理理论,虽然已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如上所述的重要意义,但他还存在许多缺陷,甚至于核心能力的基本概念都存在着争议。有的学者曾将对核心能力的不同观点归纳为整合观、网络观、协调观、组合观、知识载体观、元件—构架观、平台观、技术能力观等8类观点(王毅等,2000)。具体到中外企业,关于核心能力的表述就更为林林总总。例如,索尼公司的微型化技术、佳能公司的精密仪器研制、neC公司的数字技术、松下公司的加工技术和分销能力、耐克公司的销售能力和设计能力、戴尔公司的直销能力、海尔公司的市场整合能力、长虹公司的技术吸收创新和低成本扩张能力,等等,都被研究者或企业家个人描述为相应公司的核心能力(范徵,2001)。这种状况甚至被有的学者讽刺为“盲人摸象”(适闲,2002)。应该说,这种对核心能力概念理解的歧义性,无疑阻碍了核心能力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从企业管理学的学科发展的需要,我们认为,核心能力理论应该在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地创新和发展。

(1)在经济学和企业管理学相关研究的成果基础上,建立一套相对严密的由概念,命题和定理组成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在对核心能力科学界定的基础上,把核心能力作为一种现代管理思想深入研究,探索将核心能力概念应用于除战略管理领域以外更为广阔的管理领域中。

(2)单纯从战略管理领域角度看,首先,需要发展一个关于企业核心能力的类似于波特建立的“五种力量分析模式”那样的操作性强的战略分析框架,使得企业核心能力分析有一套科学的程序。其次,需要探讨产业特性与企业核心能力的关系,分析企业所处的产业差异对企业核心能力所具有的重大影响,分析产业规模、产品特点、技术进步、市场结构、竞争程度、进入和退出壁垒等对企业核心能力培养和形成进而对企业战略的制定的影响,寻求规律性的东西,指导企业根据所处的产业特性辨识和培育核心竞争力,寻求经营战略的正确基点。再次,从企业核心能力角度解释现代企业的战略行为。现代企业的战略选择,如跨国经营战略、战略联盟,兼并战略、多角化经营战略、差异化战略等,可以从企业核心能力角度进行评定。对这些企业日常采用的战略行为进行分析,一方面可以归纳出这些战略的适用条件,从而指导企业进行科学的战略选择,另一方面也为企业已有的战略选择提供了新的评价和判断。

(3)建立企业核心能力的识别体系与企业绩效的评价指标。这涉及到相互关联的两方面指标体系内容的建立,一是有关企业核心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如何识别、评价企业的核心能力,需要有一套全面、科学的指标。没有这套指标的建立,就不能判断企业核心能力的差异,使基于核心能力制定经营战略无法操作。二是指标对企业绩效的衡量。这套指标用于测度运用核心能力理论制定和选择企业战略行为的结果。现在财务管理中逐渐重视关于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衡量、知识管理的衡量、无形资产的测量等,基本上反映了这种研究和发展趋势。

(4)大多数关于企业核心能力的研究,仅仅集中于战略管理领域或企业经济学领域,有必要将核心能力作为一种现代管理思想深入研究,把核心能力的概念应用到其他管理领域中,并积极发展有关核心能力积累和使用的有效管理原则。

最后需指明的是,本文并不否认有这样一种可能,随着对核心能力理论的深入研究,也许人们会认识到核心能力的范畴无法承担上述如此重要的促进管理学学科发展的角色。然而,即使如此,本文的分析也是非常有意义的,至少本文表明了这样的一个观点,那就是管理学学科的未来发展需要怎样的概念和理论创新。

参考文献:

崔援民、黄群慧:“21世纪企业管理学发展与现代管理方法论”,《中国软科学》,1998年第3期。

范徵:“论企业知识资本与核心能力的整合”,载《经济管理·新管理》,2001年第22期。

方统法:“企业核心能力及其识别”,载《经济管理·新管理》,2001年第20期。

郭斌:“企业异质性、技术因素与竞争优势:对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的一个评述”,《自然辩证法通讯》,2002年第2期。

贺小刚:“企业可持久竞争优势”,载《经济管理·新管理》,2002年第4期。

黄继刚:“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论文,2002年。

蒋学伟:“动态环境中的企业持久竞争优势”,载《经济管理·新管理》,2002年第2期。

马昀:“资源基础理论的回顾与思考”,载《经济管理》,2001年第12期。

钱颖一:“理解现代经济学”,《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年第2期。

适闲:“核心竞争力——盲人摸象”,《中国经营报》,2002年7月8日。

科学发展的核心篇5

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作者:日期:2011-01-0510:47:10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

一、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以人为本,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古已有之。我国古代思想家早就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地之间,莫贵于人”。近代西方人本主义对于反对封建主义、推进人的解放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马克思主义在科学阐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同时,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从而第一次把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之上,成为指导无产阶级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一项重要思想原则。

二、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与找们党提出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同志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以人为本的人,指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就要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

三、以人为本全面回答了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在为谁发展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在靠谁发展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始终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最充分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亿万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发展成果如何分配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走共同富裕道路,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科学发展的核心篇6

以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目的,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动员组织全社会的力量予以实施,并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是从社会主义社会才开始的。所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质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和四项基本原则,一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一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政治基石,两者互相依存,缺一不可。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陆续提出了很多新思想、新观点,也使用了一些名词,诸如以人为本、和谐、公平、正义、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等等,理解和使用这些范畴时,一定要注意抽象和具体、历史和现实、普遍和特殊的结合,在理论上分清原则界限,避免混淆是非,防止误解。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质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发展观

为什么说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简言之,一是由于以人为本简明扼要、正确精辟地概括了实现科学发展所必须坚持的出发点、主体、动力、目的等基本原则,而这些正是构成科学发展观核心内容的基本要素。二是由于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统筹兼顾,能否实现的前提和关键。

从理论上看,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与纯粹描述自然界和社会运动客观过程的一般发展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主要是指社会和人自身的发展问题。是党从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总结实践经验而形成的,人民如何自觉地创造历史,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观点。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一是把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人有自觉能动性的基本观点,贯彻于社会发展论。在尊重自然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基础上,突出人的主体性,集中表达了人类应该如何能动地改变客观世界以实现自己的目的,以及这一主体和客体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推动社会发展进程所持的基本观点。二是把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贯彻于社会发展论。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人民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进步的主要推动者,理应成为社会的主人和社会财富的享用者。所以,把以人为本确立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充分肯定了人、人民对社会主义发展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

从实践上看,把以人为本确立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抓住了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保证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方针和总体战略。要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状态,必须走发展之路,这是大势所趋,人之共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果。但是,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诸如:产业结构不合理;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不平衡;城乡、贫富差别扩大;资源耗损浪费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安全事故、等社会消极因素不断发生,虽经整治,形势依然严峻。这些情况已经危害了人民的利益,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也促使人们重新思考发展问题,有了新的认识。这就是不仅要把发展放在首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社会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不动摇,而且必须更加明确:发展的主体是谁、依靠谁来发展?发展为了谁、发展成果归于谁?衡量发展功过成败的标准究竟是什么?提出以人为本,就是为了正确回答这些重大原则问题。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人民始终起着决定性作用。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如何发展,都应由人民做主,体现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发展的成果也应该由全体人民共享。所以,主张发展应“以人为本”,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在发展问题上的根本立场。只有正确解决这一世界观问题、立场问题,才能保证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才能排除发展过程中各种错误倾向和消极因素的干扰,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才能协调好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化解矛盾;才能真正做到统筹兼顾,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发展的成果最终惠及社会全体成员。

放眼人类历史和当代世界现实可以看到,人类真正自觉地设计整个社会发展的蓝图,以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目的,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动员组织全社会的力量予以实施,并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是从社会主义社会才开始的,也只有社会主义社会才有可能实现。所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质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应该是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

十七大报告中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我认为,以人为本应该是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理由主要有: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的以人为本思想,当然也是一脉相承的。二是科学发展观是这一科学理论体系与时俱进的最新成果,是今后长时期内统领社会主义建设全局的指导方针和战略思想,不仅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而且政治、文化、社会、国防、外交等各个领域各项事业的建设和发展,都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也就是说,都必须把以人为本放在规划和实践发展的核心位置,确保其成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和评价标准。那么,顺理成章,以人为本也就理所应当地,应该是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当然,确立这一科学论断,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各个范畴之间的关系,做出更加严密的逻辑论证。这是一个大课题,是需要经过一系列专题研究才能综合完成的。我在这里只能做到先提出问题,举例说明之。

例如,以人为本与四项基本原则这两个范畴之间的关系。十七大报告在论述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时,首先要求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指出“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这就是说,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离不开四项基本原则。只有坚持“立国之本”,依靠这个强大的政治基石,国家和人民的生存发展才有保证,才能实现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另一方面,四项基本原则也不能离开以人为本。前面已说明,以人为本内涵之中,包括人民当家作主这个社会主义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内容,如果人民不能实施当家作主的权力,或者党和政府脱离人民群众,违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以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能保障人民的权益,不走共同富裕的道路,那么,无论是党的领导还是人民民主,都将会丧失生命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也会变质,四项基本原则最终也会被抛弃掉。所以,以人为本和四项基本原则,一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一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政治基石,两者互相依存,缺一不可。

科学发展的核心篇7

【关键词】学科教学;培养高中学生;核心素养;实践研究

“素养”即一个人的修养,包括思想政治素养、文化素养、业务素养、身心素养等。公民的“素养”高低是影响个人生活质量、国家与世界发展的重要因素。素养是人在接受教育、训练和实践中获得的。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创造,更要注重公民素质的提升。社会的发展、生产方式和社会政治制度的变革和变化,要求教育要培养能适应全球化社会信息时代的、有创造性、有个性、具有高素养的人才;教育、教学不能仅仅是传承知识,还要创造知识,把知识高效地转化为生产力。

2014年3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意见指出,在基础教育阶段,应该帮助学生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解决问题的素养与关键能力,立德树人。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基础教育领域正在研究落实深化课程改革、贯彻立德树人方针的举措,修订高中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把教育总体目标具体化,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研究制定高中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

一、学科教学中培养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的思考

1、思定位

学科核心素养与核心素养的关系,可以从素养和学科两个角度来理解。从素养的角度来说,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的基础性作用在学科意义上的呈现;从学科的角度来说,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的育人功能与学科价值的有机结合,是该学科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价值所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离不开学科的沃土,也不能抛弃基础性的育人价值。学科核心素养应该是植根于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关注学生基础素质培育的素质和能力要求。

2、思评价

一方面,学科核心素养是可评价的,成为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高考选拔评价的标准和尺度。学科核心素养所讲的“素”,应该是一个量与质结合的因素。而各种评价与测量所构成的量化指标,最终归结为基于学科教育目的所实现的教育成果定性认识。我们要培育的那个教育对象,在经历了课堂之后,能够成为具备核心素养的人。

3、思实施

从教学理念的更新来看,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需要教师更新教学观,也需要学生更新学习观。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过程,其关注的焦点,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转向了素养,其根本的意义就在于教学活动变成了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教时刻体现为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关切;学生的学主要体现为通过参与课堂呈现素养提升。以这一理念为指导的教学过程,是综合性的。这种综合,是教与学的综合,也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彰显,让他们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优势,才能真正实现素养的提升。

二、学科教学中培养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1、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方针

我国基础教育在现阶段的主要作用和功能是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适应未来社会要求的合格公民。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制定,正是为了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2016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会。会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十八个基本要点。各个素养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对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六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人文底蕴”素养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三个基本要点。其中,人文情怀的重点是: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能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学会学习”素养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三个基本要点。

2、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确定学科核心素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形成需要各学科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具有学科特质而又含有跨学科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该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能体现学科本质特征的关键成就,集中体现学科育人的价值。各学科核心素养都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都要体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

3、落实和测评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

落实和评价学科教育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达成度,需要结合各学科内容制定不同学段、不同年级的学业质量标准。学业质量标准界定并描述了学生在完成各学段教育(或者结束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时,应该具备的各种基本素养所应该达到的水平。

科学发展的核心篇8

关键词:核类专业;实验教学中心;建设

doi:10.16083、ki.1671-1580.2017.03.035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3-0119-03

高校实验室作为高校实验教学、学科建设及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是整个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的重要基地,有着课堂教学不可代替的作用。高校实验室的建设是高校基本建设的重要环节,如何更好地建设高校新办专业实验室,提升实验室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是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以西南科技大学新建的核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为例,结合中心的建设与实践,以期为同类院校实验中心的建设提供交流和借鉴参考。

西南科技大学是国家国防科工局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并组建国防科技学院。目前学院有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和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3个本科核类专业,其中“辐射防护与核安全”是国防重点特色紧缺专业,“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是国家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专业,“核科学与技术”是学校“十二五”重点培育学科。为了更好地培养核类专门人才,学院于2006年建设规划核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同时得到上级部门和领导对中心建设与发展的高度重视,在政策与经费方面得到了大力扶持。

中心先后使用2007年的省部共建、2009年灾后重建和2010年国防紧缺专业等建设发展资金,主要用于服务学校涉核专业,有力地保障了新办专业实验教学条件建设。中心紧扣建设规划,集中有限财力,重点投入,同时在建设中注重与学校核废物和环境安全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相结合,减少重复建设,在优先强化本科教学的基础上,适当提高扩展建设层次及内容,注重与研究生教学科研的衔接,以学校核废物与环境安全防重点学科实验室的建设为契机,推动加快中心的建设与发展,重点突出核废物处理与处置方面的优势和特色。

一、坚持规划先行。凸显核废特色

作为新办核类专业实验教学中心,面临我国加速发展核事业的战略发展机遇,同时也遇到新建实验室的诸多困难,中心只有在规划建设上打破常规,超常发展,实现跨越,才能紧跟国内外核类专业教育的发展新形势。在新专业实验室建设经费非常有限的情况下,要保证建设质量,应加大人力资源投入,充分调研,做好前期论证工作,在建设过程中,应根据自身的技术实力和硬件资源水平,并发挥地缘优势,创办特色实验教学项目。

中心建设发展初期在充分走访调研清华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和中核八二一厂等单位后,围绕西南科技大学重点学科发展战略,面向国防战略需求,瞄准学科前沿,充分利用好学校地处国家西部,周边众多国家核工业、核研究单位的核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独特区域优势。根据中心的建设方向、内容、目标,邀请校内外专家共同制定中心在核类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学科发展等方面的建设发展规划,在新专业实验室建设经费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中心建设按照总体发展规划,主要为核类专业开设原理性、基础性和应用型的实验,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结合学校多年来在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方面取得成绩,以突显中心在核废领域特色与优势分别建设公共基础实验室、专业基础实验室、专业方向实验室、专业特色实验室以及放射源贮存库等共同组成,如图1。

针对中心建设的特点和客观实际,根据核类专业的特殊性和西南科技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中心以“中心服务教学、教学指导建设”为指导思想,以“核废”为特色,以核专业本科人才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为目标,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充分利用新建的核科学与技术实验中心平台为本科教学一线和实践教学服务,同时注重与课程体系相适应,优先建设专业基础实验室、公共基础实验平台两个覆盖面大的实验室,在夯实专业基础之上逐步完善专业方向实验室建设,在专业特色实验室建设过程中主要是以核废物处理与处置实验室建设为突破口,基本涵盖高中低放射性水平废物,打造以固液气“核废物”处理与处置为链条的实验室特色发展之路,逐步提升专业特色实验室的水平与能力。目前实验中心开设的所有实验课都有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题目占总实验题目的比例大于70%,其中课程“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

中心重视规划发展的前瞻性,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核类专业间的交叉性、延伸性和可持续全面发展,以发展促进发展,学校新增的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本科专业获得批准开办,于2011年开始招生,并成功申报四川省“机电一体化工程专业(核工程与机电技术方向)”自考点,于2011年春季招生。此外还为学院新设的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核废物与环境安全2个硕士点提供技术支撑。

二、创新建设发展。健全培养体系

中心建设和发展始终将人才的成长与培养贯穿到每一个环节。中心建设之初,不仅针对学生培养大力优化建设力度,而且还根据新人职青年教师的特点,通过探索教师知识更新的途径和方法,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起来,加强实验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切实抓好教学工作的育人功能,做到教学相长,使中心建设朝着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结合中心建设的任务,为了加快学院青年教师成长,切实加强青年教师的培训及培养,中心硬性规定新进青年教师必须积极参加到实验室建设、管理和教学工作中来,根据每位教师的专业研究的发展需求,将实验室建设目标以若干子项目的形式划分,分解分配到人,确保每一位青年教师全程负责与其专业发展相关某一项或多项设备的招标、采购、验收和管理等工作,同时以中心建设为契机,出台政策鼓励青年教师申报各级各类与实验室建设相关的教学科研项目。目前部分青年教师已成长为中心实验室建设关键岗位的骨干教师,每位教师均安排一门相关的实验课程,促进了教学与科研的深度融合。中心成功实践了以教学科研骨干担当中心实验室资源建设关键岗位、以实验课程群为单位整合优化课程资源、以集成综合为理念建设实验平台的资源建设思路,具有创新性和示范性。

西南科技大学在建设核新办专业过程中,始终把人才培养放在第一位。针对建设时间短,建设任务重、涉及设备种类多等特点,中心结合核类专业学生特点,在学生能力培养上进行积极探索,提出“实验室就是课堂”的培养新模式,创新了本科人才的培育机制。中心按照购买设备种类的不同,结合不同年级学生专业知识特点,以特定设备、实验组群、重大型设备验收为契机,组织核专业本科生按照全程分批参与设备调试和验收阶段等工作,由厂家一工程技术人员、专家和中心专业教师共同协作,采取观摩讲解为主,小实验辅助的模式,邀请专家技术人员现场教学,讲解设备原理、功能及用途,学生现场提问,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对专业教学起支撑作用,实现了联系理论和实践、贯通课内与课外、体现综合创新要求的培养效能。

国防科技学院2010年首届106人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毕业生质量良好,7人获省校优秀毕业生称号,其中23人保送或考取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哈尔滨工程大学等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70余人签约中广核集团、中核集团821厂等国内核工业骨干企业。中心被学校评为实验室管理先进集体、实验教学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三、发挥区域特色。提升中心水平

西南科技大学地处我国核工业大省四川,紧紧围绕西部地区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需要,整合学校国防科技学科专业、实验室及其它国防科技资源,同时加强与学校周边中核集团821厂、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及四川核工业地质局等涉核企事业单位的战略合作,在学校“资源共享、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共同发展”开放式办学和产学研联合办学的指导思想,充分挖掘资源合作办学,发挥学校区域特色,共建共享实验实习基地,着力提升中心整体建设发展水平,以培养具有较强吃苦精神、基础扎实、动手能力较强的应用型高级核类人才为目标。

目前中心充分利用校外优质实践教学资源,与中核集团821厂、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应急检测中心、国家核技术工业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四川核工业地质局等单位签署共建实践实习基地合作协议,为学生创造更多更好的实践机会,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此外,中心以人才提升为目标,加强中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每年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核企业一线挂职锻炼,围绕实际教学科研工作的难题,按照带目标任务方式走出去,拓展视野,增长见识。

四、结束语

科学发展的核心篇9

截至2016年11月,搜索“核心素养”的条目,百度上的数字高约230万,中国知网显示约99.8万条结果。这一年召开的各种全国性的高端教育论坛也纷纷聚焦“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为什么这么火?除了“核心素养”代表了中国教育改革未来的走向,不得不提及的一点是,无论是学术界、学校层面,甚至行政方面,对于如何落实核心素养都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迫切需要学术研讨、借鉴引导和实践创生。

从素质教育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教育进入3.0时代。盘点2016年关于核心素养的论文、报告、新闻,聆听来自专家校长的声音,聚焦以下问题,希望能澄清误区,找出落实的方向,分享前沿的实践,助推核心素养从学术思辨走向行动落实。

怎么看:从传承与发展的视角来看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什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解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核心素养仅从字面上理解并不难,难就难在要从现实意义上来理解。那么,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成为首先需要厘清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中央文件中正式使用“素质教育”概念。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建构面向21世纪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1年开始,在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教育部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旨在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带动人才培养环节的一系列变革。

2014年3月,核心素养首次出现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并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首要位置。

2015年4月和2016年年初,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两次呈请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将核心素养初稿及研究报告送教育部有关司局和单位征求意见。同时,正式征求了全国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意见,并委托中国教育学会征求各省市教育学会和相关分支机构意见。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引发了社会高度关注,也拉开了从文件到实施的序幕。

可见,从素质教育到课程改革,再到深化课改的核心素养,环环相扣,一脉相承的是国家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

教育部核心素养课题组负责人林崇德教授指出:“从价值定位而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对教育方针中所确定的教育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细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研究员柳夕浪说:“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的成果,丰富和完善素质教育命题,一方面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素质教育这一命题的独特价值;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理清推进素质教育的思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寻求素质教育的新突破。”

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认为:“提出核心素养,是为了深化课程改革,贯彻‘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崔允t教授指出,我们的传统是重视“双基”,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后来又提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是从教书走向育人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打个比方,落实“双基”是课程目标1.0版,三维目标是2.0版,核心素养就是3.0版。

无论是素质教育、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还是核心素养,无一例外都是体现了教育改革的国家意志。所以,以一种传承与发展的视角来看核心素养,才可能创造核心素养的本土范式,核心素养才有落地的根与魂。

教什么:积极探索基于核心素养为纲的课程标准和学科核心素养总体构架,提供教学的方向和内容

为了扭转分数至上、分科教育的弊端,实现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核心素养应运而生。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三维目标”尚未消化落实好。这下又冒出来一个全新的概念――核心素养,怎么办?这就需要中间环节来联系核心素养与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实现从知识本位到人为本体的转化。这解决的是“教什么”的问题。

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教学校长占德杰的一席话就很有代表性:“核心素养到底是什么?对于老师们而言,这个问题如果不弄清楚的话,可能就会引起一种模糊或者说一种混乱。通过学科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是一个非常好的路径。我觉得这样一下就有抓手。”更直接的,如西安市第三中学副校长赵海娟的观点――国家要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完善和修订现行的课标。这样学校和教师可以依照课标来进行教学。

北京师范大学李晓东副教授认为:“当前的核心素养建构,先确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在此基础上提出各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再将这些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具体化为学科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

《论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论建构》一文中指出:“学科核心素养也是学生核心素养转化到课程标准的一个过渡环节,否则学科课程标准将‘对不上’过于上位的学生核心素养,那么核心素养也就变成了‘空中楼阁’。”文章进一步指出,“学生核心素养转化为课程标准基本遵循:学生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内容标准的思路。”

于是,本轮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首次纳入了学科核心素养。虽然,有专家指出,从《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一览表》披露的各学科核心素养看,各学科之间的界限依旧非常分明,并没有体现出课程整合的意识;即便在同一个学科内部,“学科核心素养”也存在着交叉、重叠的现象。但是,这一步的迈出体现了“学生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内容标准”的制定方向,也给一线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参照。

遗憾的是,正如专家所指,目前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大多是定性描述性状态的,很多是基于研究者个人经验及文本研究后的理性思辨式的论证。所以这需要国家组织力量进行量化的、基于实证的研究与构建。李晓东认为,应该“寻求当下课程标准与高中学段学科核心素养的对应,深入发现和挖掘现有教学过程符合核心素养理念的内容和做法,结合现实发展的实际完善,积极探索学科核心素养的实现路径”。这也适合基础教育各个学段。

怎么教:在教育3.0版本下,学科核心素养的研发、课程标准的修订与学校实践需要并行

《南方周末》曾发文《核心素养:素质教育的新起点――从“屠呦呦是谁”说起》。文章从学生不认识“屠呦呦是谁”说起,说到屠呦呦求学的经历,特别是中学时期她考试分数并不高,但初显“只要自己喜欢的事情,就会坚持下去”。屠呦呦求学是抗日时期,国家没有精力搞教育改革,更不要提“核心素养”一说。从中,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式方法,只要是指向人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就可以被称为培养“核心素养”的教育。

所以,在一些纲领性文本,如学科核心素养、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标准尚未出台时,更需要来自一线的实践创生。为此,专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先生提出:一是将身心健康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二是课程教学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三是课程内容及实施要为学生打下走向社会的基础。

杭州师范大学张华教授特别谈到,“要超越‘双基’,走向素养。”他认为,“第一,转变课程知识观。课程内容不是由零散的‘知识点’或孤立的事实构成的,而是由核心观念构成。学科探究与实践是课程内容的有机构成。教师与学生的个人知识是课程内容的有机构成。第二,将知识创造过程变成教学和学习过程。我国课堂教学倘不把教学变成真实的知识创造,不让以‘问题解决教学’和‘协作教学’为核心的新教学方式成为我国课堂教学的主体,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就难以落实。第三,将‘双基’优势转化为核心素养优势。我国学生‘双基’熟练本身不是缺陷,通过泯灭学生的个性自由和创造性、以牺牲核心素养发展为代价而达成‘双基’,才是致命缺陷。”

学校可以遵循这些原则,基于自身情况,创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朱建民介绍,学校各学科都在制定学科纲要。学科纲要当中第一个板块叫学科宣言,就是讲的这个学科的价值,这个学科到底要给学生什么,培养学生什么,也就是说要解决为什么而教,教什么,以及怎样教的问题。学校形成了六大课程体系,包括科技与创新类课程,艺术与审美类课程,人文与社会类课程,生涯教育与素质拓展类课程,国学类课程与体育与健康类课程。

深圳明德实验学校校长程红兵“动作就很大”。学校变革课程结构,由统一课程转向差异化课程,由单维课程转向立体课程,体系课程转变谱系课程。比如,小学数学变成了彩虹数学,有双基、人文、生活、活动数学。文科综合,中华文化、语文、思想品德三个学科整合。理科组合,改变学科孤立、缺乏联系的状态。学校高中阶段开设有海绵城市研究课程。学校的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面向丰富多彩的生活。

当然,还有一点也是学校必须注意的,那就是教师的教学行为改进。

尹后庆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尤其需要关注五点。一是学生的文化学习过程是智力发展和道德成长统一的过程;二是学科知识应该成为学生精神成长和德性发展的智力基础;三是教学组织形式应该对学生形成合作、包容的心理品质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四是教学过程所营造的自由、民主、平等的氛围应该有利于形成创新精神和追求真理与正义的品性;五是教师在教学中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敬业精神,在学校生活中体现的人生准则和处事规范应该成为学生的示范和榜样。

其实,学校面临的挑战越大,变革的空间也越大。国家督学张卓玉建议:学校需要通过研制体现核心素养的教师培训手册,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授课老师进行教学结构、能力结构的培训,利用好测试的指挥棒,引导一线教学。

于是,这就引出了很重要的评价标准问题。

怎么评:从结果评价走向学习过程与品质评价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然而专家们一致认为,“最难的地方是评价。如果评价体系不优化,还是以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考核的主要指标,那么,核心素养在实践中的落实还将步履维艰。”

《国内关于核心素养研究的文献综述》一文提出:为了测量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品质,传统的结构化试题已经不能满足评价的需求,甚至纸笔测验本身也不能够完全用于评价的任务。

东北师范大学原校长、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史宁中认为,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要关注思维品质、考查思维过程。他指出:“2015年实施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数学领域的监测标准中就提出:不要求计算速度,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达成。这些标准就体现了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关注。”

《从结果评价走向核心素养评价究竟难在何处?》一文提出了多管齐下的方案:一是切实厘清中小学各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及其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之间的关系。二是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加大针对中小学生核心素养评价的专项研究,集中攻关。特别建议国家有关部门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将各学段中小学生核心素养标准及其评价工具的研制,列入国内重大、重点项目,集中全国范围的学术力量,进行聚焦式攻关。在这一方面,心理学的技术、比较教育研究的方法,有较大用场。三是及时梳理国内外关于学科素养已有的评价成果,广泛吸收其中的成功经验。国外,piSa测试中对于数学素养、科学素养、阅读素养的成功测试,为我们开展学科核心素养测试提供了成功范例,其中的数学素养大多符合我国中小学数学实际。

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副主任辛涛认为,“学业质量标准必须是根据核心素养所提出的品格和能力要求,与课程领域所提供的知识内容相结合而制定。”“学业质量标准不同于基于学科内容建立的表现标准;后者是在学科内容标准确定后根据大规模测验结果制定的,而前者是基于细化了的学生核心素养制定的。”在“评价与学生核心素养”研讨会上,他指出未来探索的方向:要强化对于软技能和软环境的评价,善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对每个学生个体的整个受教育过程的数据和信息进行过程性保存和追踪,并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为核心素养的落实和综合素质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科学发展的核心篇10

1.1中文核心期刊的研究现状分析

文献计量学是核心期刊研究的理论基础,它的发展对核心期刊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产生了一批在文献计量学方面颇有影响的著名学者。学者对核心期刊研究角度有差异,导致对核心期刊的界定产生了不同的解释。例如:引文的分布规律、一次文献的分布规律和二次文献的分布规律等,在我国比较有影响的是邱均平、严怡民、陆伯华和北京大学的"理想化"概念。邱均平认为,少数含有情报量大的期刊为核心期刊;严怡民认为,少数载有某一学科大量有关文献的期刊通常称为核心期刊。陆伯华认为,一个学科的核心期刊应该是能反映当前该学科世界发展水平,发展动向的期刊。北京大学主持的"核心期刊的文献计量学研究"认为,某学科(或专业,或专题)的核心期刊是指该学科所涉及的期刊中载论文较多的(信息量较大的),有较高的论文学术水平,能反映该学科最新研究成果,能反映该学科前沿状态和发展趋势,较受该学科读者重视的期刊。也就是从文献量.学术水平,读者重视程度等几方面来界定核心期刊。

确定核心期刊的最初目的是为指导读者阅读以及优选馆藏期刊。最初的核心期刊研究和影响仅仅限于图书情报领域。但近几年来,学术界经常提到的"核心期刊"与原来的"核心期刊"在基本含义上已有很大变化,许多科研和教学单位的职称评定、学术评优、成果评价以及年度考核等方面都与核心期刊挂钩。因此,除了图书馆界、期刊编辑出版界关心学术核心期刊问题外,还有论文作者、科研管理部门也都关心核心期刊。"核心期刊"的概念已深入人心,也已成为一大研究热点,不少各界学者纷纷发表文章,对核心期刊遴选标准的评价、核心期刊的作用、研究成果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诸多评论。

目前,中文核心期刊具有如下特点:核心期刊和来源期刊目录增多,普遍利用计算机筛选,评价数据不断丰富,研究方法稳定,定量与定性结合等。核心期刊研究在促进期刊质量提高、优化馆藏、提高期刊评价和论文评价的效率等方面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基础理论、评价方法、专家评价法和合作研究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1.2中文体育核心期刊

最初将"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的概念引入我国体育界是从1992年开始的。当时,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研究会联合发起,有40多所高校图书馆专业人员参加和200多位业内专家参与鉴定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1992年版)一书中,有13种体育期刊被确定为G8"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据中国知网统计,从1994-2013年,有关体育核心期刊的学术论文共有473多篇。体育界人士和其他学科科研人员一样高度关注"核心期刊"的遴选和研究。而当时体育期刊界并未看中"核心期刊"与"来源期刊",有些甚至不知或不想知道它们为何物。

通常所说的中文核心期刊是指北京大学图书馆每四年出版一次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列出的期刊(2011年后每三年出版一次),最新版为2011年版。目前,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以及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2学校体育科研的现状

1994年以来我国学校体育科研主要在体育教学、体育教材、体育课、体育评价、体育师资、学校课外体育和中外学校体育比较研究等7个方面。对体育教学进行研究的最多,涉及面广,观点百花齐放;体育课研究的类型、组织、结构、评价与教学目标相对应;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向宽知识、强能力、高素质要求发展;体育评价研究向综合化、人性化转变;体育教材研究现状比较滞后;课外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的研究不多;有小部分的研究是中外学校体育比较,但所具价值高。

学校体育科研是近代体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体育学科研究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随着学校体育事业发展而发展起来的。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体育研究也有60多年的历史。我国学校体育研究论文数量呈上升趋势,显示出中国学校体育研究强大的生命力。在学校体育研究中,高校体育科研论文数量远远高于中学体育科研论文数量,呈现出忽视幼儿和小学及初、高中学校体育科研,不利于学校体育科研的整体发展。

3对体育核心期刊中相关体育教学的研究

对体育核心期刊学校体育教学学术论文研究的不多。对相关体育教学的其他学科论文的研究有体操教学科研状况分析、高校体育新《纲要》对体育教学的影响、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研究述评、武术散打教学科研文献的统计分析。

代秀付、赵传生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1994-2006年间14种体育核心期刊发表的体操教学论文进行分析,分析发现:科研数量呈现波浪式下降趋势,研究内容广泛,主要集中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改革、教学内容等方面,但表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研究方法虽然多样化,但研究方法比较单一。

张跃通过对2002-2008年体育核心期刊上所刊载文献的统计和综合分析,综述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导下的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改革。

杨栋、熊曼丽、谭志刚、邹卫国采用数理统计、归纳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对我国2000-2009年十年间发表在体育核心期刊上的教学改革类文章进行了述评。结果表明:2000年至2006年是的高峰期,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教育思想得到了广泛认可,公共体育课的定位更加准确,课程内容设置进一步拓展,一些新兴项目逐渐走进课堂,同时也更加重视基础理论课,建立和完善了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的运用更加多样化,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教学评价日趋合理化和科学化。

4对体育核心期刊体育教学论文的研究

上海体育学院的吴贻刚、付楠通过对1998年至2007年间9种中文类体育核心期刊所发表的有关体育教学的760篇论文进行内容分析,用来调查我国体育教学研究的历史沿革和研究现状并探索其发展趋势。主要进行一下方面的研究:①研究主体间写作研究状况。②论文的期刊分布。③近10年我国体育教学研究热点研究主题:体育教学改革、体育教学模式、体育教学与学生发展、体育课程、体育教学方法和体育教学评价。

参考文献: